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通关藤

仪器信息网通关藤专题为您整合通关藤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通关藤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通关藤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通关藤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通关藤话题讨论。

通关藤相关的资讯

  • 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进口高精尖仪器实现高效通关
    高精尖仪器对于科研机构来说至关重要,海淀海关通过“一站式”作业、集中监管、“7×24小时”预约查验等系列举措,充分保障进口高精尖仪器顺利通关。记者获悉,今年1至11月,海淀海关共验放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机构进口科研设备263批次,货值约1840万美元。海淀海关关员对进口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目的地检验。摄影:何佳慧近日,在中科科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台价值18.5万美元的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北京海关所属海淀海关关员的监管下,仅耗时2小时就完成了查检工作,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这台精密仪器可以对金属的性能进行检测,现在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和高校重点科研课题急需用它出具金属性能检测报告。”中科科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小春说,“多亏海淀海关关员上门查检,才确保了这台仪器能够快速完成安装调试、如期交付,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海淀海关关员对进口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目的地检验。摄影:何佳慧据悉,这台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运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基础医学、化学工程领域的分析仪器,对探究材料微观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避免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因道路颠簸、木箱碰撞等外部因素造成损坏,代理公司采用了“气垫车+空运”的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耗时长,仪器安装调试程序也很繁琐,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交付,将会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展。”回想起当时情景,刘小春仍然记忆犹新。在接到求助电话后,海淀海关针对货物特殊性和企业诉求,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派员上门服务,“手把手”指导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报关工作,并结合仪器特点提前进场,采取拆包装与安装调试同步进行的方式,在确保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查检工作。据了解,为充分保障进口高精尖仪器顺利通关,海淀海关持续推进“四优四提促五子”服务工程落地见效,一方面通过“一站式”作业、集中监管、“7×24小时”预约查验等举措,确保进口产品以最快速度投入科研、教学和生产,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海关政策改革的“减负提速”;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海关政策进万家”活动,面向企业全方位宣讲政策、解读法规,帮助企业用足政策、尽享红利,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海淀海关将持续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和‘急难愁盼’,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扩大进口,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海关力量。”海淀海关副关长周骏表示。
  • 邀请函∣10.30-31日 · 2019第二届通关信息化与科技装备博览会
    邀请函∣10.30-31日 2019第二届通关信息化与科技装备博览会邀请函尊敬的各位客户:为进一步加强智慧通关领域的科技交流,着力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在智慧海关建设中的应用,由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海关总署物资装备采购中心等部门提供业务指导,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口岸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智慧通关高峰论坛暨通关信息化与科技装备博览会(简称“关博会”)将于2019年10月30-3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关博会是目前智慧通关领域唯一的专业展会,也是海关信息化建设前沿技术和战略布局的年度盛会。本届博览会将根据应用场景,开设“智慧海关建设展示区”、“智慧口岸建设展示区”、“智慧关务建设展示区”三个展览区,组织通关上下游各环节主体,分别从海关监管端、口岸管理端、企业应用端,综合展示相关信息化和科技装备,为提升通关效能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作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珀金埃尔默将亮相此次会议,设有展位—8B馆C055-C056展位。现场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与产品资料与您分享,欢迎大家莅临!珀金埃尔默第二届通关信息化与科技装备博览会时间:2019年10月30-31日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珀金埃尔默展位8B馆 C055-C056签到有好礼,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还可抽取精美礼品! 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3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8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快速通关有妙招!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提供海关检测新思路
    近日,北京新闻中心召开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科技冬奥”有关情况。本届冬奥会共有200余项技术,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为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提供有力保障。而其中也包含了海关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贡献,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广州海关、宁波海关、青岛海关所属技术机构等10余家单位联合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开发60余种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17台套口岸监管装备,部分装备在冬奥会期间在10余个冬奥场馆和海关监管场所测试应用,有效助力了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慧监管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成果应用落地,《中国口岸科学技术》公众号将推出系列报道,对相关成果进行介绍,以供各界参考。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外最亮眼的主题,世界盛会不仅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也让全世界领略了科技带给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在当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为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安全顺利举办,众多炫酷科技在本届冬奥会赛场内外大显身手,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硕果。针对预防冬奥会期间输入性传染病口岸快速筛查的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基于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技术,建立可快速检测25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北京中科生仪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承担。该装备可在1小时内完成病原微生物样品的检测,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邮包、货物等物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迅速识别传染源,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入或者传出。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及其配套检测卡目前,虽然有多种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样品进-结果出”,但具备全自动化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PCR精准检测能力的大多数仍是“实验室内”桌面型”设备,无法适应现场化的检测要求。CarryOn P1000Q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理念针对以上短板,项目团队通过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将复杂的功能结构高度集成于比手掌略大的仪器上,采用快速升降温、超声控制、纯化温控、微型化多通道荧光检测、微流控液路驱动、锂离子蓄电池等模块,实现完善的使用功能和手持式的小型化设计。并采用了微流控技术的一体化芯片设计,将进行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和纯化、荧光PCR反应的体系集成在8cm×6cm的芯片上,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室功能,使传统的核酸检测时间从3~4小时缩至1小时以内,突破了制约分子检测快速化的关键技术瓶颈,而且全封闭自动化检测过程解决了传统分子检测技术易发生环境交叉污染而难以在口岸现场应用的技术难题。简单的操作流程现场检测替代传统意义的实验室检测本系统凭借简单、便捷、快速的性能特点,全封闭无污染的反应过程以及精准、可靠、直观的实验结果,非常适合应用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如得以最终应用,将大幅度简化通关流程,减少通关人员的等待时间,满足快速通关需求,解决大型国际活动现场快速筛查和确诊技术缺乏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我国口岸传染病筛查的效率,更早、更准确地发现传染病携带者,识别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尽早进行传染病预警,以防止传染病发生扩散,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这将为疫情常态化下我国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口岸疫情防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服务口岸现实需求的同时,也可充分展现口岸公共卫生检疫体系的高效性、准确性和人性化。
  • 科技冬奥:“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为口岸快速通关提供新思路
    编者按:近日,北京新闻中心召开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科技冬奥”有关情况。本届冬奥会共有200余项技术,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为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提供有力保障。而其中也包含了海关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贡献,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广州海关、宁波海关、青岛海关所属技术机构等10余家单位联合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开发60余种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17台套口岸监管装备,部分装备在冬奥会期间在10余个冬奥场馆和海关监管场所测试应用,有效助力了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慧监管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 “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外最亮眼的主题,世界盛会不仅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也让全世界领略了科技带给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在当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为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安全顺利举办,众多炫酷科技在本届冬奥会赛场内外大显身手,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硕果。针对预防冬奥会期间输入性传染病口岸快速筛查的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基于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技术,建立可快速检测25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北京中科生仪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承担。该装备可在1小时内完成病原微生物样品的检测,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邮包、货物等物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迅速识别传染源,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入或者传出。“全自动封闭式核酸扩增分析仪”及其配套检测卡目前,虽然有多种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样品进-结果出”概念,但具备全自动化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PCR精准检测能力的大多数仍是“实验室内”“桌面型”设备,无法适应现场化的检测要求。CarryOn P1000Q采用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理念 针对以上短板,项目团队通过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将复杂的功能结构高度集成于比手掌略大的仪器上,采用快速升降温、超声控制、纯化温控、微型化多通道荧光检测、微流控液路驱动、锂离子蓄电池等模块,实现完善的使用功能和手持式的小型化设计。并采用了微流控技术的一体化芯片设计,将进行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和纯化、荧光PCR反应的体系集成在8cm×6cm的芯片上,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室功能,使传统的核酸检测时间从3~4小时缩至1小时以内,突破了制约分子检测快速化的关键技术瓶颈,而且全封闭自动化检测过程解决了传统分子检测技术易发生环境交叉污染而难以在口岸现场应用的技术难题。现场检测替代传统意义的实验室检测 本系统凭借简单、便捷、快速的性能特点,全封闭无污染的反应过程以及精准、可靠、直观的实验结果,非常适合应用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如得以最终应用,将大幅度简化通关流程,减少通关人员的等待时间,满足快速通关需求,解决大型国际活动现场快速筛查和确诊技术缺乏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我国口岸传染病筛查的效率,更早、更准确地发现传染病携带者,识别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尽早进行传染病预警,以防止传染病发生扩散,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这将为疫情常态化下我国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口岸疫情防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服务口岸现实需求的同时,也可充分展现口岸公共卫生检疫体系的高效性、准确性和人性化。
  • 同方威视“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组验收
    p 2018年6月28日,北京海关(原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同方威视、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电子鼻’研制与应用”验收会议顺利召开。北京市科委社会发展处领导出席会议,课题验收专家有温俊宝教授、刘丰茂教授、林祥梅研究员、谢亮研究员、郑阳高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4aeb136-1959-4497-888d-f374e0e95ddd.jpg" title="201807.jpg"//pp 同方威视李广勤博士汇报了课题研制成果,包括课题研制的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便携式MCC-IMS“电子鼻”样机,以及一整套动植食产品特征气味的识别方法。“电子鼻”采用非接触式采样结合快速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通过嗅探气味实现对入境旅客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非侵入、非干扰式”快速查验,准确检出水果、肉类、鱼类、花卉、种苗等,以及活体小动物和昆虫,检测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课题组成员现场演示了样机的运行过程及验查效果。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课题验收材料,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组完成任务目标,技术指标达到任务要求,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pp “动植食产品快速通关查验设备——‘电子鼻’研制与应用”课题2015年9月正式立项,经过2年多的研制,圆满完成任务目标,研制的样机在国内多个口岸开展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该课题的实施为提高“关检合一”的海关检验检疫口岸查验能力和通关效率提供了新技术和新产品。/ppbr//p
  • 福建:出口食品农产品检测有望通关一体化
    11日,美国俄勒冈州农业厅有关专家赴福建考察,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达成对日出口食品农产品检测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致力于在华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通过开展第三方测试工作,实现福建对日食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便利化。  据了解,该项目运作成功后,将开辟对日出口食品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改变以往我省对日出口食品农产品须在进口地二次检测的历史。福建出口食品农产品将直接获得日本官方的相关授权或认可,在境内实现通关检测一体化。  此外,双方还决定于今年5月在福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协定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实验室出具的食品安全检测报告不仅可获日本官方的认可,还能获得美国等其他几个贸易进口大国的认可,大大缩短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通关时间。
  • 我国获认证证书的出口产品可直接通关免检
    法制网北京6月10日讯 记者蔡岩红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透露,我国认可的检测报告和认证证书已成为多国进口相关产品的有效凭证,可直接通关,免于再次检测、认可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月9日是第五个世界认可日,记者在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获悉,多年来,我国认可工作积极提供能力证实,服务市场运行。  目前,我国认可制度的齐全性已经位居国际同行前列,覆盖了国际通行的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三大门类,包含了29个分项认可制度。获认可的认证机构127家,认可范围内有效认证证书60多万张,连续九年稳居国际同行第一 认可各类实验室及相关机构4851家,位居国际同行前列 认可各类检查机构333家,在亚洲同行中处于前列。  认可工作积极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政府监管。目前,我国有30余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等行政规定直接或间接作出与认可有关的规定,采信认可结果。  中国认可机构积极推进国际互认,服务对外贸易。中国认可机构积极开拓认可领域,服务转型发展。配合转型发展战略,重点加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认可科研力度,大力开展信息技术、节能减排等认可制度的研究工作。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大力推进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认可,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认可,以及相关的检查机构认可,取得了重要进展。
  • 申报项目收“通关费” 科研经费成“私房钱”
    伙同昔日战友成立空壳公司,骗取研发经费 帮助他人申报科研项目,大肆收取“感谢费” 受到纪律处分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收敛不收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新平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我感觉自己已经无法无天了,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家人̷̷”又是顶风违纪!又是声泪俱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新平伙同他人弄虚作假骗取科研经费150余万元,为他人申报科研项目经费提供帮助,从中谋利67万余元,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在一个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单位发生了涉案金额如此巨大、性质如此恶劣的贪腐案件,不禁让人惊叹。  “罗新平违纪问题多发生在十八大之后,属于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经过苦心经营,其‘朋友圈’‘战友圈’成了共同套取科研经费的‘贪腐圈’。”据调查人员介绍,与罗新平一起合谋骗取科研经费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罗新平的战友和朋友。  2014年,罗新平找到昔日战友秦子华(另案处理),商议由其注册成立北海市泉庄商贸有限公司和北海市一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空壳公司,没有办公场所,没有科研团队,没有实质的科研项目。  “我们什么都不懂,怎么成立公司搞专利发明?出了问题是要坐牢的。”面对战友的忐忑,罗新平还给他们壮胆,“没事的,我在局里分管这个事,负责审批,不会出事的,你们放心去做。”  公司成立后,罗新平通过找人编造专利资料和项目申报材料,骗取2014年研发经费38万元,并从中分得14.25万元。随后,其战友找到罗新平:“纸包不住火,骗钱的事不能再干了。”但罗新平已利令智昏,早已把党纪国法抛到脑后。  为了能够骗取更多科研经费,罗新平在项目名称上费尽心思:火龙果保鲜储藏办法、海鲜储藏办法、保健酒及新型肥料的研制、农村养殖种植新型办法,等等。截至 2015年,罗新平伙同战友、朋友分别成立不同名称、不同性质的公司达9家之多,虚报材料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0多项,先后骗取科研经费151万元,个人累计从中分得42万元。科研经费俨然成了他的“私房钱”。  除此之外,罗新平还为他人申报科研项目经费提供帮助或关照,并收取数额不等的“通关费”。“在给他人提供帮助前,罗新平会暗示对方‘申请科研项目经费不容易,没有我从中协调很难办成’。”调查组人员介绍,为此,很多公司心甘情愿地给他 “通关费”“感谢费”。2013年至2015年,北海恒久天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罗新平的关照下,共获得科研经费41万元,为表示感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多次送给罗新平现金共计4.6万元。“积少成多”,至案发时罗新平收受好处费累计达25.1万元。涉及农业、商贸、环保节能、生物科技、生态种养等生产经营企业20多家。  2015年9月,北海市纪委根据市科技局纪检组反映的线索和情况,对市本级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罗新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浮出水面。  罗新平认为合作的都是“自己人”,信得过、靠得住,被发现、被举报的风险低。也正是如此,在其同案部分人员被调查后,罗新平仍抱有幻想,认为自己不会被出卖,没有选择主动向组织交待问题,而是心存侥幸地选择被动观望,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我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罗新平悔恨地说,以前总认为自己工作辛辛苦苦,贪一点捞一点收一点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确实是咎由自取。”调查组人员说,2015年初,罗新平已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他不但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收敛不收手。  罗新平案发生后,北海市纪委随即进行延伸调查,发现北海市科技局下属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专利办等5个单位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项目经费发放职工福利、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问题。对此,北海市纪委及时到市科技局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并根据掌握的问题线索,敦促有问题的干部主动讲清违纪问题、主动退缴违纪所得。  目前,北海市科技局党组已针对本系统存在问题,开展廉政提醒谈话42人次,局纪检组针对具体人、具体事进行提醒约谈69人次,12人主动向组织交待违纪问题,主动退缴违纪所得40万元。  “纵观该起案件的发生,自我放任、心怀侥幸、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等是导致罗新平严重违纪违法的主观原因。但北海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事前审查不严格、缺乏事中审核和事后验收等,客观上也为罗新平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对此,北海市纪委督促科技局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扎紧制度篱笆,及时修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出台《科技项目管理规定》等6项制度,从制度上完善对科技项目的事前立项审查、事中审核和事后验收机制。
  • 上海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
    阳春三月,申城大地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重要设施开工建设、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全市上下正奋力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在众多催生发展活力的“火苗苗”里,地块轮转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何保证每一块土地高效流转、安全使用,让它们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近年来,上海市精心打造的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在土壤修复流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平台,上海市为全国提升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化监管水平做出先行探索。击破困局,打通各自为阵的信息壁垒上海市曾经承载众多大型工业企业发展,土地基底复杂,新旧矛盾交织,土壤治理修复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全市各部门在土壤状况联合调查、信息共享、标准攻坚、政策协同、综合治理等方面协作不够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严峻的形势让我们认识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事,必须联合多部门一同发力,合力监管。”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带着击破困局的勇气和决心,上海市坚决要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土壤污染治理道路。为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依法推动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上海市人大和市政府的支持和监督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推动解决突出土壤污染问题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专班,保障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协同监管模式的建立。近日,记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信息化建设负责人栗小东的指引下,见到了这个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在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市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现状、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分布情况、涉土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的分布和关键信息等。据了解,过去,这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所需掌握的基础信息都是分散在生态环境、规划资源、绿化市容等不同的部门,数据不互通,电子化程度也不高。“一网统管”平台的建设彻底打破了数据壁垒,把分散在不同监管部门的土壤基础信息、空间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上海市还基于信息化手段构建形成全市的土壤要素一张底图,便于监管人员全盘掌握本市的土壤环境现状,为后续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多维运用,做到土壤修复流转全过程监管跟随栗小东的介绍,记者体验了平台的各项功能。首先打开的是土壤修复过程远程监管功能区。一张上海区域图上,每一个修复工地都有准确定位,可以详细查看到每个工地的信息资料、修复现场实况、环境监测信息、药剂使用情况、关键修复工艺的实时技术参数等,实现了土壤修复过程的“人、机、料、法、环”全方位监测监控。栗小东告诉记者:“通过5G网络,这些现场感知设备能够快速部署并将数据上传至平台,并进行AI智能分析,发现异常情况会自动发出预警。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我们监管部门对过程监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自身土壤修复工程的监控和管理,简化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在生态环境工作者看来,土壤是有生命周期的,主要包括土地的收储、出让划拨、生产利用、周转变更等几个阶段,是不断循环的。这中间的每个环节,他们要实施监管,保障土壤符合安全标准。栗小东向记者介绍说,以往在土地的流通环节中,规划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都参与其中,并以线下交流方式为主,一方面沟通时效性差,疫情期间更是明显;另一方面,容易存在信息缺失,导致不安全的土壤流入生产利用环节。平台投入使用后,两个部门可以共享全市所有工业地块的环境状况。同时,在土地出让划拨之前,平台还可以通过空间计算自动识别出拟划拨地块是否满足安全利用要求,并进行智能预警提示,用信息化手段构筑起土壤安全利用防线。平台不仅仅是为监管部门提供便利,更是注入了服务功能。栗小东介绍说,平台畅通了土壤环境信息公开和全民参与监督的渠道,形成全市的土壤问题处理中心,让社会各界更好地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同时,对于企业,优化服务水平和提升监管能力并行,平台以全市的“一网通办”为依托,实现面向企业的土壤相关服务的集中化和无纸化办理,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此外,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汇集分析企业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情况,实现企业在隐患排查、自行监测、重点设施拆除备案等方面的非现场监管,实现了“两网”融合的环境治理新模式。形成标准,为全国土壤环境改善提供上海经验目前,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已在全市范围内使用,涵盖了建设用地、农用地、地下水、涉土污染企业、第三方从业单位等八大业务的数字化监管内容,服务于市、区两级50多个监管部门,实现全市3000多个工业用地、超1万亩农用地、30多个土壤修复工地、200多家重点涉土污染企业、70多个地下水功能区、近200多家土壤从业单位的智能化监管。为了保障平台的持续运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会同规划资源、农业农村、绿化市容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再次明确了各部门对监管平台的维护管理职责和数据更新要求。上海市被选定为全国唯一的以信息化为试点内容的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近日,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专门调研试点建设情况,认为上海市基于平台建设对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现跨部门联合监管,打通了国家与地方、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认、共享、共用、共管的管理模式,加强了依法联动监管,提高了为企业服务的行政效率,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期望上海市在制定建设标准、完善工作流程、增加数据应用维度、强化行业管理等方面继续深化试点工作。上海市将基于土壤“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协同的各项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规范,助力全国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化能力建设。
  • 朗诚浮标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软件正式发布
    朗诚实业自主研发的浮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软件于2011年8月10日正式发布并成功应用于深圳海域浮标自动监测系统,标志着朗诚实业向海洋科技进军的步伐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朗诚浮标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可根据监测浮标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和国家标准对相关海域进行评价,大大提高了海洋数据的应用能力。
  • 藤岛昭院士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
    8月30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岛昭教授及其团队聘任仪式在思晏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副校长蔡永莲及人事处、规划处、材化学院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仪式由蔡永莲主持。吴坚勇致辞吴坚勇首先代表学校对藤岛昭院士及其团队的全职加盟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脉、办学传统以及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藤岛昭院士及其团队的全职加盟,是学校人才工作的重要成果,必将有力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专业力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他希望藤岛昭院士及其团队能尽快融入学校开展工作,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学校也将继续全力支持藤岛昭院士及其团队的工作。丁晓东讲话丁晓东向藤岛昭院士团队介绍了上海高等学校现状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的地位和特点,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布局、特色以及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化学学科、材料学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他表示,为更好支持院士团队的发展,为相关研究工作搭建平台,学校依托新组建成立的材料与化学学院,计划成立相关的光电材料和光催化方面国际性的研究院,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优秀的成果有力支撑学校高水平大学发展,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藤岛昭院士讲话藤岛昭院士在发言中表示,非常感谢上海理工大学的接纳,使自己及其团队有幸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家庭的光荣一员。上海理工大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显著,在自己研究的相关领域都有深厚的积淀和成果。他将带领团队尽快熟悉新的环境,与学校相关科研人员一起在光催化相关研究领域及产业发展做出好的成果,努力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蔡永莲主持会议人事处处长朱坚民代表学校与藤岛昭院士及团队成员签署工作协议书。仪式结束后,藤岛昭院士及其团队与学校相关学科负责人、教师进行了学术前沿交流与探讨。学校与藤岛昭院士及团队成员签署工作协议书校领导与藤岛昭院士团队合影藤岛昭院士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电化学研究,包括光与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相互关系、光诱导的亲水性的相关现象、光功能性质的纳米结构材料等,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2006年至2008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山东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系统管理制度(试行)》
    各市应急局,各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为全面加强我省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山东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根据《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应急厅制定了《山东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系统管理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山东省应急管理厅2023年6月21日附件: 山东省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系统管理制度(试行).pdf
  • CISILE 2015专访:访亚速旺(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佐藤道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4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的&ldquo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5)&rdquo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很多仪器厂商都参加了此次展会并展出了公司的新产品,部分企业负责人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编辑的采访,并介绍了新产品的创新点、应用领域等内容。  亚速旺(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营业主管佐藤道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编辑的采访。1933年,亚速旺公司在日本成立,至今已经拥有80年的历史。据佐藤道先生介绍,亚速旺公司来到中国已经有8年的时间,公司来中国发展的初衷是想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高端的仪器产品。目前,在北京、大连、苏州、广东、天津等地都设有分公司,产品种类丰富,目前产品目录更新到第七册,产品数量达18000个。
  • 500万!国际竹藤中心X射线衍射仪等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TC22040BE项目名称:国际竹藤中心2022年科研仪器购置项目预算金额:5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 包号采购内容(标的)数量预算(万元)交货时间简要技术要求1X射线衍射仪1套180合同签订后8个月内X射线光管:Cu靶,陶瓷X光管,2.2 kW,国际标准尺寸2智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1套320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系统激光器应覆盖可见光及紫外光,各激光器单独分立*是否允许进口:均允许*是否允许代理商参与:均允许*交货地点:均为国际竹藤中心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全职加入上海理工引中日舆论关注 两视频全面了解日本科学家藤岛昭院士
    近日,日本著名科学家藤岛昭携研究团队加盟中国大学的消息引起中日两国舆论关注。据日本主流媒体《每日新闻》9月2日报道,“光催化”领域权威人物、数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日本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岛昭已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报道提到,藤岛昭也是“光触媒”的发现者。伴随着资金与经费不足等原因,日本国内学术研究环境逐渐恶化。报道称,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其顶尖学者“出走”中国,堪称是日本“智慧流失”的标志性事件。《每日新闻》提到,上海理工大学预计将围绕藤岛昭新建研究所。中日两国学术交流相关人士还透露称,新研究所的设立及运营费用目前正朝着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出资的方向开展准备工作,资金规模预计将为数十亿日元(折合数亿人民币)左右。据上海理工大学官网8月31日消息,藤岛昭教授及其团队聘任仪式于30日举行。仪式上,藤岛昭院士表示,非常感谢上海理工大学的接纳,使自己及其团队有幸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家庭的光荣一员。他将带领团队尽快熟悉新的环境,与学校相关科研人员一起在光催化相关研究领域及产业发展做出好的成果。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仪式上表示,为更好支持藤岛昭院士团队的发展,为相关研究工作搭建平台,学校依托新组建成立的材料与化学学院,计划成立相关的光电材料和光催化方面国际性的研究院,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2019年,被誉为“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教授曾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登台,以“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为题,与中国观众分享光催化的应用知识。2021年7月20日,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与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 首次共同主办“中日科学家论坛之材料科学”线上科技论坛,藤岛昭教授以“How to Get Clean Energy: Photocatalysis and Carbon Recycling(如何获得清洁能源:光催化与碳循环)”为题,在线为中国网友分享了光催化与碳循环。下面将以上提及藤岛昭教授两次分享的回放视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视频1——央视网:《开讲啦》 20191019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著名光化学家藤岛昭教授: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视频2——仪器信息网&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2021年7月20日,“光催化之父”藤岛昭教授:如何获得清洁能源——光催化与碳循环藤岛昭简介(主要摘自中国工程院)藤岛昭教授藤岛昭教授,1942年生于日本东京,致力于研究半导体电化学。2009年,藤岛昭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不久前,他接受一项新的职位,担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他发现水可以通过光电化学方式,经TiO2电极照射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他在神奈川大学任教四年,后到东京大学任教,并于1986年取得教授职称;其研究领域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包括光与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相互关系。他于1990年开始研究基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自洁涂料。他认识到太阳光中少量的紫外线辐射可以被有效利用,通过充分氧化的以氧为基础的自由基作用,用于自洁与自消毒。藤岛昭教授对光诱导的亲水性的相关现象进行研究,在此种现象中,紫外光会导致TiO2表面具有超亲水性。藤岛昭教授依然对光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以及光诱导亲水性保持浓厚兴趣,同时也热衷于开发新材料,包括带有光功能性质的纳米结构材料。藤岛昭教授已经发表了750多篇原始论文,440篇综述文章,拥有280项专利。主要奖项:朝日新闻朝日奖(1983)、井上春成奖(技术创新)(1998)、日本化学会奖(2000)、Heinz Gerischer奖(电化学学会欧洲分会,2003)、紫绶带勋章(2003)、日本奖(2004)、日本学院奖(2004) )、国家发明嘉奖(2006年)、神奈川文化奖(2006)、文化功勋人物(2010年)、路易吉伽伐尼奖章(2011年)、汤森路透引文奖(2012年)、文化勋章(2017年)。2003年,藤岛昭教授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3年,藤岛昭教授从东京大学退休,担任神奈川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主席一职。2005年,成为东京大学特别大学荣誉教授。2006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高被引代表作Surface Science Reports:TiO2 光催化作用及相关的表面现象(TiO2 photocatalysis and related surfacephenomena.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2008, 63, 515-582)光催化领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多年以前,主要是对二氧化钛基涂料的粉化现象的早期观察以及对与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下接触的金属氧化物变黑的研究。在过去的20 年中,由于对空气和水的修复,自清洁表面和自灭菌表面的影响,它已成为一个研究非常深入的领域。在同一时期,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努力地将光催化用于光辅助生产氢气。在研究最多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上光催化的基本方面仍在积极研究中,并且最近已得到相当广泛的了解。但是,某些方面(例如光致润湿现象)仍存在争议,其中一些人认为该效应是一种简单的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效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存在其他效应,其中固有的表面性质被光修饰。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有效的工具,例如在超高真空下对单晶执行的表面光谱技术和扫描探针技术,以及超快脉冲激光光谱技术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新的见解也变得可能。除此之外,量子化学计算也提供了新的见解。最近已经基于二氧化钛开发了新材料,并且对可见光的敏感度得到了提高。作者在这篇综述中提供了一些亮点的概述,在回顾一些起源的同时,并指出一些可能的新方向。
  • 直播预告|“光催化之父”藤岛昭:如何获得清洁能源——光催化与碳循环
    7月20日,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与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 首次共同主办“中日科学家论坛之材料科学”线上科技论坛,以期为中日科学家们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次在线科技论坛有幸邀请到国际著名光化学家、光催化研究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诺奖热门人选、荣膺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日本藤岛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闫鹏飞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孟幻研究员,将分别围绕光催化材料、新能源、纳米材料等前瞻领域进行探讨。同时也邀请到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Ltd. )TEM应用部总经理助理大西市朗、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SPM产品担当陈强将分别为大家分享科学研究离不开的利器技术:最前沿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以下为藤岛昭教授报告预告,以飨读者:藤岛昭(Akira Fujishima)教授,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东京理科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于1972 年在Nature 上发表了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在紫外光照射下水的光分解现象,这一被称为“本多-藤岛效应”(Honda-Fujishima Effect)的开创性科研成果及其随后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使得藤岛昭教授 被公认为“ 光催化之父” 。报告形式:线上直播,30分钟报告+10分钟在线答疑报告时间:2021年7月20日9:40-10:20(北京时间)报告语言:英文PPT,英文报告,中文字幕报告题目:How to Get Clean Energy: Photocatalysis and Carbon Recycling如何获得清洁能源:光催化与碳循环报告摘要:Photocatalysis has been widely developed and put into practical use in the areas of antifouling and antifogging,research on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hydrogen through photocatalysis—has also been garnering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s a technology with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a decarbonized society. Along with the shift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with renewable energies such as hydrogen ,another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ing a decarbonized society is carbon recycling, effectively using CO2 as a resource. In consideration of that viewpoint, I has proposed the following method: first, extract hydrogen through 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the electricity produced from highly efficient solar cells. Next, combine the extracted hydrogen with the CO2 emitted from power plants and factories to produce methanol,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energy source.报名参加:免费,点击报名扫码报名藤岛昭教授在央视《开讲啦》栏目演讲视频回顾:央视网:《开讲啦》 20191019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著名光化学家藤岛昭教授: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藤岛昭简介(主要摘自中国工程院)藤岛昭教授藤岛昭教授,1942年生于日本东京,致力于研究半导体电化学。2009年,藤岛昭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不久前,他接受一项新的职位,担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他发现水可以通过光电化学方式,经TiO2电极照射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他在神奈川大学任教四年,后到东京大学任教,并于1986年取得教授职称;其研究领域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包括光与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相互关系。他于1990年开始研究基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自洁涂料。他认识到太阳光中少量的紫外线辐射可以被有效利用,通过充分氧化的以氧为基础的自由基作用,用于自洁与自消毒。藤岛昭教授对光诱导的亲水性的相关现象进行研究,在此种现象中,紫外光会导致TiO2表面具有超亲水性。藤岛昭教授依然对光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以及光诱导亲水性保持浓厚兴趣,同时也热衷于开发新材料,包括带有光功能性质的纳米结构材料。藤岛昭教授已经发表了750多篇原始论文,440篇综述文章,拥有280项专利。主要奖项:朝日新闻朝日奖(1983)、井上春成奖(技术创新)(1998)、日本化学会奖(2000)、Heinz Gerischer奖(电化学学会欧洲分会,2003)、紫绶带勋章(2003)、日本奖(2004)、日本学院奖(2004) )、国家发明嘉奖(2006年)、神奈川文化奖(2006)、文化功勋人物(2010年)、路易吉伽伐尼奖章(2011年)、汤森路透引文奖(2012年)、文化勋章(2017年)。2003年,藤岛昭教授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3年,藤岛昭教授从东京大学退休,担任神奈川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主席一职。2005年,成为东京大学特别大学荣誉教授。2006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高被引代表作Surface Science Reports:TiO2 光催化作用及相关的表面现象(TiO2 photocatalysis and related surfacephenomena.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2008, 63, 515-582)光催化领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多年以前,主要是对二氧化钛基涂料的粉化现象的早期观察以及对与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下接触的金属氧化物变黑的研究。在过去的20 年中,由于对空气和水的修复,自清洁表面和自灭菌表面的影响,它已成为一个研究非常深入的领域。在同一时期,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努力地将光催化用于光辅助生产氢气。在研究最多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上光催化的基本方面仍在积极研究中,并且最近已得到相当广泛的了解。但是,某些方面(例如光致润湿现象)仍存在争议,其中一些人认为该效应是一种简单的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效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存在其他效应,其中固有的表面性质被光修饰。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有效的工具,例如在超高真空下对单晶执行的表面光谱技术和扫描探针技术,以及超快脉冲激光光谱技术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新的见解也变得可能。除此之外,量子化学计算也提供了新的见解。最近已经基于二氧化钛开发了新材料,并且对可见光的敏感度得到了提高。作者在这篇综述中提供了一些亮点的概述,在回顾一些起源的同时,并指出一些可能的新方向。
  • 看好在华发展前景——访东京理化中国区总经理藤龙太
    东京理化是一家有着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综合性科研仪器生产企业,通过长期研究开发的经验和不断技术革新的累积,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系列化的仪器产品,包括以旋转蒸发仪为代表的浓缩装置、有机合成装置、冷冻干燥机、喷雾干燥机、搅拌机、纯水制造装置等,其商标“EYELA”也已成为日本实验室中最受欢迎的仪器品牌之一。自2001年东京理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成功走过了二十载,凭借自身的产品品质和服务逐步赢得市场,成长为了中国前处理仪器领域的知名品牌。2023年,是东京理化在华发展的第22个年头,同时管理层阵容也迎来新面孔,藤龙太先生于今年5月份正式出任东京理化中国区总经理一职。为此,仪器信息网于近期对藤龙太先生进行了采访,与他就任职以来的感受、在”国产替代“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东京理化将如何应对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转变与发展,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东京理化将采取哪些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谈。采访的精彩内容,请查看完整访谈视频:自上任以来,藤龙太先生通过拜访客户,看到许多东京理化的产品正在客户端发挥着作用,包括冷冻干燥机、旋转蒸发仪、冷水循环机等产品。客户给出了许多反馈和需求,也对东京理化的产品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他也对东京理化的同事们予以肯定,因为同事们的产品知识丰富、与客户沟通顺畅,从而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称赞。回顾2022年的业绩,藤龙太先生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东京理化的销售额和主要产品销量受到的影响有限,这也说明东京理化产品的质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针对2023年的预期,藤龙太先生认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其自身将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改进客户服务以提高售后响应速度等战略措施以保证2023年的业绩目标达成。此外,东京理化携最新研发的喷雾冻干造粒装置亮相BCEIA展会。该装置集成了喷雾和冻干两项技术,可以制备出多孔结构的样品,这在药物制剂领域拥有重要应用前景,希望通过该产品技术协助中国客户开发创新的药物产品。最后,对于中国实验室仪器设备产业的发展,藤龙太先生表示,东京理化在中国建有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像旋转蒸发仪已经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所以短时间内国产化对其的影响有限。总体来说,藤龙太先生对东京理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腾讯进军AI医学影像领域,正式发布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
    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br//strong/pp  8月3日,腾讯公司正式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pp  这是腾讯公司首个应用在医学领域的AI产品。腾讯觅影包含有6个人工智能系统,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网病、宫颈癌和乳腺癌。其中,其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最为成熟,实验室准确率在90%,现已进入临床前实验阶段。据了解,此系统在深圳南山医院部署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每天为几十位患者进行筛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74"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74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73d7c0d-8736-4c7e-a003-78ac6575b34e.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另外,此次腾讯公司还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并启动全球首个应用AI医学影像的食管癌早筛项目的临床预试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加入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医院。/pp  strong连接六大AI医疗应用场景/strong/pp  腾讯觅影一共包含6个医疗AI系统,分别是:/pp  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pp  早期肺癌筛查系统/pp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智能筛查系统/pp  智能辅助诊疗系统/pp  宫颈癌筛查智能辅助系统/pp  乳腺癌淋巴清扫病理图像识别系统/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1、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span/pp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6年《中华肿瘤杂志》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28.67万,发病率为21.17/10万,食管癌已经成为我国5大癌症之一。/pp  众所周知,癌症的早诊早治有利于患者康复。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教授表示,早期的食管癌内镜治疗高效微创,手术后3-5天就可以出院,手术费用仅为后期食管癌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术后并发症也很少,远期的疗效更是优越,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目前我国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低于10%。/pp  觅影的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筛查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准确率高达90%。它也是全球首款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2、早期肺癌筛查系统/span/pp  觅影的这套系统与一些创业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对可疑结节精准定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良恶性判别。而部分创业公司只能识别结节,却不能判断良恶性。/pp  据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孙星介绍,目前这套系统正在研发,训练数据集、测试数据集样本数量是数千人的规模,疑似结节数量为50多万个,同时算法模型也准备好了,结合腾讯云强大的运算能力,相信很快就可以出结果。/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智能筛查系统/span/pp  为训练这套系统,觅影团队对数十万糖网分期数据进行学习分析,打造糖网病筛查工具,用于糖网病早期筛查。/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4、智能辅助诊疗系统/span/pp  这个系统基于海量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与学习,服务于广大医生,旨在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和基层医生诊疗准确性。它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医学知识图谱构建→机器去学习诊断能力和经验→专家校验。虽然腾讯AI Lab的高级研究员并没有透露他们的研究进度和医学数据,但是腾讯不缺AI人才和计算力,数据足够以后,出结果是早晚的事。/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5、宫颈癌筛查智能辅助系统/span/pp  觅影系统对近万张内窥镜分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打造宫颈癌检测智能筛查工具,用于宫颈位置类型检测,辅助医生快速辨别宫颈癌的宫颈位置,从而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目前,觅影并没有报告这个产品的研发进度。/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6、乳腺癌淋巴清扫病理图像识别系统/span/pp  觅影系统主要是应用在乳腺癌的筛查。TEG架构平台部高级工程师颜克洲透露,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数据量和标注量不足,乳腺癌图像“同影异并,同病异影”等问题,不过目前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pp  以上我们所看到6款产品定位大多数是与疾病筛查相关的,虽然腾讯互联网+医疗的负责人常佳此次没有透露他们的在商业上的想法,但是如此清晰的产品功能定位也为后期商业模式探索确定了基调。/pp  strong腾讯速度:2个月完成模型训练/strong/pp  在发布觅影系统的同时,中山医院的主治医师罗孔嘉透露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从开始训练到产品发布,其准确率达到90%,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样高速的背后除了中山医院医生的有力支持(中山医院参与此次研发的医生有19名),还凸显腾讯在AI人才、医疗数据方面的实力。/pp  据e成科技发布的《BAT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报告》指出,腾讯AI人才储备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03%,腾讯2016年员工总数是17446人,如此推算,腾讯约有354名AI人才。这相当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总人数的1.5倍。/pp  在数据方面,用于研发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的数据来自于6家三甲医院的48740例患者的60万张图片,这些图片由合作医院的医生负责标注,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另外,为了让产品更加准确,他们还有测试组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拥有病理检查的金标准数据,用来测试模型的准确性。/pp  据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朱岁送介绍,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已经中山医院试用1个多月,每天为几十名用户进行筛查,他们很期待该产品在临床的数据结果。目前常佳对于腾讯的产品充满了信心。/pp  strong商业模式还在思考中/strong/pp  谈及商业化,常佳表示:“商业化应用方面,腾讯不太着急,因为本身腾讯对医疗AI是准备长期投入,我们认为AI到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早期或者是早中期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额沉淀、全路程产品研发之后会有更多的空间,我们在目前阶段还不考虑商业化的事情,现在我们主要做两个产品,一个是做科研,另一个是跟我们的基金会一起做公益普查。”/pp strong 阿里、腾讯进军医疗AI,创业公司需要担心吗?/strong/pp  在2017年3月29日的阿里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ET医疗大脑正式上线。如今腾讯也带着6个产品系统进入医疗AI领域。巨头的进入会对医疗AI的创业者造成致命打击吗?我们是这样思索的:/pp  首先,中国医疗市场巨大,不是一、两家公司就可以吃得下的 /pp  其次,虽然腾讯、阿里在AI人才、计算力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不是国家级实验室毕业的硕士、博士,就是海外留学归来的专家,均是独当一面的AI人才。他们早于AT布局医疗1-2年,在产品上也相对成熟一些 /pp  再者,医疗AI重要的参与者——医院方并不会只买AT的账,目前医疗AI创业公司已经和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达成了合作,有了医院这个合作伙伴就有源源不断的医疗数据,另外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已经在临床试验阶段甚至是认证阶段,他们的系统自身也在不断搜集数据,因此在数据上创业公司并不十分担心 /pp  最后,在资金方面,创业公司虽没有AT财大气粗,但是近期AI的投资热潮使得大多数AI人工智能企业获得了融资,且规模不小。国内目前已有公开披露的医疗AI融资事件达到93起,其中有57起明确公布了融资金额。仅在国内,千万级和亿级的融资项目就占到了65%以上。因此,短期内医疗AI公司并不缺钱。/p
  • “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
    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2022年度资助项目。项目依托植物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汇集国内从事森林结构及功能性状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的优势力量,聚焦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样方调查、联网观测、多源遥感观测、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结构与功能性状的耦合机制、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趋势。   会上,植物所、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项目二处、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地球与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   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重点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及已经取得的进展。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建议应加强各任务间的联系与协作,更好地为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支撑。专家组成员在肯定项目实施方案与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结合目前森林台站网络的观测体系优化实验方案、聚焦具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深入挖掘观测与模型间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为1928年创建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50年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
  • 如果腾讯收了华大……
    腾讯WE大会上,华大基因王俊的演讲确实很棒,把生命、基因数字化的概念演绎的浅显易懂,嵌入了会上众多前沿人士的大脑,相信坐在台下的马化腾也会思考腾讯将来在基因健康行业中的动作。  企鹅巨人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由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市值公司变成了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双方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不断的攻城略地。今年在健康领域动作尤其多,阿里先是在2014年初收购中信21世纪,最近更名为阿里健康,涉足医药流通领域,通过支付宝构建未来的&ldquo 网上医院&rdquo 。腾讯先是7000万美元投资拥有巨大医生账号资源的丁香园,后又以1.06亿美元投资挂号网,在用户入口和医生资源上做足了功夫,更不用说微信这个超级APP充当了很多医院的手机平台了。但这些领域的动作都还没有涉及到医疗、健康信息最核心的基因产业领域。  阿里在基因领域的投资,如果算上亲缘关系,云峰基金则是投资了华大基因下属公司华大科技。我们暂时还没看到腾讯在基因领域有投资,但腾讯曾经从华大基因挖走过成建制的生物云计算团队,对华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这些都是试探性的接触,还谈不上实质性的合作,但合作的需求是存在的。  从基因数据产出来讲,基因产业存在对互联网计算资源的需求。华大基因体量庞大,去年ICG会议上就开始宣传要做百万人基因组(所以,今年在WE大会上听到华大百万基因组计划的童鞋别以为是第一次发布吆!)百万人基因组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大小单倍体是3Gb,基因测序深度30倍才能拿到比较全面的信息,也就是90Gb的数据量,百万人的基因组就是将近100Pb的海量数据,当然,这只是基因组数据,还不包括基因表达变化数据、体征数据等日常产生的生命信息数据。如此海量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要求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存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两种策略,华大目前用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一号和天河二号比较多,但云计算天然的互联网背景则更符合社会潮流发展的趋势。在云计算技术上,阿里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技术平台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波浪特点,空余的计算资源可以出售,阿里云在宣传上比腾讯要嗓门大。  从基因产业应用来讲,最近三年来无创DNA检测由于满足了孕妇对于安全、低风险、高准确率的需求,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以非常快的速度被大众接受。虽然今年初被卫计委规范性叫停,但目前相关企业的进度基本上快扫平了障碍,无创DNA检测技术做的比较大的两家公司就是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双方在该技术之外,还在无创肿瘤检测、辅助生殖方面不断的积累技术。美国23andme公司则利用DNA信息开展溯源寻祖的服务,甚至还有公司开展情侣基因配对,出柜基因检测等。可以讲,在应用上,基因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大众生活中。  伴随着基因技术的成熟,应用不断的开发和推广,基因相关企业的市值水涨船高。2012年底,华大基因为了收购CG公司以掌握测序技术,在其子公司华大科技估值33亿元的情况下融资13.98亿元。2014年中,另外一个子公司华大医学估值到100亿元,融资20亿。而贝瑞和康由于主营业务与华大医学基本相同,估值也达到了80亿。这些估值,让我们这些一直在生物领域的屌丝很是惊讶。但是,只要有未来,这些估值又不算高。基因测序技术的领头羊Illumina今日的市值是264亿美元,要知道2年前其处于被恶意收购时的市值才50多亿美元。  那么问题是,腾讯、阿里(咿,怎么少了百度啊?)有收购基因技术公司的冲动吗?毕竟,双方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今年才开始发力,还有很多细分的渠道需要去整合。但,基因测序技术发展的速度快过了电子工业界的摩尔定律,基因领域与互联网领域的整合也已经在进行中。华大基因悄悄成立了互联网中心,从阿里挖来了产品技术一流的骨干,内部孵化出了类&ldquo 知乎&rdquo 的&ldquo 知因&rdquo 网站,希望利用互联网整合、沉淀上下游周边资源(知因是个不错的网站,建议华大让其独立出来发展)。基因虽然是高科技,但基因企业无论是架构上还是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上,大都比较传统,探索互联网经营的方式未必合适,而互联网精神十足的腾讯则抱有&ldquo 连接一切&rdquo 的使命!连接一切,不光包括了人与人之间通讯上的连接,还会逐步扩展到基因信息的连接,23andme的寻祖溯源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信息连接服务,中国未必需要寻祖溯源,但基因信息的连接则会交叉聚集不同基因信息的群体,在健康领域迸发出更大的效益。腾讯的基因与研究基因的华大似乎在信息的连接上能找到更多的一致性。  从公司市值上来讲,腾讯目前的市值11700多亿元,综合运用现金和股票的方式收购、投资200亿左右的华大难度不是很大(把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华大健康、华大农业等都算在一起)。最大的难度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大太重,重到拥有5000名左右的员工,收入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打转,而互联网公司相对比较喜欢轻公司,喜欢拥有独特技术或在某个领域做到非常强大的公司 二是华大的老板是个硬汉,一直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万亿市值的健康产业,恐怕现在不会出售华大 三是华大能否顺利实现百万基因组计划,并从该计划中拓展出更多的大众应用,毕竟华大发起的计划多到都快数不清楚了。有句话是,形势比人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腾讯真的收购了华大,会有什么影响?
  • 国际竹藤中心2013科研仪器采购结果揭晓
    招标人名称:国际竹藤中心  招标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阜通东大街8号  招标代理机构全称: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14号院9号楼  招 标 编 号 :TC1314HJ  招标公告日期:2013年6月18日  定 标 日 期 :2013年7月11日  用 途 :科研  评标委员会成员:邵宏、周勇、蒋秀高、周光俊、刘载文、高志民、汤锋  中标结果:  联 系 人:孙女士 付先生  联系电话:010-62192030
  • 日程公布|藤岛昭、刘忠范院士领衔 “中日科学家论坛”线上直播
    仪器信息网讯 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与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都为各自国家的科学仪器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全球疫情大背景下,双方首次以线上形式合作,于7月20日,共同组办“中日科学家论坛之材料科学”线上科技论坛,以期为中日科学家们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次在线科技论坛有幸邀请到国际著名光化学家、光催化研究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热门人选、荣膺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日本藤岛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闫鹏飞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孟幻研究员,将分别围绕光催化材料、新能源、纳米材料等前瞻领域进行探讨。同时也邀请到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Ltd. )TEM应用部总经理助理大西市朗、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SPM产品担当陈强将分别为大家分享科学研究离不开的利器技术:最前沿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会议形式:线上会议会议时间:2021年7月20日9:30-16:40(北京时间)会议语言:英文PPT,中文或中文字幕为主报名参会:免费,点击报名扫码报名日前,会议日程已确定,详细日程如下:时间 (北京时间)报告题目演讲嘉宾9:30-9:33致辞唐海霞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CEO9:33-9:40致辞中本晃 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 会长9:40-10:20How to Get Clean Energy: Photocatalysis and Carbon Recycling如何获得清洁能源:光催化与碳循环藤岛昭(Akira Fujishima)东京大学 特别荣誉教授、东京理科大学 荣誉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0:20-11:00Pilot-scale Technology & Equipments for CVD GrapheneCVD石墨烯薄膜的中试技术与设备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 院士、北京大学 教授11:00-11:40Introduction G-ARM2 and A New TEM Oberservation Method Using Ultra-High-Speed Time Decomposition Technology先进球差电镜G-ARM2和一种利用超高速时间分解技术的透射电镜观测新方法大西市朗(Ichiro Onishi)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Ltd.) TEM应用部总经理助理11:40-14:00午休14:00-14:40Investigation on Defects and Charge Loss of Thin Film Solar Cells by m-TPV/TPC System 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关的缺陷态和电荷损失研究孟庆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4:40-15:20Failure Mechanisms and Countering Strategies of Layered Cath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二次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失效机理与改性闫鹏飞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15:20-16:00Design of Silicasome Drug Delivery Platform for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Nanomedicine Research 新型纳米硅脂体给药系统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孟幻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16:00-16:40More Clearer, More Convenient—— Development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Technology更清晰、更便捷——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陈强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SPM产品担当报告嘉宾简介藤岛昭院士藤岛昭教授,1942年生于日本东京,致力于研究半导体电化学。2009年,藤岛昭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不久前,他接受一项新的职位,担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他发现水可以通过光电化学方式,经TiO2电极照射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他在神奈川大学任教四年,后到东京大学任教,并于1986年取得教授职称;其研究领域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包括光与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相互关系。他于1990年开始研究基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自洁涂料。他认识到太阳光中少量的紫外线辐射可以被有效利用,通过充分氧化的以氧为基础的自由基作用,用于自洁与自消毒。藤岛昭教授对光诱导的亲水性的相关现象进行研究,在此种现象中,紫外光会导致TiO2表面具有超亲水性。藤岛昭教授依然对光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以及光诱导亲水性保持浓厚兴趣,同时也热衷于开发新材料,包括带有光功能性质的纳米结构材料。藤岛昭教授已经发表了750多篇原始论文,440篇综述文章,拥有280项专利。主要奖项:朝日新闻朝日奖(1983)、井上春成奖(技术创新)(1998)、日本化学会奖(2000)、Heinz Gerischer奖(电化学学会欧洲分会,2003)、紫绶带勋章(2003)、日本奖(2004)、日本学院奖(2004) )、国家发明嘉奖(2006年)、神奈川文化奖(2006)、文化功勋人物(2010年)、路易吉伽伐尼奖章(2011年)、汤森路透引文奖(2012年)、文化勋章(2017年)。2003年,藤岛昭教授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3年,藤岛昭教授从东京大学退休,担任神奈川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主席一职。2005年,成为东京大学特别大学荣誉教授。2006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刘忠范院士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物理化学学报”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1984年留学日本,1990年获东京大学博士,1991-1993年东京大学和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1993年6月回北京大学任教,同年晋升教授。1993年获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1994年获首批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受聘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会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首批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2020年当选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纳米化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30余项。曾任国家攀登计划(B)、973计划、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三期)。1992年获日中科技交流协会“有山兼孝纪念研究奖”、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年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教学科研奖,2009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6年获日本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年会Lectureship Award和北京大学方正教师特别奖,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获ACS NANO Lectureship Award,2021年获第八届纳米研究奖。孟庆波研究员孟庆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中心主任。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2年分别任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东京大学和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2001年入选中科院“引进人才计划”回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2005年获得中科院“引进人才计划”优秀奖,2007年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014年,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270余篇,他引11000余次,H因子62。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现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任英国《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杂志编委和德国《Gre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杂志创刊编委。闫鹏飞教授闫鹏飞,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2010-2017先后在日本NIMS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从事电子显微学研究。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利用电子显微学研究二次电池材料的基本结构、储能机理以及失效和改性机制。在Nature Energy,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专利4项,引用6000余次,12篇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40。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IEEE PES 中国储能材料与器件分委会常务理事。孟幻研究员孟幻博士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于2003年和2008年获得药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任博士后、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等职位。2021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入选者,任研究员。孟幻长期开展纳米药学、纳米医学和纳米安全性研究,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Science Bulletin、ACS Nano、JAC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0篇,其中影响因子10的文章5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20余篇),引用15000余次,单篇引用200次以上论文~25篇,h因子51(Google Scholar),被科睿唯安认定为全球高引科学家(多学科类)。大西市朗大西市朗于2003 年获得神户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在2008 年加入 JEOL Ltd. 之前,他于 2003 年至 2008 年在 JSPS 卓越计划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日本电子公司TEM应用部总经理助理。他的研究兴趣是矿物学和行星材料科学,特别是陨石学。陈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具有17年操作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经验,熟悉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各种功能,对各类样品测试均有丰富的经验;从事原子力显微镜的技术及市场工作11年,对该仪器技术的发展及各厂商产品特点均有深入的了解。目前任岛津公司原子力显微镜的产品担当,负责该产品的技术及产品推广等工作。
  • 开学有礼 | 哪家常春藤还没台奥豪斯?
    自1907年成立以来,教育行业就始终是奥豪斯最为关注的行业之一。一百年过去,如今奥豪斯集团的电子天平、离心机、加热磁力搅拌器、pH计、电导率仪、溶氧测定仪、摇床、涡旋振荡、台秤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数以万计的学校实验室中。100年来,奥豪斯矢志创新,持续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和体验的产品,为全 球的高校科研增加助力。就在今年二季度,奥豪斯一口气推出了AquaSearcher便携式光度计等四款新品。奥豪斯那抹温润的红色,见证了常春藤盟校概念的从无到有,见证了一系列名校的崛起,也陪伴众多学子走过青葱岁月。2022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凡通过以下任何一个平台询价我司任一款产品的学校用户,将获得我司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奥豪斯官方微信公众号奥豪斯官网奥豪斯热线电话400-217-188各类垂直网站奥豪斯官方展台温 馨 提 示 :以下幸运用户将获得惊喜大奖一份!第20,50,66,80,100位询价者注:询价信息确认真实有效后,我司将第 一时间安排礼品的寄送。推荐产品奥豪斯集团成立于1907年,拥有遍布各地的营销、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不断为各地用户提供优质的称量产品与完善的应用方案,奥豪斯产品已遍及环保、疾控、食药、教学科研、食品、新能源和制药工业等各种应用领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青睐。我们致力于提供符合各国安全、环境及质量体系的产品,涵盖电子天平、台秤、平台秤、案秤、摇床、台式离心机、加热磁力搅拌器、涡旋振荡器、干式金属浴、实验室升降台和电化学产品等。
  • 国际竹藤中心预算550万元购买场发射扫描电镜系统等3台仪器
    6月9日,国际竹藤中心公开招标,购买诱变育种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系统、闪射法导热仪3台/套仪器,预算550万元。  项目编号:TC2101025  项目名称:国际竹藤中心2021年科研仪器购置项目  预算金额:55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包号设备名称数量预算(万元)交货时间简要技术要求1诱变育种仪1180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工作环境:常压状态下,湿度≤60%2场发射扫描电镜系统1320签订合同后6个月内放大倍数可调范围≥10-2,000,000倍,根据加速电压和工作距离的改变,放大倍数可自动校准;3闪射法导热仪155签订合同后6个月内温度范围:-100~+200℃  *是否允许进口:仅第2包和第3包允许进口  *是否允许代理商参与:均允许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需求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开标时间:2021年06月30日 13点30分(北京时间)
  • LUMEX积极支持北京海淀常青藤社区“垃圾不落地,走向零废弃”活动
    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正处于转折点,国家目前正在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逐步代替原有以填埋、焚烧为主的混合垃圾末端处理思路。采取干湿分开、有害垃圾单独处理,建立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并匹配相应的制度保障,是推进我国垃圾分类进程的整体战略,而宣传、动员和指导居民实际参与,是成功的关键。 2018年初东坝乡政府以常青藤社区为示范点开始了垃圾分类项目,对居民进行科普培训、宣传动员,并倡导居民身体力行,实践垃圾分类。常青藤嘉年华活动是2018年起东坝乡政府在该社区推行的“垃圾不落地、走向零废弃:生活垃圾分类、分时、分地处理”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 LUMEX作为倡导环保的先行企业,积极支持北京市朝阳区举行的“垃圾不落地,走向零废弃”环保公益活动,提供分析仪器和现场人员技术支持,为市民朋友积极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汞污染和汞超标的问题,并现场演示了某些不合格化妆品中汞超标的情况和实例,市民朋友对这个都非常关心。 还有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小心家里打破体温计后,事实是会让室内汞数值上升是真的。那这种浓度下,人是否汞中毒呢?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是否你在摔碎温度计之后能及时地把这个科学地把它清除掉,另方面可以取决于你这个是否开窗通风了,因为大都知道水银是一个比较容易挥发的一种物质,那么开窗通风,能够有利于它及时的把空气中的浓度降低,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年老体弱的,还有一些对汞过敏的人群,在这个有一定汞浓度的环境中也容易发生这种,比如说过敏性皮炎,一些头晕不适的这种反应。另外也提醒广大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空气土壤和水体中都存在汞,所以室内的汞浓度也不一定绝对为0,只要在安全的浓度范围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来源:LUMEX分析仪器
  • 十年相伴 是为约定下个十年——访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藤岛孝史
    p  众所周知,色谱是现代分离分析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已经在食品、制药、环境、化工等领域的科研、分析、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色谱柱作为色谱分离的主要场所,被比喻为色谱仪的心脏,在色谱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br//pp  作为日本岛津在华企业成员之一,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技迩)成立于2007年,主要经营产品除了岛津仪器纯正配件以外,还有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以及固相萃取柱等通用消耗品,该公司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谈起岛津技迩,多数业内人士或许处于一种朦胧的概念中,这家企业到底是什么来头?这家公司和岛津中国是什么关系?值2017年岛津技迩十周年庆典之际,仪器信息网编辑就岛津技迩成立初衷和近十年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藤岛孝史先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d31d4ffa-bc02-49d8-a029-f552e7eed756.jpg" title="藤岛孝史.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藤岛孝史/pp  strong岛津技迩:为中国客户而专门成立/strong/pp  在科学仪器行业,提起色谱,每位从业者的脑海总会浮现“岛津”这一品牌,然而“岛津技迩”却是“岛津”的坚强后盾。“岛津公司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一直致力于分析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分析仪器和相关配件 而日本GL Sciences公司擅长消耗品和耗材的生产、销售,在日本消耗品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是岛津公司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为使岛津公司的分析仪器成为中国客户更高效的分析工具,2007年,擅长研发分析仪器的岛津公司和专业生产分析仪器消耗品和耗材的日本GL Sciences公司走到了一起,联合成立了岛津技迩(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专门为中国客户提供岛津仪器纯正配件和液相色谱柱等实验室日常消耗品。”藤岛孝史讲到。/pp  截至目前,岛津技迩的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主要从事岛津仪器配件与实验室通用消耗品和耗材的销售业务。在该公司主营产品之一的液相色谱柱品类中,又以日本GL Sciences公司的Inert系列、岛津的Shim-pack系列为主。“这十年里,Inert系列和Shim-pack系列产品陆续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强化了产品线,满足了中国客户多样化的分析需求。除现已上市的主打产品外,基于中国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岛津技迩还开发了性价比较高的Wonda系列产品。此外,2016年年底,岛津技迩还正式启动了‘Lab Total’系列产品的研发。”谈及岛津技迩的产品,藤岛孝史如是说。据了解,岛津技迩的产品研发业务主要在日本进行,岛津公司和日本GL Sciences公司均有参与其中。/pp  转眼间,岛津技迩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作为一家销售型公司,在员工不到70人的情况下,创下了液相色谱柱年销量超20000根的业绩。“在中国的十年,岛津技迩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得到了非常好的成长。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客户的支持,岛津的主力产品之一——液相色谱柱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这十年间,面对中国客户提出的新需求,岛津技迩尽己所能,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藤岛孝史介绍到。为满足多元化客户的需求,除在上海总部外,岛津技迩分别在北京、广州和成都成立了分公司,在上海、北京两地专门组建了市场售后团队,今后还将继续扩大售后服务的覆盖地区。/pp  strong零距离接触接触客户,获得一手科研需求/strong/pp  在色谱领域,相比于其他品牌,岛津技迩给人以“低调”的印象,但在藤岛孝史看来,岛津技迩从未低调。“2007年至2017年的十年,岛津技迩确实改变了很多,比如建立了公司网站、企业微信公众号、开设分公司等等。相对媒体的关注,我们更喜欢展开与客户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藤岛孝史表示。/pp  据了解,岛津技迩不定期开展线下用户交流活动:或组织研讨会、或邀请用户参加专业讲座,或一一上门拜访客户等。“对我们来说,最重视并珍惜的是和客户的亲密接触。不同领域的用户在科研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我们希望能做到一对一对应并解决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相对于大规模的学术会议,我们更倾向于小规模研讨会。”藤岛孝史解释到。/pp  通过这种方式,岛津技迩掌握了第一手客户需求资料。据藤岛孝史介绍,为更好的服务中国客户,岛津技迩针对用户需求,不仅在中国与岛津中国其他子公司合作开发解决方案,而且还将中国客户的需求传回日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方案的开发是我们公司投入力量最多的一块。现在,岛津技迩的技术团队在岛津的上海实验室和北京的质谱中心,以LC/MS/MS为主要分析工具,围绕客户的需求逐步进行应用方案的开发。”藤岛孝史表示。/pp  strong中国色谱柱市场机遇与挑战同存/strong/pp  任职岛津技迩总经理一职之前,藤岛孝史就在岛津北京分公司负责小型分析仪器的销售推广工作,他在中国的时间已有十五年,对中国的科学仪器市场有着深入了解。在藤岛孝史的眼里,中国的色谱耗材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需求已经出现。近几年,随着液相、气相色谱仪作为质量分析工具的普及,科研工作者对色谱柱性能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为了对应现场分析的车载式、便携式分析装置要求等。为适应时代变化,整个色谱柱行业都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如核壳(core shell)、Monolith等新技术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认为,为实现分析的高速化、微量分析、高耐久性等目标,对新技术开发的力量投入是十分重要的。”藤岛孝史讲到。/pp  在藤岛孝史看来,中国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色谱耗材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受到全世界色谱耗材厂家的关注,竞争十分激烈,可谓是激战区。为此,岛津技迩开发了丰富的产品线,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应对客户日常分析检测的多样化需求,获得在竞争中的一席之地。藤岛孝史说到:“虽然当前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们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自信,并且清楚产品的优势和定位。岛津技迩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要在销售上赢过竞争对手,而是始终贯彻我们公司‘Best for our customers’的公司理念,用我们的技术和经验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pp  strong下一个十年 继续与客户在一起/strong/pp  转眼间,岛津技迩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藤岛孝史认为,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十年前预期已经无法对接市场的发展速度,而对岛津技迩和其本人来讲,这十年也是十分的精彩。“虽然时代瞬息万变,未来难以预测,但不管是下个或下下个十年,‘Best For Our Customers’的公司理念是不会变的,我们将继续致力为科研界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帮助。”藤岛孝史表示。/pp  值岛津技迩十年庆典之际,岛津技迩将会举办系列活动,包括产品促销、推出纪念LOGO等。“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提供岛津制作所和日本GL Sciences公司的产品,更是将全世界的优秀色谱配件和耗材带给中国的研究人员和分析技术工作者们。今后的十年,岛津技迩将继续与大家同行。”藤岛孝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ppbr//p
  • 青腾树下前沿对话,碳中和高端访谈在蓉举办
    7月29日,由腾讯青腾、腾讯研究院、腾讯新文创总部、SSV碳中和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青腾树下前沿对话碳中和专场”在成都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青腾城市会客厅圆满举办。  本次对话以“数字驱动时代,‘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机遇与投资”为主题,邀请了碳中和领域顶级专家、投资人、和近百位SaaS和碳中和创业者齐聚蓉城,围绕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企业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活动旨在链接产学研各行业智慧,共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能源场景的应用,以及腾讯和新兴科技企业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实现0碳排放。  这场活动也是自去年7月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正式落地腾讯新文创总部并举行青腾“数字化研究成果展”后,带来的第二场城市前沿对话。会上,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四期)校友李懿,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腾讯云副总裁、能源和资源行业负责人石梅,腾讯青腾总经理王兰等专家及百余位企业家,共同进行了深入探讨。  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本次前沿对话发起人翟永平用了三个“一个都不能少”来形容碳中和。腾讯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能源专家翟永平  首先,在技术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氢能、核能、CCUS等技术一个不能少 另外,在领域上,除了能源领域本身之外,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牧业等一个不能少 第三,在企业里,各个业务的碳职责一个不能少,在腾讯内部,腾讯云智慧能源团队一直致力于低碳数字化转型,微信小程序助力消费者生活提高,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持续支持和孵化新兴的低碳技术,以数据中心作为转型控排重点工作,并在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发力绿电交易布局的绿能组。  红杉资本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当前能源低碳转型的解决路径有两个,一是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二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这件事情对全球范围内是发展转型问题,一定不要忘记它发展的属性。“碳中和是全球的事,是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要跟上世界,对全球来说要走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过程中,能源转型是关键。”红杉资本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  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主力军,民营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校友李懿介绍了企业在海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回忆起在发展中遇到三个难题,李懿强调首先是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地区,服务复杂度变大 第二是从太阳能发电到配电,到后面的储能甚至到裂变器,能源复杂性变大 第三是从纯移网的应用到开始进入家庭并网的削峰填谷,方案复杂性变大。对此,如果新能源从用户端,产品端、供应链、服务端进行数字化变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新能源CEO、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校友李懿  随着全球政策落地和各个国家间的协同加速,碳市场成为接下来几年非常重要的对接全球窗口。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认为,在能源领域,国内需求增长今年出现比较快速的增长。同时,未来几年全球能源变革还在继续,无论是光伏,还是电动车,中国产业链成本优势,以及产业聚集效应带来的优势不太会被追赶,所以后面更多是中国企业进行全球产能布局。主产业链集中度持续提升,不过在新能源终端应用领域,可能会有更多新进入者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会。从躬身入局到生态共建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双碳实践  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产学研专家针对“双碳”目标下,各个领域对碳中和路线的探索,尤其是科技公司如何运用技术力量助力实现0碳排放进行交流。针对能源行业未来有哪些产业趋势和商业机会,腾讯云副总裁、能源和资源行业负责人石梅认为,当前能源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布式”,这会带来商业模式上的变革,产业链之间需要更多的协同,不同主体也需要更多的C端触达 李俊峰认为,能源分布式带来非常重要的变化,新的理念发生变化,首先就地平衡、就近平衡,成为解决现在分布式能源一种思路。当前,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于能源或双碳领域,有哪些真正推动产业进步的举措?石梅举例,腾讯云一方面利用技术创新来助力碳中和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构建能源产业生态。她表示,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上,腾讯云携手广大的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好的方案,提供好的商业模式,腾讯云提供技术和平台的能力做好助力的工作。  翟永平以近年来腾讯在推动碳中和目标的众多举措和理念进行了系统分析。自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之后,2022年3月份,腾讯就发布了碳中和战略和路线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希望通过技术和连接能力,推动社会的低碳转型。  翟永平还分享了近年来,腾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生的五个明显变化。第一在理念上,员工都乐于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碳中和工作里 第二个在组织上,腾讯不仅有全职做能源数字化的团队,也有投资、战略、实验室等辅助团队,所有的部门都在介入 第三个是从点到面,点就是具体项目,例如四川阿坝冰川保护,钢厂虚拟电厂等,同时也做面,做了两个平台:针对B端的MRV平台、面向低碳技术企业搭建的碳LIVE平台 第四,腾讯现在从圈外变成圈内了,成了碳圈的一部分,跟大家一起助力碳中和 第五,腾讯发挥了链接海外的作用,助力技术储备。  蓉汇各方智慧助力成都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  近年来,腾讯将成都作为全国战略布局的重要城市,在新文创与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同时不断引导腾讯核心资源在蓉布局,持续吸引、补全腾讯在成都业务生态,通过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2020年8月,首个功能型总部——腾讯新文创总部落地成都高新区。  基于腾讯与成都良好的合作基础,腾讯青腾在腾讯新文创总部的推动下在成都设立了国内首个城市线下空间—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将成为四川地区企业家共创数实融合解决方案的基地,也是青腾用数字化研究助力实体经济的首个城市站点。据腾讯青腾总经理王兰介绍,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构建一个长效的对接平台和机制,助推成都数字经济与新文创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二是通过“城市会客厅”这一载体,立足成都,广泛连接西南地区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家和实业家,为青腾校友提供行业研讨、学习分享的专属空间。  作为青腾(成都)城市会客厅成立后的第二场城市前沿对话,此次活动聚焦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话题,分享新能源基建、科技成果应用等先进经验,汇集各方智慧力量,积极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 科学家发现与疼痛感有关的基因
    一个由奥地利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新发现了数百个与疼痛感有关的基因,这将有助于开发新的镇痛药。  研究还发现,在这些疼痛基因中,果蝇、实验鼠和人类共有的一个特殊基因可能与“通感”有关,即一种感官体验触发另一种感官体验的现象。  人们感觉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基因对此有很大影响,但科学家此前对相关基因和产生疼痛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由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RNA干扰技术“关闭”果蝇的基因,观察果蝇逃离酷热的行动速度,以判断被关闭的基因是否影响果蝇感受疼痛的能力。  研究人员针对果蝇基因组中数以千计的基因进行了试验,发现约600个基因可能与过热导致的疼痛感有重要关系。  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其中一个名叫a2d3的基因。此前人们没有发现这个基因与疼痛有直接关系,但发现它与某些镇痛药所针对的另一个基因有关。  研究发现,在果蝇、实验鼠和人体内,a2d3基因不活跃都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显示它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疼痛基因。 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a2d3基因变异的实验鼠脑部的活动,发现疼痛信号被送入大脑后,没有按正常途径转向脑部主管疼痛的区域,而是被送到了与嗅觉、视觉和听觉有关的区域。  这显示,实验鼠可能产生了“通感”,通过嗅、看和听的方式感受到了疼痛信号。这些实验鼠可望成为第一种用于研究通感的动物,帮助解开通感之谜。  大约4%的人具有通感,比如从符号中感知颜色、从形状中感知味道,甚至从运动的图像中“听”到声音。据称著名音乐家李斯特就是一位有通感能力的人,音符在他看来有着不同的颜色。  科学家认为,上述研究成果是疼痛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彭宁格说,这项成果使“我们能够在分子层面上理解疼痛”,从长远看,它将对新型止痛药物的研发乃至某些疼痛疾病的预测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有关通感的研究甚至可能使神经生物学领域出现一个全新的分支。
  • 理加联合三套产品入选中国生态大讲堂2022年春季专题研讨会“最受欢迎十台(套)生态系统观测仪器”
    2022年2月11日,中国生态大讲堂2022年春季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高等院校、国家部委相关机构、保护区等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以及14家仪器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工程师等800余人参加了现场和线上会议。国内知名生态观测仪器公司的总经理和工程师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系统介绍了生态系统观测的“主打”仪器、国产品牌仪器的研发情况和进展,最后,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十台(套)生态系统观测仪器”,其中我司三套产品入选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作《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报告》基于无人机的空基温室气体立体监测系统🍁功能与应用:可同时测量并报告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浓度,适用于实地监测、合规监测、空气质量研究,以及任何需要灵敏的温室气体测量的地方,适合进行大面积区域和/或难以进入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测量。🍁技术参数:🔸精度(1σ, 1sec/10 sec):CH4: 0.9ppb/0.3ppb CO2: 0.35ppm/0.12ppmH2O:200ppm/60ppm🔸量程:CH4: 0-100ppm CH4: 0-1%(扩展范围) CO2: 0-20000ppmH2O: 0-30000ppm 🔸采集频率:10HZ 🔸重量:3kg产品型号:GLA133-GGA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塔基多参数温室气体(CO2/CH4/N2O/H2O)涡动相关监测系统 🍁功能与应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和水汽,以往的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CO2和水汽。甲烷、氧化亚氮是大气中含量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但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当量分别是二氧化碳的28倍和300倍。之前由于监测方法的限制,很难实现长期连续的观测。该系统由CO2/H2O涡动相关监测系统结合最新激光光谱技术,能够自动长时间连续观测CO2、N2O、CH4和水热通量,实现碳氮源区动态监测,为大尺度,长期和连续的碳氮循环过程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技术参数:🔸N2O精度:(1δ,1秒/100秒) 0.2 ppb / 0.05 ppb🔸CH4精度:(1δ,1秒/100秒)1 ppb / 0.25 ppb🔸H2O精度:(1δ,1秒/100秒)150 ppm/30 ppm🔸CO2准确度:1%🔸测量范围:N2O: 0-10 ppm;CH4: 0-100 ppm;CO2:0-1000ppm🔸测量频率:同步测量甲烷-氧化亚氮-水汽,三参数同时测量频率可达10Hz🔸二氧化碳测量频率可达10Hz,并可全自动的为二氧化碳做零点和跨度自动订正🔸数据采集模块:运算速度100MHz,内置通量数据计算和修正的软件,最高可校正频率最高20Hz的数据🔸三维超声测量变量:Ux,Uy,Uz,C(Ux,Uy,Uz是三维风速风向,C是声速)🔸三维超声数字信号输出:SDM,RS-232,USB🔸三维超声数字输出量程:±65.535m/s产品型号:GLA351-N2OM1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地基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H2O)通量监测系统 🍁功能与应用:用于长期测量土壤排放的N2O、CO2、CH4和H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实时自动计算不同种类温室气体的交换通量。🍁技术参数:🔸测定参数:同时测量CH4、N2O、CO2和H2O的浓度🔸精度:(1δ,100s)CH4:0.5 ppb;N2O:0.1ppb;CO2:读数的1%;H2O:60ppm🔸测量速率:最快可达1 Hz🔸保证精度量程:CH4:0-100ppm;N2O:0-10 ppm,CO2:0-6000 ppm产品型号:SF-35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北京理加联合科技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球先进的仪器及技术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对未来高精尖科技的不懈追求和完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自我创新、科技创新,我们将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为广大用户提供更领先的技术,更尖端的产品,更一流的服务。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赖By scientists, for scientists
  • UHPLC-LC-串联四级杆对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测定
    适用范围 ✦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定性定量测定。色谱条件 ✦色谱柱:月旭Boltimate C18 Core Shell (2.1×100mm,2.7μm) 。柱温:25℃;流速:0.3mL/min;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 ✦离子源:ESI ;检测方式:MRM;干燥气:氮气,500℃;流速:1000L/Hr;碰撞气:氩气;离子喷雾电压:3.0 kV。谱图和数据 ✦1.试剂空白2.雷公藤甲素标准品溶液3.蜂蜜本底4.加标回收结论 ✦该方法能很好的净化基质中的杂质,对目标物的回收率适中,液相柱能将各物质良好分离,检测时间短,分析效率高,能作为可靠的日常检测方法。产品信息 ✦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