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推进剂

仪器信息网推进剂专题为您整合推进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推进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推进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推进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推进剂话题讨论。

推进剂相关的资讯

  • 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参加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9月7日至11日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高能燃料科学与技术,会议宗旨是交流我国化学推进剂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推进研究和技术的进步及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作为颗粒粉体表征的领导供应商出席了该会议,会议现场广大的用户对我们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到我们展台了解我们产品的信息,我们产品应用经理钟博士在现场针对用户的不同应用做出详细解答,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更多产品请登录:www.mic-instrument.com.cn;www.micromeritics.com麦克热线:400-630-2202
  • 质检总局武津生:矢志不渝推进机构整合
    编者按  质检在改革,改革进行时。鼎新革故,必须亮剑。在质检改革奋力攻坚之时,需要亮出您的思想、提出您的主张、拿出您的锐气。一味的无语是懦弱,太久的观望是无措,被动的敷衍是失责。  在1月6日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支树平局长提出&ldquo 改革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改革是质检发展的必由路&rdquo ,梅克保副局长要求&ldquo 以科学方法全面推进质检改革发展&rdquo 。新年伊始,本报开设了&ldquo 探索质检改革路系列访谈&rdquo 专栏,按采访时间陆续刊发了总局动植司司长黄冠胜、检验司司长王新、通关司司长刘德平、国际司司长戚秀芹、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朱光沛等有关领导的访谈。通过这个专栏,交流思想,开阔视野,促进思考,推动改革。  今天,本版登出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的专访《矢志不渝推进机构整合》,敬请关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仔细研读《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的过程中,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体会颇深。&ldquo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rdquo 武津生说,&ldquo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rdquo   这是他感触最深的两句话,让他深刻理解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如今,科技司牵头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正处于质检改革的桥头堡。怎么改?怎么改才能更好地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武津生娓娓道来。  成绩难掩矛盾和问题  检验检测认证是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支撑自主创新、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通过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规划建设和基层能力建设,质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为整合改革做了必要准备,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国质监系统共有各级技术机构3625个,比质检总局成立之初的2001年增长74% 人员119884人,比2001年增长80% 总资产362亿余元,比2001年增长365% 其中仪器设备值达165亿余元,比2001年增长479% 实验室面积653万余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52%。  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风险意识不强,二是检测体系不健全,三是综合能力不强,四是竞争能力不够,五是创新动力不足。  &ldquo 我们的机构从来不做成本效益分析,不考虑折旧,不计算投入产出,设备片面求新求精。前不久,浙江阿里巴巴公开招标对其电商产品进行委托检验,只有外资、民营检测机构中标,质检检验检测机构无一中标,主要是检测时限、检测价格无竞争优势。&rdquo 时限要求的是检验机构的规模,价格联系的是成本,没有规模,成本过高,自然就没有竞争力,武津生对此忧心忡忡。  改革需要决心和勇气  纵观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配备完善的检验检测认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两类机构、三种途径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出现三个趋势。  两类机构,包括公益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和经营性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三种途径,包括政府部门建立政府实验室,维护和发展测量技术设施,满足政府监管和国计民生检测的需要 政府购买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满足公益性公共检测服务 政府认可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三个趋势,一是检测机构规模化。二是检测业务市场化。三是检测标准国际化。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习惯于把检验检测作为一种&ldquo 事业&rdquo ,作为执法的支撑。从基层的情况看,质检系统的机构一般都不愿意走出&ldquo 事业&rdquo 的围墙,从根本上还没有把对检验检测的认识从事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发展模式。按照以上总结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我国检验检测体制必须改革,但在这种改革中,我们的同志也有担心: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改革是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断了自己的后路?  &ldquo 我认为要勇于突破这种&lsquo 利益藩篱&rsquo ,更应以大局观来认识这个问题,应该看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晚改不如早改,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和气魄。如同当年我国加入WTO,虽然有要适应规则的阵痛,但最后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对检验检测机构来讲,只要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改革,必将迎来光明前景。&rdquo 武津生说。  思路清晰绘就新蓝图  面对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我们不仅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更把整合看作一种机遇,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按照改革思路,对能够市场化的机构,按照&ldquo 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rdquo 发展路径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一要推进专业化提升。主要解决&ldquo 做专做精&rdquo 问题。提升检验检测、科研创新、标准研制和综合服务四种核心能力,做专做精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由提供单一检测认证服务向提供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等综合服务发展。二要推进集团化整合。主要解决做强做大问题。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资源,通过集团化整合方式做强做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引导各类检验检测机构集聚发展,推动检验检测产业规模化发展。三要推进市场化运营。主要解决&ldquo 体制机制&rdquo 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检测市场占有份额。四要推进国际化发展。主要解决&ldquo 发展方向&rdquo 问题。同时,扩大检测领域对外开放,提高检验检测市场国际占有率,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检测能力国际互认,深化检测科技国际合作,努力开拓国际检测市场。  根据需要保留的部分政府实验室,我们认为应以保证完成为政府政策法规出台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化检测机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为主要任务。  采访结束时,武津生说:&ldquo 我们要认真领会改革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按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职责,做好政府部门的工作。结合实际,主动、大胆、稳步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为加快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进而为推动国家质量提升、产业提档升级作出贡献。&rdquo
  • 实验室改革是高校快速发展的推进剂
    p  实验室作为大学的心脏,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的重任,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石。以往,高校实验室主要存在三大问题:/pp  首先,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体制落后。美国高校实验室实行的是独立自治的管理体制,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立实体,互不干涉,这样避免了因权责不明或跨级越权而产生的麻烦 日本高校实验室实行的是二级三层次管理体制,学部和学校管理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服务,这样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率 而我国实行的是上下级直属关系的管理模式,这样导致权力责任过于集中,容易产生隶属矛盾的问题。/pp  第二,产权关系导致实验室建设重复浪费。我国高校实验室实行“学校—学院—实验室”的三级管理体制,产权归学校,管理归学院,使用权归实验室,专属特征明显。由于建设经费的多头管理和封闭使用,导致出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pp  第三,队伍不完善导致实验室服务质量低下。国外实验室通常建设有一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队伍,技术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我国高校实验室角色分配松散,较少配备专职人员,往往由任课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和管理,学术重担导致其不能全身心投入,而雇员制实验员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更像是仪器设备的保管专员,而不是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专员。/pp  为了破解实验室困局,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改革:/pp  首先,实施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科学调控资源配置。根据“量有为用,量需调控”的原则,优先考虑教学和科研发展需求,保障基础,对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平台、项目及人才引进等政策予以倾斜。通过有偿使用,可以促使教师释放“可用可不用”的资源,供学校总体调控 通过调控,厘清教学型和科研型实验室的空间、仪器设备等资源 通过厘清,学校总体协调实验室空间,为新引进人才保障实验室等硬件条件 通过保障,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pp  第二,树立“多功能、集约化”建设理念,提高使用效益。为突出特色和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应全面统筹学科资源,实施优先发展策略,改变实验室越多越好、越全越好的陈旧观念,学习国外知名实验室的建设经验,突出“精”和“巧”,使实验室做到“一室多用,分时复用”,节省空间和经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资源的整合共享。/pp  第三,引入网络预约系统,促进管理智能化、透明化。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不断完善,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预约方式,它将解决设备管理人员人工接受预约、安排和费用结算的现状,通过网上预约系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设备维护和测试分析上,改善因信息渠道不畅通,影响设备开放共享使用的状况,以及因预约先后、登记错误或费用计算引起的纠纷等问题,确保委托人员“有需而约,约则有用”。同时,用户可以通过预约系统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该评价与人员劳务补贴直接挂钩,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pp  第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可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制作成动画或视频形式,放置在网站系统,供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也可通过实时录播系统,将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同步播放到教室,供学生熟悉操作程序,理解实验目的和意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教师在保证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加强实验教学考核,严格把关,避免形式主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pp  第五,加强实验室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薪酬待遇,打通职称晋升通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发展稳定的队伍。可将其划分为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辅助人员四类,邀请知名教授承担部分实验教学课程,聘请热心实验室建设的中青年教师兼职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设置实验管理专职人员,协调实验课程、仪器设备的使用安排 聘任部分优秀研究生作为实验辅助人员,协助管理实验室具体事务。/pp  第六,加强软实力建设,凝练实验室文化品质。实验室软实力是指实验室所拥有的一切精神性力,它包含精神、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精神文化表现在实验室的治学理念、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制度文化表现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环境文化表现在工作环境、建筑风格、学术氛围。因此,实验室需要挖掘治学传统,培育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规律的实验室文化,树立科学严谨的实验室精神 破除陈旧制度,坚持合理制度,不断创新制度的措施、方法和条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优化环境建设,集中展示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研究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体现实验室特色,增强软实力的感召力,从而吸引汇聚社会多方资源,推动实验室跨越式发展。/pp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共同献计献策,充分挖掘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潜能,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br//p
  • 新世纪“材料之王”——石墨烯在空天推进和动力领域的应用
    太空环境由极端温度、真空、微流星体、太空碎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大变化组成。航天器和航天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参数。暴露在这些恶劣环境下的系统表面由于原子氧的存在而产生破损。因此,高强度和刚度的先进工程材料使20世纪的月球探索时代成为可能,人类探索火星和更远的目的地将需要新一代的材料。20多年来,在纳米尺度(一维小于100nm)合成和加工材料的独特性能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关注,这些特性包括大表面积、高纵横比、高各向异性、可定制的电导率和导热系数以及独特的光学特性等。这些特性可用于制备高强度、轻量化和多功能结构、新颖的传感器以及具有高度可靠的环境控制能力、能够屏蔽辐射的储能系统。可持续技术改进的交织性质使纳米材料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理想材料。纳米材料可以集成到复杂的航空几何结构中,减少制造技术中的废物产生。这也可用于轻量化和无需耗时维护的机身和结构的设计。石墨烯结构由单层厚度的六方晶格碳原子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高电导率和导热率。石墨烯具有高的载流子传输速率,表现出比铜导体好的导电性,比硅半导体更好的材料。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能有效地减轻重量,提高材料强度,从而减少排放,减少燃料消耗,最终实现更绿色和更清洁的环境。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先进纳米材料在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简述石墨烯结构及其性能特征;(2)主要介绍石墨烯在空天推进和动力领域的热门应用方向,例如复合推进剂,热管理,电极材料,光帆材料等方面;(3)石墨烯未来在空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一、石墨烯结构及其特性石墨烯由单原子厚度的sp₂杂化碳原子同素异形体组成,呈二维(2D)平面蜂窝状晶格。也是构成石墨、碳纳米管、富勒烯等多种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如图1所示,具有二维碳原子结构的石墨烯,可以通过堆叠形成三维的石墨,也可通过卷曲形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通过包裹形成零维的富勒烯。图1 (a)石墨烯及碳的同素异形体;(b)石墨烯的晶格结构,属于相邻两个碳格A和B的碳原子以圆点表示;(c)石墨烯的能带结构;(d)石墨烯起伏表面模型图。早在1940年,就有理论认为,二维的石墨烯处于非稳定热力学状态,无法在有限温度下自由存在。因此,一直仅是一个学术概念。直至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利用简单的机械剥离方法成功获得单层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稳定存在。石墨烯的蜂巢晶格结构由密集分布在六边形点阵上的碳原子构成,原子排列十分紧密。碳原子以sp₂电子轨道杂化,在平面内形成3个σ键,键角120°,键长约为0.142nm(图 1(b)),2pz轨道电子在垂直于平面方向形成大π键。石墨烯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由简单的紧束缚模型可以计算得出,它的导带(π*带)和价带(π带)在布里渊区的两个锥顶点K和K´交于一点,称为Dirac点,进而形成圆锥状的低谷。同时,通过观测发现,石墨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平整的二维结构,而是在微观状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图 1(e)),这也被认为是石墨烯能够在室温下自由稳定存在的原因。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载流子迁移率、低密度和光学透明度等特性,在传感器、光子和电子器件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材料。这一新型碳材料也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以其令人兴奋的独特性质,涉及的领域覆盖化学、力学、医学、电子智能及众多交叉学科,并由此创造了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二、石墨烯在空天推进领域热门应用方向航空航天应用历来是先进材料的驱动力,从太空飞行器的强化碳-碳热保护系统到先进的推进动力系统。只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才能满足需求,使得航空航天发展更进一步。(一)复合推进剂石墨烯的应用目前也已经扩展到复合推进剂领域,主要用于提高推进剂的热分解、导热以及力学性能。研究最多的就是复合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热分解,分解速率的提升对于提高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至关重要,而热分解又主要依赖于催化剂体系。传统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它们的催化能力依赖暴露出来的金属活性位点的数量,然而其往往容易发生团聚,降低催化活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纳米碳材料已经被广泛作为催化剂载体,以抑制催化剂颗粒的团聚,提高其催化能力。以石墨烯为基底负载无机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有非原位复合和原位复合。非原位复合是将预先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直接附着在石墨烯上,但是由于兼容性问题以及改性剂可能影响到与含能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以原位复合方法制备复合推进剂的方法研究的较多。原位复合是通过在石墨烯表面上由各种前驱体制备出纳米颗粒的方法。根据制备手段不同原位复合可以分为还原法、电化学沉积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石墨烯原位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由于工艺复杂或原料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水热法相对于化学还原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还原剂的使用,还可以负载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分散度高,粒径小且对负载纳米颗粒的性状调控性更强。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负载的燃烧催化剂选择不同的方法制备。DEY等采用微波法制备了直径约20~30nm的Fe₂O₃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上的Fe₂O₃/Graphene复合粒子,作为AP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Fe₂O₃/Graphene含量的增加,催化作用也明显增强,同时指出Fe₂O₃/Graphene能够有效加快AP系推进剂的燃烧速率。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导热问题是导弹、火箭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由于推进剂不可避免地需要承受极端恶劣和复杂的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内部应力的产生;另一方面,导热系数对推进剂的点火和燃烧性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以高分子粘结剂为基体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导热系数通常较低,这使得其在承受大幅度温度冲击时,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导致装药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或呈梯度分布,进而产生严重的内部热应力,直接引起内部裂纹甚至结构破坏。石墨烯由于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和较轻的质量,目前已经广泛作为导热填料用于复合材料。这种具有二维结构的新型轻质碳材料实际上已经在含能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方面发挥了作用,如对于高聚物粘结炸药导热系数的提升。张建侃等总结了石墨烯应用于固体推进剂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非氧化石墨烯由于导热系数高,适合经非共价改性后分散于推进剂基体中,增强基体的导热性能。此外,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不足将导致药柱无法承受冲击、振动、过载等复杂载荷的作用,进而产生裂纹,增大燃烧面积,引起发动机内压升高,甚至导致爆炸。为了提高复合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在基体中添加纳米材料已经成为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文献指出,石墨烯应用于复合推进剂,可以有效增强推进剂的力学性质。(二)热管理石墨烯纳米材料目前正被纳入各种航天热防护材料和热管理,以提高在各种气或热流动条件下热稳定性和机械完整性的极限。为特殊航天任务材料系统提供多功能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由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基体的耐热性和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等性能,被广泛用作耐烧蚀材料的主要基体。为了进一步改善烧蚀材料的性能,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等特点,是制备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这些复合材料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的热保护系统、火箭喷管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部绝缘以及导弹发射设施结构。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酚醛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烧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GO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良好,GO与酚醛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强,以及热解后的层状碳结构。与其他样品相比,GO含量为1.25%的样品在烧蚀率、热扩散率和热稳定性方面表现最佳。该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恒定的热扩散率,炭产率和烧蚀率分别提高了10%和51%。MA等为了提高碳纤维/ 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采用纳米填料对纤维增强体界面进行改性。首先,通过将低浓度的GO(0.1%)加入到碳/酚醛(CF/PR)中,结合实验和计算分析氧化石墨烯(GO)对提高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氧化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在热阻方面的优势与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PR的炭收率和纤维的石墨化。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即使浓度很小,基体内的氧化石墨烯也可以作为炭化PR石墨化晶体生长的核剂。在极端烧蚀温度下,纤维-基体界面处的氧化石墨烯可以与纤维结合。促进了石墨烯-纤维界面stone-throwing-wales缺陷(xy平面)和sp₂杂化(z方向)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石墨化程度。文中还研究了两种纳米材料填充 CF/PR复合材料的界面、热性能和烧蚀性能。特别是,氧化石墨烯(GO)和石墨氮化碳(g-C3N4)被用于生产低负载(0.1%)的复合材料。通过氧乙炔火焰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石墨烯填充和g-C3N4填充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比原始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2.02%和22.36%,线性烧蚀速率的降低是导热系数、烧焦层和纤维石墨化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的机理是氧化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纤维表面的石墨化程度,并进一步提高其抗高温烧蚀的耐热性。而在g-C3N4填充的复合材料中,较厚的纤维直径和烧蚀区炭化层可以分散可燃气体,提高抗氧化性能。此外,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丁苯橡胶基体中,显著提高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多孔结构在烧蚀试验过程中形成,它增强了蒸腾和蒸发过程,降低了背面的温度升高。橡胶复合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和橡胶的肖氏硬度A得到有效提高,而断裂伸长率随着填料与基体比的增加而降低。与有机硅、天然橡胶和乙丙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在暴露于超高温和剪切流后显示出很好特性。ARABY等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当纳米颗粒含量达到10.5%阈值时,产生导热和界面通道,此时导热系数最高。此外,如图2所示,辐射冷却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被动热管理方法,它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光谱辐射特性。通过机械可重构石墨烯的选择性中间膨胀发射率控制,其中机械拉伸和释放会引起石墨烯的受控形态变化。利用太阳光谱吸收太阳辐射加热(从200nm~2.5μm,可见到近红外波长)并利用大气透射窗口(从8μm~14μm,中红外波长),通过将热量重新发射到外层空间来冷却表面。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系统和表面需要动态温度控制以获得最佳系统性能,同时满足个人舒适度和维护设备功能的热需求,并避免过热。能够在不同光谱范围内加热和冷却否定了使用具有相当均匀的高或低发射率值的传统材料,并且由于缺乏对发射率的动态调制,可调节温度的需要是刚性冷却表面无法实现的。同时,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基于废热反射导热的石墨烯散热器在空间光伏聚光器上得到了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在降低质量密度,比功率的提升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2 (a)基于皱褶石墨烯的选择性发射;(b,c)褶皱节距的变化可利用太阳辐射和大气窗口来辐射冷却(10 μm)和加热(290nm)。(三)电极材料目前,小型化、自动化、以功能为中心的设备的快速发展,使星际任务和近地空间探索的实现更近一步。先进的纳米结构材料的引入促进了全球智能多样化的平台在电力、仪器和通信方面取得进步。然而,仍然缺乏高效可靠的推力系统,能够在长期部署期间支持小型卫星和立方体卫星的精确机动。此外,航空和空间系统需要可靠的电力生产、存储和传输,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活动。现有的能源系统正在被纳米材料创新所取代或补充。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更好的工程纳米材料正在不断改进。MARKANDAN等使用氧化铝增韧氧化锆(ATZ)作为结构材料制造了一个微型推进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石墨烯(YSZ-Gr)作为电极材料。YSZ-石墨烯不仅可以作为电解分解硝酸羟铵溶液的电极,还可以起到阻尼作用。这种微型推进器作为主推进系统具有潜在的应用,可用于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快速轨道转移。离子推进器阴极(如图3(a)所示)的关键挑战在于减少或完全消除阴极的推进剂消耗,显著提高阴极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白炽部分的热损失。通过使用纳米多孔材料、纳米管和石墨烯,可以确保减少气体消耗。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通过使用高发射材料和表面结构完全消除通过阴极的气体通量。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片显著提高推进器效率的,作为无推进剂体系下的良好候选者而备受关注,如图3(b)所示。图3 (a)常用的热发射阴极示意图;(b)纳米多孔材料,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片直接生长在纳米多孔氧化铝上(比例尺:200nm)。(四)光帆材料基于石墨烯的轻型帆的推进系统因其灵活性和无需携带燃料这一特性而成为行星际和星际任务的候选技术。轻型航行也是唯一现存的空间推进技术,可以让我们在人类的一生中访问其他星系。为此举办的蜻蜓计划竞赛,就旨在评估激光驱动的光帆星际探测器发送到另一个恒星系统的可行性。这种大规模光操纵石墨烯光帆对实现星际探索和直接空间运输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如图4(a)所示,ZHANG等使用大块石墨烯泡沫在宏观尺度上观察到其直接光推进。这种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新形态,使其不仅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而且可以使用瓦级的激光,甚至阳光,按照一种新颖的光致电子喷射机制,直接推进到亚米尺度。如图4(b)所示,GAUDENZI与其合作伙伴制作了由铜网格支撑的石墨烯微膜二维帆叶,并在微重力环境下测试了光诱导位移。提出的材料设计消除了帆所需的光学和机械性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帆的总质量,并为利用石墨烯机械强度的高反射2D帆打开了大门。此外,PERAKIS等设计了石墨烯作为夹层的低密度和高反射率的三明治轻帆,达到指定加速度比目前最先进的镀铝的聚酯薄膜太阳帆材料性能更好。图4(a)石墨烯海绵在激光照射下向上推进和光致旋转示意图;(b)帆在激光照射下的垂直位移,显示了帆在微重力和真空中的不同位置(侧视图):释放后(左)和在450nm、100mW的激光下加速350ms后(右) 。(五)其他领域由于太空环境由极端温度、真空、太空碎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大变化构成,那么先进的纳米复合材料被用于航空航天飞机结构和太空环境恶劣气候的涂层以及微电子系统的开发就变得非常的有意义。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具有低热漂移,适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电力电子模块中的电流实时监测,可在高达500K的温度下工作。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电子性质的变化,特别是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这些参数是受实现传感器的石墨烯层狄拉克点Dirac点所独特影响的。利用门控优化石墨烯霍尔传感器可以实现低温度系数下的高灵敏度霍尔效应测量。此外,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境开发受到多种标准的制约,其中之一就是空间碎片的撞击破坏。Kuzhir在纳米级厚度的铜催化剂膜和介质SiO₂基底之间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合成Ka波段多层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的厚度由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表征,仅显示了样品上纳米级的小波动。所研究的薄膜厚度不超过5nm,且有一定的粗糙度。石墨烯只有千分之一的皮肤深度,吸收损耗造成的电磁屏蔽效率非常高,达到35%~43%的入射功率水平上。制造的石墨烯薄膜在室温下具有高度的导电性,在可见的范围内具有非常高的透明性,并具有非常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可能成为制造纳米级厚度的电磁干扰防护涂层的有趣的技术材料。此外,特殊的三维导电链结构对轻质,柔性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降低材料的制造价格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方面。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通过将石墨烯排列成仿珍珠层状序列三维结构,在石墨烯含量不足的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电导率和优越的电磁辐射屏蔽效率。掺杂0.4%质量分数的导电颗粒电磁辐射屏蔽效率达到42dB,沿排列方向的电导率为32S/m。在2500 ℃下热处理气凝胶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和电导率分别变化为65dB和0.5S/m。在0.15%的超低浓度,热处理温度800℃条件下,其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可达25dB。表明各向异性石墨烯/PDMS层板在超低石墨烯含量下通过结构调控获得了更高的电磁屏蔽效率。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技术是纳米材料的沃土,长期的人类太空探索带来了最大的挑战。无论是在相对安全的低地球轨道内的短期任务,还是艰难的长期任务,如前往遥远的星球。可靠的空气、水和食物供应;废物管理系统;功能性的可居住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低轨道运行,已经为生命支撑技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试验场,随着航天国家为前往火星等目的地的长期任务做准备,在低轨道运行中测试技术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的生命支撑技术的可靠性和性能相对较差,需要采用高比表面积和导电纳米材料作为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途径之一。碳纳米管仲胺功能化以实现二氧化碳去除,这是生命支持技术不可或缺的功能,并解决当前系统的局限性,包括可再生性和高功耗。在最好的条件下,水的净化和回收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微重力环境的增加和多年耐用性的必要性推动了基于纳米材料的水过滤系统的几个例子。富勒烯在水净化方面已显示出非常好的前景,美国宇航局赞助的使用碳纳米管的纳米级过滤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商业产品。尽管可扩展性仍然存在问题,但多孔石墨烯是一种积极研究的水过滤材料,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如图5所示。图5 (a)纳米多孔石墨烯水脱盐示意图;(b)具有亲水键的纳米孔示意图。三、结束语本文首先对石墨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介绍,并简要阐述各性能在具体应用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综述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各方面(复合固体推进剂、热管理和智能光帆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现状。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已得到较快发展。其中,石墨烯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推进剂含能组分的热分解和燃烧性能方面,而在导热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制备方法单一,以简单的共混为主,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性能的控制。而且对石墨烯的性能增强机理缺乏深入的分析。在热管理方面,导热系数、产炭性能和纳米颗粒分散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和绝缘性能都有影响。酚醛树脂仍然是这一应用中被广泛研究的聚合物,纳米陶瓷颗粒与碳基的复合纳米填料的结合似乎是下一个热管理趋势。此外,在太空电力推进领域,新型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和微电子机械系统支持的离子液体推进器解决方案,这是为微加工和纳米结构推进器阵列的实现提出了方案。另外,一种可能的低成本,高时效的纳米制造工艺,用于飞机储能和生命支持设备。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了纳米材料的整合,并与太空任务和探索计划相结合,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石墨烯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石墨烯材料在极端环境中的行为将扩大我们的基本理解和潜在应用,将促进人类在太空的探索。石墨烯基纳米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需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1)一种降低开发成本的潜在解决方案是创新材料-建模和模拟与实验测试和表征方法相结合,可以降低开发和鉴定成本。将有助于跨越纳米工程材料的性能转化为宏观尺度上的现实。(2)大规模构造石墨烯材料的集成方法,以保持在石墨烯纳米尺度上注意到的性能和批量实现。它们占地面积小,功耗低,耐辐射,非常适合太空应用。(3)将纳米石墨烯材料集成到最先进类型的电力推进装置中,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特性,提高其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进一步创造出一个自适应(自清洁表面,自愈合修复机制,自我愈合)推进器。
  • 安全监管总局:我国将推进烟花爆竹产品环保化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1月9日表示,将推进烟花爆竹产品环保化,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王浩水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烟花爆竹是一种特殊商品,在中国有着很长的燃放传统。但这几年也暴露出烟花爆竹产品安全性不够,特别是对环保构成一定的影响。安监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推进产品的环保化。现在整个烟花爆竹的主产区正在研制低硫或者无硫产品,这样的产品燃放起来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他说,这几年我国修订了国家烟花爆竹燃放与质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专业燃放和个人燃放提出了明确要求,使燃放产品能够确保燃放者的安全。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机械化、环保化、科技化、信息化,以此推动行业提升产品的转型,来保证燃放的安全和环保。  在烟花爆竹行业安全方面,王浩水说,烟花爆竹消费的季节性比较强。马上就要进入消费旺季,消费旺季之前的三个月是生产的旺季。安监总局会同公安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对今年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研判,联合提出了加强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生产的要求。  他说,六个部门联合执法,组织了两轮安全生产检查。目前检查还在进行中。安监总局也对九个省区市进行了明查暗访,对经营过程进行了重点检查。安监总局将继续对重点地区进行检查和暗访,以有力措施确保今年烟花爆竹旺季的安全生产。文章转载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国土资源部“深地探测”计划稳步推进
    p  作为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战略之一,深地探测计划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5月3日向记者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指示,国土资源部会同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省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完善战略布局,凝练任务目标、实施研究项目,共同推进深地探测科技创新战略落实。/pp  高平称,深地探测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一是将深地探测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面向2030年重大科技项目。即将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深地探测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发布实施《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创新与“十三五”国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改革布局的紧密衔接。/pp  据介绍,目前,深地探测科技创新目标也已基本形成共识。为积极推动地球深部探测研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论证,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亲自挂帅,会同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地震局建立了深地探测研究协调机制,成立了首席专家组和专家顾问委员会。/pp  高平称,在协调机制的领导下,国土资源部组织了来自全国53家单位、300余位各领域的专家,在专题调研基础上,经过30多次不同规模的研讨、咨询和论证,编制完成了《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建议》,确立了“透视地球、深掘资源、拓展空间”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开采、深部油气探测开采、地热资源探测与地热能利用、深部地下观测与地壳活动性监测、深部探测前沿技术与装备、深部探测与深部过程等8个方面的重大任务。/pp  高平介绍,目前,以孙枢院士和李廷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一致认可了该建议书,提出应尽快启动实施。至此,科技界对启动实施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基本达成共识。/pp  高平表示,深地探测创新研究任务已经起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了“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将构建1500米采矿新空间,进军2000~3000米勘查新深度,开辟覆盖区找矿“新大陆”,拓展油气万米深层新领域,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前第一批11个项目已经启动实施,第二批项目正在立项评审过程中。/pp  高平称,为进一步强化“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和部署,国土资源部与科技部签订了《科资协同机制合作协议书》,在此框架下,国土资源部正在与科技部共同研究,探索建立深地探测科技创新与国家地质调查工程等协同推进机制。如向科研项目团队开放地质调查工程部署、最新地质调查成果数据资料等,促进创新研发选区、试点示范区共研共议、协调部署,使有限资源充分共享共用,促进研发成果及时验证完善,实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加快国家地质调查工程快速实现深部资源探测的重大突破。/ppbr//p
  • 未来5年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这些监测仪器/技术亟待创新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实施四大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新发布的《意见》明确,我国将通过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基本完成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到分析及应用,将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创新监测手段,离不开仪器技术的创新,《意见》中不仅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等予以明确说明,还明确指出要加强相关技术融合与攻关,部分摘录如下:遏制数据造假 将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监测手段在创新,监测数据的质量也将更加有保障。未来我国将建立覆盖全部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也将得到有效遏制。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环境监测基础能力的建设。我国将实施四大能力建设工程,分别是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监测科技创新、强基层补短板和监测人才培养。预计用 5 年左右时间,在重点区域建成若干一体化监测示范区,推出 100 个左右监测现代化市县优秀案例,完成监测技术人员轮训。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重点向区县、乡镇、农村延伸国家监测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客观反映全国及重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状况,满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考核需要。地方监测网点位布设重点向区县、乡镇、农村延伸,覆盖百姓身边的中小河流和岸滩海湾,客观反映本地生态环境状况。各地严格按照统一的管理制度、 运行规范和质控要求运行管理监测网络,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加快实现乡镇监测站点全覆盖。实行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站点逐级备案,推动跨部门监测网络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技术将加快融入监测体系目前我国立体监测网络还存在明显短板,长期以来,监测体系更多依赖地面监测站点,天、空监测能力比较欠缺。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持续完善全要素、全地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天空地海全覆盖。将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监测更好融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动多技术手段融合组网,实现段一体化。探索建立跨介质、多指标监测站点,实现介质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体化监测试点。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推动监测网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具备数据有效性自动审核、人员操作规范性智能识别、数据篡改报警留痕和风险预警人机交互能力。加大环境质量未达标和改善成效不稳固地区的监测强度,削减稳定达标区域监测规模。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应用。加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实现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传感器等多手段融合监测的一体化分析评价,支撑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水”统筹、陆海统筹、水土协同、生态保护等管理需求。加强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应用,提高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支撑环境执法、应急、精细化管控等管理需求。推进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噪声监测中的应用。加强污染物排放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复杂指标评估等监测方法研发加速新技术标准化进程。明确监测网络、站房、设施智能化 改造技术要求,加快水质自动采样、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等先进技术与现行监测标准的衔接。加强污染物排放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复杂指标评估等监测方法研发。优化监测标准管理机制,发挥部属单位、科研院所、省级监测机构技术优势和专家智库作用,组织开展监测标准预研究,强化重点急需领域监测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并推进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中应用。建立新型监测技术装备跟踪与评估机制,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共建监测装备研发与应用创新基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卫星立项、研制、发射及应用,加快形成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遥感监测能力。附件: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pdf
  • 安东帕密度系列解决方案-喷雾剂适配器测量空气清新剂
    喷雾剂适配器是专门用来将罐装在气溶胶罐的挥发性液体引入密度计测量池的进样设备,气溶胶罐的压力可高达10bar。在许多国家,罐装法规需要打印包含在喷雾器中的液体的量,单位为一罐的体积数。与标示体积的允许偏差取决于罐的大小。若未达到罐装量会重罚,而过量罐装会增加生产成本。液体的体积通常不能直接测量,但很容易通过所含物质的质量除以液体的密度获得。图1 安东帕M系列密度计与喷雾剂适配器联用为了最小化成本且避免惩罚,可靠准确地测量质量和密度是尽可能接近目标值填充喷雾器的必要条件。准确可靠的数字化测量受压液体的密度只有安东帕的设备才能实现。液体密度必须在蒸汽压下测量;20℃下,喷雾器内通常的压力为2-8 bar。罐装的液体包括推进剂,溶剂,活性剂,添加剂等。推进剂是用来产生罐装压力的,使按喷雾器的喷头时产生连续的喷雾。传统的受压液体密度测量方法是使用压力液体比重计和压力液体比重瓶。这两种方法操作复杂耗时,危险且不准确。更高效,更安全快速的方法是使用安东帕DMA38或DMA4100/4500/5000 (M)数字密度计与喷雾剂适配器联用,见图1。喷雾剂适配器很容易由喷雾罐将受压液体注入密度测量池。温度稳定后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应用领域化妆产品(啫喱,香水,除臭剂)医药和制药喷雾剂清洁喷雾剂汽车护理产品详情请查看:www.anton-paar.com安东帕市场部info.cn@anton-paar.com
  • 《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p  7月8日,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指导意见》的出台原因、总体考虑、主要目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pp  问:为什么要出台《指导意见》?/pp  答:2018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中“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具体要求,结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  当前,我国农村黑臭水体底数不清,分布面广,相对城市黑臭水体集中、连片分布,农村黑臭水体则比较分散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技术支撑力量薄弱。生态环境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是要推动农村地区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排查摸清底数,选择典型区域先行先试,按照“分类治理、分期推进”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补齐农村水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pp  问:《指导意见》总体考虑是什么?/pp  答:主要有以下四点:/pp  一是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要求。《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消除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pp  二是治理既要限期见效,也要久久为功。《指导意见》充分结合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作基础薄弱、人多面广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从“查、治、管”三方面,按照“摸清底数—试点示范—全面完成”分阶段推进。今明两年主要是通过开展排查,摸清农村黑臭水体底数,开展典型区域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和模式,为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奠定基础。/pp  三是明确责任主体,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积极落实涉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关职责。省级人民政府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市级人民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指导等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责任主体,对实施效果负责。同时,发挥村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pp  四是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局。2019-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择优推荐试点示范区名单,根据各地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成因、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筛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县30-50个,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治理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pp  问:《指导意见》主要目标是如何确定的?/pp  答: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应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水环境问题。依据《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到2020年,以打基础为重点,建立规章制度,完成排查,启动试点示范。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到2035年,基本消除我国农村黑臭水体。/pp  问:《指导意见》基本原则是什么?/pp  答:一是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狠抓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选择通过典型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践,总结凝练,形成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pp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结合农村类型、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水体汇水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黑臭水体的特征与成因,区域统筹、因河(塘、沟、渠)施策,分区分类开展治理。/pp  三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既按规定时间节点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消除目标,又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建立长效机制,让黑臭水体长“制”久清。/pp  四是经济实用,维护简便。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污水规模和农民需求等,合理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见效快,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易于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设施设备。/pp  五是村民主体,群众满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参与黑臭水体治理,保障村民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尊重村民意愿,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与群众的切身感受相吻合。/pp  问:《指导意见》包括哪些主要任务?/pp  答: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pp  一是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一方面制定标准规范。根据治理工作需求,在排查识别、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监测评估、长效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排查。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明确黑臭水体名称、地理位置、污染成因和治理范围等,建立名册台账。/pp  二是推进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在实地调查和环境监测基础上,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状况,综合分析黑臭水体的污染成因,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控源截污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改厕等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措施衔接整合,从源头控制水体黑臭。清淤疏浚方面,综合评估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和底泥状况,合理制定清淤疏浚方案。加强淤泥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水体净化方面,依照村庄规划,对拟搬迁撤并空心村和过于分散、条件恶劣、生态脆弱的村庄,鼓励通过生态净化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通过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退田还河还湖和水源涵养林建设,采用生态净化手段,促进农村水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水体水系连通,增强渠道、河道、池塘等水体流动性及自净能力。/pp  三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各地择优推荐试点示范区名单(以县为单元),并提交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0年,根据各地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成因、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筛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县30-50个。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组织确定试点示范区名单,并定期调度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展。开展试点示范督促指导,适时组织实施试点示范评估。/pp  四是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推动河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明确农村黑臭水体河长、湖长,健全河湖长制常态化管理。构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测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发挥村民主体地位,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调动乡贤能人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积极性。强化运维管理机制,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治理和运行管护。/pp  问:我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pp  答:《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各地要充分结合农村类型、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水体汇水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黑臭水体的特征与成因,分区分类开展治理。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污水规模和农民需求等,合理选择适用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设施设备,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pp  问:如何确保《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pp  答:为确保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任务,《指导意见》明确了四项保障措施:/pp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pp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并向贫困落后地区适当倾斜。/pp  三是提升科技支撑。开展科技下乡。鼓励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专家对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推荐实用技术目录,推广示范适用技术。/pp  四是强化监督考核。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及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f2926d00-32cb-43f0-8a24-609dc2c135e8.jpg" title="绿· 仪社.jpg" alt="绿· 仪社.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spanbr//p
  • 以党的全面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所擘画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治保证。新征程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奋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持续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一直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寻求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毛泽东同志提出加强林业绿化、大兴水利建设,推动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植树造林,推动环保立法。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江泽民同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与担当。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理论上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着力推动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治理,成功探索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十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北京PM2.5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这十年,我国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十年,我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基本管控。新时代十年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与真理力量,生动彰显了以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期待的现实需要。从现实上看,中国共产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使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实现“双碳”目标任务重、压力大。必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源头上减少能耗、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强烈期盼,才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彰显主动承担国际减排责任的大国担当。从国际上看,控制碳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促进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全球性议题。我国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动承担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责任,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推动构建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就要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具有国际标准、全球视野,化压力为动力,在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彰显中国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大合作、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的大国担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核心力量。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领导核心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狠抓全社会节能减排,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双碳”工作为总牵引,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全面领导是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握好这个制度优势,将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彻到“双碳”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确保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起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磅礴力量;发挥党的领导思想优势,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着力夯实思想之基;发挥党的领导组织优势,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完善党的组织方式,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把“双碳”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中来,以党内监督为统领,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压实主体责任,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必须增强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稳妥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以加强政治领导力为统领,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从政治上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彰显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紧扣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命题,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以低碳技术创新、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关键引擎,实现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以加快产业转型、发展低碳产业为关键抓手,实现稳中求进,而不能搞运动式“降碳”。以提升思想引领力为先导,夯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领会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和“1+N”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加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理论研究与思想武装,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扛起政治责任。以培育群众组织力为抓手,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服务宗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与组织参与。在服务宗旨上,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执政基础;在实现目标上,必须破解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在推进方法上,必须注重策略方法运用,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之间的关系,组织动员全民参与,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增强组织号召力为保障,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的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党的组织号召力关系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高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按照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科学分解目标任务,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能力和本领。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作出中国新贡献,为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碳中和发展谱写中国新篇章。
  • 全面推进美丽湖南建设!省委省政府发布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湖南建设成效明显。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湖南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全面建成。《意见》涉及七个方面主要任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湖南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湖南样板、开展美丽湖南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湖南建设保障体系。为全面推进美丽湖南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政治责任,坚持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全面推进美丽湖南建设。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湖南建设成效明显。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湖南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全面建成。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18万平方公里,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到2035年,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万亩。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加快构建“一圈两副三带多点”城镇空间格局。  2.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构建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型能源体系,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气化湖南”等工程,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低于30%。  3.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严格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开展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统筹推进铁路物流园及专用线建设,推进公共交通场所绿色化改造。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国家要求。  4.推动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强化重点领域节能,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废旧有色金属、风电和光伏设备、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推进原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35年,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5.建设美丽蓝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守护蓝天”攻坚行动为抓手,突出十大重点领域,抓好八大攻坚工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城市联防联控,深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和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开展“创A行动”。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加强源头防控,全面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强化机动车排放达标监管,推动高排放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科学防治烟花爆竹等污染。推进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恶臭、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到2027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各地级城市力争达标 到2035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  6.建设美丽河湖。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黑臭水体治理等攻坚行动,开展水质超标或不稳定水体治理。推进市、县、乡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备用水源地建设。全面建成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推行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水平绩效分级,推进产业园区水污染治理。推进雨污分流,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强化枯水期、汛期和高温期水生态环境管理,防控蓝藻水华。推进江河湖库清漂。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估,加强生态流量管控。到2027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97.3%,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7.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依法加强重点建设用地生态环境监管。严格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推进在产企业和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90.3%以上。  8.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长沙、张家界等城市试点。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动新污染物治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 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9.建设美丽山川。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武陵—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幕阜山脉等重要生态廊道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和统一监管。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到2035年,全省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  10.实施“一江一湖四水”生态修复。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共保联治,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巩固清理整治非法矮围、非法采砂等成果。强化“四水”小流域生态修复与建设。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砂石土矿监管,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3.15%以上,水土保持率力争达到88%,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1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武陵山、南岭、洞庭湖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强化保护和管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加强“千年鸟道”保护,强化风力发电等项目选址论证,坚决打击非法猎捕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到2035年,全省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2%左右,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四)守牢美丽湖南建设安全底线  12.健全生态安全体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省级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全面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及历史遗留放射性废渣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加强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和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3.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持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抓好花垣县“锰三角”、娄底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等重点区域,湘江、资江等重点流域,重有色金属矿采选、重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等重点行业,危险废物、矿涌水、尾矿库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责任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落实环境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五)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湖南样板  14.建设美丽城市。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开展美丽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大中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推动中小城市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强化生态共保环境共治,加快推进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建设,打造长株潭美丽都市圈。鼓励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绿色发展方式。积极培育美丽园区、美丽社区、美丽校园、美丽屋场等美丽单元。  15.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五千工程”,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和美湘村”。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六)开展美丽湖南建设全民行动  16.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推广绿色产品,开展“光盘行动”,发展生态旅游,倡导绿色出行。推进地级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  17.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环保设施开放,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绿色卫士下三湘”系列活动。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生态文学创作,讲好“美丽湖南”故事。  (七)健全美丽湖南建设保障体系  18.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美丽湖南建设法治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环评源头预防效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从严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健全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联动机制。  19.强化激励政策。落实国家关于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改革要求。强化税收政策支持,落实环境保护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和差别化电价政策。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与相邻省份开展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强化财政支持,确保投入规模与建设任务相匹配。发展绿色金融,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美丽湖南建设的支持力度。  20.加强科技支撑。高标准推进“4+4科创工程”,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治理、矿涌水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加强高层次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1.加快数字赋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推动美丽湖南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天空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农村环境、地下水、新污染物、噪声、温室气体、辐射等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智慧执法体系建设。  22.实施重大工程。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减污降碳协同工程、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美丽湖南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各地各部门要把美丽湖南建设作为重大任务来抓,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督促。  (二)完善推进机制。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分领域行动方案,加快形成美丽湖南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协作配合,加强对美丽湖南建设重大工程的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各市州各有关部门推进美丽湖南建设年度工作情况,书面送省生态环境厅,由省生态环境厅汇总后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三)开展成效考核。开展美丽湖南监测评价,实施美丽湖南建设进程评估。按规定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过渡到美丽湖南建设成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要求我们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增加碳吸收、减少碳使用、加强碳转换、控制碳排放,积极稳妥地向“双碳”目标迈进。深刻认识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意义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过度的碳使用和碳排放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浓烟重霾、温室效应等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当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大量能源需要进口,从长远看,对资源的需求仍然在不断增长;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低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碳排放。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依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高碳资源利用效率,驱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着力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迫切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愈益凸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愈加普遍、越发强烈,期盼蓝天白云、清水绿岸。因此,必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严峻状况,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给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带来风险。要破解这一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携手国际社会,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工作全过程包含首端的碳资源合理开发、中端的碳物质高效利用、末端的碳排放物吸收和回用诸环节,关涉政策措施的保障、能源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突破、生态碳汇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先立后破,依靠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驱动,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减少碳排放而不减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更大发展;着力减排降碳与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统筹谋划,将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双碳”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以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紧密结合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实际,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既与顶层设计相衔接,又不搞“一刀切”。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解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具体问题,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又要放眼长远,克服“碳冲锋”等急功近利倾向,在降碳节奏和力度上科学把握,举措上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双轮驱动、两手发力,通过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和碳市场机制的完善来破除有碍碳减排的藩篱,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形成“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双碳”工作的加、减、转、控路径绿化国土,增加碳吸收。在生态治理上做文章,着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维护和优化森林、草地、耕地、土壤、湿地、海洋的碳汇功能;在扩绿上下功夫,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因地制宜规划和实施碳汇林建设等项目;在耕地上动脑筋,改良农业种植方式,科学发展碳吸收种植业。如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及其碳汇能力,以碳吸收的更多增量去抵消碳排放量,从而逐步趋向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优化结构,减少碳使用。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上发力,有序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兜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尽快提高煤电效率,力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让黑色的煤炭“绿”起来,驱使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促进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推动产能、用能总体过程的减污降碳;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上发力,通过传统产业的升级、清洁生产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壮大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生产整体过程的减污降碳;在消费结构绿色转型上发力,遏制奢侈浪费,倡导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力行“垃圾分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推动家庭、社会生活过程的减污降碳。创新技术,驱动碳转换。通过减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升生产生活过程中碳资源的转换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通过去碳技术的创新突破,推动碳的捕集利用与移除封存,将碳污染物转换为产品、资源或无害物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以“硅基”数字创新赋能“碳基”产业低碳发展,形成碳转换新动能和增长极。完善机制,控制碳排放。建立资源环境国情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全民教育机制,把控制碳排放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及其执行机制,形成碳排放控制政策链;稳妥实现从表面的能耗控制走向直击要害的碳排放控制,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倒逼产业结构低碳,更好发挥政府在碳减排中的调控作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构建双碳智慧监测平台,健全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能源要素向各地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集聚,实行生态保护收益和碳排放污染成本的内部化,充分彰显市场在碳排放“双控”中的导向作用。
  • 《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
    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低碳”“零碳”发展为导向,以能源转型为关键,广泛开展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探索,扩大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助力上海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基本原则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引导本市减排潜力较大、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园区、社区、楼宇以及企业等,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环境禀赋和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创建行动。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创新技术示范应用和项目实施,鼓励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政府引导、统筹衔接、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循环经济、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生态碳汇等领域,通过试点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零碳”发展经验,多领域多层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工作目标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和先行示范,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建立试点项目实施效果的动态跟踪评价机制,总结宣传试点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开展首批100个市级试点创建,根据试点成效,择优推荐申报相关国家级示范试点创建项目。二、试点类型按创建对象的类型不同,主要开展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企事业单位等五类试点。创建主体可根据自身碳排放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以碳达峰或碳中和为目标开展各类试点创建。综合性区域试点。面向新城或其他边界明确的片区,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选择能源、工业、新基建、城乡建设、交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碳汇等特色领域实施减排增汇行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新高地。产业园区试点。着力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循环化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合理控制生产过程排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建立以碳排放强度为重要门槛指标的综合评价制度,严格准入管理,塑造绿色低碳产业新载体。居民社区试点。建设低碳社区、气候韧性社区,着力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住宅等节能低碳建筑,建设多层次绿化空间和慢行道路,优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强节能低碳宣传,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新方式。建筑楼宇试点。引导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着力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展楼宇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降低建筑楼宇碳排放,打造多类型的低碳零碳建筑新样板。企事业单位试点。大力实施自身减排行动,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各类机械和运输工具电动化、办公场所低碳运行。推动供应链减碳行动,推出碳中和产品,对大型会议、会展等活动实施碳中和,强化碳排放科学管理,提高碳汇能力。开展各类碳中和实践,构建丰富多样的碳中和新典范。三、试点内容鼓励创建主体根据自身特点,综合利用各种低碳技术、方法和手段,创新机制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能源领域集中攻关、试点试验、示范应用一批低碳零碳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保障能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1.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实施组织“光伏+”专项工程,加快近海风电开发,推进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布局陆上风电和地热能项目。鼓励大容量风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互补等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低成本、大容量、高安全和长寿命的新型储能技术。2.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究支撑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天然气、高效燃煤机组灵活性,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发展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试点,发展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3.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实施氢能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重点突破燃料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和创新。发展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氨燃料、合成燃料等低碳零碳燃料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机场、港口、产业园区、社区等应用场景,扩大在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探索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项目试点。(二)工业和新基建领域加强低碳零碳各类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发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具有可复制性的零碳工厂、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新基建,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绿色制造和供应体系,实现制造和供应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1.实施高耗能行业和工艺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低碳冶金、节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等技术,开展先进成熟的绿色低碳工艺路线与装备技术示范应用。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能源梯级利用。参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上海市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广目录》等,综合考虑成本效益,选用节能高效设备,提高电气化水平。2.构建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开展绿色设计试点示范,试点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供应链。重点区域、园区试点实施绿色工厂应建尽建、应改尽改。3.开展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在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争取实现关键技术突破。4.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和数字化基础设施。通过模式创新和先进技术的试点示范应用,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城乡建设领域实施建筑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从设计、建造、运营到建材循环利用开展低碳零碳路线实践,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1.完善绿色低碳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以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为指引,全面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建设全过程,指导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导向的城乡建设。2.组织高效能建筑示范应用。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标准执行力度,提高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开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应用。3.应用绿色建造方式。落实绿色施工,提高绿色低碳建材使用比例,推行全装修住宅,扩大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4.完善节能管控和智能管理。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管理制度。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5.探索先进绿色技术集成应用。推进“光储直柔”(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管控、装配式节能等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四)交通运输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实施零碳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全面升级替代,打造完善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碳强度明显下降。1.扩大低碳交通运输工具使用和替代。实施交通工具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与替代,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2.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低碳交通运输工具低碳规划和发展情况,选择并适度超前开展绿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助动自行车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港口岸电、机场地面辅助电源等。3.完善综合交通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完善轨交站点配套接驳设施,发展共享出行模式解决园区通勤需求。依托“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五)循环经济领域锚定资源循环型产业,发展高能级再制造产业,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模式,将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到更高水平,降低材料碳足迹。1.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区域内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产业园区完善固废中转、储运体系,布局利用处置设施,探索无废园区。2.培育发展再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池、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为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提供支持。引入、培育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水平。3.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模式探索。完善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按照国家和本市最高要求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组织开展绿色包装意识提升活动,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包装物,实施物流快递企业绿色包装转型行动。(六)碳汇领域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做好绿化、生态建设与其他领域低碳发展的融合,全面提升适应气候变化水平。1.多渠道增加绿化。在城市更新中见缝插针改建或新建口袋公园,提高建筑屋顶/立面绿化面积,增加绿道建设。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合绿化提升要求。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碳汇项目。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合理选择绿化树种,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和整治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湿地保护修复。3.建设生态系统碳汇基础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七)碳排放管理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等基础能力,参与碳排放相关标准制定,优化项目准入管理,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确碳排放管理专门机构或人员,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自评价、后评估等全过程碳排放管理,编制碳排放统计台账,定期监测审核碳排放目标进展,落实相关预防和纠正举措。2.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行动。建立符合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依据行业、企业特点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开展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融合应用试点。3.参与碳排放相关标准制定。参与本市能耗和碳排放标准的制定修订,提升重点产品准入和评优标准。积极参与节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国际标准制定,以行业龙头为引领制定团体标准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4.优化项目准入管理。科学评估新增项目对区域、园区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将单位增加值(产值)能耗或单位增加值(产值)碳排放作为重要指标融入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项目落地关键环节。(八)机制体制创新打造先进碳中和科研实体,开展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机制和绿色投融资机制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低碳发展机制新模式。1.布局碳中和科研实体。培育、集聚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碳中和实体,组织区域、园区、大学、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等对接合作,聚焦重点领域布局碳中和前沿科技项目,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应用场景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2.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组织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活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高校加快绿色低碳学科建设,健全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机制,联合相关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3.创新绿色投融资机制。区域、园区等围绕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参与绿色项目库建设。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开展实体投资活动。金融机构创新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有效金融支持,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4.健全市场化机制。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方式,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等市场机制创新。四、组织实施(一)推进机制试点建设工作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整体部署。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总体统筹协调,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项目申报、遴选、监督指导、评价验收、复核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各区政府、市级园区管委会(开发公司)负责本区域、园区范围内试点建设工作的动员、组织、初审、推荐和指导协调工作,建立试点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各试点创建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建设工作。(二)主要流程1.组织申报。在全市开展重点区域、园区等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征集工作。创建主体可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按照要求编制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申报材料提交至所在区政府或其指定部门,在沪央企总部、国家级园区管委会(开发公司)可直接向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各区、市级主管部门汇总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市级试点示范的推荐名单,报送至市发展改革委。2.评估遴选。市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独立专家团队对申报的实施方案等材料进行审核评估,经遴选并向社会公示后,确定特色鲜明、指标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创建对象。3.建设实施。创建主体按照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关建设工作。4.过程跟踪。市、区联动,定期跟进创建对象建设情况,指导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宣传推广优秀经验做法。5.评价验收。创建主体完成实施方案建设任务(或实现阶段性目标)时,可自行或委托有技术实力的专业机构编制自评估报告,向市发展改革委提出验收(或阶段性评价)申请,由市发展改革委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独立专家组开展成果验收(或阶段性评价)工作。符合有关条件的,择优推荐申报相应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创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授予相应的示范称号。(三)申报主体和要求1.申报主体综合性区域试点申报主体为其行政主管部门。产业园区试点申报主体为园区管委会(或开发公司)。居民社区试点申报主体为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建筑楼宇试点申报主体为开发商、业主或运营管理单位。企事业单位试点申报主体为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2.申报要求(1)创建对象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节能降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2)创建对象在碳排放统计、监测和核算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能够根据统一规范的核算方法,准确清晰核算碳排放量。(3)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负责组织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和运营管理。(4)创建主体编制符合自身特点、具有显示度和可操作的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包括目标指标体系、实现路径、重点任务和进度安排等。其中,综合性区域试点应至少包括五个领域的试点内容;产业园区、居民社区试点应至少包括四个领域的试点内容;建筑楼宇、企事业单位试点应至少包括三个领域的试点内容。(5)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类创建对象区域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居民社区类创建对象住户达到2000户以上,郊区居民社区类创建对象住户达到1500户以上;建筑楼宇类创建对象单体或者成片建筑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以上;企事业单位类创建对象在创建周期内产生的减排量超过50%,且达到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具有行业代表性等特殊情况由专家评审认定。(6)碳达峰试点示范一般不超过3年,最高不得超过5年。碳中和试点示范可分阶段提出试点目标和实现路径,每一阶段创建完成时需满足本市碳中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无特殊情况下分阶段目标应逐步提高,首阶段目标推荐为3年内完成。五、保障措施(一)强化支撑保障。组建专家团队,在试点示范建设实施的各阶段提供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各类已有资金政策做好相关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为创建对象提供金融支持。(二)加强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展示试点经验、做法及阶段性成效,引导先进理念、创新模式复制推广,推动先进适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营造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氛围。
  • 机场噪声综合性文件《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
    日前,民航局、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快速增长,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第五条、第八条、第四十五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以及第八十条等对机场噪声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等对机场噪声污染防控作出部署,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以及民航发展阶段,加快夯实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基础,推进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深化相关技术研究。《行动方案》是我国机场噪声污染治理领域第一份综合性文件,阐明了2024—2027年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并从4个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加快完善机场噪声防控相关国家标准,健全机场噪声防控民航标准与规章。二是统筹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监督管理,包括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加快提升机场噪声监测能力,深入推进机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健全机场噪声污染监管协同机制。三是深入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包括落实机场噪声污染防治责任,推动机场噪声污染减缓试点。四是强化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科技支撑,包括开展机场噪声影响机理研究,推进机场噪声监测技术研发,统筹开展空地协同机场噪声防控技术攻关,开展机场噪声防控经济政策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行动方案》以2025年、2027年为目标年,提出机场噪声防控的工作目标。具体是:到2025年,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多方协同机制初步形成,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基本具备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实时监测与精准溯源能力。到2027年,机场噪声污染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防控标准建设持续推进,协同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行动方案》提出了多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生态环境部、民航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协同,统筹指导、协调推进《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并做好跟踪评估。二是营造良好氛围,生态环境部、民航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机场噪声污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邀请相关媒体积极宣传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有效做法,鼓励行业协会、科研单位积极开展机场噪声污染防控与减缓相关知识宣传和业务培训。
  • 《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发布,推进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综合〔2022〕42号),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二)工作原则突出协同增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增强生态环境政策与能源产业政策协同性,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强化源头防控。聚焦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紧盯主要源头,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优化技术路径。统筹气、水、土壤、固废、温室气体等领域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优先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推进机制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和统计、监测、监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基础能力和市场机制,一体推进减污降碳,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有力支撑减污降碳目标任务落地实施。鼓励先行先试。发挥基层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加强推广应用,实现多层面、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达到国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13%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达到国家要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森林蓄积量达到1.95亿立方米。到2030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8%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2.20亿立方米。二、加强源头防控(四)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政策体系,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体系。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落实国家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加快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充足、扩散条件较好区域布局,提高集约化、循环化、现代化水平。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五)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高耗能项目能耗准入标准,能耗、物耗、水耗要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落实项目准入类别要求,引导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环境准入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影响相关评价方法和准入要求,推进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审批联动,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严禁违规新增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合理控制煤化工、煤制油气产能规模。(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有序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建设,推进“三个一批”工程,加快提升调节规模。打造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和唐山、沧州、沿太行山光伏发电应用基地,压茬推进张家口、承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建设。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高现有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应用,深化“新能源+储能”发展机制。合理控制煤电规模,重点削减散煤等非电用煤,严禁新建自备燃煤机组,推动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巩固提升“气代煤电代煤”改造成果,健全农村清洁取暖财政补贴、气电保障、运维管理常态化保障机制。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新改扩建工业炉窑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和农业用煤天然气替代。到2025年,力争全省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6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4600万千瓦,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占比持续降低。(七)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贯彻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健全能效、水效和环保标识制度。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包装印刷减量化,减少印刷面积和颜色种类。深入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和绿色出行等创建。倡导“光盘行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绿色低碳行为习惯。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节能减排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加快“碳普惠”试点推广,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开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计,建立完善绿色消费激励回馈机制,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产品。三、突出重点领域(八)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探索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分销以及回收处置利用全产业链绿色化,加快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培育打造一批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效率和效益。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鼓励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探索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审核,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左右。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升A晋B”行动,大力实施激励性绩效分级制度,到2025年,A级、B级企业数量达到3000家以上。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逐步减少独立烧结、热轧企业数量,全面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步进式烧结机和球团竖炉,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全省电炉钢达到5%-10%。引导未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和能效基准水平的钢铁企业,对照标杆水平实施改造升级,到2025年全省钢铁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力争达到30%。水泥行业加快原燃料替代,石化行业加快推动减油增化,推广高效低碳技术,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石化、化工行业深度耦合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力度。(九)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立足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运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例。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展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全程冷链运输等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创建。建设煤炭、钢铁、电力、焦化等大型工矿企业和重要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全省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运输量150万吨以上的企业,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或管廊等。到2025年,沿海港口大宗货物绿色低碳集疏运比例达到85%以上。发展城市绿色配送体系,加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新能源车发展,逐步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有序推动老旧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到2025年,新能源中重型货车保有量达到3.5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应用。加快港口供电设施建设,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到2025年,秦皇岛、唐山、黄骅港80%的5万吨级以上泊位(不含危化品泊位)具备岸电供应能力。(十)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加强建筑拆建管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全过程绿色低碳建造,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推行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化装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进雄安新区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面积约1350万平方米以上,城镇竣工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0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以上。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鼓励城镇老旧小区、农村危房等改造过程中同步实施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和微改造。推进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构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动节能绿色改造与清洁取暖同步实施,支持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合理控制城市照明能耗。积极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光储直柔一体化试点。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创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要求,整体提升乡村绿色建设水平。(十一)推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到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健全报废回收拆解网络,完善更新补贴机制,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支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大气氨减排,加强源头防控,优化肥料、饲料结构。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分级管理,鼓励改进畜禽养殖和粪污处理工艺,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严格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规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以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3市高效渔业产业带为重点,加快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推进渔船渔机节能减排,鼓励建造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渔船,持续淘汰老旧高耗能渔船。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绿色用能模式,加快农村取暖炊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设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十二)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实施北方防沙带、太行山燕山绿化、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建设、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等重点工程,坚持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科学恢复林草植被。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保持总量不减,质量持续提高。持续实施“三化”草原治理工程。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落实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级分区保护、修复、监管要求,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加强土地利用变化管理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科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推行森林、河流、湖泊、草原、湿地修养生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河湖、海洋生态修复,实施曹妃甸海草床和白洋淀、衡水湖、滦河口、滦南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燕山、太行山以及坝上地区等重点区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善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生物监测网络。加强白洋淀鸟类栖息地管理,推进鸟类调查监测,营造优良栖息环境,切实提升白洋淀鸟类多样性,打造“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优化城市绿化树种,降低花粉污染和自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提升城市水体自然岸线保有率。开展生态改善、环境扩容、碳汇提升等实施效果综合评估,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与净化功能。四、优化环境治理(十三)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巩固拓展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统筹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开展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对标行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巩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以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VOCs无组织排放和末端深度治理等提升改造工程。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线改造,逐步淘汰氢氯氟烃使用。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十四)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围绕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养区、环渤海、冀中南、大运河等区域分区施策,探索建立治理、修复一体推进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产业园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深化节水型企业创建,在钢铁、石化化工、纺织印染、医药等行业创建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5%。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及再生水调蓄设施,对达标尾水和微污染河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作为区域内生态、生产、生活补充用水。探索推广污水社区化分类处理和就地回用。建设资源能源标杆再生水厂。推进工业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达标排放管理。推动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鼓励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装置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厂区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推行污泥沼气热电联产及水源热泵等热能利用技术,鼓励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协同处置污泥,提高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碳排放测算,优化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以资源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为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利用。(十五)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结合留白增绿战略,合理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农药、化工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汇,研究利用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以节能降耗为导向,鼓励绿色低碳修复,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炼焦、专用化学品制造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优先采用污染阻隔、监测自然衰减等原位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推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十六)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升固体废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形成雄安新区率先突破、各市梯次发展的“无废城市”集群。加快承德国家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及唐山、邯郸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一批无废工业园区、无废企业,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实现大宗工业固废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应用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化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支持建设再制造产品交易平台。加快构建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强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管。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监督管理,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优化处理处置方式,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域覆盖,实现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已满填埋设施就地封场治理,推动填埋处理设施向新型功能区转变。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五、开展模式创新(十七)开展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要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与京津减污降碳协同联动,强化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和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雄安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加强白洋淀全流域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全面推行“六无”标准,探索流域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模式,确保淀区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加快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沿海区域协同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风险防控,严格用海管控,加大岸线、沿海湿地修复保护力度,增强海洋碳汇能力。支持大气污染重点传输通道城市开展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突出目标协同、措施协同、标准协同,整体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十八)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因地制宜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等示范创建,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推进示范创建目标、路径、措施、效果协同,以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为带动,创新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推进机制。科学布局城市污水、垃圾、排涝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城市绿色用能和绿色交通体系,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领域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开展城市二氧化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试点示范,力争2030年前所有设区市实现“双达”。(十九)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鼓励各类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污染物、碳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建设。充分考虑园区企业产业链衔接、土地等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建设集中供汽供热或清洁低碳能源中心,支持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促进园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加大园区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建设涉VOCs“绿岛”项目,开展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转运、利用处置试点,提升园区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二十)开展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建立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工作。聚焦低污染与低碳排放、节能与能效提升、节水与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鼓励企业采取工艺改进、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绿色改造工程,实现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大幅减排,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优选一批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支持探索深度减污降碳路径,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六、强化支撑保障(二十一)加强协同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研究和重点方向交叉研究,在大气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部署实施一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形成减污降碳领域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氢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炼化系统能量优化、低温室效应制冷剂替代、先进智能电网、储能、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研发应用,加快高效节能电机、大型光伏和风力发电机组、氢能制运储加、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智慧交通等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烟气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协同技术创新,开展水土保持措施碳汇效应研究。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提升减污降碳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和效率。加快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共性技术示范、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加强碳排放等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二十二)完善减污降碳法规标准。推动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法规。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制定火电、石灰、砖瓦、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落实低碳产品标识制度。(二十三)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探索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步开展碳排放评价,探索增加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内容。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履约制度,科学分配碳排放配额。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查核算体系,开展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开展重点城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系统分析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与政策措施的协同增效程度,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开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理系统,纳入全省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二十四)强化减污降碳经济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投资项目和协同技术应用的财政政策支持,按照生态环境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做好减污降碳相关必要经费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全面落实绿色金融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以及三个领域协同的支持力度。落实有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电价政策。支持发行绿色公司债券。鼓励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动保定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支持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库。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推动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进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制定出台海洋、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碳汇方法学,构建科学高效的常态化降碳产品交易体系。(二十五)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以唐山市、雄安新区为试点,构建城市温室气体监测体系,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探索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融合应用,实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清单管理。研究建立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协同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依托移动源环保信息公开、达标监管、检测与维修等制度,探索实施移动源碳排放核查、核算与报告制度。探索开展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有效发挥海洋固碳作用,提升海洋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七、组织实施(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二十七)加强宣传教育。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业务培训,提升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加强宣传引导,选树减污降碳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提高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水平。(二十八)加强区域合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深化与京津对接合作,积极引进京津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强化减污降碳政策、标准联通,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领域对接合作。探索与相邻省市建立省级层面气候和环境治理合作机制,推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和协同防治。(二十九)加强评价考核。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探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现状、政策、效果评估,强化评估结果应用,持续完善减污降碳工作体系。统筹减污降碳工作要求,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相关考核,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
  • 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
    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环境监测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作了相应规定。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这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和环境执法的依据,环境监测走向社会化已是大势所趋。当前,要贯彻落实好新法,应对挑战,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首先,公布政府购买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清单,严把准入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政府要购买公共服务产品,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2014年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进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  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的方向,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花同样的钱办更多、更好的事。目前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开始试点。例如,山东省环保厅组织公开招标社会化机构购买试点城市空气站并负责运营维护及设备更新,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共同进行质控考核,共同出资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  建议借鉴国内外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先进经验,公布政府购买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清单。让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明确政府将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种类,并根据自身检测能力申请承担相应的环境监测服务项目。同时,环保部门要综合考虑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能力、信誉等因素,严把准入关,确保购买的监测服务物有所值。  其次,公布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名单,并进行分类管理。为了落实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应对环境监管面临的严峻挑战,福建省已着手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工作。例如,厦门市环保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环境监测,出台《厦门市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备案考核办法(试行)》。目前,已有中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的环境检测机构向市环保部门提出了备案申请。建议环保部门对这些社会化的环境检测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审核合格后向社会公布 根据对这些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监测质量的考核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建立社会化环境检测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淘汰制度。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影响政府环境决策和环境执法的基础性工作。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相关人员&ldquo 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rdquo ,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建议建立社会化环境检测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对于受委托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环保部门要定期进行质控考核,确保政府购买的监测数据符合质量要求,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对环境监测质量有问题的社会化检测机构,实行淘汰制度。规范环境监测服务管理,让社会化环境检测服务真正成为政府环境监测服务的有益补充。
  • 中国首个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航天发射不依赖化学火箭,也许不是梦想!我国首个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7日在北京装备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已迈出探索新型高效航空航天推进技术研究的坚实步伐。  “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立项建设,依托单位为装备学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十一研究所,是我国首个激光与航空航天交叉领域的实验室。”装备学院院长邹鹏介绍,“实验室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激光推进发射验证系统和国内惟一的全系统全过程激光推进研究平台,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激光推进能量转化的重大机理,并实现了部分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据介绍,目前实验室已拥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专家组成的3个科技创新团队,主要开展激光推进应用基础、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与推进技术、飞行器与动力装置的流场诊断和状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 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征集专家
    p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关于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征集专家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成立以来,统筹推进石墨烯国家、国际相关标准化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拟对工作组组成进行调整,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专家。/pp  征集范围包括石墨烯研发企业、经营单位、使用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测及认证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pp  专家条件要求熟悉本专业的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热心标准化事业,能够履职尽责,积极参加工作组的活动,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和外语水平。/pp  报送材料及要求:专家候选人需填写《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专家申请表》(见附件),并在申请表指定位置签字。推荐单位负责审查登记表内容,加盖单位公章(与登记表中单位名称一致),推荐单位对申请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请于2018年11月30日前,将申请表一式2份邮寄至工作组秘书处,同时提交电子文档(word版,以“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单位名称-专家姓名”命名)发送至秘书处邮箱 报送资料不再退还本人。/pp  联系方式/pp  秘书处承担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pp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pp  邮 编:100730/pp  联系人:李倩/pp  电 话:13718989355 / 010-65244712/pp  电子邮箱:liqian@cmisi.cn/pp/p
  • 何为LDT?为何广州、上海等多地积极推进LDT试点?
    目前,国内的精准医疗呈现出多点开花局面,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物等众多领域。今年7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广州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2025年目标达到2100亿元,并分别在医学检验、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方面做出了规划。率先对LDT项目开展现行先试改革。相关阅读:《上海发文鼓励开展LDT实验室自建方法学技术》《规划》提出,在医学检验领域,提出积极支持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试点,鼓励开发“整合式”平台技术,研发高端检验检测一体化设备,攻克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微型化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鼓励医检业务外包,将第三方医学检验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支持检验检测产品纳入医保目录。要培育发展新型健康服务业,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需求,依托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技术进步,构建精准诊疗平台和临床转化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中心。10月,上海也发文称鼓励开展LDT实验室自建方法学技术。点击进入相关阅读。紧接着杭州也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支持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试点,有条件允许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什么是LDT试点?LDT(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模式,即实验室研发诊断试剂,系指尚未获得产品注册,仅在实验室内部研发、验证和使用的体外诊断项目。LDT是以分子、基因、蛋白组学技术为基础,为部分高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在精准医疗的大趋势下,加快推进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是大势所趋。精准医疗的重要前提即精准诊断,想实现个体化治疗必然离不开个体化诊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为临床提供精准信息已成为医学检验发展趋势。随着转化医学和个体化医学逐步成为现代精准医学的动力,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的兴起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精准医学检测的发展。此次《规划》指出,广州将积极支持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试点,有条件允许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推动各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生物样本库建设,探索建立医学检验诊断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与标准。并明确提出鼓励医检业务外包,将第三方医学检验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在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教授就曾建议:对于我国医学检验部门现状而言,发展LDT的需求非常紧迫,建议加快推动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服务于临床,有条件允许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LDT服务于临床。据蔡卫平教授介绍,国际上公认有7000余种罕见病,由于用量较少,厂家没有动力批量生产和申报注册此类试剂,导致实验室没有针对罕见病诊断的商品化仪器和试剂盒。此外,例如肿瘤治疗中需要使用靶向药物,在此之前需检测肿瘤的基因,但不同肿瘤有不同的基因分型,而基因分型在不停发生变化,这些项目往往在商品化试剂出来之后,可能就已经过时。除此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也曾提出,要尽快推进基于NGS的LDT项目开展。她建议在国家相关规定下,有步骤试点推进NGS检测在医疗机构临床应用。首先应尽快开展LDT项目,其次制定中国NGS行业规范标准,随后NGS创新技术分期分批进行试点放开。医生和患者选择LDT的最常见原因是市场上没有诊断某些疾病的商品化试剂,故利用LDT是推动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解决思路。目前,国内注册一个IVD试剂产品需要3-5年的时间,这就导致很多在国际上已经被证实具有临床意义的靶标或者新发现的具有临床价值的标记物等无法快速应用于患者诊疗,LDT的出现,则为新靶标的快速应用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IVD模式售卖的是诊断试剂,而LDT模式销售的则是一次基因检测服务。如何推进落实LDT?LDT模式下涉及的试剂、软件大多属于医疗器械,根据中国对医疗器械一贯的监管要求,医疗器械均需要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注册或备案后方可使用,未经备案或注册的医疗器械理论上不得被销售、也不得被医疗机构使用。 2021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第五十三条提到:“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求,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在业内看来这个新规为LDT模式合法化打开了通道。 不过后续并没有出台相应的LDT监管办法,且该条例未覆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才是LDT技术较成熟、政策需求迫切的群体。因此,LDT能否良性发展仍需依托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 整理自:来宝网、基因狐相关阅读:《中央下令!大批医院开始升级设备》
  • 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药标准化行动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近日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工信部、食药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多部门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解决好中药的质量和资源问题,保障民众用药安全。  第一,通过推动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的普查工作,着力摸清全国中药资源的家底,建设中药材资源的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中药种子资源的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的监测和保护,提升中药材资源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要促进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坚持以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导向,建设常用的、大宗的、优质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野生孵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来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生产基地,保证临床和产生的原料供应,坚持以道地药材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支撑,加大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的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的生产。  第三,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重点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的质量提升等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或过时等问题,着力于中药生产各流程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的系统建设,完善并修订一批中药生产全流程标准,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和鉴定的方法,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使人民群众吃上好药。
  • 巨星陨落|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先生逝世,享年96岁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张存浩先生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同志,因病救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等。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报国追梦人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张存浩)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党组书记、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莫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岁。建国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 100 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张存浩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存浩先生!张存浩先生永垂不朽!张存浩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16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联系方式:自然科学基金委:陈跃,010-62328024,15605178179,传真:010-82371297大连化物所:杨彦博,0411-84379198,18342284205,传真:0411-84691570,邮箱:mianhuai@dicp.ac.cn张存浩先生治丧工作组2024年7月13日
  • 雪迪龙:继续推进外延扩张 积极抢占新兴市场
    雪迪龙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度,雪迪龙在精耕传统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抢占新兴市场。VOCs监测系列、噪声扬尘监测系列、汞监测系列产品等大量新产品在本年度推向市场 继续稳健推进外延扩张,通过投资收购、业务合作等模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及产品,如飞行时间质谱仪、XRF荧光光谱仪及气溶胶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仪等,经过公司的消化吸收后,逐步推向市场。  2015年6月,公司收购英国KORE公司,获取高端质谱仪技术,并在环境领域大力推广 2015年7月,公司收购青岛吉美来44%股权,公司空气质量监测业务得到补充与加强 2015年8月,公司收购科迪威公司剩余60%股权,全面接管科迪威的经营管理,快速扩大公司在水质监测及生物毒性监测领域的市场 2015年9月,公司与清新环境、中电远达等四方投资人合资成立重庆智慧思特环保大数据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主要开展环保数据咨询与分析、数据交互与交易、环境公众信息服务等业务。  2016年初,公司收购比利时ORTHODYNE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共同研发色谱新产品,进一步拓展环境、工业、实验室、食品、药品等应用领域,同时拓展ORTHODYNE公司色谱产品的国内市场,同时雪迪龙产品也将借此逐步拓展的全球海外市场。  公司积极深化市场、拓展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截止本年度,公司已累计投建14家分公司,持续完善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此外,报告中还介绍了2016年度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2016年,雪迪龙仍将以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通过自主研发与收购并购完善公司的产品系列 深入拓展超低浓度排放市场,保持传统业务市场地位 大力推广VOCs监测、重金属监测等新产品,快速抢占新兴市场 加大政府采购所占比例,开拓“智慧环境”一站式服务,尝试承接大型综合项目 深入整合参股与控股公司,充分协调各方优势资源,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争取实现1+12的融合效果。  附件:雪迪龙2015年年度报告.pdf
  • 我国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  据新华社北京7月 29日电 记者29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在该集团第六研究院点火试验获得成功。这将为我国2014年实现长征5号火箭首飞以及进行后续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等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其推力比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 ,运载能力是原来的三倍左右 不仅采用的推进剂、循环方式与常规发动机不同,在最高压力、涡轮功率、推进剂流量等设计参数上,也比现有发动机高出数倍。据介绍,该发动机高3米,重 1.9吨。  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点火成功 中国火箭获新动力  7月29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获得成功,将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和深空探测提供更大动力。大推力发动机将在哪些领域获应用?有哪些重要意义?  标志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技术国家  7月29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在该集团第六研究院点火试验获得成功,这将为我国2014年实现长征5号火箭首飞以及进行后续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等打下坚实基础。  “两个月前,国家国防科工局刚刚完成了对该型号发动机的项目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台储存了3年、此前已经历过两次极限工况热试车考验的发动机,在又一次的挑战极限考验中表现完美。这也表明中国航天动力正在经历新旧更迭,将大大加快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步伐。  火箭发动机专家、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谭永华说,自2000年国家正式立项进入工程研制至今的12年间,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先后进行了百余次试车。从研制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开始到现在,已突破80余项关键和核心技术,先后研制出3种基本型发动机,以及5种适应不同火箭总体飞行状态的发动机。  发动机推力提高六成,火箭运载能力是常规3倍  从某种程度上说,探索太空的能力,取决于航天发动机的推力。我国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过推举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辉煌,但其推力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研制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显得格外迫切。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使用的发动机单台推力是70吨左右,火箭的运载能力在9吨上下。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可谓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珠峰”。其推力比我国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火箭运载能力是原来的3倍左右 不仅采用的推进剂、循环方式与常规发动机不同,在最高压力、涡轮功率、推进剂流量等设计参数上,也比现有发动机高出数倍,在推力吨位、性能方面有大幅度提高。  与常规发动机相比,液氧煤油发动机还具备诸多的优点:一是推力大 二是没有污染,液氧和煤油都是环保燃料,而且易于存贮和运输 三是经济,比常规发动机推进剂便宜60% 四是可靠性高 五是可重复使用。  攻克起动和关机等多道难关,成功实现整机600秒长程试验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作为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技术高点,研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整机研制初期,失败与挫折是家常便饭。”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技委主任张贵田说。  据了解,液氧煤油发动机各方面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这就意味着发动机及各部件要在比现有发动机更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不仅加大了发动机的设计难度,而且对加工、试验设备以及材料、工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同飞机起飞和降落是最难控制的时段一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起动和关机是最复杂最难设计的动态过程,尤其是起动过程,在零点几秒内,发动机的转动件要从不转动加速到每秒几万转的高转速 燃烧组件要从环境温度达到三四千摄氏度的高温,起动过程的每个指令都必须精确到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任何一个环节设计不好,都可能导致发动机故障甚至爆炸。  液氧煤油发动机刚开始进行的几次整机试车都失败了,外界也出现了质疑声。经过紧张激烈的艰苦攻关,设计人员终于摸清了试车失败的根源,设计了最理想的起动方案和起动程序。  六院党委书记黄亮说,科研人员正是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连续闯过了涡轮泵联动试验、半系统试验、整机试验三大难关,成功实现整机600秒长程试验。  在国外航天专家眼里,建设一座数百吨推力规模的发动机试车台,从主体奠基到正式试验投产,至少要用三年时间,而六院人仅用了一年半。经过考台试车和正式试车的验证,这座亚洲第一试车台的总体设计、技术、设备等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大推力火箭将于2014年首飞,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更坚实动力  据专家介绍,目前所有飞行状态发动机均已完成考核任务,开始交付火箭总体进行相关试验。  谭永华透露,装备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火箭将于2014年首飞,将为我国下一步空间站建设以及深空探测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届时,中国人的飞天之路将会变得更加顺畅,中国航天员将会越飞越高,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与此同时,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谭永华介绍,在六院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中,为了解决高低温、高压、强氧化、高转速、大功率等问题,六院与相关单位一起研制开发了近50种新材料,包括高强度耐氧化的不锈钢、高温合金、纳米涂层、镀层、橡胶等等。  在新工艺方面,通过技术攻关突破了30多项关键工艺,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这些新技术在民用领域也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我国将建30个基因检测技术中心 推进仪器试剂国产化
    p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其中,新型健康惠民工程包中,将重点发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pp  根据规划,发改委将在2015年-2017年3年内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开展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基因筛查为重点,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引领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快速推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以及基因检测仪器试剂的国产化。/pp  在资金扶持方面,此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就曾介绍,今年新推出的工程包,发改委将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内从事基因检测技术以及仪器、设备、试剂研发的企业,将迎来黄金发展的契机。/p
  • 国产科研用试剂协同创新推进会在京举行
    &ldquo 国产科研用试剂协同创新推进会&rdquo 日前在京召开。来自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中科院院士张学敏等专家学者以及科研用试剂创新产业联盟的40多家成员单位代表参会。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介绍说,2013年11月,科技部批准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之一,希望联盟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研用试剂依赖进口、品种少、质量不稳定、市场认可度低等突出问题。  联盟成员单位表示,将在国家持续的支持与引导下,尊重科研用试剂发展的自身规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 充分利用联盟,促进我国科研用试剂持续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研发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开展品牌建设工作,使联盟试剂成为公认的高品质试剂代表,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 台积电最新工艺推进计划
    在台积电2022年技术论坛上,台积电公布了7nm至2nm先进制程,以及包括射频/连网性、CMOS影像感测、MEMS和电源管理在内的特色工艺的现状与规划等。其中,2nm工艺将在2025年量产。台积电表示,过去两年COVID-19加速了数字化转型,且随着电子装置变得更智能、更高度连接,面对更具智能性的边缘装置和大规模运算能力的需求,高能效、低能耗变得对边缘装置尤为重要,而结构性增⻓导致了先进和成熟工艺制程供不应求。因此,台积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资,以提供最好的技术,并持续扩大对先进工艺制程和成熟工艺制程产能的投资。2nm工艺将在2025年量产以稳定和可预测的速度提供领先业界的技术发展,强化每个工艺技术的性能、功耗和密度(PPA),同时保持设计规则的兼容性,以实现硅智财的再利用,是台积电在先进技术方面的目标。具体来看台积电的工艺推进计划:7纳米家族:台积公司采用N7和N6技术的客户产品组合不断扩大,从智能手机、CPU、GPU和XPU,延伸至射频和消费电子应用。2022年底以前,产品设计定案的累积数量将超过400。5纳米家族:台积公司的5纳米技术已经进入量产的第三年,支持智能手机、5G、AI、网络和高性能计算产业的产品应用。台积电将大量生产的经验不仅应用于良率的提高,还应用于性能、设计规则和芯片密度的提升。通过持续提升N5和N4技术,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超过150个产品设计定案。目前,台积电已经将N4、N4P和N4X技术加入其5纳米家族,为即将到来的5纳米产品提供持续的PPA升级。据悉,从N5到N4X,性能提升了15%,芯片密度提高了6%,同时保持设计规则的兼容性,以实现设计再利用、更多功能和更佳的规格提升。2021年,台积电推出了半导体技术针对汽⻋产业应用的升级N5A,计划在今年第三季通过AEC-Q100 Grade-2认证。3纳米家族:台积电3纳米工艺技术持续采用FinFET半导体结构,并认为此工艺的性能和技术成熟度将最能够满足产业的需求。N3工艺按计划顺利推进,将于2022年下半年量产,N3E将随后于2023年下半年量产。今年,台积电在3纳米技术上推出了TSMC FINFLEXTM架构这一创新,它结合了工艺制程和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极致的设计弹性,从而优化高性能、低功耗或达到两者的平衡。它提供了显著的芯片设计优势和弹性,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我们知道,减少鳍片数量对提升PPA至关重要。台积公司的FINFLEX创新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通过混合不同的组件高度,在一个设计区块中实现不同的组件高度。TSMC FINFLEX架构将3纳米家族技术的产品性能、功率效率和密度进一步提升,让芯片设计人员能够在相同的芯片上利用相同的设计工具来选择最佳的鳍结构支持每一个关键功能区块,分别有3-2鳍、2-2鳍、以及2-1鳍结构可供选择,其特性如下:• 3-2鳍-最快的频率和最高的效能,满足最高要求的运算需求• 2-2鳍-高效性能,在性能、功率效率和密度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2-1鳍-超高的功效、最低的功耗、最低的漏电和最高的密度FINFLEX创新使N3E实现了从N5的全一代微缩,为移动和HPC应用提供了完整的平台支持,并将具有更强的性能、功率和较低的工艺制程复杂性。2纳米家族:在过去的15年中,台积电一直在研究纳米片(nanosheet)晶体管,并相信N2是导入纳米片晶体管的合适工艺制程,将速度和功率提升全一代,协助客户保持竞争力。目前,N2的开发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于2025年量产。在纳米片晶体管和设计技术协同优化(DTCO)的帮助下,台积电N2的性能和功率优势提升了一代。相较于N3E,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由于纳米片晶体管具有卓越的低Vdd性能,N2在正常Vdd及相同的功耗下,性能提高了15%,在较低的Vdd(0.55V)下,优势扩大到26%。在N2之后在未来,台积电对于N2之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新型晶体管结构、新材料、持续微缩和新导体材料方面的创新。多年来,标准半导体架构的演变已经从平面式晶体管转至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并将再次发展到纳米片晶体管。甚至在纳米片之外,台积电看到包括CFET(垂直堆栈的nFET和pFET)在内的许多可能的方向。除此之外,台积电还期待在2D材料、1D碳纳米管等方面的突破,在不断微缩的同时,克服芯片移动性方面的挑战。未来,台积公司将继续探索晶体管架构,并利用2D材料和碳纳米管等新材料。为了解决关键工艺制程的间距缩小问题,台积电在N7+开始利用EUV曝光设备和多重曝刻技术。未来,台积电将在2024年引进High-NA EUV曝光设备,以开发客户所需的相关基础架构和曝刻解决方案,以支持创新。写在最后除了上述台积电在先进工艺上的推进发展,台积电在特殊工艺上同样投入诸多。据了解,近年来,台积电在特殊技术的投资的复合年增⻓率超过64%,几乎是过去投资速度的三倍。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预计会进一步扩增其特殊工艺产能。根据台积电预计,到2025年,特殊工艺产能增加近50%。台积电持续通过智能化制造的创新,提高生产力和最大化产出。过去三年,台积电的资本支出增加了超过一倍,从2019年低于150亿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300亿美元,再到2022年的400至440亿美元,为先进工艺制程、成熟工艺制程和3DFabric建置产能。台积电在南京兴建的新的28纳米晶圆厂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同时,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正在兴建中,预计于2024年量产5纳米工艺。台积电还在日本熊本新建厂线并扩大规划产能,以提供12/16纳米和28纳米家族技术的晶圆制造服务,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
  • 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发射成功,航天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火箭由此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 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219吨,起飞推力268吨。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全长8.237米。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  据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介绍,液氧甲烷是全球航天公认的推进剂发展方向,因为其容易获取,更能满足商业航天对于低成本、高频次发射的需求,不积碳、不结胶的特性对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更加有利。同时他表示,蓝箭航天站在中国航天发展60多年的起点上创业,有责任也有需要走一条创新道路,填补国内航天领域的一项空白。  朱雀二号火箭于2022年12月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工位执行首飞试验,由于二级游机异常关机故障而导致任务失利。随后,蓝箭航天成立专项工作组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针对故障采取多项改进措施,并通过仿真、地面试验和发动机试车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于2023年3月18日顺利通过故障归零评审。本次飞行试验为该型号火箭首飞失利后的复飞,主要考核运载火箭测试发射和飞行全过程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各系统接口的匹配性,为后续火箭正式商业飞行奠定基础,为火箭可靠性、安全性积累子样。  张昌武透露,朱雀二号共准备3发试验箭,此次发射前,遥三火箭已经完成总装。随着遥二任务取得成功,蓝箭航天将于2024年⾯向市场进行⼩批量交付,年产3至4发,2025年再翻一倍。同时,蓝箭航天已经启动可重复使⽤⽕箭项目,计划于2025年推动实施。
  • 纳米粒度分析仪的原理及应用
    梓梦科技纳米粒度仪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科学仪器,使用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颗粒粒度分布 。动态光散射(DLS)法原理 :当激光照射到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微小颗粒时,由于颗粒的布朗 运动引起散射光的频率偏移,导致散射光信号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该变化的大小与颗粒的布朗运动速度有关,而颗粒的布朗运动速度又取决于颗粒粒径的大小,颗粒大布朗运动速度低,反之颗粒小布朗运动速度高,因此动态光散射技术是分析样品颗粒的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规律,使用光子探测器在固定的角度采集散射光,通过相关器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相关函数,再经过数学反演获得颗粒粒径信息。纳米粒度仪的应用领域: 纳米材料:用于研究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粉、纳米陶瓷材料的粒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生物医药:分析蛋白质、DNA、RNA、病毒,以及各种抗原抗体的粒度。 精细化工: 用于寻找纳米催化剂的最佳粒度分布,以降低化学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度。 油漆涂料:用于测量油漆、涂料、硅胶、聚合物胶乳、颜料、 油墨、水/油乳液、调色剂、化妆品等材料中纳米颗粒物的粒径。 食品药品:药物表面包覆纳米微粒可使其高效缓释,并可以制成靶向药物,可用来测量包覆物粒度的大小,以便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航空航天 纳米金属粉添加到火箭固体推进剂中,可以显著改进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可用于研究金属粉的最佳粒度分布。 国防科技:纳米材料增加电磁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从而提高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可以制成电磁波吸波材料。不同粒径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可用于研究吸波材料的性能。
  • 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推进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近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同时,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国家将继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  规划中提到:在能源、信息、资源环境、农业、人口健康、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继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在规划中,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部分,国家将从“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以及“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等三个方面开展。  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支撑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良性发展。推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  在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  在能源、信息、资源环境、农业、人口健康、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按照择优布局的原则,继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促进军民共建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部门和地方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重大科学工程和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建设若干国家实验室。继续稳步推进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研究站(网)建设。加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军民共建实验室建设。  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加强考核评估,调整优化建设布局。加强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计量科技创新基地等综合实验服务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布局。推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联盟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二)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  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应用。以新原理、新方法为突破口,研发若干前沿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力量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一批重要通用科学仪器,提升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学仪器的小型化、专用化研究,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着力推动科研用试剂、优势实验动物资源、实验动物新品种(系)的开发与应用,加强重要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科技文献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加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其他重点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计量方法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强化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条件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  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更加突出平台的开放运行和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海洋、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推动多学科交叉集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共享平台建设。继续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计量基标准装置、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网络科技环境、自然科技资源等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平台运行服务的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  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建设,构建国家科技资源调查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标准化工作。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加速中央和地方优质资源的衔接互动。
  • 投资2450万元 济南健全环境监测系统
    山东省济南市环保局去年以来不断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开发应用,投资2450万元建立健全了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自动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控等系统,促进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为提高实验室监测分析能力,济南市环保部门在土壤、饮用水分析等领域积极申请扩展监测分析项目,目前通过国家认可的监测分析项目已达327项。引进并安装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先进环境监测设备,推广应用了离子色谱法同步测定空气中氟化氢、硫酸雾、甲酸等项目的跟踪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分析水平。为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去年全运会期间,济南市在全运场馆附近建设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对比赛期间空气质量状况实时监测记录,确保空气质量良好。积极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简易工况法检测站建设,建立起全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控网络,对汽车尾气进行有效监测,有力地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