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文博考古

仪器信息网文博考古专题为您整合文博考古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文博考古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文博考古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文博考古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文博考古话题讨论。

文博考古相关的资讯

  • 考古的时代跃迁:从“经验考古”到“科技考古”
    提示:点击上方"朗铎科技"↑关注我们!2021年刚刚过去一半,已经爆发了很多热点的话题,从国际与政治,如日本排放核废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两会”、十四五等,到娱乐八卦,如郑爽代孕弃养、吴亦凡事件等。但在诸多热点中,却有着一股清流,那就是“三星堆”挖掘的重启,且随着更多重磅文物的出土,其热度仍在持续。自今年3月份,相隔34年的三星堆遗址“重启”科考揭晓重大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持续的挖掘开采过程中,“三星堆”也不断传出惊喜,慢慢揭开了中国“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而与“三星堆”同属四川的“江口沉银遗址”发掘也同样备受瞩目。近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口沉银博物馆建筑主体结构正在施工,其“地质分层”设计初现雏形。预计在明年年底竣工,正式投用后,参观者可近距离欣赏江口沉银遗址出水的珍贵文物。视频来源于网络“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公布为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据史书记载,张献忠在进入川地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抢掠,收缴金银无数。“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将会揭开“张献忠屠川”之事的真相,填补历史的空白。据悉,截至目前,“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出土文物50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断裂成4块重约16斤、含金量达95%的金印,方形印台、龟形印钮,印面铸有“蜀世子宝”四字。“蜀世子宝”是国内首次发现世子金宝实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图片来源网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仪器被引入到考古工作中,帮助考古工作者了解文物信息,科学仪器已经成为文保工作者的“另一双眼睛”。此次“三星堆”和“江口沉银遗址”的开采中,文保工作者就采用了多种科学仪器对出土的文物进行检测鉴定。其实,在文物和艺术品的修复和鉴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题,其历史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就决定了工作人员采用的检测方法必需是以不破坏文物及艺术品为前提的。因此,考古和文保工作者可选择的检测鉴定手段就少之又少,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就是最重要的分析仪器之一。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可以对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无损、快速的检测,为文保人员开展文物断代和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XRF研究相关的岩层及土壤成分,可以判断大致的年代及环境情况;通过XRF分析金器、青铜器样品的元素组成,可以推测当时的锻造技术及工艺水平;通过XRF检测银锭及首饰的成分,可以判定银锭的来源,为我们揭开真实的历史;不仅如此,XRF技术还在文物的修复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三星堆”挖掘现场和“江口沉银遗址”现场共有3台朗铎科技代理的赛默飞世尔尼通(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它们主要被用于遗址中金器、青铜器、银锭、玉器及岩层矿物等样品的分析研究。而就在近日,四川省考古单位再次通过朗铎科技采购了赛默飞世尔尼通(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这台仪器将帮助考古工作者,探索更多“历史秘密”。在众多品牌的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为什么四川的考古工作者都对赛默飞世尔尼通(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情有独钟?主要由于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具有无损检测、分析快速、使用灵活、坚固耐用、适应恶劣环境等优点,可以迅速分析文物成分,为文物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协助研究人员判断文物价值,保护文物的安全。毫无疑问,三星堆文明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明,在青铜冶炼和玉雕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随着三星堆遗迹出土更多的文物,人们将逐渐揭开其中的奥秘;而“江口沉银遗址”的开发,也将为大家揭开“张献忠在彭山江口沉银之谜”,还原这段明末清初的真实历史。朗铎科技代理的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也将继续帮助考古人员,让这段伟大的文明展现在人们眼前。往期推荐Historical articles又又又上央视了!Thermo Scientific Niton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助力三星堆考古高科技寻沉银,布下“天罗地网”| 发挥科技优势助力“江口沉银”水下考古赛默飞世尔尼通便携式XRF分析仪在铀钼矿中的应用关于朗铎科技朗铎科技,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军者-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中国区域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工业检测分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全球高品质的分析仪器、专业的应用技术支持、优质的售后服务等系统解决方案。朗铎科技是赛默飞世尔尼通(Niton)手持式光谱仪在合金/地矿行业的中国区总经销商,同时也是赛默飞世尔ARL全谱直读光谱仪中国区总经销商。目前朗铎科技主要产品包括手持式合金光谱仪、手持式矿石光谱仪、手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直读光谱仪等系列产品。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longduosci.com。
  • 走进科技考古研究,谈与科学仪器的故事——访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在“洛阳铲”、“分金定穴”、“摸金校尉”等荧屏印象之下,大众眼中,考古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类学科。实则不然,考古自诞生以来,就与自然科学及科技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考古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多学科合作观念的深入,中国的科技考古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科技考古界分支——硅酸盐质文物研究领域,尤其是古代玻璃研究,有家机构不得不提,那就是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由于上海光机所较早介入该领域且积累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在国内只要从事古代玻璃相关研究工作,就几乎很难避免引用上海光机所的相关成果。而仪器信息网本次采访的主人公——李青会研究员,就是在这里与科技考古结缘。采访中,李青会畅谈了自从事近二十年的科技考古工作,并为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包括与科学仪器等科技手段之间的故事。/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d226901-6902-430f-8162-6689c5afa751.jpg" title="李老师.jpg" alt="李老师.jpg" width="450" height="25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align: center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span/pp  在内容展开之前,我们首先对李青会的研究领域分支做一个简要介绍。/pp  李青会博士期间师从我国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干福熹院士,目前主要以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利用现代的分析技术(主要采用无损/微损分析技术,基于光学和光谱学技术构建文物的科学表征体系),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出土的相关文物材料。研究文物材料主要聚焦在无机材料中的古代硅酸盐材料(如玻璃、陶瓷、玉器、硅酸盐类颜料等)。研究内容是在系统整理古代玻璃、古代玉器等出土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材料基础上,与国外同时期或相近时期同类文物进行比较研究,将古代硅酸盐质文物的材料属性、加工工艺、产地和溯源研究、病害特征等物质属性研究与文物的社会属性研究有机结合,以求对古代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相关的国内各地区间及中、外文化、技术交流有深入认识。/ph1 label="标题居中" style="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label="明显强调" style="font-size: 18px font-style: italic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8px "结缘近20年:与科技考古的故事/span/strong/span/h1p  strong学科前序:干福熹院士与古代玻璃科技考古/strong/pp  20世纪50年代,干福熹院士最初加入中科院时,从事的是两大学科的研究:理学下的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工学下的材料科学与材料物理化学。/pp  1959年,干福熹在苏联考察期间,与苏联著名古代玻璃科学家Besbrodov教授交流,Besbrodov教授曾问干福熹,“人们都在讲中国古代玻璃是公元6-7世纪从西方传入的,中国发明瓷器很早,为什么不会制造玻璃?” 干福熹当时对中国古代玻璃一无所知。但回国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时,看到了战国时代的蓝色“琉璃”,干福熹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这是玻璃,那么中国古代玻璃产生的时间就更早了。从此,干福熹对中国古代玻璃产生兴趣并密切关注。此后,他在1964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拜访剑桥大学Joseph Needham教授,并获得中国洛阳金村古墓的玻璃成分与西方古代玻璃完全不同的信息。这更激发了干福熹对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兴趣,于是其研究领域进一步跨入了科技考古学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40dbc5aa-0306-4062-a11d-8d791e952513.jpg" title="2012会议.jpg" alt="2012会议.jpg" width="450" height="2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2012国际古代玻璃学术研讨会/span/pp  干福熹认为,科技考古的目的是保护历史文物和进行文明探源。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干福熹成果丰硕,并多次主持了关于古代玻璃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为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p  2002年,师从干福熹院士的李青会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开始协助干福熹进一步开展古代玻璃研究。由此缘起,李青会开启了他科技考古近20年的研究工作。/pp strong 缘起缘续:与科技考古这20年/strong/pp  2002年,李青会师从干福熹院士完成博士学位后,开始迈入科技考古领域,这近20年的科技考古研究工作历程,大致可以用两个转变来概括,即从兼职到全职 从以化学成分特征分析等简单自然科学手段解决科技考古问题,到将文物历史背景、着色工艺、制作工艺等文物学、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方式来解决科技考古问题。/pp  2002年开始,李青会由于人手不足,同时还要进行存储材料相关技术研究,古代玻璃相关的科技考古研究工作只能作为副业兼着做。到2004年前后,随着干福熹院士主导举办的一系列古代玻璃相关学术会议与论坛的开展,历史领域、科学技术领域、考古学领域等交叉领域专家开始不断交流与合作。此时,上海光机所与国内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相关文博单位也逐渐建立起联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合作。这样,科研机构与文博单位从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单位,经过合作研究中的不断磨合,互相关注各自需求,逐渐形成了合作共享的良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上海光机所目前已经与国内大部分文博单位进行了合作。/pp  2007年,李青会前往东京理科大学访学,同时参与两个课题方向,一是仪器开发(下一代扫描电镜系统、TES能谱仪等的开发及应用),二是科技考古。在之前五年科技考古研究经验与考古学家的合作积累下,李青会感到新的研究方向更加得心应手。随着科技考古研究的逐渐深入,李青会也逐渐认识到,他所从事的古代玻璃研究,若仅仅做化学成分特征研究,只是纯粹的数据获取,并不能更好的解决考古问题。于是,基于古代玻璃特色及与现代玻璃的区别,他将着色工艺、制作工艺等也逐渐列入到研究内容中,希望能更好的协助科技考古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01d7ce8d-f667-41a1-954e-1d33a9aa92be.jpg" title="玻璃珠.jpg" alt="玻璃珠.jpg" width="450" height="2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随州擂鼓墩M1(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玻璃珠/span/pp  2009年,李青会回国。此时,随着团队与科研力量的加强,他便逐渐专职开展科技考古工作,并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在利用仪器检测手段获取广泛数据基础上,还需进一步解决考古学术问题,使得科技考古研究更加知其所以然、有据可依。比如对出土器物进行研究,要结合考古学对墓葬的背景材料或其他相关器物的认识,把古代玻璃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考古学得出的结论进行比对才可以,这样就相当于利用成分分析等科技手段获得的补充数据去解决考古学的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0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c7a211f4-ecb2-4018-a6f7-c7642ce35bf1.jpg" title="玻璃珠研究.jpg" alt="玻璃珠研究.jpg" width="600" height="20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著名的“蜻蜓眼玻璃珠”拉曼光谱现场测试照片/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有文献记载“遂候以要做珠”,大家普遍认为曾侯用的这个“珠”可能是国产玻璃。但李青会团队通过结合这批玻璃器皿的乳浊、着色特征还有成分体系(利用拉曼光谱),证明这批玻璃珠由西方输入,而且很可能就在地中海东岸地区生产)/span/ph1 label="标题居中" style="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神秘科技考古背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span/h1p  干福熹院士曾表示,科技考古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要做无损分析,要不断改进研究方法,中国考古的成果要拿到世界的环境下对比。正如所言,科技考古的多学科融合,在上海光几所科技考古中心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与历史学、文物学等人文科学的融合,也体现在团队人才培养的“文理全才”。/pp strong 科技考古的升级——多学科融合/strong/pp  据了解,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采用的自然科学与考古学、历史学领域的文理交叉融合研究的方法,在国内是比较成功的,也是比较先进的。学科融合不仅体现在学术上的相互借鉴,更体现在科技考古工作中与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的交流。通过彼此的借鉴与交流,科技考古便从单纯的数据获取为主,升级到满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方的需求,从而实现真正的学科融合。/pp  李青会表示,“我们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古代材料,实际上从学科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材料学的一个研究思路和一个科学分析仪器方法选择的问题。而解决完材料学研究思路与仪器选择后,融合人文科学进一步研究,才能让自然科学获得的数据在科技考古中获得真正意义。“/pp  学科的融合对科技考古意义重大,比如分析器具的来源问题,就需要对器具的器形纹饰特征和科技的结论结合起来。法门寺地宫里面有一套玻璃茶托和茶盏,在当时没有科技考古检测情况下,由于唐代盛行喝茶,有瓷器,所以大家认为这两种玻璃是国产的。但李青会团队对样品检测后,发现这两种玻璃都是从西方输入的伊斯兰玻璃,并不是国产的。/pp  strong多元融合下的特殊需求——“文理全才”/strong/pp  上海光机所之所以较短时间内在科技考古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光机所在仪器开发应用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文理全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pp  据介绍,科技考古团队的研究生都是理工类出身,他们在仪器应用方面就具有了一定优势。同时,科技考古研究组与其他小组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内部主导的科研数据都是研究人员自己获取,而不是交给测试员。另外,研究人员基本上都要接触文物,所以无论之前是学光学的还是学材料或分析的,每个人最终都要补上考古历史的知识,与检测样品相关的考古历史学背景知识都要增强。这就相当于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走完样品检测、样品历史背景资料了解,检测和数据的解析等全部流程,需要从头到尾参与,而不是每人只负责其中的某个流程,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必须成为科技考古的“文理全才”。/ph1 label="标题居中" style="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strongspan label="明显强调" style="font-size: 18px font-style: italic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8px "科技考古与科学仪器那些事/span/strong/span/h1p strong 科技考古实验室的仪器“很忙”/strong/pp  李青会表示,科学仪器对于科技考古十分重要,是获取数据信息的主要工具。“除了节假日,我们的仪器基本是保持开机状态的,使用十分频繁。对于我们来说,古代玻璃研究的每一项检测都需要信息,如果某个仪器一周不能工作,相当于我们研究的许多数据获取就停滞了。所以,实验室的仪器基本上一年都在工作状态中。”/pp  strong科技考古都用哪些仪器?与其他领域有啥不一样?/strong/pp  由于科技考古的样品对象比较特殊,比如相对完整的文物或者级别比较高的文物,这样的样品不能随意损坏或丢弃,所以我们对仪器技术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尤其越珍贵的文物样品,我们所选择的仪器检测技术局限性就越大。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经过经过多年的系统调研和实践应用,最终总结出来光学和光谱分析技术(包括需要取样、无损的,或只需要少量,比如激光剥蚀等)是比较适合的检测技术。/pp  李青会表示,“我们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主要是化学成分分析类的,因为无论是无机质文物、金属还是非金属,要测合金比例或玉石的元素组成等都涉及到成分分析。对于古代玻璃无机材料,最普遍的还是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因为这种仪器即可以是大型的,也可以是便携的,比较实用。”/pp  上海光机所利用自身在光学仪器研发方面的优势,逐渐将一系列以往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仪器检测方法系统地引入到科技考古行业中,并从基础研究到推广应用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推动激光拉曼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等的大面积应用和组合使用。/pp  那么,科技考古的科学仪器应用与其他领域有什么不同呢?/pp  首先看看检测流程。检测流程往往影响最终的获取信息,比如陶瓷做热释光,由于外界辐射对其影响较大,检测流程就需要先做热释光,再做X射线荧光成分分析,顺序颠倒就会对后期释光剂量有影响。/pp  定量标准也不同。由于文物样品特殊性,许多材料需要针对不同物质做相应定量标准,这就涉及到基础标准物质的研发,或者是校准方法的制作。因为只有统一的标准参考样品,才能和别人的数据共享。另外,仪器中若没有古代颜料等样品对应的数据库选择,还需要去做数据库图谱管理工作。/pp  strong科技考古仪器选购、应用二三事/strong/pp  所谓科技考古仪器的选购,就是根据考古科技的实际需求,选择现有的或进行一定改进的仪器设备,并在实践应用中摸索出合理的技术方法的组合。李青会认为,“选择适合的仪器方案,并不是越高端越好。为了减少国家科技资源浪费,我们在购买仪器设备之前,至少在已经配置相关产品的三家以上单位,拿样品去做测试评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814c2af5-5365-4c33-915c-17509669dc09.jpg" title="李老师研究.jpg" alt="李老师研究.jpg" width="450" height="25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李青会老师与XploRA™ /span/pp  比如拉曼光谱仪(XploRA)的引进,在引进前,相关文物材料的结构分析是由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承担的。虽然XRD分辨率很高,但对粉末样品百分含量有要求,比如5%或以下就探测不出来,这对文物检测是很不方便的。而且XRD对于大尺寸样品也受样品槽的限制。而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则有微区分析、灵敏度高、无损等优势,可分析小量样品,甚至是微量样品,这对考古类珍贵样品分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p  在仪器附加功能的选配方面,也需要根据需求选配。李青会讲到“还以XploRA为例,起初实验室使用的是其反射照明模式观察和定位样品,在与HORIBA产品人员的一次交流中,了解到了XploRA的透射照明模式,在增加了该透射功能后,对于半透明和透明的样品,如宝石内部的包裹体特征就很容易观察清楚,从而可以方便地对样品内部细节进行表征。而XploRA的另外一个特色——针孔共聚焦功能,可以获取亚微米级别的空间分辨率,对于不能破损、透明或半透明的样品,激光能穿透到特定样品深度,获取该深度的样品信息,实现样品内外层组成物相的差异分析,特别是对需要分析分层范围、分层厚度在仪器共焦范围(亚微米)之内的时候,这个功能十分管用。”/ph1 label="标题居中" style="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关于中国科技考古发展/span/h1p  strong中国科技考古现状:蓬勃发展/strong/pp  李青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并多次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表重要讲话,而文物又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科学技术史、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去年就增加约六七十所,比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pp  相关人才得到培养的同时,国家还在省一级博物馆、考古所等投入大量资金,大大提高了科研设备硬件水平,如许多综合类的科研设备都达到了千万元级别。从硬件条件方面,我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国外水平,包括相关高校院所相关文物研究设备条件在国际上都是不弱的。/pp  这些都说明我国科技考古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pp strong 我国科技考古发展的一些建议/strong/pp  虽然我国科技考古呈现繁荣发展景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李青会也就此谈了一些看法和建议。/pp  人才缺乏导致仪器利用率低。由于文物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有的是文科背景出身,有的是仪器等理工背景出身,这就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即懂文物本身,又懂仪器等科技方法的综合人才,这是比较难的,国内整体上也比较缺乏此类人才,这也直接导致了科学仪器利用率不高,造成一定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而提高一系列供应效率,集中人员、技术、仪器装备等力量共享利用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案。欧美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集中人才、仪器设备等各方力量开展研究,在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或科技考古研究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ab0c8388-1884-4ef5-a9b4-0e4c87121c16.jpg" title="实验室介绍.jpg" alt="实验室介绍.jpg" width="450" height="25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李青会老师介绍实验室/span/pp  文物监管比较严。我国的现状是,往往文物越珍贵,监管的就越严。在文化遗产对社会资源敞开研究程度角度讲,我国与国外还有差距。虽然我们也在开放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但总体来讲,在资源公众开放利用,加强其价值方面,我们还是比国际发展的步调要缓慢,在此方面,我国还要做更多努力。/ppbr//p
  • 高科技“神器”助力现代考古
    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文保人员操纵专业设备对5号“祭祀坑”内进行显微观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100年前,也是在这样的深秋,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迎来科学发掘的第一铲,中国现代考古学也由此发轫。  如今,走过百年历程。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说起考古,不少人想到的,是一把铁铲、一把刷子、一个卷尺、一台显微镜… …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  取而代之的,是半空中嗡嗡作响的探测无人机,是自带监控及预警系统的考古大棚,是碳十四测年、DNA分析等技术在价值阐释中的广泛应用… …   那么,当考古遇上科技,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那些出土的千年文物,又如何为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遥感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 … 考古探测更精准更高效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今年,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次惊艳世界。  前不久,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对外公布,再度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截至9月5日,8号坑已提取文物4288件,其中铜器3508件,金器345件,玉器253件… … 如此详实的文物统计数据背后,离不开科技助力。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后续研究,自中国考古学诞生伊始,给文物“上户籍”——对每一件文物进行细致的编号和信息采集,就成了考古工作的标配。  过去,受技术限制,每一件文物的“户籍”信息有限。而如今,借助电子全站仪,考古人员便可获得一件文物的高精度三维坐标。  电子全站仪是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测绘仪器,可采集水平角、竖直角、倾斜距离三种基本数据,通过内部微处理器计算,可得到坐标、方位角、高差等数据。电子全站仪的使用方便、精准,也带来了考古工作思路的转变。  这只是科技助力考古探测的一个例子。  测绘、勘探是现代考古工作中重要环节。如今,遥感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在考古探测中应用广泛。  天上遥感纵览全局。此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就利用无人机航拍以及空间数据建模等遥感技术,加上实地探测,收集了陕西秦陵遗址约60平方公里的地表信息。通过在电脑里建立地表模型,对碎片、色彩、场景等进行复原,并结合已有的秦汉建筑和地宫模型,复原了秦始皇帝陵地貌,甚至可以根据遥感信息中细微的人类生存痕迹,还原古代护陵人的生活轨迹。  据有关考古学家介绍,相比地面的考古勘察,卫星、飞机等遥感技术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信息。“遥感考古多使用可见光、红外光等成像方法,站得高看得广,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影像资料。根据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可能会发现城址、河道等大型遗存。”  前不久,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考古工地,一种新一代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开展了部分应用实验。  “这是一种柔性机器人,尺寸小、身体柔性高、通过能力强,可用于识别深埋于地下的遗存环境及种类等,是考古发掘前的预探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告诉记者,柔性机器人形似蜈蚣,集照明、温湿度及气体检测、摄像等功能于一体,可对地下环境进行初步的图形记录和信息采集。借助它,可以提高遗存信息获取的精度以及对出土文物保护的针对性。  先进理念和科技带来的,不仅是让探测更加精准,也更加高效。  此前,在雄安考古中,装载激光雷达测绘系统的无人机,让海量数据瞬间获得,所生成的地图上,屋舍、街巷、河流、田地的形状位置大小等一目了然,联合考古队很快完成雄安新区起步区测绘。  以前需要手动布置三四天的探方,如今通过三维定位测量仪器仅需1小时就能完成,通过实景三维建模软件,半个小时就能生成三维实景影像图。  考古方舱、移动实验室、3D打印… … 最大限度保护出土文物  预防性保护体系、环境监测系统、考古智慧云台… … 今年的三星堆遗址发掘,被誉为是“一场高科技助力的多学科‘综合考古’”。  据参与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掘的一位当地村民回忆,他们当时发掘2号坑时,只是用竹竿搭建了一个围栏。挖掘出的文物用纸包住后放进木制箱子里运走… … 与以前不同,此轮发掘,工作人员借助高科技手段给发掘坑盖起了“空调房”,做到了对文物最大限度、最优方案的保护。  在考古现场,工作人员不仅搭建了2000余平方米的大棚来阻挡风吹日晒雨淋,而且还为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搭建了透明房子——“考古方舱”。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考古方舱”。方舱内,空气智慧调控系统让舱内的温度、湿度可调可控,甚至可以密切跟踪舱内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含量,随时进行空气净化,给予出土文物最佳保护环境。  与此同时,每个方舱里还配备了集成发掘平台,并设置有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采用了平行桁架、自动化载人系统等装置,实现出土文物调运的功能。据介绍,考古人员进入方舱要“全副武装”,工作平台可以像吊篮一样让穿着防护服的考古人员在坑内悬空作业,以此减少发掘坑中的文物和填土受到污染。  此外,发掘现场还备有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等。  针对出土现场遗存保护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也在三星堆此轮考古发掘中得到示范研究。  据赵西晨介绍,项目团队在考古现场打造了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依托移动实验室搭载的技术设备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遗址区3号坑出土的青铜尊、青铜面具等器物进行遗迹、遗痕原位无损快速辨识等现场调查,并为其作出“健康”评估,针对器物本体保存状况提出应急保护思路。  “比如,红外照片显示方尊下沿口泥土较厚部位有一条上下走向的低温线,我们推测可能存在裂缝。通过含水量测试仪,发现青铜器表面颜料覆盖土含水率在5.6%-14.8%,整体偏低,不利于覆盖土清理,等等。”赵西晨告诉记者,基于现场调查和健康评估,他们提出“对矿化程度高、病害复杂严重的青铜器,需采取必要加固处理,至实验室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及时清理颜料覆盖土,以防错失最佳清理时间”等应急保护思路。  为何如此谨慎?其原因在于,考古发掘并非只是简单的“挖宝”,更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这些在地下“沉睡”了数千年的文物,所处地下封闭性好,其空间内的氧气在长期的耗氧细菌的代谢活动中被消耗无几,而且温度较低,而文物又常常被湿润泥土覆盖,所以能长久保存。文物发掘出土后也会因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颜色、质地等。所以,发掘中对环境的控制和发掘后对文物的保护就变得尤为重要。  受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启发,江苏省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将两具千年木棺打包送至位于无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在那里,量身定制的考古方舱被启用。  “当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考古发掘工作时间非常紧张,且梅雨季节将至,工地地下水位高,雨水浸泡木棺,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据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把考古发掘工作由野外转至室内,为文物提取创造恒温恒湿的“伪环境”,这些问题也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3D打印技术也被引入考古工作。通过3D打印,考古工作者用数字化扫描方式收集文物的形态数据,然后打印出一模一样的石膏模型,再用石膏模型制作出硅胶保护套,为文物穿上保护套后以套箱的方式提取文物,确保文物不受损伤。  显微观察、高光谱成像、古DNA研究… … 读懂遗迹遗物中的潜信息  身披丝绸、手戴玉环、脚踩“混凝土”地坪、再喝上一杯粮食酿造的美酒… … 随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5000多年前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材料被不断还原。  据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介绍,经多学科综合分析研究,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很可能是以黍、粟、水稻等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此外,考古人员还在仰韶村遗址人骨土样样品中检测到丝蛋白残留物,说明墓葬中很可能曾存在过丝绸实物。  读懂隐藏在遗迹、遗存背后的“密码”,实现与过去的跨时空对话,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这一方面,科技更是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可以对某些肉眼看不到的特定对象进行探测、测试和分析,按照科学的依据提出科学结论,比如年代测定、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和有机残留物分析等,也可以通过多种学科、技术与方法,对与古代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环境等得出比较客观的推测或结论,发掘出古代遗物遗迹中的“潜信息”,从而获得研究考古学问题的新视角。  比如,考古人员在对西安米家崖仰韶时期尖底瓶及陶罐、漏斗等陶器组合物进行研究时,对陶器内部残留物进行淀粉粒的显微观察,发现部分淀粉粒有缺坑、变形和糊化等损伤迹象,并进行模拟酿酒实验,验证这些迹象与酿造过程中淀粉粒的损伤特征类似,同时在残留物里发现了谷芽酒酿造时产生的副产品,推测原料为黍、大麦等作物混合而成,首次对我国尖底瓶等新石器时期陶器功用进行科学分析,揭示了5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已掌握谷芽酒的酿造配方,更新了我们对于尖底瓶使用功能的认识。  在此次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中,高光谱成像扫描系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不同物质吸收光和反射光的强度不同,不同物质会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如同给文物做CT一样,借助高光谱成像扫描系统,考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光谱识别出不同文物的材料和属性。  高光谱成像扫描系统捕捉的信息,还能帮助考古人员发现文物背后的“秘密”。例如,4号祭祀坑最上面一层是燃烧的灰烬层,灰烬层下面有文物。  通过分析灰烬层样品的高光谱数据,考古人员发现特定灰烬物质在样品中的分散并不均匀。  “这能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出灰烬是燃烧后倒进去的,还是直接在坑内燃烧形成的,对了解古人祭祀的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光机所光谱成像技术实验室文化光谱研究团队成员、助理研究员唐兴佳表示。  考古人员还利用显微观察、便携荧光光谱测试和数字化实时记录法,首次明确了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纹饰上红色颜料为人为绘彩,并确认了朱砂的存在。  通过古DNA技术直接研究过去的人群,为人类学相关问题的破解带来更多可能。  据了解,古DNA是指在古代生物遗骸中残存的DNA片段,通过古DNA,能够直接观察到古代个体的遗传成分和基因的混杂模式,并用于比较过去人群与现在人群之间在谱系关系上的独特信息,从而揭示人类演化过程中的细节。  “考古学意味着‘一眼千年、万年、百万年’,是考古人通过物质遗存研究逝去历史的学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考古遗存本身不能说话,但通过现代各种科技手段,可以充分发掘出丰富、多样化的历史信息,为我们打开历史之门、讲述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提供帮助。
  • 北京文物研究所1330万采购科技考古设备 拉曼等为核心产品
    p  日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项目中标公告发布,目前统计到的信息显示此次中标金额1329.631万,采购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19个类别的仪器设备,其中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为此次项目的核心产品。/pp  项目编号:XM-0000039215180807018/pp  项目名称: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pp  采购单位名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pp  招标公告日期:2018年09月03日/pp  中标日期:2018年09月25日/pp 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一包中标公告/strong/pp  中标标的情况:/pp  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一包/pp  1、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 1台/pp  2、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 1台/pp  3、三维激光扫描仪(核心产品) 1台/pp  总中标金额:302.6000000 万元(人民币)/p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pp  中标供应商名称、中标供应商联系地址、中标金额(万元):北京汇安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街3号2号楼A4088号房间、302.600000万元。/pp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中标公告/strong/pp  中标标的情况:/pp  4、扫描电子显微镜(核心产品) 1台/pp  5、X射线荧光光谱仪 1台/pp  6、热膨胀仪 1台/pp  7、普通体视显微镜 4台/pp  8、镶嵌机 2台/pp  9、超声波清洗机 3台/pp  10、磨抛机 1台/pp  11、切割机 1台/pp  12、大型航拍设备1台/pp  13、小型航拍设备 2台/pp  14、手持GPS 2台/pp  总中标金额:485.9000000 万元(人民币)/p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1层1040/pp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四包中标公告/strong/pp  中标标的情况:清单内全部家具的采购、运输及安装。/pp  总中标金额:51.1810000 万元(人民币)/p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51.181000万元。/pp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三包中标公告/pp  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ppstrong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文物保护设施(通州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设备(一期)——第三包br/ /strong 中标标的情况:br/  15、X射线衍射仪 1台/pp  16、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核心产品) 1台/pp  17、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 1台/pp  18、金相显微镜 1台/pp  19、研究级体视显微镜 1台/pp  总中标金额:489.9500000 万元(人民币)/pp  中标供应商名称、联系地址及中标金额: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中路19号院1号楼、489.950000万元。/p
  • 考古新科技刷新公众认知
    最近,在成都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媒体直播,引发三星堆考古全民围观热潮,三星堆多次冲上社交媒体热搜。与此同时,也让考古这门专业学科得到空前关注。“三星堆考古直播热”会给三星堆和考古学带来哪些影响?此次发现,在“外行热闹”后,还有哪些“内行门道”值得探究3月2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移动互联网加持引发“考古热”  “这次发掘我有关注。三星堆是很重要的文化遗存,这是一次重大发现。”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说,“比较有趣的一点是,我看到很多网友在议论,说三星堆里的个别文物,如青铜神树等曾在南派三叔的小说《盗墓笔记》里出现,感叹作者是神预言。”郭学雷告诉记者,这显然是则笑谈。  郭学雷表示,“首先,三星堆文物遗存辨识度强烈,再加上这些年盗墓类题材网络文学、影视剧的兴盛,很容易引起普通公众的猎奇心。其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媒介直播一扩大,信息爆发式地传播,这个影响力很惊人。我觉得这是好事,尤其是对三星堆而言,这是一次绝佳的宣传。”  郭学雷同时谈到了社交媒体对考古工作的助推。“考古是很艰苦的工作,既要风餐露宿做田野调查、发掘,耐心地做文物记录、整理,还要静下心来做学问。”郭学雷说,“以前这份工作是埋头苦修,现在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赋予了它神秘色彩,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热爱考古学。”3月2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考古黑科技”将发掘现场搬进实验室  比起盗墓小说这些“外行热闹”,郭学雷提示大家更应该关注“田野发掘黑科技”这类“内行门道”。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都刷新了公众对考古科技的认知。  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此次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等设施。此次考古发掘的硬件条件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集成了迄今为止国内最好的,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考古发掘设施。“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举例道,“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舵内,通过电子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和三维摄影建模等,就可以不间断地发掘、发现、记录那些细小的遗存现象”。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表示,借助高科技手段,开展更为精细的考古发掘工作,有利于更多地提取遗址中的多学科信息,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或能弥补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三星堆遗址1号和2号坑进行发掘时留下的一些缺憾。  解谜三星堆需要“全球视角”  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三星堆一直是考古界、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三星堆的神奇与独特在于其中隐藏着许多让现今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  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成果已然更为丰富的今天,谜题似乎并未减少。  比如,虽然考古人员大致确定了遗址年代为夏商时期,但具体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据发掘成果显示,三星堆古城几千件宝器被砸毁焚烧,并有规则地埋于地下。这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宝器又为何被埋?此外,虽然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了诸多精美的文物,但至今并未发现文字或文字记载。那么,三星堆究竟有没有文字?此次发掘还出土大量象牙,那么这些象牙是从何而来?当初四川是否有这么多大象?  实际上,三星堆的学术研究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郭学雷表示,过去考古历史研究工作受材料和视角的限制,仅仅局限于眼前所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术材料共享。研究三星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打开视角,把三星堆纳入全球文明的视野中。坐井观天肯定行不通。”郭学雷说。据悉,深圳博物馆是国内最早一批引进三星堆文物展的地方馆。2009年深博就举办了 “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精华展”。多年来,深博一直与三星堆密切联系,还曾邀请著名三星堆学者来深讲座。
  • 看分析仪器在文物考古研究中大显身手
    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近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以及各类鉴宝节目等的火爆播出,文博一跃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各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屡创新高、相关考古发现也备受关注。例如,刚刚结束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就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热议,关注热度空前。/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将精美绝伦的文物和其背后的故事呈现在大众眼前,离不开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以往,文物考古研究主要依靠经验进行。随着科技发展,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加入到文物考古研究中去,给这个古老的学科带来了新的力量。/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目前已经有许多分析检测技术开始应用在考古、文物鉴定以及文物修复等领域,例如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或拉曼光谱法分析古颜料的成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研究金属文物组成等。/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92, 80, 77) "strong质谱技术还原更精确的历史时空/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放射性碳定年法/strong,又称sup14/supC定年法,是在考古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定年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人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得知考古遗物的绝对年代,从而为文物和考古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2b09704-e9de-471a-b9a0-5f999fa2e001.jpg" title="1e30e924b899a901f38439211a950a7b0208f570.jpg" alt="1e30e924b899a901f38439211a950a7b0208f57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up14/supC定年法/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利用sup14/supC定年法来进行定年,包括考古中发现的各类木制品、骨头、贝壳、皮革、陶器、壁画、珊瑚、布料、纸或羊皮纸等等。通过了解样品中残留的sup14/supC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机物死亡的年龄。由于sup14/supC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数千年至5、6万年之间的样品的测年。同时,放射性碳定年结果表明的是有机物死亡的时间,而不是源自该有机物的材料的使用时间,并且还会受到样品本身、检测过程以及检测精度等的影响,所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也很难做到精细到某一年这样的精准定年。/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在早期,考古学中主要通过测量β衰变技术测定sup14/supC年龄,而随着strong加速器质谱(AMS)技术/strong的发展,利用这一技术,大大完善sup14/supC在考古学测年的局限性。与传统的放射性衰变计数法不同,加速器质谱法用直接计数法取代衰变计数法,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加速器质谱sup14/supC测年的样品用量少、检测速度快,同时其检测精度更高,扩大了定年的范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5c9349cc-4f4d-49de-b1bd-2bfdd7c61fa9.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520152413.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520152413.jpg"/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加速器质谱原理图/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z/MS/"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73, 125)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更多质谱仪器信息请点击查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加速器质谱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种基于加速器和离子检测器的高能质谱,它克服了传统质谱存在的分子本底和同量异位素本底干扰的限制,因此具有极高的同位素丰度灵敏度。/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color: rgb(192, 80, 77) font-size: 20px "strong 色谱技术鉴别千年“美酒佳酿”/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众所周知,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酒的相关记载。以往的考古研究中,也曾出土过存有液体的器皿。这种情况下,考古人员往往会综合出土现场的情况以及以往的研究经验,对液体的成分做出判断。考古人主要是通过器型、铭文等来判断陶器、青铜器是否是酒器,如果出土的是酒器,基本就会默认其中的液体就是“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3b25e0f-3110-43ed-8269-3d3f4db986fd.jpg" title="摄图网_500273581.jpg" alt="摄图网_500273581.jpg" width="60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果墓葬里有地下水,葬容器也就容易进水。加上乙醇易挥发,经过多年的地下埋藏,液体里已经不含酒精,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通过肉眼和经验很难分清它到底是什么。所以随着分析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就可以借助色谱技术等手段对液体成分进行检测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45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625a36a7-dcc4-4638-878e-b56f7e96586f.jpg" title="1e30e924b899a901f38439211a950a7b0208f570.jpg" alt="1e30e924b899a901f38439211a950a7b0208f570.jpg" width="400" height="45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色谱及色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23.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更多液相色谱相关仪器信息点击查看/span/strong/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除了对出土特殊液体的成分分析之外,考古学家也应用液相色谱以及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技术对出土陶器碎片的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对古代酿酒的原料、工艺等进行研究。/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color: rgb(192, 80, 77) font-size: 20px "strong光谱技术解析璀璨艺术珍宝/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虽然很对分析方法在文物研究中都很需要,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分析技术难以做到无损取样,而鉴于文物珍贵不能破坏,因此在文物研究中有诸多限制。而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众多无损光谱技术被引入文保领域,从而可以获得文物产地来源、制造年代、工艺以及病害机理等众多信息。其中,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拉曼光谱法等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6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0656c92d-bf2c-4710-9ffc-5073dc6ebb2a.jpg" title="2019-05-23_140234.png" alt="2019-05-23_140234.png" width="450" height="26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list/sort/7.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更多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仪器信息点击查看/a/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例如在古绢本研究中,由于古代颜料主要以矿石颜料为主,通过XRF分析颜料的元素组成,就可以推断出绢画颜料的矿物类型,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绘画技术和工艺。拉曼光谱,用于文物彩绘分析也是目前文物研究界的方向之一。通过拉曼光谱,分析诸如珐琅器表面釉料、陶俑表面颜料等,通过不同时期颜料的类型不同,还可以反映当时制作工艺的变迁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交流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716c383-780a-4cf9-9674-404a42bacfef.jpg" title="2019-05-23_141017.png" alt="2019-05-23_141017.png" width="450" height="25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4.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size: 18px "strong更多拉曼光谱仪器信息点击查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除此之外,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文物的鉴定。例如在古玉的鉴定中,拉曼光谱可以鉴别出人为高温高湿形成的特征峰。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出文物是否有一些当时不存在的成分等方法侧面印证文物真伪。/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随着科技考古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仪器技术应用在文物考古研究当中。本文仅列举了部分应用案例,希望能为广大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浅显的信息。更多更详细的应用还需要大家进一步去深入了解。/ppbr//p
  • 中德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共建的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在京挂牌成立。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合作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表示,这一实验室的建立将会使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人类演化和科技考古研究的探索,这也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该联合实验室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实验与技术的共享平台,有效整合和利用相关单位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研究。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与协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现代人类起源、演化过程与机制、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重大课题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提高我国相关领域的实验条件、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昌燧介绍了联合实验室规划、研究方向和运行模式。他表示,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在短期内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0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类起源、演化及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 按照联合实验室的宗旨和学术方向,其实验与研究单元规划为:石器技术与功能分析、古代DNA分析、环境考古、同位素与古代食谱分析、古代残留物分析、动物考古等。随着学科的发展,将适度拓展研究领域、组建新的实验室单元。 按照合作协议,中德双方在资金、设备和材料方面作等同的投入与贡献。德方在古代DNA和同位素分析仪器设备方面提供实质性的支持。联合实验室挂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并与研究生院共同管理;实验室主任由三方代表轮流担任;成立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学术方向和运行过程提供建议与指导。 德国马普学会代表、著名分子遗传学家Svante Paabo介绍了古代DNA分析在尼安德特人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德中合作的计划与前景。挂牌仪式后,来自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院、古脊椎所、马普学会、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各领域专家分别作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
  • 助力三星堆考古-现代科技与“千年玉眼”神奇互动
    三星堆上新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几天,三星堆考古发现持续霸屏,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 … 在新发掘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几百件重要文物。从连续几天的考古挖掘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发掘与文物保全的科技水平已大大提升,尤其是分析检测方面,现代科学仪器的使用为还原出文物的历史信息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相当于为文保专家提供了另一双“眼睛”。3月23日,三星堆5号坑出土了一件椭圆形“玉眼”,时隔千年仍全身透白玉质完好。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那么这是块什么种类的玉呢?借此机会给大家讲下“玉眼”背后分析仪器的故事。用来鉴定这个“玉眼”的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待测物对红外光的特定吸收光谱信息,能更加准确的判断玉器的种类,是一种快速、无损伤的定性测试方法,在考古现场挖掘方面有特别的优势。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1 实验室检测玉器种类图2 透闪石玉的红外光谱图经过研究人员初步判断,这块玉可能为透闪石玉。透闪石玉的典型的红外峰是似“山”字形的1144cm-1、1091cm-1、1040cm-1、996cm-1、919cm-1、其为O-Si-O和Si-O-Si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及O-Si-O对称伸缩振动。下次看到“山”形峰会想到是透闪石玉吗?说起三星堆不得不提跟其文化有着“剪不断”渊源的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玉器最多的古遗址。我们有幸探寻了金沙遗址博物馆,跟其研究的玉器有过亲密接触。金沙遗址玉器经分析最主要的材质是透闪石型。这次的“玉眼”材质也是透闪石。是巧合,还是有某种联系哪?图3 金沙遗址玉器鉴定以下是在金沙博物馆内,考古专家用红外光谱鉴定一块蒲江出土的“透闪石玉”。图4 蒲江出土玉器鉴定看到这里,不要以为红外光谱只会鉴别“透闪石玉”。在考古工作中,红外光谱还可以鉴别其他珠宝玉石的种类,协助分析其他有机和无机成分等。图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不仅在考古中发挥作用,还是鉴别日常生活中的珠宝玉石的常用谱学方法,可以协助珠宝鉴定人员鉴别珠宝玉石的种属和真伪。直播平台带“证书”售价三万的辣绿“翡翠”,是逃不过红外光谱仪的“火眼金睛”的。PerkinElmer也于2020年最新推出了Spectrum 3™ 的珠宝玉石解决方案,可覆盖以下应用。表1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珠宝鉴别中的应用从三星堆考古需要多学科交叉,多领域配合,借助多种现代科学仪器,来更科学有序的开展研究工作来看,单一仪器已很难满足科学研究需求,珀金埃尔默可提供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光谱、色谱以及热分析等多种分析设备,为珠宝玉石研究提供全套化学分析解决方案,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详细了解。 如有其它领域的应用,也可以随时留言告诉我们!据悉,至今挖掘的三星堆遗址只是冰山一角,期待考古队能挖掘出更多的真相,也期待现代科学仪器能为考古工作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 从三星堆考古“露脸”仪器,看文物保护的“第二双眼睛”
    近日,“三星堆”考古发掘捷报频传,形状奇特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座双手合拢的顶尊铜人像,首次出土的整段象牙,0.12mm的超薄鸟型金器等等,都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从拉竹篱盖草棚,到如今的考古方舱,考古的科技水平大大提升,实现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全过程的紧密结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冲在央视采访中说道,文物的信息通过仪器的分析检测是可以还原出当时生活生产状况的,仪器就相当于文保人员的另一双“眼睛”,能够更大地还原出文物原来的历史信息。让我们一起走进距考古现场仅有几公里的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看文保人员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借助高科技的仪器对文物进行保护与修复的。土中寻丝 科技给了考古者第二双眼睛高频振荡仪 雷磁pH计在文物修复馆里,可以看到超景深显微镜,雷磁pH计,高频振荡仪,离心机,高光显微镜,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以及高光谱成像仪等科学仪器。工作人员使用基恩士品牌数码显微镜分析样品超景深显微镜不仅可以实现对样品高达1000倍的放大,同时在以微米为单位对样品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多张图片的拍摄与叠加后还可以形成样品的类三维影像,从而为文保人员观察样品提供更多角度。高光显微镜高光显微镜可以将检测样品放大到几百甚至上千倍,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人的眼睛,科技让人类得以看到历史的微光!工作人员使用高光谱成像仪检测土壤中物质分布高光谱成像仪可以直接为考古人员呈现出土壤中物质的分布情况。甚至文物保存在坑位中,高光谱成像仪这样的设备也可以实时获取一手资料,这就是多学科联动考古的力量。工作人员使用赛默飞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土壤成分文保人员需要对发掘地周围土壤属性及样品所含有的元素等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进行提取,从而判断文物上是否还附着着其他物质,这些信息的收集将直接影响日后文保方案的制定,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就成了快速检测物质成分的新帮手。PerkinElmer红外光谱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出玉器的种类,而通过某段特定的波长放大谱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玉器的类别,红外光谱也满足文物近似无损的分析要求。延伸阅读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中国拥有4000多家博物馆,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年代久远、保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其复杂程度让文物鉴定研究行业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挑战。现在文物研究领域都用到哪些仪器?有哪些新兴的、适合的分析手段?据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三星堆文物修复馆建立了专门的分析仪器室,并配备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这些仪器又起到了哪些作用呢,小编罗列了朱亚蓉副馆长提到的几种仪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扫描电镜扫描电镜具有取样量少和微区分析的特点,可以对文物样品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并对组成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点击此处可查看更多关于扫描电镜)中国国家博物馆曾采购扫描电镜,配备背散射电子探测器及二次电子探测器,能谱仪。可以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博物馆内收藏的一件清代官服的表面的金属箔片厚度及占比;通过能谱仪能够分析得到官服面料及补子位置所用到金属线的材质。科学仪器的精密探测使得文物修复工作得以更好的进行。赛默飞Quattro扫描电镜日本电子JSM-7200F扫描电镜中科科仪KYKY-EM6900LV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通常应用于晶体结构的分析。在文物分析中,是进行矿物组成分析有效的检测手段,一般用于分析文物原产地和制作工艺工作。(点击此处可查看更多关于X射线衍射仪)马尔文帕纳科 Empyrean X射线衍射仪岛津XRD-7000S/L型多晶衍射仪布鲁克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分析技术,由于它能够获得物质的分子信息而被应用于文物的鉴定分析中。拉曼光谱非常适合于易损和不允许取样的珍贵艺术品颜料的无损原位分析,可以检测出字画的真假,真迹的拉曼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还可以成功地对古陶器、古玉石的表面主要成分等进行测量。搭载了显微镜及CCD成像技术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青铜器多层锈蚀物的形貌观察及微区结构分析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完善了传统的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法在多层锈蚀物分析方面的不足。国内多家博物馆及考古中心等都购置了拉曼光谱仪展开了相关研究,比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等。据悉前文中的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在年初也采购了HORIBA XploRA PLUS拉曼光谱仪。(点击此处可查看更多关于激光拉曼光谱)HORIBA XploRA PLUS超快速拉曼成像光仪雷尼绍 inVia Reflex显微拉曼光谱仪必达泰克 BWS485 便携/手持式拉曼光谱仪赛默飞 DXR 3xi 显微拉曼光谱布鲁克 SENTERRA II 共聚焦拉曼显微光谱仪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引进了许多高精度的科学仪器用于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文中只列举了部分央视新闻中公布的厂商的仪器型号,若有不完全,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此外也欢迎各厂商与仪器信息网联系,共同搭建仪器平台。
  • HySpex 高光谱相机助力三星堆遗址考古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挖掘”最近在网上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也都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大展身手,帮助考古人员从各角度全方位地对祭祀区进行发掘研究。其中高光谱相机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而这次大展拳脚的高光谱相机正是爱博能代理的挪威知名高光谱相机品牌HySpex的经典系列SWIR-384高光谱相机。 考古科研人员运用HySpex 高光谱相机对文物进行光谱扫描成像分析(图片来自CCTV)HySpex 经典系列 SWIR-384高光谱相机 三星堆考古挖掘中使用的考古高光谱成像扫描系统采用电机驱动加软件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坑内文物的原位高光谱成像扫描 研制桁架式高光谱成像扫描装置,将SWIR-384高光谱成像仪与坑上考古专用桁架链接在一起,通过桁架移动加软件控制实现对坑内文物的原位高光谱成像扫描。截止目前,已成功获得包括金面具的5号坑全坑红外高光谱数据,包括坑方尊、跪坐顶尊人像,圆口尊等重要文物的3号坑全坑红外高光谱数据,4号坑全坑分层扫描高光谱数据,以及8号坑土壤断层红外高光谱成像数据,并得到初步的数据分析结果,下一步拟将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课题。 爱博能非常高兴我们代理的高光谱相机可以为三星堆考古做出贡献。事实上,这并不是HySpex高光谱相机第一次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过程中发光发热。笔者今天也趁机和大家分享一些HySpex高光谱相机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应用。一: 揭示隐藏的装饰 在工业染料被发明出来之前,画家们无法确定使用的颜料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很多文物,画作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褪去。画家对细节的追求以及高超的画技也因此无法让我们看到。依靠高分辨率高光谱相机,我们可以开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从而将画作的细节再次展现出来。对画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可以揭示更多隐藏的细节 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C2RMF)通过使用HySpex高光谱相机在400-1000nm波段范围对“Sainte Femme”这幅画作扫面成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揭示了瓶子上以及衣服上被时间隐藏掉的细节。此举可以有效地帮助修复人员对画作进行修复,重现画作真实的面貌。柜门上的镶嵌画,在不同的波长下成像 这里展示了一个柜门上的镶嵌画。各个波段的成像凸显了相对应的细节,可以有助于修复人员对其进行分析。欢迎大家点击下面的链接感受HySpex 高光谱相机带来的高质量高光谱图像。http://merovingio.c2rmf.cnrs.fr/iipimage/iipmooviewer-2.0/synchro_hyperspectral.htmlhttp://merovingio.c2rmf.cnrs.fr/iipimage/iipmooviewer-2.0/boulle.html二:对画作的探索研究(颜料辨别,打底,修复,对画作背面的分析等)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大家都不陌生,他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而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局部特写对比,左面是高光谱相机成像,右面是哈苏相机的拍摄结果 这里展示了HySpex经典系列中VNIR(400-1000nm)相机的成像和日常哈苏相机的成像对比。由于高光谱相机可以采集整个光谱,可以将颜色细微的不同也展现出来。因此高光谱相机也经常用在颜料的辨别上,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修复人员识别画家使用的颜料,从而让画作的修复更加“原汁原味”。 当我们欣赏《呐喊》时,我们是否有关注过天上橘色的云彩呢? 通过HySpex高光谱相机在近红外波段成像时,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用铅笔写的挪威语“Kan kun være malet af en gal mand!”“只有疯子才能画的出来!”挪威国家博物馆今年年初公布消息,证实了这行添笔是由蒙克本人在画作完成后补上的。 高光谱相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物艺术品,可以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去感受其原始的魅力。 Hyspex 高光谱相机通过其优异的高光谱成像性能可以为艺术品、考古分析进行 - 艺术品极其详细和客观的信息记录; - 归档有关特定对象的详细信息,以供日后验证; - 识别仿造的潜力; - 颜料的识别,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间接地识别画家 - 监控老化; - 检查、验证与保险申请(运输,盗窃,洪水,火灾)有关的质量损失或者老化损失; - 可以看到画作深处,揭示打底及素描; - 非侵入性和非破坏性测量; 上述案例中描述的应用可以通过HySpex经典系列VNIR-3000N以及SWIR-384高光谱相机实现。 事实上,高光谱相机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森林的机载、无人机遥感监测,植被探察,矿物勘探还是水果产线分选,鱼类分选,我们都可以看到高光谱的身影。爱博能会定期整理相关的应用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关注爱博能的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我们也非常欢迎大家联系我们获取高光谱相关的应用场景及应用信息。
  • 我国研制出首台考古“移动实验室”
    许多文物在发掘现场一面世就发生剧烈变化以至面目全非。如何减少失去珍贵信息的遗憾一直是考古学家们努力探寻的。我国研制出的首台可以在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探测与保护的车式“移动实验室”4日在西安亮相。  “移动实验室”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的结果。该研究经两年多,创新性地将信息采集、智能预探测、分析检测、现场提取,以及应急处置与保护等功能单元集成搭载在移动车上,实现了传统的实验室和保护修复室前置到考古发掘现场。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这项研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及时保护出土文物提供了技术可能,将大大提高我国考古探测和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能力。”  课题承担单位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苏伯明说,“移动实验室”不仅配备有智能控制、传感器、计算机、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还可以通过现场视频、温度、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  4日上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发掘现场,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的10位专家对“移动实验室”进行了现场验收。  在唐代围沟墓考古现场,科研人员利用实验车上搭载的考古机器人,预先进入古墓内部查看,并将数据传回地面分析,对遗迹、遗址、发掘现场的图像进行现场数据测量和处理,再制订更加科学的发掘预案。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认为,“移动实验室”为文物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将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体系建设,提高考古发掘现场的多学科合作和综合研究能力。
  • 拉曼在考古中应用:鉴别古物表面颜料的真实
    目前谈论的“科技考古”,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考古科技”,即在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中使用的一些科学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探地雷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航拍等;二是“学科考古”,如冶金考古、动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等,即利用考古出土资料进行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并以使用现代科学检测手段为特征,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及不同学科的深度交叉,越来越多的现代分析仪器加入到了“学科考古”的研究中去,如扫描仪透射电镜、高光谱分析仪、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仪、光谱分析仪等。拉曼光谱作为科技考古技术中的一名成员,能够从分子水平反应物质组成信息,其样品需求量少、无损、快速检测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古专家和学者的目光。作为一种较“新颖”的技术,拉曼光谱已在不同类型的考古制品中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包括:陶瓷、古代颜料、石质文物、金属器物、纺织品和植物纤维、树脂、蜡、有机残留、生物材料等。近日,我们围绕着古代艺术品上的颜料的识别与鉴定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利用科研级拉曼光谱设备(如下图所示),对古代艺术品上的颜料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相关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工作。利用科研级拉曼光谱设备(如下图所示),对古代艺术品上的颜料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相关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科研级拉曼光谱设备用于颜料检测使用的科研级532nm激光拉曼光谱设备的波长为可涵盖0~3500cm-1的散射光,检测光斑直径在μm级别,颜料用量小于1μg,无需前期制样即可直接进行快速检测,如下图所示。 样品图实验结果表明:532nm拉曼光谱设备成功检测到了古代艺术品上颜料的拉曼光谱(如下图),经鉴定其绿色颜料成分为石绿,本次实验耗样量极少,可达到科研级水平。颜料中石绿的拉曼光谱实验中检测到的石绿,也称孔雀石,因其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得名,在中国古代作为绿色颜料广泛应用,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多处使用孔雀石作为绿色颜料。利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古代艺术品的颜料等制作工艺是种有益的探索方式,丰富了制作工艺的研究方法,使制作工艺的分析更加全面,对于进一步发掘古代艺术品的绘画技法与艺术价值、修复史及后期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portman532光纤光谱仪532nm拉曼光谱系统搭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如海自主研发的科研级拉曼光谱设备可为科技考古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分析手段,非常适合对古代艺术品、及古墓葬壁画的颜料以及相关成分分析进行鉴别研究。 相信随着大家对拉曼光谱在考古中应用的认识,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将在全世界珍贵文物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中国首次将"移动实验室"搬进考古现场
    如何将传统的实验室和保护修复室搬到考古发掘现场,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出土文物?由浙江大学参与研发的中国国内首台考古车式"移动实验室"近日正式亮相。  有关专家称,这项成果可以在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探测与保护,将大大提高中国在考古探测和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能力。  作为中国首台功能全面的考古"移动实验室",这台实验车不仅配备有智能控制、传感器、计算机、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还可以通过现场视频、温度、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  这一成果出自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文物数字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小组主要承担了其中的"文物出土现场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和"考古移动实验室车载网络系统"的研发工作。  据浙江大学社科院负责人介绍,此次浙江大学研发的"文物出土现场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在文物出土现场快速建立环境实时监测装置,精确掌握文物所处环境信息,记录文物出土全过程中所有环境信息,从而为出土文物的应急保护、重要文物出土后的长期保存条件研究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而"车载网络系统"则被视为考古移动实验室的信息灵魂。它能够为重要文物出土现场视频信息、环境监测信息、文物分析提取信息等提供 实时保存、交换、共享的网络环境。  不久前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考古发掘唐代围沟墓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进行了一场现场实地探测和演示:利用实验车及其搭载的考古机器人预先进入古墓内部查看,并将数据传回地面分析,对遗迹、遗址、发掘现场的图像进行现场数据测量和处理。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得以根据考古现场的实际情况制订更为科学的发掘预案。  "移动实验室"的"睿智"和便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部门的10位评审专家的共同认可。考古学家认为,这项研究经两年多研制,创新性地将信息采集、智能预探测、分析检测、现场提取,以及应急处置与保护等功能单元集成搭载在移动运载工具上,为促进现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平台。  "这不仅有利于考古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对于重要文物出土后的保存条件的研究,也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说。
  • X 射线探伤技术在文物保及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一、X 射线探伤技术在文物考古中应用的原理X 射线探伤技术,是利用射线透过物体时,发生吸收和散射这一特性,通过测量材料中因缺陷存在影响射线的吸收来探测缺陷的一种技术。根据底片上有缺陷部位与无缺陷部位的黑度图像不一样,就可判断出缺陷的种类、数量、大小等,这就是射线照相探伤的原理,也称 X 射线照相技术。在考古学中运用 X 射线照相技术,就是利用 X 射线照相方法所具有不损坏器物的特性,而且,具有高穿透能力的电磁辐射 X 射线。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单一的利用数码照片,只能对器物表面及形的一些信息进行了解,锈层底部及器物的内部的信息无法知晓,X 射线照相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上讲,X 射线照相技术实际是一种“转换”技术,是把用肉眼直接观察不到的信息,变成“可识信息”,以反应物体内部的形貌特征,或者是物体内部结构特征。通过记录在 X 射线照片物体透视影像的丰富信息及其特征,来判断文物内部结构特征,或者相关的其他特征,如文物保存状况、前修复痕迹、相关其历史艺术信息,相关器物制作工艺特点等。现在,X 射线探伤技术已经成熟地应用于文物保护修复及古代技术研究中。运用此种设备进行文物相关研究比较广泛。X 射线是借助荧光屏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具有穿透和荧光两个作用。X 射线照相是借助各种摄影装置,利用 X 射线的吸收、穿透和感光等作用。将被检客体的影像记录在与 X 射线仪连接的电脑相应的程序中。传统光学成像方式与 X 射线平面成像有些差异,传统的光学成像,不管模拟成像或数字成像,均使用光学透镜,波长范围为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X 射线平面成像不用光学透镜成像。而是利用射线的直线传播,穿透物体,在物体背后放置 X 射线感光片将影像记录下来。X 射线平面成像与光学成像相比,除了不用镜头外,最主要的是记录的信息并不相同。二、X 射线照相技术在文物考古和绘图方面的应用实例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在修复文物前,用 X 光照相方法能反应文物保存现状,通过这种无损分析结合文物的保存状况更利于文物保护与研究1. 在文物考古方面的应用X 射线照片作为光源的一种照相方法,利用具有高穿透能力的电磁辐射 X 光,在不破坏“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内部形态进行探测来反应物体内部结构特征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不同材质的文物,由于非均质特征,各个部位对 X 射线能量的吸收明显不同。能够显示铁器表层的锈蚀深度,能够了解器物的内部形貌特征。 现代文物保护修复,不仅是把破碎的文物复原,把受自然力侵蚀的文物寿命延长,而是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一个重新“发掘”、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文物在锈蚀或损坏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对其修复保护操作前,没有详细的了解器物的现状,直接进行操作很可能对文物造成损伤甚至破坏,相关的历史和艺术信息将永远的消失,并且对文物研究也会有极大的影响,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下面结合铁牌饰、铁饰件、铁称砣数码相片与X 射线照片的对比图片,可以细致地了解器物纹样与图案。 图2 为铁牌饰的 X 射线照片,从片中看到的是一件非常生动的艺术品,没有任何损伤拼接痕迹,轮廓立体感强,人、马的轮廓线及人体五官和头部也非常清楚,马的线条也很清晰,马身上的饰物、缰绳、马鞍、弓弦、缨、鞦带等细微之处都清晰地呈现出来。马的五官、尾部、四蹄的外轮廓与真实马的形态相像,从马的尾巴及身体上的饰物上看去,动感很强。整体上看去好似一人悠闲地在马背上吹着音乐,而马听着美妙的乐声慢步行走,很陶醉的样子。铁饰件的数码片中,只能看到表面厚厚的锈层,锈层下的任何信息都显示不出来。这次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利用 X 射线照技术,详细的对器物进行了解,发现锈层下的有粗细不均线条组合成生动的图案,而且固定在铁饰件边缘的两个片状铁片及与铆钉相接的结构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个信息的解读对于保护研究方面与保护工作的操作方面以及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同时要求文物保护人员在进行保护工作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不小心就会伤及器物的花纹。所以在保护操作工作中,一边对照 X 射线图片,一边小心谨慎进行保护操作,结果器物花纹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同时也说明器物得到了成功的保护。秤砣虽锈迹斑斑,却保存尚好。器表 1 面刻有凹槽(图 5),另一面无任何纹饰。经 X 射线照相,想进一步对其进行了解。结果很遗憾,在 X 射线片上除有一些白点外(图 6),只能看到一块加工规整的铁块,没有显现出任何套接及修复痕迹,说明这件器物是一次成形的实心器物。在器物中心部位有若干大小不等的小圆点,我们认为此物应是在制作器物时产生的气泡而形成。器物表面刻的凹槽在 X 射线片中没有任何体现,我们也无法辨别记录的是什么文字,这种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器物太厚,器物上所刻文字的凹槽太浅所致。反而在数码片中,这种实心器物用数码片的效果反而要比 X 射线片好一些,表面信息虽然不是很清晰,还可以看到大致的轮廓。2. 在考古绘图中的应用出土文物是研究者对遗址的文化进行判定的重要依据。器物图是对器物进行平面展示的平台,绘图是编写考古报告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工作,也是进一步研究器物相关工艺的基础。目前的考古绘图,是完全使用手工测量,可直接测量的部分,在图中可以准确绘出其结构与大小,而一些无法测量的部位,尤其在绘器物的剖面图、内部结构及加工工艺和器物厚度是无法准确测量的,也只能估测,这样会影响考古报告的读者对器物内部结构的认知程度。X 射线平面成像是 X 射线穿透物体的影像信息的记录。由于 X 射线穿透能力强,光学成像射线无法穿透的物体,X 射线却可能穿透,获得其内部信息。通过 X 射线照片专业绘图员可以对文物的内部形貌及器物的原貌有更加细致的了解。在绘图时,用绘图工具测量、数码片、X 射线片三者相结合,能够完整地把器物的内、外部信息更全面地表现出来。如铁锁为圆柱形,锈蚀严重,有些锈层已经剥落(图 7),内部结构不详。从(图 8)X 射线照片中,能够清晰地了解铁锁的内部形貌。除铁锁两端外侧可看到的铁条贯通铁锁内部外,再无任何部件。铁条一侧弯曲,呈“U”形,且残断。则另一侧端部似花瓣形扁片。数码片对器物表面信息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在铁锁两侧各有一孔,一侧为圆形,另一侧则为月牙形,且二孔在一条直线上。通过铁锁使用两种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清晰地了解铁锁内、外部结构与构成,有助于绘图者对器物有更深一层、更细致的了解,提高了绘制器物线图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器物的内部结构能够绘得更准确。再如,帽顶,表面可以看到它的内部构成。先制成直径不等的空心半圆形范,并在范上刻好花纹,三个直径基本相同,另一个较前者稍大,其中两个小的半圆对扣成球体,而另一个小半圆与大者叠扣在一起,再用一根方形铁条通过顶点将其串在一起(图 9、图 10)。三、利用 X 射线照相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应注意的问题利用 X 射线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不能取代所有的方法,还要注意与其他方法的结合。1. 要对 X 光片进行整体判读从利于文物保护与研究的角度,在提取器物时,最好用整取的方法将器物内部任何遗物信息留存。在对器物进行清洗保护时,根据 X 射线片对器物的锈蚀物进行清理,这样就不会将器物本身破坏,也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器物的内部构成与结构形貌。2. 要与传统的数码技术相结合如前所述,进行文物保护,利用 X 射线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从(图 5、图 6)的秤砣来看,器物大致为柱状,受 X 射线穿透力的影响,在识别时纹样图案的效果极差。(图 8)的铁锁 X 射线照片也如此,除铁锁的内部存有一根铁条以外,无其他任何信息,也无法得知铁锁内部的具体结构。而数码相机照的照片,可以把器物表面的一些特征及信息反应出来。而两者相结合,第一有利于文物保护与制造工艺的研究;第二有利于文物保护操作工作的进行。所以个人认为,用 X 射线技术对文物进行研究时,应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方法相结合进行测试,具有互补的作用。获取更多、更大量的信息,减少丢失任何有价值信息的可能性,对文物考古的相关研究可提供更全面的内在信息。通过对以上三件器物 X 射线相片,可以看出,它们的效果完全不同。由于骑士牌饰为薄片状,相关的历史和艺术信息一览无余。而多年保护工作的实践,本人总结出一些经验。对器物进行保护工作前,一定要进行一些科学技术的测试,能够尽量多的留下一些信息。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对文物进行的保护都应在详细了解文物之后再进行操作。X射线探伤技术,具有无损的特征,这种特性非常适合在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应用,可以更全面地揭示与文物有关的历史信息,更生动地提供文物的制作工艺及技术,更详细地绘制器物的原图。
  • XRF在文物保护与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引 言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如精美的玉器、壁画、陶瓷、钱币、雕塑、青铜、玺印等文物和艺术品。研究文物和艺术品中矿物、颜料、釉质、纤维等成分对我们保护历史、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XRF在文物保护与考古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发展,众多无损光谱技术被引入文保领域,解决了由于文物珍贵不能破坏而导致文物研究中有诸多限制难题,从而可以通过分析获得文物产地来源、制造年代、工艺以及病害机理等众多信息。近些年来,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以其无损检测、分析速度快、测试准确可靠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地文物考古相关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一种分析方法。推荐产品TrueX手持式考古分析仪是浪声专为文保考古领域提供的智能化、便携化的分析仪器,它能够对各类艺术品或文物进行非破坏性分析,即时获得样品中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信息,进而为考古从业人员获取文物及艺术品的年代、产地、真伪、制作工艺以及如何进行文物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产品应用 文物的真伪鉴定文物断代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分析制作工艺的研究文物保护的研究与修复古环境、古地理、古生物的研究等应用场景展示所有古董造假中,古钱币其造假制作成本低,造假最为普遍,虽然现代仿钱币可以以假乱真,但成分却不尽相同,X射线荧光光谱图也是不同的,TrueX手持式考古分析仪可快速辨别其真伪。
  • 【HORIBA学术简讯】考古、材料、环境领域 | 2021年第21期
    “学术简讯”栏目旨在帮助光谱技术使用者时时掌握新发表的科学研究前沿资讯。我们将每周给您推送新增学术论文:包括但不限于主流期刊Nature index、ACS、RSC、Wiley、Elsevier等。帮助您了解全球范围用户使用 HORIBA 光谱技术的新动态,为您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激发学术灵感。如您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欢迎留言。本周我们推荐5篇前沿学术成果,针对考古、材料、环境领域,涉及拉曼、荧光技术。考古材料环境更多光学光谱文献,欢迎访问Wikispectra 文献库。
  •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270.00万元采购高光谱仪
    详细信息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9-21 招标文件: 附件1 项目概况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10月12日 14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N5101012022001032 项目名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700,000.00元 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 合同履行期限: 采购包1: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货物到达采购人现场,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交付与验收,采购双方可经商议后签订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采购包2: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货物到达采购人现场,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交付与验收,采购双方可经商议后签订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采购包2: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采购包1:无 采购包2: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采购包1: 投标人非投标产品(若是进口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 采购包2: 投标人非投标产品(若是进口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9月22日至2022年09月28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 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 方式:在线获取 售价:0元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14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 提交投标文件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开标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本项目采购过程中需要使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登录方式及地址: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www.ccgp-sichuan.gov.cn)首页供应商用户登录,供应商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系统操作。 (一)供应商应当自行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查看相应的系统操作指南,并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要求进行系统操作。在登录、使用采购一体化平台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供应商注册和信息完善,加入采购一体化平台供应商库。 (二)供应商应当使用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数字证书互认范围的数字证书及签章(以下简称“互认的证书及签章”)进行系统操作。供应商使用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登录采购一体化平台进行的一切操作和资料传递,以及加盖电子签章确认采购过程中制作、交换的电子数据,均属于供应商真实意思表示,由供应商对其系统操作行为和电子签章确认的事项承担法律责任。 已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供应商,校验互认的证书及签章有效性后,即可按照系统操作要求进行身份信息绑定、权限设置和系统操作;未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供应商,按要求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并校验有效性后,按照系统操作要求进行身份信息绑定、权限设置和系统操作。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办理与校验,可查看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 供应商应当加强互认的证书及签章日常校验和妥善保管,确保在参加采购活动期间互认的证书及签章能够正常使用;供应商应当严格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内部授权管理,防止非授权操作。 (三)供应商应当自行准备电子化采购所需的计算机终端、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承担因准备不足产生的不利后果。 (四)采购一体化平台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400服务电话:4001600900 CA及签章服务: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进行查询 一、备案编号:51010022210200009435[2022]02392;监督投诉单位:成都市财政局;监督投诉电话:028-61882648。二、本项目采购预算 270 万元;采购包 1 采购预算 203 万元;采购包 2 采购预算 67 万元。;本项目最高限价 270 万元;采购包 1 最高限价 203 万元;采购包 2 最高限价 67 万元。三、温馨提示:按照《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18号)等国家和社区相关要求,请前来我公司的供应商注意我公司地区最新的疫情管控措施和要求,避免因健康码等原因无法现场提交相应资料的可能性。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 15 号 联系方式:王老师1598282197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四川联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联系方式:张女士028-6787377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女士 电话:028-67873777 四川联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2022年09月21日 相关附件: 采购需求-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 (1).pdf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高光谱仪 开标时间:2022-10-12 14:00 预算金额:270.00万元 采购单位: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四川联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9-21 招标文件: 附件1 项目概况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10月12日 14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N5101012022001032 项目名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700,000.00元 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附件 合同履行期限: 采购包1: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货物到达采购人现场,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交付与验收,采购双方可经商议后签订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采购包2: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货物到达采购人现场,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交付与验收,采购双方可经商议后签订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采购包1: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采购包2: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采购包1:无 采购包2: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采购包1: 投标人非投标产品(若是进口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 采购包2: 投标人非投标产品(若是进口产品)制造厂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的授权,或具有授权权限的代理商对投标产品的授权(且需提供该代理商具有有效授权权限的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需能显示产品制造厂家对投标产品授权链条的完整性)。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09月22日至2022年09月28日,每天上午00: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23:59:59(北京时间) 途径: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招标文件 方式:在线获取 售价:0元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14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 提交投标文件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开标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本项目采购过程中需要使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登录方式及地址: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www.ccgp-sichuan.gov.cn)首页供应商用户登录,供应商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系统操作。 (一)供应商应当自行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查看相应的系统操作指南,并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要求进行系统操作。在登录、使用采购一体化平台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供应商注册和信息完善,加入采购一体化平台供应商库。 (二)供应商应当使用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数字证书互认范围的数字证书及签章(以下简称“互认的证书及签章”)进行系统操作。供应商使用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登录采购一体化平台进行的一切操作和资料传递,以及加盖电子签章确认采购过程中制作、交换的电子数据,均属于供应商真实意思表示,由供应商对其系统操作行为和电子签章确认的事项承担法律责任。 已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供应商,校验互认的证书及签章有效性后,即可按照系统操作要求进行身份信息绑定、权限设置和系统操作;未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供应商,按要求办理互认的证书及签章并校验有效性后,按照系统操作要求进行身份信息绑定、权限设置和系统操作。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办理与校验,可查看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 供应商应当加强互认的证书及签章日常校验和妥善保管,确保在参加采购活动期间互认的证书及签章能够正常使用;供应商应当严格互认的证书及签章的内部授权管理,防止非授权操作。 (三)供应商应当自行准备电子化采购所需的计算机终端、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承担因准备不足产生的不利后果。 (四)采购一体化平台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400服务电话:4001600900 CA及签章服务: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进行查询 一、备案编号:51010022210200009435[2022]02392;监督投诉单位:成都市财政局;监督投诉电话:028-61882648。二、本项目采购预算 270 万元;采购包 1 采购预算 203 万元;采购包 2 采购预算 67 万元。;本项目最高限价 270 万元;采购包 1 最高限价 203 万元;采购包 2 最高限价 67 万元。三、温馨提示:按照《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18号)等国家和社区相关要求,请前来我公司的供应商注意我公司地区最新的疫情管控措施和要求,避免因健康码等原因无法现场提交相应资料的可能性。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 15 号 联系方式:王老师1598282197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四川联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N5区2015号 联系方式:张女士028-6787377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女士 电话:028-67873777 四川联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2022年09月21日 相关附件: 采购需求-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采购项目 (1).pdf
  • 光谱技术检测颜料——用科技手段让考古材料“说话”
    就在全国两会前夕,国家文物局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通报,在位于河北的下马碑遗址,考古科研人员根据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分析,确认一处富集赤铁矿的染色区,部分赤铁矿石表面发现摩擦痕迹,推测为颜料加工遗存。此次发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加工颜料遗存。专家指出,研究团队要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用科技手段让考古材料“说话”。科技考古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科技考古就是以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为指引,聚焦考古学研究的问题,应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介绍到,科技考古包括数字考古、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人骨考古等12个领域,已成为提升中国考古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不过,科技考古的普及率还不高,研究程度参差不齐,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在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1702处考古发掘项目中,有1300余项为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这些项目中,由于要配合工期、时间紧、任务重、科技考古人员数量有限等因素,大部分未开展科技考古工作,通常采集人工遗迹和遗物信息就了事。科技考古的缺席,不仅造成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的不完整,还影响了后续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考古队伍建设 培养高层次人才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国家文物局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推动有条件的高校适当扩大考古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文物修复、考古技术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注重加强相关行业文物保护人才的联合培养,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袁靖表示,国内科技考古的队伍还在建设之中。各个研究领域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有些省属考古机构里,科技考古方面的人才还是空白。袁靖说:“中国科技考古队伍建设亟需大大加强,以适应当前考古学发展的需要。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把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小编说:在科学仪器行业的小编认为,科技考古需要“人才”和“科学仪器”的双重进步!高层次人才需要不断引进、培养,相关学科也需要不断建设,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导向,无论是从考古本身意义的推广和考古人才的待遇提升,都应有所作为。其实不光是考古人才,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应对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知,对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有所提升,可以心无旁骛地在研究领域“开疆拓土”。提升考古学研究水平,除了专业的人才外,科技考古不可或缺的就是科学仪器,是更加精密、准确的仪器,是更加方便、便携的仪器。考古工作中有一些是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的,但也有另外一些是需要实地完成的,还有一些是未出土前就需要进行检测的,这些工作无法凭借经验或者肉眼观察得出结果,是一定需要到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来辅助完成的,科学仪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发现科学仪器的可用性,研发出适用于考古领域的科学仪器,都是考古学未来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对于国家愿意发展考古事业,即将扩大招生规模、新建相关职业教育专业等举措,仪器厂商应紧密关注,无论是现有考古科研单位对仪器的需求还是未来新建实验室的需求都将是不可估量的,不断研发适合考古领域的仪器应该是大有前景的。
  • 共享科技资源——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HORIBA携手拓展合作新篇章
    202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共享平台”。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研究员李青会、副研究员刘松、工程师袁仪梦与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濮玉梅女士及前沿应用开发中心总监沈婧博士等人共同出席了挂牌仪式并为“科技考古共享平台”揭幕。活动分为ASP参观和揭牌仪式两个环节,结束后双方团队参观科技考古中心实验室。在ASP,HORIBA应用专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文物科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案。如LabRAM Odyssey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配备了多种激发波长及附件,能解决文物样品易破坏、测试背景复杂和分辨率要求高等难题;可灵活移动的HE便携拉曼光谱仪能充分满足科技考古现场快速检测需求;XGT-9000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出色的高空间分辨率适合微小区域元素表征,其大样品仓设计也可实现超大样品的无损检测。Aqualog®同步吸收三维荧光光谱仪能够提取文物的三维荧光信息以追溯年代与产地 ;而UVISEL PLUS椭偏仪则为特殊膜厚测量带来了新思路。专家们的介绍让李青会老师团队对未来科技考古技术合作充满信心。△ ASP核心产品展示区中应用于文物科学研究的多款仪器李青会老师多年来一直使用光学和光谱技术进行文物研究,经过多年调研和实践应用,对文物的材质属性、制作工艺、产地溯源及其所体现的基于丝绸之路的中外文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李老师所在的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更是硅酸盐质文物领域,尤其是古代玻璃、玉器、陶瓷等研究的领军机构。这次与HORIBA合作共建科技考古共享平台,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一方面可以借助ASP的各类先进设备与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效多元的文物样品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针对文物样品的特殊需求,可以与HORIBA的技术专家团队共同探索前沿解决方案,为科技考古新方法的建立、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团队与 HORIBA 团队在“科技考古共享平台”合影留念随后,双方团队来到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为“科技考古共享平台”揭幕。李青会老师也为大家展示了经由科技考古中心分析检测的文物样品,其精美工艺与绚烂色泽让人赞叹不已;在了解了光学光谱技术如何揭示文物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历史及社会等多种价值后,大家都真切感受到高科技手段与考古学科的强大融合之力。△ 科技考古共享平台”揭牌仪式△ 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检测的文物样品早在2012年,李青会老师及其团队与HORIBA就因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及检测技术研究结缘,当时引进的 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为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此次“科技考古共享平台”的建立,是李老师团队与HORIBA的再次合作。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平台将成为科技考古领域的重要力量,进一步促进光学与光谱学技术在科技考古领域中的应用,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与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购置目前仍在使用的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
  • 考古学家、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先生逝世
    p  考古学家、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先生,于2017年7月29日中午逝世,享年八十一岁。/pp  彭金章,1937年11月出生,河北肃宁人,中共党员。彭金章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63年-1986年,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创办考古专业,任历史系副主任兼考古教研室主任。1986年调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曾任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后担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至今。/pp  彭金章先生具有田野考古发掘的领队资格,曾主持多项考古发掘,主要有: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重要遗迹和珍贵遗物,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主持莫高窟96窟等遗址发掘 主持甘肃省锁阳城址、骆驼城古墓群等发掘。/pp  科技考古是通过各种现代科学仪器分析手段,展现不同于地层学、类型学传统考古学的研究细节,从冶金学、工艺学、人类学、生物学、气候学、环境学、社会学等范畴来补充考古学论证。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仪器在考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  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就曾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合作,采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便携式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对敦煌莫高窟465窟东壁、北壁和南壁等多处的壁画颜料的化学成分和主要物相进行了原位、无损分析,成功识别出了朱砂、炭黑、铁红、铅红、石绿等多种矿物颜料。/pp  在考古研究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属于无损分析,主要是测定古物中的成分,从而达到各种分析目的,进而推断和判断当时的人类社会文化。/pp  X荧光光谱分析可以对固体,甚至液体、气体中元素做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对各材质的绝大多数文物如金属、合金、陶瓷、玻璃、玉石珠宝甚至书画、颜料、油画中的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做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学中主要应用在鉴定古物的年代、真伪、产地、制作工艺等方面。/pp  拉曼光谱仪能够反映分子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具有无损、快速检测的优点,在文物分析上已有广泛应用,像瓷器、宝玉石、字画、壁画、金属腐蚀物的分析。/pp  主要的拉曼光谱技术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共振拉曼光谱、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等,不同的拉曼光谱技术有各自的特点,在不同领域有着自身的优势,人们正尝试将多种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为科研工作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推动科学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pp  “考古学家的使命是让干涸的清泉在此汨汨流淌,让被遗忘的事情再次被记起,让已故去的人复生,让环绕着我们的历史之河再次流动......”/pp  彭金章先生便用自己的一生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p
  •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预算2500万采购碳十四加速器质谱系统
    p  日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碳十四加速器质谱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预算25,000,000.00元采购碳十四加速器质谱系统。/pp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显示:郑州地处中原腹心地区,是研究夏商文化和早期国家起源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关键区域,目前迫切需要厘清其年代框架的问题,而碳十四测年技术是目前解决考古学绝对年代的重要手段。/pp  随着考古材料的不算增加,可供测年样品的不断丰富,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逐渐明确,碳十四测年方法的不断进步,该项目建设实施条件充分、时机成熟。由于该系统目前国内尚没有满足我方精度要求的成型产品,碳十四加速质谱系统只能通过进口购置。/pp  详细内容如下:/pp  1、项目编号:郑财招标采购-2020-135/pp  2、项目名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碳十四加速器质谱系统采购项目/pp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pp  4、预算金额:25,000,000.00元/pp  最高限价:25000000元/pp  5、开标时间:2020年08月05日10时00分(北京时间)/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5"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firstRow"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序号/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包号/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包名称/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包预算(元)/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包最高限价(元)/p/td/trtr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1/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郑财招标采购-2020-135/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碳十四加速器质谱系统/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25000000/p/tdtdp style="text-align:center "25000000/p/td/tr/tbody/tablepbr//p
  • 科技考古 质谱鉴证丨周代古墓现东亚最早果酒
    导语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村发现一处古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该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认定这是西周到东周时期召氏家族的墓地。2022年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在《Microchemical Journal》期刊发表关于《中国中部北白鹅遗址酒类残留物的表征》的文章。该研究设计了一套GC-MS和HPLC-MS/MS分析疑似古酒残留的综合分析流程,并将其应用于中国中部北白鹅墓地(约公元前8世纪)出土铜壶内的液体和淤泥,研究认为北白鹅遗址出土的这批酒类遗存为非葡萄原料的果酒,这是目前东亚地区经过科学分析确认的最早果酒。研究成果快览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村对于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陌生,但对于考古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早在上世纪50~70年代,这里曾先后发现数十处遗址,这些遗址的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以及夏商周代。2020年4月1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垣曲北白鹅村的一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两周之际高等级墓葬九座,并初步认定该墓地为召氏家族太保匽中(燕仲)一支在东周王畿内的采邑公共墓地。其中M1、M2、M5等墓葬出土铜壶中含有液体或土样(图1),怀疑是古酒遗存。图1 山西垣曲白鹅墓地出土铜壶及其内部液体和淤泥遗存为确认铜壶内液体残留物的成分组成,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与山西考古院、岛津北京分析中心合作,对M1铜壶内液体残留物、器底土样和M2、M5铜壶器底土样进行取样研究。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测试流程,从液体样品、土样中提取有机残留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QP2020NX)检测到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挥发性有机物,并开发出一套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8045)快速、准确测试成分复杂的考古样品中多种有机酸的定量方法。图2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敬朴在岛津北京分析中心开展部分实验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北白鹅墓地铜壶内残留物科研人员从液体样品、土样中提取有机残留物,液体样品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出乙醇等成分。土样样品使用有机溶剂提取后,进行衍生化处理,采用GCMS仪器检测出有机酸、酯、醇酯、糖类等与酒直接相关的物质。图3 岛津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仪GCMS-QP2020 NX仪器及其特点图4 BBE-1顶空进样GC-MS分析的TIC谱图(峰2为乙酸乙酯;峰3为乙醇;峰5为乙酸)液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北白鹅墓地铜壶内有机酸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8045测定考古残留物中的7种有机酸的方法。将液体样品过滤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垣曲北白鹅墓地铜壶残留物中发现较多的酒石酸、丁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丁香酸的存在,证实残留物为果酒遗存。通过分析酒石酸的相对含量判断该遗存并非葡萄酒。图 5 岛津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LCMS-8045及其特点图6 标准样品(混标中酒石酸、丁香酸、苹果酸、琥珀酸、富马酸浓度均为500 ng/mL,乳酸,富马酸浓度为5000ng/mL)的MRM色谱图表1 古代样品、现代参考样品和古代对照样品中七种有机酸的含量专家心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杨益民教授指出,对古酒残留的鉴定需要对其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分析。现代质谱分析技术具有检测信息丰富与对复杂基质样品的高耐受性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分析如酒类残留物等有机质考古遗存样品。本研究使用了岛津的GCMS与LCMSMS对北白鹅墓出土的酒类遗存样品进行了检测,实现了对样品中醇类、酯类,特别是有机酸类物质的综合分析,为确认样品为果酒遗存提供了让人信服的证据,这将果酒在中国的历史提前约五百年,改变了过去酿酒史学界关于东亚缺乏果酒酿造传统的观点。参考文献Jingpu Li , Jiyun Yang , Jun Cao , Puheng Nan , Jie Gao , Danshu Shi , Bin Han , Yimin Yang *. Characterization of liquor remains in Beibaie site,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8th century BCE. Microchemical Journal.177(2022)107293.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便携式显微镜:工业检测、科研、考古的得力助手
    便携式显微镜之所以在工业检测、科研和考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克服了传统显微镜笨重、不易移动、操作繁琐等缺点。便携式显微镜设计紧凑,重量轻,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检测。便携式显微镜的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如下:一、表面检测在制造业中,产品的表面质量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便携式显微镜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表面的微观缺陷,如划痕、凹坑等。便携式自动对焦显微镜MSBTVTY检测喷漆划痕二、电子行业在电子行业中,对元器件的检测要求非常高。便携式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检测电路板、芯片等元器件的微观结构,确保其质量。同轴光金相显微镜检测晶圆示意图三、金属加工金属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无损检测。便携式显微镜可以通过观察金属的微观结构和质量,以及焊接点的连接质量等,检测其内部缺陷,提高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便携式显微镜MSA600S检测刀具划痕四、纺织行业纺织品的纤维结构和品质对其性能和外观至关重要。便携式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纺织品的纤维结构,检测其质量和均匀性。五、考古行业便携式显微镜是分析鉴定和保护文物工作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其小巧便携、价格便宜、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科研机构的科技考古实验室都配备了便携式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多用于观察纸张、织物、陶瓷、青铜器、石器等各类文物,也可以在考古现场对土壤等进行微观观察,是考古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便携式显微镜看古玩六、生命科学研究在细胞生物学和解剖学研究中,便携式显微镜有助于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和形态特征,以及病理变化等问题。在医学诊断中,它能够帮助医生对皮肤、黏膜等部位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诊断,例如用于鉴别癌细胞、真菌感染、精子计数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便携式显微镜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还将继续拓展,为科研和实际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13日在四川广汉举行。据了解,在科技赋能下,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成果丰硕。据介绍,考古工作者采用显微观察,在出土的20余件青铜器、象牙表面发现了纺织品赋存;发现4号坑灰烬层残存纺织物及丝线痕迹,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发现4号坑灰烬层中有蚕丝蛋白。考古工作者还初步确定了4号坑灰烬层包含物类型,运用显微观察、高光谱和微纳CT分析,初步判断4号坑灰烬层没有明显分层;4号坑灰烬层中发现了竹亚科、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少量碳化稻等植物,其中竹亚科占90%以上,该结果对研究四川盆地同时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工作者采用红外复烧测温方法得知4号坑灰烬层燃烧温度为400度左右;通过X射线探伤、CT扫描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3号坑出土小铜人像采用芯骨铸造工艺;发现玉管钻孔方式分为2类:对钻,单面钻;孔道加工分为2类:经过打磨,未经打磨。4号祭祀坑埋藏特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4号坑填土与生土、祭祀坑旁生土以及大棚外生土特征相近,均属河流成因产物;生土和填土母岩特征的一致性反映出提供沉积物来源的水系在源头区并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改道或更替。研究还表明4号坑底生土未遭受灼烧。从氨基酸残留含量和微生物活跃程度看,考古工作者发现各坑内有机物质存在严重降解,但仍然能检测到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脂肪酸分析说明祭祀坑存在明显指向动物脂肪的有机物证据。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结合商周时期祭祀特点,黄牛、野猪很可能被用作祭品。另外,分析结果显示各坑土壤混合物中普遍存在青铜器Cu、Sn、Pb元素的流失和象牙皮壳残渣。初步推测是祭祀区处在高湿度的埋藏环境,水作为溶剂,扩散了祭祀坑内的各种成分和遗存,包括有机物物质。为研究器物腐蚀机理提供一些依据。基于预防性保护的考古发掘现场应急保护体系,考古工作者通过自主设计并与相关单位共同研发,集成了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多功能考古发掘系统、应急保护平台、空气智慧调控系统、文物保护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环境与土遗址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等科技设施设备,为出土文物保护特别是有机质象牙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温湿度控制,效果明显。除此之外,正在进行的多学科研究工作包括象牙表面灼烧影响、玉器沁变分析、玉器玉料与微痕分析、金箔成分检测、青铜器金相分析、象牙古DNA分析等,成果陆续显现。
  • 非接触式分光光度仪在考古行业中色彩光泽颜色的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学者们早已认识到研究古代遗迹和遗物的重要性。文物是历史遗留的有文化价值的物品,包括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艺术品等。这些文物按其材料分为石器、玉器、陶器等多种类别。文物的颜色是其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文物颜色会随时间褪色,这种变化在文物出土后尤为明显。因此,将文物颜色数据化,即用数据记录和存档对考古研究至关重要。作为全球色彩测量和数据化分析的专家,爱色丽提供适用于考古行业文物颜色记录和研究的色彩解决方案。一、颜色表征及测量参数对于颜色的表述,目前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是CIEL*a*b*颜色表征系统。使用分光光度仪将颜色数据化,可以更为科学的表征文物的颜色特性。其中L*表示颜色的深浅坐标,a*代表红绿轴坐标,b*代表黄蓝轴坐标,分解成两维示意图如下。这样空间中任意一点的颜色可以用(L*a*b*)来表示。比如图中的R 点颜色就可以用(L1*,a1*,b1*)来表示,两个样品的颜色差异就可以用两点的坐标差来表示:ΔL* = L2* - L1*、Δa* = a2* - a1*、Δb* = b2* - b1*若ΔL*为正数,说明L2* L1*, L*越大颜色越浅,说明L2*样品偏浅;同理,若ΔL*为负数,说明L2*样品偏深。依次类推:1)若Δa*为正数,则样品偏红(不够绿);Δa*为负数,样品偏绿(不够红);2)若Δb*为正数,则样品偏黄(不够蓝);Δb*为负数,样品偏蓝(不够黄)。基于此种L*a*b*的颜色数据化方式,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文物在红绿黄蓝色相和深浅上的数据变化和差异,进而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二、适用于考古行业的分光光度仪1、VS3200非接触式分光光度仪VS3200是一款非接触式台式分光光度仪,是一种面向多种传统测量方法无法准确测量产品的解决方案。对于像文物类的通常需要避免进行物理接触的产品, VS3200可实现非接触式的实时测量。测量孔径从2mm到12mm可变,可以在电脑软件屏幕上实时预览测量样品的位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并能将测量位置拍照记录下来。VS3200在文物保护领域可用于壁画、陶器、瓷器、泥塑、木器、字画、纺织品等多种类型材料的颜色测量和数据分析。2、VS410非接触式在线分光光光度仪VS410为非接触式的在线检测分光光光度仪,工业强化设计,能防液防尘防污染,并可经受冲击和振动,除了常规的使用环境,也能够应用于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景。三、考古应用分析举例 举例1当文物刚刚出土时,能够第一时间准确记录出土文物的颜色,把颜色作为文物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能指标予以记录,使其成为数字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干年后即使文物实物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可以根据出土时准确测量和记录的CIE L*a*b*等颜色数据,用于文物修补,还原文物最初的颜色。唐代侍女佣(仿制品)例如我们可以准确记录和测量出唐代侍女佣(仿制品)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部位的颜色数据和光谱数据,如图所示:举例2可配合氙灯老化等模拟环境加速老化试验,对颜料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测量和评估,通过测量现有颜料在加速老化环境下的颜色数据,找到与需要修复的颜色最接近而且长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颜色修复材料,避免因修复给文物带来的新的破坏。举例3研究探讨温度、湿度等条件对文物颜色的影响,用颜色数据的变化来侦测和改善文物的保存条件。文物种类繁多,随着考古行业的发展,考古过程中遇到的亟需解决的颜色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物类型制定不同的技术实施方案。四、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开放
    1月3日电: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第一个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近日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开放。它的出现将是广大中、小学生探索远古生命、思考和谐自然的第二课堂。通过全面亲身体验、参与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是这个实验室的主要特色。  实验室面积约500平方米,由恐龙骨架展示区、化石挖掘体验区、时光隧道展示区、化石标本修复装架体验区、三维立体恐龙体验区以及多媒体软件系统互动区组成,为观众提供互动体验的科学平台。实验室最引人关注的是一条60多米长的“时间隧道”,它以生命演化为主题,以地质时间为线索,利用时光追索的方式,将观众带入到史前世界。在这里,通过全景图、复原图以及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图文展板、史前生物景观图及多媒体全方位的展示,使观众一下子置身于亿万年前,进而认识到几十亿年前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化的进程。  实验室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趣味性强、科技含量较高、信息丰富的化石考古探秘实验平台,让学生参与化石考古挖掘、修复、研究、装架、复原的全过程。并通过配套多媒体软件和课件、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探讨地质历史过程中古代生物的发生、发展、演化乃至灭绝之谜,结合气候变迁、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认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 拉曼光谱技术助力“首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科技考古
    p  必达泰克首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16年9月11-1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为促进和扩大青年玉器研究学者间沟通交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古代玉器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及内涵的深入发掘。必达泰克公司作为拉曼光谱独家赞助商将在现场展示全方位的科技考古解决方案。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331" title="01.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31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d418598a-7e0c-4db9-a62c-a4f7910483be.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strong必达泰克科技考古应用案例/strong/pp  拉曼光谱仪能够反映分子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具有无损、快速检测的优点,在文物分析上已有广泛应用,像瓷器、宝玉石、字画、壁画、金属腐蚀物的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300" title="02.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9272dd7c-e167-403f-88c0-da3422b55814.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 i-Raman® Plus是一款高性能的便携式的TE致冷的拉曼系统,致冷温度为-2℃,具备同类仪器中较高的信噪比和灵敏度,支持电池供电,且便于移动,非常适用于户外现场检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269" title="03.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69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7fe7304c-6ade-4514-8d34-e030b3ba9d0d.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 i-Raman Pro便携拉曼光谱仪检测敦煌壁画残片,L4-L5区域(菩萨像唇部)红色的拉曼光谱分析和匹配结果,显示红色颜料为朱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251" title="04.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251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f976852a-0ea7-4e3c-8a16-9b8f42b02315.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 Courtesy of M.J.Ayora Canada ADominguez Uniwersidad de jaen壁画颜料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369" title="05.pn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69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noimg/6ea4318e-8b38-4468-9825-09034661e5fa.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 图为i-Raman Plus测出的玉觹,玉棒形器,龙形玦和标准软玉的拉曼光谱。玉棒形器和龙形玦,和标准软玉的拉曼峰基本一致。但是玉觹除了676cm-1和224cm-1的峰与标准软玉一致之外,在长波数方向有很多信号显著的拉曼峰。初步分析,玉觹样品含有大量的杂质,长波数方向的拉曼峰为杂质峰。/pp/pp/pp/pp/pp/pp/pp/pp/pp/pp/ppbr//p
  • 山东大学打造考古实验教研体系将成立古代DNA实验室
    从山东大学获悉,在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111学科发展引智基地”项目建设的支持下,山东大学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将在已有的环境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动物考古实验室、陶器分析考古实验室、石器分析考古实验室之外成立古代DNA实验室,打造考古实验教研体系。   “实验室教研体系的建立是基于我们对当前考古学的多学科、跨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山东大学考古研究团队在中美合作开展的“日照两城镇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中意识到,运用自然科学分析方法,采用跨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是当代考古学研究对传统研究的重要突破。  “现代考古学从实验室里得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方辉认为,我国传统考古学研究受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制约,使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近30年来,国内考古学界一系列实验室相继建立,研究者将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从田野带进实验室,通过特殊的方法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再进行分析,得到了大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  探索古人类社会及其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这是继关注年代信息的传统考古学新的考古研究方向。方辉介绍说,通过用各种自然科学分析方法对考古遗址发现的信息进行解读,可以得到比年代更丰富的信息。  此外,方辉表示,保留在古代生物遗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资源,古代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中的成功运用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考古学研究领域。通过分析保存在古代遗骸中的DNA序列,可以直接揭示出古代群体中的遗传信息,在解决人类的起源与迁徒、动物的家养和驯化过程,及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等重大考古学问题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300.00万元采购超净工作台
    详细信息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CQS22C01660)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渝中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2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CQS22C01660)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2日 项目概况: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3年1月12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C01660 采购执行编号:TC229D138 项目名称: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服务要求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 3,000,000.00元 1 项 (1)供应商提供的考古发掘协作服务、文物调查勘探协作服务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所有的工作成果需科学规范、精确记录,满足采购人调查勘探报告和考古报告编制要求,著作权归采购人所有。(2)供应商人员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前提下须服从并配合采购人安排,所有工作应在采购人的统一指导安排下进行,如不服从或不及时响应采购人要求,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具体详见附件招标文件。 最高限价总计:3,0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应为中小微企业,并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或监狱企业证明文件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2月22日 至 2022年12月29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30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 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9日17:00(工作时间) 2.报名方式:在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内,投标人将招标文件购买费用汇至以下账户,并将招标文件汇款凭证(汇款时须注明采购执行编号:TC229D138)、《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加盖投标人公章)扫描后发送至huyuan@cntcitc.com.cn邮箱。购买招标文件的发票(电子发票),采购代理机构将发送至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时留存的邮箱中;投标人也可凭汇款凭证(原件或复印件)到重庆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座A栋5楼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换取发票。 户 名: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开户行:交通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行号:3016 5300 0834) 账 号:5001 2404 2018 0000 14170 3.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份(售后不退)。在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内购买了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其投标才被接收。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开始时间: 2023年1月12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3年1月12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3年1月12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 采购项目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按照《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采购经办人:陈老师 采购人电话:023-63524320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机构经办人:胡 元 、王兰兰 代理机构电话:023-68881331-9110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座A栋5楼)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老师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3524320 九、附件 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doc (上网稿)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招标文件.docx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超净工作台 开标时间:2023-01-12 10:00 预算金额:300.00万元 采购单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CQS22C01660)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渝中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2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CQS22C01660)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2日 项目概况: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3年1月12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C01660 采购执行编号:TC229D138 项目名称: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服务要求 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 3,000,000.00元 1 项 (1)供应商提供的考古发掘协作服务、文物调查勘探协作服务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所有的工作成果需科学规范、精确记录,满足采购人调查勘探报告和考古报告编制要求,著作权归采购人所有。(2)供应商人员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前提下须服从并配合采购人安排,所有工作应在采购人的统一指导安排下进行,如不服从或不及时响应采购人要求,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具体详见附件招标文件。 最高限价总计:3,0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投标人应为中小微企业,并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或监狱企业证明文件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2月22日 至 2022年12月29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2:0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30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 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9日17:00(工作时间) 2.报名方式:在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内,投标人将招标文件购买费用汇至以下账户,并将招标文件汇款凭证(汇款时须注明采购执行编号:TC229D138)、《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加盖投标人公章)扫描后发送至huyuan@cntcitc.com.cn邮箱。购买招标文件的发票(电子发票),采购代理机构将发送至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时留存的邮箱中;投标人也可凭汇款凭证(原件或复印件)到重庆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座A栋5楼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换取发票。 户 名: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开户行:交通银行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行号:3016 5300 0834) 账 号:5001 2404 2018 0000 14170 3.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份(售后不退)。在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内购买了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其投标才被接收。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开始时间: 2023年1月12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3年1月12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3年1月12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 采购项目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按照《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采购经办人:陈老师 采购人电话:023-63524320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机构经办人:胡 元 、王兰兰 代理机构电话:023-68881331-9110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53号5-1(双鱼座A栋5楼)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陈老师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3524320 九、附件 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doc (上网稿)2022年第二批基本建设田野考古项目技术服务招标文件.docx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死海古卷有隐形文字?考古学家用多光谱成像,发现2300年前短语
    1946年,几个牧羊人在死海北部的库姆兰洞穴,发现了一批被灰尘覆盖的纸卷。经过一些考古学家的辨认,这些纸卷有2300年历史,撰写于公元前3世纪,大多数纸卷上有古代希伯来文,从此之后,这批古代文献就被称为死海古卷。经过70多年研究,死海古卷的秘密不断被揭开,然而今年英国的一位考古学家,在空白的死海古卷上,又发现了一些隐形文字,似乎预示着过去的很多研究需要推倒重来。死海古卷实际上由900份手稿组成,被认为是古老的犹太教分支艾塞尼(Essenes)派学者撰写的,目前有一部分手稿收藏在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琼泰勒(Joan Taylor)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死海古卷时,用放大镜检查几片被当做白纸的手稿,然后她隐隐约约发现了一个希伯来字母“L”。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或者出现了幻觉,但后来她注意到羊皮纸上还有其他字母。她说:“通过放大镜,我以为我看见了一个褪色的小字母,希伯来语字母‘L’。”“坦率地说,由于这几片手稿本来都是空白的,所以我也认为我可能出现了幻觉。”“但是后来,我检查了好几片手稿,它们也带有看不清的字母。”“每个手稿碎片上只有几个字母,发现它们就像找拼图碎片一样。”后来,琼教授使用了一种称为多光谱成像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不同的波长来捕获难以看见的图像。经过电脑辨认,最终手稿上的文字显示了出来,其中包含可读的单词、字母和格子线。第一个能完全辨认的希伯来短语是“Shabbat”,意思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也就是星期日的意思。琼教授认为,这些褪色的文字,可能是旧约的一部分,破解它们或许可能帮助人们深化了解古代以色列和犹太人社会。自从死海古卷被发现以来,学者们就对其十分着迷,这些古老的羊皮纸包含希伯来圣经、犹太人的社会规则、犹太日历甚至天文观测记录。完好保存2300年的手稿,本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好奇心的文物,仿佛古人撰写的武功秘籍,人们对其记录的内容特别看重,期望它能够解开很多未解之谜。不过,以前破译的死海古卷,内容无外乎旧约,了无新意,此次琼教授发现的“隐形文字”,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这几片此前被忽视的死海古卷,文字为什么是隐形的?难道说仅仅是褪色了吗?这显然说不通,因为那么多古卷,为什么就它们褪色了?很多人认为,这是艾塞尼学者有意为之的手段。至于说当年这批学者为什么要隐去文字,恐怕他们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现代人想要破解其中的奥秘,只能等待考古学家的新发现了。你认为死海古卷隐去文字是为什么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