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系统性毒理学筛查

仪器信息网系统性毒理学筛查专题为您整合系统性毒理学筛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系统性毒理学筛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系统性毒理学筛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系统性毒理学筛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系统性毒理学筛查话题讨论。

系统性毒理学筛查相关的资讯

  • 瑞沃德公司参加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毒理学术大会
    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于11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毒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毒理学大会是中国毒理学领域最高层次的学术盛会,期间还举行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毒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与技术发展做大会报告。 瑞沃德公司为更好的展示公司产品,更直接的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当面沟通交流,参加了此次会议。展出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及代理的相关产品,其中包括小动物麻醉机,麻醉气体回收装置,小动物呼吸机,脑立体定位仪及配套产品,微量给药系统等。同时我公司代理F.S.T手术器械也将在此次会议上展出。 我们公司最新产品以更具优势的性价比吸引了大批研究人员的咨询。在会议中,我们很高兴见到了很多合作过的老客户,他们对我公司的新产品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对我们产品的改进给实验带来的便捷性给予了肯定。
  • 岛津倾情赞助第七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
    春末的杭州千岛湖美景如画、万种风情。由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办,中科院生态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ldquo 第七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四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rdquo ,以&ldquo 致力于理论方法创新,服务于风险评估实践&rdquo 为会议宗旨,在千岛湖隆重地拉开帷幕。岛津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独家赞助,这是岛津支持中国前沿研究工作,为提升中国学术水平和使新技术应用于更广泛领域等积极贡献的又一次行动。来自中科院生态中心的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和全国分析毒理和环境毒理的专家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分享毒理学各领域的课题研究成果,是我国毒理学发展前沿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一次毒理学专家的盛会。 会议由中科院生态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郑明辉研究员主持,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对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排除各种困难参加会议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参会的专家人数是历届最多的,且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很高,并期待在会议上的交流能更好促进学术的发展,同时对岛津公司的各项赞助表示由衷感谢,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王春霞研究员致辞,她肯定了毒理学在今年的进步,在分析毒理发展的较好的情况下,期望较弱的环境毒理能尽快发展起来。之后,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在讲话中希望本次会议尤其是年轻科学家在将来要负起更多的学术研究责任,更快成长,也对岛津公司对学会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会场传真 会议主要的学术报告环节,共安排了特邀报告和学术报告等共计25个,涵盖环境中的大气与土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材料机理和毒性以及有机金属形态分析等毒理学各领域,是中国环境毒理和分析毒理的研究前沿与动态。岛津公司董静工程师做了题为 &ldquo LCMS-IT-TOF质谱法快速筛查确证食品中农药残留&rdquo 的报告,介绍了仪器特点到农药碎裂机理,从而对农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整个报告思路清晰,推理缜密,对岛津的技术阐述的非常透彻,使专家更多了解岛津的新技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在大会举办过程中,与会专家与岛津人员还就岛津分析技术的诸多细节展开了深入交流,感觉到岛津技术在毒理分析上发挥出的独特作用。岛津公司北京分析中心董静工程师在大会上做报告 岛津公司特为此次大会举办晚宴,热情招待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晚宴上,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致辞,他为本届分析毒理学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特别强调岛津新技术的应用依赖专家的使用和评价,岛津在今年即将推出的串接质谱新产品将会更好地帮助专家在更广泛的领域做出贡献。得知岛津新质谱产品即将发布的消息,现场专家表示非常期待。 岛津公司吴彤彬部长(左)在大会晚宴上致辞 此外,岛津公司还独立承担了本次会议中令专家学者倍感兴趣的创新大赛和生态考察活动。吴彤彬部长与创新大赛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合影庆祝 美丽的千岛湖,留下与会专家欢乐的身影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慧荣和携毒理实验仪器参加2023年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由中国毒理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和珠海南医大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于2023年4月8日-11日在广东省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毒理学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线下全国大会,也是团结抗疫3年来全国毒理学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现场面对面交流盛会。大会紧紧围绕毒理科学前沿热点和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重大需求,邀请了多位毒理学界两院院士、杰出学者出席并作主题报告,众多一线青年科技踊跃报名参会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大会设置主旨报告主会场和7个专题分会场,20余个毒理学热点专题在大会期间作充分研讨。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金牌赞助厂商、呼吸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参加本次大会。我司展示了数十款毒理实验仪器,其中有大动物口鼻吸入暴露系统、小动物口鼻吸入暴露系统、气液式细胞暴露系统、全自动AMES仪、微核染色体畸变图像自动分析系统、新一代药用圆盘撞击器与呼吸模拟器、全自动QuECHERS实验仪、各类气溶胶发生器等。大会期间,科技委员会主席马璟老师等人到我司展位参观了我司展示的多款仪器,并对我司多年来在毒理实验仪器领域取得的突破表达了高度认可。此次参展的仪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老师前来参观了解。作为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我们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气溶胶与健康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以研发、生产世界一流毒理实验仪器为目标。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召开,欢迎对我司实验仪器感兴趣的各位老师来电咨询!
  • 赛默飞于ASMS推出液相色谱质谱平台一体化的毒理学解决方案
    第70届美国质谱年会(70th ASMS 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Allied Topics)于明尼苏达州(Minnesota)当地时间2022年6月5-9日(北京时间 2022年6月6-10日)举办,会议期间赛默飞为法医毒理学家、临床研究毒理学家、药物测试组织提供一体化液相色谱-质谱 (LC-MS) 毒理学解决方案,在这个新型毒品和非法毒品不断变化的时代贡献科技力量。赛默飞Tox Explorer Collection 在 Orbitrap Exploris 质谱仪平台上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使提供对识别复杂基质中的分析物特别需要的超高分辨率质谱仪的访问,从而提高了实验室生产效率并提高了毒理学分析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这种毒理学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 LC 保留时间的标准化方法,使用户能够快速启动并运行方案使用了全面的高分辨率精确质量 (HRAM) 谱库,该谱库已扩展到 1700 多种化合物,使毒理学科学家能够筛选和量化各种具有不同疏水性和极性的化合物。该谱图库还包括 212 个芬太尼类似物,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芬太尼 HRAM 库。该解决方案配备完整的软件、服务和支持,以维持实验室生产效率。赛默飞Tox Explorer 系列的特点包括:1.Vanquish Flex 二元 UPLC 系统上具有保留时间的 LC 方法使实验室能够快速启动和运行。2.Accucore 苯基己基色谱柱能够在没有高反压的情况下对多种分析物进行高分辨率分离。3.Orbitrap Exploris 120 质谱仪提供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HRAM 特异性和极性切换,可实现快速、准确和可报告的结果。4.化合物数据库和 HRAM 谱库为用户提供了中包含的 1700 多种滥用药物、新型精神活性物质 (NPS)、处方药等的分析获得的高分辨率质谱信息。5.TraceFinder 5.1 软件是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的单一软件解决方案,可在一个软件包中进行化合物的筛选、定量和鉴定。6.可定制性:可以轻松添加或修改库;可以创建带有或不带有保留时间的子库,以提高灵活性。7.提供了针对不同基质的样品制备指南,以便在注入 LC-MS 仪器之前清除基质干扰。8.回顾性分析提供了重新处理以前以非目标方式收集的数据的能力。赛默飞世尔分析科学和生命科学质谱高级总监 Bradley Hart 表示:“每年非法药物使用的增加和新合成药物的发现对毒理学界在法医学、临床研究和运动反兴奋剂方面提出了挑战。 “Tox Explorer Collection 的此次扩展提供了一体化 LC-MS 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轻松应对这些复杂性,通过从样品采集到报告生成的综合方案去解决复杂的分析挑战。”LGC ASSURE 技术总监 Simon Hudson 表示:“我们已经为新型精神活性物质 (NPS)、滥用药物和基于赛默飞Orbitrap Q Exactive 质谱仪的药物开发了一个内部广泛覆盖的‘开放’筛选,这使我们能够成功地为法医们提供了10 年的毒理学服务。在 Exploris 120 质谱仪上使用 Tox Explorer Collection 从多个方面显着增强了这项筛查服务。数据库中的其他分析物提供了更高的覆盖范围,有助于识别各种验尸官案件中的独特化合物。此外,Exploris系列的质谱仪更高的扫描速度允许复杂的采集工作流程,包括在单次分析中进行极性切换和目标数据依赖。总体而言,用于 Orbitrap Exploris 120 质谱仪 的 Tox Explorer 系列为法医毒理学提供了强大的解决方案。”
  • 科研创新从研制仪器开始——走进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p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地球上有多少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这个问题无法精准回答,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已注册登记的化学物质超过1.6亿种,其中被大量生产和使用的约有10万种。/span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美国化学会的徽标上写着一句名言:化学为了生活。化学品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理论上说,化学品只要生产出来就可能被使用,从而进入环境,也就有可能进入生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告诉《中国科学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这10万种化学品中,虽然科学家已经锁定了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真凶”,但仍有大量“嫌疑犯”逍遥法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现更多隐匿在环境中、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巨大的新型污染物。“在我们实验室的布局中,始终把解决有毒有害化学品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放在首位。”江桂斌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开创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先河/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和北极,除了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动物还面临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威胁。201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POPs在北极熊体内的浓度高得吓人,幼熊因为吃了受污染的母奶,中毒风险更是成倍增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POPs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常规环境污染物,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江桂斌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POPs是一类毒性很强,在环境中难降解、可远距离传输,并随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累积、放大的污染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正是聚焦POP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相关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其环境过程,开发污染控制技术。其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初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分析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实验室。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1980年出版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成为我国现代环境监测方法的基础 1980年提出多氯联苯测试方法、1987年提出二恶英分析方法,开创我国POPs研究先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e3d25457-368d-4ad3-81e9-8d197f531eb3.jpg" title="2.jpg" alt="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ario J. Molina(中)来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二恶英作为一种强致癌性POPs,由于在环境中浓度低,监测难度极大。20年前,国内二恶英研究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精密仪器设备和超痕量分析经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要打破这一瓶颈,必须有真金白银的投入。2002年还在读博士的研究员张庆华清晰记得,当年生态环境中心举全中心之力,把全年400万元预算几乎全部投入建设二恶英实验室。在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实验室成员“摸着石头过河”,一砖一瓦建起了二恶英实验室,为建设我国其他二恶英分析实验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培训的学员已成为行业中的技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02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环境分析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实验室成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2004年,经科技部批准,筹建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验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生态环境中心副主任杨敏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很好的科研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有经费支持自由探索性的创新研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迎来跨越式发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从发展态势看,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无疑给了实验室一次跨越式发展的良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自2003年起,实验室研究员江桂斌、郑明辉接连领衔有关POPs的3个“973”项目,在结题验收中均被评为优秀。通过15年扎实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发展了POPs检测技术与方法,摸清了典型POPs环境污染与人体暴露的特征,研发了从源头减少POPs排放的污控技术,为我国制定环境生态安全政策提供了科学支撑,引导了国内外相关研究。2013年,实验室POPs研究集体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为认识POPs的远距离迁移特性,实验室在被称为地球“三极”的南极、北极和珠峰地区开展了长期观测。2005年,张庆华参加了青藏高原科考,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前进营地取样 2009年,他和江桂斌一起参加了南极科考 2010年江桂斌踏上北极,开始了实验室涵盖“三极”的POPs研究。此后,实验室十几人次先后参加南、北极考察,获得许多宝贵的样本资源,并和西藏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联合实验室。/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122f623d-7f62-4cdb-a77d-ba17f8e526b2.jpg" title="1.jpg" alt="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青藏高原科考——珠峰合影 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成立16年间,中国经历了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和环保产业快速增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默默坚守着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实验室先后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部分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重大科技进展及标志性成果 成为国内软硬件条件最好的二恶英实验室,拥有5台高分辨色谱质谱联用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为“全球POPs监测计划示范实验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认为,实验室成功的秘诀在于牢牢抓住“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聚焦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研究,同时随着研究深度的积累和广度的增加,不断将研究的基础性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目标的硬实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杨敏亦表示:“更好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肩负起来的重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二恶英控制方面,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的痕量二恶英减排难度极大。郑明辉团队独辟蹊径,发明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阻滞技术,应用于垃圾焚烧厂后,使二恶英排放量低于国际最严排放标准。该成果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90px height: 4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8e794a4-27f4-4387-ad21-966a8c70c95b.jpg" title="4.jpg" alt="4.jpg" width="290" height="4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采集并探测PM2.5中来自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的有害颗粒物组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发现,虽然工业化活动大大降低,但大气污染有时依旧严重。研究员刘倩告诉《中国科学报》,这说明现有常规技术不能满足PM2.5精准溯源的需求。在雾霾溯源方面,他所在的团队研究发现硅同位素指纹可以作为追溯PM2.5一次源的指示物,进而揭示燃煤是北京今年冬春季雾霾加重的重要原因,为PM2.5溯源提供了新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新型污染物筛选方面,研究员阮挺告诉记者,目前只有部分污染物被列入国家监管范围,要扩大这一名单,必须加大技术投入。经过十多年积累,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为高通量新型污染物的识别和复合毒性效应等研究提供了全新平台。依据此平台,已识别了100余种具有潜在健康危害的新型污染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扎实科研基础支撑国家履约谈判/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瑞士日内瓦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国际会议之都”。自2006年起,《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代表团技术专家郑明辉每年都要数次往返日内瓦,参加履约相关会议。但他完全无暇领略迷人的风景。因为,履约谈判每一场都是“硬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d754941-76de-416d-9346-8c279e13ba8d.jpg" title="7.jpg" alt="7.jp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2019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大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有一次会议开到凌晨5点,睡眼蒙眬的会议主席发现参会者全都趴在桌上睡着了,不得不宣布休会。”郑明辉回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履约相关国际技术标准编制不仅有科学技术问题,还有政治和策略的考量,而缔约方大会更是国际环境外交的激烈交锋。“代表经常为国际履约行动规划吵得不可开交,很多平时关系很好的外国专家谈完也‘六亲不认’了。”郑明辉笑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斯德哥尔摩公约作为著名国际环境公约,针对的正是POPs。为了用科学论据最大限度支持全球履约、维护国家利益,实验室成员江桂斌、郑明辉、王亚韡已60余次参加履约相关会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履约技术支持是系统工程,实验室平台和资源使得国内不同学科科学家能够形成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合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2c779de9-2522-43ac-999a-b62a906e2395.jpg" title="3.jpg" alt="3.jpg" width="600" height="3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郑明辉2017年参加全球POPs监测协调委员会会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前方谈判,后方支援。谈判桌上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背后,是基础研究的深厚积累。例如,在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POPs名单的全氟烷基化合物及短链氯化石蜡研究方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论文总被引频次都排名全球第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相关研究不仅支持了履约谈判,也为国家环境建设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实验室建立了二恶英排放清单调查方法学,多种排放因子被公约标准工具包引用 参加制定的《全球POPs监测导则》在全球监测计划中反映了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需求 筛查出我国二恶英十大重点排放源和四大优先控制污染源 提出的我国二恶英排放清单收录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实施计划》,成为我国制定二恶英污染防控对策的依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凝心聚力 和谐奋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几年,人才争夺呈“白热化”,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但仍然凝聚了一批“想干事、干大事”的科研骨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倩看来,实验室能给年轻人创造上升通道和团结向上、凝心聚力的科研文化,提供使其快速成长的资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82px height: 4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9ddeff2-6182-4780-a575-eccc1c7d7d52.jpg" title="5.jpg" alt="5.jpg" width="282" height="4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稳定同位素分馏技术探索水体中银纳米颗粒转化行为strong/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刘倩本人就曾经历过研究方向的变更。为了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他曾用3年时间和学生一起在科学迷雾中摸索,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终于在环境纳米同位素分馏方面获得令人振奋的新发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这就是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科研人员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创新。”刘倩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从1984年到生态环境中心读研究生至今,30多年的科研生涯除博士后和国外访学,几乎全部在此度过。2017年,他从生态环境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下,全身心投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做了几十年科研,江桂斌感慨,科学家最大的幸福在于能够从事自己所钟情的科研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努力塑造学术自由、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据悉,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出国后学成归国率很高,最近几年引进的人才大多是从实验室走出去的,杨敏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同实验室的文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如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研究员37人,其中“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这支队伍虽然规模不大,但高水平人才却很稳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江桂斌表示,实验室之所以能稳得住人才,得益于用事业发展吸引人才,促进青年科学家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为其提供平台,实现科研跨越与人生理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我们的优势是集中团队力量攻克科学难题,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提升实验室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江桂斌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科研创新从研制仪器开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5年回国后,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立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成立一个3D打印实验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当时,胡立刚计划开展单细胞分析研究,但商品化的质谱接口不能满足研究需求,也没有厂商能够提供商品化的专用接口,他冒出了自己打印接口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实验室主任江桂斌的全力支持。于是,胡立刚带着两三个学生一头扎了进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3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71f438a2-ade3-49a3-8375-0cf79373b9ec.jpg" title="6.jpg" alt="6.jpg" width="600" height="434"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3D打印技术制备质谱仪器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刚开始挺痛苦,基本上是外行,构型理论化设计和优化花了很长时间,其中涉及流体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材料加工等多种基础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胡立刚说。历经两年的摸索和攻坚破难,他们终于走通了全流程,购买3D打印机,轰轰烈烈干起了分析仪器器件3D打印的技术研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3D打印实验室,记者看见了打印出的成品。小孩拳头大小的零件看着不起眼,里面却暗藏玄机。接口内分布了打印精度达2微米的导流柱,能满足科研需求,而这正是常规机加工厂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8年,3D打印研发的单细胞质谱接口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没想到很快就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并于2019年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单细胞质谱分析是生命科学和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市场需求很旺盛。”胡立刚说,“国内材料合成是强项,精密加工却是短板,3D打印正好可以利用合成的强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重视科研仪器自主研发,先后研发了毛细管电泳单分子偏振成像检测仪、便携式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检测仪、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装置、色谱和原子荧光联用仪器等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分析仪器,部分仪器已产业化并推广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还创新性地提出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设想,这也是全球首台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bf7dfb45-d8d3-4049-a05e-c6e10add8469.jpg" title="8.jpg" alt="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平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05年,江桂斌首次提出成组毒理学概念,发明了高通量毒性筛选平台,201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在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融入了新的创新思维,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重新纳入系统研制的轨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该仪器结合微量复合污染物识别与毒性评价为一体的全新思路,在复杂体系效应导向的毒物筛查与识别新方法和基于信号通路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基础上,建立未知毒物筛选及复合毒性效应的技术通用平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有了它,我们对新型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甄别将如虎添翼。”江桂斌说。(陈欢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通过科技部论证,2007年正式通过验收。2010年和2015年在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毒理与健康效应。实验室围绕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的重大需求,针对PT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推动我国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发展、支撑国家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发挥了重要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实验室先后主持6项“973”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等,研究成果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验室发起的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国际研讨会系列国际会议,自2004年以来连续召开了16届,已成为PTS研究领域水平最高、国际同行积极承办的国际会议之一。/ppbr//p
  • 新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宣贯会举办
    p  为了配合新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颁布,促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实施,统一各级毒理学检验机构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日前在北京召开了新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宣贯会。食品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研究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检验方法与规程分委会(毒理工作组)委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人员、新版各项标准起草人以及全国26个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毒理工作相关技术人员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宣贯会,会议由食品评估中心毒理实验部贾旭东副主任主持。/pp  本次宣贯会对于促进新版食品毒理学国家标准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获得高质量毒理学数据提供技术标准基础。/pp /p
  • 视频回放|“药物毒理学研究”会议精彩放送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7月22日下午,仪器信息网举办“药物毒理学研究”网络会议,会议邀请到6位药物毒理学研究专家及技术专家进行精彩内容分享,共吸引50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医院等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报名参会。为方便更多从事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学习,现特将会议内容剪辑整理,点击strong报告题目/strong或strong报告图片/strong即可进入视频观看页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4.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1391a646-cac5-4f4f-9fd9-35650d91fa91.jpg" title="2.jpg" width="550" height="413" border="0" vspace="0" alt="2.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专家:张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题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4.html" target="_blank"《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化合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a/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根据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要求,综述了毒理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讲述了不同研发阶段毒理学的要求。早期新药发现阶段,主要关注药物的心脏、肝脏、神经系统的毒性以及药物靶点相关的毒性问题,为候选药的筛选提供安全性评价。在IND以及后期临床研发阶段,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的需要和给药方案设计适合支持临床研究以及上市的毒理学试验,包括不同给药时间的重复给药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评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6.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d07a6b38-13e5-47b5-9240-aaf264823173.jpg" title="3.jpg" width="550" height="413" border="0" vspace="0" alt="3.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专家:贺全仁(上海复宏汉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题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6.html" target="_blank"《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毒理学研究》/a/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根据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要求,综述了毒理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讲述了不同研发阶段毒理学的要求。早期新药发现阶段,主要关注药物的心脏、肝脏、神经系统的毒性以及药物靶点相关的毒性问题,为候选药的筛选提供安全性评价。在IND以及后期临床研发阶段,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的需要和给药方案设计适合支持临床研究以及上市的毒理学试验,包括不同给药时间的重复给药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评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2.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4401263-c861-4802-b455-443de02785bd.jpg" title="1-1.jpg" width="550" height="413" border="0" vspace="0" alt="1-1.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专家:张乐帅(苏州大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题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2.html" target="_blank"《肝细胞的3D培养与药物肝毒性早期评价的应用》/a/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试验失败和上市后药物撤市的主要原因。体外评价模型如人类肝细胞单层培养技术易,不适合长期重复给药的研究;而动物模型则与人类存在种属差异,不能充分预测药物对人体的慢性肝毒性。肝脏3D模型保留了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可用于长期肝毒性检测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本讲座将就肝脏3D模型的制备方法、制备用细胞、药物性肝损伤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就3D肝脏模型的商业化应用和市场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3.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e183a0c-73be-4d34-9fe3-c26d87e81418.jpg" title="4.jpg" width="550" height="413" border="0" vspace="0" alt="4.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专家:王园(德祥科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题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3.html" target="_blank"《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5.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ff2599e-36c0-4790-9bf0-a2b3f784255f.jpg" title="5.jpg" width="550" height="413" border="0" vspace="0" alt="5.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专家:徐雍羽(珀金埃尔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报告题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5.html" target="_blank"《LST制药前沿应用系列-高通量肝毒分析和研究》/a/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作为上市药物撤回的首要因素,肝毒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要和重要的检测内容。除了传统的小分子药外,当下火热的大分子药物也面临着来自于肝毒的挑战。在今天的报告中,我们围绕生命科学产品线,结合当下肝毒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从体外到体内水平向大家介绍珀金埃尔默整体解决方案和应用关注点。/p
  • 纳米毒理学家加入雾霾健康效应研究阵营
    10月13日,北京持续几天的雾霾刚刚散去。  此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作为纳米毒理学研究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和同事们最近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他们计划利用在纳米颗粒健康效应研究中所积累的经验,开展大气雾霾颗粒的健康效应研究。  这也是我国纳米毒理学家首次参与雾霾健康效应研究。  搞清机制迫在眉睫  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12年全球因为空气污染致死700万人,超过了恶性肿瘤的致死人数。然而,雾霾中到底哪些成分是导致健康损害的关键因素,细/超细颗粒物到底产生何种生物效应,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科学家。  以&ldquo 雾霾颗粒物的健康效应&rdquo 为主题的第504次香山科学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吸引了环境科学、纳米毒理学、分析科学、医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的科学家前来参会。  专家们发现,目前,不同粒径、不同来源的大气雾霾细/超细颗粒物,尤其是纳米尺度的超细颗粒的健康效应尚不明确,粒径、来源与健康效应相关性的研究也存在空白。  身为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的赵宇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ldquo 长期的流行病学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雾霾的健康危害已有定论,但对雾霾危害的机制和定量化研究还很少。&rdquo   大气环境学家也意识到,如果对雾霾颗粒物的健康危害缺乏深入的认识,容易造成雾霾防治的盲目性。因此,我国著名环境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呼吁:&ldquo 为了今后能制定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也迫在眉睫。&rdquo   借鉴纳米毒理学  唐孝炎经常到各地考察大气污染情况。&ldquo 每到一处,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健康问题。&rdquo 她说。  在大气雾霾中,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最大,这在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作为此次香山科学会议的执行主席,唐孝炎提出,在纳米科学领域,科学家们为了研究人造纳米颗粒的健康效应,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因此,环境科学家应与从事纳米颗粒、超细颗粒物研究的专家合作,共同解答科学难题。  近年来,科学家已在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上取得诸多进展。例如,我国学者发现,人体内存在的生物体膜泡结构可以介导纳米颗粒引起机体免疫活化,成为易感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转运体,被学术界称为&ldquo 特洛伊木马效应&rdquo 。进入血液的纳米颗粒会吸附血液蛋白分子形成&ldquo 蛋白冠&rdquo ,从而直接影响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吸收、转运和生物毒性等。  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陈春英向记者表示:&ldquo 纳米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已有知识,将促进对大气雾霾超细颗粒物健康效应作用机制的认识。&rdquo   在纳米毒理学的研究中,为了模拟研究人呼吸纳米颗粒后的健康效应,赵宇亮、陈春英等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立起一套计算机控制的动态呼吸暴露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研究呼吸暴露的实验系统之一。除了细胞暴露,这套装置还能向动物暴露舱和鼻吸入暴露单元发生纳米、亚微米和微米级的颗粒物,开展全身暴露和口鼻吸入暴露的定量实验研究。  如今,这套系统正用于大气雾霾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中,一系列呼吸暴露实验即将开展。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揭开雾霾健康危害的谜题。  更复杂的研究手段  不过,在纳米毒理学家看来,相对于人造纳米材料,大气雾霾中的超细(纳米级)颗粒物的组分更加复杂,结构更加复杂,尺寸更加复杂,还需要发展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  在此次香山科学会议上,科学家们经讨论提出了研究大气雾霾颗粒物健康效应的基本框架,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水平及模式生物系统的选择等方面。  一些高通量、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的兴起,也为开展雾霾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了&ldquo 利器&rdquo ,如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金属组学等新兴方法。此外,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和单细胞荧光成像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到纳米毒理学研究体系中,也为雾霾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超高分辨成像分析技术,能够实现三维观察、化学元素原位解析研究雾霾颗粒在单细胞内的行为。  纳米毒理学的研究者们期待与环境科学家一起,为阐明我国大气雾霾污染问题作出贡献。
  • ISO 发布纳米制品的毒理学测试报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它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对纳米制品进行毒理学测试。纳米技术被认为是在21 世纪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它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都很广阔,包括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高效能源的开发,更轻便、更强有力又便宜的材料的制造,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电子产品的生产以及更清洁、廉价的水的获取。该报告同时还特别提到了特殊纳米材料的作用,尤其是纳米粒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ISO 在这些领域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  ISO 发布技术报告ISO/TR 13014:2012,纳米技术—工程纳米材料理化特性毒理学评估指南,目的是在对纳米制品进行毒理学检测前,为健康专家及其他专业人士理解、计划、确定和处理纳米制品的相关理化特性提供协助。  制定ISO/TC 13014 标准的ISO 工作小组负责人Richard Pleus 博士认为,通过对纳米制品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不断了解,有利于减少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开发更为安全的替代产品。这份报告中涉及的已经完成的工作中在毒理学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会告诉科学家正在被检测的物质该是什么样子,成分是什么,它与周围环境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 生态环境中心“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专家对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研制”进行了项目验收。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文兴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江桂斌研究员的结题汇报和刘虎威教授代表现场测试组做的现场测试结果报告。与会专家对照审议了项目任务合同书、经费使用预决算报告、项目总结报告及相关技术文件,并就该设备的共享共用和功能拓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经验收专家组评议,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较高评价,认为该项目按照任务合同书规定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研制的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能够满足复杂环境样品中毒性因子鉴别和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的需要,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全自动的特点。该设备可快速排查新的环境污染物,还可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中药复合毒性的研究。
  • 必看!环境毒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全网首发(视频无回放)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a2e5e5d-590c-40ad-a90b-a0e808d0f4e4.jpg" title="图片.png" alt="图片.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一系列日趋复杂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已严重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作用机理,就需要运用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环境毒理学/span/strong相关知识。strong环境毒理学/strong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机理的学科,致力于识别、评价和控制化合物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在制订标准、法规和法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年来,对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纳米材料(NMs)、持久性有机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span/strong等的毒性毒理研究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物对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遗传效应、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兴奋效应现象/span/strong也成为环境毒理学研究热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为此,strong仪器信息网/strong特携手strong环境毒理学领域专家/strong将于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2020年7月17日/span/strong召开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环境毒理学相关研究技术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span/strong,共同探讨环境毒理学相关研究进展及应用。旨在为同行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促成项目合作。欢迎您报名参加!strong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80, 77) "(本次会议专家报告将不提供视频回放)/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会议日程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3f58e18-2606-49f7-8e66-24f205602418.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28.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28.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演讲嘉宾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616dfc8-6e9e-42b3-9c1d-2ad71a9e30f4.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40.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40.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80, 77) "本次会议专家报告将不提供视频回放,只能现场听会,想了解环境毒理学领域内专家的最新研究进展,千万不要错过本次网络直播会议,就赶快报名吧~/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lx20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lx2020//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参会名额有限,先报先得!/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10px height: 21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65ef99e-d4e3-40b2-adac-1cf4eae56800.jpg" title="毒理.png" alt="毒理.png" width="210" height="210"//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环境毒理学”交流群,了解更多会议信息及环境毒理学最新研究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1px height: 55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4d8b76a-777b-4e5e-b39e-cc4b7a026bed.jpg" title="毒理学群.png" alt="毒理学群.png" width="301" height="550"//ppbr//p
  • 第十届全国兽医药理学和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20日上午,由华中农大兽药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兽医药理学和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国内兄弟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320余名代表将围绕兽药药效学及作用机制、兽药残留耐药性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新兽药新剂型研制及应用等开展为期3天的交流研讨。  研讨会在华中农大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开幕式。华中农大动物医学院教授、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和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袁宗辉主持开幕式。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和毒理学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曾振灵教授,前任理事长冯琪辉教授、陈杖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熊远著,副校长周承早,湖北省畜牧局副局长张纪林研究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兽药中心药理专家Sonja Modric博士、微生物学家严思壮博士,湖北省兽药饲料检查所所长肖后军研究员,华中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毕丁仁教授、党委书记程国富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现场  全国兽医药理学和毒理学学会理事长曾振灵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陈焕春院士、湖北省畜牧局副局长张纪林先后致辞,华中农大副校长周承早致欢迎辞。  随着知名美国FDA专家Sonja Modric博士、严思壮博士就美国、欧洲兽医药理学现状、国内细菌耐药性现状、如何进行新兽药研发和评估及兽医药理学新进展进行专题报告,学术研讨正式开始,来自国内一流兽药学和毒理学专家将作近30场高水平主题报告。21日,研讨会将分兽医基础药理学与毒理学、兽医代谢动力学与残留、抗菌性及其耐药性、新兽药研发等4个会场进行分场报告。21日下午,大会将对优秀青年论文进行表彰颁奖。  全国兽医药理学和毒理学学术研讨会为国内兽医药理和毒理学界高水准专业会议,每3年一届。记者参观实验室
  • 岛津助力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暨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7年10月17日-21日在青岛黄岛成功举办。岛津作为独家仪器类厂商大力赞助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分会主办,由青岛农业大学承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学会领导理事、国内外专家有30位,来自全国兽医药理毒理相关单位参会者700余人。 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长袁宗辉为大会致辞,介绍了分会的历史发展和各界前辈所创造的成果,他表示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是全国兽医药理毒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发展我国该类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三十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指引下,分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在学术交流、科普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值行业发展机遇,要不忘分会初衷,不辱历史使命,不断取得新成绩、做出新贡献把分会越办越好。 随后会议日程进行了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揭牌活动。大会开幕式现场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长袁宗辉 先生30周年揭幕仪式岛津展台会议设有四个分会场,分别对于临床药理、耐药性、毒理药代与残留、兽药联盟及新药创制展开讨论,涵盖报告近两百余份。岛津分析中心郝红元博士在分会报告中发表了题为《技术引领科技质谱保驾护航-岛津兽残检测全面解决方案》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岛津三重四极杆产品对于在兽药检测中的优越性,LCMS-IT-TOF在对于研究检测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前处理,同时能拥有非常满意指数的回收率,有效针对基质效应的消除,最终高效地得到精确有效的数据结果。另外仪器可搭载的Online SFE/SFC在线前处理分离联用系统,是一种可统一前处理操作与分离,统一多种分离模式和的分析技术。在对于兽残检测方面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技术支持。岛津分析中心骆丹老师发表了题为《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尿液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报告,给出了针对在取样尿液中的兽药检测,岛津超高液相色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器联用的方法能够对较低浓度的样品进行有效的检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该方法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7以上,检测限在0.002-0.222ng/ml,加标回收率在89.6~116.9%之间。这种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势,可用于尿液中多种浓度的检测。岛津分析中心郝红元博士作报告分析中心骆丹老师做报告在此次大会的岛津之夜晚宴中,岛津公司分析测试市场部靳松经理为大会热情致辞,她提到岛津公司作为知名仪器厂商已成立140年,全国分公司14个,始终在以科学技术为各行各业做不懈的努力,能参与到畜牧兽医学会的团体当中深感荣幸,继而为畜牧兽医药理毒理研究提供一份科技力量。希望未来能够相互支持,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曲宝涵院长对和岛津的合作表示由衷欢迎,同时表达了对岛津品牌多年的信赖和认可。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靳松经理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慧荣和科技参加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暨换届选举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搭建遗传毒理学科研工作者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聚焦遗传毒理学学术研究前沿,展示遗传毒理学科学研究最新成果,促进多学科间的协作、沟通与交叉融合。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7月21-24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委会学术交流暨换届选举会议。本次会议紧密结合我国遗传毒理学学科发展、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以“聚焦遗传毒理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主题,推动生命科学和毒理学其他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会邀请了遗传学、肿瘤防治、表观遗传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知名专家对遗传毒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和技术以及如何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方面做广泛交流。张天宝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遗传毒理学研究与发展趋势》栾洋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关于遗传毒物马兜铃酸—从毒性机理研究到活性探索》张正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膀胱癌的环境表观遗传学毒性机制研究》农清清教授,广西医科大学,《微囊藻毒素暴露与基因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在肝细胞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宫丽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CMTM6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研究》千年播州,红色圣地,遗传毒理学学科专家,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积极参会,开展学术交流。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金牌赞助商对本次学术会议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会议期间,慧荣和公司展出了全自动AMES实验仪,该设备是一款依据AMES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标准流程开发的自动化实验仪器。可以将底层培养基分装、加样、移液、混匀、铺板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全自动化,实验过程中无需人工值守,可极大减少AMES实验初期繁复的人工操作,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精度。引来了众多专家和老师前来参观与咨询,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成果。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气溶胶和吸入毒理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单位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外观专利9项以及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 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2年获气溶胶科学仪器领域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2022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制造冠军企业”。作为行业龙头,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动力,着眼长远,踔厉奋发,聚焦气溶胶与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专精特新”优势,引领气溶胶与健康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海光助力“第四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
    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毒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计算毒理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为推动我国计算毒理学科发展,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7月21-23日在延安成功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健康”的“第四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海光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同与会人员展开交流讨论。  本次会议邀请到知名领域专家就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毒理学中的作用及其在环境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通过专场学术报告和展板交流,讨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我国计算毒理学科和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人工智能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在计算毒理学研究及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提供交流平台。报道现场大会现场江桂斌院士作报告全体合影  海光公司从事无机元素分析研究近30余年,对于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环境与生态学专业、饲料专业、食品专业以及工业专业中重金属痕量检测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海光公司推出的原子荧光系列仪器可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疾病控制、医药医疗、卫生防疫、农业、地矿、冶金、化妆品、土壤、城市给排水、教学研究等,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检测方案。  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是海光公司推出的AFS4.0时代高性能原子荧光光度计,该产品集40多项全新核心技术于一体,采用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高度自动化、免维护的人机交互设计,解决了传统原子荧光的痛点问题,在食品、环境、疾控、地质等领域样品检测中具备良好的性能。  小贴士:  中国毒理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Toxicology, CST)是中国毒理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始终坚持“大毒理”办会理念,吸纳了全国毒理学相关专业领域的机构和人员参加,已先后成立工业毒理、食品毒理、药物依赖性毒理、临床毒理、生化与分子毒理、饲料毒理、遗传毒理、免疫毒理、生殖毒理、环境与生态毒理、生物毒素毒理、分析毒理、兽医毒理、军事毒理、放射毒理、毒理学史、管理毒理、中毒与救治、毒理研究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等30个专业委员会,涵盖医学健康、食品毒理、工业毒理、生态毒理等众多专业领域,单位会员遍布毒理学相关科研院所、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创新企业等,是国内吸纳专业门类较多的学术团体之一。
  • 我国拟清理现有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方法标准
    国家卫生计生委8月1日就《特殊膳食类食品标准的清理建议》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根据国外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我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建议新制定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是《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28天经口喂养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公布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成立食品标准清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清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分为食品产品、理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方法、特殊膳食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规范8个工作组进行。  据了解,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方法标准清理专家组对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涉及的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进行整理和评估,依据《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以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考虑我国管理现状,借鉴或者采纳国际指南及方法,同时考虑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和需求,提出了现行标准清理结果和拟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目录。
  • 美国EPA公布对丙烯酰胺的危害和毒理学审查结果
    据2010年3月22日消息,美国环保署(EPA)公布了关于丙烯酰胺的最新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数据信息,包括与吸入物、口服、致癌性等有毒物质相关的最终风险评估审查。  需要注意的是,环保署公布的毒性物质丙烯酰胺的审查报告草案,是IRIS系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联邦机构和白宫也对此发表了评论。审查报告的副本及在此审查期间收到的评论意见也包含在内。  丙烯酰胺的毒理学审查草案为危险识别和接触丙烯酰胺引发的有关慢性反应提供了科学支持和理论依据。  丙烯酰胺是一种用于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生产中的化学物质。被用来净化水质、回收油料、土壤调节和作为稳定剂使用,同时也包括造纸、燃料承兑、纺织添加剂等其他用途。暴露在空气中的丙烯酰胺主要通过皮肤接触、粉尘等被人体吸入,也有可能通过饮用水吸入少量丙烯酰胺。  此外,毒理学审查草案表明,香烟烟雾(直接或间接吸收)是另外一种丙烯酰胺的暴露方式。在某些炸,烤,油炸及高温烹煮的食品中丙烯酰胺浓度也很高。  调查评估中还包括对于非癌症的慢性参考剂量(RfD)和慢性参考浓度(RfC)以及癌症风险的吸入单位和口腔系数。  一系列的审查评估已开始修订并决定参考同行及市民的意见。
  • 相约兰州-普立泰科参与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
    2018年8月9日-11日,在这个酷暑的季节,炎热的天气也没有挡住学术人交流学习的脚步。就在金城兰州,“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盛大召开。此次会议中心议题为“计算/预测毒理学:现状与展望”,旨在邀请知名领域专家就计算毒理学自身理论与方法学的发展及其在毒物鉴定和效应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进行专场学术报告和展板交流,促进我国计算毒理学科的健康发展,为计算毒理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技术及其在污染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供交流平台。为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进更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积极参加了这次技术交流会。 普立泰科总经理田莉娟女士与各位专家合影 在会上,普立泰科公司技术服务工程师郝开拓先生从全二维色谱技术的用途出发,详细的阐述了技术相关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解决方案。全二维气相技术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项新兴色谱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实验室老师的关注。 普立泰科郝开拓先生在会议上介绍全二维色谱技术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被誉为最高灵敏度、最高峰容量以及最高分辨率的分离手段,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认可。全球生产出第一套全二维气相色谱产品的美国ZOEX公司,拥有着最顶尖的全二维技术支持。全二维色谱是传统色谱技术的一大突破,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于复杂成份的分析大家经常感觉到一根色谱柱的峰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全二维色谱将两根不同极性,不同长度的色谱柱通过调制解调器串联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色谱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在石油化工、天然产物、环境化学等领域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质谱联用仪 全二维三维谱图普立泰科工作人员展台合影关于普立泰科: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代理、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安徽设有分支机构。早年取得美国J2Scientific公司样品前处理仪器中国地区总代理,将全自动前处理概念引入中国,并一直在样品前处理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此外,普立泰科自主研发的消解仪、全自动固相萃取、氮吹、二噁英处理系统、土壤干燥箱等产品,通过了ISO体系认证,目前有多条自主产品生产线。从2017年开始,普立泰科成为FLIR公司Griffin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商。
  • 珀金埃尔默ICP-MS全球产品团队访问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1月24日,珀金埃尔默公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全球产品经理Fadi Abou-Shakra博士一行访问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对珀金埃尔默团队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双方人员就合作意向和未来发展方向深入交流意见,确定了基本合作模式。双方将联合彼此优势资源共同开发环境检测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法,从而提升科技创新、实现合作共赢。从左至右:珀金埃尔默北区无机产品技术支持经理王娟,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珀金埃尔默ICP-MS全球产品经理Fadi Abou-Shakra博士,珀金埃尔默销售张文珀金埃尔默目前已放置1台最新型号的单颗粒/单细胞ICP-MS(SP/SC-ICP-MS)(NexION2000)作为展示设备,将与重点实验室共同建立具有更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质谱方法,开发单细胞质谱和纳米材料单颗粒的快速检测新方法。NexION2000 ICP-MS 目前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备珀金埃尔默公司多台设备,包括Opera phenix 高内涵、Spectrum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FMT1500活体荧光断层扫描系统等。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基于自动化高通量检测与细胞成像等技术平台,用于成组毒理学方面的深入合作,所开发的方法将通过双方渠道分享给更多环境检测、毒理分析和医学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人员与用户,促进本领域交叉学科的进步。最后,双方就未来合作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期望。Opera phenix 高内涵Spectrum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珀金埃尔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分析仪器生产制造商之一,在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不断为用户提供着业内领先的仪器、技术与服务,并长期专注于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科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四十三站: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07年正式通过验收,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下属实验室。实验室以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毒理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康跃惠副研究员(中)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实验室公共仪器平台负责人康跃惠副研究员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并介绍了实验室的概况。“江桂斌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郑明辉研究员、郭良宏研究员担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人,研究员18人,外籍科研人员2人。所有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人员总数的83%,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的占人员总数的60%以上 。”  实验室承担和完成了大量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和若干重要863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长江学者成就奖、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006年,实验室被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著名环境科学杂志ES&T的Asian Office挂靠实验室。  实验室配备了国际水平的化学、生物仪器设备平台和国内首个环境样品库,其中 “二恶英实验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示范实验室(Pilot Laboratory)”,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二恶英实验室的部分仪器  康跃惠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重点实验室仪器的相关情况:“实验室的仪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仪器平台的仪器,一部分是各个课题组的仪器。”  “公共仪器平台主要依靠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包括1个环境样本库、1个细胞操作间和多个仪器使用操作间,总面积面积达400多平方米。这里的仪器多为通用性仪器,其中生物分析仪器设备偏多 。”  “目前,公共仪器平台已经加入了首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实验室之外的人员如需使用相关仪器,可以在网上提前进行预约。 ”  公共仪器平台的部分仪器 公共仪器平台的部分样品前处理仪器  “为免去预约排队的麻烦以及节省实验时间,各课题组都自行购买了自己常用的分析仪器,其中以色谱、质谱居多。原则上,这些仪器是不对外开放的,当然课题组之间可以相互借用。除此之外,实验室还自行研发了一些仪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仪器课题组的部分仪器  通过康跃惠副研究员的介绍我们得知,实验室的仪器多为进口,只有少部分仪器为国产。“如果国产仪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我们就没有必要购买进口仪器了。现在,国产仪器的优点在于服务较好,仪器出问题可以很快得到维修,如果维修不好还可以调换。但如果国产仪器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者没有这方面的仪器,我们在购买时也只能选择国外品牌。”  实验室中的部分国产仪器  “由于实验室空间有限,目前仪器排列较为拥挤,不过,我们已经开始修建新的环境化学实验楼。新建的实验楼有8层,面积约6000平方米,到时会购置更多的仪器设备。”  附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et.rcees.ac.cn/
  •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靳洪涛、贺玖明团队成果:空间代谢组整合网络毒理学和质谱成像探究何首乌D组分肝毒性机制
    何首乌(PM)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且临床应用广泛,其肝毒性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其毒性物质和机制尚未阐明。前期研究发现PM 70%乙醇提取物中,D组分(95%EtOH洗脱,PM-D的肝毒性最高,然而PM-D的肝毒性机制尚不清楚。  2022年8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靳洪涛、贺玖明团队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spatially resolved metabolomics and network toxic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toxicity mechanisms of component D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提出系统整体的中药毒理研究策略,整合网络毒理学和空间质谱成像技术探究何首乌D组分肝毒性的潜在靶点及代谢机制,为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发现及中草药的相关组分药理毒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研究背景  前期基于斑马鱼胚胎模型对何首乌不同组分及单体成分进行肝毒性评估,发现何首乌D组分的急性毒性和肝毒性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并分离鉴定了PM-D中27个化学成分,主要包含蒽醌类、多酚类、蒽酮类、二蒽酮类等,进一步以斑马鱼胚胎模型的表型终点(肝脏大小、肝脏灰度值和卵黄囊面积)评价何首乌D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毒性,发现蒽醌和二蒽酮类与其他成分相比具有显著的肝毒性。前期的毒性筛选确定潜在毒性物质基础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肝毒性分子机制。  本研究首次整合了网络毒理学和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毒理机制研究,网络毒理学基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衡量复杂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为中药毒性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质谱成像技术衍生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可在保留空间位置信息的基础上揭示生物组织中代谢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代谢活动时空变化与组织病理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以何首乌D组分的肝毒性机制研究为例,两种方法的整合应用为中药药理毒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技术流程    研究结果  1、病理及生化指标  急性毒性实验中,14 d内所有剂量均未观察到小鼠死亡或异常毒性症状且大体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g/kg剂量反复给药7天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给药组肝细胞肿胀,肝窦轻度扩张,少量微肉芽肿,肝细胞轻度变性/坏死等改变,血清生化分析显示,血清AST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升高,ALT和ALP活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图1)。  图1 | PM-D给药后小鼠病理及生化指标变化  2、毒性物质的定量检测  PM-D中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和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3,989.820 μg/g和12,677.423 μg/g (图2)。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和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含量分别为1,847.708 μg/g和1,455.940 μg/g(图3)。    图2 | HPLC谱图  标准溶液(A)和样品溶液(B), 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1)和大黄素(2)    图3 | MS谱图  标准溶液(A)和样品溶液(B), 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1)和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2)。  3、网络毒理学分析  3.1PM-D肝毒性靶点和网络构建  经药物靶点预测和疾病靶点收集共获得了30个目标靶点网络构建结果显示mTOR、PIK3CA、AKT1、EGFR、ERBB2、ESR1、RPS6KB1、CTNNB1是核心的相关靶点(图4)。    图4 | 网络构建及靶点分析  (A)共同靶标集合  (B)药物-靶点-疾病网络  (C)PPI网络。  3.2 GO和KEGG富集结果分析  GO富集结果主要集中在生物过程中,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正调控、TOR信号、对外来生物刺激的响应、细胞对内源性刺激的反应、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MAPK级联调控、凋亡过程的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控等(图5A)。KEGG的富集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肝细胞癌、HIF-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图5B)。  图5 | GO富集分析(A)和KEGG富集分析(B)  3.3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部分核心毒性成分都能与靶点紧密结合,二蒽酮类化合物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Cis-emodin-emodin dianthrones),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Trans-emodin-emodin dianthrones),Polygonumnolide C4相较于其他成分结合能更低。 图6 | PM-D中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分析  (A)结合能热图分析 (B-D)结合构象可视化:  (B)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 mTOR   (C)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 EGFR   (D)Polygonumnolide C4- mTOR。  4.质谱成像分析  4.1高分辨、高覆盖、高灵敏的代谢物成像  质谱成像在单个像素点提取的代谢物峰可达数万种,覆盖了丰富的代谢物。作者发现两种含量较高的药物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酸相关代谢产物仅在药物组的肝脏中高度富集。内源性代谢物精氨酸和牛磺胆酸等分布具有区域特异性(图7)。  图7 |AFADESI-MSI可视化PM-D给药后代谢物变化 (A)负离子模式下平均质谱  (B-E)内外源性化合物的空间可视化:大黄素(B), 大黄酚(C),精氨酸(D),牛磺胆酸及牛磺去氧胆酸(E)。  4.2代谢轮廓分析及差异代谢物鉴定  差异代谢物经过MS/MS鉴定,并采用MassImager软件可视化其空间分布特征,代表性差异代谢物的质谱图像如图8所示, 可观察到精氨酸、鸟氨酸、脯氨酸、牛磺酸类和肉碱类代谢物显著上调,部分脂质类代谢物显著下调。  图8 | 代表性差异代谢物质谱成像图  4.3通路富集分析  基于通路富集的结果,构建了包括已鉴定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内的代谢网络,揭示了胆汁酸合成、嘌呤代谢、脂肪酸氧化、三羧酸(TCA)循环和脂质代谢等参与了PM-D致肝毒性过程的代谢变化(图9)。图9 | 代谢网络分析  研究讨论  本研究首次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PM-D中关键代谢物在肝脏中的分布并首次对PM中毒性成分二蒽酮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潜在毒性靶标为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研究及潜在肝毒性靶点发现奠定了新的基础。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进一步挖掘出何首乌D组分的肝毒性生物标志物,包括氨基酸、酰基肉碱、胆汁酸、脂类等。基因富集和代谢网络综合分析表明,何首乌D组分的毒性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AMPK通路等导致的胆汁酸代谢、能量循环、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的紊乱相关,该研究有望为临床诊断和监测何首乌肝毒性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并作为代谢适应和重编程的资源,以指导未来临床预后研究,为探索中药毒性机制提供新思路。
  • 农业部公布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名单
    近日,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及资质级别名单”,详情如下:  为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保证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经我部考核,批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等29个单位为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等6个单位符合农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要求。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资质有效期五年。特此公告。    附件1: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名单及资质级别序号单 位 名 称资质级别证书编号备注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A毒理-0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A毒理-002符合GLP要求3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A毒理-003符合GLP要求4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毒理-004 5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B毒理-005符合GLP要求6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毒理-006 7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省卫生检测中心)B毒理-007 8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评价中心A毒理-008 9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A毒理-009 10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C毒理-010符合GLP要求11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毒理-011 12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B毒理-012 13苏州西山中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B毒理-013符合GLP要求14南通通大化学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有限公司C毒理-014 15浙江长三角化学品安全评价有限公司B毒理-015其中第一部分试验符合GLP要求16浙江省医学科学院C毒理-016 17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毒理-017 18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毒理-018 19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B毒理-019 20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C毒理-020 2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C毒理-021 2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毒理-022 2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农药毒理研究中心A毒理-023 24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B毒理-024 25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A毒理-025 26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C毒理-026 27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析测试中心C毒理-027 28贵阳医学院毒性检测中心B毒理-028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毒理-029   附件2:  各资质级别可承担的试验项目一览表试 验 项 目资 质 级 别ABC第一部分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3.急性吸入毒性试验4.皮肤刺激性试验5.眼刺激性试验6.皮肤致敏性试验√√√第二部分7.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8.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9.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0.哺乳动物显性致死试验11.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3.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14.微生物农药致病性试验15.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16.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17.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三部分18.致畸试验19.两代繁殖试验20.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21.慢性毒性试验22.致癌试验23.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24.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 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 (第二轮通知)
    p  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将于2016年9月11 – 14日期间在杭州浙江三立开元名都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绍兴路538号)举行。会议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并由浙江大学药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承办。热忱欢迎毒理学、环境科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工作者积极参会。/pp一、大会主席br//pp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a3075338-3cd1-4cfd-861c-ace2c4595fe8.jpg" title="1.jpg"//pp彭双清 研究员/pp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pp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a59adc4d-38ce-4232-b393-79f6284999b0.jpg" title="2.jpg"//pp郝卫东 教授/pp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环境诱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pp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4cb216cf-1568-4fe5-8910-95dd3d83820d.jpg" title="3.jpg"//pp李波 研究员/pp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院长/pp二、会议日程安排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c7f12bc7-f291-4327-9b2d-c49838d8968e.jpg" title="4.png"//pp三、会议主要内容/pp  大会设主旨报告、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壁报交流及培训班。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将邀请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内外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做报告。专题报告主要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同时还将开展strong“青年优秀论文奖”/strong评选活动(1976年1月1日后出生的青年代表)。会议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会议设有strong同声传译/strong。会议征文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pp  strong主题I:毒理学替代法的建立与应用/strong/pp  ①毒理学新替代方法的构建 ②毒理学替代法的验证 ③毒理学替代法在化妆品、环境毒物和药物等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④毒理学替代法的管理认可进展。/pp  strong主题II:21世纪毒性测试(TT21C)与风险评估/strong/pp  21世纪毒性测试(TT21C)与风险评估:①化学物特征分析(QSAR模型等) ②毒性通路与描述 ③毒作用剂量-效应评估模型 ④体内-体外数据外推(PBPK模型等) ⑤ 21世纪风险评估(RISK21)。/pp strong 主题III:有害结局路径(AOP)的发展与管理应用/strong/pp  有害结局路径(AOP)的发展与管理应用:①毒作用模式(MOA)与AOP内涵 ② AOP的构建与评估(数据权重分析等) ③AOP项目研究与案例 ④ AOP在人体健康及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pp  strong主题IV:转化毒理学研究前沿/strong/pp  ①暴露科学及评估技术 ②毒物暴露与疾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③计算毒理学与毒性预测 ④毒性测试新模型(干细胞及微生理器官系统等与虚拟器官模型)。/pp  四、有害结局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pp  针对有害结局路径和风险评估有关问题,将分别举办两个培训班。会议培训班对参会代表均免费,并可提供国家继续教育学分。/pp  strong培训I. 健康风险评估:原理与案例分析(国际化学制造商协会承办)/strong/pp  ①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②危害识别 ③剂量-反应评定 ④暴露评估与风险表征 ⑤Risk21与未来风险评估简介。/pp  strong培训II. 有害结局结局路径(AOP)/strong/pp  ①AOP概念与指导原则解读 ②AOP的构建要点与程序示范 ③AOP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④AOP国际最新相关进展等/pp四、部分已确定大会报告/pp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6a37eb61-8fd9-4c40-bf46-be325711ea0a.jpg" title="5.png"//pp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e2ea5300-7fe2-4066-a2c4-871180edd124.jpg" title="6.p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419d01fb-cf75-46d9-9b41-3a58b7d1802f.jpg" title="7.p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22e5c804-1dbf-47a2-b216-141dab9b8339.jpg" title="8.p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f49aaedf-de4a-4c91-93e4-e842ecdc1bfb.jpg" title="9.png"//pp六、会议征稿及写作要求/pp  本次会议将面向国内外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研究或综述论文摘要,中文或英文均可。摘要限定1000字以内,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特别要注明责任作者的Email地址。中文研究论文摘要参照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共4项进行撰写。综述和英文论文摘要的具体格式不作要求。论文或摘要题目用四号加粗、其余用小四号,题目、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加粗,1.5倍行距、A4 版面。应使用规范的科学语言、准确、简练、流畅。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体。尽可能少用缩写词,不用图表。/pp七、会议注册及费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c5192530-49d3-475e-abcd-feafc973665d.jpg" title="10.png"//pp  注:学生代表指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注册时需出具有效学生证或单位相关证明。会议陪伴人员800元/人。现场缴费只收现金,不接受银行卡和公务卡。建议提前电汇,汇款时请在留言中备注“替代会议”和“发票抬头单位名称”。(发票将在会议注册时领取,如需要提前领取,请直接与中国毒理学会办公室杨杨老师联系,电话:010-66932387)。会议注册费主要用于租用会场、会务设施、同声传译及会议资料等。参会代表的差旅费和住宿等费用自理。/pp  中国毒理学会帐号信息:/pp  开户行名称: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永定路支行/pp  帐号:0200004909014450531/pp  户名:中国毒理学会/pp  12位银行识别代码:102100000499/pp八、重要日期/pp  2016年06月30日 投稿截止/pp  2016年08月15日 参会确认(网上注册、会务费支付、酒店预定)/pp  2016年09月11日 报到注册/pp九、会务联系/pp  联系人:苑晓燕(北京)、罗沛华(杭州)/pp  电话: 010-66948463(苑晓燕13693191616) 0571-88206915(罗沛华13819140900)/pp  传真:010-63866617/pp  邮件:tatt2015@163.com/pp  网址:请登录中国毒理学会网站a href="http://www.chntox.org" target="_self" title=""www.chntox.org/a,在会议专区选择相应会议进行注册、投稿和酒店预定,了解会议更多信息及最新动态。因9月份正值杭州旅游旺季且会议宾馆房间有限,请及时完成会议注册和酒店预订。/ppbr//p
  • 吉天公司受邀出席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
    日前,&ldquo 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暨全国中毒控制与医学救治论坛(2009)&rdquo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亚太地区20多个国家的三百余名专家列席会议。 会议议程共三天,中外毒理学家济济一堂,围绕毒理学发展现状和中毒突发事件救治等热门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吉天公司刘霁欣博士受邀在大会首日发言,就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血铅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形态分析表达精辟见解,并汇报吉天公司应用实验室在毒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独到之处,受到与会专家极大关注和肯定。
  • 海南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批准设立
    “海南省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验收,经省科技厅批准正式设立。  据悉,该实验室由海南医学院筹建二年多,以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为重点,集新药研发、科学研究为一体,开展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并着力于体制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实验室成立后将成为我省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相关研究的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省创新药物的研发,降低新药在临床上的风险性,确保上市创新药在临床使用剂量下安全有效,保证病人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16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区域会议
    为了促进治疗药物监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IATDMCT)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办的“2016 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区域会议”将于 2016 年 8 月16~17 日在广州召开。 岛津公司分析仪器及天平部积极参与并全程配合会议议程。岛津天平广东省总代理——广州仪通兴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等8项标准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等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拟自标准正式发布后6个月施行。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2年9月20日前将意见反馈表(附件9)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部。  传 真:010-67711813  电子信箱:foodsafetystandards@gmail.com  附件:1.《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2.《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3.《啮齿动物显性致死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4.《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修复非程序性DNA合成体外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5.《体外哺乳类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6.《体外哺乳类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7.《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8. 《毒物动力学试验》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rar  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卫生部办公厅  2012年7月23日
  •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揭牌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日前在甘肃中医学院揭牌。 该实验室2010年7月由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通过验收并列入我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中医方药现代药理研究与新药创制、中药药理毒理与新药开发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凝聚了中医、中药、药理和毒理学等多学科的人才,在中医药现代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拥有“当归平喘滴丸”的研制、甘肃产藏药绿绒蒿有效成分抗肝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等一批在研项目。实验室揭牌后,将在甘肃道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中药传统方药的现代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 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毒理学会捐赠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科研设备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其中传播途径增加“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为支援一线疾控和科研人员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气溶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治疗药物,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单位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向疾控系统和药物研发单位捐赠了总价值120万元的便携式生物气溶胶大流量采样器五台和肺部液体定量雾化器十套。该便携式生物气溶胶大流量采样器和肺部液体定量雾化器是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紧密合作联合研制,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一、 便携式生物气溶胶大流量采样器 五台针对疫情紧急攻关研发的产品,采样流量最大可达350L/min,采样介质为液体,采样效率高,病毒损伤小,产品重量轻,适合于各种环境空气中病毒采样,采集样本便于后续培养和PCR检测分析。二、 肺部液体定量雾化器 十套能够在动物气管内将液体样品直接精确定量雾化成气溶胶,可精确定量50微升液体样本,实现气溶胶呼吸道染毒,用于病毒气溶胶致病机制动物实验研究,也可用于吸入给药治疗途径的研究。三、 获赠单位中国毒理学会通过线上调研、咨询专家、与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讨论,决定向以下单位捐赠气溶胶研究相关科研设备。1、便携式生物气溶胶大流量采样器获赠名单:序号获赠单位名称获赠数量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1台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台3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1台4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前沿计量科学中心 1台2、肺部液体定量雾化器获赠名单:序号获赠单位名称获赠数量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1套 2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2套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套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套 5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套6益诺思生物技术(海门)有限公司 1套7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套8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套 愿疫情早日结束,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疾控系统和科研人员致敬! 中国毒理学会 2020年3月2日
  • 火锅香料有无毒 有望“快速筛查”
    华西都市报讯 日前,经省科技厅批准,“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川大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立。该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张立实教授任实验室主任,陈君石院士为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立实介绍,实验室成立后,将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上进行研究与应用,比如研究某种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实验室还将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技术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川大华西公卫副院长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裴晓方说,现阶段实验室还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名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筛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该课题将研究水产品、农产品和香料中化学污染物或产毒真菌的快速筛查,特别是针对四川人吃火锅喜食的各种香料。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