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器

仪器信息网细胞器专题为您整合细胞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细胞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细胞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细胞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细胞器话题讨论。

细胞器相关的资讯

  • 单个活细胞&细胞器操纵新突破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前所未有的全自动高精度单细胞操纵平台!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将原子力系统、显微成像系统、微流控系统、活细胞培养系统融为一体的单细胞显微操作平台,其核心技术——FluidFM技术采用了纳米级别中空探针,完美实现了单个细胞水平、fL级别超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细胞及细胞器的操作。是一套超温柔,纳米级,全自动的细胞操纵方案。这项技术将传统细胞显微操作实验无法触及领域的大门彻底打开,科学家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妙操纵。其主要功能包括单细胞提取、单细胞分离、活细胞细胞器移植、单细胞注射、单细胞力谱等。图1 FluidFM技术整机外观及原理示意图在活细胞中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1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最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独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图2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探针的显微图像及示意图2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最佳的两步走方案:第一步,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第二步,将提取的线粒体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该方案的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其优点是细胞器在细胞外停留的时间短(1分钟),并且通过FluidFM采样的线粒体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原生细胞质液中,完全避免了人工缓冲液的使用。保持了线粒体和细胞的纯度,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作者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图3)。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首次观察到融合事件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图3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时长00:07单个线粒体移植视频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活细胞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摘要: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 结果:1. 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为了检测FluidFM探针对单细胞细胞器采样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两种探针,分别是锥型探针(A=1.2 um2)和圆柱型探针(A=1.6 um2)(图1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探针都可以对线粒体及单个线粒体进行提取或大量抽提。作者对内质网(ER)和线粒体提取后的细胞活力进行了检测,发现细胞仍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95%)。为了进一步确保FluidFM提取方案在探针插入时不会破坏细胞质膜,作者使用荧光探针(mito-R-GECO1)监测细胞培养基中可能发生的Ca2+内流。实验显示,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后都没有Ca2+流入,表明细胞器提取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本研究还发现暴露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 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E)。进一步探究显示,施加FluidFM负压后,力诱导的形状转变沿线粒体小管在毫秒到秒的范围内传播了数十微米。形状转变沿这一方向均匀传播,而外层线粒体膜(OMM)保持了初的完整性。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结合线粒体牵引实验和线粒体定位的钙流实验,结果证明线粒体的串上珍珠表型的形状转变以及随后细胞质内的线粒体裂变是不依赖钙的。 图1:(A)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提取。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负压(-Δp)进行提取。(B) 通过调节孔径大小和流体作用力的适用范围,选择性地提取不同的细胞器成分。1行:用悬梁臂探针提取单细胞细胞器的示意图。2行:不同孔径的悬臂扫描电镜图。3行:FluidFM悬臂探针孔径与对应的流体力范围。(C)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注射。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正压(+Δp)进行将探针中的细胞器注射到受体细胞内。 图2:(A) FluidFM悬臂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具体尺寸参数是:L = 200 μm, W = 35 μm, H = 1 μm。Scale bar = 5 μm。(B)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的荧光显微镜图像。由于折射率不同,可以看到提取物和悬臂探针填充物之间的边界。Scale bar = 10 μm。(C) 是图(B)的示意图,提取物的体积是1170 fL。(D- F) 活细胞器提取的延时图像和提取后金字塔悬臂图像。黄框表示细胞内的悬臂的位置。(D) 对表达su9-BFP(线粒体)和Sec61-GFP (ER) 的U2OS细胞进行提取。箭头表示ER区域。使用孔径为0.5µm2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E)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单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F)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数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 2. 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方案:方案一、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而后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方案二、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回充入FluidFM探针,然后注射(图3A-D)。作者比较了两种方法,为了实现可视化的线粒体的转移,作者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中分别对线粒体进行了差异化标记 (图3E-F 供体细胞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线粒体su9-BFP)。当使用FluidFM直接将线粒体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时,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 41个移植细胞中有39个)。在注射纯化线粒体后,作者观察到46%的样本(19/41)发生了线粒体转移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移植的定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中移植的线粒体数量从3到15个线粒体每个细胞不等(图3H)。两种替代方案的不同成功率可以由线粒体分离获取的条件差异来解释。在评估线粒体提取方案时,作者观察到部分提取的线粒体外膜发生破裂。线粒体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内降解,细胞色素C释放可能导致细胞凋亡。虽然线粒体的细胞间移植降低了通量,但它的优点是细胞外时间短(1分钟),并且通过FluidFM采样的线粒体大限度地集中在原生细胞质液中,完全避免了人工缓冲液的使用。在提取和移植之前,作者通过在探针中填充不混溶的C8F18来确保提取液在提取过程中保持在孔径附近。因此,只有很小的体积(0.5 - 2pL)被注入到宿主细胞中(图3B)。除了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外,还标记了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这样就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在上述两种移植方案(移植和纯化后注射)中,宿主-线粒体网络的管状状态不会因注射过程而产生影响。此外,标记可以让作者可视化地监测线粒体地移植,观察线粒体地融合。 无论移植方法是细胞到细胞(图3I),还是注射纯化线粒体(图3J),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过程。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次观察到融合事件。如上所述,细胞间移植即方案一的效率高,并可以直接观察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命运。为了展示这一点,作者将标记好的线粒体(su9-mCherry)从HeLa细胞移植到差异标记的U2OS细胞(su9-BFP)中,这种细胞通常用于研究动态线粒体行为。高灵敏度相机可以用于追踪受体细胞内的单个线粒体(图3L)。作者观察到荧光线粒体基质标签在移植后23分钟的发生初始融合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两种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活细胞间移植。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二种方法是大量纯化线粒体并将其注射到受体细胞中。 注射速度相当快,但不可避免地损害线粒体和细胞功能。图3:(A) 方案一示意图(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通过FluidFM吸入法提取线粒体。 随后,将带有提取物的悬臂探针移至受体细胞插入并注入提取物。(B) 方案一预填充C8F18的FluidFM悬臂梁的图像,被移植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提取量~0.8 pL。Scale bar = 10 μm。(C) 方案二示意图(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使用标准线粒体纯化方案纯化的线粒体进行线粒体移植的方案。 将纯化的线粒体重悬在HEPES-2缓冲液中,直接填充到FluidFM探针中并对细胞进行注射。(D) 方案二由su9-mCherry标记的FluidFM悬臂充满线粒体的图像。Scale bar = 10 μm。(E) 通过方案一(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宿主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F) 通过方案二(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受体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G) 通过光学成像对两种方案注射的细胞进行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40个细胞。(H) 两种方案的线粒体的计数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22个细胞。(I) 方案一移植线粒体后,对移植线粒体(su9-mCherry)和宿主线粒体网络(su9-BFP)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进行成像,融合。Scale bar = 5μm。(J) 方案二注入纯化线粒体后移的融合状态,标记方案同(I)。Scale bar = 5 μm。(K) 移植线粒体发生降解,分裂成多个更小的荧光囊泡(su9-mCherry),荧光与标记的宿主细胞线粒体网络(su9-BFP)没有重叠。Scale bar=5 μm。 (L)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 讨论单细胞的操纵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不损害细胞活力的情况下从细胞中提取细胞器或将外源物质直接导入到细胞中。截止到目前,尽管单细胞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实现将细胞器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除了更大的卵母细胞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的核心,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线粒体含有自身的遗传成分(mtDNA),通常是严格垂直遗传给子细胞的。目前将线粒体地转移到细胞的手段有限,对于线粒体移植后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更是十分困难,这样我们就很难从机制上了解健康或疾病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后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 FluidFM OMNIUM参考文献[1].C. Gäbelein, Q. Feng, E. Sarajlic, T. Zambelli, O. Guillaume-Gentil, B. Kornmann & J. Vorholt.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 (2021). BioRxiv.
  • 技术线上论坛|6月8日《科学家首次实现单个活细胞中细胞器的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是如何做到的?》
    [报告简介] 单细胞的操纵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不损害细胞活力的情况下从细胞中提取细胞器或将外源物质直接导入到细胞中。截止到目前,尽管单细胞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实现将细胞器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除了更大的卵母细胞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是细胞中能量转换的核心,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线粒体含有自身的遗传成分(mtDNA),通常是严格垂直遗传给子细胞的。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十分困难,将线粒体地转移到细胞的手段有限,对于线粒体移植后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更是十分困难,这样我们就很难从机制上了解健康或疾病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后的生物学效应。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 本报告分为两部分:1. 来自ETH的Dr. Christoph G. Gäbelein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发现被移植线粒体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本次报告Dr. Christoph G. Gäbelein将对上述文章和数据进行详细分享。2. 2020年9月,国内套FluidFM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顺利安装并交付使用。期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仪器中心光学成像平台覃思颖老师和Quantum Design中国工程师胡西博士的帮助下,成功举办多场workshop,FluidFM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助力北大发表多篇paper。本次报告中,覃思颖老师将分享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技术的实验操作案例与运行维护经验。[直播入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FluidFM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群,届时会在微信群中实时更新直播入口,无需注册!扫码进群,即刻获取直播链接,无需注册![报告时间]06月08日 下午15:00-16:00 [主讲人介绍]Christoph G. Gäbelein,ETHChristoph是一名来自ETH的青年科学家,科研中他一直致力于将FluidFM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应用于更多的生命科学场景中。在过去两年间,他以一作或参与者的身份发表了FluidFM多篇文章:2022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2022 Injection into and extraction from single fungal cells.2021 Single cell engineering using fluidic force microscopy.2021 Genome-wide molecular recording using Live-seq.Christoph对于FluidFM技术的应用具备丰富而完善的经验,文章也是高产的,目前Christoph已经成为了FluidFM技术领域的专家。本次Webinar,Christoph将介绍他应用技术的新成果,并详细阐述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线粒体,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的技术细节。Christoph的座右铭是:Curiosity-driven young scientist interested in fundamental cell biology 覃思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仪器中心光学成像平台工程师。201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以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论文,博士后期间入选届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2019年加入北京大学生科院公共仪器中心,负责原子力显微镜、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仪器的技术支持与运行管理,在多尺度生物样品的原子力制样与成像力学检测、单细胞注射与分离等显微操作、生物荧光成像与图像处理分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为校内外100余课题组提供技术服务,辅助课题组在Nature、Cell、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本次报告将分享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技术的实验操作案例与运行维护经验。[应用简介]1. 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 为了检测FluidFM探针对单细胞细胞器采样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两种探针,分别是锥型探针(A=1.2 μm2)和圆柱型探针(A=1.6 μm2)(图1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探针都可以对单个线粒体及多个线粒体进行提取或大量抽提。图1:(A)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提取。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负压(-Δp)进行提取。(B) 通过调节孔径大小和流体作用力的适用范围,选择性地提取不同的细胞器成分。1行:用悬梁臂探针提取单细胞细胞器的示意图。2行:不同孔径的悬臂扫描电镜图。3行:FluidFM悬臂探针孔径与对应的流体力范围。(C)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注射。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正压(+Δp)进行将探针中的细胞器注射到受体细胞内。 对线粒体提取后的细胞活力进行了检测,发现细胞仍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95%)。为了进一步确保FluidFM提取方案在探针插入时不会破坏细胞质膜,作者使用荧光探针(mito-R-GECO1)监测细胞培养基中可能发生的Ca2+内流。实验显示,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后都没有Ca2+流入,表明细胞器提取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本研究还发现暴露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 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E)。进一步探究显示,施加FluidFM负压后,力诱导的形状转变沿线粒体小管在毫秒到秒的范围内传播了数十微米。形状转变沿这一方向均匀传播,而外层线粒体膜(OMM)保持了初的完整性。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结合线粒体牵引实验和线粒体定位的钙流实验,结果证明线粒体的串上珍珠表型的形状转变以及随后细胞质内的线粒体裂变是不依赖钙的。图2(A) FluidFM悬臂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具体尺寸参数是:L = 200 μm, W = 35 μm, H = 1 μm。Scale bar = 5 μm。(B)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的荧光显微镜图像。由于折射率不同,可以看到提取物和悬臂探针填充物之间的边界。Scale bar = 10 μm。(C) 是图(B)的示意图,提取物的体积是1170 fL。(D- F) 活细胞器提取的延时图像和提取后金字塔悬臂图像。黄框表示细胞内的悬臂的位置。(D) 对表达su9-BFP(线粒体)和Sec61-GFP (ER) 的U2OS细胞进行提取。箭头表示ER区域。使用孔径为0.5 µm2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E)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单个线粒体。使用1 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F)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数个线粒体。使用1 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 2. 将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 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方案:方案一、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而后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方案二、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回充入FluidFM探针,然后注射(图3A-D)。作者比较了两种方法,为了实现可视化的线粒体的转移,作者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中分别对线粒体进行了差异化标记 (图3E-F 供体细胞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线粒体su9-BFP)。当使用FluidFM直接将线粒体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时,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 41个移植细胞中有39个)。在注射纯化线粒体后,作者观察到46%的样本(19/41)发生了线粒体转移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移植的定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中移植的线粒体数量从3到15个线粒体每个细胞不等(图3H)。两种替代方案的不同成功率可以由线粒体分离获取的条件差异来解释。在评估线粒体提取方案时,作者观察到部分提取的线粒体外膜发生破裂。线粒体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内降解,细胞色素C释放可能导致细胞凋亡。 虽然线粒体的细胞间移植降低了通量,但它的优点是细胞外时间短(1分钟),并且通过FluidFM采样的线粒体大限度地集中在原生细胞质液中,完全避免了人工缓冲液的使用。在提取和移植之前,作者通过在探针中填充不混溶的C8F18来确保提取液在提取过程中保持在孔径附近。因此,只有很小的体积(0.5 - 2pL)被注入到宿主细胞中(图3B)。 除了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外,还标记了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这样就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在上述两种移植方案(移植和纯化后注射)中,宿主-线粒体网络的管状状态不会因注射过程而产生影响。此外,标记可以让作者可视化地监测线粒体地移植,观察线粒体地融合。 无论移植方法是细胞到细胞(图3I),还是注射纯化线粒体(图3J),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过程。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次观察到融合事件。 如上所述,细胞间移植即方案一的效率高,并可以直接观察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命运。为了展示这一点,作者将标记好的线粒体(su9-mCherry)从HeLa细胞移植到差异标记的U2OS细胞(su9-BFP)中,这种细胞通常用于研究动态线粒体行为。高灵敏度相机可以用于追踪受体细胞内的单个线粒体(图3L)。作者观察到荧光线粒体基质标签在移植后23分钟的发生初始融合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 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两种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活细胞间移植。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二种方法是大量纯化线粒体并将其注射到受体细胞中。 注射速度相当快,但不可避免地损害线粒体和细胞功能。图3(A) 方案一示意图(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通过FluidFM吸入法提取线粒体。 随后,将带有提取物的悬臂探针移至受体细胞插入并注入提取物。(B) 方案一预填充C8F18的FluidFM悬臂梁的图像,被移植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提取量~0.8 pL。Scale bar = 10 μm。(C) 方案二示意图(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使用标准线粒体纯化方案纯化的线粒体进行线粒体移植的方案。 将纯化的线粒体重悬在HEPES-2缓冲液中,直接填充到FluidFM探针中并对细胞进行注射。(D) 方案二由su9-mCherry标记的FluidFM悬臂充满线粒体的图像。Scale bar = 10 μm。(E) 通过方案一(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宿主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F) 通过方案二(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受体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G) 通过光学成像对两种方案注射的细胞进行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40个细胞。(H) 两种方案的线粒体的计数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22个细胞。(I) 方案一移植线粒体后,对移植线粒体(su9-mCherry)和宿主线粒体网络(su9-BFP)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进行成像,融合。Scale bar = 5μm。(J) 方案二注入纯化线粒体后移的融合状态,标记方案同(I)。Scale bar = 5 μm。(K) 移植线粒体发生降解,分裂成多个更小的荧光囊泡(su9-mCherry),荧光与标记的宿主细胞线粒体网络(su9-BFP)没有重叠。Scale bar=5 μm。 (L)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 讨论 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 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我国科学家利用聚集体调控探针实现多种细胞器动态超分辨成像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兆超团队发展了聚集体调控探针,解决了以往蛋白标签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应用中缺乏对多种细胞器通用性标记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  纳米尺度下细胞器与亚细胞器动态行为的监测与解析对于生命进程的解密至关重要。徐兆超团队前期针对溶酶体内酸性微环境设计合成了溶酶体自闪染料,并借助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MLM)实时监测了溶酶体运动并发现4种溶酶体间相互作用模式,针对脂滴内部高度疏水环境设计了缓冲脂滴探针,实现了脂滴的稳定超分辨成像并发现脂滴融合的新模式。该团队构建的SNAP蛋白标签探针还克服了传统线粒体探针易受电位波动而脱靶的问题,实现了对线粒体的稳定标记和动态超分辨成像。  然而,蛋白标签荧光探针依然面临细胞渗透性差的问题,特别是探针在细胞内局域分布使得单一探针难以具有对多种细胞器广谱性标记的性能。对此,该团队发展了具有“单体—二聚体—聚集体”多体系动态调控的SNAP蛋白标签探针BGAN-Aze,该探针在细胞外形成荧光淬灭的纳米聚集体而具有快速穿透细胞膜和在细胞内广泛分布的能力,在细胞内以单体的形式与目标蛋白共价连接,并伴随荧光的恢复,最终实现细胞内多种细胞器选择性荧光识别与细胞器亚结构的动态超分辨成像。  此外,研究发现BGAN-Aze为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可保持高度的细胞渗透性与生物相容性,能够实现纳米尺度下对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等多种细胞器亚结构的长时间追踪。  该探针基于遗传编码技术,实现了细胞内多种细胞器选择性荧光识别的广谱应用性,并且实现了细胞器亚结构的动态超分辨成像,进而揭示了多种未见报道的细胞器结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细胞器的功能提供工具。
  • 科学家发展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胞器互作高通量分析系统
    8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涛课题组、研究员胡俊杰课题组,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肖立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DeepContact: High throughput quantification of membrane contact site based 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ing的方法学(Tools)文章,针对二维电镜数据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胞器互作高通量统计分析方法——DeepContact。  近十几年来,细胞器互作位点(membrane contact site,MCS)得到生物学领域的关注。MCS是膜性细胞器之间形成的由蛋白复合体介导的动态物理相互作用,在信号转导、脂类运输、细胞器形态重构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因缺乏高效的MCS统计量化工具,细胞器互作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MCS荧光显微成像因过表达荧光指示系统而引发不可避免的人为干扰因素。电子显微镜可获取高分辨率细胞器全景图像,适于挖掘纳米尺度多种细胞器相互作用的定量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三维体电镜数据细胞器互作分析方法已然建立,但此类前沿方法对设备、机时、算力要求高,而生物样本多具有高异质性,三维体电镜难以满足统计相关性分析的样本量需求。基于手动分割的大样本量二维电镜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生物学功能相关性结论,但方法在耗费巨大人力的同时无法排除人为主观判断的影响。  DeepContact通过语义分割算法预测二维电镜图片中的不规则ER网络的整体特征,运用实例分割算法预测形状规则细胞器形态特征,可分割量化细胞器形态参数,并通过提取细胞器边缘信息进一步量化特定细胞器间距上的MCS比率信息;可进行无标记辅助的准确、灵活、直观、全面的可视化和统计量化结果输出,并可通过主动学习方法将新细胞器形态高效的扩展到细胞器预测模型中。DeepContact可满足细胞器互作与生物医学功能相关性分析的需求;具备高通量样本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内特异细胞类型分析能力,可扩展应用于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相关性研究与医学超微病理学研究。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电镜制样和数据收集工作得到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中心的帮助。
  • Nature | 内质网蛋白调控细胞器分布的分子机制
    胞内细胞器实时发生快速的结构和分布变化,这些改变受到细胞内部环境的调控,反过来作为调控手段去影响细胞内环境,进而执行复杂的细胞功能。细胞器分布的调节对细胞健康至关重要。细胞器通过motor和adaptor蛋白沿着微管双向移动,进而建立和维持其适当的分布和功能【1】。微管通过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去酪氨酸化和谷氨酰化)获得调节特异性,这些修饰共同构成了微管蛋白密码(tubulin code)的关键元素【2】。研究表明,tubulin code参与微管cargo选择以及细胞器定向运动【2】,但细胞如何破译这些tubulin code以选择性地调节细胞器定位尚不清楚。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一个由不同形态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在整个细胞质中混杂延伸,与其他细胞器形成丰富的接触。内质网形态失调与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密切相关。2021年12月15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Craig Blackstone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R proteins decipher the tubulin code to regulate organelle distribution的研究论文,阐释了内质网蛋白调控细胞器分布的具体机制。研究人员证明了三种膜结合的内质网蛋白优先与不同的微管群体相互作用:CLIMP63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结合核周多聚谷氨酰化微管,p180结合单谷氨酰化微管。这些内质网蛋白质的敲除或微管群的操纵和谷氨酰化状态改变均会导致内质网定位的显著变化,进而引起其他细胞器在胞内的重新分布。大多数关于ER shaping和细胞器接触的研究都集中在外周管状ER,而更致密的核周ER是如何形成和不对称分布的目前还不清楚。三种ER膜结合蛋白— CLIMP63,p180和KTN1—主要定位于核周ER,被认为是内质网片状形成(sheet-forming)蛋白【3】。作者首先探究了这三个蛋白在调控内质网形态和分布中的功能。如图1所示,在CLIMP63和KTN1单敲除细胞的外周ER中的致密基质或片状结构数量增加,该现象定义为“分散(dispersed)”表型;而p180敲除细胞中的ER则表现出一种相反的“聚集(clustered)”表型——其外周网络保持管状,但核周 ER 在核的一侧不对称地塌陷成较小的区域;CLIMP63-KTN1双敲导致更明显的“dispersed”ER,而CLIMP63-p180双敲细胞中的ER与野生型中的类似;值得注意的是,p180-KTN1双敲造成比p180单敲更多的ER聚集;在CLIMP63-p180-KTN1三敲的细胞中,高密度的ER基质或片状结构在核周区域富集。为了更好地定量评估ER形态和分布的变化,作者开创了互补算法(complementary algorithms),利用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荧光标记的ER和其他细胞器的空间分布,使用实验得出的空间概率质量函数来量化图像上的荧光变化,以计算细胞器的径向分布和细胞不对称程度。数据显示,CLIMP63 和 KTN1 单敲除或双敲除增加了 ER 平均分布半径 (Mean distribution radius, MDR),说明ER 的外周分布更广;相反,p180敲除或p180-KTN1双敲增加了ER不对称性。其中微管MDR和不对称性仅略有变化。图1. CLIMP63、p180 和 KTN1 差异性调节 ER 形态及分布随后,作者通过co-sedimentation实验评估了多种ER蛋白与微管的结合能力。与预期的结果一致,CLIMP63、p180和KTN1均可以结合大量微管。作者发现,只有能够进行微管结合的野生型蛋白质或突变体才能恢复相应敲除细胞系中的ER形态。例如,CLIMP63错义突变体R7A,K10A和R70A不能结合微管或抑制CLIMP63敲除细胞中的ER分布缺陷,而结合微管的CLIMP63(H69A)可以拯救表型;对于KTN1,只有结合微管的缺失突变体可以抑制异常的ER表型;缺乏kinesin-1结合结构域的p180s仍然可以抑制p180-敲除细胞中的ER聚集表型。这些数据表明CLIMP63-、p180-和KTN1-敲除细胞中ER形态的改变可能都与微管结合改变相关。因此,作者推测这些蛋白质可以结合不同的微管群体,并采用邻近连接测定(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PLA)来可视化它们在细胞中的微管结合情况。作者使用centrinone B耗尽中心体微管,并通过敲除AKAP450去除高尔基源性微管。结果显示CLIMP63-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中心体耗竭敏感,但高尔基体微管耗竭不敏感;KTN1-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两者都敏感;p180-microtubule association对中心体或高尔基微管的消耗都不敏感。进一步分析证明,CLIMP63优先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优先结合来自中心体或高尔基体的核周微管,p180优先结合更多的外周微管。为了获得调节特异性,微管经历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去酪氨酸化和谷氨酰化【2】。虽然 CLIMP63、p180 或 KTN1 敲除不影响这些修饰的总体水平,但微管蛋白多聚谷氨酰化在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微管耗尽的细胞中降低。因此,作者纯化了含有微管结合域的p180、KTN1和CLIMP63片段,并在体外探究它们与谷氨酰化微管的结合。与KTN1相比,p180与单谷氨酰化微管表现出更高的体外结合,而p180和KTN1与多聚谷氨酰化微管结合能力相似。同时,KTN1更倾向于结合具有多聚谷氨酸链的微管,而不是具有多位点单谷氨酸链的微管。与p180和KTN1相反,CLIMP63对微管谷氨酰化的反应较差,不同的微管蛋白修饰或相互作用可能介导了CLIMP63与中心体微管的优先结合。总的来说,如图2所示,CLIMP63,p180和KTN1分别优先结合中心体、多聚谷氨酰化和谷氨酰化微管,进而协同调节ER分布。图2. CLIMP63结合中心体微管,KTN1结合多聚谷氨酰化微管,p180结合谷氨酰化微管。接下来,作者对其他细胞器的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同时对六个细胞器的活体成像显示,大多数细胞器的分布与ER相似,提示 ER 可能广泛调节细胞器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在CLIP63-,p180-和KTN1-敲除细胞中,所有细胞器都表现出与ER相似的分布变化:在CLIMP63-或KTN1-敲除细胞中更分散,在p180-敲除细胞中更不对称。此外,分散ER的CCP1过表达也增加了野生型细胞中溶酶体,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MDR。最后,作者探究了在自噬过程中ER和溶酶体的迁移活动。核周溶酶体聚集是早期自噬的标志性事件,对于适当的自噬通量很重要【4-5】。与溶酶体类似,ER 在早期自噬期间迁移至核周,随后重新分布到外周。CLIMP63蛋白水平在早期自噬期间显着增加,CLIMP63敲除可以阻止ER向核周区域移动,并抑制自噬体-溶酶体融合和自噬降解,但并不影响溶酶体活性。p180和KTN1蛋白水平在早期自噬期间保持不变,KTN1-microtubule association不变,但p180-microtubule association增加,进而重新分布ER和溶酶体。p180-敲除细胞中的ER和溶酶体始终留在核周。作者还阐释了p180与微管结合的生理学意义,如图3所示,p180L的核糖体结合区(主要的异构体)包含41个带正电荷的十肽重复,该区域在正常细胞条件下(Normal)被核糖体占据,但在饥饿条件下(Starved),与核糖体发生解离,暴露出这些带正电的区域,随后结合微管。图3. (e) p180结构域组成;(f) p180在正常和饥饿条件下与微管结合。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了CLIP63,p180和KTN1优先结合微管的不同子集以维持核周ER的特征性分布,从而解释了它们缺失的差异效应。微管在细胞器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选择性分配细胞器的能力依赖于“tubulin code”。该研究表明:(1)ER分布是通过特定的膜结合蛋白介导的,与不同水平和类型的微管谷氨酰化有差异结合,广泛影响大多数其他细胞器的分布;(2)细胞不是通过赋予每个细胞器自己的感知和响应机制,而是通过将ER作为一线传感器和响应器来实现组织效率。作者认为可能还有其他ER蛋白也可以破译tubulin code,对ER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04-9制版人:十一参考文献1. Barlan, K. & Gelfand, V. I. Microtubule-based transport and the distribution, tethering, and organization of organelle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9, a025817 (2017).2. Roll-Mecak, A. The tubulin code in microtubule dynamics and information encoding. Dev. Cell 54, 7–20 (2020).3. Shibata, Y. et al. Mechanisms determin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peripheral ER. Cell 143, 774–788 (2010).4. Korolchuk, V. I. et al. Lysosomal positioning coordinates cellular nutrient responses. Nat. Cell Biol. 13, 453–460 (2011).5. Jia, R. & Bonifacino, J. S. Lysosome positioning influences mTORC2 and AKT signaling. Mol. Cell 75, 26–38 (2019).
  • 冷冻电子显微学与“细胞器、亚细胞及原位结构生物学研究”专题报告会召开
    p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第六届全国冷冻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生物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冷冻电子显微学分会(以下简称:中国冷冻电镜分会)主办,北京大学承办,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低温电镜专业委员会协办。19日下午,“细胞器、亚细胞及原位结构生物学研究”作为大会三大专题之一,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员主持下,顺利召开。会议围绕“细胞器、亚细胞及原位结构生物学研究”共安排了6个专题报告,吸引了来自海内外400多名代表与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6d2dd523-e8dd-419b-b1a2-47d32db518f5.jpg" title="全景小.jpg" alt="全景小.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研讨会现场/p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作《Structure and mesophasic organization of GABAA receptors in situ revealed by cryo electron tomography》报告,分享在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s)的原位结构和组织研究方面的成果。毕国强用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CLEM),确定了GABAARs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中的结构。定位分析显示,GABAARs超复合物具有固定的11nm受体间距离但相对角度可变。这些超级复合物形成多受体网络,与随机分布的受体相比具有更低的Voronoi熵。受体网络进一步组织成具有~18nm的相界的中间组件。这种分层的自组织既保持规律性又灵活性,从而可以在突触信息处理中实现平衡的可靠性和可塑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26ffc5a5-9914-4e50-a103-e06077a70894.jpg" title="毕国强.jpg" alt="毕国强.jpg" width="450" vspace="0" height="283" border="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毕国强作《Structure and mesophasic organization of GABAA receptors in situ revealed by cryo electron tomography》报告/pp  染色质结构的高度动态变化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受多种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如DNA 的甲基化、组蛋白的化学共价修饰、组蛋白变体置换、染色质结构蛋白的动态结合、ATP 依赖的染色质重塑以及非编码RNA 等的调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的《细胞核内染色质的电镜结构研究》报告介绍了利用冷冻切片、电镜和电子断层成像、CLEM等技术,在体外组装的染色质纤维纤维结构、以及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研究的一些初步结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4ed382f4-dba9-497e-ad1b-0a2ccab43a89.jpg" title="朱平.jpg" alt="朱平.jpg" width="450" vspace="0" height="283" border="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朱平作《细胞核内染色质的电镜结构研究》报告/pp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纪伟作《Three-dimensional super-resolution protein localization correlated with vitrified cellular context》报告。报告内容中展示了所开发的冷冻和干涉单分子定位成像技术、冷冻超分辨光电融合成像技术。展示了使用csCLEM(cryogenic super-resolution 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精确确定蛋白质与其天然细胞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在构建冷冻超分辨成像系统时,发现几种荧光蛋白(FP)是光可切换的并且发射更多的光子,可以得到更高的、与超分辨率成像相当的定位精度。引入冷冻切片,将csCLEM扩展到哺乳动物细胞,并观察到线粒体蛋白与线粒体外膜在三维纳米分辨率下的良好相关性。纪伟分享了最新工作进展,借助新设计的超稳定冷台,将冷冻超分辨成像系统升级为超稳定的超分辨荧光冷冻显微镜。该冷冻显微镜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10小时内的温度波动小于0.1K,并且在5小时内三维机械漂移小于200nm。报告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超分辨荧光冷冻显微镜系统适合长时间观察和csCLEM实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76fdeaad-1028-4e9b-a7bb-b3164af3baac.jpg" title="纪伟.jpg" alt="纪伟.jpg" width="450" vspace="0" height="283" border="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纪伟作《Three-dimensional super-resolution protein localization correlated with vitrified cellular context》报告/pp  此外还有,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何勇宁作《Architecture of cell–cell adhesion reveal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报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何万中作《Direct synthesis of EM-visible gold nanoparticles on genetically encoded tags for single-molecule visualization in cells》报告,清华大学李赛作《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by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and subtomogram averaging at sub-nanometer resolution》报告。虽然是研讨会的最后一场,但全场观众依然聚精会神,台上台下展开了热烈交流。/pp  会议期间,借助冷餐会及会议间隙,特别设立了Poster交流环节,并在19日现场颁发了Poster奖。清华大学田元元、北京大学程稼萱、中国生物物理所吴春玲、浙江大学黄子惠、清华大学徐魁、中山大学邵千芊、中国生物物理所黄小俊、北京大学康云路获得Poster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ea3738f8-7e43-4327-9700-90aaccbf460a.jpg" title="poster.jpg" alt="poster.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孙飞教授、高宁教授与Poster奖获得者合影留念/ppbr//p
  • 高功率显微镜助力机器学习快速揭示细胞内部结构
    借由高功率显微镜和机器学习,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算法,可在整个细胞的超高分辨率图像中自动识别大约3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器和其他结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领导该COSEM(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分割)项目团队的奥布蕾魏格尔说,这些图像中的细节几乎不可能在整个细胞中手动解析。仅一个细胞的数据就由数万张图像组成,通过这些图像追踪该细胞的所有细胞器,需要一个人花60多年时间。但是新算法可在数小时内绘制出整个细胞。  除了《自然》上两篇文章外,研究团队还发布了一个数据门户“开放细胞器”,任何人都可通过该门户访问他们创建的数据集和工具。这些资源对于研究细胞器如何保持细胞运行非常宝贵,过去科学家们并不清楚不同细胞器和结构怎样排列——它们如何相互接触及占据多少空间。现在,这些隐藏的关系首次变得可见。  在过去十年中,研究团队使用高功率电子显微镜从多种细胞中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哺乳动物细胞。  最新的机器学习工具可在电子显微镜数据中精确定位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研究人员调整了算法来绘制或分割细胞中的细胞器,该分割算法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配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反映了像素离最近的突触有多远,算法使用这些数字来识别和标记图像中的所有突触。COSEM算法的工作方式与之类似,但维度更多。研究人员根据每个像素与3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器和结构中的每一种的距离对每个像素进行分类。然后,算法整合所有这些数字来预测细胞器的位置。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这些数字,该算法还能判断特定的数字组合是否合理。例如,一个像素不能既位于内质网内,同时又位于线粒体内。  为了回答诸如细胞中有多少线粒体或它们的表面积是多少等问题,研究团队构建的算法结合了有关细胞器特征的先验知识。经过两年的工作,COSEM研究团队最终找到了一套算法,可为迄今为止收集的数据生成良好的结果。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将成像提升到更高的细节水平,并进一步优化工具和资源,创建一个更为广泛的细胞标注数据库和更多种细胞和组织的详细图像。这些成果将支持未来的新研究领域——4D细胞生理学,以了解细胞在构成有机体的不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
  • 我国学者实现活细胞的高分辨低功耗快速拉曼成像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工程科学学院Zachary J. Smith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扫描拉曼成像系统和偶氮增强拉曼探针相结合的快速生物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细胞器动态过程的高分辨率、低功耗的影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杂志》。拉曼成像是一种无标记的单细胞分析技术,能够从分子水平获得细胞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然而,拉曼散射截面十分微小,通常需要在高激光照度下历经数小时才能获得一帧细胞拉曼图像,无法捕捉到细胞器的时空演变信息。拉曼探针作为另一种拉曼信号增强方法,具有细胞可透过性、靶向性、低毒性等特点,但是常见的炔烃标记的拉曼探针还无法满足高分辨率的快速细胞动态成像。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动态偶氮增强拉曼成像系统,能够实现对细胞器动态过程的高分辨低功耗快速拉曼成像。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超灵敏共振拉曼探针,即偶氮增强拉曼散射探针,在极大提高拉曼信号的同时,能够抑制荧光背景,相对拉曼强度提高了3-4个数量级。结合自主设计的线扫描自发拉曼成像系统,实现对偶氮增强拉曼探针标记后的活细胞中多种细胞器的快速拉曼成像,并且能够获得全拉曼光谱信息。
  • 科学家发明基因编码温度计 可潜入细胞测温度
    如果你问一个生物学家,某个细胞下一步会做什么?他可能先要问你该细胞的电压、氧化性、pH值、渗透性、葡萄糖浓度等等,然后才可能据此预测它是正要发起一个动作电位,还是要进入有丝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轻松地得到亚细胞范围的温度曲线图,比如每个线粒体、中心粒甚至内质网区的温度,就像母亲给孩子量体温那么容易,情况又会完全不一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最近将绿色荧光蛋白和沙门氏菌体内感受热量的一种蛋白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能检测细胞内部不同细胞器温度波动的基因编码&ldquo 温度计&rdquo ,并将细胞器温度变化与细胞内部功能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细胞行为。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 方法学》杂志上。  制做这种新型&ldquo 温度计&rdquo 的关键,是一种已知的名为TlpA的蛋白,这种蛋白由沙门氏菌制造,其正常作用是作为一种自动调节抑制器,感知温度以控制转录,能在37℃左右进行迅速可逆的结构转录。研究人员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荧光片段与TlpA融合,使GFP的荧光光谱随温度变化,最后再把融合蛋白加入到能瞄准线粒体、内质网或细胞质膜蛋白的序列中。  这种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新型热传感器还能通过基因编码,直接瞄准不同的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同时测量膜蛋白和产生的能量,并在温度变化与细胞器的内部功能之间建立联系。在本实验中,研究人员能探测到褐脂肪线粒体的生热作用,并把温度与线粒体膜蛋白、三磷酸腺苷(ATP)生产联系在一起。  利用这种序列,他们能同时绘制出&ldquo 感温&rdquo GFP随线粒体膜蛋白电压指示器JC-1的染色图。他们发现,在温度高的地方,电压也相应较高。他们还用另一种基因编码传感器(ATeam26)结合荧光共振成像(FRET)检测ATP,再次证实了这种相关性。ATP主要是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由一种电化学泵产生的,反映了线粒体的质子变化曲线,与JC-1所指示的类似。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最佳地方是脑细胞。它能更好地处理温度变化,不仅在轴突的内外,而且能在神经胶质细胞内部。胶质细胞包裹着髓磷脂,所以携带了脉冲能量的很大一部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神经信号的传输。但这还有争议,脉冲神经元热动力学主要还是由实验驱动,而并非不太精确的外在温度传感器。
  •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
    细胞程序性死亡 概念: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称为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具体指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凋亡的细胞散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炎症反应,不遗留瘢痕。死亡的细胞碎片很快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清除,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 凋亡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参见表15-2):①染色质聚集、分块、位于核膜上,胞质凝缩,最后核断裂,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 ②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还有凝缩的染色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因始终有膜封闭,没有内溶物释放,故不会引起炎症 ③凋亡细胞中仍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但是在坏死细胞中ATP和蛋白质合成受阻或终止 ④核酸内切酶活化,导致染色质DNA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形成约200bp整数倍的核酸片段,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 ⑤凋亡通常是生理性变化,而细胞坏死是病理性变化。理论意义: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诞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例如,人在胚胎阶段是有尾巴的,正因为组成尾巴的细胞恰当地死亡,才使我们在出生后没有尾巴.如果这些细胞没有恰当地死亡,就会出现长尾巴的新生儿.从胚胎、新生儿、婴儿、儿童到青少年,在这一系列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得多,死亡得少,所以身体才能发育.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一个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使人体器官维持合适的细胞数量得以正常运作的,正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又如蝌蚪尾的消失,骨髓和肠的细生物发育过程中及成体组织中正常的细胞凋亡有助于保证细胞只在需要它们的时候和需要它们活的地方存活。这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自稳平衡的保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实践意义:如果调节细胞“自-杀”的基因出了问题,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反而继续分裂繁殖,便会导致有问题或恶性细胞不受控制地增长,比如癌症 如果基因错向不该死的细胞发出“自-杀令”,不让之分裂繁殖,使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便破坏了人体的组织或免疫系统,比如艾滋病。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 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两类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死亡。如果能发现所有的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那么人类就能够敲响癌症和艾滋病的丧钟。当然,这个过程需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因为线虫只有959个细胞,而人体则有大约1000万亿个细胞。
  • 陈洪渊院士团队“单细胞试剂盒”获进展 成果再发《PNAS》
    p  近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团队在单细胞分子动态分析系统研究中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Direct Electrochemical Observation of Glucosidase Activity in Isolated Single Lysosomes from a Living Cell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 《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文章链接为a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8/03/28/1719844115"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8/03/28/1719844115/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f385adf-ed02-484e-a132-0220b4111f4d.jpg" title="0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454d0853-a7ca-487f-91b2-7ebbd6926be9.jpg" title="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陈洪渊院士接受仪器信息网视频采访/strong/pp  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揭示生命的奥秘必须从细胞着手。鉴于细胞自身的复杂性及彼此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研究细胞群体及其行为固然重要,但往往会掩盖多种特征,因此需要在单细胞层面了解细胞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陈洪渊院士团队在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下,提出发展基于电化学分析、结合光学和质谱分析的全新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2016年,团队成员江德臣教授研究小组在此指导思想下,利用纳通道电输运的精准特性,将飞升 (10-15L) 量级的多种试剂导入单个活细胞中,构建“单细胞试剂盒”,实现了对单细胞中蛋白化学活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工作发表于PNAS (2016,113, 11436-11440)。/pp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提升单细胞电化学分析的空间识别能力至纳米级,建立了可分析单个细胞器(直径 ~100 nm)中蛋白化学活性的“试剂盒”。该装置利用电输运,将胞内单个溶酶体颗粒分离进入毛细管尖端 基于溶酶体在纳米针尖限域空间的受限扩散,循环转化被检蛋白(葡萄糖苷酶)的底物,产生足量的过氧化氢加以电化学定量测定。这是首次实现活细胞内单个细胞器中蛋白活性的电化学测量,对于阐明细胞器功能的分子基础以及提升电化学分析空间分辨能力均具有重要价值。处于毛细管针尖的试剂盒成分可通过可控电输运加以更新,实现胞内多个溶酶体颗粒的比较研究,成功揭示了胞内溶酶体中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均质性的特征,为进一步理解细胞个体差异性的生物学起源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生物学数据。/pp  我校2017级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潘荣容为本文第一作者,江德臣教授为通讯作者。本项目受到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支持。感谢化学化工学院吴增强博士和浙江大学苏彬教授等对文章的深入讨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88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341ba57e-773a-4aa0-8527-33a1f5103a55.jpg" title="1.jpg" height="388"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5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图1: “单细胞器试剂盒”分析活细胞内单个溶酶体中蛋白活性/strong/p
  • GE推出新型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助力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自骨髓移植成功治疗造血系统疾病以来,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在刚刚结束的&ldquo 2011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rdquo 上, GE医疗的全球研发总监Dr. Stephen Minger做了题为《Therapeutic and Research Potential of Human Stem Cells》的演讲,分享了他对人类干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潜力的看法。 Dr. Stephen Minger 演讲现场 干细胞疗法就像给机体注入新的活力,相比于常规方法,具有很多突出优势。目前很多细胞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幵不明确,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肢体缺血性疾病等,由于干细胞具有"修复再生"的生物学特性,干细胞治疗有可能成为此类疾病的终结者。无论是自体干细胞移植还是异体干细胞移植,由于所采用的干细胞免疫原性非常低,几乎不引起排异反应,因此,干细胞治疗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同时,干细胞治疗可以很好的与基因治疗相结合,还是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成体干细胞取自成人自体或胎盘和脐带血,因此来源十分广泛,不用担心治病"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干细胞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的聚焦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和医学技术领域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项目,有望启动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一场"医学革命",将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严格的监测细胞的属性,以确定该细胞是否保留其多能性,处于分化阶段,这对于确认干细胞性质非常重要。此外,也需要有适当的分析方法用于测试和优化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条件。这些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用RT - PCR迚行基因表达的研究。然而当前,高内涵分析技术较上述技术体现了更多的研究优势,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定量研究干细胞的多能性与分化作用,实现科研与临床的转化。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推出了IN Cell系列最新一代高端产品IN Cell Analyzer 6000 激光共聚焦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它将高质量激光光源和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使高速度和高质量细胞图像获取和分析达到统一,为客户提供了快速而精准的细胞技术分析平台。它可以满足要求更高的高内涵分析和筛选。拥有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IN Cell Analyzer 6000的共聚焦光阑是可变的,类似于眼球虹膜控制瞳孔的大小;感光成像采用了新一代科研级sCMOS技术。针对不同要求和难度的实验,IN Cell Anaylzer 6000提供成像速度和图像质量最优组合。 与此同时,GE还推出了以金属卤素为荧光光源的IN Cell Analyzer 2000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型细胞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该系统非常灵活,使用广泛,可以为您实现一些以前无法完成的实验设想。可实现从显微观察到自动化筛选,以及细胞器、细胞、组织和整个生物体的成像。IN Cell Analyzer 2000有着硬件和软件的独特组合,能够非常快速地获取图像,是筛选的理想选择。该仪器是利用六西格玛原理来设计的,结构坚固,能确保它在多用户环境中高通量应用的可靠性。
  • 建立单细胞分析新方法——访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获得者江德臣
    p  2018年8月8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ACAIC 2018)在苏州召开。主办方于当晚颁发2018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南京大学江德臣教授荣获“青年创新奖”。仪器信息网于次日采访了江德臣,介绍团队在单细胞仪器研制方面的创新成果。/pp  “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评审组认为:江德臣瞄准单细胞分析存在的需个体化设计识别探针,难以提供胞内生物分子化学信息的技术挑战,系统设计了“单细胞试剂盒”和“单细胞器试剂盒”,并研制成装置,建立了通用性强、可测量生物分子活性/结构等化学信息的新型单细胞分析方法,成功用于动脉硬化类疾病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个体差异性和细胞器的均一性等特征,成果突出。/pp  近年来,单细胞的研究格外火热,多篇 Nature、Cell 的高分文章都是通过单细胞水平研究获得的。单细胞的分析能够揭示细胞的个体特征,帮助理解细胞自身的复杂性及彼此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价值。过去几年南京大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基于电驱动模式的单细胞分析仪,以及基于电质化学发光的单细胞高通量分析装置,并与部分医院建立合作,突破了单细胞内生物分子活性测量难的技术瓶颈。团队已与江苏瑞明生物等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单细胞分析仪装置的产业化。/pp  更多详情,点击视频查看:/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A0AADB1947658C1E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2BE2CA2D6C183770&playertype=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br//p
  • 显微仪器新突破!可对活体动物细胞进行高精度三维观测
    显微仪器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仪器,专门用于观察微观事物,但是科学研究经常是既要观测微观,又要了解全貌。清华大学团队日前发布的新型智能光场显微仪器就突破了传统显微仪器的能力“瓶颈”,做到了既能观测微观,又能观测全貌,同时还可以在动物活体时实现对其细胞的高精度三维观测,这是我国在高端仪器领域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又一个突破。在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同学们正在使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团队开发的新型智能光场显微仪器,对小鼠的大脑神经元活动进行观测研究。屏幕上可以看到小鼠脑部影像,实时展示小鼠脑神经对图像、音乐等刺激做出的不同响应过程。据介绍,新型智能光场显微仪器借鉴了果蝇的复眼结构,通过几百万个微小镜头捕捉细胞所发出的微弱荧光,同时研发团队独创了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首次在显微仪器上实现了既“看得宽”又“分得清”的效果,不仅能清楚显示细胞及细胞器层面的微观场景,传统显微仪器无法做到的整体观测、三维观测、长时程高速观测也能够一一实现,将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多领域研究。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主任 戴朴:它给我们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首先是宽视场,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范围,甚至它有一定的深度,形成了一个立体3D的观察。耳蜗接收到信号以后,它在大脑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传递过程,要涉及各级的神经元,通过长时程和宽视场的仪器观测,就有可能能够揭示出听觉活动的规律。
  • 微秒拉曼成像有望用于细胞、器官的疾病探测
    作为一个先进的医学诊断工具,振动光谱成像技术可以获取活细胞的图像,有望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检测。  高速光谱图像可以观察活细胞内代谢过程的快速变化,可以实现大面积组织成像,从而能够扫描整个器官。  “例如,我们将可以通过食道或膀胱的成像进行肿瘤的诊断,”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Weldon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化学系教授Ji-Xin Cheng说,“如果一毫秒每像素,需要10分钟获取一个图像,这个速度太慢,不能看到细胞内发生了什么,现在我们可以在两秒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扫描。”  这项技术标志着使用受激拉曼散射来实现微秒振动光谱成像的新方法,该方法在激光的照射下,可以通过测量它们的振动光谱来识别和追踪某些分子,相当于是一种光谱指纹。  研究结果发在3月27日的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journal,NPG)的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杂志上。  这种成像技术是免标记的,也就意味着它不需要用染料去标记样品,在诊断方面的应用非常吸引人。新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每秒看一百万个细胞。  “比如,你可以观察病人的血液样本中大量的细胞以检测肿瘤,你也可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器官,” 普渡大学Discovery Park的Birck纳米技术中心,Label-free成像实验室科学主任Cheng说,“这些功能将会改变拉曼光谱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每个细胞有许多细胞器,光谱学可以告诉我们这些细胞器里有什么,而其他技术实现不了。”  本文的工作由Cheng 已经毕业的学生Chien-Sheng Liao、Junjie Li 和 Seung-Young Lee 研究科学家Mikhail Slipchenko 博士后研究助理Ping Wang 普度大学Jonathan Amy Facility的前工程师Robert Oglesbee等完成。  作为对以上观念的论证,研究人员证明了新系统可以观察人类癌细胞是如何代谢维生素A,以及药物是如何分布在皮肤上。  这项技术, 速度比最先进的商业拉曼显微镜快1000倍,在Jonathan Amy Facility以电子器件得以实现,称为32路调谐放大器阵列,或者TAMP 阵列。此项新技术已经申请两项专利。Cheng表示在教大学生人耳如何放大声音的过程中获得这种成像技术想法的灵感。
  • 将国产单细胞分析仪器推向临床——访“朱良漪奖”获得者南京大学江德臣
    朱良漪,原机械部国家仪表总局副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是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影响中国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的奠基人。为纪念朱良漪先生矢志不渝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的精神,以及激发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分析仪器的创新工作中,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承办执行“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共分为“创新成果奖”和“青年创新奖”两个奖项。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的设立不只是对朱老的怀念与敬意,更是对分析仪器创新精神的坚守与传承。自2017年举办至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成功颁发四届,先后有12项分析仪器创新成果、14位青年创新科学家获奖。  2021年度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经完成评审,最终获奖结果即将揭晓公布。在此之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将联合走访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 往届获得者,倾听了解他们在获奖之后的新成就与新感受。南京大学 江德臣教授  南京大学江德臣教授于2018年荣获“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评审组认为:江德臣瞄准单细胞分析存在的需个体化设计识别探针,难以提供胞内生物分子化学信息的技术挑战,系统设计了“单细胞试剂盒”和“单细胞器试剂盒”,并研制成装置,建立了通用性强、可测量生物分子活性/结构等化学信息的新型单细胞分析方法,成功用于动脉硬化类疾病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个体差异性和细胞器的均一性等特征,成果突出。  一直以来,江德臣教授课题组始终围绕“单细胞中生物分子定量分析”这一科学问题建立分析方法并构建原创仪器。早期,课题组通过电化学泵实现检测试剂向单细胞中的精准输运,构建了“单细胞活性分析仪”,完成对单个细胞内酶分子活性的定量检测。为了实现对单细胞内多种酶分子同时检测这一目标,更好地研究单个细胞的生理过程,目前课题组着力构建基于质谱分析的第二代单细胞活性分析仪。该仪器利用试剂与酶分子反应前后底物和产物的分子量差异进行分析,突破了第一代仪器依赖“过氧化氢”作为中间产物加以测量的限制,可同时对单个活细胞内多个生物分子的活性加以测定,有望在单细胞生物分析及临床应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8年后,江德臣教授本人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单细胞活性分析仪”还获得了2021年度日内瓦发明金奖。当前,课题组正在开发“单细胞多元生物分子分析仪”,有望申报新一轮的“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据了解,该仪器可以同时对单个细胞内多种生物分子的活性及含量进行测量,完整地研究细胞内整条信号通路中的分子水平波动,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该过程的化学机制。  “十四五”开局,对于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提出了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江德臣教授感受到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原创仪器研究工作。科技部和基金委都在“十四五”期间加大了对于该领域的投入,这对从事原创仪器开发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个绝佳的发展机遇。但是,当下国际环境使得仪器工作者需要更多地从源头开发所有的仪器零配件,这也加大了仪器开发的难度,延长了仪器开发时间。需要科研工作者去思考:如何构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 如何构建100%零配件国产化的高端原创仪器?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为这会促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仪器的开发,构建出更高原创性和国产化的科学仪器。”  荣获“朱良漪创新奖”对江德臣教授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激励。下一步将如何发挥奖项精神,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江德臣教授表示:“朱良漪先生作为老一代科学家和仪器开发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独立建立成一系列的原创仪器,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这种精神将成为我们后辈人奋斗的动力。下一步,我希望能够深入地思考‘单细胞分析’领域中的难点。针对这些科学挑战,构建新型的单细胞分析仪器 通过积极和临床大夫进行合作,更快地将我们的仪器应用于临床分析,提升仪器的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同时,江德臣教授建议:“如有可能,可以开展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的交流活动。邀请一些学界和产业界的前辈,向年轻人更多地传经送宝,减少年轻人摸索的进程 也便于产业界更好的了解年轻人开发出仪器的性能,提出宝贵意见,促进后期开发。”  江德臣教授还表达了对行业的祝福:“衷心祝愿中国的科学仪器行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研发出更多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芯’的高端科研仪器,在国际市场上成为旗舰产品,在各种高端学术成果中能够看到中国仪器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也祝福我的同行,能够每天开心地工作,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Nature 发布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 单细胞测序、临床质谱技术在列
    Nature上遴选的这七项技术就主要集中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它们分别是:热稳定疫苗、大脑中的全息图、构建更好的抗体、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让细胞感受到力量、临床质谱分析法、嗅出疾病。研究人员描述了在他们的学科中令人兴奋的工具和技术。未来已来!01 热稳定疫苗成立于2017年的全球防疫创新联盟(CEPI)致力于开发疫苗对抗新兴的传染性疾病。疫苗开发速度、规模和最终能让人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具体来说,还包括证明疫苗安全和有效的速度,以及如何大规模生产疫苗并向弱势群体提供疫苗,以便人人都能获得。包裹在脂类纳米颗粒内的mRNA疫苗,已经从基因序列到临床概念验证,再到中期分析,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公司,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验。这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数年或者是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其他创新也正在改善最终让人能用得上。比如运输的问题。有些技术利用糖分子进行有效的冷冻干燥,而不会破坏疫苗的精细结构,使其更易于储存和运输。另一个获取疫苗的途径,是开发便携式RNA打印技术。很少有国家拥有生产高质量疫苗的资本和专业知识,而且是大规模的。但在2019年2月,CEPI向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投资了3400万美元,开发了一个完全可运输的单元,这样使得低资源地区也能够生产自己的mRNA疫苗。这种创新将使疫苗更容易获得,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将为不可避免的下一波疫情做更好的准备。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的RNA打印机可以快速打印出mRNA疫苗的候选品02 大脑中的全息图光遗传学,一种控制特定脑细胞和电路活动的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到了2021年,这些工具将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光遗传学,研究人员可以将光线照射到组织中,所有表达这种工具的神经元都会做出反应。然而在现实中,大脑活动更为微妙。神经元只对特定的刺激有反应。时机很重要;顺序也很重要;神经元很少一起放电的。从2005年开始,光遗传学可以让我们操纵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但仍然无法重现细胞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缺点,一些神经科学家开发了新的光响应蛋白。与此同时,其他人在光学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全息和其他光学方法已经成熟到可以被非专业实验室采用。一束激光可能需要10到20毫秒来刺激一个神经元,而全息技术可以让你在不到1毫秒的时间内刺激这个细胞,这比4-5毫秒要快得多,而从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号通常需要的4-5毫秒的时间。也可以同时生成多个全息图,或以特定的顺序生成多个全息图。这种类型的实验过去仅限于专门的实验室,需要这些实验室拥有制造定制显微镜的技术。现在,像Bruker和3i这样的显微镜公司,他们已经在双光子成像系统中加入了全息技术。神经科学家可以通过显微镜拍摄照片,标记他们想要激活的神经元,软件生成全息图来匹配这些激活模式。随着光遗传学工具和光学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具有单神经元精度的神经编码。03 构建更好的抗体抗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被用作治疗手段,当然这主要是指对病毒或肿瘤这些疾病的治疗。然而,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科学家们研究出抗体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我们才真正开始挖掘其潜力。在新冠持续流行中,抗体疗法已呈现出新的紧迫性。大多数抗体疗法只是常规的、未经修饰的抗体,它们与特定的靶点结合——例如,病毒或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然而,这许多抗体在使免疫细胞处理目标物方面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抗体就一定能抗病毒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快速修改抗体,使其更好地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04 解决单细胞分化问题的三个技术人体中有许多功能各异的细胞。然而它们都来自单个细胞和基因组。从单个细胞如何产生不同的类型呢?三种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问题。第一个技术Hi-C,使用了一种研究基因组三维结构的方法;另一种技术被称为CUT&Tag,可以追踪基因组上特定的生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研究这些化学修饰如何在单个活细胞中开关某个基因,第三个SHARE-seq,它结合了两种测序方法来识别基因组中可被转录激活分子访问的区域。05 让细胞感受到力量细胞除了生长因子和其他分子外,还能感受到物理的某种力量。而这种对力量的感觉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增殖、发育,甚至可能是癌症。力量是很难研究的,当你推动某物体时,会发生变形或运动,只能看到它的效应。但现在,通过使用两种尖端工具来可视化和操纵活细胞中的力量,科学家们可以探索物理力量和细胞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的GenEPi技术,融合了两种分子,可以在生理相关的条件下研究完整的细胞,不会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造成影响。第二个工具,是促动器ActuAtor。促动器是从ActA产生的,而ActA是一种来自致病细菌的蛋白质。当细菌感染哺乳动物的宿主细胞时,ActA就劫持宿主的机器,在微生物表面引发肌动蛋白聚合,产生了推动细菌通过细胞质的力量。通过改造ActA,使肌动蛋白在细胞内的特定部位聚合来重新利用这种劫持,比如给予光或化学刺激时。有了促动器,可以在细胞深处施加力量。例如,释放了线粒体表面的促动器,可以使细胞器在几分钟内被切碎。这些受损的线粒体更容易被有丝分裂吞噬而降解,但关键的线粒体功能如ATP合成没有受到影响。以前很难处理这样的过程,因为我们缺乏在活细胞中特异性和非侵入性地使细胞器变形的工具。促动器是最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工具之一。06 临床质谱分析法质谱法能快速分析复杂样品中的成百上千个分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化学特异性。生物医学研究用到的这些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极端。一些科学家正在开发高性能的技术来更深入地探测生物组织。研究人员正在简化质谱分析工具,以便医生可以将其用于临床决策中。该技术是MALDI,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分析的质谱成像技术。在临床方面,现在创造出了MasSpec笔,这是一种手持式质谱系统,帮助外科医生识别肿瘤组织及其边界。2021年,将继续对正在接受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手术或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使用MasSpec笔进行评估。两个外科医生用一个类似笔的电子设备对一个病人进行组织分析,这支笔用于检测肿瘤组织及其边界。07 嗅出疾病为了检测可能有环境风险或疾病的气体混合物,包括像是否含新冠病毒的疑似物,研究人员想模拟人类的嗅觉,知道我们在闻什么。然而,与视觉、听觉和触觉不同,嗅觉的化学传感器是很复杂的。它们包括检测几百种甚至几千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通常是很微量的。现在正在采取几种方法来开发下一代人工嗅觉系统,还需要让传感器做出更快的反应。人工嗅觉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例如检测哮喘患者呼吸中较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其他应用包括监测空气污染、评估食品质量和基于植物激素信号的智能农业。
  • Molecular Devices即将亮相2020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0年全国学术大会暨学会成立40周年庆将于2020年4-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馆隆重召开。大会将围绕18个分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涵盖膜细胞生物学、神经系统发育调控机制、生物节律与生理稳态、Hippo信号通路调控与疾病、骨骼肌干细胞与疾病、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及无膜细胞器、肿瘤细胞微环境等主题报告。约有1000多名全国各地代表前来参会。作为全球高通量仪器设备的优秀品牌,始创于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硅谷的Molecular Devices一直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先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Molecular Devices携全线细胞产品亮相:共聚焦高内涵成像系统ImageXpress Micro Confocal,可捕获完整生物体、厚组织、2D 和 3D 模型以及细胞或细胞内事件的高质量图像。自动细胞成像分析系统ImageXpress Pico,小型价格合理的成像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您提高实验发现的速度。高通量单细胞分离系统X.Sight,温和高效地接种单细胞,证明单克隆性,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并增强细胞活率,且防止交叉污染。多功能微孔板读板机SpectraMax iD3 和 iD5,基于 NFC 的个性化和交互式触摸屏操作方式,确保了其快捷简易性。我们的展台22,欢迎您的莅临。展览时间:2020年8月5-7日展览地点:Molecular Devices展台22完成线上签到即可于大会期间至Molecular Devices展台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 诺贝尔化学奖:展现细胞的内部世界
    十七世纪,最早的微生物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利用聚光下的透镜看到了游动的细胞,并为之惊叹不已。自那时起,显微镜便开辟了新的研究前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突破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展现了活细胞分子级结构的清晰图像。  斯特凡.赫尔(Stefan Hell)、威廉姆.莫尔纳尔(William Moerner)和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本世纪头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意味着如今生物学家可以对蛋白质分散、进入细胞的过程进行实时观察。该技术可应用于研究神经元间如何连接,以及受精卵如何分裂成胚胎等问题。  &ldquo 这真是生命科学的革命,因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从前看不到的结构。&rdquo 斯特凡.赫尔说道。(斯特凡.赫尔在位于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超分辨率技术的研究工作。)或如诺贝尔委员会所说:&ldquo 显微(微米)技术已然变为显纳(纳米)技术了。&rdquo   正如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于1873年所意识到的那样,无论透镜有多干净,光学显微镜所呈现的细胞分子图像总是模糊不清的。物理定律决定:当物体间距小于约200纳米(约为可见光波长的一半)时,可见光将无法分辨不同物体,而这些物体将会呈现为一点。这称作阿布衍射极限。在这种分辨率下,人们可以看到细胞中的细胞器,却看不到细胞器的具体结构。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高,但只限于真空条件下使用,故仅能用于研究已死的组织。  阿布极限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克服。于是,201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们转而运用荧光团(荧光分子)技术。所谓荧光团技术,即激光器发射出特定波长的激光,冲击荧光团使其发光。这一技术现常用于生物成像。  战胜模糊 威廉姆.莫尔纳尔现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他于1989年在位于圣荷西的IBM阿尔马登研究中心工作时,发现了单个分子会发出微弱的荧光。1997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职期间,又找到了控制荧光的办法,从而可以像开关灯一样改变分子。但仍旧需要这些单个分子间距大于200纳米才能分辨出来。  1995年,新泽西默里山贝尔工作室的埃里克.白兹格提议:如果使细胞中异种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研究人员应当可以通过顺序拍摄红分子、绿分子、蓝分子的照片来提高分辨率。虽然同色荧光团仍需相距200纳米以上,但通过图层叠加的方法的确可以做出拥有更高分辨率的结构图。接下来,莫尔纳尔证明了各类同种分子可在不同时刻发光。这项发现最终将白兹格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白兹格历经近十年才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他曾离开科学学术界,到他父亲在密歇根的医疗设备公司工作。2006年,他效力于弗吉尼亚州阿什本地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利亚农业研究院。他运用这项技术拍摄了一张溶酶体蛋白的超分辨率照片,溶酶体蛋白上遍布着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分子。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研究员马库斯.萨澳(Markus Sauer)说:这项技术现可达到20纳米的分辨率。  此时,正在芬兰图尔库大学工作的斯特凡.赫尔发现了一种可以避开阿布极限的技术。这项技术同样依赖于对荧光分子的控制。1994年,他提出:使用激光器制造有色荧光团,然后再次使用激光器使部分荧光团停止发光。其实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描述了这一过程。  赫尔的方法是运用第二次激光照射冲击被照亮的荧光团,如此一来只剩下极少荧光点在发光。而由于无法战胜阿布极限,最后的图像还是模糊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第二次照射后剩下的极少荧光点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光源。  将一系列这样的荧光点集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理论上,这些荧光点可以达到仅几纳米的间距。但在活细胞中,30纳米左右已然是极限了。萨澳说:这是由于现阶段第二次激光强度太大而常常破坏荧光团。  细胞的世界  &ldquo 至少在我看来,二十世纪那么多的物理发现一定能帮我们克服衍射难题。&rdquo 现就职于哥根廷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赫尔,在得知获奖消息时这样对诺贝尔委员会说道。  &ldquo 的确如此,赫尔运用的所有量子物理原理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被发现。&rdquo 托马斯.卡拉尔指出。托马斯.卡拉尔(Thomas Klar)是奥地利约翰.开普勒林兹大学应用物理学研究所负责人,曾在2000年与赫尔合着原理论证的论文。  赫尔接到诺贝尔委员会打来的电话时正在读一篇科学论文。之后,他说:&ldquo 我读完了想看的那段,然后打电话给我的妻子和一些亲友。&rdquo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们的发明尚未成为常规技术,但已有许多生物学家运用此技术拍摄出了很好的细胞内部结构图。赫尔还发布了间距40纳米的小泡在神经元内游动的视频。庄小威是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的一名化学家。她自己则另有发明&mdash &mdash 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该显微法可用于展现肌动蛋白纤维如何沿轴突横截面周长呈环状包裹轴突。&ldquo 将来会出现许多新版的超分辨率显微镜。&rdquo 赫尔说道。
  • 徐健团队新成果 基于拉曼组的肿瘤单细胞药敏检测新方法
    肿瘤药敏性检测方法学是抗癌药物评价和筛选的前提,也是临床化疗方案设计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开发了基于拉曼组的肿瘤单细胞药敏检测新方法D2O-CANST-R,具有快速、低成本、单细胞器精度、识别耐药细胞、体现抗癌机制、可对接单细胞分选和测序等特色,为癌细胞-药物互作研究、抗癌药物筛选等提供了新手段。  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中占重要地位,如使用得当,单纯或辅助化疗即可根治部分肿瘤;对于一些晚期肿瘤,化疗也可用于姑息性治疗。然而,各种肿瘤类型间或不同患者个体间,其药物应激反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化疗过程中耐药细胞的产生会削弱抗癌药物疗效。因此,快速、低成本、可识别耐药细胞、揭示药物应激机制的肿瘤药敏检测方法,对抗癌药物研发和临床精准用药十分重要。  目前,主流的肿瘤药敏检测方法,如比色法、生物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等,通常依赖于终点检测,即区分细胞死活,难以定量、特异性地测量药物对癌细胞的“代谢抑制”程度。同时,基于细胞群体反应的检测手段,难以检测癌细胞群体中极个别的耐药细胞;这些“害群之马”在正常环境下没有生长优势,却耐受高浓度药物,因此可能造成肿瘤死灰复燃,导致临床化疗失败。  针对这一问题,单细胞研究中心科研人员Maryam Hekmatara等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雷帕霉素的互作为例,开发了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光谱肿瘤药敏快检技术(D2O-probed CANcer Susceptibility Test Ramanometry;D2O-CANST-R)。结合肿瘤细胞拉曼组采集和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分析算法(MCR-ALS),研究发现,在1-3天的药物处理后,D2O-CANST-R能特异性地基于“代谢抑制”检测肿瘤药敏性,并能在细胞核、细胞胞质、脂质体等单个细胞器的分辨精度,追踪和区分其中蛋白质与脂质的合成速率和代谢变化,从而揭示药物作用机制。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高度活跃,是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重要原因,因此,上述能力对于抗癌药物的机制研究和筛选具有重要价值。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光谱肿瘤药敏快检技术D2O-CANST-R  基于前期单细胞研究中心提出的“拉曼组”(ramanome)和“药物应激拉曼条形码”(Raman Barcode of Cellular response to stresses;RBCS)等概念,科研人员还揭示了真核生物(人乳腺癌细胞和酵母细胞)之间、细胞器之间、药物浓度之间、药物处理时长之间、生物大分子代谢途径之间等,在单细胞精度代谢应激机制上的异同。因此,D2O-CANST-R还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信息量丰富、揭示代谢层面机制等特点。此外,在高剂量雷帕霉素(500或5000×IC50)处理后,仍存在保持较高代谢活性的癌细胞,即耐药细胞。D2O-CANST-R识别肿瘤耐药细胞和测定耐药异质性的能力,对于药物机制研究、抗癌药物评价和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具备辅助精准化疗方案设计的潜在能力。  单细胞研究中心前期针对临床抗感染用药,提出了“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原理,引入了“最小代谢活性抑制浓度”(MIC-MA)这一衡量药敏性的新概念,发明了“单细胞光镊微液滴拉曼分选”(RAGE)和“单细胞微液滴流式拉曼分选”(RADS)等核心器件,研制出“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CAST-R)和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耦合系统(RACS-Seq)等;针对临床样品,证明了单个细菌细胞精度同时测定抗生素药敏表型和高覆盖度基因组的可行性(Xu T, et al, Small, 2020)。该研究是上述单细胞技术体系针对人体细胞与药物互作的拓展,不仅将服务于肿瘤药物研发、肿瘤精准用药等,而且为肿瘤单细胞分选和多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研究工作由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徐健主持完成,得到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科院前沿局人才项目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相关介绍:徐健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单细胞中心主任 山东省能源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生物化学博士,2003-2004年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和系统生物学中心博士后。2004-08年于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研究院任基因组拼装和分析团队负责人。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全职加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方向为单细胞分析仪器和大数据,及其在微生物组、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论文发表于Science, Cell Host Microbe, Sci Adv., Nature Commu.等13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H-index 43)。获青年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青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等支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启动筹建,2009年11月30日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国立科研机构。单细胞中心的核心使命是以基因组工程、工具酶开发、先进成像、微流控器件、大数据等为主要方法学支撑,围绕细胞工厂构建、微生物组快检及机制等领域的关键科学和技术瓶颈,开发单细胞分析、分选、测序与培养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单细胞分析仪器系列,从国产装备的角度支撑单细胞大数据网络和微生物组天网等原创大数据系统,服务于工业生物技术、大健康、海洋资源挖掘、环境保护与修复、生物安全等应用领域。
  • 珀金埃尔默推出首个细胞全景绘制即用试剂系列
    致力于以创新打造更健康世界的技术型企业珀金埃尔默,最新推出首个细胞全景绘制即用试剂盒PhenoVue™ ,并与其全新的细胞成像试剂系列产品进行全球同步发布。细胞成像新试剂系列全面匹配珀金埃尔默成像微孔板、全自动细胞样品准备系统、高内涵成像系统和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共同组成了针对小分子、siRNA、CRISPR、天然产物库等药物筛选的即用型高通量解决方案。研究人员通过完整的即用型全自动筛选工作流程,能更深入地了解疾病,从而开发出更多针对性的疗法和药物。细胞全景绘制是高通量药物筛选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该技术将细胞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可研究诸如化合物、药物、天然产物或siRNA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用不同的荧光探针标记亚细胞结构来“全面绘制” 细胞,通过成像,并基于单细胞图像定量分析这些亚细胞结构和细胞器。然而,在针对这一前沿筛选应用建立实验方案时,很多实验室在独立制备试剂环节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解决这一难题,珀金埃尔默推出的PhenoVue™ 细胞全景绘制即用型试剂盒,以其即用型配方可大大简化研发流程。该新试剂盒系列除了即用型试剂盒,针对灵活的应用需求,还推出了亚细胞结构、细胞器荧光探针和荧光二抗。经验证,这些试剂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可大幅提升药物研发企业的研发效率。例如,客户可以将这些试剂与珀金埃尔默的CellCarrier™ Ultra微孔板、Janus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Opera PhenixPlus高内涵筛选系统、Operetta CLS™ 高内涵筛选系统和Harmony高内涵分析软件结合应用。珀金埃尔默副总裁、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Alan Fletcher表示:“研究人员正在利用细胞全景绘制结合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的领先方案,来促成很多杰出的发现以进一步推动更多创新药物和疗法的出现。此外,最新推出的新型PhenoVue™ 细胞成像试剂,结合全套成像微孔板、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和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和专家服务,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构建更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从而享受与单一技术提供商合作带来的便利,加速新药物的研发。”有关珀金埃尔默新型PhenoVue细胞成像试剂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PhenoVue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察。在全球,我们拥有约14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90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20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3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PerkinElmer 推出 Volocity 6.0 高性能 3D 细胞成像
    作为细胞成像领域的全球领先者,PerkinElmer 推出最新的成像和分析软件平台;用户通过该平台的全新测量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关系 马萨诸塞沃尔瑟姆 - 2011 年 9 月 28 日 &ndash 专注于提高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的全球领先者 PerkinElmer, Inc.今天宣布发布Volocity 6.0,这是该公司 3D 细胞成像软件的最新版本。Volocity 软件具有一系列高性能的工具,可以用于探索、交互和发布来自细胞、组织和器官的 3D 成像数据,以及这些细胞、组织和器官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行为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细胞的相互作用。该软件是一款通用的解决方案。通过它提供的各种重要功能,用户可以查看、分析和验证使用各种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宽视野和高内涵筛选系统采集的 3D 荧光图像,而且该软件是完全集成的,您将感受到无缝的用户体验。&ldquo PerkinElmer 致力于支持最终将在诸如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研究领域产生新疗法的各种新研究。&rdquo PerkinElmer 生物研发业务成像和检测解决方案副总裁 Achim von Leoprechting 说。&ldquo 凭借新应用和增强的成像功能,新款 Volocity 6.0 软件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如何影响细胞以及潜在疗法如何影响疾病细胞和健康细胞。&rdquo 除了简单的细胞之外,Volocity 软件还可以根据生物学分类(如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器和蛋白质)组织和关联测量,从而更加简单快速地执行分析和理解结果。此外,全新的界面能够使各种技术水平的用户执行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生物测量,将 3D 分析功能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更加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利用 Volocity 6.0 套件重要的新功能,用户可以:受益于更多的交互和更简单的工作流,更便捷地获得定量 3D 答案。更加简便地定义和测量细胞、细胞器或者其他生物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以 3D 形式测量横跨整个区域或者在生物相关部分(如细胞或细胞核)中结构间的距离。对未在 Volocity 软件中采集的数据执行 FRAP 分析。更便捷地导出多个已处理的图像,以在其他应用程序中显示和使用。关于 PerkinElmer, Inc.PerkinElmer, Inc. 是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据报道,该公司 2010 年收入约为 17 亿美元,拥有约 6,200 名员工,为超过 150 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员。有关其它信息,请通过1-877-PKI-NYSE, 或访问 http://www.perkinelmer.com.cn/?tum_source=instrumentDotComNews&utm_campaign=Volocity6_Bio_2011CN。Edelman(代表 PerkinElmer, Inc.)Amanda L. Connolly直拨电话:+1-404-832-6785amanda.connolly@edelman.com来源: PerkinElmer, Inc.新闻由 Acquire Media 提供
  • 第三轮通知|第四届活细胞与超高分辨成像高级研讨会通知
    本次会议既有在活细胞、超分辨、单分子成像、透明化、光片成像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对相关领域做深入详尽的报告,也有当前热门技术如空间组学、光片、全息断层、光声、高内涵、X射线成像、荧光寿命、超分辨转盘共聚焦、一体化活细胞成像等技术原理和应用的介绍。还有围绕超分辨成像、高内涵与活细胞、光片与光声、扫描与转盘共聚焦、图像处理等模块的上机操作培训。参会人员可以实现活细胞与超分辨成像领域的跨越式成长。——01—— 研讨会内容安排(持续更新中)理论研讨时间:2023年8月7日-9日上机实操时间:2023年8月10-12日——02—— 注册与缴费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材料费和仪器使用费、茶歇午餐等,其它交通食宿自理。缴纳当年会费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可以享受会员优惠价。注册费标准如下:说明:1.理论部分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7月31日2.理论+实操报名:为保证上机实操质量,实操报名限40人,额满即止,以实际缴费时间为准。3.付款方式:1)在线支付(推荐):https://www.cscb.org.cn/payment_conference/109.html2)银行汇款: 户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账号:03392400040009251开户行:农行上海市徐汇区枫林支行纳税人识别号:511000 00500 009968A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A楼212室电话:021-54921634注意事项:1)汇款时,请备注第四届活细胞研讨会+汇款单位名称+参会人员姓名,请及时将汇款凭证扫描件发送treasure@cscb.org.cn2)电子发票:在线付款时可以勾选,交费后15个工作日内电子发票将直接发送邮箱;——03—— 报名方式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7月31日访问链接:http://xjpt-life.mikecrm.com/6piF3j7或扫描二维码:——04——参会须知会议时间2023年8月7日至8月12日(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7月31日)会议地点中国北京,清华大学联系方式会议组织/合作王老师 +8610 62781599邮箱地址:wenjuan@tsinghua.edu.cn会务联系人张老师 +8610 62772736邮箱地址:yanlizhang12@tsinghua.edu.cn赵老师 +8610 62799382 邮箱地址:jzhao@tsinghua.edu.cn主办单位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器生物学分会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北京清科创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器生物学分会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2023年7月26日
  • 应用:日立电镜-Gatan 3View联用技术在生物细胞三维重构的应用
    利用SU5000和Gatan 3View 2XP 对老鼠肝细胞截面的高分辨截面观测 图1. 老鼠肝细胞高分辨BSE图像仪器:热场发射SU5000 , Gatan 3View 2XPSEM(加速电压: 2 kV, 真空模式: 高真空)3View(图像大小: 16k×16k, 像素点尺寸: 2 nm/pixel, 观测区域: 33 mm×33 mm)图. 1 为老鼠肝细胞整体染色并树脂包埋后的高分辨截面观测结果,图中可观测到整个细胞及细胞器的分布。右图是左图黄框内区域数字放大5倍后的结果,图中可明显观测到细胞核 (N) 及其附近的内质网(ER) ,线粒体(M) 及嵴(←), 高尔基体(G), 糖原颗粒 (▲)分布。利用SU5000和Gatan 3View 2XP 对老鼠肝细胞超薄切片观测及三维重构 (a) 超薄切片观测图像 (b)三维重构结果(长为10 μm的正方体)(c) 三维重构 (XY 面, YZ 面,XZ 面)图2. 老鼠肝细胞连续切片及三维重构结果 图. 2 为老鼠肝细胞染色树脂包埋后连续切片(a)及三位重构(b)(c)结果。 三维重构图像可以通过300张截面图像堆叠计算得到。 由于热场发射电子枪束流的稳定性,可连续长时间地拍摄获取300多张的图像。通过三维重构的结果可直观地看到细胞尺寸结构及其细胞器的三维分布,能更多地获取生物细胞的信息。 利用SU5000和Gatan 3View 2XP 对老鼠肝细胞三维重构结果分析 图3. (a) 连续截面BSE图像堆叠图像结果 (b) 线粒体及细胞核体分布 (红色为线粒体,绿色为细胞核)(c)线粒体的尺寸分布直方图 通过连续切片获得的三维重构结果,可选择性的得到所需信息,如线粒体的分布,结构,尺寸数目的面分布及体分布等。 图3为三维堆叠图及后续分析出的线路体(红色)及细胞核(绿色)的分布图。可直观地观测到线粒体的形状,结构及分布。 图2显示的是线粒体的尺寸分布直方图,可通过软件直接得到线粒体的体分布和面分布,进而分析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及分布。 仪器: 热场发射SU5000 Gatan 3View 2XP 三维重构: Image Pro Premier 3D (Media Cybernetics Inc.)SEM条件:加速电压 2 kV 真空模式 高真空3View条件:图像尺寸 8k×8k 像素尺寸 4.4 nm/pixel 观测区域 36 mm×36 mm 切片厚度 50 nm 切片数  300 该产品更多信息请关注:SU5000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220210.htm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日立高新官方网站:http://www.hitachi-hightech.com/cn/
  • 文献速递|基于细胞外囊泡的新型纳米材料通过 Let-7a 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
    近日近日,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王东旭教授课题组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刘炜炜教授课题组在细胞外囊泡与舌鳞状细胞癌关系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F:5.89,JCR 2区)。▲图1|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F:5.89,JCR 2区)近年来,针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治疗和诊断已取得了进展,但 5 年生存率仍然很低。治疗TSCC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医药在癌症研究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例如,从蜂蜜中提取的白杨素可以通过非编码RNA在多种癌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增殖。并且,纳米结构也已被广泛研究用于癌症治疗中的药物递送和诊断,例如金纳米粒子 (AuNPs)。细胞外囊泡(EVs)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的小囊泡。EVs 由脂质双层膜组成,该膜包裹着小的无细胞器的细胞质,EVs 的摄取特定于细胞类型。但白杨素与金纳米粒子在单独运用时对癌症缺乏特异性,有证据表明,纳米粒子与 EVs结合可作为靶向癌细胞的药物载体。因此,纳米材料与 EVs 结合可以提高癌症治疗的效率。为了探究该方法,王东旭教授与刘炜炜教授团队首先使用白杨素治疗 TSCC 细胞和分离的 EVs-白杨素。然后将四氯金酸(HAuCl4)与 EVs-白杨素一同孵育形成 Au-EVs。在 EVs-Con 和 EVs-chrysin 之间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后,对 let-7a 家族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结果表明,Au-EVs 通过TSCC中的 let-7a 诱导细胞凋亡。▲图2 |实验方案示意图文章中,研究 Au-EVs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使用了博鹭腾AniView6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观察。在该实验中,首先将SCC9 细胞注射到裸鼠体内。7天后,将Au-EVs注射到肿瘤下方,并在第8天和第15天用近红外光照射裸鼠并进行肿瘤生长分析。结果表明,Au-EVs具备肿瘤靶向性,且荧光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此外,近红外辐射可以淬灭 Au-EVs 的荧光。在第21天时收集肿瘤,与预期结果相符,Au-EVs 与 NIR 结合显着抑制了肿瘤生长,并且没有改变体内其他器官。这些结果表明,Au-EVs 有效地介导了等离子光热疗法(PPT)并抑制了体内肿瘤的生长。▲图3|注射Au-EVs 后的荧光强度本研究发现,Au-EV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SCC9 细胞中具有吸收特异性。在经过近红外辐射后,Au-EVs 能够有效增强细胞凋亡。通过RNA-seq,筛选 EVs-chrysin miRNA,Let-7a-3p,并且过表达let-7a-3p会诱导细胞凋亡,此结果表明经NIR 处理的 Au-EV 显著抑制了体内肿瘤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 AuNPs 靶向性的纳米材料,并且该材料可能与针对 TSCC 的疗法相关。论文链接:doi: 10.3389/fbioe.2021.766380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缓冲”策略开发光稳定荧光探针揭示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脂滴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例如抗菌免疫能力、促进药物积累和激活能力、内核膜代谢能力、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以交换营养分子、作为癌症和衰老大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志物等。尽管对脂滴功能的机制缺乏研究,但已证实这些功能与脂滴生命周期的动态密切相关。揭示脂滴的动态有助于研究脂滴的功能机制和发现新的功能。然而,脂滴的数量、位置、大小和组成在细胞之间甚至在同一细胞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脂滴的生命周期、时间和位置上也通常不可预测且难以观察。此外,这些事件在脂滴生命周期中的发生率仍然未知。这种细胞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用于探测脂滴动态的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对脂滴的识别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长时间的的稳定成像能力。  超分辨荧光成像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最高可达单分子的空间分辨,但荧光团易光漂白而迅速淬灭的问题使得超分辨荧光成像一直面临着时间分辨率低和成像时间长的挑战。因此提高荧光团的光稳定性是超分辨荧光成像面临的前沿问题。  本工作中,徐兆超团队提出了“缓冲荧光探针”(buffering fluorogenic probe,BFP)的策略来解决脂滴动态成像中光稳定性的问题。“缓冲”策略(buffer strategy)是指在成像过程中,脂滴内部光漂白的荧光探针被外部周围新的和完整的荧光探针有效取代,即荧光探针交换速率大于漂白速率时,即可确保脂滴成像的光稳定性。该策略要求探针在脂滴外部时处于荧光淬灭的状态,并且在脂滴外具有较高的浓度以保证足够的缓冲能力。LD-FG有适中的脂溶性保证了既有足够的分子对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又有足够比例的分子在脂滴外作为缓冲池。缓冲池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脂滴中的光漂白探针,保证了长时间荧光成像的光稳定性,还可以及时染色细胞中的新生脂滴,并接收脂滴减小或消亡中释放到外部的探针。  基于LD-FG优异的光稳定性,团队借助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脂滴的多种动态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脂滴融合模式,包括多个脂滴的同时融合和线粒体介导的融合;揭示了细胞不同区域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提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成熟的新模型,即首先进行快速脂滴融合,接着是缓慢成熟步骤;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融合过程中的哑铃形中间形态,证明聚结(coalescence)并不像以前知道的那样罕见,而是在细胞中无处不在的。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元,细胞是含有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功能单分子的多体系、跨尺度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单元又根据其位置、结构、运动、浓度以及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动态相互作用,精确、有序和协调地执行复杂多样的细胞功能,这使得细胞具有个体与系统性相统一、异质性、高度动态、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团队期望“缓冲荧光探针(BFP)”的策略可以在未来用于开发针对更多不同细胞内生物靶点的光稳定探针,最终实现细胞内生物分子全景超时空分辨动态成像。  相关成果以“Stabl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Lipid Droplet Dynamics through a Buffer Strategy with a Hydrogen-bond Sensitive Fluorogenic Prob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18组博士研究生陈婕和博士后王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广州健康院电镜平台:看清细胞里的“小宇宙”
    “作为一种高端科学仪器,电子显微镜在细胞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助力科学家们深入探索细胞这一‘小宇宙’的功能与奥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平台(以下简称电镜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合英对《中国科学报》表示。针对广州健康院特色研究领域,电镜平台在动物组织、细胞、病毒和蛋白等大颗粒样品的处理上进行了上百次技术优化,重点支撑了细胞谱系及发育、感染与免疫、蛋白解析等方向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开展。记者了解到,依托该平台开展生物样本超微结构分析,发表了国际知名刊物论文100余篇。助力细胞超微结构功能探索为了寻找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广州健康院研究员潘光锦团队通过研究脑缺血动物模型,确认研究药物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神经元的亚细胞器以及神经突触等超微结构深入到纳米级进行观察。常规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无法达到分辨突触前后膜的尺度,需要利用电镜技术进行确认。李合英十年如一日,系统地研究和掌握了各类生理病理性组织器官的电镜制备特点,练就了高超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和高水平结构解析能力。她聚焦线粒体和自噬体超微结构,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发育情况进行观测,帮助研究团队揭开脑缺血谜题,并揭示了脑缺血神经元损伤修复的生理机制。为了追踪肠道炎症的发病机制,揭示磷酸肌醇-3-激酶3(pik3c3)突变对肠道发育的影响,李合英利用电镜超微结构成像技术,对野生型和突变品系肠道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确定了引起突变体肠道炎症表型的罪魁祸首,成功攻克了常规病理不能解决的难题。最终与研究团队一起建立了新的肠道炎症模型,为寻找临床新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据了解,电镜平台自成立以来,在细胞谱系超微结构解析、病毒感染免疫机制探索、蛋白质结构解析、药物研发生物验证等研究方向开展项目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先后揭示了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肾脏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的不同超微结构特征,为细胞超微结构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为相关疾病机理的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广州健康院聚焦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领域,其研究对象包括细胞、类器官、小鼠、兔子以及大动物模型猪和猴子等。“研究这些模式动物时,对其生理或病理结构的直观呈现十分重要,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观测,来完成实验理论的验证,并最终指导医学应用。”李合英说。支撑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开展 作为“十四五”期间广东获批建设的5个大科学设施之一——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有望成为探索人类生命的“导航员”。广州健康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飞表示,基于已取得的干细胞及相关细胞图谱研究成果,广州健康院积极推动建设了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他充分肯定电镜平台在设施预研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多种谱系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功能鉴定提供了标准化工艺制备流程。在感染与免疫领域研究中,对病原体结构以及病原感染机制进行研究十分重要。由于病原体多为纳米级的病毒颗粒,无法在光镜下进行结构解析,必须借助电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类。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凌表示“电镜观察对于病原体的确认必不可少”。另外,病原体对细胞的感染机制研究也需要清楚整个感染过程和包装机制,只能借助超微切片来观察细胞内部病毒与亚细胞器的相互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广州健康院联合广州海关、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迅速组织开展攻关研究。通过透射电镜的观察和鉴定,首次从广州患者的粪便和尿液中鉴定出具有活性的新冠病毒,为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李合英帮助科研人员确定病毒形态类型和来源追溯,对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细胞外囊泡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临床液体活检工具。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团队对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检测有望可以帮助诊断早期癌症,提高早期筛查的准确性。在细胞外囊泡的提取与表征研究中,李合英对样品进行制备和观察,最终确定了体外制备样品的纯度、粒径以及分散度,为临床活检应用提供了细胞外囊泡的全面评估基础。 “近10年来,电镜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专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省市重点研发专项等各类项目超过100项。”李合英表示,电镜平台通过大量的技术条件优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物样品透射电镜标准检测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异性蛋白标记技术的探索,解决了生物样品纳米级超微结构检测和特异性蛋白标记的问题。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片(耐立克)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打破了中国携T315I突变耐药患者的治疗瓶颈,解决无药可医的困境;抗结核新药TB47已经完成临床I期研究,与氯法齐明疗法结合形成“新药+老药”的组合,形成加速治愈耐药结核病的“中国疗法”,提升我国在国际结核病防控领域的影响力;自主设计研发的肿瘤相关抗原重定向开关型CAR-T细胞,为提高CAR-T的持续性以及新型CAR-T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对实体瘤的治疗有希望取得进展…… “这些新药的自主研发过程中,从病原微生物鉴定到细胞培养,再到动物模型验证都离不开电子显微成像的技术支撑,获得了关键的纳米超微结构鉴定数据。”李合英表示,特别是药物的研发与筛选体系(类器官),脂质体疫苗递送系统鉴定,新型干细胞制剂制备,疫苗的生产等方面都离不开电镜超微结构的鉴定支撑。广州健康院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朝明表示,电镜平台作为一个关键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科学实验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是科研创新原始突破的重要验证,对科技协同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陈朝明表示,电镜平台以开放共享推动企业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累计为华南区域40余家企事业单位做出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撑服务,覆盖生物体基本结构和功能解析、药物鉴定、病原体鉴定、药物研发等领域。记者了解到,该平台还支撑广州健康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7项,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整体效能作出了应有贡献。
  • 超分辨成像技术看清细胞“刽子手”的行刑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韩家淮和厦门大学副教授陈鑫团队借助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随机光学重建显微镜(STORM)”,首次揭示了“坏死小体”在细胞中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对细胞死亡的决定作用,为人类相关疾病治疗干预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已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超清成像技术让推论“眼见为实”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功能单元,而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一环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有一种形式叫“坏死样凋亡”,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信号处理枢纽就是“坏死小体”复合物。“坏死小体”在死亡细胞中的结构究竟如何?“坏死小体”如何精准发力决定细胞死亡命运?这些涉及多个核心分子(RIP1/RIP3/MLKL)的招募激活和信号放大/转变等复杂过程。由于细胞体尺寸非常微小,例如哺乳动物细胞一般在几十微米,要观察到其内部“坏死小体”的精准调控机制难度可想而知。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曾借助常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死亡过程会产生大小不等的“坏死小体”点状信号,提示了该信号枢纽很可能存在动态组装过程。但“坏死小体”在细胞中是如何精准处理复杂信号,进而决定细胞死亡的始终是一个未解的谜团。韩家淮院士和陈鑫团队借助于蓬勃发展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尝试了多种目前较成熟的技术流派,最终找到了精准观察“坏死小体”运行机制的利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STORM)。研究人员通过对STORM成像全流程进行细致优化,在生物样本上实现了优于常规共聚焦显微镜10倍以上的分辨率(13—18纳米定位精度)。这些技术的提升使许多原本看不见、看不清的研究对象变得清晰明朗,让原来靠推测得到的结论“眼见为实”。“坏死小体”这样杀死细胞在历时8年的研究中,团队成员成功观察到死亡细胞中的“坏死小体”由初始点团样结构演化为直径约50纳米,长度约200—600纳米的规则棒状结构的组装模式,并且在该规则棒状结构中呈现出明显的由RIP1/RIP3组成的马赛克状分布。进一步的观察研究发现,只有马赛克状分布中的RIP3区域满足一定的尺度要求(如四聚体及以上),才能有效地诱导下游效应分子MLKL发生多聚化,进而靶向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发生。同时,通过抑制关键因子RIP1的激酶活性可以阻碍“坏死小体”的有序马赛克样棒状结构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死亡。此外,RIP3激酶活性缺失导致的细胞死亡模式转变也有赖于该结构中的RIP1多聚化程度,这提示了团队发现的“坏死小体”马赛克样组织结构很可能是细胞内控制死亡方式的信号选择模块。“该结果在细胞原位揭示了关键信号枢纽纳米尺度上的组织特性及其对信号传递/放大/转换的贡献,为发展特异性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干预手段提供了潜在的切入点,希望我们的发现能够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脓毒症等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对和治疗有所帮助。”韩家淮介绍。有望解析更多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细胞内数量众多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都是控制生命活动的核心功能枢纽,如DNA复制/转录起始复合物和细胞器膜上的各类转运复合物等。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细胞学说诞生至今已近两百年,但人类始终无法彻底解析任一细胞在稳态/应激条件下的分子水平精细结构,自然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改造/控制细胞,实现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宏伟目标。目前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是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利器,但面对细胞内结构巨大、成分复杂、高度异质的功能复合物,其仍存在较明显局限性。韩家淮院士和陈鑫团队的工作证明纳米尺度光学成像是解析此类大型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组织特征和功能模式的可行方案之一。
  • 如何让活细胞观察变得简单,有ECHO Revolution就够了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细胞观察是通过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生长或给药前后的形态变化。但是,传统的活细胞观察方式,仅能观察到细胞瞬间的生理信息,无法反映其长时间、连续、全面、动态过程的全部信息。▲ 图源:网络,侵删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活细胞观察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如细胞三维培养观察(类器官培养观察),药物筛选等。且在药物筛选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给药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生长、分化、迁移、凋亡、蛋白的表达分布和细胞器观察等。这需要显微镜长时间观察和聚焦不同焦平面的细胞,并且光毒性要小,因为用荧光观察细胞内的蛋白分布时,荧光会对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对一些细胞聚集成团的厚样品来说,需要显微镜具有Z-Stcaking和三维重塑功能且分辨率要求高;同时药筛具有高通量需求,在多孔板内药筛实验中,活细胞观察需要显微镜快速在多样品孔之间进行切换、自动聚焦和荧光通道切换等,这些活细胞观察需求对显微镜功能模块要求极高。▲ 图源:网络,侵删请注意!Revolution正倒置一体电动化智能显微成像系统所设计的功能模块完美契合活细胞观察,近为之而生,搭载的实时DHR技术,使分辨率得到进一步突破,简单多功能的联用让您感受不一样的操作体验。HyperScan高速拼接大视野成像功能,即可以快速扫描整个样品孔又能解决高倍镜下视野小的问题。孔板导航成像功能(Multi-well Point)结合延时摄影成像功能(TimeLapse)、自动对焦与长时间锁焦,再搭配活细胞工作站和全自动载物台,可以实现孔板中活细胞长时间观察又可以一次性研究筛选多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的影响。Z-Stacking+DHR功能再结合自动LED荧光系统,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细胞内不同蛋白的分布,进行三维重塑,同时降低荧光光毒性和光漂白。高速高灵敏相机捕捉微弱荧光信号,使图片结果更准确更清晰。Revolution正倒置一体电动化智能显微成像系统是一台专业的智能活细胞观察显微成像系统,对从事研究活细胞观察研究的您,必须拥有一台高颜值、高性能、易操作的研究级显微系统,Revolution您值得拥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