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岩石学

仪器信息网岩石学专题为您整合岩石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岩石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岩石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岩石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岩石学话题讨论。

岩石学相关的资讯

  • RETSCH参加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
    2009年9月21日德国RETSCH(莱驰)参加了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为期3天的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地质、矿产、高校及研究所等行业的近400名研究人员。会议分十大主题,8个分会场,2个大会场,2个中等会场,4个小分会场,规模如此宏大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十分少见,作为我国地质行业样品前处理的领头羊,德国RETSCH也有幸参与此次盛会,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地质、岩矿方面的技术及实验分析的前沿信息. 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岩石学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越来越重视样品前处理,希望能够有一种效率高、无污染及具有代表性的制样手段和工具。避免制样中引入的误差和污染,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正是RETSCH一直以来着力推广和解决的问题。比如颚式粉碎仪BB200,可以对矿石样品进行快速的初级粉碎,最大进样尺寸为90mm,出样尺寸为2mm左右,提供锰钢型颚板或碳化钨型颚板满足用户对不同硬度样品的粉碎需求。振动盘式研磨仪RS200可以作为光谱分析前的样品制备工具,在几分钟内将样品精细研磨至理化分析所需要的尺寸,使得取样具有代表性。如用户使用XRF分析,RETSCH还可以提供自动压片机PP40进行制样。此外,RETSCH的行星式球磨仪可用于超细粉体的制备及筛分仪系列,都得到了与会用户的好评和认可。 优质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让RETSCH品质口碑相传,2010年RETSCH 将会带着更新更高效的产品促进岩石学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 关注RETSCH,关注2010!
  • 热烈祝贺2019年4月19-4月22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 17 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圆满落幕
    恭祝此次杭州会议圆满举办成功,感谢各位老师朋友莅临展位并给予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会议主要是为展示、交流和总结我国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承办,会议地址在浙江大学金港校区。本次会议根据国内外本领域内学科发展趋势共设置了多个专题,长达三天的会议时间。 会议中研讨的主题有:专题1:地球表层系统中矿物环境属性与效应专题2:矿物表/界面过程专题3:地质过程与成岩成矿作用的矿物标识专题4:“三稀”矿产资源研究和利用中的矿物学问题专题5:板块俯冲带地球化学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题6:地壳物质再循环与花岗质岩浆作用:源区、机制和过程专题7:幔源岩浆活动和地幔动力学等其他专题方面的研究。
  • 拉曼光谱新应用:根据矿物粒大小对岩石进行分类
    粒度指常指矿物或颗粒的直径(毫米、微米)大小。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对沉积物的成岩作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沉积岩矿物组成的粒度大小可以反映沉积岩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岩石岩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对于其性质和潜在用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同等孔隙度条件下,颗粒越粗,对应的渗透率越大。石灰岩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岩,在建筑、冶金、化工、塑料、涂料、食品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粒度是石灰岩的分类与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工业用途对于矿物粒度的要求也不同。如在冶金工业中,炼铁所需的石灰石粒度在15-60mm,烧结则要求粒度≤3mm。以往的研究表明,拉曼光谱信号和背景的强度取决于所测试样品的颗粒及其大小。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钙质材料的拉曼信号强度变化和相关背景强度随晶粒尺寸的变化,并开发出一种可以从拉曼光谱中提取平均晶粒尺寸定量信息的方法。研究人员对来自不同意大利采石场的一组沉积钙质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分类,然后进行拉曼光谱分析,同时还对相应的微球和结晶方解石粉末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拉曼信号与粒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获得了校准曲线。实验实现了拉曼信号和背景强度对晶粒和粒径的可重复行为,因此证明了从前者的测量中获得后者的半定量信息的可能性。该成果可以在石灰工业领域以及各种科学环境和其他材料生产链中加以利用。由于设备便携,该技术在采石时期就可以对石灰岩进行快速分析并分类,有利于有利于缩短石灰石材料的生产周期,减少成本。
  • 地球科学中自动化矿物学的未来
    随着 2021 年 11 月 Mineralogic 3D 的推出,自动化矿物学刚刚见证了其技术的最大转变。这是一项广泛的开发计划,旨在定义 X 射线吸收对比断层扫描 (ACT) 数据的校准和标准化,以实现一致和准确的识别矿物相直接来自 3D 成像。这对于自动化矿物学来说是真正的新领域,不仅可以非破坏性地进行相识别,而且只需极少或无需样品制备。3D 测量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识别次要相位、无立体效应以及对珍贵样品(例如陨石)进行无损分析。介绍几十年来,“自动化矿物学”一词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电子显微镜的代名词。使用能量色散光谱 (EDS) 快速绘制样品图和识别感兴趣的相已逐渐从其最初的行业应用转移到学术研究环境中。对于希望利用这一强大工具的学者来说,一个主要问题是原始平台在其行业设计的输出方面是僵化的,并且能够提供自动化输出的软件和硬件都缺乏开发。蔡司矿物学一直采用不同的方法,2D 和 3D 的持续发展意味着我们现在拥有有史以来设计的最全面和最先进的岩石学研究平台,重新定义了自动化矿物学这一短语。使用定量 EDS 分析,EM 的矿物学一直领先一步。这使得它在自动化矿物学系统中独树一帜,成为真正的地球化学工具,能够计算薄片等区域的矿物和整体成分。然而,这种能力仍然在传统的自动化矿物学软件的框架内,用户如何访问和使用地球化学信息的灵活性有限。在 Mineralogic 1.8 中,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自动化矿物学的使用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在工作流程高度可变的学术环境中。在最新版本中,地球化学信息被放在首位,与软件设计的阶段 ID 一样重要(图 1)图 1:大颗粒观察器 (LPV) 用于可视化苏格兰西北部路易斯安杂岩中的麻粒岩相超长岩的完整薄片。单击即可从 BSE 和矿物分类图更改为定制的范围元素热图,所有这些都来自同一次扫描。图像显示 a) 灰度 BSE,b) 矿物分类,以及 c) 和 d) 定量 Fe 和 Mg 热图。新的大粒子查看器可以将完整的薄片查看为定量元素热图,并且收集的所有地球化学数据都可以导出为简单的 .csv 文件格式。这种简单的数据导出允许将定量地球化学测量值直接导入为地球科学家专门设计的第三方软件,例如 XMapTools。技术上最大的转变是在 2021 年 11 月推出 Mineralogic 3D。这是在一项广泛的开发计划之后定义 X 射线吸收对比断层扫描 (ACT) 数据的校准和标准化,以允许直接从3D 成像。这对于自动化矿物学来说是真正的新领域,不仅可以非破坏性地进行相识别,而且只需极少或无需样品制备。3D 测量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识别次要相位、无立体效应以及对珍贵样品(例如陨石)进行无损分析。现代、灵活的自动化矿物学技术可以应用于地球科学以外的许多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甚至是根和骨头等有机物质。然而,矿物物种在主要元素化学、结构和密度方面的全球一致行为使其成为此类自动化工作流程的理想候选者。完整的蔡司矿物学软件包现在提供最全面的矿物学和岩石学解决方案,这只是对地球科学界长期投资的开始。突破二维自动化矿物学的极限自动化矿物学在四个十年的使用中几乎没有变化。对严格的行业应用程序进行粒子分析的一致输出的要求导致看似相似的软件环境在输出方面几乎没有灵活性。该设置非常适合设计自动化矿物学的常规工作流程、矿物学处理的长期一致性以及破碎样品的地质冶金学,这些样品在数月和数年内在单个地点几乎没有变化。最大的挑战是在学术环境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动化矿物学平台。吸引力非常明显,能够将传统的颗粒分析方法转化为 SEM 中的各种样品的映射,从环氧树脂安装的颗粒分离器到完整的薄片和抛光的芯板。能够用模态丰度、纹理信息等绘制矿物学图,对于构建大型数据集、拥有“大数据”和了解我们个体样本的统计相关性的现代科学来说似乎是完美的。然而,在一个依赖灵活性的研究环境中,这个看似理想的工具却受到为工业应用设计的输出的刚性所阻碍。在蔡司,我们对地球科学界做出了承诺,不仅包括推动仪器的功能和为社区量身定制我们的显微镜解决方案,而且投资于地球科学专业知识以帮助推动技术进步。因此,该软件现在是 SEM 自动化矿物学最全面、最灵活的平台,是定量地球化学分析与定量结构分析的独特组合。 从头到尾的灵活性地球科学家是多产的显微镜用户,他们的 SEM 系统通常以具有多种成像模式和用户要求的探测器“圣诞树”而闻名。结果是集成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员和/或技术人员实现目标的时间,因为在一个会话中需要多种成像技术是很常见的。Mineralogic 并不固定在某个平台上,因此从一开始您就可以从钨丝 (CSEM) EVO 系列到 FESEM Sigma 和 GeminiSEM 系列中选择适合您需求的 SEM。无论对成像分辨率、可变压力和探测器组合有什么要求,使用 Mineralogic 的自动化矿物学都可以成为您设置的一部分。定量 EDS 分析的使用始终使该软件有别于其他自动化矿物学解决方案。通过校准和标准化化学分析,它不仅仅是一种识别矿物种类的简单机制,而是将自动化矿物学转变为真正的地球化学工具,提供真实的矿物成分,以及测绘区域的“整体成分”。在研究环境中,能够获得定量的主要元素化学是许多工作流程的关键方面。通过在单一技术中以内在连接的方式将不同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在纹理分析的同时获取这些信息可以简化项目。定量地球化学还提供了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因为矿物分类库基于每种元素的 wt% 元素值,而不是定性的峰值强度值。这意味着矿物库更易于理解,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之间和可变光束条件下立即转移,从而改善协作并减少操作员处理新样品或困难样品的时间。与大多数行业工作流程相比,研究项目的可变性要大得多,并且涉及定制的、采集后的图像和数据分析。很难准确预测数据将如何在研究环境中使用,不仅不同的研究小组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也可能需要根据样本灵活地询问信息。为了充分利用 Mineralogic 定量矿物学的强大功能,收集的数据必须不锁定在专有数据格式中,假设看似不灵活的输出适合所有人。为此,在可视化和导出方面,数据灵活性被置于软件的核心。自动矿物学的图像输出通常涉及两种图像类型,一种是背散射电子 (BSE) 图,另一种是基于自动矿物学分类的假彩色相图。与其将定量地球化学简化为数值输出,不如将这些信息带到最前沿,能够生成以完全数据拼接格式检测到的任何元素的定量元素热图(图 2)。现在可以通过单击导出在屏幕上查看的任何这些图像,为报告和手稿创建即时数据。图 2:a) 苏格兰格莱内尔格变质岩的全薄片扫描。Ca 热图突出显示分区的石榴石,然后以更高的分辨率重新分析。
 图 2: b) 石榴石图显示了元素和浓度范围选择的周期表用户界面。 比灵活的可视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决定您希望如何处理数据本身,如果软件平台中的数据库无法访问,这是不可能的。Mineralogic 允许以最简单、最灵活的格式导出所有地球化学热图。这允许在任意数量的通用外部数据和可视化平台中查看数据集,作为电子表格或图像,或合并到定制的图像分析程序和脚本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伯尔尼大学的 Pierre Lanari 设计的 XMapTools (xmaptools.ch/) 的使用。XMapTools 专为地球科学家设计,可从元素图中提取信息,这些信息已通过额外的电子探针样品分析步骤进行量化。将定量 EDS 图直接从 Mineralogic 导入 XMapTools 避免了这一额外的校准步骤,并允许使用矿物数据即时计算有用的参数,例如元素氧化物、末端成员成分和每个公式单位的阳离子,以及进行热力学计算。Mineralogic-to-XMapTools 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灵活的数据输出,并为石油学家提供了一个出色的集成工具。通过采用定量地球化学并使其与自动矿物分类本身一样易于访问和重要,该软件现在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了矿物学和岩石学应用的一站式商店,该平台可以结合许多其他图像和分析技术,如 EBSD 、WDS 和 CL。3D 自动化矿物学 - 新领域数十年来,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µCT) 进行的非破坏性 3D 成像已被用于研究材料科学样品。这些仪器的性质意味着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成像领域,并没有被大量用于除分割等操作之外的定量分析。CT 平台通常设计用于增强对比度以可视化样本中的特征,从而导致信噪比抑制复杂的异质样本(如岩石)的详细分析,这一事实进一步阻碍了这一点。长期以来,能够完全基于 X 射线衰减值直接从 CT 吸收对比断层扫描 (ACT) 中识别矿物一直是一个目标,然而,由于校准、标准化和信噪比问题的多重障碍,直到现在这种量化仍然遥不可及。随着 2022 年 11 月 Mineralogic 3D 的推出,这个梦想现在已成为现实(图 3)。图 3: a) X 射线数据的自动矿物分割允许对矿物质地和丰度进行非破坏性分析。这些数据为您的岩石样本提供最可靠和最具代表性的 3D 分析,并指导相关工作流程。
图 3:b) 3D X 射线断层扫描的最新进展已使其超越成像并进入定量分析 (1) DeepRecon Pro 机器学习图像增强,(2) 非破坏性晶体取向分析,现在 (3) 自动化矿物学和定量样品分析。
 Mineralogic 3D 是一种突破性的新软件解决方案,旨在同时在 ZEISS Context (µCT) 和 Versa X 射线显微镜 (XRM) 上运行。预计 3D 自动化矿物学将迅速在工业的常规工作流程应用中找到一席之地,它非常适合识别硫化物和氧化物等矿物种类,计算它们的丰度,并确定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脉石矿物. X 射线平台在这方面具有显着优势。ACT 的样品制备很少或根本不存在,整个或粉碎的样品可以在提取后立即加载,并且不需要环氧树脂底座的制作、固化和抛光。获取 3D 数据也消除了抛光表面的立体效应,显着提高数据质量,同时减少获取数据的时间。然而,以最少的样品制备或损坏获得如此详细的定量信息的能力意味着各种研究工作流程很可能也将采用该技术。Mineralogic 3D 将许多单独的解决方案组合到一个软件包中,利用校准和量化蔡司 X 射线平台从源到探测器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可以克服以前所有矿物识别的障碍。为了始终如一地识别矿物相并量化它们的关系,3D 重建需要具有尽可能高的信噪比,必须考虑 X 射线衰减伪影,并且必须分割 100% 的感兴趣体积。这些问题以及许多其他技术挑战已通过最近针对蔡司 CT/XRM 的高级开发计划得到解决。Mineralogic 3D 中最重要的并行进展之一是 DeepRecon Pro 的开发,它是最新的 Advanced Reconstruction Toolbox (ART) 的一部分。DeepRecon Pro 于 2021 年推出,是一种深度学习图像增强算法包,利用神经网络将 ACT 的信噪比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图 4)。图 4:借助 DeepRecon Pro 的图像增强功能,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对样本进行成像,以清晰地显示复杂的特征。这里是c的增生lapilli。苏格兰西北部的 1 Ga Stac Fada 撞击喷射层在分割富含氧化铁的边缘后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对执行自动化矿物学的能力有两个积极影响,扫描时间显着减少,加快了常规分析的过程,并且类似的矿物通过其衰减值变得可区分。将这种“日常人工智能”组件纳入显微镜工作流程现在已成为公司在光、电子和 X 射线显微镜方面的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的输出,同时将对其时间的影响降至最低。量化分析工作流程的每一步的能力对于保持跨平台每次分析的同一矿物的一致价值至关重要,而且该价值本身与分析材料本身的内在特性相关,因此是有意义的. 与此相关的是考虑光束硬化的影响,即随着不同能量的 X 射线被样品吸收,通过材料的信号变化。该伪影通常被视为图像处理问题,需要在分析后进行校正,这对于简单的单相材料来说是一项可以完成的任务,但对于复杂的异质岩石样品却充满了问题。通过使用定量平台,并直接从第一原理应用这些和其他修正,在确定了 3D 断层扫描中存在的矿物质后,自动矿物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能够计算矿物质比例及其关系(图 5)。图 5:完整的 Mineralogic 3D 工作流程可用于提高图像质量、自动分类矿物和分割样品的全部体积以计算 3 维的定量矿物模式和关系。图 1 中的示例是在 DeepRecon Pro 增强(灰度)和分割(彩色体积)之后看到的。全 3D 分段重建可以提供比 2D 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并且几乎不需要样品制备。这意味着 100% 的分析体积必须被分割,矿物之间没有重叠,即体积的任何部分都不会被计算两次。这意味着所有标准输出,例如解放和锁定关系都可以以真正的 3D 形式计算。专门为此目的设计的智能分割例程,可快速生成用于定量纹理分析的 3D 体积,旨在确保忠实地表示微量矿物质,而不会被更大比例的矿物质吞噬。Mineralogic 3D 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将 40 年历史的自动化矿物学概念带入一个全新的维度,允许对自然 3D 状态下的岩石样本进行全面定量分析。虽然 3D 分析相对于岩石中矿物和结构的复杂性有明显的好处,但 ACT 的非破坏性和完全定量分析可能是处理珍贵样品(如陨石和博物馆标本)工作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总结和结论/未来发展能够跨多种成像模式生成大型数据集是解决地质问题的理想选择,自动化流程以减少用户时间、建立统计相关性并为大型项目带来一致性至关重要。自动化矿物学的这些新发展也突出了相关显微镜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数据集被放置在云环境中,数据可以存储在大型、可访问的服务器中,为协作项目共享,并使用强大的在线处理工具进行处理。跨多个平台的自动化矿物学允许关联变得更加简化,因为跨这些平台的矿物库能够在此类云环境中进行通信并通过智能数据管理构建连接的数据集。用于矿物鉴定的地球科学中最多产的技术是光学显微镜 (LM),通常使用岩相显微镜。虽然 LM 一直是岩相学的中流砥柱,但它也是最难实现矿物识别自动化的技术,因为参数很少且变化足以区分静态图像中的矿物。因此,使用我们训练有素的地质学家的大脑,通过肉眼识别 LM 中的矿物质仍然比在大量矿物质中自动化该过程要容易得多。然而,即使是这项技术也有可能在未来发生转变。新的 Axioscan 7 Geo 是专为透射光岩相学设计的数字化平台,可在平面、交叉和圆偏振光(PPL、XPL、CPL)的整个薄截面上快速收集 LM 数据集,图 6:a) Axioscan 7 Geo 数字化平台为偏光显微镜生成独特的数据集,在多个方向捕获多种光模式。这使得数字薄切片可以在虚拟岩相显微镜中查看,或询问像素或晶粒尺度信息。
图 6:b) Axioscan 7 Geo 可以创建光学矿物学所需的所有成像模式,并将数字信息转换为模态丰度、取向、晶粒尺寸等的强大定量分析信息。
这些丰富的数据集是大量矿物学光学信息的基础,它们自然地提供了自动化的可能性。虽然这最初可能仅限于具有相对受控矿物组合的常规工作流程,但它为自动化矿物学在未来桥接光、电子和 X 射线显微镜铺平了道路,允许真正多模式和多尺度的相关项目自然。Mineralogic 软件套件处于自动化矿物学的最前沿,正在为工业和学术界的定量地球科学新时代铺平道路。可以将 2D 和 3D 矿物和纹理信息层与定量地球化学相结合,以创建对岩石样本的全面描述,并在整个地球科学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关于作者理查德泰勒 Rich Taylor 博士Carl Zeiss 显微镜,Zeiss House,剑桥郡,英国Rich 于 2009 年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实验岩石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西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担任 SIMS 实验室专家。随后,他在科廷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担任研究职位,研究地球化学和地球年代学,专门研究成像和微量分析。2017 年,他搬到剑桥大学,使用新的显微镜技术研究地球上最古老材料中的磁性包裹体。2019 年,Rich 搬到了位于英国坎伯恩的蔡司,担任全球地球科学应用开发职位。原文:The future of automated mineralogy in geoscienceWiley Analytical Science ——Microscopy,7 June 202
  • 广州地化所刘德汉研究员获2019年度“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
    本文转载自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2月14—16日,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评选,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德汉研究员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我国有机岩石学和油气地球化学领域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刘德汉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国内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各位同仁对广州地化所和其本人的长期支持,并祝愿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继续蓬勃发展,为我国油气勘探事业不断做出新贡献。“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是三个学会共同设立的荣誉奖,旨在表彰为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前五位获奖者分别为黄第藩教授(2009)、徐永昌研究员(2011)、盛国英研究员(2013)、王培荣教授(2015)和梁狄刚教授(2017),刘德汉是第六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也是广州地化所继盛国英后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刘德汉,1935年出生,四川资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广州地化所研究员,曾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从事煤岩学、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油气流体包裹体等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7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刘德汉研究员在有机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具有深厚积累与丰富经验,目前还坚持在实验室一线工作。戴金星院士为刘德汉研究员颁发”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刘德汉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学术成果介绍荣誉证书刘德汉研究员发表获奖感言刘德汉研究员与广州地化所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本文系转载自“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原文 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以供读者阅读、自行参考及评述,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Science 和 Nature 子刊连续发文!TESCAN 综合矿物分析仪助力固体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近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许成研究员、张立飞教授和费英伟教授联合团队合作发现来自地幔过渡带(深约400公里处)的超高压矿物和古元古代现代板块构造的岩石学证据,在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板块构造启动时限等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权威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2017年)和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年)上。其中一些重要的矿物学和岩相学工作是由捷克孟德尔大学宋文磊博士和Jind?ich Kynicky博士与TESCAN总部应用部门(位于捷克布尔诺)使用TESCAN综合矿物分析仪(TIMA)合作完成。 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板块构造运动的起始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最前沿、最具挑战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板块构造运动的起始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最前沿、最具挑战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俗话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人类对于地球内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固体地球的半径达 6400 公里,而目前人工钻探最深仅到 12 公里。科学家只能通过出露于地表的岩石或深部岩浆携带的捕虏体来推测地球的深部物质组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板块构造是地球区别于其它太阳系类地行星的主要特征,它不仅影响着地幔的组成和演化,而且还控制着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对现今板块构造启动的时间和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近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许成研究员、张立飞教授和费英伟教授联合团队合作发现来自地幔过渡带(深约 400 公里处)的超高压矿物和古元古代现代板块构造的岩石学证据,在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板块构造启动时限等科学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的成果相继发表于权威科学期刊 Science Advances(2017年)和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年)上。其中一些重要的矿物学和岩相学工作都是使用TESCAN综合矿物分析仪(TIMA)完成,文中也对TIMA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解读。 △ 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2017年) △ 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年)许成团队首次在我国华北克拉通中北部的内蒙古丰镇和河北怀安一带的幔源火成碳酸岩内发现了极少量的厘米级榴辉岩捕虏体(许成等,2018)。榴辉岩(由俯冲板块在深俯冲过程中遭受超高压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石组成,其次为蓝晶石、石英、帘石、多硅白云母和角闪石等。通过各种矿物温压计和 THERMOCALC 程序计算获得其峰期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位于 2.5-2.8 GPa和 650-670℃ 的稳定范围,对应 250 (±15)℃ GPa-1 的低温古俯冲带地热梯度。 △ 图 1:TIMA 解离分析碳酸岩内榴辉岩捕虏体及其矿物组成(修改自许成等,2018)石榴石内独居石 U-Pb 定年确定其变质峰期年龄为 18.4 亿年,这是迄今为止记录的最“冷”的古元古代俯冲带中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冷”的深俯冲作用很可能在古元古代非常普遍,但全球的低温记录很容易被后来陆内碰撞所产生的高温变质作用覆盖。板块构造何时启动一直存在争论,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岩石学证据。该发现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证据表明古元古代存在现代板块深俯冲。这些碳酸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地幔源区含有俯冲的地壳物质,进一步表明地球早期已存在地壳物质深俯冲进入地幔,从而导致地幔深部碳循环。此外,科研团队还在这些榴辉岩的石榴石内发现了超硅石榴石(超高压矿物,主要在深源金刚石或者陨石冲击坑中有零星发现)包体(许成等,2017),分析显示该矿物具有高的三价铁 Fe3+(Fe3+/全Fe~0.87),远高于目前金刚石内发现的超硅石榴石(Fe3+/全Fe △ 图 2:TIMA拍摄的榴辉岩捕虏体中的超硅石榴石(Maj):图 (A) 为石榴石(Grt-II)中超硅石榴石包体的背散射图;图 (B) 显示超硅石榴石包体的铁和铝含量明显高于赋存矿物石榴石(引自许成等,2017) 高温高压合成实验标定其形成压力为14GPa,起源于地幔过渡带(400公里)。该发现为碳酸岩岩浆起源于地幔过渡带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同时异常富三价 Fe 超硅石榴石说明地幔过渡带存在局部富氧成分,这与俯冲地壳物质相关。这一发现对人们认识深部地幔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述成果中 TIMA 分析工作(图1和图2)是由捷克孟德尔大学的宋文磊博士与 Jind?ich Kynicky 博士和 TESCAN 扫描电镜公司总部(捷克布尔诺)TIMA 应用部门合作完成。由于捕虏体结构复杂、矿物类型多样、颗粒繁多且大小不等(毫米至微米级),有时与寄主岩石和矿物在结构和成分上差别并不显著,因而普通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仪器对于寻找和识别这些包含在捕虏体中且非常稀少的来自地球深部的(高压)矿物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过程相当耗时且仅限于对局部的观察,极易遗漏重要信息。全球著名扫描电镜公司 TESCAN 的综合矿物分析仪(TIMA,图4)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该仪器是利用扫描电镜的岩石矿物自动定量化分析系统,具有将电镜和能谱高度集成的独特技术,能进行极高分辨率的 BSE 与 EDX 快速全谱成像和大范围面扫描自动拼接功能,可以完成对整个样品的快速、准确的多元素面扫描;其配备的矿物处理专业软件可以辅助分析扫描结果,实现各种矿物相的快速鉴定、分布模式、含量测算以及自定义矿物寻找功能,避免相似结构和成分的分析误差,揭示样品的整体形态、矿物含量、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对于以上研究样品量很少的榴辉岩,通过其各矿物含量估算的有效全岩成分将提高变质岩视剖面图温压计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查明矿物相内部和不同矿物相之间的显微结构关系以及对含量很少(如用于准确定年的锆石和独居石)或未知矿物的辨别,从而获取捕虏体的起源和演化的关键信息。 △ 图 4:TESCAN 综合矿物分析仪(TIMA) 上述科研成果表明,固体地球科学的研究越来越侧重于地质样品的微观结构、精细矿物学和微区原位分析测试。TIMA 对矿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解析达到微米的尺度,相对于传统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具有非常大的优势。TIMA 可以对岩芯、岩屑、岩石、矿石、精矿、尾矿、浸出渣或冶炼产品等进行快速定量矿物分析,能有效识别岩石类型,测量矿物种类和分布、颗粒大小、解离或锁定各种参数。此外,还提供亮相搜索模块,可以快速准确鉴定出铂族金属、金银矿和稀土元素。TIMA 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石油、矿业和冶金等领域。目前,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今年已经引进了 TESCAN TIMA 综合矿物分析仪,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期待 TIMA 用户做出更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 拉曼光谱是流体包裹体领域非破坏性研究重要手段——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倪培教授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矿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矿床学和地质流体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包裹体中的物质成分是解读相关地质信息的密码,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如P、T、pH、X等)。研究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包裹体中的古流体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获得各种数据、信息来解释所研究的地壳及地幔中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甚至是获得古环境(如古海水、古气候)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地质研究领域,同时也被应用于古环境研究和宝玉石鉴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那么,流体包裹体领域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工作具体内容有哪些?都用到哪些仪器?对分析手段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有哪些新兴的、适合的分析手段?为深入了解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科学意义,仪器信息网编辑带着以上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倪培教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1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895be8f-73cf-404b-8016-f58fe6b66d5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倪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流体包裹体研究可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古流体物理化学信息 /strong /span /p p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建立的,全国第一家矿床地球化学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3年开始建设,95年通过评估。“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事矿床学和地质流体研究工作,课题方向以金属矿产的研究为主,比如金矿、铜矿的研究。”倪培说,“我们主要通过研究成矿模式和成因类型来指导找矿勘察。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很多,比如东北、华南的金矿,江西、福建的铜、金矿。现在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闽浙赣这一带。” /p p   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倪培介绍,“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关于热液流体矿床的研究,这类矿产一般温度比较高,最高能达到四五百度。研究热液流体矿的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型,是我们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研究成矿流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因为金属矿物都是在某种流体中沉淀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把流体包裹体的情况搞明白。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密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和成分的研究。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了人工合成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相关模拟实验等研究工作。” /p p   流体包裹体成分在许多情况下代表了包裹体形成时流体的原始组成,可以反映当时地质过程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方法和仪器设备用于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但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技术,都可以归结为群体包裹体分析或者单个包裹体测定。由于同一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通常是由不止一个世代的包裹体所组成,而不同世代的包裹体性质有很大差别,因此群体包裹体分析不仅复杂而且分析结果的代表性相对较差。单个包裹体测试可以准确的分析感兴趣的特定包裹体,其所代表的地质信息是确定的或是唯一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是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分析的重要手段 /span /strong /p p   “检测不同相态的包裹体里面的成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倪培说,“如果能对单个包裹体来做成分分析将会解决很多问题。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拉曼光谱法,一种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p p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破坏性的分析技术。近年来在国际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虽然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单个包裹体元素组成的定量分析,但是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的LA-ICP-MS分析技术,仅西方少数单位掌握,我国目前尚没有成功建立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实验室。而显微镜(包括可见光、荧光和红外显微系统)、冷热台、高温台、激光拉曼光谱仪等是目前国内外单个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测试的重要且被广泛采用的测试手段。 /p p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项新兴的微区分析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渗入地学领域,其在微区分析上所显示的高精度、原位、无损和快速的特点,使之逐渐成为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分析手段。目前,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宝玉石学等各个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矿物鉴别(尤其是微细矿物和矿物包裹体)、矿物结构和应力分析、流体(熔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温度测定、油气成藏信息获取、宝玉石鉴定等方面研究。此外,拉曼光谱与特定温度-压力仪器相结合,可以为地质领域矿物相转变、流体相变等原位分析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 /p p   “拉曼光谱在地质领域应用得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矿物领域和包裹体领域应用得最多。”倪培说,“拉曼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必不可少的仪器。”如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已经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接纳并采用,而且越来越受到地质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现在来讲,能稳定测定包裹体里挥发分的非破坏性方法,除拉曼光谱外,没有其他非破坏性的方法可以代替。”倪培如是说。 /p p   随着科研的深入,国内地学工作者发现技术设备的更新是推进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它地质研究的关键,且由于与国际研究接轨的迫切需求,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经过多方数据收集、文献调研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于2001年引进了一台雷尼绍(Renishaw)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用于开展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领域的研究,该台设备是国内地学领域最早引进的拉曼光谱仪之一。 /p p   基于Renishaw 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倪培课题组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并将拉曼光谱与特定温度-压力仪器相结合,进行地质领域矿物相转变、流体相变等原位分析,以及将拉曼测试应用于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甚至是古环境研究和宝玉石鉴定,都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工作在国内很多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p p   “中国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领域最早的一台拉曼光谱是西安地化所在80年代引进的,我们不是最早的,但目前在地质学界,我们的拉曼光谱实验室是将拉曼光谱应用于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研究的最好的实验室之一。”倪培解释到,“第一,在国内我们是最先用拉曼光谱来开展包裹体的低温相平衡研究的团队。我们在国内率先发表了一些论文,把它介绍给国内的一些学者 第二,利用拉曼定量计算挥发分的组成,在国内我们是最早的之一。在95-96年,我在英国金士顿大学做博后,当时我的导师Andrew H. Rankin是英国矿学会主席, 是英国流体包裹体、矿产研究领域的权威,当时实验室就有一台Renishaw的拉曼光谱,这个方法就是从那儿学的。之后,我们自己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科研工作者对拉曼光谱的自动化程度、灵敏度、稳定性、仪器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span /strong /p p   对于仪器的选择,倪培介绍说“我看中了Renishaw的两点:首先,他们最早开发建立了一个矿物谱库,可以做谱图比对。像我们做地质研究的人,有的不是专门做谱学的,有这样一个谱库可以作比对非常方便,在这方面Renishaw做的很好。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英国用的就是Renishaw,比较熟悉他们的产品,用起来方便。” /p p   这样一台使用了十几年的老仪器,还能满足如今的实验需求吗?倪培回答说,“目前还是完全能够满足实验需求的,自2002年投入使用以来,除了常规耗材更换外并没有大的维修,期间还承受了一次由老校区至新校区的搬运,至今一直运行良好。我认为,仪器的良好运行需要有专业人才来使用和维护。在国外很多大型的质谱仪,用了二十多年的有很多,关键在于仪器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售后服务也很重要。在这十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我的感受是,Renishaw售后服务非常好,响应非常快,我认为这对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1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fc0dc57-76b2-418c-89a7-efd52e913ce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trong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丁俊英正在使用Renishaw 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 /strong /span /p p   拉曼光谱有其局限性,这导致了应用限制,如:并非所有物质都具有拉曼效应,有些物质具有强荧光效应且无法规避导致干扰测试结果。此外对流体包裹体测试而言,针对不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因在可见光下观察不到故无法测试,以及对烃类包裹体而言存在的荧光干扰也是致命的。 /p p   倪培提出,希望拉曼光谱技术今后在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如果能用同一个光路,既能做拉曼也能做红外,可以统一调节的,这我觉得是重要的。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能否将拉曼和红外显微镜结合,比如现在很多不透明金属矿物没办法检测,那么在红外下面能不能做拉曼呢?这我觉得也很重要。第三,我们发现当矿物的粒度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荧光干扰会非常强,这个缺点是很致命的,就是矿物小到一定粒度时,很多信号就测不出来了。此外,数据库可以进一步扩充,需要不断地完善。” /p p    strong 后记 /strong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测试过程中具有微区、无损、快速、原位的优点,而且易与一些其它的小型设备结合使用,获得更丰富的测试结果。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或事物是绝对完美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除了自身固有的非拉曼效应物质、荧光干扰等问题外,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科研工作者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灵敏度、稳定性、仪器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p p   针对流体包裹体研究而言,全国配备流体包裹体实验室的科研单位本就不多,配备拉曼光谱仪的实验室也在少数,以台式拉曼光谱仪为主,便携/手持拉曼光谱仪极少见。但是,综观整个地质行业,已经有众多科研单位意识到拉曼光谱仪的重要性,并加以引进。 随着拉曼光谱仪在地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成为常规测试手段,相信拉曼光谱仪在地质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李博 /p p    strong 倪培简历 /strong /p p   倪培教授,男,1963年12月生,安徽淮南人,分别于1980、1984、1987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留校工作,1995~1996年在英国金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质流体研究所所长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矿物协会矿物包裹体工作组主席,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副主编,《矿床地质》、《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高校地质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等学术期刊编委。 /p p   倪培教授长期从事矿床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矿床成矿机理和成岩、成矿过程的流体作用,包括:①金、铜、钼、铅、锌、钨、稀土等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研究 ②沉积盆地、油气盆地和现代盐湖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③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低温相平衡和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④成岩成矿过程的流体包裹体面(FIP)研究。他主持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项目、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全国重要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他已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Lithos》、《Precambrian Research》、《Ore Geology Reviews》、《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Geofluid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Palaeoworld》、《Carbonates and Evapotites》、《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岩石学报》、《矿床地质》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参与编著出版《流体包裹体》专著和《环境地质学》教材。 /p p   倪培教授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等。他曾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环境地质学》、《矿相学》、《包裹体地质学》等课程,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33人。他于2006年发起召开ACROFI(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国际会议,该会议目前已经成为与PACROFI(Pan-Americ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和ECROFI(Europe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并列的三大国际流体包裹体会议之一。 /p
  • 解密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主导 配备GC等分析仪器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海洋与陆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断变迁。海陆如何变迁、沧海如何变成桑田?这一巨大的自然之谜吸引全球科学家不断探索。  2月8日,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日本、印度等国家的33名科学家,在香港的招商局码头登上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即将奔赴南海执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任务,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这也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拉开序幕。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包括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和368两个航次,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科学家参加,时间长达四个月。367航次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乔安斯道克教授共同担任。368航次首席科学家由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丹麦与格陵兰地质学会汉斯克里斯汀拉尔森教授共同担任。拉尔森教授入选我国的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在同济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除两位首席科学家外,我国还有24位科学家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主要来自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代表着我国在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最高水平。  始于1968年的国际大洋钻探,是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国际科学合作计划,也是引领当代国际深海探索的重要科技平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大洋钻探所取得的科学成果,证实了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地球科学革命。  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以来,以南海为重点,先后设计和主导了两次南海大洋钻探。通过深海钻探获取的科学研究样品,揭示了南海气候演变和海盆形成过程,为研究边缘海构造和环境变化规律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前两次南海大洋钻探的基础上,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将聚集于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回答“为什么陆地会变为海洋”的科学问题。计划在南海北部水深三四千米的深海海底,选取四个站位,往下钻探千余米,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的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大陆破裂”理论,揭示“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科学之谜。  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全名为“JOIDES决心” 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之一。建造于1978年,原是一艘用于石油勘探作业的钻探船,后改装为科学大洋钻探计划的专用钻探船,接替退役的“格罗玛挑战者”号。经过2001年的改造更新,“决心”号成为21世纪国际大洋钻探的主力。  “决心”号船长143米,宽度21米,排水量1.86万吨,能在海上连续航行75天。船上最醒目的装置是45米高的钻塔,船载直立起重机最大高度可达61.5米,最大钻探水深8235米,能在海底以下钻进2000多米。  此外,船上还拥有1400平方米实验室,可供沉积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古地磁等专业的科学研究。实验室配备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荧光计、X射线衍射计、气相色谱仪、热解分析仪等诸多先进仪器,堪称一座国际合作的深海研究“航空母舰”。
  • 强强联合,掀起地学领域新浪潮—桔灯勘探 & TESCAN中国正式签约!
    日前,2017第二届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借此盛会,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和TESCAN(中国)于11月30日举行了签约仪式,就扫描电镜在地学领域的技术推广达成了合作共识。桔灯勘探与TESCAN(中国)签约仪式现场借此机会,桔灯传媒采访了TESCAN(中国)总经理冯骏,对TESCAN扫描电镜在地学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客户群体,应用需求,以及技术优势进行了详细了解。桔灯传媒采访TESCAN(中国)总经理冯骏据冯总介绍,在地学领域,扫描电镜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反映物质微区信息方面具有分辨率高、放大倍数大、景深大、立体感强、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在地学微区信息提取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而随着扫描电镜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分析对象日趋复杂,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扫描电镜,冷冻电镜,联用电镜等。目前扫描电镜(SEM)SEM在地学领域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所,采矿和矿物加工公司以及第三方实验室。SEM主要通过微体古生物、岩石、矿物的形态和结构构造特征的研究,岩石、矿物的元素组成,变化规律及其赋存状态的研究,在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综合评价和利用,以及选矿加工方面都有应用。以TESCAN公司的TIMA 综合矿物分析系统为例,它除了可以进行岩矿鉴定,确定岩矿的形貌、元素分布、相共生关系等,还可以应用于找矿过程中的矿物蚀变分带和显微构造的识别,以及矿物回收利用等方面。TESCAN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 针对地学领域的广阔前景,TESCAN公司实现了三个技术突破。第一,推出了TIMA综合矿物分析系统,这是一款结合SEM和EDS的集成的特殊扫描电镜系统,可以对地质样品进行快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岩石类型、矿物丰度、粒径分布、解离/锁定参数等信息。第二,目前TESCAN公司率先推出的拉曼与扫描电镜一体化技术,该技术获得的结果不仅包括常规的形貌观测和成分结构分析,还可准确表征样品微区(几百纳米到微米)的形貌和成分结构的相关关系。第三,TESCAN独有的FIB-SEM与TOF-SIMS(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可准确分析轻元素(H-B),检出样品中的痕量元素(ppm级),以及纳米级别的成分分析的空间分辨率等独特优势。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包括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工业地质研究院等多个用户。TESCAN(中国)总经理冯骏对双方合作表达了美好祝愿 冯总表示,北京桔灯勘探和TESCAN的合作是一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桔灯在地学领域精耕细作十多年,已经有一定的相关经验和客户基础,而TESCAN也一直致力于扫描电镜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可以说具有“高精尖”的扫描电镜综合分析技术。桔灯勘探与TESCAN公司的正式签约合作,将促成建立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寻求良好的发展机遇。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
  • 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的相关应用
    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XRD)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技术,它通过测量材料内原子平面对X射线的衍射来研究和量化材料的结晶性质。以下是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的相关应用:1. 材料科学晶体结构分析:XRD是分析材料晶体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晶胞参数、晶体缺陷等。相鉴定与定量分析:可以识别材料中存在的不同相(如固溶体、化合物等),并对各相进行定量分析。应力与应变测量:通过测量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XRD图谱变化,可以评估材料内部的应力和应变状态。2. 制药业药物分析:XRD是固态药物分析的关键技术,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晶体结构、晶型转变、纯度等,对药物开发、测试和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大有裨益。药物专利保护:在分离出活性药物后,索引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可用于确定晶体结构,从而帮助获得专利和保护公司投资。3. 法医学接触者追踪分析:XRD在法医学中主要用于接触者追踪分析,如通过油漆薄片、头发、玻璃碎片等材料的XRD图谱,帮助鉴定和比较物证,有助于对涉嫌犯罪的人定罪或开脱罪责。4. 地质应用矿物勘探:XRD是矿物勘探的关键工具,能够快速识别矿物样本中的矿物种类,并量化不同矿物的存在比例。岩石学研究:通过XRD分析,可以了解岩石的矿物组成、晶体结构等信息,对岩石成因、地质构造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 工业领域无损检测:X射线成像技术可用于无损检测材料和产品的缺陷,如金属零件中的裂纹、焊接接口质量等,确保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在制造过程中,XRD可用于检查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特征,及时发现偏差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6. 半导体行业晶体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技术可用于分析和表征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对研究半导体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缺陷检测:结合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半导体器件中的缺陷,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芯片中的金属连接问题、曝露问题和局部结构缺陷等。7. 玻璃工业缺陷识别:虽然玻璃是X射线无定形物,但XRD可用于识别造成块状玻璃微小缺陷的结晶颗粒。涂层分析:测量结晶涂层的质地、晶粒尺寸和结晶度,以优化涂层性能。综上所述,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材料分析、质量控制、法医学、地质勘探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公布!各学部院士增选名额一览:生命科学和医院部14名|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发布
    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做好2023年度院士增选工作,按照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和有关规定,制定《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一、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和名额分配方案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一)数学物理学部1. 数学4名,其中基础数学不少于2名、应用数学不少于1名。2. 物理Ⅰ(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和原子分子物理等)3名,其中声学1名,3个名额中实验工作者不少于2名。3. 物理Ⅱ(包括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力学和天文学4名。4. 量子信息1名。5. 物理(实验)与光电信息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二)化学部1.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4名,其中核与辐射化学1名。2. 有机化学、高分子3名。3. 物理化学、化工3名。4. 碳中和化学化工变革性技术1名。5. 化学生物学和重大药物创制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 基础生物学4名。2. 医学4名。3. 农学、生态与进化4名,其中生物分类学1名。4.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1名。5. 生物信息与智慧医学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四)地学部1. 地质Ⅰ(包括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等)2名。2. 地质Ⅱ (包括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与矿相学、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2名。3.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土壤学、生态环境等)2名。4. 大气海洋(包括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2名,其中海洋科学不少于1名。5. 地球物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地测量等)2名。6. 行星地质环境与探测1名。7. 地球系统建模及人工智能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五)信息技术科学部1. 信息Ⅰ(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与传感等)4名,其中计算机理论与人工智能1名。2. 信息Ⅱ(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名。3. 网络空间安全1名。4. 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数理基础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六)技术科学部1. 材料(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学与冶金学、材料化学与功能材料、材料加工与结构材料、核材料与特种材料等)4名,其中高端装备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1名。2. 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4名。3. 工程Ⅱ(包括力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土木与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矿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3名。4. 船舶与海洋工程1名。5. 医工融合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七)特别推荐领域名额6名,另行安排。二、候选人资格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院士候选人应为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中国公民。1.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2. 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 易科泰邀您参加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20年10月17-21日,将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办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承办,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协办,进行地球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成果交流。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将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展出高光谱成像技术、样芯密度扫描与元素分析技术、LIBS元素分析技术、GeoDrone® 无人机遥感技术等专业的、先进的地球科学研究技术与仪器,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观交流。一、研究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样芯密度扫描与元素分析技术LIBS元素分析技术GeoDrone® 无人机遥感技术二、研究方案及应用1 易科泰地质地球科学国际先进技术推介2 易科泰样芯(芯体)扫描分析技术3 应用FireFly系统对砂岩型铀矿进行元素Mapping和伴生分析4 SisuSCS高光谱单样芯扫描平台(Situ Single Core Scanner)5 SisuRock高光谱样芯扫描平台6 高光谱成像应用案例—海洋和湖泊沉积物结构与成分分析7 样芯分析技术应用案例—高光谱成像与XRF元素分析技术应用于湖底沉积样芯分析8 样芯分析技术应用案例—LIBS、XRF、高光谱成像应用于岩矿样芯分析9 样芯分析技术应用案例—湖泊沉积样芯细菌脱镁叶绿素a用于重建半混合(Meromixis)10 样芯分析技术应用案例—希腊北部两万年间气候-植被-土地利用三者间的相互作用11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地矿勘查研究中的应用详情可咨询:易科泰市场部电话 010-82611269 13501004362邮箱 info@eco-tech.com.cn会议相关信息:发起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承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协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时间和地点时间:2020年10月18-21日,17日报到。地点: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滨江大道86号会议日程安排10月17日:会议报到;10月18日:上午分会场专题报告,下午大会特邀报告;10月19-21日:分会场专题报告和有关专题活动。
  • 等离子体质谱仪灵敏度提高 研究建立激光方解石U-Pb定年技术
    方解石可以在多种地质环境中形成。方解石U-Pb年代学在诸多地学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如古气候、沉积学、成岩作用、断裂时代、成矿过程以及油气运移等方面。   早期方解石U-Pb定年主要基于同位素稀释法(ID),然后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进行测定。然而,这种分析方法耗时长,成功率低,需要样品溶解以及U和Pb的化学分离;其空间分辨率差,不适合用于具有环带变化的样品,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   自2014年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首次应用于化石中方解石胶结物U-Pb定年以来,该技术在解决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与ID-TIMS相比,LA-ICP-MS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能快速测得样品的U-Pb比值。但方解石U含量普遍较低(   基于此,研究建立了LA-SF-ICP-MS方解石U-Pb定年技术。采用国际标准物质Duff Brown Tank、JT和ASH-15对方法的分析精度和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图2)。通过改善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达到85-110微米,可以对大多数方解石进行U-Pb定年。研究还进一步证明,基于LA-ICP-MS二维元素成像技术选取样品定年区域可提高方解石U-Pb定年的成功率。   副研究员兰中伍及其合作者将该技术应用于埃迪卡拉纪盖帽碳酸盐岩上。Marinoan冰川杂砾岩和其上部的盖帽碳酸盐岩是支持雪球地球假说(snowball Earth)直接的岩石学证据,该岩石组合指示了古气候由冷到暖的变化,是多学科领域关注的前沿和焦点。前人从这套盖帽碳酸盐岩内陆续开展了沉积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学等方面的工作,但其复杂的沉积结构和异常低的δ13Ccarb值(   通过对方解石进行U-Pb定年,在Tera-Wasserburg图解中得到了636.5 ± 7.4 Ma 下交点年龄(图4)。传递衰变常数和标样误差之后,年龄误差为17.8 Ma。因此,采样层位的沉积时代为636.5 ± 7.4/17.8 Ma。该年龄和前人从盖帽白云岩内白云石中测得的U-Pb年龄629.3 ± 16.7/22.9 Ma以及火山灰锆石U-Pb年龄635.23 ± 0.57 Ma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新的年龄数据表明方解石在埃迪卡拉纪早期形成,不可能在埃迪卡拉纪晚期或者寒武纪热液活动中形成。   方解石REE组成总体上表现出La,Y和Gd正异常(δGd=1.1-1.96),高Y/Ho比值(大多数44)(图5)。Eu以正异常为主(δEu=1.02-1.38),少量表现出负异常(δEu=0.79-0.96)。高Y/Ho比值为海水沉积的特征,Eu正异常说明有热液活动的影响。从REE配分型式上可以看出有些方解石可能是从海水中形成的。这种情况下,甲烷的厌氧氧化(AOM)形成了方解石、黄铁矿、硫酸钡、铁氧化物,以及盖帽白云岩中的负δ13Ccarb值。负δ13Ccarb方解石和盖帽白云岩近于同期形成,甲烷水合物去稳导致甲烷泄露到大气中,引发冰川融化。有些方解石可能是在埃迪卡拉纪早期(ca. 632 Ma)热液活动中形成的。   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和Geological Magazine。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共同资助。 图1.三种锥组合(S + H、Jet + H和Jet + X)在不引入N2和引入少量N2条件下206Pb和238U的信号强度图2.ASH-15的下交点年龄和U含量结果图,其中下交点年龄结果以Tera-Wasserburg图表示;U含量变化以相对概率的形式表示。蓝色虚线为固定上交点207Pb/206Pb为0.832的等时线;黑色实线为未固定上交点的等时线。在不同时间内,共进行了2次独立分析图3.三峡地区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底部葡萄状白云岩内矿物共生组合(BSE图像)。多种形态的方解石胶结物和黄铁矿充填在等厚状白云石内部的孔洞和裂隙内,后期被石英胶结物所包裹图4.方解石Tera-Wasserburg谐和图。回归线的上交点代表普通铅组成,下交点代表样品的年龄图5.葡萄状白云岩内方解石的REE配分型式
  • ASD | ASD Fieldspec 4地物光谱仪在了解火星上的斜长石VNIR特征方面的应用
    从明朝的万户飞天,到前苏联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登上太空,再到如今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始终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和无限想象力。宇宙,是一个神秘而广袤的领域,它孕育着无数的星球、星系和星云,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宇宙图书馆,等待着我们去阅读其中的每一页。火星,与地球相似度极高,具有相似的地貌环境、大气环境和季节变化,都拥有卫星和环形山。在太阳系内被认为是除了地球之外,第二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众多的科幻影视作品中有不少涉及到火星,实际上火星也是人类对地外星球探索的一个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火星探索的技术也在升级,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文章就与此相关。ASD Fieldspec 4地物光谱仪在了解火星表面斜长石VNIR特征方面的应用卫星上的遥感仪器有助于了解行星表面的地质情况。火星遥感任务以前利用火星全球勘测者、火星轨道相机、MGS火星轨道激光高度计、火星快车高分辨率立体相机和火星奥德赛热辐射成像系统等设备发现了水流特征,而利用火星快车观测站光谱成像仪探测到了水合矿物。最近,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紧凑型勘测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近红外(VNIR)范围内检测到了火星表面的斜长石特征。火星表面斜长石的检测引发了对行星上运作的基本过程问题的思考,这些特征的确切起源(即含长石岩石的性质)对理解火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意义。之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了富含钙长石的斜长岩粉末,研究表明,当斜长石长石结构中包含亚铁(Fe2+)时,可以检测到斜长石。在对二元粉末混合物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当添加了10%或更多的镁铁质矿物时,不再可见斜长石的光谱特征。根据这些研究,岩石组成中至少需要90%的斜长石含量,才能在总岩石光谱上显示出其独特的光谱特征。然而,使用大型斜长石和辉石晶体的二元混合物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可能需要高达50%的镁铁质矿物来掩盖斜长石的光谱特征,研究者的关键观点是,长石的组成及岩石中颗粒的大小都会影响斜长石的光谱特征和可检测性。因此,对整块岩石的分析似乎非常重要,除了之前对粉末和颗粒的二元混合物的研究外,还可以与火星遥感观测进行比较(其观测显示出类似斜长石的特征)。基于此,本研究的目标是确定是否可以在未破碎的含斜长石的陆地岩浆岩(从镁铁质到长英质)中检测到如在火星上观察到的斜长石的光谱特征(1.3 μm吸收带)。在本研究中,来自洛林大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和克莱蒙特奥弗涅大学岩浆和火山实验室的一组研究团队,①选择了五个不同地理来源含长石的宏观岩石样品(均是火山或深成岩),分别是NJ2(英安岩)、NJ11(花岗岩)、NM6(斜长岩)、NR1(玄武岩)和NR2(玄武岩)。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样品显微结构和矿物组成。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确定元素含量。通过化学成分的映射分析,观察不同矿物的分布情况。此外,还进行了长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③获取样品的光谱反射率(ASD Fieldspec 4地物光谱仪)和高光谱图像。④对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等,使用ENVI软件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和矿物分类。并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参考光谱库进行比对,识别矿物特征。⑤分析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光谱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长石的光谱特征与其组成的关系。并讨论样品中颗粒大小和伴生矿物对长石光谱特征的影响。⑥总结研究结果,并对火星上的长石特征进行讨论和解释。结果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5个含长石的宏观样品的薄片进行点分析的结果5种含长石样品的反射光谱,连续去除前(a)后(b)结论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反射光谱(点光谱仪和高光谱相机)对五个含长石的宏观样品进行了分析。对样品进行了光谱、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表征,以详细描述样品,并试图将其近红外光谱特征与其中一种斜长石联系起来。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宏观样品中斜长石的含量不同(约 30% ~ 80%),但在它们的近红外光谱上仍然可见斜长石的吸收带,但在相应的粉末样品中不一定可见。使用高光谱相机对矿物类平均光谱进行分析,证实了在1.3 μm附近观测到的特征与斜长石矿物有关,尽管橄榄石或黑云母等伴生矿物往往会重叠并影响总岩石光谱中产生的信号。将该吸收带的位置与斜长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更准确地说,将其与铁和钙长石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eO和An含量与斜长石吸收带中心位置之间存在相关性,通常随着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除在先前研究中提到的拉长石外)。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些趋势,还需要对更大规模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解释斜长石的VNIR光谱特征时,必须考虑到粒度、斜长石组成和相关伴生矿物,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最近在火星上发现的矿物。总之,研究人员对地球上的样品进行了多种分析方法的综合研究,以深入理解长石的光谱特征,这对于解释火星上的长石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特征可能对应于一系列含长石的岩石,因此可以提供有关火星地壳形成的信息,并为火星上的矿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3年5月20日,中科院公布了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于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位。   据了解,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计划增选院士的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53.7岁。有效候选人产生后,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如下: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中国科学院新增35名院士和6名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共从296名有效候选人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人数为714名,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6名。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分属中科院各个学部,其中,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8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5名,地学部5名,信息技术科学部4名,技术科学部7名。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当选化学部院士,成为中科院今年增选产生的唯一一位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科学家。   据介绍,中科院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为54.1岁,其中60岁以下的27名,占77%。35名新当选的院士中有5名女科学家。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共35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数学物理学部(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3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4 郑晓静 (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5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6 崔向群 (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化学部(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6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7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8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庄文颖 (女) 60 真菌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3 林鸿宣 48 作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4 侯凡凡 (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5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地学部(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周卫健 (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5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4人)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刘国治 48 高功率微波 中国核试验基地 2 许宁生 51 真空微纳光电子学 中山大学 3 怀进鹏 46 计算机软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陈定昌 7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 技术科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起峰 51 实验力学、精密光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王 曦 4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3 王光谦 47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清华大学 4 王自强 70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5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6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7 刘竹生 69 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2009年中国科学院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共6人,按学科领域排序) 序号 姓 名 年龄 国 籍 专 业 工作单位 1 菲立普 希阿雷 Philippe G. Ciarlet 71 法国 应用数学 香港城市大学 2 哈迈德 泽维尔 Ahmed H. Zewail 63 美国 化学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3 徐立之 Lap-Chee Tsui 59 加拿大 高等教育及 基因研究 香港大学 4 郎尼 汤姆森 Lonnie Thompson 61 美国 地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5 马佐平 Tso-Ping Ma 64 美国 微纳电子 科学 美国耶鲁大学 6 王中林 Zhong Lin Wang 48 美国 材料科学和 纳米技术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 使用加速器质谱法测量岩石中的放射性核素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些早期人类祖先和他们失散已久的亲属的化石。现在,由普渡大学地质学家开发的一种年代测定方法将在斯特克方丹洞穴遗址发现的一些化石的年龄提前了100多万年。这将使它们比世界上最著名的南方古猿化石Dinkinesh(也被称为Lucy)还要古老。“人类的摇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非的世界遗产,包括各种含化石的洞穴沉积物,包括在斯特克方丹洞穴。斯特克方丹因1936年发现了第一个成年南方古猿(一种古人类)而闻名。古人类包括人类和我们的祖先亲属,但不包括其他类人猿。从那时起,成百上千的南方古猿化石在那里被发现,包括著名的普勒斯夫人,以及被称为小脚的几乎完整的骨骼。古人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对人类摇篮中的斯特克方丹和其他洞穴遗址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以阐明过去400万年人类和环境的进化。达里尔格兰杰是普渡大学理学院的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教授,他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在一个国际团队中工作。格兰杰专门研究地质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包括洞穴中的沉积物。作为一名博士生,他设计了一种测定洞穴沉积物年代的方法,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使用这种方法。他之前在斯特克方丹的研究表明,“小脚(Little Foot)”化石的年龄约为370万年前,但科学家们仍在争论该遗址其他化石的年龄。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格兰杰和一组科学家发现,不仅是“小脚”,而且所有带有南方古猿的洞穴沉积物的年龄都在大约340万至370万年前,而不是科学家之前理论的200 - 250万年前。这个年龄表明这些化石属于南方古猿时代的开端,而不是接近尾声。Dinkinesh来自埃塞俄比亚,至今年龄320万岁,她的物种,非洲南方古猿,可以追溯到约390万年前。斯特克方丹是一个深而复杂的洞穴系统,保存着古人类在该地区居住的悠久历史。了解这里化石的年代可能会很棘手,因为岩石和骨头会滚到地下一个深洞的底部,而且几乎没有办法确定洞穴沉积物的年代。在东非,人们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东非大裂谷的火山堆积了一层一层的火山灰,这些火山灰可以确定年代。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层来估计化石的年龄。在南非,尤其是在洞穴里,科学家们没有这种奢侈。他们通常使用骨头周围发现的其他动物化石或洞穴中沉积的方解石流石来估计它们的年龄。但骨头可能在洞穴中移动,年轻的流石可能沉积在古老的沉积物中,这使得这些方法可能不正确。更准确的方法是对发现化石的岩石进行年代测定。嵌入化石的混凝土状基质被称为角砾岩,是格兰杰和他的团队分析的物质。“斯特克方丹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南方古猿化石,”格兰杰说。“但是很难在它们身上找到一个好的日期。人们观察了在它们附近发现的动物化石,并比较了洞穴特征(如流石)的年龄,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的日期。我们的数据所做的就是解决这些争议。这表明这些化石很古老——比我们最初认为的要古老得多。”格兰杰和他的团队使用加速器质谱法测量岩石中的放射性核素,同时还绘制了地质图,并深入了解了洞穴沉积物是如何积累的,从而确定了斯特克方丹含南方古猿沉积物的年龄。格兰杰和普渡大学稀有同位素测量实验室(PRIME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研究所谓的宇宙成因核素,以及它们可以揭示的化石、地质特征和岩石的历史。宇宙成因核素是由宇宙射线产生的极其罕见的同位素——高能粒子不断轰炸地球。这些入射的宇宙射线有足够的能量在地表岩石内部引起核反应,在矿物晶体中产生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一个例子是铝-26:铝缺少一个中子,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慢慢衰变变成镁。由于铝-26是在岩石露出地表时形成的,而不是在岩石深埋洞穴后形成的,所以PRIME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铝-26和另一种宇宙成因核素铍-10的水平来确定洞穴沉积物(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年代。除了根据宇宙成因核素确定斯特克方丹的新年代外,研究团队还仔细绘制了洞穴沉积物的地图,展示了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挖掘过程中,不同年代的动物化石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这导致了几十年来与之前年代的混淆。格兰杰说:“我希望这能让人们相信,这种测定年代的方法给出了可靠的结果。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将古人类和他们的亲属放在正确的时期,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化石的年代很重要,因为它影响了科学家对当时生活环境的理解。人类是如何以及在哪里进化的,他们是如何融入生态系统的,以及谁是他们最近的亲戚,这些都是紧迫而复杂的问题。把斯特克方丹的化石放到合适的环境中是解开整个谜题的一步。
  •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23年度增选指南
    中国科学院2023年度增选指南  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为做好2023年度院士增选工作,按照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和有关规定,制定《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  一、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和名额分配方案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  (一)数学物理学部  1. 数学4名,其中基础数学不少于2名、应用数学不少于1名。  2. 物理Ⅰ(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和原子分子物理等)3名,其中声学1名,3个名额中实验工作者不少于2名。  3. 物理Ⅱ(包括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力学和天文学4名。  4. 量子信息1名。  5. 物理(实验)与光电信息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二)化学部  1.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4名,其中核与辐射化学1名。  2. 有机化学、高分子3名。  3. 物理化学、化工3名。  4. 碳中和化学化工变革性技术1名。  5. 化学生物学和重大药物创制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 基础生物学4名。  2. 医学4名。  3. 农学、生态与进化4名,其中生物分类学1名。  4.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1名。  5. 生物信息与智慧医学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四)地学部  1. 地质Ⅰ(包括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等)2名。  2. 地质Ⅱ (包括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与矿相学、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2名。  3.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土壤学、生态环境等)2名。  4. 大气海洋(包括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2名,其中海洋科学不少于1名。  5. 地球物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地测量等)2名。  6. 行星地质环境与探测1名。  7. 地球系统建模及人工智能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五)信息技术科学部  1. 信息Ⅰ(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与传感等)4名,其中计算机理论与人工智能1名。  2. 信息Ⅱ(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名。  3. 网络空间安全1名。  4. 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数理基础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六)技术科学部  1. 材料(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学与冶金学、材料化学与功能材料、材料加工与结构材料、核材料与特种材料等)4名,其中高端装备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1名。  2. 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4名。  3. 工程Ⅱ(包括力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土木与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矿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3名。  4. 船舶与海洋工程1名。  5. 医工融合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七)特别推荐领域  名额6名,另行安排。  二、候选人资格条件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院士候选人应为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中国公民。  1.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2. 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2023年度增选指南  为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布局,制定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坚持质量第一,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着重从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一、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   二、名额分配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名,农业学部10名,医药卫生学部12名(含中医药2名),特别通道6名,4个名额用于支持在西部边远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9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20年以上的候选人。各学部至少1个名额用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各学部专业组名额分配方案将根据有效候选人及评选情况做适当调整。全院至少5个名额用于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团队候选人。  三、资格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包括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  “学风正派”是指候选人应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等精神。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候选人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工作、生活作风。
  • 752人!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公示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各立项单位共遴选出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752人(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人选)。本届项目围绕“四个面向”,以能力、素质、潜质为标准,重点支持积极投身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重点支持从事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攻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临床案例、科研仪器、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中发布高水平案例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适当向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的青年成员倾斜。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立项单位推荐拟入选者名单(共75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序号姓名性别研究领域工作单位遴选单位1乙楠楠女科技管理与政策东南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丁大尉男电力电子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3丁宁男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中国中文信息学会4丁青青女金属结构材料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5丁格格女微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及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6于茜女图像识别与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7于淑艳女金属能源和环境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8万凯迪男动力装置中的燃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9万清男感光材料南昌航空大学中国感光学会10马丹跃女物理信息传感机理与传感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11马田女微生物合成与智能制造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2马亚锐女肿瘤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3马延飞男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4马凯男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15马奎男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四川大学中国化工学会16马宪永男铁道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公路学会17马骁女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学会18马晋超男含能分子设计与合成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19马梦冬男先进结构陶瓷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0马超男卫星导航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1王一同女资源循环科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2王力男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3王川女多模态感知与情景计算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24王天宏男其他电器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5王长擂男光电转换材料、器件及技术苏州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6王业明男呼吸系统炎症与感染中日友好医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7王帅男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8王永魁男船舶和水下航行器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29王亚林男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30王当歌男药剂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国药学会31王刚男水产养殖设施与养殖工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32王华男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湘潭大学中国数学会33王兆丰男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34王江涛男复合材料力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35王红女机器学习基础理论与方法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腾讯企业科协36王志鹏男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清华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37王何男流体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38王伯林男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39王宏跃女半导体功率器件与集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检验检测学会40王青祥男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会41王若瑜女多相催化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42王林林女智能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43王松松男重金属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44王枫梅女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化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45王杰男水文学与水循环兰州大学中国地理学会46王岩女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47王佳星女可穿戴、医疗及服务机器人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48王依晨女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49王欣男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50王单女多场耦合与智能结构动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1王建园男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52王建坤男机器人运动与路径规划南方科技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53王春艳女工程管理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54王俊男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深圳大学中国煤炭学会55王洋男动力装置中的燃烧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56王恒男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57王晓亭女半导体光探测器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子学会58王倩女非感染性炎症与免疫暨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59王健男仿生机器人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60王梦然女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61王梓贤男肿瘤免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62王雪帆男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63王雪岩女新功能、新结构芯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学会64王康旭男粮油及其食品储藏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粮油学会65王康康男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66王维维男矿物加工工程包头稀土研究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67王琳琳女企业技术管理与创新管理南开大学中国技术经济学会68王鹏男信息系统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69王睿男电力系统东北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70王慧女环境放射化学海南大学中国发明协会71王慧宁女岩石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72王磊男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73王毅男电力系统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74王毅男密码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密码学会75王耀祖男钢铁冶金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76牛文静女水文、水资源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水利学会77牛夷女多探测器信息获取与融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78毛帆女水产免疫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79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93龙寰女电力系统控制东南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2016年度国家杰青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4日—8月18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6年8月4日  序号 申请人 性别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领域 依托单位 所在国别(地区)  1 周远扬 男 博士 教授 群及其表示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  2 张文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微机电系统动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3 吴兴刚 男 博士 教授 粒子物理理论 重庆大学 中国  4 郭国平 男 博士 教授 半导体量子计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5 张 希 男 博士 教授 几何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6 彭海平 男 博士 教授 实验粒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7 邓友金 男 博士 教授 高效蒙特卡洛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8 胡 俊 男 博士 教授 非标准有限元方法 北京大学 中国  9 吴成印 男 博士 教授 飞秒强场原子分子动力学及超快成像 北京大学 中国  10 胡忠坤 男 博士 教授 冷原子干涉引力精密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1 陈 焱 男 博士 教授 量子多体物理的理论与计算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12 陈玉琴 女 博士 研究员 银河系化学与运动学演化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  13 李洪全 男 博士 教授 流形上的调和分析 复旦大学 中国  14 韩德仁 男 博士 教授 非线性规划理论与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  15 王祥玉 男 博士 教授 高能宇宙线和高能中微子的起源及相关天体 南京大学 中国  物理问题的研究  16 卢明辉 男 博士 教授 人工带隙材料 南京大学 中国  17 张 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电子性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  18 李 岩 女 博士 教授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 同济大学 中国  19 胡建生 男 博士 研究员 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  20 冯 雪 男 博士 教授 实验固体力学 清华大学 中国  21 陈列文 男 博士 教授 重离子核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2 罗喜胜 男 博士 教授 实验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3 黄 勇 男 博士 教授 偏微分方程 湖南大学 中国  24 齐颖新 女 博士 研究员 血管力学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5 沈其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  26 田善喜 男 博士 教授 电子诱导的分子反应动态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7 罗正鸿 男 博士 研究员 聚合反应器模拟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8 朱守非 男 博士 教授 催化有机合成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  29 谢 涛 男 博士 教授 形状记忆高分子 浙江大学 中国  30 雷晓光 男 博士 研究员 小分子探针导向的化学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31 刘小华 女 博士 教授 不对称合成 四川大学 中国  32 刘志洪 男 博士 教授 荧光分析 武汉大学 中国  33 王书肖 女 博士 教授 大气污染化学 清华大学 中国  34 曹达鹏 男 博士 教授 纳微材料化工热力学基础及可控制备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35 唐睿康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矿化 浙江大学 中国  36 汪夏燕 女 博士 教授 微纳尺度分离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  37 聂宗秀 男 博士 研究员 颗粒质谱与成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  38 栾天罡 男 博士 教授 环境分析与生态化学 中山大学 中国  39 戴志晖 女 博士 教授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  40 宋宇飞 男 博士 教授 多酸插层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  41 赵 斌 男 博士 教授 功能配位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  42 刘 俊 男 博士 研究员 光电功能高分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  43 王 维 男 博士 研究员 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  44 何 伟 男 博士 研究员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中国  45 闻利平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材料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  46 王建国 男 博士 教授 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  47 王亚韡 男 博士 研究员 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48 霍峰蔚 男 博士 教授 配位聚合物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  49 汤亚杰 男 博士 教授 天然产物生物制造 湖北工业大学 中国  50 杨海波 男 博士 教授 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51 王 博 男 博士 教授 用于有害物质捕捉检测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化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52 陈立桅 男 博士 研究员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 中国  仿生研究所  53 李金恒 男 博士 教授 有机合成方法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  54 李国辉 男 博士 研究员 理论与计算生物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  55 刘健华 女 博士 教授 兽医药理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56 汤富酬 男 博士 研究员 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57 周大旺 男 博士 教授 分子免疫学 厦门大学 中国  58 王一国 男 博士 研究员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 清华大学 中国  59 吕海东 男 博士 教授 视觉认知神经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60 杨茂君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清华大学 中国  61 毛同林 男 博士 教授 植物细胞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62 张 锋 男 博士 教授 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其生物学功能 复旦大学 中国  63 窦道龙 男 博士 教授 疫霉菌效应子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  64 刘建祥 男 博士 研究员 植物逆境生物学 复旦大学 中国  65 武振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单胃动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66 罗 杰 男 博士 教授 作物代谢组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  67 朱朝东 男 博士 研究员 昆虫系统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  68 黄广华 男 博士 研究员 病原真菌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  69 王晓雪 女 博士 研究员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  70 秦 峰 女 博士 研究员 玉米抗旱性的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  71 张 彦 女 博士 教授 植物生殖生物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  72 牛书丽 女 博士 研究员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  73 黄志群 男 博士 研究员 森林土壤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  74 黄亿华 男 博士 研究员 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  75 张 雷 男 博士 研究员 细胞增殖与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76 杨运桂 男 博士 研究员 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  77 曾 艺 女 博士 研究员 乳腺干细胞的调控机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加拿大  78 仇子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79 朱楚洪 男 博士 教授 组织工程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  80 周 斌 男 博士 研究员 心血管发育与组织再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81秦礼萍 女 博士 教授 同位素宇宙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82 马坚伟 男 博士 教授 勘探地球物理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83 汪亚平 男 博士 教授 河口海岸学:潮控河口海岸沉积体系与地貌演化 南京大学 中国  的现代过程研究  84 刘 瑜 男 博士 教授 地理空间模型与分析方法 北京大学 中国  85 刘俊国 男 博士 教授 自然-经济系统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  86 黄小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  87 张 强 男 博士 教授 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 清华大学 中国  88 张 颖 女 博士 教授 黑土污染与生物修复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  89 袁林旺 男 博士 教授 地理信息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  90 姜大膀 男 博士 研究员 古气候模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91 陈玖斌 男 博士 研究员 金属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  92 黄 雨 男 博士 教授 地震工程地质学 同济大学 中国  93 郭庆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  94 傅平青 男 博士 研究员 气溶胶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95 陈海山 男 博士 教授 陆气相互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  96 刘全有 男 博士 教授 成烃-成藏油气地球化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中国  勘探开发研究院  97 倪喜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古灵长类学与古人类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中国  研究所  98 韩永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焦炭与烟炱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  99 赵 亮 男 博士 研究员 地震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0 吴元保 男 博士 教授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  101 郝青振 男 博士 研究员 第四纪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2 俞 炜 男 博士 教授 高分子流变学与高分子加工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03 李寒莹 男 博士 教授 单晶复合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浙江大学 中国  104 沈 洋 男 博士 副教授 无机/聚合物复合电介质的理性设计与性能调控 清华大学 中国  105 罗小兵 男 博士 教授 器件封装中流动与传热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06 余学斌 男 博士 教授 金属基储氢材料 复旦大学 中国  107 牛军峰 男 博士 教授 环境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108 卢新培 男 博士 教授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09 张拥军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南开大学 中国  110 王树青 男 博士 教授 海洋结构健康监测基础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  111 张建民 男 博士 研究员 水电工程泄洪消能和防冲保护 四川大学 中国  112 苏仕健 男 博士 教授 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113 尤业字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14 朱嘉琦 男 博士 教授 红外增透保护薄膜及金刚石单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15 公茂琼 男 博士 研究员 混合工质深度制冷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  116 彭芳瑜 男 博士 教授 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17 贾宏杰 男 博士 教授 综合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与运行优化 天津大学 中国  118 王慧远 男 博士 教授 轻合金非平衡凝固与组织控制 吉林大学 中国  119 徐赵东 男 博士 教授 结构抗震 东南大学 中国  120 王守国 男 博士 教授 磁性功能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  121 詹良通 男 博士 教授 环境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中国  122 刘 刚 男 博士 教授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与变形断裂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123 卢义玉 男 博士 教授 水力化网格碎裂煤层增透理论与实践 重庆大学 中国  124 詹 梅 女 博士 教授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设备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  125 王建强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汽车智能安全 清华大学 中国  126 靳 健 女 博士 研究员 高分子分离膜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 中国  仿生研究所  127 伊廷华 男 博士 教授 结构健康监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  128 刘乃安 男 博士 研究员 森林火灾动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29 刘 咏 男 博士 教授 粉末冶金 中南大学 中国  130 魏振忠 男 博士 教授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31 崔光磊 男 博士 研究员 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 中国  研究所  132 张亚雷 男 博士 研究员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同济大学 中国  133 蒋丽忠 男 博士 教授 高性能结构抗震及稳定性 中南大学 中国  134 刘红忠 男 博士 教授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135 史 迅 男 博士 研究员 无机热电能量转换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  136 侯 健 男 博士 教授 油气藏渗流力学与提高采收率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  137 薛 强 男 博士 研究员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  138 王建华 男 博士 教授 社会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  139 刘 畅 男 博士 研究员 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与应用探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  140 李智军 男 博士 教授 面向人机协作的可穿戴康复机器人基础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与关键技术  141 李向阳 男 博士 教授 无线网络性能分析、优化与保障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42 彭承志 男 博士 研究员 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43 吴淮宁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动态系统智能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44 林宙辰 男 博士 教授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北京大学 中国  145 徐淮良 男 博士 教授 超快强场激光非线性光谱学 吉林大学 中国  146 宋令阳 男 博士 研究员 无线协作通信 北京大学 中国  147 王亦洲 男 博士 研究员 图像结构的感知机制与计算 北京大学 中国  148 缪 峰 男 博士 教授 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研究 南京大学 中国  149 陈红胜 男 博士 教授 新型隐身 浙江大学 中国  150 吕建成 男 博士 教授 神经网络子空间学习 四川大学 中国  151 徐明伟 男 博士 教授 大规模网络路由理论与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  152 吴 飞 男 博士 教授 多媒体分析 浙江大学 中国  153 柴 利 男 博士 教授 滤波器组框架理论及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  154 马凯学 男 博士 教授 微波毫米波电路及集成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  155 金 石 男 博士 教授 多天线无线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 中国  156 朱樟明 男 博士 教授 低功耗模拟前端集成电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  157 沈国震 男 博士 研究员 柔性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158 王雪松 男 博士 教授 瞬态极化成像雷达理论与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59 韩鸿宾 男 博士 教授 脑信息提取、处理分析与成像新方法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  160 徐 坤 男 博士 教授 微波的光子调控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  161 何 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新型二维硫族半导体及电子、光电子器件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  162 曾 涛 男 博士 研究员 双/多基地雷达系统与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63 刘建国 男 博士 研究员 高速光电子器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164 黄志明 男博士 研究员 红外与太赫兹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  165 谢少荣 女 博士 研究员 智能与自主机器人 上海大学 中国  166 詹乃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复杂安全攸关嵌入式系统形式设计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  167 李肯立 男 博士 教授 高效能计算 湖南大学 中国  168 郑思齐 女 博士 教授 城镇发展与管理 清华大学 中国  169 靳庆鲁 男 博士 教授 制度、体制改革与会计及财务问题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  170 方 颖 男 博士 教授 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厦门大学 中国  171 余淼杰 男 博士 教授 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北京大学 中国  172 朱旭峰 男 博士 教授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清华大学 中国  173 周 鹏 男 博士 教授 能源经济与管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74 王兆华 男 博士 教授 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及政策建模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75 虞先濬 男 博士 教授 胰腺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176 贾立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肿瘤分子生物学 复旦大学 中国  177 沈 颖 男 博士 教授 运动和精神疾病的小脑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 中国  178 徐 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心力衰竭心脏重塑 北京大学 中国  179 杨 莉 女 博士 副教授 急性肾损伤 北京大学 中国  180 王 辉 女 博士 教授 临床微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181 杨 波 女 博士 教授 抗肿瘤药物药理 浙江大学 中国  182 徐 骁 男 博士 教授 肝移植原病复发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 浙江大学 中国  183 张智红 女 博士 教授 肿瘤免疫光学分子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84 陈 悦 男 博士 教授 癌症干细胞的药物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  185 王 平 男 博士 教授 肿瘤微环境与泛素化调控 同济大学 中国  186 徐 峰 男 博士 主任医师 肺部感染的分子发病机制 浙江大学 中国  187 卜 军 男 博士 主任医师 心血管系统内科学(冠心病事件链机制及其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干预)  188 李春英 女 博士 教授 皮肤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  189 张占军 男 博士 教授 中医药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190 石 明 男 博士 教授 肿瘤学(消化系统肿瘤) 中山大学 中国  191 张纪岩 女 博士 研究员 免疫信号调控与炎症消退机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  192 黄 园 女 博士 教授 克服组织和细胞屏障的高效递药系统的构建 四川大学 中国  与机制研究  193 李成涛 男 博士 研究员 法医学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  194 罗 成 男 博士 研究员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195 范志朋 男 博士 研究员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  196 许 琪 女 博士 研究员 重性精神疾病发病机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  197 刘光慧 男 博士 研究员 利用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  198 白晓春 男 博士 教授 骨与软骨退行性病变的机制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  199 王延江 男 博士 教授 神经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  200 周 欣 男 博士 研究员 超灵敏磁共振成像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
  • 岩石耐崩解试验方法岩石耐崩解试验仪
    岩石耐崩解试验方法岩石耐崩解试验仪:1、试件规格每个试件质量为40-50g,10个试件总质量为400-500g。试件中的颗粒最大尺寸应小于3mm试件形状大致为球形。2、试件数量每次测定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试件。测定步骤3、按规定选择岩样,并将试件棱角磨圆4、核对试件名称及编号,填入记录表内。5、将试件放入清的解仪试验简中再将简放入箱在105-110℃温度下干24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试验圆简和试件,其质量总和为A。6、将装有试件的圆简放入耐崩解仪水槽中,安装好圆简并联结电机。向水精内注入水解液体(一般为室温下的燕馏水)使水位在圆简轴心以下20mm7、开动前解仪,使试验圆简在约10min内转动200次。8、从水槽中将圆简取出,并将装有试件残留部分的圆简放入烘箱,在 105-110℃温度下干燥24h后取出,冷却后,称量试验圆简和试件残留部分,其质量总和为B。9、重复测定步骤6-8条称重并记录试验圆筒和试件残留部分的质总和C10、倒出圆简中残留试件,将圆简擦干净,称重并记录其质量D。
  •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导读] 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有研究显示,人的一生中仅衣食住行就要消耗8469千克石油。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凡意义。经过长达百年的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勘探对象也逐渐从常规转向非常规、从陆地转向海洋、从浅层浅水转向深层深水,对相关技术及装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洪明教授,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团队的赖杰博士。基于低场核磁,对油气储层“望闻问切” 油气藏,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我们认知的石油天然气通常从这类圈闭中采集得出,因此油气藏又被称为储存油气的天然“仓库”。地壳中的油气藏可分为常规和非常规两大类型,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常规油气藏研究基础上的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油气勘探开发新形势的需要,众多学者将兴趣点放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中,而这也是唐洪明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唐洪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油气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开发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以来唐洪明教授先后主持、主研国家自然基金等5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其中《川南海相页岩气开发气藏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 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近20篇。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油气层保护技术是唐洪明教授主攻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是个系统工程,从油气藏钻开到开发枯竭的各个环节需要实施储层保护。核心是利用各种技术,保持或者提高储层孔隙的渗流能力,实现油气藏高效持续、科学开发,降低成本,延长油气田开发寿命,提高油气采收率。据唐洪明教授介绍,原西南石油学院张绍槐院长、中国工程院罗平亚院士等专家是该技术的奠基人、开创者,经过一批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和传承,油气层保护已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xian水平。受老一辈专家鼓舞和以及对研究方向的好奇,1989年西南石油学院本科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加入油气保护技术的研究大团队,从此开启了整整30年的研究生涯。30年来,唐洪明教授在钻井、注水、修井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组建的研究团队能够将油气地质与石油工程有机结合,将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知识高度融合,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的储层保护与评价方法在中海油渤海、中石油新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等矿场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唐洪明教授参观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唐洪明教授的另一研究重点即开篇提到的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研究,例如针对页岩气、致密油等,开展非常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包括沉积、建模、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研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一部分就需要引入核磁共振设备。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唐洪明教授回忆说:“早年读研究生时我就对核磁共振设备有所耳闻,但当时设备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我对核磁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记忆中。后来随着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油气行业主角,低场核磁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文献越来越多,拥有一台核磁共振仪器也成了我和团队的梦想。”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资助地方高校进行配套设备采购,唐洪明教授通过多方了解,接触到了纽迈的低场核磁设备。经过多方论证,团队zui终购入纽迈的MacroMR12-150H-I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利用T2谱分析测试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度、孔喉分布等参数,同时利用成像技术表征微观驱油、长期水驱孔隙结构、裂缝闭合规律等研究。相比其他分析方法,唐洪明教授认为低场核磁技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原位、定量表征储层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分布、孔隙结构等参数变化,同时对岩心没有破坏性,很多岩心可以重复使用,对研究成果的重现性奠定了基础。”与纽迈合作的过程中,公司经常在线指导、定期指派工程师上门维护也给唐洪明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保证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担当与责任”。唐洪明教授补充说:“从国内外文献报道看,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非常规油气储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手段。未来几年,在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渗流机理、外流体与对岩石矿物反应机理、自吸与返排机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期待低场核磁技术在这些领域也能给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纽迈也开发了许多具有新功能的核磁共振设备,未来在经费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唐洪明教授团队还有计划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基于低场核磁,为油气储层“活血通脉” 另一位受访者赖杰博士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建春教授。郭建春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岩石、工作液、支撑剂三者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开展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深层非均质碳酸盐岩转向酸压技术、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缝网渗流与精细分段技术、支撑剂对流沉降规律与高效铺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作为课题组的一员,赖杰博士主要关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作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赖杰博士解释说:“碳酸盐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钙镁,所谓‘酸化’可以理解成是把空白盐酸、胶凝酸、转向酸等不同酸液体系注入到岩石内部孔隙空间,酸液溶蚀掉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从而增强石油、天然气从地底流出的能力,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过程。”酸化是油气储层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碳酸盐岩中碳酸钙和碳酸钙镁的总含量通常超过90%,换句话说,大部分岩石组分都能被注入的酸液溶蚀,然而这并非研究者想要达到的zui佳状态。“我们希望酸液既能溶蚀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足以让油气流到地面,又不至于产生过度溶蚀,导致岩石过于疏松而被压碎、垮塌,丧失流动通道。”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既要保证有序流动,又要维持岩石自身孔隙结构的完整性,就需要对酸岩反应前后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要揭示岩石在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特征,除了高压压汞、气体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传统方法,还有现在常用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储层岩样的孔隙较小、孔隙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很强,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在线实时观测、测试效率高等特点,更能直观、准确地把握岩样整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高压压汞、场发射电镜等方法会对测试岩样造成破坏,而开展了核磁共振测试的岩样还可以重复利用,这就保证了不同实验结果间较高的对比度。随着加温加压等配套设备的补齐,核磁共振仪器能还原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便于研究人员依据室内实验结果指导现场作业。” 目前,国内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系统开展酸化研究的团队屈指可数,借助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引进的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郭建春教授课题组正在这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但由于现有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赖杰博士举例说:“酸液与碳酸盐岩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钙离子、镁离子导电产生新磁场,会对原有磁场形成干扰。酸液对金属容器、管线等也会造成腐蚀,因此要求仪器整体必须具备耐酸腐蚀性能。”针对这些新问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正和纽迈分析仪器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开启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模式。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来源:仪器信息网]
  • 儿童牛奶多为企业噱头 添加剂多易让孩子厌食
    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市面上所见标称“儿童牛奶”的奶制品,价格大都比普通牛奶高出许多,原因是这种牛奶中添加了一些所谓 “适合儿童成长发育的营养成分”。然而,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儿童牛奶不见得就如厂家宣称的那么好,它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纯牛奶,只能说是调制乳品。  事实上,厂家之所以在牛奶中添加糖和香精等,只是抓住儿童喜欢甜味的特点,用来增加口感而已。医学和营养学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儿童的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孩子长期喝含有大量糖分的儿童牛奶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除含糖外,儿童牛奶中的添加剂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有可能造成孩子食欲降低、厌食等症状。至于添加的其他“营养成分”,其效用目前仍未得到证实。给孩子补充营养,最好的办法是喝普通的纯牛奶和多吃蔬菜水果。  显然,所谓“儿童牛奶”多是企业的营销噱头。  企业乱添加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麻烦,同样也会给自身经营发展带来麻烦。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了几袋某品牌酱牛肉,发现该产品外包装配料表中显示含有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他查阅产品标准号对应的国家标准GB/T23586-2009《酱卤肉制品》,了解到这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不包括酱卤肉制品。因此,他认为其购买的酱牛肉产品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安全食品,将超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超市退还货款,并进行10倍赔偿。法院经审理,支持了消费者的请求。  这一案例提醒食品生产企业和商家,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否则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当然,商家给消费者找麻烦,消费者也不要怕麻烦,应该像上述这位消费者一样勇于并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在使用添加剂这事上,乱添加就是给食品安全添麻烦,若因此受到惩处,实属自讨苦吃,也是自作自受。若再涉及法律条款,那苦头就更大了。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18家食品安全违法企业黑名单,其中有4家餐饮店非法使用了罂粟壳、罂粟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按照我国法律以及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些餐饮店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处罚结果,相关的涉事餐饮店以及负责人均受到刑事处分和经济处罚。其他有问题的店也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这样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马虎不得。在近日召开的第14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论坛上,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兆彬指出,当下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类添加剂的滥用,国家对添加剂的生产、准入、使用存在部分执法不到位的情况,要想做到食品安全,必须严控添加剂的使用。  政府要加强对添加剂生产使用的管控,相关企业也要打起精神来,在添加剂生产使用上要倍加小心,一定要杜绝乱添加行为,以免在给社会添乱的同时,也乱了企业方寸,毁了自家前程。
  • 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2023年度交流会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电子探针新技术发展和交流、拓展电子探针新技术应用,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2023年度交流会于6月2日-6月3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京区地质科研实验基地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承办,资源所宋扬副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康磊副处长、资源所周剑雄研究员、南京大学张文兰教授级高工、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景和同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研究员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本次会议共有19位来自国内外地学界电子探针的专家报告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有5个是特邀报告,包括4个来自国外专家和1个国内专家的特邀报告。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John Fournelle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作了题为“EPMA: Three easy-to-make errors”的线上报告,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John Donovan作了题为“Best Practices in Modern EPMA Microanalysis”的线上报告,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的Pierre Lanari作了题为“Quantitative compositional mapping by EPMA”的线上报告,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的赵东高教授来到现场作了题为“Quantitative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of strategic uranium mineral resources: 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s”的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研究员在现场作了题为“面向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的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的报告。其他报告的内容包括电子探针技术方法和应用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超轻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变价元素分析、稀土矿物分析、新矿物分析研究、标样研发等。另外还有5个来自显微分析仪器厂商的最新产品和分析技术报告。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参会+线上直播同时进行的方式,吸引来自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显微分析仪器厂商60余人现场参会,同时有累计4000余人通过学术直播平台参与会议。本次会议使得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国内电子探针技术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同时推进构建以星空地海井多维、高分辨率、高精度探测观测监测“三测体系”为突破口的现代化地质调查技术体系,打造国家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火车头”。资源所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会议部署,以“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引领者,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支撑者”为使命,聚焦铜、铁、钾盐、锂等紧缺战略性矿产,加大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实现找矿新突破。矿产资源研究所的矿物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引进电子探针仪器并开展相关研究的实验室之一。经过几十年来实验室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利用电子探针进行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微束分析标准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矿物室近年来承担了《系统矿物学》修编、《中国矿物志》研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以及白云鄂博找矿勘查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地调、科研和横向项目齐头并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川西甲基卡、湖南仁里、江西宜丰、冀北窟窿山等稀有金属矿床中,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示踪成岩成矿过程,并提出了硬岩型锂铍铌钽资源工艺矿物学评价指标体系;在白云鄂博,不但取得了铁和萤石找矿的突破,还发现了新矿物“白鸽矿”;另外,实验室在技术研发方面也一直积极探索,在金红石、石英微量元素分析、铀矿物电子探针测年、铍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稀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等方面都建立了自己的方法。实验室仪器使用效率一直保持国内领先,为所内外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次会议上,我国电子探针领域著名的先驱级人物,也是资源所矿物室的元老周剑雄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并讲话。周老师对矿物学的热爱和电子探针技术发展的关切激励着我国年轻的电子探针工作者不断努力进取。矿物学是矿产资源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电子探针分析技术是支撑矿物学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天体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和矿产勘查的高度重视,相信矿物学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共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相信在新时代基础地质研究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电子探针分析技术也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地学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平台自2019年建立以来,得到众多同行的支持和广大用户的欢迎;2020年平台启动交流会在地学电子探针界引起巨大反响,2022年的技术交流会更是吸引了累计4500余人通过学术直播平台观看会议;而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下+线上联合的方式,一方面方便现场的充分交流,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更多人的参与,极大加强了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超微动力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北京金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格微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矿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厂商和公司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厂商人员和技术、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本次会议也得到了增强。(供稿:陈振宇、孔维刚)会议合影周剑雄老师致辞陈振宇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会场情况
  • 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将于8月24日召开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能够获取详实准确的矿石和矿物数据信息,掌握区域内矿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阐明岩石矿物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进而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为促进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办期刊《岩矿测试》携手仪器信息网于2023年8月24日组织召开新一期“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邀请多位致力于地质、环境等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创新的实践者,围绕国内外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开展研讨。欢迎大家积极参会。点击此处链接报名听会注: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 会议日程 8月24日,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09:00--09:30地质实验测试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思考刘大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09:30--10:00LA-MC-ICP-MS微区硫化物Fe-Cu-S同位素测试技术研究进展张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副研究员)10:00--10:30牛津仪器显微分析技术在地质及矿物分析中的应用陈帅(牛津仪器 应用科学家)10:30--11:00正确认识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李小犁(北京大学 高级工程师)11:00--11:30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矿产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赵伟(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所长/研究员)8月24日,现代地质及矿物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下)时间报告题目报告嘉宾14:00--14:30激光原位微区U-Pb和Lu-Hf定年技术吴石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14:30--15:00光学显微镜在地质及矿物分析中的应用姚永朋(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5:00--15:30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联用技术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宋文磊(西北大学 副教授)15:30--16:00短脉宽超快速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在地质及矿物分析中的应用栗斌(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16:00--16:30电子探针分析稀土矿物的难点与重点陈振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报告嘉宾 (按报告顺序)刘大文,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副局级)。理学博士,研究员,物化遥正高级工程师,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AEG)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科技部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地质与勘探(中文)》审稿人。2012年被授予“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现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健康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专业方向:应用地球化学,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区域成矿学,地质调查国际合作。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二等奖6项、中国矿业大会组委会优秀组织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记三等功一次。2017年2月获苏丹矿业部颁发的表彰证书,2018年11月局获老挝矿业部颁发的合作奖状。累计发表中英文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3部。张文,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工作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全岩整体元素测试前处理和微米级尺度下地质样品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精细、准确、高效表征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参考物质。创新性地提出氟化氢铵地质样品消解法,建立高效准确分析地质样品中主微量元素含量新技术;开发以锆石Zr稳定同位素为代表的高精度微区原位分析新方法,为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革新传统微区原位Pb同位素和Sr同位素分析技术,使分析测试精度提高2-4倍。开展微区元素及同位素参考物质人工合成技术,力图解决本学科长期缺乏基体匹配参考物质的瓶颈问题。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基金委或科技部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与他人合作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上论文共他引2182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软件著作权1项。现任国际SCI期刊《Atomic Spectroscopy》编委、《Frontiers in Chemistry》编委、《地球科学》(中英文版)青年编委。陈帅,博士,牛津仪器应用科学家。2015年3月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材料工学专攻,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超细晶亚稳态奥氏体钢的相变诱发塑性和马氏体相变。毕业后先后在钢铁公司和材料分析公司从事钢铁产品开发以及高纯材料分析等工作。2018年加入牛津仪器,主要负责EDS、WDS、EBSD、OP的推广及技术支持。李小犁,博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莫斯科国立大学(中俄联合培养),2007年硕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201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留校任职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变质岩石学、成因矿物学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8篇。出版俄文学术专著1部。赵伟,博士,研究员,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测试与应用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金属、非金属矿产分析测试标准化。主持及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究工作4项、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及山东省科研项目近10余项;主持研制国家级标准物质10类共计50余个;制定自然资源行业标准3项,其中钛铁矿等标准物质及标准方法填补了国内外此类标准物质的空白,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吴石头,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2018年入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LA-(MC)-ICP-MS分析方法研发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1)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磷钇矿、磷灰石和石榴石等富镥矿物的激光微区Lu-Hf定年方法,极大地拓宽了微区可定年矿物的范围;(2) 通过系统优化和改进质谱仪硬件,使得仪器灵敏度提升5-10倍。基于此,开发了激光微区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将锆石U-Pb定年空间分辨率提升至5-16mm,建立了微区超低含量元素分析方法;(3) 研制了3个安山岩微区元素/同位素标准物质(ARM-1、ARM-2、ARM-3)和3个天然玻璃元素/Pb同位素标准物质(OJY-1、OH-1、OA-1),丰富了现有微区分析标准物质数据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获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人才称号(2022)。担任《地球化学》青年编委(2022—2025),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9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持翻译英文著作1部。姚永朋,材料工程硕士,现为徕卡显微系统工业显微镜应用工程师。负责徕卡工业显微镜技术支持工作,在制样及显微观察等方面经验丰富。宋文磊,博士,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稀土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4—2016年在北京大学和2016—2019年在捷克孟德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兼职捷克布尔诺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2016—2019年),2019年入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为德国地学中心(GFZ)访问学者和欧盟地平线计划稀土稀有金属成矿项目组(Horizon 2020 HiTech AlkCarb)成员。现为中国稀土学会第七届稀土矿产地质与勘查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国际SCI论文40余篇,论文总被引1500余次(据谷歌学术数据)。栗斌,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目前在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一职,负责多条仪器产品线的技术支持工作,从事原子光谱仪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有超过10年以上的经验。陈振宇,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微束分析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参加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和科技部条件平台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微束分析国家标准5项。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会指南 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geoanalysis230824/)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8月23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会议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10-51654077-8285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5、赞助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10-51654077-8309 邮箱:zhangjy@instrument.com.cn)
  • 一探亿年|地质科学与探索未知世界的电子探针技术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研究员
    地球诞生至今,数十亿年演变间蕴藏下浩瀚信息。生命和物种形同过客,不断在岩石和矿物中留下信息,这些信息都吸引着地质学家们不断探索、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揭开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规律。地质科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仪器技术的助力,电子探针 (EPMA)便是其中一类高端的“常规武器”。近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采访了在矿物学和电子探针技术两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陈振宇研究员。矿产资源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基础研究与应用的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包括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重大科研和地质调查项目。陈老师详细分享了他眼中的地质科学,以及促进了地质科学数十年发展的电子探针技术。与“矿物学”和“电子探针”结缘陈振宇回顾道,进入“矿物学”领域要从上大学开始说起。1995年,陈振宇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学习的专业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宝石学),宝石学是矿物学的一个分支,矿物学则属于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进入“电子探针”领域则始于199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在这里,陈振宇师从我国电子探针领域著名的先驱级人物——周剑雄研究员。同时,陈振宇也成为周老师正式招收的唯一的亲传弟子(当时,地科院招生名额很少,甚至很多知名老师直到退休都没能带学生),硕士毕业后就留在电子探针实验室工作直到现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研究员工作两年后,陈振宇继续攻读在职博士,博士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院士和王登红研究员,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钻孔岩心以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矿物学研究;随后又到北京大学地空学院跟随张立飞教授做博士后,主要工作是新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岩的矿物学研究。虽然在变质岩矿物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新认识,但考虑到变质岩矿物学研究在矿产资源研究所属于“非主流”方向,大概十年前就开始转向与花岗岩和伟晶岩有关的矿床矿物学研究。目前,陈振宇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矿床矿物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矿物的详细研究来揭示矿床的成因、寻找可能具有找矿指示意义的信息,以及考察评价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等这些微束分析仪器和技术,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工作,即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其标准化研究。微束分析技术通过对矿物的显微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分析研究,来揭示矿物的成因机理、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元素的赋存状态等等,在地质科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微束分析技术在钢铁、材料、生物等很多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让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不同厂家、不同实验室的微束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可比性和科学性,就需要对微束分析技术及其相关的参考物质进行标准化。在周剑雄老师的引领下,陈振宇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参与到了微束分析的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已负责编写了多项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相关的国家标准,参与研制了多个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地质科学:将今论古、见微知著将今论古、见微知著,野外调研是基础地质科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将今论古、见微知著”。一方面,地质科学涉及到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但地质工作者只能从现今看到的地质现象和采集到的地质样品来研究地质历史上发生的地质事件;另一方面,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常还需要在实验室内从细小矿物的尺度甚至是更显微的尺度去研究一块岩石、一个岩体、一个矿床、甚至一个地体的成因和演化过程。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床的基本单元,绝大多数矿床的有用组分都赋存在特定的矿物里面。所以,矿产资源研究工作者,需要对矿床中的矿物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和工艺矿物学等。成因矿物学即研究矿物的成因机制、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等;找矿矿物学主要研究矿床的一些指示性矿物学特征,并利用这些指示性特征来进一步找矿;工艺矿物学则主要是研究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石矿物的分选条件等等。野外地质调研实拍(陈老师供图)与其他科研领域相比,除了“将今论古、见微知著”,地质科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要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陈振宇表示,其室内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的野外基础,室内研究工作做的再细致,也是空中楼阁。中国地质科学:近十年蓬勃发展,与国外尚有差距由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秘书,陈振宇有机会在去年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编写的“地质学学科发展战略”。据此次战略研究报告,我国目前的地质科学研究在有些方面,如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黄土沉积与全球变化、石笋与全球古季风演变、青藏高原隆升、碰撞与成矿规律、华北克拉通破坏、中亚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等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最近十年,是我国地质科学蓬勃发展的阶段。2010-2019年我国发表地质相关论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中2018-2019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同时,战略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地质科学与国外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质量上的差距,二是地质思维上的差距、三是地质观测、探测和分析技术上的差距、四是地质学领军人物上的差距。电子探针:地质科学的“常规武器”“见微知著”背后的科学仪器陈振宇表示,“见微知著”是地质科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所以在地质科学研究过程中利用到的科学仪器种类也比较多。简单划分可分为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两大类,常用仪器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以及各种质谱仪等等。JSM-IT500 扫描电子显微镜资源所实验室使用的几代日本电子电子探针产品,上至下、左至右:JSM-35(840)、JXA-733、JXA-8800R、JXA-8230、JXA-iHP200F资源所目前主要有矿物微区物质组分与结构实验室、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成矿模拟实验室三个地质实验平台,基本配置了以上提及的仪器品类。以使用率比较高的电子探针为例,资源所在近五十年以来,一共安装了日本电子的五代产品,亲历了日本电子在电子探针产品型号的不断迭代升级,也见证了电子探针技术近五十年的快速发展。五代产品依次为:约1975年购置首台JSM-35(840)、1982年购置JXA-733系列、1999年购置JXA-8800系列、2010年购置JXA-8230系列、2020年购置JXA-iHP200F系列。地质科学的“常规武器”:电子探针技术科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仪器技术的发展。大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矿物学迎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电子探针等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并得到很好的利用。电子探针最早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电子探针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研究固体物质表面或近表面范围内的元素组成及分布、显微形貌和结构。和其他仪器技术相比,电子探针的主要优势至少有几个方面:一是方便快捷而且相对便宜;二是应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各种固态物质和材料;三是分析方式多样,可以进行点分析、线分析、面分析,获得样品在某一个点的,某一条线的或某一个区域的元素成分变化;四是微区、微量,可以获得微米级范围的元素成分特征,并且能够跟显微形貌和结构相对应;五是分析过程几乎不损坏样品。电子探针进行元素面扫描图像案例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很多信息都记录在矿物这个微小的介质中,电子探针等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科学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去解码矿物中记录的各种信息,从而研究岩石、矿床的成因和地质演化过程,做到真正的“见微知著”。通过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找矿信息,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更多的矿床;另外,也为矿床的开采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国内电子探针应用现状:约60%应用于地质科学据介绍,国内所有电子探针仪器中,大概有60%左右是应用在地质科学领域,不少地质类高校学院或研究所都拥有两三台电子探针,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电子探针在地质科学中的重要性。电子探针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面非常广,主要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应用研究,其中又可以细分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工艺矿物学等等。除了地质科学领域,电子探针还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新材料研发领域(如航空发动机、锂电、汽车等痕量元素检测或轻元素分析等)经过60多年的发展,电子探针分析技术日趋完善。地质科学方面,电子探针初期主要是做矿物的主量元素分析,但目前已经拓延了更多的应用,包括应用于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还包括用来做一些矿物的地质年龄测定。以往地质测年,主要是用同位素方法测量,电子探针则是通过测母体和子体元素的含量,精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推算地质形成年龄。以往,轻元素定量分析是电子探针的一个弱项,但近些年,随着分光晶体的改进,已经可以开展系列定量分析工作,许多相关团队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近年来,国内很多电子探针实验室在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及轻元素分析方面都开展了很好的工作,涌现出了一些年轻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专家。但同时也看到,有些实验室由于各种原因,仪器购置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陈振宇负责的电子探针实验室是国内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最高的电子探针实验室之一,除了为本单位和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高效高质的技术服务之外,近年来也在金红石、石英的微量元素分析、晶质铀矿的化学定年、含轻元素Be矿物的定量分析及稀土矿物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国内电子探针的购置数量以每年十几台的数量在持续稳定增长,总的来说,电子探针现在已经成为地质科学、材料科学中比较高端的“常规武器”。电子探针的标准现状、未来技术趋势标准化现状:我国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走在国际前列作为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振宇也分享了以电子探针为代表的我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情况。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8(前身为全国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从“TC38”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此标委会是国内成立比较早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在标委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92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面成立了国际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2,并由中国担任秘书国和委员会主席,这也说明我国的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已走在国际前列。目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表面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家标准有100项左右,每年都会开展一些新的标准制订或老标准的修订工作,每年也都会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微束分析标准的宣贯会议。陈振宇表示,近些年标委会吸收了不少年轻有为并对标准化工作热心的专家,也使得微束分析的标准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中,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专家更深入地参与进来,更好地提高我国在微束分析国际标准中的地位。技术发展:场发射电子探针应用、微量元素分析等陈振宇认为,近年来,场发射电子探针越来越普及,但目前场发射电子探针最突出的优点(高空间分辨率和低电压下稳定大束流)还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起来,这可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轻元素分析及稀土元素分析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还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还有软X射线分析谱仪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会让电子探针开启一些新的测试模式,包括元素的价态分析等。利用软X射线对玄武岩矿物中Fe-L元素进行面分布分析和化学状态分析陈振宇老师谈电子探针技术发展关于发展建议,一方面是继续深入研究微量元素分析、副矿物化学测年、变价元素分析、稀土元素方向及轻元素分析等方面的新技术,并尽可能使新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研发相应的标准样品;另一方面是很多实验室应该更好地掌握常规的、日常的分析方法,要把仪器充分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内目前大概有两百多台电子探针,但整体利用情况并不是很好)。后记近十年来,国内电子探针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当前市场保有量约200多台,而据悉,日本全国在多年前电子探针保有数量已超千台。与此同时,在透射电镜尤其是高端球差校正等方面,无论是增长还是保有,中国市场近年来已远超日本。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五六千台之多,而扫描电镜在元素定量分析能力方面的短缺已开始为许多实验室的深刻认识,这就促使了许多实验室开始有了引进电子探针仪的想法,2021年度预计将有25个用户购买电子探针,个别单位甚至将拥有4台电子探针。这反映出电子探针的巨大增长潜力之余,更反映出电子探针在地质、冶金、新材料等基础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访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赖杰博士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有研究显示,人的一生中仅衣食住行就要消耗8469千克石油。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凡意义。经过长达百年的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勘探对象也逐渐从常规转向非常规、从陆地转向海洋、从浅层浅水转向深层深水,对相关技术及装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洪明教授,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团队的赖杰博士。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基于低场核磁,对油气储层“望闻问切” /strong /span /p p   油气藏,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我们认知的石油天然气通常从这类圈闭中采集得出,因此油气藏又被称为储存油气的天然“仓库”。地壳中的油气藏可分为常规和非常规两大类型,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常规油气藏研究基础上的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油气勘探开发新形势的需要,众多学者将兴趣点放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中,而这也是唐洪明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67c157a-d57e-49b6-b242-6a366b93e222.jpg" title="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_副本.jpg" alt="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 /strong /p p   唐洪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油气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开发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以来唐洪明教授先后主持、主研国家自然基金等5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其中《川南海相页岩气开发气藏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 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近2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97f506a4-a949-4a3c-b08f-ce07cc85b32c.jpg" title="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_副本.jpg" alt="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strong /p p   油气层保护技术是唐洪明教授主攻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是个系统工程,从油气藏钻开到开发枯竭的各个环节需要实施储层保护。核心是利用各种技术,保持或者提高储层孔隙的渗流能力,实现油气藏高效持续、科学开发,降低成本,延长油气田开发寿命,最大限度提高油气采收率。据唐洪明教授介绍,原西南石油学院张绍槐院长、中国工程院罗平亚院士等专家是该技术的奠基人、开创者,经过一批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和传承,油气层保护已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p p   受老一辈专家鼓舞和以及对研究方向的好奇,1989年西南石油学院本科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加入油气保护技术的研究大团队,从此开启了整整30年的研究生涯。30年来,唐洪明教授在钻井、注水、修井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组建的研究团队能够将油气地质与石油工程有机结合,将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知识高度融合,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的储层保护与评价方法在中海油渤海、中石油新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等矿场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399d492d-a1c2-47fb-87cc-29af29899c83.jpg" title=" 唐洪明教授参与勘探开发的位于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威201井_副本.jpg" alt=" 唐洪明教授参与勘探开发的位于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威201井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唐洪明教授参观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 /strong /p p   唐洪明教授的另一研究重点即开篇提到的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研究,例如针对页岩气、致密油等,开展非常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包括沉积、建模、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研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一部分就需要引入核磁共振设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af27b44-6044-498d-9c10-f81eb99e3ae0.jpg" title="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png" alt="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 /strong /p p   唐洪明教授回忆说:“早年读研究生时我就对核磁共振设备有所耳闻,但当时设备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我对核磁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记忆中。后来随着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油气行业主角,低场核磁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文献越来越多,拥有一台核磁共振仪器也成了我和团队的梦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22bf5cb5-2375-41ae-a27b-bd70409a8d65.jpg" title="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_副本.jpg" alt="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资助地方高校进行配套设备采购,唐洪明教授通过多方了解,接触到了纽迈的低场核磁设备。经过多方论证,团队最终购入纽迈的MacroMR12-150H-I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利用T2谱分析测试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度、孔喉分布等参数,同时利用成像技术表征微观驱油、长期水驱孔隙结构、裂缝闭合规律等研究。 /p p   相比其他分析方法,唐洪明教授认为低场核磁技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原位、定量表征储层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分布、孔隙结构等参数变化,同时对岩心没有破坏性,很多岩心可以重复使用,对研究成果的重现性奠定了基础。”与纽迈合作的过程中,公司经常在线指导、定期指派工程师上门维护也给唐洪明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保证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担当与责任”。 /p p   唐洪明教授补充说:“从国内外文献报道看,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非常规油气储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手段。未来几年,在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渗流机理、外流体与对岩石矿物反应机理、自吸与返排机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期待低场核磁技术在这些领域也能给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纽迈也开发了许多具有新功能的核磁共振设备,未来在经费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唐洪明教授团队还有计划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基于低场核磁,为油气储层“活血通脉” /strong /span /p p   另一位受访者赖杰博士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建春教授。郭建春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岩石、工作液、支撑剂三者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开展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深层非均质碳酸盐岩转向酸压技术、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缝网渗流与精细分段技术、支撑剂对流沉降规律与高效铺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p p   作为课题组的一员,赖杰博士主要关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作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赖杰博士解释说:“碳酸盐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钙镁,所谓‘酸化’可以理解成是把空白盐酸、胶凝酸、转向酸等不同酸液体系注入到岩石内部孔隙空间,酸液溶蚀掉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从而增强石油、天然气从地底流出的能力,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过程。” /p p   酸化是油气储层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碳酸盐岩中碳酸钙和碳酸钙镁的总含量通常超过90%,换句话说,大部分岩石组分都能被注入的酸液溶蚀,然而这并非研究者想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我们希望酸液既能溶蚀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足以让油气流到地面,又不至于产生过度溶蚀,导致岩石过于疏松而被压碎、垮塌,丧失流动通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cb0cc3b-e946-4a1f-a6b4-7ff4862466de.jpg" title="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png" alt="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 /strong /p p   既要保证有序流动,又要维持岩石自身孔隙结构的完整性,就需要对酸岩反应前后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要揭示岩石在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特征,除了高压压汞、气体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传统方法,还有现在常用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储层岩样的孔隙较小、孔隙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很强,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在线实时观测、测试效率高等特点,更能直观、准确地把握岩样整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高压压汞、场发射电镜等方法会对测试岩样造成破坏,而开展了核磁共振测试的岩样还可以重复利用,这就保证了不同实验结果间较高的对比度。随着加温加压等配套设备的补齐,核磁共振仪器能还原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便于研究人员依据室内实验结果指导现场作业。” /p p   目前,国内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系统开展酸化研究的团队屈指可数,借助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引进的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郭建春教授课题组正在这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 /p p   但由于现有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赖杰博士举例说:“酸液与碳酸盐岩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钙离子、镁离子导电产生新磁场,会对原有磁场形成干扰。酸液对金属容器、管线等也会造成腐蚀,因此要求仪器整体必须具备耐酸腐蚀性能。”针对这些新问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正和纽迈分析仪器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开启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模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12a6853b-d262-4293-8c03-97615e184db3.jpg" title="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_副本.jpg" alt="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 /strong /p
  • 韦伯望远镜首次发现系外岩石行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Kevin Stevenson和Jacob Lustig-Yaeger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颗围绕另一颗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正式编号为LHS 475 b,位于距离地球41光年的八角星座,其大小几乎和我们的地球完全一样,是地球直径的99%。该团队先使用NASA的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确定目标后,用韦伯太空望远镜对目标进行了确认。韦伯的近红外光谱仪仅用两次凌日观测就清晰地捕捉到了这颗行星。Lustig-Yaeger说:“毫无疑问,这个类地行星就在那里。韦伯的原始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Stevenson补充道:“它是一颗小型岩石行星。”“这些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的观测结果,为未来用韦伯望远镜研究岩石行星大气带来了许多可能性,让我们越来越接近对太阳系外类地世界的新认识。”NASA总部天体物理部主任Mark Clampin表示。在所有正在运行的望远镜中,只有韦伯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的大气特征。该团队试图通过分析行星的透射光谱来评估行星大气层中的物质。虽然数据显示这是一颗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但他们还不知道它是否有大气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Erin May说:“天文台的数据很漂亮,韦伯望远镜非常灵敏,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一系列分子,但我们还不能对这颗行星的大气层做出任何明确的结论。”虽然目前团队还无法断定什么是存在的,但他们可以肯定地说什么是不存在的。Lustig-Yaeger解释道:“我们可以排除一些陆地类型的大气层,它不可能有一个类似于土卫六那样厚厚的、以甲烷为主的大气层。”研究团队还表示,虽然这颗行星没有大气层的几率很大,但仍不能排除有一些其他的大气成分,如纯二氧化碳大气层。但Lustig-Yaeger指出,100%二氧化碳大气层的密度要大得多,以至于很难探测到。研究团队需要更精确的观测来确定是纯二氧化碳大气还是完全没有大气,他们计划在今年夏天的观测中获得更多的光谱数据。韦伯望远镜的数据还显示,这颗行星的温度比地球高几百度。因此,如果探测到云层,研究人员可能会得出结论:这颗星球更像金星。因为金星有二氧化碳大气层,并且永远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Lustig-Yaeger说:“目前我们处于研究小型系外岩石行星的前沿,但是我们也不过刚刚开始了解它们的大气层可能是什么样子。”
  • Nat. Commun:月球上有没有水?
    近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 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布我国嫦娥五号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刘建军研究员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舒嵘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与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联合月球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和月表就位探测的光谱数据,检验了月球样品中水的有无、形式和多少,回答了嫦娥五号着陆区水的分布特征和来源问题,为遥感探测数据中水的信号解译和估算提供了地面真值。 月球有没有水,有多少水,是什么形式的水,水来自于哪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直是月球科学的研究热点。在嫦娥五号任务立项论证之初,研究团队提出将着陆器上的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光谱范围拓展到了3.2μm,并实现了国际上首次月表水光谱吸收特征的就位探测。为了避免发动机羽流和太阳风轰击月表时的动态“水”(羟基OH)给就位光谱分析带来的影响,研究团队对获取就位探测光谱数据的时机进行了精心设计。探测时机选择在着陆6小时后以避免CE-5探测器着陆时发动机羽流成分的影响;探测时间选择在月面温度最高(约62-87摄氏度)的(接近)正午,最大限度地挥发了月表的动态“水”;光谱测量时月球(着陆区)正处于地球磁场的保护中,屏蔽了太阳风,避免了太阳风轰击产生的动态“水”(羟基OH)的因素。在这种环境下嫦娥五号光谱仪能够获得“干净”的“水”吸收光谱,经严格的校正处理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嫦娥五号着陆区月壤中明显地含有羟基形式的“水”,但平均含量较低,仅约30ppm。目前认为月球“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太阳风粒子与月表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动态)羟基物质;二是撞击月球的彗星或陨石带来的水和含羟基物质;三是月球原生(内部)水。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后,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对返回月球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室光谱分析再次验证了羟基水的明确存在,但“水”的存在形式、含量和来源的研究,需要详细的矿物岩石学分析。阿波罗月球样品研究认为,月壤中(撞击)胶结玻璃包含了太阳风长期注入形成的羟基物质,胶结玻璃的含量是影响月球样品中“水”含量的重要因素。我国返回样品的实验室分析表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是一类年轻玄武岩,胶结玻璃含量很少(不足16%),仅为Apollo 11月球样品的1/3,由此估算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来自太阳风注入胶结玻璃形成的“水”不多于18 ppm。同时,嫦娥五号着陆区月壤样品中外来撞击溅射物非常低,对“水”的贡献可以忽略。因此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肯定存在来源于月球内部的原生水。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发现了至少一种含水矿物——羟基磷灰石,其含量不均匀,折合样品羟基水的含量从0ppm到179 ppm不等(平均约17 ppm),证明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存在来自岩浆结晶过程的“水”,说明“水”在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中不仅存在,而且可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成果的月面就位探测光谱数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的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获取,科学探测载荷运行管理、数据接收和处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完成。研究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探月工程三期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综合性研究”等项目资助。
  • 2009 MTS岩石及混凝土测试技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2009年6月23日,MTS 2009岩石及混凝土测试技术研讨会在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圆满召开。 这是MTS公司首次在中国地区召开的关于岩石及混凝土测试方面的技术讲座,共有来自中国地震局、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近70位岩石及混凝土测试方面的专家参加了本次技术研讨会。 会上,MTS中国区销售经理王爽先生代表MTS致辞,对大家长期以来对MTS的支持和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期待MTS在今后与广大用户能够共同发展,成为大家可信赖的试验帮手。 会上,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岩土所的专家们就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试验、5.12特大地震中公路隧道的破坏特征及防震启示、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与进展、新型岩石力学测试方法等课题与广大用户进行了探讨交流。MTS系统公司的林志强先生,Greg Pence 先生也介绍了MTS最新的岩石力学及混凝土测试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并和与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武汉岩土所的MTS设备试验室,整个研讨会反响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MTS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把优异的测试技术带给中国客户。 MTS中国公司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