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饮用水沉淀池

仪器信息网饮用水沉淀池专题为您整合饮用水沉淀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饮用水沉淀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饮用水沉淀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饮用水沉淀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饮用水沉淀池话题讨论。

饮用水沉淀池相关的论坛

  • 沉淀池漂泥

    各位好! 国庆期间把沉淀池清理了,但后来一直出现漂泥的现象,但另外一个一样的系统当时没有清理却没有漂泥,一直都正常,小弟搞不懂这是什么原因,请教各位!谢谢!

  • 【求助】谁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谁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这本书?帮忙传一下.目录:第1章饮用水安全与健康 1.1水资源概况 1.1.1世界水资源概况 1.1.2我国水资源概况与用水紧张状况1.2饮用水与健康 1.2.1水是生命之本 1.2.2饮用水水质与健康 1.2.3饮用水和致癌风险 1.2.4饮用水对雌性激素和生育能力的影响 1.2.5水质与地方病 1.2.6水中化学性污染物质引起的疾病1.3饮用水概况 1.3.1饮水卫生 1.3.2集中式供水 1.3.3分散式供水 1.3.4天然矿泉水及纯净水 1.3.5优质饮用水——健康水1.4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1.4.1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1.4.2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1.5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1.5.1饮用水净化技术进展 1.5.2饮用水污染 1.5.3饮用水深度净化 1.5.4各类水质处理器1.6饮用水水质新问题及对策 1.6.1水质要求的发展 1.6.2改善水质对策第2章水源选择及保护2.1水源的分类及其特点2.2水源选择及保护的重要性2.3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2.3.1给水水源选择的一般规定 2.3.2给水水源选择技术经济比较及综合分析 2.3.3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2.4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2.5饮用水水源保护 2.5.1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研究 2.5.2我国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 2.5.3我国地下水水源保护 2.5.4我国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第3章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原理与技术3.1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去除对象 3.2混凝处理 3.3混凝药剂和混凝设备  3.3.1混凝剂  3.3.2助凝剂  3.3.3混凝剂用量  3.3.4投药方式  3.3.5混凝剂的投加  3.3.6自动投药设备  3.3.7混合设备  3.3.8絮凝设备 3.4沉淀 3.5澄清池 3.6强化混凝处理技术 3.7过滤处理  3.7.1快速过滤原理  3.7.2反冲洗清洗滤层机理  3.7.3快滤池的工艺过程  3.7.4过滤过程的技术分析  3.7.5滤料层  3.7.6反冲洗方式的选择  3.7.7过滤设备  3.7.8过滤技术进展 3.8预处理工艺  3.8.1臭氧预氧化技术  3.8.2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技术  3.8.3生物预处理技术

  • 生活饮用水中金属的测定

    我做生活饮用水中的铁锰铜锌,一直都用的是直接进样法.现在我们要申请国家实验室认可,我这样做行不行?如果不行萃取法与共沉淀法哪个好做?(因为生活饮用水中的含量很低)

  • 生活饮用水Tl的测定问题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方法做饮用水的Tl 加氨水沉淀放置一晚上的时候,次日看见絮凝物漂浮在液体的上面,正常的话不是应该在底部吗?我做出来的十几个样品絮凝物是浮起来的?请大侠帮帮忙这是怎么回事?

  • 【求助】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电子书

    [font=Arial]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电子书。[color=rgb(64, 64, 64)][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color][/font]作  者: [url=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2=%D5%C5%BD%F0%CB%C9]张金松[/url],[url=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2=%D3%C8%D7%F7%C1%C1]尤作亮[/url] 出 版 社: [url=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3=%D6%D0%B9%FA%BD%A8%D6%FE%B9%A4%D2%B5%B3%F6%B0%E6%C9%E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url][list][*]出版时间: 2008-12-1[/list][color=rgb(102, 102, 102)][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5][b] 内容简介[/b][/size][/font][/color]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课题由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及天津大学共同承担。本书针对南方地区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特点,以解决低浊、高藻、有机污染等问题为重点,从水源、水厂、管网诸环节,就水源水水质预警、高效混凝与投药自控系统、活性炭性能评价、臭氧接触优化设计、生物活性炭优化技术、清水池工艺设计的优化、管网水质模型、红虫综合防治、饮用水及其净化技术的安全评价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形成了适合我国南方饮用水水源水质特点的水源改造一厂内净化一安全输配的全过程集成技术体系。[size=5][b][img=absmiddle]http://product.dangdang.com/images/bg_point1.gif[/img] 目录[/b][/size]第1章 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概论1.1 我国水源污染与饮用水安全1.1.1 有机物的污染1.1.2 藻类污染1.1.3 消毒副产物风险1.2 安全饮用水的水质目标1.2.1 国际水质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1.2.2 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1.2.3 安全饮用水的水质目标1.3 安全饮用水保障的途径1.3.1 水源地改善技术1.3.2 水厂水质净化技术1.3.3 出厂水安全输配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1.4 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研究课题1.4.1 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需求1.4.2 技术关键及预期目标1.4.3 主要研究内容与实施技术路线1.4.4 重要研究成果与课题实施成效第2章 南方地区水质特征2.1 南方地区城市饮用水水源概况2.1.1 南方地区代表性城市的选择2.1.2 各代表性城市饮用水水源状况2.2 水源水质分析与评价2.2.1 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分析2.2.2 藻类分析2.2.3 有机污染分析2.2.4 细菌学指标分析2.2.5 毒性指标分析2.2.6 水质综合评价2.3 供水水质分析与安全保障途径2.3.1 出厂水水质分析2.3.2 管网水水质分析2.3.3 水质风险评价2.3.4 供水系统分析与安全保障途径2.4 本章小结第3章 水源水质预警技术3.1 水源水质预警技术现状3.1.1 水源水质预警的技术需求3.1.2 水源水质预警技术发展现状3.2 水源水质变化规律3.2.1 水源水质一般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3.2.2 水源藻类与藻毒素变化规律3.3 水源水质预警系统设计3.3.1 水质在线监测指标3.3.2 在线监测仪器的选择3.3.3 系统功能与结构设计3.4 水源水质预警系统建设3.4.1 选址3.4.2 系统各单元3.5 水源水质预警和水厂综合调控3.5.1 水源水质预警水平确定3.5.2 水厂工艺出水水质调控目标及水质预测3.5.3 水厂工艺药剂投加量调控预测3.6 本章小结第4章 水厂预处理4.1 水厂预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4.1.1 化学预氧化的方式与选择4.1.2 化学预氧化技术最新进展4.2 预臭氧化技术4.2.1 预臭氧化工艺对常规水质指标的影响4.2.2 预臭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4.2.3 预臭氧化系统的组成4.2.4 水厂臭氧系统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4.3 复合预氧化技术4.3.1 复合预氧化方式研究4.3.2 复合预氧化对后续工艺的影响4.3.3 复合预氧化对副产物的控制4.3.4 复合预氧化的生产应用4.4 本章小结第5章 水厂强化工艺技术5.1 常规工艺现状及发展5.1.1 水厂常规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1.2 常规工艺强化技术与发展5.2 强化混凝技术5.2.1 无机混凝剂强化混凝技术5.2.2 高效网格絮凝反应器技术5.2.3 有机高分子助凝剂强化混凝技术5.2.4 FDA新型混凝投药控制系统5.3 强化过滤技术5.3.1 滤料优选强化过滤技术5.3.2 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技术5.3.3 炭砂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技术5.4 本章小结第6章 水厂深度处理技术6.1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与发展6.1.1 常规饮用水处理面临的问题6.1.2 饮用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6.1.3 臭氧化一生物活性炭工艺的研究与应用6.2 臭氧化工艺优化6.2.1 工艺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6.2.2 CFD模拟6.2.3 模拟结果与问题分析6.2.4 优化方案及其模拟分析6.3 臭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6.3.1 臭氧化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6.3.2 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6.3.3 深圳饮用水溴酸盐风险分析6.4 活性炭工艺优化6.4.1 活性炭性能评价6.4.2 滤池池型选择6.4.3 生物活性炭工艺安全性分析6.4.4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优化6.4.5 活性炭滤池出水pH控制6.5 预氧化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的影响6.5.1 预氯化对活性炭运行的影响6.5.2 预臭氧化对活性炭运行的影响6.5.3 高锰酸盐对活性炭运行的影响6.6 生物活性炭菌群增强技术6.6.1 优势菌种的筛选6.6.2 工程菌的分离6.6.3 工程菌落的纯化6.6.4 菌种鉴定结果6.6.5 优势菌种的驯化6.6.6 生物增强技术的特点6.6.7 活性炭生物菌群增强技术的污染物去除效能6.6.8 生物菌群增强技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的研究6.7 本章小结第7章 安全消毒技术7.1 饮用水安全消毒技术现状7.1.1 饮用水的安全性7.1.2 各种消毒技术的消毒特点7.2 氯和氯胺消毒生物安全控制技术7.2.1 氯和氯胺消毒原理7.2.2 氯和氯胺消毒对细菌的灭活7.2.3 对亚硫酸盐厌氧还原孢子的灭活7.2.4 氯和氯胺消毒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7.3 氯和氯胺消毒化学安全性控制技术7.3.1 消毒条件控制氯和氯胺消毒副产物7.3.2 氯胺消毒不同有机物的副产物控制7.4 二氧化氯安全消毒技术7.4.1 饮用水二氧化氯消毒技术概况7.4.2 二氧化氯消毒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7.4.3 二氧化氯消毒残余量与投加量的控制7.4.4 二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控制7.5 消毒剂投加技术7.5.1 反应池中化学剂吸入器与水射器投加的比较7.5.2 配水池中化学剂吸入器与水射器投加的比较7.5.3 清水池中化学剂吸入器与水射器投加的比较7.5.4 化学剂吸入器与水射器灭菌效果的比较7.6 新型清水池设计原理和应用7.6.1 新型清水池的设计原理7.6.2 新型清水池的效果验证7.7 本章小结第8章 水处理过程中的生物污染与控制8.1 饮用水中的生物污染问题8.1.1 饮用水中常见的水生动物及其危害8.1.2 饮用水中生物控制标准8.1.3 供水管网中水生动物污染的控制措施8.2 原水输送过程中贝类孳生与控制8.2.1 原水管道中贝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8.2.2 贝类污染对供水生产的危害8.2.3 淡水壳菜的杀灭与去除方法8.2.4 管道中贝壳附着与生长的预防方法8.3 供水过程中的红虫污染与防治8.3.1 供水系统中红虫的产生8.3.2 摇蚊的生物学特性8.3.3 水源及周边地区摇蚊的种群鉴定与来源分析8.3.4 水厂沉淀池中摇蚊的消长规律8.3.5 摇蚊幼虫在水厂工艺中的穿透与迁移8.3.6 影响摇蚊孳生繁殖的因素8.3.7 红虫的物理防治方法8.3.8 红虫的化学灭活与种群控制8.3.9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摇蚊幼虫的毒理作用及其应用8.4 本章小结第9章 管网安全输配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9.1 概述9.1.1 不同管材对管网水质的影响9.1.2 管网冲洗对管网水质的影响9.1.3 配水管网微生物学水质的研究9.1.4 配水管网水质模型研究9.1.5 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9.2 化学稳定性与管道腐蚀9.2.1 化学稳定性9.2.2 管道腐蚀9.3 管网生物稳定性与细菌再生长模型9.3.1 管网生物稳定性9.3.2 细菌再生长模型9.4 管材与水质9.4.1 管材分类概述9.4.2 管材与水质关系9.4.3 管材选择与水质控制9.5 管网管理、维护与改造9.5.1 管网单向冲洗9.5.2 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9.5.3 管网改造9.6 本章小结第10章 关键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10.1 关键技术集成与系统化技术方案10.1.1 目标污染物去除技术集成10.1.2 供水系统运行保障技术集成10.1.3 水质安全评价技术集成10.1.4 南方地区的差异化技术体系10.1.5 示范工程建设与工程规模示范研究10.2 示范工程建设10.2.1 当前供水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10.2.2 梅林水厂深度处理工程10.2.3 笔架山水厂示范工程10.2.4 东湖泵站水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0.2.5 管网示范区改造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0.3 工程规模示范研究10.3.1 梅林水厂O3-BAC深度处理工艺运行优化示范研究10.3.2 笔架山示范水厂新技术工程规模论证研究10.3.3 笔架山示范工程常规工艺试运行效果验证性研究10.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 怪,饮用水新国标,再推迟三年?!

    摘要:使用了27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以下简称旧标准)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蹊跷的是,在6月29日全国人大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的联席会议上(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这意味着新标准的实施再次推迟,一个原因在于各地的监测能力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依然很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饮用水专家指出。 旧国标大限已过,新国标却推迟三年实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出现了政策监管缺位的怪诞之象。 2007年6月30日,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张成玉副巡视员曾公开表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07 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部分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情况确定,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实施。 也就是说,使用了27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以下简称旧标准)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但蹊跷的是,在6月29日全国人大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的联席会议上(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 "这意味着新标准的实施再次推迟,一个原因在于各地的监测能力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依然很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饮用水专家指出。 即便新国标如期实施,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和信息公布,仍陷落在职能交叉的行政部门之间。更甚是,有关监管部门的历年监测信息,以隐蔽和"躲藏"方式披露,使公众难以有效地了解饮用水安全状况。 饮用水新国标8年难执行 水源污染的不断加重迫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 1986年10月,卫生部发布了旧标准,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四大类共35项,其中有机项目只有4项,符合当时水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的现实。 随着水质的变差和污染种类的日益复杂,2006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的标准,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重点是加强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控制的要求。 即便是新国标,也并非高标准。事实上,饮用水卫生标准方面,俄罗斯是395项指标,美国是113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指标是147项。 "新标准的检测指标看上去比不少国家要少,但是检测指标的多少并不是评价标准科学与否的唯一条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专家对本报介绍,每个国家的检测指标是根据其水域的环境条件和流行毒理学原理确定的。 陈竺表示,106项的饮用水水质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基本状况的常规指标,即必测项目共计42项;另一类是非常规指标,包括64项,这类指标是相对局限存在于某地区的一些指标,或者是不经常被检出的指标,这些指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确定存在风险的非常规指标纳入水质常规检测体系中。 "为了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开展水质的经常性检测,但要说明的是,经常性检测不是每次都检测106项指标,也不需要地市、县都具备这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陈竺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要实现106项指标检测能力的覆盖,而地市级城市,具备42项常规指标和当地重点控制的指标,在县级具备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 这意味着新标准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将再次延迟。 "新标准的落实确实不易,一个水样做完106项指标的检测成本在2万块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王占生对本报表示,目前住建部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系统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强,全国40多个地方水质监测中心有20多个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 而卫生部疾控系统的检测能力则明显较弱。根据卫生部2011年12月印发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显示,在全国32个省级疾控机构中,只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和山东的实验室具备106项指标检测能力,占15.6%;检测能力在80-106项之间的实验室为13个,占40.6%;80项以下的实验室为14个,占43.8%. 同时,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不容乐观,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33项、27项,非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14项和3项。 新国标一推再推执行时间,除了监测能力,官方给出的理由还有水厂成本问题。即根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公开说法,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共供水企业亏损面为31%,资产负债率高于50%,整个供水行业经营业绩不好,很多水厂难以承受检测设备和管网改造费用的大笔开支。 其次,财政投入方面也明显不足。 "在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提到,预估监测能力的投资需求为15亿元,但《规划》并没有指明资金的来源,也没有明确中央政府的责任,只是提出中央补助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及财政困难地区倾斜,更多地寄希望地方政,地方政府要将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部分优先用于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前述专家介绍,如果单靠地方政府去完成,并不容易。 躲躲闪闪的监测数据 "饮用水水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卫生部负责末梢水(即入户水或龙头水)的监测。"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宋献方对本报表示,目前卫生部的公 开方式比较隐蔽,而且公布的内容很不规范。 前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目前,对水质的检测,住建部和卫生部都在做,其中住建部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对自来水的监测属于行业的监测,不少地方的监测中心与自来水水厂的监测人员是"一班人马,两套牌子",而卫生部疾控中心的监测则属于第三方的监测,对出厂水的水质检测进行卫生监督,对末梢水的水质进行检测。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特别关心饮用水入户的质量问题。"联席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提问:饮用水安全信息的公开与公布相关工作进展如何? 对此,在联席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正式回应,在饮用水卫生监督方面,卫生部每年发布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其中就包含了全国饮用水三个方面的监测总体合格率的数据:一是饮用水的出厂水,二是二次供水,三是末梢水。 也就是说,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都体现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 本报获悉,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是2011年的统计数据)还未出版。不过关于2011年的饮用水水质数据,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公布了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数据,即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 但他并未公布二次供水(所谓二次供水主要为弥补市政供水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生活在高层人群用水,由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用水形式)的水质监测数据。 根据本报记者查阅近些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现2007年与2008年的"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的指标类项比较清晰且一致,均按照"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三项公布其监测样本数量及合格率。 如2007年这三类水的(市政供水)合格率分别是:89.0%、93.9%、93.4%,而2008年的数据分别为:91.6%、94.7%、93.5%. 尽管年度统计年鉴中有上述相关监测数据,但并未对数据做详细说明,如采样时

  • 【转帖】饮用水安全卫生指标的检验方法介绍

    张岚研究员:饮用水安全卫生指标的检验方法介绍今天我主要介绍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相关内容。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这两个标准修订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以及标准实施方面的一些问题跟各位做一个沟通和交流。  饮用水安全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关系到每一个饮用者的健康。饮用水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水源到龙头要经过N多环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集中式供水单位普遍采用的常规水处理工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水厂采用的都是这种工艺,。在水质净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典型的就是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此外,在水的输送过程中,我们还要面临着水质二次污染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材材质的安全性问题,一些材质不安全的管材,可能在水的输送过程中把不安全的因素融入到水里面,给水带来了新的污染;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因管网老化带来的漏损问题,特别是在停水导致的水管内负压的情况下这种隐患更大。有数据表示,我国管网铺设年限达到50年以上的占6%,这个数字值得我们关注。所以管网的二次污染也是我们在饮用水安全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这种供水方式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隐患,甚至有一些二次供水找不到主体管理单位,这种缺失造成管理不到位,连定期的水箱清洗和消毒都做不到。当然针对高层供水目前有了新的技术,如无负压供水,变频供水,避免了水箱内的长时间储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次供水带来的安全问题,但是传统水箱式供水仍是主流,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上述的这些环节都是在饮水安全问题上要关注到的。饮水安全不仅仅局限在出厂水,更加关注的是龙头水。为老百姓提供喝的这个水要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也就是说要保证的是水杯子的安全。  饮用水安全评价的依据就是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 【分享】饮用水知识

    一 自来水能否饮用: 自来水厂生产的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但是,这并不表明它是标准的饮用水。原因有二:(1)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用氯净化水虽可杀死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但加入氯本身又可造成新的化学污染。氯可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三氯甲烷,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同时,氯还破坏营养,易导致心脏病。(2)在自来水的管网中,长距离管道运输,管道陈旧生锈,城市高楼水箱和楼群蓄水池不清洁或常年使用不消毒,都可造成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使细菌、病毒和藻类繁殖,再加上原有的氯及氯化物、铁锈、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使水体浑浊、有异味,其害无穷。所以说,自来水并不是标准的饮用水。在各种污染日益加重的环境下,我们喝到身体里的水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还水的本来面目,喝纯净水才符合人体的需要,并且喝生水比喝开水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因为开水失去氧气太多,喝开水不利于向人体供氧。可能有的朋友要说,我喝了一辈子自来水,身体不照样挺好的吗?其实不然,首先,人体的疾病是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如果您不饮或少饮不洁的水,身体肯定比现在更健康。其次,现在的水环境也不能与若干年前相比。以前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和自然界的污物,主要污染物质为细菌和病毒,因此,经过煮沸后的自来水基本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而现代水污染我们以上已经讲到,主要是工业废水中的化学污染和重金属,而这些污染物通过把水煮沸的办法是不可能去除掉的。因此,煮沸的开水同样不是标准的饮用水。二 为什么自来水有时发浑、发白 、发黄 1.发浑的原因主要是因城市供水管道实发性爆管,在抢修过程中带入了泥沙。当打开供水阀门恢复通水时,泥沙随着水流的冲击,可能造成局部、短时的浑水现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发白的原因主要是供水管网中溶入了空气,经压力作用分解成微小气泡(凭肉眼观察不到),气泡的紧密排列就会感觉到流出的水呈乳白色,当在容器中静止数分钟后,随着气泡消失,水就会变清。这种现象不会影响到自来水水质。另一种原因,某些二次供水储水池(箱)微生物超标,投加了漂白粉产生一种轻微白灰色。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Ca(OH)2、CaCl2等成分,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2Ca(ClO)2+2H2O=Ca(OH)2+CaCl2+2HOCl。当放水后,流出水的颜色是一种轻微白灰色,并能闻到轻微刺鼻氯气味,待静置数分钟后,有很少量微小颗粒沉淀物(一般情况不会有)。这种现象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如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用白色透明杯观察水的颜色。打开水龙头放水,将水流入杯中后观察水的颜色,如水发白,你可以观察到白色逐渐从杯底向上变清,这就是水中溶入了气体的现象。也就是水中微小气泡逐渐从杯底向上逸出,逐步变清,而且透明。如水中投加漂白粉,流入杯中水,排除气泡形成水发白外,观察杯中水仍然有轻微白灰色,能闻到轻微氯气味。 3. 发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用户总表后第一个阀门至用户家中的镀锌管道因长年使用或管材质量问题造成锈蚀而形成的自来水二次污染。这种现象在早晨尤为突出。二是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水的用户,因产权单位未按规定定期清刷、清毒水池及水箱,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 新饮用水标准实施之后真的可以实现直接饮水吗?

    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常常会关注到生活水质这方面的问题,正好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较之旧标准来说,新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方面的要求,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地饮用水标准,甚至新标准中的很多规定比欧美严格。    新标准首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用直白的话来讲就是从我们家里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也能够直接饮用。于是我就想,那些专业标准要求啊什么的,很难让一个普通市民完全了解,对任何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从自家水龙头里面流出来的自来水到底能不能直接喝?能不能放心饮用?    水源水质是不可改变的现状    现在城市中的水源污染严重,去年环保局的公报上说,全国的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3类以内的水体只占40%,有48%属于劣V类水体,其中城市河段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因为层出不穷的事故,什么漏油啦,工业垃圾啦,都会让水源水质的改进成为难上加难的事情,我们家旁边那条河就是这样,虽然经常会有人去打捞垃圾,但是还是会很脏,有时候还会发出味道,这实在是让人很无语。所以事已至此,10年之内我们的水源水质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我们现在这个现状就很不错。虽然我们国家常常会拨款来改善水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以及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水源水质不可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    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完善    正如开头我所说的那条新闻,新标准的出台预示着生活饮用水的质量会随之越来越高,这对各个水厂以及小区水站等相关站点的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保证从这些站点输出的生活饮用水能够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很明显的,之前那些老旧的水质监测设备都必须淘汰,要不然就完全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啦。因此既然实施了与国际接轨的新饮用水标准,那么监测设备的质量也应当与国际接轨,适当引进一些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美国哈希(Hach)这样的拥有先进水质监测技术的公司,使用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同时严格遵守新标准的要求才能够保证市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水厂净水工艺的提升    根据现在的水厂净水情况来看,常规公益还是现阶段净水的主流公益,也就是在取得水源中的水之后,经过沉淀、沙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这种传统的净水工艺仍然具备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其一是因为常规工艺技术在去除原水污染物、保障供水安全中仍然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其次以常规处理工艺为基础的各类工艺组合形式将长期存在。很多人都说氯水消毒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完全不认同这种观点,要知道现在像美国这种先进国家的50%还在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饮用水消毒的。    因此在新标准出台后,我们必须抛弃对1985年出台的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陈旧观念抛弃,相信新标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    可以确定的是,对于我们家中的自来水是能够直接饮用的,但是让市民们克服自来水不能直接喝这种传统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反正我是已经直接喝自来水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总之,不管你喝不喝,反正我是喝了╮(╯_╰)╭。

  • 【分享】【转帖】日常饮用水十问答

    1.自来水煮沸后,有时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或有白色锅垢,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答:白色漂浮物或锅垢是水中氢碳酸盐(俗称暂时硬度)被加热变成碳酸镁悬浮或碳酸钙沉淀。2.有时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后,看起来像牛乳般的白浊,但放置一会儿 又变回清澈,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在输送自来水至用户的管线中需加压送水,在加压过程会混入空气,使得从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夹带大量的气泡,看起来白浊,但放置一会儿,气泡 自然消失就可变回清澈,这与水质没有任何关系。3.有时饮用自来水会有消毒水药味,为什么? 答: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避免水生传染病的发生,供水皆经消毒处理(加氯消毒),并需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余氯范围,因此有些人饮用时会感觉到消毒水味,但这对人体健康并无影 响,而且已习惯自来水生饮的先进国家的民众到各地旅游时,若当地自来水无此类消毒水味,反而不敢安心饮用。4.为何用户家中蓄水池池底或滤水器滤心会附着很多沉淀物? 答:自来水难免含有极少量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即使先进国家的自来水也是如此),虽然这些微粒对人体无害,但它们会沉淀累积在 蓄水池池底或滤水器滤心,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用户发现,其实即使是先进国家的 自来水亦无法避免这种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宜请用户清洗蓄水池或更换滤水器滤心。5.家中水族箱有时以自来水换水时,所养的鱼无法适应,为什么? 答:这是因自来水中常含有余氯,某些鱼对余氯非常敏感所致,用户可采用活性碳过滤或添加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即可去除余氯,这两种方式皆有市 售,用户可洽水族馆购买。6.市售的净水器如何净水? 答:市售的净水器一般分为下列几种:一般过滤、活性碳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树脂等;一般过滤是利用如沙砾或海绵等滤材将水中不洁之固体除去; 活性碳过滤主要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余氯;逆渗透则可除去各类杂质 ,制造导电度较低之水;离子交换树脂则可除去硬度(钙镁等);在使用这些净水器时必须注意微生物的问题,因为这些净水器往往是微生物生长的温床,使得 净水器出水常含有较高的细菌数,因此必需定期清洗、更换或再生滤心,否则反 而会使水质更不卫生。

  • 【转帖】张晓健: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

    6月20日,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主办的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晓健教授介绍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我国,水源水质下降、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安全事故频发和水厂应急能力不足、水厂升级改造动力不足等是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业已启动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其目标是针对我国水污染状况和不同区域的水源污染特征,以国家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基础,构建集水源保护、水质监测、风险控制、净化处理、饮用水输配为一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张晓健说,“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的研究重点,一是针对我国饮用水源状况、经济环境以及供水行业改革发展趋势,研究国家需求层面的监测、管理和应急问题,重点进行饮用水安全的检测和监察体系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行业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的能力,为国家和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针对我国各地不同的水源特性和饮用水处理的关键技术性问题,研究区域特点的技术共性问题,通过选择重点地区、典型城市和部分村镇,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构建具有适应于不同区域条件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其特点是: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保障,即“水源——净水——输配水”都含在其中,以及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管理、监控、技术、集成、示范。  发言中,张晓健特别强调了应急处理技术与系统建设,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进行一些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包括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技术、应对金属非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技术应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应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曝气吹脱技术、应对高藻水源水及其特征污染物(藻、藻毒素、嗅味)的综合处理技术。张晓健指出,除了技术以外,还需要整个应急系统的建设,一个是应急处理技术体系,二是工程的规范化建设,三是水源的风险分析和供水应急规划调度,四是水源应急监测与预警,五是城市供应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预案。  张晓健还在发言中系统地介绍了净水技术及工艺发展和安全输配的水质保障技术。(

  • 【转帖】环境保护部采取三大措施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环境保护部采取三大措施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记者 杨三军 2008-05-21 新华社成都5月20日电 环境保护部20日公布灾后重建饮用水保护技术指南、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水环境与水源地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灾区各级政府严格按技术规范执行,确保灾区人民饮用水安全。 正在四川指导环保系统抗震救灾的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目前,救援与清理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相关标准规范,以指导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按照环境保护部制定的严格而周密的应急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据周生贤介绍,新出台的三项饮用水应急保护标准规范,根据饮用水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消除与控制这些重点污染因素的技术措施与管理办法,如针对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规范要求必须迅速调整给水处理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应急处理工艺。 规范要求饮用水厂必须加强出水水质的监控,特别是对病原菌的监控,注意混凝沉淀、消毒工序的效果,可适当增加混凝剂,并保证加氯量,确保管网末梢有足够的余氯。 规范还要求,加大以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区域的水质监测频率,增加有机物监测指标;对于距地震废墟较近的地下水饮水水源地,应尽可能减少取水量或停止抽取地下水。规范特别要求环保部门,关注农村分散浅层地下水取水井或傍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问题,现阶段应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抽水饮用或傍河取水饮用。

  • 【转帖】水立方泳池水净比饮用水

    【转帖】水立方泳池水净比饮用水

    注入大连科技的水立方,内部水处理系统、规模以及池水杀菌技术方面都创下历届奥运之最从内到外,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都有“大连元素”增辉。路明LED幔态“大眼睛”让水立方“动”起来,而大连普罗名特提供的水处理技术则能够确保水立方泳池里的水净比饮用水。注入大连科技的水立方,在内部水处理系统、规模以及池水杀菌技术方面,都创下了历届奥运之最。水立方水质超过饮用水标准承担游泳、跳水、水球等比赛任务的水立方占地6万多平方米,其水处理系统的规模更是创下了历届奥运纪录。安装在地下设备间里的巨大的水处理系统将全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确保池水每六小时循环一次,精密的设备还能直接处理运动员遗留在水中的油脂。目前,水立方采用的负压工艺、反渗透等技术,已被应用到新的海水淡化处理领域。2007年1月22日,大连普罗名特公司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造的水处理设备运至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工地现场。这批设备包括4套臭氧测控投加系统和9套加药系统,这些设备是专门为2008北京奥运会量身订制,分别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竞赛池、热身池、跳水池的水质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奥运游泳比赛的要求。“紫外线和臭氧都能杀死细菌和病毒,但是臭氧杀菌能力是紫外线的十倍。”大连普罗名特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经过该公司水处理系统处理之后,水立方的水如果人不进去游泳的话,完全可以达到直饮水的标准,“比自来水更干净。”相对于饮用水,奥运泳池水质要求更加严格。比如PH值,饮用水的标准是6.5到8.5,而游泳池指标是7.2到7.6,严格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尽管如此,在2007年年底,普罗名特的设备就获得了国际泳联和奥运会的认证,多项数据显示,水立方水质超过饮用水。大连尖端技术护航北京奥运普罗名特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起,已经承担了5届奥运会的游泳池水处理任务。普罗名特中国公司在向本次奥运会提供水处理设备的竞争中,击败了世界上多家知名企业,一举拿下了为水立方场馆制造、提供水处理设备和技术的项目。普罗名特中国公司总经理侯然杰博士介绍,此次公司为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场馆提供的水处理设备,价值逾600万元人民币,包括臭氧消毒、水质测控、设备。这些设备分别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竞赛池、热身池、跳水池的水质处理,技术上不仅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而且达到了历届奥运会的最高水平,能够完全确保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奥运游泳比赛的要求。水立方的水在注入泳池前都要经过过滤、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酸碱度调节等工艺,并且在水处理完毕后,还要将残余的臭氧全部清除。这不仅能有效去除异味,使池水洁澈透明,还能使运动员在水中感到舒适,其水质的一些指标甚至超过饮用水标准。正是凭借着尖端的技术,在水立方投入使用后的几次大赛中,其水质都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及场馆工作人员的称赞。普罗名特中国公司已经在大连开发区建厂14年,其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各地得到应用,并且逐渐向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和欧洲出口。普罗名特中国公司现在又开始与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西门子、拜尔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为企业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8月4日,游泳选手在水立方进行训练[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8/200808080612_102479_1605728_3.jpg[/img]

  • 【讨论】饮用水中硫酸盐检测中铬酸钡混悬液配制体会

    【讨论】饮用水中硫酸盐检测中铬酸钡混悬液配制体会

    在饮用水硫酸盐检测中,我们用到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其中配制铬酸钡混悬液有过失败教训,现贴出来共大家分享,不至于走弯路:GB/T5750.5-2006中描述如下:[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071142_194781_1615997_3.jpg[/img]我们的做法:铬酸钾和氯化钡分别溶解在大烧杯中,加热至沸,趁热倾入另一大烧杯中,让其产生沉淀([color=#DC143C]千万不能搅拌[/color])自然沉降至上层液体清亮,一般2-3小时,倾去上清液,加入纯水清洗沉淀多次,此时可用玻棒轻轻搅动液体,直到上清液中用硝酸银溶液检测不出氯离子为准,最后定容就ok了。

  • 【转帖】膜滤技术于饮用水处理的应用

    【转帖】膜滤技术于饮用水处理的应用

    膜的优越的分离特性,使膜滤技术在饮用水生产时也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本实验采用了日本引进的优质聚乙烯中空纤维滤膜进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砂滤水和混凝沉淀水时,在滤压损失为0-2m水柱范围内,膜滤装置处理能力20-30L/m2/h,处理后的水浊度在0.1NTU以下;细菌指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在直接过滤原水时,膜阻力增加很快,浊度也增大。研究显示该装置能有效代替部分净水工艺生产自来水。 1 序论  膜滤技术在饮用水生产时可根据进水的水质而选用合适的膜,得到的处理水水质容易控制,卫生安全性好,所以正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近年来,自来水生饮的一些欧美国家及日本仍有寄生性病原体感染的事例发生。美国Wiscosin州的Milwaukee在1993年Oregon州的Jackson County在1992年发生过感染,还出现了死亡病例。英国的Isie of thaunet area在1990年发生过感染。日本神奈川县的平口市在1994年琦玉县的越生町在1996年也发生过感染。这些国家都在一些地区建设采用膜滤技术的自来水厂,即使水源受到污染时也能保证供水安全。现在,日产1万吨以上的水厂在美国有42家,欧洲有33家,日本全国的膜滤制水能力达400多万吨。在我国用膜滤技术生产饮用水的还仅限于瓶装和桶装水行业。这次研究中采用了日本引进的优质聚乙烯中空纤维滤膜结合部分处理工艺对砂滤后水和混凝沉淀水进行实验,同时还对一些原水进行直接膜滤处理进行了尝试。2 实验方法和内容2.1实验装置  (1)实验用的膜材料为聚乙烯中空纤维,中空丝内径0.27mm,外径0.41mm,膜的公称孔径0.1μm,滤膜表面经过了亲水性处理,图2-1是中空纤维的放大图,图2-2是滤膜微孔的显微照片(5000倍)。[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61043_142685_1623180_3.jpg[/img](2)组件和装置   聚乙烯中空丝的两端是两根集水管,中空丝悬荡在中间可以晃动,这样构成一片膜,见示意图2-3。组件由数片膜构成。实验装置是将组件放在方型的不锈钢水槽里,由气洗用鼓风机,抽吸泵,操作盘等组成。见图2-4。过滤方法采用全量过滤,制水时用鼓风机间隙地曝气,不需要反冲。[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61044_142686_1623180_3.jpg[/img]

  • 【资料】生活饮用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2006-××-×× 发布 2006-××-×× 实施 前 言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昌杰、陈西平、张岚、陈亚妍、蔡祖根、甘日华、申屠杭、郭常义、魏建荣、宁瑞珠、刘文朝、胡林林。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蔡诗文、林少彬、刘凡、姚孝元、陆坤明、陈国光、周怀东、李延平。本标准于1985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3.2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3.2.1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3.2.2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3.2.3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3.2.4 分散式供水 non-central water supply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3.3 常规指标 regular indices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3.4 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ices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 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检测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中第二条:针对 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里边并不包括生活饮用水。但是现实中很多样品就是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或者自来水(主要是客户送样检测),要求用GB/T 5749中的标准值进行参考,这样的话就只能用GB/T5750中的方法进行检测,但是水质类别填什么呢?生活饮用水?资质里没这个类别,不知道样品性质的话又没法判断该使用哪个检测标准。现在我们就是要求客户写清楚要求使用GB/T 5750进行检测,样品类别写水样,这样行不行?

  • 【转帖】迟来的新闻:2009饮用水安全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2009饮用水安全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国近年来饮用水的污染事件频繁发生,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不安全饮水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安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为此,天津科技大学主办的“2009饮用水安全研讨会”7月24-25日在哈尔滨举办。  研讨会与会的专家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饮料技术协会的副主席胡小松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生化科技系教授、台湾营养学会秘书长、台湾卫生署食品安全咨询委员会委员萧宁馨教授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吴清平研究员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食物与营养理事会理事、浙江省饮料协会常务理事叶兴乾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张岚研究员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杨宏伟副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  中国消费者报张建副总编  食品研究与开发代表陈树生  康师傅控股基础研究中心和瓶装水研发中心罗之纲博士 以上专家都分别围绕饮用水安全做了专题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水的质量,饮水方式和科学饮水的知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寻找高质量的饮用水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追求,中国“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表明,有32.3%的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内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公共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我国公众对水安全的关切表明我国水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安全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水的污染和饮用水污染成为广大群众成为当前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次科技讨论会,立足于饮水安全,提倡健康饮水,倡导以符合国家饮用水新标准为主导的饮用水理念,让广大的消费者了解目前我国自来水水质现状,饮用水资源的现状,丰富人民健康饮水的知识,进一步引导中国饮用水市场的健康发展,传递饮用水安全的专业知识,了解国际上饮用水相关行业的风险管理,检测技术、产品标准和法规,为政府落实饮用水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政策和各项措施提供服务。

  • 专家称饮用水新国标不该再推迟三年

    专家称饮用水新国标不该再推迟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说到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的不重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有些激动。  “如果是GDP上不去,会认真去抓,但是涉及到水质安全的问题,如饮用水检测能力不具备、水质不达标,为什么不去研究呢?你想,中国GDP已经全球老二了,为什么在自来水检测能力上投入依然不足?”  6月2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各地落实饮用水新国标106项指标的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国家只强制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106项指标要实行全覆盖。这意味着原定于今年7月1日全面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再次推迟。  王占生认为,新标准不能也不该再推迟三年,“如果现在一放松,推迟实施,再放松三年或者五年,地方容易松气,可能还是达不到。”  他表示,饮用水安全的核心问题在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在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为什么不投一分给每一个百姓都关心的城市供水呢?”  王占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 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顾问。  饮用水国标应五年修订一次  《21世纪》:你怎么看待新国标再度推迟实施?  王占生:当初新标准是卫生部牵头起草,发改委、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部委参与,最后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因此,即便某个官员说,到 2015年,省级和省会城市要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这也不能算数。严格来说,标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新标准真要推迟实施,那就需要参与制定的部委之间相互协商,而且要政府正式发文告知公众。  我认为新标准应该在7月1日之后实施,某些地方达不到,地方要去想办法解决,而不能有畏难情绪。如果现在一放松,推迟实施,那么肯定会适得其反。再放松三年或者五年,地方容易松气,可能还是达不到标准。  《21世纪》:在2006年新国标制定之后,国家已经给了新标准实施5年过渡期。可是,为什么5年过去了,不少地方还是不具备实施新标准的能力?  王占生: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没有人去抓,无论是卫生部、住建部还是国家标准委,都没有充分重视这件事。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重视饮用水,如果是GDP上不去,会认真去抓,但是涉及到水质安全的问题,如饮用水检测能力不具备、水质不达标,为什么你不去研究呢?你想,国家GDP已经全球老二了,为什么在自来水检测能力上投入依然不足?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没人重视新标准,新标准就会形同虚设。这也说明我国的法治观念很薄弱。  《21世纪》:就新标准而言,已经制定五年了,是不是也要及时地修订?  王占生:在新标准制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我曾经提出新标准应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委员会应该提供专门的费用,找专门的制定人员(如卫生部的疾控中心的研究员),研究标准的修订和变化。  通常,每五年左右修订一次比较合适,但是我们不但没有修订,反而还要推迟实施五年之前制定的新标准。  自来水达标能否直饮?  《21世纪》: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地方自来水公司表示,其自来水水质达到了新标准,但是当地居民却普遍表示,自来水无法直饮。那么,这是不是对自来水公司的一种间接否定呢?  王占生: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末梢水与龙头水不是完全对应的概念。我们说的达标通常是说末梢水的水质达标,而不完全是龙头水。在高层建筑,6层以下的自来水,其末梢水就是龙头水,但是在6层以上因为要通过加压进行二次供水,末梢水只是管网末梢的水,而不是龙头水。  所以,在二次供水存在的情况下,即便末梢水达标,但是由于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仍会产生新的污染,可能导致龙头水并不达标,确实存在即便自来水厂说水质达标了,但是仍然不能直饮的情况。我建议,在二次供水的问题上,自来水厂应该一管到底,国家应该做出这样的要求,并配置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其次,有些百姓对自来水的水质状况不大了解。比如说北京某些地区的自来水硬度高,主要是由于密云水库的水中掺入了部分硬度较高的地下水。即便是硬度高,但只要在标准之内,也不可怕,也是可以喝的,只是饮用起来稍微有些麻烦。比如说水壶要结垢,清洗掉即可;或者水的表面上看上去有一层粉状的东西,倒掉即可。我就是这样处理的。  再者,现在有些老百姓有钱了,对水的品质要求高了,即便自来水达到了新国标他也不愿意喝,愿意再用净水器处理一下,喝更高品质的水,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净水器的使用很多,而说自来水不能直饮。  《21世纪》:有些百姓对自来水的水质不大了解,这就涉及到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水质检测信息发布制度。那么,你认为饮用水水质的信息发布存在哪些问题?  王占生:首先,我认为国家应制订明确的饮用水水质检测制度,明确环保部门、住建部门、自来水水厂和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细化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监测制度(包括检测周期、检测时间等),强化卫生部门的第三方监督检测职能,并及时地通报给社会。  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在悉尼奥运会之前,悉尼的自来水厂发现了“两虫”,自来水厂就发布公报,告知百姓自来水要烧开了再喝,中小学生要喝水就喝瓶装水,这部分钱水厂出。找到污染源之后,水厂再通报社会,说水可以直接喝了。  现在,我们的水厂通常不敢公布水质状况,怕老百姓有意见,但是水质不达标可能是水源的问题,而不是自来水厂的问题。而水源的问题也不能公布,因为不少地方要评卫生城市。这涉及到一系列的体制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水厂的检测属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是自我检测,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比如卫生系统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部也通过卫生统计年鉴对水质状况进行了公布,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依然值得肯定。现在的问题是,卫生部的意愿很强,但能力不足,人员和设备都不足,国家应当加大投入,提高他们的检测能力。  根据卫生部去年年底发布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2-2020)》,包括水质检验十倍投资、水性疾病监测投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投资和水质在线监测建设投资的估算为82.186亿。我认为,国家应该出这笔钱,因为饮用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否则卫生部的监督检测职能无法履行。  政府应履行对水厂的投资责任  《21世纪》:饮用水达到新国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水源地保护、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的的升级、管网的改造以及二次供水的管理等措施,需要大笔的资金。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政府和自来水厂各自承担什么责任?  王占生:今年5月出台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显示,中国城镇供水领域的投资需求大约为 4100亿,其中包括水厂改造投资465亿元;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 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但是这只是规划的投资需求,而不是实际投入,资金投入的来源也不明确。《规划》既未明确中央政府的投入金额,也未明确规定地政府的投入金额。只是笼统地说,将继续安排中央补助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及财政困难地区倾斜,而其余部门几乎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  我认为,中央政府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出钱,这种转移责任的方式问题很大,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方政府对自来水厂的投入已经很少了。地方政府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投资动力都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投水厂利润空间有限。  根据2004年修订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是8%-10%,其中,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水厂则希望通过涨水价来增加投入,而现在水价由政府管制,难以涨价。因此,4100亿元的投资如何落实,让人担忧。  从一般原则来看,政府和水厂的投资责任分担比较明确,大的水源保护工程、大的调水工程、管网改造以及检测能力建设应由政府承担,其余交由企业来承担。原则是很清楚,可是现在不执行。比如说,为了改善水质,广州自来水公司花了90亿实施西江引水工程,这笔钱是自来水公司向银行贷款筹到的,现在涨的水价只能够还利息,那本金就应由政府来出。  所以,既然教育投入国家可以规定要达到GDP的一定比例,饮用水为什么不可以呢?  《21世纪》:有人认为,新国标推迟实施的言外之意,就是为涨水价做铺垫。对此,你怎么看?  王占生:首先,我认为应当落实政府和水厂的投资分配责任,尤其是政府该投的投了,那么水厂的资金压力就会减少,这样也能间接降低水厂涨价的冲动。  其次,是不是要涨水价,也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有的地方财力充沛,那么可以多投入一些;有的地方财力不足,水厂只能通过调价来缓解。对水价上涨,百姓也应当体谅水厂的苦衷。你想,百姓的工资在涨,水价涨一点也是正常的。大家应该慢慢接受“优水高价”的概念。我计算过了,一吨水涨3毛钱,水质就可以达标,这个涨价幅度是不是比较大呢?这和瓶装水与桶装水的价格相比还是很低的。

  • 【分享】水处理——什么是沉淀?

    [size=4]1、概述[/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B3%C1%B5%ED.htm][u][color=#000080][size=4]沉淀[/size][/color][/u][/url][size=4]法是[/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CB%AE%B4%A6%C0%ED.htm][u][color=#000080][size=4]水处理[/size][/color][/u][/url][size=4]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按照[/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B7%CF%CB%AE.htm][u][color=#000080][size=4]废水[/size][/color][/u][/url][size=4]的性质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处理工艺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亦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方法。在典型的[/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CE%DB%CB%AE.htm][u][color=#000080][size=4]污水[/size][/color][/u][/url][size=4]厂中,有下列四种用法:(1)、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沉砂池是典型的例子。沉砂池是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易沉物(如砂粒)。(2)、用于污水进人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初次[/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B3%C1%B5%ED%B3%D8.htm][u][color=#000080][size=4]沉淀池[/size][/color][/u][/url][size=4])用初次沉淀池可较经济的去除悬浮有机物,以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3)、用于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主要用来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C4%A4.htm][u][color=#000080][size=4]膜[/size][/color][/u][/url][size=4]、活性[/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CE%DB%C4%E0.htm][u][color=#000080][size=4]污泥[/size][/color][/u][/url][size=4]等,使处理后的水得以[/size][url=http://www.samsco.com.cn/KWD_%B3%CE%C7%E5.htm][u][color=#000080][size=4]澄清[/size][/color][/u][/url][size=4]。(4)、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是将来自初沉池及二沉池的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小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的尺寸及处理费用等。2、沉淀类型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通常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1)、自由沉淀自由沉淀发生在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及比重等不发生变化。这种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是自由沉淀。2)、絮凝沉淀絮凝沉淀的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互相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和沉速是变化的,实际沉速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需通过试验测定。化学混凝沉淀属絮凝沉淀。3)、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区域沉淀的悬浮颗泣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均有区域沉淀发生。4)、压缩沉淀压缩沉淀发生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由于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集成团块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的浓缩过程以及在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size]

  • 饮用水问题

    饮用水直接关系着城镇居民的安危,你们的饮用水出过问题吗?

  • 饮用水新国标“难产”

    2012 年7月,中国冲刺饮用水新国标(GB5749-2006)“大限”被宣告推迟。官方最近一次的表态是,新国标要在全国得到落实,还需要漫长的等待。其基本目标是“到2015年,新国标要求的106项检测指标,覆盖省市一级;覆盖地市级的,达到42项”。  标准高悬,业内经过数年艰苦努力却仍力不从心,“这的确是一种尴尬”,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一位要求匿名的研究员称。  饮用水水源污染、水厂处理工艺落后、输送管道二次污染……诸多因素,导致饮用水新国标还在空谈。  水源之忧 “琉璃河……极清澈,茂林环之,尤多鸳鸯,千百为群”。800多年前,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中都(今北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水墨山水。时光荏苒,昔日胜景不再。2011年夏天,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系的王京京同学,走在同样流经北京的肖太后河畔,脏乎乎的河水和难闻的味道,令其掩鼻。  后来,王京京取了一些水样,拿回到学校实验室。果不其然,检测结果显示,肖太后河氨氮严重超标,水体存在富营养化问题。  这让王京京灵机一动。作为2012届本科生,为完成题为《北京市地表水水质检测分析与评估》的毕业论文,其自此开始了对北京市地表水水质的系统检测和分析。  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这一研究课题持续了一年,布点采样地为北京市境内的38条河流。  经由“单因子评价法”——这是河流水质的实验室主流基本检测方法之一的检测,这些河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忧多于喜”;尤其是主要分布在北京主城区、属于北运河的17个检测断面中,达到V类水标准的,却仅有3个。  对北京市自来水供水线路之一的京密引水渠,王京京一年中6次对其取样检测。结果发现,京密引水渠整体水质状况良好,但在6次检测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有2次显示偏高。  “要知道,按照当前大多数水厂的处理工艺,重金属在饮用水处理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发生改变”,王京京称。  环保部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与2006年相比,2010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增加了13.4%,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16.9%。  中国地表水质之不堪,一般人尚有心理准备;但是,地下水水质状况之差,则更加令人诧异。  “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章元研究员,就曾对中国118 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彼时,全国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  “和地表水不一样,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治理”,赵章元说,“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并未观察到这方面好的政府管理案例,地下水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王占生教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几十年来,中国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各种各样的污染”。  “取水水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比较脆弱”,前述匿名研究员说,“自来水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有机物”。  国内外由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有2000余种,其中114种具有或被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但中国困于检测水平,只能从水源中检出100余种有机污染物。  比如,大部分城市自来水中的耗氧量(CODMn)逐年升高,不仅造成微生物死灰复燃,还影响口感。这些“三致物质”难以去除,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大隐患。  “在整个水环境恶化不可逆的趋势下,饮用水源的枯竭也难以遏制”,王占生认为,“中国要改变饮用水水质危机,最保守需要30年”。  今年6月底,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关于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的汇报。汇报会上,杜鹰称,“虽然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突出,结构性污染依然严重,水环境质量堪忧,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 【转帖】李圭白院士展望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

    【转帖】李圭白院士展望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4/200804262348_86820_1605728_3.jpg[/img]饮用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饮用水的净化情况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今天,在2008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圭白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发展历程。李院士介绍到,在20世纪初研发出的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净水工艺,可称为第一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而面对第一代水处理工艺不能对无害物进行控制的弊端,第二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应运而生,这就是深度处理工艺,也就是在第一代工艺的后面增加臭氧,颗粒活性炭的工艺,这样一个工艺是非常成功的,它对控制水中间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国外作为一种通用的工艺使用,在我们国内也有,特别是大城市有一批水厂采用这样的工艺。而第二代工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限度,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其它的生物性问题。20世纪末又提出来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所谓生物稳定性就是说出厂水在输送和储存过程中,发现微生物增殖现象,是不具有生物稳定性的水,这是另一个新出现的重大生物安全性问题。而对于生物安全性问题,怎么来解决它最好呢?李圭白院士表示,发展膜过滤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李院士解释到,水中间微生物病毒大概是20个纳米左右,细菌就是几百个纳米,原生动物就是几个微米,藻类是几个微米。这么一个尺寸的微生物,我们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超滤膜反渗透,微滤膜不足以将病毒和细菌全部去除,但是超滤孔径大概是几个纳米,这三种膜是可以将水中间的微生物全部去除的,当然这里头所说的反渗透法储存量,压力都非常高,可能不适用于城市社会饮水的使用条件,而纳滤到目前我们国家在技术上没有完全过关,所以大量供应纳滤膜到目前我们国家供应上还是有困难的。超滤膜还是可以的,并且价格已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地步,所以说我们国家选择超滤膜来提高水的生物安全性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方案。因此,一个以超滤膜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城市饮水净化工艺正向我们走来,三类水源水经过安全氧化强化混凝,然后生物活性炭,然后超滤,安全消毒,最后进入饮用水。这是我们把超滤膜用到生活饮水上去,以这个为核心再加上膜前和膜后处理,组成一个组合工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膜用于饮用水在国外发展非常快,1996年超滤膜市场总处理水量大约在20万立方米,到2006年处理水量800万立方米每天,并且正在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在欧洲有33座一万吨以上的超滤膜水厂,英国也有100多座城市水厂采用了超滤,处理水量达到了110万吨,在亚洲日本的膜滤水厂达到了400万吨,这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目前国外大概还有几座30万吨级的超滤膜水厂。我们国家台湾去年在高雄建立了30万吨水厂,超滤膜是我们国内的厂家供应的。近年在大陆陆陆续续建立了一些中小型的超滤水厂,据了解中间有的产水能力达到两万吨,现在正在酝酿的有一批大型的10万吨以上的大型超滤膜水厂,这也是指日可待的,在国内也是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最后李圭白院士表示,21世纪的水处理是膜的时代,更应该是“超滤膜的时代”。

  • 【原创大赛】桶装饮用水总硬度的测定

    【原创大赛】桶装饮用水总硬度的测定

    桶装饮用水总硬度的测定前言:普通居民家庭和大多数厂矿企业均对桶装饮用水有大量需求,相对于其他季节,通装饮用水在夏季销量中占了较大比重,若是桶装水总硬度含量较高的话,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不说,对饮水机使用寿命也是有着极大影响。好多人都发现过一种现象,我们在烧开水时,会发现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上附有一层厚薄不等的白色固体物,这个白色固体物就是水中重金属钙和镁的沉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总硬度。如果使用饮水机加热总硬度含量高的桶装水,势必对饮水机管路通畅存在着潜在的堵塞隐患,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经常检验一下桶装水水质,最起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检测总硬度含量以对桶装水钙镁含量有个初步了解。检测依据:国家标准《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7477-87)。分析试剂:标准要求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与蒸馏水纯度相当的水。本次使用的是分析纯试剂和超纯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622_213997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12135_461411_2139979_3.jpgEDTA二钠溶液的标定:取500mg/L钙标准20ml稀释至50ml标定,已知钙的相对原子量为40.078,按常用为40计算,500mg/L钙标准溶液约为12.5mmol/L。欲标定的EDTA二钠溶液的浓度C1(mmol/L)计算公式为C1=(C2V2)/V1。其中C2为钙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L;V2为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为标定中所消耗的EDTA二钠溶液的体积,ml。经计算,经标定的EDTA二钠溶液的浓度C1=9.995mmol/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12136_461412_2139979_3.jpg大家看上图两个锥形瓶中溶液,是滴定后由最后一点紫色刚消退转为蓝色状态。标准中所说刚出现天蓝色即为终点,那么,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一下,上图中深浅两瓶溶液中,哪一个锥形瓶中溶液色调才是标准中所说的天蓝色呢?测定结果:钙和镁总量C(mmol/L)的结果表示计算公式为C=(C1V1)/V0。其中C1为经标定的EDTA二钠溶液的浓度C1,mmol/L;V1为滴定中所消耗的EDTA二钠溶液的体积,ml;V0为所测试样的体积,ml。经测定计算得C=1.02mmol/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12146_461413_2139979_3.jpg各位猜一下,上图中手拿试剂的是哪一位版友!!!结论:由1mol/L的钙和镁总量相当于100.1mg/L计算得1.02×100.1mg/L=102.1mg/L,因此判定该桶装饮用水总硬度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规定钙和镁总量小于450mg/L的要求,饮用该水不必担心水中所含钙和镁总量对身体摄入量的影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