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仪器信息网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专题为您整合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话题讨论。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相关的资讯

  • 岛津公司赞助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2010年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于8月19日在北京大学如期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1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活跃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张玉奎院士、汪尔康院士等八位著名院士出席了会议,并于8月20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 岛津作为全球著名的分析仪器厂家,以卓越的科技与应用技术为生命分析化学领域贡献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在本次会议上,应大会组织者邀请,来自岛津新加坡有限公司的詹肇骐博士参加了8月20日的岛津专场技术交流会和8月21日的临床分析专场报告。詹博士就&ldquo nanotrap技术与质谱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研究工作&rdquo 以及&ldquo 多级质谱原理和应用进展&rdquo 两方面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大会现场听众反响热烈,兴致勃勃。尤其是在岛津技术交流会现场,来此交流的各地专家、学者、学生与詹博士饶有兴致地就多级问题、IT-TOF应用进展、最新质谱应用进展和岛津仪器设计特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岛津质谱仪器的专利技术,应用进展表示非常认可。技交会的成功举行,引来更多现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第二天的报告会。会议期间设置的岛津展台也吸引了参会的专家和学者,詹博士在展台与他们进行了内容广泛和更深层次的探讨。大家对分子成像技术、nanotrap与质谱技术寻找生物标志物、多级质谱解析糖链进展和IT-TOF研究工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詹肇骐博士精彩报告中詹肇骐博士在展台与专家就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交流 在8月21日闭幕式上,岛津分析仪器事业部是市场部曹磊部长代表岛津公司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曹部长对岛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 Ultra新产品、 生物梅里埃与岛津的合作等最新质谱进展向参会的院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他表示:岛津正坚持不断攀登着分析仪器的高峰,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需求,为提供生命分析化学领域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分析利器做不懈的努力。 曹磊部长在闭幕式上发言
  • 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京举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于2008年3月28-31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共500余名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了大会。大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姚守拙院士、中国科学院俞汝勤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共6位院士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29日上午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内容详细如下:  陈洪渊院士:生命化学分析的识别与传感  董绍俊院士:关于Toxicity 的一些思考  汪尔康院士:探讨分子识别及特异性的某些研究  姚守拙院士:纳米材料的生物负效应——分析化学的新挑战  俞汝勤院士:核酸适配体探针研制中分子信号转换与传感界面构建方法的探索  张玉奎院士:蛋白质分离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陈洪渊院士认真听取报告董绍俊院士认真听取报告汪尔康院士在作大会报告姚守拙院士在作大会报告俞汝勤院士在作大会报告张玉奎院士在作大会报告  6位院士精彩演讲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此外,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庄乾坤教授在上午还作了“分析化学学科项目资助情况简介”的报告。庄乾坤教授作大会报告  29日下午及30日,多场主题报告讨论会在不同报告厅同时举行,来自国内多名优秀学者就:1)样品制备及相关方法,2)生物及环境复杂样品分析,3)单细胞、单分子及极端环境样品分析,4)临床、医药与法学分析,5)化学生物学分析方法,6)生物示踪与成像分析,7)新装置、新仪器与新技术等主题分别进行了演讲和热烈的讨论  会议秉承了2006年第一届会议的宗旨,以自由研讨的形式,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以期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之独特的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群体,建设我国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大会充分体现了学术民主的精神,强化了交流与讨论,参会学者发言和讨论无不积极、热烈、自由,形成了一种轻松、平等的学术交流气氛。本次盛会无论是在会议的规格、组织形式、报告的水平,还是与会者的热情以及会议的学术氛围都有新的突破,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岛津参加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并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于2008年3月29日~30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已成为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以方法和手段为研究要素的分析化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与生命科学研究交叉。岛津公司是分析仪器的著名生产厂家,多年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新产品与方法的开发。岛津公司新产品MCE-202 MultiNA 微芯片电泳系统在本次会议上首次亮相,立刻受到各位专家的关注。这也是本产品在国内的首次亮相。本产品是替代琼脂糖电泳,可全自动、低成本地测定DNA/RNA Size的全新的微芯片电泳装置。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业界专家关注岛津新产品MCE-202 MultiNA在本次大会上岛津公司分析专家Yuki Hashi先生做了题为《在线前处理LCMS系统直接测定血桨血清中十溴联苯醚(DBDE)及分析时残留问题解决》的报告,受到各位专家的好评。多溴联苯醚(PBDEs)是广泛使用的一种阻燃剂,其在食品链和人体中会聚集,因此是一个潜在的环境健康问题。在这类多溴联苯醚阻燃剂中,DBDE其阻燃效果好及毒性小,是唯一允许使用在几乎所有塑料材质中的阻燃添加剂。研究发现DBDE在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的含量持续上升。因而,目前对血样中残留的DBDE分析备受瞩目。 本次大会势必为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岛津员工向专家介绍岛津产品Microchip ElectrophoresisMCE-202 MultiNA 微芯片电泳系统——用于DNA/RNA快速分析MultiNA—是通过将岛津公司先进的微芯片技术和自动化分析技术完美结合,缔造出的全新的DNA/RNA快速分析系统,与传统的琼脂糖电泳技术相比,费用更低、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简单易用的MultiNA,提供更加卓越的分析精度,使电泳分析进入新境界。MultiNA!为生命科学实验室带来突破性变革的新一代微芯片电泳系统。 分析成本极低采用精湛工艺制作的可重复利用的微芯片使消耗品费用在为减少,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比,运行成本更低。 分析速度快高速自动化分析,分析顺序表中一次最多可设定120个分析循环,可承载4枚微芯片平行样品前处理,顺序电泳分析,最快分析循环仅75秒。 高灵敏度检测采用LED激发的荧光检测器,达到比溴化乙锭染色法高出10倍以上的分析灵敏度。 分辨率高,重现性好根据样品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分离缓冲液,样品与内标一起电泳,实现和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使用简单方便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操作和掌控极为简单。三步操作即可完成从设置到启动的全过程。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海外学者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海外学者论坛”,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6位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海外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  论坛现场  首先来自Iowa State University and Ames Laboratory的 Prof. Ning Fang做了题为“Novel imaging platform for deciphering motions in living cells”的报告。Prof. Ning Fang介绍了利用基于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纳米探针的光学成像工具,以单一粒子/分子跟踪方法研究复杂细胞环境中中心分子的旋转方向和角度等参数。  报告人: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Prof. Lingjun Li  报告题目:Probing Peptidergic Signaling with a Multi-faceted Mass Spectral Platform  Prof. Lingjun Li主要介绍了利用质谱手段来研究多个神经肽亚型在整个神经系统内的空间分布是怎样的,不同的神经肽亚型在循环液中是怎样分布的,半衰期是多少,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怎样区分显示同种类型的神经肽亚型等内容。  报告人: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Prof. Chang Lu  报告题目:Microfluidic Tools for Studying Protein Translocations  蛋白质插入或穿过膜的过程称为蛋白质易位。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在人体细胞内的位置和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Prof. Chang Lu介绍了利用微流控技术研究单细胞中的蛋白质易位。  报告人: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 Hongkai Wu  报告题目:When PDMS Isn't the Best…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流体等领域的聚合物材料。PDMS材料具有弹性,在微流控芯片中可用做阀门来调控流速从而改变流体在芯片上的流动。它是一种多孔材料并且是表面惰性的。Prof. Hongkai Wu主要介绍了对PDMS材料的表面修饰的研究,以及解决小分子进入PDMS材料内部的问题。  报告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 Bo Zheng  报告题目:Bioanalysis Based on Degassed Poly(dimethyl siloxane)  Prof. Bo Zheng 介绍了PDMS材料的一个特点是空气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许多小分子如氧气、氮气等在其中具有和在水中同样的的溶解度。脱气PDMS可以用于研制纳升液体分配器并将其用于蛋白质结晶研究,还可利用脱气PDMS驱动流体流动研制PDMS微通道粘度计。  报告人: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of. Haining Zhu  报告题目:Proteomic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Motor Neuron Disease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以肌肉无力、肌肉挛缩、肌束颤动以及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ALS疾病与SOD1突变体有密切的关系。Prof. Haining Zhu介绍线粒体对于人体疾病有重要的影响,课题组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SOD1突变体对线粒体的影响,寻找合适的方法抑制线粒体的病变来预防ALS的发生。
  • 天美协同日立参加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
    天美公司协同日立公司参加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2008年3月28-31日,第二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研究水平,扩大和加深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学科交叉。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有幸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赞助商,并受邀在&ldquo 新装置、新仪器与新技术&rdquo 论坛做&ldquo 日立超高速液相色谱仪(LCU)在荧光衍生脂肪酸快速分析中的应用&rdquo 专题演讲,吸引了很多专业分析领域用户的关注。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北京办事处所长和田耕一先生代表日立公司在会议闭幕式上致辞。 作为日立分析仪器在亚太地区(除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总代理商,天美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日立产品的销售推广及售后服务工作,帮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更快更好地达到工作目标。此次会议,天美公司工作人员一如既往,与日立公司紧密配合,与大会主办方积极沟通,有效保证了会议的各项日程顺利进行。
  •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通知(附大会日程)
    p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加深学者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将于2016年12月16-19日在南京召开。与前三届会议的宗旨一致,本次会议仍然以形成自由研讨的氛围,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为目的,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独特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队伍,开创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局面。/pp  本次会议除有关学术报告外,还将设立5-8个生命分析化学重大学术问题主题讨论会,和青年科学家专场报告。欢迎代表们提出您认为有价值的讨论主题或建议。/pp  拟讨论的主题:1)生命分析样品处理方法,2)生物及环境复杂样品分析,3)组学分析方法,4)单细胞、单分子及活体分析,5)临床、医药与法庭分析,6)化学生物学分析方法,7)生物成像分析,8)新仪器与新技术,9)食品、药品安全及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有意参加研讨会的各方代表请尽快报名并将回执和论文摘要通过会议网站(http://2016acls.nju.edu.cn/)投稿。/pp  论文摘要格式:论文摘要篇幅限A4纸1页,打印范围(板芯)15× 23 cm。题目用三号黑体 作者姓名用四号宋体、单位及地址以及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 摘要模板请在网上下载:http://2016acls.nju.edu.cn/login.asp/pp  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10月30日。/pp  报到日期:2016年12月16日 14:00—21:00/pp  报到地点:江苏辰茂新世纪大酒店/pp  会议时间:2016年12月17-19日,19日下午2:00后可以离会。/pp  会议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88号)/pp  参会费用:会议交通和食宿自理,会务费:800元/人。(请在网上自助缴费或对公转账,现场不收取注册费)/pp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pp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p  学术委员会:/pp  鞠熀先 南京大学/pp  夏兴华 南京大学/pp  邵元华 北京大学/pp  张新荣 清华大学/pp  陈 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p  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pp  组织委员会:/pp  徐静娟 南京大学/pp  朱俊杰 南京大学/pp  刘虎威 北京大学/pp  林金明 清华大学/pp  毛兰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p  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pp  稿件联系人: 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hxju@nju.edu.cn。/pp  会务联系人: 徐静娟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 href="mailto:xujj@nju.edu.cn"xujj@nju.edu.cn/a。/ppbr//ppstrong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stronga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12/ueattachment/c290ae14-5ed3-4130-9a44-9328164eb84b.pdf"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日程安排(终版本).pdf/span/strong/a/pp/ppbr//p
  •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会议日程安排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19-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报到日期:2010年8月19日8:00-22:00  地点: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区大厅(北大东门外)  会议时间:2010年8月20-22日,8月22日下午可以离会  会议具体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第二教学楼  最新消息请参见会议网站:http://www.chem.pku.edu.cn/smfxhx/  会议日程安排日期时间日程安排备注8.198:00-22:00报到化学学院A区大厅8.208:00-8:30开幕式百年讲堂8:30-9:50院士论坛(I)照相百年讲堂前9:50-10:30照相 10:30-11:50 院士论坛(II) 11:50-13:30 午餐农园13:30-15:30报展,仪器展二教15:30-17:30青年论坛生物纳米技术食品分析(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17:30-19:00晚餐农园19:00-20: 00技术论坛(1)技术论坛(2)技术论坛(3)二教(105教室) (109教室)(107教室)8.218:00-10:00海外学者论坛组学分析临床分析(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10:00-10:15茶歇10:15-12:15前沿论坛生命分析基础理论药物分析(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12:15-13:30 午餐农园13:30-15:30报展,仪器展二教15:30-17:30青年论坛生物纳米技术仪器装置(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17:30-19:00晚餐农园19:00-20: 00技术论坛(4)技术论坛(5)技术论坛(6)二教 (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8.228:00-10:00前沿论坛生命分析基础理论环境与健康(105教室)(109教室)(107教室)10:00-10:15茶歇10:15-11:30仪器展11:30-12:00闭幕式12:00-13:30午餐。午餐后可以离会农园
  •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即将召开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通知 (第二轮)(2010年8月19 - 22日,北京)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19-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除有关学术报告外,还将设立几个生命分析化学重大学术问题主题讨论会,如院士论坛、前沿论坛、青年学者论坛、海外学者论坛和技术论坛。  会议所涉及的问题包括: 1)生命分析样品处理方法 2)生物及环境复杂样品分析 3)组学分析方法 4)单细胞、单分子及极端环境样品分析 5)临床、医药与法庭分析 6)化学生物学分析方法 7)生物成像分析 8)新仪器与新技术 (9)食品、药品安全及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有意参加研讨会的各方代表请尽快报名并将回执和论文摘要通过会议网站(具体投稿和住宿信息参见如下网站)或者通过E-mail邮件方式直接发送给会议联系人。每个参会论文均需要做墙报(具体要求见会议网站)。  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摘要篇幅限A4纸1页,打印范围(版芯)15×23 cm。题目用三号黑体 作者姓名用四号宋体、单位及地址以及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 图标、表及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该摘要需要转化为PDF格式后网上提交!  墙报格式:90cm(宽)×120cm(高)。  报名回执和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 2010年6月30日(以收到邮件为准)。也可通过会议网站注册后,直接提交论文。  报到日期:2010年8月19日全天,地点:北京大学中关新园  会议时间:2010年8月20-22日,8月22日下午离会  会议具体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第二教学楼  参会费用: 会议交通和食宿自理 会务资料费:普通代表500元/人,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300元/人(报到时出示有效学生证或研究生证)。提前缴费可通过网上平台完成(截至日期2010年7月31日,鉴于报到当天人数较多,建议参会人员尽量选择网上平台支付),平台地址如下: http://www1.beijing.com.cn/user/meeting/meeting_payorder.jsp?mer_id=3998  此次会议将开辟相当规模的仪器及相关展览,热忱欢迎相关仪器厂商及化学试剂公司报名参展。  会议住宿信息将很快在网上发布。  会议网站: http://www.chem.pku.edu.cn/smfxhx/  会议联系人:刘虎威(hwliu@pku.edu.cn, 010-62754976)  邵元华(yhshao@pku.edu.cn, 010-62759394)  朱志伟(zwzhu@pku.edu.cn, 010-627579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博纳艾杰尔诚邀您参加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ldquo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rdquo 于2010年8月19-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博纳艾杰尔将携带CHEETAH仪器在此次会上展会,我们与您相约北大,欢迎参观我们的展台。
  •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2日上午11点30分,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闭幕式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5教室举行。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吸引了400余名业内人参加,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姚守拙院士等业内专家出席了本次闭幕式。  闭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由“论文颁奖、金牌赞助厂商代表发言、主办方致谢”三个环节组成。首先进行的是本次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的颁奖环节。大会主办方特设“安捷伦杯”优秀墙报奖,共展示科研报告700余篇,经过专家组评审后,评出了优秀报告共41篇。董绍俊院士、汪尔康院士、姚守拙院士、陈洪渊院士以及赞助商代表分别为获奖者颁奖。  部分“安捷伦杯”优秀墙报奖获奖人员合影获奖者单位题目崔毅然北京大学核壳型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细胞磁性分选中的应用李元娜湖南大学三维荧光光谱法结合二阶校正方法快速测定环境中除草剂敌草胺的含量何子剑北京理工大学多光谱成像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刘萍萍北京师范大学基于量子点标记的铁蛋白免疫检测新方法陈永刚大连理工大学一种NO测定用新型铕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马会娟东北大学半胱氨酸功能化纤维分离富集-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形态吴亚锋东南大学基于高分子聚合反应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郑珍珠福州大学新型核酸探针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朱杰复旦大学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对光动力学药物抗癌毒性的研究李银辉湖南大学设计和合成双功能探针检测葡萄糖苷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活性苏招红湖南师范大学高频石英晶体阻抗技术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赖诺普利的相互作用杨丽珠华东师范大学β-环糊精衍生物重氮化修饰直立碳纳米管及其通过主客体识别在均相溶液的DNA杂交检测重的应用胡亮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线虫刺激成像的研究蔡秋莲兰州大学环烯烃共聚物芯片微通道固定化蛋白酶的应用赵倩聊城大学血红蛋白在Nafion/Fe3O4杂化膜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过氧化氢的生物传感张秋兰南昌大学电化学和光谱法结合MCR-ALS研究左旋多巴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刘震南京大学新颖硼亲和方法及其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邹文生南京大学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基础上的TNT荧光化学传感器与化学剂量测定器古志远南开大学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离分析新方法杜甫佑北京大学免疫亲和色谱LC-QTOF MS联用分离分析植物多肽系统素的研究张立兵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利用DNA保护的银簇和核酸酶荧光检测铅离子张晶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活细胞膜上分子相互作用与成像分析研究张轶鸣中科院化学所高通量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仪研制江迎中科院化学所可视化分析新方法及其在脑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熊彩侨中科院化学所共振抛出-离子阱颗粒质谱赵超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丙烯醛-DNA加合物损伤位点检测的研究蒋先旺中科院武汉物数所蛋白质芳香基团的1H-13C HSQC信号增强研究张忠平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所分子印记复合纳米结构的化学传感器陈瀑武汉大学新型β-胡萝卜素镶嵌的纳米硅共振拉曼探针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张立春四川大学基于Y2O3微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气相色谱检测器韩国军清华大学基于ICP-MS的单细胞金属组学新方法研究祁媛媛清华大学一种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反应模式测雌二醇的含量陈晓彤清华大学对PH和铜离子具有双功能响应的席夫碱介孔硅材料丁黎娟山东师范大学核酸酶双纳米金分子信标用于细胞内成像邹蕊陕西师范大学多负载电化学阻抗ConA传感器的研究王金和厦门大学光谱化学传感中的信号放大:仿生变构作用兰韬上海交通大学基于共振散射光相关光谱的均相免疫分析韩彬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基于固载PH梯度整体材料的芯片自由流等电聚焦技术刘跃西南大学单粒子光散射分析黄健祥中山大学2,2-联吡啶铜配位印迹-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其在水相中的识别性能研究林玲北京化工大学化学还原法制备Au/CNT复合催化剂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上的应用“安捷伦杯”优秀墙报奖获奖名单  颁奖仪式结束后,本次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的金牌赞助厂商沃特世、江苏江分、安捷伦科技、岛津、赛默飞世尔科技、日立等公司代表分别发言。他们感谢长期以来广大用户的支持,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并均表示将以优秀的技术与产品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尽绵薄之力。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方区经理薄美萍女士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荣坤先生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部市场部经理庄晨杰先生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曹磊博士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高桥秀明先生  最后,会议主办方代表上台致谢,感谢志愿者、参会人员在会议期间的支持与帮助。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部庄乾坤教授在发言中说到,“本次大会聚集了国内外生物分析化学界的专业人士,大家共同探讨、相互促进,既促进了中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科研的交流,也锻炼了中国分析化学界主办学术交流会的能力。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会人数越来越多,也取得了很多成果,这证明这个会议是有价值的、有前途的,但后期主办方需要做好相关事宜的总结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部庄乾坤教授  会议主办方代表致谢  志愿者合影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前沿论坛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前沿论坛聚焦生命分析化学前沿 把握最新科研动态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前沿论坛”,400余人参加了此论坛。12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部分报告内容摘录如下。  报告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庄乾坤教授  报告题目: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基金申请注意事项  庄乾坤教授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系列、各类项目资助侧重点、关于项目“超项”、科学基金最新动向、申请项目评价等内容。  目前分析化学的财政投入已从1996年的570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12900万,2009年共有318家单位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中116家单位获得资助。目前自然科学基金的最新动态包括青年基金纳入人才基金板块,资助额度每项会降低18-20万,资助率逐步会提到30% 控制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增加资助额度,近两年会达到40万每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评价将从申请项目的学术价值、申请项目将产生哪些广泛的影响、申请人的研究基础如何等方面来评价。今后的研究创新主要在于引入物理学新概念、新技术,创建分析仪器装置,瞄准公认的有影响的重大科学课题等。  报告人:湖南大学 王柯敏教授  报告题目:核酸分子探针和功能化纳米材料在生命体系分析应用中的一些进展  王柯敏教授介绍核酸分子探针与功能纳米材料是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课题组研究了核酸适体的筛选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主动靶向检测、针对肿瘤细胞核酸特异性适体的筛选、核酸适体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识别与活体成像。  王柯敏教授还介绍了介电泳技术在纳米组装、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利用介电泳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频率、介质等参数实现颗粒或生物样品的组装分离和富集。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增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介电场中的正介电泳行为进行纳米组装。基于介电泳技术实现细胞在吞噬纳米颗粒前后区域性可控富集、功能化纳米颗粒标记后的病原菌的免洗脱、高灵敏检测等。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义研究员  报告题目: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研制  陈义研究员介绍成像分析是化学分析的新前沿。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1987年由Knoll首先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有待发展的成像方法,可进行高通量生物微全分析。具有免标记、分析对象可以到200nm、溶剂任选、采用相对信号检测、灵敏度可达nmol/L、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SPRi可应用于蛋白质浓度范围分析、糖蛋白的选择识别、高通量反应等研究。  报告人:清华大学 张新荣教授  报告题目:纳米材料辅助热致化学发光传感器阵列识别蛋白质  张新荣教授表示热致化学发光目前还是一个非常冷门的研究领域,至今国内没有一篇相关的论文,全世界也只有二十几篇论文。张新荣教授课题组研究了蛋白质在6种不同的纳米基材料上的热致化学发光指纹图谱,实验发现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热致化学发光指纹图谱,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区分蛋白质混合物。同理,该方法也可用于区分细胞,如正常细胞与癌细胞。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刘买利研究员  报告题目: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从复杂生物体系到复杂生物分子  核磁共振(NMR)是以原子核自旋为探针的波谱学分析技术。NMR是复杂样品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复杂生物样品NMR分析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水信号的抑制、复杂体系中分子的识别和定量,特别是低丰度组分的识别,生物大分子结构的高效测定、特别是原位测定技术,多元相互作用——共结合与竞争结合,瞬态结构与瞬态相互作用。  刘买利研究员介绍了利用饱和转移NMR差谱探索特异性检测配体-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动力学的NMR测定方法、蛋白侧链动力学与相互作用、多结构域蛋白与配体相互作用等内容。  报告人:南开大学 严秀平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离分析新方法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类无机金属或金属簇中心与有机官能团通过共价键或者离子-共价键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规则孔道或者孔穴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是一种颇有发展前景的新颖吸附分离介质。目前,对MOF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MOFs的制备、表征、基本特性研究,MOFs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将MOFs用于固相微萃取、毛细管GC、HPLC、固相萃取、电化学传感等研究。  严秀平教授介绍了以MOFs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与HPLC在线联用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不锈钢丝表面原位水热生长MOFs膜及其应用于SPME-GC-FID测定大气中痕量气态苯系物、以MOF-5为吸附剂的实地采样/富集-TD-GC-MS联用技术测定空气中痕量甲醛等内容。  报告人:复旦大学 杨芃原教授  报告题目:N-糖肽/糖链18O标记的定量糖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糖基化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糖链定量和生理/病理紧密相关。杨芃原教授介绍在糖链标记研究中发现:一类切糖酶-糖苷内切酶可以在切糖链的同时,将18O水中的18O引入糖链的还原末端,实现糖链的18O标记。而标记上的18O非常稳定,即使进一步对糖链进行全甲基化也不受影响。基于该反应,发展出了全新的糖链定量方法——糖链还原末端18O标记技术,并利用两种标准糖蛋白的六种糖链考察了该方法的线性和重复性,实验发现该方法线性非常好,并且有很高的重复性。接下来将把该技术应用于各种疾病样品的研究以发现更多糖链的定量变化,为找到潜在的疾病糖链标志物打下基础。  报告人:南京大学 鞠熀先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  鞠熀先教授介绍电化学生物传感具有电子传递的普遍性、界面结构组装的可控性、快速易于微型化与器件化的优势。其研究难点在于生物大分子电荷活性中心难以打开、研究对象活性不易保持、生物大分子易污染测试探头、传感器的稳定性与灵敏度始终面临挑战。课题组主要研究了高灵敏蛋白质与DNA检测方法、量子点电致发光生物传感、生物纳米新技术与生物分析应用等内容。  报告人:山东师范大学 唐波教授  报告题目:分子与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内活性组分的荧光成像研究进展  细胞内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一直是重要的前沿领域,而活细胞内小分子对细胞功能的调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荧光成像是活细胞内分子动态原位分析的有效技术。分子及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分析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唐波教授介绍了基于组氨酸构建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单线态氧的检测及细胞内单线态氧的成像分析。  纳米生物复合体系的应用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纳米结构和生物分子的组装是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组装的精确控制可以实现多种高级功能。唐波教授介绍双纳米金信标探针能够有效地抑制核酸酶切,在肿瘤细胞分析中能有效的防止假阳性。由于淬灭纳米金拥有高的猝灭效率,发光纳米金量子产率高、抗光漂白能力强,保证了双纳米金信标探针高效率的FRET,从而提高了分析测定的灵敏度。  此外,唐波教授介绍实验室设计搭建了微流控芯片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仪器平台,通过该仪器系统平台,结合实验室设计、合成的系列荧光探针,建立了细胞中O2-、H2O2活性氧自由基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与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利用FS荧光探针和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系统仪器平台可定量分析单个肝癌细胞内的H2O2。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周明研究员  报告题目:POCT——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  体外诊断技术是建立在各种生物化学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是目前各热门研究领域,如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光学、电化学、微流控技术等的一个应用指向目标。2009年体外诊断仪器全球市场约400亿美元。  周明研究员介绍POCT是指在医疗服务现场,或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身边,由未经临床检验医学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或在家中由患者本人进行的医学测试。适用于时效性强或需要多次测量的项目,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综合成本低的特点。POCT是最近十几年在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被很多生物分析研究科学家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  POCT的发展经历了由定性到定量,由电解质分析和免疫分析到分子诊断,由单一项目到多个项目联检,检测环境更加多元化,由孤立测试装置到短程、中程到长程通讯及网络连接。目前,POCT可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病、激素、电解质、传染性疾病、药物滥用的检测。  此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邹汉法研究员做了题为“基于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样品分离鉴定方法学研究”的报告,北京大学夏斌教授做了题为“Domain-Swapping as a Mechanism to Lock the Active Conformation of SARS-CoV Main Protease”的报告。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召开 八院士齐聚
    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加深学者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于2010年8月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现场  在大会开幕式上,大会组织者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会议的筹办情况,本次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840余篇,报名参会人数超过1200人,会议规模超过以往。大会得到了安捷伦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岛津、沃特世、大连依利特等多家国内外著名仪器厂商的赞助。刘虎威教授 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庄乾坤教授致开幕词,他表示,与前两届会议的举办宗旨一致,本次会议仍然以自由研讨的形式,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独特战略发展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队伍,开创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局面。庄乾坤教授致开幕词  我国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八位著名院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作了重要的大会报告。北京大学庄乾坤教授和邵元华教授主持了院士论坛环节。邵元华教授主持院士论坛环节  报告题目:生命活体分析-核成像技术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柴之芳院士  柴之芳院士表示,核成像技术就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有力武器之一。用于生命成像研究的核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基于x射线发射的成像技术,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成像技术等。  柴之芳院士在报告中重点叙述了以PET为代表的核成像技术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中科院高能所的一些研究成果,选择性地介绍核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最新进展。  报告题目:细胞图案化、计数及其区分的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  近年来,活体细胞固定化的研究,在涉及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受到极大关注,诸如系统生物学、生化分析、毒理监测、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等等。在电化学传感器、微流控技术及细胞图案化等研究领域,构建各种利于细胞粘附的生物界面用于完整活体细胞的研究巳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陈洪渊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其研究组在细胞图案化,细胞计数及其区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提出了一种利用化学镀金结合电化学刻蚀构造Au/PDMS图案基底以实现细胞图案化的新方法 此外,结合微流控体系在PDMS基底构建纳米银模板图案,成功地用于有效介导具有时空选择的细胞的固定。(2)基于PDMS-PDDA薄膜和APBA修饰的多壁碳管对细胞的固定作用,我们分别构建了两种细胞电化学传感器。(3)设计并研制成一种用于细胞计数及其区分的芯片装置。  报告题目:生物计算逻辑体系在生命分析化学中应用的前景  报告人:第三世界科学院董绍俊院士  以硅片为基础的计算机因其集成电路的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而妨碍发展。近期科学家们已开始利用DNA计算来创造生物计算机,DNA逻辑门作为DNA计算的基础同样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分析化学工作者,围绕当前科技发展,从学科交叉角度,不断研发出简单实用的DNA逻辑门,将是进行DNA计算以及未来DNA计算机的最根本前提。  董绍俊院士介绍到,其课题组利用适配体控制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制备出适配体逻辑控制(NAND逻辑门)的生物燃料电池,可作为自我供电的、智能的适配体逻辑传感器。它能逻辑确定样品中两种目标物是否同时存在。另一方面,将生物燃料电池和密码锁相结合,其课题组进一步制备了一种新的生物计算安全体系,它具有模拟密码锁的功能。其特点是,能自我供电,并且可重复利用。这项研究有利于模拟和设计自然信号的传导,新陈代谢和基因调控体系。  报告题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指示物的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院士在其报告中首先提出,过去 10 年间,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特别是色谱与质谱技术的进步,若干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Emerg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被分离和鉴定出来。这些污染物所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新型污染物通常浓度较低、组分复杂,而且干扰物质较多,因此,对分析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发展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离分析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  近年来,江桂斌院士所在的课题组在新型污染物的筛选及识别技术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工作,通过三种不同的技术途径筛选到一些新的污染物并开展了有关毒理学的前期研究:(1)基于化合物定量结构-物化性质相关模型(QSPRs) 对环境中新型PBT物质的鉴别。(2)基于质量平衡关系筛选和鉴别新型污染物。(3)生物效应引导的新型污染物识别方法。  江桂斌院士表示,其课题组通过将多维化学分析与毒性测定仪器相结合,已研制出用于EDA 的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并建立了以发育神经毒性为检测终点,环境样品中溴代阻燃剂等复合有机污染物的毒性筛选及识别方法。  报告题目: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分析应用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  近十年来,科学家发现由几个到几十个贵金属原子构成的纳米簇表现出强的依赖于尺寸的荧光发射,并将其发展为一类新型的荧光物质。这些新型荧光团在很多研究领域如光学分析、单分子研究、纳米器件中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汪尔康院士向与会者汇报了其课题组在当前的工作中,发现一种单链寡聚核酸(dC12)保护的荧光银簇,其荧光可被Hg2+离子高选择和灵敏地淬灭。基于此,他们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Hg2+离子检测方法,并尝试在杂交DNA双链里进行银簇合成,设计了包含有一个额外的胞嘧啶环的杂交双链DNA为合成模板进行荧光银纳米簇合成,发现荧光银纳米簇的形成对杂交DNA双链中胞嘧啶环附近碱基序列有高度依赖性,可以识别单碱基的差异,成功识别了一种典型的单碱基突变疾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联合PCR基因体外扩增方法,有望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另外,汪尔康课题组还尝试利用银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来研究DNA-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几种药物分子(包括抗癌药物、染色剂等)和DNA的相互作用为模型体系,对银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和验证。  报告题目:新仪器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姚守拙院士  姚守拙院士向大家介绍了其实验组基于非质量响应液相压电传感理论和技术,开发了压电微生物传感器,用于血液、体液中微生物的快速培养和检测,旨在通过病原体的快速检出,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延缓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此外,针对传统传感器有线有源的缺陷,根据磁致伸缩原理,其实验组研制出无线磁传感测定仪,应用于癌细胞和细菌生长等实时监控。  报告题目:DNA单碱基突变的压电与电化学检测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俞汝勤院士  俞汝勤院士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检测DNA单碱基突变的压电与电化学传感器设计。杂交与等位特异性探针的连接反应可在传感界面或在均匀溶液相中进行。在传感界面上修饰巯基标记的寡核苷酸捕获探针与目标基因突变位一侧互补,与另一侧互补的标记的寡核苷酸检测探针配合,以目标基因为模板,利用连接酶介导捕获探针与检测探针的连接反应,结合热变性处理,是实现目标基因的单碱基变异的区分的最基本途径。  用纳米金标记的检测探针或末端生物素化的检测探针将保留于传感器表面,直接提供质量变化信号或利用亲合素化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产生难溶沉淀,扩增质量变化信号。在均相溶液中进行杂交与连接则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捕获探针,最终借生物亲和配合物的形成将检测探针导向压电传感界面。  采用电化学传感时,以二茂铁标记的寡核苷酸检测探针提供检测信号并设计使捕获探针与检测探针两端序列互补,连接的捕获探针与检测探针将形成分子信标(MB)发夹结构,有效提高二茂铁标记的电化学反应效率改善灵敏度。MB技术亦可直接用于单碱基突变电化学传感器设计。特别是在均相反应中综合运用DNA聚合酶与连接酶完成二步连接反应后,再在界面传感中采用MB技术进一步优化电化学检测。  报告题目: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新技术新方法进展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  张玉奎院士在其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发展的多种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新技术新方法:  在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方面,发展了基于多维阵列液相色谱的通用型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技术 一次运行可去除58 种高丰度蛋白质,并将样品中蛋白质的鉴定数目提高2 倍以上。此外,还发展了基于蛋白质印迹材料的高丰度蛋白质选择性去除技术和基于蛋白质均衡器技术的降低蛋白质丰度分布范围的方法。利用上述策略,均显著提高了低丰度蛋白质的鉴定能力。  在低丰度蛋白质富集方面,研制了多种固载金属亲和色谱材料,包括无机有机杂化整体材料、聚合物颗粒和介孔材料,以及金属氧化物气溶胶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微球,实现了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此外,还研制了亲水材料和硼酸功能化材料,实现了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  在多维多模式液相分离方面,研制了多种固定化酶反应器,实现了蛋白质组的在线快速酶解。研制了多种色谱柱和毛细管等电聚焦柱,提高了蛋白质和多肽分离的柱效和分辨率。建立了多维液相色谱、多维毛细管电泳和多维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 通过与样品预处理或在线酶解的集成,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分析通量,而且提高了蛋白质鉴定的可靠性。  在质谱高灵敏度鉴定方面,合成了新型磁性微纳米材料,提高了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对蛋白质鉴定灵敏度。发展了针对磷酸化肽的衍生技术,可不经过富集,直接实现磷酸化肽的高灵敏度鉴定。此外,还建立了多种质谱数据处理新方法。  除八名院士作大会报告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分场讨论会,包括“青年论坛、生物纳米技术、食品分析、海外学者论坛、组学分析、临床分析、前沿论坛、生命分析基础理论、药物分析、仪器装置、环境与健康” 等不同主题,多名专家将在不同议题的专场讨论会上发表精彩演讲。此外,大会还设立了优秀论文墙报展以及小型的仪器展览会,多家厂商参展并在大会召开同期举办了技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墙报展部分参展厂商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食品分析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研讨会同期召开了“食品分析、前沿论坛、仪器装置”等多场专题论坛,其中,“食品分析”专题论坛共吸引了300余位业内人士的参加。会议现场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章竹君教授、福州大学陈国南教授联合主持,福州大学张兰教授、苏州大学邓安平教授、武汉大学何治柯教授等专家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报告。章竹君教授陈国南教授  报告人:福州大学张兰教授:  报告题目:一些实用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张兰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针对样品前处理技术,从新材料的应用、新装置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探讨了各种新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将纳米阵列氧化锌棒、氧化锌管、碳纳米管、分子印迹材料和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用于固相微萃取涂层,对兴奋剂、农药残留、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 将水溶性离子液体用于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接受相 合成磁性分子印迹材料,并对尿样中的蛋白同化激素进行富集。  2、搭建了多种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的萃取装置: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与自主装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装置在线联用 发展了中空纤维-自搅拌溶剂棒萃取模式 设计了多滴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新装置。  3、拓展了一系列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将高富集效率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应用于多种植物激素的富集 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结合原位衍生技术用于阻断剂和激动剂、刺激剂等兴奋剂的前处理 利用液相微萃取技术对尿样中的利尿剂进行富集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强的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联用分析尿样中刺激剂的新方法。  报告人:苏州大学邓安平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测定不同样品中汞离子(II)的媚免疫分析方法  邓安平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测定不同样品中汞离子(II)的酶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选用一种有别于EDTA衍生物的新型配体(L),分别与甲基汞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交联,以所生成的甲基汞-L-BSA结合物为免疫原,以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在细胞筛过程中,分别以甲基汞、汞离子(II)、配体为抑制剂进行筛选,成功地筛选出一株能分泌出特异性识别汞离子(II)mAb的细胞,以此mAb为基础建立了测定Hg(II)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  邓安平教授表示,该研究所建立的基于mAb的酶免疫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简便、价廉、快速测定汞离子(II)的新方法,可望制成免疫分析试剂盒用于大量样品的筛选及现场快速检测。  报告人:武汉大学何治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纳米金的三聚氰胺可视化检测  何治柯教授通过对非标记纳米金用于三聚氰胺检测与标记的纳米金用于三聚氰胺检测两种方法相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将寡聚核苷酸和纳米金结合用于三聚氰胺检测,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抗干扰能力、可快速检测的特点,并且易于推广。  报告人:福州大学付凤富教授  报告题目:海藻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分析与表征  付凤富教授介绍了海带样品中各形态砷化合物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和CE-ICP-MS分离检测海带样品中各形态砷化合物的最佳参数。在最佳微波提取条件和最佳CE-ICP-MS参数下,测定了福建省五个地区共15个海带样品中各形态砷化合物的含量,并对海带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报告人:日立高新技术公司Masahito Ito博士  报告题目:Up dates on High-Speed and High-Resolution Analyses of Foods by HPLC and UHPLC  对于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抗生素等有关化合物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法可很好的进行分离测定。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日立公司推出了基于亚2微米颗粒填料的UHPLC,可实现快速高效分析。MasahitoIto博士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不同物质应用UHPLC的实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UHPLC能很好的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很好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此外,来自东北大学的王建华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的韩鹤友教授分别为大家作了“离子液体在生命物质分离富集中的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新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青年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青年论坛”, 16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青年学者在本次论坛中做了精彩报告,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报告人:清华大学 张四纯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探针的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  张四纯副教授介绍课题组设计了LTP探针离子源。用于字画上印章的质谱成像分析,区分了成分不同的印章。可以进一步将LTP探针成像技术用于生物组织和细胞的分子成像,获得重要生命物质的分布和含量信息。LTP探针作为样品剥蚀手段与ICP-MS结合进行微区原位的元素分析及元素成像分析。  报告人:华中师范大学 钟鸿英教授  报告题目: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及脂质组学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钟鸿英教授主要报告了利用质谱分析手段研究膜信号转导中的蛋白质脂修饰、甘油三酯代谢通路及调控、化学污染物与肝脏脂肪组成、基于脂肪酸的微生物鉴定等内容。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聂宗秀研究员  报告题目:硝酸萘乙二胺:对小分子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新基质  聂宗秀研究员介绍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可以进行大分子的测定。课题组研究了适用于对小分子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的一种新型基质:硝酸萘乙二胺。  报告人:武汉大学 黄卫华教授  报告题目:多功能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用于细胞培养及检测  黄卫华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实现了细胞的长期自动化灌流培养及胞吐分泌实时监测,为细胞生理状态下的实时探测提供了思路 构建了细胞通讯网络,为后续细胞信号传导研究提供了基础 多功能集成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系统可为细胞研究提供了通用的平台技术。  报告人:福州大学 杨黄浩教授  报告题目:一种基于石墨烯保护的信号放大核酸适体传感器  杨黄浩教授介绍了石墨烯在活细胞mR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石墨烯保护的信号放大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基于石墨烯的蛋白质水解酶检测方法等内容。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丽华研究员  报告题目:蛋白质印迹材料用于目标蛋白质的选择性富集  张丽华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蛋白质印迹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课题组采用水相体系制备出了对目标蛋白质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印迹材料。张丽华研究员介绍保持模板蛋白质构象稳定是制备印迹材料的前提,建议采用2种以上功能单体,非特异性吸附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部分抑制。蛋白质印迹技术仍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此外,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逯乐慧研究员做了题为“炭疽热标记物的分析”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高林教授报告了“A New General Platform for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apy”、北京大学赵美萍教授报告了“几种新型分子识别材料的构建及分析应用”、湖南大学李继山副教授报告了“信号放大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浙江大学苏彬研究员报告了“电化学纳米薄膜的量子化充放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徐国宝研究员报告了“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生命分析方法研究”、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报告了“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Ultrasensitive Bioanalysis”、南京大学刘震教授报告了“新颖硼亲和方法及其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报告了“单细胞刺激与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新方法研究”。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生物纳米技术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生物纳米技术”系列报告会,300余人参加了此会。会议由厦门大学陈曦教授、郑州大学冶保献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毛兰群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黄岩谊研究员共同主持,16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部分报告内容摘录如下:  福州大学 池毓务教授  低毒性纳米电致化学发光体及共反应物的研究  池毓务教授的课题组对低毒性纳米电致化学发光体和纳米共反应物进行了一些研究,从中发现了环境友好、生物低毒性、容易标记、具有良好电致化学发光活性的碳量子点(CODs)发光体和SnO纳米颗粒,详细研究了相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它们各自组成的电致发光电致体系、电致化学发光性能、及其反应机理,并对它们的分析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复旦大学 卢建忠教授  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  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新技术的构建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学者们的热情,检测方法涵盖了电化学、色谱、质谱、比色、荧光、同位素和化学发光法(CL)等。卢建忠教授课题组以金纳米颗粒为标记物,采用CL分析法,发展了一系列基于金纳米颗粒的CL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绍琴教授  自组装膜纳米结构薄膜的光学性质:从器件到传感器  刘绍琴教授研究小组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构筑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系统:(1)将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的多金属氧酸盐Na-POMs与具有荧光性能的CdSs@CdS量子点有序组装在玻璃、石英或硅基底表面,成功构建了具有可逆光控荧光开关功能的纳米复合薄膜;(2)将量子点与酶进行有序组装,利用量子点光学特性与酶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相结合,构建了可直接用于检测血清样品中葡萄糖以及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光学和光电生物传感器。  华东师范大学 施国跃教授  基于室温离子液体/纳米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对大鼠脑渗析液中谷氨酸的实时在线检测  施国跃教授课题组以功能化的室温离子液体[C3(OH)2][BF4]为模板,采用原位电沉积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5nm的Au/Pt合金纳米粒子并构筑了GlutaOX-[C3(OH)2 min][ BF4]-Au/Pt-Nafion生物传感器。结合微渗析在线体系,对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的含量进行了实时、在线、连续的测定。  西南大学 黄承志教授  长距离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化学  黄承志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长距离共振能量转移(LrRET)的研究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着重介绍了LrRET中供体-受体对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他在报告中对LRET的研究进行了展望:(1)新材料(不同材质、大小、形状的供体和受体)的合成及组装技术将会进一步拓展LrRET理论;(2)LrRET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特别是检测距离在10nm以上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LrRET将会在细胞和活体成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提出LrRET的机制。  东南大学 钱卫平教授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型纳米探针构建及其生物传感器应用研究  钱卫平教授研究了电子传递介质的金纳米壳生长过程中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谱演变规律,构建了一种用于LSPR生物传感快速检测生物催化反应和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能力等的新型纳米探针,探索了利用LSPR谱变化检测生物体系中有重要生理意义的酶的活性和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和产物水平以及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能力等。  吉林大学 宋大千教授  金磁纳米粒子探针在SPR传感器中的应用  宋大千教授首先介绍了SPR技术的检测原理、仪器结构,然后介绍了金纳米粒子和磁纳米粒子在SPR中的应用和优缺点。他的课题组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组成,对其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调节,金磁纳米粒子同时具备了金纳米粒子和磁纳米粒子的优点,与其单组分金属纳米粒子相比,具有独特的光学、催化和电子学性质。  此外,在本次“生物纳米技术”报告会上作报告的还有:(排名不分先后)姓名职称单位报告题目蒋兴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纳米研究中心微流控技术在生化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刘松琴教授东南大学自由基聚合反应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李正平教授河北大学利用恒温指数扩增反应高灵敏度检测microRNA邱建丁教授南昌大学纳米金/聚多巴胺/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免疫传感器研究汪莉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普鲁士蓝-壳聚糖/乙酰胆碱酯酶修饰玻碳电极检测西维因的电化学研究苏星光教授吉林大学磁性荧光编码微球用于马病毒的多元免疫分析与分离刘继峰教授聊城大学核酸碱基自组装膜表面沉积铂电催化剂以及在H2O2和CH3OH电化学中的应用毕赛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基于细胞适体和限制性内切酶循环放大化学发光检测肿瘤细胞的研究朱玲艳研究生青岛大学电解胶束溶液法制备聚吖啶橙/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其应用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组学分析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组学分析”系列报告会,300余人参加了此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唐惠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共同主持,8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内容摘录如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王玉兰研究员  报告题目:代谢组学研究寄生虫疾病  在寄生虫研究方面,代谢组学方法主要研究了宿主感染寄生虫后的代谢应答,如宿主对血吸虫、钩虫、锥虫和虐原虫等感染的代谢应答。其目的首先是进一步了解在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宿主的代谢通路的改变,其次是希望通过代谢通路的改变找到适合早期诊断寄生虫病代谢性标记物。王玉兰研究员总结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寄生虫病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且展望了代谢组学在寄生虫病早期诊断的潜在应用前景。  厦门大学 张博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液滴接口的二维分离平台  张博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蛋白质组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迫切需要高分辨率的多维分离技术。他的研究采用微液滴技术,基于其微体积、低扩散、无返混等优点作为二维分离接口的解决方法,耦合毛细管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二维微分离平台。分别通过“T”形芯片与“工”形芯片实现了样品由连续流至液滴以及液滴至连续流的转移,并实现了纳升尺度的全进样。通过简单的多肽混合物,初步验证了全二维分离与目标二维分离在该平台上的可行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 李智立教授  报告题目:糖肽富集分离方法及糖链结构研究  李智立教授在报告中分别介绍糖肽富集分离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他着重介绍了通过优化免疫球蛋白G(IgG)分离条件和MALDI-FTICR MS检测条件,对IgG不同糖型的糖链进行了精细结构分析。在m/z2400-3000范围内,发现了GOF、G1F和G2F结构的IgG糖肽,此外还有类似“角平分线”的糖型结构。该研究为IgG糖型结构的高通量研究打下基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姜秀娥研究员  报告题目: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姜秀娥研究员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如何采用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利用光感视紫红C端组氨酸与螯合的赖氨酸的强亲和性将膜蛋白定向组装到电极表面。利用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从分子水平上首次研究了跨膜电位是如何调制光感视紫红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当电位逐渐降低时,光激发诱导的红外差谱与溶液PH值逐渐上升时,光激发诱导的红外光谱显示了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现象表明:电位降低驱动的电荷补偿行为改变了双层膜附近局部PH值,从而改变了膜附近质子释放基因的质子化状态,进而影响了光感视紫红蛋白的光循环动力学。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冉小蓉博士  报告题目:安捷伦最新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在代谢组学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  冉小蓉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安捷伦科技推出的全新的生物信息学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该软件是专为质谱工作者设计的,能够通过对质谱数据的分析快速寻找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并进行生理学意义的解释。MPP结合安捷伦优异性能的仪器硬件平台可以为靶标和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最全线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梁玉同学  报告题目:基于新型整体材料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梁玉同学报告中介绍到:在微流控芯片上原位光聚合制备酶反应器、强阳离子交换(SCX)整体材料、反相整体材料,搭建了芯片上酶反应器酶解-C18tip分离-质谱鉴定平台、芯片上SCX-C18tip二维分离-质谱鉴定平台、芯片上反相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平台,并用于蛋白质的分析。通过相关实验,证明了这些平台的潜力与适用性。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戴捷先生  报告题目:赛默飞世尔科技iSRM试验方法和Pinpoint软件运用于大规模的目标蛋白质定量分析研究  戴捷先生在报告中对赛默飞世尔iSRM技术工作原理及Pinpoint软件功能在目标蛋白质定量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将iSRM技术及Pinpoint软件二者结合,组成了目标蛋白质定量分析的整体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可以在一次LC-MS/MS分析中对大规模的肽段实现同时的验证与定量分析,显示了iSRM技术及Pinpoint软件在目标蛋白质定量分析中的强大的功能。  南开大学 张锴副教授  报告题目:系统分析激酶家族蛋白多种翻译后修饰的研究  张锴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课题组以激酶中磷酸化和多种低丰度非磷酸化修饰为目标,将蛋白标签融合技术与Shotgun技术相结合,探索系统研究激酶中各种翻译后修饰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联合标签蛋白融合技术与Shotgun策略,他们成功的在激酶上鉴定了未见报道的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形式,同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修饰形式。研究结果预示激酶这类重要的蛋白生物酶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修饰形式和生物功能。
  • 岛津助力江西省第六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
    创办于1921年的南昌大学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素有&ldquo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rdquo 和&ldquo 英雄城&rdquo 美誉的南昌市。值南昌大学创办90周年之际,由南昌大学承办的江西省第六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于11月17日在前湖校区前湖大厦举行。岛津公司为此次研讨会全面提供了赞助。岛津公司自1875年创立之初一直到1950年,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教育行业,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工具。在成长为世界著名分析测试综合厂家之后,对教育领域的关注依旧。岛津公司进入中国后,通过各种方式为提升中国的教育水平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中国教育领域享有盛誉。 来自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近20所高等院校的60多位专家、老师参加此次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报告。会议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庄乾坤教授主持并发表致辞。庄教授一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化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情况和分析化学相关课题的增长趋势,勉励江西省高校广大分析化学工作者再接再厉,申请更多课题,发表更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对当前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讲解方法提出真知灼见,寄希望高校广大的分析化学教师更加重视教学,培育更优秀的学生。 研讨会现场 受南昌大学邀请,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的郭帅先生发表了题为《岛津色谱质谱技术最新进展》的报告。报告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岛津公司介绍;岛津高端气相气质产品;岛津高端液相液质产品。岛津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产品丰富且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岛津公司的高端气相气质产品包括GCMS-QP2010 Ultr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MDGC-GCMS多维气相气质联用仪、GC× GC-qMS全二维气质联用仪以及GPC-GCMS在线联机处理系统等。岛津公司的高端液相液质产品包括Nexera UHPLC LC-3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LCMS-8030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LCMS-IT-TOF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MALDI-TOF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岛津公司始终秉承&ldquo 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rdquo 的创业宗旨和&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的经营理念,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开发和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全方位支持广大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科研需求。 岛津公司市场部的郭帅先生发表报告 此次会议结束之际,南昌大学理学院倪永年教授作总结发言。倪教授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在促进江西省高校分析化学领域学术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衷感谢岛津公司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大力支持。能为江西分析化学的发展出一份力,岛津公司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生命分析基础理论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大会同期举办了“生命分析基础理论”系列报告会,300余人参加了此会。会议由厦门大学江云宝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柏林研究员、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和苏州大学屠一锋教授共同主持,16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部分报告内容摘录如下。  湖南大学 杨荣华教授  几种提高核酸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新方法  杨荣华教授课题组围绕核酸探针设计和传感机制做了一系列工作,发展了几种提高核酸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新方法:(1)设计可控核酸二级结构,改变分子内信号报告基因之间距离,降低背景信号;(2)利用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强荧光猝灭能力,基于纳米材料/单链DNA自组装原理设计单标记荧光传感平台,降低背景信号;(3)分离分子识别单元与信号转换单元,设计免标记核酸探针、利用滚环放大原理放大检测信号。  大连理工大学 袁景利教授  一种NO测定用新型铕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以稀土配合物为荧光标记探针的高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已经在临床检测与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生物标记用稀土配合物数量十分有限,极大的限制了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的发展。袁景利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课题组设计、合成的一种NO测定用新型铕配合物荧光探针,并探讨了其在生物标记及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成像测定中的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 杨屹教授  微波辅助合成在功能性毛细管制备中的应用  杨屹教授首先介绍了微波在化学中的作用,然后着重介绍了微波在开管毛细管柱制备和酶微反应器制备中的应用。她的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微波辅助下,树枝状大分子的引入可扩大柱容量,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微波辅助合成大大缩短了毛细管和毛细管酶微反应器的制备时间,有望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毛细管内壁修饰或者整柱制备中。  湖南师范大学 谢青季教授  酶催化聚合法用于酶固定和生物传感的研究  谢青季教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将酶催化聚合法用于酶固定和生物传感的研究:通过漆酶(Lac)催化聚合法,制备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聚合物-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酶膜,研制了安培酶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 采用紫外光谱、循环伏安法(CV),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手段,考察了Lac对多巴胺(DA)、肾上腺素(EP)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催化氧化和聚合,发现中性水溶液中三者的聚合速率满足DANAEP。  同济大学 田阳教授  高选择性的细胞信号分子电化学分析  田阳教授的课题组围绕细胞的分子识别分析这一基础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首先,研究了蛋白质在纳米界面上电子传递的行为,通过纳米界面调控蛋白质电化学电位,提高了细胞信号分子电化学分析的选择性;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把等离子共振效应产生的电荷分离机理与蛋白质电化学和电化学分析相结合,在提高选择性的同时,提高了电化学分析的灵敏度;再者,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再现性,对仿生酶进行了功能化的设计、合成与表面组装;最后,在前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光电化学的微阵列技术,实现了细胞的阵列式培养、增殖与高选择性电化学分析的一体化。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秦伟研究员  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生物传感新方法  秦伟研究员课题组以酶、核酸适体、仿生分子印迹聚合物等作为分子识别材料,开展了电位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以可卡因、有机磷农药的靶标酶-胆碱酶为模型,基于电极膜相流向样品溶液相的离子通道,构建了丁酰胆碱聚合物离子选择电极;将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信号传导和核酸适体的分子识别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免标记的电位型传感器;发展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检测电中性有机分子的新方法,拓宽了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范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于聪研究员  核酸诱导的小分子探针的集聚及自组装  于聪研究员的课题组探索了核酸检测的新方法:利用核酸分子诱导的探针分子的聚集、自组装,和由此引发的探针分子的各种特性的改变,及相对应的分析手段的响应信号的改变,来检测核酸的存在;研究核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含多个鸟嘌呤核苷片段的单链DNA形成四连体结构;利用核酸适配体分子与被检测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检测蛋白质、小分子或金属离子等 并研究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核酸酶活性的检测。  中南大学 王建秀教授  癌症抑制转录因子p53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癌症抑制转录因子p53是一种隐性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质的突变水平与细胞的癌变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检测p53蛋白质的突变水平对癌症的临床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建秀课题组采用电化学以及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技术研究了p53与DNA的相互作用过程,克服了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操作步骤繁琐、且使用酶标抗体的缺陷。此外,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野生型p53蛋白质与一致性双链DNA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区分正常人细胞以及癌细胞的目的。  此外,在本次“生命分析理论基础”报告会上作报告的还有:(排名不分先后)姓名职称单位报告题目欧阳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基于量子点标记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王雪梅教授东南大学基于符合纳米界面的肿瘤细胞识别与检测马宏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零背景”免疫分析:基于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iPDMS的多指标蛋白质微阵列曹成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关键聚焦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罗红霞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腺嘌呤/纳米金刚石修饰电极对NADH的传感作用王振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基于凝集素修饰金纳米粒子的比色法研究抗生素与活细胞的相互作用聂周副教授湖南大学新型无标记功能酶分析方法张鹏博士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市场部无鞘液式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HSPS CE-MS)技术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药物分析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研讨会同期召开了“食品分析、药物分析、仪器装置”等多场专题论坛,“药物分析”专题论坛共吸引了300余位业内人士的参加。  会议由南昌大学倪永年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成孝教授联合主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等专家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倪永年教授张成孝教授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  报告题目:中药复杂体系分离分析新策略与方法  梁鑫淼研究员表示,其课题组将高通量制备、高通量SPE浓缩和正交分离三种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新的分离策略。该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制备效率的提高、微量化合物和高纯度化合物的制备,对于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通量制备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复杂中药分为大量组成相对简单的小组分,使得后续分离较为容易,分离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该课题组以中等极性组分为例,发展了中药小组分的高效高通量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HPLC的高效性,快速将复杂样品切割为组成相对简单的小组分,简化了进一步的纯化分离,有利于制备效率的提高 四通道平行制备色谱的采用,将制备通量提高四倍,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大量馏分,实现了中药小组分的高通量制备。  高通量浓缩技术是高通量制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中水的比例较大,使得这些小组分浓缩十分困难,成为制约整个制备过程的瓶颈问题。该课题组针对大量中药小组分的浓缩问题,通过SPE填料的选择、高通量SPE浓缩仪的设计、回收率的考察发展了基于SPE的高通量浓缩方法。该方法浓缩效率高,可一次实现48个馏分的浓缩,实现了中药小组分的高通量浓缩。  通过高通量制备获得大量的中药小组分,其中一些较为简单的组分可以在不同类型的C18或C8柱上通过二次制备获得纯化合物,但对于较为复杂或含有难分离化合物的组分,这种简单的二次制备很难获得高纯度的化合物。因此,梁鑫淼课题组发展了中药小组分的正交分离方法,选择与C18正交性好的色谱模式或色谱柱,一方面能够对中药小组分进行深入分析,更好地揭示中药的复杂程度 另一方面有利于高纯度化合物的分离制备。  报告人: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分析检测中的新应用  毛细管电泳作为高效、快速、简单、低成本的微量分子技术在生物体(细胞、微生物)和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研究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潜力。  屈锋课题组近年来进行了以下研究: 1)针对动物细胞的活性分析,建立了单细胞连续流毛细管电泳双波长检测分析方法和基于特异性染料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细胞活性分析法 2)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菌株,探索毛细管电泳在基因突变菌株研究中的新应用 研究了大肠杆菌与核酸适配体库的相互作用,以及毛细管电泳测定微生物表面电荷特征的方法 3)蛋白质与核酸适配体文库的相互作用评价方法,以及多种蛋白质适配体的毛细管电泳筛选方法对比研究 4)离子液与天然核酸和合成核酸的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表征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生物化学实验室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具有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功能单元缩微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科学技术之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多年来,秦建华研究员所领导研究组围绕微流控芯片技术、方法以及在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系统。  该研究组在已有的玻璃、石英、PDMS 和PMMA 等不同材料芯片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基于水凝胶的液塑PDMS 芯片制备技术,和以蜡疏水隔离及硝酸纤维素膜为特征的纸芯片制备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功能化微流控芯片平台。  据介绍,在发展平台技术的同时,该研究组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分子、细胞甚至动物水平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并逐渐形成系统和特色:1)构建了集成化芯片核酸分析系统 2)构建了规模集成化芯片免疫分析系统 3)构建了微流控芯片细胞学研究平台,包括细胞水平高内涵药物筛选平台,集成有肝微粒体生物反应器和电泳分离功能的药物代谢研究平台,以及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图1)。4)以经典模式生物线虫为对象,建立了基于液滴和微泵阀控制的芯片模式生物药物筛选平台,用于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帕金森病)研究。  报告人:广西师范大学赵书林教授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电泳在线衍生化学发光检测巯基类药物  赵书林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其课题组采用集成柱前和柱后反应器的微流控芯片,以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和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试剂,建立了微流控芯片电泳在线衍生化学发光测定巯基类药物的新方法。其详细考察了影响在线衍生反应、电泳分离和化学发光检测的各种因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检测四种巯基类药物(硫普罗宁、卡托普利、硫鸟嘌呤、6-巯基嘌呤)的检测限为8.9~13.5 nmol/L。该方法用于人血浆中巯基类药物,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回收率为93.4%~101.6%。  报告人:桂林理工大学李建平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酶放大效应的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超微量土霉素  目前,分子印迹传感器由于检测原理限制,灵敏度一直较低,李建平教授将酶放大效应引入其中,制备了一种基于酶放大效应的新型分子印迹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该实验以土霉素(OTC)作为目标模板分子。分子印迹膜修饰在电极的表面,把土霉素分子通过与孔穴中功能位点的作用连接在分子印迹膜上。由于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土霉素(OTC-GOD 和OTC-HRP)存在空间位阻效应,部分孔穴只能识别OTC,而不能识别酶标记的OTC,因此李建平教授在检测之前引入了“掩蔽”这一步骤,以使所有的印迹孔穴全部被占据。然后将传感器在高浓度的酶标记的土霉素溶液中进行孵化,使得OTC-GOD(HRP)将OTC从置换出来。随着标记酶减少,分子印迹传感器在检测体系中的电化学信号将会明显降低。样品中土霉素的浓度与酶对溶液中底物催化反应导致浓度变化产生的电化学信号有直接关系,这就达到了利用酶放大效应提高分子印迹传感器灵敏度的目的。  报告人:兰州大学张海霞教授  报告题目:新型键合型聚赖氨酸固定相的制备与评价  张海霞教授通过表面键合的方式将NCA-赖氨酸单体聚合到氨丙基功能化的硅胶上,合成新型聚赖氨酸固定相,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通过与C18商业柱的色谱行为进行对比,评价了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对苯系物,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以及强极性和亲水性小分子物质的色谱保留行为。并且该实验研究了流动相中水含量,缓冲溶液PH值,离子强度的不同对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赖氨酸固定相是反相和亲水混合作用色谱模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来自大同大学的冯锋教授、西南大学的袁若教授分别为大家作了“荧光法研究哮喘病人淋巴细胞膜上钠钙交换的异常表现”、“基于合金功能化的硅纳米纤维和凝集素-糖蛋白为复合固载基质的拟双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的专题报告。
  • 岛津参加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于12月17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规模超过以往各届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约2500人参加会议,收到稿件1300多篇。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会场入口写真为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加强学者间的交流,强化学科交叉,本次大会共进行了247个报告,包括10位院士发表的大会报告,21个分会场的124个邀请报告与113个口头报告,以及1035个墙报。大会报告现场写真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致开幕词,他提到生命分析化学是广泛的交叉学科,充分的学术交流是发展的前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未来发展前景光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致开幕词开幕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柴之芳院士、中科院武汉数理所叶朝辉院士、中科院武汉数理所叶朝辉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等10位院士在大会报告中做了精彩详实的演讲。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发表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发表大会报告 岛津公司积极参与并倾情赞助了本次大会。作为世界顶级分析仪器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岛津公司自1875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创业宗旨,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岛津公司的分析仪器产品线齐全,涵盖常规的色谱、光谱以及高端质谱等全系列产品,可以满足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到脂类组学、糖组学等各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 分会报告中,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资深专家刘麟博士做了题为“利用 Fab 区域选择性酶解技术快速定量分析复杂生物样品中的抗体类药物”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岛津超快速串联质谱仪LCMS-8060结合nSMOL技术快速分析抗体类药物的新技术,基于纳米表面限制性和导向性酶解抗体药物实现Fab区域的选择性酶解技术nSMOL proteolysis (nano-suface and molecular-orientation limited proteolysis)具有显著的优势,nSMOL技术能够有效对抗体药物Fab区域进行选择性酶解,从而降低了酶解产物的复杂程度,确保了高通量、高稳定性的抗体药物分析过程。特别是性能指标处于全面领先的岛津快速串联质谱仪LCMS-8060 与nSMOL技术结合,在快速分析抗体类药物方面可发挥出巨大威力,在抗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岛津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资深专家刘麟博士 岛津质谱中心李艳敏博士以《原位分子分布可视化时代》为题,介绍了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TRIO)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医学,药学,植物学和工学等领域的相关应用。iMScope TRIO前端搭载高分辨显微镜的MALDI源,后端为岛津独有的离子阱-反射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IT-TOF)。通过显微镜和质谱仪的精密融合,可以实现样品中局部分子分布可视化。通过高分辨,高质量精度的多级质谱分析(IT-TOF),iMScope TRIO不仅能够通过提取目标物在多位点的响应强度而成像,也能够对具有特征分布的未知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单次测定就可以得到目标物及其多种代谢产物的定位,定量乃至定性的信息,把科学研究提升到一个原位分析的层面。岛津质谱中心李艳敏博士作报告 岛津在本次大会上发表了两篇墙报,题目为《基于三维细胞球抗癌药物筛选方法的开发》、《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用于161种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此外,在岛津展台上实物展示了岛津技迩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用色谱柱和前处理工具。岛津展台吸引与会者与驻足交流 岛津技迩高效液相色谱仪用色谱柱和前处理工具 在大会首日晚上,岛津公司特意为所有与会者提供了一个盛大、活泼的交流平台。岛津分析仪器事业部兼大型分析仪器事业部部长吴彤彬先生发表致辞,他提到岛津不仅提供了品质优良的软件产品,还提供了各个应用领域的全面应对方案,从用户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岛津先进的分析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一直以来对关注、支持岛津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感谢,预祝后续各个分会圆满成功。 岛津分析仪器事业部兼大型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部长发表致辞 闭幕式中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代表主办方为岛津颁发金牌赞助商奖牌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岛津赞助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于10月13日~16日在厦门市举办,来自全国稀土行业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约100位人员参会。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稀土方面的分析检测,包含先进的前处理方法、新仪器如串级无机质谱仪在高纯稀土方面的应用、稀土检测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稀土工艺及产业探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岛津为此次会议提供赞助,并与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岛津最新的稀土行业分析检测解决方案。岛津技术专家特别介绍了ICPOES、ICPMS和XRF在稀土行业的应用。岛津先进全面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与会者纷纷与岛津技术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技术专家佘湘静先生做会议报告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仪器装置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研讨会同期召开了“食品分析、前沿论坛、仪器装置”等多场专题论坛,其中,“仪器装置”专题论坛共吸引了300余位业内人士的参加。会议现场  会议由湖南大学王玉枝教授、天津大学万谦宏教授联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何品刚教授、厦门大学杭纬教授、浙江大学方群教授等不同领域的仪器研制专家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报告。王玉枝教授万谦宏教授  报告人:浙江大学方群教授  题目:微型化和自动化微流控分析仪器的研制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微流控分析技术已日趋成熟,它凭借分析速度快、试样消耗少、流体操控自动化、部件微型化等突出优点,在分析仪器微型化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已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分析仪器微型化最为重要的推进技术。  最近,方群教授所在的研究组研制了一种用于纳升级试样吸光度测定的全集成微型化手持式光度计。光度计所有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液芯波导流通池、微量试样驱动装置、控制电路、液晶显示器和电池均集成于12cm*4.5cm*2.1cm的仪器内。工作中用一根Teflon AF 2400毛细管构建了长光程液芯波导流通池,实现了试样的引入、检测光的耦合、吸光度的长光程检测等功能,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简化了仪器结构,克服了同类微系统存在的灵敏度低、结构复杂和可靠性差等问题。采用两只波长为260nm和280nm的紫外LED为光源,实现了双波长的光度检测。该仪器成功应用于微量DNA试样的纯度和含量测定,以350nL的试样消耗获得了约15mm的有效光程。对比商品化的微消耗光度计,手持式光度计以其1/3的试样消耗量获得了其15倍的检测光程,且价格低廉,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此外,该课题组还将该光度计与缺口管阵列结合,成功用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快速自动分析。不同样品和试剂装载在缺口管阵列上,通过光度计上的取样探针顺序引入流通池,在流通池内实现在线混合、反应及顺序检测。每个样品分析只需10s,试样和试剂的引入和分析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无需人工介入。  最后,方群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他们研制的一种基于光多次反射毛细管流通池的手持光度计。该光度计由一次性使用光反射式流通池和重复使用的光电检测器构成。反射式流通池由涂覆了反光涂层的毛细管构成,以不到400nL的检测体积获得了近8mm的有效光程。该光度计成本低廉,用一次性毛细管流通池克服了流通池重复使用带来的试样交叉污染问题,用光电检测器实现了高精度的测量,在床边检验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报告人:厦门大学杭纬教授  题目:自制高功率密度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单细胞元素分析  杭纬教授在实验中将激光电离垂直引入飞行时间质谱技术(LI-O-TOFMS)用于单细胞(卵细胞)元素检测。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产生20000-50000K高温,将溅射部分的样品彻底原子化和离子化。创新性地将惰性气体充入离子源内,使高价离子产生碰撞复合,有效减少多价离子地干扰 同时辅助气体分子与高能离子发生弹性碰撞,大幅度降低离子动能,从而得到高分辨率谱图。目前每个细胞的检测时间大约位15秒钟,检测限可达10-12g/cell级别。对于ICPMS难以检测的非金属元素如P和S等也能被LI-O-TOFMS定性定量检测。逐个细胞的整体信号变化范围可控制在25%,表明LI-O-TOFMS可以很好的用于单细胞的元素分析。  报告人: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张忠平教授  题目:分子印迹复合纳米结构的化学传感器  张忠平教授表示,化学传感器稳定性高、成本低、可人工设计、可重复使用等技术优势。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印迹效率低,对目标目融合量小,分子识别动力慢 信号输出难,其本身没有信号输出,与其他功能纳米结构及光电器件融合困难。  张忠平教授从“分子印迹的制备原理及其应用、分子印迹纳米结构的合成原理与方法、分子印迹复合纳米结构对环境污染的检测”等几方面对分子印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高的选择性、亲和力和快速结合动力学,可直接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报告人:华东师范大学何品刚教授  题目:基于主客体识别技术的DNA均相杂交电化学传感技术  DNA电化学传感技术发展包括电化学检测技术的实时PCR,高通量DNA电化学芯片,利用DNA探针构型改变的DNA电化学传感器等。与往常规电化学DNA传感技术相似,都预先在电极表面DNA固定探针,使其与溶液相中目标DNA序列杂交。此传统模式耗时费力,难控制探针固定量,并且杂交发生在固-液两相之间,效率低于均相杂交模式。  针对上述技术难题,何品刚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主客体识别技术的DNA均相杂交及电化学传感模式”。主客体识别技术是指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间的超分子非共价键作用,包括主体和客体分子间的结构互补和分子识别关系。基于主客体识别、DNA分子灯塔结构变化、纳米颗粒标记技术,何品刚课题组巧妙设计了一系列的DNA分子探针,实现了在均相水溶液中的DNA杂交过程和电化学检测。  报告人:四川大学吕弋教授  题目:基于V2O3微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气相色谱检测器  吕弋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化学发光气象色谱检测器”和“基于材料表面发光的检测器”,并详细介绍了一款便携式原子光谱仪,该仪器由北京北分瑞利与四川大学联合研制,采用了低功率钨丝原子化器与小型化CCD光谱仪相结合的技术,属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目前已上市。  此外,南京大学夏兴华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中山大学陈缵光教授也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微-纳限域空间中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生物纳米通道检测单个ATP核酸适配体及其构型变化”、“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磁感应检测器研制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非常精彩的报告。
  • 全国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厂商技术交流专场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8月20-21日,在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举行期间,沃特世、岛津、赛默飞世尔、安捷伦、日立等多家研讨会的金牌赞助商举办了技术交流专场,为与会者介绍了其主推仪器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现场的互动与交流。  一、赛默飞世尔技术交流专场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拉曼应用专家 张衍亮先生  报告题目:新型智能DXR激光拉曼光谱仪及在碳纳米材料与分子生物学的应用简介  赛默飞世尔科技拉曼应用专家张衍亮先生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领域。赛默飞世尔科技于2008年推出具有革新性的智能模块化研究级拉曼拉光谱仪DXR系列。张衍亮先生介绍到,DXR系列激光拉曼光谱仪之所以具有优异的性能,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以下革新技术:专利光路自动准直技术、专利自动曝光技术、独特荧光背景自动扣除技术、独特激光能量调节技术、独特专利谱仪光学设计、独特模块化高稳定设计、独特自动全光谱多点校标技术、独特明暗场照明技术、独特自动校正光谱响应差异技术。  在报告中,张衍亮先生详细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的唯一专为大样品与批量样品分析而设计的智能DXR拉曼光谱仪。该仪器与DXR 激光拉曼显微拉曼光谱仪可共享激光、光栅、瑞利滤光片与光纤探头,客户可以同时拥有这两部高性能光谱仪,测试范围彻底涵盖微区样品至大样品。其采用的革新技术包括:集成的智能附件,包括激光、光栅和过滤器等 智能的可互换的采样附件,可接受所有样品。此外,张衍亮先生介绍了DXR拉曼光谱仪在纳米金刚石、类金刚石、薄膜富勒烯、石墨稀、单壁碳管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针对氨基酸、蛋白质、RNA 与DNA等分子生物方面的检测,生物分子与生物系统SERS具有检测速度快、需要样品量很少、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张衍亮先生在其报告最后为大家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的商业化SERS 工具及其应用实例。  二、岛津技术交流专场  报告人:岛津公司客户支持中心 詹肇骐博士  报告题目:Horizons in TOF MSn biological & Chemical Applications  詹肇骐博士介绍了岛津高性能MALDI TOF-TOF质谱仪和LCMS-IT-TOF质谱仪的技术发展、工作原理、结构性能、软件功能以及相关应用。  岛津LCMS-IT-TOF质谱仪  MALDI TOF-TOF质谱仪无损失的设计保证MS/MS信号不丢失,采用革新的离子门技术获得最佳的木离子选择分辨率,可进行全面蛋白质组学实验,其Intellimarque软件适合自动的基于数据的肽质谱指纹和MS/MS的Mascot数据库检索。而LCMS-IT-TOF质谱仪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大分子的蛋白质组研究,包括多肽的一级从头测序,蛋白质鉴定,转录后修饰,复杂糖蛋白的分析等,其中未知化合物分子式预测是其最有特色的功能。通过对未知化合物的多级高质量精度碎片的解析,可以迅速判断该化合物的元素、化学式,从而得到该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三、沃特世技术交流专场  报告人:沃特世公司 孟颖女士  报告人:沃特世公司 王勇博士  报告题目:最具超高性能的检测分析平台——沃特世代谢分析定性定量一体化解决方案  XevoTM系列质谱是沃特世公司最新推出的液质联用平台,该平台包含三重四极杆质谱和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两大类,应用范围涵盖了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通过硬件上的改进,三重四极杆质谱的灵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的灵敏度及定性能力也有了极大的突破。性能优异的硬件,结合沃特世针对各个应用领域的不同需要所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领域用户的应用需求。  孟颖女士介绍Xevo TQ 质谱系统具有出色的定量和定性性能、拥有优化的气体流路动力学设计、具有专为实验人员设计的操作流程,超出传统四级杆质谱仪定性功能的碰撞池、可实现从MS到MS/MS之间的快速切换等特点。Xevo TQ 质谱系统可以用于临床、精细化工、环境、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  王勇博士介绍了沃特世Xevo 家族的Q-TOF系列产品,沃特世2010年推出的Xevo G2 Q-Tof,其定位是市场上最高灵敏度的Q-Tof,具有同位素模型匹配(i-Fit)功能。采用Intellistart™ 软件,简化设置,可实现自动化系统控制 LockSprayTM可实现样品的精确的质量测定等。  四、安捷伦技术交流专场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液质产品应用工程师冉小蓉博士  报告题目:安捷伦最新QTOF及QQQ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冉小蓉博士在报告中说到:安捷伦6540 Ultra High Definition Q-TOF LC/MS采用独特的高解析度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具有较佳的质量精确度、动态范围、灵敏度,同时不会牺牲扫描速度、质量范围以及分辨率等重要指标。她以实例说明了Q-TOF用于食品筛查分析的技术优势:(1)使用UHPLC可提高方法的容量,在单次进样中可以得到更多结果 (2)简单的鉴别和确认:Q-TOF可提供MS和MS/MS的准确质量、高分辨率 (3)快速筛查与确证Database&Library Search (4)一次运行可以同时筛查多种未知化合物。  安捷伦6540 Ultra High Definition Q-TOF LC/MS  安捷伦的LC/QQQ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采集、适宜复杂基质背景等技术特点,它在农残分析中有高灵敏度、同时检测几百种化合物等优势。  五、日立高新技术交流专场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裁 夏奕生先生  夏奕生先生介绍了天美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天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4年在新加坡主板市场正式挂牌上市,2009年公司的年销售超过1亿美元。公司生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离心机等仪器。  报告人: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专家 石欲容女士  报告题目:氨基酸分析之完全解决方案  石欲容女士介绍了HPLC柱前衍生方法概况、典型衍生谱图以及各种衍生方法比较 LCU柱前衍生法方案、LCU柱前衍生典型谱图及LCU柱前衍生法特点 LCA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方案、典型谱图及LCA柱后衍生方法的特点。  此外石欲容女士还介绍了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其具有专利的反应柱技术,保证样品分析的高速、高分辨、高灵敏度,保证保留时间、峰面积重现性及检测限。  报告人: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镜工程师程路  报告题目:日立TM3000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镜工程师程路介绍了台式扫描电镜的发展、日立TM3000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日立TM3000安装要求低、具有电位移功能、可以不喷金直接观察不导电样品。TM3000最大电位移范围在±50μm,可实现观察视野的精确移动,最高放大倍率可达3万倍。日立TM3000还可选配内置电制冷能谱仪。
  • 日立倾情赞助“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于12月17-19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规模空前,参会人数约2500人,收到稿件1300多篇。图为.会场入口 为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加强学者间的交流,强化学科交叉,本次大会共进行了247个报告,包括10位院士发表的大会报告,21个分会场的124个邀请报告与113个口头报告,以及1035个墙报。图为.大会报告现场 日立公司积极参加并倾情赞助了此次大会。日立公司的科学仪器产品线齐全,涵盖色谱、光谱、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仪等系列,可以满足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的需求。 分会报告中,日立公司牟晓丽发表了题为“助力药物前沿研究——日立分析仪器在药物行业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UltraRs,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L-8900,质谱检测器Chromaster5610和热分析仪7000系列在化药、生物制剂的应用,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图为.日立报告会现场 日立公司还在此会上发表了墙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碱性橙染料》。会后大家纷纷来到日立展台进行技术和产品的交流。图为.日立展位现场关于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UltraRs,请见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91772.htm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L-8900,请见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38114.htm质谱检测器Chromaster5610,请见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223442.htm热分析仪7000系列,请见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18/C129963.htm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日立高新官方网站:http://www.hitachi-hightech.com/cn/
  • 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之旅圆满落幕
    2016年12月17日,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规模超过以往各届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约2500人参加会议,收到稿件1300多篇。本次大会共进行了247个报告,包括10位院士发表的大会报告,21个分会场的124个邀请报告与113个口头报告,以及1035个墙报。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Beckman、Leica、SCIEX、Molecular Devices和Pall)集体隆重亮相,满结束了此次大会之旅。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致开幕词,陈院士的讲话充满诗情画意,赢得听众们的阵阵掌声。陈院士指出生命分析化学是为了解复杂的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而形成的学科,充分的学术交流是发展的前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未来发展前景光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的大会报告分别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立骏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梁文平研究员主持。开幕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柴之芳院士、中科院武汉数理所叶朝辉院士、中科院武汉数理所叶朝辉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等10位院士在大会报告中做了精彩详实的演讲。很多参会的学者都注意到,在会场展台区域,出现了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LOGO,那就是Danaher集团。此次是史上第一次Danaher生命科学平台五家公司Beckman、Leica、SCIEX、Molecular Devices和Pall一同参加行业会议。很多人到展台咨询,经我们介绍,并看到生命科学平台的综合产品目录,大家对Danaher有了了解,并纷纷表示,这么多家知名公司都在旗下,这个公司很厉害啊!分会报告中,SCIEX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杨益先生代表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案例,就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做了介绍,并着重对各家公司在生物药领域的应用做了重点阐述。会后,有不少客户特意来进行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在此,感谢广大用户们对丹纳赫集团和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大力支持!
  •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于12月17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本次会议参会人数约2500人,规模超过以往各届会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54b5279-79e5-479c-8181-13f3bb62351f.jpg" title="会场2_meitu_1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ef8fb5d-9590-47bc-b0d4-31f50781a8b7.jpg" title="1鞠熀先.jpg" style="width: 633px height: 467px " width="633" height="467"//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南京大学 鞠熀先教授主持开幕式,介绍各位参会院士和专家学者/strong/pp  陈洪渊院士的讲话充满诗情画意,赢得听众们的阵阵掌声。陈院士指出生命分析化学是为了解复杂的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而形成的学科。2016生命分析化学大会和过去三届宗旨一致,本次会议仍以形成自由研讨氛围、让思想碰撞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为目的,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独特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队伍,开创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局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8d76a1d6-cc67-44a6-9edc-9bb3d3bb63e5.jpg" title="2陈洪渊_meitu_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讲话/strong/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6eaec3b9-2dd8-44b2-8b79-acb42f3a296c.jpg" title="3潘毅_meitu_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南京大学副校长 潘毅致欢迎辞/strong/ppbr//pp  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分别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立骏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梁文平研究员主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92402872-598d-4aaa-8cf0-1569c6f0c8b9.jpg" title="5俞汝勤_meitu_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湖南大学 俞汝勤院士/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9fc3f0b-19d3-4553-9635-876d4b0c5002.jpg" title="15万立骏_meitu_1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万立骏院士/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10c9ce9-782d-4f9a-b507-56d7f4115b08.jpg" title="14梁文平_meitu_1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 梁文平研究员 /strong br//pp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柴之芳院士报告题目是“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国家重大需求,也是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我国是世界第一肿瘤大国、世界第一老龄大国、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和世界第一职业病大国。分子影像技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病灶,分子影像方法能够辅助更准确地进行手术,分子影像精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并介绍了我国分子影像探针研究方向取得的成就。未来,我国分子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探针开发应力求简便、安全、多模态、多靶点和高分辨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cc41e596-0211-4a4d-9d88-fb7afe85da3a.jpg" title="柴之芳.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柴之芳院士/strongbr//pp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叶朝辉院士作了题名为“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MRI已经成为大产业,全世界约有15万台MRI,年MRI产值大于150亿美元(约1.5万台/年)。而强场超导高端MRI几乎被G、P、S三家独霸,我国独占永磁体低端MRI市场。叶院士重点介绍了国家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调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研内容与实施和预期目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af337f08-a080-4bd6-b3a6-ede01747da14.jpg" title="7叶朝辉_meitu_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叶朝辉院士/strong/pp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的报告题目是“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张玉奎院士从膜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集成化样品预处理系统、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和蛋白质组分析平台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在蛋白组学研究取得的情况。团队开发的C12Im-Cl离子液体比SDS有着更强的溶解能力和优异的活性兼容性。超灵敏蛋白质分析技术i-FASP比经典FASP方法鉴定膜蛋白数能力大大提高。张玉奎院士还介绍了从血清中检测癌症标记蛋白ENOX家族基因,尤其是ENOX2的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db3ae33a-25e8-43f5-89c3-a928d93454b4.jpg" title="8张玉奎_meitu_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strong/pp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秀荣院士“光学分子逻辑门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以布尔数学逻辑为基础的DNA逻辑门发展迅速,其中以光学检测为基础的光学逻辑门具有响应快,易检测的优点。杨院士介绍了几种逻辑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0bb02cd6-0387-48dd-bc0b-c4770217c49a.jpg" title="9杨秀荣_meitu_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杨秀荣院士/strong  /pp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中群院士的报告题名是“等离激元光子学进展及其在生命分析科学的初步应用”。等离激元具有鲜明的物理与化学特点,等离激元增强光谱需要不断拓展,多级纳米结构方可分析复杂体系,在生命分析应用方面要积极且谨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8074b8b-ebf0-463d-a279-caa34d014ac4.jpg" title="10田中群_meitu_1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厦门大学 田中群院士/strongbr//pp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雷院士的报告是“Design of bio-inspired smart multi- sca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with super-wettability——on Smart Nano-Fluidic Ion Channels”。江雷院士指出向自然学习就可以回答拜登之问。在不断发展的自然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是毛泽东精辟的科学发展观。江院士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团队在超疏水和超亲水仿生学界面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991c6d9-9f36-4dd8-a221-574609caf18c.jpg" title="11江雷_meitu_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江雷院士/strongbr//pp  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作了题名为“AIEgens as Bioanalytical Tools”的报告。传统的生色基团聚集会导致荧光淬灭,而唐本忠发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现象,研究了AIE现象的机理,并研究了AIE材料在DNA合成检测、细胞分型、自噬过程观察等生物学过程观察中应用。AIE材料在生物成像、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fd6b7503-6416-47ab-a82e-52788178756a.jpg" title="12唐本忠_meitu_1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香港科技大学 唐本忠院士/strongbr//pp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江桂斌院士的报告是“细颗粒的表征与示踪”。研究发现大气中颗粒物微生物主要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大部分属于厚壁菌;雾霾天二恶英和石英晶体浓度显著升高;持久性自由基在大气细颗粒物中存在的寿命较长。江院士团队还研究了银和硅不同同位素形态和其在细颗粒物示踪方面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ff7f3696-8e67-44cb-9bf2-a7a8b41c7362.jpg" title="13江桂斌_meitu_1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strongbr//pp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田禾院士带来题名为“分子探针检测血清中肿瘤特异标志物和相关分子”的报告。目前肿瘤活检需要能够早期、快速诊断的分子探针新技术,必须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可快速看到靶点在蛋白质水平的功能变化。田禾院士介绍了团队在反应诱导型探针、聚集诱导型探针和动态多模态探针方面取得的成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b5e5322-ee3c-40c6-b246-88c9d03bf281.jpg" title="田禾_meitu_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华东理工大学 田禾院士/strongbr//pp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谭蔚泓院士报告题名是“Building Functional Molecules in Your Dream with DNA Base:分子元素的可能性”。谭蔚泓院士受到元素周期表的启发,所有的物质和分子都是由元素周期表的原子组成的,但是原子不具备独立的化学活性,自然界是否有一系列的DNA碱基(分子元素)构成无数种功能分子?谭院士利用人造碱基人工合成一系列DNA分子,并研究其在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分子马达方面的应用价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6682e82-7d3c-4e3c-a3aa-556f893253e3.jpg" title="18谭蔚泓_meitu_1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湖南大学 谭蔚泓院士/strong/ppstrong  /strong有六家企业参加并赞助了本次大会,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日立高新技术(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Beckman、Leica、SCIEX、Molecular Devices和Pall)。/p
  • 2018年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学术年会暨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
    2018年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学术年会暨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2018年12月1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APL奥普乐公司、安捷伦、岛津、海光、天美、世纪方舟等公司参会!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书记侯贤灯教授致开幕词!中山大学欧阳钢峰教授做关于固相萃取探针研究与活体检测的报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张丽华研究员 报告:基于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分析的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四川大学刘睿教授报告:金属稳定同位素标记生物分析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教授报告:原子光谱仪器部件与小型化仪器成都理工大学高英教授报告:基于过度金属离子辅助的元素新型光化学蒸汽发生西南交通大学龚正君教授报告:基于光谱分析的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刘倩研究员 报告:环境与生物体中纳米颗粒物的来源甄别西华师范大学杨秀培教授报告:含金属危险废物的“全元素”资源化利用初探四川大学教授吕弋教授报告:发光传感器与探针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参会厂商:APL奥普乐公司应大会邀请参与本次学术盛会!安捷伦、岛津、海光、世纪方舟、天美等10多家厂商参会!APL奥普乐简介:APL奥普乐公司在中国成都龙潭工业园区设立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并在全国各地设立3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和办事处,为中国用户保障及时良好的服务。APL奥普乐品牌制造的产品覆盖有:微波消解仪、微波萃取仪、微波合成仪、微波高温炉(马弗炉)、陶瓷纤维高温炉(马弗炉)、电热石墨消解仪、石墨赶酸器、石墨电热板、尿碘消解仪等无机样品前处理仪器;全自动翻转式震荡器等环境样品前处理仪;氮吹仪、固相萃取仪、便携式真空泵、自动顶空进样器、热解析仪等有机前处理仪器;现已发展成为专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企业!40位高通量微波消解系统40位全自动顶空进样器
  • 日立公司金牌赞助“2016年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天美公司鼎力协助
    2016年12月16至19日,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做为金牌赞助商,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6年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做为日立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也给予此次会议鼎力支持。本次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包括10位院士发表的大会报告,21个分会场的124个邀请报告与113个口头报告,以及1035个墙报,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2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天美公司和日立公司积极参与了此次会议,携手在会场里布置了展台,向大家展示了日立的色谱仪器、光谱仪器等全线产品,希望能够为大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最佳助手。  同时在分会报告中,来自日立公司的牟晓丽经理发表了题为“助力药物前沿研究——日立分析仪器在药物行业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hromasterUltraRs,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L-8900,质谱检测器Chromaster5610等产品在化药、生物制剂的应用,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会议期间,大家对日立产品表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与公司工程师进行交流对产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天美公司将与日立公司一起为您提供最先进的分析仪器,为您奉上最真诚的服务和最全面的解决方案,真挚期盼与您合作!关于天美: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天美(控股)”)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以及上海精科公司天平产品线,三科等国内制造业、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天美(中国)官方网站:http://www.techcomp.cn
  • 吉天仪器应邀参加江西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江西省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增进各高校分析化学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西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23-25日在江西省吉安市举办,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仪器”)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吉天仪器工作人员向参会嘉宾详细介绍产品  本次会议围绕质谱分析、电分析、纳米技术应用、化学计量学等分析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来自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专家、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吉天仪器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仪器厂商,在会议现场展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5000,同时,ICP产品经理齐悦涵就ICP及ICP-MS的产品原理及应用做了大会报告。 吉天仪器ICP产品经理齐悦涵在研讨会上做报告  ICP-5000是集中阶梯光栅的二维分光系统、自激式全固态射频电源、科研级高速CCD为一体的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最多可以同时分析72个元素,覆盖元素周期表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检出能力达到ppb级别。小型、智能化ICP-5000告别了过去的单道扫描时代,带您体验国际一流的快速、全谱分析技术。  “EXPEC 7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激式全固态射频电源技术、两次离轴式离子传输技术、四极杆驱动技术、高速动态碰撞池技术、基于分类和版本的方法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数据分析技术。 ICP-5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EXPEC7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吉天仪器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完备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愿与全国的广大客户共同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我国的科学仪器贡献力量。
  • 宝特科技助力江西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江西省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增进各高校分析化学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西省第十届高等学校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23-25日在江西省吉安市举办。本次会议围绕质谱分析、电分析、纳米技术应用、化学计量学等分析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来自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专家、老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多位分析化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对不同专题进行了讨论。宝特科技作为本次会议的特约仪器厂商,在会议现场以展台方式向与会者展示产品莱弛Emax高能球磨仪,并介绍其他合作厂家的主打产品——Elementar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元素分析仪,GE总有机碳测定仪、Frontier热裂解仪、赛默飞分析仪器以及睿科仪器样品前处理产品等,引起众多与会老师与同学的关注;宝特现场的工作人员也纷纷对咨询的客户做出热情的回应,对客户所提的疑问之处对答如流,通过实机展示加深客户对仪器的了解。宝特科技和国内外知名的仪器设备厂家建立了长期的代理与合作关系,并不断加强和世界著名的分析仪器公司合作,以专业的知识、快速的反应、有效的沟通来解决您在仪器选型采购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为您提供从咨询、选型、定货、安装调试、用户培训、维护保养到维修等一系列的全程服务。我们一直在“成为厂家可靠的合作伙伴,客户值得信赖的供应商”的路上不断前行着,拼搏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