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仪器信息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专题为您整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话题讨论。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相关的资讯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修订公告
    国家认监委2010年第5号公告《关于修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对2007年1月发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2007年第3号公告,以下简称老版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以下简称新版认证实施规则)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10年3月1日起,新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须按照新版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实施认证 在此之前已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新老版认证实施规则均可适用   二、按老版认证实施规则认证的获证企业,自新版认证实施规则发布之日起,由颁证认证机构结合跟踪监督进行转换   三、国家认监委2007年第3号公告自2010年3月1日起废止。  附件:2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规范目录  1.GB/T2730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2.GB/T2730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要求  3.GB/T273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要求  4.GB/T273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  5.GB/T273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果汁和蔬菜汁类生产企业要求  6.GB/T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  7.GB/T2730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速冻果蔬生产企业要求  8.CNCA/CTS 0006—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谷物磨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9.CNCA/CTS 0007—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饲料加工企业要求  10.CNCA/CTS 0008—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  11.CNCA/CTS 0009—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制糖企业要求  12.CNCA/CTS 0010—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13.CNCA/CTS 0011—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豆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14.CNCA/CTS 0012—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蛋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15.CNCA/CTS 0013—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烘焙食品生产企业要求  16.CNCA/CTS 0014—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生产企业要求  17.CNCA/CTS 001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调味品、发酵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18.CNCA/CTS 0017—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味精生产企业要求  19.CNCA/CTS 0018—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营养保健品生产企业要求  20.CNCA/CTS 0019—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生产企业要求  21.CNCA/CTS 0020—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要求  22.CNCA/CTS 0021—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酒精生产企业要求  23.CNCA/CTS 002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饮料生产企业要求  24.CNCA/CTS 0027-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加工企业要求
  • CNAS首批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互认同行评审
    近日,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同行评审组对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进行了为期4天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互认现场评审。CNAS以“零”不符合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现场同行评审。  来自PAC的两位同行评审员对CNAS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认可活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审,并到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对CNAS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审组进行了现场评审活动见证。  本次评审中,CNAS满足了相关的能力要求,评审未发现不符合项和观察项,提出两项改进建议。同行评审组对CNAS的认可质量体系及其运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CNAS配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评审资源数量及其专业基础与PAC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相比具有很强优势。CNAS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CNAS最高管理层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CNAS成熟、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工作人员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同行评审组将以CNAS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水平作为参考标杆,并建议CNAS向PAC成员分享实践经验,以促进亚太地区各成员机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工作的共同发展。此次评审后,同行评审组将向PAC推荐CNAS加入PA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互认协议。  CNAS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PA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的现场评审,将进一步强化CNAS在国际上的地位,扩大CNAS的国际影响,同时对促进食品领域的国际贸易,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 SGS获准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业务
    近日, 国家认监委(CNCA)再次扩大了SGS-CSTC通标公司认证业务范围,正式批准其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业务(包括:HACCP与ISO 22000)。使SGS成为国内唯一拥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资质的国际认证机构。作为目前获得CNCA批准业务范围最广的国际认证机构,进入中国以来SGS充分显示了其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  HACC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项通用标准,规定了安全的食品管理体系的要求。HACCP系统帮助企业关注影响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和系统鉴定这些危险的方法。同时它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制定和执行在重要控制环节上的重要控制限定。  ISO 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该标准进一步加深了HACCP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其中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可贯穿整个供应链—从农作者至食品服务、加工、运输、储存、零售和包装。  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SGS在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在应对多样和复杂的食品供应链安全方面显示出出众的能力。此次获得认监委批准, 更是表明中国国家认证行业管理机构对SGS在华业务的肯定。SGS将不断完善自身服务,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SGS推出了“Single Food Audit Pack” (食品行业整合体系认证),企业通过一次认证可满足多个食品行业标准要求。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概览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政府纷纷采用技术和法律的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政府监管有力、国民能享受到安全、卫生的食品供应。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将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美国  美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联邦肉检验法》《禽肉制品检验法》《蛋制品检验法》《食品质量保护法》以及《公共健康服务法》等。由美国众议院制定并公布的美国法典(USCode)共50卷,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第7卷(农业)和第21卷(食品与药品),其中第21卷第9章为《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FDCA)》,美国大部分食品法的精髓来自FDCA。美国联邦法典(CFR)是联邦政府发布的综合的永久性法规,分为50卷,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第7卷(农业)、第9卷(动物与动物产品)和第21卷(食品与药品)。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USDA(美国农业部),依据有关法规在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负责制定《食品法典》,以指导食品管理机构监控食品服务机构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零售业和疗养院等机构预防食物性疾病。约有100万家零售食品厂商在其运作中应用《食品法典》。  为确保食品安全,美国总统于1997年宣布并实施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美国食品行政部门要对总统、国会、法院及社会公众负责。美国建有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食品机构中资深的科学家和公共健康专家互相合作,努力保证美国食品的安全性。协调机构定期地咨询政府以外的科学家,以获得科技方法、过程和分析方面更多的建议和最前沿的信息。联邦政府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机构是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与检验服务部(APHIS)、人类健康事务部下属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以及环境保护署。其中,FSIS负责肉、禽、蛋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卫生,FDA负责FSIS负责范围之外的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上,联邦政府不依赖于各州政府,他们在全美国设立多个检验中心或实验室,并向全国各地派驻大量的调查员。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联邦政府与一些州政府签定协议,授权当地一些检验机构按照联邦政府的方法检验食品,并由联邦政府付费。联邦所有具有食品质量安全监督职能的机构都不具有促进贸易的职能,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免受地方和部门经济利益影响和干扰。美国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特征是:总统(政府)、国会、法院3个部门权力相互分离与制约、透明性、制订决议的科学性以及公众参与。这个体系遵循以下原则:只有安全卫生的食品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协调决策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政府负有强制责任 要求厂商、销售商、进口商及其他人遵守 协调过程对公众是透明的并且是可以参与的。科学和风险分析是制订美国食品质量安全政策的基础。在美国食品质量安全法令、法规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应用了预防方法。  二、加拿大  加拿大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加拿大农产品法》《食品检验机构法》《食品与药品法》《动物健康法》《肉与肉制品检验法》《植物保护法》《种子法》以及《消费品包装及标签法》等。  1997年.加拿大政府将农产与农产食品部、卫生部、工业部、渔业与海洋部中与食品检验工作相关的部门合并.成立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PIA),负责该国所有的食品检验工作。CPIA将与食品、植物、动物有关的工作划分为14个方面,并将全国18个区域的食品安全检查系统纳入单一的体制管理。与此同时,为了能运用于所有食品种类,加拿大还在研究一种综合检验体系,使不同的检验能在相同的准则和指导原则下运作,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欧盟  尽管欧共体自成立起就一直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近年来食品危害事件仍不时发生,特别是疯牛病事件严重地影响了欧盟消费者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食品质量安全制度已不再能满足社会的安全需要。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高标准及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欧盟正试图建立最新与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欧盟2000年公布了《欧盟食物安全白皮书》,并于2002年1月28日正式成立了“欧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局”(EPSA),颁布了第178/2002号指令,规定了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项和程序。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由管理委员会、行政主任、咨询论坛、科学委员会和8个专门科学小组构成。依据独立性、科学性和透明性原则,该权威机构特点是:以最先进的科学为指导 独立于工业和政治利益 向社会公开所进行的严格评审。目前,欧盟食品质量安全监控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是:《欧盟食品法》 欧盟食品安全权威机构的工作 新的官方监控方法。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指出,食品质量安全是欧盟食品法的主要目标。食品法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包括普通动物饲养方法、动物健康与保健、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新型食品、添加剂、香精、包装、辐射、饲料生产、农场主和食品生产者的责任,以及各种农田措施。  四、日本  日本食品质量安全立法主要有5个方面:食品质量卫生 农产品质量 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质量 动物防疫:植物保护。  日本《家畜传染病防治法》,将向日本出口偶蹄动物及其产品的国家分为4类。中国属二类国家,即不允许中国向日本出口偶蹄类动物的内脏、肉、火腿与烤肉,除非这些产品在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的工厂中生产。日本厚生省根据日本《食品卫生法》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农林水产省根据《农林物资标准化及质量标识管理法》开展工作。  日本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分两大类:一是食品质量标准:二是安全卫生标准,包括动植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日本厚生省颁布了2 000多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和1 000多个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林水产省颁布了351种农产品品质规格。在日本,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已成为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并普遍为消费者所接受。日本对进口食品实行进口食品企业注册和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制度。  日本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均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尤其是检验检疫经费一律根据当年计划由财政部门足额予以解决。因此,日本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精度高、门类全、配备齐,适合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其检验人员也非常优秀,检验技术人员的开支也统一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001年, 日本政府仅拨给农林水产消费技术中心的经费就达49亿日元(动植物防疫、植物病防治费用另有拨款)。  综上所述,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要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使食品企业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政府监管有力,其关键在于建立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应较完备,食品质量安全政策制定与有关法律建设较为成熟   2.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模式,对机构的设置、职能划分、运行机制、从业人员资质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规定   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监控系统中建立预警系统,可追溯系统、监测系统、应急系统等.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采用先进的监控手段和方法   4.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采用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食品召回制度以及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数据库等。  发达国家虽与我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文化背景也有差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具体经验,可以为我国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刘北辰)  附:国外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 西藏航空食品企业首次通过两大管理体系认证
    近日,西藏检验检疫局质量认证中心向西藏空港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西藏航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证书。  西藏航食是西藏航空系统内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的单位。今年9月,西藏检验检疫局质量认证中心组成审核组,对西藏航食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符合性审核,并到航空餐食生产加工的作业现场进行了实地审核检查。审核组认为西藏航食两个体系满足符合性、适宜性和运行持续有效的要求,同意推荐认证注册。  对两个体系的审核,将不断提升西藏航食的企业管理水平和航空食品安全的生产管理能力。西藏航食表示今后将继续按照各体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航空食品。
  • 《合格评定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征求意见
    关于征求对国家标准《合格评定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位委员、通讯成员及各有关单位: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正在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合格评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编号:20100251-T-469)。现将《合格评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意见反馈表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意见反馈表的电子文本于2013年6月28日前发送至标准起草组。  联系人:李燕   电话:010-67105238   电子邮件:liy@cnas.org.cn。  附件:  1. 《合格评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2.编制说明.pdf  3.意见反馈表.pdf  2013年5月21日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等规范发布
    关于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9:2012)等认可规范的通知  相关认证机构:  经批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准则《能源管理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9:2012)和认可指南文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CNAS-GC19:2012)。同时,为了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标识管理要求配合修订了《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CNAS-R01)。  上述三项认可规范文件将于2012年12月1日实施,认可规范文件电子版可在CNAS网站“认可规范”栏目下载,请相关认证机构及相关人员遵照实施。  特此通知。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  2012年11月23日
  • 认监委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进行调控
    各认证机构:  近年来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数量增加较快,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认证证书数量均已位居全球首位。就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而言存在着机构设立地分布严重不合理的情况,百分之八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而北京、上海两地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只占全国获证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十三。此外,其余百分之二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也主要在东部地区。由于存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区域过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无序的市场竞争,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质量和认证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促进认证机构资源配置的更加科学、合理,以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提升认证工作质量和认证有效性,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业机构采取适当区域调控,是当前情况下的一种措施。为此通知如下:  一、除满足特殊行业的认证需求外,原则上暂停受理在北京和上海新设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申请 暂停受理北京和上海的认证机构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扩项申请。同时,对于在东部地区新设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采取审慎原则,进一步严格审批管理,以保证从业机构的能力和质量。  二、申请特殊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业务需要对行业的特殊性、市场需求和机构能力进行充分分析,提交相关文件予以支撑和说明,经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和征求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按照审批程序和要求办理。  三、按照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国家援疆、援藏工作相关要求,提倡区域化发展,鼓励认证机构拓展西部等相关地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业务,服务地区经济。支持认证机构在新疆和西藏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新疆和西藏的认证服务。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 认监委发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我要测网讯 近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ldquo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ldqu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国家认监委公告2014年5号)&rdquo ,就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作了新的规范。公告要求: 一、自2014年7月1日起,各相关认证机构开展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二、各相关认证机构应做好本《规则》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和完善本机构的认证程序、工作要求等,使之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三、各相关认证机构应做好本《规则》的宣贯,使获证组织了解本《规则》的规定。 四、本《规则》实施后,认证机构新颁发或再认证颁发的认证证书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要求。 详见下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公告〔2014〕5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的公告 为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提高认证有效性,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健康发展,根据《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制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自2014年7月1日起,各相关认证机构开展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二、各相关认证机构应做好本《规则》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和完善本机构的认证程序、工作要求等,使之符合本《规则》的规定。三、各相关认证机构应做好本《规则》的宣贯,使获证组织了解本《规则》的规定。四、本《规则》实施后,认证机构新颁发或再认证颁发的认证证书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要求。 附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国家认监委2014年3月11日附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目录1.适用范围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3.对认证人员的要求4.初次认证程序5.监督审核程序6.再认证程序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8.认证证书要求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11.受理组织的申诉12.认证记录的管理13.其他 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1适用范围1.1本规则用于规范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和获证的各类组织按照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活动。1.2本规则旨在结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强化认证机构对认证过程的管理和责任。1.3本规则是对认证机构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基本要求,认证机构从事该项认证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则。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2.2建立可满足GB/T 27021《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的内部管理体系,以使从事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规定。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受理、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从事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力符合要求。3对认证人员的要求3.1认证人员应当取得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证人员注册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资格。3.2认证人员应当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认证活动及作出的认证审核报告和认证结论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初次认证程序4.1受理认证申请4.1.1认证机构应向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认可的情况。(2)本机构的授予、保持、扩大、更新、缩小、暂停或撤销认证及其证书等环节的制度规定。(3)认证证书样式。(4)对认证决定的申诉程序。(5)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地址等。4.1.2认证机构应当要求申请组织提交以下资料:(1)认证申请书,包括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等情况的说明。(2)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登记证书、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党政机关设立文件等)的复印件。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所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时)。(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复印件。(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律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5)多场所活动、活动分包情况。(6)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必要的程序文件。(7)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清单。(8)质量管理体系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的证明材料。(9)其他与认证审核有关的必要文件。4.1.3认证申请的审查确认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并确认:(1)申请资料齐全。(2)申请组织从事的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申请组织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4.1.4根据申请组织申请的认证范围、生产经营场所、员工人数、完成审核所需时间和其他影响认证活动的因素,综合确定是否有能力受理认证申请。4.1.5对符合4.1.3、4.1.4要求的,认证机构可决定受理认证申请;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认证机构应通知申请组织补充和完善,或者不受理认证申请。4.1.6认证机构应完整保存认证申请的审查确认工作记录。4.1.7签订认证合同在实施认证审核前,认证机构应与申请组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申请组织获得认证后持续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2)申请组织对遵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的承诺。(3)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①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监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法定要求。③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事故。④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强制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质量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⑤出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情况。(4)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正确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擅自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5)拟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范围。(6)在认证审核及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各次监督审核中,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7)认证服务的费用、付费方式及违约条款。4.2制定审核计划4.2.1审核时间4.2.1.1为确保认证审核的完整有效,认证机构应以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时间为基础,根据申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特性、技术复杂程度、质量安全风险程度、认证要求和员工人数等情况,核算并拟定完成审核工作需要的时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少审核时间,但减少的时间不得超过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时间的 30%。4.2.1.2整个审核时间中,现场审核时间不应少于80%。4.2.2审核组4.2.2.1认证机构应当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的专业技术领域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组成审核组。审核组中的审核员应承担审核责任。4.2.2.2技术专家主要负责提供认证审核的技术支持,不作为审核员实施审核,不计入审核时间,其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4.2.2.3审核组可以有实习审核员,其要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参与审核,不计入审核时间,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4.2.3审核计划4.2.3.1认证机构应制定书面的审核计划交审核组实施。审核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过程、审核涉及的部门和场所、审核时间、审核组成员(其中:审核员应标明注册证书号及专业代码;技术专家应标明专业代码、技术职称或职务,如果在职应注明其服务的单位)。4.2.3.2通常情况下,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应在申请组织申请认证的范围涉及到的各个场所现场进行。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包含在多个场所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且这些场所都处于该申请组织授权和控制下,认证机构可以在审核中对这些场所进行抽样,但应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对各场所质量管理体系的正确审核。如果不同场所的活动存在根本不同、或不同场所存在可能对质量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性因素,则不能采用抽样审核的方法,应当逐一到各现场进行审核。4.2.3.3为使现场审核活动能够观察到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情况,现场审核应安排在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时进行。4.2.3.4在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组应将书面审核计划交申请组织确认。遇特殊情况临时变更计划时,应及时将变更情况书面通知受审核的申请组织,并协商一致。4.3实施审核4.3.1审核组应当全员完成审核计划的全部工作。除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外,审核过程中不得更换审核计划确定的审核员(技术专家和实习审核员除外)。4.3.2审核组应当会同申请组织按照程序顺序召开首、末次会议。审核组应当提供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参会人员应签到。4.3.3审核过程及环节4.3.3.1初次认证审核,分为第一、二阶段实施审核。4.3.3.2第一阶段审核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1)结合现场情况,确认申请组织实际情况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描述的一致性,特别是体系文件中描述的产品或服务、部门设置和负责人、生产或服务过程等是否与申请组织的实际情况相一致。(2)结合现场情况,审核申请组织有关人员理解和实施GB/T 19001/ISO 9001标准要求的情况,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已有效运行并且超过3个月。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现场实际、相关体系运行尚未超过3个月或者无法证明超过3个月的,应当及时终止审核。(3)确认申请组织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申请组织的员工人数、活动过程和场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情况。(4)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活动的特点识别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并结合其他因素,科学确定重要审核点。(5)与申请组织讨论确定第二阶段审核安排。4.3.3.3在下列情况,第一阶段审核可以不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1)申请组织已获本认证机构颁发的其他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已对申请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充分了解。(2)认证机构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的技术特征明显、过程简单,通过对其提交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3)申请组织获得过其他经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对其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除以上情况之外,第一阶段审核应在申请组织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现场进行。4.3.3.4审核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情况形成书面文件告知申请组织。对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项的重要关键点,要及时提醒申请组织特别关注。4.3.3.5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应安排适宜的间隔时间,使申请组织有充分的时间解决第一阶段中发现的问题。4.3.3.6第二阶段审核应当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重点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要求和有效运行情况,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1)在第一阶段审核中识别的重要审核点的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记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为实现总质量目标而建立的各层级质量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可测量并且可实现。(3)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和活动的管理及控制情况。(4)申请组织实际工作记录是否真实。(5)申请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有效。4.3.4发生以下情况时,审核组应终止审核,并向认证机构报告。(1)申请组织对审核活动不予配合,审核活动无法进行。(2)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缺陷,不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要求。(3)发现申请组织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4)其他导致审核程序无法完成的情况。4.4审核报告4.4.1审核组应对审核活动形成书面审核报告,由审核组组长签字。审核报告应准确、简明和清晰地描述审核活动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组织的名称和地址。(2)审核的申请组织活动范围和场所。(3)审核组组长、审核组成员及其个人注册信息。(4)审核活动的实施日期和地点。(5)叙述从4.3条列明的程序及各项要求的审核工作情况,其中:对4.3.3.6条的各项审核要求应逐项就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进行详细描述;对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应同时叙述测量方法。(6)识别出的不符合项。不符合项的表述,应基于客观证据和审核依据,用写实的方法准确、具体、清晰描述,易于被申请组织理解。不得用概念化的、不确定的、含糊的语言表述不符合项。(7)审核组对是否通过认证的意见建议。4.4.2审核报告应随附必要的用于证明相关事实的证据或记录,包括文字或照片摄像等音像资料。4.4.3认证机构应将审核报告提交申请组织,并保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4.4.4对终止审核的项目,审核组应将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形成报告,认证机构应将此报告及终止审核的原因提交给申请组织,并保留签收或提交的证据。4.5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验证4.5.1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组织分析原因,并要求申请组织在规定期限内采取措施进行纠正。4.5.2认证机构应对申请组织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4.6认证决定4.6.1认证机构应该在对审核报告、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基础上,作出认证决定。4.6.2审核组成员不得参与对审核项目的认证决定。4.6.3认证机构在作出认证决定前应确认如下情形:(1)审核报告符合本规则第4.4条要求,能够满足作出认证决定所需要的信息。(2)反映以下问题的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已评审、接受并验证了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①未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②制定的质量目标不可测量、或测量方法不明确。③对实现质量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的监视和测量未有效运行,或者对这些关键点的报告或评审记录不完整或无效。④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缺陷,实现质量目标有重大疑问。(3)认证机构对其他不符合项已评审,并接受了申请组织计划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4.6.4在满足4.6.3条要求的基础上,认证机构有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申请组织满足下列要求的,评定该申请组织符合认证要求,向其颁发认证证书。(1)申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且运行有效。(2)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3)申请组织按照认证合同规定履行了相关义务。4.6.5申请组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评定该申请组织不符合认证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组织并说明其未通过认证的原因。4.6.6认证机构在颁发认证证书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相关信息报送国家认监委。国家认监委在其网站(www.cnca.gov.cn)开设专栏向社会公开各认证机构上报的认证证书等信息。4.6.7认证机构不得将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5监督审核程序5.1认证机构应对持有其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组织(以下称获证组织)进行有效跟踪,监督获证组织通过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要求。5.2为确保达到5.1条要求,认证机构应根据获证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风险程度或其他特性,确定对获证组织的监督审核的频次。5.2.1作为最低要求,在初次认证的第二阶段审核后至少12个月内应进行一次监督审核。此后,每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5.2.2在达到监督审核期限而有证据表明获证组织暂不具备实施监督审核的条件时,可以适当延长监督审核期限,但最长间隔不能超过15个月。5.2.3超过期限而未能实施监督审核的,应按7.2或7.3条处理。5.3监督审核的时间,应不少于按4.2.1条计算审核时间人日数的30%。5.4监督审核的审核组,应符合4.2.2条和4.3.1条的要求。5.5监督审核应在获证组织现场进行,且应满足第4.2.3.3条确定的条件。由于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原因,在每次监督审核时难以覆盖所有产品的,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的监督审核需覆盖认证范围内的所有产品。5.6监督审核时至少应审核以下内容:(1)上次审核以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及运行体系的资源是否有变更。(2)按4.3.3.2条要求已识别的重要关键点是否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正常和有效运行。(3)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是否继续有效。(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是否持续符合相关规定。(5)总质量目标及各层级质量目标是否实现。目标没有实现的,获证组织在内部管理评审时是否及时调查并采取了改进措施。(6)获证组织对认证标志的使用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规范和有效。(8)是否及时接受和处理投诉。(9)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或投诉的问题,及时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持续改进。5.7监督审核的审核报告,应按5.6条列明的审核要求逐项描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审核组应提出是否继续保持认证证书的意见建议。5.8认证机构根据监督审核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作出继续保持或暂停、撤销认证证书的决定。6再认证程序6.1认证证书期满前,若获证组织申请继续持有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应当实施再认证审核决定是否延续认证证书。6.2认证机构应按4.2.2条要求组成审核组。按照4.2.3条要求并结合历次监督审核情况,制定再认证计划并交审核组实施。审核组按照要求开展再认证审核。在质量管理体系及获证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无重大变更时,再认证审核可省略第一阶段审核,但审核时间应不少于按4.2.1条计算人日数的70%。6.3对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按4.5条要求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进行验证,验证应在原证书有效期满前完成。6.4认证机构参照4.6条要求作出再认证决定。获证组织继续满足认证要求并履行认证合同义务的,向其换发认证证书。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7.1认证机构应制定暂停、撤销认证证书或缩小认证范围的规定,并形成文件化的管理制度。7.2暂停证书7.2.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在调查核实后的5个工作日内暂停其认证证书。(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或严重不满足认证要求,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要求的。(2)不承担、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的。(3)被有关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的。(4)被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发现体系运行存在问题,需要暂停证书的。(5)持有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过期失效,重新提交的申请已被受理但尚未换证的。(6)主动请求暂停的。(7)其他应当暂停认证证书的。7.2.2认证证书暂停期不得超过6个月。但属于7.2.1第(5)项情形的暂停期可至相关单位作出许可决定之日。7.2.3认证机构暂停认证证书的信息,应明确暂停的起始日期和暂停期限,并声明在暂停期间获证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识或引用认证信息。7.3撤销证书7.3.1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在获得相关信息并调查核实后5个工作日内撤销其认证证书。(1)被注销或撤销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2)拒绝配合认证监管部门实施的监督检查,或者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提供了虚假材料或信息的。(3)出现重大的产品或服务等质量安全事故,经执法监管部门确认是获证组织违规造成的。(4)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5)暂停认证证书的期限已满但导致暂停的问题未得到解决或纠正的(包括持有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已经过期失效但申请未获批准)。(6)没有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或者已不具备运行条件的。(7)不按相关规定正确引用和宣传获得的认证信息,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或者认证机构已要求其纠正但超过6个月仍未纠正的。(8)其他应当撤销认证证书的。7.3.2撤销认证证书后,认证机构应及时收回撤销的认证证书。若无法收回,认证机构应及时在相关媒体和网站上公布或声明撤销决定。7.4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相关信息,同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报国家认监委。7.5认证机构有义务和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无效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被继续使用。8认证证书要求8.1认证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1)获证组织名称、地址和组织机构代码。该信息应与其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信息一致。(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地址和业务范围。若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表述覆盖的相关场所的名称和地址信息,该信息应与相应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信息一致。(3)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表述。(4)证书编号。(5)认证机构名称。(6)证书签发日期及有效期的起止年月日。对初次认证以来未中断过的再认证证书,可表述该获证组织初次获得认证证书的年月日。(7)相关的认可标识及认可注册号(适用时)。(8)证书查询方式。认证机构除公布认证证书在本机构网站上的查询方式外,还应当在证书上注明:&ldquo 本证书信息可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www.cnca.gov.cn)上查询&rdquo ,以便于社会监督。8.2认证证书有效期最长为3年。8.3认证机构应当建立证书信息披露制度。除向申请组织、认证监管部门等执法监管部门提供认证证书信息外,还应当根据社会相关方的请求向其提供证书信息,接受社会监督。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9.1对质量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实施结合审核时,通用或共性要求应满足本规则要求,审核报告中应清晰地体现4.4条要求,并易于识别。9.2结合审核的审核时间人日数,不得少于多个单独体系所需审核时间之和的80%。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10.1认证机构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严禁以牟利为目的受理不符合GB/T 19001/ISO 9001标准、不能有效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申请认证证书的转换。10.2认证机构受理组织申请转换本机构的认证证书,应该详细了解申请转换的原因,进行必要的现场审核。10.3转换仅限于现行有效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正在接受暂停、撤销处理的认证证书以及已失效的认证证书,不得接受转换申请。10.4被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列入&ldquo 黑名单&rdquo 的(如7.2条第[3]项)、被发证的认证机构撤销证书的(如7.3条),除非该组织进行彻底整改,导致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形已消除,否则不应受理其认证申请。11受理组织的申诉获证组织对认证决定有异议时,认证机构应接受获证组织申诉并且及时进行处理,在60日内将处理结果形成书面通知送交获证组织。书面通知应当告知获证组织,若认为认证机构未遵守认证相关法律法规或本规则并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认证监管部门或国家认监委投诉,也可以向相关认可机构投诉。12认证记录的管理12.1认证机构应当建立认证记录保持制度,记录认证活动全过程并妥善保存。12.2记录应当真实准确以证实认证活动得到有效实施。记录资料应当使用中文,保存时间至少应当与认证证书有效期一致。12.3以电子文档方式保存记录的,应采用不可编辑的电子文档格式。13其他13.1本规则内容提及GB/T 19001/ISO 9001标准时均指认证活动发生时该标准的有效版本。认证活动及认证证书中描述该标准号时,应采用当时有效版本的完整标准号。13.2本规则所提及的各类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应是在原件上复印的,并经复印件提供者签章(签字)认可其与原件一致。13.3认证机构可采取必要措施帮助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促使组织的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附录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有效人数审核时间第1阶段+第2阶段(天)有效人数审核时间第1阶段+第2阶段(天)1-51.5626-875126-102876-11751311-152.51176-15501416-2531551-20251526-4542026-26751646-6552676-34501766-8563451-43501886-12574351-545019126-17585451-680020176-27596801-850021276-425108501-1070022426-6251110700遵循上述递进规律注:1.有效人数,包括认证范围内涉及的所有全职人员,原则上以组织的社会保险登记证所附名册等信息为准。2.对非固定人员(包括季节性人员、临时人员和分包商人员)和兼职人员的有效人数核定,可根据其实际工作小时数予以适当减少或换算成等效的全职人员数。
  • 一站式服务新突破!广电计量获五项管理体系认证资格
    近日,广电计量(002967.SZ)正式获国家认监委批准开展ISO 9001质量管理、ISO 14001环境管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和HACCP体系认证服务,标志着广电计量第三方合格评定业务版图实现新突破,计量、检测、认证、评价服务等一站式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旨在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审,帮助客户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或完善管理体系,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效益、提高产品质量、消除技术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广电计量作为国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持续协助各方夯实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特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倡导并支持组织将业务向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方向发展,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产业链、全供应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实现高质量管理。   认证服务是广电计量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业务发展的新起点。今后,广电计量将为客户提供增值的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包括基于风险思维的管理体系审核、关注有效性和绩效的过程审核等,帮助客户从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持和改进中获益,保障体系有效性,提升管理效率,让体系真正成为保障业务稳定的牢固抓手。此外,广电计量还将开发并推广认证技术衍生服务,包括管理体系差距分析与绩效改进计划评估、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应用培训、第三方协作监管、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委托加工风险防范等, 通过精心设计的服务方案,为企业及其供应链伙伴推动持续改进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绩效保障。   同时,广电计量将进一步优化“计量+检测+科研+认证”综合化业务格局,持续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更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传递质量信任,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 吉大小天鹅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7年5月29日,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获得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7年5月22日、23日,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的专家对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现场审核,对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此次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覆盖了MPT光谱仪、多参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GDYQ系列)、多参数水质快速检测仪(GDYS系列)、多参数空气质量快速检测仪(GDYK系列)、多参数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仪(GDYN系列)、红外测油仪(MAI系列)及相关试剂的设计、生产和服务。 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长春吉大• 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 泰坦科技(Titan)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4年5月12日,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坦科技Titan),历经1个月的严格审核,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得到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英国皇家认可协会(UKAS)认可。认证范围包括:化学品(资质许可范围内的)、设备仪器及耗材的销售。 泰坦科技(Titan)无论是产品质量手册、各类程序文件及作业流程的编制,还是日常的控制、检查与改进,都达到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专家评审组对泰坦科技(Titan)的质量认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泰坦科技(Titan)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扎实;制度健全,记录完善;各种程序文件编写制定规范,符合质量认证要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了查因核果、日清月结;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理解有深度;三大体系运行效果较好,完全达到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可以通过了认证审核,并准许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该体系认证的成功通过意味着泰坦科技(Titan)在公司管理、实际工作、供应商和分销商关系及产品、市场、售后服务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泰坦科技(Titan)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一站式科研产品和服务,进一步解放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人员的时间和效率,真正让其更专心、专注于科研工作。 今后,泰坦科技(Titan)将继续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持续稳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以品质保障为根本,服务质量为核心,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以最佳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向着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及“受人尊敬的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itan)简介: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自创建伊始就得到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扶持。公司产品分为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实验耗材、仪器仪表、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和科研信息化软件八大业务板块,主要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化学、精细化工、食品日化、分析检测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已成功搭建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供应链整合、专业化咨询的国内首家科学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平台”,真正实现“有实验室的地方就有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致力成为“中国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 。关注“探索平台”(www.tansoole.com)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享更多精彩信息!微博:探索平台 微信:tansoole
  • 深圳拟投11亿元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系
    深圳将启动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拟新投入财政11亿元,完善技术检测与执法监管一体化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系,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食品药品安全高地。预计到2020年,深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或将达到香港水平。  记者11日从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深圳市在2013年底启动了跨&ldquo 十二五&rdquo 和&ldquo 十三五&rdquo 的12项重大民生工程,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列入其中,该工程由财政投入专门经费,时间跨度7年(2014年-2020年)。  该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5到7年努力,到2020年,实现食品监督抽检覆盖面大幅扩大,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追溯验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能力和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水平、食品消费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 实现深圳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市区两级农检机构、全市社区药品供应服务网络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深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达到香港等国际发达地区水平。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岳新表示,2013年至今,深圳市共立案查处食品类案件7000多宗,共移送涉嫌犯罪食品安全案件111宗,其中,2013年72宗,公安机关立案45宗、刑拘47人、批捕31人、起诉25人。原药监局联合公安部门去年破获涉药刑事案件159宗,刑拘125人,查扣假冒药械产品1亿余元,涉案金额达5亿元。  深圳市公安局成立打击食品犯罪专项办,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41宗,同比上升8%,破获药品犯罪案件466宗,同比上升84%,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87人,逮捕466人,打掉食品药品犯罪团伙38个,捣毁涉案&ldquo 黑窝点&rdquo 、&ldquo 黑作坊&rdquo 274个。
  • 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合规相关的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么什么是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以及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一下。食品合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规定的全部要求和承诺。食品合规管理:以实现食品合规为目的,以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经营行为为对象,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合规审查、合规培训、持续改进等有组织、有计划的协调活动。食品合规管理体系:为保证食品合规,在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架构、职责、策划、运行、规则、目标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完整要素。包括为食品合规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建立与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闭环的系统化管理活动。备注:1.合规风险:因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能遵守食品合规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等风险。2.食品合规管理体系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企业、餐饮服务企业等。以上定义来自:Q/FMT 0002S-2021《食品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实施指南》。合规管理体系:是一个框架,该框架是基本结构、方针、过程和程序的有机组合,其目的是实现预期的合规结果,并发挥作用以预防﹑发现和响应不合规。备注:合规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不论其类型,规模,性质,也不论其是公共的,私营的或非营利性的。以上定义来自:GB/T 35770-2022/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食品伙伴网针对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如图一所示:图一: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的关系食品合规管理体系,是一套预防式的管理体系,可以系统地识别出企业所有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合规义务及风险,从而实施有效的预防式管理。食品企业要想做好食品合规管理,避免“亡羊补牢”,需提前做好预防,避免不合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 国家认监委发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的实施意见
    p!--enppropertyarticleid5137521/articleiddate2017-11-22 11:36:46.0/dateauthor/authortitle国家认监委发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的实施意见/titlekeyword/keywordsubtitle/subtitleintrotitle/introtitlesiteid2/siteidnodeid21496/nodeidnodename认证认可/nodenamenodesearchname/nodesearchnamepicurl/picurl/enpproperty--!--enpcontent--!--enpcontent--/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1月21日,国家认监委官网发布《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建立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推动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加快认证技术创新。/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以下为意见原文:/pp style="text-align:center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strong国家认监委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的实施意见/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strong国认可〔2017〕137号/strong/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认证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传递质量信任、培养质量人才,是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按照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总体安排,现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简称“升级版”)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一、总体要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一)基本原则/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坚持继承创新。在总结和继承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三十年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认证标准和认证技术创新,与通用认证项目协调发展,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供给质量,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突出行业特色。按照“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的指导思想,坚持行业企业主导,贴合行业实际,体现行业特色,服务行业发展。以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行业划分基础,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推动开展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3.强化专业能力。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制度,统一认证标准和认证规则,突出强调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推动认证机构凭借高水准的专业能力,提供高水准的认证服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4.坚持共同推进。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与认证认可机构共同参与认证制度设计,并推动认证实施和认证结果采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中心任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的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ISO 9001)换版为契机,突出行业质量特征,通过标准和认证技术创新,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升级,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融合高效,助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满足行业特定需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引入分级认证模式,建立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体现企业质量管理绩效的差异性。/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3.推动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效能。/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4.鼓励应用新技术创新认证技术方法,促进认证有效性或效率的提高。/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5.推动开展认证增值服务,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提升需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推动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鼓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认证机构及相关各方,针对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关键过程和市场需求,在通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 19001/ISO 9001)基础上,研发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和认证项目。/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三)认证依据用标准原则上应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应采用“A+B”模式,A应涵盖GB/T 19001/ISO 9001标准全部要求,B为行业特定的细化或补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应以适当方式将标准中A、B两部分明显区分开。标准框架应符合GB/T 27007《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要求(ISO指令第一部分附件SL)。/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四)国家认监委或国家认监委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起草并发布认证规则。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认证机构等联合起草认证规则,认证规则的框架及内容(如认证人员、审核时间、审核活动策划与实施、认证范围、标志使用等有关认证流程和认证结论的要求)应符合GB/T 27007《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及认证认可相关规范要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五)认证机构应满足GB/T 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及相关要求,并在特定行业具备相关资格,对特定行业认证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认证人员在教育、工作经历、认证审核等方面具备相关资格和较为丰富的专业经验,确保提供高水平的认证服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六)应在一份认证证书上清晰、完整、准确地标注认证相关信息,如认证依据标准名称、标准号、认证范围等,并正确使用相关认可标志,确保不造成误导,不影响认证结果的采信与使用。认证机构有义务向认证委托人和所有认证结果采信方宣传本认证证书的正确内涵,原则上不再颁发覆盖相同认证范围的GB/T 19001/ISO 9001认证证书(除非认证委托人需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三、推动建立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结合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实际情况,引导企业在满足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管理、QC小组等多种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针对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和质量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七)认证依据用标准应满足(三)的要求。应在GB/T 19001/ISO 9001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级认证通用要求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要求(ISO指令第一部分附件SL),制定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标准。分级认证标准应明确规定量化指标、评分规则和分级规则等要求,通过对体系运行成熟度和质量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实现认证结果分级。认证结果分为3级:A级、AA级、AAA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和质量绩效结果,包括采信政府抽查、顾客满意度测评、产品质量曝光、国家信用体系、体系整合度等相关信息。/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八)国家认监委或国家认监委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发布相关行业的分级认证规则。相关要求同(四)。/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九)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除应具备(五)规定的要求以外,还应掌握分级认证适用的评价工具及方法。/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应在一份认证证书上清晰、完整、准确地标注认证分级结果及其他相关信息。相关要求同(六)。/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四、推动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引导企业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融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按照过程方法,建立系统、高效的整合管理体系,解决“碎片化”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能;鼓励认证机构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提供“一体化”的审核与认证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认证审核效率。/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一)应同时使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三个国家标准作为认证依据,如果涉及整合其他管理体系,也应将其他相关国家标准作为认证依据。/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二)认证机构应按照GB/T 27021《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和“一体化”审核相关认可要求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三)倡导认证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在一份认证证书上清晰、完整、准确地标注认证相关信息,如认证依据用所有标准的名称、标准号、依据不同标准的认证范围等,并正确使用相关认可标志,确保不造成误导,不影响认证结果的采信与使用。认证机构有义务向认证委托人和所有认证结果采信方宣传该认证证书的正确内涵。/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五、加快认证技术创新/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鼓励认证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传统的认证技术进行创新,提高认证效率和有效性。/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四)应基于风险思维,考虑所采用的新技术对认证活动带来的风险,并有证据确保应用新技术后,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高于或等同于通用认证。/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五)认证机构在利用新技术策划和实施认证活动时,应符合GB/T 27021《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相关认证认可要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六)在认证策划、认证审核、认证决定、认证结果等认证环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收集与分析企业相关质量信息与客观证据,确定审核关键点,制定精准审核方案,采用适宜高效的审核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认证结果。/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七)推动多方协作建立认证共享平台,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结果和相关信息,并推动质量大数据的综合运用。/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六、鼓励开展认证增值服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鼓励认证机构利用质量数据资源、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塑造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水平。/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八)鼓励认证机构综合运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基础手段,为企业提供整体化服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九)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质量诊断,指出企业存在的质量短板或薄弱环节,有利于企业识别问题原因,确定改进方向,采取有效措施。/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认证机构应确保提供的增值服务活动不影响认证结果的公正性。认证增值服务不以服务对象获得或保持认证为目的,不能涉及帮助企业“建立、实施或保持管理体系”。/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七、保障措施/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一)深化部门合作/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依托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积极推出相关行业“升级版”认证项目,并加强对“升级版”认证活动的联动监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积极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将“升级版”作为行业质量提升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举措,健全配套政策,推动采信“升级版”认证结果。/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3.形成宣传合力,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站、微信等多种形式,加强“升级版”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推广“升级版”优秀案例。/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二)加强综合监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国家认监委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可机构、认证认可行业协会、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建立认证监管联动机制,对“升级版”认证活动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地方认证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所辖区域内的“升级版”认证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3.国家认监委对“升级版”认证相关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信用体系平台,实施联合惩戒。/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三)完善认可制度/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将“升级版”认证纳入国家认可制度,制定并发布“升级版”认可要求及配套的认可政策和程序。/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认可机构在授予、扩展及保持“升级版”认证机构认可范围的评审中,验证认证机构能够同时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适用的国际通行标准、国际组织要求以及“升级版”相关认证规则等要求。/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3.在授予和保持“升级版”认证机构认可资格的过程中,认可机构应评审认证机构对从事“升级版”工作的认证人员实施管理的有效性。/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四)强化行业自律/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1.认证认可行业协会建立认证人员能力提升机制。明确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人员能力提升要求,开发建立质量管理认证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为认证人员能力提升提供帮助和服务。/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搭建质量管理认证升级版同行评议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升级版”良好案例评议交流,跟踪评估“升级版”实施效果,不断提升认证质量。/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二十五)建立标准体系/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研究建立“升级版”认证认可标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组织相关各方加快制定认证认可行业通用标准,作为“升级版”工作的配套支撑性文件。/pp style="text-align:right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国家认监委/pp style="text-align:right 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017年11月20日/p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此件公开发布)/pp!--/enpcontent--!--/enpcontent--/p
  • 我国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已达88项 将继续完善标准化体系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九次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已达88项,涵盖全部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归口管理和国家认监委制修订的国家标准。  其中SAC/TC261归口管理56项国家标准,包括等同转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制定的全部26项国际标准/指南/可公开获得文件,以及30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技术规范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自主创新国家标准。国家认监委制修订自主创新国家标准32项,包括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和有机标准,有力地支撑了实验室认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等认证认可活动。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负责认证认可标准化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认证认可标准化发展规划并实施、对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进行监督管理等 SAC/TC261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开展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制修订、宣贯,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的技术工作等 SAC/TC261秘书处设在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负责SAC/TC261的日常工作。  据介绍,2011年,我国发布实施了《国家认证认可标准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首次对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建立了数据收集渠道和采集机制 研究建立了检验检测标准体系,使标准制修订与科研紧密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协会的资源优势,拓宽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渠道。  今年,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进一步落实行业标准在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和作用,对现有的标准提案等进行梳理。同时,继续完善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做好“检验检测机构良好操作管理与服务标准研制”公益课题预研工作。
  • 认监委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报送工作存在问题的通报
    认监委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报送工作存在问题的通报国认监〔2019〕1号各有关认证机构:  截至2018年12月,共有72家认证机构报送的5084张证书信息不符合《国家认监委关于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换版工作安排的公告》(认监委公告2015年第30号)的工作要求,现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上报工作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从本次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准换版信息的排查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错误:  (一)上报证书代码为A010101(旧版)、认证依据不包含GB/T19001-2016或ISO9001:2015,但证书状态为“有效”。此类问题共涉及55家认证机构的2017张证书。  (二)上报证书代码为A010101(旧版),但认证依据包含GB/T19001-2016或ISO9001:2015。此类问题共涉及35家认证机构的3067张证书。  二、工作要求  (一)请各有关认证机构严格落实证书信息报送的管理要求,认真梳理上述问题,并于2019年3月15日前将正确的证书信息通过认证认可业务信息统一上报平台进行报送。  (二)若逾期未纠正所上报的错误信息,与此错误信息相关的证书将在认证信息查询系统中一律不予显示,造成的后果由认证机构承担。同时,我委将依据《认证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相关认证机构进行处理。  联系人:  认证质量处张风010-82262731  体系认证处李洋010-82262679  附件:排查发现证书信息存在的问题  认监委  2019年2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排查发现证书信息存在的问题序号问题类型机构名称涉及证书数(张)1上报证书代码为A010101(旧版)、认证依据不包含GB/T19001-2016或ISO9001:2015,但证书状态为“有效”北京神舟时代认证中心8942中国质量认证中心5353上海达卫师认证有限公司924四川三峡认证有限公司865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506昆仑检验认证有限公司397新世纪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348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329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2810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2511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1812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1213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1214深圳中大国际认证有限公司1215青岛欧检认证检验有限公司1116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1117河北英博认证有限公司1118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1119中联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1020北京中瑞联合认证有限公司1021上海挪华威认证有限公司922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823山东世通质量认证有限公司824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725北京中交远航认证有限公司426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27贝尔国际验证技术服务(成都)有限公司328北京华电万方管理体系认证中心329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330华生原检测认证中心(北京)有限公司231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32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23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34北京创源信诚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235凯邦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236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237上海赛瑞质量认证有限公司238上海埃摩森认证有限公司239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140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141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142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143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144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145北京外建质量认证中心146深圳市南方认证有限公司147北京中油认证有限公司148北京东方凯姆质量认证中心149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150深圳国衡认证有限公司151标联国际认证有限公司152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153江苏艾凯艾国际标准认证有限公司154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155华赛天成管理技术(北京)有限公司156上报证书代码为A010101(旧版),但认证依据包含GB/T19001-2016或ISO9001:2015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73757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9958北京朗信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6159天津华诚认证有限公司3360上海中致威认证有限公司2361北京天一正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262福建亿盛认证有限公司1163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1164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165青岛科大新橡塑认证中心有限公司966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767北京华电万方管理体系认证中心468青岛欧检认证检验有限公司469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370北京东方凯姆质量认证中心371北京中交远航认证有限公司372国标兴业认证(北京)有限公司373凯邦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374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375新世纪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276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177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178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179北京思坦达尔认证中心180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181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182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183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184华信创(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185深圳中大国际认证有限公司186贝尔国际验证技术服务(成都)有限公司187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188上海中正威认证有限公司189依曼斯认证(上海)有限公司190天津贝尔检验认证技术有限公司1合计5084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关于《检验机构应有安全实施检验的文件化指导书的认可说明》等文件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相关机构和人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制定了CNAS-EI-01:20XX《检验机构应有安全实施检验的文件化指导书的认可说明》、CNAS-TRI-001:20XX 《检验机构安全作业指南》二份认可文件。目前已完成文件征求意见稿,现于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相关单位和人员如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填写附件中的《CNAS文件意见征询表》,并于2023年7月7日前反馈至CNAS。联系人:耿雷联系电话:010-67105371Email:gengl@cnas.org.cn1.CNAS-EI-01:20XX《检验机构应有安全实施检验的文件化指导书的认可说明》征求意见稿2.CNAS-EI-01:20XX《检验机构应有安全实施检验的文件化指导书的认可说明》编制情况说明3.CNAS-TRI-001:20XX《检验机构安全作业指南》征求意见稿4.CNAS-TRI-001:20XX检验机构安全作业指南编制说明5.CNAS文件意见征询表
  • 中国三年内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日前,由10部委联合制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该《指导意见》提出,将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据国家药监局消息,12月2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制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印发。  《指导意见》的宗旨,是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该《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分为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主要目标是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  基本原则有4条:一是坚持制度与教育宣传相结合。二是坚持企业责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三是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四是坚持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共6项,一是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二是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三是加快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建设。四是诚信评价体系。五是推动诚信服务机构发展。六是开展诚信试点工作。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有六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其他9部委指导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法实施诚信信息征集和使用共享,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监察机关对政府部门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行政监督。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诚信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组织企业参加诚信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质量诚信宣传。  (二)严格依法行政。构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法律体系,加快制定相关规章、标准。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据企业守法和诚信情况,实施企业分类监管,依法调整执法检查和监管重点。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实行重点监管,要依法采取限期召回产品及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行业协会要利用诚信提示、警示等方式实行诚信惩戒。  (三)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诚信信息管理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实现诚信信息建设平台网络化、诚信信息内容系统化、诚信信息使用社会化。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企业诚信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向诚信企业倾斜。  (五)加强诚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知识培训,鼓励食品工业企业培养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才,加快建设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队伍,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广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中好的做法,宣传和表彰诚实守信企业,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 热烈庆祝瑞绅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9年5月28日,审核组经过两天紧张而认真的认证审核,完成了对瑞绅葆分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绅葆”)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并与近日通知我司已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瑞绅葆已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轨道,管理和服务已达到了国际化标准。正是在瑞绅葆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司在认证过程中不断完善了组织内部管理,使质量管理制度化、体系化和法制化,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瑞绅葆一贯坚持以客户有效需求为中心,贴近客户,认真聆听客户声音,全力满足客户有效需求,对管理和产品的严格把控更是表明尊重客户权益和对社会负责,使客户可以更放心采购瑞绅葆的产品。以服务赢口碑,以口碑图发展,瑞绅葆将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推进公司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树立品牌形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此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对司实力、商业信誉、管理水平等的高度认可,说明瑞绅葆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我司全体员工将再接再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使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务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及产品!
  • 山东反弹琵琶保食品安全 第三方认证落户鲁商
    从现在起,我省有了农副产品质量、食品流通全过程规范和监控的认证机构——商务部食品安全“第三方”认证机构落户鲁商集团。该机构将开展有机食品、安全食品等的宣传、培训和认证工作,确保我们在餐桌上吃上更可靠的绿色食品。  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门晓伟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迅猛发展,百姓餐桌上的农产品种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而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能起到重要作用,正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对中国而言,对农产品实施认证管理,从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控制农产品质量,既适应国际潮流,也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鲁商集团董事长季缃绮表示,此次商务部与鲁商集团联合成立的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山东分部,将在山东的绿色市场建设、供应商评审认证、节能减排、技术支持与培训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今年开始,将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范围内,全权代表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开展与有机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AP、安全食品和绿色市场认证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据了解,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作为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下属单位,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  而此次与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签约合作的是鲁商集团旗下的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它是中国物流行业第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山东省服务业第一家以企业为依托组建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鲁商集团70多家银座门店,通过加大农产品产地自采比例、建立有机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设立“有机食品”销售专区等途径,着力打造绿色安全消费场所。  业内专家分析,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山东分部和“高校内审员培训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商务流通领域通过第三方合格评定形式保障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等于为地方农副产品质量、食品流通构建了一道安全屏障,通过在种养殖源头引进良好农业规范(GAP)、按照有机农业方式保障农副产品安全性、在流通终端实施绿色市场认证等方式,我省就可以用“反弹琵琶”的方式保证整个食品流通链条安全、规范、有序地发展。
  • 认监委开展2011年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专项检查
    关于开展2011年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  各认证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认证行为,加强对获证组织的认证质量和有效性的监督管理,维护认证认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国家认监委决定组织实施2011年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本次检查由国家认监委统一组织和协调,抽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员组成检查组,具体实施对管理体系获证组织的现场检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助配合实施。各有关认证机构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积极配合各地检查组完成现场检查和调查取证等工作。检查结束后国家认监委将向社会公布此次专项检查的结果,同时要求有关机构及时对存在问题的获证组织进行非例行检查,并上报处理结果。  国家认监委联系人:付强、陈悦  联系电话:010-82262692,010-82262743  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 乐氏科技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近日,北京乐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氏科技)获得由CNAS机构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乐氏科技顺利通过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 9001是由全球第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BS 5750(BSI撰写)转化而来的,ISO 9001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框架,全球有1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5万家组织正在使用这一框架。ISO 9001不仅为质量管理体系,也为总体管理体系设立了标准。它帮助各类组织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  长期以来,乐氏科技与欧美几大著名分析仪器制造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数家公司的中国区总代理。如:德国rbr公司、德国Foedisch公司、英国Signal公司、美国NOVA公司等。乐氏科技始终坚持着诚实守信、精诚合作;客户至上、品质一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烟气分析仪、VOC分析仪等产品和服务。此次顺利通过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是对于乐氏科技的最好证明。  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的顺利通过,意味着乐氏科技在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上具备了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保障;为进一步树立乐氏科技品牌形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标志着乐氏科技走向了更加规范化、效率化、完善化的高质量品牌经营之路。
  • BINDER成功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BINDER已在今年取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这意味着公司在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方面已达到了较高标准,并积极地促进了环境保护。 能源和环保负责人Jens Breitkopf "这类认证其实意味着一份荣誉与责任,因为认证的要求非常严格。然而,我们绝不能在取得这一成功之后便停滞不前,还需要继续往取得下一次认证而不断努力。这意味着:必须遵循ISO50001和14001持续不断地改进!" 其成功的基础在于由管理层指定可认证的管理系统以及在能源和环保方面对管理政策进行拓展。对于每一项计划中的、有期限的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所需的资源已在公司内部对此进行沟通。在实施单个措施期间和之后,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加以纠正,以持续实现指定的目标。 举一个实例,公司在 2021年9月完全转向绿色电力,这意味着每年可减少6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项措施是由管理层发起的,这意味着设定了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无数的过程以类似的方式启动,其目的都在于节约能源、更高效地使用能源以及保护环境。其他相关的实例还有为光伏系统购买电池储能装置,启用这类装置可以储存多余的太阳能并在电力高峰期使用。此外,BINDER的所有照明灯正在逐步转换为LED灯。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激励所有员工承担个人责任,并积极鼓励他们节约能源。副总裁 Peter Wimmer:“我们的使命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做出重大贡献——这自然包括环境保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更加绿色。自 2005 年以来,我们几乎一直在使用地热能源供暖,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 100% 改用可再生电力。此外,我们目前正在扩大我们的光伏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图特林根地区最大的光伏系统。这将使我们能够自主生产部分电力。我们一直在努力改进。因此,这些认证是我们自然而然会迈出的一步,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 金埃谱比表面仪首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测试行业首获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产“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获质量体系认证 首开行业认证先河  获ISO认证 金埃谱“氮吸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为放心之选  近日,金埃谱科技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成为我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测试行业第一家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2010年7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金埃谱科技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审核认证,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北京金埃谱科技公司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标准认证要求,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面审核。  据了解,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国内最权威、最规范的认证机构,认证资质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金埃谱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申请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是我国全自动智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也是国内最早参与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研制及标定的机构。  金埃谱科技起源和服务于中国兵器系统,秉承兵器行业高标准、严要求的技术宗旨,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多年来,公司产品质量及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客户口碑。自开展贯标工作以来,公司全体员工更是积极参与配合,在严格把关公司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我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测试行业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严谨细致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专家的高度评价。  金埃谱科技始终倡导和坚持“技术为先,质量为本” 的发展理念,长期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精度、高可靠性及高性价比的一流科研设备,在国内率先推出,并唯一集完全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高稳定性及高性价比于一体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不仅F-Sorb(动态法)及V-Sorb(静态法)两大系列产品完全遵循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质量及服务体系为金埃谱公司进一步领跑于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海同田通过2014年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4年5月,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审查组在对公司进行ISO9001的认证审核.所有审核人员均为国家高级审核员,审核范围囊括内部管理制度、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以及售后技术服务等项目。回顾本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仅是对公司内部操作规范的认证,亦是对产品质量的一次审验。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老牌研发型企业,其自身已建立了符合行业标准、贴近国际化规范的咨询、研发、实施、售后等标准,通过此轮的整理勾勒出了清晰的作业体系,以适应国际标准。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的开发上,公司所研制并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性能稳定可靠,市场反响良好,已成为全球高速逆流色谱仪产品最多的厂家。 TBE 系列高速逆流色谱仪集提取、分离、纯化、制备于一体,能为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的抗生素分离、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单体提取、化学合成物质分离提供先进的分离纯化设施。在中药对照品的研发上,作为国内对照品行业领导者,通过ISO 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种类近3000种。长达14年对照品的专业研发及标准制定 ,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全面的检测(1HNMR 13CNMR MS HPLC) ,部分对照品已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 。同田拥有完善的库存及供应体系,所有产品均能现货供应 。高效的销售团队,99%的咨询可即时回复。 目前已在瑞士、新加坡、泰国、韩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十三个国家设立代理商 。同田始终以推动中药现代化为己任,我们将组建国内乃至国际上第一个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单体资源库,并着手筹建国家中草药标准物质重点实验室。经过长时间的试运行、不断完善及公司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值此契机,同田将再接再厉,奉行“天然 科技 先锋”的企业口号,秉承“与人为善 诚信服务 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以 “ 励志、奋发、开拓、创新 ” 的精神,我们将朝着生化技术领域更高层次迈进,我们期望广泛地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用现代先进技术发扬传统中药,促进中医药尽快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 食品安全的形势、管理和应对措施论坛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4月21日,2011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高峰论坛持续两天,主题为“产业链的全过程控制”,旨在打造一次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参展本次高峰论坛吸引了800余名业内人士参加、60余家企业参展,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本次会议。“食品安全的形势、管理和应对措施”主论坛现场  本次会议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的形势、管理和应对措施”主论坛,以及“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和“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技术”为主题的系列专题研讨会。  “食品安全的形势、管理和应对措施”主论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 林伟先生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林伟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内容。中国目前采用“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包括2项WTO协定、160余个双边协定、12部法律、23部法规、83项规章;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全过程控制、符合WTO原则”为主要原则。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食品行业经理 张伟国博士应对食品检测挑战——安捷伦全新解决方案  如何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分析速度和灵敏度是目前食品检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张伟国博士主要针对目前食品检测中的几个分析难点,如复杂基质中的多成分分析、未知物筛查、样品种类鉴别以及酒类的产地年份鉴别等做了介绍,张博士表示对于这些问题安捷伦都有相应的仪器和检测方法能满足用户的分析检测要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 王运浩研究员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王运浩研究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的产生与发展、绿色食品内涵、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监督管理、绿色食品产业前景展望等五个方面。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无污染并使用专用标志的实用农产品及加工品。王运浩研究员表示绿色食品目前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公信力和知名度的公共品牌,其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生产者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 蔡麒先生安全、营养、美味——创新检测技术与食品安全  蔡麒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Waters的食品检测系统解决方案、食品鉴定解决方案、以及Waters的UPLC系列产品和QTof质谱平台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最后蔡麒先生还介绍了Waters与Marylang大学、美国FDA合作成立的国际食品安全培训实验室,这是一个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培训机构,该实验室将在Waters的仪器设备上向世界各国学者提供FDA认证培训。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与标准管理部主任 史小卫女士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标准探讨  史小卫女士在报告中介绍了“良好农业规范(GAP)”、HACCP管理体系、ISO 2002等生产过程控制标准的基本情况。史小卫女士表示企业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从软件、硬件、到人员的全面过程控制,这样才能实现产品安全。食品安全过程控制重在理念、应该重视标准和认证的作用、重视人的道德和能力作用。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食品安全专家 Nikola Lange博士Safety in the Food Chain-From Farm to Fork  Nikola Lange博士在报告中主要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申报等环节介绍了在欧盟和德国采用了怎样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Nikola Lange博士特别强调在食品安全管理政策中,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一定要分开执行。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副主席&法国达能集团质量总经理 Yves REY先生Advancing Food Safety through Collaboration  Yves REY先生介绍了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和法国达能集团的基本情况。GFSI是一个为多方利益相关者搭建的独特平台,其目标是保护食品企业的声誉、消费者的健康,促进商业界和科学界的联系、农场到餐桌的联系,致力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成本、与其它组织建立联系,促进信息交流。达能集团创建于1966年,是世界著名的食品和饮料集团之一,并拥有多个国际品牌,例如:DANONE(达能)、LU和EVIAN(依云)等。
  • 依利特公司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8月,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家集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工作站、色谱柱及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实力最强的液相色谱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司深耕液相色谱领域近二十年,秉承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分析仪器品牌的理念,至今已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四十余项,注册商标二十余项。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激励创新,防范知识产权相关风险,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18年公司制定“创新推动发展,知识决定未来”知识产权方针,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 2018年12月,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对公司进行了为期2天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彤、副总经理商震、技术总监兼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唐涛,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审核,并与审核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经过全面细致的审核,外审组专家肯定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水平,认为符合GB/T29490-2013标准要求,并推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依利特公司在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未来,依利特公司将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持续贯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公司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奥谱天成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年11月,公司以技术研发为主导,60%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公司每年20%以上的营收,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公司拥有中、高级研发技术人员多名,是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实习基地,公司申请专利多项,主持或参与、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项,其中已获准颁布发行的地方标准1项。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激励创新,防范知识产权相关风险,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18年公司制定“以科技塑造形象,以创新推动发展”知识产权方针,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并制定了知识产权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公司自主创新水平,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以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5月,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对公司进行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公司总经理刘鸿飞、研发总监洪鹏林,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审核,并与审核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经过全面细致的审核,外审组专家肯定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水平,认为符合GB/T29490-2013标准要求,并推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公司于2019年5月2910日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奥谱天成在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未来,奥谱天成将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持续贯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公司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新闻】热烈祝贺我司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4001环境认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的命脉和灵魂,为进一步规范公司业务流程、有效控制风险,形成标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杰普仪器公司于2019年年底起开始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在2020年1月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在2020年上半年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并在2020年7月份通过ISO4001环境认证体系以及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体系。热烈庆祝杰普公司顺利通过并取的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及ISO4001环境认证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体系证书,这标志着我司已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轨道,杰普公司遵循诚信立足,创新致远的管理理念。2020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