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

仪器信息网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专题为您整合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话题讨论。

保护食品预防故意掺假缓解策略相关的资讯

  • 应对食品掺假的全球共识:预防和控制食品掺假的全球行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应对食品掺假的全球共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预防和控制食品掺假的全球行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2017年10月30-31日,北京,中国/strong/pp  为延续2017年4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办的“食品掺假预防和控制”全球研讨会的讨论,并响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的提议,现诚挚地邀请您参加“应对食品掺假的全球共识:预防和控制食品掺假的全球行动”研讨会,为预防食品掺假的事业凝聚共识,勾画蓝图。本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将通过知识共享促进协作,并讨论有效食品掺假预防框架所需的关键原则。除主题演讲外,与会者可以与来自监管机构、工业界、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的权威专家共同参加小组讨论和工作会议,并且参与到有关构建全球预防食品掺假框架原则的对话,这些框架原则可能被引入国际食品法典。/pp  研讨会形式及议程:/pp  研讨会包括主题演讲、相关专题小组讨论以及由2017年4月魁北克会议确定的特定主题工作会议。工作会议将以意见领袖推进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参会者也将共同参与交流。/pp  暂定会议日程如下:/pp  议程一:开幕演讲/pp  回顾2017年4月魁北克研讨会的结论和关键信息或建议。/pp  议程二:工作会议/pp  探讨构建全球统一的食品掺假预防框架所必要的标准和政策。/pp  议程三:工作会议/pp  明确有效食品掺假预防框架的必要因素,包括已有的验证原料真实性的工具和监测方法。/pp  议程四:信息共享/pp  综述行业和消费者对食品掺假和预防食品掺假必要因素的认识。/pp  议程五:闭幕演讲/pp  总结进一步构建食品掺假预防框架的要点和原则,促成各界持续合作。/ppstrong  会议时间和地点:/strong/pp  2017年10月30-31日/pp  北京希尔顿酒店(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东方路 1 号)/pp/p
  • 英国食品标准局:应对食物中毒的新策略
    英国于2010年7月21日推出了一项研究策略,以解决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英国主要的食品安全研究公共资助者已经联手发布协调策略,以调查食物中的弯曲杆菌。这是这些组织第一次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达成共同的目标。最新的数字表明,商店出售的65%的生鸡中存在弯曲杆菌污染,虽然妥善烹制可将鸡肉中的细菌杀死,但这仍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它是超过30万起食物中毒和15,000起住院治疗病例的罪魁祸首。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法,新战略的目标是确定一个机制,可以大大减少在食物链中弯曲杆菌的水平,以及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病率。新战略包括:  研究,以了解当前的感染发生率,当前的粮食和农业的做法和潜在的干预策略  对弯曲杆菌生物学及动物宿主进行研究  开发新的工具和诊断技术(例如田间对弯曲杆菌的快速检测)
  • "不少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
    宗庆后:不少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宗庆后 资料图  宗庆后:食品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上,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获得“2011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对于这个荣誉,宗庆后表示:“社会上每个行业都有比我贡献更大的杰出人物,我只能算是企业界比较勤奋的一个。”  宗庆后透露,2011年娃哈哈的整体业绩不错,实现营业收入能够超过670亿元,2010年是548.8亿元,大约有22%的增幅,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实现上一年订下的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的更高目标。上缴各项税金实现53亿元,比2010年增长16%,税前利润能超过80亿元,比去年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幅并不明显,“主要是原辅材料的涨价因素和各项经营成本的增加,导致我们的盈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  宗庆后说:“2011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八个字‘基础不牢,房子要倒’。现在欧债危机四处蔓延,甚至比2008年的美债危机还要严重。在企业界,不少企业在顺境中往往盲目扩张,一味求大求快,忽视发展的质量,根基不稳,一旦经济形势恶化、调控政策一出台,很容易就陷入困境,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我感觉,做人做事都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一点,个人也好、企业也好乃至一个国家也好,都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逆境中顺利过关,这是我们要好好吸取的经验教训。”  “虽然2011年总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食品行业还是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对于娃娃哈所在的食品行业,宗庆后表示,“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的需求总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食品行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发展趋势总是向上的。就饮料行业而言,我看了下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11月份,全国的饮料总产量基本上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  他坦诚地说:“现在老百姓普遍比较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也确实是我们当前食品行业应该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对此我的认识是,有问题食品的源头还是在农产品上,如果不抓好这个问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问题食品从数量上看确实是少数,但由于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健康的问题,因此影响比较大,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对此,宗庆后提出,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律,因为漠视食品安全的企业迟早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还是要落实到位,特别是对源头的监控和教育农民等问题。  同时,宗庆后呼吁媒体对这方面问题的报道应当遵循客观、科学的准则。“实际上,近些年不少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出来的,但一些媒体却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做文章。这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没有好处,在世界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对于明年的发展,宗庆后表示,食品行业并不像高科技行业那样有明显的阶段性趋势,所以很难说某一年食品行业的趋势是什么,但是消费者喜爱更加安全、更加营养、更加健康的食品,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努力和前进的方向。“2012年娃哈哈一方面还是要稳步扩大产能、提高销量,增强盈利能力,争取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为2013年如期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创新,争取能拿出1~2个新的拳头产品。此外,产业链延伸和跨行业发展工作也要继续稳步前进。”他说
  • 如何预防、缓解化学试剂变质?
    为了保证化学教学、科研和化工生产的正常开展,降低试剂损耗,缓解试剂的变质,通常可采取以下方法与措施: a. 密封这是最普遍通用的方法。试剂瓶的材料和密封程度应根据试剂性质而定。如:强腐蚀的“三酸”和液溴,可用带磨口玻璃的试剂瓶,或是有塑料衬垫的螺旋盖的玻璃瓶,氢氟酸则应密封贮藏在银制或塑料制容器内,等等。 密封适用于易挥发、升华、潮解、稀释、风化、水解和氧化还原、霉变的所有化学试剂对于极易 分解产生气体的试剂,一般不完全密封,要适当留有余地,否则可能使容器破裂。除了一般密封外,可再加蜡封,或用自制硝罗酊封口,如:三氯化铝、五氧化二磷等。b.隔离能和空气、水作用的试剂,如:很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应隔离存放在对试剂相对而言稳定的液体或惰气之中,钾、钠、钙浸没在机油中,黄磷则浸没在水中贮放。这种隔离方法也称液封法,前者叫油封,后者叫水封。水封存也可使某些容易挥发的试剂减少损耗。如:在装有液态溴、二硫化碳的试剂中加一薄层水,就能大大减少挥发损失和空气污染。实验室中无机、有机试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应注意合理分类存放。有机物、无机物分开,普通药品和危险的分开,氧化剂和易燃物、还原剂分解、易挥发性酸和碱分开。做到这几个分开,一可避免药品间的不良影响,二则即使有意外事故发生,也能免除药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更大的隐患。c. 避光通常采用遮光性能较好的深棕色试剂瓶。将试剂放在暗处或遮光的专用试剂柜中。也可用照相纸的黑色厚纸包裹试剂瓶,如:浓硝酸、碘化钾、碘化钠、氯化汞的贮存就是如此d. 低温普通挥发性试剂常放置在阴冷处,如:浓硝酸、浓盐酸、氨水等。某些特殊的生化试剂则要贮放在水箱或冰箱之中,如:酶试剂等。 e. 通风尽管装化学试剂的容器一般都处于密封状态,但也难免有跑、冒、漏、泄发生,在夏季高温天气,更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贮藏室必须通风良好,应安装专用排风扇,并经常开启,使空气流通。f. 适时这是根据某些试剂的特性,特别是一些极易变质失效的试剂应采取适当措施,应做到适时配制、适时使用和及时处理。如:极易氧化的氢硫酸溶液、氯水、溴水、碘水最好适时制备及时使用;做银镜反应的 !"硝酸银溶液、氨水、乙醛溶液配好后,应及时使用才不致影响效果;硫酸亚铁溶液配好后应加些还原铁粉才能使其不被氧化;淀粉、蔗糖、蛋白质的溶液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试剂瓶,以防霉变。上述诸种试剂在配制时除应注意适时外,配制数量也应根据需要而定,以免过剩造成浪费。
  • 输美食品如何应对食品安全加强法案
    美国现行的《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做出70年来最为重大的修正,形成了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现正履行立法程序,预计新法案将在近期正式实施。目前美国已成为我国食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我国每年对美食品出口达52亿美元,加上食品包装等关联产品,出口总货值每年高达百亿美元,输美食品生产企业多达数千家。因此,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一旦实施,将对我国输美食品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和输美食品行业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确保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解 读 2009年1月,美国花生公司布莱克利工厂生产的花生酱被沙门氏菌污染,导致9人死亡,引发震惊全美的“花生酱事件”,2000多种产品因花生酱污染而被召回。当时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虽已确认污染来源于厂商,但碍于法规限制,必须征得涉嫌厂商的同意后,才能向社会大众宣布全面召回受污染食品,因而在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上出现延误。“花生酱事件”发生后,公众对美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以及FDA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提出严重质疑。美国总统奥巴马事后评论说,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不但过时,而且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必须彻底进行改革。他批评FDA等机构对含有沙门氏菌的花生酱等问题食品监管不力,并表示要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运作状况作全面评估。 在上述背景之下,美国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进程,大幅提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权限,以强化美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最终实现增进全球市场食品安全等目的。2009年6月8日,美国首次将《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引入并提交议会辩论,6月17日,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通过该新法案,8月3日,修改后的法案提交参议院审议,现正履行立法程序,预计新法案将在近期正式实施。 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共分“食品安全”和“附则”两卷、39节,变更内容达12个方面的若干条细则。新法案对食品监管的全过程都进行了修正和加强,其涉及进出口食品领域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强化企业登记,要求企业缴纳数额不等的规费;二是强化企业检查,凡拖延、限制、拒绝FDA检查的企业产品将被视为“掺杂食品”;三是强化第三方检验和认证,FDA有权对实验室认证机构和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查;四是强化风险控制,所有登记的食品企业必须制定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五是强化食品召回,授权FDA无须提供任何证据即可对进口食品实施单方面扣检;六是强化原产地标注,加工食品未标注最后加工地、非加工食品未标注原产地均被视为“错误标签”食品。 影 响 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立法之严是前所未有,其涉及领域广,波及层次深,对我国输美食品等贸易的潜在影响大,一旦通过,将对我国除肉类、加工蛋制品和部分酒类外的食品、饲料、宠物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陶瓷餐、厨具的输美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它不仅将使我输美食品面临更多的美方进口检查,还会造成出口食品成本增加,货物流通时间拖长,出口风险也进一步增大。据专家估计,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一旦实施,如果我国政府部门和食品出口行业不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2010年我国对美食品出口可能会减少20%~30%。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的实施,其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出口成本增加 根据新法案规定,境外向美国出口食品的企业,包括宠物食品生产、包装、仓储企业都必须每年向FDA登记,并缴纳500美元的登记费,2010年后,收费标准将根据通胀因素进行调整。对于国外企业在美国注册时,还需要提供美国代理人的相关信息。而未登记企业的产品,将被视为“错误标签”,并禁止生产、销售和经营。此外,新法案的其他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出口成本。 出口食品召回增加 新法案授权FDA无须提供任何证据即可对进口食品实施单方面扣检。FDA如果有理由相信该食品是掺杂、错误标签或违反法规的,可以要求企业自愿召回产品;如果FDA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某种食品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即时和严重的危害,可以发布紧急召回令。因此,我输美食品出现需要召回产品的情况会有所增加。 风险控制管理严格 法案新增了“危害分析和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章节,它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尤其是风险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食品防护计划及安全计划等。而是否建立并实施这些计划,以及是否保存有开展这些计划的记录,也将决定企业有没有向美国供应食品的资格。同时,强制性建立和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使企业在记录、追溯、召回上将投入更多的成本。此外,对于高风险企业,法案还要求其向FDA通报最终产品的检验结果。 官方检查频繁严苛 新法案对于进口到美国的食品,也要求达到与美国国内食品生产者相同的标准,且进口商与每个境外食品企业必须经过认证与定期检查。法案要求官方机构或授权机构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检查:首先按照风险等级加大检查频度,其中对于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的Ⅰ类企业即高风险企业,规定至少每6-12个月检查1次;而对于主要从事包装、贴标签的Ⅱ类企业即低风险企业,以及主要从事食品储存的Ⅲ类企业,检查的频度则较低。其次是检查内容更加严苛,FDA或授权机构的检查人员将有权查看和复制企业所有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记录。最后是检查方式更为强势,凡涉及拖延、限制、拒绝FDA检查的企业产品将被视为“掺杂食品”。同时,法案也规定美国政府可以在国外专设检查机构和人员,对国外输美食品企业进行检查。频繁的官方检查,不仅使我出口食品流通时间拖长,通关手续繁杂,而且企业将面临因检查不合格而失去输美登记资格的风险,如果首次检查不通过,复查时企业还要支付FDA的费用。 认证认可程序严紧 法案规定,当有证据表明某种食品存在风险时,FDA就可以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由认可机构出具的证书,方能出口美国。FDA有权对认可机构以及由认可机构出具证书的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在更关键的实验室检测认证问题上,法案规定,只有经FDA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实验室才能进行被承认的检测。同时,FDA将公布实验室认证机构的名单,并对经他们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实地检测。上述规定都将使企业在出口产品检测和认证上,面临更少的选择,实际上增加了我输美食品的贸易阻碍。 企业违法受罚严厉 法案加重了对违规企业的处罚,规定任何人如果故意违反《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301条有关“掺杂”和“错误标签”食品的规定,将处10年以下监禁,或并处罚款。而民事处罚方面,罚金最多则可达到750万美元。另外,企业产品在出现违反美国标准及其他规定时,企业还需要承担FDA的跟踪复查费用,以及实施命令召回所产生的费用。同时,法案也给予FDA新的权力,只要FDA有理由相信某种食品是掺杂、错误标签的,就可以对食品进行行政扣留,扣留最长期限从30天增加到60天。这也使得企业产品被召回或扣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使潜在的费用显著上升。 除上述六个方面外,法案包含的原产地标注规定、信息通报制度、食品追溯制度、食品农产品标准制定等,以及提出的双酚A再评估令和含铅釉陶瓷餐厨具新声明规定,也都将逐步向输美食品企业冲击,从而影响我输美食品的出口。 对 策 针对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我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食品出口企业绝不可掉以轻心,应针对美国法案的标准和要求,采取及时高度关注、提前应对的策略,化被动为先机,最大限度减少法案实施后可能对我食品出口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密切关注和研究新法案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口企业等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深入研究新法案的内容和要求,密切关注新法案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要关注FDA配合新法案实施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指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美国客户的作用,通过培训、研讨会等各种有效途径向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全面的宣传指导,引起有关各方对美国新法案的高度重视,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法案内容及其出台后可能带来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提前按新法案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及早应对,主动规避和防范风险。 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美国新法案要求组织生产管理,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一个包括食品种植养殖、养殖饲料、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贸易、卫生安全检测及管理等科学、规范、完整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保证输美食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食品全过程的卫生控制与管理符合美方新法案的要求。 进行科学有效的危害分析 输美食品企业应定期对食品可能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并建立一整套从危害分析,到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性措施,再到召回和追溯等纠正措施的安全管理计划和食品防护计划,进行包括食品的加工过程、网络安全、物料(原辅料、成品、包装材料等)安全、仓储安全、发货和接收安全、设施安全、人员安全等食品防护评估。此外,还应制定防范可能发生故意性危害的制度,包括恐怖袭击等。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 出口企业应加强追溯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强化源头管理,将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从种植养殖延伸到销售的全过程,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储存、进口企业等相关记录以及文件记录检查的相关制度,使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分销等环节能够前后承接,各个环节都符合FDA有关食品安全、防护指引的要求,确保产品可追溯到问题发生的环节。同时,应推行科学生态的生产模式,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检测产品原料来源的合法性,控制生产过程中添加物的技术安全性,严禁在输美水产品中使用CO作为发色剂,确保原料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食品安全指标符合美方的有关要求。此外,在原产地标注方面,出口企业对加工食品应标注最后加工地(国家),对非加工食品应标注其来源地(国家)。 及时登记和认可 输美食品企业在每年规定期限之前,应及时向FDA如实、准确地登记、更新企业信息,并按时交纳年费;及早做好迎接FDA检查的准备工作;密切关注FDA即将制定的快速通关指引,争取获得快速通关资格。同时,国内部分输美食品检测机构还应争取获得FDA认可,检测实验室应保持独立性,否则将失去出口食品检测市场。此外,企业应严格守法经营,规避美国严格的处罚风险。 积极应对贸易纠纷 在美国新法案实施后,我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新法案实施过程中所造成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应充分利用WTO TBT/SPS委员会以及各相关平台进行交涉,积极维护和争取我国的合法利益,根据WTO原则对新法案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合理内容提出异议,为企业出口争取主动便利条件,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出口食品企业应坚持走市场多元化道路,改变以往出口过分依靠美国市场的格局,积极开拓非洲、中东、中亚、东欧、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尽可能减少和分散贸易风险。
  • 从RASFF通报分析输欧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当前,食品接触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欧盟自1979年起就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快速预警系统(RASFF),该系统旨在畅通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交流,以供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该系统也为我们分析欧盟对食品接触产品监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平台。我们对2010年度欧盟RASFF通报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汇总,探寻对出口欧盟食品接触产品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帮助检验检疫部门及生产企业加强研究,寻求应对风险的有效方法,积极应对技术壁垒,避免出口受阻,提高我国相关产品在欧盟的声誉。  一、RASFF通报基础数据分析  2010年欧盟共通报我国食品接触产品160例,同比增长19.3%。通报的产品有:厨房用具145例,占总量的90.6%、野营炊具7例和食品包装材料8例。其中厨房用具中,按材质分类:金属用具49例 密胺、尼龙、塑料和硅胶等有机材料用具37例,玻璃、陶瓷制品14例,其他材料45例。对于金属制品多因为铬和镍??初级芳香胺等有机成分迁移为主,其中甲醛迁移多见于密胺类制品,而初级芳香胺迁移则多见于尼龙制品当中 对于玻璃、陶瓷制品通报原因则多为镉、铅及钴的迁移,与食品接触产品的组成和制造工艺有必然的联系。  二、RASFF通报产品不合格情况分析  通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有害物质迁移148例、有害物质超标4例、氧化损坏2例、感官性状改变2例、生锈2例、有副作用1例、不适合加热1例、有内伤风险1例、有塑料碎片1例。其中因含有害物质迁移而通报产品占总量的92.5%,重金属迁移通报77例,占迁移通报总量的52%,其中铬迁移通报量占46.7%、镍迁移21.7%、铅迁移14.1%以及镉迁移占13%。有机成分迁移61例,占迁移通报总量的41.2%,其中以初级芳香胺迁移通报最多,占有机成分迁移总数的49.2%,甲醛迁移占42.6% 而总迁移量过高通报16例。对欧盟出口的食品接触性材料,检测其迁移量指标较多。  三、RASFF通报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原料把关意识不够。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购劣质原料或者在原料中添加廉价基质,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有毒重金属超标、迁移量超标等 二是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欠缺。辖区该类产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大部分出口企业不能对工厂整个生产过程建立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内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检验把关力度不够,容易造成产品质量失控 三是企业对欧盟标准法规信息了解不够。食品接触产品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条件、不同的出口国别,其检测项目和限量指标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今年欧盟实施284号指令,对大陆和香港生产的食品接触密胺和尼龙制品提出了更为严厉的要求。企业应及时掌握主要信息,理解技术层面上的区别,根据出口国家建立起产品设计方案和质量控制程序。  四、应对策略及建议  针对监管部门:  一是加大宣传,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很多欧盟国家在欧盟法规基础上根据各自国家法律变相地对中国输欧食品接触产品设置贸易壁垒。同时,由于很多中国出口生产企业都是贴牌的代加工企业,产品发往欧洲后完全由国外客户负责销售,生产企业不能完全掌握和控制其产品在欧洲的流向,从而大大增加了产品被通报召回的风险。再者,很多输欧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对欧洲各国各自的法律法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在企业自控、政府监管方面均存在一定失控和真空地带。为此,建议企业在接订单时应主动询问产品最终使用国并按最终使用国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调整监管方向,及时调整法检目录。HS编码为765190090和7323990000的不粘锅产品,其涂层总迁移量超标风险较高,出口意大利的欧盟RASFF通报最多的不锈钢刀叉勺HS编码为8215系列产品,其重金属迁移量超标风险较高(2010年通报38次),其他还有大量食品用机械和设备(如烤肉架等其它厨房用具),均不在出口法检目录内,使检验检疫部门对该类产品出口的检验监管受到很大的限制,企业接受到宣传和培训机会也少,其产品容易在安全卫生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建议将HS编码为7323910000、7323990000、7612901000、7615190090、8215100000、8215200000、8215910000和8215990000等产品纳入出口法检目录,从而提高产品检验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食品接触机电产品在安全卫生方面的检验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在食品接触机电产品的安全卫生方面的检验监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从2010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接触产品的种类来看,机电产品中食品接触部件已经纳入欧盟监测范围。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加强食品接触机电产品在安全卫生方面的检验监管工作,一旦出口机电产品中有食品接触部件,应要求企业采用食品级原料组织生产。  针对企业方面:  一是加强供应商管理,重点把好原料关。大部分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对生产原料的加工仅涉及到吹塑、注塑、装配等过程,基本不影响产品的化学性质,因此对原料的管理就成了控制成品安全卫生项目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由于食品级原材料比较贵,部分企业采用工业级原料组织生产,难以满足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要求。为此,企业应建立起关键原辅材料管理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台账记录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建立关键原辅材料质量验收制度,定期对其原辅材料做相关检测 对首次使用的原料、新工艺、新配方和新器型等进行试制并进行安全卫生控制项目的检测 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定期对供方进行考核及评价。  二是加大对产品特性的研究,重点监控关键控制点。不同的产品工艺(时间、温度等)会对不同产品的迁移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生产助剂的选择也会影响迁移量的检出。生产企业要对电镀、喷涂、硫化等工艺进行重点监控,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的动态识别、确定安全卫生项目控制关键点,编制相应的管理文件并有效实施,各质控点要按有关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作记录。引导企业建立完整的过程、成品检验标准和检验制度并形成记录。  三是重视通报敏感国家的技术法规和要求。以意大利为例,其对不锈钢中铬和镍迁移限量比其他国家要严格得多,这也是我国遭欧盟通报的金属制品中,出口意大利的占绝大多数的原因之一。因此,相关出口生产企业应当重视对意大利相关技术法规和要求的收集,积极与意大利客户联系,了解意大利对金属制品的相关限量要求,加大对原料和工艺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
  • 我国首个食品防护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12月9日,由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的《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顺利通过审定,审定委员会专家认为,标准结合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实际,汲取了国外经验,是对我国现有食品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适用于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标准的制订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标准有望于2010年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成为我国第一个食品防护的国家标准。  为应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因不正当逐利和恶性竞争故意污染食品,形成“行业潜规则”等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认监委从2007年起,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使企业的食品防护计划更系统、科学。在全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研讨会上开设食品防护专题,探讨食品防护的理论和应用。要求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督促出口食品企业树立食品防护意识,实施食品防护计划,组织编写出版食品防护培训教材。全国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食品防护培训。2008年,共计1200名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9300名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截止到2009年10月,6000多家出口食品企业初步实施了食品防护计划。  从2008年4月起,国家认监委组织专家制订《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国家标准。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 在山东、河北、北京、上海进行了企业试点 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标准的修改意见,在食品专业技术网站上开辟标准专栏,研讨和征求意见 还专门向可口可乐、雀巢、卡夫、福喜、汇源等大型食品企业征求了意见。2009年10月完成了标准的制订工作。  该标准立足于指导食品生产企业预防产品和生产过程受到人为蓄意破坏和故意污染,指导企业做好防范来自于外部的蓄意破坏行为外,还指导企业通过完善措施、程序,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情绪不稳定员工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跟踪受到处罚、降职、辞退等员工的情况。强调企业建立健全内外部沟通机制,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消除发生蓄意破坏的不稳定因素。针对故意污染的“行业潜规则”问题,标准指导企业收集和识别本行业故意污染信息,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价机制,降低原辅料被故意污染的风险 同时企业内部采取措施预防在加工环节出现故意污染食品的行为 企业若发现故意污染具有行业普遍性,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等。
  • 两会访谈: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顽疾
    2009年“毒奶粉”卷土重来,令人震惊。每年两会“食品安全”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年年却都还会发生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事件。201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春节过后,国务院就任命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个正部级的实体机构即将开始运行。一些列措施能否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难题?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注册二处黄斌、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做客《两会静距离》,探讨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破解之道。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权静: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静距离》,我是主持人权静。两会期间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在这儿跟您相聚,讨论当前大家关注的民生焦点。今天我们要说一说一直以来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接下来探讨我们今天的焦点话题,那就是关于食品安全。其实说到食品安全,每年我们都在说,但非常让人感到惋惜遗憾的是每年都会发现食品安全新的质量问题的出现,让我们大家感到非常困扰,今天做客直播间的两位嘉宾给大家依次介绍,分别是全国政协委员、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葛总,欢迎您葛总。  葛俊杰:大家好。  主持人权静:葛总旁边这位是来自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注册二处黄斌,欢迎您黄老师。  黄斌:大家好。  毒奶粉为何屡禁不止  主持人权静:葛总,鉴于您长期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就一直想代表我们的网友来问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两会我们都在说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都强调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每一年食品安全还是会出问题,为什么您连续提了三年之后,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比如今年毒奶粉卷土重来这个状况,让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震惊,当时毒奶粉事件受到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的指责,为什么还能卷土重来?问题的关键到底在哪儿?  葛俊杰: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层面上的问题,我觉得食品安全问题它牵扯到一个社会责任、道德水准、诚信体系和我们的法制意识问题。三聚氰氨的事情大家可能记忆犹新,对整个中国食品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也使中国的食品企业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影响很大。我一直讲三聚氰氨是中国食品产业当时的金融海啸,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形势真的是不容乐观,这次又出现了毒奶粉事件,包括海南毒蔬菜事件的出现,这是什么概念?对整个消费者冲击很大。为什么会连续不断的出现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去年国家又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朝好的方向在发展。但是这个问题主要是这几个原因,第一,中国食品企业应该说数量比较多,对整个食品安全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差距。第二,整个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跨地区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的食品龙头企业。虽然我们国家目前有1000多家国家级的食品龙头企业,但是整个食品企业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在食品安全过程中还有些问题。第三,我们从事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检测、投入过程当中,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所以,食品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对品牌的宣传愿意投入,但是对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执法队伍,包括我们自身内部管理体系投入相对比较少一点。所以,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一个基本底线,在认识上也有些不足。所以,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由于它的产业链比较长,从农产品(14.27,-0.03,-0.21%)到食品生产制造,到整个食品流通,包括到食品终端的销售,它整个产业链比较长。我们要真正使老百姓最终消费的产品保障安全,我们真正确实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全产业链的食品监管体系,这个非常重要。  借鉴美国非传统食品安全概念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葛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其实一直在关心食品安全的问题。确实因为我们国家食品生产企业过于分散,产业链又是比较长、比较完整,可能顾及不到方方面面,而且很多企业更加注重于宣传、推广,像三聚氰氨事件出现以前,全国的奶制品企业大量做品牌宣传广告,可能对安全有所忽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我想跟来自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的黄斌老师做一个沟通,专门对食品安全出口进行检验的专家老师,首先刚才葛总说了他对国内为什么食品安全频出问题的看法。如果让您给出一个结论,你觉得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  黄斌:国家认监委有一个职能,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注册和备案,因为职能工作关系,我们会更多接触到国外一些产品,特别是对生产企业的卫生要求或者体系的要求,我也非常同意刚才葛总对目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症结所在所做的分析。实际上我们在从事我们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跟踪国外的一些要求和变化。大家知道在911之后,美国因为提出一个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实际上在它的食品和食品生产领域,也提出了一个非传统食品安全的概念。我们借鉴它这个提法,因为非传统食品安全指的是,传统食品安全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引入的污染物,引入到食品当中引发的污染。而传统食品安全是指人为蓄意破坏或者故意污染。美国可能面临的更突出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是蓄意破坏的问题,通俗一点就是恐怖袭击的问题。同时它定义非传统食品安全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为故意污染的问题。  我们研究美国的经验,包括美国现在也在修订它的法案,准备规定美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食品防护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预防企业遭到蓄意的破坏和整个在这个产业链过程中食品遭到故意的污染。借鉴美国的经验,再分析一下中国面临的形势,我们感觉到现在为什么从2003年以来,每一年都有比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家都可以发现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我们说的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安全,它更多是有一些不法的生产经营者为了谋取一些不当的利益,故意去污染食品。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从原因上跟传统的问题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个问题面前实际上作为整个产业中的一个环节的各个食品生产单元,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污染物或者人家来破坏,不知道它的时间、地点、方式,也不知道用什么物质来污染,它在进行控制的时候,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无助或者很弱势的情况。现在因为认监委所承担的职能,要帮助我们的出口企业满足进口国的要求,我们一个是研究美国的食品防护计划的要求,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就制订了一个食品防护计划的国家标准,这是推进性的国家标准,帮助出口美国的企业能够满足美国的要求。  第二,因为我们现在面临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内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想能不能够在这个方面也发挥一些作用。在国内找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它们在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也树立一个标杆,这样的话让我们广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也了解这个理念,也能够借鉴这个工具,能够达到比较有效的去预防非传统食品安全的问题。  如何解决多头监管问题  主持人权静:黄斌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国家应该建立一个食品防护的国家标准,对于那些尤其是人为刻意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防护,主动地去应对。其实说到标准或者立法的问题,我们发现在过去的2009年包括2010年的前几个月,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视的。比如说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去年6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在今年春节过后国务院也任命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是由一个正部级的实体机构来开始运营的。既然说到了防护计划,说到了立法,我们看到其实国家在立法的层面,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到底问题出在哪儿?有了法之后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会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了解到政协委员葛总今年的提案也是专门提到了在《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他的建议和想法,接下来就请您详细的说一说。  葛俊杰:这次我参加全国政协实际上带了一个提案,就是关于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的一个贯彻实施的问题。食品安全法去年颁布以后,对整个中国食品安全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体检,也为中国的企业持续成长和未来参与国际竞争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但是《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整体已经有半年多左右时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个问题,国务院最近又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李克强副总理担任主任,级别非常高,也说明了国务院、党中央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从现在的体系角度来说和组织机构角度来说,对下一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我是非常有信心,我相信通过不断持续的宣传食品安全法,执行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这次我提的主要是几个问题,中国现在目前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大概有4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第一个,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它还是分段监管,由于分段监管,实际上在各个部门,在系统配合上还是有些问题。  主持人权静:怎么叫分段监管,您在这儿也给我们的网友解释一下。  葛俊杰:比如说中国关于农产品的问题,关于食品生产过程环节的问题,包括关于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它是由政府各个部门来分别监管,从食品产业角度来说是从田头到餐桌非常长的产业链,但是从整个现在的国务院机构包括我们现在各个部门分工是分段的。  主持人权静:举例以农产品为例,在田里种的是时候是由谁管?  葛俊杰:由农业部管。  主持人权静:生产呢?  葛俊杰:下一步是由卫生部门来管。  主持人权静:国家质检总局是不是也管?  葛俊杰:也管质量这一块。它实际上是包括到流通环节,现在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也在管。  主持人权静:工商、质检总局、卫生部、农业部,没有形成合力。  葛俊杰:对,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也是按照分段监管,也是这样。什么概念呢?目前整体各个部门按照自身的一些职能定位来承担食品产业链上包括食品安全全过程的监管。由于这个机制目前还存在着各个部门配合协作,食品产业链角度来说,在形成无缝的环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持人权静:无缝连接非常重要,像接力棒一样,可能从田间到餐桌中间要换4、5个监管部门,但是每一段如果很好的话,在交接棒的地方出现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葛俊杰:农产品的问题农业部在监管,但是农产品转换到食品制造业,最终到物流配送到终端零售,整个过程当中目前在执法过程当中,部门的协同协作,包括资源共享,围绕着食品安全监管角度来说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合力。  主持人权静:您的建议是什么?怎么把这些环节打通?  葛俊杰:这是下一步中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的一个很大的难题,第一,各个职能部门应该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执法过程当中的最高利益。第二,各个职能部门在执法、监督过程当中应该不能以各个部门的利益角度去考虑,更应该从食品安全整个产业角度去考虑。第三,我们有些执法总体在监管过程中有些资源大家可以共享,不要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因为从农产品到最终的消费者整个过程当中是需要各个部门去做。  主持人权静:您说的这个咱们也不能只靠各个部门的自觉和自律,有没有制度性的解决办法。  葛俊杰:按照食品安全法,包括国务院这次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应该由卫生部多承担一些协调的作用,这个过程当中卫生部能真正,包括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能不能真正把各个部门的整体协调好,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各部门还是按照各自的功能角度去做,下一步监管执法成本会很高。所以,整个这个事情,国务院已经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目前我们都对它寄予很高的希望,同时李克强出任委员会的主任,我相信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宗庆后:需要一个内行部门专管  主持人权静:谈到食品安全问题,不光是黄老师来自于认监委,还是葛总这样的企业,都有很多想法。同样在本届两会上我们也了解到另外一位政协委员,就是来自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作为两会代表,他在本届的两会中也就食品安全谈及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我们演播室进行到现场讨论一半的时候,我们再来听听宗庆后代表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  宗庆后:食品安全法实行分段管理,实际上还是由几个部门在管整个食品安全,所以这个问题到现在没解决。我认为食品安全应该说分段管理,但是标准也好,检测也好,还是需要一个内行的部门来管。你再分段管理,按照标准、按照它的检测标准来管理。现在几段都可以检验,都可以定标准就很乱,标准比较难,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有的时候标准打架。第三,各个部门如果互不买帐,企业怎么搞?而且有利益的大家都抓,没有利益的大家都不管。  现在李克强副总理,食品安全领导办公室副总理都进去了,比较高的级别才能协调各个部门。实际上食品监督方面也是有问题,各种检验实际上都是在收费,照理说国家抽检不应该向企业收费,包括我们现在进超市,每年都要一个第三方检验合格标准。企业本身出来的东西就要对食品安全负责,检验合格就可以了,还必须要第三方。第三方实际上是他们委托的检验机构,专门向企业收钱而已。出了问题而已,第三方检验是合格了,但是到你那边出了问题谁负责?  最后还是企业负责。国家应该有专门的机构研究食品安全的问题,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先产生出来的,以前没有问题,现在工业污染或者是科研发达了以后,转基因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不断研究发现问题,然后不断修订标准,同时企业按照标准去生产。食品安全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些年我们也是引进了很多先进的分析仪器,这些仪器都是检测。我们现在也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检验出来的东西世界都可以通用。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参与制订国家的标准,关键是我们的技术、装备都是一流的。这方面首先保证食品安全。第二,我们也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整个生产操作过程中保证它的安全。我们在质量上还是比较可靠的。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有更强的维权意识  主持人权静:确实说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非常复杂,无论是产业链的完整,产业链的长,还是涉及到的企业之多,还是跟普通老百姓民生关系的密切,都是方方面面很容易会在某一个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我们一方面要寄希望于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也更加寄希望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提升。  说到最后我们再跟大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说到消费者维权的问题,在三聚氰氨事件出现之后,我们也看到由于这个事件影响之大,我们很多受害者从奶粉企业得到了一定的赔偿,但是这种情况在食品安全受害者当中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可能因为事件之大所以大家比较关注他们,受到了保护。但是在很多更广泛的事件当中,很多消费者有的时候会碰到投诉无门的情况,对于这一点,可能两位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作为行业内的人士尤其是企业,利用对于消费者维权有什么样的想法?  葛俊杰:特别是在食品产业的企业,为消费者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体规安全健康的食品是我们基本的一个底线。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如果一旦出现食品消费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除了整个投诉,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查处力度。如果企业碰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主动出来去承担问题。该赔偿的赔偿,我们要按照依法经营,按照有关的法律来处理这个问题。第二,消费者是无辜的,是弱势群体,我们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如果一旦出现问题,起码至少给消费者要有一个道歉。第二,要对今后的整体生产过程当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到位。比如我们目前整个集团产业链比较长,同时产品又比较多,有时候在整个过程当中也会碰到一些投诉,我就碰到一个投诉,有一个消费者通过我们集团公司给我写了一封信,讲我们下面企业一个产品质量的问题,买回去以后放冰箱出问题了。当时我实际上收到以后马上交给我们集团公司产业部去查这个问题,同时叫这个企业马上登门赔礼道歉。虽然这个产品是他保养过程中没有到位,但是最终这个产品是有问题的,我们马上进行赔偿,同时上门赔礼道歉,同时把这个顾客聘为我们产品的监督员。这样他至少有这个强烈的意识,消费者有这种强烈的意识,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幸运,至少使我们的食品安全能够不断的上台阶。  主持人权静:葛总是做得不错的,刚才说的过程中充满自豪感。但是食品安全不能寄希望于企业的自律,在消费者保护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方面有没有制度性的问题,我总是在问有没有制度性的保障,因为所有的问题我们到最后不能依赖人的主动性,一定要有法律的准绳来衡量才能保证这个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黄斌:这涉及到食品作为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性。现在是工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有可能非常困难能了解到到底这个食品成分是什么,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加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问题,他不了解这个过程,这样可能造成很多问题。  刚才葛总从企业的责任角度说得非常好,我也非常同意。如果要从机制建设上来说,如果我们要对比一下西方国家和中国现在的差距,消费者实际上本身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我们还是相对匮乏的。因为大家知道促进这个企业去按照好的生产规范去生产,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实际对他来说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推动力是我们说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求你必须生产出安全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这是生产质量或者法律法规的要求。另外一个很巨大的推动力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有权通过我的消费去投票,我看我要购买哪个企业的产品。但是消费者首先要明白,他有什么样的权利,这个食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因为出现很多情况,本身这个食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消费者由于自己知识的匮乏,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去食用,或者没有正确识别这些标签,比如有些过敏反应,没有正确识别标签,没有正确的储存造成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我们探讨建立这个机制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对公民教育或者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方面可能还需要我们加强的一个方面。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什么时候买的也相对比较精,也是促使我们整个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提高的时候。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黄老师。今天一整天大家在整个访谈当中都跟大家讨论了如何规范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发现问题一直在两个轨道上同时进行着。一方面是在不断的追问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法制,有没有更好的制度性的解决办法。但同时我们发现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更多的还要靠企业家的自律,靠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的提高。马上就是到315了,每年的315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在315期间我们也会为您持续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借着两会的平台,我们也在这儿呼吁,不要到每年的315才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食品安全应该是一个长期重视的话题,我们也希望在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能彻底去除我国食品安全顽疾。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做客《两会静距离》,在两会期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给我们带来的讨论,谢谢两位。  葛俊杰:谢谢。  主持人权静: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的节目,每天早上的《两会静距离》都会跟您共同讨论一个民生焦点的话题,在这儿也跟您预告一下,在明天早上的10:45,我们会跟大家来共同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保障就业。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业难题该要如何破局。也请您明天届时收看,谢谢!
  • 积极应对美国食品安全新法案
    新法案的变革及影响  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宗旨是强调食品安全应以预防为主。该法案扩大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监管权力和职责,并要求食品企业承担更多责任。美国国家食品安全法这次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FDA首次拥有强制召回权,该项新法案促使FDA扩大对食品安全的管理领域至80%(不包括由USDA管理的肉类和家禽产品),同时给予该部门在强制性召回和扩大食品使用记录方面的权利,FDA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要求生产厂家自愿召回。二是强化对食品生产者的监管,新法案要求FDA将食品设备检查的频率提高至每年一次。原料种植者和制造商也被要求执行食品安全计划,国外零售商进口至美国的食品也必须面临同样严格的标准。根据新法案的要求,FDA可在一年内对至少600家外国公司的食品生产设施进行检查 在未来5年中,该局可每年将接受检查的外国公司数量增加一倍。此外,FDA需每3年对该局认为存在较高受污染风险的美国食品生产和加工厂进行检查,每5年对所有其他本国食品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当国外企业或政府拒绝检查时,可禁止批准其食品的进口。三是严格进口食品监管,输美食品企业需要事先向FDA备案。四是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责任。  美国是我国食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我国每年对美食品出口约50多亿美元,加上食品包装等关联产品,出口总货值每年高达百亿美元,输美食品生产企业多达数千家。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立法之严前所未有,其涉及领域广,波及层次深,必将对我国输美食品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据有关专家估计,美国新法案一旦实施,如果我国政府部门和食品出口行业不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我国对美食品的年出口量可能会减少20~30%。  因此,我国政府和外企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早应对,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法案实施后可能对我食品出口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我国出口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政企联手应对新法案  如何及时有效应对美国食品安全整改新法案?如何保障我国输美食品的安全性?笔者建议政府和企业从以下七个方面给力:  密切关注研究新法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口企业等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深入研究新法案的内容和要求,密切关注新法案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要关注FDA配合新法案实施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指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美国客户的作用,通过宣传培训、研讨会等各种有效途径向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全面的指导,引起有关各方对美国新法案的高度重视。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法案内容及其出台后可能带来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提前按新法案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及早应对,主动规避和防范风险。  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美国新法案的要求,尽快健全和完善对国内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以严格的标准加速出口企业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美国新法案要求组织生产管理,不断完善生产设施和卫生等方面条件,并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一个包括食品种植养殖、养殖饲料、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贸易、卫生安全检测及管理等科学、规范、完整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保证输美食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食品全过程的卫生控制与管理符合美方新法案的要求。  制定食品防护评估制度。输美食品企业应定期对食品可能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并建立一整套从危害分析,到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性措施,再到召回和追溯等纠正措施的安全管理计划和食品防护计划,进行包括食品的加工过程、网络安全、物料(原辅料、成品、包装材料等)安全、仓储安全、发货和接收安全、设施安全、人员安全等食品防护评估。此外,还应制定防范可能发生故意性危害的制度,包括恐怖袭击等。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出口企业应加强追溯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强化源头管理,将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从种植养殖延伸到销售的全过程,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储存、进口企业等相关记录以及文件记录检查的相关制度,使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分销等环节能够前后承接,各个环节都符合FDA有关食品安全、防护指引的要求,确保产品可追溯到问题发生的环节。同时,应推行科学生态的生产模式,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检测产品原料来源的合法性,控制生产过程中添加物的技术安全性,严禁在输美水产品中使用CO(一氧化碳)作为发色剂,确保原料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食品安全指标符合美方的有关要求。此外,在原产地标注方面,出口企业对加工食品应标注最后加工地(国家),对非加工食品应标注其来源地(国家)。  建立登记和认可制度。输美食品企业在每年规定期限之前,应及时向FDA如实、准确地登记、更新企业信息,并按时交纳年费 及早做好迎接FDA检查的准备工作 密切关注FDA即将制定的快速通关指引,争取获得快速通关资格。同时,国内部分输美食品检测机构还应争取获得FDA认可,检测实验室应保持独立性,否则将失去出口食品检测市场。此外,企业应严格守法经营,规避美国严格的处罚风险。  防范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新法案实施后,我国政府应加强与美国进行食品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食品安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防范美方借新法案的实施滥用贸易保护主义,对新法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应充分利用WTO TBT/SPS委员会以及各相关平台进行交涉,积极维护和争取我国的合法利益,根据WTO原则对新法案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合理内容提出异议,为企业出口争取主动便利条件,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食品企业应走市场多元化发展道路,改变以往出口食品过分依靠美国市场的格局,积极开拓非洲、中东、中亚、东欧、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出口市场,尽可能减少和分散贸易风险。  检验检疫部门应对策略  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国家涉外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应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执法优势,针对美国新法案的标准和要求,在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生产源头的监管和对企业的技术帮扶等多方面给力,切实保证我国输美食品的安全快捷出口,促进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检验检疫部门应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积极了解美国新法案的内容,准确掌握其最新要求,同时注重后续研判和跟踪分析 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积极加强对新法案的宣传,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提醒企业及早对照法案要求,制定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食品防护计划,熟悉认证认可等程序和要求 要求企业加强与国外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进口方新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提醒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责任,主动规避和防范风险,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二是强化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食品安全引导、管理和资金投入,强化企业的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注重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自控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HACCP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生产加工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确保输美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符合美国新法案的要求。  三是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检验检疫部门应实施出口食品企业巡查制度,按照美方要求检查企业的相关程序,督促食品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出口食品及包装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建立完善的出口食品及包装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体系,并要求企业迅速按新法案要求进行分析和自查整改,提升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证输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检验检疫部门应根据新法案的要求,围绕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道防线尽快健全和完善对国内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引导出口企业要按美国新法案要求组织生产管理,不断完善生产设施。尤其要强化源头管理,指导出口企业建立更为完善、有效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严格把好输美食品的原料关,确保食品原料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食品安全指标符合美方的有关要求。积极推广从农田到餐桌的有效监管,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安全链条”运行模式,加快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切实提高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五是督促企业主动应对新法案。检验检疫部门应督促输美食品企业定期对食品可能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并建立一套安全管理计划和食品防护计划 在每年规定期限之前,及时向FDA如实、准确地登记、更新企业信息 及早做好迎接FDA检查的准备工作。  六是主动加强与美国FDA协商。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加强与FDA的沟通和协商,积极争取实验室认证机构获得FDA认可。各相关检测机构应尽快争取得到FDA认可,争取我对出口食品检测市场的主动权。  相关链接  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于今年初已成为正式法律。该法案被称为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对美国食品法案最全面的一次更新,是70多年来对美国国家食品安全法律的一次改革。新法案的正式生效和实施,必将给我国输美食品带来新的挑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输美食品企业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尽快采取措施给予积极应对。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缓冲”策略开发光稳定荧光探针揭示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脂滴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例如抗菌免疫能力、促进药物积累和激活能力、内核膜代谢能力、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以交换营养分子、作为癌症和衰老大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志物等。尽管对脂滴功能的机制缺乏研究,但已证实这些功能与脂滴生命周期的动态密切相关。揭示脂滴的动态有助于研究脂滴的功能机制和发现新的功能。然而,脂滴的数量、位置、大小和组成在细胞之间甚至在同一细胞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脂滴的生命周期、时间和位置上也通常不可预测且难以观察。此外,这些事件在脂滴生命周期中的发生率仍然未知。这种细胞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用于探测脂滴动态的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对脂滴的识别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长时间的的稳定成像能力。  超分辨荧光成像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最高可达单分子的空间分辨,但荧光团易光漂白而迅速淬灭的问题使得超分辨荧光成像一直面临着时间分辨率低和成像时间长的挑战。因此提高荧光团的光稳定性是超分辨荧光成像面临的前沿问题。  本工作中,徐兆超团队提出了“缓冲荧光探针”(buffering fluorogenic probe,BFP)的策略来解决脂滴动态成像中光稳定性的问题。“缓冲”策略(buffer strategy)是指在成像过程中,脂滴内部光漂白的荧光探针被外部周围新的和完整的荧光探针有效取代,即荧光探针交换速率大于漂白速率时,即可确保脂滴成像的光稳定性。该策略要求探针在脂滴外部时处于荧光淬灭的状态,并且在脂滴外具有较高的浓度以保证足够的缓冲能力。LD-FG有适中的脂溶性保证了既有足够的分子对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又有足够比例的分子在脂滴外作为缓冲池。缓冲池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脂滴中的光漂白探针,保证了长时间荧光成像的光稳定性,还可以及时染色细胞中的新生脂滴,并接收脂滴减小或消亡中释放到外部的探针。  基于LD-FG优异的光稳定性,团队借助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脂滴的多种动态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脂滴融合模式,包括多个脂滴的同时融合和线粒体介导的融合;揭示了细胞不同区域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提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成熟的新模型,即首先进行快速脂滴融合,接着是缓慢成熟步骤;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融合过程中的哑铃形中间形态,证明聚结(coalescence)并不像以前知道的那样罕见,而是在细胞中无处不在的。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元,细胞是含有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功能单分子的多体系、跨尺度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单元又根据其位置、结构、运动、浓度以及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动态相互作用,精确、有序和协调地执行复杂多样的细胞功能,这使得细胞具有个体与系统性相统一、异质性、高度动态、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团队期望“缓冲荧光探针(BFP)”的策略可以在未来用于开发针对更多不同细胞内生物靶点的光稳定探针,最终实现细胞内生物分子全景超时空分辨动态成像。  相关成果以“Stabl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Lipid Droplet Dynamics through a Buffer Strategy with a Hydrogen-bond Sensitive Fluorogenic Prob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18组博士研究生陈婕和博士后王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FDA公布全新环球策略确保进口产品安全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于6月20日发表题为《确保全球产品安全及品质途径》的报告,详述该局全新的环球策略,以应付受该局规管的进口产品日益增多,以及环球供应链日趋复杂所衍生的挑战。报告倡议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改变监管方式,并进行全球性活动,藉此促进及保护美国消费者的健康。报告认为,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可与世界各国的相关部门合作,组成全球监管机构联盟,专注于确保及提升全球产品安全及品质。这些联盟将发展国际数据资讯系统和网络,并加强全球各个市场的数据及监管资源交流分享。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计划加强数据搜集及分析能力,集中资源于风险分析及资讯科技发展,提高公众、私人第三方及业界的参与程度,按风险程度分配该局资源。  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表示,这项新策略展望旨在回应当前的新趋势并继续促进由该局引发的变革。新趋势包括西方经济体系提升生产力,与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体系竞争,导致进口产品增加,而生产商也面对改进生产程序的压力 国与国之间的资金、货物、资讯及人力互动交流日益频繁加快 需求日增、供应有限、政府和社会监管更严等因素,将左右资源的使用模式及成本 以及民间要求各国政府减低全球化发展对民众偶尔造成的不良影响,将令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形复杂。  此外,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预期,生产商在降低成本及提升工人生产力方面面对巨大压力。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将来自全新及不同的市场,厂商通过多重的漫长生产程序,采用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原材料制造制成品。该局估计,于2010年底,在消费品及生命科学领域内,超过40%的最后组装工序是在生产商所属国家以外进行,藉此减低成本。随着供应链日趋全球化,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监管产品的进口数量只会有增无减,而在美国总进口所占份额也会扩大。该局指出,美国所有食用食品中,10%至15%为进口食品,而在水果和蔬菜(60%)以及海鲜(80%)之中,有关比重最大。相比之下,在美国所有医疗设备及药物中,进口货分别占52%及28%。来自中国内地及印度的食品、药物及医疗设备将于未来10年快速增长。在该局的外国药厂注册名单中,来自中国及印度的药厂为数最多。现时,中国是美国第四大医疗设备供应国,在缝线、无菌手术和牙医用品,以及机械疗法仪器供应方面领先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各个机构如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将担当日益积极和重要的角色,以确保食品安全及防止食品和医疗产品造假。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将继续与美国其他联邦政府机构、美国各州以及全球各国合作,并会要求美国国会给予额外权力,让其应付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该局称,有关工作十分艰巨,必须经过多年努力及所有相关人士共同参与才可达致目标。近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设法扩大国际活动,例如,由2007至2009年,巡查外国药厂数目增加27%,此外,该局也在世界各国开设多个办事处,在药物检查方面与欧盟及澳洲的监管机构合作,透过国际协调会议就药物规例的若干范围进行协调,以及参与药品检查合作计划。再者,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亦表明,将根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扩大食品安全工作,于2016年前巡查超过19,000个外国食品设施。  虽然如此,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承认,现时国际间的努力仍未能协助其大幅扩展食品安全及质量保证活动的覆盖范围,因此必须加快国际合作的进展。该局认为,虽然现时一些国际合作计划正朝着稳当的标准进发,但可能要经过数十年努力才有成效。与此同时,由于高风险产品如疫苗的进口量快速增长,要确保进口食品及药物安全变得越来越困难。该局指出,被拒进口的农产品及海鲜中,70%至85%可能违反安全规定,包括含病原体、化学物污染及其他违反卫生条例的情况。该局报告也指出相关案例,包括来自中国的掺假肝素及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儿配方奶粉,还有伪冒药物及其他产品。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来年的工作重点是从两方面推动落实新策略。首先,该局将就资料分享及第三方合作建立相关架构及方针,藉此积极查找问题所在。该局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更有效地分享资讯,将建立适当的资讯科技基建设施,并依靠可信赖的公众及私人第三方进行巡查和监察工作。此外,该局有意与外国相关机构合作,建立全球监管机构联盟,主要工作包括(i)制订联盟的管治架构(角色、职权、营运模式及经费机制等) (ii)物色创始伙伴,并不断扩大联盟组织 (iii)与可能不会成为创始伙伴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进行商讨 以及(iv)辨识优先议题以便达成协议。
  • 我国首个食品防护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日前,由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 的《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审定。审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标准结合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实际,汲取国外经验,是对我国现有食品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适用于 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标准的制定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该标准有望于2010年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成为 我国第一个食品防护的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广泛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卫生控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近年发生的“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食品安全 事件,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表明,我国食品企业除面临因社会矛盾和恐怖主义等原因造成的蓄意破坏问题外,还存在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因不 正当逐利和恶性竞争故意污染食品,形成“行业潜规则”的问题,这些因人为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被称为“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美国、日本在应对“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时提出了“食品防护”的概念,以防止食品遭到恐怖袭击等人为蓄意破坏的非传统食品安全威胁。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食品安全检查署(FSIS)等机构先后制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链初级生产、运输、储存和零售企业的食品防护导则。日本食品业界也在推行食品 “安心”行动,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2008年11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进出口食品检查和认证分委会(CCFICS)决定,在即将 起草的《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导则》中考虑增加食品防护内容。  为应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因不正当逐利和恶性竞争故意污染食品,形成“行业潜规则”等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认监委从2007年起开始帮助食品生产企业 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使企业的食品防护计划更系统、科学。一方面在全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研讨会上开设食品防护专题,探讨食品防护的理论和 应用。另一方面要求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督促出口食品企业树立食品防护意识,实施食品防护计划,组织编写出版食品防护培训教材。与此同时,全国各直属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食品防护培训。2008年,共计1200名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9300名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截止到2009年 10月,6000多家出口食品企业初步实施了食品防护计划。为制定《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国家标准,从2008年4月起,国家认监委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在山东、河北、北京、上海进行企业试点,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标准的修改意见 此外,他们还专门向可口可乐、雀巢等大型食品企业征求意见。  据了解,该标准针对产品和生产过程受到人为、蓄意破坏和故意污染等问题,指导企业做好防范来自于外部的蓄意破坏行为外,并通过完善措施、程序,及时发现、 报告和控制情绪不稳定员工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跟踪受到处罚、降职、辞退等员工的情况。该标准强调企业建立健全内外部沟通机制,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 性 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消除发生蓄意破坏的不稳定因素。针对故意污染的“行业潜规则”问题,标准指导企业收集和识别本行业故意污染信息,建立合格 供应商的评价机制,降低原辅料被故意污染的风险 同时企业内部采取措施预防在加工环节出现故意污染食品的行为 企业若发现故意污染具有行业普遍性,应及时 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等。(丁莹)
  • 施启乐诚邀您参加第四届无菌产品污染控制策略(CCS)高峰论坛
    由允咨医药培训中心主办的第四届无菌产品污染控制策略(CCS)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9月27-28日,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会议邀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行业工作者、专家,针对化药及生物制品无菌产品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风险点、一站式污染控制策略实施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帮助企业全方位构建药物污染控制体系,赋能药品安全性有效提升。施启乐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届时将携带实验室器皿自动清洗机及清洗方案与广大新老客户见面。诚邀您拨冗到会,参观交流!会议时间:9月27-28日09:00--17:30会议地点:上海诺宝中心酒店施启乐展位:19号大会日程9月27日上午无菌产品政策法规动态和监管趋势9月27日下午CCS之关键设施设备污染控制9月28日上午CCS之清洁消毒技术和最佳规范9月28日下午CCS之工艺技术与环境监测施启乐拥有专业工程师团队,深耕实验室清洗行业数年,积累了丰富的清洗经验,可根据疾控、食药监、环境监测、研究院、药企、食品及化工企业等各行业实验室器皿清洗要求配备清洗机及清洗模块,制定个性化清洗方案。中药、膏霜、蛋白、脂类、重金属等顽固附着物及大容量器皿、不规则器皿也能实现轻松洁净,达到痕量或超痕量的洁净标准。
  • 仅限2周!视频回顾药企大咖讲抗体药物开发策略与质控方法
    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9月12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抗体药物开发与质量控制”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9位来自国内外知名生物制药企业、仪器公司的企业高管、技术大咖及仪器应用专家为我们奉上了一场抗体药物开发策略及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的知识盛宴!/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本次会议,首次将国内外多位知名药企的技术大咖们聚集在直播间进行线上报告,会议当日吸引了众多抗体药物相关听众听取报告。为给未能参加会议直播的用户提供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仪器信息网特将本次会议报告视频剪辑整理,以飨网友。/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strong另外,应报告专家要求,本次会议部分视频仅能在本平台播放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2个星期/span,请各位网友注意及时观看学习。/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80" height="489" title="aaa.png" style="width: 580px height: 48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aaa.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a7a31fb-69d4-4bc8-9c63-f1fa105f960c.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从人工智能技术到免疫原性分析,“抗体药物开发”专场回顾/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北京天成新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乐博士通过实际案例分享,详细讲解了DKK2“Me-first”抗体药创新和I/O靶点”Me-too”抗体药研发策略。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3.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人工智能助力抗体药研发》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当前,色谱、质谱的检测技术越来越精进,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是数据重现性常常不令人满意,限制了利用分析数据做重要决定的能力,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前处理环节,目前多肽、蛋白质尤其是抗体药物的分析需求通量不断增多,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此问题,安捷伦开发和提供了一套自动化系统,使得前处理过程更加精确,提升整体实验室质量。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6.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高效高质样品前处理》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在FDA指南中,生物仿制药被定义为生物制药。尽管在临床活性成分方面存在微小差异,但它与已经获得许可的生物制品高度相似,并且在纯度、效价和安全性方面没有临床意义的差异。这两种产品中,生物仿制药的发展过程复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报告重点介绍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生物仿制药开发指南的解释。《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0.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FDA guidance overview related to biosimilar development》点击观看/strong/span/a。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本视频观看时间仅限2星期!/span/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2014年以后,单抗药物以没你那7个左右的数量日益增加,截至2017年FDA已经通过了70个治疗性抗体药物,并有超过500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抗体药物,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61亿美元。相比于小分子药物,作为大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具有特异性高、要午间干扰少等优点,邢春博士从抗体库的筛选,细胞株的建立以及抗体功能鉴定三个方面介绍了单克隆抗体药物高通量筛选方案。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2.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单克隆抗体药物高通量筛选方案》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因为不需要的免疫原性相关问题会为药物安全及有效性带来风险,所以免疫原性评估在生物治疗药物的开发中至关重要。然而,免疫原性数据以及数据的解释很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对免疫原性分析、临床研究设计和异质性疾病群体的各种干扰。本报告将讨论免疫原性评估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特别是解决与免疫原性分析相关的问题,以便在临床试验期间提供有临床意义的数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4.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生物大分子的免疫原性分析的策略,挑战和解决方案》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知名药企真实案例分享,“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专场回顾/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连续多年,单抗和融合蛋白生物药占据全世界上市销售前10名的绝对多数,而生物类似药是提升广大病患对高质量抗体药物可及性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最近10年对创新单抗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均取得重大进展并开始惠及肿瘤病人。要加速发展和缩小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在生物药上的差距,采用QbD等先进抗体药物开发理念极为重要。/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基于QbD的质量研究和风险评估是是确定抗体生物药关键质量属性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对抗体类似药和原创药的开发和申报要求的各自特点,比较对其质量研究的策略和分析方法。原创药开发中,从分析,非临床到临床研究比重逐步增加,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采用逐步递进和全面相似的原则,分析相似性至关重要, 除蛋白氨基酸序列要一致外,需用一系列先进灵敏的分析方法来证明生物类似药和原创药从结构、纯度、杂质和异构体、到活性与功能高度相似。对关键质量属性,需用先进正交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证明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的相似性。复宏汉霖谢红伟博士报告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70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抗体药物的质量研究与控制》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近二十年来大分子生物制品(尤其是单克隆抗体)发展十分迅猛,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针对热门药物的类似药研究也火热异常,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指导原则以规范相关研究,本报告结合实例剖析了典型抗体类生物类似药的质量研究。乔怀耀老师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700.html" target="_self"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单克隆抗体及其类似药研究》点击观看/span/strong/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生物治疗药物是生物制剂和生物仿制药,通常时候蛋白质比如疫苗 和单克隆抗体等。而生物药物的构象聚集稳定性和糖基化等修饰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他们的高阶结构和动力学与其功能直接相关,生物治疗药物通常是由活细胞生产的,这使得其质量控制变得更加重要和困难。2018年,大约有30%的临床药物是生物制剂或生物仿制药,这意味着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逐年增长。核磁共振波谱一在解析结构方面有独特优势,具有极高的重现性,这种重现能力,能够额外提供更多复杂样品的统计学信息。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NMR在生物治疗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点击观看/strong/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易继祖博士由浅入深,从抗体简介、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表征研究、完整分子质谱、序列确定、PTMs 转录后修蚀: glycosylation, oxidation, deamidation 等产品相关的杂质研究,系统完整的诠释了生物制药中抗体的质谱表征研究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5699.html" target="_self"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生物制药中抗体的质谱表征研究》点击观看。/span/strong/a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本视频观看时间仅限2星期!/span/strong/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70" height="468" title="图片1.png" style="width: 209px height: 204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图片1.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3a23ecd-d184-4d94-89f0-d68d3c458c7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添加微信,加入“抗体药物交流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f164cca3-8c16-46df-8e57-1ea4a14f0978.jpg" title="微信尾缀二维码01.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370ecda-4b41-4493-a163-3f54ffb0b999.jpg" title="微信尾缀二维码02.png"//pp /p
  • 视频采访:Freeman 2014年中国市场策略
    仪器信息网讯 在Pittcon 2014上,我们现场采访了Freeman Technology的董事总经理Tim Freeman,Tim Freeman介绍了Freeman Technology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的看法,Freeman公司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策略,以及Freeman的最新产品。  关于Freeman Technology  Freeman Technology专注于系统的测量粉末的流动性,并在粉末流动和粉末表征方面拥有超过十年的经验。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全面支持以了解公司的多功能粉末测试仪&mdash &mdash FT4。  FT4粉末流动性测试仪采用了专利的动态方法、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剪切盒和一些整体性质测试,以量化粉末在流动和加工性能方面的性质。仪器已经被应用在世界各地许多不同的行业,所提供的数据,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对工艺和产品的了解,加快研发和成功商业化的规划,并支持粉末过程的长期优化。  FreemanTechnology的总部设在英国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在美国有全资子公司,在中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和泰国有分销合作伙伴。2007年,公司获得了英国企业女王奖创新类奖(Queen&rsquo s Award for Enterprise in Innovation)。
  • 国际合作推动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2016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年8月29日,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支持下,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主办的“2016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全球化与新兴科技——机遇与挑战”,旨在围绕国际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及食品安全国际合作框架构建等方面交流信息、分析形势、分享经验,探讨全球化与新兴科技带来的食品安全科技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提出未来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实现食品安全国际共治、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借鉴。会议由中国检科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主持,中国检科院院长李新实作开幕式致辞,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毕克新副局长、国际合作司何晓明处长、中国检科院李莉副院长出席开幕式。中国检科院院长 李新实  李新实院长在致辞中说,保障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永恒的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检科院作为我国第一张食品安全检测资格证书的获得单位,作为国内一流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科研机构,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尤其是进出口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在食品贸易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在推动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很多食品安全科技难题,需要由多国科学家们合作努力、共同破解。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沟通和交流,在各方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为以后的深入合作达成共识。中国检科院愿与各国、各界同仁共同努力,携手合作,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毕克新副局长  毕克新副局长指出,在全球食品贸易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风险环节和责任主体更加复杂多样,食品安全治理必须坚持“多元合作、责任共担、多措并举”的理念,各方参与,形成全力。质检总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建设,倡导食品安全合作治理理念,作为主管部门,始终重视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力的建设。他认为,食品安全需要国际共治,食品安全科技也需要国际合作,国家质检总局重视并欢迎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真诚希望中国检科院能与各国专家学者加强合作,交流技术,共享信息,提高发现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研究保障食品安全新技术新方法,为广大消费者享受更多色香味美形靓的食品做出更大贡献。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合作司 何晓明处长  何晓明处长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合作司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促进质检系统科研机构和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过去的几年,中国检科院在与国际众多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合作领域非常广泛,既体现科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也充分结合质检工作的实际需求,有很强的实效性。期待通过这次各国科学家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解,加深友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挖掘出更多新颖的,有价值的技术或者研究策略,来促进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提升国家之间在食品贸易问题上的共识,共同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担负责任,贡献才智。  本次研讨会特邀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挪威船级社和中国检科院等机构的8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部分报告集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 庞国芳  庞国芳院士团队利用GC-Q-TOFMS和LC-Q-TOFMS两种技术,研究建立了世界常用1200多种农药一、二级分子离子精确质量数据库,为每种农药建立了一个独有的电子身份证,从而取代了以农药实物标准作参比的传统定性鉴别方法,为非靶标农药残留侦测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使农药残留监控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283个区县6000多个采样点,146种水果蔬菜20000多批样品监测,确证了这项技术的高速度、高通量和高可靠性。同时建立了农药残留数据库、多国MRL数据库、农产品名称分类数据库、中国地域位置数据库和10个示范实验室实时检测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并研发出农药残留侦测报告自动生成软件。  庞国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形成两种产品:一种是中国31个省会/直辖市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一种是31个省会/直辖市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在线制图系统,为农药残留预警、问题溯源和产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现场在线服务,为实现食品安全预防为主,监管前移提供了一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总司欺诈检测与预防研究室主任 Franz Ulberth  Franz Ulberth谈到,安全流通与有益健康的食品是欧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欧盟成员国的公民健康、生活质量,及社会和经济利益。过去几年间出现的多起食品恐慌事件,彻底粉碎了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条的信心。为重拾信任,欧盟建立起一套复杂的监管体系。这一套系统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监控和口岸执法等环节,体系在欧盟各成员国执行的一致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体系的有效性。根据欧盟委员会882/2004号指令,欧盟地区建立起国家基准实验室网络体系,针对食品与饲料质量安全控制出具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数据。这些基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涵盖欧盟食品、饲料及动物健康领域的法规,特别是那些需要精确检测和诊断数据的领域。  欧盟食品法典同样保护消费者对其所购买食品真实信息的知情权。食品的经济利益驱动掺假行为的复杂程度各异,有简单的牛奶掺水,也有非常复杂的初榨橄榄油掺微量含防臭剂的橄榄油情况。因此,掺假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既需涵盖简单情况,也要能应对复杂问题的挑战。在打击掺假的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食品供应链中掺假行为发生位点的鉴别,及违禁添加物质的确定。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校长办公室研究主任 Bernard Dell  Bernard Dell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在许多国家仍然是一个挑战。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食品生产链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食品与健康之间的重要纽带。接下来,Bernard Dell 教授论述了有关食品安全发展的核心问题,包括:1、可追溯性与原产地;2、收货后储藏过程中的杀虫剂与化学残留;“唯一健康”与抗药性;3、食品安全与食品浪费;4、中国食品安全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副院长、总工程师 陈颖  陈颖谈到,食品质量安全是全球瞩目的问题。随着食品产业全球化和供应链复杂化,经济利益驱动的掺假问题、微生物污染、过敏原及转基因成分标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针对上述问题陈颖课题组研究建立的各项检测技术为政府法令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在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标准化程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颖介绍了中国检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因子检测、监测与溯源技术团队应用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和智能感官等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真实属性表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溯源、食品过敏原识别及转基因检测等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在保障食品安全中发挥的作用,并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中国检科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峰  张峰团队采用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栀子黄类、头孢菌素类和杂环胺类等物质的软电离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裂解规律。通过裂解规律的应用,对同类结构的风险物质进行了结构推断,从而为未知风险物质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此外,张峰团队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等多种技术,建立了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绿色检测方法,禁用色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头孢霉素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等,方法能够满足发达国家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 梅毒防控重在检测策略,电化学发光法成主流
    p  日前,在“2017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陶传敏教授分享了国际权威梅毒管理指南及国内外大型研究对于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标准检测流程的临床应用评估及推荐,就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策略及不同流程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ppstrong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strong/ppstrong首选特异性检测方法/strong/pp  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分成三大类:病原体检测、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病原体检测主要是用暗视野显微镜和镀银染色,方法繁琐不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核酸方法和病原体检测都受病原体在局部的影响,容易发生漏检。因此,血清学检测是实验室诊断梅毒的主要手段。/pp  血清学检测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NTT)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TT)。前者属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这可能会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孕妇中呈假阳性以及在晚期患者中呈假阴性。后者属于特异性检测,这类方法检测的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及敏感度均较高。/pp  梅毒实验室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传统检测流程和反向检测流程,两者的区别在于采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初筛的检测手段。传统检测流程是先进行NTT,结果阳性的患者再进行TT,结果阳性确认新感染或曾经治疗过;反向检测流程反之,对于TT结果阳性的患者进行NTT,若结果阴性再进行第二种TT检测,结果阳性则表示近期再次感染或曾经治疗过。现在还有一种是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流程,这是一个更简化的反向流程,先进行TT,结果阳性的患者直接再进行第二种TT检测。/pp  目前,对于梅毒的实验室筛查与诊断流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用反向检测流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提出反向流程对患者诊断更为全面,能够检测出既往治疗过、未治疗或不完全治疗的梅毒患者,以及低感染率人群的假阳性情况。《2014欧洲梅毒管理指南》推荐TT作为单独的初筛方法,并应采用全自动EIA/CIA,NTT只能检测到现症梅毒,相比TT会漏检早期的梅毒感染。《2015英国梅毒管理指南》也推荐EIA/CLIA作为初筛方法,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并特别提到初筛阳性后再用另一种TT方法进行确认。/pp  陶传敏教授指出:“我国现在绝大部分实验室和血站主要是用反向检测流程,用特异性抗体首先开始进行筛查,对于筛查阳性的患者建议做非特异性检测,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对性病门诊患者没有必要区分反向流程和传统流程,应该建议患者同时做这两类不同的实验室检测,这样可以节约时间。”/ppstrong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strong/ppstrong有效提高梅毒检测质量/strong/pp  梅毒螺旋体抗原极不稳定,试剂性能的优异取决于更高的设计标准。对于免疫试剂的设计,抗原的筛选和制备工艺需要非常考究。罗氏诊断对抗原组合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最终选取了最有优势的抗原成分进行重组;同时优化了抗原序列,以实现试剂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并采用了易大规模生产的高可溶性抗原,配合罗氏专有的解决方案,即抗原伴侣的应用,与天然抗原极度接近的表位的表达,实现只与抗原伴侣结合,不和特异性抗体结合,从而降低假阳性率。罗氏诊断ElecsysR Syphilis梅毒螺旋体抗原特异性抗体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于 2014 年 8 月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该技术使用双抗原夹心法(DAGS)检测梅毒螺旋体总抗体,血清样本仅需10μL,在18分钟时间内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是目前可靠、高效的梅毒特异性检测方法。/pp  2015年,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由全球6个国家8家研究中心参与的梅毒检测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8家研究中心之一,且国内只有此中心提供相应数据,参加了欧洲同步的性能评估。结果显示:与其它方法学梅毒检测试剂相比,罗氏诊断ElecsysR Syphilis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临床样本敏感性等综合性能表现最佳,并且可100%检测出不同分期梅毒感染样本。/pp  2016年,微生物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对六种自动化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对比其它方法学梅毒检测试剂,ElecsysRSyphilis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表现优异,其中,敏感性达到99.4%,特异性达到100%,一致性是99.8%,无一例假阳性结果和漏检情况发生。/pp  陶教授指出:“临床上有一些潜在因素,如合并其它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妊娠等,可能会干扰到梅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ElecsysR Syphilis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采用抗干扰模式,可有效避免交叉反应,针对干扰样本的评估研究显示,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EB病毒(EBV)感染和莱姆病(Lyme)的特异性均达到100%。/pp  为提供更具参考性的中国证据及使用经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全国其它14家医院共同开展了“罗氏诊断新一代ElecsysR Syphilis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性能比对多中心研究”,旨在自然条件下比较ElecsysR Syphilis检测试剂与已在国内上市的其它四种梅毒检测试剂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共纳入13,767例常规随机样本,是全球样本最多的试验之一。该研究结果表明,ElecsysR Syphilis在所有比对组常规随机样本中的敏感度均达到100%,特异性也更优异;ElecsysR Syphilis在所有比对组“临界”样本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更少。/p
  • 2023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7月13日,由上海市食品学会主办的“2023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创新论坛”开幕式在上海神旺大酒店顺利召开,约300名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权威专家以及食品加工、餐饮、零售、设备制造、检测和认证企业等代表参会。   大会由上海市食品学会理事长王锡昌教授主持,上海市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迎捷教授致辞。   上海市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迎捷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科技支撑,健康转型,价值提升正成为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通过阿斯巴甜事件引出了食品领域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希望广大食品工作者能够在新挑战中敢于创新,有所作为,为老百姓能吃上更新鲜,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的食品、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和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大会设立了主题论坛“新时代的食品安全”以及四个专题论坛,分别为“供应链安全”、“标准解读”、“安全检测与控制实践(理化方向)”和“安全检测与控制实践(微生物方向)”。30余专题报告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的发展趋势、标准法规、前沿技术探讨、应用研究等多方面内容。   主论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围绕“食品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作主题报告。李宁主任厘清了食品安全、食品危害与风险、食品风险管理目标的含义,引出了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并逐一展开应对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郭晓奎围绕“全健康与食品安全”作主题报告。郭晓奎教授详细阐述了全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内涵,点明全健康体系在我国的必要性,将全健康与食品安全相挂钩,从全健康角度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区域主任任文伟围绕“可持续供应链和绿色消费助力食品安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报告。任文伟主任从大宗农产品、水产供应链、可持续食品等多个方面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做了深入介绍。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处处长朱梓明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进展情况”作主题报告。朱梓明处长报告内容涵盖“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厘清“三个责任”的关系、正确理解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的深化等方面内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弘围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作主题报告。刘弘主任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基本原则、方法及作用,并对未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趋势进行展望。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处处长颜敏围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与新形势下的风险预警交流”作主题报告。颜敏处长依据上海市抽检情况及食品安全大环境对食品安全形势进行讨论分享,并从监管的角度介绍食品安全工作基本原则、风险预警交流。   专题论坛一   “供应链安全专题论坛”邀请了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主任安虹、光明乳业食品安全总监/质量中心总监冯晓、LRQA劳盛北亚区食品及定制化服务运营总监李风度、味全大陆冷藏事业 品保部资深经理费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市场稽查专员邱从乾 、上海闽泰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陈军华及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欣钦就生产审查、管理体系、供应链风险、经营监管、虫害管理以及产品标签等内容开展交流。   专题论坛二   “标准解读专题论坛”邀请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邵懿、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马群飞、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沈晓玲、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法规及标准主管曾苑玲、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蔡华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冯涛就污染物、菌落总数、调味品、天然香料标准、标准跟踪评价及标准配套方案等内容开展交流。   专题论坛三   “安全检测与控制实践(理化方向)专题论坛”邀请了上海海关研究员朱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检所所长汪国权、安捷伦科技应用工程师孟戈、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古淑青、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健康学院研究员殷堃、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许长华及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郑国建就农兽药检测筛查技术、食品安全中的拉曼光谱、分子诊断、多分子红外光谱检测以及母乳低聚糖的检测等内容开展交流。   专题论坛四   “安全检测与控制实践(微生物方向)专题论坛”邀请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陈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立峥、illumina大中华区资深售前技术支持专家杨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段胜钢、伊利集团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主任工程师王旭、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所长刘鹏鹏及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微生物高级经理洪海军就微生物检测、菌株鉴定、微生物性疾病、加工溯源、食品安全设计与NGS应用等内容开展交流。
  • 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日程安排公布
    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暨检测仪器设备展览将于2011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大会会议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 : 主题演讲 - 2011年 11月 2日 (星期三)08:00观众登记 开幕式09:00欢迎辞国际食品保护协会 执行总监 戴维 萨普工业和信息化部 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王黎明 全球食品安全政策与规章制度的发展 主持人:国际食品保护协会 执行总监 戴维 萨普09:30"食品安全:比利时的模式及其新的变化"比利时王国中小型企业、自雇、农业与科学策略部部长内阁成员 农业与食品安全局局长 Jean-Franç ois Heymans09:50"美国食品安全最新倡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食品副局长 Michael Taylor10:10"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问题和对策"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督查处 处长 李泰然10:30 "美国食药局的执法:加强全球市场食品安全的策略"美国食药局监管事务副局长 Dara Corrigan10:50茶歇 构建更强的食品安全基础11:20"通力合作共推全球食品安全"全球食品安全倡议当选主席 法国达能集团企业质量总经理 奕傅睿11:40"国际合作是全球食品安全保证的未来"美国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制造商协会(GMA) 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潘米拉 贝利12:00"食品安全的协作"Abbott营养公司 全球供应副总裁 John Ginascol12:20联谊午餐 改进食品安全的机遇 主持人:威尔士大学卡地夫学院 食品工业中心主任 David Lloyd14:00"卫生与植物疾病问题:食品安全与贸易顺利的基础"欧盟DG SANCO动物健康与福利主任顾问 Jacky Le Gosles14:20"在加拿大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全球环境下的国内优先" 加拿大卫生部 保健产品及食品办公室粮食局总干事 Codex Alimentarius 委员会 副主席 Samuel Godefroy14.40"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国家研究所 食品安全保证分部主任 樊永祥 应对全球的食品安全挑战15:00"可持续畜牧生产和抗生素的使用"荷兰王国经济事物、农业及创新部食品安全办公室代理主任 Martijn Weijtens15:20茶歇15:50"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介绍法国的做法"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署 欧洲与国际事务部部长 Rozenn Saunier16:10"中国餐饮业面临的食品安全挑战和应对策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 资深副总裁/首席后勤执行官 裴华庆16:3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努力;案例历史:全球主要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如何使用食品安全方案作为保证工具"挪威船级社管理服务集团 食物及饮料全球总监 Stefano Crea 闭幕式16:50"利用完整信息保护食品供应"美国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总监 Arthur Liang17:10晚间招待会第二天 : 专题演讲 - 2011年 11月 3日 (星期四) 专题 A专题 B专题 C专题 D专题 E 食品制作中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食品测试趋势和技术食品安全管理和最佳实践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通过协作推进全球食品安全 主持人: 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全球食品服务经理 食品安全证书基金会主席 Cor Groenveld主持人: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生物毒素检测专家 AOAC中国区 主席 鲍蕾主持人: 美国康尼格拉集团 运营质量研究、质量和创新高级总监 Kent Juliot主持人: 美国疾控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高级流行病学专家和常驻顾问 Robert Fontaine 美国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总监 Arthur Liang主持人: 可口可乐公司食品安全、全球质量和产品整合高级经理 Marc Cwikowski 08:30"促进食品安全的设备设计原理极其应用"英特乐传送带(上海)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高级研究员 严志农"LC/Q-TOF用于食品未知物筛查分析的解决方案"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冉小蓉"食品安全与保障:明尼苏达州模式"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处长 海迪凯森波 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助理厅长 马修沃曼"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关键步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指导老师 马会来欢迎辞: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当选主席 法国达能集团企业质量总经理 奕傅睿 "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华润万家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和华润零售集团高级副总裁/GFSI董事会成员 陈硕 "GFSI - 为中国食品企业提供食品安全的解决之道"中粮集团 副总裁/GFSI董事会成员 万早田09:00"食品级抗微生物润滑剂和润滑油的突破"加拿大石油亚太 加石润滑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区经理 吕承光"VITEK MS: 使用MALDI-TOF技术的新一代微生物实验室生化解决方案"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 亚太地区食品业务经理 卢诺"卫生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能多洁公司 亚太区有害物控制负责人、地区执行总监 Tony Poulsen"2010年中国浙江省一起桶装水污染引起导致的诺如病毒爆发调查"广州市疾控中心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沈纪川"GFSI 指导文件 - 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进展" GFSI技术工作组主席 Kevin Swoffer09:30"验证实验在食品企业中的作用"上海实力可有限公司 商品检验研究员 魏婕"一种基于混合的方法,简化利用GC-MC/MS的多残留分析的方法开发和数据处理"布鲁克• 道尔顿 全球GCMS产品经理 王克非"产地至餐厅, 麦当劳餐厅如何确保高标准食品安全控管系统"台湾麦当劳董事长 李明元"重庆市一起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腹泻爆发调查"中国疾控中心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自贡市疾控中心 陈曦"GFSI全球市场能力建设项目 - 取得认证的途径"可口可乐公司食品安全、全球质量和产品整合高级经理 Marc Cwikowski 10:00茶歇 主持人: GFSI技术工作组主席 Kevin Swoffer 10:30"利用知识交换项目发展食品安全体系:案例分析"威尔士大学卡地夫学院 食品工业中心主任 David Lloyd"通过新奇的样品制备法和独特的生产级溶液,提高食品材料的安全度"Biotage AB公司 首席科学官 Anthony Rees"食品安全管理系统 -最佳实践"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资深质量保证经理 Stephen Choi"在食源性疾病爆发调查中实验室的作用"美国疾控中心新出现及重新再现的传染病(全球疾病监测)国际新出现传染病项目实验室主任 John Klena"通过供应链透明化为中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 麦德龙GFSI全球市场项目的实施"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总监及麦咨达公司董事会成员 杨瀚 11:00"在食品加工供应链上成功实施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计划的业经证实可行的方法"美国康尼格拉集团 国际供应商 品质总监 Joseph Elrefaie"微生物QC测试、基准材料和微生物产品使用的重要性"Microbiologics公司亚洲区业务经理 Allen Chan"了解国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NSF-CMi 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Peter Bracher"在疾病爆发和响应中食品检验和产品追溯的作用"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处长 海迪凯森波全球市场项目问答可口可乐 Marc Cwikowski & 麦德龙 杨瀚 圆桌讨论:"推进中国食品安全 - 合作是关键" 发言人: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总部质量管理部总监 江红 嘉吉公司亚太区质量总监 郑芸岭11:30"全球采用基于召回布告标准的现状"GS1 运营总经理 Shaun Bosson"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创新方法"伯乐中国食品安全部全国销售经理 马熟军"顶级美国食品公司供应商的期待,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和消费者需求"美国康尼格拉集团 运营质量研究、质量和创新高级总监 Kent Juliot"在美国进行多国家,多机构,多学科疫情调查面临的挑战"美国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总监 Arthur Liang"食品安全 - 来自高层的承诺"全球食品安全倡议当选主席 法国达能集团企业质量总经理 奕傅睿 12:00联谊午餐 专题 F专题 G专题 H专题 I 食品安全标准、审计和认证食品安全科学与对策当前的问题食品过敏原评估和管理 主持人: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总监及麦咨达公司董事会成员 杨瀚主持人: SAGE食品安全咨询公司总裁 Gale Prince主持人: 美国康尼格拉集团 国际供应商 品质总监 Joseph Elrefaie主持人: 中国上海联合利华公司 大中华东亚区食品监管事务总监 Leon Gorris13:30"食品制造业中的前提条件"挪威船级社管理服务集团 业务促进部食品饮料部门销售经理 谢松"AOAC与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生物毒素检测专家 AOAC中国区 主席 鲍蕾"全球改进食品安全的趋势:协作是关键"Abbott营养公司 质量总监 Bradd Eldridge"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状况"中国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 陈育智14:00"实现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的培训要求"国际食品保护研究所 所长兼执行总裁 朱莉娅 • 布兰德谢尔"当前食品微生物安全挑战和行业有效的应对措施"Michael食品公司 资深食品科学家 Si-Quan Li"公私合作:构建科学的食品安全能力的实用解决方案"Waters公司 食物及环境商业经营主任 Paul Young"食品过敏原的风险评估方法"英国联合利华公司过敏症与免疫学科学领导人 René Crevel14:30"食品供应链标准和认证的国际性发展"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全球食品服务经理 Cor Groenveld"疯牛病(BSE)的预防及食品安全"株式会社泉盛 取缔役兼公共关系部负责人 平野 诚"猪肉供应链上的行业食品安全控制和公众监督的相互影响"瓦赫宁根大学动物供应链管理学教授 VION食品集团 质量保证总监 Bert Urlings"食品中致敏原的管理"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国家研究所食品安全保证分部主任 樊永祥15:00茶歇15:30"透明产生信任,国际标准促进国际贸易"麦咨达信息咨询公司 总裁 汉斯彼特"发酵奶制品中拒绝抗生素:从问题探查到有效缓解"美国微生物学会食品微生物分会主席 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 王华"美国进口食品的新方法:华盛顿内部人士的看法"科文顿和柏灵律师事务所 管制行业亚洲区首席法律顾问 William Friedman"食品过敏原管理"食品过敏原控制培训与分析公司(FACTa) 技术总监 过敏原署管委会委员 Robin Sherlock16:00"IFS值得信赖的质量安全标准"IFS 亚洲办事处负责人 罗爱军"产品追溯和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SAGE食品安全咨询公司总裁 Gale Prince"按照日本的食品卫生法进口食品的过程"日本食品安全支援机构 理事长 平野展代"食品致敏原实验室检测"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博士 高东微16:30问与答问与答问与答问与答 会议结束  演讲如有变化,无须事先通知。请定期检查最新更新。  会议挑选的部分演讲提供同声传译。  若您有意提交演讲信息,以及了解有关演讲情况,敬请联系孙先生:benny.sun@infoexws.com
  • 从财报数据看天瑞仪器2021年经营策略
    日前,国内知名科学仪器企业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仪器)公布了2020年的年度报告。新冠疫情突然袭来的年份,科学仪器龙头企业的经营情况如何,接下来有哪些经营策略?我们试图从天瑞仪器2020年及过往的财报数据中寻找答案。  2020年,天瑞仪器实现营业总收入9.4亿,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10.5万,同比增长0.2%。根据公司年度报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的影响,销售回款未达预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子公司磐合科仪和贝西生物商誉减值计提准备较往年上升 由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增加,增加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2020年天瑞仪器营业成本5.2亿,同比增长14.1%,高于营业收入3.1%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5.3%。期间费用率为37.2%,较去年下降3.2%,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609.1%至1.4亿。  天瑞仪器的研发费用自2017年起显著增加,2020年研发投入589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322项。财报显示,天瑞仪器继续维持对研发的投资力度。随着公司的产品不断进入环境监测与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以及医学检测领域,面临着新产品推广不达预期的风险。对此,公司将紧追政策步伐,进一步加强对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适时调整产品的销售策略,最大限度的扩大新产品的销售。  天瑞仪器拥有实验室分析仪器及系统、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环保工程及服务、医疗仪器及试剂、第三方检测、运维检测机配件销售等产品线。实验室分析仪器及系统包含XRF、光谱、质谱、电化学、色谱、电化学等品类,是天瑞收入的“主力军”,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2020随着环保市场需求的提升,天瑞仪器环保工程及服务销量显著提升,2020年5月天瑞仪器曾与联合体中标7.54亿元污水处理PPP项目。  天瑞仪器表示,公司一直积极开展环境治理领域的业务探索,设立相关的子公司与内部业务部门,推进公司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业务发展。虽然PPP模式在市场上已经相对成熟,但对公司而言PPP模式仍属于新的业务模式,存在不确定性风险。PPP模式项目投资额较大、合作年限较长,在实际运营中受各方面的影响,项目的盈利情况可能会低于预期水平从而带来运营风险。  华东、华南是天瑞仪器产品销售的“主战场”,2020年天瑞仪器在华中地区的营业收入有大幅增长。2021年,天瑞仪器在销售层面将完善营销体系,扩大市场占有率:  (1)以现有营销网络为发展基石,加强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优化销售策略和渠道结构,完善区域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   (2)不断夯实公司现有核心产品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整合渠道类子公司、销售团队资源,实现母子公司协同发展,从而带动公司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增长   (3)认真研究海外市场当地政策,积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具有终端客户服务能力的海外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善海外市场的营销与服务网络,稳步开拓海外市场。  2021年,天瑞仪器在企业经营层面还将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技术创新,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  (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拓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完善的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   (2)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不断升级现有产品系列,提升设备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3)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强研发力度,扩宽产品条线,重点研发高端仪器设备   (4)保护现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较为完整的专利布局。  2、生产体系的精细化管理  (1)以产品的质量为先,安全生产,提高整个大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继续加强精细化的生产体系建设 完善和提高生产工艺环节,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2)加强制度管理和风险管控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手册》等工作。  3、调整和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坚持“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逐步调整和优化公司的组织架构,对各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人才吸引、激励和发展的机制及管理体系,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确保公司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发挥人才优势   (3)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制度,完善科学化管理,保证员工安全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领域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生态环保领域PPP模式发展迅速,为促进公司产品和服务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拓展,完善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产业布局,公司积极尝试PPP模式在内的各类政企合作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 卫生部专家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执行环节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样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4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将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并对非法食品添加剂开展全面布控,今年年底前,卫生部门将制定并公布食品复配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食品添加剂,将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围剿。  食品添加剂是替罪羊?  食品添加剂真的是洪水猛兽,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吗?  “不,食品添加剂正在被‘妖魔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首先,应该为食品添加剂正名。“这些导致毒祸的添加物并非是食品添加剂,人们把违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混淆了,食品添加剂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  4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名单,其中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那么,什么才是食品添加剂呢?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的最多,达到18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  “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孙宝国认为,食品添加剂不但对身体没有坏处,反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物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品相”和口感,还有利于食品加工,能更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最重要的是,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保存,能够防止变质。“比如,以前的零打酱油放置时间久了会长毛,很不卫生,但加入防腐剂以后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了。”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食品添加剂甚至是“救星”。“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就需要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实现了无糖食品供应。”孙宝国说。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衡量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孙宝国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剂就不能加。例如,卫生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面粉增白剂。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数例外,如桂皮等)。第三,合法性。食品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合法的行为。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太宽松?  前不久,康师傅方便面因含有“牛肉膏”成分备受质疑,更加掀起轩然大波的是,广州市工商局作出了“合法”无处罚的判定。  “牛肉膏”之所以“合法”是因为“牛肉膏”、“一滴香”、“漂白面”等都是由多种食品添加剂复合调配组成的添加成分,这些“前所未闻”的复配添加剂没有被收录进“明令禁止使用”的法规范围,关于剂量和合法性在法规上都是空白。  “拿法规和标准说事儿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卫生部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每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对食品添加物的争议最终都会落点在法规和标准上,“这已经是惯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部分食品的行业检测标准低于国际公认标准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在前不久的雀巢婴幼儿产品中可能存在重金属过量的问题上,按照我国现行标准,确实“在法定范围内”,但我国的最高限额是美国的百倍。  根据公开报道,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内销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虽然差距只有九个百分点,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这种“双重标准”的现实催生了“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的说法,“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比国外标准松”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困惑之一。  4月21日,卫生部发布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的公告,公告称国际上各国的食品标准确实存在差异,但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此外,鼓励企业根据国际竞争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公告显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项目和指标值的符合率超过70%,甚至我国的一些标准是高于国际通行标准的。例如在国外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过氧化苯甲酰等物质,在我国属于禁止使用品种。因此,《通知》特别说明:“对不同国家标准的比较,应当全面、客观,不应仅以个别标准或个别指标进行比较。”  最大的好消息是,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出台终于有了明确的日程表:“2011年年底前卫生部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届时,“牛肉膏”、“一滴香”、“漂白面”等复配食品添加剂将不再“无法可依”。  在标准出台之前,“对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企业或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指定产品标准的申请。”  “卫生部已经公布了第一批违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名单,以此为起点,到了年末,一定会有更加完善和严谨的标准出台,到时候,所有食品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的大清查。”这位专家说道。  重典治乱与“吹哨法案”  “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的法律法规是非常多的,甚至是超乎国际水准的严厉。”卫生部的一位专家说,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共有20多部,近40部行政法规,150多部部门规章。据其介绍,2001年和2008年,我国两次重申禁止使用“瘦肉精”,但至今,美国都是允许使用指定成分的“瘦肉精”的。此外,2007年,我国就率先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2011年1月,美国才确立该制度。  “我们的问题出在执行环节。”这位专家认为,在前不久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央视“315”晚会通过暗访短片揭示了形同虚设的十八道检验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买通,监而不管,是病症所在。”  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他强调,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一旦发现非法添加,要快查快处,第一时间查封问题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并给予严厉经济处罚。对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销证照、罚没设备,企业负责人不得再从事相关食品行业。  这次讲话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重典治乱”。“之前的处罚多以工商部门的罚款为主,一般情况下上限不足5万元,这对于违法犯罪分子来说,违法成本太低,而侥幸之下的不法利润太高,所以造成屡禁不止,甚至边罚边犯。”  除了严管企业,还要加强监管力量。“监管不力主要体现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有六大部门,部门间分工不明,责权不清,很容易出现模糊地带。”专家说。  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对涉案政府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纪开除公职。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并依据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从重从快予以严惩。  最新公布的《通知》中也再次明确了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强调将加大食品添加剂的行政问责力度,并提出,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这个档案不仅会对生产企业起到自律和约束的作用,也会更加细化各部门的负责范围和问责机制,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逃避责任。”专家评价说。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建议,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吹哨法案”,用“放权于民”的方式实现合理监管,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的矛盾。  “吹哨法案”是一部告密者保护法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内部监督,即每个人本着为社会公众利益的考虑都可以站出来通过告密的手段揭露贪腐、密谋、不公等内幕,以维持社会公正,告密者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每个知晓内情的人都可以站出来揭露、诉讼和检举,他们将因此受到保护、免责和奖励,这样的话,‘双汇瘦肉精’一案早就水落石出了。”郎咸平说道。  目前,在《通知》中已经可以看到“吹哨法案”的精神体现——设专项资金奖励举报人。《通知》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  失控的化工系统  记者走访了多家火锅店、麻辣烫摊位和餐饮店,发现非法添加行为并非是有意为之,而是推销诱导的结果。  一位火锅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火锅店经营了七八年,一直是“以秘方取胜”,直到2009年,有推销人员主动上门介绍“一滴香”和“夜夜想”(以罂粟壳为主要成分的非法添加物,能够完善口感,并使食用者有轻微上瘾的表现)。推销人员声称,很多知名火锅店都是他们的大客户,这两种“产品”不仅能够节约原材料成本,还可以招揽不少回头客。  据介绍,一锅本应该用食用油、多种大料、党参和枸杞做加香材料的锅底用三分之一勺“一滴香”就可以达到几乎同等口感的效果,每个锅底节省的原材料成本在20元以上,以该店的经营规模来算,一天就能节省500元以上。“夜夜想”更是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招揽回头客的作用,很多客人每月、甚至每个星期都要吃一次。  “之前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东西,都是推销员说别的店都在用,才觉得自己不用是不是就吃亏了。”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火锅底料由于都是以自制调料为主,所以很容易有“猫腻”,监管部门也难以查处取证。“一个锅底就有上百种调料,不好查。”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工作人员透露说,很多违法添加物的原材料都是从化工厂流出来的,一些小作坊根据简单的化学原理做粗加工后就可以对外销售了。“他们利润很高的,这些东西在化工厂里也不值钱,加工设备都很简单,查处了换个地方再生产。”  其实,在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就可以发现,盐酸克伦特罗作为刺激肾上腺素的兴奋剂被国家严格管制,在原材料环节和成品环节都有成熟的控制办法,一般人很难接触到。但是,在加工环节产生的“盐酸克伦特罗原粉”则可以轻易从化工厂流出,成为制作“瘦肉精”的主要原料,通过简单的工艺、简陋的化学反应设备,大量“瘦肉精”就被“生产”出来,流向社会。  捣毁制造和储存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成为切断非法利益链条的重要步骤。《通知》中要求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县域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组织经常性排查,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可是,追根溯源,如果不堵住化工系统的漏洞,任由非法添加物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被忽视的途径流出,成为不法分子唾手可得的“财富”,而只是着力于排查和捣毁负责加工及储存的“黑窝点”,怕是治标不治本的。
  • 春光无限好,展会正当时-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圆满参加固体制剂粉体/颗粒学详解及体内外一致性(BE策略)论坛
    春光无限好,展会正当时。今年3月31日-4月3日,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参加了在广州嘉逸皇冠酒店隆重举行的“固体制剂粉体/颗粒学详解及体内外一致性(BE策略)论坛”。本次会议为期四天,共吸引了来自广东、上海、福建、海南及全国各地的200余家制药企业,药物、食品和化妆品等研发单位,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0余名人员参加,与各位授课老师和赞助单位的工程师们就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和探讨。作为粉体/颗粒材料表征仪器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倾情赞助了此次会议,并为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的发展贡献力量。药品一致性评价大限取消虽让人雀跃,但实际却对制药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着初心不改、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的原则继续砥砺前行,为健康事业保驾护航。本次会议期间,专家们从粉体/颗粒学特征参数和压缩成形技术、溶出度试验的深刻解读、仿制药国内注册经验分享、粉体包衣技术介绍及其在液体缓释混悬剂中的应用、新政环境下的处方工艺开发策略思考、制剂开发中的粉体工程问题与对策、MAH解读及对GMP生产合规的要求、颗粒检测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和制剂设备原理及工艺影响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阐述。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此次会议期间,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展示了TriStar II 3020系列全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Gemini VII 2390系列全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AccuPyc II 1340系列真密度仪、GeoPyc 1365系列包裹密度/振实密度分析仪、AutoPore V系列高性能全自动压汞仪等多款广泛应用于粉体/颗粒制剂材料表征检测的高性能分析仪器。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的展台前聚集了许多参会人员踊跃咨询,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制药方面的高性能仪器及解决方案,获得了在场观众的认可。如果您遗憾错过了之前的市场活动,美国麦克仪器公司近期还将参与一系列展会/会议:时间市场活动地点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展位2019.4.15-17第四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江苏苏州A222019.5.24-27中国化学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辽宁大连252019.6.18-20“第十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第十四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上海N1A19我们期待与您在活动现场沟通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如果您对我公司的高性能材料表征分析仪器和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感兴趣,或想持续了解我公司最新市场活动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麦克仪器。
  •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六大看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这份上万字的文件中都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呢?记者对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六大看点。  13类食品明令禁止经营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13类食品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食品   ——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其检查项目等事项应当符合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患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疾病的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经营者聘用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食品经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被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除健康检查制度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经营者还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建立并执行食品退市制度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者应建立并执行食品退市制度。  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一旦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机关。  否则,工商机关可责令其停止经营。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2小时内应报告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经营者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经营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将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业,并处2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此外,食品经营企业还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调查处理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如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食品安全事故事发地工商机关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配合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上级工商机关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的调查处理。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机关参与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情况,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个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对于发布虚假食品广告的,工商机关将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广告,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清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食品广告中也不得含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内容。否则,工商机关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 浅谈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普适性策略(二)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研究的共同靶标相关内容,本文将继续从抗病毒药物研究的共性环节、 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通用策略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2 抗病毒药物研究的共性环节2.1 靶向病毒膜融合过程 在包膜病毒的复制周期中,需要病毒和细胞膜融合才能进入细胞。病毒通过受体识别以及膜融合或内吞等步骤进入靶细胞是首要环节。 在该过程中, 介导病毒与细胞受体识别的病毒表面蛋白(surface protein,SP)的 受体结合亚基、介导膜融合的病毒 SP 跨膜亚基、细胞上的受体、切割 SP 所需 的宿主细胞蛋白酶等均是常见的抗病毒靶点[30]。CoV 是 I 型包膜病毒,位于包膜表面的 S 蛋白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包括受体结合及膜融合等步骤。在膜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六螺旋束(six-helix bundle,6-HB)是一个非常保守且关键的机制。目前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HCoV) 中,其 HR1 (heptad repeat- 1)三聚体与 HR2 (heptad repeat-2)作用的表面氨基 酸大都为保守的疏水性氨基酸,因此 HR1 是 CoV S 蛋白上非常保守的药物靶点[30]。2018 年,姜世勃与刘克良团队发现靶向病毒融合蛋白的α-螺旋脂肽具有广 谱抗 MERS-CoV(EC50 = 0.11 μmol L-1 ,CC50 100 μmol L- 1 )及甲型流感病 毒(influenza A virus,IAV)活性(H1N1 EC50 = 1.73 μmol L- 1,CC50 100 μmol L-1)[31] 。近日,复旦大学姜世勃/陆路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杨贝/Wilson 团队合作, 通过系统地筛选与结构修饰,发现了能够广谱抑制多种 HCoV 感染的多肽类融 合抑制剂 EK1 及脂肽 EK1C4,并揭示了其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32,33] 。该研究同时证明了 CoV 刺突蛋白的 HR1 区域是一个重要且保守的药物靶点, 为后续广谱抗 HCoVs 药物研发提供了思路。2.2 核酸复制 病毒进入靶细胞后, 病毒基因组 DNA/RNA 被释放到细胞中, 作 为模板指导病毒蛋白的合成。 RNA 病毒的基因组复制需要 RNA 依赖的 RNA 或 DNA 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这类酶在人体中不存在且相对保守,成为抗病毒药物研发 的重要靶点。不同病毒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针对某一种病 毒聚合酶设计的抑制剂往往对其他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4,35]。自从 1962 年世界第一个抗病毒药物碘苷被批准上市以来,全球已有众多抗病毒核苷类似物药物获批上市。 在病毒疫情暴发时, 核苷类药物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 早在 2014 年西非暴发的大规模 EBOV 疫情中,部分核苷类似物药物在临床阶段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例如日本富山化学的新型抗流感药物法匹拉韦(favipiravir)以及瑞德西韦(remdesivir,图 3),特别是瑞德西韦目前已经完成 EBOV 的试验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随着研究的深入, 瑞德西韦被发现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涵盖丝状病毒科病毒(EBOV 和马尔堡病毒等) 、沙粒病毒科病毒(拉沙病毒和胡宁病毒等)、 CoV 科病毒(SARS 、MERS 和猫科冠状病 毒等)和黄病毒科病毒(ZIKV 等) 等,因此也成为了治疗 SARS-CoV-2 的首个 小分子药物[36]。阿兹夫定(azvudine ,FNC,图 3)具有抑制 HIV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肠道病毒 71 型等 RNA 病毒复制的功能,2021 年 7 月, 已在 中国上市用于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 HIV- 1 感染者。此外, 阿兹夫定在新冠肺炎 临床研究中也取得显著效果[37]。瑞德西韦进入临床研究后,其抗病毒效果与预期有一定差距,原因可能是: 疾病的病程及动物模型与人体药动学差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 此 外, CoV 特有的“复制矫正”(proofreading)机制,即将掺入 RNA 产物链的核 苷药物“剔除”,进而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抑制, 可能是此类抗病毒药物效 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38]。近日,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相关 RNA 病毒和 SARS-CoV-2 的广谱抗病 毒核苷分子——4' -氟尿啶(4' -FlU,EIDD-2749,图3),它在细胞和分化良好的 人气道上皮中具有高选择性指数。RSV 和 SARS-CoV-2 体外 RdRp 聚合酶抑制显 示掺入后 i 或 i+3/4 位出现转录暂停。每日一次的口服治疗对 RSV 感染的小鼠或SARS-CoV-2 感染的雪貂非常有效[39]。EIDD- 1931(即NHC,图3),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 NHC 上的肟形式模仿 尿苷, 与腺苷匹配, 而另一个互变异构体模仿胞苷, 与鸟苷匹配。它的原理是通 过给病毒 RNA 引入大量的突变,“瘫痪”病毒的基因组,进而导致遗传信 息大量错误使病毒无法存活[40-45]。目前仅有 NHC 及其衍生物能够躲避病毒复制 矫正机制的干扰。 在体外模型中,NHC 对 RSV、流感病毒、CHIKF、EBOV、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MERS-CoV、SARS-CoV 以及 SARS-CoV- 2(多数变异毒株)等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无明显细胞毒性[46-48];但在食蟹猕 猴中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 EIDD-2801(molnupiravir,图 3)是 NHC 的异丙 酯前体药物,旨在改善 NHC 体内药代动力学以及在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 口服生物利用度。Molnupiravir 在雪貂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具有较好的口服 生物利用度。对感染流感病毒的雪貂进行 molnupiravir 口服治疗,可将大流行 流感和季节性甲型流感的病毒载量降低数个数量级, 并可减轻发热、呼吸道上皮 组织病变和炎症[39,49] 。Molnupiravir 使轻 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率或死亡风险降低了约 50% 。2021 年 11 月 4 日, 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已在英国批准 molnupiravir 上市,用于治疗重症和住院风险较高的轻至中度新冠肺炎成人患者( http:// www.21jingji.com/article/20211104/herald/f0b15254b2fcc17b70b26b839e32b1c6.html)。除了 molnupiravir 之外,法匹拉韦也可以掺入到病毒 RNA 链,诱发病毒的基因组突变, 并通过累积这种突变,导致病毒失活或失去感染能力[50]。总之, 靶向病毒最为保守的 RdRp 是一种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非常有前景的策略。 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多个新冠病毒 RdRp 抑制剂类药物结构差异较大,靶向 RdRp 影响病毒复制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特别需要从结构生物学角度解析抑制剂与 RdRp 复合物结构,明确作用机制,为精准开发高效特异的、以 RdRp 为靶标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2.3 核糖体移码 (ribosomal frameshifting) 在正常细胞内,核糖体(ribosome) 以 3 个碱基为单位(即密码子codon)由 5 到 3 端单向、连续地读取 mRNA 中的 遗传信息, 合成蛋白质[51]。由于体积的限制, 病毒的基因组通常较小, 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较少。 包括 SARS-CoV-2 在内的各种 RNA 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利用一 些特殊的机制调控病毒基因表达,扩展其所携带遗传信息的利用率, 其中一种常 用的机制是称为程序性“移码”的蛋白质合成重编码机制(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PRF)[52-54]。即核糖体不遵循常规读取 3 个字母的步骤, 而是会漏 掉一两个 RNA 字母。核糖体发生的这种错位被称为“移码”,会导致核糖体错误读取遗传密码。例如, SARS-CoV-2 严重依赖其 RNA 折叠引起的“移码”来 合成蛋白[52-54]。理论上, 任何通过靶向 RNA 折叠来抑制“移码”的化合物都可能作为一种 治疗感染的药物。 “移码”现象在人类自身基因的表达中极为罕见, 因此靶向读 码框“移码”是一个可行的抗病毒策略。研究者通过运用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系统联合高通量筛选技术, 鉴定出了一个可以高效抑制读码框“移码”的小分子化合物美拉沙星(merafloxacin,图 4),它能在细胞水平(Vero E6 细胞)显著抑制 SARS-CoV-2 复制[55] 。美拉沙星抑制读码框“移码”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与病毒 RNA 的结合,或者抑制内源性调控蛋白。近期, Ahn 等[56]从9689 个小分子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呋喃[2,3-b]喹啉类化合物 KCB261770(图 4),它能够抑制 MERS-CoV 的“移码”和细胞水平 MERS-CoV 的复制。此外,该化合物还能抑制 SARS-CoV 和 SARS-CoV-2 的“移码”,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3 抗病毒药物研究的通用策略3.1 细胞纳米“海绵” SARS-CoV-2 的细胞结合和进入是由其刺突糖蛋白(S 蛋 白)介导的, S 蛋白不仅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II,ACE2)受体结合, 还与肝素等糖胺聚糖结合。 近期研究发现细胞膜包被的纳 米颗粒(细胞纳米“海绵”)模拟宿主细胞,通过自然的细胞受体吸引和中和 SARS-CoV-2 ,可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策略,还发现增加细胞纳米海绵表面肝素密度可以提高抗 SARS-CoV-2 作用[57]。3.2 抗体募集/杀死细胞 2009 年, 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小分子 ARM-H,有可 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 HIV:①通过招募抗体到 gp120 表达病毒颗粒和受感染的人 类细胞, 从而增强其吸收和人类免疫系统的破坏; ②通过结合病毒糖蛋白 gp120, 抑制其与人 CD4 结合和防止病毒进入。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 ARM-H 能够 同时结合 gp120 和抗 2,4-二硝基苯抗体(DNP ,存在于人血液中) [58]。抗体、 ARM-H 和 gp120 之间形成的三元复合物具有免疫活性,导致补体介导的表达 env 细胞的破坏。此外, ARM-H 可以阻止病毒进入人类 T 细胞, 因此应该能够通过两种相互强化的机制(抑制病毒进入和抗体介导的杀伤) 来抑制病毒复制。这些研究表明, 通过抗体招募的小分子具有可行的抗艾滋病毒活性, 并有可能启动 HIV 治疗的新范式。2020 年,Low 团队通过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与高免疫原性半抗原2,4-二硝基苯(DNP)结合,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双功能小分子, DNP 专门针对游离病毒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表面。该类分子抑制病毒释放的同时, 通过免疫介导清除游离病毒和病毒感染的细胞,对感染 100 倍 MLD50 病毒的小鼠进行鼻内或腹腔注射单剂量药物,可以根除 A 型和 B 型流感毒株的晚期感染[59]。近期研究发现, 抗生素分子 concanamycin A 可让免疫系统杀死被 HIV 感染的人体细胞[60]。DDX3 抑制剂可以让 HIV- 1 感染的细胞选择性死亡,进而耗竭病毒潜伏库[61] ,为根治艾滋病提供了新思路。3.3 多价结合——靶向病毒表面的非特异作用 细胞表面的糖链是细菌、病毒、 免疫细胞的接触点。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涉及与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稳定但短 暂的多价相互作用。几种病毒的最初接触始于在细胞表面附着硫酸肝素蛋白聚糖, 最终导致病毒进入。已经开发出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如肝素或类肝素材料模拟细胞 表面糖负责最初的病毒附着, 如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高磺化金纳米 粒子具有广谱杀病毒性能。然而, 由于未知的清除机制和潜在的长期毒性是金纳 米颗粒成药性的不利因素。环糊精(cyclodextrins,CDs)是天然的葡萄糖衍生物, 具有一种刚性的环状结构,由α(1-4)连接的吡喃葡萄糖组成。磺化环糊精对HIV 具有可逆及特异的抑制活性。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小组对天然葡萄糖衍生物环糊精进行磺化修饰 开发出了一种能够破坏病毒的外壳且对耐药性病毒也有效的新的广谱抗病毒分 子,其有望治疗 HSV 、RSV 、HCV 、HIV 和 ZIKV 等多种病毒感染[62]。基于多价相互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如柔性纳米凝胶,通过干扰病毒颗粒和阻 断与细胞受体的初始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有效策略。负电荷多硫酸盐可以结合 SARS-CoV-2 受体结合区域( 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上的正电荷斑块(patches),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进而 抑制感染。 与肝素相比, 合成的线型聚甘油硫酸酯(linear polyglycerol sulfate , 图 5)的抗病毒活性更高,且抗凝血活性较低[63]。巨大球状多价糖富勒烯、糖基化碳纳米管能抑制 EBOV、ZIKV 和 DENV 的 感染, 活性可达皮摩尔水平[64-66]。多价唾液化(sialylated)聚甘油对甲型流感毒 株(含耐药株)具有广谱抑制活性[67]。3.4 基于拓扑匹配的药物设计 IAV 颗粒表面均匀分布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近 期,Nie 等[68]运用拓扑匹配(topology-matching design)的药物设计理念, 设计了 一种纳米颗粒抑制剂(纳米抑制剂, 图 6A), 它与 IAV 病毒粒子的纳米拓扑结 构匹配,对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具有多价抑制作用, 可以在细胞外中和病毒颗粒, 阻断其附着和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复制显著减少了 6 个数量级, 即使在感染24 h 后使用, 仍能达到 99.999%以上的抑制作用。 2020 年, 该团队用类似的思路, 发现了与 IAV 表面空间匹配的尖峰纳米抑制剂(spiky nanoinhibitor,图 6B),峰 值在 5~10 nm 之间的纳米结构与病毒粒子的结合明显优于平滑的纳米粒子,获 得的红细胞膜(erythrocytemembrane,EM)包覆的纳米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 IAV 病毒粒子与细胞的结合, 并抑制随后的感染。 EM 包覆的纳米结构在细胞无毒剂 量下降低了99.9%的病毒复制[69]。2021 年,该课题组运用拓扑匹配设计理念,基于宿主红细胞膜设计了与病 毒状球面相匹配的碗状纳米结构(“纳米碗”,heteromultivalent nanobowl,Hetero- MNB,图 6C),可作为广谱病毒进入抑制剂。与传统的同多价抑制剂不同, 该 类异多价抑制剂由于协同多价效应和拓扑匹配的形状,其半最大抑制浓度为 32.4 ± 13.7 μg mL- 1 。在不引起细胞毒性的剂量下,可减少99.99%的病毒传播。由 于在 SARS-CoV-2 的 S 蛋白上也发现了多个结合位点, 因此, 异多价纳米结构有 望为开发一种有效的预防 CoV 感染提供新思路[70]。3.5 靶向病毒核酸 病毒 RNA 会折叠成复杂的 RNA 结构,在病毒的生命过程调 控中起重要作用,为开发抗病毒疗法的靶标提供了新的机会。很多研究已经发现 多种病毒的非编码区 RNA 结构可以调控病毒的翻译、复制以及稳定性,它们通 常在相关病毒中高度保守[71-73] 。例如,黄病毒中 5' UTR 和 3' UTR 之间的分子内 RNA-RNA 相互作用促进基因组环化并帮助协调复制;HCV 5' UTR 内部核糖体 进入位点的结构对于翻译至关重要;并且 ZIKV 和其他黄病毒的 3' UTR 中的多 假性结构已显示出使 RNA 外切核酸酶 Xrn1 失速,从而产生了亚基因组黄病毒 RNA,有助于病毒逃避细胞抗病毒过程[74,75]。需要指出的是,与蛋白质类药物靶标相比, RNA 结构的动态性与复杂性为药物筛选增加了困难, 往往需要借助于高通量筛选。例如, SARS-CoV-2 的 RNA基因组含有 15 个独立的 RNA 调节元件。 研究者通过基于 NMR 的片段筛选, 从含有 768 个小分子的片段库中发现了 SARS-CoV-2 的 RNA 配体[76]。近日,新加坡科学家使用多种 RNA 分子结构探测方法以及 RNA-RNA 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解析了 SARS-CoV-2 基因组 RNA 的二级结构信息和病毒-宿主之间的 RNA 相互作用;同时发现在 SARS-CoV-2 基因组 RNA 上广泛存在 2' -O- 甲基化修饰, 推测可能有助于新冠病毒逃避宿主免疫攻击,揭示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的潜在机制[77]。G- 四链体是由 G-quartet 层叠而形成的 DNA 或 RNA 四链构象, 是最重要的非典型核酸二级结构之一, 因其独特的构象、重要的基因功能和生物学意义而备受关注,是很有前途的药物靶点[78]。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团队使用多种生物物理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 SARS-CoV-2 基因组中存在 G-四链体结构 RNA ,证实 SARS-CoV-2 中的富 G 序列(位于 SARS-CoV-2 核衣壳 磷酸化蛋白 N 编码序列区域)可以在活细胞中折叠成稳定的单分子 RNA G- 四 链体结构。该 G- 四链体 RNA 可以被 G- 四链体特异结合配体 PDP(图 7)等识别 并稳定,进而影响 G- 四链体 RNA 的生物功能。因此,该 G- 四链体可能是抗 SARS- CoV-2 药物新靶点[79]3.6 超分子配位化学 病毒基因组的未翻译区域(the untranslatedregions,UTR) 包含多种保守和动态结构,这些功能性的 RNA 结构对病毒复制至关重要,为广 谱抗病毒研发提供了药物靶点。 然而, 计算机对接筛选对于具有内在柔性特征的 RNA 结构仍存在较大挑战。 研究者将体外 RNA 分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 构建 SARS-CoV-2 基因组 5' UTR 关键区域结构和动力学的3D 模型,进而确定了 圆柱形金属超分子螺旋([Ni2L3]4+ 、[Fe2L3]4+)对这种 RNA 结构的约束。这些纳 米尺寸的金属超分子螺旋分子可以与核酸结合,并且在细胞水平具有抗 SARS- CoV-2 等病毒复制作用[80,81]。3.7 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 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 ribonuclease targeting chimeras,RIBOTACs)是降解 RNA 的新策略, RIBOTACs 基于小分子选择性结 合 RNA(特别是形成复杂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的RNA), 进而激活核糖核酸酶 L(ribonuclease L,RNase L)。RNase L 是一种在脊椎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具有单链 RNA 内切活性的蛋白质。该技术已被用于靶向 SARS-CoV-2 的 RNA 基因组,抑制 RNA 的移码,并且募集细胞核糖核酸酶彻底杀死 SARS-CoV-2。该策略有望用于抗其他病毒药物研发[82]。3.8 反义核酸技术 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可以序列特异性地与靶 标 RNA 结合,实现高效的寻靶和抑制活性。近期,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了 一类靶向 SARS-CoV-2 包膜蛋白 RNA(E-RNA)和刺突蛋白 RNA(S-RNA)的 单链嵌合反义寡聚核苷酸, 通过在 2' 甲氧基修饰的反义核酸序列 5' 端缀合 RNase L 招募基团 2-5A,可实现有效的病毒 RNA 降解并抑制病毒增殖[83]3.9 核酸适配体技术 核酸适配体(nucleic acid aptamers)是一小段经体外筛选 得到的寡核苷酸序列(单链 DNA 或 RNA 分子),能与相应的配体进行高亲和 力和强特异性的结合[84] 。适配体已经在抗病毒药物开发方面 (含 SARS-CoV-2) 展现出巨大的潜力[85-87]。3.10 基于蛋白自组装的配体发现 动态组合化学(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DCC)融合了组合化学和分子自组装过程两个领域的特点, 开辟了使 用相对较小的库组装很多的物质的途径, 而不必单独合成每一个物质。早在 2003 年,研究者通过基于点击化学的蛋白模板诱导片段组装, 发现了高活性的 HIV 蛋 白酶抑制剂[88]。2008 年,研究者通过动态连接筛选(dynamic link screening,DLS) 开发了一种潜在的抗 SARS 药物,其亲核片段通过与醛抑制剂的可逆反应将亲核 片段指向蛋白质的活性位点。它们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与荧光酶底物的竞争检测 到。有了这一概念, 与活性位点特异性结合的低亲和力片段在功能酶分析中迅速 被识别出来[89]。2021 年,基于 Knoevenagel 反应的蛋白模板诱导片段组装策略用 于 Enterovirus D68 蛋白酶抑制剂的发现[90]。总之,动态组合化学在抗病毒药物 发现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点击查看《浅谈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普适性策略(一)》文末。
  • 促食品安全,筑健康未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大会于北京隆重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2023年11月2日,由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主办,各大研究中心及企业联合赞助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CIFSQ)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主题是“促食品安全,筑健康未来”,并以其交流的国际性、知识的专业性为特点,汇聚世界多个地区和国家的监管机构、科学家、行业高管、技术专家和学者,就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核心问题、挑战展开讨论,探索解决方案,并交流食品安全在科学研究层面、包括智能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最新进展以及卓有成效的最佳实践,以期在提升食品安全的行动中发挥作用。多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登台分享他们对食品安全最新进展的见解,其真知灼见必将引起全球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对于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我国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尽快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会议现场会议伊始,国际食品保护协会执行总监Lisa Hovey、CIFSQ大会名誉主席葛志荣、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主席Tim Jackson、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为大会致辞。国际食品标准专家、食品法典委员会前秘书长Tom Heilandt主持致辞。国际食品标准专家、食品法典委员会前秘书长Tom Heilandt主持致辞国际食品保护协会执行总监Lisa Hovey致辞CIFSQ大会名誉主席、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葛志荣致辞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FSAN)食品安全高级科学顾问Tim Jackson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致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主席 Andreas Hensel、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副部长 José Emilio Esteba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FSAN)代理主任 Donald A.Prater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了食品安全前沿报告。大会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主持。报告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 刘兆平报告题目:改进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的学习与实践报告人: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主席 Andreas Hensel 报告题目:数字化前沿:食品和饲料安全 报告人: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副部长 José Emilio Esteban 报告题目:借助科学创新和增加透明度提升全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报告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FSAN)代理主任 Donald A.Prater报告题目:展望未来:美国 FDA 的最新动态 报告人:JBS集团全球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主管 Alfred Almanza(线上)报告题目:利用品牌重建提升和改进食品公司食品文化报告人: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 Yong Wee Liau 报告题目:创新发展的罗玛实验室 报告人:玛氏公司首席食品安全科学家及全球食品安全中心负责人 Boris Bolshchikov报告题目:以主动型策略保障食品安全 - 玛氏实践大会报告结束后,分别开展了食源性疾病、可替代蛋白质革命:推进新兴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领导力与创新三个主题论坛并举行圆桌讨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这是民生问题,亦是社会问题。本次会议的顺利开展,给相关部门提高了更有针对性、更管用、更务实的方式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效缓解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的恐慌,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心、放心,甚至参与到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阶段的监督中,促进食品安全发展。更多会议信息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 食品安全无小事―-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吴永宁主任
    前言:据报道,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在关键检测技术、设备试剂和控制体系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本网编辑日前荣幸的采访到了本专项负责人之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主任,请吴主任对本项目的立项背景和所取得的成果详加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主任Instrument:请问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的立项背景,预期在哪些领域有所成就?吴主任:食品安全无小事,比利时二噁英(dioxin)污染事件的重大影响就是一个佐证,国际社会一直对食品安全领域高度重视。我国以前对农业食品行业主要着重于提高产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随着食品安全领域凸现出来的各类问题,例如苏丹红,瘦肉精,滥用农药,抗生素等等,危害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另外,由于农、兽药残留超标等安全方面的问题受到的贸易障碍,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国家建立这个十五专项就是为了提升我国食品技术水平和监控系统,以更好的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专项的研究重点是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多部门的有机配合和共享的监测网络体系。Instrument:请介绍本专项目前已经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检测技术方面的关键性突破?吴主任:这个项目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 检测技术的提高,建立了一批我国监督执法中迫切需要的快速筛检方法,二噁英超痕量检测和农药多残留高通量分析等检测技术的突破,研发相关试剂盒和配套仪器,已能满足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要求。二,提升食品领域污染状况评估的监测技术,建立了两个国家级污染监测网:国家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包括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和中国进出口食品监测与预警以及风险分析控制系统。三,建立和国际接轨的食品添加剂、农残、污染物等方面相关评估标准。四,危害关键点控制技术体系(HACCP)建立也取得重点突破,建立了9个食品安全综合示范项目。这些成果已经达到了项目的预期要求。 二噁英检测分析技术是当今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技术,本专项课题组的多个实验室已建立起二噁英超痕量检测分析体系,通过包括瑞典,挪威,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有关机构的组织的国际比对,还通过了国际分析质量保证考核,成为鱼样和土壤标准物质二噁英国际定值的检测实验室。本项目中建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室标志着我国在实验室验证方面的国际地位由被考核者向出题者转变。此外,本项目还建立了一批我国监督执法中迫切需要的农药、兽药、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等多残留系统检测方法和快速筛选方法。Instrument:请介绍此次专项中研制的试剂盒产品以及产业化情况?吴主任: 本专项研制出食品安全用农药、兽药、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违禁化学品等25个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主要依据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农残和霉菌毒素等毒素,通过荧光PCR法监测细菌和病毒含量等。原理科学,操作简单。 本专项研制出的禽流感、新城疫检测试剂,将检测时间由过去的21天缩短至4小时,且目前已在广东、深圳等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工作,同时在北方20多家出口型养殖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年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保证我国禽肉安全,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举足轻重。Instrument:请问本专项在仪器设备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请问专项中开发的仪器相对国外同类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产业化的可能?吴主任:应该说,食品安全监测越来越依赖于大型分析仪器设备,这类仪器国外厂商产品占据主要优势。本项目在检测技术方面的成果主要是试剂盒,也研发了一些配套试剂盒使用的18种重要的小型仪器设备,如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农药残留和甲醛检测仪等。 其中与军事医科院全军卫生检测中心开发并贴牌生产的食品安全检测箱,已经用于神州六号发射食品安全保障中,并在食物中毒快速检验与卫生、教育、工商、农业等部门的食品安全保障中予以配备。 而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开发出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可完成果蔬产品农药残留、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瘦肉精、氯霉素等14种兽药)、白酒类甲醇及杂醇油含量、蔬菜水果农药残毒、水发食品类甲醛残留量、各种熏蒸食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亚硝酸盐残留量、禽类流行性病毒和各种食品真伪鉴别(如注水猪肉、脱水食品中添加的增重物、部分合成色素)等项目的现场检测。该食品快速监测车已在食品监测、技术监督和工商等系统等售出20多台,完成销售收入2400万元以上,并在松花江水质污染监测中圆满完成硝基苯现场监测任务,深受好评。 从整体上看,国内分析仪器行业要与国际品牌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产仪器厂商面临国外厂商产品的竞争和外资收购危机,对自身发展形成严重挑战。Instrument:预警系统和控制体系也是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本专项在此方面的成果,并将如何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水平?吴主任:本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HACCP)研究成果显著,我们在8个省份建立了9个食品安全综合示范项目:北京奥运保障物流配送项目,江苏蔬果超市项目,福建银祥猪肉检测项目,浙江龙井茶叶,河南鹤壁小麦和猪肉项目,山东寿光蔬菜项目,山东青岛奥帆赛餐饮模式项目,广东水产品项目等。即将进行的十一五相关专项,还将增加一些省份合作推广食品安全技术示范项目,将逐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水平。Instrument: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食品安全领域,纷纷颁布自己的法规标准,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除了重视监测技术,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外,您认为我国需要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哪些标准或法规有所加强?吴主任:本项目中还建立了180种农药在茶叶、大米、果汁等食品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由过去一个农药一个检测标准,发展到现在180种农药一个检测标准,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质量。标准不重数量,而在科学性和有效性。十五重大专项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和相关标准的提出制定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随着经济水平和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从以前的追随并强调符合国际标准,已经逐步发展到能牵头并起草国际标准。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个专门委员会的主席国,其中食品添加剂国际法典委员会由卫生部牵头,农药残留国际法典委员会由农业部牵头,这些都显示了我国在国际食品安全科技中的地位全面提升。后记:感谢吴主任在参加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研讨会的百忙中接受了本网的采访,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专项硕果累累,加强了我们对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信心。吴主任对国内仪器行业现状和竞争力的担忧也道出了相关人士的心声,期望国产大型分析仪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监测等众多关乎社稷民生的领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采访时间:2006年11月 记者编辑:廖庆玲
  • 雅培推出新临床诊断策略 中国肝癌患者检出率提高27.2%
    p  · 雅培首个PIVKA-II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公布结果/pp  ·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土化的诊断模型,为中国的肝病健康管理设定新标杆/pp  · 开创肝癌精准诊断新征程/pp  (2017年12月7日,上海) –中国是肝癌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由雅培支持的PIVKA-II(又称“异常凝血酶原”)中国人群肝癌临床诊断路径多中心研究今日公布了结果,其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诊断方法,一项创新的临床诊断模型能够能提高检出率达27.2%。/pp  AFP(甲胎蛋白)是传统的肝癌标记物,但在临床使用中、特别是肝癌的早期阶段可能发生漏检。在而此PIVKA-II多中心研究中,来自临床、检验及健康管理的专家们则尝试将PIVKA-II和AFP进行联合,建立新模型和策略,提高了肝癌的早期筛查率,并帮助高风险人群改善了风险管理。此次研究是中国及亚太地区的首次综合了PIVKA-II和AFP之创新诊断模型的本土研究。该研究结果能提高高危人群在肝癌早期阶段的检出率,帮助肝癌患者进行预后和复发的监测。/pp  “与传统单独使用AFP相比,将肝癌的检出率提高27.2%,表明此项创新的临床诊断策略能有效帮助中国的肝癌患者改善其诊疗效果。”本次研究课题组长、亚太肝胆胰协会秘书长、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沈锋教授指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234ee2b-0b6b-4a65-afe8-c5a073c5999f.jpg" title="新闻稿图片_Agim博士向沈锋教授颁发奖牌.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Agim博士向沈锋教授颁发奖牌/strong/span/pp  亚太肝病学会和日本肝病学会均推荐将PIVKA-II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肝癌的辅助诊断。在中国,最新版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5年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也把PIVKA-II 列为肝癌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中国肝癌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早期诊断率低是主要原因/strong/span/pp  《全球癌症报告2014》指出,中国的肝癌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拥有全球将近50%的肝癌患者人口,肝脏健康管理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课题。/pp  “早期诊断率低是造成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急需制定一个更有效的肝癌诊断策略,以提升其早期检出率。”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全国常委兼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北院副院长张欣欣教授指出,中国的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这是因为目前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传统的超声检测容易造成漏诊, CT/ MRI 或其他更为灵敏的影像学检查由于条件及经济限制,仍难以成为常规筛选手段。另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陈葳教授补充到,血清标志物 AFP对于肝癌检测的特异性及早期检出率方面也存在一些受限的情形。/pp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更早的诊断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的数据显示,雅培的PIVKA-II检测产品帮广大的中国肝癌患者达成治疗效果的改善,帮有肝炎史、家族史等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实现更有效的筛查。此本土化、多中心研究的结果,更有助于新型生物标志物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创新临床诊断方法。”雅培诊断全球医学科学事务部高级医学总监Agim BESHIRI博士表示。/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为中国提供更好的肝癌诊断方案,实现肝病健康管理/strong/span/pp  作为体外诊断和肝炎相关疾病检测领域的领导者,雅培是第一家为临床实验研究室以及专业医疗服务人员,提供PIVKA-II产品和方案的大型生产企业。/pp  雅培中国诊断业务副总裁屠光明先生表示:“作为一家全球性医疗保健公司,雅培一直专注于用创新的方式让人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此次PIVKA-II研究项目就是我们践行承诺的最好例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bbefd4f-2f7e-4e16-92b4-8f53593985e7.jpg" title="新闻稿图片_沈峰教授与全体合影.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沈峰教授与全体合影/strong/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关于PIVKA-II多中心研究/strong/span/pp  2016年,雅培在中国上市肝癌诊断标志物PIVKA-II的同时,携手国内11家知名医院和医疗机构,共同发起了PIVKA-II中国人群肝癌临床诊断路径多中心研究。 PIVKA-II试剂为关注罹患肝细胞癌(HCC,又称原发性肝癌,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肝癌病种)的高危人群和肝癌的主治医生们额外提供一个诊断工具。/pp  该研究历经18个月,覆盖了来自全中国的4,000多名患者。今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还包括了PIVKA-II的临床应用参考值,及其合理的临床使用推荐。/pp  除了在PIVKA-II上的投入,雅培诊断于2016年正式启用了其中国本土研发中心,並于近期在上海成立了全球诊断行业首个一体化客户体验中心——雅培创跃中心。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突破性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世界一流的设备来为病理学家和实验室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医学培训,雅培持续助力“健康中国”事业并为之贡献一份力量。/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关于雅培/strong/span/pp  雅培,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健康,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近130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探索改善健康的解决方案——从营养品,诊断,医疗器械,到药品——涵盖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雅培全球94,000多名员工,助力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实现健康美好的生活。/pp  雅培在中国运营近30年,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超过6,000多名员工。了解更多雅培公司信息,敬请登录公司网站www.abbott.com.cn和www.abbott.com查询/ppbr//p
  • 政治法制策略三方面入手 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和讨论,环保队伍应当重点在讲政治﹑讲法治、讲策略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环保工作认识的高度、提升政策法规执行落实的力度、强化解决问题的韧度,进一步理清环保工作思路,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政治法制策略三方面入手 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山东省临沂市的治污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结合社会各界对临沂治污讨论情况和当前环保队伍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突出及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环保队伍要重点在讲政治、讲法治、讲策略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对环保工作认识的高度、提升政策法规执行落实的力度、强化解决问题的韧度,进一步理清环保工作思路,澄清模糊认识,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中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一要讲政治,搞清楚为谁服务的问题,不断提高对环保工作认识的高度。从本质上讲,环保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环境保护是一项捍卫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艰巨任务。党、国家、人民把这一光荣使命赋予环保队伍,如果放纵、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那就是对党、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就是渎职、犯罪。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拿着人民的“血汗钱”不为群众谋福利,这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讲不通。环保队伍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结合本职岗位,不断加深对环保工作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把握,增强对环保工作政治严肃性的认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态度坚决、立场坚定,排除各种干扰,强化职责、使命、宗旨意识和增强政治敏感性。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答不答应作为行动指南,把广大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自觉投身到这项为国效力、为民谋利的光荣使命中来。    二要讲法治,清楚自己手中有什么武器,搞清楚手中装备的性能和威力,提升对环保政策、法规理解掌握的精准度和贯彻﹑落实﹑执行的力度。当前,基层环保队伍不敢、不会、不愿运用法规解决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不强,依据法规解决问题还没真正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方法。这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正规化程度,还弱化了工作开展的力度和决心,致使部分同志工作起来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因此,环保队伍要充分认清法律法规对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结合本职工作,加大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治观念,在适用准确度和执行力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依据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讲策略,清楚环保工作的阶段特征及内在的本质规律,强化环保工作开展的韧度。当前环保工作可以说是压力和阻力并存,各种矛盾、问题和利益错综复杂。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人民群众的支持度及认可度,部门间配合协调的顺畅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环保队伍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在巨大的压力、强大的阻力面前,一些同志要么选择离开、放弃,要么满腹怨言和牢骚。这些做法都是不理智的。我们要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矛盾和问题,不能过于消极悲观,要认识到很多问题的存在是环保工作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问题的产生、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要把它们当作提升自我的磨刀石和查找工作不足的镜子,进而转化为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另外,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做好关、拆、罚、治的同时,要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延展性,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善后工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是环保工作的大后方。只有用真心才能换真心。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环保工作将举步维艰。总之,工作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不能盲目蛮干,要在学习、实践、锻炼中培养、塑造、树立新时期环保队伍“有胸襟、讲奉献、敢担当”的人格形象。(来源:中国环境报)
  • 国家认监委王大宁谈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需求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11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2010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上,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大宁先生做了题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需求”报告,系统地解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检测机构与标准现状、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及检测质量需求与发展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大宁先生  王大宁先生在报告中谈到,随着食品贸易全球化、加工食品的便利与普及、以及人们餐饮习惯的改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维护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业界共同的责任。  一、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  1、分段管理、统一协调  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是分别由农业、质检、工商、商务、卫生部门负责。日前,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强调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制。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职能部门分工简图  2、国家质检总局(AQSIQ)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AQSIQ)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3、国家认监委(CNCA)职责  中国国际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CNCA)是国务院决定组建并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  国家认监委涉及食品安全的职能有四项:  (1)食品农产品认证  (2)实验室资质认定与能力验证  (3)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  (4)出入境检验检疫(SN)标准  4、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主要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相应配套了比较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  二、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与标准  1、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概况  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从事食品、农产品检测的实验室总数约6300家,其中:  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可以对外提供检测服务的5095家(CNCA 2010数据);  从业人员约15.6万人,其中检测人员4.2万人(2010年数据)。  2、中国标准框架体系(2010年数据)  国家标准(24946)  行业标准(44117)  地方标准(16694)  企业标准(1320000)  截止2009年底:共发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1900项;CNCA负责组织制订SN标准3202项,其中食品SN标准共1058项;SN标准是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官方指定的标准(2010年数据)。  三、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及检测质量需求  1、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  食品、农产品行业的最大问题是:  食品、农产品种养高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弱、规模小。全国统计有44.8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其中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2007年数据);  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仍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80%);  投入品供给、农业产地环境、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  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部分违法企业为追求商业利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2、国内外食品安全新动向  一般意义上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由食品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如农兽残,重金属,细菌污染等),这些问题我们称之为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GMP、HACCP等管理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向食品中故意甚至恶意加入非食用或有害物质,则是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新动向,我们称之为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有4种表现形式:  (1)不法企业等食品从业者追求不正当商业利益,采用一切可能手段降低成本,形成“行业潜规则”  (2)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同行进行人为破坏等恶性商业竞争行为  (3)员工抱怨社会“不公”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恶意报复,污染食品  (4)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矛盾的激化,人为制造食品安全恐怖事件  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  应对这种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美国FDA和农业部分别提出了食品防护计划和进口食品反恐注册加以预防。我们积极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企业给原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打上“食品防护补丁” 地方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实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相关机构建立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交流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应对措施。  3、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质量需求  近年来,中国政府各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大量投入。新成立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一些县市检验机构,许多食品企业都配备了高精尖的检测仪器。但是,针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检测方面的质量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和品控机构  中小食品企业存在贵重仪器买不起、也养不起的情况,急需为中小食品企业提供质量控制的检测平台或实验室;  好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需要为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建立GAP、HACCP自检自控体系的培训认证服务。  (2)检测手段  应用于现场工作(例如农贸市场、出入境口岸等)的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  大批量、多残留、又有时间要求的检测任务不是目前高精尖仪器所能解决的,初筛式定性(或半定量)检测试剂盒是食品安全检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检测依据  农兽残、化学污染物限量标准;  多残留同时检测标准;  非法添加物鉴别方法等。  既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日程公布
    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暨检测仪器设备展览会定于2010年11月10-11号在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举行,届时将吸引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会代表出席。内容丰富的会议议程包括70多篇讲演,就食品安全的最新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指示。详细会议日程公布如下: 第一天: 主题演讲 2010年 11月 10日 (星期三) 09:00-09:20开幕式欢迎辞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谢敏强 (待定)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执行总监 戴维 萨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协会会长,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 葛志荣 09:20-09:40“德国和中国-食品安全合作的紧密伙伴”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国务秘书(副部长) 盖德.穆勒09:40-10:00“全球食品安全,你我同舟共济”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 俞太尉10:00-10:20“改进全球市场上食品安全的美国策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食品副局长Michael Taylor10:20-10:40茶歇10:40-11:00“主题演讲”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 吴清海 (待定)11:00-11:20“创建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局ANSES,一个为了保护公民和消费者避免更复杂的多种危险而进行评估和预防风险的最初模型”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局(ANSES)局长 Marc Mortureux11:20-11:40“构建现代进口控制系统”加拿大食品检验署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局执行总监John A. Lynch11:40-12:00“可持续的牲畜饲养和公众健康,一个全球性问题”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食品、动物健康和福利与消费者政策司司长Alida Oppers12:00-12:20“食品安全与溯源:从零售商角度看待未来中国所面临的挑战”麦德龙锦江现购自运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ino Zeiske12:20-14:00联谊午餐14:00:14:20“食品安全在未来全球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德国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联邦办公室(BVL德国)主任 Helmut Tschiersky-Schoneburg14:20-14:40“食品安全的未来和对食品工业的意义”美国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总监Arthur Liang14:40-15:00“食品生产商--偷工减料是一种伤害用户的短视行为”Marler Clark律师事务所董事股东 William Marler15:00-15:20“食品安全在确保食品安全性中的角色”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当值总裁、美国农业部食品与农业国家研究所食品安全流行病学国家项目负责人Isabel Walls15:20-15:40“题目待定”15:40-16:00茶歇16:00-17:40圆桌讨论大会“强化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来自生产、加工与监管之间有效沟通的挑战”主持人: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及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部 Peter Karim Ben Embarek讨论嘉宾: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处长 李泰然SGS公司全球食品/消费者检测服务副总裁 Robert Parrish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资深副总裁/首席后勤执行官 裴华庆挪威船级社(意大利)食物及饮料全球性经理 Stefano CreaTÜ V南德意志集团 全球食品业务的负责人 LSG卫生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 Frank Altmann新西兰食品安全局科学总监 Steve Hathaway17:40-18:50晚间招待会  更多详细日程见附件:附:2010年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详细日程.doc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