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

仪器信息网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专题为您整合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话题讨论。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相关的资讯

  • 卫健委提出新要求 二级以上医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仪器信息网讯 抗生素滥用问题一直是行业热点话题之一。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为加强合理用药和遏制细菌耐药,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6065e773-91c1-4251-a7a5-4a92401d061b.jpg" title="640.png" alt="640.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通知》强调了医疗机构要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主体责任,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按照规定设立感染性疾病科/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要求,各地要落实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有关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按照规定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并在2020年底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要将收治主要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重要内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医疗机构要结合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订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时,除按规定保证品种规格数以外,遴选同类药物时应当选用安全、有效、经济和循证证据充分的品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提高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抗菌药物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指导临床精准用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持续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表示,各地要将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统筹部署推进,持续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医疗机构应当强化感控部门能力建设,突出业务管理兼专业技术服务的功能定位,感控人员应当掌握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要落实感控全员培训要求,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感控部门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及感染性疾病多学科会诊等工作。推进落实标准预防各项要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相关规范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加/strongstrong强检验支撑,促进抗菌药物精准使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提出,各地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临床检验实验室建设。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县域内1家综合实力强的县级医院,要具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其他二级以上医院逐步达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条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此外,《通知》要求,要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做好标本检测相关工作、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依托信息化建设,助力抗菌药物科学管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已经建立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要将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要求嵌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处方权限授予、处方开具、处方审核、预防用药、标本送检等重点环节的智能管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要求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细菌真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并提升耐药监测数据质量。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加入省级或国家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和真菌病监测网,按规定报送相关数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强化处方权的培训考核,全面推进抗菌药物管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二级以上医院要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未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不得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医院不得单纯依据医师职称授予相应处方权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知》提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通过多项措施,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ppbr//p
  • 北京市卫生局:滥用抗菌药物严重的可以致命
    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10月28日称,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引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增强。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抗菌药物滥用。滥用抗菌药物首先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其次,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医源性感染。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既可以杀灭致病菌,也可以消灭人体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正常菌群,而正常菌群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免疫力的卫士,它们减少到一定程度,致病菌就乘虚而入,或者体内原来的非致病菌也会引起感染,严重的可以致命。  毛羽指出,安全使用抗菌药物要有针对性,不同的抗菌药物用量不同,患者不要随便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务人员要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另外,要提高大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要凭自己的理解要求医生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例如感冒由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效,而且容易导致耐药。
  • 卫生部将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规范抗生素使用
    11月7日,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教授表示,针对目前医生多凭经验用药的现状,我国卫生部门已着手制定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此次国内报告的两例婴儿身上携带的NDM-1酶屎肠球菌病例,有可能是在医院内的环境中感染,这说明这种耐药基因可能是我们在用药的过程中产生的。  肖永红表示,“超级细菌”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家对于抗生素使用的关注,目前,卫生部正在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体系,将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规范和强化,同时,对医院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品所占的比例进行限定,“许多医生会在患者没有任何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抗生素,这个办法出台后,就会有明确的规范,具有强制效力,对医生起到警示作用”。  肖永红称,抗生素在我国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很严重,按照世卫组织的规定,在100个住院病人中,使用抗生素的人数上限为30人,而我国却是70个人在用,比世卫宽松的标准高出了两倍多 就使用的剂量来说,100个住院病人每天用抗生素不应超过40份,但我国已达到了80份。  卫生部公布的统计年报显示,住院患者中,仅有10%的人是因为细菌感染,加上院内感染、手术预防用药等,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在30%左右,但临床已经达到70%。  不当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耐药,以感染大肠杆菌的患者为例,如果是敏感菌导致,治疗仅需5000元,致死率为5%,但如果是耐药菌,死亡率将升至10%至15%,花费也将达到1.5万。  ■对话  超级细菌在全球范围的发病情况呈现怎样趋势?它的出现是否应引起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警觉?针对相关问题,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公室抗生素耐药工作组长DeanShuey博士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不要用抗生素治流感等小病  记者:超级细菌是否已全球蔓延?  DeanShuey博士:我们尚不清楚蔓延的程度,因为许多国家并未或者无能力检查该基因。截至9月中旬,下列国家已发现含此基因的细菌:澳大利亚、孟加拉、加拿大、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几乎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出现此类病例。  记者:超级细菌有多危险?  DeanShuey博士:一旦出现对抗生素的耐药迹象,就会令人担忧。同时,如果病人感染的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会十分困难。但仍有一两种抗生素可能有效,因此尽管处理耐多药细菌很难,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可治疗的。据我们目前所知,中国尚无超级细菌直接造成的死亡病例。超级细菌确实是一种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问题。  耐多药细菌的出现并不是一件新闻。60多年前人类发现了抗生素,此后的十年间耐多药细菌引起的问题就开始显现,现在问题日趋恶化。更多的细菌开始产生耐药性,与此同时,新抗生素的发现频率正在放缓。  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在面临细菌耐药性的问题  记者: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DeanShuey博士:世卫组织给成员国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制定全面的国家计划,明确抗生素耐药控制工作的负责单位。通过建立有力的疾病监测及实验室系统,提高各单位发现和监控抗生素耐药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人类卫生部门和肉畜行业合理使用高质量抗生素。因为上述两个领域对抗生素的滥用或不当使用,正是形成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应该采取如下步骤:逐渐形成一种体制,使抗生素只能通过专业医务人员的处方获得,而不能作为非处方药 鼓励大众服完处方抗生素的整个疗程,不要病情好转就停服,也不要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和普通流感等小病。  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取消不良的激励机制,使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不必以药养医。对肉畜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管,防止不当使用。  我们认为,应鼓励社区和医疗机构预防及控制感染,鼓励开展研究,优化现有抗生素和诊断工具的应用,同时鼓励发现新型抗生素和诊断工具。虽然采取这些措施,也许不能完全消除抗生素耐药问题,但可以减轻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终有一天细菌感染会变得几乎无法医治。
  • 卫生部将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规范抗生素使用
    11月7日,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教授表示,针对目前医生多凭经验用药的现状,我国卫生部门已着手制定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此次国内报告的两例婴儿身上携带的NDM-1酶屎肠球菌病例,有可能是在医院内的环境中感染,这说明这种耐药基因可能是我们在用药的过程中产生的。  肖永红表示,“超级细菌”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家对于抗生素使用的关注,目前,卫生部正在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体系,将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规范和强化,同时,对医院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品所占的比例进行限定,“许多医生会在患者没有任何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抗生素,这个办法出台后,就会有明确的规范,具有强制效力,对医生起到警示作用”。  肖永红称,抗生素在我国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很严重,按照世卫组织的规定,在100个住院病人中,使用抗生素的人数上限为30人,而我国却是70个人在用,比世卫宽松的标准高出了两倍多 就使用的剂量来说,100个住院病人每天用抗生素不应超过40份,但我国已达到了80份。  卫生部公布的统计年报显示,住院患者中,仅有10%的人是因为细菌感染,加上院内感染、手术预防用药等,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在30%左右,但临床已经达到70%。  不当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耐药,以感染大肠杆菌的患者为例,如果是敏感菌导致,治疗仅需5000元,致死率为5%,但如果是耐药菌,死亡率将升至10%至15%,花费也将达到1.5万。
  • 拉曼组技术为抗菌药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一方面贻误病情、导致复发感染,甚至造成人体菌群紊乱,诱导其它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加速耐药菌乃至“超级细菌”的出现。因此,如何实现“快、准、狠”的抗生素精准用药既是精准医学的重要前沿,也是遏制耐药性蔓延的核心挑战之一。而准确全面的抗菌效果评价技术是抗生素精准用药的前提与基础。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合作发表了基于重水标记单细胞拉曼成像的药物抗菌效果评价技术,在单个细菌细胞精度快速测量药物对细胞代谢活性的抑制性。以此为基础提出的“基于代谢活性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A”指数),与目前临床用药普遍依据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指数)相比具有重要的特色与优势,因此有望成为指导临床精准用药的新标准之一。该工作近期发表于《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据专家估算,目前在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案例中,高达30~50%存在着治疗方案制定、抗生素选择或抗生素疗程等方面的错误 在重症监护中,约30~60%的抗生素处方均存在非必要抗生素的滥用、非对症抗生素或者非最佳抗生素组合方案等问题。与此同时,目前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 到2050年,这一数目将激增至每年1000万人,大约为每年死于各种癌症的病人总数。因此,2016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193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历史性宣言,承诺通力合作扫除“超级耐药病菌”。2016年8月26日中国国家卫计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准确全面的抗菌效果评价技术是抗生素精准用药的前提与基础,但是,临床需求与技术现状的矛盾如此紧迫和突出,以至于2016年9月8日美国NIH悬赏二千万美元,专门激励细菌耐药性临床快检技术的研发。  迄今为止,MIC指数,即体外培养细菌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一直是微生物药敏试验、抗菌药效评价和临床抗菌方案制定的主流标准与主要依据之一。然而其测量不仅耗时耗力,且对难以实验室培养或生长缓慢的病菌无能为力。尤其关键的是,MIC只能从抑制细胞数目扩增这一角度反映与测量药效,却无法检测处于“NGMA”(Non-Growing but Metabolically Active)状态的病菌,即在药物作用下已经不再增殖但仍然具备代谢活性的存活细胞。这种状态的病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果在抗菌治疗中成为漏网之鱼,将贻误病情,引起复发性感染,进而诱导耐药菌乃至“超级细菌”的频繁出现。因此根据MIC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有可能出现“不够快、不够准、不够狠”的情况。  针对上述瓶颈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拉曼组(Ramanome)的细菌药物应激效应成像技术(如图),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缺陷。该研究以导致龋病的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与多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为模式,证明单细胞拉曼成像能够精确测量细胞利用胞外重水(D2O)分子的速率,而后者与该细胞的代谢活跃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因此与重水标记耦合的单细胞拉曼成像能够从对微生物代谢活性抑制的角度定量测量药效,让处于“NGMA”状态的细胞无所遁形,从而使抗菌治疗方案“够准”。同时,由于该方法具备单个细菌细胞的精度,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细菌、古菌和真菌,该方法能够测量同一样品内不同细胞之间在抗菌效应上的差异程度,评价病菌细胞群体或群落在药物作用下是否已被“赶尽杀绝”,从而使抗菌治疗方案“够狠”。实验还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半小时内快速区分氟耐受型和氟易感型的变形链球菌,这一高度灵敏性对于评价抗菌效果是否“够快”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重水标记单细胞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人员提出了名为“基于代谢活性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A”指数)的抗菌药效指标,即药物作用8个小时后所有细胞其代谢活性彻底、且全都被抑制的最低药物剂量。对于特定病菌和特定抗菌药物,MIC-MA指数与MIC指数显著不同。在该研究测试的三种抗菌药物的MIC剂量下,尽管变形链球菌细胞群体已经不再生长与扩增,但大部分的细胞都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代谢活性。事实上,在高达60倍MIC的氨苄西林剂量时,仍然存在高比例的“NGMA”状态的变形链球菌细胞,这导致在抗生素压力消失时病菌“星火燎原”,发生复发性感染。这说明MIC-MA在评价抗菌药效是否“快、准、狠”等方面,与目前临床上普遍参照的MIC相比,具有重要的特色与优势。  此外,传统MIC检测将受试微生物作为同质化的群体来看待,忽视了针对细胞之间药效异质性的考察与评价。而MIC-MA在单个细胞精度的药敏性与药效检测,对于研究考察耐药性形成与微进化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单细胞中心前期已经证明拉曼组能够快速区分细胞药物应激机制(Teng L, et al, Sci Rep, 2016)。因此,拉曼组技术预期将成为指导“个体化”临床精准用药与耐药性快检的新手段与新标准之一,同时,也为新型抗菌药物筛选与研发提供了崭新的共性技术平台。  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研究员徐健和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教授凌均棨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联合培养博士生陶一帆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生物高通量检测分析技术服务网络(STS)等的支持。  论文信息:  Yifan Tao, Yun Wang, Shi Huang, Pengfei Zhu, Wei E. Huang, Junqi Ling*, Jian Xu*. Metabolic-activity based assessment of antimicrobial effects by D2O-labeled Single-Cel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Anal. Chem., 2017, DOI:10.1021/acs.analchem.6b05051.  Lin Teng, Yun Wang, Xiaojun Wang, Honglei Gou, Ren Lihui, Tingting Wang, Yun Wang, Yuetong Ji, Wei E. Huang, Jian Xu, Label-free, rapid and quantitative phenotyping of stress response in E. coli via ramanome. Sci Rep, 2016. 6:34359. DOI:10.1038/srep34359.基于重水标记单细胞拉曼成像的药物抗菌效果评价技术示意图
  • 阿尔塔科技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六:氘代咪唑与苯并咪唑类抗菌药物
    建设世界一流的国产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产业化基地,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长期可靠的保障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任务之一。作为任务承接单位,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研攻关,已开发十余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物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实现了上百种的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的量产和可持续供应,提前超额完成课题指标,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果斐然,国产化和替代进口成绩显著。2022年,阿尔塔科技获批筹建“天津市标准物质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阿尔塔科技将依托重点实验室继续深耕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医药研发、临床检测等领域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物质的结构设计合成和分离纯化、分析方法开发和质量控制,开展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物质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研究。阿尔塔科技陆续推出了五期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果系列报道,本期向您推荐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咪唑与苯并咪唑类抗菌药物,继续展示阿尔塔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十三五项目开发的稳定同位素标记RM。产品的化学结构、化学纯度和同位素丰度、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评估,质量媲美进口产品,价格较进口产品大幅降低。阿尔塔科技期待与更多的科研机构、检测实验室进行合作,持续开发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让更多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和实验室检测活动用上国产稳定同位素标记标准物质。部分咪唑与苯并咪唑类抗菌药物:了解更多产品或需要定制服务,请联系我们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介绍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具有标准物质专业研发及生产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守“精于标准品科技创新,创造绿色安全品质生活“的企业愿景,秉持”致力于成为全球第一品牌价值的标准品提供者”的企业使命。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通过ISO 17034/CNAS-CL04认可),并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于2022年获批筹建“天津市标准物质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创新中心,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重大专项稳定同位素产业基地,主持完成和参加了多项天津市重大科研支撑项目和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处于我国标准品和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行业的领先地位。经过10余年的努力,阿尔塔科技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受到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赞誉,成长为行业内国产高端有机标准品的知名品牌。2022年底,阿尔塔成功携手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迪安诊断旗下子公司),进一步开拓医药和临床检测标准品,为多组学创新技术以及质谱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技术保障,为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真正实现From Medicare to Healthcare。
  • 做世界一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访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王广基院士
    p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药代动力学在我国和世界上发展的很快,是创新药物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内容,甚至决定了药物开发的命运。药代动力学是一门多交叉学科,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也融合了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中药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药代动力学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创新药物临床前的评价和申报、新药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及评价、中药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所带领的江苏省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国内的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中药药代动力学和细胞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在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采访了王广基院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112,48,160)"strong  王广基所带领的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在国内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王广基所带领的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先后成为了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重点研究室”,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单元;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1417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0696db27-0b35-48a5-b151-d8e91f690cc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0,32,96)"strong王广基院士/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王广基带领的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同时在该研究领域也是世界一流的。王广基对国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很有信心,他表示:“我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该实验室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该团队撰写了国际上第一篇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并发表于国际药代动力学权威杂志DMR,此文章属国际首次系统提出细胞PK/PD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了药代动力学研究从“血浆”到“细胞”、从“宏观”到“微观”的突破。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技术体系也得到了国内、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如国际著名分析化学家Dr.Brack(德国)在Trends AC(国际化学分析顶级期刊)上将他们建立的“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策略评为复杂基质中未知成分分析的九大创新策略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药代动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针对ADME环节的各种体内外模型的建立及优化,药物吸收/代谢机制、调控途径,PK/PD(药动/药效结合研究)模型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等。如何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创新药物研究中是王广基所带领团队一直在深入研究的内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112,48,160)"strong  探索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技术,实现药代动力学研究从“单成分”向“多成分”的突破/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需要对中药的一锅汤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汤”里面究竟有哪些成分、成分的比例和量是多少 人服用以后,有多少成分吸收进入体内、有哪些成分进入体内后发生转化、起效的成分是哪些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针对中药成分构成复杂、代谢多样、体内浓度低等难题,王广基及其团队创建了高效普适的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方法学体系。如:“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相对曝露法”、“物质组-代谢组关联网络”等策略。/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王广基介绍说:“诊断离子桥联网络技术即采用多级质谱对复杂组分碎裂分析,得到各成分的多级碎片离子,根据碎片离子进行各组分的桥接,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快速归属” 。这一技术使得复杂组分,尤其是完全未知的成分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发表的有关该技术的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已被引用47次。此技术也被用于多种中药方剂及环境污染物的分析中。”质量亏损过滤技术很早就被提出,并一直被应用于单个西药成分的代谢物鉴定中。对于适用于中药多组分的质量亏损过滤技术,王广基说:“质量亏损过滤用于去除基质相关的大量的背景离子,缩小假阳性的数目,使得目标化合物从背景噪音脱颖而出。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复杂成分中同一类化合物可以快速同时被检出,分析效率大幅度提高。”/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在突破核心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王广基带领团队探索中药整体效应,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在人参皂苷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方面,该团队发现人参皂苷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但可调节免疫细胞及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代谢转运,阻断炎症因子向脑部的传递,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中药药代相关的研究成果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完成的“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技术”获评全国第一。/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对于药效明确、机制不明的中药,可以通过分析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群的改变等代谢研究手段来考察其药物机制和作用效果。王广基以人参对血压双向的调节作用为例,介绍了有关中药药效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内容。对于高血压而言,很多西药的降压作用很明显,降压效果很快体现,但是,一旦停药后血压又反弹回原有的水平。人参降压作用比较温和,但是降压作用持久,在停药后反弹速率显著低于西药。王广基说:“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检测体内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群,发现高血压与正常人体内的代谢组的分群区分很明显。这说明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等机体的功能状态发生了偏移,偏离了正常状态。而人参皂苷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高血压患者给予人参以后,偏离正常状态的代谢组有向正常状态恢复的趋势。/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112,48,160)"strong质谱技术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质谱技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模型、PK/PD模型等都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常规手段。质谱主要用于测定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品中的微量药物浓度、代谢物鉴定和内源性成分的分离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该实验室质谱仪器非常多,其中大多数还是单级四极杆和三重四极杆质谱。王广基说:“定量分析是药物代谢研究的基础,也是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我们目前的药物和代谢物的定量工作主要还是采用四极杆质谱分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img title="IMG_1361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17acd960-08dd-4f10-b7e2-3de02104dfd3.jp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0,32,96)"strong正在运行的岛津四极杆质谱仪/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T-TOF主要用于代谢物分析及其中药多组分的体内外物质基础的鉴定。王广基说:“2007年,我们开始将岛津LC-IT-TOF/MS(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用于中药复杂未知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中药体内复杂代谢产物分析与体内外物质关联网络分析等新领域。” 通过对中药复杂成分分析研究,王广基团队先后在Anal Chem,J Mass Spectrom, Talanta等国际化学分析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这些文章在国际上充分展示了LC-IT-TOF/MS在复杂未知成分定性分析中的卓越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王广基说。/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王广基及其实验室的研究者曾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了相关研究成果,基于IT-TOF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国内的制药企业正在寻求与王广基带领的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在IT-TOF应用中的合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img title="IMG_1382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c4879eec-d7a5-47a6-acbc-35382f3c351e.jp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0,32,96)"strong正在运行的岛津LCMS-IT-TOF/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在参观实验室时,王广基告诉编者,实验室在使用MALDI-TOF进行生物大分子生物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基于质谱成像技术的组织分布研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img title="IMG_1380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266ad761-b4b7-4a09-b8a5-9e350479ac83.jp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0,32,96)"strong正在运行的岛津MALDI-TOF质谱/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王广基认为质谱技术特别是液质联用技术对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首先,对药物的动力学特征研究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对于定性来说,随着各种杂交质谱技术的出现,液质联用可以给出多级碎裂信息和准确分子量,对于化合物及其代谢物的结构推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此外,定量研究更加需要质谱,由于生物样本中干扰大、药物浓度低,而质谱的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目前,大部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都是用质谱完成的。”/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编者看到该实验室岛津的仪器非常多,大部分质谱仪出自岛津。时逢岛津公司成立140周年,在编者问是否对岛津有何期待时,王广基代表中国药科大学祝愿岛津创新不止、扬帆起航,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王广基说“岛津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愿其早日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之愿望!”/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DSC_7100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7df496f6-f064-4d2a-b9e8-901a67b8a3c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rgb(0,32,96)"strong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合影/strong/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采访编辑:郭浩楠/spanbr//p
  • 独家专访|顾景凯教授畅谈小分子药物与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发展与挑战
    2002年SCIEX发布4000 QTRAP®系统产品时,首次将QTRAP®质谱推向市场,该质谱技术是一种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与线性离子阱质谱高度结合的复合技术,可同时高灵敏地进行有机物的定量定性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应用于蛋白、多肽的分析,是药物定性定量的分析利器。  2022年是SCIEX QTRAP®质谱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是QTRAP®质谱在中国的首批用户之一。作为药物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顾教授不仅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物”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感受到QTRAP®质谱分析技术助力药物研发时的强劲推力。  药物分析贯穿药物从研发到上市乃至整个药物的生命周期,为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全链条提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纳米药物相关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各种分离分析技术得以开发应用,那么当前纳米药物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高分子药用辅料体内分析又面临哪些难题与挑战?未来纳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吉林大学 顾景凯教授  相辅相成:仪器技术革命加速药物分析发展  2021年生物学界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进展,人工智能(AI)技术已能精准预测上万对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其工作量及效率远超多年来该领域科学研究者人力工作的总和。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全球关注,该进展也随之被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评选为年度技术之一。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人类科学研究的革命、科学探索的迭代升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仪器技术的精进。  20世纪70年代,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逐渐被用于药物及其制剂的常规杂质检查和定量分析。进入80年代后,为了适应新药研发,满足生物样品分析量少、药物浓度低等要求,各种微量和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得以开发应用。其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免疫测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及各种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90年代我们使用气相色谱法开展小分子药物分析,当时离子源技术不过关,联用质谱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对现在来说司空见惯的肽、蛋白质、糖、核苷酸等化合物分析,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我最早是在1995年用热喷雾液相色谱-单四极杆质谱(LC-MS)开展药物分析研究,当时的仪器只能做全扫描和SIM(选择离子检测模式)。由于当时质谱技术分析化合物时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不够高,致使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工作进展非常有限。1997年以后,我开始全面接触基于大气压离子源(API,包括ESI与APCI)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那时候全国医药口的LC-MS/MS还仅是个位数,当时我就察觉到,如果能利用结合了强大液相色谱分离能力及质谱的高选择性、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LC-MS技术替代传统方法去开展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也许一周就能完成当时传统分析方法三年的工作量。而且,LC-MS/MS技术从通量、灵敏度、定性和定量等各方面可以把研究结果提高几个数量级,所以我真切感受到技术革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研究者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完成原来做不到的事情。近三十年间,我见证着质谱仪器相关技术的更新发展,我的研究内容也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从最初的小分子药物向如今非常火热的大分子、高分子以及纳米药物逐步扩展”,顾景凯说道。  近几十年,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从体外到体内,从小样本到高通量,从人工到自动化,由单一技术到联用技术。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药物分析科学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质谱技术、超微量分析手段,被广泛用于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每个环节。  高分子药用辅料及其PEG化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创新突破  纳米药物的核心是药物的纳米化技术,包括药物的直接纳米化和纳米载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是对药物进行靶向递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新手段。随着聚合物纳米载体在设计、合成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纳米给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 PEG)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无毒、无害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常用作与亲水端来修饰药物和纳米制剂。聚乙二醇化(PEG化)是一种将聚乙二醇聚合物以共价方式连接到治疗药物上的技术,具有增加药物水溶性、降低毒性、延长药物循环半衰期以及减少酶降解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但对于PEG这类分子量不唯一,且呈多分散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质谱定量分析方法要实现精准定量还存在多方面的挑战。顾景凯团队近期在国际上率先公开发表了关于PEG、单价与多价态PEG化前体药物及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文章,是高分子聚合物全轮廓定量与定性分析领域的一大突破,目前该方法已成功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相比于单一直链型PEG,多价PEG化小分子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载药量。然而,其体内动态释药规律及药代动力学过程也要比单一直链型PEG化药物要复杂的多。多价PEG化小分子药物除了围绕PEG化药物、PEG及游离药物等部分外还要同时考察不同价态PEG化药物的体内变化规律。随之而来对分析检测方法的考验更加严峻,基于此顾景凯团队利用SCIEX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用TripleTOF质谱的全谱分析模式(TOF-MS与MSAll),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样本中的多价PEG化药及其体内不同形态代谢产物的混合物进行分组分离,使同一组内的同分异构体或同系衍生物具有相同的液相保留行为,再通过质谱选取共有特征性碎片实现各组分的绝对定量,意即在全扫描模式下,所有待测物在Q1中全通过,在Q2过程中经适宜的碰撞能(CE)将待测物打碎,TOF质量分析器扫描通过的全部子离子,获得所有碎片的精确质量信息,然后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正如上文介绍的,顾景凯团队提出创新性分析方法,突破了串联质谱所无法全轮廓定量分析高分子药用辅料或PEG化药物的技术难题,使高分子聚合物或药物的全轮廓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过去被普遍认为是无活性的聚合物纳米材料可能具有某些活性或毒性。因此,建立针对聚合物纳米材料的体内定量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聚合物纳米材料的体内命运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意义。  直面高灵敏度定量定性分析挑战: SCIEX QTRAP®质谱大显身手  药代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的科学。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硬性要求,其对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分析通量等方面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曲普瑞林是由十个氨基酸组成的合成肽,用于治疗激素反应性癌症,比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当前该药物已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对于多肽类药物分析来说,由于其与内源性肽和蛋白质的质荷比相近的非常多,背景化学干扰非常强,所以对这类药物分析存在两大挑战,即灵敏度和选择性。通常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进行常规分析时,尽管利用了前端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及MRM(多重反应监测技术)母离子选择性极高的分析手段,我们仍然发现有很强的背景干扰,并且信噪比达不到药代动力学的准确定量要求。由于QTRAP® 质谱是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与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高度结合的复合技术,所以我们引进了QTRAP® 质谱技术,在四极杆选择、打碎的基础上,利用线性离子阱再次裂解即可获得选择性很高的孙离子。由于离子阱同时具有很强的离子富集功能,这时利用孙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灵敏度,我印象中提高了十几倍,因此成功地满足了药代动力学的定量要求。我们利用 QTRAP® 6500系统成功建立了多肽药物曲普瑞林的分析方法,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顾景凯介绍道。  顾教授与研究生同SCIEX QTRAP质谱合影照片  推进超低浓度、超强干扰药物分析与纳米药代动力学:串联质谱与差分离子淌度大有可为  “不仅如此,我们还曾开发了一种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分析通量高的利马前列素分析方法。利马前列素临床使用剂量极低,用于后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给药剂量为5μg,达峰浓度(Cmax )仅为1.2 pg/mL,这要求利马前列素的定量下限至少达到0 .1~0 .2 pg/mL。同时,体内存在数十倍于利马前列素达峰浓度的内源性化学背景干扰,可以说该药物体内分析面临着以上“瓶颈”问题。  “基于此,我们的分析方法是通过液相色谱、SelexION™差分离子淌度(DMS)和SCIEX QTRAP® 6500系统三维度分离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可降低对液相色谱分离度的要求,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分析通量,有效避免基质中内源物干扰,减少必需萃取次数,缩短了样品处理时间,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完成了利马前列腺素片的人体BE评价研究工作。“顾景凯介绍说。  ”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DMS-MS/MS实现了如此低药物浓度的准确定量分析,并且我们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相关技术指南的要求,前后共完成了7500个生物样品的分析,这也是差分离子淌度技术首次用于如此多的生物样品分析评价工作。“顾景凯补充道。  顾景凯也坦言,当前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国内已处于国际前沿,并且个别领域是国际领先。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属于纳米药物产业上游,发展非常迅速,但针对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国内外相对来说,是严重滞后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制备的,当前药物分析技术的能力远远达不到对纳米给药系统体内命运精准评价所提出的要求,目前主要还是主要依靠下游的药效或毒性评价来间接反映其体内命运,这严重制约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成功率。下一步需要通过新型的分离与分析手段,进一步推进纳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程。  对于下一步的研究计划,顾景凯表示,当前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多糖类药物的分析 二是mRNA、LNP疫苗不同形态的体内准确分析 三是高分子药用辅料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此外其团队也在开展基于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前体药物设计合成,目前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前体药物已经上市,同时还有两个作为负责单位的前体药物处于IND研究阶段。
  • 赛默飞新仪器:用于自动抗菌药敏试验 (MIC)准确度高
    p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AST)的新型台式自动化读取和孵化系统为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准确的MIC结果,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从而更好的通过抗菌药物使用来保护患者护理。/pp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赛默飞Sensititre ARIS HiQ AST系统依靠行业的黄金标准 - 肉汤微量稀释,提供MIC结果,支持治疗决策的优化,最终支持患者的治疗效果。仪器采用金标准肉汤微量稀释法来指导更有针对性的患者治疗并优化患者预后。/pp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临床实验室经常对无效的AST结果进行重新测试,或向临床医生发布结果前再次测试确认实验结果,新系统的使用为实验室节省时间,带来价值。表型驱动的MIC值的即时准确性可提供可靠的结果,避免重复测试的情况,并进一步节约重复测试产生的成本。/pp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通过与领先制药公司的密切合作,Sensititre ARIS HiQ AST系统还提供广泛、新颖的抗菌药物选择,帮助用户更早地获得针对多重耐药性感染的最新疗法。此外,实验室可以从广泛稀释范围内的300多种抗菌药物中选择创建定制AST板,以巩固和减少离线测试。/pp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新的Sensititre ARIS HiQ AST系统为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一流的肉汤微量稀释技术的独特组合,可获得最准确的AST,并获得最先进的抗菌药物,”赛默飞微生物学营销副总裁Bernd Hofmann说道。 “AST装置的可以确定特定疗法是否可用于重症患者。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多次报告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的威胁,使用这些新型抗菌药物的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p
  • 岛津推出LC-MS/MS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集
    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准确测定生物基质(全血、血浆、组织、尿液等)中的药物浓度十分重要。生物样品分析工作贯穿于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从药物的寻找、活性化合物的初步筛查、体内动力学研究、体内分布研究、给药剂量的确定等过程,生物样品的分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样品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新药研发过程的结论判断和项目计划。在分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开发灵敏、耐用的方法,确保测定结果的质量和一致性。岛津公司作为制药行业的忠实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为药物研发、质控等工作提供具有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LC-MS/MS 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岛津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越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法,积极应对当今药品申报过程中对于生物分析数据越来越严格的法规。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岛津公司积极与业内的专家合作,目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利用岛津的LC-MS/MS 系统也开展了多种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本文集收录了岛津LCMS-8040和LCMS-8050系统在血药浓度测定、代谢物分布及体外代谢筛查实验中的研究数据,充分展示了岛津LC-MS/MS 系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秉承岛津公司“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创业理念,为您奉上《LC-MS/MS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解决方案》,期待我们的工作为您带来有益的价值和帮助。 更多信息请关注上海纳锘公司网站:www.nano-instru.com 上海纳锘--为您提供纳米级专业细致服务! 如欲了解更多该产品信息,可来电咨询 。 ---------------------------------------------------------------------———  上海纳锘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1165弄123号21幢综合楼5001室  电话:021-60900829,60900830,61131031,61131051  传真:021-61131052 邮箱:info@nano-instru.com 网址:www.nano-instru.com
  • 岛津推出LC-MS/MS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集
    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准确测定生物基质(全血、血浆、组织、尿液等)中的药物浓度十分重要。生物样品分析工作贯穿于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从药物的寻找、活性化合物的初步筛查、体内动力学研究、体内分布研究、给药剂量的确定等过程,生物样品的分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样品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新药研发过程的结论判断和项目计划。在分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开发灵敏、耐用的方法,确保测定结果的质量和一致性。岛津公司作为制药行业的忠实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为药物研发、质控等工作提供具有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LC-MS/MS 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岛津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越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法,积极应对当今药品申报过程中对于生物分析数据越来越严格的法规。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岛津公司积极与业内的专家合作,目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利用岛津的LC-MS/MS 系统也开展了多种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本文集收录了岛津LCMS-8040和LCMS-8050系统在血药浓度测定、代谢物分布及体外代谢筛查实验中的研究数据,充分展示了岛津LC-MS/MS 系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秉承岛津公司“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这一创业理念,为您奉上《LC-MS/MS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解决方案》,期待我们的工作为您带来有益的价值和帮助。 有关详情,请您向“岛津全球应用技术开发支持中心”咨询。咨询电话:021-22013542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动力学的未来,GCI分子互作技术为药物研发按下“快进键”
    Creoptix公司是光学生物传感器的领军企业,于2022年1月加入马尔文帕纳科,成为旗下提供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的子品牌。Creoptix总部位于瑞士的苏黎世,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动力学数据,研发了高灵敏度的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提供分析利器,使科学研究者可以做以前不可能做的事情,看到以前看不见的数据。2022年6月,马尔文帕纳科在线发布Creoptix新品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品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的创新点与亮点,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马尔文帕纳科制药和食品行业中国区销售经理叶飞,同时,也借此机会对马尔文帕纳科在中国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马尔文帕纳科制药和食品行业中国区销售经理 叶飞新品WAVE亮相,多项参数吸睛叶飞首先向我们介绍了Creoptix 新品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核心竞争优势:“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表征是研究分子互作的重要环节,马尔文帕纳科一直致力于帮助用户从不同角度阐述分子互作的机理和特征。不同于传统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解决方案,WAVE采用专利的光栅耦合干涉(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GCI)技术,以及外置的微流控技术和基于Google AI 技术的自动化软件,实现了在更广泛的样品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分子结合亲和力数据和动力学数据,帮助药物和生物科学研究人员加快新药发现和开发的进程。”Creoptix WAVE 分子相互作用仪亮点1:新一代动力学分析—GCI技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前沿研究的深入,分子互作技术呈现“多元化、互补化”发展态势。叶飞表示:“虽然是分子互作赛道新的参与者,WAVE却是在认真了解和研究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多种非标记分子互作技术的局限与问题后发展起来的新原理技术。基于波导干涉测量,WAVE创新提出将传感器表面折射率变化转化为时间依赖的相移信号,通过延长光与样品相互作用的长度(2mm),从而实现优越的信噪比。再结合3 mm 的互作传感区域,信号噪音低于0.01 pg/mm2 (0.01 RU),能够非常稳定的检测低配体活性、低偶联水平下的结合,消除了物质迁移限制效应(MTL)的影响,同时可以稳定的检测长解离信号,这对于具有极强亲和力的抗体分析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Creoptix WAVE工作原理示意图亮点2:突破传统动力学检测—waveRAPID技术筛选通量、检测时间以及结合数据可靠性是生物药研发领域十分关注的几个问题。叶飞详细介绍说:“Creoptix创新推出的waveRAPID技术(单浓度动力学测定方法),突破了传统动力学的检测方式,只需一个浓度的样品,无需多次稀释样品和多浓度DMSO校正,不仅大大减轻了用户稀释工作量,节省了样品准备所占用的实验时间,同时单浓度实验还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稀释差异;不仅如此,对于目前非标技术中弱相互作用(如片段药物筛选)大多依赖稳态亲和力分析的现状,waveRAPID实现了更短的进样时间和解离时间,让生物药物动力学分析过程的总时间较其他技术大为减少,也让再生条件摸索更加容易;在数据分析上,waveRAPID采用独特的算法提取传感图解离段中的kon和koff信息,既提高了分析速度(waveRAPID 比传统动力学检测约快5-10倍,koff可达10s-1),又完美的避开了让很多研究者都很头疼的溶剂效应(bulk effect),让复杂样品分析更轻松。WAVE还提供专属的Biologic Package,提供配体筛选与CFCA(无需标准曲线的浓度测定方法)等多种生物药物分析工具套装,为用户提供活性浓度等重要评价指标。”亮点3:创新性微流控技术,助力临床样品分析“马尔文帕纳科专注于开发用于药物发现和生命科学的下一代生物分析仪器。WAVE 配置独特的外置微流控设计从而保护传感器表面不受污染或损坏,可在几秒钟内更换。此外,无微流阀的设计有效避免系统线路阻塞问题,较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也为大颗粒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叶飞补充说:“由于WAVE独特的无堵塞、免维护、可抛弃式流路设计,它将在粗制样品分析、膜蛋白分析、血清血浆等临床样品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旦完成相应的方法开发,其未来应用市场应该至少有几十亿美元的规模。”作为中国市场的“新人”,拥有众多全球用户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子互作技术领域,已经有很多传统的荧光和免疫的方法,如ELISA, CoIP,FRET等,这些传统方法的问题和局限性也被广大研究者所了解。正是如此,非标记分子互作分析技术才在近些年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新一代动力学分析技术的代表产品WAVE,由于推向中国市场的时间较短,目前国内的用户还不够多,但在全球却拥有众多忠实用户。叶飞介绍说:“全球用户中有著名的跨国药企如安进,罗氏、诺华等;著名的高校如乌普萨拉大学、苏黎世大学、维也纳生物中心;诊断试剂公司包括Mologic和Idorsia;专业外包服务公司如PepScan, LeadXpro, 2Bind,Domainex等。”“此外,在近三年中,多篇应用WAVE的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Cell和Nature及其子刊,充分地说明了通过WAVE系统获取的数据已经得到了研究者和业内专家的认可和信赖。这些用户使用WAVE的代表领域包括基于片段的药物筛选(FBDD)、针对膜蛋白GPCR的小分子及生物药物开发、多肽药物的研发与优化、针对临床样本的诊断试剂开发、植物功能的分子机理研究等等。”超70%的员工提供安装等一揽子服务“马尔文帕纳科不仅仅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产品,更加关注客户的使用体验,超过70%的员工为服务工程师和应用科学家,提供安装、操作培训、方法开发流程培训等一揽子服务,确保用户第一时间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叶飞进一步表示,“针对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这个新产品,马尔文帕纳科在上海和北京的应用实验室投入了WAVEdelta型号的Demo样机,用于为用户提供测样和培训服务。另外,公司还有两位应用专家,其中韩佩韦博士在分子互作和微量热领域有10多年的技术支持和应用经验,可以把马尔文帕纳科的成功经验用最专业的方式分享给用户。同时国内的售后工程师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可以第一时间响应用户的安装和服务需求。我们坚信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的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样品制备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用户使用部分技术的痛点。和马尔文帕纳科MicroCal、Zetasizer、NanoSight、OMNISEC等产品线一起为客户的研发工作保驾护航”。后记:在叶飞看来,任何一款新原理技术,市场通常都会有个信息传导、了解和接受的过程。以SPR产品为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推广,历经10余年才逐渐开始被用户所认知和了解,又过了10余年,该技术才被药典所接受。“因此,作为新一代动力学分析技术的Creoptix WAVE,我们目前的最大瓶颈就是了解的人较少,知名度尚浅,国内用户还较少。然而,随着我们在WAVE发布会,仪器信息网等线上和多个线下会议持续曝光,相信在非标记技术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Creoptix WAVE会很快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信赖”,叶飞最后讲到。
  • 药代动力学领域新突破——小动物活体自由基检测系统助力体内自由基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自由基是具有非偶电子的基团或原子,它具有非常强的化学反应活性。在生物体内,自由基高度的化学活性使得它可以与各类生物大分子反应使其变性,这使它成为了一把生物体的“双刃剑”:在炎症反应中自由基可以攻击外来病原体来保护生物体自身,而过度的自由基又会导致DNA变性甚至细胞坏死和凋亡。因此检测自由基的含量,尤其是在体内检测尤为重要。以一氧化氮为代表的自由基药物一直是药物学研究的重点。传统的药代动力学自由基测量,需要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提取体液,然后再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来测量体液样品内的自由基含量。然而如何在生物体内定点、定时、定量地检测释放自由基药物,以及如何在时间、空间、剂量上测量生物体内的自由基药物,一直是药代动力学领域的难题。波兰Novilet公司新推出的小动物活体自由基检测系统ERI TM 600,是一款可对小鼠与大鼠等动物进行活体顺磁成像的商业化仪器。ERI TM 600突破了传统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仅能对体外提取物进行定量分析的局限,实现了对小鼠体内的自由基药物进行长时间的3D/2D实时成像观测。同时ERI TM 600配置了温度控制与呼吸监测仪,有效保证小动物在成像时维系正常的生理活动。ERI TM 600成像原理图ERI TM 600成像非常简单,仅需将小鼠麻醉之后,对荷瘤小鼠与对照小鼠注射OX063自旋探针即可。ERI TM 600在2分钟内可对小鼠进行255个投影扫描(25 cm2,精度500 μm),获得一系列的2D图像,然后通过软件对这些2D图像进行重构,获得小鼠的实时3D图像。ERI TM 600成像结果 近期发表于J. Phys. Chem.C的工作“Dynamic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odern Technique for Biodistribu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Imaging”表明与荷瘤小鼠相比,对照组小鼠探针(尤其在肿瘤部位)分布均匀。荷瘤小鼠探针的信号强度、峰值时间、流入流出比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对照小鼠差异明显。将3D成像图与小鼠体表照片相拟合,可以明显观察到肿瘤部位的ERI探针成像表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异常。ERI TM 600所得3D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准确、长时间地展现自由基药物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布。 作为中国与进行先进技术、先进仪器交流的重要桥头堡,Quantum Design中国于2020年初引进了波兰Novilet公司的先进产品小动物活体自由基检测系统——ERI TM 600,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咨询!
  • 免费报名|9位专家详解“药物代谢动力学”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学科。该领域研究至今已在新药研究和临床用药个体化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内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创新药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创新药物研究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药物代谢动力学也成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为加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最新研究与技术交流,为来自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关用户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仪器信息网将于2020年12月16日举办“药物代谢动力学”主题网络研讨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KPD202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1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039d4b79-7f40-44d8-b17a-cf03addd31e1.jpg" title="690-350.jpg" alt="690-350.jpg" width="450" height="214"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点击报名/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会议日程/strong/p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height="624"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colgroupcol width="112" style="width:84.00pt "/col width="202" style="width:151.50pt "/col width="132" style="width:99.00pt "/col width="211" style="width:158.25pt "//colgrouptbodytr height="52" style="height:39.00pt " class="firstRow"td class="et3" height="39" width="8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时间/strong/tdtd class="et4"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报告主题/strong/tdtd class="et5" width="99"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报告嘉宾/strong/tdtd class="et5"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单位/strong/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09:30--10:0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从药物代谢的角度评估中国小分子新药在欧美日上市所面临的挑战/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朱明社 CSO/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MassDefect Technologies/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0:00--10:3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岛津液质联用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李思明 应用工程师/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0:30--11:0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受法规监管的生物分析测试样品再分析(ISR):案例分析/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蒙敏 CEO/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重庆迪纳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1:00--11:3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UPLC-MS/MS在药物代谢及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经验简介/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秦永平 实验室主管/教授/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td/trtr height="32" style="height:24.00pt "td class="et6" height="2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1:30--13:30/tdtd colspan="3" class="et8" width="48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午间休息/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3:30--14:0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生物分析技术在新药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钟大放 研究员/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4:00--14:3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药物组织分布和动力学的质谱成像分析/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王勇为 应用经理/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4:30--15:0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临床药理学在肿瘤药物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实践和探索/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郑昕 博士/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5:00--15:3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Hamilton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助力药物代谢研究/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刘振凯 应用工程师/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瑞士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处/td/trtr height="60" style="height:45.00pt "td class="et6" height="4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15:30--16:00/tdtd class="et7" width="1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药动学研究中多成分一同分析的液质联用技术应用案例/tdtd class="et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李鹰飞 研究员/tdtd class="et7" width="153"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td/tr/tbody/table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strong报告专家/strong/span/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8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5ce6bf0-379c-486a-a9a2-0d43b0decd69.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550" height="18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朱明社博士曾担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药物代谢部门的首席科学家,具有二十多年新药研发的经验。他负责过数十项新药研发项目的DMPK工作,包括先导化学物的优化,临床侯选物的评估和新药侯选物在发展阶段的体外DDI 和体内ADME研究以及新药的申报, 其中 Abilify(阿立哌唑)和Dapagliflozin (达格列净)成为新药在世界多国上市。朱博士与他的合作者发明了多项用于代谢物鉴定的质谱新技术, 包括质量亏损过滤(Mass defect filter), 精确背景扣除 (Background subtraction) 和多离子扫描 (Multiple ion monitoring) 等,已普遍用于全世界的药物代谢研究。 朱博士于2017年成为新药药物代谢方面的独立咨询顾问,长期担任南京药明康德的首席科学家,已支持了几十个小分子新药侯选物的研发和IND或NDA(包括安罗替尼,恩沙替尼,多纳非尼,HQP1351等)的申报,同时他也为多家中美药企提供短期的咨询服务。近年来他的研究兴趣延伸到ADC, 中药,多肽,氘代药物和其它新型药物的ADME方面。 朱博士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和综述, 并共同主编了 “Drug Metabolism in Dru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和 “Mass Spectrometry in 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两本专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06ad823f-56c9-4f0c-ab05-67c79f68182e.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550" height="19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蒙敏,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药学院药学博士。American Health Foundation博士后研究员。从1998到2017, 曾经工作于Tandem Labs和Covance (世界500强和世界上第二大的药物开发与服务CRO公司),先后任职高级科学家,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实验室主任和首席技术官。有20年在美国从事GLP生物分析实验室的建设,运营,及业务拓展的经验。发表SCI论文 30篇,会议论文120篇,合作专著5本。是美国生物分析行业的知名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之一。2017年初,蒙敏海归并创办GLP生物分析实验室。现任重庆迪纳利(Denali)医药技术有限公司CEO。本实验室采用全球领先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为制药公司药物研发提供临床前和临床生物分析服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d275c11c-6294-4a07-8bcb-4781f1ede642.jpg" title="3.png" alt="3.png"//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钟大放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主任,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申报所需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试验等。他在沈阳药科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德国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药师中心实验室从事4年博士后研究。/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钟博士曾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经发表SCI论文210余篇,国内期刊论文220余篇,出版药物代谢专著和译著5部。指导毕业博士生48名,硕士生90余名。近年来,他的团队开展了260余项新药临床前ADME试验,约占中国申报临床试验新药总数的30%。其中,180余项获得中国临床试验批件,多项获得美国或澳大利亚临床试验许可。与临床医院合作,参与新药临床代谢和药动学试验100余项。在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已经有13种1.1类新药在中国批准上市。此外,他的团队还开展了400多项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钟博士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和《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起草人。目前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7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aa389556-cdd9-41de-af31-0bcae1dfc762.jpg" title="4.png" alt="4.png" width="550" height="174"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李鹰飞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从事中药多成分体内过程与效/毒物质基础发现、代谢组学及创新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评价等相关研究。 在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B,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和中国中药杂志等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5篇;参编中文著作3部,英文著作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等项目近10项;2018年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一项。先后完成多个创新药物的临床前评价,其中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的1类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已于2014年底上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1类新药芬乐胺已于2016年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山西振东先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类新药ZD03也于2019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当前承担四项1类新药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评价工作。现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委会委员,北京市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bc467df-a924-47f9-a5f8-a881802b6bce.jpg" title="5.png" alt="5.png" width="550" height="19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2011 年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新药的 I 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生物基质中的药物/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代谢产物鉴定以及新药的 PK/PD 研究等。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了「十一五」,「十二五」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目前担任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14-2018);中国药物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青年组委员(2016-2020);《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7aff43b3-ea3b-42d5-8536-315e19f5e369.jpg" title="6.png" alt="6.png" width="550" height="19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秦永平从事生物药物分析实验研究及本科教学工作36年, 专长是生物药物分析,特别能熟练使用UPLC-MS/MS对复杂生物样品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查找未知代谢物等,结合半制备HPLC可分离纯化所需成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验技能。曾负责或主研近百个各类新药药代动力学或生物利用度研究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个。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现任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部地区有机质谱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专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82b4ff1-9c12-4683-ae8d-1240c4e020c4.jpg" title="7.png" alt="7.png" width="550" height="19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李思明,医学博士,2015年加入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担任LC/LCMS应用工程师,具有多年LC、LCMS应用开发经验,主要侧重生物样品分析等研究领域,在生物医药行业具有较为丰富的应用经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a45357c8-2642-448d-a594-8805662ee61f.jpg" title="8.png" alt="8.png" width="550" height="19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王勇为博士于2018年加入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现任MALDI质谱成像应用经理,负责MALDI质谱成像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的应用发展。/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王勇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留所从事色谱和质谱分析方法开发、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新药质量标准研究工作。2001-2013年,先后在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任LC/MS应用工程师,赛默飞世尔科技色谱质谱应用经理,从事离子阱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飞行时间质谱、轨道阱质谱、FT-ICR质谱等各类质谱仪的技术和应用支持,以及生命科学质谱在蛋白质组学和药物研发等重点领域的市场推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7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9a4b171-6222-4337-8ea1-f273171beb6f.jpg" title="9.png" alt="9.png" width="550" height="17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刘振凯,8+年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应用经验。目前就职于Hamilton 公司上海代表处,负责Hamilton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培训,应用技术支持及药物研发自动化产品开发。已为多家合作伙伴设计和提供自动化产品。/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点击链接报名参会: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KPD2020/" target="_blank"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KPD2020//a/pp style="text-indent: 2em "加入抗体“药代动力学”交流群,及时了解会议相关信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51px height: 36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bd08e7ac-9a82-45fa-a5a0-c44860844449.jpg" title="群群.jpg" alt="群群.jpg" width="251" height="367"//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药代动力学交流群/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br//p
  • 【热门应用】WAVE基于GCI技术的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Creoptix公司,光学生物传感器的领军企业,2022年加入马尔文帕纳科,拥有专利的光栅耦合干涉(GCI)技术,开创新一代动力学,实现了在更广泛的样品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分子结合亲和力数据和动力学数据具备先进的GCI技术的WAVE系列分子互作分析仪,究竟能为生物开发领域带来什么样的支持呢?他和传统的分子互作技术相比又有哪些差异和优势呢?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予以解答。1关于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CI)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 GCI)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灵敏度的基于芯片的非标记生物传感器技术,它区别于依赖荧光和免疫等标记分子的传统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通过一次GCI实验,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可靠的获取一整套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包括并不限于结合有无、结合特异性、描述结合强弱的亲和力KD或键合常数KA、描述结合快慢与稳定性的动力学常数(结合速率常数ka与解离速率常数kd)、样品活性浓度、分子间结合机制以及理论热力学信息(范德霍夫焓变)等。GCI技术的商业化产品是Creoptix WAVE系列(2022年初被马尔文帕纳科收购作为旗下Label-Free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的一员)。 GCI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分析物的分子量无下限以及捕获快速解离动力学等优势,改进了基于片段的小分子筛选和动力学分析,与无堵塞的流路集成芯片配合使用,加速了药物开发的过程。图1 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CI)示意图2弱相互作用也能得到很好的数据在基于片段的筛选中发现的弱结合物通常是根据亲和力而不是动力学进行排名的,因为它们的解离速率常数kd非常快,这是传统的SPR仪器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具有超快速的流路切换时间,Creoptix WAVE系统可以提供出色的分辨率,在高达10 s-1的解离速率下仍然能够可靠地确定动力学,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片段药物筛选和分析平台。使用4PCZ WAVE芯片固定淀粉样纤维蛋白(Amyloid Fibrils),小分子硫黄素(ThT,319 Da)以4种浓度(50 mM ~ 6.25 mM)注入,拟合后显示出10 s-1左右的解离速率常数。图2 淀粉样纤维蛋白与硫黄素的结合分析下图为在PCP WAVE芯片上捕获的6-mer寡核苷酸(1.7 kDa)与其互补的ssDNA结合的传感图,拟合后显示出10 s-1左右的解离速率常数。图3 寡核苷酸与其互补的ssDNA的结合分析3创新的waveRAPID技术加快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对于更快地将新药送到患者手中至关重要。为了满足用户需求,Creoptix推出了测量动力学的新方法。在传统的动力学实验中,分析物以不断增加的浓度被注入,每次注射的持续时间一样。然而,Creoptix创新的waveRAPID (Repeated Analyte Pulses of Increasing Duration)技术通过以不同时长注入单一浓度的分析物,不断增加在芯片表面的脉冲时间来进行动力学分析,该方法免去了浓度梯度的稀释步骤,大大减少了人为稀释误差和实验前的准备时间。图4 waveRAPID与传统动力学的方法比较用waveRAPID和传统的多循环动力学测量小分子化合物FUR(分析物)与碳酸酐酶CAII(配体)的结合。使用WAVEcontrol软件的“Direct Kinetics”分析,两种方法都能提供高度一致的结果。图5 waveRAPID与传统动力学的数据比较使用waveRAPID技术,在18小时内完成了对90个小分子的动力学分析,图中显示的结果为筛选过的具有低统计学误差的速率常数,突出展示了三种不同结合强度的相互作用的传感图和拟合图。图6 小分子药物苗头化合物的waveRAPID动力学筛选结论Conclusion通过Creoptix WAVE所提供的亲和力和动力学信息能够表征药物结合的详细动力学机制,为开发具有高选择性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未来药物设计中的计算和实验更加合理化。提高通量是药物发现过程中经常提到的需求,使用waveRAPID技术大大缩短了总测量时间,在药物发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 Kartal O, Andres F, Lai MP, et al. waveRAPID-A Robust Assay for High-Throughput Kinetic Screens with the Creoptix WAVEsystem. SLAS Discov. 2021 26(8): 995-1003.[2] FitzGerald EA, Butko MT, Boronat P, et al. Discovery of fragments inducing conformational effects in dynamic proteins using a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biosensor. RSC Adv. 2021 11(13): 7527-7537.相关产品WAVE 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WAVE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拥有基于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CI)的光学生物传感器,且具有创新性的微流控技术,实现了在更广泛的样品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分子结合亲和力数据和动力学数据,帮助药物和生物科学研究人员加快新药发现和开发的进程。与传统动力学分子互作分析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无需配置浓度梯度样品10倍于传统分子互作技术分析速度超高灵敏度,捕获快速动力学微流控技术,不堵塞流路点击下载产品手册马尔文帕纳科的使命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物性和结构分析,打造出更胜一筹的客户导向型创新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提高效率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在内的最近技术发展,我们能够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将让各个行业和组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解决一系列难题,如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率、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
    多个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的意义翻译整理:北京佰司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2023-07-04目前用于药物开发的体外实验平台无法模拟人体器官的复杂性,而人类和实验室动物的系统差异巨大,因此现有的方案都不能准确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葡萄牙和俄罗斯的研究团队通过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测试毒物对多器官的作用,揭示了基于微流控的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生理学环境。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由于氧气和营养供应有限,类器官培养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去分化。然而微流控系统中通过持续灌注培养基,更好地控制环境条件,如清除分泌物和刺激因子,并且培养基以可控流速通过,以模拟血流产生的生物剪切应力,因此类器官培养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此,我们以神经球和肝脏在芯片上的串联共培养为例(参考文献:A multi-organ chip co-culture of neurospheres and liver equivalents for long-term substance testing,2015,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来说明一下。利用德国TissUse GmbH公司的微流控多器官串联芯片培养(MOC)平台,通过双器官串联芯片(2-OC)能够串联共培养人的神经球(NT2细胞系)和肝脏类器官(肝HepaRG细胞和肝HHSteC细胞)。在持续两周的实验中,反复加入神经毒剂2,5-己二酮,引起神经球和肝脏的细胞凋亡。跟单器官培养相比,串联共培养对毒剂更敏感。因此,多器官串联共培养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测这是因为一个类器官的凋亡信号导致了第二个类器官对药物反应的增强,这一推测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支持,即串联共培养的敏感性增加主要发生在较低浓度药物中。在体内,每个器官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同时通过血液中的细胞和因子,与其他器官保持相互通讯。保持体外培养物的表型的同时,如何维持组织和器官间的通信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挑战。所以,将几种类器官串联在一个共同的培养基的循环中,通过分泌的因子进行通讯和交流。模拟多器官之间的交流,可以研究每个器官代谢的产物对其他器官产生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对于多器官的系统性效应。Anja Patricia Ramme 等科学家通过TissUse GmbH公司的MOC平台,结合微生理系统循环中人体器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四器官串联芯片(4-OC),将小肠、肝脏、神经球和肾脏等器官串联起来培养,四种类器官均由来自同一健康供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预分化,在不含组织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共培养14天。类器官串联共培养平台为研究器官-器官相互作用、系统稳态和药代动力学、疾病诱导和药物作用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准确、更经济、更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方案。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也开发了一种多器官串联芯片,建立了串联共培养心脏、肝脏、骨骼、皮肤的技术,发表于2022年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中通过血液循环串联培养4个类器官,保持了各个类器官的表型,还研究了常见的抗癌药阿霉素对串联芯片中的类器官以及血管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对串联共培养类器官的影响与临床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证明了多器官串联共培养能够成功的模拟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最值得注意的是,多器官串联芯片能够准确的预测出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和心肌病,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减少阿霉素的治疗剂量,甚至让患者停止该治疗方案。“ ----- Gordana Vunjak-Novakovic,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 人参怎么用才有效?从药物动力学角度看人参皂苷的生物利用
    研究背景人参是一味广为人知的中草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在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及癌症中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蒸制人参(红参和黑参)相对于生晒参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 人参皂苷Rk1及Rg5是蒸制人参中的特征性成分,二者为同分异构体,结构上仅双键位置不同。研究证实,人参皂苷Rk1及Rg5具有抗炎、降低血糖、保护心肌、神经保护及抗癌等作用。本研究对人参皂苷Rk1及Rg5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1—〇方法与结果〇— 该研究使用LCMS-8050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血浆中人参皂苷Rk1及Rg5的定量检测方法。然后,通过灌胃及口服方式给予大鼠人参皂苷Rk1及Rg5,收集血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药动参数。 通过全扫及产物离子扫描,确定人参皂苷Rk1、Rg5及Rg3(内标)的母离子及产物离子,如图1所示。经过LabSolutions软件自动MRM优化后,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及提取回收率验证,结果如图2、表1及表2所示。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图1 人参皂苷Rk1(A)、Rg5(B)及Rg3(C)的产物离子扫描图 图2 人参皂苷Rk1、Rg3和Rg3的MRM色谱图:A,空白血浆;B,空白血浆加人参皂苷Rk1或Rg5和Rg3;C,给药老鼠血浆 表1 人参皂苷Rk1及Rg5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表2 人参皂苷Rk1及Rg5在大鼠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人参皂苷Rk1、Rg5口服组(50mg/kg)和人参皂苷Rk1、Rg5静脉组(2mg/kg)。经取血、收集血浆、加标、涡旋、离心、吹干、复溶,以及再涡旋、离心、取上清等步骤后,进入LCMS-8050进行分析。 药-时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人参皂苷Rk1及Rg5在灌胃给药5 min后,即可在血液中检出,说明人参皂苷Rk1及Rg5能够被快速吸收入血。人参皂苷Rg5在灌胃给药4 h后达到最大血药浓度,人参皂苷Rk1在灌胃4至6 h后可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5相对于人参皂苷Rk1具有更好的吸收。 使用非房室模型计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如表3所示。人参皂苷Rk1及Rg3灌胃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4.18 ngh/mL和985.69 ngh/mL,分布体积分别为1821.04 L/kg和388.57 L/kg,消除速率分别为249.40 L/h/kg和53.79 L/h/kg。同时,人参皂苷Rk1和Rg5的生物利用度仅有0.67%和0.98%,胃肠道的代谢和较差的跨膜转运能力可能是其生物利用度差的主要原因。 图3 人参皂苷Rk1及Rg5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A,口服(50mg/kg);B,静脉给药(2 mg/kg) 表3 人参皂苷Rk1及Rg5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参数(n = 6)2—〇 总结与讨论 〇— 本文建立了UHPLC-MS/MS方法用于测定血浆中人参皂苷Rk1及Rg5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其专属性、基质效应、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等均满足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通过对人参皂苷Rk1及Rg5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人参皂苷Rk1或 Rg5后,二者均能被迅速吸收入血,但它们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如何提高它们的生物利用度是开发利用人参皂苷Rk1及Rg5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LCMS-8050 3—〇 文献简介〇— 文献题目《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ginsenosides Rk1 and Rg5 in ratsby UFLC–MS/MS》使用仪器LCMS-8050,LC-30AD作者Chao Ma1,2, Qiyan Lin1 ,Yafu Xue1,Zhengcai Ju1, Gang Deng1, Wei Liu3,Yuting Sun1,Huida Guan1,Xuemei Cheng1, Changhong Wang1* 1.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OE Key Laborator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Shanghai R&D Centr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Shanghai, 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3.Key Laborator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Liver Diseases,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el: 086-021-51322511, Fax: 086-021-51322519, E-mail: wchcxm@shutcm.edu.cn wchcxm@hotmail.com (Changhong Wang). 原标题:人参皂苷Rk1和Rg5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研究所文章发表于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bmc.5108 致谢本研究工作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 81903804, 81530101, 81530096)的支持。 声明1、本文不提供文献原文。2、所引用文献仅供读者研究和学习参考,不得用于其他营利性活动。3、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岛津推出《LC-MS/MS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选集(二)》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DMPK) 是研究生物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的科学,应用数学模型和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进而将药物在血液循环和靶器官的暴露水平与临床表现(药效和毒副作用)相关联。DMPK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新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优化,候选化合物筛选,剂型改进,临床实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药物代谢动力学贯穿药物发现、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全过程。药物的代谢研究通常考察药物分子与血浆蛋白、转运蛋白、代谢酶的相互间亲和力及作用强度,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及其代谢规律, 为药物的筛选及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现代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多反应监测模式的串联质谱是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药物经过体内吸收或体外代谢后成分变得复杂,通常血药浓度和代谢产物含量较低,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现代质谱的不断发展,串联质谱LC-MS/MS逐渐发展到具有超高通量、超高灵敏度、超快检测速度,超低检测限,选择性强等优势,不仅可以将代谢物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还能避免血、尿等基质的干扰,实现微量药物的准确定量分析。 岛津公司作为全球知名仪器厂商,一直秉承”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理念,先后推出多款串联质谱为医药研发领域提供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LC-MS/MS 在药物代谢和动力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岛津时时根据国家法规的变化,提供极为专业的解决方案。目前有许多单位和客户通过使用岛津串联质谱系列产品,开展多种化合物的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课题研究。本文收录了多家单位基于岛津串联质谱开展的关于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共24篇,通过整理希望能为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会现场传真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文献解读丨奥曲肽口服制剂抗胃粘膜损伤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证据
    本论文发表在药理学专业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18)39:1373-1385,介绍了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团队在奥曲肽口服制剂抗胃粘膜损伤的研究中获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证据。 在生长抑素类似物中,奥曲肽(octreotide,OCT)是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或皮下注射药物,用于治疗生长激素、胃泌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的各种疾病。为了评价OCT口服制剂开发的可行性,我们在几种动物模型上对OCT进行了系统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OCT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极低(0.5%),但由于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在大鼠胃内的高表达,OCT可特异性分布于胃粘膜。 药效学研究表明,OCT灌胃对WIRS诱导的小鼠胃溃疡胃粘膜损伤(GMI)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与静脉注射OCT的效果相当,而SSTR2的拮抗剂——CYN-154806可显著减弱这种作用。在幽门结扎诱导的溃疡小鼠中,我们进一步证明OCT通过下调胃泌素水平显著减少胃酸分泌,这是OCT针对GMI的保护作用。总的来说,我们已经为开发口服OCT制剂的可行性提供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证据。重要的是,SSTR2对OCT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表明,口服OCT制剂可能适用于其他临床适应症,比如由于SSTR2在细胞上的过度表达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腺瘤。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 图1.OCT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A) LC-MS/MS测得的大鼠OCT的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B)口服剂量为30 mg/kg的OCT后大鼠各组织中的OCT浓度 使用仪器:岛津iMScope图2. OCT在小鼠胃内的空间分布及消除静脉注射OCT 0.1mg/kg ,给药后10min(a1,b1)、20min(a2,b2)、40min(a3,b3)、60min(a4,b4)和120min(a5,b5)OCT的空间分布(a1~a5:小鼠胃放大图;b1~b5:奥曲肽MS成像分析) 综上所述,灌胃给药后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和良好的抗GMI保护作用使OCT的口服制剂成为可能,SSTR2在胃肠道的高表达有助于OCT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和达到治疗效果。鉴于SSTR2介导的OCT的组织特异性分布特点和SSTR2在多种肿瘤细胞上的过度表达,口服OCT也可用于其他临床适应症,包括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垂体腺瘤。本研究不仅为奥曲肽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支持,而且为其他多肽类药物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献题目《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an oral formulation of octreotide against gastric mucosal injury》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iMScope 作者Xi-nuo LI, Tai RA0, Yang-fan XU, Kang-rui HU, Zhang-pei ZHU, Hao-feng LI, Dian KANG, Yu-hao SHAO, Bo-yu SHEN,Xiao-xi YIN, Lin XIE, Guang-ji WANG, Yan LIANGKey Lab of Drug Metabolism & Pharmacokinet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 China
  • AB SCIEX公司独家赞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举办的“2014第四届北京地区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学术论坛”
    2014年9月23日北京,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举办的“2014第四届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学术论坛”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报告厅举行成功落下帷幕,AB SCIEX公司作为独家赞助单位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 本届学术论坛的宗旨是:增进学术交流与协作、介绍最新进展与动态、追求共同发展与团结。本届学术论坛的主题是:中药药代动力学方法与发现(给药后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暴露、中药药代分析新技术、中药与化药合用的风险预测及针对中药安全性的药代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及PBPK研究。有17位同行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9位青年学者进行论文交流。 来自于北京地区的药物代谢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其中有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五所、六所、九所,以及中国食品药物检定院安评所药代室,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药植所、中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西苑医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二百多名专家和老师参加了论坛,各位老师专家都积极参与到学术研讨和交流中,整个论坛气氛空前热烈。 来自AB SCIEX公司药物市场部的张克荣老师在会上就“代谢物鉴定新技术---SWATHTM”做了介绍。着重介绍了SWATHTM技术的原理,SWATHTM技术是一种数据非依赖采集方法,不需要事先设定化合物的信息,在代谢物鉴定中,能检测到小的或峰形不好的色谱峰的代谢物的MS/MS,并能获得所有碎片的同位素分布,帮助结构阐明;SWATHTM技术可获得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所有代谢物MS/MS质谱图,数据可追溯性强; 专业的代谢物鉴定软件MetabolitePilot? 可应用主成分变量分组(PCVG)过滤进行 SWATH? MS/MS 数据分析,可简单直观的获得准确的数据结果。最后也提到SWATHTM技术可帮助科研学者产生“Simple Way to Acquire data and To Have fun with them! 简简单单采集数据,开开心心获得结果!)。 此次学术论坛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北京地区中药药代和代谢物鉴定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而又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AB SCIEX公司AB SCIEX公司是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技术发展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协助解决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AB SCIEX公司为生命科学众多领域提供仪器、软件、技术等服务,包括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研究,疾病研究,药物研发,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AB SCIEX公司拥有40余年辉煌的技术创新历史,是唯一且持续专注于质谱和分离科学仪器的全球领导者。AB SCIEX i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that help answer complex scientific challenges. AB SCIEX provides instrumentation, software and services that are used in a number of critical life scienc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rotein biomarker research, disease studies,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and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B SCIEX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continue its global leadership in the mass spectrometry and separation science markets, building on a more than 40-year history of innovation.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bsciex.com.cn。并在Weibo@ABSCIEX 或者在Youku上了解 AB SCIEX动态。
  • 第二届“药物代谢及动力学沙龙”在京举行
    为促进药物代谢及动力学(DMPK)领域的技术交流及经验分享,2010年3月27日,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并组织的第二届“药物代谢及动力学沙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成功举办。近40位来自卫生系统、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一线研究人员、分析测试工作者等参加了此次沙龙,仪器信息网应邀参加。本期沙龙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北区经理付世江先生主持,活动内容包括专题报告、问题讨论、参观实验室等。“沙龙”会议现场安捷伦公司中国北区经理付世江先生主持沙龙解放军三0七医院临床药理室郝光涛老师报告题目:Agilent 6410 测定人体血浆中恩替卡韦的血药浓度  郝光涛老师建立了血浆中恩替卡韦的HPLC-MS/MS的测定法。通过对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线性良好;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提取回收率结果精度好并具有可重现性;恩替卡韦血浆样品稳定性良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另外,郝老师还提出了几条应用方面的建议:(1)应最大限度地挖掘仪器的灵敏度;(2)利用好梯度洗脱;(3)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应尽量简化;(4)尽量追求样品测定的准确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吴彩胜博士报告题目:RRLC-MS/MS法测定淫羊藿中7种黄酮成分在狗血浆中的浓度及其生物等效性研究  吴彩胜博士简要介绍了淫羊藿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情况,本次研究采集到35种不同来源和产地的淫羊藿药材,通过代谢指纹图谱的比较,得出药材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存在相关性;建立了7个成分的RR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能够满足体内分析要求,同时,研究还证明复方中其它成分对这5个淫羊藿成分吸收有影响。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冉小蓉博士报告题目:安捷伦液质联用仪在DMPK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冉小蓉博士谈到,DMPK分析样品数量大,基质复杂,对分析仪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串连四级杆液质则具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快速、实现高通量分析的优势,因此,安捷伦提出“1290 Infinity LC + 6460 QQQ Jet Stream” 的最新解决方案。另外,冉博士还着重介绍了喷射流离子聚焦技术、离子光路及碰撞室活化技术在安捷伦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沙龙期间,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参会代表就仪器的原理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另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与会代表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解放军第三0七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17,000名员工在110多个国家为客户服务。在2009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45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2015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成功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为期三天的&ldquo 2015年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暨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rdquo 于2015年4月11日至13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珍珠泉畔明发珍珠泉大酒店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由南京生物医药谷主办,南京高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承办,中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协办,近400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单位人员参加了本届会议。  本届会议举办目的主要是在新时代下为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新药研发在中国长远健康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朝阳论坛会议日程采用会前专题研讨会、大会报告和主题会场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会议特邀1个大会报告、10个主题会场共38个主题报告,阐述中国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生物分析法规与技术进展、药物分析和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技术等10个相关领域,并专为青年学者特设职业发展专场和青年学者专场,职业发展专场讲解中国学生撰写药代动力学研究文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写作技巧、以及如何回答编辑和审稿人问题等方法,介绍药代动力学的职业发展 青年学者专场邀请国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相关实验室的优秀青年学者就各自研究方向、进展及经验进行介绍,搭建和提供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我国DMPK的发展。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南京高新区的管委会副主任许扬汶主持,南京市副市长储永宏,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一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组委会主席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庄笑梅研究员介绍会议基本情况。发言人:储永宏 南京市副市长发言人:庄笑梅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会议特邀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院士做题为&ldquo 细胞药代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探讨&rdquo 报告,报告结合精准医学对经典药代动力学的挑战,从宏观的血浆药物浓度监测,深入至微观的细胞层面,提出细胞药代动力学的新概念。阐述了全细胞吸收、亚细胞分布、细胞药效动力学的研究平台建立过程,从细胞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微观层面药物在细胞内靶点的作用,及其对药物筛选、纳米靶向制剂、ADC(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 药物细胞内释药机制以及临床联合用药等领域的指导意义。通过综述不同药物在细胞核内,线粒体以及胞浆的研究结果,为精准医学的长远目标,提供药效、毒理以及药代方面的指南性研究。报告人:王广基院士 中国药科大学报告题目:细胞药代动力学及成药性研究探讨  在随后一天半的分会报告涵盖新药研发申报中的PK/PD问题,生物大分子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及挑战,中药PK/PD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作用机理,药物分析与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技术,代谢组学与生物标志物发现等多个药代动力学的多个关键领域。来自海内外的38位资深专家为参会人员带来内容详实,深入全面的报告, &ldquo 呈现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rdquo 。  多家仪器及耗材生产代理企业参加了本届会议。(撰稿:杨改霞)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SCIEX 公司  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官方网站:http://www.bpisunrise.com
  • 岛津 LC-MS/MS系列质谱在药代动力学应用
    药物动力学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一系列过程定量研究的学科。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在于建立选择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测定生物样品(通常为血浆样品)中的微量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近年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新药研究和开发。 LC-MS/MS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及代谢产物,定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但是由于药代动力学所研究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浆)的主要特点在于待测药物浓度低、内源性物质极性较大并易于离子化,从而产生基质效应,大幅度降低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因此,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或代谢产物时,必须根据不同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考察其在不同离子源(ESI或APCI)下的响应,优化流动相系统的组成,提高质谱响应。特别在分析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时,应综合考虑血浆样品预处理和色谱分离方法,以避免离子抑制。 岛津LC-MS/MS系统充分考虑到生物样品分析的特点,从超快速液相分离到质谱分析都很好地满足了血浆中痕量组分定量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适应生物样品分析的快速、高通量、低系统残留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快速液相和超高效液相提高了分离效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分离待测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从而降低基质效应,提高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重现性;2)自动进样器的流通式进样针设计,防止交叉污染,减少额外的清洗时间,支持多种洗针液和多样化的洗针方式,彻底清洗样品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残留; 3)适合生物样品高通量分析要求的自动进样系统,自动进样器均能够支持多孔板快速进样分析,例如Rack ChangerII 能够支持12 块多孔板,依靠机械臂自动换板;SIL-30ACMP 能够支持6 块多孔板同时分析,最快仅需7 秒钟即可完成任意板的任意孔位样品分析。可信赖的X-Y-Z 进样针移动机制,确保高速运转模式,具备重叠进样功能,减少30%的循环时间;底盘冷却方式,有效降低使用孔板分析时样品的挥发程度;4)高效率CID 的碰撞池(UF sweeper ?),高速离子传输技术可以提高离子传输效率,从而保持信号强度并且有效抑制串扰,确保生物样品中多组分同时分析的准确性;高效率CID 的碰撞池(UF sweeper ?) 5)出色的长期稳定性,提高生物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离子源维护的简便,在保持真空的状态下即可实施脱溶剂组件的维护,缩短装置停机时间。岛津公司作为制药行业的忠实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为药物研发、质控等工作提供具有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越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法,积极与业内的专家合作,目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利用岛津的LC-MS/MS 系统也开展了多种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 岛津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蒋建东教授课题组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国内外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创制新药的需求,围绕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关键问题,即活性物质发现、成药性和相关技术方法问题,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炎症与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的核心问题为重点,开展创新研究。近期该实验室关于盐酸小檗碱的代谢物研究工作发表在JOURNAL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上,文章中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8040 对盐酸小檗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进行了定量研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所与岛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的各类标准项目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主要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与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等职能。目前,该所拥有一套岛津的LCMS-804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使用该套仪器完成多篇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研究论文。以下这篇文章是中心与大学合作开展的关于补肾活血汤的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该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上。另外,该实验室还利用岛津的LCMS-8040 完成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该工作发表在Planta Medica 上。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岛津 LC-MS/MS系列质谱在药代动力学应用
    药物动力学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一系列过程定量研究的学科。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在于建立选择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测定生物样品(通常为血浆样品)中的微量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近年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新药研究和开发。 LC-MS/MS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及代谢产物,定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但是由于药代动力学所研究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浆)的主要特点在于待测药物浓度低、内源性物质极性较大并易于离子化,从而产生基质效应,大幅度降低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因此,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或代谢产物时,必须根据不同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考察其在不同离子源(ESI或APCI)下的响应,优化流动相系统的组成,提高质谱响应。特别在分析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时,应综合考虑血浆样品预处理和色谱分离方法,以避免离子抑制。 岛津LC-MS/MS系统充分考虑到生物样品分析的特点,从超快速液相分离到质谱分析都很好地满足了血浆中痕量组分定量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适应生物样品分析的快速、高通量、低系统残留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快速液相和超高效液相提高了分离效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分离待测药物和内源性物质,从而降低基质效应,提高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重现性;2)自动进样器的流通式进样针设计,防止交叉污染,减少额外的清洗时间,支持多种洗针液和多样化的洗针方式,彻底清洗样品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残留; 3)适合生物样品高通量分析要求的自动进样系统,自动进样器均能够支持多孔板快速进样分析,例如Rack ChangerII 能够支持12 块多孔板,依靠机械臂自动换板;SIL-30ACMP 能够支持6 块多孔板同时分析,最快仅需7 秒钟即可完成任意板的任意孔位样品分析。可信赖的X-Y-Z 进样针移动机制,确保高速运转模式,具备重叠进样功能,减少30%的循环时间;底盘冷却方式,有效降低使用孔板分析时样品的挥发程度;4)高效率CID 的碰撞池(UF sweeper ?),高速离子传输技术可以提高离子传输效率,从而保持信号强度并且有效抑制串扰,确保生物样品中多组分同时分析的准确性;高效率CID 的碰撞池(UF sweeper ?) 5)出色的长期稳定性,提高生物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离子源维护的简便,在保持真空的状态下即可实施脱溶剂组件的维护,缩短装置停机时间。岛津公司作为制药行业的忠实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为药物研发、质控等工作提供具有优越性能的分析仪器。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越的技术和全面的解决方法,积极与业内的专家合作,目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利用岛津的LC-MS/MS 系统也开展了多种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 岛津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蒋建东教授课题组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国内外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创制新药的需求,围绕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关键问题,即活性物质发现、成药性和相关技术方法问题,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炎症与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的核心问题为重点,开展创新研究。近期该实验室关于盐酸小檗碱的代谢物研究工作发表在JOURNAL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上,文章中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8040 对盐酸小檗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进行了定量研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所与岛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的各类标准项目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主要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与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等职能。目前,该所拥有一套岛津的LCMS-804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使用该套仪器完成多篇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研究论文。以下这篇文章是中心与大学合作开展的关于补肾活血汤的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该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上。另外,该实验室还利用岛津的LCMS-8040 完成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该工作发表在Planta Medica 上。上海纳锘--为您提供纳米级专业细致服务! 如欲了解更多该产品信息,可来电咨询 。 ---------------------------------------------------------------------  上海纳锘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1165弄123号21幢综合楼5001室  电话:021-60900829,60900830,61131031,61131051  传真:021-61131052
  • 文献解读丨大鼠血浆中9种三七皂苷绝对定量的UF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三七提取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应用
    本文由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所作,发表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15)46-53。三七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高血糖、抗肥胖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由于三七皂苷在体内浓度低、成分复杂,其药代动力学评价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的大鼠血浆中三七皂苷含量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方法。三七皂苷R1、Rg3、Rd、Rg2、Rb2、Rf、Rg1、Rb1和Re经正丁醇液-液萃取,在ODS C18柱(5 mm× 50 mm × 2.1 mm)上分离,采用二元梯度洗脱,以负离子模式同时监测,所有化合物均在9 min内进行分析。多反应监测(MRM)方法如下:R1 (m/z 967.7→637.4)、Rg3 (m/z 819.6→621.4)、Rd (m/z 819.6→783.5)、Rg2 (m/z 819.6→475.4)、Rb2 (m/z 1113.4→783.4)、Rf (m/z 835.6→475.4)、Rb1 (m/z 1143.7→945.6)、Re (m/z 981.6→637.4)、内标(地高辛,m/z 815.5→779.4)。验证参数(线性、灵敏度、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生物提取物在整个储存和制备过程中稳定。将UFLC-MS/MS方法应用于三七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Winolin软件计算了药代动力学参数。 因此,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精密,可用于各种三七皂苷和其他中药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 图1 三七皂苷R1、Rg3、Rd、Rg2、Rb2、Rf、Rg1、Rb1、Re和地高辛(内标)的结构 图2 三七皂苷R1、Rg3、Rd、Rg2、Rb2、Rf、Rg1、Rb1和Re的线性曲线。 图3 空白大鼠血浆和添加R1、Rg3、Rd、Rg2、Rb2、Rf、Rg1、Rb1、Re和IS的大鼠血浆的典型MRM色谱。(A)空白大鼠血浆MRM色谱,(B)添加三七皂苷(50.0 ng/mL)和IS的空白血浆的MRM色谱,(C)大鼠灌胃三七提取物(1.0 g/kg)后2 h大鼠血浆的MRM色谱。 三七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植物药,有必要建立一种可靠、灵敏、高通量的方法来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多种三七皂苷。本文以9种三七皂苷(R1、Rg3、Rd、Rg2、Rb2、Rf、Rg1、Rb1和Re)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中药皂苷药动学分析技术平台。该方法色谱运行时间较短,LLOQs较低,可快速、灵敏地测定大鼠血浆中三七皂苷的含量。此外,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已成功应用于大鼠灌胃三七提取物后三七总皂苷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更重要的是,目前开发的方法稍加修改后,即可用于其他草药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文献题目《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UFLC-MS/MS assay for the absolute quantitation of nine notoginsenosides in rat plasma: Application to the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Panax Notoginseng Extract》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 作者Lijun Zhou a, Rong Xinga,b, Lin Xiea,Tai Raoa, Qian Wanga, Wei Yea, Hanxu Fua,Jingcheng Xiaoa,b,Yuhao Shaoa,b, Dian Kanga,b, Guangji Wanga, Yan Lianga a. Key Lab of ug Metabolism hamon y booy of Atul Me Pamaeu Univ. Tongaxang24 Nanjing 210009. Chinab.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China
  • 千人参会 “药物代谢动力学”会议回放视频出炉!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2020年12月16日,由仪器信息网举办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主题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会议为期1天,共吸引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1000余位/strong/span来自全国各地制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及政府单位的用户报名参加,并获得积极反馈。/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75em "为方便用户学习,仪器信息网特将本次会议内容视频剪辑整理,点击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strong报告名称/strong/span即可进入相应主题报告视频观看页面。其中部分专家的报告内容尚未发表,不便公布,敬请谅解。/ppbr//p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height="725"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colgroupcol width="72" style="width:54.00pt " span="3"//colgrouptbodytr height="18" style="height:13.50pt " class="firstRow"td class="et2" height="13"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报告主题/strong/tdtd class="et2"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报告嘉宾/strong/tdtd class="et2" width="140"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strong单位/strong/td/trtr height="91" style="height:68.25pt "td class="et3" height="68"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p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从药物代谢的角度评估中国小分子新药在欧美日上市所面临的挑战/span/a br/(回放仅限一周!)/p/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朱明社 CSO/tdtd class="et3" width="140"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MassDefect Technologies/td/trtr height="61" style="height:45.75pt "td class="et3" height="45"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岛津液质联用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李思明 br/应用工程师/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td/trtr height="77" style="height:57.75pt "td class="et3" height="57"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受法规监管的生物分析测试样品再分析(ISR):案例分析/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蒙敏 br/CEO/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重庆迪纳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d/trtr height="93" style="height:69.75pt "td class="et3" height="69"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UPLC-MS/MS在药物代谢及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经验简介/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秦永平 br/实验室主管/教授/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td/trtr height="34" style="height:25.50pt "td colspan="3" class="et3" height="25" width="476"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br//td/trtr height="76" style="height:57.00pt "td class="et3" height="57"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生物分析技术在新药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钟大放 br/研究员/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td/trtr height="61" style="height:45.75pt "td class="et3" height="45" width="249"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9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药物组织分布和动力学的质谱成像分析/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王勇为 br/应用经理/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td/trtr height="76" style="height:57.00pt "td class="et3" height="57"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临床药理学在肿瘤药物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实践和探索/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郑昕 br/博士/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td/trtr height="62" style="height:46.50pt "td class="et3" height="46"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418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Hamilton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助力药物代谢研究/span/a/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刘振凯 br/应用工程师/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瑞士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处/td/trtr height="76" style="height:57.00pt "td class="et3" height="57" width="251"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药动学研究中多成分一同分析的液质联用技术应用案例/tdtd class="et3" width="75"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word-break: break-all "李鹰飞 br/研究员/tdtd class="et3" width="134" x:str=""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td/tr/tbody/tablepbr//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br//p
  • 卫生部提名6类药物治疗“抗击”超级细菌
    国际上“叫嚣”了3个月的“超级细菌”终于在中国内地现身。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目前该中心已检出三株DNM-1基因阳性细菌。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公布发现了“超级细菌”的感染病例。此前,我国香港地区曾公布发现相关感染病例。据了解,2010年,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已覆盖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  而据记者获悉,卫生部最近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推荐了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6类药物。相关行业研究员分析,这将利好于一些和抗生素相关的药企,如安科生物、海王生物、莱美药业等。  两名患儿没出国记录  自今年8月起,带有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在英、美、加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造成数百人感染。  10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发布消息称,近期该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DNM-1耐药基因检测中,共检出三株DNM-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由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  这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出院,目前两患儿健康状况良好。中国疾控中心指出,这两名患者并没有出国记录。  此外,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还检出了一例鲍曼不动杆菌,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医院的一名83岁的住院老年患者标本。该患者已经于6月11日死于肺癌晚期,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黎明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超级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无需恐慌。她同时表示,“细菌耐药性并不是新问题,在我国医院中,以往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现象,相关的防控工作,其实医院的传染科一直在做。”  据新华社的报道,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DN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目前,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专家表示,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  官方推荐6类药物  为了防控耐药细菌,卫生部在全国建立耐药细菌监控网络,要求各地发现“超级细菌”要在12小时内报告。  此外,在近日下发的《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卫生部还推荐了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磷霉素这6类药物。  具体推荐的治疗方案包括:对于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也可以联合用药,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对于重度感染,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敏感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周黎明表示,卫生部推荐的药,是对细菌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但对每一个病例来说,还需要医院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  在分析“超级细菌”现身国内这一事件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时,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将利好于一些和抗生素相关的药企,如安科生物、海王生物、莱美药业等。  “另外,受到利好影响的公司还包括双鹭药业及华神集团等基因抗体药物公司,科华生物、达安基因等基因检测服务公司,新华医疗等消毒医疗器械公司,以及海正药业及华海药业等原料药公司。”郭凡礼指出。  中国攻关“超级细菌”  国家卫生部在近日发布的 “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中称,抗菌药物替代产品,如抗菌多肽、噬菌体等,大多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之所以称其‘超级’,正是因为在临床应用上暂时还没有特效药。”周黎明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办公室徐小姐指出,上海药物研究所已经成立了“抗NDM-1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小组”,重点开展“超级细菌靶标确证及感染机制研究”、“抗超级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抗超级细菌化合物的设计与筛选”和“大规模化合物样品的合成”的研究。  徐小姐告诉记者“但是这个研究也刚刚启动不久,具体什么时候会有成果尚不清楚。”
  • 文献解读丨基于LC-MS/MS结合蛋白沉淀和杂质提取技术的奥曲肽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本文由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所作,发表于Bioanalysis (2015) 7(7), 885–894。 目的:建立生物样品中治疗性肽的定量分析方法。材料与方法:以奥曲肽为模型治疗肽,合成氧化奥曲肽作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结合液-液萃取技术,有效提高了回收率,减少了内源性干扰。根据FDA指南,对血浆中奥曲肽的LC-MS/MS定量方法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线性、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和回收率均符合FDA指南生物分析方法验证验收标准。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奥曲肽的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奥曲肽和其他治疗性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图 大鼠血浆中一种奥曲肽样品制备过程 图 奥曲肽和氧化奥曲肽的代表性质谱图。(A)乙腈蛋白沉淀法制备的空白血浆 (B)蛋白沉淀结合液液萃取法制备的空白血浆 (C)加入奥曲肽(50.0 ng/ml)和内标的空白血浆 (D) 加入奥曲肽(0.5 ng/ml)和内标的空白血浆 (E)大鼠静脉注射奥曲肽0.1 mg/kg后2h采集血浆。AQT: 奥曲肽 C-A: 氧化奥曲肽图 大鼠血浆中奥曲肽的校准曲线,浓度范围为0.5-500.0ng/ml表 大鼠奥曲肽静脉注射0.1 mg/kg和灌胃45 mg/k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发表了几种用于奥曲肽定量的生物分析方法。然而,由于这些文献在样品处理技术、内标选择和检测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很难选择一种稳定的检测方法。此外,就我们所知,对奥曲肽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特征知之甚少。 • 开发的以氧化奥曲肽为内标的大鼠血浆中奥曲肽的LC-MS/MS定量方法已根据美国指南进行了充分验证。• 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和回收率符合FDA指南中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验收标准。• 所建立的LC-MS/MS方法在大鼠血浆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上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奥曲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前奥曲肽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将为奥曲肽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有益的信息。• 目前开发的方法只需稍加修饰,可以用于其他治疗性肽类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文献题目《PK study of octreotide based on LC-MS/MS combining protein precipitation and impurity extraction technique》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50 作者Qian Wang**,1, Yan Liang*,1,Tai Rao**,1, Lin Xie1. Wei Ye1, Hanxu Fu1, Liiun Zhou1,Rong Xing1,2, Yuhao Shao1,Jingcheng Xiao1, Dian Kang1&Guangji Wang11 Key Lab of Drug Metabolism&Pharmacokinetic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Tongjiaxiang 24, Nanjing 210009, China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4,China*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Tel.:+862583271128FaX:+862583302827liangyan0679 @hotmail. com**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 2015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第一轮通知
    会议网站:www.bpisunrise.com  主办单位:南京高新生物医药谷  承办单位:南京高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协办单位:中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专业委员会  由南京高新生物医药谷主办, 南京高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承办, 中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协办的&ldquo 2015年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rdquo 将于2015年4月11-1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  本届论坛是非盈利性的、全国范围的专业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除了由国内外资深专家报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外,特别为从事药动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年轻学子提供互动对话、交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激发启迪科研兴趣,发掘创新潜能,促进中国药代动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会议将设会前专题讨论会、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及朝阳学者/学子报告、壁报交流等形式,期间将颁发朝阳学者/学子(博士/硕士毕业5年内以及博士后或研究生)杰出奖及优秀奖等奖项。  热诚欢迎从事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学生以及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参与本次论坛。 会议主题  从IND和NDA申请和新药研发成败的案例中看中国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   中国生物分析在法规、管理和技术上与世界接轨的进程   从中药体内物质基础及其PK/PD关系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   外源性化合物在肝外组织中或由非P450酶介导代谢的机理和应用   药物代谢介导的化学物毒性机制   代谢酶和转运体研究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代谢组学与生物标志物发现   建模和模拟在药物发现和临床研究设计中的应用   药物分析和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技术。  会议日程  共同主席:  庄笑梅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燕 茹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  组委会:  阿基业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毕惠嫦 中山大学药学院  邓 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葛广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姜宏梁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刘厚甫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  吴彩胜 中国医科院药物所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  邢 杰 山东大学药学院 会议地点:南京明发珍珠泉大酒店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 投稿截止时间:2015年3月25日  参会费用等会议相关详细信息敬请关注网站:  会议网站:www.bpisunrise.com 下载第一轮通知:2015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pdf
  • 讣告! 药代动力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刘昌孝院士逝世 享年82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药物成药性评价与系统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天津药物研究院终身首席科学家、名誉院长刘昌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5日3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刘昌孝院士1942年5月生于湖南永兴,1965年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先后在化学工业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医药工业研究所、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药物研究院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院士严谨治学、师德高尚、锐意开拓、无私奉献,是药研人永远怀念的前辈和楷模。刘昌孝院士的逝世,是天津药物研究院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刘昌孝院士!刘昌孝院士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31日上午9时至10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谨此沉痛讣告!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昌孝院士治丧委员会二〇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联系电话:022-23006807,18002006120(赵老师)传 真:022-27381305邮 箱:xz@tipr.com.cn刘昌孝院士生平刘昌孝院士1942年5月生于湖南永兴,1965年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天津药物研究院任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终身首席科学家、名誉院长,《中草药》杂志主编、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主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院士致力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五十余年,为我国药代动力学、药物评价、中药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首先引入完整的药代动力学概念,并成功应用于创新药物和复杂中药研究,带领团队开展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中药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史上创下了学科、实验室建设与医药创新评价领域的五个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并形成理论体系,在业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承担了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带领团队完成了150余个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0余项,发表论文450多篇,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30余部。刘昌孝院士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和医学创新金奖、国际药物代谢研究会特别贡献奖、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分析与标准“终身成就奖”、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循证中医药研究“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及荣誉。刘昌孝院士严谨治学、师德高尚、锐意开拓、无私奉献,是药研人永远怀念的前辈和楷模。刘昌孝院士的逝世,是天津药物研究院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刘昌孝院士!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