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仪器信息网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专题为您整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话题讨论。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相关的资讯

  • 多个仪器研制项目获201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日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以中机联科[2010]423号文发出通告,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此次共奖励38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147项,三等奖204项。  其中,仪器仪表行业共获得15项奖励,具体如下:  一等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的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研制与产业化;  二等奖: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的ES-350型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精密微小型器件自动装调技术与装备;  兰州三磊电子有限公司的数字化X射线轮胎检测自动线;  北京赛凡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光谱性能测试系统。  三等奖: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WQF-600N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的IFD-IR-101型一体化火焰检测器;  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的LLT螺旋转子流量计;  时代集团公司的高精度(带A、B扫描显示)超声波测厚仪;  重庆耐德正奇流量仪表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的基于DSP和MCU的新型数字涡街流量计;  苏州苏试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的100kN×2双台并激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江苏大学的尿液中微粒物理特征的光学检测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  北京拉特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大连民族学院、上海铁路局上海工务处的GPJ-A01轨道平顺度激光检测仪;  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的核电站用的氮16辐射监测系统;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刃量具厂的曲轴在线综合测量仪的开发。  附: 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doc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经国家批准,2001年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该奖项旨在组织社会力量支持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调动机械工业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科技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促进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与振兴。奖励对象是在机械工业科技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为推动机械工业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分一、二、三等奖三个等级。
  • 2011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举行
    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于2011年11月16日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机械行业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制造产业的企业家、技术负责人等1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路甬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周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宋天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为促进机械工业科技进步,调动机械工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表彰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经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审定,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奖励项目37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52项、三等奖199项。其中,与仪器仪表行业相关的项目有20项。[20个仪器仪表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国机斩获48项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是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登记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近日,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国机集团获各类奖项4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8项。 部分一等奖项目介绍如下:复杂机械载荷与多场耦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该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项目面向我国多个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和构件服役性能测试保障的重大需求,发明了复杂机械载荷、多场复杂氛围耦合等多种力学试验新技术,推动了力学试验技术由单一工况向复杂工况原位测试的进一步发展。项目研发的试验仪器设备,已经实现产业化实施,为我国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和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了关键试验设备。动力及储能电池化成分容高效低碳新路线、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及应用该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项目通过创新电池新工艺,解决串联工艺瓶颈,研发出高效低碳、高可靠性、性能成本双优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串联化成分容”新装备,在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及数十家锂电企业百余条产线广泛应用。项目成果为锂电行业节能降碳、推动行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场景高效协同物流输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围绕智能物流中心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展多场景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及高端装备研制,以及物流仓储设备智能化标准的制订,推动物流行业从“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独立化”向“高度柔性化+高度信息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物流“新”生态系统。旱田耕作大中型农业动力与配套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该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项目围绕旱田粮蔬作物耕种过程成套装备、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通过系统研究与协同攻关,实现了大中型农业动力及配套作业环节动力高效匹配、耕作减阻降耗和种植高质提升。项目整体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大中马力旱田作业机组3大类12种系列装备,为提高旱田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作出贡献。高温压力容器与管道焊接结构蠕变疲劳损伤防控技术该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项目在焊接结构蠕变疲劳强度设计、制造工艺调控、剩余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创新,建立了高温压力容器与管道焊接结构全寿命周期蠕变疲劳损伤防控技术体系,解决了“寿命设计、工艺调控、失效判定”难题,在相关重点领域重大承压设备设计制造和用户企业成功应用。
  • 20个仪器仪表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为了促进机械工业科技进步,调动机械工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表彰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经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批准,决定表彰二〇一一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共37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52项、三等奖199项。并于2011年11月8日在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布。  其中,仪器仪表和文化办公设备专业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具体如下:  一等奖:仪器仪表大规模非线性电路测试与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湖南大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北京圣涛平试验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河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何怡刚 方葛丰 阳 辉 谢 宏 李 兵 谭阳红 侯周国 刘美容 佘 开 佐 磊 祝文姬 尹柏强 袁莉芬 肖迎群 朱彦卿一2011  二等奖:仪器仪表高性能磁流变液及应用技术研究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张 平 廖昌荣 晏 华 赵光明 刘 奇 余 淼 唐 龙 张红辉 岳 恩 董小闵二2011仪器仪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新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上海开通数控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齐 亮 贾廷纲 陈 忠 姚晓东 焦 斌 陈江洪 吕红芳 方 杰 陶益民 唐丽婵二2011仪器仪表AF-610D2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梁 敬 张锦茂 王 庆 陈 璐 董 芳二2011仪器仪表高压开关SF6气体微水含量传感器及在线监测系统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何 方 袁 峰 徐 洪 张清志 李振波 申安安 韩华超 张 立 张 卫 张春晓二2011仪器仪表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动态压阻压力传感器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 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丁建宁 王文襄 王 冰 坎 标 程广贵 王 权 袁宁一 华同曙 尤彩红 孙晋玲二2011仪器仪表多层复合屏及带该多层复合屏的正投影系统成都傲龙电子有限公司罗筱泠二2011仪器仪表大型旋转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趋势预测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京航公司 西马力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徐小力 王红军 乔文生 王少红 吴国新 谷玉海 梁福平 李 东 马汉元 黄 民二2011  三等奖仪器仪表大尺寸互动式触控电子白板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李学文 朱 力 龚元明 薛 程三2011仪器仪表核电站堆外核测探测器中核(北京)核仪器厂陆双桐 杨道广 王永迪 胡铁强 宣肇祥三2011仪器仪表磁性单组份墨粉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续守民 杜丽英三2011仪器仪表XYG-1502/3型数字流程X射线检测系统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姜盛杰 朱丽献 刘新利 张 晶 曲秋华三2011仪器仪表电能计量检测车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新亚 李恩政 杨 宪 程 辉三2011仪器仪表ST2302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新亚 赵静涛 贺卫星 丁 洋 杜祥雨三2011仪器仪表WQF-510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高学军 刘志国 杨海山 龚蓉晔三2011仪器仪表X194DS汽车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自动测量仪烟台轴承仪器有限公司徐 琪 都利勇 付相如 张 斑 蒋宜娜三2011仪器仪表长输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Φ720内检测设备系统的研制沈阳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杨理践 高安东 高松巍 刘保余 孙 旭三2011仪器仪表管式加热炉节能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诚峰工业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韩红彪 于 洋 刘红彬 库祥臣 崔 琦三2011仪器仪表城市供排水系统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周一军 钱 刚 杜春红 蒋 晔 施念栋三2011仪器仪表制动器测试装置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路建湖 王顺亭 王晓峰 郑凤云 赵梦临三2011
  • 429项!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名单公布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登记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奖项,也是机械工业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渠道。近日,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布,共429项,其中技术发明奖35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394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7 项、二等奖 174 项、三等奖191项)。拟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项目有(按项目编号排序):1、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关重件加工用刀具“形-性-用”一体化设计及管控技术2、复杂机械载荷与多场耦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3、微细切削加工与测量共体技术、仪器及应用4、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双低温涡轮泵关键技术及应用5、高端环面蜗杆蜗轮副主动设计与精密加工关键技术6、乘用车串并联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7、运载车体复杂薄壁结构高强韧智能电阻点焊工艺及装备系统8、核岛内燃料元件自主化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9、面向大型难加工材料构件装配的螺旋铣孔技术与装备10、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结构仿生关键技术及应用11、超高强钢结构件数字化热成形技术与成套装备12、绿色柴油机高适应性智能控制关键技术13、脑损伤患者神经环路重塑的康复机器人装备与技术14、精密机械系统装配质量保障技术与工程应用拟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项目有(按项目编号排序):1、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成套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2、开放式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平台关键技术与产品及应用3、大容量城轨安全保障供电系统及工程应用4、光伏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5、两相流动多参数同步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6、热轧高温粉尘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7、高冲击负载长寿命精密谐波减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8、新一代大承载高稳定静止轨道卫星平台结构技术9、7系Al-Zn-Mg-Cu高强铝合金丝材开发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装备10、高温合金高效切削陶瓷刀具的微波制造装备与技术11、高效爪极式发电机关键构件成形制造与磁性能无损检测技术12、复杂空间曲线等离子弧自动焊接关键技术与装备13、高强铝合金构件高效短流程精确成形技术与应用14、机器人结构抗震优化与自适应悬架技术及应用15、船用中高速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技术16、50WM重型燃气轮机热端部件高精密修复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拟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的项目有(按项目编号排序):1、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主绝缘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工程应用2、超稳高可靠磁悬浮支承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3、核电厂堆机协调控制及负荷跟踪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4、汽车后雨刮传动组件智能装配及其关键齿轮零件精冲成形工艺与装备5、考虑复杂轮胎力学特性的车辆防侧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全名单如下:【附:近期会议推荐】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位专家老师围绕射线、超声、电磁、涡流、热成像、激光散斑等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听会
  • 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开始
    关于二○一一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不断提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并不断完善奖励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2011年度实行网上推荐(网络申报平台网址:http://www.cmeiao.com或http://www.cmiao.org.cn)。  为做好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现将2011年度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1、 发明类成果   2、 技术进步类成果   3、 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   4、 科技图书。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汽车类项目不属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发明类成果的申报条件:科技成果必须是国内外所没有的,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其相关创造性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也未曾公开使用 技术成熟,经两年以上实践,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作用,与已有同类技术相比,技术经济综合指标优于同类技术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申报技术进步类成果的申报条件:技术上有重要创新,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推动机械工业科技进步有显著作用 项目经两年以上应用,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申报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的申报条件:  (1)申报软科学类成果的申报条件: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促进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软科学研究项目必须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一年以上,其研究成果被有关杂志、文章、论文、书籍引用或被有关部门采纳、使用,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2)申报标准类成果的申报条件:截止到申报之日,实施两年以上、五年以内的标准项目,并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申报检测类成果的申报条件:截止到申报之日,项目必须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一年以上,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行业带动作用。  4、申报科技图书类成果的申报条件:截止到申报之日,近三年内正式出版(以版权记录的出版年份为准)的图书(申报总量不能超过该申报单位规定时间内出版图书总量的1%) 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中文图书,且其编辑出版质量应达到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合格品的要求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汽车等机械行业相关领域内的科技著作、工具书、专业教材 分册出版的套书,以整套作为一种参评,不以其中一册单独评选,大型的多卷本图书必须在出齐后参加评选。  注:2010 年度经评定未授奖的项目,2011 年度不能以相关项目技术内容再次申报。  三、推荐渠道和要求  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采取推荐单位推荐及申报单位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员单位、机械工业科研院所、勘察设计院、大专院校、标准化技术归口研究所、出版单位和各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直接申报,在网络申报平台注册后登陆进行推荐书模板下载离线填写和在线上传(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3《申报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各省市机械工业(专业)协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以组织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会员单位统一推荐 各推荐单位收到推荐通知后电话向机械奖励办公室索要推荐单位号和登录口令从网络申报平台“推荐单位”入口进入网络推荐系统,按要求组织推荐(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4《推荐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其他单位如果本省市无推荐单位,可直接在网络申报平台注册后登陆进行推荐书模板下载离线填写和在线上传(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3《申报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个人项目需有五名(其中三名应为非本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在网络申报平台注册后登陆进行推荐书模板下载离线填写和在线上传(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3《申报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注:1、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一种渠道上传(即自行申报的单位不能再通过推荐单位统一推荐上报 通过推荐单位统一推荐上报的单位不能再自行申报)。  2、所有推荐项目的推荐材料,必须使用我办提供的规定填写软件填写,推荐书填写模板可以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使用的计算机要求安装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把“宏”的安全性设为“中”,具体操作步骤请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推荐书模板填写使用手册》并仔细阅读。  四、推荐书填写要求  推荐书是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请推荐单位按照《推荐书填写说明》(附件2,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要求认真填写。推荐书应当完整、真实、可靠,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  五、推荐材料内容  1、《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离线在推荐书模板填写,检查保护后可打印,要求纸质与电子版完全一致,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1《推荐书模板填写使用手册》)   2、与推荐项目相关的各种附件材料。  需提供的附件材料主要有:  (1)需上传的附件材料  上传电子版附件要求提供JPG格式文件,不超过80个,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K,主要包括:  ①技术评价证明(技术鉴定证书或验收报告、评估报告),申报科技图书项目的单位提供参评图书出版单位出具的《出版单位意见表》和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出具的《编校质量审读意见表》(附件6,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   ②主要应用证明(已获经济效益证明、用户使用或社会效益证明)   ③科技查新报告   ④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或发明权利要求书   ⑤其他证明。  (2)需提交的纸质材料附件  除提供以上和电子版附件材料内容完全一致的书面附件材料外,申报软科学项目的单位还需提供纸质正式的研究报告及委托合同两份 申报标准项目的单位还需提供纸质正式出版的标准文本及标准审查会议纪要两份 申报科技图书项目的单位还需提供纸质正式出版的图书两套。  3、推荐书主件(推荐书模板填写的内容)及附件合订本一式两份,其中一套完整材料必须是原件(附件材料无法提供原件的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原件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 另报送推荐书主件(不含附件)三份 装订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勿另附加封面。  六、公报格式文件要求  为大力宣传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我办2011年将继续编印《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公报》。为做好《公报》的编印工作,推荐单位在按上述要求提交材料的同时,认真填写公报格式文件(附件7,从网络申报平台下载)并通过网络申报平台上传。其中“项目简介”一栏的内容是用于网上、公告公开宣传,字数控制在800~1000个汉字以内,保密责任自负,同时提供1~2张能体现项目内容的彩色照片,尺寸:10cm×14cm,清晰度300(请在照片下面注明项目名称)。  七、联系方式  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100037)  电话:010-68326820 010-88379856  传真:010-68326820  电子邮箱:chinajxkjj@sina.com  八、推荐时间  申报截止时间为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逾期网站申报平台关闭不再受理 纸质材料邮寄以邮戳时间为准。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批准的机械工业综合性科技奖。获得该奖的一、二等奖项目,择优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因此请各有关单位要积极支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申报项目材料的审查工作和推荐、报送工作。  附件1:推荐书模板填写使用手册  附件2:推荐书填写说明  附件3:申报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附件4:推荐单位系统使用手册  附件5:2011年推荐通知  附件6:申报科技图书类成果附表(图书出版单位意见表、编审质量审读意见表)  附件7:公报格式文件  注:以上附件均从网络申报平台(http://www.cmeiao.com或http://www.cmiao.org.cn)首页下载。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 聚光科技“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与产业化”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2011年5月12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聚光科技“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与产业化”荣获201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等省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项目颁奖。  聚光科技“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与产业化”产品是基于顺序注射分析技术的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并已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具有试剂消耗少,测量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同时,可实现不同参数的分析,甚至可实现多种参数的同时分析,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由庄松林院士等专家鉴定 “是国内外最先研制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的顺序注射在线水质分析系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自2006年底投产以来,已在食品、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印染造纸、煤矿等行业得到较好推广应用,用户遍及全国19个省市,占10%以上国内市场。产品解决了目前国产仪器性能无法很好满足用户需要的问题,创造了显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聚光科技水质在线分析仪继获得2009年度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度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后,再次获得此次奖项,不仅体现了科技界对聚光科技水质产品和研发实力的认可,也是聚光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 11个仪器项目获2012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此次获奖项目共计396项,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166项,三等奖211项。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将其中与仪器仪表相关的项目择选如下:项目名称年度完成单位评审组(专业组)奖种获奖等级DF-200 直读光谱仪2012烟台东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UV-22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12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自动材料拉伸试验机的研发2012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TFT-LCD背光模组增亮光栅膜开发2012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电磁超声导波结构缺陷快速检测和健康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清华大学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光密度连续变化滤光器件2012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总线化智能多参数高精度检测与控制仪表2012江苏大学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兼容DCS/PLC的水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的研发与工程应用2012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基于轨迹法果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012天津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基于射流传感技术热能表2012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仪表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电气系统电学参量宽频域光纤精密测量技术及应用2012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原文如下所示:  附件:201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目录.pdf
  • 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开始申报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ldquo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rdquo 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开始受理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项目。  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继续实行网络申报、推荐工作(网址:http://www.cmiao.com.cn)。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1. 发明类成果   2. 技术进步类成果   3. 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及科技图书。  二、推荐、申报办法和要求  各中国机械工业专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等为各行业、领域和地区的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进行项目推荐时,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从&ldquo 推荐单位登录&rdquo 入口进行注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输入推荐单位编号和验证码(向奖励办公室电话索取)进入推荐系统,再按照推荐单位操作流程进行项目推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员单位、机械工业领域科研院所、勘察设计院、相关大专院校、出版单位可直接申报(仅限本单位的申报项目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申报项目)。除&ldquo 直接申报单位&rdquo 外,原则上其他单位均需经过推荐单位推荐。  申报单位进行项目申报时,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从&ldquo 申报单位登录&rdquo 入口进行注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选取相应的推荐单位填写完基本信息后,再按照申报单位操作流程进行项目申报。  三、推荐材料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推荐书包括主件部分(第一至第十一部分)和附件部分(第十二部分)两部分。  1.推荐书主件部分,申报单位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下载模板并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要求离线填写和在线上传。推荐书应当完整、真实,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  2.附件材料主要有:  ⑴评价证明(必需提供):指第三方出具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验收报告、评估报告、权威部门出具的技术检测报告等(近三年内)   申报等级为一等奖的需提供科技查新报告,建议选择机械行业权威的查新机构   国家或省部级计划立项的项目,应提交计划下达单位对整体项目的验收报告复印件。  ⑵应用证明(必需提供):指本项目整体技术的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应用证明须加盖应用单位(法人单位)公章。  ⑶核心知识产权证明(非必需提供):指已获授权的主要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书首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及相关论文专著等。  ⑷其他证明(非必需提供):指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和完成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  ⑸推荐&ldquo 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rdquo 、&ldquo 科技图书&rdquo 项目需提交补充材料(必需提供),具体详见项目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下载附件五、附件六。  ⑹&ldquo 推荐书&rdquo 中&ldquo 推荐单位意见&rdquo 页(必需提供),填写推荐意见同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后扫描作为电子版附件上传。  上述附件材料不超过80个。电子版附件内容应与书面附件一致,以JPG格式文件提交,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KB。  3.《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否则形审将通不过。  4.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一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其中原件1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ldquo 原件&rdquo 字样),复印件2份。  5.所有申报材料不予退回,申报单位如需留档,请自行备份。  四、公报格式文件要求  为做好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宣传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公报》的编印准备工作,请申报单位认真按照《公报》格式文件(见项目申报系统&ldquo 使用说明下载&rdquo 附件七)填写,并通过网络申报平台上传。内容包括&ldquo 项目简介&rdquo 和能体现项目内容的彩色照片2-3张以备选。  &ldquo 项目简介&rdquo 主要用于获奖项目的公开宣传,不得涉及保密内容,字数应控制在800~1000个汉字以内 照片尺寸(10cm× 14cm),清晰度为300PTI。  五、申报的其他注意事项  1.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和汽车类项目不属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   2.申报项目必须是已经完成一年以上(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   3.2013年度推荐项目未授奖的不再受理(缓评项目除外)   4.推荐项目一经受理不得撤销。  六、推荐时间  推荐截止时间为二○一四年四月十五日,逾期网站项目申报平台关闭不再受理 纸质材料邮寄以邮戳时间为准。  七、报送地点  申报网址:http://www.cmiao.com.cn  单 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100037)  联 系 人:牛芳 冯东湖  电 话:010-68351688 010-68326820  传 真:010-68326820  技术支持:席敏(010-68351688)  电子邮箱:chinajixiekjj@163.com  二○一四年元月十四日
  • 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开始申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开始受理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项目。  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采用网络推荐、申报项目的方式(网址:http://www.cmiao.com.cn)。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1. 机械行业发明类成果   2. 机械行业技术进步类成果   3. 机械行业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及科技图书。  二、推荐、申报办法和要求  各中国机械工业专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等为各行业、领域和地区的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进行项目推荐时,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从“推荐单位登录”入口进行注册(已注册用户不用操作此步骤),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输入推荐单位编号和验证码(向奖励办公室电话索取)进入推荐系统,再按照推荐单位操作流程进行项目推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员单位、机械工业领域科研院所、勘察设计院、相关大专院校、出版单位可直接申报(仅限本单位的申报项目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项目)。除“直接申报单位”外,原则上其他单位均需经过推荐单位推荐。  申报单位进行项目申报时,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从“申报单位登录”入口进行注册,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选取相应的推荐单位填写完基本信息后,再按照申报单位操作流程进行项目申报。  三、推荐材料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推荐书包括主件部分(第一至第十一项)、附件部分(第十二项)二部分内容。  1.推荐书主件部分,申报单位需登录项目申报系统按照《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相关附件材料。推荐书应当完整、真实,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  2.附件材料主要包括:  ⑴评价证明:近三年由第三方出具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新产品鉴定证书、验收报告、评估报告、权威部门出具的技术检测报告等(提供其中一种即可)   科技查新报告:提供近三年内的权威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申报等级为一等奖的项目必需提供科技查新报告)   国家或省部级计划立项的项目,应提交计划下达单位对整体项目的验收报告。  ⑵应用证明:指本项目整体技术的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应用证明须加盖应用单位(法人单位)公章。  ⑶核心知识产权证明:指已获授权的主要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书首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及相关论文、专著等。  ⑷其他证明:指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和完成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  ⑸推荐“软科学、标准和检测类成果”、“科技图书”类项目需提交补充材料,具体详见项目申报系统文件下载附件五、附件六。  ⑹“推荐书”中“推荐单位意见”页,填写推荐意见同时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后扫描作为电子版附件上传。  上述附件材料不超过80页。电子版附件内容应与书面附件一致,以JPG或PDF格式文件提交,附件材料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300KB。  3.《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请在申报系统中生成PDF文件下载后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内容完全一致,否则形式审查将通不过。  4.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其中原件1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复印件1份。  5.所有申报材料不予退回,申报单位如需留档,请自行备份。  四、公报格式文件要求  为做好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宣传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公报》的编印准备工作,请申报单位认真按照申报平台公报格式文件要求填写,并上传申报平台。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项目简介和能体现项目内容的彩色图片2张。  “项目简介”主要用于获奖项目的公开宣传,不得涉及保密内容,字数应控制在800~1000字以内 图片格式为JPG或者PDF,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3MB。  五、申报的其他注意事项  1.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和汽车类项目不属于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   2.申报项目必须是整体技术应用一年以上(2015年12月31日前)   3.2016年度推荐申报未授奖的项目不再受理   4.推荐申报项目一经受理不得撤销。  六、推荐时间  推荐截止时间为二○一七年三月三十日,逾期网站项目申报平台关闭不再受理 纸质材料请于四月五日前报送或快递至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逾期将不再受理。  七、联系方式  申报网址:http://www.cmiao.com.cn  单 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100037)  联 系 人:席敏 牛芳  电 话:010-68351688 010-68326820  传 真:010-68351688  技术支持:席敏(010-68351688)  电子邮箱:chinajixiekjj@163.com
  • 聚光科技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月11日上午10点,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博士及其团队研制完成的“原位抽取热湿法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王健,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年轻获得者,时隔三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三年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是个执着创新的拼命三郎  王健,第一眼印象中,他是个典型的工科学者,沉默寡言,而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睿智的开拓者,也是个执着于技术创新的拼命三郎。  2006年,他成为当届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他带领团队所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气体分析技术及其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扭转了我国高端气体分析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时隔三年,他再次问鼎中国科技最高奖,让很多人直呼“神奇”,而他身边的同事却觉得这理所当然。一天里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实验室,哪怕睡觉脑子里都想着怎么进行技术改进,所以他在思维上总是比别人提前一步。  这次,他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提出“原位抽取热湿法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技术”,浙江省大力推进低碳战略,环境准入制度逐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门槛提高,在王健看来,技术的革新无可避免,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良好的科研平台,成功提出“在线紫外分析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应用于环保烟气监测、工业过程检测的十余款系列化产品,并在聚光科技公司实现产业化。  “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技术”2005年底投产以来,已成功应用于以中石化、中石油、武钢、宝钢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800多个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应用领域涉及电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环保等领域,并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国际上销量最大的“在线紫外/可见光谱气体分析系统”,2008年国内环保烟气排放连续监测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 多个仪器项目获202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
    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工作已结束。现决定表彰奖励项目共429项,其中,特等奖2项、 一等奖41项、二等奖190项、三等奖196项,并予以公示。  仪器信息网梳理名单发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开发和应用”等多个项目荣获奖励。具体名单如下:
  • 绿洁动态 | 绿洁科技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喜讯2021年11月3日,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洁科技)参与完成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名单链接如下:http://most.gov.cn/ztzl/gjkxjsjldh/jldh2020/jlgb/202110/t20211029_177642.html“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21年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为解决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安全保障问题,由张土乔教授领衔、绿洁科技参与的项目团队开展了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推广应用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全流程供水管网创新平台,揭示了管网水质的迁移演变机理,发明了管网水质化学生物稳定控制技术,实现了管网水质的动态稳定调控,研发了供水管网水力水质实时监控分析与调度系统,最终形成了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管网水质“机理揭示难,稳定控制难,监测调度难”的行业难题。项目2013年和2016年两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为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8 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专注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致力于为智慧水务平台提供先进可靠的感知层设备、完整的信息化平台、智能化的决策系统。绿洁科技已打造出完整的水环境产业链,为客户提供“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END
  • 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标准类成果)推荐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将标准类成果的推荐补充通知如下:  一、标准类成果的奖励范围包括:  1、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机械工业国家标准项目   2、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机械工业行业标准项目   3、具有重大创新性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且实施1年以上(含1年)的机械工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可纳入奖励推荐范围。  二、推荐渠道:  1、机械工业领域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有关分会   2、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标准化技术归口研究所。  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的要求积极组织推荐标准类成果的申报。  联系人:胡珈铭  电话:68594891
  • 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布 聚光科技获二等奖
    关于发布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并通过《中国环境报》及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40个项目获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环保 科学技术 奖励 公告  附件: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获奖等级项目编号项 目 名 称完  成  单  位完  成  人一等奖1环境一号小卫星星座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桥、罗毅、魏斌、王昌佐、王文杰、张峰、韩梅、厉青、吴传庆、申文明、杨一鹏、刘晓曼、孙中平、熊文成、许全文2北京及周边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区域联控及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研究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朱彤、徐祥德、柴发合、邵敏、唐孝炎、周秀骥、胡炳清、张世秋、胡敏、丁国安、卞林根、王淑兰、曾立民、王雪松、陈义珍3洱海富营养化综合防治成套技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金相灿、何金平、许映苏、叶春、尚榆民、胡小贞、徐南妮、庞燕、杜宝汉、刘文祥、李文朝、舒俭民、王圣瑞、卢少勇、储昭升4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综合模拟系统研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王金南、蒋洪强、曹东、於方、祝宝良、高树婷、严刚、祁京梅、周颖、牛坤玉、张战胜、徐玖平、王丽娟、彭岩波 1极端嗜盐菌在三聚氯氰废水净化回用工程上的应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晟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德固赛三征重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李捍东、冯世骥、朱宇同、李霁、刘纯新、于云江、席北斗、刘征涛、张广涛2环渤海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灰霾天气的形成机制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张庆竹、王韬、王文兴、杨凌霄、孙孝敏、丁爱军、周学华、王新峰、许鹏举3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王凯军、何星海、易斌、赵淑霞、闫静、王家廉、余杰、张国臣、宋秀杰4难降解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与设备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常州大学、南京赛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志良、李国平、孔泳、夏明芳、刘秀宁、陆继来、陈智栋、邓延慧、王彧5珠江三角洲河网与河口水质模型连接计算研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曾凡棠、萧洁儿、李、汪中洋、郑淑颖、余宏邦、赵远宏、房怀阳、林澍6新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赵传军、白金玉、于淑芬、许靖平、汪洪伟、王开西、高大方、崔天鑫、杜燎原7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省草原工作总站刘纪远、邵全琴、任杰、樊江文、葛劲松、徐新良、李其江、王军邦、王立亚8北京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研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陈添、于建华、赵越、华蕾、石爱军、孙峰、陶蕾、金蕾、邹本东二等奖9新型污泥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技术集成及一体化装备开发与应用清华大学、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王凯军、俞其林、俞金海、俞林明、潘小成、张国臣、阎中、郑明霞10低能耗污水污泥同步处理一体化设备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廖志民、熊建中、杨圣云、周佳琳、袁志华、蒋幸福、万爱国、何凌云、张小雄11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变异及环境污染调控技术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孟伟、郑丙辉、翟世奎、雷坤、刘录三、孔福生、林卫青、刘志刚、秦延文12YPL 压力盘式过滤机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陈全兵、陈永林、王涛、李明芹、刘炳贞、张立勋、陈长征、张林涛、谭芬芬13新型生态修复功能材料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广东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国投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天津康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张夫道、王玉军、张建峰、张树清、杨俊诚、吕明磊、赖涛、张俊清、史春余14新型在线水质分析系统研制与产业化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王健、项光宏、王静、韩双来、叶华俊、陈生龙、吴坚、王建华、闻路红15内外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朱廷钰、荆鹏飞、叶猛、徐文青、单晓昌、何京东、魏耀东、宋健斐、戎海立 16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四川德美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倪明亮、周勉、胡尚英、葛加坤、周生巧、刘显明、黄光华、徐波 1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赫俊国、李建政、袁一星、孙慧丽、许春生2制药行业恶臭气体治理技术集成及优化河北科技大学郭斌、任爱玲、杜昭、赵文霞、周保华3新型膜生化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及示范研究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李月中、王惠中、吴海锁、朱卫兵、黄娟4LHJ型螺旋干燥机潍坊天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见成、许崇庆、殷常峰、李金华、卢秀江5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艺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刘光全、吴百春、邓皓、刘生瑶、吕鹏6电子废弃物有价成分脉动气流分选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何亚群、段晨龙、夏军、王海锋、王帅7构建海洋化工类生态工业园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山东大学、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环境监测站、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崔兆杰、齐大凯、王艳艳、孙晓梅、张新端三等奖8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与安全技术标准研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玉锁、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张孝飞9新型高效节能型煤粉工业锅炉系统技术研发及应用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郎凤娥、郎鹏德、王欢、杜铭华、郝泽10微压清灰袋式除尘技术在大型燃煤锅炉超细粉尘高效控制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北京赫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彭志民、赵健飞、张培华、尉万里、董淑玲11油田用新型水处理剂及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丕新、张文德、徐昆、谭颖、宋春雷12活性炭有机废气高效吸附回收装置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傅太平、陈殿忠、张步芳、黄平13乡土植物在珠三角城镇生态绿地构建中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佛山市高明区园林管理处任海、卢琼、张倩媚、简曙光、范炳标14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杨凯、王强、胡敏、孙毅、滕恩江15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邢书彬、王路光、陈艳卿、任南琪、修光利 16含油废弃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分公司许毓、邓皓、邵奎政、王蓉沙、刘光全17烟气脱硫石灰石活性分析及测试技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杜云贵、刘艺、刘清才、杨翼、张金伦18FZ-12振动式固液分离机泉州市丰泽华兴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苏和睦、苏建华19《声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噪声系列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国宁、李孝宽、刘砚华、任文堂、周扬胜20麦秸机械还田治理环境污染技术集成与应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扬州市环境保护局张洪熙、徐蕾、黄年生、孙江、景明仪
  • 8项科学仪器及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会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7项。其中与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相关的奖项整理如下。二等奖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1 J-219-2-0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超光谱成像仪 相里斌,王忠厚,刘学斌,袁 艳,李自田,吕建成,白加光,胡炳樑,黄 旻,朱 军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 J-219-2-03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体内场关键技术与应用 张 波,李泽宏,乔 明,肖志强,方 健,王 卓,罗小蓉,杜秋平,卢世勇,李肇基 电子科技大学,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燎原无线电厂,深圳市联德合微电子有限公司,成都德协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省 3 J-219-2-04 小型质谱仪关键技术创新及整机研制 方 向,张新荣,熊行创,江 游,黄泽建,张小华,丁传凡,欧阳证,白 岗,陈大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 J-230-2-03 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 沈功田,李邦宪,戴 光,刘时风,林树青,李光海,黄 毅,胡 智,张 健,段庆儒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大庆石油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 J-233-2-09 医用生物传感器检测理论及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府伟灵,陈 鸣,张 波,姚春艳,罗 阳,陈庆海,夏 涵,刘明华,王 丰,蒋天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市 6 J-251-2-02 数字农业测控关键技术产品与系统 赵春江,王 成,郑文刚,黄文江,乔晓军,王 秀,薛绪掌,陈立平,张 馨,申长军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农业部 7 J-251-2-15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高效控制技术 吴清平,张菊梅,蔡芷荷,邓金花,陈素云,阙绍辉,吴慧清,张淑红,寇晓霞,郭伟鹏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8J-251-2-16 农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 孙远明,雷红涛,卢 新,黄晓钰,王 林,曾振灵,石 松,刘雅红,徐振林,杨金易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绿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达元食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
  • 16个仪器仪表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近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评选的我国机械工业科技研发工作最高奖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DF-200直读光谱仪、12MeV工业无损检测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及应用研究、UV-22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16项仪器仪表项目入选。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登记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奖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全国性的机械工业综合性科技奖项,也是机械工业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渠道。  获奖名单如下:
  • 【喜讯】睿科仪器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瓶颈。快速、有效的预处理技术是食品安全的监管和预警的刚性需求,那么,在食品样品预处理环节,睿科仪器能够贡献哪些创新技术?日前,福建省政府发布《关于2016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福州大学、睿科仪器有限公司、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科技项目——“食品快检预处理技术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中使用到的睿科主要产品—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和全自动浓缩仪等,可实现从活化、上样、吹干、淋洗、洗脱、浓缩整个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化处理;全自动均质器能够针对蔬菜、鱼类、肉类等样品进行自动化的破碎均质,无需人工介入,无交叉污染。睿科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产品满足国标GB 5749以及一些EPA法规水样品中各类痕量有机污染物的萃取浓缩分析需要,实现食品安全检测自动化、高通量、智能化的样品预处理需求,极大的提高检测速度与效率,有助于改善各食品企业、检验机构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能力、范围和速度,被市场高度认可;且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体积小巧,通用性强,适合上快检监测车。创新是企业应对发展环境变化、赢得发展主动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睿科仪器致力于为各领域实验室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样品前处理产品及解决方案,一直以来都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研发创新,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提供了强劲动力。
  • 建材领域【新型抗蚀胶凝材料】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公布。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名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武汉理工大学、广西柳州鱼峰水泥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为王发洲、杨义、杨露、陈平、邓玉莲、张日红、何永佳、刘骥、吴铁军、饶美娟。该项目立足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聚焦我国远海工程、能源工程、国防军工等场景对水泥混凝土提出的高强、高抗蚀、高抗裂、高耐磨等重大需求,依托两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以水泥中高活性铁相设计为突破口,以硅酸盐水泥多元矿相体系创新为主线,以实现规模化低钙减碳工业生产、高性能水泥材料与制品制备及其典型严苛环境工程应用为目标,持续系统研发与推进大规模重点工程应用,取得全面创新突破。项目开发的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成功应用于平陆运河、大藤峡水利枢纽以及多项国防设施、核电枢纽等重大工程,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基础和国防工程建设。项目核心成果“功能性水泥基材料设计制备及其性能调控”、“严酷环境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工程应用开发”分别获得2018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以及2021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 三德科技一科研项目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月26日,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三德科技申报的“全自动高效节能碳氢氮元素分析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省科技进步奖突出原始性创新,引进消化二次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要求所有候选项目在技术,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创新,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和提高行业的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同时,奖励还特别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和成果转化,所开发的项目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项目的转化程度应较高,对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三德科技选报的“全自动高效节能碳氢氮元素分析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采用了世界首创自动更换坩埚技术,无需拆卸、降温和等待,只需点击电脑操作界面的“换坩埚”即可轻松完成坩埚更换,输出数据精准可靠,产品性能拥有国际领先优势,足以取代进口产品。项目技术转化的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广受客户青睐,销售收入突破三千余万元。 本次获评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对三德科技坚持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成果转化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三德科技将不断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为提升整个行业技术水平而努力。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
  • 厉害了!食安科技获2018年度广东省食品行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由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和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果蔬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食品行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由于菊酯类农药具有击倒力强、杀菌作用快、光谱性、易降解、对高等动物及鸟类低毒性、使用安全、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茶园、果园、农田等场所的害虫防治工作。同时,由于含氰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蔬菜、水果种植中的应用尤其广泛,造成农药残留问题也较为常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故对菊酯类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快速、准确的测定食品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迫在眉睫。  该项目开发的菊酯类农药残留速测试剂盒,不需要借助昂贵及复杂的仪器,只需进行简单的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0.5小时即可出检测结果,适合大量样品初筛;灵敏度高,对氯氰菊酯等具有代表性的菊酯类农药最低检出限能达到0.5mg/kg以下;重复性好,批次间无显著差异。    菊酯类农药残留速测试剂盒满足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检测市场对农产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需求。  食安科技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涉足较早,是国内一家专业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在规模、技术、产品、渠道等方面都有更多的积累,在推广菊酯类快速检测产品时具有较大的竞争力。经过推广应用,菊酯类农残速测法及速测盒获得业内、用户的广泛认可。
  • 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艾滋病诊疗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p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获奖项目。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推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申报的“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的团队牵头,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艾滋病诊断试剂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和引领了我国高质量诊断试剂的更新换代 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艾滋病假病毒库,实现了艾滋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水平的筛选和评价,推动了我国艾滋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与研发进程。/pp /p
  • 河大宋纯鹏教授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潜心作物干旱前沿研究,坚持生物节水源头创新  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课题组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18日,记者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1项。这是自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设立自然科学奖以来我省首次独立获此奖项。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其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利用和开发植物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和基因潜力,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同等供水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是发展我国作物生产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自1991年以来,带领课题组二十余年来围绕“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这一主题,从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大需求和植物抗旱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出发,发展多学科先进的实验技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研究作物干旱反应机理的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创造性地探讨植物干旱反应调节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为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的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并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候选人 获奖成果应代表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或达到世界水平,且为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阐明,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成果。  据悉,近5年来,宋纯鹏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计划)1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Cell、PNAS、PlantJournal、PlantPhys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
  • 广东捧回34个奖项 5项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广东的转型要靠科技,广东的未来要靠科技,“傍科技大款”首先要从重视科技主管部门开始。  ———2012年1月21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省长朱小丹视察省科技厅时说,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使科技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广东省继去年捧回34个奖项后,今年再次摘得34项奖励。其中,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原籍日本的栗原博教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是广东省继2006年“中山大学-卡罗林斯卡肿瘤学合作实验室”的英格玛恩博瑞教授首次获奖后,第二次获得该项目奖励。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4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一等奖2项,二等21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暨南大学栗原博教授摘得此奖。  广东省今年获奖的奖项数目与去年持平,但获奖的质量大幅上升,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两个奖项的数量,总数比去年翻了三番。除了捧回暌违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外,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数目也从去年的1项增加至5项,且其中4项为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中山大学独占其中两项。而全省以第一单位完成的奖项总数仍与去年持平,为15项。  广东省今年唯一减少的奖项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仅获得23项奖励,较去年减少8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23项奖励,大多数都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比如南方电网公司获奖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就是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成果。而华为、中兴等粤创新龙头企业,依旧有成果获得奖励。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仍是获奖主力。  广东获奖人物  栗原博:助力中药国际化  2004年,栗原博放弃此前多年的日本知名药企的研发工作,就任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栗原博就开始积极推动中国与日本的科技合作交流,特别是在中药的国际化方面。2003年,他从日本带来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并利用境外资金建立暨南大学白兰氏基金会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科学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来华后,栗原博一直从事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究,建立了多种中药活性及功能评价方法,推动了中药的国际化进程。他还积极推进天然无咖啡因茶的产业化工作,成功解决了品种纯化及产业化育苗等关键技术,为该茶叶品种大规模种植及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国伟:“纳米产品”盗用概念  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国伟团队的“亚稳纳米材料生长基础研究”,昨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也是是中大在纳米材料研究上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上一次是许宁生团队的“纳米材料在平板显示上的应用”。  新型纳米材料一直是外界最为感兴趣的,2010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因“石墨烯”的研究名声大噪并摘得诺贝尔奖,杨国伟告诉记者,目前中大实验室能够置备出小到一微纳米的激光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一种能发紫光的“纳米碳立方体”的发现也非常有趣。  十几年来,杨国伟带着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亚稳纳米材料生长基础研究。杨国伟感言,做基础研究,取得成果不是必然的,所以研究者一定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整个项目先后有十多人参加,可最后申报奖项只能报五个名字,其他人做出了贡献却默默无闻。  谈及现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纳米产品”,杨国伟指出,现在市面上如纳米除臭鞋垫、纳米冰箱等所谓的纳米产品,都在盗用纳米材料的概念。“如果只是尺寸达到了纳米级别,性能只是有所改善,而并未发生本质改变,那只能称为纳米颗粒。例如,有些化妆品、高档汽车表漆,颗粒都做到了纳米级别,真正的大公司不会刻意拿纳米概念来炒作。”  施苏华:十多年红树研究跑遍世界各国  中山大学施苏华教授团队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适应性进化的模式与机制研究”,此次同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施教授解释说,她带领的团队研究的是非模式物种的分子学水平达尔文选择研究,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以红树为研究对象,解决了该领域长期探讨的难题。  施苏华说,以前的生物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等模式生物方面,她的团队提出了分子学水平的研究方法,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从功能基因和基因组水平探索海岸带高盐、缺氧和不稳定等环境胁迫下红树植物的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分子模式与机制,并取得了成功。由于是非模式植物,红树的研究数据很少,施苏华和团队成员为此跑遍了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
  • 【喜讯】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成艳华等学者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57项。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顾诵芬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点击查看全文:最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在化学领域,东华大学的朱美芳、孙宾、周哲、相恒学、成艳华以及杨卫忠(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诸位学者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9F-307-2-02 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朱美芳(东华大学)孙宾(东华大学)周哲(东华大学)相恒学(东华大学)成艳华(东华大学)杨卫忠(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上海市
  • 祝贺!谱育科技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全名单点击查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2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10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谱育科技”)参与的环境污染健康风险监测、管控与应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体现了谱育科技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专业实力,也是对其持续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肯定。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关于谱育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自孵化子公司,专注于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实现科学仪器“中国梦”。谱育科技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高比例研发投入及重大科学仪器研发积淀,完成了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掌握了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理化等分析检测技术及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研制了实验室分析、现场化分析(便携、在线、移动)、自动化分析等一系列技术领先的产品组合,在先进工业、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应急安全等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专用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
  • 川仪调节阀研发成果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川仪调节阀牵头,浙江大学、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重科院等企业单位共同完成的“复杂扰动高精度特种控制阀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是由重庆市政府设立的科技成果奖项,以表彰在科技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和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该奖项已经成为重庆市科技界最高成就奖项之一。此次川仪调节阀作为牵头单位,获奖的“复杂扰动高精度特种控制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聚焦特种控制阀在复杂扰动下的控制精度问题,攻克了该类产品在高压差、高流速和大流量等复杂扰动工况下存在的流量调节精度低、调节稳定性差、可调比小等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阀内复杂流动精确测试、流量精确调节和阀芯组件自适应调节等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特种控制阀的流量调节精度等各项关键运行性能,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目前,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依托本项目开发的高精度特种控制阀、数字化智能阀门定位器等系列产品,在我国LNG、核电、光伏、锂电等清洁能源,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乙烯装置等大型石油化工工程实现良好应用,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及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所邹汉法研究员等人完成的“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所在分析化学领域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一殊荣。  由邹汉法研究员和张玉奎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以色谱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开展复杂生物样品高效分离与表征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在:(1)磷酸肽高选择性富集亲和色谱固定相、(2)低分子量化合物的高通量基体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新方法、(3)基于分子体积排阻和吸附效应的高选择性多肽富集新技术、(4)蛋白质和多肽的高效分离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5)新一代整体柱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Mol. Cell. Proteomics、Anal. Chem., J. Proteome Res., J. Chromatogr.A等分离分析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论文,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和引用。此外,有关分离材料的制备技术还申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多项并进行了技术转化。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关研究成果曾获2004年度和2011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 同田重点合作单位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同田高速逆流色谱重点合作单位上海药物所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药物所“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获得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果德安、叶敏(北京大学)、吴婉莹、关树宏、刘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 2500 多平方米,是上海中医药创新平台和基地之一。拥有液 - 质联用仪、TAUTO高速逆流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蛋白质双相电泳系统、紫外分光光度仪、酶标仪、 ADI 血流仪、荧光显微镜等价值 1000 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  作为我们同田生物公司的重点合作单位,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目前有5台TAUTO系列高速逆流色谱仪,覆盖分析型,半制备型,制备型。后续公司将继续保持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紧密联系,不断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TBE系列高速逆流色谱仪,主要用于天然产物中某一单一有效成分单体的有效分离,从而获得99%高纯度的对照品、标准品,用于后续的科学研究。    “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该项目综合应用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药理学及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创新性地构建了“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生物机制”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药现代质量控制标准模式并成功用于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标准中,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在化学成分分析方面,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并将LC/MS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的分析,提出了化学指纹图谱分析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深入研究一个对照品测定多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 该项目发表SCI论文89篇,20篇核心论文累积SCI他引605次。完成的8个中药标准收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丹参药材和粉末2个标准被《美国药典》采纳,是第一个由我国学者完成被《美国药典》接受的中药标准,并被美国药典会认定为今后中药标准收入美国药典的典范和模板,也充分说明了该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http://www.simm.ac.cn/xwzx/kydt/201301/t20130118_3753032.html  http://www.tautobiotech.com/Products_06.ht
  • 庞国芳课题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庞国芳主持的《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37项国际国家标准研究》 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庞国芳主持研究的课题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8年和2004年,庞国芳主持研究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系统研究》和《蜂产品质量评价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次获奖的《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37项国际国家标准研究》,是由庞国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历时6年研究完成的。该课题攻克了从种植养殖业产品中提取、分离、检测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四大分析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37项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国际国家标准,构建了一个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定量测定水果、蔬菜、粮谷、果汁、果酒和动物组织中近800种农药兽药残留国家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 这项研究还可快速准确检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检测农药种类的70%以上,检测欧美国家规定检测农药种类的80%以上,对提升我国农产品检测技术国际地位、扩大农产品出口具有深远意义。  相关新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