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仪器信息网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专题为您整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话题讨论。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相关的论坛

  • 胡新根:一篇CNS论文相当于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因为在学校规划部门工作,平时经常接触到一些学校教学科研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议题,需要参议。最近拿到一个重要议题,是关于学校科研奖励政策的。原来的政策文件运行好几年了,现在形势发生了某些变化,需要及时修订,是好事。这里面遇到的问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我就不说了,随感而发,只谈谈论文奖励与成果(获奖)奖励之间的平衡问题。举个实例:发表一篇CNS论文(Science\Nature\Cell),奖励标准是否能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样?有关调研发现,许多高校对CNS论文都有力度很大的奖励。例如,某985和211高校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实施办法中规定,以本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发表CNS论文,其研究团队和小组在2个聘期内可不进行岗位考核,岗位津贴在原来基础上至少提高一个级别,同时奖励科研经费50-100万元(其中20万元为现金奖励)。而对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的,二等奖只在国家奖励10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奖励18万,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则奖励科研经费100-200万元(其中现金奖励20万元)。另有几所某省属的地方高校,对CNS论文则分别奖励几十万到80万元、100万元不等。如此看来,发表一篇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的CNS论文,似乎要远比获得一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值钱。当然,这与这些高校的科研实际情况及导向有关,如果国家二等奖及省部级奖不稀罕了,就会稀罕起CNS论文;如果两者都稀罕,就会两者都重视。毕竟奖这个东西的影响力基本限制在国内,比如《中国大学排行榜》,国外也许根本不认可这个;而CNS论文则另当别论,在国际上都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更会影响大学的国际排名。所以说,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大学校长,也许更关注教师们CNS论文和其它高水平的SCI论文的发表。在国内获几个国家三大奖或省部级的奖,也许能使这个学校脸上有光,上面考核起来也好看,但未必会光彩照人到国际上。而如果有教师在CNS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则是一件有国际学术影响的大事,对学校声誉来说具有长远的利害关系,不能不引起重视。至此,我也有个想法,就是认为,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获奖可能不是一个高校科研工作的终极目的,而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哪怕不是SCI的,只要是原创性的东西,才是一个高校科研工作的根本。有了好的论文,才有获奖的可能,至少基础研究是如此。绝大多数诺奖的获得不就是凭原创性工作的论文吗?也不一定是SCI,是吧?一般来说,基础研究的东西很难包装,靠的是长期的学术影响力,靠的是论文的积累。而一些称为“科技进步奖”的奖项,有些个还真让人免不了要质疑是包装、拼凑起来的,甚至是幕后策划、公关出来的,有点诡秘,所以“合作”单位特多,典型的“拉郎配”。当然,技术发明奖倒是“干货” 居多,很少有“水货”出现,类似于面向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奖。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318项成果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51917275.jpg  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详细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0109/150786.shtml

  • 【恭喜】2008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揭晓

    【恭喜】2008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揭晓

    根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奖励办法》,2008年“CAIA奖”评审工作经过申报,专家函评、初评、综合评审,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共有24个项目获奖。本次评审共评出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名单如下:[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1/200811251619_120391_1622715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1/200811251619_120392_1622715_3.jpg[/img]

  • 中国计量大学3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align=left] 5月14日上午,2018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讲话,陈金彪、朱国贤、姒健敏、蔡秀军参加,黄建发、高兴夫宣读表彰决定和通报。随后,省领导为全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颁奖。[/align][align=center][img=,600,359]http://www.zhaojiliang.cn/data/uploads/bdattachment/image/20190516/1557977591136492.jpg[/img][/align][align=left] 中国计量大学作为第一单位主持的3项科技成果获表彰,其中,机电学院李青教授团队的成果“岩土环境安全监测的电磁测量传感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计测学院包福兵教授团队的成果“离心泵内流理论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质安学院王强教授团队的成果“海底压力管道在线损伤检测与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align][align=left] “岩土环境安全监测的电磁测量传感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美国专利2项),10项软件著作权,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选为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功预警避险90次以上、保护人数250万以上,因避灾减少经济损失1.1亿以上,三年销售收入近亿元;“离心泵内流理论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6件、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海底压力管道在线损伤检测与泄漏监测技术及应用”获发明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align][align=left] 据悉,2018年全省各市、县(市、区)、省级有关部门、高校、院所等86个单位,以及专家个人共组织推荐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79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80项、技术发明奖候选项目42项、科技进步将候选项目677项。经形式审查、初评(网络评审)、行业评审、综合评审和两次公示,最终产生省科学技术奖项目299项,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176项。[/align]

  • 近红外分会多位顾问和理事获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了,中国近红外光谱分会的多位顾问和理事获奖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20.gif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参与的《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清华大学罗国安、杨辉华教授参与的《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清开灵、舒血宁、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主持的《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瞿海斌教授参与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资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7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项中药提取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发明技术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记者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解到,这是中药技术成果首次获得高级别国家技术发明奖励,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目前获得的最高发明奖项,它使中药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开辟了巨大的产业化前景。 超临界萃取是世界范围内近3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尤其在“能源危机”紧迫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此项技术在化工、能源、燃料、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更引起持续关注。近年来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进程,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列为中药高效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新技术,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热点中的热点”。特别以非极性的二氧化碳为萃取剂,由于不燃、无毒等,非常适用于中药脂溶性有效成分的萃取分离。 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教授领衔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国家重大课题历经十年艰辛攻关,解决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成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打破了我国中药制备以往以液体溶媒提取的传统工艺技术,尤其使原来以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以石油为原料制备)提取中药脂溶性成分改用了成本低廉、节能又环保的二氧化碳气体提取分离,在中药领域开启了产业化应用的前景。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投入正式生产,至今产品合格率100%。应用这项技术使产品得率提高了13.3%,生产工时由原来的112小时缩短到2.5小时,成本降低22%,一个产品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10万余吨石油能源,并且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 超临界萃取技术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发明专利,专家们一致认定这项技术“在国内、国际的中药工业化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示范作用”。2005年,这项成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原创】浙江省喜获8注“双色球”二等奖

    4月14日晚,“双色球开奖直播后”今年第42期开奖,我省喜获8注二等奖,单注奖金达27万多元。 据省福彩中心机房检索,8注二等奖由温州中得4注,金华2注,杭州、宁波各1注。其中,在温州瑞安市瑞光大道1081号、站点编号为33035729的福彩投注站,一位幸运的彩民仅花了4元钱自选2注号码,就收获了1注27万多元的二等奖,真是非常的幸运。http://zx.8791.com/ssq/ 该期“双色球”投注总额为3.9亿元,全国中出7注单注奖金848万元的一等奖,二等奖中出131注。开奖过后留给彩民最大的惊喜是:奖池累积资金仍保持在亿元以上,达到1.9亿元,下期“双色球”开奖高等奖将实行“523”派奖,一等奖单注奖金最高可达1000万元。

  • 【原创】抽奖:二等奖公布!恭喜恭喜呀!

    【原创】抽奖:二等奖公布!恭喜恭喜呀!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81103_237173_2134598_3.jpg第二轮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马上是我们的抽奖环节啦。。。这次抽取的是二等奖,我们的二等奖奖品是RIGOL数码相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81105_237174_2134598_3.jpg我们会从参与在线发布会的观众中随机抽取两名幸运观众,请大家敬请期待!===============================================================幸运儿出炉了!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他们是:李** 手机号:139北京普源8070张** 手机号:159北京普源0029恭喜以上两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并将礼品送出。==============================================================

  • 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

    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56个项目获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45项,科普类奖1项。  附件:[url=https://www.mee.gov.cn/ywgz/kjycw/sthjkjcx/sthjkjcg/202212/W020221201677850284052.pdf]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url][align=right]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align][align=right]  2022年12月1日[/align]

  • 江苏省计量院获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

    [align=left] 日前,由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博士李新主持的《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校准装置的研制》项目获得了2018年度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仪表工业科学技术进步项目二等奖。[/align][align=left]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设立的面向该省仪器仪表行业的综合性奖项,奖励范围包括仪器仪表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项目、仪器仪表工业科学技术发明项目、仪器仪表工业科学技术进步项目、仪器仪表工业工程化和新技术推广项目、仪器仪表工业软科学和标准项目等。[/align][align=left] 江苏省计量院收到2018年度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通知后,在内部办公网络OA上转发报奖通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积极申报,经项目负责人申报,该院科技发展部对照《江苏省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稿)》规定对院内申报材料进行了格式审查,并将总体情况上报院领导。最终,江苏省计量院推荐《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校准装置的研制》项目参加2018年度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align]

  • 12年8次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宁缺毋滥”?

    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374个项目奖项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占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奖自2000年后,12年来,第8次出现一等奖空缺。 对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一等奖评选标准非常严格,专家把关较严,2011年申报的项目中,没有非常突出的,致使一等奖出现空缺。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来8次空缺,是否能够说明我国基础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基础研究尚不足???  更多内容请点击: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2/201221510270160.jpg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分享】《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法兰卷》全集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法兰卷》全集出 版 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 号】 7506630257 【出版日期】 2003 年8月 【版 次】1-1 【定价】135.00元【内容简介】本汇编中编入了国内常用的钢制管法兰、铸铁管法兰、铜合金及复合法兰和管法兰连接紧固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供设计、使用者选用。关于钢法兰标准,目前常用的有国家标准、化工行业标准、石化行业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等等。 由于文件总共有130M多,无法全部发给大家,现将目录给大家,有需要的就说。[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3061]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法兰卷 目录[/url]

  • 【讨论】为何——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一年中空缺8次

    为何——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又空缺??为何——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一年中空缺8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在中国五大国家级科技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其一等奖更是堪称自然科学领域之翘楚。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出现多次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所谓“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指: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   候选人应当是相关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二) 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   (三) 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特等奖除外。特等奖项目的具体授奖人数经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   23年来,共有716项基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17项。

  • 【资料】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金属热处理卷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金属热处理卷分4卷压缩,共33M,725P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2055.shtml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2060.shtml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2064.shtml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2065.shtml

  • 【讨论】(已应助)待评定论文A和B是否符合二等奖要求?(SOS,本周三下班前定)

    评定标准:二等奖:(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1)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或者应用技术研究上,有一定的新突破或创新。(2)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市科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及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3)对我市经济发展及科技体制改革等软科学研究,经论证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论文、专著。----------------------------------------------------------------待评定论文A:论文题目:A study on 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 Purification,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发表刊物:《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11SCI期刊,IF=0.456 (2007)------------------------------------------------------------------------待评定论文B:论文题目:Innovative method of determining glycogen content in the Pacific oyster(Crassostrea Gigsa)by ionchromatography;一种太平洋牡蛎糖原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测定创新方法的建立发表刊物: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SCI期刊,IF=3.754 ===========================================-------------------------------------------另求助上面两篇论文所引用的文献:1、李卞生,安家彦,马军香,等.人工虫草菌菌丝体的破壁溶菌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14,20(5):32-332、施英,吴娱明,廖森泰.微波辅助提取蚕蛹虫草多糖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6,11,41-423、吴光昊,王旻.蛹虫草多糖的分离及活性免疫的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7,(5)1:73-76

  • 【原创】祝贺《水质检测》版终于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了!

    [size=5][color=#f10b00]祝贺《水质检测》版终于有两篇文章获二等奖了![/color][/size][size=4][/size][size=4]他们是《体验COD全过程》[/size][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104/2313901/][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size=4]《深圳大沙河水质分析》[/size][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129/2375721/][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

  • 【分享】《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第二版)》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第二版)》是由中国标准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发行。该阀门标准汇编收集了常用阀门的标准,涉及到阀门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供货等各个方面。该标准汇编在阀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从事阀门设计、制造、生产及检验人员必备工具书。该标准汇编共分:阀门基础、阀门材料、阀门产品以及阀门的检验等四个部分。目录如下:一、阀门基础GB/T 1047-2005 管道元件 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GB/T1048-2005 管道元件 P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GB/T12220-1989 通用阀门 标志GB/T12221-2005 金属阀门 结构长度GB/T12222-2005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GB/T12223-2005 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GB/T12224-2005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GB/T12247-1989 蒸汽疏水阀 分类GB/T12250-2005 蒸汽疏水阀 术语、标志、结构长度GB/T12712-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JB/T74-1994 管路法兰 技术条件JB/T7928-1999 通用阀门 供货要求JB/T8530-1997 阀门电动装置型号编制方法二、阀门材料GB/T12225-2005 通用阀门 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GB/T12226-2005 通用阀门 灰铸铁件技术条件GB/T12227-2005 通用阀门 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GB/T12228-2005 通用阀门 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GB/T12229-2005 通用阀门 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GB/T12230-2005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JB/T 5300-1991 通用阀门 材料JB/T 6438-1992 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要求JB/T 7248-199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条件JB/T 7744-1995 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用合金粉末三、阀门产品GB/T 4213-1992 气动调节阀GB 7512-2006 液化石油气瓶阀GB/T 8464-1998 水暖用内螺纹连接阀门GB 10877-1989 氧气瓶阀GB 10879-1992 溶解乙炔气瓶阀GB/T 12232-2005 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铁制闸阀 GB/T 12233-1989 通用阀门 铁制截止阀与升降式止回阀GB/T 12234-1989 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闸阀GB/T 12235-1989 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GB/T 12236-1989 通用阀门 钢制旋启式止回阀GB/T 12237-1989 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球阀GB/T 12238-1989 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GB/T 12239-1989 通用阀门 隔膜阀GB/T 12240-1989 通用阀门 铁制旋塞阀GB/T 12241-2005 安全阀 一般要求GB/T 12243-2005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GB/T 12244-1989 减压阀一般要求GB/T 12246-1989 先导式减压阀GB 13438-1992 氩气瓶阀GB 13439-1992 液氯瓶阀GB/T 13932-1992 通用阀门 铁制旋启式止回阀GB/T 14173-1993 平面钢闸门 技术条件GB/T 15185-1994 铁制和铜制球阀GB 15382-1994 气瓶阀通用技术条件GB/T 19672-2005 管线阀门 技术条件JB/T 450-1992 PN16.0~32.0MPa锻造角式高压阀门、管件、紧固件技术条件JB/T 2766-1992 PN16.0~32.0MPa锻造高压阀门结构长度JB/T 2768-1992 PN16.0~32.0MPa管子、管件、阀门端部尺寸JB/T 2769-1992 PN16.0~32.0MPa螺纹法兰JB/T 2770-1992 PN16.0~32.0MPa接头螺母JB/T 2771-1992 PN16.0~32.0MPa接头JB/T 2772-1992 PN16.0~32.0MPa盲板JB/T 2773-1992 PN16.0~32.0MPa双头螺柱JB/T 2774-1992 PN16.0~32.0MPa阶端双头螺柱及螺孔尺寸JB/T 2775-1992 PN16.0~32.0MPa螺母JB/T 2776-1992 PN16.0~32.0MPa透镜垫JB/T 2777-1992 PN16.0~32.0MPa无孔透镜垫JB/T 2778-1992 PN16.0~32.0MPa管件和紧固件温度标记JB/T 3595-2002 电站阀门 一般要求JB/T 5298-1991 管线用钢制平板闸阀JB/T 5299-1999 液控止回阀JB/T 6441-1992 压缩机用安全阀JB/T 6900-1993 排污阀JB/T 6901-1993 封闭式眼镜阀JB/T 7245-1994 制冷装置用截止阀JB/T 7352-199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JB/T 7376-1994 气动空气减压阀技术条件JB/T 7387-199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JB/T 7550-1994 空气分离设备用切换蝶阀JB/T 7745-1995 管线球阀JB/T 7746-1995 缩径锻钢阀门JB/T 7747-1995 针形截止阀JB/T 7749-1995 低温阀门技术条件JB/T 8219-199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JB/T 8527-1997 金属密封蝶阀JB/T 8528-1997 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JB/T 8529-1997 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JB/T 8531-1997 阀门手动装置技术条件JB/T 8691-1998 对夹式刀型闸阀JB/T 8692-1998 烟道蝶阀JB/T 8937-1999 对夹式止回阀JB/T 9081-1999 空气分离设备用低温截止阀和节流阀技术条件JB/T 9093-1999 蒸汽疏水阀 技术条件JB/T 9094-1999 液化石油气设备用紧急切断阀 技术条件JB/T 10529-2005 陶瓷密封阀门 技术条件JB/T 10530-2005 氧气用截止阀四、阀门试验和检验GB/T 12242-2005 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GB/T 12245-1989 减压阀性能试验方法GB/T 12251-2005 蒸汽疏水阀试验方法GB/T 13927-1992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JB/T 5296-1991 流量系数和流阻系数的试验方法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JB/T 6440-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JB/T 6899-1993 阀门的耐火试验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检查方法JB/T 6903-1993 阀门锻钢件超声波检查方法JB/T 7748-1995 阀门清洁度和测定方法JB/T 7927-1999 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JB/T 9092-1999 阀门的检验与试验=====================================================================下载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59818.shtml

  • 原创大赛如何获奖?听听来自大赛二等奖得主怎么说~

    [size=18px]来自[/size][b][size=18px]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大平台中心的吴佳楠老师[/size][/b][size=18px]为原创大赛送来了祝福!在第十五届原创大赛凭借作品[/size][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112748_1_1_2_1_1][size=18px]获得一张完美超薄切片的“八要素”(查看原文)[/size][/url][size=18px]获得了二等奖[/size][b]摘要:[/b]组织细胞经过取材、固定、清洗、脱水、涉透、包埋和聚合、切片、染色等一系列的技术流程被制备成超薄切片后才能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形态结构。由于前期制样的环节多目复杂,每一个环节出现一些微小失误,经过叠加都会被放大,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时就会出现褶皱、空洞、烈纹、污染等“人工假象”。要去除这些“人工假象”,就需要在每个环节按照规定的要求仔细的操作,并时刻观察样品的状态,挑选符合要求的样品进入下一环节。这八个环节规定的要求包含着制备组织细胞超薄切片的关键点,也是获得完美电镜照片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可以统称为“八要素”。[sup][size=18px][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333333]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以下简称“第16届原创大赛”)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开赛,大赛投稿阶段为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e44109]第16届原创大赛继续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合作。凡符合要求的原创作品将被推荐到“科研仪器案例库”,被案例库收录后,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授予“科研仪器案例库收录证书”助力参赛者评定职称。[/color][/font][/size][/sup][align=center][img=,690,38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91639028815_9052_5874949_3.png!w690x381.jpg[/img][/align][align=center][/align][sub][/sub][align=center][b][size=24px][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size][/b][/align][font=&][size=24px][b]下附:[/b][/size][/font][font=&][size=18px][sub][b][b][b][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226292_1][size=18px]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章程[/size][/url][/b][/b][/b][/sub][/size][/font][b][size=18px][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226338]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奖励规则[/url][/size][size=18px][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235514][b]第16届原创大赛首发福利[/b][/url][/size][/b]

  • 【分享】祝贺qlmkk作品获得第三届原创大赛综合赛区二等奖

    [size=4]祝贺qlmkk作品的作品---巧用消解仪,湿法消解也可以实现无人值守[/size][url=http://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717/2668556/][size=4]点击打开链接[/size][/url][size=4] 获得第三届原创大赛综合赛区二等奖本版面特给予100积分作为鼓励,希望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好作品和大家分享!!也希望更多的版友参与第三届原创大赛,凡在前处理版面发原创,一律给予积分奖励![/size]

  • 【原创】南京工业大学-徐南平教授

    徐南平,男,汉族,1961年4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省部共建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1986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在化学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0月担任研究生处处长,1999年5月任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2001年12月起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先后于199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7年以顾问身份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2002年作为JSPS访问学者访问日本。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膜领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国防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专项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等研究项目40余项。近十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期刊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160多篇,编写及参编著作3部。申请专利40项,有18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膜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刘永龄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兼任《化工学报》、《水处理技术》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 元素分析仪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元素分析仪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BS1000全能精密元素分析仪”项目于2010年12月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办公室主任崔究晶于2011年8月16日代表公司前去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领奖。该项目产品是在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及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基础上荣获此殊荣的。产品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国内首家采用波长连续可调系统、曲线建立多字节浮点运算等先进技术,可根据分析对象任意选择波长,并明显提高波长精度。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元素分析仪光源波长为固定预设不可调且精度不高的缺陷,可适应各种材料的多种元素分析需要,用于炉前、成品、来料化验等对各种材料中的多种元素分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光电比色仪的升级换代产品。项目经过三年多来较大规模实施应用,产生显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屏蔽广告

  • 喜讯!三位中国科学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三名中国杰出科学家——孙宝国、郜海燕、陈历俊成功当选。[align=center][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400,55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8695a78-577b-470b-b5fc-0b2fa7849af1.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0px][color=#17365d][b]孙宝国 院士[/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8px][color=#17365d][b]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b][/color][/size][/align]孙宝国,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食品香料香精和风味化学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倡导白酒、黄酒是中国的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huangjiu”。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致力于食品科普工作,主编的酒类综合科普书《国酒》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主编学术著作1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重大科技贡献人物”。[b][/b][align=center][img=u=1305125015,40206536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400,5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3711075-6f4d-4be8-9276-4b9384f31e78.jpg[/img][/align][align=center][b]郜海燕 研究员[/b][/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size][/b][/color][/align]郜海燕,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农产品加工果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标准委员会专家,国际食物营养与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物流保鲜加工与品质控制、生鲜食品未来采后与营养健康、植物源食品功能挖掘与综合利用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基金、科技支撑、重大国合和省重大攻关等各级项目7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励23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5篇,出版著作3部;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0件,制定行业标准7项。[align=center][img=5adc3c252c551a357b7e0ea3874a15e1_77e7-khxeamv6048507.jpg,550,40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094997-8eb8-4d30-bb16-b839cd233b6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20px]陈历俊 教授级高工[/size][size=20px][/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size][/b][/color][/align]陈历俊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杰出质量人、中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劳模、北京市劳模与北京市突出贡献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主持/参与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9项,核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62项,制修订国标6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9部。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adcc16d-f286-439d-bcef-8f2ea5ab769b.jpg[/img][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align=right][/align]

  • 第十五届原创大赛二等奖获奖作者吕炎老师为新一届大赛送上祝福~

    [size=18px]版友们,今天是第十五届原创大赛二等奖作者吕炎老师给我们送来祝福[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img]吕炎老师的获奖作品是:[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134231_1_2_2_1_2]探究水性乳液中杀菌剂残留量与细菌含量的关系(点击查看原文)[/url] 作品通过实验探究水性乳液中杀菌剂残留量与细菌含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看看吧~[/size][font=&][size=18px][/size][/font][sup][size=18px][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333333]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以下简称“第16届原创大赛”)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开赛,大赛投稿阶段为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color=#e44109]第16届原创大赛继续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合作。凡符合要求的原创作品将被推荐到“科研仪器案例库”,被案例库收录后,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授予“科研仪器案例库收录证书”助力参赛者评定职称。[/color][/font][/size][/sup][align=center][img=,690,38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91639028815_9052_5874949_3.png!w690x381.jpg[/img][/align][align=center][/align][sub][/sub][align=center][b][size=24px][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9.gif[/img][/size][/b][/align][font=&][size=24px][b]下附:[/b][/size][/font][font=&][size=18px][sub][b][b][b][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226292_1][size=18px]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章程[/size][/url][/b][/b][/b][/sub][sub][b][b][/b][/b][/sub][/size][/font][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8px][b][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235514]第16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奖励规则[b]第16届原创大赛首发福利[/b][/url][/b][/size][/font][/align][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134231_1_2_2_1_2][size=16px][color=#3333ff][/color][/size][/url]

  •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这些与分析测试行业相关!

    2019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8年度共有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另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  仪器信息网编辑整理名单发现,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有多个项目与分析测试行业密切相关,太赫兹、高光谱、光谱、荧光成像等分析方法“榜上有名”,而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五位专家中,有一位更是电子显微学术泰斗朱溢眉!  分析测试方法摘获国家最高科技荣誉,一起来看哪些项目位列其中:[color=#ff0000]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color][table][tr][td=5,1,553][align=center][b]二等奖[/b][/align][/td][/tr][tr][td=1,1,48][align=center][b]序号[/b][/align][/td][td=1,1,72][align=center][b]编号[/b][/align][/td][td=1,1,134][align=center][b]项目名称[/b][/align][/td][td=1,1,187][align=center][b]主要完成人[/b][/align][/td][td=1,1,111][align=center][b]提名单位(专家)[/b][/align][/td][/tr][tr][td=1,1,48][align=center]5[/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1[/align][/td][td=1,1,134]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td][td=1,1,187]郑南峰(厦门大学), 黄小青(厦门大学), 傅 钢(厦门大学), 陈光需(厦门大学), 杨华艳(厦门大学)[/td][td=1,1,111]郑兰荪,李玉良,赵东元[/td][/tr][tr][td=1,1,48][align=center]6[/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2[/align][/td][td=1,1,134]纳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机制[/td][td=1,1,187]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刘 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谷战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吴晓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宇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td][td=1,1,111]谭蔚泓,李景虹,樊春海[/td][/tr][tr][td=1,1,48][align=center]7[/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3[/align][/td][td=1,1,134]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td][td=1,1,187]唐 波(山东师范大学), 董育斌(山东师范大学), 李 平(山东师范大学), 王 鹏(山东师范大学), 李 娜(山东师范大学)[/td][td=1,1,111]山东省[/td][/tr][tr][td=1,1,48][align=center]8[/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4[/align][/td][td=1,1,134]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功能化[/td][td=1,1,187]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刘绍琴(哈尔滨工业大学), 宋 锐(中国科学院大学), 夏云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td][td=1,1,111]中国科学院[/td][/tr][tr][td=1,1,48][align=center]9[/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5[/align][/td][td=1,1,134]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td][td=1,1,187]陈永胜(南开大学), 万相见(南开大学), 黄 毅(南开大学), 田建国(南开大学), 王成扬(天津大学)[/td][td=1,1,111]天津市[/td][/tr][tr][td=1,1,48][align=center]10[/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3-2-06[/align][/td][td=1,1,134]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td][td=1,1,187]周鸣飞(复旦大学), 李 隽(清华大学), 王冠军(复旦大学), 陈末华(复旦大学), 龚 昱(复旦大学)[/td][td=1,1,111]上海市[/td][/tr][tr][td=1,1,48][align=center]12[/align][/td][td=1,1,72][align=center]Z-104-2-02[/align][/td][td=1,1,134]纳米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环境污染物机理及水相分离功能调控[/td][td=1,1,187]刘景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蔡亚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 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宗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td][td=1,1,111]中国科学院[/td][/tr][/table][align=left][color=#ff0000][b]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b][/color][/align][align=left][b]  [/b] (通用项目)[/align][table][tr][td=6,1,631][align=center][b]二等奖[/b][/align][/td][/tr][tr][td=1,1,37][align=center][b]序号[/b][/align][/td][td=1,1,60][align=center][b]编号[/b][/align][/td][td=1,1,87][b]项目名称[/b][/td][td=1,1,113][b]主要完成人[/b][/td][td=1,1,191][b]主要完成单位[/b][/td][td=1,1,41][b]提名单位 [b](专家)[/b][/b][/td][/tr][tr][td=1,1,37]53[/td][td=1,1,60]J-219-2-01[/td][td=1,1,87]毫米波与太赫兹(50GHz~500GHz)测量系统[/td][td=1,1,113]年夫顺,姜万顺,邓建钦,王亚海,范国清,常庆功,陈 卓,赵 锐,邢 东,姜信诚[/td][td=1,1,19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td][td=1,1,41]工业和信息化部[/td][/tr][tr][td=1,1,37][align=center]55[/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20-2-01[/align][/td][td=1,1,87]海气界面环境弱目标特性高灵敏度微波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td][td=1,1,113]陈 希,魏艳强,陈 雪,毛科峰,李 浩,张 丰,张云海,杨 毅,任迎新,刘媛媛[/td][td=1,1,191]上海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td][td=1,1,41]上海市[/td][/tr][tr][td=1,1,37][align=center]77[/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31-2-01[/align][/td][td=1,1,87]城市集中式再生水系统水质安全协同保障技术及应用[/td][td=1,1,113]胡洪营,蒋 勇,姚向阳,李 艺,刘书明,李魁晓,吴乾元,吴光学,白 宇,王佳伟[/td][td=1,1,191]清华大学,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td][td=1,1,4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td][/tr][tr][td=1,1,37][align=center]9[/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31-2-03[/align][/td][td=1,1,87]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td][td=1,1,113]徐顺清,鲁文清,金银龙,张金良,赵淑莉,陈 超,王先良,张 岚,周宜开,吴康兵[/td][td=1,1,191]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清华大学[/td][td=1,1,41]湖北省[/td][/tr][tr][td=1,1,37][align=center]95[/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35-2-03[/align][/td][td=1,1,87]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产品与推广应用[/td][td=1,1,113]周宏灏,刘昭前,张 伟,李 清,陈小平,赵震宇,周 淦,刘 洁,李 智,尹继业[/td][td=1,1,19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d][td=1,1,41]湖南省[/td][/tr][tr][td=1,1,37][align=center]108[/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5201-2-03[/align][/td][td=1,1,87]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td][td=1,1,113]姜卫平,金涛勇,宁津生,翟国君,暴景阳,常晓涛,褚永海,王正涛,许 军,徐新禹[/td][td=1,1,191]武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td][td=1,1,4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td][/tr][tr][td=1,1,37][align=center]110[/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5201-2-05[/align][/td][td=1,1,87]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与多学科应用[/td][td=1,1,113]张 兵,张立福,童庆禧,刘良云,张 霞,高连如,黄文江,陈正超,张文娟,黄长平[/td][td=1,1,19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td][td=1,1,41]中国科学院[/td][/tr][tr][td=1,1,37][align=center]111[/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5201-2-06[/align][/td][td=1,1,87]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td][td=1,1,113]王军成,李 民,刘世萱,范秀涛,张曙伟,于福江,裴 亮,陈世哲,赵进平,徐俊臣[/td][td=1,1,191]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td][td=1,1,41]潘德炉,焦念志,宋君强[/td][/tr][tr][td=1,1,37][align=center]112[/align][/td][td=1,1,60][align=center]J-25201-2-07[/align][/td][td=1,1,87]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td][td=1,1,113]王 庆,李 钢,张小国,顾和和,孙 杰,胡明星,尹鹏程,王云帆,谭 靖,马 超[/td][td=1,1,191]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徐州市国土资源基础测绘中心,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d][td=1,1,4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td][/tr][/table]原文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108/478451.shtml

  •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日程之——纺织品服装检测发言人吴雄英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日程之——纺织品服装检测发言人吴雄英

    在2012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的第二天(3月23日)科学仪器热点需求讨论中,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吴雄英研究员将针对纺织品服装检测技术和仪器的最新发展两个方面与我们进行分享,下面与我们一同了解下吴雄英研究员吧!同样做纺织品服装检测的你,对于2011年度纺织品行业检测技术的发展是不是有话要说呢?对于仪器又有什么需求变化呢?快快回帖发表你的见解吧!或者您有什么问题希望与吴雄英研究院进行交流嘛??回帖提出您的观点,就有可能在年会现场得到专家们的解答和讨论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6.gif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2/201202131448_349078_2961690_3.jpg吴雄英,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究员,博士,1964年5月生,东华大学博导(兼),是《纺织导报》、《中国纤检》和《印染》等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东华大学学报》、《纺织学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Textile of Research Journal》等外聘评审专家,国家WTO/TBT国外通报评议(纺织服装组)专家、质检总局参加世贸组织“纺织品标签”谈判技术专家,是纺织服装检测领域的专家和系统内学科带头人。吴雄英博士长期从事纺织服装的检测技术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并带领他的团队在国外纺织品服装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应对策略研究;入境纺织原料、纺织消费品安全评价体系、指标和关键检测技术与标准的研究;新型纺织材料的鉴别技术及功能性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究;纺织品标签及碳足迹、水足迹评价技术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应对国外纺织服装的技术法规、标准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代表国家参与了与欧盟、美国等政府机构的谈判。作为东华大学的兼职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目前已经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3名,共同指导毕业博士生1名。2005年以来,发表论文87多篇,其中:国外学术刊物5篇;国内学术刊物70篇;SCI收录4篇;EI收录6篇;ISTP收录8篇。发明专利5项。参与编写专业著作2部。主持、参与完成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质检总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专项和上海检验检疫局等30多项重大技术专项科研,完成并发布的标准有美国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AATCC)标准1个、国标(GB)3个、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SN)6个。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1项)等。荣获科技部世博科技先进个人(2010);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首届“优秀中青年专家”(2004);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优秀青年”(2004);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称号,实现了纺织学科“零”的突破(2003);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青年专家(2005--)等称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