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

仪器信息网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专题为您整合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话题讨论。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的资讯

  • 【众瑞小课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案
    源解析是大气气溶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的依据,对于确定污染治理重点和环境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993年国家环保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中提出利用受体模型开展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2001年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将颗粒物中的定量来源解析归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综合控制研究的基础;2013年环保部开展《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灰霾与臭氧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监测预警以及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并颁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2014年环保部下发《关于开展第一阶段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的通知》定于2014年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特定源拉萨除外)、计划单列市全面启动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2016年11月,生态环境部启动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建设,采用手工与自动监测结合,以手工监测为基准,支撑中长期精细化成因分析;为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3月2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方案》。2019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沙南郊地区及其它具备条件的城市共计93个开展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
  • 洛阳公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 有了“诊断书”治理更“对症”
    洛阳市近日公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结果显示,市内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是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污染和社会生活污染。这意味着有了专属的“大气污染诊断书”,找到了大气污染的元凶,填补了治霾工作源头治理的空白。  市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解释:“源解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到底有哪些,二是各种污染物在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例。”  洛阳市从去年4月起开始相关采样工作,采样工作持续至今年2月结束,其间每个季度进行1次为期15天的大气颗粒采样,每天的采集时间不少于20个小时,跨度涵盖一年四季各个污染程度时段。  为了保证有足够多、具代表性的样本,我市共设置5个采样点,分别在孟津小浪底风景区、市委党校、市监测站、新区市委办公区、豫西宾馆等地,点位覆盖了城市办公区、工业区、居民居住密集区、交通繁忙地段等。每个采样点都装有监测仪器,仪器内设有空气泵,通过泵的收取,将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收集到滤膜上。  采集的样品被送到南开大学,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工业烟尘、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来源的比例,同时根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分析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占比。  “有了源解析结果,我们就有了‘诊断书’,治理大气污染将更‘对症’。”该负责人表示,源解析结果为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部门正在强力开展燃煤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等7项专项整治工作。
  • 北京公布大气细颗粒物最新源解析结果
    4月15日,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介绍了北京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的最新解析结果。  通过模型解析,北京全年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约占28%&mdash 36%,本地污染排放占64%&mdash 72%。而在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占比高达30%以上。  北京市环保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成为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专业人士表示,治理大气污染,仍待有的放矢、联防联控。  北京大气细颗粒物三成来自外地传输  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介绍说,由于空气的流通性,北京大气中的PM2.5约30%来自于外地传输。他表示,空气质量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周边对北京市有影响,但北京市在区域内也是一个污染节点,也会影响别人,&ldquo 要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需要大家共同为之付出努力,就是联防联控&rdquo 。  陈添透露,从主要成分看,北京市空气中PM2.5成分主要为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地壳元素和铵盐等,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26%、17%、16%、12%和11%。  在北京的PM2.5中,70%是二次粒子,也就是说由一次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氧化过程中反应而产生的细颗粒物。陈添说,例如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会转化成PM2.5。所以,从科学的分析来看,应该&ldquo 先测成分再去推导原因,再去推导来源&rdquo 。  源解析锁定四大污染源  按照环保部的部署,6月底前,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要完成污染源解析。  北京最新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北京本地PM2.5污染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机动车占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18.1%,扬尘占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14.1%。这其中,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是综合性的,既包括直接排放的PM2.5及其气态前体物,也包括间接排放的道路交通扬尘等。  陈添介绍,以上结果是对北京过去一年半PM2.5的源解析,这一研究成果已通过环保部、中科院、工程院等单位的专家论证。  陈添强调,源解析是制定空气清洁行动计划的根本依据。&ldquo 从来源来看,锁定机动车、燃煤、工业排放和扬尘,这四大块是没错的。&rdquo 陈添说。  例如,冬春时节是北京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今年至今已经出现了8次重污染过程,重污染天达23天。去年同期,北京出现了15次重污染过程,重污染天为31天。陈添介绍,这个季节容易出现重污染的原因,一是供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偏大,二是气象条件影响。  关电厂退企业,大气治理需联防联控  围绕PM2.5的不同来源,治理需要采取不同举措。  机动车方面,陈添介绍说,目前对于高排放的黄标车实施了六环路内(含)以及城关镇限行的措施,实际上已经实施了&ldquo 低排放区&rdquo 政策,将来还可能进一步完善。同时,未来还将研究在已有低排放区的基础上征收交通拥堵费。陈添表示,2017年底,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力争达到20万辆,其中公交车使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总量预计在60%左右,出租车将更换1.5万辆,环卫车、邮政车预计达到50%。  燃煤方面,北京将关停四大燃煤热电厂,2016年底前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目前东南和西南两座热电中心已投入运营,石景山正在建设的西北热电厂今年年底有望建成。  工业方面,去年北京市共调整退出污染企业288家。陈添介绍说,今年还将针对现存的污染企业进行调整和污染治理。具体来说,一是对于现存的高污染企业采取限期退出的措施 二是未来还将制定一批新的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是今年1月1日起大幅提高了排污收费标准,增加企业排污成本。&ldquo 今年计划再退出300家污染企业。&rdquo 陈添说。  关于大气联防联控,陈添介绍,各个地区、各个部门要制定好自己的规划和措施,落实自己应该干的所有的工作。在&ldquo 联&rdquo 上面,要共同做好规划,互通信息。  陈添表示,PM2.5主要由人类的活动造成,他建议,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企业承担起大气污染的主责,市民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减排做贡献。
  • 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218号),该方案强调:“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同时,方案中特别提到,要“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组建和完善全国协同控制监测网络,掌握PM2.5与O3的主要来源、浓度水平、生成机理、传输规律等,更好支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可以说,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监测溯源是后续精准治理必不可少的步骤。仪器信息网获悉,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本次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上,先河环保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亮相。展会期间,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独家采访。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仪器信息网:从2022年各地区陆续发布“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几乎都提到:要加强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针对该热点,先河环保在产品层面有的解决方案?潘本锋:目前,颗粒物和臭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目前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而国家提出的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要求,进而实现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及溯源解析,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先河环保推出了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图解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仪器信息网:该产品(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空气监测类产品有何不同?在研发设计与技术创新上,有何亮点和突破?潘本锋: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这套系统基于颗粒物监测数据,结合源解析算法,对颗粒物分粒径进行实时源解析、及时预警和精准溯源,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统一展示和统一分析。也就是说,这套系统能够协助我们快速确定颗粒物的来源,比如颗粒物是来自于机动车?还是工地扬尘?或是来自于生活源或工业源?类似这样的粒径溯源会为我们下一步的治理提供信息,指导各地开展精细化管控,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国家提供可靠和技术与数据支撑。系统采取“一张网、一中心、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布局科学合理,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张网”统筹粒径监测、走航监测等各种基础数据;“一中心”集成各源各类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计算研发、数据存储共享、数据资产管理,为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四应用”囊括了实时监测、粒径分析、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粒径与空气质量关联分析四大模块,实现精准溯源,助力颗粒物污染高效、并持续地改善。目前,这套平台系统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仪器信息网:依托这套系统,先河环保能够为各地的颗粒物污染管控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潘本锋:依托这一系统,可以为各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管控提供三方面的帮助:一是帮助各地政府构建颗粒物粒径监测网。这套系统通过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的组合方式,以粒径移动监测作为固定站补充,帮助各地政府全面掌握各区域粒径分布与污染来源。粒径监测网可以覆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区域预警、道路、工业园区等,实现对区域颗粒物数据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动态立体监测与评估,为环境颗粒物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环保展上展出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二是协助建设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平台,可实时展示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浓度,并对粒径段数据、粒径分布及变化趋势、粒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这便于我们掌握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固定燃烧源、机动车和工艺过程源等对本地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实现对PM10和PM2.5的实时源解析溯源。三是实现颗粒物粒径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融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专业数据资源,我们提供的颗粒物粒径数据溯源分析研判服务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管控建议,以实现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仪器信息网:目前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效果怎样?潘本锋:目前,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推向市场,特别是在扬尘精细化治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目前,先河环保已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区域安排了试点。比如在河北某试点,我们利用粒径谱监测仪、颗粒物粒径溯源解析车等对当地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这座城市的扬尘源(道路尘、施工尘)为第一大贡献源,且夜间4μm—10μm大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先河环保专家组协助政府开展常态化、高标准的扬尘源针对性管控,同时狠抓重点时段,强化夜间粗颗粒管控,提出了许多管控建议。比如,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治理、采取道路清洗湿扫、严格重点运输车辆扬尘管控等措施。经过几天的综合整治,该试点扬尘污染控制效果明显,扬尘污染数据及大粒径段污染占比下降明显。仪器信息网:立足十四五,展望未来,先河环保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布局?潘本锋:步入十四五以来,先河环保紧抓“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并积极布局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规划。我们力争将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驱动公司技术和高质量发展共同进步。当前,“双碳”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先河环保围绕国家降碳、减污、扩绿等目标,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和“双碳”全产业链业务,并将整合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治理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紧扣以生态大脑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的产业创新。我们将持续构建高效、精准、专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业务的创新与深耕,协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产业做大做强。先河环保展台后记:本次,先河环保还带来了水生态、污水治理、交通污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众多明星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潘本锋特别介绍到,随着大家对“双碳”愈发加大关注,先河环保在未来还会在温室气体方面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并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本次带来的XHCRDS100P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CO2,CO,H2O,CH4)进行精准实时监测。预知该系统详情,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有关环保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后续报道。
  • 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指南(试行)公布
    3月11日,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试行)》第二版。指南第二版根据专家的论证意见以及各地试行指南后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  指南第二版中的主要方法技术如下:  详情见附件。  附件:《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试行)》(第二版)
  • 禾信质谱中标肇庆市环保局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源解析项目
    p  广东明盈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肇庆市环境保护局的委托,于2017 年12月21 日就肇庆市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源解析项目(441200-201712-0758-0040)采用公开招标进行采购。现就本次采购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如下:/pp  一、采购项目编号:441200-201712-0758-0040/pp  二、采购项目名称:肇庆市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源解析项目/pp  三、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元):2,120,000/pp  四、采购方式:公开招标/pp  五、中标供应商/pp  1:中标供应商名称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周振 地址 广州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A3栋3层/pp  六、报价明细/pp  主要中标、成交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元)服务要求中标、成交金额(元)/pp  肇庆市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源解析项目--1项2,098,000.002018年2月-2019年1月2,098,000.00/pp  中标总金额:¥2,098,000.00元(大写:人民币贰佰零玖万捌仟元整)/pp  七、评审日期:2017-12-21评审地点: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楼401室(即肇庆市端州消防局东侧)/pp  评审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磋商小组或单一来源采购小组):/pp  负责人:卢新流成员: 罗北成、杨东波、卢新流、梁扬福、朱云锋/pp  八、评审意见(非标采购方式或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采用书面推荐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的,还应当公告采购人和评审专家的推荐意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1.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861dbf8-c3ed-4a0c-8fd2-864a29c12c5c.jpg"//pp  九、本公告期限1个工作日。/pp  中标、成交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元)服务要求中标、成交金额/pp  十、联系事项:/pp  (一)采购人: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地址:肇庆市星湖东路76区/pp  联系人:李意轩联系电话:0758-2781100/pp  传真:0758-2781008邮编:526000/pp  (二)采购代理机构 :广东明盈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三路37号第7幢201写字楼(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面)/pp  联系人:陈冠宇联系电话:0758-2223011/pp  传真:0758-2529090邮编:526040/pp  (三)采购项目联系人(采购人):刘小姐 联系电话:0758-2781162/pp  采购项目联系人(代理机构):毛先生联系电话:0758-2806869/pp  各有关当事人对中标、成交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中标、成交公告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逾期将依法不予受理。/pp  附件: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竞争性磋商文件)/pp  招标文件/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发布人:广东明盈招标代理有限公司/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pp /p
  •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最新修订稿印发
    p  为规范全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工作,2014 年,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环办函〔2014〕1132 号)。/pp  为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高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2017年以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对《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pp  修订后的《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污染源样品采集、环境受体样品采集、样品管理、颗粒物监测项目选择与分析方法,以及颗粒物样品采集、保存、制备和分析等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等,适用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的监测工作。/pp  详情如下:/pp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949960.shtml" target="_sel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span/strong/a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span/strong/span/p
  • 天津发布颗粒物源解析结果
    8月22日,天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天津市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果:本地PM10、PM2.5污染贡献中,扬尘成为首要污染物。  据数值模式、CMB模型与源清单的计算结果,天津市环境空气中PM10来源中本地排放占85%-90%,区域传输占10%-15%。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为主要来源,分别占42%、23%、14%、14%,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及海盐粒子等其它排放对PM10的贡献约为7%。  PM2.5来源中本地排放占66%-78%,区域传输占22%-34%。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0%,27%、20%、17%,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及海盐粒子等其它排放对PM2.5的贡献约为6%。  据了解,本次发布数据基于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观测数据,解析了天津市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及时空变化规律,并根据天津市近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天气形势类型,分析了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重点对煤烟尘、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和金属冶炼尘等进行了污染源样品的采集。  本次发布数据运用数值模式、受体模型、源排放清单等方法解析了天津市PM10、PM2.5的主要来源,揭示了天津市PM10、PM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得到了环境保护部会、中科院、工程院认可。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通过源解析研究,天津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在京津冀三省市中分别排名第二,本次研究将为大气空气污染防治&ldquo 指名方向、找到敌人&rdquo ,为政府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天津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张伦梁表示,环保部门将基于上述源解析结论,加强扬尘、燃煤、工业、机动车污染的控制,坚持PM10、PM2.5防控措施并重,认真落实并积极实施《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计划》中的各项管理措施。加强颗粒物气态前体物的控制,针对颗粒物主要组分中除地壳物质外,其它物质主要来自气体前体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二次转化的特性,加强燃煤、机动车和工业生产等气态前体物主要排放源的控制。并持续开展颗粒物成分监测、精细化的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物动态排放清单等方面的研究,科学指导大气污染的治理。另外,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
  • 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试行)公布
    环境监测总站于1月27日公布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这一方法或将成为各地开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重要参考。方法中,对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和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的锑(Sb),铝(Al),砷(As),钡(Ba),铍(Be),镉(Cd),铬(Cr),钴(Co),铜(Cu),铅(Pb),锰(Mn),钼(Mo),镍(Ni),硒(Se),银(Ag),铊(Tl),钍(Th),铀(U),钒(V),锌(Zn),铋(Bi),锶(Sr),锡(Sn),锂(Li)等24种元素的测定,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三种方法,对大气颗粒物中汞、砷、硒、铋、锑等5种元素的测定采用了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NO3-等4种阴离子和Na+等5种阳离子的测定采用了离子色谱法,对Na+等4种阳离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颗粒物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测定采用了热-光透射法,对环境空气、固定源排气和无组织排放空气颗粒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采用了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对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采用了超声提取-总有机碳分析仪法。  附件:《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试行)》
  •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建议。请于2024年2月29日前将意见书面反馈我部,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谢燕红  电话:(010)65645562  传真:(010)65645567  邮箱:daqichu@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邮编:100006)  附件:  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3.《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5.《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4年1月26日  (此件社会公开)
  • 生态环境部征求4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标准意见 涉及离子色谱等仪器
    p  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具有污染范围大、污染程度深、多种污染类型并存、污染来源复杂等特点,这给大气颗粒物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气颗粒物防治工作首先需要开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弄清颗粒物污染的来源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简称“源解析”) 是基于环境受体( 即环境空气) 和污染源的颗粒物化学组成信息,利用源解析模型对不同类型的颗粒物排放源类进行定性识别并定量解析其对颗粒物贡献的技术方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是科学、有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 础和前提,是制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pp  为促进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工作的业务化,受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及业务化技术支持”项目,组织开展编制相应标准规范。/pp  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完成上述相应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且生态环境部于近日发布关于征求《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4项标准意见的函,其中包括《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颗粒物滤膜自动称量技术规范(试行)》、《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试行)》、《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试行)》。/pp  该4个标准规范属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系列标准之一,适用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中相关的监测活动。/pp  相关单位如有意见可于2019年5月10日前反馈至生态环境部。逾期未反馈,将按无意见处理。/pp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司毕方/pp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pp  邮政编码:100035/pp  电话:(010)66556278/pp  联系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超/pp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乙)/pp  邮政编码:100012/pp  电话:(010)84943198/pp  电子邮箱:wangchao@cnemc.cn/pp  附件:/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fa0f1947-a387-4a11-ad1a-8372705b7787.pdf" target="_self" title="1.pdf" textvalue="1.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1.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pdf/span/a/pp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中对土壤扬尘、 道路扬尘、 施工扬尘、 堆场扬尘、 二次扬尘等采样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e338edf3-7cd6-43bb-838d-49d13391a95d.pdf" target="_self" title="2.pdf" textvalue="2.颗粒物滤膜自动称量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2.颗粒物滤膜自动称量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pdf/span/a/pp  本标准规定了滤膜自动称量的设备要求、 操作过程、 技术要求、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aff9140b-6b71-4c0f-bc42-1c9bed161cf0.pdf" target="_self" title="3.pdf" textvalue="3.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3.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span/a/pp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离子色谱法。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1445ee08-cac4-46d9-b285-bff01bfd4f9f.pdf" target="_self" title="4.pdf" textvalue="4.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4.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测定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span/a/pp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 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4/attachment/f65bb7b5-8c3b-44da-a44b-c18072c700f3.pdf" target="_self" title="5.pdf" textvalue="5.《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4项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pdf"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5.《开放源扬尘颗粒物采样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4项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pdf/a/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p
  • 禾信仪器39.9万元中标临沂市大气细颗粒物解析服务项目
    临沂市环境保护局临沂市大气细颗粒物实时在线源解析服务项目中标公告  ( 中标公告的公告期限为1个工作日 )  一、采购项目名称:临沂市大气细颗粒物实时在线源解析服务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SJHD-LYCG2016030  三、招标公告发布日期:2016年6月12日  四、开标日期:2016年7月13日  五、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六、中标情况:  七、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1包:公霞、贾庆媛、李凤英、刘宝席、王一荣  八、评标委员会成员评审结果:1包: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67.0、73.0、74.0、75.0、77.0)、山东君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39.0、 49.0、51.0、54.0、56.0)、山东精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9.0、40.0、40.0、45.5、50.0)  九、联系方式  1.采购人:临沂市环境保护局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23号(临沂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人:林丽丽(临沂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方式:0539-7206399(临沂市环境保护局)  2.代理机构:山东世纪华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自治区、直辖市)潍坊市(州)奎文县(区、市)新华路街道(路、乡、镇)1甲89号(村)  联系人:张建之  联系方式:15865971915
  • 两项关于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规范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于2024年2月29日截止。一、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属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系列标准之一,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的方法,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中使用稀释通道采样设备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PM2.5和PM10的方法,包括采样原理及技术要求、设备与材料、点位布设、采样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西安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南开大学。编制组主要成员:王超 张霖琳 宋文斌 裴冰 杨乃旺 袁懋 冯银厂等。本标准适用于在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为构建固定污染源排放颗粒物源谱而进行的固定污染源PM2.5和PM10采样活动。本标准不适用于工况不稳定的固定污染源采样。二、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中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的再悬浮采样技术要求,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中使用再悬浮采样设备采集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样品的方法,包括再悬浮采样原理、采样设备、扬尘样品采集和制备、采样步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属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西安市环境监测站、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组主要成员:张霖琳、王超、宋文斌、杨乃旺、杨震、刘焕武、张鹏、曹磊、袁懋、郭峰、冯银厂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中对土壤扬尘、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城市扬尘、堆场扬尘等扬尘颗粒物样品(PM2.5和PM10)的再悬浮采样。其他矿物尘(如粉煤灰、尾矿尘、除尘器下载灰等)等亦可参照执行。附: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pdf2.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pdf3.《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4.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pdf5.《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新疆立项研究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申报的&ldquo 新疆典型区域颗粒物(PM2.5和PM10)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rdquo 项目,日前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的批准立项。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将开始对PM2.5和PM10的污染&ldquo 真凶&rdquo 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为城市防治这两种颗粒物污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昨天,记者从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项目以新疆典型区域城市乌鲁木齐和昌吉为研究区,科研人员将对两城市的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进行连续采样、分析,以获得两城市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粒子污染特征。
  • TSI 公司举办“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
    美国TSI 公司于2016年11月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了“大气环境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检测进行技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邀请了当地的环境监测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当地仪器代理商。TSI公司现场介绍和展示了大气气溶胶检测的系列产品,特别是关于1nm 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该款产品将气溶胶研究和检测提升到新的一个量级。交流会还就气溶胶粒径谱在关于灰霾源解析和常规大气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以及对粒径谱监测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了交流。交流会后还参观了广西环科院大气PM2.5研究监测站。TSI最新推出的SMPS™ 扫描电迁移粒径谱仪,被广泛用于测量1微米以下的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量标准。选配3777型纳米增强仪以及3086型DMA差分电迁移分析仪(1nm-DMA)组件后,SMPS粒径谱仪能够测量纳米的粒径范围扩展至1nm。 3321 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 ) 提供 0.5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高分辨率、实时空气动力学检测。这些独特的粒径分析仪还检测 0.37 至 20 微米粒径范围粒子的光散射强度。APS 粒径谱仪通过向同一粒子提供成对数据向有兴趣研究气溶胶组成的人士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途径。TSI 3330型光学颗粒物粒径谱仪简单轻便,能够对颗粒物浓度和粒径谱分布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测量。基于TSI公司40年气溶胶仪器设计的经验,本款产品使用120度光散射角收集散射光强度和精密的电子处理系统,从而得到高质量和高精度的数据。同时,TSI工厂严格的标定标准也确保仪器的精确性。该产品是广大环境研究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颗粒物监测分析和源解析的最佳仪器。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陕科大陈庆彩团队: 三维荧光光谱法(EEM)鉴定大气颗粒物中发色团物质的种类和来源 |前沿用户报道
    大气发色团是气溶胶中可以吸收太阳光的一类有机物质,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大气发色团也可能通过形成三线态进而催化产生活性氧物质,因此对大气气溶胶的老化过程也具有重要潜在贡献。充分的了解大气发色团的理化性质和来源是掌握它们对环境的影响的本质要求。三维荧光光谱法(EEM)是鉴定环境中发色团物质的重要仪器分析方法,近年来已被频频的应用到大气气溶胶研究领域中。然而,当前EEM方法应用于大气领域进入了瓶颈时期。随着EEM方法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开始怀疑EEM方法是否具有区别气溶胶来源和物质种类的能力,因为多数情况下发现样品的EEM谱图具有非常相似的形貌。这样就限制了EEM方法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大气发色团来源、形成和消去过程。可喜的是,近日陕西科技大学陈庆彩研究团队,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研究,对大气颗粒物化学结构和来源进行了分析。在该项工作中,陈庆彩等人演示了EEM方法是有能力分辨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类型发色团以及来源的,并构建了大气发色团与其来源、化学种类的对应关系。这项工作突破了一定的方法瓶颈,对于EEM方法在气溶胶研究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关键推动的作用,或将促进大气发色团来源和大气化学过程的研究。研究过程1. EMM助力大气颗粒物来源和组成的初步分析研究团队分别采集了城市、一次燃烧源和二次气溶胶样品,利用EMM方法和 PARAFAC模型调查了不同发色团在不同种类气溶胶样品中的含量,讨论了EEM方法在分辨发色团类型以及样品来源的能力。通过对实际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分析,从整体轮廓分析,确实发现实际样品具有相似的EEM光谱外貌特征。这个结果也是当前研究者们担心的事情:到底EEM方法是否可以区分不同来源和组成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图1(a)为大气颗粒物萃取样品WSM和MSM的平均EEM光谱图以及它们的差光谱 (b)和(c)表示样品EEM光谱之间相关系数的四分位图和频率分布图针对这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团队人员研究了不同来源大气颗粒物样品,包括各种燃烧源样品(生物质燃烧、煤炭燃烧、汽车排放和做饭排放样品)和二次气溶胶样品。研究发现,不同种类样品的荧光性能是不同的,其中:生物质燃烧和煤炭燃烧样品的荧光效率是大的而汽车尾气样品和二次气溶胶样品相对较小另外发现,鉴定出的不同种类发色团,在不同来源样品中的相对含量也是不同的这些结果直接解答了上述疑问,确认:EEM方法可以用来区别不同气溶胶来源。图2 依据不同发色团(C1-C8)在不同污染物上的相对载荷鉴定出发色团来源,以及不同来源发色团在WSM和MSM样品中的相对含量2. PARAFAC 模型:一种系统的来源和成份分析图谱进一步,研究人员基于改进的PARAFAC 模型对大气气溶胶中发色团的来源和化合物的种类归属进行了研究。在这一步骤,该团队开创性的将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融合进EEM图谱的PARAFAC分析,进而对各种大气发色团的来源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发色团来源被鉴定出来了,并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结果,比如:发现发色团的沙尘暴一次来源和光化学形成的二次来源,分析了季节变化中沙尘暴发生、光强度变化对发色团类型和含量的影响。该工作还利用优化的PARAFAC分析方法,把几种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EEM谱图耦合进了模型解析,进而对发色团的可能化学物质属性进行了归属。结果显示了苯酚类发色团是重要的水溶性发色团,而PAHs是水不溶性发色团的重要类型。图3 EEM区域和对应的大气发色团可能化学结构和来源图中不同彩色区域表示本研究鉴定的大气发色团来源对应区域,不同彩色数字球表示本研究鉴定的大气发色团对应化合物种类区域后研究人员总结了当前人们的认知和该项工作的主要结论,形成了一个可用于发色团化学物种和来源的依据图谱(图3),这个图谱对于今后EEM方法应用与于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研究途径。小结由上述研究可知,本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同种类大气发色团对应来源以及化合物类别鉴定依据。这其中重点在于演示了不同发色团在不同气溶胶样品中的含量是不同的,从而说明EEM方法是有能力分辨不同类型发色团以及样品类型的。这项研究也构建了大气发色团与其来源、化学种类的对应关系。他们鉴定出了样品中大约一半的荧光物质所对应的来源和化合物种类,结果提供了大气发色团来源以及化合物类别鉴定依据,这将大大促进了EEM方法应用于研究大气发色团来源和大气化学过程,对于EEM方法在气溶胶研究领域应用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本研究中的三维荧光光谱法和大量光谱采集采用的是HORIBA Aqualog光谱仪完成,该仪器在EEM图谱快速获取、数据校正等方面的优势,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不少便利。tips: 想了解更多荧光光谱仪的解决方案,点击阅读原文提交需求,HORIBA工程师会尽快联系您~论文原文&作者该研究以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hromophores by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作者:陈庆彩通讯作者:陈庆彩、杜林通讯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37322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7322 课题组介绍:陈庆彩,男,山东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取得理学博士学位。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科技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团队负责人,名古屋大学特邀教员,日本大气化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化学,包括有机气溶胶、大气棕碳(BrC)、长寿命自由基(EPFRs)等。参与和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已在ES&T等权威期刊一作/通讯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家和软件注册权10余项。ORCID:http://orcid.org/0000-0001-7450-0073个人主页:https://hj.sust.edu.cn/info/1015/1394.htm 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关于发布《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技术指南的公告
    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和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是开展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制定大气污染物优化减排方案、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我部发布《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技术指南。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包括大气一次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的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所涉及的污染源分类分级、排放系数与活动水平数据获取、不确定性分析以及清单的应用与评估等内容。《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从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与颗粒物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大小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的大小两个方面分别提供污染源分级技术方法,包括污染源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模型选取、目标区域VOCs成份谱测试与收集、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估、污染源分级指数计算等内容。  各地应根据空气污染现状、工作基础和污染防治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按照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选择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技术方法,鼓励优先使用本地实测与调查数据。在试行过程中,请将发现的问题及修正的参数数据等及时反馈我部。同时,各地应加强针对性监测检测、调查统计工作,注重数据积累 增强科学研究、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和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清单编制的精准度,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管理需求。  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pdf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pdf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pdf  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pdf
  • 中科院“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雾霾频频来袭,治理迫不及待。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为科学认知雾霾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绿色发展”“健康安徽”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随着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如何科学治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代化和监测仪器国产化作出突出贡献。  雾霾治理亟需技术支撑“十多年前,很多人不相信中国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但我们早已预测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于是先期开展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人刘建国说,这种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开展环境质量准确监测、发展自主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高浓度大气细颗粒物导致雾霾频发、大气能见度下降,严重影响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为准确掌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正确认识大气细颗粒物来源,快速准确地测量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成分、粒径谱分布和大气能见度,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和业务监测的迫切之需。  然而,由于雾霾本身的复杂性,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所提供的监测数据,难以满足雾霾追因与控制需求。 “治理雾霾,监测数据非常重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项目主要完成人桂华侨介绍,发展先进的大气细颗粒物监测设备与观测平台,准确全面掌握大气雾霾污染特征,认识其发展和演变规律,是科学制定雾霾防治措施的基础。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由刘建国研究员牵头,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攻关、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开发而形成的科研成果。 “这一‘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立足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之需,也符合‘健康中国’的时代需求。 ”刘建国表示,源源不断的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污染源清单,让未来大气环境治理措施更加科学。  “火眼金睛”瞄准细颗粒物  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粒径谱仪、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大气能见度仪...走进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实验室,一系列已走向产业化的监测设备,让记者眼睛一亮。 “别小看这些设备,有了它们就如同有了‘火眼金睛’,能够快速准确查出大气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成分等。 ”桂华侨透露,早在6年前,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建成“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利用他们自主研发的大气能见度仪,可实时监测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变化情况。由于预警及时,该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全省高速公路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0%以上。  “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建国介绍,通过动态加热系统、采样管升降装置/走纸装置、碳临界温度的精确定位、差分电迁移分级和快速分析、稳定的场致电离电荷源技术、大气能见度标定和野外校准、光学透镜测污装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他们创新设计了一整套大气细颗粒物高灵敏探测技术工程化解决方案,解决了大气细颗粒物多参数准确、快速、在线监测的技术难题,一举满足了我国环境、气象、交通、科研等多部门对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的技术需求。  “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可实时在线、无人值守,这是我们设备最显著的优势。 ”桂华侨表示,围绕该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仪器设备的研制,他们已累计获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以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中,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通过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质检中心技术认证 大气细颗粒物切割器,通过中国疾控中心检测 大气能见度仪,以零故障和96%的数据准确率通过中国气象局定型认证 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监测设备告别进口时代“由于我们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国内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国产化。 ”刘建国骄傲地说,过去,我国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核心设备主要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国产设备在品种、数量、性能、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安徽光机所技术成果产业化后,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档环境监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对环境监测仪器的适应性要求也比较高。 “进口设备高价买回来后,有时会‘水土不服’,服务也跟不上。 ”桂华侨告诉记者,他们与企业合作生产的国产设备不仅价格低、服务好,性能也与进口设备相当,可以24小时全天候稳定运行。 2008年以来,项目组利用该监测系统先后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开展综合应用示范,验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用科学数据评估了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效果。  目前,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制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已批量应用于环保部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监测超级站、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网、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网络,以及安徽、贵州等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网”。近3年,全国20多个省市已安装大气细颗粒物监测设备2100余套,实现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税953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关注与百姓健康有关的研究,比如纳米量级的大气超细颗粒物监测。 ”刘建国透露,超细颗粒物对于人体健康、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更大,其在线监测难度也更大,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发,这是一个重大挑战。另外,大气环境领域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也需要更多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 “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持之以恒的科技攻关。 ”他坦言,国产仪器推广应用的时候,也面临一些困境,很多人对国产仪器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心态,国家还应加大对国产仪器的政策支持,为推广应用提供便利。
  • 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成为雾霾和沙尘天气监测多面手
    针对各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过程中均未将沙尘天气过程期间数据剔除,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1月4日印发《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依据《规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和排名过程中剔除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规定中提出“各地环保部门如遇沙尘天气过程,当天将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时段、影响范围和其他佐证材料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这些数据也将作为评价、考核和排名的重要依据。”《规定》中的佐证材料包括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遥感监测结果、全国沙尘暴监测网监测数据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沙尘信息等。在沙尘天气的扣除条件和筛选方法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王帅说:“当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源区城市PM10小时浓度持续两个小时超600μg/m3,或持续1个小时超过1000μg/m3,可以剔除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区域范围内源区城市及下游城市颗粒物监测数据。”近年来,地基遥感的主动探测手段,如激光雷达不仅能够有效判识雾霾的空间分布,对沙尘天气发生的过程、时间、沙团输入的高度、强度等特征,都可以进行有效监测。1、什么是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呢?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像“探针”一样,通过不断地向大气中发射激光束,扫描大气中的信息,通过与颗粒物和气态分子相互作用后产生散射光来获取不同高度处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信息,类似医学上的“CT”技术,不同的是,激光雷达获取的是污染物的空间垂直分布。 2、激光雷达提供什么数据呢?① 消光系数:反映污染程度,消光系数值越高,代表球形粒子污染程度越严重。② 退偏振度:反映沙尘的不规则程度,沙尘的退偏振度约0.2-0.4。③ 颗粒物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给出不同高度处PM10和PM2.5质量浓度。④ 能见度:给出垂直、水平能见度视程。⑤ 外源性污染物强度:外源传输的输送通量和局地污染的占比。3、如何从激光雷达结果上读取沙尘信息呢?我们来分析三个案例。案例分析一:L地经历的一次严重的沙尘过程(数据来源:L地站点)① 沙尘爆发前:雷达图像监测显示,9日白天污染程度较轻,近地面有一定的尘漂浮。② 沙尘爆发期:夜间22时,近地面的退偏振度突然增大,消光系数也有伴随增大的现象,L地区的粗颗粒程度明显增加,近地面的PM10由250μg/m3升至1500μg/m3,沙尘天气加剧。③ 沙尘消散:沙尘天气持续至10日夜间22时,沙团中的粗颗粒明显沉降,退偏振度和消光系数明显减弱,污染物浓度下降,特别是PM10浓度,回落到750μg/m3,经历11日的持续沉降和过境,沙尘天气的影响基本消除,PM10浓度回落到250μg/m3。 案例分析二:过境沙团和沉降沙团的过程监控(数据来源:W地站点)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判识外源性沙尘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其出现的高度与近地面的污染物分布无明显的重合。下图是激光雷达捕获到的一次多层沙团过境和与地面复合的结果。近地面的结果发现,PM浓度高值与沙团2沉降融合有密切关系。沙尘输入过程的激光雷达监测结果(W地)① 沙团1: 出现在6日16时,高度4.2km处,沉降过程中沙团的下沿距地面约2.1km,尚未进入大气边界层内,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② 沙团2:出现在7日20时前后,高度5km处,沙团强度大,沉降速率大,沙团在8日7时沉降至大气边界层内,与近地面污染物复合,属于沉降沙团。③ 沙团3:在沙团2未沉降结束时,高空3km处发生第3次的污染团的输送。此沙团向地面迁移过程中,在1.2km处与地面污染物有明显分界,未发生融合,属过境沙团。④ 沙团4:出现在8日20时高空3.6~4.5km范围内出现第4次的沙团输入。此沙团下沿最低高度至3km,既未与第3次的沙团混合,也没有能进入边界层内与近地面的污染物混合,推测第3次和第4次输送的污染团与第1次的污染团类似,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详细可参阅【伍德侠, 宫正宇, 潘本锋,等. 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5).】案例分析三: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基于单站点的雷达可以实现对沙团的时间、高度和强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多台雷达组成的雷达网络,可以对沙团的传输路径、时间相位以及沉降的特征进行监控,并及时预警。2016年3~5日中央气象台的沙尘落区预报如下图所示。为有效捕获此次沙尘污染传输,我司利用激光雷达组网平台,对布设在北京、无锡、上海、福州、武汉和郑州等地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快速解析,实时结果如下图所示,沙尘到达北京、郑州和武汉等地的时间、高度、强度和沙尘团轮廓的演化有很大的不同和较强的关联性。 中央气象台的沙尘落区预报激光雷达组网点位布设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结果致谢:衷心感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兰州市环境监测站、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无锡新吴区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
  • 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成为雾霾和沙尘天气监测多面手
    针对各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过程中均未将沙尘天气过程期间数据剔除,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1月4日印发《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依据《规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和排名过程中剔除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规定中提出“各地环保部门如遇沙尘天气过程,当天将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时段、影响范围和其他佐证材料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这些数据也将作为评价、考核和排名的重要依据。”《规定》中的佐证材料包括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遥感监测结果、全国沙尘暴监测网监测数据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沙尘信息等。在沙尘天气的扣除条件和筛选方法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王帅说:  “当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源区城市PM10小时浓度持续两个小时超过600μg/m3,或持续1个小时超过1000μg/m3,可以剔除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区域范围内源区城市及下游城市颗粒物监测数据。近年来,地基遥感的主动探测手段,如激光雷达不仅能够有效判识雾霾的空间分布,对沙尘天气发生的过程、时间、沙团输入的高度、强度等特征,都可以进行有效监测。  1、什么是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呢?  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像“探针”一样,通过不断地向大气中发射激光束,扫描大气中的信息,通过与颗粒物和气态分子相互作用后产生散射光来获取不同高度处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信息,类似医学上的“CT”技术,不同的是,激光雷达获取的是污染物的空间垂直分布。 双波长三通道雷达 扫描雷达  2、激光雷达提供什么数据呢?  消光系数:反映污染程度,消光系数值越高,代表球形粒子污染程度越严重。  退偏振度:反映沙尘的不规则程度,沙尘的退偏振度约0.2-0.4。  颗粒物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给出不同高度处PM10和PM2.5质量浓度。  能见度:给出垂直、水平能见度视程。  外源性污染物强度:外源传输的输送通量和局地污染的占比。  3、如何从激光雷达结果上读取沙尘信息呢?我们来分析两个案例。  案例分析一:过境沙团和沉降沙团的过程监控(数据来源:中科光电无锡站点)  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判识外源性沙尘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其出现的高度与近地面的污染物分布无明显的重合。下图是激光雷达捕获到的一次多层沙团过境和与地面复合的结果。近地面的结果发现,PM浓度高值与沙团2沉降融合有密切关系。 图 沙尘输入过程的激光雷达监测结果(无锡)  沙团1: 出现在6日16时,高度4.2km处,沉降过程中沙团的下沿距地面约2.1km,尚未进入大气边界层内,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  沙团2:出现在7日20时前后,高度5km处,沙团强度大,沉降速率大,沙团在8日7时沉降至大气边界层内,与近地面污染物复合,属于沉降沙团。  沙团3:在沙团2未沉降结束时,高空3km处发生第3次的污染团的输送。此沙团向地面迁移过程中,在1.2km处与地面污染物有明显分界,未发生融合,属过境沙团。  沙团4:出现在8日20时高空3.6~4.5km范围内出现第4次的沙团输入。此沙团下沿最低高度至3km,既未与第3次的沙团混合,也没有能进入边界层内与近地面的污染物混合,推测第3次和第4次输送的污染团与第1次的污染团类似,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  详细可参阅【伍德侠, 宫正宇, 潘本锋,等. 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5).】  案例分析二: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  基于单站点的雷达可以实现对沙团的时间、高度和强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多台雷达组成的雷达网络,可以对沙团的传输路径、时间相位以及沉降的特征进行监控,并及时预警。为有效捕获此次沙尘污染传输,中科光电利用激光雷达组网平台,对布设在北京、无锡、上海、福州、武汉和郑州等地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快速解析。 激光雷达组网点位布设 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结果  致谢:衷心感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兰州市环境监测站、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无锡新吴区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
  • 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细颗粒物监测篇,连续监测、溯源研究是热点
    2023年4月13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指导,有关行业组织和境外有关机构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3)盛大开幕。环保展期间,众多环境领域热门产品一一亮相。细颗粒物,即PM2.5,指的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重大。与之相关的另一重要污染物则是臭氧,数据显示,PM2.5对臭氧污染有抑制作用,当PM2.5浓度下降时,臭氧浓度会逐渐走高。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但是臭氧污染问题却逐步显现。“十四五”期间,国家特别强调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将监测结果作为大气污染精准、科学、依法防治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并完善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仪器信息网关注到,本次环保展,有关细颗粒物的溯源及在线监测也是备受各个环境领域仪器企业关注的。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现独家策划“直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系列,今天带来的是细颗粒物篇(排名不分先后)。细颗粒物连续监测可连续地、实时地对细颗粒物进行跟踪测试。2022年,国家再次修订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质量被再次规范及提升。本次环保展,这些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紧跟热点——赛默飞 5030iQ新一代同步混合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仪赛默飞在本次环保展上展出了多款颗粒物连续监测仪,5030iQ新一代同步混合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由中国本土研发生产,符合HJ 653-2021 法规要求, 首批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性能测试。该产品基于成熟的β测量技术,利用独特的数字滤波技术,对光浊度计测量结果进行连续质量校正,以获得高时间分辨率且准确的测量结果。PALAS Fidas 200 Smart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ALAS参展的单颗粒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Fidas®系列采用了依据米氏单颗粒光学散射理论技术,基于德国TüV Rheinland认证以及英国MCERTS认证的Fidas® 200 系列,更符合中国环境特征,并已获得多项专利保护。它的基础是获得专利的T孔径技术,生成T形三维测量体积,可以有效识别边界区域误差和重合错误。Fidas® 200系列采用白光源,耐用性更好,且维护量低,可达到成本效益。细颗粒物的溯源解析则与监测同等重要,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细颗粒物的来源是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也是本次环保展上的热点——雪迪龙 AQMS-900TE 交通污染溯源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雪迪龙联合推出,旨在对交通环境中污染物进行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由PM2.5监测单元、NOx(NO和NO2)监测单元、多粒径颗粒物浓度监测单元、黑碳(BC)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传输单元组成。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来源解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化石燃料燃烧源等),摸清移动源(道路机械、非道路机械)时空分布规律,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子曰 ZYPMMS201型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监测与源解析系统子曰 ZYPMMS201型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监测与源解析系统可搭载专用的装载车辆,在粒子200~2500nm范围内提供粒子大小和藏分测定。当每个粒子出自蚀化激光的聚焦区域时,使用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据做计时装置,并用来校正。激光可在双极飞行时间质谱仪中解吸、离子化粒子并用做化学分析。此外,针对细颗粒物的组分研究、粒径研究、以及便携性的产品方面,这些产品亮相了环保展——禾信 SPAMS05系列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禾信的SPAMS05系列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也是本次环保展热点产品之一。该产品具有进样简便、质谱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海量数据处理等特点。SPAMS能够对颗粒物组分进行分析,同时获得颗粒物的粒径信息与正负离子信息,广泛应用于大气气溶胶组分研究、材料组分分析等领域。先河环保 CCLJP-100B大气颗粒物粒径监测仪先河环保本次除了颗粒物溯源系统外,还带来了这款大气颗粒物粒径监测仪。这款产品基于高精度光散射粒子计数原理设计,采用泵吸式采样,用于监测大气环境中PM2.5、PM10、TSP浓度和0.3至20μm的12通道粒子个数和质量浓度,可选配气象监测(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气态污染物监测(SO2、NO2、NO、CO、O3、TVOC)等功能参数。适用于城市环境、建筑工地、厂矿企业等场所的颗粒物污染监控应用。众瑞仪器 ZR-7012 便携式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众瑞仪器带来的ZR-7012型便携式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仪应用β射线吸收称重原理,对捕集到滤膜上的TSP、PM2.5或PM10颗粒进行自动精确测量,自动连续监测环境TSP、PM2.5和PM10的浓度。该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安装,具有防尘防雨特性,可在户外可长时间连续自动工作。此外,产品符合GB3095-2012和HJ653-2013的相关规定,广泛适用于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评价、科学研究、应急监测以及环境空气监测站数据比对等场合。
  • 中国大气细颗粒物含量已位居全球之首
    大气污染防治暨氮氧化物(NOx)排放管理与控制&mdash 国际高级别咨商会议现场  3月29日,&ldquo 大气污染防治暨氮氧化物(NOx)排放管理与控制&mdash 国际高级别咨商会议&rdquo 在中国大饭店举办,会议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并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共同主办,由江苏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承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武雪芳在会议报告中表示,中国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细颗粒物位居全球之首。  中国这叁种污染物排放量如此之高和环境质量差的塬因是什么呢?武雪芳解释说,因为中国煤炭消耗第一,其次是机动车,移动源的生产和销售。他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佔了全球的一半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还有保有量都是世界第一,机动车已经成为空气重要污染源。据最近一两年的研究结果,北京上海大城市机动车,或者移动源对PM2.5的贡献率超过20%。  据记者了解,氮氧化物的持续增加,会加速细微颗粒物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氮氧化物(NOx) 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叁氧化二氮等,是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直接导致我国各地阴霾天、臭氧破坏、空气污染的重大因素。NOx 以燃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数量最多,约佔30%以上,全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年增长率为5%~8%,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达到3540万吨 如果不採取进一步的氮氧化物减排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持续增长。因此,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中一个不可再回避的现实问题。氮氧化物是光化学污染的前体物之一。在阳光照射下,NO2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由一连串的光化学反应生成O3和甲醛、乙醛等多种二次污染物,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并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江苏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定良说,&ldquo 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巨大,从船舶和机车内燃机排入大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氮氧化物是内燃机排放产生物中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大,尤其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唿吸系统和影响植物生长。&rdquo 据记者获悉,自2016年1月1日起,当船舶在由指定的排放控制区内航行时,应符合严格的氮氧化物 3号排放标准。目前排放控制区域包括北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北美区域、加勒比海区域。
  • 2014大气颗粒物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暨展示会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  人的正常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每人每天需要呼吸10~12m3的空气,在60~90m2的肺泡面积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空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人们希望呼吸清新优质的空气以维持健康的体魄。  2013年我国持续大面积雾霾污染涉及17个省市,四分之一国土,影响人口约6亿。雾霾的特征污染物(PM2.5)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哪些危害?PM2.5的细颗粒物究竟吸附了什么污染物?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究竟有多大的影响?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份有何差异?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差异?这些都要多种仪器的监测和专业人员的分析。如何减少和减缓PM2.5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多学科、全社会需要共同攻克和面对的实质性问题。  为了总结大气颗粒物(包括PM2.5)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交流减少减缓PM2.5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防治新技术,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联合主办的&ldquo 2014大气颗粒物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rdquo 将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安排资深专家作专题报告,监测仪器生产厂家介绍仪器的性能及应用情况,还安排参会者相互讨论交流互动。在此热忱欢迎仪器研制生产、应用单位及有关科技专家、学者参加交流和撰稿,无论文投稿者亦欢迎参加交流互动。意在通过研讨会的平台促进我国大气颗粒物监测与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保障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会议信息  时 间 2014年5月 28-29日 地 点 北京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协办单位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中仪在线  学术委员会  主 席 魏复盛 江桂斌 刘文清  副主席 齐文启 汪正范 刘建国  委 员 范世福 吕武轩 刘学博 尹 洧 刘宝献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吴幼华 张渝英 闫增序  副主席 秦雄文 燕泽程 胡柏顺  委 员 陈舜琮 李云济 谢品华 赵起越  会 议 秘 书 组 王丽丽 王慧芹 张 益  支 持 单 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支 持 媒 体 现代科学仪器网 分析测试百科网  仪器信息网 化工仪器网  仪众国际 中国色谱网  生物无忧网 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二 部分会议报告  大会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魏复盛(院士)  环境污染与健康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及应用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刘文清(院士)  雾霾治理与PM2.5源解析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齐文启(研究员)  大气细粒子在线监测技术及设备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刘建国(研究员)  国内外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徐东群(研究员)  基于源和受体测量的PM2.5来源解析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院 白志鹏(研究员)  大气颗粒物的组成分析及评价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刘宝献(研究员)  大气中VOC来源研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邵敏(教授)  大气气溶胶碳成份测量误差与北京有机气溶胶特征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吉东升(研究员)  仪器分析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北京化工研究院 尹洧(研究员)  受体模型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来源解析研究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 田福林(博士)  广州中心城区冬季大气气溶胶消光特性观测研究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刘文彬  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及其异构体的定量分析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赵起越(研究员)  安捷伦ICPMS助力于PM2.5颗粒物中元素分布和形态分析研究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宋娟娥(工程师)  大气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研究与进展&mdash 基于微小尺度快速喷射(Micro-Swift-Spray)模型和特征元素分析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吴升海(博士)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的PM2.5在线源解析技术介绍  暨南大学/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周振(博士)  北京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PFOS含量初步研究  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薇(研究员)  中国PM2.5现状及日本的监测网络和对策  日本崛场(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 吕岩  另有多名专家学者的报告正在收集中。  三 会议征文内容  1 大气颗粒物监测新技术及进展  2 大气颗粒物采样、检测、组成分析的仪器设备研发及进展  3 PM2.5形成及源解析  4 PM2.5对城市大气能见度及健康的影响分析  5 国内外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治理及综合控制技术  6 居室空气污染的防控技术  四 征稿要求  1.凡符合会议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均在应征之列,凡是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或在全国性学术会上交流过的论文不属应征之列。  2.综述评论不超过8000字,研究报告3000-5000字,工作经验及报告4000字以内。附中英文标题,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超过150个字)、关键词。  3.征稿截止日期:2014年5 月19日  4.论文处理:会前将参会的论文或PPT编辑成大会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推荐在《现代科学仪器》正刊上发表。  五 仪器展示  会议期间将设置仪器展示台,需要展示仪器的厂家及机构,请与会议秘书组联系。  六 收费标准  会务费 : 1000 元/人 ,学生 500 元/人 (2014年5月15日前) 食宿自理  1500 元/人 ,学生1000元/人 (2014年5月15日后)食宿自理  银行汇款: 邮局汇款: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万柳支行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  户名:北京华夏大成科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邮编:100089  帐号:110060871012015013955 收款人: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七 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组联系人:王丽丽、王慧芹、张益  电话:010-68410135/68410137  邮箱: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gj@instrumentation.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八 回 执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单位 邮编 地址 电话 E-mail 题目 是否做报告 推荐 建议 住房是否住宿是□否□住房要求
  • 发布大气颗粒物层析仪新品
    大气污染CT式扫描与分析平台(AirScan)是以大气颗粒物层析仪设备为基础,对区域内5~7公里半径范围内工业园区(厂区)污染排放、城市“散乱污”排放和区域外污染传输等情况,进行24小时在线快速扫描与探测,实现污染溯源+源监管+预警的监测效果。产品特点:全天候:365*24h在线扫描;速度快:15分钟扫描一周;大范围:扫描半径5~8公里分析强:自动识别污染气团形态;低成本:无人值守,低运维。应用场景:考核站周边污染预警;考核站污染溯源;区域内污染原监管创新点:激光连续扫描;扫描一周最快15分钟;365*24h小时激光雷达在线扫描;无人值守
  • 质谱创新,精准识霾 | 基于ICP-MS的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 新品上市
    谱育科技成立5周年 诚意之作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重磅打造一系列新品,敬请期待!谱育出品,必属精品SUPEC 7030 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基于ICP-MS技术在线实时捕集、在线微波消解达到实验室级数据质控水平根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部《2019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方案》对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的要求。谱育科技推出了基于ICP-MS技术的SUPEC 7030 大气颗粒物无机元素在线监测系统和相应的颗粒物源解析方案,通过快速、实时、精准地测定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组成,结合PMF(CPF)等模型开展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为国家颗粒物污染防控提供助力。系统核心特点01数据精准采用在线颗粒物全采集、在线微波消解和ICP-MS分析技术,实时质控使现场分析达到实验室级数据质量水平。02方法先进采用完全符合HJ 657-2013标准方法的ICP-MS在线监测技术,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时间分辨率高,让在线监测数据更加可靠。03适应性强历经考验的ICP-MS技术具有超强可靠性、质量轴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满足复杂环境使用需求。04扩展性优系统全面覆盖《2019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方案》规定的元素检测需求,还能够扩展至更多元素。系统核心组成01在线实时捕集 智能采样系统基于成熟的大气颗粒物蒸汽喷射采样(SIPS),可准确切割 PM2.5/PM10, 实现大气颗粒物无损失、在线、实时捕集,满足多种应用场合,采样周期可灵活设置,在重污染天气低至5min。02在线微波消解基于在线微波消解,可彻底消解大气颗粒物,消解体系采用HNO3、HF,能确保硅酸盐完全转化,准确测量所有元素。03确保分析稳健抗温湿度交变的质谱、自激式全固态ICP源和耐复杂基质的第二代分布式碰撞反应池相结合,可确保ICP-MS对复杂的颗粒物样品进行稳健分析。04确保数据质量系统能够在每次分析的同时进行自动校准,实现零点、量程漂移校正和质控样品分析,在线实时质控确保数据质量。数据深度应用(*点击查看大图)①可捕捉重污染过程,准确识别主要污染因子,实现无机元素污染画像;②通过Spearman、PMF、CPM等模型分析,精准溯源,提供靶向防治依据。
  • “探针”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助力雾霾及沙尘天气监测
    p  针对各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过程中均未将沙尘天气过程期间数据剔除,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pp style="text-align: left "   依据《规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和排名过程中剔除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规定中提出“各地环保部门如遇沙尘天气过程,当天将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时段、影响范围和其他佐证材料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这些数据也将作为评价、考核和排名的重要依据。”《规定》中的佐证材料包括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遥感监测结果、全国沙尘暴监测网监测数据以及气象部门发布的沙尘信息等。在沙尘天气的扣除条件和筛选方法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工程师王帅说:/pp  “当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源区城市PM10小时浓度持续两个小时超过600μg/m3,或持续1个小时超过1000μg/m3,可以剔除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区域范围内源区城市及下游城市颗粒物监测数据。近年来,地基遥感的主动探测手段,如激光雷达不仅能够有效判识雾霾的空间分布,对沙尘天气发生的过程、时间、沙团输入的高度、强度等特征,都可以进行有效监测。/pp  1、什么是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呢?/pp  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像“探针”一样,通过不断地向大气中发射激光束,扫描大气中的信息,通过与颗粒物和气态分子相互作用后产生散射光来获取不同高度处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信息,类似医学上的“CT”技术,不同的是,激光雷达获取的是污染物的空间垂直分布。/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953cf944-43c8-42e1-ad34-819e5677432c.jpg"//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双波长三通道雷达/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6cf185b-c349-4c2b-b908-4203dbbec1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扫描雷达/pp  2、激光雷达提供什么数据呢?/pp  消光系数:反映污染程度,消光系数值越高,代表球形粒子污染程度越严重。/pp  退偏振度:反映沙尘的不规则程度,沙尘的退偏振度约0.2-0.4。/pp  颗粒物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给出不同高度处PM10和PM2.5质量浓度。/pp  能见度:给出垂直、水平能见度视程。/pp  外源性污染物强度:外源传输的输送通量和局地污染的占比。/pp  3、如何从激光雷达结果上读取沙尘信息呢?我们来分析两个案例。/pp  案例分析一:过境沙团和沉降沙团的过程监控(数据来源:中科光电无锡站点)/pp  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判识外源性沙尘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其出现的高度与近地面的污染物分布无明显的重合。下图是激光雷达捕获到的一次多层沙团过境和与地面复合的结果。近地面的结果发现,PM浓度高值与沙团2沉降融合有密切关系。/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5.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0b052d0-3d4c-4288-a91d-bd4c5328d8e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 沙尘输入过程的激光雷达监测结果(无锡)/pp /pp  沙团1: 出现在6日16时,高度4.2km处,沉降过程中沙团的下沿距地面约2.1km,尚未进入大气边界层内,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pp  沙团2:出现在7日20时前后,高度5km处,沙团强度大,沉降速率大,沙团在8日7时沉降至大气边界层内,与近地面污染物复合,属于沉降沙团。/pp  沙团3:在沙团2未沉降结束时,高空3km处发生第3次的污染团的输送。此沙团向地面迁移过程中,在1.2km处与地面污染物有明显分界,未发生融合,属过境沙团。/pp  沙团4:出现在8日20时高空3.6~4.5km范围内出现第4次的沙团输入。此沙团下沿最低高度至3km,既未与第3次的沙团混合,也没有能进入边界层内与近地面的污染物混合,推测第3次和第4次输送的污染团与第1次的污染团类似,属于过境沙团,对近地面的影响较小。/pp  案例分析二: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pp  基于单站点的雷达可以实现对沙团的时间、高度和强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多台雷达组成的雷达网络,可以对沙团的传输路径、时间相位以及沉降的特征进行监控,并及时预警。为有效捕获此次沙尘污染传输,中科光电利用激光雷达组网平台,对布设在北京、无锡、上海、福州、武汉和郑州等地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快速解析。/pp  /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9c642df-e57a-4117-a882-b73c0172a5a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激光雷达组网点位布设/pp  /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7.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586db30b-7165-4155-97ba-40770f26e85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沙尘传输的激光雷达组网观测结果/p
  • 视频采访:颗粒物源解析只是研究的第一步
    日前,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ldquo 达沃斯论坛&rdquo &mdash &mdash 2014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4)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展年会上,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刘文清。刘文清院士主要致力于环境光学特性、有害痕量气体光学与光谱学监测方法、新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带领安徽光机所研究团队,为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产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做出了许多贡献。目前我国的光学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处于怎样的水平?PM2.5细颗粒物源解析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有何种意义?我们请刘文清院士为我们一一道来。
  • 力合科技新品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
    01OC/EC监测的背景意义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含碳组分,主要由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组成,OC是一种具有光散射性,含有上百种有机物的混合气溶胶,来源复杂,既包括由排放源直接排放的一次有机碳(POC),又包括一些大气中气态前体物(如VOCs等)经过光化学反应、二次凝结凝聚及吸湿增长后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C)。碳质气溶胶是我国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我国城市大气气溶胶的20%~50%,随着我国大气气溶胶治理工作的深入,大量学者对气溶胶中含碳组分进行了研究。02产品介绍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采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公认较成熟的分析方法-热光法,可用于对碳质气溶胶的持续监测,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重点城市颗粒物组分站中,实现环境空气颗粒物中OC和EC浓度的准确测量,探究污染成因、开展来源解析工作。在恒定流速下,激光照射在采集颗粒物样品的石英滤膜上,首先,在氦气的非氧化环境中样品逐级升温,有机碳被加热挥发;此后,在氦气/氧气混和气环境中样品再次逐级升温,元素碳被氧化分解为气态氧化物,两个过程中产生的分解产物经过二氧化锰氧化炉被转化为CO2后,由NDIR探测器定量检测。通过判断激光的强度找到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割点,分割点前的为有机碳,此后的为元素碳。03产品优势独创石英膜固定方式。采用独创的石英膜固定方式,滤膜安装、更换方便,数据可信度更高;两种方法同时测量。热光透射法(TOT)和热光反射法(TOR)同时测量,满足不同的标准要求;短路径设计。解析炉-氧化炉短路径设计,提高响应的同时避免了有机物的传输损耗,测量误差小;高性能温控。炉丝采用高性能合金丝结合精密的温控算法,升温快速,升温准确,炉丝使用寿命长;自动零点核查。每日自动零点核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自定义升温程序,方便用户自由选择;维护安装方便。光路上光学元器件的精简和可拆卸设计,维护清洗方便,采样独特的结构设计,滤膜安装、更换方便。04应用领域LFOEC-2018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OC/EC在线分析仪在湖南、四川、新疆等全国多个省市颗粒物组分站中得到应用,可用于评估区域碳质气溶胶排放水平,分析PM2.5来源及组分特征、污染成因及规律、重污染天气污染源成分等,提高颗粒物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北京大学纳米光传感器用于大气细颗粒物监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云峰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基于纳米光纤阵列的全光传感器,新传感器的单颗粒粒径分辨率首次达到10纳米。大气中超细颗粒物的检测首次有了低成本便携式利器。p  颗粒物的高灵敏传感检测在环境监控、国家安全和生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学方法的传感技术具有非物理接触、易于操作且灵敏度高等优势,故而传统光纤传感器已在高灵敏检测领域“大显身手”。/pp  肖云峰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国际学术界研究表明,当光纤直径减小至光波长量级时,光纤外部产生显著的倏逝场(尺度约在百纳米量级),其对周围环境的微弱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可利用颗粒物在倏逝场中的散射效应,实现对超细颗粒物的传感与尺寸分布测量。”/pp  据肖云峰介绍,在新研究中,他们首先精确地计算了散射效率与散射体尺寸和光纤直径的关系,预测了纳米光纤传感器的最优几何尺寸和探测极限 随后进行了高灵敏度的纳米光纤阵列的设计和制备,并通过优化光纤模式,实现了单个标准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传感和测量,粒径分辨率达10纳米。/pp  课题组利用这一传感器对2015年和2016年北京冬季大气细颗粒物进行了持续监测,直接获得了百纳米尺度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信息及实时演化图,以此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的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与官方公布的数据趋势符合良好,展示了此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p  龚旗煌院士说:“与其他传感器相比,纳米光纤型传感不仅精度高,且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快速精准地检测出大气中的超细颗粒物,有望为环境保护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工具。”/pp  这项成果发表在重要光学期刊《光:科学与应用》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的支持。/ppbr//p
  • 生态环境中心刘倩等成果:单颗粒质谱追踪大气颗粒物的体内暴露途经
    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等在基于机器学习辅助单颗粒质谱追踪大气超细颗粒物的体内暴露途径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In Vivo Exposure Pathways of Ambient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Machine Learning-Aided Single-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在线发表于Nano Letters(DOI: 10.1021/acs.nanolett.4c01937)。  自然和人为来源的超细颗粒物是PM2.5的主要组分,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全身性的健康风险。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技术手段,这些超细颗粒物被吸入体内后的暴露途径和归趋仍不清楚,严重阻碍了对其健康危害机制的认识。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无标记、机器学习辅助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方法,并利用小鼠模型揭示了大气磁性纳米颗粒(MNPs)从环境来源到体内转运和代谢的全暴露途径。  图1. 基于机器学习辅助单颗粒质谱追踪大气磁性纳米颗粒的体内暴露途径  本研究首次定量了超细颗粒物不同代谢途径的贡献。通常认为肝脏是纳米颗粒的主要代谢器官。然而,研究发现MNPs的代谢途径主要是脾脏(84.4%),其次是肝脏(11.4%)和肾脏(2.6%)。这表明,脾脏可能是体内一个被低估的超细颗粒物的代谢途径。  研究发现,吸入的超细颗粒物在不同器官间的转运改变了它们的粒径分布。通过机器学习可以预测不同来源的MNPs在体内暴露过程中关键节点(例如靶器官、生物屏障、循环系统等)的粒径分布,进一步揭示超细颗粒物在外暴露和内暴露之间的关联,阐明环境来源对其体内暴露途径的影响。  此外,该研究也为纳米毒理学研究和细颗粒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研究工具。  该文的通讯作者为刘倩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张伟灿。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腾讯基金会等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4c01937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