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仪器信息网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题为您整合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话题讨论。

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相关的论坛

  • 喜报!钢研纳克火花直读光谱仪荣获“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color=#000000]2024年3月4日,各省市工信厅(局)陆续披露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通过复核的第二批、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b][color=#ff0000]钢研纳克分析仪器—火花直读光谱仪[/color][/b]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市场表现,成功荣获[color=#ff0000][b]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b][/color]称号。[/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700,641]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6a71068f-14b9-4ff8-a34d-1d83bcf659df.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0px][back=#fbd5b5][b][color=#000000]钢研纳克火花直读光谱仪[/color][/b][/back][/size][/align][align=center][size=20px][color=#ff0000][back=#fbd5b5][b]奖项荣誉回顾[/b][/back][/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10年以高精度PMT作为检测器的Labspark 750获得自主创新奖;[/color][/align][align=center][img=32923a00d2cb8d6b2d784700ebc53af7.jpg,600,42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f56edf16-7c76-4873-ad98-4174ecbcc87d.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15年Labspark 750的升级款Labspark 1000 荣获“国产好仪器”;[/color][/align][align=center][img=c919cd25a474582257a9fdedf7c8cb3f.jpg,600,42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9a964f-9308-4bfc-8770-79c4ce9a7187.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17年与2021年采用高分辨率线阵CCD作为检测器的仪器SparkCCD 6000与SparkCCD 7000分别获得BCEIA金奖;[/color][/align][align=center][img=d1c28b8a5d81d6415109b1c21f2adb4f.jpg,600,37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ca2f356-44ff-4da7-8f9c-a6af4166e18e.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21年SparkCCD 7000获得铸造装备创新奖以及自主创新奖;[/color][/align][align=center][img=f9b0fabc4f73e311a11f57af007bde67.jpg,600,32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b0b13061-d86c-44f5-b5ae-fa90a36df23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21年SparkCCD 7000荣获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color][/align][align=center][img=f2da78cc4aae801d04ea1e3f46040f11.jpg,600,458]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6068de3d-f3aa-464c-bd41-0a829364151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21年钢研纳克项目“用于金属材料质量控制和冶金临线快速分析系统的光谱仪研制与应用”获得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color][/align][align=center][img=e68722dc18592cae04e83a1e34ef32d7.jpg,600,78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27d28e03-2b75-4773-a807-57827ac133c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2023年火花直读光谱仪获得《仪器使役性能合格评定证书》,在稳定性、重复性、定量限及分辨率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肯定。[/color][/align][align=center][img=8e098af74395fd8b939a0bd02d474fb1.jpg,600,83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8eb7cb16-fb71-4390-bb8b-352887a8380e.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专利标准[/color][/align][color=#000000]火花直读光谱仪相关技术获发明专利25项,制定国际领先水平的GB/T4336等多项火花光谱分析国家及团体标准,首次给出十次独立测量标准偏差不大于1/2重复性限的光谱仪精密度临界准则,和光谱仪长期稳定性时间上限的系统表征方法。[/color][align=center][img=ac63facff2a2747377e565eb88ea26fb.png,600,33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da171b36-ecb5-435c-8c5a-162db6475f90.jpg[/img][/align][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到2025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font=宋体]由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环保装备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是立国之本。大力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既是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保障。[/font][font=宋体]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四级调研员王帅在论坛上说,回望新时代十年,我国以每年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领先,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font][font=宋体]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基础性产业,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22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2%,达到96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光[/font][font=宋体]伏产业[/font][font=宋体]快速发展,绿色增长新动能不断培育。[/font][font=宋体]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环保装备制造业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980年的7.5亿元发展到2022年的9600亿元,提高了约1280倍;1990年到2022年的30多年间,企业数量增长5.2倍,从业人员增长6.3倍,人均产值增长近40倍。[/font][font=宋体]《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font][font=宋体]万亿[/font][font=宋体]元。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产值在全行业的占比不断提高。同时,大量企业实现绿色转型。除此之外,还涌现出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质企业数量不断增长。[/font][font=宋体]王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型服务的供给。[/font][来源:中国新闻网][align=right][/align]

  • 制造业新版ERP系统三大升级功能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为制造企业描绘了一副全新蓝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生产制造的发展趋势,向智能管理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企业必由之路。在这样一个时代更替的转折点,专注企业信息化管理14年的智邦国际,发布了全新版的ERP系统,将企业资源全面联网,在一套系统中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成为传统企业破局的必然之选。全面升级的智邦国际新版ERP系统,登录网页、手机或平板等即可使用,多终端、多屏幕、多区域数据实时同步。该版本通过对企业业务、设备、人员、资源等全方位数字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实现所有信息互联互通,应用场景覆盖从生产智能连接、智能预警、智能追溯、智能配置到智能决策等各个层面,引领企业加速向智能管理升级,为步入智能制造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智邦国际加速布局智能制造的新动作。[b]一、智能互联,生产过程高效透明[/b]制造业新版ERP系统,将以往分散的业务、部门、车间、设备、人员等,全部变成系统中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信息,并以实时化形式自动呈现。不仅实现了各部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高效配置资源和无缝沟通协作,瞬间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而且,实现了生产全程任一环节全面互联,为企业建立了一个由数据流驱动、高效化流转的智能业务流程。在系统中,一个设备、工人或工序,可以精准绑定某个工艺、产线、车间等,从而形成一条又一条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可以关联系统中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排产、派工等,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此类推……系统通过不断扩大连接范围,革新企业传统的业务连接方式,大大提高连接效率,而且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实时了解任一环节动态,让企业对生产过程了然于心。[b]二、智能监测,生产全程灵捷反应[/b]以往的生产管理方式,主要靠人工来检查和汇报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等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到发现时往往太迟了,比如,设备忘记维护,小故障拖成大问题,宕机了修都修不好,刀具超过使用期限仍在运行,出现严重磨损导致原材料或在制品受损等。这些问题比较严重时,甚至可以逼停整条生产线,或引发各种严重的质量危机。在制造业新版ERP系统中,由于生产资源全部实现线上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实时监测各个环节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以预警、提醒、通知、消息、颜色等形式实时、直观的呈现,防止因设备故障、工具损耗、人为遗忘、信息延时等造成的宕机、停工、延期和风险。企业通过数据穿透可对异常一追到底,以便追根溯源,及时调整和优化产线等,成倍提升产能和效率。[b]三、智能洞察,企业决策精准无忧[/b]对生产制造企业而言,由于多了生产管理业务,相对传统销售型企业,数据量可以说是倍数级上升,除了需要填写前期所有销售相关单据,从生产计划,到物料分析,再到排产派工领料,以及汇报质检入库等每个环节,都要填写大量单据。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且易出错,效率低。企业想要及时、准确的决策真的很难,这也是很多决策层心中难以言说的痛。新版智邦国际ERP系统,在业内首推“BI+AI”决策模式,将系统变成了数据中心和企业智脑。比如,生产排产环节,只需选择排产方式、产线、物料分析结果等,一键即可智能排产,结果以甘特图、负荷图、数据表等实时呈现。再如,车间实时看板,自动根据生产订单、派工、汇报等信息,为不同角色提供定制化的看板数据,目标与实际实时比对,提前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防患于未然。制造业新版ERP系统,还将批量操作和一键流转两个大招,贯穿到生产管理每个环节,这就意味着,以前要用几天或几周才能做完的工作,现在通过系统几秒就完成了,这对提升企业整体产能和效率的作用不言而喻。

  • 新华社说:这家企业把住了制造业的“脉”(附2017年6月运营报告)

    [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aeef58b5f10e4e5083c90de04e966aa5_th.png[/img][/align]  新华社原文如下:  “对流层”,一个有关大气的名词,应用到智能制造领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是一款小小的智能硬件,将它嵌入机床,就可实时提取运行数据上传云端。再由云端将需求信息相匹配形成订单,回传到机床企业订制生产,从而形成数据的对流。  在老工业城市沈阳,脉搏智造网正是依托“对流层”,让重型装备不再是一个个孤岛,而走进智能互联时代。  打破信息孤岛  “如果没有脉搏智造,我不可能知道距离这么近就有一家优质企业可以合作。”沈阳弘宇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颇为感慨。  3个月前,于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脉搏智造网注册,并发出加工一批零件的需求。十几公里外,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辽宁森邦电气有限公司很快接单,仅用 3 天就交付了产品,让于明对这家从未见过的合作对象刮目相看。  “此前我们寻找合作客户,先得四处打听,随后上门调研,了解它的设备和技术能力后才敢下订单。”于明说,大量繁琐工作,让下上游企业之间如同一座座孤岛。  脉搏智造网创始人李春伟介绍,像网上买卖服装、选择酒店一样,工业企业把需求订单、空置产能挂到网上,平台就能做好产能匹配。  脉搏智造网更看重的是,通过嵌入小型化智能硬件,使企业任何型号的工业装备都实现互联,建立起企业产能管理云系统,从而打通产能与需求间的信息壁垒,为互联网+智能工业提供新的路径。  捕捉过剩商机  从工业设计跨界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源于李春伟凭借20多年服务装备制造业的经验,看到了产能过剩中隐藏的巨大商机。  李春伟创建的沈阳梵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从 1996 年起就为沈阳市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服务,2014 年和 2015 年,公司设计的智能机床相继获得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和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站到了行业“金字塔”的顶端。  从外观和功能设计延伸,梵天公司逐渐融入工业装备运行领域。由于他们创造性地在设计中加入提取机器数据的功能,就像把住了工厂的“脉搏”一样,可以对每台机器的运行状态实时掌握。  随着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机器设备闲置率攀升,不少企业为寻找订单而发愁。“我们将众多设备何时生产、何时闲置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就能创造交易价值吗?”李春伟说,技术的突破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突然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  今年 1 月,脉搏智造网一上线就戳中了众多客户的“痛点”。到 6 月中旬,网络平台已迎来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河北等地 5000 多家工业企业注册入驻,同时吸引数万制造业人才参与发展,挂出设备 3200 多台,注册企业还在以每天 60 户-80 户的速度不断增加。  目前,脉搏智造平台已有上千单关于金属、塑料、橡胶等材质的加工订单,一批空闲产能在智能互联帮助下有效输出。浙江台州后祥机械公司负责人陈才金说,平台让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寻找配套商,随着视野的开阔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中国制造的水平必然提升。  跨进“智造”时代  东北老工业基地没能抓住互联网消费的潮头,但不能再错失工业4.0的机遇。  从一家一户为装备企业做工业设计,到跨进工业互联时代助力“中国智造”,沈阳梵天的转型,体现出拥有雄厚制造基础的老工业基地的新追求。  事实上,脉搏智造网下一步发展充满想象空间。李春伟说,未来平台将植入更多新功能,比如基于制造业大数据下行业趋势分析、整合制造业需求平台、智能制造技能培训等。“可以预见,网络平台甚至可以把握‘中国制造’的脉搏!”  “当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 70%,而制造领域的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 70%。”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走向信息化、服务化正当时,像脉搏智造网一样,东北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大有可为。  在规模庞大的互联网服务业中,工业服务可谓“蓝海”。红圈营销CEO刘学臣说,在我国,移动互联网软件还以消费级服务为主,随着消费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趋于饱和,企业级服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李春伟说,雄厚工业基础培植的东北制造业优势,在工业互联时代如果迎来释放的舞台,这将成为东北的新机遇。[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48413ad4eab34d079969108571b5343a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2e9de6393ae94029820ac912fbfef224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fcc68522b9c6421891c69fbd6362b26d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642a72bcb70e4639b18874fc9eeab35a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2304ceff620644b2b3a218431d387d9f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d2ba09e1783f421b85d78b696662fb8b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4e9e2d5dde1242b19b418221f47b5267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f97d83ff46fa4f9ab7b5ba1af241fc4d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689890f0d53044bdba863ab42caf1c31_th.pn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7/b60b1dbd16624b7692b7164a6d96ddee_th.png[/img][/align]

  • 【简讯】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3月起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白酒制造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日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本标准规定了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适用于白酒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 中国制造业不被尊重的10年!

    来源:互联网 大家更钟情于通信、电子、计算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总之,主流的意识里就把制造业归到“下等产业”中,但随着西方国家连续爆发危机,波及中国沿海以及苏州等地的制造业,全世界都在重新审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美国开启制造业回流事宜,德国则提出工业4.0准备全面复苏制造业;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则感受着因升级滞后带来的阵痛:人口红利消失,倒闭潮频现、外资纷纷撤离,大有点哀鸿遍野的味道。 基于如今制造业的格局,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开始了自己的复兴计划,只是中国人的困扰在于:除了流水线女工勤劳的双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太大,无论是高精度制造,还是流程工艺水平,亦或是基础零件加工,中国都谈不上领先世界,就更不要说匹配于“制造强国”的水平了。 工业4.0时代,各国重新起跑,纷纷布局高精端制造业,中国却要先摆平转型期的麻烦,我们不想在4.0时代落后,但在电子、机械、信息时代均落后的中国,又岂能依靠“大跃进”的思维领先世界呢?回首过去10年,有太多的因素干扰着制造业,如今罗列这些弯路,并不是想追究责任。浮夸社会,谁耽误了制造业? 理论上讲,中国制造业是经典的传统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借着政策的东风,享受了巨大的人口红利,虽然溢价能力不高,但终是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可怕之处在于,每一个员工,每拧一颗螺丝钉都会产生剩余价值,单位利润乘以巨大的数量之后,总利润依旧可观; 加之,一些前沿的制造业积极引入IE手法,通过建立UPH体系使得效率不断提升,在高良率、高效率的目标下,员工宛如上了发条的永动机一般,保持着高强度作业。这样的故事充斥着汗水与泪水,但却帮助中国制造业在90年代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事实上,彼时的中国制造已经具备了扩大再生产,升级产业链的能力。 人口红利犹在、资本积累完成,21世纪的前几年本该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最好契机,但无奈恰逢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浮夸之风愈演愈烈,几乎完全了打乱了中国制造业的节奏。在浮夸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或者潇潇洒洒地成为拆迁户,拆迁款一度成为中国人改变命运的捷径。 这种心态背后是中国房地产以及基础建筑业的畸形发展。相信全体中国人之于过去10年的回顾标签,没有人会绕得开“房子”,随着房价不断攀升,以及地方财政的支持,投资房地产似乎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刨除买地、请领导吃饭的费用,很多楼盘的利润高达35%以上,相比之下,制造业的利润率就显得非常可怜,类似电视、空调这种有些品牌,有些技术的制造业,利润率也只是勉强到10%,如果说纯OEM代工,纵然是组装全宇宙最优秀手机,利润率也仅徘徊在2%上下,至于,Nike的鞋子,阿迪达斯的衣服,或者其他什么NB品牌代工,就更不要奢望能短期内发家致富了。 判若云泥的盈利能力,且长期浸润于浮夸的社会之中,制造业很难淡定地保持自我,一些具有资本优势的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其中包括海尔、康佳、李宁、雅戈尔等知名企业,他们大都赚了一笔,但大都错过了升级的最佳契机,最准确的说法是,没能将最宝贵的资源用于稳固企业的根基,却用它们做了一笔没有技术含量,又不长久的生意,虽然这些企业的升级脚步没有完全停滞,但因资本的分配问题,升级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 浮夸风气之所以该让人控诉,是因为它会让整个社会都陷入快节奏中,无法自拔。在房地产暴利横行时,不但制造业本身的资金大幅度跑偏,大面积的民间资本也都流入了基础建设之中,银行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态度非常傲慢,几乎就不给这些人贷款,有时候连面都不见,他们更钟情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其次,钟情于弥漫在社会里的购房者,这些独立的个体资金看似微不足道,但架不住全社会都在炒房、购房,如果有人耐着性子把这些资金加总起来,绝对会让人狠狠地吃上一惊。 由于浮夸风气盛行,越来越多的人才纷纷改行,辛辛苦苦干制造业,白天练管理,夜半学英语,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到头来的生活还不如拆迁户,于是,一些聪明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金融、股票、房产销售等利润较高的行业,总之,浮夸的社会风气下,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制造业这种需要长期沉淀,需要关注细节,且见效比较慢的领域,这是耽搁中国制造升级的外部原因。客户至上,谁让中国制造无法自拔? 如果说浮夸、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阻挠中国制造升级的外部因素,那么,没有保持好节奏,陷入客户标准、需求中无法自拔,这应该归咎于企业本身。众所周知,madeinChina之所以世界闻名,最重要的标签就是“高效率,吃苦精神强大”,网上常常流出一些关于制造业的故事,最具审美性的就是那些加班加点,大半夜不睡觉地搞生产的事儿。 这种精神固然让人钦佩,也是我们一贯的传统,事实上,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显然,勤奋精神并不能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未来工业4.0时代,也不可能再靠“勤奋”重整雄风,毕竟,物质决定意识,那些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才是根本,现代系统的管理制度才是根本。 过去10年,我们依靠人口红利、环境资源在短期之内创造了虚弱的辉煌,但同时也放弃了品牌溢价能力。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客户时,中国制造能做的只能是不断妥协利润,为了生存,只能转过头来严苛地控制成本,自虐地提高效率,而且要付出全部的精力去应付客户的订单。 拿富士康为例,他们已经是世界顶级的制造业,在人员规模上更是全球TOP1,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并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技术专利,而且他们在心态上也比较淡定,总裁郭台铭曾对外宣称:绝对不涉足房地产领域,这使得其能不断应对挑战,手机的王座已经由诺基亚迁移到苹果了,代工之王的位置却无人能撼动。 但面对苹果巨大的订单时,富士康也会感到疲倦,需要全神贯注地工作来满足订单需求,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升级的节奏。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郭台铭于2011年喊出来“百万机器人”的计划,如今三年期限已到,该计划并没有变现,我相信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但客户订单也绝对会有影响。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苹果严苛的标准以及巨大的需求,正让整个产业链缓慢升级,为了吞下巨大的订单,企业也不得不选择升级,或者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可问题在于,只有具备实力的企业才能享受到这种“严苛”,更多的企业只是把自己逼疯之后,轰然倒地。如果不知道这是什么状况,就查一查春节前后的新闻网页就可以了。 现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重新把制造业地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德国的工业4.0,中国也不甘落后,拟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但显然,中国比之其他国家的路更加艰难,美国保存着最优秀的品牌,奥巴马四年前就在要求苹果产品的组装要回到本土,世界排名前20名的大学,有15所都来自美国,工业化、信息化都具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 德国虽然遭遇了经济危机,像一个衰老的病人,但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制造的研发与升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提出工业4.0计划。相比之下,中国要处理的麻烦要多得多,至于如何发展,如何追赶,已经有专家讲过了,不再赘述,唯一的建议是,能不能尽快把股市里的钱分一点出来,最后,祝中国制造业好运!

  • 七部门发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科学仪器行业再迎利好

    [color=#000000]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color][color=#000000]《指导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color][color=#000000]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color][color=#c00000][b]作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仪器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b][/color][color=#000000]《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积极培育专业化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开发推广绿色制造解决方案,[/color][b][color=#c00000]提供绿色诊断、计量测试、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检验检测、评价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在钢铁、石化化工、家电等行业建设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绿色低碳关键计量技术、设备研发。布局建设绿色低碳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发展。[/color][/b][color=#000000]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加快补齐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短板弱项,着力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长板优势,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等要求。[color=#1f497d][b]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仪器采购需求,值得相关仪器厂商密切关注。[/b][/color]本文特摘录如下:[/color][b][color=#000000]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color][/b][color=#000000]定期更新发布制造业绿色低碳技术导向目录,遴选推广成熟度高、经济性好、绿色成效显著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支持大型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实施全流程系统化改造升级。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找准绿色低碳转型短板,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鼓励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对标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要求,开展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整体改造升级,组织园区内企业持续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color][b][color=#000000]加快补齐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短板弱项。[/color][/b][color=#000000]聚焦制约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解决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体系,推动规范化回收、分级资源化利用。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稀土、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color=#c00000][b]在高端装备领域,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无损检测和拆解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b][color=#000000]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装备开展再制造。[/color][/color]在环保装备领域,针对新污染物治理等新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航空航天领域,积极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加快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电池等动力形式的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应用,推广内河、近海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color][b][color=#000000]着力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长板优势。[/color][/b][color=#000000]立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绿色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占比。鼓励产业基础好、集聚特征突出的地区,优化产业链布局,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提升集群治理能力,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跃升,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绿色低碳产业链分工协作,支持龙头企业争创制造业领航企业,加快产业延链强链,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努力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技术先进、商业可行的应用模式,形成产业增长新动能。[/color][b][color=#000000]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color][/b][color=#000000]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和产业链完备性。聚焦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电力系统各类应用场景,开发新型储能多元技术,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所需的储能技术产品矩阵,实现多时间尺度储能规模化应用。发挥生物制造选择性强、生产效率高、废弃物少等环境友好优势,聚焦轻工发酵、医药、化工、农业与食品等领域,建立生物制造核心菌种与关键酶创制技术体系。聚焦CCUS技术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开展CCUS与工业流程耦合、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及示范。[/color][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做质量体系服务业好呢?还是制造业好呢?

    金三银四的求职的高峰期,你跳了吗?服务业好呢?还是制造业好呢?本人在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质量部工作1年多,日常工作主要包括有实验室资质申请维护,实验室质量控制、客户投诉、仪器设备管理等。下一份工作是在像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工作好呢?还是制造业的品管部好呢?现在辞职了,很是迷茫,有木有高人指导指导,分享分享?

  • 制造业: 伤筋动骨 的外资并购不能重演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6-09-08 12:35 将于9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规定》),给长期以来成为我国利用外资“集聚区”的制造业领域带来的冲击,备受业界和专家的关注。  考虑到对外资并购国内制造业实行行政与法律干预是通行各国的国际惯例,业界对《规定》的实施更多地给予积极评价。在这一点上,徐工机械并购案的直接参与者、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的话极具代表性:“《规定》正式实施,为外资并购活动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制度保障,将对引导和规范境外资本参与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使外资的并购活动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60%一70%,并在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势头。近年来,跨国公司已开始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家工程机械公司,已有9家全面进入中国,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  然而就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徐工并购案发生之前,在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中,一系列“饮鸩止渴”式的引资并购高烧难退:大连电机厂外资并购案、西北轴承厂外资并购案、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外资并购案、无锡威孚外资并购案、锦西化机外资并购案、杭州齿轮厂外资并购案……在这些引资并购中,中方痛失品牌、市场和产业平台的残酷现实一再重演。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倾向,各地方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制的主要途径。在地方政府鼓励下,跨国公司乘机加紧并购我国各地方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他们凭借“500强”的优势和公关能力,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独有品牌、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将其纳入合资企业,力图控制企业经营权,最后逐步迫使中方退出,最终达到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垄断我国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  发展改革委体改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高梁曾在2005年12月发表的论文《警惕中国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被外资吞并》中警告说:“如果听任国家多年培育的骨干企业被跨国公司吞并,我国工业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我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基础将被侵蚀殆尽,中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方针将失去前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隋永滨则表示,外资并购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伤筋动骨”目前还只是局部情况,但任其发展的趋势却很可怕。外资汹涌而至,已经带来了负面效果--行业失去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应该态度鲜明、理直气壮地设定限制,因为对外资并购国内制造业实行行政与法律干预是国际惯例。  8月8日,由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外汇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定》,受到业界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说:“我从网上逐条研读了《规定》,与此前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相比,《规定》的容量、条数都超越《暂行规定》一倍多,使我国外资并购政策得以进一步细化,这将对引导和规范境外资本参与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王岩松举例说,过去,企业并购活动都要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这就决定了企业很难以向社会全面公开信息的方式,对有关质疑做出有效回应和澄清。正是针对这一点,新规明确了对外资并购提出质询的途径和方式,而如果新规早出台三个月,徐工并购也不至于被大量不实信息歪曲得面目全非。  深圳大学金融系主任国世平教授则告诉记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在欧美等地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外资并购审核机制。我们也应当建立“平时不起作用,但如达到触发条件,就会自动运行”的机制,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构建规范的外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即将正式实施的《规定》不仅不会对中外企业正常并购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保障。

  • 2017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上海)

    2017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上海)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3/201703021358_01_3182239_3.jpg时 间:2017年5月24-26日 地 点: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邀 请 函主办单位:《先进制造业》全媒体指导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承办单位: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 上海市机械工程协会前言: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的产业升级阶段。纵观全球范围内,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概念和政策法规的不断提出和颁布,深刻表明了各国政府要实现“制造强国,工业强基 ”这一理念的坚定决心。在此背景下,为响应我国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工信部关于“智造业”发展指导意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应相关各方要求,我们将在“先进制造业大会”成功举办四周年之际,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精心打造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展览服务平台。届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先进制造业》全媒体倾力打造的“2017全球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上海)【简称:先进制造展】”将于2017年5月24-26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期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服务型制造、人工智能产品等相关领域的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将参与其中,为业界献上一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顶级盛宴。本届展会以“智能、服务、绿色”为主题,将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变革中的数字、网络、智能、科教、服务等重要内容。值此,特邀国内外各大企事业单位前来参与。 大会主题:智能、服务、绿色同期活动:l 2017(第五届)先进制造业大会l 举办多场定向交流会l 特邀媒体专场报道l 举行盛大的开幕欢饮晚宴展会亮点:2 “展示区域+贸易对接”的最新型交流平台2 汇聚先进制造业领域近百家顶级整机厂与采购方2 汇集先进制造业领域国家新战略、新技术等最新成果展示2 定向为您优择最佳的贸易伙伴,专业为参展企业量身对接优质采购企业2 助力企业塑造品牌——智能制造、新材料等行业顶尖企业参展,优势显著2 10000m2+的展示展出面积,参展展商、专业观众覆盖范围广,参与程度深2 政府单位、广大企事业单位、科研技术院所等全产业链专业人群深度参与2 权威新闻媒体报道,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推广,覆盖面广,曝光率高展示范围:l 先进制造业主题/成果展区Ø先进制造领先成果展示;先进制造企业产品升级过程展示;先进制造升级探索展示;先进制造综合示范展示;综合性应用方案及智能服务展示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中国制造2025”实践成果;“工业4.0”示范与实践;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科技创新成果;政府产业园区成果等;l 智能制造展区智能机器人及附件: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及安防、危险作业、救援等专用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机械手、AGV智能搬运、机器人配套零部件及其它相关等;电子、电气系统及微系统技术:变压器、不间断电源、变频器、传动、机械驱动系统、电线及电缆附件、电气控制系统等;微系统部件、模组微系统、微感测器、微执行器、微装配、微连接技术等;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磨床、剪扳机、研磨机、抛丸机、周边设备金属成型机床类、金属薄板切割机床和激光切割机、水射流技术、冲床及自动化周边设备及其它相关等;智能仪表及精密仪器:智能化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工业在线分析仪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高速自动化超声无损探伤检测仪等。智能穿戴:健康手环、智能腕表、智能项链、可穿戴温度计、儿童防丢,体感穿戴设备等;智能识别:指纹识别、人像识别、文字识别、视网膜识别、遥感图像识别等;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跨界智能硬件:智能家电、智能插座、智能汽车、智能门控、智能水杯等;智能医疗设备:血压监测、睡眠质量监测、环境监测、便携式医疗设备等;3D打印相关设备:3D打印制造设备、三维扫描与软件、3D打印材料及技术服务等;智能教育:智能化课堂教学系统、智能学习系统、数字化教室、3D虚拟演播系统等;机器视觉:黑白/彩色智能相机、图像压缩、机器视觉集成系统、VR/AR等;l 新材料展区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等;新能源材料:先进储能材料、风电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光源材料、纳米材料、海洋能材料、生物质能材料,地热能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微电子制造材料、微电子封装及辅助材料、光电显示材料、光电传输材料、电容材料、磁性材料、导体材料(石墨稀)等;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靶材、新型铜合金、硬质合金材料、新型金属纤维多孔材料、金属粉体材料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及材料、碳纤维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其它相关等;l 服务型制造展区:金融、设备管理、工业制造服务、技术转让与产权保护、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技术人才及培训服务等;工厂集成化管理软件、工厂生产软件、智能车间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工业互联网、云计算、CAD/CAM/CAE/、MES、ERP等软件及解决方案等。日程安排报到布展:2017年5月22日-23日 开幕时间:2017年5月24日(9: 30)展出时间:2017年5月24日-26日 闭幕时间:2017年5月26[colo

  • 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100强

    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100强 前100强名单 名次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1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17617074 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2998429 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11770096 4 东风汽车公司 11238863 5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0818936 6 海尔集团公司 10337518 7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8440000 8 首钢总公司 8060000 9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8031113 1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7941128 11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7522203 12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7260000 1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6998920 14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6309488 15 中国铝业公司 6290651 16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173789 17 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6172972 1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5511673 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4964114 20 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 4928859 21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4771279 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696689 23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514232 2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4249790 25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4110997 26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4054752 27 上海埃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4028247 28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938486 29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3895093 30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3861693 3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746986 32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96695 33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558414 34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3551274 3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400548 36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338404 3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3337730 38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232504 39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213900 40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133563 41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 3096647 4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95931 43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015278 44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988765 45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857138 46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35180 47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02633 48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2720238 4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2588093 50 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83135 51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2558922 52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2536050 53 万向集团公司 2521488 54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2519955 55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69758 56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433745 57 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 2373334 58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55290 59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 2327000 60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2304743 61 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254279 62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 2248647 63 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2161500 6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157592 65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155111 66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131878 67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2101204 68 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 2093956 69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2070000 70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58549 71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2047822 72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2040138 73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822 74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2012383 75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003889 76 春兰(集团)公司 1976580 77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1950163 78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851023 79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1845641 8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824813 81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811903 82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39299 83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34079 84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1731718 85 潍坊柴油机厂 1691772 86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683779 87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1674008 88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71665 89 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 1642277 90 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1634737 91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1612834 92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 1603859 93 山东大王集团有限公司 1602695 94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1573440 95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1565932 96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1557148 97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 1551176 98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544000 99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1528299 100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1518235

  • 智能制造——仪表企业发展新引擎

    [table][tr][td]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制造能大幅度的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www.861718.com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本次专题围绕智能制造,全方位剖析,展现关于智能制造的相关信息,加深企业对此的了解。[align=center][img=,480,313]http://www.861718.com/member/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81217/20181217034341_25514.png[/img][/align]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12月11日介绍说,四年来,共遴选出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统计,这些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这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涉及92个行业类别,覆盖全国境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拉动投资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据初步统计,这些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最高达到1.25倍;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25.6%。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成208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已有7项国际标准、215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工信部共遴选确定了100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台套;整个行业已培育出3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更多精彩请看[url=http://www.861718.com][color=#000000]仪商网[/color][/url]智能制造重塑竞争优势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突出趋势。目前,我国已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推进体系也基本形成,未来要进一步在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生态体系,加快迈向制造强国。[align=center][img=,480,297]http://www.861718.com/member/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81217/20181217034341_99519.png[/img][/align]在终端制造厂商的网页上,消费者自主选择甚至定制喜欢的样式、颜色、外形和功能等,然后自动下单开始生产,已被视为智能制造的典型应用。当然,智能制造不仅于此,它贯穿于制造全流程并深刻改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出台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到2018年,累计制定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到2019年,累计制定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突出趋势。要聚焦智能制造这一主攻方向,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加速推动经济发展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打破行业壁垒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发布的《2017—2018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市场,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亿元。工信部此前发布的《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显示,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已超过20家。  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认为,智能制造标准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因此新标准要打破行业、地域和专业的界限,既立足国内需求又兼顾国际体系,建立了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3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要努力打通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间的壁垒,更要注意各个智能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近年来,我国已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技术标准方面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等一批关键标准,初步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架构。”左世全说。  《标准》强调,要形成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工业网络5类关键技术标准。对此,志高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兴浩表示,这为智能制造企业指出了发展方向,即从智能装备开始,向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和工业网络不断升级。  除此之外,“还要抓紧制定一批行业智能转型急需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健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并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辛国斌说。  提高生产效率  业界已充分认识到,智能制造能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不仅能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效益,还能有效带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同时有助于我国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动态匹配,增加产出、减少消耗、提高品质,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抵消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  “发展智能制造,会对破解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挥历史性的推动作用。”辛国斌说。  左世全介绍,我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效十分明显,智能化改造前后生产效率最高达到2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一些企业积极应用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大规模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协调制造等,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很多企业现在都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因为智能制造确实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李兴浩介绍,早在2012年,志高集团就开启了智能化战略,推出全球首台智能云空调,建成行业唯一的全球智能云空调大数据中心,并主导了中国首个智能云空调标准的起草发布。当前,以空调为代表的家电业正在从智能单品走向智能生态的系统布局。未来的空调行业是智能化的时代,制造业也是如此。志高正在加快研究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努力向“中国智造”转型。  辛国斌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场。要主动利用好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加速推进智能制造。 形成推进体系  辛国斌表示,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基本形成,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在国家层面实施了305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近30%。  据了解,目前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已形成了央地协同、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各方面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总体来看,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集成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我国已成功突破和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日渐完善。  但也应当看到,在推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核心技术装备、支撑软件、控制系统等受制于人的情况,需要在智能制造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要从两个方面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一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二是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带动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系统、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培育新兴产业。”左世全说。  辛国斌强调,要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并以市场应用带动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发展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td][/tr][/table]

  • PDM在焊接设备制造企业的应用

    【IT168 信息化】 PDM的中文名称为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针对PDM,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深入地研究和讨论,认为PDM是一种“管得很宽”的软件,凡是最终可以转换成计算机描述和存储的数据,它都可以一概管之,被称之为制造业产品数据管家的PDM。 PDM能够解决制造业中多个行业的问题,而焊接设备行业即有其自身的特点,又与其它制造企业有着共性的地方,PDM能够解决焊材生产设备研发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吗?在实施过程中又应注意那些环节?它能为电焊机出租企业带来那些益处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焊材生产设备研发制造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信息量大,这主要体现在一台焊材生产设备是由多个部件和成百上千的基本零件组成,每个部件又由多个基本零件组成。 (2)产品信息结构多变,可以是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也可以是非结构化信息。 (3)产品设计过程繁复,是一个从整体细化至局部、从设备表面造型到电焊机出租内部零部件设计的过程,包含着众多的属性、材料、特征信息,包含大量的数学模型和图纸信息。 (4)在焊材生产设备研发制造过程中,产品研发部门和工艺部门会逐渐积累起数量庞大、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图纸和文档,对于这类信息的共享程度低、数据传递速度慢、业务数据难以集成、数据的管理水平落后。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去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二、PDM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重要环节 一套能满足企业各方面应用的PDM产品应具有文档管理、工作流和过程管理、电焊机出租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查看和批注、扫描和图象服务、设计检索和零件库、项目管理、电子协¬作、工具和“集成件”功能,结合焊材生产设备制造业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规范和管理: (1)产品编码的制定 产品编码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关系到系统的成败,一旦确定不能轻易更改。原¬有的编码体系已不能适应产品研发过程中日益增多的需求,需要结合焊材生产设备的专用术语和代号,建立一套能º¬盖所有产品范围,并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编码,减少非标件,便于计算机查询的编码体系。以下是我公司编码截图: (2)组件及零件库的合理分配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结合PDM系统特性,实现组件、零件间的数据重用,使用户电焊机出租能方便地查找到与组件、零件有关的图纸、技术文档和产品数据等。 (3)文档及各种资料管理 减少图文档由于名称及版本不同,造成的设计重复。建立一套图纸、文档的归档、存放和查询系统,使用户能够快速方便地查找、浏览所需的图纸和文档。 (4)工作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 严格规范设计发布及变更流程,避免发生错误,并强调节约成本。根据企业焊接设备研发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型,建立工作流程管理。主要在审批管理和更改管理两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提交一项作业或任务给相关人员,完成开发、编¼¬、审核或批准工作,对流程进行控制。 (5)明确产品结构 与技术无关的产品组成不属于设计人员的管辖范围,以产品结构树的方式反映焊接设备、组件、零件之间的层次关系。在结构树的基础上查询这些零部件的其它属性,如材料、重量等信息,使描述组件和零件的文件电焊机出租信息与树结点上相关零件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不同焊接设备的产品数据管理。 (6)用户权限管理 做好权限管理,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对于各职能部门而言,不同的级别和部门的人员对PDM系统应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图和人员职能分布表,为不同的用户设定浏览、修改权限。 三、焊材生产设备制造业应用PDM的益处 (1)提高协作共享,能实现企业技术文档资料的电子化管理。通过PDM系统的备份及共享,可实现用光盘和磁带等多种存储介质保存设计模型和图纸,提高存储安全性,提高图纸的检索速度,减少存放空间,减轻图纸和档案管理人员的难度,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应用流程管理,使产品设计管理的规范化。传统的设计模式中,产品开发的流程是由人工来控制的,人为主观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为了开发出一个新产品,通常都预先制定了一个可行、详细、周密的开发计划,但在许多企业中,只有少数产品开发项目是按期完成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开发中的环节较多,流程概念不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个开发周期,没有PDM这样的软件,就不能及时跟踪产品开发的进度,电焊机租赁PDM系统可支持电焊机出租工作流的管理,因此,不仅能使管理更加规范化,而且可通过它跟踪产品开发的进度,控制设计的质量。 (3) 最优化使用,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支持并行设计。设计人员之间可通过PDM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不同版本的零件模型和图纸信息可以及时出现在共享数据库中被其它有权限的设计者使用,所以能使设计具有并行性,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 (4) 一流的企业靠流程,流程的再造,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团体的机构变革,以适应现代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四、结束语 当焊材生产设备制造业与PDM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就能实现以产品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把企业设计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起来统一管理,使产品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最新和安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PDM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周红,宋晓琳 《PDM技术在设备设计中的初步实现》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 David M. Kroenke 《数据库处理—基础、设计与实现》

  • 2019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Ø [b][u]【市场优势】[/u][/b]★为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主要涉及交通(含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轨道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农业、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实东北地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项目,建设若干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等。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提出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5个重点领域。Ø [b][u]【展会亮点】[/u][/b]❶ 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关怀和领导,中国制博会更具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向世界前沿迈进。❷ 展会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泛。实施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办展机制。❸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知名制造商亮相。❹ 省市(区)政府组织代表团参展参观。国外商协会、社会团体组织参展。❺ 迎接制造业市场购销两旺形式回归东北大地。采购商精准邀请和贸易成交提前对接,赞助参展企业举办各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设备订货会以及进一步办好采购商大会和诺展商城母机节等叠加增值措施,促进参展企业获取理想的参展效果。❻ 与200余家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合作。实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微信、展报会刊、参观指南等多措并举,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宣传推广。❼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诺展商城等知名电商助力加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创新交易模式。❽ 同期举办军民融合创新展、机器人展、东北亚节能环保展,内容丰富、叠加增值、商机无限。Ø [b][u]【专业观众组织和邀请】[/u][/b]❶ 呼叫中心和专业团队通过电话、传真、邮件、微信等方式邀请机械加工、钢铁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国防军工、汽车制造、电信电力、铁路机车、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工程机械、物流运输、包装印刷、节能环保等行业国内外终端用户以及经销代理商等。❷ 专人到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通用和专用设备、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和专业展会发送邀请函、请柬等。一对一精准邀请。❸ 中国制博会组委会联络有关省市(区)政府统一组织装备制造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会参观交流。

  • 【资料】仪器仪表制造业采购指数稳中有降

    仪器仪表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52.0%,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并继承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总体水平持续晋升。从行业情况看,烟草制品业、造纸及印刷业、仪器仪表化学纤维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环比大幅增长;服装鞋帽制造及皮革羽绒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专用设备制造及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原材料库存量环比显著减少。  新订单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二十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风速仪表明制造业新订单量继承保持增长势头,但增幅略有收窄。分行业看,农副食物加工及食物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印刷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新订单数目保持较快增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行业市场需求趋冷。调查显示,出口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略高于临界点,风速仪显示制造业新出口订单量继承位于增长空间,但增长态势不平稳,在海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难以预料的背景下,未来制造业出口形势依然严重。出产指数为55.3%,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连续二十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出产量继承保持增长态势,受即将来临的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从行业情况看,饮料制造业、农副食物加工及食物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红外测温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出产指数继承位于60%以上的运行高位,企业出产量平稳快速增长;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红外测温仪金属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产指数大幅回落,并降至临界点以下的较低水平,企业出产显著下滑。

  • 【行业资讯】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居国内同业第五

    上海市统计局今日公布了2006年本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2006年,本市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制造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行业外向度不断提高,科技基地集聚效应显现,科技投入力量加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统计显示,2006年,作为本市六大重点发展工业行业之一的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幅比全市工业平均发展水平低4.7个百分点;产销率96.8%,低于全市2.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22亿元,增长6.7%,增幅低于全市9.4个百分点。与其他五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相比,生物医药制造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仅略高于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与汽车、成套设备等制造业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6年,全国生物医药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989.63亿元,本市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4%,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总量规模最大的是山东,其次为江苏、浙江、广东,本市位列第五。   本市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品出口率位居第二(19.3%),仅次于浙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本市生物医药制造业体系完善,拥有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整体行业规模偏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发展。

  • 喜讯 | 雪迪龙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企业

    [align=center][img=,500,29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11710550-5128-4960-b47d-16154f498090.jpg[/img][/align]2023年12月2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拟认定名单》,旨在积极推进形成一批引领带动作用强的融合型载体,集中发力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凭借出色表现,[b][color=#c0504d]雪迪龙入选领跑型试点企业。[/color][/b][align=center][img=,500,11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1e1c82aa-3479-4723-8269-71a34c10ae69.jpg[/img][/align][color=#76923c][b][i][size=18px]领跑型试点企业[/size][/i][/b][/color]领跑型试点企业指行业优势地位突出、在产业链融合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企业。需满足以下2方面条件:√企业规模—企业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或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全国前10名;√服务投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字化运营管理、品牌建设等服务投入占总投入比重不低于20%。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雪迪龙长期深耕于生态环境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凭自身优秀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构建了以“端+云+服务”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体系,涉及环境监测、环境大数据、污染治理与节能、环境综合服务、工业过程分析等五大业务版块。成立至今二十余载,雪迪龙不忘初心,始终秉持“致力生态技术,守护绿色家园”的使命,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模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成就卓越的生态环境企业品牌而努力。此次入选是对雪迪龙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肯定。雪迪龙将继续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同时,雪迪龙也将继续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align=center][img=,500,3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8a73e498-affd-4723-ad10-6544c6711fa5.jpg[/img][/align][来源:雪迪龙SDL][align=right][/align]

  • 高技术制造业 人工智能最有“钱景”?月薪高达13076元

    在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高技术制造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技术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依托高新技术进行研发、生产,近年来催生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在智联研究院“寻找下一个风口”潜力行业调研项目中,这些新兴行业受到众多职场人的关注。本次,智联招聘结合平台数据以及调研项目的统计结果,将15个行业作为研究范围(具体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硬件、通信/网络设备、船舶/航空/航天/火车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智能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b]行业平均薪酬差异较大,人工智能平均月薪高达13076元[/b]智联招聘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的平均薪酬为9935元/月,略高于全行业的9889元/月。 但是具体到各行业来看,平均薪酬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人工智能行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达到了13076元/月,其次是新能源汽车(12848元)、云计算/大数据(12176元)、物联网(11383元)、区块链(11187元)。虽然工业自动化行业人才需求量增长最快,但是普工/技工的招聘岗位需求占比更大,这类岗位目前的薪资相对较低,因此该行业整体平均薪酬低于行业平均薪酬,为9910元。排在末位的是通用设备制造,平均月薪为8251元。[img=智联招聘:高技术制造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https://accesspath.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2284602352781864614.jpeg?imageMogr2/format/webp[/img][b]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平均薪酬最高,超2万元[/b]具体职业方面,半导体/芯片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21960元/月,其次是人工智能,达到21146元/月,平均薪酬均超过2万元。近年来,国家对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同时吸引了大量资本进行投资。政府的扶持加上资本的聚拢加速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自然导致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水涨船高。[img=智联招聘:高技术制造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https://accesspath.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3525948857031611492.jpeg?imageMogr2/format/webp[/img][b]薪酬排行前3名的技能是ASIC、ISP、CAMERA[/b]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在高技术制造业获得较高的薪酬呢?从数据分析来看,ASIC、ISP、CAMERA排在前三位。其中掌握ASIC技能的人才可以获得平均38119元/月的高薪。除了以上三种技能,排进薪酬TOP50的系统搭建、技术研发管理、IC设计等,也都是“学习门槛”颇高的技能。

  •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国内PCB分板机制造业也出现了明显的转移趋势,即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东部大型城市向东部二线城市转移的趋势。当很多欠发达地区政府还在以“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当地经济手段的时候,东部部分老牌制造业基地已经在主动驱赶中低端制造业。与政府仍扶持的制造业,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取决于其是否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着中心城市的资源,对中心城市的贡献较小,被政府嫌弃,可以讲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把土地等资源让位于更高端的产业,整个城市就无法继续发展。可以讲,这部分制造业向西部和东部二线城市转移,是必然的。专家表示,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让位于服务与投资业。链传动可靠性试验台 http://www.nbeasson.com离心铸管 http://310s-2520.com轨道平车 http://www.xxbfb.com

  • 【转帖】西安仪器仪表制造业把握国家政策寻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制造业的科学发展,对降低工业综合能耗、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工业化进程作用巨大。随着国家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的出台、市场需求的高速扩张以及装备制造业国际转移加快,西安市装备制造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近年来,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益保持快速增长,产销情况良好,竞争优势逐渐显现,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09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527家,比2000年增加2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46.6%;资产总计达1801.54亿元,比2000年增长3.1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61.8%;吸纳从业人员25.50万人,比2000年增长28.3%,占规模以上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8.7%,是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0年以来,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快速增长。2009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比2000年增长7.6倍,年平均增长27.1%;对2000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倍。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40.6%开始,经过五年的发展比重过半,2005年达到50.6%,其后更是一路攀升,历经四年发展,2009年比重迅速提升到59.4%的高点。 2009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5.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52.2%和13.4%,分别比2000年提高16.8和6.3个百分点;对2000年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全市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6.0%和15.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全市GDP分别增长1.5倍和49.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走势,由2000年的35.4%提高到2009年的52.2%。装备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所占份额上升,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 【分享】成思危:制造业应以持续创新突围.

    简要内容:对此,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在论坛发言时也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 首次国产化开发的五行自走式新型采棉机、世界第一的7500吨全回转自航浮吊、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昨天开幕的“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竞相亮相的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已居历届之最,然而,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创新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被业界专家所担忧。昨天,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主题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吕政指出,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自主研发投入比例偏低。“全国整体来看,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只有不到1%,很大一部分是以政府鼓励科研的方式进行投入。”吕政说。“目前,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等优势,”理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Arthur D. Little)全球总裁迈克尔(Michael Traem)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但是,长期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对于部分中小企业担忧,技术创新会增加企业成本和资金投入这一问题,迈克尔指出,事实上,企业可以做到在创新与成本管理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当然,如果仅仅是直接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会增加成本,但是,创新的意义并不仅是如此,如果在采购部门也进行创新,也许就可以节约更多成本,”迈克尔说,“这些节约的资金,就能够应用于投资研发部门,或者进行更多创新技术的投资,企业的未来就会更好。”对此,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在论坛发言时也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成思危进一步表示,除了宏观政策扶持之外,企业自身进行创新,尤其是持续进行管理创新更为重要,这才是生产力中的“软件”,能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在迈克尔看来,由于全球经济正在经历金融危机的考验,并且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趋势,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依然坚持鼓励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迈克尔认为,政府的鼓励,不仅包括对企业创新有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更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在没有良好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对技术创新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因此,严格执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 【讨论】“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热,仪器分析行业的春天来了?!

    “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投资热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宠”的信号,从而引发了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热情。化学分析仪器制造行业做为高端设备制造业的一支,是否也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您对我们国产的分析仪器行业有什么期望?您觉得我国的分析仪器制造业存在着那些问题?您认为分析仪器行业要大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欢迎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期待您的辛辣点评……

  • 国内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一枝独秀

    [quote][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ack=#fbfbf9][size=16px]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78家,资产总计约99.8亿元,同比增长21.60%。负债总计约39.5亿元,同比增长23.27%。主营业务收入约为76.0亿元,同比增长14.60%。利润总额约为5.6亿元,同比增长15.73%。出口交货值累计达到约2.8亿元,同比增长110.32%。在全球乃至全国仪器仪表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可谓一枝独秀。[/size][/font][/back][/quote]

  •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2,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31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0.2和53.9,环比双双下降。制造业连续27个月高于临界点,总体延续扩张态势,但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  制造业总体继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但扩张速度放缓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预期 50.6。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中、小型企业PMI为47.7%和49.8%,分别比上月回落1.0和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阅读全文请前往http://www.861718.com/zixun/show-6289.html更多精彩资讯,[url=http://www.861718.com/]请关注《仪商网》[/url]http://www.861718.com/媒体合作/交换友情链接 请联系QQ3581858939 3050252122欢迎入驻仪商城

  • 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国家发改委 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出台《[b]关于加快推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b]》。其中明确要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以下为意见全文:[align=center][b][size=16px]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size][/b][/align][align=center]发改产业〔2021〕372号[/alig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为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b]一、总体要求[/b](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加快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b]二、制造服务业发展方向[/b] 聚焦重点环节和领域,从6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三)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商务咨询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助力制造业企业树立战略思维、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推动提高经营效益。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b](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支持企业和专业机构提供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等服务,扩大制造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b]。[b]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提升计量测试能力水平,优化计量测试服务业市场供给。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研发、制造、交付、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制造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增值。鼓励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制造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和营销管理服务,提升制造业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b](五)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稳定制造业就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利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证监会、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八)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支持制造业企业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赋能上下游企业,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和全流程协同。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补足制造业供应链短板。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业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推进重点行业供应链体系智能化,逐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建立制造业供应链评价体系,逐步形成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b]三、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b] 以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九)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围绕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剥离非核心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并购重组,实现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制造服务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或社会组织,鼓励其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十)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服务衍生制造、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原材料、消费品、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健全要素配置、市场监管、统计监测等方面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平台。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推动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品牌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在全社会进一步传播品牌发展理念,增强品牌发展意识,凝聚品牌发展共识。(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抓紧研制两化融合成熟度、供应链数字化等亟需标准,加快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用云步伐。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集聚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打造5个内网建设改造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挖掘20个典型应用场景。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实施成效突出、复制推广价值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联网制造企业网络安全能力贯标行动,遴选一批贯标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盘活并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系统设计、绿色设计和创意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普及,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重点设计突破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研究平台,突出设计创新创意园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拉动效应,探索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赋能机制,推动制造业设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搭建绿色发展促进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市场主体,推动提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水平。积极打造家电销售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探索实施家电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目标制度,研究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资源环境绩效评价,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探索实施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工程,逐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关键配套体系,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开展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等综合评估,研究绘制基于国内国际产业循环的制造业重点行业供应链全景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网络,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国家制造业供应链安全计划,建立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现代供应链、设施管理等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网络互联、边缘计算、数据规范体系和工业APP等共性标准,支持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技术要求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b](十七)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联盟建设,培育计量测试等高技术制造服务业,聚焦制造业“测不了、测不准”难题,加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大专用计量测试装备研发和仪器仪表研制,提升制造业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b]四、保障措施(十八)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合力,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制造服务业发展取得实效。(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十九)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全球优质服务资源,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积极推动我国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走出去,持续完善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加快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认证证书和检验结果互认。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鼓励供应链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加强用地保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用地结构和产业用地指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各地探索创新产业用地模式,适应制造服务业发展。(自然资源部牵头负责)(二十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制造服务领域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充实壮大高水平制造服务业人才队伍。紧跟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新工科建设,调整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总结推广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打破身份、学历等限制,贯通制造服务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引进海外制造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四)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加强区域协作,增强产业布局协同性,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制造服务业生态圈。支持制造服务业集聚发展,完善配套功能,优化集聚生态。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增值服务的生态系统,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生态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 然 资 源 部生 态 环 境 部交 通 运 输 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2021年3月16日

  •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带来的机遇

    俄罗斯在1993年提出加入WTO申请,直至201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一致通过了俄罗斯加入WTO的申请,在12月15日-17日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将正式批准俄罗斯的成员国身份,俄罗斯长达18年的入世谈判即将画上句号。俄入世必定会对本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俄罗斯的市场准入和投资环境等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俄罗斯入世给扩大和深化中俄经贸科技合作将带来新的机遇。一、俄罗斯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俄罗斯目前的经济情况是工业、科技基础雄厚,航空航天、核工业、原子能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民用科技、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电子计算机、轻纺及食品等领域较落后,对能源和高能耗工业依赖度高,整体产业结构不均衡。俄罗斯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开始于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工业化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造成了军用工业制造业发达,而民用的仪器仪表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尤其是民用的科研仪器,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教学实验室常规设备、农业食品检验检测仪器、仪器仪表、矿山科学仪器、地质工程科学仪器、石油化工科学仪器、纺织行业专用仪器等。俄罗斯主要产业部门成长表产业部门成长情形(%)电力工业0.3燃料工业7.1铁金属工业5.0非铁金属工业3.6化学及石化工业7.4机械制造业及金属加工业11.7仪器仪表工业3.0建筑材料工业5.3玻璃及陶瓷工业16.3轻工业-7.5食品工业4.0微生物工业-7.5磨粉碾米及混合饲料工业-2.7医疗工业-3.9印刷工业2.3其他5.8数据来源: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目前俄罗斯的机械制造业成长最快,但其中的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势头并不理想,所以仍需大量的进口仪器仪表设备。现阶段俄罗斯潜在的仪器仪表购买力很强,其政府对本国的教育、农业食品、纺织等领域的仪器仪表也给予积极支持的态度,此外俄罗斯入世对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 仪器制造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很大,但是却面临着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制造业基础能力仍然很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不断增多。    具体到仪器仪表制造业,我国仪器仪表制造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仪器仪表制造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比如高端仪器仪表依赖进口、产品质量差、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凸显。    [b]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b]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制造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2017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座谈会上表示,促进制造业提质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这个优势和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26%。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不管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还是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都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支撑。  [b]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大有可为[/b]    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4月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特别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    据统计,当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url=https://www.lab216.com][color=#000000]实验室仪表网[/color][/url]获悉,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b]培养更多高技能仪表人才,我们在行动[/b]    为满足智能制造对仪器仪表员工的新要求,适应参与行业竞争的新格局,四联集团高度重视智能技术工人的培训,近年来着力打造全国仪器仪表制造工职工培训基地、重庆市仪器仪表制造工职工培训基地、重庆市高校、高职、中职仪表专业实习基地、四联集团职业技能大赛基地和职工培训中心,并以“四基地一中心”为建设目标成功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始建于1979年的北京市仪器仪表高级技工学校,经过40年的发展,通过引进德国双元制、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践行工匠精神,把凝聚着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技能学校,打造成集技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公共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竞赛集训及就业服务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技能学校,成为培养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摇篮。    一流的产品要由一流的技工来制造,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工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我国仪器仪表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改观,推动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改变高端仪器仪表依赖进口的局面。

  • 到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到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失率逐步下降,质量竞争力逐步提高,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品牌价值和效益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对在国内生产、销售的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进行有计划地抽样、检验,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量与全部抽查样品数的百分比。“十一五”末,该指标为87.6%。“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的总体走向趋势将稳步提高。根据1985年~2010年26年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统计数据分析,在95%的置信区间内,该指标预测值实施成效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1996年的77.2%提升到2010年的87.6%,提升了10个百分点;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伴随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2015年稳定在90%以上是可行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