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

仪器信息网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专题为您整合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话题讨论。

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相关的资讯

  • 中国检科院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11月13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检科院2009年度科技工作,研究了2010年度科技工作计划(草案)及“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会议还讨论了组建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的设想和学科建设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张钟华、庞国芳、金国藩、姚建年、夏咸柱、徐滨士、强伯勤、魏复盛以及来自中科院、中国疾控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的顾问及委员共36人出席会议。  据中国检科院院长李怀林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检科院全体科研技术人员秉持“崇学尚德,慎思笃行”的院训精神,在“求真务实、科学发展、服务质检、创优争先”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在科研创新和技术支撑保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截至10月底,2009年该院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制标(其中ISO标准2项)等各类科研制标57项,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28项,申请专利42项,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完成行业标准40项、国家标准22项。全年发表各类科技论文86篇,其中SCI论文16篇,核心期刊64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较上一年度均有大幅度提高。此外,中国检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有了新跨越,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出口贸易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中国检科院紧密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和质检工作需要,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持续发展,防控检验检疫性风险因子跨境传播,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据了解,中国检科院学术委员会成立于今年1月14日,由我国相关业务领域中作出较大贡献、有较高学术造诣、享有一定声誉的35名专家组成,此外还成立了由14名院士、国务院参事和教授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成立以来,委员会在提高该院科学技术水平、协调科技合作、推动学术交流、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形成良好科研道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努力促进了检验检疫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为加强检验检疫系统内外各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  据悉,2010年,中国检科院将进一步集中学术委员会和系统内外专家的智慧,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强“检学研”和“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强化科研项目的执行力度,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该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国内外同专业学者的协作,并筹备召开2010年度全国检验检疫学术报告会。
  •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4月21日,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农业部教育司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处长赵耀辉、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郑永权、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处长郑传临出席,校长助理兼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龚元石主持会议。  王涛在致词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农业部主管部门及历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实验室发展的支持和帮助。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在国家‘十二五’即将启动之时,王涛希望实验室在做好年度总结和计划的同时,将眼光放得更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作用,利用好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智慧,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绘好蓝图。  农业部农药化学及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建而成,首次命名时间为1996年7月30日。在农业部1999年、2002年和2005年组织的三次部属实验室评比中,本实验室分别被评为B类、A类、A类实验室,在80多个参评实验室中分列第十五、第十和第七名。经过近15年的建设和运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药创制和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平台,也是我国农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会上,实验室主任杨新玲教授汇报了实验室2009年度工作进展报告及2010年工作计划。2009年,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进展。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课题315项,在研经费达3800万元。实验室在新型离子液体、手性催化研究、手性农药分离分析及环境行为等方面成绩骄人,在土传病虫害防治、模拟肽昆虫生长调节剂创制、农药残留新技术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全年发表论文186篇,其中SCI论文100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有3篇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项,国际专利2项,获得授权专利17项 获得各类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奖励3项 培养农药学各类人才180名,2009年度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引进校级二类优秀人才2人,在专业学术团体任(副)理事长或秘书长6人次。在开放交流与合作方面,实验室2009年度资助10项开放课题,有16人次客座人员来室工作,10余人次外国专家来访,派出20余人次出国交流与合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秦兆海、曹坳程、何雄奎及巨修炼教授分别围绕新农药创制、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新型施药机械及高效施药技术、农药作用分子靶标研究而做的4个特色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在听取汇报后,赵耀辉、郑传临分别发言,对实验室过去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对实验室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长助理兼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龚元石主持开幕仪式,科研院基地管理处吴海琴处长,植保所科研处处长郑传临,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固定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正名院士主持了学术报告和2010年度开放基金评审事宜,对提交的20余份开放课题申请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还对实验室‘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郑永权主任代表实验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并做了总结发言。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中国农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龙根、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北京农药学会张钟宁理事长等出席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 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获九大发现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思想、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和需求,中国科协在2008年下半年开展了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日前,中国科协在2009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有关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2100份,回收合格问卷30078份,覆盖了分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回收率为93.7%。中国科协调宣部部长王春法说:“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以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可以将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归纳为九大发现。”  发现一:  科技工作者总体数量快速增长  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5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2年的2959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5160万人,增长74%,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增长了41%,科学家、工程师增长了44%,IT人员增长了68%。而且高学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占25%,2003年为11.4%。  调查同时表明,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的热情高。4/5的科技工作者非常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77.5%的人愿意参与公众事务管理,69.2%的人知道《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创新规划纲要》。近一半的科技工作者对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国家行列充满信心。  发现二:  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截至2007年年底,40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达3700万人左右,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2/3以上。本次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7.9岁,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37.9%,35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占62.1%。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800万人,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发现三:  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  据测算,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43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3%。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2007年,普通专科、本科在校女学生比例已分别从49.2%、45.3%上升到51.2%、47.4%,达到或接近50%,其余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中的女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本次调查也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调查样本的40.4%,35岁以下组中的女性比例(43.1%)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组(38.6%)。  发现四:  科技工作者潜在的职业忠诚危机不容忽视  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有48.7%的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不满意的不到一成。83%的科技工作者从来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如果有机会选择的话,只有30.3%的科技工作者愿意继续从事目前的工作。想从事其他与科技相关职业的占到27%,愿意子女将来从事自己职业的科技工作者只有19%,不愿意的达到51%。想更换职业和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收入待遇比较差,占到51.8%,“没有前途”占41.4%,“工作压力大”占33.5%。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尽管对自己工作总体上表示满意,但是对职业忠诚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发现五:  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47.3小时,远高于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比2003年第一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时多出2小时。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56.7小时,比2003年美国类似人群多近8小时 正高级职称者每周工作时间达55.2小时。8.1%的科技工作者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处于超强度工作状态,其中博士学历为26.4%,正高级职称为21.7%。56%的科技工作者觉得最近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博士学历为74.2%,正高级职称为66.7%。  发现六:  科研论文产出可观,发表压力明显加大  过去3年中,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2.91篇 16.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SCI/EI论文,人均0.62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近3年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比例分别为88.4%、72.3% 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发表SCI/EI论文比例分别为74.2%和46.8%。19.8%的科技工作者面临发表论文的压力,高校科技工作者则高达41.9%。  发现七:  收入水平总体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但群体内差异较大  科技工作者2007年人均年收入为39850元,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但群体内部差异较大。如正高级职称者平均收入为63420元,是初级职称(30929元)的两倍多 东部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最高,达到48300元,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平均收入都在35000元及以下。31.6%的科技工作者年收入尚低于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水平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人均年收入29086元,明显低于其他科技工作者群体。  发现八:  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跃,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  与2002年相比,2007年参加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从52.3%上升到61.4%,人均参加次数由1.2次提高到1.7次。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会议收费太高(34.5%),缺乏信息、没有机会(33.7%),没有差旅经费(29.7%)。  发现九:  学术不端问题突出,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形式。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社会大环境不好”、“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38.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近一半科技工作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
  • 关于召开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会[2012]10号关于召开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环保科技工作进展,部署“十二五”环保科技工作任务,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我部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时间:2012年3月31日-4月1日(会期一天半,3月30日全天报到)。  二、 会议地点:北京友谊宾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电话:010-68498888)  三、 主要内容: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科技工作、交流经验、部署“十二五”环保科技工作。  四、出席人员  (一)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出席;  (二)邀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林业局、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同志出席;  (三)邀请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出席;  (四)环境保护部领导、总工、核总工,各省(市)环境保护厅(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科技处主要负责同志,部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五)省级环科院主要负责同志,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一人;  (六)“十一五”环保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代表,国家环保科技奖获奖单位代表。  五、注意事项  (一)会议代表除(一)、(二)、(三)、(四)外,其他人员会议食宿费用自理。  (二)报到地点:30日友谊宾馆怡宾楼,31日友谊宾馆友谊宫。  (三)请参会人员填写会议回执(见附件二),务必于2012年3月23日前传真至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会议代表(四)会议回执传真至(010)66556204/66556224,联系人:李晓丽、李海东,联系电话:(010)66556205/66556224。  会议代表(五)会议回执传真至(010)66556218,联系人:李磊、刘婷,联系电话:(010)66556217。  会议代表(六)只参加3月31日上午大会,会议回执传真至(010)66556206,联系人:孙启宏、陈胜,联系电话:(010)66556206/66556209。   附件:1.会议议程     2.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会议回执.doc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主题词:环保 科技 大会 通知  附件一:会议议程  一、3月31日上午9:00-12:00,大会开幕。  主持人:环境保护部 吴晓青副部长  地 点: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  议 程:  (一)介绍与会领导并宣读国务院领导贺信   (二)宣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名单并颁发聘书   (三)宣读“十一五”全国环保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扬决定并颁奖   (四)宣读国家环保科技奖获奖名单并颁奖   (五)宣读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名单并授牌   (六)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发言   (七)科技部领导讲话   (八)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讲话。  二、3月31日下午,分组讨论  三、4月1日上午,大会经验交流及会议总结
  • 中国分析仪器30年回顾暨七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最后一轮通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文件(2009)仪学分字第058号关于200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年会中国分析仪器30年回顾暨七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最后一轮通知  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年会----暨中国分析仪器30年回顾和七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的各项工作已经筹备就绪。现就与参加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会议时间:2009年11月21日至22日  二、 会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科大厦报告厅(西三环北路27号。)  乘车路线:公交特5、特8、特10、74、300、323、374、482、534、699、836、849、944、运通103、运通108、运通110、运通120、运通201到万寿寺下车。  三、 报到时间:2009年11月20日(北科大厦)  四、 日程安排:见附件  五、 会议安排:食宿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需要安排住宿的代表务  于11月15日前通报会议秘书处(联系方式见附件)。  六、 参加现场展示的单位,请于11月19日至20日期间将展品及展板送  至北科大厦展示厅摆放完毕。  七、 本次会议没有安排接站,请各位代表自行前往会议地点。  八、 能否参加会议务请于2009年11月12日前将会议回执传真、E-mail或电话通报会议秘书处  会议同期还将举办2009科学仪器展示贸易洽谈会,届时将邀请各应用部门主管和技术人员到会进行参观和贸易洽谈。2009科学仪器展示贸易洽谈会由本次会议协办单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全面组织安排,会议通知另行发出。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2009年11月6日  会议回执  单位:姓名性别民族联系电话备注 返程票预订   附:会议日程安排  附件:  200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年会  中国分析仪器30年回顾暨七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  日程安排日期时间内容地点人数2009-11-2109:00—12:00大会报告北科报告厅160人13:30—16:3018:00—20:00招待晚宴京仪大酒店300人2009-11-2209:00—12:00专题报告会北科报告厅160人13:30—16:00企业沙龙国产仪器实验室60人 2009-11-2109:00—16:30国产仪器展示北京科技条件市场800人2009-11-2209:00—16:30800人  开幕式 (2009-11-21 8:30-9:00) 主持人:刘长宽序号领导和嘉宾致词1介绍到会领导、嘉宾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闫成德理事长致欢迎词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吴幼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词4嘉宾代表讲话  大会报告(2009-11-21 9:00-12:00) 主持人:王顺昌序号报告人报告题目1陆婉珍院士分析仪器研制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思考 2王健合作共赢,携手发展3金钦汉一种将改变生物医学面貌的新技术:大规模集成流路芯片-数字PCR4刘召贵国产分析仪器行业的出路与思考5孙素琴红外光谱在复杂样品中的应用6殷传新科技创新,精诚奉献  大会报告(2009-11-21 13:30-16:30) 主持人:张新荣8李昌厚光谱仪器的最新进展9刘静中国分析仪器30年戴安与您同步10袁洪福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11曹磊岛津中国30年分析仪器的进展12牟一萍“应对挑战,领先一步” 安捷伦科技—化学工作者的长期合作伙伴13范飞创新推动仪器与方法共同发展14周志恒待定  大会报告(2009-11-22 9:00-12:00) 主持人:关亚风序号报告人报告单位或题目1程劲松名优酒的真伪鉴别及发酵类食品的质量鉴别与检验2高志贤食品应急检测技术与应用3王宏镭食品质量的鉴别与检测技术4张经华食品安全仪器检测综述5周群红外光谱技术与酒类品质分析6潘灿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与残留分析中的关键技术进展  国产分析仪器应用推广沙龙(2009-11-22 13:30-16:00) 主持人:陈舜琮人数参加人沙龙内容60国内企业负责人座谈中国分析仪器产业发展策略  五、会议秘书处: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 邮编:100089  联 系 人:于靖琦   E-mail: VIP001@21cn.com  联系电话:010-68731259    传 真:010-68471169  联 系 人:桂三刚  联系电话:010-88417672 13001226632
  • 珀金埃尔默公司参加“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
    2017年7月20日-22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辽宁鞍山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鞍山师范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测试中心、医院、大专院校、以及分析仪器国内外同行200余名青年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现场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包括中科院院士、杰青、青千、百人计划成员在内的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珀金埃尔默优秀青年工程师杨坤也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ICP-MS(NexION 2000)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报告中介绍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PerkinElmer利用新型ICP-MS NexION2000 为生命科学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单细胞检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保证单细胞完整的前提下直接分析细胞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为癌细胞的微转移鉴定和抗癌药物的研发等领域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测量手段。这一创新的应用ICP-MS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解决方案,引起了参会专家的广泛兴趣与讨论。预知报告详情请点击查看报告PPT: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168/down_830698.htm珀金埃尔默优秀青年工程师杨坤会议期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还召开了常务工作会议,明确了青委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探讨新形势下青委会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服务于青年分析工作者。作为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的理事单位,PerkinElmer在2016年的12月、2017年1月和4月别在广州、北京、上海成功承办了仪器仪表协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的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学术沙龙,共有将近100名的青年分析工作者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作为身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公民,PerkinElmer会持续关注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长与交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优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公益讲座请关注PerkinElmer官方微信,仪器信息网展位动态等。
  • 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9月14日,在“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召开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举行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40余名专业委员会常委和委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现场  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慧颖高工首先代表秘书处及委员汇报了自2010年10月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以来至今近两年时间里,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具体工作、未来的工作目标,并分析了现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慧颖高工  从2010年10月至今,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组织常委会议。  2. 拜访在京院士和顾问,各位专家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给了很多有益的指导意见。  3. 组织申办北京国际近红外光谱会议,为今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4. 组织了两次近红外光谱技术研讨会。  5. 成立“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云南物联站”,这是专业委员会成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区域间的团队。  6. 组织完成“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分析方法通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7. 组织申请了“中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和发展战略”香山科学会议,并获得批准。  8. 组织申报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为今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9. 组织近红外光谱培训班。  10. 出版内部刊物《近红外通讯》。  11. 网站维护,开辟“第四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网站。  12. 增补新委员,增加专业委员会学术工作的活力。  13. 筹备设立“近红外光谱分会”。  14. 财务收支情况汇报。  对于未来的工作计划,刘慧颖高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介绍:  1. 每两年组织一次针对当前热点行业的专题学术研讨会。  2. 根据委员的建议和需求,每年不定期的组织举办行业和区域的学术研讨会。做好产学研用协作研发攻关和示范工程,争取在今后1-2年内有效利用学会平台,积极做好政、产、学、研、用的协调工作,争取成功申报1-2个科技研发和示范工程项目,为制造业创造引进合作技术和开创国家的流程工业、仪器国产化发展的良好开端做出贡献。  3. 与仪器信息网合作,进行国内外近红外仪器制造企业专项调研。借鉴发达国家仪器厂商发展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仪器厂商的崛起搭建平台,争取今后在近红外仪器制造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  对于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刘慧颖高工分别从经济效益问题、社会效益问题两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剖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袁洪福主任委员  袁洪福教授主要谈了自己在担任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的三点工作感受。首先袁洪福教授简要谈了自身工作的突出点及不足之处。  其次袁洪福教授对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和代表表示感谢,他说到:“虽然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成立时间不长,但在短时间内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这和全体委员的不求回报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最后,对于近红外光谱委员会未来的发展,袁洪福教授表示,“目前我们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这个圈子的发展很和谐,大家都很团结。但如果近红外光谱技术要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内的科研交流,而要把我们的研究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相结合,这样我们的队伍才会更加有活力,近红外光谱技术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们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还比较少,同政府、社会的联系还比较浅。当然要做好这些事情也不容易,希望我们能够有优秀的人才去组织,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促进近红外光谱技术更好的发展。”  随后会议进行了7名候补新增委员自我介绍。接着,刘慧颖高工公布了新任副秘书长和主任委员名单。经过近红外光谱委员会常委讨论决定:近红外光谱委员会副秘书长姚建垣先生由于从聚光科技退休,其职务将由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发展事业部总经理马放均先生担任。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杨辉华教授将担任副主任委员一职,以后不在秘书处工作。另外专业委员会还新增了两名副主任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教授。  最后,刘慧颖高工就目前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香山科学会议的召开、申请成立分会等问题向与会代表做了通报,希望各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专业委员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召开第二次抗震救灾会议
    2008年5月23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工作组”,召开了第二次抗震救灾专题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张渝英研究员主持,有关方面专家、企业负责人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现场  张渝英同志首先传达了科技部领导对协会紧急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协会的行动方案反映了灾区的迫切需要,将纳入科技部的统一救灾方案实施。科技部领导的肯定,坚定了大家积极投入紧急行动支援灾区的信心。  同时,会上检查了21日会议部署的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要求 根据22日灾区新提出的生物腐败引起的水源污染问题,紧急启动生物多胺、致病源菌、粪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工作。  水源检测及应对处理方案等资料编制组,已收集到12家生产检测水源仪器厂家的相关信息,并得到他们全力支援抗震救灾的承诺 整理出水源净化技术实用手册,尽量做到简明易懂,操作性强。同时,选出100多家有水质检测认证的质检单位的信息,他们大都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目前正落实单位和人员的有关信息。会议要求下周一该组将上述资料完善、整理成册,随时准备送往灾区。  生物多胺、致病源菌、粪大肠杆菌的检测关系到灾区几百万同胞的生命安全,会议指定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牛牛基因公司联合,紧急启动生物多胺、致病源菌、粪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攻关工作,争取尽快把有关解决方案发送灾区。(今天发稿时已获信息,有关解决方案已于24日发送灾区有关单位。)与会者在会议上讨论并作记录  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以及相关单位的科技人员,怀着与灾区人民共患难的心情,以高度的责任感,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投入战斗,为抗震救灾做着自己的贡献。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08.5.26.
  • 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
    12月6日,中国科协公布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马伟明、王恩哥、尼玛卓玛(女,藏族)、杨宝峰、张喜刚、张新友、张曙光、陈进、易小刚、钟南山十人获此殊荣。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介绍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有关情况。  据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2009年经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准保留。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对原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9月30日至10月14日期间,中国科协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农民日报、健康报、解放军报、人民网、中国科协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等11家媒体,开展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公众投票活动,共有448.3万人参与投票,有效选票341.1万张。10月25日,评审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进行了终评。10月31日,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审议。经上述程序,评选产生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据了解,此次评选产生的1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为53岁,分别来自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布在科研(含国防科技)、企业、农业、卫生医疗、科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中国科协将集中推出第二批13本“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
    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协“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共13本,计划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集中发布推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在发布会上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分别是:《碳达峰碳中和导论》《石油化工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导论》《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导论》《国际主要经济体减碳政策与趋势导论》《铁路低碳发展导论》《智能低碳交通导论》《钢铁与有色金属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导论》《建筑运行用能的低碳转型导论》《制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导论》《风光水电力互补技术导论》《再电气化导论》《碳汇与碳市场导论》《氢能与储能导论》。  他说,2021年以来,中国科协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计划,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丛书编委会,聘请18位院士专家担任委员,分批启动丛书编写。“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首批丛书《新型电力系统导论》《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论》《煤炭清洁低碳转型导论》,已于2022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中正式发布。2022年7月以来,中国科协“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编写工作陆续启动。  许光洪指出,中国科协此次推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坚持专家主导、学会组织,具有高站位谋划、高质量编写、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等特点。  高站位谋划方面,中国科协、主编专家和编写团队把丛书编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科技治理现代化需要的高度,坚持全球视野、科技态度、严谨学风,做好主题谋划和内容撰写。丛书聚焦最突出的短板,内容涵盖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能源、钢铁与有色金属、石化与化工、建筑建材、交通、碳汇等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  高质量编写方面,中国科协组建18位院士专家参与的编委会,论证策划系列丛书目录框架,全过程指导协调图书编写出版工作;每本图书均由相关领域权威院士专家领衔主编,组建由相关领域院士专家、一线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组成的编写团队,具体负责图书的执笔编写工作,邀请领域内权威专家、知名学者担任主审。丛书充分展示了各领域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具有较高的战略性、前瞻性、权威性、系统性、学术性和科普性。  突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方面,科技创新上,丛书对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技术和主要应用进行介绍,分析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峻挑战,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技术路线,展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给出相应的政策与机制建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路线图、时间表。人才培育上,丛书兼顾嵌入式知识传播和复合型人才培育需要,涵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各方面内容,主要受众既包括从事相关工作的新学习者、从业者,也包括广大非“双碳”专业的人群,旨在大力提升各行业人员“双碳”技术素养,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许光洪表示,中国科协期待通过“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的编撰、发布和应用,能够助力“双碳”科技与产业发展,加快“双碳”人才培养,为实现“双碳”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 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最近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我国环境管理开始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扣响了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发令枪”  3月31日,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环境报记者王亚京摄  ■环境管理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环境管理转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  ■环境管理转型是缓解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必然选择  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3月3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环保科技工作取得的进展,研究部署“十二五”环保科技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出席会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大会宣读了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向新任“两委”委员颁发聘书,向“十一五”环保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奖获得者颁奖,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授牌。  周生贤在讲话中指出,2006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以来,环保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技兴环保战略,强化科学决策机制,加强科技协作和能力建设,着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标准体系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落实领导、投入、体制、队伍保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水专项实现阶段目标。启动了32个项目230个水专项课题,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了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集成技术体系,全国基本实现了“控源减排”的阶段目标。  二是环境科研成果丰硕。认真组织实施公益性行业科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300余项,提出环境保护急需的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导则、指南及政策建议600多项,相关技术成果在280多个单位得到实际应用,2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励。  三是环保标准成为转方式调结构重要抓手。新发布500多项国家环保标准、70多项地方环保标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影响公众感受和健康的细颗粒物(PM2.5)纳入监测与评价范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度收紧排放限值,二氧化硫削减率达18.2%。制定《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了稀土工业的准入门槛,有效促进了稀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四是技术进步提升了污染减排能力。发布《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确立了以技术指导、评估和示范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框架。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及20余项技术政策、30余项工程技术规范和6项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在促进重点行业污染减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五是环境卫星极大提升了监管水平。环境卫星成功发射运行,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各地应用卫星遥感成果的能力不断提升,在青岛浒苔暴发、汶川地震、大连新港溢油、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环保部门根据环境卫星提供的重要信息,及时采取科学应对措施,确保了生态环境安全。  六是科研投入和基础能力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向环保部门投入科研经费近50亿元,带动各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建成了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实验室,环保系统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26个,与科技部联合批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科普基地12个。  七是环保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环保系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显著增加,部直属科研院所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比例达45%,有两位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各地环保部门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环保科技人才梯队逐渐形成。八是科学决策机制初步形成。设立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在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环保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环保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周生贤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环保科技还存在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对新型环境问题探究不深、整装成套环境实用技术缺乏、新兴环保产业培育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周生贤指出,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和去年底召开的环保“两会”,中央对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部署和最新要求上来,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思路,建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形势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从环境管理的目标导向来看,环境管理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二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三是以环境风险防控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这三种模式代表环境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在一定时期内,一种、两种甚至三种模式并存将是常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公众环境意识和监督管理能力等因素。最近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我国环境管理开始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扣响了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发令枪”。  周生贤说,环境管理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量,如果继续沿用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将难以持续。必须在进一步强化污染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兼顾的中国环境管理新模式,以环境质量管理“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环境管理转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各级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坚持环保为民,必须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实现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为主转向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兼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迫切愿望。环境管理转型是缓解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坚持源头防控,紧紧抓住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污染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并不意味着不再考虑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而是应采取更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  周生贤指出,加快环境管理的战略转型必须坚持科技先行。  一要通过科技手段创新管理理念。要继续深化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自然生态环境演替、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环境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控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夯实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二要深入研究适合国情的环境质量管理模式。要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问题特点,以环境质量目标为核心,抓紧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要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标准的导向作用,以环境质量标准倒推规划目标,依据规划目标科学确定重点任务,根据任务需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  三要大力夯实环境质量管理的科学基础。要掌握环境问题产生、发展的规律,明确各类排放源和相互作用情况,提出改善环境质量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清单、控制领域,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要通过环境健康调查和研究,探索建立以人体健康为导向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认真做好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地发布环境质量状况,逐步形成环境风险信息研判和环境质量动态预报能力。四要进一步提高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环保技术引进、研发和推广,努力抢占环境技术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赢得主动。  周生贤在讲到“十二五”时期环保科技工作时强调,一要以环保标准为抓手,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要加快完善以环境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为重要内容的环境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系、适用性。要加强标准的基础研究,加强环境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通过标准实施带动技术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要加大环境标准宣传培训力度,形成环境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学标准、用标准、守标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环保标准的考核评估。当前,要突出抓好以地表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重点的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发挥环境标准的“导向、依据、规范”三大作用。  二要以环境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要进一步强化环境规划的引领作用和政策标准体系的强制作用,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和综合环境服务,促进环保产业的结构升级与优化,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要以重点科研项目为依托,突破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技术。要以实现减排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突出抓好重点科研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环境污染演变与生态退化机理和调控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要按照“一湖一策”、“一河一策”思路,聚焦重点流域,确保“十二五”“减负修复”目标实现。切实做好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加快建立国家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着力推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  四要以环境技术管理为支撑,不断提高污染防治科技水平。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标准规范等手段,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的科技含量,发布一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工程技术规范和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大力推进减排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选取重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排技术创新试点,建立污染防治技术动态更新系统,不断完善环境技术评价制度。  五要积极倡导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提高全过程环境管理技术水平。要加快建立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建立可持续消费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积极推动新闻出版、教育、医疗、零售业等重点领域的可持续消费,鼓励使用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产品,大力倡导可持续消费理念,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意识。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主持会议。在4月1日的总结大会上,吴晓青作了会议总结。他说,这次环保科技大会意义重大、内容丰富,为环境科技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各地环保部门要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环保科技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工作氛围,同时不断加大环保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环保科技标准体系,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开创环保科技工作新局面。吴晓青还对环境科研、环保标准、环保产业发展、环境健康和气候变化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环境保护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办秘书二局、清华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环境保护部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和省级环科院、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十一五”环保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国家环保科技奖获奖单位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 长三角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次全体联盟成员大会召开
    4月16日,“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召开第二次全体联盟成员大会,以进一步推动联盟发展。联盟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联盟理事、专家、联盟秘书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出席会议。科技部条财司、两省一市科技厅(科委)、嘉兴市科技局、嘉兴科技城的相关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浙江省计量院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联盟理事长闫成德主持。会上,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子卿向各位来宾以及联盟成员单位通报理事长会议情况及2010年重点工作设想,秘书处通报其他相关内容。生化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张嗣良教授、自动控制著名专家吕勇哉教授分别就《科学仪器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仪器与现代控制技术》做了专题报告。联盟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也介绍了各自科研成果,浙江省计量院程佳博士在大会上就《新型流量标准装置》科研课题作了发言,引起参会人员广泛关注和好评。
  • 中国科协启动征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有关企业科协: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国内外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时间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4月20日止。二、征集内容和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特别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三、征集方式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和国际专家共同推荐。高校、科研机构等需联系有推荐资格的单位提交问题难题。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四、推荐程序及要求1.制定推荐方案。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2.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对问题的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进行把关,对问题的方向、表述方式、颗粒度等提出优化意见,审定推荐问题难题并审核推荐文稿。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3.广泛征集问题难题。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定向邀请本领域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才提出问题,动员邀请历年入选过问题难题的作者和推荐专家提出问题,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等方式研讨提出问题。4.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征集的问题难题应经专家推荐委员会充分研讨筛选,把关审定后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材料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五、遴选与发布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初选、复选、终选等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入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将汇编出版。围绕入选的问题难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编写科普文章并结集出版。六、工作要求1.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2.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3.推荐单位应把问题难题遴选发布作为学术引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常态化的问题难题征集、评选、发布机制,在此基础上择优遴选向中国科协推荐。4.推荐单位应对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及时了解问题难题解决情况、国家围绕相关问题的布局情况、以及科技工作者对解决问题难题的意见建议等,推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协同攻关。联 系 人:马睿乾 闫 爽联系电话:010-62131371,62106811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x 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x 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x 中国科协办公厅2023年1月29日
  • 中国科协评出52名中科院和172名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p  日前,中国科协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中国科协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先后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中国科协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担任中国科协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分别主持召开了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等相关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项昌乐,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8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4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中组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出席了评审会相关活动。/pp  尚勇在讲话中指出,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工作,是中央交给中国科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院士制度改革后,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院士候选人成为院士推荐(提名)之外的唯一推荐(提名)渠道。这是中央在统筹考虑改革完善院士制度方面作出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对中国科协的极大信任。中国科协高度重视,坚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尚勇要求,做好中国科协推荐院士候选人工作,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坚持“三个面向”,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高精尖缺”需要,把在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发展战略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我国专家、学者作为院士候选人推选出来,同时对那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小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予以关注,对边远艰苦地区、基层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予以关注,特别是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成果突出、贡献突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予以重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pp  为高质量完成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中国科协成立了指导、推荐(提名)、监督三个委员会,推荐(提名)委员会对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全部由对应学部院士组成。分别召开两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两次评审会全体会议,汇报工作情况和评审工作安排、审议评审办法,开展集体动员,听取评审情况汇报和监督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审定推荐(提名)人选,征求工作意见、总结工作等。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对应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成立6个推荐委员会,分别对拟推荐至相应学部的候选人进行评审。strong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对应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成立9个提名委员会,共分为9组召开推荐委员会会议,分别对拟提名至相应学部的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会上,各位评委根据评审办法,严格按照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经过审阅候选人材料、逐个介绍候选人情况、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等程序,共评出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17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strong已报指导委员会审定,评审工作圆满完成。监督委员会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充分肯定了评审过程的严谨严格、评审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pp  两次评审会之后,中国科协分别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召开座谈会,就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征求院士意见。与会院士对本次评审的评审程序、组织安排、服务保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中国科协进一步做好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pp/p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七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2月4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约1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  会议流程包括:协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以及办事机构等情况介绍 2012年协会工作总结,2013年工作重点展望 2012年申请入会单位审议 2012年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颁奖 协会新网站发布。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主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主持会议  首先,协会主管部门科技部人事司处长杨素荣介绍了科技部主管的社团情况及社团近期的重点工作。科技部人事司处长杨素荣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张泽  随后,协会理事长张泽作2012年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2012年完成的主要工作、2013年工作重点。  2012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积极筹备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3)。BCEIA 2013定于2013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已有90%以上展台被预定。同期举办学术报告会,主题确定为“分析科学创造未来”,大会主席为中科院院士江桂斌,副主席为张泽和张玉奎,学术报告会分为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应用技术报告会等。  (2)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6项标准获国标委批准立项,是历年来标准立项最多一次 2项国标送审稿通过审查 《高纯试剂试验方法通则》报批稿获得“2012年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标准化成果”一等奖。  (3)举办和参加各种会议,促进学术和工作交流。  (4)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咨询服务。完成2012年“CAIA奖”评审工作,本年度“CAIA奖”共评出25项奖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 组织开展仪器评议工作 为企业创新产品进行技术鉴定 开展国产科学仪器应用于示范实验室工作等。  (5)开展全国分析测试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考核工作。发布技术考核大纲3项,出版技术培训教材4本,累计完成1239人次的辅导考核与发证工作,共涉及21项技术和32向标准。  (6) 以网络建设为依托,推动各项工作。  (7)积极申请和承担国家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完成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验收结题 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完成科技条件工作项目《科学仪器设备创新能力调研》 完成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公益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Ⅱ)》申报工作 配合北京理化测试中心进行申报北京是财政项目《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培训体系建设与示范》,协会承担其中《国产仪器与分析测试行业发展需求分析》任务。  (8)为实施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提供参考依据。为支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顺利实施,为有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科技部下达了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钢铁研究总院共同承担的《科学仪器设备创新能力调研》项目,“凝练国家重点支持的科学仪器设备目录”是该项目的重要课题。  展望2013年,协会将重点进行如下工作:努力办好BCEIA 2013 进一步推进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联合会员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标准宣贯工作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对分析测试的需求,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会,促进会员单位的合作与发展 组织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加入全国分析测试人员培训考核工作,扩大培训力量和覆盖面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庞国芳  会议期间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庞国芳做题为《追踪近20年SCI论文见证世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步》的报告。报告中,庞国芳通过对15个SCI杂志、近20年(1991~2010) 的3505篇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论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各国论文总量、样品制备技术、检测技术、质谱检测技术、SCI论文影响力等发展情况。  接着,协会组织部尹碧桃向参会理事介绍了2012年申请入会单位的情况。协会咨询部张经华介绍了CAIA奖的历史及2012年评选情况。副理事长丁辉宣读了2012年“CAIA奖”获奖名单,协会负责人张泽、张玉奎、张渝英、吴波尔、庄乾坤、李红梅为获奖者颁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丁辉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咨询部张经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部尹碧桃2012年“CAIA奖”颁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新网站启动仪式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2012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获奖名单
  • 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通知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学会联合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部署,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按照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安排,根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修订)》(以下简称《实施管理细则》)有关规定,现将第九届(2023-2025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届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资助对象本届项目围绕“四个面向”,以能力、素质、潜质为标准,重点支持积极投身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重点支持从事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攻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临床案例、科研仪器、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中发布高水平案例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适当向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的青年成员倾斜。本届项目拟资助对象为32岁(1991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以下简称被托举人)。其中,中国科协通过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选拔资助300名,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选拔资助400名左右,资助金额不低于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周期均为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入选者和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不作为资助对象。同期申报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如同时入选,必须主动选择其一,并及时反馈。如隐瞒不报,查实后将取消入选资格,收回青托证书和资助资金。二、申报对象1. 全国学会。曾获第八届青托项目立项的全国学会,申报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自筹资金资助名额原则上均不超过第八届获得的相应资助名额;其他学会申报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自筹资金资助名额原则上均不超过2个。2. 学会联合体。曾获第八届青托项目立项的学会联合体,申报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自筹资金资助名额原则上均不超过第八届获得的相应资助名额;其他联合体申报中国科协资助名额、自筹资金资助名额原则上均不超过本联合体参与申报学会数量的2倍。三、申报方式1. 注册。申报单位须在“科创中国”平台(https://www.kczg.org.cn/)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培养跟踪服务平台(http://qingtuo.36ve.com)注册。注册时应先选择用户类别(全国学会用户、学会联合体用户等),使用项目联络人手机号码作为用户名,注册成功后即可登录账户进行项目申报。曾获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立项的单位,可使用已有管理员账户直接登录,进行网上申报。2. 申报。申报单位在线完成《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书》(见附件,以申报平台内版式为准,以下简称《项目申报书》)填写,下载打印带有自动生成二维码的《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书》一式2份及相关证明材料按要求签字盖章后,报送至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并在信封上注明“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字样。报送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9日17:00,申报平台同时关闭。邮寄以邮戳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四、步骤安排1. 项目申报。各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根据本通知要求,严格按照《实施管理细则》中的申报条件自愿申报。鼓励各申报单位建立完善青年人才专门工作机构和青年人才储备库。2. 项目评审。评审采取现场答辩、专家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等方式组织。通过评审评选出拟定立项单位名单及资助名额分配方案。具体评审工作安排另行通知。3. 项目公示。拟定立项单位名单及资助名额分配方案在中国科协官方网站等平台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申报单位,经中国科协审议通过后,正式确定为立项单位,给予相应资助名额。4. 人才选拔。中国科协加强青托遴选指导监督;立项单位严格按照《实施管理细则》及相关工作要求,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拔出有发展潜质的被托举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培养方案,按要求报送中国科协,签署年度《项目合同书》。5. 组织实施。中国科协按规定拨付项目经费;立项单位要强化人才培养理念,按照《项目合同书》、项目实施方案和培养方案要求,开展被托举人培养、服务工作,做好被托举人成长过程的跟踪记录,优化考核流程,接受中国科协的监督指导。自筹资金的立项单位须按照中国科协总体要求和工作进度统一组织实施。6. 验收和结项。中国科协对项目经费实际使用情况和被托举人培养工作进行年度检查。按《项目合同书》要求的项目完成时限前发布项目结项验收通知,组织开展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五、有关要求1. 以学会联合体形式申报本届项目,须征得全体成员学会同意,并指定责任学会专门负责申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凡以学会联合体形式参与申报的,联合体成员学会不能再以学会形式单独申报;同时加入多个学会联合体的学会,只能选择参与一个学会联合体的申报。2. 支持有条件的学会扩大自筹资金资助比例。中国科协资助名额更多地用于支持基础学科、弱势学科、交叉学科学会,自筹名额更多地分配给筹资能力较强的部分工科、医科类学会。科协立项资助与自筹资金资助同等管理,统一开放申报、统一专家评审、统一选拔标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托举支持。通过自筹资金资助被托举人的申报学会,须面向本学科领域开放申报,不得将自筹资金资助名额、人选与资金来源直接挂钩,不得限定自筹资金的资助方向;鼓励学会合法合规募集社会资金,促进资助资金来源多元化、资助对象开放化、管理基金化、使用规范化。3. 中国科协将继续实施青托遴选特派员制度,经授权后可对青托遴选全过程开展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4. 申请人和所在单位、推荐学会或学会联合体须签署互斥人才计划审查承诺书。相关学会和学会联合体要本着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减轻青年人才填报量。5. 学会应吸纳申请人为学会会员,并尽量吸纳入选者在学会任职。推荐单位评审时,将适度增加对青年人才优化服务的指标权重,引导学会吸引青年人才参与学术交流服务。6. 特殊科技领域、企业科协试点和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申报工作另行通知。六、联系方式1. 材料接收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处联系人:戚嘉洳联系电话:010-62165283报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综合业务楼西706邮编:100081电子信箱:kjrc@cast.org.cn2. 业务咨询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创平台处联系人:丁 宁联系电话:010-685813663. 申报系统技术支持联系人:朱晓晖联系电话:010-57010738附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申报书(样本).doc中国科协办公厅2023年5月6日
  • 中国科协发布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7月28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并首次发布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如何开发比能量倍增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如何通过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构建精准高效的生态保护网络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如何构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技术体系?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面向大规模集成光芯片的精准光子集成?如何开发针对老龄化疾病的医用人工植入材料?如何开发融合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影控集成技术的腔道手术机器人产品?如何开发大规模低能耗液氢技术和长距离绿氢储运技术?如何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短舱关键技术问题?如何突破耕地重金属的靶向快速经济安全减污技术?如何利用风光水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攻克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难题?如何制备高洁净高均质超细晶高端轴承钢材料?如何发展与5G/6G融合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等科技共同体,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评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四年共评选、发布了130个问题难题。2021年,共征集到89个国内科技组织、73个国外组织和境外专家推荐的472个问题、难题,2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此外,今年首次向近年来积极参与征集发布活动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会授予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优秀学会牌匾。中国科协将推动构建重大问题难题研判品牌体系,践行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不断研判科技发展趋势,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团结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圆满召开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3月30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召开。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吴朋主持,出席会议理事113人,监事会及各分支机构秘书长列席了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和理事单位参加了本次会议。/pp  此次会议听取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彤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做的《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重点报告》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吴幼华向大家宣读了法人委托函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处财务总监郝英俊向理事们通报了《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财务报告》。大会审议表决通过了增补郭云彩、李彤、徐地华三位同志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的议案。随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张建向理事们宣贯了《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 张彤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宣读聘任张建、沙旋两位同志为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最后由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系主任崔大祥教授向理事们介绍了承办2020学会学术年会的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d6df3d88-ce98-4e3e-bbc9-1a993abc0c0f.jpg" title="图1.jpg" alt="图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43159c4-6c5c-46dd-a40a-d3e4f8ccdac2.jpg" title="图2.jpg" alt="图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彤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重点报告》/pp  报告从“数字看2018”、“会员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科普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六大方面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8年的工作作了总结。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工作可谓是硕果满满,在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获得了中国科协“世家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二等奖,学会党支部被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评为“九星”级党组织。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从学会内部建设、会员服务产品以及学术活动等多方面继续开展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9874277-c08a-41bd-aa5b-7fadba99817b.jpg" title="图3.jpg" alt="图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吴幼华宣读法人委托函/p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吴幼华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委托宣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法定代表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a1d5492-ff11-4bfd-b15c-e457b7bb9ab7.jpg" title="图4.jpg" alt="图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处财务总监郝英俊作《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财务报告》/pp  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偏低,在对项目资金管理上的监管以及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监督缺乏力度,2019年将会针对现存问题不断作出完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aea32967-c000-4d3d-82b6-f1a6e04dd91a.jpg" title="图5.jpg" alt="图5.jpg"//p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张建宣贯《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348f2447-91a9-43bf-bda2-91aed2cd7699.jpg" title="图6.jpg" alt="图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系主任崔大祥教授/pp  崔教授在会议上作了《申请承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0年会暨仪器院长论坛汇报》,最终会议现场以掌声表决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pp  至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p
  •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
    9月25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协、陕西省政府主办,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陕西省科协、西安市政府承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出席会议。40多名军民融合领域的院士、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安市委副书记胡润泽主持。  上官吉庆介绍了西安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设想。七位院士专家们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言并提出多项建议,借鉴国际上以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为代表的军民融合做得好的国家,谈我们国家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亟待加强的领域。我国军民融合的根本还是强军,军工科研单位应当包容接纳新鲜思想,拓宽军民融合通道,对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把先进的民用技术引入军事武器研制中。技术两用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多位发言人都提到了人才,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战场能否超越对手的决胜能力”。  尚勇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中国科协要进一步积极支持陕西省的军民融合建设。中国科协成立的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已经成为促进军民融合的大平台,充分发挥了军民融合的协调与促进作用,下一步必将在陕西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陕西省最大的资源之一是军工,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更大突破,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第二,中国科协要积极支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机制。对我国而言,军民融合仍是起步阶段。下阶段要拓宽军转民、民参军的渠道,实现军工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 以陕西特别是西安为主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并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基础,实现创新机制、自我发展,积极调动军民两方面的力量,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 加强平台协调,发挥好军工集团的作用,拓展重大军工研究项目 为军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成立创新创业平台。通过机制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军民融合平台,营造出军民融合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新产业迅速发展。第三,要支持陕西优化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环境,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军民融合平台,克服政策瓶颈和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如何给科研人员松绑、如何向科研机构放权以及如何建立激励制度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实现政策突破。  胡和平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地、军工大省和科教大省,我们要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统领,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产业牵引,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二是强化平台支撑,依托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布局,吸引龙头企业聚集。三是强化技术创新,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产业专项。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人才流动、使用的机制障碍。五是强化机制建设,深化军地企业和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国科协办公厅、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陕西省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西安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到会祝贺。1300多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肩负全国5800万科技工作者的重托出席这一盛会。  今天,人民大会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高挂在大礼堂主席台上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位于主席台正中。会场二楼眺台上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巨型横幅。  上午10时,大会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的祝词。他首先向中国科协八大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全国各条战线辛勤劳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  习近平在祝词中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科协七大以来的5年,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5年。5年来,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于实践、敢于超越,取得一大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愧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习近平在祝词中还充分肯定了科协七大以来,中国科协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他说,科协组织不愧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不愧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新任务,既对科技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勇攀高峰提供了广阔舞台。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认清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方面,在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全民族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方面,在培养和举荐青年科技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方面,在加强品格修养、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更加奋发有为。  习近平对新形势下科协组织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提出4条要求。一是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三是致力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四是着眼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习近平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科协组织在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中以及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分别代表科技界和各人民团体向大会致贺词。  中国科协主席、大会主席团主席韩启德主持开幕式,代表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科协工作,总结了做好科协工作的经验体会,并对今后5年科协工作提出了建议。  到会祝贺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兆国、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何勇、令计划、王沪宁、乌云其木格、周铁农、马凯、陈奎元、张榕明、罗富和和周光召,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等。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同志,在京中国科协历届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各界人士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约3000人参加了开幕式。
  •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第二次活动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5月20日上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理化楼5层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第二次活动”。会议现场  据悉,为深入探讨我国科学仪器发展机遇与挑战、产业发展瓶颈、阻碍行业发展主要问题,以及当前发展的优势与动力等相关议题,2012年3月22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举办了“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的第一次活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先生主持会议国家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孙增奇处长出席会议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的第二次活动”则主要围绕企业发展中研发、管理、生产、销售、人才等问题展开谈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相关领导、国产仪器知名公司高层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闫成德先生发言  闫成德先生主要就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目的进行了阐述,并希望与会人员能够畅所欲言,为解决当前仪器行业所面临问题添砖加瓦,将这一活动办得高效率、有意义。原AB SCIEX公司中国区总裁、职业经理人刘文玉先生发言  刘文玉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详细讲述了自己对于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的认识,并通过对3种心态和3种智慧的解释,号召大家一起为行业把脉,诊断出病因,集体合作起来解决问题。赛默飞世尔公司顾问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职业经理人孙建一先生           董事长刘明钟先生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谱仪器公司      董事长田禾先生             总经理陈建钢先生    北京创新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普立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崔万臣先生            总经理田丽娟女士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夏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敖小强先生             总经理张新民先生      仪器信息网             国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总经理唐海霞女士              陈舜琮主任   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或畅谈自身多年工作体会,或评述当前仪器行业现状,或以自身企业现身说法,纷纷为解决我国仪器行业及国内生产企业所面临的研发、管理、生产、销售、人才等问题出谋划策,特别是关于创新研发的问题,讨论尤其热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
    7月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主持。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界要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科协组织要坚持守正创新,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要坚持开放、信任、合作,推动多边与双边国际合作相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高精尖产业集群助力创新要素集聚,希望北京继续大胆创新、发挥引领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做好科技创新发展的“模范生”和“领头羊”。  陈吉宁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举行,彰显了中国科协奋进新征程、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对北京科创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北京作为我国科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探索科技创新模式,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加速聚集优秀科技人才,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协和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等战略合作,共同为强化创新引领、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分别作了题为《新量子革命》《工程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发展生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疫苗研发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主持报告环节。  开幕式还设立了高端对话单元,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薛澜,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畅谈新时代科技共同体的使命担当。该环节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主持。  据了解,本届年会设立了 “科技共同体担当新时代使命”“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开启国际交流新模式”“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四大系列25项专题活动,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为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关于召开《光谱法水质在线快速检测系统》标准第二次讨论会的通知
    p  各有关单位:br//pp  经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立项的《光谱法水质在线快速检测系统》标准已于2019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了标准第一次讨论会。根据上次会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标准起草工作组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讨论稿第二稿。为保证按时完成标准制定任务,经研究讨论决定,将于2019年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光谱法水质在线快速检测系统》标准第二次讨论会议。请贵单位选派参与标准编写的专家参加。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pp  一、会议时间地点/pp  2019年3月22日9:00-12:00开会(3月21日下午13:00-19:00报到,地址: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饭店A座大堂,电话:010-68576699)/pp  二、参会人员/pp  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的标准编制相关负责人。/pp  三、会议内容/pp  (一)标准起草负责人对标准编制修改情况进行汇报 /pp  (二)对标准第二稿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和完善,会后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pp  (三)标准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安排和确认。/pp  四、会议地点/pp  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饭店A座四层NO.25会议室/pp  (地址: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真武庙路1号,电话:010-68576699)/pp  五、注意事项/pp  (一) 为了便于标准编制工作开展和组织,请相关参编单位积极配合,提供相关人力、物力及资金支持,相关事宜请与我司联系。/pp  (二)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为便于安排食宿,请参编单位提前提交报名回执表。/pp  六、联系方式/pp  联系人:苑 萍 18366223266/pp  电话:0532-80912156、80912157(传真)/pp  电子邮箱:lyndayuan@vip.163.com/pp  附件:/pp  1、报名回执单/pp  2、标准工作下达文件/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八日/ppbr//p
  • 中国科协“八大”闭幕 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主席
    韩启德连任中国科协主席邓中翰等16人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韩启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专家韩启德当选连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作为重要议程之一,中国科协“八大”期间选举中国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共产生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80名,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等53人当选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邓中翰等16人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中国科协官网显示,韩启德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曾任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会副主席等职。
  • 中国科协学会联合体成功举办2019迎春报告会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1月21日,北京的首都大酒店,中国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成员学会主办的“2019迎春报告会”顺利举行。报告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协办。迎春报告会是每年元月奉献给高级会员们的一个品牌项目,也是学会间友好合作、会员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报告会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重大年度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深度解读。本次报告会,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高文作《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报告 共600多位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5b187b3-d3e0-4e41-a2fa-6d7e3a056749.jpg" title="陈锐.jpg" alt="陈锐.jpg" width="40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致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2fac880-08c3-493f-b8d4-2b187fa9aad7.jpg" title="团拜.jpg" alt="团拜.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学会联合体成员学会秘书长现场团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c20461b-3487-4c37-809f-4b58754e61f8.jpg" title="高文.jpg" alt="高文.jpg" width="40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作大会报告/pp  在《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报告中,高文详细分享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趋势、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前景,并就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溶合方面,分享了自己给出的政策建议。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三个阶段:逻辑推理、专家系统、深度学习 目前,弱人工智能已成大势,强人工智能仍需探索。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有四个优势:政策、数据、应用场景、青年人才 但也在基础研究、高端器件、开源平台、高端人才四个方面存在不足。近期,习近平就如何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特别强调:(1)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2)要主攻关键核心技术。(3)要强化科技应用开发,(4)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文认为,对于如何补中国的四个短板,中国科协作为国家科技智库和科学家共同体学术平台,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提出行之有效的咨询建议,如:部门、地方,应该如何在基础研究方面合理组织与分工?部门、地方与企业,应该如何在高端器件方面合作公关?门、地方与企业,应该如何联手推进开源开放平台?高校与企业、社会,应该如何为培养AI高端人才创造条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135ea79-4b11-4e63-b6c0-e97a0690a056.jpg" title="阎建来.jpg" alt="阎建来.jpg" width="400" height="274"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74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阎建来主持迎春报告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23aea49-43a3-481e-9d92-6389522b9e37.jpg" title="会议现场.jpg" alt="会议现场.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019迎春报告会现场/ppbr//p
  • 成都科林助力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八次全体会员大会暨成立30周年大会
    2016年12月9日下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八次全体会员大会暨成立30周年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顺利召开,约35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员大会。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本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优秀会员单位之一,成都科林将继续开发仪器在分析测试领域方面的应用。
  •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p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pp  李克强主持。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出席大会。/pp  上午9时,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118956522_14646061708611n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9be473c8-0d47-4fbf-96d8-709122314bc3.jpg"//pp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大家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应该努力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pp  习近平强调,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pp  习近平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pp  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要求。一是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推动科技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判断准了就能抓住先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坚定创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pp  二是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pp  三是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pp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pp  五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ppimg title="1118956522_14646050926561n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c2f42868-93d3-43f5-b060-e9b3deaff683.jpg"//pp  习近平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pp  习近平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技大师荟萃之地,要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科技创新发展全局和长远问题,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要发挥好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希望广大院士发挥好科技领军作用,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pp  习近平指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pp  习近平最后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让我们扬起13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风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pp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pp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同志和大会代表,约4000人参加会议。/pp /p
  • 中国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c21e775-c3a0-4693-b0a7-a22acb034971.jpg" title="对美加征关税.jpg" alt="对美加征关税.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9日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对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部分商品,自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不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已加征关税不予退还。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的其余商品,暂不予排除。br/下一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继续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适时公布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具体清单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2cd719b7-7aff-487c-982c-a4c0a0d0dd1c.jpg" title="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jpg" alt="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将持续关注中美贸易动态,为您带来科学仪器相关的最新报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中美贸易战新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tradewar"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afbe841f-5dc5-4bec-943f-3356a62c1985.jpg" title="中美贸易战.jpg" alt="中美贸易战.jp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推荐阅读:/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214/518928.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中美第一轮经贸协议利好全球市场,科学仪器行业又将何去何从?/span/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博弈两年,中美贸易摩擦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一槌定音,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美股三大股指齐涨,市场终于不用被黑色星期五的恐惧所支配...详情点击上方阅读链接/p
  • 天津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1月22日,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天津大学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荻、副主任薛其坤院士、宋诗哲,委员陈军、赵乃勤、封伟,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材料学院院长崔振铎,学院党委书记贾启君,科技处副处长秦云波,材料学院副院长原续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袁晓燕及全体实验室成员参加了会议。实验室顾问王玉林、盛京,教育部材料复合与功能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永长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委员会成员合影  校长李家俊会后接见了学术委员会委员,感谢他们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的支持,并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实验室多听取专家们的建议和指导,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天津市在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办出特色,更上水平。  会议由张荻主持。会议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乃勤所作的2012年度实验室工作报告和实验室成员原续波、师春生、刘晓非和高志明分别就生物材料、复合材料、材料腐蚀与防护几个方向的研究进展所作的学术报告。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在本年度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及其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讨论,肯定了实验室在专业研究领域、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和进步,并提出了实验室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该重点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发展,经过对研究方向的整合,现已具备承担以基础研究为主、以国家和天津需求为指导,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
  • 国家基因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 发改委支持提质增效
    1月18日上午,深圳国家基因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总结国家基因库建设成绩与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会议强调,要强化使命意识、引领意识、协同意识、安全意识,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从国家总体规划,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加快推进国家基因库建设,为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贡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主持会议。  林念修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深圳国家基因库去年工作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他指出,建设好国家基因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更加突出国家基因库的战略地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建设 要进一步强化引领意识,更加突出全球引领的目标导向,力争到2020年以前,在资源规模、科研水平、运营机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 要进一步强化协同意识,更加突出共建共享的制度优势 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更加突出遗传资源安全可控。他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支持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提质增效。  许勤表示,深圳将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服从国家总体规划,认真落实理事会议定的事项,结合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更好地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运营。他说,深圳国家基因库要积极承担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要抢占生物经济、生命经济战略制高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产业支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要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生命科学领域的共享生态圈,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会议听取了国家基因库I期进展情况、II期建设思路及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圳国家基因库章程》《深圳国家基因库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深圳国家基因库资源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深圳国家基因库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会上,各副理事长、理事单位相关负责人就基因库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市领导郭永航、艾学峰参加会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