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

仪器信息网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专题为您整合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话题讨论。

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相关的资讯

  • 助力精准医疗,推动未来健康——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隆重召开
    p  10月27日,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场论坛——第四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大会在西安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药物基因组助力未来健康”为主题,旨在展示以药物基因组学为核心的前沿技术在精准医疗和未来健康的研究、应用和实践。/pp  大会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主办,由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精准医学基因检测示范中心、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以及西咸新区科统办承办。/pp  大会邀请了中国个体化医学的首倡者、中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创始人周宏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中国遗传咨询开拓者贺林院士,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张生勇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院士,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小儿学系终身教授陈垣崇院士,梅奥诊所医学院临床药理学部主任Richard M. Weinshilboum,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芯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陈超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信息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李亦学等多名学者、专家进行主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精准医学、个性化医疗、遗传咨询、生物医学大数据等专题进行研讨和交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3e3d754-50f6-4c39-a36f-50ccbeee187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会议现场/strong/pp  大会正式开幕前,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西安市委秘书长卢凯,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会见了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和国外贵宾。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在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上官吉庆代表西安市政府向周宏灏院士、贺林院士、张生勇院士、魏于全院士、张玉奎院士、陈洪渊院士、陈超教授、李亦学教授特别颁发了“西安市政府科技顾问”聘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3.JPE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cc9d4bf-51d5-45a7-877a-98dc9e189f4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主持开幕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a29c56d3-b9f1-4fe2-8da0-d3625796a18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致辞/strong/pp  在开幕式上,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为大会致辞,并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院士专家、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新知识、新技术迅猛发展,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对全球产业变革、竞争格局重塑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科技的前沿领域,既是基础科学,也是产业技术。他相信,作为创新大会的首场论坛,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中国个药联盟首届大会势必将推动西安精准医疗领域在产学研多方面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bc35c74-befa-4f45-9e3c-6966e6ee939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介绍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strong/pp  随后,西安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向与会嘉宾隆重介绍了西安硬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一个将与西安市现有医疗和检验机构构建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开放医学检验创新模式的中心,拟实现“16141”目标,即搭建集约检验、健康大数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医学物流6个平台,1个区域集约化国际质量检验管理体系,面向医疗机构、医生、患者、监管层完成4大赋能,构建1个医疗新型生态。/pp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就医品质。同时,赋予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学检验服务新定位和新内涵,以最佳的路径服务于医疗机构和患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9a2f0ed2-b001-483b-b27f-6cb6653da0f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揭牌现场/strong/pp  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王永康同志、郭立宏校长、陈超副校长及医学检验中心李莉博士上台一起按亮水晶球,为这一助力大西安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揭牌。/pp  在接下来两天的学术大会部分,将有30多位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机构、领军企业的代表分享精彩报告。这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宴,是生命科学与精准医疗的高端对话,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入切磋,它的成功举办无疑将对药物基因组学的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强化健康产业发展以及精准医学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pp /p
  • 药物基因组学致力于人类基因组与现代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每年有130多万美国人因药物不良反应(ADR)而住院。每年有超过1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ADR),这使其超过肺病、糖尿病、艾滋病、意外和车祸成为第四大死因,并且已经成为CDC、NIH和制药公司开始通过药物基因组学来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患者安全问题。药物基因组学——一个专注于人类基因组与现代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科学研究领域,可以为所有患者营造更为公平的环境。药物基因组学致力于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每位患者的药物和剂量。虽然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针对诸如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艾滋病和哮喘等疾病的药物反应上,但对于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患者来说,也带来了曙光,这些患者即使在停药后也常常会受到药物严重的副作用影响。 据肯恩大学(Kean university)新泽西科学、技术与数学中心的副院长Mike Tocci博士介绍:“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基因,因此疾病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方式以及个体身体对特定药物治疗的反应都是不同的。” Part 1医学的未来Tocci是一位资深的分子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也是赛诺菲公司(Sanofi)基因组科学和生物制品的前负责人,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从事药物发现和临床前开发方面的工作,他认为药物基因组学是“个性化医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研究药物在个体体内代谢和实现疗效的方式,以及通过基因了解药物的疗效是如何因患者个体或患者群体的不良反应而受到限制。医生和药物研究人员正在快速了解患者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以便更好地治疗疾病。”“我们没有针对所有类型癌细胞的生物标记物,也还没有很好地了解哪些类型的细胞对不同类型的药物有反应,但我们正在更多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人体中的功能,因此最终我们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基因组如何影响特定药物的作用,”Tocci博士解释道。 与这项研究相关的范围和成本引出了一个合理的问题,即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谁将从这种方法中受益最多。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是一个主要的受益群体,但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已有一定的受益。随着对如何使用更有效的药物更好地治疗患者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有更深刻的理解,医生也将是一个主要的受益群体。 虽然在早期阶段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能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基因组学将通过增加生物标记物、基因表达谱分析和细胞图谱研究来降低成本,从而彰显在医疗保健和药物开发方面的益处。假以时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将得到改善,到时候患者的治疗费用也就降低了。 消费者已经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关于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受益。已有超过200种药物被标记有新的基因组生物标记物信息,这些信息还描述了药物使用和临床反应的差异性、不良反应的风险、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化剂量、药物作用的机制和试验设计的特征。这项新的研究已被纳入临床试验,并对参与化合物开发的公司产生了影响。药物基因组学严重依赖分子生物学,且涉及许多过程,包括PCR、蛋白质鉴定(蛋白质印迹法、ELISA)、确定基因表达、基因和蛋白质图谱分析技术、细胞分选方法、细胞分离技术(离心)、细胞成像方法,以及在人和动物模型中分析和描绘疾病组织中细胞的能力。Part 2前进的障碍 虽然几乎所有关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消息都令人鼓舞,但仍有一些因素阻碍着该领域的发展。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试验并不总是能够预测人类的反应,获得足够数量的患者样本,以及对患者隐私有关的社会和伦理考量可能会限制某些群体的参与。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相关的风险和成本是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们会限制哪些人可以进行研究或负担得起实施此类治疗的费用。 “药物基因组学的长期效益将是巨大的。未来的工作将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和更安全的药物进行个性化治疗,有望通过限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来延长寿命、或改善生活质量。我们最关心的是确保我们从伦理的角度推进科学的发展,并保证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并负担得起,”Tocci博士说道。Tocci博士担任肯恩大学新泽西科学、技术和数学中心的研究副院长,协助监督STEM学位教育,在这些学位教育过程中,他们采用多学科方法教授科学,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整合入课程。STEM项目为学生提供通过在实验室体验科学而不是仅仅通过教科书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STEM学生可以与教职员工一起研究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包括对癌症生物学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生物标记物;对药物化学的研究,以了解如何阻止癌细胞转移;以及对基因组学的研究,以了解药物如何与基因产物相互作用。 全球视角,行业分析,处处是机遇! 您可联系奥豪斯 400-891-5989,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第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深圳开幕
    第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11月16日在深圳大梅沙拉开帷幕。这次大会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特拉华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康乃尔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各国的400多位基因组学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  当日(11月16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教授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深圳盐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龙岳华先生出席并致欢迎辞。  杨焕明院士首先对基因组学领域近10年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系统阐述了基因组学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无限机遇。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接着介绍了华大基因作为基因组学的领军团队所获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及在推动基因组学研究技术革新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并对未来基因组学在人类健康与疾病、农业及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随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千人基因组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英国Sanger研究所生物信息专家Richard Durbin博士 美国Bio-IT World 杂志主编Kevin Davies博士 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MetaHIT)负责人之一、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INRA)S. Dusko Ehrlich教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药理和治疗学部门Moshe Szyf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系主任Karsten Kristensen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在大会上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他们均表示,大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生物基因领域的学术交流盛会。通过会议,他们获得了与不同学术领域科学家深入沟通交流与扩大合作的机会,并且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到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会议将持续3天。在随后的议程中,还将同步举办7个研讨会,分别以水产基因组学、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研究与基因组学、园艺作物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人类自身免疫病遗传学、癌症基因组学与分子标记、测序与农业、测序与生态学为主题,分别进行深入集中的学术交流。他们还将讨论当前世界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基因组学在科学发现及产业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杨焕明院士说:&ldquo 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人类健康、发展可持续性农业、开发生物能源、保护环境。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以及生物计算研究的发展,将为实现这些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dquo   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球众多知名的研究机构、生物技术公司和权威科学期刊,包括法国农业科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新加坡基因组学研究所、英国桑格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科研院所,以及Illumina、Pacific Biosciences、Life Technologies、Affemetrix等研发机构。
  • 泽泉科技应邀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备受关注
    2016年8月19日-22日,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邀赴福建省福州市参加了“第十七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农林大学以及福建省遗传学会承办。会议邀请1000多位国内外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及优秀中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会议题主要包括:? 基因组测序及新技术? 功能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及生物信息学? 转基因技术及基于基因组学的育种? 基因组多样性? 表观遗传学及表观遗传组学大会现场 参展期间,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用户展示了AgriPheno™ 平台的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咨询和解决方案、高通量植物样本DNA取样解决方案、植物光合作用测量解决方案和植物培养系统解决方案等,还另外获得墙报展示、交流的机会,引起了参会专家的浓厚兴趣。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运用,植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进入高通量和组学时代。表型组是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到的概念,是指植物外在表型和内在表型的总和。广义上的表型组学还涉及表观遗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泽泉科技近年来在表型及表型组学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认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杨维才所长专门到展台,关心我们表型平台的运转状态,此前杨所长带领团队已经参观过我们AgriPheno™ 高通量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泽泉公司一定会继续以先进的表型测量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为基础,大力支持表型及表型组学的研究,为推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科研以及作物育种进程,做出企业自身的贡献与努力。 中科院遗传所杨维才所长一行参观AgriPheno™ 平台 会议报告人除了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与生态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校的顶级专家,还有来自英国JIC、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植物基因组学专家。其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正在安装一套大型的高通量田间表型系统,所使用系统正是德国LemnaTec公司生产的野外型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Field Scanalyzer。此前,国家科技部网站刊登了一则关于全球第一套野外型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Scanalyzer Field在英国洛桑研究所投入运行的消息(http://www.zealquest.com/news/view.asp?id=769)。现阶段国际上著名的植物表型平台全部都是由LemnaTec提供的产品,包括杜邦、先锋、巴斯夫、法国农科院、澳大利亚植物加速器等多家跨国种业巨头和很多科研单位。田间作物表型测定是未来表型及表型组学发展一大趋势。 英国洛桑研究所的野外型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Scanalyzer Field 泽泉科技墙报展示 此外,公司人员在会议现场还解答了老用户在仪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为未来的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与参会专家的会场交流与互动,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非常重视与基因组学相关产品与技术服务参展商的密切互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表型组学与其他组学的交叉合作机会愈来愈频繁,由此带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我们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生理生态、基因型-表型-育种领域的影响,也会随着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逐步实现交互融合,共赢发展。 泽泉科技展台展台交流
  • 会议邀请 I 瀚辰光翼邀您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为充分展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定于2023年8月19-22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第二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大会将邀请近两年在植物基因组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会议信息时间地点 ▼8 月 19-22日山西国际会议中心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植物与基因组专业委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日程安排▼8月19日 报到8月20-21日 开幕式、学术报告、Poster Session8月22日 学术报告、闭幕式瀚辰光翼展位大会报告嘉宾及题目▼
  • 净信携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出席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第十七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于2016年8月19日-22日在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遗传学会承办,充分展示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届大会邀请了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做学术报告。上海净信荣幸获邀出席本届大会,为广大的植物科研领域专家展示样品处理方法——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得到会上科研工作者们的认可与赞赏。 上海净信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优质的售后服务,严谨的工作作风,率先推出的"JXFSTPRP"以及“Tissuelyser”系列研磨机等产品,先后在中科院、农科院、医科院等高等研究院所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而被广泛采用。 净信——做中国人自己的研磨仪!
  • LIFE 金牌赞助第六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
    第六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6)在2011年11月12日至15日在深圳东部华侨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BGI)主办,召集了世界各地400多名从事基因组学研究的科学家,生物制药业界,学术刊物编辑。来自各方的专家在汇报基因组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的同时将会深入讨论农业育种,医疗健康,生态环保以及当前热门的云计算等相关议题,探讨基因组学研究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作为本次的金牌赞助商,Life Technologies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Ulrich Broeckel教授,在大会上与参会嘉宾们分享了Ion Torrent半导体芯片测序平台在二代测序中的应用。目前在医学诊断方面,最常规的技术是毛细管电泳测序技术和扩增子重测序技术。而Broeckel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为ion 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PGM&trade ) 开发了一种新的protocol,使用314和316芯片对扩增子进行重测序。Broeckel教授将他的实验数据在大会上进行了分享,他的实验结果再次证明ion 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PGM&trade )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有良好稳定的表现。ion PGM&trade 由一块创新的半导体芯片驱动,正是这一技术使ion PGM&trade 更快速、更便捷,具有更好的扩展性。而Life Technologies在成功开发314、316芯片的基础上,于2011年11月又推出了318芯片,其通量从年初314芯片的10mb,跃飞至现在318芯片的1GB,一年内通量提高了100倍;而其读长也从314芯片的100bp,增加到现在318芯片的200bp,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实验选择、也让更多新应用成为可能。欲了解更多关于ion torrent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cn/zh/home.html.LIFE 展台ion 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PGM&trade )现场用户咨询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home.html) (Nasdaq: LIFE) 是一家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的仪器、耗材和服务可协助研究人员加快推进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该公司的客户遍及生物学各个领域,包括筛选与转化研究、分子药物、干细胞治疗、食品安全和动物保健以及21世纪的法医鉴定等。该公司生产供分子诊断和仅供研究使用的产品。Life Technologies的业界领先品牌,包括创新型Applied Biosystems和Ion Torrent品牌仪器以及Invitrogen、Gibco、Ambion、Molecular Probes和Taqman等被全球各地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所广泛使用。该公司2010年的销售额为36亿美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约11,000人,公司持有将近3900项知识产权专利及专有许可证,堪称生命科学界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资产。如蒙垂询,请访问: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 大中华地区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我们的大中华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台湾设有办事处,生产设施及分销中心,雇员人数近800人。
  • 五洲东方携手广州聚能亮相第十三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为充分展示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于2012年8月19-22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学术研究报告。  五洲东方作为赞助商参加了此次大会,展示的产品有德国BRAND全套移液体系列产品(移液器、瓶口分配器等),自有品牌BIODROPSIS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BD-2000,加拿大Biocomp全自动密度梯度制备仪等,受到了广大与会者的关注。同时,我们在会议现场举办了&ldquo Percival拟南芥培养箱有奖问答&rdquo 活动,大家在会议休息时间纷纷领取问卷参与答题,还饶有兴致的与产品专家讨论答案,最后领取了精美小礼品。  最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聚能公司倾情协助我们参加了此会议。聚能超高压连续流细胞破碎机利用超高压能量使样品通过狭缝瞬间释放,在剪切效应、空穴效应、碰撞效应的作用下使细胞破碎,使物质匀质、分散、乳化、颗粒纳米化。世界唯一的样品破碎全过程都在4℃-6℃的低温循环水浴中进行,保持原有物质活性和性能。其卓越的性能吸引了众多客户垂询。   五洲东方会更努力的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 国际遗传和医学基因组学大会近日召开
    日前,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赞助商参与了于6月9日至11日在香港大学举行的国际遗传和医学基因组学大会。该次国际会议由美洲华人遗传学会和香港医学遗传学会在历年分别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基础上首次联合举办。会议吸引了国内外从事遗传学和医学基因组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参与。诺贝尔奖获得者Oliver Smithies, 中国知名基因组学专家贺林教授,杨焕明教授,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主席Aravinda Chakravarti等作了精彩的报告。 作为大会的主要赞助商,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在会议期间展出了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基因组研究产品。并邀请比利时知名医学遗传学家J. Vermeesch 教授作了专场讲座。Vermeesch教授详细介绍了利用安捷伦比较基因组芯片(aCGH) 进行新生儿和胚胎植入前遗传病诊断的最新研究结果,引起与会科学家的热烈讨论。在会议期间,来自美国Baylor Colleague of Medicine,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等学术机构的学者也报告了运用安捷伦aCGH 芯片技术进行遗传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显示安捷伦的基因芯片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病和医学基因组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精密灵敏而又不失灵活开放的技术平台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反响。很多来自内地的科学家和临床研究学者也对未来引入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工作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安捷伦公司是基因芯片完整技术平台的供应商,其基因芯片技术覆盖表达谱,比较基因组杂交,启动子及甲基化, MicroRNA等多个应用领域。详情请访问www.opengenomics.com
  • 泽泉科技应邀参展第三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大会
    2016年11月6日-8日,第三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大会在上海青浦夏阳湖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邀参会。本次会议由《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为Nature Conference系列会议。大会主席由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韩斌院士及Nature Genetics杂志主编Myles Axton担任。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的40位专家应邀出席并作大会报告。 会议开幕 本次会议旨在展示农业生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搭建国际知名科学家在农业基因组学领域广泛交流的平台。350多位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青年科学家,围绕作物基因组学与基因组演化、植物发育学、逆境生物学等多个专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大会报告 会议期间,泽泉科技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技术交流,介绍了WALZ、CID等植物生理生态的仪器、解决方案,以及AgriPheno™ 表型平台的科研服务。老师和同学们对此表示很感兴趣。通过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泽泉科技对客户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直接促进了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我们期待与更多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泽泉科技展台 & 交流 本次会议得到了主办方与各方与会人员的大力支持,泽泉科技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
  • 基因组学前沿研讨会会议通知
    基因组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如何利用新技术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已成为基因组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继2012年首次在北京、2014年在合肥举办前两次研讨会后,定于今年回到北京举办第三届&ldquo 基因组学前沿研讨会&rdquo ,本系列研讨会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每两年举行一次的&ldquo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rdquo 互为补充,追踪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促进学术交流。系列研讨会主席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于军研究员。  本次研讨会将有三个主题:RNA修饰、单细胞组学和基因组高级结构。目前确认将参会的主题报告人包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陈润生院士,美国哈佛大学的谢晓亮院士、法国CNRS的Giacomo Cavalli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段治军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张奇伟博士、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的Jacob Hanna博士、日本东京大学的Akimitsu Okamoto博士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于军博士,并邀请了北京大学汤富酬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国红博士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杨运桂博士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研究人员作报告,总报告人约为30人。研讨会规模预计在150人左右,将就基因组学当前研究热点进行研讨,积极促进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进取。  会议时间:2015年7月16-19日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网址:http://gpb.icgchina.org/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承办单位: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GPB)  北京路思达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组织委员会:  主席:于军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委员:陈非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方向东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胡松年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雷红星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李国亮 华中农业大学  林巍 美国贝勒免疫学研究所  刘江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王德强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肖景发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杨运桂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章张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张治华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张猛 北京路思达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周水庚 复旦大学  会议主题:  RNA修饰  单细胞组学  基因组高级结构  主题报告人:(已确认人员如下,持续更新中)  Giacomo Cavalli 法国CNRS  陈润生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段治军 美国华盛顿大学  Jacob Hanna 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  Akimitsu Okamoto 日本东京大学  谢晓亮 美国哈佛大学  于军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张奇伟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报告人:(已确认人员如下,持续更新中)  陈月琴 中山大学  贺建奎 南方科技大学  侯春晖 南方科技大学  贾桂芳 北京大学  李国红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响 华中农业大学  林巍 美国贝勒免疫学研究所  刘默芳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  宁康 华中科技大学  戚益军 清华大学  宋旭 四川大学  汤富酬 北京大学  田卫东 复旦大学  王德强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汪小我 清华大学  杨朝勇 厦门大学  杨运桂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伊成器 北京大学  会议安排: 详见会议网站http://gpb.icgchina.org/会议日程7月16日报到;大会报告-基因组高级结构7月17日大会报告-单细胞组学7月18日大会报告-RNA修饰7月19日GPB编委会;离开 关键时间点6月15日(含)大会摘要提交截止;注册优惠截止7月15日(含)在线注册截止7月16日现场注册 注册日期国内科研人员国内学生国际人员6月15日以前(含)RMB1000RMB 800US$3006月16日&mdash 7月15日RMB1350RMB 1000US$3007月16日RMB1500RMB 1200US$300
  • 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助力您的药物研发、基因组学研究
    输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高质量的数据,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应用基因组学、药物研发等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可再现性。研究人员需具备自动化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地使用并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珀金埃尔默一直致力于提供降低自动化门槛的产品,将微升液体转移这一技术优势应用于即插即用的设备当中,通过简单的触摸屏即可进行操控。最新推出的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可从多达96个源位置向96、384或1536孔板快速、精确、灵活地分液,死体积小于1μL。该平台重新定义了自动化的用户体验,任何实验室技术人员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即可实现精确至8nL的分液。快速、精确、灵活分液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在正压下产生8纳升(nL)到100微升的液滴,利用96个源孔和8个独立控制通道,每秒分配多达100个液滴。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死体积小于1μL,可在NGS或qPCR等昂贵实验中节省宝贵的试剂内置液滴验证,可保证实验的可再现性能够将任何体积的样品从任何源孔转移到任何目的孔,以便在检测开发、优化和高通量筛选等实验中进行无缝梯度液体分配与SiLA兼容,可与自动化机器人系统整合孔板分配1 μL的时间(秒)9610384201536180采用微量分配技术,赋能高通量基因组学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可为NGS文库构建精确提供少量试剂,不再浪费试剂和促进反应小型化,大幅降低成本。该仪器非常适用于:在高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中分配母液、探针和引物在中等至高通量NGS(如NEXTFLEX NGS试剂盒)中分配磁珠、缓冲液和酶提升您的药物研发过程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将大大减少与药物研发过程相关的成本和时间。该系统不仅能与HTRF和 ALPHALISA试剂盒配合使用,还能用于许多重要的任务,例如:用于检测开发中实验设计(DOE)工作流程中的梯度分配为高通量筛选的荧光和基于细胞的检测添加试剂将化合物分配到检测板中将用于高通量筛选的RNA干扰文库转移到检测或文库板中直观、优化的软件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采用了直观、优化的软件。该软件允许为复杂的方案导入自定义CSV文件,对初学者十分友好,无需编程知识或经验。对于更简单的方案,只需列出试剂,将转移量分配到目的板的孔中,然后点击“运行”即可。FlexDrop™ iQ™ 非接触式分液器通过亚微升移液实现了反应小型化。这项技术将大大减少药物发现和NGS文库工作流程等许多应用中所需要的试剂总量,并将试剂浪费降至最低,从而降低成本。因此,无论自动化经验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使用该纳升级移液设备。
  • 单细胞基因组学:通往个体化医疗之门
    图片来源:昵图网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单细胞测序迎来了迅猛发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美国冷泉港参加了单细胞分析会议后,在科学网博客里写道:&ldquo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前沿学术会议,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单细胞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rdquo   他对《中国科学报》表示:&ldquo 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只是开了一个很小的&lsquo 口&rsquo ,&lsquo 口&rsquo 的另外一边,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世界。&rdquo 他说,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的强劲势头,昭示着人类正逐步迈进个体化医疗时代。  更重要的是,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基因测序民用成为大势所趋,个人DNA测序咨询服务即是一例。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研究员徐鑫认为,基于个人基因组DNA信息的健康评估有潜在市场,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  高通量测序的推力  &ldquo 单细胞测序,就好像从太平洋里钓一条小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我们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单细胞测序,可以做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rdquo 贺建奎表示。  耶鲁大学一篇发表在《遗传》杂志上的文章指出,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致力于从最小量的样品(终极目标是单细胞)获得全基因组的最大信息,即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在不同水平上影响生命活动的基因群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在只有或只能用单细胞或极少量细胞的情况下,单细胞测序技术将一展身手。  贺建奎介绍说:&ldquo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单个基因组测序价格降到5000美元。&rdquo   单细胞测序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应归功于高通量测序技术。&ldquo 新一代基因分析平台Ion Torrent巴掌大小的芯片上就有上千万个测序微孔&rdquo ,据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金虹介绍,类似于半导体集成芯片,高通量测序芯片的密度非常高,这样就能实现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效率非常高。  微流控技术帮了单细胞测序一个大忙&mdash &mdash 减少甚至避免基因污染。贺建奎说,微流控平台提供了一个适于单细胞基因扩增、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基因测序的&ldquo 微试管&rdquo ,可以降低单细胞测序的噪声。  他打了个很有意思的比方:&ldquo 就好像我们把小鱼从太平洋赶到小池塘,只需要很少的鱼钩(反应物)就能把它抓到,而且大大减少了&lsquo 误捕&rsquo 的机会。&rdquo   徐鑫认为,基因测序日益便捷,成本不断下降,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向1000美元即可实现测序单个人基因组的目标迈进,因此基因组DNA测序有可能逐步发展为民用。  目前我国在高通量测序技术上不甘落后。金虹表示,开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我国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辛。  基因病变的曙光  测序技术目前已在癌症的诊疗中崭露头角。金虹指出,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在癌症的诊疗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靶向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能给癌症患者实质性的帮助。  &ldquo 然而,基因测序作为一种工具,目前在民用方面的受惠面还很窄,远远没有发挥它的作用,现阶段主要的用途还是在科研方面。&rdquo 金虹话锋一转,说:&ldquo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因测序将会越来越多地向临床应用方向发展。&rdquo   据了解,癌症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表明,癌症本身是一种多基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疾病,这正是癌症难以治愈的原因。而了解癌细胞如何在肿瘤内变化以及每个细胞内&ldquo 定居&rdquo 着多少版本的基因,这将有助于癌症诊断。  &ldquo 肿瘤的演化过程是复杂的。&rdquo 贺建奎认为,单细胞基因组学的研究,使人们能够认识癌细胞进化过程的更多细节,&ldquo 比如我们有望通过研究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单个游离癌细胞,实现癌症的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实时监测。&rdquo 他说,借此了解癌症的形成、扩散,可以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  例如,近日深圳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癌症并非由常见的突变基因导致,在病人群体中所鉴定的频发突变可能与肿瘤个体无关。因此,在癌症分析和诊断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治疗十分重要。  不仅对癌症,许多基因病变也可为鉴。贺建奎说,单细胞基因组学的一个功能就是揭示基因病变的根本原因,解开基因治疗的密码,对不同患者对症下药。  201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李瑞强课题组等合作,首次实现了高覆盖度的单个精子的全基因组测序。谢晓亮表示,这项工作构建了迄今为止重组定位精度最高的个人遗传图谱,这一技术方法在男性不育症研究和肿瘤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重新审视生命  &ldquo 尽管单细胞基因组学前景广阔,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改造生命。&rdquo 贺建奎说,&ldquo 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观察、重新审视生命的奥秘,是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的要义。&rdquo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而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和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 戈登关于细胞核重编程的研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他们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贺建奎认为,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每个细胞的测序,对比细胞间的差异,就有可能有新的发现,诸如&ldquo 为什么有的干细胞发育成了心脏,有的发育成了手足?&rdquo 此类命题,单细胞基因组学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ldquo 我们通过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单细胞的测序和基因比对,就有可能解开发育之谜。&rdquo 贺建奎说,单细胞基因测序将取代基因组测序的平均法则,&ldquo 对于每一种疾病,也可以从单个细胞的水平重新认识,从而揭示病变的根本原因。&rdquo   《自然》杂志网站这样评价单细胞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基因组测序成为常规技术。然而,大多数的人类基因组、癌症等研究仍然通过多个细胞抽提DNA进行测序,其中所忽略的细胞间的差异对于控制基因表达、细胞行为和药物反应的问题却有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单细胞测序有望成为个体化医疗的重点领域。
  • 易科泰表型组学研究技术亮相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PAG ASIA 2024于6月5-7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数百位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基因组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围绕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表型组学与基因组学互为表里,一方面表型组分析能够验证基因的实际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两者结合才能完整解释特定基因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表型组筛选出优良品种,则可能发掘出发挥作用的关键基因。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作为大会唯一动植物表型组学仪器与技术方案供应商参加了本次会议。易科泰表型组学研究技术在植物光合、抗逆、发育、次生代谢;大小鼠、家禽家畜、昆虫、水生动物以及人体能量代谢等研究方向上均可提供专业的技术方案,在本次会议期间,受到了参会专家的极大关注。 除草剂表型组学鉴定技术方案: 植物病理组学技术方案: 植物气候变化响应表型组学技术方案: 家禽能量代谢技术方案: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提供动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检测全面解决方案:w 高通量、非接触、非损伤、数字化、可视化w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与PlantScreen高通量植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w PhenoTron系列植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自动传送版、XYZ三维自动扫描成像版,或其它定制系统w FluorTron多功能高光谱成像分析系统、FluorTron光合表型成像分析系统w PhenoTron一体式智能LED培养与表型在线检测复式平台,适于组织培养、种子萌发及种苗表型分析、光生物学研究,为植物提供最佳光配方w PhenoTron-SR,From shoots to roots,植物根系与种苗(土壤以上部分)高通量表型成像分析w PhenoPlot作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基于易科泰近地遥感技术,轻便型或大型双轨平台,适于大田或温室作物原位表型成像分析w RhizoTron植物根系多功能高光谱成像分析系统w 大田机器人表型成像分析系统 w 便携式多功能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大鼠、小鼠等实验动物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灵长类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畜禽能量代谢测量技术方案w 果蝇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斑马鱼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人体能量代谢测量技术w 动物活动与生理指标(体温、心率等)监测技术
  • 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第二轮通知
    药物分析学在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中,逐步突破传统的“方法学科”、“眼睛学科”固有定位,不断探索从“服务支撑”向“创新引领”的战略转变。药物分析科学已不仅仅是药物质量检验的工具,在支撑药物源头发现、开发、临床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等药学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8年将药物分析学正式列入学科方向目录(代码H3010),并自2011年起与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药典委员会理化分析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了三届“药物分析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2014年组织成立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并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进一步凝练了学科发展方向,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学科科研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科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为使我国广大药物分析工作者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获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信息,为从事药物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药物分析学学科的发展,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定于2015年11月4日-6日,在南京召开“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会议由中国药科大学承办,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药学会《药学进展》杂志等协办。会议主题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药物分析创新研究”。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药物分析领域专家与同行就药物分析新技术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  承办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协办单位: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药科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协办媒体:中国药学会《药学进展》杂志  二、组织机构  1.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  主 席:罗国安  副主席:贺浪冲、曾 苏、柴逸峰、毕开顺、  再帕尔阿不力孜、马双成、张尊建  秘书长:柴逸峰(兼)、梁琼麟、王嗣岑、余露山  2.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学术委员会  大会学术委员会名单见附件1。  3.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本地组委会:  主 任:张尊建  副主任:樊夏雷、杭太俊、狄斌  委 员:张尊建、杭太俊、狄斌、柳文媛、  冯芳、丁黎、杨功俊、许风国、严拯宇、  杜迎翔、钟文英、何华、季一兵、郑晓南、  樊夏雷、张玫、柴逸峰、周国华、梁琼麟、  王嗣岑、余露山、邸欣、戴忠  4.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本地组委会秘书组:  组 长:柳文媛  副组长:许风国  成员:杨尊俊、丁娅、汤瑶、宋沁馨、宋敏、  李博、吴春勇、郑枫、宋瑞、陈金龙、  严方、苏梦翔、黄寅  三、特邀专家  陈洪渊 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广基 教授,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Ong Choon Nam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志军 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李 萍 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四、会议主题及论文投稿  1. 会议主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药物分析创新研究  2. 征文内容:  (1) 药品标准与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提升导向下的化学药物、抗生素药物、生物药物、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等质量分析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2) 药物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物的原辅料质量评价、特殊杂质控制、整体杂质谱控制、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体内外相关性评价及临床可替换性等当前制约药物一致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及瓶颈问题   (3) 药物活性分析:活性化合物发现、活性评价、靶标验证导向的实时、在体、原位、仿真分析新方法、新技术   (4) 药物安全性分析:药物、毒物快速分析检定新技术、新方法 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 药物毒代动力学、分析毒理学和药物毒性评价生物标志物   (5) 组学与药物分析信息学: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代谢组学、药物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以及多组学融合的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等 生物信息学新技术、网络分析新技术、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处理、提取和应用等   (6) 药物分析新材料与新技术: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各类联用分析技术、各类传感器分析技术、成像分析技术、分子印迹分析技术、新型材料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等   (7) 精准医疗分析:分子诊断技术,疾病诊断、疗效、毒性、预后标  志物分析,基因靶向药物的标志物分析,个性化用药分析。  3. 论文摘要投稿要求:  内容符合本次会议的主题,中文稿件。论文应包括:1)论文题目 2)作者姓名 3)大摘要和关键词(6个以内) 4)字数500-1500。稿件格式:word 文档,A4 纸一页,中文,宋体,小四号字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行距1.5倍。  投稿文件请按以下格式命名:中文姓名__单位全称。  交流方式:采用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和墙报等三种形式交流。  论文评奖:本次会议将进行优秀论文评奖。按照会议的主要议题设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奖杯及奖金。  投稿方式:请将论文电子稿发送至邮箱 ywfx_2015@163.com。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15年9月20日。论文接受通知将于2015年10 月10日之前发出。如果需要也可以在我们收到论文后发出。  五、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2015年11月4日-6日  会议地点:江苏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  会议安排:1、特邀专家大会报告  2、理事会正副理事长主旨报告  3、学术报告与墙报交流  4、仪器专场  仪器专场由国内外仪器公司介绍最新仪器及药物分析最新技术。  六、会议注册  注册:请填写附件2的注册表,并按以下格式命名:  中文姓名—单位全称,发送至邮箱:ywfx_2015@163.com  会议联系人:  狄 斌(电话:025-83271269 / 13305182490)  柳文媛(电话:025-83271038 / 18012955795)  许风国(电话:025-83271021 / 18752004946)  会务费用:  9月20号前注册并缴费:正式代表1000元 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500元。  9月20号后及报到现场注册缴费:正式代表1200元 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600元。  缴费方式:银行汇款(推荐)  开户名:中国药科大学  开户行:南京工行湖南路分理处  帐 号:4301011019001029831  汇款或转账时请务必注明:药分会 + 姓名 + 汇款单位全称(以方便会务组提前开具发票)  汇款后请将汇款人姓名、单位名称、汇款日期或网上转账截图,连同参会注册表发送至大会邮箱 ywfx_2015@163.com,以便会务组提前为您开具好会务费发票。  报到时间:2015年11月4日,会议期间也可到会务组临时报到。  报到地点:江苏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紫金楼一楼大厅  地址:江苏南京玄武区中山陵四方城2号  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交通指南:  1.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乘地铁S1号线----35分钟到南京南站----转的士到达(约30分钟,40元)  乘地铁S1号线----35分钟到南京南站----转地铁一号线到新街口站----转地铁二号线到苜蓿园站----步行25分钟(或乘的士起步价)到达酒店  乘的士----(乘的士约40分钟,约150元)  2.火车南京南站  乘地铁:南京南站乘地铁1号线----至新街口站换乘地铁2号线----至苜蓿园站下----步行25分钟到酒店  乘的士:约30分钟,40元左右到达酒店  3.火车南京站:  乘游1 公交车----明孝陵停车场站下----步行15分钟(或乘的士起步价)到达酒店  乘的士:约25分钟,28元左右到达酒店  乘地铁:乘地铁1号线---至新街口站换乘地铁2号线---至苜蓿园站---步行25分钟(或乘的士起步价)到达酒店。  附件1. 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学术委员会名单序 号单位人 员1清华大学罗国安、梁琼麟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吴 镭3国家药典委员会钱忠直4西安交通大学贺浪冲、王嗣岑5浙江大学曾 苏、余露山6沈阳药科大学毕开顺、孙立新7第二军医大学柴逸峰、范国荣8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9中国药科大学张尊建、狄 斌1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马双成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 琰12南京大学鞠熀先13北京大学凌笑梅、王 璇14复旦大学卢建忠15武汉大学陈子林16吉林大学顾景凯17南京军区总院周国华18河北医科大学张兰桐19华东理工大学胡 坪20陕西师范大学张成孝21总后卫生部药检所姜雄平22北京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戴 红2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季 申24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樊夏雷、张 玫25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洪利娅26黑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张清波、白政忠27吉林省药品检验所商慧娟28湖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姜 红、定天明29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刘雁鸣、李文莉30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杜增辉31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袁 军32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刘海青33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董跃伟34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茅向军35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郭寅龙36北京中医药大学林瑞超36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新宏37四川大学钱广生38中山大学陈缵光39南开大学白 钢40天津大学包建民41西南大学黄承志42西北大学郑建斌43山东大学王唯红44苏州大学药学院张真庆、汪维鹏45青岛大学王宗花46辽宁中医药大学孟宪生47广东药学院宋粉云48郑州大学张振中49山西医科大学李晓妮50长春中医药大学高其品51安徽中医药大学吴 虹52暨南大学江正瑾53成都医学院臧志和54第三军医大学张惠静55新疆医科大学李 莉60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红梅61上海交通大学李晓波62第四军医大学吴 红63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文爱东64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 旭65贵州师范大学江 帆6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徐 丽67浙江工业大学单伟光68烟台大学刘万卉69石河子大学陈 文70桂林医学院徐 勤  附件2 第五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参会注册表(请于9月20前返回).docx
  • 2009第四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深圳召开
    3日至5日,来自全球的四百多位科研学者和技术专家云集深圳,在为期三天的基因组学盛会&mdash &mdash 第四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交流进展和畅谈未来。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ldquo 从人到万物&rdquo 。会议围绕&ldquo 测序技术&rdquo 、&ldquo 生命之树&rdquo 、&ldquo 基因与健康&rdquo 等专题展开,讨论最新的科学和技术进展,促进不同领域的合作,规划基因组学和人类的未来。大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四个主题研讨会,分别是:癌症基因组与国际合作研讨会、生物云计算应用研讨会、促进人类遗传学发展研讨会、植物基因组研讨会,并就以上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交流。  深圳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已成为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专家们最重要的聚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临床研究者、生命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投资机构、设备供应商、著名学术杂志的编者和记者,以及年轻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参加。
  • 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基因大数据时代
    p /p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共设基因与大数据、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三个分会场有近七十位学术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基因组学在各领域内的前沿及研究进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会专家积极提问交流,现场反响热烈。/pp /ppstrong基因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是数据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78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f5c106c-ac3e-492a-a21d-318f0cce468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院士陈润生/pp /pp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院士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他站在开拓者的高度上为大家带来了报告:大数据· 精准医疗。/pp 陈润生院士介绍:在美国的牵头下,精准医疗已被各国列入战略规划,因其有着直接解决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诸多困难的潜力,预计接下来的几年将会爆发式的增长,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会到达2238亿美元。随着技术的发展,测序已不再是难题,现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是大量测序数据如何到高效的解读。陈院士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一个人的基因数据写成每本100页的书要10000本书才能写完,数据量如此大,并且生物个体间的测序数据又呈现异质化。故大量并且高度异质化的数据如何与表型正确关联,解决这一难题才是真正的挑战。/pp 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数据解读大有可为,同时陈院士指出:基因中只有3%符合中心法则,而97%的非编码RNA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密码暗信息。对这一领域的探究也孕育着颠覆性的发现,甚至我们认可的中心法则都有可能被改写。本次会议中有多位专家带来了其在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北京大学高歌研究员建立了非编码RNA数据库并在会上与大家做了分享。期待该领域研究的重大发现!/pp /ppstrong基因测序离不开技术的支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75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b758035-9f85-4e17-82af-4bb2e646723e.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于军/pp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在会上分析了二代测序的优势,突破及局限并展望了三代、四代测序仪未来体外诊断技术方面应用的发展前景。于军研究员还带来了他纳米孔在测序仪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纳米孔技术在分析研究DNA,RNA的变化行为,如共价修饰方面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腾讯云,百迈克.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01749bb-a38c-4e51-819c-f5ecc4ff20c1.jpg"//pp 数据处理就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平台的配合支持,大会中百迈克公司与腾讯达成了合作。计算机技术显示出其在大数据领域的前景,腾讯开发了服务基因行业的PAAS平台—腾讯双螺旋,浪潮公司会上报告分享了其开发的在基因测序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平台。/pp /ppstrong基因组学助力各领域科研/strong/ppimg title="辛业芸.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63b29a2-456a-4d5e-813a-d5e2d86a31f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团队中心研究员辛业芸/pp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团队中心辛业芸研究员的报告中指出:其利用基于表型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综合分析杂交水稻产量优势相关的基因和QTLs对推动杂交稻的分子设计育种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其团队对水稻杂种优势的表型及分子基础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小花数与有效穗数两种造成水稻产量优势的两个重要原因。/pp /ppimg title="康.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da305f5-0beb-49e4-ae7d-ff76b70af47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教授康熙雄/pp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的康熙雄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临床个体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生物治疗给临床带来了崭新的治疗领域。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康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其在建立免疫检测点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正在尝试新的功能辨识平台,也在寻找实验室评价体系依赖的治疗方法和抗体药物。/pp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大数据分析,精准医疗等领域专家都报告了可喜的研究进展,但也可见:生物大数据时代,科研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每处研究进展都是为了让世界更明了更美好,向科研人员致敬!/pp /p
  • 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将在京举行
    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23-24日在北京震撼开启  该峰会是中国基因产业大规模的行业峰会之一,由百迈客研究院与顺义区政府联合举办,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用以展示基因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加强行业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促进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规模空前,将邀请近100位国际、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基因领域知名专家,带来前沿的学术理念与科研技术。汇聚全国百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逾1000位基因组学领域精英,共同探讨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大数据的处理。  ??  另有80余家知名媒体聚焦,全程跟踪报道,直击峰会盛况。百万的曝光率,千万的关注度。会议还将吸引数十家企业倾情赞助。  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与领域前沿零距离,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史上最强的“基因科技共振”,让我们共同关注,拭目以待!  日程安排:  2017年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主会场  时间: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9:00-9:3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开幕式时间嘉宾领导致辞单位职务9:00-9:05郑洪坤董事长百迈客研究院院长9:05-9:10陈润生院士9:10-9:25百迈客云与腾讯云战略合作发布会  时间: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9:3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时间题目报告人09:30-10:00大数据· 精准医学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0:00-10:30The3rdand4thGenerationsofSequencersfortheSingle-cellandSingle-moleculeEra于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0:30-10:50上午茶歇10:50-11:20免疫检测点评价体系的建立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11:20-11:50基于表型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综合分析杂交水稻产量优势相关的基因和QTLs辛业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1:50-13:30自助午餐  2017年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分会场一:基因与大数据  时间: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13:3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A时间题目报告人13:30-14:00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个体化用药研究胡松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14:00-14:30TheTartarybuckwheatgenomeprovidesinsightsintorutinbiosynthesisandabioticstresstolerance梁承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4:30-15:00冷驯化通过改变DNA甲基化赋予不结球白菜耐热性和生长优势刘同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5:00-15:30基于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的原生动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缪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水稻资源利用效率改良的分子基础储成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6:20-16:50RNASeqrevealsthatCDKC 2playsimportantrolesinbothcelldivisionanddroughttoleranceinArabidopsisthaliana谢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6:50-17:20调控异黄酮合成的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基因GmZF-1孙君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7:20-17:50挖掘公共数据解析转座子在栽培稻驯化中的作用李旭凯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9:0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A时间题目报告人09:00-09:30CharacterizingtheLandscapeofLongnoncodingRNAs.高歌北京大学09:30-10:00基因大数据章张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0:00-10:30PhasiRNAsinplants(植物相位siRNA)夏瑞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0:30-10:50上午茶歇10:50-11:20基于单细胞组学技术的精准毒理学研究许文涛中国农业大学11:20-11:50基于功能基因组的果实品质生物研究张波浙江大学11:50-13:30自助午餐13:30-14:00通过基因组解析稻田杂草与水稻竞争分子机制樊龙江浙江大学14:00-14:305-MethylcytosineRNAMethylationinArabidopsisThaliana谷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4:30-15:00三代基因测序组装的高性能计算挑战浪潮15:00-15:30环境基因组技术及其在厌氧发酵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李香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合浦珠母贝生物矿化的转录组学研究喻达辉上海海洋大学16:20-16:50反刍动物基因组的功能位点注释姜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6:50-17:20ThegeneticregulationofdynamicgrowthtrajectoryinPopulus张德强北京林业大学17:20-17:50组学大数据在功能基因挖掘中的应用张栋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分会场二: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  时间: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13:3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新丝路大厅时间题目报告人13:30-14:00Genomesequencingsupportsamulti-vertexmodelforBrassiceaespecies王晓武中国农业科学院14:00-14:30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植物群体徐云碧中国农业科学院14:30-15:00甘蔗DELLA蛋白亚家族的功能解析张木清广西大学15:00-15:30基因组测序助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张献龙华中农业大学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甜高粱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景海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6:20-16:50芥菜类蔬菜基因组与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杨景华浙江大学16:50-17:20拟南芥近缘种的适应性进化研究郭亚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7:20-17:50基于SLAF-seq技术的旱柳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耐盐候选基因筛选张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时间: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9:0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新丝路大厅时间题目报告人09:00-09:30作物全基因组选择辅助育种平台建立王向峰中国农业大学09:30-10:00茶树基因组解读茶叶风味、适制性与全球的生态适应高立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10:00-10:30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洞穴鱼类适应性进化研究刘志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0:30-10:50上午茶歇10:50-11:20GWAS的多位点方法学及其mrMLM软件包。章元明华中农业大学11:20-11:50基因组及群体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策略周钢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50-13:30自助午餐13:30-14:00从基因组研究到作物改良:遗传变异的高效挖掘和利用吴坤生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4:00-14:30微生物组分析方法研究和在健康与环境领域的应用宁康华中科技大学14:30-15:00玉米基因编辑技术与育种应用谢传晓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5:00-15:30生物适应和物种起源--基因组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葛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亚洲棉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杜雄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6:20-16:50小麦抗禾谷孢囊线虫抗线虫QTL定位、种质创新及其互作研究李洪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第三分会场  时间: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13:3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B时间题目报告人13:30-14:00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4:00-14:30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之探讨马洁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14:30-15:00SEPs,anotherdooropenforunderstandingofproteome成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15:00-15:30肿瘤防治之道,贵在早期精准李定纲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基于胃癌基因组数据的肿瘤新抗原鉴定及临床意义评价吕有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6:20-16:50外泌体:体内神奇快递与精准医疗应用白玉杰海南医学院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16:50-17:20从诊、治等水平上控制肿瘤威胁的系统方案朱景德安徽省肿瘤医院17:20-17:50癌症进化发育学:一种依赖基因组分析的癌症特异性防治的新理论曹广文第二军医大学  时间: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9:00-18:00  会场: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层金色大厅B时间题目报告人09:00-09:30肺癌· 人类头号癌症杀手的成因及最佳控制策略研究新进展李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09:30-10:00肿瘤放射治疗的生物精准之路康静波海军总医院10:00-10:30肺癌靶向为主的综合治疗结合临床王颖轶北京协和医院10:30-10:50上午茶歇10:50-11:20癌症的DNA甲基化模式挖掘与分析张岩哈尔滨医科大学11:20-11:50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4P系统医学上的应用胡志远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1:50-13:30自助午餐13:30-14:00胃癌的蛋白-基因组学研究吴健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4:00-14:30电离辐射作用下肿瘤死亡机制及肿瘤的综合治疗刘晓冬吉林大学14:30-15:00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肿瘤防治的相关研究邢金良第四军医大学15:00-15:30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食管癌疗效预测分子靶标的研究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5:30-15:50下午茶歇15:50-16:20从表观基因组学层面进行癌症等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何西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6:20-16:50医学实验室自建方法的质量管理谭爱国北京医院16:50-17:20三代测序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王冰北京百迈客医学检验所
  • EYELA助阵2019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
    2019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于8月16-18日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共吸引了包括6位院士,20余位长江学者、国家千人、杰出青年等国内专家,10余位国外行业顶尖专家等在内的超过2800位行业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支持。大会主题为“聚焦新靶标、新技术、新分子,助推原创药物研发和转化”,中欧药物化学专场会议议题为“探索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我公司参加了本次大会,展示了有机合成仪PPM-5512、旋转蒸发仪N-1300、冷却水循环装置CA-1112A、磁力搅拌器RCH-1000和流动合成装置MCR-1000等仪器,许多老师对我公司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会议期间我公司开展了抽奖等精彩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前来参与,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大大加深了老师对我公司产品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我公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京揭牌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进步,基因检测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ldquo 滴血验癌&rdquo &ldquo 基因分析预测疾病&rdquo 等提法屡见不鲜,有些公众愿意做第一批&ldquo 吃螃蟹的人&rdquo ,而有些公众对此持怀疑态度。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月5日在京揭牌,这个实验室将来会做些什么工作?对推动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未来基因检测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为此,记者采访了该实验室的相关专家。  集合优势资源攻关十大疾病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岩院士表示,该实验室集结了北京市的优秀科研资源, 这个创新平台是开放性的,与医院、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不搞&ldquo 一言堂&rdquo ,不搞&ldquo 一家独大&rdquo ,目标是集中北京基因组学的优势力量,重点为&ldquo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项目&rdquo 做贡献。  &ldquo 我们正在做拇指外翻的遗传学研究&rdquo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温建民教授告诉记者,望京医院一年做北京60%以上的拇指外翻手术,经病例研究发现,拇指外翻以女性居多,遗传因素非常明显。如果找到相应的基因位点,进而提前干预,将减少拇外翻的病例。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专家顾东风教授表示,目前阜外医院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停留在患者家族的中风史、吸烟史上,如果能够进行基因遗传学研究,将大大推进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的发展。这些临床专家表示,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应与临床密切结合,进而推动基因检测科学与医学临床研究的进展。  推动我国基因组学研究发展  该平台同时也将与药企展开良好合作,&ldquo 找到新的药物靶点必须借助于基因测序技术&rdquo ,生物制药专家沈心亮表示,近些年来,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基因组学发展快速,给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  &ldquo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为我国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dquo 沈岩告诉记者,&ldquo 我们拥有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测序技术、最优秀的基因研究人才,建立这个平台有助于医院、研究院所、基因测序公司抱团发展,将对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rdquo   沈岩院士告诉记者,我国最早的发展依靠廉价劳动力,后来的发展以消耗能源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是件难受的事,但却是必经阶段。目前已经到了依靠原始创新、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时候了,北京市支持成立基因组学北京重点实验室,体现了北京市支持原始创新的决心。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表示,北京市科委一直大力支持原始创新项目,此平台的建立仅拉开了北京市建立一系列科研创新平台的序幕。  以基因检测预知风险  基因与人体健康无疑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时至今日,基因研究已经在人类健康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比如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  目前有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做出诊断。一些基因测序公司已经开展了预测性基因检测项目,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前就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位该平台学术委员会资深专家告诉记者,科学家已经能够分析出某些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但与基因个性化咨询、基因治疗疾病、解读人类遗传密码尚有较远距离。他认为,至少还需要20年科学家们才能把基因测序得到的数据,科学的分析清楚。基因分析可以告诉人们,某些基因会有得某种疾病的风险,我们个体遭受巨大打击后,往往还能逐渐恢复,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基因在起作用。  他告诉记者,目前基因测序已经用于设计新药上。由于个体遗传基因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外来物质(如药物)产生不同的反映。服用相同的适量药物,有些病人觉得药效明显,有些病人没有明显感觉,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红肿发疹的现象。基因检测是针对个人的基因做检测,根据每一个人的基因情况,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从而科学地指导患者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毒副作用,让患者走出用药盲区,用准药,用好药,把握最佳治疗时期。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药品企业新药注册申请时,应先进行基因测序。另外,一些价格昂贵的抗体药物在临床使用前,也应进行基因检测工作,以便找出适合的病人,节省药费,合理用药。
  • 2017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4a78ad1-a347-44b7-836c-93d5e5dc0aa6.jpg"//pp  2017年8月28日上午,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清华大学药学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是我国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最高科学盛会,旨在为药物化学工作者和企业界讨论、交流药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根据中国药学会与欧洲药物化学联盟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在同期也将举行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本次会议规模空前,共吸引了超过1500位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各大高校、研究所、医院和医药研发企业以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药物化学领域与会代表,这也彰显了我国药物化学界学术活动的活力与实力。/pp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致力全球新药研究与开发——聚焦新分子、新技术、新疗法”,共设置1个主会场、2个主题论坛以及7个分会场,180余场邀请及口头学术报告涵盖了药物化学前沿领域及热点问题、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以及化学生物学等多个交叉议题。本次大会紧紧围绕上述主题,交流药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加强药物化学工作者的互动和合作,扩大我国药物化学工作者、研究生与国际同行的联系与交流,同事推动高校院所与制药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d160b92-c51a-4652-9634-5f2c975453d1.jpg"//pp  大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担任此次会议开幕式的主持人,宣布此次大会正式拉开帷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938ae38-d6bb-476e-8d31-7beb7aeccbf6.jpg"//pp  首先,药学会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发表致辞,孙理事长表示今年适逢中国药学会成立110周年,110年来,中国药学会始终致力于繁荣和发展我国药学科技事业,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对促进我国药物化学学科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孙理事长还强调,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全面启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两年来,改革提高了审评审批效率,彻底消除了药品注册申请积压,新药审批速度得到明显提高,一批新药优先获准上市。此外,总局还提高了质量标准,全面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彻查临床试验数据,整肃数据造假“潜规则”。孙理事长着重指出,药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希望在座药物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加快医药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6f536f3-5c10-44f4-ab08-2b4463217359.jpg"//pp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在今天七夕佳节的喜庆气氛下,药化大会的顺利召开也正如同鹊桥一般在学术届与工业界之间、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工作者之间、中国与欧洲药物化学界之间搭建起了增进学术交流、成果分享的桥梁与平台。薛校长还指出,为了使学科发展更加符合当前科学研究的焦点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清华大学整合在生命健康及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了药学院,致力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发挥清华应有的国际影响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f560bef-4517-40b3-a632-92bc543019f0.jpg"//pp  大会主席陈凯先院士表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药物研究水平已经有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药研究正在进入由跟踪模仿创新逐步向原始创新转变的新阶段。同时,陈院士还强调:“清华大学为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进行了精心的筹备工作,付出了大量辛勤努力和汗水,为会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体现了清华大学工作的高水平和高效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f734641-329d-428d-a902-65f407875184.jpg"//pp  学术委员会主席张礼和院士在致辞中特别感谢施维雅公司研究院对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真诚的希望能够和施维雅公司研究院长期合作,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共同努力。他强调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项的设立对我国药物化学青年学者和学科带来了巨大变化,二十年来此奖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优秀青年药物化学工作者的成长,现在有不少获奖人已经成长为我国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带头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78c8917-2db2-466b-8ba6-beba87b5da87.jpg"//pp  随后,施维雅集团总裁Olivier Laureau先生表示法国与中国两国之间科学界的密切联系珍贵而有益的,施维雅与中国多所科研学术机构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得益于中国科学非凡的生命力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大量科研支持与经费投入。在他的致辞中指出:“施维雅奖项的设立象征着鼓励中国科学家为新药研究做出的贡献,很高兴通过这个奖项继续巩固中国与施维雅之间的友谊。”/pp  正是一年秋光好,无边风景满京城。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来自海内外的各界药学同仁将围绕会议主题积极探索药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向,交流展示当前药物化学研究新理念和新成果,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将为药物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研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pp  strong附开幕式大会报告掠影:/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abefa25d-0394-4748-96cf-6a526997cd7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大会报告: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蒋华良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title="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a716e131-d38a-4d37-a63a-ea64c325a923.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 周德敏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title="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df4ebb8-bd40-40da-a18b-8ab8367f9a7d.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大会报告:耶鲁大学 Prof. Craig Martin CREWS/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title="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89bdd65-6c6b-4bfd-8ba7-37a559b227e6.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大会报告:清华大学 施一公教授/strong/pp /p
  • 深度解读:个人基因组学的现状与发展
    什么是Personal Genomics?  Personal Genomics,一般翻译为&ldquo 个人基因组学&rdquo 。是基因组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个人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  1990年开始发起的浩大的&ldquo 人类基因测序计划&rdquo 是从大量的个体中获取基因信息,综合之后建立一个具有&ldquo 参考价值&rdquo 的人类&ldquo 平均&rdquo 基因组。然而,每个个体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了解自己的基因组情况不管是从价格还是实践性上都成为了可能。而这就是Personal Genomics。  许多的疾病,比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囊胞性纤维症等都与遗传基因息息相关。常见的疾病通常有多重致病因素,而这经常是由多重的基因、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简单来说,Personal Genomics对于识别与常见疾病、遗传致病基因、家族特征、常用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的遗传基因倾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初进行&ldquo 个人&rdquo 基因测序的主要有Celera Genomics公司创始人Craig Venter、DNA双螺旋结构的联合发现者James Watson。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著名的&ldquo 乔帮主&rdquo Steve Jobs也是世界上最早了解自己的基因序列情况的20个人之一,为此他支付了10万美元。他同时也进行了癌症基因筛查,并希望可以以此为自己的癌症治疗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战胜癌症。)  而在互联网医疗中,Personal Genomics在疾病预测和精准医学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Personal Genomics能够帮助预测个体感染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药物选择,以便获得最大化的疗效。  虽然获取自己的个人基因信息在目前仍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但动脉网认为,在未来这将成为我们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的关键部分之一。Personal genomics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观察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我们的饮食和锻炼习惯。而随着DNA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的进步,进行基因检测的成本也在随之大幅下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相关成本的进一步降低,personal genomics也将成为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一项基本的技术。  Personal genomics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  Personal Genomics有什么用?  通过对个人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者可以全面的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比如他们感染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Personal Genomics尤其有用的一个地方是&ldquo 药物基因组学&rdquo 。比如来自个体的基因信息可以被作为给患者开某种药品的关键依据之一。这可以让医生确保发挥药物的最大化疗效,并最大程度上减少副作用。  Personal Genomics也可以被用来预测和确定遗传疾病。通过详细的了解个体的基因情况,就有可能确定遗传变异导致个体患某种遗传疾病的可能性。  Personal Genomics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为想要生孩子的夫妇提供建议。比如,父母当中的一方很可能携带有某种遗传致病性基因,但这是一种隐形基因,在父辈身上并没有患该种疾病。但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甚至双方都携带了该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未来患该疾病的可能性将大大的升高。目前已经有公司专门提供了这种针对夫妇基因的筛查服务:《Recombine:基因分析实现个性化优生优育》  目前开展Personal genomics服务的公司  目前开展Personal genomics服务的主要公司  Personal Genomic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目前基因检测服务主要包含有以下内容:  教育和咨询  医疗服务提供  基因测试结果说明  信息分析  检测过程前后的服务,增强患者意识  利用遗传因素对诊疗选择提供支持  而personal genomics常见的应用主要包括:  分析各种基因疾病,如色盲、镰状细胞性贫血等的载体情况  识别罹患各种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可能性  了解哮喘、肺纤维化等各种疾病的遗传原因  了解患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的家族风险  较少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与祖先进行基因对比  进行基因咨询以降低或避免遗传疾病  当前的市场及发展趋势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personal genomics市场将会从2013年的111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该市场主要包含以下几大领域:  产品(仪器、耗材、服务)  技术(核酸萃取和提纯、聚合酶链反应,即PCR、DNA测序、DNA微阵列)  应用(诊断、新药研发、学术研究、农业与动物研究、个性化医疗及其他)  产品市场中最大的细分领域是耗材,占到了整个市场营收的60%。  personal genomics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主要有:  基因组学研究和试验应用的扩大  仪器和耗材的成本下降  基因组学从试验到临床应用的整合  对检查和审批程序的监管更为透明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  良好的补偿机制  政府投资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其中  生物信息学自身的发展  消费者的逐渐接受  personal genomics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全球大多数地方对于遗传基因病变的认识程度还较低  大多数基因测序技术还无法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大多数筛查服务只能筛查出数量有限的疾病  DNA测序成本过高  审批程序仍然复杂
  • Life Tech 参加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 )于11月28日在香港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主办,吸引了全球约300名从事基因组学研究的科学家、生物制药界的专家,以及IT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工程师。本次大会着重介绍了基因组学领域的最近技术进展,同时设置了多个分会场,聚焦当下最受人注目的农业育种、医疗健康、癌症疾病、生态环保及生物信息学领域等热门话题,深入探讨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影响。 Life Technologies受邀参加本次基因组学大会,带来了最新的Ion Torrent Proton&trade 样机展示,并向与会听众报告半导体芯片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 会议期间,Life Technologies大中国区销售总监 Dale Patterson先生向大会作了名为&rdquo Recent Advances in Semiconductor Sequencing&rdquo (半导体测序新进展)的报告。在报告中,他简要介绍了半导体芯片测序平台Ion Torrent PGM&trade 与Proton&trade 的历史与现状。他提到,半导体芯片测序技术的发展完全体现了摩尔定律,从PGM&trade 于2011年推出开始,每半年数据质量和通量都会有质的飞跃。 Life Technologies大中国区销售总监 Dale Patterson先生在会上发言 此外,Proton&trade 和PI芯片也已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全球发货;Dale 提到,展望Ion Torrent测序平台的前景,随着雪崩技术(Avalanche, ePCR-free 技术)的来临,Ion Torrent有望再一次为基因组学研究者们提供速度更快、通量更高的实验平台。 在应用方面,2013年Life Technologies将目光投向了诊断医疗。为了更快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服务,Life Technologies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缩短样品制备、减少人工操作。Ion Chef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mdash &mdash 它把模板制备、上样集合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准备时间,更快地为医生诊断提供判断依据。 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Ulrich Broeckel教授向参会代表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使用Ion Torrent PGM&trade 平台,以肠炎为例研究T细胞外围受体多态性。T细胞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和发炎、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而T细胞受体受基因的控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对抗原的反应也不同。对T细胞受体研究来说,PGM&trade 正适用于此类基因片断分析 ,运行速度快,而且运行成本较低,帮助了Broeckel教授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来研究T细胞受体。 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Ulrich Broeckel教授正在进行演讲 在为期三天的大会期间,Life Technologies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基因组学的学者专家彼此探讨、互相交流,令与会嘉宾都能有所收获、满意而归。 来宾与Life Technologies工作人员进行交流Life Technologies在现场展台
  • 2017: 基因组学的突破之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d24d129-b200-4ee0-805e-22b518688387.jpg" title="1.jpg" style="width: 599px height: 322px " width="599" vspace="0" hspace="0" height="322" border="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Francis deSouzabr//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Illumina公司总裁兼CEO/strong/spanbr//pp style="text-align: left "br/  Evelyn Villareal出生时患有1型脊肌萎缩症(SMA1),这是一种遗传病,患病的婴儿会逐渐瘫痪。诊断结果让她的父母心碎不已,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也被这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当时她只有15个月大。大多数患病的儿童活不过两岁。br/  不过这一次,这个家庭发现了一种临床试验。八周时,Evelyn接受了一种实验性治疗,具体方案是让携带健康基因的病毒穿过血脑屏障,提供一种关键的缺失蛋白。试验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所有15个婴儿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应,Evelyn现在已经三岁了。br/  SMA1并不是个例。经过20年的紧张工作,我们突然发现一系列的基因治疗都取得了成功。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Luxturna有望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遗传性失明的药物。另一种针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的实验性治疗也在开发当中。这些患病的孩子常被称为“蝴蝶儿童”,因为他们的皮肤如蝴蝶翅膀一般脆弱。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对抗癌症/strong/span/pp  癌症是一种遗传病,所以基因组测序可以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Foundation Medicine的综合性实体瘤遗传检测FoundationOne CDx™ 近日获得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br/  利用新一代测序,这种检测寻找324个基因中与黑色素瘤、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变异。肿瘤医生根据检测的结果,将每位患者与获批的靶向疗法、免疫疗法或临床试验相匹配。br/  这一成功案例并不是孤证。今年,美国FDA简化了肿瘤分析检测的批准程序。更多产品即将获批。br/  FDA也创造了历史,批准了美国第一个基因治疗:诺华(Novartis)的Kymriah,适用于治疗患晚期白血病的儿童。FDA很快又批准了吉利德(Gilead)旗下Kite Pharma的Yescarta,它适用于一种成人淋巴瘤。这些疗法从人体中提取出T细胞,对其进行遗传改造,使其对抗患者的特定癌症。br/  默克(Merck)的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则是另一个监管上的里程碑,它是第一个获批的癌症治疗药物,适用于带特定基因组生物标记的实体瘤,而无论其在身体中的何处。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基因编辑的进展/strong/span/pp  作为近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CRISPR-Cas9基因编辑能够确保稳定的食物供应,让生物燃料更经济,并治愈许多遗传病。此外,一种新的CRISPR变体Cas13让研究人员能够编辑RNA,而不仅仅是DNA,这打开了许多治疗应用的大门。br/  2017年,一名患者首次接受了一种意在精确编辑体内细胞DNA的疗法,该临床试验利用基因编辑工具来治疗亨特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代谢疾病,可导致严重残疾。br/  另外,研究人员还利用CRISPR来校正胚胎的遗传性疾病。研究小组修复了MYBPC3基因中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如今,我们拥有了工具,有望消除亨廷顿舞蹈症、囊性纤维化及其他遗传病。不过,生殖系的编辑也引发了伦理问题。研究需要开展下去,而法律、监管和伦理的讨论也必须跟进。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患者权益的改善/strong/span/pp  基因组测序已经推动了医疗保健的各种进步,但如果患者享受不到,便毫无意义。今年,精准医疗在付费者接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br/  FoundationOne Cdx实体瘤检测除了获得FDA的监管批准,还获得了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初步覆盖,这意味着最容易患癌症的老年患者将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这种检测。br/  其他付费者也正参与其中。11月,美国最大的私营保险公司联合健康保险(United Healthcare)开始报销罕见病患儿的全外显子组测序。/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更多的群体基因组学/strong/span/pp  全世界的多个国家在群体基因组学上继续取得进展,希望更好地了解遗传学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丹麦和印度也加入英国、美国、中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爱沙尼亚的行列,开展群体基因组学计划。截至本月,全球首个也是最大的群体基因组学行动Genomics England的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已经对癌症或罕见遗传病患者的41,000多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英国国民保健署(NHS)正准备将全基因组测序作为某些罕见病和癌症患者的常规诊断检测。br/  同时,法国也首次指定了2个测序点,而最终将有12个测序点分布在该国的大学医院,作为法国2025年基因组医疗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将基因组医疗整合到法国的临床保健行动中,其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每年对23.5万个基因组进行测序。br/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All of Us研究计划开始招募参与者,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也签订了一份合同,对百万退伍军人计划(MVP)的首批34,000个基因组进行测序。最终,All of Us和MVP计划将分别收集超过百万名美国人的健康数据,包括基因组信息。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基因组学无处不在/strong/span/pp  2017年,基因组学生态系统以多种方式扩大,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市场。Helix推出了在线消费者市场,提供基于DNA的产品。23andMe的客户超过了200万。单就今年来看,AncestryDNA的客户就翻了一番,超过600万,也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DNA数据库。br/  这一势头将逐步强劲,而周密的监管将起到重要作用。FDA宣布,它正在简化消费者检测公司的审查程序。br/  以基因组学为重点的创业公司也呈爆炸式增长,包括Illumina加速器资助的那些。例如,Checkerspot正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化学来设计高性能的材料,而Mantra Bio正利用外泌体(exosomes)这种天然存在的细胞结构来输送新一代的靶向治疗药物。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92, 0) "strong临床基因组学/strong/span/pp  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正为充分利用基因组学而另辟蹊径。基因组测序技术让新境界触手可及:更大规模的研究,以全基因组而不是外显子组为对象的更广范围应用,以及超深度测序。这将让“大海捞针”的应用成为现实,比如开展深度的肿瘤分析,或通过一滴血来寻找单个癌症分子。br/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旗下Bro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明,他们能够检测患者血液中几乎90%的肿瘤遗传特征,而Illumina子公司Grail也推进了其液体活检项目。br/  Illumina的NovaSeq架构也支持这些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而这种技术才刚刚开始在患者中发挥作用。br/  保健革命的潜力是惊人的。目前,只有少数实体瘤得到了测序。科学家已经开始揭示ApoE4基因变异如何增加阿茨海默病的风险。同时,人类细胞图谱(Human Cell Atlas)计划正在绘制人体中全部37万亿个细胞。通过描绘和定义健康与疾病的细胞基础,这项大胆的举措将影响生物学和医学的方方面面。br/  测序有望彻底改变癌症、未确诊的罕见遗传病及进行性疾病(如阿茨海默病)的治疗方式。对于Evelyn等孩子来说,生活从此变得不同,他们如今也有机会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而作为Illumina的一份子,我们很荣幸能够推动这些进步,让全世界的广大民众受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6322412a-1eff-448c-9715-2532ee6f71f3.jpg" title="2.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width="6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400" border="0"//p
  • 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学术科研百花齐放
    p  2017年10月23-24日,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百迈客研究院主办,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设基因与大数据、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三个分会场。大会有近七十位学术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引起现场嘉宾的广泛共鸣。六百余名生命科学及医学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最新科研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基因技术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425a0027-4419-4014-93f2-a2a71fa2a9f6.jpg" title="1.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百迈客总裁郑洪坤致辞/pp  开幕式,百迈客总裁郑洪坤先生会上指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国家在基因研究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基因大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全球累计花费数百亿,产出近20Pb的海量基因数据。在海量测序结果面前,数据深度挖掘和解读方面存在的严峻挑战日益明显,这对我们的科学家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基因大数据时代利用好这些数据资源成为生物科研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也意味着我们百迈客所提出的以基因大数据挖掘为特点的“基因科技服务2.0新时代”已经到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ee3651d-7de8-498d-8b53-624d33bfef56.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陈润生院士做报告/pp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院士以开拓者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精准医疗与基因大数据。陈润生院士介绍:精准医疗作为划时代的产业,已被各国列入战略规划。它有着直接解决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诸多困难的潜力,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会到达2238亿美元。/pp  陈院士指出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目标是以我国常见高发重大疾病及若干罕见病为切入点,构建百万人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特定疾病队列、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突破新一代生命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创新性的大规模研发疾病预警、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pp style="text-align: left "  陈院士也指出了目前基因大数据所面临的问题:快速积累的数据并未得到高效的解读 高度异质化数据之间的整合尚处于起步阶段 样品端的挑战直接威胁数据的质量。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大量未解读的数据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创新的可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海量数据开启基因大数据时代/strong/pp  测序技术的发展让基因数据以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在积累,海量的数据在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机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章张在会议上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在基因大数据管理领域的现状与短板,并带来的他的解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命组学数据产量约占全球40%,但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却交给他人管理,主要由于我国长期缺乏涵盖多组学数据资源的生物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面向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精准医学和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组学数据,建立海量生命组学大数据储存、整合与挖掘分析研究体系,发展组学大数据系统构建、挖掘与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已初步建成生命与健康多组学数据汇交与共享平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5c88f505-0bd3-44a4-861a-bd0beb6d0f3e.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高歌研究员做报告/pp  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宝藏?北京大学的高歌研究员在会议上分享了他的研究思路。以lncRNA为例,目前约80%的基因模型尚未被收录在数据库中。高歌团队运用cutting-edge statistical learning model与现有的组学数据发现了多种人类novel lncRNAs,同时他们也给出了完整的数据挖掘应用工具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基因行业的新技术介绍与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f660830-6048-49f9-8441-66c0a2fe04c5.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于军研究员做报告/pp  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就是荟萃了基因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其应用成果。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在会上展望了三代、四代测序仪的发展前景,指出虽然二代测序仪在质量、通量、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依然在读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局限性。第三代、第四代测序仪的共同特征是不需要扩增的DNA,能够在单分子、单细胞水平完成测序。这种单细胞和单分子技术将会引领未来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5301b57-de63-49a3-8086-dd8117b0d18e.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王晓武研究员做报告/pp  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晓武研究员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来揭示多倍体的进化路线。他们用芸薹属的基因组测序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多倍体进化过程,此过程对育种学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6c1f116-d7ed-4a73-9b42-132a615dcac6.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张献龙教授研究组王茂军做报告/pp  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Asymmetric subgenome selection and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文章第一作者王茂军(张献龙教授研究组)就基因组测序助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做了报告。他们对棉花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棉花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亚基因组不对称选择过程,GWAS分析发现较多的与纤维品质有关的位点,对于分子育种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坚持10多年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发现20多个与重要性状形成有关的基因,将在棉花分子设计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了可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5e624563-0815-4f6c-868f-c70d1151fe7a.jpg" title="1.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海南医学院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白玉杰做报告/pp  海南医学院海南省干细胞研究所副所长白玉杰从外泌体的生成和分泌机制、结构和组成特征出发,介绍外泌体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概述其分离和分析方法,其中重点推荐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外泌体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3b6558ca-22ab-44ad-9b53-b7334831a9fb.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简做报告/pp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简就肺癌的手术、控制策略给出了精彩的报告。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数远大于其他癌症,李简团队另辟蹊径,经过研究得出了和主流认知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并找到了可大幅度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的新方法。/pp  在本次峰会上,各界专家分享了其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因分析新技术的介绍、基因组学在动植物研究中的最新应用以及基因测序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本届高峰论坛在各级领导、各界专家学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丰硕的成果。百迈客人将继续不忘初心,持续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这样的深度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科学家的优秀成果能被更广泛的共享和传播。百迈客愿携手各界伙伴不遗余力,共谋发展,让基因科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造福人民。/ppbr//p
  • 2020年全球基因组学市场预计达221亿美元
    p  美国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最新调研结果,全球基因组学市场在2014年至2020年间将保持10.3%的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总额将达到221亿美元。基因组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基因及其作用和基因组的作用和结构。基因组学用于生物科学、基因药学、人类学和多种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等。基因组学包括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pp  由于技术发展,全球基因组学市场已经经过了一次增长。随着糖尿病和癌症等胎儿a style="COLOR: rgb(255,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3-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0,0)"strong疾病/strong/span/a发病率的增加,一些国家政府对基因组学研究的资助,全球基因组学将迎来再一次的增长。/pp  北美市场占全球基因组学市场的35%,占最大市场份额。主要是因为病人意识强,医疗设施先进。亚太地区应该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未来六年将保持12.7%的增长率。在中国和印度,医疗需求满足率低,医疗外包需求的增加,将促进基因组学市场的发展。/pp  主要的供应商包括Agilent Technologies,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Illumina Inc., Roche Diagnostics, Cepheid, Affymetrix, Inc., BGI, GE Healthcare, Qiagen, and Life Technologies./p
  • 岛津金牌赞助第九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
    6月15日,在医药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的高端学术会议-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迎来了第九届大会的召开。会议以“药物分析新时代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密集的学术交流。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药物分析技术水平、助力中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岛津公司,一如既往金牌赞助本次大会并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的药物分析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大会报告环节伊始,业界著名专家清华大学的罗国安教授率先做了题为《仿肝肾器官芯片研制及在药物毒性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其研发团队构建的细胞微流控芯片和模式生物微流控平台,以及探索构建的模拟心、肝等微生理环境的组织芯片,初步展示了其应用优势。他在报告中指出,来如果能够构建模拟人体的芯片(human-on-a-chip),将可能革命性地改变新药开发的进程。 随后,业界著名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的贺浪冲教授做了题为《药物分析学科的探索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对近二十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内容做了回顾总结,指出以医学问题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巨大发展。他在报告中基于AI、5G技术对当今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我国大学的教书育人与科学建设提出了多项建议。最后,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当今药物分析的基本问题与今后的拓展应用,强调药物分析要与化学、物理、数学、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 此外,深圳大学的张学记教授做了题为《纳米生物及药物分析-机遇及挑战》的大会报告,中国药科大学的张尊建教授做了题为《网络药理学桥接的黄芩汤联用伊立替康减毒增效质控标志物发现》的大会报告,武汉大学的陈子林教授做了题为《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的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结束后,进入分会报告。本次大会按学科组设6个分会场,包括:药物分析新方法、生物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分析药理学及青年学者论坛。在化学药物分析分会场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吴国华经理做了题为《高分辨质谱在药物未知成分分析中的新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源于国家监管部门对制药行业要求的日趋严格,针对诸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遗传毒性杂质研究、药包材相容性研究等热点话题,药物中未知杂质分析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报告中他介绍了TOF质谱的高质量准确度和多级结构功能来分析药物杂质及其质量类似物或同分异构体,并分享了三个案列:注射液中微量未知成分来归属其来源,中药复方制剂中同分异构体解析,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药物稳定性研究中的各种杂质,通过这些案例展示了岛津作为制药行业全面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形象。 岛津公司分析中心的技术专家陈建立做了题为《CLAM-2000和LC-MS/MS联用测定尿样中的氯胺酮及其代谢物脱氢去甲氯胺酮含量》的大会墙报发表。氯胺酮(俗称“K粉”)属于最常见的毒品种类之一。按照国际毒品检验标准,只要在生物检材中检出去甲氯胺酮或脱氢去甲氯胺酮即可作为吸食氯胺酮的证据。岛津公司开发的CLAM-2000与LC-MSMS联用系统,可利用CLAM-2000对全血、血浆、血清、尿液、唾液等生物样品自动进行蛋白质沉淀操作,然后将上清液自动传输至 LC-MS/M进行定量检测。本报告利用该系统建立了尿样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脱氢去甲氯胺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此外,岛津公司分析中心的技术专家郑锌等做了题为《LCMS-8050CL用于人血清中11种抗真菌药及代谢物的同时分析》的大会墙报发表。抗真菌药物的血清浓度监测被证明对于治疗真菌感染的给药方案优化甚至预防真菌感染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分为多烯类、吡咯类、棘白菌素类以及氟胞嘧啶等。由于药代动力学特征、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基因组学显著差异,抗真菌药在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给治疗药物监测带来了挑战。本报告利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8050CL)对血清中11种抗真菌药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前来岛津展台参观交流
  • 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5日,ABO成员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的“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同时组建了包括沈岩院士、程京院士、贺福初院士等6位院士在内的第二届国家人类基因组北京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将整合高通量测序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解决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成为支撑北京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平台。  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主要提供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服务,汇集科研设备总价值超过1.7亿元,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成功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基因组研究项目。
  • 基因组学推进肿瘤研究未来发展
    基因组学正在改变肿瘤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推进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最终的筛查方式。癌症通常按照形态进行分类,这指的是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内容。“如今,癌症分类依据已经开始从形态特征转变为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的主要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基因组研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亿明达(Illumina)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约翰莱特(John Leite)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基因组学正在改变肿瘤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推进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最终的筛查方式。影响肿瘤学未来发展在肿瘤诊断方面,亿明达的目标是提供体细胞变异的评估。与形态学相比,基因组学可以对疾病进行分类,并告知医生一名特定患者的疾病驱动因素是什么,从而实现更好的诊断。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的一种)为例。莱特表示,该病可根据奥氏小体或环形铁粒细胞等分为很多亚类。这些子分类对病理学家有用,因为他们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小的亚结构,但其对主治医生的价值却有限。“与之相对的是根据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对医生如何治疗患者很有意义。”莱特说。因为根据遗传组分,患者通常对药物来那度胺反应良好。“随着可以对更多癌症进行遗传分类,人们可以看到这一趋势,即基因组学正帮助我们根据遗传标志物来定义疾病,这些标志物可能激发肿瘤恶变,可作为治疗靶点。”目前,亿明达正在力争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开发从试剂盒到仪器和软件的研究方案,以改善未来的肿瘤诊断、预后、治疗和监控。”莱特说。该公司目前还在参与一些临床试验,并与制药公司合作,以开发与其疗法相匹配的诊断方式。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将总体目标放在转化研究市场,鼓励研究人员建立新一代的癌症干预、诊断工具和疗法。“我们的目标是为研究人员提供解决方案,尽管研究人员今天仍在使用仅供科研用的解决方案,但在不久的将来有望看到临床体外诊断检测方案。”莱特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研究的TruSight Tumor 15试剂盒就旨在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15个实体瘤中常常突变的基因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未来将其推向临床。聚焦免疫肿瘤学体细胞变异是亿明达肿瘤业务的基础。同时,该公司对免疫肿瘤学存在很大兴趣,正迅速地在这一新兴应用领域加强核心能力。“最近一些侧重于不同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发现,一些原本预后较差的患者获得了有希望的治疗结果。”莱特表示,“在免疫肿瘤学方面,人们必须评估许多不同的参数,才能从整体上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如何与癌症相互作用,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免疫治疗。”他举例说,新抗原检测或能表明一些患者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或T细胞疗法,并可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确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则是另一个参数,可协助预测患者对治疗如何应答。“包含这些淋巴细胞(即渗透到肿瘤的免疫细胞)的肿瘤,通常意味着更积极的结果,因为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患者的免疫系统在参与对抗癌症。而这个参数可通过基因表达评估。”据介绍,亿明达的转录组或RNA-Seq方案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诊断工具,用于上述分析过程。同时,肿瘤整体问题还包括哪些炎症过程参与了个别病例,这也是基因表达的问题。该公司产品线中的RNA-Seq或RNA Access可开展相关研究,而且这两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一些免疫调控基因被癌症所利用、以“规避”个体免疫系统检测的病例。为患者带来全方位福音基因组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肿瘤的分类和诊断,而且对于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即患者的整体风险状况怎样如何,是低风险、中等风险还是高风险的癌症也具有预后意义。医生可利用临床因素组合以及检测到的突变,了解患者的整体风险状况。莱特表示,这些知识最终将带来更多个性化的治疗选择,从而快速准确地分配疗法与靶向药物。例如,在诊断出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的情况下,MDS患者可根据遗传图谱选择使用药物Revlimid。再比如肺癌中多个基因(如EGFR、ALK)的突变可能需要选择特定的抑制剂。同时,一旦患者接受治疗,医生还需要知道,这是否是依据患者的所有信息做出的适当疗法。据介绍,目前亿明达正在评估ctDNA,以监控治疗后或手术后的干预。其目的是确定患者癌症的单个突变克隆,以及监控血液中的相同变异。“在连续治疗或干预后,我们期望变异被清除,不会再次出现,因为这可能与复发相关。如果再次看到变异,这也许是一个早期警告信号,提示人们改变疗法或以不同的方式干预。”莱特说。此外,还有其他的问题,如能否实现癌症较早期阶段筛查?病情可能如何发展?是否会复发?整体的生存概率如何?除了患者,其家人是否有风险?莱特表示,这些类型的问题目前只是基因组学潜在的研究方向,仍处于理论阶段,但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 从传言中认清不孕不育事实 基因组学帮助婴儿安全出生
    p  每年4月,RESOLVE(美国国家不孕症协会)都会指定一个星期,鼓励人们讨论不孕不育、提高认识并加强基层宣传。他们这一周的目标是共享资源,并帮助夫妇度过这段往往痛苦的旅程。/pp  作为生殖与遗传健康解决方案的供应商,Illumina加入这项运动,以帮助建立对有关不孕不育的问题的了解,并分享基因组学如何提高活产(安全生育婴儿)的可能性。/pp  strong什么是不孕不育?/strong/pp  不孕症是指一年内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但无法成功怀孕。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尝试怀孕的时限应缩短至六个月。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对于15至44岁的女性,11%(每八对夫妇中即有一对)很难或无法怀孕,或足月妊娠。/pp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以及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都承认不孕症是一种疾病。男性和女性伴侣都有患上不孕症的风险,其中三分之一的不孕归结于女性伴侣,三分之一归结于男性伴侣。而最后三分之一可能归结于双方或不明原因的不孕症。/pp  幸运的是,生殖医学专家为女性、男性以及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提供了许多治疗方案。这包括药物和手术,以及辅助生殖技术(ART)。ART包括人工授精(用导管将伴侣或供者的浓缩剂量精子注射到女性的子宫内)、体外受精(IVF)及其他,不过体外受精占所有ART操作的99%以上。ART也包括使用Illumina提供的基因组学方案,以提高成功的概率。/pp  strong传统的干预措施/strong/pp  在IVF过程中,医生通过激素来刺激女性的卵巢。卵巢产生多个卵子,随后可由生殖科专家人工提取。在实验室中,专家利用伴侣或供者的精子让女性的卵子受精,创造出胚胎,在体外培养三至五天。/pp  一个健康的胚胎通常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拥有DNA这种遗传物质,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如何发育和行使功能。DNA也是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医学“筛查”的对象。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编号1-22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以及两条性染色体。有时,胚胎可能会丢失或增加染色体。/pp  尽管ART操作,特别是IVF技术,已经让许多夫妇拥有一个孩子的梦想成真,但在2012年,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流程能成功带来了活产婴儿。体外受精过程无法带来活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比例的胚胎存在缺失或额外的染色体。/pp  strong基因组学带来新选择/strong/pp  在标准的IVF操作中,生殖医学专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用的胚胎,选择最佳的胚胎植入子宫内。这个过程尽管提高了成功怀孕的可能性,但并没有筛查全部46条染色体。此外,为了提高成功怀孕的概率,专家往往同时植入多个胚胎,增加了高风险的多胎妊娠的可能。/pp  然而,有研究证明,染色体缺失或增加的胚胎很难成功植入子宫,或在孕早期导致流产。Illumina已经与参考实验室合作,提供配合IVF的新一代测序服务,称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pp  在PGS的过程中,胚胎学家从卵子或胚胎中取出几个细胞,检查每条染色体,以确定移植回子宫的最佳胚胎。一项研究表明,患者在IVF过程中增加PGS,使得成功怀孕(单胎)的几率比仅进行IVF的患者提高几乎一倍。由于成功率更高,专家通常能够只选择一个胚胎,使得多胎妊娠的风险大大降低。/pp  不孕不育也许令人沮丧,令人绝望。不过正如RESOLVE在全国不孕不育宣传周中所说的,“你并不孤单”。Illumina通过创新、准确的基因组技术,为生殖与遗传健康提供明智知情的选择。他们提供一套全面的基因组学方案,能提供及时、可靠的答案。/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