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

仪器信息网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专题为您整合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话题讨论。

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相关的资讯

  • 餐厨废油回收深加工技术首定标准
    本报讯 6月17日,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网上发出包括《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我国第一项餐厨废油回收和深加工技术标准开始在网上征求意见。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开始就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提出要求,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但一直以来,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处于有技术、无标准的状态,制定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标准十分紧迫。  根据征求意见的材料,餐厨废油包括煎炸废油、泔水油和地沟油等源自于餐饮业的废油脂,成分主要是烹调用植物油和食品中动物油脂,化学组成主要为脂肪酸甘油酯。煎炸废油来自于餐饮业的煎炸工序,由于反复高温煎炸,容易产生致癌作用的脂肪酸类聚合物,这类废油产生源相对集中,容易收集。泔水油主要是指从餐厨垃圾中分离回收的废油,这类废油是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混合物,主要来自餐厨垃圾处理厂,容易收集和集中管理。地沟油是从下水道或饭店隔油池中获取的废油脂。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污水中的漂浮物、饭店冲洗碗筷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等,并极易酸败变质、滋生霉菌,产生致癌物,这类废油在3种废油中卫生状况最差,一般由小商贩私下收集后卖给加工商。餐厨废油具有鲜明的废物和资源的二重性,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  标准对餐厨废油在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过程中所采用技术应达到的环境要求提出要求。餐厨废油深加工技术涉及生产生物柴油、洗衣粉和肥皂、油酸、硬脂酸、甘油、混凝土制品脱模剂、醇酸树脂、选矿药剂、锂基润滑脂等技术,标准对每种技术的工艺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了要求,并限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工艺,要求使用减少能耗和环境负荷的处理技术。  据了解,该标准于2009年正式立项,适用于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在经营过程中或居民在饮食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动植物油脂。
  • 紧跟政策|得利特与废油回收客户关于如何处理废油做了深入讨论
    我公司于近日接待了两位南方客人,这两位是来自于上海废油回收公司的总裁及助理。这次这几位客人来我公司主要是参观油品检测仪器的生产厂家。在参观完我们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办公楼以后,给我们公司很高的评价,很希望能与我公司进行深一步的合作。通过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我公司发现上海市场是比较成熟的市场,油品分析仪器目前在该地区应用的比较广泛,竞争也比较激烈。只有扎实的产品质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在在上海市场取得—席之地。南方客人还为我们介绍了关于废油处理的具体步骤,让我们的经理及在场技术都受益匪浅。在友好的气氛中,会谈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我们双方都对将来的市场前景充满展望。在此小编很愿意与大家分享这个关于废油回收处理的方法。废油回收用油单位要建立废油回收机制,分门别类地进行废油回收。对一般使用单位,不建议自行回收再加工,直接交给废油回收再加工单位好了。 废机油的再生处理一般用的机油是矿物性机油,它是石油的重质馏分经减压蒸馏而得到的一类产品。所谓废润滑油,一是指机油在使用中混入了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二是指机油逐渐变质,生成了有机酸、胶质和沥青状物质。废机油的再生,就是用沉降、蒸馏、酸洗、碱洗、过滤等方法除去机油里的杂质。 具体操作: 1、降题将废油静置,使杂质下降而分离。沉降时间由油质和油温决定。油温越高,粘度越小,杂质越容易下降,沉降时间越短。2、蒸馏把经过沉降处理除去沉淀物后的废机油放入蒸馏烧瓶内。装好蒸馏装置,加热进行常压蒸馏。在180℃馏出的是汽油,180~360℃的馏分是柴油,留下的是机油。如果已知废机油内没有汽油、柴油等杂质,可以省掉这一步操作。 3、酸洗把沉降、蒸馏后的机油放入一只大烧杯里,加热到35℃,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占机油体积约6~8%的浓硫酸(在30分钟内加完)。这时,浓硫酸跟废机油中的胶质、沥青状杂质等发生磺化反应。为了除去这些磺化后的杂质,再加入占机油体积1%的10%烧碱溶液,起凝聚剂的作用,加速杂质的分层。加碱后搅拌5分钟,静置一段时间,就出现明显分层,上层油呈黄绿色,没有黑色颗粒等杂质。4、碱洗这一步是为了除去废机油中的有机酸和中和酸洗时残留下的硫酸。把酸洗过的机油加入另一只烧杯中,加热到9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占机油质量5%的碳酸钠粉末,20分钟后检验机油的酸碱性。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蒸馏水,其中一支加2滴酚酞试剂,另一支加2滴甲基橙试剂。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油样1mL,振荡3分钟,如果两支试管中的水溶液层颜色不变,说明油是中性的,这时机油应该变得清亮。 5、过滤工业上用滤油机过滤。家用机油可用4~6层绸布反复过滤2~4次,即得合格机油。 如果知道废机油中的各种杂质成份,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上述操作步骤。例如,机油内只含有金属屑等固体杂质,用沉降法分离即可。如果机油内仅仅混入汽油、柴油等物质,只要通过蒸馏,就能得到再生的机油。如果仅仅是机油被氧化而变质,只要用酸洗、碱洗法除去有机酸等杂质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这个运作过程里,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A2000自动馏程测定仪等仪器。具体参数如下:A2000自动馏程测定仪采用集机械、光学、电子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测温传感器检测系统,可自动完成蒸镏全过程实验。应用于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重油和其它矿物油类在常压下的蒸馏特性。A2000可由计算机监控(无线/有线通讯方式,由用户选配)。A2000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仪器特点智能加热管理系统,确保蒸馏速率符合实验方法要求。 记录点用户自行设定:①用户可设定记录对应温度的回收体积②用户可设定记录对应回收体积的温度③自动记录国标规定的记录点五种实验结束方式:①终点结束:检测到终馏点时结束实验②干点结束:检测到干点时结束实验③温度结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值结束实验,并打印输出。④体积结束:根据用户设定的体积值结束实验,并打印输出。⑤键盘结束:按退出键结束实验,并打印输出2. 配备内部时钟,无需输入实验日期,有效使用年限95年。技术参数测温范围:室温~400℃ 分辨率:0.1℃水浴恒温范围:0~60℃ 内部循环回收量筒周界温度:5~50℃蒸馏速率:4~5ml/min体积检测范围:0~100ml 分辨率:0.1ml测温元件:PT100显  示:大屏幕真彩色汉字显示加热方式:红外线辅射加热打  印:40列汉字点阵打印消耗功率:小于2.5kw制冷方式:压缩机制冷环境温度:15~35℃操作方式:程序启动,操作简单
  • 聚光科技近红外分析技术应用于粮食收储及深加工领域
    2016年9月22日,第27届MICONEX 2016科学仪器惠及民生系列分会场之《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百名食品安全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到场聆听。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会并携近红外设备亮相,产品获得了诸多关注与好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技术研讨会现场  会议期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近红外产品经理李光先生做了《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粮食收储及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报告》。报告中提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多功能、方便、准确和环保的特点,未来有望解决全球农业分析的问题。聚光科技近年来将粮油、饲料及育种领域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例如公司研发的近红外产品应用于中粮、益海等企业。同时,聚光科技未来将继续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并构建近红外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经理李光做会议报告聚光科技展台上的近红外光谱仪产品  2007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英贤,开始全面推动近红外分析仪的开发研创、生产和售后服务工作。08年开始先后推出了SupNIR-2700系列、SupNIR-2600系列、SupNIR-1520型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荣获自主创新奖)、SupNIR-4510在线近红外产品(荣获BCEIA金奖)等,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包括啤酒、肉类、种子、药品等领域在内的新应用开发工作。  至今,聚光科技近红外仪器对外合作科研项目已达近十余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专项、863项目等,在近红外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聚光科技近红外事业部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研制支持规模组网的光栅型近红外分析仪器开发”,将研制新一代近红外设备。构建近红外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未来,聚光科技将坚持创新发展,围绕实验室终端用户打造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国际知名的智慧实验室综合服务供应商。在中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业务领域比肩国际公司在中国的贡献,为民族企业在实验室领域的长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 外资大规模介入中国稀土深加工 技术封锁犹在
    由于中国将收紧稀土原料的出口,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通过其他途径从中国购买稀土。  昨天,有22家企业与包头稀土高新区进行签约,计划在包头高新区投资稀土深加工项目。“其中就有几家是外资企业。”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一些外资企业正是通过这些深加工的产品,最终出口到国外,进而加工成自己需要的产品。  外资转型  今年之前,由于政府没有特殊政策规定,国内一些地区允许外资在当地投资稀土分离企业。  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在中国地区投资稀土分离企业,将初级产品出口到其所在的国家或其他地区,进一步提炼。  “现在,已经不允许外资投资国内稀土分离企业了,只能在国内投资深加工领域。这是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包头当地一位官员告诉本报。  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赵增祺告诉本报,国外稀土荧光粉生产将继续向中国转移。  最近几年,中国的稀土资源优势及生产成本优势,加上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鼓励,导致国外稀土荧光粉生产不断向中国转移。到目前为止,国外在中国建立或拟建的合资、合作或独资稀土荧光粉生产企业共有6家。  中国最大的稀土买方日本三井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三井也正在寻求在包头投资深加工领域这块。同时三井还在组织日本国内其他企业联合在中国国内进行投资。  每年,中国稀土产品90%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国及欧洲地区,其中出口到日本的数量最多,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50%左右。  电子、通信、汽车产业发达的韩国亦考虑在中国投资稀土深加工。今年6月,韩国资源公司与浦项制铁组成的财团,已经以5976万元收购了包头永新稀土公司总计60%的股权。后者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有一个钕铁硼微晶合金及钇镁合金深加工项目。  据包头当地官员透露,由于项目投资过程当中缺乏资金,而浦项恰有意向投资中国稀土产业,两家公司一拍即合。  目前,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资长期对这些技术进行封锁。“中国希望外资在国内投资稀土深加工,一方面是希望将更多的附加值留在中国国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包头上述官员说。  但是一些外资也有一些担心,并不太愿意在中国投资深加工。一些外资企业担心派往中国的人才被“挖”走,最终技术被中国国内企业学到。  国内产量增幅有限  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稀土深加工领域,是因为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稀土产量和出口量都不会有过快增长,而全球稀土需求量却不断攀升。  “5年以后,全球的稀土需求量预计在20万~21万吨,中国国内需求量也在13万~14万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昨天表示。  2009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为12.73万吨,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  由于中国控制稀土出口量,引发了一些国外担忧。“国外企业正加紧开发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但真正形成产业并非朝夕之功。”包钢稀土(44.85,0.25,0.56%)(600111.SH)总经理张忠告诉本报。  基本已经停止生产的美国企业也在试图恢复稀土生产,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张忠表示,以美国Molycorp公司投资的Moutain Pass稀土项目为例,这个项目预计投产时间最早也要到2011年,产能为1万吨左右,到2013年希望将产能提高到2万吨左右。  相比于资源丰富的美国,资源匮乏的日本和韩国,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办法解决资源问题。上述日本三井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日本企业最需要的是中重稀土,这些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离子型矿区。  赵增祺表示,尽管国外也有含中重稀土的矿藏,但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中重稀土的配分以及采选冶的难易程度,都无法与中国的离子型稀土矿竞争。  他预计,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外稀土荧光粉生产所需稀土原料,尤其是中重稀土原料仍将依赖中国。
  • 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即将落户湖南
    继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之后,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室成功通过评估。如果此实验室获批,该校将成为全国拥有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四所高校之一。  今天上午,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一行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即将落户该校的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评估。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率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的领导亲临评估现场进行指导。  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全球领先,但粮食生产损失率高,目前每年损失达高达1700亿斤 同时增值转化率低。建设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将攻克粮食主要组分高效分离、功能性粮油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副产物增值转化、粮食营养与安全测试的关键技术,形成我国粮食深加工自主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  于来山表示,湖南是全国最大的稻谷生产省份,但是由于粮价太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正受到挑战 不走粮食深加工的道路,湖南粮食大省的优势可能难保,甚至粮食供应保障都将成问题。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中心落户湖南,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将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
  • 池州将建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
    3月11日至13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组来到池州,对该市申报的国家非金属矿及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进行调研论证。专家组认为,池州市非金属矿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池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该中心建设,承担建设单位具有开展相关产品(专业)检测工作的良好基础,中心建设方案和建设发展规划基本合理,建议予以批准筹建。  池州作为重要的非金属深加工应用基地,产品涉及新型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精细化工、新型肥料和新型建材装饰材料等多个领域。根据皖江城市带规划,池州及周边还将大力发展沿江水泥熟料基地,硅产业、碳酸钙、石膏等非金属矿产业深加工集群。建立非金属矿及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必将有力地推动池州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池州、安徽及华东地区的非金属矿产业加快发展,增强非金属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整体升级。  专家组通过观看中心申报专题片、听取筹建工作汇报、现场质询、查看实验室和中心建设现场,高度评价池州市在中心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认为池州市基本具备了设立国家非金属矿及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的条件。  专家组希望池州市按照“国内一流、国际水平、设在池州、辐射全国”的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心建设,将中心建成高水平的政府实验室、经济发展技术支撑、社会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创新研发基地。
  • 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作出批复,同意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双鸭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所的基础上筹建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为该市的煤电化核心区建设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双鸭山市明确了打造全省煤电化建设核心区的目标,并积极谋划新上了一批煤电化大项目。目前,该市煤电化基地建设粗具规模,成效日益凸显。与煤电化产业发展同步,该市还注重培育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技术优势。双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设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已有30余年的历史,是集科研、质检于一身的综合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拥有美国沃特斯液相色谱、日本岛津气相色谱等先进检测设备,具备煤炭、石油、化工、食品、建材等7类、200多种产品的检验能力和资质,多年来,为促进全市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09年,省煤炭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托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在该市建成,目前,该所已经具备检验煤炭、尿素、硫酸铵、粗苯、煤焦油、甲醇等煤化工产品的能力,随着检验能力的不断增强,可为省内外煤化工企业提供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检验技术服务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为加快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检验技术保障,具备了筹建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可行性。  据了解,按照批复要求,目前该市正在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准备,预计将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全部筹建工作,待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评审后,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批准在双鸭山市成立。
  • 镇江成立稻米精深加工研发中心
    镇江丹绿米业与江苏大学合作的稻米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日前正式成立。  丹绿米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碾米设备和仓储2万吨粮食的能力。此次与江苏大学合作的稻米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投资1000万元,总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从事稻米精、深产品的研发。
  • 重返餐桌“地沟油”都是升级货
    昨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尚未发现有加工点可以将“地沟油”提纯到真假难辨的水平,粗加工的“地沟油”既混浊又刺鼻难闻,根本无法销售。向本报报料的从业者梁新则认为,精加工技术已经由原先的加入火碱改进为添加生物制剂,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也更难检测。  观点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未发现武汉有提纯“地沟油”水平  加工点对于回收好的地沟油如何处理呢?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处负责人介绍,通常的做法都是先将回收来的“地沟油”原料放入水中煮沸,然后把漂浮在最上面的油舀出来,因为舀出的“地沟油”含有大量各种杂质,然后需要在其中加入硫酸将杂质去除。  “最后加工出来的油是人都不会买。”该负责人认为,粗加工的“地沟油”和真正的成品油相比,既混浊又刺鼻难闻,根本无法销售。此外,该负责人坦言,执法多年来从未发现过武汉有加工点可以将“地沟油”提纯至真假难辨的水平。  据悉,针对市民怀疑煎早餐点、火锅店、烧烤摊经常使用“地沟油”,该局去年6月份曾做过一次大规模批量检测,结果305批的用油检测全部合格。  该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局不仅检查了受检食品行业的用油来源记录,还对正在使用的油进行了质量检测。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是“地沟油”,则一定会含有盐,所以还专门检测了油品的氯化钠含量。  即使含有氯化钠,是否和好油按比例勾兑后就检测不出呢?该负责人强调,他们使用监测工具 气相质谱仪和液相质谱仪,只要含有氯化钠,不管多少都检测的出来。  报料人梁新——  加生物制剂精炼后更难检测  针对食品药品监督局方面的说法,梁新表示,自己干了16年,在行内也算一个“专家”了。执法部门查处的都是一线粗加工的小作坊,这些经过粗加工的“地沟油”还将送往上游进行深加工。  “粗加工的程序就是经过简单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出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他透露,会有专门的人来收这些膏状物进行二次深加工,深加工的地方武汉很少,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地沟油的精炼最早就是发源于广东佛山等地。  他表示,深加工的具体技术环节很复杂,主要是加入火碱洗涤、蒸馏、脱色、脱臭后就清亮了。  “现在还有更先进的生物制剂,脱色脱臭变清亮的过程更短,加工后的食用油更耐看耐闻。”他说,精炼后的地沟油还会掺入少量的食用油,更是难以检测。
  • 投资4270万 池州建国家级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局之际,又一张国字号名片花落池州。5月7日,池州市申报的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筹建。今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10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我省仅此一家。  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总投资规模427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新增激光粒径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设备60余台套,建设非金属矿产品、非金属矿制品等151种产品及144个检测参数的检测项目,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中心建成后,将重点发挥“政府公共实验室、经济发展技术支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四大作用,成为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认证服务为一体,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从事非金属矿及非金属新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与质量评价的第三方公正、权威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池州是中国非金属产业化发展基地,安徽省非金属矿物深加工及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质检中心的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池州市非金属矿资源优势,推进资源开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和产品终端化,形成非金属矿产业深加工集群,推动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投资1.26亿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吉林
    近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落户吉林农业大学,标志着该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了“零”的突破。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吉林农业大学牵头,与河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建设。该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期为2年,总投资1.26亿元,其中吉林农业大学投入2414万元。  在该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中,吉林农业大学主要承担玉米深加工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高效分离分级技术研究,玉米食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玉米加工减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高效节能玉米深加工新技术研究,清洁安全玉米深加工新技术研究,玉米主食及玉米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玉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及工程化推广应用。  玉米深加工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以玉米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已成为吉林重要的支柱产业。该工程实验室建成后,可以在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应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国家粮油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落户丹阳
    近日 ,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 ,被农业部认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农产品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这标志着该公司的科研水平又上新台阶。  据了解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的认定 ,是农业部依据《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及分中心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通过单位自主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查推荐、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等程序 ,旨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农业部审定 ,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等全国15家单位 ,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据悉 ,作为江苏省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基地之一 ,去年 ,正大油脂有限公司由市农业开发部门实施了900吨饼粕多酞加工产业化经营贴息项目的立项扶持。获得此项认定后 ,今年企业将重点在产品、技术和设备方面加强研发能力建设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不断推进技术集成创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进一步提高精深加工能力。
  • 投资1.26亿元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建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获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依托建设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主要建设地点为河南省郑州市,这是河南省首个粮食加工类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已经批准了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该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小麦高效分离技术、小麦副产品高值化技术、玉米功能性食品技术等技术研发平台以及相应的验证平台和示范化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期2年,总投资1.26亿元。
  • 地沟油产业链浮出水面 国家将出台相关标准
    我国主要城市餐厨垃圾总量每年6000万吨  肮脏的地沟油不仅得到了风投的青睐,也进入了政策制定者的视线中。但真正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还需要设计一整套政策体系和回收体系。  替农场主看苹果酒窖的功夫老鼠蹬蹬腿死了。临死前它良心发现,说出了被囚禁的克里斯托夫森的下落。“如果你不说,明天早上,你不过是中餐馆门外垃圾桶里的一只死耗子。”导演韦斯安德森只是借《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口,宣扬一点美国式的幽默。但中国人很容易听出那点怪味。  事实上,在中国大街小巷,这已司空见惯。当一天的觥筹交错慢慢散去,拉泔水的农用车,隐匿在夜色中的“捞油人”,以及遍布大城市郊区的“垃圾猪”,形成了一条看不见又异常繁荣的生产线。  现在,地沟油的产业链有望从地下走向地上:肮脏的地沟油不仅得到了风投的青睐,也进入了政策制定者的视线中。  继北京、上海、苏州、宁波、重庆、西宁等十多个城市推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之后,针对“地沟油”等餐厨垃圾的技术标准已经着手制定,而国家层面的《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也将适时启动。  无政府主义的终结  2009年11月26日上午,《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在北京工商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启动。这是中国第二个专门针对餐厨垃圾的国家标准。  此前,第一个餐厨垃圾国家标准——《餐厨垃圾资源利用技术要求》已经报批国务院。这将结束“地沟油”回收利用无章可循的局面,并与计划制定的《国家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一起,逐步搭建起一套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政策体系。  “垃圾不能‘无政府主义’。”地沟油国标项目主持人、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任连海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任连海是国内少数几个专门研究餐厨垃圾的专家之一。  被称为“垃圾教授”的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也表示,在消费者、餐饮业业主、政府和企业四者中,政府应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和再利用负有主要责任。  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苏州、重庆、长沙等近20个省市制定了《餐厨垃圾管理条例》或类似的管理办法。  今年2月4日,北京修改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将餐厨垃圾收运的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地区。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地方政府的餐厨垃圾立法正在加速。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苏州、杭州、长沙、重庆等地密集出台相关法规。  据一位接近政策制定核心的人士透露,全国层面的条例制定仍处在“有想法,尚无行动”的阶段。“现在,各地都在等待全国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的出台,等待技术研发变成工程项目。”任连海说,“许多城市已经是箭在弦上,至于选用什么技术路线、怎么建,还在观望中。”  从博士阶段起专攻餐厨垃圾的任连海,被一个不经意间计算的数据吓了一跳:2009年,全国城镇餐饮业零售额约为1.8万亿元。根据他多年的经验,饭局上的剩菜比例一般在1/4到1/3之间。也就是说,餐饮业每年有上千亿元的销售额白白变成了垃圾。  如果保守估计,全国城市餐厨垃圾每天产生量不低于30 万吨,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随着餐饮业零售额以每年近21%的速度增长,餐厨垃圾如滚雪球般增长。  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教授聂永丰和任连海一起算过一笔账:  一家中型宾馆一天的餐厨垃圾约400公斤,其中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餐桌上吃剩的废弃食品各占50%。北京市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1300 吨,每月回收馒头约20 吨,相当于约140人一年的口粮。  而对上海近三万家普通餐饮企业和150家左右星级饭店的调查表明,上海市平均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1500吨。苏州市千家大型饭店餐厅及一千多家企事业单位食堂,每天餐厨垃圾产生量也在400吨以上。杭州市仅饭店、餐厅和酒楼产生的餐厨垃圾每天就超过300吨。  即使位于西北的乌鲁木齐,饭店、餐厅、酒楼、宾馆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也在100吨以上。  一分钟前还是佳肴,一分钟后成了垃圾。由于饮食文化和聚餐习惯,餐厨垃圾成了中国独有的现象。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  迄今,各地密集出台的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主要针对的是餐饮垃圾。居民厨余垃圾则尚不在管理范围内,仍随同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各城市的填埋坑或焚烧场。  由于餐厨垃圾的特殊性——含水率、有机物含量和油脂含量高的特点,不能及时合理处置的餐厨垃圾,已经成为垃圾收集、运输和填埋处理的主要污染源。此外,餐厨垃圾炼制的地沟油以及餐厨垃圾喂养的垃圾猪肉回流餐桌后,很难被觉察。  以北京为例。2009年起,北京开始了对餐厨垃圾进行就近处理的尝试,建成了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董村垃圾综合处理厂,并计划建设高安屯、六里屯和东小口等餐厨垃圾处理厂。  目前,南宫处理厂由于堆肥效果不佳,肥料缺乏稳定出路,已经停止运行。而此前分布在一些小区内的处理装置,由于成本和出路问题,也基本被弃用。“除了宁波和西宁的装置在正常运转,全国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几乎空白。”任连海强调说。  变废为宝的难题  几年前,主攻餐厨垃圾方向的清华博士,需要向食堂的大师傅们讨要一桶剩饭菜,再放进一口不断加热的大锅里搅拌,做餐厨垃圾湿热分离的实验之用。能否忍受“不愉快气体”的侵扰,成了女博士考验男友的“试金石”。  现在轮到政府接受考验的则是,能否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上担当主导作用,设计一整套政策体系,建立回收体系,让处理企业从中获得好处,以保证处理链条的正常运转。  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要达到上述预期,关键是要实行“污染产生者付费”的原则。政府如何补贴、补在哪个环节,成了破解收费困局的关键。在废旧物资回收领域,“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几成铁律。  “垃圾教授”杜欢政眼里的餐厨垃圾,经历了三个阶段:随便拉走、“收油人”帮餐厅洗碗换垃圾以及演变成厨师长的小金库三个时期。  杜欢政建议,建立餐厨垃圾的回收体系,由龙头企业收编现有的农民游击队,统一收购、统一车辆、统一服装。而由此产生的成本,则可以由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建立交易中心、分拣中心等方式加以弥补。  在管理上,可以由处理企业出资成立协会,原有的餐厨垃圾回收者均为协会会员。在维护回收市场时,可以与工商、公安等系统接洽,保证餐厨垃圾进入正规处理渠道。  回收体系之外,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置还面临着体制难题。尽管归口于市政环卫部门,而事实上,一个馒头从餐盘到垃圾场,需要工商、税务、卫生防疫、建设、环境乃至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管理。体制上的壁垒,让政府管理部门对餐厨垃圾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任由小商小贩拉走。  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宁波、西宁模式中,尽管仍未能彻底避免与散兵游勇争夺餐厨垃圾资源、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不协调等问题,最突出的成功经验仍然来自政府的支持。  而一个完善的市场可能孕育新的商机。2007年,拥有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的北京嘉博文公司,赢得了高盛、康地和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的青睐,成功融资1.65亿元人民币,开创了高贵的风投与肮脏地沟油的蜜月之旅。  2009年11月,嘉博文再次拿到青云创投一笔117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站及微生物工厂的建设。  位于宁波的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尽管没有风投注资,也凭借自主研发的专业处理餐厨垃圾的设备,开始通过技术扩张占领市场之路。
  • 花生研究所:电子舌赋能花生育种及深加工应用
    电子舌技术已经应用于食品的风味评价、加工、鉴别和品质管理等方面,作为一种可以快速检测批量样品,对样品味觉特征实现量化的仿生仪器,电子舌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于电子舌技术对鲜食花生味觉指标的评价还未见的相关报道,“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采用电子舌技术对33份鲜食花生品种(系)干燥籽仁的味觉指标行鉴别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鲜食花生感官分析提供新的方法。一、实验检测设备味觉检测仪器电子舌采用了人工脂膜传感器技术,可以客观数字化的评价样品的苦、涩、酸、咸、鲜、甜味等基本味觉感官指标,同时还可以分析苦的回味、涩的回味和鲜的回味(丰富度)。电子舌具有强大的测试分析能力,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客观味觉评估的环节。味觉分析系统 TS-5000Z,日本INSENT公司二、实验检测结果电子舌检测结果采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收集33份鲜食花生材料(包含9个品种和24个高世代品系TC,后者来自吉花02-1-4和中花26的杂交组合)干燥籽仁的味觉相关指标数据,对5种基本味(酸、甜、苦、咸、鲜)和涩味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了苦味、涩味、鲜味、咸味和甜味为有效的味觉指标。通过对有效味觉指标PCA分析,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甜味,对第2主成分贡献较大的是咸味、鲜味和苦味。扶花1号等9个品种与TC品系具有明显的差异,对TC1~TC进行PCA聚类区分,鲜味、苦味、甜味等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咸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苦味等;对扶花1号等9个品种的花生进行PCA聚类分析,咸味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等;甜味对第二主成分贡献最大,其次是涩味回味和苦味等。苦味方面,TC20~TC24的苦味最强,为6.5~7.0,其余品种苦味在6.5以下;涩味方面,TC5和TC6的涩味和涩味回味均偏低外,黑甜花和黑珍珠涩味回味最大,其它样本的涩味均为3.0~4.5;甜味方面,四粒红的甜味最大,黑珍珠的甜味最小,甜味值在21以上的品种有16个,TC品系的大部分样本的甜味值较高;鲜味和咸味方面,扶花1号等9个品种和TC17、18、19的鲜味较低,TC20~TC24的鲜味也相对偏低,其它TC品系的鲜味则较大;吉花403、吉花43和冀花甜1号、冀花甜2号4个品种接近,且鲜味和咸味均最低。三、实验结论探讨本研究为鲜食花生的味觉指标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对鲜食花生的风味指标的确立及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智能感官分析在鲜食花生的育种及深加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惠尔康“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获批
    近日,由惠尔康集团申报的“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获得国家农业部的正式批准。这也是目前福建省在粮油深加工领域唯一获批的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此次“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落户厦门惠尔康,将有利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带动杂粮深加工领域技术、研发的发展。近年来,惠尔康旗下推出提倡“七大基础营养、全面扎根好吸收”理念的“谷粒谷力”谷物浓浆产品。惠尔康不仅突破传统谷物饮料在技术上难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局限,更以一个领军人物的姿态,在行业中树立了把科研技术作为企业发展推动力的好榜样。     法国一家报纸曾打趣道,世界上有三个秘密是为世人所不知的。那就是英国女王的财富、巴西球星罗纳尔多的体重和可口可乐的秘方。可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达120年之久。曾有人说可口可乐的保密配方根本不存在,保密只不过是是一种耍噱头的营销手段。但谁都无法否认,每个企业的成功总有他的道理。而今天,就让我们揭秘中国液态谷物食品领军企业——惠尔康的领先秘笈。  秘笈一 引领市场的创新品类     惠尔康早在创业之初就颇具市场前瞻性,当时国内的饮料市场几乎被外国品牌占据,而产品类型大多都是“碳酸饮料”。惠尔康秉承健康的原则开辟市场,生产出了当时在市场不多见的果汁饮料——“红苹果”饮料。而就是这颗“红苹果”成为了惠尔康发展原始资金累积的“金苹果”。但惠尔康人并不满足于红苹果饮料的成功,又将眼光瞄准了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市场,先后推出“牛奶花生”、“花生牛奶”、“菊花茶”、“冬瓜茶”等明星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都获得了消费者青睐,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一时间,引得众多业内同行也纷纷跟随模仿。然而,正当他们在茶饮料和果汁市场这片“红海”中厮杀时,惠尔康再次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和不懈的钻研,一骑绝尘,开辟了又一片新的“蓝海”——谷物饮料。2007年谷粒谷力系列谷物浓浆产品高调上市,在福建、广东、浙江三个市场,谷粒谷力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三亿的销售规模,创下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市场销售份额的新产品典范,成为液态谷物食品这一全新品类市场上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而这一切,正是那股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得惠尔康始终引领市场,成为行业中的风向标。  从果汁饮料到“花生牛奶”植物蛋白饮料,再到提倡“七大基础营养、全面扎根好吸收”理念的谷粒谷力系列谷物浓浆。从单一的产品结构到复合型产品线结构。从传统到现代,惠尔康以敏锐的嗅觉洞察市场先机,一次次挑战自我,在创新中发展着。  秘笈二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纵观惠尔康产品的发展历程,求新求变之快,适应市场能力之强,都让竞争对手望其项背。但他们不知道,这得归功于创新理念下长期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在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不断增强自主研发实力的同时,惠尔康还不断寻求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来加快创新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008年惠尔康集团与集美大学合作成立了厦门市健康谷物方便食品产业化重点实验室,并与集美大学联合设立了“谷粒谷力”委培班,为企业的人才创新输送新的血液 2009年惠尔康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开发谷物方便食品原材料基地,并就农产品原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植物饮品原料研究文献学》 2009年惠尔康与江南大学联手组建“谷物深加工联合研究中心”及“江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惠尔康培养基地”,共同推动谷物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谷物科研人才的培养。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不仅进一步提升惠尔康“谷粒谷力”系列谷物浓浆的技术门槛和产品附加值,也为促进谷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保证。 “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惠尔康创新研发这一核心竞争力,加快了产业转化的速度和能力。2009年6月,惠尔康率先研发完成的“谷物杂粮营养产业化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制约谷物杂粮营养饮品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风味改变、体系不稳定、淀粉易老化、超高温瞬时灭菌易结垢、无菌灌装周期过短、货架期短等技术难题。  2010年4月,惠尔康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这标志着惠尔康被正式纳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  秘笈三 政府荣誉加冕的优质品牌     有坚持就有收获,而一个成功企业的收获除了利润,还有被社会认可的优质品牌。  2008年惠尔康“谷粒谷力”获得“厦门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成为优秀新产品中食品行业唯一的一等奖获选产品,更被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2008年12月,惠尔康东方(厦门)食品有限公司也被中国工业饮料协会授予“谷物杂粮营养食品(液态)产业化基地”称号。2009年3月,惠尔康的“15万吨谷物杂粮饮品扩建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纳入2009年第二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与此同时,谷粒谷力“谷物杂粮营养饮品产业化技术”还被评为“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惠尔康集团还先后被评为“中国饮料工业二十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  政府给予的众多荣誉,不仅是对惠尔康多年坚持技术创新之路的肯定,更是对惠尔康品牌的一次次庄严的加冕。从厦门到福建再到全国,惠尔康在成为行业领头羊的道路上走得扎实漂亮。而惠尔康的“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将会在今后向其他的同行提供领先的技术服务,促进杂粮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杂粮食品产业。只有不断加强谷物饮料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始终确保在谷物饮料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样的信念促使惠尔康义不容辞地领跑行业,进军未来。  如果说可口可乐超越其他可乐品牌的自信来源于被传奇化的保密配方,那么惠尔康的品牌自信似乎来得更加坦诚实在。惠尔康企业创始人叶争鸣夫妇始终带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去相信——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潲水油变身食用油系油脂业潜规则
    日前,重庆破获“潲水油”案,其产销链横跨川渝等6个省市。潲水油多项指标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指标,难以检测。潲水回收炼出“潲水毛油”能卖到约3000元一吨,获利颇丰。  2月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李发强、周祖健等13人以及重庆市永川冠南烽烁油脂厂(以下简称冠南厂)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案。  检方指控,冠南厂及其李发强、周祖健、代元东、代元友4名股东,员工代元秀将所收购的潲水油进行深加工后,以食用油名义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消费者。  该案因涉案人数多、查扣数量大,被称为重庆市最大的“潲水油”案。  本案13名被告,除冠南厂的5名被告外,还有8名潲水油贩子。检方指控,其中6名被告(潲水油贩子)曾向冠南厂销售潲水油,另两名被告(潲水油贩子)向这6名被告及重庆禾沁油脂有限公司等销售过潲水油,他们明知所收购、销售的潲水油系用作生产食用油原油,仍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予以生产、销售。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迄今为止,我国公开报道收购、倒卖、销售潲水油构成犯罪的案例很罕见,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法院最终判决各被告人构成犯罪,本案将可能成为潲水油行业的标志性案件。  被控用潲水油制作食用油  公诉机关指控称,2009年6月,李发强、周祖健、代元东、代元友等人共同出资,以周祖健个人名义成立了个人独资性质的冠南厂。由周祖健负责管理全面工作,李发强负责销售,代元东负责管理车间事务,代元友负责财务,代元秀负责食用油检验。  为获取生产原料,冠南厂从徐科、刘德勇、何中国、欧武刚、欧武亮、王进贤处收购了大量潲水油。冠南厂将所收购的潲水油进行深加工后,以食用油名义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消费者。  2007年以来,刘德勇、黄德禄、何中国、欧武刚、徐科、欧武亮、王进贤、曹先合向冠南厂、重庆禾沁油脂有限公司等分别销售了价值6万余元至500余万元不等的潲水油。2011年1月至4月,冠南厂销售了价值433万余元的不合格食用油。  2011年5月,公安机关从冠南厂处查获未销售的成品油、原料油等伪劣食用油共30余吨,价值25万余元 从刘德勇、欧武刚、徐科、欧武亮、王进贤、曹先合处查获未销售的潲水油3.5吨至45吨不等 以上查获的潲水油、成品油、原料油等累计达120余吨,价值58.7万余元。  公诉机关认为,冠南厂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生产、销售伪劣食用油 李发强、周祖健系单位直接负责人,代元东、代元友、代元秀系单位直接责任人,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刘德勇、黄德禄、何中国等明知所收购、销售的潲水油系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油,仍然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予以生产、销售,也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案中,检方举示了大量证据。控辩双方存有较大争议,几名被告的辩护人选择了无罪辩护。3日9时许,该案正式开庭,直至当日20时才结束庭审,法院未当庭宣判。中国青年报记者旁听了此案。  本案的审理,让潲水油由收集、加工、倒卖直至生产、销售“食用油”的黑色链条凸显出来。  第一步:从餐馆、食堂收取潲水制成“毛油”  去年4月20日,重庆警方在九龙坡区走马镇灯塔村的一个废旧养猪场内查获一个加工潲水、提取潲水油的窝点。随后,本报记者曾赴现场采访,该窝点苍蝇横飞,恶臭味飘到几百米外,令人极度恶心,现场照片在网上发布后,被网友评价为“让人恶心得不想吃饭”,当时,与记者同行的多人当场呕吐。  该窝点的老板叫曹先合,也是本案的被告之一。庭审中,61岁的曹先合自始至终表示,自己认罪伏法。  庭审显示,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4月,曹先合开设了多个养猪场,雇用工人在没有收购废旧物资资质的情况下,从学校食堂、餐馆收购潲水。  然后,曹先合及其工人通过除渣、加热沉淀等环节,提取浮在上面的油脂,形成“毛油”。  由此,曹先合完成了潲水油黑色链条的第一道环节:收购潲水、提取毛油。  在这个环节,需要面对腐败变质的食物残渣,酸臭不堪, 这是多数人避之不及的业务,但利润空间是较为可观的。  记者通过其他渠道获悉,曹先合原来是养猪的,自己去餐馆、食堂收集潲水,拿来作饲料。后来,他发现,如果对潲水进行熬煮掏捞,制成“毛油”,利润空间能大大提高。曹先合就买了设备,由养猪转向“掏油”,想多赚点。  于是,他每天到各个餐馆、学校食堂收取潲水,然后在养猪场里经过加热、过滤,将废油脂捞出来分装。行业将这种油叫“毛油”,提取的地方一般都在远离城区的农村养猪场等偏远地。  曹从学校食堂回收潲水不用付钱,从小餐馆收潲水,平均一个餐馆每月只需几十元。加上运费,回收潲水的平均价格在每吨700元至1000元。提取“毛油”卖给油贩子,可以卖到3000元/吨,利润显而易见。  检方指控,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4月,曹先合在明知被告人徐科收购其潲水油是用于生产食用油的情况下,仍以3200元/吨的价格向其销售19.5吨,销售金额6.24万元。警方将曹抓获时,现场还查获3.5吨潲水油。  庭审中,多名“懂油”的被告表示,“毛油”的油质很稀、颜色很深,底部大多有食物残渣等沉淀物,有比较重的酸臭味,专业人员很容易就能辨认。  第二步:倒卖“毛油”至加工厂家  包括曹先合的下家徐科在内的多名被告,则完成潲水油变成食用油的第二道环节:倒卖“毛油”。  在本案“油贩子”被告中,检方指控的销售金额最大的被告是刘德勇,超过500万元。  庭审中,37岁的刘德勇表示,自己在2005年左右入行,以前买卖工业原料油,比如罐头厂的“下脚料油”。后来买卖潲水油、鸭油(鸭身上的油以及烤鸭时滴下来的油)、卤油(卤肉后产生的油)等。他的油曾被销往成都、乐山、湖北等地的公司。  与刘德勇有亲戚关系的黄德禄也是个典型的“油贩子”,40岁,检方指控其销售金额超过400万元。  本报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黄德禄本来想到重庆主城区收“毛油”,但主城区的“油贩子”太多,就到区县专门找养猪场收“毛油”。收来“毛油”后,装在铁桶里,统一放在璧山县丁家镇租来的一个农村土坝子,囤积一定的量以后,就联系下家销售。  他的下家不仅有重庆市的铜梁县、璧山县、永川区等地,还有云南、山东、四川内江、成都等地。  根据庭审中的信息,能大致推断出这些“油贩子”的利润空间。  2006年1月,黄德禄卖给何中国,3490元/吨,2011年,黄德禄卖给何中国,4700元/吨。  38岁的被告何中国是黄德禄的下家之一,4000元/吨是他较为常见的收购价格:2009年至2010年11月,他从胡某处收购潲水油,4000元/吨,30吨,支付货款12万元 2008年至2010年,他从刘德勇处收购潲水油,4000元/吨,130吨,支付货款52万元 2009年至2010年,他从欧武亮处收购潲水油,4000元/吨,30吨,支付货款12万元。  庭审中,从业多年的黄德禄表示,“毛油”的市场行情有所波动,以前在3000元/吨左右,后来涨到5000元/吨,他一般有100元/吨的纯利润。  综合上述信息,本报记者发现,在买卖“毛油”环节,往往会经过多名贩子的倒卖,其价格也由链条第一步的3000元/吨提升到4000元/吨左右。每个贩子大多每吨有100元或略高的利润,如果量大,积累起来,仍有较大的牟利空间。  由此,潲水油的黑色链条完成第二步,其市场价格也有所提高。  第三步:初加工,“这样的油,我们自己都不吃”  如果进行细分,本案被告何中国、欧武刚可划分到潲水油黑色链条中的又一环节。  庭审中,39岁的何中国自称2007年入行,2008年办理个体经营执照,2009年2月成立重庆禾沁油脂有限公司,从事收购、加工、销售动植物废油。  检方指控,他对收购的潲水油进行加工后,转卖给其他公司进行销售或者再加工。庭审中,何中国否认检方对其“曾以食用油名义对外进行销售”的指控,但检方提供了大量证据材料证实自己的指控。  而37岁的顾武刚则入行更早,2005年成立璧山鑫艺饲料油脂厂,从事收购、加工、销售非食用动植物废油。  检方指控,他收购潲水油后,进行再次加工,并作为食用原油销售给冠南厂潲水油60吨,价值21万元。他还向何中国销售,收取货款近60万元。  撇开庭上控辩双方对二人是否有罪的争议,仅从潲水油的生产链条看,二人处于第三个环节:初加工。  欧武刚的璧山鑫艺饲料油脂厂(2010年6月被政府要求停产)对潲水油进行再次加工,但因为设备等原因,无法直接生产出经得过检验的食用油,便将自己生产出的“食用原油”销售给冠南厂,由冠南厂提炼生产食用油。  庭审中,顾武刚宣称,自己的工厂加工后的油,仍是红色的,还有很大的气味。其他被告也曾提及,顾武刚因为设备的性能不够,不能进行精加工。  由此,顾武刚等人完成的是潲水油的“初加工”。这种“初加工”的油还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庭审质证时,检方出示了顾武刚妻子的证言,她说:自己厂里的油,“我们都不吃,工人也不吃。”  这一“初加工”环节并非必须,油贩子可以跳过这一环节,直接将“毛油”贩卖给冠南厂进行“精加工”。但是,冠南厂在收购经过“初加工”的油时,价格会比“毛油”略高一些,换言之,处于潲水油生产链条上的“初加工”环节仍是有利可图的。  第四步:精加工后,潲水油成“食用油”  本案的被告单位冠南厂处于潲水油生产链条的最关键环节:精加工。该环节将潲水油加工成足以通过检测的“食用油”。  庭审显示:冠南厂虽然经过工商登记注册,但实际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声称生产饲料油,实际上,大肆从油贩子处收购毛油或者初加工后的潲水油,进行加工后,以食用油名义卖给销售商。  庭审中,公诉人曾多次举示不同“从业人员”的供述或证言,说“油脂厂以潲水油为原料生产饲料油的名义,生产食用油的作法,是业界的潜规则,行话叫‘一石二鸟’。”  中国青年报记者综合庭审信息和其他渠道的信息,发现冠南厂提炼油的原材料有卤油、鸭油、毛油,这些原材料能够加工出两种食用油:一种是比较浑浊的、行话叫“干油”的“食用油” 一种是通过对毛油脱色、脱臭、脱酸等程序后,制成色泽较好的、行话叫“清油”的“食用油”,价格相对于“干油”而言,稍高一些。  庭审中,冠南厂的几名股东表示,将潲水油精加工成食用油,工艺上有几个环节:将毛油加入白土(天然粘土经酸处理后而成,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脱色、高温脱水、脱酸、脱臭等环节后,进行过滤,“检验”合格后,成为“食用油”。  如果“检验”不合格,就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厂里配备了专门的检验人员。  经过这个将潲水油变成食用油的关键环节后,潲水油成了食用油,并进行销售,最终进入百姓餐桌。  检方指控,冠南厂对潲水油深加工后,以食用油名义销售给食用油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消费者,检方指控了三笔:  2011年1至2月,销售给彭水某粮油有限公司食用油33.04吨,收取货款11.376万元。  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销售给重庆某油脂经营部,收取货款302.2423万元。  2011年2至4月,销售给重庆某粮油有限公司,收取货款119.441万元。  冠南厂的核心人物、负责供货和销售的股东、1号被告李发强在法庭上说,10吨毛油,根据其“品质”的差异,大概能提炼出8.5吨至9吨的食用油。而冠南厂的法人、2号被告周祖健在法庭上说,该厂前年收购潲水油的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去年在6000元/吨左右。  本案的多名被告当庭表示:用潲水油制作的“食用油”比正规食用油的市场价格低1000元左右,用鸭油、卤油制作出的“食用油”也比市场价低500元左右。  本案案发前,正规食用油的市场行情在9000元/吨左右,潲水油制成的“食用油”大多在8000元/吨左右,鸭油、卤油制成的“食用油”大多在8500元/吨左右。  综合上述信息,在这一环节,利润是惊人的,相对于“毛油”的市场行情而言,每吨“食用油”与之有几千元的差价,而用“毛油”生产“食用油”,并无太大损耗,堪称暴利。  记者调查获悉,除了本案被告涉及的上述环节外,潲水油最终为老百姓所食用,大多还需要经过如下环节。  一是,再下一层的经销商,会将冠南厂等厂家生产出的“食用油”做进一步的处理,将颜色更深的“干油”勾兑成“菜油”,将颜色更浅的“清油”勾兑成“色拉油”,后一情形更为普遍。  二是,通过油脂门市将这些由潲水油做成的“菜油”和“色拉油”卖给餐馆、农贸市场或消费者。  在销售的最终端,这种“色拉油”比正规的色拉油每吨低400元至900元不等,很多贪图便宜的餐馆老板购买这些油以后,用其炒饭、炒菜,这些潲水油加工后就这样被端上了顾客的餐桌。  本报记者进行估算后发现,其实用前身为潲水油的油做一份菜,比用正规油节省不了多少钱,一份菜可能少用不到一毛钱,可是,为了这几分钱的利润,顾客却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采访过本案中提取潲水油的现场和精炼“食品油”的工厂,留下的记忆是从业来最为深刻的片段。本案的庭审,是记者追踪“潲水油”行业最重要的一步。  在整个追踪中,最大的反差是,一方面,本案的几乎所有被告,都表示“用潲水油制造食用油,是业界的潜规则,油脂行业几乎都知道。”另一方面,政府监管的现状,不足以消除这种“业界尽人皆知的‘潜规则’”,或许,这种“潜规则”仅仅存在于“油脂业界”范畴,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本案的审理,折射出潲水油行业的很多问题:  一是监管的漏洞。  按国家有关规定,餐厨废弃油脂可以用于加工饲料油,而饲料油的生产工序与食用油较为接近,这就要求对从事饲料油加工的企业和个人加强监管。  本案中,冠南厂是由潲水油变成“食用油”的关键环节,是这一工厂有饲料油脂深加工提炼的资质,其利用这一合法的幌子,生产的“食用油”最终却流向消费者的餐桌。  显然,潲水油进入该企业后,最终的流向并未得到有效监管,我们不得不怀疑对这类企业存有监管的盲区,部分油脂厂家由此打着生产饲料油的幌子,用潲水油生产食用油。  庭审中,油脂行业的“潜规则”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公诉人几乎会提交每个人关于“潜规则”的供述,表述大同小异,主要内容是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加工饲料油的厂家会用潲水油来做“食用油”,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但没人管它,只要能赚钱就行。公诉人的目的是以此部分地证明被告人主观上的“明知”。  而没有被告反驳这一“潜规则”的存在,只是辩解说,自己知道业界有会这么做的潜规则,不等于知道冠南厂一定会这么做。  显然,“潜规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让这一“潜规则”失去变成现实的基础。  政府需要理顺各部门的关系,改变“九龙不治水”的局面,解决各部门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以及监管空白等难题。  庭审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检方出示一份公安部门关于“冠南厂负责财务的代元友销毁了公司的账目”的证明材料时,代元友当庭表示,公司并没有任何账目,“都是一单了一单”,因为本来就没有账目,所以自己并没有销毁账目。  如果代元友声称的内容属实,这让人简直难以置信,在这样一个“潜规则”盛行的油脂领域,管理如此随意的油脂厂,竟然存在了近两年,直到被法办,有关部门为何失语?  人们希望,监管能落到实处,实现专项和长期检查结合、公开和“微服”检查结合,最大限度地杜绝潲水油进入餐桌的可能。  二是标准上的难题。  本案中,如何界定用潲水油生产出的食用油属于“伪劣产品”,这是难以绕开的问题。  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问题是:用潲水油生产的食用油,可能足以通过国家的检测。这意味着,用潲水油生产出的食用油有可能合乎国家标准。  尽管在本案中,对用潲水油制成的“食用油”的检测结果等问题,并未产生大的争议。但社会公众仍迫切地希望,能出台足以将源于潲水油的“食用油”检测出来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保证人民的健康。  三是行业发展的环境。  本案很可能成为潲水油行业标志性的案件,这样的刑事审判,所能产生的社会警示和震慑力量必将是巨大的。潲水油一旦成为“食用油”,进入社会后,危害的是不确定的公众,这比其他刑事案件中受害人较少的情形更为社会所难以容忍。  潲水油每天都在大量产生,如何处理潲水油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让潲水油远离老百姓的餐桌,不能仅仅依靠这样的刑事审判对潲水油“黑色链条”进行威慑和打击,更根本的是,给潲水油一个出口,有一个“阳光链条”让它流向应该去的地方。  公众一直在呼吁,对潲水油的下游产业——饲料油、生物柴油等——给以必要的补贴,让潲水油的“黑市”和“红市”的牟利水平大体相当,这样,就不会出现正规的潲水油处理企业“喊饿”与不法厂家“坑民”并存的窘境。  人们期望,有关部门能正视这些呼吁,这样的“大案”能少发甚至不发。
  • 政协委员建议发展油脂回收产业解决“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消费者十分关注的“地沟油”屡禁不止现状,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台盟副主委骆沙鸣在“两会”上建议,可通过大力发展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产业来解决“地沟油”问题。   目前我国一天产生餐厨废弃物约3000万吨,其中70%被用来当做饲养牲畜的饲料,有一部分废弃油脂成了非法炼制“地沟油”的原料,剩下的一部分与家庭垃圾一起被堆放在垃圾站。科学实验证明,餐厨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泔水直接喂养给家禽或家畜,可间接通过畜禽肉食将一些毒素传递到人体 而由这些废油炼制出的“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  骆沙鸣介绍,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地沟油”问题,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于下发《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地沟油”的专项打击行动。但由于“地沟油”利润很大,加之目前没有理想的“地沟油”鉴别检测方法,因此仍有人在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地沟油”。如何将“地沟油”清理出市场,成了当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骆沙鸣认为,治理“地沟油”应堵疏结合。2010年7月,我国开展了包括整治“地沟油”在内的对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并安排6.3亿元对全国33个城市(区)的试点工作给予支持。但由于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面临着门槛低、技术落后、原料短缺等困境,致使这项产业至今没有发展起来,试点工作也阻力重重。因此,当务之急是发展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产业。  骆沙鸣建议,餐厨面包房等涉及饮食的单位在申请开业前,必须提供已签约废弃油脂回收公司的合同书主本,并定期将回收公司付给餐馆等的收据资料检查登记备案。回收废弃油脂的生产企业资质必须要经过严格认证,从收集、运输、保管到再生,都必须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即可保障回收再利用生产企业原料,又能对废弃油脂进行溯源追踪。  对回收来的废弃油脂,骆沙鸣建议可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加大废物食用油处理转化新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将其转化为有机肥、饲料、生物柴油、化工原料以及用于沼气发电的清洁能源等。这样既能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石化燃料的过高依存度,也可使废弃油脂的回收再利用进入良性循环。  骆沙鸣认为,大力发展废弃油脂回收再利用产业,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将该产业发展列入地方政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无害化处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环保、质检、工商、市政等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引导,重在常抓、重在机制、重在细节。如对厨房设施设计增加防食物残渣和油脂漏网装置,下水管中设置“回水弯”,使废油总漂在上面,利于收集回收。
  • 农业部发布2011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名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产品加工行政主管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依据《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及分中心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我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单位自主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查推荐、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等程序,认定山东轻工业学院等60家单位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希望被认定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注重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参与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各级农产品加工业、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服务,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附件: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名单  一、粮油加工专业分中心  山东轻工业学院  庆安鑫利达米业有限公司  襄樊万宝粮油集团  西藏天麦力健康品有限公司  二、果蔬加工专业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  山东飞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秦皇岛长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赛博特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阜城县果蔬产品深加工研究所  山东赛维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农林大学  三、畜产品加工专业分中心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国鸿集团有限公司  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森华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大学  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水产品加工专业分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  绍兴利康食品有限公司  茂名长兴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海洋大学  海南大学  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农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福建腾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五、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分中心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春伦茶叶有限公司  宜昌箫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南充市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  安徽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  六、加工装备分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章丘市炊具机械总厂  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杨凌红桑果食品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火锅行业潜规则引发热议 废弃“老油”如何变身
    近日,使用“老油”制售川味火锅底料的消息,再次搅动了整个行业的池水,同时也将火锅业沉寂已久的“公开秘密”暴露在公众面前。  川味火锅,恐怕人人都吃过,那一锅红亮亮的底料端上来,看上去诱人,吃起来美味,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四川火锅的魅力在于其麻辣鲜香,且“越煮越香”。然而,日前有媒体爆料,火锅“越煮越香”的原因之一在于使用了传统工艺“红油回收”,即对使用过的火锅油打捞残渣,经过沉淀、过滤、杀菌、消毒等处理,重新提炼后再用于火锅汤料中,这种油在火锅行业里被称为“老油”。  但即使被揭露出“老油”重复使用,一些痴迷川味火锅的消费者仍然觉得味道好才是“王道”。  四川外语学院的侯老师是地道的四川人,她说:“‘老油’才香啊!不然清汤寡水的,有什么吃头?”上海的朱小姐则表示:“我一般吃什么只要味道好,不太会想干净的问题,因为我吃得广泛,不会盯着一种东西吃,觉得危害有限。”  然而,被重复使用的“老油”危害真的有限么?  承诺杜绝“老油”非法回流  8月4日,成都地区173家火锅店公开向社会承诺:彻底拒绝火锅“老油”,加入“承诺使用一次性锅底”的火锅店行列。  有网友表示疑惑:四川火锅的传统工艺,锅底本来就是反复使用的,一次一次熬下去,锅底老油里面熬过了多少香料、熬过了多少禽肉果菜?这是由新料新鲜制作的一次性锅底能够比拟的吗?  对此,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会长何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首先要对‘老油’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食品安全法》第28条规定,用回收食品作生产原料的食品是不合法的。我们宣布拒绝使用的‘老油’是指顾客食用过的、回收再利用的锅底油。宿油行动就是要保证淘汰的‘老油’告别餐桌,杜绝非法回流。”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将有超过5000家火锅企业加入到行动中来。  不用“老油”仍然美味  “弃用这种‘老油’不等于四川火锅就不美味了。我们现在用一次性锅底,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材料组成的。比如锅底炒料,有的也是按照传统工艺提前炒制,可能需要炒好几个小时,炒完搁置两天,从而更加美味。就像炖汤一样,可以大火迅速炖开,也可以文火炖7—8个小时。”何涛介绍说,“在某种温度下达到一定的时间,什么物质挥发出来,这都是需要专业厨师去作研发的,也会有所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油脂里浓缩了一些香味物质,加热一次,浓缩一些,就会让人感觉越煮越香。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就越多,它们均严重有害健康。”  何涛也表示,火锅底料不能在高温下重复使用,否则会有过氧化物产生。而协会也正在和大家商量,比如进行制造工艺的改良,汤质方面再做创新,丰富味型等。目前,对一次性锅底都没有认证,正在制定一次性锅底的标准,也会通过网上公示、舆论监督、消费者监督等方式,从技术、管理、道德层面进行监管,让公众对四川火锅有新的认识。  回收“老油”变废为宝  传承数百年的火锅“老油”即将离开餐桌,用过的“老油”到底会流向何处?  何涛表示,已与上市的生物能源企业进行合作,以1—2元/斤的价格上门回收“老油”。餐后废油回收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从火锅店废油收集、运输、入库、加工、成品出厂的严格管理程序和清晰到每一批火锅店废油从出店到进厂再到出库的台账记录,做到全程可追溯。  “给‘老油’安个新家是确保推行一次性锅底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同时也是让餐废油脂经过先进的生物和油脂化工技术处理变废为宝,成为绿色环保的生物燃料和饲料工业用油,体现最大的再生资源产品价值。”何涛说。  四川金德意饲料油脂有限公司即是此次与多家火锅店合作回收“老油”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叶彬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回收的‘老油’需经过脱水、脱杂、脱胶、脱色、脱酸、脱臭的六脱工艺,才能形成符合标准的饲料工业用油原料。脱水、脱杂是要将‘老油’中的水分和杂质去掉,而‘老油’中的胶质蛋白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所以需要进行脱胶和脱酸,而脱色则是将颜色较深的‘老油’变为油脂本身的颜色。”  “整个过程都是物理精炼,没有添加化学物进行中和。回收的‘老油’里游离脂肪酸过多,有的不法企业会添加碱来中和,但这样也会产生皂角,就达不到食用级的标准。”叶彬说,“我们生产的饲料用油也要符合食用油的标准,我们叫‘动物的食品级’,比如酸价要小于2,过氧化值要小于5,水分要小于0.2 另外,重金属、黄曲霉毒素、二恶英含量等也都有相应标准。”  “养殖业所用的饲料也需要很多的蛋白质和能量,我国长期将食用油用于饲料,需要大量进口,现在将餐废用油经过物理精炼,用于饲料,也是一种节约,可以减缓与人争粮的矛盾。”叶彬介绍道。  除了做成饲料工业用油,“老油”还可以在六脱工艺之后,再经过“酯化”反应,将油脂转化成脂肪酸甲酯,从而“变身”为生物柴油。“这种生物柴油用途广泛,可以用于汽车、货车、农用机械,也可用于锅炉、发电厂等工业设施。并且,它与石化柴油的相溶性较好,可以混用,节约能源。”
  • 未来五年粮油加工业产业集群地区公布
    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布《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我国粮油加工产业将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加大标准制修订工作,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检验检测体系等。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产品结构及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制修订了一批粮油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技术标准体系。依据规划内容,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及主食等重要产品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加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力度,开展团体标准研制试点。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定制标准,引导建立标准自我声明制度,试点建立优质粮油产品标准领跑者制度。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我国预计制修订的粮油加工业标准累计增加118项,到2020年,粮油加工业标准将达到312项。  除标准制修订工作外,“十三五”期间,粮油加工业还将强化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加强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按照食品安全、绿色生态、营养健康等要求,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功能。  在科技创新方面,规划内容显示,未来五年,支持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和众创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示范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或产业联盟、“米袋子”众创空间等建设。  此外,依据规划内容,“十三五”期间,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国家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转化,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哈尔滨、长春、大连、济南、郑州、合肥、长沙、成都、西安、天津滨海新区临港、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广东东莞麻涌、广西防城港等现代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  附件:《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 何东平教授详解“地沟油”调查真相
    一项来自湖北武汉的“地沟油”调查日前引起全国关注。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但否认曾提及每年全国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  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组织大四学生进行了一项武汉三镇的地沟油状况调查。调查到的情况触目惊心:职业地沟油回收者将地沟油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回流餐桌。  有报道称,“何东平教授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到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相当于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何东平在新闻发布会上澄清说,自己没有对全国的地沟油状况进行过调查,也没有说过有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而所谓医学研究成果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毒性百倍于砒霜”的说法也是失当的。地沟油不健康,但人们不会每天都在餐馆中食用它,百倍于砒霜的说法夸大了它的毒性。  何东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集中收购处理餐厨垃圾,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据了解,目前,在何东平教授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倡导下,今年起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将分别建造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在处理垃圾的同时,每天还能生产25吨生物柴油和40万立方米沼气。  根据何东平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餐厨业废弃油脂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随着2007年到2008年食用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工餐厨废弃油脂的净利润也越来越大,地沟油收购市场非常混乱,大量不法分子介入泔水油的收购牟取暴利。可想而知,如此大量的餐厨废油脂只要有一少部分被简单提炼回流食用油市场,就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何东平表示,目前,餐厨废油脂的鉴别及掺伪监测研究尚未完全开展,因此,寻找一套有效的鉴别监控办法,对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增加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和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地沟油是餐厨废油脂的一种,另两种餐厨废油脂分别是泔水油和煎炸老油。这三类餐厨废油脂都可进行精炼加工来改变其感官性质,但其内都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不宜食用。目前上海、重庆、南京等地已制定有关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的管理。2002年卫生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加强废弃油脂的管理。
  • 福建政协委员提议“地沟油”垄断性回收处理
    福建省政协委员王宏16日在于此间召开的福建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议,要对餐馆的"地沟油"进行"垄断性"回收,集中进行工业处理,用于高品质生物柴油的提炼等,使"地沟油"变废为宝,同时对进行收回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行市场准入制,杜绝"地沟油"重返餐桌。  "地沟油"是影响甚至危害国民饮食卫生安全的一大隐患。据了解,只经过初步处理的"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各种病菌、重金属等毒害物质,这都会危及人体健康。  尽管中国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打击"地沟油"的非法生产和销售,"地沟油"在餐饮业的潜在危害仍然不容忽视,仅从福建厦门市一些爆光出来的数据可见一斑。厦门环卫部门提供数据显示,厦门现有各类餐饮业单位8000多家,每天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约30吨,有约85%的泔水被无序收运。泔水是不良商贩加工"地沟油"的主要原料。  近年来,随着中国各地餐饮服务企业的逐渐增加,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急剧增长,但由于餐厨垃圾管理的相对滞后以及监管不到位,"地沟油"加工回流餐桌的现象也随之增多。王宏对此指出,为防止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餐饮消费和食品流通市场,福建有必要依据中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出台《福建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依法规范餐厨垃圾管理,严防"地沟油"重返餐桌,保障食品卫生执法有效开展。  "整治'地沟油',仅靠专项检查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福建省政协委员张雅芝则表示,政府部门应建立打击"地沟油"的长效机制,做到监管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 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黑窝点的排查和处罚力度,决不手软,让违法生产和销售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此外,政府部门应研究建立餐厨垃圾的综合利用体系,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用于堆肥、沼气利用和生产生物柴油,或生产合格的饲料,变废为宝。
  • 迪马科技率先推出地沟油检测解决方案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地沟油是各种废弃食用油脂的统称。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将废弃油脂再加工进行使用或者销售,但出于利益驱使,个别不法企业或个人仍冒天下之大不违,造成每年几百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给民众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可喜的是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经过3个月的技术攻关,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胆固醇是动物源性食物中常见成分,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量极低,因此一旦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便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目前国内关于不同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前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皂化法。但是上述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存在所需试剂多、净化效果不理想、成本高、回收率及重现性差等缺陷。而植物油基质中的胆固醇的检测文献更是少有提及。 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最专业、全面的服务,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地沟油事件,迪马科技应用实验室积极响应,迅速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植物油样品进行前处理净化,气相色谱测定胆固醇的方法。该方法为迪马科技独创方法,相比较于国标及同类文献中胆固醇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法快速,净化效果优异,回收率稳定等优点,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指标之一。 欲了解详细检测方案,欢迎拨打咨询热线:400-608-7719或 E-mail至csr_wu@lab-partner.net免费索取。 4类指标让地沟油现出原形第一项指标: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绝大多数PAHs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第二项指标: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而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第三项指标: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第四项指标: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引自《食品伙伴网》)关于迪马 迪马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制造科学、高效的化学分析产品,提供完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的知名色谱消耗品制造商,在色谱填料研发,色谱柱制造和相关分离产品等多个技术领域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核心技术产品包括: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色谱溶剂和化学标准品。
  • “地沟油”出现变种 “鸭子油”危害大
    “地沟油”不能吃,这个大伙儿都知道 可从烤鸭炉中渗出的“烤鸭油”有怎样的危害,许多人恐怕就不知道了。记者调查发现,厦门的一些不良商贩就在做着“烤鸭油”的买卖,卖给一些餐饮店。  鸭子油是什么 鸭子油详细介绍  鸭子油,顾名思义就是烤完鸭子剩下的油。所谓鸭子油就是烤鸭摊点、酒店厨房烤鸭时,鸭子身上滴下来的油。危害除了卫生条件恶劣,来源不明,鸭子油的危害性还远远不止如此。据华中农业大学食品技术科学院王承明教授说,烤鸭油是废弃油脂,是国家(食品)安全法里面严格禁止再食用的。专家对鸭子油表示非常的担忧。除了和地沟油一样属于废弃油脂不能食用之外,专家提醒鸭子油在制作过程中卫生条件难以保证,而且烤鸭时温度高达200多度,油脂在高温中容易被氧化生成大量的脂肪酸致癌物。这种油是很容易致癌的废品油,不能再次使用的了。  鸭子油市场  据记者在武汉几家烤鸭店进行了暗访的调查,这种鸭子油的买卖已经存在了好几年,一斤鸭子油只要两块钱左右,只是市场上的食用油的价格的四分之一,因为便宜,生意越来越好做。在暗访过程中,价格一百九十块一百斤的鸭子油,每过几天就会有鸭子油卖出。据武汉烤鸭店的摊主说,鸭子油总比电视报纸报道的地沟油要干净得多,地沟油哪有鸭子油这么“香”。一位摊主甚至推销说,鸭子油本身就含有香料,稍微加点盐,炒出的菜就特别香,又由于鸭子油含有些许骚腥味,所以味重的菜才能用。调查发现仅一家烤鸭店就能供应十多家餐馆烧烤摊的用油。来买油的人打个电话就来了,不用讨价还价,来了就倒光,交了钱就走了,已经是长期合作了。按照这位摊主的说法,隔几天就有两桶,一个星期就能供应一百五十多斤左右的鸭子油。简单算来,一个月,从这家规模很小的烤鸭店就有一千斤的鸭子油流进市场。  相关报道:  致癌烤鸭油被回收使用 工商部门将严查  烤鸭很好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烤鸭炉当中滴出来的烤鸭油是会致癌的。老板告诉记者,由于烤鸭里有多种调料,烤鸭油里也有一定的滋味,特别受到包子、烤串店的欢迎。而在北京南二环和西三环的一些农贸市场,烤鸭作坊无一例外地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  烤鸭很好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烤鸭炉当中滴出来的烤鸭油是会致癌的。今天央视报道称,这些烤鸭油每天都会被一些单位食堂、包子铺以及烧烤摊来使用。  对此,北京两大烤鸭销售集团今天上午均表示,门店的烤鸭油都有专门的回收商。工商部门也将在近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清查。  记者暗访  小作坊卖鸭油 一月回收600公斤 多赚3600元  据央视报道,在北京一些小店,烤鸭滴下来的油成了商品。记者在一家小店看到,一台烤鸭炉旁摆着个大号塑料桶。柜台上摆放着烤熟的鸭子,从鸭身上溢出的油不断向下面的金属盘内流去。虽然这个油的味道当时闻起来很香,但是油却是黑色的,而且还漂着许多杂质。  据央视报道,这些烤鸭油都是抢手货,一般当天就会被买走。买家有烤羊肉串的摊贩、早点摊、小饭馆,甚至职工食堂。大部分被用来当成加工或制作麻辣烫、烧饼、油条等食品的原料。  老板告诉记者,由于烤鸭里有多种调料,烤鸭油里也有一定的滋味,特别受到包子、烤串店的欢迎。  一个烤鸭作坊一个月能回收600公斤的烤鸭油,每公斤售价6元。仅这一项,这个烤鸭作坊一个月就能多赚3600元。  而在北京南二环和西三环的一些农贸市场,烤鸭作坊无一例外地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  企业说法  "烤鸭油由有资质回收商处理"  记者随后采访了全聚德、便宜坊两家北京最大的烤鸭销售集团。全聚德表示,该集团门店的烤鸭油都由有资质的回收商进行处理,不会流到市场上。  而便宜坊集团更为明确地表示,该集团有固定的化工厂家每天到店回收这些废油。不仅有接收的手续,每天的接收时间、接收量等都会一一注明。"他们回收主要是用来做肥皂。"便宜坊相关人士表示。  官方回应  工商将查"重灾区"剑指批发市场  记者了解到,烤鸭油是垃圾油的一种。和煎炸废油、"地沟油"一样,都属于废弃油脂,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并且含有致癌物质,这样的油是禁止出售和食用的。  根据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单位。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不得将未经处理的油脂排入周围环境。  今天上午,丰台区工商分局召集辖区内所有的市场、商场召开了食品安全会议。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烤鸭油一事,但丰台工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清查。  据了解,此次清查的重点将是批发市场。而在央视的报道中,批发市场是烤鸭油销售的重灾区。  此外,海淀区工商分局也从今天开始展开了夏季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其也会对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进行清查。(法制晚报)  网友讨论:“鸭子油”再引轩然大波,食品安全机制何在?
  • 北京将全市推广地沟油回收装置
    最近,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将在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内推广餐厨垃圾油水分离装置,以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  《全民行动计划》包含家庭、政府、学校、企业和园区、农村、宾馆饭店、商场超市、休闲场所、建设工地和交通十个部分。按照规划,到2015年,中小学节能减排教育课程开设率达到100%,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大于80%。  【餐饮】  全市推广地沟油回收装置  “十二五”将全面推广配置餐厨垃圾油水分离装置,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网络登记申报机制,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申报登记。  市发改委表示,5年内,示范建设餐厨废弃油生产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液体燃料。  市政市容委之前要求,餐馆、食堂等须将产生的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全部交由具有收运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若有证据证明餐馆将这些擅自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签约的企业有权要求餐馆支付违约金,或按实际损失量要求赔偿。餐馆要对餐厨垃圾、废弃油脂进行分类,不能把餐厨垃圾混入到收集废弃油脂的容器内,否则可要求餐馆支付生活垃圾清运费。  【政府】  公车“一车一卡”定点加油  根据计划,为推动公务车节油,将推广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据了解,目前市级财政层面补贴的公车已经实行“一车一卡”制度。未来,将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本市还要定期公布符合绿色采购的品牌清单,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市发改委资环处负责人表示,5年内,争取全市二级及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要大于80%。  【商业】  鼓励设产品包装回收柜台  严格执行“限塑”规定,限制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在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产品包装回收柜台。鼓励商场超市将回收产品包装纳入商场超市积分范围,开展积分抽奖及积分换购等活动。  市发改委介绍,目前,还没有包装回收柜台试点,相关政策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研究制定。  【交通】  5万辆“绿色车队”送货物  为解决好物流最后一公里,本市将组建5万辆规模的“绿色车队”。目前,新发地批发市场已经使用首批50辆“绿色车队”车辆,预计年内增至2000辆。  重点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商务中心区等区域拟设立自行车专用道,推出“古都风貌骑行观光”、“骑车逛奥运场馆”、“骑进胡同文化”等“骑行北京观光线”。  今年,本市将增加500个自行车租赁点,提供近2万辆自行车。未来5年内,将全面健全自行车租赁网络。  建立微循环交通网络,开设全日开行和通勤高峰时段运行的多层次微循环公交接驳线,解决部分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周宇)
  • “地沟油”之殇:技术标准不能治本
    “地沟油”,这个本来应该在环卫工作中使用的名词,如今却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联系到了一起,让大家谈“油”色变。  “地沟油”快速检测定性能否做到?食用油标准检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记者试图寻找答案时却发现,如果将“板子”完全打在检测标准漏洞上,实则是冤。  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说,检测和下游监管本应是最末端环节。仅从技术角度探讨“地沟油”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以及是否再流回餐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业内专家也对《科学时报》记者呼吁,安全食品不是靠监管,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配之以严格的究责制度。  检测难在哪?  有专家指出,由于“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法,且检测标准尚不明确,这为监管带来了困难。  官方的回应似乎验证了这一说法,“地沟油”检验方法的出台正在途中。据新华社9月18日消息,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在组织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加快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进行论证。  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刘清珺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所谓“地沟油”检测之难,其一是指现有的检测指标是针对可食用的植物油的,而“地沟油”从广义上是人们对回收利用的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不可能事先对有问题的食品出台标准。  其二,符合标准的不一定不是“地沟油”。当前,食用油检测通常都是检测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检测和造假永远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仅检测这9项指标,不法分子经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即使是“地沟油”,也可能实现表面指标的合格。从科学上讲,即使没有发现有害物质,也不能说明受检合格样品中不存在新的或潜在有害物质,但却说明现有的检测指标对检测“地沟油”、打击食用油中的掺假行为已力不从心。  标准是把“双刃剑”  记者获悉,北京市就“地沟油”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早已展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地沟油”检测技术相关研究。该中心副研究员朗爽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沟油”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其检测应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确定。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后,日前公布了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4类能够排查“地沟油”的有效指标。  就检测标准而言,刘清珺介绍,检测和防范“地沟油”本身是有技术手段可循的,如:混入了动物性脂肪、在高温受热时会出现变化、植物性的油脂来源不是单一的、加工过程中会有电导率变化等。  但他更强调的是,各种食品的安全问题表明,检测标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标准出台了,也应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继续丰富完善标准,使制假售假者难以突破技术防控体系。  他还表示,标准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食品涉及的参数或添加物来源多种多样,标准只能涉及其中一部分,总会挂一漏万。另一方面,一旦确定了一部分指标,制假售假者就有了突破和绕过这个标准的“标杆”,就可以通过达到这一部分指标冒充合格产品。  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国家标准修订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此背景下,食用油的安全如何确保?  刘清珺认为,快速检测只能作为威慑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责任体系和诚信体系的建立。一是应规范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食用油来源,呼吁通过加强行业准入制度、完善市场责任体系以及健全企业诚信体系来治理 二是在国家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一些有规范的程序和技术、经验、数据积累且获得一定资质的技术仲裁和鉴定机构从事食品安全技术仲裁,而不是只拘泥于标准。  他再次强调,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的协同作战,能够把“地沟油”防范在食品供给体系之外,但这并不排除不法分子绕过这些标准继续牟取不当利益。技术标准需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著名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  朗爽表示,国外也有“地沟油”这一概念。不同的是,各国都有相应的严格管理措施。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美国在对家庭厨房废物处理后,废油会由统一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德国更是每一桶泔水都备有“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
  • 谁能脱下地沟油的“隐形衣”
    地沟油,几乎成了中国当下日益严峻的食品问题的代表,“地沟油检测”更是热门话题。  从去年12月开始,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两次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5月22日,卫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正对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具体细节。  许多人不能理解: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就找不到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地沟油?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岂不是无法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难寻“标准版”  准确地说,公众所说的“检测地沟油”,实际上是判定一种油是地沟油还是正常油。“检测”,必须是针对一种确定的物质。按照目前的分析技术,只要能够列举出来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是,能够“检测”一个指标,跟用它来进行“判定”,完全是两回事。  要把检测一个指标的方法作为判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必须要做到:不冤枉好油,也不放过地沟油。目前的方法都无法单独做到这一点。  比如说,有一种方法是检测油中的电解质,因为烹饪过程中会加入盐等电解质,而没有使用过的油中不含有电解质。这样,如果检测出电解质含量比较高,就是地沟油。但是,如果一批地沟油只是炸过薯条或者油条的,那么它也完全可能不含有电解质。结果就会是:明明知道它就是地沟油,但就是“检测”不出来。  此前报道过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也都是类似的情况。比如胆固醇检测法,主要是植物油成分的地沟油也完全可以过关。而多环芳烃,如果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含量也不会高。  要可靠地检测一种物质,就需要这种物质有相对明确一致的组成与性质。地沟油并非如此。作为一种食品“废料”,其组成千差万别。  狭义的地沟油是从地沟里捞出来的油,后来扩展到潲水里回收的油,现在还有废弃的动物内脏炼出的油。更广义一些,只要是使用过的油都算是地沟油,比如火锅行业的“老油”有时也被当作地沟油。除此之外,把地沟油掺杂到正常油中,更可以控制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使之符合“检测标准”。  目前,地沟油检测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地沟油没有标准品。  据了解,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已着手建立全国唯一的地沟油样本库,目前已收集到1000多种样本,有从五星级饭店里收的“老油”(多次煎炸食物的食用油),还有地沟油掏捞者一起取来的泔水油,以及在生物柴油厂收集的混合油等。  这些“地沟油”被配制成考核样品,对地沟油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予以验证。  但是,地沟油本身没有一致的“标准”,“好油”也各不相同。要用一种方法来可靠地进行“判定”,理论上的可行性就很低。  不论什么检测方法,都需要标准品。比如,纯的橄榄油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指标标准和要求,但是地沟油的生成过程复杂,炸10次还是20次是没有办法鉴定的,更没有办法判定什么才是“标准”的地沟油。  当然,我们关心的是一种油是否含有害物质。只要含有任何一种有害物质,不管它是不是地沟油,就是不合格产品。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地沟油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一一检测,任何一项不合格就判定为“地沟油”,或者至少是“不合格的油”。  这样当然可以保护我们,但这种思路没有现实意义。按照地沟油的不同来源,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能有几十上百种。即使我们挑出“最有害”、“最常见”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外国,食品废料基本都是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并且有相关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食品废料进入食品生产领域,这样,地沟油的检测也没有相关经验借鉴。例如在日本,对于食品废料有明确的处理渠道,同时,违法成本很大。不敢说食品废料百分之百不会回流餐桌,但极少。  推广实施难度大  在卫生部找到的检测方法里,包括4个仪器法(即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即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  详细来说,质谱法就是分析离子的电核和质量比,分析有机物的构造和原子成分。具体操作来说,是把地沟油样本进行电离,打成离子,将得到的参数和标准品(“几乎不存在的”地沟油标准品)进行比较。  质谱法的成本较高,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仪器成本,操作和日常维护费用高。  核磁共振法的仪器成本大大高于质谱法,而且对于检测目标的纯度要求极高。例如,在县级城市的商检基层单位,用这样昂贵的仪器是不现实的。  试剂盒法是用来检测特定基因的,每次检测大概需要30元到90元左右。这种方法的检测成本较小,但是单一方法检测地沟油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几种方法综合检测考虑。  试剂盒法的检测也有缺陷。特定基因的检测需要一系列的分子水平的工作,而且如果目标检测物标志性的分子不存在于地沟油中,就无法得出结论。  紫外光谱法,是用来检测胆固醇的,检测时需要购买并设立标准品,可以按照需要由国家下发,使用分光光度计来衡量,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说到人员培训和设备、成本方面。任何一种检测,不管有多简单,也依然需要设备和检测人员。检测员至少需要大学毕业才有学习的基础。一项常规检测,几十元、上百元的开销并不出奇。如果针对地沟油的特定成分,需要几十项检测,总的花销就是一笔巨款。再考虑到这样的一次检测可以代表多大的一批油,就不难理解:经过这样检测的油,谁还吃得起?从这个方面来说,以上几种检测方法的推广实施难度较大。  国家可以在省一级城市,或者中央级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而即便是中央级实验室,基础检测人员也需要进行前期培训,不论是政府部门的检测机构,还是第三方的检测机构,都需要人员培训和大量设备、检测相关资金支持。  即便有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也只是对正规的食用油销售渠道容易实施。而实际上,新闻报道中的地沟油往往是流向路边摊、小餐馆或食堂。这些小规模的使用者,基本上是“明知故用”,这也是全面监管的另一个难题。  需完善生物燃料法规  “地沟油”并非中国才有。  在任何用油烹饪的地方,都必然产生废弃的食用油也就是广义上的地沟油。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地沟油检测方法”,甚至也没有人去做这种研究。但他们也并没有“地沟油流回餐桌”的问题。  “地沟油流回餐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管它是真是假,也不管地沟油的危害是大是小,都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打击、处罚等,是解决它的直接手段。而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这远远是不够的。  它是垃圾,而合理利用的垃圾却又能成为宝贵的资源。合理地回收利用潲水油,能够减少对于石油的需求。虽然说它对于能源问题的解决只是杯水车薪,但其绝对数量仍然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回收潲水油避免了它流入环境,甚至餐桌,对于环保而言是治本之道。  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把废弃的食用油尽可能地收集好,避免它进入潲水中,可以大大减少后续的再利用成本。把这些收集的油提供给合法的再利用机构,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被非法打捞的机会。这或许会增加一点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劳动量,但是比起“地沟油”的传说影响人们对于行业的信心,这些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对于从事废弃食用油回收利用的机构而言,尽可能地为餐馆、食品加工企业乃至个人提供方便的收集装置,并且主动上门收集,必然会大大增加人们的配合程度。  不过,把潲水油转化为合理的用途,依然需要相当的成本,跟流回餐桌相比,利润明显要低。这种产业是否有利可图,将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但是,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它毕竟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如果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支撑这个行业,就需要由政府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调节。即使是用税收优惠甚至经济补贴来刺激,依然是值得的。毕竟,社会效益对于投资者不一定有吸引力,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在加拿大人的餐桌上没有“地沟油”,因为厨余废油不但不会立即被排入下水道,还会经过一系列处理“再生”成为生物燃料、肥皂和润滑油等产品,这得益于加拿大从废油的源头到终端所建立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和监管系统。政府为保证“地沟油”能再生利用,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环保机构也会从中担当中介和科普的角色。如此成熟的产业链条让这些“地沟油”得以变废为宝。  地沟油可做燃料驱动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潲水油的主要成分依然是植物油一种可以燃烧的有机物。所以,废弃油脂的利用,最容易想到、也最常规的就是用作燃料来驱动发动机。  常规的汽车发动机需要把汽油喷雾打火,植物油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它的出路在于柴油发动机。不过,与通常的柴油相比,不管是纯的植物油还是废弃的潲水油,粘度都太大,无法直接使用。而潲水油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也可能对柴油机的运行产生损害。所以,要把潲水油用于发动机,就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  一条路是处理油,让它符合柴油机的需要。潲水油先经过过滤等操作去除固体杂质,然后加入酒精或者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油中的脂肪酸会脱离甘油“骨架”与酒精或者甲醇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反应混合物中除了生物柴油,还会有脂肪酸离开之后剩下的甘油,没有反应完的酒精或者甲醇以及少量的水等。所以,反应混合物还需要进一步地分离纯化,最后才得到纯净的生物柴油。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废弃的食用油相当于石油加工中的“原油”,经过炼制而得到的生物柴油可以直接用到柴油发动机上。  另一条路,是改装发动机使之直接燃烧食用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随着石油短缺掀起过研发高潮。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石油价格的下降和生物柴油的美好前景,很快没落了。直到最近,因为石油价格飞涨,生物柴油的成本又居高不下,这种思路又重获关注,且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进展。  食用油的高粘度会导致它进入发动机后不能完全燃烧,产物会损害发动机的运行。值得庆幸的是,当把油预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其粘度就会降到可接受的范围,从而在柴油机中正常燃烧。  通常,这种方案是在柴油发动机上增加一些装置。使用的时候先用普通柴油启动发动机,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来预热植物油,然后把油路切换到植物油,就可以循环运行下去。这种方案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餐馆等地方产生大量废油只要把车开到餐馆的废油罐旁,就可以免费加油。只要省下的油钱能够超过改装发动机的费用,就有利可图。  在美国,废弃食用油通常是油炸的产物,相对来说杂质也不多,使得这种方案更有可行性。在美国市场上,有许多进行这种改装的服务。最便宜的改装费只要几百美元,就可以让一台柴油车使用废弃食用油做燃料。  这种方案的短处也很明显。  首先,它需要两个油箱,分别装食用油和常规柴油,所需要的空间自然就增大了,通常只能用在对于发动机总体所占空间要求不高的地方,比如公共汽车或者农用机械等。因为油不经过其他处理,改装的发动机中会有一个过滤的装置,而这个过滤器会需要经常更换。废油的质量也比较重要,如果杂质太多的话带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大。  另外,这样改装的车在热带地区运行起来比较容易,而在寒冷的地方,预热就困难些。也有公司开发直接使用植物油的发动机,不需要柴油来启动。在德国,就已经有这样的发动机出现了。  除了驱动发动机,直接燃烧产生热量也是一种思路。在许多民宅中,暖气是通过燃烧柴油来获得的,对于油的质量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处理的废弃食用油可以使用。另外,垃圾处理公司通过焚烧它来发电,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案。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潲水油的其他用途。在2010年的美国化学会春季年会上,就有一个公司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能源部资助下开发出的潲水油新用途节能涂料。  在美国多数地区,冬天的暖气、夏天的空调,都是耗费能源的事。如果房顶使用黑色涂层,保温性能就会比较好。但是,这样的房子到了夏天,就会从阳光中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加空调的负担。如果使用白色的涂层,则是相反有利于夏天节省空调费用,但是冬天却又需要更多的暖气。  而这种用废弃食用油做成的涂料却可以二者兼得。环境温度高于某个值的时候,它会反射阳光的热量 而低于那个温度的时候,它就会吸收阳光的热量。这样,它就有助于保持房子里边的冬暖夏凉,从而减少总的能量消耗。而且,改变制作配方,还可以改变这个“转折温度”。  这项技术的开发者声称,虽然废弃食用油通常有异味,但制造出的涂料却没有气味。根据所加的添加剂,它还可以呈现不同颜色。他们估计,若测试结果良好,有望在三年后实现商业化。  (作者系科学松鼠会成员)
  • 北京开展专项检查严防“烤鸭油”流入餐饮行业
    针对媒体报道北京有“烤鸭作坊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的情况,北京市卫生局14日回应,将对北京市全部餐饮服务单位所使用的食用油进行为期一周的监督检查,目前暂未发现使用“烤鸭油”的餐饮服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14日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督检查严防“烤鸭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北京各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所使用的食用油进行全面检查。  “烤鸭油”是指在制作烤鸭过程中渗出的油。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南二环和西三环的一些农贸市场,烤鸭作坊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北京市卫生局下发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各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执法,严查食用油进货渠道,严查烤鸭经营机构“烤鸭油”的去向,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烤鸭油”,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同时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全聚德集团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宁灏告诉记者,全聚德集团在北京的11家门店每天产生烤鸭废油约250公斤,连同其他餐厨垃圾都交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统一回收处理。“我们签有合同,所有‘烤鸭油’及餐厨垃圾必须进行专业处理,不会流入市场。”  另一家着名的烤鸭经营企业便宜坊集团营运部经理徐建波表示,由于便宜坊烤鸭属于闷炉烤鸭,且之前要经过蔬菜汁浸泡这道程序,鸭子的油脂减少,产生的废鸭油量较少,一家门店一星期约产生5公斤。“我们在北京有8家门店,包括‘烤鸭油’在内的餐厨垃圾都由崇文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每日一到两次上门回收。”  截至14日16时,北京市共出动卫生监督检查人员289人次,出动车辆106车次,监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76户,其中检查经营烤鸭的餐饮服务单位130户,经营早点的餐饮服务单位26户,经营烤串的餐饮服务单位10户,其他餐饮服务单位110户。对3户使用食用油未索取相关票据的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检查人员现场给予警告处罚,暂扣食用油6公斤。目前暂未发现使用“烤鸭油”的餐饮服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目前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卫生监督机构还将重点检查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工地食堂、经营早点的饭馆、经营烤羊肉串的饭馆,监督检查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 2024农产品新质加工与营养健康创新论坛报告专家及题目公布!
    廖小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报告题目:果蔬汁超高压技术研究与实践 王宏勋 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报告题目:荆楚特色食品营养提升与产品创制 毕 阳 甘肃农业大学原副校长 报告题目:沙棘叶片成分及其功能 李 斌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报告题目:待定 丁钢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报告题目:膳食营养与农产品产业发展 岳田利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报告题目:微生态富硒营养健康食品研究 张名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特医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报告题目:老年营养配方食品设计创制的科技策略与实践 杨兴斌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报告题目:水苏糖寡糖调控小肠上皮细胞外泌体miRNA谱的新功能 吴茂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报告题目:果蔬冷链与加工技术创新与实践 徐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报告题目:蔬菜的健康效应与产品创新 和劲松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报告题目:食品绿色杀菌理论探索与技术开发 叶兴乾 浙江大学食物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原研究院院长报告题目:果蔬益生元研究进展 魏 东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院长/研究员报告题目:藜麦精深加工及功能分析 魏兆军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报告题目:山核桃萜类配的生物合成胡桃醌抑制Ishikawa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 崔 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报告题目:淀粉分子结构对淀粉基材料 3D 打印特性的影响 辛松林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副院长/ 教授报告题目:智能装备在预制餐饮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实践 吴元锋 浙江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西兰花萝卜硫苷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 张清安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苦杏仁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示范 孟永宏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天然香兰素生物制造研究与应用 陶永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副院长/ 教授报告题目:葡萄酒中萜烯类物质及其分子重排 张 清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蛋白质糖基化改性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肖 杰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教授报告题目:功能食品稳态创建新技术与增效递送机制 孙 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报告题目:芒果保鲜与加工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周存山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蔬菜脱水加工关键技术及废弃物绿色利用研究 孙 霞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报告题目: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白卫滨 暨南大学副院长报告题目:花青素的功能因子挖掘及精准营养研究 孙翔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教授/ 院长助理报告题目:葡萄与葡萄酒中生青味形成的物质基础与调控策略 方海田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 教授报告题目:功能与风味双导向的益生菌发酵枸杞饮品开发研究 娄文勇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报告题目:适配酵母代谢利用异戊烯醇高效合成萜类化合物 苏 龙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副院长报告题目:蔗糖高值化综合加工技术开发研究 任贵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资深首席科学家/ 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报告题目:杂粮功能成份研究回顾及其展望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产品加工所饲料所原所长报告题目:未来农业的四级营养关系与健康本质 袁亚宏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 :富硒茯茶安全控制及功能茯茶开发 韩 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报告题目:真菌毒素风险评估 李 武 五邑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报告题目:多酚肠道菌群转化产物与健康作用的个体差异 夏俊芳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皮克林乳液可持续膜的构建及其在奶酪保藏中的应用 李建龙 南京大学现代应用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教授报告题目:凤凰水蜜桃保鲜防腐新技术研发与运贮冷链体系构建新进展 徐怀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报告题目:核桃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石 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非热杀菌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控制致病菌的新质应用研究 巨浩羽 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报告题目:新型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与装备开发 董 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报告题目:“零碳工厂”闭环能源站助力农特产品加工干燥技术应用 周 琳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预警猪肉/饲料首席分析师 报告题目:细胞培养肉消费者画像及群组间消费意愿差异研究 李 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技系副主任/副教授报告题目:食用菌辐照保鲜新技术 陈志成 河南工业大学教授报告题目: 新质生产力农产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 任 田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湿敏响应抗菌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控释机制 聂冬霞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报告题目:农产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闫亚美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所副所长 报告题目:枸杞感官品质与营养功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范艳丽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报告题目: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 周一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副主任报告题目:谷物发酵过程风味品质改良及产品开发 方 祥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报告题目:一种新型发酵酸茶的研究 孙立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报告题目:膳食组分对多酚抑制淀粉消化酶的影响 刘慧燕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低压静电场对灵武长枣采后果实线粒体氧化还原代谢作用的研究 孙昕炀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报告题目:加工条件对全麦面团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及其产品品质的影响作用 龙芳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超高压辅助提取富硒茶树粗老叶中硒多糖及抗过敏活性研究 马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新型水果源淀粉:猕猴桃淀粉的提取,表征、改性及加工应用 李运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红葡萄酒呈色呈香的基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解析 杨虎清 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报告题目:黄精主食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耿 燕 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报告题目:枸杞生物加工及健康产品研发 邸多隆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报告题目:油橄榄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徐勇将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报告题目: 火麻仁油及蛋白的高值利用研究 吴长玲 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豆渣纳米纤维解聚调控与凝胶体系构建 李 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李子果酒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宸之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题目:大豆分离蛋白软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机制及应用研究 余鳗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面向功能食品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挖掘与利用 杨 倩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报告题目:天然产物对食品危害物的膳食营养干预研究 刘振彬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 3D打印咀嚼吞咽障碍食品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胡梁斌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创新团队带头人 报告题目:从凋亡到铁死亡麝香草酚的多重杀菌机制 游新勇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藜麦的加工利用与健康食品开发 何一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报告题目:发展彩色小麦营养功能食品是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雒雪丽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金属有机骨架纳米传感器多模式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杨 村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报告题目: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 李玉林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报告题目:黑果枸杞功能因子与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 安可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报告题目:热杀菌荔枝汁“蒸煮”异味鉴定及其微生物转化控制 林 上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特聘副教授 报告题目:玉米麸皮木聚糖益生元酶法创制及其机制研究 袁华伟 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教授 报告题目:米曲中微生物筛选及在米酒中的应用 朱艳云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博士后报告题目:植物多糖结构解析新技术 王宝石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委员报告题目:新型加工策略提升谷物麸皮中功能活 赵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报告题目:非热加工技术对羊奶理化营养功能影响 韩志辉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光华博思特营销咨询机构总裁 报告题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与成果转化--新技术如何做成大产业 王绍东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员报告题目:无腥味功能大豆食品原料的开发及其加工利用 吕慕雯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胡椒碱纳米颗粒的制备、理化分析及降脂活性研究 王国珍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甲壳素纳米纤维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改善明胶基食品包装膜性能的研究 施娅楠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报告题目:LAB细菌素在消减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膜的潜力和应用 姜秀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讲师报告题目:真空联合MSG胁迫红小豆富集GABA工艺及调控血糖机制研究 谢永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科室主任/特聘副研究员报告题目:花生产后干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孟 宗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报告题目: 脂肪结晶调控及低饱和脂肪酸健康脂肪产品的研究 梁 赢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系主任/副教授报告题目:预制面条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 王萌 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报告题目:特色农业资源在心脑血管疾病功能食品中的研究与应用 伊娟娟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花菇源功能组分的挖掘及稳定应用 高 晴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院 讲师报告题目:并联杀菌对云南米线品质的影响 姬亚茹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报告题目:蓝莓采后生物学与代谢精准调控的研究 张 瑶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报告题目: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菜籽中酚类化合物的挖掘与应用研究 何 龙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报告题目:牛皮胶原活性肽制备及其降血糖机制研究 胡荣康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报告题目:链霉菌磷脂酶D高效催化大豆磷脂的分子机制研究 蒋萌蒙 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报告题目:超声耦合真空干燥黏稠物料及其干燥机理的研究 魏晓博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茉莉酸甲酯调控采后猕猴桃果实损伤愈合的机制研究 徐俊南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报告题目: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酸胁迫响应机制研究 林心萍 大连工业大学副系主任/教授报告题目:中华传统发酵鱼、发酵肉中微生物菌群对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 仵明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硕士报告题目:射频强化亚临界水法提取柚皮果胶 严文静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产品杀菌保鲜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 张 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报告题目:流体/半流体物料射频连续化处理辅助加热装置设计与试验 王心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报告题目:应用间歇式温度控制改善冷风辅助射频解冻系统中鸡胸肉的解冻均匀性 郝冰婷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报告题目:助干剂对洋槐蜂蜜微波干燥品质的影响与研究 段玉峰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报告题目:牛血浆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凝胶作为脂肪替代物在牛肉乳化香肠中的应用研究 叶 彤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 报告题目: 一种新型药食同源植物炮制方法:益生菌发酵、感官和功能成分分析 随着会议进程逐渐更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国民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食品营养与健康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作用。同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为加快提升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分享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新成果,探讨营养和健康科技助力食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促进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在粗加工、初加工基础上,将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活性物质和副产物等进行再次加工,实现精加工、深加工等多次增值的加工过程,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构建利益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迅速,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但总体上由于发展时间短,创新发展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上下游环节不匹配,增值空间有限,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加快转型升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调整,积极培育精深加工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深度发掘我国农产品的巨大潜在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口粮适度加工,加大营养功能成分提取开发力度,以满足需求为导向,开发出真正的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产品,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庆祝陕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建院30周年经研究决定举办“2024农产品新质加工与营养健康创新论坛”。本届论坛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产品企业等单位从事农产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农产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展示及寻求科技合作的平台。一、会议内容(一)论坛报告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就学术热点和行业发展做论坛主题报告(二)专题研讨与论坛论坛分别设立专题分会场、研究生论坛等(三)产品展示会议开设展示专区,提供展位交流。会议预留场地用于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推动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优秀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二、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7月5日-7日(5日周五报到)地点:陕西省西安(具体地点第二轮通知)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单位: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协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食物与健康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暨葡萄酒学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河北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现代蔗糖业发展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陕西功能食品技术研究中心(寻求协办单位更新中) 支持媒体:《食品商务网》《农产品加工》杂志社《保鲜与加工》《粮食加工》杂志社《仪器信息网》执行单位:北京中农慧通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会议议题(一)重要议题: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果蔬加工等重点农产品产业,为食品营养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各高校学科交叉、成果集成、人才集中的优势,聚焦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和技术难题,积极构建全国一盘棋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促进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二)特邀报告:以食品营养、科技创新为引擎奋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我国食品营养及食品加工产业未来发展布局邀请行业领导及院士专家作报告。 (三)专题报告:1.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战略研究;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溯源、预警技术体系;3.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4.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技术创新及装备;5.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新技术;6.农产品功能因子与营养健康;7.(非)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及安全性;8.食品生物技术与果蔬发酵产品开发;9.功能食品开发及利用;10.果蔬干燥、包装及净菜加工新技术、新装备;11.植物基食品创新及加工新技术;12.预制菜加工、质量安全与检测;13.果蔬采后共性关键技术:贮藏、保鲜、杀菌、干燥、功能因子稳态化等新工艺、新装备;14.非热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5.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16.农产品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17.农产品干燥与品质控制研究;18.青年论坛(研究生论坛)。(四)特设专场1.根据需求,特设玉米、水稻、小麦、果品、蔬菜、茶叶、葡萄酒、枸杞、核桃、菌类、中药材、畜产品和水产品、杂粮等专场,专题分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2.特设农产品加工研究生专场,展示交流各高校教学研究成果。五、配套活动产品展示:会议预留场地用于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推动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优秀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具体参展事宜请与会务组联系。平面活动:农产品深加工、食品营养、安全品控、功能因子提取分离、生物发酵、机械装备、分析检测等。六、论文征集、演讲申请优秀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召开多场分论坛,现开始征集演优秀论文, 论文征集请根据会议主题和内容要求,按照会议议题撰写,提交300-500字的论文摘要,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邮箱1982871986@qq.com;有意向在本届论坛上作演讲的行业人士请向秘书处提交演讲申请。 七、收费标准现场缴费2200元/人、提前汇款2000元/人,学生1400元/人(包括会议费、资料、午餐、晚餐),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提前报名者请将会务费汇款至大会指定银行账户。开户名:北京中农慧通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户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城支行账 号:110955656610001八、联系方式联系人:吴 娟电 话:15311429568E-mail:1982871986@qq.com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李 宏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宏勋 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李 斌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庆杰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毕 阳 甘肃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廖小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丁钢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张名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岳田利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吴茂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兴斌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专家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吕 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李国梁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秦 文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薛 冰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徐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和劲松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李永才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沈清武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孙培龙 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闵伟红 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涂勇刚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庆余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院长/教授杜传来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王 颉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原院长/教授,河北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叶兴乾 浙江大学食物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原研究院院长魏兆军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翟文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崔 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侍朋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暨葡萄酒学院 院长/教授范 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刘永峰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孟永宏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清安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邵俊花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易 阳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教授王立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孙 健 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娄文勇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刘 箐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食源性致病菌危害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教授/囯家特聘专家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产品加工所饲料所原所长李华佳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陈杭君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江 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 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韩志辉 农业农村部 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 ,光华博思特营销咨询机构总裁 徐怀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石 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随着会议进程逐渐更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