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

仪器信息网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专题为您整合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话题讨论。

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相关的资讯

  • 经费充足 待遇优厚,西安交大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人才招聘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f0cc618f-faca-4b7d-ab8a-5b40f6ebfc7b.jpg"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width="6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337" border="0"//ppstrong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EBC)/strongstrong简介:/strong/pp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简称BEBC)是卢天健教授和徐峰教授组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该中心从生物力学、生物传热学、生物医学等理论体系出发,依托组织工程、细胞打印等相关前沿生物技术,着力于解决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性研究以及临床医学治疗方案的设计、优化,中心已形成了具有从事高水平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研究创新团队。因科研工作需要,中心现诚聘青年英才。期待优秀的你加入我们,共创辉煌。/ppbr//ppstrong一、招聘类别/strong/pp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pp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pp专职科研博士后/pp /ppstrong二、招聘方向/strong/pp 1) 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pp 2)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pp 3) 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合成生物学/pp 4) 组织工程及纳米材料/pp 5) 即时诊断及检测、微流控芯片、生物组织芯片/pp 6) 光电工程/ppbr//ppstrong三、应聘条件/strong/pp(1)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pp年龄 一般在40岁以下;/pp在相关领域已取得知名影响力的学术成果;/pp具有组织中心相关科研团队开创国际一流成果的能力;/pp有国外学习科研经历者优先;/pp具体招聘信息请关注http://hr.xjtu.edu.cn/info/1017/3040.htm/pp(或于公众号后台回复“青拔招聘”)/pp(2) 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pp获得博士学位3年内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当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pp年龄一般在31岁以下;/pp在相关领域已取得知名影响力的学术成果;/pp具有协助中心相关科研团队开创国际一流成果的能力;/pp具体招聘信息请关注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pp(或于公众号后台回复“博新招聘”)/pp(3) 专职科研博士后/pp年龄一般在31岁以下;/pp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招收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明显业绩的博士毕业生;/pp具有协助中心相关科研团队开创国际一流成果的能力;/pp(4) 外籍博士后/pp依托我校发起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招收优秀的外籍博士毕业生;/pp在相关领域已取得知名影响力的学术成果;/pp具有协助中心相关科研团队开创国际一流成果的能力;/pp /ppstrong 四、待遇/strong/pp1) 优秀者优先支持申请国家(青年千人、青年长江、优青、青拔等)及省部级人才计划(陕西省千人、省青拔等)。/pp2) 入选者实行年薪制(青年拔尖人才35~45万、博新计划33~35万、外籍博士后21万、专职科研博士后16~21万),学校为入选者提供极具竞争性的年薪。特别学科及特别优秀者,待遇可面议。/pp3) 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充足的科研资源支持,及相适应的科研启动费(校青拔100-200万)。/pp4) 青拔入选者将获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并获得与此计划相配套的专属研究生招生指标。/pp5) 学校为入选者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pp6) 学校为入选者提供一次性安家费,同时入选者可租住或购买学校提供住房。/ppbr//ppstrong五、应聘方式/strong/pp 应聘需准备材料:/pp (1)详细个人简历(含应聘职位)/pp (2)3-5篇代表性学术成果(论文、专利等)/pp 联系人:李老师、杨老师/pp 联系邮箱:bebc@mail.xjtu.edu.cn/pp 联系电话:+86-29-82667486/pp 中心网址:http://bebc.xjtu.edu.cn//pp 初选合格者将受邀来校面谈和进行答辩,报销往返旅费和食宿。/pp /ppstrong西安交通大学简介:/strong/pp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103人,其中研究生 18919 人。全校有本科专业87个,拥有28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869e249a-1a35-4d2b-a420-8e42d79e2982.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align: left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提供)br//p
  • 【知识科普】心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2022年研究进展
    心血管系统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第一个功能器官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控制和维持全身的血流。由于不断暴露在来源于血流量和压力的多种机械力下,心血管系统是最容易受到机械力学刺激的系统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心血管系统中的细胞由于心脏跳动产生的脉动变化以及血流产生的剪切应力等永久地受到力学刺激。一方面,流体剪切应力、血管壁机械牵张力、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胞间力等外力组成了心血管系统的力学刺激。另一方面,心血管细胞力学描述了心血管的细胞或组织弹性的动力学。 心肌组织是由心肌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血管等组成的复杂和高度层次化的组织,其组织结构与心脏的宏观力学和形态特性密切相关。随着心脏从单腔结构演变为多室结构,心脏瓣膜开始控制心脏周期中的单向血流。在此期间,心室肌细胞以纤维的形式排列,在心脏壁内形成复杂的层流模式,赋予了心脏包括各向异性、黏弹性在内的多种力学性能。此外,细胞外基质维持了心脏完整性并支持其功能。心脏间质外基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产生和维持,为心肌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支持,保留了心室的力学特性。血流和基质成分的改变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在组织结构较高,特别是大组织和器官结构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有组织生长需要建立足够的血管结构。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和周围的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或周细胞组成。这些特殊组分维持了血管的黏弹性、各向异性等力学特性。EC排列在血管的内表面,其在循环和周围组织之间提供选择性结构屏障,调节血管通透性和血流。血管内皮功能可以通过血流速率、血管直径或动脉力学特性变化来评估,这些特性与血管收缩和舒张活动有关。此外,SMCs是构成血管壁组织和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细胞成分。血管SMCs在组织发育过程中,不断暴露于脉动牵张力等力学刺激中,这种力学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血管组织成分的发育。心血管结构或可替代性的改变可以对心脏功能、血管收缩和扩张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病理情况下,了解心血管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变化是阐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因为这些特性是正常心血管功能的关键决定因素。2022年,关于心血管的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组分、结构和功能方面。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对心脏和血管壁的生物力学特性、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响应力学刺激后的生物学改变进行了广泛研究。此外,在微流体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成像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心血管生物力学建模领域也取得了进步。然而,机体自身存在的复杂力学环境导致体内心血管力学生物学相关的研究较少。因此,体内环境中不同力学条件下心血管损伤修复的力学生物学研究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1 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1.1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力学特征心脏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在整体器官水平上的功能来自于细胞亚结构到整个器官的内在结构-功能的协调作用。然而,对人体心脏结构中细胞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在最近的报道中,Chen等[1]通过空间维度剖析了心肌细胞的异质性,并明确了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的空间和功能分区。该项研究表明心房或心室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为心脏不同分区的功能异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心脏的基本功能是收缩功能,由此产生的收缩力是心脏独特的力学特性。心脏收缩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力学过程,需要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协同作用,产生足够的收缩力,将血液推向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往研究更多的关注心脏的形态结构、心室大小和室壁厚度等因素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而缺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直接表征。Salgado-Almario等[2]构建了一种新的斑马鱼品系,可用于斑马鱼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钙水平的成像。该研究通过将Ca2+水平和心脏收缩功能关联起来,可实现对收缩功能的表征,有利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阐明。此外,在心脏周期中,心脏收缩或舒张引起的血液流动与发育中的心脏壁不断地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心脏发育的生物力学环境。因此,确定整个心脏壁的力学特性是十分重要的。Liu等[3]在健康的成年绵羊模型中研究了左心室和右心室的生物力学差异,观察到右心室在纵向上比左心室顺应性强,在周向上比左心室硬,这表明不同心室的力学特性对舒张期血液充盈的影响不同。未来的研究应该根据不同室壁的生物力学原理开发对应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瓣膜是控制心脏血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特征对心脏功能和心脏瓣膜疾病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瓣膜的生物力学特征包括瓣膜的弹性和变形能力等。这些特征可以影响瓣膜的开合和阻力,进而影响心脏血液流动和血液循环。因此,揭示心脏瓣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软组织的力学性能是由其复杂、不均匀的组成和结构所驱动的。在一项二尖瓣小叶组织研究中,Lin等[4]开发了一种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无损测量技术,证明了厚度变化可引起二尖瓣异质性的存在。此外,Klyshnikov等[5]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主动脉瓣瓣膜移动性对瓣膜瓣叶装置的应力-应变状态和几何形状的影响,从应力-应变状态分布的角度出发,该研究的仿真方法可以优化心脏瓣膜假体的小叶装置几何形状。由此可见,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力学特征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评估和解析心脏的结构和形状有利于对心脏功能作用的阐明。1.2 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力学特征血管包括心脏的血管和周围的血管系统,这些血管的生物力学特征对心脏功能有重要影响。血管结构取决于血管的类型,其功能可分为血流动力学功能和血管功能两部分。血管的弹性和柔韧性可以影响血管的阻力和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影响心脏负荷和排血量。此外,血管的厚度和硬度也会影响血压和血液流动的速度。从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角度去解析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的开发中,需要精确定位和分离冠状动脉以测量其动态血管张力变化。然而,如何记录离体血管的动态生物力学特性一直困扰着人们。Guo等[6]建立了一种冠状动脉环张力测量的标准化和程序化方案,通过多重肌电图系统监测冠状动脉环沿血管直径的收缩和扩张功能,确保了生理、病理和药物干预后血管张力记录的真实性。ECs和SMCs是血管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所必需的主要细胞类型。ECs可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通透性,而SMCs负责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和结构的完整性。ECs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等,对血管张力和血流动力学产生调节作用。ECs还能响应外部力学刺激,如流体剪切应力和压力变化等,从而改变ECs的形态和功能,影响血管壁的生物力学特征。SMCs可以收缩和松弛,调节血管的管径和血管阻力。除细胞因素外,血管的力学性质还受到血管壁中胶原和弹性蛋白的性质、空间排列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SMCs是高度可塑性的,它能响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固有的力学信号。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现有的微血管网络在力学刺激的加入或退出时表现出明显的重塑,并且排列程度出现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纵向张力可导致纤维蛋白原纤维的纵向排列[7]。正是这些细胞和细胞外组分赋予了血管的黏弹性、各向异性等力学特性。总体而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复杂而多样的,涉及到多种生物力学特性的相互作用。研究血管的生物力学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1.3 心血管疾病与生物力学关系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肌梗死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领域,近年来对心血管疾病与生物力学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1.3.1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疾病,其特征为动脉壁上的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逐渐增厚和失去弹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物力学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中,SMCs从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而影响SMCs表型变化的因素尚未完全阐明。Swiatlowska等[8]发现基质硬度(stiffness)和血流动力学压力(pressure)变化对SMCs表型具有重要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在高血压压力与基质顺应性(matrix compliance)共同的作用下,才会导致SMCs完整的表型转换[8]。提高对冠状动脉微结构力学的认识是开发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工具和外科手术的基础。虽然对冠状动脉的被动双轴特性已有广泛的研究,但其区域差异以及组织微观结构与力学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表征。Pineda-Castillo等[9]利用双轴测试、偏振光成像和前室间动脉共聚焦显微镜来描述了猪前室间动脉近端、内侧和远端区域的被动双轴力学特性和微结构特性,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吻合部位的选择和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物的设计提供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异质的、高度胶原化的斑块组织的破裂机制,以及破裂发生与组织的纤维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斑块的非均质结构和力学性质,Crielaard等[10]研制了力学成像管道(见图1)。通过多光子显微镜和数字图像相关分析,这条实验管道能够关联局部主要角度和胶原纤维取向的分散度、断裂行为和纤维斑块组织的应变情况。这为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预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提供了帮助。图1 在拉伸测试过程中斑块组织样本中的破裂起始和扩展[10]除SMCs以外,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中ECs表面力学性质的变化。Achner等通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压痕技术发现内皮/皮层僵硬度的增加[11]。事实上,内皮功能障碍在血管硬化中的作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ECs的可塑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暴露于扰动、振荡剪切应力区域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驱动因素[12]。由此可见,未来的研究如能进一步明确ECs和SMCs对血管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贡献,则可能为恢复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功能提供重要的靶点。1.3.2动脉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主动脉SMCs在维持主动脉机械动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脉瘤主动脉的SMCs表型受到力学因素的影响,但是主动脉瘤中SMCs的骨架硬度的改变情况缺乏相关的数据。Petit等[13]以附着在不同基质硬度上的动脉瘤或健康SMCs为对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细胞骨架硬度的区域差异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瘤SMCs和正常SMCs的平均硬度分布分别为16、12 kPa;然而,由于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硬度检测值的大量分散,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腹主动脉瘤中,Qian等[14]采用基于超声波镊(ultrasonic tweezer)的微力学系统探究了SMCs的力学特性(见图2)。结果发现,动脉瘤病理发展中细胞骨架的变化改变了SMCs的细胞膜张力,从而调节了它们的力学特性。图2 基于超声波镊的微力学系统检测腹主动脉瘤中SMC的力学特性[14]a使用超声波激发微泡通过整合素结合到PDMS微柱阵列上的SMCs膜上的微力学系统示意图;b基于微柱的力学感受器和单细胞的超声波镊系统示意图二尖瓣主动脉瓣经常与升胸主动脉瘤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瓣尖融合模式对生物力学和升胸主动脉瘤微观结构的影响。Xu等[15]通过双向拉伸试验对具有左右瓣尖融合以及右冠窦和无冠窦瓣尖融合的升胸主动脉瘤的力学行为进行了表征。此外,将材料模型与双轴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并使用组织学和质量分数分析来研究升胸主动脉瘤组织中弹性蛋白和胶原的基本微观结构和干重百分比。其结果发现,两种瓣尖融合模式对双轴加载表现出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的力学响应;在弹性性能方面,左右瓣尖融合的弹性性能劣化得更严重。由此可见,心血管结构自身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可能对动脉瘤的进展有很大影响。然而,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对升主动脉瘤动脉壁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McClarty等[16]探究了升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与主动脉壁生物力学特性的关系。其结果发现,血管壁的剪切应力与动脉壁黏弹性滞后和分层强度的局部退化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提供对主动脉壁完整性的深入了解。因此,从血管自身结构特性以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究动脉瘤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3.3 心肌梗死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心肌梗死是心肌细胞死亡的结果,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梗死可导致心力衰竭并降低射血分数。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阻塞会导致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这些过程涉及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力学等因素。在体循环过程中,心肌梗死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何参与并诱导心力衰竭的病理进展尚未完全阐明。Wang等[17]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了Wistar雄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3、6周分别对左心室和外周动脉进行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左心室肌纤维应力,并进行外周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心肌梗死明显损害心功能和外周血流动力学,并改变相应的心壁和外周动脉壁的组织学特性,且随时间延长而恶化。综上所述,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互作用加速了心梗引起的心衰的进展。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游离壁发生重塑,包括细胞和细胞外成分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使整个左室游离壁具有不同的模式。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左心室的被动和主动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行性的心肌结构重构会对左心室的舒缩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左心室游离壁形成纤维性瘢痕。尽管在心肌梗死背景下对左室游离壁被动重构的认识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左室游离壁主动属性的异质性重构及其与器官水平左心功能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研究。Mendiola等[18]开发了心肌梗死的高保真有限元啮齿动物计算心脏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预测梗死区的胶原纤维跨膜方向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见图3)。结果发现,收缩末期梗死区减少的及潜在的周向应变可用于推断梗死区的时变特性信息。这表明对局部被动和主动重构模式的详细描述可以补充和加强传统的左室解剖和功能测量。图3 代表性的啮齿动物心脏计算模型在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的短轴和长轴截面显示收缩末期的周向、纵向和径向应变[18]上述研究表明,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力学特征密切相关。任何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的因素,都可能调控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脏负荷。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心脏收缩的能力、心肌细胞的代谢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影响心脏的整体功能和疾病的进展。总之,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生物力学特征,可以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 力学生物学在心血管细胞水平上的研究进展2.1 ECs水平上的研究进展细胞的凋亡、通讯和增殖异常等表型变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机制。通过力学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的细胞应力环境,探索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在受外界力学刺激作用下的反应。由于ECs直接暴露于血流中,因此ECs表型变化的力学生物学机制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紊乱扰动的血流改变了ECs的形态和细胞骨架,调节了它们的细胞内生化信号和基因表达,从而导致血管ECs表型和功能的改变。在颈动脉结扎产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Quan等[24]研究发现,在人和小鼠动脉和ECs的振荡剪切应力暴露区,内皮MST1的磷酸化被明显抑制。该研究揭示,抑制MST1-Cx43轴是振荡剪切应力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基本驱动因素,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目标。另外一项研究从表观修饰角度探究了剪切应力对ECs功能的影响[20]。Qu等[20]研究显示,层流切应力通过增加内皮细胞CX40的表达而诱导TET1s的表达,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屏障,而TET1s过表达则可能是治疗振荡剪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步骤。另一方面,病理性基质硬度可使ECs 获得间充质特征[21]。动脉生成(arteriogenesis)在维持足够的组织血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且与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良好预后相关,但涉及动脉生成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Zhang等[22]研究发现,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KANK4将 VEGFR2偶联到 TALIN-1,从而导致VEGFR2活化和EC增殖的增加。除参与疾病病理进展以外,作用于ECs的化学和力学信号可协同地调节血管生成;然而血管生成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在伤口血管生成过程中,Yuge等[23]发现血流驱动的腔内压力负荷抑制了血流上游部位受损血管的伸长,而下游受损血管则主动伸长。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F-BAR 蛋白的 TOCA 家族是ECs迁移和力敏感细胞拉伸调节伤口血管生成所需的关键肌动蛋白调节蛋白。上述研究表明,由生物力学所触发的细胞信号转导对血管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2.2 SMCs水平上的研究进展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参与血管修复并调节SMCs的特性,与EPCs对损伤后新内膜的形成有关。通过建立损伤和脂质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ause等发现EPCs与SMCs在CXCL12-CXCR4轴的作用下共同参与血管表型的调控和血管平衡的维持[2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在阻塞的动脉周围建立血管通路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流。既往的研究已经证明力学刺激在静脉移植术后的新生内膜增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该过程中关于机械力调控SMCs表型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Tang[25]等将单轴循环拉伸(15%,1Hz),以及单轴循环拉伸(5%,1 Hz)或静态条件应用于培养的SMCs,以探究由拉伸力引起SMC表型变化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结合代谢组学分析、RNA测序以及等离子体共振分析等技术方法,作者发现MFN2过表达或药物抑制PFK1能够抑制15%牵张诱导的SMCs增殖、迁移并减轻移植静脉的新生内膜增生。另外,SMCs可以响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固有的力学信号而呈现出高度的可塑性。Wang等[26]探究了聚丙烯酰胺底物上由可变弹性模量所致SMCs表型变化的力学生物学机制。该研究发现,基质硬度通过DDR1-DNMT1力学信号转导轴加剧了SMCs的促炎症反应(见图4),这对于工程人造血管移植物和血管网络的优化具有潜在的意义。图4 DDR1-DNMT1机械转导轴调控SMCs促炎症表型转换示意图[26]Liu等[27]使用不规则排列与周向排列的血管移植物来控制三维生长中的细胞几何形状,证明了DNMT1与细胞几何形状、血管收缩性密切相关。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稳态的适应机制,其失调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静脉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新生内膜增生中起关键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2022年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动脉循环拉伸对静脉SMCs自噬的影响及其在静脉移植后新内膜形成中的作用。Chen等[28]在静脉SMCs上加载 FX5000拉伸系统的(10%,1.25 Hz )循环拉伸,结果显示这样的力学参数加载在体外阻断了细胞自噬流,调节了内膜增生,而该过程是由p62/nrf2/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2.3心血管其他细胞水平上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环境的硬度在衰老和疾病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是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它们也在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心脏成纤维细胞能够感知力学环境的变化,从而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心脏损伤或修复。Ebrahimighaei等发现YAP 介导的 RUNX2激活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以响应增加的 ECM 硬度变化[29]。在另一项YAP的相关研究中发现,YAP 协同 TGFβ1信号促进人心肌纤维化三维模型中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基质硬化[30]。然而,在生理硬度的工程化心脏基质中,Ploeg等[31]研究显示,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降低了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基因表达,而成纤维细胞对拉伸或 TGFβ1的反应维持不变,表明这种新型心脏基质结构为研究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模型。在心肌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存在与纤维化区域增强的硬度相结合,将强烈影响心肌细胞的行为,并影响疾病的进展[32]。Lin等[33]使用选择性HDAC6抑制剂处理的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表现出增加的肌原纤维硬度。而HDAC6在心肌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导致肌原纤维僵硬度降低,表明靶向 HDAC6可操纵心脏的弹性特性以治疗基质硬度改变相关的心脏疾病。有趣的是,Pioner等[34]评估了刚度调节心肌细胞功能的另一种机制,即在缺乏肌营养不良蛋白的 hiPSC-CM 中,较硬的底物不能改变动作电位和钙瞬变。这些发现强调了肌营养不良蛋白缺陷型心肌细胞不能调节其钙稳态以响应细胞外间质硬度的增加。此外,细胞牵引力对于功能性心肌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很重要。鉴于刚度感应机制是由整合素相关蛋白受体所介导,Rashid等[35]通过DNA 张力探针发现,心肌细胞成熟与整合素传递的牵张力有关。综上所述,心血管中的不同类型细胞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感知了周围的力学环境变化,从而介导心血管的病理生理过程。阐明细胞的力学生物学机制,有利于揭示生物力学作用下的表型改变。3 研究方法与技术方面的进展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主要包括计算模拟在体内实验或体外实验中的应用进展。体内实验是研究者通过对动物模型或人体进行实验,获取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疾病机制的信息。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学可靠性。体内实验的缺点在于它可能有一定的伦理问题,而且成本高昂。体外实验是指利用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实验,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疾病机制。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细地研究心血管系统的某些方面,例如力学信号感受及转导、血管内皮功能等。此外,由于其可重复性较强,体外实验成为了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总体而言,涉及体内和体外实验的模拟相关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都是为了了解组织结构、健康状况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从组织和器官两个角度总结2022年心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在心血管组织的力学特性研究中,利用生物力学等方法,可以研究心血管组织的力学特性,包括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黏性等参数。这对于改进材料模型和开发组织工程支架至关重要。由于基于结构的材料模型缺乏实验获得的结构参数,Pukaluk等[36]对人腹主动脉的内层进行了等双轴加载和多光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胶原纤维和弹性蛋白纤维的波浪度参数都显示出作为组织强度指标的潜力(见图5)。这些数据解决了目前材料模型中的不足,并在主动脉中膜建立了多尺度机制。图5 在所有测试样品的双轴拉伸期间,每个拉伸步骤的胶原蛋白(绿色)和弹性纤维方向(红色)的归一化相对强度[36]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标准方法是通过搭桥手术进行血管置换;然而,自体血管来源并不总是可行的。因此,组织工程血管正在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来源,基于细胞治疗和/或促血管生成的组织工程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但缺乏能够承受持续变形性和适应性机械力学特性的适当心肌组织材料,严重影响了心肌壁完整性、心脏的收缩-舒张周期和再生能力。最近,Bosch-Rué等[37]通过同轴挤压方法在内层和外层使用高浓度的胶原蛋白来开发组织工程血管样结构,目的是将ECs和SMCs分别包裹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中。其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均显示出良好的活性;而20 mg/mL的胶原组织工程血管具有足够的力学特性,能够承受相当于动脉剪切应力的生理流速[37]。为了支持心肌壁结构的机械性能,调控心肌功能的电传导特性并维持心脏功能的完整性,Zheng等[38]基于改性透明质酸、明胶和Fe3+,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和化学共价性,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处理性能的单一“一体式”原位双交联型导电水凝胶。该水凝胶不仅提供了自我修复和适应心肌收缩-舒张周期的机械性能,而且同时向纤维岛和正常组织传输电信号(见图6)。更为重要的是,该双交联导电水凝胶介导的协同肽和细胞疗法使受损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和再生,从而显示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图6 具有多功能性的双交联导电水凝胶用于心肌修复示意图[38]再生疗法是治疗严重受损心肌的一种新的策略;而功能性心肌细胞的保有率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构建和移植一个类似于人类心肌的工程化成熟的三维心脏组织是至关重要的。Nakazato等[39]构建了一个旋转壁血管生物反应器,用于生长大量的功能性心脏构筑物,以恢复受损大鼠心脏的功能。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将诱导的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种植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片上,以构建三维心脏组织,并在旋转壁血管生物反应器中培养,随后将组织移植到心肌梗死裸鼠模型中,然后进行心功能评价。其结果显示,生物反应器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收缩特性和电学特性显著改善,并可见成熟的心肌细胞。移植后4周,处理组的组织存活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由此可见,生物反应器中的动态培养可以为心肌的性能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为治疗心肌细胞损失所致的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心肌生成手段。此外,开发水凝胶补片来修复受损的心肌,也是弥补心肌再生能力受限的关键方法。尽管基于水凝胶的贴片在心肌梗死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机械、电和生物的协同作用与心脏电传导和舒张期-收缩期功能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Yu等[40]通过动态共价/非共价交联方式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机械-电耦合水凝胶贴片,适合于细胞封装和微创植入心包腔。其结果显示,心包固定和水凝胶的自黏性能使该贴片能够与周期性变形的心肌高度顺应地进行界面耦合。不仅如此,自适应的水凝胶贴片能抑制心室扩张,同时协助心脏的搏动功能(见图7)。图7 心包内注射机械-电耦合水凝胶贴片用于心肌修复示意图[40]除上述方法外,3D工程心血管组织在替换受损结构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具体地说,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具有取代生物和合成移植物的潜力。Mayoral等通过3D打印、混合熔融沉积建模、静电纺丝技术和干细胞接种制作了一种组织工程化体外血管贴片(见图8),用于评价3D生物技术在再生医学中是否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41]。该研究获取的参数是基于一名2个月大的患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者的医学图像;其结果发现,患者特异性贴片显示足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力学性能、生存力和功能。因此,这种创新的3D生物技术具有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预防心脏病的潜力。此外,该研究也为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图8 基于3D 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的组织工程化血管贴片制备[41]由此可见,利用生物力学相关方法,可以评估不同种类的组织工程学技术的效果,并进一步优化组织工程学的设计和构建。利用力学生物学方法则可以评估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材料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细胞类型来构建功能性的心血管组织。总之,心血管力学生物学在组织水平上的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血管组织的力学特性和动态行为,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在器官水平上,心脏是一个高耗能的结构,由4个形态和功能上不同的腔室组成。心脏功能的执行依赖于其内部力学特性。从整体上评价力学特性改变所致的心脏病理生理反应,对于研究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新型心脏病诊治手段的开发都有重要意义。心脏移植术一直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供体源的匮乏和手术成本的高昂,心脏移植术并非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和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脏辅助装置提供了一种心脏移植的替代治疗方法。左心室辅助装置已成为治疗严重心力衰竭越来越重要的方法。Amstad等[42]基于一项回顾性分析,探讨了心室辅助装置患者在心脏康复过程中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其结果发现,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统计学和临床上呈现显著的改善。在最近的一项离体猪心脏研究中,Dort等[43]描述了一种能够提高离体跳动猪心脏泵血功能的新型室内膜泵。通过研究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和冠状静脉血氧含量变化情况发现,室内膜泵在生理条件下提高了机械效率,因为心功能的显著提高仅导致耗氧量的适度增加。此外,室内膜泵在急性泵衰竭的情况下能迅速恢复心脏功能,这表明心脏辅助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心脏的使用效率。在一项临床研究中,Krauss等[44]发现心室辅助装置的存在能够改善儿科心脏移植患者的预后,为围手术期患者带来了帮助。当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来验证上述这些发现。人工心脏等替代治疗方法也逐渐成为了心脏病患者的治疗选择。作为一种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人工心脏可用于双心室性心衰患者。尽管人工心脏于2004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临床移植,但大多数中心不采用人工心脏作为双心室衰竭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因此,关于全人工心脏移植的研究相对较少。Aeson全人工心脏已经开发用于双心室衰竭死亡风险患者。为评估该装置的治疗效果,Peronino等[45]在1年多的时间里评估了9个植入Aeson全人工心脏受试者的炎症状态,主要包括植入前后白细胞计数、炎性细胞因子测定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变化等指标。结果发现,心脏植入后的12个月内,受试者外周血中没有明显的炎症信号。另外一项研究证实了该人工心脏不会引起溶血,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46]。除Aeson人工心脏外,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连续流动全人工心脏也得到了广泛研究。据报道,连续流动全人工心脏采用重新设计的右叶轮和马达。然而,其脉动血流的评价尚未在体内进行测试。Kuroda等[47]以小牛为对象,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研究。通过脉动研究发现,泵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与基线相比都有显著变化,而泵的平均流量没有变化。连续流动全人工心脏显示了正弦泵调速脉动循环的可行性。总之,心血管生物力学在器官水平上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力学特性,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由此可见,基于计算机程序进行的心血管系统建模和仿真的计算模拟在未来可能会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并预测器官和组织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行为。例如,心肌缺血的模拟可以帮助研究心肌缺血时的血流动力学特性,预测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此外,心肌力学性能的体内评估对于患者特异性诊断和心脏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涉及心肌重塑,包括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目前的方法使用耗时的逆有限元方法,包括重建心脏几何结构和划分网格、施加测量载荷和进行计算代价高昂的迭代有限元模拟。因此,亟需寻找更多的体内计算模拟方法。Babaei等[48]构建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所选定的几何、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准确地预测被动心肌特性,从而绕过了心脏逆有限元方法中通常需要的详尽步骤。该项研究弥补了舒张末期压力-容积关系和内在组织级特性之间的差距。相对于传统的心功能指标,这些属性提供了增量信息,改善了心脏疾病的临床评估和预后。总体而言,计算模拟在心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者们利用多种软件和方法,例如如有限元法、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进行心血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这些方法和工具不仅可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疾病机制,还可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随着心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成像技术、材料测试技术和仿真软件等。成像技术方面,包括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如血流速度、动脉壁厚度、血管直径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例如超高频超声成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心血管成像技术更加精细和灵敏。在材料测试技术方面,原子力显微镜、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等可以对心血管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研究心血管组织的本质力学特性,并为材料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有限元软件、多物理场耦合等仿真软件可以建立心血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这些软件的应用,可以预测和模拟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流动力学、血管壁应力和应变分布等,为疾病机制的探究和新型医疗器械的设计提供基础。4 结论与展望2022年,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在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研究已经深入探索了血管壁中不同成分的作用,以及它们对血管弹性和稳定性的贡献。在心血管疾病与生物力学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生物力学特性,如动脉瘤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心血管细胞水平上的应用方面,力学生物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形态学、细胞黏附和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在心血管组织和器官水平上的应用方面,力学生物学已经在心肌梗死、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研究方法方面,成像技术、材料测试技术和仿真软件的发展为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① 数据获取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心血管系统具有高度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获取准确的生物力学数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例如,测量血管壁的厚度、硬度和应力分布需要使用高端的成像技术和仪器,并且需要在实验中处理一些复杂的因素,如流动和应力变化等;② 模型精度不足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模型过于简单、假设过多和参数选择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从而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③ 个性化医疗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随着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① 多尺度建模: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但是在未来,研究将会更加关注不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如何在心脏水平上对细胞和组织力学特性进行建模,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疾病预测和治疗方案的优化等问题,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此外,未来还将加强多尺度建模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将不同尺度的数据整合起来,以更好地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疾病机制;② 个性化医疗:由于每个人的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个性化医疗的实现。这意味着,基于个体的医疗方案将会更加精确和有效,包括个性化的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为了实现个性化医疗,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包括医学影像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计算机模拟等,以建立个体化的心血管系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治疗方案的优化和预测;③ 数据科学: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数据科学的应用,例如,如何从大量的生物医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总之,心血管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的研究将为心血管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未来有望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WB-LFV-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WB-LFV-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设备用途及总体要求 1.1. 设备名称: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2. 数量:1套 1.3. 用途:此系统适合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高、低周、蠕变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等。如:接骨板、椎间融合器、膝关节、脊柱固定器、金属涂层、髋关节、髓内钉等的力学鉴定。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ISO国际标准,所有零部件和各种仪表的计量单位必须全部采用国际单位(SI)标准。 1.4. 设备的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动静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高精度,采用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所选伺服系统执行组件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1.5. 设备必须具有国际上同行业近年内的先进设计、制造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专有技术)。 1.6. 设备必须具有质量的高可靠性,良好的操作性和维修性,能稳定的连续工作。 1.7. 设备必须符合中国有关环保和安全标准。 1.8. 试样的测量,试验控制及数据存储、处理全部计算机化,并且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移动性。 1.9. 物理量单位制:测量值的单位设置要符合国际标准单位制。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并可互相转换。 2. 工作环境 环境要求:设备必须满足用户的工作条件。 电源条件:电压:220V/380V± 10%,单相和三相。 频率:50Hz± 2Hz。 环境条件:温度条件10~35℃,湿度条件10%~80%。 工作时间:设备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3. 设备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3.1. 轴向/扭向载荷能力: +/-25kN/+/-100Nm。 载荷测量精度: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位置测量精度:满程的0.5%。 座动器行程:+/-50mm。 座动器扭转范围:+/-130度。 3.2. 横梁位置控制:全行程液压升降、液压锁紧。 3.3.先进的控制性能包括: -控制方式:可选择位置、载荷/应变控制方式,并带幅值控制功能。 -动态响应自适应控制系统。以1KH频率连续更新PID参数,无需用户在PID调节时作参数设置,可自动补偿试样刚度。 -5KHz闭环控制速率。 -6个参数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 -串行,并行及串级控制。 *-先进的全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分辨率为19位,在满量程使用范围内免除了量程的人工转换。 -传感器的自动识别,自动标定。使机器自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具有100Hz到1000Hz范围内多种滤波器,提供了高精度,低漂移,低噪声性能。 -每个通道有32位分辨率1KHz的波形信号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半正弦波,半三角波,半方波,斜波,双斜波,梯形波。并可接受由计算机下载的或模拟输入获得的数字化驱动数据。 -各通道可以每秒5000点的数据经Hs488接口进行数据文件的数据回放。 -试样的保护功能,可选择适当的载荷使试样不破坏。 - 控制系统应具有可扩展功能,能满足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 3.4. 试验振动频率:0.01Hz~50Hz。 3.5. 带应变测量通道,所有传感器均具有自识别功能。 3.6. 量程 负荷、应变、位移,全量程标定,全量程使用。 4.功能要求 *4.1.使用功能 具备符合ASTM F 2077、ISO 14879、ASTM F 1717、ASTM F 1160、ISO 7206-4、ISO 7206-6、ISO 7206-8、ASTM F 1264、 ASTM F 382、ISO 9585标准的试验夹具及附件并能方便地进行上述标准中规定地各项生物力学试验。提供设备操作和维修专用工具;提供设备保修期后运行1年所需的备品备件。 4.2.控制系统主机应为DELL品牌、满足以下配置: CPU:P4、3.0GHz及以上; 内存:2GB及以上; 硬盘:120G及以上; 高性能显卡; 19&Prime 纯平液晶彩显;48X CD-RW并带可擦写光驱; 3.5英寸软驱、激光打印机; 鼠标及键盘。 4.3. 计算机闭环控制 4.3.1.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测控精确,能自检定/自调零/自动复位。 4.3.2. 数据传输快速、准确。 4.3.3. 计算机精确控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DSP技术进行数字处理。 4.3.4. 有自诊断及遇到故障时报警的功能,系统能在外界突然停电状态下可保存数据及自我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行程极限保护、温度保护等功能。 4.4.测力传感器 +/-25kN/100Nm。 抗过载力: 300%,抗侧向力:40%。 测量精度: 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 (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4.5油路分配器 每分钟20升的油路分配器,带过滤器和储能器。 4.6伺服阀:每分钟10升(10升2个)。 *4.7. 液压动力源 液压泵站 一套,满足能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的要求。 包括:油泵,马达,油箱,热交换器和电器控制柜。 - 静音型:噪音58dB。 -带压力表和压力调节系统。 -采用2&mu m的过滤器。 -金属过滤芯可重复使用。 -PLC控制,可显示油温, 电机温度,过滤器状态等。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包括:油温过高,油面过低,油压过低,马达过流保护。 -带温度调节阀的热交换器。系统需冷却水。 -含液压油。 -一套3米长油管。 4.8.液压动力源冷水机 液压动力源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冷,供方提供冷水机,满足三台同样试验机同时工作时的冷却需要。 4.9 软件要求 -多周高/低周疲劳试验应用软件包; -静态软件包,有拉/压/弯曲试验程序; -软件应能实现上述所有标准中要求的各项试验,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5.设备附件、备件及技术资料 5.1. 标准配置(以下各项单独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 5.1.1. ASTM F 2077椎间融合器测试夹具及水浴。 5.1.2. ISO 14879膝关节测试夹具。 5.1.3. ASTM F 1717脊柱固定器测试夹具。 5.1.4 ASTM F 1160金属涂层剪切及弯曲疲劳测试夹具。 5.1.5 ISO 7206-4、ISO 7206-6髋关节测试夹具、水浴、试样安装标定器一套。 5.1.6 ASTM F 1264髓内钉及锁紧螺钉动静态性能测试夹具及水浴 ASTM F 382、ISO 9585 接骨板四点弯曲及疲劳性能测试夹具。 5.1.7.上述标准中需要配备水浴的,均需提供水浴。同时,需提供安装试样所需的附件及工具。 5.1.8循环泵和加热装置,最高温度50度,用于水浴的温度控制和循环。 5.1.9液压夹具 25kN/100Nm拉伸/扭转复合液压夹具,用于常温试验。 夹面尺寸:板材0-12.7mm,圆棒3-12.7mm 。 5.1.10可变标距引伸计,l套 -标距:12.5, 25, 50mm,应变量+/-40%, +/-20%, +/-10% -温度:-70-+200℃ 5.1.11. 提供相适应的安装工具及3000小时以上维护备件。 5.2. 技术资料 (光盘形式给出) 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操作手册及必要维护手册、安装图及安装调试说明书、总体结构图、部件装配图、控制原理图、材料试验软件操作说明书、机械易损件图。以上资料提供二套,应在发货前三个月内寄出一套。 5.3. 提供出厂合格证明书和传感器标定证书各2份。 注:带*的指标为必须满足的指标。 13581584194 联系人WB-LFV-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设备用途及总体要求 1.1. 设备名称: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2. 数量:1套 1.3. 用途:此系统适合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高、低周、蠕变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等。如:接骨板、椎间融合器、膝关节、脊柱固定器、金属涂层、髋关节、髓内钉等的力学鉴定。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ISO国际标准,所有零部件和各种仪表的计量单位必须全部采用国际单位(SI)标准。 1.4. 设备的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动静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高精度,采用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所选伺服系统执行组件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1.5. 设备必须具有国际上同行业近年内的先进设计、制造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专有技术)。 1.6. 设备必须具有质量的高可靠性,良好的操作性和维修性,能稳定的连续工作。 1.7. 设备必须符合中国有关环保和安全标准。 1.8. 试样的测量,试验控制及数据存储、处理全部计算机化,并且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移动性。 1.9. 物理量单位制:测量值的单位设置要符合国际标准单位制。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并可互相转换。 2. 工作环境 环境要求:设备必须满足用户的工作条件。 电源条件:电压:220V/380V± 10%,单相和三相。 频率:50Hz± 2Hz。 环境条件:温度条件10~35℃,湿度条件10%~80%。 工作时间:设备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3. 设备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3.1. 轴向/扭向载荷能力: +/-25kN/+/-100Nm。 载荷测量精度: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位置测量精度:满程的0.5%。 座动器行程:+/-50mm。 座动器扭转范围:+/-130度。 3.2. 横梁位置控制:全行程液压升降、液压锁紧。 3.3.先进的控制性能包括: -控制方式:可选择位置、载荷/应变控制方式,并带幅值控制功能。 -动态响应自适应控制系统。以1KH频率连续更新PID参数,无需用户在PID调节时作参数设置,可自动补偿试样刚度。 -5KHz闭环控制速率。 -6个参数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 -串行,并行及串级控制。 *-先进的全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分辨率为19位,在满量程使用范围内免除了量程的人工转换。 -传感器的自动识别,自动标定。使机器自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具有100Hz到1000Hz范围内多种滤波器,提供了高精度,低漂移,低噪声性能。 -每个通道有32位分辨率1KHz的波形信号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半正弦波,半三角波,半方波,斜波,双斜波,梯形波。并可接受由计算机下载的或模拟输入获得的数字化驱动数据。 -各通道可以每秒5000点的数据经Hs488接口进行数据文件的数据回放。 -试样的保护功能,可选择适当的载荷使试样不破坏。 - 控制系统应具有可扩展功能,能满足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 3.4. 试验振动频率:0.01Hz~50Hz。 3.5. 带应变测量通道,所有传感器均具有自识别功能。 3.6. 量程 负荷、应变、位移,全量程标定,全量程使用。 4.功能要求 *4.1.使用功能 具备符合ASTM F 2077、ISO 14879、ASTM F 1717、ASTM F 1160、ISO 7206-4、ISO 7206-6、ISO 7206-8、ASTM F 1264、 ASTM F 382、ISO 9585标准的试验夹具及附件并能方便地进行上述标准中规定地各项生物力学试验。提供设备操作和维修专用工具;提供设备保修期后运行1年所需的备品备件。 4.2.控制系统主机应为DELL品牌、满足以下配置: CPU:P4、3.0GHz及以上; 内存:2GB及以上; 硬盘:120G及以上; 高性能显卡; 19&Prime 纯平液晶彩显;48X CD-RW并带可擦写光驱; 3.5英寸软驱、激光打印机; 鼠标及键盘。 4.3. 计算机闭环控制 4.3.1.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测控精确,能自检定/自调零/自动复位。 4.3.2. 数据传输快速、准确。 4.3.3. 计算机精确控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DSP技术进行数字处理。 4.3.4. 有自诊断及遇到故障时报警的功能,系统能在外界突然停电状态下可保存数据及自我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行程极限保护、温度保护等功能。 4.4.测力传感器 +/-25kN/100Nm。 抗过载力: 300%,抗侧向力:40%。 测量精度: 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 (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4.5油路分配器 每分钟20升的油路分配器,带过滤器和储能器。 4.6伺服阀:每分钟10升(10升2个)。 *4.7. 液压动力源 液压泵站 一套,满足能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的要求。 包括:油泵,马达,油箱,热交换器和电器控制柜。 - 静音型:噪音58dB。 -带压力表和压力调节系统。 -采用2&mu m的过滤器。 -金属过滤芯可重复使用。 -PLC控制,可显示油温, 电机温度,过滤器状态等。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包括:油温过高,油面过低,油压过低,马达过流保护。 -带温度调节阀的热交换器。系统需冷却水。 -含液压油。 -一套3米长油管。 4.8.液压动力源冷水机 液压动力源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冷,供方提供冷水机,满足三台同样试验机同时工作时的冷却需要。 4.9 软件要求 -多周高/低周疲劳试验应用软件包; -静态软件包,有拉/压/弯曲试验程序; -软件应能实现上述所有标准中要求的各项试验,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5.设备附件、备件及技术资料 5.1. 标准配置(以下各项单独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 5.1.1. ASTM F 2077椎间融合器测试夹具及水浴。 5.1.2. ISO 14879膝关节测试夹具。 5.1.3. ASTM F 1717脊柱固定器测试夹具。 5.1.4 ASTM F 1160金属涂层剪切及弯曲疲劳测试夹具。 5.1.5 ISO 7206-4、ISO 7206-6髋关节测试夹具、水浴、试样安装标定器一套。 5.1.6 ASTM F 1264髓内钉及锁紧螺钉动静态性能测试夹具及水浴 ASTM F 382、ISO 9585 接骨板四点弯曲及疲劳性能测试夹具。 5.1.7.上述标准中需要配备水浴的,均需提供水浴。同时,需提供安装试样所需的附件及工具。 5.1.8循环泵和加热装置,最高温度50度,用于水浴的温度控制和循环。 5.1.9液压夹具 25kN/100Nm拉伸/扭转复合液压夹具,用于常温试验。 夹面尺寸:板材0-12.7mm,圆棒3-12.7mm 。 5.1.10可变标距引伸计,l套 -标距:12.5, 25, 50mm,应变量+/-40%, +/-20%, +/-10% -温度:-70-+200℃ 5.1.11. 提供相适应的安装工具及3000小时以上维护备件。 5.2. 技术资料 (光盘形式给出) 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操作手册及必要维护手册、安装图及安装调试说明书、总体结构图、部件装配图、控制原理图、材料试验软件操作说明书、机械易损件图。以上资料提供二套,应在发货前三个月内寄出一套。 5.3. 提供出厂合格证明书和传感器标定证书各2份。 注:带*的指标为必须满足的指标。 WB-LFV-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设备用途及总体要求 1.1. 设备名称:25KN生物力学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1.2. 数量:1套 1.3. 用途:此系统适合各种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高、低周、蠕变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等。如:接骨板、椎间融合器、膝关节、脊柱固定器、金属涂层、髋关节、髓内钉等的力学鉴定。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ISO国际标准,所有零部件和各种仪表的计量单位必须全部采用国际单位(SI)标准。 1.4. 设备的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动静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高精度,采用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所选伺服系统执行组件精度高,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1.5. 设备必须具有国际上同行业近年内的先进设计、制造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专有技术)。 1.6. 设备必须具有质量的高可靠性,良好的操作性和维修性,能稳定的连续工作。 1.7. 设备必须符合中国有关环保和安全标准。 1.8. 试样的测量,试验控制及数据存储、处理全部计算机化,并且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移动性。 1.9. 物理量单位制:测量值的单位设置要符合国际标准单位制。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并可互相转换。 2. 工作环境 环境要求:设备必须满足用户的工作条件。 电源条件:电压:220V/380V± 10%,单相和三相。 频率:50Hz± 2Hz。 环境条件:温度条件10~35℃,湿度条件10%~80%。 工作时间:设备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3. 设备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3.1. 轴向/扭向载荷能力: +/-25kN/+/-100Nm。 载荷测量精度: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位置测量精度:满程的0.5%。 座动器行程:+/-50mm。 座动器扭转范围:+/-130度。 3.2. 横梁位置控制:全行程液压升降、液压锁紧。 3.3.先进的控制性能包括: -控制方式:可选择位置、载荷/应变控制方式,并带幅值控制功能。 -动态响应自适应控制系统。以1KH频率连续更新PID参数,无需用户在PID调节时作参数设置,可自动补偿试样刚度。 -5KHz闭环控制速率。 -6个参数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 -串行,并行及串级控制。 *-先进的全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分辨率为19位,在满量程使用范围内免除了量程的人工转换。 -传感器的自动识别,自动标定。使机器自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具有100Hz到1000Hz范围内多种滤波器,提供了高精度,低漂移,低噪声性能。 -每个通道有32位分辨率1KHz的波形信号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半正弦波,半三角波,半方波,斜波,双斜波,梯形波。并可接受由计算机下载的或模拟输入获得的数字化驱动数据。 -各通道可以每秒5000点的数据经Hs488接口进行数据文件的数据回放。 -试样的保护功能,可选择适当的载荷使试样不破坏。 - 控制系统应具有可扩展功能,能满足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 3.4. 试验振动频率:0.01Hz~50Hz。 3.5. 带应变测量通道,所有传感器均具有自识别功能。 3.6. 量程 负荷、应变、位移,全量程标定,全量程使用。 4.功能要求 *4.1.使用功能 具备符合ASTM F 2077、ISO 14879、ASTM F 1717、ASTM F 1160、ISO 7206-4、ISO 7206-6、ISO 7206-8、ASTM F 1264、 ASTM F 382、ISO 9585标准的试验夹具及附件并能方便地进行上述标准中规定地各项生物力学试验。提供设备操作和维修专用工具;提供设备保修期后运行1年所需的备品备件。 4.2.控制系统主机应为DELL品牌、满足以下配置: CPU:P4、3.0GHz及以上; 内存:2GB及以上; 硬盘:120G及以上; 高性能显卡; 19&Prime 纯平液晶彩显;48X CD-RW并带可擦写光驱; 3.5英寸软驱、激光打印机; 鼠标及键盘。 4.3. 计算机闭环控制 4.3.1.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测控精确,能自检定/自调零/自动复位。 4.3.2. 数据传输快速、准确。 4.3.3. 计算机精确控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DSP技术进行数字处理。 4.3.4. 有自诊断及遇到故障时报警的功能,系统能在外界突然停电状态下可保存数据及自我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行程极限保护、温度保护等功能。 4.4.测力传感器 +/-25kN/100Nm。 抗过载力: 300%,抗侧向力:40%。 测量精度: 满程的0.005% 或示值的+/-0.5% (1%到100%的量程范围内)。 4.5油路分配器 每分钟20升的油路分配器,带过滤器和储能器。 4.6伺服阀:每分钟10升(10升2个)。 *4.7. 液压动力源 液压泵站 一套,满足能同时带动三台同样的试验机的要求。 包括:油泵,马达,油箱,热交换器和电器控制柜。 - 静音型:噪音58dB。 -带压力表和压力调节系统。 -采用2&mu m的过滤器。 -金属过滤芯可重复使用。 -PLC控制,可显示油温, 电机温度,过滤器状态等。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包括:油温过高,油面过低,油压过低,马达过流保护。 -带温度调节阀的热交换器。系统需冷却水。 -含液压油。 -一套3米长油管。 4.8.液压动力源冷水机 液压动力源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冷,供方提供冷水机,满足三台同样试验机同时工作时的冷却需要。 4.9 软件要求 -多周高/低周疲劳试验应用软件包; -静态软件包,有拉/压/弯曲试验程序; -软件应能实现上述所有标准中要求的各项试验,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5.设备附件、备件及技术资料 5.1. 标准配置(以下各项单独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 5.1.1. ASTM F 2077椎间融合器测试夹具及水浴。 5.1.2. ISO 14879膝关节测试夹具。 5.1.3. ASTM F 1717脊柱固定器测试夹具。 5.1.4 ASTM F 1160金属涂层剪切及弯曲疲劳测试夹具。 5.1.5 ISO 7206-4、ISO 7206-6髋关节测试夹具、水浴、试样安装标定器一套。 5.1.6 ASTM F 1264髓内钉及锁紧螺钉动静态性能测试夹具及水浴 ASTM F 382、ISO 9585 接骨板四点弯曲及疲劳性能测试夹具。 5.1.7.上述标准中需要配备水浴的,均需提供水浴。同时,需提供安装试样所需的附件及工具。 5.1.8循环泵和加热装置,最高温度50度,用于水浴的温度控制和循环。 5.1.9液压夹具 25kN/100Nm拉伸/扭转复合液压夹具,用于常温试验。 夹面尺寸:板材0-12.7mm,圆棒3-12.7mm 。 5.1.10可变标距引伸计,l套 -标距:12.5, 25, 50mm,应变量+/-40%, +/-20%, +/-10% -温度:-70-+200℃ 5.1.11. 提供相适应的安装工具及3000小时以上维护备件。 5.2. 技术资料 (光盘形式给出) 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其中包括:操作手册及必要维护手册、安装图及安装调试说明书、总体结构图、部件装配图、控制原理图、材料试验软件操作说明书、机械易损件图。以上资料提供二套,应在发货前三个月内寄出一套。 5.3. 提供出厂合格证明书和传感器标定证书各2份。 注:带*的指标为必须满足的指标。
  • 卤化物可调性如何提升无铅Cs2SnX6-PVDF复合材料在生物力学能量收集?
    印度理工学院甘地纳加尔校区(IIT Gandhinagar)的Rupak Banerjee教授带领Tufan Paul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023年7月13日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无铅的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用于生物力学能量收集和压力感应应用。传统的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如CH3NH3PbI3,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但也存在长期稳定性差和铅污染的问题。因此,该团队探索了Cs2SnX6(X = Cl、Br和I)化合物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替代方案。这些化合物不含铅,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光电性能。此外,它们还可以与压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结合,制备自供电的压电纳米发电器(PENGs)。该研究使用了Enlitech的QE-R量子效率测量系统,进行了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响应测量,QE-R量子效率系统可提供各种太阳能电池精准的EQE检测数据。搭配光焱(Enlitech)配套开发的自动化检查软件,使其IPCE、IQE和光谱响应数据的检测准确快速,QE-R量子效率光学仪的检测量子效率结果被高影响因子期刊广泛采用和引用。Rupak Banerjee教授团队使用溶剂热法合成了Cs2SnX6纳米结构,并与PVDF混合制成复合薄膜。他们发现,Cs2SnX6的加入可以增强PVDF中的电活性相,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压电性能。他们还使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来分析Cs2SnX6和PVDF之间的界面作用,揭示了钙钛矿和PVDF之间存在物理吸附作用,导致压电反应增强的机制。他们系统地改变了无机Cs2SnX6钙钛矿中的卤素离子,并研究了相应的PENGs的压电行为。此外,他们还测量了这些卤素钙钛矿基混合物的介电性质、压电反应幅度、压电输出信号和充电容量。在众多制备的薄膜中,最优化的Cs2SnI6_PVDF薄膜表现出最高的压电系数(d33)值,约为200 pm V–1,并且从压电力显微镜和极化滞回曲线测量中得到了约0.74 μC cm–2的剩余极化。最优化的Cs2SnI6_PVDF基设备在受到周期性垂直压缩时产生了约167 V的瞬时输出电压,约5.0 μA的电流和约835 μW的功率。该设备的输出电压用于对一个10 μF的电容器充电,充到2.2 V后,可以驱动一些商业LED。除了用作压力传感器,该设备还用于监测人体生理活动。该设备在环境中展示了出色的操作耐久性,证明了它在机械能量收集和压力感应应用方面的卓越潜力。这项研究为开发无铅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为利用生物力学能量驱动可穿戴设备和自供电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这些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通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会议时间2022年11月25日-2022年12月31日大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会议简介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1月-12月以线上方式举办。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欢迎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医学界、产业界专家及同学们参会交流,期待与各位线上相聚!学术委员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Abdul I. Barakat、Ahmed Elsheikh、Bernd Grimm、Ching-Long Lin、Peter Lee、Peter Ma、Yih-Kuen Jan、董澄、邓小燕、冯大淦、傅冰梅、郭向东、季葆华、李国安、李小俚、李宗明、钦逸仙、王晓渡、徐礼胜、徐小云、张明、张泽、郑诚功组织委员会主席:王丽珍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Chih-Hsiu Cheng、Chun Loong Ho、Daniel Fong、Minliang Liu、陈端端、陈行、陈强、陈增胜、崔新光、丁希丽、范杰、冯文韬、郭江真、韩数、何静雯、胡靓、黄建永、赖溥祥、李德昌、李建超、李昆、李儒雅、李晓明、李志勇、梁夫友、林敏、林原、刘肖、刘展、刘子钰、吕永钢、莫富灏、倪明、牛海军、牛文鑫、牛旭锋、漆超、孙安强、王超、王俊杰、王璞、王盛章、王晓飞、王岩、王莹、武晓刚、许燕、杨海胜、姚艳、姚怡飞、余嘉、于健、于欣格、岳蜀华、张弛、张大可、张冀聪、张靖、张敏、张世明、赵昕、郑付印、郑庭辉主办单位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办单位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期刊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12月3日线上会场报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大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会议简介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1月-12月以线上方式举办。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欢迎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医学界、产业界专家及同学们参会交流,期待与各位线上相聚!学术委员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Abdul I. Barakat、Ahmed Elsheikh、Bernd Grimm、Ching-Long Lin、Peter Lee、Peter Ma、Yih-Kuen Jan、董澄、邓小燕、冯大淦、傅冰梅、郭向东、季葆华、李国安、李小俚、李宗明、钦逸仙、王晓渡、徐礼胜、徐小云、张明、张泽、郑诚功组织委员会主席:王丽珍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Chih-Hsiu Cheng、Chun Loong Ho、Daniel Fong、Minliang Liu、陈端端、陈行、陈强、陈增胜、崔新光、丁希丽、范杰、冯文韬、郭江真、韩数、何静雯、胡靓、黄建永、赖溥祥、李德昌、李建超、李昆、李儒雅、李晓明、李志勇、梁夫友、林敏、林原、刘肖、刘展、刘子钰、吕永钢、莫富灏、倪明、牛海军、牛文鑫、牛旭锋、漆超、孙安强、王超、王俊杰、王璞、王盛章、王晓飞、王岩、王莹、武晓刚、徐光魁、许燕、杨海胜、姚艳、姚怡飞、余嘉、于健、于欣格、岳蜀华、张弛、张大可、张冀聪、张靖、张敏、张世明、张作启、赵昕、郑付印、郑庭辉主办单位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协办单位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期刊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12月4日线上会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大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会议简介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1月-12月以线上方式举办。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欢迎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医学界、产业界专家及同学们参会交流,期待与各位线上相聚!学术委员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Abdul I. Barakat、Ahmed Elsheikh、Bernd Grimm、Ching-Long Lin、Peter Lee、Peter Ma、Yih-Kuen Jan、董澄、邓小燕、冯大淦、傅冰梅、郭向东、季葆华、李国安、李小俚、李宗明、钦逸仙、王晓渡、徐礼胜、徐小云、张明、张泽、郑诚功组织委员会主席:王丽珍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Chih-Hsiu Cheng、Chun Loong Ho、Daniel Fong、Minliang Liu、陈端端、陈行、陈强、陈增胜、崔新光、丁希丽、范杰、冯文韬、郭江真、韩数、何静雯、胡靓、黄建永、赖溥祥、李德昌、李建超、李昆、李儒雅、李晓明、李志勇、梁夫友、林敏、林原、刘肖、刘展、刘子钰、吕永钢、莫富灏、倪明、牛海军、牛文鑫、牛旭锋、漆超、孙安强、王超、王俊杰、王璞、王盛章、王晓飞、王岩、王莹、武晓刚、徐光魁、许燕、杨海胜、姚艳、姚怡飞、余嘉、于健、于欣格、岳蜀华、张弛、张大可、张冀聪、张靖、张敏、张世明、张作启、赵昕、郑付印、郑庭辉主办单位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协办单位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期刊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12月7-13日线上会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大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2年12月7日线上会场2022年12月10日线上会场2022年12月11日线上会场2022年12月12日线上会场2022年12月13日线上会场会议简介 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1月-12月以线上方式举办。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 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 欢迎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医学界、产业界专家及同学们参会交流,期待与各位线上相聚!学术委员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Abdul I. Barakat、Ahmed Elsheikh、Bernd Grimm、Ching-Long Lin、Peter Lee、Peter Ma、Yih-Kuen Jan、董澄、邓小燕、冯大淦、傅冰梅、郭向东、季葆华、李国安、李小俚、李宗明、钦逸仙、王晓渡、徐礼胜、徐小云、张明、张泽、郑诚功组织委员会主席:王丽珍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Chih-Hsiu Cheng、Chun Loong Ho、Daniel Fong、Minliang Liu、陈端端、陈行、陈强、陈增胜、崔新光、丁希丽、范杰、冯文韬、郭江真、韩数、何静雯、胡靓、黄建永、赖溥祥、李德昌、李建超、李昆、李儒雅、李晓明、李志勇、梁夫友、林敏、林原、刘肖、刘展、刘子钰、吕永钢、莫富灏、倪明、牛海军、牛文鑫、牛旭锋、漆超、孙安强、王超、王俊杰、王璞、王盛章、王晓飞、王岩、王莹、武晓刚、徐光魁、许燕、杨海胜、姚艳、姚怡飞、余嘉、于健、于欣格、岳蜀华、张弛、张大可、张冀聪、张靖、张敏、张世明、张作启、赵昕、郑付印、郑庭辉主办单位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协办单位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期刊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 2022年 “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12月21-25日线上会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22022年“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大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2月21日(周三)12月22日(周四)12月23日(周五)12月24日(周六)12月25日(周日)上午9:0012月25日(周日)晚20:00会议简介本次会议由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主办,由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协办,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1月-12月以线上方式举办。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创刊于2019年,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编委会由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组成,北航樊瑜波教授为创刊主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Scott Hollister教授(2019-2022)和Ahmed Elsheikh教授(2022-2025)担任共同主编,郑诚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期刊于2019年被DOAJ收录,2021年被Scopus收录并被列为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旨在为全世界医工交叉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机构出版和传播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提供服务收稿范围包括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和测量、生物医学成像、医用机器人、生物力学、康复工程、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光子学、医疗仪器和医学信息学等交叉研究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团队成员关注并投稿!欢迎从事医工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医学界、产业界专家及同学们参会交流,期待与各位线上相聚!学术委员会主席:樊瑜波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Abdul I. Barakat、Ahmed Elsheikh、Bernd Grimm、Ching-Long Lin、Peter Lee、Peter Ma、Yih-Kuen Jan、董澄、邓小燕、冯大淦、傅冰梅、郭向东、季葆华、李国安、李小俚、李宗明、钦逸仙、王晓渡、徐礼胜、徐小云、张明、张泽、郑诚功组织委员会主席:王丽珍 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Chih-Hsiu Cheng、Chun Loong Ho、Daniel Fong、Minliang Liu、陈端端、陈行、陈强、陈增胜、崔新光、丁希丽、范杰、冯文韬、郭江真、韩数、何静雯、胡靓、黄建永、赖溥祥、李德昌、李建超、李昆、李儒雅、李晓明、李志勇、梁夫友、林敏、林原、刘肖、刘展、刘子钰、吕永钢、莫富灏、倪明、牛海军、牛文鑫、牛旭锋、漆超、孙安强、王超、王俊杰、王璞、王盛章、王晓飞、王岩、王莹、武晓刚、徐光魁、许燕、杨海胜、姚艳、姚怡飞、余嘉、于健、于欣格、岳蜀华、张弛、张大可、张冀聪、张靖、张敏、张世明、张作启、赵昕、郑付印、郑庭辉主办单位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期刊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协办单位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WACBE)青委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生物材料与仿生专业组期刊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medicine-in-novel-technology-and-devices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medntd/default1.aspx编辑部联系方式:medntdeditorialoffice@baicbme.cn
  •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 第三轮通知
    为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快抢占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定于2024年5月17日—18日(5月16日报到)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召开“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大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术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报告和研讨,展示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成像、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仪器、康复治疗等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大会(2024,苏州),热忱期待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大会组委会论坛主席吴成铁 党委书记、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樊瑜波 院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论坛执行主席周连群 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特邀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振常 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张玉奎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学思 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郑海荣 院士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徐宗本 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参会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利军 南京鼓楼医院张周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丁建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 炜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于成功 南京鼓楼医院张思东 南京鼓楼医院万明习 西安交通大学张晓东 天津大学王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雅超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王文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道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 均 华南理工大学张鹏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丽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 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启飞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陈方圆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 乾 上海科技大学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常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 阳 东南大学王强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 雨 上海大学王 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 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龙 勉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陈洪敏 厦门大学田 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所陈 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 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新建 苏州大学他得安 复旦大学范怡敏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吕宏旭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季 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吕 毅 西安交通大学季敏标 复旦大学朱本鹏 华中科技大学金 晶 华东理工大学朱雪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少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融融 同济大学郑 健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庄 杰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赵凌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刘小龙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胡振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 冉 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施 俊 上海大学刘成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姚保利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 刚 厦门大学秦建忠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 宏 东南大学顾 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笑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倪大龙 上海交通大学刘润辉 华东理工大学徐 飞 南京大学刘斯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徐圣进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刘 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徐 峰 西安交通大学刘 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徐家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关柏鸥 暨南大学高长有 浙江大学米 鹏 四川大学高 阳 南京大学孙立宁 苏州大学高明远 苏州大学孙敏轩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 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李 飞 西安交通大学高 峰 天津大学李光林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郭 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 伟 苏州高新区科创局陶春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建清 南京医科大学曹国华 上海科技大学李跃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曹殿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 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 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杨西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崔崤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杨 兴 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梁兴杰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志谋 南开大学尉迟明 华中科技大学杨洪波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屠 娟 南京大学杨 健 北京理工大学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杨 健 西湖大学程 茜 同济大学肖海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傅东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方刚 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谢 飞 苏州市政府吴旭翔 苏州高新区政府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吴宇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端洪菊 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吴练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熊 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富根 东南大学缪丽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勤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缪 鹏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何晖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谷陆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华丹 北京协和医院宋爱国 东南大学穆 宇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张 丽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戴亚康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会议信息会议主题: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苏州市虎丘区科技城稼先路35号)会议日期:2024年5月16-18日 5月16日注册报道 5月17日8:30-18:00大会论坛、分会报告 5月18日9:00-12:00分会报告日程安排论坛会议名称论坛安排时间5月17日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主会场四季厅8:30-12:00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14:00-18: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14:00-18: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13:30-18: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14:00-18:00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清山厅14:00-18:00光学显微技术联盟理事会(闭门会议)龙山厅20:30-21:30BMEF编委会(闭门会议)茅山厅20:30-21:305月18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9:00-12: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9:00-12: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8:30-12: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9:00-12:00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时间:2024年5月17日 8:30-12:00地点:四季厅主持人:周连群大会议程时间内容报告人主持人8:30-8:45嘉宾致辞周连群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8:45-8:55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8:55-9:05医工融合签约9:05-9:10参会人员合影9:10-9:45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45-10:20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10:20-10:30茶歇10:30-11:05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振常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11:05-11:40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1:40-12:00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端洪菊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分会场01: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 - 12:00主持人:薛华丹、张丽、崔崤峣、高欣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磁对生命医学研究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吕毅西安交通大学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AI在医工交叉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李跃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4:40-15:00胰腺影像领域的潜在科研问题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15:00-15:20内镜引导手术导航研究与应用杨健北京理工大学15:20-15:40任务驱动的智能X射线成像算法及应用陈阳东南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超声跨尺度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万明习西安交通大学张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6:20-16:40多模态超声-光声骨成像方法及仪器他得安复旦大学16:40-17:00光纤光声显微成像关柏鸥暨南大学17:00-17:20弛豫铁电单晶在医学成像的应用探索李飞西安交通大学17:20-17:40基于微小型换能器的高分辨超声成像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5月18日9:00-9:20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的CT影像技术创新与应用曹国华上海科技大学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复杂生物组织光声检测进展程茜同济大学9:40-10:00定量组织光学成像方法与应用高峰天津大学10:00-10:20介入内放疗手术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陆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0:20-10:40茶歇10:40-11:00医学图像内容生成与智能调控王乾上海科技大学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放射影像诊疗探针功能设计及其精准诊疗肿瘤研究陈洪敏厦门大学11:20-11:40基于超快平台的超分辨显微成像及其临床应用吴方刚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40-12:00高分辨超声/光声多模成像和医学应用张雅超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分会场02: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 -12:00主持人:杨西斌、吴练秋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理工医交叉融合促进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力医学:从生物力学和力生物学到力诊断学和力治疗学徐峰西安交通大学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光纤内窥成像与测量徐飞南京大学14:40-15:00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及产业化尉迟明华中科技大学15:00-15:20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及交叉科学研究探索季敏标复旦大学15:20-15:40基于微器官的IBD临床前筛选模型建立及药物研发吴练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5:40-16:00茶歇16:00-16:20近红外二区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胡振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吴练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6:20-16:40脑机接口系统优化及应用金晶华东理工大学16:40-17:00快速光声成像及应用刘成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7:00-17:20多参数表面波散射成像装置的构建与蛋白质分析研究 张鹏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7:20-17:40光学显微内窥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5月18日9:00-9:20时间分辨荧光显微镜用于脂滴成分研究 史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谷陆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9:40-10:00全脑尺度、多通道、闭环控制的神经光学研究穆宇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10:00-10:20茶歇10:20-10:40细胞智能分选系统王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影像平台10:40-11:00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庄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内镜切除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李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会场03: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3:3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12:00主持人:吕宏旭、刘润辉、倪大龙、缪鹏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3:30-13:50力-材料-组织细胞相互作用研究及应用樊瑜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宏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13:50-14:10硅酸盐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应用常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4:10-14:30近红外Ⅱ区荧光成像研究王强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14:30-14:50纳米医药的生物医学工程基础与转化研究梁兴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4:50-15:10脑机接口与脑疾病诊疗王常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5:10-15:30抗菌抗炎材料及产业化研究高长有浙江大学15:30-15:50茶歇15:50-16:10The Nexus of Cellular Mechanism and Biomaterials Innovation杨健西湖大学刘润辉华东理工大学16:10-16:30肝脏细胞互作的跨尺度力学-生物学耦合龙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6:30-16:50免疫纳米适配子与抗体递送王均华南理工大学16:50-17:10超稳定均相药物混合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刘刚厦门大学17:10-17:30骨微环境中的新型血管生成因子:骨损伤修复的治疗潜力徐家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7:30-17:50多肽酶促自组装与细胞器药物递送杨志谋南开大学17:50-18:10基于生物力学的抗拔出骨钉设计王丽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月18日9:00-9:20生物材料与类器官构建朱融融同济大学缪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高分子四价铂前药肖海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9:40-10:00智能抗癌纳米药物吴富根东南大学10:00-10:20纳米修复医学用于器官损伤治疗倪大龙上海交通大学10:20-10:40肿瘤微环境调控聚氨基酸材料丁建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0:40-11:00茶歇11:00-11:20模拟多肽的抗耐药菌聚合物生物材料刘润辉华东理工大学倪大龙上海交通大学11:20-11:40生物催化材料陈雨上海大学11:40-12:00DNA自组装及其生物传感器缪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2:00-12:20高分辨分子光谱技术在先进材料光谱及成像分析中的应用刘冉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分会场04: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12:00主持人:杨洪波、孙敏轩、刘斌、秦建忠、杨兴、吴勤峰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类脑表达与计算王卫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洪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孙敏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高端医工装备创新与发展孙立宁苏州大学14:40-15:00基于视触感知反馈的混合脑机接口技术宋爱国东南大学15:00-15:20纳米探针与活体成像高明远苏州大学15:20-15:40光致超声:理论、器件及应用朱本鹏华中科技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外周神经肌肉多模生理信息同步获取及功能康复应用李光林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秦建忠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20-16:40脑卒中患者身心镜像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李建清南京医科大学16:40-17:00基于 SMA驱动的柔性上肢外骨骼研究骨骼研究喻洪流上海理工大学17:00-17:20多源神经信号计算陈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20-17:40智能康复技术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陶春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月18日9:00-9:20肝癌肿瘤新抗原免疫治疗刘小龙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杨兴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孙敏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团簇酶与神经损伤修复张晓东天津大学9:40-10:00基于超声RF信号和奇异值分解的射频消融实时监测研究屠娟南京大学10:00-10:20面向现场快速检测的医工交叉研究刘宏东南大学10:20-10:40茶歇10:40-11:00刺激响应纳米药物用于肿瘤的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米鹏四川大学吴勤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面向上肢虚拟康复的力触觉作用及其整合机制研究刘笑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20-11:40智能康复机器人人机协同运动关键技术研究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分会场05: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主持人:戴亚康、高欣、赵凌霄、郑健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14:00-14:20脑疾病与病理AI诊断张道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从脑机接口到脑机融合何晖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4:40-15:00眼科影像人工智能诊断陈新建苏州大学15:00-15:20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的探索周少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凌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5:20-15:40RNA三维结构预测熊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基于超声影像的智能诊断研究施俊上海大学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6:20-16:40睡眠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高阳南京大学16:40-17:00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郑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7:00-18:00闭门圆桌会议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会议注册报名会议费用:学生参会800元/人;职工参会1500元/人,含4餐正餐(自助或桌餐)住宿费用自理。会议费缴纳、发票开具:扫描下方二维码,根据引导缴费、开具发票。开票请扫:个人信息录入:住宿信息大会邀请和报告嘉宾已由会务组统一预留房间,会议注册报到时告知住宿安排。由于参会人数众多、酒店房源有限且正值旅游旺季,请报名参会嘉宾及时自行联系酒店订房。酒店协议价格如下:酒店协议价格(费用自理)苏州清山会议中心(大会会场酒店)地址:虎丘区科技城稼先路35号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460元/天(含单早)联系方式:0512-66890999(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苏州科技城万达美华酒店地址:虎丘区漓江路8号20幢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380元/天(含双早),豪华大床房:430元/天(含双早)联系方式:0512-66369666(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苏州纽威丽筠酒店地址:虎丘区科技城锦峰路198号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380元/天(含单早),高级大床房/双床房430元/天(含单早)联系方式:0512-65639999(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交通信息苏南硕放机场出发:打车:约33公里,车程约41分钟,网约车费约70元。公交:可乘苏锡公交1号线至文昌花园南站(约53分钟)后换乘356路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48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2.5小时。苏州火车站出发:打车:约20公里,车程约30分钟,网约车费约40元。公交:可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55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1.5小时。苏州北站出发:打车:约31公里,车程约40分钟,网约车费约60元。公交:可乘轨道交通2号线至苏州火车站站(约30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55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2小时。苏州园区站出发:打车:约30公里,车程约40分钟,网约车费约60元。公交:可乘轨道交通3号线至铜墩地铁站(约60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30分钟),步行至酒店。全程约2小时。苏州新区站出发:打车:约18公里,车程约25分钟,网约车费约30元。公交:可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至铜墩地铁站(约15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站(约30分钟),步行至酒店,全程约1.5小时。会期天气情况会务联系总体联络协调: 曹平薇 电话:13214303927 赵莎莎 电话:15152261879交 通: 王冠琳 电话:18013070130住 宿/用 餐: 刘雨鑫 电话:13596026345 会议信息请扫二维码(持续更新中)
  • Kirkstall Quasi Vivo仿生动态多细胞共培养系统用于建立血脑屏障
    (一)文献解析英国利兹大学医学和健康学院,利兹心血管和代谢医学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的动态多细胞共培养系统,用于研究脑疾病中的个体血脑屏障细胞类型和细胞毒性测试。作者详细讨论了血脑屏障(BBB)多细胞共培养系统的开发和优化过程,以及其在研究BBB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应用。1. 研究背景:血脑屏障(BBB)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BBB功能障碍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联。1. BBB的组成:BBB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包围内皮的周细胞以及向其延伸的星形胶质细胞组成。1. 研究目的:开发一种体外多细胞共培养模型,用于研究BBB中各个细胞类型在神经毒性中的具体作用,特别是在没有形成屏障的情况下评估每种细胞类型对整体反应的贡献。1. 实验仪器设备:研究者使用了英国Kirkstall Quasi Vivo培养系统,并成功开发了一种体外多细胞共培养模型,该系统允许在流动条件下培养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时共享相同的培养基。1. 实验设计:研究者优化了人类大脑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条件,包括改进的培养基、适当的支架系统和最佳流速。1. 细胞表型鉴定: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确认了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表型。1. 多细胞共培养系统:研究者建立了一个多细胞共培养系统,通过不同组合的细胞培养来确定共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改进的培养基和流动对细胞活性的影响。1. Aβ25-35的影响:作为概念验证,研究者探索了Aβ25-35(AD的一个标志物)对BBB各个细胞类型的影响。1. 实验结果:发现Aβ25-35对周细胞有负面影响,降低了其活性,而对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早期毒性阶段没有显著影响。1. 结论:这种多细胞共培养系统可以成为未来研究CNS疾病中特定BBB细胞类型角色以及细胞毒性测试的有价值的工具。(二)成功开展多细胞共培养实验的心得1. 选择合适的细胞类型:基于研究目的,选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代表性的细胞类型。1. 优化培养基:开发或选择适合所有共培养细胞类型的培养基,可能需要结合不同细胞类型的条件培养基。1. 控制培养条件:使用恒温培养箱和CO2控制系统来维持最佳的生长环境。1. 优化接种技术:使用适当的技术(如滴涂或悬浮接种)来确保细胞均匀分布。1. 定期更换培养基:定期更换新鲜培养基,以提供必要的营养并去除代谢废物。1. 使用支架材料: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来支持细胞附着和生长。1. 动态培养系统:使用如英国Kirkstall Quasi Vivo System这样的动态培养系统来模拟体内流动条件。1. 监测细胞间通讯:使用分子标记和示踪技术来评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1. 标准化实验操作:确保所有实验步骤的一致性,包括细胞培养、操作和数据处理。1. 使用先进的成像和分析技术: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来收集数据,并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通过上述解决方案,研究者可以克服多细胞共培养实验中的技术挑战,从而更有效地模拟和研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参考文献:Patricia Miranda-Azpiazu, Stavros Panagiotou, Gin Jose & Sikha Saha. A novel dynamic multicellular co-culture system for studying individual blood-brain barrier cell types in brain diseases and cytotoxicity testing附: Kirkstall Quasi Vivo® 仿生动态多细胞共培养系统——产品介绍01仪器设备的功能用途 又称为微流体“芯片上器官”系统,具有相互连接的细胞培养单元,为类器官生长提供更具生理相关性的体内微环境。通过提供一种近生理的体外模型,模拟细胞微环境,具有更完整的结构和功能,解决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种属差异,且可在体外模拟多种器官特异性疾病状态,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人体器官对药物刺激的真实响应,捕捉复杂的生理学反应,并满足高通量的要求。它是一个多室流动系统,为类器官培养提供了一个紧凑、易于使用的解决方案,包括2D、3D、屏障,或多器官。在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发育生物学研究,感染与免疫研究,个性化医学,癌症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兼容多种细胞来源,包括原代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类器官和细胞系等,也可以引入健康细胞、患病细胞、肿瘤细胞。02性能特点Quasi Vivo® 作为一种先进的类器官芯片培养系统,专门设计用于解决学术和工业研究人员在开展体外和体内研究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具有下列性能优势:1.功能延展性强可选择气液界面、液液界面、支架和流动方案的多样化培养方式;允许独立、可控的空气、气体或液体层流流向顶端和基底外侧;满足多器官/多细胞共培养,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等实验要求。加速类器官细胞分化和成熟,提高细胞活力,适合长期培养。2.成像友好配备了光学窗口在顶部或底部表面,便于理想的实时高分辨率成像。3.易于获取样本直接收集样本和获取组织或液体样本。4.模拟生物力学和浓度梯度 严格控制多个变量,可以模拟生理特征,如血液循环,组织间液流动态等,为细胞提供生物力学信号;可以实现免疫细胞共培养以及血管化等复杂疾病模型构建;用于研究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迁移、分化、免疫反应以及癌症的转移等。5.便携和易于操作紧凑型模块化腔室结构,具有更高人体生理相关性;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可兼容标准实验室的孵化器。03品牌制造商简介Kirkstall Ltd.成立于2006年,是Braveheart Investment Group plc 的子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约克。Kirkstall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微生理系统的器官芯片模型Quasi Vivo® 。作为器官芯片技术的领导者,Kirkstall已经建立了牛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著名的大学实验室的庞大用户群,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北京基尔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Kirkstall ltd.授权在中国的唯一和独家总代理商,全面负责Kirkstall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推广和技术支持等事宜。
  • 2012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名单公布
    2013年6月20日,北京市科委网站上发布了&ldquo 关于公布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rdquo ,详情如下:    根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申报通知精神,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公示,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69个重点实验室认定为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为2012年度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将认定名单予以公布。  特此通知。  附件:1.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共69个)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电弧等离子应用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字动画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生物制造与快速成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高能束流金属增量制造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飞行器装配机器人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结构非线性振动与强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分数域信号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智能物流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物资学院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反劫持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服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炼制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功能材料与结构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特种涂层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光电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金属材料表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禽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奶牛中心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代谢及心血管分子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代谢紊乱相关心血管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血管疾病微创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生物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神经系统小血管病探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分子诊断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非编码核酸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病原微生物耐药与耐药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养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与评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包装印刷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新媒体动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影学院  附件2:2012年度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共6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称依托单位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清洁热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市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融合网络与泛在业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无线医疗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市工业波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微振动环境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市自动化物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特异物质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摩擦焊接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市轨道交通维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数字航空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研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低空遥感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宽带接入应用交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市低温多效热法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市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高污染化工废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物联网应急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核化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食品环境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生物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市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先进钛合金精密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市空间电源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卫星制造厂北京市半导体微纳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市印刷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低维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市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与能源用特殊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超硬材料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口腔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能源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钢总公司北京市兽用多肽疫苗设计与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作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落叶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纳米生物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市神经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抗肿瘤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生物大分子药物转化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北京市缓控释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市手术与危重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细菌性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北京市数字内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中科院材料力学实验室交流会:探讨材料检测手段新动态
    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先进技术研究院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伍小平院士,实验室主任吴恒安教授、副主任倪勇教授、副主任姜洪源教授等40人出席了交流会。龚兴龙教授、骆天治教授、倪勇教授、姜洪源教授、吴恒安教授分别主持了五个时段共24场学术报告。  吴恒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年度学术交流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室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感谢大家对会议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实验室成员参会率超过九成。伍小平院士首先以“关注测量材料内部变形”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介绍了X光、同步辐射光、中子衍射、太赫兹等测量手段的发展态势和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之后,实验室各研究小组分别介绍了本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设想,特别介绍了实验室不同小组之间以及与实验室外部团队合作研究的成果。  报告会结束后,吴恒安主持召开了全体参会人员座谈会。大家就实验室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方向的凝练和重要方向项目的组织、军口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实验室维持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伍小平院士就材料力学设计的切入点、力学实验新方法的应用和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等对大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次学术交流会展现了实验室成员在学术方面的优秀成果和发展潜力,实验室团队建设和合作研究等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是在钱学森先生亲自关怀下于2001年12月30日正式批准成立的。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以材料细观层次结构为切入点,开展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的前瞻性和基础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新型材料的应用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建设目标和学科交叉特点,实验室分为6个研究部:材料力学实验技术研究部、材料力学多尺度理论和模拟研究部、微纳构造材料力学与设计研究部、智能材料和结构控制研究部、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设计研究部、材料冲击动力学行为与设计研究部。现有全职成员4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聘期制副研究员和博士后9人),另有兼职成员5人。全职成员近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项,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项,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一批年轻学者表现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态势。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评结果公布 2家需整改
    日前,北京市科委公布了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的结果。在参与考评的115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01家考核结果为“优秀”,10家结果为“合格”。另有“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宽带接入应用交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要求整改,“北京市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编码核酸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放弃继续承担资质。关于公示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办法(试行)》,我委对2012年度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绩效考评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提升创新能力。按照会议和现场评审专家的综合评审得分,将参评机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绩效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机构,责令为期一年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义对外开展工作。现将结果予以公示。  单位和个人对成绩有异议的,请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通讯地址:海淀区四季青路7号院2号楼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邮编:100195)。提出异议的,须以事实为依据,内容具体详实,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于单位和个人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异议材料上请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相关信息将依法受到保护。  特此通知。  联系人:张燕宾 联系电话:66156268  附件: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评结果.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7年2月27日2012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定绩效考评结果及名单绩效考评“优秀”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领域1北京市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卫生2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疗卫生3北京市生物大分子药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医药4北京市细菌性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5代谢及心血管分子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药6北京市数字内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文化创意7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节能环保8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节能环保9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汽车与交通运输10先进功能材料与结构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新材料11北京市先进钛合金精密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新材料12生物质炼制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能源13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14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15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公共安全16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高端装备制造17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端装备制造18北京市微振动环境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高端装备制造19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现代农业20北京市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绩效考评“良好”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领域1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2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3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现代农业4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5畜禽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6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奶牛中心现代农业7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8北京市落叶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9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现代农业10北京市兽用多肽疫苗设计与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11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12北京市作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13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14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文化创意15包装印刷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创意16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节能环保17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节能环保18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节能环保19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20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节能环保21北京市低温多效热法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节能环保22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节能环保23北京市高污染化工废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环保24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节能环保25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节能环保26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节能环保27北京市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28北京市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汽车与交通运输29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与交通运输30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服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汽车与交通运输31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汽车与交通运输32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材料33光电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新材料34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新材料35金属材料表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新材料36特种涂层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新材料37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38北京市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39北京市超硬材料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材料40北京市低维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材料41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42北京市印刷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印刷学院新材料43北京市交通与能源用特殊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材料44北京市能源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钢总公司新材料45北京市生物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能源46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47北京市空间电源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卫星制造厂新能源48北京市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49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0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1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2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3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新一代信息技术54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5智能物流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物资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56北京市融合网络与泛在业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7北京市工业波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58北京市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59北京市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60北京市数字航空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61北京市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研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62北京市低空遥感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63北京市半导体微纳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新一代信息技术64北京市物联网应急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65反劫持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公共安全66北京市核化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公共安全67北京市食品环境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公共安全68北京市系统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公共安全69电弧等离子应用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70高能束流增量制造技术与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端装备制造71飞行器装配机器人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端装备制造72生物制造与快速成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制造73核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制造74机械结构非线性振动与强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高端装备制造75北京市摩擦焊接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端装备制造76北京市清洁热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机电研究所高端装备制造77北京市自动化物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78北京市特异物质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79北京市手术与危重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医药80北京市纳米生物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生物医药81北京市神经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生物医药82北京市抗肿瘤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医药83北京市无线医疗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医药84北京市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医药85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与评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药86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医药87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药88传染病分子诊断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生物医药89心血管疾病微创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卫生90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疗卫生91神经系统小血管病探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卫生92代谢紊乱相关心血管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卫生93肿瘤治疗性疫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卫生94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卫生95药物临床风险与个体化应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医院医疗卫生96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疗卫生97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卫生98临床生物力学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卫生99环境毒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卫生100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101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医疗卫生绩效考评“合格”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领域1新媒体动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影学院文化创意2生物燃气高值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节能环保3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新材料4北京市口腔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5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6北京市轨道交通维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7北京市缓控释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医药8病原微生物耐药与耐药基因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医药9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物医药10中医养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卫生一年期整改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领域1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文化创意2北京市宽带接入应用交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放弃继续承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名单序号名称依托单位领域1北京市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2非编码核酸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医药
  • 17位华人学者获2016年斯隆研究奖 含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美国时间2月23日,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6年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17位华人获此殊荣。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颁发给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本届获奖者共126名,虽然奖金数额并不抢眼,但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共产出了43位诺贝尔获奖者,16位菲尔茨奖获奖者,以及众多杰出人才。 化学顾臻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1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复合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获聘于北卡大学,建立“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现为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CH) 医学院、药学院,北卡州立大学 (NCSU) 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控释,智能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微纳加工技术及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效教学方法探究等。顾臻博士领导的实验室紧扣药物传递及组织工程的研究前沿,致力于癌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及诊断的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曾获“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糖尿病学会Pathway加速研究奖”、“Sigma Xi协会青年教授研究奖”及“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5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田博之 2001年和2004年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期间师从于全美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查里李博 (Charle Lieber),从事新型纳米线材料合成以及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2010-201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博士后工作。目前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造细胞交互、 细胞组织纳电子研究、仿生纳米材料与设备开发等。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为 “2012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荣获Searle Scholars Award (2013),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Program Award (2015), Kavli Frontiers of Science Fellow (2015) 等奖项。Qiu Wang 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化学专业,2005年在埃默里大学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大学以及Broad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任杜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生物学与疾病中的生物活性分子探测、表观遗传学修饰酶治疗研究、生物分子标记和目标识别的新型化学方法研究等。Qiu Wang是美国化学学会成员,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获Boehringer-Ingelheim Scholarship (2003),Osborne R. Quayle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2004) 等奖项。许可 200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任助理教授。博士阶段主攻方向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学性质。在纳米线的超导电性、一维量子点阵列的制备及测量,以及纳米线的热电效应等多个科研方向均有突破。曾获美国材料协会优秀研究生奖 (MRS Graduate Student Award) 及加州理工学院纳米方向优秀毕业论文奖 (Demetriades-Tsafka-Kokkalis Prize in Nanotehnology or Related Fields) 等奖项。于贵华 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9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化学工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合理化设计与合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以及能源科学、电子学和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大规模集成策略研究等。曾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评为2014年度“新兴青年研究员”(Emerging Young Investigator),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杂志评为“2014年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张文君 2002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哈佛医学院任研究员。目前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分子工程在医学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2016年生物无机化学保罗萨特曼纪念奖 (Paul Saltman Memorial Award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 等奖项。 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李勁葦 (Gene-Wei Li) 2004年获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4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生物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从量化角度理解细胞行为,重点关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控制。获Helen Hay Whitne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1),NIH Pathway to Independence Award (2013) 等奖项。翁经科 2003年获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取得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跟随Joseph P. Noel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美国麻省理工 (MIT) 的白头生物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成员,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代谢变化、激素信号、种间化学交互、代谢工程、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草药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得Tansley Medal (2013),ASPB Early Career Award (2014),Searle Scholar Award (2015) 等奖项。Chang Liu 1982年生于上海,后移居美国图森。2005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定向进化。获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创新奖 (NIH Directors New Innovator Award),Dupont Young Professor Award (2015) 等奖项。Jian Peng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2013年获芝加哥大学丰田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于麻省理工学院Berger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学与机器学习相关领域,如基因组、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他是微软研究院2010-2012年PhD研究员,曾获CROI 2011青年学者奖。Jenny Tung 2010年获杜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野生种群基因进化。 数学马宗明 2005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自2010年至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专业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统计学推理,非参数统计,网络数据分析等。曾获2014年美国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 (NSF CAREER Award)。汪璐 2006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几何分析与几何偏微分方程,特定几何流,极小曲面,调和映射和最小-最大理论等。曾获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2-2014);Chapman Fellowship,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4-2016) 等奖项。 神经科学马登科 2002年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4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院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理性自体稳衡机制,目前重点关注动物对环境中物理化学信号变化所做的反应。曾获Charles A. King Trus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13),NIH Pathway-to-Independent Award (2014-2018) 等奖项。 物理学沈悦 2002年与2005年分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5年分别在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和卡内基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天文学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星系天文学,重点关注活动星系核 (AGN) 和 超大质量黑洞 (SMBHs)。曾获Clay fellowship (2009) 和Hubble Fellowship (2012)。Jonathan Fan 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0年分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于斯坦福大学任电子工程助理教授。曾获美国国防部AFOS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15) 等奖项。Yen-Jie Lee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硕士毕业,201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2013年于欧洲核子中心 (CERN) 工作。2013年9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获2015年美国能源部新进研究人员奖 (Early Career Research Award)。
  • 英斯特朗携手浙江医疗、中科院力学所举办外科植入物实验力学及应用技术研讨会
    在过去的十多年,生物医疗材料尤其是骨科,口腔等外科植入物领域经历了大量的创新与变革。中国作为全世界医疗器械的第二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继续以每年超过15%到20%的速度增长,其中对生物材料的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将趋于严格化。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提升医疗保健制度。这意味着中国的相关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将逐渐要求加入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并促进医疗器械测试的相关标准。美国英斯特朗公司自1946年开始就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并为用户提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解决方案,服务项目包括产品的研发、生产、标准,监管和质量控制。我们通过ISO和ASTM标准委员会协助起草了生物材料力学试验的相关标准,同时与众多国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不断努力为推进生物力学测试行业提供具有价值的最优化解决方案。今年6月,英斯特朗分别携手浙江医疗器械检验院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在杭州和北京两大先进生物材料产学研前沿地区组织了汇聚中欧外科植入物领域研究者,政策法规,检验检测技术专家及植入物产业相关精英的技术研讨会并共同就当今外科植入物国家监管政策方向,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和未来趋势进行交流互动。杭州外科植入物应用技术及政策研究研讨会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MDST),成立于1977年地处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ZJFDA)的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10个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中心之一。浙江医疗是专业从事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和医疗器械产品认证检测的国家级检验机构。作为此次技术研讨会的主办机构之一,来自英斯特朗英国动态产品制造基地的Alexander Johnson与在坐众多嘉宾分享了全球先进骨科植入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解决方案。全程由英斯特朗中国销售总监杨卫刚先生刚担任技术翻译。Alexander是英斯特朗全球ElectroPuls电子动静态万能材料试验系统的应用专家和市场战略制定顾问。目前专注于负责ElectroPuls产品在生物医学和骨科领域的咨询和技术使用。拥有专利的直线电机技术,无油源,仅需单箱电源而无需额外冷却装置,ElectroPuls电子动静态万能材料试验机可进行最大载荷一吨的低速静态和高周疲劳测试。可应用于橡塑,复合材料,金属,电子和消费品等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疗外科植入物方面,ElectroPuls因其无与伦比的绝佳优势在中国拥有诸如强生医疗,碧迪医疗,柯惠医疗,施乐辉等知名全球医疗企业和天津医疗,北京医疗,山东医疗等中国医疗器械检验检疫机构及上海九院,北京口腔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的使用和推荐。英斯特朗ElectroPuls动静态万能材料试验机拉扭双轴功能可满足现今ASTM F543 骨螺钉测试,ASTM F1717脊柱固定结构静态,扭转以及疲劳测试和ASTM F 2077椎间融合器试验等多类生物医学标准测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来自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刘斌副处长也来到此次研讨会并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外科植入物3D打印发展现状与监管理论研究的演讲。会上,刘处长分别就3D打印在外科植入物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向各大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提出了注册行政监管环节,质量体系与技术审评环节,上市后监管环节和定制医疗注册研究后续工作的相关研究介绍。英斯特朗ElectroPuls动静态万能材料试验机拉扭双轴功能可满足现今ASTM F543 骨螺钉测试,ASTM F1717脊柱固定结构静态,扭转以及疲劳测试和ASTM F 2077椎间融合器试验等多类生物医学标准测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来自国家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刘斌副处长也来到此次研讨会并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外科植入物3D打印发展现状与监管理论研究的演讲。会上,刘处长分别就3D打印在外科植入物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向各大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提出了注册行政监管环节,质量体系与技术审评环节,上市后监管环节和定制医疗注册研究后续工作的相关研究介绍。会议的最后来自英斯特朗中国ESG部门经理沈文荣先生为大家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技术干货:生物力学测试标准及优化解决方案。沈文荣先生于1996年加入美国英斯特朗公司,作为技术研发部门的总负责,他从事和管理着中国及港澳地区材料力学测试的战略方向和技术研究。不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生物医学材料和医疗器械力学性能测试的解决方案和特殊工装的开发和定制工作,有超过20年的行业丰富经验。沈先生拥有金属材料硕士学历,在加入英斯特朗之前,任职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材料相关课程,并在此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纽伦堡进行为期10个月的交流学习。 北京外科植入物试验力学及应用研讨会作为中国力学领域科学界人才的摇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6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4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汇聚了国家材料力学测试的卓越人群。此次英斯特朗与力学所的成功牵手可谓是中外力学测试领域先驱企业共同为推进国家材料力学研究发展的开篇重要之举。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郇勇博士在会上进行了现代材料力学测试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的报告。郇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学博士,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现在力学研究所从事力学实验技术研究,在多尺度材料力学测试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已申请专利2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在Adv. Mater.、Rev. Sci. Instrum.、Sci. Rep.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会议图片分享:
  • 清华大学杜亚楠教授团队最新研究进展:3D微载体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于1973年创办,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联邦政府等权威组织机构联合举办,是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也是全球最新发明产品的重要展示舞台。所有参展项目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评审。本次荣获的奖项,是世界对华龛生物科技成果认可的有力证明。【3D微载体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该技术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杜亚楠教授及转化团队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自主研发,可为细胞药物研发企业提供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片(微载体)是一种多孔微球,具有化学、物理性质精准可控的特点,可以根据细胞种类进行细胞微环境的定制化设计;通过特异性裂解技术,能够实现细胞100%收获;具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已获得美国FDA DMF及中国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是全球创新型、国内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基于3D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开发的3D FloTrix细胞大规模全自动化制备工艺系统,实现了细胞药物、细胞衍生品、病毒以及蛋白的全封闭式规模化、智能化的生产制备。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关于作者】杜亚楠,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清华-北大生命联合科学中心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工程系 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微组织工程”这一特色交叉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探索,实现理论探究和技术转化。研究内容为整合微纳加工技术、生物材料、基因编辑和生物力学构建精确可控、具有仿生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理和病理3D微尺度组织,为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以及药物筛选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团队开发的3D微组织技术,可作为新一代干细胞药物的扩增制备平台和药剂学递送系统革新再生医学 并通过构建体外仿生病理微组织模型首次报道了肝窦毛细血管化可通过胶原纤维介导的“旁张力信号”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全新病理机制,为肝病治疗提供了精准用药方案。为再生医学、药物开发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理论模型和解决方案。共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80余篇 (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Science Advances 等杂志),发表图书章节8篇。批准授权专利14项,其中两项微组织工程技术专利已商品化。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并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同时为Tissue Engineering和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的编委。
  • 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奖励公告
    2023年,经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评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教授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研究员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授予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授予北京大学刘雄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凌研究员2022-202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授予复旦大学向红军教授和香港大学姚望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授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宝年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坚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8月  附获奖者工作介绍:  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  获奖者:隋曼龄  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隋曼龄教授立足于原位电子显微学领域,自主发展原位实验技术,针对材料在力、热、光及水环境等使役条件下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关系开展研究。利用原位电镜在发现金属玻璃具有微观尺度拉伸塑性及揭示金属材料塑性形变机制方面取得了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首创光/液相环境原位透射电镜表征技术,并在光催化产氢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展对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的表征方法,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和稳定性机理研究取得成果。  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  获奖者:薛 鹏  工作单位: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薛鹏教授长期从事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量子行走的机理和模型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在理论上设计并首次实验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量子行走,观测到新型拓扑边界态和新的体边对应关系;克服以往量子行走方案中的不可控制性,创造空间域量子行走的最长演化记录;利用量子行走实验检验了非定域性和互文性的关联,揭示了量子纠缠是普适的量子资源,佐证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  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获奖者:朱 瑞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朱瑞研究员长期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物理机制认知和应用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一系列创新调控方法,创造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发展多种先进表征诊断技术,阐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物理规律和调控机制;率先提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的创新思路,将电池带入距地35千米的临近空间开展应用探索,填补了我国在该方向上的空白。  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获奖者:陈焕阳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陈焕阳教授在变换光学及其应用物理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他和合作者设计实现了自聚焦透镜、多模交叉器件以及光学黑洞微腔等光学工程新应用;把变换光学推广到表面水波的调控,为潮汐能及海浪防护工程等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建立了变换声学的等效原理和理论架构,设计了三维声学隐身、声学幻象以及海豚仿生声场调控,产生新的学科交叉增长点。研究成果跨越微纳光学工程和大型海浪水利工程,并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等。  周培源物理奖  获奖者:刘雄军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刘雄军教授从事超冷原子和凝聚态物理研究,在冷原子中首次提出自旋霍尔效应模型;与合作者首次人工合成超冷原子的二维狄拉克型和三维外尔型自旋轨道耦合,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态和外尔半金属的基础模型;在量子模拟方面提出系统化的拓扑物态实现、调控和探测方案,广泛推动了实验研究;证明时间反演对称拓扑超导中的马约拉纳零模满足非阿贝尔统计,进而提出对称保护非阿贝尔统计的基本概念,并建立相关理论。  周培源物理奖  获奖者:陆 凌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陆凌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为拓扑光子学,他与合作者在首篇领域综述文章中起名"拓扑光子学"被沿用至今;在光子晶体中实验发现了外尔点,是外尔准粒子在理论预言86年之后的首次实现;发明了拓扑腔面发射激光器,为拓扑物理的实际应用找到了突破口。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获奖者:向红军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向红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铁电性和多铁性的理论计算研究。在铁性机制研究方面,他与合作者提出了自旋序诱导铁电性的普适极化模型,给出了一大类多铁的一般物理图像;发现了二维铁电性反常增强的新机制和氧八面体转动增强铁电性的反常机制。在铁性材料计算方法和软件发展方面,他提出了计算磁相互作用及磁电耦合强度的四态法,发展了可同时处理多个自由度的一般性有效哈密顿量方法,自主开发了铁性材料性质分析和模拟软件包PASP。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获奖者:姚 望  工作单位:香港大学  姚望教授近年来的研究聚焦于原子厚度二维材料及其转角堆叠结构中的量子自由度。他与合作者首先提出了谷光学选择定则、谷霍尔效应、谷磁矩等概念,为基于能谷自由度的光电信息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给出了具体预言,并同实验组合作首次实现了若干谷光电调控,引领了"谷光电子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首先提出了转角二维半导体中的莫尔激子概念。  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获奖者:万宝年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万宝年研究员带领团队依托我国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长脉冲高约束先进运行模式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了改善高约束和维持稳态运行的新机理和新方法,尤其是解决了高约束模式下非感应电流驱动、缓解边界局域模且不降低约束性能等难题,实验获得了接近聚变堆物理条件的完全非感应高约束长脉冲等离子体,被国内外同行认为给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稳态运行提供了可选的参考方案。  中国物理学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获奖者:郑 坚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郑坚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惯性约束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他与合作者提出了等离子体的激光汤姆逊散射诊断理论,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激光聚变实验装置;提出了相对论超热电子在穿过金属靶面时所产生的相干渡越辐射理论并应用于超热电子输运诊断实验;在激光与大尺度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不稳定发展的理论和实验诊断、激光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输运以及X射线辐射能流诊断技术发展等方面取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 【招聘启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中心工程师助理
    生物成像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致力于实现对生物学对象从纳观尺度到介观尺度的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对生物超微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研究来回答生命科学的关键问题。目前,中心集成了超分辨率光学显微技术、低温电子显微技术、三维重构技术、低温扫描微加工技术、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以及一系列生物显微成像样品技术,并承担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生物显微成像技术服务工作,极大促进了相关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进展,是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招聘岗位及要求一、岗位名称:电镜应用服务工程师助理1~2名。二、岗位职责:1、生物透射电镜常规技术(样品制备及电镜观察)应用服务;2、透射电镜的日常维护工作;3、其他事务性工作;4、可自愿参加组内的相关研发工作。三、任职要求:1、 精密仪器、机械、光电、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相关专业方向,本科及以上学历(优秀者可适当放宽);2、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动手能力;3、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4、具有相关经验或北京户口者优先。中心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每年都有相关专业会议培训,并且有机会和领域专家互动交流。具有良好的个人提升和晋升空间。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年终绩效奖金(在中心工作满一年)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等,据国家及研究所相关规定,以人才派遣方式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薪酬面议。四、联系方式:咨询电话:010-64888419或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其它能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有关资料发至:zhuboling (AT)ibp.ac.cn〔请将(AT)替换为@,防止垃圾邮件〕。邮件主题和文档请注明"应聘工程师助理-姓名"。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符合岗位要求者均可报名,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 2018年度这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将接受评估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  为推进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水平,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的要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评估1-2个领域,按照数理地学、生命、信息、工程材料、化学的顺序轮流进行,每个实验室的评估周期为5年。  2018年,教育部将组织对工程材料领域的实验室进行评估,工程材料领域开放运行满3年的实验室均应参加定期评估。参加本年度评估的实验室145个,参评实验室名单和初步分组情况见附件。  通过验收运行满三年的工程中心均应参加定期评估。本年度将组织电子与通讯、农林牧渔、智能制造、新材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共91个工程中心参加评估,分为5个组  附件参加2018年度工程材料领域评估的实验室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高校一、工程一组(土木工程、交通工程)1城市地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2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3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河海大学4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清华大学5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天津大学6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7水工岩石力学武汉大学8高速铁路线路工程西南交通大学9特殊地区公路工程长安大学10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浙江大学11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北京工业大学12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广西大学13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广州大学14冲击与安全工程宁波大学15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石家庄铁道学院16结构工程与抗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7公路工程长沙理工大学18水利水运工程重庆交通大学二、工程二组(冶金矿业)1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北京科技大学2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中国矿业大学3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东北大学4深地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5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理工大学6现代冶金技术河北理工大学7煤矿灾害防治河南理工大学8提高油气采收率东北石油大学9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武汉科技大学10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武汉科技大学11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山东科技大学12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西安科技大学13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西安石油大学14石油天然气装备西南石油大学15非常规冶金昆明理工大学三、工程三组(能源动力、工程热物理)1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华南理工大学2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清华大学3动力机械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4建筑安全与节能湖南大学5材料电磁过程研究东北大学6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中国矿业大学7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东南大学8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大连理工大学9热流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10煤气化及能源化工华东理工大学11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重庆大学12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内蒙古工业大学13流体及动力机械西华大学14能源材料化学新疆大学15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云南师范大学四、工程四组(机械与先进制造)1精密与特种加工大连理工大学2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哈尔滨工业大学3承压系统与安全华东理工大学4工程仿生吉林大学5先进成形制造清华大学6高效洁净机械制造山东大学7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天津大学8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西安交通大学9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西北工业大学10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长安大学11轨道交通安全中南大学12现代制造技术贵州大学13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华南农业大学14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江苏大学15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西安理工大学16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浙江工业大学17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重庆理工大学五、工程五组(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轻工)1水沙科学北京大学2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华南理工大学3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清华大学4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清华大学5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6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东南大学7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河海大学8生态纺织东华大学9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同济大学10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庆大学11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青岛理工大学12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山东建筑大学13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六、工程六组(电力、电子、控制)1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北京交通大学2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北京理工大学3微电子机械系统东南大学4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华北电力大学5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华东理工大学6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清华大学7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山东大学8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上海交通大学9智能电网天津大学10道路与交通工程同济大学11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12现代测控技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3电子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广东工业大学14无损检测技术南昌航空大学15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沈阳工业大学16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太原理工大学17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中北大学七、材料一组(材料物理、材料化学)1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北京大学2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3软化学与功能材料南京理工大学4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华东理工大学5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西北工业大学6先进能源材料化学南开大学7薄膜与微细技术上海交通大学8功能分子固体安徽师范大学9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河北工业大学10光电带隙材料哈尔滨师范大学11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江汉大学12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吉林师范大学13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八、材料二组(材料加工、制备、表征)1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东北大学2三束材料改性大连理工大学3汽车材料吉林大学4材料先进技术西南交通大学5先进材料清华大学6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山东大学7特种功能材料河南大学8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郑州大学9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湖北大学10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湘潭大学11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天津理工大学12新型功能材料北京工业大学九、材料三组(金属材料、无机材料)1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生物冶金中南大学3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天津大学4电子陶瓷与器件西安交通大学5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6环境断裂北京科技大学7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8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兰州理工大学9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广西大学10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11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昆明理工大学12磁学与磁性材料兰州大学十、材料四组(生物材料、有机材料)1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华南理工大学2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3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清华大学4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中山大学5纺织面料技术东华大学6民族地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中南民族大学7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海南大学8纺织纤维及制品武汉纺织大学9橡塑材料与工程青岛科技大学10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天津工业大学11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天津工业大学12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浙江理工大学13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杭州师范大学
  • 五洲东方将参加“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暨第12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
    五洲东方将于2011年10月30日-11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加&ldquo 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暨第12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rdquo 。  本届大会是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盛会,首次在华举办,由国际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担任,届时有250余名享有盛誉的生物物理学家,包括多位诺贝奖获得者介绍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五洲东方展位号:A55和A57  会议时间:2011年10月30日-11月3日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五洲东方诚邀您的参加。
  • “3D细胞智造工厂”制造商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近日,专注创新3D细胞技术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宣布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和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联合领投,中国科兴、国药中生等新老股东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升级、扩大核心产品产能、丰富产品线与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国际化业务与CDMO业务等。华龛生物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于2018年领衔创建。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解决全球细胞产业发展痛点。杜亚楠,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清华-北大生命联合科学中心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工程系 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微组织工程”这一特色交叉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探索,实现理论探究和技术转化。研究内容为整合微纳加工技术、生物材料、基因编辑和生物力学构建精确可控、具有仿生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理和病理3D微尺度组织,为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以及药物筛选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团队开发的3D微组织技术,可作为新一代干细胞药物的扩增制备平台和药剂学递送系统革新再生医学 并通过构建体外仿生病理微组织模型首次报道了肝窦毛细血管化可通过胶原纤维介导的“旁张力信号”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全新病理机制,为肝病治疗提供了精准用药方案。为再生医学、药物开发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理论模型和解决方案。共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80余篇 (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Science Advances 等杂志),发表图书章节8篇。批准授权专利14项,其中两项微组织工程技术专利已商品化。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并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同时为Tissue Engineering和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的编委。华龛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片(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全球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整体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基于3D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华龛生物进一步开发3D FloTrix细胞大规模全自动化制备工艺系统。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华龛生物表示,本轮融资将助力公司打造“3D细胞智造工厂”,在未来实现细胞规模化、定制化培养,以及生产制备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推动细胞产业迈向工业4.0时代。
  • 科研级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材料领域的应用
    自然进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优化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自适应性、自愈合能力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润湿性、粘附性等多种特点。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仅从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还从生物奇特的结构中得到不少启发进行仿生制造。自然界的动植物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性结构的灵感从而设计出不同应用领域的仿生材料。 仿生材料,其研究起源于对天然材料的详细考察,通常是指模仿生物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根据仿生材料所针对的天然生物材料的不同特性,仿生材料可以包括仿生高强度材料、仿生超亲水/超疏水材料、仿生高黏附材料、仿生智能薄膜材料以及仿生机器人等。 仿生材料来源于对天然材料的模仿,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多功能表面的仿生微结构如超疏水表面结构就是受植物叶子启发所设计,如根据荷叶不会粘上水珠这一现象仿生制备了超疏水薄膜,通过仿生牙釉质微观结构制备坚韧仿生材料用于飞行器等。经过近些年仿生材料领域科学家的努力,荷叶表面、猪笼草、蜘蛛丝、水黾腿部等的微观结构都已经被揭示出来,并成为设计制备仿生材料的重要指导依据,其在自清洁,抗腐蚀,油/水分离,微反应器和液滴操作等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 尽管仿生材料研究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目前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自然界中复杂的微结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考虑用3D打印的加工方式来弥补传统加工方式的不足。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设备就为这种复杂的微结构加工提供了可能,其分辨率高达2μm,具有高分辨率、超高精度、跨尺度加工、适用材料广、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诸多特点,非常适用于制作微尺度的复杂三维结构。 下面就列举了一些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备的仿生微结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为仿生领域提供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 一、仿生麦芒结构: 麦芒上分布着许多取向性坚硬倒刺使其表现出摩擦各向异性特征,通过研究其结构特征能够揭示出其背后的科学机制; 同天然麦芒相比,3D打印麦芒上面的倒刺尺寸、排布密度和倾斜角度可自由调控,并能够很好地与被接触基底表面进行相互作用,实现摩擦各向异性的最大化; 文章链接地址: Small(DOI: 10.1002/smll.201802931)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微结构尖端最小尺寸:8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二、仿生仙人掌簇状的针型微结构 : 仙人掌刺微结构有助于水滴的凝结和运输,通过3D打印可改变仙人掌刺微结构表面的疏水性能以进一步增加水滴凝结的速率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i.201901752 此类簇状针型微结构同样可利用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作,能够直接快速成型,分辨率2-10μm,最小细节可达5μm; 三、仿生槐叶萍固液气界面表面结构(气膜恢复机理): 水下固液气界面在大压强、高流速以及气体扩散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失稳甚至消失,这严重影响了水下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固液气界面的工程应用,而槐叶萍却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源于其表面特殊微结构产生气膜的作用。通过研究槐叶萍表面的微结构及其水下固液气界面力学特性,能够发现一种新的水下固液气界面稳定性机理;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5/2282?iss=5 以下为通过摩方3D打印设备制造的槐叶萍叶片表面,基于实际槐叶萍叶片尺寸放大10倍打印,以验证这种结构仿生机制的可行性; 使用设备:nanoArchS140,分辨率:10μm;圆柱直径300μm,底部最小缝隙10um左右; 四、仿生叶片的超疏水打蛋器微结构: 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此类复杂的微结构,而利用3D打印方式可以灵活实现出研究者想要的臂数以调节表面结构与水滴的粘附力;此类结构可以作为‘微型机械手’来操控微液滴,也可用于油污的吸附和高效油水分离 文章链接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4912/epdf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最小杆径:30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五、仿生微针结构: 微针(MN)是一种长度为数百微米的微型针,由于其微创,无痛且易于使用的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仿生微针在组织中具有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其在软组织应用中具有的强大潜力,在经皮下给药、组织伤口愈合、长期体内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 此案例作者基于PμSL技术,制备出具有倒刺结构的高粘附性仿生微针; 文章链接地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fm.201909197 摩方3D打印系统打印的其它微针结构: 最小尖端直径:15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40,分辨率:10μm,层厚20μm 结尾: 以上,是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领域的应用分享,除了上述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仿生材料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仿生材料也在迅速发展,例如仿鲨鱼皮、仿蘑菇头、仿蜂巢、仿水母等;而摩方的超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分辨率高达2μm,并能兼顾大幅面,目前还在进一步丰富打印材料库,如水凝胶材料,磁性功能材料等,将进更好地服务仿生微结构的加工和验证。
  • 2023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江雷、蔡宗苇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今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欧洲科学院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及欧洲各国国家科学院发起,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下设23个学部,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其外籍院士是与欧洲有着长期紧密合作的杰出科学家。自成立以来,已选出近5500名欧洲科学院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少数欧盟国家之外的科学家可以当选外籍院士,其比例小于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点击了解)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 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 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 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与化学方面的研究:(1)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限域空间内分子/离子/界面的作用规律、离子定向输运的调控规律等。(2)动态超浸润界面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限域超流化学反应、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量子限域超流生物信息转换等。(3)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应用研究:主要是开发面向环境、能源、健康、资源、信息等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器件。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点击了解)  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Marburg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4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质谱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6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水质中心任教授,2001年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二噁英分析实验室主任,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蔡教授是质谱分析领域的专家,从事质谱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擅长于高分辨质谱、GC-MS、LC-MS、CE-MS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21)等多个重要奖项。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  1992年获得德国科隆体育大学(Deutche Sporthochschule K?ln) 实验形态学与运动医学康复专业博士学位 1993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AO)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受聘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任实验室主管 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目前任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赛马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心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世界卫生组识运动医学暨促进健康中心成员。秦岭教授发展了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学及生物力学应用技术,并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生理和疗效评价进行了多年研究。同时秦教授发展和倡导开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康复治疗(运动、药物和物理治疗)措施, 以先进的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定量分析技术评定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太极拳运动治疗和中药药物治疗作为潜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措施的功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合作研发了含中药活性小分子的骨科内植入物材料修复骨缺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点击了解)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气象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的识别与影响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及适应对策研究。组织建立中国气象灾害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业务体系。
  • 小工具,大领域: 探索电化学在细胞微环境与即时诊断技术中的新应用 ——访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菲副教授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哈佛仪器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亚太区首个示范实验室的新闻,年轻的李菲博士作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代表和哈佛仪器的高层领导在实验室门口合了影。没过多久,又发现她作为嘉宾应邀参加第十七届BCEIA电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于是,仪器信息网的编辑联系了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菲副教授,并对她目前主要开展的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和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的研究做了采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e24c4c0-30a4-4fd2-b943-3e35751d94bd.jpg" title="IMG_098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trong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菲副教授/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李菲,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导。李菲博士在以电化学方法为基础、将各种显微镜技术、光电分析手段与微/纳技术相结合的新能源纳米材料光电催化和生物体系电化学检测方面有超过16年的研究经历,特别是在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和构建各种细胞纳米探针应用于细胞电化学检测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已在Chem. Rev.,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Adv. Func. Mater.、J. Am. Chem. Soc.、Nano Research、J. Phys. Chem. C、Analyst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H因子18,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李菲200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紧接着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导师是邵元华教授,他也是最早将微界面电化学扫描探针技术引入中国的学者。之后李菲获得英国政府海外留学生全额奖学金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8年取得电化学博士学位。李菲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题一直在做基础性研究。博士毕业后,她思考今后要做些什么。当前和人类最相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生命健康。针对这两个问题,李菲后来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的第一个博士后研究方向转入新能源领域,研究新能源纳米材料的界面电催化过程。在瑞士完成第一个博士后研究后,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她紧接着联系了美国天普大学的第二个博士后,和美国导师一起开发纳米级探针来检测细胞释放的神经物质。2010年3月李菲博士回国并应聘于西安交通大学,并于同年加入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EBC),并继续从事新能源纳米材料光电催化和细胞电化学检测方面的研究。/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首选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自己回国后的科研平台时,她说“西安是我家乡,西安交大是西部最好的学校之一,原来的211和985、最近刚入选的双一流高校。西交大除了学校的名气之外,学校的理、工、医紧密联系(比如西安交大2000年并校之后,有13个附属医院),多学科交叉的平台好。做新能源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电分析化学研究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合作者,特别对于与材料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交叉研究,西安交大是个很好的选择。比如,目前我所在的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Bioinspired 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 Center (BEBC)),就有物理、机械、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临床医生)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和学生,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平台。”/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在不断探索中深入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领域的研究/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细胞三维微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构建和调控细胞三维微环境,对病理机理、组织再生和药物筛选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原位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的行为有助于理解基本细胞功能和病理学研究。李菲博士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应用新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相结合,原位、实时表征三维细胞微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行为。她所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关于细胞微环境电化学检测领域的科研项目已有10余项,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的“力-电耦合微环境对心肌细胞形态和多行为影响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获得了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部)指南提到:分析化学学科资助的范围从肉眼可见的宏观复杂结构到单个分子的分析与检测,旨在建立创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可以看出,指南已经在偏向单细胞分析和单分子检测领域。/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优势与机遇并存/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传统的分析技术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分析设备正走向微型化、集成化和便携化。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是李菲博士的另外一个研究领域。纸基芯片是以纸代替传统的石英、玻璃、硅、高聚物等材料,在纸的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结构的微流体通道的微型分析器件,结合了微流控技术和纸的优点。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的主要特点包括:制作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环境友好,液体在芯片上的流动依靠毛细作用,不需要额外的泵。并可通过叠加多层纸的办法实现三维纸基装置的构建,用于癌症检测和抗癌药物的筛选。另外,纸基芯片在设计上能包含更多的功能,并可用于高通量检测。/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纸基芯片的制备首先在纸基底上构建样品区和亲水性通道,方法有很多种,如石蜡打印、切割等方法,再在反应区制备检测传感元件。当样品到达检测区域时反应产生光/电信号完成检测。李菲团队在这些研究领域都有涉及,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的笔写装置在纸基底上构建石蜡通道以及制备电极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用户自定义(DIY)设计,并且可与二维移动平台结合实现自动制备。/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2015年微流控芯片的市场规模约为28亿美金,到2018年市场规模为58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7%。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作为微流控芯片的一种,在临床诊断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目前纸基芯片的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还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还未实现批量生产,另外还需跟进小型化纸基检测结果读取装置的开发。再者,纸基芯片的上游产业包括造纸和试剂的研发等行业,如果造纸厂商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出不同特性的纸(如不同透光性、孔径、孔隙率等),试剂厂商能够开发出批次差异性更低、稳定方便纸上存储的试剂,纸基芯片产业化会更容易实现,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泛。/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  纸基芯片技术革新改变人类生活/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可以设想到颠覆性的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技术革新有很多,将来会有更多种类的纸基材料应用到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例如,使用可降解的糯米纸可实现在一定监测周期后自行脱落,实现定期失效的瞬态柔性可穿戴电子的制备;纸与打印机、笔都是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材料及工具,利用打印、笔写技术使得电子电路跃然纸上,可分别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和快速、个性化制备纸基电子可穿戴设备的需求;目前纸基柔性电子研究多为基于纸实现电导体、应变传感等简单功能的研究,作为独立集成器件实现复杂的健康监测功能仍有待探索;纸作为产品的封装存储,廉价易得,却也较为脆弱,褶皱、破损、腐蚀等情况均会对纸基电子的功能实现造成影响,考虑到纸基可穿戴设备巨大的商业前景,有必要对其封装存储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利用纸基即时诊断检测芯片制成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可以轻松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婴幼儿的睡眠状态进行实施监控,对司机的疲劳驾驶进行实时预警......这些纸基即时检测芯片得到的实时生化指标数据信息可与手机医学、云服务和远程医疗等结合,为运动、康复、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支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trong后记/strong:“做科研,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探索未知领域,真正解决科学问题,增加人类对自然和自身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上书架;另一方面,孕育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就是上货架。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环境安全和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层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于食品、环境安全和健康监测的即时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国内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虽然现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相信在国内外李菲博士等的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这些研究将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推动更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实现即时检测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物和疾病的发展过程。/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采访撰稿:王明br//span/p
  • 东南大学召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11月8日上午,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承办“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在东南大学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三处处长刘涛、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朱俊强、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京南以及研究生院、科技处、能源与环境学院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金红光教授主持,蔡睿贤院士、刘京南副书记等分别致辞。来自国内外的多位院士和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6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为期3天,集中展示国内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幕式结束后,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严晋跃教授等分别就低碳技术、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发展、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与控制、室内空气化学污染控制、小型涡扇发动机设计、建筑热湿解耦环境控制方法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大会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三处纪军主任就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十二五规划及2010年基金评审情况等做了专题介绍。
  • 首台三维步态采集系统落户国家鞋类检测中心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8日宣布,Codamotion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在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晋江实验室顺利安装并调试成功。  这是中国引进的首台Codamotion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它的调试成功使得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成为海内外最先进的鞋类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实验室之一。  该系统主要由9个红外摄像头采集器和26个红外主动发光标识点组成,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器自动采集下肢各部位及鞋的运动学参数,包括位置、加速度、速度、动作时间、跳跃高度和长度、身体关节旋转、角度变化等参数,分析各种运动的动作特点、鞋和脚的运动特点以及鞋对下肢运动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海内外市场对鞋类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  国家鞋类检测中心表示,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3D脚型扫描系统、足底测力鞋垫、足底测力平板、模拟行走试验系统等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设备,深入开展鞋类运动生物力学应用研究,建立和完善运动鞋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库及运动鞋舒适性能评价体系,引导运动鞋生产行业注重产品的研发设计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中国运动鞋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
  • 仿生超疏液涂层可解决5G天线罩“雨衰效应”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硅基功能材料组与山东鑫纳超疏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了兼具优异耐压性、机械稳定性和耐候性的5G天线罩、雷达罩超疏液防雨衰涂层,能有效解决5G信号在降雨时的“雨衰效应”。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5G天线罩是5G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保护天线系统免受外界复杂环境干扰,提高天线精度和使用寿命。但是,雨水会在5G天线罩表面形成水滴或水膜产生“雨衰效应”,即水的介电常数很高,会吸收、反射大量电磁波,导致5G信号严重衰减。“避免雨水在5G天线罩表面形成水滴或水膜是解决‘雨衰效应’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俊平介绍,仿生超疏液涂层(超疏水、超双疏涂层)具有液滴接触角高(大于150°)、滚动角低(小于10°)等特点,液滴易从表面滚落,在自清洁表面、抗液体黏附、防液体铺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用于5G天线罩表面,解决其“雨衰效应”。然而,采用仿生超疏液涂层解决5G天线罩“雨衰效应”尚需突破涂层不能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压性、机械稳定性及耐候性的技术瓶颈。张俊平团队与山东鑫纳超疏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一种兼具优异耐压性、机械稳定性和耐候性的5G天线罩、雷达罩超疏液防雨衰涂层,该涂层能够避免雨滴在5G天线罩、雷达罩表面黏附,有效解决了其“雨衰效应”,并在全国多地5G天线罩、雷达罩上进行了实际应用。张俊平介绍,黏结剂的引入虽然能够提升涂层的机械稳定性,但也同时将低表面能纳米粒子包埋,导致涂层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进而使得涂层的超疏水性和耐压性较差。通过调研大量文献,并结合此前的研究经验,该团队对涂层进行了系统设计,成功制得兼具优异耐压性、机械稳定性和耐候性的仿生超疏液涂层。“首先,涂层的三级微/微/纳米结构以及致密的纳米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耐压性。其次,涂层的近似各向同性结构及黏结剂的黏结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同时,我们选用具有化学惰性的原材料制备涂层,使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张俊平说。此外,5G天线罩、雷达罩基材大多为ABS塑料。“这类基材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导致涂层与基材的黏结强度较弱。”张俊平说,团队通过对黏结剂的种类进行优化,筛选出与ABS等基材具有优异黏结强度的黏结剂来制备涂层,成功克服了涂层与ABS等基材黏结强度弱的缺陷。经过3年的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该涂层性能已取得大幅提升。张俊平告诉记者,未来,团队将探索更多仿生超疏液涂层的潜在应用领域,实现其在高压输电线路、桥梁、隧道防结冰,5G天线罩、雷达罩防雨衰,抗危化液体黏附,电子产品防水防油膜,自清洁市政工程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
  •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 Adv. Sci.:3D打印仿生高强度、多尺度、高精度的生物活性牙冠
    牙釉质是一种高度钙化的硬组织,具有紧密有序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晶体排列结构,以满足其所需的力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目前可通过生物矿化、无机模板合成等方法仿生天然牙釉质的独特结构。然而,上述方法只能在纳米尺度、微米尺度或以粗糙的宏观形状实现单个水平面HAp的有序排列。且天然牙釉质不仅有平行排列的外层结构,还有一定偏转角度的内层结构。更重要的是,其清晰的宏观结构(厚度大于1 cm,尺寸大于1 cm)也进一步增加了制备仿生牙釉质的难度。目前3D打印牙齿从最初的简单材料打印牙齿模型的阶段,到性能优化打印阶段,到进一步混合活性细胞、抗菌材料、生长因子等功能打印阶段,其打印精度和效果在不断地提高,但也并未复刻天然牙齿的各项性能,离临床应用还有较远的距离。 图1. 多尺度、高精度牙冠的3D打印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受到天然牙齿中牙釉质多阶段生长的启发,基于单分散的“超重力+”HAp基齿科修复树脂材料,采用挤出成型3D打印技术,开发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逐步组装策略,利用剪切诱导构建了多尺度高度有序HAp结构的高精度仿生牙冠(图1),实现了天然牙的成分(HAp)、结构(紧密有序)以及性能(力学及再矿化)仿生。相关成果以题为3D Printed Strong Dental Crown with Multi-Scale Ordered Architecture, High-Precision, and Bioactivity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博士生赵梦露为第一作者,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杨丹蕾、范苏娜博士、姚响副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王洁欣教授为共同作者,张耀鹏教授和朱美芳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部分实验完成于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制备“超重力+”羟基磷灰石。 图2. 基于高度有序HAp基复合树脂牙冠的3D打印流程示意图图3. 3D打印牙冠的个性化修复 本工作制备了单分散的“超重力+”HAp基齿科修复树脂材料,使HAp纳米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树脂基体中。根据不同配方浆料的流变学行为,通过理论计算选择了最适合剪切诱导有序的打印墨水配方。并基于此浆料的流变特性,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设计了具有逐渐收缩通道的定制喷嘴,从而有利于浆料顺利的挤出和稳定的剪切(图1)。以HAp的纳米晶体结构作为基础(原子尺度),到单分散的纳米棒在打印过程中受到剪切诱导而沿着打印方向进行有序的排列(纳米尺度),进一步控制打印路径使其平行排列(微米尺度),在宏观上制备三维高度有序的树脂样品,最后根据牙冠的三维模型,打印出个性化修复的牙冠(图2)。其打印精度可达95%(图3)。由于中断了裂纹扩展,当使用最小直径260 µm的喷嘴进行打印时,取向程度最高,其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38 MPa,压缩强度可达370 MPa,优于传统模具法制备的样品(图4)。其优异的再矿化活性减少了细菌聚集和继发龋齿的机会(图5)。此工作为制备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仿生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 HAp基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及断面形貌图 图5. HAp基复合树脂的体外生物活性 此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201702)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20XD1400100)等项目的资助。特别感谢岛津公司宁棉波工程师在Micro-CT测试中提供的帮助。 近年来,张耀鹏教授团队在3D打印仿生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Compos. Sci. Technol., 2021, 213, 108902 Cellulose, 2021, 28, 241-257 Carbohyd. Polym., 2019, 221, 146)。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104001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本文转发自高分子科技公众号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苏州缔因安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苏州缔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缔因安”)完成千万元级别A轮融资,本轮由欣柯资本独家投资。缔因安成立于2018年6月21日,是一家以体外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基于数字PCR技术的全自动、集成化、小型化、多靶点的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的核心研发及生产技术,致力于成为微纳智造技术引领的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平台。缔因安技术 源于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BEBC ),该研究所由卢天健教授和徐峰教授共同组建。缔因安采用独创液滴生成方式,创造出全球首款四合一数字化检测机器,成为国内首家数字化肿瘤早筛技术平台。目前,缔因安拥有专利近40项,已取得4个医疗器械证书,拥有完善的GMP车间、分子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并与多家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签订合作课题,临床实验入组近2000例。在数字PCR“一体化时代”风口上,缔因安具有独家核心液滴生成技术的专利,将核酸提取仪、微滴生成仪、芯片扩增仪、芯片阅读仪进行集成,构建出超快、多重、全自动、一体化的数字PCR诊断系统——SMART MDx系统,并采用压电陶瓷喷射技术进一步提高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仪器及耗材成本,产品技术优势显著,位列国内第一梯队。今年10月,缔因安的核酸提取仪完成了国家药监局的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公司的核酸提取仪及试剂开始进入销售。预计今年12月份,液滴生成仪完成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同期荧光阅读仪获批注册检验,公司的产品线稳步推进中。缔因安是欣柯资本未来在分子诊断领域全面布局的重要窗口,基于缔因安,欣柯资本与国内知名的C9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拟共建联合研究院,加快国内医疗器械的科技成果转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