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仪器信息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题为您整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话题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的论坛

  • 聚焦:国务院城市规划方案中的第三方检测认证市场机遇

    聚焦:国务院城市规划方案中的第三方检测认证市场机遇近期,国务院陆续发布一系列通知,批准了部分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包括扬州市、成都市、呼和浩特市等2011-2020年的规划。城市规划中涉及的领域包括:环境(大气、水)、工程(质量检测)、医疗(医学检验)、消防(安全检测)、建筑(道路桥梁)等,衍生出大量的检测认证市场机遇。我要测网持续跟踪最新政策变化,为您带来检测机遇一手资料。  城市规划中,提及的领域包括能源环境、城市基础建设、人居环境等方面,其中检测涉及内容包括:  能源环境  在绿色建筑建设、工程竣工等方面将产生检测机构的认证认可需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中,将催生水质、空气等一系列检测项目,环境的持续监测需求将会增长;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中水处理会是一个重要环节,处理后水质的检测项目将会持续增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将会衍生大量的道路、桥梁等相关项目的检测、监测招标采购需求;城市的供水水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方面水、空气等项目的检测需求将增加;在综合防灾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的监测、消防等特种设备的检测监测的项目也将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人居环境  在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方面将衍生医疗检测、医学检测、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等需求;保障性住房以及棚户区、城市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房屋的安全性能检测服务将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大部分内容都会涉及到检测、监测相关的业务,包括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监测、完工之后的检测、认证需求。蕴含大量第三方检测市场机遇,检测机构当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延伸阅读(点击查看):  探寻国务院批准扬州城市规划的第三方检测市场

  • 中国能源报:中国低碳城市的“真伪”之辩

    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正面临多方的质疑。其中,有两位权威专家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一是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访问时提出的,“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二是今年8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在接受采访时,关于“目前城市中真正按低碳生态的理念在进行的项目,可能仅有五分之一”的表述。包括专家、媒体在内的这种种质疑之声,最终导出了一个“伪低碳”的民间“定论”。  “伪低碳”的民间“定论”之中究竟包括哪些实际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十分明显的隐含着对目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流于“口号化”“形式化”的深层思考,人们归纳并提出“伪低碳”的概念的主要依据,是专家们在谈及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难以名副其实的现状时,提到的 “缺乏低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城市发展普遍缺少整体规划和实施措施”这两个主要问题。因此,中国低碳的“真伪”之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实现“突伪”的关键,就在于扎扎实实的落到建立“低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于因地制宜的强化“低碳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措施”。  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一个城市低碳建设“含金量”的主要标尺。这一点,事实已经做了充分的证明。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之所以被全世界公认为“低碳城市”的典范,很大程度归结于直观的低碳量化数据。据媒体报道,自1995年到2005年期间,哥本哈根这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城市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  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在这方面至今仍然困难重重。虽然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最新成果。但专家同时透露,目前省级碳排放指标核算仍存争议,包括电力碳排放属地的计算、城市边界的确定等等,业内正期待能在核算体系方法上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低碳评价标准的最终出台还得假以时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与其纠结于“阿喀琉斯之踵”式的争论,不如静下心来研究“核算体系方法尚未达成一致”等问题下的弥补对策。笔者认为,在低碳城市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之前,最可行的低碳发展之路是采取调研与实践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8月底,“中国首个低碳功能区项目”Z区在北京正式启动,虽然也有媒体提出“概念化炒作”的质疑,但不容置疑的是,Z区正是我国第一个由低碳民企、国家权威科研机构、地方政府联合进行的低碳量化实践。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主任杜少牧才提出了这样的观点——“Z区”很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可以量化和评估的低碳功能示范区。  如果说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缺乏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受了客观因素的影响,尚情有可原。那么,城市低碳发展整体规划和实施措施的有无,则能直接反映城市决策者是否具有推行低碳的诚意,进而验证城市低碳建设的“真伪”。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标。在这些城市中,把低碳、生态治理等同于节能,大搞“节能形象工程”、“生态形象工程”的并不在少数。而东部沿海地区的重工业污染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更让我们揪心。中西部某些城市如此盲目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反映出对GDP数据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暴露当地决策层缺乏建设低碳城市的责任和决心。  因此,要打造低碳城市,必须首先摒弃“唯GDP”式的城市发展观,静下心来研究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对策,基于本地排放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设定低碳目标,编制本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然后推进规划的实施。简而言之,科学规划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去伪存真”的关键。  笔者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应该将办公、娱乐和居住的区域完美结合,居民不需要开车或乘车就能上班或购物,而且由于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容积率低,可供行人活动的绿化空间大,大家将更愿意选择步行、骑车的出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让普通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低碳带来的简单、舒适和快乐,进而改变大量购买、大量废弃的高碳消费模式,是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低碳的“真伪”,关键在于低碳量化评价的标准、城市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等重要前提是否缺失,是否科学。而“伪低碳”之类评价的出现,则从某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低碳城市化发展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客观现实。

  • 【讨论】转帖灾后重建规划应重视环境支撑

    邹德慈 1934年出生于上海市,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委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环境保护部“两委”专家。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点击一  焦点关注 汶川大地震的感想  关键思路 众志成城令人感动  记者:四川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您对此有何感想?  邹德慈: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抗震救灾已成为国家的第一要务。目前,灾后安置和重建已成为工作重点。这几天,围绕灾后重建,我已参与了若干次专家座谈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派出了7批工作组前往四川震区,参与安置和灾后重建规划。  从各种信息传媒得知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情况,我有两个突出感觉:一是非常震撼;二是十分感动。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时我在天津,也参加过天津的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唐山大地震强度是7.8级,汶川大地震是8级,据地震专家说:0.2级之差意味着能量大一倍;唐山大地震烈度是9~10度,而汶川大地震烈度最高达11度。从强度和烈度这两个地震指标来看,这次汶川大地震无疑是百年来我国震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事实也确实如此,地震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灾区范围如此广大,有的城镇几乎完全被摧毁,现场十分惨烈。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震区,要求救援官兵全力以赴挽救灾区人民生命,关注到了每一个人;全国人民积极支持救援灾区;国际上也纷纷派出救援队。这些,都带给人们极大的感动。令人深刻感受到在救灾包括今后的恢复重建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点击二  焦点关注 恢复和重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思路 关注生态安全和人的安全的关系  记者:从灾后重建角度来看,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有哪些不同特点?  邹德慈:汶川大地震灾害波及的地域面积大,重灾区约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绵阳、德阳、阿坝、广元等6个市州;88个县、区,1204个乡镇,以及农村,涉及2700多万人。而唐山大地震受影响的区域比较集中,除唐山外,影响较大的是天津,北京的影响较小,波及的面积没那么大。  因为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地域较大,其恢复与重建的情况也会更复杂。  记者:灾后重建应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邹德慈:现在对于灾区的情况正处于调查阶段,还没有足够详细的相关资料。但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从这次强震带来的后果,可以判定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十分脆弱的。以前对此可能估计不足,包括在设防标准上不够重视。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依托和支撑。人们通常会对水、空气、土地、资源等可视的环境给予重视,而忽视地质环境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对人类安全的威胁。这次强烈地震引起的塌方、泥石流,造成河流改道、河道堵塞、公路损坏、房屋倒塌。这些都是对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受更大的打击。  地震后,我们不仅要做好城镇和房屋的恢复,重新创造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更应该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并把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前提和认识的基础。例如,当前把如何消除由大地震使岷江上增加的33个堰塞湖对下游形成的威胁作为头等大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我认为,这些市县的恢复和重建,应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上做起。应以震害调查和对灾区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为基础来进行。要强调理性和科学。当然,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修复能力有限,但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趋利避害。  记者:这些城市的恢复和重建应注意哪些问题?  邹德慈:自从唐山地震以后,国家制定了地震烈度的区划,要求建筑物抗震  设防,如6度、7度或8度。我个人认为,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应适当提高抗震标准。事实是最好的根据。这一地区已经发生过这样的强烈地震,难以保证是否再发生。根据历史经验,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不可麻痹,要做好防震准备,防止地震再次发生,国内外的经验都是如此。  此外,大地震后,北川等几个乡镇都需要重建,有的可能还会迁址。但面临的困难是,周边适合建设的平地很少,很多地方都是峡谷。我认为,城镇迁址要慎重。要在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一个城镇的迁址会改变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因此要进行评估。村镇迁址的影响则要小一些。  恢复重建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只有目光长远,做好百年大计,才能长治久安。

  • 【分享】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大全

    【分享】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大全

    城市规划标准规范大全 28.8M[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8/200608241734_24630_1644693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8/200608241734_24632_1644693_3.jpg[/img][b]下载网址: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earch.asp?sel=admin_name&keywords=zjzxwwl2a[/b]

  •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暨展览会二号通知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暨展览会二号通知

    [img=,690,2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21511068075_3106_3946096_3.jpg!w690x236.jpg[/img]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国家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建立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增强国家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的目标,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的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于11月14-15日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b]“城市防洪与科学管理”[/b],特邀中外院士、知名专家教授等建言献策,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探讨解决思路,提高防洪排涝的技术水平,为城市科学防涝与水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b]一、时间地点[/b]大会时间:2019年11月14日-15日大会地点:广州逸林假日酒店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二、[b]会议规模:[/b]500人[b]三、组织机构[/b]主 办 单 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承 办 单 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 办 单 位: 广州市水务局 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国际静压桩学会(IPA)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河海大学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媒体: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人民日报、凤凰卫视、文汇报、《中国市政工程》、隧道网官 方 网 站: http://www.ifufc.com/[b]四、秘书处联系方式[/b]参会、参展、资料入袋、演讲、赞助请联系联系人:吴自洋电话:13248294380(微信同号)邮箱:ziyang.wu@wintimechina.com官网:http://www.ifufc.com/ [align=center][b]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初步议程[/b][/align][align=center][b] 举办时间:2019 年 11 月14-15日[/b][/align][align=center][b]举办地点:广州逸林假日酒店[/b][/align][b] [/b]此次议程仅作为初步议程参考,有变动随时更新修正。[b] [/b][table][tr][td][align=center][b]大会主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4日(星期四)9:00-18: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熊正元,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td][/tr][tr][td][b]开幕式[/b]开幕致辞致辞嘉宾: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领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领导中国水利学会领导广州市水务局领导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国际著名专家[/td][/tr][tr][td][b]话题方向:中国防洪排涝的规划与实施(拟)[/b]演讲嘉宾: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兼),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td][/tr][tr][td][b]话题方向:气候变化对城市洪涝带来的影响分析(拟)[/b]拟邀嘉宾: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话题方向:暴雨带来的水质污染治理(拟)[/b]拟邀嘉宾: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水协(IWA)常务理事[/td][/tr][tr][td][b]话题方向:保持环境生态平衡的方法(拟)[/b]演讲嘉宾:Ong Choon Nam,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td][/tr][tr][td][b]午餐[/b][/td][/tr][tr][td][b]演讲题目:日本城市针对洪涝灾害发生的行动与对策[/b]演讲嘉宾: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拟)[/b]拟邀嘉宾:张 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原巡视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td][/tr][tr][td][b]演讲题目:以国际视野打造上海城市排水雨水规划[/b]演讲嘉宾:唐建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td][/tr][tr][td][b]话题方向:广州市城市水资源的应用(拟)[/b]演讲嘉宾:广州市水务局领导[/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困境与出路[/b]演讲嘉宾:程晓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td][/tr][tr][td][b]话题方向:气象环境对洪涝灾害的预防(拟)[/b]演讲嘉宾:张颖娴,国家气候中心工程师[/td][/tr][tr][td][b]话题方向:洪水预报与水库优化调度(拟)[/b]演讲嘉宾:陈洋波,中山大学水灾害管理与水利信息化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td][/tr][tr][td][b]话题方向:待定[/b]演讲嘉宾:福建侨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td][/tr][tr][td][b]话题方向:气象雷达定量估算降雨和洪水预报(拟)[/b]拟邀嘉宾:Ian Cluckie,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话题方向:环境生物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新工艺(拟)[/b]拟邀嘉宾:Mark van Loosdrecht,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td][/tr][tr][td][b]晚宴[/b][/td][/tr][tr][td][align=center][b]雨洪资源利用与排水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待定[/td][/tr][tr][td][b]话题方向:中国城市防洪和海绵城市政策解读(拟)[/b]拟邀嘉宾: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话题方向:智慧城市及新型技术结合(拟)[/b]演讲嘉宾:张胜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雨水径流综合管控平台与辅助决策系统(拟)[/b]拟邀嘉宾:黄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话题方向:智慧城市与水资源的协调之道(拟)[/b]拟邀嘉宾:章卫军,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话题方向:水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拟)[/b]拟邀嘉宾:夏 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td][/tr][tr][td][b]话题方向:如何建设治水长效机制(拟)[/b]演讲嘉宾:陈贻龙,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话题方向:水资源合理整治的战略思考(拟)[/b]拟邀嘉宾:黄兆义,武汉碧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武汉碧水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书记[/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防洪排涝的结合(拟)[/b]演讲嘉宾: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副理事长、教授[/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城市水利与防涝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暴雨洪涝的预防(拟)[/b]拟邀嘉宾:刘志雨,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td][/tr][tr][td][b]话题方向:雨洪管理中的蓝绿统筹思想(拟)[/b]拟邀嘉宾:郭祺忠,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td][/tr][tr][td][b]演讲题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风险及应对[/b]演讲嘉宾:马京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供水检测及供水设备改造(拟)[/b]拟邀嘉宾:宋兰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工程院副总工[/td][/tr][tr][td][b]演讲题目:静压植桩工艺在城市洪涝灾害中的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b]演讲嘉宾:陈国主,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td][/tr][tr][td][b]演讲题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与工程案例[/b]演讲嘉宾:张 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td][/tr][tr][td][b]话题方向: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防涝规划研究(拟)[/b]演讲嘉宾:谢映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工[/td][/tr][tr][td][align=center][url=http://www.ches.org.cn/ches/2017xsnh/2017fhc/201710/t20171020_1004454.html]水生态环境论坛[/url][/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20[/b][/align][/td][/tr][tr][td][b]话题方向: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拟)[/b]拟邀嘉宾:王 超,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td][/tr][tr][td][b]话题方向: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体系(拟)[/b]演讲嘉宾:郑兴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td][/tr][tr][td][b]话题方向: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环境治理(拟)[/b]演讲嘉宾:吴学伟,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内涝防空的竖向设计和“大排水”系统构建[/b]演讲嘉宾:车 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高强度城市建成区洪涝灾害治理[/b]演讲嘉宾:辛玮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环境所副所长、给排水高级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水系治理的生态与景观[/b]演讲嘉宾: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td][/tr][tr][td][b]话题方向:城市重大工程中的水利研究(拟)[/b]演讲嘉宾:吴小明,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兼河流海岸工程研究所总工,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td][/tr][tr][td][b]话题方向:环境荷尔蒙(拟)[/b]演讲嘉宾:孙跃平,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参观考察[/b][/align][align=center](由协会根据市政院提供的两个地点进行最终确定)[/align][/td][/tr][/table][table][tr][td]11月15日(星期五) 14:00-17:00[/td][/tr][tr][td][b]考察地点一:广州明珠湾大桥[/b][/td][/tr][tr][td]简介:明珠湾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起始于万环西路,止于[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9%8E%E9%97%A8/581261]虎门[/url]联络道,项目全长9.1km,其中明珠湾大桥长为2.64km,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交通枢纽核心控制工程。大桥主线全长约7.774公里,主桥设计双向八车道,采用三桁六跨连续钢桁拱,结构美观秀丽,承重能力大,工程主桥主跨436米,是我国跨度最大的三桁钢拱桥。[/td][/tr][tr][td][b]考察地点二:广州石井净水厂[/b][/td][/tr][tr][td]简介:石井净水厂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槎路,张村涌以南、石井河以东,项目占地面积约16公顷,分2期建设。其服务范围为大坦沙系统中新市涌、白云一线以北地区,服务面积约33平方千米,服务人口约36.1万人。一期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区按地面景观湿地、地下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采用地埋式方式布置,采用改良AAO工艺,规模为15万m3/d 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总投资12.37亿元。石井净水厂秉持了集约、便捷、绿色、亲民的设计理念,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景观营造相结合,通过优化的空间、实体、场地构成整个建筑环境,在力图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交通组织、入口、广场及室外绿化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推敲,从丰富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的角度入手,使整个净水厂给人深刻的印象,成功做到以最小的用地、最流畅的工业建筑流程、最小化噪音与废气排放,把地面绿地和景观留给市民,提升了周边土地的环境质量和使用价值。[/td][/tr][tr][td][b]备注:仅限注册报名成功的与会代表参加。根据活动落实的实际情况,组委会将保留调整部分行程的权利,最终行程以当日实际考察为准。11月15日下午,请凭参观考察证件乘坐指定班车前往考察地点,并提供往返接送。[/b][/td][/tr][/table]

  •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倍受关注

    http://i2.sinaimg.cn/dy/o/2011-08-15/1313371879_CXN9uT.jpg  2011年7月18日,南京遭遇强暴雨袭击,城区的许多主干道变成一片汪洋,交通出现严重堵塞,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图为南京龙蹯路上一排水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柳一凡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倍受关注,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武汉、广州、北京、西安等城市屡遭暴雨洗礼,城市排涝能力几经考验。“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京城“新八景”……网民的戏谑表面上折射出城市排涝系统的“力不从心”,却也暴露了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理念偏差。专家呼吁,决策者须在城市建设理念、政绩观念上有所转变,“上下一起建,上下一起管,这才叫建城市”。  暴雨后城市内涝频现  入夏以来,雷雨天气频繁光顾,武汉、广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屡陷“水城”窘境。  据媒体报道,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3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江西建设厅某官员表示,城市排涝规划建设存在限量,应当允许特大暴雨有一定的排水时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市扩张、人口规模扩大,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很多城市历史欠账严重。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目前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 4%投入到排水系统维护;养护维修资金90%依靠地方财政投入,难以按标准进行定期养护维护。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化进程。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指出,“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此话直指,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成为城市排涝作用发挥的一大掣肘。  “最大的病根在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重地表、轻地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强调,这一现状折射出城市生态停车场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一些地方多以经济增速作为衡量城市发展、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因此对这些花费多却看不见、用得少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时,真正下力气做的便少之又少。  内涝折射理念观念偏差  城市内涝频繁发生暴露了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不堪重负”等表象问题,更折射出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和权责交叉致整治难收成效等实质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谢映霞表示,相关部门应对城市建设进行深刻反省,城建不是只建表面。她坦言,城市建设中地面的光鲜亮丽,虽也由老百姓享用,也可以愉悦大家,但是不排除政绩的成分在里面,而地下设施则确确实实是在为老百姓服务,“地下设施是一个良心工程,真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  据了解,中国目前没有形成完善的地下排水网络,存在多方面原因,如资金不足、规划欠缺,以及地下管网的管理部门门类繁多、各司其职等,都是制约地下排水网络建设的因素。  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还进一步指出,城市地下降噪路面系统建设属公益性质,难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又都不够。”  城市内涝是“系统性疾病”,涉及规划、交通、水利、气象等诸多部门。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形成合力。而要把排水蓄水结合起来,要有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同样离不开具体执行部门的通力协作。  有评论指出,在破解城市内涝顽疾的道路上,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那颗为城市繁荣、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政绩观的转变,同样需要制度推动,改变唯GDP的考核方式,让做好地下管网这样的“隐形工程”变成“显性政绩”,才能给城市管理者的政绩冲动找到合理的出口。  城市治水可借鉴成功经验  “如果在城市系统规划上缺乏整体考虑,单纯依靠排水管道排涝,并不能根治城市水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彩色防滑路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表示,城市治水理念必须要有大的调整。  “城市治水当务之急是明确职责、整合力量、认清城市水患的风险分布特性与演变趋向,在提高排涝标准的同时,要考虑如何恢复与增强必要的雨洪调蓄与渗透功能,尽快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程晓陶称。  对此,诸多水利、城市规划专家主张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排水或利用雨洪经验,如进一步发展地下蓄水、排水系统,建设跟硬化地面配套的透水地面和存水设施,发展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地下车库和地下交通、在地面铺设透水材料和修建储水设备等以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压力等。  诸如,法国巴黎建有总长2300多公里的地下管道,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这些下水道纵横交错,排水通畅,管径宽绰,足够倾盆大雨迅速排空。在德国柏林,庞大而精密的下水道系统密如蛛网,下水管道长度约9500公里;通过可分离系统,雨水和污水分别被导入两个排水系统。雨水直接排入城市周边人行道施工的河流和湖泊,而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则通过废水管道送至排水站,再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是900多年前建造的排水沟渠,如今依然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再如,在青岛市,100多年前德国人规划设计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让青岛远离内涝的隐患。  如今,城市内涝舆论纷扰,中国诸多受水涝侵害的省市也开始着手落实具体措施。如,武汉问责水务系统官员,郑州市政再投入十亿应对逢雨必淹,北京通过改造排水泵站和挖掘地下蓄水池等举措缓解路面积水等……然而,城市内涝积弊非腠理之疾,责在排水系统,根源却在城市建设,部分城市治水之策难触根本,成效最终能得几分还需实践给以证明。

  • 美媒:中国大城市郊区蕴含环境污染危机

    若没空气污染,在中国逐渐壮大的城市居民看来,距天津40分钟车程的某小区,可能就是一座城市田园,高高矗立的居民楼俯瞰着湖泊和花园。但这里缺乏商店和便民设施,使之(以及其他位于郊区的众多类似住宅)成为城市的大型宿舍。“附近没有医院、发廊,饭店也极少”,每天接送妻子上下班的一名居民说,“光为买菜,我就得开20分钟车。”  这是中国的超级街区、开发区之一,由于数百万住在其中的城市新中产阶层的所有出行都需要开车,此类地区正蕴含着一场社会、能源和环境危机。随着近期三中全会为中国制定未来经济蓝图,这种源自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模式,已使地方与中央平衡城市化的努力相冲突。  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将1.6亿人迁往郊区,如今中国也在这么做,只不过规模更大。但与美国战后同时兴建住宅和学校、超市和餐馆的大范围郊区扩展不同,中国新的出行者们唯有驾车四处跑,才能享受到基础服务。这导致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上升,也令许多中国城市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中国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耗量是农村人口的3倍多。专家表示,若不能正确应对,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将引发更多拥塞和更多污染。中国的城市通常将土地划分为住宅、工业和商业用地,使远距离往返成为常态。专家说90%的中国城市如出一辙。到2030年中国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问题是,中等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建设方式亦在步京沪的后尘,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彼得·卡尔索普说:“若无更好措施,环境负担将极其巨大……灾难已迫在眉睫。”

  •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就《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核算标准》等六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进行立项

    [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审核决定,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下属专业机构联合相关单位申请的《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核算标准》、《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碳减排核算标准》、《城市公用运营类企业碳资产管理评价技术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低碳评价技术规范》、《干净城市建设评价技术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低碳评价技术规范》共六项团体标准编写要求符合程序,对编制工作给予立项。[/size][/font]

  • 西门子8亿造中国研究院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日期 :2006-11-17 文章作者:李晶 对于拥有漫长产品线的跨国电信大佬西门子来说,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10月30日,西门子宣布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将成为西门子在德国以外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西门子中央研究院院长荣怀德告诉记者,目前,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拥有200名一流的研究人员,2008年,计划再聘用100名研究人员。西门子中国区总裁郝睿强则表示:“在中国设立研究院,表明中国在西门子全球业务的整个价值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博士说,研究院将加强同中小公司的合作,注重技术的融合并致力于开发适用于中国新兴市场并在全球市场有望取得成功的创新技术。 创新引擎 在西门子看来,创新是公司快跑的引擎。2005财年,西门子公司在研发上的投资达52亿欧元,目前拥有有效专利达53000项。西门子公司产品中的75%是在近五年中新开发的。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表示,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将把重点放在开发适用于中国新兴市场并在全球市场有望取得成功的SMART(简单、易维护、低价、可靠、上市时间短)创新技术。 一直以来,以“精细”著称的德国人把西门子的研究机构开遍全球,而各个研发中心又在协同作战。西门子构建的创新体系就遵循“无边界”的原则。 在西门子看来,创新体系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对内,西门子公司通过一个“3i计划”来收集所有部门员工的创新建议,并对提出建议的员工颁发奖金。3个“i”字母分别来自3个单词:“点子(ideas), 激情(impulses), 积极性(initiatives)”。 尽管西门子为此付出了巨额的奖金,但是,公司却因此每年削减了2.5亿欧元的成本。 新投资计划 据西门子中国区总裁郝睿强介绍,未来3到5年,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将投资8亿元人民币扩展在北京和上海的研发活动,并计划组建一支由300名世界一流研究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研发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交互设计和技术、软件与工程、数据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和方案、自动化与新兴技术以及一些正在讨论之中的开发项目,例如混合电动汽车、智能交通管理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对于郝瑞强来说,如何将西门子在华的信息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金融、照明、家用电器这些看起来互不相关的业务进行协调,发挥多元化的整体优势是个重要的问题。而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的成立,对于西门子有效整合中国区的业务和研发本地化无疑至关重要。 在西门子的新投资计划中,从2005年12月开始,西门子总投资额达3亿人民币的“西门子医疗亚洲科技园”将在中国第一个大型医学园区——上海南汇国际医学园区之内开建;2005年8月,博世西门子家电集团投资10亿人民币在南京成立的博西家电电器园正式落成,今年3月即将全面投产,主要生产用于厨房电器、吸尘器、电熨斗等小家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显然,医疗业务、厨房电器、小家电业被西门子视为主要利润收割区,加大投资是在正确预测市场和技术周期的前提下做出的决定。 “创新的战略,要沿着技术的生命周期进行定位。”荣怀德这样认为。西门子需要的创新策略是渐进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方式非常稳定。“当新的技术周期不停地在我们周围发生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就要正确地预测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做出反应———要么自己吃掉自己的业务,要么被别人吃掉。”

  • 倒计时20天!2021(第五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会议议程发布

    倒计时20天!2021(第五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会议议程发布

    [img=,690,2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190935377034_4658_5396974_3.jpg!w690x236.jpg[/img][table][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大会开幕式[/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9[/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8:[/font][font=宋体]30[/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9:00[/font][/align][/td][/tr][tr][td][font=宋体]主持人[/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胡佳萍[/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副秘书长、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font][/td][/tr][tr][td][font=宋体]致辞嘉宾:[/font][font=宋体]1. [/font][font=宋体]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领导[/font][font=宋体]2. [/font][font=宋体]上海市水务局领导[/font][font=宋体]3. [/font][font=宋体]中国工程院三局领导[/font][font=宋体]4. [/font][font=宋体]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领导[/font][font=宋体]5. [/font][font=宋体]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领导[/font][/td][/tr][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主论坛[/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9[/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9:00[/font][font=宋体]-12:00[/font][/align][/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从郑州[/font]2107暴雨洪涝看城市洪涝的防治[/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张建云,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水系统污染治理绿色发展[/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font][font=宋体]教授[/font][font=宋体]、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Resilience Criteria for Urban Flooding Decision Making [/font][font=宋体]城市洪水决策的韧性标准[/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Slobodan P. Simonovic,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减灾研究所主任、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待定[/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徐祖信,[/font][font=宋体]中国工程院院士[/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同济大学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待定[/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丁一汇[/font][font=宋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研究员[/font][font=宋体](线上)[/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水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拟)[/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夏[/font] 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让城市生命更有韧性[/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font][font=宋体]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同济大学[/font][font=宋体]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一网通管”在城市防汛中的应用[/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王梦江,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秘书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流域综合治理[/font]——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必由之路与治水方略的多样性选择[/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程晓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水利学报》主编[/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流域防洪与城市内涝治理的上海实践[/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胡[/font] 欣,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地下空间与防洪排涝应急管理(拟)[/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张[/font] 韵,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防洪与内涝防治体系规划研究与实例[/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张[/font] 辰,[/font][font=宋体]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精细化管理在智慧污水管理平台中的应用[/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黄[/font]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智慧赋能雨洪管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赛莱默经验分享[/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茹临锋[/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市场经理[/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Water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水与环境工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Roger Falconer,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终身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城市排水系统综合风险与防治探索与思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周[/font] 骅,[/font][font=宋体]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海绵城市:应对极端事件,挑战和机遇是什么?[/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Chris Zevenbergen[/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环境学院([/font]IHE)、[/font][font=宋体]荷兰[/font][font=宋体]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针对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计算重要参数动态变化的[/font][font=宋体]理解[/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广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城市大口径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深层排水管道系统建设的实践与设想[/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font] 祺,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建筑项管部总工程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流域框架下上海中心城区排涝体系研究[/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章卫军[/font][font=宋体],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font][/td][/tr][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专题论坛一:防洪排涝体系规划与建设[/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五[/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8[/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45[/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50[/font][/align][/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从海绵城市到流域海绵应对极端气候下的城市防洪安全[/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font] 健,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大纽约地区[/font]“桑迪”飓风灾后防洪减涝系统的重建与韧性加强[/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郭祺忠,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防洪排涝大型泵选型参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许跃华[/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利欧集团湖南泵业有限公司[/font][font=宋体]副总工程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平原河网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构建总结与思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贤萍,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园林院副院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排涝抢险泵关键技术研究与探讨[/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彭光杰[/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内涝治理的规划实践与思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莫[/font] 罹[/font][font=宋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副总工程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南京城市超标准强降雨应对措施思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杨红卫,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font][/td][/tr][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专题论坛二:防洪排涝源头控制策略与实践[/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五[/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8[/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30[/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2:00[/font][/align][/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马洪涛,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水务规划咨询院院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一江一河”系统治水历史价值探讨[/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报告题目: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提升城市防止内涝的韧性[/font]——以镇江海绵城市为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佘[/font] 年,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副所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基于弹性效益的城市内涝防治策略研究[/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刘[/font] 俊,[/font][font=宋体]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务工程系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和海绵城市的弹性研究[/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红武,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上海市中心城雨水排水规划及实施路径[/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励建全,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水务环境院教高[/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案例[/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娄诚铭,上海久宜城市规划设计中心[/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一种新的排水管网水流数值模拟技术[/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张大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主任助理[/font][/td][/tr][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font=宋体]专题论坛三:防洪排涝智慧管控与应急预警[/font] [/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五[/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08[/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30[/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12:00[/font][/align][/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数字淮河智慧防汛系统建设[/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刘昌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副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亚太地区城市洪水监测及预报进展回顾与展望[/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刘金平,[/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font]/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秘书处水文专家[/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font][font=宋体]一体化泵闸在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朱清漪,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市政事业部研究中心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暴雨洪涝过程模拟与风险区识别[/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徐宗学,北京师范大学[/font]“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洪灾害的预测和应对措施[/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演讲嘉宾:赵[/font] 江,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首席工程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副秘书长[/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城市道路积水内涝成因剖析与对策[/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王建龙,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环境工程专业负责人[/font][/td][/tr][tr][td][font=宋体]报告题目:国际水文集合预报实验简介[/font][font=宋体]演讲嘉宾:段青云,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特聘教授[/font][/td][/tr][tr][td][align=center][b][font=宋体]参观考察[/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日(星期[/font][font=宋体]五[/font][font=宋体])[/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参观地点:[/font][font=宋体]竹园污水处理厂调蓄池工程[/font][/align][/td][/tr][/table][font=Tahoma][color=#444444][font=Tahoma]参会联系:[/font]17317538277(微信同号)[/color][/font]

  • 【转帖】中国城市污染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

    3月1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中国城市污染的重点区域还是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块地方,环境部正在和这三个地方的省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协调,准备编制区域的污染防治规划,由环境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来实施。  张力军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人对此都很关心,包括海外的华侨华人,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很关注。所以,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上不断加大力度,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们出台过《大气污染防治法》。根据法律的规定,大气污染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污染防治的,通过去年奥运会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大家可能也都记得,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兑现了中国政府的承诺,这个保障工作给我们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就是对大气污染不仅要考虑城市本身,要考虑大气的环流问题,也就是考虑大气污染输送的通道问题。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据一些科学家的分析,当地要占70%,通过大气环流输送进来的占30%,所以,必须要实行区域联防。根据中国大气的情况、大气环境质量的状况,城市污染的重点区域还是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块地方,环境部正在和这三个地方的省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协调,准备编制区域的污染防治规划,由环境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来实施。 张力军表示,关于水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中国政府十五年前就开展了重点流域的治理工作,水质在逐渐改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这三年每年改善的幅度都比较大。关于环境质量的问题,这次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背景材料,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背景材料。关于水的问题,我们现在考虑的是:第一,要进行源头控制,不符合规划要求、不符合环境质量要求、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不能再建。第二,要推动重点流域规划的实施,重点是要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并且要对河流实行综合治理。第三,要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第四,要保障饮水安全。第五,要加大考核力度,重点是中央要加大对省的考核力度,省要加大对各市县的考核力度。我们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已经协商,最近将会出台一个对省界河流断面的考核办法,这个办法将明确每个省的河流出境断面的水质要求,达不到要求的要停止对这个地区、这一流域的建设项目审批。通过以上办法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关于土壤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信不久将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出来以后,包括我们的措施,将一并对外发布。

  • 【转帖】中国城市陷垃圾处理困境

    编者按:近日,广州番禺大石镇将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传出后,附近各大楼盘的30万居民绝大部分表示反对,大多数业主明确表示坚决抵制。不过,一个迫切的现实是,如今的中国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垃圾处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城市垃圾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建设更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在于推动垃圾分类制度。这一点,政府和居民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城市围剿垃圾本刊记者 王大骐 实习记者 马李灵珊垃圾围城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早已乘坐巨大的宇宙飞船遗弃了地球,剩下一个地球废品分装员,每日循环往复地处理着堆积如摩天大楼般的人类垃圾。这样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按每人每年产生300公斤垃圾计算,全球60年产生的垃圾全部堆放在赤道圈上,可堆成高5米、宽1公里的巨大垃圾墙。今天,如果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寻找最初的目的地印度,他将无法顺利抵达,因为半路上会遇到一个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即“第七大洲”。“第七大洲”现位于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顺时针流动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它的厚度超过30米,总面积是法国国土面积的6倍。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后其面积还会增长10倍。在人口集中的陆地上,垃圾问题更为严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垃圾场——纽约Fresh Kills垃圾堆放场已高达海拔505英尺,高出自由女神像一半,每天流出百万加仑的污水。这里的地下水已经遭到铅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由于地下污水已经污染了新泽西的海滩,该垃圾填埋场已遭到美国联邦法院多次传控。2004年,重庆市南岸区长生镇村民因为难以忍受垃圾场散发的臭气和污水,便阻断交通,持续堵路,造成全城迅速被4000吨垃圾围困,主城区有的主干道一半堆满了垃圾,弥漫着臭味,同样引发了“垃圾危机”。可以说,至今全球几乎所有城镇都已经被垃圾紧紧包围,如果一个星期内垃圾回收无法正常进行,繁华都市就会陷入瘫痪。2004年,我国的城市垃圾生产量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各地纷纷发生垃圾围城的危机。如承担广州市9成垃圾填埋量的兴丰垃圾填埋场,由于垃圾增幅过快,将于2012年被填满,而北京市的所有垃圾填埋场也将在5年内饱和。在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下,中国开始了一个庞大的焚烧炉建设计划。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共有62个垃圾焚烧厂。“十一五”期间,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频频推出,已知的项目规划有82个。垃圾焚烧的困境在农业经济时代,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被自然“回收”。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时代,瘦弱的自然界已经越来越难以消纳人类生活的附属产品。于是,人们开始刨坑,用“卫生填埋法”处理我们产生的废物。但随着垃圾填埋场地的告急,人们必须另辟新路。这条新路就是垃圾焚烧法。它比起填埋法,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一度被视为“减量快”的好方法。日本曾一哄而起地建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占据世界垃圾焚烧炉数量首位。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效仿,把垃圾焚烧推向了高潮。垃圾焚烧法进入了发展时期。然而,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后,垃圾焚烧法却一直未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其弊病突出表现在潜伏污染更重、耗资昂贵、操作复杂和浪费资源等方面。据多种文献报道,每吨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约5000立方米废气,还会留下原有体积一半左右的灰渣。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在有害物质中,最主要成分二恶英是国际公认一级致癌物。二恶英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只有通过化学合成才能产生,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900倍。二恶英的半衰期是14-273年,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在越战中,为了切断越共的胡志明小道,美军用飞机喷洒了7600万升每公斤含2毫克二恶英的落叶型除草剂“橙剂”,以清除遮天蔽日的树木。后来,在越南长山地区,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缺胳膊少腿或浑身溃烂的畸形儿,还有很多弱智儿童。这些人就是“橙剂”的直接受害者。据统计,越战中曾在南方服役的人,其孩子出生缺陷率高达30%。此外,在南方服役过的军人妻子的自发性流产率也非常高。而且,二恶英污染源无法完全控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垃圾焚烧厂实现了连续实时监控,北大二恶英研究实验中心的项目负责人陈左生博士形容,二恶英样品前处理的工作量,就如同把国际标准泳池装满大米,从中挑捡出一颗带色的大米。本末倒置的现状处理垃圾的有效做法其实早已存在:通过提倡循环再用和减少包装来减少生活垃圾的产量。即使没有得到循环利用,仅仅是有效地对垃圾进行分类,都能使焚化炉的排放更容易达到标准。因为焚烧单一成分时,温度可以被更精确地控制。这也是垃圾管理一直遵循的优先次序原则: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首要的一个是在源头减量,实行垃圾分类。其实,在50多年前,中国有一些城市早已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先进的城市,那时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废品回收站”,可惜,这套废品回收体系在80年代末慢慢萎缩。这种萎缩换来的是民间自发武装消灭垃圾的战斗力的迅猛增长。上世纪80年代末,来自四川、河南、安徽一带的农民,把“从垃圾堆里掘金”的事业做得无比热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有拾荒大军10万人,废品收购站及临时性收购点约5000个,其中有登记注册的约2100个。只可惜,他们一直被垃圾管理者视为竞争对手,被城市管理者视为“小商小贩”,不是遭受盘剥,就是遭受打压,因此,对抗垃圾能力最强大的民间武装,一直得不到建立集团军的机会。广州市环卫局环卫处处长鲍伦军也承认,广州市的垃圾分类主要由市场自发运行,由群众和企业自发形成的利益链驱动实施,缺乏政府的主导推动和有效指导。他表示,由于难以对从业人员和废品收购站进行有效监管,不能对回收再利用渠道进行科学规范,同时缺乏专门的垃圾分类场地,容易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各级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进行长远规划,对垃圾分类投入严重不足,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回收体系不完整,整个产业体系极不成熟,“分类收集、混合运输、处理”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制力不够,源于立法跟不上,全民教育和理念宣传也不尽如人意。广州的问题存在于每一个中国城镇里。毛达,北京师范大学欧美环境史博士生,2007年曾受邀参与北京市垃圾处理工作的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北京市每年投在垃圾分类上的专项资金只有2000万元,可是在一个垃圾焚烧厂的投资就超过8个亿。在他看来,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感谢北京环保志愿者郭威、肖家桦的帮助)

  • 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近年全国62%城市发生内涝待解决

    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   这个夏天,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平常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近六个小时”,回想起6月23日暴雨袭城的情形,家住北京西南三环的李女士仍然记忆犹新。当日,大雨倾盆,昼如暗夜。由于降雨正值交通晚高峰,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部分站点停运,李女士的回家路变得异常艰难。“基本上把所有交通工具都坐了个遍,还趟水步行了好久,回到家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介绍,这场降雨是近十年来北京最大的降水,局部地区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雨量之大已远远超过城市道路和排水设施的承载能力。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使城区部分地区严重积水,局部立交桥下积水深度超过1.5米,给百姓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两位年轻人还因推车不慎掉进排水井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其实,近年暴雨袭京导致内涝并非首次。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遭遇暴雨,降雨强度达到80毫米/小时,莲花桥积水达2米,城西地区交通几近瘫痪。2006年7月31日,首都机场出现暴雨,降雨强度达到105毫米/小时,迎宾桥积水1.7米,进出机场交通中断……   放眼全国,北京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部分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上海、重庆、南京、武汉、长沙、西安、杭州等大城市暴雨积涝成灾的报道屡见不鲜。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发生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90%,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到78.9%,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重地表,轻地下   折射出一些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   暴雨过后,座座“水城”骤然现身,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最大的病根在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重地表、轻地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虽然极端气候是导致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但与快马加鞭式的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明显滞后,造成严重“肠梗阻”,这才是症结所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加之当时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偏低,相关部门对下水道等基础市政工程的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急速扩张。以北京为例,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平方公里,10年间翻了一番。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2017年能力验证计划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2017年能力验证计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作为国内建工领域唯一一家获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面向全国组织开展能力验证活动。所开展的认可范围内的能力验证结果可作为认可及资质认定机构判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中心相关认可范围见CNAS网站)。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判定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能力的活动,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可以通过利用能力验证这种外部质量保证工具,识别与同行机构之间的差异、补充内部质量控制技术、为自身的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信息;实验室的用户、监督和管理机构、评价机构等可通过利用能力验证结果,判断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是否具有从事检测活动的能力,以及监控他们能力的持续状况。我中心将在2017年继续开展全国性的能力验证计划,涉及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等18个项目(见附件1);欢迎广大实验室和生产企业参照本单位工作范围及实际需要,积极参加。报名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底。

  • 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拟定议程

    [align=center][b]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初步议程[/b][/align][align=center][b]大会主题:城市防洪与科学管理 [/b][/align][align=center][b]举办时间:2019 年 11 月14-15日[/b][/align][align=center][b]举办地点:广州逸林假日酒店[/b][/align][b] [/b]此次议程仅作为初步议程参考,有变动随时更新修正。[b] [/b][table][tr][td][align=center][b]大会主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4日(星期四)9:00-18: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熊正元,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td][/tr][tr][td]开幕式致辞嘉宾:1.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2.郭允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3.刘咏峰,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4.龚海杰,广州市水务局局长5.范瑞威,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6.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td][/tr][tr][td][b]演讲题目:气候变化对城市洪涝带来的影响分析(拟)[/b]主旨报告: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保持环境生态平衡的方法(拟)[/b]主旨报告:Asit K Biswas(加),国际水资源协会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杰出客座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暴雨带来的水质污染治理(拟)[/b]主旨报告: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或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主旨报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中国防洪排涝的规划与实施(拟)[/b]主旨报告: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td][/tr][tr][td][b]午餐[/b][/td][/tr][tr][td]主持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领导[/td][/tr][tr][td][b]演讲题目:日本城市针对洪涝灾害发生的行动与对策[/b]演讲报告: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td][/tr][tr][td][b]演讲题目:以国际视野打造上海城市排水雨水规划[/b]演讲报告:唐建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td][/tr][tr][td][b]演讲题目:广州市城市水资源的应用(拟)[/b]演讲报告:广州市水务局领导[/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困境与出路[/b]演讲报告:程晓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张 韵,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演讲题目:如何构建高效能的防洪排涝应急服务体系[/b]演讲报告:杨文龙,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亚洲办公室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徐 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案例分享[/td][/tr][tr][td][b]圆桌讨论:城市防洪排涝的的管理或规划方面(拟)[/b]主持人:程晓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1.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院长2.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3. 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4. Asit K Biswas(加),国际水资源协会原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杰出客座教授5. 日下部 治,国际静压桩学会(IPA)理事长、日本岩土学会原理事长、日本土木学会原副理事长6. 广州市水务局领导[/td][/tr][tr][td][b]餐叙(一楼西餐厅)[/b][/td][/tr][tr][td][align=center][b]雨洪资源利用与排水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广州市政院领导或专家[/td][/tr][tr][td][b]演讲题目:日本防洪管理背景现状和未来[/b]演讲嘉宾:森田 弘昭,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会长,日本大学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海绵城市下垫面数字化技术及智能化应用[/b]演讲报告:张胜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雨水径流综合管控平台与辅助决策系统(拟)[/b]演讲报告:黄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如何建设治水长效机制(拟)[/b]演讲报告:陈贻龙,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防洪排涝的结合(拟)[/b]演讲报告: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副理事长、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洪水预报与水库优化调度(拟)[/b]演讲报告:陈洋波,中山大学水灾害管理与水利信息化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td][/tr][tr][td][b]演讲题目:智慧城市与水资源的协调之道(拟)[/b]演讲报告:章卫军,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2. 张胜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3. 黄 瑾,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4. 束 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同济大学副理事长、教授5. 陈贻龙,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6.章卫军,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城市水利与防涝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td][/tr][tr][td][b]演讲题目:雨洪管理中的蓝绿统筹思想(拟)[/b]演讲报告:郭祺忠,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哥本哈根和纽约实践为例[/b]演讲报告:Henrik Sø gå rd olsen,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设计部门总监[/td][/tr][tr][td][b]演讲题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暴雨风险及应对[/b]演讲报告:马京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静压植桩工艺在城市洪涝灾害中的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b]演讲报告:陈国主,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td][/tr][tr][td][b]演讲题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与工程案例[/b]演讲报告:张 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内涝防空的竖向设计和“大排水”系统构建[/b]演讲报告:车 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td][/tr][tr][td][b]演讲题目:[/b]待定演讲报告:案例分享[/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夏 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2. 郭祺忠,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3. Henrik Sø gå rd olsen,安博集团全球气候适应性和景观设计部门总监4. 陈国主,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5. 朱浩川,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院给排水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一院院长6. 张 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url=http://www.ches.org.cn/ches/2017xsnh/2017fhc/201710/t20171020_1004454.html]水生态环境论坛[/url][/align][align=center][b]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待定[/td][/tr][tr][td][b]演讲题目:待定[/b]演讲报告:郑能师,德国PADDI环境咨询总监[/td][/tr][tr][td][b]演讲题目: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理念——城市水系统构建模式示例[/b]演讲报告:郑兴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td][/tr][tr][td][b]演讲题目: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环境治理(拟)[/b]演讲报告:吴学伟,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td][/tr][tr][td][b]演讲题目:高强度城市建成区洪涝灾害治理[/b]演讲报告:辛玮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环境所副所长、给排水高级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水系治理的生态与景观[/b]演讲报告: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td][/tr][tr][td][b]演讲题目:粤港澳大湾区水陆资源优势及发展分析[/b]演讲报告:吴小明,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兼河流海岸工程研究所总工,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td][/tr][tr][td][b]演讲题目: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分类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b]演讲报告:孙跃平,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td][/tr][tr][td]圆桌讨论:主持人:待定1. 王 超,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2. 郑能师,德国PADDI环境咨询总监3. 郑兴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 吴学伟,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5. 赵敏华,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td][/tr][tr][td][b]午餐[/b][/td][/tr][tr][td][align=center][b]参观考察[/b][/align][/td][/tr][/table][table][tr][td]11月15日(星期五) 14:00-17:00[/td][/tr][tr][td][b]考察地点一:广州明珠湾大桥[/b][/td][/tr][tr][td]简介:明珠湾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起始于万环西路,止于[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9%8E%E9%97%A8/581261]虎门[/url]联络道,项目全长9.1km,其中明珠湾大桥长为2.64km,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交通枢纽核心控制工程。大桥主线全长约7.774公里,主桥设计双向八车道,采用三桁六跨连续钢桁拱,结构美观秀丽,承重能力大,工程主桥主跨436米,是我国跨度最大的三桁钢拱桥。[/td][/tr][tr][td][b]考察地点二:广州石井净水厂和石井河景观带[/b][/td][/tr][tr][td]简介:石井净水厂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槎路,张村涌以南、石井河以东,项目占地面积约16公顷,分2期建设。其服务范围为大坦沙系统中新市涌、白云一线以北地区,服务面积约33平方千米,服务人口约36.1万人。一期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区按地面景观湿地、地下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采用地埋式方式布置,采用改良AAO工艺,规模为15万m3/d 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总投资12.37亿元。石井净水厂秉持了集约、便捷、绿色、亲民的设计理念,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景观营造相结合,通过优化的空间、实体、场地构成整个建筑环境,在力图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交通组织、入口、广场及室外绿化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推敲,从丰富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的角度入手,使整个净水厂给人深刻的印象,成功做到以最小的用地、最流畅的工业建筑流程、最小化噪音与废气排放,把地面绿地和景观留给市民,提升了周边土地的环境质量和使用价值。[/td][/tr][tr][td][b]备注:两处考察地点并行,可自由选择一处进行参观。仅限注册报名成功的与会代表参加。根据活动落实的实际情况,组委会将保留调整部分行程的权利,最终行程以当日实际考察为准。11月15日下午,请凭参观考察证件乘坐指定班车前往考察地点,并提供往返接送。[/b][/td][/tr][/table][align=center][b]广州市政院专题论坛[/b][/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b]城市建设技术创新论坛[/b][/align][align=center][b]11月14日(星期四)下午13:40-20:30[/b][/align][/td][/tr][tr][td]主持人:宁平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td][/tr][tr][td]论坛致辞致辞嘉宾:广州市政院领导院士[/td][/tr][tr][td][b]演讲题目:水环境[/b]演讲报告: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或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水协(IWA)常务理事[/td][/tr][tr][td][b]演讲题目:桥梁隧道[/b]演讲报告: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或陈政清,中国工程院院士,[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9%96%E5%8D%97%E5%A4%A7%E5%AD%A6%E5%9C%9F%E6%9C%A8%E5%B7%A5%E7%A8%8B%E5%AD%A6%E9%99%A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url]教授,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td][/tr][tr][td][b]演讲题目:特大跨度三主桁双层桥面公路钢桁拱桥技术创新[/b]演讲报告:宁平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中心区沉管隧道技术创新[/b]演讲报告:魏立新,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茶歇[/b][/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快速公交(BRT)技术创新与实践[/b]演讲报告:段小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城市桥梁装配化技术[/b]演讲报告:待定,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不同水源切换条件下的净水厂工艺方案设计[/b]演讲报告:尹文选,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演讲题目:地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践[/b]演讲报告:周建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td][/tr][tr][td][b]餐叙[/b][/td][/tr][/table]

  • 【资料】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

    标准馆 简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是国家重点支持、面向全国的唯一国家级标准文献服务中心。其标准文献收藏量为全国之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充实和发展,建立了规模浩大、门类齐全的标准文献库。藏有6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450多个专业协(学)会的成套标准以及全部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收集了160多种国内外标准化期刊和7000多册标准化专著,并与3o多个国家及国际标准化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标准资料交换关系,还作为一些国外标准出版机构的代理。从事国外及国际标准的营销工作。为保证标准文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我馆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标准文献进行收集、加工、维护和研究,并通过现代化服务手段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类型服务。丰富的馆藏让您各取所需,先进的服务手段使您足不出户。标准馆为全国各界用户提供全方位标准文献及标准信息服务。 工作范围 .来馆查阅及代查代索服务; .各类咨询服务; .标准文献代译服务; .标准查新及标准有效性确认服务; .标准信息定题服务; .标准信息研究及标准化培训服务; .国内外原版标准、原版标准目录及标准化书籍等代购代销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邮 编:100088 咨询热线:62377213 62075873 62020965 62022288-3217,3218,3220 传 真:6237721 62075873 E-mail:libo@cuis.gov.cn 营销热线:82086771 62020986 62022288-3215 传 真:82086771 E-mall:yungt@cuis.gov.cn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2016 年能力验证计划目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2016 年能力验证计划目录机构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序号计划编号 计划名称 测试/测量项目对应NAS-AL06文件的领域代码对应CNAS-AL07文件的PT 子领域可能涉及的测试/测量方法实施时间联络信息费用元1. CABR-2016-PT1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1029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10294-2008GB/T 10295-2008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张乐群/6451780415002. CABR-2016-PT2 钢筋力学性能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0301建工建材/力学性能GB/T 228.1-2010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昌文芳/6451780715003. CABR-2016-PT3 水泥物理性能凝结时间、3d、28d抗压、抗折强度1001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17671-1999GB/T 1346-2011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昌文芳/6451780718004. CABR-2016-PT4 水中甲醛浓度 甲醛浓度 0239建工建材/有害物质GB 50325-2010GB/T 18204.2-2014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昌文芳/6451780715005. CABR-2016-PT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抗压强度 1005建工建材/力学性能GB/T 50081-2002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戴蕾/6451750318006. CABR-2016-PT6 防水片材拉伸性能拉伸性能 1014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18173.1-2012GB/T 528-2009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张乐群/6451780415007. CABR-2016-PT7 建筑材料放射性 镭、钍、钾比活度1002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 6566-2010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昌文芳/6451780715008. CABR-2016-PT8合成树脂乳液涂料对比率对比率 1022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9756-2009GB/T 9755-2014GB/T 23981-2009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张乐群/6451780415009. CABR-2016-PT9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测定熔体质量流动速率0507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3682-2000方法A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张乐群/645178041500机构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序号计划编号 计划名称 测试/测量项目对应NAS-AL06文件的领域代码对应CNAS-AL07文件的PT 子领域可能涉及的测试/测量方法实施时间联络信息费用元10. CABR-2016-PT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物理性能检测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1001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1596-2005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戴蕾/64517503150011. CABR-2016-PT11检查机构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评定1038 检查机构GB/T 50344-2004JGJ/T 23-2011CECS 03:2007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孟扬/64517807300012. CABR-2016-PT12检查机构房屋危险性鉴定房屋危险等级10381039检查机构《危房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版)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孟扬/64517807300013. CABR-2016-PT13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导体直流电阻(20℃)0405电气/电工性能GB/T 3048.4-2007GB 50411-2007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孟扬/64517807150014. CABR-2016-PT14 水中pH 值 pH 值 0245化学试剂/物理性能GB/T 6920-1986GB/T 5750.4-2006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戴蕾/6451750350015. CABR-2016-PT15 橡胶的邵氏硬度邵氏硬度(A 硬度)10141015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531.1-2008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张乐群/64517804150016. CABR-2016-PT16 建筑门窗气密性 气密性 1026建工建材/物理性能GB/T 7106-2008JG/T 211-20072015.11~2016.11杨慧/64517844昌文芳/645178072500备注汇款信息:户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开户行:建行北京北三环支行 账号:11001021200059000011(汇款请注明“能力验证”)

  • 中国城市面临垃圾危机 垃圾总量增速与GDP比肩

    垃圾围城图破壁  中国垃圾增长的速度太快了,上海市一年的生活垃圾相当于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而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的体积。  每年的垃圾增长速度堪与GDP比肩,但垃圾处理能力并没能跟上,全国垃圾中有四成没有集中处理。北京的垃圾在未来四五年内将无地可埋,上海有的垃圾场已与居民区为邻。  垃圾与城市的矛盾正在加剧,垃圾处理的“中国式出路”在哪里?  200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相当于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  三年前,把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的体积。  按2008年年鉴统计,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样的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上海比全国的情况略低,2007年的增长率是6.7%。  然而,多数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并没有跟上垃圾的增速,年鉴统计表明,全国垃圾总量约有四成未经集中处理,它们只是从城市人的眼前消失,被简单填埋或堆放在郊区、甚至农村。  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永称:“北京的填埋场都是超负荷运行,四年多不到五年垃圾就无处可填了。”他甚至担忧:“北京的垃圾危机可能会很快出现”。  面对已经逼近的中国城市垃圾危机,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赵章元也担忧:“没地埋了,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所招聘联合培养硕士生或毕设本科生(长期有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生态环境部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环科院湖泊所建所30年来,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理论与诊断技术、湖滨带缓冲带生态构建理论与技术、沉积物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入湖河流污染物输移机理与控制技术、流域面源村落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是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核心依托单位,此外还拥有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和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颁发的良好湖泊创新团队的核心单位。“湖泊水生态调控与水华防治”研究团队现因工作和学科需要,招聘联合培养与客座学生2~3名,招聘需求如下:一、研究方向:中国湖泊水生态系统演变、湖泊水华发生机理及风险研究、湖泊水华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评估与工程化1、招生数量:2~3名2、基本条件: 1)在读硕士研究生或需要做毕业设计的大三大四本科生,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环境生物学、淡水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 2)具有湖沼学、湿地学、水生态学、水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藻类学、水文学等相关背景之一,熟悉与水环境相关的分析实验操作。 3)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与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诚实守信,认真负责;4)必修课程已在原学校完成,能全日制在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在校导师同意。二、待遇: 1. 享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津贴(劳务费+饭补,硕士1500元/月); 2. 提供住宿、固定机位; 3. 课题组崇尚独立科研,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 每年提供多次交流机会。4. 其它面议,表现优秀者毕业可推荐继续深造或者留院工作。工作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如有意向,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进行咨询。联系人:刘老师 18701403697(手机号及微信号),邮箱[email=ecustwy@126.com]tingting1308@163.com[/email]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博士职位,坐标深圳市,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博士[b]职位描述/要求:[/b]一、基本条件 1、近两年在国内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或2018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以申请日期计算),对特别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2、相关专业:  社科类专业: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政治经济、金融、法律、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国际贸易类等研究方向;  理工类专业: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生命科学等研究方向;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 4、全职在本站开展研究工作; 5、在外文期刊发表过文章者优先。 二、报名材料 1、个人简历及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表(请下载附件1); 2、身份证、博士学位证复印件(在读博士生暂未授予学位的可提供通过答辩的证明),留学博士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3、个人主要成果,博士毕业论文、专著、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 以上材料均以电子形式发到指定邮箱。 三、相关待遇 1、基本薪酬:年薪25-35万元(含深圳市补贴18万元/年,不包含以下福利); 2、住房福利: (1)入站后即可申请前海人才公租房,前期申请通过率为100%; (2)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获得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政策可提供高达160万元的住房贴)。 3、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的,可获得深圳市政府按规定给予的30万元(免税)科研资助; 4、根据深圳市有关博士后的户口政策,博士后本人可以在深圳落户,配偶及子女随迁; 5、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享受与研究院正式职工同等福利; 6、专项工作经费保障: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院将设立博士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博士后工作的各项开支。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研究院给予高额奖励; 7、博士后出站后,根据本人意愿和研究院需要,优先接纳本站博士后人员为单位正式员工,并连续计算其在本单位的工龄; 8、根据所参与的项目的程度获得科研奖金; 报名时间本次招收于2018年12月31日截止,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招收考核。 [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0032]查看全部[/url]

  • 开月大讨论,中国城市垃圾要走一条什么路!(9月)

    开月大讨论,中国城市垃圾要走一条什么路!(9月)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020746_313685_1896872_3.jpg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瞳里社区,这200多只绵羊整个冬天都在这里翻捡着可吃的东西,早已形成条件反射同拾荒者们一同冲向每一辆前来的垃圾车。各位版友,讨论一下怎样处理中国城市垃圾,才能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yc1010.gif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内蒙古建分院

    [color=#444444]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3日电 (乌瑶)13日下午,[/color]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color=#444444]与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记者在签约仪式上获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新区建立内蒙古分院(以下简称,分院)。[/color][color=#444444]  计量的国际通用定义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国际上把计量、标准、合格、评定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color][color=#444444]  “计量能力与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一定需要计量基础的相应提升。内蒙古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非常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同时表示,之所以选择落户内蒙古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二是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服务。[/color][color=#444444]  [/color]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年石油产品相关能力验证计划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年石油产品相关能力验证计划

    [font=宋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font][font=Calibri]CNAS[/font][font=宋体])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之一,认可注册编号[/font][font=Calibri]No. CNAS PT0037[/font][font=宋体]。(证书请见附件)[/font][font=宋体]2021年石油产品相关的能力验证计划请见下图:[/font][font=宋体][img=,690,43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2/202012291037036121_4915_3914746_3.png!w690x437.jpg[/img][/font][font=宋体]欢迎报名参加!报名表请见附件。[/font][font=宋体]联系人:宋小卫[/font][font=宋体]邮箱:songxw@nim.ac.cn[/font][font=宋体]电话/微信:13070167531[/font]

  • 【转帖】专家披露:未来五年我国"城市病"进入高发期

    “空气不好、交通堵塞、人群拥挤……”一提到这些词语,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一些繁华大都市的印象。其实,这些“症状”正是常见的“城市病”。10月17日,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上百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2010年~2015年),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所谓“城市病”,是对城市问题的一种形象说法。它是存在于城市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才会凸显出来。城市病主要包含城市的人口、环境、交通、住房、资源等社会问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告诉《北京科技报》,之所以说“未来五年将是我国城市病的多发期”,是因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很快。城市化率是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4.9%;如果城市化率按照1%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15年末,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随着人口快速集聚在城市,一旦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跟不上需求,供不应求,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届时,随着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迎来人口规模增长高峰、适龄劳动力就业高峰、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增长高峰,以及艾滋病蔓延和爆发的高峰。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加之,由于公共卫生等设施的缺乏,环境变得恶劣,空气及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实,很多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都给人们带来过不同程度的麻烦,甚至是灾难。以环境问题为例,日本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工业化高速发展时,城市的环境问题就很突出。东京1970年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2万人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1952年的英国伦敦,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造成了“烟雾事件”,短短的4天时间内,4000多人失去了生命。上世纪50年代,伦敦开始下大力气治理污染,在周边建立绿色隔离带,将大批污染企业迁出伦敦,“雾都”才终于拨云见日。美国现在同样在反思“小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浪费、上下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精明增长”的概念,建造适合步行的社区与多种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和住宅,将城市周边的生态基础设施当作一种开放空间来看待,从而起到保护土地的作用,同时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共享城市发展的便利。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陆益龙教授则认为我国的城市病不会如此严重,原因在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式与其他国家不同。以韩国、法国、英国等国为例,它们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例如,韩国4000多万人口中,有一大半集中在首尔;巴黎集中了法国1/7的人口;伦敦集中了英国1/6的人口。而在我国,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城乡一体化,人口并不会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董黎明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之初,城市病的一些“症状”在我国就已经存在。以交通来说,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住房过分集中,而汽车的增长速度又远超过道路的增长速度,那么,交通就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另外,城市发展过快会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水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现在,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都存在缺水问题。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来说,“城市病”的这些症状就如同顽症一般,侵扰着人们的生活。交通和住房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由于中心区房价过高,有的人不得不到郊区买房,又由于交通拥堵,人们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在路上”,生活和工作效率也就降低了。同时,机动车辆和工厂排放的废气,会导致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下降,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生病。除此之外,人口的大量流动还增加了城市治安、管理的难度,犯罪率容易上升,人们就会生活得“不放心”。“不过,我认为未来的五年,我国的‘城市病’会逐渐好转起来。”董黎明说。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城市病的危害,开始进行“治疗”。以北京为例,通过合理规划对污染源进行了调整,过去城市里的污染源“大户”首钢,现在就已经搬到了河北唐山曹妃甸,这样一来,北京的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也有所提升。在解决交通问题方面,现在实行“公交优先”,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此外,一些资源也在合理配置中,例如,不能把工作地点全集中在三环以内,否则势必吸引大量的人集中在一起,造成交通拥堵,但这种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城市问题是全球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贯穿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始终,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理念,我们可以缓冲矛盾。”董黎明说。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李金金)

  • 【原创】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成立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是天瑞仪器公司历时半年、经过精心策划、筹备、注入大量人才、资金后才正式挂牌成立的研究机构,前身是研发部。它的主要职责是:加快光谱、色谱、质谱三大类分析测试仪器的研究与开发,深化分析仪器在环保和资源方面的应用,消化吸收最新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自我设计,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把握,形成一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仪器品牌。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院长由天瑞仪器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博士兼任。刘召贵博士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物理学专业,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分析测试仪器尤其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究和开发,其亲手创建的天瑞仪器公司经过十六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跃居国内分析测试仪器行业前列,产品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仪器行业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刘博士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学术功底深厚,科研能力突出,一直担任天瑞仪器公司研发总设计师。他以先行者的气魄和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推动天瑞仪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目前的天瑞公司拥有江苏天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邦鑫伟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丰益求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家子公司,拥有国内办事处50多个,国外代理商30多家。刘召贵博士现为昆山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昆山市首届科技功臣奖获得者,江苏省2008年度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将下设三个中心,分别为“分析仪器研发中心”,“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分析测试技术应用开发中心”。天瑞仪器公司的李胜辉高级工程师和张树龙博士负责“分析仪器研发中心”,李胜辉高工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事分析仪器研发工作十五年,是XRF、ICP、AAS等仪器核心部件研发的高级人才。协助李胜辉工作的是张树龙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现北京丰益求实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和“分析测试技术应用开发中心”由姚栋梁博士负责,姚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电子学专业,从事分析仪器开发十六年,已有丰硕成果。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日前人员构成是:院士1名(战略指导),博士11名,高级工程师13名,硕士17名,知名大学本科研发人员22名。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的近期规划有: 一、继续夯实公司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液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的研发工作,争取3至4项关键技术领先世界水平。加大公司理化分析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完整的RoHS检测、REACH服务、玩具检测、食品检测、药品检测、水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等的检测线,力争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新应用和新方案,为客户创造新价值。 二、参加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汲取和借鉴世界知名仪器企业在原子荧光光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质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的研发经验,展开与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合作,达成与资深专家进行合作开发的协议。 三、进一步引进高素质人才,包括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硕士,为它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了高规格专门研发实验室,配置了各项必要的研发设备,购置相关的研发资料,并为高难度、高水平的初创性实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建立严整的科研奖励机制,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 至此,天瑞仪器公司共设立了三个研究机构,它们分别是:“苏州市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瑞技术研究中心”和“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