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

仪器信息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专题为您整合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话题讨论。

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的论坛

  • 中国计量大学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中实现国赛一等奖的突破

    2018年8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举行,来自华东,华北,华南,华西四个赛区的100多支经过选拔的优秀大学生队伍参加了本次决赛。来自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量新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等学院师生组成了3只队伍参加了此次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实现了中国计量大学在智能互联大赛上国奖零的突破。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是国家级A类竞赛,是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有关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将联合主办。大赛面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激励智能互联技术创新,是一项非盈利、公益性的科技活动。按照中国计量大学“一专一赛”精神,此项赛事由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组织,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学校、分院高度重视赛事的组织工作,通过竞赛方案研讨和竞赛动员等,帮助竞赛团队提高。中国计量大学肖丙刚、郭风雷、张珂等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在比赛期间充分展现了中国计量大学师生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不畏挑战的精神风貌。

  • 我国在先进仪器的创新逐步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TD—SCDMA技术发展得不错,但是技术上的制约也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试的仪器仪表。没有先进的测试仪器,技术和质量就很难保证。”在今天的政协科技界联组会上,列席会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以这个例子呼应朱星委员关于加强国内科学仪器研发的发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朱星的发言源于他参与的一项关于国内科学仪器现状的调研。这份调研显示,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是用于进口设备,部分领域的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每年进口仪器总额几十亿美元,并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加。  “过去20年来,我国在关键先进仪器的创新方面逐步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在大部分重大先进装备领域的竞争上更处于劣势,关键科学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朱星颇为忧虑,“我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逐步拉大,对国外仪器依赖度逐年增高。”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也曾指出,中国人购买科研仪器的热潮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由于科研仪器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的科学研究存在严重的“空芯化”现象。  “那是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研究是跟踪模仿别人,这些研究中使用的仪器都可以从国外买到,根本用不到高精尖、定制的仪器,所以也就没有人去做。”对于这一问题,有政协委员这样认为。  而在朱星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目前的科技评估体系侧重快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潜心于系统仪器研发人员的贡献在科技论文、引用率和获得奖项方面没有得到充分认可”。朱星说,由于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很少有人愿意坐冷板凳去从事显示度低的工作,因而很多单位原有的仪器研发人员、配套的辅助人员已经不复存在。  此外,近年来迅速增长的科研经费使得研究人员有更多的经费购置以前不可想象的昂贵科研仪器,客观上影响了研究人员从事仪器研发的积极性。  而对于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大型研究装置合作项目,朱星认为其实也是把双刃剑,这虽然锻炼了国内的仪器研发队伍,但也导致了对国际大型装置项目的依赖性,不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仪器。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仪器,谁掌握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技术,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朱星说。  “我从事的纳米光学研究工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明有密切联系。”他以STM的开发开辟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为例说,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瑞士IBM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这一奖项的颁发震动了科学界:为什么这项仅仅依据量子力学最基本原理的实验观测技术能够在问世仅5年后就获得科学的桂冠?  “因为,这项成果的核心部分关键仪器STM的发明,使得科学家用纳米尺度的探针在物体表面扫描时,可以直接‘看’到单个原子,使人们的眼界一下拓展到单个原子、单个分子的水平。20多年来,STM这项创新仪器打开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成为纳米显微最关键的表征仪器。”朱星说,“实际上,诺贝尔奖已经数十次授予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研发的科学家。”  “所以,加强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纳米技术研究等作为关键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做前沿部署,而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必须研发出先进的科学仪器做支撑。”朱星说。  他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在科学仪器资助研发能力,应当从不同部门、不同层次设立创新型仪器研发专项资助;并明确重点资助方向,针对某一时期的重点资助领域,从关键部件到关键技术再转向整机研制,直到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学仪器产业。“希望相关政策能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落实。”  此外,他还表示,应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建立良好的先进科学仪器研发氛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具有长远影响的创新型科学仪器装置,建立一支耐得住寂寞的研发队伍,以保证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仪器研制的创新地位。

  • 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HORIBA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

    [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f5adec08-16f3-46b6-b76f-d78cbdc0c884.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刘忠范院士出席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SP)的开幕典礼并致辞,同时为战略合作伙伴揭牌[/i][/color][/size][/align]2023年4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eijing Graphene Institute, 简称BGI)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依托BGI的尖端产研技术与HORIBA在分析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合作建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旨在共同推进石墨烯产业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实现双方在产品解决方案共建、技术革新和市场机会探索方面互利共赢。 [align=center][img=图片4.png,600,44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eda2b34d-f583-4fb1-bcc6-6887374c840f.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门廊处悬挂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铭牌[/i][/color][/size][font=等线][size=14px] [/size][/font][/align]BGI是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刘忠范院士担任创始院长。截至2023年12月,BGI人员规模超过400人,是一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于一身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正因其独特的“全链路”模式,BGI的多个业务环节都离不开先进的光谱分析检测技术。[align=center][img=图片6.png,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23cb1a81-9564-4672-9607-321dd3a040b5.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 位于BGI实验室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现已升级为 HORIBA 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SP内设有多台先进的光学光谱分析测试仪器,这些仪器为石墨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诸多可能性,如:CN-300离心式纳米粒度分析仪,其对大小颗粒的超高分辨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各种碳材料的分散状态;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具备超低波数和12寸晶圆检测能力,能满足石墨烯层间堆垛方式及大晶圆的检测需求。而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联用AFM,则不仅可以获取同区域的化学和物理信息,还可以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Raman/PL检测。在创新中心,双方专家可以深度交流沟通,使BGI强大的研发实力与HORIBA前沿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加速创新成果产出。目前,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BGI与HORIBA已建立了对石墨烯薄膜和单晶石墨烯晶圆系列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石墨烯的产品质控保驾护航。未来,双方将继续努力,力图打破传统手段对片层样品尺寸分析的局限性,将新一代颗粒分析技术与粉体石墨烯尺寸及层数研究相结合,建立全新的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优势技术互补,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带来突破性的创新成果。[align=center][img=图片1.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d8f94426-67d1-49f3-ab1a-981fa7d22b2b.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中设有多台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可充分匹配石墨烯相关研究测试需求[/i][/color][/size][/align]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制胜有道。在双方内部实现技术联合后,如何面向外部实现市场价值是创新中心的另一探索重任。作为新兴“石墨烯基材料”产业孵化器,BGI提供了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代工”平台,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工作,以解决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针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HORIBA将予以光学光谱检测技术的支持。同时,通过BGI“研发代工”平台赋予的触点,HORIBA ASP还可以与各中小企业建立联系,探讨潜在的机会点,这样可以为企业在行业内的提前布局、开拓市场及扩大影响力方面打下基础,让未来发展更加清晰、美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BGI与HORIBA ASP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领域内企业强强联合的又一标志。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主动作为,彼此融入,同频共振,为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出卓越贡献。[来源:HORIBA][align=right][/align]

  • 【资料】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一:创新性

    [font=宋体]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像本世纪之初量子论诞生那种充满重大发现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年代,像五十年代发现D NA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分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的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科学革命时期的创新,学术界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它的含义,这不属于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所关心的是处于科学技术平稳的发展时期,由一般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它的创新性究竟是指什么,请先看一下《Nature》与《Science》的说明。《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读者不难看出,上述要求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即使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己发表的论文,也并不是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有1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相当不错了,显然这种要求是办刊人员的奋斗目标和期刊的最高标准,为了比较,再来看一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可能己注意到这里对创新性的要求与《Nature》、《Science》的要求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界广泛的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与《Science》强调这一点是应当的,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而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慎重地对待这个要求,其实,随着国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项目的逐年增多,申清人就可以既根据个人的专长,又根据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那么假以时日,这个要求也就不难达到了。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像《Nature》与《Science》这样著名的国际科学周刊,在全世界也只此两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毕竟,意义重大的论文或研究成果一定会引起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关注。笔者认为,一篇沦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想必不会有疑问了。[/font]

  • 科技创新导报

    今天收到一个这样的邮件:《科 技 创 新 导 报》国家级期刊上知网查询《科技创新导报》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和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的国家综合科技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5640/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098X)。邮发代号:(80-542)。》★★★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本刊坚持以传播科技理念、主要刊登我国当前科技及与科技发展有关的经济、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文献和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新成果、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的论述文章都可以在我社投稿。本刊现面向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和关心高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学术论文。栏目要求 :工程技术、工业技术、高新技术、建筑科学、IT技术、电子商务、资源环境、财会审计、信息科学、学术论坛、教学研究、行业科技纵览、创新与实践、经营与管理、经济综述、图书馆论坛、等相关栏目及内容欢迎个位老师作者优惠发表。《1》优秀稿件我们会提交参选我社论文评优活动,优秀论文可颁布发荣誉证书和录用证明,加盖我刊公章。《2》文章以2500--6800字左右为宜,写上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文章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投稿!《3》投稿时一律使用word2003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邮箱》等联系手机电话方式网上查询方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http://www.gapp.gov.cn;北京市新闻出版局:www.bjppb.gov.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壹线国际5-3-603室 邮编:100025联系人:杨编辑 QQ: 1448929980咨询热线:010-57722269//18801403241 投稿信箱: kjcxsgjkwzwcx@sina.com 大家说说这个期刊的质量如何,版面费及稿费呢

  • 2024年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点发布

    [color=#000000]近日,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发布《2024年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列出了5个方面、21项重点建设任务,加快将武汉科创中心建设成为“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创新增长极,为全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color][color=#000000]根据《要点》,今年武汉科创中心将从建设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培育光谷科创大走廊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高水平开放合作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等五大方面发力。[/color][color=#000000]其中,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要点》提出,重点建设[b]高质量实验室体系[/b]、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b]持续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建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b]。启动湖北实验室效能提升工程,积极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做优做强[b]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b]。[/color][color=#000000]围绕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点》提出,重点巩固扩大武汉科创中心基础研究优势、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启动实施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推进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建设武汉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湾区数字技术创新中心。[/color][color=#000000]围绕培育光谷科创大走廊世界级产业集群,《要点》提出,重点实施“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以新型工业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未来产业发展引领区、推动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运行,推动科创企业“量质齐升”。其中,实施“世界光谷”建设十大举措,打造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领域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世界光谷”建设全面起势。[/color][color=#000000]围绕构建多层次高水平开放合作网络,《要点》提出,强化都市圈创新协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科技支撑长江大保护,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创新网络对接融合,推动形成承东启西、双向互济的创新合作格局。[/color][color=#000000]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要点》提出,加快打造人才高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争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的湖北路径。办好2024东湖论坛,打造全国性国际化“科普+科创”论坛品牌。[/color][来源:湖北省科技厅][align=right][/align]

  • 【原创大赛】“创新”纵横谈

    [align=center][font=黑体]“创新”纵横谈[/font][/align][align=center]李学哲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测设备分会[/align][align=center] [/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下多次谈到创新与发展,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前日,在知网专业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font][font=宋体]“创新”,[/font][/font][font=宋体]检索范围为篇名,其结果就有一百多万条,是名副其实的热搜榜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榜单是名至实归的。那么,什么是创新?其内涵有哪些?有些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普及的,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获取相关知识,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以便更好的去创新、去发展、去进步。[/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记叙的[/font][font=宋体]“创新”有两条:①[/font][/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动词。[/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抛开旧的,创造新的;[/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创新型国家:以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形成具有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辞海》(第六版)记叙的[/font][font=宋体]“创新”有六条之多,其中对于“创新”的描述是与《现代汉语词典》一致,“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他词汇有创新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双螺旋线学说、创新型国家。其中在词汇中记述了的创新型国家的四个特征:[/font][/font][font=宋体]①[/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font][font=宋体]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 以上;[/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font][font=宋体]70% 以上;[/font][font=宋体]③[/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font][font=宋体]30% 以下;[/font][/font][font=宋体]④[/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创新产出高。[/font][/font][font=宋体] 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创新型国家。[/font][font=宋体] 发布日期为[/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2019[/font][/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的[/font][i][font=宋体]Innovation management —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Guidance[/font][/i][font=宋体]([/font][font=宋体]ISO 56002[/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2019[/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际标准是这样描述创新的,实现或重新分配价值的、新的或变化的实体。在这个术语(概念)下同时也附加了这样描述,对组织及相关方来说,创新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与其认识能力有关,并由其决定。创新可能是产品、服务、过程、模式、方法等。创新是一种结果。[/font][font=宋体]“创新” 有时特指产生创新的创新活动或创新过程。[/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 从以上的不同的来源的创新概念来讲,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创新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我们工作特点,站的角度去看问题。[/font][font=宋体]“创”是过程,“新”是目的,这个“新”就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理解,去挖掘、去开拓。[/font][/font][font=宋体] 知网检索的资料汇总:[/font][font=宋体]文献类型[/font][font=宋体]主要有三种[/font][font=宋体]综述[/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资讯[/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研究论文[/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相关搜索[/font][font=宋体]到的[/font][font=宋体]主题[/font][font=宋体]词有[/font][font=宋体]创新思路[/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理念[/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理论[/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研究[/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动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策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方法[/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机制[/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模式[/font][font=宋体]、创新创业、创新驱动、创新能力、[/font][font=宋体]创新管理[/font][font=宋体]、创新教育、[/font][font=宋体]创新发展[/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从科技、研发的学科门类来分析,主要研究发表的专业分布情况,其中较前的学科情况有[/font][font=宋体]学科教育教学[/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507[/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技术开发[/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958[/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技术研究[/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889[/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工程与项目管理[/font][font=Calibri]1560[/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以及[/font][font=宋体]应用基础研究[/font][font=宋体]有[/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20[/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从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来分析,主要研究发表的专业文章分布情况,其中四大学科情况有[/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应用研究[/font][font=Calibri]7795[/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开发研究[/font][font=Calibri]4442[/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学科教育教学[/font][font=Calibri]2316[/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实践发展[/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29[/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font=宋体]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数据,如年发表文章情况的[/font][font=宋体]近五年来的统计:[/font][font=宋体]2020年8.16万篇;2019年9.26万篇;2018年9.11万篇;2017年8.56万篇;2016年8.31万篇;其余年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03万篇到2015年的7.3万篇。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机构发表文章前五名情况,[/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中国人民大学[/font][font=宋体]334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武汉大学[/font][font=宋体]310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清华大学[/font][font=宋体]3040[/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浙江大学[/font][font=宋体]3014[/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北京大学[/font][font=宋体]2552[/font][/font][font=宋体]篇。发表的文章与[/font][font=宋体]基金[/font][font=宋体]资助情况的前五位统计:[/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ont][font=Calibri]1.51[/font][font=宋体]万[/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font][font=Calibri]1.39[/font][font=宋体]万[/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font][font=Calibri]1641[/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font][font=Calibri]1576[/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font][font=Calibri]142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江苏省教育厅[/font][font=宋体]的地方上榜也可以折射出江苏省的创新发展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在创新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标准化领域。标准化对于创新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标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加速创新科技进步。标准化涉及到的创新机制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创新基础标准的词汇、术语,创新指南,创新品牌培育,创新评价,创新教育等都需要标准化。但是我们在标准检索时你会发现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是落后了,若输入[/font][font=宋体]“创新管理”检索词时,出现的结果可能是五个国际标准化组织[/font][font=Calibri]ISO[/font][font=宋体]起草的五个标准。最早是[/font][font=Calibri]2015[/font][font=宋体]年的涉及纳米研究的标准,[/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ISO/TS 18110-2015 [/font][/font][i][font=宋体][font=Calibri]Nanotechnologies - Vocabularie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font][/font][/i][font=宋体];近期的是[/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发布日期[/font] [font=宋体]2020年11月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ISO 56005[/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020 [/font][/font][i][font=宋体][font=Calibri]Innovation management - Tools and methods for innovation partnership - Guidance [/font][/font][/i][font=宋体][font=宋体]的标准。同时在检索标准名称涉及关键词[/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创新[/font][font=宋体]”的国家标准时的结果不足十个。而行业标准涉及的只有金融业的三个标准。需要注意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已走在前面,特别是团体标准已突破二十个,有独领业界风骚的感觉,[/font][font=宋体]这些团体包括[/font][font=宋体]中国质量协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商业联合会[/font][font=宋体]以及地方的[/font][font=宋体]黑龙江省标准技术创新协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柳州市电气行业协会[/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技术创新任重道远,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创新发展已是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发展是硬道理,我们相信,在我们国家体制优势的前提下,一定会在创新领域厚积薄发,走在世界的前面。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愤图强,让中华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之巅。[/font]

  • 【讨论】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

    [color=#f10b00][size=3][b]仪器创新不足,是因为科研仪器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仪器质量下降,是因为我们使用进口仪器?国产仪器落后,是因为科研仪器依赖进口?……到底是谁阻碍我们的仪器发展?[/b][/size][/color]===================================================[b]以下是科技日报的一个报道:[/b][font=Verdana][u]去年“两会”期间,“大型科研设备共享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年记者追踪采访发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同样引人深思: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用于设备进口;部分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政协委员忧心——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u][/font][font=Verdana]  “我们的TD—SCDMA技术发展得不错,但是技术上的制约也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试的仪器仪表。没有先进的测试仪器,技术和质量就很难保证。”在今天的政协科技界联组会上,列席会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以这个例子呼应朱星委员关于加强国内科学仪器研发的发言。[/font][font=Verdana]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朱星的发言源于他参与的一项关于国内科学仪器现状的调研。这份调研显示,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是用于进口设备,部分领域的高端仪器100%依赖进口,每年进口仪器总额几十亿美元,并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加。[/font][font=Verdana]  “过去20年来,我国在关键先进仪器的创新方面逐步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在大部分重大先进装备领域的竞争上更处于劣势,关键科学仪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朱星颇为忧虑,“我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逐步拉大,对国外仪器依赖度逐年增高。”[/font][font=Verdana]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也曾指出,中国人购买科研仪器的热潮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由于科研仪器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的科学研究存在严重的“空芯化”现象。[/font][font=Verdana]  “那是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研究是跟踪模仿别人,这些研究中使用的仪器都可以从国外买到,根本用不到高精尖、定制的仪器,所以也就没有人去做。”对于这一问题,有政协委员这样认为。[/font][font=Verdana]  而在朱星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目前的科技评估体系侧重快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潜心于系统仪器研发人员的贡献在科技论文、引用率和获得奖项方面没有得到充分认可”。朱星说,由于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很少有人愿意坐冷板凳去从事显示度低的工作,因而很多单位原有的仪器研发人员、配套的辅助人员已经不复存在。[/font][font=Verdana]  此外,近年来迅速增长的科研经费使得研究人员有更多的经费购置以前不可想象的昂贵科研仪器,客观上影响了研究人员从事仪器研发的积极性。[/font][font=Verdana]  而对于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大型研究装置合作项目,朱星认为其实也是把双刃剑,这虽然锻炼了国内的仪器研发队伍,但也导致了对国际大型装置项目的依赖性,不利于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仪器。[/font][font=Verdana]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仪器,谁掌握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技术,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朱星说。[/font][font=Verdana]  “我从事的纳米光学研究工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明有密切联系。”他以STM的开发开辟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为例说,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瑞士IBM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这一奖项的颁发震动了科学界:为什么这项仅仅依据量子力学最基本原理的实验观测技术能够在问世仅5年后就获得科学的桂冠?[/font][font=Verdana]  “因为,这项成果的核心部分关键仪器STM的发明,使得科学家用纳米尺度的探针在物体表面扫描时,可以直接‘看’到单个原子,使人们的眼界一下拓展到单个原子、单个分子的水平。20多年来,STM这项创新仪器打开了纳米技术研究新领域,成为纳米显微最关键的表征仪器。”朱星说,“实际上,诺贝尔奖已经数十次授予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研发的科学家。”[/font][font=Verdana]  “所以,加强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纳米技术研究等作为关键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做前沿部署,而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必须研发出先进的科学仪器做支撑。”朱星说。[/font][font=Verdana]  他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在科学仪器资助研发能力,应当从不同部门、不同层次设立创新型仪器研发专项资助;并明确重点资助方向,针对某一时期的重点资助领域,从关键部件到关键技术再转向整机研制,直到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学仪器产业。“希望相关政策能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落实。”[/font][font=Verdana]  此外,他还表示,应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建立良好的先进科学仪器研发氛围,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具有长远影响的创新型科学仪器装置,建立一支耐得住寂寞的研发队伍,以保证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仪器研制的创新地位。[/font]

  • 仪器制造: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引擎

    [b][color=#000099]2023年12月12日-13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位于昆山的仪器产业集群,并通过直播云参观工厂的形式,特别走访江苏炫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olor][/b]领略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色谱分析仪的智能化智慧化生产基地,一站式打卡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者的硬实力。诚邀各界人士观看直播,共同定义科学仪器设备的“制造”品质,绘写中国高精尖技术的“智造”进程![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扫一扫二维码一键预约直播~[/color][/font][align=center][img=,690,1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7111749_4480_5696463_3.jpeg!w690x170.jpg[/img][/align][b][color=#000099]仪器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color][/b]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用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科研领域的仪器用于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而工业仪器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我国整体高端科学仪器产品进口率超过70%。随着一批核心技术、科研院所被美国列入管制名单,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亟需加快推进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部署。例如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框架下,明确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关键目标,而科学仪器产业则是这一战略中的关键领域。为了贯彻这一战略,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仪器产业集群的扩建和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政府贯彻这一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000099][b]仪器产业园区的扩建与投入不仅是为了贯彻国家战略,更是为了实现多重战略目标。[/b][/color][/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政府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设立、扩建仪器制造工厂,以促进产业链资源的集聚,形成区域协同优势。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支持等,旨在加速仪器制造业在各地的产业升级,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并推动科技创新的孵化和应用。[/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另外,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地方政策大力支持仪器产业,加上国产仪器采购的倾斜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将中国视为仪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旨在加速仪器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创新、可持续的方向迈进。[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color=#000099]科学仪器是“大国崛起之基石,科技创新之关键”。[/color][/b]科学仪器领域具备“多对多”特征,一方面,科学仪器的细分应用领域往往需要多种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细分领域。在生产制造环节,由于仪器通常用于科学实验、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因而与其他制造业工厂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有高度专业化、精密和高技术要求、生产流程的复杂性等特点,且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更高,因此仪器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这些差异使得每种类型的工厂在满足不同领域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独特的挑战和机遇。[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仪器企业的发展动向,仪器信息网倾力打造了《仪器超级工厂》系列主题IP项目。[color=#000099][b]《仪器超级工厂》项目以深度挖掘本土制造实力为出发点,通过微纪录片、云参观直播、专家委走访等多种形式,为仪器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推广和展示平台[/b][/color]。[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节目定位:关注仪器生产制造和技术应用[/b][color=#000099][/color][b] 共同见证仪器制造的高速发展[/b][align=center][b][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点击→跳转至专题了解更多~[/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superplant.html][img=,690,18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9136944_4475_5696463_3.gif!w690x186.jpg[/img][/url][/align][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相信将为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我们期待与更多仪器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仪器超级工厂》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助力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加辉煌的业绩。[/font]

  • 【讨论】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

    [table=100%][tr][td]徐冠华:三原因致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td][/tr][tr][td][b]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b][/td][/tr][/table][font=黑体]2010年3月6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首场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font]科技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徐冠华院士的。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量超过10万篇,我国的全球专利超过了六千件,与此同时,大家也感觉到,我国的原始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方面还很缺乏,科技竞争力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请问徐委员,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徐冠华:正像你所讲的,在过去这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像你说的,国际入选的科学技术论文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申请全球专利的国际申请量已经超过了六千件,也是居世界第六位。而且还有其他一些数据,比如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像科技人员的从业数,科技论文的引用数,还有世界顶尖的刊物刊登的中国科学家论文的数目等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确实也像你说的,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没有像论文数这些标志的那样居于世界前列。我想,要对我们国家的研究成果做一下分析,我的感觉,还有几个方面有待于我们改进,有待于提高。第一方面的问题,我们技术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少。我们研发的一些技术,虽然可能技术指标很先进,但是它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不强,比如它的成本很高,卖不出去,再比如,可能做出来了样机,但是不能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问题,我们模仿、跟踪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专利数目不少,增加得很快,但是核心专利比较少。如果我们没有核心专利,我们就很难越过大公司,在一些重要产品上所设置的专利壁垒,成果虽然有了,但是进入不了市场。第三方面的问题,我感觉,我们“短、平、快”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反映长期科学积累的成果比较少。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比,我们的时间还短,科学还要在于积累,但是现在我感觉我们有的同志还缺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比较过分地注意论文的数量,注意专利的数量。当然,我觉得我们的科学家是很好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了长期的努力,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成果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还存在着这些问题?核心是我们政府政策怎么样更好地引导。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重视,引导制定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现在又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我想有些问题是非常明确了。

  • 创新科技公司欢迎您参加2011年纳米科技大会

    创新科技公司欢迎您参加2011年纳米科技大会2011 年 10 月 23-26日,创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参加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纳米科技大会。地点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专业纳米科技盛会”。已邀请到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 30 多个国家的院士、知名学者及企业家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报告。大会瞄准前沿科技和国际热点,设置了十六大分会,包括: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最新突破;量子纳米电子学与半导体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纳米能源;纳米涂层与胶粘剂;纳米印刷及包装;汽车工业中的纳米技术;纳米制造;纳米清洁技术,纳米环境等议题,将有400多位演讲人登台报告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创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纳米科技大会上展出有机溶剂纯化系统,小型有机溶剂纯化系统,惰性气体手套箱和色谱仪等产品。届时,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前来参观我们的产品。详情可登录网站:http://www.expo-china.com/pages/exhi/201106/43195/exhi_detail_gaikuang.shtml

  • 【资料】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魅力初显

    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正式启动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魅力初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投产。未来3年,滨海高新区还将吸引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200名,支持重大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项目100项,带动形成5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   据介绍,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坐落于滨海高新区,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本市共同筹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要求,该产业区共包括技术支撑区、企业孵化区、产业发展区、展示交易区、仓储物流区、商业配套区6大功能区。目前已完成6大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区内还将建设形成生物技术制药、化学药、中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5大产业化基地。   目前,入驻该产业区的主要项目进展顺利: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日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后可为全国各地的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全方位的新药安全评价服务;以卫生装备、健康与环境研究、新功能食品、新药开发为基础,为企业中试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服务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滨海新区科研与成果转化基地即将开建;总投资26.3亿元的7个产业化入驻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起将陆续投产,涉及动物保健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70亿元。   按照创新园的长远规划,到2020年,将力争平均每年取得5个一类新药证书、20个新药进入临床研究,促进形成一批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新药物孵化基地,培育和引进1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大企业。届时,创新园将带动滨海新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基地,并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记者张檬)

  • 【原创大赛】创新精神永不止步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0.5000pt]创新精神永不止步[/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0.5000pt]原创大赛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2[font=宋体]届,[/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届就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年,一个小的轮回,我认为原创大赛的创新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原创大赛的准入门槛不高,只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实验过程中一点小的收获都可以写进原创大赛的作品里。一直以来,学术杂志报道的东西大多是高大上的东西,许多实验的细节无法在科研论文中体现。原创大赛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持续有效的将一些实验细节进行淋漓尽致的体现。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其实科学不仅仅有成功,还有更多的失败,成功的喜悦固然可喜,但是失败的经验其实更难能可贵。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有成功!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感谢仪器信息网这个平台,让我们有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仪器信息网的论坛交互模式,永远不会过期![/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2013[font=宋体]年,我第一次参加原创大赛,那个时候非常的执着于原创大赛的比赛,那个时候原创大赛会持续半年时间,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结婚,在单身的日子里,在远离父母亲人的岁月里,原创大赛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每天晚上一有时间,就想写一两篇文章,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很怀念那年的原创大赛!那一届的原创大赛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一届原创大赛,第六届原创大赛![/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六年已经过去了,原创大赛每年还会如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年都要写上几篇文章,我也从一个愤青变得成熟很多了,我关心论坛的发展,希望论坛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不在执着于论坛上的每一个论点,只要大家畅所欲言就好!我不在执着于论坛的奖励,只要自己高兴就好!仪器论坛的出现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的时候,对他更多的是爱惜与珍重![/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 愿仪器信息网的明天更加美好!期待着明年的相遇!期待着未来的精彩!创新精神将永不止步!原创大赛有你真好![/size][/font][align=right][font=宋体][size=10.5000pt]写于[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届原创大赛闭幕的日子里[/font][/size][/font][/align]

  • 首都科技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的福音

    创新、创业将变得更加简单,首都科技创新券的出现将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丰富、优质的实验室资源和宝贵的资金支持,解决在创新研发活动中面临的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两大瓶颈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 这家光学显微仪器企业欲打造高端创新型组织病理成像仪器矩阵

    深圳明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准医疗)于2023年5月完成首轮融,苏州比邻星创投领投了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逾千万元。明准医疗以前沿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首次临床应用为核心使命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明准团队有着丰富的生物光学技术及组织成像应用经验,通过突破性的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国际领先的新型数字病理技术平台,打造高端创新型组织病理成像仪器矩阵。明准医疗将在临床医疗器械、高通量药物筛选以及科研仪器领域布局,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学显微仪器企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创中心主任郑海荣院长在签约仪式上曾表示明准医疗是国创中心成功孵化的最有潜力的优质企业之一,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创中心将为明准医疗持续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实现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突破和成长。比邻星创投合伙人李喆指出,比邻星创投持续关注全球创新科技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明准医疗是比邻星非常重视的交叉学科创新应用,其团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经验,将世界领先前沿的生物医用光学成像技术首次应用于组织病理临床诊断领域,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设备。比邻星坚定看好明准医疗在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布局和突破进展,将为其提供充足的临床和产业资源,给与全面的支持和赋能。[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招商局检测认证控股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科技质量部科技创新及数字化管理岗职位,坐标北京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795.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科技质量部科技创新及数字化管理岗[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前沿动态以及相关经济、产业和政策跟踪研究与分析,定期编制研究分析报告;2、组织开展检验检测行业创新发展及其相关的新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研究;3、研究制订公司科技(数字化)战略,编制修订科技(数字化)规划,拟订公司数字化建设工作计划和科研创新管理及激励办法;4、组织开展并指导下属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加强研究,推动项目实施及成果转化;5、参与公司数字化组织体系与技术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6、执行创新项目过程管理,实施创新研发考核评价。任职资格:1、熟悉检验检测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对检验检测行业和相关企业运营管理有较深认知;2、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工科类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科技背景或检验检测行业、先进制造业等相关工作经历,且有与岗位相匹配的3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大型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工作经历者优先。[b]公司介绍:[/b] 招商局检测认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招商检测”)于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西城注册成立,为招商局集团独资二级公司,是招商局集团“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单元。目前,招商检测拥有4个国家质检中心,位列国内检验检测行业“第一梯队”,“十四五”期间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高科技企业。...[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8795.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转帖】美国持续创新能力来自何处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20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历史同期还是现在,美国的科技贡献率在全球都首屈一指。2008年美国GDP为14.33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远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即便发生了金融危机,2009年GDP仍达到14.27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美国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4.53%),创造了全世界24%的财富(按GDP占全球总量计算)和40%的高科技产品。  美国里奇蒙德储备银行(Richmond FED)主席莱克(Jeffrey Lacker)说:“近年来,推动美国薪资和就业趋势的幕后因素是科技进步,而非贸易。”1900年美国人均收入超过了欧洲各国,迈入了富裕国的行列。1929年至1941年,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8%;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科技贡献率高达80%。  人们不禁会问,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来自何处?中国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对此有过一番探讨。  美国会聚了世界上最多、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截至2009年,全球40%的诺贝尔奖得主来自美国。美国在全球科技进步中的主导地位,还体现在论文及专利的高产出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8年,三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ISTP共收录美国作者论文62.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26.6%,其中SCI论文40.6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8.3%,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美国作者论文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I)的统计,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以4192万多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从专利产出来看,美国的专利产出数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申请的PCT专利53500多件,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32.7%,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和排名第三的德国。  根据兰德公司2008年报告,美国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支出占全球总量的40%,工业化国家所有专利发明的38%。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美国保持着国际竞争力的领导者地位。从“科技创新与成熟度”因素的排名来看,美国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创新”子因素名列第一,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 创新驱动,仍需整体发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综述

    本报记者 陈磊 编者按 2012年年底,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软科学计划资助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正式对外公布,本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报道(2012年12月24日一版)。稿件见报后,有很多读者表示想进一步了解该报告的研究背景、工作重点及分析结果。为此,本报特推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综述》一文,深入解读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变化及特点、创新驱动理论以及创新型地区的评价模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体系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形成与发达国家不同,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如何看待区域创新发展的基本模式,对其创新能力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1999年开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承担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研究工作,至今已推出13年。 2012年报告仍延续过去的指标体系,将综合指标分解为实力指标、效率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方面,并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进行测度。 2012年报告对各地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与往年相比,增加了对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四地创新能力的10年回顾与分析,同时在专题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一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提出了创新型地区的评价模型,对各省市区建设创新型地区的进展阶段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浙江与意大利的创新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我国地方推动区域创新提出建议。 区域创新能力领先地区排名稳定 研究显示,2012年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排名稳定。与2011年相比,2012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总体格局略有变动,但前8名的地区排名没有任何变化,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和辽宁;安徽由2011年的第15名上升到第9名,湖南位列第10名。其中,江苏连续4年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创新优势明显。 这些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也各有优势,北京的知识创造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体现了其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特点;上海的知识获取能力排名第一,体现了其开放性、国际化以及长三角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江苏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排名第一,体现了其良好创新环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广东的创新绩效排名第一,体现其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本次排名结果显示的另一大特点是,与2011年相比,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排名上升的省市较多。相比2011年,2012年排名上升的地区包括安徽、湖南、湖北、河北、青海、西藏。研究者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创新能力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经济外向程度较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东部产业向中部的梯度转移;创新观念的增强,科技投入加大。 沪京津苏粤浙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成为各地方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有所差异,这一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什么是创新驱动的内涵?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该报告试图作答。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不同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即创新驱动指数的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个对创新驱动阶段进行量化分析的报告。 创新驱动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他以钻石理论为研究工具,以竞争优势来考察经济表现,从竞争现象中分析经济的发展过程,从而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般伴随着经济上的繁荣,而第四个阶段则是个转折点,可能由此开始衰退。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借鉴了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并认为,在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时,既要考虑人均GDP等经济指标,还应关注产业结构及其科技内涵。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在要素驱动阶段,以煤炭开采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投资驱动阶段,以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创新驱动阶段,以医药、ICT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为此,课题组将经济发展阶段划为要素驱动、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投资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创新驱动5个阶段。 课题组通过分析,将各省市分成四类: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浙江6个地区已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山东、湖北、辽宁、福建、四川5个地区正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以重庆市为代表的13个省(区、市)基本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新疆、山西、海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6个地区还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阶段。 报告认为,我国总体而言还没有进入创新型国家阶段,但不排除一些省(区、市)率先成为创新型地区。目前,有19个省(区、市)仍然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的阶段,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 该报告借鉴国际上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尝试提出了一个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模型,并依此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创新驱动水平作出量化分析。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监测、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技日报》(2013-02-18 一版)

  • 【资料】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最近美国出版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百科全书》(十卷丛书),收入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院士及其研究组人员应邀撰写的评述性论文———《超分子配位聚合物》,这表明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领域已进入国际前沿。该文以占幅19书页的专章形式被收入,据介绍,该丛书其所“囊括”的全部章节均由“世界顶级科学家提供”。   纳米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尖端科技领域,构筑超分子和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意义重大。这一领域在结构化学方面有结构多样性,并在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超分子配位聚合物》这一章主要评述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几个方面的纳米结构材料,评述国内外这方面的前沿研究进展,特别是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洪茂椿两位院士分别领导的研究组的工作。   据介绍,《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百科全书。它在概括了近20年来有关开拓性研究成果的同时,填补了纳米科技基础和应用方面基本信息的空白;是自从纳米技术领域开辟以来唯一的一部由该领域核心知识和最新进展相结合的科学著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ichard.E.Smalley教授评价说:“这部百科全书是专业研究人员、技术投资人员和开发人员查找科学、工程和医学等学科有关纳米技术的最新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它将鼓舞未来几代致力于开发新的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研究的人们。”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ean-MarieLehn教授亦高度评价该书“对纳米科技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广大科学家获取科学信息和精神鼓舞的源泉。”

  • 第十届原创大赛盘点—创新特色篇

    第十届原创大赛盘点—创新特色篇

    [align=center][/align]第十届科学仪器网络原创作品大赛已于近日落下大幕,无论从原创文章的投稿数量、参与人数还是大赛的关注度,都创造了近年的新高,在此小编衷心感谢大家对本届大赛的支持与关爱,并借此机会做一盘点,来看看本届赛事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哪些创新特色。[b]一、 视频参赛[/b]本届大赛一大创新亮点就是推出了全新的视频参赛方式,原创达人纷纷拿起手机,各显神通,用最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各类仪器的使用操作技巧、故障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的过程。据统计,第十届原创大赛共计审核通过了15篇含有小视频的原创作品,虽然占参赛文章总数的比例还不算高,但视频参赛作品的平均浏览量和回复量明显高于大赛作品平均水平,体现出了超高的热度。不难看出,未来含有视频元素的原创作品会不断涌现,并给读者带来更佳的浏览体验,将成为原创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种展现形式。 [table=721][tr][td=3,1] [b][color=#3366FF]第10届原创大赛视频参赛作品[/color][/b][/td][/tr][tr][td]用户名[/td][td]昵称[/td][td]参赛视频[/td][/tr][tr][td]doxw0323[/td][td]小不董[/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7463][color=#0081D7]毛细管孔径仪数据处理实用小技巧[/color][/url][/td][/tr][tr][td]abcpgf[/td][td]abcpgf[/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4978][color=#0081D7]【第十届原创大赛】容量法卡尔费休测试丙酮中水含量[/color][/url][/td][/tr][tr][td]zyl3367898[/td][td]zyl3367898[/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6406][color=#0081D7]我的直播:[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PPT+[/color][color=#0081D7]视频)[/color][/url][/td][/tr][tr][td]v2960432[/td][td]一片枫叶[/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4465][color=#0081D7][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GC9890A[/color][color=#0081D7]柱箱铂电阻更换[/color][/url][/td][/tr][tr][td]v2960432[/td][td]一片枫叶[/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6783][color=#0081D7]【我爱创新】创新中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GC9890B[/color][/url][/td][/tr][tr][td]v2960432[/td][td]一片枫叶[/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1504][color=#0081D7]GC9890[/color][color=#0081D7]色谱仪FID[/color][color=#0081D7]检测器铂电阻的更换[/color][/url][/td][/tr][tr][td]xx_dxd_xx[/td][td]xx_dxd_xx[/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4269][color=#0081D7]【手贱作死】带电拆光室探索紫外检测器双波长检测的秘密[/color][/url][/td][/tr][tr][td]wazcq[/td][td]wazcq[/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5004][color=#0081D7]热解吸ATD350[/color][color=#0081D7]不能回收机械手的解决[/color][/url][/td][/tr][tr][td]v2960432[/td][td]一片枫叶[/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14694][color=#0081D7]【色谱体验】视频虽短故障明显——记岛津LC-20AT[/color][color=#0081D7]故障判断[/color][/url][/td][/tr][tr][td]v3244451[/td][td]魏老爸[/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27210][color=#0081D7]【生活中的分析】微波炉辐射对人体有影响吗?[/color][/url][/td][/tr][tr][td]v3224499[/td][td]牛牛0322[/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68438][color=#0081D7]皮皮鱼老师的直播视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在石化行业的应用[/color][/url][/td][/tr][tr][td]v2911392[/td][td]PAEs[/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80810][color=#0081D7]【我爱学习】如何快速降低氮气和水分[/color][/url][/td][/tr][tr][td]v2960432[/td][td]一片枫叶[/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71561][color=#0081D7]【我爱学习】昨日辉煌今日沧桑——记坼解Lab Tech [/color][color=#0081D7]色谱仪的感想[/color][/url][/td][/tr][tr][td]shadow_hlr[/td][td]七月[/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80714_1][color=#0081D7]土壤样品的制备——视频展示[/color][/url][/td][/tr][tr][td]zyl3367898[/td][td]zyl3367898[/td][t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81100][color=#0081D7]【我爱学习】+[/color][color=#0081D7]不一样的Agilent 7000D[/color][color=#0081D7]现场安装培训[/color][/url][/td][/tr][/table][b]二、 企业团队[/b]原创大赛自创立起来,以仪器信息网为平台,始终倡导“鼓励创新、积极分享、促进交流”的理念,力图挖掘原创精品,促进分析人员的技术交流,提高行业整体仪器应用水平。正是基于以上办赛宗旨,大赛组委会在本届赛事中积极邀请、接受各方仪器企业、检测机构组队报名,以团队PK的形式带动大赛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据统计,第十届原创大赛的参赛团队共计21个,囊括了一批实力企业和原创高手,参赛作品共计432篇,贡献了全部参赛作品的57%。根据本届大赛团队赛区评选规则,国联质检团队、鹤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荣膺最佳团队赛区,分析者端木团队、老爸评测团队摘得优秀企业团队赛区。[img=,431,62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1/201711201811_01_3163882_3.jpg!w431x623.jpg[/img][b]三、 独特题材/视角作品[/b]在本届原创大赛期间,除了通常所见的各类仪器应用、故障处理、方法开发、分析研究等题材之外,我们还欣喜地发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原创佳作,无论从文章立意、文体还是撰写手法,都为原创大赛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光彩,现选取两例供大家品鉴:[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4353_1][color=#0081d7]关于颜色的学问札记[/color][/url][color=windowtext]这是论坛以及原创大赛老手大陆老师为本届大赛精心准备的一篇深入浅出、特色鲜明的文章。不同于一般性学术性论文,本文作者在介绍和颜色相关的测量基础知识时,跳脱出常见的教科书思维、八股文格式,大胆尝试以科学家的身份、物理学的视角,严谨而又不失轻松地解读了颜色的几个原理性基本问题,虽然一般读者初读此文可能未必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及其中的奥妙,但不妨反复回味几次,想必定能对色彩世界的学问得到新的收获或给予新的启发。[/color][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84139]天问[/url][color=windowtext]《天问》是论坛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分析仪器科普的仗剑老师有感而发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跳出了通常的科学逻辑体系,提出了若干带有“猜想”性质的观点。尤其是把一些哲学、文学甚至玄学的思考与科学相结合,提出了东方思维体系和西方思维体系的异同之处。文章发表之后也引发了坛友的热议,我们觉得文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述正是作者希望大家重视的,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容易让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到突破点,更接近科学的真相,所以“猜想”本身不重要,敢于提出“猜想”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文中提到的猜想能得到真正的答案。[/color][color=windowtext] [/color][b]四、 贴近日常生活的作品[/b]在本届大赛期间,我们还收到了共计24篇贴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的科普性文章,并收录在我们的特色栏目《生活中的分析》中,即便是非仪器检测行业的读者,也能轻松获取经过实验验证的生活知识和实用信息,下面就选取几篇与大家回顾一下:[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09250]洗衣液中的高风险成分分析[/url]推荐各位新晋辣妈都来看看这篇文章,针对儿童专用洗衣液的安全问题,作者选取了市面上有代表性的22款产品进行了评测,并对儿童洗衣液的高风险成分进行了解析,真是超实用![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09996]我们平时穿的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衣服?[/url]我们平时选购衣服时,是否都会考虑面料呢?比如棉、毛还是化纤?这篇文章的作者就地取材,选取了常见的几款衣服,用电子扫描显微镜以及红外光谱仪两种仪器进行了检测,使得读者有机会看到了衣服面料的微观世界,相信也对仪器检测产生了更多兴趣。[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27027]果汁饮料、鲜榨果汁、100%果汁都不如它好![/url]如果您平时非常关注健康类话题又喜欢喝各种美味的果汁,一定要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为何说从营养价值的角度,冷压果汁最好,平时经常喝到的100%纯果汁反而垫底?为什么喝鲜榨果汁,还是不如直接吃水果?看完保证能get到新的知识点。[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13655]听说书里有甲醛,我去书店和实验室测了测[/url]提到甲醛,大家都知道一般和家庭装修或者家具有关,怎么书里还会有甲醛?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到底是书本身还是书柜里含有甲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妨让我们用仪器说话吧![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6146]知名儿童手表表带检出致癌物!再测仍超标![/url]现在很多学龄前的孩子都佩戴着一种可打电话的儿童手表,一来新奇好玩,二来也能方便和家长联系,本是个不错的产品,大多家长可能只考虑过移动电话的辐射危害,从不会想到表带竟然含有可怕的致癌物,而且还是知名品牌的正品!本文作者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用科学的实验、严谨的逻辑验证了这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最后,小编再插播一条广告,《生活中的分析》长期征稿,如果您关注自身和大众的健康话题以及生活品质,不妨用您身边的仪器,测一测那些熟悉的物品,“用数据说话,做流言终结者”,让仪器论坛帮您体现一位实验人的价值吧!

  • 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嘉庚创新实验室自研温盐深传感仪器

    记者从福建省级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获悉,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万米深海应用的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CTD)完成深海比测试验,最大布放深度达7180.4米。多项海试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其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align=center][img=图片,600,33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d0f2e788-7302-46e2-ab6f-9336f6dede38.jpg[/img][/align][align=center]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摄[/align]据悉,[b]该仪器由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中北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薛晨阳团队历时两年自主研发。[/b]在此次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航次中,该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搭乘“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9次下潜作业,覆盖印度爪哇海沟附近海域深度3000—7000余米。温盐深传感仪器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3个基本量变化,据此可计算海水声速和密度等,是海洋调查的关键基础仪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使用的各类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与集成仪器中,国外品牌占比达到90%以上。该仪器研发获得嘉庚创新实验室项目支持,由厦门大学和中北大学团队联合攻关。得益于我国微纳加工技术长足进展,团队采用近年最新的工艺方法与生产条件,确保从敏感器件设计、制备工艺到封装测试技术全部自研,[b]实现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b]。[来源:科技日报][align=right][/align]

  • 政府大笔资金投入走自主创新

    2011年12月21日,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闭幕,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要统筹协调推进转型、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将扩大内需与发展环保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关键之一在于坚持自主创新和机制创新。 [b]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b] 环保产业是联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选择。 环保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要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减排8%,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均减排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能耗下降16%,部分地区还将实施重金属限排,都对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环保产业是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并对钢铁、机械等基础行业发展产生8—10倍放大效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正在编制的《现代环境服务业发展规划》将对鼓励第三方环境服务发展作出部署,预计到2015年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规模,2020年规模可达5万亿元。 环保产业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被确定为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议题之一。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提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为环保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在环境清洁技术研发上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有望在绿色发展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发展潜力,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需求和全球环保市场竞争的前沿,推动环保产业由要素驱动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b]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保产业发展形势[/b] 当前全球环保市场保持年均7.5%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球环保市场总值达1.6万亿美元。欧美等国家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牢牢占据了环保产业全球市场的主导权,控制了90%以上全球市场份额。随着全球绿色发展的兴起,欧美等国家环境保护重心已转向“预防与修复”为主,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已从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调整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需求。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扶植政策和引导性投入,更多侧重于支持新能源、清洁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致力于产业链整体竞争,推动绿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环保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顾全球环保市场发展历程,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首先,环保产业具有时代特征,不同时期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是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目前环保产业正从以公益性为主过渡到经济属性为主,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次,产业发展要符合国情要求,要具备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统筹政策、资金、技术、市场、公众意识等驱动因素是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三,环保产业升级转型取决于创新驱动,加快环境技术与信息、生物、制造等高新技术的融合,促进多领域团队创新与协同创新,将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的提前爆发。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特别警惕发达国家“苹果手机效应”的影响。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决策,然后像在全球推广苹果手机一样,利用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攫取更大的利润。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道路。“十五”以来,环保产业规模保持在20%以上增速,2010年产业规模已达1万亿元,环保企业3.5万家,安排从业人员300多万人。按照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环境高新技术研发与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模式由单纯规模扩张、低端数量竞争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统筹传统环保产业与新能源、环境清洁技术、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发展,科学把握环保产业内涵,加快现代环保产业体系发展,提高环保产业对全过程污染控制与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持能力;三是培育以创新型环保企业、环保产业集群、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等为核心的环保产业发展主体,引导环保企业按市场规律优化重组,增强产业创新链竞争力,全面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具有较好基础和竞争力传统产业领域,在全球竞争中提升我国传统环保产业的战斗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积极开拓全球新兴环保市场。 [b]三、科技创新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b] 自主创新对环保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我国环保产品已达到3000多个品种,在城市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等方面已具备成套设备研制与工程建设能力,部分新技术领域已处于产业爆发性增长的前期,某些单项技术研发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国内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环保企业快速发展,环保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在环保装备研制及产业发展方面。自“十五”以来,通过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连续3个五年的支持,自主研制的225—5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炉实现系列化、成套化,并成为国家垃圾焚烧处理规划推荐的主流装备,处理效率、二次污染控制及自动控制系统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自主研制的电除尘器是我国参与国际环保市场竞争最具实力的环保产品,行业发展集中度高,产业链上的重大设备、自动控制、振打装置等关键环节全部实现国产化,不仅可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处理技术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5—5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常规水处理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要常规设备已实现出口。通过“九五”以来持续支持,自主研制的聚合氯化铝净水剂及其复合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聚合氯化铝净水剂产量50%以上,成为国内饮用水行业净水剂的主要供应商。 在环境清洁技术、环境物联网技术等新兴环保产业领域。环境清洁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对于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自主研发的清洁制革技术已在全行业推广300余家企业,对于皮革行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苎麻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污染排放,将环洞庭湖区域苎麻行业的环保风险大幅降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快速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多物种生物传感器,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智能环境感知节点,形成年千台以上产业化能力。总体上,我国环保产业新兴领域技术储备与产业潜力形势喜人,但受到本领域核心技术和环境科学问题研究进展的限制,新兴产业领域自主创新的征途才刚刚起步。 [b]四、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任务[/b]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环境领域提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按照规划纲要部署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环境科技工作需要把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领域,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与共同创新,催生新兴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实现环保产业体系从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延伸到具有减少污染和受损环境修复等效应的领域,构建和完善现代环保产业体系,从而为实现“支撑节能减排、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惠及百姓民生”环境科技发展目标提供物质基础。 新形势下,提高环境技术创新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应突出“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研究,把握全球环保产业竞争前移态势,加强重大生态环境科学问题研究,力争重大原始技术创新突破,获取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格局的有力条件;二是注重促进多学科、科学与技术融合,推动重大需求导向下的多领域共同创新与协调创新,抢占全球环保市场技术发展前沿;三是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统筹管理、科研、工程、产业等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国家战略导向型科技创新团队,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四是注重科技产业化工程,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政策及市场模式的融合,缩短技术产业化的市场培育期,快速形成生产力;五是注重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筑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平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高技术转化服务能力。 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安排,实现上述环境科技发展任务,在科技工作管理中应在“六个需要”方面下工夫:一是需要深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顶层设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将环境科技重大任务聚焦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重大决策与环保产业关键领域;二是需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估机制,健全科技立项—后评估—持续支持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效益;三是需要集中科技资源,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优化环保产业体系布局,实施环境技术创新重点工程;四是需要创新思维模式,构筑开发共享创新平台,引导新理论、新思想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及再创新,构筑高新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桥梁;五是需要加强创新环境建设,构筑创新基地,提高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六是需要发挥军民科技融合作用,发挥国防科工业在装备、信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环境保护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与环保工程精细化水平。 (马燕合 黄圣彪) (作者单位: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 【转帖】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

    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 张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2005年3月,黄伯云、张立同因各自在新材料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荣获连续六年无人问鼎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们研究开发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将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同时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从去年初春起,黄伯云、张立同这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因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而被各式媒体热烈地宣传。他们的儒雅形象,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辉耀闪烁在社会大众面前。 得奖,对于黄伯云和张立同固然是一个秋天的收获,尽管他们愿意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尽管他们的科研成果对材料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尽管他们的人格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伯云和张立同还是分别带着科研团队淡出了社会大众的视线,在冬雪尚未积覆之前,就又回到了宁静校园的深处,默默准备着下一次可能更加艰苦的科研行军。 在黄伯云、张立同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接过一等奖奖励证书之前,曾有6年,这个奖项无人能够问津。一方面,说明这个代表国家实力的奖项的评审制度异常严格,宁缺毋滥。另一方面,也说明夺取这个技术发明一等奖确实具有相当难度:不但要有技术创新,而且要将创新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透过这样的评奖要求,我们会发现,黄伯云和张立同这两位工程院院士,在走过那一段至少花费他们十年以上时光的科技创新之路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在实验室里做文章的大学教授,而是名副其实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团队的领军人物。 自然科学研究,特别是工程类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仅仅把研究目标定在得个什么“大奖”之上,这会使得科学研究有流入“庸俗”之嫌。而真正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科学家,他们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总是以自己的创新思想能够转变成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现实成果为自豪。作为炎黄子孙的优秀代表,作为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学科带头人,黄伯云、张立同的科研目标,应该说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材料科学是重要桩基之一。分别在中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任教的黄伯云和张立同都是材料科学家。2004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评选揭晓,两位材料科学家独领风骚,可能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又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对新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 黄伯云和张立同分别从事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制备技术、工艺装备的研究。黄伯云研究的炭/炭复合材料、张立同研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都属于世界级的尖端课题,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国家堪称凤毛麟角。 黄伯云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高性能炭/炭刹车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及装置实现了炭刹车副的工业化生产,突破了以前因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而形成的国际市场垄断和严密的技术封锁,使中国飞机解决了“上得了天而下不了地”的问题,其材料还比世界上同类产品在强度和耐磨性方面都有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确保了我国数百架进口大型干线飞机炭/炭刹车材料国产化和国家航空战略安全。 张立同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走出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此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 对黄伯云和张立同研究的新材料投射关注目光的,还有更多的产业界人士。 在我国,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GDP的1/7左右,追求技术和手段的创新,追求材料的低成本、高效能和高附加值,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目标。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上看,传统材料的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对水就有严重污染。开发新型材料,将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飞机制造技术的提升,有2/3的项目要靠解决材料问题来改进,而汽车制造成本的50%则消耗在材料方面。汽车生产要轻量化,就必须发展强度高、承重性能佳的新材料。生产技术上得到广泛推广的新材料,往往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一旦用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其产品往往又会产生极高的附加值。 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需要在诸多方面历经考验的艰苦过程。为了提升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使重要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央政府对科学家们将技术发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寄予殷切希望。在过去的6年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空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这三项条件不能全部符合是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材料开发,很多项目仅是在实验室的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配套,使新材料开发出来便存入了“资料库”,“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产业界又急需新材料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但因为与科研单位的研究脱节,使得“求贤无门”。而事实上,据统计,我国在材料科研方面,发表的文章仅次于美国,国防上所用的材料几乎全部立足于国内。 最特殊的事物往往也最具普遍意义。黄伯云和张立同在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其首先的用途是国防工业,但是,正如发明了半导体才有今天的信息时代那样,新材料的广泛推广,屡屡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军工高新技术一旦在民用工业得到普遍应用,都会使民用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甚至产业结构发生大幅度的飞跃。 黄伯云和张立同的创新技术成果,其价值首先在国防与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得到了体现,然而,黄伯云、张立同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无疑将在广泛的用途上促进以新材料取代传统材料,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对航天、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材料产业更加有效地朝着低成本、低消耗、可持续、具有高附加值的方向前进。黄伯云和张立同的科研成果,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推动经济发展从片面追求总量增长转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产业结构在质的方面得到改变的新动力。他们的贡献,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黄伯云简历 黄伯云,1945年出生,湖南省南县人。1980年留学美国,在衣阿华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6至1988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88年偕家眷回到母校中南大学。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习回国的留学人员。现任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立同简历 张立同,著名航空材料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38年出生于重庆,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任教于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1992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1993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杂志

  • 【转帖】程津培:创新当自主 为人当自强

    程津培:创新当自主 为人当自强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的自主创新观              走上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的岗位之前,留美归来的程津培的身份是南开大学副校长。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带领研究小组从事“离子基键能”和“一氧化氮键能”的研究,并且是该领域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小组之一。他曾简单直观地将“键”形容为两个小球中间的“拉链”,要想把小球分开,就要用力扯断拉链,而需要的力的大小就是键能。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力的表现正如博奕双方在综合实力上的较量。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正确的战略战术,也需要实力、信心,更需要毅力。在程津培看来,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对于国家制定的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程津培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理解为发展中的里程碑,是一种宣言,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的一个亮点。”    《孙子兵法》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就是战略运筹,“庙算胜”就是说在战前要做出胜人一筹的决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中国面对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一个重大战略的制定,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并不会毫无争议地形成,“自主创新”之路的选择同样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2004年,我国GDP增长达到9.5%,总值超过了15.98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欧盟。有专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待开发的国内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因此,未来20~30年,我们仍然可以延续市场换技术这样一种过去20 年来采用的主打战略,来支撑中国经济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发展。    2003年,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科技部开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并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2000多人的庞大队伍,包括专家、学者、经济界、企业界人士、各个部门的管理专家等。在《规划》的战略研究中,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到底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还是继续依赖引进技术,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颇有争论。经济学界、企业界,甚至行业部门的一些同志认为,现阶段投入研发,成本太高,对中国来说不适合。这种观点在科技界内部也有反映,而且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    对此,程津培的态度十分鲜明,他坚信,中国和平发展的命运必须由自己来把握,中国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才能形成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采访时,程津培算了这样一笔帐:“2003年,我国总计支付专利费350亿美元,大大超过当年全国研发投入的总和。我们卖给国外的销售商一台DVD,32美元,成本18美元。还有13美元是付人家专利费,剩下的1美元才是我们中国人赚的。其他像电视、手机、mp3等白色家电都是类似情况。德国大众公司仅在中国生产它全世界轿车产量中的14%,但它80%的全球利润却是从中国拿去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为它偿付研发的费用,而技术能力的沉淀却不在我国……”    近年来,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轿车的国产品牌仅占市场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事实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来自于发达国家,他们凭着科技优势以及建立在这种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使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的高度垄断,从而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    有人曾对比了当初韩国政府制定的“产业技术创新5年规划”和同时期的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发现两国在发展领域有70%的内容相同,但同“途”殊“归”。如今,原本在汽车、半导体、高速铁路、核电等重大科技领域比我们晚起步10年的韩国,现在却在这些领域全面领先了中国将近10年,韩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目前已经跻身全球前5强。    程津培坦言:“要素拉动型经济也是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但是我们头脑中必须十分清楚的是,必须靠自主创新,使我们传统的产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长为制造业的主流。目前,我们许多产业技术仍然主要是靠从国外引进,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达50%,而美国还不到10%,日本仅为5%。我国要想实现中央提出的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就必须使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降到30%以下。而且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都高于70%,但我国目前只有40%左右。所以,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 化妆品原料亟需创新

    “国产化妆品原料整体水平在全球基本处在市场中的价值链低端,且创新性不强。”全国政协委员陈海佳说,由此导致了我国化妆品在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消费成熟的化妆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他认为,需要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监管体制上,对于新原料的监管重事前审批,且申报要求较高、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压抑了企业创新开发新原料的热情;创新机制上,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和经费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科研与应用,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不高。他谈到,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各界征求《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意见建议已过去近4年时间,社会各界关于加快立法修订的呼声越来越大。“建议针对送审稿中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集中反映的问题点进行专项立法研讨,广泛听取行业相关协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推动立法修订,指导行业发展。”另外,他提出,将在国外上市化妆品中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不列作新原料监管,但可设置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来保持跟踪和监测,留予企业宽松创新空间的同时控制安全风险。“针对全球化妆品原料研发的热门领域,通过实施一批相关的科技攻关项目,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的研发热情,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化妆品方面的转化应用。”他建议,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与企业“联姻”的媒介作用,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进企业等方式,为化妆品原料企业提供科技革新等科技资源支持。

  • 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嘉庚创新实验室自研温盐深传感仪器

    [color=#000000]记者从福建省级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获悉,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万米深海应用的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CTD)完成深海比测试验,最大布放深度达7180.4米。多项海试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其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600,33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d0f2e788-7302-46e2-ab6f-9336f6dede3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摄[/color][/align][color=#000000]据悉,[b]该仪器由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中北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薛晨阳团队历时两年自主研发。[/b]在此次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航次中,该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搭乘“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9次下潜作业,覆盖印度爪哇海沟附近海域深度3000—7000余米。[/color][color=#000000]温盐深传感仪器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3个基本量变化,据此可计算海水声速和密度等,是海洋调查的关键基础仪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使用的各类高精度温盐深传感仪器与集成仪器中,国外品牌占比达到90%以上。[/color][color=#000000] [/color][color=#000000]该仪器研发获得嘉庚创新实验室项目支持,由厦门大学和中北大学团队联合攻关。得益于我国微纳加工技术长足进展,团队采用近年最新的工艺方法与生产条件,确保从敏感器件设计、制备工艺到封装测试技术全部自研,[b]实现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b]。[/color][来源:科技日报][align=right] [/align]

  • 8月份原创大赛推出“我爱创新”主题活动,参与就有多重奖励~~~

    原创大赛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在7月份的色谱版区作品中,我没看一次,都能耳目一新,确实有的作品很不错在所有作品中,我很期待有创新的作品我想大家也是一样,应该也想看看和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色谱版区一直秉承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宗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8月份推出与原创大赛同步的“[color=#ff0000]我爱创新[/color]”主题活动,撰写与仪器相关的开拓创新的原创作品!!![color=fuchsia]希望原创大赛的新人参加、希望曾经为原创大赛做出贡献的老友们参与、希望曾经为色谱版区辛苦付出的版主专家回家看看!!![/color][b][color=blue]活动时间:[/color]2017年8月1日~8月31日[color=blue]参与活动内容要求:[/color][/b][color=red]作品参与发帖格式:【我爱创新】[/color][color=red]+.......[/color][color=red],版面:所有技术版面均可参与[/color][color=#3333ff][b]参考帖子:[/b][/color][color=#ff0000][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04215_1]一次失败的方法开发教训及其今后的开发思路[/url][/color]作品内容只要有创新,就可以参与原创大赛和本活动,有额外奖励哟~~~[b][color=blue]活动奖励:[/color][/b]1、 主题活动作品同样可以参与原创大赛的奖励[b][u][color=re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boardlist/bbs/homefocus?id=44268][color=red]第十届原创大赛[/color][/url][/color][color=red]奖励[/color][color=red][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boardlist/bbs/homefocusrelated?id=16129][color=red]老手回家活动[/color][/url][/color][color=red]奖励[/color][/u][/b][color=#ff0000][b][u][/u][/b][/color]2、 额外奖励凡是参与该主题活动且符合原创大赛要求的作品,都奖励[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gift/Detail.asp?GiftStateID=1898&type=2]10元手机充值卡[/url]一张[color=fuchsia]赶快来参与吧[/color][color=fuchsia]~~~[/color][color=fuchsia]参与就奖励咯[/color][color=fuchsia]~~~[/color][color=fuchsia][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7.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7.gif[/img][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7.gif[/img][/color][color=fuchsia][/color][color=fuchsia][b][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03891]7月份色谱版区推出色谱体验主题活动[/url],原创大赛结束后版区活动奖励会集中一起发放!!![/b][/color][color=fuchsia]=====================================================================[/color][b][color=#3333ff]活动帖子汇总:[/color][color=#3333ff][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6977_1]【我爱创新】简单实用调节ticktock值的方法[/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1411]衬管与农残响应值高低的那些趣事[/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7488]【我爱创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工作站小技巧[/url][b][color=#333333][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7533_1]【我爱创新】+浅谈编写抽样记录的作业指导[/url][/color][color=#cc0000][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1995_1]【我爱创新】布鲁克直读光谱火化台维护清理[/url][/color][/b][/color][color=#3333ff][b][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27729]【我爱创新】分析仪器使用的断流提醒器(输液提醒器)解析[/url][/b][/color][color=#3333ff][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9872]【我爱创新】沉淀分离-[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快速测定PET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url][/color][color=#3333ff][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4645]【我爱创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的几个奇葩故障[/url][/color][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54319]【[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色谱进阶-色谱仪的标定[/url][/b][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9417]【[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流水线作业法破碎蔬菜[/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6783]【[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color=red]创新[/color]中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GC9890B[/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6658]【[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起绒产品洗涤脱毛率测试新法探讨[/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46645]【[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的自校[/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8756]【[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品中咖啡因的含量[/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35822]【[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不能调谐的那点事[/url][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529806]【[color=red]我爱创新[/color]】+由误将Na2HPO4替代NaH2PO4配制缓冲溶液引发的思考[/url]

  • 【讨论】你认为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

    现在科研机构人员的学历越来越高,然学术权力与行政全力区分的越来越混乱,而且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程度低,科技人才激励不足等等这些也许都是导致中国科技创新的绊脚石。中国的科研创新有点类似国产仪器,然而国产仪器与科技创新又紧密联系。恰逢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之际,让我们一起畅谈阻碍中国科技的脚步的石头是什么?阻碍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石头又是什么?

  • 【简讯】报告:美国科技创新能力下滑至第七丹麦夺冠

    据WEF数据显示,美国已经不再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了。由于政治和管理气氛日益恶化,2006年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从2005年的第一名下降至第七名。  相反,丹麦则通过有效的政府领导,科技创新能力从2005年的第三名跃居至第一位。 此外,瑞典从2005年的第八升至第二,而新加坡从2005年的第二降至第三。  以下为2006年全球十大科技创新国家:  1. 丹麦(3)  2. 瑞典(8)  3. 新加坡(2)  4. 芬兰(5)  5. 瑞士(9)  6. 荷兰(12)  7. 美国(1)  8. 冰岛(4)  9. 英国(10)  10. 挪威(13)  注:()内2005年排名(c001)来源:赛迪网

  • 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原始创新的出发点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我国已经明确的有七大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特点?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的障碍如何突破?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特点是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占比很小,截止到去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在4%左右。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呈现“大而不强”的发展格局,尚不具备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的能力,面对国际市场越来越严峻形势,发达国家领跑在前,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追赶阶段。 据了解,美国在今年最新版的《国家创新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六个新兴产业,欧盟在2009年出台了《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也明确了类似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日本在其《2020迈向光辉日本新增长战略》中,也提出类似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技术目标。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显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支,近几年发展迅猛,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也日渐成熟,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促进了行业不断改革,但仍面临着几个制约点,需要突破。 首先,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很多核心技术依赖国外,这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遇到最大瓶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保护发展民族品牌的道路,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体制机制需要改革,目前体制很难适应新兴产业。探索新吉博力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另外,市场的不畅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点,这是有高端制造业的特点决定的:一是产品成本高,像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常规火电的3—4倍;二是对服务设施要求高,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没有相应的充电设施,有了车也跑不起来;三是市场信任瓶颈,即国产的新东西出来后,消费者不信任。 近日出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中国机械电动葫芦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应着眼于产业优化升级,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夯实产业基础,解决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问题、培育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由大到强”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所持理念,同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只有发挥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的国际化道路。   科技:创新之源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有人说“从挖掘机、装载机到推土机,每一台工程机械设备就是一台超精密的仪器”,因此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原始创新的出发点。  “十几年前我就提出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概念,我们已经为之奋斗了十来年。”谈到科技创新,xx集团董事长詹纯新深有感触。“像混凝土泵车和输送泵技术,过去中国人可以说不敢问津。那时候,一辆钢丝绳葫芦混凝土泵车的制造成本大约在三万美元,而外商则以二三十万美金的高价卖给我们,他们从中国赚了多少钱可想而知。”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xx集团选择混凝土泵车产品作为突破口,并在1993年推出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泵车产品。在xx集团的带动下,国内生产混凝土机械的厂家已达上百家,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实现了15%的产品销往海外。  像xx研究混凝土泵车一样,中国的很多工程机械企业都在技术创新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xxxx集团公司从最初引进日本TCB公司的叉车技术,到完全自主制造512个品种叉车产品,靠的是“以我为主,自主开发”;xx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引进日本小松220马力的推土机制造技术,到自主研发出80多种规格和型号的环链葫芦推土机产品,目前山推公司的推土机产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三;xx集团引进卡特xx公司装载机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装载机产品,2007年中国装载机出口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  “自主创新必须过基础研究这一关,在自己的原创性产品上如果没有很好的投入,没有长期不懈的坚持,这个企业就很难成功。”xx总经理杨安国说,“尤其是企业快速发展,走向国际化的阶段,更会发现欧美社会对环保和能耗的‘软性标准’要求在日益提高,没有现成的能达到这些标准的技术可供你使用,只有自己研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