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理论物理最高奖

仪器信息网理论物理最高奖专题为您整合理论物理最高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理论物理最高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理论物理最高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理论物理最高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理论物理最高奖话题讨论。

理论物理最高奖相关的资讯

  • 曹原获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
    曹原获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William L. McMillan Award),以表彰其在“扭曲双层石墨烯中发现和探索超导电性和相关量子现象”取得成就。  该奖项成立于1986年,由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颁发,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每年都会向凝聚态物理领域的1-2位杰出青年研究员颁发年度奖项,旨在表彰年轻凝聚态物理学家在理论、实验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杰出成就。  曹原于1996年出生,籍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2014 年到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2020 年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就读博士后,主要研究二维材料中的凝聚态物理。到目前,他已经在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9篇论文。
  • 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获理论物理最高奖“狄拉克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c537f0a-6d60-44fc-af3a-91b42c3597fd.jpg" title=" uf0z-hhnunsp7785733.png" /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将2018年狄拉克奖章(Dirac Medal)颁发给了三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分别是来自哈佛大学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学的Dam Thanh Son,以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华人科学家文小刚,以嘉奖他们在积极推动多体系统上的贡献,包括独创性的跨学科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今年狄拉克奖章的三位获得者都研究了量子力学是如何影响所谓的多体系统(many-body system)的。研究人员现在都认识到量子力学定律会影响一小部分粒子的行为,但是日常物品都是由大量粒子构成的,数量接近10的23次方。所有粒子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互作用。这些作用突显了量子纠缠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些系统中应用量子力学就变得非常复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量子纠缠的复杂模式对于理解物质宏观特性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多体系统呈现出惊人的新行为时。 其中一些新行为会导致新的物质态。研究多体系统的方法之一便是观察物质态。我们所熟知的物质态包括固态、气态、液态,但当量子力学引入后,许多新的物质态逐渐被科学家发现。今年三位获奖者便是在理解这点——即所谓的相变(phase transition)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变”指的是从一种物质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物质态时,物质的特性会发生惊人的改变。三位得奖者对于电子纠缠特点是如何导致性质变化进行了阐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理解多体系统的动态原理可以让科学家们研究物质不同性质的出现,当然这也有助于设计新型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将来会被应用于新量子计算机或超导体设备上。三位狄拉克奖章获得者利用自己在材料科学、黑洞以及冷原子领域内丰富的知识,推动了大家对于多体系统的了解,证实了跨学科研究的价值。 “今年狄拉克奖章获得者是利用跨学科方法整合理论物理问题的领军人物。”ICTP主任Fernando Quevedo说。Quevedo认为,“曾有数以千计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访问过ICTP,而这三位获奖者便是他们的榜样。尽管今年的获奖者均定居在美国,我很高兴他们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并十分接近ICTP及它的使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出生于印度新德里的Subir Sachdev在理论性凝聚态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理论便是绝缘体、超导体以及金属中的量子临界现象、量子磁性的自旋液体态、量子分数态、新退禁闭相变、无准粒子量子物质理论。此外,他还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了黑洞物理学中,包括非费米液体模型。 出生于越南河内的Dam Thanh Son是第一个发现规范/重力对偶可以用来解决多体系统相互作用中基础问题的人,包括冷却俘获原子以及计算输运系数,例如这些系统中的粘度和传导性,而强耦合通常会限制这些系数。近来,他还提出了半填充能级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这项工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三维构面理论的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出生于中国北京的文小刚率先提出了拓扑序(topological order)这一理解量子系统的新概念。他发现了拓扑序蕴含不同寻常的边界态,建立了描述边界态的手征自旋液体理论,发现了朗道范式在描述量子霍尔效应时的局限性。他揭示出拓扑序与量子纠缠之间的深层联系。最近,他还开创了对称保护拓扑相 (symmetry protected topological phases)等概念。这些都与量子理论领域中的反常现象有很紧密的联系。 狄拉克奖章是在1985年为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 狄拉克(Paul Dirac)而设置的年度性奖项。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每年狄拉克奖章的获奖名单都定在这一天宣布。颁奖典礼将会在之后举行,三位获奖者都将在典礼上介绍他们的研究工作。 /p p br/ /p
  • 晶泰科技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大奖
    7月6-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3)在上海举办。开幕式上,大会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 SAIL奖揭开面纱。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SAIL 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坚持“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理念,在全球范围发掘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高度认可和美誉、具有提升人类福祉意义的项目。凭借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科学智能应用的先锋表现,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获得SAIL大奖,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三维超临界机翼流体仿真重器“东方.翼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人工智能引擎,以及张云蔚论文《机器学习结合阻抗谱技术预测锂电池老化》共享殊荣。SAIL诠释AI,AI改变未来。SAIL寓意丰富,“S”即“Superior”,代表了“超越”,表明了奖项在行业内的卓越引领地位;“A”即“Applicative”,代表了“赋能”,彰显了奖项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社会应用赋能的极高期许;“I”即“Innovative”,代表了“创新”,突显了奖项评选对项目理论与技术层面的创新要求;“L”即“Leading”,代表了“引领”,展现了奖项对标的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内最具引领性的开路先锋。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让药物研发更智能,让生物创新触手可及晶泰科技开创了智能算法、自动化实验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晶泰智药),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ID4Inno&trade 和抗体药物发现XupremAb&trade 两大特色技术平台,以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助力药物研发走向“计算密集型”“自动化密集型”,让药物研发更智能,让生物创新触手可及。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已服务众多跨国药企、国内知名药企和先锋Biotech企业,如辉瑞、礼来、正大天晴、长江生命科技等,参与创新药管线超180条。在全球首款获 FDA 批准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 PAXLOVID 的研发过程中,晶泰科技团队与辉瑞科学家联手,仅用6周时间就确认了药物优势晶型,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加速药物上市。近期,晶泰科技与礼来就某个未披露的创新靶点展开 AI 小分子新药发现合作,利用晶泰智药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 ID4Inno&trade 研发原创新药,填补未满足的临床用药需求,该合作预付款及里程碑总收益可达 2.5 亿美元。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陆续获得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新社、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人民网报道中新社报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澎湃新闻报道界面新闻报道
  • 吴立新院士获2018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曾主持首个海洋仪器专项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4月4日上午,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凭借在海洋科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同时,24个项目荣获省自然科学奖,13个项目荣获省技术发明奖,157个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9ae6314c-5abf-4109-92a4-6349173d2002.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50" height=" 315"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5px " / /p p   吴立新院士主持承担了多个国家深海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重大仪器专项,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申报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69ddc655-8b0b-408a-a3b3-ce17f4053b0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00" height=" 428"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28px " / /p p   另外,还有一项科学仪器相关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该项目完成单位包括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a3333a0-c655-42d0-9d1f-e89252228487.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600" height=" 194"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94px " / /p p    strong 关于奖金 /strong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鲁科字〔2018〕124号)精神,充分发挥省科学技术奖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经省政府同意,山东对省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调整。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奖金标准由100万元/人调整为3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奖金标准由15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标准由10万元/项调整为20万元/项,三等奖奖金标准由5万元/项调整为10万元/项 调整后的省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自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起实施。 /p p    strong 附:吴立新院士简介 /strong /p p   吴立新1966年出生,长期致力于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发现20世纪全球副热带大洋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提出全球增暖导致西边界流加速是其主要形成机制,推动传统西边界流研究向物理、生态等交叉方向发展 创建以“部分耦合”为核心的耦合模式动力实验体系,系统揭示中纬度海气耦合与副热带-热带相互作用在气候年代际变化的作用机理 开拓利用国际Argo观测来揭示深海大洋混合时空分布及变化的新路径,阐明风驱动深海大洋混合的能量通道,澄清了长期以来有关风能否驱动深层大洋混合的争议 阐明南北半球热盐环流变异影响热带海气过程的动力学路径,为认识全球变化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p p   目前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系列顶级期刊论文十余篇,被Science等杂志引用近五千次,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所率领的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物理海洋创新群体、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称号 主持承担多个国家深海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重大仪器专项,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申报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 /p p   据悉,此次获奖的项目,除了最具分量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还有如下几项:“随机最优控制和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等24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4项 “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等13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 “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的选育与应用”等157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4项、二等奖79项、三等奖44项。 /p
  • 评论:国家科技最高奖是否应学诺奖鼓励女性?
    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今日揭晓。自1999年以来,已有20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国家科技最高奖。20人,20个前沿科学领域,20个自主创新引领国富民强的感人故事。从统计学上,单独的“20”或许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仔细分析“20”中包含的具体信息,我们会找寻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征。   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长期耕耘的学科领域,大多与国家战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些科学家是新中国各个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人民福祉,扩大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学科方面的显著特征,在20位获奖者中,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可以说,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在“国家战略”方面的导向非常清晰,但在促进不同性别的科学家共同发展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   这一现象和女性在我国科技界“高层缺位”现象相一致。如下的几组数据说明,“高层缺位”是女性比例随科研层次提升而“加速递减”的直接结果。   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本专科的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达了50.86%,博士生达到了35.48%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R&D人员318.4万人,其中女性人员78.9万人,占24.8%。截至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大致为6%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175 位首席科学家中,女性,占4.6% “长江学者”中,女性占3.9%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女性占8.4%,这些高端数据比例大多数在5%左右。   从理想的半边天状态,到现实中的四分之一,再到高端科技人才中的5%,最后到如今国家最高科技奖名单中不见女性的身影,可以说,许多杰出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逐渐失去与男性竞争的能力,在事业和家庭最焦灼的选择中,在科技创新和子女成长的双重压力下,很多人理性地选择离开科研岗位,退出科学前沿,寻求寻常百姓们的幸福生活。   爱因斯坦曾说:“大自然赋予女性的身体结构和某些限制,要求我们不能对妇女设置与男性同样的期待标准”,但是,“如在其它所有领域那样,在科学领域也应该为妇女铺平道路。”而有效的奖励系统和激励机制,是为妇女在科学领域铺平道路的重要方式,对此,培根曾尖锐地指出,“只要人们在科学园地中的努力和劳动得不到报酬,那就足以阻遏科学的增长……一项事物不被人尊崇就不会兴旺。”   全球科技界的最高奖励——诺贝尔奖,对女性的关注和青睐似乎成为传统,且女性诺奖得主的人数越来越多,呈现加速递增趋势: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除了15位女性获和平奖、12位获文学奖、1位获经济学奖之外,有10名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4位获化学奖、2位获物理学奖。1901-2005年女性得奖的总体比例为4.36%,而在1986-2005年的总体比例为5.83%,2006-2011年,这一比例变为14.29%!   要知道,女性在各国前沿科学领域的比例基本在5%左右徘徊,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女院士占6.2%,法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女院士和女会员同为3.6%。诺奖虽然基本上在奖励过去30年的贡献,女性获奖比例在近年来的突升,一方面表明20世纪后期女性在科学界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面对女性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稀缺”,诺奖评委会对女性有着特别的眷顾。   与诺贝尔奖鼓励原始科学创新不同,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突破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利益在这一奖项中占有重要地位,这要求获奖者不仅具有原始科学创新能力,更要有组织协调、联合攻关等能力,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这方面整体上不占优势。   但是,面对科技界女性的“高层缺位”和“加速递减”,国家科技最高奖是否也应向诺贝尔奖学习,适当鼓励一下女性?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82岁,而1980年以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女性平均年龄为61岁。从院士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时间。   如果有可预期的结果,再漫长的等待也是值得的。但愿我国的科技奖励系统,在将国家的科技资源引导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科学家推向世界科学前沿,并引领更多有潜质的女性投入科技创新事业。
  • 赵红卫获国际离子源领域最高奖"明亮奖"
    赵红卫获国际离子源领域最高奖“明亮奖” 我国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研究获重大进展 近期在美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离子源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红卫与美国劳伦斯贝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核科学部副主任克劳德拉依尼斯(Claude Lyneis),88英尺回旋加速器室主任戴妮娅拉赖特讷(Daniela Leitner),近代物理所客座研究员、著名美籍华人学者谢祖棋4人被授予2009年度国际离子源领域最高奖项“明亮奖(Brightness Award)”,以表彰他们近几年来在超导高电荷态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ECR离子源是产生高电荷态强流离子束的最有效装置,主要应用于各种重离子加速器、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同时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和材料改性等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赵红卫领导、谢祖棋任顾问的近代物理所离子源小组,经过优化设计和集成创新,突破了国际上沿用20多年的传统ECR离子源磁体结构,独创了一种把产生轴向磁镜场的螺线管线包置于径向六极铁内部的“冷铁”超导磁体结构,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了具有原创结构的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SECRAL)。该离子源在18GHz微波频率和18GHz与14.5GHz双频微波工作模式下先后产生了高电荷态离子束流强度的多项世界记录,近期又在24GHz微波频率下再次创造了多项高电荷态离子束流强度的世界记录,如455微安Xe27+,152微安Xe30+等,这些离子束流强度已大大超过美国贝克利实验室28GHz超导ECR离子源VENUS的结果。赵红卫在第十三届国际离子源大会上的报告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最受注目的特邀报告。目前已有多个国外著名实验室表示要与近代物理所合作,拷贝或购买该所研制的超导ECR离子源。 近代物理所研制的该超导ECR离子源于2007年投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累积供束2000多小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已投入长期运行供束的第三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束流强度和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为开展相关重离子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实验条件。由该超导ECR离子源提供的78Kr束流,经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加速后,用于短寿命不稳定核质量精确测量,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实验人员已在世界上首次成功鉴别并以10-6精度成功测量了63Ge,65As,67Se等3种新核素的质量,在国际同行中引起极大的关注。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TLAS加速器运行部主任帕都博士在已公开的获奖提名信中指出,在国际ECR离子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和美国贝克利国家实验室两个小组在过去几年里,独立构建和开拓了第三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第三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技术的可行性,并成功展示了第三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优越的性能,使基于大型离子加速器(如美国FRIB,德国GSI FAIR和欧洲CERN LHC)的许多新的研究机遇成为可能。同时他评价指出,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超导ECR离子源在18GHz微波频率下性能处于目前世界领先水平。“明亮奖”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指出:“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超导ECR离子源为发展更加可靠、简单超导磁体结构的第三代28GHz ECR离子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明亮奖”是由法国博格茨仪器公司资助,由国际离子源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名,通过设立的国际评奖委员会最终评选,主要奖励在离子源物理和技术领域取得的已被证实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创新和杰出成就。“明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只奖励1项成果,在国际离子源大会上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本次是第四届颁奖。第三、二和首届奖励分别授予了德国DESY实验室负氢离子源专家皮特斯博士、俄罗斯杜布纳JINR实验室电子束离子源“之父”道耐茨教授和美国布鲁可海文国家实验室电子束离子源专家皮克因及毕贝两位博士。 近代物理所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项目曾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也得到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科技部相关项目的资助。 更多阅读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相关报道(英文)
  • 两位化学家,荣获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吉林大学徐如人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戴立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分别获前三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根据《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条例》,学会组织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推荐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候选者。经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按姓名拼音排序)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获奖者介绍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董绍俊研究员,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开启电化学界面研究从被动认识到理性设计的跃进。出版百万多字专著《化学修饰电极》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将生物燃料电池与光化学催化体系结合,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同时转化为电能。出版“Biofuel Cells”专著(2024)。创新提出原位培养微生物膜/水质多参数原位监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国际个人奖1项。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分析化学委员会电分化学终身成就奖。出版专著、专论17部/册,发明专利60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被引7万多次,H-指数129。连续10次跨20年(2002-2021)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被聘为美、法、日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6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顾问编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专题和邀请报告100多次,在26个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讲学、报告100多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优秀人才辈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徐如人吉林大学“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版了系列经典教材和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并应Elsevier的邀请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专著。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84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90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创建了教育部“水热合成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首任主任,后该实验室发展成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培养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一大批无机合成化学领域杰出人才。 2017年9月16日,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017年,徐如人经过了近十余年的思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设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的战略性设想,并一直深耕至今,成效显著。
  • 印度科学家获国际核化学和放射分析化学最高奖
    据印度教徒报载,印度萨哈核物理研究所化学科学部教授Susanta Lahiri,在第十届放射分析化学方法及应用国际会议上,因在重离子诱导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示踪技术(tracer technique)、靶向变流和绿色化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2015年赫维西奖章(Hevesy Medal Award即George von Hevesy奖,是国际核化学和放射分析化学最高奖)。同获此殊荣的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的Kattesh V. Katti教授。 Lahiri教授同时兼任霍米巴巴研究所的教授,在物理评论等期刊发表了近180篇论文,同时也是第117号元素的联合发现人(该元素于2014年5月7日被公布发现)。该教授积极参加国际领先的物理和化学领域合作研发,包括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特别是EURISOL(欧洲同位素分离在线放射性核束)的设计研究,以及放射性药物和超重元素的相关研究。 目前,Lahiri教授正在和他的团队使用低成本技术和少量化学制剂生成一种黄金纳米粒子,该研究属于绿色化学项目。他们使用极低的辐射量触发辐照分解,通过类似连锁反应使辐照分解得以扩展,最终形成纳米颗粒,从而实现“炼金术”,将廉价的铅转换为黄金。目前,大多数同类“炼金师”都在使用数十亿美元的粒子加速器,通过在无载体的放射性核素——微量汞、铊、铅、铋和钋中加入一定量的锂和碳离子,经辐照形成黄金。Lahiri教授和他的同事制造了一种“示踪包”(tracer packet),内含锰、铜、锌、钆、锗、砷和硒等微量元素,作为无载体放射性的示踪剂,在加速器中与一定比例氧的同位素、锂和碳离子相混合后,使用厚钴片进行照射。Lahiri教授称,除了一个项目是在CERN(由印方主导)中进行,其他项目都在印度BARC-TIFR Pelletron与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中心(Variable Energy Cyclotron Centre)进行。 注:我国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柴之芳院士,因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核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多种元素的先进放射化学分离流程,曾于2005年获得该奖,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人。
  • 实现药物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张贵民拿下最高奖励
    6月22日,站在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领奖台上,张贵民讲起自己的科研故事:“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在科研上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 ”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精准概括了这位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气质的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30年的科研路。山东省科技厅向科技日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张贵民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219件,集成与创新开发50余种国家级新药,并斩获了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车间一线技术员做起,做到中试车间负责人,再到科研部部长、总工程师,直至成为鲁南制药掌舵人,张贵民岗位在变,科研二字贯穿始终,核心使命便是药物研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  投身自主研发的深水区  瑞舒伐他汀钙,国际公认的强效调脂药。在张贵民心中,这是其“意义最重的一项成果”。但在2008年之前,它的技术核心在国外,国人想用,只能多花钱。  张贵民不服气,扔下一句“必须打破核心在国外的残酷现实”,便投身自主研发的深水区。  10年,3653天,87672小时。要绕开国外成熟的技术壁垒,另起炉灶研发新药,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节假日,没有黑夜白昼,直面一个接一个难以攀越的科研山头。同事们感叹:“他几乎付出了所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理念早已在内心扎根之后,所有的难题都在为科研者加冕桂冠做铺垫。最终,张贵民带领团队破解了瑞舒伐他汀钙母核中间体嘧啶化合物的新合成工艺技术、亚稳态溶液无定型粉末结晶技术、对映异构体杂质确认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构建了瑞舒伐他汀钙新制备体系,实现了规模产业化。  创新需要十年磨一剑?张贵民说,他给很多科研项目的定位是“二十年磨一剑”“三十年磨一剑”,甚至“终生只研究一种产品”。  当上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贵民作为第一完成人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时,他告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忘前人征途夜,盛事顺遂赴朝阳。深耕创新,这是张贵民的初心,更是他的追求。  在鲁南制药采访,记者对其三块牌子印象深刻,它们是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家科技型民企同时拥有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的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凸显其功底和实力。对校办企业出身、已走过54年风雨历程的鲁南制药来说,基业长青背后,利用大平台做出大事业,“搭平台—引人才—做项目—出成果—推产业”的逻辑非常清晰。  狠抓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科研活动是人类特殊的创造性劳动,科研活动的成功与否,不仅仅看个体,更是大量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取决于科研团队的最佳配置,更取决于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记者发现,在鲁南制药,待遇最高的是科研人员,设施最好的是科研中心,科研经费没有上限,是名副其实的“科研特区”。他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7%以上,甚至最高达18%的资金投入研发,并且“上不封顶”。  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下,他们筑巢引凤,培养和造就人才,发挥人才价值,60余名博士、1700余名硕士的科研队伍,为企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13年前,鲁南制药时任掌门人赵志全研究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3年后,张贵民又获得山东省科技最高奖。同一企业,前后两任掌舵人同获科技最高奖,在山东科技奖励史上,前所未有。  而他们的共同之处便是对科技创新的坚守和支持。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掌门人的张贵民明白,狠抓科技创新便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鲁南制药最初是知识分子办厂,赵志全、张贵民都是科研人员出身,他们对科研及创新的重视很自然地得到了传承。正是这种根植于企业内部的创新基因,使得鲁南制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造就了如今数百亿规模的传奇。  不过,创新者的追求永无止境。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上市就是一个药品的终点,但张贵民说,这只是开始,其背后的研发依然不会停止。正是这种不懈追求,让走过半世纪之后的鲁南制药仍然保持着青春,并让张贵民走上了山东科技最高奖的领奖台。
  • 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北京最高奖30万
    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公众举报、揭发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北京市将奖金金额翻番,其中根据举报线索,查处重、特大食品安全案件、消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将给予举报人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食品安全协调处处长冯源上周明确表示,北京市修订了于2007年实施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为提高社会公众的举报积极性,新奖励办法基本上把原有每一等级的奖励金额都翻了近一倍。   按照新办法的相关规定,除了对提供重、特大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奖励外,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等的人员,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业内举报人员,也会适当提高奖励额度。   结合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相对多发的情形,新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受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范围,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领域非法生产、制售、加工食品等12种违法行为,包括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过程中,非法使用农业投入品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使用过期、发霉、变质的原料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 对应当采取下架封存、销毁等措施退出市场的食品,而未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退市的 或者将应当退出市场的食品再次流入市场经营的等。   据了解,北京在2004年就制定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最高举报奖金为1万元。在2007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高奖金额度也随之提升到5万元,而本次是该《办法》的第二次修订,奖金额度也大幅提升。“提高奖励幅度是为了提高社会公众的举报积极性。”市食品安全办负责人表示,基本上每一等级的奖励金额都翻了近一倍,如一般性奖励最高金额由2007年办法中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新《办法》对举报主体不再做条件限制,只要发现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都享有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举报并获得奖励的权利。媒体的监督报道是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重要线索之一,新《办法》也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媒体工作者做出相应的奖励办法。“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前主动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或其他有关部门协作,提供案件线索或者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新《办法》予以奖励 新闻媒体工作者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参照新《办法》予以奖励。”
  • 武汉征集标准研制项目 最高奖励50万元
    8月17日,武汉市质监局首次面向社会征集标准研制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择优资助,最高奖励为50万元。   8月10日,武汉市质监局与武汉市财政局共同出台了《武汉市标准研制资助奖励实施办法》,以此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标准研制,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此前,武汉市质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两型社会”标准化体系建设座谈会,与发改委、经委、建委、商务局、科技局、环保局、旅游局、规划局、农业局等部门相互探讨“两型社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商定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点项目。通过研究讨论,各部门一致认为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支撑和着力点。当前,武汉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急需加紧制定标准,加快健全标准化体系。   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武汉市,在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制定新标准的需求 在城市建设、合理开发等方面,需要制定节约用地的标准,科学设置土地的利用强度 配合争创“全国节水型城市”,需要制定主要行业节水定额地方标准。   为了推进社会经济和各行各业的科学发展,《武汉市标准研制资助奖励实施办法》鼓励该市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主持或参与研制技术标准。同时,对主持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单位,给予—次性资助奖励。   《武汉市标准研制资助奖励实施办法》还规定,对主持国际标准制定的单位,其资助奖励分别为10万元至50万元 对主持国家标准制定的单位,分别为5万元至30万元 主持省市地方标准(含市级技术规范)的单位,分别为1万元至5万元。
  • 在克拉玛油田检修工作中南京科捷色谱成套设备获最高奖
    克拉玛依油田检修工作于6月中旬结束,在4月至6月两个月的工作期间,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色谱成套设备性能极佳,获得了最高奖;克拉玛依油田对我们的仪器设备评价极高,为此新疆电视台、克拉玛依电视台连续播放一周。
  • 最高奖励1.5亿元!广东省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力度
    日前《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力度的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对高技术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企业最高奖励人民币1.5亿元,对高技术服务业、其他行业企业最高奖励人民币8000万元,对外资跨国公司总部一次性奖励500万元。《方案》提出,通过对符合有关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奖励,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方案》提出,对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3%的比例予以奖励,其他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2%的比例予以奖励,其他行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1%的比例予以奖励。对在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5市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3%的比例予以奖励,其他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2%的比例予以奖励,其他行业企业按不高于新增实际外资金额1%的比例予以奖励。上述投资奖励中,高技术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单个企业在当年度最高奖励人民币5000万元,实施方案执行期内累计最高奖励人民币1.5亿元;高技术服务业、其他行业单个企业在当年度最高奖励人民币2000万元,实施方案执行期内累计最高奖励人民币8000万元。《方案》的执行期限为2023年—2027年。
  • 最高奖励5000万元,河北开展研发投入提升行动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日前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开展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其作为支撑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预计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0%以上,突破800亿元。据悉,我省瞄准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从实施奖励补助、激励各市和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今年,按照研发投入强度每增加0.01个百分点奖励50万元的标准,我省已安排科技经费1.49亿元奖励各设区市,有效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省将持续加大对设区市研发投入增长的奖励力度,“十四五”期间,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高于上年的设区市,每增加0.01个百分点,奖励100万元;对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设区市给予一次性5000万元奖励,用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十四五”期间,我省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2022年安排至少4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企业研发后补助,对企业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10%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补1000万元。此外,我省在推动研发投入增长上,还将落实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各类创新主体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去年,我省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减免税费109.71亿元,首次超过百亿元。优惠政策的落实,对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进一步减轻各类创新主体税负,促进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投入提升行动的落实,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科技厅将加强研发投入统计培训,重点针对研发经费归集、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设立、统计报表填报等内容,各级有关部门逐级开展培训。实行研发投入通报制度,增强各级各部门研发投入紧迫性和主动性。
  • 北京市将支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最高奖励1000万元
    1月30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了《2022年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年度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优化了资金申报流程,加大了普惠性产业资金支持力度。《规划》指出12个2022年度高精尖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并提出要支持高精尖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和着力保持高精尖产业平稳发展。其中方向2提到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奖励。对符合《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另行发布)中的新材料产品应用示范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档奖励(其中,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不超过20%,前沿新材料不超过30%),单个产品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指南》全文如下: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发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明确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高精尖资金”)年度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加大普惠性产业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资金申报流程,根据《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发布《2022年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 一、重点方向 2022年高精尖资金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着重提高财政资金的普惠易得和靠前执行,瞄准高精尖产业发展各项要素精准施策,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六稳六保”中的“压舱石”作用,促进本市高精尖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和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度高精尖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如下: (一)支持高精尖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坚持分类分层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撑构建具有首都特色、高端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精尖项目落地投资,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升级,提高产业基础水平和产业要素更新利用,持续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后劲。重点支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高精尖项目投资落地和提升产业智能绿色发展水平3个方面。 1.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方向1 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流片费用一定比例予以奖励。(详见附件1) 方向2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奖励。对符合《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另行发布)中的新材料产品应用示范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档奖励(其中,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不超过20%,前沿新材料不超过30%),单个产品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详见附件2) 方向3 医药创新品种首试产奖励。对2021年10月1日以来,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及以后阶段的1类、2类药品,以及进入国家和本市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优先审查程序或在本市获批注册的人工智能/应急审批医疗器械,且确定在本市产业化的给予奖励。其中,单个创新药品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单个医疗器械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对以上通过FDA、PMDA、WHO等权威国际机构注册并在相应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创新药品或医疗器械,再奖励200万元。 对合同生产组织(C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平台企业为药品、医疗器械提供生产服务,2021年1月1日后首次交易合同累计履约金额(不含税)不低于2000万元的,按累计履约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对引进国外在研或上市品种在京生产并形成销售,且2021年1月1日后累计销售额(不含税)不低于2000万元的本市企业,按照合同金额的5%给予奖励,单个品类奖励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详见附件3)方向4 高精尖产品研发和应用保险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商业航天、汽车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投保企业按照不超过相关保费的50%给予补贴。其中,商业航天单发(颗)产品补贴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汽车芯片单笔保单补贴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智能网联汽车单车每年补贴金额不超过1.5万元,单个企业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详见附件4) 2. 推动高精尖项目投资落地 方向5 重点投资项目贷款贴息。对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或202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在京工业重点产业或软件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纳统1000万元(含)以上,且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给予普惠性贴息。其中,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率不超过2%,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率不超过1%,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总投资10亿元(含)以上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且获得项目贷款的建设类重大项目给予贴息,贴息率不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单个企业原则上年度贴息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对2020年1月1日以来,本市企业围绕解决自主创新问题、提升供应链安全和保供能力、拓展符合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新赛道等方面完成并购行为,收购出资额不低于10亿元,且获得并购贷款的项目给予贴息,贴息率不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贴息期限为最近1年,原则上贴息额不超过3000万元。(详见附件5) 方向6 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租赁补贴。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租赁研发、建设、生产环节中需要的关键设备和产线,单个企业申报融资租赁合同额不低于1000万元,按照不超过5%的费率分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3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对通过“回租”方式租赁设备的承租人,应明确将资金用于在京项目的研发、建设、生产等方面。(详见附件6) 方向7 老旧厂房更新利用奖励。对在京企业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利用老旧厂房开展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具体标准另行发布。 3. 提升产业智能绿色发展水平 方向8 “新智造100”项目奖励。对2021年1月1日至申报截止日期间竣工的,建设期不超过3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0万元,满足相关建设标准的智能化项目,按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分档奖励。其中,实施效果满足《北京市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绩效要求》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奖励比例不超过20%;达到北京“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准的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奖励比例不超过25%;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及达到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准的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奖励比例不超过30%,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详见附件7) 方向9 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奖励。对2021年1月1日至申报截止日期间竣工的,建设期不超过3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万元的,在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利用、高效节能设备利用、低碳发展、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专项提升,或在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碳减排等方向实现绩效提升的项目,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25%给予奖励;实施主体达到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含下属企业)标准、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绩效评价B级以上(含绩效引领),或项目实施后单位产品能耗或水耗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先进值的,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3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详见附件8) (二)着力保持高精尖产业平稳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重点支持做优做强高精尖企业、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重点企业稳运行稳就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定等3个方面。 1.做优做强高精尖企业 方向10 对上一年度由规模以下转为规模以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禁限目录外的先进制造业、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3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再增加奖励20万元;对当年度新建投产(开工)且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 对上一年度产值首次突破 1亿元(含)且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禁限目录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上一年度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且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含)的禁限目录外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仅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代码64、65)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5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企业再增加奖励20万元。(详见附件9) 2.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稳运行稳就业 方向11 充分发挥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重点企业稳运行稳就业“压舱石”作用,推动2022年全年及一季度本市高精尖产业稳增提质,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力。(详见附件10) (1)工业企业稳运行稳就业奖励。对2022年产值净增量10亿元(含)以上且增速不低于15%,参保人员数量不低于上年度末的工业企业分档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对2022年一季度产值净增量2亿元(含)以上,且增速不低于15%的工业企业分档奖励,最高不超过600万元。 (2)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稳运行稳就业奖励。对2022年营业收入净增量50亿元(含)以上且增速不低于20%,参保人员数量不低于上年度末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分档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对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增量10亿元(含)以上,且增速不低于20%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分档奖励,最高不超过600万元。 3.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定 方向12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有关部署,以及《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新层级和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要求,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智能制造与装备、医药健康等5个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行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名录中的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寻找稳定配套商,提高配套率,建立产业链B计划,增强产业链整体韧性,形成若干具有“竹林效应”的产业生态集群。(详见附件11) (1)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奖励。对京津冀范围内首次纳入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且首次签订(2020年1月1日后)采购合同后,实际累计履约金额(不含税)在300万元(含)以上,按实际履约金额的5%对产业链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对应每家供应链配套企业奖励额度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产业链龙头企业年度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2)汽车整车产业链协同奖励。对京津冀范围内首次纳入在京整车生产企业供应链,且自首次签订(2020年1月1日后)采购合同后,实际累计履约金额(不含税)在3000万元(含)以上,按实际履约金额的5%给予整车企业奖励,对应每家供应链配套企业奖励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单个整车企业年度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亿元。 二、申报要求与说明 (一)申报条件与要求 1.申请高精尖资金的企业应在本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近3年无严重失信记录。 2.申请方向5中的建设类重大项目贷款贴息、方向8、方向9的项目,应首先纳入“北京市高精尖重大产业项目库”(企业可通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政务服务”-“办事入口”进入高精尖产业项目库)。 3.同一企业原则上可在“支持高精尖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着力保持高精尖产业平稳发展”方向中各申报一个项目,原则上只支持一项,且申报项目应未获得其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属市级重大项目或重点机构,可不受上述限制,报市政府审议后执行。 4.对有地方配套要求且在京产业化的项目,可按国家要求配套,具体参照《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5.申报单位自愿填写相关材料,承诺相关事项,并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具体申报说明(申报条件、支持标准等内容)详见附件。 6.方向10无需申报,免申即享,资金拨付前,企业应承诺相关事项。 (二)申报时间与流程 1.2022年高精尖资金采取“敞口申报方式”,本批申报时间为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 2.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可在2022年2月14日至6月30日登录“北京通企服版APP-一体化申报平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发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的通知-立即申报”入口填,按照填报指引对相关企业信息及对应材料进行申报。 3.申报方向1、方向2、方向3、方向4、方向5中的普惠性贴息、方向6、方向7、方向8、方向9的,须经所在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 (三)其他事项 1.项目单位应按照《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接受市区经信、财政等相关部门跟踪检查和绩效监督。若存在隐报、瞒报和弄虚作假或违背承诺事项等行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追回资金,同时将项目单位的失信信息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 2.政策咨询联系人: 规划处:申 宸,55578513,唐斯异,55578181,邹根红,55578179 技术支持:北京通企服版APP客服人员,82176966,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系统运维人员,55578555, 3.各领域联系方式详见下表:序号支持方向业务咨询处室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1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电子信息处郭新贺55578381guoxinhe@jxj.beijing.gov.cn2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奖励材料产业处李直蔓55578313lizhiman@jxj.beijing.gov.cn3医药创新品种首试产奖励生物医药处胡梦龙55578420humenglong@jxj.beijing.gov.cn4高精尖产品研发和应用保险补贴商业航天保险军民融合处魏玮55578363weiwei@jxj.beijing.gov.cn汽车芯片保险电子信息处梁洪郡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处李欣55578399lixin@jxj.beijing.gov.cn
  • 17人!2022年“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据文汇报8月8日消息,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8月6日举行。通过院士、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评选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空缺、3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和10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4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如下: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名单王俊,男,1963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是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最早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是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者。他长期工作在胸外科医教研第一线,为推动我国胸外科技术创新和学科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30多年来,陈子江院士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生殖障碍疾病病因机制解析和出生缺陷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候选名单空缺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名单王卫庆,女,1961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徐瑞华,男,1967年2月出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教授、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国英,男,1962年9月出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名单姜标,男,1962年11月出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娄竞,男,1963年1月出生,三生制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名单王佳伟,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金鹏,男,1976年9月出生,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常务副院长。杨巍维,男,1980年7 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研究员。肖百龙,男,1978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岩,男,1985年6月出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路,男,1982年2月出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制造业企业首次丨摩方精密获全球光电行业最高奖荣誉Prism Awards(棱镜奖)
    北京时间3月3日,2021年全球光电科技领域最高奖“棱镜奖(Prism Award)”最终获奖名单颁布,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240荣获2021年度该世界级大奖。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改为线上颁奖,本次评选有来自18个国家的149家企业进行角逐,所颁奖项分为生命科学、制造业、医疗器械、软件等十大类别,每个类别有且仅有一位获奖者。其中,摩方精密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240”凭借过硬的技术,最终赢得“制造业”类别大奖。决赛中与重庆摩方精密竞争的,是两家著名美国工业上市企业nLight和IPG,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凭借本土原创精密制造技术的领先性,获得此奖项。棱镜奖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联合Photonics Media于2008年创立,是目前全球光电行业的最高奖项。该奖项由SPIE和Photonics Media共同赞助,杜绝商业运作,具有极高的科技权威性。棱镜奖是年度国际竞赛,旨在鼓励市场上最好的新型光学和光子学产品,以及在光学,光子学与成像科学领域中具有创新突破,并通过光学技术解决现存问题,改善现有技术,并提升生活质量的新发明与新产品,素有光学界的奥斯卡之称。决赛入围者和获胜者由国际专业评审团选出,评审团包括来自全球的技术专业人士,企业高管及金融专家。本次获奖的microArch S240,是摩方第二代系统,S240具备更大的打印体积(100mm×100mm×75mm),打印速度提升最高10倍以上,能够生产更大尺寸的零部件,或实现更大规模的小部件产量。同时,在打印材料方面,S240支持高粘度陶瓷(≤20000cps)和耐候性工程光敏树脂、磁性光敏树脂等功能性复合材料,极大满足了工业领域制造对产品耐用的需求,也为科研领域开发新型功能性复合材料提供支持。部分打印样件图:(一)微流控芯片(二)火柴对比视角下的北京鸟巢体育馆(三)仿生微针结构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生产制造打印精度达2微米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的企业,并实现全球产业化。在此领域,摩方在全球没有仿制对标他人,而是走在全球最前沿,是被追赶的对象。2018年6月至今,已为全球超过25个国家、500家以上的企业/院所提供了超高精密的3D打印设备、材料和打印服务。在工业领域,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器械厂商Alcon,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厂商泰科TE,全球最大规模的医疗卫生企业Johnson & Johnson,以及Facebook,HRL,Apple,Merck, Intuitive Surgical,Stryker等世界尖端企业均已采购摩方的系统或服务。(美国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采用摩方设备现场照片)摩方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及服务也出口至日本SDK等著名知名企业及院校,中国企业出口超高精密基础制造系统至日本客户,尚非常罕见,充分说明摩方在这一领域全球范围内的优势。在科研领域,我国众多知名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均已采购摩方设备。国际范围内,包括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阿联酋Khalifa等众多知名院校均也采购了摩方的系统。(英国诺丁汉大学采用摩方设备现场照片)
  • 17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布
    据8月8日消息,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8月6日举行。通过院士、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评选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空缺、3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和10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候选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4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该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最高奖”。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如下: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名单王俊,男,1963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是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最早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是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者。他长期工作在胸外科医教研第一线,为推动我国胸外科技术创新和学科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陈子江,女,1959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30多年来,陈子江院士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生殖障碍疾病病因机制解析和出生缺陷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候选名单空缺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名单王卫庆,女,1961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徐瑞华,男,1967年2月出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教授、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国英,男,1962年9月出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名单姜标,男,1962年11月出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娄竞,男,1963年1月出生,三生制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名单王佳伟,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金鹏,男,1976年9月出生,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常务副院长。杨巍维,男,1980年7 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组长(PI)、研究员。肖百龙,男,1978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岩,男,1985年6月出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路,男,1982年2月出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学伟,男,1974年6月出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大旺,男,1976年1月出生,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维莅,女,1973年8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施鹏,男,1973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DNA分离机制研究获年轻生命科学家最高奖
    DNA分离机制研究获年轻生命科学家最高奖 哈佛医学院的谭旭获北美地区奖   北美的一位年轻科学家Ethan Clark Garner因为有关细菌肌动蛋白样蛋白及细胞骨架DNA分离、组装和调节的研究,被提名为GE &《科学》年轻生命科学家奖的大奖获得者。这一包括2万5千美元的奖项是由GE Healthcare公司和《科学》杂志共同资助的。   Garner将于12月1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接受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这一大奖。他获得大奖的论文题目是“认识最小的DNA分离机器—质粒纺锤体重构及动态剖析”,该论文已在12月5日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科学》杂志的责任编辑Monica Bradford说:“这一奖项是授予全世界范围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作出创新研究的杰出博士生。对有前途的年轻分子生物学家的职业生涯早期给予支持,对科学的进步非常重要。”   Ethan Garner的获奖论文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系统如何帮助确保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菌细胞,将其复制的遗传物质一分为二。他的研究将重点放在R1质粒上,而该质粒是大肠杆菌中发现的DNA环之一,它对该细菌产生对抗菌素的抵抗力起着关键作用。ParR及ParM这两种蛋白质加上该质粒上的一段DNA序列parC,形成了一个纺锤体,而该纺锤体将复制的R1质粒推向细胞相反的两端。   Garner说:“我们的研究显示,在一个试管中,只有3个来自质粒的基因能够分离DNA,而通过研究这一细胞器,我们可以对这一过程的基础机制进行剖析。”Garner在一次采访中说:“令人瞩目的是,生物学已经成就了一种用最起码的方法,来解决看似复杂的DNA分离工作。”   通过在试管中重建这一系统,Garner显示了ParR及ParM是如何形成一个可以稳定ParM的复合物,而后者接着被组装成为组成纺锤体的长丝状物的主体。ParM仅仅在其两端加盖上parC/ParR复合物后,才形成稳定的丝状物。Garner说,他的研究所针对的是基本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细胞分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他的发现也为研发一种以ParM作为标靶的新型抗菌素提供了可能。   GE Healthcare的主席及执行长Peter Ehrenheim说:“多年以来,我对申请GE及Science奖项的论文质量之高印象深刻。今年的获奖者都是非常不错的年轻科学家。”   Ethan Garner出生于华盛顿州的Richland。他在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他在该大学与Keith Dunker一同工作,开发蛋白质内无序区域的预测工具。他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师从Dyche Mullins,从事原核生物多聚体动力学及调节领域的研究生工作。Garner将在波士顿与Tim Mitchinson、庄晓薇及Alice Ting一起从事阐释原核生物DNA分离过程的工作。   自1995年以来,GE &《科学》的年轻生命科学家奖发现了那些在他们事业的早期阶段即已成名的年轻分子生物学家。迄今为止,约有58位地区获奖者和14位大奖获得者赢得了这一奖项。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谭旭是北美地区的获奖人,他是因为植物生长激素auxin的功能研究而获奖的。他解释道:“这一工作所涉及的是一个长达一个世纪的植物学问题,即简单的植物生长激素auxin究竟是如何对植物一生如此众多的方面产生影响的。而且令人感到非常满足的是,我们发现相同的auxin工作原理可被落实到发现药物的过程中,帮助人们设计治疗癌症及其它疾病的药物。”   他接着说:“我为获得GE&《科学》奖而感到极为荣幸。我感谢GE和《科学》的慷慨资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士论文导师郑宁博士对我的坚定支持及鼓励,这些都将继续成为我科学生涯的指路明灯。”   此次GE &《科学》奖的申请人都是在2007年获得Ph.D.学位的,他们根据博士论文呈交一篇千字短文。对他们的短文的评判是基于其研究的质量,以及申请人清晰解释他们的研究究竟是如何对分子生物学领域作出贡献的能力。他们所研究的是涉及细胞中分子理化性质的生物学过程。   一个评判小组遴选出GE&《科学》奖的大奖获得者,并会在4个地区(即北美、欧洲、日本及所有其它国家)颁发地区性奖项。地区奖获得者的奖金为5000美元。   除了大奖之外,2008年度地区性获奖者为:   谭旭(北美地区):他的短文题目是“Plant Hormone Auxin Functions as Novel Molecular Glue”。谭旭在18岁之前是在中国长沙度过的。他在高中的时候迷上了生物学并获得了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他在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B.S),之后来到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在导师郑宁的指导下,谭旭选择泛素蛋白连接酶的结构生物学作为他的研究论文。为了拓展他的研究范围,谭旭开始在哈佛医学院的Steve Elledge手下从事博士后研究。   Sabrina Büttner (欧洲):她的短文题目是“Endonuclease G Regulates Cellular Fate”。Büttner出生于德国的Mutlangen。她在德国的Eberhardt-Karls大学研究生物化学,并在2004年获得荣誉学位。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Frank Madeo的指导下,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关于在衰老和氧化的压力下,酵母菌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即在S. cerevisiae中寻找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Kaori Yamada (日本地区):她的短文题目是“Moving PIP3 Regulates Cell Polarity”。Yamada生长在日本的一个小镇Kinokawa。她在东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对生命科学的强烈兴趣使她留在Yasuhisa Fukui的实验室中成为一名研究生。在她的Ph.D.的论文研究中,她在Athar H. Chishti的实验室中工作,后者是她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一位合作者。Yamada在那里对驱动蛋白(kinesin)究竟是如何在神经元中运输脂质信使PIP3 进行了阐述。她在2007 年1月完成了博士论文研究。她现在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Sarel Fleishman (所有其它国家地区):他的短文题目是“Modeling at the Gates of the Cell”。Fleishman获得以色列Tel-Aviv大学的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他在Nir Ben-Tal的研究组从事研究。在他的研究生工作中,他从事的是与遗传性听力丧失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细菌抗药性有关的膜蛋白结构、功能及演化研究。他目前是华盛顿大学David Baker实验室的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的是对致病性分子的蛋白基性抑制剂的计算性设计工作。
  • 王忠诚、徐光宪获2008国家最高科技奖
    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忠诚、徐光宪院士颁奖   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4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4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 授予3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最高奖 王忠诚   ■辉煌成就 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跻身世界之林   1925年生,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平常心境 “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   病人的安危是王忠诚心中的“晴雨表”,而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他常说:“只要我拿起手术刀,就要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   王忠诚的学生刘佰运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恩师在他第一次临床时跟他说的话:“你一定要爱护病人,要去理解他们的痛苦与渴求康复的心情,要把他们当亲人看待。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命才换来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我们的神经外科。”他的从医哲学就是:“病人的生命比医生的名誉更重要。”   他常对学生讲:“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   最高奖 徐光宪   ■辉煌成就 打造稀土出口大国   1920年生,化学家。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平常心境 “我是个金庸迷”   许多科学大师在音乐、艺术方面颇有造诣,徐光宪先生坦承自己不懂。“音乐和艺术需要天才,我没有这方面的细胞。”让人意外的是,先生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晚饭后,我经常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到倦了,放下就睡。”老人说自己还爱看“三国”、“红楼”。   围棋是先生保持时间最长的业余爱好,但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就自己放弃了。拿得起,更放得下——先生对围棋如此,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也是如此。“文革”中,先生被当作“特务”关了好几个月,出来后还被人监视。但他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从不对人讲自己的遭遇。   同窗共读,同年回国,同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学部委员,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先生和妻子高小霞“十同”的故事在高教科技界传为美谈。令人痛惜的是,1998年,妻子患病,不幸去世。   巨大悲痛中,先生很快瘦了下去。但为了妻子的遗愿,为了钟爱的科学事业,先生逐步恢复了与学生的学术讨论,并努力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几个月后,先生回到了科研第一线,虽高龄而不辍。先生说:“我有稀土情结,永远解不开……”。
  • 中国科学家首获乙肝研究最高奖 揭示乙肝感染奥秘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博士,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是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 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乙肝基金会设立,旨在奖励对乙肝相关科研和治疗做出重要推动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被誉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誉,此前,肝脏及器官移植开拓者、201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 斯塔茲尔博士,20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哈维· 阿尔特博士,以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主席安娜· 洛克博士等,也曾获得该奖。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发现病毒受体,揭示乙肝感染奥秘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李文辉2001年从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担任讲师。2003年非典(SARS)爆发后,他和同事日夜奋战,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了SARS病毒的受体ACE2,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2007年,李文辉回国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开始聚焦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经过5年的潜心攻关,他的团队终于发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乙肝和丁肝病毒必须先与肝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才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实现对人体的感染。因此,找到病毒的受体,对于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建立更好的体外和动物研究模型,以及研发出有效的新药,都至关重要。然而,寻找乙肝病毒的受体绝非易事。自巴鲁克· 布隆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乙肝病毒后,全球的科学家就前赴后继、寻找乙肝病毒感染人类肝脏的“金钥匙”。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一无所获。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李文辉团队终于在2012年11月找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同年11月,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乙肝受体工作“激发了实现慢乙肝治愈的雄心”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此次李文辉荣获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得到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国际同行的认可。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美国乙肝基金会主席、巴鲁克· 布隆伯格研究所共同创始人蒂莫· 布洛克博士认为:“(乙肝)领域高度认可和感谢李博士在乙肝受体研究上先驱性工作”,“李博士的工作位列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中”。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国际公认的抗乙肝和丙肝病毒药物研发领袖——内森尼尔· 布朗博士说:“李文辉博士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就像蒂姆· 布朗克指出的,乙肝病毒的受体这么多年都非常难捕捉到,而了解乙肝病毒的入侵机制除了能对乙肝病理生理学提供更加精确的理解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潜在的治疗方法”。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中国研发的乙肝新药曙光初现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乙肝病毒受体的发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李文辉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国际知名的乙肝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都在采用他创建的研发技术体系开展后续研究和药物开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李文辉自己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和自己的夫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制品中心主任隋建华合作,多年来一直在潜心研发治疗乙肝的新药和新疗法。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希望的蓓蕾: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乙肝候选药物为国际首创,于去年进入临床试验,目前进展顺利;其余多个相关候选创新药物,有的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有的已开始申报临床试验。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获得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个奖应该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我和同事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乙肝研究和药物研发上有新的突破。”得知获奖消息后,李文辉表示,很高兴受体发现上的工作能促进对乙肝感染的理解并催生新药的研发。 /p
  • 撕下质谱界“最高奖”的标签 他们仍是华人的骄傲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质谱界“最高奖” ASMS历届Biemann奖章获得者一览(下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美国质谱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ASMS)成立于1969年,目的是促进和传播质谱学及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而著名的美国质谱年会是一年一度的全球质谱界前沿学术/技术交流盛会,每年会议前夕,网站将会公布质谱杰出贡献奖、Biemann奖章、研究奖等奖项的获奖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在ASMS所颁发的奖项中,Biemann奖章以麻省理工学院Klaus Biemann教授的名字命名,是世界质谱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授予长期在质谱基础和应用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Klaus Biemann教授的工作集中在有机和生物化学的结构分析,其在串联质谱法推进蛋白质分析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被称为“有机质谱法之父”。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自1997年起至今,Biemann奖章的获得者共有24位,本章中仪器信息网编辑整理汇总了2013-2020年度的Biemann奖章获得者,包括YinSheng Wang、李灵军、Michael J. MacCoss、Kristina Hå kansson、& nbsp Ryan Julian、Benjamin A. Garcia、& nbsp Sarah Trimpin、葛瑛八位科学家的研究贡献,其中2013、2014以及2020年度的Biemann奖章获得者均为杰出的华人科学家。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仪器信息网将历届的获奖者及其研究贡献等进行了梳理并成文,本系列文章将分为上中下篇,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417/536303.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192,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上篇内容为(1997-2004年获奖者及其研究贡献) /span /a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423/536839.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192,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中篇内容为(2005-2012年获奖者及其研究贡献) /span /a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相关仪器技术请点击了解更多: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51.html" target=" _blank" textvalue=" 液质联用仪"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液质联用仪 /strong /span /a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50.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MALDI-TOF /a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0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a2ea2b7a-eb62-43e5-942b-42fb8acdc897.jpg" title=" YinSheng Wang.png" alt=" YinSheng Wang.png" width=" 200" height=" 30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教授YinSheng Wang王寅生(仪器信息网音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3年的Biemann奖项颁给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王寅生教授,以表彰其在“质谱领域的创新应用”做出的贡献。王寅生博士发现了DNA损伤的生物学后果及其对于抗肿瘤药和环境毒物的作用机理的揭示。其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利用合成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质谱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DNA加合物如何影响DNA的复制、转录等,并且阐明了DNA加合物造成DNA突变的具体分子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王博士分别于山东大学化学(1993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96年)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加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王寅生博士不仅获得了2013年度的Biemann奖章,还获得了首届“毒理学化学研究青年科学家奖”,该奖是“将创新的化学技术应用于解决重要毒理学问题的方法”设立的奖项,由美国化学毒理学部共同发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0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53fb8564-2a42-4349-8237-dc0c70778b75.jpg" title=" 李灵军.png" alt=" 李灵军.png" width=" 200" height=" 30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系及化学系教授 李灵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4年的Biemann奖项颁给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系及化学系的李灵军教授,以表彰其在神经肽和功能性肽组学的质谱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李灵军教授的课题组针对神经生物学中的关键性课题,开发了一系列的基于质谱和微分离技术的研究平台,对由分子、细胞水平认识神经肽的功能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李灵军博士致力于生物分析科学以及质谱相关技术的研究, 主要涉及的领域有神经肽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并应用这些尖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去解决神经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中的关键性问题。据悉,李灵军博士本科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分析化学专业, 2000年获得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分析化学/生物分子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布兰迪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教,现任该校药学院和化学系双聘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2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e8de6940-e6c9-4a3a-aac1-c9cd70e8b80c.jpg" title=" 2015Michael J. MacCoss.PNG" alt=" 2015Michael J. MacCoss.PNG" width=" 200" height=" 32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研究院Michael J. MacCoss博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5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Michael J. MacCoss博士,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其针对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和软件开发,其不仅免费提供软件并一直支持软件售后,这大大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MacCoss博士实验室开发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促进质谱数据分析的许多不同方面,包括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的工具特征查找、质谱图库搜索、峰检测、用于肽数据库搜索的后端处理器等。MacCoss博士团队早期的一项重要贡献是改进了Percolator算法,通过半监督机器学习从蛋白质组学分析中鉴定肽端。Percolator之所以被广泛采用,部分原因是它使用了开源的许可证,该许可证鼓励公司在Percolator的基础上构建并融入商业领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2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7848c37-b5c3-44bd-a023-d12b57ae533a.jpg" title=" 2016年Kristina “Kicki” Hå kansson.PNG" alt=" 2016年Kristina “Kicki” Hå kansson.PNG" width=" 200" height=" 32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密歇根大学化学系教授Kristina Hå kansso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6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Kristina Hå kansson博士,以表彰其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FT-ICR)质谱学中对生物分子鉴定和结构表征的贡献。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Hå kansson博士致力于研究电子活化解离的机理,并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分析核酸、寡糖和多肽(包括那些具有不稳定修饰(如磷酸化)的多肽)方面的出色应用。负离子电子捕获解离尤其表现出色的性能,可表征以负离子模式电离的磷酸化和硫酸化的肽。其团队还表明,电子活化解离方法足够温和,可以保留更高阶的核酸的结构。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0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e6ddb996-f725-46ce-9474-6cd2bb2cc9bb.jpg" title=" 2017年Ryan Julian.PNG" alt=" 2017年Ryan Julian.PNG" width=" 200" height=" 30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 Ryan Juli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7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Ryan Julian博士,以表彰其在开发和利用光源引发的气相自由基离子化学技术探测肽和蛋白质结构方面的贡献。Julian博士团队开发了几种依赖于这种化学的应用程序,包括用于(1)在气相中检查3D蛋白质结构(2)对Ser或Thr进行位点特异性鉴定的方法磷酸化(3)鉴定Cys残基和二硫键对(4)鉴定肽差向异构体(5)寡糖表征(6)用紫外线作用光谱监测能量转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32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1252ed8d-33fc-4220-8408-d31aa3a5ade0.jpg" title=" 2018年Benjamin A. Garcia.PNG" alt=" 2018年Benjamin A. Garcia.PNG" width=" 200" height=" 32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教授Benjamin A. Garci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8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Benjamin A. Garcia博士以表彰其对“组蛋白密码”的理解,组蛋白是一组翻译后修饰(PTM),被认为可调节基因表达。 Garcia博士团队已经开发出许多实验和计算方法来检测新型组蛋白PTM,定量它们的相对丰度,监测体内组蛋白PTM动态变化并在特定基因组位置表征不同的组蛋白PTM。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Garcia博士率先开发了高通量的“自下而上”(bottom up)蛋白质组学方法,可简化特定组合组蛋白的蛋白形式的计算。这些方法在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并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接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5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f1da978f-6159-4d38-bd16-89cc2415f67d.jpg" title=" 2019年Sarah Trimpin.PNG" alt=" 2019年Sarah Trimpin.PNG" width=" 200" height=" 25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教授 Sarah Trimpi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19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教授 Sarah Trimpin,以表彰其发现和开发新型电离过程。她证明了这种简单的方法可实现与电喷雾或MALDI相当的灵敏度,并且通常优于电喷雾或MALDI。通过基础研究,Trimpin博士发现了利用MALDI离子源通过激光消融产生高电荷离子的固体基质。截至目前,Trimpin博士已发现了四十多种自发产生分析物离子的矩阵,其研究成果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认可,并实现了商业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f773d3c4-99ee-4e92-b0d6-7547cb9289a0.jpg" title=" 2020年葛瑛.PNG" alt=" 2020年葛瑛.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和化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学教授葛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2020年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和化学教授葛瑛博士,以表彰其对基于高分辨率质谱(MS)的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心脏病中的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葛瑛博士已证明具有电子捕获解离(ECD)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FT-ICR)MS对于绘制不稳定的翻译后修饰特别有用,而且她具有同位素分辨的大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质量准确度,可以进行表征直接来自人心脏组织的非常大的蛋白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为了解决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中的许多挑战,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葛瑛博士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成功地开发了蛋白质提取,溶解性和分离的新策略,以实现生物学关键心脏蛋白的全面的自上而下的MS表征。她的技术卓越水平使她在肌丝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要发现,并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理解的新颖见解。例如,她已经确定了心肌肌钙蛋白I的磷酸化和肌动蛋白同工型转换是自上而下MS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生物标记。葛博士对基于MS的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以及对心脏病理学的基本见识做出的重大贡献。 /span /p p br/ /p
  • 众望所归!81岁徐匡迪获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今天,81岁的徐匡迪获奖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获得的是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光华工程科技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而且,这次获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是 strong 中国工程院下属9个学部一致提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可谓众望所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5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4954f0f-4d55-49c6-ab2b-19ff9988ea56.jpg" title=" 03.jpg" height=" 254"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p p    strong 当过校长、市长、院长的徐匡迪 /strong /p p strong   在中国工程科技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strong /p p    strong 徐匡迪是著名的钢铁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 /strong 虽然已年逾八旬,但他仍在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他正以先进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工作。 /p p    strong 作为原上海市长,他坦言:“不够关心创业青年,是我们当时留下来的问题。现在一定要把更多创新创业者吸引到上海,发挥他们的才干。”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da3667c-b623-43d9-ac53-8e72b3454658.jpg" title=" 04.jpg" height=" 31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近日,徐匡迪院士在上海院士中心接受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采访。 /p p    strong 冶金学家:婉拒瑞典企业回国 /strong /p p   徐匡迪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原名徐抗敌。他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我从读中学到大学没交过学费、书费,都是政府供给。用那个年代的话说,是党和国家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培养了我们。”正是这种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促使他在改革开放后,到英国如饥似渴地学习,并婉拒瑞典企业的竭力挽留,如期回国。 /p p    strong 1982年,他作为我国第三批赴欧美公派留学生一员,前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钢铁冶金技术。 /strong /p p   导师对他说,做完这个课题需要3—5年,但徐匡迪表示,他要力争2年完成。 strong “每天上班有两次茶歇,我都不参加,这样能省下一小时。工作日晚上,我也待在实验室里,这样每天又能多干4小时。 /strong ”凭着这股拼劲,徐匡迪仅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课题研究。目睹伦敦发达的市场经济后,他也对经济学产生兴趣,在帝国理工学院还选修了宏观经济学课程。 /p p   1984年,作为拥有英国和瑞典喷射冶金技术专利的专家,徐匡迪被北欧喷射冶金公司聘为副总裁。在这家瑞典企业,他领导团队实现了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将原本需要半小时的炉内精炼流程缩短至不到3分钟。 strong 2年后,副总裁任期到了,北欧喷射冶金公司希望徐匡迪留任,不但开出高薪,还提出把他的夫人和子女接到瑞典,然而他拒绝了。 /strong /p p   “如今,海外人才要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忆昔抚今,徐匡迪说,“中国正在崛起,各类人才都要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否则就像看一场演出,最精彩的部分你却跑开了,这会成为终生遗憾。” /p p   strong  战略科学家:为“千年大计”献策 /strong /p p    strong 徐匡迪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 /strong 。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期间,他十分重视决策咨询工作,领导团队完成了先进制造业、中国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咨询项目。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中,中国工程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同。这份报告作为2015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参阅材料,发至各省部级领导。 /p p   谈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徐匡迪说,一些地方过去发展城镇化时,政府先圈地,把农田变成开发区后进行招商引资,随后招工,但这只是“土地城镇化”,没有解决“人的城镇化”。而要实现后者,应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当地农民转变成工商业劳动者,即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e97d4513-c219-40a0-aa8e-0e21d791a0c9.jpg" title=" 05.jpg" height=" 31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04年6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为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颁发证书。 /p p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 strong 徐匡迪出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带领团队研究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问题,并论证在河北建立雄安新区的可行性 /strong 。为了国家的“千年大计”,这位战略科学家组织国内外专家,对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数十次论证。如今,这一新区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p p    strong 党政干部:决定建造上海光源 /strong /p p strong   作为一名党政干部,徐匡迪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strong /p p   谈到科研和党政工作的区别和相通点时,他说:“ strong 科研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strong 拿冶金来说,材料断裂是一个宏观现象,科研人员先要分析断口是韧性还是脆性,再分析里面的组织结构有什么问题,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检测。而党政工作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需要对一个个具体问题进行调研,随后找出其中的共性问题,再研究应对政策。” /p p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业面临产业转移。徐匡迪记得,一天早晨7时,他刚到办公室,市政府秘书长就向他报告情况,说国棉一厂的许多工人集聚在车间,很多人在哭,因为那里的机器要拆下来运往新疆石河子。于是,他立刻带队赶往现场,倾听老中青三代纺织工人的心声。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市政府对不同年龄段的纺织工人进行分流安置,让他们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波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208728e-bf83-41e6-93b4-9403150b7514.jpg" title=" 06.jpg" height=" 296"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01年11月29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巴黎出席有关上海申办2010世博会的记者招待会。 /p p    strong 如今,上海正在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张江的第一个大科学设施——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就是徐匡迪任市长时决定建造的 /strong 。这个项目从提出到获批延续多年,最大的一个争议是:这个投资十多亿元的装置有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后来的事实证明,徐匡迪等人的判断是正确的,上海光源各条线站运行后,很快“供不应求”。目前,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p p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需要大科学设施,还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徐匡迪指出,上海的创新型企业还不够强、不够多。“ strong 这是我们做领导时留下来的问题。上海人眼界比较高,过去集中精力发展国有大企业、引进国外500强企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够关心创业青年。 /strong ”他希望,上海要不断优化“双创”环境,为国内外创业者来沪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p p class=" F24 Fw L40 G2"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strong 相关报道 /strong : /span a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6px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619/222413.shtml"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6px " 徐匡迪院士:力争中国有更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span /a /p
  • 叶笃正、吴孟超获2005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2006年1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 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 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 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 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 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 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 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 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陈家庚地球科学奖 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 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 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 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 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 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为奠定肝脏外科的基础,从1958年起,他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 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 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 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 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 最高科技奖24位得主平均年龄82.5岁 多有海外留学经历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3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4个年头,除了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及2002年和2006年有一位院士获奖外,其余年份都有2位院士获此殊荣。   此外,有14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近6成。   获奖者· 年龄   取得成就到获奖 至少差10年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人数每年不超过2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4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为82.5岁。   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为95岁,就是此次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还有一位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另一位是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另外一位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年龄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多数人集中在80岁以上,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4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近6成。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其中有7位在获奖数年后去世。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9成人数时间差集中在20年以上。   获奖者· 身份   全是院士 代表最高学术水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无一例外都是院士身份,有的还是两院院士,如吴良镛,但总体来看,出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略多一点。   由此来看,院士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的确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   除了都是院士外,这些获奖者几乎有8成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包括在国外获得学历或者科学奖励称号的经历。   如此次获奖的程开甲和张存浩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如程开甲在1946年8月,抱着&ldquo 科学救国&rdquo 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张存浩则在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50年代,对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   如数学家吴文俊是2000年与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一道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这位中科院院士,早年赴法国留学、工作,归国后在数学多个领域有独创性的研究。例如他创立的拓扑学的公式,很早就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ldquo 吴文俊公式&rdquo ,而被广泛应用了。   获奖者· 行业 航天、物理学 近几年成为热点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从14年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航天、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是国家近几年发展的重点。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在航天领域,2003年,航天科学家王永志获得最高科技奖,2009年,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也获此殊荣,而当年另一位大奖得主谷超豪,也为我国尖端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本届当选的张存浩,曾研究火箭助推剂,而程开甲则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此外,稀土开发也是近几年国家的重要课题,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徐光宪于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对能解决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者的一种奖励。记者发现,有三位农业专家获此殊荣,包括&ldquo 杂交水稻之父&rdquo 袁隆平和&ldquo 小麦之父&rdquo 李振声。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ldquo 小麦之父&rdquo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则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ldquo 小偃&rdquo 系列品种。   获奖者· 地域 江苏最盛产&ldquo 最高科技奖&rdquo   从获奖者出生地域分布上看,省份之间极不平衡,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省市极少。   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江苏籍最多,包括本届获奖的程开甲在内的6名院士都是来自江苏。   24位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辽宁省产生了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京津沪地区共产生了8位获奖者 1/3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地为长三角地区。而这恰恰与我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分布惊人的相似:1955&mdash 2013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最&ldquo 盛产&rdquo 两院院士,堪称&ldquo 院士摇篮&rdquo 。   20世纪初,江浙地区较内地更早进入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技术与当地工农业融合。当地人的求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因而发生改变,相应的技术学校兴起,新式学校普遍讲授数理化专业。作为西学传播的中心,上海形成中国最初的都市,东往上海念大学也成为一时的风潮。2010年获奖的王振义是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 2008年度获奖者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24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 2000年首届获奖者吴文俊在上海出生,21岁时就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 还有出生于浙江温州的谷超豪,江苏南京的吴良镛等。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域和历史的优越性,加上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获奖者总体成长的最根本性的因素。文/记者 李洪鹏   专家分析   最高科技奖   是终身成就奖   今天上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是&ldquo 中国版的诺贝尔奖&rdquo ,代表科学家最高的荣誉,同时其科研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ldquo 不仅仅看科学家的研究理论,更要看其研究是否得到有效应用。&rdquo 蔡言厚表示,一些科学研究的应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所以获奖者都是高龄才获此殊荣。&ldquo 如果四五十岁就给奖了,有可能使其骄傲,阻碍继续搞科研的动力。&rdquo 蔡言厚说,最高科技奖是一个终身成就奖,是奖励一位科学家的终身贡献。   此外,对于为何历年获奖者都缺少女性科学家,蔡言厚表示,早些年代,女性的家务比较多,搞科研获科学奖的也比较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把女性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未来有可能会有女性获得最高科技奖。   他说,女科学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例如林兰英院士、何泽慧院士都是非常著名且了不起的女科学家。对于女科学家获奖比重偏低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并开始深入调查和研究。
  • 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荣获201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广东籍的科学家——94岁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庆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c950d5a-4bb8-4f4c-9b66-923f0e159ff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1.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供图 /span /p p    strong 黄旭华 /strong ,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作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旭华院士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p p   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数十年,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共授予8人,黄旭华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黄旭华还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8e50b5f-95bd-4258-93bb-3642c276584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10104257_副本.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供图 /span /p p   曾庆存,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p p   曾庆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半隐式差分法”和构建斜压原始方程模式,突破了同步计算涡旋和波动的技术瓶颈,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他的理论、模式和方法随即被世界气象组织“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p p   值得关注的是,曾庆存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4年被美国气象学会授予其最高荣誉——荣誉会员,2016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其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p
  • 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赵忠贤:半世纪研磨超导体  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走上领奖台,靠的是他近半个世纪持之以恒的高温超导研究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卓越功勋。40多年前,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刚刚起步 而今,已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走在世界前列。他,则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领军人。  “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超导体在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百余年来,已有5次诺贝尔奖颁发给了10位研究超导的科学家。  所谓“高温超导体”,是指临界温度在40K(约零下233摄氏度)以上的超导体。1968年,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这一温度也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40K麦克米兰极限能否被突破?1974年,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一年后回国,他立志要做高临界温度超导体。  “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缜密思考和实验,1977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结构不稳定性又不产生结构相变可以使临界温度达到40—55K,并提出复杂结构和新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0K。挑战由经典理论推导出的麦克米兰极限,以至于当时不少人认为“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十年磨一剑。虽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现造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1986年底,赵忠贤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麦克米兰极限被突破,一时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北京的赵”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的新星。  再接再厉,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又在钡—钇—铜—氧中发现了临界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组成,刮起了一阵研究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旋风。赵忠贤成为国际超导研究领域代表中国的符号。他和团队也因此荣获198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及其团队的工作极大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界的国际地位。1987年,他受邀参加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五位特邀报告人之一。这宣告了中国物理学家走上世界高温超导研究舞台。  “我们必须坚守超导这块阵地”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力玲,跟随赵忠贤从事超导研究。谈起赵老师科研的秘诀,她认为是扎得深、扎得住,根深才能叶茂。  赵忠贤40余年的高温超导研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国际上第一次高温超导热潮中的主角——铜氧化物,是一种易脆材料,难以大范围普及应用。上世纪90年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热潮过后,全世界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一度陷入迷茫,一些团队甚至解散或转而研究其他领域。  困难面前,赵忠贤矢志不移:“我坚信,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有可能有重大突破。我们必须坚守这块阵地。”赵忠贤带领团队一干就是近20年。  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中发现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但因为没有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还不能确定铁基材料是高温超导体。赵忠贤提出了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元素替代的方案,并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很快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并保持至今。  赵忠贤团队为确认铁基超导体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提供了重要依据,引领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我国科学家还对铁基超导体若干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了它的非常规性。赵忠贤小组的成果作为“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的重要部分,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赵忠贤仍然在奇妙的超导世界中探索̷̷他希望找到新的组合,寻找到临界温度更高、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超导体 同时搞清楚超导机理,关注新材料、新现象,为超导研究的第三次突破提供信息。  “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赵忠贤的团队成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莉对赵忠贤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赵老师对超导历史很熟悉,不仅记得像元素组成、超导温度这些重要参数,对很多超导体也可以随口报出发现年代、发现者的名字,可谓如数家珍。  专注,也是赵忠贤总结自己研究工作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他常说,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由于超导机理仍然是个谜,发现超导材料,多数时候凭的是直觉。40多年的钻研和积累,让赵忠贤培养出超出常人的直觉。  本世纪初,MgB2、NaCoO2等超导体被发现,但这两个体系都不是四方结构,和赵忠贤探索高温超导的想法不一致,就没安排团队全部投入。看到日本团队报道了四方结构的铁基超导体,他很快提出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实验方案,组织团队全力以赴。  “搞研究,长期积累到一定节点后,在认识上就会有一个升华。发现超导材料并没有理论规律可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忠贤说。  荣誉等身,赵忠贤从未自满。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他还常常提醒前来采访的记者:“别光报道我,多看看我身后那些没露面的人。”面对媒体的聚焦,老先生坦率而诚挚̷̷他说,自己做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能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这辈子很值。屠呦呦:一辈子专注青蒿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不仅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且在2000年至今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科研人员、第一位诺奖获得者、第一个“婉拒”多家媒体采访的获奖者。  从她同事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窥见”其人其事、其心其志。  “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  1969年1月底,39岁的研究实习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恶性疾病,病人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死亡。应越南请求,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代号为“523”项目的大规模药物筛选、研究在全国7省市展开。1969年1月21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受命加入“523”项目。  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当时正值“文革”,年老的专家“靠边站”,屠呦呦在北京大学时学生药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习过两年中医,科研功力扎实,遂被委以重任。  “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屠呦呦的同事、中药所廖福龙说,“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自己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屠呦呦把不满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把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  阅读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起初,屠呦呦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编辑成《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此后至1971年9月初,屠呦呦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实验,但结果总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终于有一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夜以继日进行实验,终于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  1971年10月4日,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进行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姜廷良回忆:课题组用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作为常规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醚,把青蒿浸泡在里面提取试验样品。  “乙醚等是有害化学品,当时实验室和楼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姜廷良说,一些人头晕眼胀,甚至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但当时设备设施简陋,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也顾不得许多̷̷  在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志愿者,幸而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临床试用,1977年,经卫生部同意,课题组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原创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  不仅于此。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1992年,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  “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姜廷良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近几年,屠呦呦两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奖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她公开表示,中医中药走向世界,荣誉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非常关键。”  “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已经很满足。”廖福龙说,“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 为国争光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回忆:“2009年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唐氏中药发展奖,她直接打电话给我:我这么大岁数了,给我干吗!”  屠呦呦获得的诺奖奖金为4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据张伯礼介绍,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 其余则主要支付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屡获大奖,屠呦呦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家里的电话多了。采访她基本都谢绝。”廖福龙说。  “她也极少参加公开活动。”张伯礼补充道,“她多次跟我说:就到这吧。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原标题: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能总是“老人奖”
    2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记者统计发现,从获奖时的年龄来看,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20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15人,占总获奖人数的75%。(法制晚报2月14日)   无论是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探索和进取”作为信念的谢家麟,还是将“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追求的吴良镛,他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作为国家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只是500万的奖金,也不只是一座奖杯,更是一种荣誉。   我们当然要有理由为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当选庆祝喝彩。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2011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依然是白发苍苍。因为获奖的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十,谢家麟先生92岁,吴良镛先生90岁。我并非怀疑谢家麟、吴良镛先生的能力,因为谢家麟先生、吴良镛先生对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老龄化无非有两点原因,一是相比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水平更胜一筹,也更有获奖的资格。二是中青年科学家中还没有人能超越前辈,独树一帜,异军突起。饶有意味的是,目前我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占队伍总人数的80%,也就是说我们80%这么大的人群也没有产生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幸还是不幸?   2007年,90岁高龄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曾幽默地说,“我还以为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不过这笔奖金对一个退休老人的确不无裨益”。对于谢家麟和吴良镛先生而言,50万的个人奖金也不算什么,但他们却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因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谁有能力继承他们的衣钵。   我们希望谢家麟、吴良镛这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获奖,但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摘取中国科技界的这顶桂冠。
  • 国家最高科技奖14日颁发 评审接受社会监督
    13日上午,法晚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明天上午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颁发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继续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不同奖种的评价标准来进行,结合评审工作实践,进一步规范了评审程序,并在受理、初评和评审会三阶段三次公示项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评审的过程当中,加强了评审阶段成果的公示力度,主要目的是接受社会的监督。除此之外还邀请中纪委驻科技部的纪检监察局在评审的全过程当中进行现场监督,使评奖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1999年,我国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加大了国家科技奖的奖励力度,并且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奖励。   这些变化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也意味着国家对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越来越重视。   从奖励数量看,国家科技奖从改革前的每年800多项下降到每年约300项,省部级科技奖从改革前的12000余项减少到5500余项,社会力量设奖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   历年获奖者名单   2000年: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001年: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 激光照排之父王选院士2002年:巨型计算机专家金怡濂院士   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院士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2004年:空缺   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   2006年: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   2007年: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   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谷超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   新闻链接   据了解,目前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16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必须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建树的。获奖者的奖金是500万元人民币
  • 叶笃正: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2005年度获奖人
    叶笃正,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气象学会名誉会员。曾在许多国际国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青山隐隐,霞光满天。他和祖国一起走过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历程,至今依然昂首挺立在时代潮头。   百年沧桑,风起云涌。他带领中国大气科学研究事业始终跟随着世界的脚步,“我们一直跟着跑,并没有落后多少 我们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去‘同国际接轨’,而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新中国的气象科学发展史上,深深镌刻着一个大写的名字——叶笃正。这位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中国大气科学界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哺育他的伟大国家和人民。   欣慰   2006年呼啸着第一股强冷空气的那天,叶老家中温暖如春。   还差一个月就满90周岁的叶老精神矍铄,只是耳朵稍微有点不好。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叶老的年龄,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90岁的老人。   叶老温暖的笑容、清澈的目光、平和的话语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让和叶老交谈的人如沐春风。   获奖,对于这位经历过无数人生风雨的世纪老人来说,已经不会有太多的激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固然欣慰,但最欣慰的是听到美国曾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对手的那一刻。你们年轻人不了解那段历史,我们被外国人千万只脚踩的滋味难受啊。中国强大了,被外国人踩在脚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追梦   叶笃正出生于1916年,在1930年进入著名的南开中学后,他开始全面接触和认识社会。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很快就加入了这场爱国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在乒乓球台边结识的学长钱三强的劝说下,放弃了喜爱的物理,选择了对国家更为有用的气象学。   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并于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由于叶笃正的勤奋和聪颖,留美期间,他发表了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特别是他的博士论文“长波能量频散理论”,由于发展了老师罗斯贝的“大气动力理论”,而使他蜚声国际气象界,并迅速成为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中国有希望了,被外国人一直踩在脚下的中国有希望了。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事,叶笃正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启程回国。   正在这时,叶笃正接到美国气象局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去美国气象局下属的研究部工作。叶笃正告诉他们,他要回中国去。   美国气象局找到叶笃正的老师罗斯贝,让他劝说叶笃正留下来。罗斯贝也认为叶笃正应该留在美国,但叶笃正对罗斯贝说,中国在气象方面非常落后,他回国之后要在中国建立“芝加哥学派”的北京分学派,让“芝加哥学派”在中国发展。   听到这句话,罗斯贝才笑着同意让叶笃正回国。   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作为科研人员与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科研中心的远离,这些都未被归心似箭的叶笃正放在心上。   让叶笃正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不允许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回中国,尤其是不允许已经在美工作的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员回国。   无奈,叶笃正只能想方设法,辗转瑞典,最终回到祖国。   耕耘   叶笃正的回国,使新中国的气象事业除了竺可桢、赵九章以外又多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回到国内后,叶笃正很快便投入到了中国大气科学的研究工作中。   比叶笃正小两岁的、我国大气科学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陶诗言笑称叶笃正是他的“头儿”。从1950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组起他们就在一起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初,叶笃正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诗言任大气物理所代所长,叶笃正始终是他的“头儿”。   “叶笃正一直是我的头儿,同时,我们又是好朋友。”从1950年算起,同为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的叶笃正和陶诗言,有着50多年的友谊。   在建国初期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组,有几个实力很强的人物,被外界称为“叶顾陶杨四大金刚”,分别指的是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和杨鉴初。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叶笃正、陶诗言、顾震潮等一起合作完成“东亚大气环流的研究”,3篇论文均发表在国际著名气象学杂志Tellus上,深受国际大气科学界的重视。   “当时发表的那几篇文章很重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外不知道中国气象科学界在搞什么。那时,西方称社会主义国家为‘铁幕’,原因是不了解‘铁幕’的后面究竟在做些什么。”文章在Tellus上发表之后,叶笃正过去在美国、英国的老朋友才知道,原来叶笃正回国后还在继续做研究工作。   那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下设气象、地震、地磁、地球物理四个研究室,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的赵九章虽然是学气象的,但已经不管气象组的工作,而是转向了其他研究领域。叶笃正是气象组的负责人。   作为气象组主任的叶笃正把当时科研实力都很强的“四大金刚”团结得很好。Tellus上发表的文章署名为“集体工作”,在文章的脚注里,才写上每个人的名字。   当年的那几篇文章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的大气科学研究始终在跟随着世界大气科学的脚步。“我们一直跟着跑,并没有落后多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叶笃正在研究中发现,在青藏高原以南和以北有两股强西风向东吹,青藏高原像一个巨大的屏障使它们的位置比较稳定,越往东走,两股气流的距离越近,最后合成一股,到了日本风力最强。   过去,人们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始终只把它当作一个动力学因素,只考虑它的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叶笃正开创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天是一个热源,在冬天是一个冷源,其影响几乎波及半个地球。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是叶笃正的最大发现。从此,让叶笃正享誉世界的青藏高原气象学建立了起来。   责任   在20世纪50年代,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解释对天气预报至关重要的大气环流。为了改进和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从观测事实和理论分析出发,系统地开展了对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研究。   在研究中,叶笃正提出了北半球冬季西风带阻塞形势演变的机理和预报这些演变过程的关键指标。这个研究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冬季寒潮爆发的预报准确率,而且为研究冬季西风带大气环流演变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的成果《北半球冬季阻塞形势的研究》,迄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国天气预报的实践中。   对于在国际学科前沿的工作,叶笃正并不只是跟在外国人后面去与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他的研究成果也已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笃正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撰写了《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指出,大气环流的所有基本要素都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并且,在形成这个整体的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辐射和地球旋转这些外部因子外,大尺度扰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书被公认为国际上大气环流动力学最早的著作。   1958年,叶笃正等科学家比国际上早20多年提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突变性 他最早注意到阻塞高压与东亚天气的关系,是对阻塞高压形成做出满意解释的第一位气象学家,而国外在15年后的1976年才注意到阻塞高压与北美异常天气的联系。   1958年到1966年,在叶笃正担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气气候研究室主任期间,该研究室迅速发展壮大。到1965年已拥有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全室共183人,为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储备了足够的人才资源。在叶笃正等科学家的带领下,该研究室在东亚大气环流、大气适应过程、寒潮、东亚季风、长期天气预报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开创了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增雨、云雾物理、积云动力学和中小尺度动力学、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臭氧、大气探测等诸多新研究领域。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地球物理研究所按不同学科分为四个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是其中之一。   1966年4月,地球物理研究所领导向中国科学院报文,提出由叶笃正担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但未及批复,“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胸怀   在1968到1969年间,叶笃正被以“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国民党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专政队”,受尽批斗之苦。   在受到冤屈的时候,叶笃正依然表现出了一位科学家忠贞的爱国情操。在我国人造卫星上天前,他曾经向研究所的几位同事许诺过,当人造卫星上天时,他会请同事们喝酒庆祝。在“文革”尚未完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就在我国人造卫星上东方红乐曲响起的那个晚上,叶笃正和他的同事在他从不请人喝酒的家里一起举杯庆贺。   对于“文革”带给他的种种伤害,叶笃正没有过多地抱怨,他始终认为他做出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回国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觉得最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间,他积累了三年多的资料被烧毁了。   1978年10月,叶笃正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八五”期间,作为气象学界的首席代表,叶笃正担负起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我国未来20年—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1987年,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任命他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在这之后,他广泛参与了这个组织的科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该计划在中国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使中国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今天,人们已经对温室气体、全球变暖等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在80年代中期,人们对这方面还相当陌生。   1984年,一位美国气象学家带着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想法,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叶笃正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问题,既包涵基础理论,也是一个实用问题。      叶笃正在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IAMAS)及IAMAS中国组委会为他举办的九十华诞纪念大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即兴演讲   从此,年近古稀的叶笃正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了另一个领域,从而使他成为了“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的开山鼻祖。   但在当时,叶笃正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有一位院士就曾表示,“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好了,关我们什么事。”在这种情况下,叶笃正只能顶着压力干。   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某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问题各国要同样对待。叶笃正听到这句话之后站起来说,“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以来,到底是发达国家排放多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多?”   叶笃正是在提醒大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各国不能均摊,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科学家都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   在很多方面,叶笃正都表现出了他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1981年他在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进行合作研究时,提出了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大气圈和地球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   叶笃正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发言中捕捉到重要的科学问题。几年前,在东亚气候中心“973”项目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项目的讨论会上,在讨论到人类活动如何使气候恶化时,一位科学家提出,不要只看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序”的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气候向良性方向变化,甚至可以起到改造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   叶笃正立即抓住“有序”这两个字说,这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命题,并立即组织发表了有关有序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良性效果的论文。对此,有科学家表示,叶笃正的观点是具有潜在的科学生命力的。人类应该如何从宏观尺度上布局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等,这是具有生命力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会如叶笃正预期的那样,诞生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论”的新学科分支。   学术界对叶笃正的评价是,是他使中国的气象研究变成了一个系统工程。最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他的努力,中国的气象科研始终与世界保持了同步。  由于在大气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上的诸多贡献,叶笃正荣获2003年度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IMO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曾用“广受尊敬、世界闻名”来赞誉他的杰出贡献。   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气象界培养造就了几代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仅培养大气科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多达6人。目前,叶笃正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堪称桃李满天下。   在叶笃正90多年的友谊让陶诗言对叶笃正非常了解。陶诗言对叶笃正的评价非常高,“叶笃正是一位大科学家,他总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一个科学家可以在一个方面很突出,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而叶笃正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叶笃正在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等方面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   1998年,叶笃正把他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110万元港币的一半拿出来,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以此设立了“学笃风正”奖,这个奖不单用于奖励大气所的青年科研人员,而且面向整个中国的气象界,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很多青年学者都曾获得过该奖。   叶笃正是一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这不仅表现在他1950年离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世界气象科学发展的芝加哥学派,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上面,也表现在他所从事的东亚季节变化的突变、青藏高原的影响、北方干旱化趋势等科研课题都在为我国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他依然保持了一位优秀科学家的风范,一直带领我国气象研究与世界科学发展保持同步。   大爱无形,这就是叶笃正这位大科学家的坦荡胸襟。   人民是不会忘记爱人民的科学家的。006年1月,胡锦涛主席亲自为叶笃正颁发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既是对他一生科学成就的表彰,也是对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精神的最大肯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