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重点新材料研发

仪器信息网重点新材料研发专题为您整合重点新材料研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重点新材料研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重点新材料研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重点新材料研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重点新材料研发话题讨论。

重点新材料研发相关的论坛

  • 河南发文大力发展新材料,目标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b]《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b],提出把[b]“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b]突破作为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标志,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b]《方案》提到,要大力发展新材料。[/b]将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品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体系安全化。[b]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b],实现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为实现1万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目标,将开展以下三大措施:[b](一)提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1. 先进钢铁材料。[/b]推进先进钢铁材料产业精品化、优特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EP防爆钢、超高强钢等高品质特殊钢,重点开发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高端装备用钢,突破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用特种棒线材、板材、管材以及高强度汽车钢等尖端产品,加快发展高端轴承钢、齿轮钢等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依托河南钢铁集团打造全国一流大型钢铁企业,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引领先进钢铁材料全产业链提升。[b]2.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b]推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延伸高端产品链条,实现从材料向器件、装备跃升。突破铝基复合材料、高端工业型材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高端铝材,推动铝合金向高端精品铝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精度铜板带、高端铜箔等铜基新材料,推进高端铜基材料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推进研发低成本高纯镁提纯精炼、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和镁铝复合材料等制备及精密成型技术,拓展轻量化高强度镁合金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应用。发展超宽高纯度高密度钨钼溅射靶材、电子功能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加强铅锌冶炼伴生有价金属提取、提纯等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b]3. 先进化工材料。[/b]推进先进化工材料产业向功能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发展,延伸发展下游高端产品,实现从关键基础原料到高端化工新材料跨越。大力发展特种尼龙纤维、尼龙切片等尼龙新材料,发展尼龙注塑、聚氨酯精深加工,打造国内领先的尼龙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推动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先进膜材料、氟基新材料、盐化新材料向终端及制成品方向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b]4.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b]推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向绿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提升,实现从耐材、建材等传统领域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重点发展芯片制造、油气钻探等领域用复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关键装备,扩大应用领域,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聚焦细分领域,加快发展吸附分离、高效催化分子筛材料,空心玻璃微珠材料,气凝胶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功能耐火材料、高效隔热材料、氢冶金用关键耐火材料等,积极发展优质浮法玻璃、超薄玻璃等新型玻璃和特种水泥、绝缘及介质陶瓷等新型建材。[b](二)培育壮大关键战略材料1. 电子功能材料。[/b]加快发展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打造全国新兴先进电子材料基地。加快布局发展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开发Micro—LED(微米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新型发光材料,薄膜电容、聚合物铝电解电容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级高纯试剂和靶材、封装用键合线、电子级保护及结构胶水等工艺辅助及封装材料。加快湿电子化学品、高纯特种气体、高纯金属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b]2. 高性能纤维材料。[/b]重点研发48K以上大丝束、T11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重点发展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推动碳纤维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建设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重点突破对位芳纶原料高效溶解等关键技术和大容量连续聚合、高速纺丝等制备技术,推动产业链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延伸。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薄膜、纤维等制品,拓展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光致变色纤维、温感变色纤维等功能化、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差别化氨纶纤维,推动氨纶产业发展壮大。[b]3. 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b]大力发展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金属离子电池材料,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全(半)固态电池产业。突破发展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和扩散层等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建设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晶体硅光伏电池材料和化合物薄膜,开发大尺寸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硅材料、多晶硅薄膜等,研发新型高效钙钛矿电池材料和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材料,打造“硅烷—颗粒硅—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产业链。[b]4. 生物医用材料。[/b]重点研发体外膜肺氧合机用中空纤维膜、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用弥散强化金属及合金等医疗装备材料,打造一批医疗装备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用于心血管、人工关节等临床治疗的功能性植/介入医用材料,推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在医用领域应用。突破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墨水、医用级聚砜/聚醚砜材料等先进材料,推动医疗耗材产业高端化发展。[b]5. 节能降碳环保材料。[/b]加快发展基于溶剂、膜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等碳捕集材料,重点研发CO2(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烯烃、芳烃、醇酯等碳利用技术,加快发展结构装饰一体化保温板材、节能自保温型墙体及材料,推动珍珠岩保温材料、超高保温节能玻璃等产品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催化剂材料、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研发推广有害物质含量低的涂料、油墨等材料,减少有害物质源头使用。[b](三)抢滩占先前沿新材料1. 纳米材料。[/b]积极发展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领域纳米材料,开发电子级球形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产品,前瞻布局发展量子点发光材料、球形氧化铝氮化硼导热材料等先进纳米材料,加快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支持碳纳米管、分子筛等细分领域持续壮大。[b]2. 石墨烯材料。[/b]重点发展石墨烯储能器件、功能涂料等特种功能产品,拓展在防腐涂料、触摸屏等领域应用,开发基于石墨烯的散热、传感器材料等,研发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关键技术,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计量检测仪器,加快建设一批石墨烯产业基地。[b]3. 增材制造材料。[/b]加快发展3D打印专用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粉末,开发高性能稳定性光敏树脂、粘结剂、工程塑料与弹性体和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研发金属球形粉末、纳米改性球形粉体等材料成形与制备技术,加快培育增材制造材料产业。[b]4. 先进复合材料。[/b]大力发展超导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增强体和先进树脂、合金、陶瓷等基体材料,开展高熵合金、液态金属等先进合金研究,打造“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功能部件”产业链。[b]附件:河南省新材料重点事项清单[/b][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1bf06f0a-369b-426b-bb53-13ec5194555d.jpg[/img][/align][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建设新闻】我国中部将建首个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size=4] [color=#ff483f] 我国中部将建首个纺织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color]9日从武汉科技学院获悉,该校“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已经获得科技部批准,顺利进入规划建设期。该校表示,原有的纺织新材料实验室是学校在其纺织学科基础上组建的中南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纺织科学研究平台,此次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后,将更加有利于支撑湖北省及中部地区纺织科研与产业的发展。[/size][size=4]  以纺织和服装为特色,致力于纺织行业领域高水平重大科研难点的突破和创新,武汉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徐卫林教授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是一项对传统纺纱技术及理论具有革命性突破的重大原创技术,该技术由其进步性而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在全国进行推广。另外,该校曾庆福教授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和徐教授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术还分别获得2009年、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size]

  • 【建设新闻】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size=5]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立项,在全国第二批建设5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关村石景山园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综合利用固废制备高性能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标志着该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2006年以来,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创新工程的部署,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启动了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  成立于1959年的北京建材总院,是北京金隅集团技术中心研发总部,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属重点科研院所。北京建材总院作为国内建材行业最优秀的科研院所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研究开发、质量检测、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建院以来,共取得了4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有115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科技成果转让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建材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关村石景山园的突出企业代表。[/size][size=5](石景山区科委园区) 摘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size]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今日正在招聘,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师,坐标佛山市,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工作职责1、负责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拉挤、模压成型研究2、负责复合材料成型平台建设和产品放大生产线的建设运营3、负责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制度的管理和质量控制4、负责相关技术开发文档和质量体系文档的管理岗位要求1、硕士及以上学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学相关专业2、英语四级,具备独立检索和查阅研究领域内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3、对复合材料拉挤、模压成型技术经验丰富者优先4、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质量体系(ISO13485)者优先[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3442]查看全部[/url]

  • 联邦制药内蒙加力自主创新研究提升内蒙等基地研发能力

    联邦制药内蒙加力自主创新研究提升内蒙等基地研发能力 联邦制药内蒙作为国内知名上市制药企业,联邦制药集团为了增强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竞争力,联邦制药于2002年成立了生物研究所。研究所主要由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平台和多肽表位疫苗研究开发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是联邦制药设立的治疗及预防用生物技术药物的专业研发机构。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联邦制药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在治疗重大疾病、疑难病症药物等方面都实现了重要的突破。 联邦制药内蒙联邦制药内蒙据了解,联邦制药生物研究所目前拥有共有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4人,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0人,博士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人。为适应现代化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需求,生物研究所还配备了先进科研仪器及与之相配套的软件设施。硬件方面,如美国CS多肽合成仪、瑞士Amersham飞行质谱仪、美国MD酶标仪、德国Eppendorf PCR仪、美国Varian制备液相色谱仪、德国LYOVAC冷冻干燥机、日本Shimadzu气相色谱仪,以及氨基酸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分析测试仪器;软件信息化方面,在Medline、Ensemble、Pharmaprojects、万方数据、维普数据、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等国内外专业行业信息提供商开设账户,打造所内数字化信息平台,加上每年订阅的十余种专业期刊,为研发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文献来源。 联邦制药内蒙联邦制药内蒙目前,生物研究所以研究开发治疗重大疾病、疑难病症药物为主,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研发战略,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生物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共同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乙型肝炎、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 联邦制药内蒙联邦制药生物研究所现有生物技术药物在研项目8个,其中创新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项目3项,7类和10类各2项,11类1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6项,另有数个发明专利正在申请当中。因临床应用价值及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巨大,并将对相关领域治疗用药研究开发产生较大促进作用,多个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省、市级各类政府财政重点引导支持项目,争取国家科研经费资助1000多万元。其中,“新型治疗性表位疫苗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于2005年被列为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基因工程治疗糖尿病药物生产技术改造”项目于2007年被列为广东省省级财政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联邦制药内蒙 联邦制药生物研究所将继续坚持以自主创新研究开发为主,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并重,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与项目研发相结合的研究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现有软硬件条件,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提高整体研究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糖尿病治疗用药、中枢神经系统治疗用药、抗病毒用药及肿瘤治疗用药等重大疾病、疑难病症治疗及预防用药物的研究开发。联邦制药内蒙

  • 日本研发出可简单去除水中砷的材料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位于茨城县茨城市)6日宣布,已研发出可简单去除污水中有毒元素砷的材料。 长时间饮用含砷水会导致皮肤及神经受损,患癌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该机构埃及籍主任研究员谢里夫·艾尔莎夫蒂(音译)充满信心地称,该材料可在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大大降低砷的威胁,有利于确保安全饮用水。 据研发小组介绍,迄今用于去污的沸石等材料由于会吸附砷以外的物质,有着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弊端。 该小组将只吸附砷的化合物满满地贴在氧化铝上无数微孔的表面上,在砷浓度达0.0002%的20毫升饮用水中投入20毫克白色粉末状该材料,结果发现半天可去除约90%的砷,2天几乎可以完全去除。据介绍,该材料在吸附砷后会变为蓝色,因此很容易确认检测结果及去除效果。 目前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等地区的大范围地下水受到了砷污染,仅东南亚就有6000万人居住在受污染地区。

  •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来了,你怎么看?

    2016年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假话正式启动实施。截至目前,科技部已经发布了三批共计25个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定位是什么?与改革之前有什么不同?财政支持会缩水吗?更重要的是都指出哪些项目?你最关注的是什么?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才能碰撞火花啊?

  • 积淀20年 迪马承担“十二五”《新型分离材料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访迪马副总裁张鲲

    积淀20年 迪马承担“十二五”《新型分离材料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访迪马副总裁张鲲

    迪马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迪马科技)成立于1993年,当时是一家色谱消耗品的贸易代理公司;1997年在加拿大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1998年起迪马科技开始筹划企业转型事宜,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成功的由贸易型逐渐转向生产型;2001年在国内市场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并陆续上推出了多款自有品牌产品;而后又于2007年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北美销售中心。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迪马科技一直专注于色谱试剂与耗材的研发与销售。2012年,迪马科技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分离材料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此项课题的任务是什么?迪马科技又是如何赢得此次项目?距离上次仪器信息网采访迪马科技也有两年的时间了,迪马科技最近的发展情况怎样?为此,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迪马科技(集团)公司副总裁张鲲。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1/201301271812_422968_1987954_3.jpg迪马科技副总裁张鲲Instrument:2012年迪马科技将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新型分离材料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合作单位以及迪马科技在其中的地位?  张鲲:长期以来,我国分离材料技术十分落后,缺乏生产高质量色谱柱及填料的关键核心技术。相关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与国际主流产品相提并论。而且有些国外专利产品不仅价格昂贵,且不能按时供货,不适合国内应用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型分离材料的研发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题由迪马科技牵头并负责所有的研发工作,此外还组合了药品、食品、环境以及化学品合成方面的优势单位做各方面的应用工作,主要有:第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  Instrument:《新型分离材料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具体任务有哪些?预期目标如何?  张鲲:本课题拟完成的任务有:(1)建立国际标准的色谱填料评价平台,形成示范基地,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2)开发分离材料用原料硅烷试剂;(3)开发新型烷基柱、芳基柱、亲水作用色谱柱、极性修饰柱、手性色谱柱、多功能柱、生物大分子分离色谱柱;(4)开发小粒径超高压液相色谱柱、核-壳型色谱柱以及UHPLC/HPLC兼容的新型分离材料;(5)攻关具有离子交换、正相、反相和混合型的固相萃取材料的键合与生产关键技术,形成年生产能力300万支固相萃取柱的规模;(6)建立1条硅烷生产线,3条色谱柱生产线和1条固相萃取材料生产线;(7)开发的分离材料与仪器配套使用,重点开发在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建立应用方法数据库,提供从样品前处理到分析过程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为同类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示范;(8)申请专利3~5项。  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希望所开发的产品能改变当前国内分离材料的现状,质量方面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方面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希望加强迪马在国际市场的位置。同时,也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试剂、对照品、新药创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科学仪器与检测技术、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其它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新型分离材料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建设培养人才,从而推动本行业的高速发展。  Instrument:据我们了解,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开展过“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的研究,请问贵公司此次承担的课题内容与之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张鲲:总体来说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从横向来说:项目的组织力度、合作单位的层次等都不一样。“十一五”中开展的“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是科研仪器项目中的一项子课题,是参与;而我们在“十二五”中是项目的承担者,起主导作用,并且还组织很多的合作单位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应用团队。从纵向来说:硅烷是填料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目前来说业内的一些知名公司几乎没有合成硅烷的能力,而我们在硅烷的合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专利技术。另外,开发小粒径超高压液相色谱柱(1.8µm)以及UHPLC/HPLC兼容的新型分离材料也是我们特有的技术。  Instrument:当前做色谱耗材和试剂的厂商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迪马科技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张鲲:首先,迪马自1993年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的时间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试剂耗材的研究和销售,致力于品牌的沉淀。其中人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现在迪马科技有数十位十几年的老员工,我自己也是1996年加入这个团队的。  其次,迪马科技有四条非常均衡的产品线: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样品处理、化学品。而且从公司的整体层面来说,每个产品线占销售额的比例都非常均衡。如此完整的产品线也是其它公司没法比的,同时这也是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前提。  再次,现在是一个网络年代,我们也在不断的调整销售途径,注重网络宣传和推广手段。公司现在设有VIP事业部,专门针对大客户,对小客户来说主要通过网络化的营销通道。未来还将考虑和其它公司开展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  Instrument:距上次采访贵公司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两年中,贵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  张鲲: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公司推崇的理念,这两年公司的发展也比较稳定。虽然当前经济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我们今年的销售情况还不错,国内业务中的核心产品比如色谱柱和固相萃取产品等增长30%,国外业务基本翻了一倍。2011年我们送检的9款色谱柱全部通过并列入美国USP-NF数据库推荐产品,其中的一个品牌SPURSIL C18-EP还是第一款美国药典L60色谱柱,而且我们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会推出新的液相HPLC色谱柱。  Instrument:迪马科技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张鲲:我们认为公司现在的产品布局是比较合理的,目前来看近几年,起码在“十二五”这几年产品布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今后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是样品前处理和化学标准品业务,而且有往生命科学领域拓展的想法。此外,解决方案也是未来我们主力做的一件事情,现在集中在天津的应用团队有十几位员工,员工也是按照环境、食品、医药这三个行业进行配置的。现在或者未来有相关应用的问题,负责相应领域的同事能快速的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生产方面,国内外比例约为1:1,国外主要做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内主要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验室的产品。未来,如果一个产品在国内外都能生产,鉴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会尽可能将其转移到国内来生产。  另外,我们之前在国内进行的合作相对比较谨慎,虽然在“十二五”的这个项目中已经开始与一些单位合作,但是合作不应仅仅限于这几家,我们希望利用此次机会与更多的专家和单位进行合作。除“十二五”项目之外,我们也非常希望在其它项目上与各单位洽谈合作,将一些有特色的或有市场前景的技术转化为产品。  Instrument:作为“十二五”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您认为国家的这类项目能给分析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鲲:首先非常感谢科技部的支持,“十二五”的这个项目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公司的实力和大家的认可,更是荣誉的象征。从另一层面来说,试剂耗材常常被大家认为是“小生意”,而正是这样小的领域获得了此次项目,也反映了国家对分离材料的重视。  近年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越来越多的以企业为主导,越来越市场化,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借助政府主导力量,企业广泛参与,深入开展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做出的产品肯定能符合用户的需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要拿出更多的资金去配合项目的开展,换一种说法就是企业花的是自己的钱,就一定会踏踏实实的做出产业化的商品。这必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比如,通过此次项目,我们就可以把行业内的一些单位联合在一起,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Instrument:

  • 【分享】美研发出测量纳米级材料相互作用的探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7日表示,该校纳米系统科学主任保罗·维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研究纳米级材料相互作用的工具——双扫描隧道显微和微波频率探针,可用于测量单个分子和接触基片表面的相互作用。   过去50年中,电子工业界努力遵循着摩尔定律:每两年集成电路上晶体管的尺寸将缩小大约50%。随着电子产品尺寸的不断缩小,目前已到了需要制作纳米级晶体管才能继续保持摩尔定律正确性的地步。  由于纳米级材料和大尺寸材料所展现的特性存在差异,因此人们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来探索和认识纳米级材料的新特征。然而,研究人员在研发纳米级电子元器件方面遇到的障碍是,人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去观察如此小尺寸材料的特性。

  • 【建设新闻】北京建材总院获石景山园第一批重点实验室

    [size=3][color=#ff483f][size=4] 北京建材总院获石景山园第一批重点实验室 [/size][/color]   近日,中关村石景山园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特色高端产业快速集聚,中关村石景山园区管委会与石景山区科委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重点实验室与创意工作室发展的暂行办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首次开展重点实验室与创意工作室“双十评选”活动,经认真评审,中关村石景山园区10家企业获得区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北京建材总院“绿色建材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成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石景山区区长周茂非同志对第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授牌。  北京建材总院“绿色建材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将以此为契机,结合2010年科技创新平台“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紧密围绕金隅集团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以集团水泥与混凝土、新型建筑材料等制造业为核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核心技术,为集团核心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成果在集团企业的产业化实施。 摘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size]

  • 政企研携手打造“高端社区”,首个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开园!

    [color=#000000]东莞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首个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园![/color][color=#000000]该产业园将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等三大领域,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开展中试研发,引进一批获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共同助力东莞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72b68c59-2e27-4c9f-bb11-86c5ba9b902d.jpg[/img][/align][color=#e36c09][b]| [/b][/color][b][color=#000000]聚焦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color][/b][color=#000000]1月22日,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强调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10个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抢抓风口机遇,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color][color=#000000]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开园仪式的举行,正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一省级实验室助力东莞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生动举措。[/color][color=#000000]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表示,建设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是为了推动东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培育一批新材料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机构科研成果在东莞转化,聚集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构建产业链创新生态。[/color][color=#e36c09][b]|[/b][/color][b][color=#000000] 未来,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将如何发展?[/color][/b][color=#000000]黄学杰表示,产业园将结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资源、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产业资源,瞄准东莞产业链短板领域,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等三大领域,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开展中试研发,引进一批获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落地产业化。[/color][color=#000000]全国性创新资源的引入也成为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早在2023年3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成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携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在电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聚力打造电池新材料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产业聚集地。这也成为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一大助力。[/color][color=#000000]“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和关键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基础非常雄厚,成果非常突出,对中国电池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建新点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color][color=#000000]他表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将持续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行业优秀的新能源企业、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做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服务工作,在规范行业标准、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松山湖、东莞、大湾区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color][color=#000000]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高可逆容量负极材料,以及相关配套材料等第三代锂电池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锂电池小试、中试和检测分析方面建设了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拥有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可以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服务。[/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1b22dc1c-cef5-4e7f-9b71-6f450e361d69.jpg[/img][/align][color=#e36c09][b]| [/b][/color][b][color=#000000]东莞将打造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color][/b][color=#000000]近年来,随着东莞新能源产业生态的逐步完善,东莞已经涌现出像新能源科技、新能安、新能德、博力威、等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也建立了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等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color][color=#000000]现场,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卓庆表示,东莞将给与企业租金补贴、洁净室装修补贴、委托研发费用补贴、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持续完善东莞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生态。接下来,东莞将抢抓发展机遇,竭尽全力支持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也诚邀各位专家、企业常来东莞,共同发展,共同将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color][color=#000000]此次入驻的7家新材料企业包括东莞红石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嘉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米开罗那(上海)工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等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主要是锂电池相关上游产业链,包括新材料、电池设计、设备研发等领域。其中,既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身孵化企业也有从外地引进企业。[/color][color=#000000]据悉,首批入驻企业已经占据了两栋厂房大约75%的面积,目前正在规划下一个10万平方米的厂房,引入更多新材料相关行业企业,推动新能源行业集聚发展。[/color][来源:东莞网][align=right][/align]

  • 先河环保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先河环保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专项《液体检测微流控传感器与系统》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align=center][img=640.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b37581e-e5d1-456c-891a-b8e29e293841.jpg[/img][/align]本项目于2020年12月在科技部正式立项,聚合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优势资源,与企业构建了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组建了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科研队伍。本次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组在石家庄召开,专家组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及任务书要求,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情况汇报,察看了项目成果展示,查阅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资料,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肯定,一致同意通过综合绩效评价。[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1e91373c-04f7-476f-baaf-8e4d8119e443.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aa851a0c-4d1c-4c8b-8fcb-d71567ce80f3.jpg[/img][/align]本项目面向国家水环境监测、重大疾病检测等领域对液体检测传感器与系统的重大需求,开展了液体微流控传感检测机理与技术研究。经过刻苦攻关,本项目提出了新理论1项、新技术新方法16项,研制出20种核心关键部件和2套监测装备。通过本项目开展,项目组共计发表/录用SCI/EI论文25篇,申请发明专利31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名,培养高级/中级工程技术人员20名,完成科学数据汇交数据集25个(约1.26GB数据)。项目成果在液体样本采集预处理微流体控制技术、微流控芯片高速加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水质目标物灵敏检测、基于适配体的高灵敏生物标志物检测和便携式集成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验证等方面具有突出创新性,提升了我国环境监测和重大疾病检测领域设备整体技术水平。[align=center][img=640 (2).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b790c510-d43d-4fb9-a74c-3076152f386a.jpg[/img][/align]本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彰显了先河环保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与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环境监测以及环境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环保行业发展迈上新高度。[来源:先河环保][align=right][/align]

  • 【转帖】【drug-news】七大领域引领未来三年研发 抗病毒成重点

    大领域引领未来三年研发 抗病毒成重点医药经济报“国际医药产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研发外包和生产向新兴市场的转移已成趋势,研发投入和产出矛盾越来越厉害,医药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外国技术,中国作为市场被看好。”在12月9日的全国药交会上,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俞雄在《未来三年药品研发方向和热点品种分析》主题报告中,对当前的国际医药市场如是概括。 俞雄认为,国际大公司正在加速全球化的战略布局,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并且加速向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渗透,这些因素使得中国迎来了药物创新的最好时机;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而产品则是中国制药企业应对此轮变革,顺应产业发展的最根本所在。 在该报告上,俞雄分析了目前大型跨国制药企业面临环境和发展的动态,对国外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剖析,在这两大国际产业背景以及我国医药产业目前的政策和条件下,重点阐述了今后制药企业应该如何研发和转型,并就目前国际用药市场的重点领域药,以及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增长点等七大疾病治疗用药(如下文所示)的研发现状、市场潜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药企重点需要关注的方向进行了分析解读,帮助工商企业提高产品的甄别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抗感染药:抗病毒成重点 抗感染性疾病市场面临耐药菌增长的挑战,许多制药公司将精力集中在开发抗耐药菌药物上,而开发的重点已从抗真菌和抗细菌药物转向抗病毒药物。按照Cygnus估计,全球抗感染市场2012年将达到9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 目前抗细菌药物已经达到高度饱和,增长率较低;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但是由于抗细菌药物的生命周期较短,对大公司而言正逐渐失去吸引力。市场机会在于治疗MRSA的口服药、治疗抗性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的药物。 Datamonitor公司预期2014年全球全身性抗真菌药物市场价值高达57亿美元;唑类药物仍会继续在全身性抗真菌药物市场中居支配地位,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将获得迅速增长;包括醋酸卡泊芬净在内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全球销售额有望在未来10年内翻两番(从2004年的4.3亿美元猛增至2014年的近12亿美元。) 受益于H1N1和HIV药物市场的驱动,2009年全球药物市场中,抗病毒药物市场增长最快(23%),销售额达到248亿美元,占全球药物市场的3.7%。 艾滋病用药:竞争品少值得发力 艾滋病用药作为可控类药物,其市场总量越来越大。FDA目前批准的抗艾滋病用药共有30多个。中国原料药目前出口非常好,但制剂不多。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中的齐多夫定(AZT/ZDV)是第一个被FDA批准上市治疗艾滋病的NRTI,新一代NRTI是恩曲他滨(FTC);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中的二芳基嘧啶(DAPY)类化合物Pikpivirine对原生型和变异型HIV均具有高活性,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高的NRTI,目前作为抗HIV药物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抗肿瘤药:靶向制剂引领高增长抗肿瘤药物市场强劲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市场份额集中度高,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向大型企业集中,国内市场则呈现出国内外优势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 在发展趋势方面,靶向制剂将引领高增长,预示着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重磅炸弹”的药物包括辉瑞的舒尼替尼、罗氏等联合研发的埃罗替尼、拜耳和美国Onyx公司联合开发的索拉非尼等;国内研发的靶向抗肿瘤小分子创新药物中,深圳微芯、浙江贝达、恒瑞、豪森、新昌制药、上海艾力斯以及和记黄埔医药都有不同作用靶点和适应症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在临床阶段或者临床申请阶段。 化疗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赛诺菲和礼来等领导者掌握着大部分市场份额;激素治疗药物市场成熟,随着新适应症的增加销量还在不断成长,但是作为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其面临来自化疗等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双重竞争;免疫治疗(生物治疗)是当今最有前景的新方法,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是最近非常热门的研究。 心血管用药:复方制剂趋热 全球心血管药物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广阔,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和发生,中低收入国家将成为心血管药物重要的消费市场,目前呈现出抗高血压药物、降脂类药物及血液调节剂药物三分市场的局面。 在发展趋势方面,复方药物的研发趋热,降压治疗和血脂达标的联合控制是心血管药物研究的方向;同时新药研发方法学探讨的加强,使全新靶点和作用机制的药物受到关注;立普妥和波利维继续领跑全球畅销药物,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脂将成为2010年市场最具亮点的抗血栓药物。 目前全球心血管药物研发环境不容乐观,面临严峻的仿制药竞争,最近连续出现的备受瞩目的产品“溃败”,致使很多制药公司放缓了研发新的心血管药物的脚步。 抗抑郁药:新旧产品双重驱动 抑郁症是世界四大疾病之一,2008年全球抗抑郁药物总销售额达到190亿美元左右。主要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多巴胺摄取抑制剂及选择性去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5类产品。目前八大全球畅销药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 在未来研发方面,二次开发成为很多药企的重要手段,比如手性转化(S—西酞普兰)、新剂型(氟西汀长效控释制剂、米氮平的口内崩解片)等;另外,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是关注重点,例如双重机制(5—HT 1A受体激动之极和5—HT 2A受体阻滞剂氮苯巴林)、P物质阻滞剂(Merck的Aprepitant)、天然药物等。 糖尿病用药:新给药途径可期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36亿人,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今后几年内的药品市场中,胰岛素制剂和噻唑烷二酮降糖药物由于疗效较好及价格适中等因素,仍居世界糖尿病药物市场销售排行榜前列。 非注射型胰岛素有望替代传统型的注射剂型,比如速效胰岛素干粉吸入剂Humalog、即将完成Ⅲ期临床的吸入型人胰岛素Exubera、Generox公司的口服胰岛素。 此外,糖尿病治疗器械开发成新的热点,比如可控制餐后高血糖的人造胰腺、数字式灵巧型胰岛素注射笔、植入式肠套、胰岛素贴膜泵以及植入式电脉冲刺激治疗仪等。 抗哮喘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前景广阔 我国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发病率为3%。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尚不能达到根治哮喘的目的,只能控制病情发展。由于吸入剂可以直达肺部,药物分布均匀、奏效快,可以避免对肠胃的破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在缓解哮喘发作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过敏药、茶碱类及抗胆碱药等大类中,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前景广阔,目前已经有扎鲁斯特、普鲁斯特、孟鲁司特等产品。

  • 【话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新模式,到底申报变难还是变易?

    2016年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申报采用新模式:(1)新增“预申报+预评审”;(2)项目指南全创新链布局;(3)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提交给专业机构; 有了这些改变后,政府在重大专项里充当者什么角色呢?申报重大专项到底是变难还是变易了呢?详细解读请查看: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223/184630.shtml

  • 上海:提升计量服务供给水平 支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近日,上海市计测院机械所大尺寸计量创新团队对上海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深海生物数字化原位观测记录系统”进行了中期验收,对其样机及相关测试设备提供了校准服务。  “深海生物数字化原位观测记录系统”项目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科学应用的需求,研究全海深视频装备核心关键技术,构建水下搭载平台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互动的全海深视频拍摄系统,实现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海底作业状况及场景的拍摄和原位观测。  为顺利开展本次服务,上海市计测院机械所大尺寸计量创新团队的技术人员认真研究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并反复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明确系统的技术指标及验收方案,结合该院在非接触式测量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细致地开展了“深海生物数字化原位观测记录系统”的溯源校准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验收。  本次服务,展现了上海市计测院对接产业亟需、主动提高计量测试供给水平的创新服务精神。不仅为该院开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还为我国全海深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开发利用深海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提供科技支撑。

  •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诚聘分离材料研发工程师,坐标上海,你准备好了吗?

    [b]职位名称:[/b]分离材料研发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进行聚合物、二氧化硅等不同材质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及性能表征;2、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物(彩色微球、荧光微球、量子点、时间分辨等)产品的开发工作;3、根据需要调研文献,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4、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准确、翔实记录并进行合理分析和及时总结、整理;5、实验室常规工作及部门相关的其他任务。任职要求:1、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材料化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有1年以上相关行业产品研发经验。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通过已有知识或查阅文献、书籍等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与方案;[b]公司介绍:[/b]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2011年在浙江金华成立全资子公司,2014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2463)。月旭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致力为客户提供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精细化工等关系民生并处于快速发...[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70407]查看全部[/url]

  •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超高速离心机”项目正式启动,湘仪牵头!

    “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我国基础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等科研手段以及方法工具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研制可靠、耐用、好用、用户愿意用的高端科学仪器,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该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涵盖53种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48种核心关键部件。其中,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中的[b]“超高速离心机”项目[/b]主要是针对病毒、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纳米颗粒等物质的分离纯化需求,突破高速高稳定驱动系统设计、高速转头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稳定可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超速离心机,开发相关软件,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实现在生物制药、纳米材料开发、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近日,[color=#ff0000]“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超高速离心机”项目已经正式启动[/color],该项目由[b]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b](以下简称“湘仪”)牵头,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华捷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共九家单位。[align=center][img=,500,3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cb96e351-de79-4b2e-9d0f-050646e1bff2.jpg[/img][/align][align=center]会议现场[/align]在“超高速离心机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上,项目牵头单位湘仪总经理武育荣先生向与会领导与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湘仪离心机公司的基本情况与现阶段科研成果,同时感谢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与帮助。武育荣先生表示:“我们研发团队将密切合作、锐意进取,以最高标准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align=center][img=,500,375]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ce968365-6e40-4d6b-b1d5-df20147dc6c8.jpg[/img][/align][align=center]湘仪总经理武育荣先生[/align]湖南省科技厅张登处长和项目首席责任专家韩玉刚老师也分别表达了国家对打破超高速离心机被进口品牌垄断的迫切期望和对项目研发团队寄予的厚望。[align=center][img=,350,2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6518f366-5079-4b9e-98fd-e70e249b9489.jpg[/img][img=,350,2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5bcd5cc-2fe3-4d44-8086-953bfe3e137a.jpg[/img][/align][align=center]湖南省科技厅张登处长(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老师(右)[/align]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戴宏亮教授作了项目实施方案汇报,几位项目课题骨干老师分别就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align=center][img=,500,33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76d859cc-843c-4aff-b67f-2e30ab2355aa.jpg[/img][/align][align=center]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戴宏亮教授[/align]超高速离心机是十四五下“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重点专项,是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亟待拓展的版图之一。湘仪在诞生之初就满含国家期盼,从上世纪60年代至如今,高速离心机、非典后成立疾控中心的集采离心机、太空离心机湘仪肩负重任而来,以专心专业做好离心机为己任,相信湘仪可以完成此次超高速离心机的研发挑战,为国家基础科研进步和国产仪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color=#0070c0]关于湘仪:[/color]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制造离心机及实验室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离心机已有五十多年,我国超高速冷冻离心机 (55000r/min)和高速冷冻离心机(20000r/min)都诞生于湘仪。湘仪先后通过SGS公司IS09001: 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013485: 2016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和国际CE产品认证。质量体系经历15年的有效运行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湘仪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先后与日本托弥 (TOMY) 公司,美国贝克曼 (BECKMAN)公司技术合作使湘仪离心机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际水平。湘仪生产的6*1000ml大容量角转子和6*2400ml超大容量水平转子2009年已通过美国权威机构的寿命测试,超过了美国标准的寿命周期,湘仪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离心机制造家。[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知芯外延:聚焦短波红外探测器研发,助力西安走上“追光”路

    [color=#000000]陕西知芯外延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知芯外延)于2022年在秦创原平台支持下成立,基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的研发团队,企业研究的硅基四族外延晶圆打破了国外的设备、技术封锁,解决了我国的“卡脖子”技术,带动了我国高端光电探测器、硅光集成产业、超高速通讯器件等各个方向产品的升级。[/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c45ee993-8944-4fb1-a1b4-793fe9fb49f5.jpg[/img][/align][color=#000000]知芯外延主要研究具有硅基四族外延晶圆,在不同掺杂、厚度、纳米结构等参数下的成熟生长工艺,同时团队还研发出了基于硅锗外延晶圆的红外探测器芯片。目前企业生产的外延晶圆以硅基四族材料为主,包括硅基锗、硅基硅锗,硅基锗锡等,可应用于红外探测器、激光雷达、光通讯、三四族材料硅基衬底等各个领域。[/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c5db2606-b780-4d94-bda7-1f42d7adfd8e.jpg[/img][/align][color=#000000]基于硅锗外延片的硅锗短波红外探测器,作为一种全新的短波探测器技术路径,其高集成度、低成本的优势,将能够成为代替传统材料实现短波红外大规模、各领域应用。在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短波红外探测技术的当下,陕西知芯外延半导体为我国的技术突破持续发力。公司已入选陕西省光电子产业重点项目,并与多所研究院、军工单位达成合作。项目促进光电子产业创新链发展的同时,也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助力西安走上“追光”路。[/color][来源:MEMS][align=right][/align]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今日正在招聘,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生物膜研发工程师,坐标佛山市,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 生物膜研发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工作职责1、 负责骨修复膜和隔离膜平台建设运营维护2、 负责脑脊膜、疝气补片等相关产品的研究工作3、 负责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4、 负责相关产品的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岗位要求1、 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材料学、生物医用材料、医学等相关专业2、 英语六级,具备独立检索和查阅研究领域内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3、 有相关产品(静电纺丝)研究经验和科研项目申请经验者优先4、 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质量体系(ISO13485)者优先[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3445]查看全部[/url]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诚聘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复合树脂研发工程师,坐标佛山市,你准备好了吗?

    [b]职位名称:[/b]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复合树脂研发工程师[b]职位描述/要求:[/b]工作职责1、 负责搅拌分散平台建设运营维护2、 负责复合树脂、玻璃离子、酸蚀剂、粘接剂等产品的产线建立3、 负责相关产品的改进研究工作4、 负责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管理 岗位要求1、 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学、生物医用材料、牙科材料等相关专业2、 英语四级,具备独立检索和查阅研究领域内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3、 有相关产品研究经验者优先4、 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质量体系(ISO13485)者优先[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3444]查看全部[/url]

  •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材料研发工程师-北京市职位,坐标北京市,敢不敢来试试?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2397.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材料研发工程师-北京市[b]职位描述/要求:[/b]职责描述:1、负责所承担项目的天然或/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合成、改性及开发;2、开展多孔生物材料合成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完成新材料制备工作;3、负责项目实验记录的撰写和整理,总结实验结果;4、负责开发阶段设计和开发文档的输出;5 、负责解决项目执行中技术问题及难点;6、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任职要求:1、 医用材料、组织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硕士及以上学历;2、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及应用有较为深入的理解;3、熟悉材料相关性能测定,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4、具有较强的文献检索和信息调研能力;5、具有可降解材料经验者优先;[b]公司介绍:[/b]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其原创的3D FloTrix?系列产品及配套工艺为细胞药物的规模化生产制备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是自主创新型可装载干细胞的注射型药用辅料产品。华龛生物开发出的两款针对细胞药物制剂生产制备使用的药用辅料产品:明胶微载体和细胞用明胶微载片,已通过中检院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并...[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2397.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原创】急求有关高分子材料检验研发分析仪器配备方案

    [b][color=#ec0078][size=4]如题:急求有关高分子材料检验研发分析仪器配备方案,不甚感激!因要筹建一检测中心,急需配备大批分析仪器,请专家们帮忙给出仪器配备方案。要求围绕目前世界上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硼纤维、石英纤维、陶瓷纤维等以及各类其衍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在满足常规的理化测试同时,还要满足各相关生产企业、大专院校在日后的生产、工艺、设计、研发、科教等方面的需求。请各路大虾给予提点。达到少花钱多办事,提高仪器的利用率。[/size][/color][/b]

  • 医药产业“十二五”:新药研发需加鞭 创新才能走更远

    医药产业相关的“十二五”规划文件陆续下达,这些文件可能侧重点各异,但都宣示产业研发创新的强劲之风。对于站在创新十字路口的制药企业而言,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至关重要新药加鞭创新药研发是国家和制药企业综合实力的缩影。我国创新药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相关基药制度、各地招标采购等政策落实,医药市场竞争加剧,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企业闯出生机。http://www.bioon.com/industry/UploadFiles/201201/2012010318504982.bmp2005~2008年的创新药申报数据显示,国内已有90家企业进行创新药的研制和申报,从研发规模到适应症范围均明显拓展。以化学药为例,从2011年新药申报的资料来看,截至11月30日,一类化药品种有25个,其中3个为申报生产,占全部申报数量的12%。11月28日,科技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将主要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等生物制品,争取有5~10个自主创新的重要新药进入产业化生产。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个部门于11月15日联合发布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以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总体目标。至于出台日子渐近的“十二五”生物医药规划,近日有消息传出,自主知识产权化学药、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诊断试剂将有望成为未来5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获中央财政下拨资金100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00亿元。据悉,除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外,数10个投资专项规划和支撑计划等扶持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虽有政策扶持,新药创制这条路并不轻松。新药的研发创新越来越成为全球性挑战,研发成本和周期空前加大。因此,仿制药研发又成了企业创新的另一种选择。仿制必须更好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其实,制药企业做原研新药的机会比较少,加上研究经费短缺,新药创新比较困难。目前看来,仿制药仍然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主业。”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正品向记者表示。在王正品看来,仿制药可以为中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现在很多仿制药治疗领域广泛,副作用也优化得比较好。如果能够仿制,在经济上应该是很大的节约。其次,可以让民众使用较好的药物。这对政府、民众和制药企业都有很大的益处。”另一组数据让生物仿制药成为了医药产业近年最关注的焦点: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2013~2014年,一批生物医药专利将集中到期。美国FDA针对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出炉,预示着生物仿制药在未来5~10年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提醒道:“明年仿制药虽然有机遇,但也有挑战。未来几年,很多专利药到期,市场份额也很大,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制药企业的仿制药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仿制药的仿制性也大大限制了药品的毛利率,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创新,造出“好”的仿制药,做到me-better。王正品建议,学术领域和产业界的创新要分开。因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弱一些,能看清哪种药能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或改变适应症的科学家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发挥学术界的作用,让专注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对一个过期的或有很好市场前景的新药进行研究创新,然后由企业负责具体的产业化过程。中药传承固防随着国内传统中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中药产品高附加值化、营销理念现代化给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冲击,在传承的路上创新成为国内中药企业的唯一出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中药确实是个宝藏。毕竟在临床上用了几千年,如果没有疗效,中药是不可能传承下来的。目前,很多国外企业都对中药感兴趣。挖掘中药领域的好东西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值得国内企业思考。”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黄民向记者指出。传统受热捧2000年以来,中药行业的增速一直低于行业发展速度。然而,从2009年5月起,中药行业开始提速,逐步超越行业发展速度。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中药行业的收入增速达到35.66%,超出同期医药行业增速5.49%,其相对于医药行业的增长溢速也正逐步拉大。早前,科技部下属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未来十余年,中国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让更多人、更多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提高中药创新能力。郭凡礼十分看好中医药的光明前景,他说:“在新医改共计8500亿元的巨额投资里,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我国中药产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记者了解到,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机理复杂、病程较长,目前仍缺乏化学特效药,因而,多靶点作用的中成药倍受追捧。由于中药含有很多指向性明确的活性成分,利用中药临床经验开发新药的效率比单纯的化合物筛选高10倍,所以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巨头都相中了中医药宝库。而且,由于我国在中医药等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尚存在许多空白,一些外资药企正加快收集研究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并申请专利。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高达1万多项。这已对中国中药产业构成了严重的冲击。

  • 知芯外延:聚焦短波红外探测器研发,助力西安走上“追光”路

    [color=#000000]陕西知芯外延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知芯外延)于2022年在秦创原平台支持下成立,基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的研发团队,企业研究的硅基四族外延晶圆打破了国外的设备、技术封锁,解决了我国的“卡脖子”技术,带动了我国高端光电探测器、硅光集成产业、超高速通讯器件等各个方向产品的升级。[/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c45ee993-8944-4fb1-a1b4-793fe9fb49f5.jpg[/img][/align][color=#000000]知芯外延主要研究具有硅基四族外延晶圆,在不同掺杂、厚度、纳米结构等参数下的成熟生长工艺,同时团队还研发出了基于硅锗外延晶圆的红外探测器芯片。目前企业生产的外延晶圆以硅基四族材料为主,包括硅基锗、硅基硅锗,硅基锗锡等,可应用于红外探测器、激光雷达、光通讯、三四族材料硅基衬底等各个领域。[/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uepic/c5db2606-b780-4d94-bda7-1f42d7adfd8e.jpg[/img][/align][color=#000000]基于硅锗外延片的硅锗短波红外探测器,作为一种全新的短波探测器技术路径,其高集成度、低成本的优势,将能够成为代替传统材料实现短波红外大规模、各领域应用。在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短波红外探测技术的当下,陕西知芯外延半导体为我国的技术突破持续发力。公司已入选陕西省光电子产业重点项目,并与多所研究院、军工单位达成合作。项目促进光电子产业创新链发展的同时,也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助力西安走上“追光”路。[/color][来源:MEMS][align=right][/align]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设计职位,坐标广东,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设计[b]职位描述/要求:[/b]合作导师:唐本忠(tangbenz@ust.hk)、吴水珠(shzhwu@scut.edu.cn) 、赵祖金(mszjzhao@scut.edu.cn)、秦安军(msqinaj@scut.edu.cn)、胡蓉蓉(msrrhu@scut.edu.cn)、王志明(wangzhiming@scut.edu.cn) 要求: 1) 熟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或光电器件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有机合成功底或OLED器件制备研究背景者优先 2) 或者具有生物、医学、物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的化学生物学背景者优先; 3) 具有光学(荧光、光声)性质的分子或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4) 中英文写作能力较好,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5) 遵守科研学术道德,身心健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执行力强。[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9923]查看全部[/url]

  • 【转帖】新材料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1、信息材料:信息材料是最活跃的新材料领域,微电子材料在未来10~15年仍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将以硅材料为主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高温半导体材料共同发展。光电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主要集中在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等领域。2004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加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蓝光功率型LED芯片发光效率达到90m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封装的功率型白光LED发光效率超过30lm/W,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上海、大连、厦门、南昌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民营资本投资近37亿元人民币,我国LED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我国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激光显示DPL晶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例如,全固态激光材料的生长、后加工和镀膜技术,高功率光学元件的镀膜技术,镀膜的直接检测技术等。 2.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是发展新能源的核心和基础,发展方向是开发绿色二次电池、氢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核能的关键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2004年,我国在高性能锂电池材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锂电池产业更大发展,特别是锂电池动力电池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破了日本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我国自主开发的钴镍锰酸锂成本仅为钴酸锂的一半,高温稳定性也大幅度改善,改性天然石墨球负极材料已研制开发并投入批量生产。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池发展很快,纳晶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本估算0.5-1$/pW。如果效率达到5%,性能价格比将超过非晶硅,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3.生物医用材料 随着生物技术、医药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交互融合,新型和新概念生物医用材料层出不穷。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介入诊断和治疗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新型人造器官、人造血液等代表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方. 在国家科技政策和计划资助下,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集中在骨科修复材料、药物控释材料、介入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我国组织工程材料以骨材料研究为主,形成了以四川、上海、武汉、北京等多家单位为代表的格局。随着安泰科技股份、法尔胜等一些上市公司的介入及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活动,我国介入诊疗材料与器械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年产值达到25―30亿人民币,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有了较大提升,其中非血管和心血管介入治疗产品国内市场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4.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材料与技术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开展纳米加工、纳米电子、纳米医疗以及机器人等未来能形成新兴主导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一方面是对现在的信息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纳米产业主要包括特种纳米碳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改性的纺织品及医疗保健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纳米粉体材料的功能特性,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在纺织行业,纳米材料改性的功能纤维产品相继问世;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和防水防静电产品已进入市场;纳米涂料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最新的纳米技术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我国研制出高稳定、可擦写的有机分子纳米存储材料,存储点尺寸为2个纳米,存储密度在1013比特/厘米2,是传统存储密度的105倍;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提出GaAsSb/InGaAs非对称双量子阱结构,并在实验上获得室温1.3微米发光纳米材料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性能良好的1.21-1.28微米室温工作边发射激光器。 5.超导材料与技术: 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探求更高温度超导体,实现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技术在能源、电力、移动通讯、国防领域的应用。从目前国际上高温超导产业化应用的趋势来看,在继续改善BSCCO带材(也称为第一代带材)的同时,各国正在努力研究开发一种在柔性金属基带上涂以YBCO厚膜的涂层导体(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目前已实现商品化,主要产业化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铋系高温超导线材已实现了产业化,在超导材料的应用方面如超导电缆、超导滤波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4年7月,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的三相交流33.5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在云南昆明普吉变电站挂网运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超导电缆实用化的关键技术。这是全球第三组并网运行的超导电缆系统,综合性能优于前两组,多方面拥有自主关键技术。 2004年3月,清华大学研制的超导滤波器系统在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基站上现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高温超导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首次实际应用,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实用核心技术的国家。6.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生产全球化、工艺无害化、装置大型化、应用普及化、创新持续化、竞争激烈化方向发展。随着催化剂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技术人员对于微观化学合成领域的控制能力,使得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的合成更为灵活,速度不断加快,效率也大为提高。专用性、功能性产品日益成为化工新材料领域中发展最快、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化工新材料由于涉及面广,与下游应用结合紧密,因而成为边缘学科活跃的领域。如纳米技术与材料技术的结合,生物技术、医疗技术与材料技术的结合,膜材料技术与过程控制的结合等等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提供了机会。 7.高性能结构材料: 从世界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看,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一直在向短流程、高效率、节能降耗、洁净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结构陶瓷在保持原有耐高温、高强度的前提下向强韧化、易成形加工方向发展;高分子材料向材料的微观设计、多层次结构调控、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复合材料以高性能、低成本制造技术为发展重点,向材料设计-制造-评价一体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第一届 实验室设备、科学器材、分析测试、材料工艺设备-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展览会

    第一届 实验室设备、科学器材、分析测试、材料工艺设备-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展览会

    [align=center][color=#333333][/color][/align][align=center]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align][align=center]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及科学器材展览会[/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举办时间:2018年12月19日-21日[/align][align=center]举办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龙蟠路88号)[/align][align=center]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align][align=center]科技部[/align][align=center]工信部[/align][align=center]中国工程院[/align][align=center]中国科学院[/align][align=center]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align][align=center]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align][align=center]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align][align=center]承办单位:上海狮威展览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合作单位:重庆联方会展有限公司[/align]趋势所向,市场需求,共建材料工艺生态圈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新材料产业正以超24%的年均增速稳步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值将超过6万亿元。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15”的政策出台及实施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曙光和难得的机遇。一展一会、定义新材料产业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是由中国材料大会衍生出来的高端行业论坛会议,立足行业前沿,定位顶尖技术交流研讨。2018首届新材料产业论坛将在古都南京举办,此次论坛预计参会代表将达3000人,由知名院士、两岸三地业内专家、国内外行业前沿的企业高管组成。大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墨烯、锂电材料、高分子材料、汽车合金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等二十个分会。大会的举办将助力推进国家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期举办的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分析测试及科学器材展览会将秉承C-MRS系列展Ciamite一贯的风格继续为行业展商搭建更高规格的展览交易平台,也是行业在科研领域推广产品和技术的窗口。展会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企事业单位的专业观众和买家,力争办成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的材料科技领域行业盛会。行业大咖齐聚,打造高效商务平台[img=,690,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281337156200_7631_3452182_3.png!w690x271.jpg[/img]聚焦目标观众,加强行业商贸配对2 高校、材料工程学院2 国家重点实验室2 科研院所2 系统方案供应商2 新材料企业2 政府行业协会2 贸易零售商2 媒体展会优势:l 国内新材料产业领域会议标杆,参会代表超过3000人l 超过10年连续成功举办“中国材料大会”的会展举办实力和经验l 超过150家稳定的国内外参展商l 10年积累的新材料行业数据库保证了参会、参展的收益l 为您提供业界最新、最具权威的专业产学研报告会超过20场l 良好的品牌效应,展会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届人士了解国内外新材料工艺设备技术及市场动态的最佳途径同期精彩活动 — 展望CAMICE 201819场分论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墨烯、锂电材料、高分子材料、汽车合金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企业家将汇集一起,共同商议行业顶尖技术及产业。Ø 半导体材料Ø 生物医用材料Ø 石墨烯Ø 锂电材料Ø 高分子材料Ø 无机非金属材料Ø 高温合金Ø 超硬材料Ø 轻合金材料Ø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Ø 稀土新材料Ø 环境工程材料Ø 绿色建材Ø 集成电路材料Ø 汽车新材料Ø 手机新材料Ø 新型显示材料Ø 新材料园区论坛1场高峰论坛组织院士、专家、代表性企业家、政策把控人员15人左右,召开闭门圆桌会议,讨论、修改分论坛指定专家写的行业领域新材料产业报告 讨论、拟定2018年行业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10场项目配对会设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材料测试为核心内容的三大配对区域,举办超过10场配对会,届时将有多家国内企业主与供应商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创造精准的销售机会。2个项目路演展会期间将开辟多条路演项目,其中院士专家企业行、观摩南京市江北区创新材料馆及产业区,推动地区新材料产业政策发展,预计规模100人左右。1场政策解读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新材料产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更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运营水平。展会期间国家权威行业主管机构将派代表进行讲座。1项颁奖盛典为表彰对我国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国内相关奖项的基础上,增设新材料产业突出贡献将,以进行表彰。参展范围:1、物性测试仪器及设备1.1试验机1.2无损检测、无损探伤仪器1.3测厚仪1.4其它物性测试仪器1.5环境试验箱1.6热分析仪器1.7粒度、颗粒、粉末分析仪器1.8流变仪、粘度计1.9表界面物性测试1.10燃烧测定仪2、分析仪器2.1色谱2.2光谱2.3质谱2.4 X射线仪器2.5波谱2.6元素分析仪2.7水分测定仪2.8电化学仪器2.9数据管理和技术服务2.10其他通用分析仪器3、光学仪器及设备3.1光学显微镜3.2电子显微镜3.3显微镜样品制备3.4光学测量仪3.5光学加工3.6光学成像设备3.7激光产品4、测量、计量仪器4.1天平、衡器4.2温度计量仪器4.3长度计量仪器4.4表面测量仪器4.5其它测量、计量仪器5、实验室常用设备5.1清洗、消毒设备5.2制样、消解设备5.3分离、萃取设备5.4浓缩、纯化设备5.5混合、分散设备5.6恒温、加热、干燥设备5.7粉碎设备5.8合成、反应设备5.9制冷设备5.10泵、液体处理设备5.11气体发生器、气体处理5.12实验室家具5.13其它实验室用设备6、零部件6.1光谱、光学仪器备件6.2色谱、质谱备件6.3其他备件7、相关仪表7.1基础仪表7.2其它相关仪表8、技术服务8.1整体实验外包服务8.2大型仪器测试与验证服务8.3工业设计服务9、期刊、科技出版物创新的服务模式1、推广预热:营销内容买家一对一;展前预热,展中促进;展后跟踪2、一对一顾问式服务3、周到的服务,包含但不限制(技术研讨会、技术报告、展台搭建服务、酒店预定、资料提交、参展通知、展品货运、会后报告等)观众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大会资讯[img=,402,4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281337444140_5669_3452182_3.jpg!w402x402.jpg[/img]登陆官网,浏览更多资料:[url=http://www.camice.cn][color=#ff0000]http://www.camice.cn[/color][/url]参展参观,仔细详情,请联系:上海狮威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Add:上海市灵石路 658 号大宁财智中心1505 室  电话Tel:021-80251548  电邮Email:wangling@lionsking.cn 网址Website:http://www.camice.cn/[url=http://www.camice.cn/]官网[/url] 联系人Contact:王 玲 女士 (15201848515同微信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