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检测报告规范

仪器信息网检测报告规范专题为您整合检测报告规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检测报告规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检测报告规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检测报告规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检测报告规范话题讨论。

检测报告规范相关的论坛

  •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

    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工作的质量效用提供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溯源提供依据。记录的基本要求1、检测测试过程的基本步骤和依据2、参加检测人员的资格3、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场地4、检测实验环境条件5、检测分析的数据6、检测分析结果的判断7、检测实验的结论等记录种类1、技术记录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包括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导出数据(简称原始记录)、合同、任务单,以及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方案、采样点设置图等说明资料。2、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内审和质量管理评审的记录与报告、质量监督、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档案、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记录管理1、所有的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2、制订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3、涉及客户的记录应制定保密措施,以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4、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及设施中,有效防止污损、变质、虫蛀和丢失5、记录的维护管理、查阅或借阅应符合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要求6、超过保管期限的记录,由管理人员造册,经批准后,按有关程序予以处理检测原始记录规范1、原始记录信息要完整。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检测的方法依据;  b)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c)检测时的被测样品标识;  d)检测时的环境条件;  e)检测观察结果、数据及其计算;  f)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g)其他必要的说明。2、原始记录填写人员应准确、规范、完整、客观地记录相关内容,不得使用铅笔书写3、原始记录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更改时,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如使用单杆划去原数据,在其右上方写上正确数据,并有更改人的签章4、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5、使用统一格式的原始记录No.2报告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基本要求1、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2、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4、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5、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6、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检测报告内容1、标题2、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3、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4、客户的相关信息5、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6、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7、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8、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9、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10、报告批准(或经授权)人、审定人(适用时)、审核人、编制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11、报告的有效性声明12、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13、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检测报告审核与签发1、报告审核检测报告在签发前必须进行校对和审核。校对主要是对数据转移、计算处理及报告内容差漏进行校对;审核是对报告的完整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①检测所依据的标准、方法、指导书的有效性;  ②检测所依据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选用、数据计算以及所有文字、符号、计量单位的正确性;  ③报告的检测结果与检测原始记录的一致性;  ④报告内容及其档案要件的完整性;  ⑤报告结论的正确性及报告编制的规范性。2、报告签发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法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待发检测报告的管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有关人员从报告编制、审核到发布或传递检测报告均应遵循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相关规定。报告由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对于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相应授权签字领域的资格和经验;  ②能参与监督日常报告产生的关键过程;  ③熟悉检测标准与检测程序(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实际能力);  ④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  ⑤熟悉质量标准体系的知识;  ⑥熟悉评审机构方针、政策以及对实验室的有关要求;  ⑦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验室工作,熟悉实验室质量体系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检测报告更改原因1、发现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且已影响到该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结果2、发现由于采用了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有误3、发现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其他错误4、为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报告的更改方式1、发布一个新的检测报告,以替代原检测报告。新报告应有新的编号,并标明替代的旧报告号2、以"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客户(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应统一编制这种文件格式建立检测报告结论评价用语模式1、所检项目全部合格  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符合GB×标准。  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2、所检项目全部不合格  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标准。  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3、所检项目少数不合格  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中×不符合GB×标准,其余项目合格。  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中氨基酸态氮不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其余项目合格。4、所检项目少数合格  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中×符合GB×标准,其余项目不合格。5、参照标准评价  模式:参照GB×标准,该样品所检项目…,即先加入"参照GB×标准",其后与上述相同。

  • 【原创大赛】检测报告的要求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检测报告作为实验室提供给客户的最终产品,要确保产品符合要求满足客户需要,实验室就必须对检测报告的要求和编制进行严格管理。那么,如何来规范这些工作,使客户对报告达到满意结果。接下来我们逐一作一讨论。[/align]1.规范性要求检测报告质量的优劣,集中反映检验机构的严肃性,因此,必须保证其内在和外观的质量;所以检测报告应采用统一格式,要求整洁、规范,内容要完整,签名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正确;检测报告应使用规范汉字,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报告中还应包括客户要求的、为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及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size=16px]对所检测的对象严格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size][size=16px]检验[/size][size=16px],各项检测结果[/size][size=16px]描述[/size][size=16px]应准确、清晰、不得模棱两可,应明确、客观地在检测证书或报告中表述。[/size][size=16px]2.信息要求[/size][size=16px]2.1 一般信息要求[/size][size=16px]检测报告中的信息应充分不可遗漏,信息主要包含:标题,例如“xxx检测报告”;[/size][size=16px]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公司地址不同);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和每一页上的标识(如共几页第几页),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和评价依据的标准、规范文件名称和编号;检测物品的描述,包括样品的标识、性状、数量、批号等明确记录;检测样品的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等;如抽样方法和程序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应加以说明;测量、检查和导出的结果,应包括测量值和测量单位信息(适当地辅以表格、图、简图和照片加以说明);必要时给出检测结果仅对被检测物品有效的声明;[/size][size=16px]注明复制检测报告的有关规定;对检测报告内容负责的三级人员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等信息。[/size][size=16px]2.2[/size][size=16px]检测报告的附加信息[/size][size=16px]2.2.1 检测结果的解释[/size][size=16px]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二是,需要时,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说明;三是,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或客户要求时,或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四是,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五是,适用且需要时,在报告中清晰标注意见和解释。[/size][size=16px]2.2.2抽样信息[/size][size=16px]当需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作解释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抽样日期;二是,抽取的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晰标识(适当时,包括制造者的名称、标示的型号或类型和相应的系列号);三是,抽样地点(必要时附简图、草图或照片);四是,所用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五是,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六是,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的说明。[/size]总之,针对检测报告的要求和管理,认可标准和规范中都有细致的规定,只要实验室严格执行到位,保证高质量的检测报告就能够实现。

  • 实用!检测报告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align=center][color=#ff4c00][b]检测报告中的常见问题[/b][/color][/align][hr/][b]1、检测报告信息量不足或信息有误[/b]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检验检测报告应包含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检验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标题 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 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检验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一页上的标识 对所使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 检验检测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 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验检测的日期 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检验检测检报告批准人 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 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情况等。 目前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的报告编制仍为人工录入电脑或业务管理软件,在信息录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漏填或输入错误现象,如果检验检测报告中的信息量不充分或信息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报告内容不实,与样品或检测结果无法对应,甚至会造成检验检测报告无效的情况。因此,报告信息量的充分性和准确性是检验检测报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b]2、超范围使用资质标识[/b]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第163号令) 中明确规定,严禁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的报告,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实验室认可规则》CNAS -RL01: 2016 也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在其获认可范围内出具证书或报告。超出资质范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将被视为非常严重的实验室失信行为,也将受到认监委、认可委等机构严厉的惩罚。在每年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专项检查中,超范围使用资质标识也是检验检测机构中发现较多、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嘉峪检测网提醒,检验检测机构在进行合同评审时,应严格核对本机构的资质情况,只有报告中包含的所有检测项目均获得资质,才可以在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相应资质标识,这是合同评审以及报告生成时应控制的关键点。[b]3、检验检测依据错误[/b] 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报告中的检测依据与委托方要求的不一致。实验室人员有时会忽略委托合同书的要求,按照习惯对检测参数用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但并不是客户要求的方法 或是客户要求的方法不适用却没有及时和委托方沟通,造成委托合同与检测报告的依据不一致。二是实验室使用作废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出具报告。有些行业领域的标准更新速度较快,标准较多且复杂,例如食品领域,实验室标准查新如果不及时,未进行方法更新和证实,就容易出现使用作废标准的情况。 检测方法和检验依据是实验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使用正确的检验检测依据是保证出具有效报告的重要保证,检验检测机构应注意检验检测依据的正确使用,防止由于依据和方法错误导致的报告无效。[b]4、检验结论不规范[/b] 检验结论是检验检测报告的核心,是委托方关注的重点,准确、清晰、明确、客观,易于理解的检验结论是检验检测机构对外推送信息是否有效的根本保证。检验结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明确产品全部或部分项目合格与否的结论,二是只提供测试数据,不作产品合格与否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对产品做全项检验,应对所检项目出具检验结论,而不应对整个产品或整批次产品作出结论,这是对检测真实性的要求,也是检验检测机构自身免责的需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由客户送样的委托检验时,还应声明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如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作为科学研究等用途的报告,且检测项目未获得资质时,不应加盖检测资质印章,同时应对所提供数据只用于科学研究等其他用途予以说明。[b]5、分包项目未在报告中注明[/b] 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检验检测报告中应体现分包项目,并予以标注。分包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能力的分包”,指拟分包的项目已有资质,但因工作量急增、关键人员暂缺、设备设施故障、环境状况变化等原因,暂时不满足检验检测条件而进行的分包。这种情况需经客户同意,出具的报告中应明确分包项目,并注明分包方的名称和资质认定许可编号。另外一种是“没有能力的分包”,指拟分包的项目未获得资质。嘉峪检测网提醒,此种情况若经客户许可,可将分包方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纳入自身的检验检测报告中,但在报告中应明确标注分包项目,且注明自身无相应资质认定许可技术能力,并注明分包方的名称和资质认定许可编号。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检验检测机构往往忽视了对分包工作的描述,得到的分包结果直接录入到最终的检验检测报告中,并没有对分包方进行注明,或标注的不够明确、规范。这都是不符合资质认证评审准则要求的不规范报告。[b]6、原始记录不规范或信息量不足,无法追溯[/b] 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实验室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工作的过程提供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的溯源提供依据。原始记录是实验室记录中技术记录的一种,能够对检测过程进行复现,是检测工作活动轨迹的客观证据,是形成检验检测报告的原始凭证。完整、真实、准确的原始记录是检验检测结果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保证。 原始记录设计应规范合理,信息量应充分、可溯源。除试验数据和检测结果之外,还要对所用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环境条件、试验参数、样品标识及其状态、检测观察过程及其计算公式、测试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等进行如实记录。此外,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页码标识、更改的规范性等也是原始记录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 检测报告基本要求

    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结果。1、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2、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4、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5、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6、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

  • 关于检测报告编制问题

    各位大侠,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就是关于检测报告页码的问题,检测报告的封面要不要也把页码加上?有没有相关的标准规范对这一方面做要求的?

  • 来自农业检测的资料分享-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

    [align=center][color=#3e3e3e][b][/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e3e3e][b]1.记录:[/b][/color]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工作的质量效用提供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溯源提供依据。[/align][color=#205867][b]1.1记录的基本要求[/b][/color]⑴检测测试过程的基本步骤和依据;⑵参加检测人员的资格;⑶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场地;⑷检测实验环境条件;⑸检测分析的数据;⑹检测分析结果的判断;⑺检测实验的结论等。[color=#205867][b]1.2记录种类[/b][/color]凡对检测工作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有关的、需要证实的所有方面,都必须认真做好记录。与检测质量有关的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⑴技术记录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和信息的积累。包括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导出数据(简称原始记录)、合同、任务单,以及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技术方案、采样点设置图等说明资料。⑵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客观反映质量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载体,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内审和质量管理评审的记录与报告、质量监督、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档案、人员培训记录档案、申诉以及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color=#205867][b]1.3记录管理[/b][/color]⑴所有的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⑵制订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⑶涉及客户的记录应制定保密措施,以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⑷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及设施中,有效防止污损、变质、虫蛀和丢失;⑸记录的维护管理、查阅或借阅应符合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要求;⑹超过保管期限的记录,由管理人员造册,经批准后,按有关程序予以处理。[color=#205867][b]1.4检测原始记录规范[/b][/color]原始记录是编制检测报告的主要依据,也是必要和可能时再现试验的依据,因此必须记录完整、真实、清楚,对涂改应作出统一规定。原始记录除试验数据和观察记录外,还要对所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环境条件、试验参数、样品编号及其状态、测试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进行如实记录。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工作活动轨迹的客观证据,是形成检测报告的原始凭证,因此必须规范化。⑴原始记录信息要完整。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检测的方法依据;b)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c)检测时的被测样品标识;d)检测时的环境条件;e)检测观察结果、数据及其计算;f)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g)其他必要的说明。⑵原始记录填写人员应准确、规范、完整、客观地记录相关内容,不得使用铅笔书写;⑶原始记录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更改时,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如使用单杆划去原数据,在其右上方写上正确数据,并有更改人的签章;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⑸使用统一格式的原始记录。[b][color=#ffffff]2[/color]2.报告[/b][color=inherit][/color]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结果。[color=#205867][b]2.1检测报告基本要求[/b][/color]⑴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⑵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⑷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⑸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⑹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color=#205867][b]2.2检测报告内容[/b][/color]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b)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c)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d)客户的相关信息;e)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f)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g)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h)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i)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j)报告批准(或经授权)人、审定人(适用时)、审核人、编制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k)报告的有效性声明;l)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m)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color=#205867][b]2.3检测报告审核与签发[/b][/color]⑴报告审核检测报告在签发前必须进行校对和审核。校对主要是对数据转移、计算处理及报告内容差漏进行校对;审核是对报告的完整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①检测所依据的标准、方法、指导书的有效性;②检测所依据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选用、数据计算以及所有文字、符号、计量单位的正确性;③报告的检测结果与检测原始记录的一致性;④报告内容及其档案要件的完整性;⑤报告结论的正确性及报告编制的规范性。⑵报告签发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法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待发检测报告的管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有关人员从报告编制、审核到发布或传递检测报告均应遵循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相关规定。报告由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对于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以下要求:①相应授权签字领域的资格和经验;②能参与监督日常报告产生的关键过程;③熟悉检测标准与检测程序(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实际能力);④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⑤熟悉质量标准体系的知识;⑥熟悉评审机构方针、政策以及对实验室的有关要求;⑦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验室工作,熟悉实验室质量体系和业务工作的开展。[color=#205867][b]2.4检测报告更改[/b][/color]检测报告的更正是指对检测机构已签发批准送达客户后,因出现下列原因之一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的更正或补充。①发现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且已影响到该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结果;②发现由于采用了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有误;③发现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其他错误;④为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报告的更改可采用以下方式:①发布一个新的检测报告,以替代原检测报告。新报告应有新的编号,并标明替代的旧报告号;②以"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客户(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应统一编制这种文件格式。[color=#205867][b]2.5检测报告结论评价用语模式的建立[/b][/color]⑴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符合GB×标准。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⑵所检项目全部不合格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标准。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⑶所检项目少数不合格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中×不符合GB×标准,其余项目合格。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中氨基酸态氮不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其余项目合格。⑷所检项目少数合格模式:该样品所检项目中×符合GB×标准,其余项目不合格。举例:该样品所检项目中砷符合GB2717-1996酱油卫生标准,其余项目不合格。⑸参照标准评价模式:参照GB×标准,该样品所检项目…,即先加入"参照GB×标准",其后与上述相同。

  • 公开征集 | 检验检测报告样式(模板)

    [align=center][b][size=18px]关于向社会公开征集检验检测报告样式(模板)的通知[/size][/b][/align]各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及相关单位:为提高检验检测报告的规范,提升检验检测报告质量,降低检验检测机构法律风险,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委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现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报告规范性研究,面向社会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及相关单位,公开征集检验检测报告规范性样式(模板)。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b]一、工作意义[/b]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机构依据标准、技术规范等对样品实施检验、检测得出的检验数据、结果后出具的证明文件,是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产品”;也是检验检测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国家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出。检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尽管相关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对于检验检测报告格式提出了一定要求,但通用性的规范要求尚难以满足不同行业领域的治理要求。从监管部门调查掌握的数据来看,近年来因检验检测报告格式不规范、不严谨引发的法律纠纷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包括标准依据列载不规范、不充分,样品描述信息不规范,报告编号等更正信息不严谨,法律救济措施说明不完整,法律责任不明确等,极易引发争议,严重影响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报告的公信力和权威性。[b]二、征集领域[/b]涉及国民经济的各领域检验检测报告均可报送。包括机动车检验,环境监测,建筑材料,水质,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材料测试,化工,机械(包含汽车),防雷检测,电子电器,能源,轻工,采矿、冶金,纺织服装、棉花,电力(包含核电),商品检验、验货,软件及信息化,宝玉石检验鉴定,环保设备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样式(模板)。[b]三、征集范围[/b]中国境内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包括政府检验检测机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外资检验检测机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校检验检测机构等。[b]四、 报送材料要求[/b]请于2022年10月15日前将检验检测报告样式(模板)PDF 版和电子版(word)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至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技术标准部,无需纸质材料。[b]五、联系人[/b]傅斌友电子邮件:fu13810438407@163.com[align=right]中国认证认可协会2022年9月14[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6px][color=#888888]信息来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olor][/size][/font][/align]

  • 噪声监测报告

    请问各位老师,噪声监测报告里需要体现声级计校准前后的数值和背景噪声值吗?能给我发个模板参考下吗,我看监测规范后面也没有附报告格式,谢谢!

  • 校准公司提供仪器的检测报告合理吗?

    如题,近期有家校准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几份仪器的检测报告!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仪器校准似乎只有校准报告?怎么会有检测报告的提法呢?这几个仪器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锅、超级工作台和真空干燥箱难道没有JJF 或 JJG 的仪器校准规范、规程的仪器设备都可以出具检测报告而不是校准报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出具仪器的检测报告?求解!不是很懂,请砖家们予以扫盲哦!

  • 检测报告骑缝章如何盖

    CMA章盖在报告的什么地方?CMA章要盖骑缝章吗?获得CMA资质的实验室的报告可不可以不盖CMA章,一定要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吗?公章行不行?……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报告章:1.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证书确定的能力范围内,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时,应当标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并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应按照国家认监委有关标志管理的文件规定,符合尺寸、比例、颜色方面的要求,并准确、清晰标注证书编号。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或者印刷)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者证书封面,颜色建议为红色、蓝色或者黑色。检验检测专用章加盖在检验检测报告封面的机构名称位置或者检验检测结论位置,骑缝位置也应加盖。4.检验检测专用章应表明检验检测机构完整的、准确的名称。检验检测机构在其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或者证书上均应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用以表明该检验检测报告或者证书由其出具,并由该检验检测机构负责。5.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检验检测专用章的管理制度,并对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6.检验检测机构为科研、教学、内部质量控制等活动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在资质认定证书确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内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者证书上可以不标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7.在资质认定证书确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外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者证书上不得标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

  • 有关CNAS检测报告是否超范围的问题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公司实验室通过的CNAS的检测能力其中有一个电气产品通用环境类试验检测项目,这个检测项目依据有检测标准。我们现在依据其中一个检测标准进行了试验,客户需要出具盖CNAS的检测报告,但客户要求按照这个检测标准中的某个参数的名称来作为这个检测报告的名称。想问问老师们这份检测报告加盖CNAS章属于超范围不?

  • 已经签发的检测报告如何修改?

    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结果。如果检测报告出错了,能改吗?应该怎么改?[color=#cc0000]检测报告基本要求[/color](1)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2)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4)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5)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6)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 [color=#cc0000]检测报告内容 [/color]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b)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c)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d)客户的相关信息;e)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f)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g)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h)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 i)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j)报告批准(或经授权)人、审定人(适用时)、审核人、编制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k)报告的有效性声明;l)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m)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

  • 谈谈检测报告

    [align=center][/align]对检测报告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关于报告的管理也有相应的标准依据,那么,对于检测报告的管理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现从电子报告、报告格式及报告的修改等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1.结果的电子传送实验室发送的检测报告应遵循与客户在检测委托书或协议中达成的发送方式。当客户要求用电子方式发送检测结果时,实验室应向客户详细询问发送方式,尽量采取保密、可靠的措施予以发送。对实验室而言应向客户发送满足客户需要数量的报告,报告的编号应当具有唯一性识别。为分清保密责任,实验室应保存报告的副本。2.报告的格式为防止提供给客户报告的随意性,造成对报告使用的误解,实验室迎编制标准格式的报告,检测报告应按照能够清楚地表达检测数据,读者容易理解,符合检测标准格式的要求统一编排,并使之标准化、规范化。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层应认真组织对报告格式的编排和制定。3. 报告的修改对已发出的报告如需要作补充或实质性修改,则仅以追加文件或资料调换的形式实施,并应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起草一份“对编号为XXX报告的”补充或修改声明文件,该声明文件应附以补充或修改后的检测数据或结论。当需要重新发布全新的检测报告时,应在新报告上注以唯一性标识。实验室还应当在新报告中书面作出“对编号为XXX报告全部作废”的声明或本报告完全取代编号为XXX的报告或原编号为XXX报告的结论全部作废的声明。4. 对报告疑问的处置当发现诸如测量设备有缺陷或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情况时,实验室管理层应立即组织对所出具报告和报告修正件的正确性进行认真的校核。如发现存在隐患或对报告结果的正确性有怀疑时,实验室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或报告的所有接收方。

  • 监测报告页码编号规定

    审核老师开了个不符合:报告页码错误。我们是从封面计第1页的。查了些文件,有个陕西省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第5部分 检验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DB61T1327.5-2020里面是有规定的。但我是江苏省的,写不符合条款也不能写陕西省的地标,请教老师们可还有其他规定或规范中有这些要求的

  • 【我们不一YOUNG】环境监测报告

    [font=FangSong_GB2312][size=18px]环境监测报告是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环境监测活动中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各环境要素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价,包括表、图、文字的表征和结果的表述。环境监测报告是对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表达,是行政决策与环境管理的依据,是信息发布的重要技术支撑。[/size][/font][font=FangSong_GB2312][size=18px] 报告编写应遵循如下原则:(1)准确性原则。各类监测报告要提供准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准确可靠、数据详实和观点明确。(2)及时性原则。环境监测通过各类监测报告为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服务,应建立和实行切实的报告制度,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报告的时效性。(3)科学性原则。编制监测报告不是简单的数据资料汇总,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阐释监测结果及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方法和手段,阐释监测结果及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可比性原则。监测报告的表述应统一、规范,内容和格式应遵守统一的技术规定,评价标准、指标范围和精度应相对统一稳定,结论应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成果的表达形式应具有时间空间的可比性。(5)社会性原则。监测报告尤其是监测结果的表述,要便于读者理解,容易被社会各界接受和利用,使其在各个领域广泛地发挥作用。[/size][/font][font=FangSong_GB2312][size=18px] 环境监测报告按编制单位责任范围,分为县级、地市级、省级和全国4个等级的环境监测报告。按环境要素,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近岸海域、噪声、生态、辐射和土壤等环境质量专项环境监测报告,以及综合性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环境监测月报、环境监测季报、环境质量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等。[/size][/font]

  • 产品检测报告有效期

    咨询内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其有效期是多少年?该有效年限的规定在哪里可以查到?有的检测机构在出具的报告中直接注明有效期限1年,有的机构出具的报告没有注明。咨询过市监督局的有关人事,他们解释说有效期限是1年,没有注明的在《质量法》释文中有规定默认是1年,但是未查到。专家解答:王克勤(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副所长)产品检测报告给出的是检测数据和标准符合性结论,结论按适用性分为二类:1.检测样品是企业自送样,因此结论仅对送样样品有效。2.检测是针对某一批量产品,采用计数抽样或百分比抽样,因此,检测结论对该批量产品有效。因此,检测报告只注明签发日期,而不注明报告有效期,对于送样的检测报告,只要产品设计,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元部件没有变化,检测结果就应有效;对于批量产品抽样检测报告,报告一次有效。 有关质量监管部门提到检测报告有效期,可能是质疑产品与当初检测样品的一致性,或者质疑是否能长期维持该一致性。事实上,一个产品,特别是电子电气产品几乎是不可能几年都不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原材料和元部件供应商。因此,理论上检测报告没有有效期,但是,实践中种种原因又不可能维持检测报告长期有效。 依据检测报告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是有有效期的,那是因为产品认证不仅涉及产品的设计,还包括企业质量管理,因此,一年一次的监督,认证证书有效期通常为四年。证书到期意味着为此认证颁发的检测报告也就失效了。 因此,现有国家以及国际技术法规条例都没有规定检测报告有效期。 国际认证组织IECEE-CB体系为规范各国认证机构对CB报告的相互认可,提高报告有效性,建议对有效期超过三年的或者修改超过三次的CB报告,应该送样再核对。 相关链接:http://www.cait.cn/expert/consultShow.do?cid=181&wt=1#

  • 产品检测报告有效期

    咨询内容: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其有效期是多少年?该有效年限的规定在哪里可以查到?有的检测机构在出具的报告中直接注明有效期限1年,有的机构出具的报告没有注明。咨询过市监督局的有关人事,他们解释说有效期限是1年,没有注明的在《质量法》释文中有规定默认是1年,但是未查到。专家解答:王克勤(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副所长)产品检测报告给出的是检测数据和标准符合性结论,结论按适用性分为二类:1.检测样品是企业自送样,因此结论仅对送样样品有效。2.检测是针对某一批量产品,采用计数抽样或百分比抽样,因此,检测结论对该批量产品有效。因此,检测报告只注明签发日期,而不注明报告有效期,对于送样的检测报告,只要产品设计,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元部件没有变化,检测结果就应有效;对于批量产品抽样检测报告,报告一次有效。 有关质量监管部门提到检测报告有效期,可能是质疑产品与当初检测样品的一致性,或者质疑是否能长期维持该一致性。事实上,一个产品,特别是电子电气产品几乎是不可能几年都不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原材料和元部件供应商。因此,理论上检测报告没有有效期,但是,实践中种种原因又不可能维持检测报告长期有效。 依据检测报告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是有有效期的,那是因为产品认证不仅涉及产品的设计,还包括企业质量管理,因此,一年一次的监督,认证证书有效期通常为四年。证书到期意味着为此认证颁发的检测报告也就失效了。 因此,现有国家以及国际技术法规条例都没有规定检测报告有效期。 国际认证组织IECEE-CB体系为规范各国认证机构对CB报告的相互认可,提高报告有效性,建议对有效期超过三年的或者修改超过三次的CB报告,应该送样再核对。 相关链接:http://www.cait.cn/expert/consultShow.do?cid=181&wt=1#

  • 【原创大赛】检测报告的管理

    检测报告的管理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检验质量主要体现在检验报告中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上,任何一个检测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出具准确、清晰、客观、明确的检测报告。如何来保证报告质量,如何来管好报告。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报告的编写 报告编写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一般要求的信息和数据在报告中必须要明确,要以详实的信息予以表现出来。报告中信息可以参考CNAS-CL《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7.8条款的要求。报告中必须包括以下信息:报告名称、标准规范、规程、客户信息、检测依据等信息。报告编制的原则对检验业务范围内的各专业领域的检验结果以检验报告的统一规范格式准确、清晰 、明确和客观地提供给客户,且满足检验方法的要求及客户要求。提供的检验报告一般包括标准规范、规程、客户要求、检验方法规定和说明检验结果所必需的信息。必要时,应对有效期进行说明。根据协议、合同及有关资料管理规程的要求,可为客户提供简化方式的检验报告(包括内部信息的提供),其按规定要求的全部信息均可在本实验室的存档资料中查阅或获取。检出结果低于检出限,实验室在检验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检验报告的结果是用数字表示的数值,实验室按照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表述,方法没有相关规定时,依照有效数值修约的规定表述。当解释检验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验方法要求时,实验室报告质量控制结果。3 检验报告信息内容的基本要求为客户提供的每份检验报告在排除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基本包括以下信息内容:a) 标题,如《检验报告》;b) 检测中心全称、检测中心地址;c) 唯一性标识:检验报告的每一页上注明编号,做为检验报告唯一标识,同时,标明总页数和分页码,以识别各页本身的唯一性及与检验报告的整体关系。可用“以下空白”字样来标识检验报告的结束;d) 委托单位或受检单位名称、项目名称;e) 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采用的标准、规程或其他需说明的检验依据及协议检验文件的编号及名称;f) 样品的标识:检验样品的说明和编号、名称和型号、样品的特征和状态;g) 日期:委托日期、检验日期、报告日期;h) 当与结果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对检测中心或其他机构所用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说明;I) 检验结果:给出检验的数据、导出的结论(包括测量单位);检验报告编制人员、审核人员签字标识;批准人签字或等效标识。k) 需要时应注明检验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的声明。

  • 【转帖】产品检测报告有效期

    产品检测报告给出的是检测数据和标准符合性结论,结论按适用性分为二类:1.检测样品是企业自送样,因此结论仅对送样样品有效。2.检测是针对某一批量产品,采用计数抽样或百分比抽样,因此,检测结论对该批量产品有效。因此,检测报告只注明签发日期,而不注明报告有效期,对于送样的检测报告,只要产品设计,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元部件没有变化,检测结果就应有效;对于批量产品抽样检测报告,报告一次有效。 有关质量监管部门提到检测报告有效期,可能是质疑产品与当初检测样品的一致性,或者质疑是否能长期维持该一致性。事实上,一个产品,特别是电子电气产品几乎是不可能几年都不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原材料和元部件供应商。因此,理论上检测报告没有有效期,但是,实践中种种原因又不可能维持检测报告长期有效。 依据检测报告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是有有效期的,那是因为产品认证不仅涉及产品的设计,还包括企业质量管理,因此,一年一次的监督,认证证书有效期通常为四年。证书到期意味着为此认证颁发的检测报告也就失效了。 因此,现有国家以及国际技术法规条例都没有规定检测报告有效期。 国际认证组织IECEE-CB体系为规范各国认证机构对CB报告的相互认可,提高报告有效性,建议对有效期超过三年的或者修改超过三次的CB报告,应该送样再核对。

  • 检测报告属于保密的范围吗?我们行业的报告不属于保密范围?如何解决?

    问题:我们是建工检测系统,主要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复检,材料技术含量极低,与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或其它检验不同,根本不存在国家、商业、技术秘密一说。现在我们行业新规定是不合格的检测报告24小时内上报监督站(不是委托方,是质量管理部门),如果检测报告不属于保密的范围,也就不存在泄密一说了,当然有人来投诉也可以解释。一、条文及条文解释:条文:《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6: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color=#DC143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color]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对其在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所知悉的[color=#DC143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color]负有保密义务,并建立相应保密措施。条文解释:由评审准则条文解释: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所述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主要是指属于客户商业或技术产权的事项。[color=#00008B]二、我的理解:我的理解:如果按条文及条文解释的话:如果检测报告或结果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话,就不属于保密的范围了,可以不采取保密措施。问题:检测报告属于保密的范围吗?我们行业的报告不属于保密范围?[/color]

  • 【原创大赛】环境监测/检测报告的编制

    【原创大赛】环境监测/检测报告的编制

    环境监测/检测报告是监测/检测数据这一特殊产品的物质载体,作为监测/检测机构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事关监测/检测机构形象。目前环境监测/检测报告需要结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版)、2016年8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版)要求和行业特点尽快做好转版工作,下面这个讲义便是为使我们的环境监测/检测报告更加规范、完整、准确,以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而编写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042259_599163_16347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042259_599164_16347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042302_599165_1634717_3.jpg

  • 检测报告一定不要错过的细节!

    [font=楷体][size=16px]环境检测报告是实验室出具的可以代表送检样品地区污染情况的书面文件,实验室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容马虎,那么如何出具合格的环境的检测报告?都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1[/color][/size][color=#d84fa9][b]信息完整、一致:[/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原始记录要具有原始性、可复现性、追溯性(特别是检测方法、规范),对检测条件有具体要求时应详细记录。有些信息作为检测参数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结果,有的作为检测结果的必须环境条件,可以为检测数据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持。总之,既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又要注意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一致性。[/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2[/color][/size][color=#d84fa9][b]数据的逻辑性、相关性:[/b][/color][/quote][b][font=楷体][size=16px]常见问题:[/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检测数据逻辑关系混乱,自相矛盾。[/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解决措施:[/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对检测报告中涉及的检测数据相关性进行逻辑比较和计算检查,按照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值有无矛盾之处,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验证,找出异常数据及其产生原因,审核其合理性。[/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3[/color][/size][color=#d84fa9][b][b]评价标准需适用[/b]:[/b][/color][/quote][b][font=楷体][size=16px]常见问题:[/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选用标准不当、没有全面理解与正确执行标准。例如:浓度标准和总量标准执行方面已经从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相结合的控制方向转变。另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除浓度和排放量限值外,有些标准还制定了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作为标准的组成部分具备同等法律效力。[/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4[/color][/size][color=#d84fa9][b][b]检测结果要准确[/b]:[/b][/color][/quote][b][font=楷体][size=16px]常见问题:[/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 样品采集过程、现场质控样品采集、样品运输、贮存不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规范要求,数据处理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数值修约、保留有效数字,对质控措施有效性没有作出评价,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指标不符合要求,离群数据未剔除。[/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解决办法:[/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对质量控制容易疏漏的环节如采样、样品保存、分析、数据处理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对质控指标是否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适当评价,检验数据是否离群,对离群数据作适当处理。[/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5[/color][/size][color=#d84fa9][b][b]计量单位、名词术语规范[/b]:[/b][/color][/quote][b][font=楷体][size=16px]常见问题:[/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使用了ppm、ppb等非法定计量单位;错误地使用了法定计量单位符号。[/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解决办法:[/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组织检测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6[/color][/size][color=#d84fa9][b]检测报告要合法:[/b][/color][/quote][font=楷体][size=16px]检测报告与合同一致性方面常见问题:[/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检测方法选择: [/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选择客户指定的方法、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选择客户指定的方法,要告知客户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使用非标准方法时要经过客户确认。[/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检测方法偏离:[/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 报告中应列出对检测方法偏离、增添、删节等信息,并与客户的书面确认记录保持一致。[/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附加信息: [/size][/font][/b][font=楷体][size=16px]例如,客户要求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等信息,检测报告中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要符合合同中客户要求。来源自:实验室质量管理微信平台[/size][/font]

  • 有了它,或者你的检验检测报告会更加的精准

    目前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的报告编制仍为人工录入电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信息录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漏填或输入错误现象,如果检测报告中的信息量不完善或信息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报告内容不实,与样品或检测结果无法对应,甚至会造成检验检测报告无效的情况。因此,报告信息量的完善性和准确性是检验检测报告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b][i]想要更高的效率,出具更优的检测报告,减少重复工作量,或许SH-LIMS可以帮到你。[/i][/b] SH-LIMS系统是松虎科技自主研发的一套专业面向环境检测行业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将实验室业务受理、分析、审核、批准、统计、出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保证检测过程中数据传递的正确性、信息流通的顺畅性、业务组织的规范性、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出具报告的准确性,帮助提升实验室整体工作运转效率及管理水平。[b]检验检测报告常见四大错误汇总[/b]1. [b]检测依据写错[/b]一是报告中的检测依据与委托方要求的不一致;实验室检测人员有时会忽略客户委托的要求,按照习惯对检测参数用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二是实验室使用作废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出具报告。某些行业领域的标准更新速度较快,标准较多且复杂,实验室标准查新如果不及时,未进行方法更新和证实,就容易出现使用作废标准的情况。[b]SH-LIMS-标准库管理[/b]系统提供对环境保护标准增加、删除、修改功能。系统提供附件上传功能(支持Excel。Word、PDF),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该文件。环境监测站监测方法和评价管理[img=,554,304]file:///C:\Users\WIN10~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220\wps22.jpg[/img]标准维护[img=,554,218]file:///C:\Users\WIN10~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220\wps23.jpg[/img]2. [b]分包项目未在报告中注明[/b]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检验检测报告中应体现分包项目,并予以标注。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检验检测机构往往忽视了对分包工作的描述,得到的分包结果直接录入到最终的检验检测报告中,并没有对分包方进行注明,或标注的不够明确、规范。这都是不符合资质认证评审准则要求的不规范报告。[b]SH-LIMS分包管理[/b]当实验室由于未预料原因需要将检测工作分包时,系统可对分包实验室工作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系统可对分包实验室进行资质管理,并可随时查询分包单位资质信息。通过系统可以对分包单位进行高级查询,可以通过时间、资质、单位信息进行查询统计。3. [b]原始记录无法追溯[/b]实验室记录的作用主要是为检测工作的过程提供客观证据,为预防和纠错的溯源提供依据。[b]SH-LIMS实现数据可追溯[/b]系统具备数据修改跟踪功能,对于录入和修改过的检测数据,系统可记录录入或修改人,并记录操作发生的时间,实现数据可追溯4. [b]签名缺漏[/b]漏签名这种问题虽少,但问题性质往往很严重,一般而言,涉及原始记录检测、复核、审核漏签名,报告编制、审核、批准漏签名的情况,但要谨防报告出现这两种情况:l 原始记录三级审核出现漏签名情况;l 报告三级审核出现漏签名情况;[b]SH-LIMS三级审核机制[/b]数据审核提供三级审核机制,系统对分析完成的数据设置复核和审核。复核人员收到提醒后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复核,数据准确无误则复核通过,由复核人员将检测数据提交审核人员审核。如复核、审核过程中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将退回(支持退回注明原因)给检测人员修改之后提交。任何的修改都须说明原因,且原始数据不容修改,所有的修改记录都须附在最终结果的记录中。如未审核无法流转到报告编制环节。

  • 检测报告一定不要错过的细节!

    检测报告一定不要错过的细节!

    [img=,690,51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4/202304171020587788_3745_1954597_3.png!w690x513.jpg[/img][quote][size=16px][color=#ffffff]1[/color][/size][color=#d84fa9][b]信息完整、一致:[/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原始记录要具有原始性、可复现性、追溯性(特别是检测方法、规范),对检测条件有具体要求时应详细记录。有些信息作为检测参数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结果,有的作为检测结果的必须环境条件,可以为检测数据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持。总之,既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又要注意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一致性。[/color][/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2[/color][/size][color=#d84fa9][b]数据的逻辑性、相关性:[/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b]常见问题[/b]:检测数据逻辑关系混乱,自相矛盾。[/color][/size][/font][font=&][size=14px][color=#000000][b]解决措施[/b]:对检测报告中涉及的检测数据相关性进行逻辑比较和计算检查,按照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值有无矛盾之处,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验证,找出异常数据及其产生原因,审核其合理性。[/color][/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3[/color][/size][color=#d84fa9][b][b]评价标准需适用[/b]:[/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b]常见问题[/b]:选用标准不当、没有全面理解与正确执行标准。例如:浓度标准和总量标准执行方面已经从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相结合的控制方向转变。另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除浓度和排放量限值外,有些标准还制定了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作为标准的组成部分具备同等法律效力。[/color][/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4[/color][/size][color=#d84fa9][b][b]检测结果要准确[/b]:[/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b]常见问题:[/b] 样品采集过程、现场质控样品采集、样品运输、贮存不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规范要求,数据处理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数值修约、保留有效数字,对质控措施有效性没有作出评价,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指标不符合要求,离群数据未剔除。[/color][/size][/font][font=&][size=14px][color=#000000][b]解决办法[/b]:对质量控制容易疏漏的环节如采样、样品保存、分析、数据处理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对质控指标是否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适当评价,检验数据是否离群,对离群数据作适当处理。[/color][/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5[/color][/size][color=#d84fa9][b][b]计量单位、名词术语规范[/b]:[/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b]常见问题[/b]:使用了ppm、ppb 等非法定计量单位;错误地使用了法定计量单位符号。[/color][/size][/font][font=&][size=14px][color=#000000][b]解决办法[/b]:组织检测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color][/size][/font][quote][size=16px][color=#ffffff]6[/color][/size][color=#d84fa9][b]检测报告要合法:[/b][/color][/quote][font=&][size=14px][color=#000000]检测报告与合同一致性方面常见问题:[/color][/size][/font][font=&][size=14px][b]检测方法选择[/b]: 选择客户指定的方法、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size][/font][font=&][size=14px]选择客户指定的方法,要告知客户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使用非标准方法时要经过客户确认。[/size][/font][font=&][size=14px][b]检测方法偏离[/b]: 报告中应列出对[color=#000000]检[/color][/size]测方法偏离、增添、删节等信息,并与客户的书面确认记录保持一致。[/font][font=&][size=14px][/size][/font][font=&][size=14px][color=#000000][b]附加信息[/b]: 例如,客户要求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等信息,检测报告中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要符合合同中客户要求。[/color][/size][/font]来源自:实验室质量管理[font=&][size=14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

  • 已经签发的检测报告能改吗?应该怎么改?

    [b]已经签发的检测报告能改吗?应该怎么改? [font=宋体]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也是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报告进行的每一项检测结果。如果检测报告出错了,能改吗?应该怎么改?[/font] [b][font=宋体][size=16px]No.1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检测报告基本要求[/size][/font][/b] [font=宋体](1)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font] [font=宋体](2)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font][font=宋体](3)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font][font=宋体](4)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font] [font=宋体](5)必须加盖相关的印章;[/font] [font=宋体](6)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font] [size=16px][b][font=宋体]No.2 [/font][/b][/size][size=16px][b][font=宋体]检测报告内容[/font][/b][/size] [b][font=宋体]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font][/b] [font=宋体]a)标题; [/font][font=宋体]b)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 [/font][font=宋体]c)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报告总页数及页码; [/font][font=宋体]d)客户的相关信息; [/font][font=宋体]e)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 [/font][font=宋体]f)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 [/font][font=宋体]g)检测方法技术依据及说明; [/font][font=宋体]h)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 [/font][font=宋体]i)检测的结果并适当辅以表格或简图加以说明; j)报告批准(或经授权)人、审定人(适用时)、审核人、编制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font] [font=宋体]k)报告的有效性声明; [/font][font=宋体]l)对估算的监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 [/font][font=宋体]m)特定方法、客户要求附加的信息(适用时)。[/font] [b][font=宋体][size=16px]No.3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检测报告审核与签发[/size][/font] [font=宋体](1)报告审核[/font][/b] [font=宋体]检测报告在签发前必须进行校对和审核。校对主要是对数据转移、计算处理及报告内容差漏进行校对;审核是对报告的完整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font] [font=宋体]①检测所依据的标准、方法、指导书的有效性;[/font] [font=宋体]②检测所依据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选用、数据计算以及所有文字、符号、计量单位的正确性;[/font] [font=宋体]③报告的检测结果与检测原始记录的一致性;[/font] [font=宋体]④报告内容及其档案要件的完整性;[/font] [font=宋体]⑤报告结论的正确性及报告编制的规范性。 [/font][b][font=宋体](2)报告签发[/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批准)。[/font] [font=宋体]授权签字人签发(批准)时,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公正评价检测结果。[/font] [font=宋体]签发审查应突出重点:[/font] [font=宋体]授权签字人在报告签发时,除检测数据应具有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五性”外,还必须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对授权签字人的审核范围和职责权限的规定,遵守三级审核程序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font] [b][font=宋体]审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font][/b] [font=宋体]①检测报告的整体符合性审查[/font] [font=宋体]符合性审查包括完整性和代表性。由于各类检测数据均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授权签字人必须先根据检测目的对检测报告的整体符合性进行全面的、认真细致的审查。[/font] [font=宋体]如检测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相应的检测技术规范和检测机构文件化的规定;报告名称是否正确,描述是否规范,信息是否充分,项目是否齐全,检测方法是否合适,检测频次是否达到要求,数据是否有漏测漏报,结果表达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与检测任务单的要求相一致;样品交接单、原始记录等是否按有关要求填写,记录是否全面,是否有相应人员的签名等。在保证报告完整性的基础上,重点审核是否执行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选择使用的检测方法与标准是否现行有效;检测仪器精度和有效性是否符合检测对象的要求;出具的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是否与采用的分析方法相一致。[/font] [font=宋体]②检测报告的数据合理性审查[/font] [font=宋体]由于有些被测样品本身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某些被测参数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可以结合分析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来审查报告。结合影响检验结果因素进行审查。可以从仪器设备精度、操作性能以及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审查检测数据合理性。检测记录中出现异常数据的分析判断,可结合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内容进行审查。通过现场查看和检测过程追踪调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报告的可靠性。[/font] [font=宋体]③ 法律法规性审查[/font] [font=宋体]审查报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font] [font=宋体]报告由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对于授权签字人应满足以下要求:[/font] [font=宋体]①相应授权签字领域的资格和经验;[/font] [font=宋体]②能参与监督日常报告产生的关键过程;[/font] [font=宋体]③熟悉检测标准与检测程序(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实际能力);[/font] [font=宋体]④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font] [font=宋体]⑤熟悉质量标准体系的知识;[/font] [font=宋体]⑥熟悉评审机构方针、政策以及对实验室的有关要求;[/font] [font=宋体]⑦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验室工作,熟悉实验室质量体系和业务工作的开展。[/font] [b][font=宋体]No.4 [/font][font=宋体]检测报告更改[/font][/b] [font=宋体]检测报告的更正是指对检测机构已签发批准送达客户后,因出现下列原因之一,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的更正或补充:[/font] [font=宋体]①发现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且已影响到该检测报告所涉及的检测结果;[/font] [font=宋体]②发现由于采用了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有误;[/font] [font=宋体]③发现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其他错误;[/font] [font=宋体]④为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font] [size=16px][b][font=宋体]No.5 [/font][/b][/size][size=16px][b][font=宋体]报告的更改可采用以下方式[/font][/b][/size] [font=宋体]①发布一个新的检测报告,以替代原检测报告。新报告应有新的编号并标明替代的旧报告号,并且回收旧报告;[/font] [font=宋体]②以“报告的更改或补充的通知”的形式通知客户(尤其是:采用电子传输时),应统一编制这种文件格式。一般来说,第一种方式使用更普遍。 [/font] [/b]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