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卢佩章院士

仪器信息网卢佩章院士专题为您整合卢佩章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卢佩章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卢佩章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卢佩章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卢佩章院士话题讨论。

卢佩章院士相关的资讯

  • 记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院士
    p    img width=" 600" height=" 724" title=" 20120819131658-lpz.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7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431fc4c5-eca7-4eb7-94a3-8e0bcde87bf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 2009年9月18日,恰是他在大连工作生活整整60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将他的科学人生向记者细细道来,令人十分感奋。卢先生是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领军人物,他将60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今虽已85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p p strong   雄心多磨难 /strong /p p   卢佩章祖籍福建永定,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年幼的卢佩章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卢佩章小学未毕业就随家人踏上了流浪之路,最后落脚在四川重庆。日本轰炸重庆造成大批伤亡,卢佩章作为一名童子军,目睹了尸首不断从面前抬过的一幕幕惨景。少年卢佩章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家乡,无比愤恨。 /p p   其父卢公恒早年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立志长大献身科学,走科技报国之路。在重庆读中学时,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因此被学校开除。他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成为优才生。1948年,卢佩章留校任助教,同时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五二○游行”,后被捕入狱。 /p p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p p strong   初创色谱学 /strong /p p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产量作出重大贡献。 /p p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卢佩章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刚刚30岁的卢佩章做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p p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色谱技术其后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广为应用。几十年来,卢佩章执着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 /p p strong   国防贡献多 /strong /p p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p p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p p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p p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卢佩章和他的团队在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中,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p p strong   我是一个兵 /strong /p p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文革”结束后,他立即重投色谱科学的探索中,不久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这项技术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p p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外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得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p p   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回首往昔,他无限感慨:“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 /p p strong   甘愿做人梯 /strong /p p   卢佩章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凝结着他数十年科学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和心血。 /p p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提出不再担任研究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将重点转向培养年青一代,使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p p   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谱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这样评价。 /p p   卢佩章把培养年青一代作为历史的责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青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佩章告诉过许多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p p   已经85岁高龄的卢院士,仍然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尤其是卢院士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晚辈们学习。卢院士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p
  • 我国色谱界泰斗卢佩章院士逝世
    p 仪器信息网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今日于大连家中无疾仙逝,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aca61c0-2b79-4f22-bf03-1ed678ceadfa.jpg" title=" W020090907558330424483_副本.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简介 /strong /p p   分析化学家,福建省永定县人,1925年10月生于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br/ /p p   中国色谱学会名誉理事长。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等导师指导下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86年任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 amp CC)》等杂志编委。 /p p   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气相色谱应用于产品的分析)”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为四个获奖者之一。六十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七十年代,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p p   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Zhukhovits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dhove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 /p p   至今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p
  • 卢佩章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
    p   8月27日,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卢佩章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卢佩章院士于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在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刘延东、张春贤、赵乐际、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杨晶、戴均良、路甬祥、韩启德等领导同志对卢佩章院士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对亲属表示慰问 李希、陈求发等省领导 白春礼、刘伟平、张涛等院领导 张存浩、姚建年、陆熙炎等两院院士 高校领导、企业领导、以及卢先生的生前同事、好友、学生等纷纷发来唁函唁电、敬献花圈。 /p p   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九三学社,辽宁省委、省政府,大连市委、市政府等中央、省、市各级单位 中国科学院及学部主席团、沈阳分院、各研究所等院属单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 岛津、安捷伦等企业也发来唁电或敬献花圈。 /p p   早上6时30分,细雨蒙蒙,草木含悲,悼念大厅庄严肃穆,凝重简朴。卢佩章院士静静安息于鲜花翠柏丛中,鲜红的国旗覆于胸前。大厅正上方是“沉痛悼念卢佩章先生”横幅,正中央悬挂着卢佩章院士的遗像,巨幅挽幛“宏志万里 开色谱基业 毕生躬耕育桃李 长勋永垂 谱分析华章 一世格物为苍生”垂立两侧,四周围簇着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花篮,寄托着大家对卢佩章院士的哀思。 /p p   辽宁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马辉,大连市委副书记王启尧,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大光等省市领导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辽宁省副主委、大连市主委宁桂玲等九三学社和兄弟院校代表 中科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姬兰柱、副院长马越红等院属单位领导 何国钟院士、衣宝廉院士、桑凤亭院士、李灿院士等我所在连院士和在连所领导 马大为研究员、陈义研究员等卢佩章先生的生前同事、学生、亲朋好友,我所职工、离退休职工、研究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500人参加告别仪式。大家胸佩白花,表情肃穆,慢慢步入灵堂,依次在敬爱的卢佩章院士遗体前深深鞠躬,默默地表达对先生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 /p p   卢佩章院士在他六十余载的科研生涯中,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把全部的智慧和才能都献给了他挚爱和眷恋的大连化物所和大连这座城市,为我国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辛勤耕耘、诲人不倦的导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多名学生已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卢佩章院士的逝世,使我国分析化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他崇高的品质和令人敬仰的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p p   卢佩章先生安息! /p p   附: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f4a241f0-54d1-4c3b-afca-3a61c0cb99ee.docx" style=" line-height: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卢佩章院士生平简介.docx /span /a /p
  • 半个多世纪 他与色谱相伴相随——缅怀卢佩章院士
    p   “人总是要死的,一个科学家最大的幸福是能对社会、人类做出些贡献。科学家要有创新,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选准方向,坚持下去。”卢佩章院士在他的书中曾这样写道。 /p p   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外发布: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卢佩章于8月23日13时2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的设计者。他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被誉为“中国色谱之父”,为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他执著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a38fe2b-3724-4004-80e1-39c0647f92bc.jpg" title=" 40ab56f9314b4fc28f2d0a8b22c55b9e_副本.jpg" / /p p    strong 色谱分析技术为“两弹一星”牢把燃料关 /strong /p p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空白。 /p p   色谱,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分析、分离技术,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基因分析学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重要应用。 /p p   1953年,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30多小时缩短为不到1小时,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项色谱分离技术很快被全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采用。 /p p   抗美援朝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前线生产急需的TNT炸药,为提高炸药产量做出重大贡献。 /p p   六十年代,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前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做出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p p    strong 解决液氢用于火箭燃料的关键技术 /strong /p p   卢佩章出生于1925年10月。1948年,他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p p   最初来到所里时,卢佩章是想搞催化方面研究,但国家任务的神圣感和科学家的责任感很快使他改变了专业兴趣和研究方向,与我国国防工业发展和色谱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p p   核潜艇需要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但艇上的空气净化、再生以及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七十年代,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p p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当时国家迫切需要生产液氢及稀有气体,卢佩章又组建了超纯气体分析组,研制开发了国际上只有个别发达国家才有的新型分子筛催化剂,使我国先于其他国家成功研制出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制备出6个“9”以上的超纯氢、氦、氩等气体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满足了核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对超纯气体的需要,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做出贡献。 /p p   strong  历经磨难“痴心”未改 /strong /p p   童年时经历过抗日战争,曾因参加地下党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而被捕入狱,青年时又被关过“牛棚”,历经各种磨难,但卢佩章从未改变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色谱技术已跻身国际一流。 /p p   改革开放后,他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并提出发展环境污染、中药复方、疾病诊断用液体等复杂混合物的智能分析方向。 /p p   1980年,卢佩章以他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他参加了党和国家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庆功大会。 /p p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主动提出不再担任研究所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p p   “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谱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曾这样评价卢佩章院士和他的弟子。他的学生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其中张玉奎是22岁师从卢院士,后又协助他带研究生,2003年,张玉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曾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 /p p   “卢院士始终关心我们年轻人的成长,并尽可能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他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学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说 。 /p p   作为同济大学的毕业生,他曾多次回到校讲学,亲自指导化学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同济大学的化学学科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p p   “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他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 /p
  • 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缅怀卢佩章院士
    拓开“色谱”神州路,物化精析千业助。石油煤制促功成,潜艇飞船加速度。伟勋自诩一员兵,立论却择高最处。杏坛挚爱洒甘霖,默献身魂青史铸。{《木兰花》—张飙}10月7号是卢佩章院士(1925年10月--2017年8月23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色谱学科开创者之一,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被尊称为“中国色谱之父”。50年代初,他承担并圆满了完成了用煤制取石油这一国家任务中的有关项目。60年代,他承担并圆满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任务。他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后又受国防部门委托,完成了两种不同要求的色谱仪,供飞船及核潜艇使用。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9年,卢佩章参加了国家召开的 “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代表会议。但他一直称自己是“小兵”。他说:“我们是小兵,绝对没有能力去制作原子弹,但我们是有特长能为原子能工业服务的。要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就要有一个坚强的集体。我只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一个小兵,一个负责的小兵。”卢佩章写道:“一个科学家最大的幸福是能给社会、人类做出些贡献。科学家要有创新,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选准方向,坚持下去。”
  • 访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将一生心血献科学 记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2009年9月18日,恰是他在大连工作生活整整60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将他的科学人生向记者细细道来,令人十分感奋。卢院士是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领军人物,他将60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今已85岁高龄的卢院士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雄心多磨难   卢佩章祖籍福建永定,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是一个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年幼的卢佩章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卢佩章小学未毕业就随家人踏上了流浪之路,最后在重庆落脚。日本轰炸重庆造成大批伤亡,卢佩章作为一名童子军,目睹了尸首不断从面前抬过的一幕幕惨景。少年卢佩章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虐家乡,无比愤恨。   其父卢公恒早年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立志长大献身科学,走科技报国之路。在重庆读中学时,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因此被学校开除。他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成为优才生。1948年,卢佩章留校任助教,同时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五二○游行”,后被捕入狱。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初创色谱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抗美援朝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其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卢佩章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30多岁的卢佩章作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色谱技术其后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广为应用。几十年来,卢佩章执著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   国防贡献多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前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卢佩章和他的团队在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中,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个兵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文革”结束后,他立即重新投入色谱科学的探索中,不久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这项技术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外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得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回首往昔,他无限感慨:“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   甘于做人梯   卢佩章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凝结着他数十年科学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和心血。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提出不再担任研究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将重点转向培养年轻一代上,使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普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这样评价。   卢佩章把培养年轻一代作为己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佩章告诉过许多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卢院士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晚辈们学习。已经85岁高龄的卢院士,如今仍然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   卢院士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插图 阎峰樵)
  •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卢佩章院士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bec3c0ce-61b9-41e1-8b07-ea344e0e25a6.jpg" title=" 2017-08-24_104954.jpg" / /p
  • 中国炼油催化剂之父闵恩泽院士逝世 系陆婉珍丈夫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闵恩泽先生,因病于2016年3月7日5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为沉痛悼念闵恩泽先生,拟定于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闵恩泽先生遗体告别仪式。闵恩泽院士陆婉珍院士和闵恩泽院士  ?闵恩泽院士的妻子是著名的分析科学家陆婉珍院士,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让我们悲痛的是,陆婉珍院士因病于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陆婉珍同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闵恩泽院士生平  闵恩泽,男,1924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六十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他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 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相关新闻:  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获奖人员名单公布  闵恩泽:催化剂之恩 泽被苍生——2007年度获奖人  闵恩泽、吴征镒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钱学森闵恩泽获奖(图)
  • 著名生物化学家张树政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和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张树政院士讣告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谨此讣告。  联系方式:喻亚静 010-64807077 010-64807468(传真) yuyj@im.ac.cn  张树政院士治丧小组  2016年12月12日  张树政院士生平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1922年10月22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到任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补习班第一分班化学系助理、医学院医学系生化科技佐,理学院化学系助教。1950年1月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技师,1954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1950年代初,她带领科研人员分析比较了我国酒曲中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选育出优良的黑曲霉菌种,为提高出酒率作出过重要贡献 1960年代初,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阐明了白地霉的木糖和阿拉伯糖的代谢途径,发现并纯化了NADP-甘露醇脱氢酶 1970年代初,她自制仪器,合成试剂,率先在我国,建立了等电聚集和凝胶电泳新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得到红曲霉糖化酶的结晶,并对该酶进行了一系列酶学研究 1980年代,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选育出β -淀粉酶高产细菌,活力当时在国际上领先,并在生产中应用 她领导的研究集体研究过20多种糖苷酶,首次发现了有严格底物专一性的β -D-岩藻糖苷酶 从嗜热菌纯化了8种酶。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糖化酶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并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上述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不同等级的奖励,获江苏省轻工业科技成果三等奖。其中果胶酶已用于生产,右旋糖苷酶对防龋有明显效果,低聚糖运动员营养饮料为亚运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树政院士毕生发表重要论文和综述共200余篇,主编图书7种,她长期担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主编,并任多个科学机构和组织委员。  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她也为我国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和科普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多年来张树政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科学事业。她为中国生物化学和工业微生物的发展的功绩将永垂史册,她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张树政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清扬婉兮,风范永存|特别出版《陆婉珍院士手迹选》,纪念陆婉珍院士诞辰100周年
    在科技发展的广袤星际中,一位女性科学家犹如最闪耀的繁星,她的名字叫陆婉珍。她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石油化学家,为我国的石油分析领域奉献了一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陆婉珍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她多次获得国家和中国石化科技奖,获授权专利31项,发表论文232篇,出版专著11部;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会委员;1990年被授予中国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陆婉珍严谨求实、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1978年石科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硕士、博土授予单位,她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培养了5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了一批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陆婉珍为人正直、谦和、开朗。她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她全力支持丈夫闵恩泽院士拿出积蓄在石科院设立“闵恩泽科技原始创新奖” 在成都市第二中学(原四川省立成都中学)设立“闵恩泽奖学金” 与中国石化、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面向全国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陆婉珍和闵恩泽捐赠100万元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立“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以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值陆婉珍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特别出版了《陆婉珍院士手迹选》以示纪念。感谢褚小立、袁洪福、杨辉华、闵之琴四位编者的辛勤努力与贡献。编撰手迹选集,即为缅怀、鞭策、奋进。这本书,犹如一扇时光之窗,带我们走进她的科学生涯,领略她的学术人生和科研成就,感受她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李明丰院长作序褚小立、袁洪福、杨辉华、闵之琴 编著责编:傅聪智我国公认的色谱学科带头人之一陆婉珍院士的学术造诣深厚,是我国公认的色谱学科带头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商品色谱仪刚刚出现,她就率先在我国开展气相色谱用于油品分析的研究工作。她牵头建立的色谱测定汽油详细烃类组成的分析方法,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国石油分析领域的新大门。在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开工期间,她利用这一技术发现了问题,为装置的顺利投产立下汗马功劳。80年代初,她组织和领导我国成功开发出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这是我国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原油评价的开拓者陆婉珍院士长期主持我国原油评价工作,她牵头建立的完整原油评价体系,就像一盏明灯,为我国合理利用原油资源指明了方向。她组织汇编的8册《中国原油评价》,为合理利用我国原油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此外,她还在石油化工中各类添加剂及助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提高工业水处理水平,保障炼油和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稳定、长期、满负荷、优质运转做出了贡献。近红外光谱的推动者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陆婉珍院士组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发团队,在我国首次建立近红外光谱实验室、成功研制在线分析仪,并在工业装置上得到实际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她还在普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知识、培育应用市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业内公认为我国近红外光谱学科的创始人。这期间,她还指导研究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适合对高烯烃汽油样品进行族组成测定的多维气相色谱分析仪。《陆婉珍院士手迹选》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石油分析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它也为广大读者特别是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科技史研究者以及文化教育工作者等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陆婉珍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领略陆婉珍院士的风采,感受她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崇高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传承和弘扬她的科学精神!
  • 从工人到院士!“中国3D打印之父”卢秉恒的“破壁”人生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他,也是在工厂一线工作过十余载的熟练工他,是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奠基人他,就是中国3D打印之父——卢秉恒近日,卢秉恒院士做客由人民网与中国科协联合推出《同上一堂公开课——百年科技强国梦》节目,讲述他与西安交大的故事,他与3D打印技术的故事。航天梦从小就在卢秉恒的心中埋下了种子,但不曾想到的是,他的航天路从工人开始,完成了到院士的“破壁”。卢秉恒研究的3D打印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开发,创新了产品的结构设计,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随着生产技术的突破,3D打印将继续在航空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发挥力量。 ■ 卢秉恒在国内倡导开拓了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 开发出了快速成型机等机、光、电一体化设备和专用材料,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及产业化生产,在汽车开发、农业节水、家电、飞机、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获得了大量推广应用; ■ 在国内微纳制造方面,首倡纳米压印研究;在个性化匹配人工骨及生物活性人工骨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 ■ 作为第一获奖人,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蒋氏基金会科技成就奖;发表论文300多篇。人生第一次提拔受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响,卢秉恒从小有个航天梦,立志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大学毕业后的卢秉恒被分配到一间工厂做车床工人,这一干就是五年,后来,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提拔。“厂子说提拔你,先当技术员吧,请你到家属工厂主管那里的技术。”“那里有一百多个家属工,有三分之一都不识字,但是我学习的东西在这里逐渐得到了应用,我学习制造工艺,设计了卡具,包括开动机床都可以教他们,最后形成很好的效益。” “我这一生都受益于在工厂工作的十一年,没有白过。”年过七旬的卢秉恒回忆起当年工厂生涯时,动情地说。改革开放之初,卢秉恒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顶着生活的压力,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师从顾崇衔教授,直到博士毕业。人生新篇章就此打开。这些活他都自己做“我今天回顾一下,幸亏是学机械制造的。”卢秉恒说,在工厂的经历,使他具备了实践的意识与能力。他举例,在完成他的硕士论文时,需要制作二百多个零件,最初联系的工厂一个多月都没有音讯,他便决定自己上手,只用了两个夜班时间,又快又好地做出了所需零件,顺利完成了论文。博士毕业后,卢秉恒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国外交流学习,在参观一家汽车企业的时候,一台设备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台3D打印设备,只需要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输进去就可以把原型做出来,这在中国没见到,我感到很新奇。”卢秉恒当即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这个新兴领域,他认为这是发展我国制造业的一个好契机。回国后,起初卢秉恒想引进这种机器,然而价格昂贵,光是一个激光器就需要十几万美元。由于资金紧缺,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面对“技术+资金”的双壁垒,卢秉恒决心靠自己的力量“破壁”,从头开始研发这项技术。起初不知道技术的工作原理,他就自己一步一步通过实践探索出来;买不起昂贵的零件和原材料,就联合其它科技工作者自己花小成本制作出来。终于,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制造出来了原型机,还获得了科技部的资助,自此卢秉恒顺利开展了增材制造技术的探索,并且让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西迁精神”不能丢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为响应支援大西北,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质是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一直在鼓励着我!”卢院士强调,他从导师顾崇衔身上清晰地感受到了西迁精神的伟大。顾教授是当年西迁的老教授之一,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三秦大地。“他知道此时国家正在发展工业,这里需要他,于是他带着全家老小搬到了西安。”卢秉恒表示,初到西安时,顾教授感到这里远不如上海,但是看见了许多在建的工厂,让他受到了触动,认为西安才是他该来的地方,帮助这些工厂建设,才是他要做的事。卢秉恒一直强调的创新与实践,也来自于顾教授的深远影响。据卢秉恒介绍,为搜集机械加工的案例,顾教授带领助教走访一二十个工厂,用实际案例编写教材,证明了其中的理论,最终,这套教材被全国一百多所院校采用。“我研究的3D打印技术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了贡献,我的航天梦实现了。”站在舞台之上的卢秉恒院士自豪地说。卢秉恒勉励莘莘学子牢记西迁精神,脚踏实地解决国家亟需解决的工程问题,在工作当中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价值。
  • 金国章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同志,于2019年1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金国章同志1927年6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康,1947年至195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195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退休。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金国章院士系统研究了中药延胡索的神经药理作用。证实左旋四氢巴马丁(即罗通定)是延胡索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巴胺(DA)受体阻滞剂;发现左旋四氢巴马丁有镇痛及安定作用并载入国家药典,开拓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s)作用于DA受体研究领域,发现左旋千金藤啶碱具有D1激动D2阻滞双重作用,是第一个双重作用的安定剂,为抗精神病药物研究指出了发展新方向。曾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奖、198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0年中科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89年及1998年分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奖等。 /p
  • 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兰西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他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据湖南在线-湖南日报3月24日报道 “他造福了全世界!”今晚18时30分,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在其官邸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而就在半个小时前,在法国驻华大使官邸,苏和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向“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教授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以表彰他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据了解,这是袁隆平院士获得的第20项国内国际大奖。   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设立于1883年,旨在表彰那些为法国农业发展作出突出成就的人士,也包括在其本国农业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该勋章分初级(骑士勋位)、中级(军官勋位)、高级(指挥官勋位)三个等级,127年来,全世界共有3万人获得这一荣誉,而目前获得最高勋章指挥官勋位的仅约400人。   苏和表示,此次授予袁隆平院士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主要是表彰他研发杂交水稻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据悉,中国近年来每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1500万公顷,平均产量达7.2吨/公顷,比高产的常规水稻品种增产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200万公顷)产量高达9吨/公顷左右。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其它国家同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例如,越南近年来种植杂交水稻为60万公顷,平均产量为6.4吨/公顷,比其本国的水稻品种增产近40%。2009年,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约3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左右。   袁隆平院士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西装,显得格外精神矍铄,夫人邓则穿了一件大红的唐装,亦是喜气洋洋。袁院士胸佩这一代表法国国家级荣誉的勋章,在法国驻华大使官邸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他说,荣誉对我是一种精神鼓励,鼓励我要继续努力前行。科学无国界,杂交水稻成果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目前,世界上水稻面积为15亿公顷,平均产量仅有4吨/公顷,如果每年在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上改种杂交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稻谷计算,总计可增加稻谷产量15亿吨,这意味着每年可养活4亿人口。因此,加快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在当晚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除袁隆平外,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驻华代表李政先生, 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对外贸易顾问Frédéric Choux先生, 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农业骑士勋章。   国家农业部、湖南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授勋仪式。
  •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获授“鲍曼大学杰出贡献勋章”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当地时间5月29日,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校长亚历山大罗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佩戴“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杰出贡献勋章”。倪维斗是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人。 /p p   中新网莫斯科5月29日电 (记者 王修君)当地时间5月29日,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杰出贡献勋章”(简称:鲍曼大学杰出贡献勋章)。这是首位中国人获得该勋章。 /p p   倪维斗是中国著名的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也是中国能源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他于1957年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现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获工程师学位,后又在俄获得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等同于中国等国家的博士学位)。 /p p   中国驻俄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赵国成、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杜达夫、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校长亚历山大罗夫等人出席了当天的颁奖仪式。 /p p   亚历山大罗夫当天表示,“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杰出贡献勋章”是该校最高荣誉之一。倪维斗除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外,还为中俄两国的科技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该校决定向其授予这一荣誉。 /p p   倪维斗当天获奖后回忆了自己50年代在鲍曼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勉励在俄中国留学生努力学习,日后为中俄两国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p p   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最著名的理工大学之一,从1830年建校至今培养了众多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如化学家门捷列夫、“俄罗斯航空之父”如科夫斯基、“俄罗斯当代航天事业奠基人”科罗廖夫等。 /p
  • 著名有机化学家张滂院士逝世
    张滂院士   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市化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点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滂先生生于1917年8月,原籍湖北枝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9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任燕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滂先生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的教学与科研,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合成,新型化合物和试剂的设计及合成方法的研究等。曾发现了若干新的反应,取得了独创性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化学专业人才。   遵照张滂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
  • 亚太材料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出炉 我国大陆13人当选
    p   日前,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3人当选,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毛新平(宝武研究院)、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刘日平(燕山大学)、吴峰(北京理工大学)、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周少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张志东(中科院金属所)、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姚燕(中国建材院)、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徐坚(中科院化学所)、褚君浩(华东师范大学)、潘复生(重庆大学)。 /p p   随着事业发展并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首次增加了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1名。我国大陆增加的有4名(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孙明月(中科院金属所)、宋影伟(中科院金属所)、周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PAM现有11个会员国和地区,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现有院士(早期称Member,后改为Academician)5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共有86人曾当选,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能宽、林兰英、钱人元、徐僖、柯俊、师昌绪、肖纪美、颜鸣皋、严东生、冯新德、姚熹、蒋明华、周本廉、闻立时、胡壮麒、李恒德、王拂松、傅恒志、邹世昌、周尧和、李依依、金展鹏、周廉、朱道本、柯伟、洪茂椿、郭景坤、王震西、叶恒强、白春礼、谢思深、卢柯、包信和、成会明、刘维民、李卫、俞大鹏、谢毅、褚君浩、黄维等中国两院院士,以及40余名非中国两院院士。 /p p   过去25年来,APAM针对各国和地区关键材料的需求,促进各国和地区单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与创业育成,促进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支持并进行人才培训,协助提升亚太青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参与层次,激励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进而创造材料科技的新生事业,并促成相关工商产业规模发展。 /p p    strong 我国大陆前两届当选的院士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strong /p p   2013年16名: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孙卓(华东师范大学)、李卫(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沈鸿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敏(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亚非(上海交通大学)、杨德仁(浙江大学)、周延春(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俞大鹏(北京大学)、易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罗毅(清华大学)、高超(浙江大学)、徐骏(南京大学)、薛徳胜(兰州大学)。 /p p   2015年8名: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俭秋(中科院金属所)、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戎利建(中科院金属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谢毅(中国科技大学)、温兆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蒋青(吉林大学)。 /p
  • 亚太材料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出炉 大陆13人当选
    p   日前,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在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召开。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3人当选,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毛新平(宝武研究院)、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刘日平(燕山大学)、吴峰(北京理工大学)、单智伟(西安交通大学)、周少雄(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张志东(中科院金属所)、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姚燕(中国建材院)、黄维(南京工业大学)、徐坚(中科院化学所)、褚君浩(华东师范大学)、潘复生(重庆大学)。 /p p   随着事业发展并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2017年首次增加了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1名。我国大陆增加的有4名(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孙明月(中科院金属所)、宋影伟(中科院金属所)、周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p p   APAM现有11个会员国和地区,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现有院士(早期称Member,后改为Academician)50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共有86人曾当选,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能宽、林兰英、钱人元、徐僖、柯俊、师昌绪、肖纪美、颜鸣皋、严东生、冯新德、姚熹、蒋明华、周本廉、闻立时、胡壮麒、李恒德、王拂松、傅恒志、邹世昌、周尧和、李依依、金展鹏、周廉、朱道本、柯伟、洪茂椿、郭景坤、王震西、叶恒强、白春礼、谢思深、卢柯、包信和、成会明、刘维民、李卫、俞大鹏、谢毅、褚君浩、黄维等中国两院院士,以及40余名非中国两院院士。 /p p   过去25年来,APAM针对各国和地区关键材料的需求,促进各国和地区单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与创业育成,促进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支持并进行人才培训,协助提升亚太青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参与层次,激励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进而创造材料科技的新生事业,并促成相关工商产业规模发展。 /p p    strong 我国大陆前两届当选的院士包括(以姓氏笔画为序): /strong /p p   strong  2013年16名 /strong :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金属所)、孙卓(华东师范大学)、李卫(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沈鸿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敏(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亚非(上海交通大学)、杨德仁(浙江大学)、周延春(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俞大鹏(北京大学)、易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罗毅(清华大学)、高超(浙江大学)、徐骏(南京大学)、薛徳胜(兰州大学)。 /p p    strong 2015年8名 /strong :王志光(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俭秋(中科院金属所)、孙军(西安交通大学)、戎利建(中科院金属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谢毅(中国科技大学)、温兆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蒋青(吉林大学)。 /p
  • 张俐娜院士领取国际化学大奖-安塞姆佩恩奖
    “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3月27日,美国圣地亚哥,在专门为张俐娜举行的安塞姆佩恩奖颁奖仪式上,播放着这段视频,身着酒红色天鹅绒旗袍、乳白色西式上装的中国女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高贵典雅的形象,引起现场一片赞叹声和掌声。   美国化学会纤维素和可再生资源材料学会主席将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奖颁发给张俐娜的女儿杜文征博士,奖品包括奖章和荣誉性的三千美元奖金。张俐娜因病未能亲往现场,但在视频中用流利的英语作了热情洋溢的答谢。   来自美、英、法、德、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和中国等国的该领域近120名科学家,出席了颁奖仪式,他们高度赞扬了张俐娜团队在该领域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设立于1962年的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人士,张俐娜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新闻链接:安塞姆佩恩奖章   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溶剂,预冷至零下12℃,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放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张俐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开发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张俐娜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她带领的团队突破了用有机溶剂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提出一种水体系低温溶解高分子的“绿色”方法和新概念,将棉短绒、甘蔗渣、虾壳、蟹壳、豆渣等农业废弃物转变为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废弃物可以变身为可降解的薄膜、舒适的面料、日用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 全球每年1人!卢柯院士荣获富兰克林梅尔奖
    2022年2月27日至3月3日,美国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简称TMS)第151次年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海姆市举行。金属所卢柯院士荣获2022年度金属学院讲座奖/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奖(Institute of Metals/Robert Franklin Mehl Award,简称富兰克林梅尔奖)。富兰克林梅尔奖设立于1921年,以纪念著名冶金学家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教授。该奖项由国际材料领域专家提名,经TMS学会学术奖励委员会评审和董事会审定后,颁发给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具有杰出学术领导力的科学家。该奖项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人,是国际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奖励之一,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过去一百年来,共有10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获奖。历届获奖者包括W. M. Pierce、Egon Orowan、William Shockley、Morris Cohen、A. H. Cottrell、John W. Cahn、Michael F. Ashby、Sir Charles Frank、Frank R.N. Nabarro等人,均是材料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其中不乏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著名材料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曾于1999年荣获此奖项,以表彰他在金属材料滞弹性内耗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是之前我国唯一获此奖项的科学家。卢柯院士因在纳米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成为该奖项第101位获奖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发现了金属中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和受限晶体结构,推动了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传统、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通常的强化手段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会降低其塑性和导电性等其他性能,即材料领域著名的强度—塑性倒置关系。为解决困扰国际材料领域的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卢柯院士潜心研究三十余年,通过发展新的材料制备技术,在纳米尺度调控金属的微观组织获得新结构,拓展金属的结构性能的关系,从而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卢柯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开拓性地发展了电沉积及动态塑性变形技术,在金属材料中引入高密度的纳米孪晶界面,提出纳米孪晶强化机制,在大幅度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拉伸塑性和很高的电导率,开辟了纳米金属材料新的研究方向。纳米孪晶强化原理已在多种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陶瓷中验证和应用,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材料强化原理。卢柯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了多种表面塑性变形制备技术,发现了金属的梯度纳米结构及其强化机制。梯度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变形机制和力学响应,使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大幅度提高摩擦磨损性能和疲劳性能,为提升工程材料的性能和使役行为开辟了新途径,部分成果已经在工业界应用。近年来,卢柯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通过塑性变形制备出极小晶粒金属,在其中发现强度接近材料理论强度且具有超高稳定性的受限晶体。该发现不仅为探索材料结构开辟了新的空间,一经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为发展高温高强材料提供了机遇。基于该研究提出的材料素化原理,为节约贵金属等元素资源和材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路径。迄今为止,卢柯院士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0余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60余次。2005年,卢柯院士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起受聘为美国《Science》周刊材料领域的评审编辑。2017年被授予TMS Fellow奖,成为目前TMS会士中唯一一位中国大陆科学家,颁奖委员会一致认为“他在金属和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功勋卓著,同时还具备在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世界级领导才能”。2018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表彰他在纳米孪晶材料以及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2019年作为国内首位获奖者被授予“Acta Materialia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长期作出的杰出贡献。
  • 梁敬魁院士获2011年卢嘉锡化学奖
    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颁奖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举行。基金会理事长洪茂椿院士,理事吴新涛院士,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教授和福建物构所副所长黄艺东共同为2011年度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梁敬魁院士获得了两年一度的卢嘉锡化学奖,基金会向他赠送了卢嘉锡纪念铜像。   用基金的形式来激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是卢老的夙愿。卢老逝世以后,2003年,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卢嘉锡先生的亲属发起,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成立,隶属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5年由福建物构所和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共同举办了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并第一次颁发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6年,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每两年评一次卢嘉锡化学奖,每年评一次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项目,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基金会共评出优秀化学奖3名、优秀导师奖近50名和优秀研究生奖100余名。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获奖名单如下:   卢嘉锡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梁敬魁 院士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1、左景林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2、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3、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化学专业   4、房贞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5、齐忠权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   6、卢昌义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   1、温雨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2、苏静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   3、戴昉纳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专业   4、徐振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5、青琳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专业   6、金旭辉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   7、胜献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   8、高微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   9、杨士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0、龚少龙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11、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12、马秀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专业   13、黄逸凡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   14、侯旭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物理化学专业   15、梁海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6、毕群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   17、崔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化学专业   18、李文娟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   19、林生晃 西安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董志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   21、梁捷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22、黄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专业
  • 陆军院士任院长,南京理工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
    创新引领强国志,协力共铸中国“芯”。 9月17日上午,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南京理工大学三方共建的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仪式在学校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监徐少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院长陆军,中电国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超,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仲金,秦淮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学校党委书记张骏,校长付梦印院士,全体在宁校领导、校长助理;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所长唐莽,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郭宇锋,浙江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尔平,浙江大学海洋信息学系主任徐志伟,南京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施毅,东南大学教授孙伟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潘时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罗国清等特邀嘉宾;以及学校各机关部门、电光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等80余人参加仪式,共同见证了南理工聚焦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的崭新开端。仪式由副校长何勇主持。陆军致欢迎辞,向关心和支持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建设的各位领导与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对支撑国家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南理工瞄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整合优势资源,正式成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是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科技发展前沿的有力举措。学院由三方联合共建,办学起点高,体制机制活,综合实力强。陆军表示,他将带领全院师生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着眼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发展,立足工程应用实际,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微电子学院,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事业自主创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付梦印宣读了学校设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党委,成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决定。徐少俊代表共建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讲话。他表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将全力落实三方签订的合作共建协议,持续在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效对接、深度合作,期盼学院能取得越来越多令人欣喜的办学成果,早日建成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张骏代表南京理工大学讲话,向关心支持学院成立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集成电路学科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他强调南理工作为一所有着光荣办学传统与深厚办学实力的高校,成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应聚焦打造集成电路领域前沿技术体系和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提升我国电子科技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他希望学院要紧扣“政产学研”协同,充分发挥中国电科、南京市的资源平台优势,建立深度合作、相互支撑的良好办学生态,力争尽快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成为支撑相关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张骏、付梦印、陆军、徐少俊、金超等共同为微电子学院揭牌。欣闻我校微电子学院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发来贺信。成立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是我校主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布局新兴领域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学院将面向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持续聚焦培养集成电路与微电子领域科技英才,为加速解决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中国芯”的研制提供更多科技与人才保障。
  • 张伯礼院士获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国医大师”
    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30人获授“国医大师”称号,101人获授“全国名中医”称号。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教授、贾英杰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据悉,国医大师与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是授予中医药领域医德高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其中,国医大师评选自2009年始,每五年评选一次,目前共评选表彰了120名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是目前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领军者,担任“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主持中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开创了以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新途径,主持完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伯礼院士多次深入一线,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据了解,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评,共组织了两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此次获“全国名中医”称号的毛静远教授和贾英杰教授分别精于心血管病的中医及中西结合诊疗和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诊疗,在规范诊疗、提高疗效、培养新锐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 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婉珍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讣 告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陆婉珍同志,因病于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c2cec3fdfc039245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bd21c76-7484-4696-8340-9c4023de86bc.jpg" / /p p    strong 陆婉珍院士生平 /strong /p p   陆婉珍,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 /p p   1924年出生于天津塘沽。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依利诺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53-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p p   1956年回国之后在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历任分析室主任、总工程师,现为高级顾问。在此期间建成了包括光谱、色谱、质谱、核磁等门类齐全、人员配套的分析测试中心,成为各石化研究单位的表率。由于陆婉珍的突出贡献曾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陆婉珍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工作,始终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因此她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十分广泛,并能把握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是分析领域难得的通才。她同时又十分注意深入研究与石油化工有密切关系的几种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等,使之在中国立足并有所创新。 /p p   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她要求他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 /strong :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70703/016877.shtml" target=" _blank" “从“沉睡”中醒来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 /a /p p    strong 陆婉珍院士90华诞视频 /strong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3C1EFE10E5229DC39C33DC5901307461& amp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mp autoStart=true& amp width=600& amp height=490& amp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amp playertype=1" /script
  • 重磅!又一院士名单,出炉!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8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分别为陈刚(麻省理工学院),林希虹(哈佛大学),潘多加(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戴碧瓘(康奈尔大学),Wang, Michelle D(康奈尔大学),肖书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曾红葵(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周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国家科学院网站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根据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签署的国会特许章成立的私人非营利机构。它通过选举成员来表彰科学成就,并与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一起,向联邦政府和其他组织提供科学、工程和健康政策建议。本年度新增选120名院士和23名外籍院士。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职院士总数达到2565人、外籍院士526人。陈刚陈刚,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和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现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动力工程教授(终身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首位华人系主任)。研究涉及热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领域。他于198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87年获华中工学院动力系硕士学位。1993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博士学位。陈刚曾被特朗普政府指控犯有拨款欺诈,但该指控于2022年年初撤诉。林希虹林希虹,美籍华裔统计学家,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包括混合模型、非参数和半参数回归、统计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等。林希虹于1989年获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学士学位。此后前往美国留学,曾师从著名生物统计学家诺曼布雷斯洛(Norman Breslow),1994年获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她任教于密歇根大学生物统计学系,1999年获终身教职。2002年成为密歇根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2005年起任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2007年起兼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林希虹是美国统计学会会士(2000年)、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2007年),曾获得过美国公共卫生学会颁发的Spiegelman奖(2002年)以及统计学界最高奖“考普斯会长奖”(2006年)等奖项。潘多加潘多加,1988年获得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于1998年加入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担任生理学助理教授,并于2004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同年,他被招募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08年被任命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2013年获得保罗马克斯癌症研究奖。2016年回到UTSW担任生理学系主任。潘博士研究生长控制和组织稳态的分子机制。他最著名的是对Hippo信号通路的开创性工作。戴碧瓘戴碧瓘(Bik-Kwoon Tye),康奈尔大学名誉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她在韦尔斯利学院(BA,1969),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M.Sc,1971),麻省理工学院(博士,1974)和斯坦福大学(博士后,1977)接受教育和培训。她对DNA复制的兴趣始于她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培训。在康奈尔大学,她的第一个项目是筛选称为MCM的酵母DNA复制起始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出ARS特异性小染色体维持缺陷。MCM2-7复合物后来被证明是复制解旋酶的催化核心。他们与翟元良博士一起在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了DNA复制小组,研究酵母中MCM相关复制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Michelle D. WangMichelle D. Wang,物理学家。康奈尔大学James Gilbert White物理科学杰出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她的研究涉及生物分子马达和单分子光学捕获技术,于2009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肖书海肖书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生物学教授,研究生物圈与其环境在地球历史的关键时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埃迪卡拉-寒武纪过渡期间。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获得获得哈佛大学有机和进化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年加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008年晋升为教授,2021年获得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奖项玛丽克拉克汤普森奖章。曾红葵曾红葵,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 神经科学家、执行副总裁、所长。自2006年加入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以来,领导多学科团队开发了大规模、高通量的转录组学、连接组学和多模态平台,并使用它们表征和划分构成哺乳动物大脑的各种细胞类型,助力阐明脑功能的细胞类型基础。其研究带来了被广泛采用的社区资源和标准,包括转基因小鼠品系、艾伦小鼠脑连接图谱、通用坐标框架(CCF)和全脑转录组细胞类型分类学。曾红葵在布兰迪斯大学获得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神经科学博士后训练,荣获多项大奖,包括2016年AWIS科学进步奖(AWIS Award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和2018年吉尔革新研究者奖(Gill Transformative Investigator Award)。周敏周敏,社会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与亚美研究学终身讲座教授、亚太中心主任、王文祥夫妇基金美中关系与传媒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周敏于1982年在中国中山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本尼分校获得社会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移民社会学、移民第二代的教育与社会适应,美国少数族群和族群关系、少数族裔经济、亚美研究学、城市社会学等。著作包括《美国社会学与亚美研究学的跨学科构建:一个华裔学者的机缘、挑战和经验》、《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等。
  • 学术界首例学生举报导师,披露院士评选内幕
    学生举报导师,披露中科院院士申报前的筹备细节:一文多投,把已发表的专著拆分后再在自己担任主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凑足论文数量 托人寻找&ldquo 院士推荐人&rdquo ,并一一上门游说。   中国顶级专家学术著作撰写中的诸多细节也得以浮现:&ldquo 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抄袭。数十幅都是我按照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说明直接翻中文,没有注明来源&rdquo 。   王正敏的另一位学生用&ldquo 鸡毛蒜皮&rdquo 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他始终认为,这只是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举报了,举报者是他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学生公开举报导师,而且举报的对象是院士,这在学术界还是头一回。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透过王宇澄对自己导师的举报,可以管窥中科院院士申报工作的部分细节。   抄袭与注水   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被抄袭者是王正敏的导师,也即王宇澄的&ldquo 师爷&rdquo Ugo Fisch教授。   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出版于1989年。这本专著中,有一百多幅关于如何实施耳部手术的手绘图,和Ugo Fisch教授的两本专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术和镫管切除术:技术手册)》和《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Base(颅底显微手术)》相同。但《耳显微外科》一书中,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未提及这两本书。   南方周末记者翻阅3本书对比发现,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这些被标注为由Ugo Fisch教授和其他合作者手绘的图案被直接拿来引用。的形态来看,仅存在线条粗细和角度等略微差别。   &ldquo 从严格学术规范上讲,大量引用国外的著作而未注明出处均属于抄袭。&rdquo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抄袭。2005年前后,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选院士&ldquo 凑&rdquo 论文数目的全过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熊丙奇认为,像王正敏这样把自己的专著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或者是把一般的文章当做研究性的论文来申报,这和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关系,&ldquo 评价体系不独立,过分地追求数量和档次这都是不科学的做法。&rdquo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创刊于2001年,是一份双月刊,自创刊起王正敏一直担任该刊主编。   南方周末记者从王正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中发现,截至2005年4月3日,王正敏申报院士前,共发表论文271篇。但其中有88篇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发表。这88篇&ldquo 论文&rdquo 中,除了14篇是从《耳显微外科》一书摘取之外,还有40余篇文章是作为非研究性文章发表在&ldquo 发刊词&rdquo 、&ldquo 专家笔谈&rdquo 、&ldquo 我如何做&rdquo 等栏目的小品文。   在王正敏当选院士时提供的271篇论文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其中还有6篇文章属于&ldquo 一稿多投&rdquo (一篇论文在国内外两处发表,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却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ldquo 对于院士申请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饶恕的。&rdquo 王宇澄说。而在8年前,正是在他的参与和帮助下,王正敏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但王正敏院士的另一位学生刘政(化名)用了&ldquo 鸡毛蒜皮&rdquo 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ldquo 举报的是八几年很老的书了,那个年代知识产权概念很淡漠,科学界出书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改革开放后才有了大的变化&rdquo &ldquo 圈内的人都会觉得举报内容挺可笑的,上面也查过,没有实质性问题&rdquo 。   刘政介绍,王正敏在圈内号称&ldquo 东方一只耳&rdquo ,申报院士的核心材料其实是在&ldquo 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rdquo 、&ldquo 颅底显微外科&rdquo 等方面。&ldquo 大医院40岁以上的资深耳科医生都清楚,他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rdquo 。   &ldquo 师生情&rdquo   &ldquo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rdquo   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师生情分开始于1999年。为了深造医术,当时31岁的王宇澄离开了南京鼓楼医院耳科大夫的职位,考取了王正敏的研究生。&ldquo 王正敏是行业里顶尖的专家,我慕名到了上海。&rdquo 王宇澄说,那时候对导师只有崇敬,只想跟他好好学习技艺。   不过,身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职务的导师忙于手术和会议,并不总能见得到。王宇澄的课业和论文实际上是由&ldquo 二老板&rdquo &mdash 导师小组中另一名专家指导的。因为表现优秀,王宇澄从硕士生变更为硕博连读,并获得了留院的机会。   2003年,王宇澄被聘为王正敏的秘书,负责协助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ldquo 他当时告诉我,希望我全力帮助他。&rdquo   在有王宇澄辅助工作后,2003年开始,王正敏开始写作他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院士增选之前。王宇澄参与了这本书的出炉过程,负责校对书中一些知识错误,编辑。王宇澄说:&ldquo 那本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都是抄袭。都是我按照王正敏的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的说明就翻译为中文,后来成书的来源。&rdquo   除了帮导师出版专著,王宇澄当时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导师王正敏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正敏从1999年开始就已经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申报了三次院士都没当选。工程院院士重实践,王正敏申请工程院院士顺理成章,这次却改弦更张,申请重视理论方面的科学院院士。   在原来资料上,王宇澄需要将王正敏新增加的专著、论文和科技奖项添加上去,并扫描装帧成册。&ldquo 他原来有一百多篇论文,第二年提交材料时就有271篇了。&rdquo 材料准备旷日持久,不过王正敏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夸奖他装订精美。   资料准备工作进行的同时,王正敏也开始带着王宇澄拜访院士,争取推荐。&ldquo 第一次他和院士们交谈,我只是跟过去,后来就我自己去。&rdquo 王宇澄说,自己的任务不仅是沟通关系,还会带上能够体现王正敏学术成果的书籍画册,言简意赅给院士们介绍,说明这些成果的重大意义。   &ldquo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rdquo 王宇澄说,后来推荐王正敏的院士有7位,5位医学学部院士,还有另外2位其他学部的院士。原本,推荐王正敏的院士中有人过世了,推荐人不足,王宇澄有亲属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就帮助联系了两名院士推荐人。   2005年12月,经过一段焦急的等待,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王正敏顺利当选,成为了医院唯一一位院士,王宇澄也发自内心为导师感到开心。&ldquo 他是神一样的人物,我当时根本不会怀疑他的著作有问题。&rdquo 王宇澄说,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当时院士申报材料中存在大量的&ldquo 水分&rdquo 论文,甚至是抄袭。   &ldquo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rdquo 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   反目   "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   王正敏的另一名学生刘政也认为评选院士后的"回报问题"是师徒反目的原因,但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 "王院士其实是个很老派很严肃的人,学生平时都不太能跟他亲近"。   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   "秘书的工作都属杂事,会耽误我的科研进步,但想着能跟他学习,我答应了。王宇澄说。此前王正敏是他内心敬佩的师长,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成为秘书之后,帮助导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11重点学科等资料准备一个接着一个。   王宇澄的父亲王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王正敏秘书的三年,儿子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起床,常常到深夜一两点才休息。很多时候,王宇澄就直接睡在王正敏在医院8号楼的办公室中,床是用两张条桌拼接起来的。2004年12月17日,正是申报院士材料准备的紧张阶段,王宇澄在工作中晕倒导致左门牙跌断,下唇被洞穿,缝了三针。第二天继续工作,直到院士评选结束,我一天都没休息。王宇澄说。   2006年春节过后,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关系没有预兆地起了变化。他主动找到我谈话,说外面有人说我们搞小集团,以后你不要到我这里来了。王宇澄回忆。   多名王正敏的同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正敏有换秘书的"惯例"。此前,王正敏与数任秘书都不欢而散,有的人还因此离开了医院,避走他处。   "我2006年本就应该提副教授,当时三个人参评,我的论文等等条件最好。王宇澄说,等到第二年他才评上。之后有人提醒他,他之所以没有第一年评上,就是因为他的导师王正敏不支持。这令旁人都感到大惑不解。   之后,王宇澄接连遭遇挫折。他未能进入科室的耳科组,提职称也总被要求"礼让",他感到自己工作全无希望了。2011年,王宇澄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三个月,跟随王正敏曾经的导师Ugo Fisch教授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发现医院多了新规定,必须进院到达一定年限才能做手术,而他正好在"红线"之外。   王宇澄认为,正是自己的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宇澄说自己曾找到导师,希望他高抬贵手给自己一条生路,但是王正敏表示这都是医院领导决定的,他并没做什么。   王宇澄决定反击,借助自己曾担任王正敏秘书的便利,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   "没什么好说的"   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2012年1月12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证据"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谈完之后,我就被赶去门诊了。王宇澄说。   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王宇澄开始更大规模地在网络上披露自己导师、院士王正敏学术造假的信息。   这些指控中,有些是证据确凿的,比如抄袭 有些则是捕风捉影,比如王正敏博士学位造假&mdash 2013年11月12日,苏黎世大学媒体与公关部负责人Sylvia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证实,王正敏毕业之后通过《面神经拉伸受损试验》的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该论文现在在该校图书馆的论文库里依然可以查询。   也是在2012年年初,王宇澄开始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2012年2月,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   2013年8月19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的确与Ugo Fisch雷同,这仅仅是"不规范"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   复旦大学在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中明文规定,"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均属于抄袭。其中并无"被剽窃者无异议便不属于剽窃"的规定。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一稿多投"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 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明文规定,"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不得编造学术、专业技术经历和国籍证明,不得作虚假陈述,不得提供关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实信息,"有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当如实向推荐者说明,不得隐瞒"。   王正敏是否已经按照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要求,"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南方周末记者不得而知。这根本就是诬告诬陷。2013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拨通了王正敏院士的电话,他语气略显激动地谢绝了采访请求。他说,关于举报一事复旦大学与中科院都已有调查结论,自己不便多言。对于被学生王宇澄举报的尴尬,他说自己作为导师,"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院士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对待学术造假是零容忍的,就连瑕疵也容忍不了。在增选院士的过程中,推荐单位和被推荐人必须对自己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任何形式的造假都会被警告,严重的话会取消推荐单位的下一次推荐资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候选院士的过程中,如果候选人有任何形式的造假被发现,必然会落选。2005年中科院增选院士时,一位候选人就仅仅是因为论文署名排序问题而落选。   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举报自己的老师,大逆不道。如今身在广东某医院的耳鼻喉科医师刘政与王宇澄其实是前后脚入学的师兄弟,他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但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著作的"瑕疵",只是认为这些不规范是时代的产物,"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 我国中子散射技术旗帜人物、物理学家章综院士病逝,享年90岁
    p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综,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7日在京逝世,享年90岁。章综是我国第一代从事中子散射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旗帜人物, 80年代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中法合作在我国建造三台中子散射谱仪的中方负责人,近几年仍在关注着我国散裂中子源的建造和有关中子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5a67efd-7db8-4b97-99ef-a35570a2efc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300" height=" 41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章综是我国中子散射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和中子散射方法学等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领导和推动了我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为我国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于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科研之外,章综也十分关心科普,并主编了两本科普图书《我们生活在磁的世界里——物质的磁性和应用》《触摸无形的物质之网》。 /p p   1929年5月16日,章综出生在江苏宜兴。1948年7月,他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4年后,章综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并一直在该所工作。 /p p   入所后,章综在陆学善等的指导下做科研。 1957年左右,他用以X射线粉末衍射为主的方法对Al-Cu-Ni三元合金系的部分相图进行研究,解决了长期遗留下来的τ相晶体结构变迁问题,首次发现了单相区内晶体结构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现象,修正了“一个单相区只能有一种晶体结构”的传统观念,并于1957年将研究成果《铝-铜-镍三元合金系中τ相的晶体结构变迁》一文发表在《物理学报》和《中国科学》(英文版)上,该成果后来多次被晶体化学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者引用。 此外,他还研究了单晶和多晶体石榴石型铁氧体的软磁特性及其机理,成功研制了当时具有最高起始磁导率的多晶石榴石型铁氧体,阐明了变价铁离子间的电子扩散过程对石榴石型铁氧体射频磁谱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e3a57fb9-9ff8-41e1-9553-295a340ccbba.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1957年章综(左二)与陆学善等在工作 /p p   1959年,章综前往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铁氧体、铁电体实验室进修,学习苏联在软磁铁氧体领域的先进经验。3年后,他学成归来,回到中科院物理所,进入磁学室工作并担任软磁铁氧体组组长,继续软磁铁氧体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磁铁氧体材料和变价离子对镍锌铁氧体的磁导率及磁后效的影响。 /p p   70年代,章综先后完成了几项具有特殊用途的小型接收天线的任务。1978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副所长,并于同年晋升为研究员。两年后,章综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年仅51岁的他成为中科院院士。 /p p   80年代起,由于现实需要,章综的工作发生了变化,开始从科学研究转到科研管理方面。1982年,章综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两年后担任主任。这时候,章综不仅要负责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的行政工作以及其他科研管理工作,同时还是中法合作在中国建造三台中子散射谱仪的中方负责人,并担任中子散射组组长。身兼数职的章综,尽管科研管理工作十分繁忙,但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中国散裂中子科学的发展方向,时刻关注着我国散裂中子源的建造和有关中子散射的研究进展。 /p p   这一期间,作为中法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章综还在原子能院研制建成了中子三轴谱仪、中子四圆衍射仪和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该成果获198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p p   进入21世纪后,章综开始积极倡导并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立项和建设,领导物理所中子科学团队开展散裂中子源靶站和谱仪的设计研究。 2001年,他参加了香山科学会议和数理学部“散裂中子源”院士咨询会议 2004年,又参加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概念设计结题验收会。 也是从2004年开始,章综筹划召开了多年的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亲自设计各种专题报告内容和打电话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该会议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子散射界的全国中子散射学术年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4fe63a7-d86a-4421-af31-391646d07ceb.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50" height=" 27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2011年10月20日,章综参加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奠基仪式 /p p   2011年10月20日,章综亲自到广东东莞参加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的奠基仪式,而这时候他已经82岁高龄了。 /p p   去年8月,我国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的验收,我国中子科学再添大国重器,如虎添翼,章综奋斗了40年的目标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实现了! /p p   他一生埋首科研,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桃李虽不言,下自成蹊。章先生千古,我们永远铭记! /p
  • 中科院院士张人禾:全球气温预计在2040年达到峰值
    近年来,碳中和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未来的气温会如何变化?人类又应该怎样控制碳排放?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表示,如果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得很好,温度到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以后就会下降;但如果人类不加控制的话,未来的气温还将再继续升高,温室气体排放越多,增温幅度越大。所谓碳中和问题,其起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些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但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据统计,全球年平均气温自1850-1900年的工业化时期以来不断增高,目前为止大约升高了1度,其中高纬度地区增暖幅度更大,陆地的增暖幅度要高于海洋。要实现碳中和,也就是大气中碳的收支要相抵,即排入大气的碳和自然系统能够吸收的碳达到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在张人禾看来,要理解碳中和的过程,就是要知道大气中到底有多少碳,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碳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碳循环过程。目前,对于碳数量的测定,科学界已开始着手建立海陆气耦合的大气温室气体的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测模型系统,进而构建起大气、陆地、海洋界面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一体化观测系统,认识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最后搭建起社会经济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认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中实现双向耦合。张人禾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关键是能源转型,即实现使用清洁能源为主。对此,人类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加强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提升预报能力,保证能源安全和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影响以及预报的研究。“考虑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会造成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于经济社会等一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张人禾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科学界还需要知道实现过程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到底有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风险,比如,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是否会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 悼念| 捐毕生积蓄的“布衣院士”卢永根病逝 享年89岁
    p   据华南农业大学消息,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离休干部卢永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12日4时41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29f9147b-9702-4c4c-b59d-77f65478e60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47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47_副本.jpg" / /p p   卢永根(1930年12月2日-2019年8月12日),出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水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曾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p p   2017年,罹患癌症后,87岁的卢永根院士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将毕生积蓄8809446元无偿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p p   卢永根院士的离世,让华南农业大学的师生陷入悲痛。12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许多师生来到华农院士广场的卢永根院士雕像前,对卢院士予以悼念和缅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6f7bbd19-2dfb-46cd-8bda-52d8ada45f5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53.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53.jpg" / /p p   卢永根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60年代,他协助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受到国内外稻作学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丁颖教授逝世后,卢永根院士接手主持试验的总结和编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该书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p p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院士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绩。他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栽培稻的起源,首次建立了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和学生一道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学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他自觉践行工匠精神,勤奋敬业,治学严谨,取得成绩时总是归功于团队的共同努力,从不独揽功劳。他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术工作的第一位,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在作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术骨干。 /p p   卢永根院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他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12年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我国高校建设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其中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尤为突出。他团结带领干部、教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千方百计争取办学经费,引领学校走上以农业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发展道路。他坚持按现代大学的理念办学,在努力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发展工程、理学、人文、食品和经济等学科,积极培育和推动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等新兴学科发展,为学校后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千方百计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他大刀阔斧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大胆破除论资排辈习气,努力破解人才断层困局,选拔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继续关心学校的改革发展,坚定支持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大力倡导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 /p p   卢永根同志的逝世,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是华南农业大学的重大损失。华南农业大学全体师生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用知识和本领服务人民,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p p   根据卢永根院士本人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p p   12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许多师生自发来到华农院士广场的卢永根院士雕像前,悼念和缅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f9992ab1-0dab-4a25-8f6f-5c3659fa5d63.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57.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813090357.jpg" / /p p   strong  人物履历: /strong /p p   1930年12月2日 出生于香港。 /p p   1949.09-1952.11 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 /p p   1952-1953年 在广州华南农学院学习 1953.08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p p   1953-1962年 任华南农学院助教,讲师。 /p p   1955.08-1957.07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进修班”学习(教育部委托北京农业大学举办)。 /p p   1959.09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p p   1962-1965年 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任丁颖院长秘书,科研助手。 /p p   1965-1983年 任华南农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p p   1978.08-1979.02 公派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 /p p   1978.11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 /p p   1979.03-1983.10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p p   1980.11-1982.05 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往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 /p p   1983.05.31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p p   1983-1995年 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p p   1986.09.06 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全国第3批)。1986年7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二、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生物学部副主任。 /p p   2017年,因罹患癌症,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将毕生积蓄8809446元无偿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p p   2018年3月1日,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p p   2019年8月12日4时41分,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p
  • 张弥曼院士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p   11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来自中国、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英国的五位优秀女科学家获得了2018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因其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给全球带来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洞见而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29" title=" timg (1).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2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3b16f93-10f9-4c2e-bf91-974f10cbc47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院士 张弥曼( /strong strong 照片来自于网络 /strong strong ) /strong /p p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L’Oré 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科学领域推动性别平等。该奖在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隔年交替评选,2018年度评选领域是生命科学。独立评审团由国际科学界10位知名人士组成,今年的评审团主席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伊丽莎白· 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 /p p   张弥曼曾任古脊椎所第三、四任所长,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她是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于2011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张弥曼是继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2003)、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2004)、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2011)、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谢毅(2015)后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性科学家。她将于明年3月22日在巴黎获颁此奖,并庆祝该奖项设立20周年。 /p p /p
  • 卢秉恒院士:智能制造装备业是待挖掘的“金矿”
    卢秉恒   “智能制造装备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唯一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的金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日前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他认为,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业。   据了解,高端装备制造业被涵盖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中,而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的核心,是制造装备的前沿和制造业的基础。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也已成为当今工业先进国家的竞争目标。   “未来的制造装备需要软硬件结合,没有软件的支持,就是‘笨’装备。我们需要改变重硬轻软的观念,增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卢秉恒介绍,智能制造装备是在装备数控化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先进、更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的装备类型,主要分为智能机床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两大部分,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它可以将传感器及智能诊断和决策软件集成到装备中,使制造工艺能适应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变化。   然而,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目前却仍处于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类装备的智能化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行业甚至连自动化都还没有完成。   另据银河证券研究报告估计,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未来5到10年内将获得高速成长,其中,未来5年有望实现年均25%以上的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秉恒认为,我国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发展方向应是网络化、控制软件模块化,在智能层次上逐渐推进。   而对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战略布局,卢秉恒表示,应考虑“以点带面,层次推进”的策略,首先以国家重大需求、与战略安全相关的制造行业,如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为对象,重点研制若干类自动化基础好、智能化要求迫切的制造装备。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工艺优化与传感器研究,发展可国产化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开发适合制造装备的智能数控系统。   “我国航空航天和军工企业受到进口制约,所以对高效优质的智能装备需求旺盛,这成为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动力之一。”卢秉恒说,目前我国在一些重点产品研制方面有所突破,如研制成功智能压力机、重型数控镗铣床,并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但卢秉恒强调,加快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并加快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实行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工程,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