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有机化学家

仪器信息网有机化学家专题为您整合有机化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有机化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有机化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有机化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有机化学家话题讨论。

有机化学家相关的论坛

  • 【分享】X有机化学家——邢其毅

    有机化学家——邢其毅邢其毅 1911-2002 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碱、多肽、抗生素合成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和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他是胰岛素合成项目的学术负责人之一,他所设计的氯霉素的新合成法,60年代就被国外用于工业生产。他特别注重基础教育,亲自讲授普通有机化学课程近20年,为我国有机化学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有机化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自行编著的有机化学教科书,是许多高校沿用多年的主要教材。 邢其毅,1911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是贵州省贵阳市。父亲邢端是清末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是国家中央文史馆馆员。邢其毅自幼读私塾,并一直喜欢研读史书,这使其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较深的功底。  1033年,邢其毅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后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在有机化学家R.亚当斯(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体化学研究,1936年获博士学位。为了扩大视野和博览众家之长,同年夏天他又去德国慕尼黑大学,顺从当时著名有机化学家H.维兰德(Wieland)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他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芦竹碱的结构与合成,这项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  对于刚涉足有机化学乐园的年轻的邢其毅来说,在著名的维兰德实验室中工作应当是十分理想和鸿图无量的时候,日本侵略军把罪恶的铁蹄踏进了中华大地,祖国面临灭亡的危险,这使邢其毅断然做出决定,放弃眼前优越的研究工作条件立即回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国后,邢其毅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研究员,不久华北沦陷,上海也危在旦夕,中央研究院被迫南迁昆明。邢其毅负责转运书籍等贵重物品,绕道香港、越南,历时半年之久,才将全部资料物品运抵昆明。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为了支援抗战,寻找抗疟药物,邢其毅跑到云南边境河口地区收集金鸡纳树皮,开展有效成分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大后方期间,邢其毅目睹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抗战的情景,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他决定去寻找新的救国道路。1944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来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前线皖北解放区天长县,参加新四军的工作。他被分配到苏北华中军医大学,一面训练基本药学人才,一面为军队制药。在这期间,他把夫人钱存柔(现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和孩子也都接到新四军中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  抗战胜利后,邢其毅受聘于北京大学,于1946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同时兼任前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是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邢其毅和千千万万北京市民一起欢欣鼓舞地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邢其毅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感到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富强昌盛的中国就要到来了!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他认为是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1950到1952年,邢其毅还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为战后学校的整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邢其毅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北京市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还是北京市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届专业组顾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开创我国多肽化学的研究方向和人工合成胰岛素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早在50年代初就断言:在未来年代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1951年他就提出并进行蝎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项研究未能正常开展,事后证明,这个计划比国外同行早15年。  多肽合成研究中,氨基酸的端基标记是一个重要问题,邢其毅是我国进行接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这是一个识别氨基酸羧端的好方法。  在多年的多肽化学研究中,邢其毅和他的助手们还成功地合成了九种多肽的新试剂,并因此获得了国家教委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神秘诱人的领域,50年代前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都在注视着这个问题。1955年,英国的桑格(Sanger)用生物降解和标记方法确定了第一个活性蛋白质——牛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连接顺序(一级结构)。1958年,中国的几位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在北京讨论了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可能性问题,邢其毅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胰岛素人工合成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对含半胱氨酸片断的接肽方法和端基保护问题。随后,邢其毅等就开展了含半胱氨酸小肽的合成研究。1959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研究队伍,开始胰岛素合成研究,邢其毅是这个研究集体的学术领导者之一。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人类第一个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终于在1965年降生在中国大地上。结果公布之后,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它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化学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为我们这个伟大的科学文明古国又赢得了新的荣誉。为此,1982年国家特发给邢其毅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胰岛素工作中的贡献。 氯霉素的新合成法氯霉素是人类能够进行大规模化学合成的唯一的抗生素,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但是当时它的合成方法较繁,工艺复杂,原料难得。为了发展我国的抗生素工业,1956年,邢其毅和戴乾圜等在研究普林斯(Prins)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中,设计了一条新的、从容易得到的工业原料苯乙烯开始合成氯霉素的方法。这个新合成法不但在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氯霉素的立体化学问题,而且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整个合成只有五步反应,中间生成物全都是液体,这为生产过程中的管道化输送和连续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遗憾的是,这个新合成法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首先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在事隔11年后的1968年,意大利的卡洛埃巴公司采用了与此完全相同的方法建成一个年产400吨的氯霉素生产工厂。但是,氯霉素的新合成法,是中国科学家创立的,为此,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奖。

  •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那些化学大牛们的非凡人生(欢迎随时补充)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那些化学大牛们的非凡人生(欢迎随时补充)

    1 .贝格曼( T.O.Bergman , 1725--1784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08_2961690_3.jpg贝格曼是舍勒的友人,研究过有机物如甘油等。他是著名的分析化学和矿物学家。编写过一些书。2 .葛梅林( L.Gmelin, 1788--1853 ,德国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09_2961690_3.jpg葛梅林是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发现铁氰化钾( 1822 )、牛磺酸( 1824 )、克酮酸及玫琮酸( 1825 )、血红素和胰酶(与 Tiedemann 合作, 1826 ),引入酯和酮的名称( 1848 ),编写过大部头的《化学手册》。葛梅林说, " 只有碳是有机化学物的基本元素。 "" 将有机化合物简单定义为碳化合物。 " 凯库勒说: " 因此,我们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碳化合物的化学。但这个定义没有表示出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真正区别。对于我们这门学科,人们给了它有机化学这一个历史悠久的名称,而我们把它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则更为方便。 "3 .舍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10_2961690_3.jpg舍勒1742 年生于当时瑞典波莫瑞尼亚的首府施特腊尔宋特。他生活在错误的燃素论在化学界盛行时代,可是在实验方面却发现了很多新的实验事实。他十三岁起就在药房当学徒,做药剂师,学习化学,一直从事药物的提炼和配制工作,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他长期勤奋工作,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例如从酿酒副产物酒石中析离出酒石酸( 1770 ),从酸牛乳中析离出乳酸( 1780 ),从尿中析离出尿酸( 1780 ),从酢桨草中析离出草酸( 1776 ),从柠檬中析离出柠檬酸( 1784 ),从苹果中析离出苹果酸( 1785 ),从五培子中析离出没食子酸( 1786 ),将没食子酸加热又得到焦性没食子酸。当时舍勒主要是利用这些酸的钙盐和铅盐难溶于水的特性,令酸形成钙或铅盐沉淀下来,用无机酸酸化便得有机酸。又发现了酪蛋白( 1780 )和甘油( 1783--1784 )。舍勒还发现了氧,并发表了:燃素 + 火空气(氧) = 热的论文。他在1775 年 2 月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瑞典科学院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铸造了一个座像,耸立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供人仰慕。4. 柏齐利乌斯( Jacob Berzelius, 1779--1848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8_573911_2961690_3.jpg柏齐利乌斯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化学家。 1779 年 8 月 20 日生于瑞典的瓦夫魏尔宗达,家境贫穷, 15 岁时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当家庭教师,决心谋生挣钱, 1797 年,考上乌普萨拉大学医学系,还当家庭教师以及每逢星期日当临时工挣钱。 1802 年 5 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该学院当讲座义务助手,业余攻读化学。 1806 年任讲师, 1807 年成为教授。 1835 年,皇家查理十四晋封他为男爵。他把厨房改建为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柏齐利乌斯的实验工作横跨许多领域。他发现铈土( 1803 , 1804 发表)、硒( 1818 )、钍( 1828 , 1829 发表),离析出硅( 1810 )、钽( 1824 )、锆( 1825 ),证明化合定律和原子学说可用于无机化学也可以用于有机化学,制定出近代化学符号( 1813 ),提出了电化学二元论学说。他于是 1808 年首先提出有机化学的名词,改进了有机元素分析方法。他还发现肌乳酸( 1806 )、丙酮酸( 1835 )。 柏齐利乌斯的主要特点是严密性与系统性,观察精确,描述清晰。他是生命力论的拥护者。5. 维勒( Friedrich Wohler, 1800--1882 ,德国化学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8_573912_2961690_3.jpg维勒是因首先在实验室里从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 -- 尿素而闻名于世。他 1800 年 7 月 31 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埃施耳斯亥姆。 1814 年入中学后,成绩总是不太好,其原因是分热衷于化学实验和矿物的采集而忽视了课程的学习。维勒的启蒙教师是业余化学爱好者布夫大夫,他经常向布夫大夫借书,并且在一起做实验。1820 年考入玛尔堡大学医学院,次年,由于对葛梅林的崇敬而转学到海德尔堡大学,受葛梅林的劝阻,没有去听葛梅林的讲课,这样,维勒的一生没有听过大学化学课程,原来准备当医生,在葛梅林劝说下, 1823 年,跟柏齐利乌斯学习一年,继续做他的氰基化合物问题的研究。 1824 年回国, 1825 年,担任柏林工艺学校的教师,每周有八个小时课,学校为他建立了一所实验室,在这期间,他分析过大量的矿物,制备出许多稀有金属化合物。维勒在大学时代便致力于氰基化合物的研究,确定了异氰酸的组成,和李比希确定的雷酸结果一致,导致了对异构体的认识。1825 年他发表了题为《关于氰基化合物》的论文,在论文中说: " 将氰气通入氨水中时,并未产生所预想的氰酸铵,而生成的是草酸铵和其他各种物质,其中发现有若干白色结晶物质 " 。经过三年的工作和考虑最后确定为尿素。1828 年 2 月,维勒写信给柏齐利乌斯说: " 我必须告诉你的是,不经动物,不经肾脏便可以制成尿素。 " 柏齐利乌斯回信表示祝贺。但是他又说,尿素之类是介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维勒的见解,而杜马和李比希等理论家对维勒的观点都表示赞许。他俩把维勒的实验结果的意义引伸为普遍意义进行宣传,给 " 生命力 " 论以狠狠的一击。维勒与李比希的性格截然不同,李比希性急易怒,而维勒冷静,不喜争执,最初因为确定雷酸银的组成辩论起来, 1824 年证实了两者在组成上是一样的以后,从 1829 年起开始交往,乃至合作共事,也许由于献身化学和追求真理是共同的愿望,才保持了 44 年的友谊,在化学史上堪称佳话。维勒约于 1835 年后放弃了有机化学的研究,继续进行矿物分析工作。6. 李比希( 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著名德国化学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9_573913_2961690_3.jpg李比希 1803 年 5 月 11 日生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父亲是经营药物原料的商人,设有一所制造染料和涂料的小作坊,最初当他父亲的助手,所以自幼便对化学产生兴趣,八岁入八年制学校读书,因热衷于化学工艺活动,忽视了希腊文等课程的学习,成绩不好,读至七年级时被迫退学。当学徒十个月,二年后即 1820 年入波恩大学读书。次年随导师调动工作转学到埃尔兰根大学,因为他参加了学生团体活动,只读了十个月。 1922 年去巴黎於索邦大学念书,在盖 · 吕萨克的实验室与杜马共同进行雷酸盐的研究,获得成功。于 1824 年结束留学生活,他在巴黎时,写了 " 关于植物化学有关的矿物化学问题 " 的论文,把这篇论文递给母校埃尔兰根大学而获得博士学位。 1824 年 5 月被任命为吉森大学副教授,一年后提升为教授,年仅 22 岁。他在吉森居住了 28 年,一直到 1852 年移居到慕尼黑。李比希是十九世纪前半世纪最卓越的化学家之一。他在有机化学、农业化学、肥料工业等方面都做出巨大的贡献。李比希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有机分析的方法,把有机物与氧化铜一起燃烧,用钾碱球管吸收 CO2 ,用 CaCl2 吸收水份,同时改进了分析天平,使碳氢分析发展成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他和他的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对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结果相当精确。李比希首先合成了三氯甲烷,用作麻醉剂;合成了三氯乙醛水化物,用作安眠药;合成了连苯三酚,用作显影剂。李比希提出了植物营养理论,制成 " 李比希专利肥料 " ,其影响较深。 1975 年,美国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现代化了,而耶鲁大学还出版《农业科学的萌芽》一书来纪念 1840--1880 年间李比希以及他的学说在当时对改良美国土壤所起的作用。李比希培养了第一流化学家,使学生们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李比希门下出现了不少著名化学家,其中有本生、霍夫曼、威廉逊、凯库勒等, 1

  • 【分享】H有机化学家-胡宏纹

    有机化学家-胡宏纹有机化学家。四川广安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副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教授。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首先用顺磁共振谱证明芳醛肟脱氢二聚体在氯仿中加热时分解成亚胺氧自由基,并研究了亚胺氧自由基与苯乙烯类似物和共轭二烯的加成反应以及与酚类的取代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Gabriel试剂N-甲酰基甲酰氨钠,可用于伯胺,氨基酮及酮酸酯的合成。发展了在氧化剂存在下,用吡啶N-叶立德与烯烃的1,3- 和1,5-偶极环化加成反应合成中氮茚衍生物的新方法。首先合成了双冠醚与碱金属盐的1:1和2:2配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习简历 1942.9-1946.5 中央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50.9-1952.8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 1952.9-1953.9 大连工学院研究生 1957.9-1959.8 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副博士学位专业简历 1946.9-1950.8 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3.9-1954.8 大连工学院讲师 1954.9-1963.8 南京大学化学系讲师 1963.9-1978.10 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 1978.10- 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至1984)主要研究方向 冠醚化学 有机合成方法任 职 情 况中国化学会理事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 江苏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荣 誉 称 号 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1990)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获 奖 情 况 1 胡宏纹,王德粉,朱春生等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2 胡宏纹,王德粉等 冠醚的合成、性持及应用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3 胡宏纹主编 有机化学(第二版)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6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1 Ge Yuhua Wang Defen,Hu Hongwen,et al. Bibracchial Lariar EthersⅠ Chem.Res.Chinese Univ.,8(1) 48 1992 2 胡宏纹 崔文革,李小华 だ-溴汞化羰基化合物与N-亚硝基乙酰苯胺的反应 化学研究与应用 4(1) 25 1992 3 Wang Def Ge Yuhua,Hu Hongwen,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N,N'-bis-(2-methoxy-1-naphthylmethyl)-4,13-diaza-18-crown- 6 potassium iodide Jiegou Huaxue,11(1) 61 1992 学 术 研 究 活 动 胡宏纹教授专长有机合成化学。在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和新试剂的研究中,发现芳醛肟脱氢二聚体与苯乙烯反应生成1:1加成产物, 证明这是一种新的自由基反应,即Iminoxy自由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新的Gabriel试剂二甲酰氨基钠,并利用它合成了伯胺、α-氨基酮、芳基取代丙酮酸酯和α-氨基酸;发展了一种的氧化剂Py4CO(HCrO4)2,并已用于苄醇、苄氯、苄胺、 醛肟等化合物的氧化和中氮茚衍生物的合成。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有机合成应用的研究中,改良了由芳基重氮盐和氯化汞合成有机汞化合物的涅斯米扬诺夫反应;改良了由二酰基过氧合成有机汞化合物的方法;首先研究了α-汞化的羰基化合物与自由基的反应;首先报道了由二芳基碘盐合成芳基膦酸的方法;制备了用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负载的钯(O)催化剂, 并用于卤代烃的乙烯基化(Heck)反应中,其中一种催化剂的转化数已超过16700次。 在冠醚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中,合成了多种类型的冠醚,研究了它们的配位性能和应用,其成果“冠醚的合成及应用”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合成了一系列双冠醚,研究了它们的配位性能,首先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证明在双冠醚金属配合物中两个冠醚单位协同作用,把离子包结在中间;提出了由糖精合成二氮杂冠醚的低成本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双臂套索冠醚,首先得到它们的双核铜配合物,其成果“双冠醚的合成、性质及应用”获199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胡宏纹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 先后四次主编有机化学教材,总印数近40万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30多人。1990年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正式出版的专著 1 胡宏纹等 有机合成 (译文第一、二集) 科学出版社 1957,1964 2 李景晟,胡宏纹编 有机化学 (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3 胡宏纹,彭世何,陈伟兴,段康宁 有机化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5 4 胡宏纹,段康宁,陈伟兴,陈子涛 有机化学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5 胡宏纹等 有机化学示范教学 (邢其毅编)第十章 1982 6 胡宏纹,陈伟兴,刘广鉴 有机合成近年来的发展 (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1986-2000年基础研究规划化学学科重要领域 专题报告) 1984.12 7 胡宏纹主 有机化学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1 Reutov,O.A. Ptitsina,O.A. Hu,Hongwen 由二芳基碘盐合成有机汞化合物 苏联科学院报告 122(5) 825 1958 2 Reutov,O.A. Smolina,T.A. Hu,Hongwen用ΥΓHg标记的二某汞与二对氯苯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苏联科学院通报(3)559 1959 3 高济宇,王德粉,胡宏纹 1,6-二酮的成环反应 南京大学学报 (1) 69 1959 4 胡宏纹,余学海 ARBUZOV 反应的一种新模型 南京大学学报 133 1962 5 ReutovO.A. Hu,Hongwen,Beletskaja,E.P. Smolina,T.A. だ-溴汞化苯乙酸乙脂与ΥΓHg标记的溴化 苯基汞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动力学研究,(苏联)物理化学 3 2424 1962 6 胡宏纹,王德粉等 丁烯二酸三乙基锡酯的共聚 高分子通讯 5(2) 1963 7 吴养洁 陈镇东,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Ⅰ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 化学化工版 (试刊) 6 529 1965 8 吴养洁 陈镇东,王行方,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Ⅱ 郑州大学学报 119 1965 9 吴养洁 陈镇东,司九敏,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Ⅲ 郑州大学学报 115 1966 10 蔡松傅 丁贤民,陶嘉琳,胡宏纹 合成芳基磷酸的新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 62 1978 11 胡宏纹,倪九祥,高济宇 芳香族有机汞化合物的合成 化学学报 37(1) 9 1979 12 吴养洁 陈镇东,张宪平,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48 1980 13 王德粉,胡宏纹,张进琪 有色冠醚的合成 化学学报 39(1) 909 1981 14 吴养洁,陈镇东,张宪平,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Ⅶ 有机化学 5 331 1982 15 陈伟兴,王毅军,陶明,胡宏纹 双戊二酮钴催化作用的研究 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849 1982 16 施耀曾 朱惠祥,蒋燕灏,孙祥桢,胡宏纹 左旋甲基多巴的合成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4) 853 1982 17 胡宏纹,张壮予 多齿配体的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6) 727 1983 18 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含活性基团的冠醚的合成 科学通报 (11) 664 1983 19 陈镇东,吴养洁,张宪平,陈荣峰,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Ⅵ 化学学报 41(1) 57 1983 20 胡宏纹 陆国元 甲基冠醚的合成 有机化学 (5) 345 1983 21 胡宏纹 陈伟兴 宁光跃 孔伟雄 N-苯基-N'-异丙基苯二胺-1,4-的新合成法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245 1983 22 张进琪 黄德培,王德粉,胡宏纹 有色冠醚的固体络合物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 592 1983 23 邰子厚 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选择性膜迁移-冠醚二酯酸纤维素膜的离子选择透过性 膜分离科学与技术 3(1) 37 1983 24 沈孟长 罗勤慧,诸葛卸梅,戴安邦,陆国元,胡宏纹 冠醚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1) 135 1983 25 罗勤慧 沈孟长,诸葛卸梅,戴安邦,陆国元,胡宏纹 冠醚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Ⅲ 化学学报 41(10) 877 1983 26 朱春生 王德粉,程绍尊,胡宏纹 含三嗪环的双冠醚的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5(5) 669 1984 27 黄德培 朱春生,张进琪,王德粉,胡宏纹 含三嗪环双冠醚钾、铊电极的研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5(5) 641 1984 28 黄德培 张进琪,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双冠醚 PVC膜钾电极的研究 化学学报 42 101 1984 29 黄德培 朱春生,张进琪,雷恒毅,王德粉,胡宏纹 双冠醚 PVC膜铊(Ⅰ)电极的研制 分析化学 (12) 89 1984 30 王德粉 张进琪,谢 川,朱春生,胡宏纹 有色冠醚的研究 Ⅱ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250 1984

  • 【转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黄乃正 (1950——) 黄乃正,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1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台山市三八镇六槐村委会南岭村,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妻子是一位精神科顾问医生。少年的黄乃正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中学时,他在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就读,中学会考获得相同的文、理科成绩,而学校却安排他大学预科读理科课程。但黄乃正对中国历史的爱好从未中断,他在闲暇的时候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1969年,黄乃正考入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以一级荣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1978年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79年再次赴英国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980—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职。后因母亲病重,重返香港,1982—1983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任讲师。1983年,他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致力于研究有机合成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 黄乃正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是一位一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专长在有机硅、有机硼及有机锡化学、杂环化学、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合成。非天然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质研究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富挑战性的工作,这些非天然分子并不存在于自然界。故其合成有助于解决一些物理化学问题。非天然分子更可用于探索一些特定现象或用作模型制备新型化合物。可以说,新型高分子、新型有机导电材料、新药、新催化剂或新燃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和非天然分子有关。黄乃正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样重要,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尽管基础研究不能马上在实际上应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其应用可能性将会出现。 黄乃正早期曾参与红霉素的全合成,后从事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专题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获得了 199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获奖的研究课题是从1980年开始进行的。黄乃正等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这一研究课题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合成了多个在有机化学理论中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而难度极高的分子。 在多年的研究中,黄乃正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具有环间连接的三苯骈环辛三烯炔。这是全共轭的平面结构,从试验上证明了Hückel关于非芳香性4n的规则。他还合成了一类环番化合物,其中4个苯环处于正交,是经典意义上的共轭而分子轨道并不共轭的化合物,曾被诺贝尔奖得奖者D.J.Cram所著的化学教科书列为尚未合成的有挑战性有机分子之—。另外他合成了含有3个连续双键的五元环化合物,被认为是高张力化合物的一项世界纪录,此外他又合成了多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黄乃正还证实了烯二快在溶液中的重排反映:烯二快结构存在于许多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这重排被视为这类化合物抗癌的可能机理。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多家国际性科学学报所引述,而在进行上述几项长期的研究期间,他培养了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黄乃正先后在国际化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80多篇文章,并被邀请在国际及国内各化学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30多次。英国伦敦大学于1994年颁予他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有机化学方面的成就。他先后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日本合成有机化学学会会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现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有:以呋喃衍生物为原料全合成天然产物;从事合成手性 Tetraphenylenols,并以之作为极块合成含Ti、Si、Zr等金属中心离子的手性分子组合;合成带手性的硼酸并以此进行不对称合成。 在黄乃正的办公室,存放着许多的证书。他目前在国内外科学界担任许多重要的职务。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名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五邑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底,黄乃正赴北京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奖。他深深感到,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既感到光荣,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 1998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黄乃正担任了管理委员会主席,并招收研究生。他现在每个月都去上海2—3天,有时是一个星期。他对上海情有独钟,早在美国读书时,向往着回香港或内地从事科研工作。1978年,他第一次到上海,就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愿意去那里开展科研项目。尽管当时国内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但他对去内地从事科研工作充满信心。 此外,黄乃正还和内地多家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内地的科学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而努力。他说,在基础研究方面,化学、物理、生命科学是香港比较成熟的学科。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内地在科研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黄乃正在有机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3位恩师,至今他还珍藏着他和不同时期的3位老师的合影。他说,这3位恩师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 第一张照片上的老师是他大学时的指导老师胡沛良。黄乃正进入大学时,胡沛良刚刚从英国深造回来。黄乃正在中文大学期间,一直跟着胡沛良搞科研。后来,又是胡沛良推荐黄乃正去英国,跟他从前的老师攻读研究生。第二张照片上的老师,就是黄乃正攻读研究生时的指导老师,也就是胡沛良的老师 Franz Sondheimer。1979年,黄乃正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位英国教授又推荐黄乃正去美国哈佛大学,师从他从前的老师。黄乃正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他的指导老师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Robert B.Woodword教授。也是Franz Sondheimer的老师。第三张照片就是黄乃正和这位美国教授的合影。 黄乃正至今仍满怀感激地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 【缅怀】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align=center][img=221,300]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03/201031194734338.jpg[/img][/align][align=center]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align][align=left][color=#0000ff]  [b]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b][/color][/align]  [b]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b]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b][color=#0000ff]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color][/b]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 Reaxys:出自于化学家,服务于化学家

    Reaxy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专门服务于从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提供大量经实验验证的信息。 Reaxys全方位支持教学和研究工作,可更轻松快捷地为所有化学家释疑解惑、提供所需数据,并使其顺利投入实验室工作,从而取得优秀成果。 Reaxys 为用户提供 • 快速查阅功能,可以查到合并了化学反应和化合物数据的相关高质量数据 • 唯一的数据提取标准,可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信度 • 直观易用的界面,可再现、经验证的相关实验数据 • 独特的工具,让您能够评估搜索结果项、设计合成策略、共享数据以及执行更多功能

  • 【转帖】有机化学如何可持续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有机化学界已注意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是今后有机化学大有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对有机化学提出的要求又正是有机合成、有机分析和物理有机化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化学会七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吴毓林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关注,记者随即进行了采访。 据吴毓林介绍,近两年生命科学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完成了人类基因的测定,从而开始了后基因组、蛋白质组研究的新时期。有机化学家进行的有机分析、有机小分子的调控等研究工作正在积极介入到这一领域中。 在材料科学领域,聚乙炔有机导体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诺贝尔奖,标志着有机新材料的研究受到了科技界的特别青睐,同时也激发起更多的有机化学家投入到这一领域。近几年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例如 C60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探索等,现已发展了一些高收率合成C60有机衍生物的方法,开辟了材料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由于C60制备方法的进步,有人预计未来几年内 C60的生产将达到数千吨的规模,有机化学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有机化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环境科学,20世纪90年代有机化学家已十分关注,尤其是当今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应更深更广地参与环境中的有机化学问题。 吴毓林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大课题,其中化学学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都是由化学创造和维持着的,虽然生态环境问题与化工有关,但将化学和化学品作为污染和有害物的代名词则纯属偏见。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化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新概念,其含义包括三 个方面:一是提供给社会的化学品应是有益无害,而且对环境友好的;二是生产这些化学品的原料应可以再生,它们的利用不应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是绿色化学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即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环境友好的。 人们对化学的偏见主要是来自于化学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而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家尤其是有机化学家则可以大有作为。 ---绿色化学品六六六和DDT是很有效的杀虫剂,但是也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大量的使用之后使它们不仅在土壤中残留,而且也进入了作物、牲畜乃至人体,因此这些含氯的农药被列入了禁止使用的名单。尽管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应运而生,但这些产品仍然存在污染问题,因此开发绿色农药对有机化学家仍然是一大挑战。 ---可再生原料“白色污染”是20世纪末凸现的环境问题,添加降解催化剂生产可降解塑料或者采用纤维为原料生产替代品,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近聚乳酸工艺的改进使这种理想的绿色产品有可能大规模使用。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它的原料是可再生的,由来自玉米的葡萄糖发酵而得。 ---绿色工艺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工艺是绿色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有机合成研究所追求的高效、高选择性、简捷、反应条件平和、原子经济性等目标一致,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反应介质的探索是近年绿色化学中的热点,有机合成中大量有机溶剂的应用,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因此人们试图不用溶剂或采用环境友好、无毒而又易于回收的介质来代替有机溶剂,如水、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等。将化学剂量的有机反应转换成催化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追求的目标,也是绿色工艺的重要方面。绿色化学中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合成工艺环境友好,是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据吴毓林介绍,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学研究还面临着其他许多课题,像环境中微量、超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反应变化和迁移等都是对有机化学家极大的挑战。 从20世纪末开始,有机合成研究领域开始发生变化,对药物、农用化学品、各种功能材料的需求,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出现,使得大量新型有机分子的合成成为有机化学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建立分子库、发展分子多样性成了重要的课题。90年代出现的组合化学正是这方面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多肽分子库的建立上尤其成功,但在结构类型大改变的多样性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发展分子多样性上近年出现了多种方式和途径。美国科学家在合成设计上提出了从原料出发正向合成概念,目标是实现分子多样性;2001年又提出了“点击化学”的名词,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碳-杂原子成键反应快速实现分子多样性。 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是近年有机合成中最受关注的领域。2001年不对称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又一次标志着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在当今科学界的重要地位。近两年手性纯化合物合成的报道仍然是有机化学中最突出的部分,诸如近年组合化学的方法成功地用到了不对称合成催化剂的筛选,对不对称合成中的非线性放大也有新的说法等。也有报道介绍了不采用金属催化剂而回归到有机小分子来催化不对称反应,认为这样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传统的用糖作手性模板的方法近年来也有新的发展。目前手性纯化合物的合成虽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从理念到方法上仍期待着新的、革命性的飞跃,而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 吴毓林指出,目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机化学正在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同时也正在与时俱进,迎接新的辉煌百年。

  • 【转帖】高振衡——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转帖】高振衡——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高振衡——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21_57615_1634962_3.jpg[/img]高振衡,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是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反应机理方面曾取得多项成果,尤其对有机闪烁剂与有机激光染料进行过系统研究,并有所创新。他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多年,培育了大批人才。 高振衡1911年6月21日出生于北京市。192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30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七七”事变后,高振衡随学校南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三年。1941年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一年,1942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留学。在美国,高振衡学习勤奋、刻苦,1946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生活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离开了R.B.伍德沃德(Woodward,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室,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应约到天津南开大学执教。   1947年,南开大学经费紧张,师资非常缺乏,面临重重困难。当时,正在美国考察教育的化学家杨石先也重返南开大学任教,加上高振衡的到来,加强了化学学科的师资力量。   当时,国民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危机严重,拨给南开大学的经费,不能保障日常教学与职工生活的需要,1946年12月11日,南开大学吴大任、邱宗岳和高振衡等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部分教授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提高起码的生活待遇。1948年他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斗争的行列,同年4月6日他参加了罢教斗争,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进步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给他带来了新生。他担任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的领导工作。他尽心尽责,克己奉公,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他有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他不但可以从事教学工作,还可以潜心进行科学研究。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讲授过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物理有机化学等课程,编写过相应的教材。他素以教学严谨著称。讲课条理清晰,对学生循循善诱,奖掖后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高振衡是我国最早开拓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他先后进行过有机汞化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的量子化学处理、有机锑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分析、类“卡宾”反应、三元碘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有机硼化合物和有机镓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等课题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南开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原名有机结构理论研究室)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反应机理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他是比较早地将量子化学计算应用于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有机化学家。他和助手处理了芳基汞、氯乙烯基氯化汞等化合物的结构,根据计算得到的π电荷分布及π-键序,首次指出在上述化合物分子中由于汞原子的空p轨道的参与形成了大π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氯乙烯基氯化汞和双氯乙烯基汞的反应性质,从微观结构上揭示了A.H.涅斯米扬诺夫(Несмеянов,原苏联科学院院长)等人提出的“双重反应性能”和“δ.δ-共轭”概念的实质,并且提出了在顺式氯乙烯基氯化汞的结构中,存在一个新型的化学键——四电子三中心键。在探讨烃基氯化硫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过程中,确定了加成的位置及立体化学,揭示了反应的离子性特点。

  • 【资料】核磁共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959年译本)

    本书以适合于有机化学家实际应用的方式,简略地叙述了核磁共振的原理及设备,并用了很多实际谱图来说明。本书为1959年所著英文版的译本,欢迎收藏。这是在资料中心的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94887.shtml

  • 科技日历——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

    科技日历——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

    1841年的今天,德国有机化学家卡尔·格雷贝诞生。1868年,他和卡尔·利伯曼以从煤焦油中提出的蒽为原料,人工合成了橙红色染料:茜素,并很快投入市场,代替了天然的茜素。这是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此外,他还提出了苯环上邻(ortho-)、间(meta-)、对(para-)取代位置的命名。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2/201402241510_491003_2646159_3.jpg

  • 【分享】Y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余泽兰

    【分享】Y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余泽兰

    余泽兰[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4/200704021654_47585_1618547_3.jpg[/img](1893—1956)余泽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大学的化学教育工作,编译了大量教材,培育了大批人才。他从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化学拓展到实用技术领域,在农业化学、食品化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余泽兰,又名余兰圆,曾用名余馥庭,1893年6月11日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路上乡一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便过继到在闽侯经商的族叔余祖裕(字仰山)家,他的籍贯亦随之改为福建闽侯。余祖裕夫妇待他如亲生骨肉,虽然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但是仍然供养余泽兰上学读书。余泽兰自幼聪慧好学,学习成绩优异,顺利地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他于该校毕业,被选派到美国公费留学。在美国留学的4年半中,他先后在约翰霍布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从此开始了在化学领域里的辛勤耕耘。以教书为业,编译大量化学教材20年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在国际社会中均属落后状态。余泽兰决心振兴中国化学事业,他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1924年回国后,他一直奋斗在教育岗位,南北辗转受聘于十几所高等院校,讲授过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业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农产分析、农产制造、酿造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多门课程,在当时化学教育界有较高的声望。在他所指导的学生和研究生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化学界的知名教授、学者。在教学生涯中,余泽兰翻译、写作了大量专业教材。在授课中,他注意到当时的教材多采用西文原本,中文的化学教材十分匮乏,学生往往因外文水平的障碍而费时多、收益少,于是,他在课余积极从事翻译工作,并结合自己教学和科研的实际经验,编写中文教材。正如他在《实用有机化学》一书的序言中所述:“东西洋各强国工厂林立,致力制造、输出之食品、织物、染料、炸药、药品及化妆品亦无一而非有机化合物也。吾国今日尚欲转贫弱为富强,非先发展化学工业不成功。欲图化学工业之发展,不可不先提倡及推广有机化学教育。吾国化学教育虽已兴办甚久,但有机化学教本尚付阙如。兰(余泽兰)在国内专任化学教授已十余年,当趁课余之暇,搜集泰西各名人之有机化学出版品,加以校读及比较,并择善者而译焉。”他所编写的教材,有不少已经出版并作为当时的适用教材或化学实验的指导用书,有的还被再版使用。如他在东北大学时编译的《实用化学》一书,自1931年出版后,连续5年,年年再版发行;1934年出版的《最新定性分析》也被两度再版。1935年出版的《农产分析与工业分析》是他在河北省立农学院时编写的。他写道:“分析化学之意义及用途甚为广大,需求日益增多。……西哲有言,农产分析及工业分析可为化学学生立身致用之砥柱,……近年来,吾国工商业及其监督机关已由萌轫时代而入茂盛时期。但分析化学人才及教材深感缺乏。兰本十余年之教学及研究经验,集成斯篇以为有志于斯道者之津梁。”(原书《序言》)。该书既可用做教材,又可作为农业研究所、商品检验所等化验室指导分析用书。再如,他与荣甫合译的《有机化学实验》一书,曾先后10余年被多所院校用作教科书及参考书。他一生共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大多数是为教学需要而编译、写作的。

  • 实验化学家、计算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笑话)

    有个农场有100只鸡。这一天农场的鸡都病了,农场主很着急,就找来一个实验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实验化学家满口答应。他先找农场主要了7000000块钱基金建造了一个养鸡场,买了一堆试剂和仪器。又从农场里弄来10只鸡,又向农场主申请100000块钱基金买了50只健康的鸡,实验化学家选出了其中的5只病鸡和5只健康的鸡,用花钱买来的仪器对鸡做了色谱、质谱、X射线衍射、圆二色、热重、电化学、核磁、二维核磁、远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穆斯堡尔谱以及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等测试,对病鸡和健康的鸡的相对数据进行了对比。然后将剩下的5只病鸡和45只健康的鸡养在了养鸡场,通过观察病鸡和健康的鸡的生活习惯:吃的有什么不同,平常爱不爱遛弯,喜不喜欢看电影之类的,得出了影响鸡生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想法把45只健康的鸡中25只也染上了与5只病鸡相同的病,用各种不同的试剂进行试验,在死掉了28只鸡后,终于研究出了治疗病鸡的有效方法。此时实验化学家把治好的2只鸡和剩下的20只健康的鸡做了小鸡炖蘑菇、盐酥鸡、香鸡排、宫保鸡丁、葱油淋鸡、椒麻鸡、怪味鸡、左宗堂鸡、港式油鸡、酱瀑鸡丁、烧酒鸡、水晶鸡、三怀鸡、鼓椒风爪、麻油鸡、锅塌鸡片等菜肴自己吃了,并在核心期刊Chicken Letters上发表一篇了Toward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good care of your chickabiddies,并申请了三个专利,凭此晋升为副教授,而他将建好的养鸡场与其他人合资,自己入股做了股东,从而学术挣钱两不误。而他将治疗方法交给了农场主时,已经过去了一年了,95只鸡已经死掉了35只了,农场主用实验化学家的方法对鸡进行治疗,结果不错,60只鸡治好了58只,只死了2只鸡。后来农场主的鸡繁衍到了100只,又生了一种新的病。农场主觉得上次的成本太高了,就找来一个计算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计算化学家满口答应。他向农场主申请了200000块钱买了一堆服务器建立了一个集群,又买了一个专业级的计算鸡的软件Chickian2010,然后参考了Toward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good care of your chickabiddies中的成果,将上次鸡的病情输入了计算机,选择了十几种方法和和基组对鸡进行计算,然后反复迭代优化参数,终于复现了文献中的结果,然后他找农场主要了5只病鸡,进行检验计算,最后结果表明对5只鸡的误差均在系统误差之内。于是计算化学家在Journal of Chicken Caring(THEOCHICK)发表了论文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caringyour chickabiddies,然后将论文交给了农场主,告诉他先学习学习Linux操作系统,然后学会内坐标描述你的鸡,再了解几个IOP,然后将你的鸡的病情输入计算机,调用Chickian2010计算你的鸡就可以得到治疗方法。此时时间过了3个月,农场主还剩85只鸡活着,可是农场主的计算机本来就不好,花了2个月才稍微学会了Linux和Chickian2010,此时85只鸡剩下了80只,农场主对每一只鸡用计算化学家推荐的方法计算并治疗,结果80只鸡有35只彻底治好了,30只治的半死不活,15只给治死了。过了几个月,那30只半死不活的后来有10只好了,20只死了。后来农场主的鸡又繁衍到了100只,又生了一种新的病。农场主觉得上次的成本虽然不高,但是效果不太好,就找来一个理论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理论化学家满口答应。理论化学家向农场主申请了700块钱劳务费。结果不到半个月,理论化学家拿着他在Chicken Hen Hen Chichen上面发表的An accurate model of caring your chickabiddies with feed additives correction交给了农场主,称这是一种新的治病的方法。农场主很高兴,感觉这次的花费还很值,于是就用这种方法给他的100只鸡治病,结果没有一星期100只鸡死掉了99只,只有一只胖乎乎的鸡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农场主愤怒的给理论化学家打电话,质问他原因。理论化学家说你没有注意到我论文里面的使用条件吗?农场主拿过论文仔细看,最后在Appendix一栏里发现:这个方法只对真空中的球形的鸡有效。

  • 【分享】有机与无机化学

    【分享】有机与无机化学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122127_175376_1610969_3.jpg[/img][color=#DC143C]有机化学[/color]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又称碳化合物的化学。[color=#DC143C]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color]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里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认识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 【转帖】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转帖】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黄耀曾——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07_57607_1634962_3.jpg[/img]黄耀曾,有机化学家。毕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有机砷、锑、碲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的研究领域内成果卓著,由此发展的新反应、新试剂在有机合成上显示可喜的应用前景。在面向经济,面向国防建设的应用研究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 1912年11月11日黄耀曾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衍熙(字笃蕃)15岁考中秀才。母亲刘安清生下一女三男,黄耀曾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大哥古文根基颇深,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在家教两个弟弟古文。黄耀曾的父亲常在家以文会友,是大镛诗社的一员。黄耀曾就是在这样一个书香洋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黄耀曾4岁入初小,8岁入高小(当时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小学和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国画大师的王个簃。教他语文的是王达五。从两位王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教导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不可妄加指责。这也是他日后能成为研究生的优秀导师的根由。   黄耀曾11岁进了南通中学初中部,14岁免试入高中,在中学时,给他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教数学、化学的陆颂石和教他语文的南通宿儒、文字学家徐昂(字益修)。黄耀曾常把这两位老师挂在嘴边,他认为文和理是互通的,要写出一篇有可读性的科学论文和综述,必须逻辑性强,文字简洁,一层一节交待清楚,做到深入浅出,不使读者觉得厌倦。   17岁时,黄耀曾考入了中央大学(现名南京大学)化学系,老师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有张江树、刘树杞、袁翰青和高济宇。张江树教他物理化学,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晰。袁翰青和高济宇都刚从国外归来,带来新的教学内容,使他眼界大开。指导他做有机化学实验的是王葆仁,王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影响黄耀曾一生的是庄长恭。庄长恭留学美国,又去德国做客座教授一年,深得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A.文道斯(Windaus)和H.维兰德(Wieland)的熏陶,他在甾体化学上的造就,在国际上受人瞩目。庄长恭回国后,出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高等有机化学,以简练的言词,讲授了许多当代有机化学中的前沿领域知识。黄耀曾是庄长恭的得意学生,他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环己烷2-甲基-2-羧基-1-乙酸的合成”。这是庄长恭研究甾体的全合成的第一步。因为当时文道斯和维兰德已将胆甾醇和胆酸的结构搞清楚了,下一步便是如何设计全合成。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甾体的结构复杂,不对称碳原子多,全世界只有少数人敢于问津。当黄耀曾的毕业论文做出部分结果,拿到关键中间体时,庄长恭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因为黄耀曾成绩优异,得到庄长恭的青睐,庄长恭要他毕业后跟他一起到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去,黄耀曾的科研生涯就此揭开了第一页,直到今天。   黄耀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奖金、奖状,“四委”奖金、奖状,上海科学技术奖金、奖状。1978年,他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荣获国防科技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1983年,黄耀曾被美国诺特丹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并三次去美国在20多个大学讲学;1985年,他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四个大学及学院讲学。1989年,他应邀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上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文化大革命”前,和黄耀曾一起工作的许多人,如今有的已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位研究生,现在也已晋升为研究员与博士生导师,另外四位研究生也都晋升为副研究员。“文化大革命”后,他已培养了16名博士、10名硕士,其中5名分别获上海市科协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上海市科协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990年度院长奖学金一等奖、特等奖。黄耀曾本人也因此获得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   1956年至1966年,黄耀曾历任第二、第三、第四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至1987年又历任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曾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化学系副主任,目前正兼任着南京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63年至1987年,黄耀曾还历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与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此外,黄耀曾还担任《化学学报》编委、《有机化学》主任编委(至1987年)、国际性《无机和金属有机的合成和反应性》顾问编委、国际性《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   迄今为止,黄耀曾已发表了220多篇论文,多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上;他还撰写内部资料20多篇,与他人合编书籍5种,合译书籍5种。

  • 【分享】J著名化学家-蒋明谦

    蒋明谦,1910年11月10日生于四川省蓬溪县集风乡。少年时喜欢文学,中学毕业后受“科学救国”的影响,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课余时间他除了查参考书、写笔记外,就是读诗、写诗,但更爱自然科学读物。为了多买一本书,宁愿少吃一顿饭。他把寒暑假日作为写文章、读书的好时机,写过不少通俗性文章,。对科学研究有极大兴趣,大学后期就在曾昭抡指导下研究有机合成、有机元素分析,并探索元素周期性如何用定量形式表征,与合作者在国内外化学和物理杂志先后发表了“元素周期性”、“元素原子量交递现象”等论文。1935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南迁,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蒋明谦对国土沦丧非常悲愤,与友人游安宁笔架山,曾在山上搬石垒成“还我河山”四字,并写诗一首,最后两句是“乐游未减河山恨,垒字山头矢不忘”。他将悲愤化为力量,一面指导学生做实验,一面继续做有机合成和有机分析的研究。蒋明谦对工作一贯一丝不苟,写作、论述条理严谨,试验井井有条,非常爱惜仪器,注意节约试剂。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受到教授们的赞许,也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1940年,蒋明谦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美国,1941年底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随年轻有为的药物化学家哈同(W.H.Hartung)学习药物化学。哈同认为学习药物化学应该以药物的结构与药理作用关系为中心,这对蒋颇有启发。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就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教授药物化学的。1943年,蒋明谦获硕士学位后又到伊利诺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亚当斯(R.Adams)指导下学习有机化学。当时亚当斯被誉为美国化学界的泰斗,他主张把化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此一思想启示下,蒋明谦读了亚当斯《有机合成》及《有机反应》两本书,体会到有机化学既要重视基团的共性,又要重视基团的特殊性;既强调共同的规律性,又要考虑例外;应将各种不同的分子和基团联系起来看待,有机分子之间是互有联系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这就需要设法来表达化合物的共性,也需要有一定的手段来区别化合物的特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蒋明谦认为需要有一种定量的方法来表达分子或基团的相对活性。当时他想利用颇为流行的原子电负性作为计量的指数,提出用原子电负性来表达基团电负性的设想,导致后来产生《诱导效应指数》。  1944年他取得博士学位,被选为美国化学荣誉学会(Phi Lambda Upsilon)会员,并授予美国自然科学(Sigma Xi)会员称号。并应礼来公司药物研究所的邀请任研究员,从事药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1947年4月,蒋明谦回国,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原化学所迁并到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明谦被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教授,讲授《理论有机化学》及《高等药物化学》。他一面教课,一面进行研究工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培育人才和发展科学事业上。1950—1956年,他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培育了五个班级学生及两批研究生,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培育了十个班级学生。他教药物化学的方法,是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药物的分子结构同药理作用结合起来,从有机结构理论的高度阐明设计和选择药物的原理。这在当时的药物化学教学中是独具风格的。他不仅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药物化学工作者,而且完成了64万字的巨著《高等药物化学》(1958年科学出版社),在药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至今仍为药学院校学生及有关生产单位工作者必读的参考书。他除教学生专业知识外,同时讲思想方法,并使他们懂得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做了一系列氨基化合物的旋光性的酸性效应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发现了溶剂极性与旋光度的定量关系。他还指导中青年教师对喹唑啉系列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还接受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所长的委托,在北京大学医学院成立了有机化学小组,研究金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他对中青年研究人员的培育方法是采取专业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定期汇报学术思想,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互通信息,议论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到“学术交心”。他对工作、学习一贯要求严格、认真。当时的中青年,现在都已担任所、室领导,但他们仍坚持当年的学风。  蒋明谦在教学和指导科研之外,还经常到各地讲学或作工作报告。1953—1982年,他先后到过西北大学、南开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讲学,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倡导理论和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蒋明谦于1952年参加民主同盟,历任该盟北京市委委员。1964年,他还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  蒋明谦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一直以结构性能定量关系为主要方向。

  • 【转贴】点评化学类和有机化学重要期刊

    点评化学类和有机化学重要期刊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化学类的期刊,首先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各大猛将了。2003年化学类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ACS占了9篇,不服不行。我是一向反对影响因子决定论的,不过美国化学会的期刊是办得不错,尤其是新期刊,出一本就是一本经典,号召力超强。说起化学类的龙头老大,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志》(JACS)。有些人会说美国化学会志的影响因子不是最高,这个有点像以人均GDP来衡量国力的强大与否一样。影响因子就是两年内的平均引用次数,很狭隘的一个评价指标。2003年JACS的影响因子是6.5,可是它的总引证次数和被引次数是雄踞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这说明JACS的覆盖面、信息量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影响因子评价中总文章数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容易显著提高,不过也不容易波动。加上JACS既有简讯类文章,又有全文型的文章,这也是影响它影响因子的重要原因。综合而论,JACS以其总优势可以当之无愧地执掌化学类期刊之牛耳。 说起影响因子,那就得说《化学评论》(Chem. Reviews)。 化学评论的影响因子常年在20以上,前几年直逼SN,为化学类的刊物争了口气。不过Review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容易很高,这是因为无论什么文章,在背景介绍里总是会提相应的综述,这是常理,或者说这是格式。而且化学评论每年的文章才100来篇,分母这么小,商自然就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国的综述类期刊,通常是约稿制,写文章的本身是牛人,号召力本身就大——不知道有多少个小组在跟踪他的工作呢,有综述还会放过?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三的不是美国化学会的。我估计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ie)或者 英国的 化学通讯 (Chem. Comm.)。最有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想想看放眼综合类期刊,能够跟美国化学会志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它了。德国应用化学的规模是JACS的一半不到,而且只有简讯类文章(有时有小型综述),这是它影响因子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它的影响因子波动比较大,2001年8.2,2002年7.5,2003年又回到8.5。我觉得Angew. Chemie上的简讯,主要分布在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这几块,比较冷门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基本没有,这也是它的一个办刊方针。 我自己是学有机的,自然要说说有机类的老大,《有机化学》(JOC)了。可能又有人要诟病JOC的影响因子,不错,JOC的影响因子这几年是在下降,去年前年持平回稳。这是因为JOC裁掉了所有的Communications,因为ACS成立了《有机快报》(Org. Lett.)。要看到JOC在ACS的地位——2002年Peter. Stang由JOC的主编升任JACS的主编,而Org. Lett.的主编升任JOC的主编。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一的不是JACS,是JOC,第二才轮到JACS呢。JOC上的全文,很多工作做的很漂亮,相比之下它的Notes要弱一些。不过前一阵Corey在JOC上发了一篇文章,专门讲他的自传的——我觉得比较恶心,看他一付自诩天才化学家的样子,谁能够想象他是化学界有名的周扒皮呢。 有机除了JOC之外,就是它的姊妹篇《有机快报》(Org. Lett.)了,Org. Lett.是ACS办得非常成功的一个刊物,99年创刊,2001年有影响因子,从3.4, 3.7,一路稳步成长到4.1。而且它的规模一开始就非常不小,双周刊,文章数跟Angew. Chemie,JOC相当。虽然只有简讯类文章,但是简讯的质量相当不错,可以说Org. Lett.是JOC的影响因子下降的直接原因。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兄弟,弄来弄去还不是在ACS家里混跶。当然除了美国和德国,自然得说说英国的化学通讯(Chem. Comm.)。Chem. Comm.这个期刊呢,我个人认为是有点片面追求新意了。虽然说一个简讯类的期刊应该以新意为第一要务,但是不能不及其余。看Chem. Comm.上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新而且怪,说实际用途,说句实在话说不上来。说工作做的漂亮,也说不上来。就有点象“意外反应收购站”的感觉。 欧洲的期刊,有一个我觉得是很值得推荐的,那就是《四面体》(Tetrahedron)。Tetrahedron影响因子不高,不过我觉得上面的工作比《四面体通讯》(T. L.)高半个档次。Tetrahedron和T. L.是姊妹篇,应该说水平差不多,看看人家KCN,文章基本是JACS, Angew. Chemie。什么Chem. Comm, JOC,OL都看不上的,可是很有一些文章在Tetrahedron 上。T. L.上垃圾很多,重复T. L.上的文献基本上没有满意的。有人开玩笑说是中国人的文章降低了T. L.的水平,可是这两个期刊亚洲区(除日韩)现在都是上海有机所的林国强执行副主编,按说他应该卡关标准是一样的,这个理由说不通。主要还是一个办刊方向和审稿人群体的问题。 说了半天,其实还有一个是超级大牛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好比说高校化学学报和化学学报在争谁是中文化学刊物的老大,忽然有一个声音大吼:争什么争!老子还没有说话呢!——这个声音就是中国科学(B)。呵呵。PNAS上的化学文章比SN多得多(SN一年也就三四十篇化学或者相关化学的文章),上面的文章我个人觉得比JACS要强,高半个档次左右。离SCIENCE半个档次。这个期刊中国人投稿不多,值得国内的牛人大力关注。 其他的比如 欧洲化学(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也是不错的,就是规模太小,Angew.Chemie的全文类文章基本在欧洲化学上。JCC 是ACS 的又一成功典范,不过规模实在是小了一点,毕竟专门关注组合化学这一小块的。 Synlett, Synthesis什么的,跟T. L. 一个档次的, 规模也不大,不说也罢。

  • 【分享】S著名化学家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中文名称: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外文名: Carl Wilhelm Scheele   生卒年: 公元1742年-1786年   洲: 欧洲   国别: 瑞典   省: 斯特拉尔松   卡尔威廉舍勒1742年12月19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斯特拉尔松,地处当时瑞典王国波美尼亚境内,他的父亲是瑞典商人,在城内有一家商店。为了教育儿子,聘请家庭教师用德语和瑞典语给他讲课。舍勒的父亲认为他有开药店的才能,在14岁时就送他到药店里当学徒。药店的老药剂药马丁鲍西是一位有学问的长者,舍勒在他的指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益。舍勒很早就对化学发生了兴趣,对于当时一些有名的化学书里的实验,他都重复做过。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物质。舍勒在工作之余便孜孜自学,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当时流行的药物化学等书,还学了炼金术和燃素理论。他自制了许多实验仪器,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舍勒在药店经过了8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技术熟练的药剂师。这时他收集了近40卷化学书籍和一套精致的化学实验仪器,作了数百万字的实验记录。 舍勒早年曾在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等地的药房短期工作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城镇彻平的药房工作,大量实验研究也是在彻平进行的。舍勒经常处于穷困之中,大量的实验工作是用简陋的仪器在寒冷的实验室中进行的。舍勒正式发现氧气可以定在1773年以前,比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氧气要早一年。1775年2月4日,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他还经常在夜里工作,这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不幸得了哮喘病,使他在1786年5月21日过早地病故了,终年仅44岁。研究领域:舍勒的杰出贡献,给化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舍勒的研究涉及到化学的各个分支,在无机化学、矿物化学、分析化学、甚至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方面,他都做出了出色贡献。他是氧气最早的发现者,并对氧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研究氧气开始于1767年对亚硝酸的研究。起初,他加热硝石得到一种称之为“硝石的挥发物”的性质,但对这种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还不清楚。舍勒反复做加热硝石的实验,发现把硝石放在坩埚中加热到通红时,会放出干热的气体,遇到烟灰的粉末就会燃烧,放出耀眼的光芒。这种现象引起了舍勒极大的兴趣。他在1773年就用多种方法制得比较纯净的氧气。主要有:(1)加热氧化汞(Hg0);(2)加热硝石(KNO3);(3)加热高锰酸钾 (KMnO4);(4)加热碳酸银(AgCO3)、碳酸汞(HgCO3)的混合物。舍勒把这些实验结果,整理成一本书,书名叫《火与空气》,此书书稿1775年底送给出版家斯威德鲁斯,但一直到1777年才出版,书稿在出版社压了两年。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时间比舍勒还早。现在化学史上都认为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氧气。  舍勒在化学上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氯气。18世纪的后期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开展了对各种矿石的研究。其中有一种叫做软锰矿的,舍勒经过3年功夫,确定它是一种新金属的氧化物,按当时的说法它是“脱燃素的新金属”,舍勒把这种金属定名为锰。舍勒在这种软锰矿的研究中发现了氯气。软锰矿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硝酸中,但能溶于盐酸,并立即冒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它和加热王水时所产生的气体相象,使人的肺极为难受。他用这种气体作了种种实验,发现它微溶于水,使水略有酸味;具有漂白作用,能合蓝色的纸条几乎变白,又能漂白有色花朵和绿叶;还能腐蚀金属;在这种气体中的昆虫会立即死去,火也立即熄灭。由于他虔信燃素学说,误认为这是由于“脱燃素的锰”(二氧化锰)从盐酸中夺去了燃素而产生了这种气体,因此称它为“脱燃素盐酸”,而没有认为它是一种元素。除了氧气、氯气外,在无机方面舍勒发现的还有氮气、砷酸、钼酸、钨酸、亚硝酸。在有机方面证明植物中含有酒石酸,从柠檬中制以出柠檬酸晶体,从肾结石中制取出尿酸,从苹果中发现苹果酸,从酸牛奶中发现乳酸,曾提纯过没食子酸。当时有机化学还很幼稚,在缺乏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舍勒能发现十几种有机酸,是很不容易的。此外,舍勒还对空气的成分进行过出色研究。相关作品:《火与空气》曾获奖项:1775年2月4日,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

  • 哪些化学家死伤于化学事故?

    哪些化学家死伤于化学事故?

    一、最出名的事故(之一)——诺贝尔被炸死当然这个诺贝尔不是确立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而是确立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很早的时候还没学过化学,看一本书时读到一句话,说诺贝尔家族用鲜血给化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很不解,心想诺贝尔不就是贡献了一大笔遗产吗,哪来的鲜血?后来有机会读了诺贝尔的传记,在前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诺贝尔家里的爷儿仨(他爸、他和他弟)展现出了超强的预见能力。当时的大威力炸药还是液体的,也就是硝化甘油,安全性极差,他们决心要进行改造。就跟点炮仗有时候不小心也能炸着手一样,诺贝尔这一家的事业也是伴随着噼里啪啦,经常不小心就炸一下,但都还在可控范围内,他们甚至都见怪不怪了。但是那一次著名的灾难发生时,没有什么预兆,哥哥运气好,出门办了点事,然后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炸了,而且炸得很彻底,弟弟挂了,老爹也残了,助手也死了几个。我当时看到这儿的时候,发了很长时间的呆。出了这么大事故,即使是幸存者,这一辈子基本也算完了。但是诺贝尔居然在重重压力下跑到船上继续搞炸药,开发出了硅藻土炸药,还整出了雷管。因为正赶上那个时代挖运河,炸药成为抢手货,诺贝尔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而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不管诺贝尔奖有什么非议,诺贝尔本人能够被人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算是天道酬勤吧。二、最痛心的损失——舍勒的早逝舍勒过世的时候只有43岁。据可靠证据,他死于重金属中毒。他在教科书上最亮丽的表演是“发现了氧气”,但这一点颇有争议。不过他还有很多发现并无争议,比如首次发现氯气。他和拉瓦锡同一时代,也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个天才级的化学家、药剂师,但他只活了43岁,只因为他有舔食化学药品的习惯。比较极端的一个案例是,他在当时的条件下品尝了氢氰酸,并进行了详细记录。因此,基本可以推测,舔食化学药品也是他检测化学性质的一项内容。对他身边的人来说,他的离世也让人颇为痛心。他的爱人,在和他相恋多年以后,终于和他举行了婚礼。婚礼后仅仅两天,他黯然销魂。三、最悲壮的“团队”——氟的驯养者们准确来说,这不是一支有组织的团队。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预测到有氟这么一种东西,最早制备出氢氟酸的也是上面说到的舍勒。但氟的提取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不止一个化学家为这项事业付出生命。因为制备氟而中毒的化学家就更多了,最后不得不悻悻而归,这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戴维、盖吕萨克等人。最终提取出单质氟的化学家叫莫瓦桑,他一生中也有不少发现,但真正让很多人记住的还是他驯化了氟这件事,诺贝尔奖也因此给了他荣誉。但实际上,他自己也中毒很深,获奖之后第二年就离世了。如果他早离世一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中甚至不会对氟的发现予以嘉奖。但即便如此,如此前赴后继地为了一个课题,死的死伤的伤,算得上科学史上浓重一笔了。不过纵观死亡元素氟的发现史就是一部伤亡的历史。 Humphry Davy,1813年起采用电解氟化物的方法试图制取单质氟,未能成功,后因氟化氢中毒不得不中止实验。 Joseph Louis Gay-Lussac,于戴维几乎同一时间开展电解法制氟实验,同样因中毒中止实验。 Michael Faraday,1834年试图电解干燥或熔融氟化物制氟,均未成功。 George Knox&Thomas Knox,1836年开展制氟实验,用氯气处理氟化汞,在玻璃接受器顶端的金箔上得到了氟化金,氟化汞变成了氯化汞结晶,据此推断反应中产生了氟,但始终无法收集到也就无从验证。两兄弟均严重中毒,哥哥George几乎死亡,弟弟Thomas也是在意大利休养了三年才恢复过来。 Louyet P.,在Knox兄弟受伤之后继续实验,于1850年因长期接触过量氟化物中毒身亡,时年仅32岁。不久,法国化学家尼克雷也因 同样原因殉难。 Fremy E.,1850年(一说1854年)起采用电解CaF₂、AgF以及KF方法制氟,发现阳极似有气体放出, 但因电解温度太高, 当它出现时立即和电极及器皿等物件化合,形成稳定化合物, 并使电极绝缘, 阻碍电解进行, 无法进行阳极物质收集。又电解无水HF,未成功。他后来证明了类似Knox兄弟的用氯处理氟化物制取方法无法得到氟单质,只能得到氟化氧(OF₂)。他认为这个元素几乎无法分离,搁置了实验。 George Gore,1869年电解氟化氢,结果发生了爆炸。他换用碳、铂、钯和金等电极材料,但全部被阳极产生的物质腐蚀。他在后来的实验报告中推测,必须降低电解温度以减弱氟活泼性,才有机会制得单质氟。 Moissan H.,Fremy的学生,1885年起开展制氟实验。他为避免电极腐蚀采用三氟化砷与氟化钾混合物电解,结果阴极产生了砷使电流中断实验失败,而他也发生了严重中毒,差点死在实验室中。后他把盛有液体氟化氢的U型铂管浸入制冷剂中,用萤石制的螺旋帽盖紧管口,再进行加入KHF₂的氟化氢电解,终于获得成功。此时是1886年,距1768年Marggraf发现HF已过去了118年之久,因制氟伤亡的化学家已难以计数。1906年Moissan因这一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长期与含氟剧毒物质接触,身体遭受极大损害,牙齿头发均全部脱落,长期骨痛(氟骨病),于1907年心脏病加剧,他这才意识到氟已夺走了他的健康。同年去世,享年55岁。四、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Karen Wetterhahn(毒物化学教授)关键词: 金属有机,毒理学,二甲基汞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滴了一滴在手上,即使带了手套,还是去世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061636_572593_2961690_3.jpg五、有机圈最出名的受伤者应该是K.B.Sharpless老爷子了吧,2001年诺奖得主。他的一只眼睛是瞎的。一个没有按规定封好的核磁管在他的眼前炸了。据说每次scripps新生的安全教育老爷子都要到场说:一定要带护目镜啊,你们看我的眼睛,我宁可用我的诺奖把他换回来。每次也都会有人说,我宁可用我的眼睛去换一个诺奖。六、居里一家居里夫妇在发现了核素Radium之后,在核化学界掀起一阵热潮,也奠定了她在学界的领先地位。在一次全球核化学学术会议休会的时候,全球核物理化学领域的所有精英科学家们聚集到了居里夫妇的家里,一起party。party上大家玩的很开心,正在这时,居里先生从屋里拿出了一个装着核裂变碎片的容器,因为bremsstrahlung和Cherenkov效应,裂变会发出幽蓝的光。当居里夫人把屋里灯光关掉,所有人都被这放射性产生的叹为观止的美丽幽蓝光芒所震撼。多年后,这些当时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均死于癌症。例外是居里先生,死于车祸,其实让我觉得死于车祸算是好运了。居里夫人晚年死于骨癌,病灶就在小腿,也就是平时手上提着装放射性物质的手提箱的位置。1935年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约里奥-居里(1900~1958),I.约里奥-居里(1897~1956),因发明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和放射学、核裂变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奖。搞放射性同位素的嘛,估计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物质会影响健康的结论,反正这两位长期的研究都是缺乏防护措施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夫妻俩女的是得白血病死的,男的是得肝病死的。死的时候都没到60岁。真的是非常年轻就拿了诺奖,但是非常年轻就又都死了。有没有觉得他俩姓氏好特别好熟悉?没错,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再次被这一家子的献身感动。七、有意大利的坎尼扎罗和德国的阿贝格 1826~1910 坎尼扎罗 Cannizzaro,Stanislao 意大利 化学基本理论 生平简介:坎尼扎罗(1826~1910) 生平简介:意大利化学家。1826年7月13日生于巴勒莫,1910年5月10日卒于罗马。15岁时入巴勒莫大学学医,后转到那不勒斯大学攻读化学,1845年秋转到比萨大学。1849年在巴黎法国化学家M.-E.谢弗勒尔的实验室工作。1852年回国,在皮埃蒙特任亚历山德里亚工学院物理和化学教授。1855年任热那亚大学化学教授。1861年任巴勒莫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授。1871年在罗马大学主持化学讲座。1906年国际应用化学会在罗马开会时,被选为大会临时主席。坎尼扎罗1852年开始研究苯甲酸及其特征反应,发现了苯甲醛和碱液作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反应。这个研究成果发表于1853年,后人称这类反应为坎尼扎罗反应。坎尼扎罗不仅精于实验,而且一直注意化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1858年他在意大利科学杂志《新试验》上发表了题为《化学哲学教程概要》的论文。1862年他当选为伦敦化学会名誉会员,1873年被推举为德国化学会名誉会员。189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科普利奖章。

  •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17_57614_1634962_3.jpg[/img]梁树权,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30年代以化学法测定铁原子量,所测得的数值沿用多年。自1938年起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曾系统研究稀土与稀有元素的分析化学,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数据。他还热心于审定化学名词与编辑化学刊物等工作,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梁树权字德彬,号潄泉。1912年9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父亲梁可先,美国阿默士特(Amherst)农业学院毕业。母亲邝文芳,婚前任教中学。梁树权幼时母亲为他启蒙。1918年至1921年他在广东省香山县(后改中山县)雍陌村小学肄业。1921年秋入北京汇文小学,1924年夏毕业。继续升入汇文中学(今北京26中学)。1927年读完高中一年级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该校本科理学院化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地质专报》上以中、英文同时发表,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一生从事分析化学的基础。   1933年梁树权入北平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助理员,从事矿物、岩石的化学分析。次年去德国明兴大学化学系深造。他用了两学期的时间取得报考主试资格并通过考试。后随O.何尼斯密(Hoenigschmid)教授从事原子量测定。完成毕业论文后,于1937年12月经该校化学系主任、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H.维兰德教授(Wieland)主考口试及格,获自然哲学科博士。1938年,他感到国难深重,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分析化学系做博士后一学期即返回祖国。他辗转经越南海防、河内、昆明抵达成都后,任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兼国立中央技艺学校皮革科教员。次年秋应聘去重庆,在重庆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8年,其中后6年兼任系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央工校、兵工学校、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等校教职。   1945年中央研究院聘任梁树权为该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当时化学所在昆明,因交通困难未能前往,迟至该所迁回上海后,于1947年秋到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该所改为物理化学研究所,1952年迁所至长春综合研究所,次年梁树权被调至沈阳金属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选矿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又到上海冶金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冶炼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1954年调北京,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工作,直至1956年化学研究所成立后工作迄今。   1955年梁树权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并曾先后任北京大学(5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1958-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70年代)、上海工业大学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80年代)以及西北大学(1991年至今)等校兼职教授。

  • 有机化学实验室技术手册

    有机化学实验室技术手册

    1、书名:有机化学实验室技术手册2、作者:汪秋安,范华芳,廖头根编3、出版社: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2.034、图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011443_437894_2352694_3.jpg5、介绍:本书包含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无水无氧操作技术、有机化学实验特殊操作技术、有机化学实验常用催化剂和试剂及中间体的制备,并精选了18个现代有机化学实验。本书系统实用,简明扼要,便于查阅。6、目录:第1章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1.2有机化学实验安全常识1.3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与保存1.3.1易燃化学药品1.3.2易爆炸化学药品1.3.3有毒化学药品1.4有机化学实验废物处理1.4.1有机化学实验常见废液的处理1.4.2部分常见有机试剂的回收1.4.3废气的吸附1.5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1.5.1实验预习、记录1.5.2实验报告1.5.3实验报告书写实例1.6有机化学实验玻璃仪器1.7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1.7.1玻璃仪器中污物的处理方法1.7.2常用洗液简介1.7.3玻璃仪器洗涤方法1.7.4玻璃仪器的干燥1.7.5与玻璃仪器配套使用的一些常见器具1.8绿色有机化学实验1.8.1微量、半微量合成有机化合物1.8.2使用环境友好催化剂提高原子利用率1.8.3使用环境友好介质改善合成条件1.8.4运用高效的多步合成技术1.8.5发展和应用安全的化学品1.9实验方案优化设计1.9.1多因素实验问题1.9.2正交实验1.10有机化学实验文献及查阅1.10.1文献检索的一般知识1.10.2期刊论文1.10.3专利文献1.10.4词典、专著、百科全书1.10.5CA及SciFinder1.10.6检索实例1.10.7科学引文索引1.10.8一些常用的网上资源1.11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软件及使用1.11.1化学结构式编辑软件1.11.2核磁数据处理软件1.11.3文献管理软件第2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2.1玻璃加工操作与塞子的加工2.1.1喷灯和火焰2.1.2简单玻璃工操作2.1.3塞子的加工2.2加热及冷却2.2.1加热2.2.2回流加热2.2.3冷却2.3搅拌2.3.1磁力搅拌器2.3.2机械搅拌器2.4有机物干燥2.4.1液体的干燥2.4.2固体的干燥2.4.3气体的干燥2.5物理常数的测定2.5.1熔点2.5.2沸点2.5.3折射率2.5.4旋光度2.5.5密度的测定2.6蒸馏与分馏2.6.1简单蒸馏方法2.6.2分馏2.6.3共沸蒸馏2.6.4水蒸气蒸馏2.6.5减压蒸馏2.6.6分子蒸馏2.7萃取与洗涤2.7.1基本原理2.7.2实验操作2.8结晶与重结晶2.8.1实验原理2.8.2重结晶的操作方法2.9升华2.9.1实验原理2.9.2操作方法2.10色谱法2.10.1柱色谱2.10.2薄层色谱2.10.3纸色谱2.10.4气相色谱2.10.5高效液相色谱2.10.6离子交换色谱2.10.7凝胶色谱2.11波谱法2.11.1质谱(MS)2.11.2紫外

  • 基础有机化学(上)

    基础有机化学(上)[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641]基础有机化学(上)[/url]

  • 基础有机化学(下)

    基础有机化学(下)[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642]基础有机化学(下)[/url]

  • 【图书】有机化学

    前些日子看了一遍收获很大,望与大家共享![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75019]有机化学[/url]

  • 【转帖】有机化学实验常识——有机化学药品常识!

    [size=3][font=宋体] 实验中用到的有机化学药品称为有机化学试剂,它与一般的无机试剂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1)易燃性 绝大多数有机化学药品是可燃的,一部分是易燃的,其中有少数还会由于燃烧过快而发生燃爆。对于起火燃烧危险性大小的标度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闪点(Flash point)。指液体或挥发性固体的蒸气在空气中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的最低温度点。若温度高于闪点,药品随时都可能被点燃。药品闪点在-4℃以下者为一级易燃品;在-4~21℃之间者为二级易燃品;在21~93℃之间者为三级易燃品。测定闪点有开杯和闭杯两种方式,文献中大都注明。查阅相关文献即可推测某种具体的有机试剂起火燃烧的危险性大小。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大多为一级易燃液体。 ②火焰点。在开杯试验中若出现的火苗能持续燃烧,则可持续燃烧5s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火焰点,也叫着火点。当药品的闪点在100℃以下时,火焰点与闪点相差甚微,当闪点在100℃以上时,火焰点一般高出闪点5~20℃。 ③自燃点。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两种情况。前者指样品受热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后者指样品在空气中由于氧化作用产生的热量积累,自动升温,终致起火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起火燃烧的危险性越大。[/font][/size]

  • 实用有机化学手册

    实用有机化学手册1[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6613]实用有机化学手册1[/url]

  • 【资料】《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兰大 复旦

    本书是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一书的修订版。全书分五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常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列入了12个基本操作训练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列入了75个实验,涉及到有机化学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反应和反应类型,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有机化合物的鉴定。书末附有一些常用的数据表及有关知识。..本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和应化学的教材,也可供师范院校、工科院校有关专业选用。...前言由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一书出版以来,一直被各校广泛采用并受到普遍好评。该书于198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行量已超过25万册。鉴于近年来新反应、新技术和新合成方法的不断涌现,以及现代分析手段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仪器及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根据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使用该教材的学校所反映出的意见和要求,参考近期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我们对原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基本保持了原书的体系与特色,内容则做了较大的变动与补充,并对原书一些欠准确之处进行了纠正。实验须知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1 实验室的安全 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2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   1.3 有机实验常用装置   1.4 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5 简单玻璃工操作   1.6 加热和冷却   1.7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