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非转基因

仪器信息网非转基因专题为您整合非转基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非转基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非转基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非转基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非转基因话题讨论。

非转基因相关的论坛

  • 央视叫停非转基因广告词:更健康安全属误导

    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上述规定属实,食用油市场愈演愈烈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商战预计将告一段落,行业竞争会更加规范。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微博发布的消息对象为其广告代理公司,该文件称:根据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商请对涉及转基因广告加强管理的函》(农办科函【2014】76号),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强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督审查工作。我中心对于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审查做出如下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此前鲁花等食用油品牌被媒体报道在食用油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字样,而事实上,中国花生本身没有转基因品种。此外,还有涉足粮油行业的企业高调宣称产品确保源自大兴安岭生态圈世界黄金纬度产区;确保从选种到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管控,所有油品纯物理压榨,玻璃包装;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而宣称非转基因食用油更健康的企业也屡见不鲜。早在今年6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编印了《理性看待转基因》科普读本,对于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该读本指出:“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均认为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广泛充分研讨后得出‘目前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的结论。”一家粮油企业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些企业大打非转基因牌,混淆视听,放大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惧,有意将消费者分裂成几个不同的人群;甚至声称支持转基因产品就是汉奸,已经不是科学的态度。另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央视的规定如果属实,能够使行业竞争更加规范,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国家是认可的,国家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并不存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央视的规定往往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果央视确实按照新的规定审查广告,各地方媒体估计也会效法。如果确有其事,下一步要明确的问题有,央视何时执行新的广告审查规定,已有的广告与新规定不符的,是否需要调整。

  • 【讨论】转基因种子非法流入:食品转基因成分未被标识???

    社会上关于转基因农作物以及食品的争议越来越多,而政府层面对于转基因商业应用尚未有明确的政策。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立法。”一位科技部转基因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有消息称,转基因立法的前期启动工作将由科技部负责。  记者了解到,近期一家国内转基因科研机构已经着手起草建议,准备递交上级主管部门,其主要内容是提出“在中国建立非转基因区。”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转基因标识是焦点  “在转基因立法中,争议最多的是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一位参与立法讨论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有关转基因立法的问题早在去年11月底,就由有关部门召集专家进行过讨论,“讨论非常激烈,最后的结果还是要由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来定。”  据了解,转基因立法讨论中主要涉及的问题即转基因农作物生产的下游产品是否要标注转基因标识。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商务部一位副司长向记者透露,“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一定要严格标注。”  目前,转基因农产品到底有害还是无害的问题,在社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反转基因的社会团体、专家与支持转基因的人士观点针锋相对。“因为还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所以我们能做的工作就是要加强管理,进行标识,以区分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上述人士表示,“一旦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产品混在一起,就难以分开了。”据了解,商务部也是参与转基因立法和管理的部委之一。  而国际最大的转基因公司孟山都则认为,特别标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将使消费者产生歧义。  孟山都中国区王春玲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允许不标或者采取由食品公司自愿决定的原则,美国的管理办法认为,如果企业生产的食品标签上写着“非转基因食品”或者“不含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实际上隐含着非转基因食品比转基因食品要高级、优越,这是不允许的,因其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解。  “很多转基因农作物的下游产品是我们无法测试出来的,比如转基因大豆油,根本没有办法检测出来。所以标识非常重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吉萍向记者透露,“普通消费者早已开始食用转基因食品,比如蛋糕所用的酵母和酶等,都是含有转基因的。而保健品中的维生素E也大都是从转基因作物中提取的。”

  • 【讨论】转基因水稻推广再起波澜 是否比非转基因水稻更安全

    2010年11月26日下午4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应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邀请,进行一场公开的学术讲座,在提问阶段突然遭到听众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一个中年女子在会场高喊,随后,会场秩序大乱,这场讲座中断。  有着中国“转基因水稻王”之称的张启发教授在讲座中受到围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也让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问题和商业推广再起波澜。事后,面对舆论的质疑,张启发院士特意委托该校生物科学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记者提问作了回答。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应用以来,一直存在着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等诸多争论。多年来,争论双方都列举了大量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都无法说服对方。http://img.antpedia.com/attachments/2010/12/37643_201012211018011.jpg  技术:与杂交没有本质差异?     广州日报:这一事件还是源于人们对于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质疑,水稻转基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技术?     中心: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转基因的过程,大概类似电脑系统的打补丁的过程,是对现有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打了补丁,windows系统仍然是 windows而不会变成其他。同样,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物种仍然是原来的物种。     广州日报: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有何区别?     中心:育种过程实际上是创造变异和选择变异的过程,转基因技术是创造变异的现代技术,它与常规的诱变、杂交没有本质的差异;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也没有本质的差异。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的转移,这种方法只能让各种基因“批量”转移,无法实现有用的基因的定向转移。为了减少连锁累赘,杂交育种需要多次杂交和自交,因此,杂交育种过程相当漫长。而转基因技术先将具有抗虫、抗旱、抗逆境、控制产量、控制生长期等功能的优良基因“剪切”下来,再“粘贴”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双螺旋链条上。这种技术可以定向、精准改良生物,有效缩短了育种周期,并使安全性大大提高。     研发:极为慎重严格?     广州日报:学校转基因水稻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何?     中心:此次,农业部向我校发放了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安全证书。证书签发日期为2009年8月17日,有效期5年,适用地为湖北。这两个品系还需要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商业化种植。     广州日报:这两种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中心:两个品系的研发工作从1995年开始,1999年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的鉴定。经安委会安全评价和农业部批准,我们就转基因水稻分别于1999年~2000年开展了中间试验、2001年~2002年开展了环境释放、2003年~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2004年申请转基因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除我们提供的技术资料外,根据安委会的评价意见,2004年~2008年,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水稻的目标性状进行了检测验证,后又对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复核检测。     从开始研发到2009年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整个过程长达近15年,跨越两个世纪。其中,成果完成仅用了4年,而包括安全性试验在内的各种试验就用了11年。这表明科学家和国家对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极为慎重,管理极为严格。但同时,我们认为,如此漫长的试验、审查过程并不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不利于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广州日报:学校的研究转基因水稻有哪些特点?     中心: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是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抗虫转基因的作物可以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碳排放,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环境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市场:不会一统天下?     广州日报:转基因水稻会“一统天下”而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吗?

  • 【转帖】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争夺全球话语权

    10月1日,一个不算太振奋的消息传来:国家计划在东北地区划拨临时储备大豆195万吨,转为地方储备,并一次性给予地方大豆加工企业210元/吨的补贴费用,当日开始执行。  虽然按照3750元/吨的国储大豆起拍价,减去210元/吨的补贴后实际价格3540元/吨,但如果再加上仓储费用、出仓费用以及运输费用,实际入厂可能依然要高于3600元/吨以上。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计算,明年1月交货的美国大豆到中国港口完税成本在3500元人民币/吨左右,价差仍在。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截止到9月24日的当周,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138.48万吨,其中中国购进了80.8万吨。  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这一点在海关公布的今年1-8月的大豆进口数量已经得到体现,  今年国内大豆减产正如美豆丰产一样已成定局。那么,是否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博弈,也成定局?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多年的博弈中,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荷兰人Ben Zeehandelaar和他的同伴于2009年8月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豆之旅”。在此之前,人们恐怕没有意识到,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本该在全球大豆生产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  Ben Zeehandelaar是“负责任的大豆生产圆桌会议”(RTRS)的国际协调员。安延是荷兰NGO组织Solidaridad(在西班牙语里,这个词的意思是合众)的中国可持续农业项目负责人。8月18日,上述两人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协调员在内蒙古扎兰屯市一望无际的大豆田中碰头了。  将RTRS引至内蒙古的,正是中国在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下,还保留下来的近1.4亿亩非转基因大豆田。作为内蒙古大豆主产区之一,扎兰屯市有11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田。  国产大豆另一侧面是:经历了近10年低价进口大豆的残酷冲击后,中国国产大豆仍旧保有1.4亿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一方面,这是自然的选择——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自古是大豆的传统产区,这里的一些土地由于土壤和积温条件,最适合种大豆,是6000万传统豆农生计所在 另一方面,是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保障食品安全等种种理由做出的战略选择。  “在这片土地里生产出的近1600万吨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品种。”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它们是真正健康的食品。”  RTRS和大豆产业协会决定主动为这1亿多亩大豆争取在国际市场的发言权和生存空间。它们计划在东北和内蒙古选取试点,收集关于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加工信息,将其作为“中国声音”融入RTRS的全球大豆标准。

  • 转基因食品如何辨别

    现在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关注的比较多,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何辨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转基因食品有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

  • 转基因产品的身份证——转基因标识

    通过有关数据标明2013年全球转基因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面积已达到1.75亿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为世界第六,在中国90%以上的棉花为转基因棉花,在美国90%的玉米、棉花以及93%的打斗和98的甜菜%都为转基因作物;在澳大利亚99.5%的棉花与阿根廷100%的大豆都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这些数据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的,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转基因产品的广泛的投入市场,公众也从对转基因产品的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最后到紧密关注的程度,正是因为转基因产品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所以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很是关心,毕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着争议。正因为转基因产品的投入市场,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产品做了一系列的条例,例如在转基因产品的标识标注问题上,欧盟颁布《转基因生物管理法规》要求对成分高于0.9%的转基因植物衍生的食品及饲料必须进行标识,而俄罗斯政府同时也规定,转基因成分超过0.9%的食品都需要做标注,同欧盟的标准一致、美国方面则采取的是商家自愿标识态度,日本也采取了强制标识和自愿标识相结合的方式,而正是因为这些条令才使得民众在购买以及使用转基因产品上得到了选择保证。在今年的的五月份时期中国政府部门发布了新版《食品安全法》的消息,其中有这样一则条令:“所有转基因产品必须打上转基因标识”,这样的好处体现在保证了购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民众在转基因产品的购买上,多了一项选择性。英格尔转基因实验室相信通过关于转基因的广泛应用,各国政府对于转基因方面的条令更加的完善。

  • 【转帖】转基因的好处与危害

    转基因的好处与危害   我就在从事转基因作物种子的销售,不过只是棉花。我来谈谈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好处与危害的看法。    转基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增产,减少农药用量,农民增收节支,改善生态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并不会造成人体的变异,那种声称会造成变异的纯属不懂生物学的人胡说。食物进入人体后都是要分解为基本的营养分子: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矿物质、葡萄糖等,所谓的“转基因”肯定也会分解成为核苷酸,根本 不可能造成人体的变异。   食用目前的转Bt农作物中毒也是不太可能的,Bt毒蛋白的毒性只是针对虫子的,对人体没有毒性,Bt毒蛋白甚至可以直接吃,我自己绝对敢吃。   但是,转基因的危害可能也是非常巨大的,难以预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体的危害。不会变异,不会中毒并非意味没有危害,最可能的危害在于有些基因表达的物质对部分人群可能会造成过   敏,就像蚕蛹、虾等食物造成过敏一样。问题是如果对蚕蛹、虾过敏可以不吃它们,而对转基因水稻过敏恐怕以后就没有选择的余   地了,因为转基因是会扩散污染的!由于转基因的扩散污染,今天中国实际非转基因的棉花已经寥寥无几了!!   另外,有些基因表达的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是一种反营养物质,可能降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用这种转基因食品可能   造成营养不良。如果今后有些无良的科研人员导入某些基因,也不排除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2、生态灾难。转基因研究实际时间还不长,生命科学中的很多问题还不清楚,很难估计应用后的最终结果。由于转基因作物对某类昆虫的毒杀、抑制,很可能造成生态失衡。打农药只是一时,而转基因作物是长期不间断地释放杀虫物质,很容易诱导昆虫超强的耐药性。事实证明,尽管应用仅有不到10年时间,但由于中国推广的不规范(绝大多数农民根本没有设置目标昆虫避难所,没有落实转基因安全控制措施)目前棉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已大大加强。 3、农民收入反而降低。转基因水稻的应用一定会导致全世界对中国食品安全性空前的质疑,中国农产品价格可能下滑。加上昆虫产生的超强耐药性,反而最终增加农药用量,农民收入反而可能因此降低。 所以,没有充分论证前,转基因农作物大规模推广应用是一种急功近利、饮鸩止渴的行为。这种教训在药品上并不鲜见。例如 :治疗妊娠呕吐反应的药物“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   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支   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   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这就是著名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    贾士荣所谓“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汽车说”之类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张启发默认未通过安评的转基因水稻悄悄推广,都是缺乏科学道德的表现。

  • 转基因的流言与真相

    不久前,俄罗斯宣布取消对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NK603的临时禁令。至此,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关于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传言又算画上了句号。 事实上,自从转基因作物引入种植以来,关于它的各种流言就层出不穷。在日前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活动上,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流言:转基因玉米容易致癌? 真相:实验设计有严重漏洞! 最新的一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流言,来自于去年9月19日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在英国期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其长达两年的研究显示,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寿命比正常实验鼠短,且前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更高。该报告对已经在欧盟获准上市的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相关部门反应十分谨慎,决定暂停进口和使用转基因玉米品种NK603.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和欧洲食品安全局均对塞拉利尼等人的研究展开调查。去年11月,欧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终评估,彻底否定了这种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结论。 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卡昂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缺乏数据支持,而且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都存在严重漏洞,这些问题说明,可接受的科研标准在实验中没有得到遵守。该局要求研究负责人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但这一要求被塞拉利尼拒绝。 有人指出,实验所用的老鼠类型本身易患癌。 俄罗斯有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论认为,转基因玉米NK603与其常规品种中的化学组分等同;其中的转基因蛋白既不对人体有毒,也不是过敏源;未发现其具有任何毒性、遗传毒性、致敏性、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目前,转基因玉米NK603经17个国家核准登记,并在饮食中获准使用,未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基于此,俄罗斯已于日前取消了对转基因玉米NK603的临时禁令。 流言:转基因大豆引发过敏? 真相:实验室阶段就已中止! 其实,早在1994年,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流言就已经出现了。 大豆是富含氨基酸的营养食物。但在大豆的氨基酸中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巴西坚果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基酸的蛋白。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的营养品质,1994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就尝试将巴西坚果中的这种蛋白转入大豆中。但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对这种大豆过敏,而转入的这种蛋白质可能正是主要过敏源。基于此,先锋种子公司立即停止这项研究计划。 然而,这件事后来被一些人说成"转基因大豆可以引起食物过敏",成为反对转基因的一个主要事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陈茹梅研究员指出,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可以用它来做好事,也可以用它来做坏事。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巴西坚果事件",恰恰是转基因技术管理的成功案例。 流言:转基因马铃薯造成消瘦? 真相:单吃淀粉老鼠也受不了! 1998年秋天,苏格兰罗威特研究所的普斯泰博士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一轮热潮。 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泰事件"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对该实验展开同行评审。1999年5月,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存在失误和缺陷,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对实验用的大鼠仅仅食用富含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未补充其它蛋白质以防止饥饿是不适当的; 供实验用的大鼠数量太少,且使用食物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欠缺统计学意义; 实验设计差,未进行双盲测定; 统计方法不恰当; 实验结果无一致性。 不久后,普斯泰博士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表示道歉。罗威特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流言:抗虫转基因玉米危害帝王蝶? 真相:野外帝王蝶并不吃玉米花粉! 帝王蝶是美国民众十分喜爱的一种野外观赏昆虫。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发表文章称帝王蝶在对抗害虫的同时,也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在实验室中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饲料喂帝王蝶幼虫,死亡率高达44%. 转基因抗虫玉米本来的培育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害虫,帝王蝶作为一种昆虫,吃多了这种玉米花粉会死,其实并不奇怪。问题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真的会对帝王蝶产生巨大威胁吗? 美国环境保护局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野外帝王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因为它们在玉米散粉之后才大量产卵。而事实上,在所调查的美国中西部田间,转基因抗虫玉米地占总玉米地面积的25%,而田间帝王蝶的数量很大,并未受到影响。 流言:转基因玉米致精液异常? 真相:纯属张冠李戴子虚乌有! 2010年2月起,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引起了不少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慌。 2010年3月3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进行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而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的说法则确有出处,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等人完成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而研究者根本没有提出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与转基因有关的观点,而是列出了环境污染、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长时间上网等不良习惯的因素。 专家观点 为什么公众 对转基因如此敏感?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的资源约束是非常明显的。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支撑我们的粮食、食品需求。而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 事实上,我国在推广转基因作物生产方面是十分谨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落后了。比如按照2010年的数据,我们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面积上,只排在世界第六位,这和我们国家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是不相称的。历史的经验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从我国的大豆生产受到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全面排挤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么,为什么有些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格外敏感,甚至有着本能的不信任呢?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云龙对此做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转基因技术涉及生物本身甚至人本身的改变,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抵触; 公众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着本能的怀疑和回避; 转基因作物一旦推广,会涉及到每一个人,而且往往只能被动接受,难以主动选择; 转基因技术确实可以用来做坏事,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风险的确存在。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必然会带来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有些人出于狭隘的心理,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少数大国、大垄断公司的专利。但事实上,技术发展属于全人类。我国在转基因技术发展上也已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周云龙介绍说,我们国家在转基因技术、产品管理上,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是和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管理标准更严格。(转自: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 转基因菜籽油能吃吗?

    转基因菜籽是从美国引进的,这种菜籽油的出油率高。转基因菜籽就是转基因菜籽制作的菜籽油。 非转基因菜籽是指我国原先有的一些菜籽品种,这种菜籽产是要低些,出油率低些。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危害,也没有权威人士敢说没有危害。现在吃了转基因食品绝对不会死,但不吃转基因食品将来一定会因老、病而死,任何人都不能抗拒这个自然规律。 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影响短期内没有危害,但潜在和长期影响仍是个待解之迷,所以不论是在中、外,不论民间或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都分为正、反两派。 美国是生产转基因玉米、大豆、菜籽油最多的国家,但美国人对转基因的争论没有中国人激烈,民间很少有人关心是否转基因。 我国对转基因的态度很慎重,要求生产者有义务告知消费者自己的产品是否是转基因,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和选择权: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

  • 转基因作物或者食物有哪些?

    黄金大米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欢迎大家讨论下目前有哪些转基因作物或者食品啊?是不是转基因技术用在非食品上(如抗虫棉),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 “转基因食物”能否逆袭成功?

    61名院士上书高层,要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指出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不能再迟缓,否则要误国;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顾秀林则语出惊人,称转基因是灭绝人类的邪恶技术;农业部说,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美国食品药监局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已经吃了多年的转基因食品;而一项大型调查中90%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著名农学家袁隆平近日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的相关研究,并称转基因将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你认为,这是在逆袭吗?能否逆袭成功呢?

  • 转基因食品,我们如何“明白”你

    转基因食品,我们如何“明白”你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2/201402241854_491023_2433088_3.jpg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让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图为中粮集团在天津某展会上展出的非转基因葵花籽油。有的人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论相关机构怎么证明都不愿吃转基因食品。选或不选,是每个人的自主权。 不过,面对身边琳琅满目的食品,许多关心健康的消费者发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生活中有无可能完全避免转基因?那些在网上流传甚广的鉴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正确吗? 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知道哪些是转基因食品? --主要看标识,与美国自愿标识、欧盟定量标识相比,我国实施按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制度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介绍说,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只有抗虫棉和抗病毒木瓜,抗病辣椒和耐储存番茄在生产上没被消费者接受,故未实现商业化种植,而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没完成后续的品种审定,未进行商业化种植。 此外,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种,其中转基因大豆数量最多。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达到5838万吨,大多为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主要进入榨油厂作为食用油的加工原料。

  • 【0905】分辨转基因食物的方法?可信度多大呢?

    虽然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争论还没有尘埃落定,但是却没办法阻止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针对于这样的情况,网上出现了一些辨别转基因食物的帖子:1. 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1)超市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转基因标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应有标注。但这些标注怕见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显眼处,仔细查总是可以查到的。  (2)超市西红柿、木瓜大部份是转基因,坚决不买。从安全和质量上说,个体农贩水果类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特别不要迷信外资超市,那里的东西好看而不好吃,坏的、假的太多。  (3)玉米使用转基因最早、最广、最多,购买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卖的玉米窝窝头。  (4)转基因小麦籽粒色白透明发亮,全角质,属硬质强筋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特优转基因9506小麦2008年在安徽面世,面粉中还有漂白剂、滑石粉混在里面,就更难识别。  (5)水稻转基因中国偷偷搞了好几年,少数流入市场,特别要警惕又长又瘦又亮的大米。东北大米目前无转基因,暂可放心,一定要看外包装袋,如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米业,东北米是粳米,短圆粒型、这与湖北、湖南一带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如BT汕优63)中长粒型有本质的区别、容易识别。另外,泰国禁止转基因,其米无问题。  (6)小米、燕麦、荞麦、高梁均属小宗粮食作物,还来不及去转基因。花生是我国独特产品,暂无转基因,红薯也未转基因。对于这样的网帖,你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你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呢?欢迎参加讨论。

  •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月余 "非转基因"成促销噱头,请问您怎么看?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月余 "非转基因"成促销噱头,请问您怎么看?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月余 "非转基因"成促销噱头  今年10月1日开始,新《食品安全法》正式执行,其中就有一条规定专门讲到了转基因食品,即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而未按规定标示的,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如今,新法实施已有一个月,经记者调查走访后发现,“非转基因”大行其道成为了商家的卖点,而“转基因”标识躲在角落羞答答。  记者调查  “非转基因”标示明显,“转基因”标示要找  说到转基因食品,近年来讨论不断,而对于转基因食品,老百姓最熟悉的要数转基因大豆。因此,这两天记者走进各超市调查时,也将大豆油作为调查的重点。  11月1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南宁大学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食用油的货架上,摆放着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等种类繁多的食用油,最吸引人注意的是,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的外包装上“非转基因”四个大字,十分明显。  那么,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大豆油,有没有明确地对是否由转基因大豆榨取而进行标示呢?记者在各种大豆油外包装上寻找了许久,也没能发现“转基因”的标示,后来拿了一瓶大豆调和油起来仔细看了看,才在配料表那片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字中找到了这么一行字:“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超市里的大豆油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一位导购员说着拿出摆在旁边一个货架上的某品牌大豆油递给记者,仔细一看,才在大豆油的成分一栏下面找到一行黑字“成分采自转基因大豆”,“现在顾客还不大能接受转基因的食品,还是非转基因油卖得好些。”导购员如是说。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南宁明秀路、友爱路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食用油、豆腐干、酱油等豆类的食品,几乎都被商家在外包装上标上了“非转基因”几个大字。

  • 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能辨别吗?

    Innova Market Insights公司的市场分析,显示零食、乳制品和烘焙原料“非转基因”标签签发的数量中分别占14.1%、13.3%和12.5%,携带有“非转基因”标签数量最大,侧面反映在大量使用谷物作为食品或饲料的领域,转基因食品占据大多数。而美国的相关法律限制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使用如“天然”、“天然制造”、“天然生长”、“纯天然”或类似意义的词语,以免误导消费者。在国内食品市场上,也有很多转基因食品,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多是不太注意,或者标注的标签很小,国内的转基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太少,非业内人士多不明白,国内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虽然有规定,但是作为老百姓,应该如何辨认那?相关新闻:http://www.woyaoce.cn/news/newsdetails.aspx?id=100689

  • 【讨论】为什么要坚决反对转基因食品

    发达国家尽管抵制转基因食品,但他们还在推广,因为他们有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我们也不能再无知的任由转基因食品侵入我们的生活了。我们也要坚决的抵制转基因食品,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者也不能贪图蝇头小利种植转基因食品,一旦种植转基因作物大家知道将意味着什么吗? 在这里先不提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环境和身体健康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是对种植者而言最直接的后果:一、转基因产品都是绝育产品,就象骡子,不能像原来农作物那样,可以用打下的粮食作为来年的种子,而只能每年都购买新种子。世界上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种子的专利权几乎全部属于孟山都、拜耳、杜邦三家跨国大公司,购买就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费;二、转基因食品对农药化肥具有特殊要求,只能使用转基因种子公司指定的农药化肥。中国农民的种子,再也不能由农民自己掌握,因为转基因大米等植物是不能留种的,中国农民的自主权,中国人的根本权利,由此全部掌握在利益集团和他们背后的跨国公司手中。 转基因粮食的其他配套费用,如特用的除草剂、化肥等等也全部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转基因物种对原生态物种和环境的污染,如果想恢复原来的原生态物种将不可能。 科技的发展到了让人担忧的境界,现在的水果,蔬菜好多已经没有了所属品种的味道。请问这样的科技进步有价值吗?作为一项新的科技成果,番茄可以像葡萄一样成串的结果,更夸张的是可以无土栽培。无土种植的番茄你敢吃吗。 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考虑,为自身健康,为民族利益,为一个健康的社会我们都要坚决抵制转基因食品。

  • 甘肃试行专柜销售转基因食品

    甘肃也是全国第一个试行专柜销售转基因食品的省份。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出通知,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明年3月1号开始,将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专柜销售转基因食品。而且要在转基因食品销售柜台或货架处显著位置设置提示牌,提示牌内容为"转基因食品专柜(专区)",统一采用"绿底白字"式样,不得将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混放销售。1. 这样的措施,也算是给消费者一个公正的知情和选择的权利,值得表扬。你赞同我的观点吗?2. 这样的一个专区,你认为前景如何?

  • 许智宏院士: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

    不能笼统地讲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所以必须一个基因一个基因地去讨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牛奶、鸡蛋出了问题就否定整个食品行业。1996年,从美国第一批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推出以后,至今已有15年时间,目前还未发现有安全性问题。至今已有29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2009年全球种植面积已达1.34亿公顷。从作物种类而言,主要是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以大豆为例,目前全世界种植的大豆中约3/4的面积是转基因大豆,美国作为全球大豆的主要生产国,转基因大豆的面积已达90%左右。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这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二是对环境是否安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性检测来讲,也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开展工作。首先,对已经研发出来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如新近我国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都要做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种试验,测试对人体是否可能有害,是否有过敏反应,还要看其营养成分等方面是否有变化。其次,是看所试验的特定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比如转的抗虫基因除了杀死害虫以外对有益的昆虫有没有影响,对生物多样性是否有影响。对老百姓来讲,一般会首先关注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我个人觉得,截至目前,不少人仍对转基因作物缺乏基本的了解,一听到抗虫基因、毒蛋白,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对人体有毒。其实,抗虫毒蛋白只对部分昆虫有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就像现在的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里的抗虫基因所产生的抗虫毒蛋白,它只对鳞翅目害虫有毒性,这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的毒理试验。这个抗虫毒蛋白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才开始使用的,人类知道这个抗虫蛋白已几十年了。所谓“BT”,其实就是一种细菌——苏云金杆菌的缩写。科学家早就发现这种细菌在其芽孢中生产一种可起到抗虫效果的晶体蛋白,以前人们是通过发酵生产把它作为生物防治药物用于农业,拿到田间去喷,但其缺点是很不稳定,一下雨很易被雨水冲刷掉而失效。现在,科学家只是让植物自己生产这种晶体蛋白杀虫。我国现在有40%多的污染源来自农业,主要是使用了太多的农药、化肥。我年轻时曾在棉花地里工作过。当时,每年因农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导致中毒、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棉花的病虫害很严重,而喷洒农药都是在最热的夏天,而且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要多次喷洒农药。种植抗虫转基因棉花后,不用喷那么多农药,这其实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而转基因的棉花地里也会播种非转基因棉花,或在周围种植其他作物,给昆虫提供繁殖后代的机会,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不利,也只是通过一两个假设的例子推出来的结论,并没有确实的科学研究依据。现在,人们仍对转基因的基本科学知识了解不够,所以才会产生种种误解。这只能通过更多的科普宣传,使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作物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用公众明白的语言,增强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了解。(作者为中科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来源: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转基因院士为何遭围攻

    人民日报:转基因院士为何遭围攻作者:蒋建科 田豆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备受社会关注,甚至出现了妖魔化转基因、围攻转基因科学家的非正常现象,远远超出了理性讨论的范畴。为什么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到处流传?抵制转基因能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吗?怎样进行深入、有效的科普?研发转基因水稻用了4年,而包括安全性试验在内的各种试验用了11年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中国转基因水稻研发带头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院士,去年11月26日下午应邀在中国农业大学做学术讲座时,居然遭遇意想不到的谩骂、围攻。在提问环节,一名中年女子突然站起来高喊:你这个卖***,为了你的美国主子把13亿人当成了小白鼠!随后,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男子冲到讲台前,试图抢夺话筒;有人打出“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条幅,一位情绪激动的长者甚至将水杯掷向讲台……“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更不理解他们这种做法。” 前不久在河南安阳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上,记者见到了张启发,略显疲惫的他话语中流出些许无奈。张启发之所以遭受围攻,原因就在于他牵头研发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华恢1号”和“Bt汕优63”,在2009年8月获得了农业部发放的安全证书。在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后,这两种水稻可进行商业化种植。张启发说,两个品系的研发工作从1995年开始,1999年就通过了农业部的鉴定。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安全评价和农业部批准,我们就转基因水稻分别于1999年—2000年开展了中间试验、2001年—2002年开展了环境释放、2003年—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并与有关单位合作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进行了食用和环境安全性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始申请转基因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根据安委会的评价意见,2004年—2008年,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水稻的目标性状进行了检测验证,后又对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指标进行了全面复核检测,结果都证实该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从开始研发到2009年颁发安全证书,整个过程长达近15年。其中,成果完成仅用了4年,而包括安全性试验在内的各种试验就用了11年。这表明科学家和国家对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极为慎重,管理极为严格。”张启发说,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针对公众担心的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农业部指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多个第三方单位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研究,结论是:无论是食用,还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水稻都跟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由于转基因水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80%,实际上比非转基因水稻更安全。”反对转基因只会延缓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步伐,帮助国外大公司扩大垄断在转基因研究与开发这一国际科技竞赛中,转基因水稻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代表性领先成果。让张启发和他的同事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来之不易的巨大成果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鼓励,反而饱受质疑和争论;张启发和支持转基因的人士甚至被斥为“为外国转基因公司利益代言的卖***”,一些网民还把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大阴谋”、“亡国灭种的危机”、“第三次鸦片战争”扯在一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告诉记者,美国的华人朋友告诉他,他们收到反转基因组织匿名给他们散发的录像,激烈抨击转基因的国内学者和有关人士,并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从事神经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饶毅说,此前他不愿介入转基因的讨论,因为据他观察,中国国内和海外华人反对转基因的人当中,迄今没有真正懂行的专业人士。他认为,大众对转基因作物持谨慎的态度,对新技术和新产品要求高、要求严,是非常自然、合理的。“但是,过激批判转基因作物,甚至以无依据的说法打压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饶毅指出,欧洲确实有少数人反转基因、反对所有新技术,鼓吹有机食物。“有机食物不是新东西,就是中国传统模式的种植产物。在耕地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现实条件下,产量极低的有机食品只能满足少数有钱人的需要。”对于“不吃美国转基因食品”的主张,饶毅认为,这丝毫不能影响美国产品出口到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转基因大豆。由于中国没有搞转基因大豆,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成本高,巨大的需求缺口只好靠美国物美价廉的转基因大豆来弥补。“反转基因只会减慢中国新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帮助国外大公司扩大垄断。所以,一些人士貌似保护中国人民,其实后果只能是损害中国自身发展,使中国长期依赖进口国外产品。”“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如今,在这个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核心技术是无论如何也买不来的。”张启发不无忧虑地说,如果因为这些质疑而影响到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延缓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削弱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最后落入花费巨资却购买不到国外核心技术的怪圈,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那才是最可悲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参访者承认,对于转基因作物“一知半解”和“完全不知”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新技术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据张启发介绍,在1999年以前,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环境较好,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尤其是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夺回了国内的大部分被跨国公司挤占的市场份额,而且掌握了其自主知识产权,大大鼓舞了科技人员的士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推广12年来,创造了超过330亿元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我国抗虫棉技术不仅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走出国门,向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转让,在国际棉种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研究转基因水稻并不是个人的兴趣决定的。作为一名科学家,选择研究领域必须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 张启发说,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到水稻领域,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在确保稻米数量安全的同时,也保证稻米的质量安全。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正是为了满足这个实际需要。为此,张启发和水稻科学家提出了发展绿色超级稻的建议,其目标可以用16个字来表达,即“少打农药,少用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要实现这个目标,采用转基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路线。让科学家担忧的是,近年来网络上“转基因食品危害健康”的言论比比皆是,不仅加剧了公众的疑虑,甚至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专家指出,大部分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怀疑和畏惧是因为陌生和不了解。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参访者承认,对于转基因作物“一知半解”和“完全不知”。一些科学家坦诚:长期以来,他们只专注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而忽略了科普,造成了公众的转基因认知空白,导致各种传言乘虚而入。如何开展扎实、有效的科普?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及其团队所做的“共识会议”,不无启示。2008年底,李真真课题组在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招聘了20名志愿者(其中一些人原本对转基因食品几乎一无所知),进行专家讲座、现场互动、专家答疑,在此基础上,志愿者们以健康、环境、伦理、规制等为主题,展开自由讨论并完成了一份“结论报告”。在这份由普通志愿者共同签字的“结论报告”中,有一段话耐人寻味——“我们认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基本安全的’说法。但是,由于迄今为止,科学研究没有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是否安全。因此,我们仍然对其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心存担忧。我们基本相信科研机构和政府所提供的信息,也希望科技界和政府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诚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 紫薯不是转基因食品 多食紫薯营养

    紫薯不是转基因食品,它是甜薯的一种,是天然存在的品种,多食紫薯营养高。当然也有很多新开发的品种,比如市售的京薯6号紫薯,是巴西红薯与中国红薯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黑薯新品种。 经成分分析,紫薯并非转基因食品。

  • 【大家议起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个话题一直饱受争议首届转基因嘉年华活动在后山艺术空间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挺转”人士,现场回应了对转基因问题的一些质疑。”农大院长更是提出了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帮筛选更安全的食品的理论那么你对转基因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请说出您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同时也可以说说检测转基因食品与检测非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项目存在哪些区别欢迎大家踊跃讨论,说出你的观点吧!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3.gif

  • 再谈”转基因“……………………

    报道:125万吨先正达MIR转基因玉米被退运含MIR162转基因成分的玉米及制品仍被退运。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陆春明公布,不足一年时间内,中国共在125.2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并作退运处理。 官方公布,2013年10月,在深圳口岸开始检测到该转基因成分。直至今日,由于MIR162转基因仍未被农业部批准,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仍然被要求“一旦在进境农产品中检出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一律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同样的原因,去年最后两月,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三次退运美国输华玉米。总量超过72万吨。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玉米进口总量326.5万吨。退运量占进口总量比重达22.1%。 当然,这三次的退运占总退运量的比重为57.5%。这使得玉米的进口量也受到影响。2013年中国玉米总进口量同比下降37%。其中,退运量从6万吨增加到54.6万吨,被退的重量逐次增加,涉及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也逐次增多。 对于转基因的态度,中国官方立场历来要求“审慎”。MIR162转基因成分含抗虫基因。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该技术被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批准种植,日本、韩国、欧盟等地已批准进口。 基于审慎,从2010年3月,先正达提交材料申请转基因玉米MIR162入境开始算起,至今已经超过四年。2013年12月,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回应,针对先正达提交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正在评审。 原因在于,先正达多次提供的“相关材料和实验数据不是很完整,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部要求其“补充材料和实验数据”。而2013年11月份的申请,目前正在评审过程中。 不过,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应当自收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27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也就意味着,先正达将在七八月份得到批准与否的通知。对转基因食品,你怎么看?

  • 【讨论】转基因食品有哪些?

    说到转基因食品,不得不提转基因食用植物。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食用植物: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转基因大米也在悄悄流入市场。你还知道哪些食用植物是转基因的?

  • 【原创大赛】转基因抑或非转基因,“转”“非”莫辩的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检验

    【原创大赛】转基因抑或非转基因,“转”“非”莫辩的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检验

    【背景】背景在另外一个帖子中讲的很明白了。详见【主题】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玉米油脂肪酸组成的检验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0828/4932041/。本篇帖子中提到的低芥酸菜籽油,和精制玉米油的背景情形是一样的:都是入厂检验,为了在动态三批的核查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都是植物油,而且都是检验的脂肪酸组成,因此,当时检验的时候就把两者一起进行的检验分析。菜籽油在中国药典中没有收录,可以参照的标准是国标(GB1636-2004)。该国标中规定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检验方法为GB/T 17376~17377。GB/T 17376中甲酯化方法有三种,一是三氟化硼法(最常用的方法),二是三甲基氢氧化硫(TMSH)法,三是酯交换法。因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玉米油的甲酯化方法就是三氟化硼法,为了操作方便,就选择三氟化硼法作为甲酯化的前处理方法。GB/T 17377提到的毛细管色谱柱的固定相的组分可以是聚乙二醇类、聚酯或极性的聚硅氧烷,或者键合柱也是适用的。因此本方法最终选择了聚乙二醇柱。【色谱条件】仪器,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色谱柱,WEL-PEG20M,30m*0.32mm*0.25μm(Cat. NO:01918-32001;Ser. NO:GC20131102);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170℃,保持10min,然后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供试液制备:称取本品约0.1g,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加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2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加正庚烷4ml, 65℃水浴中加热回流5分钟,放冷,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0ml洗涤,摇匀,静置使分层,取上层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ml,上层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即得。色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5_160932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6_1609327_3.jpg结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02152_461037_1609327_3.jpg讨论:1. 选用这样的前处理条件和分析条件,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析结果。换言之,PEG-20M可以用来检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2. 低芥酸菜籽油,算不算转基因食品呢?据我所知,一般的菜籽油中,芥酸的含量都是挺高的。芥酸含量低的菜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的。但是也有人说低芥酸菜籽油非转基因。到底如何,反正我是搞不懂了。[font=宋

  • 剖析国际十大“转基因安全事例”

    1.巴西坚果与转基因大豆事件。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中编码2S albumin蛋白的基因转入大豆中,提高了转基因大豆中的含硫氨基酸。1994年,该公司对该转基因大豆进行食用安全评价时,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因此认为,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主要过敏原,于是立即终止了这项研究计划。但此事后来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作为反对转基因的一个主要事例。 实际上“巴西坚果事件”是研发单位在开展安全评价时发现过敏及时停止的转基因案例,这种转基因大豆也根本没有上市。恰恰说明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和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体系具有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 2.普斯泰土豆事件。1998年,据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称,他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1999年5月的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存在失误和缺陷,主要包含试验设计不科学,试验过程错误百出,试验结果无法重复,因此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不可信。并且认为,普斯泰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其结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3.美国帝王蝶事件。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撰文称,他用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结论认为,该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数据。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田间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数据。2001年10月,洛希研究组又在《PNAS》杂志发表文章称:帝王蝶幼虫经转Bt基因抗虫玉米Bt11 和 Mon810花粉饲喂14到22天对其存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4.墨西哥玉米事件。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avid Chapela和David Quist发表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绿色和平组织借此消息大肆渲染,说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甚至指责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的基因库也可能受到了“基因污染”。 该文章发表后受到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其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很多错误。经反复查证,文中所言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并不能启动基因转录;文中所指在墨西哥地方玉米品种中测出的“adh1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1-F基因”,与转入“Bt玉米”中的“adh1-S基因”序列并不相同。《Nature》杂志于2002年4月11日刊文,批评该论文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在同期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 5.中国Bt抗虫棉事件。2003年6月3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随后被很多媒体转载刊发,引发国际争论,成为国际上争论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 国际上的评论是:文章没有经过同行评审,没有说明研究方法,没有生物学统计数据,违反生物学的一般常识,只是按作者的个人意愿断章取义。多国科学家也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认为,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抗虫棉中的Bt基因主要是针对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并不杀死所有害虫,包括盲蝽象、红蜘蛛及甜菜夜蛾。棉农只要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如喷洒一般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这些害虫便可得到有效控制,根本谈不上“超级害虫”,更不能说是抗虫棉破坏环境。 6.发生于法国的孟山都转基因玉米事件。2007年,法国分子内分泌学家Seralini及其同事对孟山都公司转抗虫基因玉米的原始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老鼠在食用转基因玉米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2009年,该研究组再次把欧盟转引的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实验数据做了一个粗浅分析,就发表文章“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哺乳动物健康影响的比较”。文中指出,食用了90天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玉米NK603,抗虫玉米MON810和MON863)的老鼠,与食用转基因玉米不到90天的老鼠,其肝肾生化指标有差异,认为这种差异解释成食用转基因玉米后造成的。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转基因生物小组对该论文进行了评审,认为该实验结果不是建立在亲自对老鼠进行独立实验的基础之上,文中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是借用来源自孟山都公司之前的实验,而且对数据选择了不合适的、不被同行使用的统计方法作了重新分析。因此结果和结论都是不科学的。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6位毒理学及统计学专家组成同行评议组,对Seralini等人及孟山都公司的研究展开复审和评价,评价结果是:Seralini等人对孟山都公司原始实验数据的重新分析,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新数据来表明转基因玉米在3个月的老鼠喂食研究中导致了不良副作用。 7.俄罗斯之声转基因食品事件。2010年4月16日,俄罗斯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栏目,以《俄罗斯宣称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新闻称,由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试验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害的。引用负责该试验的Alexei Surov博士的话说,用转基因大豆喂养的仓鼠第二代成长和性成熟缓慢,第三代失去生育能力。“俄罗斯之声”还称“俄罗斯科学家的结果与法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结果一致。当科学家证明转基因玉米是有害的,法国立即禁止了其生产和销售。” 经调查,Alexei Surov博士所在的Severtsov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并没有任何研究简报或新闻表明Alexei Surov博士曾写过这样的报道,“俄罗斯之声”报道的新闻事件也没有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研究论文。至于新闻中提到法国禁止了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和销售,事实是法国政府并没有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下禁令,而是欧盟已经于2004年5月19日决定允许进口转基因玉米在欧盟境内销售。 8.中国广西迪卡007/008玉米事件。2010年2月,一篇题为《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署名为张宏良的帖子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引发了不少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恐慌。文章称,“迄今为

  • 中药需要转基因么?

    先看新闻——来自中国药材GAP网“转基因”之争在美国 作者:曹明华     我作为一个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学习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研究的研究生,一个至今在美国已生活了20年的中国人,在中国人传统的主粮——稻米,有可能被“转基因”的时候,不得不谈一点我所目睹和了解的,这些年发生在美国的有关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争论。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为什么著名生物学家Barry Commoner会说,目前的转基因食物产业所基于的“科学”,是已经过时了的生物学理论?  这位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科学家的意见是: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和制造产业,最初发展起来时所基于的、对于“基因”的认识和研究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在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  因此,失去了可靠的生物学原理的指导,目前的转基因食物行业,便成为一门充满风险的、带有赌博性质的“实验科学”。  Commoner博士还说:“公众所惧怕的,并不是这门实验科学本身,而是根本性的荒谬——在我们还没能真正弄懂它的原理之前,就让它溜出实验室、进入现实世界中。”  他说得没错,事实上,它不正在溜上我们的餐桌吗?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公司在面对政府时,所用的游说词是:“任何事物都有风险,而发展转基因食物的利益要大于风险。”  ——可问题的关键是:谁获利益?谁得风险?  而后来的事实是,美国这些年已将转基因食物尽可能向落后国家“转”移,而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物正愈来愈减少——除了动物饲料、生物燃料和工业原料,已趋于将“转基因”只用作极微量的食品添加剂了,就是这样,它还被人避之不及。  但眼下美国政府大概还不想让转基因公司倒闭吧,它巨额的股票还在上市,而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还可以为政府带来税收。所以对美国政府来说,这个“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目前还是很微妙的。  但在中国,假如在自己本土将几千年传统的主粮“转基因”了,其“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又会怎样?转基因专家鼓动中国学习美国,他们有没有作过这个简单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的逻辑推导呢?  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及其鼓吹转基因食物的专家,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害,长时间后也没有危害,对吃了转基因所生的后代也没有危害……  可他们自己连几年之后,转基因食物研发所基于的重要的生物学原理的变化都未曾料到;对于农作物转基因后,农田里的小害虫转成大害虫也未料到;对于农田里次要的小杂草可以被“转”成农民无法对付的“超级草”,亦未曾预料到——人们何以能相信他们对于消费者未来健康,以及消费者后代健康的预料和担保呢?  预料不到——说明他们对于生命体系的宏观认识缺乏整体、长远、智慧的洞见。这离真正的科学探索的精髓,相去有多远?  “转基因”食物的得天独厚之处是,它所导致的健康危害,比一般的致病因更隐蔽、更深远——因此被“当场捉拿”的机会便大大减少。——这是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值得庆幸之处;这也是它目前在世界各国一片抗拒声中,还有可能在某些地区大行其道的奥秘之一。  近二三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物危害生命体健康的科学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了解。各国科学家在国际“主流”科学期刊上——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网站——已发表了大量对转基因食物危害健康的研究论文。孟山都公司在四面楚歌声中,已于2008年8月,被迫宣布撤除它整个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部门——从部门管理人员到科技团队,到销售团队……  “但是,这个基因巨人是不会轻易倒下的!”——支持它的人这样说。也就是在2008年,它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beet),可以制作糖和调味添加剂。  也许的确要感谢我们人所拥有的这一了不起的免疫系统!当它足够强壮时,我们可以指望它有力量抵御所摄入的形形色色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也包括“转基因成分”。但这有两个前提——  前提一:所摄入的量不能太大,必须低于某个“阈值”——这就是少量疫苗可以产生抗体,大量疫毒就会损害肌体的原理。  这也是孟山都这样的“转基因巨人”始终没能“玩成”它的“主粮转基因”这一宏伟目标的原因——因为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著名的“三聚氰胺”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孟山都到了目前这个地步,除了指望“出口”,就只能指望“甜味添加剂”这样的小打小闹来保证公司的生存了。  它不是没有拼命努力过。就拿美国人的主粮小麦和另一主要食品土豆来说吧,2001年,在全美国的“麦当劳”连锁店拒绝销售Bt转基因土豆所制的法式炸薯条后,才迫使孟山都将转基因“NewLeaf”土豆彻底撤下了市场。  2004年,孟山都不得不宣布撤销它的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计划——因为面对主粮小麦,全美国的抵抗太强大了!而且美国的农民也起来抵抗了,还有小麦加工业的组织团体……假如主要是“出口”到别的国家或让动物吃呢,农民还没有那么大的抵抗的动力,因为最初几年种“转基因”,农民可以省力,而且生物公司也会给农民以“优惠”,这就很容易把他们套住……  前提二:要能够有效地抵抗这些“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和转基因成分”,人的免疫系统必须处于健全地行使功能的状态。而对于病人,或人的免疫机能刚好下降时,风险便加大。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的医生强烈忠告病人不能吃转基因食品的原因,因为在病人的免疫系统已经薄弱的状况下,转基因食物所可能导致的对人体的侵害便难以抵抗。  孟山都公司2008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那么去年和今年,它的衍生物应已加工上市了。在过去几个月里,我特别注意观察了美国各类超市里对糖的供应,发现有一个醒目的金色“标识”明显增加:“100%purecane,contains no beet sugar”(100%纯甘蔗,不含甜菜制的糖)。  ——就连最普通的、并不专卖有机食品的超市里,六个品种的糖中的五个,都有这样的标示。  看到这个孟山都的最新品种——转基因甜菜制的糖在美国国内如此没有市场,我就十分担心,它会不会又要被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来了,而这里,很可能包括我们中国……  最后再来说一下“转基因”理论依据上的问题。  关于“转基因”农作物能高产的神话,是在2009年被美国“忧虑的科学家联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联盟)戳破的(《Failure to Yield/失败了的增产》)。而最初“转基因食物”行业的研究刚刚兴起时,确实主要是以高产,以尽可能增长效益为目标的。科学家曾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目的是要制造出极快速生长的猪来,可没料到,所产生的小母猪居然没有肛门。科学家又制作了转基因酵母,目的是增加酿酒产量——但很惊讶地发现:这种酵母中原有的一种自然毒素——可能致癌的因子被意外地提升了40到200倍。这个实验的研究者不由得感叹:“看来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恐惧是有道理的……”他们指出,在这一实验中,还并没有转入任何异类基因,而只是——将酵母自身的基因多转了几个拷贝进去……  不是基因操作可以精确、定向、“一对一”地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为什么毫不相干的系统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呢?  转基因技术刚开始时,生物学家还以为,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和人)的基因编码规律与原核生物(如细菌)是一样的,即:一个基因只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按这一传统的遗传学模型,生物学家曾估算:人体中的蛋白质约有十万个或更多,那么,他们预测在人类DNA中的基因约有十万个。  而在2000年6月26日,整个科学界在震惊中发现:人类基因总共只不到三万个。更令人困惑的是,比人低等得多的杂草却可以有二万六千个基因。那么,大多数基因都不只编码一个蛋白质,有些基因可以产生许多许多不同的蛋白质,比如果蝇,它的一个基因可以产生(38016)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在这一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动摇了!——而转基因食物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有些转基因专家,在2011年的今天,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对于原核生物所适用的基因学理论来认识真核生物(包括农作物、动物、人)。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固属情有可原,但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则难以让人忽视与原谅。  不妨再想一想:人与杂草间的特性、功能等等有那么巨大的差异,而在基因数量上却并没有呈现出数量级的差异——那么一定是有些什么东西错了。  那是错在我们对于基因的认识,我们错把生命当作机械来处置了。这是一种工匠式的思维。  因篇幅所限,这里暂且省略其他几个重要的、与转基因食物研发有关的生物学原理上的新认识。但这些更新了的生物学原理,令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基因学研究实在还是一门处于“婴儿期”的科学。转基因专家们完全可以关起门来,继续实验,继

  • 转基因后院起火,孟山都表现异常。——再谈“转基因”

    前阵子,法国最高法院宣判法国农业部关于严管或禁止转基因玉米种植的规定是“违反欧盟相关规定”的。就此消息,转基因化工公司十分欢喜,挺转派则更是跃试欢腾。可是,法国农业部官员表示,将收集更多证据支持关于严管或禁止转基因玉米种植的规定;而欧盟则已通过法案,是否种植由各成员国自己决定,即所谓“违反欧盟规定”之规定,已成为过时规定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当时而至今,转基因的“后院”美国,发生了一系列“起火”事件,进一步宣告转基因神话彻底破产。据路透社08月31日报道,美国联邦机构地质部门(USGS)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在美国集中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业区域(大约四个州范围)之河流水系和空气中,都发现足够大量的草甘磷转基因农药成分的严重污染。--- 那说明,短期内可能不显示,而长期种植则发生转基因农药成分释放累计而造成生态系统和国土农田的严重危害。美国地质部门(USGS)长期跟踪调查报告是08月29日公布的。报告说:转基因作物种植不但没有减少农药用量,反而大幅增加;譬如,2007年,美国农田的草甘磷除草农药用量为88,000吨,而1992年则为11,000吨;即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后、该农药用量增加八倍左右。草甘磷农药是孟山都“拳头”产品之一即转基因大豆的主要转基因成分。美国地质部门(USGS)的报告说,目前,只做了关于转基因作物造成国土农田土质危害、河流水系和空气危害的调查报告,其危害对人类健康可能或已经造成什么危害及危害程度,需要继续调查。就此,美国联邦环保部门公告说,他们已经注意到关于转基因作物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危害问题,并做了2012-2015年相关问题的全国调查的规划,即将付诸实施。该规划落实,将可能决定草甘磷农药及其转基因作物能否继续商业化种植上市或是否将受到严格限制。美国联邦环保部门于今年11月底发布的公告说,转基因作物的抗虫除草功能已经严重退化甚至已经消失,已经造成“超级害虫”和“超级杂草”的严重危害,如今又出现生态系统严重危害,同时使农业区蒙受足够严重的损失。(注:转基因成分的功能退化或消失,也正是使农药用量不减反增的主要缘故之一)。公告还特别指明,孟山都公司提供的相关分析和监测系统是很不足或很不完善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