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风电设备

仪器信息网风电设备专题为您整合风电设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风电设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风电设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风电设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风电设备话题讨论。

风电设备相关的资讯

  • 浙江拟千亿投资风电产业 风电设备市场需求高达3000亿元
    调查得知,浙江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但能源却相对匮乏。一次能源自给率不足5%,能源基本依靠省外输入。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浙江省能源发展将面临“保供给、调结构”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选择。而风电因其占地少,投资期相对核电较短,当地可利用资源较充沛,在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   浙江发改委能源局电力新能源处负责人说,到2020年浙江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8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风电直接投资有望超过千亿元,以此带动风电设备市场需求高达3000亿元,成为浙江电力新能源的主要突破口。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0年,浙江全省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万千瓦,是2005年的近10倍。与此同时,浙江还将逐步开发五大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 能源局:加快风电设备标准检测和技术体系建设
    12月30日,“抑制部门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第四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将加快风电设备标准检测认证和公共技术体系建设。   史立山称,部分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亟需修订、完善。国外引进的机型基本是依据国际标准和欧洲的气候、风况条件设计的,我国的标准体系要根据我国国情进行补充修订。部分标准内容老化,需要加快更新,如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有效期已过,运行、检修、安全规程都是2001年前制订,其中许多内容已不能满足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   史立山同时认为,风电机组制造、检测和调试方面的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多数关键零部件的相关标准尚未发布。检测和认证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检测设施和充足的专业人才,风电设备检测认证还没有全面实施,如大部分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电能质量、动态无功补偿、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经过权威机构检测。   因此史立山表示,我国将加快风电设备标准检测认证和公共技术体系建设。成立风电行业标准领导小组,加快推进风电行业标准建设,建设一批检测、认证机构和基础设施,培养人才队伍,建立检测和认证体系。支持海上风电机组和叶片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检测实验中心建设,依托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设国家风电研发、试验中心,针对我国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地形,研究风能资源评估,风电设备设计、制造、检测和风电预测等技术。
  • 投资2.56亿元 国家风电设备质检中心动工
    2月1日上午,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盐都西区正式破土动工建设。据了解,该中心是政府2011年和2012年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建成后将为盐城市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科学、权威的检验检测服务。   据了解,国家风电设备质检中心位于盐都区纬七路以北、马中河以西,总投资2.56亿元,一期建设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投资9000万元,新建电能质量检测、塔筒质量检测、叶片材质检测、海上防腐性能检测、发电机性能检测等9个重点实验室。国家风电设备质检中心是市委、市政府策应沿海开发战略,加快发展新特产业的需要,也是盐城众多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企盼。国家风电设备质检中心是市政府2011年和2012年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也是江苏质监系统十二五重大发展项目。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文件要求,该项目自2010年11月起36个月内完成筹建任务。目前,已完成前期各项准备、申报和土建招标工作,力争6月底前完成主体封顶,9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同步开展装修工程设计招标、检测设备选型购置安装以及高层次人才招聘、国际互认合作等工作,确保提前6个月完成各项筹建任务。
  • 中国首家风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河北
    中国首家“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6月8日在位于河北保定高新区的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开工奠基。   据国电联合动力公司总经理刘东远介绍,该公司于2010年1月6日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此实验室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下设5个研究室、2个中心。   刘东远说,该实验室将以风电设备及控制技术研发为中心,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重,致力于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及仿真系统技术、传动链抗疲劳设计及先进制造技术、风轮叶片高效翼型及气动结构设计技术、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并网技术等研究方向,为中国风电产业实现从“技术引起”到“技术引领”的跨越奠定基础。   当日,由国电联合动力生产的首批出口美国的6台60HZ 1.5MW风力发电机组一并出厂启运。
  • 风电设备弃用率高、成本难控制?也许这些都能避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进而对能源需求不断加大。众所周知,“以煤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不断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昂的风电检修成本伴随着近十年的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在机型设计、微观选址、建设安装、运行控制等各环节已实现快速发展,度电成本已迅速下降。而检修成本在风电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在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降低检修成本,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成为很多行业巡检的第一选择。其特点是在不损坏被检测物体结构的前提下,应用物理方法检测物体的物理性能、状态特性以及内部结构,检查其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判断出被检测物是否合格,进而对其评价。应用在工业上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超声波、声发射、红外热成像、微波等,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热成像技术能精准定位故障经事实验证,热成像技术是允许检测人员检查风电设备(包括风机和周围电气系统的所有电气和机械部件)的有效技术。无论是电气部件还是机械部件,部件通常在发生故障前会变热。因此,热像仪在故障发生前就能及时发现温度的上升,这些热点将在热像仪中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可以规避停机风险。FLIR热像仪对风电设备整体和局部的检测热图像将热成像技术纳入预防性维护检查程序,使风电企业可以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将热像仪添加到预防性维护程序中,通过捕获电气和机械问题,在它们导致昂贵的计划外停机之前及时发现故障,助力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选对热像仪,检测工作很简单从风力发电到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期间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每个步骤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各个工作中如何实现检测效率最大化,选对工具是重中之重!Teledyne FLIR为风电行业的检修准备了各种款式的产品,小菲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比如可以使用FLIR Si124声像仪提前检测出风力涡轮机发电机的故障,而FLIR T1K热像仪和FLIR数字万用表可用在验证其机械和电气部件的健康状况;可以选择FLIR A50/A70固定智能红外传感器对风电偏航(机舱方向)系统持续进行监测,以获得故障预警;还可以选择FLIR Exx手持式热像仪对箱式变压器进行定期温度检测,以定位隐藏的电气故障和机械磨损迹象等。那么输电过程中的变电站、MV断路器、输电线路等,该选择哪款FLIR产品检测呢?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免费下载“风力发电整体维护白皮书”,根据这个产品选择指南,你一定能找到最适合你的菲力尔产品扫描二维码,获取风力发电白皮书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作为新能源的风力发电将成为趋势如何保障风电场的稳定运行?选对工具将事半功倍
  • 先进科研设备“巅峰使命”显身手
    冰川雷达测厚仪、3D激光扫描仪、无人机航拍、极高海拔气象站、微波辐射计、“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 … 连日来,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大显身手”,助力科研工作者在极高海拔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纪录。“此次珠峰科考是从顶峰、天上、冰面、冰下开展的一次全面的冰川‘体检’,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珠峰地区的冰川和环境保护具有创新意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作为冰川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康世昌此前已多次到珠峰开展研究,并采集到大量的冰雪样品。在本次珠峰科考中,他带领的小组承担着冰川与污染物考察任务,并在近日完成了对珠峰冰川表面形貌的扫描和厚度的测量工作。为了精准获取珠峰冰川表面形貌,康世昌和他的科研团队携带专业无人机和3D激光扫描仪,对海拔5200米至6500米之间的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累计扫描面积达22平方公里,创造了东、中、西绒布冰川高分辨率扫描面积纪录。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拖着冰川雷达测厚仪,在东绒布冰川表面沿着“Z”字形轨迹,向下发送探测波获取厚度数据。“这些设备的分辨率很高,其中无人机的水平分辨率可以精确到3厘米至10厘米,垂直分辨率能达到10厘米。”康世昌说。科研工作者后续将依据这些测量数据,绘制出珠峰冰川三维数字高程图,然后与过去采集的数据(包括遥感资料)进行比较,掌握冰川变化趋势和规律。康世昌说:“全球变暖趋势下,世界很多冰川都在加速融化,而珠峰地区地形落差巨大、太阳辐射强,对气温变化很敏感,珠峰地区分布大量冰川,对这里冰雪消融情况需要做一次高精度调查。”除了对珠峰“冰冻圈”进行精准测绘外,科研人员还对珠峰“大气圈”开展监测,从海拔5200米至8800米之间依次布设了8个自动气象站。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赵华标表示,气象站由温湿度探头、太阳板、风速风向仪、卫星发射模块、无线电天线、数据采集器等元件组成,有效保障了气象站的正常运行。赵华标说,这些气象站如同“体温计”,实时记录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填补珠峰极高海拔气象记录空白。未来一段时间,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浮空艇将亮相,它将尝试突破浮空艇大气观测海拔世界纪录,计划升高到9000多米,开展水汽稳定同位素、大气黑碳和甲烷浓度等科学参数的垂直剖面观测,为揭示青藏高原水的来源提供新的数据支撑。
  • 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巅峰使命”显身手
    冰川雷达测厚仪、3D激光扫描仪、无人机航拍、极高海拔气象站、微波辐射计、“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 … 连日来,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大显身手”,助力科研工作者在极高海拔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纪录。“此次珠峰科考是从顶峰、天上、冰面、冰下开展的一次全面的冰川‘体检’,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珠峰地区的冰川和环境保护具有创新意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作为冰川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康世昌此前已多次到珠峰开展研究,并采集到大量的冰雪样品。在本次珠峰科考中,他带领的小组承担着冰川与污染物考察任务,并在近日完成了对珠峰冰川表面形貌的扫描和厚度的测量工作。为了精准获取珠峰冰川表面形貌,康世昌和他的科研团队携带专业无人机和3D激光扫描仪,对海拔5200米至6500米之间的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累计扫描面积达22平方公里,创造了东、中、西绒布冰川高分辨率扫描面积纪录。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拖着冰川雷达测厚仪,在东绒布冰川表面沿着“Z”字形轨迹,向下发送探测波获取厚度数据。“这些设备的分辨率很高,其中无人机的水平分辨率可以精确到3厘米至10厘米,垂直分辨率能达到10厘米。”康世昌说。科研工作者后续将依据这些测量数据,绘制出珠峰冰川三维数字高程图,然后与过去采集的数据(包括遥感资料)进行比较,掌握冰川变化趋势和规律。康世昌说:“全球变暖趋势下,世界很多冰川都在加速融化,而珠峰地区地形落差巨大、太阳辐射强,对气温变化很敏感,珠峰地区分布大量冰川,对这里冰雪消融情况需要做一次高精度调查。”除了对珠峰“冰冻圈”进行精准测绘外,科研人员还对珠峰“大气圈”开展监测,从海拔5200米至8800米之间依次布设了8个自动气象站。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赵华标表示,气象站由温湿度探头、太阳板、风速风向仪、卫星发射模块、无线电天线、数据采集器等元件组成,有效保障了气象站的正常运行。赵华标说,这些气象站如同“体温计”,实时记录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填补珠峰极高海拔气象记录空白。未来一段时间,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浮空艇将亮相,它将尝试突破浮空艇大气观测海拔世界纪录,计划升高到9000多米,开展水汽稳定同位素、大气黑碳和甲烷浓度等科学参数的垂直剖面观测,为揭示青藏高原水的来源提供新的数据支撑。
  • 艾睿光电红外热像仪:风电稳定运行的守护者
    风能清洁无公害,是新能源主力军之一。截至2022年底,风电累计装机突破3.7亿千瓦,发电量762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6%。随着风电产业发展,风电设备设施维护工作量提升,人力维护成本上升,客户需要更高效的状态监测方案。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仪为风电运行状态提供7×24小时哨兵式监测服务。风电运行状态监测行业痛点风电机组长期暴露在台风、雷暴、沙尘、冰冻、雨雪等恶劣环境下,导致故障率高、可靠性差,设备可利用率普遍偏低。新能源企业常常面临高昂的设备运维和检修成本。运维时效低传统人工巡检方式无法实时掌握现场设备状态,决策缺乏数据支撑,异常问题难以回溯和审查。维护成本高风电站地处偏远,地理条件恶劣,故障发生后需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塔筒内部进行人工排查,人力和时间成本高昂。检修体系旧风电机组呈分布式部署,单体工作环境和运行状态差异大,检修体系套用传统火电“定检定修”式的检修模式,已不适用于新能源行业现状。部件调度难事后维修由于没有预见性,极易出现“救火式”的抢修,导致停机时间较长。且新能源行业备品备件产业链不完整,许多备件需要从国外引进,常常出现“停机等待备件”的情况。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仪在风机状态监测中主要应用点电器柜在线监测风机电器柜配电系统故障原因有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外部故障主要是设备、电缆、母线接头电器开关触头因氧化、松动使接触电阻增大而发热,通过测量表面温度很容易发现问题。内部故障是设备绝缘劣化介质损耗增大、壳体内部电气回路故障,表现在外表发热量小,故障隐蔽,不容易发现。艾睿光电卡片式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在空间较小的电器柜中安装使用,利用产品热灵敏度高、温度可视化的特性,可以查看到非常细微、隐蔽的故障情况,并通过以太网将温度数据、报警信号发送到值班人员的工作电脑上,实现无人值守。风机电缆线在线监测电缆线对接套管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套管的情况,当电缆使用年限增长,套管处容易产生氧化的问题,导致该位置温度升高,电力传输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电缆熔断,发生火灾。使用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监测电缆线温升情况,设置高温报警阈值,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并且通过温度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停机维护。风机主要部件运转情况检测风机轴承、齿轮、刹车盘是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部件。风机在运转时无法进行接触式的检测,磨损、损坏等问题不易及时发现。使用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仪进行非接触式测温,根据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停机检修。风力发电升压站巡检针对变压器、套管、线夹等关键部位,艾睿光电固定安装多台轻载云台红外热成像设备进行巡航不间断监测,添加多个ROI(感兴趣区域),满足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同时,保证在室外恶劣环境下精确测温。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仪的独特优势红外热成像能直观呈现温度分布情况,故障点明显。自动捕捉全屏或区域最热点、直观看到问题点并准确定位,可以帮助实现可靠、精确地查明故障根源,以便工程师快速找出解决方案。红外热像仪有远距离、非接触、不改变目标结构特点。非接触测温,一是不影响被测物体表面温度,测温更精准,二是测温更方便灵活,对于不方便安装设备的场景,手持测温仪也可以方便进入。支持报警功能,提供异常报警信息。通过设定高低温度范围,检测目标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范围时会触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或维修设备。支持保存温度数据,并刻画温度变化折线。通过以太网将热像仪的温度数据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采集至控制电脑并生成温度变化折线,用户可根据折线的温度变化态势制定零件更换周期、运维周期。支持二次开发,协力形成客户的自主优势提供SDK开发包,支持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助力客户形成自主优势;具备IO口、串口等多种报警信息推送方式,支持客户自动化设备联动与开发。
  • 光学科技 助力产业高速发展——奥林巴斯出席全国风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运维技术高峰论坛
    2018年8月16日-17日,wind forum2018全国风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运维技术高峰论坛暨全国无人机风电巡检技术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国内外500余位从事风电场运维及设备状态监测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分享讨论了风电设备状态监测、智能运维的最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积极助力风电行业相关理论、技术的展。奥林巴斯盛大出席全国风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运维技术高峰论坛?奥林巴斯盛大出席全国风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运维技术高峰论坛???奥林巴斯盛大出席全国风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运维技术高峰论坛???? 作为国际领先的光学企业,奥林巴斯携全新一代工业内窥镜产品iplex g-lite和iplex nx盛大出席本次论坛,为与会专家展示了应用于风电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以先进的光学科技不断解决风电运维行业痛点。匠心制造 解决风电运维行业痛点 随着近年来我国风电市场的高速发展,在风力发电机组大规模应用的背后,风电运维工作成为摆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设备生产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503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4亿千瓦,到2020年约有11万台风机将出质保期。面对巨大的风电机组维护需求,奥林巴斯推出了全新一代iplex g-lite和iplex nx工业内窥镜产品,并根据风机维护的特点研发出多种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应对风机维护难题。奥林巴斯iplex g-lite工业内窥镜? 在本届论坛中,奥林巴斯展示了iplex g-lite新型工业内窥镜产品,吸引了众多在场专业人士的关注。作为2018年度刚刚引入市场的最新机型,奥林巴斯iplex g-lite工业内窥镜针在便携性、防护性、操控性、图像质量以及功能性上都有了更大的突破,帮助专业人士轻松获得准确的结果。使用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进行风电电机齿轮箱检查 并且,奥林巴斯iplex g-lite工业内窥镜采用了独有专利设计的防油光学适配器,能够有效减少因油液附着导致的工业内窥镜图像模糊、清洗困难等问题,大幅提高设备的检测效率。并且针对风电设备维护的特殊需求,奥林巴斯推出了iplex g-lite工业内窥镜风电kit方案,搭配最新型的防油镜头、清洁套装、携带套装、导管等设备,帮助用户完成风电齿轮箱等内部空间狭小的检测任务。从细微之处出发 保障生产安全 由于风电设备检测工作大部分会在黑暗空间极大的齿轮箱中进行,因此用户更加青睐能够提供明亮且清晰图像的工业内窥镜产品,从而更加准确地检测设备内部的细微缺陷。位于展区内部的奥林巴斯iplex nx系列工业内窥镜,向在场专家展示了高画质图像、扩展的测量能力以及优化的检查操作,帮助专业人士在检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奥林巴斯iplex nx工业内窥镜 奥林巴斯iplex nx系列工业内窥镜拥有超广角立体测量功能,能够帮助监测人员进行精确的3d测量。并且,针对不同的操作环境,奥林巴斯iplex nx工业内窥镜可以将触摸屏显示器搭配设置成不同的放置模式,为风电设备检测人员提供轻巧便携的操作控制。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产品,改变了以往检测人员必须亲自靠近设备才能够进行检测操作的往日情景,从细微之处保障生产安全,守护美丽生命。于所未见之处 守卫安心生活 “于所未见之处,守卫人类的安心生活”,正是奥林巴斯守护美丽生命的责任和决心。从20世纪八十年代奥林巴斯工业内窥镜事业进入中国开始,奥林巴斯植根于中国市场,积极洞察不同行业的根本需求,通过优秀的技术服务、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动行业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未来,奥林巴斯将会继续为中国风电运维行业推出更多专业、可靠的工业检测设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守护人们的安心生活,践行“实现世界人民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END-
  • 乘风而行,与风电行业共发展
    乘风而行,与风电行业共发展 海克斯康邀您参加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 展会名称: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 展会时间:2009年7月8日&mdash 10日 展会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 展位号:1Q12 欢迎参观海克斯康网上展区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subject/exhibition_9.htm
  • 国电联合动力获准建设“风电国家重点实验室”
    1月下旬,国家科技部批准同意国电科环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申请。重点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风电技术领域一流研发及服务平台。   2009年7月,国家科技部启动了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部署,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及河北省科技厅联合推荐国电科环联合动力公司申报建设“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动力公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发展思路,在国电集团和科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申报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体现了国电集团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研发实力。
  • 首期“风电润滑管理培训班”成功举办
    11月20日-22日,由广研检测主办的“2012全国风电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北京金风大学成功举办,这是我国风电行业首次举办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有将近70位学员代表参加。这次培训有效提升了我国风电润滑工作者的技术能力和理念层次。 培训现场   开班仪式上,世界风能协会主席、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出席并致词,介绍了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并对本次培训给矛高度评价。主办方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所长贺中石教授在致词中表示,广研检测将在风电行业大力开展现代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增强风电行业运维润滑管理水平。 世界风能协会主席、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致词   在三天的培训班上,贺石中教授作为主讲老师重点围绕全新润滑理念、风电润滑油脂基础知识及发展趋势、风电润滑油现场管理及风电润滑系统现现场维护、油液分析及风电润滑磨损状态监测、风电企业开展“润滑审计”的步骤及案例分享等方面进行授课。冯伟博士以风电机械设备的润滑理论基础、风电典型设备的润滑磨损故障机理对风电日常维护的影响等方面的现场讲解。两位专家讲师的讲授深入浅出,受到了学员们高度称赞。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参观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览馆及天诚同创公司。   本次培训班得到协办单位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油液监测技术委员会的全力支持,同时,本次培训班还得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风能协会)、大唐新能源股份、南车风电事业部、国家风电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新疆风能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2013年,广研检测将在呼尔浩特市举办“2013全国风电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 学会代表参观金风科技展览馆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研究所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1058/
  • 威思曼“熔喷布静电驻极设备专用高压电源”产品海外市场获丰收
    p   非织造布静电驻极设备,俗称无纺布加静电设备。经驻极处理的熔喷非织造布,因带有持久的静电,可依靠静电效应捕集微细尘埃,因此具有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等优点。以“静电空气过滤网”为代表, 采用突破性携带静电的滤材,有效阻隔空气中大于0.1微米的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毛屑、花粉、细菌等,同时超低阻抗确保节能。目前熔喷无纺布行业静电驻极设备已在各个无纺布生产厂家和设备制造厂家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p p   而无纺布静电驻极设备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放电打火现象,传统的高压电源放电时可能将无纺布击穿,造成肉眼可见的孔洞;而高压电源的拉弧保护重启时间又会影响到无纺布带电的均匀性,造成部分产品带电不合格。 /p p   为了妥善解决上述问题,2003年威思曼高压电源有限公司就开始与海南欣龙专为这一应用展开了合作。经过不断的研发、改进,相继推出了了DL系列熔喷无纺布行业静电驻极设备专用的高压电源DL60P300、DL60P600、DL60P1200,以及DA100P2系列高压电源。值得骄傲的是,DL系列产品通过了欧盟CE认证,目前已经出口67个国家和地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熔喷无纺布行业静电驻极设备专用高压电源_meitu_1.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熔喷无纺布行业静电驻极设备专用高压电源_meitu_1.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01fa7d30-936a-40af-bd2c-f6d2ba8a555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熔喷无纺布行业静电驻极设备专用高压电源(电压60KV~100KV / 功率2000W) /strong /p p   威思曼DL系列高压电源,储能小,放电打火时不会对无纺布造成伤害 纳秒级拉弧响应能力确保电源在20ms内快速重启,使带电效果均匀。而且,该系列产品是高性能标准2U(19英寸)机箱式高压电源,可提供最大输出60KV、100kV,最大功率2kW。采用数字化控制方式,可满足客户的多种控制功能需求,纳秒级拉弧响应能力确保电源无故障运行。该系列产品功能齐全,输出范围宽,还可通过软件加入自定义功能。 /p p   因为拥有出色的高压电源研发团队,完善的高压电源研发软件、测试软件,高电压绝缘技术、完善的谐振技术、超前的数字化技术等,使得威思曼公司在提供标准化的高压电源产品外,还具有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满足其需求的高性能高压电源的能力。 /p p    strong 附录: /strong /p p   威思曼高压电源有限公司(www.wismanhv.com)是直流高压电源和一体化X射线源供应商,同时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定制设计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半导体、安全、分析仪器,实验室以及海底光纤等设备。集设计、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工厂分布于美国、英国及中国等地,并且销售中心遍布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 /p p br/ /p
  •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基本建成
    4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风电检测分中心授牌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江苏、福建、吉林、黑龙江等四家省电科院检测能力经公司评定通过,获得风电检测分中心授牌。这是继今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授牌成立冀北、山东、辽宁、甘肃、宁夏五个风电检测分中心后,加快推进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提高风电并网检测能力,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唯一授权的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在拥有百万千瓦风电装机的省级电力公司有序推进风电检测分中心建设。目前,风电检测中心及分中心共有30个固定检测机位和19套移动式风电场现场检测设备,可开展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功率调节能力和并网性能等多项关键指标检测,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电压最高、检测手段最先进的风电检测机构。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工作将遵循“三化六统一”原则,即按照统一检测资质、统一费用标准、统一检测内容、统一检测方法、统一评定规则和统一信息发布的工作原则,形成“协同运作、上下贯通、分工负责”的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实现风电并网检测管理体系化、方法标准化、工作流程化。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的相关部署,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建设、规范检测流程,加快推进检测进度。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细化风电并网检测工作规则,建立健全检测信息发布办法,统筹检测资源,研究制定跨省协作检测工作方案,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开展风电并网检测,是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支撑和服务风电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风机制造企业和风电开发企业提供严格、标准、细致的检测服务,将有效促进风电技术进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实现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风电叶片检测有奇招!全自动NDT检测系统
    中国的风电市场,在“双碳”目标明确提出后,风电一直是我国环保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风电领域中,风机的叶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风机的运转效率及状态。Evident NDT大系统部门,针对风电叶片行业开发了全自动叶片检测系统WBIS(Wind Blade Inspection System)。 该检测系统通过集成AGV(自动导航小车),机械手,电池组,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并结合Evident自主开发的Focus PX及软件组成高效的全自动化检测系统。,时长03:01检测区域:翼梁和腹板粘结的完整性检查左右滑动查更多全自动的NDT检测系统,扫描过程中无需操作员。得益于这些定位点,WBIS能够自动连续检测叶片两侧。检测动线左右滑动查更多探头在腹板区域移动,AGV和机械手将它们的轴组合起来,以创建X&Y光栅扫描。绿色箭头:AGV移动 红色箭头:机械手移动两个方向上的扫描分辨率由用户选择,以获得数据分辨率及检测效率。以下检测效率作为示例:腹板长度: 60 米长分辨率: 翼弦方向: 1mm, 翼展方向: 3mm, 0.1mm A扫 并沿弦线进行500mm的扫描。检测时间: 2m / min数据大小: 10,3 GB上传速率: 100 MB/s轻松高效的数据分析区别于现有NDT检测设备的数据分析模式,WBIS检测数据被划分为700 MB的文件,一旦可用,就可以进行动态实时传输。因此,数据分析可以更早地开始,并在收到前两个文件后立即开始,而非等到整个检测过程完成之后再分析。WBIS数据可以轻松上传到远程位置(或者云服务器上)进行远程集中分析。WBIS优势:全自动检测,检测过程无需人员操作,实现远端控制高检测效率,扫查分辨率可根据需求调整自带安全传感器及定位点,实现较高安全性独立系统,所需装置均安装于机上,无外界电缆,水管占地面积小,小于2平方米针对不同叶形,检测设置快速切换,无任何机械调整机械手传感器及水楔自由角度,实现叶片曲率变化的仿形检测水循环系统实现供水,回水动态循环,实现稳定耦合
  • FLIR E8-XT:助力风电运维检修,保障风电场高效稳定运行
    众所周知,风能是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可开发的风能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因此风电很可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风力涡轮机是风电机组关键部件之一,那么效率更高、更可靠、寿命更长的风电涡轮机对于风电的发展非常重要!风电涡轮机检修的重要性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涡轮叶片转动来带动齿轮进行机械性转动,从而产生电力。但是齿轮在彼此咬合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与工况的复杂多变性,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造成停机或者严重事故,因此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查非常重要。通常风电涡轮机维护成本可能很高,所以运营商每次需要尽可能高效地利用检查。在风机的使用寿命中,每千瓦时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很容易占到总成本的20%到25%。无损检测:风电检修的常用手段无损检测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门应用型技术学科,其特点是在不损坏被检测物体结构的前提下,应用物理方法检测物体的物理性能、状态特性以及内部结构,检查其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判断出被检测物是否合格,进而对其评价。应用在工业上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超声波、声发射、红外热成像、微波等,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经事实证明,热成像技术是最佳的允许操作人员检查风机和周围电气系统的所有电气和机械部件的技术。无论是电气部件还是机械部件,部件通常在发生故障前会变热。因此,热成像仪在故障发生前就能发现温度的上升,这些热点将在热成像仪中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可以规避停机风险。比如FLIR E8-XT红外热像仪,无需接触风电设备,就可以清晰显示齿轮箱和电机问题,包括轴错位,以及难以解决的电气问题,如连接松动和负载不平衡。FLIR热像仪的多功能性确保您可以充分利用预防性维护程序。FLIR E8-XT:风电检测助手将热成像技术纳入预防性维护检查程序,使风电场公司可以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将热成像仪添加到预防性维护程序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并通过捕获电气和机械问题,在它们导致昂贵的计划外停机之前实现盈利最大化。FLIR热像仪对风电设备整体和局部的检测热图像FLIR E8-XT是搭载76,800(320×240)像素的红外探测器,其具有更宽的温度范围(-20℃至550℃),非常适合用于诊断电气、机械和建筑问题。FLIR 专利MSX® (专利号:201380073584.9)图像增强技术能提供出色的红外成像细节,用户将其纳入风电设备巡检的预防性维护程序中,不仅可以帮助您提前规避风险,无接触检测的特征还能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FLIR E8-XT红外热像仪不仅可以检修风力涡轮机,还能检测各种异常,包括裂缝、闪电引起的缺陷、尖端损坏以及光纤问题,以及检测到设备框架问题、缺少粘合接头、叶片倾斜错误等。
  • 风电齿轮机的无损检测,FLIR VS80有7种探头可选!
    随着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风电设备的停机检修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如何提高检修效率,缩短停机周期,减少或避免非计划停机,都是风电企业和运维公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风电齿轮箱在风电机组中占比较高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风电机组运行的时间越长齿轮箱的故障也会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款风电检修师傅常备的检修工具FLIR VS80工业内窥镜套件!无损探伤,多种镜头可选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涡轮叶片转动来带动齿轮进行机械性转动,从而产生电力。但是齿轮在彼此咬合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与工况的复杂多变性,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造成停机或者严重事故,因此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查非常重要。FLIR VS80的配备7种专业探头,探头小巧灵活,无需拆解损伤设备,可轻松进入齿轮箱、轴承、叶片等位置,还可360°旋转,观看任意位置和角度,VS80主机仅1.3kg,轻巧便携,可以让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帮您检查其他内窥镜无法检查的地方。高效耐用,画面清晰风电齿轮箱在非运转过程中,由于润滑不到位及齿轮箱内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在齿轮箱内部产生冷凝水,这些水分积聚在齿轮齿面上,最终造成齿面上出现不同程度褐红色铁的氧化物,即齿面锈蚀,严重了会造成润滑剂污染及颗粒物增多,进而加剧对其他齿面的损坏。因此,要选择一款防水耐腐、能看清各个齿面锈蚀的工业内窥镜。FLIR VS80不仅探头尖端是IP67级防水,其显示屏也非常坚固耐用,可承受2米跌落、防溅(IP54级)。其可见光探头的视野深度从10mm到无限,能够轻松拍摄出高清图像。VS80配备可拆卸/可伸缩遮阳板,这样用户可以免受太阳炫光的干扰。当然无论选择哪种探头,都可以在7英寸超大显示屏上同时查看并排显示的实时探头图像和保存图像,轻松与上次检查对比,及时发现齿轮箱中的问题。记录分析结果,方便分享对于风电齿轮箱的检修,需要检测人员爬到七八十米的风轮机上,并且停机检修一次成本高昂,因此检修一次要拍摄大量图片和视频,因为齿轮箱内的齿轮和轴承形状都很相似,就算是拍照的检查人员光看图像也很难回忆出来具体的检测位置。因此最好要边检查边注释。检查结束后与同事及时分享检查结果,分析风电齿轮机的情况,及时定位故障点,避免突然停机事件的发生。工业内窥镜的整体效果,不仅要看硬件参数,更要看软件的处理效果,比如使用FLIR VS80,可采集最高可达1280×720分辨率的静态图像和视频(带音频),还能为视频录制语音注解,为保存图像添加文本记录。并且VS80还配备WiFi功能,搭配手机上的FLIR Tools Mobile应用程序,可实时查看VS80的检查结果,并轻松与客户或同事共享,尽快确定优先维修事项。FLIR VS80高性能视频内窥镜凭借配备的7款探头和良好性能不仅可以帮您检查风电设备故障在工业设备维护、暖通空调制冷设备检测建筑和汽车应用等领域应用也很广泛。
  • 风能的持续生产离不开长期的维护,奥林巴斯内窥镜助力风电运维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承诺,实际上就是中国要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风电机组中,风电齿轮箱所占成本比例较高,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风电机组运行的时间越长,齿轮箱的故障也会越来越频繁,需要运维单位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而内窥检查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场的风电机组检测人员需要携带工业内窥镜攀爬风机进行检测工作,检查一个齿轮箱通常需要半天到一天,过重的设备会使检测人员感到非常疲惫。手掌大小的奥林巴斯手持式IPLEX G-Lite视频内窥镜重量仅1.15公斤,轻巧便携,非常适合检测人员攀爬风机携带且单手操作。搭配的2米长度的插入管和4毫米直径的探头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很轻松观察到齿轮箱的齿面以及轴承。 整个变速箱都被加入了润滑油,因此即使变速箱已经停止,齿轮和轴承上还是会有许多油。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测时,一旦镜头上附着油液,图像质量会明显降低,影响检测人员的判断。为了去除油污,检测人员还需要抽出内窥镜插入管清理镜头而中断检测,增加了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在使用了奥林巴斯IPLEX G-Lite视频内窥镜之后,大大减少了因为油污污染镜头而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情况。这款内窥镜配备了全新设计的防油光学镜头,具有凹槽设计的镜头能够快速排出油污,有效减少因油液附着导致的工业内窥镜图像模糊的情况,保持图像清晰和可见,提高了检测效率。 检查齿圈和行星齿轮时,由于是大空间检查,很容易照明不足。IPLEX G-Lite更加明亮的照明和全新的降噪算法可帮助检测人员在暗光区域发现齿面损伤、断齿、点蚀、轴承磨损等问题和缺陷。另外,IPLEX G Lite视频内窥镜的无线视频实时传输功能可以实现多人共享图像。检测人员在高处检测风机故障时,地面上的专家可用移动设备观看实时检测过程并可直接拍照和录像,该功能方便其他专家参与诊断。如今,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淘汰化石能源正在加速。发展风电,是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的有效形式;发展风电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奥林巴斯内窥镜助力风电运维,为风能发电保驾护航。
  • 一步解决!工业内窥镜【省心套装】助力风电行业增势强劲的检测需求
    风电行业,新能源的主力军 1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0亿千瓦,同比增长9.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0亿千瓦,同比增长30.4%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亿千瓦,同比增长23.7%。由此可见,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增长迅速,而更多的新能源发电,也势必会带来更加繁荣的运维市场。 专业检测,需要更专业的设备 工业内窥镜作为风机齿轮箱检查的重要设备,因其工况特殊,要求工业视频内窥镜不仅要有便携的特性,还要有更加优异的图像清晰度及防油功能。而奥林巴斯作为工业内窥镜解决方案的国际企业提供商,顺应客户需求推出了齿轮箱的专业检测套装。风机内部 丰富组件,检测更得心应手 齿轮箱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如点蚀,材料磨损,疲劳剥落甚至断齿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直接会影响风机运行的效率和安全。要想得到清晰的画面识别故障类别和原因,并进一步处理,不光需要工业视频内窥镜,还要有更多的配件辅助检测。例如几乎所有轴承的叶片方向和电机方向,因为空间较为狭小且工业内窥镜是柔性插入管,造成了到达不易且观察困难,而奥林巴斯推出的可塑性的手持导管,可以随意定形,检察人员很方便的直接将插入管送到轴承处进行观察。(损伤的行星齿轮) 如果出现了油温异常升高或异响等状况,就要考虑是否有齿轮箱损坏,进行一个全面的齿轮箱体检就更为重要,这时候或许需要远焦或者近焦甚至侧视镜头等进行全方位查看,找到病灶并作出判断。这些丰富的配件,可以让现场检察人员得心应手,加快检测效率的同时,提高检测质量。省心套装,高效便捷的选择 对于工业视频内窥镜用户来说,在购买设备时,不得不耗时耗力的考虑很多关于配置的问题,而最终也可能选择出现偏差,致使检查效果不佳。而奥林巴斯推出了针对不同机组的专业配置方案,诸如插入管长度,直径,镜头的类别和辅助工具等都已经为客户一一准备好。例如对于双馈机组来说,不同的机组大小说明齿轮箱的各种构造尺寸也不是完全相同,如果客户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沟通,那么就可以确定适合的套装方案,再也不会因为选择问题出现伤脑筋的情况。既省时省力,又保证了使用便捷可靠。 手持式套装大型8英寸显示器套装
  • 中国着手制定风电保护涂料国标
    日前,风电保护涂料研讨及国家标准起草讨论会在宁波召开,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赫普(昆山)涂料有限公司、大金氟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PPG工业集团轻工业涂料,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帝斯曼利康树脂、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公司、烟台万华、石家庄油漆厂等企业和机构,共100多名表参加讨论,国家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工苏舂海先生主持会议。本次大会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可科技发展部,和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主办,由隶属于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的中国化工学会海洋石油工业防腐蚀专委会、全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和《涂料工业》杂志社联合承办。据专家介绍,风电涂料主要是指风力发电机组钢结构、机械部件、电气部件、混凝土基础结构内外表面防腐以及风轮叶片的外表面防腐防护涂装涂料。本次大会围绕风电对涂料保护的技术需求、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现状和风电保护涂料国家标准起草建议等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最终很好的达到了采集企业意见,为国家标准的制定献言献策的目的。   国家标准翘首以待。据专家介绍,由于我国风力发电场分布的地域宽广,风机系统会遭遇到各种恶劣环境的侵蚀。陆上风电机组承受的磨损应力(磨蚀)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风挟带的颗粒(例如砂粒)摩擦钢结构、叶片表而产生破坏,另一个是水滴、冰雹、沙尘暴甚至飞鸟等较大物的撞击破坏。这在沙漠戈壁风电场塔架迎风面及底部、风电叶片表面、箱式落地变压器迎风侧面比较常见和明显,特别是叶片的叶尖速度在许多情况下超过70m/s,磨损会造成结构破坏、效率下降和损失。据专家介绍,海上风电机组防腐蚀比陆上风电机组情况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海上风机所处环境比陆上更加恶劣,海面以上部分和海面以下部分环境不同,所需防腐蚀技术也不同。海上风电机组基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工作重在对钢筋锈蚀的保护 海面以上的部分主要受到盏雾、海洋大气、浪花飞溅的腐蚀,因此,海上风电机组的防腐蚀比较复杂,需要分部分、针对性的进行。   风电机组单机的投资成本很高,尤其是海上风机,因此必须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为20年以上。据专家介绍,为保证风电装备20年以上的服务寿命,必须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各厂家积累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没有外界因素破坏的情况下风机外围系统使用寿命完全可以达到20年。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外界侵蚀将是决定风机外围系统实际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而涂料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主要依靠引进吸收国外技术,配套的保护涂料系统也一度为进口产品所垄断,而国外的风场环境和国内的有很大的不同,针对国外环境生产的风电保护涂料不适合中国的实际。以风电叶片为例,现代化大型风力叶片主要起源于中北欧波罗的海和北海附近的低地国家,那里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以温暖潮湿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其风源特点是含水量高,含砂量和浮尘量都极低。它们的叶片涂料自然而然的将耐雨蚀作为叶片涂料的主要检测标准。而我国的主要风场位于风砂冲击区域,干旱少雨,风机外围系统的破坏主要来自风砂的侵蚀,因此风宅涂料耐风砂标准应该成为我国内陆风电涂料的主要检测标准。   而从国外引入的风电保护涂料,是按照针对国外环境的标准生产的,但脱离国内的实际。据专家介绍,近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配套涂料的国产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风电保护涂料已主要在国内生产,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外资品牌,也包括许多国内新兴涂料企业的产品,并且还有很多企业正考虑进入这一领域,但我国涂料行业目前还没有风电保护涂料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造成各涂料企业在研发保护涂料时缺乏明确的技术参照,通常都是依靠自身的理解以及生产商提供的一些要求来制定企业标准,而各个企业的标准又参差不齐,结果就是产品优劣不一。风电涂料不同于一般的重防腐涂料,它的生产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没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作为准入门槛,质量问题会成风电涂料的主要问题。而且“由于风电装备处于向大型化方向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对涂料产品也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赵晓东副院长表示,因此风电保护涂料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变得重要而紧迫,会上不少企业用“翘首以待”来形容这种急切的期待。   大会上与会代表和专家一致认为,与飞速发展的风电保护涂料产业相对应,我国保护涂料行业目前急需建立相配套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这一方面可以使各涂料企业在研发相关产品时有一个明确的技术参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市场,以对风电装备形成更好、更长期的保护。国家标准需统筹兼顾——据专家介绍,风电保护涂料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分管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的赵晓东副院长告诉本刊记者,相关部门已启动了风电装备保护涂料体系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次大会邀请行业生产风电涂料的骨干企业参加标准的研讨,目的是为企业表达意见搭建平台,为标准的制定献言献策。但国标的制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表现在企业的分歧上。会议过程中,企业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上存在两个主要分歧,并且都有自己合理的看法,因此不乏激烈的争论。   据专家介绍,第一个分歧是国标和行标的门槛高低问题,一些企业认为申报标准的草案在一些指标上要求过高,大部分企业难以达到,不利于企业的进入和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局面。但另一些企业认为标准定的过低又无法达到保证产品质量,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因此,如何平衡企业的标准,制定出高低适度的标准成为国标和行标不可回避的问题。杜邦公司的代表就认为,国标和行标应该起到准入门槛的作用,设定一个基本的产品要求,不低于这个标准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通过这种把关,达到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这也是国标和行标的根本目的所在。第二个分歧是国标和行标是否要设定统一的标准。我国风电场分布的环境差别很大,大体分类为北方环境、南方环境和海洋环境。环境不同决定了对风机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不同,北方风场对风机的破坏主要来自砂粒的侵蚀。南方风场降水多,对风机的主要破坏是雨水、水汽侵蚀。海上风电场环境更加的复杂,海面以下的部分破坏来自海水的腐蚀,海面以上部分破坏来自盐雾和水汽i破坏的主要原因不同,保护涂料的指标侧重就应该不同,北方风场保护涂料的   耐风砂性能就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而耐雨蚀气蚀指标就基本不必考虑。而南方的风电场正好相反,雨蚀气蚀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耐风砂性基本可以不考虑。海上风场和南北方风场又不相同,主要考虑盐水和盐雾的腐蚀性。因此是否将不同的环境纳入统一的国标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指导陆上和海上风电场的话,那么必须既要满足很强的抗风差性指标、耐水汽腐蚀指标又要满足耐海水腐蚀指标才能很好的适应各类风场的使用,但这样一来,会增加成本,而且有些指标在有些地区就变得不必要,产生不经济。有的企业提出因地制宜,针对环境的特点来制定指标,这样会降低成本。但我国风场的环境差别很大,南方、北方、海上风场只是大类的区分,还可以具体的区分,比如同为北方风场,辽宁和内蒙的不同,河北的和新疆的又有区别。如果针对环境来设定指标,那势必会出台很多分标准,增大管理的难度,起不到国标和行标应有的作用。中国环氧网/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在线专家表示,风电涂料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需要把各种情况考虑在内,统筹兼顾、平衡各种分歧,保证出台的标准既能带来符合我国实际应用的高质量的产品,又能推动产业兴旺、发展。
  • 明阳风电获批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来自广州市发改局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12年联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组建第二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其中中山的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全省二十多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于近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开展风电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据介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该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的实施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为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升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举措。   2012年广东省获批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共5家,其中以高校为主要依托单位的2家,其余3家以企业为主要建设单位,产业领域涉及风电、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材料等四个领域。
  • 共话光电核心器件及其测量技术,特别专题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精密测试测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重视,而光电测试测量技术作为现代精密测量的核心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传感器微型化、纳米技术的发展也对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2023年3月27-29日,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各单位组织召开了全国光电测量测试技术及产业发展大会暨辽宁省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本次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测试测量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筹)、大连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仪器信息网独家媒体支持。27日下午,本次大会组委会设置的特别专题:光电核心器件及其测量高峰论坛在大连香洲国际酒店百合厅成功召开。高峰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麻云凤主持,六位与会嘉宾分享了其在光电核心器件及其测量技术研究上的进展。 高峰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麻云凤 主持报告人:杭州晶耐科学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频报告题目:非球面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数字化检测技术非球面光学元件由于具备常规球面元件所不具有的消除像差、减少光能损失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及工业等高科技各个领域。大口径非球面的空间随机分布的表面缺陷,会对元件的使用造成额外像差、能量散射等不良影响,因此在元件加工、使用中需要对光学元件表面缺陷进行客观、定量的数字化评价,以保证光学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报告中,曹频介绍的非球面光学元件表面缺陷数字化检测技术采用 2022 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GB/T 41805-2022 所述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一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在针对非球面元件方程进行仿形子孔径规划的基础上,依靠多维转动、平动扫描机构,实现多轴子孔径仿形扫描并采集到高清晰子孔径图像,利用三维投影映射拼接方法,依据非球面方程实现三维子孔径拼接及缺陷的特征提取。同时利用变倍显微镜,在低倍率子孔径成像、缺陷提取的基础上,依据缺陷位置坐标,采集高倍率缺陷图像,进而实现宏观元件表面的微观缺陷检测,全自动输出各类电子化报表检测精度可达 0.5 μm。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萍报告题目:超快光电探测设备及其应用超快现象研究对物理、化学、生物、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高时空分辨、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等的高性能光电探测仪器设备是研究超快现象的重要手段。陈萍在报告中介绍了多类型的超快光电探测设备及其应用,包括单光子探测光电倍增管、条纹相机等及其在惯性约束聚变、燃烧诊断、波速测量、激光雷达、同步辐射光源.核探测与粒子探测、高压放电测量、荧光寿命成像、计算成像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大科学工程、基础前沿科学领域的应用。报告人:同济大学副教授 邓晓报告题目:面向晶圆制造微纳检测的自溯源标准物质及其应用晶圆制造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也是所有微纳器件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晶圆制造微纳检测设备产业是把核心的原材料与零部件,结合技术和软件集成后开发为微纳检测设备产品为芯片中的晶圆制造工艺服务。晶圆制造微纳检测设备的测量准确性、一致性与可比性需要微纳标准物质、计量传感器及校准型仪器设备作为支撑。自溯源标准物质是指物质的关键参数可以溯源到自然界常数的标准物质。邓晓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铬原子光刻技术研制纳米长度标准物质、自溯源型位移传感器及新型计量型 AFM 的研究成果与思路。系列光栅的准确性水平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计量认可,并获批多项国家标准物质。系列可以溯源到铬原子跃迁频率的标准物质、位移传感器与计量仪器有望构建新型纳米长度计量体系。报告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孙鸣捷报告题目:高速LED阵列的计算成像中的应用LED 阵列通常用于显示,对图案显示的速度没有太高的要求,但用于为计算成像和三维测量等技术提供结构光照明时,则对 LED 阵列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证成像和测量速度。报告中,孙鸣捷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基于 LED 阵列的高速结构光照明模块,对于特定图案的显示更新频率达到 25MHz,可实现基于结构光照明的高速计算成像和三维测量技术。该技术有潜力实现低成本、高速成像与测量。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耿旭辉报告题目:基于硅光电二极管的微光探测器及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微光探测器是科学仪器和光学传感器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广泛地用在需要对微弱光信号进行探测的光谱仪器,如荧光检测仪和化学发光分析仪中,其性能决定着光学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等指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研制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低噪音、低漂移的微光探测器,用于替代进口光电倍增管 (PMT)和雪崩二极管 (APD)对弱光探测,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第三方测试,其光检测下限为3.4x10-5Ix (950 nm)。该微光探测器已应用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系列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海洋中氨氮含量和金属离子含量荧光检测器、手持式荧光检测仪台式 96 孔板阵列式荧光检测仪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等温扩增仪等多款分析仪器上,成功替代了 PMT 和 APD,并达到使用 PMT 相同的检测限和更宽的动态范围。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郭广妍报告题目:激光电光开关器件及测试技术研究电光开关通过外加电压引起电光晶体双折射的变化改变光的偏振态,与偏振片一起使用可作为电光开关,是实现高峰值功率激光输出的重要途径。电光开关效率与激光输出效果直接相关,是高性能激光器的关键核心器件。电光开关测试技技术涉及晶体材料、器件集成装配效果及驱动技术效能验证等方面,郭广妍在报告中介绍了电光开关器件研究进展、测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其所在团队在电光器件检测技术方面,已承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测试仪器研制等项目,自研的电光晶体、器件测试平台已用于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
  •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 光伏、核电、水电、风电谁将成为未来30年“王者”?
    截至7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0.3亿千瓦,同比增长18.0%,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我国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控煤电项目 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预测,到2025年,光伏总装机规模(直流侧,下同)达到7.3亿千瓦(730GW,相当于2020年底的2.9倍),占全国总装机的24%,全年发电量为8770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9%。自”十五五”规划起,光伏的年新增装机已超过其他电源类型,2030年的装机规模已成为所有电源类型的第一位,2035年光伏发电量成为所有电源类型的第一位。到2035年,光伏总装机规模达到30亿千瓦(3000GW,相当于2020年底的11.9倍),占全国总装机的49%,全年发电量为 3.5万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8%。到2050年,光伏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电源,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50亿千瓦(5000GW,相当于2020年底的19.8倍),占全国总装机的59%,全年发电量约为6万亿千瓦时,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39%。其发电量占比均远高于IRENA «Future of solarphotovoltaic光伏发电的未来》报告中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比的数字(25%)。与2020年底的累计装机253GW相比,将要在此基础上再增长18.8倍,在30年的时间范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5%,其确定性和高增长性实属罕见。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光伏领域大力发展的坚定决心,也昭示着我国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国务院五部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光伏健康发展3月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制订了10条解决光伏、风电欠补、补贴来源等方面的措施。工信部: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五部委出台“金十条”前一天,国务院直属的工信部又发布一项利好。3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以引导光伏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财政部:进一步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下发。《报告》明确,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一步支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给。十四五规划:大力提升光伏规模 加快发展中东部分布式此外,国务院近日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将光伏等新能源列为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时,《规划》别强调了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中东部分布式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综上可见,3月初迄今,已有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工信部、银保监会、 中央财经委、国务院接连发出利好光伏的声音和政策,彰显国家支持光伏发展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财经委首次将光伏等新能源确立为主体能源的立场,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信心,“十四五”期间光伏必大有可为。
  • 上海邦安检测即将参加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
    展会告知:我司即将参加2012年05月30-06月0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展位号:E7-B011,欢迎各位专家和技术人员莅临参观
  • 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展位号:E7-B011
    展会告知:我司即将参加2012年05月30-06月0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2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展位号:E7-B011,欢迎各位专家和技术人员莅临参观
  • 陈建峰院士:荷电再生技术焕发口罩“新生”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面对口罩紧缺的情况,如何重复利用手中的口罩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口罩过滤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静电吸附以及纤维排列后对超细颗粒和飞沫的阻隔,口罩中间的荷电层对于携带病毒细菌等微粒或飞沫防护起到重要作用。口罩使用过程中,因细菌病毒在静电层的沉积以及哈气(水汽)等导致荷电层静电的消除,都会损伤其过滤效果,甚至失效。重复使用口罩需要解决两点问题: /p p    strong 一是如何杀死或者去除沉积到口罩上的新冠病毒等病毒细菌 /strong /p p strong   二是如何为中间静电层补充静电,如何在不破坏口罩材料及微观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将外界电荷转移至中层无纺布。 /strong /p p   2月,陈建峰院士团队应对应急时期口罩重复使用的问题,提出开展“口罩荷电再生重复使用技术”研究。团队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采用便携式静电发生器(如家用电器)对普通一次性医用平面无纺布口罩进行二次荷电处理,使其再生静电效应而达到可重复使用的现象,由此提出并形成了“口罩荷电再生重复使用”的技术方法及其导则。首先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口罩置于56度以上热水泡30分钟消毒处理(参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随后采用电吹风机、电风扇、电子点火器等对“失效”的口罩进行吹干荷电处理,证实口罩可重新荷电而再生静电效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34" title=" N95口罩.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34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N95口罩.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fa2548c-8d3d-4bf6-876f-4163b5b8a199.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在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学校实验室设备资源搭建口罩过滤性能检测系统,积极开展荷电再生技术方案优化及效果的科学验证。对4类广泛使用的普通口罩(一次性防尘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国外进口KF94口罩),进行了荷电再生重复使用实验研究。 /p p   再生口罩样品,经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测,结果表明: /p p   3类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国外进口KF94口罩)再生后,口罩重要指标(0.1微米微粒过滤效率,即阻隔率)与新口罩相当(衰减约0.5-1.5%) /p p   一次性防尘口罩再生后,其过滤效率较新口罩提升50% /p p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荷电再生循环10次后,其过滤效率与新口罩相当(衰减约0.5%)。 /p p    strong 这表明:当前疫情应急时期,口罩重复使用是可行的 /strong ,可缓解当前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且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近日,“口罩荷电再生重复使用技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 /p p    strong 口罩再生重复使用操作过程 /strong : /p p   1. 热水灭毒:将用过的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口罩置于大于 56 ℃热水中浸泡 30 分钟(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56 ℃ 30 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灭活新冠病毒,水 洗去尘埃。水洗后将口罩挂干或晾干。【通常沸水与室温水(按 20 ℃计)1:1 体积比混合 后约为 60 ℃,为提高灭毒杀菌效果,可适当提高沸水比例。注意:热水浸泡灭毒和水洗 过程中不要揉搓口罩,以免破坏其微观结构 最好一人一锅热水泡,以免交叉污染】 /p p   2. 荷电再生:将挂干/晾干后的口罩平放在干燥、绝缘材质表面,用电吹风机吹风 10-20 分钟, 出风口与口罩距离约 10 厘米(注意吹风机出口温度,不要太高温度以防止烫坏口罩纤维,可仿照洗发后吹干头发的过程)。或者,用普通电风扇吹口罩约 20 分钟,距离约 5 厘米。或用普通家用电子点火器等静电发生器对口罩进行全面覆盖的“电击”,使口罩重新荷电。 /p p   3. 纸屑检验:在绝缘桌面上洒一些干燥的碎纸屑,将荷电再生后的口罩外层接近碎纸屑,距离大于 1 毫米但并未直接接触时,可观察到口罩对碎纸屑的静电吸附现象,则表明口罩荷 电量足够,可以重复使用。【如静电吸附现象不明显,则延长第二步荷电再生的处理时间,再次通过“纸屑吸附”检验再生口罩荷电情况,至荷电量足够,可以重复使用。】 /p p   本导则提出的方法,适用于较低风险暴露人员个人参照使用,不建议推荐用于已患病者、 医护人员及实验人员等。本导则仅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应急使用。 /p p br/ /p
  • 群创光电:将把半导体封测正式纳入营业项目
    据台湾省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台湾面板大厂群创光电将于6月24日举行股东常会,期间除了备受业内瞩目的董事改选即大股东鸿海法人代表全数退出董事会外,群创也将修改公司章程,新增“半导体封装及测试代工业务产品”营业项目,显示其进军“面板级扇出型封装”的业务如今已达一定规模,因而正式将半导体封测纳入营业项目。当下正值面板产业景气度下行的阶段,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各终端品牌纷纷下修电视、PC、智能手机等产品年度出货目标,各显示屏市场需求也下滑明显。据集微网统计,TV行业下滑大概30%水平,PC行业为10%-20%,智能手机行业为30%。群创光电选择在此时将半导体相关业务纳入营业项目,凸显出其积极活化旧世代面板厂,抢进半导体封测代工市场的决心,随着业务的逐步发展,群创光电未来有望借半导体事业开启新布局。群创凭借旧世代的3.5代面板生产线,搭配相关技术能力从而成功转型跨入半导体封装领域。群创光电总经理杨柱祥分析,3.5代面板的基板面积为12寸晶圆的六倍,面积利用率可由晶圆级的85%提升至95%,提供5G及AIoT发展下先进元器件封装的需求,产业应用的价值可提升十倍,估计量产后衍生半导体的封装产值将达140亿元以上。事实上,群创布局半导体封测代工市场已有多年,2019年9月,在台北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Taiwan)上,群创光电就与中国台湾工研院共同宣布,在中国台湾经济部技术处“A+企业创新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与嵩展、紘泰、新应材合作,花三年时间完成全球第一个面板产线转型扇出型面板封装技术的建立与量产,抢进手机及物联网晶片封装市场。中国台湾省工研院指出,传统扇出型封装以“晶圆级扇出型封装”为主,但由于设备成本高、晶圆使用率仅为85%,相关应用若要持续扩大,扩大制程基板使用面积以降低制作成本就很重要。“面板级扇出型封装”因面板的基板面积较大且是方形,芯片也是方形,生产面积利用率可达95%,凸显在面积使用率上的优势。群创将旧世代3.5代面板产线转而打造成面板级扇出型晶片封装应用,除了提升产线利用率外,就资本支出来说也更具优势,未来更可切入中高端封装产品(应用处理器AP、CPU、GPU)供应链,抢攻封装厂订单,以创新技术创造高价值。除了项目转型之外,群创今年的股东常会还将改选九席董事,群创公告的董事候选人名单中,四席董事、五席独董全部由自然人担任,鸿海原透过旗下鸿扬创投掌握两席法人董事,全数撤出群创董事会。
  • 冲刺CoWoS 先进封装 台积电进驻嘉义开始买设备
    英伟达、AMD等大厂AI芯片热销,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业界传出,台积电南科嘉义园区CoWoS新厂正进入环差审查阶段,即开始采购设备,希望能加快先进封装产能建置脚步,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南科嘉义园区原定要盖两座CoWoS新厂还不够用,台积电也传出派员南下勘察三厂土地。针对上述消息,台积电昨(11)日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随着AI应用快速发展,芯片市场对于先进封装需求同步水涨船高。台积电为英伟达、AMD等大厂代工AI芯片,先进封装产能已持续供不应求一段时间,并积极扩充相关产能,并挥军南科嘉义园区盖CoWoS新厂。嘉义县政府之前公布,台积电先进封装厂将进驻南科嘉义园区,占地约20公顷,其中,第一座先进封装厂规画面积约12公顷,预计2026年底完工,并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据悉,台积电初期规划要在当地建两座先进封装厂。依据台积电官方资讯,后段封测厂已包含竹科先进封测一厂、南科二厂、龙潭三厂、中科五厂、苗栗竹南六厂。供应链透露,目前正陆续供货先进封装相关设备给台积电的竹南、中科与南科等厂区,至于嘉义的部分,应该会从明年第3季开始出货。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先前提到,由于需求强劲,尽力增加产能仍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产能缺口已扩大委外至专业封测代工厂。他并强调,台积电继续扩充CoWoS先进封装产能,自家产能的目标是今年翻倍以上成长,明年也会持续努力,收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CoWoS是台积电的2.5D封装技术,其中CPU、GPU、I/O、HBM(高带宽存储)等芯片垂直堆叠在中介层上。英伟达A100、H100以及英特尔Gaudi均采用该技术制造。台积电已将先进封装相关技术整合为「3DFabric」平台,可让客户自由选配,前段技术包含整合芯片系统(SoIC),后段组装测试相关技术包含整合型扇出(InFO)以及CoWoS系列家族。台积电于2023年6月宣布位于竹南科学园区的先进封测六厂正式启用,成为其第一座实现3DFabric整合前段至后段制程暨测试服务的全方位自动化先进封装测试厂。台积电于今年6月初时,公布因应基于市场需求预测及技术开发蓝图所制定的长期产能规划,核准资本预算约173亿多美元,其中包括建置及升级先进制程、先进封装产能,以及成熟或特殊制程产能,还有厂房兴建及厂务设施工程等。
  • 航天长峰:拓展红外光电领域产业链宽度,加强核心技术
    红外光电产业是航天科工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板块的重要产业方向,围绕航天科工产业发展方向,航天长峰充分发挥航天二院光电与电源产业骨干力量,突出强军首责,聚焦军工电子主业中的红外光电领域,下设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峰科威”),致力于红外成像高科技创新产品研制生产以及前瞻性技术预研。依托航天科研优势,航天长峰在国内率先突破红外凝视成像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的长波、中波和短波各种类型高端红外成像系统,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持续推进聚焦核心发展战略,落实“两个融入”的主要产业板块,军工电子产业持续融入二院强军首责产业链、供应链,为增强二院型号供应链韧性贡献力量,大力推进与院属单位联合研发,以内促外,强内拓外,实现产业化发展高速增长。——发展足迹——2002年2月,长峰科威正式挂牌成立,搭建起了国家八六三高科技中间成果推广应用的窗口、航天二院红外成像领域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平台。红外光电领域发展坚持“守好基本盘、拓展新市场”战略,以成功取得配套国家重点项目,与中航相关研究所签署第一份合同为契机,凭借极佳的产品性能与产业优势,红外光电领域接连成功取得国家重点型号红外组件研制项目并实现型号小批量试制,成为首个应用在该领域的红外探测成像设备;陆续配套各观测设备在国家重大型号试验期间表现优异,视频多次被央视采用;重点项目开始升级迭代。随着传统红外军用市场基本盘逐渐稳固,航天长峰积极开拓新领域,成功创造了领域内红外应用首个第一。专业精密光学机构实验室为不断提升红外光电领域长期核心竞争力,“定制化红外热像仪研发能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专业精密光学机构实验室(光机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序推进。光机中心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800套精密光学镜片和200套精密结构件的能力,助力公司研发能力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航天长峰在红外光电领域拥有精密设备近百套,专利和软著62件,具有国内先进的覆盖长波、中波和短波等各类型高端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的研产能力,产品质量与性能国内一流,广受用户好评。2024年1月,公司成功取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资质认定。取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资质认定红外光电领域精密设备——产业实力——勇做红外技术领域领跑者。聚焦深耕国产化全波段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领域,航天长峰承担了20余项型号红外设备预研及研制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打造的红外成像、模拟器、多光谱气体检测等系列产品,具备先进的光学系统、独特的系统噪声处理技术、精细的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技术和专家级的工程化技术。长峰科威检测中心作为CNAS实验室认证的检测检验机构,拥有先进的光学零件加工设备,具备透射式、反射式材料球面、非球面、洐射面、自由曲面等各类面型零件的加工、检测及光学系统装调能力和红外光学膜系研发试制能力;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具备复杂结构零件的试制能力,可实现各类精密零件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试制。依托众多技术优势,航天长峰军工电子产业优势凸显,率先完成了国内全国产化红外成像设备及大变倍比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研制生产。检测中心通过CNAS实验室认证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红外光电领域引进了光电类场景模拟器业务团队,携红外场景模拟相关产品与技术亮相中国光电工程学会“第六届国际前沿光学成像与探测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赢得了专家教授一致赞誉。同时,基于三维悬浮微桥阵列MEMS光热转换技术,成功推出了具有国内最高分辨率的红外场景模拟器,并首次将低温红外场景模拟器应用于导引头测试和半实物仿真实验。积极探索系统级产品,自动驱鸟系统稳步推进系统调试,电力巡检系统已开展样机研制。短波成像组件加快开发,产品谱系逐渐拓宽。红外场景模拟相关产品与技术亮相展会——再启新程——站在新起点,航天长峰将坚持践行强军首责,持续拓展红外光电领域产业链宽度,加强核心技术,全力以赴“挖潜能、调结构、出新品、拓市场”,立足原有红外市场技术优势,稳固传统红外军用市场基本盘,不断争取更多新型号市场份额,深入挖掘各军兵种试验基地半实物仿真、场景模拟器建设需求;提升核心能力,整合产品谱系,加快实现成像机芯研制系列化、标准化,大幅降低定制比例。将红外光电领域延伸至整机产品及系统级产品,市场领域除保持现有军品领域外拓展至更广阔的民用行业市场;保障新开拓领域产品交付,加大场景自适应红外视觉增强技术攻关力度,拓展模拟器产品、机场驱鸟系统等新产品线;深化数字航天,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全面落实数字航天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要素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新机制。军工电子产业将全面深化协同增效共赢发展行动,利用好二院及社会资源,共同探索产业化协同新模式、新实践。
  • 投资2500万,无锡建江苏省首家风电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风力机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日前在锡通过专家论证。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研发设施1万平方米。目前,该实验室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有望明年6月投入使用。   据悉,这是江苏省首家启动建设的风电领域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实验室主体将设于惠山区无锡科技风电产业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