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校经费

仪器信息网高校经费专题为您整合高校经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校经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校经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校经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校经费话题讨论。

高校经费相关的资讯

  • 高校为何频现“问题科研经费”
    "课题管理不够规范,在课题研究、经费分配、报销等方面,往往是课题负责人' 一言堂' 。"   专家还认为,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评价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价机构,全程对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考评,并根据结果对课题经费适当调整   使用与课题无关的票据报销科研经费、编造劳务人员名单冒领&ldquo 劳务费&rdquo &hellip &hellip 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很难与知名教授、研究员等联系上。   然而,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公告却显示,两所大学部分知名教授、课题负责人违规使用课题经费,引发广泛关注。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科研腐败案件时有曝出,一些学术权威也因&ldquo 问题科研经费&rdquo 不断牵涉其中。   那么,科研课题如何变成了&ldquo 有钱可提&rdquo ?经费监管存在哪些漏洞?   课题&ldquo 寻租&rdquo 煞费苦心   日前,审计署发布2014年第8号公告称,厦门大学两位知名教授因负责的课题组使用与课题无关的票据报销科研经费遭处分,其中一人退回违规报销资金12万元。   该公告一经发出引发广泛关注。按道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规定,给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戴上&ldquo 紧箍咒&rdquo 。   严规之下,这些学术权威如何从课题中&ldquo 寻租&rdquo ?   &ldquo 拿到一个科研课题基本就等于拿到了一笔&lsquo 零花钱&rsquo 。&rdquo 来自不同高校的多位教师表示,申报课题时,知名教授往往更具&ldquo 资质&rdquo 优势,然而拿下课题后,有的项目根本用不完那么多经费,到结题时为了凑够金额,只能东拼西凑&ldquo 过关&rdquo 。   由于对课题经费有严格的开支范围,只有相关规定内的发票才能报账,一些知名教授、课题负责人为了&ldquo 合法&rdquo 报账煞费苦心,有时甚至&ldquo 迂&rdquo 气十足。   山东某高校的两个课题组为套取课题经费,竟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单程火车票1505张,涉及金额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的一半左右。不少网友质疑道:这个课题组是在做科研还是坐火车?   虚报、冒领课题经费,也是一些学术权威&ldquo 寻租&rdquo 的手段。审计署在审计中发现,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原执行院长在负责科研课题期间,编造劳务人员名单冒领&ldquo 劳务费&rdquo 。   据调查了解到,与一些官员成百上千万元的贪腐相比,部分学术权威违规使用的科研经费数额大都略显&ldquo 清水&rdquo ,甚至一些教授还认为,&ldquo 科研经费拨下来,自己分配用一点无伤大雅,这些小钱值得计较吗?&rdquo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指出,近年来查处的科研经费腐败案中,不少涉及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或带头人。正是这种&ldquo 蚂蚁搬家&rdquo 式的小贪心态铸成了当今科研乱象,一些教授、专家觉得挪用一点、挤占一点问题不大,然而积少成多最终犯下大错。   粗放管理报销流程存漏洞   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20%以上,然而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随着一系列科研腐败案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经费管理的担忧。   &ldquo 课题管理不够规范,在课题研究、经费分配、报销等方面,往往是课题负责人&lsquo 一言堂&rsquo 。&rdquo   北京某市属高校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课题管理存在&ldquo 重立项、轻监管&rdquo 问题,课题申请下来后,很多事情都是课题负责人说了算,容易导致私用、挪用经费情况的发生。   经费粗放式管理使一些学术权威违规操作成为&ldquo 潜规则&rdquo 。记者调查了解到,教授等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时,大都希望含金量高的课题能带来更多经费,然而一旦批下来,就必须把钱花完,否则就会影响下一年课题申报。   财务报销流程存在&ldquo 漏洞&rdquo 。一位教授坦承,到财务部门报账时,若遇到麻烦,一般通过技术处理有票大多可以&ldquo 通融&rdquo 。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助长问题经费的发生。记者咨询多家高校教师获悉,这些高校虽然对经费管理制定了操作办法,但不少在执行中容易大而化之。对违反经费管理规定的惩处,有的是进行&ldquo 内部通报&rdquo ,有的要求课题负责人把违规资金退回了事。   &ldquo 好钢&rdquo 用在刀刃上更需全程监管   去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ldquo 恶性问题&rdquo 连说两个&ldquo 愤怒&rdquo ,并表示&ldquo 痛心&rdquo 和&ldquo 错愕&rdquo 。这表明惩治科研领域腐败任重道远。多起类似案例,对当事人处理轻重不一,有的因贪污、挤占课题经费被判刑,而有的仅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并责令将违规资金一退了事。   &ldquo 惩处力度不足、弹性空间大使得违法成本低,是问题科研经费屡有发生的原因之一。&rdquo 山东舜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潘昌新认为,课题经费乱象备受社会诟病,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巨额浪费,也使得科研成果质量缩水。   针对课题管理&ldquo 重立项、轻监管&rdquo 问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表示,要遏制&ldquo 只管拨钱,而对效果不闻不问&rdquo 的做法,整合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力量,确保经费公开、透明、高效使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建立全程监管机制。   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研究的周华认为,为避免变相逼学术权威&ldquo 造假&rdquo ,可根据贡献程度,对科研人员实行公开奖励,让科研资金释放出更大效应,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力。   专家还认为,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评价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价机构,全程对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考评,并根据结果对课题经费适当调整。
  • 2013高校科研经费排行榜 清华大学居榜首
    南方周末网根据公开媒体报道整理发现,在近年曝光的众多科研腐败案件中,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所致的腐败问题,占了较大比例。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项目审查监管等链条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出现了许多科研经费腐败的案例。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一直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南方周末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写的《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整理和统计,告诉你2013年高校科研经费到底花去哪里了?   29所高校科研经费共527.53亿元   2013年高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共有29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以39.31亿元的科研经费排名第一,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跟其后,分别是36.07亿元和31.09亿元。科研经费超过30亿元的共有3所大学,20-30亿元的共有6所大学,10-20亿元的共有20所大学。 2013年高校科研经费超10亿元大户盘点   29所高校平均每个科研课题经费超四十万   在2013年科研经费超10亿元的29所高校中,科研经费总额达527.53亿元,科研课题总数11.44万个,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科研经费46.9万元。其中,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一,科研经费17.9亿元,科研课题总数1803个,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99.3万元科研经费,西北工大84.2万元和北京大学80.2万元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科研经费之排名前十高校   29所高校每个科研课题投入人员仅1.44人   在2013年科研经费超10亿元的29所高校中,科研课题总数11.44万个,教学和科研人员数达16.47万人,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科研人员1.44人。其中,北京大学投入人员最多,科研课题总数3458个,科研人员12815人,平均3.7个科研人员负责1个科研课题,中南大学排名第二(3.4人/课题),吉林大学第三(3.1人/课题)。 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科研人员之排名前十高校   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科研成果有多少?   在2013年科研经费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达39.31亿元,当年拥有的科研成果包括专著56部,学术论文10443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554.8百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航空大学科研经费达22.19亿元,排名高校科研经费第五,其科研成果却是前十所高校中最少的,专著仅1部,学术论文4034篇,技术转让获得的实际收入仅有10万元。 科研经费前十高校之科研成果盘点
  •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 仪器采购成黑洞
    “如不尽快采取措施,掌握大笔科研经费的教授群体可能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一位检察官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发出警示。   中国青年报近日推出“穷教授VS富教授”系列报道与讨论后,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不少读者提出,问题不在于教授的穷富,而是穷富的原因,富教授致富路径值得深究。就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以高校集中而闻名。一些检察官告诉记者,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已经成为新问题:教授们在科研经费支配上不乏混乱现象,一些课题经费直接变成了个人收入,而围绕科研经费甚至形成了一条隐秘的腐败生态链,在这一链条上,有教授、有财务会计、有科研仪器采购人员……   办案检察官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加大,科研经费监管亟待加强,频频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给科研人才和资金管理敲响了警钟。   “跑冒滴漏,触目惊心”   长达九年时间,学院会计贪污97万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科研经费,涉案达106笔之多   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张小兵对于3年前侦办的一起小会计“乾坤大挪移”的故事记忆犹新。   赵静(化名)是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财务部派驻化学学院的会计,所在学院老教授较多,课题资源丰富。由于常年接触,大家对赵静比较信任,只要账户内还有钱不影响自己的科研进度,教授们往往不太关注账户金额的变化,一笔钱有时从一个课题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报销,也常委托赵静调整办理。   这给赵静带来了可乘之机。最开始,赵静在教授们的发票中加进一点个人的费用,逐渐发展到别人报销1万元,赵静放进去自己找来的票据数千元,头两年赵静还有所顾忌,每年贪污大约在一两万元。第三年开始,骗取次数不断增多,每年贪污数均在10万元以上,最高一年将近20万元。   最为疯狂的是,有的教授出国了,名下还有课题经费没用完的,竟然变成了她自己的小金库,为了方便报销,她甚至还伪造他人名章,假冒他人签名。   赵静案发后,法院审理查明,在长达9年时间里,赵静贪污了97万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科研经费,涉案达106笔之多。赵静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其处心积虑所贪污款项也被悉数发还原单位,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小兵说,从这起典型案件可以看出,“高校科研经费的跑冒滴漏,手法多样,触目惊心。”   在涉及科研经费腐败案件的调查中,检察官们发现,部分经费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许多费用支出与课题无关,财务报销过程中,先报销后签字、假冒他人签名、代替他人签名的现象不在少数,而利用发票冲账也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荒谬的现象:由于当前以一些知名教授名义申报课题更容易,同事或学生在申报课题时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可能实际工作这位教授完全没有参与,直到经费使用出了问题找到他们时,这些教授才恍然想起自己曾经在课题申请表上签过名。   据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李思瑶介绍,2006年至今,该院共立案侦查科研经费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6件16人,其中,贪污、挪用类犯罪较为集中,都是利用科研经费监管漏洞大肆作案。“其中发生在高校里的案件占了相当比例”。   “有制度无执行恰似纸上谈兵”   高校唯项目论让监管层层失守,由此产生一条腐败生态链   北京市一所二本院校的张志刚教授(化名)曾负责一家部级单位的课题项目“外宣资料翻译研究”,这一课题为纵向科研项目,但在高校,相较而言,横向课题提取劳务费更加便利,张志刚隐瞒了这家部级单位的证明,先以横向课题向学校科技处申请立项。   不久,学校出台规定,对于纵向课题奖励补贴力度加大,优势超过横向课题,张志刚随后又找到学校改以纵向课题立项。然而在提取经费时,他却找来一份有20余人的在校学生名单,依旧按照横向课题管理规定,以在校学生名义先后8次虚报冒领劳务费共计8万余元。   在接到举报调查后,检察院以其涉嫌贪污罪立案侦查。   办案检察官钟鸣说,这起任由教授“翻云覆雨”的案例暴露出一个高校里的共性问题:有关部门从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目的出发,片面认为监管过严不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工作开展,从而不愿意认真监督。   在处理了一系列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件后,钟鸣和同事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表面看来,大学的财务制度体系比较规范、健全,但在执行过程中,尤其是监督落实环节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如在赵静案中,其伪造的印章与真实印章区别很明显,一眼便能看出差别,但在长达9年的时间,从学院到学校,涉及学院行政、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等多个监管部门,无一发现问题,直到有人向检察机关举报。   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往往只关注审批下拨和课题验收,对于经费的使用环节完全没有监管,办案人员找上门才会警觉 一些案件中还出现,课题早已结题,教授已经出国甚至去世了,课题账户上还有余额的稀奇事。   “吃经费”由此成为新的腐败,而且带来连锁反应——围绕科研经费甚至形成了一条隐秘的腐败生态链,在这一链条上,有教授、有财务会计、有科研仪器采购人员……   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调查赵静案时,就意外牵出更多隐秘犯罪。   赵静所在学院,两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管理仪器开发经费的职务之便,借学院组织到外地高校考察之机,个人前往周边省份旅游,回京以外出考察、对外交流名义公款报销个人旅游费用共计5万余元,最终以贪污罪被判。   在这起案件中,学校规定,经费报销需要部门负责人、学院主管财务的院领导逐一审核并在报销单据上签章才能报销,两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次在报销单据上偷盖实验室一位负责人的印章,轻松绕过本部门审核,随后这个不符合程序的“公差”一步步绕过多重监管。   仪器设备采购也是一大黑洞。   在一所师范院校,一名实验设备采购员在为本单位采购聚焦显微镜、分析仪等仪器过程中,收受仪器设备厂商给予的好处费近万美元。检方在办案中发现,合同书中的内容被随意“篡改”,“设备培训费”打进了采购员个人账户而无人监管。最终该采购员以受贿罪被判刑6年。“再好的制度归根结底只有落实到位并严格执行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张小兵在给这所著名学校的检察建议书中如是建议。   贪欲害了教授也害了科研   让办案检察官感慨的是,教授们在学术上多有专攻,“但法律意识普遍缺乏”   张小兵对一些教授第一次接受调查时的情景印象深刻:“根本没当一回事,他们的理由是‘身边同事都是这么做的呀’。”   而另一种解释同样让检察官们哭笑不得,“这个项目是个人努力争取回来的,当然是我的劳动所得。”   “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只有走上法庭时才追悔莫及。”令张小兵惋惜的是,涉案人员都是社会精英,本身收入不菲,“对于那些不是有意贪污侵占的教授,如果让他们早点知道一些案例,接受一些警示教育,肯定不会这么干了。”   此前,也有检察院负责人指出,在科研院所,“行政后勤服务、图书资料购置、科研经费使用成为发案的三大环节。其中,科研经费均是课题组的专项基金,数额较大,危害后果最为严重。”   这名负责人指出,此类案件呈现比较明显的三大特点:案由集中在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罪3类 涉案人员学历、素质较高;男性居多,且年富力强,处于事业黄金期。   在向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的时候,张小兵常常建议举办警示教育活动,提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认识,使其明确科研经费属于公共财产,侵吞科研经费属于犯罪行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在他看来,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中,给教授及相关辅助人员留下了巨大的犯罪空间,警示教育缺失,贪欲之下只会害了教授也害了科研。   建议书之外,办案中留给张小兵的困惑也有不少:比如,科研经费已经拨下来,肯定要花完,这顿饭是接待还是家里请客,难以认定;什么是纵向课题,什么是横向课题,如何提成与报销,办案检察官们多方查询资料,却没有找到国家相关部门明确的界限规定,很多就是学校自己说了算。   其中一个细节也颇有意味:一边是办案中,学校有关部门的文件难寻,调查不畅 一边则是学校纪委向办案单位发出建议从轻处理的书面意见。
  • 高校导师指挥学生造假捞科研经费
    李蒙因为在省级“挑战杯”比赛中拿一等奖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不久前,他受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保研经验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活动组织方把与会学生代表在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做成了PPT,其中一份题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校级获奖作品抓住了李蒙的眼球,这与他当年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压载水处理技术及装置》的题目相差无几。   他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却惊讶地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摘要内容大致相同,关键处的实验数据也是惊人的相似。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作品的署名作者是他的师弟,指导老师也是同一人。   李蒙“蒙”了,自己的作品怎么会被师弟“盗”走?而两年前就已经在省内拿过奖的科研项目为何还能获得学校支持并通过校内的评选?他脑子里还冒出另一个问号来:如果真的是“翻新”作品,师弟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又去了哪里?   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这些细节时,李蒙即将研究生毕业,3年来为导师老板的“打工”经历让他对科研经费尤为敏感——有科研项目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就有经费是非。但是,他从未想过学生的科研经费还能出什么问题,毕竟,这块蛋糕实在太小。   然而,就是这块不甚引人注目的“小蛋糕”,也难以避免地染上了高校科研管理的种种弊病。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科研经费出现了“拼发票”、“ 凑预算”乃至“攒项目”的怪现象,而其背后暴露出来的一些导师“指挥”造假从中捞取经费,以及学生经费“九龙治水”式的管理问题则更令人咋舌。   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拼发票”   科研经费分配不均已是众所周知的问题,高校教师由此有了“大牛”、“学霸”以及很难申请到经费的“青椒”之分,大学生享受的科研经费也同样因为学校牌子的差异存在“绿肥红瘦”。   浙江大学一份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报告就提到: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985”、“211” 研究型或综合性高校经费较为充裕,开展SRTP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并设有专项经费。相比之下,地方或非部属院校资金来源有限,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在单个项目的经费资助上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差距较大者可达两个数量级。于是,有人将地方院校学生科研经费之少戏称为“撒胡椒粉”。   然而,即便是具体到一个研究型或综合性院校,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学生经费少时做不了想做的实验,多时竟一半花不完只得买杂书来凑发票。   一个研究辜鸿铭保守主义的题目给了5000元的科研经费。“怎么花啊?”北京一所高校中文系学生王小青说。   当她和小组成员将网上有关的论文打印出来后——事实上,她知道这些论文本不必打印出来,平时看电子版已比较习惯,但有了钱打出来也就更方便些——又买了些相关研究的书籍,加上预计的版面费,整个加起来,才花了2000元出头,还不到一半。   于是,她在网上找卖家买发票,充当“差旅”一项。实际上,此前,她在填报预算时就写下了实地调研一项,目的是为“还原史实”,但她并未去实施。因为在她看来,小组在内容分析方面已做得十分扎实。   令她没想到的是,教务处在审核时只问了句:“是北京的票还是外地的?”这时,她才意识到,所谓项目申请注意上缩写的“实报实销”真的成了一个“原则”上的说法。   在他的身边,仍有不少同学希望通过科研项目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在这位教授的博文中,有一段他学生的话:“我感觉批下来的经费一点不够用,为什么那么多‘天马行空’的好点子不让做,就是没钱吧。给我们学生的科研经费要么是面子工程,要么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报假账!”   记者翻阅多所高校有关学生科研项目的审批表发现,批复下来的经费基本都是整额,很难看到带有零头的经费投入,即便有,也只在小项中出现。   根据受访人的说法和最终的审批表对比,不管学生的经费怎么报,经费审议的专家又如何“砍”、“截”,最终落到经费管理部门,所有的零头都会被“整齐划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冠以某某项目名的“经费支持”。   原因在于,学生经费批复多采用项目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想到一个点子,预估出经费来,接着提交报告”。换句话说,学生报什么项目是活的,但项目放到哪个筐子里,从哪个筐子里拿到多少钱则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这位教授说,毕竟,上头拨下的钱是给学生做课题锻炼的,而非一点点抠出钱来求个“物有所值”。   “凑预算”、“攒项目”成为公开的秘密,部分导师“指挥”造假并从中捞取经费   在对不少高校教师的采访中都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之中,“凑预算”、“攒项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部分导师甚至“指挥”这种造假,并从中捞取一定的经费。   与王小青同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杨宁因为手里常握着两三个课题,被同学戏称为“科研暴发户”。他本人却常常感慨身不由己:“说是学生自己的项目,却难掌大权。”   他对记者讲起一个“凑预算”的事。做一个船体测验的课题,需要购买螺旋桨、电路板等实验器材,但作为“超过500元的设备”,就需要“导师批复”才能通过。被问及有价高和价低的选哪种,导师答道,“做实验,质量一般的就可以了,”还没等杨宁开口,导师继续说,“还是拣贵的报,到时候可以买些便宜的。”   正当杨宁诧异之际,一旁的同学拉着他往门外走,这时老师补充说,“不买贵的怎么把预算拼上去,拼不上去就拿不到那么多钱。”这个意思杨宁明白,好比一个上限5万元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预算也是5万元,那么,你很难拿到这么多经费,除非你的申请是7万元,有的甚至达到9万元,“管这块的评委老师别的都不看,就看钱多少,但不管多少,都会往下砍。”   杨宁没明白的是,为何导师让他在实际购置时“买便宜的”。经费申请表上,制作船体写的是5000元,但做个普通的花上2000~3000元就够了 GSM和GPS设备,申报的是4000元,但他最终在市场上买的,只花了500多元。   第一次做科研训练,他是在大二,以为项目指导老师是让他节约成本,但一个电话让他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小杨,发票填的时候要写预算上的数,他们如果不愿意,就提我的名字。”   此外,有关大型即超过1000元的设备是不能让学生经手的。至于“发票”与经费预算上的差价去向,则成了一个“谜”。“一定不是给国家省材料,更不是给学生做课题了。”杨宁说。   更为严重还在于“攒项目”。李蒙后来得知那篇文章以及实验的确是一份翻新作品,而“鼓励”师弟翻新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师弟还告诉李蒙,当时以为还能拿个省级奖项,但导师嫌他“功力不到家”,便没敢申报。   事实上,导师拿到的并非只有项目上的钱,如果学生的项目获了奖,则又多了一笔收入。不少学校十分支持学术科技类的比赛。在一些学校的比赛动员会上,校领导公开表示,如果学生能得全国性比赛一等奖,就奖励老师2万元。   一些导师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翻新”学长或是研究生的获奖项目,被李蒙他们称作“刷奖”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生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九龙治水”为作假提供便利   和项目“翻新”不同,另一种“攒项目”的方式则是将一个原封不动的项目拿到不同的部门去申请,“多头拿钱” 或是到不同的比赛中去参评,如果获奖,则多次获奖。   李蒙的同学马文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那年他大三,用一个有关船体结构的题目分别在学校教务处、团委和科技处申请了3个项目。从论文来看,项目名只差几个字,而内容则无甚差异。结果是,在教务处项目的基础上,马文不花一分钱就做出另外两个3万元的项目来。   当然,另外两个“空壳”的项目卡,他都交予项目指导老师“补贴家用”。   如果经费审批和项目监管这两关足够严苛,也难以出现上述的乱象。但就目前来看,“九龙治水”式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却为此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中除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RTP之外,还有诸多学校自己的“自选动作”。而这些则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教务处,校团委或者科技处,有的高校连就业指导中心也会承担一些科研项目的竞赛。   一些接受采访的同学介绍,以经费审批为例,审批科研项目一般是项目管理部门邀请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来做评审,对外称专家委员会。他们的“工作”通常是,考虑到院系平衡,给各个院系分配名额,接着再由各个院系的主管教学或者科研的副院长来把关。最为关键的就是“裁减”预算金额。   尽管这些老专家眼睛很“尖”,一般虚报太多都会被狠骂一顿并砍下一些。但这里暗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教务处今年邀请A、B、C三位老师,明年邀请D、E、F三位老师,校团委今年则邀请Q、W、R三位老师,明年邀请I、O、P三位老师。一来,他们不知道去年做了什么,二来,他们也很难全面地了解某一个项目在其他部门有否申请。   一旦信息不通,那些“翻新”的、“攒”的项目则都成了漏网之鱼。当然,如果遇到同一批的老教授,那马文就只能“自认倒霉”。   同样的,对“刷奖”而言,如火如荼、“五花八门”的科技比赛是不可或缺的土壤。“不同赛事邀请的评委总不会是同一位。”马文说。   根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2010年内,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就有18个。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没有一项是重复的,但细看其项目内容会发现,不少项目涉及交叉乃至重合的领域。   换句话说,同一个项目,更名换姓之后,换个项目申请部门或者比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另一份科研经费,而这份经费又将流向哪里,则又成了一个“谜”。(文内所涉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 最高385亿!2024年高校年度预算经费出炉,24所高校破百亿
    经费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经费在人才引进、科研平台的搭建,以及项目支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经费除了能够带给高校科技发展之外,还能够给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不少帮助,因为高经费的高校,必然意味着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更多前沿的科研项目,而这无疑能够给在校生带来更多的机会,近些年我国对高校的建设非常重视,各高校的经费也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清华最高385.7亿,非双一流“黑马”深圳大学72.46亿 近期,2024年全国各高校年度预算经费陆续出炉,24所高校经费破百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的高校对外公布了2024年预算经费,其中清华大学以385.7亿元的规模稳居榜首,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328.81亿元和281.58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对比2022年和2023年高校预算数据后发现,在排列前10名的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算增长明显,从去年第七名升至今年第五名,东南大学则反超武汉大学挤进前10名。而作为非双一流高校中的黑马,深圳大学2024年预算高达72.46亿元,位居地方高校榜首。图源:青塔
  • 企业赞助高校经费比例 比利时全球居首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5日电(记者王晓郡)比利时校际研发监测中心日前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比利时弗拉芒语区高等院校的研发经费中,16.1%来自企业赞助,这一比例居世界首位,超过英美高校。   数据还显示,德国高校的这一经费比例位列第二,达15.1%。该报告认为,企业如此大量资助高等院校的研发,充分反映了比利时和德国高等院校的研发质量和市场转化能力。   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鲁汶天主教大学新任校长里克· 托弗斯指出,他不反对企业资助高等院校研发,但鲁汶天主教大学应保持研发经费来源的平衡,以保持其学术独立性。他特别强调高等院校研发不能过度依赖某一家大型企业,尤其是不能在某些商业利益压力下丢失自己的独立性。   这份报告还显示,资助比利时高等院校研发项目最多的企业,包括拜耳化学、葛兰素史克制药、辉瑞制药、德勤会计以及一些银行保险业巨头等,它们一般采取研发项目合同或研发项目负责人合同的方式进行资助,重点是医药、工程以及经济管理领域。   比利时的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校方在评论上述报告时指出,虽然企业正在资助该高校的研发项目,但这所大学依然保留自主任命项目负责人的权力,并且尊重项目负责人的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
  • 高校科研经费乱象:部分单位立项靠拼关系 6成被套现
    调查动机  最近几年,科研经费腐败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中央一方面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应该说,高校科研领域的问题正在一一改正过程中。然而,在高校科研环境日趋向好的背景下,个别高校的教师却出现了不敢做科研的现象。这背后是何原因?  年底是每个单位、每个人盘点过去一年工作的时候,对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很多老师来讲,过去一年该校科研领域的两个贪污案被定罪给他们留下了巨大阴影。“现在一般都不做科研,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近日,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  据悉,不久前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部原主任杨萍、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正、副主任敖红和黄爱民均以贪污罪分别被判刑。从今年年初至今,《法制日报》记者一直关注这两起案件的走向,并对沪浙两地多所高校科研领域的管理现状,展开了为期10个月的调查。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存漏洞  杨萍在看守所待了3年4个月,她被释放后找到记者“喊冤”:“自始至终,我没有承认犯罪,所有科研项目从审批到完成都是按照学校规定办理,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取得也严格按照学校管理办法实施,要有罪也是学校制度有罪。”  杨萍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0年,二审改判为3年4个月。二审判决后的第三天,她刑满释放。然而,她的两名下属却没有如此幸运,一审分别被判10年和12年有期徒刑,二审虽改判,但至今仍在狱中服刑。  法院给两案定罪的理由是,利用职务便利,将应由所在部门承接相关实验服务项目的所得收益予以侵吞,而敖红和黄爱民一案又暴露出借用别人名义承接科研项目、用假发票报销套现的科研经费管理乱象。  “这两个案子代表了目前高校科研领域管理中的两大方面,大部分老师都像杨萍这样以学校或者部门的名义承接科研项目,然后以酬金的方式获利 小部分没有科研资质的人会像敖红、黄爱民这样借用别人名义或者其他不正当渠道找项目赚钱。但不论是哪种,在科研经费支取的实际操作中乱象丛生。”上述不愿具名的复旦大学老师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2010年,复旦大学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亿元。另据资料显示,浙江大学2011年到款科研经费28.17亿元,总量居高校第二,其中千万级项目达到102项。从这两组数据可窥高校科研领域的经费之巨。  “科研项目一般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前者是拨款类项目,由上级部门或各类基金下达和资助的研究项目 后者为非拨款类项目,即向社会承接的研究项目。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纵向课题比横向课题多得多。”这位老师透露,如果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科研经费都得以千亿元计算。  “从我们审理来看,复旦大学在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上的确存在漏洞。”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法官告诉记者。诚如他所言,2014年7月,中央巡视组在对复旦大学专项巡视后指出,该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存在腐败风险。具体而言,从2008年至2013年,该校有25个项目在同一时间多渠道申请获得资助,属于重复申报课题 有2个项目涉及4个专利授权属于用旧专利充抵新课题成果。巡视组还要求学校对配套资金不到位、违规报销经费、未按规定退还结余经费等问题进行排查。  在调查中,有多名高校领导和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案子只是高校关于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冰山一角,复旦大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依法严格规范管理,关系到我国科研领域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任重而道远。  立项申报不拼实力拼关系  记者从杨萍处获悉,复旦大学科研老师手上都有两个本子,一个酬金本,一个经费本,这是每个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必备的两个记账本。按照学校和动物实验部多年来的规定和惯例,有科研资质的老师,谁承接,就由谁申报、完成和最终对经费的管理分配。杨萍承接和完成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经费使用均记录在记账本上,然而,这最终也没能成为她洗罪的证据。  记者手头有一份《复旦大学理科与医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记者注意到,在该“规定”中,科研经费到学校账户后,学校收取5%的管理费和3%的科技活动费,项目负责人可提取纵向课题最高8%的酬金、横向课题40%的酬金,其余的用于实验开支。如果项目结束后经费仍有结余,项目负责人还可以提取不超过40%的劳务酬金̷̷  此外,记者还取得了浙江大学和上海其他三所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发现分配方案大同小异,但浙江大学规定的经费列支项目要比复旦大学的更为详细,具体为三大类13项,另外,浙江大学在今年3月又专门对横向课题经费管理作出新的规定,补充了对业务招待费用的限制。  “之所以酬金的比例如此之高,就是要激发老师科研的积极性,但问题就出在经费管理环节中,由于管理过于粗放,可操作空间太大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容易滋生乱象。”复旦大学刘老师做科研多年,对业内操作了如指掌:“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  那么,多年来高校科研领域的乱象又有哪些呢?刘老师给记者做了分析。首先是立项申报,不拼实力拼“关系”。一个原本科研实力不强的人,只要当了校领导,课题马上就来,于是很多人就削尖脑袋,往上钻营。另外一些老师也纷纷利用学校的资源“跑部钱进”,拿了课题费后,甩手就给了年轻教师或学生去做。  其次是经费花不完,报销靠造假。每年那么多的科研经费,学校在收取了管理费后基本不控制。复旦大学更是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于是,为了套现,开具假发票、编造假合同、编制假账目等手段应有尽有、防不胜防。  “老师变老板,项目变金库,用学生身份证冒领劳务费,把装修发票、购车发票统统入账。中国科协曾有过调查,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刘老师说。  其三就是验收走过场,成果没人管。“有关系拿到项目的就有本事结题,花点经费,请几个专家说说好话,即便课题不怎么样,照样有机会拿优秀。”刘老师透露。  滕老师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因为没有科研资质,前几年就把接来的项目放在导师名下做。“高校工资低,要赚钱就得做科研,所以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告诉记者,“现在普遍不敢了,这不是闹着玩的,要坐牢的。”  学校制度有缺陷亟待完善  在杨萍案中,记者注意到,其定罪最重要的一组证据就是复旦大学出具的两份“情况说明”。这两份说明后来被该校老师广为诟病。  “这两个案子中,到底是个人故意犯罪,还是学校制度缺陷所致,这是学校需要面对和检讨的,但现实中学校却是一推了之,撇清自己。”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从案发到现在已经过去快四年了,但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的建章立制上并没有太大改善,这让我们感到后怕。”  那么,在科研经费贪污案发生后,尤其在中央巡视组对复旦大学科研经费管理提出整改意见后,复旦大学又有哪些作为呢?  记者从今年2月开始,一直在和复旦大学宣传部联系,希望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但一直得不到正面回应,其间曾致电该校纪委书记,也被直接回绝。  刘老师以前每年都要负责三到四个科研项目,但近两三年来他几乎不做了。“同事中,除了职称晋升需要,一般都不做科研,这虽是块肥肉,但风险太大了。”他说,学校虽然在建章立制方面没有进展,但财务规定明显严格了,以前那些可以报销的项目现在几乎被砍光了,科研真的不好做。因此,现在学校科研发展呈断崖式下滑。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要求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相关政策。  华东政法大学童老师告诉记者,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收入分配政策固然重要,但合法依规地获取报酬是前提。要杜绝科研领域的乱象,还得从依法治校做起,尤其在立法层面,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立法的缺失,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管理的混乱。  同时,他还认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还应建立诚信和惩戒体系,追加相应责任条款,在验收评估中,对有问题的项目责任人要记入“黑名单”,追回项目资金并限制未来申请科研项目的资格,并以此培养一支积极性高、创新力强、风清气正的高校科研队伍。  (为保护受访老师隐私,文中受访老师除案件被告人外均为化名)
  • 科研经费报销呈乱象 高校发票贩子生意好
    在一些高校周边,常常出现这样一幕:有人一手抱婴儿,一手往外递送名片,嘴里小声说着:&ldquo 发票,发票&rdquo 。   为什么发票贩子聚在高校周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科研经费&ldquo 供养&rdquo 这个市场。   发票贩子:发票生意好   在武汉市广埠屯电脑资讯广场,&ldquo 发票发票,办证刻章&rdquo 的声音不绝于耳。街边的墙上贴满了写着各类代办业务的广告。这些叫卖&ldquo 发票&rdquo 的人很容易被识别,他们一般手持&ldquo 办证刻章&rdquo 字牌,怀抱小孩。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上来攀谈。她说:&ldquo 绝对是真的,可以报销&rdquo ,不仅如此,发票的种类可以随意定,&ldquo 要什么类别都行,你们学生就文化用品、办公用品的都可以&rdquo 。   记者提出担心不能报销,她拿出一张发票,指着上面的发票代码说可以到网上查询。这位发票贩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他们是按照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发票面值收取费用,30元可以买到9000元面值的发票。   其他几位发票贩子也围过来。一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发票生意现在相当好,老师学生都来买,尤其是周边高校的学生。一名年轻女票贩开口要价就是100元一张,并坚称她手头的发票都可以用于报销。&ldquo 发票码都可以查到的,是真的。&rdquo 但被问到哪里去查时,她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高校科研经费报销乱象   据发票贩子说,到他们这里买发票的高校师生大多是手里有项目需要报销兑现的。   一位高校学生告诉记者,他是导师课题组的&ldquo 办事员&rdquo ,除了做实验之类的活儿,还有个任务就是搜集各种发票,搜不够,常常需要去买假发票。   历史学家章开沅曾向媒体分析发票造假的成因,&ldquo 大学仅仅鼓励创收、拉项目、搞评比,那大学就像政府、企业一样,有些人水平不高,靠油嘴子拉来一百万、二百万的项目,项目经费人人都要报销,发票市场也就兴起。&rdquo   &ldquo 媒体报道有学校课题组,报了一千多张火车票,这就是个典型。&rdquo 章开沅说,&ldquo 需要通过发票来报销经费,你不用,别人不说你节约,别人说你没本事,以后经费就拿不上这么多。这样的制度设计,就让风气越来越歪。&rdquo   某高校一名研究生透露,虽然学校对经费报销有严格规定,但&ldquo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dquo ,何况一般人并不会露马脚,多数时候只是较少的金额。   &ldquo 大学老师的工资太少了,必须多拿经费,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可能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rdquo 他说,&ldquo 这其实在高校较普遍,社会环境如此&rdquo 。他举例说,为了占小便宜,报账时在能报的类别多开一点发票,这样不能报销的项目就可以算在能报的项目里了,例如可以多开些原材料、书籍的发票。购买发票就是直接将项目资金兑现。   记者在高校调研了解到,当前的科研经费机制存在漏洞,同时项目经费泛滥和贫富不均,饱受诟病。   整治需从源头开始   记者在某高校关于科研经费申报的规定上看到,该校校外委托经费和学校科研基金两类科研经费中,后者申报流程较为简单,仅需校领导批示与科发院发放经费通知单,科研人员凭此到财务处办理划拨、转账业务,即可领取经费 校外委托经费的申报相对复杂:科研人员填写立项表向院系科研秘书申请拨款,院系科研秘书向科发院先装院申请拨款,科发院向财务处查询到款,再立项审核、下发拨款通知等。   一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说,目前高校大致报销流程如此,这种先垫付资金,再报销经费的模式,一定程度上&ldquo 刺激&rdquo 了科研人员搜集发票、买发票兑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科研经费有&ldquo 泡沫&rdquo 。   华中师范大学的梅正罡教授表示,在一般高校的流程中,难以见到对于经费使用控制及监管的硬性措施,这导致了科研经费报销&ldquo 有空子可钻&rdquo 。   对于高校内存在的利用假发票侵占科研经费现象,梅教授表现出担忧。他认为,要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发票流通,力求&ldquo 不买假发票也能把事做好&rdquo 。他举例说,对科研人员进行有限制、小额的项目补贴,经费包干使用等能有效规范科研经费支出,减少因经费不足迫使负责人购买假发票的不良现象。对恶意侵吞公共资产的人,要&ldquo 及时发现、严惩不贷&rdquo 。
  • “两会”热议压缩科研经费 回看高校科研环境乱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基金”,“课题”,“发文章”等等字眼是高校教师离不开的话题。每年的五月都是收获国自然基金中标果实的时间。“ strong 没有经费就不能有高质量的实验和科研 /strong ”,这似乎已经成为科研界的共识。那么,高校经费面临削减的今天,科研经费应该压缩吗?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科研的一池清水被搅浑了呢?笔者探寻知乎热搜“南邮”桂冠老师事件,看一看科研经费的使用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是否需要削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北大校党委书记提出异议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大学邱水平在山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建议不要压缩重点高校科研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邱水平对重点高校科研经费削减提出异议。他认为疫情原因使得国家经济遇到困难,但科技攻关的正值关键时期。高校是国家的科研主力,还是不要因为要过“紧日子”就压缩重点高校必要的科研经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总理“不安”,政策应该走向何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月2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谈到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待遇的时候,竟然用到了“不安”这个描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总理指出:“现在依然有些旧的条条框框,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 /strong /span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多个场合讲过好多遍,有关方面发过文件,科研人员也为此鼓了许多次掌,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有些措施仍没有落实到位,这让我感到不安。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总理还说,“这些问题不解决,客观上会捆绑住科研人员的手脚”。这种“不安”深刻反映出我国科研环境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他既担心科研经费的减少会影响我们重大专项的研究进度,同时也关注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在科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总是存在着多多少少的矛盾。如何使广大的科研工作者的手脚脱离捆绑?如何统筹兼顾发展科研事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光靠削减经费是不能解决的,必须直面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论文至上——南京邮电大学“水牛”老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就在5月25日,一件令学术圈关注的的事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南京邮电大学桂冠教授和其学生黄同学登上“知乎”热搜。起因是黄同学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bottom: 5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7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af4f6fe-e348-476a-91b9-84e76956466e.jpg" title=" 知乎热搜桂冠.png" alt=" 知乎热搜桂冠.png" width=" 450" vspace=" 0" height=" 175"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为知乎网站搜索“桂冠”截图)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altech”,1891年创立,是全球科技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其在校生仅千人左右,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学府。平均每千名毕业生就有一人获诺奖(共74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黄同学是“南邮”本科生,曾冒充北大学生,后来保研资格被清华取消。如今,靠着“海外导师推荐”和一堆论文以及不算出色的外语成绩申请到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资格,成为该校2020年唯一一个中国大陆学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网友披露,“黄同学”导师桂冠,3年半时间发表了300多篇IEEE论文,有200多篇期刊文章,以及70多篇会议论文。其中在OA期刊IEEE Access上发表的论文多达50篇。以平均每4天一篇的速度,被冠上了学术圈“水牛”的称号。38岁的桂老师,2015年为南京邮电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压缩感知,超分辨雷达,无线通信,宽带信号传输技术以及自适应稀疏信号处理。他还担任了论坛以及各种杂志期刊的审稿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笔者了解:OA(Open Access)期刊在国外的收费一般都在万元水平。比如IEEE旗下IEEE Access的APC高达1,750 USD,约合人民币12,481元;而MDPI旗下OA期刊Information、Sensors以及Electronics等刊物APC在1,200–2,000 CHF(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815–14,691元。相比传统期刊由学校图书馆订阅(读者付费)的模式,这种“OA模式”常常被人诟病“给钱就发的水论文专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按每篇文章的价格平均1万元人民币。按照“南邮”桂冠老师的惊人“产量”,300多篇文章的版面费至少300万元以上。其经济实力“可窥一斑”。根据官方资料:黄同学和其导师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共申请198个面上项目,资助项目33个(资助率16.67%),获得直接经费1968万元;申请的青年基金149个,资助项目47个(资助率31.54%),获得直接经费1151万元。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桂老师,其学校拿到的国家自然基金平均为24.4万元/项。3年时间内,至少需要10个以上这样的课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这不由得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如此大比例的经费和论文产出。确实令人质疑科研经费应用的合理性。但问题不在发不发文章,令人产生疑问的是其文章数量和文章的质量。该学校的经费数目尚且没有进入全国前100(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可以大胆推测,这个现象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也许仍有许多没有被“顺藤”摸出的高产作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行业“潜规则”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 生物、化学、环境以及材料四大领域是历来论文灌水的重灾区。如今,灌水现象已经在向各个领域渗透。那么,科研领域完整的“运营模式”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以笔者的角度做了以下简单的梳理: /p table sty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word-break: break-all " width=" 644" valign=" to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1篇高质量论文——& gt 拿几篇这样的论文申请经费/招收硕士——& gt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color: rgb(0, 112, 192) " 拿项目经费发更多的高IF论文——& gt 拿更多的论文获得更多的经费/招收博士——& gt /span /strong /span 建立PI团队:购置仪器设备/雇佣实验技术人员/财务人员——& gt 学生发高分文章毕业(留校)——& gt 拥有年轻教师队伍——& gt 扩大知名度——& gt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并轨进行——& gt 建立更多的学科/行业标准——& gt 成为科学或者技术上的先进& #8230 & #8230 /strong /span /p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这本来是一个可以良性发展的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 strong 生存之路 /strong /span ,一个研究人员通过合适的渠道发表他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依据价值的高低发表在不同水平的刊物上。刊物的水平也会随着引用的数量而发生变化。出版物或者专利客观反应了研究人员的职业水平。以此作为评价标准比较客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但是,如果这其中增多了很多的“人为因素”,就会带来太多的不正当竞争。如果科研工作者的进阶之路止步于“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80) " strong 更多的钱换更多的文章,更多的文章换更多的钱 /strong /span ”这样的死循环,加上OA期刊“交钱灌水即发表”的可能性存在,科研的乱象则难以治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人社部、中科院联合发文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早在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就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在《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高分”(IF影响因子)论文不是考核的唯一要求,职称评定应建立科研人员代表作等制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意见》提出了代表作制度:“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建立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同时严格代表作审核制度,保障代表作评价的公信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与此同时,强调坚持科学评价:聚焦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评价机制,实施分类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尊重和体现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价值的职称评价体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科研仪器设施闲置浪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造成科研经费浪费的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仪器设备的盲目采购。2018年底科技部点名批评了三家单位,在其网站公开发布了《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简称《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参加该次评价考核的共有21个部门373家单位,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3.4万台(套),其中原值500万元以上的1173台(套),重大科研基础设施76个,涵盖天文、高能物理及科考船等多个领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个单位的考核结果较差,不仅是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等不足,个别单位还存在闲置浪费严重、提交数据严重不实等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通过评价考核,发现部分单位仪器分散化、个人化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单位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考核中有不少近三年新购置的通用仪器,全年使用机时少于200小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任重道远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水论文”本来不是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仪器购买的初衷也一定是为了服务科研而考虑的。一个大学老师的初衷本应该是教好书,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但是,这种畸形的产业模式必然会导致的本末倒置的,科技发展的未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正如总理强调的那样:“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得是充分调动亿万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科学家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把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将会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活力。”因此,“一刀切”的削减科研经费并不能改变科研乱象。在减少科研经费的同时,需要调整政策,使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真正找到做科研的初心。让纳税人的赋予的科研经费做出合理的使用。 /p p br/ /p
  • 中国高校年度科技经费排行榜 清华大学50.79亿排第一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表示,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专家评估阶段,将在专家委员会组建后制定标准,完成程序,争取在上半年公布第一批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意味着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双一流建设将很快全面启动实施。 /p p   从世界范围上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要想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经费是必要的物质基础。对于研究性大学而言,科研经费的多少是一所大学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标志,是教师科研活跃度的直接体现。 /p p   目前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尽管高校的科技经费历来都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很难准确的统计各大高校真实的年度科研经费情况。日前,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了最新《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大高校的总体科研经费和人均情况,青塔也对其进行了独家的统计,整理出科技经费过亿的234所大学,供大家参考。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234所高校科技经费过亿元 /strong /span /p p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整理了2015年全国1497所高等学校及其附属医院从事科技活动的数据。虽然这份汇编数据2017年3月才发布,但这也是目前最官方和权威的数据了,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各大高校的科技经费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p p   从2015年中国高校科技经费的统计结果来看,清华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高达50.79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比去年公布的数据多出7.2亿元。浙江大学以41.23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去年公布的数据多出4.1亿元。上海交通大学以33.480亿位居第三,全国范围内也仅有这三所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突破了30亿。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进入了全国前十。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四川大学三所高校年度科技经费都超过了20亿,从全国范围看年度科技经费超过20亿的也仅有以上13所高校。 /p p   从高校人均科研经费统计结果上看,排名较高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不过由于在教育部科技司的这份汇编数据中,将各大高校的附属医院等人员计算在内,所以会出现个别高校科研人员数量超多的情况,但是附属医院的人员等计入后也大幅拉低了高校的人均科技经费。 /p p   总体来看,科技经费较多的高校主要是原部属重点高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信部直属高校、中科院直属高校等,这些高校大多经费不菲。不过不少地方重点高校在科研经费上也表现不俗,包括苏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 /p p   从学校类型来看,工科类大学的科技经费明显大幅高出文科类大学,更有部分偏文科的985和211高校年度科技经费未破亿,可见工科和文科的差异之大了。从全国范围看,年度科技经费破亿的高校也仅有234所,以下是详细榜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65" height=" 3000" title=" 1.jpg" style=" width: 365px height: 30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d68df968-4711-4e23-b478-f3f259f2469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56" height=" 3000" title=" 2.jpg" style=" width: 356px height: 30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fbf0c9a-4601-428d-8047-8a60eeeaea2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56" height=" 2738" title=" 3_meitu_4.jpg" style=" width: 356px height: 27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d7b8283-f00b-4b4d-b288-2f60745b45d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高校科技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strong /span /p p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分为两大类,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 /p p   纵向科研项目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拨款项目的科研,经费也来自政府,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横向科研项目主要是指承接了企业或社会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合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所取得收入和其它科研收入,这部分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企业或合作的社会部门,按照双方合同中约定的经费与相关事宜。 /p p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清华大学来自政府的科技经费资金最多,高达33亿元。浙江大学政府资金排名第二,达到26亿。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所高校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也超过20亿,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此外,来自政府资金较多的高校还有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p p   从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来看,清华大学经费也最多,达到15.8亿元。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委托经费也达到14.1亿元,排名第二。浙江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高校也超过10亿元。企业经费超过5亿元的高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高校年度科技经费来源统计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28" height=" 3000" title=" 4.jpg" style=" width: 428px height: 30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13518cdf-d453-4c2a-956a-ca9ca27deb1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ad450b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75a9297-18f8-4189-a16b-3bcffbbf17a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28" height=" 2518" title=" 5.jpg" style=" width: 428px height: 251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695b6451-4c63-40dd-9112-c04a0368b0b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28" height=" 1646" title=" 6_meitu_2.jpg" style=" width: 428px height: 164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8ae574b-4937-46d1-9dd1-0f452a7cfb8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说明: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汇编资料,其中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指高等学校在册职工在统计年度内,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包括统计年度内从事科研活动累计工作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 /p p   数据来源:教育部科技司网站发布的《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p p & nbsp /p p & nbsp /p
  • 高校部分科研经费被自娱自乐 忽视其产业转化率
    企业出资的科研项目拿不出成果,就交不了差;   国家拨付经费的科研项目,却很少有人去追究其产业转化率是多少   高校部分科研经费被“自娱自乐”?   在日前举行的2009年宁波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与会的大学校长照着讲稿,宣读着自己学校所取得的一连串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代表们听得昏昏欲睡。当浙江沁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荣走上发言席时,他的几句话让大家一下子振奋了起来。   叶建荣的开场白就是:“我的观点比较尖锐,大学校长最不愿意听。”他的发言几乎是与大学校长针锋相对。他说:“目前,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这座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非打破不可。”   叶建荣举例说,5年前,有一个大学教授建议沁园集团上马一个家庭洁净水工程系统,他们听后非常振奋,立即送给对方一个万元大礼包。企业后来收购了一家公司生产相应产品,次年大规模上市,销售量一直上涨。   今年5月,企业又把这位教授请到企业“支招”,没想到他的报告与5年前如出一辙,企业工程师听后直摇头,认为按照教授的提议去做,必然落后于市场。   说到这儿,叶建荣提高嗓门告诉大家:“企业在前进,大学没有跟进,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论坛主持人介绍的一组数字也和大学校长们列举的科研成绩唱了反调,而是印证了叶建荣的观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一切围绕经费申请与发表论文转”   国内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有关方面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加强产学研合作,但是成效不明显。对此,一些企业界人士认为,原因就在于高校的科研机制还深深地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迹——研发与产业脱钩,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绩效无关。叶建荣说:“一切围绕经费申请与发表论文转。”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张武平的切身体会是,“如果没有写出论文的话,即便产生几千万元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也只会被认为只有应用水平,不具备理论高度,不是一个好的科研项目。”下一个年度申请科研项目经费时就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眼下正在考察研究“金砖四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国科学院政策所专家张洪石说:“当前,中国高校的科研导向扭曲,甚至在国家拨付项目经费的‘温室’中‘自娱自乐’。搞科研项目都是为了出SCI论文,有了论文就评教授,评上教授就是人才。国家给高校的科研经费,80%左右投向了应用科学项目。但在申请项目时,第一考量的是发表论文数,因为SCI论文发表越多,表示你的研究水平就越高。”   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该司副司长陈盈晖说:“高等院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不到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国际论文。”   张洪石在做一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时发现,某班两名博士毕业后,一个在北京某著名大学工作,每年可发SCI论文七八篇,但应用技术专利少得可怜;另一个去了某工科大学的博士恰恰相反,每年有六七项应用技术专利诞生,但鲜有SCI论文发表。   据研究分析,问题就出在科研经费投资主体与评价目标上。上述第二名博士所在高校的科研项目除纵向有国家经费投入外,大部分经费来自军工集团或项目的横向投资。中科院这位专家举例说,如飞机、卫星材料科研项目验收时,根本不会考虑你发表多少论文,而在于这种材料做成的产品能不能上天。“上不了天,发表多少论文都是纸上谈兵,难以蒙骗过关”。   “80%的科研经费都被‘玩儿完’了”   “现在大学教师最不愿意承接企业投资的科研项目,10个科研人员难有一个。”张洪石介绍,因为企业出资的科研项目拿不出成果,就交不了差。“可国家拨付经费的科研项目就不一样,很少有人去追究科研项目的产业转化率是多少。有的科研项目拿到几十万元经费后,就干脆直接发几篇论文,‘空对空’过关,大家知道项目评审要么是给钱‘走过场’,要么是圈内人士‘自娱自乐’。今年OK了,明年包装一下项目大家再相聚。”   “80%的科研经费都被‘玩儿完’了。”中科院政策所这位专家说。   浙江振亚投股集团总经理沈国锋表示:“80%的科研经费被‘玩儿完’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他就碰到不少大学里的“江湖”教授。他们把一些还是理论层面或实验室技术状态的项目,拿来找企业联合申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科研经费或补贴。这是不少大学教授致富的一种途径。实际上,这些科研项目离中试与产业化阶段还非常远,但他们的各种理论与数据资料十分全面与系统。   同一个项目在好几个省市同时得到经费资助   据沈国锋透露,在不同省、市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获取国家科研经费,也是高校包装科研项目的一种策略。因为现在国家大力鼓励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从国家到省、市、县级政府都有大量的科研项目与配套经费,比如大学一个评审验收的技术成果,在杭州是填补市内空白,但到了苏州也同样属市内首创,就可以顺理成章拿到不同地方政府的科研经费。   由于地方政府科研项目评审信息缺乏共享,他就遇见过一个在江苏省获科研经费资助的项目,到了浙江省同样获得国家经费补助。不少大学教授就钻这个政策空子,“‘玩’科研经费的游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科研经费被一些利益关系人当做一种潜在的资源进行运作。握有科研经费审批权的人,授意高校、企业今年哪几个项目可以报,能拿到钱,然后从中共享利益。“把国家科研经费老是拨给自己的‘关系户’,那些真正需要得到经费资助的企业或项目却难以受惠于此。”这位浙江企业老总说。   以科技部公布的2009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名单为例,公众所能发现的信息只有项目名称、作者单位与拟安排经费预算数额,更多的信息无从查找。社会各界难以监督。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建议,“大学确实要反思这些问题,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考虑解决问题。”   张洪石表示,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我国高校科研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投资体系与评价指标不变革的话,将“涛声依旧”。他与叶建荣不约而同地建议,国家除了对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直接拨付经费外,对应用科技项目可以走市场化道路,由项目业主单位或客户企业投钱,国家给予企业相应投资额的免税支持。因为企业奉行的是“谁投资,谁当老板,谁说了算”,“高校那些‘忽悠人’的科研项目就难以再去忽悠人了”。
  • 高校腐败案集中在采购、经费等七大领域
    高校腐败案集中在招生录取、基建修缮等七大领域。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廉政风险防控的北京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已形成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专家提出,预防高校腐败应完善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制度,特别是重点岗位要建立人员轮岗制。《法制晚报》记者日前专访了课题组负责人、首都教育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纪委书记冯虹教授。   腐败特征 七大领域腐败案高发   冯虹说,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发案量远高于教育领域其他单位。以北京为例,2008年至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教育领域职务犯罪案件68件97人,其中大专及以上院校案件为46件65人,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占比均超过67%。   高校腐败案件高发于招生录取、基建修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七大领域。冯虹说,这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校扩招扩建、科研项目、基建项目、物资采购大量增多有关。   高校腐败案件罪名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等,以受贿罪、贪污罪占比较高。   某大学原副校长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日常工作和建设过街天桥、综合楼、教辅楼等基建项目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所送现金并接受他人出资为其房屋装修、安装空调等,总计折合人民币900多万元。   犯罪人员将受贿款用于购买住宅、商铺等。   腐败手段 利用制度漏洞&ldquo 蚂蚁搬家&rdquo   冯虹说,高校的部分人员长期任职某一重点岗位,对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十分熟悉。有些制度只是根据上级文件列一些原则性条款,并未制定明确的约束性较强的条款。   如在招投标领域,对于校内评标专家的遴选目前就无明确的统一规定,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冯虹说,大多数犯罪个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是具有某一领域专门知识或技能,多数案件为高校领导和权力集中部门负责人犯罪,或与高行政职务人员腐败相关联。   北京市检察机关2008年至2012年查办的案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犯罪嫌疑人占总人数的76.2%,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学位者。这些人会利用制度漏洞,采取隐蔽性极强的&ldquo 蚂蚁搬家&rdquo 式的作案手段,长时间作案,不易被发现。   某高校原会计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通过伪造他人名章、假冒他人签名的手段,先后106次将个人消费的各种票据在学校财务部报销,共计骗取公款96万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科研经费。   作案手段还包括利用他人报销的账单,在已签好字的报销凭证上,私自篡改、添加数额和发票,将自己的私人发票混杂其中进行报销等。   腐败原因 纪委监督校级领导有难度   冯虹说,目前高校监督机制不到位,首先就是对高校校级领导的监督机制不到位。   目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数从学校内产生,且按现行管理体制,高校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学校党委双重领导下工作,高校纪委难以监督校级领导。同时,高校监察部门受到业务知识、人力的限制,面对多个领域的监督难以深入。   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高校权力制衡机制,高校内部管理权力主要包括党组织拥有的政治权力、行政系统拥有的行政权力、学术系统拥有的学术权力、社群系统拥有的民主权力四大权力系统。   四种权力常交织在一起,行政领导往往同时担任学术系统、社群系统的重要成员,权力之间缺乏制约,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相对弱势,为腐败发生提供了便利。   冯虹表示,随着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情况相信会逐渐有所改善。   反腐建言 摸清易腐败领域风险点   冯虹说,每个易发生腐败的领域都有风险点,先把它们梳理出来,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防范,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腐败。   招生领域   加强艺术类招生、特长生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   基建项目   物资采购   建立健全招标管理和采购管理,规范招标评审专家的遴选、变更、资产处置等流程,严防材料供应商倾向性选择、后续增项吃回扣   财务管理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外资金管理、财务报销审批等制度建设   科研领域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申报评审、支出审核等制度建设   校办企业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强化校办企业投资、借贷程序控制制度、财务制度,强化对外经济合同的监管等   重点岗位负责人须轮岗   冯虹提出,应在高校易腐败的重点岗位建立人员轮岗制度,避免部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某个岗位而逐渐权力膨胀。   重点岗位主要指拥有资源配置权、组织人事权、业务处置权,且权力运行中廉政风险比较集中的关键岗位。如高校组织人事、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建修缮等领域的一些岗位。   可在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岗位聘任工作中,实现部门之间的交流制度,如规定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任职满几年必须进行交流,在同一岗位任职达到几个任期的必须进行交流。   据了解,北工大的招生、国资、基建等风险较大的正处岗位就规定最多两个任期,也就是六年一轮岗。   集体决策&ldquo 一把手&rdquo 最后表态   冯虹提出,应把权力分成若干部分,由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的不同部门和人掌握,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的权力结构。   健全党政&ldquo 一把手&rdquo 末位表态等决策程序制度。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时,其他成员先发表意见,党政&ldquo 一把手&rdquo 最后表态发言,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集体决策,最后形成决议,有利于克服&ldquo 一把手&rdquo 先谈意见、先定调子搞&ldquo 一言堂&rdquo 的问题。   同时,还应改革高校纪委管理体制,实行高校纪委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垂直管理的模式,提升纪检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 全国高校经费排行榜 前40科技支出占比不足4%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2018年决算经费数据,72所院校同比2017年经费增长,清华大学以276.44亿的决算经费当之无愧成为全国最有钱大学。而在总决算支出排名前40位的高校中,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全部不足4%,且仅有12所高校科技科学技术决算总支出超过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决算经费排名前十位的除了清华大学外,还有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榜单前十位的决算经费和第11位的四川大学,决算经费都超过了90亿,其中前7所决算经费都破百亿。另外,同比与2017年,除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三所高校外,其余高校2018年的决算经费都有所增涨。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的决算经费同比增长率都超过20%。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97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fe05aac-7f61-4a47-803c-d85334109314.jpg" title="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2.jpg" alt="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2.jpg" width=" 500" height=" 197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7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3cb347fd-dac4-48ab-95b0-cc2f6f8c589b.jpg" title=" W020190809364567562891 (1).jpg" alt=" W020190809364567562891 (1).jpg" width=" 500" height=" 171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然而在2018年教育部直属各高校的决算总支出排名前40位的高校中,仅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的科技决算在亿元以上。而这40所高校的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全部在4%以下,且除去南京大学3.17%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77%外,所有大学的科学技术支出占比都不足3%。详情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87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8d439bd9-10a4-4151-a6d3-38a9a5a35980.jpg" title="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DD.jpg" alt="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DD.jpg" width=" 500" height=" 187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高校中,南开大学的决算经费“仅”有87.26亿,排名第十三,但是年度收入却有74.08亿,排名第8,该学校也成为所有决算经费在20亿以上,且决算经费与年度收入之间差距最小的学校,其科学技术支出为3340.44万元,占比为0.44%。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安大学等3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2018年的年度收入均小于年度支出。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详情如下: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324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c5a49cfb-c7e6-4942-a651-2d1729f725ed.jpg" title="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_看图王.jpg" alt="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_看图王.jpg" width=" 500" height=" 2324"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18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57da9ab7-899a-4c24-9bb6-59c05f64e0ec.jpg" title="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F.jpg" width=" 500" height=" 1820" border=" 0" vspace=" 0" alt=" 全国最有钱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F.jpg" / /p
  • 教育部发布工作要点:严查高校挪用科研经费等
    教育部1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要点指出,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清理规范高考加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高校干部任用、职称评聘、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配备等信息公开。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巡视工作,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实现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和驻外教育机构的巡视工作全覆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专项治理。
  • 每年一亿元经费!第二批高校高精尖中心公布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第二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此次名单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北京音乐学院等六所高校,加上去年公布的首批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总数达到了19个。  北京市高精尖计划是将中央在京高校、市属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国内与国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央属院校与市属院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该计划目标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的高精尖项目,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切实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高精尖中心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将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同时,高精尖中心也将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家和北京市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高精尖中心作为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平台,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考核方式都参考和借鉴了国际一流实验室的模式。据介绍,市财政对高精尖中心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给予支持,五年为一周期,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人文社科类中心每年5000万元,自然科学类中心每年1亿元经费)。除了一般的专项经费支出范围外,增加了列支人员聘任费和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费。经费额度原则上不低于70%要用于国际创新人才的聘用、国内创新人才资源的整合,其中不低于5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国际人才的聘用,不低于2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京外人才的聘用,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可见,北京市对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投入真可谓是“大手笔”。  以下为两批总计1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  两批19个高精尖中心中,自然科学类中心占大多数,而且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高校成为最大的赢家,这三所名校均拥有两个高精尖创新中心。
  • 最高近50亿元!超200所高校公布2022年预算经费
    截至目前,北京、江苏、广东、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广西、重庆、云南、甘肃等十余个省市、200余所地方高校(不完全统计)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的预算经费。根据目前采集到的数据,2022年度预算经费在40亿元以上有1所,最高为广州大学(49.33亿元);30-40亿元间有7所,最高为苏州大学(38.10亿元);20-30亿元间有12所,最高为安徽大学(25.0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晋“双一流”高校山西大学2022年度的预算由2021年的10.33亿元上升至24.1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34%。以下为各省市部分地方高校2022年预算经费:北京江苏广东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广西重庆云南甘肃说明:数据来源于各高校信息公开网及各省教育厅官网,为不完全统计。如有疏漏,欢迎读者留言指正。
  • 福建21所高校获省财政厅575万元专项经费补助
    p   据福建省财政厅消息,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安排2017年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专项经费575万元,对福建省21所高校进行补助。其中,高校重点实验室补助275万元,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补助220万元,中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研项目补助80万元。 br/ /p p   2017年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专项经费补助名单 /p p   高校重点实验室补助名单: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 /p p   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补助名单: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 /p p   中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研项目补助名单:闽江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阳光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闽南理工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莆田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宁德师范学院 /p p br/ /p
  • 烟草企业频频赞助高校科研 相关经费多达千万
    烟草企业牵手高校,这已经成为控烟难题下外界担忧的一种“合作”。   5月31日第26个“世界无烟日”前,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等6000多家机构签署“拒绝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承诺书,但这不代表有些机构真的是“无烟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下称《报告》)披露,中科院正是和烟草公司合作最多的机构之一。   中科大成立的“烟草和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之一即为“减害降焦”。   据本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参与烟草公司合作的大学还有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   尽管降低烟草危害的科研可行性几何争议不断,但这并不妨碍类似的项目不断推进。“烟草院士”谢剑平也曾陷入类似的质疑旋涡。   高校、科研机构为烟草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并非个案。6204.6万元,这是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十多年来从事烟草科研项目获得的经费,最多的一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   今年是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第10个年头,控烟之难已是公开秘密。《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增加烟草生产的科技含量以期“降低危害”被烟草系统认为是一条“曲线”控烟的路径,在一些烟草单位喊出“科教兴烟”的口号之下,烟草科研进校园也是这个行业背景的注脚。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全球控烟研究所中国分中心主任杨功焕明确表示反对。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伦理上说,大学接受烟草企业资助通不过,国际上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烟草的危害可以降低。   科技含量几何   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数据显示,烟草行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在基数业已庞大的背景下依然在快增。2012年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8649.39亿元,同比增长15.79%。上缴国家财政7166.62亿元,同比增长19.42%。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增长12.8%。   “烟草行业为了完成这个税利任务,压力也很大。”河南一位烟草企业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烟草产量每年增长1%~3%,增长很慢,所以只能通过调整香烟的结构,通过高结构烟来完成任务。   在烟草行业看来,烟草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安全性的,“减害—降焦—加香”是核心策略。   “吸烟有害健康的主要物质是烟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对人的气管和肺有致癌作用。提高吸烟的安全性已风靡世界各国,是今后烟草行业发展的方向。”河南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烟草研究专家表示。   “烟草的科研经费占烟草行业收入的1%~3%,对于科研人员的要求是每年降焦1毫克。”一位云南烟草业内研究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这样的说法颇具争议。“从国际看,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烟草的危害是可以降低的。”杨功焕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控烟协会网站也援引科研结果称,低焦烟不能降低癌症发病率。   科技产烟能减少多少烟草危害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被业内寄予另一个希望:保产增收。   “对于降焦后能不能减少危害,也不见得,降焦之后,原本一天抽10支烟的,现在翻倍了,最直接的效果是卷烟的销量上去了。”上述云南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透露,烟草业的税利特别是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只占总量一成左右的高档卷烟。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姜成康早在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上就表示,全年行业科技经费投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27.2%。继续围绕烟草育种、卷烟调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四大战略性课题,加快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和卷烟增香保润两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   对于烟草科研的一掷千金,杨功焕称,此前谢剑平降焦减害的研究费用高达几千万。   谢剑平,烟草化学专家、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2011年,他在一片争议声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攻的正是卷烟“降焦减害”研究,对此,外界质疑不断。   丰厚经费   “科教兴烟”几乎渗透到了烟草所有能触及的角落,包括国内不少大学。   《报告》称,烟草公司赞助或与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烟草相关科学研究的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在发表的有关烟草的科研文献中,只有不到一半(45%)是由烟草公司独立完成的,而40%的文献有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不同程度的参与,在由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所独立完成的研究中,有约70%是由烟草公司赞助的。”   根据《报告》的资料,在与烟草公司合作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不乏像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这样的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   《报告》称,2000年后,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了48%的烟草公司的研究。从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的网站上可以看出,自从2000年以来至今,其烟草科研项目获得的经费达6204.6万元人民币。这些项目来自众多烟草系统和地方烟草公司,也有部分来自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部门。   本报记者查询发现,这些科研项目都是由烟草学院教师承担,最新的已经安排到了明年,涉及范围既有降焦这样的“改善性项目”也有烤烟新品种烘烤工艺研究。单个项目经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其中,中国烟草总公司参加主持的“品牌导向的原料体系研究”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元。   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博士则对本报表示,烟草企业援助大学的研究项目,一般都不能公正客观地体现真实的研究结果。   “这样的情况在国外也常见,与烟草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会说烟草对老年痴呆有预防作用,而独立研究结果却是没有这样的作用。”甘泉表示。   杨功焕告诉本报记者,“WHO(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利用烟草企业资金研究人体健康的科学家将被列入黑名单。”
  • 双一流之际,高校不惜百万年薪和千万经费挖人才!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昨天,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我们学校以人文社科类见长,不少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是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这类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时,抖出的包袱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一套房子+2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吴晓球继续道,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来说,科研不需要高精尖设备、不需要高大上实验室,人力资本是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就行。“重金”来了,一般人很难抵得住诱惑,“我就不断地请这些老师吃饭,做工作,但是也往往没有办法留住他们。”  吴晓球的发言引起了不少高校的共鸣。“不单单是人文社科类学科,理工类学科也是一样。”一所高校的副校长介绍,尤其是最近高校纷纷启动双一流建设后,这类现象特别突出。“比如,广东省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已经出炉,省里扶持的资金也已经下拨,高校为了确保能上,到处‘挖’人,目前开出的年薪已经超过100万。”  “不仅到外省抢人,省内高校之间,也在互相抢。”江苏一所高校的副校长透露,前不久,苏南一所高校的一个人文类的学科团队就被南京一所高校整体“挖”了过来。  吴晓球认为,国内各校间通过高薪互相挖人,是一种“恶性人才竞争”,“学校培养一个名教授不容易,花了很多精力,而这名教授通常是学科的领头人,被其他学校用高薪挖走,不仅学校的学科链会断裂,人才培养等都会受到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拔尖人才对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之所以这样不惜血本抢人,和这些人才带来的学科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是分不开的,“很多‘大牛’一来,这个学科就起来了。”  “我并不是反对人才交流,合理的人才交流对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只是这样用高薪挖人的做法,只会导致人才一切向钱看。”吴晓球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来政策,规范高校之间的行为。  “集中资源打造某个学科时,看起来没有错,但是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一味地、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地大手笔投入,从高校学术生态来看,并不健康。”上海一所高校副校长认为,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可以引入运动员俱乐部之间的“转会制度”,“挖”人可以,对原来的高校要有 “交代”,支付一定的“转会费”,“这样高校才敢放手继续培育新的人才。”
  • 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两部门印发中央高校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月8日,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了《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引导专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一流导向,突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引导中央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二)因素分配,分类支持。按照因素法测算分校额度,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取因素和确定权重。(三)放管结合,科学管理。扩大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允许高校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内自主安排。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四)综合评价,突出绩效。加强绩效管理和追踪问效,根据有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结合财力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强化激励约束。以下为全文: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引导中央高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发展,规范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引导专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2022〕1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2015〕467号)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引导专项”用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央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其他中央高校特色发展,合理定位,在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第三条 “引导专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一流导向,突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引导中央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二)因素分配,分类支持。按照因素法测算分校额度,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取因素和确定权重。(三)放管结合,科学管理。扩大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允许高校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内自主安排。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四)综合评价,突出绩效。加强绩效管理和追踪问效,根据有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结合财力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强化激励约束。第二章管理权限与职责第四条 财政部负责会同教育部核定“引导专项”支出规划和年度预算,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第五条 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编制“引导专项”支出规划和年度预算,及时将“引导专项”预算下达到所属高校,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组织开展“引导专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结果应用。第六条 中央高校是“引导专项”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结合建设方案,科学合理编制学校“引导专项”支出规划和年度预算,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具体组织预算执行。第三章预算管理第七条 “引导专项”采用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主要包括基础因素、质量因素、其他因素,以质量因素为主。基础因素指中央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具备的基本条件;质量因素指中央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引育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等方面情况;其他因素指中央高校办学特色、综合改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等方面情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关决策部署、中央高校实际情况及相关管理改革要求,财政部会同教育部适时对相关分配因素进行完善。第八条 “引导专项”实行项目管理,由中央高校统筹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五个方面。第九条 中央高校根据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及自身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结合本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和相关改革发展规划,建立战略规划、年度计划、预算编制、考核评价各环节有机衔接和闭环管理机制。第十条 中央高校应充分论证“引导专项”支出规划和年度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严格评估具体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等相关工作,规范项目库管理,合理编制预算,防止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重复交叉。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需要按规定进行预算评审。第十一条 中央高校应当根据年度预算控制数和评审结果,严格论证、精心安排,按一个项目编制“引导专项”预算,提高项目预算编制质量,并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第四章支出和决算管理第十二条 “引导专项”支出范围包括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发展相关的人员支出,设备购置费、维修(护)费、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等相关业务支出。支出标准国家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由中央高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勤俭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第十三条 人员支出主要用于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聘任学术领军人才和建设优秀创新团队等,其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有利于促进学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二)人员支出应当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发展,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体现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不得用于在全校范围内普遍提高人员薪酬待遇。(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财力可能,合理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水平,有利于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四)人员支出用于人才引进的,东部地区高校不得用于从中西部、东北地区引进人才,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第十四条 “引导专项”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支付罚款、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不得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等支出,不得作为其他项目的配套资金,也不得用于按照国家规定不得开支的其他支出。第十五条 “引导专项”的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部对资金支付进行动态监控,有关中央高校应予以配合;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中央高校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应当将“引导专项”收支情况纳入单位年度决算,统一编报。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第十七条 中央高校应当根据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绩效目标和财力可能配置资产。使用“引导专项”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第五章绩效管理与监督检查第十八条 中央高校应当切实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自评。年度绩效自评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按照规定时间要求报送财政部。教育部会同其他主管部门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对“引导专项”组织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财政部会同教育部根据工作需要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第十九条 中央高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规范和加强内部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察、财政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二十条 财政部、教育部、主管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引导专项”分配使用、审核管理等相关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安排资金或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第二十一条 中央高校及其工作人员在“引导专项”申报、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各中央高校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实施细则,报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送财政部、教育部。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126号)、《关于全面推进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19〕435号)同时废止。
  • 你有百万年薪我有千万科研经费,为引才省属高校狠下“血本”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月27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医药大学联合发布的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系列研究报告中指出,在高等教育界,超过90%的“高端人才”来自“双一流”高校,这一数据悄悄印证了一个观点:得人才者得“双一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为核心战略资源,高端人才的争夺赛其实早已打响,而且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人才的市场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省内高校之间不能相互挖,中西部高校人才不能挖,北上广高校人才挖不动……”山东师范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声告诉记者,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作为“第二梯队”的省属高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一封没有截止日期的招聘启事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济南大学官网首页挂着一则人才招聘启事,与普通的招聘启事不同的是,它没有明确招聘人数和报名截止日期等消息。“这个招聘启事长期有效,而且招聘人数没有限制。”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闫朝晖说。像济南大学一样,几乎在每一所省属高校官网上,都有一封类似的人才招聘启事,而且各有各的引才之“道”。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狠下“血本” 为引才已花了近1个亿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济南大学将人才引进对象分为5个层次,并拿出重金相邀。其中,第一个层次为两院院士,待遇并未公开,而是面议;第二个层次为两院院士候选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等,年薪100万元以上,安家费购房补贴300万元以上。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们开出的待遇在全省高校中是数一数二的,很多高层次人才我们实行‘一事一议’,开出的待遇远比公开的高。”闫朝晖介绍,2016年不算普通博士,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将近80位,最高层次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介绍,仅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就已投入了将近1亿元。除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薪资外,还为其建设实验室、配备助手、安排配偶工作、协调子女入学等辅助条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除了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也为“领军人才”开出了“300万元房补,100万的年薪,最高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的价码;山东交通学院明确每年投入至少5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并且专设“伯乐奖”,奖励在引进人才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驻济高校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或“高薪引才”,或“政策诱人”。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启动“预聘”“90后”博士当上副教授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围绕“特色名校工程”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才需要,从去年开始,山东财经大学就修订了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出台《山东财经大学预聘制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对于优秀人才引进启动“预聘制”。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对于刚引进的博士,学校与其签订合同,在实现一定科研目标的前提下,按副教授、教授的待遇为其发放年薪。按照标准,预聘制教授年薪不低于35万元,预聘制副教授年薪不低于25万元;提供一次性住房补贴不低于15万元 科研启动费、学科建设费和工作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去年,该校就通过预聘制引进了7位高水平的博士,其中6位被预聘为副教授,1位被预聘为教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效果都非常好。”山东财经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王丽娟介绍,过去评副教授或教授讲究论资排辈,而现在是看能力。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990年出生的何勇是去年山财大引进的优秀博士,一入校就被预聘为副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并且有到美国做过访问学者的经历,何勇早在2016年就进入山财大人才办视野。“我也对比了其他高校的政策,山财大最吸引我的还是‘预聘制’模式。”何勇告诉记者,预聘为副教授后,他也承担了相应的科研任务,为此,他将自己在复旦大学一直做的课题移植到了学校。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外出“海淘” 引进国外高校顶尖人才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山东师范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声将“双一流”建设后高校人才竞争比作“逆水行舟,不&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进则退”。他告诉记者,“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进步,就可能被其他高校赶上,留不得半点喘息的机会。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6年4月,山东师范大学调整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将高层次人才分为3类,最高层次为杰出人才,第二层次是领军人才,第三层次是拔尖人才。据统计,近两年,该校已引进了近30位高层次人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引进一位领军人才,在一个聘期,即5年内,学校要投入至少1800万元。”王晓声说,随着人才竞争白热化,人才市场价格“水涨船高”,比如,同样是一位领军人才层次的,有的高校就开出了150万元的年薪。他坦言,山东高校尤其是驻济高校引才形势并不乐观,“省内高校之间不能相互挖,中西部高校人才不能挖,北上广高校人才挖不动,总体来看,山东高校人才往外走的多,进来的少。”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这样的引才环境下,山师大另辟蹊径,将引才的眼光转向了海外,启动了“海淘”模式。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学校所有外出访问团都带着引才任务,每到一所国外高校,除了正常的访问安排外,还会主动宣传学校的人才政策,物色有意向回国尤其是回山东的优秀人才。去年,学校在瑞典举行了首场海外招聘会。“能回来的多是山师大校友或山东老乡,所以我们实行精准引才,充分利用海外校友关系,网罗人才。”王晓声说,学校更希望能“以才引才”,即通过引进的高端人才,引进团队骨干。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介绍,这种模式在该校已初见成效。比如,学校引进的国家杰青周军教授,不仅助推学校生物科学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而且还将自己的骨干团队成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高敬珉吸纳到学校。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既招来“女婿”又留下“儿子”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引才大战”打响的同时,除了到处“挖人”外,各高校也在提防自家的“墙脚”被挖,不能“引来女婿,气走儿子”。于是,驻济各高校也纷纷出台校内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引进的人才“留下来” 另一方面培养“自己人”,真正解决人才引进的“痛点”。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打通“上升渠道” 用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国家‘双一流’战略实施后,与入围‘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比,省属高校引才成本要高出至少两倍。比如同样一个层次的人才,他们30万元能拿下,我们得70万元,因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除了看待遇,还看平台。”闫朝晖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王丽娟也有类似的体会,她认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学校人才数据上会增加,但花高价引进的人才也有可能会“水土不服”,如果只是单纯地“引进来”,没有后续保障,也很难留住人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用什么来留住那些好不容易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的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他们总结出了人才保障的四点共性:一靠平台,二靠环境,三靠感情,四靠资金。省属高校一方面在想方设法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在内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上做文章。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闫朝晖介绍,从合校之初,济南大学就设立了有别于职称制度的岗位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特殊岗位,特殊人才享受特殊津贴,学校与之签订责任书,定期对其考核 另外,学校还实行科研奖励政策,按照论文、项目等设立不同的奖励标准,上不封顶。而对于年轻教师,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选派20名优秀教师出国访问。山东财经大学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构筑了比较完备的职业上升渠道,比如,先后启动了青年教师境外研修制度、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摆脱“论资排辈” 职称改革推动人尽其才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山东省将高校教授职称评审权下放给学校,这无疑为高校留住人才加了一个砝码。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山东师范大学制定出自己的教授评审条件,学校青年教师摆脱了“论资排辈”“熬年头”的桎梏。在2016年的评审中,该校通过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26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一半以上,35岁以下有3人,其中任职不满五年或刚满五年的近40%。其中1985年出生的李海涛,由于科研成果突出,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山东财经大学在岗位评聘过程中,为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优秀青年博士,单列副教授、教授申报计划,不做任何年限要求,强调同行专家评价意见,唯才是举,把过去逐级“爬楼梯”的模式变为一步到位的“坐电梯”模式。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姜琪博士2013年来学校工作,因学术成果显著,做讲师仅两年就被破格评聘为教授了。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的沈万芳老师,虽然任职副教授年限不满一届,但因为连续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17年度被破格聘任为教授。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山东省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后,济南大学也产生了该校最年轻的教授——1985年出生的逯一中。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果按照此前常规晋升渠道,逯一中要先从讲师做起,2年以后评副教授,副教授5年以后才能评上教授,这还是在科研、教学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晋升过程中一年都不耽误的前提下。而2016年12月,济南大学引进当时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逯一中时,开出的条件直接就是“聘任为教授”。“对我们年轻学者来说,这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一步到位后,可以专注自己喜欢做的科研工作。”逯一中说。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专家观点 /strong /p p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高校重引才更要重培养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学校要拼“双一流”需要优秀的人才,这肯定毋庸置疑,而优秀人才从何而来,无外乎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强对本校原有人才队伍的建设,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另一种是从外面引进适合本校的优秀人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现在高校普遍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重引进、轻培养,也就是将很多精力放在了人才引进上,而对校内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这也导致人才成长缺乏土壤。不少引进的人才,亲身感受从“人才”变成“自己人”的过程,这就是“人才在引进一瞬间才是人才”,但当真正引进来之后,对其培养、使用、重视程度却大打折扣。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很多高校“唯头衔”引才,与其说是在引才,不如说是在引进头衔。按照人才获得的头衔明码标价,似乎在高校眼中,“杰出人才”就是拥有各种头衔、身份的“人才”,甚至不惜花重金去挖墙脚。其实,国家设立科研资助项目和人才计划的初衷是给入选者经费支持,以便让他们有更好的研究环境、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而现在却更多地被看做一种身份的象征。归根到底,目前存在的人才“身份化”“唯头衔论”,根源还在于对教育和学术的行政评价。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高校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去行政化与功利化势在必行,取消行政评价,推进专业评价。不以头衔、身份论人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制造学术等级和特权,而是为所有人提供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样引进的人才才能真正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才能真正支撑起学术、科研的未来发展。同时,重引才,更要重培养,建立引进、培养、管理、使用完整的人才体系,只有让人才生根发芽,引进才有意义。 /p p br/ /p
  • 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基本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
    资料图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的通知,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保障实验室基本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元。  通知就实验室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指出,具有良好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研究场所、经费保障。人员与用房相对集中,原则上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2000万元。实验室申请立项时,一般应是已良好运行2年以上的行业、地方、校级重点研究机构,具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鼓励部门、地方、企业参与共建。建设应严格按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内容实施,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逾期未通过验收的实验室,取消立项建设资格。  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科技、人事、学科、财务、资产等部门参加的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条件保障、日常监督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协调解决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保障实验室基本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元。  实验室实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首次聘任时一般不超过55岁。实验室主任应是高等学校聘任的全职教学科研人员,每届任期5年,一般连任不超过2届。  通知明确,实验室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应是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员,除承担高等学校教学任务外,原则上应全职在实验室工作。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规模不少于30人。  此外,通知指出,教育部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周期为5年,每年评估1-2个领域。开放运行满3年的实验室应当参加定期评估。
  • 总经费5000万 外来病虫害高效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落地上海海关
    近日,由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外来病虫害高效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是我国农业农村部针对国门生物安全设立的首个重大项目,为期5年,总经费预计将达到5100万元。该项目围绕海关口岸一线查验需求,以实现 “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成本低”为目标,重点研究贸易量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进境粮谷、木材、种苗、水果和木质包装中可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控制。项目团队由全国多个海关技术保障中心和高校等科研院所组成,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基因组学、5G、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交叉学科优势,研发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智能筛查装备,开发应用口岸实验室高效精准快速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建立重大检疫性病虫害存活状态鉴别、溯源平台等。项目成果有望实现我国有害生物鉴别、监测预警能力的重大突破,推动国门生物安全保障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目前上海海关共牵头在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内容涵盖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口岸食品智能检测方法研究、口岸致灾因子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等方面。
  • 创新力弱 经费延时:管好科研经费有多难
    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一再成为社会热点。   知名教授涉嫌将国家的科研经费转入自己公司名下被调查,金额高达千万 北京邮电大学某课题组被审计署曝光用假火车票骗取科研经费&hellip &hellip 科研经费能不能流入企业?科研经费的审查如何张弛有度?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走访了多位专家。   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   中国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设置上采用&ldquo 课题组负责制&rdquo 。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对每一笔支出的真实、合理、合法负责。   &ldquo 科研经费就要专项专用。&rdquo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表示,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甚至连交叉使用都不十分符合规范,如果私自挪用就更是万万不可,这些都不符合科研经费发放的初衷。   对学者身兼企业要职的情形,有专家表示,我们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个人精力够用的情况下进入企业进行创新,这既是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应确保科研经费不被挪作他用,应该通过后期监管,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将科研经费转入私人企业账户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当然,依法处理需要建立在健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不能凭感觉进行&ldquo 潜规则&rdquo 。   企业创新应自给自足   此前,也有观点表示研究人员挪用经费到自己的公司,体现了企业科研经费的不足与高校科研经费的过剩,如果加大对企业的科研经费扶持力度,这种现象可以有所改观。   有外媒报道称,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因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但是,在我国,科研经费还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否能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呢?   &ldquo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rdquo 王铮说,&ldquo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很多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不是市场导向的,这种局面决定了企业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充分认识科研单位也是创新主体,必须两条腿走路。&rdquo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晨升强调:&ldquo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盈利,所以就导致企业把生产和销售放在首位,企业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所相差很远。&rdquo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强调成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里完成转化。   王晨升同时表示,研究所和高校联合起来申请课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作为一个创新的主体或成果应用的主体,从科研开始就进入了这个&ldquo 产学研&rdquo 相结合的链条,可以降低科研成果应用成本,突破产业化的壁垒。   经费管理应灵活人性   国家对科研项目研发资金与申请的前期管理严格,后期无控制能力,导致了种种弊端。科研经费的审查严格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审查制度是不是还存在什么问题与漏洞呢?   &ldquo 科研计划的执行审查不合理。&rdquo 王铮表示,首先是有些项目立项、成果评审不科学,其次科研管理往往过于死板。一般项目批准是要做好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许多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原来预算的合理性难以保证,可是只能按几年前的预算执行。例如,项目尚未启动时进行经费预算,彼时高铁尚未开通,而待项目启动后,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差旅预算捉襟见肘。   此外,科研经费的审查到账延迟过于严重,比如&ldquo 年初就要花这个钱,可这个钱下半年才来,年底必须得花完,不花完就得收走。如果今年的经费花不完,意味着你不需要这么多钱,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rdquo 。   &ldquo 对于这些科研经费管理上的问题,我国也正在一步步摸索。&rdquo 黄顺江认为,管理太严有时反而过犹不及,过于严格的审查制度会导致&ldquo 被逼&rdquo 造假的行为出现。最重要的不是死板的经费管理,而是采用类似&ldquo 实时监控&rdquo 的方式,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定期审核制度,采用重点抽查等方式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王晨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不利的问题:第一,从项目审查的地方着手,通过匿名审查的方式提高公平性 第二,政策方面调整,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人员不得从中获利 第三,加强后期管理,对项目的经费支出与成果进行严格监督。
  • 宁波“晒”科研经费信息 让经费公开不流于形式
    7月,宁波大学网站与往日有了些许不同&mdash &mdash 首页下方出现了蓝底黄字的&ldquo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rdquo 栏标,面积不大,却分外鲜明。   周玉梅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在得知信息公开的消息后,她很快进入了宁波大学网站,点开栏标后,在密密麻麻的课题条目中,查找微电子方面的科研项目信息。   &ldquo 作为科研人员,我很关注我们这个&lsquo 圈子&rsquo 里的动态,包括他们拿了多少课题经费,作出了什么成果。&rdquo 周玉梅说。   早在2012年11月,浙江省监察厅就已出台了《浙江省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办法》。如今,科研经费公开成了浙江省大多数高校的&ldquo 必做题&rdquo 。   &ldquo 浙江省走在了全国科研经费透明化的前列。&rdquo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胡志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评价。   浙江省作为科研经费信息公开的&ldquo 先行者&rdquo ,其经费公开的情况如何?科研经费怎么&ldquo 晒&rdquo 才好?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人士。   &ldquo 先行者&rdquo 的姿态   对宁波大学科技处而言,6月份以来的工作烦琐而忙碌。根据6月份出台的《宁波市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宁波大学在其网站上公布了1382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   记者看到,已公布的1382项科研项目以2012年为界,分为两大块。依据《办法》的要求,项目信息涵盖了&ldquo 立项信息&rdquo 、&ldquo 过程信息&rdquo 和&ldquo 结题验收信息&rdquo 三块内容。   &ldquo 我们此次公开这么多科研信息,一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二是为了防止科研经费滥用 同时也是为了配合宁波市,特别是浙江省公开科研信息的规定。&rdquo 宁波大学科技处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ldquo 我们还在不断完善内容,把新立项的项目信息补充进去。&rdquo 该负责人说。   包括宁波在内的浙江省各大高校,都在统计和公开各自的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在浙江省&ldquo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rdquo 查询系统中,公众已经可以查询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立项的479项省内的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的科研人员王启云在看到浙江省公开的科研经费信息后评价道:&ldquo 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工作做得比较细致,一定程度上便于监督,减少科研经费使用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rdquo   &ldquo 因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会日益增强,所以公开科研经费将是大势所趋。&rdquo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两会期间,公开科研经费信息正是他的提案之一。   公开效果存争议   尽管浙江&ldquo 走在了前列&rdquo ,却在探索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的博士吴鸣(化名)对公开经费信息既支持,又无奈。   吴鸣说:&ldquo 按照浙江省的要求,每年要公开两次。也就是说,我们科研人员每年要填两次这样的信息公开表格,次数太频繁了。&rdquo   在公开信息的方式上,表格也成了问题。&ldquo 我们统计时用的是上级部门要求的统一表格,但不同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差别很大,很多难以归类到表格类目中。&rdquo 宁波大学科技处负责人说。   吴鸣也&ldquo 吐槽&rdquo 称:&ldquo 这个表设计得不科学,比方说要填&lsquo 成果&rsquo 栏,每半年公开一次,哪有那么多成果可以报?当然,也可以不填,但是表就不好看。这给我们科研人员很大压力。&rdquo   记者在联系宁波大学时还发现,除了科技处等与信息公开相关的几个部门,该校一些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有科研经费公开一事。   &ldquo 即使公众关注科研经费公开的情况,也很可能存在看不懂的问题。&rdquo 吴鸣说。更何况在包括宁波大学在内的一些科研经费信息公开网站上,很难找到相应的公众反馈渠道。   这种&ldquo 晒&rdquo 经费的方式,&ldquo 能够起到多大的监督作用,仍然是值得商榷的问题&rdquo 。周玉梅认为,&ldquo &lsquo 晒&rsquo 更代表一种&lsquo 姿态&rsquo ,形式大于内容&rdquo 。   监管不止于公开   &ldquo 网上公开,只是科研经费公开的途径之一,关键在于让公众拥有主动权,能够获得他们想了解的经费信息。&rdquo 胡志强表示,科研经费公开,机制比形式更重要,要让公众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得信息,拥有通畅的反馈渠道。   在科研信息公开主体方面,胡志强认为,&ldquo 从目前来看,不仅要有单个项目的信息公开,还要有经费支出部门的信息公开。要看资助部门的整体资助是否有效&rdquo 。   但是,公布的信息再多,&ldquo 公众看不懂&rdquo 也&ldquo 白搭&rdquo 。对此,王启云提议:&ldquo 希望公开相关信息的同时,有一个对项目总体情况的说明,写明学校审计部门的参与情况、项目经费拨入部门的意见等内容。&rdquo   &ldquo 在监督主体上,形成立体式监督也很重要。&rdquo 郭乃硕认为,经费信息公开多是强调公众监督,要保证科研经费管理成效,还需要结合媒体、科研人员等多方面的监督力量。   &ldquo 要真正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还要结合多种手段。&rdquo 周玉梅认为,科研经费的监督不仅需要公众的参与,更需要科研单位通过教育手段,加强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意识 通过法人单位的监管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同时协调科研牵头单位和法人单位关系,多管齐下强化监管。(原标题《如何让经费公开不流于形式》)
  • 科研经费贪污调查:找发票虚假报销套经费
    科研经费&ldquo 黑洞&rdquo   近年来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而&ldquo 落马&rdquo 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科研经费为何被屡屡钻空子?侵占科研经费有哪些惯用手段?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科研经费流失?记者调查发现,在获得科研项目、拿到科研经费以及经费怎么花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值得关注的各种问题。   1月7日下午2时30分,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进行宣判,认定其贪污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陈英旭,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常务副院长。2008年,其接手&ldquo 太湖流域苕溪面源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rdquo 课题,获科研经费3.135亿元。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陈英旭用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当天,被舆论&ldquo 盯上&rdquo 的还有另外一位学者:1月7日,4名王正敏的院士推荐人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将王正敏予以除名。   王正敏,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2012年2月开始,其学生王宇澄向复旦大学举报,质疑导师的学术不端行为。   其中,&ldquo 仿造人工耳蜗,骗取科研经费&rdquo 是王正敏被质疑的&ldquo 罪名&rdquo 之一。举报内容称,为了争取国家和省市科研经费,王正敏科研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耳蜗机仅全国和市级项目拿了13个,包括2012年国家级项目两个,获得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其中&ldquo 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rdquo 获当时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ldquo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rdquo 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1月3日,王正敏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称,卫生部的课题,他不担任项目负责人 工信部的课题则由相关企业申请,与医院无关。   尽管王正敏事件的处理结果尚无定论,但并不能否认目前科研经费乱象的存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用科研经费包养情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学院党委办公室原主任孟江涛贪污科研经费炒黄金买期货 江苏省农科院高级工程师杜国平与妻合谋私用科研经费 山东两个课题组将近一半经费报销1505张火车票&hellip &hellip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而&ldquo 落马&rdquo 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中纪委网站显示,2012年以来,教育部查处了14起国家审计署移送的高校教师挪用、贪污科研经费案件,7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对此,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3年10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我国科研经费滥用的现状表示了&ldquo 愤怒、痛心和错愕&rdquo 。   经费怎么拿 行政化审批与中国式公关   近年来,国家向科研领域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也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ldquo 估计到2015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不会低于1.5万亿元。&rdquo   &ldquo 经费跟着项目走&rdquo ,这是圈内公开已久的&ldquo 秘密&rdquo 。   以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规定,&ldquo 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和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决定予以资助的研究项目&rdquo 。换句话说,申请人科研经费的取得是建立在科研项目通过审批的基础上的。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是指从政府部门(包括政府背景的基金)获得的课题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则是指从企业、社会机构处获得的课题经费,主要是通过承接企业、社会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纵向课题、经费往往具有更大的含金量,比如,有的高校、科研机构评职称,明确要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此外,这种经费来自政府,代表政府对研究人员的某种&ldquo 肯定&rdquo ,学者获得课题,不仅是个人的&ldquo 荣耀&rdquo ,也是学校的办学业绩。   选哪种项目申报也是有学问的。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H教授告诉记者,高校教师申请经费的指向性比较明确,都比较偏爱于优先申请纵向经费。但纵向经费因有成熟的预算管理,劳务开支比较低,横向经费因此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价值往往在于&ldquo 能搞到一笔钱&rdquo 。   国家科研经费的增加给科研项目的申请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谁都想要&ldquo 分得一杯羹&rdquo 。于是如何能让申报的项目成功立项、通过审批,成为申请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ldquo 跑关系&rdquo 拉拢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的申请者不在少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曾对媒体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参加某项目评审会,周六下午刚接到通知,周日上午手机里就收到6个陌生   人发来的短信:&ldquo 请多关照&rdquo ,&ldquo 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rdquo &hellip &hellip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谈到,一些项目经费成为申请者行贿的来源,有的至少拿项目经费的10%&ldquo 打点关节&rdquo ,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至5%。    大部分科研项目要求申请者为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高校或科研机构人员,但也有一些项目的申请者可以是企业,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申请者为了增加&ldquo 命中&rdquo 几率,开始向代理申报机构求助,这些机构通常承诺&ldquo 专业指导包装&rdquo 、&ldquo 顺利通过&rdquo 。   宿星(化名)是江苏常熟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高新项目。他告诉记者,在他经手申报的项目里,基本上都向科研经费的主管单位领导&ldquo 打点了&rdquo ,&ldquo 我们一般都在申请经费里多写金额,等经费批下来了,多余的部分给领导送去&rdquo 。在宿星看来,他们公司在代理申报方面&ldquo 做得不错&rdquo 得益于&ldquo 送得出去&rdquo ,他认为这是能申请到经费的&ldquo 最大学问&rdquo 。   在王正敏事件中,据王正敏说,&ldquo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rdquo 是上海力声特公司申请的科研项目。法治周末记者为了解该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包括项目是否与王正敏有关),多次致电上海力声特公司,接待人员称&ldquo 只是接线员,不了解这些情况&rdquo ,当记者要求将电话转接相关负责人时,接待人员以&ldquo 开会&rdquo 、&ldquo 现在是就餐时间&rdquo 等理由拒绝。   经费怎么花 投向不合理、报销有漏洞   &ldquo 项目能不能通过,其实在申请的时候我们心里也差不多有数。经费批下来以后,怎么花也是个问题。通常批到的经费在项目结题时都有结束,很少有人会把剩余经费交回,因为如果剩余经费超过一定比例,会影响以后的资助额度。&rdquo H教授这样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ldquo 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在项目立项时,一些环节设置过于死板太过强调预算执行力,也使科研人员在每年特定的时间中突击花钱,用虚假发票或虚构科研活动来报销未实际产生的科研经费,套取国家和集体财产。&rdquo   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将项目资助经费拨至项目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按资助批准通知的要求编写项目研究计划与经费预算,资助经费根据批准额度由项目依托单位向项目负责人逐年拨付。   项目依托单位,是指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为依托单位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和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依托单位的其中一项职责是跟踪基金资助项目的实施,监督基金资助经费的使用。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在资助范围内的经费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劳务费和管理费。这也是一般纵向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但是这些资助范围尚不能周延项目中的一些必要支出。   俞金尧认为,目前课题经费可以支出的项目不够开放,出国学术访问或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的费用、从国外购买图书资料的费用等不能从课题费中支出,促使一些科研人员违规虚假报销课题费。   同时,他认为,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的智力和体力付出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项目经费中还不能提取相应的酬劳,让一些人打上了科研经费的主意。   一名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的博士张飞(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ldquo 每个人每月发的劳务费是有上限规定的,实际帮老师做课题的同学一般是三四个人,为了拿到更多的劳务费,我们会要来师弟师妹的银行卡号报给学校,把劳务费打到他们的卡里,然后取出来再交给老师。&rdquo   怎么&ldquo 虚假报销课题费&rdquo ?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词是&ldquo 找发票&rdquo 。   发票从何而来?张飞这样说:&ldquo 有时候在买实验器材、复印资料的时候,开面额高于实际金额的发票,只要给卖家把税点的钱出了就行,他们也愿意。对于实在开不了发票的事项,就只能买发票了,我们一般是去离学校比较近的人大东门买,那里有很多抱小孩的妇女在卖发票。&rdquo     法治周末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从地铁四号线的人民大学站地铁口到该校东门的路途中,地面上&ldquo 刻*办*发票&rdquo 的小广告随处可见,沿路抱小孩的妇女也很多,她们会对过往的行人吆喝:&ldquo 办证吗?要发票吗?&rdquo   记者找了一位年龄较大的妇女询问,她说,&ldquo 放心,我的发票绝对真,我每天都在这,有假你来找我,找我办发票的学生可多了。你要什么发票都能开,开一张500元,想写多少面额都行。&rdquo   有了这些&ldquo 职业开票人员&rdquo 的存在,对于找发票的学生来说&ldquo 省了不少劲&rdquo 。   实践中,&ldquo 找发票报销套经费&rdquo 是通常路径,也有一些项目负责人&ldquo 偷梁换柱搞经费&rdquo 。   H教授透露:&ldquo 一些既有横向课题又有纵向课题的老师,他们会利用这种优势&lsquo 偷梁换柱&rsquo ,比如在纵向课题中编制虚假合同报销横向课题的设备购买费用,在横向课题中列支纵向课题的劳务费。&rdquo   乱象如何治 呼唤分类统筹和顶层设计   一条鱼病了,可能是鱼的问题 生病的鱼越来越多,那就是水的问题。   教育部将2013年确定为&ldquo 教育经费管理年&rdquo ,组织75所部直属高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自查自纠,自查发现1377个项目存在违规问题,涉及资金3693.9万元。   项目负责人频频&ldquo 吃科研经费&rdquo 的现象,实际上暴露出的是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漏洞:科研经费的申报程序、经费的使用要求、科研经费报账繁琐等等。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科研经费的间接成本机制,并制定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的制度。    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布《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对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整,重新将课题经费分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通知》的出台在完善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对承担单位消耗的间接成本予以补偿,规定增加绩效支出也使工作一线的科研人员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但有学者认为,科研经费间接成本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并未考虑科研机构的类型与特点,绩效支出由于国企受年薪制、事业单位受工资总额限制,部分单位将绩效支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导致无法发挥绩效支出对一线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   从近年来的科研经费贪污案件看,有机会在项目中&ldquo 占得便宜&rdquo 的项目负责人往往都是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那些在教育科研一线的讲师,即便项目申请到了经费,也有尝不尽的&ldquo 苦衷&rdquo 。   上海交通大学一名讲师就曾在其微博中写道,&ldquo 每天忙到半夜2点睡觉,拿的是三千多每月基本工资 好不容易申报成功的课题,科研经费还要经过学校学院的双重克扣,要用经费买台电脑都要经过异常繁琐的层层审批,不得不妥协从学校物资处高价买入5年前的过时机型&rdquo 。   这种学术待遇的不平衡亦是普遍现象。郭大成认为,从现行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讲,片面强调课题负责人负责制的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科研人员与所从事科研劳动之间的关系,使得本应从科研工作中获取报酬、体现劳动价值的劳动与收获之间的自然关系被人为剥离。   异曲同工,俞金尧也呼吁,从制度上认可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在科研经费申请成功后,其用途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科研经费实际支出,另一部分作为&ldquo 智力补偿费&rdquo 发放给科研人员。   熊丙奇认为,改善科研经费乱象,从根本上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方式,退出行政评价,让位于学术评价。不应该把项目、课题作为评价学术成就的指标,应通过完善年薪制,切割研究人员薪酬与课题经费的关系。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的呼声很高,改革科研经费的配置领域也倍受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到,发改委将&ldquo 积极研究提高财政科技支出用于企业的比例的措施&rdquo 。   张晓强谈到,目前中国财政科技支出给企业的仅占15%,发达国家达30%以上。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应加快构建&ldquo 由企业牵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rdquo 。   此外,浙江大学为增强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在年内推出公务卡制度(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行信用卡)。规定,从4月1日起,该校教职工使用国库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支付办公费等16类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否则计财处不予报销。   2013年,中科院为改革经费切块管理方式带来的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将原来由业务局管理的方向性课题经费取消。   据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介绍,这一改革的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前把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给业务局联系和管理,把经费切块分配给各业务局,带来了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管理权限和利益性考量上的问题。此次改革后,中科院机关设立了科研业务管理和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完善了科研管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 管好科研经费有多难?
    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一再成为社会热点。   知名教授涉嫌将国家的科研经费转入自己公司名下被调查,金额高达千万 北京邮电大学某课题组被审计署曝光用假火车票骗取科研经费&hellip &hellip 科研经费能不能流入企业?科研经费的审查如何张弛有度?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   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   中国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责任设置上采用&ldquo 课题组负责制&rdquo 。课题立项后,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立单独账号,实现经费的独立核算,以确保专款专用,课题负责人享有科研经费的有限使用权和有限审批权,对每一笔支出的真实、合理、合法负责。   &ldquo 科研经费就要专项专用。&rdquo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表示,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甚至连交叉使用都不十分符合规范,如果私自挪用就更是万万不可,这些都不符合科研经费发放的初衷。   对学者身兼企业要职的情形,有专家表示,我们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在个人精力够用的情况下进入企业进行创新,这既是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应确保科研经费不被挪作他用,应该通过后期监管,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将科研经费转入私人企业账户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当然,依法处理需要建立在健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不能凭感觉进行&ldquo 潜规则&rdquo 。   企业创新应自给自足   此前,也有观点表示研究人员挪用经费到自己的公司,体现了企业科研经费的不足与高校科研经费的过剩,如果加大对企业的科研经费扶持力度,这种现象可以有所改观。   有外媒报道称,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因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但是,在我国,科研经费还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否能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呢?   &ldquo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rdquo 王铮说,&ldquo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很多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在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不是市场导向的,这种局面决定了企业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充分认识科研单位也是创新主体,必须两条腿走路。&rdquo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晨升强调:&ldquo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盈利,所以就导致企业把生产和销售放在首位,企业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所相差很远。&rdquo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强调成熟的科研成果在企业里完成转化。   王晨升同时表示,研究所和高校联合起来申请课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作为一个创新的主体或成果应用的主体,从科研开始就进入了这个&ldquo 产学研&rdquo 相结合的链条,可以降低科研成果应用成本,突破产业化的壁垒。   经费管理应灵活人性   国家对科研项目研发资金与申请的前期管理严格,后期无控制能力,导致了种种弊端。科研经费的审查严格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审查制度是不是还存在什么问题与漏洞呢?   &ldquo 科研计划的执行审查不合理。&rdquo 王铮表示,首先是有些项目立项、成果评审不科学,其次科研管理往往过于死板。一般项目批准是要做好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许多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原来预算的合理性难以保证,可是只能按几年前的预算执行。例如,项目尚未启动时进行经费预算,彼时高铁尚未开通,而待项目启动后,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差旅预算捉襟见肘。   此外,科研经费的审查到账延迟过于严重,比如&ldquo 年初就要花这个钱,可这个钱下半年才来,年底必须得花完,不花完就得收走。如果今年的经费花不完,意味着你不需要这么多钱,第二年就会减少投入&rdquo 。   &ldquo 对于这些科研经费管理上的问题,我国也正在一步步摸索。&rdquo 黄顺江认为,管理太严有时反而过犹不及,过于严格的审查制度会导致&ldquo 被逼&rdquo 造假的行为出现。最重要的不是死板的经费管理,而是采用类似&ldquo 实时监控&rdquo 的方式,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定期审核制度,采用重点抽查等方式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王晨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不利的问题:第一,从项目审查的地方着手,通过匿名审查的方式提高公平性 第二,政策方面调整,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人员不得从中获利 第三,加强后期管理,对项目的经费支出与成果进行严格监督。
  • 科研经费“黑洞”吞噬科研精神
    刚刚公布的山东省2011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对省内4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多个科研项目利用假发票和虚假签字单据,套取科研资金。其中有高校的两个课题组,以差旅费的名义分37次报销到佳木斯的单程车票1505张,金额高达28.36万元,占整个项目经费的近一半。(相关新闻:山东部分高校科研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差距大)   高校科研经费存在“黑洞”,对大家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这个“黑洞”如此之深,却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科研经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财政手段拨付给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按理说,这些经费应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不得把项目经费用于旅游、福利劳保、娱乐等活动,也不得用于国家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但在现实操作中,这块“唐僧肉”却俨然成了让人随意宰割的对象。   据笔者了解,在有些高校,只要申请到课题,科研人员就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而争取到课题后,还得向有关人员打点,等经过层层审批,科研经费才到了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课题组手中。而有些课题组人员又通过挪用、虚报、私吞等手段侵吞科研经费,最终实际用于科研项目的费用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有数据为证。早在山东省2006年度的审计报告中就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了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了近六成。几年过去了,这种随意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科研经费滥用、错用和浪费,不仅在科技界造成急功近利的氛围,更可怕的是科研精神的丧失,毁掉一批原本很有前途的科研人员。因此,严把经费发放,加强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是端正科研领域不正之风的关键所在。
  • 被贪腐的科研经费都去哪了?
    本该用于支撑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科研经费,近年来却屡屡成为某些人&ldquo 中饱私囊&rdquo 的财源。日前,&ldquo 院士落马&rdquo &ldquo 开房费走科研报销&rdquo &ldquo 借壳圈钱&rdquo 等词汇正伴随相关案例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科研经费究竟有多&ldquo 万能&rdquo ?记者为您盘点这些年相关案例中被贪腐的科研经费都去哪了。   去向一:赚&ldquo 外快&rdquo   盘点这些年媒体曝光的科研经费贪腐案件,不少科研经费都成了课题负责人&ldquo 中饱私囊&rdquo 的财源。而国内高校教师目前较低的工资性收入,相关报销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无疑也让科研经费成为&ldquo 灰色收入&rdquo 。   一位985高校教师透露,多数高校教师工资性收入也就数千元,&ldquo 不做项目,养家糊口都难。&rdquo 有些科研项目负责人每个月都要让学生四处凑发票,为的就是保证在课题结题之前,将相关账户内的项目经费花完,甚至还出现结题之前&ldquo 突击报销&rdquo 的情况。&ldquo 有的科研项目是用不完计划内经费的,但是多支取一些,&lsquo 外快&rsquo 也就多一些,&rdquo 该教师说。   去向二:&ldquo 报销开房费&rdquo   科研经费有多&ldquo 万能&rdquo ?在相关案例中,私家车加油发票、洗浴中心发票,与情人开房的发票&hellip &hellip 统统都可以走报销途径&ldquo 套现&rdquo ,令人惊讶。   原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被爆出给情人报销火车票、打车票、住宿费等多种差旅费,并拿这些发票用作科研经费报销,最终被公诉机关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   不少网友都关注&ldquo 厦大博导诱奸门&rdquo 中据称是当事人爆出的一条消息&ldquo 开房发票在国家课题费里报销&rdquo 。若消息属实,当事教师不仅要在法律和师德面前接受制裁,更要为此在学术圈&ldquo 抬不起头&rdquo 。   去向三:&ldquo 借壳套现&rdquo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爆出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李宁在&ldquo 出事&rdquo 前通过参股或控股开办了多家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ldquo 借壳套现&rdquo ,套取大量科研经费。   教育专家认为,由于科研项目属于&ldquo 稀缺资源&rdquo ,自然是社会资源越多、甚至&ldquo 级别&rdquo 和&ldquo 待遇&rdquo 越高的高校教师越容易获得重大项目。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经费开销的随意性太大,通过入股甚至直接成立企业&ldquo 瓜分&rdquo 科研经费在不少地方已成了一种&ldquo 潜规则&rdquo 。   据媒体报道,有些&ldquo 壳&rdquo 企业甚至挪用科研经费用来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购买奢侈品、收藏艺术品,简直到了&ldquo 无所不用其极&rdquo 的地步。   去向四:虚开发票   在不少高校周边,&ldquo 开假发票&rdquo 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福建一位高校教师透露,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劳务开支的比例很低,而社科项目又需要大量实地调研,&ldquo 不给研究者相应的劳务报酬,等于变相激励大家去开假发票、用别的发票报销来换取费用。&rdquo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校行政人员表示,目前科研项目重前期申报、轻后期结果 先垫付科研资金,再报销科研经费的模式也存在虚开发票的漏洞。曾有一项统计显示,某高校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不到一半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 科研经费乱象:课题怎成“有钱可提”?
    (新华视点)科研课题怎成&ldquo 有钱可提&rdquo ? &mdash &mdash 一些知名教授频陷&ldquo 问题科研经费&rdquo 透视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姜刚、李放)使用与课题无关的票据报销科研经费、编造劳务人员名单冒领&ldquo 劳务费&rdquo &hellip &hellip 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很难与知名教授、研究员等联系上。然而,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公告却显示,两所大学部分知名教授、课题负责人违规使用课题经费,引发广泛关注。   新华社&ldquo 新华视点&rdquo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科研腐败案件时有曝出,一些学术权威也因&ldquo 问题科研经费&rdquo 不断牵涉其中。那么,科研课题如何变成了&ldquo 有钱可提&rdquo ?经费监管存在哪些漏洞?   课题&ldquo 寻租&rdquo 煞费苦心   日前,审计署发布2014年第8号公告称,厦门大学两位知名教授因负责的课题组使用与课题无关的票据报销科研经费遭处分,其中一人退回违规报销资金12万元。   该公告一经发出引发广泛关注。按道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规定,给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戴上&ldquo 紧箍咒&rdquo 。严规之下,这些学术权威如何从课题中&ldquo 寻租&rdquo ?   &ldquo 拿到一个科研课题基本就等于拿到了一笔&lsquo 零花钱&rsquo 。&rdquo 来自不同高校的多位教师表示,申报课题时,知名教授往往更具&ldquo 资质&rdquo 优势,然而拿下课题后,有的项目根本用不完那么多经费,到结题时为了凑够金额,只能东拼西凑&ldquo 过关&rdquo 。   由于对课题经费有严格的开支范围,只有相关规定内的发票才能报账,一些知名教授、课题负责人为了&ldquo 合法&rdquo 报账煞费苦心,有时甚至&ldquo 迂&rdquo 气十足。   山东某高校的两个课题组为套取课题经费,竟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单程火车票1505张,涉及金额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的一半左右。不少网友质疑道:这个课题组是在做科研还是坐火车?   虚报、冒领课题经费,也是一些学术权威&ldquo 寻租&rdquo 的手段。审计署在审计中发现,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原执行院长在负责科研课题期间,编造劳务人员名单冒领&ldquo 劳务费&rdquo 。   记者调查了解到,与一些官员成百上千万元的贪腐相比,部分学术权威违规使用的科研经费数额大都略显&ldquo 清水&rdquo ,甚至一些教授还认为,&ldquo 科研经费拨下来,自己分配用一点无伤大雅,这些小钱值得计较吗?&rdquo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指出,近年来查处的科研经费腐败案中,不少涉及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或带头人。正是这种&ldquo 蚂蚁搬家&rdquo 式的小贪心态铸成了当今科研乱象,一些教授、专家觉得挪用一点、挤占一点问题不大,然而积少成多最终犯下大错。   粗放管理 报销流程存漏洞   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20%以上,然而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随着一系列科研腐败案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经费管理的担忧。   &ldquo 课题管理不够规范,在课题研究、经费分配、报销等方面,往往是课题负责人&lsquo 一言堂&rsquo 。&rdquo 北京某市属高校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课题管理存在&ldquo 重立项、轻监管&rdquo 问题,课题申请下来后,很多事情都是课题负责人说了算,容易导致私用、挪用经费情况的发生。   经费粗放式管理使一些学术权威违规操作成为&ldquo 潜规则&rdquo 。记者调查了解到,教授等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时,大都希望含金量高的课题能带来更多经费,然而一旦批下来,就必须把钱花完,否则就会影响下一年课题申报。   财务报销流程存在&ldquo 漏洞&rdquo 。一位教授坦承,到财务部门报账时,若遇到麻烦,一般通过技术处理有票大多可以&ldquo 通融&rdquo 。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助长问题经费的发生。记者咨询多家高校教师获悉,这些高校虽然对经费管理制定了操作办法,但不少在执行中容易大而化之。对违反经费管理规定的惩处,有的是进行&ldquo 内部通报&rdquo ,有的要求课题负责人把违规资金退回了事。   &ldquo 好钢&rdquo 用在刀刃上更需全程监管   去年10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科研经费&ldquo 恶性问题&rdquo 连说两个&ldquo 愤怒&rdquo ,并表示&ldquo 痛心&rdquo 和&ldquo 错愕&rdquo 。这表明惩治科研领域腐败任重道远。   记者梳理多起案例发现,对当事人处理轻重不一,有的因贪污、挤占课题经费被判刑,而有的仅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并责令将违规资金一退了事。   &ldquo 惩处力度不足、弹性空间大使得违法成本低,是问题科研经费屡有发生的原因之一。&rdquo 山东舜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潘昌新认为,课题经费乱象备受社会诟病,不仅造成财政资金的巨额浪费,也使得科研成果质量缩水。   针对课题管理&ldquo 重立项、轻监管&rdquo 问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表示,要遏制&ldquo 只管拨钱,而对效果不闻不问&rdquo 的做法,整合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力量,确保经费公开、透明、高效使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建立全程监管机制。   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研究的周华认为,为避免变相逼学术权威&ldquo 造假&rdquo ,可根据贡献程度,对科研人员实行公开奖励,让科研资金释放出更大效应,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力。   专家还认为,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评价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价机构,全程对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考评,并根据结果对课题经费适当调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