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工业菌株

仪器信息网工业菌株专题为您整合工业菌株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工业菌株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工业菌株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工业菌株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工业菌株话题讨论。

工业菌株相关的资讯

  • 《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价 拉曼光谱法》国家标准拟立项制定
    p   7月26日,国际标准委发布关于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等266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包括多项仪器检测方法标准: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726/225293.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又一大波仪器分析方法标准即将制定 涉及光谱、色谱、质谱等 /strong /a 。 /p p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价 拉曼光谱法》即将制定,资料显示,该项标准主管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草单位为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归口单位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p p   工业菌株是工业生物技术的关键和核心,菌株的质量评价在选育和投料过程中都不可或缺,但目前菌株评价方法大都包括生物量培养累积、目标代谢物提取和检测等繁琐的过程,评价周期长, 不仅不利于工业菌株的快速筛选,而且延迟了生产的投料过程。本标准建立一种快速无损的活体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估标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而且不会影响细胞活性,可以在不破环细胞的条件下快速测量单个细胞内的代谢物含量。 /p p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拉曼光谱评价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的标准方法和流程,适用于发酵工业和基于微生物生物制造领域工业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等)的质量评价。 /p p   据悉,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快速评价工业菌株 /p p & nbsp /p
  • 抗癌药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我国通过人工智能首次设计出工业菌株
    p   人工智能会给生物行业带来什么变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团队在该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通过智能计算技术,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催化反应类型,并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在世界上首次通过计算指导完成工业级菌株的构建。 /span /strong 22日,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 化学生物学》。 /p p   “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方式数据量非常大,以前只能通过实验室进行筛选,现在人工智能计算技术介入后能快速大量处理数据。”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吴边说,2017年,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美国化学会将人工智能设计新型蛋白质结构列为年度八大科学突破之首 /span /strong 。 /p p   如果把工业菌株比作一辆车,酶蛋白就是其核心发动机。研究人员在对天冬氨酸酶分子重设计后,成功获得一系列具有绝对位置选择性与立体选择性的人工β-氨基酸合成酶。随后,团队将非天然酶整合入大肠杆菌中,构建出可高效合成β-氨基酸的工程菌株。 /p p   “β-内酰胺抗生素、紫杉醇(抗癌药物)、西格列汀(糖尿病药物)等多种具有巨大市场销售额的明星分子,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均需要β-氨基酸作为合成单元 /span /strong 。”吴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β-氨基酸的合成长期以来 /strong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依赖过渡金属催化的化学途径,需要昂贵的催化剂、苛刻的反应条件等 /strong /span 。 /p p   吴边说,通过发酵工艺优化与转化工艺优化,该生物催化体系可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廉价易得的烯酸类原料及氨水,一步实现相应β-氨基酸的合成,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而且成本可下降50%—90% /strong /span 。 /p p   据介绍,该项技术已完成中试与全尺寸生产工艺验证,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产品潜在市场预计超30亿元,有望在紫杉醇、度鲁特韦与马拉维若等抗癌与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strong /span 。 /p
  • 元英进团队取得重大突破 可大幅加速生产菌株进化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1157386-2a1e-488f-97f4-655b8e9027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图1.精确控制合成型单倍体和二倍体酵母基因组重排 /span /strong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cdedaf6-acf0-48a6-9b17-f22b4b181f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图2.体外DNA重排 /span /strong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e66707e-4c9c-45a9-8102-56b948d0794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图3.杂合二倍体与跨物种基因组重排 /span /strong /p p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750001,21621004)等资助下,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带领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原创的基因组重排技术和策略,在化学再造酵母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分别以“Precise control of SCRaMbLE in synthetic haploid and diploid yeast”(精准控制合成型单倍体和二倍体酵母基因组重排),“In vitro DNA SCRaMbLE”(体外DNA重排)和“Heterozygous diploid and interspecies SCRaMbLEing”(杂合二倍体和跨物种基因组重排)为题,于2018年5月22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 通讯》)上同期发表三篇研究论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论文链接: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3084-4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3743-6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4157-0 /p p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促使生物在亿万年间可以不断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科学家们开发出多种遗传变异技术,通过改变物种的基因型,为研究多样的生物表型提供原料。然而先前的遗传变异技术大多只针对基因层面(SNP, Indel)进行小规模改造,在更加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层面(SV)的人工构建仍面临挑战。 /p p   研究团队开发了精确控制合成型单倍体和二倍体酵母基因组重排技术,通过设计“与门”开关实现对合成型酿酒酵母基因组重排过程的精准调控,结合酵母细胞生活史开发了多轮迭代基因组重排技术,经过5轮迭代重排可以使作为细胞工厂产品的胡萝卜素产量提升38.8倍。深度测序分析揭示基因组发生了大量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置(图1)。本研究可以大幅加速生产菌株的快速进化,解析基因组结构变异与功能发现之间的关系,提升能源医药化学品的生产合成。 /p p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体外DNA重排技术,通过Cre酶与包含多loxPsym位点DNA的体外反应体系构建,产生了含有基因删除、反转和复制的结构变异文库,并且使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表征了结构变异文库的多样性(图2)。该体外重排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特且高效的构建DNA文库方法,有助于开展便捷的表型和结构变异基因型关联分析,对结构变异的基础研究与代谢通路的工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p p   团队还与纽约大学Michael Shen合作开发了杂合二倍体与跨物种基因组重排技术,通过酵母交配的方式将具有灵活基因型的合成型酵母与具有多样化表型的野生型酵母相结合,使得合成型酵母基因组重排系统驱动杂合二倍体和跨物种二倍体的进化。研究人员分别通过杂合二倍体基因组重排和跨物种基因组重排,获得了可以在摄氏42度下生长加快的菌株和咖啡因耐受性明显增强的菌株,并且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定位了表型进化的结构变异靶点(图3)。该技术一方面有助于加速工业微生物的性状改良,另一方面对于挖掘新的生物学知识有重要意义。 /p p   该系列研究成果是合成酵母基因组工作的重要应用延伸和理论支撑,促进了合成基因组学和基因组重排领域的快速发展。 /p
  •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赛默飞世尔科技助力欧洲新型大肠杆菌菌株研究 英国健康保护署使用LTQ Orbitrap质谱分析成效卓越 中国上海,2011年7月5日&mdash &mdash 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于6月28日正式宣布,公司与英国健康保护署合作研究项目有重大进展,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蛋白质有机体是此次欧洲爆发性大肠杆菌的致病原因。通过使用赛默飞世尔的LTQ Orbitrap质谱仪科技,英国健康保护署研究人员已经检测出导致37人死亡以及近3,400人致病的由致命病毒毒株组成的蛋白毒素。 英国健康保护署此次研究获得了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英国Hemel-Hempstead工厂的大力协助。&ldquo 这次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家能够提升技术,用于微生物研究,进而证实基因序列如何转化成蛋白质的构造块,而后者能够决定对象特性,例如有毒性。&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研发部副主席Ian Jardine博士说到,&ldquo 我们先进的Orbitrap质谱仪系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次大肠杆菌致命的原因,并以此指导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rdquo 。 具体而言,Orbitrap技术能帮助科学家分辨、分析新型大肠杆菌的蛋白指纹图,同时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快速及可靠性。认识新品种所含生物机体产生的毒素、其他蛋白成分的能力,将能显著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同时提供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毒性蛋白和其他蛋白的识别能力,在疾病过程中也可以应用于由微生物引起的其它疾病。 中国卫生部日前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发现感染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人。但卫生部仍然对此次疫情予以高度重视,并随时保持与世卫组织和欧洲相关国家等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赛默飞世尔科技在疫情研究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欧洲的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检测起到积极地保障作用。&ldquo 在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将以我们最先进的科技和产品,随时随地、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和相关客户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检测,以保证本土的健康、安全、清洁,这也是赛默飞世尔的使命所在。&rdquo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迈世福先生说道。 此次研究的所有成果将会于近期公布。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11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中文:www.thermofisher.cn。
  • 【菌株新品】十月好时光,新品与您相会
    北纳生物十月上新,多种菌株新品前来与您相会!链格孢,聚多曲霉(萨氏曲霉) 等热门产品全部现货供应,欢迎您的选购!产品目录BNCC编号产品名称36535链格孢341546三孢布拉氏霉340405须癣毛癣菌 336669奇异变形杆菌139696帕勒隆尼氏假单胞菌 336543多主枝孢(蜡叶芽枝霉)354297假单胞菌 336536聚多曲霉(萨氏曲霉)
  • 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助力微生物菌株分群
    导读反刍动物是指具有反刍习性的一类哺乳动物,如牛、羊、长颈鹿、兔子等。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这种行为称为反刍行为。反刍动物的食物种类比其他种类的动物更丰富,结构组成也更复杂,但草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导致其难以消化,反刍动物依赖于胃部微生物群的代谢能力来消化各种物质,但其转化效率低也是养殖业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已有研究证明瘤胃中不同微生物的活性可以调节宿主利用植物生物能量的能力,但定植于宿主瘤胃中的微生物却很少受到关注。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的Cameron等人在Research Square在线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partitioning of key carbon substrates at the rumen wall by recently diverged Campylobacteraceae populations》的研究论文。文章采用多重数字PCR(dPCR)量化同一菌科的两种菌群,分析反刍动物瘤胃上的定植菌群分布及生物进化动态,为今后畜牧业提高动物代谢能力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应用亮点:▶ 宏基因组测序发现瘤胃上皮细胞中弯曲杆菌科两个种群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利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可以对两个种群进行精准量化。▶ 使用不同培养添加物后,可以利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进行微生物种群分布跟踪。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瘤胃上皮微生物组的16S rRNA扩增子分析发现了一个优势菌株(OTU)为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e),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该OTU两个主要种群Ca. C. stinkeris与Ca. C. noahi的基因含量高度相似,但pgl(蛋白质糖基化)操纵子不同。为了探究Ca. C. stinkeris与Ca. C. noahi两个种群空间分布的差异,作者通过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比较了这两个种群在不同动物瘤胃乳突离上皮壁最近和最远两个位置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动物的两个种群在这两个位置的比例接近。▲图1 Ca. C. stinkeris 和Ca. C. noahi在动物瘤胃乳突顶端和隐窝的含量比例。A)从乳突切片两个位置提取DNA使用dPCR进行定量分析。B) Ca. C. stinkeris 和Ca. C. noahi在动物瘤胃乳突两个位置的含量比例。横坐标为取样动物的名字。然后作者使用naica® 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对两种菌群进行生长和适应性测定,数据显示Ca. C. stinkeris可以在以醋酸盐为主要碳源时积累的生物量,更好地生长,但被丙酸盐抑制,而Ca. C. noahiz在任何一种添加物存在的情况下在都没有检测到生长优势。因此,作者推断可能存在一些其他机制来最小化竞争,这种机制通过某些代谢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化,防止它们生长动力学的重叠来支持两个种群的共存。▲图2 醋酸盐利用和丙酸盐抗性检测。A)通过种群特异性dPCR,评估添加5 mM醋酸盐(acetate)或丙酸盐(propionate)对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分别用单个菌株(左,单一培养)和竞争菌株(右,共培养)进行了实验。通过数字PCR这种精准的定量技术,作者发现在瘤胃乳突的顶端和隐窝都分布有这两种优势菌群,且与上皮细胞分布数目无显著的相关性。另外,这两种菌群能够促进相关脂肪酸的代谢,进而发挥促进食物消化的功能。该文章为通过调节反刍动物体内某些盐离子浓度来调节优势菌群的分布比例进而提升消化能力提供了思路。
  • 泰林生物“质控菌株”,让微生物检验质控变得更加便捷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外包装.jpg" style=" float: none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4817eccc-87b7-47fd-8038-2876d5481850.jpg" / /p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ection style=" margin: 10px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auto -2px padding: 10px border-radius: 5px border: 2px solid rgb(30, 155, 232)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60, 60, 60) line-height: 30px text-indent: 2em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泰林生物全新推出 strong 质控菌株 /strong ,使用冻干工艺,将某一浓度范围的特定 strong 菌株 /strong 与特制保护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先使其在超低温环境中快速冻结,再按一定程序,在真空度极高的环境中缓慢升温,升华水分,最后充入不活泼气体,最终使菌株所处环境含水量及含氧量均极低,使菌株进入休眠状态,在1~2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其活性。使用时只需将其溶解在特定溶解剂中即可制备成工作菌株。 /span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style=" padding: 0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b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p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img title=" 6.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b08fabb7-e04a-4dc7-8aa3-999e573bdfdb.jpg" / /p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table width=" 660" data-width=" 100%"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tr class=" firstRow"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39) "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0px 2px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54, 254, 254)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font-weight: bold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157, 180, 194) " 1 /td td width=" 468"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多个浓度范围可选(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菌株种类及含菌量) /td td width=" 33"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17, 33, 66)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span /td /tr /tbody tbody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39) "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0px 2px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54, 254, 254)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font-weight: bold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157, 180, 194) " 2 /td td width=" 297"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p style=" width: auto height: auto clear: both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每个菌株颗粒都被分装在单个容器中;容器内充入不活泼气体,保证 /span /p p style=" width: auto height: auto clear: both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菌株所在环境,增加稳定性 /span b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p /td td width=" 54"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17, 33, 66) line-height: 22.4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span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39) "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0px 2px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54, 254, 254)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font-weight: bold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157, 180, 194) " 3 /td td width=" 297"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来源于CMCC、ATCC标准菌株;菌株代次≤4代,符合中国药典 /td td width=" 54"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17, 33, 66) line-height: 22.4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span /td /tr tr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39) " td style=" border-width: 2px 0px 2px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254, 254, 254)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font-weight: bold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rgb(157, 180, 194) " 4 /td td width=" 297"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p style=" width: auto height: auto clear: both 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全新包装:6瓶菌株颗粒+6瓶溶解剂(根据需要自由搭配菌株类型) /p /td td width=" 54" style=" border-width: 2px 2px 2px 0px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color: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54, 254, 254) rgb(221, 221, 221) margin: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35, 135, 135) padding-right: 5px padding-left: 5px 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17, 33, 66) line-height: 22.4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 /span /td /tr /tbody /table /section /section p br/ /p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485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display: inline-block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42, 249) " /section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30px 0px 10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line-height: 36px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使用方法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ont-size: 14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以促生长实验为例) /span /spa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0px height: 0px color: inherit border-top-width: 18px border-bottom-width: 18px border-left-width: 15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solid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15px 0px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clear: both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blockquote style=" margin: 2px 0px padding: 10px border: 2px dashed rgb(95, 170, 255) line-height: 25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img title=" 1.jpg" style=" float: none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b5c7489d-99d5-4076-97ba-971a3037e9ff.jpg" / br/ /p p style=" padding: 0px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br/ /p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img title=" 2.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b7568a68-7366-4e0f-9a0d-37b675f21013.jpg" / /p p style=" padding: 0px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br/ /p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lear: both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in-height: 1em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img title=" 3.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ab7a909e-ed29-4d29-af99-75657a3889ea.jpg" / /p /blockquote /section p br/ /p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img title=" 4.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6db0526d-bc64-43cc-93f7-04266c80af10.jpg" / /p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img title=" 8.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d38a10e2-3146-4dbb-b4f4-65df312c521b.jpg" / /p p br/ /p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485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display: inline-block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42, 249) " /section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30px 0px 10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line-height: 36px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定量菌株 /spa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0px height: 0px color: inherit border-top-width: 18px border-bottom-width: 18px border-left-width: 15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solid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15px 0px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clear: both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img title=" 9.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370d2dac-7c59-4c56-a97e-502bbfd188d5.jpg" / /p p style=" padding: 0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clear: both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br/ /p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1px 5px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2.4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5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485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display: inline-block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42, 249) " /section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30px 0px 10px height: 36px color: rgb(255, 255, 255) line-height: 36px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ont-size: 16px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定性菌株 /spa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0px height: 0px color: inherit border-top-width: 18px border-bottom-width: 18px border-left-width: 15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solid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15px 0px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tyle=" border-color: rgb(89, 195, 249)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inherit clear: both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 section style=" margin: 0px 5px 0px 0px padding: 0px width: 8px height: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float: lef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transform: skewX(-40deg) background-color: rgb(89, 195, 249)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style="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62, 62, 62) line-height: 25.6px font-family: " border-box=" " break-word=" " microsoft=" " sans=" " hiragino=" " helvetica=" " img title=" 10.jpg" style=" float: none white-space: normal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uepic/0a328d49-806d-40fa-b012-a46e67991c8e.jpg" / /p
  • 抗药性菌株可视化检测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智慧植保创新团队的“检测炭疽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QOI)类杀菌剂抗药性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团队克服了传统植物病原菌抗药性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效率低等诸多缺点,建立了一种炭疽病菌对QOI类杀菌剂抗药性的田间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抗性菌株快速检测、早期预警和快速选药,为构建药剂智能筛选和药效智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据介绍,该技术成果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判断直观,通过荧光染色或胶体金检测技术,实现了结果可视化,可指导用户田间地头科学智能选药,实现了精准选药和精准用药。
  • 天木生物DREM cell设备助力中国农大、清华大学完成蜜蜂肠道微生物单细胞高通量培养,实现菌株级别
    近日,天木生物DREM cell设备助力中国农大、清华大学完成蜜蜂肠道微生物单细胞高通量培养,实现菌株级别功能多样性研究。 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都存在微生物群落,典型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土壤、海洋或江湖等环境微生物以及人体或动物肠道微生物等。其中,肠道微生物群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变化与多种疾病和生态表型有关,如糖尿病、肥胖、结肠炎和严重抑郁症等。因此,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则能够更好地了解肠道共生体对疾病的作用机制,指导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出发的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的构建,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今年6月份,中国农业大学的郑浩团队和清华大学的张翀团队在 Microbiome 上发表了名为“Strain-level profiling with picodroplet microfluidic cultivation reveals host-specific adaption of honeybee gut symbionts”的研究论文,使用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DREM cell)开发基于液滴的微流控技术培养蜜蜂肠道微生物,验证了微流控液滴平台在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中的可行性,为更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大规模研究铺平了道路。 (来源:Microbiome) 传统培养方式限制测序技术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基因型和表型多样性复杂微生物群由多种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是多物种复合体的一部分。尽管属于同一属和种的微生物拥有一个共同的、且对于细胞功能和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核心基因组,但它们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菌株特异性基因,导致它们在生理和毒性特性等方面的不同表型,这些差异菌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宿主健康。 因此郑浩表示:仅在物种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群落是不够的,需要深入调查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培养是微生物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条件的不适合,或是缺少互利共生的个体,很少有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轻松培养,对于复杂群落而言,往往也只能成功实现其中一部分占多数的,或快速生长菌株的有效表征,并且传统的培养方式通常是低通量的,丰富的菌株多样性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掩盖。 幸运的是,越来越强大的测序技术出现了,该技术可更深入、更清楚地了解共生肠道微生物组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16S rRNA 基因测序(16S rRNA gene sequencing)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Shotgun metagenomic sequencing)是当前用于微生物群落分析的两种主要工具。 16S rRNA 基因测序一般用于通过选择性扩增和测序微生物 16S rRNA 基因的高变区来识别和分类微生物,可以通过相对少量的原始读长来获得有代表性的细菌分类学估计。其具有高通量,成本低的特点,并拥有相当多成熟的生物信息学工具。但这种方法的主要限制为分类群是根据基因组的单个区域的序列分配的,这导致了分辨率不足。此外,扩增引物的选择也影响很大,一些引物已被证明会导致特定分类群的代表性过高或过低,这可能导致对分类单元的表示存在潜在偏差。 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对从整个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收集有关广泛基因组区域的序列信息,能够支持在物种水平上进行更准确的定义,提供更高的分类分辨率。同时还能支持进一步进行菌株水平的重建,得到新的基因或基因组,并对它们进行功能注释和途径预测以产生微生物群落的详细描述。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需要深度测序获得更高的覆盖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分辨率,以及更复杂的下游分析。“虽然基于测序的方法不限于可培养的微生物群,但 16S rRNA 基因测序方法在种内分析的分辨率上仍然极其有限,并且可能会被每个基因组的 16S rRNA 基因的多个不同拷贝混淆,这同样会造成对实际存在于环境中菌株功能的误判;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通过考虑更多标记基因或全基因组来提供更多信息,目前也已经开发了许多工具来分析宏基因组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来自取样时间的或空间的偏差往往需要更深的测序深度来弥补,但这也带来了急剧升高的成本。”郑浩说道。 液滴微流控平台可克服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因此,若有一种培养方法可突破传统培养方式的局限,则会大大减轻测序技术的压力。基于液滴的微流控平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液滴微流控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一种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的技术,在该技术下可以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因此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作为微流控芯片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液滴微流控是一种在微尺度的通道内利用流动剪切力或表面张力的改变,将两种互不相溶流体中的离散相流体分割成纳升级及以下体积的微液滴,并驱动微液滴运动对其进行操控的技术。张翀表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在直径为数十至数百微米并由不混溶的油和工程表面活性剂分割的介质液滴种划分微生物来消除群落培养中过度生长的快速增长种群的影响。由于微制造的物理孔或通道不会限制液滴,因此可以快速创建数百万个独立的培养系统实现单个肠道微生物体的高通量培养。这极大克服了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为通过培养来表征来自肠道共生体的稀有类群提供了机会。为了证明微流控液滴平台在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可行性,郑浩和张翀团队将蜜蜂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蜜蜂的肠道细菌简单且稳定,宏基因组分析也表明,虽然蜜蜂肠道由数量有限的细菌系统发育型组成,但仍然存在显著的菌株水平多样性,个别菌株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潜力和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在功能上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相关,为在菌株水平分析肠道共生体与宿主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构建了一个微流体液滴平台,并产生了用蜜蜂肠道中的单个细菌细胞包裹的液滴;随后,收集液滴并进行孵育培养,确定了液滴中微生物的生长能力,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与常规测序方法相比蜜蜂肠道更高的菌株水平多样性,证明了微流体平台在分离和富集稀有微生物菌株方面的潜力。▲图丨微液滴生成(来源:郑浩)最后,结合分箱策略,得到了蜜蜂肠道微生物的大量基因组草图,并进行了功能预测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双歧杆菌属的分析揭示了潜在分类单元的存在,它们在跨膜运输、肌醇利用以及多糖利用方面存在丰富的菌株多样性。研究人员还得到了来自 Lactobacillus panisapium 的新菌株,该菌种在以往的研究中被认为特异性来源于中华蜜蜂;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比较,发现来自西方蜜蜂的菌株中独特地含有一组与饮食阿拉伯糖利用相关的代谢基因簇,包括araf43A, rafB, abfA 和abfB,这可能与它对不同蜜蜂宿主的适应密切相关。 ▲图丨微流控液滴中蜜蜂肠道细菌的单细胞封装和培养(来源:研究论文)“总体而言,结果证明了基于液滴的培养在研究蜜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适应性,同时这种方法也有潜力适用于其他复杂群落,在稀有类群的获得以及功能鉴定方面发挥作用。”张翀说道。他补充道,对于肠道微生物,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培养基质下的微流体液滴培养,结合 16s rRNA 扩增子测序以研究肠道微生物个体的膳食碳水化合物代谢或抗生素耐药性。我们的研究则着重于通过隔离培养以富集在常规状态下难以检测的稀有类群,结合宏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以较高通量实现对肠道稀有微生物的发现,以及代谢途径和功能预测,提供关于宿主和肠道共生体关系的崭新理解。“未来,我们可能会通过调整液滴大小、改善培养条件和测序方法来研究肠道真核微生物,并实现对单胞的高通量识别,这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对肠道复杂成员的理解。同时,我们的流程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人类肠道共生体的研究,扩展对人类肠道稀有类群以及它们与健康关系的认知和了解。”相关产品 研究团队所使用的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DREM cell)是天木生物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开发的皮升级液滴微流控单细胞分选平台,可将待筛选细胞进行包被形成单细胞微液滴,结合荧光筛选模型,可以在细胞水平完成微生物的高通量分离、培养、检测、分选等。 ▲图丨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来源:天木生物) ‍ 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相比于传统筛选方法,筛选效率可提升1万倍,试剂消耗量可下降至百万分之一,在筛选通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单克隆筛选成本大幅度降低。该仪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动物细胞等的高通量筛选,还可以应用于蛋白、核酸、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筛选等相关研究领域。 项目技术参数液滴体积1-1000pL荧光激发与检测可选波段:(1)激发波长488nm,检测波长525±15nm,灵敏度1μM荧光素/单液滴(2)激发波长532nm,检测波长578±11nm,灵敏度100nM试卤灵/单液滴液滴生产频率0-10000个/s液滴分选频率0-1000个/s微注入速度0-1000个/s样品低温控制系统4℃恒温控制,±0.5℃工作环境常压状态下,室温,30%≤湿度≤80%,洁净暗室整机功率600W应用范围细胞、酵母、细菌、蛋白、核酸等 参考资料:1.https://blog.csdn.net/woodcorpse/article/details/125118043具有菌株分辨率的高通量、单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科学 (science.org)
  • 329万!Thermo Fisher 、Agilent等中标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菌株分析工作站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0705-2240JDSMTXDK/10/招设2022A00236(招标文件编号:0705-2240JDSMTXDK/10)二、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菌株分析工作站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天津市武清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B07-B09中标(成交)金额:329.800000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 1 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低温离心机;高通量PCR仪;自动化生物分析仪;数字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器 Andreas Hettich GmbH&Co.KG;Thermo Fisher Scientific;Agilent Technology USA;F.Hoffmanm-LaRoche Ltd;F.Hoffmanm-LaRoche Ltd Rotanta 460R;ATC 96, ATC384;5400;Digital LightCycler;LightCycler 480Ⅱ 1;2;1;1;2 CNY 500000;CNY 299000;CNY 550000;CNY 650000;CNY 500000
  • 全球首创!国产自研微生物进化仪,让工业菌种创制“上高速”
    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已经被推向了风口。2022年,中美先后发布生物经济领域的发展规划。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的五年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9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于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安全和可靠的美国生物经济的行政命令》。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存量方面,我国现存27.1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在注册量方面,近十年,我国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 2020年新注册的企业数量增至3万家,同比陡增226.8%,此后三年虽增速放缓,但2023年全年新注册8.2万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成为近十年新高。可见,在政策和技术优势的双重加持下,国内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迅速。近十年我国合成生物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单位:万家)(注:本次数据来源于企查查;统计时间为2024/5/10)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已经涵盖农业、食品、医药健康、化工等各个方面,为绿色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着技术支持。微生物战略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核心菌种自主率不到20%工业菌株作为生物制造的“灵魂”,同时也是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底盘细胞,经过基因编辑等技术重新设计合成通路,最终成为高效细胞工厂:只需获取简单物质便能合成出人类所需的产品,例如胶原蛋白、乙醇等。因此,积极开展自主工业菌种的设计创制研究是爆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核心菌种自主率不到20%、核心工业酶的自主率不到25%、益生菌核心菌株的自主率不到10%,微生物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工业菌种创新率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那么,如何突破工业菌种的创新难题呢?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在报告中表示,“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能力是关键,而科学仪器作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提高“DBTL”循环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首创微生物进化仪,加快“DBTL”循环能力提到这里,邢教授以自动化生物铸造系统为例向我们展示了提高DBTL循环的方法:用机器人/机械臂将菌种、涂布接种仪、菌落挑取仪、摇床、移液工作站、酶标仪等关键仪器设备进行连接。但同时他也指出,该系统存在设备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通量受限于培养体系等问题。因此,邢教授及其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团队长期致力于高通量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同时,也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活性-药效-安全筛选评价技术与装备”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涵盖了从生物功能发现到功能制造。邢教授团队通过等离子技术研发出了ARTP(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高通量诱变育种仪,该装备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突变育种,并成功孵化了天木生物进行商品化制造。在实现了突变后,邢教授与清华大学张翀教授合作利用微流控实现了高通量/自动化细胞培养和单细胞筛选。至此,基于微流控技术开发出了一系列高通量工业表型测试技术与装备,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展高通量基因型-工业表型关联新方法的研究,进而产出系列新装备、带动新标准、研发新菌种,为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仪ARTP(点击进入详情页)邢教授团队研发出的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高通量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 MISS Cell的核心技术指标相当甚至优于国际竞争仪器,高通量微升级微生物液滴培养仪MMC和毫升体系微生物适应性进化仪EVOL Cell为全球首创。其中,MMC可以实现连续15天200克隆,EVOL Cell可以实现4通道无气泡供养。(点击下方仪器名称即可进入页面详情页)左: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右:M高通量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 MISS Cell左:高通量微升级微生物液滴培养仪MMC,右:毫升体系微生物适应性进化仪EVOL Cell在报告的最后,邢教授通过分子克隆全自动挑取、自动进化培养甲醇依赖型大肠杆菌、创制下一代蛋白和多肽合成细胞工厂等6个实际场景的应用,充分证明了这几款仪器在自动化、高通量工业菌株性能精准改造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注:上述内容节选自清华大学邢新会教授的《创新高通量育种装备体系,支撑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合成生物学先进工具与解决方案”主题约稿活动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但当前构建合成生物系统的内在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先进的使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发展......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前沿技术进展、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此约稿。欢迎投稿,投稿文章将于话题专栏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chensh@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13171925519(同微信)。(点击下图进入专题详情页面)
  • 诺奖得主手中的那株青霉菌被首次测序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医学院工作时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这种抗生素是由青霉属中的霉菌产生的,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凭借此项发现,弗莱明在194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弗莱明所发现的青霉菌菌种被交给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保存。如今,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的研究人员利用五十多年前冷冻保存的样本,对这个原始青霉菌菌株开展了基因组测序。这项成果于9月24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研究小组还将弗莱明的青霉菌菌株和美国现在大规模生产抗生素所用的菌株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生产青霉素的方式略有不同,这可能对抗生素的工业生产有意义。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和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Timothy Barraclough教授说:“我们原本打算将亚历山大?弗莱明的青霉菌用于一些其他实验,但让我们惊讶的是,没有人对这个原始的青霉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尽管它在生物界具有历史意义。”尽管弗莱明霉菌因青霉素的发现而闻名,但后来美国研究人员却选择发霉哈密瓜上的霉菌来生产抗生素。他们从发霉的哈密瓜上分离出原始的野生霉菌分离株,经过多轮X射线、化学和紫外线诱变以及人工选择,最终获得青霉素产量高的分离株。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获得了保存在CABI菌种保藏库中的冷冻样本,并重新培养了弗莱明的原始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他们提取出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开展基因组测序,并将此基因组与先前发表的两种青霉属工业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两类基因:一类是编码各种酶的基因(pcbAB、pcbC和penDE),青霉菌利用这些酶来产生青霉素;另一类是调控基因,这些基因能够控制酶的产量。他们发现,对于英国和美国的菌株,调控基因有着相同的遗传密码,但美国菌株拥有更多的拷贝,使得菌株产生更多的青霉素。不过,青霉素生产酶的编码基因却不相同。这表明,英国和美国的野生青霉菌经过自然进化,产生了略有不同的版本。像青霉菌这样的霉菌会产生抗生素来对付微生物,而微生物也会不断进化以躲避这些攻击,如此这般,“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英国菌株和美国菌株的进化方式可能不同,以适当其当地的微生物。就目前而言,微生物进化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许多细菌已对我们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他们尚不清楚英国和美国菌株中不同酶的序列对抗生素有何影响,但这有望带来青霉素生产的新方法。文章的第1作者、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的Ayush Pathak表示:“我们的研究有望激发对抗耐药性的新解决方案。青霉素的工业生产主要关注产量,而人为提高产量的步骤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
  • 天津工生所等在基于小分子传感器的放线菌高通量筛选方面获进展
    放线菌能生产种类繁多的次级代谢产物,而微生物发酵是人们获取这些天然产物的重要手段。对于某一目标产品,野生菌株的产量一般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需要经过长期的菌株驯化以提升产量。小分子生物传感器与液滴微流控的组合已被证明是放线菌菌株改造和高通量筛选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菌株驯化过程中,目标产物的产量往往是阶段上升的,而多数生物传感器仅能在一定的操作范围内响应目标化合物,难以支持从野生菌株到工业菌株多阶段的长期驯化。因此,在不同的菌株改造阶段,需要不同性能参数的生物传感器相适配以实现高通量筛选。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通量编辑与筛选平台实验室研究员王猛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对红霉素生物传感器的多轮迭代诱导和筛选,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灵敏度和操作范围的生物传感器。通过表征实验,该团队证明了转录调控因子(TF)的表达水平与生物传感器灵敏性之间的关联,展示了调控TF蛋白表达水平是改变TF生物传感器性能参数的一种快速而便捷的方法。为了模拟工业菌株驯化过程,该团队从两株产量不同的红霉素生产菌株出发进行液滴共培养实验,证明了生物传感器性能参数与生产菌株产量范围的适配性是成功筛选的前提条件,并从两个不同初始产量红霉素生产菌株文库中筛选到产量提升6.8倍的突变株。基于基因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使该团队在高产突变株中挖掘到多个有益位点,以指导未来的理性代谢工程改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Synthetic Bi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重大攻关类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及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的支持。小分子生物传感器的改造和高通量筛选过程
  • AI辅助拉曼光谱+生物打印技术,用于血液中细菌的高通量检测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开发了用于分析血液和废水的人工智能(AI)辅助方法。微生物的可靠检测和鉴别对于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生产、生物防御、生物制造和药物开发至关重要。虽然病原体检测通常使用体外液体培养方法,但据估计,使用目前的实验室方法,可以轻松培养的细菌种类不到所有细菌种类的2%。此外,在这2%中,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培养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因而由于诊断进程缓慢,在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时通常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抗生素耐药细菌数量惊人地增加。拉曼光谱是一种无标记振动光谱技术,最近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细菌种类鉴别平台。由于每个细胞种类和菌株都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因而它们具有可用于鉴别的独特的光谱指纹。与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和酶联免疫分析(ELISA))相比,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只需很少或不需要使用试剂或标记,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并具有无扩增检测的潜力。此外,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无损技术,首先,其激发激光功率很低,使细胞可以保持活性;其次,测量结果基本不受细胞中水分的干扰;最后,检测只需非常小的样本量。与等离子体或米式共振纳米颗粒结合,拉曼光谱信号平均可以增强10⁵-10⁶倍,最高可增强10¹⁰倍,从而实现对细胞的快速检测。由于这些优势,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基因分析、蛋白质检测,甚至单分子检测。最近的工作也显示了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在细胞鉴别方面的令人兴奋的进展,包括细菌鉴别、免疫分析和活体活检。然而,为了提高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的临床和工业实用性,它必须与简便的样本制备方法相结合。据悉,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开发了一种细菌鉴别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机器学习和用于样本制备的生物打印方法。这项研究近期以“Combining Acoustic Bioprinting with AI-Assisted Raman Spectroscopy for High-Throughput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in Blood”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拉曼光谱技术用于细菌鉴别原理示意图据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称,传统培养方法可能需要数小时或数天,作为传统培养方法的替代方法,这种新方法可以快速、廉价、更准确地对许多不同液体进行微生物分析。斯坦福大学Fareeha Safir说:“不仅每种细菌都表现出独特的光谱特征,而且给定样本中几乎所有其他分子或细胞都是如此。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其他成分都在发送自己的信号,因此很难从其他细胞的噪音中区分微生物的光谱信号。”要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极少量的样本达到最好的细胞分离效果,尽可能多地去除不必要的光谱信号。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该研究借鉴了喷墨打印技术的原理,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声学微滴喷射(ADE)的技术。在使用声学微滴喷射技术时,超声波将聚焦在流体-空气界面,产生辐射压力,从而使液体表面喷射出液滴,其液滴大小与换能器的频率成反比。从细胞原液中喷射出的图案化液滴未来的即时检测技术该平台的拉曼面利用金纳米棒(GNRs)进行表面增强,将金纳米棒引入样本液体中,通过声学打印操作将细菌和金纳米棒都沉积到镀金载玻片上。声学打印平台和共聚焦拉曼装置示意图该研究团队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评论道:“这项试验首次展示了利用微观生物实体和纳米颗粒进行的多组分样本的稳定而精确的高频声波打印。”此外,在该项试验中,基于拉曼光谱的分析被应用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小鼠红细胞样本,并使用之前从均匀细胞样本中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来鉴别不同类别样本的拉曼光谱特征。利用拉曼光谱信号鉴别用金纳米棒(GNRs)打印的细胞样本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拉曼光谱技术鉴别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小鼠红细胞样本结果显示,该系统对细胞纯样本的分类准确率超过99%,对细胞混合样本的分类准确率为87%。此外,使用金纳米棒和不使用金纳米棒的检测结果证实,拉曼光谱信号在生物打印样本中会发生表面增强,其放大倍数高达1500倍。根据该研究团队的说法,该方法可以帮助推进基于拉曼光谱的研究、临床诊断和疾病管理,为未来的即时检测系统提供基于流体的生物标志物微创检测。该平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液体的检测,比如公共卫生监测领域的饮用水检测。研究团队成员Amr Saleh说:“这是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挽救生命。我们对该方法潜在的商业化机会感到兴奋,这可以帮助重新定义细菌检测和单细胞表征的标准。”
  • 专家称抗生素研发跑不赢耐药菌 减弱研发动力
    研究人员检查菌种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所长易八贤   国内现存唯一一家国家级抗生素工业研究所位于成都   因为“超级细菌”带来的风暴,45岁的易八贤最近颇受关注。易八贤任所长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与他本人同龄,45年来先后研发了100余种抗生素,是目前国内现存唯一的国家级抗生素工业研究所。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曾辉煌一时。   然而,耐药菌加速出现,抗生素的研发周期漫长且需巨额资金投入,目前仅凭抗生素研发已不能完全支撑研究所的发展。与此同时,为应对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研究所也在努力研发抗生素的替代品,“即便距离新药上市还需要漫长的周期,但作为央企要履行社会责任,这种研究就是为全民健康安全做技术性储备。”研究所生物部副部长王辂说。   耐药菌在加速出现正是跟抗生素滥用有关   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该所实行国家计划全额拨款。“那个时候国内一大半的抗生素都是我们所研发的,像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现在在用的也还有很多。”易八贤略带骄傲地说,研究所全球首创的抗结核利福霉素系列,创新药物利福喷丁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研发的抗生素都少了。“国内外有不少企业都把抗生素这块卖出去了。”易八贤说,虽然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效率,但由于药物审批越来越严格,尤其是临床数据要求越来越全面,必须保证足够的临床试验时间,新药的研发周期仍然漫长,“少说也要一二十年。”相对而言,耐药菌出现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以前是几年才会出现耐药菌,现在一两年就不管用了,快的还有几个月的。”   易八贤认为,除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耐药菌加速出现与抗生素滥用不无关联。“明明一代抗生素就可以治好的,偏偏要用二代,这就像用炮弹打蚊子。”他举例说,在北欧一些国家,现在青霉素依然有效,而在国内已经更新换代好几轮了。   抗生素研发跟不上应像免疫规划一样重视   漫长的研发周期与加速出现的耐药菌像一场拉锯战,减弱了企业研发抗生素的动力。   “2000年以前大学还有抗生素专业,现在已经没有专门的研究学科了。”易八贤说,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国家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跟上。过去是国家全额拨款,现在研究所直接面向市场,“企业需要什么研究所搞什么,不能创收的研发方面自然力不从心,所以我们研究所才渐渐成为唯一一个还在坚持研发的抗生素工业研究所”。   易八贤说,去年以前国家每年给该研究所的拨款只有几十万元,这些连给离退休职工和老专家们的保险、医疗费都不够。因为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明年起研究所每年可以得到上千万的拨款,但即便如此,“相对于研发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弥补缺口,研究所目前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收”。“不过都还是抗生素领域内的事。”针对这种状况,易八贤呼吁,希望国家能引导科研单位、企业对抗生素研发领域的重视,增加投入,“要是能像重视免疫规划一样重视抗生素研发,研发格局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探秘抗生素研发   抗生素有替代品我国研究刚开始   研究所的300多人里,王辂所在的生物部是最大的一个团队。这里不仅承担着改良制药工艺的任务,还肩负着研发抗生素替代品的重任。   王辂介绍,目前抗生素的替代品有4个领域,经比较后认为比较可行的是噬菌体和噬菌体酶。“噬菌体不是病原体,它干的是攻击细菌的活。”人们可以通过噬菌体去攻击引起疾病的细菌,来治疗细菌感染。而传统的抗生素会不分青红皂白,杀死所有它遇到的细菌,好的细菌也难逃一劫。但噬菌体不会破坏人的微生物平衡,一种噬菌体只攻击一类致病细菌,所以病毒对噬菌体产生抗药性的几率也被降低了。   “这个理念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我们国家最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王辂说,二战后就有国家开始研究了,并进行了临床使用。从研发到新药上市同样需要漫长的周期,“开始研究”,就是在做一种技术性储备。   国内最全菌种库最冷只有-196℃   为研发抗生素,研究所位于成都龙潭工业区的总部有着国内最全的菌种库。这个最大的“宝库”存放着5万5千株,55万份微生物菌种。   三个冻库从4℃到-196℃   “宝库”名为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核心地区是3个看似普通的房间。厚厚的铁门一打开,寒气扑面而来。第一间温度维持在0-4℃,第二间温度降到了零下80℃,第三间更加寒冷,用于保存菌株的液氮温度为-196℃,皮肤一接触就会冻伤。   每个铁柜,都有专人保存钥匙。一个柜子10层,拉开一层,满满都是5厘米长的玻璃瓶,每种菌株至少保存有10瓶。   全国刨土只台湾香港没去   这个菌库在研究所成立之初建立,随着几代人的积累,已经成为全国品种最齐全的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每一种新菌种的发现,都是这里的工作人员身体力行的结果。王辂说:“我们也许是全国唯一一家进行‘地毯式’搜集、发掘的中心了。”   “地毯式”搜集,是指工作人员刨遍了全国各个深山老林里的土,只为提取出土壤中的菌株。每年,中心都会固定进行4次采样,每次半个月到一个月,专门到远离人类生活区的地方采集土壤、枯枝树叶、植物等。   中心主管郭义东今年33岁,上山下乡已经是他的常态。为了寻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不同经纬度、海拔的地方都得去。全国大江南北,除了台湾、香港,哪里的土他都刨过。川西高原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下也就一天。“菌种离开原生的环境久了会衰减、死亡,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迅速进行处理。”   新的菌种越来越难以发现   这些常人不屑一顾的泥土,其中都埋藏着宝贝。经过低温烘干、研细、稀释后,泥土中的菌株就会在培养皿中开始生长。再经过分类和鉴定,就能判断是什么菌种。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菌种已经越来越难以发现,不过中心工作人员仍在坚持每年进行采样,只为了找到新的菌种。   对菌种进行筛选,提取活性物质,然后再进行药效学研究、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程序,才有可能研发出一种新的抗生素。“人类发现的抗生素鼻祖青霉素,就是从一种叫做青霉菌的菌株培养液中提取的药物。”郭义东说。
  • 第六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在京盛大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8月17日,由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支持的《第六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顺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的食品、制药和化妆品微生物质控等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参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2985_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24be02f-2cf2-4fc8-8d38-b434097765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程池 /strong /p p   大会由中国食品发酵工程研究院姚粟教授主持,程池副院长致开幕词。程池讲到,2017年,GB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新标准正式发布,药品微生物控制理念与技术不断革新,新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全面施行,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标准快速接轨。此次召开的《第六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旨在聚焦工业领域微生物质控最新法规标准、微生物检验鉴定先进技术、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经验、行业共性问题应对措施等热点,搭建企业技术人员与领域权威专家的交流平台,推进我国工业领域微生物质控技术水平全面升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2993_meitu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861bb54-ae24-493f-915e-40640abb041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国内外食品微生物安全法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顾问 刘秀梅 /strong /p p   刘秀梅从CAC食品微生物控制原则、ICMSF微生物过程控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趋势等四方面为现场听众做了介绍。刘秀梅讲到,微生物标准(MC)是指微生物风险管理指标,通过食物链特定环节的采样和微生物检验结果,提示食品、加工过程(或食品安全控制系统)执行情况的可接受性。食品安全标准中针对于微生物风险控制的国标包括: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4789、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食品生产通用技术规范GB14881和各类食品产品标准中微生物指示菌指标。 /p p   刘秀梅谈到,针对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做到理解HACCP的理念、自觉完善HACCP控制体系 认真执行GHP、GMP等良好规范 强化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测和控制 按照GB29921的要求,生产微生物安全食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3002_meitu_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f738ccd-235f-4f00-883c-3fa117c583d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中国药典2020版药品微生物检验发展规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员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主任委员 胡昌勤 /strong /p p   胡昌勤从药品的微生物控制、中国药典微生物控制体系、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划和污染微生物检验控制趋势四个方面为在场观众做了介绍。胡昌勤讲到,在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下实现对药品微生物的控制至今仍充满挑战。在对药品微生物的控制过程中,尽管世界各国已经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在技术上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稍有不慎悲剧任然可能重演。从最新发布的2015版药典来看,2015版药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药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体系,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1)、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 (2)、推动了药品微生物控制由终产品检验向过程控制转变。强化了对药品微生物检验中试验操作关键点的过程控制。 /p p   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质控理念的变化,使得不仅对产品微生物的个性化控制成为可能,也为生产企业的个性化工艺控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胡昌勤提出,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发展规划要求:巩固提高,完善基于风险评估的微生物标准体系 查漏补缺,夯实微生物过程控制的技术规范链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3041_meitu_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3ef3fbc-9762-4f2b-88f4-d522656dc6e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划建设与质量管理》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马仕洪研究员 /strong /p p   马仕洪从中国药典微生物实验室要求、药品微生物实验室发展趋势、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几点体会和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四个方面为现场观众讲解了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划建设与质量管理。马仕洪谈到,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目前的发展趋势为由终产品检验向过程控制转变 由检验实验室向分析调查型实验室转变。接下来,马仕洪介绍了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几点体会,包括:建筑条件的选择、任务与工作流量分析、模块排布与流程设计、解决好给排风与温控的矛盾、协调洁净与生物安全的关系和设施与设备等。 /p p   最后,马仕洪谈到实验室布局,应该有利于实验室运作 防止交叉污染 合理分区布局 要保证样品、人员和环境安全 满足各项任务需求并留有发展空间 同时要高效、经济和环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3059_meitu_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9422c58-153e-4a64-9f95-89d0b3d65d5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菌株鉴定和菌株分型技术在微生物溯源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发酵工程部主任 姚粟 /strong /p p   姚粟从菌株鉴定和菌株分型概述 菌株鉴定和菌株分型技术进展和微生物溯源中的应用案例三个方面为现场观众做了介绍,姚粟讲到,菌株鉴定是微生物分类学中的概念,菌株分型是临床和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中的概念。菌株鉴定和菌株分型的目标包括功能性菌株的鉴定溯源,污染维生物的鉴定溯源和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调查,鉴定分型技术包括表型和基因型鉴定分型技术。 /p p   目前,PFGE仍然是菌株分型的“黄金方法”,WGS被认为是未来菌株分型的“终极标准方法”。当前,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菌株的溯源分析,针对不同的菌种,应选用适用的菌株分型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DSC03009_meitu_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44bfa83-3ac5-4574-8b14-b0761c6d22f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题目:Interpretation and outlook for ISO 11133 Laboratory Media Preparatio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报告人:Barbara Gerten & nbsp ISO食品微生物学委员会委员/Merck微生物高级科学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407696b-9f78-4907-ada2-4ccc57b1f935.jpg" title=" DSC03014_meitu_1.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李凤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微生物实验部主任/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7836aa4-599c-4069-8fa5-fce0a407ab32.jpg" title=" DSC03038_meitu_1.jpg" /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Industrial Perspective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JQ Liu P& amp G新加坡创新中心 亚太地区微生物部门技术总监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b4103aa-775b-49c1-8a93-c36952fb6970.jpg" title=" DSC03050_meitu_2.jpg" /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MALDI Biotyper, a foodomics technology dedicated to daily routine analyses in food Microbiology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Gongyi Shi Bruker Daltonics, Inc. 科技事务部主任 /strong /p p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参展厂商集萃: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9ba3dda-f0b5-45f6-971d-27dd8e01e50b.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0.jpg" /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ceda814-4069-44dc-b910-669a55ce89c4.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2.jpg" /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00b0f0"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5c6a920-cb0a-4886-b4cd-de3afe77cb6d.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1.jpg" / /strong /span /p
  • 超级细菌的中国现实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监测中,发现了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即超级细菌)。   自从8月国外报道有患者感染携带NDM-1基因细菌以来,中国有没有“超级细菌”(Superbug)的问题就是公众的关注焦点,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国的官方说法还是,中国没有发现“超级细菌”。   在国外广泛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之后,中国的卫生部组织了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的2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来自今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2名新生儿的粪便标本,是有NDM-1耐药基因的屎肠球菌。对该2名幼儿再次进行的NDM-1耐药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另一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自福建省一名患肺癌的老年病例分离得出,该患者已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感染。其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监测网络滞后   此次发现的携带NDM-1基因细菌来自相距很远的宁夏和福建 且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细菌 (一种是革兰氏阳性菌,一种是革兰氏阴性菌),差别很大,不可能来自同一感染源 住院时间分别是3月和5月。因此,几乎可以完全排除境外传入的可能,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早已存在于中国,只是未被监测到而已。这就暴露了中国监测体系的滞后。   8月份,国外出现了“超级细菌”的报道。中国开始加强印度等国外进入中国的旅客检疫。与此同时,卫生部与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平台,就开展了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检测。   “两名新生儿是3月份患病,住院时间是10天左右。当时还没出现‘超级细菌’。按此推断,当时医院肯定不是按‘超级细菌’治疗的,应该是按腹泻、肠道感染治疗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说。后来有专家调查过一次,由于治疗档案没提取到,无法得知治疗方式。据了解,两名新生儿是在一个县级医院治疗。按卫生政策有关要求,进入医院的患者都要留存档案。但有关专家表示,“县级医院,可能管理松散”。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的实验室,从福建省一个医院报送的200多株菌株中检出1株NDM-1基因阳性鲍曼不动杆菌,经过表型鉴定、基因分析和测序,最后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室的平行检测,证实这株菌带有NDM-1基因。   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介绍,从这三名患者分离得到菌株来自“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中的医院。   在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决定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初级监测网,第二部分为中心监测网。   到2010年,监测网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中心网包括全国不同地区20家医院,已开展3届中心网监测工作。基础网主要为各省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已覆盖全国一百多家医院,每年分四个季度将临床分离菌株药敏结果上报。   但从监测网建立之始就参与其中的肖永红介绍,现有的监测是被动监测,主要是获得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等方面的信息,是对现在已经发生的耐药做一个常规的监测。这样的监测网络时间上会滞后,不适于监测新发的耐药现象,或者一些耐药率比较低的情况。   “其次,现在的监测网络只覆盖到了省会城市和三甲医院,其广度和深度都有限 而且是年度监测,一年一个报告,时效性差,”肖永红说,“监测的发展方向,在深度、广度和时效性方面都应该提高,获得技术,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研究。”   药高一尺,菌高一丈   抗生素与细菌之间的战争始于1929年弗莱明 (Fleming)的伟大发现——青霉素。抗生素首战大胜。   1943年,发现了链霉素,并在1947年投入了市场。人类战胜了结核病。抗生素再下一城。   抗生素日益发展,建立了庞大的抗菌素制药工业。在1971年至1975年达至巅峰,5年间共有52种新抗生素问世。   但形势随之逆转,从1980年代开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递减。一方面的原因是开发新抗生素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则是细菌快速形成的耐药性。   细菌对抗生素形成耐药性,实际上只是一种“被选择”。在数量惊人庞大的细菌群体中,细菌个体并不完全相同,彼此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突变。突变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一直就存在,只是偶然,一些突变改变了细菌的基因,使之获得了耐药性。   在抗生素出现之前,这些产生耐药性的突变会在细菌群体中逐渐消失。但抗生素出现后,这些突变有了新的意义。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没有耐药性的细菌被杀灭了,而有耐药性的基因生存了下来,菌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非耐药菌越来越少,耐药菌越来越多。   耐药性对于抗生素如影相随,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形成耐药性,使用抗生素越多,形成耐药性也就越快。   此次的“超级细菌”实际上就是对几乎全部已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泛耐药菌(pan-resistantbacteria)”在9月28日,卫生部下发的《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中,“超级细菌”的正式名称也是泛耐药菌。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张永信教授告诉本报记者,感染了泛耐药菌并不是不可治愈,采用多粘菌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治疗泛耐药菌感染。   国外的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在中国检出的两类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   在卫生部的《诊疗指南》中写道,“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尚无研究报道,但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细菌本身特点,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方式感染。”易感人群为:“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   张永信认为,一般公众不会轻易感染“超级细菌”,因为这些细菌是还局限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医生和护士天天与之打交道”,应该注意的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如“开了大刀的人、老人、新生儿、进行化疗免疫功能下降的肿瘤病人等”。   但这次欧美国家发现的病例已经表明,“超级细菌”可以通过接受医疗服务的人体进行洲际传播。“健康人一般不会感染‘超级细菌’。即便在医院等地有接触到,回到社区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目前的感染还局限在特殊人群,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旦耐药性基因传到了致病性强的细菌中,情况就会变得严重。”肖永红说。   抗生素使用大国   弗莱明自微生物之间的 “抗生现象”中发现了青霉素之后,人类已经开发了超过130种抗生素,是人类医疗健康无与伦比的福音。但因为放肆随意地使用抗生素,耐药菌越来越多,耐药性的形成也越来越快。在对细菌的战斗中,人类正在失去最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依靠。   在中国,抗生素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一直普遍存在。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一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 二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这已是养殖业内通行的做法。这类做法的后果就是抗生素弥漫到整个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   不惜用抗生素后果严重。中国耐药菌的分离率远高于抗生素使用受到严格控制的国家,耐药菌的形成速度也远远快于这些国家。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例,“在印度和中国,MRSA在菌群中已经占到50%-70%,而在瑞典、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还不到5%,”肖永红告诉记者,“而且2000年之后,增加的速度非常快。细菌产生突变速度相同,是抗生素泛滥的环境加快了耐药菌的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关节感染。最开始,青霉素对之有效,但很快失效。后来采用了甲氧西林(半合成青霉素),仅两年就出现了耐药菌,形成了难以杀灭的MRSA。   在2004年,卫生部等部门颁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生素的使用作出了详尽的规定,随后又有2008年的48号文和2009年的38号文强化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规范。力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情况虽有所改善,但执行仍旧不力。“不是每一所医院和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到。”肖永红叹道。参与了《指导原则》制定的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永佩也表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是耐药菌急剧形成的原因之一。对于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至今仍无明确的法规。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其实只是中国医疗体系中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一个层面。影响药物合理使用的所有因素也都影响到了抗生素的使用。例如,因“医患关系”和“举证责任倒置”产生的“保护性医疗”反映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就是多用抗生素,用好抗生素。“以药养医”的困境投射到抗生素使用上,也大大增加了其用量。
  • 运动发酵单胞菌运动亚种的特点与优势及培养方法!
    运动发酵单胞菌运动亚种的特点与优势及培养方法! 运动发酵单胞菌运动亚种是Zymomonas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美国。G-,细胞具有圆端的短杆状,丛生鞭毛运动,单个或成对排列。主要用途为研究,具体用途为用于细菌发酵酒精的研究。 一、菌种简介平台编号:Bio-66722提供形式:冻干物拉丁属名:Zymomonas Mobilis Subsp. Mobilis中文名称:运动发酵单胞菌运动亚种属名:Zymomonas种名加词:mobilis subsp. mobilis其它中心编号:ATCC 31821来源历史:←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31821)收藏时间:2008.10.31原始编号:WAY资源归类编码:15131139101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主要用途:研究具体用途:用于细菌发酵酒精的研究特征特性:G-,细胞具有圆端的短杆状,丛生鞭毛运动,单个或成对排列。利用葡萄糖、蔗糖或果糖产乙醇和CO2,利用山梨醇,不发酵麦芽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不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接触酶阳性。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致病对象:无培养基:葡萄糖 100.0g,酵母膏 5.0g,(NH4)2SO4 1.0g,KH2PO4 1.0g,MgSO4?7H2O 0.5g,琼脂 20.0g,蒸馏水 1.0L, pH7.0。培养温度:30℃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保存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实物状态:有实物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用途:研究;用于细菌发酵酒精的研究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产品特点1、菌种功能明确、品种稳定、应用 2、产品仅限用于科研本品芽孢含量高,稳定性好、耐高温和挤压 3、繁殖能力快、定植能力强、易存活、耐受低pH值环境 4、复活迅速,可在短期内成为优势种群 5、本品安全高效、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 6、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可与低浓度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同时使用。 三、产品优势1、产品质量稳定,是为科研和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服务的专业平台。2、国内首创封闭管包装,冻干后的菌株使用时添加配套的复苏培养基后迅速而完全溶解。针对不同的菌株提供八种不同的培养方法,保证菌种的复苏质量。3、严格的质检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4、该类产品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水产品、化工等行业,疾控中心、质检局、出入境、药检局等等,得到广泛好评。 四、菌种的培养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 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菌种制备。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 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 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6、如果有些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五、保藏方法1、传代培养保藏法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3、载体保藏法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4、寄主保藏法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5、冷冻保藏法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6、冷冻干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第四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监管的重点,近年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工业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微生物安全控制相关的法规标准,对企业微生物检验技术、鉴定技术、过程控制、环境监控、实验室建设和方法确认等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已连续主办三届&ldquo 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rdquo ,得到了全国工业企业微生物质控领域同仁的普遍认可。   为帮助我国工业企业了解各领域微生物控制相关法规标准,掌握国内外最新微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借鉴国际先进企业微生物控制经验,全面提升企业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水平,CICC于2015年8月19-21日在北京举办&ldquo 第四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rdquo ,邀请国内外食品、药品、化妆品微生物安全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企业搭建与专家和监管机构深入交流的专业平台,热忱欢迎全国工业企业新老朋友莅临大会。   一.会议内容   大会报告:   微生物安全控制相关政策标准解读   国内外最新微生物鉴定技术与方法确认   国际先进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经验分享   新形势下企业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要点与实施   标准菌株及其在工业企业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   分会场报告:   食品、化妆品分会场   我国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   食品、化妆品微生物控制新技术进展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新标准解读与实践   食品行业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   食品行业生产环境监控   基于生产过程控制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要求与重点技术   GB 19298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技术实践   化妆品企业微生物控制潮流与实践   化妆品微生物控制关键技术与防腐系统设计   制药行业分会场   药品微生物鉴定技术及方法选择   药典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解析   药品无菌检查与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品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与质量管理   制药行业生产环境监控   制药行业培养基质量控制   表型微生物鉴定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药品微生物洁净室消毒、灭菌最新方法   会议培训   微生物检测标准菌株管理法规解读与实践   细菌芽胞在消毒灭菌评价中的应用   工业企业污染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食品微生物菌种耐药性的安全评价   工业企业微生物生理生化分析及应用   常见污染霉菌-曲霉属的形态学鉴定技术   二.演讲嘉宾   大会及分会场部分演讲嘉宾(拟定):   刘秀梅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陈 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凤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研究员   崔生辉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所生物检测室副主任,研究员   马仕洪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药所微生物检测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饶 红 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Shunchang Jong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全球事务顾问,博士   程 池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CICC)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   JQ Liu P&G新加坡创新中心,亚太地区微生物部门技术总监   崔 强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SSPC)微生物质控部经理  于 莉 美国玛氏公司(MarsInc.)食品安全经理   洪海军 联合利华(Unilever)集团产品研发部研发经理,博士   张 姝 日本花王集团   柴海毅 上海诺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参会代表   全国大中型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工业企业QA/QC、研发、法规、技术、生产等相关部门高管及专业技术人员 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检验检疫、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机构技术负责人及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   四.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五.注册与费用   会议注册:填写附件报名回执,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至大会秘书处。   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含会议费、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和餐费。请提前汇款至以下账户,报到当天仅接受现金支付。   收款单位名称: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开 户 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香河园支行   账 号:044301040001596+   会务组可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六. 大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321室,100015   联系人:胡育骄、葛媛媛 电话:010-53218310、53218309   手机:18600736797 传真:010-53218307  E-mail:jane@china-cicc.org 网址:http://www.china-cicc.org/con1/   附件:   第四届工业企业微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研讨会   报名回执表 联系人 电 话 单 位 传 真 地 址 邮 编 姓 名 性别 职务/职称 电话/手机 E-mail 备注: 1、如无特殊要求,发票明细开为&ldquo 会议费&rdquo ; 2、您是否需要安排住宿?(是,否)。   请将此表发送至jane@china-cicc.org或3290723405@qq.com,也可以传真至010-53218307。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2015年6月4日
  • 迅数科技应邀在全国益生菌技术研讨会做报告
    2009年9月20日-22日在深圳隆重举办了&ldquo 2009全国益生菌与健康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rdquo 。 这次会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主办,来自全国益生菌研究开发与产业领域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业界盛会。会上,迅数科技应邀做技术应用报告。 图:2009全国益生菌与健康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现场 图:迅数科技工程师参加益生菌与健康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迅数科技应邀在会上做了主题为&ldquo 菌落分析仪技术在益生菌研究与检测中的应用&rdquo 的交流汇报并在展示了旗下最受欢迎的菌落分析仪-&ldquo G6全自动菌落分析仪&rdquo 。 迅数科技代表分享了迅数领先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在杭江乳品、宁波牛奶集团等单位的典型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全自动菌落分析仪在益生菌研究与检测中的创新应用: 菌落计数分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2008新国标、乳酸菌检验2008新国标; 菌落形态分析:培养基质量控制、菌种筛选(直径大小,面积大小,圆度,颜色等); 抑菌圈测量:&beta -内酰胺酶类药物(金玉兰酶)检验、抗菌素耐药类型测定、抑菌性能分析 显微图像分析:显微图象定量应用、每批次菌株生长情况的显微图像保存 今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益生菌菌种也纳入了规范范围。益生菌是由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乳酸发酵以及医疗保健和饲料工业等领域。本次会议交流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对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必将推动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
  • 益生菌活菌率检测方法标准制定正式启动 汤臣倍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当下高速发展的新兴赛道,益生菌正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和使用。而活菌率是衡量益生菌质量的重要标准,益生菌能否经过消化道胃酸及胆汁酸的考验保持高存活率到达肠道,成为大众购买益生菌产品时的关注重点,但目前业内尚无标准的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呈现益生菌产品在消化道的耐受性。近日,《食用菌剂体外模拟消化道的活菌率检验方法》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在珠海正式启动。该行业标准旨在通过建立益生菌对胃酸及胆汁酸耐受性的检验方法,考察益生菌经消化道后的存活情况,对产品质量评价提供更加丰富的方法与依据,大众选购将更有科学指引。此次《食用菌剂体外模拟消化道的活菌率检验方法》行业标准制定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汤臣倍健等主要发起,中国检科院、蒙牛、丹尼斯克(IFF)、微康、安琪酵母、新希望、SGS通标、美赞臣、完美、凯爱瑞、伊利等20余家机构和企业参加了启动会。标准的启动将通过建立益生菌剂(食品用菌剂)原料和益生菌类食品对胃酸及胆汁酸耐受性具体评价方法,明确其质量评价要求,推动行业对高质量益生菌菌株的筛选及研发工作,有助于益生菌类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汤臣倍健副董事长梁水生在启动会上表示,益生菌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发展迅猛。加强益生菌相关标准建设、提供给大众更优质的产品、创建健康的益生菌市场环境是行业参与者在这个千亿赛道共同努力的方向。希望通过推动益生菌相关标准制定,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新光表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广对于正确引导市场具有巨大作用,我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大众对此类产品的认知也逐渐加深。建立科学的益生菌评价标准体系,对构建益生菌健康发展新生态、促进益生菌行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作为标准制定发起单位,汤臣倍健坚持“科学营养”战略,依托现代营养科学,积极推动产业规范化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功能相关标准、原料质量标准等营养健康领域的标准化研究。2022年5月,汤臣倍健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艾地盟(ADM)、丹尼斯克、科汉森等权威机构与知名企业共同发布的《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 天木生物DREM cell设备成功助力高产谷氨酰胺酶突变株超高通量筛选
    工业微生物常用于重要的生物和化学制品的生产,优良菌株的选育是生物产业的核心工作之一。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性能工业菌株基因型的理性构建性显著增加,但如何从海量候选菌株库中高通量筛选到规模生产用的工业菌株仍面临挑战。多孔板(MTP)筛选系统和流式细胞术(FACS)是研究者常用的筛选手段,但MTP通量较低,而FACS难以用于检测胞外分泌的代谢物。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微生物育种领域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大容量突变库的全面评价以及高效筛选,不仅在筛选通量方面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了菌株选育工作效率,而且在筛选成本方面也展现出巨大优势,可显著降低筛选过程中试剂耗材的用量,将单克隆的筛选成本降低至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实现高通量、低消耗的优良工业菌株选育。天木生物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开发了皮升级单细胞分选平台--DREM cell(Droplet entrapping microfluidic cell-sorter)具有体积小、通量高、体系封闭、无交叉污染等特点,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和企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近日,清华大学张翀、安徽工程大学薛正莲研究团队应用DREM cell将液滴微流控技术与基因编码荧光生物传感器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高产谷氨酰胺酶突变株的超高通量筛选,相关研究成果以“Combining genetically encoded biosensors with droplet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enhanced glutaminase production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为题,发表在生物化工领域专业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谷氨酸拟荧光蛋白传感器 iGluSnFR 的谷氨酰胺酶荧光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速度提高了700倍。基于iGlusnFR传感器,结合DREM cell单细胞分选平台实现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单次实验可筛选10万克隆,效率远远超过传统孔板筛选技术。最终项目团队对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全基因组突变文库进行超高通量筛选,成功获得了一株谷氨酰胺酶产量提高47%以上的突变株。该筛选平台,与微孔板筛选系统相比,筛选率提高500倍,试剂用量减少2万倍,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多孔板、培养皿、枪头等耗材。▲图丨液滴微流控高通量筛选平台流程图背景信息研究团队所使用的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DREM cell)是天木生物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开发的皮升级液滴微流控单细胞分选平台,可将待筛选细胞进行包被形成单细胞微液滴,结合荧光筛选模型,可以在细胞水平完成微生物的高通量分离、培养、检测、分选等。▲图丨液滴微流控细胞分选仪(来源:天木生物)高通量皮升级液滴单细胞分选系统(DREM cell)相比于传统筛选方法,筛选效率可提升1万倍,试剂消耗量可下降至百万分之一,在筛选通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单克隆筛选成本大幅度降低。该仪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动物细胞等的高通量筛选,还可以应用于蛋白、核酸、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筛选等相关研究领域。项目技术参数液滴体积1-1000pL荧光激发与检测可选波段:(1)激发波长488nm,检测波长525±15nm,灵敏度1μM荧光素/单液滴(2)激发波长532nm,检测波长578±11nm,灵敏度100nM试卤灵/单液滴液滴生产频率0-10000个/s液滴分选频率0-1000个/s微注入速度0-1000个/s样品低温控制系统4℃恒温控制,±0.5℃工作环境常压状态下,室温,30%≤湿度≤80%,洁净暗室整机功率600W应用范围细胞、酵母、细菌、蛋白、核酸等
  • 清谱科技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启动重大领军项目
    2021年12月25日,清谱科技举办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仪式。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重大领军项目,清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科招中心、苏州国际科技园领导,以及清华校友代表、清谱科技新老股东、投资机构代表、清谱科技员工代表出席入驻启动仪式。近期清谱科技融资近亿元。此次活动,同时举办了清谱科技与泽悦资本、金阖资本的签约仪式。清谱科技创始人、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为与会领导嘉宾描绘了清谱科技在苏州的未来发展愿景并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诚挚感谢。会上,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苏州市清华企业家商会荣誉会长、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旭,泽悦资本创始合伙人吕晓翔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清谱科技的肯定与期待。清谱科技创始人 欧阳证教授欧阳证教授表示,苏州园区是全球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园区之一,清谱科技获评园区重大领军项目,代表着园区、政府对清谱科技的认可与支持;同时,本轮融资优质投资机构的参与,代表着业界对于清谱科技发展方向的认同。他们带给清谱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还有助力清谱下一阶段腾飞的优质资源。更要感谢清谱团队,心怀以质谱技术让人类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的执念,相信清谱未来,共同承担创业过程中的磨难。鼓励清谱以更激进的步伐与更开发的态度,与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创业者合作,打造质谱的应用未来。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安旭董事长安旭先生代表已落地苏州清华校友企业,欢迎清谱科技落地苏州,高度认同清谱科技立足硬科技发展,为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泽悦资本创始合伙人 吕晓翔吕晓翔先生高度赞誉清谱科技创始人的视野、领导力与使命感,以及核心团队的专业度与凝聚力。认为清谱科技的技术与产品将为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泽悦将利用自身的产业渠道持续向清谱赋能,期待清谱科技引领中国乃至全球临床质谱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在质谱创新技术等平台上打造出小型化即时化学检验的生态系统,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重大的长期价值。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 倪乾副主任倪乾主任代表苏州工业园区欢迎清谱科技重大领军项目落地,清谱科技作为国际质谱系统小型化研发与产业化的领军企业,立足于自主创新,加速推进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扩散和新业态发展,推动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落地,不断为中国高端质谱仪器行业争取更多的“原创话语权”。
  • 天津工业生物所|首次实现络塞维微生物发酵合成
    玫瑰红景天是我国传统藏药的瑰宝,在西方也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玫瑰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抗疲劳、抗抑郁、抗缺氧及保护心脑血管等疗效,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等领域。红景天苷和络塞维为玫瑰红景天的两大主要活性成分。其中红景天苷为红景天属植物共有活性成分,而络塞维是玫瑰红景天的特征成分,因而在玫瑰红景天药用价值中占重要地位。玫瑰红景天野生资源濒危,全球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价格逐年攀升,且已供不应求。红景天(图片来源:网络)目前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针对红景天苷的合成开展了大量工作,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涛研究员团队先后在2014年和2018年发表了“Production of salidroside in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high-level production of salidroside from glucose. J Agric Food Chem”的论文,为发酵法生产红景天苷技术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2018年,天津大学的赵广荣教授和乔建军教授将红景天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分配在两个大肠杆菌株中,进行了深度代谢改造,实现了红景天苷高效人工合成,产量是以往单菌生产的20倍以上。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涛研究员团队再次通过元件发掘和筛选、人工通路设计构建及代谢调控,首次实现了微生物发酵合成络塞维。团队首先对络塞维前体络塞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进行了优选,提高了大肠杆菌合成络塞的能力。随后,通过对糖链延伸糖基转移酶的筛选,鉴定得到四个来自UGT91R亚家族以UDP-阿拉伯糖为糖基供体的糖基转移酶,并将活性最高的SlUGT91R1和UDP-阿拉伯糖合成途径引入产络塞的大肠杆菌,实现络塞维的从头合成。进一步,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引入了UDP-阿拉伯糖补救合成通路,解耦了UDP-葡萄糖和UDP-阿拉伯糖的合成通路,提高了糖基供体UDP-阿拉伯糖的合成效率,以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为原料,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络塞维产量超过7500 mg/L。该技术的生产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植物提取,具备了商业化的潜力。本研究通过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实现了从简单的碳源中高效生产有价值的天然产物,这为开发其他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产方法提供了新思路。重组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合成玫瑰红景天特征活性成分络塞维
  •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突破益生菌质检关键技术
    据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开发了基于拉曼组原理的益生菌单细胞质检技术SCIVVS,为快速、准确、全面、低成本的益生菌产品质检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iMeta杂志。长期以来,益生菌质检大多依赖于分离培养或元基因组测序,存在耗时长、成本高、复合益生菌产品深度质检困难等瓶颈。针对这一瓶颈,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青岛东海药业和青岛星赛生物等团队,基于拉曼组原理,开发了一种名为SCIVVS的单细胞精度益生菌质检技术。针对益生菌产品,SCIVVS提取所有细胞进行重水饲喂和单细胞拉曼光谱的高通量采集。在每一张拉曼光谱上,利用其指纹区,基于与益生菌单细胞拉曼光谱参照数据库的比对,快速完成每个细胞的种类鉴定环节。通过构建21种法定可食用益生菌的标准菌株拉曼光谱数据库,SCIVVS可实现平均高达93%的分辨准确度。同时,利用其重水利用峰(C-D峰),则可针对每个物种,量化每个细胞的活性、代谢活力等。进而可通过拉曼激活单细胞分选技术,快速获得目标种类或目标代谢活力的单细胞,从而对接下游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或培养。为了支撑SCIVVS,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和青岛星赛生物合作,成功研制单细胞拉曼光镊分选仪、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运用单细胞拉曼光镊分选仪,研究人员直接从纯种或复合益生菌产品出发,在5个小时之内,完成了精确到每个物种的活细胞计数、活力定量和活力异质性测量。同时,针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或链球菌等各种益生菌,均能产出高质量的单细胞基因组(覆盖度可高达99.4%),从而完成精准溯源。对比目前的益生菌产品质检方法,SCIVVS具有快速、准确、全面、低成本、易于自动化等优势,较传统方法快20倍以上,而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1/10,且能免培养、高精度、自动化、一站式地完成产品中每个物种的活细胞计数、活力定量、活力异质性测量和溯源,有望形成新的技术标准。
  • “嗜血”的质谱——关于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鉴定问题
    p   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2018年第一次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已经结束,但关于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鉴定问题,在微信朋友圈里谈得正热烈 (见文《溶血 or 流感?傻傻分不清?》)[1]。主要是因为在这次质评中,生化鉴定仪和有些品牌的质谱仪的鉴定结果出错了。令小布自豪的是,布鲁克MALDI Biotyper质谱的鉴定结果与标准答案完全相符!所以小布在这里来一段点评。 /p p   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虽然同属,但属于两个不同的种,致病性和临床意义也大不相同,前者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而后者是上呼吸道的正常定植菌。小布认为要认真、仔细地把它们区分开,千万不要混淆! /p p   可是这两种菌的亲缘关系很近,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方法难以区分。虽然产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可以通过荚膜肿胀实验区别于溶血嗜血杆菌,但有些流感嗜血杆菌是不产荚膜的,通常被认为是无法分型的。同样,虽然有的溶血嗜血杆菌能够通过卫星试验观察到溶血环,但不是所有的溶血嗜血杆菌都能观察到明显的溶血环。 /p p   难道就没有好办法了吗?当然不是!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质谱是区分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好方法 /strong /span /p p   早在2013年中国CDC的研究人员就通过质谱图的聚类分析,发现质谱可以把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清楚地分成两类,甚至可以把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进一步细分(见图1)[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fbc448c-6829-4363-bbc8-eb80e5161d6e.jpg" title=" 1.jpg" width=" 450" height=" 409"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409px " / /strong /p p strong   ▲图1. 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聚类分析树状图(MALDI Biotyper结果) /strong /p p   2014年荷兰公共卫生区域实验室、荷兰医学中心与布鲁克微生物研发中心共同发表了MALDI Biotyper能够正确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文章 [2],专家们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277个菌株,发现质谱法与测序法鉴定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见表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e7cf664-5cee-4464-b1b3-ac63e6d76a51.jpg" title=" 2.jpg" / /p p    strong ▼表1.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的MALDI Biotyper质谱法与测序法鉴定结果比较 /strong /p p   另外,布鲁克公司在美国FDA注册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通过对74个流感嗜血杆菌和31个溶血嗜血杆菌的检测MALDI Biotyper质谱法鉴定100%正确!(结果摘自布鲁克公司提交美国FDA的报告) /p p   可见,质谱是区分流感嗜血杆菌和溶血嗜血杆菌可以信赖的方法!有些老师不免心生疑问:既然布鲁克质谱的鉴定结果都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其它品牌的质谱鉴定错了呢?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质谱法的数据库和鉴定结果的算法非常重要 /span /strong /p p   原来呀,质谱鉴定微生物时,需要通过软件拿采集到的样品“蛋白指纹图”到数据库里进行逐个比对,因此,数据库建立与比对时所采用的理念与算法,以及数据库的容量,是影响鉴定结果非常重要的因素。 /p p   布鲁克MALDI Biotyper的建库理念是以菌株为单位,数据库中每个条目都是一个独立的菌株。它的比对算法是采用指纹识别中的“模式识别”算法,就是把样品的“蛋白指纹图”与数据库中所有菌株的“蛋白指纹图”快速自动地进行逐个图逐个峰的比较,看看每对比对的“蛋白指纹图”之间有哪些峰是匹配的,哪些峰是不匹配的,以及匹配的谱峰之间相对强度的相关性,从而得到一个综合的匹配分数,并根据分数值告诉我们鉴定的可信程度。 /p p   MALDI Biotyper的算法看上去通俗、简单,正可谓“大道至简”吧,不仅非常实用!而且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判!就像警察通过指纹比对来识别罪犯一样,只要数据库里有罪犯的指纹,它就能正确地识别出罪犯 即使数据库里没有罪犯的指纹,它也不会找错,只是告诉我们当前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指纹,只要扩大搜索数据库的范围,定会让罪犯无以循形,不会造成冤假错案! /p p   有些老师可能会问:我们是做菌种鉴定,MALDI Biotyper的数据库为什么不以菌种为单位,而是以菌株为单位建立的呢?难道它能鉴定到菌株吗? /p p   大家知道,微生物种类繁多,每种微生物又包含丰富多样的不同菌株,而同一菌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是天然存在的,并和微生物的种类有关,有的种内差异大,有的种内差异小。所以,布鲁克决定在菌株水平上建库,并在选择每个菌种的建库菌株时,尽可能包含差异大的菌株,而剔除差异小的菌株。MALDI Biotyper在菌株水平建库,具有以下优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给代表性菌株预留了充分的覆盖范围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避免了数据库不必要的冗余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容易实现数据库的扩充和更新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能快速适应分类学的改变 /span /p p   充分发挥了质谱技术分辨能力远远高于传统方法(如生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化方法)的特点,不丢失种水平之内菌株之间的差异。 /p p   正是由于上述优势,美国CDC、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和美国NIH等多家机构也在采用布鲁克的仪器和理念建立数据库并对外开放。 /p p   通过以上对布鲁克MALDI Biotyper质谱的数据库与软件算法的简单介绍,相信各位老师就能理解为什么这次卫生部的质评中,布鲁克质谱的鉴定结果是正确的,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美国FDA批准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统作为首个鉴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C. auris) 的新方法了[4-6]。 /p p   参考文献 /p p   1. 溶血 or 流感?傻傻分不清? /p p   2. B. Q. Zhu, D Xiao et al. MALDI-TOF MS Distinctly Differentiates Nontyp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from Haemophilus haemolyticus.PLoS One. 2013 8(2): e56139 /p p   3. J. P. Bruin, M. Kostrzew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Haemophilus haemolyticus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4, 33:279–284 /p p   4.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605336.htm /p p   5. FDA首次批准质谱方法鉴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p p   6. “布”下天罗地网,防止“耳念”侵袭 /p
  • FDA首次批准MALDI-TOF方法鉴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
    p   2018年4月20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发布重要新闻,批准首个鉴定新型致病菌耳念珠菌 (C.auris) 新方法 -- 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400"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cd41583-a716-46e4-9cc9-6863c8489cb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Bruker & nbsp MALDI Biotyper CA系统 /strong /p p   耳念珠菌(C.auris)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致病性真菌,可引起侵袭性感染,往往导致严重的院内感染,如血流感染、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耳念珠菌容易对治疗念珠菌感染的多种抗真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耐药的耳念珠菌堪称“超级病菌”。美国疾控中心把它列为“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威胁”的致病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485" title=" 2.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48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9c3b7d37-ab67-44aa-857d-258f91af9fa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耳念珠菌平板培养 /strong /p p   FDA在新闻发布中指出:今年,FDA综合评估了耳念珠菌录入Bruker MALDI Biotyper CA数据库的标准流程,严格考察了Bruker MALDI Biotyper CA鉴定28个耳念珠菌样品的鉴定结果。这些耳念珠菌样品来自不同实验室,其中包括美国疾控中心和FDA抗生素耐药菌株库。试验结果表明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统能够可靠地鉴定耳念珠菌,正确鉴定率为100%。为此,2018年4月20日FDA特别批准将耳念珠菌添加到Bruker MALDI Biotyper CA数据库中,用于耳念珠菌 (C.auris) 的鉴定。 /p p   因此,继2017年10月Bruker MALDI Biotyper CA更新升级的数据库获得FDA认证,数据库在包括333个菌种或菌群,覆盖424个临床相关菌种的基础上,又新增一位新成员 -- 耳念珠菌 (C. auris) 。 /p p   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统采用MALDI-TOF质谱与微生物数据库相结合的技术。用患者样本培养的菌落,经过MALDI-TOF质谱仪测定,获得微生物独特的质谱图,与数据库里的谱峰比对,最终得到种水平可靠的鉴定结果。Bruker MALDI Biotyper CA系统能够可靠地、大范围地鉴定病原菌,快速鉴定引起院感爆发的病原体,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大批样本的能力,改进治疗方案和对病人的有效护理。 /p p   美国FDA医疗器械和辐射健康中心办公室执行主任Donald St. Pierre在新闻发布中指出:“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谱技术就已经成为有效的科学工具,但是仅在近五年之内,质谱才真正有效地用于微生物鉴定。现在微生物质谱鉴定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广泛认可的标准方法。” Donald St. Pierre主任进一步阐明:“FDA不仅对这项技术有充分的信心,且意识到必须通过快速识别和准确鉴定新型感染病原菌,才能及时应对耳念珠菌和其他致病菌的疫情爆发,从而有效保护民众的健康。” /p p   编者的说明:除了美国以外,Bruker IVD MALDI Biotyper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并且配备的数据库均已包含耳念珠菌(C. auris),其中包括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IVD MALDI Biotyper数据库。 /p
  • 我国首次分离得到新乳杆菌 助推益生菌食品升级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2020年第9号公告,其中“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乳杆菌被列为新食品原料。据悉,这是天津科技大学王艳萍教授科研攻关的成果,是我国首次分离得到、全球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乳杆菌,对酸奶及益生菌等发酵食品升级品质、改善口感、清洁标签等将起到提升作用。  原料天然化、黏稠度和细腻口感是酸奶品质的高地。在欧洲,酸奶生产商通常使用特殊功能的乳酸菌来提高酸奶质地的“黏性”,同时,许多国家禁止在发酵乳中添加增稠剂、稳定剂,对天然酸奶的追求已成为未来市场趋势。  酸奶等益生菌发酵食品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容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受到人们青睐,我国每年包括酸奶在内的益生菌类食品市场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高品质酸奶成为乳品新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微生物宝库资源,研发胞外多糖乳杆菌,解决酸奶不添加增稠剂而获得味蕾舒适的黏性及口感,使中国益生菌食品行业与国际接轨,助推产业优质化发展。”王艳萍把酸奶新型乳杆菌目标定位为对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微生物的筛选技术,获得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通过对其产糖分子机制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马奶酒样乳杆菌ZW3胞外多糖合成的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作用。  经过近20年科学研究,在4次国家自然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基金支持下,研发获得成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论文30余篇。王艳萍通过收集、分离、功能确认菌株,到菌粉生产工艺、菌粉的稳定性、菌粉产品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对ZW3菌株高产胞外多糖的分子学机制、结构、性能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该菌株在发酵食品、乳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以及微生态药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是全球研究最深入和最全面、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马乳酒样乳杆菌,通过其自身代谢产物实现酸奶黏度增稠,可以避免因添加增稠剂和稳定剂影响发酵乳制品的口感及质量,使酸奶更美味和优质。  王艳萍介绍,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物理学和流变学特性以及公认的食用安全性,是天然的生物增稠剂,可以替代目前正在应用的、来源于非食品级细菌的稳定剂或增稠剂,在发酵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用途,能提高干酪得率、降低酸奶凝胶脱水收缩现象,解决酸奶生产中常出现的凝胶易断裂、黏稠度低、乳清易析出等质量问题。  据该菌种申报单位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介绍,该乳杆菌是具有优异食品加工性能与调节肠道、精神健康等多种益生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菌株,有高产胞外多糖的特性,在食品中应用能减少稳定剂、增稠剂的使用,打造清洁标签,升级产品;可去除或减少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提高产品安全性;还在调节肠道健康、提高免疫、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多种功能。许多乳品行业专家都认为此乳杆菌是“小菌种,大作为”。
  • 贝克曼库尔特 | 高通量筛选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生产用酵母营养素
    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猛发展,外源基因在不同宿主中的表达使得各种重组蛋白的工业生物生产成为可能。选择合适的宿主是生物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具体取决于:1.上游培养效率2.易于基因编辑和分子工具的可用性3.翻译后修饰的能力,如糖基化4.蛋白质(用于下游加工和作为生物制药成分等)的分泌能力目前,多种生物已被应用于重组蛋白的生产,尤其是大肠杆菌,易于基因改造,具有在酵母水解物等多种基质上快速生长并产生高蛋白滴度的优势。已成为迄今为止业界追捧的主力军。典型的生物工艺优化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初步试验,以发现适用于宿主菌株并提高目的重组蛋白表达的培养基成分(特别是氮基营养素)。对于此类应用需求,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参数准确度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成为热门工具。贝克曼库尔特BioLector通过在线测量关键培养参数提供可放大的高通量分析。本案例为通过BioLector对多种酵母营养素就生物量生长和重组蛋白的形成进行评估和比较,筛选出了适合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生产和诱导时间的理想培养基。方法培养菌株: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EcFbFP。培养基:以标准TB培养基(Carl Roth)为参照物,对多个TB 样(Terrific 液)培养基进行比较。不同的TB 样培养基使用不同的酵母提取物。BioLector培养条件:在接种至微孔板之前,先在250 mL摇瓶中进行预培养, 37°C培养6小时。然后使用48孔梅花板(MTP-BOH2)在 BioLector中进行培养。温度 37°C ,振摇速度:1400 rpm。分别在每个培养孔中填充800μL培养液用于非诱导实验,填充790μL用于诱导实验。诱导实验中,在诱导时间点上添加 10μL 50μM 的 IPTG。环境氧气浓度保持在35%,避免培养物缺氧。BioLector在线测量:培养过程中对生物量、EcFbFP(黄素荧光蛋白)、pH以及 DO进行在线测量。结果不同TB样培养基的生物量生长情况:培养实验中,不同酵母营养素的培养基中生物量的生长情况如上图所示:培养基不同,最终的光密度和生长速率也会不同。ProCel 6 中的大肠杆菌OD最高,培养基 ProCel 3 中的大肠杆菌的OD低。ProCel 6为本特定工艺的最高生长速率。上图为培养过程的DO值。培养基 ProCel 3 和 ProCel 4 中的培养物未达到0%的氧饱和度,这表明由于耗氧量有限,该培养基中的菌株代谢活性较低。相反,其他培养物包括TB标准培养基,均在短时间内达到0%的氧饱和度,表明菌株代谢活性高。不同酵母营养素TB样培养基的产物生成:通过将IPTG 添加到培养物中来诱导 T7 聚合酶的表达促进黄素荧光蛋白的生成。BioLector使用梅花板为48个培养物提供了独立的培养空间,因此可测试不同的诱导时间点。使用自动化工作站整合BioLector后的 RoboLector 系统还可以自动进行培养诱导。首先选择一个固定的诱导时间点。分别为培养启动后的3小时、3.75小时和4.5小时。下图所示为每种TB样培养基在诱导时间下所测荧光的平均值。荧光动力学清晰地表明不同培养基有不同的EcFbFP(黄素荧光蛋白)表达水平。表现出最强荧光信号的两个样本为:ProCel 2,诱导点为3.75小时;ProCel 5,诱导点为 3 小时。经过 7.7 小时的培养,ProCel 5 的荧光值达到102.94a.u.,而ProCel 2 的荧光值达到 101.82 a.u.。本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未比较不同样本的生物量对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经过3小时的培养,一些培养物的OD已达到6,而其他培养物仅达到3。当诱导具有不同光密度的培养物时,可能会对在每种酵母营养素上生长的实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生产性能造成误解。鉴于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将诱导点与生物量信号耦合。使用BioLector的信号驱动RoboLector,依赖于特定生物量的诱导对于每个单独的孔都是可行的。为自动化工作站设置3、6或8的OD目标值,以根据孔内培养物的生长动力学自动添加IPTG以诱导蛋白质生产。如下图所示,ProCel 2表现最佳,最终值为 146.23 a.u.,培养时间是 12.3 小时;ProCel 5表现次之,最终值为138.1 a.u.。与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相比,本实验中的排名与在特定时间点进行诱导的实验不同。这一观察证明了最佳工艺条件的重要性,并使这些条件具有可比性。此处数据表明:与之前的实验相比,本实验中的荧光值更高。正如该领域诸多论文中所强调的那样,诱导时间确实是一个关键参数。同样,在优化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生产的过程中,也必须评估诱导剂的浓度。另外,与对照TB培养基相比,这里测试的一些酵母氮源产生了更高的重组蛋白产量。这些结果凸显了选择培养基成分的重要性,这些成分能够在特定的生物工艺中实现高而稳定的产量。结论通过BioLector系统,贝克曼库尔特可为用户提供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其独特的梅花形微孔板尤其适用于好氧培养,如同实验室生物反应器,BioLector系统通过非侵入式传感器使客户能够获取更多的在线测量参数。正如本应用,通过BioLector系统可轻松实现培养基的筛选,整合自动化工作站的RoboLector,还可实现更多功能。补料、pH调控以及文中所述的诱导功能,所有这些均可在小规模实验中实现,帮助客户同时兼顾成本和效率。RoboLector高通量自动化微型生物培养平台欲了解该应用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应用指南《利用BioLector进行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生产用酵母营养素的筛选》
  • 专注“超级细菌”检测 澳大利亚一诊断试剂盒获CE认证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3e88cbee-42d2-4fc9-805c-03107af4c920.jpg" title=" 001.jpg" width=" 600" height=" 308"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08px " / /p p   2018年4月20日,澳大利亚诊断试剂制造商Genetic Signatures宣布,它已经获得基于PCR技术试剂盒的CE认证,用于检测扩展谱型β-内酰胺酶(ESBL)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生物体(CPOs)。 /p p   该公司的EasyScreen ESBL和CPO试剂盒可在不到三小时的时间内以最短的时间检测通常称为“超级细菌”的抗生素抗性病原体菌株。它总共可以检测到16种β-内酰胺和碳青霉烯抗性病原体靶标。 /p p   该实验依赖于该公司的3base技术,这是一种使用亚硫酸氢盐转化来降低核酸样品复杂性的方法,从而可以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p p   该公司表示,将通过直销和分销商主导的混合销售形式在欧洲推出该套试剂,现在正在欧洲招聘直销团队。 /p p   这是继去年获得欧洲批准后获得CE标志的第二个Genetic Signatures产品组合,它可以进行肠道病原体检测分析,包括肠道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和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51, 51, 51) " 。 /span /p p   “这次注册通过是团队的重要工作,最终反映了我们的3base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巨大潜力,”Genetic Signatures首席执行官John Melk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并补充说,“我们会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在欧洲的推广和销售。” /p p strong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公司简介 /span /strong /p p   澳大利亚Human Genetic Signatures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生命科学公司。该公司自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微生物检测和人类甲基化标志物工作。该公司已经寻求了专利保护并推出了针对这些领域多个不同应用的方法,它还致力于成套分销和技术授权。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