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家电网

仪器信息网国家电网专题为您整合国家电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家电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家电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家电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家电网话题讨论。

国家电网相关的资讯

  •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实验室”落户兰州
    4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这是第一个落户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   2008年,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成立了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和科技攻关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开展降损节能领域科技攻关。实验室于2009年12月18日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家评审。今年3月18日,在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由甘肃公司承建的“国家电网公司电网降损节能技术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命名。   针对甘肃电网实际,面向国家电网,课题组主要完成了降损理论计算等三个系统平台的开发和“线损无功电压综合计算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并主动参与编写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降损科技发展规划,取得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认可。2009年年底,课题组向国家电网公司申报了3项科技项目和3项政研项目,编制2项降损专业行业标准,为实验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夯实了基础。
  •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基本建成
    4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风电检测分中心授牌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江苏、福建、吉林、黑龙江等四家省电科院检测能力经公司评定通过,获得风电检测分中心授牌。这是继今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授牌成立冀北、山东、辽宁、甘肃、宁夏五个风电检测分中心后,加快推进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提高风电并网检测能力,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唯一授权的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在拥有百万千瓦风电装机的省级电力公司有序推进风电检测分中心建设。目前,风电检测中心及分中心共有30个固定检测机位和19套移动式风电场现场检测设备,可开展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功率调节能力和并网性能等多项关键指标检测,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电压最高、检测手段最先进的风电检测机构。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检测工作将遵循“三化六统一”原则,即按照统一检测资质、统一费用标准、统一检测内容、统一检测方法、统一评定规则和统一信息发布的工作原则,形成“协同运作、上下贯通、分工负责”的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实现风电并网检测管理体系化、方法标准化、工作流程化。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的相关部署,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风电并网检测体系建设、规范检测流程,加快推进检测进度。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细化风电并网检测工作规则,建立健全检测信息发布办法,统筹检测资源,研究制定跨省协作检测工作方案,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开展风电并网检测,是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支撑和服务风电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风机制造企业和风电开发企业提供严格、标准、细致的检测服务,将有效促进风电技术进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实现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国家电网修改投标条件 加强仪器仪表市场建设
    p   2016年1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招标仪器仪表有关事项公告,内容显示将修改4类仪器仪表产品的代理商投标的相关事宜。国家电网修改相关仪器仪表投标事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其的售后质量和水平,有利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p p   公告内容显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组织实施的仪器仪表招标采购,对SF6气体检漏仪、电缆故障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局放测试仪等4类产品,将投标人资格要求中“若投标产品为进口产品,仅接受代理商投标 若投标产品为国产产品,仅接受投标产品的原厂商投标”,修改为不接受代理商投标。此次修改将在2016年10月1日起效。国家电网对上诉仪器仪表进行投标要求修改,为进一步提升售后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对仪器仪表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制造商委托代理商进行投标,在减少其成本的基础上还可加快投标的速度,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质量问题、诚信缺乏、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为进一步促进市场的良好发展,国家电网修改了部分仪器仪表投标条件。 /p p   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而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市场需求也进入了一个新高点。随着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陆续出台,我国仪器仪表伴随着风电、核电等新兴能源市场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需求市场,进一步推动仪器仪表行业市场的扩大。市场的陆续扩大促使各种各样的仪器仪表出现在招标行列内,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在参差不齐的市场上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质量和可靠性,国家电网将开始不接受代理商投标,此一举动不仅维护了仪器仪表行业市场的稳定性,更加保护了仪器仪表的质量及产品品牌。 /p p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客户的关注点将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仪器仪表采购者中不仅仅关注制作工艺、性价比及外观质量的指标,更加看重产品品牌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这有利于仪器仪表厂商对品牌建设的加强,创造更多适合我国市场的产品,提高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国家电网更改此次的招标要求,目的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质量是采购者重要关注点之一,假设中标企业质量不过关将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2015年国家电网招标中就有9家仪器仪表招标供应商因质量、诚信、服务等问题受到处罚,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的智能电表因质量问题受到处罚。 /p p   招标不仅在建设市场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业企业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节约成本。国家电网修改投标要求将对仪器仪表行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品牌带来一定的影响,促使仪器仪表行业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及品牌的建设。 /p
  • 国家电网公司(常州) 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开工
    7月19日,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建设运营的国家电网公司(常州)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在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该项目将建设以大功率站为核心的世界领先水平的电气设备试验检测基地,促进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国家电网公司(常州)电气设备检测中心项目一期规划占地200亩,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14.3亿元,由大功率试验站、特高压试验大厅、环境机械试验大厅、直流试验大厅四部分组成,面向各个电压等级的电工电气设备,开展质量检测、型式试验、产品鉴定、质量仲裁等业务。   目前,我国高压电器设备检测能力严重滞后于电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战略的深入推进,拥有特高压关键电器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获得高压电器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对于智能电网重大关键设备国产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开工仪式上,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肖世杰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伟成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来自江苏省、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市委市政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出席开工仪式。
  • 浙江省电力公司再获国家电网实验室授牌
    在国家电网公司3月17日举行的实验室授牌仪式上,浙江省电力公司获得“电力器材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实验室”授牌。加上之前获得的“无功补偿应用技术实验室”授牌,该公司现已拥有包括在内的两个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   浙江省电力公司从90年代末开始,着手建设电力器材安全性能试验研究机构及新技术培训基地,研究适应国情的电力器材安全性能试验、研究、培训等管理机制、方法和程序,组建了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开展电力器材试验研究实验工作。10年来,依靠自主创新,从对入网的电力器材安全实施质量检测、试验研究、开展新技术研究和培训等工作入手,成为电力行业内唯一的取得国家三项法定资质的试验研究机构。   近三年来,实验室参加由国家实验室认可委组织的国内外实验室间同试样比对试验获得“满意”(最高等级) 发表各类论文9篇,出版独著或合著的各类技术书籍8本 主编或参编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3份 申报了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目前已初步建设成为“电力器材安全技术试验研究为主,电力作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为支撑,电力器材司法鉴定为辅,新技术培训为延伸,结构基本合理,技术领先,资质齐全”的新型实验室。   电力器材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将挂牌在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 国家电网建成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中心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顺利建成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该中心位于江苏南京,重点开展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光伏系统并网试验检测和并网光伏电站移动检测,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光伏电站对电网的适应能力和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接纳能力,是国内唯一具有实验室认可资质的光伏电站并网检测机构,具备光伏电站并网检测的全部能力,能够为各类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已建成并拥有世界唯一的可开展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现场测试的模块化可移动式检测平台、可任意模拟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网适应性的兆瓦级检测平台、兆瓦级光伏逆变器检测平台以及能够开展多种类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动模联合的物理仿真平台,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太阳能发电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该中心实验室已建立了满足IEC/ISO 1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能够开展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指标测试和各类光伏逆变器性能测试工作,中心测试报告已得到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UL)、TUV南德意志集团(TUV SUD)等国际知名检测机构的全面认可。
  • 国家电网颁布两项管理标准和三项技术标准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颁布《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试行)》两项管理标准和《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导则》三项技术标准。至此,配网状态检修制度标准体系已经形成,为公司系统全面实施配网状态检修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技术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各单位强化生产环节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加强配网设备全过程技术监督,建立设备状态评价常态机制,完善配网带电检测技术手段,全面提升配网整体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配网状态检修组织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确保配网状态检修规范有效开展 科学制定设备检修策略和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切实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要求加强配网设备带电检测、状态监测装备配置,加快推进先进、成熟的带电检测、状态监测技术在配网状态评价中的深化应用 认真宣贯、培训制度标准 加强质量考核,确保在1~2年内实现配网状态检修全面达标。   欲了解更多法规标准,请查看“我要测资讯中心”
  • 华爱色谱荣获国家电网科学技术奖
    华爱色谱参与的《六氟化硫气体分解产物高灵敏度检测与标准体系关键技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度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捷锐与国家电网合作完成供气系统工程
    上海2012年6月11日—近日,捷锐与国家电网直属企业平高集团合作,就壳体车间供气系统进行了改建工程。壳体车间主要是焊接类工作,焊接质量除了与焊机、人为等因素有关外,其后端供气、管路和气体输出同样至关重要。只有稳定的气源、洁净的管路、丰富经验的施工团队,才能成就前端优异的焊接质量,保证生产效率。 捷锐产品服务于多家国家大型企业,根据各使用现场的环境和要求,量身定制供气系统,产品使用优质原材料,先进进口数控中心加工,并严格执行国际品质标准。此次,供气系统项目中使用到的捷锐产品包括:全自动表显汇流排,气体终端箱,减压器,接头,阀门等。施工团队根据多年施工经验,从细节着手,包括管路内部吹扫、产品定位等,想客户所需,尽量让现场使用更便捷、更人性。 关于捷锐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专精研发制造高洁净之集中供气系统及流体控制相关零件、组件、系统设备、焊割器具、仪器仪表等。产品主要应用在半导体、气体、化工、生物科技、核电、航天、食品等行业。厂区内配备欧美最先进的高科技生产设备,并设置中央实验室、检测室及Class 10/100/1000无尘室。GENTEC® 捷锐荣获ISO 9001,ISO13485,API SPEC Q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权使用美国UL及欧盟CE标志。 GENTEC® 拥有全球40余年的市场、研发及制造经验,提供流体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遍布全球的行销服务网络,赢得全球用户的信赖。媒体联络人: 销售联系人:部门:市场部 部门:工业行销部联系人:汪蓉蓉 联系人:曹永年电话:021-67727123-116 电话:13701757351
  • 国家电网首个智能电气量测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湘成立
    p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发布消息,该公司与湖南大学联合组建成立“智能电气量测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电网首个智能电气量测方向省级重点实验室。 /p p   “智能电气量测与应用技术是实现‘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关键技术支撑,其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能计量、智能检定检测、计量远程监测与智能诊断、用电信息获取及互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表示,新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制造新一代智能电表,并进行用电大数据收集、分析和互动化。 /p p   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共有24个特色实验室,拥有国际领先的全自动智能检定与仓储一体化系统、国内首条通信模块检测流水线、电网系统首个智能微型断路器等,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委会主任、中国电力行业标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技术及仪表专委会委员等专家领军开展研究工作。 /p p /p
  • 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μ-X360s顺利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交付使用!
    导读:X射线衍射法是根据材料或制品晶面间距的变化测定应力的,是至今研究较为广泛、深入和成熟的残余应力分析和检测方法,也是表面/次表面残余应力测定技术中为数不多的无损检测法之一,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各领域具有广泛应用。2012年日本Pulstec公司开发出基于全二维探测器技术的新一代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Pulstec μ-X360系列,将利用X射线研究残余应力的测量速度和精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于其技术先进、测试数据可重复性高、使用便携等优势,一经推出便备受业界青睐!残余应力往往在金属构件的冷、热加工过程中形成,对构件的屈服极限、疲劳寿命、变形及金属脆性破坏有很大的影响。残余应力会影响到机械构件和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及其安全保障,尤其近几年人们对高铁、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石油化工、民用基础设备设施、国防等部门的安全和防护愈加关注,准确测定残余应力越来越受到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的高度重视,比如:航空领域的涂层残余应力检测,基础建设领域的钢结构残余应力检测,冶金领域的铸造、切割和轧制残余应力检测,机械加工领域的钢轨残余应力检测等等。在电力相关行业,残余应力的准确测量及消除(或引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电站压力容器的失效分析、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绕阻的绕制残余应力、输电线路钢管塔焊接残余应力以及电力铁塔螺栓的残余应力等。近日,QuantumDesign中国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某重点实验室完成了μ-X360s残余应力分析仪的安装验收,并对用户进行了相关知识和设备操作的全面培训。至此,Pulstec μ-X360s残余应力分析仪已实现了在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两大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的全面落地!此台设备于2022年年底运抵国内,为保证用户的科研使用需求,QuantumDesign中国公司调集技术力量,与用户紧密合作,于春节前顺利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培训工作,所有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设备正式交付使用。相较于传统的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仪,新一代μ-X360s具有以下优点:更快速:二维探测器一次性采集获取完整德拜环,单角度一次入射即可完成残余应力测量。更精确:X射线单次曝光可获得500个衍射点进行残余应力数据拟合,结果更精确。更轻松:无需测角仪,单角度一次入射即可,复杂形状和狭窄空间的测量不再困难。更方便:无需任何液体冷却装置,支持便携电池供电。更强大:支持扩展区域应力分布自动测量功能,具备晶粒尺寸均匀性、材料织构、残余奥氏体含量分析等功能。Pulstec与德国Sentenso(Sentenso GmbH)公司合作,于近期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搭载残余应力分析仪的全新解决方案,实现了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的自主运动、自主检测、自动绘制应力分布云图以及三维振荡等功能。该系统可采用Kuka公司(Kuka AG)或UR公司(Universal Robots)的工业机器人,通过专用夹具将Pulstec μ-X360s的探头部分搭载于工业机器人手臂上,得益于Pulstec的小质量探头,工业机器人的有效载荷仅需4kg即可满足测试需求。QuantumDesign中国公司于2015年将Pulstec公司小而轻的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引进中国,目前已在国内销售安装多台,客户遍布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工业领域。相关产品1、小而轻的便携式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μ-X360s
  • 服务川渝储能产业 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共享(重庆)实验室正式运行
    重庆日报消息,3月14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共享(重庆)实验室(以下简称共享实验室)正式运行。该共享实验室将承担国家电网西南片区储能电池市场检测与认证评价任务,同时为川渝两地企业动力电池性能检测与技术开发服务。记者了解到,共享实验室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新型储能体系及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平台负责人苏岳锋教授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水电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排名前两位的电力来源。但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新能源发电普遍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用电化学储能方式,将新能源发电的电能储存起来,犹如装上“充电宝”,可以在需要时释放电能,能够大大减轻电网负荷,保障用电稳定。因此,用于电化学储能的电池性能尤为重要。据估算,2030年西南地区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将超过10亿瓦时。市场对储能电池专业检测有极大的需求。共享实验室正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它是国家电网在西南片区唯一的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仅具备电池检测能力,而且提供电池材料性能检测服务。目前,该实验室内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原位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电池单体和模块充放电设备等高端精密仪器设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共享实验室还开展绿色二次电池体系的设计、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目前,共享实验室团队开发出的多晶/单晶高镍正极材料产业化制备技术,已经应用于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产线,使生产成本降低约25%。团队已经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孵化了一家学术型公司,即重庆理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获得65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共享实验室将建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检测资质的先进储能技术创新研发和测试平台,辐射带动川渝两地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Thermo Scientific Niton 手持式XRF助力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金属技术监督技能竞赛
    11月22日-25日,国家电网公司举办了金属技术监督技能竞赛,来自系统内的27家省/市电力公司,共108名选手在赛场上同台竞技,充分展现公司系统电力工匠的风采。朗铎科技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赢得参赛各方的盛赞。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金属技术监督技能竞赛拉开帷幕此次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部分,其中实操考试中设有个人实操项目和团队实操项目。 个人项目包括隔离开关及开关柜触头镀银层厚度检测、输变电构支架及紧固件镀锌层厚度检测、不锈钢材质分析、户外密封机构箱箱体厚度检测共4项;团队项目为GIS设备壳体对接焊缝输变电钢管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 来自27家省/市电力公司的108名选手同台竞技 由于Thermo Scientific Niton手持式XRF在不锈钢材质分析领域的卓越性能,大赛组委会选择了6台Niton XL3t 980E作为现场竞赛备用样机。选手在竞技项目中使用Thermo Scientific Niton仪器经过4天紧张激烈地角逐,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分获大赛团体项目一、二等奖;黄国良等十名选手荣获个人项目十佳选手称号。荣获团体一等奖的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荣获团体二等奖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荣获团体二等奖的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及技术标准规划发布
    6月29日,由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京发布。作为《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的子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发布,是公司贯彻国家关于发展智能电网工作部署、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各方力量,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目标,建立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工作体系,开展试点工程,进行重大专题研究,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但由于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是新生事物,我国现有关键设备(系统)对智能电网建设支撑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已迫在眉睫。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在中国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包括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该规划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状况,针对“已有设备”、“在研设备”和“待研设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策略,制定每一类设备的研究内容、目标和计划。该规划是关键设备研制工作的行动纲领,可作为科研、制造企业的设备研制指南,同时也可作为制定相关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依据。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中国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包括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可以直接采用、需要修订、需要制定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该规划是用于指导公司智能电网企业标准编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技术指南,也是我国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栾军在发布会上说,智能电网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要尽快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组织、电力企业、制造厂商、研究机构、高校等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良好局面。两个规划的发布,是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成果。公司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智能电网创新发展。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发展智能电网必须坚持统一规划、标准先行。这两个规划对我国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及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有利于促进和带动智能电网及相关领域与产业有序发展。
  • 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研发中心落户南京
    如何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大规模接入国家电网,并保证其稳定运行?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即南瑞集团)获悉,他们正在筹建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这个中心的职责,就是攻克我国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并网应用技术的一系列“瓶颈”。   眼下,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发展迅猛,近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年均增长49.5%。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前者需要有蓄电池储能,系统造价很高;而后者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连接到国家电网,不仅可以省去蓄电池,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   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太阳光会随着季节、昼夜、天气变换时强时弱,导致光伏发电输出的剧烈波动和不可控制性。该中心重点要“攻克”的,就是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运行后给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和管理带来的各种影响:如怎样保证接入点的电能质量问题,如何针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分布进行变电站、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如何针对太阳能光伏电站出力的随机性来确定系统的各种备用容量,如何确定一个地区所能允许接入的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等等。   另外,光伏发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推广阶段,设备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国内尚未形成规范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检测能力,无法确保并网产品质量,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该中心正在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研究检测中心,制定太阳能发电的并网检测标准,对太阳能发电产品和光伏电站进行入网检测。   据介绍,建成后的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将通过对并网理论及规划、并网运行和控制、系统测试与标准规范等重大课题的研究,逐步建成完善的太阳能发电接入电网基础研究能力、完善的光伏系统并网试验检测环境和光伏电站并网性能移动检测能力,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光伏发电并网适应性测试的动模试验平台,最终建成世界一流的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与检测中心。   目前,该中心已经得到国家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的批准。该中心在边建设、边研究、边检测的过程中,已为国家“金太阳工程”和国家电网公司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了多项技术支撑。据悉,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一期工程,最迟明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 投资10亿 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检中心开建
    近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装备公司”)旗下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集团”)在平顶山举行了《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智能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的奠基仪式。   这两个项目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整体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工装备制造水平,有效支撑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所需关键设备研制而实施的“十二五”重大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平顶山新城区,规划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检测试验和智能输变电开关设备制造中心。   “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2.35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试验能力最强的试验站之一,成为我国中南、中东部地区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公共检测试验平台 平高集团智能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则是国家电网公司为把平高集团建成交直流、全系列、全电压等级开关研发制造基地及国际一流的输变电开关企业而实施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重点将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所需高端智能开关产品。该项目已列入河南省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智能开关研发制造基地,将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50.5亿元,利润4.5亿元。”在奠基仪式上,平高集团总经理李文海进一步解释道。   而在中电装备公司党组书记王纪年看来,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平高智能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必将为平高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交直流、全系列、全电压等级开关设备的研发、试验和制造基地发挥更加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并将加快中电装备公司建设国际一流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集团的步伐。   经过40年的建设,平高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2010 年2月4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平高集团整体划转国家电网公司,成为中电装备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聚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民生科技“唱主角”
    记者18日从国家科技奖励办获悉,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中,关乎民生的科技成果占多数,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和服务大众的文化产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农业领域项目获奖21项。   环境领域生态恢复项目获奖比例有所提高。科技进步奖环保领域授奖的4个项目中,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有3项,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显示我国环保领域生态保护项目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此外,涉及健康的医药领域获奖项目增多,如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等,克服了一系列难题。   特高压输电实现工程应用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由国家电网公司等30家主要单位共同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18日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特高压交流输电代表国际高压输电的最高水平。上世纪60至9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开展过试验研究,但未能形成成熟适用的技术和设备。”项目主要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   “我们的项目成果已实现工程应用,建成了1000千瓦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4年以来累计输送电量419.25亿千瓦时。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他说。   民众普遍关注的高压输电线路周边电磁环境问题是项目团队关注的重点,经过一系列突破和创新,项目形成了特高压系统电磁环境控制技术,实现了特高压工程环境友好目标。   “我们在项目中对导线布置方案进行了特别研究,用8根导线替代以往的4根导线。”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副主任陈维江说,“试验示范工程电磁环境实测值不仅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更优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   据介绍,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输变电行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带动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的同时,我国特高压输电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我国特高压标准电压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我国跻身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罗沙、顾瑞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推荐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18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项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   “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个项目攻克了建国以来几代石油人努力探索的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曹耀峰说。   2003年,中国石化在四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告含硫气田——普光气田,但气田开发建设工作却遇到了腐蚀防护技术、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等难题。尤其是气田硫化氢浓度高,人员一吸毙命,是制约高含硫气田开发的世界级难题。   “我们的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技术,就是主要在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曹耀峰说,“我们用‘零缺陷、零容忍’的管控理念为安全开发建立安全‘门闩’,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几年间,钻井施工、投产作业零事故,天然气集输站场、管道、净化厂泄漏监测准确率100%。”   普光气田生产的天然气为70多个城市提供了优质清洁能源,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的开发步伐,为盘活国内更多的高含硫天然气储量开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到‘十二五’末,我国高含硫气田生产能力将达每年270亿立方米,占到我国天然气产量的五分之一。”曹耀峰说。   破茧成蝶 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余晓洁、顾瑞珍)凭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金川集团和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8日喜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国家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撑、系统创新、产学研用互动的格局不断加强。”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经济与科技“两张皮”是阻碍中国经济依靠创新驱动的痼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句话自上个世纪反复强调了多年,尚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一方面企业自身没有强大的研发队伍,难以高效组织集成开发。另一方面企业习惯于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为扭转这种局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研发经费要占GDP2.2%的目标。此外,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要从目前的约1%提高到1.5%。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和成效设备及工程应用”、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长长的榜单上,不乏大型企业“摘金夺银”。期待2013年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上榜,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早日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3个创新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罗沙)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等3个创新团队18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记者了解到,创新团队已是我国科学研究组织的主要形式,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起始于1958年,以提高肝癌综合诊治疗效及探讨重要分子机制的集成化研究为目标,强化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解决了肝癌诊疗中的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   同样获奖的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是一支既能在学术上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驾驭复杂系统研制的团队。他们先后研制出银河、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其中赫赫有名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综合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创新团队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跨国交流与合作也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常态。本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来自4个国家的5名专家荣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来自美国的理查德杰尔教授是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他的同胞朗尼汤普森教授是著名冰川环境和古气候学家,来自丹麦的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在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来自日本的黑川真一是国际知名粒子加速器专家,来自加拿大的费立鹏教授是著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家,他们都为我国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8日在京举行,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郑哲敏院士和王小谟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以上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 光伏产业生死转机 国家扶持资金超700亿
    新闻背景 国内光伏产业前几年发展迅猛,在国际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这引起进口国的高度警惕。除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外,印度也跃跃欲试,准备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为扶持国内光伏产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一方面谋求反制,一方面着手支持国内光伏企业。11月1日,商务部对欧盟提起多晶硅双反调查。11月5日,商务部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不久前,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帮助光伏企业“过冬”的一揽子计划,预计扶持资金额将超过700亿元。   国内光伏产业前几年发展迅猛,在国际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这引起进口国的高度警惕。美国、欧盟先后对我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我国光伏企业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国际贸易战,度过贸易危机并持续健康发展,备受业界关注。   产业浩劫  国内光伏巨头全线亏损   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进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双反”调查,引来一片哗然。当时,不少国内企业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预计终裁可能搁浅,“双反”调查不会成立。   时隔一年,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倾销成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11月23日左右做出终裁,若认定从中国进口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中国光伏产品将被迫缴纳最高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15.97%的反补贴税。   继美国之后,中国光伏产业最大的海外市场欧盟也宣布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涉案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的最大一次反倾销调查。业内人士估计,如果由于“双反”而放弃欧盟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将失去74%的市场份额,将对全行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除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外,印度也跃跃欲试,准备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业财报显示,光伏巨头尚德、英利、赛维全线亏损,这些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都无法抗拒来自国际市场的波动,小企业的处境更是可想而知,中国光伏产业的一次大洗牌已经开始。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国际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调查扩散,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场浩劫。   自酿苦果  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授人以柄   成也国际市场,败也国际市场。据专家预测,中国光伏产业的“冬天”可能要持续几年。据山东力诺光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来自欧美的压力,他们曾试图用海外生产、就地解决的方法来规避“双方”调查,不过实际效果并不太好。今年年初,力诺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一座厂房,计划建设具有700兆瓦生产能力的生产厂房,明年即可投产。可是海外建厂并不是中国光伏产业走出低谷的最佳途径,据力诺光伏内部人士分析,虽然在美国建厂可以打反倾销战的“擦边球”,但由于美国人力、生产资料成本较高,将导致利润大大缩水。“中国光伏企业并不是产业的‘主人’,而是产业的‘保姆’”,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中国光伏产业在欧美“双反”调查中表现脆弱的原因。中国光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国际市场需求一脉相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几乎靠进口,而销售量的90%要出口欧美,成为一个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产业,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欧美突然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中国企业除了呼吁政府与欧盟开展高层会话,阻止对华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外,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欧美两大市场几乎紧锁中国光伏产业的咽喉。   据专家分析,目前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形势萎靡,欧盟将对中国光伏产业采取惩罚性措施,美国已经对中国光伏产业作出前期宣判,市场预期难言乐观。新兴国际市场将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分担风险的主阵地。   政策扶持   面对光伏产业市场危急局面,中国对欧洲的态度越来越强硬。11月5日,商务部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政府正在试图通过推出更深层次的产业政策来扶持国内光伏产业渡过难关。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10月26日在山西大同举办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峰会上表示,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和完善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将继续支持地方和企业把已开工的项目和示范工程做好。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指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对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实行统一补贴标准。项目的总发电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计量和代发补贴。这意味着国家将通过有条件免除光伏并网接入费用等方式,解决光伏企业前期投入成本较大的问题,长期制约中国光伏企业的“并网难”有望破题。   不久前,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帮助光伏企业“过冬”的一揽子计划,预计扶持资金额将超过700亿元。国家仍然看好光伏产业前景,无疑是送给国内光伏企业最好的止痛剂,“国家带来的信心比700亿元扶持资金更珍贵”,一光伏企业负责人直言。   行业转向  国内市场仍是“处女地”   面对来自欧美的冲击,不少光伏企业已经在尝试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培育广阔的国内光伏市场,其中加快建设光伏电站已成为业内新的热门话题。“建光伏电站不但能就地消化国内市场过剩产能,还是光伏企业获利的一条‘捷径’”,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光伏上网电价是1元/度,一度电上网可以得到国家1.2元补贴,与国家电网并网还能得到售电收益,回报稳定。”   光伏产业虽然火爆发展了几年,但在国内销量依然有限。其实,对工业和商业用电来说,电价在1元以上,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工业园、厂房等建筑屋顶,发电自产自用,又可以在国家电网得到相应入网补贴,可以说一举两得。   仅从济南地区来看,光伏发电几乎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处女地”,目前只有恒隆广场将建筑与光伏发电一体化。据电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济南地区非火力发电只占全部统调电力的千分之五,而非火力发电构成并不特指光伏发电,还包括风能、生物能、垃圾发电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光伏发电只是整个济南电力统调负荷的“九牛之一毛”,发展空间相当大。   欧美“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也激励着产业加快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在企业努力下,中国光伏产业有望尽快走出“双反”带来的阴霾。
  • 南京电气检测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
    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严格评审,南京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近日收到CNAS颁发的“认可决定情况通知书”和“实验室认可证书”,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自2009年4月14日起,具有CNAS认可资格,其检测报告将获得全国认可和国际互认。   为提高公司检测水平、适应外贸业务拓展需要,南京电气自去年以来开展了国家级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并于今年1月9日至11日,通过CNAS专家评审组的初评。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不仅是对南京电气检测中心质量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可,而且是对南京电气检测中心在认可范围内出具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的独立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的确认。它对于提升南京电气雷电品牌系列产品的美誉度,增强用户对雷电品牌系列产品的信任,以及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拓展公司全球业务,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南京电气副总工程师、质量检验部部长、检测中心主任范建二介绍说,公司检测中心主要从事国家电网输变电线路高低压绝缘子和电器产品的检测工作,拥有2000平方米高压试验大厅,以及1500千伏工频试验变压器、30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进口自动显示记录仪、800千伏标准电容器、1000千牛材料试验机和700千牛热机测试设备等仪器设备。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后,公司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除在全国通用外,还将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日本等46个国家、58个实验室得到互认。   据了解,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国家最高权威机构对一个单位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正式承认,是目前实验室管理及检测技术水平的最高标志。要得到认可必须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运作,最终目的是国际互认,即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一次检测,全球承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我国唯一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授权按照国际标准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进行评审和正式承认的专门机构。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多边互认协议成员。
  • 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验室投运
    4月25日,由国家电网所属中国电科院建设的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验室顺利投运。该实验室由3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1个充电监控中心构成,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的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和电池特性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充电监控信息网络、充电设施电能计量、动力电池组等方面具备了完整的试验研究能力,将重点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研究和设备、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能量转换等研究,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制定、设备检测、政策研究等,收集试验运行数据,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实验平台。
  • 全国首个风能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成功投用
    新华社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11日从国家电网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获悉,全国首个风能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近日成功投入使用,这是我国在大规模发展风电中取得的一项重要的科技成果。   这项成果是由国家电网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开发研究并应用的。该系统可实现每日向甘肃酒泉地区5个风电场提供96点风电功率预报和风电场出力分析服务,有效地缓解了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接入西北电网后对电网的冲击,为解决西北区域大规模风电开发与并网运行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国家电网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的电力专家鹿飞介绍,该风能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主要由西北电网区域(酒泉)调度测风网络和风能实时监测系统两部分组成。西北电网区域(酒泉)调度测风网络是国内首个针对区域电网风电调度的测风网络,2010年初建成投入使用,可实现包括10米、30米、50米高度和两个70米高度共5个通道的风资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 风能实时监测系统可实时生成监测区域内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对风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并计算各风电场的理论出力。   同时,该系统还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模式识别、三维智能仿真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对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信息的实时监测,进行4-6小时的短时临近预报,随时修正日前预报的偏差,全面提高风电功率预报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了风电对电网的冲击,将大大推动大规模风能发电在国内的发展。
  • 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公示
    2012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公示   为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科技部今年4月启动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在各有关单位组织推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1]363号),经视频答辩、专家咨询、方案论证、项目查重等程序,凝练形成了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备选项目。这批备选项目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预算落实情况安排立项。   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计划组织实施原则,为进一步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现就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10日。   联系人:孙鸿航(58881538) E-mail: sunhh@most.cn   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doc   科技部高新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   一、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支持重点   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以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提升能源可持续创新能力,为实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十二五”战略规划,能源领域拟设立4个重点专项和6个优先主题。4个重点专项包括智能电网专项、洁净煤专项、太阳能发电专项和风力发电专项 6个优先主题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洁净煤技术、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技术、氢能燃料电池与分布式供能技术、新型电力电子技术、节能与储能技术。主要研发内容如下:   (一)智能电网专项。重点支持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协调运行、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电网消纳间歇式能源技术,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动技术,智能配用电技术,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柔性输变电技术及关键器件和设备等。   (二)洁净煤技术专项。重点支持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煤制清洁燃料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与示范、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与示范等,突破洁净煤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产业化系统集成难点,为调整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耗提供技术支撑。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700℃超超临界发电关键技术,煤制清洁燃料、化工品关键技术及新型工艺,大型煤气化关键技术等。   (三)太阳能发电专项。重点支持低成本高效晶硅太阳电池技术、薄膜太阳电池技术、新型太阳电池技术、聚光光伏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光伏/光热混合供能技术(PV/T)等,实现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全面突破,促进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低成本高效晶硅太阳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生产线,薄膜太阳电池成套制造工艺技术,高倍聚光太阳电池成套制造工艺技术,太阳能槽式集热发电技术,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等。   (四)风力发电专项。重点支持电网友好型风机设计制造技术、大型陆上及海上风电场设计建设、并网与运行关键技术等,全面提升我国风电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风电产业和风电科技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技术,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海上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先进风力机翼型族设计与应用技术等。   (五)可再生能源技术主题。重点支持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及发电技术、地热能综合利用及发电技术、海岛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关键技术、万千瓦级潮汐试验电站技术、波浪能发电、潮流能发电技术等。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生物质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与示范,新型能源藻培育与能源产品转化技术,海洋能集成供电系统研究与示范,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中低温地热发电技术及示范等。   (六)洁净煤技术主题。重点支持先进燃煤发电、新型煤气化核心技术开发及褐煤气化、F级和E级燃机设计、燃煤电厂CCUS等洁净煤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方向。包括:煤燃烧后低能耗,二氧化碳利用、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新技术。   (七)先进核能及核安全技术主题。重点支持核安全技术、行波堆技术、超高温气冷堆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等,突破核电系统及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完善的核电运行保障体系。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行波堆堆芯设计及关键技术,核安全技术等。   (八)氢能、燃料电池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主题。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洁净的化石燃料制氢技术、高效储氢技术、加氢站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及基于微型燃机和燃料电池发电的三联供技术等,开展前沿技术的重点探索,研制一批核心设备与装备。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先进制氢和储氢技术,基于氢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基于可再生能源制/储氢的70MPa加氢站研发及示范,先进燃料电池发电及应用技术等。   (九)新型电力电子技术主题。重点支持大功率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及其系统控制技术、大功率逆变器并网技术、大功率全控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全数字控制技术等。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高压直流换流阀研制,中高压大功率矩阵变换器,储能系统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发等。   (十)节能与储能技术主题。重点支持10MW以上级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关键技术、储能电池模块和变换器模块集成技术、3MW/10MWh以上级储能系统及其工程应用示范等,形成储能产业化技术平台。本年度主要任务包括: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单体、模块及系统集成技术,储能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及系统集成技术,新型化学储能电池技术,高性能物理储能技术等。   二、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备选项目(如图)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承担单位 主要推荐单位 申报编号 1 智能电网高级分析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 华北电力大学、海南电网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电云南电力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许继集团、国电南瑞、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广西电网公司等 教育部、国资委、上海市科委、广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厅、海南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厅、云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南京国家高新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SQ2011GX01D01427 SQ2011GX01D01723 SQ2011GX01D01801 SQ2011GX01D01804 SQ2011GX01D02123 SQ2011GX01D02616 SQ2011GX01D02941 SQ2011GX01D02952 SQ2011GX01D03272 SQ2011GX01D03852 SQ2011GX01D04309 SQ2011GX01D04630 SQ2011GX01D05249 SQ2011GX01D05658 SQ2011GX01E01105 SQ2011GX01E03057 SQ2011GX01E05093 SQ2011GX01E05857 2 柔性交流输电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西电电气等 国家能源局、江苏省科技厅、国家电网公司 SQ2011GX01D01479 SQ2011GX01D03374 SQ2011GX01D04089 3 高安全、高性能的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教育部、国资委、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SQ2011GX01D01040 SQ2011GX01D01753 SQ2011GX01D03595 SQ2011GX01D03918 4 700℃超超临界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华能集团、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市科委、华能集团 SQ2011GX01D03537 SQ2011GX01D05625 5 煤制清洁燃料、化工品关键技术及新型工艺研究 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华电煤业集团、江苏索普集团、山西晋城矿业集团、大唐国际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大化所、中国神华煤制油等 教育部、山西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厅、中科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神华集团、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SQ2011GX01D03256 SQ2011GX01D03527 SQ2011GX01D03765 SQ2011GX01D04343 SQ2011GX01D04633 SQ2011GX01D04642 SQ2011GX01D04754 SQ2011GX01D04907 SQ2011GX01E03905 SQ2011GX01E04351 SQ2011GX01E04875 6 规模化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成套制造工艺技术研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河南省科技厅、南宁国家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杭州国家高新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SQ2011GX01E01745 SQ2011GX01E02103 SQ2011GX01E03624 SQ2011GX01E04304 SQ2011GX01E04960 7 效率10%以上年产能50MW非晶/微晶硅叠层薄膜太阳电池成套制造工艺技术研发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商务部 SQ2011GX01E02936 8 高倍聚光太阳电池成套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及示范 北京北控绿色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科委 SQ2011GX01D05735 9 效率20%以上低成本晶体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生产线 中电电气、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英利集团等 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厅、兵器装备集团、武汉东湖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中化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河北省科技厅、常州国家高新区、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SQ2011GX01D01292 SQ2011GX01D02069 SQ2011GX01D02107 SQ2011GX01D03429 SQ2011GX01E00383 SQ2011GX01E00430 SQ2011GX01E01053 SQ2011GX01E01554 SQ2011GX01E01623 SQ2011GX01E01894 SQ2011GX01E03898 SQ2011GX01E04659 SQ2011GX01E05697 SQ2011GX01E05741 10 太阳能槽式集热发电技术研究与示范 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皇明洁能控股公司、中广核太阳能等 教育部、国资委、山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青海省科技厅、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南阳国家高新区 SQ2011GX01D01146 SQ2011GX01D01215 SQ2011GX01D01985 SQ2011GX01D03150 SQ2011GX01D03609 SQ2011GX01D03788 SQ2011GX01D04314 SQ2011GX01D05257 11 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理化所、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青海新能源集团等 教育部、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委、陕西省科技厅、青海省科技厅、中科院 SQ2011GX01D02209 SQ2011GX01D03315 SQ2011GX01D03423 SQ2011GX01D03732 SQ2011GX01D04701 SQ2011GX01D04923 12 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技术研究 江苏金风、国电联合动力、华锐风电 国家能源局、江苏省科技厅、国电集团 SQ2011GX01D01057 SQ2011GX01D03902 SQ2011GX01D05154 1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兰州电机公司 甘肃省科技厅 SQ2011GX01D01667 14 海上风电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东海风电、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启东道达、华能新能源、大唐山东发电、龙源电力集团 国家能源局、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 SQ2011GX01E01855 SQ2011GX01E01902 SQ2011GX01E02039 SQ2011GX01E03796 SQ2011GX01E04731 SQ2011GX01E04897 15 先进风力机翼型族设计与应用技术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科院 SQ2011GX01D02898 SQ2011GX01D04434 16 生物质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与示范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 教育部、天津市科委、河南省科技厅、中科院 SQ2011GX01D00273 SQ2011GX01D03736 SQ2011GX01D03853 SQ2011GX01D04181 SQ2011GX01D05009 17 新型能源藻培育与能源产品转化技术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新奥科技 教育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科技厅、中科院、中化集团 SQ2011GX01D00614 SQ2011GX01D00818 SQ2011GX01D03072 SQ2011GX01D03515 SQ2011GX01D04632 SQ2011GX01D04878 18 海洋能集成供电系统研究与示范 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 教育部、青岛市科技局 SQ2011GX01D03649 SQ2011GX01D00797 19 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吉林大学、清华大学 教育部 SQ2011GX01D04380 SQ2011GX01D03508 20 燃煤烟气CCUS关键技术 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等 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陕西省科技厅、四川省科技厅、中科院 SQ2011GX01D01680 SQ2011GX01D04098 SQ2011GX01D04938 SQ2011GX01E03574 SQ2011GX01E04338 21 核安全研究 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清华大学、中广核、苏州热工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等 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黑龙江省科技厅、佛山国家高新区、广东核电集团、中核集团 SQ2011GX01D01428 SQ2011GX01D01757 SQ2011GX01D02154 SQ2011GX01D03511 SQ2011GX01D05242 SQ2011GX01D05270 SQ2011GX01D05950 22 先进制氢和储氢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 教育部、国资委、河南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 SQ2011GX01D02976 SQ2011GX01D01218 SQ2011GX01D03681 SQ2011GX01D03849 SQ2011GX01D04528 23 基于氢能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 南开大学、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天津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昆山国家高新区 SQ2011GX01D03970 SQ2011GX01D04376 SQ2011GX01D04556 24 ±1100kV直流换流阀研制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SQ2011GX01D03327 25 新型中高压大功率矩阵变换器的研究 江西康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西省科技厅 SQ2011GX01D02375 26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单体、模块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 中科院大化所、北京普能、承德万利通集团等 国家能源局、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大连高新区 SQ2011GX01D00441 SQ2011GX01D02419 SQ2011GX01D02765 SQ2011GX01E04553 27 储能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北京大学、江西赣锋锂业、山东润峰集团 教育部、江西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厅 SQ2011GX01D01721 SQ2011GX01D02012 SQ2011GX01D03958 28 新型化学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解放军防化院、大连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辽宁省科技厅 SQ2011GX01D00455 SQ2011GX01D01787 SQ2011GX01D04892 29 高性能物理储能 湖南大学、解放军防化院、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大唐新能源等 教育部、国家能源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科院、大唐集团 SQ2011GX01D01637 SQ2011GX01D03475 SQ2011GX01D04276 SQ2011GX01D04693 SQ2011GX01D04944 30 适合低风速、高原、耐低温风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金风公司 北京市科委 SQ2011GX01D00491 31 中低温地热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天津大学、江西华电、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天津市科委、江西省科技厅、中科院 SQ2011GX01D01139 SQ2011GX01D04833 SQ2011GX01D04959 32 3000吨/日级大型煤气化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兖州煤业公司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SQ2011GX01E05451 33 行波堆堆芯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核集团 SQ2011GX01D03008 34 基于可再生能源制/储氢的70MPa加氢站研发及示范 同济大学 上海市科委 SQ2011GX01D03480 35 先进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武汉银泰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等 湖北省科技厅、福建省科技厅、四川省科技厅、中科院 SQ2011GX01D00861 SQ2011GX01D00997 SQ2011GX01D02884 SQ2011GX01D04389 36 采用国产智能模块的储能系统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浙江大学 教育部 SQ2011GX01D04112
  • 国网的“劳伦斯实验室”
    “电力系统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人造系统,甚至超过航空航天。”在国家电网仿真中心交直流电力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很容易体会到中国电科院总工程师汤涌这个说法。   在数百平方米的大厅里,2米多的黑色大型机柜排排矗立,里面的无数电子电路板加上一个大型计算机程序,就能模拟出真实的电网运行。在计算机终端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完整的全国电网地图。需要了解什么条件下的电网状况,在计算机上设置参数即可见,而物理的电子电路板能帮助计算机提高数字模拟准确度。看起来像插拔积木一般操作电路板,可能是在设置一个从四川到上海的完整电力系统。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电力模拟系统。楼下的第一代动态模拟系统实验室则布满了小型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电动机、冰柜、大大小小的灯泡等,是一个更为直观的微缩电力系统。   “航空航天系统难在精密,电力系统难在规模大、范围广、元件多,而且不能现场试验。”汤涌告诉记者,仿真试验研究对电力系统来说尤为重要。目前特高压电网的方案,都要在这个仿真中心反复试验,以论证安全可靠性。   当年论证三峡工程的输变电方案,为了多种试验方法相互验证,汤涌和同事们专程去俄罗斯做了三个月的试验。   这个投资2亿人民币建设的电力系统仿真中心与三个特高压试验基地、计量中心和国家风电研究检测中心一起,构成了大电网试验研究的物理基础。“我们国家的资源分布和需求决定了要发展特高压。”中国电科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来小康说,特高压不是一个技术和安全问题,而是经济需要远距离传输。   现在特高压技术让国家电网在国际上的声音变大了。“由于我们地大网大,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强。”来小康坦承,“如果没有特高压,没有大电网,有可能我们什么都不如人家。”   曾深入研究特高压的美俄等国均放弃了建设,而中国的1000千伏交流示范工程已在争议中投运一年半。凭借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相关技术装备和试验基地,中国电科院开始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的特高压交流标准电压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大电网组织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中国,由国网公司承担相关工作。   事实上,中国电科院早在1996年就开始做特高压的论证,甚至20年前就开始涉及这一概念。“专家觉得一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就会推动上面立项。”   如今被国网人频繁提及的可控串补装置,就是名誉院长周孝信90年代看到的方向,并推动了研究。“首先是在院里自己立项,用一些基金先做起来,几年以后有了一定基础,觉得能做,就申请国家项目,像串补就是973项目。”等继续研究到了可以工程实施的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就要介入支持。这时资金需求大,国网还要掂量上不上,找内外很多专家一起论证。汤涌告诉记者,一种技术从初期跟进到实验室再到现场应用,往往要十几年之久,院里重大的科技示范项目无不是十年磨一剑。   中国电科院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企业,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并出口海外。   汤涌领导的电力系统研究所还有支撑电网运行调度,解决疑难杂症的任务。从国家电网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始,他们就要参与规划方案评估,考虑预想事故对规划方案的影响,运行现场出现异常,马上赶去找原因、提措施。此外,集中封闭搞项目会战也是常事儿。“我们相当于专家门诊,地方上自己看不好的就送到我们这来。”   在高压所高级工程师李同生的回忆里,类似的技术服务是电科院建立初期的首要工作,主要为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在输电线路频繁发生事故的年代,现场调查和措施改进是他们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但后来,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比例从“三七开”变成了“七三开”。第一个330千伏的刘家峡输变电工程,反复论证实验、更改方案的三峡输变电工程,正在建设的特高压电网,后面都是电科院在做技术理论支撑。   但此前多年,无论技术服务还是科学理论研究,都与电科院自身产业关系不大。汤涌记得,中国电科院的主要风格一直潜心做科研,直到2000年的转制大会之后,科研开始加速面向市场,电科院旗下的科技公司逐渐背上盈利任务。   但南瑞的机电自动化保护范围较专,主打一种核心产品,中国电科院的综合科研技术仍是国内第一。在企业的带动下,其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更加一体化,对产业需求的预测也更有的放矢。   电科院的6000多名员工里,科研和产业的比例为1:2,去年的营收是34亿。不过若算人均值,还是“南瑞效益更好”。   中国电科院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研发中心的功能,有做前瞻性研究,引领行业的作用,但来小康坦言:“当然我们原来的工作基础和产业结合还不是那么紧密,不一定做得很好,但我们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原来研究院以技术支撑为主要工作,现在向引领作用发展。”   2006年,新能源研究所和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相继成立,均指向前瞻性研究。   新能源研究所成立时只有5个人,就将研究方向定为风电并网分析、风电机组检测、风能资源评价和风电功率预测。而那时外界还很少有人了解风电产业这些需求。如今已有90多人的新能源所,每天只有十几个人坐在工位上,大部分跑在各种现场。其研究也已初具规模,成为国内唯一具有国际互认可资质的风电检测机构。   尝试对不可预知的风电进行功率预测,也是新能源所的工作内容。“我们拿以前的历史数据,加上数据天气预报,来预测明天的发电情况,能滚动预测未来24到48小时。”新能源所一位专家说,现在的准确率基本达到国际水平,已有7个网省电力调度中心投运了这套系统。不过汤涌认为,这些数据还是测算出来的:“看系统精准度,我们得说5年以后论英雄。”   为了在世博上展示电网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调度能力,新能源所为国家电网馆做了风光储调度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等。有一段时间,他们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但很多人至今还没有进过世博园。   储能是来小康主管的工作内容之一。新能源和大电网催生了这一新的市场空间,他称这可能是“改变电网发展方式的革命性技术”,而中国也许会走在世界前列。他认同科技部一位副部长的论断:“中国的科研实力和国情相对应,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前列,但我们电力是再往前一点。”   中国电科院区内有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是来小康辖下的试验田。“我们充电技术没有拖电动汽车的后腿,时间表是由汽车制造业确定的。”他担心的是,各方一哄而上建充电站,不考虑对电网的影响,有一天会重蹈风电的覆辙。   除了研究这些已为人熟知的东西,来小康还是超导电力研究所所长。“超导材料会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革命,但这是30年后的技术,我们也在关注了,这就是科技引领作用。”   这样的作用,让人想起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这个创建于1931年的实验室,已诞生了10个诺贝尔奖得主。
  • 北京首个汽车充电站6月底建成 设实验室专门检测
    25日,来自北京市电力公司的消息,北京市首个电动车汽车充电站预计6月底在航天桥建成,该充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个综合性的高技术含量的充电站。   据了解,国家电网自从2009年下半年起便紧密跟踪电动汽车发展趋势,2009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明确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目标、选址原则、供电方式、计量计费方式。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城市建设电动车充电站试点。   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工作,该公司试验研究院专门设立实验室负责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相关研究、试验及检测工作。实验室建成后,将可以验证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监控室获得的数据还将为该公司的充电站建设提供资料,同时也将为北京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质量把好关。
  •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关于确定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项目委托研究承研单位的公告
    《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项目委托研究征集公告》发布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申报。截止6月20日(以邮戳时间为准),共收到课题委托研究申报材料766份。经认真遴选,现将课题委托单位公告如下:  一、委托研究承研单位名单  1.碳中和战略研究  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参与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国经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2.碳中和专项法律研究  牵头单位:天津大学(法学院)  参与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湖北大学(中国典型行业碳减排交易研究中心)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3.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牵头单位: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参与单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4.碳定价机制研究  牵头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参与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       中节能皓信(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5.甲烷排放管控路径研究  牵头单位: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参与单位: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6.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  牵头单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参与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7.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研究  牵头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参与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8.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研究  牵头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参与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9.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建设研究  牵头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陈吕军团队)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10.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示范项目研究  牵头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参与单位:西北大学/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11.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研究  牵头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博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12.电力大数据碳排放监测研究  牵头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参与单位: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恒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       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碳经济计量中心)  13.重点工业和能源产品碳排放强度控制限制及管理机制研究  牵头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参与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14.供热减碳路径及政策研究  牵头单位:中节能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  15.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国际比较分析  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参与单位: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节能中心  二、工作要求  (一)请牵头单位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按照委托研究总体要求和课题项目具体要求,牵头组织各参与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按时高质量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二)请参与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做好有关工作。  (三)请各课题牵头单位于8月22日前与工作联系人联系办理后续事项。各项课题原则上9月上旬完成课题开题。  工作联系人:惠婧璇68505117(第1至7项课题)        刘翠玲68505155(第8至14项课题)        刘睿瑾68505168(第15项课题)
  • 天津“双碳”运营服务中心启用
    5月18日,作为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的平行论坛,城市能源革命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近百名中外嘉宾围绕“数智驱动 低碳转型”主题,共探能源智慧发展新路径,共话能源低碳转型新篇章。  论坛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承办。论坛上,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集中展示了其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双碳”行动方案,打造电力“双碳”引领示范,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论坛吸引了来自天津市政府、中国工程院、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华为公司等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高校、领军企业诸多专家学者深度参与。  论坛上,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启用。国网天津电力还与天津市金融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华为公司等签署“数智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双碳”服务产业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该中心集碳减排服务、碳资产运营、碳排放交易、碳评估认证、碳技术研究五大功能于一体,为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三大类主体提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双碳”综合服务。
  • 看计算机专业“门外汉”如何变身化学分析“顶级专家”
    “要做就做到最好”——记国家电网江苏电科院技能专家朱洪斌  电力油气化验,在庞大的电力系统中是个附属小专业,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朱洪斌却在这个小专业里实现了大作为。  身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物资检测室油气化验组组长的他,参加工作28年来,在电力油气化验领域刻苦钻研,成果丰硕。由他主持研发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的创建及应用”项目成果,获第4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近3年在江苏电网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5亿多元。  由门外汉到顶级专家  1988年秋,经过江苏省自学考试,取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毕业证书的朱洪斌被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江苏电科院前身)录取。但没想到的是,他被分配到了完全陌生的化学室。“后来才知道,化学室仪器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这也是安排我去的原因。”朱洪斌说。  然而,朱洪斌对化学专业一窍不通,工作压力很大,但他心中始终坚持“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工作信条。朱洪斌一头扎进工作中,开始潜心钻研。白天,他钻进实验室,分析油品、检测成分,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验证数据,他在现场和实验室之间奔波,一遍遍采样、比对、分析。夜里用电设备少,对仪器杂波干扰小,是测试仪器控制性能和参数的最佳时机,他便一直坚守到深夜,在试验设备前查看运行情况,分析、记录试验数据。只要一有空,他就“啃”化学专业书。很快,他由“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成了一个优秀的化验师。  但朱洪斌有着更高的追求。他将进一步提升油气试验能力确定为攻关方向,日复一日地试验、钻研,在他的主持下,江苏电科院油气试验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到2009年,实现了电力用油、气常规分析项目的全覆盖,其中首次申报的19个检测项目全部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由他主持研发的科技项目已获18项国家专利,还有15项国家专利正在申请中。  在持续不断的创新攻关中,朱洪斌获得了“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同时完成了从优秀化验师到全国顶级专家的跨跃:成为连续两届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且是两届委员中唯一非化学专业出身的委员 没有真正上过大学的他,成了江苏计量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出站论文答辩的5名评审专家之一。  由偷点懒到乐在其中  “我创新的初衷,其实是想在工作中偷点懒。”朱洪斌风趣地说,过去做油色谱分析必须到现场取油样,再拿到实验室检测,来回折腾不仅十分辛苦,而且工作效率很低。于是,围绕解决这两大问题,他开始了油中水分、油中气体等在线测量装置等的研发。  然而,创新之路十分艰辛。爱好摄影、闲暇时常为家人做上一桌美食的朱洪斌,为了攻克专业上的难关,放弃了一个个爱好,全身心地投入一项项创新,并追求“做得最好”。  在油色谱分析标准油的配制研发中,制作满足要求的气囊是核心,气囊材料的选择是关键。朱洪斌找来大量橡胶材料的特性数据,详加分析后共选择6种橡胶反复做试验,历时达3个月,最终选定了一种军工用橡胶,获得了满意效果。该项目将标准油的量值稳定期由4天提升至了180天!而该领域国际知名的美国摩根谢弗公司在其官网上公布,由其生产并由国际大电网会议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用来提高检测精度的世界上唯一的商品化标准油,产品保存期限也只有30天。  朱洪斌创新的步伐始终不会停下。2014年,针对江苏电网发展快速、六氟化硫设备日益增多的情况,他主持研发了“六氟化硫气体质量现场快速评价系统”,不仅实现了六氟化硫气体质量验收的现场检测,而且将单一检测样品的全分析时间由18小时缩短至了40分钟。2015年国家新出标准增加两项检测内容后,传统方法的全分析时间需增至20小时,朱洪斌及时改进其评价系统全分析时间仍只需40分钟。该项成果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更杜绝了气体由现场运回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由“病后诊治”到“治未病”  2015年7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年度第4号公告,公布了133项行业标准。其中,编号为DL/T1463-2015标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分析用工作标准油的配制》由江苏电科院负责制定,其主起草人就是朱洪斌。  这一标准是该院“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的创建及应用”项目成果的组成部分之一。同年8月2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认为其大大提高了变压器早期故障的诊断水平,整体技术国际领先。  早在2002年,朱洪斌和同事们发现,采用传统的油色谱分析法对变压器实施故障诊断,需要从现场取油样后拿回化学室检测,不仅误差大,而且费时费力。怎样提升油气化验检测质量和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朱洪斌开始走上了电力油气化验设备及技术的创新之路。  从2005年起,朱洪斌先后主持完成了“油中水分在线测量装置的开发”“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测量装置评价校验系统的开发”及“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网络校准比对系统的开发”等项目,并于2011年集成前期创新成果,主持完成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的研究开发及应用”项目,实现了对变压器油色谱分析全过程的现场实时监控,并且将数据分析误差降至传统方法的1/6。  “对电力系统中最重要、最昂贵设备之一的变压器而言,项目的完成实现了由‘病后诊治’到‘治未病’的转变,将变压器故障消除在了萌芽状态。”江苏电科院科技部主任陈久林说。  据统计,近3年,江苏电网利用该成果共筛查出22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早期缺陷68起,经过前期及时处理,合计降本增效超过2.5亿元。自2011年2月该成果在江苏电网全面应用以来,因缩短检修时间、减少设备故障及非计划停电,累计间接增加供电量达56.1亿千瓦时。如今,该成果已经在山东、福建、新疆、广东等省级电网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成功参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p   根据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推荐工作的要求,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组织评奖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并在2016年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一等奖和产品一等奖(总数4个)中确定了申报项目——“宽带微波信号产生与传输的光子技术”。中国科协经过层层评审,最终决定推荐这一项目作为四个申报资格之一,参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p p   “宽带微波信号产生与传输的光子技术”相关技术在我国“某型号雷达”、“嫦娥3号”和“北斗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中获得了应用,为我国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技术应用于无线传输与感知系统,在国家电网、中国电信、广东海事局等单位获得成功应用,近两年产生6000万元经济效益。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ca030a6-b4d3-4fc2-bb6a-5dc9781ba964.jpg" title=" 0.png" / /p 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每年征集会员单位优秀项目参评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学会本着重视创新性、先进性和独有性的理念挖掘年度优秀的技术和产品项目、给予表彰鼓励,并根据管理办法向中国科协推荐一等奖获得者,参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今年首次推荐成功,充分证明了学会组织科技创新奖的权威性和行业认可度,也是对学会各级会员单位对科学技术发展积极探寻的鼓励。 /p p   现根据广大会员单位的强烈呼吁,今年报名截止日期延迟至4月20日。 /p 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官网: a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csoe.org.cn/awards/" http://www.csoe.org.cn/awards/ /a /p p   评奖办公室咨询电话:022-5816851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国网公司首个重点六氟化硫气体实验室在电科院揭牌
    3月24日上午,安徽公司总经理吴平、总工程师杜贵和前往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我省首个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六氟化硫气体特性分析与净化处理技术实验室揭牌。   六氟化硫气体实验室是国网公司首批八个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安徽省电力公司,面向电网开展六氟化硫气体监测、管理、回收处理和装置研发等工作。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次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今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装备有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检测设备,拥有一批专家型的科研人员,先后取得多项科技成果,目前已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和五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整体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吴平在揭牌仪式的发言中指出,国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徽电科院,是安徽省公司、省电科院科技创新助推电网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绩。省公司向实验室命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电科院全体干部员工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服务电网建设、安全生产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各项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   吴平指出,作为省公司系统重要的科研基地,电科院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面对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现状,特高压、跨区域电网特别是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电科院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科研中心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结合安徽电网发展实际,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并力争在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上取得突破。   吴平强调,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电科院要积极引进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科技研发所紧缺的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培养,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并向科技人才倾斜,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省份尤其是发达地区电力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进入国网系统电科院先进行列。   揭牌仪式后,吴平、杜贵和实地察看了实验室的生产科研环境,并饶有兴趣的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检测系统上进行了操作,对远程变压器相关数据实现了调阅。   安徽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晓平、科信部、人资部、基建部、生技部、安监部、营销部、调度中心、电通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 国网公司首个重点六氟化硫气体实验室在电科院揭牌
    3月24日上午,安徽公司总经理吴平、总工程师杜贵和前往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我省首个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六氟化硫气体特性分析与净化处理技术实验室揭牌。   六氟化硫气体实验室是国网公司首批八个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安徽省电力公司,面向电网开展六氟化硫气体监测、管理、回收处理和装置研发等工作。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次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今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装备有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检测设备,拥有一批专家型的科研人员,先后取得多项科技成果,目前已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和五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整体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吴平在揭牌仪式的发言中指出,国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徽电科院,是安徽省公司、省电科院科技创新助推电网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绩。省公司向实验室命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电科院全体干部员工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服务电网建设、安全生产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各项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   吴平指出,作为省公司系统重要的科研基地,电科院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面对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现状,特高压、跨区域电网特别是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电科院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科研中心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结合安徽电网发展实际,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并力争在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上取得突破。   吴平强调,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电科院要积极引进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科技研发所紧缺的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培养,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并向科技人才倾斜,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省份尤其是发达地区电力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进入国网系统电科院先进行列。   揭牌仪式后,吴平、杜贵和实地察看了实验室的生产科研环境,并饶有兴趣的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检测系统上进行了操作,对远程变压器相关数据实现了调阅。   安徽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晓平、科信部、人资部、基建部、生技部、安监部、营销部、调度中心、电通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