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电小堆

仪器信息网核电小堆专题为您整合核电小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电小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电小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电小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电小堆话题讨论。

核电小堆相关的资讯

  • 国际核电小堆发展高峰论坛开启 中科华确认为协办单位
    p   国际核电小堆发展高峰论坛(ISMRF2015)将于2015年12月2日-3日登陆上海,本次大会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主办,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p p   已确认为大会协办单位。 /p p   随着“十三五”的到来,我国核电建设在政策力推下将进入发展高峰,多用途小型先进模块化反应堆(简称“小堆”) 以其高安全性、一体化、模块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国际核电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发电功能外,小堆还可以用于热电联供、制氢、海水淡化和海洋开发。目前,拥有中国自主核电小堆技术的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由此包括快堆,小型压水堆,钍基熔盐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的中国小堆技术版图逐步显现,小堆将成为中国核电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有关专家表示,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情况下,核电小堆商业化应用前景颇广。 /p p   发展小堆的前景非常诱人,但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小堆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种种现实的挑战和机遇,国际核电小堆发展高峰论坛将携手180多位来自国内外核电监管机构、研发单位、工程公司、核电业主、科研院所的嘉宾汇聚一堂,探讨国际小堆前沿动态,以此推动核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p p   论坛第一天将聚焦 “核电小堆政策、标准研究和前景展望”与“核电小堆前沿技术”,第二天设置三大专场, 将就“小型压水堆技术、工程与关键材料设备”、“高温气冷堆技术、工程与关键材料设备”“快中子反应堆技术、工程与关键材料设备”三大主题进行探讨。目前较受我国重视的是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我国首座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于2014年末首次达到100%功率并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72小时。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快堆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的核心技术。 /p p   本次大会将围绕小堆政策、设计标准、选址评价与许可、多种技术的研发与进展、设备与材料的要求、新建项目进展及应用前景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此加快小堆商业化进程。同时,本次大会主办方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核电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与业主单位的供需对接,打造一流核电运行服务平台。 /p p   联系大会组委会索要议程: /p p   Tel: 021 5130 7111 /p p   E-mail: elleh@innchinc.com info@innchinc.om /p p   大会官网: www.innchinc.com/ismrf2015 /p p /p
  • 中国核电不止于“大”,“小”有“钱”途——国际核电小堆发展高峰论坛(ISMRF2015)即将拉开序幕
    p   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主办,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核电小堆发展高峰论坛(ISMRF2015)将于2015年12月2日-3日登陆上海。 /p p   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是“福岛事件”后中国核电重启的元年,核电行业迎来加速发展期。随着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中广核华龙一号落地英国,投资兴建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推进塞兹韦尔 C(SZC)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国家核电携CAP1400技术出征南非,阿根廷与中国签署128亿美元核电合作协议,中核集团与埃及核管委签署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p p   然而在“大红大紫”的核电界内,小堆也是近几年来受到很高的推崇: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美国泰拉能源公司签署了行波堆合作文件,法国计划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第四代快中子反应堆,西屋公司正在寻求与美国能源部(DOE)合作研发铅冷快堆(LFR),英国劳埃德船级社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同开发浮动堆。下面我们来领略下小堆的风采: /p p img style=" width: 558px height: 518px " title=" 0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6b438a9a-fedf-408d-8c67-ac473bcaa107.jpg" width=" 1047" height=" 79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由上海英致统计,仅作参考) /p p   核电小堆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且选址覆盖内陆地区,这样有可能解决内陆核电站迟迟未能启动的难题。小堆类型丰富,如:中核新能源、核一院、中船719所、中海油研究院等合作开发的渤海湾海上浮动平台,同时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科华)和中海油研究院也在积极磋商渤海湾浮动平台项目,核建清洁能源参与的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此外,熔盐堆、铅基快堆、低温堆、国际空间堆等也已进入项目前期可研阶段。 /p p   核电小堆,“钱”途不小 /p p   本次大会将对核电小堆进行最深入的探讨,让与会代表全方面地了解小堆。本次大会规模大、层次高: /p p   strong  举足轻重的协办单位: /strong /p p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科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p p    strong 重磅权威的发言嘉宾: /strong /p p   国家核安全局反应堆处处长、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核电办处长、ASME 核电部经理、世界核协会(WNA)中国区总监、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小堆研发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研究院 ACP100总设计师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核工程研究院的主任助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项目研究院、德国GRS研究员级工程师等。 /p p    strong 群英荟萃的参会企业: /strong /p p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核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仿真技术有限公司的主任工程师、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参与小堆项目的单位都将出席。 /p p    strong 量身定制的小堆议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ea918bbe-16fc-4d57-a652-f290d58043df.jpg" / /p p   本次大会将会探讨到的议题也是与核电企业与业主单位的供需所息息相关的,在核电发展走出去的大方向下,讨论新的方针政策,相信对核电企业和业主单位都是不容错过的。 /p p   本次大会主办方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核电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与业主单位的供需对接,打造一流核电运行服务平台。 /p p   核电不止于“大”,“小”有“钱”途,小堆前景一片光明,核电也能以“小”搏“大”! /p p   联系大会组委会索要议程. /p p   Tel: 021 5130 7111 /p p   E-mail: elleh@innchinc.com info@innchinc.om /p p   大会官网: a href=" http://www.innchinc.com/ismrf2015" www.innchinc.com/ismrf2015 /a /p
  • 三代核电站堆芯仪表系统实现国产化
    记者1月15日从科技部获悉,在“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核电站堆芯仪表系统实现了国产化制造,相关设备均已顺利通过堆上试验和我国核安全设备监管要求的全部鉴定试验,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该系统的国产化制造供货能力。在我国目前运行的49台核电站中,探测器组件均由国外公司供货。为彻底改变该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核电专项进行了整体部署,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相关单位,从2010年开始了对该系统国产化的攻关研究。在堆芯仪表系统国产化攻关任务中,钒自给能中子探测器是关键且要求最高的设备,该设备通过6次反应堆上试验验证、8回设计迭代、82支探测器测试结果,最终确定探测器的124项技术指标,于2020年6月完成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定型工作,实现了这一关键设备国产化。国产化堆芯仪表系统将在“国和一号”等新一代核电站堆型上投入工程使用,同时也具备为我国运行中的非能动核电站进口堆芯仪表系统进行国产化替代或改造升级的能力,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升三代核电国际竞争力。
  • 福岛核电站2号和4号反应堆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
    人民网3月15日电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面临的紧急情况15日迅速走向恶化:先是2号反应堆外壳在爆炸中受损,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却水不断流出。紧接着,一直平静的4号反应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即发布命令,要求距核电站30公里内居民呆在家中避险。   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1号核电站2号反应堆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日本政府发布警告说,福岛1号核电站可能正在泄漏出更多放射性物质,对民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虽然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内没有正在使用的核燃料,但却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因此,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防止这些同样需要降温的“核废料”继续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上述最新进展表示,福岛1号核电站的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变得无法收拾。   一旦救援人员不能很快返回福岛核电站继续为这四个反应堆“退烧”,堆内核燃料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完全融毁现象”。那样的话,像熔岩一样滚烫的核燃料会突破反应堆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保护体束缚,给日本和周边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核灾难。   此前,因阀门故障,日本救援人员一度无法打开2号反应堆排气口,结果造成堆内压力极高,同时也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根本无法注入其中。这意味着日本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最后办法失灵,以致大量核燃料暴露在空气中达数小时之久,发生核泄漏可能性极大。   虽然救援人员最终修复了减压阀,但仍无法让海水完全漫过发热的燃料棒,其结果就是2号反应堆内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其中发生了猛烈地爆炸。目前,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仍然坚持表示,当地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严重的泄露事故。   日本现在只能继续向四个反应堆内注水降温,同时不断排出带有放射性污染物的蒸汽,并希望当地始终保持西风,不要刮东风和南风,否则日本首都东京和朝鲜半岛都将遭受污染。与此同时,就是等着反应堆自然降温至安全状态,然后彻底将这个核电站封存废弃。 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有关资料显示,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目前的状态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情况类似。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 环形燃料:结构革新牵引堆型发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值班长下达插燃料棒、提调节棒指令,堆芯功率慢慢上涨,大约几分钟过后,操作员再次调节,功率表指针稳定,堆芯达到临界状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国际首次环形燃料元件零功率物理实验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核临界安全中心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压水堆环形燃料研究进入工程化实验验证阶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可同时提升核电经济性和安全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燃料元件被称为反应堆的“心脏”。长期以来,科研人员试图通过材料的革新来延长“心脏”的寿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与关注材料研究的方向不同,环形燃料主要是通过改变结构形式提升燃料元件的整体性能,从而同时提升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环形燃料是一种结构上完全革新的先进燃料元件。”原子能院堆工部主任杨红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环形燃料是将燃料芯块制成环状,在芯块内、外表面加装包壳管,使得冷却剂可以从内、外两个流道同时对元件进行冷却,增加了传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与现有压水堆相比,采用环形燃料组件代替传统燃料组件,若保持堆芯输出功率不变,燃料芯块和包壳的峰值温度更低,将显著提升堆芯的安全性;若维持现有的安全裕度不变,堆芯输出功率可以提升20%-50%,从而大幅提高了核电的经济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环形燃料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明显优势,美、韩等国相继开展了环形燃料的研发工作。只是,它们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按计划推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十年磨一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国环形燃料的研发始于2008年。作为总体技术单位,原子能院制定了我国压水堆环形燃料组件研发的技术路线图,并负责环形堆芯设计、组件设计及堆内外性能试验验证;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北方”)负责环形燃料组件制造、组装和检测工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参与了环形燃料组件的研发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原子能院已经基本建立了压水堆环形燃料堆芯和组件的设计能力,初步完成了先导组件考验堆芯以及先导组件的设计;联合中核北方掌握了环形燃料组件制造、组装和检测工艺,已研制出多套关键结构试验部件,环形燃料全尺寸试验组件完成交付;已成功实现环形燃料小组件在49-2堆的辐照考验,累积已考验6个辐照周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环形燃料从未在堆内应用,并且其堆芯物理计算分析方法与棒状燃料存在显著差别,原有堆芯物理计算程序需要验证。”原子能院堆工部副主任季松涛说,“国内和国际都没有环形燃料堆芯物理实验数据。只做了程序与程序之间的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充分验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环形燃料零功率物理实验数据还将为计算程序检验提供最直接证明。季松涛告诉记者,环形燃料零功率实验采用96根环形燃料元件与136根棒状燃料元件构建混合装载堆芯,将陆续开展临界参数测量、功率分布测量、等温温度效应、控制棒微积分价值测量以及含钆棒反应性效应测量等一系列临界实验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只是第一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0年自主研发,环形燃料组件的整体研发工作已进入先导组件入堆前的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未出现不可逾越的难题。但环形燃料在结构上完全革新,需不断解决研发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夯实基础。”季松涛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后续,研发团队将开展环形燃料先导组件入堆设计,环形燃料、棒状燃料混合装载堆芯物理分析,百万千瓦级环形燃料堆芯设计,环形燃料模块化小堆堆芯设计,低温供热、海洋核动力等特殊用途环形燃料堆芯设计,环形燃料其他工程应用的模拟实验研究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看来,作为一种结构上完全革新的先进燃料元件,环形燃料已成为压水堆先进燃料组件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但“最终还是要看应用得怎么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对此,杨红义表示,当前研发的环形燃料组件所有结构部件均为自主设计和制造,全部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制造及后处理工艺与现有燃料循环体系完全相容,因此,该燃料组件具有较高的工业技术成熟度,易于快速实现产业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他表示,未来的工作将瞄准基于环形燃料组件的先进压水堆发展方向,开展新一代压水堆环形燃料堆芯的方案设计,以期早日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先进环形燃料压水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靠燃料自主研发和技术提升来牵引堆型的发展,这种核电发展的转变也是一种创新。”徐銤说。 /p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核能发电是一种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能源,具有安全友好、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等多重优势。2021年12月,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电。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据估算,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每年发电量14亿度,可为200万居民提供一年的生活用电,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万吨,为中国生态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绿色力量。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拥有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55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相继投入商运,标志着我国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自主三代核电“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型反应堆、快中子堆、聚变堆研发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核燃料循环产业生产运行保持稳定,铀矿勘查采冶、铀纯化转化等自主关键技术取得新成果,为我国核能发展和“走出去”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国重点推进“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和示范快堆等重点核电项目设备制造,通过实施核心设备和零部件国产化攻关,推进核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国有34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44.2%。此外,核能行业在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 2050年前,我国核电占比将翻两番,发电量增六倍
    近日,在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历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核电,奠定了未来核电发展的基调。而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巍也表示,“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这段时间,全球来看核电发电量占比在10%左右。我认为对我国而言10%到15%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但目前不到5%。作为一种基荷电源,核能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由此可见,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核电建设至少要翻番。实际上,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发布《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就已经提出,到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我国核电机组规模达到1.3亿千瓦、1.7亿千瓦和3.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5%、5.1%、6.7%,发电量分别达到0.9万亿千瓦时、1.3万亿千瓦时、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10%、13.5%、22.1%。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累计发电量为74170.40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占比为近五年之最。根据规划,2050年的核电发电量将达到2020年的7倍,核电占比将翻两番。在“十四五”规划草案中也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 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的核电发电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中流砥柱,相关投资也将不断涌入。具体来说,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推动模块式小型堆、60 万千瓦级商用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式核 动力平台等先进堆型示范。建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厂。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大力发展核电事业已成为两会共识。此前,核电站一直以来由于核废料,核辐射而广受争议,此次明确大力发展核电事业的信心主要来源于我国核电技术的突破。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这给中国核电事业一个警醒,我国需要更安全的三代核电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中核集团按照国际最新要求进行了改造。第一代核电厂属于原型堆核电厂,是为了通过试验形式来验证核电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5、60年代的苏联与美国的一些堆型。第二代核电厂主要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以提高经济性。在时间上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的大批单机容量在600-1400MWe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核电站。而第三代核电厂要求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更加提高安全与经济性。目前第三代核电主要包括:美国的AP1000(大量采用非能动的安全设置),欧洲的EPR(采用增加能动安全系统保证安全),中国的华龙一号(兼有AP1000以及EPR的特点)。“华龙一号”是我国在吸收了AP1000与EPR的特点后,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机组进行延寿与补充性建一些二代加的机组外,目前新一批的核电建设重点是采用更安全、更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与此同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制造业发达对电力需求很大,但风、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却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等用电需求低的地区,这对电力输送提出了很高要求,造成了大量的电力损耗,著名的“西电东送”工程应运而生,而沿海核电的建设将极大缓解沿海地区的用电需求。核电将成未来清洁能源发展主力。“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核电的发展不仅顺应我国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的需求,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核电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对供给侧改革,产业链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能源系统,为了“华龙一号”,中核集团充分调动核动力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20多家成员单位,联合中国一重、东方电气、有关高校等国内参研参建单位,与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14家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组织5300多家国内外设备厂商完成6万多台套设备的制造供货任务。在这场大国重器自主技术的突围战中,每个系统每个部件为了创新不断挑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以核电站电缆安全验证为例,工程人员要让电缆先经过15天模拟高温环境试验、再经过15天强碱性溶液浸泡试验,最后还要历经耐电压性能试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重视察华龙一号蒸发器管板等核电产品展示后强调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目前,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不仅供给国内,甚至已经打开了海外市场。随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我国已经开始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研发和建设。据了解,第四代核能系统将满足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少的废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风险低、防止核扩散等基本要求,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第四代核电能系统的基础技术和学课的研发工作。第四代核能系统主要有六种堆型:超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气冷快堆、铅/铅铋快堆、超临界水堆、熔盐堆。反应堆冷试是示范工程至关重要的节点,主要验证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于设计压力下的强度及严密性。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华能石岛湾核电牵头开展了脆性转变温度、升降压速率、超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2020年,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华能石岛湾核电牵头开展了脆性转变温度、升降压速率、超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台反应堆冷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有效检验了示范工程核岛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的可靠性,标志着加快高温气冷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实现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引领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中国在建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包括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和霞浦的钠冷快堆示范工程,还有一些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实验平台比如甘肃的熔盐堆项目。高温气冷堆预计今年能够投运,成为中国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霞浦的示范快堆建设也在进行,预计三四年内可以完成建设和调试并进入商运阶段。随着核电技术研发的推进和核电站建设计划的公布,未来我国将兴起大规模核电建设项目,相关产业链也将迎来机遇。
  • 环保部就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答记者问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就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向环境释放事件答记者问   日本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对此次特大地震对日本核电站的影响非常关注,持续跟踪地震对日本核电站的影响。有关负责人就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向环境释放事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地震发生后,受地震波及的女川核电站、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东海核电站机组均已自动停堆。但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出现异常。据了解,该机组停堆后丧失外电源,且应急柴油机未正常启动,导致主回路供水不足,堆芯水位下降,目前正在采用供电车临时供电。   据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3月12日当地时间12:00(北京时间11:00)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通告,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周围放射性水平在4:00到7:00三个小时内快速上升,其附近两个观测点的观测值分别由本底值的0.07微希伏/小时上升到5.1微希伏/小时和2.5微希伏/小时。截止12:00,这两个点的观测值分别为6.7和5.3微希伏/小时。鉴于此,日本政府已要求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10公里以内居民进行撤离,同时要求福岛第二核电站半径3公里内居民进行搬离,3至10公里居民在室内隐蔽。   关于该核电机组在北京时间16:00左右发生爆炸的情况,日本方面目前正在调查研判之中。   我部对此次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高度重视,已经确认本次地震对我国各核电厂安全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今天7:00我部发出指令,要求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环保部门加强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监控,从监测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境内未发现任何放射性异常。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今天17:00我部进一步发出指令,要求全国其他省级环保部门同时加强监测,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我部报告。我部将对该事故继续密切跟踪,及时有效做好应对工作。   相关文件:   福岛核电泄漏到目前为止未对中国造成影响   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2011年3月12日15:00 - 3月13日9:00)   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2011年3月12日9:00 - 15:00)
  • 第七届中国核电前沿高峰论坛登陆北京 助力中国核电出海远航
    2015年3月29日,辽宁红沿河5号机组正式开建,标志着中国核电再次重启,国内核电项目掌声一片 与此同时,中国核电自主技术也在如火如荼的&ldquo 造船&rdquo 出海,2015年核电大咖们已经开始新一轮核电新建高潮,您准备好了吗?   国内核电重启势如破竹:   福清核电 5&6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5号机组已经开工建设   防城港核电 3&4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年内开建为英国布拉德韦尔项目铺路   石岛湾CAP1400示范工程,有望年内开工,为国核出口南非做好准备   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项目,有望成为内陆首个开建的核电项目   另:辽宁徐大堡、广东陆丰、福建漳州、福建莆田、福建霞浦等项目蓄势待发   国外项目捷报频传:   中核华龙一号(ACP1000)落户阿根廷   中核华龙一号(ACP1000)巴基斯坦拿下5台机组   国核CAP1400出口南非   中广核华龙一号(ACPR1000+)落户英国布拉德韦尔   另:华龙一号悄然布局埃及、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   您还在为没有获得核电资质而苦恼吗?您是否已经参与项目招投标?您是否了解海外项目参与标准和模式?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携手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上海英致公司于2015年6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办第七届中国核电前沿高峰论坛既国际核电技术与装备合作论坛,届时大咖云集,为您排疑解难!   政府监管机构: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国核安全局设备监管处处长、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主任、产业处处长   中核系:集团国际合作部副总经理、战略规划部经理,中核工程采购中心副主任、处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海外项目经理,核一院华龙一号一回路总设计师,中原对外工程阿根廷项目经理、巴基斯坦项目经理、采购部副经理   中广核系:集团国际合作部副总经理、中广核工程科技管理部副主任、设备采购和成套中心副主任、副处长,广核设计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欧洲核电项目经理   国核系: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国核工程采购中心主任、处长,上海728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院设备工程所所长   中核建系:集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清洁能源公司副主任   海外项目系:俄罗斯国家原子能机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核电参赞、法国电力集团、阿根廷核电公司、巴基斯坦核电监管机构、南非核电、英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埃及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波兰驻华大使馆参赞、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   6月16日,首都北京,第七届中国核电前沿高峰论坛汇聚各界精英,邀您坐而论道,畅谈国内外核能大势!   报名预定席位,请联系组委会:   Tel: 021-51307111   E-mail: info@innchinc.com heleng@innchinc.com
  • 大亚湾核电站燃料棒轻微破损 放射物质未进环境
    记者从国家核安全局获悉,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到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保证工作人员、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安全,核电站按照纵深防御原理设计了核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三道实体屏障,以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核电站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回路放射性进行连续监测。2010年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正处于正常的功率运行状态,一回路放射性水平例行监测中,发现核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碘核素及放射性气体活度异常上升,经研究判断为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核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完整性良好,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到环境。核电站设置的监测仪器显示厂房内和厂房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无异常变化,环境保护部在大亚湾核电站周围设置的放射性监测点的独立监测也未发现异常变化。   这位负责人指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虽然较往常有异常升高,但仍低于正常运行限值的十分之一,满足核电站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不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有四万多根燃料棒,个别燃料棒出现破损,属于正常运行工况。我国核电站燃料棒的可靠性与国际水平相当,在核电站的设计中考虑了正常运行时允许有一定的燃料棒破损率,世界上和我国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也出现过极少量燃料棒的破损,只要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水平控制在规定限值内,核电站仍允许运行,燃料棒破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目前该机组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已下降并趋于稳定,机组仍然在正常运行中。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核安全局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督促大亚湾核电站认真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
  • 日本女川核电站辐射超标数百倍 原因仍在调查
    中新社东京3月14日电 日本核电站危机目前持续扩大,继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和茨城县的东海核电站当前都面临紧急情况;而福岛核电站的险情仍未排除,面临再次爆炸。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切。   女川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   东京电力公司方面13日晚称女川核电站辐射水平超标,比正常值高出数百倍。日本官方表示,初步确定女川核电站三个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并没有故障,辐射水平超标可能是因为附近“福岛核电厂的泄漏物质飘散到当地”。但日本官方也表示,将会进一步调查辐射水平超标的确切原因。   日本官方已知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女川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原子能机构13日发布声明说,日本当局已知会该机构,女川核电站进入“初级或最低层级的紧急状态”。   女川核电站位于重灾区宫城县石卷市女川镇附近。11日大地震发生后,女川核电站涡轮机室曾发生火灾。该核电站的另一座反应堆还曾报告漏水。   福岛核电站可能再次发生爆炸   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2日发生氢气爆炸,而核电站3号机组的冷却系统也出现故障,建筑物可能已充满氢气,目前有可能再次爆炸。   但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强调即使再次发生爆炸,也不会导致堆芯融化,不致对周边民众造成严重影响。而官方至今核实有22人受到核辐射污染,担心可能有多达160人受到过量辐射照射。   本社记者13日在福岛县注意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田村市也有近1万人被转移,虽然政府公告说转移半径为20公里以内,但实际上转移半径已扩展得更广。   东海核电站“运转停顿”   日本共同社14日说,位于东京以北120公里的茨城东海核电站,冷却系统目前停止运转,机组“运转停顿”。这座核电站曾在1999年发生过事故。   日本核电公司方面稍后回应说,东海核电站2号反应堆的冷却后备发电系统并未失灵,但承认用于冷却的三台柴油发电机中的两台出现了故障。如果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被进一步证实,东海核电站就会面临和福岛核电站类似的严重问题。   国际社会高度关切   针对日本核电站接连发生的危机,俄罗斯政府计划全天24小时监测大气情况,并着手筹备移动式医疗站,以防患于未然。俄方表示,日本正在控制事态,预计福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美国非常关注日本核电站的情况,美国负责管理并监督核电站运作的政府机构“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已向日本派出2名核反应堆专家。   多个欧洲国家担心核电站的安全情况。数万人13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示威,要求立即关闭德国所有核电站。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将全面检查核电站安全标准。绿色和平组织13日要求西班牙关闭该国的6座核电站。
  • 核电审批重启 仪器行业受益几何?
    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在建设节奏上要“合理把握”、“稳步推进”,“稳妥恢复正常建设” 在准入门槛上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这些信号释放表明,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冻结近20个月的中国核电审批闸门再度开启。   核电审核开闸   中国是目前全球第一大核电在建国,在建核电占到了全球的40%左右。但在2011年3月16日,即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第五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要求,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此次政策松动,无疑给核电行业发展打了一阵强心剂。作为与核电行业密切相关的仪器仪表行业,又有哪些受益?   核电与仪器行业密切相关   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商用核电站问世以来,核电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就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站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C(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性能水平。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核仪器仪表行业都被列入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   核电站最常规测量使用的仪表有温度、流量、压力、液体等四大仪表。比如核电使用的标准热电偶温度计是镍铬-镍铝(镍铬-镍硅)EU-2K以及镍铬-考铜(EA-2)(XK),同时,铠装热电偶、薄膜热电偶等也被广泛使用。压力作为一个物理量描述,能掌控限定核电场地设备的工况,液柱式、应变式等压力表和差压计都是其中常用的。此外,液位仪表中的浮子式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液体静力液位计、雷达液位计,流量仪表中的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都被广泛应用。   常规测量的四大仪表以外,核电站还需要振动测量、位移测量等机械量参数测量仪表,氧计、密度测量传感器、PH值测量传感器等分析测量仪表,硼浓度的测量与硼表。此外,为了监控和保护核电站的运行,大型的仪表控制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由此可见,核电的建设与仪表仪表行业密不可分。   福岛核泄漏事故前的核电仪器市场   截止2010年,中国有14台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4.28GW,另外还有35个项目将要开工,两部分合计达到了51.72GW,约为目前装机容量的6倍。这些在建项目都给仪器仪表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随着国家对核电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目标越来越高,国内很多民营仪器仪表企业也逐渐投入到这个领域中去,尤其是一些核电辅助设备。   从市场趋势分析,仪器仪表各分行业的订货和需求状况逐年上升。一些企业在核电建设中为核电站生产研制了数万台(套)的仪器仪表和设备,初步形成了综合研发能力,建立了较完整的制造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比如2006年通过验收的秦山二期,300多个系统、20多万台设备、上百万张设计图纸,科技人员和建设者们反复验证、反复剖析、反复实践,最终使秦山二期取得了反应堆堆芯设计、反应堆厂房及安全壳设计、延长压力容器寿命等300多项核心技术创新和改进 两台机组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实现了国产化,其中包括高技术含量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这些都极大带动了国产仪器仪表的研发应用。   但是,我国核电站用很多原材料还需要依赖进口,如果关键材料都依赖进口,将受制于国外。中国核电仪器仪表的自主创新能力仍世界三流水平,70%的行业利润被进口的零部件吃掉,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了50%。   核电用仪器市场发展仍任重道远   作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国防建设的“战斗力”,核仪器仪表行业是体现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精尖行业。要想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产业结构快速、有序、高效地合理化发展,仪器仪表行业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   核电仪器仪表被广泛用于核电、核工业中,核电的加快发展和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为设备制造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据悉,在核电建设中,设备费用占工程总费用的50%左右。因而,把握机遇、拓展能力、适应新的核电建设模式、使核仪器仪表设备制造形成产业化成为重要的内容。   我国核仪器仪表生产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其表现特征也与成长期行业的市场变现相同。起步初期行业一般仅限于几家企业,产品市场集中度高竞争程度低,成熟行业则表现出集中度中等偏下,竞争十分激烈的特点。核用仪器仪表生产行业显然处于低集中度、低竞争程度的成长阶段。   另一方面,新核电审核开闸,核电在安全标准升级至三代,这将会导致国产率降低,仪器仪表本土厂商分食蛋糕缩小。而且核电项目建设进程严重依赖外企供货进度,为项目进程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同时本土企业能够参与的核电设备市场份额也会有所减少,可谓双重打击。
  • 核电“蓄能”正当时
    在发展核电的道路上,多国正在同步推进。对于中国而言,积极发展核电还可有效带动出口,助力经济稳增长。事实表明,安全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核电“蓄能”势在必行。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发酵,核电发展重新受到重视。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大规模重振核电计划,这代表着法国在核电立场上的重大转变。在我国,2021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任务,核电建设经过长时间放缓后,再次明确将“积极”推动核电发展。在日益紧迫的“双碳”目标下,作为净零排放的基荷电源,核电“蓄能”可谓正当时。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开始对核电发展保持谨慎态度,我国也一度暂停了核电项目审批,将“安全”“有序”作为核电发展的关键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也是多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积极”发展核电,明确了核电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近期,广东、福建、海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亦将核电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核电已成为能源转型重要选项。  在发展核电的道路上,多国正在同步推进。不仅法国重启核电计划,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表示,在预计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建设核电站是最具前景的解决办法。巴西已开始为新增核电机组选址,巴西矿业和能源部表示,核能是巴西能源转型的关键和基础。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和菲律宾能源部日前也提出一项联合行动计划,双方将探索在菲律宾部署小型堆核电厂的可能。印度、南非等国同样计划大幅扩建核电,在满足本土电力需求增长的同时,利用核电降低对煤电的依赖。  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在能源系统稳定性、经济性、清洁性之间维持平衡。过于激进地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转变,不仅推高了能源价格,也引发了阶段性能源危机。为在不大幅拖累经济增速的前提下,如期实现碳中和,各国迫切需要寻求新路径。核电不仅能够降低用能成本和能源领域碳排放,还可降低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需要核电来补齐能源系统缺口。  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系统,核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一,它可以在不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热量,也不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其二,尽管新建核电站成本高昂,但是运营成本较低,因为铀资源充足且不贵。其三,核能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可再生能源。数据显示,1千克铀235的全部核裂变将产生20吉瓦小时的能量,相当于释放2000吨煤的能量。其四,核能运转更可靠和高效,可全天候发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则需“看天吃饭”,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不及核电的四分之一。  对于中国而言,积极发展核电还可有效带动出口,助力经济稳增长。供给端,我国已具备先进核电设备规模化制造能力,且造价仅为海外同类机组价格的60%左右,具备明显比较优势。需求端,据预测到2030年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新建上百台核电机组,共计新增核电装机1.15亿千瓦。每出口1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  事实表明,安全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核电“蓄能”势在必行。除了优选厂址,新建核电机组外,目前我国核电的“单一供电”模式尚无法适应新的能源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为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下一步,核能还需要扮演电力调峰、核能制氢、核能供汽、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多种角色。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历史上,多次核电事故曾引发巨大的社会恐慌,并导致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使世界核电发展陷入低谷。我国在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同时,将安全贯穿于核电设计、制造、运行和退役的全过程。要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动具有本质安全的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示范和商业化运行。同时,加强对核废料处理技术的研究,自主研发先进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加快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实现核资源最大化利用、核废物最小化处置和防核扩散,降低核电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新品上市】核电领域专用卧式力学测试系统问世
    随着全球核能发展趋势,国际上将核电站的发展分为四代。第一代核电站,是指上世纪50、60年代初期开发的核电站。第二代核电站,是指从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进一步开发和建造的发电功率达30万千瓦的大型商用核 电站。第三代核电站,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开始运行的具有更高安全指标的先进核电站。正在开发中的第四代核电站,具有经济性好、安全性高、产生废物少、核资源可持续、核扩散可防止等优点。其中铅基反应堆(LFR)由于其突出的优点成为第四代反应堆系统具有发展潜力的两种堆型之一。铅基反应堆使用铅或者铅铋共晶合金(LBE)作为冷却剂材料,且最早在前苏联开发用于阿尔法级核潜艇,但由于LBE是一种腐蚀材料,结构钢材在LBE环境会发生液态金属腐蚀(LMC)和液态金属脆化(LME),LMC和LME以及氧浓度成为影响铅基反应堆性能的关键问题。因此为了研究液态铅铋环境下结构材料的力学特性,亟需开发一种可模拟不同氧浓度高温液态铅铋环境的力学试验系统。图1 一到四代核反应堆发展及代表堆型氧控方案 液态LBE控氧技术主要包括气态控氧和固态控氧,其中气态控氧技术又分为两种。如图2所示,第一种是将Ar/H2还原性混合气体或Ar/O2氧化性混合气体通入液态LBE内部或覆盖在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对氧浓度的控制。如图3所示,另一种气态控氧方式为在液态LBE表面通入Ar/H2/H2O三元混合气体,通过控制H2和H2O的组分比例来使液态LBE氧浓度达到目标值并稳定。第一种气态控氧方式控氧速率较快,但是控氧精度较差且容易失控,第一种气态控氧方式可以获得稳定的氧浓度且波动较小,但时控氧时间较长。图2 第一种气态控氧方式及控氧曲线图3 第二种气态控氧方式及控氧曲线氧传感器及氧浓度测量原理 氧传感器是氧控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要求其在低浓度的氧含量范围内准确地、稳定地测量,同时具有长期的运行稳定性。用于液态金属中溶解氧的电化学氧传感器利用了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体性质,可以用于测量极低的氧含量。目前,一般采用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为主要材料,利用电化学浓差式电池原理制作氧传感器。其原理如图4所示,根据 Nernst原理,当固态电解质两端有氧浓度梯度时,氧离子会从高浓度的一侧穿过固态电解质到低浓度的一侧,于是会在固态电解质的阴阳两极之间形成一个可以反映两边氧浓度差值的电动势(EMF)。在一定的温度下,这个EMF的理论值可以通过公式算出: E为理论电动势EMF,单位为V;R=8.31441J/(molK),为理想气体常数;F=96484.6C/mol,为法拉第常数;T为温度,单位是K;PO2,ref为参比电极氧分压;PO2是被测介质中的氧分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参比电极中的氧分压是一定的,那么被测介质中的氧分压就可以通过测量电动势E的值获得。图4 氧传感器原理图 根据参比电极的不同类型,可将氧传感器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空气氧传感器,如Pt-空气氧传感器,另一种是金属-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如Bi-Bi2O3、Cu-CuO2氧传感器。国内外均有多家机构研发了LBE氧传感器,考虑到金属-空气参比电极传感器需要和空气连通,电解质破裂可能会造成回路泄漏,优先开发金属-金属氧化物参比电极氧传感器。且Bi-Bi2O3在应用温度范围、准确性、响应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综合性能优异,基于以上原因,优先开发 Bi-Bi2O3参比电极传感器。 自行设计的Bi-Bi2O3氧传感器结构图如图5-a所示,实物图如图5-b所示,图6为不同温度下氧传感器的稳定性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误差稳定在2mV以内。图5 Bi-Bi2O3型氧传感器结构图(1) BNC 接头;(2) 密封法兰;(3) 氟胶圈;(4) 密封陶瓷片;(5) 螺纹压紧件;(6) 锥形环;(7) 散热片;(8) CF法兰;(9) 氧化铝陶瓷管;(10) 电极引线;(11) YSZ陶瓷锥管图6 不同温度下氧传感器稳定性测试结果(a) 500 ℃;(b) 450 ℃;(c) 400 ℃;(d) 350 ℃试验装置 主要构成包括:凯尔测控力学测试系统(卧式/立式),高温液态LBE储液系统,高温液态铅铋试验腔,氧控系统,高温引伸计(卧式)/LVDT位移传感器(立式),保温系统以及支撑台架。其中凯尔测控力学测试系统为测试主体,最大载荷50kN,最大试验频率15Hz。高温液态LBE储液系统储液温度可达550℃,最大储液量15L,可进行液态铅铋氧浓度的预控制。高温液态铅铋试验腔单次试验仅需1.5L液态铅铋,氧控系统包含氧传感器及配套气瓶以及控制系统,可实现动态精确控氧气,误差可控制在2mV以内。根据氧浓度需求,高温液态铅铋试验腔可分为氧饱和液态铅铋试验腔体、贫氧液态铅铋试验腔以及控氧液态铅铋试验腔体。保温系统控温550℃及以上,温差±1℃,隔热效果良好。 高温引伸计/LVDT位移传感器可在550℃氧饱和液态铅铋试验环境下使用,精度达到0.002mm,且配套有特制的固定移动装置,图7为高温液态铅铋环境卧式单轴疲劳试验系机结构图,展示了高温引伸计的安装方式及安装实物图。贫氧液态铅铋试验腔以及控氧液态铅铋试验腔体通过数字图像技术(DIC)进行应变测量。 卧式试验装置方便装夹高温引伸计且节省铅铋,立式试验装置节省占地面积,集成度较高,可根据需要设计卧式或立式结构。图7高温液态金属环境卧式单轴疲劳试验系机结(a) 主机结构;(b) 引伸计安装示意图;(c) 引伸计安装实物图参考文献[1]Rivai A K , Kumagai T , Takahashi M . Performance of oxygen sensor in lead-bismuth at high temperature[J].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2008, 50(2-6):575-581.[2]秦博,付晓刚,马浩然,等.铅铋合金气相氧含量控制初步实验研究[J].材料导报, 2019, 33(11):4.DOI:CNKI:SUN:CLDB.0.2019-11-010.凯尔测控公司介绍 凯尔测控是一家专业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各类力学试验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新的测试方法。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持续在航空、航天、核电等关键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与投入。公司拥有各类力学性能试验机四个系列四十余个品种,主导产品电磁式疲劳试验系统、原位力学试验系统、原位双轴力学试验系统、拉扭多轴疲劳试验机等测试系统打破国外设备的垄断。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性能优良的产品和专业妥善的服务,凯尔测控赢得了众多用户的信赖。 凯尔测控是一家专业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各类力学试验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新的测试方法。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持续在航空、航天、核电等关键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与投入。公司拥有各类力学性能试验机四个系列四十余个品种,主导产品电磁式疲劳试验系统、原位力学试验系统、原位双轴力学试验系统、拉扭多轴疲劳试验机等测试系统打破国外设备的垄断。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性能优良的产品和专业妥善的服务,凯尔测控赢得了众多用户的信赖。
  • 国家核电、中国商飞成立基础性研究机构
    为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和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门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商飞公司日前分别成立国核科技研究院和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领军优秀人才培养。   11月2日揭牌的国核科技研究院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打造核电技术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平台和领军优秀人才培养平台。国家核电所属的国核研发中心、国核软件中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程旭工作室等研究机构将陆续纳入研究院,在先进压水堆安全技术、严重事故缓解技术、核电设计软件、燃料与材料、技术标准、技术经济、先进核能系统等领域展开研究。按照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构想,国核科技研究院将按照国际通行的企业科研管理模式去运作,用“大师”、“大家”管科研、管人才。被聘为首任院长的程旭教授即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11月18日揭牌的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商飞公司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引领中国民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中编办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是首批落户北京“未来科技城”的15家高新技术科研机构之一。揭牌当日,北研中心101号科研办公楼也宣告正式落成。自组建以来,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边规划、边建设、边引才、边科研,确定发展战略、推进能力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聚集一流人才、打造科技平台、开展科研项目,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北研中心将着力提升民机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论证研究能力,攻克一批重要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先进技术储备,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满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科研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努力打造群贤毕至、才智涌动、活力迸发的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 气动视频内窥镜保障核电安全运行,助力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中和,核电亦是有效渠道一般来说装机容量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每年一辆卡车的燃料即可,但是相同容量的燃煤电厂则需要300万吨煤炭。而且,在核电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没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促进实现碳中和的理想手段。核电机组,安全至关重要在核电行业,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切尔贝诺利还是福岛,都因核反应堆出现问题而对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人的生命。核能的安全利用需要大量的高精尖技术的装备,其相关检测工作亦是如此。在诸多检测工具中,工业内窥镜是进行无损检测的标准设备之一。奥林巴斯IPLEX GAir内窥镜诸如,核电设备中的蒸汽发生器,作为反应堆内外进行热能转换的心脏,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大量U型管的制造开始就离不开内窥镜的精心检查,哪怕是头发丝大小的问题都不能错过。特殊检测环境,需要更为强大的设备核电行业的检测环境较为特殊,需要更为精细清晰的成像效果,才能完成内部情况复杂的检测。奥林巴斯IPLEX GAir视频内窥镜拥有超高清的成像画质,依靠大尺寸的CCD成像和优质的光学镜片,能够识别0.01mm左右的视觉缺陷,让裂纹、腐蚀等都无所遁形。一般来说工程师不仅要了解缺陷的外形,更要清楚的知道缺陷的具体位置,来定制更好的处理方案,但是一般内窥镜都无法区分图像的上下左右和位置。而IPLEX GAir工业内窥镜是目前市面上较少见的一款具有长度指示器和重力感应传感器的内窥镜,可以实时在屏幕上可见插入长度,了解缺陷距离固定位置的长度,还可以通过重力感应器知道这个缺陷的真实方位,为工程师精确了解缺陷细节提供了可靠依据。IPLEX GAir视频内窥镜兼具远距离的可操作性与亮度,让您能够快速到达远距离目标进行缺陷检查:(检测演示)核电站内需要很多设备具有抗辐射性能,而具有CCD和光纤的工业内窥镜在辐射下都会很快出现不可逆的损伤。IPLEX GAir具有超强的1400Gy的抗辐射性能,依靠前置大亮度光源实现高强度照明,不仅可以获得高清画面,还可以在辐射环境下安全使用。除此之外,这台黑科技的视频内窥镜还具有内置的压缩机实现盘曲状态下的导向、超级便携且开机即用、使用时长高达5小时等特点。需要订购和演示? 如需奥林巴斯IPLEX系列视频内窥镜的订购或者演示,请访问以下网页,查找联系方式:www.olympus-ims.com.cn/contact-us 或者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400-969-0456
  • 涉及总投资1600亿元,中国核准六台第三代核电机组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再次备受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其中每个分别涉及两台核电机组。也就是说,此次核准的核电机组共有6台。这6台核电机组均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每台第三代核电机组的总投资约为200亿元,6~8台核电机组的总投资将高达1200亿~1600亿元。实际上,我国早已经开始布局核电等清洁能源。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研究,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发布《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建议核电发展应该保持稳定的节奏,经测算,2035年核电要达到1.7亿千瓦的规模,2030年之前,每年需保持6台左右的开工规模。但相关清洁能源技术面临着国外制裁、干涉、长臂管辖等阻挠,相关立法在此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历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核电,奠定了未来核电发展的基调。“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 图源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在“十四五”规划草案中也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 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的核电发电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中流砥柱,相关投资也将不断涌入。实际上发展核电的道路也非一帆风顺,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开始对核电发展保持谨慎态度,我国也一度暂停了核电项目审批,将“安全”“有序”作为核电发展的关键词。核电站也由于核废料,核辐射而广受争议,此次批准总投资超千亿元的6台核电机组的信心主要来源于我国核电技术的突破。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这给中国核电事业一个警醒,我国需要更安全的三代核电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中核集团按照国际最新要求进行了改造。第一代核电厂属于原型堆核电厂,是为了通过试验形式来验证核电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5、60年代的苏联与美国的一些堆型。第二代核电厂主要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以提高经济性。在时间上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的大批单机容量在600-1400MWe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核电站。而第三代核电厂要求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更加提高安全与经济性。目前第三代核电主要包括:美国的AP1000(大量采用非能动的安全设置),欧洲的EPR(采用增加能动安全系统保证安全),中国的华龙一号(兼有AP1000以及EPR的特点)。“华龙一号”是我国在吸收了AP1000与EPR的特点后,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机组进行延寿与补充性建一些二代加的机组外,目前新一批的核电建设重点是采用更安全、更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随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我国已经开始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研发和建设。据了解,第四代核能系统将满足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少的废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风险低、防止核扩散等基本要求,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第四代核电能系统的基础技术和学课的研发工作。第四代核能系统主要有六种堆型:超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气冷快堆、铅/铅铋快堆、超临界水堆、熔盐堆。反应堆冷试是示范工程至关重要的节点,主要验证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于设计压力下的强度及严密性。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华能石岛湾核电牵头开展了脆性转变温度、升降压速率、超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2020年,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华能石岛湾核电牵头开展了脆性转变温度、升降压速率、超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台反应堆冷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有效检验了示范工程核岛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的可靠性,标志着加快高温气冷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实现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引领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中国在建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包括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和霞浦的钠冷快堆示范工程,还有一些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实验平台比如甘肃的熔盐堆项目。高温气冷堆预计今年能够投运,成为中国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霞浦的示范快堆建设也在进行,预计三四年内可以完成建设和调试并进入商运阶段。
  • 秦山核电4台主泵首次离岛体检 采用了自有标准
    核电安全无小事,反应堆内最重要的大电机,是整个核岛的主力泵站,也是岛内循环的动力源,十多年来不舍昼夜,不免需要“大体检”——而这一次,它们首度远离核岛,接受解剖式的深度检修。  日前,秦山核电三期重水堆的4台主泵电机分批来沪,这些4米多高、重达50吨的大家伙经过除污处理后进厂,被彻底解体为上万个大小零部件,一一精准维护保养,再回装测试、重新服役。  记者获悉,首台电机通过检修后一次试验成功,所有数据达原装指标,标志着中国人创造了核电电机维修的自主可控模式,不再需要高价约请老外当“医生”,更不必为此专门再造备份电机,解决了大量主机陆续进入设计寿命后期的大修问题。  告别“简版体检”  国内核电站第一批主泵电机当初设计寿命为30年,目前已使用近25年,开展整机检修既是设备持续运行的实际需要,也是针对常见损耗对症下药、争取“延寿”的最佳方案。在秦山第三核电厂,装机容量约140万千瓦的两个重水型反应堆,各自拥有4台主泵电机,均系日本制造,价值上亿元。此前,其他核岛内的核心电机进入检修维保期,因不太可能千里迢迢、远渡重洋送修,不得不由原厂人员到现场进行“简版体检”。如今,经过产学研合作,中核集团选定上海电机学院的校企,达成首期协议,签下这4台机组,开了中国核电主泵离岛出厂的先河。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闵行工业区,江川路上的电机厂区并不起眼,但这里却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也是西门子在本土之外认定的唯一两个电机特级维修中心之一。走进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车间里满是中国各地前来 “问诊”的大型电机。记者发现,第二台秦山核电9000马力的主泵电机四周,已搭起3层施工架,10多名通过培训考核的能工巧匠,正紧张有序对它全身检查,工期长达45天。只见每一根管线拆装时都被立即封口,防止异物进入 甚至数千枚各型螺丝离体后也都装袋贴标,确保丝丝入扣、万无一失。总经理黄平成向记者展示了40多页的一大本检修规程,甲乙双方逐条商定,上百项主要部件每走一步都两人复查、签字确认,甚至拍照取证。  采用了自有标准  从兆欧表、匝间仪到双臂电桥,仅为此定制的检测仪器就达数十种,比如大批轴承导瓦、推力瓦,一片片地完成仪器探伤实验。检修中,上海电机人为这些主机尽力 “翻新”:定子水冷器遭冷却液腐蚀,他们用特殊涂料喷砂,进行表面处理 加热器中润滑油积油,他们清油去污,更换密封圈。回装中,每个螺丝要用不同的扭矩扳手,多大螺丝用多大扭矩,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可随意,以读取数值为准。凭借这种“造飞机”的匠心,焕然一新的主泵机组通过静态、动态试验,一站式完成 “体检”,并返厂再运行。  “以往,外国专家入厂检修,无法完成分解程序,也不具备现场试验条件。”上海电机学院科研处处长赵朝会表示,中国人自己也能修核电电机,而且有能力采用自有的国家标准。据透露,近期拥有大亚湾核电站的中广核集团也来沪考察调研,表达了合作意愿。随着国内首批核电站主要电机步入例行检修周期,校企合作推进中国核电维修事业、建设核电电机维修中心,已提上议事日程。
  • 我国核电站安全可以放心——访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
    3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国的核电站究竟安全不安全?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他认为,我国的核电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防震和防海啸能力,所有新建核电厂都考虑了预防和缓解超设计基准事故(包括严重事故)的措施,我国的核电站是安全的。   ■能否应对自然灾害?   分析此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柴国旱强调,其外部原因并非地震,而是海啸。   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厂1、2、3号机组因地震触发自动停堆,外电源故障,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这说明这3个机组并没有由于遭受强烈的地震而导致严重损伤。”柴国旱说,“地震后应急柴油机正常启动,后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升高,都表明地震没有导致电厂各系统特别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严重损伤。”   地震后继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1、2、3号机组的部分安全厂房进水,外部水淹导致所有应急柴油发电机故障,1、2、3号机组都失去动力供应,并使核电厂的许多其他系统设备失效或运行可靠性降低,使电厂出现全厂断电事故工况。“显而易见,海啸导致的全场断电事故是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柴国旱说。   据柴国旱介绍,核电站在设计时都考虑了设计基准地震,而2007年7月日本新澙地震及随后的电厂检查结果表明,由于核电厂设计的保守性,安全裕量较大,核电厂实际的抗震能力远超过设计基准地震,其抗御超设计基准地震的能力都很强,所以地震基本不会严重影响核电站的安全。   既然地震基本不会影响核电站的安全,那么引发人们担忧的海啸呢?柴国旱表示,从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之后,核能界就研究在核电厂设计中考虑海啸影响,国内核电厂设计界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结论是:由于我国大陆架比较长,附近海域海水较浅,总体认为在我国沿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在我国核电厂厂址选址及核电厂设计中,防波堤设计高度已考虑了海啸的影响。   ■技术设计有何特点?   目前我国在役和在建的所有核电厂都属于压水堆(除秦山第三核电厂属于重水堆),而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沸水堆。比较压水堆和沸水堆的特点,柴国旱说:“不能绝对地说两者谁更好,但可以说,压水堆在对付全厂断电事故工况(即此次福岛核电站遭遇的情形)方面存在一些优势。”   这个优势首先体现在其结构中。压水堆有两个回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回路和蒸汽动力转换系统回路。两者之间的接口是蒸汽发生器,实现两者之间的完全隔离,并实现热量的传递。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被完全包容在安全壳内,通过蒸汽发生器把热量传给蒸汽动力转换系统,由蒸汽动力转换系统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换。   “如果出现全厂断电事故工况,压水堆可以先采用二回路的注水-排汽手段,尽量避免一回路放射性物质向外的排放,这是第一道保护。”柴国旱说,“还有第二道保护,即压水堆的安全壳相对较大,设计压力也较高,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包容性能较强。万一在二回路注水-排汽手段失效情况下,可实施一回路注水-排汽手段,此水汽排放完全包容在安全壳内。”   压水堆设计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设有安注箱。“这个安注箱的作用很大,其采用非能动设计,投运不需要电力供应。在全厂断电事故(SBO)工况下,只要一回路压力降到设定值,就可向堆芯补水。”而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的冷却系统故障,而压水堆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突出。   ■怎样应对严重事故?   柴国旱说,根据我国核安全法规HAF102-2004的要求,我国所有新建核电厂都考虑了预防和缓解超设计基准事故(包括严重事故)的措施。   “核电站在发生严重事故后,最关键的是要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柴国旱强调,“我国的核电机组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来确保安全壳的完整。”   目前,我国在建的为M310(CPR1000)机组。据柴国旱介绍,这类机组采用的改进措施包括:(1)采用安全壳内的非能动氢复合器,可对付堆芯内100%锆-水反应产生的氢气,避免安全壳内的氢气爆炸,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 (2)采用稳压器安全阀的卸压功能延伸,防止出现高压熔堆工况,避免由于高压熔堆现象导致安全壳完整性的丧失 (3)使用安全壳湿式卸压和过滤排放系统,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即使出现安全壳严重超压状态,也可通过过滤排放降低安全壳的压力,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   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本质是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其直接原因是全厂断电。“事故充分体现了核电厂应急动力供应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严重事故管理指南的重要性,以及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系统的重要性。”对此,柴国旱表示,我国的核电站在应对全厂断电事故中,也有比福岛核电站完善的预防措施。   “总体来说,我国新建核电厂在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方面已做了许多改进,其安全性能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水平。”柴国旱说。
  • 【朗铎解密】核电用钢知多少?
    说到核电,大家都会觉得很高端,那么核电用钢是不是也很高端呢?这取决于使用的部位,而且不同核电站用钢要求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核电站的用钢都有哪些特点?核电用钢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电用钢种类繁多,耗钢量大。钢种涵盖了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并且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核岛设备用钢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因此要求钢材料具有适宜的强度、高的韧性及低的脆性转变温度。2核电用钢生产难度大,接近国内外先进轧机极限水平。主要是钢板单重重、规格大,属超宽、超厚、超重型。如CPR1000蒸汽发生器筒体用钢18MND5,仅一张钢板单重就接近40吨左右。3严格的化学成分要求。常规岛设备用钢一般要求P、S含量在0.015%以下,而核岛设备用钢则要求P、S含量小于0.010%、0.0005%。4严格、复杂的力学性能要求。取样数量明显增多,需要在交货状态、试模拟焊后热处理(SPWHT)后进行高温、常温及低温等不同状态的不同位置进行纵横向检验,如稳压器用16MND5钢板,一张钢板要求最多需检验50余个冲击试样。5在工作温度下要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可焊性、冷热加工性和抗疲劳强度,在反应堆辐照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抗辐照脆化敏感性。6具有严格的无损检测要求。核电设备用钢都需要100%进行检验,确保用钢准确,避免出现错用,误用情况。7考虑长期承受中子辐射作用,由于合金元素越多,整体抗中子辐射能力越弱,一般采用抗辐射能力强的稀少合金元素钢材,目前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是Mn-Ni-Mo系低合金高强度钢。8核电用钢主要分为碳钢及合金钢两大领域。国际上较为典型的核电用钢主要有美国的A508-3、A533(B、D)、德国的BHW35、法国的16MND5、日本的SFVV3等。电力行业的金属监督检验工作至关重要,其涉及到很多相关金属部件的材料鉴别工作,电厂钢种类繁多,耗钢量大,使用条件各异,对设备用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选用重要部件金属材料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传统的化学方法检验无法适应设备使用现场的材料监督检验需求。使用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合金分析仪可以对各类金属材料的成分及牌号进行快速无损检测,解决了电力行业中金属材料的错用,误用情况。并且由于其检测方法是完全无损的,所以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合金材料可以在任何地方——制造、安装、或服务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合金分析仪进行检测。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合金分析仪还可以通过金属材料的成分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掌握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流体腐蚀而导致的管道老化情况,为设备管道更换提供重要依据,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 每年开工6-8台核电机组,核电新材料研究将成热点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9年10月24日,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19)同期,在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核能新材料技术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本届高峰论坛由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联合主办,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近100多人会场座无虚席,精彩内容得到与会观众热烈欢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a65023bb-59ba-4870-9088-e13fa7125090.jpg" title=" 孙泽明.jpg" width=" 400" height=" 255" border=" 0" vspace=" 0" alt=" 孙泽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秘书长孙泽明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72eeac3-8e05-4788-a631-efacd79ddb0a.jpg" title=" 夏海鸿.jpg" alt=" 夏海鸿.jpg" width=" 400" height=" 25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夏海鸿致欢迎辞 /p p   从会议报告中了解到,截止2018年12月,全球计划新建核电机组的国家46个、计划建造98台、规划建造的核电机组总数达到208台。中国是全球唯一的30余年不间断建设核电的国家,已经建成了配套的核电工业体系,以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等为代表,在核电技术研究、研究设计、工程管理、运行、维修服务和放射性废物处理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截止2019年10月,中国在建核电机组10台,国务院新核准了5个项目共10台核电机组。中国不仅在国内建设更多的核电项目,同时致力于成为核电技术及装备出口的大国,目前出口巴基斯坦的“华龙一号”正在施工中。由此可见,未来中国核电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将有望进一步加速 核能行业协会预测,到2035年中国每年须开工6-8台机组。核能的应用不仅仅是核电,叶奇蓁院士在报告谈到,随着热网传输技术的提高,已经实现60-70公里的有效传输,温降不到3摄氏度,以核能供热取代燃煤锅炉以提高清洁供暖的比重成为了可能 多用途小型堆可广泛应用于供电、供汽、供热、海水淡化等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28b77b76-a18a-4abb-b224-377179f42612.jpg" title=" 叶奇蓁院士.jpg" width=" 400" height=" 255" border=" 0" vspace=" 0" alt=" 叶奇蓁院士.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55px "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名誉主任叶奇蓁院士作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我国核电发展及耐事故燃料》 /p p   中国已经掌握三代核电技术,正在研究发展下一代核电技术。叶奇蓁院士分享耐事故燃料研究的不同研究方向及其最新进展。耐事故燃料包括包壳和燃料芯块,包壳有锆合金涂层、先进金属包壳以及SiC复合包壳等,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材料和工艺研究,中核集团、复旦大学、中科院材料所、西工大等在不同的技术方向上已经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为此,高峰论坛围绕着核能新材料研究、应用,组织了《核电关键材料技术及挑战》、《核级锆材的质量控制》、《中子散射技术及电离辐射计量在核材料领域的应用》、《核电关键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核电关键材料的辐照损伤行为》等9个技术报告。随着中国核电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将更高、更为全面,对核能新材料研究所需的性能和数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e33c884-d500-4910-aed9-918b5b6b572b.jpg" title=" 徐玉明.jpg" width=" 400" height=" 255" border=" 0" vspace=" 0" alt=" 徐玉明.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55px "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徐玉明作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p p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6cc23e52-f0a1-418d-bb46-762460163ba2.jpg" title=" 核能新材料技术高峰论坛会场.jpg" alt=" 核能新材料技术高峰论坛会场.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核能新材料技术高峰论坛会议现场 /p
  • 东京电力称福岛核电站辐射量超标约10万倍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东京电力公司27日晚称,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放射性物质活度超标1000万倍的数值严重有误,其放射性活度超标10万倍左右。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011年3月23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建筑物受损情况。图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控制室。   共同社消息称,东京电力公司27日上午曾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的表面辐射量达到通常反应堆内冷却水的约1千万倍。   这一数字公布后,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等方面提出质疑。东京电力随后在当天下午承认分析结果有误,并宣布将重新进行检测分析。
  • 福岛核电站垃圾水流入大海 海水放射物质超标百倍
    3月2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冒烟照片   据共同社报道,针对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东京电力公司22日继续展开电源修复作业,力争尽快使2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等恢复通电。此外,该公司22日凌晨对福岛核电站排水口以南约100米处采样的海水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水样中放射性碘及放射性铯的含量分别为法定浓度的126.7倍和24.8倍。   东京电力公司21日同福岛县政府及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联络,22日在上述地点及福岛第二核电站附近等南北约10公里的范围内开始对海水进行检测。报道称,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已从大气扩散到陆地和海洋。   22日早晨,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冒出了白色蒸气状物质,3号机组也冒出了白色轻雾状烟尘。据称这不会对通电作业造成障碍。21日晚,1号机组已通电成功,至此1、2、5、6号机组已全部接通外部电源。   据透露,空气中及瓦砾上的放射性物质可能通过雨水冲刷后被带入海水中,而注水工作也可能使放射性物质渗入地下后,进一步流入海中。由于此前从未在海水中检测出如此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东京电力公司认为这一情况是由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关于对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影响,该公司表示“目前尚无法测定和评估。”此外,东京电力公司在距离2号机组约1公里远的正门附近进行了辐射量监测,21日下午2、3号机组冒烟后傍晚一度超过1900微西弗,随后不断下降,22日早晨已低于300微西弗。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水作业带来的大量“脏水”流入大海一事,正在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人们担心,这些可能带有高浓度核物质的水流入大海后,将会污染附近的海区,让灾区渔业生产雪上加霜。   东京消防厅承认,在这两天的放水作业中,有部分未能喷入反应堆建筑物内的水,带着一些垃圾流入海中。但是,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在今(21)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称,确实有一些垃圾水流入海中。但是其量不足以危害周围海区的渔业生产。
  • 东京检测到辐射量超标 各路专家急赴福岛核电站
    综合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5日,日本的首都东京地区检测到放射性物质辐射量超过正常标准。据悉,东京市检测到辐射量超出正常标准,但该市一名政府官员表示,这样的辐射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日本政府表示,当地时间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这表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核泄漏。图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左)后(右)对比图。   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NHK电视台画面显示,现场冒出白烟。   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在首相官邸发表告国名书,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趋向严重,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   稍早时候的消息说,含有超标辐射物质的云将抵达东京,市政府呼吁市民留在室内,关好门窗。   另有消息说,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支穿戴特殊防辐射服的防化部队,已经紧急开赴福岛第一核电站,接替原先派往核电站的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部队。   此外,驻日美军表示,为向发生事故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提供援助,美军横田基地与横须贺基地15日早晨出动了2辆泵车前往当地。   有意见认为,由于反应堆丧失冷却功能的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燃料棒露出水面,2辆泵车将协助进行海水注入作业。泵车已分别于当天早晨5时许与8点半左右从基地出发。   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美国政府已派遣熟悉该核电站所用沸水反应堆的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专家赴日。
  • 环保部专家称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核辐射风险增强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据东京电力公司对外发布信息和我部向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确认,北京时间14日12:25,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丧失水冷却功能,安全壳内部压力持续升高,堆芯水位开始下降,直至堆芯完全裸露,此后通过努力向堆芯注入海水,堆芯水位所有恢复。但14日23:00左右,堆芯再次完全裸露,15日6:00左右,现场发生爆炸,爆炸情况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专家经初步分析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和三号机组反应堆状况趋于稳定,但二号机组极有可能发生了比一号和三号机组更加严重的情况,估计反应堆堆芯现已部分熔化,反应堆厂房、安全壳、压力容器完整性可能已遭破坏,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至环境的风险明显增加。   截至3月15日早8:00,我国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我国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   我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和跟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进展,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信息。
  • 日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水放射性碘含量超标1250倍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011年3月23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建筑物受损情况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核安全局26日表示,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水中放射性碘的含量超过安全标准1250倍。东京电力公司的检测显示,在距离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300米的海水中,检测到了达到安全标准1250.8倍的放射性碘-131   就在24日,东京电力公司还声称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水中的放射性碘-131含量为安全标准的145倍。   在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中,福岛核电站受到严重损毁,各机组的冷却系统停止运行。消防人员不断向反应堆和燃料棒池注入海水,以降低其温度,避免核危机事态进一步恶化。
  • 福岛核电站4号机组爆炸 东京核辐射达20倍
    相关专题报道:日本发生9.0级地震 核电泄漏致核辐射   据共同社最新消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号机组当地时间15日中午12时(北京时间15日上午11时)左右发生爆炸。据称,这是一次与一、二、三号机组类似的氢气爆炸。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5日早些时候在记者会上说,第一核电站的四号机组起火,放射性物质辐射量有所上升。   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电站危机发表告国民书。   菅直人说,受损核电站还有进一步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菅直人再次呼吁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20公里半径的居民离开避难,并表示绝大多数人已经疏散避难,   菅直人还表示,超过20公里半径、30公里半径的居民根据今后核反应堆的情况,不要外出,在家或办公室待命。福岛第二核电站已经向方圆10公里内的居民发出避难要求,希望所有居民避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都当地时间15日下午13时发表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另外,与东京都相邻埼玉县政府也发表报告说,埼玉县的核辐射量也比平时增加了20倍。
  • 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全球焦虑,深思“核电安全无小事”!
    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引起各国人民强烈谴责。核污水的排放会对全球海域、海洋生物、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也切切实实让人们意识到“核电安全无小事”,核电站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今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核电站发电工作原理,以及一、二回路水质检测。核电站发电原理是利用铀发生核裂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把回路中的水煮开,产生大量水蒸气,再利用水蒸气推动其他机械(包括发电机)的运动,产生电能。核电站运行离不开水,核电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核电站系统在超高温、超高压下运行,对水质的要求也极为苛刻,即使是 μg/L 级的杂质(如F-、CL-、SO4 2-)在高温、高压下都能对系统内与水接触的机件表面(如燃料棒)产生腐蚀作用。例如 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含硼酸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一旦氯离子含量偏离允许范围,运行人员需立即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以防止高浓度的氯离子对一回路设备产生腐蚀。目前核电站系统内对于一回路水和二回路水均采用离子色谱仪检测其中痕量离子。一回路水检测谱图(模拟)二回路水检测谱图(模拟)核电运行原理: ▲当控制棒提起,核裂变发生,一回路冷却剂被加热。▲主泵带动一回路冷却剂通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而形成一回路的循环。▲二回路的给水在蒸汽发生器里被一回路的冷却剂加热形成饱和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电机发电。▲在汽轮机内做完工后的蒸汽进入凝气器后被冷却进入凝结水泵,通过主水泵进入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循环。▲大量的河、湖、海水进入冷凝器,将二回路的发电剩下的蒸汽冷凝成水。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全球焦虑,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核电安全无小事”,核电站工作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至关重要。
  • 福岛核电站发现钚泄漏 不及时处理后患无穷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8日晚间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的5处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出了放射性钚(拼音:bù)。该公司认为,这有可能来自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反应堆。   据日本时事社29日报道,这些土壤样本采集于本月21日和22日,东京电力公司委托外部专门机构进行了检测,并从中检测出微量的钚-238、钚-239和钚-240。   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并非所有机组都使用同类的核燃料。在大地震发生时反应堆仍在运作的3个机组当中,1号及2号机组使用的是浓缩铀,而3号机组则藏有危险性比浓缩铀高出200万倍、由钚元素与铀元素混合而成的非常规核燃料,这种燃料一旦外泄,将会对环境构成长远影响;人体吸入后,将不断曝露于辐射当中,患癌机会大增。   3号机组内的核燃料,包括88吨由钚元素及铀元素混合而成的核燃料,由于其放射性元素浓度更高,能够升到更高的温度,关闭核电站,就要冷却更多的剩余热量。这种混合燃料由退役核武制成,全球各国目前至少有20多家核电站正在使用。而一般轻水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料中也含有钚。   据了解,钚-238的半衰期是87.7年,钚-239是24000年,钚-240半衰期为6560年,钚-244达8千万年;其中最稳定的是钚-244,半衰期八千万年,而现在使用最多的、容易裂变钚239,一旦释出自然环境,半衰期长达2.4万年,换句话说,要经历2.4万年,放射性才会减半。   钚元素毒性很强,特别是从呼吸道被人体吸入,原因是肺部对辐射特别敏感。若被食用,钚元素造成的伤害将会较低,但仍可到达各个器官,永久留在体内,令人体组织曝露于可致癌的辐射当中。   钚会在人体内释出带有高能量的阿尔法粒子,当阿尔法粒子撞击人体组织,就足以损害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从而引起致癌的突变。进入人体后,钚元素被排出的速度非常慢,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仍然长达200年。
  • 福岛核电站发现大范围放射性核燃料碎片!“排放计划不变”
    3月5日,日本共同社报道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据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物质,当年未全部清理干净,如今很可能仍大范围分布在底部堆积物的表面。随着日本计划在2023年将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些核燃料碎片如果随之暴露,将造成何种影响,难以设想……大量放射性核残渣,后患无穷据共同社报道,2022年12月,东电向积水的安全壳内投放了配备辐射检测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向底部堆积物放下传感器。2023年2月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检测到燃料碎片散发出的强烈中子射线,以及显示存在燃料碎片所含放射性物质“铕-154”的放射线。此外,东电对支撑装有核燃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底座外侧进行调查,所有8处均检测到燃料碎片散发出的特有核辐射。据分析,1号机组的燃料碎片冲破压力容器,从正下方的底座开口处流到了安全壳底部。开口处附近出现像是构造物熔化后的堆积物,呈现越远离开口处就越薄的倾向,里面也可能含有燃料碎片。堆积物的厚度、距开口处的距离与测得的铕辐射量等没有相关性,东电认为“堆积物的表面附近存在来自燃料碎片的物质”。燃料碎片是指核燃料和构造物熔化后冷却凝固而成的物体,但也有从碎片上散落的微小粒子,东电认为这些都是“来自燃料碎片的物质”。今后,东电还将使水下机器人进入底座内侧,尝试拍摄内部的损伤情况和压力容器下部等。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日本“铁了心”虽然福岛核电站真实状况不甚明朗,但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关于东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的开始时间明确表示,“预计2023年春季到夏季的这一时间不变”。岸田称,将切实推进反应堆报废工作,并认为“为了实现福岛重建,核废水的处置是无法推迟的课题”。立宪民主党批评称尚未得到渔业相关人士等的理解。事实上,自日本政府早前宣布将核废水排放入太平洋后,日本国内外的反对之声便不绝于耳。对于此事,日本民众首先无法接受。2022年3月,日本福岛县和宫城县的多个民间组织,向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提交了一份18万人联合署名、反对将福岛核电站污水排入大海的请愿信,要求采用其他方法处理。日本各界民众还多次自发举行游行集会,质疑政府并未充分听取民意,单方面实行这一决定。日本龙谷大学政策学部教授大岛坚一曾表示,“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不仅破坏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还将影响到周边海域,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日方的做法,也引发邻国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一再重申,福岛核污染水处置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环太平洋国家公众健康,绝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中方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以科学、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停止强推排海方案。韩国政府也表示,对日方核监管机构批准排污入海的做法感到忧虑,并将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韩国将就此提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加强对国内海洋环境辐射的检测工作。俄罗斯方面也已表示,将关注日方对核废水的处理动向,对其举动表示关切。(完)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