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化工材料

仪器信息网化工材料专题为您整合化工材料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化工材料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化工材料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化工材料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化工材料话题讨论。

化工材料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化工新材料联盟成立
    p   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现场,中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宣读了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发来的批示。 /p p   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党组对中科院化工新材料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新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中科院的若干研究所在此领域有几十年研究工作的积累,创新型成果不断涌现,如何激活这些无形资产,加速推进其转化和产业化是中科院对联盟的期许,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的实际行动。 /p p   白春礼指出,联盟的成立,将加强战略引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有效对接与深入联动,为构建完整、高效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p p   白春礼希望,有关单位要统筹协调、凝心聚力、创新方式,共同建设好联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使更多技术创新成果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科技产业创新集群,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造福人民,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p p   邓麦村、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乐斌等为联盟成员单位授牌。当天,国科控股还分别与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p p   邓麦村表示,中科院目前已成立了不同行业不同方向的11家联盟,各家联盟运作模式各有不同,他希望化工新材料联盟能够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成员间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机制。 /p p   邓麦村指出,此次国科控股分别与枣庄市、滕州市签署合作协议,是落实中科院与山东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具体行动,是国科控股新时期“联动创新”纲要实施的具体安排,双方以共同发展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合作重点和起点,进而推动全面深入的合作,符合各方实际,符合各方发展需要,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p p   联盟由国科控股负责组织协调,联想控股成员企业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及其下属单位、产业相关单位组成,重点面向对国家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国科控股将在山东滕州成立中试转化基地,并配套设立专项引导基金。 /p p   联泓新材料董事长兼CEO郑月明透露,通过联盟+平台+基金“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运作模式,联盟计划在五年内培育一家市值百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形成国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骨干企业,长远目标是打造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 /p p   “联盟的成立很有必要,通过建立相对通用的中试基地、设立专项基金等模式,它将为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赵小龙说到,“这会大大提高我们研究所的成果转化效率。” /p p   据了解,中科院是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最具研发创新实力的核心研究机构,下属研究所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前沿技术成果,但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转化率不高,在此背景下,中科院化工新材料联盟应运而生。 /p
  • 北化院成立基础研究所,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
    3月20日,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正式成立。该研究所将聚焦化工材料领域前沿基础科学和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发展模拟计算和AI机器学习技术方法,加快解决催化科学和高分子材料共性问题,着力提升原创技术源头供给能力,助力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所的成立,是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提出的“直属研究院要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探索设立基础研究中心”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北化院承担起提升基础研究效能,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集团公司化工新材料领域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重要一步。据了解,北化院作为中石化集团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持续关注培育新领域、发展新技术、开发新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课题攻关,培养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上百人。北化院表示,将积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研领域布局和学科建设,加速高质量科研平台建设,加大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专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建设,打造化工新材料领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锚定把基础研究所打造成为全国化工材料领域“排头兵”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基石作用,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生物材料研讨会
    为推进生物材料学科发展,8月9日至10日,北京化工大学召开了2011生物材料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的生物材料领域研究专家就生物材料学科前沿进行研讨,得到了化大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8月9日上午,2011年生物材料研讨会在逸夫会议中心中心会议室开幕。化大副校长谭天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万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袁其朋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举行了生物材料专题报告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董建华教授介绍了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研究所生物医用高分子组组长陈学思介绍了功能性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探索。中国科学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甘志华做了高分子基质的表面改性与细胞生长的报告。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介绍了高性能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杨晶教授介绍了两亲性向双亲水性转化的功能性药物输送载体研究;陈晓农教授做了可逆交联丁基橡胶药用胶塞研制的报告;英麟科贸有限公司朴花经理介绍了英麟科贸公司情况及产品。下午,复旦大学的丁建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朱新远教授、北京大学的杨槐教授、武汉大学的张先正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的袁其朋教授、邓建平教授、蔡晴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8月10日上午,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Michael R. Bockstall教授、浙江大学的申有青教授、四川大学的李建树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的张立群教授、聂俊教授、苏海佳教授和尹梅贞教授分别做了相关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精彩,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此次生物材料研讨会得到了国内外知名的生物材料研究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英麟科贸有限公司作为本次会议的赞助商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
  • 聚焦高端化工材料,中国石化又将成立一研究院!
    近日,中国石化决定出资设立中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院”),致力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材料(加工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研究机构。该公司归属化工事业部,按事业部所管企业管理,科技部负责科研方向管理。广东院的建设着眼于中国石化发展所需,致力于建成集团的客户服务中心、合成材料加工应用中心等技术中心。广东院将坚守“以合成材料加工应用基础研究牵引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定位目标,特别关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领域,支撑中国石化在相关合成材料产业取得先机。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按市场化模式运营管理,努力建设成为材料改性和复合材料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广东院是中国石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将引入专业咨询公司,建立有竞争力的全员市场化人力薪酬体系,探索新型研发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建成后,广东院将成为高端材料研发创新的引领者、创新要素的汇聚者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材料加工应用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成果孵化转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
  • 材料、能源化工与医药领域分析测试技术高峰论坛(2022) 暨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运行启动会
    为推动分析测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材料、能源化工与医药领域分析测试技术高峰论坛(2022)暨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运行启动会将于2022年8月31日在宁波举行。本次论坛由甬江实验室和微谱共同主办。本次论坛将围绕材料、能源化工与医药等领域分析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邀请科学界、产业界知名专家与会做精彩演讲,并与参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讨论,旨在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学术界、产业界分析测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欢迎感兴趣的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积极报名参会。一、 会议主题材料、能源化工与医药的分析测试技术高峰论坛(2022)暨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运行启动会。 二、 会议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8月31日,9:00-18:00。地点:甬江实验室——浙江省宁波市慈海南路1792号; 三、 举办单位主办单位:甬江实验室、微谱。 协办单位:DT新材料 媒体支持:仪器信息网 四、 参会对象诚邀高校、科研院所等分析测试中心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类仪器应用专家,以及科研团队;诚邀从事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半导体、锂电、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及高端化学品等企业的研发人员、品控人员。扫码看直播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简介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甬江实验室于2022年6月建成运行的首个重要平台,是支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利器,承载着甬江实验室“前瞻创新,从0到1,厚植产业、造福社会”的使命责任。中心汇聚了全球尖端的仪器设备,引进了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以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诊”“疗”一体化服务,不止于提供专业化测试服务,还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中心现有化学分析与理化检测、显微结构与表面分析、可靠性及失效分析等四大专业实验室,集成了化学成分分析、物性测试、显微结构与表面分析、可靠性测试、失效分析等个性化定制、一站式“诊”“疗”服务的专业能力,可针对用户实际需求,为新材料及器件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服务已覆盖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零部件、高端合金与磁性材料、绿色化工与高端化学品、先进高分子与复合材料、新型医药及医用材料、极端环境使役材料、高端装备材料等面向国民经济和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中心由甬江实验室与国内知名的研究型检测机构——微谱联合组建专业化团队负责运营。秉承“服务赋能,不止于检测”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专业和可靠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为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让科技进步更快,让产品质量更好,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健康!甬江实验室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预约检测服务请致电400-700-1007
  • 2023材料/能源/化工领域热点会议盘点,附视频回放链接,可免费观看!
    2023材料/能源/化工领域热点会议盘点,附视频回放链接,可免费观看!2023年仪器信息网举办多场网络会议,会议内容涉及汽车、锂电、石化、半导体等多领域多材料的分析表征技术,既有热点行业领域,也有专注于分析检测技术的网络会议,为此选取十大热点领域会议,并附回放链接,欢迎大家再次回顾精彩内容!(1) 第五届汽车检测技术网络会议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utomobile2023/ (2) 第五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与应用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dc2023/ (3) 第七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trochemical2023/ (4) 第九届 电子显微学网络会议(iCEM 2023)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23/ (5) 第四届颗粒研究应用与检测分析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ology2023/ (6) 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2023)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olymer2023/ (7) 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 (8) 第四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分析检测技术与应用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md2023/ (9) 第二届表面分析技术与应用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a2023/ (10) 新能源材料检测技术发展及应用回放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xny2023/ 今年更多精彩会议,可添加助教微信:相关会议赞助,请联系刘经理,欢迎各位厂商前来咨询:刘经理 手机号(微信同号):15718850776 邮箱:liuyw@instrument.com.cn
  • 工信部:高端制造业需攻克化工新材料短板 抢占制高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323号(工交邮电类193号)提案答复的函》,答复朱建民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国十四五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国十四五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现答复如下:化工新材料是高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我国高度重视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一、关于攻克一批短板技术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在《“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快突破新材料关键技术,打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链。总结梳理化工新材料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短板弱项,制定重点领域强链补链工作方案,多措并举攻克行业短板。将可降解聚合物、特种含氟单体等高端化工新材料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开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着力突破己二腈自主合成等关键技术,支持高性能合成树脂、高端专用化学品等产业化。推动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等,支持企业突破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瓶颈。我部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等基础领域金融需求,持续加大对承担“卡脖子”技术攻关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创新激励等方式,引导化工新材料企业聚焦薄弱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攻克补短板技术,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二、关于抢占一批制高点技术科技部在材料领域“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和“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中,部署了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精细化学品等任务方向,并且融合高通量计算(理论)、高通量实验(制备和表征)、专用数据库三大技术,变革材料研发理论和模式,实现催化材料等化工新材料研发向智能模式转变。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启动“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围绕“高端分离膜与催化材料”“环境友好功能材料”等任务方向,继续支持化工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研发;在重点化工新材料领域部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统筹全国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参与该领域技术中心创建,助推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关于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发展改革委支持设立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创新能力平台,推动高端新材料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我部利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等支持包括化工新材料在内的14个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遴选了125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试验检测、标准验证、成果产业化等能力,夯实产业短板领域技术基础,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5G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对化工基础材料的需求,持续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引导开展联合创新。四、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我部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一是统筹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布局,研究探索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布局的专利快速审查与集中审查机制,加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培育,开展知识产权重大问题研究。二是编制出台《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试点实施方案》,构建制造业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体系。依托产业技术基础平台项目,支持北京、江苏、浙江、重庆、深圳等地开展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试点,支持产业集聚区探索建设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支持建设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信息和咨询服务平台。三是支持相关部属高校参与科研成果“赋权”试点,与地方产业的对接联络机制,建设技术转移专业机构,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制造业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研究发布《制造业知识产权强国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增强制造业知识产权布局与协同运用能力;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专利分析、预警与布局研究,探索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布局的专利快速审查与集中审查机制,推动提升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意识;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探索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集聚区,开展成果产业化中心试点建设,构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体系。感谢您对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北京化工大学汪晓东教授AFM:基于相变材料的“三明治”结构新型红外隐身材料
    热红外隐身材料可通过降低表面红外发射率或温度,实现目标物体的红外隐身功能。然而,随着红外探测仪器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对红外隐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降低红外发射率或表面温度的单一调控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温物体的红外隐身需求。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汪晓东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MXene膜、交联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其与赤藓糖醇复合的三明治结构功能复合材料,将低发射率、热温调控、隔热相结合,实现了高温目标物体的长效红外隐身。该研究成果以“Long-Term Infrared Stealth by Sandwich-Like Phase-Change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via Synergistic Emissivity and Thermal Regul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生敬建伟,通讯作者为刘欢副教授和汪晓东教授。该课题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此三明治结构复合体系中,最下层为各向异性聚酰亚胺气凝胶层,其特殊的层状堆叠结构和极低的热导率,可隔绝高温物体大部分热量的传输;中间层为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层,利用赤藓糖醇的高显热和潜热吸收,保证复合体系的动态温度调节能力;最上层为MXene膜,其在3~5 μm和8~14 μm两个大气窗口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发射率分别仅为0.315和0.253,为体系表面提供了极低的红外发射率。图1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示意图及MXene膜的制备流程与性能最下层的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为多层状堆叠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平行通道方向上的热量传递,阻碍垂直于通道方向的传热(导热率低于43.5 mWm-1K-1),进而提升隔热效果。气凝胶高的孔隙率(大于88%)和耐高温稳定性(热分解温度高于500 ℃),为其在高温隔热领域的长期应用提供了保障。图2 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基本特性中间层的聚酰亚胺气凝胶/赤藓糖醇相变复合材料的过冷度大,且具有较高的熔融焓(315 J/g以上),能够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热量,在极低温度下予以释放。相变复合复合材料高过冷和高焓值的特性恰好与高温热伪装应用相契合。热红外成像结果显示,低发射率有助于高温物体表面保持稳定的低热辐射温度;气凝胶阻碍了热量向外扩散与传递;相变复合材料有效减缓了表面温度的快速升高。图3 聚酰亚胺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及红外隐身性能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在250、300、350、400和450 ℃的热台上加热2.5小时,其表面的红外探测温度仅为38.6、43.2、49.7、53.7和66.1 ℃,显著降低了高温目标的热辐射温度。此外,MXene膜在X-波段的总电磁屏蔽效能为65.58 dB,约72.3% 的入射电磁波通过MXene膜时被衰减,赋予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此项研究为实现高温目标物的长效红外隐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图4 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高温红外隐身及电磁屏蔽性能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 2 /adfm.202309269
  • 中国工程院“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揭牌
    9月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部、山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在山东理工大学揭牌。   中国石油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为“试验室”核心企业授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旭日干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翟鲁宁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9月6日,中国工程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部、山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山东理工大学4号实验楼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旭日干,院士汪燮卿、舒兴田、吴慰祖,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翟鲁宁,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新义等院士学者出席了揭牌仪式。   院士汪燮卿说:“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是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和山东理工大学强强联合的捷径,是中国工程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全面合作搭建的又一高层次合作平台,实验室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淄博地区的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于研究开发高效清洁生产化工技术,促进“产学研”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淄博市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仪式结束后,与会院士专家参观了山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
  • 全国人大代表吴凯:加强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正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吴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他建议加强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吴凯吴凯建议,强化化工新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启动针对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长期战略技术研发的“先导计划”,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发挥骨干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链长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发挥纽带与中介效能,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国家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联合行业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协同工作,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指导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下游加工应用企业开展合作攻关,构建市场需求牵引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吴凯建议,加强产业链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研究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国家层面在产业链细分方面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合理布局。推动各区域内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或集聚区之间的横向联动,防止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吴凯认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是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辽宁省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推进炼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化解炼油、化工产品“低端拥挤、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大连石化是该进程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吴凯介绍,目前公司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未来将在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投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未来市场开展科技创新,生产高端、特色化工产品,地企协同向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领域延伸,发展新质生产力。吴凯还就加快完善我国能源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美国TA仪器联合研究和培训中心”成立!
    热分析、流变和微量热的全球领导者-美国TA仪器,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学术界。在中国,我们与全国知名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科学研究院所共同成立了几十家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培训中心。这些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极大的推动了热分析、流变和微量热技术在中国科研及产业领域的发展和普及。 2015年4月24日, 美国TA仪器与苏州大学材化部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举行了“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化学部-TA仪器联合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仪式。该实验室将立足与苏州大学材化部,服务于苏州大学所有院系,并辐射到苏南的学术界和产业界,促进热分析及流变技术在苏州及整个苏南的深入发展。 “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支持苏州大学材化部建设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到全球最先进的热分析及流变仪器,并掌握领先的测试技术”,TA仪器公司亚太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先生表示。“TA仪器积极参与中国高校的热分析及流变测试技术上的合作和支持,提供这些实验室世界上最优秀的仪器和技术,我们相信,与苏州大学材化部的联合研究和培训中心,不仅将更好的服务于校内,还将成为苏南一个具备国际视野和水平的技术支持中心、创新中心及技术培训基地。” 苏州大学材化部戴部长也表示非常感谢TA仪器对苏州大学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此次联合研究和培训中心的成立极大的鼓舞了苏大广大师生的学术热情,作为苏南及全国一流的材料教学基地,希望通过和TA仪器的合作使得学部的研究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材料学科人才。 沃特世公司亚太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与戴部长共同为联合研究与培训中心揭幕。 联合研究与培训中心正式揭幕当日,来自TA仪器的热分析专家张艳熹博士及流变专家李润明博士还与在场的所有师生及企业界的朋友分享了全球最新的热分析和流变技术,结合了大家关注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热烈欢迎。 关于苏州大学材料及化学化工学部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由原化学化工学院、原材料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组建而成。原化学化工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14年。原化学化工学院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和杰出的人才。材料学科有 近40年办学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关于TA仪器TA仪器是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沃特世集团的子公司,是热分析、流变和微量热仪器的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德拉瓦州New Castle市,并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 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走访参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2011年10月18日,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一行走访并参观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清源北路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的刘伟光老师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工作人员。   该研究中心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中央财政、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于2003年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筹建的。该研究中心实验室面积约800平方米,现有一批高、精、尖的分析和测试设备,总价值约2000万元。按照实验室开放、联合与流动的方针,研究中心利用设备及技术上的优势,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国内外人员作为访问学者来室工作 同时十分注重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承担国内外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材料科学研究、性能测试、检验及分析等技术服务与咨询工作。   研究中心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近期将结合北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纳米光电子技术、太阳能薄膜电池,高分子材料激光器、新材料和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争使有些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与国外大学和企业建立广泛联系,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道路。   在刘伟光老师的陪同下,仪器信息网与我要测工作人员参观了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主要分析仪器有原子力显微镜(SPM-9500J3)、拉曼光谱议(RM2000),扫描电子显微镜(SSX-550)、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1600)、太阳能电池测试仪等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同时还拥有显微硬度计、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往复式磨损测试仪、多功能表面试验机、四探针等材料测试仪器设备。   借助上述仪器,该中心主要进行材料学科的各类表征测试,表面形貌图像分析、能谱分析、材料成分定性定量测试、光谱性能测试、材料表面改性测试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光电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的加工制作和改性研究等。 刘伟光老师为工作人员介绍实验室概况 雷尼绍 激光拉曼光谱仪 岛津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 岛津 原子力显微镜 北京仪器厂 镀膜机 岛津 电子探针显微镜 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 西安交通大学 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附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0980/#
  • 化工新材料、航煤业务增长强劲,中石油上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统筹推进业务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安全环保等工作,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高效运行,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增长,经营业绩连续三年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各业务全面盈利,财务状况健康良好。上半年,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886.1亿元,同比增长3.9%。为积极回报股东,董事会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22元,派息额402.6亿元,连续三年创历史同期新高。项目营收/产量同比增长营业收入1.6万亿元5.0%净利润886.1亿元3.9%油气新能源业务916.6亿元7.2%公司原油加工6.9亿桶3.0%生产成品油6011.9万吨2.1%--航煤/42.4%--炼油特色产品/10%化工产品1904.3万吨10.2%化工新材料107.4万吨72.0%油气新能源业务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公司坚持高效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落实多个规模油气储量区,扎实推进万米深地油气科探预探工程,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大关并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坚持效益开发,持续加强投资和成本费用管控,优化开发部署,严格产能建设效益排队,狠抓老油气田控制递减率和提高采收率,2024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当量产量1.23亿吨,同比增长1.3%,创历史同期新高。海外重点项目运行顺畅,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推动新能源大基地布局和新能源指标竞配,深入推进CCUS业务发展。炼化新材料业务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公司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统筹优化原油资源、加工负荷、产品结构和装置检维修,强化产业链运行衔接,加强原料互供,保持乙烯、芳烃等装置高负荷运行,成立蓝海新材料公司,积极开发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推动炼化转型升级,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等重点乙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等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航煤、炼油特色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销售业务市场营销能力持续增强。公司强化市场形势分析研判,深入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加强批发零售一体、油品非油品一体、线上线下一体营销,在市场需求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努力稳定成品油销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进“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站布局。高质量发展非油业务,推进“便利店+N”运营模式,非油业务毛利大幅增长。优化布局全球市场,努力降低油气采购成本,丰富拓展贸易品种,优化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出口,推动产业链整体价值提升。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量效齐升。公司抓住天然气需求持续提升等有利时机,统筹资源端和需求端,持续优化资源池结构,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强化市场开拓,全面优化天然气销售流向和用户结构,积极开拓高端高效市场,加大直销客户、终端客户开发力度,着力发展气电新能源业务,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市场份额,丰富完善现货代采、专场交易等营销策略,加大线上交易和顺价销售力度,有效提升销售量效。下半年,公司将坚持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优化生产经营策略,保持油气两大产业链及各项业务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提质增效,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 《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在迪拜发布:石油化工新材料成为能源企业未来投资新风向
    5月27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经研院)在迪拜发布了《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简称《行业报告》),围绕“油气行业调整重塑”这一主题,分享探讨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探寻投资合作机遇。这是经研院连续第16年公开发布《行业报告》。此次迪拜发布会是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经研院首次在国外召开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现场发布会,对进一步加强能源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能源合作利益共同体建设、提升能源供应系统韧性以及加速世界经济回暖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吸引了相关公司和媒体代表近百人参会。报告提出,清洁能源投资迅速增长,全球化石能源占比2023年首次跌破80%,2023年,全球能源安全水平有所改善,能源转型在博弈中加速。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亚太地区继续推动消费增长,中东地区消费小幅增长,欧洲消费继续下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支撑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同时能源转型步伐加快,中国成品油消费达峰时点最早可能提前至2024年。未来,中国的石油消费将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石油化工新材料将是能源公司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未来,新能源领域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超高分子聚乙烯、碳纤维、EVA、POE等新材料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期。《行业报告》指出,独具特色的石油能源公司转型模式正在形成,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开创了众多新模式。油气行业发挥油气与新能源相互促进作用,正在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以清洁低碳能源生产供应为核心,打造清洁油品、天然气、地热、清洁电力、氢能、CCUS“六位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一体化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行业报告》副主编吴谋远代表主创团队分享对油气行业的观察和研判。全球能源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重塑阶段。2023年,全球能源安全水平有所改善,全球能源价格总体回落,石油价格下降接近20%,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下降超过50%,碳酸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超过50%,对全球经济保持增长特别是控制通胀起到了重要作用。《行业报告》分析认为,油气市场需求更趋集中,价格高位波动回落。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1.027亿桶/日,同比增加95万桶/日,布伦特原油年均价为75~80美元/桶。预计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为4.02万亿立方米,增速1.5%,亚太地区继续推动消费增长,中东地区小幅度增长,欧洲消费继续下降。《行业报告》分析认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支撑石油需求增长,2024年中国石油需求将稳中有升,预计将达到7.64亿吨,同比增长1%。天然气依托其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等多元优势,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能源,持续替代高污染燃料,支撑新能源规模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12-13日召开第八届“能源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聚焦“分析仪器助力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我要报名)。
  • 从七大新兴产业看化工发展新机会之二:信息产业携功能材料互动发展
    信息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先导。以新型平板显示、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与相关材料产业进入互为促进的快速发展期。   新型平板显示   发光材料托起“明日之星”   从液晶到等离子显示、再到科研界最热门的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平板显示技术正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作为平板显示器件,OLED因面板薄、响应快,尤其是可弯曲、折叠,甚至可以像一张纸一样挂在墙上、放在口袋里,而被誉为平板显示的“明日之星”。   发光材料是OLED显示器件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着器件性能及用途,遗憾的是最尖端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近期国外发光材料发展最新动向值得业内关注。譬如,将OLED设备约30%的光提取效率提升是业内公认的难题,而日本科学家已将光提取效率提升至56.9%。该设备发光层材料是一种被称为“CBP”的主体材料,并附加了铱化合物。杜邦公司的第三代OLED有机发光材料突出了长寿命的特点,一款绿色发光材料寿命超过100万小时,相当于持续发光100年 另外一款蓝色发光材料寿命为38000小时,是目前寿命最长的蓝色OLED材料。   目前,OLED技术已由早期的研发阶段过渡到产业化初期阶段,今后发展趋势是中大尺寸产业化。这要求对金属诱导结晶化技术、高性能的底部发光技术、高效真空蒸镀和印刷成膜技术以及薄膜封装技术的开发给予高度关注。   高性能集成电路   SOI材料有望驾驭主流   我国将于2020~2025年迈入集成电路产业强国。这对发展相对滞后的我国硅及其微电子配套材料行业是一个挑战。   出于对更快信息处理能力、更大容量信息存储的需要,集成电路发展迅速。集成电路主要以硅集成电路为主,随着硅集成电路向大尺寸、窄线宽方向发展,在集成电路尺寸进入100nm以下之后,体硅材料和工艺正接近它们的物理极限。SOI(绝缘体上硅)材料具有电路速度高、高密度、抗辐射、低功耗、耐高温等特点,同时具有简化工艺流程、提高集成密度、减小软误差等优势,将成为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耗问题的关键技术,有望在45nm以下技术中取代体硅技术而成为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   发展前途被看好的SOI材料主要有注氧隔离的SIMOX材料、硅片键合和反面腐蚀的BESOI材料以及将键合与注入相结合的Smart Cut SOI材料。其中,SIMOX适合制作薄膜全耗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ESOI材料适合制作部分耗尽集成电路,而Smart Cut材料最具发展前景,有望成为今后SOI材料的主流。   集成电路线宽的降低,对硅材料杂质含量,封装技术以及电路制造中所需光刻胶、超净高纯试剂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信及物联网   需信息材料全面跟进   物联网、三网融合等代表性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对信息的存储、传输等提出新要求。当前,光电信息网络和信息处理的瓶颈是光电信号间转换能力滞后和电子线路速度受限制,急需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光通信材料、信息存储材料以及显示材料等多种信息材料的支撑。   为顺应信息技术存储更多、速度更快、关联范围更广的发展趋势,半导体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发展方向是由体材料发展到薄层、超薄层微结构材料,并正向集材料、器件、电路为一体的功能系统集成芯片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有机/无机与生命体复合和纳米结构材料方向发展 材料系统还会由均匀到非均匀、由线性到非线性和由平衡态到非平衡态发展 材料生长制备的控制精度也将向单原子、单分子尺度发展。   从材料体系上看,除硅和硅基材料作为当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在21世纪中叶不会改变之外,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在高速、低功耗、低噪音器件和电路,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光电集成和光子集成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英国Lloyd万能材料试验机入驻北京化工大学
    在竞争激烈的拉力机行业,英国Lloyd公司今年在中国大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值得庆贺的是,在北京化工大学的拉力机招标中,Lloyd的加强型30kN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其卓越的性价比战胜对手、脱颖而出。近日,北京仪尊时代公司作为Lloyd公司的中国代理,圆满完成了此台设备的安装和培训工作,赢得了北化师生的好评。尤其是其功能强大、实用人性化的中英文互换的操作软件,更被使用过其他世界著名品牌拉力机的师生们赞不绝口。此台设备除了完成基本的测试外,还配有高低温箱和激光引伸计等,欢迎各界朋友和我们联系前往参观。
  • 安益谱气相色谱质谱中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采购项目
    近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采购项目公布中标结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7700以74.5万元中标。  一、项目编号:3003YB23091445(CJ2023-X9-564)  二、项目名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苏州高新区泰山路6号D座312室  成交金额:745,000.00元(人民币)  四、主要标的信息  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7001台745,000.00元  五、评审专家名单:李健明,周燕,杨希(采购人代表)
  •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和东京理化示范实验室揭牌成立
    海南省是中央政府钦点的新自由贸易区,这个年轻的省份处处呈现着生气勃勃的景象,充满无限的活力和魅力,特别是海南大学在习近平主席“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指导下,已成为省确立第一所双一流的大学。 2018年9月12日,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和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的示范实验室在张玉苍院长和二神总经理的主持下,在众多老师同学以及当地代理商的共同见证下,签约揭牌。 期间我公司与学院几位领导及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座谈,通过二神总经理简介,让海南大学的老师更多的了解了东京理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明确的阐释了EYELA就是要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得心应手的实验工具,用我们的技术为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同时也希望老师们通过使用我们的设备给我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的仪器更好的为大家服务。也希望我们的示范实验室在海南地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示范实验室部分设备列表1、微波合成装置GPS-1000型2、有机合成反应釜DDL-1000型3、平行合成装置PPM-5512型4、有机合成装置CCX-1102型5、平行蒸发仪TVE-1100型6、冷冻干燥机FDU-1200型7、旋转蒸发仪N-1300型8、加热磁力搅拌器RCH-1000型9、真空干燥箱VOS-310C10 、低温合成装置PSL-1820型11、低温培养箱SLI-220型
  • 李兴华董事长被聘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兼职教授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华被聘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兼职教授,聘期三年,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雪佳博士莅临伟瑞迪,与董事长李兴华进行深入交流,丁雪佳教授对伟瑞迪的发展表示肯定,双方探讨了气体检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最新进展及纳米材料研制和应用。丁雪佳:北京化工大学工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医用导管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李兴华: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绿色发展联盟特聘专家;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气体污染防控技术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化工园区综合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负责人;
  • “分享新成果 催化新动能” 第九届安捷伦能源化工、新材料行业专家研讨会12月20日在深圳举办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速与科技的演进,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不久前落幕的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各缔约国就特别针对能源部分通过了共同行动宣言。我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对现有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对新型能源的探索,是奠定高质量发展道路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如今,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能源化工未来发展的共识。与未来能源相关的产业链延伸与衍生的新材料研发,为“产、学、研、用”全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月 20 日,在以改革创新精神著称的深圳,安捷伦召开了两年一度的能化与新材料行业高峰论坛,多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和百余名嘉宾热情参与。围绕先进的能源分析技术,领域内的顶尖头脑汇聚一堂,并分享了各自研究“战线”的新成果,催化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思维。安捷伦的目标与作为在行业减油增化、促进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的发展政策下,行业表现出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和一体化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行业共识。安捷伦是分析仪器行业领导者,始终以广受好评的气相色谱产品和先进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致力赋能产业。安捷伦有着深厚的能源化工产品和应用经验,累计 200 多以上化工项目成功运行,实施 5000 多个石化定制方案。今年更是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逆境中,获得行业全部 3 个百台以上石化大项目,再次刷新气相色谱单次采购台数全球记录。同时拓展多种高端分析仪器低碳绿色研发和工艺新应用;以高效灵敏的分析仪器、在线检测仪器协助园区和企业进行产品及污染物检测;领先的解决方案赋能下游锂电、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创新线上商城新型销售模式、推进低碳商业运行;完善的工业 4.0 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创新的物联网、VR 等新技术推出工业 4.0 数字化解决方案。安捷伦聚焦全产业链提升石化行业赋能能力,将不断布局类似中石化石科院氢能检测、万华化学联合创新战略合作等前瞻性合作,继续参与全球、中国权威色谱标准制定和相关科学研究。安捷伦将继续“赋能石化,合作共赢” !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杨挺发表题为《安捷伦创新引领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与会专家与安捷伦的观察与结论石化行业面临挑战,肩负着双碳目标、能源安全、美丽中国等重要国家宏观战略和愿景的执行落地,同时也是分析行业的转型升级重要机遇。徐教授认为石化分析群体要关注油品质量持续升级、新型能源发展和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和材料再利用等新兴方向,以及燃油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油转化、油转特、油转材。同时注重智能化与数字化对炼化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促进作用。相应地,石油资源、产品、加工过程的深度分析表征、油品质量升级关注点与检测技术、环保分析技术、智能化炼厂中的分析技术支撑、转型发展中的分析需求、氢能产业中的分析技术与分析方向,将构成行业分析技术的发展与行业支撑。中国石化石科院首席专家、教授 徐广通博士带来题为《石油炼制与化工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分析技术支撑》的报告2023 年 8 月 8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相关部委发布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近三年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和两大关键行动,中石化石科院领军燃料氢品质检测相关工作,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燃料氢品质国家级 CMA 资质认定和 CNAS 认可单位。2022 年 5 月,完成了国际标准 ISO 14687-2019 和国家标准 GB/T 37244-2018 氢气纯度及相关方法标准的扩项,在国内率先完成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燃料电池用氢气质量体系的认证。整个工作处于国家标准 5 项的实验室验证阶段,2024 年有望颁布实施。中石化石科院专家、高级工程师 王亚敏做题为《氢能-燃料氢品质标准化工作进展》的报告安捷伦以不断创新的产品技术成为领先行业的标杆,不但有久负盛誉的全新一代智能化色谱家族,也有性能优异的石化专有装备和检测器;同时拥有 40 多年气相色谱柱研究和开发,为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气相色谱用户提供最丰富的气相色谱柱选择;完整的石化标准方法和整体解决方案,支撑石化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色谱平台体系;大规模气相色谱应用场景,使用网络化色谱工作站来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和数据安全水平;中石化合作的智能机器人的示范项目向商业化推广,向数字化实验室、智慧实验室不断迈进。安捷伦同样出色的质谱、液相色谱、光谱和串接质谱,随着行业向下游纵深发展,也提供生产检测和科学研究更全面丰富的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安捷伦和行业专家以及用户在长期的合作之上建立的彼此信任和深厚情感,激励安捷伦团队深耕行业,矢志不渝。安捷伦大中华区能源与化工行业技术总监 管振喜博士做题为《安捷伦能源化工及新兴领域分析应用概览》的报告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低碳新技术,可应用于新一代的溶剂、介质、催化剂、电解液、润滑、含能材料等。工艺评价和示范项目众多,有含氨尾气净化回收氨新技术、低能耗 CO2 捕集新技术、低能耗 CO2 捕集新技术、天然气提氦气体分离膜技术、催化生产碳酸酯新工艺。同时储能储氢、高性能锂浆料储能电池等高价值、热点产业的研究和产业化也在深入进行。董海峰院长还着重介绍了安捷伦气相、顶空、三重四极杆质谱、高效液相和 ICPMSMS 等众多机种担在实验研究和分析测试平台的应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 董海峰做题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低碳新技术》的报告合成生物学(SynBio)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一个跨学科分支。其中生物质通常是经过发酵,可定向合成化合物应用于基础和大宗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和化合物、聚合物,以及纤维、织物和复合材料等。从长远看用生物基材料替代提取的传统原材料将加速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对全球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罗小舟博士从全球宏观视野和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现状和使命讲开。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农业、化学品、材料、医药等国计民生领域应用范围。同时合成生物材料是通过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等方式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对生物质改造产生的材料,罗小舟博士强调了实验测试环节中自动化以及流程的标准化以及 AI 技术的对于行业的意义,期待行业能够测试的仪器整合到合成研究的自动化流程,实现这样一个全自动化的闭环。罗小舟博士的发表中包含了众多新颖知识和科学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引发与会嘉宾的极大兴趣和反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罗小舟博士报告主题为《合成生物学在能源化工及先进材料中的应用》乙烯装置是石油化工的龙头,气相色谱是整个产业链的主要分析支撑,烯烃产业链及气相色谱的应用范围。烯烃生产原料、烯烃产品、副产品、下游产品、聚合产品、过程控制。发表梳理了已有的烯烃产品分析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标准和待发布标准,尤其是近期制修订的一些标准技术说明。特别是烯烃分析相关的标准发展与思考,李继文高工的分析了在色谱标准运用过程中的色谱阀切换、色谱柱对比和选择等部分,非常契合烯烃分析用户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引起广大听众嘉宾的极大兴趣。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表征分析部副部长、教授级高工 李继文做题为《烯烃产品分析相关标准方法解读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报告煤间接液化作为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新型煤化工工艺,对于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平衡能源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等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正因为工艺路线的特殊性,气相色谱的应用也具有不同于其它石化工艺的应用需求和方案。刘帅工程师介绍了实验室在线多阀多柱气相、多位阀在评价装置应用、微反系统建立、费托尾气分析以及工业在线色谱。其中全二位色谱技术在费托产物、催化裂化全馏分油、异味来源等方向的高水平应用,开拓了全二位色谱的应用领域,具有启发和推广意义。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工程师 刘帅报告题目为《多维色谱技术在煤间接液化中的应用》BDO 是一种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也是当前世界上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溶剂、医药、农药、化妆品、增塑剂、固化剂、泡沫人造革等领域,锂电池电解液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其衍生物极具高附加值。也是制备 PTMEG 原料、生产优良弹性纤维氨纶主要原料。贾兴龙主任介绍了 BDO 我国行业发展现状不同工艺路线和特点。分析仪器的应用覆盖行业的原料进厂、中间控制、成品检测中,其中安捷伦多机种在 BDO-PTMEG 上下游气、液样品组份定量分析、GPC 分子量分布情况方面担负样品分析主力。贾主任尤其介绍在 BYD 催化剂、加氢催化剂活化期间,分析频率高,要求结果及时准确。安捷伦 Micro GC 990 微型气相色谱小巧灵便,能够在就近机柜间完成高强度分析任务,而且分析快速、准确。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 贾兴龙做题为《丁二醇 BDO 行业色谱应用和实验室管理》的报告更多报告主题与报告人峰会期间,安捷伦公司高层代表气相分离事业部,对管振喜博士、梁文辉、王浩、张升文等团队代表在 2023 财年取得能源化工行业突出业绩进行了表彰。论坛合影
  • 分享新成果 催化新动能 第九届安捷伦能源化工、新材料行业专家研讨会在深圳举办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速与科技的演进,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不久前落幕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各缔约国就特别针对能源部分通过了共同行动宣言。我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对现有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对新型能源的探索,是奠定高质量发展道路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如今,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能源化工未来发展的共识。与未来能源相关的产业链延伸与衍生的新材料研发,为”产、学、研、用”全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月20日,在以改革创新精神著称的深圳,安捷伦召开了两年一度的能化与新材料行业高峰论坛,多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和百余名嘉宾热情参与。围绕先进的能源分析技术,领域内的顶尖头脑汇聚一堂,并分享了各自研究“战线”的新成果,催化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思维。安捷伦的目标与作为在行业减油增化、促进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的发展政策下,行业表现出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和一体化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成为行业共识。安捷伦是分析仪器行业领导者,始终以广受好评的气相色谱产品和先进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致力赋能产业。安捷伦有着深厚的能源化工产品和应用经验,累计200多以上化工项目成功运行,实施5000多个石化定制方案。今年更是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逆境中,获得行业全部3个百台以上石化大项目,再次刷新气相色谱单次采购台数全球记录。同时拓展多种高端分析仪器低碳绿色研发和工艺新应用;以高效灵敏的分析仪器、在线检测仪器协助园区和企业进行产品及污染物检测;领先的解决方案赋能下游锂电、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创新线上商城新型销售模式、推进低碳商业运行;完善的工业4.0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创新的物联网、VR等新技术推出工业4.0数字化解决方案。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杨挺发表题为《安捷伦创新引领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安捷伦聚焦全产业链提升石化行业赋能能力,将不断布局类似中石化石科院氢能检测、万华化学联合创新战略合作等前瞻性合作,继续参与全球、中国权威色谱标准制定和相关科学研究。未来,安捷伦将持续“赋能石化,合作共赢”!与会专家与安捷伦的观察与结论石化行业面临挑战,肩负着双碳目标、能源安全、美丽中国等重要国家宏观战略和愿景的执行落地,同时也是分析行业的转型升级重要机遇。徐教授认为石化分析群体要关注油品质量持续升级、新型能源发展和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和材料料再利用等新兴方向,以及燃油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油转化、油转特、油转材。同时注重智能化与数字化对炼化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促进作用。相应地,石油资源、产品、加工过程的深度分析表征、油品质量升级关注点与检测技术、环保分析技术、智能化炼厂中的分析技术支撑、转型发展中的分析需求、氢能产业中的分析技术分析几个方向,将构成行业分析技术的发展与行业支撑。中国石化石科院首席专家、教授 徐广通博士带来题为《石油炼制与化工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分析技术支撑》的报告2023年8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相关部委发布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近三年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和两大关键行动,中石化石科院领军燃料氢品质检测相关工作,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燃料氢品质国家级CMA资质认定和CNAS认可单位。2022年5月,完成了国际标准ISO 14687-2019和国家标准GB/T 37244-2018氢气纯度及相关方法标准的扩项,在国内率先完成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燃料电池用氢气质量体系的认证。整个工作处于国家标准5项的实验室验证阶段,2024年有望颁布实施。中石化石科院专家、高级工程师 王亚敏做题为《氢能-燃料氢品质标准化工作进展》的报告安捷伦以不断创新的产品技术成为领先行业的标杆,不但有久负盛誉的全新一代智能化色谱家族,也有性能优异的石化专有装备和检测器;同时拥有40多年气相色谱柱研究和开发,为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气相色谱用户提供最丰富的气相色谱柱选择;完整的石化标准方法和整体解决方案,支撑石化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色谱平台体系;大规模气相色谱应用场景,使用网络化色谱工作站来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和数据安全水平;中石化合作的智能机器人的示范项目向商业化推广,向数字化实验室、智慧实验室不断迈进。安捷伦同样出色的质谱、液相色谱、光谱和串接质谱,随着行业向下游纵深发展,也提供生产检测和科学研究更全面丰富的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安捷伦和行业专家和用户在长期的合作之上建立的彼此信任和深厚情感,激励安捷伦团队深耕行业,矢志不渝。安捷伦大中华区能源与化工行业技术总监 管振喜博士做题为《安捷伦能源化工及新兴领域分析应用概览》的报告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低碳新技术,可应用于新一代的溶剂、介质、催化剂、电解液、润滑、含能材料等。工艺评价和示范项目众多,有含氨尾气净化回收氨新技术、低能耗CO2捕集新技术、低能耗CO2捕集新技术、天然气提氦气体分离膜技术、催化生产碳酸酯新工艺。同时储能储氢、高性能锂浆料储能电池等高价值、热点产业的研究和产业化也在深入进行。董海峰院长还着重介绍了安捷伦气相、顶空、三重四极杆质谱、高效液相和ICP/MS/MS等众多机种担在实验研究和分析测试平台的应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 董海峰做题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低碳新技术》的报告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一个跨学科分支。其中生物质通常是经过发酵,可定向合成化合物应用于基础和大宗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和化合物、聚合物,以及纤维、织物和复合材料等。从长远看用生物基材料替代提取的传统原材料将加速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对全球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罗小舟博士从全球宏观视野和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现状和使命讲开。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农业、化学品、材料、医药等国计民生领域应用范围。同时合成生物材料是通过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等方式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对生物质改造产生的材料,罗小舟博士强调了实验测试环节中自动化以及流程的标准化以及AI技术的对于行业的意义,期待行业能够测试的仪器整合到合成研究的自动化流程,实现这样一个全自动化的闭环。罗小舟博士的发表中众多新鲜知识和科学,令人耳目一新,引发与会嘉宾的极大兴趣和反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罗小舟博士报告主题为《合成生物学在能源化工及先进材料中的应用》乙烯装置是石油化工的龙头,气相色谱是整个产业链的主要分析支撑,覆盖烯烃生产原料、烯烃产品、副产品、下游产品、聚合产品、过程控制。李继文高工的报告梳理了已有的烯烃产品分析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标准和待发布标准,尤其是近期制修订的一些标准技术说明。特别是烯烃分析相关的标准发展与思考,李继文高工分析了在色谱标准运用过程中的色谱阀切换、色谱柱对比和选择等部分,非常契合烯烃分析用户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引起广大听众嘉宾的极大兴趣。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表征分析部副部长、教授级高工 李继文做题为《烯烃产品分析相关标准方法解读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报告煤间接液化作为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新型煤化工工艺,对于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平衡能源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等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正因为工艺路线的特殊性,气相色谱的应用也具有不同于其它石化工艺的应用需求和方案。刘帅工程师介绍了实验室在线多阀多柱气相、多位阀在评价装置应用、微反系统建立、费托尾气分析,以及工业在线色谱。其中全二位色谱技术在费托产物、催化裂化全馏分油、异味来源等方向的高水平应用,开拓了全二位色谱的应用领域,具有启发和推广意义。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分析工程师 刘帅报告题目为《多维色谱技术在煤间接液化中的应用》BDO是一种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也是当前世界上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溶剂、医药、农药、化妆品、增塑剂、固化剂、泡沫人造革等领域,锂电池电解液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其衍生物极具高附加值。也是制备PTMEG原料、生产优良弹性纤维氨纶主要原料。贾兴龙主任介绍了BDO我国行业发展现状不同工艺路线和特点。分析仪器的应用覆盖行业的原料进厂、中间控制、成品检测中,其中安捷伦多机种在BDO-PTMEG上下游气、液样品组份定量分析、GPC分子量分布情况方面担负样品分析主力。贾主任尤其介绍在BYD催化剂、加氢催化剂活化期间,分析频率高,要求结果及时准确。安捷伦Micro GC 990微型气相色谱小巧灵便,能够在就近机柜间完成高强度分析任务,而且分析快速、准确。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 贾兴龙做题为《丁二醇BDO行业色谱应用和实验室管理》的报告更多报告主题与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信息化部门经理 郭亮报告题目《信息化产品及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应用》安捷伦科技渠道销售业务经理 李晓华报告题目《安捷伦在线检测产品及合作伙伴石化应用》安捷伦科技售后市场项目经理 刘田田报告题目《售后服务定制化选择推介》安捷伦科技用户服务部石化经理 张升文报告题目《构建品牌服务体系 助力客户业务发展》
  • 深度解析,真机演练—《热裂解技术新进展及在化工新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培训班圆满成功
    2023年9月21日,莱伯泰科上海应用研究中心迎来了题为《热裂解技术新进展及在化工新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的培训班,这是莱伯泰科在位于上海的应用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场线下培训班。培训班吸引了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石化行业、新材料行业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学习现场火爆。培训班现场在培训期间,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主管工程师肖含、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实验师林丹丽和莱伯泰科资深应用工程师刘石磊分别给大家带来了题为《PyGC-MS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裂解色谱应用实例分享》和《CDS 热裂解技术在化工新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与会者共同学习了热裂解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并探讨了热裂解在不同材料、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方法,收获颇丰。专家授课精彩瞬间为了让理论与操作相结合,更好地使用CDS热裂解仪,莱伯泰科为大家安排了主题为《聚合物材料的热裂解分析实操培训》和《CDS6000热裂解维护保养》的实验室实地操作环节,实操培训旨在让客户全面生动了解到仪器的操作流程、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操作不当等问题。实验室实地操作培训莱伯泰科旗下的CDS公司自1970年推出第一台热裂解仪后,历经多年研发,不断改进热裂解产品性能,推陈出新,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6代热裂解迭代产品。CDS热裂解仪与GC或者GC-MS联机使用,具备稳定、高效、快捷的技术优势,一经推出便受到用户热烈追捧,迅速席卷分析检测市场,并为后入者建立众多行业标准。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发展,热裂解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科研工作者们所使用,后续莱伯泰科也将继续潜精研思,厚积薄发,为材料领域带来更多准确可靠的热裂解技术和解决方案。培训班学员与专家合影莱伯泰科上海应用研究中心简介莱伯泰科上海应用研究中心是莱伯泰科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是莱伯泰科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推动应用技术创新而设立的。通过不断努力创新和开发应用方法,上海应用研究中心将有助于莱伯泰科加强对华东地区客户的服务和支持,有助于为全国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专业的解决方案,为国家重大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莱伯泰科上海应用研究中心实验室6150 全自动热裂解仪&bull 裂解温度: 室温 ~ 1300°C,增量1℃,温度精度: ± 0.1 °C&bull 降温速率:温度从650℃降至50℃以下时间仅需18秒,还不需冷却气体&bull 触屏控制操作:主机自带触摸屏,具有一键启动功能,方便客户操作和观察设备运行情况&bull 温度控制:加热测量一体的铂金电阻加热系统,温度实时监测&bull 数据重现 :RSD≤1.5% (聚苯乙烯),重现性好&bull 样品管重复利用:石英裂解管可一直重复使用,清洗方便,还可以观察样品的位置和形态变化&bull 程序升温:可对同一样品实现程序升温裂解,每一个程序可以设10个步骤;裂解中每步都可启动GC启动信号从而得到独立的色谱图,裂解时间和裂解温度完全程序化控制&bull GC连接方便:高温传输线直接连接进样口,加热温度可高达 350°C ,不影响其它进样口同时使用,而且拆卸方便&bull 自动进样器:48位全自动进样器(可选件)6200 全自动热裂解仪&bull 裂解温度: 室温 ~ 1300°C,增量1℃,温度精度: ± 0.1 °&bull 降温速率:温度从650℃降至50℃以下时间仅需18秒,还不需冷却气体&bull 触屏控制操作:主机自带触摸屏,具有一键启动功能,方便客户操作和观察设备运行情况&bull 温度控制:加热测量一体的白金电阻加热系统,温度实时监测&bull 数据重现 :RSD≤1.5% (聚苯乙烯),重现性好&bull 样品管重复利用:石英裂解管可一直重复使用,清洗方便,还可以观察样品的位置和形态变化&bull 程序升温:可对同一样品实现程序升温裂解,每一个程序可以设10个步骤&bull GC连接:高温传输线直接连接进样口,加热温度可高达 350°C ,不影响其它进样口同时使用,而且拆卸方便&bull 反应气切换功能:可根据样品实验需求切换不同气氛,比如由氦气切换为空气,可模拟有氧燃烧实验&bull 兼容多模式:支持捕集和无捕集两种模式,即可直接裂解进入分析仪器,裂解后可通过捕集阱捕集后再导入分析仪器。模式之间转换通过软件一键操作即可。支持载气切换及反应气模式&bull 自动进样器:48位全自动进样器(可选件)&bull 更多可选功能:热解析功能,动态顶空功能,电子质量控制,谱图库5200 全自动热裂解仪&bull 裂解温度:裂解温度从室温到1400℃连续可调,温度精度达到士0.1℃,裂解参数稳定,重现性高&bull 耐压范围:裂解室可耐压至500PSI(3400kPa)&bull 裂解方式:采取可以进行脉冲裂解和程序裂解的热丝裂解方式&bull GC连接:高温传输线直接连接进样口,加热温度可高达 350°C ,不影响其它进样口同时使用,而且拆卸方便&bull 加热速率:10 to 20000℃/sec(脉冲裂解)或0.01 to999.9℃/sec,and 0.01 to 999.9℃/min(程序裂解),程序裂解时每个裂解可以8步操作,裂解中每步都启动GC启动信号从而得到独立的色谱图&bull 高耐温:接口温度≥350℃,避免裂解产物冷凝 样品管路采用惰性材料,保持样品的完整性&bull 独立内置捕集:可以裂解后进行吸附,解析再进入色谱,可用于痕量物质的分析。可以在不同的裂解气氛下进行裂解(如在氮气,空气或其他气氛下裂解),以便拓展研究范围&bull 支持催化反应:温度可达800℃,反应器为3”x1/4”的316不锈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不同的催化剂材料
  • 《热裂解技术新进展及在化工新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线下培训班名额即将告罄,预报从速啦!
    莱伯泰科专注为广大用户提供实用可靠仪器的同时致力于全面提升用户实验室智能自动化水平及分析检测能力。2023年10月27日,我们将于北京举办《热裂解技术新进展及在化工新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为大家搭建技术学习交流平台,分享相关研究成果经验。培训班特邀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睿及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张月琴授课,莱伯泰科高级应用工程师讲述莱伯泰科热裂解技术最新进展及应用。培训班免培训费,差旅食宿自理,报名扫下方邀请函二维码即可。莱伯泰科诚挚邀请您参加此次培训班!让我们共同学习、探讨热裂解技术,分享科技之美!
  • 4680万!布鲁克中标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先进材料核磁共振平台建设采购项目
    一、项目编号HBYHX-ZC-202309-H229二、采购计划备案号420000-2023-18848三、项目名称化学与化工学院先进材料核磁共振平台建设采购四、中标(成交)信息包名称:先进材料核磁共振平台建设项目供应商名称: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B-6号楼C座一、八层C103、C106、C801室中标(成交)金额:4680(万元)货物类名称:8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6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4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600 MHz固液两用核磁共振谱仪品牌(如有):瑞士,布鲁克瑞士有限公司、瑞士,布鲁克瑞士有限公司、瑞士,布鲁克瑞士有限公司、瑞士,布鲁克瑞士有限公司规格型号:AVANCE NEO800、AVANCE NEO600、AVANCE NEO400、AVANCE NEO600数量:1套、1套、1套、1套单价:总价:4680万元包名称:核磁共振三共振探头采购项目供应商名称:致达格(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富民路8号320室-17(集中办公区)中标(成交)金额:297.8(万元)货物类名称:固体核磁共振三共振 MAS 探头系统品牌(如有):PhoenixNMR LLC规格型号:PhoenixNMR LLC数量:1套单价:总价:297.8万元五、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武汉科技大学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 947 号联系方式:027-68862385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湖北昱鸿信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地 址:武汉市武昌中北路海山金谷楚商大厦18楼1801室联系方式:027-8731856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文佳、叶汪笛、程欢、徐敏、陈思雨、卞思宇、曹智建电 话:027-87318566
  • 4680万!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先进材料核磁共振平台建设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HBYHX-ZC-202309-H2292、采购计划备案号:420000-2023-139863、项目名称:化学与化工学院先进材料核磁共振平台建设采购4、采购方式:公开招标5、预算金额:4680(万元)6、最高限价:4680(万元)7、采购需求:已办理进口产品论证,本项目接受进口设备投标。货物名称 是否接受进口产品 单位 数量 交货期 是否为核心产品8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是 套 1 合同签订后18个月内 是6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是 套 1 合同签订后18个月内 否4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是 套 1 合同签订后18个月内 否600 MHz固液两用核磁共振谱仪 是 套 1 合同签订后15个月内 否8、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8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6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400 MHz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交货期均为合同签订后18个月内,600 MHz固液两用核磁共振谱仪为合同签订后15个月内。9、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10、是否可采购进口产品:是11、本项目(是/否)接受合同分包:否12、本项目(是/否)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否13、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为:10%二、获取招标文件1、时间:2023年10月11日至2023年10月17日,每天上午09:00至11:30,下午14:3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2、地点:现场获取(武汉市武昌中北路海山金谷楚商大厦18楼1801室)3、方式:现场获取:须提交加盖公章的资料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授权书②项目报名表(详见附件)。4、售价:0(元)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武汉科技大学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 947 号联系方式:027-68862385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湖北昱鸿信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地 址:武汉市武昌中北路海山金谷楚商大厦18楼1801室联系方式:027-8731856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李文佳、叶汪笛、程欢、徐敏、陈思雨、卞思宇、曹智建电 话:027-87318566
  • 309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功能材料实验室、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科研教学设备购置项目
    项目编号:0747-2361SCCGD006项目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功能材料实验室、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科研教学设备购置项目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3,092,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功能材料实验室设备购置):合同包预算金额:1,4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教学仪器台式分光测色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64,695.001-2教学仪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47,150.001-3教学仪器金相显微镜3(台)详见采购文件70,800.001-4教学仪器差热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64,500.001-5教学仪器压电陶瓷测试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04,500.001-6教学仪器涡旋混匀器3(台)详见采购文件3,900.001-7教学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111,000.001-8教学仪器半电池测试系统3(套)详见采购文件313,500.001-9教学仪器超级净化手套箱1(台)详见采购文件165,000.001-10教学仪器高压极化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42,695.001-11教学仪器静态热机械分析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11,000.001-12教学仪器裁板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5,000.001-13教学仪器冷冻干燥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1-14教学仪器电子天平1(台)详见采购文件13,500.001-15教学仪器机械搅拌器2(台)详见采购文件6,760.001-16教学仪器多模光纤耦合红外半导体激光器1(套)详见采购文件8,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履约期满。合同包2(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购置):合同包预算金额:1,642,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2-1教学仪器行星球磨机4(台)详见采购文件28,000.002-2教学仪器平板涂覆机4(台)详见采购文件58,000.002-3教学仪器加热型对辊机4(台)详见采购文件59,600.002-4教学仪器手动纽扣电池切片机3(台)详见采购文件21,600.002-5教学仪器小型液压纽扣电池封装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10,800.002-6教学仪器双行星真空搅拌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2-7教学仪器间歇型实验涂布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94,800.002-8教学仪器液压平衡电动对辊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35,000.002-9教学仪器自动裁片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75,000.002-10教学仪器手动切片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14,000.002-11教学仪器极耳裁切整形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2-12教学仪器铝塑膜成型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2-13教学仪器单工位热封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2-14教学仪器二次真空封装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52,000.002-15教学仪器切折烫一体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82,000.002-16教学仪器电芯微短路测试热压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2-17教学仪器自动叠片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110,000.002-18教学仪器铝塑膜裁切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2-19教学仪器过滤装置2(套)详见采购文件16,200.002-20教学仪器软包电池真空注液封口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72,000.002-21教学仪器冷水机2(台)详见采购文件18,000.002-22教学仪器精密内阻测试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2-23教学仪器空气压缩系统1(台)详见采购文件65,000.002-24教学仪器粘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7,878.002-25教学仪器高温管式炉2(台)详见采购文件28,000.002-26教学仪器刮板细度计1(台)详见采购文件330.002-27教学仪器水分测定仪1(台)详见采购文件25,000.002-28教学仪器软包电池夹板套件64(件)详见采购文件2,112.002-29教学仪器电池温度循环试验机1(台)详见采购文件55,000.002-30教学仪器电化学工作站4(台)详见采购文件198,000.002-31教学仪器分析天平6(台)详见采购文件43,68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履约期满。
  • 2018年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暨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8年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暨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strong /p p   10月19日-20日,2018年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暨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SAC/TC279/WG9,简称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年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p p   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是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发起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旨在为我国低维材料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低维纳米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与标准化工作进一步结合,促进我国低维纳米科技事业登上崭新的台阶。会议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和江苏省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承办。众多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标准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我国低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产业化应用及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p p   19日上午,2018年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正式开幕。大会开幕式由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主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鸣华,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洪淼,江苏省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江峰相继致辞。北京大学张锦教授、徐东升教授、清华大学魏飞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张华和兰州大学张浩力教授分别做精彩学术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汪联辉校长.jpg" alt=" 汪联辉校长.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7652e68-834d-4853-99e4-fa307f26c65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汪联辉校长主持开幕式 /p p   本次研讨会聚焦低维材料的制备、调控和表征分析技术 低维信息与能源功能材料 半导体低维结构及器件 低纬传感器和发光材料 低维材料应用探索 低纬材料产业化和标准化六大主题。除了大会报告外,还分设两个分会场进行为期两天41个学术报告的研讨与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参会人员交流.jpg" alt=" 参会人员交流.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1c771a4-b3fb-4feb-8795-5d04e82dd6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人员与主讲嘉宾现场交流 /p p   会议同期还设置了19个低维纳米科技学术成果的墙报公示区,并邀请企、事业单位、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厂商近二十家单位到会展示技术成果,参展的仪器设备厂商包含了HORIBA、上海临点、天美、岛津、牛津仪器等。 /p p   20日上午,2018年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2018)圆满落幕,闭幕式由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延文主持,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葛广路做了总结致辞。闭幕式上还揭晓了8名优秀墙报奖得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墙报奖.png" alt=" 墙报奖.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ac5db24-66e8-43a3-98e6-3b1c7713648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LDMAS2018优秀墙报奖 /p p   20日下午,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SAC/TC279/WG9,下简称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年会召开。会议总结了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2018年的重要工作,就企业标准化基地及试点项目进行了答辩,并就5项标准化项目进行了预立项评审。会议还对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2019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建议和部署。 /p p   会上,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国家火炬(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执行主任梁铮教授对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的重点工作做了汇报。截至目前,低维纳米标准化工作组累计征集待开展标准化项目41项,其中6项即将参加国标委的立项答辩。此外,2018年,工作组还组织申报IEC标准项目2项,组织了《纳米科技 术语 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国家标准和《石墨烯粉体材料检测方法》河北省地方标准的函审。另外,工作组还增补委员两名,组建了官方网站(dw.tc279.cn)和微信公众号低维纳米资讯(LDNanoTech),并积极走访低维纳米技术领域相关单位,参与其他标准化活动的制定。 /p p img title=" 梁铮.png" alt=" 梁铮.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6b12db6-904b-4189-9264-130d48613ad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梁铮汇报2018年工作总结 /p p   年会还组织了“低维纳米产品(产业)综合标准化基地”和“石墨烯行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名企业的评审测评会。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安恒华盛石墨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汇报了“低维纳米产品(产业)综合标准化基地”和“石墨烯行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两个标准体系建设项目的进展。 /p p & nbsp /p
  • 11项化工、冶金、建材、包装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化学工业炉金属材料设计选用规定》等11项化工、冶金、建材、包装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等见附件)。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2年3月28日。   联 系 人:盛喜军  电 话:010-68205253  电子邮件:KJBZ@miit.gov.cn   11项化工、冶金、建材、包装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
  • 盛名之下的小而美,做分离材料领域的特种兵——访三耀精细化工品销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7年12月,世界最大硅胶色谱填料制造商之一的大阪曹達集团发表声明,宣布收购资生堂液相色谱相关业务,具体为原资生堂旗下医理化科技株式会社,包括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先端科学事业推进部的人员、技术、产品、厂房设备等相关资产,成立三洋精细医理化科技株式会社,并以原资生堂先端科学事业推进部成员为班底在中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三耀精细化工品销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曹三耀”),负责CAPCELL PAK系列色谱柱及DAISOGEL色谱填料以及大阪曹達集团最新推出的亲和色谱填料产品在中国的推广销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那么,距离公司主体变更已有半年时间,崭新的大曹三耀对原有业务和新业务做了哪些梳理、整合呢?仪器信息网于前不久举行的CPhI 2018期间采访了大曹三耀副总经理雷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1aa4de5-4f05-43a1-bcfd-a653606f271c.jpg" title=" 雷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耀精细化工品销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雷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两个百年品牌的产品联姻 /strong /span /p p   如果在业内提起资生堂CAPCELL PAK色谱柱和大曹DAISOGEL色谱填料,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p p   作为世界最大的硅胶色谱填料制造商之一,大阪曹達的DAISOGEL硅胶填料以过硬的品质、丰富的种类和高性价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大阪曹達集团创立于1915年,是日本一家百年化工企业,在日本国内率先实现了电解烧碱工业化。大曹集团利用独创的制造技术,除了早期的基础化工产品业务外,还提供全球利基的功能型化工产品,以及医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等各种化学制品。目前,该公司正努力向生物及环境等全新领域发展。 /p p   同样,作为亚洲第一化妆品集团,资生堂的化妆品产品享誉全球。不同于资生堂百年以上的品牌影响力,其色谱事业反而是行业内“小而美”的独特存在。像民谣歌曲,偏小众,却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而资生堂色谱产品的“拥趸”绝大多数是中高端用户,这与其一贯的“高品质、高服务”品牌形象十分契合,在液相色谱领域可谓“十年磨一剑”,从0到1打出了自己的口碑和品牌。如今, CAPCELL PAK系列色谱柱产品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好,原资生堂的分析色谱柱、分析仪器及制备用填料等液相色谱相关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也逐年上升。 /p p   过去CAPCELL PAK色谱柱和DAISOGEL色谱填料这两种产品分别由不同的公司沿着各自的线路发展,彼此并没有太多交集。然而,随着业务并购的发生,两者走到了一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产品线扩充,生成“融合之美” /span /strong /p p   收购资生堂液相色谱产品,将给大阪曹達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p p   首先,是产品范围的扩大。“当然,这个业务兼并收购符合两个百年集团的战略需要和选择,也将更加有利于各自事业的发展。”大阪曹達通过此次收购使旗下色谱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色谱填料、分析柱到制备柱,在液相色谱分离领域得到了更为完整的产品线。“我们今后的产品线不仅全面,而且专业、有针对性。”雷宇解释说,“小(分析柱)做的“精细”,突出高性能 大(填料)做的“经济”,这个经济不是便宜而是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突出性价比。我想这两种不同的侧重点也是分析和制备工作不同要求和思路的体现。” /p p   其次,营业模式的行业适应性更强。雷宇指出,“原资生堂的营业模式更适于化妆品行业,对仪器行业的适应性不理想。这一点在新公司成立后会获得改善,会更好地适应本行业和用户的特点和需要。” /p p   第三,技术融合。“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变化,大阪曹逹和资生堂业务融合的同时,也是两家百年企业的技术融合。”雷宇在色谱分离材料领域扎根多年,对产品技术的观点十分精粹。“色谱产品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和突破,这些技术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填料基材的制造技术 二是填料表面处理技术。而这两项技术恰恰是大阪曹逹和资生堂所擅长的“看家本领”。因此,两者的融合将给未来的产品和业务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融合之美”。当然,这不是停留在想象上,我们已经开始逐渐落实。”据悉,今年下半年,大阪曹逹将会有面向生物制药领域的新产品推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90d8cbb-1ec1-48ef-b781-3359e571246a.jpg" title=" 融合之美.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以专注炼就专业,为用户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 /strong /span /p p   前面提到,大曹三耀的团队原来属于资生堂公司的先端科学事业部,就是原来资生堂色谱事业的团队。“人员、资产、厂房设备、技术等等全部转移到大阪曹逹公司,所以说,包括人员在内的整个业务延续下来是相当稳定的。”关于团队,雷宇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我们这支团队的核心人员都是从事这项工作10年甚至更久的员工,他们都已成为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人才。” /p p   谈及公司未来发展,雷宇表示,“我们会继续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如果整个行业是一根链条,我们不要去做最长的那段,而是力争去做最强的那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修炼自己,并享受经历奋斗后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和自豪。” /p p   “以专注炼就专业,为用户提供第一流的产品和更专业的服务”是大曹三耀的宗旨。目前,色谱分离材料,包括色谱柱和填料,往往被归类为色谱耗材。“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色谱柱是色谱分离中最核心的工具,所以我们是把色谱柱当工具做。既要为客户提供好工具,更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雷宇认为,服务的价值更为重要,而这也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尤其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就是商品差异性缩小,信息不对称度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对用户体验影响更大的就是服务。只有专业的服务才能帮助客户解决已知的问题,避免未知的风险,将分析工作做的越来越好。 /p p   谈及公司定位,雷宇清晰而笃定,“世界的竞争法则是“强者生存”而不是“大者生存”,仪器行业面很大,我们不求全,我们只专注分离材料领域,在这个环节做专业、做强。我们不是行业的集团军,而是特种兵!”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后记: /strong /span 早在2004年左右,资生堂的色谱产品进入中国,当时是通过代理商的形式发展。2008年发生的三氯氰胺事件使资生堂的色谱柱产品第一次在行业内出名,当时检测三氯氰胺的国标方法采用了资生堂色谱柱(CAPCELL PAK CR)。随着其产品声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2010年,资生堂公司在中国组建先端科学事业推进部开始直接运营其液相色谱事业。如今,经大阪曹逹集团的收购整合,大曹三耀的产品线将更加完整,同时,专注于现有产品,面向液相色谱各个领域的中高端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可以看到,大曹三耀对业务定位清晰,和其他产品相比具有差异性,专注且不贪多。有理由相信,全新出发的大曹三耀,业务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发展。 /p
  • 沃特世化工行业解决方案“新”亮点——访沃特世中国化工市场部经理蔡麒
    在上世纪60年代,化工行业的应用需求推动了分析技术的发展,此后分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行业。而如今,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化工行业对于创新的需求愈加急迫,化工行业又开始追寻新的分析技术。   对于规模仅次于制药市场和食品市场的化工市场,沃特世一直非常重视和关注。2012年,沃特世更是将化工行业从食品、环境、化工市场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垂直市场来运营。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沃特世中国化工市场部经理蔡麒,深入了解中国化工行业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及沃特世化工行业解决方案的亮点之处。 沃特世中国化工市场部经理蔡麒   化工行业:非法规驱动 需求多样化   在2012年之前,蔡麒在沃特世一直负责食品、环境市场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在蔡麒看来,与食品、环境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化工行业市场不是法规驱动的市场,同时每位客户的需求都不尽相同,非常多样化。   &ldquo 化工行业法规要求较高的是物理性能,对于化学性能法规要求不高。故客户对分析技术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驱动。&rdquo 蔡麒补充道。&ldquo 通常一位客户投资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仪器设备可能只为解决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对于仪器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要求很高。只有击中客户&lsquo 内心&rsquo 的解决方案才会让他们动心。&rdquo   正是因为如此,一个解决方案的开发也是颇费力气。以沃特世一位生产硬盘的客户为例,这位客户曾经因为生产流程中的某种原因经常造成产品不合格,但一直苦于不能在生产过程中避免问题发生。沃特世从最初了解到客户问题,前后花费2年时间,并不断与客户进行交流,及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借助沃特世现有的分析技术手段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赢得了客户的心。   目前,沃特世将化工行业细分为聚合物、能源及精细化学品三大细分市场,并且针对化工行业配备了从售前支持、销售、应用到售后支持的团队,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化工行业客户。   当然,要服务好化工行业客户就必须了解他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蔡麒将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概括为三个简单的词:创新、效率及服务。首先,如今的化工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不被淘汰,就需要领先一步,研发出创新的产品。其次,随着人力成本及竞争的加剧,效率成为一大挑战。如何缩短产品从研发到生产,以及从工厂到市场的时间成为一项核心的竞争力。最后,化工行业也面临服务问题。如何在更短时间内解决客户投诉及内部投诉也是关键。   蔡麒表示,&ldquo 从分析检测角度而言,化工行业需要分离性能更高、分离效率更高及多样性的分析设备。目前,我们的技术在此三方面都可以帮助化工行业客户很好地应对上述挑战。&rdquo   沃特世解决方案的亮点   蔡麒认为,沃特世化工行业解决方案的亮点之一是专业性。鉴于化工行业的特点,与用户紧密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显得更为重要。而沃特世的全球员工中将近一半来自于原沃特世客户,从客户到员工,他们更具专业性,对客户的需求也更易了解和把握。   亮点之二则是全面的解决方案及多种创新的技术。沃特世的解决方案包含了样品制备、色谱柱、色谱、质谱和数据处理软件 而近几年沃特世先后推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超高效合相色谱仪(ACQUITY UPC2® )、超高效聚合物色谱仪(ACQUITY APCTM)、大气压固体分析探头(ASAP)及大气压气相电离源(APGC),这些创新技术都给化工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Waters ACQUITY APC系统   具体而言,1963年,沃特世与陶氏公司合作开发了凝胶渗透色谱(GPC),GPC的出现将聚合物分析时长从数天缩短到数小时。2013年,沃特世再次与陶氏合作推出了APC,而此次APC将聚合物的表征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数分钟,并大大提升了低分子量聚合物的分辨率。对于附加值高的化工材料分析,如半导体材料等,聚合物一些细微的差别就可能会大大影响到材料的性能。新的聚合物表征工具APC可以帮助客户看到更多的信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性能。 ACQUITY UPC2系统   此外,对于化工行业而言,谁能先拥有看到竞争对手看不到信息的能力,谁就能赢得机会,沃特世另一款创新产品UPC2正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这种能力。几十年来,气相(GC)、液相(LC)在分离领域占据着垄断地位,UPC2打破了这种垄断,它可以在GC、LC之外,提供化合物的更多信息。如有机发光材料,差零点零几个百分比纯度的材料,价格就相差巨大。通过UPC2,客户就可以检测出以前技术手段检测不出的杂质。   亮点之三是沃特世的解决方案考虑到了客户的投资回报,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析工具。沃特世现有的质谱平台均可以与UPLC、UPC2、APC联用,而通过APGC则可以与GC联用,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蔡麒个人简历   蔡麒200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之后在日本进一步研修气质、液质技术,在加入沃特世公司之前,蔡麒曾在日本三得利公司供职5年,担任品质保证中心和研发中心主管,负责带领团队进行新分析项目的方法开发和产品的质量认证(QA)/质量控制(QC)。   2008年蔡麒加入沃特世公司,先后担任实验中心(Solution Center)应用工程师、中国区市场拓展部主管、化学分析市场部经理。熟悉样品分析方法的开发、化学领域的技术支持、食品和环境领域的市场开发。2008年至2012年蔡麒在沃特世公司负责食品环境领域市场开发和技术支持,曾全程参与猪肉中&ldquo 瘦肉精&rdquo 残留检测及奶粉中三聚氰胺检测解决方案的研发。并自2012年起,担任中国区化工领域市场开发部经理,负责沃特世公司中国区化工领域的市场开发、应用解决方案的推广。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