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基因治疗

仪器信息网基因治疗专题为您整合基因治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基因治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基因治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基因治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基因治疗话题讨论。

基因治疗相关的论坛

  • 什么是基因治疗

    在认识和熟练使用遗传生物学单位基因的新近进展后,它已经为科学家去改变病人的遗传物质,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迈向新的一步。基因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用一种缺陷基因的健康复制去提供给细胞。这一方法是革命性的:医生试图通过改变病人细胞的遗传物质,来代替给病人治疗或控制遗传疾病的药物,最终达到医治病人疾病的根本目的。   几百个主要健康问题受到基因功能的影响。在将来,基因治疗能被用于医治许多这类疾病。理论上讲为了防止遗传缺陷传给下一代,还能用于改变胚胎细胞(蛋或种子)。然而,胚胎家系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受到困难的伦理道德、社会问题和技术障碍牵制。  基因治疗还作为药物输送系统使用,为了做到这点,产生有用物质的基因将被嵌进病人细胞的DNA中。例如,在血管外科中,产生抗凝血因子的基因能被嵌入血管细胞家系的DNA中,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许多其它疾病可使用这一般方法治疗来提高本身的可靠性。  当医疗治疗提高到分子水平时,药物输送使用基因治疗能节约时间减低成本。为收集大量的基因蛋白产品、提纯产品、合成药物和对病人的管理缩短了时间减少了复杂的工艺加工。  然而,基因治疗仍是处于极端新的和高度的实验阶段。被批准的试验数量是小的,今天只有少量的病人曾得到过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实验的基本步骤  在目前的某些实验中,从病人的血液或骨髓中取出细胞,并在加速繁殖的实验条件下生长。然后,把需要的基因借助于不起作用的病毒嵌进细胞。选择出获得成功改变的细胞再加速繁殖,再回到病人的体内。另一种情况,脂质体(脂肪颗粒)或不起作用的病毒可被用于把基因直接输进病人体内细胞。  基因治疗的基本要求  基因治疗的潜力  基因治疗为治愈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范例。不是通过制剂与基因产品或自身基因产品相互作用来改变疾病的表现型,而是基因治疗理论上能修正特殊基因,导致沿着简单化的管理治愈疾病。开始基因治疗是针对治疗遗传性疾病,但目前对广泛性的疾病进行研究,包括癌症、外周血管疾病、关节炎、神经变性疾病和其它后天疾病。  基因确认和克隆  即使基因治疗战略性的范围是相当多样化,成功的基因治疗也需要一定的关键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必须确认和克隆有关的基因。直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基因的有效度才被利用。但仍然等到涉及疾病的相关基因被确认和克隆出来才开始实施基因治疗战略。  转基因和基因表达  一旦确认和克隆出基因,下一步必须表达出来。有关转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效率属于基因治疗研究的前沿问题。最近基因治疗领域的许多争论围绕把所希望的基因转入合适的细胞中,然后为疾病治疗获得满意的表达水平。希望将来对转基因和特殊组织基因表达的研究将在主要基因治疗试验中解决这一课题。基因治疗战略的其它认识包括:充分掌握靶点疾病的发病机理,潜在的基因治疗副作用,理解接受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术语:  与大多数领域一样,基因治疗有专门的术语,下列提供的将阐明某些最普通术语的意思。  体外转基因:  把遗传物质转至寄主外部的细胞。经遗传物质移植后的细胞再回到寄主中。这个术语还被称为转基因的非直接方法。  体内转基因 :  遗传物质转入寄主体内的细胞。这还被称为转基因的直接方法。  基因治疗:  把选择过的基因转入具有改善或治愈疾病希望的寄主中。  细胞治疗(基因组治疗):  把未经遗传性修正的完整的细胞转入寄主中,使被转移的细胞将产生促进与寄主结合并改善寄主功能的希望。  体细胞转化:  把基因转入非种系组织中,它具有校正病人疾病状态的希望。  种系基因:  把基因转入种系组织中(蛋或胚胎),它有希望改变下一代的基因组。  转基因:  在转基因实验中,选择试验基因。例如,如果你给患苯并酮尿症病人治病,你可计划把一校正过的苯丙氨酸羟基酶基因译本移入肝细胞中。在这个例子中,苯丙氨酸羟基酶的校正译本就是转基因。  报告基因:  常用于试验基因转换效率的基因。例子是luceriferase, --半乳糖和氯氨素乙烯转化酶。  基因转化载体:  基因被转移进细胞的机理。  转化率:  正在表达所期望的转基因百分率。

  • 讨论基因治疗

    本文转自:《医药经济报》 基因药欧洲获准上市 基因产业冷冻十年再热   随着基因治疗药物即将在欧洲获准上市,将会有更多大药企开始关注基因治疗领域的进展和项目合作  西方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有望不久之后在欧洲获准上市。日前欧洲监管机构建议批准由荷兰uniQure公司研制和申报的基因治疗药物Glyber。该药以AAV为载体,向患者体内注入LPL基因,适应症是严格限制脂肪饮食却仍然发生严重或反复胰腺炎发作的脂蛋白脂酶缺乏症(LPLD)。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通常会支持来自药品监管部门的推荐。此前EMA已3次拒绝Glybera的新药上市申请,导致uniQure公司的前身阿姆斯特丹分子治疗公司破产。值得庆幸的是,投资者很有眼光,公司很快完成重组,设立了新的uniQure公司。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坚持到最后,uniQure公司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 【转帖】我国基因治疗Ⅱ型糖尿病研究取得进展

    [font=宋体]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推算,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近2.5亿人,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Ⅱ型糖尿病(T2DM)被称作危及人类的“世纪恶魔”,其危害性及蔓延的严重性为世人所知。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糖尿病列为世界三大重大疾病之一,并纳入全球高科技攻关项目。[/font][font=宋体]滕晓坤[/font][font=宋体]博士自2006年承担了杭州一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突变性葡萄糖激酶基因治疗Ⅱ型糖尿病”实验课题后,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所公布的动物实验数据中,使用基因药物后,血糖得到迅速控制和下降直至正常,在11个月内没有出现反弹,研究团队据此对基因治疗提出了“整体激活”的新概念。[/font][font=宋体]传统的基因治疗机制多半是局限在目标细胞局部,而滕晓坤等开展的此项用基因治疗Ⅱ型糖尿病研究,是通过修复并激活胰岛发挥作用环节中的关键基因,从而从源头上起到长久的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专家认为,这个项目改变了基因治疗常用的局部用药方法,转而采用全身用药,这是对糖尿病基因治疗的一大突破。[/font]

  • 【转帖】基因治疗可防老年痴呆记忆缺失

    基因治疗可防老年痴呆记忆缺失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8日报道,美国旧金山格莱斯顿神经疾病研究院(GIND)科学家发现一种新方法,能防止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缺失。人类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记忆中枢中一种叫做EphB2的酶含量很低,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提高了老年痴呆症状实验小鼠的EphB2酶水平,能完全修复它们的记忆问题。该项发现发表在11月28日的《自然》杂志上。无论是人类还是小鼠,其学习和记忆都需要在神经元之间进行有效的实际积累。这种积累包括神经元释放化学成分刺激其他神经元的表面受体,这一过程称为神经传递。而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神经传递过程被淀粉状蛋白质给破坏了,患者大脑中的这种蛋白质水平高得异常,因此普遍认为淀粉状蛋白质是造成老年痴呆症的元凶。但这种有毒蛋白质究竟怎样扰乱了神经传递仍然未知。“我们认为EphB2和老年痴呆症的记忆问题有关,”论文主要作者穆斯塔法·西斯说,“它是一种既能作为受体,又能作为酶的分子,是调节神经传递的主体,而在患者大脑中它的水平很低。”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做实验,以确定EphB2水平是否确实跟记忆问题的发展有关。他们通过基因治疗,改变了小鼠记忆中枢的EphB2水平。实验发现,正常的小鼠大脑中EphB2水平降低,就会扰乱神经传递,产生记忆问题,就如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一样。这表明大脑中EphB2水平降低导致了相关的记忆问题。另一位论文作者、GIND医务部主管兰纳特·穆克说:“当然,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能否通过恢复EphB2的正常水平,进而修复由淀粉状蛋白质造成的记忆问题。”研究人员在小鼠大脑中产生高水平的人类淀粉状蛋白质,制造了老年痴呆模型小鼠,他们发现,淀粉状蛋白质直接导致了EphB2的下降,而增加小鼠大脑神经元中的EphB2水平能防止神经传递缺失、记忆下降问题和行为异常等症状。这项研究也揭示了为什么在老年痴呆患者大脑中EphB2水平下降。“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锁定淀粉状蛋白质,让它们不能与EphB2结合,提高EphB2的水平或通过药物加强其功能,对于老年痴呆病是有益的。”穆克说,并表示未来会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 【分享】美国CUPID首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喜人

    [center]美国CUPID首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喜人[/center]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大会上,研究人员公布了CUPID试验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CUPID试验是由美国13家医疗单位共同参与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配设计的Ⅰ/Ⅱ期临床试验,预计将纳入46名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此项研究同时也是应用基因替代技术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首项临床试验。   众所周知,钙离子是肌肉收缩的关键影响因素。肌浆网钙ATP酶(SERCA)亦被称为肌浆网钙泵,是参与钙离子调节的主要蛋白;而SERCA2a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慢肌纤维中,其功能是ATP依赖性地逆浓度梯度将钙离子由胞浆排入肌浆网内,促进心肌舒张。大量研究表明,在衰竭的心肌细胞中,SERCA2a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心衰部位心肌SERCA2a表达量较正常心肌降低30%左右;动物实验显示,将SERCA2a基因转导到衰竭的心肌后,SERCA2a活性及其表达量明显增加,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由此可知,心肌SERCA2a的减少与心力衰竭的进程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因此,许多研究机构开展了应用SERCA2a基因转导技术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研究。MYDICAR是Celladon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基因靶向酶替代治疗药物,是一种由1型腺相关病毒(AAV1)壳体与人SERCA2a cDNA共同组成的重组病毒载体系统。这种药物经导管在左心室前壁及侧壁注射后,可将SERCA2a基因转移至体内,增加心肌中SERCA2a的表达,改善和恢复心脏功能。   在这次Ⅰ期临床试验中,9名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MYDICAR治疗。其中7名在6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好转,包括:有5名患者症状获得改善,有4名患者机体功能得到改善,有2名患者生物标记物指标得到改善,有6名患者左心室功能或左室重构获得改善。另外2名患者因体内已经存在病毒载体的抗体,因而病情未出现好转。更为重要的是,MYDICAR在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获得了负责评估该试验的安全委员会及研究者的肯定。   目前,CUPID试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开始招募受试者,它将对MYDICAR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进一步的评价。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 北京、上海发文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 8位行业专家详解研发与生产

    细胞与基因治疗(Cell and Gene Therapy, CGT)是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新赛道”。近年来,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ell andGene Therapy,CGT)迅速发展,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热门领域。仅在2023年,全球获批上市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就有6款,创下历史新高。今年2月,全球首款TIL疗法成功获批上市。该疗法用于治疗PD-1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在全球范围内打响了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第一枪。近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事项。会议强调,医药健康产业是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b]要加强细胞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前瞻性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b]要在连续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围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加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9月,上海市科委也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行动方案》包含4个方面12条重大任务和8项保障措施,[b]旨在增强基因治疗领域创新策源和临床研究转化能力,提升基因治疗产品可及性和产业发展能级。[/b][color=#656565]为帮助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用户了解相关研究技术与方法,仪器信息网在第五届生物制药研发及质量控制网络大会上特别设置了“细胞与基因治疗”专题会场,[b]会议时间为3月28日13:30-17:00[/b],邀请到8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color][align=center][color=#656565][/color][/align][align=center][img=生物制药.png,350,3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f2d5bd9-6c9e-4bc5-ae23-0571b0955b21.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b]专题日程:[/b][/color][/align][align=center][img=4.jpg,500,2078]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16513c8a-8ddc-49e9-a566-0131e13dc98f.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ff0000][b]嘉宾简介[/b][/color][/align][color=#4f5862]1、郑彪,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及伦敦大学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任教。随后任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为该校病理和免疫系终身教授。在葛兰索史克 (GlaxoSmithKline) 研发中心负责免疫学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强生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s, Johnson & Johnson) 全球副总裁, 负责亚太地区免疫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包括免疫调节机制、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郑彪博士现任邦耀生物首席执行官。 郑彪教授学术著作丰厚,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上。在马里兰大学、杜克大学及贝勒医学院工作期间获得多项重大科研基金,包括美国NIH科研基金、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基金、美国关节炎基金会、美国心脏研究协会基金、美国衰老研究联盟基金等。在药物研发方面,从新药筛选、靶点研究、疾病模型、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对新药开发全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在打造小分子药,大分子抗体药,细胞治疗管线均有丰富的经验。[/color][color=#4f5862]2、李玉玲,是浙江健新原力制药有限公司(Innoforce)的共同创始人和总裁。 她还担任过冠科美博(Apollomics)公司工艺开发和生产高级副总裁、AstraZeneca(阿斯利康) 旗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edImmune的研发总负责人、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HGS,美国人类基因科学公司)的资深总监,并在Hoffmann-La Roche Inc. (罗氏药业) 公司任职多年。 李玉玲博士对生物药开发和GMP生产的管理实践、生产设施的基础设计以及研发管理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并参与了包括两万升单克隆抗体生产线等多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的设计。在过去三十年中,她参与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产品和小分子药等三十多个生物药物不同临床阶段的CMC工作,, 带领3个生物药成功获得BLA批件, 并为9个上市产品作出贡献。李博士曾撰写并发表40余篇同行评议文章与书本章节,并拥有5项发明专利。 李玉玲博士在2014年获得了Rising Star Award from the Healthcare Businesswomen Association(医疗保健女企业家协会新星奖)。她是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2007-2008 届会长、 董事会和顾问董事 会的成员, 及百华协会(BayHelix)会员。李博士还是美华生物医药联盟 (All-CABPA) 的联合发起人和创任会长之一。[/color][color=#4f5862]3、刘月光,纽伦捷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曾担任中科院神经所副高级研究员,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近十年致力于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基因治疗研究,建立神经细胞原位转分化技术,为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期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省部的科研课题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Cell Reports、J. Neurosci、Cell Death & Disease、EBioMedicin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21年联合创立纽伦捷生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治疗药物。[/color][color=#4f5862]4、王建武,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中科院动物所博士后,生物制药高级工程师。早期从事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下游工艺研发与重组蛋白质产品的开发;现进行工程化外泌体及MSC来源外泌体原液、制剂生产工艺开发和产品质量研究。作为科研骨干和项目负责人参加和主持国家“86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研究课题。组建和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多个重组蛋白、单抗分离纯化生产工艺,并开展相关质量研究,建立重组蛋白药物质量控制体系;进行HEK293/MSC等来源的外泌体细胞发酵、分离纯化、制剂工艺开发,建立工程外化外泌体、MSC来源外泌体质量研究体系。[/color][color=#4f5862]5、刘光华,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13年肿瘤生物学研究经验。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目前担任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研发总监一职,参与负责了IM19 及IM83 CAR-T细胞药物的细胞工艺及非临床药理药效毒理研究。成功支持IM19 及IM83 CAR-T细胞注射液获得5项临床试验批件。同时,负责了同种异体CAR-T细胞药物平台、全封闭T细胞药物工艺平台以及快速高效CAR-T细胞制备工艺平台的研发。[/color]6、于化龙,理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贝克曼库尔特高级应用专家,熟悉肿瘤免疫、细胞生物学相关前沿进展,Bloki公众号整理分享最新CNS级论文300余篇。[color=#4f5862]7、杨永兰,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专家。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在细胞治疗公司及仪器公司担任高级产品应用支持,在细胞培养及分析,蛋白表达、检测等产品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事流式细胞术相关应用支持多年,现任赛默飞应用科学家,主要负责高内涵系统、流式细胞仪、EVOS显微镜成像系统以及酶标仪等产品线的应用支持工作,多年生命科学领域从业经验可为众多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应用支持和整体解决方案。[/color][color=#4f5862]8、张怡頔,硕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现任艾杰尔-飞诺美生物药市场拓展经理,目前主要致力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管线研发及分析方法的客户业务支持工作,为分析工作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产品知识和解决方案。在色谱领域7年,与国内制药企业有广泛联系及交流合作。[/color][color=#4f5862]点击链接立即报名参会:[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pharma2024/][b]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pharma2024/[/b][/url][/color][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北京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强化合成生物制造、细胞基因治疗布局

    3月26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事项。会议强调,医药健康产业是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要在连续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围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加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强化“三医”联动协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做好创新药、创新器械研产用全流程服务,打通临床试验、注册申报、入院应用等方面堵点。要加强细胞基因治疗、数字医疗、合成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前瞻性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要持续用好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全力抓好医药健康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科创企业等服务工作,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京落地发展。要完善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加强统筹调度、督促落实,优化目标体系,健全项目调度机制,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方式推动产业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落地实施。[来源:北京日报][align=right][/align]

  • 基因疗法,我们的唯一救星?

    上世纪九十年代,基因疗法首次用于治疗“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千余例的人体试验。早期临床试验表明,基因疗法在治疗白血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上效果显着,甚至能够令盲人重获光明。而更多的动物模型试验显示,基因治疗大有根治更多顽疾的可能。2012年5月《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对逾十年基因治疗受试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T细胞遗传修饰是一种安全的基因疗法”。这或许能部分消解近年来人们对于基因疗法的过度疑虑。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布希曼教授(Frederic D. Bushman)为研究基因疗法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接受基因治疗的HIV阳性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这些患者在1998—2005年间分别接受了一次或数次“T细胞免疫重建”。这种基因治疗是采用传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嵌合抗原受体基因导入患者体内,该嵌合抗原受体能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HIV感染的细胞。布希曼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基因治疗十年后,导入外源基因依然能够发挥治疗效果。数据显示,该基因疗法的半衰期可达16年,这表明该基因疗法在患者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可达十余年。说不定,基因疗法真的是未来我们的唯一救星呢。

  •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对于纳米颗粒的检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表征领域的重点方向。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利用光散射和颗粒布朗运动的特性获得样本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信息的检测方法。它能对悬浮液中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的颗粒进行全方位表征,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S300在役十余年,稳定地帮助用户获得高品质的粒径和浓度数据。2023年9月19日,马尔文帕纳科将推出新一代产品Nanosight Pro,进一步升级了体验,更多便捷、智能的功能助力用户尽享每一次数据分析过程。新一代 Nanosight Pro 的推出,马尔文帕纳科为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了简单且快速的 NTA解决方案。先进的工程设计和众多智能功能的组合确保了 NTA 测量高效、快速。NS Xplorer 软件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实现了自动测量,消除了主观影响,并为光散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颗粒大小和浓度数据。可互换的激光器让应用更灵活,Smart Manager 连接确保了仪器稳定,无需担心数据质量问题或宕机问题。届时,马尔文帕纳科将举行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并开启线上直播。新品发布会上,将通过NTA技术发展历程、客户分享、新品揭秘访谈、新品介绍、应用分享、功能演示等多个环节,全面了解NanoSight Pro如何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更简单且快速的 NTA 解决方案。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size][/b][/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 [/size][/b][/url][color=#ff0000] [/color]二、[b][size=18px]主要日程[/size][/b][color=#ff0000][/color][list][*][b][size=16px]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size][/b][*][b][font=&][size=16px]NTA客户应用分享《功能化外泌体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size][/font][font=&][size=16px]韩刚[/size][/font][font=&][size=16px]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副教授[/size][/font][/b][*][font=&][b][font=&][size=16px]NTA新品介绍《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Pro》[/size][/font][font=&][size=16px]范洋晶[/size][/font][font=&][size=16px]马尔文帕纳科 生命科学应用专家[/size][/font][/b][/font][/list][size=18px][color=#ff0000][b][/b][/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二、主要应用[/b][/color][/size][b]细胞外囊泡 (EV)[/b]虽然对细胞外囊泡的产生和功能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但监测和控制其分离和纯化仍然很重要。NanoSight NTA 可以快速、方便地表征水性缓冲液中囊泡的大小和浓度,使人们对下游实验中所用样品的质量充满信心,同时荧光功能有助于清楚识别细胞外囊泡 (EV) 的亚群来源。[color=#ff0000][b]病毒和疫苗[/b][/color]疫苗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以确保组分剂量适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NTA可助力稳定疫苗的粒度分布从而帮助优化生产流程。NTA 还能够确定病毒计数和粒度,因此可以作为滴度测定的更快替代方案。[color=#ff0000][b]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b][/color]对于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产品,为了确保临床上的有效疾病靶向,所需的颗粒大小为 70-150 nm。从早期药物研究到候选物筛选、制剂开发和临床批次监测,NTA 非常适合用于测量这些环节中的颗粒粒度,同时借助其浓度测量功能,可用于确定最终产品的剂量并用于[i]体外[/i]和[i]体内[/i]测定。[color=#ff0000][b]生物治疗药物[/b][/color]温度、pH 值变化、搅拌、剪切和时间都会影响生物治疗药物蛋白的稳定性,造成变性和聚集,进而可能导致丧失疗效和潜在的不良免疫反应。NTA 能够提供制剂中亚可见聚集体的高分辨率粒度分布信息,用于安全性和质量确认。[color=#ff0000][b]纳米材料/胶体/毒理学[/b][/color]随着纳米材料融入日常用品中,它们正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因此需要充分表征这些颗粒,分析颗粒的性质以及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NanoSight 可以针对这些纳米材料提供基于数量的浓度信息,并为那些在工业、环境和毒理学领域从事纳米级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分布信息。[img=,643,20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141016258667_5863_5138539_3.jpg!w643x203.jpg[/img][b][size=18px][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url][/size][size=18px][/size][/b][color=#ff0000] [/color][color=#ff0000][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malvernpanalytical2023.html][b][size=18px]专题了解更多:马尔文帕纳科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_专题-仪器信息网 (instrument.com.cn)[/size][/b][/url][/color][list][*]14:10--14:20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list]

  • 【转帖】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首例转基因猕猴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10月25日向媒体透露,由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小组成员牛昱宇介绍,此项课题共耗时3年,目前成功培育了两只转基因猕猴,该项研究证明了一种适合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基因操纵的非人类灵长类模型,对于有关疾病机制的生物医学研究及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方面治疗方法的开发极有价值。由于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学、遗传学和行为学等方面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使之成为人类疾病理想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动物模型,在治疗、药理药效的临床前安全评价致关重要。转基因动物模型非常适合人类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因遗传缺陷引起的疾病,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能很好表达人类疾病的变异基因,这种变异不会在转基因动物中存在个体差异,并能遗传致下一代。据悉,此项研究已于10月1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牛昱宇称,由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小动物模型,如啮齿类很难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做出有效判断。例如,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已建立了啮齿类动物模型,但这些模型在脑内都未重现相关神经的损伤和丢失。然而,由于灵长类动物较长的生殖和生育周期,使灵长类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此前国际上仅有2009年日本科学家成功获得一例转基因猴报道。此前,科学家一直在老鼠、苍蝇身上研究转基因技术,2009年,日本科学家们在转基因研究上有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他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让几只美洲绒猴长出绿色荧光的四肢,而其中一只的后代现在也遗传了这种特性。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出现这种遗传,将大大有助于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意味着将来只要对患者使用一次转基因技术或者基因治疗法,患者后代都将获益。比如,红绿色盲患者只要进行一次基因治疗,后代就能根绝这种遗传缺陷。

  • 【转帖】英国用转基因疱疹病毒治疗癌症获成功

    英国医生使用转基因疱疹病毒成功治疗了头颈癌。     此外,研究还发现,将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结合起来治疗癌症比只使用一种疗法效果好。   科学家对这种常见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改良以使得它能让癌细胞而不是健康细胞里面繁殖。然后爆炸杀死癌细胞,并且通过表达一个人类蛋白质还有助于刺 激患者的免疫系统。但不会让患者感染疱疹。研究作者凯文哈灵顿说:“这种病毒已经过基因改良,因此它再不会引起疱疹。通常让病毒藏在身体中之后爆发也称 潜伏感染的基因得到分离,因此病毒不会再爆发。”   医生把这种病毒注入17位淋巴腺癌患者的体内。这些患者还接受了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其中,93%的人在皇家马斯登医院切除肿瘤后未显示癌症迹 象。13位接受高剂量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位2年后癌症复发。该研究报告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这种疗法的副作用通常为中轻度,大多数副作用 ——发烧和疲乏除外——被认为来自化学疗法或者放射性疗法。   每年英国有多达8000人患上包括口癌、舌癌和喉癌在内的头颈癌。哈灵顿说:“通常,接受标准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约35%到55%的患者在两 年之内疾病复发,因此,这些结论比较非常有用。但这是非随机性的小型试验,基本上是安全测试,因此,得出这种疗法比标准疗法效果好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 是,与之前的研究数据相比似乎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已经决定进行一次规模更大的试验,将这种新疗法和当前的标准疗法进行比较。”(新浪科技)

  • 【讨论】基因药物产业-中国能否崛起?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公布之后,许多人都认为[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4966.htm]基因治疗[/url]癌症的梦想就要实现了。然而,我国基因药物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以我国制药业滞后发展的现状,将使我国基因药物处于“难产”状态。从建国到现在,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发的新药微乎其微,整个制药业以仿制国外药物为主。而基因药物又不同于常规药物,我国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制药技术,通过仿制,将很难使生产出的基因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基因药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一种基因药物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种,不同人种的基因存在较多差别。暂且不说白人、黑人、黄种人之间的基因差别,就连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存在基因差异。例如镰刀形贫血病在黄种人中发现很少,但在白人和黑人中发病率很高,原因是白人和黑人体内有一种寄生虫,患镰刀形贫血症能使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从而抵御寄生虫。因此,这种治疗镰刀形贫血症的基因药物只能给白人和黑人服用。   另外,不同的生活环境也需要不同的基因药物。如人们最渴望用基因治疗的癌症,也有环境特性:肝癌在亚洲发病率较高,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是中国人多发的顽症,而直肠癌则是美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因此,环境也是研制基因药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果我国制药业仍然以仿制为生,那么到时候,基因药物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要变成生命“杀手”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目前,我国制药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制药技术,争取生产出适合我国人们使用的基因药物。1,概念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很多先天性疾病是由于缺乏与之相应的基因造成的,而靠现在一般的药物很难治愈,如将正常人的正常基因片段导入到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就可从该动物分泌的乳汁或者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基因药物,用于治疗该基因缺损造成的疾病。这种通过转基因动物获取药物的方法称为动物药厂。   动物药厂改变了人们对药厂的印象。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牧场。在这里,成群的转基因牛羊在绿色的草地上吃草,表面看,它们与普通牛羊没有差异,然而,它们体内分泌的乳汁是能给人类治病的药品,这些产乳量高的动物,就相当于一座大型的药物工厂,以它们廉价的乳汁,为人类提供着大量的所需要的珍贵药物。   ■2,经济意义   据专家预测,下世纪疾病的基因治疗将大规模地从试验进入临床应用。届时,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将大量问世,[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54542.htm]生物制药[/url]业将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之一。生物高技术医药工业虽具有强投资、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但一经产业化就会带来高额利润,与传统医药产业相比、动物药厂更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无公害等优点。   医学遗传家曾益滔介绍,做细菌基因工程需要很大的车间发酵;做细胞工程药物也需要很多昂贵的设备来培养细胞,而若用转基因动物,就只要饲养,动物乳汁便可源源不断地产出药品。   现在研制一种新药,一般需要20年——30年,即使科技再发展,也很难低于10年——15年,转基因羊周期一般是18周,牛也只需2年——3年,而效益更是惊人。如荷兰金发马公司用转基因牛生产的一种乳铁蛋白,制成奶粉具有转铁、抗菌等功能,预计每年这一营养奶粉销售额是50亿美元。   1998年2月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试验成功的转基因山羊所表达的“凝血因子”如进入工业生产也将具有惊人的产值。据美国资料统计,过去凝血因子Ⅶ都是从献血的血源中提取的,全美国这方面的病人一年需求约为120g左右,这120g得从120万升的血浆中提取,以每人献血200ml计,就需要600万个献血者提供血浆。若改用转基因牛来生产,只需1.2头牛产的牛乳即可满足。   转基因动物带来的这场生物医药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使人们传统的医疗方式发生变化,人们可以一边喝着鲜美的牛奶,一边达到了治病的目的,这个质的变化不能不令人心动。

  • 【分享】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

    下载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6497.shtml本书由数十位中青年医学分子生物学专家集体编著。详细系统的介绍了基因和基因工程概论、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表达的调控、工具酶及其应用、基因工程载体及其选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的克隆及其进展、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转基因动物、基因诊断、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还收录了数10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具有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希望大家尊重原创,并在引用时,注明出处。

  • 基因科学领域重大突破 我首获重大药用价值欧洲基因发明专利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日前,解放军307医院免疫室及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免疫室主任、著名血液免疫学家奚永志教授申报的《编码鸡Ⅱ型胶原CCOL2A1全长基因及其用途》基因发明,获得欧洲基因发明专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获得的国际公认具有重大药用价值的首个欧洲基因发明专利。 奚永志已于近日收到欧洲专利局的正式公文通知:“根据欧洲专利法第123(2)款之规定,奚永志教授申报的《编码鸡Ⅱ型胶原CCOL2A1全长基因及其用途》基因发明申请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该发明攻克了国际上该领域长期难以解决的重大关键难题。权利要求1—8是可授权允许的。”能够在基因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欧洲基因发明专利,标志着我国在基因科学研究领域的突破,彰显了我国在基因科学研究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基因发明专利上的长期垄断。 据悉,奚永志获得这项欧洲基因发明专利是拥有国际标准的“三方专利”优势。“三方专利”被国际上列为评定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四个重要标志之一。这项基因发明专利,可用于研制开发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因药物和基因治疗。在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该课题组采用这个稀有“珍贵基因”又率先原创性地研制成功国际上首个基于异种CCOL2A1能有效治疗RA的全新型治疗性基因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目前该课题组正在积极完善新药临床前相关研究和进行临床试验报批工作,力争早日用于临床,造福社会。(记者 张克 通讯员 张国清) 《科技日报》(2012-09-21 一版)

  • 【转帖】【bio-news】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首例转基因猕猴

    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首例转基因猕猴2010-10-26 09:37:42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中国新闻网10月26日报道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0月25日向媒体透露,由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小组成员牛昱宇介绍,此项课题共耗时3年,目前成功培育了两只转基因猕猴,该项研究证明了一种适合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基因操纵的非人类灵长类模型,对于有关疾病机制的生物医学研究及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方面治疗方法的开发极有价值。由于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学、遗传学和行为学等方面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使之成为人类疾病理想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动物模型,在治疗、药理药效的临床前安全评价至关重要。转基因动物模型非常适合人类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因遗传缺陷引起的疾病,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模型能很好表达人类疾病的变异基因,这种变异不会在转基因动物中存在个体差异,并能遗传至下一代。据悉,此项研究已于10月1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牛昱宇称,由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小动物模型,如啮齿类很难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做出有效判断。例如,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已建立了啮齿类动物模型,但这些模型在脑内都未重现相关神经的损伤和丢失。然而,由于灵长类动物较长的生殖和生育周期,使灵长类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此前国际上仅有2009年日本科学家成功获得一例转基因猴报道。此前,科学家一直在老鼠、苍蝇身上研究转基因技术,2009年,日本科学家们在转基因研究上有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他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让几只美洲绒猴长出绿色荧光的四肢,而其中一只的后代现在也遗传了这种特性。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出现这种遗传,将大大有助于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意味着将来只要对患者使用一次转基因技术或者基因治疗法,患者后代都将获益。比如,红绿色盲患者只要进行一次基因治疗,后代就能根绝这种遗传缺陷。(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洋 张刚强)20463486.jpg (38.79 KB) 下载次数:03 分钟前http://www.soudoc.com/bbs/attachments/day_101111/1011111801953efffc0a575e77.jpg

  • 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实现丙肝个性化诊疗

    科技日报讯(戴欣郭阳虎)近日,解放军302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针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对患者本身的白介素28B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在国内率先将多色荧光探针技术(PCR)运用于丙肝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和评估中。这为快速检测丙肝患者对某种抗病毒药物是否有效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准确选择用药,提升治疗效果。 由于患者身体基因型的不同而导致抗病毒用药使用疗效的差异,一直是广大医师用药的困扰。业界许多专家认为,丙肝患者体内白介素28B基因的分布与抗病毒疗效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掌握其分布有助于更准确的用药选择。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已相继开发了多项针对这一基因位点的检测技术,但由于操作程序复杂、周期长、准确性较差,很难应用推广,给丙肝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302医院的临床检验医学中心毛远丽和王海滨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对上千例丙肝患者基因样本进行分析、检测,成功研制出一套针对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易感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对多组白介素28B的基因进行筛选,通过合成DNA序列探针,构建双色荧光PCR体系,通过对患者的染色体内白介素28B的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从而得出患者本身个别基因突变的位点。运用该方法,一小时即可完成检测,快速准确,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诊疗依据。 该技术在国内率先将多色荧光探针技术运用于丙肝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和评估,大大提高了丙肝临床诊治水平,也标志丙肝个性化诊疗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丙肝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准确选择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和治疗持续时间,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的同时减少就医成本。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郭阳虎 2014年01月21日

  • 【分享】共生体基因组计划启动

    近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发起“共生体基因组计划”。该计划将对海蛤蝓(又称绿叶海蜗牛)及藻类饵料进行基因组测序。有科学家认为,海蛤蝓可能是“生命之树”中动植物界的交叉点。海蛤蝓的细胞能够从藻类获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其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包括繁殖。迄今为止,科学家在海蛤蝓基因组里发现了大约十多种藻类基因,这些基因使这种生物在叶绿素合成通道和碳固定循环中具有集光蛋白质和酶类的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藻类基因在海蛤蝓基因组中被发现。海蛤蝓通过自身内被转移的藻类基因合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神奇的共生现象第一次证明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以从一种多细胞生物传递到另一种多细胞生物。华大基因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对藻类和海蛤蝓的基因组进行比较,不仅将在宿主细胞中发现一组能够进行持续光合作用的基因,而且能够找到转移的特性,包括转移基因片段的大小、数量;更重要的是了解这种转移的运行机制。这些发现将对基因组的人工调控和基因治疗新技术的开发产生重大现实意义。此外,这两类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将有利于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化规则、发展生物学及分类学的发展。据悉,这次联合研究是华大基因“千种动植物参考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建立1000种动植物的参考基因组序列。在“共生体基因组计划”中,华大基因主要负责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工作。《科学时报》 (2010-3-23 A1 要闻)

  • 【转贴】人类医学史的新篇章--量子光能治疗系统

    记者日前获悉,一种被誉为奈尔斯量子光能终极版的新型治疗系统在前不久正式问世。该系统通过发射620-760nm之间的红色电磁波,并通过科技手段将其聚强,对人体全身进行照射。穿透深度可达15mm,通过光量子的光电磁反应和光化学作用,深层作用于人体的血管组织、淋巴组织、神经末梢、皮下组织等部位并与人体细胞产生一系列光生物刺激作用,从而影响人类已知的9982个基因中111个基因的表达,最终增强人体细胞能量,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抗氧化能力,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的抗凋亡能力,有效清除体力自由基,增强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彻底改善全身血液微循环等,从而对伤口愈合、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等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该系统是奈尔斯量子光能治疗系统在经过4年的临床后推出的增强型,与原型相比较具有光照剂量更强、光生物学作用更强、治疗范围更广、治疗效果更好等特点。

  • 利卡汀用于肝治疗癌复发机理的研究初探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其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肝癌总体外科疗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肝癌术后的3年复发率为40%~50%左右,5年复发率为60%~70%乃至更高。高复发率也见于局部微创治疗和肝移植后。探索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措施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课题。从临床病理角度分析,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指肝癌的原有病灶,虽经“根治性切除”,由于微小原发灶的残留,原发癌在肝内播散形成的微小转移灶,癌细胞经门、体循环播散至重要隐匿部位,形成肝外转移并待机再度侵犯肝脏等原因。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肝癌复发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 其分子机制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黏附分子及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及机体免疫等多个环节。国产靶向治疗药物利卡汀(碘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的靶抗原为肝癌细胞膜抗原HAb18G/CD147是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利卡汀结合到靶抗原后,一方面能阻断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同时能杀灭残余的微小病灶和肿瘤细胞。从肝癌的复发机制来看,残余的微小病灶和肿瘤细胞是复发的重要因素。通过现在的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增强对已有病灶的杀灭能力,可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对有乙肝病毒背景的肝癌患者来说,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也能增大术后复发的几率。因此目前临床上肝癌术后(切除术、移植术、消融术)后进行抗病毒治疗、化疗栓塞治疗等已普遍开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肝癌术后联合靶向治疗逐步成为了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过已经进行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利卡汀能降低肝癌移植术后、消融术后和TACE术后的降低。

  • 基因疗法,噱头还是杀手锏?

    医院的宣传广告中说,对于疑难杂症,基因疗法往往可以达别的疗法所不能,从而达到缓解、甚至治愈的目的。何为基因疗法?这种治疗手段,是对付疑难杂症的杀手锏,还是就是一个噱头呢?

  • NSCLC免疫治疗策略探索

    [align=center][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免疫治疗[/size][size=16px]策略探索[/size][/align][size=16px]2020[/size][size=16px]年[/size][size=16px]9[/size][size=16px]月[/size][size=16px]20[/size][size=16px]日,[/size][size=16px]“[/size][size=16px]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病理研讨会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size][size=16px]PD-L1[/size][size=16px]表达检测临床病理专家共识发布会[/size][size=16px]”[/size][size=16px]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等组织编写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size][size=16px]PD-L1[/size][size=16px]表达检测临床病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size][size=16px]目前,关于[/size][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免疫治疗的研究大多是西方人群的数据。中国人群是否能从中获益、安全性如何都有待研究证实。[/size][size=16px]CheckMate[/size][size=16px]?[/size][size=16px]078[/size][size=16px]入组来自中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的晚期[/size][size=16px] NSCLC[/size][size=16px]患者,按照[/size][size=16px]2[/size][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size=16px]1[/size][size=16px]的比例随机接受[/size][size=16px]Nivolumab[/size][size=16px]和多西他赛治疗。结果显示中国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与世界其他研究数据基本一致[/size][size=16px][23][/size][size=16px]。正是基于这项研究,中国在[/size][size=16px]2018[/size][size=16px]年[/size][size=16px]6[/size][size=16px]月[/size][size=16px]15[/size][size=16px]日批准[/size][size=16px] Nivolumab[/size][size=16px]用于晚期[/size][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患者的二线治疗。[/size][size=16px]2019[/size][size=16px]年报道的[/size][size=16px]SHR[/size][size=16px]?[/size][size=16px]1210[/size][size=16px]?[/size][size=16px]11[/size][size=16px]?[/size][size=16px]201[/size][size=16px]研究是[/size][size=16px]1[/size][size=16px]项[/size][size=16px]Ⅱ[/size][size=16px]期伞状研究,入组人群为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size][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的中国患者,结果显示中国患者的[/size][size=16px]PD[/size][size=16px]?[/size][size=16px]L1[/size][size=16px]表达率较高,且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size][size=16px][24][/size][size=16px]。[/size][size=16px]近年来人们对肺癌精准治疗的认识明显提高,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治疗方式十分有限,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使抗肿瘤[/size][size=16px]T[/size][size=16px]细胞免疫反应恢复或增强,或者[/size][size=16px]T[/size][size=16px]细胞受体转导的[/size][size=16px]T[/size][size=16px]细胞免疫疗法靶向大部分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仅免疫检查点治疗的临床试验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非选择性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为[/size][size=16px]10%~20%[/size][size=16px],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故优势人群的筛选仍十分重要。[/size][size=16px]PD-L1[/size][size=16px]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另外,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等都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中。[/size][size=16px]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医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诊治模式。二代测序技术[/size][size=16px](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size][size=16px],[/size][size=16px]NGS)[/size][size=16px]可以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表达谱、基因组结构、基因突变以及筛查单核苷酸多态性[/size][size=16px](single nucleotide [/size][size=16px]polymophism[/size][size=16px], SNP)[/size][size=16px],从基因水平上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型,发现新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和亚型,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临床诊断,辅助免疫治疗方案的制订及判断预后,并同时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及标志物的探索。[/size]

  • 发酵中药成为肿瘤治疗新突破

    长期以来,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一直主宰着肿瘤治疗的统治地位。一方面,由于三大疗法本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肿瘤治疗较过去有了可喜的进步,手术联合放化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是过度治疗事与愿违,对于晚期病人而言,其复发和转移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五年生存率普遍较低。  六步自然疗法抗肿瘤新突破  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微生态学以及免疫学的发展,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方法“六步综合疗法”应运而生,所谓“六步综合疗法”是将中药治疗、营养、体能锻炼等多种方法科学地运用到患者的综合治疗中,调整病人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以期达到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使肿瘤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发酵中药为六步自然疗法第一步  发酵中药是国内首例通过仿生学手法和微生物发酵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圆了无痛苦消瘤的千年梦想。众所周知,中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中药生产工艺落后,不能在临床上起到作用。发酵中药它创造性地采用了人体仿生学手法,在体外模拟健康人的消化系统,中药成分经过生物转化,使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从而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使药效提高4至28倍。  国际自然抗癌学会副会长史宗山教授认为:中药中的有效成份是其中的次生代谢物,是在随中药进入人体后,经过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而发挥治病作用。这些有效成分通过对致癌基因的抑制、抑癌基因的激活和生长调控基因的修复,来实现多靶点作用。发酵中药正是通过高科技生物转化后的有效成分,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调节了这些对肿瘤有影响的机制而发挥抗肿瘤、抗复发、抗转移功能。  发酵中药五大革命性突破  发酵中药抗肿瘤成功实现五大突破:1)首次把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从大分子转变成小分子,有效成分可迅速穿透毛细血管壁直达肿瘤病灶;2)首次激活传统中药未被开发的抗肿瘤活性物质-CSD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3)首次实现中药多靶点靶向识别、抑杀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防止复发转移。4)中药无毒化,通过益生菌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多次仿生分解及转化,彻底去除中药有毒成分,并大幅提高中药药效及吸收效果。5)口感良好,真正改变了中药良药苦口世界形象。

  • 中药常山碱为什么能治疗疟疾?

    有人研究显示,一种古老的治疗疟疾的中药(科学名称为常山碱)是通过破坏疟原虫的与蛋白结合的系统而发挥作用的。常山碱被用来治疗疟疾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从一种蓝色常青绣球属植物根中提取的一种有效的中药成分。它虽然是一种强力的抗疟药物,但因为这种药物的毒性而妨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确定常山碱的分子标靶,有人对两株对常山碱有着高度耐药性的疟原虫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这两株疟原虫唯一的共有变异出现在对一种被称作细胞质脯氨酰tRNA合成酶编码的基因中。该酶对细胞蛋白翻译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且它也是其它致病微生物的一个常见的药物标靶。当科研人员用遗传工程使酵母菌表达疟原虫的脯氨酰tRNA合成酶时,该酵母菌就会变得对常山碱衍生的化合物敏感,使得该酵母菌的生长被遏制。

  • 【转帖】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人工合成DNA载体

    据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1月—12月刊(提前出版)报道,欧洲研究协调局(EUREKA)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携带DNA的新化合物,预示着一种从基因层面治疗疾病的药物很快会变成现实,这一突破标志着携带DNA的新型药物试剂即将首次推出。基因治疗是指将新的遗传信息转移至受损或患病的细胞核中,给细胞重新编程,以此来修复受损的细胞。目前,科学家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采用三种载体来转移基因: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非病毒类或合成试剂载体。病毒转移基因法依靠“感染”来实现,它是目前将新遗传信息转入细胞的最有效方法,但会在转移过程中给细胞注入很多不利信息,因此这种转移方法风险非常高。尽管非病毒或者使用合成试剂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更可能被身体所接受,但这种方法在将新的DNA注射进入细胞方面的效率并不高,且合成试剂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与其他合成载体相比,EUREKA项目团队研制出的新化学试剂能够更有效地将DNA递送进细胞核中,并且更容易批量生产。

  • 免疫微环境角度探索NSCLC患者免疫治疗标记物

    [align=center][font='楷体']免疫微环境角度探索NSCLC患者免疫治疗标记物[/font][/align][font='楷体'][size=16px]本实验[/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纳入100例一线接受免疫治疗且临床信息完整的晚期NSCLC患者,并对其基线组织标本分别进行以下检测:多基因NGS测序、PD-L1表达、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多重免疫荧光(Microenvironment analysis panel,MAP)检测和T细胞炎性基因表达谱(GEP)检测;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随访,直至一线免疫治疗进展。本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转归资料,探讨患者肿瘤组织DNA变异情况、PD-L1表达情况、以及免疫微环境特征(包括TILs和GEP)等多维度指标与免疫联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从基因突变、TMB、PD-L1表达以及免疫微环境特征等多维度探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旨在利用综合指标体现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真实状态,为受益人群的精准选择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size][/font][size=16px]本研究通过探讨患者肿瘤组织[/size][size=16px]DNA[/size][size=16px]变异情况、[/size][size=16px]PD-L1[/size][size=16px]表达情况、以及免疫微环境特征(包括[/size][size=16px]TILs[/size][size=16px]和[/size][size=16px]GEP[/size][size=16px])等多维度指标与免疫联合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从基因突变、[/size][size=16px]TMB[/size][size=16px]、[/size][size=16px]PD-L1[/size][size=16px]表达以及免疫微环境特征等多维度探寻免疫治疗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size][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患者精准免疫治疗提供更多参考。[/size][size=16px]从基因突变、[/size][size=16px]PD-L [/size][size=16px]表达以及免疫微环境角度探索[/size][size=16px]NSCLC[/size][size=16px]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标记物,构建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模型。[/size][font='楷体']创新点[/font][font='楷体'][size=16px]1[/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的方式对520个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其中310个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捕获,210个基因进行热点区域的捕获。采用专利算法进行TMB计算和MSI状态的评估,前期经过大量临床验证,保证算法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2[/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采用靶向RNA测序的方式检测81个T细胞炎性基因的表达量,采用独特的链特异性建库技术和双端UMI矫正,保证90%的捕获效率,确保可利用低起始量的FFPE样品实现准确的基因表达分析;[/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3[/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进行组织免疫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分析。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从包括肿瘤实质和肿瘤间质的维度上实现CD3+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PD-1、PD-L1表达的检测。[/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1[/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通过基因芯片目标区域捕获和高通量测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遗传、治疗、预后及风险控制全方位信息分析;[/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2[/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进行全面免疫微环境特征分析,包括RNA测序检测T细胞炎性基因表达谱的分析,以及多重免疫组化进行肿瘤T淋巴细胞浸润[/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分析;[/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3[/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综合分析基因变异、PD-L1表达及免疫微环境特征(包括TILs和GE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免疫治疗临床效果相关性。[/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1)[/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小结[/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1)明确[/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NSCLC患者[/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突变特征,包含高频突变基因、突变类型等,探讨[/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NSCLC[/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临床表型-基因型相关性;[/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2)明确[/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NSCLC患者[/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免疫微环境特征,包括各类型免疫细胞在该类患者中的浸润情况,探讨[/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NSCLC[/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临床表型-免疫特征相关性;[/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3)将[/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患者[/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免疫治疗的疗效标记物与[/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突变[/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PD-L[/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1[/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表达以及免疫微环境特征([/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包括TILs和GEP[/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相关联,[/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构建预后模型,用于预测N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本研究拟采用高通量测序[/size][/font][font='楷体']、[/font][font='楷体'][size=16px]多重免疫荧光平台[/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以及靶向RNA测序平台[/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研究[/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NSCLC免疫治疗疗效标记物,构建疗效预测模型,[/size][/font][font='楷体'][size=16px]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size][/font]

  • 2022细胞产业大会(深圳)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峰会

    [b][b][font=&][size=18px]会议咨询:[font=inherit]顾成刚13621995193(微信同号)[/font][/size][/font][/b][font=&][size=18px][color=#404040]2022深圳细胞产业大会[/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2022年8月深圳 11月 武汉[/color][/size][/font][font=&][size=18px]深圳会议时间:2022年8月21-22日[size=16px][/size][/size][/font][font=&][size=18px][size=16px]深圳会议地点:深圳湾万丽酒店(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18号)[/size][/size][/font][font=&][size=18px][size=16px][/size][/size][size=18px][color=#404040][/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同期举办:[/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应用峰会 外泌体技术转化与疾病研讨会[/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 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峰会[/color][/size][/font][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峰会[/color][color=#404040][img]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serarticleimg/202207/28/31658988346866_article3_1579.pn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color=#404040]招展联系人:顾先生13621995193(微信Wechat)[/color][size=14px][color=#404040]大会概况:[/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 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将于8月在深圳举办,本次峰会紧密围绕政策规范、监管、工艺与产业化进展、细胞与基因治疗、外泌体临床研究与疾病治疗、外泌体临床检验与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外囊泡领域的机制研究、体外诊断及疾病治疗、单细胞多组学、单细胞测序、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溶瘤病毒药物的开发与产业转化、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干细胞存储与治疗、肿瘤免疫治疗、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实体瘤治疗及药物开发、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等话题,特邀来自国家药品审评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治疗、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进行分享交流及产品展示。组委会竭诚搭建优质对话合作平台,诚邀您八月深圳相聚,共襄盛会![/color][color=#404040]近年来,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尤其是以干细胞、免疫细胞为核心的细胞治疗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在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上获得了许多成绩,在未来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细胞治疗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和地方层面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干细胞、免疫细胞研究的发展。[/color][color=#404040]2009年单细胞测序技术强势问世,发展至今,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在肿瘤、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点。研究范围也不再只是基因组、转录组学,而扩展到了表观基因组、空间转录组学、代谢组、免疫组、蛋白组谱系。这些“多组学”技术允许研究人员更仔细地观察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更清楚地识别特定细胞及其功能。[/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改变了人类治疗遗传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方式,并正在撬动整个制药生态圈。在各种适应症需求的推动下,细胞与基因治疗快速发展,多种细胞免疫疗法、干细胞疗法、基于腺相关病毒及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相继问世,为复发难治性肿瘤及严重的基因遗传缺陷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随着CAR-T免疫细胞疗法在国际以及国内获批上市,细胞和基因疗法进入了全新的赛道,整个行业进入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快速演进。[/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 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将于8月在深圳举办,本次峰会紧密围绕政策规范、监管、工艺与产业化进展、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干细胞存储与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单细胞多组学、单细胞测序、细胞外囊泡分离及检测、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实体瘤治疗及药物开发、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等话题,特邀来自国家药品审评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治疗、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进行分享交流及产品展示。组委会竭诚搭建优质对话合作平台,诚邀您八月深圳相聚,共襄盛会![/color][color=#404040]专题会议[/color][color=#404040]1、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转化应用[/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临床研究[/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临床研究的制剂质量评价[/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与未来[/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类器官研究[/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再生医学[/color][color=#404040]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治疗难治性疾病[/color][color=#404040]新型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color][color=#404040]2、肿瘤免疫治疗产业转化领袖峰会[/color][color=#404040]细胞免疫治疗研发突破与商业化进程[/color][color=#404040]通用型CAR-T细胞免疫治疗[/color][color=#404040]细胞免疫治疗质量控制&产业化[/color][color=#404040]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商业化生产[/color][color=#404040]细胞治疗产品开发与工艺优化[/color][color=#404040]TIL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color][color=#404040]iPSC来源的CAR先天性免疫细胞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的多组学研究[/color][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RNA组分解析及其应用[/color][color=#404040]外泌体技术的开发与临床转化[/color][color=#404040]3、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致力于大脑发育及神经干细胞调控的研究[/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科学创新前沿及最新技术[/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空间组学的开发与应用进展[/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技术助力精准医学研究[/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组学研究技术在肿瘤免疫与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微环境及肿瘤细胞异质性探究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测序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4、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细胞及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与产业转化[/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产品的开发[/color][color=#404040]AAV基因治疗药物大规模生产工艺研究及成本控制[/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GMP病毒载体规模化生产[/color][color=#404040]基因工程化外泌体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color][color=#404040]溶瘤病毒及RNA疗法[/color][color=#404040]5、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前沿进展[/color][color=#404040]3D类器官培养技术发展及其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药物筛选与生物制造[/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技术的科研应用和临床转化[/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在肿瘤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在伴随诊断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和进展[/color][color=#404040]微流控器官芯片在精准医疗及药物研发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 最终议程以现场为准,发言企业可自行命题[/color][color=#404040]更多嘉宾邀约中,欢迎各单位推荐自荐![/color][color=#404040]* 最终以现场为准[/color][color=#404040]谁将参与[/color][color=#404040]全国各大医院的院长、医院管理者、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生物治疗科、血液科、病理科、辅助生殖科、检验科等各科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及从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研人员、医药企业等;[/color][color=#404040]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技术服务代理商及投资机构、临床医生等;[/color][color=#404040]知名高校的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及生命科学专业、药学专业、医学专业、免疫学专业等;[/color][color=#404040]细胞及肿瘤抗体免疫治疗上游供应商、诊断试剂及设备服务商、技术与设备仪器提供商、IT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等;[/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基因测序、基因检测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研发人员等技术人员、研发总监等;[/color][color=#404040]精准医疗方面的机构、企业、细胞存储与治疗上、中、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以及CRO、CMO等;[/color][color=#404040]CEO及药厂研发负责人:抗体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免疫细胞治疗及制品开发、溶瘤病毒、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的专家、临床研究人员、从业医师、研究生以及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医疗用品科研人员与厂商等;[/color][color=#404040]政府机构与代表、产业园区、招商局、投资孵化机构、咨询与培训机构、银行、律师、知识产权、证券公司等。[/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2021.9嘉宾集竖版.jpg,1047,1177]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ePasteUpload/202206/2315/1655968748942_2757.jp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2021细胞产业大会 2021第六届(上海)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伴随着为期两天的会议和三天的展览于4月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落下帷幕!本次大会集聚60+行业大咖到场分享精彩演讲,现场参观参会人数高达1800多人,共有100多家优质展商和60多家行业媒体列席,呈现出一场学术与产业紧密交融的盛宴。细胞产业大会成熟的“会议+展览”的模式得到了参会嘉宾、参展企业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2021.4嘉宾集竖版.jpg,1047,1266]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ePasteUpload/202206/2315/1655968747557_2756.jp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2021细胞产业大会 2021第七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2021基因与精准诊疗(深圳)高峰论坛/2021肿瘤精准诊疗(深圳)论坛伴随着为期两天的会议和展览于10月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落下帷幕!疫情特殊时期,本次大会采用了“线上(约12万人观看)+线下(600多人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的,专家们以专业的视角分享行业动态,以战略的眼光探讨产业发展,共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肿瘤精准诊疗的未来发展之路![/color][color=#404040]活动预告[/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color][color=#404040]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color=#404040]时间:2022年8月[/color][color=#404040]地点:深圳[/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color][color=#404040]2022第十届(武汉)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color=#404040]时间:2022年11月[/color][color=#404040]地点:武汉[/color][color=#404040]展位及论坛赞助[/color][color=#404040]赞助商及演讲收费标准:[/color][color=#404040]套餐一:2个开放式展位+4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封三+资料入袋 RMB 10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二:1个开放式展位+3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彩页1P RMB 5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三:1个开放式展位+2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彩页1P RMB 4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四:20分钟演讲 RMB 2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六:1个开放式展位 RMB 22,8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七:光地展位每平方米 RMB 2,000[/color][color=#404040]听众参会代表收费标准:[/color][color=#404040]2022年8月1日前注册RMB 1,000/人,8月1日后注册RMB 1,200/人(深圳) [/color][color=#404040]2022年11月1日前注册RMB 1,000/人;11月1日后注册RMB 1,200/人(武汉) [/color][color=#404040]团体注册:3人以上可享受9折优惠(深圳、武汉两地均享此政策)[/color][color=#404040]费用包含:会议资料、大会入场资格、授权老师的PPT、午餐、茶歇等。[/color][color=#404040]上海顺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color][color=#404040]联系人:顾先生13621995193(微信Wechat)[/color][color=#404040]邮箱:[/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email]2498299886@qq.com[/email][/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沪松公路1221号星晨大厦801室[/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serarticleimg/202207/28/11658988287538_article1_1574.pn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b]

  • 2022细胞产业大会8月深圳,11月武汉,期待您的加入!(官网)

    [b][b][font=&][size=18px]会议咨询:[font=inherit]顾成刚13621995193(微信同号)[/font][/size][/font][/b][font=&][size=18px][color=#404040]2022深圳细胞产业大会[/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2022年8月深圳 11月 武汉[/color][/size][/font][font=&][size=18px]深圳会议时间:2022年8月21-22日[size=16px][/size][/size][/font][font=&][size=18px][size=16px]深圳会议地点:深圳湾万丽酒店(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路18号)[/size][/size][/font][font=&][size=18px][size=16px][/size][/size][size=18px][color=#404040][/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同期举办:[/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应用峰会 外泌体技术转化与疾病研讨会[/color][/size][size=18px][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 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峰会[/color][/size][/font][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峰会[/color][color=#404040][img]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serarticleimg/202207/28/31658988346866_article3_1579.pn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color=#404040]招展联系人:顾先生13621995193(微信Wechat)[/color][size=14px][color=#404040]大会概况:[/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 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将于8月在深圳举办,本次峰会紧密围绕政策规范、监管、工艺与产业化进展、细胞与基因治疗、外泌体临床研究与疾病治疗、外泌体临床检验与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外囊泡领域的机制研究、体外诊断及疾病治疗、单细胞多组学、单细胞测序、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溶瘤病毒药物的开发与产业转化、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干细胞存储与治疗、肿瘤免疫治疗、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实体瘤治疗及药物开发、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等话题,特邀来自国家药品审评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治疗、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进行分享交流及产品展示。组委会竭诚搭建优质对话合作平台,诚邀您八月深圳相聚,共襄盛会![/color][color=#404040]近年来,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尤其是以干细胞、免疫细胞为核心的细胞治疗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在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上获得了许多成绩,在未来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细胞治疗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和地方层面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干细胞、免疫细胞研究的发展。[/color][color=#404040]2009年单细胞测序技术强势问世,发展至今,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在肿瘤、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点。研究范围也不再只是基因组、转录组学,而扩展到了表观基因组、空间转录组学、代谢组、免疫组、蛋白组谱系。这些“多组学”技术允许研究人员更仔细地观察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更清楚地识别特定细胞及其功能。[/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改变了人类治疗遗传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方式,并正在撬动整个制药生态圈。在各种适应症需求的推动下,细胞与基因治疗快速发展,多种细胞免疫疗法、干细胞疗法、基于腺相关病毒及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相继问世,为复发难治性肿瘤及严重的基因遗传缺陷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随着CAR-T免疫细胞疗法在国际以及国内获批上市,细胞和基因疗法进入了全新的赛道,整个行业进入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快速演进。[/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 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将于8月在深圳举办,本次峰会紧密围绕政策规范、监管、工艺与产业化进展、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干细胞存储与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单细胞多组学、单细胞测序、细胞外囊泡分离及检测、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实体瘤治疗及药物开发、临床研究与治疗进展等话题,特邀来自国家药品审评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药企、生物治疗、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进行分享交流及产品展示。组委会竭诚搭建优质对话合作平台,诚邀您八月深圳相聚,共襄盛会![/color][color=#404040]专题会议[/color][color=#404040]1、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转化应用[/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临床研究[/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临床研究的制剂质量评价[/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与未来[/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类器官研究[/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干细胞与再生医学[/color][color=#404040]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治疗难治性疾病[/color][color=#404040]新型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color][color=#404040]2、肿瘤免疫治疗产业转化领袖峰会[/color][color=#404040]细胞免疫治疗研发突破与商业化进程[/color][color=#404040]通用型CAR-T细胞免疫治疗[/color][color=#404040]细胞免疫治疗质量控制&产业化[/color][color=#404040]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商业化生产[/color][color=#404040]细胞治疗产品开发与工艺优化[/color][color=#404040]TIL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color][color=#404040]iPSC来源的CAR先天性免疫细胞及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的多组学研究[/color][color=#404040]细胞外囊泡RNA组分解析及其应用[/color][color=#404040]外泌体技术的开发与临床转化[/color][color=#404040]3、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致力于大脑发育及神经干细胞调控的研究[/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多组学科学创新前沿及最新技术[/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空间组学的开发与应用进展[/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技术助力精准医学研究[/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组学研究技术在肿瘤免疫与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微环境及肿瘤细胞异质性探究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单细胞测序结合多组学技术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4、细胞与基因治疗前沿技术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细胞及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与产业转化[/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color][color=#404040]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及溶瘤病毒产品的开发[/color][color=#404040]AAV基因治疗药物大规模生产工艺研究及成本控制[/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GMP病毒载体规模化生产[/color][color=#404040]基因工程化外泌体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color][color=#404040]溶瘤病毒及RNA疗法[/color][color=#404040]5、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峰会[/color][color=#404040]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前沿进展[/color][color=#404040]3D类器官培养技术发展及其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药物筛选与生物制造[/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技术的科研应用和临床转化[/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在肿瘤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类器官在伴随诊断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和进展[/color][color=#404040]微流控器官芯片在精准医疗及药物研发中的应用[/color][color=#404040]* 最终议程以现场为准,发言企业可自行命题[/color][color=#404040]更多嘉宾邀约中,欢迎各单位推荐自荐![/color][color=#404040]* 最终以现场为准[/color][color=#404040]谁将参与[/color][color=#404040]全国各大医院的院长、医院管理者、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生物治疗科、血液科、病理科、辅助生殖科、检验科等各科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及从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研人员、医药企业等;[/color][color=#404040]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技术服务代理商及投资机构、临床医生等;[/color][color=#404040]知名高校的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及生命科学专业、药学专业、医学专业、免疫学专业等;[/color][color=#404040]细胞及肿瘤抗体免疫治疗上游供应商、诊断试剂及设备服务商、技术与设备仪器提供商、IT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等;[/color][color=#404040]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基因测序、基因检测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研发人员等技术人员、研发总监等;[/color][color=#404040]精准医疗方面的机构、企业、细胞存储与治疗上、中、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以及CRO、CMO等;[/color][color=#404040]CEO及药厂研发负责人:抗体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免疫细胞治疗及制品开发、溶瘤病毒、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的专家、临床研究人员、从业医师、研究生以及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医疗用品科研人员与厂商等;[/color][color=#404040]政府机构与代表、产业园区、招商局、投资孵化机构、咨询与培训机构、银行、律师、知识产权、证券公司等。[/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2021.9嘉宾集竖版.jpg,1047,1177]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ePasteUpload/202206/2315/1655968748942_2757.jp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2021细胞产业大会 2021第六届(上海)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伴随着为期两天的会议和三天的展览于4月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落下帷幕!本次大会集聚60+行业大咖到场分享精彩演讲,现场参观参会人数高达1800多人,共有100多家优质展商和60多家行业媒体列席,呈现出一场学术与产业紧密交融的盛宴。细胞产业大会成熟的“会议+展览”的模式得到了参会嘉宾、参展企业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2021.4嘉宾集竖版.jpg,1047,1266]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ePasteUpload/202206/2315/1655968747557_2756.jp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2021细胞产业大会 2021第七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2021基因与精准诊疗(深圳)高峰论坛/2021肿瘤精准诊疗(深圳)论坛伴随着为期两天的会议和展览于10月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落下帷幕!疫情特殊时期,本次大会采用了“线上(约12万人观看)+线下(600多人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的,专家们以专业的视角分享行业动态,以战略的眼光探讨产业发展,共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肿瘤精准诊疗的未来发展之路![/color][color=#404040]活动预告[/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color][color=#404040]2022第九届(深圳)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color=#404040]时间:2022年8月[/color][color=#404040]地点:深圳[/color][color=#404040]2022细胞产业大会[/color][color=#404040]2022第十届(武汉)细胞与肿瘤精准医疗高峰论坛[/color][color=#404040]时间:2022年11月[/color][color=#404040]地点:武汉[/color][color=#404040]展位及论坛赞助[/color][color=#404040]赞助商及演讲收费标准:[/color][color=#404040]套餐一:2个开放式展位+4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封三+资料入袋 RMB 10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二:1个开放式展位+3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彩页1P RMB 5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三:1个开放式展位+20分钟演讲+大会电子版会刊彩页1P RMB 4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四:20分钟演讲 RMB 20,000[/color][color=#404040]套餐六:1个开放式展位 RMB 22,800[/color][color=#404040]套餐七:光地展位每平方米 RMB 2,000[/color][color=#404040]听众参会代表收费标准:[/color][color=#404040]2022年8月1日前注册RMB 1,000/人,8月1日后注册RMB 1,200/人(深圳) [/color][color=#404040]2022年11月1日前注册RMB 1,000/人;11月1日后注册RMB 1,200/人(武汉) [/color][color=#404040]团体注册:3人以上可享受9折优惠(深圳、武汉两地均享此政策)[/color][color=#404040]费用包含:会议资料、大会入场资格、授权老师的PPT、午餐、茶歇等。[/color][color=#404040]上海顺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color][color=#404040]联系人:顾先生13621995193(微信Wechat)[/color][color=#404040]邮箱:[/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email]2498299886@qq.com[/email][/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沪松公路1221号星晨大厦801室[/color][/size][size=14px][color=#404040][img]https://img-user-qn.hudongba.com/upload/_oss/userarticleimg/202207/28/11658988287538_article1_1574.png?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80[/img][/color][/size][/b][font=仿宋][/font]

  • 放射免疫治疗进展—利卡汀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突破

    放射免疫治疗对于淋巴瘤效果良好   经过对多种肿瘤的大量试验发现,放射免疫治疗对于淋巴瘤效果良好。目前经FDA 批准上市的治疗淋巴瘤的放射免疫药物有90Y-ibritu-momab(Zevalin)和I131-tositumomab(Bexxar),两者的靶抗原都是CD20。另外,所有研究均显示放射免疫治疗有很好的安全性,骨髓抑制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北京佑安医院肿瘤介入治疗中心李睿晚期肺癌患者新的生命希望  由上海美恩研发的131I-chTNT(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注射液)经中国SFDA批准用于放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治疗。131I-chTNT的上市为广大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命希望。据介绍,TNT抗体仅锁定实体瘤的变性坏死组织,131I-chTNT与肿瘤细胞核抗原结合,与单抗chTNT结合的放射性核素对坏死区边缘的肿瘤活细胞进行杀伤,造成新的坏死,接着单抗chTNT扩展到新的坏死区,周而复始使肿瘤坏死区不断扩大,由内向外摧毁肿瘤,达到治疗目的。肝癌治疗新突破利卡汀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和成都华神生物研发,2005年获得新药证书,2007年上市,这个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以及抗原蛋白结构都是我们首次发现并确定的,也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靶点的抗体药物。美国FDA批准的26个抗体药物只有12个靶点,比如EGFR、VEGF等,我国批准的抗体药物的靶点也只有5个,利卡汀的靶点是第四军医大学确认的,国际上还没有同类药物上市。  从单抗制备、中试放大、新药申报、抗原分析、靶点确定、临床研究和产品GMP论证,历经25年,于2007年5月成功上市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靶点肝癌靶向药物:“碘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实现了该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利卡汀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控制率(CR+PR+MR+SD)为86.3%,临床有效率(CR+PR+MR)为27.40%,临床缓解率(CR+PR)为8.22%,24[/

  • 特里帕肽被发现具有治疗侏儒症新功能 为临床治疗软骨发育不全等侏儒类型疾病提供依据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特里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片段),经皮下注射可缓解侏儒类型的骨骼生长发育障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实验室暨骨代谢与修复中心主任陈林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4年基础研究,发现了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的又一功效,为临床治疗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日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人类分子遗传》上。 软骨发育不全、尤其是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除手术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生长激素也被用来治疗软骨发育不全,但需要在青春期以前给予生长激素,且长期效果不佳,副作用明显。 陈林课题组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资助下,利用基因敲入技术建立的模拟上述疾病的小鼠模型,深入研究了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的发生机制。实验中发现软骨发育不全模型小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生活性和分化能力降低,伴甲状旁腺激素信号活性降低,而甲状旁腺激素处理可升高甲状旁腺激素信号及降低培养软骨细胞中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水平与活性。 实验表明,软骨发育不全小鼠注射甲状旁腺激素1-34可降低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突变对软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抑制作用,缓解软骨发育不全的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并改善该小鼠成年后的骨量;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小鼠注射甲状旁腺激素1-34后,可使其免于出生后早期死亡。 据陈林介绍,特里帕肽是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已上市10余年。因此,该发现为软骨发育不全和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邹争春 记者 陈磊) 《科技日报》(2012-8-10 一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