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激光杂志

仪器信息网激光杂志专题为您整合激光杂志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激光杂志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激光杂志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激光杂志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激光杂志话题讨论。

激光杂志相关的资讯

  • 安捷伦激光红外成像系统荣获《分析科学家》杂志创新奖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8 年 12 月 20 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宣布《分析科学家》杂志已将其产品列入年度最具创新性产品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杂志关注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发展,并将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列为今年的顶级创新产品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安捷伦于10月推出了8700 LDIR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这一创新系统采用了一种新的化学成像方法,为制药,生物医学,食品和材料科学带来了更高的清晰度和前所未有的速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尖端化学成像和光谱分析能力。针对专家和非专家使用而设计的 8700 LDIR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高度自动化方法,能够使表面成分获得可靠的高清化学图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Agilent 8700 LDIR 采用最新量子级联激光器 (QCL) 技术,结合快速扫描光学元件,可提供快速、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和光谱数据。这项技术与直观的 Agilent Clarity 软件相结合,可通过“放置样品-自动运行”的简单方法,以最少的仪器交互实现大样品区域快速、详细的成像。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使用 8700 LDIR,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详细地分析更多样品,得到更多的统计数据,有助于完成片剂、多层薄膜材料、生物组织、聚合物和纤维的组成分析。可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更明智、更快速的决策,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分析时间。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ae54a009-95dc-4b4c-b5e0-4f6143509cf7.jpg" title=" 8ca1cde5-f9a5-48b5-b99b-7823a6cac144.jpg" alt=" 8ca1cde5-f9a5-48b5-b99b-7823a6cac1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gilent 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分析科学家》创新奖重点关注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创新成果。获奖者由专家小组选出,小组成员包括杂志编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和编辑人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 50 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17 财年,安捷伦的营收为 44.7 亿美元,在全球拥有 14500 名员工。 /p p br/ /p p br/ /p
  • 《科学》杂志公布2012年度10大科学突破
    今日视点   美国《科学》杂志20日公布了本年度10大科学突破,科学家在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亚原子粒子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被评为2012年最重要的科学发现。40多年前,科学家假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是解释其他基本粒子(诸如电子和夸克等)如何获取其质量的关键。   1.希格斯玻色子   7月4日,科学家宣布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证据,从而完成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该模型解释了粒子如何通过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相互作用以组成宇宙中的物质。然而,在今年之前,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些基本粒子如何获得它们的质量。   《科学》新闻记者艾德里安表示,物理学家假设空间由与电场类似的“希格斯场”所填充。粒子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以获取能量以及质量。“希格斯场”是由分布在真空中的希格斯玻色子组成,物理学家现在将它们从真空中轰出并进入短暂的存在状态。   但是,观察到希格斯玻色子可谓来之不易甚或代价不菲。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实验室中,与造价高达55亿美元的原子加速器相伴的数千名研究人员借助两台巨型粒子探测器(ATLAS和CMS)发现了盼望已久的玻色子。   除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外,《科学》杂志及其发行机构美国科促会确认的本年度其他9项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成就如下:   2.丹尼索瓦人基因组   一种将特定分子绑定在DNA(脱氧核糖核酸)单链上的新技术帮助研究人员仅用一块远古人的小指骨碎片,就完成丹尼索瓦人完整的基因组测序。该基因组序列让研究人员能够将丹尼索瓦人——这是与尼安德特人密切相关的古老人类——与现代人进行比较。研究显示,该指骨属于生活在7.4万年至8.2万年之间的一个眼睛、毛发和皮肤均为棕色的女孩,她死于西伯利亚。   3.让干细胞形成卵子   日本研究人员证实,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成为具有生育能力的卵细胞。在研究中,他们让实验室中受精的细胞在代孕母体发育并产下小鼠幼仔。这种方法要求发育中的卵子在雌性小鼠体内存留一段时间。虽然这没有达到科学家追求的完全在实验室中得到卵细胞的终极目标,但是它为研究基因和其他影响生育力和卵细胞发育的因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4.好奇号的着陆系统   尽管无法在火星条件下测试其探测器所有的着陆系统,但在加州帕萨迪纳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里承担探索火星使命的工程师们仍安全并准确地将好奇号探测车抵达火星表面。这个3.3吨的飞行器因过重而无法以传统的方式登陆,为此该团队从起重机和直升飞机那里得到灵感,创建了“空中起重机”着陆系统,它将带轮的好奇号吊挂在3根线缆的末端让其着落。这一完美无暇的着陆让设计人员再次获得了信心,宇航局希望未来在已有的探测车附近让第二辆探测车着陆,并将第一辆探测车取得的样本收集起来送回地球。   5.X射线激光解开蛋白质的结构   研究人员用一种比传统的同步加速辐射源亮10亿倍的X射线激光确认了布氏锥虫所需的一种酶的结钩,这种寄生虫是引起非洲昏睡病的原因。新的研究进展证明了X射线激光解密蛋白质的潜力,而这是传统的X射线源所无法做到的。   6.基因组的精密工程   通常,人们无法确定对高级生物的DNA进行修改和删除的最终结果。然而,在2012年,名为“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的工具赋予研究人员改变或关闭斑马鱼、蟾蜍、牲畜及其他动物甚至病人的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能力。这种技术以及其他新兴的技术与已有的基因靶向技术一样廉价和有效,同时它能让研究人员在健康人和病人中确认基因及变异的特定作用。   7.马约拉纳费米子   人们有关马约拉纳费米子是否存在的问题的争论已有70多年,该粒子会作为它们自己的反物质并湮灭它们自己。今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了马约拉纳费米子以准粒子形式存在的可靠证据,它们是相互作为的电子群,其行为像单个粒子。该发现促使人们努力将马约拉纳费米子结合到量子计算中,因为科学家们认为由这些神秘粒子组成的“量子比特”与目前数字计算机中所拥有的比特相比,能够更有效率地存储和处理数据。   8.ENCODE项目   今年,超过30篇文章报道的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人类基因组比研究人员曾经认为的更具“功能”。尽管只有2%的基因组会为实际蛋白编码,但“DNA元素百科全书”(ENCODE)研究项目表明,基因组的大约80%是有活性的,可帮助开启或关闭基因。这些新的细节有望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基因受到控制的途径,以及澄清某些疾病的遗传学风险因子。   9.大脑/机器界面   曾经用大脑神经记录移动电脑荧幕上光标的同一个研究团队在2012年向人们展示,瘫痪的病人能够用他们的思想来移动一个机械臂并从事复杂的三维运动。该技术虽然仍处于试验阶段且极端昂贵,但科学家希望更先进的计算程序可改善这种神经性假体以帮助因中风、脊髓损伤及其他疾病导致瘫痪的病人。   10.中微子混合角   数百名在中国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工作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个模型的最后的未知参数,该模型描述了被称作中微子的这种难以捉摸的粒子在以接近光速穿行时,如何从一种类型或“特色”变形为另一种类型。这些结果显示,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其特色,并提示中微子物理可能有朝一日帮助研究人员解释为什么宇宙含有如此多的物质及如此少的反物质。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驻美国记者 毛黎)
  • 《自然》杂志预测2011年科研热点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1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涵盖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四大领域。   Eemian时期气候反演研究   格陵兰北部冰芯钻取(NEEM)项目目前已成功在2500多米深处达到基岩。科学家正在对冰芯中所含气体和各种粒子进行分析以获取Eemian间冰期(这一时期的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还要高5℃)气候的有关细节,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公布。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价值证明   GWAS已为我们揭示了各种疾病与基因特定区域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不过让人泄气的是,GWAS还未能显示出太多在这些关联背后的生物化学信息。在2011年,我们希望能真正了解到,基因及非编码区域对那些与代谢、肥胖和糖尿病相关的医学条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   干细胞研究:整装待发   科学家知道如何将人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并将iPS细胞转化成为其他细胞类型。接下来,从病人体内获取的iPS细胞将更多地应用到医学研究模型、潜在药物的筛选以及为何现存药物只对部分病人有用的研究上。   基因组测序大爆发   在2011年里,人类基因组测序所需花费无疑将有所下降。下一代基因测序仪器已开始投放市场,这将使得进行全测序的人类基因组数量节节攀升。   捉摸不定的希格斯玻色子   尽管2011年,人们仍不大可能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了,但LHC也许能帮我们找到其他发现,如超对称性的证据。同时,科学家仍寄希望于通过费米实验室里的那台垓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抓住“上帝粒子”的尾巴。   暗物质的关键时刻   一系列的地下试验将继续找寻暗物质粒子——期待2011年能给我们个答案。   丙肝治疗   包括丙肝治疗药物Telaprevir在内的多种药物获批是人们在2011年的迫切愿望之一。全球有3%的人感染了丙肝病毒,Telaprevir或将为他们带来希望。   另一个地球   天文学家希望开普勒望远镜(Kepler telescope)能给他们带来这样的好消息:类日星附近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已找到太阳系外数以百计的行星了,尽管资料并未完全公开。   合成生物学:想想多细胞   科学家不用非得通过单个细胞弄清复杂的合成生物学了,我们可以期待有更多关于细胞群体行为的文章在今年发表。利用细菌来制药或许会成为现实。   航天飞机的最后时刻   4月,美国宇航局(NASA)的航天机群将运送阿尔法磁谱仪(AMS)到国际空间站,完成其最后的飞行。   太阳系探测器   3月,NASA的“信使”号将成为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先锋,而“黎明”号也将于8月开始对Vesta行星进行探测。   超级激光与聚变的瓜葛   美国加州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将引发聚变燃烧,以期用氢同位素贡献出更多能量。   地球探测   欧空局(ESA)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的研究结果将于今年公布,海平面上升将得到更好的监控。此外,“水瓶座”卫星对海水盐度的测定以及“荣誉号”对太阳射线和反射、吸收太阳光的大气颗粒的观测也将于今年启动。
  • TOP 科学杂志报道:与飞纳电镜一起探索地球最年轻洞穴的炙热深处
    《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隶属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该学会 1846 年成立。《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学会官方发行刊物,于 1970 年出版第一期杂志。 索罗,一位专注洞穴研究的洞穴学家,同时担任La Venta 地理探险协会的领军人物,他跨越国界与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携手合作,致力于宇航员的行星探索训练工作。他每天花数小时查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这些丰富的信息,不仅让研究人员得以追踪洞穴的形成过程与具体位置,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使科学家有机会深入探究未经生命物质触碰的洞穴深处:在前所未有的细节层面,观察冷却过程、矿物生成以及这些环境中早期微生物群落的诞生。 穿着冶金用“冷却服”的洞穴学家 1994 年,洞穴学家研究了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管。研究人员在火山喷发停止近一年后进入熔岩管,发现里面尽管余温高达 158℃,却存在着罕见的晶体与矿物。然而,六个月后回到实验室时,这些亚稳态的矿物已经因为温度的降低分解消失,错失了详细研究的机会。这次经历深刻体现了在极端环境中进行快速样本采集并及时表征的重要性。 为了准备进入冰岛的新洞穴,索罗及其团队需要掌握洞穴形成的具体位置,以及哪些通道最为简单安全。在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于 2021 年 9 月,即在火山停止喷发大约一周后,索罗团队接近这座火山。他们运用精心绘制的地图,成功确定了地表的“天窗点”——这些点极有可能是新形成的洞穴入口。研究团队在该区域放置一架搭载热成像摄像机的无人机,细致地记录下火山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 1.研究人员操作一架配备有激光雷达扫描仪的无人机,对熔岩管网络进行精细的三维绘图 鉴于一些矿物会随着时间改变或消失,这一次在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研究人员携带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大样品室卓越版 Phenom XL G2,将其安置在火山旁边的帐篷内,使用发电机以维持扫描电镜正常运行。“环境条件非常恶劣,记得有一次突如其来的降雨,帐篷内积流成河。我把电源设备放置在地板上,所幸水流绕过了它,”工作人员回忆道。 2.在火山旁,研究人员依靠这台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进行矿物分析,这对火山口生态系统和生命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2 年 5 月,通过热成像摄像机传回的数据显示,里面的温度仍然高达 900℃。索罗描述了他们所遇到的情景:“空气仿佛在燃烧,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而外面的风却寒冷刺骨,这种内外温差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研究人员穿过一条 1000 英尺长的熔岩管(地球上最年轻的洞穴之一) “空气温度在一米之内就能从 100℃ 骤升至 200℃,”索罗描述道。索罗进入的管道中,洞穴墙壁在发光,温度接近 600℃(1100华氏度)。“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震撼的景象之一,”他感慨道。 索罗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首先,他们热衷于探索洞穴内所发现的矿物,尤其是那些在洞壁及其他岩石表面逐渐形成的独特矿物。其次,他们期待揭示这些极端环境何时成为微生物群落的领地,并鉴定出哪些微生物在此类环境中能够繁衍生息。深入探究这些新生洞穴如何逐步孕育生命,不仅有助于科研人员对地球生命发展过程的认知更加完善,而且对于科研人员在其他行星,如火星上寻找生命迹象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微生物通常能够通过氧化无机物质(如硫、铁和铜)来获取能量。在考察现场,Phenom XL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对于快速识别和分析矿物样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洞穴表面的裂隙与凹槽中发现了各种矿物。“我们发现了这种美丽的矿物,有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等等。”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矿物学家博格丹奥纳克回忆道。研究人员用无菌刮刀刮下样本,并将其放置在真空密封袋中。收集样本后,索罗及其同事们便回到帐篷中,利用飞纳台式电镜的图像来确定样本的化学构成,他们通常能在半小时内识别出矿物,极大地提高了样本采集和分析的效率。 研究人员在飞纳台式扫描电镜下发现几种稀有矿物 追寻微生物的繁殖路径,将帮助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生命。索罗提问:“既然地球上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在熔岩管道中迅速繁衍,那么在火星上为何不能上演同样的生命奇迹呢?” 从内部观察一个已经坍塌的熔岩管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NASA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佩内洛普博斯顿博士将熔岩管形容为“太阳系其他天体可能存在现象的缩影”。火山活动并不仅限于地球和火星,即便是在木星的卫星之一IO上,也能观察到活跃的火山活动。这表明,太阳系外的行星和卫星同样可能存在火山以及熔岩管。因此,博斯顿博士认为索罗正在研究的洞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01洞穴内一个已经凝固的小熔岩湖 02.绳状熔岩(熔岩流表面构造) 03.洞穴入口附近的墙壁细节 法格拉达尔火山的喷发虽然已经平息,索罗对冰岛其他火山的动态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今年 3 月,雷克雅内斯半岛上的 Hagafell 山,距离法格拉达尔仅几英里之遥,突然开始了新的喷发。索罗望着那片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心中沉思:“新的熔岩管道正在形成。”这些神秘莫测的洞穴,或许将成为他下一次探险的目的地。
  •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四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圆满结束
    2019年9月20~21日,岛津杯第十四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热度不减,持续进行中,各个专题分会场也邀请到了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发表。 在中药分析分会场,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徐露莎发表了题目为《中药农药残留测定最新分析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到了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已公布的中药农残意见修改稿,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利用岛津WondaPak QuEChERS前处理方法及Shim-pack Velox C18表面多孔液相色谱柱和InertCap-17MS气相柱在中药农残检测中的应用,为中药农残的液质及气质方法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符合2020版药典农残意见修改稿的要求。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徐露莎 化学药分析分会场,岛津上海分析中心刘洁发表了题目为《ICP-M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首先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药典以及ICH Q3D中关于金属元素杂质分析部分进行解析,突出了ICP-MS在药物元素杂质分析领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岛津ICPMS-2030的优势特点以及在药物杂质元素含量和形态分析领域的应用。岛津上海分析中心刘洁 生物生化药分会场中,岛津北京分析中心黄小艳发表了《激光粒度仪在生物制药评价中的应用》的报告,她指出生物药分子量大易聚集,对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高,而岛津激光粒度仪可以检测7 nm-800 μm颗粒粒度,独配的生物制药聚集体评价系统可以对40 nm-20 μm的聚集体做定量评价。并讲解了岛津激光粒度仪在疫苗颗粒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的应用,以及在生物制药聚集体评价中的应用。岛津北京分析中心黄小艳 在优秀论文报告评选交流分会场,高水平的论文报告持续不断的涌现,岛津北京分析中心冀峰与岛津上海分析中心刘巧霞分别带来了《在线体积排阻反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聚合物杂质》和《利用CLAM-2030+LCMS-8050构建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秀报告。北京分析中心冀峰发表中上海分析中心刘巧霞发表中 大会期间,岛津公司在展区也进行了展览,特别展出了岛津旗舰级液相色谱产品Nexera LC-40,岛津工作人员为与会嘉宾解答疑惑,双方讨论非常热烈。岛津展台 9月21日上午,大会经历了两天、几百篇优秀论文的发表和评选,选出了本届岛津杯优秀论文和在校学生优秀论文交流的一、二、三等奖,大会为获奖者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并由一等奖获奖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岛津北京分析中心冀峰获得了岛津杯优秀论文三等奖颁奖仪式一等奖获奖代表发表感言 最后,大会迎来了闭幕式,岛津公司吕冬部长为大会致闭幕词,在闭幕词中,吕冬部长首先对获得优秀论文奖项的各位青年才俊表示了最诚挚的祝贺并对岛津公司的合作伙伴中国药学会药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杂志》社27年的坚守和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敬意。紧接着,吕冬部长说:“今年的岛津杯已经走过了27年,也是岛津开展液相色谱仪研发50周年,岛津在年初举办了庆祝活动及岛津液相色谱仪新产品Nexera LC-40发布会。Nexera LC-40秉承了岛津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将源自日本的“匠人精神”和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融合岛津优秀的工业设计和分析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成为一台真正的面向未来的液相色谱仪。作为药物分析领域最常规的分析手段,期待Nexera LC-40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时,能够给各位用户带来非同以往的便利操作体验。岛津公司不仅提供品质优良的软、硬件产品,还提供各个应用领域的全面应对方案,例如对于“遗传毒性杂质分析“、“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评价”等热点领域,岛津以先进分析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 ‘创新精准药物分析,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岛津公司吕冬部长
  • 又是杂质?岛津药物杂质综合分析方案来了!
    导读NDMA杂质超标下架雷尼替丁?因叠氮杂质召回厄贝沙坦?包材有溶剂残留导致生产企业被监管部门处罚数万元?药用辅料不当导致患者死亡?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药物含有不合规杂质,而被要求市场召回的案例。因药物杂质超标而导致不合格问题,时刻触碰着分析行业老师们的神经:又是杂质?不同杂质参照哪种法规进行检测?杂质如何控制限度?使用哪种仪器进行检测?有没有成熟的方案可参考?药物杂质种类多: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残留溶剂,涉及到仪器种类广、分析方法和前处理技术复杂多样。今天,我们带来了岛津药物杂质综合分析方案《药物杂质分析综合应用文集》,涵盖色谱、质谱、光谱产品仪器方面的杂质分析案例,快来一起随小编看看吧。药物杂质分析法规指南药物杂质一直是药品研发生产中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药物杂质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临床疗效。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按照杂质理化性质将其分为三大类: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不同杂质参考法规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杂质类型及法规参考依据《药物杂质分析综合应用文集》密切关注相关药典、法规、标准的更新和发布,聚焦时事热点,如沙坦类物质中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事件、溶剂残留检测要求、元素杂质分析国际标准等。针对药物杂质不同理化性质,开发契合标准和法规的药物杂质分析应用报告。形成一份包含多种类型杂质分析的综合应用文集,为相关科研和分析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多应用详情,请关注岛津官网,下载《药物杂质分析综合应用文集 》。典型案例分享案例分享1在线体积排阻反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聚合物杂质建立在线体积排阻-反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SEC-RPLC-QTOFMS)用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的聚合物杂质的鉴定。一维采用SEC分离条件,将头孢哌酮和聚合物杂质进行分离,分离所得聚合物杂质通过中心切割技术收集到二维RPLC中脱盐和进一步分离,采用Q-TOF为检测器,采集分离所得杂质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后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推测出9个杂质的结构,其中有4个为闭环二聚物。二维SEC-RPLC-QTOFMS杂质鉴定系统流路图头孢哌酮聚合物峰液相色谱图及空白溶剂二维色谱图案例分享2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在原料药杂质分析中的应用二乙酰鸟嘌呤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杂质检测是其质量控制的关键。该化合物在常用溶剂中溶解性差,并且遇水分解,使得常规的RP-HPLC分析不能实现。使用的岛津Nexera UC SFC-UV系统,对药物中间体二乙酰鸟嘌呤中的杂质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使用反相色谱分析中该药物不稳定遇水分解的可能,并且SFC系统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甲醇和乙醇作为改性剂时分离效果对比(检测波长:264 nm)1.OD-H-甲醇,2.OD-H-乙醇,3.SFC-A-甲醇,4.SFC-A-乙醇案例分享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喷雾剂中的元素杂质含量参考美国药典USP对元素杂质的限量要求及USP对元素杂质的测定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吸附给药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杂质的含量。结果全符合USP规定每种目标元素的线性、加标回收率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以满足美国药典对口服药中杂质元素限量值的测定要求。样品分析结果及加标回收率《药物杂质分析综合应用文集》目录有机杂质分析1、工艺及降解杂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盐酸多西环素中的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Co-injection功能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有关物质采用加校正因子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物质二维液相色谱法用于碘帕醇对映异构体杂质的定量分析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头孢替唑钠及其杂质在线体积排阻反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2、聚合物杂质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盐酸氟西汀的杂质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在原料药杂质分析中的应用3、遗传毒性杂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药品中八种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法测定沙坦类药物中六种N-亚硝胺含量高效液相色谱应用于沙坦类原料药中NDMA和NDEA的检测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法检测缬沙坦原料药中六种亚硝胺类杂质厄贝沙坦原料中叠氮类遗传毒性杂质AZBC的分析厄贝沙坦原料中叠氮基遗传毒性杂质MB-X的分析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法测定丁酸氯维地平中基因毒性杂质丁酸氯甲酯和2,3-二氯苯甲醛含量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芳香胺类遗传毒性杂质含量药品中无机(元素)杂质分析ICH Q3D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原料药的元素杂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原料药样品中的元素杂质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药物中间体中Pd催化剂残留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喷雾剂中的元素杂质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残留溶剂检测气相色谱结合顶空进样器测定药品中微量环氧氯丙烷残留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学药品中三种溶剂残留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聚山梨酯80中六种杂质含量气质联用仪结合顶空进样器测定药品中溶剂残留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药物中水合肼含量了解更多应用,敬请下载《药物杂质分析综合应用文集》撰稿人:孟海涛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欧盟拟制造史上最强激光器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4月25日报道,欧盟通过了一项研究计划——极光基础设施(ELI),支持科学家建造三台可合起来使用的激光器,其中每台激光器都会让现有激光器相形见绌。这三台激光器有望于2015年问世,该计划的成功将会为建造更强的激光器(其能将“虚拟”粒子从时空空白处中拉出)奠定基础。   这三台新激光器将于2015年分别建在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每台激光器将发出强度高达10拍瓦(petawatt,1拍瓦=1015瓦)的脉冲,其强度是现有激光脉冲的几百倍。   这种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长仅为1.5×10-14秒,比光通过发丝直径的长度距离所需时间的十分之一还少。因为这种脉冲如此短暂,它们所包含的能量少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的激光脉冲(其持续时长为2.0×10-8)所拥有的能量。但在这稍纵即逝的瞬间,ELI脉冲产生的能量却是NIF的20倍。   《激光世界》杂志报道称,每台激光器的造价约为4亿美元,由于设计细节各有不同,因而可用于进行不同的高能物理实验,包括使用激光脉冲给粒子加速、研究原子核以及产生更短暂的脉冲来研究原子内部极快事件的动力学原理等。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第四台激光器将“应运而生”。该项目协调人、法国超快光学研究所所长杰拉德莫瑞希望,第四台激光系统最终能达到的强度能使“虚拟”粒子出现在现实中。
  • 欢迎阅读最新一期岛津杂志Shimadzu Journal
    最新一期 卷5第1期-2017年10月临床研究卷5第1期-2017年10月(http://www.shimadzu.com/an/journal/content_vol5_iss1.html)本期杂志重点关注临床研究。在本期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Daniel W. Chan教授、蛋白组学与免疫技术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及认识中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谈及了他研究中的发现与成果。本期刊登的另一篇文章中,耶鲁大学医学院的Joy Hirsch教授与我们分享了采用岛津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fNIRS)系统进行的顶尖脑功能研究。另外,你还将在本期杂志中看到最新行业消息、应用通讯及相关的专题报道。主要内容如下: 【来自用户的见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Daniel W. Chan教授我们采访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Daniel W. Chan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蛋白组学与免疫技术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及认识中的开发及应用。2009年,约翰霍普金斯生物标志物发现与转化中心开始使用岛津质谱仪(AXIMA QIT和Resonance),主要用于与癌症相关的糖链异质体的发现与分析,从此开启了与岛津的合作关系。 【糖蛋白糖链分析】采用化学标记和MALDI多级质谱法分析糖链结构糖链对人体中的糖蛋白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AXIMA ResonanceTM生成MALDI-IT-TOF多级质谱图,以对糖蛋白糖链序列进行分析,无需多步分离或酶法处理。将碳水化合物氧化反应与多级质谱分析相结合,可对唾液酸及寡糖链的氧化反应进行监测。 【神经科学】认识大脑的巨大挑战:近红外光学神经成像文章对近期的大脑和神经科学研究进行概述,再谈及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该分支主要研究脑功能活动与认知和行为的相关性。由于两个个体之间涉及动态交流的互动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因此对两个个体的NIRS信号进行实时采集是实现此研究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2017ASMS海报这些文章均由岛津精心挑选,与临床研究有关,摘自6月4日至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举行的2017ASMS(美国质谱年会)上展出的海报。它们展示了岛津最先进的质谱阵容与前沿技术。 【生物分析】LC-MS/MS分析用于CHO细胞培养中的延时代谢组学研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培养中的代谢分析对生物制药行业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LC-MS/MS(岛津LCMS-8050)分析了与这些代谢途径有关的氨基酸,以为CHO-K1细胞的批量培养进行延时代谢分析。结果显示了CHO细胞培养中各种代谢产物的实时变化,这或许可为生物制药或医学发展中基因和代谢修饰提供广泛而快速的研究分析方法。 【专题报道】岛津2017全球创新峰会-想象、创新、激励-岛津制作所于2017年7月4日、5日在日本京都举办了首届全球创新峰会。会议迎来了分别来自16个国家分析化学和医疗诊断行业的逾100位科学家,其中包括11位关键意见领袖(KOL)。会上,这11位领袖就他们将岛津产品用于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领域紧迫问题的研究发表了讲话。 【专题报道】岛津、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以及大阪大学开启合作,共创提供多组学分析数据包的开放平台6月6日,岛津制作所开始免费提供岛津多组学数据分析包。该工具包主要用于代谢工程研究,能够自动可视化大体量的多种数据集,并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其处理分析的数据集通过使用岛津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代谢通路图进行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及代谢通量分析获得。多组学分析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它涉及对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其它物质变化的综合分析,意在从细胞水平对生物活性作整体阐释。多组学研究有望在新药研发、诊断学和生物燃料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专题报道】岛津制作所与Phytronix Technologies公司签署首个三重离子源(LDTD-MS/MS、ESI-MS/MS及APCI-MS/MS)协议日本京都与加拿大魁北克-2017年6月5日。世界增长最快的质谱公司之一岛津与质谱高通量分析的世界领先制造商Phytronix宣布签署首个三重离子源协议。这个全新高速平台将显著提高毒理学实验室的分析通量以及新药研发与食品安全应用领域的工作效率,是筛查和认证工作的理想选择。该三重离子源整合了Phytronix LDTD(激光二极管热解吸离子源),其设计与岛津LCMS-806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分析速度完美同步。两家公司在印第安纳波利斯ASMS(美国质谱年会)上共同展示了这项全新设计的有关信息。 【新产品动向】Nexis GC-2030(高端气相色谱仪)、SPM-8100FM(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D/L型氨基酸LC/MS/MS分析方法包、AP-W系列半微量分析天平(高性能UniBloc天平)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美研制新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小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其转换效率超过50%。有关报道称这一成果是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研究的重大突破,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向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的远程探测,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最近的《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网络版上。   量子级联激光器是一种发光机制异于传统半导体激光器的新型二极管激光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设计,其发光波长可覆盖中红外区域。与传统的二极管激光器不同,量子级联激光器是单极器件,仅需电子即可运作,利用电子在一维量子化的导带间的跃迁来实现发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业化开发,现代近红外(波长在1微米左右)激光二极管的转换效率已接近极值,而中红外(波长大于3微米)激光二极管却很难达到效率极值。先前的报道认为,即使冷却到低温状态,高效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转换效率也不会高于40%。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CQD)的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激光器设备的材料质量,在量子级联激光器效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剔除了在低温条件下激光器操作中非必要的设计元素,研制出的新型激光器在温度冷却到40开尔文时,4.85微米波长光的转换效率达到了53%。   该研究小组的领导者、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玛尼杰拉泽吉认为,这种高效激光器的问世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是科学家们首次使激光器发出的光能超过热能。她强调,激光器的转换效率突破50%这个门槛,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报道称,提高转换效率依然是目前激光器研究的首要目标。而新型设备所展现的高效率,可大大扩展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功率标定范围。最近的研究表明,伴随着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广泛发展,单体脉冲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高达120瓦特,而在一年前,只有34瓦特。   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高效中红外激光器(EMIL)项目和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共同资助。
  • 安捷伦科技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荣膺 R&D 杂志评选的百大科技研发奖
    安捷伦科技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荣膺 R&D 杂志评选的百大科技研发奖 2012 年 6 月 25日,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宣布了 4100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MP-AES) 在权威的百大科技研发奖名单中榜上有名,该奖项评出过去一年中全球范围内推出的技术最先进的 100 种产品。 安捷伦副总裁光谱产品总经理 Philip Binns 说:&ldquo 4100 MP-AES 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进行元素分析的方法。该产品在 2011 年投放市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最低维护成本的元素分析设备,同时还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性。这一突破性元素分析仪器被授予百大科技研发大奖,我们深感荣幸。&rdquo 长期以来,百大科技研发大奖一直是通讯、高能物理学、软件、制造业和生物技术行业衡量卓越的标杆。该奖项是由独立评审小组和 R&D 杂志的编辑共同甄选。 4100 MP-AES 使用空气运行的氮气等离子发生器,因此不需要易燃的或昂贵的气体。4100 MP-AES 不用连接外部气瓶,也无需持续供气,是所有元素分析实验室的上乘之选,这对于偏远地区和流动实验室来说尤为可贵。有了该光谱仪,实验室无需再使用多种气体,也免除了手动搬运和处理气瓶,有效改善实验室的安全。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20,0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66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杨学明被聘为《科学》杂志新子刊副主编
    9月27日,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科学)宣布出版自己的数字化开放获取杂志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该杂志是一个涵盖所有学术领域包括计算机、工程、环境、生命、数学、物理以及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刊物,旨在提供一个顶级的科学研究出版平台,快速发表在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且在相关领域有重要进展的研究工作。Science杂志主编Marcia McNutt亲自担任Science Advances的主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院士获邀担任该杂志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负责审阅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光谱、动力学、表面光催化等相关领域的稿件。   据了解,对于副主编人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本人在其研究领域应具有足够的国际声望,另一方面要在推动跨学科国际合作交流上得到广泛认可。 杨学明主要从事气相及表面化学动力学研究。过去二十年,他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与理论学家合作,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反应过渡态动力学以及非绝热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性的、备受国际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解决了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些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于2006、2007连续两年被选为&ldquo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rdquo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Science 10篇,Nature 1篇。曾获多项国际奖项及荣誉,如自由基会议Broida 奖,海外华人物理协会亚洲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2006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此外,杨学明与国际上多名顶尖科学家有密切的学术合作交流,如曾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和英国牛津大学David C. Clary教授作为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访问我所,曾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F.Fleming Crim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niel M. Neumark教授分别来所做所庆60周年学术报告和张大煜讲座,还邀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Rex T. Skodje教授和美国蒙塔纳州立大学Timothy Karl Minton教授作为中科院外籍专家特聘研究员与我所长期合作,现已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含1篇Science和3篇JACS文章。此外,杨学明还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Alec M. Wodtke教授联合申请&ldquo 电子化学及其在界面上的催化作用&rdquo 的国际科学研究与研究生交流的计划(即PIRE-ECCI),以及与荷兰皇家文理学院联合申请&ldquo Imaging of Molecular Dynamics Processes driven by vacuum ultraviolet radiation&rdquo 项目。今年,杨学明还邀请国际著名的表面化学动力学专家、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Daniel Auerbach教授来所为物理化学II的博士生教授&ldquo 表面动力学&rdquo 课程。
  • 为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减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悉: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原理的实验验证,对于发展小型化、低成本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2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被广泛用于探测物质内部动态结构,研究光与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在物理、化学、结构生物学、医学、材料、能源、环境等多学科领域广泛运用。然而,传统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动辄几百米、甚至是几公里长的“庞大”规模,造价昂贵、难以普及。研制小型化、低成本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成为该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涛表示,我们的工作是利用新技术把电子加速器的长度缩短,并且把电子束做到稳定、可用,来研制体积小、成本低的自由电子激光器,整个装置长度仅为12米。“打比方说,电子束加速需要‘跑道’,传统方式相当于客机起飞,需要长跑道;我们采取激光加速这一全新方式,可以短距离内把电子束加速至高速度,大大缩短所需距离。”王文涛说。  “该项研究不仅证明了激光可以加速产生可控的、可用的电子束,而且电子束可以进一步用于产生自由电子激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冷雨欣说。  用这种加速方式获得的电子束,在品质和稳定性方面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到真正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继续提升自由电子激光的输出功率和光子能量,并作为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中超快化学与大分子动力学研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开放共享。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征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月刊,创刊于 1976 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主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核心期刊,并被多个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拟于 2023 年上半年出版“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本期专辑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董书魁主任担任执行主编,马庆伟、贾辰熙、宋文琪、李维、王晓东等质谱技术领域专家担任副主编,现邀请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投稿。  征稿栏目: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综述等征稿主题:  1、质谱技术发展历程  2、质谱技术在精准医学的应用进展  3、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质谱技术与精准用药指导  5、质谱技术与微生物检测  6、质谱技术与微量元素检测  7、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  投稿方式:请将投稿发送至邮箱:biodata@sina.com,邮件主题请标明“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稿件——稿件名称”。通过初审后的稿件将通知作者正式网上提交,并组织开展同行评审。稿件写作格式请登录期刊网站 www.biotech.ac.cn,查看《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投稿须知》。  投稿截止日期:2022 年 12 月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  2022 年 9 月 30 日
  • 美制成首个活细胞激光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研究人员成功利用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肾脏细胞产生了一种纳秒级的激光脉冲,首次用单个活细胞作为增益介质产生了激光。相关论文将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产生激光通常要有3个要素,第一是光源,第二是受激产生激光的“增益介质”,第三是将所产生的光聚拢到一起的“光学共振腔”。哈佛医学院皮肤病学副教授、论文作者尹淑贤(韩国名)博士说,激光发明50年来,通常都是用合成材料如晶体、染料、纯净气体作为光学增益介质,光脉冲在两面镜子间来回反射,在这些介质中被放大。而我们选择了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肾脏细胞作为增益介质。   GFP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可在不添加其他酶的情况下诱导发光。研究人员给一个直径约20微米宽、1英寸(2.5厘米)长的圆筒两边装上镜子作为光学共振腔,共振腔内装满GFP水溶液,再向其中放入肾脏细胞。结果发现,肾脏细胞不仅能产生激光脉冲,而且能像透镜一样将光回聚并诱导激光发射。   更重要的是,该激光设备中的细胞在发光过程中仍然存活,能持续产生数百次激光脉冲。尽管单个激光脉冲比较微弱,仅持续几纳秒,但却很明亮,很容易探测到。   论文主要作者、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马尔特加特说,这一成果源于好奇心。由于此前激光均由各种机械装置生成,他和同事就想,“为什么自然界中没有生物能制造激光”,产生了用细胞组织试试看的念头,结果显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   对于这项成果的运用前景,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可能。首先,由于不同的细胞结构所产生的激光在光学性质上有差异,可以通过分析最后得到的光,来研究细胞和机体组织 第二,目前医学上有一种光动力疗法,可把对光敏感的药物送到要医治的机体部位,然后用光照来激发药效,如果在这种疗法中能用上“细胞激光器”,也许可以增进疗效。   但要在机体组织内产生激光,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机体组织内形成一个光学共振腔,而不是像本次研究那样利用外部的两面小镜子。“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在细胞里植入一种类似于镜盒的结构作为光学共振腔。而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找到一种方法,将无生命的光通讯和计算机拓展到生物技术领域,这在一些涉及电子与生物组织转换界面的项目上尤其重要。”马尔特加特补充说。
  • 《食品指南》杂志社2014年征订开始了
    《食品指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11-5793/TS,国际刊号:ISSN1674-5353,广告许可证号:京朝工商广字第0128号,邮发代号:82-965 《食品指南》杂志,彩色胶印,海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国内所有省、市、区均有征订(不含港、澳、台),20多个省、市均有零售。年定价180元。   《食品指南》以传播食品安全和营养科普知识科学,交流饮食文化为办刊宗旨,融科学性、权威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以&ldquo 科学、求真、公正、实用&rdquo 为编辑原则,以朴实通俗的文风帮助广大读者认清伪科学的危害,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和营养观念,提高中国小康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欢迎订阅!   附件:《食品指南》杂志征订单.doc
  • 世界最大激光器:192束激光点燃人造太阳
    经过10余年设计制造、35亿美元投资,美国建成世界最大激光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7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设施(NIF)的科学家,希望利用192个激光器和一个由400英尺长的放大器及滤光器阵列构成的装置,制造出一个像太阳或者爆炸的核弹一样的自维持聚变反应堆(self-sustaining fusion reaction)。最后一批激光器安装完毕后,《连线》网站记者参观了这个点火设施。观看看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设备。   1.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这个大部头看起来可能很像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中的人物,但是这个大型机器很快就会成为地球上的恒星诞生地。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位于加州,投资约合24亿英镑,占地约一个足球场大小。科学家希望该激光器能模仿太阳中心的热和压力。“国家点火装置”由192个激光束组成,产生的激光能量将是世界第二大激光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器的60倍。2010年,192束激光将被汇聚于一个氢燃料小球上,创造核聚变反应,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产生亿度高温。   2.庞大的靶室    庞大的靶室   在庞大的靶室里,192束激光束进入直径是33英尺的蓝色真空室,在那里跟一个胡椒瓶大小的目标物相撞。然后这些光束会以动力较低的红外线的形式,从该仪器的不同部位出来,这个部位跟DVD播放器的内部结构类似。接着激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放大器、过滤器和镜子,以便变得足够强大和精确,可以产生自维持聚变反应堆。   3.包含放射性氢同位素、氘和氚的铍球    包含放射性氢同位素、氘和氚的铍球   这个铍球包含放射性氢同位素、氘和氚。科学家将利用这个系统的192个激光器产生的X射线轰击它。核子熔合的关键是有足够的能量把两个核子熔合在一起,在这项实验中用的是氢核子。由于把两个核子分开的斥力非常强,因此这项任务需要利用极其复杂的工程学和特别多的能量。   例如,在光束进入真空室(包含图片上方的目标物)之前,激光必须通过巨大的合成水晶,转变成紫外线。发射到真空室里的光束会进入一个被称作黑体辐射空腔(hohlraum)的豆形软糖大小的反射壳(reflective shell)里,光束的能量在这里产生高能X射线。从理论上来说,X射线的能量应该足以产生可以克服电磁力的热和压力,这样核子就能熔合在一起了。电磁力促使同位素的核子分开。   4.靶室顶部的起重机和气闸盖    靶室顶部的起重机和气闸盖   在第一张照片的靶室顶上,是用来把底部仪器放入真空室的起重机和气闸盖。如果这个仪器产生作用,它将成为未来发电厂的前身,将提高科学家对宇宙里的力的理解。当常规核试验被禁止的时候,它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核武器内部的工作方式。   5.精密诊断系统    精密诊断系统   激光束将被发射到精密诊断系统里,以在它进入靶室以前,确定它能正常工作。   6.激光间    激光间   在激光间(laser bay)里眺望,会看到国家点火设施的激光间2号向远处延伸超过400英尺,激光在从这里到达靶室的过程中,会被放大和过滤。过去35年间,科学家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建设了另外3个激光熔合系统,然而它们都不能生成足够达到核子熔合的能量。第一个激光熔合系统——Janus在1974年开始运行,它产生了10焦耳能量。第二项试验在1977年实施,这个激光熔合系统被称作Shiva,它产生了10000焦耳能量。   最后一项实验在1984年实施,这个被称作Nova的激光熔合项目产生了30000焦耳能量,这也是它的制造者第一次相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核子熔合。国家点火设施科研组制造的这个最新系统有望产生180万焦耳紫外线能量,科学家认为这些能量已经足以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里产生一个小恒星。   7.磷酸盐放大玻璃    磷酸盐放大玻璃   国家点火设施包含3000多块混合着钕的磷酸盐放大玻璃,这是在熔合试验中用来增加激光束的能量的一种基本材料。这些放大玻璃板隐藏在密封的激光间周围的围墙里。   8.技术人员在激光间里安装光束管    技术人员在激光间里安装光束管   技术人员在激光间里安装光束管,激光通过这些管会进入调试间。激光在调试间里会被重新改变运行路线,并重新排列,然后被输送到靶室里。   9.紧急停运盘    紧急停运盘   在整个国家点火设施里,标明激光位置的紧急停运盘(emergency shutdown panels),可在激光发射时,为那些在错误的时间站在错误的地方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10.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黄色电缆部分)把低能激光传输到能量放大器里。然后在通过混有钕的合成磷酸盐的过程中,利用强大的频闪放电管放大。   11.能量放大器    能量放大器   能量放大器隐藏在天花板上的金属覆盖物下面,它含有可增大激光能量的玻璃板。在激光刚刚进入放大玻璃前,灯管把能量吸入玻璃里,接着激光束会获得这些能量。   12.可变形的镜子    可变形的镜子   可变形的镜子隐藏在天花板上覆盖的银膜下面,这种镜子是被用来塑造光束的波阵面,并弥补它在进入调试间前出现的任何缺陷。每个镜子利用39个调节器改变镜子表面的形状,纠正出现错误的光束。你在照片中看到的电线是用来控制镜子的调节器的。   13.激光放大器    激光放大器   激光束在进入主放大器和能量放大器前,较低前置放大器会放大激光束,并给它们塑形,让它们变得更加流畅。   14.便携式洁净室    便携式洁净室   科学家利用一个独立的便携式洁净室(CleanRoom)运输和安置能量放大器和其他元件,这个洁净室就像用来装配微芯片的小室。   15.能量放大器    能量放大器   每个能量放大器都被安装在洁净室附近,然后利用遥控运输机把它们运输到梁线所在处。   16.技术人员校对能量放大器    技术人员校对能量放大器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能量放大器在被放入梁线以前,技术人员正在对它进行校对。   17.模仿NASA的主控室    模仿NASA的主控室   照片中的主控室看起来跟美国宇航局的任务控制中心很相似,这是因为前者是模仿后者建造的。国家点火设施并不是利用这个主控室把火箭发射到外太空,而是设法通过激光,利用它把恒星的能量(核子熔合)带回地球。   18.光束源控制中心    光束源控制中心   光束源控制中心即已知的主控振荡器室,看起来跟数据中心(Server Farm)很像,但是这个控制中心不是利用电脑,而是安装了一排排架子。光束通过光纤前往能量放大器的过程中,看起来就像网络供应商使用的网络。   19.国家点火设施的激光源    国家点火设施的激光源   国家点火设施的激光是从一个相对较小、能量较低,并且比较呆板的盒子里发射出来的。这个激光器呈固体状态,跟传统激光指示器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它们发射的光波波长不一样,前者是红外线,后者是可见光。   20.高能灯管    高能灯管   高能灯管(flashlamps)跟照相机里的灯管一样,但是前者的体积超大,它可以用来激发激光。每束光束刚产生时,强度仅跟你的激光指示器发出的激光强度一样,但是它们在二十亿分之一秒内,强度就能曾大到500太拉瓦,大约是美国能量输出峰值时功率的500倍。   这一结果是能实现的,因为该实验室里拥有巨大的电容器,里面储存了大量能量。这个电容器非常危险,当它充电后,这个房间将被封闭,禁止任何人靠近,以免出现高压放电现象,伤着来访的人。   国家点火设施的外面看起来很像《半条命(Half-Life)》的拍摄现场,这种普通的外观掩饰了在里面进行的历史性科学研究。(孝文) 英刊揭秘世界最强激光产生过程(组图)   导读:2009年4月,耗资达35亿美元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正式开始进行相关实验,并计划于2010年最终实现聚变反应。届时会将192束激光同时照射在一个微小的目标上,是迄今世界上性能最强大的激光装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3日撰文揭秘世界最强激光产生过程。以下为全文:   “国家点火装置”是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的库存管理计划的关键环节。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国家点火装置”将进行聚变点火和热核燃烧实验,实验结果将为NNSA提供相关武器生产条件的实验手段。这些条件对NNSA在不开展地下核试验的条件下评估并验证核武库的工作至关重要。“国家点火装置”实验将研究武器效应、辐射输运、二次内爆和点火相关的物理学机理,并支持库存管理计划继续取得成功。“国家点火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复杂的激光光学系统,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聚变点火。192束矩形激光束将在30英尺的靶室中实现会聚,其中靶室内含有直径为0.44厘米的氢同位素靶丸。发生聚变反应时,温度可达到1亿度,压力超过1000亿个大气压。   以下是“国家点火装置”产生最强激光的几大步骤:   1、安装球形外壳      安装球形外壳   为了产生聚变所必须的高温和高压,“国家点火装置”将汇聚其所有192束激光束同时射向一个氢燃料目标之上。“国家点火装置”呈球形(如图所示),直径约为10米,重约130吨。装置内有一个目标聚变舱,点火实验就发生于目标聚变舱内。整个球体由18块铝材外壳拼接而成,每块外壳均约10厘米厚。球体外壳上正方形窗口就是激光束的入口,而圆形窗口则是用来安装和调节诊断装置,诊断装置共有近100个分片。   2、用调节器调整靶位      用调节器调整靶位  这是目标聚变舱内部的照片。激光束通过外壳上的入口进入目标舱,把将近500万亿瓦特的能量瞄准于位置调节器的尖端。图中右侧的长形带有尖端的物体就是位置调节器,每次实验的目标氢燃料球就置放于尖端之上。当所有激光束全部投入时,“国家点火装置”将能够把大约200万焦耳的紫外线激光能量聚焦到小小的目标氢燃料球之上,它比此前任何激光系统所携带能量的60倍还要多。当激光束的热和压力达到足以熔化小圆柱目标中氢原子的时候,所释能量要比激光本身产生的能量更多。氢弹爆炸和太阳核心会发生这类反应。科学家相信,总有一天通过核聚变而不是核裂变会产生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   3、将燃料放入燃料舱(圆柱体)      将燃料放入燃料舱(圆柱体)   进入“国家点火装置”的所有192束激光束都将被引向图中这个铰笔刀大小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中将装有聚变实验所使用的目标燃料,目标燃料就是约为豌豆大小的球状冰冻氢燃料。实验时,激光束将通过各自窗口进入目标舱内,从各个方向压缩和加热氢燃料球,希望能够产生自给能量的聚变反应。曾经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可控核聚变反应是不可能实现的。近年来,科学家找到了一些点燃热聚变反应的方法,美国研究人员找到的方法是利用高能激光。虽然科学家们也尝试了其他种核聚变发生技术,但从已完成的实验效果看,激光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除激光外,利用超高温微波加热法,也可达到点燃核聚变的温度。   4、压缩并加热燃料      压缩并加热燃料   所有激光束进入这个金属舱内部时,他们将产生强烈的X光线。这些X光线不仅仅可以把豌豆大小的氢燃料球压缩成一个直径只有人类头发丝截面直径大小的小点,它还能够将其加热到大约300万摄氏度的高温。尽管激光的爆发只能持续大约十亿分之一秒,但物理学家们仍然希望这种强烈的脉冲可以迫使氢原子相互结合形成氦,同时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以激活周围其他氢原子的聚变,直到燃料用尽为止。在激光点火装置内,一束红外线激光经过许多面透镜和凹面镜的折射和反射之后,将变成一束功率巨大的激光束。然后,研究人员再将该激光束转变为192束单独的紫外线激光束,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心。当激光束照射到聚变舱内部时,瞬间产生高能X射线,压缩燃料球芯块直至其外壳发生爆裂,直到引起燃料内部的核聚变,从而产生巨大能量。   5、用磷酸二氢钾晶体转换激光束      用磷酸二氢钾晶体转换激光束   激光束在进入目标舱内之前,必须要先由红外线转换成紫外线,因为紫外线对加热目标燃料更为有效。激光转换过程必须要使用磷酸二氢钾晶体。图中的这块磷酸二氢钾晶体重约360公斤。首先将一粒籽晶放入一个高约2米的溶液桶中,经过两个月的培养才可形成如此巨型的晶体。然后将晶体切割成一个个截面积约为40平方厘米的小块。“国家点火装置”共需要大约600多块这样的晶体小块。“国家点火装置”将被用于一系列天体物理实验,但是,它的首要目的是帮助政府科学家确保美国“老年”核武器的可靠性。“国家点火装置”项目的建造计划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提出,1997年正式开始建设。(刘妍)
  • 超材料制成高定向太赫兹激光器
    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最近演示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半导体激光器,其发射的太赫兹光波准直性能与传统太赫兹光源相比显著改善。该激光器的研发成功,为太赫兹科技的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领域。哈佛已经为此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这一进展发布在8月8日的《自然材料》杂志上。   新型太赫兹激光器突破了传统材料的限制,研究人员刻了一组亚波长光栅,直接加倍了超材料晶面的光流量,设备以3太赫兹(百亿赫兹)的频率发射光线(波长为100微米,在可见光谱中属于远红外线),大大降低了这些半导体激光器的散射角度,同时保持了光能的高输出功率。   这种超材料被直接嵌入光学设备的高吸收性砷化镓晶面上,在演示中能看到,人造光显示出深浅不同的微米光栅,各具不同的功能。浅蓝色的狭缝能将输出的激光功率加倍,导向并限定在晶体表面。   太赫兹射线(T—rays)能穿透纸张、衣物、塑料和其他一些材料,在探测隐匿武器和生物制剂方面非常理想,在做肿瘤成像检测时对人体无伤害和副作用,还能探测材料内部诸如断裂之类的缺陷,也可用于星际稀薄化学物质的高灵敏探测。   研究人员卡帕索表示,新的人造光学设备,从晶面上发出的激光器非常紧密,瞄准度非常高,高度凝聚使光能有效聚集,这是昂贵且笨重的传统透镜达不到的。   另一位研究人员林菲尔德说,新的太赫兹激光器还能用于海关探测非法药品,并能检验生产和存储的药物是否合格。这种超材料还能用作一种演示的工具,同时还具有一些神奇的潜在功能,如用来研发隐身斗篷、负折射和高解析图像。   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就是这种超材料的光导作用。该设备产生的极强太赫兹光线,以直线光束导向激光晶面,这种超强的限定导向作用,还可应用于传感器和太赫兹光路。
  • 美利用超材料制成高定向太赫兹激光器
    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最近演示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半导体激光器,其发射的太赫兹光波准直性能与传统太赫兹光源相比显著改善。该激光器的研发成功,为太赫兹科技的应用打开了更广阔的领域。哈佛已经为此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这一进展发布在8月8日的《自然材料》杂志上。   新型太赫兹激光器突破了传统材料的限制,研究人员刻了一组亚波长光栅,直接加倍了超材料晶面的光流量,设备以3太赫兹(百亿赫兹)的频率发射光线(波长为100微米,在可见光谱中属于远红外线),大大降低了这些半导体激光器的散射角度,同时保持了光能的高输出功率。   这种超材料被直接嵌入光学设备的高吸收性砷化镓晶面上,在演示中能看到,人造光显示出深浅不同的微米光栅,各具不同的功能。浅蓝色的狭缝能将输出的激光功率加倍,导向并限定在晶体表面。   太赫兹射线(T—rays)能穿透纸张、衣物、塑料和其他一些材料,在探测隐匿武器和生物制剂方面非常理想,在做肿瘤成像检测时对人体无伤害和副作用,还能探测材料内部诸如断裂之类的缺陷,也可用于星际稀薄化学物质的高灵敏探测。   研究人员卡帕索表示,新的人造光学设备,从晶面上发出的激光器非常紧密,瞄准度非常高,高度凝聚使光能有效聚集,这是昂贵且笨重的传统透镜达不到的。   另一位研究人员林菲尔德说,新的太赫兹激光器还能用于海关探测非法药品,并能检验生产和存储的药物是否合格。这种超材料还能用作一种演示的工具,同时还具有一些神奇的潜在功能,如用来研发隐身斗篷、负折射和高解析图像。   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就是这种超材料的光导作用。该设备产生的极强太赫兹光线,以直线光束导向激光晶面,这种超强的限定导向作用,还可应用于传感器和太赫兹光路。
  • “双碳”目标下再看太阳能光伏电池—硅料、硅片杂质元素分析技术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材料产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从沙子到晶片直至元器件的制造和创新,都需要应用不同的表征与检测方法去了解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为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仪器信息网策划了“半导体检测”专题,特别邀请到布鲁克光谱中国区总经理赵跃就此专题发表看法。布鲁克光谱中国区总经理 赵跃赵跃先生拥有超过20年科学分析仪器领域丰富的从业经历,先后服务于四家跨国企业,对于科学分析仪器以及材料研发行业具有深刻理解,促进了快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服务于中国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直接指向是改变能源结构,即从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能源体系,向零碳的风力、光伏和水电转换。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目前,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太阳能光伏是通过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绿色能源技术。2021年,全球晶硅光伏电池产能达到423.5GW,同比增长69.8%;总产量达到223.9GW,同比增长37%。中国大陆电池产能继续领跑全球,达到360.6GW,占全球产能的85.1%;总产量达到197.9GW,占全球总产量的88.4%。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光伏装机量为3.1亿千瓦时。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到2030、2050、2060年我国光伏装机量将分别达到10、32.7、35.51亿千瓦时,到2060年光伏的装机量将是今天的10倍以上。从发电量来看,虽然其发电容量仍只占人类用电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不过,从2004年开始,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量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能源。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全年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4%。预计到2030年,我国火力发电将从目前的49%下降至28%,光伏发电将上升至27%。预计2030年之后,光伏将超越火电成为所有能源发电中最重要的能源,光伏新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替代方式,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相对成熟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上游以晶体硅原料的采集和硅棒、硅锭、硅片的加工制作为主;产业链中游是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制作,包括电池片、封装EVA胶膜、玻璃、背板、接线盒、逆变器、太阳能边框及其组合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系统支架;产业链下游则是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硅料是光伏行业中最上游的产业,是光伏电池组件所使用硅片的原材料,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光伏电池的主流材料。在2011年以前,多晶硅料制备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德、日、韩等国外厂商手中,国内企业主要依赖进口。近几年随着国内多晶硅料厂商在技术及工艺上取得突破,国外厂商对多晶硅料的垄断局面被打破。我国多晶硅料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能耗不断下降,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已达全球领先水平。2021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64.2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量50.5万吨,约占全球总产品的79%。全球前十硅料生产企业中中国有7家,世界多晶硅料生产中心已移至中国,我国多晶硅料自给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多晶硅直接下游硅片生产中,因单晶硅片纯度更高,转化效率更高, 消费占比也不断走高,至 2020 年,单晶硅片占比已达 90%的水平。用于光伏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料一般纯度在6N~9N之间。无论对于上游的硅料生产,还是单晶硅片、多晶硅片生产,硅中氧含量、碳含量、III族、V族施主、受主元素含量、氮含量测量是硅材料界非常重要的课题,直接影响硅片电学性能。故准确测试上游硅料、单晶硅片中相应杂质元素含量显得尤为必要、重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ASTM International(前身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已经对上述杂质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国际普遍通行的标准,其中,分子振动光谱学方法因其相对低廉的设备成本、快速、无损、高灵敏度的测试过程,以及较低的检测下限,倍受业内从事品质控制的机构和组织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在近几年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多个以分子振动光谱学为品控方法的相关行业标准 (见附录)。这标志着我国硅料生产与品控规范进入了更成熟、更完善、更科学、更自主的新阶段。德国布鲁克集团,作为分子振动光谱仪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几十年来坚持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先进方法学的助力。由布鲁克光谱(Bruker Optics)研发制造的CryoSAS全自动、高灵敏度低温硅分析系统,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专为工业环境使用而设计。顺应ASTM及我国相关标准中的测试要求,此系统可以室温和低温下(<15K)工作,通过测试中/远红外波段(1250-250cm-1)硅单晶红外吸收光谱(此波段红外吸光光谱涵盖了硅晶体中间隙氧,代位碳,III-V族施主、受主元素以及氮氧复合体吸收谱带。),可以直接或间接计算出相应杂质元素含量值。检测下限可低至ppta(施主,受主杂质)和ppba量级(代位碳,间隙氧),很好地满足了上游硅料品控的要求,为中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打下了扎实的原料品质基础。随着硅晶原料产能的逐年提高,布鲁克公司的 CryoSAS仪器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品控工具之一,已在全球硅料制造业中达到了极高的保有量。随着需求的提升,电子级硅的生产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布鲁克公司红外光谱技术也有成熟的方案和设备,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用户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温下(~12 K),硅中碳测试结果(上图),硅中硼、磷测试结果(下图)附录:产品国家标准:《GB/T 25074 太阳能级多晶硅》《GB/T 25076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测试方法国家标准:《GB/T 1557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 1558 硅中代位碳原子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GB/T 35306 硅单晶中碳、氧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GB/T 24581 硅单晶中III、V族杂质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布鲁克光谱 供稿)
  • 2014美国《实验室装备杂志》读者选择大奖名单揭晓(图)
    2014年6月10日,《实验室装备杂志》(Laboratory Equipment magazine)公布了2014年度读者选择大奖(Readers' Choice Award)。   此次共有14台仪器设备获得2014年度读者选择大奖,涉及色谱、光谱、液体处理系统、颗粒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实验室常用设备等13类,Phenomenex、梅特勒-托利多、赛多利斯、英国马尔文、B&W Tek等公司纷纷上榜。   以下为2014年度读者选择大奖名单(排名不分前后):   色谱系统: Security Guard&trade ULTRA保护柱 Phenomenex公司   光谱: TacticID手持式拉曼光谱仪 B&W Tek公司   颗粒/水分测定仪: Mark 3水分分析仪 赛多利斯公司 Viscosizer 200测量系统 马尔文仪器公司   热分析仪器: DSC1差示扫描量热仪 梅特勒-托利多   液体处理系统类: Picus电动移液器 赛多利斯公司   自动化系统: PeCOD AssayPlus&trade 系统 MANTECH公司   实验室天平: Explorer专业型分析天平 OHAUS公司   仪表与监测器类: 超越系列密度计DM45 梅特勒-托利多   基础实验室设备: Traceable® Excursion-Trac&trade 数据记录温度计 Control公司   实验台/实验室家具类: Resolution&trade 立式系统 Sovella公司   加热&冷却设备: MovinCool Office Pro W20便携式水冷空调 Atlas Sales & Rentals公司   光学相机和图像分析类: optiMOS&trade sCMOS相机 QImaging公司   软件类: Accelrys Capture实验室信息移动数据记录应用软件 Accelrys公司(现为DS Biovia)   读者选择大奖由《实验室装备杂志》设立,由其读者投票评选出得奖的最后结果,每年评选一次,目前已成功举办六次。 (编译:刘玉兰)
  • 安捷伦科技公司再次荣获IBO杂志年度公司大奖
    安捷伦科技公司再次荣获IBO杂志年度公司大奖 2011年1月15日,著名的《仪器商情展望》杂志宣布了其2010年度评选结果。此次,安捷伦科技公司凭借其生命科学集团(LSG)和化学分析集团(CAG)在2010年的成就再次荣获&rdquo 2010年度公司(2010 Company of the Year)&rdquo 大奖。 IBO杂志每年都会在业界评选出一个年度公司,该评选对于分析仪器制造商在技术、运营以及财务等方面做出的卓越成就进行综合考量,评判标准包括财务状况、市场领导力、新产品发布以及重要战略投资。这是安捷伦科技公司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上次获奖是在2006年。IBO对于安捷伦此次获奖的评价为:&ldquo 安捷伦科技公司在2010年的成就比起2006年,更加可圈可点。&rdquo 对于安捷伦的获奖,IBO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客观的评述。 在2010年,安捷伦LSG和CAG首次在公司占有超过50%的营业份额,其中CAG的业务量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对瓦里安公司的收购,同时其大力推出广受好评的新产品,如GC/MS,ICP-MS和GC/QQQ,而安捷伦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系统的市场地位也显著增强。 安捷伦科技化学分析集团总裁Mike McMullen先生表示:&ldquo 2010年对于安捷伦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在推进瓦里安整合的同时仍然将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此次收购使我们的产品线实现了战略性扩充,拥有了原子光谱和真空等技术。这也是安捷伦在经济低迷时期仍然着眼于未来规划的又一例证,并让我们在经济复苏时变得更加强大 。IBO 对这些成就的认可,正是对我们这标志性一年的褒奖。&rdquo LSG的业务也由于瓦里安的收购完成得到显著增长。二不得不提到的是其学术研究和政府机构领域,与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一起收获了强,这归功于其LC、LC/MS和基因组学产品的巨大成功。LSG业务额在2010年全年保持了高速增长。 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集团总裁Nick Roelofs表示,&ldquo 能够得到这样具有公信力的知名行业媒体的肯定让我们倍感荣耀。安捷伦一直高度关注在保持客户的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展我们的服务范围和能力,并且持续投资以保持技术领导地位。正由于此,我们才可以始终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并一直赢得业界最高的客户满意度评价。&rdquo 除了如此鹤立鸡群的业务表现,安捷伦在2010年对瓦里安的收购完成也备受瞩目。此项并购计划在2009年7月正式发布,但是由于各种程序及法规监管流程,使得收购完成延迟至2010年5月14日。在准备此项公司历史上最大一起收购的同时,安捷伦保持原有业务的发展,并为最终的整合做好了准备。 与大多数公司要耗时一年以上完成整合不同,安捷伦仅仅用了六个月。整合后的公司拥有单一网站、统一的用户响应中心、整合的业务组织结构,以及统一的售后服务与客户支持体系。承诺的剥离顺利完成,机构的关闭和人员的调动成功无缝对接,各方面的成功使安捷伦尤其是瓦里安赢得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并为安捷伦2010财政年度带来强有力的销售业务。安捷伦的股东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股价在2010年上涨了35%。安捷伦科技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 手持式光谱仪提高了药品元素杂质分析的研发效率
    制药企业通常将新药研究重点聚焦于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上,新药的研发速度往往由患者驱动。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快速做出决策,可更快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元素杂质分析是可提高研发效率的一个步骤。金属催化剂通常用于原料药的合成中,研发者需要监测各种原料和合成工艺中金属催化剂的残留情况,从而实施有效的控制策略。通常使用灵敏度、精密度高和选择性好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ICP- -OES)或ICP-MS对药物中的元素杂质进行分析。然而,在药物研发期间,许多样品是不需要这些昂贵、费时、灵敏度高的技术。 研发者通常需要快速确定元素含量,以提高优化合成工艺的效率。XRF可更快速、 更简便地测定原料、中间体和研发样品中的元素杂质含量,同时保证必要的准确度。如今,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正在成为原料药采购中质量控制的有力分析工具。其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是,它用于仓库化学品的快速识别,比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技术更具成本效益。长期以来莱雷科技公司在现场金属分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产品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此类仪器的标准。莱雷科技的美国SCIAPS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小型,轻便、计数率高,结果准确、速度快(2秒),被广泛用于现场金属材料的分析和分选。SCIAPS手持式光谱仪采用高效的激发源和检测器,实现了高精度,快速,安全的现场金属分析。把实验室级别的分析结果和轻松方便的操作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检测范围广SCIAPS手持式光谱仪有无与伦比的轻元素分析功能,可在2秒钟内快速准确的分析出元素周期表多种元素,以其人性化的设计,快速识别,交互体验极简,技术先进等优点迅速得到客户群认可. 先进技术确保准确结果SciAps所有的XRF仪器为18年新的研发成果,采用的都是市面上技术尤为先进的元器件。在每次仪器检测完毕后自动校准仪器任何偏差可立刻检测到并自动修正。所以,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性能好X系列仪器采用X射线技术,安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仪器前端无样品时,仪器自动终止X射线管工作状态。 应用广泛手持式光谱仪的广泛应用于:地质、采矿、土壤监测、环境监测、电子、医药、石化、考古、木材、电力、玩具、金属加工、压力容器、废旧物资回收、航空航天、金属冶炼、大型工程、锅炉制造、再生资源金属、玻璃的回收、刑事证据鉴定等众多领域。 不得不说,多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便携光谱仪器技术的进步,使得该仪器非常适合于原料药的表征。这些技术包括:先进的制造程序、创新的光学设计、紧凑和高稳定性的探测器、更小的电子元件、触摸屏的发展、计算能力的进步,以及使用时间更长、性能更好的电池。
  • 华裔教授研制出世界最小半导体激光器
    美、中科学家联合研制出世界最小的半导体激光器。这项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光技术”的研究在激光物理学界堪称里程碑,于八月三十日在《自然》杂志上刊登,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教授张翔率领的研究团队、北京大学戴伦教授及其博士生马仁敏共同完成。   两年前,张翔的研究团队开始与戴伦教授合作,使用戴伦等研制的硫化镉纳米线,这种纳米线比人类头发细一千倍。张翔将纳米线与银金属相隔,二者之间仅有深亚波长五个纳米的绝缘间隙,在这个比真空波长还小二十倍的空间里产生激光出射,由于激光大量储存在这个非金属的狭小间隙里,大大降低了光流失的可能性。   曾经因研制隐身衣技术被美国《时代》杂志列入二00八年十大科学发现的张翔教授三十一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打破了激光限度的传统概念,人类第一次能够把光聚到只有头发丝万分之一的范围实现激光出射,第一次实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光技术,这个尺寸仅相当于单个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已经很接近电子波长,光子和电子在今后能够真正实现相互作用。   这项技术对人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张翔说,这项技术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而且对生物医学、通信和电脑等应用科学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以生物医学来说,科学家可以在分子尺寸上检测DNA和癌症。而对通信和电脑技术而言,可以帮助实现更高密度的光或磁信息储存。”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张光盘可以储存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量。   张翔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一九九六年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分别在宾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二00四年回到伯克利分校,目前是Ernster SKur讲座教授,同时担任美国国家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率领的研究团队去年八月研制出隐形材料技术,将人类制做隐身衣实现真正隐身的梦想变为可能。
  • 赛默飞世尔祝贺《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功召开
    作为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在药物研究与分析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编委会成员也是来自药检所,药学院,中检所,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领导及专家.2008年6月21日,《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上海光大大酒店召开。编委会委员们和药物分析界专家欢聚一堂,交流药物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商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努力打造药物分析领域精品期刊。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常务副所长及《药物分析杂志》主编金少鸿研究员出席编委会议并讲话。编辑部主任杨腊虎主任药师作了《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工作报告。各位编委就办好《药物分析杂志》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整个会议气氛热烈。 部分编委合影   赛默飞世尔科技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赞助商,参与学术交流和会议的组织工作。赛默飞世尔应用支持专家刘婷做了关于高分辨质谱在中药分析和药物结构确认方面的应用报告, 并详细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 利用配置HCD碰撞池的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做绿茶和红茶指纹图谱分析, 以及利用配置HCD碰撞池的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确定抗癌药伊利替康在肝微粒体孵育下代谢物的结构. 新建实验室方案经理蒋能群博士在会上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旗下Fisher Scientific新建实验室包括咨询设计、产品供应和项目管理等全方位的能力。   会后,金少鸿主编、杨腊虎主任等和与会的编委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赛默飞世尔位于上海金桥的技术应用展示中心参观。编委们边参观,边交流,对Thermo Scientific优质LC/MS和GC/MS产品线以及今年新推出的iS10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以及 Fisher Scientific的实验室装备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赛默飞世尔科技产品的范围之广和技术之高给各位到场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少鸿主编(左)参观赛默飞世尔展示中心   当晚,赛默飞世尔科技同仁与编委们共同举杯,祝贺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全体会议圆满成功。赛默飞世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毛君玲女士在致欢迎词中说到:《药物分析杂志》是中国药学分析领域非常优秀的学术性期刊,在药学类科技期影响因子排位一直是名列前茅。《药物分析杂志》以其独具的深度与广度展示我国药物分析的现状与发展。作为分析技术和实验室装备为核心的公司,赛默飞世尔的技术人员和应用专家也都是《药物分析杂志》的忠实读者。毛君玲女士也借此机会代表读者对编委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贺《药物分析杂志》越办越好!   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3,000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和Fisher 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Thermo 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的网站:www.thermo.com.cn
  • 赛默飞世尔祝贺《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功召开
    作为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在药物研究与分析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编委会成员也是来自药检所,药学院,中检所,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领导及专家.2008年6月21日,《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上海光大大酒店召开。编委会委员们和药物分析界专家欢聚一堂,交流药物分析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商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努力打造药物分析领域精品期刊。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常务副所长及《药物分析杂志》主编金少鸿研究员出席编委会议并讲话。编辑部主任杨腊虎主任药师作了《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工作报告。各位编委就办好《药物分析杂志》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整个会议气氛热烈。 赛默飞世尔科技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赞助商,参与学术交流和会议的组织工作。赛默飞世尔应用支持专家刘婷做了关于高分辨质谱在中药分析和药物结构确认方面的应用报告, 并详细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 利用配置HCD碰撞池的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做绿茶和红茶指纹图谱分析, 以及利用配置HCD碰撞池的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确定抗癌药伊利替康在肝微粒体孵育下代谢物的结构. 新建实验室方案经理蒋能群博士在会上介绍了赛默飞世尔科技旗下Fisher Scientific新建实验室包括咨询设计、产品供应和项目管理等全方位的能力。 金少鸿主编(左)参观赛默飞世尔展示中心 会后,金少鸿主编、杨腊虎主任等和与会的编委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赛默飞世尔位于上海金桥的技术应用展示中心参观。编委们边参观,边交流,对Thermo Scientific优质LC/MS和GC/MS产品线以及今年新推出的iS10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以及 Fisher Scientific的实验室装备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赛默飞世尔科技产品的范围之广和技术之高给各位到场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委参观赛默飞世尔技术应用展示中心 当晚,赛默飞世尔科技同仁与编委们共同举杯,祝贺药物分析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全体会议圆满成功。赛默飞世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毛君玲女士在致欢迎词中说到:《药物分析杂志》是中国药学分析领域非常优秀的学术性期刊,在药学类科技期影响因子排位一直是名列前茅。《药物分析杂志》以其独具的深度与广度展示我国药物分析的现状与发展。作为分析技术和实验室装备为核心的公司,赛默飞世尔的技术人员和应用专家也都是《药物分析杂志》的忠实读者。毛君玲女士也借此机会代表读者对编委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贺《药物分析杂志》越办越好! 部分编委合影 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原热电公司)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3,000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和Fisher Scientific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Thermo Scientific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的网站:www.thermo.com.cn
  • 8月22日 Nature 杂志精选
    癌症突变具有不同特征   尽管所有癌症都被认为是由体细胞突变(身体中除生殖细胞以外的任何细胞的突变)造成的,但我们对所涉及的突变过程相对来说却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超过7000例癌症的近500万种突变,发现了超过20个与癌症相关的不同突变特征。这些特征中有些存在于很多癌症中,其中一个特征属于APOBEC家族的胞苷脱氨酶,而其他特征则是个别肿瘤类型特有的。有些特征与年龄、已知诱变因素或DNA维护中的缺陷有关,但很多的来源却很神秘。这些发现对于了解癌症病因、预防和治疗有潜在意义。   研究证实植物能用电传递受伤信号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受伤快速作出反应。本杂志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当时有争议的观点:植物也利用远距离电信号对受伤作出反应。此后人们已经清楚有些植物用电信号来控制它们的运动,尽管这一现象背后的基因并不知道。现在有了可靠实验和遗传证据来支持早先关于伤口信号作用的发现,同时说明与介导脊椎动物突触传递的谷氨酸盐受体相关的蛋白也参与其中。Edward Farmer及同事发现,弄伤拟南芥的一片叶子,会导致刺激&ldquo 茉莉酮酸酯&rdquo (使拟南芥对食草动物和病原体产生抵抗力的植物激素)的电活动在与伤口有一定距离的未受损处传播。这一过程是由被GLR基因编码的阳离子通道介导的。   测量太阳类恒星表面引力新方法   太阳类恒星亮度的变化是由很多因素驱动的,包括&ldquo 颗粒化&rdquo ,它是由光球下的热对流造成的。而由于&ldquo 颗粒化&rdquo 与表面引力相关,所以亮度变化可被用作表面引力的一个度量。Fabienne Bastien等人分析了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ldquo 开普勒&rdquo 探测任务的档案数据,发现在小于8小时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亮度波动与处在各种不同演化阶段的太阳类恒星的表面引力相关。利用这种类型的直接测量,将有可能确定由&ldquo 开普勒&rdquo 观测到的很多恒星的表面引力。   嵌套生态网络中的结构   物种之间的合作倾向于导致形成具有一个嵌套结构的互助网络。虽然嵌套性可能会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持久性,但理论工作表明,嵌套网络往往没有非结构化网络稳定。这篇论文通过分析表明,嵌套网络是由一个能使互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大化的机制形成的,嵌套物种的丰富度与群落的可塑性直接相关。这项工作为研究生态因素和演化历史怎样形成生态网络提供了一个模型。   &ldquo 蛭形轮虫&rdquo 无性生殖假说被证实   &ldquo 蛭形轮虫&rdquo 被认为已经以无性方式存在和分化了数百万年,这很奇怪,因为有性生殖的丧失对后生动物来说被普遍认为是走进了一条演化上的死胡同。此前人们仍怀疑它们也许偶尔会进行有性生殖。但在这项研究中,Olivier Jaillon及同事对一种名叫&ldquo Adineta vaga&rdquo 的&ldquo 蛭形轮虫&rdquo 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其结构与传统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相关的细胞分裂类型)不匹配。其基因组已经历了丰富的基因转换,这可能限制了在没有减数分裂时有害突变的积累。多达8%的基因可能来自非后生动物,可能是通过横向基因转移获得的。这些发现为无性演化提供了肯定证据,支持关于&ldquo 蛭形轮虫&rdquo 从古以来进行无性生殖的假说。   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作用脂质&ldquo 神经酰胺-1-磷酸盐&rdquo (C1P) 调控从生长和生存到&ldquo 促炎反应&rdquo 在内的各种不同过程。在这项研究中,Dinshaw Patel及同事研究了C1P是怎样被输送到细胞中的特定点的。他们识别出被称为&ldquo 神经酰胺-1-磷酸盐转移蛋白&rdquo (CPTP)的一种新颖的脂质转移蛋白,同时结构和功能研究也显示了C1P被从其在&ldquo 高尔基&rdquo 复合体中的合成点输送到胞质膜上的机制。   LITE杂合系统在光遗传学中的应用   Feng Zhang及同事将可定制的TALE DNA结合域与光敏&ldquo 隐花色素-2&rdquo 蛋白及其来自拟南芥的相互作用伙伴CIB1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光遗传&ldquo 双杂合&rdquo 系统(他们将其称为LITEs,即&ldquo 光可诱导的转录效应物&rdquo )。LITEs不需要其他辅因子,容易被定制来以很多位点为目标,并且还能快速地、可逆地被激活。它们还可被打包到病毒载体内,定向输送到特定细胞类群中。作者将这一系统应用到了小鼠的原代神经元中和清醒小鼠的脑中,来调制内源基因表达和定位表观染色质修饰。这一LITE系统为内源细胞过程的光遗传控制建立了一个新颖模型。   (田天/编译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 中科院成功研制激光扫描实时立体显微镜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瞬态室)超分辨成像团队研制成功双光子激发激光扫描实时立体显微镜,首次把基于双目视觉的立体显微方法和高分辨率双光子激发激光扫描荧光显微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三维荧光样品的高速立体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12月刊的PLOS ONE 杂志上,并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84895.4)。  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对光学显微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大的成像深度、更快的成像速度。特别是对于生物活体显微成像来说,生物组织对光的散射使得噪声大大增强,严重影响了空间分辨率和成像深度。为了提高成像深度,双光子激发激光扫描荧光显微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神经成像等领域,但是其逐点扫描的成像方式严重制约了成像速度。因为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的景深很小,要对样品完成三维成像,通常需要数十层乃至上百层的二维图像进行叠加重建得到,图像采集和处理一般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要快速实时地获取和显示三维图像非常困难。  瞬态室超分辨成像团队在研究员姚保利和叶彤的带领下,以双目视觉原理和贝塞尔光束产生扩展焦场为基础,提出了由四个振镜组成的激光束立体扫描装置,实现了对贝塞尔光束的横向位置和倾角共三个维度的控制,突破了只有两个自由度的传统激光扫描不能实时切换视角的限制。通过对四振镜立体扫描装置的优化设计和控制,实现了对贝塞尔光束的三自由度快速扫描,可在毫秒量级进行双视角切换,从而解决了激光扫描立体显微成像系统中双光路同时成像的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基于双视角实时激光扫描的立体显微成像和显示系统。该系统可对样品进行立体动态成像和实时双目立体观测,其三维成像速度比传统的逐点扫描方式提高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该双光子立体显微系统为活体生物的三维实时成像和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工具。  “它可以让我们像观看立体电影一样实时地观测动态的三维微观世界,无需光切片,无需耗时的三维图像重构。”杨延龙如此总结这套系统的特点,他负责设计和完成了其中的立体扫描和成像显示的关键部分。“双目视觉成像是非常高效的三维信息获取方式,但是现有的体视显微镜,空间分辨率和景深互相制约,我们利用三自由度扫描的贝塞尔光束进行非线性荧光激发突破了这种限制。”  这项研究先后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从基本原理验证、关键技术突破,到原理样机完成,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集成的各个环节。目前,课题组正在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医学应用的合作研究,期望尽快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生物活体三维快速成像和显示领域。花粉和荧光小球样品的红蓝立体图像(可佩戴红蓝眼镜观看)
  • 机械杂质测定仪|石油产品机械杂质测定的作用及意义
    得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油品分析仪器领域的开发研制销售,致力于为国内企业提供高性能的自动化油品分析仪器。公司推出系列精品润滑油分析检测仪器、燃料油分析检测仪器、润滑脂分析检测仪器等。垂询电话:010-80764046,807640561、什么叫做试油的机械杂质?答:试油中的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溶剂(汽油,苯)的沉淀状或悬浮状物质。这些杂质多由砂子,粘土、铁屑粒子等组成。现行方法测出的杂质也包括了一些不溶于溶剂的有机成份,如碳青质和碳化物等。2、油品中机械杂质对机组运行以下危害:(1)可引起调速系统卡涩和机组的转动部分磨损等潜在故障。(2)引起绝缘油的绝缘强度、介质损耗因数及体积电阻率等电气性 能下降。(3)影响汽轮机油的乳化性能和分离空气的性能。(4)堵塞滤油器和滤网,影响油箱油位的显示,磨损油泵齿轮。(5)影响变压器散热,引起局部过热故障。相关仪器ENDENDA1280机械杂质测定仪符合GB/T511标准,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中的各类轻、重质油、润滑油及添加剂的机械杂质的含量。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商检及科研等部门。仪器特点1.数码显示,智能温控表控温2.外观美观,测试方便,性能稳定可靠3.实现按标准要求的升温速率4.仪器主要由玻璃器皿、恒温水浴、真空 泵、电子控温箱组成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 AC 220V±10%,50Hz• 水浴加热功率: 1000W• 水浴控温范围: 室温~90℃内可调• 水浴温度显示: LED数字显示• 水浴控温精度: ±1℃• 漏斗控温范围: 室温∼90℃内可调• 漏斗控温显示: LED数字显示• 漏斗控温精度: ±2℃• 环境温度: 5℃∼45℃• 相对湿度: ≤85%• 整机功耗: ≤1200W• 外形尺寸: 400*380*600• 重 量: 7.5KG
  • 光谱学杂志宣布 2023 年分子光谱学新兴领导者
    克萨斯 A&M 的Dmitry Kurouski 博士获得了由光谱学杂志颁发的 2023 年分子光谱学新兴领袖奖,这一奖项旨在表彰由独立科学委员会选出的才华横溢的年轻分子光谱学家。Dmitry Kurouski 博士 Kurouski 于 2013 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拉曼光谱在复杂基质中的理论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Kurouski 的工作重点是拉曼光谱的传感方法的开发,这些方法可用于非侵入性、非破坏性分析,包括植物中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确认诊断。他的发现表明,拉曼光谱可用于鉴定大量植物物种中的病毒、真菌和细菌疾病。他还开发了用于诊断植物微量和常量元素组成缺陷的拉曼方法;同时还展示了基于拉曼光谱的植物表型分析的潜力。 Kurouski 的团队开发了拉曼光谱用于诊断植物的结构和代谢变化,可用于非生物胁迫的确认检测和鉴定。研究人员开发了光谱库,连同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可用于检测和鉴定水稻中的氮、磷和钾缺乏症,还证明拉曼光谱可用于植物中高盐胁迫的症状前诊断。连同相关的 40 多份相关研究报告,展示了拉曼光谱在农业中的新兴潜力,这些发现在 Kurouski 小组在去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进行了总结。 Kurouski 发表了 140+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 4000 次,并在科学会议上作了超过150次报告。他还是JACS、Nature Materials、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Analyst等多种期刊的审稿人。 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及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分析中,其中包括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了促进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仪器信息网将在2023年5月25日组织召开“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及农产品中的最新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点击上方图片 免费报名参会
  • 首台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
    激光线宽测量。图片来源:《自然光子学》美国耶鲁大学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台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这项突破的应用范围涵盖从原子钟到量子计算和光谱传感器。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可谓激光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成功的关键是用作放大激光能量的材料。掺钛蓝宝石被证明十分强大,因为它提供了比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更宽的激光发射带宽。这一创新引领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基础性发现和无数应用。台式掺钛蓝宝石激光器是许多学术和工业实验室的必备设备。然而,这种激光器的大带宽是以相对较高的阈值为代价的,也就是它所需的功率较高。因此,这些激光器价格昂贵,占用大量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实验室研究中的使用。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不克服这一限制,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仍将仅限于小众客户。将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性能与芯片的小尺寸相结合,可驱动受功耗或空间大小限制的应用,如原子钟、便携式传感器、可见光通信设备,甚至量子计算芯片。耶鲁大学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了芯片级光子电路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它提供了芯片上迄今看到的最宽增益谱,为许多新的应用铺平了道路。新研究的关键在于激光器的低阈值。传统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阈值超过100毫瓦,而新系统的阈值约为6.5毫瓦,通过进一步调整,研究人员相信可将阈值降低到1毫瓦。此外,新系统还与广泛用于蓝色LED和激光的氮化镓光电子器件兼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