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蛟龙二号

仪器信息网蛟龙二号专题为您整合蛟龙二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蛟龙二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蛟龙二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蛟龙二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蛟龙二号话题讨论。

蛟龙二号相关的资讯

  • 看“潜龙二号”如何勘探深海矿产资源
    日前,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研制的“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圆满完成了中国大洋第40航次试验性应用任务。  在本次海上作业中,“潜龙二号”团队实现了多个重要突破。如实现了深海近海底高精细地形地貌快速成图,发现多处热液异常点,获得洋中脊进海底高分辨率照片300多张,取得我国大洋热液探测的重大突破。可以说,“潜龙二号”西南印度洋试验性应用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深海硫化物热液区自主探测技术装备的空白。  那么,“潜龙二号”圆满返航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海上科研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对“潜龙二号”团队成员进行了采访。  从淡水到深海  “潜龙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的代称。它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装备与技术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水下机器人研究室总工刘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课题总体目标为自主研制一套4500米级AUV系统,并以此为平台,集成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探测、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形成一套实用化的深海探测系统,并培养一支装备操作维护队伍,进行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作业。  “这项工作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作为用户单位组织实施,我们所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刘健介绍,2012年初科研人员开始进行研制。2014年10月,“潜龙二号”完成了总装联调和检测工作。“之前‘潜龙一号’也是由我们来完成。多年技术的积淀,使我们的研发任务能够迅速推进。”  2014年11月,“潜龙二号”在浙江千岛湖先后开展了两次湖上试验,累计下水147潜次。  2015年夏季,“潜龙二号”从淡水试验走向南海海试,国家“863”组织6名专家全程跟随,对其性能、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最终以高分过关。  2015年12月中旬,“潜龙二号”团队从三亚起航前往西南印度洋,参加中国大洋第40航次试验性应用任务。在这项为期近3个月的航程中,“潜龙二号”团队完成了两个阶段的作业。  “一个是验收试验,另外一个是试验性应用。在第一航段的验收试验中,潜水器共8次下潜,完成了验收试验规定的所有考核项目,高分过关。”刘健说,“一般而言,科研人员的任务就到此为止了,但我们马上又让水下机器人直接进入应用阶段,这在众多‘863’任务中还是首次。”  多项突破性进展  验收试验阶段和试验性应用阶段有什么区别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赵宏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第一阶段的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大洋探测中,“潜龙二号”获得的断桥、龙旂热液区的近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地貌数据等,和以往数据相对比都很吻合,这证明了“潜龙二号”的可靠性。  而在第二阶段的8次下潜中,“探索的完全是未知海域,人类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涉足过,地形复杂,难度极大”。尽管如此,“潜龙二号”团队依然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在第一阶段,“潜龙二号”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UV进行洋中脊热液区大洋探测任务,发现断桥、龙旂热液区多处热液异常点,获得300多张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取得我国大洋热液探测的重大突破。  在第二阶段,“潜龙二号”完成了7个长航程探测任务,累计航程近700公里,探测面积达218平方公里,同时发现多处热液异常点。其中,单次下潜最大探测时间达到32小时13分钟,最大航行深度超过3200米。本航段“潜龙二号”连续4个长航程成功探测成绩也创下了我国深海AUV之最。  “这次海上应用中,我们实现了很多技术上的首次。”刘健介绍。如“潜龙二号”首次采用全新非回转体立扁形设计和推进器布局,增强了潜水器的机动性能 首次采用基于前视声呐的避碰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障碍物的有效识别能力,实现了复杂海底地形条件下的有效避碰控制 国内首次在AUV上安装了磁力探测传感器,实现了近海底高精度磁力探测等等。  “‘潜龙二号’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使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刘健说。  难忘的深海之旅  “潜龙二号”西南印度洋试验队共有17人,核心研发人员约10人,其他以应用人员为主。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10日,“潜龙二号”团队在茫茫大海上度过了近三个月难忘的时光。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除了刘健在多年以前有过类似的深海航行,其他队员在此次航行之前并没有在大洋上待过这么久。  科研人员的海上之旅,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忙碌状态。在“潜龙二号”没有下水作业的时候,大家要负责进行设备维护和数据分析工作 “潜龙二号”在水中作业期间,大家轮流值班,通过显示屏监测水下机器人的举动 “潜龙二号”上船后,大家下载其获得的数据并及时分析,同时进行机器人的电池更换等工作。  三个月的时光,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最难的是通讯不畅。“这些‘80后’的小伙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一走这么长时间,家里很多事情都没法管,其实挺不容易的。”赵宏宇说,为了完成“潜龙二号”的海试,大家都牺牲了很多。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海洋权益的关注度不够,开发也落后于他国。”刘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权益、海底矿藏对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要,这也需要我国有与之配套的科研研发实力与深海装备。在向深海进军的道路上,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将会继续努力。
  • 太空对接海底深潜 神九与蛟龙填补空白
    6月24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再次形成组合体,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图为航天员庆贺对接成功。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试验母船。此次下潜最大深度达7020米。图为三位试航员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手举国旗挥手致意。   素以谦和、内敛为美德的中国人,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把“上天”、“潜海”两件事安排在了同一时间。假如不是这样,上半年做一件,下半年做一件,那么今年中国就会多出两个节日的狂欢。可是,偏偏就在端午节前后不紧不慢地一起做了。   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一边厢忙天,一边厢忙海 交通工具各异,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直奔天宫一号,向阳红九号搭载蛟龙号有海洋六号相伴远航大洋 两拨英雄分归两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的三位航天员,国家海洋科考系统的三位深潜试航员,从未谋面素昧平生……可是,一个两千多年的古老节日,却把他们连成了一气。   于是,在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前后,全世界都在仰以观天、俯以察海,仰俯之间看到的是中国生命的张扬。   以一己之生命,就为整个民族创造了一个节日的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昂首“问天”,长啸“九歌”。既然“举世皆浊,众人皆醉”,那么,干脆就以自己的生命铺展开一次生命的张扬。“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相信,第一批把粽子投入汨罗江的人们,一定是为诗人而哭泣的。今天端午,手中的粽子、江里的龙舟都是透着一派喜庆。两千多年,一个伟大生命的张扬,愣是把一己之沉冤熬炼成民族之补药,愣是把千百之悲哀吟诵成亿万之狂欢。   两千多年了,“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且慢且慢,屈子有魂请来天宫一号,让我们细细作答。   两千多年了,投身汨罗江屈子,早该随波逐流进入了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我们的求索之路已达7000米大洋底部。欢迎欢迎,屈子有魂,请来蛟龙号,与我们促膝而谈。   画一个圆圈,圈内是科学,圈外是未知。圆圈越大,科学越多,未知也就更多!生性浪漫的中华民族,有多少人沉迷于对未知的求索啊。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啊,想以个体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涯的未知,肯定是个失败的悲剧。但是,以一个民族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的生命,去追求宇宙大地云水之间未知的世界,就是一种宏伟壮美的生命之张扬。   于是,在今年的龙舟赛后,我们就看到这样一个神奇的场景,公元2012年6月24日中午,中国航天员在操纵飞船实施手控交会对接,他们专注于眼前的电视图像,在神九飞船和天宫一号飞行速度每小时超过上万公里时,根据实时传输的数据,根据距离、高度、轴线差别、相对速度等进行准确计算,调整着速度角度及姿态的变化,让两个航天器的十字瞄准器一点点逼近重合。此刻,对接要求接近的相对速度是0.2米/秒,角度偏差1°之内,横向偏差在0.2米到0.3米。靠近靠近再靠近,好!天衣无缝准确无误对接成功!   就在同一天的早上,蛟龙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第四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当蛟龙号到达6900米时,母船向阳红九号指挥部里,全体人员都屏住了呼吸,当深度表超越了7000米,到达坐底深度7020米,仪器显示所有人员和设备状态正常时,指挥部的掌声欢呼声直达海底!蛟龙号潜航员叶聪、杨波、刘开周在海底向九天之上的神舟九号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午,完成受控对接的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也向五洋之下的蛟龙号三位潜航员表达了祝福和敬意!   从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太空,人类射向太空的各式航天器已达6000多个 自1959年法国研制的SP-350潜水器下水,人类对于海底世界的探索,已有4个国家达到万米的深度……今天,中国的载人飞船和载人深潜,双双进入了世界前五。就其工作功能而言,中国的蛟龙号深潜器,甚至堪称世界第一。   从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到今天“神九”载人与“天宫”对接,中国已经飞升了9艘飞船,其中3次载人航天,只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而载人深潜挑战7000米深海,从可行性研讨,编写完成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方案,到最后启动实施,仅仅不到2年的时间。   就这样,中国生命的纹理上,一天一海的两条事业线,在2012年的端午节前后,圆融交会了。高天深海,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生命的张力,看到了中国生命的形态:就是在这些年,中国生命中需要财富,于是中国就有了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发展规模 中国生命中需要速度,于是中国就有了全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 中国生命中需要察微,于是就捕捉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 中国生命需要创新,于是中国就有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纪元……   兼容并包,博采众家之长 千锤百炼,不移鸿鹄之志。笔者在神舟七号飞天时,曾撰文写道,“支撑他们的有些东西是五千年亘古不变的,有些东西是几百年贯穿始终的,有些东西是几十年坚如磐石的!依靠着这些东西,他们曾经面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封锁和打压,威武不能屈 他们曾面对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和灾难,贫贱不能移 他们又面对开放引进带来的繁荣和诱惑,富贵不能淫!”这些东西就是中国生命的特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遍世界依然中国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天入海还是中国魂。   固然,从人类越来越奇缺的资源角度考虑,太空有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还有那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 海洋蕴藏着大于陆地两倍的各类资源,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油气田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又都在深海……   然而,中国科学家的追求并非区区功利,笔者在随海洋六号赴大洋科考时,发现科学家们兴趣更多的是对深海资源的保护与探索。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让我们感到的是一种驾驭的力量与乐趣,而不是一种攫取的功利与自得。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就此而言,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后, 据说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宣布:“月球属于全人类。”是不是有点小家子气了,月球以及宇宙中的一切都不应该属于人类,也不会属于人类。人类不能再把地球上的物欲带到太空和深海!   中国的宇航员和深潜员体现着中国生命的好奇和浪漫,他们只是求知、求真、求解、求爱……所以,他们就把中国生命的伟力和魅力,张扬到了高天深海!
  • 天宫二号里有哪些科学神器?
    在浩瀚的太空中,天宫二号正翩然翱翔。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上要进行各类空间科学实验与探测项目,多家单位负责研发的14项应用载荷,将在这个太空实验室中大显身手。它们有的要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有的要观测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有的要解决未来长途太空旅行时的食物供给问题̷̷  天宫二号里有哪些科学神器?且随《经济日报》记者一探究竟!  综合材料实验装置:  天宫二号中有一只神炉,它叫“综合材料实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兰州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  这套多功能的通用型材料科学实验装置,由“材料实验炉”“材料电控箱”和“材料样品工具袋”三个单机构成,总重约27.6公斤,最大功耗不到200瓦,却能实现真空环境下最高950摄氏度的炉膛温度,足以将玻璃或银条熔化。  它要“炼制”18个实验样品,每个样品都很“个性”,对炉子要求都不同。为此,“神炉”引入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解决了多温区加热、低功耗下的升温保温、温度的精确控制等难题,让它能炼制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晶体材料等很多神奇材料。  它炼制的宝贝有啥神奇之处?太空中生长的晶体,探测能力让地面生长的晶体望尘莫及。比如,普通CT检查一般只能确定直径2毫米以上的肿瘤病灶,对于一些微小早期病灶视而不见,而安装了太空产闪烁晶体的CT探测精度则会大大提升,真正做到上医治未病。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  一个好汉三个帮,天宫二号也有如影随形的小伙伴。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是天宫二号试验任务的一部分。它搭载了多个试验载荷,具备较强的变轨能力,能灵活机动地开展空间任务。  这个天宫二号的小伙伴,将承担哪些任务?  它是特技师。伴随卫星在轨期间将开展伴飞试验,从天宫二号在轨释放,在空间轻松上演自由贴近、远离的华丽动作大戏。同时配合空间站开展多平台间的协同试验,拓展空间应用。  它是护航员。伴随卫星具备高分辨可见光相机和宽视场仿生鱼眼红外相机,能全天时多角度监测空间碎片或温度异常等空间站的潜在危险。它可作为主航天器的安全辅助工具,对主航天器进行工作状态监测、安全防卫。  它是摄影家。伴随卫星搭载了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未来将在空间绕飞试验过程中对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组合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成为天宫和神舟这对国民CP的自拍神器。  宽波段成像光谱仪:  天宫二号有个高定款数码相机,能同时拍出可见光、红外、光谱、偏振4种照片,它叫“宽波段成像光谱仪”,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耗8年心血研制而成。  这款太空相机,将原定的2款不同功能太空相机合二为一,省空间、降重量,功能却不弱反强。国际上,在一台仪器上开启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与短波红外、热红外多光谱成像,同时兼具偏振探测功能的“智慧锐眼”,这是第一次!  它有两大任务。一是看海洋。它可以准确观测海洋的水色和水温。它提取到的海水叶绿素、色素浓度等信息,不仅可以准确监测到发生在任何海域的赤潮现象,还可以判断出这片海域的浮游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指导渔民出海作业。它可以探测水温、海冰和洋流信息,且具备很高的水温变化探测灵敏度,大约是1摄氏度的1/40,比我国现有的海洋遥感器的探测灵敏度高了好几倍。  二是看大气。由于光的偏振特性对大气粒子具有独特敏感性,偏振成像可获得大气气溶胶和云粒子的很多关键性能参数,对气象预报、气候预测有重要价值。简单说,它能看雾霾,并辅助专家们分析雾霾。  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装置:  “玩水”是人们喜欢的太空游戏。天宫二号里,我国将首次开展液桥热毛细对流的空间实验!  液桥是2个固体表面间连接的一段液体。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本次实验将由科学家们远程操控,用天宫二号上搭载的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装置完成。  实验中,液桥像一个“变形金刚”。装置中的拉桥电机和注液电机,将密切配合,改变液桥的“高矮胖瘦”,既能变得“高大上”,又可以变得“土肥圆”,科学家称之为“体积比效应”。液桥中的液体在温差诱导的表面张力驱动下,不同的体积比有不同的热毛细振荡现象——液桥会像有了“生命”一样自由舞蹈,时而旋转,时而左右横步。而实验箱内置了172组预定模式实验曲线,只要科学家在地面指间一动,就可以轻易地完成液桥“172变”。  它有什么用?该项目主任设计师、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康琦说:“为生产出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就要科学控制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浮力对流、热毛细对流的影响,而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环境将使科学家深入剖析热毛细对流的真实过程。”  热毛细对流箱工程,整体和光机结构设计及研制由中科院力学所完成,电控部分由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  “天极”望远镜:  人眼不能分辨光的偏振状态,蜜蜂对偏振却很敏感。天宫二号中有一只“小蜜蜂”,用它的“复眼”捕捉遥远宇宙中突然发生的伽马射线暴的偏振性质,它就是“天极”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天极”望远镜。  伽马射线是有很强穿透性的电磁波。恒星临终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极强烈的伽马射线辐射,持续时间长不过几千秒,短不足百分之一秒,其亮度却超过全宇宙其他天体的总和,辐射能量与太阳一生相当,犹如恒星最后的“生命之花”。这种集一生辉煌于一瞬的壮丽告别,就是伽马射线暴。  伽马暴的起源及相应的物理过程,一直是天文学家们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近十几年来,对伽马暴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一些基本问题还未解决。科学家推测,对伽马暴伽马射线偏振的研究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线索,却缺乏有效测量仪器。  “天极”望远镜填补了这个空白,它是全球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器,将高精度且系统性地测量伽马射线暴的偏振性质,预期运行2年,探测约100个伽马射线暴。  “天极”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瑞士日内瓦大学、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研制,是天宫二号搭载的所有实验项目中唯一的国际合作项目。  高等植物培养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了太空,也要关心粮食和蔬菜。  尽管目前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已多次进行,但要在太空条件下成功实现粮食与蔬菜的生产,为宇航员长期空间生活提供食物来源,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生长无一定方向性,不能有效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量大大减少。  天宫二号中,就有两种“植物宇航员”——拟南芥和水稻,它们生活在高等植物培养箱里,将开展我国首次为期6个月的太空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  高等植物培养箱是身负重任的微缩版太空温室,它通过光照周期、温度、湿度、营养液供给调节等功能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环境保障。本次实验中,科学家们将通过实时成像技术,记录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发育的全过程,并下传图像进行“全程直播”。同时,特别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开花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将通过荧光图像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开花基因在微重力情况下的表达动态。  此项目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负责科学实验样品和内容的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负责研制高等植物培养箱。  空间环境分系统:  情报机构一直给人以神秘和神通广大之感。天宫二号上也有一个情报机构——空间环境监测及物理探测分系统,简称空间环境分系统。  顾名思义,空间环境分系统就是用来收集空间环境相关情报的。在太空中,高能带电粒子(质子、电子、重离子)组成的辐射环境、航天器轨道高度的大气环境等都属于空间环境的要素。能量很高的带电粒子辐射可能导致航天器材料性能下降或损坏,也可能破坏宇航员的器官组织,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就研制了空间环境分系统。这个系统由带电粒子辐射探测器、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控制单元3台仪器组成。带电粒子辐射探测器身上的16个小探头可以从16个方向全天候捕获天宫轨道上的高能带电粒子,实现舱外16个方向的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的强度和能谱监测。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可以监测轨道大气密度、成分及其时空变化等,告诉你是谁拖延了天宫的脚步。  空间冷原子钟:钟表需要有多准?  当计时器的误差超过千分之一秒/天,电子通信网络、高速交通管理、金融系统安全、电网并网发电等日常活动就将陷入混乱 当误差超过十亿分之一秒/天,卫星导航定位、导弹精密打击等高精准度行为就会不同程度地偏离目标 而深空探测、引力波探测等科研活动,对时间精度要求就更高了。  科学家们找到了原子钟。原子超精细结构跃迁能级具有非常稳定的跃迁频率,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制作出高精度计时装置原子钟。当前地面上投入使用的最准确的原子钟,误差已降到万亿分之一秒/天。  但在地面上,由于重力作用,自由运动的原子团始终处于变速状态,原子钟精度受到限制。而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原子团可以做超慢速匀速直线运动,获得更高精度信号。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科学家们将激光冷却原子技术与空间微重力环境相结合,发展出空间超高精度冷原子钟。他们研制的“空间冷原子钟”已搭载天宫二号发射升空,这将成为国际上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在空间轨道上获得较地面上的线宽窄一个数量级的原子钟谱线,提高目前原子钟精度,是原子钟发展史上又一重大突破。  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  天宫二号上,有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是国际上首个实现宽刈幅海面高度测量并能进行三维成像的微波高度计。  传统海洋微波高度计在海洋观测中只能获得星下点3公里左右观测的范围,即获得沿轨迹方向星下点的一维海平面高度测量,天宫二号微波高度计则可实现35公里至40公里幅宽内的高精度三维海洋表面观测,极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这种能力有何作用?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宝藏,但也是很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源头。海洋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海洋环境的异常变化,如局部海洋区域的海面高度和海面温度的异常升高。而海面高度的异常升高,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幅度仅为厘米级,只有微波高度计能够敏锐捕捉到这种细微变化。  人类只有深刻地、清晰地了解海洋环境的安全性,才能真正地开发和使用海洋资源。微波高度计项目的实施可为研究全球的海洋动力环境(包括海平面高度,海面风浪和洋流)提供直接的科学观测数据,同时也为全球能量交换、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  天宫二号微波高度计的设计和研制,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领衔完成。  量子密钥分配专项:  自从人类开始说话以来,就有了说“悄悄话”的需要。密钥就是通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他人获取信息内容,确保你的悄悄话悄悄说。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传统密钥不断被破解,现在已经很难有一把安全的密钥了。除了量子密钥。  量子密钥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作为光的最小粒子,每个光量子在传输信息的时候具有不可分割和不可被精确复制两大特性,使得存在窃听就一定会被发送者察觉并规避,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现在,以“量子密钥分配”为核心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我国已经逐渐完成了实用化,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国际上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都是中国造。  天宫二号上有一个“量子密钥分配专项”载荷,以实现空地间实用化的量子密钥分配为目标,通过天上发射一个个单光子并在地面接收,生成“天机不可泄露”的量子密钥。此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联合研制。  天宫二号的轨道飞行高度近400公里,飞行速度约为每秒钟8公里。地面站的接收口径约1米。用来生成量子密钥的光子需要精准地打在地面站的望远镜上,就如同在一列全速行驶的高铁上,把一枚枚硬币准确地投到10公里以外的一个固定的矿泉水瓶里,难度可想而知。
  • 嫦娥二号又有两台仪器开机
    南方日报讯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第二梯队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途中需要提前打开的仪器已经全部顺利开机。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γ射线谱仪分别于昨日晚间19时25分和35分开机,仪器运行正常。“嫦娥二号”所搭载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已于10月2日晚20时30分许开机。   “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七种探测设备已有3台设备开机,而剩下的4台设备将在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开机。据报道,已打开的3台仪器所获取的数据将于5日上午传回地面。   “嫦娥二号”卫星共搭载7种探测设备,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有效载荷总重约140公斤。   “嫦娥二号”奔月飞行约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进行2-3次轨道修正。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特定位置时,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100公里、周期12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再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进入高度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在完成在轨测试和技术验证后,“嫦娥二号”卫星将进入100公里×15公里绕月椭圆轨道,拍摄“嫦娥三号”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图像,并验证快速测定轨等相关技术。1―2天后,卫星返回100公里轨道,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 运行1036天 天宫二号开展六十余项空间实验
    p   7月19日晚,天宫二号返回地球。从2016年9月发射至此,它的运行天数,定格在“1036”这个数字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2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ad248834-3a16-4d6e-b703-9611852618f6.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600" height=" 32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rong 搭载十四项应用载荷 开展六十余项空间实验 /strong /p p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时间里都忙了些啥? /p p   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了解,天宫二号共搭载14项应用载荷,以及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和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共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p p    strong 空间冷原子钟:极度精准的“量天尺” /strong /p p   在基础物理前沿研究方面,天宫二号搭载了国际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成功验证了在空间环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钟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天稳7.2× 10-16的超高精度,相当于3000万年的误差小于1秒。 /p p   这为空间超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的重大需求,以及未来空间基础物理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成为国际空间冷原子量子传感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p p   空间冷原子钟项目的成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其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大幅度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并在空间站高精度时频系统、空间站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以及探月工程地月空间导航通信等重大项目中产生关键作用。也将对未来深空探测、基础物理研究、精密测量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p p    strong 量子密钥分配:不可泄露的“天机” /strong /p p   天宫二号搭载的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空间终端,通过高精度自动跟瞄(ATP)系统与量子密钥分配地面终端配合,在地面站与目标飞行器之间建立起量子信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 /p p   该试验率先在国内突破了量子密钥分配相关关键技术,并得到了在轨验证。成功实现了天地双向高精度跟瞄、量子密钥分配、激光通信。 /p p   同时该试验也是我国首次实现1.6Gbps码速率的天地业务数据激光通信传输,为后续空间任务更高容量的数据传输打通了道路。 /p p   此外,这为载人航天的空地间量子保密通信,以及未来实用化天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 /p p    strong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捕捉破译宇宙起源的秘密 /strong /p p   伽马射线暴是一种宇宙大爆炸级别的能量,捕捉到以后,将有助于破译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秘密。 /p p   天宫二号携带了国际首台宽视场、高效率的专用宇宙伽玛射线暴(GRB)偏振探测仪器,共探测到55个伽马暴,观测到蟹状幸运脉冲星的脉冲信号,并在国内首次利用脉冲星信号实验定轨,定轨精度约为10公里,探测到了若干太阳X射线暴。目前我国已完成伽玛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了预定科学目标。 /p p    strong 热毛细对流实验:在太空搭建神奇的液桥 /strong /p p   如果你将拇指和食指打湿,捏在一起再微微分开,指间会出现一个小液柱,这叫“液桥”。 /p p   地面上的液桥通常只有几毫米,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建立起的液桥可以达到惊人尺寸。 /p p   当液桥两端温度不均时,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会产生热毛细流动,这是微重力环境下的主要自然对流形式。我国科学家一直梦寐以求揭开热毛细对流的神秘面纱。 /p p   在天宫二号上,我国首次开展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热毛细对流实验,研究了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理问题,拓展了流体力学的认知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使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液桥建桥、液面保持和失稳重建等空间实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p p   strong  综合材料实验:对尖端材料的了解更加深入 /strong /p p   天宫二号上开展的综合材料实验,为一群牛气冲天的尖端材料搭建了舞台。 /p p   其中大部分样品均为国际上首次实验,如新型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多元复相合金等。 /p p   该实验的主要成果有: /p p   生长出高质量的材料晶体,验证了新的材料制备工艺,获得了多项材料科学实验新发现。 /p p   在重要功能晶体等材料方面,空间制备的样品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或微观组织结构得到改进。 /p p   基于空间测量、实验和地面实验数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空间材料实验炉的热环境仿真计算模型,获得了空间微重力与地面重力环境下炉膛内气体压力对炉膛最高温度影响的基本规律,使我国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p p    strong 拟南芥和水稻:两名特殊的“航天员” /strong /p p   光临过天宫二号的除了景海鹏、陈冬,还有2名特殊的“航天员”——拟南芥和水稻。 /p p   科学家选取了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开展了培养实验。 /p p   该实验采用人工光照、高效的水循环、标记踪迹,6个月便完成了我国首次“从种子到种子”高等植物全周期培养实验。 /p p   实验中,我国首次发现拟南芥在空间长日条件下开花明显延迟 首次发现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寿命比地面对照组植物寿命极大地延长 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对于水稻吐水及其向性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开花基因启动子带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首次发现空间微重力环境显著促进了叶脉网络的发育。 /p p   相关成果为有效利用空间有限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植物生产提供了重要证据,为人类长期探索空间提供了保障。 /p p    strong 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从上帝视角看地球 /strong /p p   在距地面近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天宫二号借助多台遥感设备,以上帝视角俯瞰地球,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及显著应用效益。 /p p   其中,多角度宽谱段成像仪是集宽波段光谱和多角度偏振成像的新型综合遥感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12个多角度光学偏振遥感技术新体制验证,开拓了获取重要的陆地、海洋、大气信息的新途径。 /p p   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是国际首个用于海洋观测的宽刈幅三维雷达成像高度计,采用短基线、小角度干涉、新型高度跟踪、孔径合成结合的创新技术。新一代雷达高度计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体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预测和预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p p   多波段紫外临边成像仪是我国首个具有紫外临边观测能力的载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大视场,对全球中层大气进行紫外环形、前向临边辐射特性的同时探测。其获得了全球大气密度、臭氧和气溶胶垂直结构及三维分布,在大气痕量气体监测、大气与环境预报、空间天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p p    strong 多项技术验证:为我国空间站运营奠定基础 /strong /p p   除了科学实验,天宫二号在任务期间也完成了多项技术验证。 /p p   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释放伴随卫星。这是继神舟七号任务以后,我国第二次在空间飞行器上释放伴飞卫星。此次成功开展伴星释放、驻留和伴随飞行试验,获得了清晰的组合体图像,同时也进行了微小卫星新技术试验和验证。 /p p   通过开展人机协同的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试验,我国首次实现人机协同在轨维修任务,建立了集信息管理、手动控制、遥操作和自主控制一体化的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系统,形成典型人机协同体制,为未来空间站仿人型机器人研制打下了技术基础。 /p p   此外,天宫二号还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配合,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全面突破和掌握了相关技术,对后续空间站阶段的推进剂补加进行了完整验证,并使我国推进剂补加系统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p p br/ /p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险4000米深海
    来自国家海洋局的最新消息:21日早上8点,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海试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试验区成功完成了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经现场指挥部最终确认,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027米。   21日凌晨3点,海试现场指挥部刘峰总指挥下达了下潜指令,崔维成、叶聪、杨波三名潜航员驾驭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下潜任务。4点,下潜深度达到1777.7米,5点26分,达到4027米,潜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7点48分浮出水面,8点回收至甲板。   整个下潜试验历时5个小时,潜航员对潜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工作正常。此次下潜试验的成功,为随后的5000米下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杨胜雄介绍说,完成本次海试任务后,“海洋六号”还将继续开展“蛟龙”号7000米海试选区调查,为“蛟龙”号冲击7000米深度做好准备。
  • 揭密嫦娥二号所搭载的机密仪器(组图)
    相关新闻:嫦娥二号7种仪器解析 将完成4项科学重任   嫦娥二号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与她的“姐姐”嫦娥一号相比,共有六个方面的改进和不同。   关键技术不同:嫦娥二号将开展6大技术验证:一是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是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三是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四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五是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六是对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频段不同:嫦娥二号首次使用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技术。   轨道设计不同:嫦娥二号轨道设计有四点变化:一是嫦娥二号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二是近月制动点轨道高度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嫦娥二号的100公里 三是环月轨道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嫦娥二号的100公里 四是嫦娥二号将把轨道高度降低至100公里×15公里,对目标区域进行成像。   轨道高度不同:轨道变化将给嫦娥二号带来一系列影响。   携带相机不同:嫦娥二号上面安装了四个微小相机。制导导航与控制不同:嫦娥二号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有三大创新--一是通过紫外敏感器的软、硬件修改,实现了近月与环月的辅助导航 二是通过GNC软件升级,实现了更加灵活的轨道控制 三是实现了载荷与敏感器互用,紫外敏感器增加了拍图与传图功能,能够拍摄月球的130米分辨率的紫外图像,并能覆盖月面80%以上的区域。     这是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     这是卫星搭载的X射线谱仪系统组成。     这是卫星搭载的激光高度计。     这是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     这是卫星搭载的γ射线谱仪。     这是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490N发动机监视相机。     为嫦娥控月卫星提供的测控应答机。     这是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高速数传微波直接调制器。     这是卫星搭载的激光高度计测试现场。   这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用于嫦娥二号卫星的部分产品。
  • 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实验室
    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昨天上午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ldquo 天宫二号&rdquo 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ldquo 天舟一号&rdquo 货运飞船,与&ldquo 天宫二号&rdquo 交会对接。预计在2022年前后,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中方第一批航天员将退役,中国将进行新的航天员选拔,其中包括女航天员。中国为外国培训航天员的工作也将启动。
  • 清华大学研制的嫦娥二号任务LDPC技术试验成功
    11月8日,温家宝总理为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作为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之一,清华大学研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试验于10月10日12点46分51秒至13点42分15秒按计划实施,星上LDPC编码器以及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LDPC遥测译码终端状态良好、运行正常,遥测数据接收解调正常,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试验成功是LDPC信道编码技术首次应用于我国航天领域。   该技术被列为嫦娥二号任务的六项工程目标和四大创新技术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特点是纠错能力强、编码增益高,可进一步提高信道余量,进而大幅度提高整星测控的可靠性,为未来深空探测提供技术储备。   2006年8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针对嫦娥一号卫星下行遥测信道余量较小,为提高测控的可靠性,委托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LDPC遥测信道编码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攻关工作。这也是迄今为止探月工程总体与我国高校直接签订的唯一一份工程任务合同。   清华大学为这次工程任务分别研制了卫星LDPC编码器、卫星中央处理单元检测设备、卫星数管检测设备、整星遥测前端测试设备,以及两套地面LDPC译码遥测终端及相关设备,分别安装于嫦娥二号卫星和青岛、喀什测控站 执行任务时,清华研发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青岛、喀什测控站全程参与了技术保障。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以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应用。在LDPC遥测信道编码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攻关过程中,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亲自带队向工程总体征求意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效促进和保障了攻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项目研制过程中,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电子系给予了积极支持,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在前期研究工作及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夜以继日,集智攻关,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克服了短码长、高性能、低功耗、低复杂度LDPC码构造难题,并突破了星上资源极度受限条件下LDPC编码器实现、恶劣传输条件下可靠译码接收等工程应用难题。同时,与测控总体和卫星总体密切配合,先后按计划完成了遥测编码器、译码终端的关键设备和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交付,并配合总体单位完成了LDPC信道编码技术的地面演示验证和大系统联试等试验。   目前,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测控通信技术分中心的牵头单位,受教育部委托联合有关高校,围绕LDPC信道编码、极低信噪比接收、高效遥感信息压缩等核心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力争为我国的深空探测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11月8日,温家宝总理为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作为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之一,清华大学研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试验于10月10日12点46分51秒至13点42分15秒按计划实施,星上LDPC编码器以及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LDPC遥测译码终端状态良好、运行正常,遥测数据接收解调正常,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试验成功是LDPC信道编码技术首次应用于我国航天领域。   该技术被列为嫦娥二号任务的六项工程目标和四大创新技术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特点是纠错能力强、编码增益高,可进一步提高信道余量,进而大幅度提高整星测控的可靠性,为未来深空探测提供技术储备。   2006年8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针对嫦娥一号卫星下行遥测信道余量较小,为提高测控的可靠性,委托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LDPC遥测信道编码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攻关工作。这也是迄今为止探月工程总体与我国高校直接签订的唯一一份工程任务合同。   清华大学为这次工程任务分别研制了卫星LDPC编码器、卫星中央处理单元检测设备、卫星数管检测设备、整星遥测前端测试设备,以及两套地面LDPC译码遥测终端及相关设备,分别安装于嫦娥二号卫星和青岛、喀什测控站 执行任务时,清华研发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青岛、喀什测控站全程参与了技术保障。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以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应用。在LDPC遥测信道编码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攻关过程中,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亲自带队向工程总体征求意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效促进和保障了攻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项目研制过程中,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电子系给予了积极支持,宇航技术研究中心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在前期研究工作及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夜以继日,集智攻关,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克服了短码长、高性能、低功耗、低复杂度LDPC码构造难题,并突破了星上资源极度受限条件下LDPC编码器实现、恶劣传输条件下可靠译码接收等工程应用难题。同时,与测控总体和卫星总体密切配合,先后按计划完成了遥测编码器、译码终端的关键设备和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交付,并配合总体单位完成了LDPC信道编码技术的地面演示验证和大系统联试等试验。   目前,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测控通信技术分中心的牵头单位,受教育部委托联合有关高校,围绕LDPC信道编码、极低信噪比接收、高效遥感信息压缩等核心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力争为我国的深空探测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11月8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国防科技工业局及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去贺电,祝贺嫦娥二号任务获得成功。贺电说:   欣闻我国嫦娥二号任务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获得圆满成功,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工程。嫦娥二号承担着中华民族探索月球、探索深空承先启后的重任。它的圆满成功,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是对人类探测月球的最新贡献,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航天大国之列。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在科工局的科学领导和探月中心的精心部署下,我校研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技术被列为嫦娥二号任务的工程目标和创新技术内容之一,获得试验成功,也为探月工程作出了应有贡献。在此,谨对你们的关怀与指导,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清华大学希望在科工局及探月中心的领导下,继续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为我国探月与航天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嫦娥二号7种仪器解析 将完成4项科学重任
    目前正环绕月球运行的嫦娥二号卫星,将在半年的既定时间内,完成四项科学目标:获取分辨率优于10米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这四大目标,将在嫦娥一号科学探测结果的基础上获得更加丰富、准确的探测数据,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深化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担负这四大科学重任的就是嫦娥二号卫星随身携带的有效载荷——执行探测任务的七种仪器装备:TDI—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X射线谱仪、γ射线谱仪、微波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TDI—CCD立体相机是新研制的,其余六种也都比嫦娥一号携带的有所改进。它们的“体重”加起来只有140公斤(卫星总“体重”为2480公斤,其中燃料为1310公斤),经过重新设计和改进,武艺更加高强。   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嫦娥一号”携带的立体相机,是普通的CCD相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经过重新研制后,这次携带的是TDI—CCD相机,它采用多条线阵CCD对同一目标多次曝光原理,可以满足分辨率提高对相机曝光控制的要求,是我国相关载荷研制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国际上首次在月球探测中使用。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远月点高度为100公里、近月点高度最低只有15公里,加上重新研制后如虎添翼,TDI—CCD相机把图像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10米左右,在15公里轨道处甚至可以达到1米。   于月球上既有数千米的高山,也有几千米的深谷,光用CCD立体相机还不能精确测量出高山和深谷的高度、深度,需要激光高度计助力。   激光高度计相当于激光雷达,可以打一束激光到月球表面,并接受反射光。这样,通过计算激光返回时间,就可以获得卫星离月球表面的距离。嫦娥二号上的激光高度计经过改进,探测频度由嫦娥一号的1秒钟采一个点,增加到1秒钟采5个点,相当于卫星绕月球每飞300米就有一个探测点,密度增加了5倍。   利用TDI—CCD立体相机可获取分辨率更高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月表地形高程数据,可获取月球表面高精度地形数据,为后续着陆区优选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划分月球表面的地貌单元精细结构、断裂和环形构造,提供原始资料。   X射线谱仪、γ射线谱仪 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看清楚月球的长相之后,下一步就要了解月球上分布着什么元素,物质的组成怎样。人眼利用可见光通过颜色去分辨物体,X射线、伽马射线的波长要比可见光短得多,利用这些射线可以用来分辨元素种类。   这次γ射线谱仪的探测晶体由原来的碘化铯,改为新的材料——溴化镧,使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倍多 X射线谱仪的谱段,也由原来的10KeV—60KeV,缩小为25KeV—60KeV。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探测月球表面9种元素——硅、镁、铝、钙、钛、钾、钍、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精度的元素分布图。   微波探测器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月壤特性、估算其厚度,原本可以用雷达。但雷达功耗大,占用卫星资源多,为此嫦娥一号和二号携带的都是微波探测仪。它实际上是只接收月面微波辐射的微波辐射计,所需能量虽小,却可以接收4个频段(3.0GHz、7.8GHz、19.35GHz、37GHz)的月面微波辐射,不同的微波频段,可以带来月表下不同深度的月壤或月岩信息。   嫦娥二号的微波探测器没有做太大改动。但是由于嫦娥二号的飞行轨道比嫦娥一号低,因此微波探测器天线波束在月面的覆盖就会缩小,从而提高了探测的空间分辨率。这些新的数据,可以结合嫦娥一号微波探测器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获得更准确的月壤信息。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任何一个航天器到了新的星球,必然要了解所处空间的未知环境,特别是太阳高能粒子和太阳风,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太阳爆发时发出的带电高能粒子和太阳风即太阳喷发出的带电低能量粒子流,都会导致卫星及其有效载荷失灵。   嫦娥二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年,是探测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CME(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日冕中的物质瞬时向外膨胀或向外喷射的现象)、太阳风,及它们对月球环境影响的最佳探测时期。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可获取行星际太阳高能粒子与太阳风离子的通量、成分、能谱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用来研究太阳活动与地月空间及近月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为后续探月工程提供环境科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嫦娥二号卫星上,配合这七种有效载荷工作的还有一套管理系统,对这七台仪器进行指挥、控制、管理,并采集数据。其中的大容量存储器为这次新研制的设备,它的存储容量由嫦娥一号的48GB增加到128GB,而且吞吐速率更高,处理速度更快。这样,会使七种有效载荷的工作效率更高、数据更可靠。
  • 天宫二号搭载中瑞合作科研仪器开展天体物理研究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瑞士对此高度关注。瑞士主要德语报纸《每日导报》用两个整版篇幅介绍了中国航天最新成就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瑞士科学家提出和设计的观察太空伽玛射线的仪器“Polar”,由天宫二号送入太空,展开天体物理研究。  伽玛射线暴是来自太空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可以超过太阳在几十亿年中所发射能量的总和。发现此现象近50年来,人们对其本质了解还很有限。天体物理学家推测,它发生在恒星爆炸或者中子星碰撞的爆发过程。伽玛射线暴是目前天文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对研究宇宙早期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因宇宙伽玛射线穿透地球大气层后大部分被衰减,要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需要将观测装置送入太空。  瑞士保罗-谢尔科研中心设计制造的伽玛射线观测仪器“Polar”,性能居世界领先水平,这台仪器重33公斤,体积与普通打印机相似,主要部分为由 1600多根特殊合成材料制成的微条形成的伽玛射线感应器。瑞方曾尝试将该设备送入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米尔空间站,但因各种原因均未成功。  中国科学院与瑞士保罗-谢尔科研中心自10年前就开始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此次“Polar”由天宫二号送入太空开展科学研究,是中瑞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中瑞双方将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的分析,瑞方对这一合作研究的成果充满期待。
  • 安洲科技PSR+3500机载地物光谱仪参与委遥二号与风云三号定标
    Figure 1 PSR+3500高性能机载地物光谱仪丽江航测实况 2017年11月28日,安洲科技工作人员携自主集成研发的PSR+3500高性能机载地物光谱仪系统来到丽江卫星定标场,同国家气象中心、航天恒星、北京华云星地通等多家单位工作人员,联合开展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和风云三号卫星的定标工作。 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简称“委遥二号”)是我国向委内瑞拉出口的第二颗遥感卫星。委遥二号将应用于委内瑞拉国土资源普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和管理、农作物估产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委遥二号载有一台全色/多光谱高分辨相机和一台短波/长波红外相机,实现了全色、多光谱、大视场、联合对地遥感,具备全天时成像能力;风云三号是我国建设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装载有多种载荷,其中包括10通道扫描辐射计、20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太阳辐照度监测仪等,可获取地球大气环境的三维、全球、全天候、定量、高精度资料。 安洲科技将高性能超便携的PSR+3500地物光谱仪巧妙的与多旋翼无人机相结合,形成一套机载地物光谱仪解决方案,不仅大大拓展了地物光谱仪的观测尺度,而且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大面积光谱观测需求。 本套机载地物光谱仪系统实现了无人机上高质量高精度光谱数据的获取,可以进行大面积航测,也可以在重点区域设置任意航点悬停观测。在本次定标实验中,卫星过境前十分钟内获取到约两百余亩定标场的近百个目标点的光谱(如图2、图3为其中一期实验的部分区域航点图和光谱),并求取平均光谱,与卫星数据进行比对,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空中取得的地物光谱更加具有代表性,更接近卫星拍摄的真实情况。在本次定标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Figure 2 1203期卫星过境前东巴区域部分飞行航线图Figure 3 1203期东巴草场区域部分测试点光谱
  • 海尔生物医疗启程助蛟龙探海
    在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的面积。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非同寻常,探寻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底的地质地貌,更有利于人类认识自己的起源和未来的发展。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吨位远洋科考船之一——向阳红09,在成为“蛟龙号”的母船后肩负了更重大的使命。先进的大吨位远洋科考船—向阳红09向阳红09船作为一艘远洋科考船,最大的意义在于搭载了我国最先进的载人深海探测器——“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地形复杂的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学调查研究,进行海底现场实景观测,取得了第一手深海生物样本和资源,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和海底资源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蛟龙”号海底探测器蛟龙号获取的深海样本资源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低温存放,超低温冰箱的需求应运而生,而在远洋科考船的长年累月的颠簸、震动环境下,对超低温冰箱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几近苛刻,甚至到了极致。面对国外众多超低温冰箱品牌,用户没有犹豫,第一选择是海尔。蛟龙号代表着中国的深海下潜国家实力,海尔代表了超低温制冷全球高度,双方的合作珠联璧合,堪称完美。共同推进国家深海科研进程。同时,海尔超低温冰箱独有全球领先的碳氢制冷系统,不仅完全无氟环保,同时制冷效率提高一倍,节能省电一半;优化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精良,CO2后备系统等多重安全保护确保存放的深海样本万无一失。因此,其技术领先和高稳定可靠性才是真正征服蛟龙号用户的心的原因。海尔超低温冰箱DW-86W420医用冷藏箱HYC-390海尔超低温冰箱搭载上船工作人员正在为向阳红09船上的超低温冰箱420进行安装调试同时,长期的海上科考还需要配套药品、试剂冰箱,保证特殊实验试剂的质量,蛟龙号选择的海尔智享医用冷藏箱HYC-390独有风冷系统,专利风道设计,保证风速均匀,温度均匀性更优;电加热玻璃门,防凝露,轻松应对海上潮湿环境带来的门体凝露现象;完美报警系统配合双锁设计,让实验试剂存储更安心。向阳红09上调试完成的医用冷藏箱HYC-390继海尔航天冰箱搭载神舟飞船三入太空,服务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超低温冰箱搭载“雪龙号”奔赴南极,支持极地科考之后;海尔节能芯超低温冰箱又装备向阳红09号,探秘深海,再为我国的深海科学和海底资源探索提供帮助!海尔生物医疗得益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帮助,又通过科技创新,回馈和协助国家在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持续攻坚探索。海尔生物医疗始终保有一颗创生命科学领域自主品牌的感恩之心,热血之心。
  • 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研制通过验收
    p   6月23日,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在轨指标评价评审会在北京召开,评审组一致同意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通过评审。 /p p   评审组由北京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科院空间总体部、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和大气物理所等单位专家组成。 /p p   评审组专家认为:紫外临边探测专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环形探测新模式,采用环形+前向联合探测新体制实现了多方位、多波段同时大气成份探测,两台载荷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考核评定为成功。 /p p   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由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负责研制。该专项载荷搭载于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升空。发射成功后10小时,该专项载荷加电,1小时10分钟后温控达到稳定状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作为用户单位,在测试项目及内容覆盖了全部功能、外部、内部接口,并满足任务书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在轨指标评价工作。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行期间,该载荷对地球边缘大气层进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临边探测,获取地球临边光谱数据。通过大气成分临边反演技术,获取大气成分如O3的垂直分布,并对大气气溶胶等信息进行反演试验性探索。 /p p   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由紫外前向光谱仪和紫外环形成像仪构成,如下图所示,二者具有强互补性。环形成像仪提供大气辐射多方位空间分布与动态的宏观结构,前向光谱仪提供某一方位的精细结构。这是国内首次采用临边观测方式进行大气探测,并且可以实现对大气密度和臭氧等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同时遥感。 /p center img alt=" 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专项载荷研制通过验收" src=" 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7/10/nick/1499658005903068332.jpg" width=" 400" height=" 141"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紫外前向光谱仪和紫外环形成像仪 /p p   紫外临边探测专项的研制与空间实验室的在轨试验,为地球环境与气候预测、空间天气学应用和紫外姿态敏感单元研究等开辟了新方向,为空间大气临边成像光谱探测的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该专项载荷在大气痕量气体监测、大气与环境预报、空间天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
  • 嫦娥二号通过月全食考验 科学仪器重启恢复工作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上的科学仪器,安全通过月全食后,12月24号晚全部成功重新加电开机,一切正常。   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二号,21号经历月全蚀考验,为节省能量,地面将卫星上的科学仪器全部关闭,当天卫星安全度过月全食。到了12月24号,地面决定将卫星科学仪器重开,从晚上8点35分开始,地面通过无线电,向卫星上六台仪器逐一发出加电指令,半小时后完成。据了解,从发射到12月25日11时,嫦娥二号的科学仪器已工作了一千个小时左右,并向地面传回约五十万兆的数据。
  • 东胜龙二代触摸屏PCR仪有奖征名活动
    十年来,东胜人用满腔热血投身于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从代理国际顶尖生物仪器品牌,为中国生物科学家奉上多元,优质的先进仪器设备,到披荆斩棘,潜心研发适合中国本土环境的PCR仪,走过了一条虽艰辛却生生不息的民族梦想之路! 东胜龙二代触摸屏PCR仪经过严格苛刻条件测试,终于惊艳上市了!它将与怀有民族梦想的科学家共同书写非凡传奇! 从现在起,东胜创新发起为自主品牌触摸屏PCR仪有奖征名活动。您可发挥无限想像力,为他起个更响亮的名字。 活动细节如下: 1. 征名阶段(2012.09.10-2012.10.20) 活动举办地:全国 请务必填写如下各项信息,以及时与您沟通和联系,回复邮件至,Info@eastwin.com.cn 仪器命名: 姓名: 学校: 导师名称: 实验室地址: 联系电话: 2. 活动评选(2012.10.21-2012.10.25) 收集征名,根据票数多少进行排序,选出人气指数前5名的名称,参与终极一、二等奖的抽取,所有参加活动者参与三等奖评选。 备注:所有奖项不重复参与 3. 抽奖(2012.10.26-2012.10.31) 1等奖 1名,奖品为16G ipad 二等奖4名,奖品为500G移动硬盘 三等奖30名,奖品为8G U盘 4. 结果公布,发放奖品(2012.11.01-2012.11.05) 结果公布请见官方网站,同时中奖者以邮件和电话通知,对积极参与者表示感谢! 咨询电话:010-51660023-8001
  • 风云二号08星携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成功发射入轨
    风云二号08星(G星)于2014年12月31日9:0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为该型号任务研制的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产品于北京时间2015年1月6日12:31开机运行。截至北京时间2015年1月8日14时,在轨连续工作2天2小时,目前已完成在轨初期探测数据分析工作,结果表明: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各单机工作正常,性能稳定良好,太阳X射线探测器探测到全部的C5级以上太阳耀斑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探测数据与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活动状态一致,高能电子探测器探测通量合理、能谱结构清晰,在宁静时期与扰动时期的探测结果符合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包括太阳X射线探测器、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和高能电子探测器三台单机,实时监测空间高能带电粒子通量、能谱的扰动,实时监测太阳耀斑爆发情况,用于预警太阳质子事件和卫星轨道高能电子通量变化,预报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事件,为卫星飞控管理、故障预防及异常情况分析提供服务。太阳X射线探测器可探测1.5~12.5keV (波长1~8Å )、3.1~24.8 keV (波长0.5~4Å )的太阳X射线,实现C5级以上太阳耀斑监测预警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可探测4~165MeV的高能质子和 4~20MeV/n 的He离子 高能电子探测器可探测0.2~4.0MeV的高能电子能谱分布及其通量变化。   探测结果如下:   太阳X射线探测器:开机以来共探测到1起M1级耀斑、5起C级耀斑,监测到全部的C5级以上太阳耀斑,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探测结果与同期GOES-15卫星观测结果一致,表明该单机工作正常。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开机以来,太阳活动平静,无大级别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高能带电粒子通量处于低水平状态,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各探测通道数据保持低计数率状态,工程参数正常,表明单机工作正常。   高能电子探测器:地磁活动以平静为主,但地球同步轨道位于地球外辐射带的边缘,由于地球偶极场的削弱,太阳风影扰动影响使得该区域高能电子环境变化十分强烈和频繁。风云二号G星高能电子探测器在轨连续工作2天2小时,仪器状态稳定,探测数据反映了2昼夜、2次较大级别的地磁扰动期间高能电子通量的显著变化,各通道数据变化幅度最大达4个数量级,实时、灵敏地反映了地球静止轨道电子通量的扰动过程。通过与风云二号E星、美国GOES-15卫星同时期探测数据的比对和确认(见图4),风云二号G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正确,符合空间分布规律,单机工作正常。   综上所述,风云二号G星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在轨工作稳定、正常,获得了良好的探测数据。该分系统在轨工作状态确认后,空间中心将进一步作好在轨测试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确保空间环境探测数据有效应用,确保型号任务圆满成功。   图1 FY-2G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耀斑探测结果   图2 GOES-15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耀斑探测结果   图3 高能电子各能道通量时序分布(FY-2G高能电子探测器)   图4 高能电子通量时序分布(FY-2E空间粒子探测器)
  • 玉兔二号打开月球“隐秘角落”,科学仪器再立新功!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月球的浅层结构记录了大型撞击事件和岩浆喷发的次数、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序关系,是写下月球三十多亿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记本”。但迄今为止,人类对其认识仍十分有限,它犹如等待探索的“隐秘角落”。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科学家们在月球车上搭载了许多科学探测仪器,其中的探月雷达为我们“解剖”月球、了解月表下面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家基于玉兔二号前3个月昼雷达探测数据,获得月球背面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结构的重要发现和认识,翻开月球演化“日记”的全新一页。北京时间9月8日,这项研究成果在《自然· 天文》上发表。 span style=" font-size: 24px " 三十多亿年演化的“日记本”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月球的演化与小行星撞击密不可分,科学家试图通过对月球浅层结构的分析来获得小行星撞击的历史。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科学家已经了解,小天体撞击地球早期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但长期内部的地质构造活动抹除了其早期演化的大部分痕迹,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历史十分困难,而月球上较好地保留了这些记录。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林杨挺介绍:“月球质量较小,很早就停止了内部活动,因此月表的撞击坑以及撞击坑溅射物堆积剖面是了解月球演化历史的很好的视角,也可以为我们认识地球的早期演化提供重要参考。”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科学家为小行星撞击假设出一幅幅“高能画面”。例如,月表物质被“撞”出来并向四周抛射,在近距离形成连续的溅射毯,在远距离形成不连续的溅射条纹。一些大型撞击事件还可能引起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与溅射堆积物的互层结构。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月球表面遭受普遍和强烈的小行星撞击改造,因此,月表物质是不同撞击事件溅射物的混合。溅射物的石块大小和堆积厚度又与撞击事件的规模和距离相关。此外,岩浆喷发的次数、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空关系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分析月球浅层结构获得。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也就是说,月球浅层结构原封不动地记录下小行星撞击的“画面”,形成一本行球演化的天然“日记”。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黑科技”助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阿波罗计划”通过在月表钻取月壤样品及月震仪探测等方式,尝试“看清”月球浅层结构。但钻孔样品深度仅2米、而且钻孔位置有限;月震波的方法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识别月球浅层的精细结构。即使结合月震波、微波、地形地貌及小撞击坑溅射物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也只能间接获取一些粗略特征。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怀抱玉兔二号抵达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中的冯· 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即开展了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为探测人类向往已久的月表浅层结构,中国科学家在玉兔二号上搭载了足够先进的“黑科技”——测月雷达。着陆器和月球车携带了更加先进的探测设备,它不仅可以利用粒子激发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X射线谱仪、红外成像光谱仪 /strong /span 和其它许多设备来实时分析月球表面土壤、稀薄大气中的化学成分,还能通过安装的测月雷达来探测月表下方深达330米处的地质情况,然后把探测数据传回到地面,给科学家们分析结果。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雷达由2个频率通道组成,其中高频通道探测深度约50米,用于探测月壤及其下伏溅射物的高分辨结构,低频通道探测深度可达约500米,用于探测可能存在的厚层状溅射角砾岩层和玄武岩层等结构。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1ae471bd-2668-4aa2-8920-ca2c0e3505dc.jpg" title=" 图片1.png" alt=" 图片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在此之前,作为玉兔二号的“前辈”,嫦娥三号依靠测月雷达开展了“边走边探”的工作,完成了首幅月球浅层结构剖面图,揭示了嫦娥三号着陆区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演化过程,并发现了一种新的岩石类型。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揭示了该区域的火山活动历史。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3个月昼的数据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科学家期待,和玉兔二号一起“爬山”的雷达发回令人振奋的数据。2019年3月13日,玉兔二号完成3个月昼工作,进入第三个月夜,累计行走163米。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收到数据后,科研团队和载荷研制团队立即投入研究工作中。作为论文三位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海负责数据处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斌为测月雷达设计师、负责厘定原始数据,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祝梦华则负责撞击坑模拟。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经过地质解译,玉兔二号所到之处的浅层结构剖面清晰地展现在科学家面前。着陆区的浅层结构由上往下分为三个基本单元:单元1总厚度130米,为临近多个撞击坑的溅射物堆积和底部的玄武岩角砾层;单元2总厚度约110米,为多次喷发的玄武岩层;单元3总厚度不小于200米,则为着陆区北部的莱布尼兹撞击坑的溅射物。同时,高频雷达信号揭示了单元1上部的精细结构,最顶层30多米厚的物质主要是来自芬森撞击坑的抛射物。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ca997f6-bd61-430d-b167-fce2f8666d74.jpg" title=" 图片2.png" alt=" 图片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玉兔二号所到之处浅层结构剖面(课题组供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这表明,玉兔二号所探测的月面物质并不是充填冯· 卡门撞击坑底的玄武岩,而来自芬森撞击坑。同时,雷达剖面还揭示,着陆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撞击溅射堆积和多期次玄武岩浆喷发充填。这些新发现对于认识月球南极-艾肯盆地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月球内部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后续探测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研究人员表示,期待后续探月工程能搜集到更多来自月球背面“隐秘角落”的信息,以帮助科学家完整解密“月球日记”。 /p p br/ /p
  • 环境减灾二号F星成功发射!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又添新成员
    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F星。环境减灾二号F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支持立项,由生态环境部与应急管理部联合牵头组织研制的业务卫星。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十三五”立项的环境系列“2+2”星座(2颗光学、2颗SAR)正式组网运行,初步形成了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的中等空间分辨率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环境减灾二号F星指标设计与环境减灾二号E星一致,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499公里,设计寿命8年。星上配置了5米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两台有效载荷。其中,5米S波段SAR载荷具有受云、雨等天气影响较小的优势,可弥补光学卫星易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足,同时,成像空间分辨率/幅宽可分别达到5米/35公里或25米/100公里;应急数据处理分系统通过星上实时成像、热点区域信息快速提取及预处理,可大幅提升海上溢油等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卫星遥感数据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环境减灾二号F星将与环境减灾二号E星实现组网观测,使5米S波段SAR载荷数据获取和覆盖能力相比单星提升一倍,将有效弥补南方多云多雨地区光学卫星遥感有效数据的不足,大幅提升全天候、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业务化监测能力。在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可针对浒苔、水华、溢油等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点风险源调查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源保障,对海岸线变化、河流干涸断流等进行实时监测;在自然生态监测方面,可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监管,土地利用分类、植被长势监测以及生物量评估等业务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积极会同工程各参试单位,抓紧做好卫星工程在轨测试与应用评估工作,为有效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 “珞珈二号”遥感图像发布 雷达成像填补国际空白
    7月12日,国际首个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珞珈二号遥感应用系统发布在武汉商业航天论坛公布了入轨后获得的首批影像,画面里山峦、河流、公路、农田地貌分明。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了解到,影像成像的数据是由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提供,该雷达填补了国际上在该频段高分辨SAR卫星的空白。  为什么是Ka频段?据介绍,传统的雷达由于受到频段的限制,难以获得草、叶子、乔木、灌木等地貌的信息,而Ka频段由于其波长特性,能清晰分辨出林木、草地、农田等地貌信息,并反演地形等地理信息。这是其他现有在轨微波卫星不具备的特征。  基于此,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可以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灾害预警预报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基础地理测绘、“双碳”战略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是大范围、大比例尺的遥感数据能定期、快速、及时获取的“利器”,可全天时多天侯对地面目标进行观测并获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雷达图像接近光学效果,能满足目标识别级的遥感感知的高分辨率探测需求。  据了解,研制团队利用相控阵天线设计了多角度成像模式及视频成像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目前星载雷达对地遥感探测的手段。多角度成像模式,可以克服陡峭山区雷达阴影、叠掩等几何畸变的制约,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测图困难,测绘的数据处理起来也很复杂,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的观测结果则有望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为交通建设等建设规划提供数据支持。视频成像模式除了生成图片,还能生成动态视频,观测结果将更清楚、更立体、更动态。
  • 为蛟龙号深海潜水保驾护航 长春机械院获得“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实验室”整体工程总承包项目
    ?? 海洋装备是人类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活动的助手,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海洋经济振兴的先导性产业,处于整个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洋装备制造不仅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与海洋大国工业地位的象征。 “蛟龙号属于深海潜水器,其设备要经过机械拉升、爆破以及不同水深、风浪等的测试,而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就可为其提供这样的质检环境。”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国这样说。 近日,长春机械院在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招标中,一举中标水下设备检测实验室、海洋工程及船舶电缆和脐带电缆检测实验室的整体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承包总金额逾千万。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国一行多人来我院考察交流 此次中标是继今年1月成功签约北京科技大学“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后,再一次成功中标千万元级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标项目包括: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扭转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20000KN拉伸疲劳试验机等多套试验设备及液压泵站、子站、管路、冷却装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海洋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大吨位拉伸疲劳寿命试验台均代表着世界工程测试领域最前沿技术。 对于该项目的投标过程,院领导高度重视,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出核心骨干组成专题项目组,对技术方案、商务报价等进行多次严格评审。 “在项目启动初期,招标方在寻找竞标单位的时候就做过细致的调研,我院曾多次承担过此类高难度、大型试验装置的研发制造任务,并且都顺利通过验收,这一点给招标方印象深刻,在竞标过程中,我院作为目前中国工程试验设备领域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院所企业展现出了良好的技术实力和热忱的合作愿望,也从一个侧面让招标方对我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最终我院凭借强大品牌优势,无法比拟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业界口碑等综合优势,从多家颇具实力的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招标方选定的合作伙伴。可以说中标是情理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项目投标的负责人介绍说。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复的唯一海洋设备类综合检测中心,它的成立将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涉及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海洋设备检测校准机构,标志着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领域有了权威的国家级产品质检机构,是蓝色硅谷核心区国字号重点支撑项目,不仅可确保为各项海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同时也将为规范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的市场准入,保证国内外优秀产品的有序竞争,推动海洋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项目建成后,将为深海潜水器、海洋平台、海底电缆等海工装备提供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将成为国内最权威、国际知名的、具有鲜明蓝色经济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品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全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和国内外市场准入提供权威检测和技术支持。 中标重点设备介绍: 海洋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机(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 该设备主要用于模拟全尺寸海管服役过程中存在的交变应力,这种交变应力一方面来自于管内输送油、气或水的压力波动,另一方面来自于管道外部的变动载荷,如波浪载荷、海流载荷等,以全面可靠的分析海管的疲劳性能,为其疲劳寿命分析与预测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 该试验系统由多个伺服作动器加载,能够完成管道四点或三点弯曲疲劳和内压疲劳同步或多通道协调试验。伺服控制器采用MCT全数字伺服控制器(采用当今控制领域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试验管长度0.8-12M 该设备国外已有挪威、美国和巴西等国设计研制出不同形式的管道全尺寸疲劳试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我院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制造了国内第一台全尺寸大型疲劳试验台,解决了我国海洋管道焊接接头全尺寸疲劳试验的迫切要求,对建立完善的试验方法及操作、评价规范,为海洋管道设计、制造、维修和结构承载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于海洋管道的安全运行及寿命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00KN拉伸寿命疲劳寿命试验台 该设备适用于各种管材在20000KN试验力时的抗拉强度性能试验及破断试验,是目前国内试验能力最大的动态疲劳试验设备。 该设备采用承载式结构设计,刚度高、结构紧凑,最大动态试验力:± 10000KN ,最大静态试验力:20000KN,该设备具备远程控制,自动保护等功能。 该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增强了我国对大型关键海洋设备的检测能力,全面提升了我国大/全尺寸材料及构件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安全评价技术的整体实力,对海洋相关重大工程顺利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升级服务 打造国内实验室承建龙头企业,对标国际标准 该项目与北科大“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重大工程服务的、都是代表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都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都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与北科大项目不同的是,此次不仅是为实验室提供试验测试设备,而是实验室整体承建即全套解决方案提供,涉及到实验室前期规划设计、多台套设备的选型购置及油源管路系统建设、安装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期实验室认证认可、设备维护校准、实验室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工程。 长春机械院在原有交钥匙工程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专门成立试验工程事业部,专业致力于提供实验室整体承建服务即一站式解决方案。就是按照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流程、规范化的运作提供的高度可靠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由实验室建筑布局和装修系统、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气体供应、电气工程、安全集中监控系统、信息化管理、实验室家具和配套辅助设备、用户培训、实验室认证认可、维护服务等部分组成;包含了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全部过程:从前期的规划选址,到内部系统的设计施工,到系统的培训和交付,到后期的维护保养升级改造等。整合了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及服务提供商的综合能力,确保实验室系统的安全和规范。 用户无需对系统的细节问题作过多考虑,所有工作都由项目专业总包服务商统一解决。 整体的设计施工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善的系统工程,集成了各级别实验室的设备及功能要求,各专业都按统一的设计和操作程序进行,使最终完成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介绍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鸟瞰图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和成立的,中心突破以往国家质检中心建设与运行模式,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有关机构整合、转企改制的改革方向,以及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思路,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起步即按国有企业模式组建并运行。 项目位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占地面积107亩,概算总投资10.1亿元,其中,土建相关投资5.44亿元,设备相关投资4.67亿元,主要建设理化综合楼、水下设备实验楼、海洋设备电气实验楼等8座实验单体。 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以积极推进基础性能实验室规划设计和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海洋工程装备、海事通讯导航、海底复合缆等产品检测项目大样本数据调研分析 蓝色硅谷项目介绍:  蓝色硅谷项目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蓝色硅谷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合作平台,一些公共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都可以彼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对此,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科技与人力资源部部长郑雷如是说,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是海洋设备检测的综合平台,在这个实验平台周围,可以聚集一批海洋设备建造机构,也可以实现中介服务机构的聚集,最终有利于海洋产业的聚集。紧紧围绕“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功能,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努力把蓝色硅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 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方案评审会 一次中标可能出于偶然,连续中标确是必然 连续中标国家重点科技建设项目,是市场对我院在试验机行业地位、综合实力的肯定,是对我院数十年来深耕试验技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长春机械院作为国内试验机行业的领导者,始终坚持以提高我国工程试验测试水平为己任,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及科研投入力度,先后完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试验测试设备,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 喜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科普一文速览
    仪器信息网讯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继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以来,时隔近五年,我国再次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本次搭乘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级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二级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二次飞行任务,同时也是第七次载人发射任务。图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从左向右依次是: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神舟十二号的飞行目标是对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三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按计划,他们要在空间站驻留三个月,这将创造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天数的新纪录。在太空期间,他们将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一、载人神箭:长征二号F图注:神舟十二转场照片。长征二号F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安全落地。二、太空摆渡车:神舟飞船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图注:神舟载人飞船结构(示意图)。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长2米,直径2.4米,内设可供三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推进舱呈圆柱形,长3米,直径2.5米,底部直径2.8米,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三、太空快递小哥:天舟飞船图注:天舟货运飞船(艺术图)。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了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和组合体飞行。天舟二号飞船密封舱携带的货物重量约 4.69 吨,推进剂约 1.95 吨,物资总重近 6.64 吨。其中包括,能供三人三个月使用的消耗品、二套舱外航天服以及平台物资等。为本次神舟十二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做好了生活物资准备。四、神舟飞船任务极简史神舟一号于1999年11月20日发射,1999年11月21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1小时11分。这是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二号于2001年1月10日发射,2001年1月1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7天10小时22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神舟三号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2002年4月1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6天18小时51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三艘飞船,为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四号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2003年1月5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6天18小时36分。神舟四号在半年运行中,初步探明飞船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神舟飞船正式载人积累了宝贵经验。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2003年10月1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1小时23分。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图注: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安全返回。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和聂海胜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2005年10月17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4天19小时33分钟,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2天20小时27分钟。在此期间,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2011年11月17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6天13小时34分钟。这是一次无人发射,主要目的是验证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神舟九号搭载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2012年6月29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2天15小时24分钟。飞船同天宫一号实施了自动交会对接,在此次任务中,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进入太空。神舟十号搭载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2013年6月26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14天14小时29分钟。在此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飞行12天,航天员还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神舟十一号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2016年11月18日成功返回。全程历时32天6小时29分钟。在此期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舟十二号搭载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于2021年6月17日发射,对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他们将在那里停留90天,将创造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五、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和”核心舱是我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质量22.5吨,由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核心舱在设计上有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达到了50立方米,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六、完全建成后的空间站什么样子?图注:建成后我国空间站的基本结构,可见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对接的状态(艺术图)。按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后的空间站将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整体呈现一个T字形结构。除了这次的 “天和”核心舱外,另外两个实验舱分别名为“问天”和“梦天”。其中,核心舱又可细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节点舱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用于空间实验舱的停泊和航天员的出舱;生活控制舱用于航天员工作、实验和睡眠休息等;资源舱为核心舱提供能源保障和对接“天舟”货运飞船等。“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和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具体来讲,“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配备有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还有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除此之外,它还有核心舱部分关键平台功能,这意味着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接管对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梦天”实验舱除具备和“问天“实验舱类似的功能外,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在空间站常态化运行后,将有三名航天员作为一个乘组长期驻留,定期轮换。轮换期间,最多可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完成交接后,前一个乘组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七、为什么非要去太空?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来,现在建设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做科研工作,做地面上不能很好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空间站绕着地球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运动,空间站里一直处于失重状态,或者说微重力状态,这就为那些需要长时间在失重条件下才能完成的实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如果只是为了实现短暂的失重状态,通常有其他方式:一是建造非常高的落塔,在实验舱下落的过程中实现维持仅数秒的微重力。坐落在北京中关村核心区东南,隶属于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落塔就是这样一种装置,该落塔建成于2003年,高度为116米,实验物品实际从83米处自由下落,可获得3.6秒的微重力状态。图注: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落塔(乔辉2018年拍摄于北京希格玛大厦北侧)。二是让飞机做抛物线飞行,当飞机飞到高空后,调整飞机成上仰状态,关闭发动机,飞机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斜抛运动,能够实现几十秒的微重力状态。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有这样的公司在运作,可以让游客体验失重状态。还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是发射亚轨道火箭,所谓的亚轨道就是指高度超过100公里,但尚未入轨,不能围绕地球运动的发射。有意思的是,预计2021年7月20日,前世界首富贝索斯将搭乘自家公司(蓝色起源)研发的“新谢泼德”火箭进入太空,能体验约5分钟的失重状态,欣赏一下地球与太空的接壤的优美弧线,然后返回地球。图注:贝索斯和蓝色起源公司的亚轨道火箭。目前,要想维持长时间的失重状态,当然必须要去太空了。在太空长时间的失重环境中,可以研究的项目非常广泛,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冶金、工艺和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其中以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的行为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的材料的制备以及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动植物行为的研究最为常见。航天员不但是实验的执行者,其本身也是医学实验的对象。未来,人类要想进行载人深空探索,例如登陆火星,单程旅行需要八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就要求航天员必须有长期在太空生活的经验,这种经验必须在空间站上才能获得。八、目前在轨运行的有哪些空间站?目前,正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空间站的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以及加拿大等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其他空间站都退役了。图注: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第一个舱室由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后续主要由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飞船进行建造和维护。最近几年,SpaceX的货运和载人飞船也参与了进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2010年才正式转入全面使用阶段。国际空间站长73米,宽109米,重400多吨,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空间站,也是最大的空间站。不过,国际空间站已经开始出现老化迹象,每年维护成本高昂,可靠性在下降,存在安全隐患。2010年10月,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找到两条漏气的裂缝,2021年3月成功封堵。2021年4月,航天员又在空间站发现三个潜在的漏气点,据说用密封胶修补了这些地方。按计划,国际空间站最初的服役期限到2015年,之后逐渐推迟至2024年。不过,很大可能还要继续推迟,毕竟是花费了1500亿美元建造的。2021年4月21日,俄罗斯航天局放出消息称,如果得到国家批准,俄罗斯将退出国际空间站,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空间站?1971年,前苏联就秘密把礼炮一号(Salyut)空间站送入太空,进行军事活动。从1971年到1982年,前苏联总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其中7个获得成功。在前苏联太空竞争的压力下,美国于1973年用土星五号火箭发射了他们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前后接待了三批航天员。1979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图注:早期美国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除了国际空间站,最有名的要数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了。和平号空间站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舱室组合而成,重量达到130吨。除了前苏联自己的飞船,和平号空间站还接待了数次美国航天飞机的造访。图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与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对接。和平号上的航天员共完成了78次出舱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有三位宇航员连续驻留时间超过一年,为研究人体在长期太空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数据。2001年完成历史使命,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十、我国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也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入驻天宫一号。图注: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太空授课,演示小陀螺在失重状态下的行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讲,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令人印象深刻!那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他们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再来看一下天宫二号的情况。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进行对接,承担着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科研硕果累累。例如,天宫二号上搭载的设备首次进行了量子密钥分配实验;搭载的伽玛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器共探测到55个伽马暴,还观测到了蟹状星云脉冲星的信号,并在国内首次利用脉冲星信号实验定轨。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完成使命,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十一、到2022年年底,建设空间站还有八次发射计划喜欢航天的朋友有福了,在2021和2022两年时间里,建设空间站的火箭进行11次发射,目前已经执行了3次发射,还有8次发射。执行这些任务的分别是发射空间站各舱室的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和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其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届时,有条件的朋友记得到现场观看。
  • 聚焦2010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以及本报读者参与评选的2010“福田汽车杯”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8日揭晓。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 (按发生时间顺序):   一、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通过验收   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1月19日通过国家验收。光源的能量位居世界第四,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每年供光机时超过5000小时的“上海光源”每天可容纳几百名科研人员,在各自的实验站上,使用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   二、科技让世博更精彩   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全面助力上海世博会,展现出中国科技界自主创新的实力与风采。世博科技行动实现了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生态和谐、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安全,此外,还让中国馆、主题馆、网上世博会等展览展示更加精彩。   三、我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用“稍触即溃”的量子态传输信息,可以实现信息的绝对安全。我科学家成功实现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20多倍。该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体细胞“变身”多能干细胞机制被揭示   我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揭示了体细胞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的启动机制,发现了4个关键基因在逆转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了间充质—表皮细胞转换过程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中的关键地位。   五、我自主研制出世界首台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的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通过机械的精准定位替代医生在放射线下手术操作,既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又能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还能降低对医生的放射损害。   六、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临界   发展和推广快堆,被认为将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问题。7月21日,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七、“蛟龙”顶起中国纪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技术国家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八、嫦娥二号升空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在奔月过程中,嫦娥二号飞行测控将首次验证我国新建的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使我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将扩展到“地球—火星”间的距离。   九、“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问鼎全球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和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速度刷新国际超级计算机运算性能最高纪录,一举夺魁。   十、我国高铁跑出486.1公里时速,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12月3日,由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研制的“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跑出创世界铁路运营时速最高纪录的486.1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两院院士评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1月19日在京揭晓。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分别宣布了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上还向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单位颁发了纪念证书。   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探月工程二期揭幕 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10月9日,在顺利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1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科学试验与在轨测试,之后降低轨道对月面虹湾地区进行了成像。虹湾地区位于月球北纬43度左右、西经31度左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是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10月28日,分辨率达1.3米的月面虹湾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   2、“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天河一号”采用了自主研制的高速互连芯片,使得CPU之间的通信速度大幅提升。中央处理器也首次部分采用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芯片。操作系列软件也是自主研制的“麒麟操作系统”。   3、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经过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6年努力,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5月31日至7月18日,在我国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 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代表着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4、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下一步京沪高铁将全力推进以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和站房建设为主的站后工程施工,展开全线联调联试。届时,北京至上海可实现4小时到达。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最高时速38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5、水稻基因育种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自然• 遗传学》杂志5月23日报道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这种基因产生变异后可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研究团队将基因分析技术与传统作物种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了改良稻米品种,可使水稻产量提高10%。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6、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揭示致癌蛋白作用新机制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翼和付向东联合研究组发现,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还能直接促进靶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认为PTB蛋白是抑制蛋白的定论。该研究成果在《细胞》杂志子刊《分子细胞》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这一研究成果对基因转录后调控研究领域具有引领作用,对理解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7、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在7月21日上午9点50分实现首次临界。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为65兆瓦,电功率20兆瓦。其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铀资源利用率提高至60%以上,也可使核废料产生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8、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北京八达岭与河北怀来之间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个距离是目前世界纪录的20多倍。该实验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英国《自然• 光子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成果。   9、“大熊猫基因组”发表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和组装》,1月21日以封面故事形式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表明,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2.4G,重复序列含量36%,基因2万多个。这是全球第一个完全使用新一代合成法测序技术完成的基因组序列图。这一成果将成为基因组绘图的国际标准。   10、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     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DMTO-Ⅱ)在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这是DMTO-Ⅱ工业化技术全球首份许可合同,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在走向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将实施煤制甲醇年产180万吨、甲醇制烯烃年产70万吨及配套项目。
  •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   6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12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   国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目前除中国外,还没有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这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成果。此次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了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   5. 首台国产CPU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验收   9月11日,“神威蓝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共8704个CPU, 全部采用自主设计生产的申威1600处理器, 整个系统的峰值运算速度为 1.07千万亿次,其存储容量为2000万亿字节。基于“神威蓝光”系统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已为30多家单位、4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技课题提供计算服务,计算资源利用率峰值在60%以上,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6. 戊肝疫苗研制成功   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这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厦门大学的戊肝疫苗项目课题组,取得了保护性抗原识别及结构表征、病毒颗粒组装机制等多项核心原创发现,并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的核心技术体系。其团队先后在《柳叶刀》等学术刊物发表了26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及疫苗产业会议上报告进展。课题组与企业合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中,第三期试验在10万健康人群中接种。   7.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由国防科工局协调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成功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将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我国首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毒无污染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据介绍,该型发动机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关键技术70余项,获得了近20项国防科技成果及相关专利授权。   8.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利用自主发展的高亮度、高纯度量子纠缠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随后,他们利用八光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取得了可扩展容错性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该小组还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光电技术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双向纠缠分发,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9. 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   中微子混合角θ13是物理学中28个基本参数之一,它的大小关系到中微子物理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和宇宙起源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相关,是国际上中微子研究的热点。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来自全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38个科研单位组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3月8日宣布,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并测得其振荡振幅,精度世界最高。该结果加深了人类对中微子基本特性的认识,得到国际高能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并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10. 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建成   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落成。该射电望远镜高70米、重2700吨,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其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频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该射电望远镜采用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最高指向精度要求优于3角秒。   201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 “好奇”号在火星成功着陆   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凌晨,远征5.67亿公里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历经8个月飞行,在位于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开始其探索火星生命痕迹的旅程。登陆火星数分钟后,“好奇”号首次向地球传回火星图像,随后,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也将陆续传回地球。“好奇”号长约2.8米,重900多千克,它共有6个轮子,每个均拥有独立的驱动马达,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还配有独立的转向马达。“好奇”号的动力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好奇”号被誉为人类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是美国太空探索历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2. 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人造大脑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个科学家小组称,他们已经开发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测试的基本测试。这个名叫Spaun的大脑由250万个模拟神经元组成,它能执行8种不同类型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范围从描摹到计算,再到问题回答和流体推理,可谓五花八门。随后机械臂会描绘出任务输出。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3. 科学家设计出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   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1月6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设计出迄今世界上最细的纳米导线,厚度仅为人类头发的万分之一,但导电能力可与传统铜导线相媲美。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量子计算机研制领域。科学家利用精心设计的原子精度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硅表面以1纳米间隔只安放1个磷原子的方式制备了纳米导线,其宽度相当于4个硅原子,高度相当于1个硅原子。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纳米导线可以使电子自由流动,有效解决了电阻问题。这一新技术表明,计算机元件可以降低到原子尺度,这是个巨大突破。   4. 癌症干细胞研究获新证据   很多时候,那些似乎已经被治疗消灭的癌症又会卷土重来。一些科学家将此归罪于所谓的癌症干细胞,它们是癌细胞的一个子集,能够保持休眠状态,从而逃避化疗或放疗,并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形成新的肿瘤。这种想法一直存在争论,然而,8月1日,《自然》、《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的3篇论文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在某些脑、皮肤和肠道肿瘤中,癌症干细胞确实是肿瘤生长的源头。3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利用遗传细胞标记技术追踪了特定细胞在生长的肿瘤内部的增殖情况。这种细胞追踪技术被认为是检验癌症干细胞模式的正确方法。研究人员相信,搞清哪些癌症可能源于癌症干细胞是今后更有效治疗的关键。   5.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ATLAS和CMS研究小组,分别确认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取得的数据发现了在125-126吉电子伏特质量区间存在一种新的粒子,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的水平。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也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也被称为“上帝粒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将开拓实验和理论物理的新领域。   6. 日本科学家首次用“人造”卵子产下小鼠   在利用源自干细胞的精子产下了正常幼鼠后,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又通过同样的方式利用卵子完成了这一壮举。这项研究最终有望为帮助那些不育夫妇怀孕带来新的方法。研究人员从ES和iPS细胞入手,培育形成了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随后将这些原始细胞与小鼠胎儿的卵巢细胞相混合,从而形成了再造的卵巢,并最终将其移植到活体小鼠的正常卵巢中。4周零4天后,那些与原生殖细胞类似的细胞发育成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授精后再将得到的胚胎移植进代孕母亲体内。大约3周后,正常的小鼠崽诞生了。《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7. 英国研究发现一种高速磁存储原理   英国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可用于开发高速磁存储设备的原理,由此带来的存储速度可高出现有硬盘的数百倍。据介绍,现在的硬盘等存储器多使用磁性物质,如果要记录信息,就需要把磁性物质的磁极颠倒,这个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外加磁场。研究人员发现,不使用外加磁场,单纯使用热量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其具体方式是向磁性物质发射含有热量的激光脉冲,它在吸收热量后磁极也会颠倒。参与研究的托马斯奥斯特勒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发现,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存储速度高出现有硬盘数百倍的存储器,每秒钟存储的信息可以高达上万亿字节。   8. 天文学家发现质量是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霍比埃伯利望远镜大质量星系调查项目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是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这一罕见黑洞质量达170亿个太阳,位于NGC 1277星系,其质量占了该星系质量的14%,而通常黑洞只占其所在星系的1%。这一发现可能改写黑洞与星系的形成演化理论。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9日的《自然》杂志上。NGC 1277位于距地球2.5亿光年之外的英仙座星团,大小只有银河系的1/10。此前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给NGC 1277拍过照。本次研究又结合了霍比埃伯利望远镜数据,并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了多种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其中存在一个质量达太阳170亿倍的黑洞。   9. 德国首次从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   德国马普协会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成功从已分化体细胞——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为全球首创。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可自我更新并形成特定组织。在实验中,马普协会的研究人员将实验鼠皮肤细胞放在特定培养环境中,皮肤细胞在特殊生长因子的诱导下,成功“变身”成体神经干细胞。干细胞研究专家汉斯舍勒解释说,通过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可更有针对性、更安全地实现特定组织再生。这种方法具有巨大的医学应用前景。   10. 首个“超电子”电路问世   美国科学家们用光子取代电子,制造出首个由光子电路元件组成的“超电子”电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学》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和系统工程学院纳德恩西塔团队在实验中利用亚硝酸硅制造出梳状的长方形纳米棒阵列。这种新型纳米棒的横截面和其间的孔隙形成的图案能复制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这三个最基本电路元件的功能,只不过其操纵的是光波。在实验中,他们用一个光子信号(其波长位于中红外线范围内)照射该纳米棒,并在波通过时用光谱设备进行测量。他们使用不同宽度和高度组合的纳米棒重复该实验后证明,不同大小的光电阻器、感应器和电容器都可以改变光“电流”和光“电压”。
  • 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专利和论文居世界前列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十一五”期间,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发展成果丰硕。   报告称,“十一五”期间,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 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0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 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报告指出,这5年间,中国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中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   ——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   报告指出,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中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   报告还指出,论文也是科技产出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2008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论文11.7万篇、8.9万篇和6.5万篇,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1.7倍、1.6倍和2.1倍,世界排位分别从第5位、第2位、第5位上升到第2位、第1位和第2位。   报告称,“十一五”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报告提出,必须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举国之力大幅度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奋力推进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
  • 中科院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p & nbsp & nbs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国投董事长、党组书记王会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施洪祥出席签约仪式。 /p p & nbsp & nbsp 王会生表示,国投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投资导向、结构调整和资本运作的重要作用,探索出通过基金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国投与中科院在生物制造研发、能源微藻研发领域已经开展了一些合作,此次战略合作涉及领域更广,双方将系统地探索科学研究与经济市场的结合,共同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p p & nbsp & nbsp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 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九大报告提到六个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天眼”、“悟空号”、“墨子号”均由中科院完成,在“天宫二号”和“蛟龙号”研制中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形势下,中科院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p p & nbsp & nbsp 白春礼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此次中科院与国投重点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投融资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养四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将有效促进科技、经济、金融资本的融合,将创新驱动落到实处,未来双方还可以在更广泛领域开展合作。 /p p & nbsp & nbsp 白春礼强调,要切实落实协议内容,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有效聚集双方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p p & nbsp & nbsp 张亚平与施洪祥代表双方签署《中国科学院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进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科技研究所与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08501524-1128-4dde-a6ea-1a899cc7628d.jpg" title=" W0201808175792074930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签约仪式 /p p br/ /p
  • 创业板IPO!老牌超声公司成功过会
    文章来源:思宇MedTech;编辑:郑斯予2023年3月17日,据深交所官网显示,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头超声)已提交创业板上市,审核状态变为“上市委会议通过”。汕头超声首次于2022年6月15日递交了招股书,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21,360,064股,拟募集资金3.11亿元,主要用于医用成像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工业无损检测系统研发项目、便携式DR系统研发、产业化及市场建设项目和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关于汕头超声汕头超声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为超声研究所。1983年,公司自主研制出国内第一代量产的“中华B超”,开启了我国超声诊断设备国产化的道路。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制了超声医学影像设备、X射线设备和超声无损检测设备的各类标准共16个,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13个,建立并规范了行业产品的评价体系。# 公司业务与产品全数字彩超是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源。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已经掌握了从脏器结构性成像到脏器运动分析、弹性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建立了从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分析软件、探头核心部件到整机设计开发的完整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打破国外进口彩超在中高端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了从全身应用彩超设备、临床专科应用彩超设备、便携式彩超设备、掌上式无线彩超到人工智能云平台解决方案的全系列产品类型。在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公司以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长期致力于超声无损检测产品的原始创新和升级换代,研制的CTS-9009、SUPOR及CTS-2020无损检测设备应用于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二号项目、“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项目及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项目等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中。公司主要产品为医学影像设备及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具体产品及主要功能用途如下:便携式DR设备为公司未来潜在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依托成熟的底层电路设计、数据传输与图像处理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和精细化加工工艺,2014年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中国第一款内置电池便携式DR,2020年自主研发免防护和应急救援专用DR设备,突破了传统X射线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形成了覆盖居民医疗服务、动物医疗、手术监视、疫情监控、军警野战、事故灾难救援、现场执法及考古挖掘等多重场景需求的产品系列。同时,公司通过研发与手术机器人系统软件集成使用的实时超声成像,实现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术前确认、术中规划和实时监控,使外科手术更快速、更精确、更安全。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图像引导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帮助公司逐步从医学影像诊断业务领域向医学辅助诊疗系统业务领域拓展。▲公司产品总体发展情况# 公司营收情况2019 年度、2020 年度、2021 年度和 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的金额分别为 3.36亿元、3.22亿元、2.84亿元和1.33亿元。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成果的总体情况如下表所示:2019-2021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2020、2021 年度, 营业收入变动率分别为-4.27%、-11.7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率分别 为-20.41%、-4.10%。2022 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好转,营业收入较 2021 年同期增长约 6.42%,净利润增长约 25.63%。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维修及服务收入。公司产品主要为医用超声、工业超声设备和探头以及 X 射线医 学影像设备的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5.89%、95.70%、95.40%和 95.14%:# 行业发展趋势(一)医学影像行业1. 超声医学影像行业发展情况根据Signify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197,683台/套,至2020年增加至211,976台/套,预计到2024年将进一步增加至305,989台/套,年复合增长率为9.13%。对于国内市场,2019年中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39,835台/套,2020年市场规模增加至41,931台/套,预计到2024年增加至68,032台/套,年复合增长率为11.30%。2. DR行业发展情况国际市场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DR设备发展时间较长,积累了较为领先的技术。2015年,全球DR设备的市场价值约为114亿美元,2020年增加至1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77%。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数字化医疗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DR作为主要的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在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该市场主要以国产品牌为主,约占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14年我国DR市场规模约为101亿元,至2021年增加至约142亿元,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增加至约1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90%。(二)工业无损检测行业根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无损检测市场规模为84.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全球无损检测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88%。其中,2019年超声无损检测市场份额约为27.23%。根据GrandViewResearch发布的报告,超声波无损检测具有检测设备便携,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等优势,有望成为无损检测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检测方法。
  • 科技部公布中国科技实力清单 称取得多项第一
    我国科技实力到底如何?18日,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之际,科技部公布了一组衡量中国科技实力的“关键数字”。   数字一:科技投入年均递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9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为1512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5802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居世界第四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2010年有望达到1.8%。   在财政科技投入中,中央和地方比例约为1:1,国家科技计划对民生和经济领域的投入比例约为1:1。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经费30亿元,为2005年的5倍 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30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为2005年的4倍。   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数字二: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   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量子纠缠交换,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将我国凝聚态物理学研究推向了世界最前沿 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前沿技术研究领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开发成功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天河一号”,运算性能达到世界第一。“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备3500米水深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数字三: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   2009年,56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1.5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国家高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接近先进国家的水平。   “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09年达到6万亿元。2009年我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039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京沪高速轨道列车”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钢铁、石化、交通等重点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光二极管照明、光伏发电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在25个城市的公务用车和公共服务用车领域进行推广应用示范。21个城市开展了半导体照明试点,节电超过1.64亿千瓦时。   数字四:产学研结合日渐紧密,企业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逾70%   2009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5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35%以上项目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68%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   2009年,中央级转制院所获得国家财政纵向科技经费71亿元,来自市场的横向科技性收入为233亿元。许多研究型大学接受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科技经费占经费总额一半以上。   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我国组建了汽车轻量化、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半导体照明、杂交水稻等56个联盟。集聚了11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联盟企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万亿元。   数字五:外资研发机构技术交易额占我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   截至2009年,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了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伽利略计划、国际对地观测等国际大科学工程。   我国目前有3300多个外资研发机构。2009年,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交易额,占我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世界500强中有346家已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2010年,中美就化石能源合作续约,完成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项目招标,正式启动联合研究工作。
  • 科技部公布中国科技实力“清单”
    我国科技实力到底如何?3月18日,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之际,科技部公布了一组衡量中国科技实力的“关键数字”。   数字一:科技投入年均递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9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为1512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5802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居世界第四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2010年有望达到1.8%。   在财政科技投入中,中央和地方比例约为1:1,国家科技计划对民生和经济领域的投入比例约为1:1。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经费30亿元,为2005年的5倍 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30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为2005年的4倍。   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数字二: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   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量子纠缠交换,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将我国凝聚态物理学研究推向了世界最前沿 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前沿技术研究领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开发成功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天河一号”,运算性能达到世界第一。“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备3500米水深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数字三: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   2009年,56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1.5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国家高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接近先进国家的水平。   “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09年达到6万亿元。2009年我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3039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京沪高速轨道列车”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钢铁、石化、交通等重点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光二极管照明、光伏发电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在25个城市的公务用车和公共服务用车领域进行推广应用示范。21个城市开展了半导体照明试点,节电超过1.64亿千瓦时。   产学研结合日渐紧密,企业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逾70%   2009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5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35%以上项目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68%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   2009年,中央级转制院所获得国家财政纵向科技经费71亿元,来自市场的横向科技性收入为233亿元。许多研究型大学接受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科技经费占经费总额一半以上。   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我国组建了汽车轻量化、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半导体照明、杂交水稻等56个联盟。集聚了11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联盟企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万亿元。   外资研发机构技术交易额占我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   截至2009年,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了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伽利略计划、国际对地观测等国际大科学工程。   我国目前有3300多个外资研发机构。2009年,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交易额,占我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世界500强中有346家已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2010年,中美就化石能源合作续约,完成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项目招标,正式启动联合研究工作。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