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临床应用

仪器信息网临床应用专题为您整合临床应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临床应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临床应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临床应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临床应用话题讨论。

临床应用相关的资讯

  • 加强基础与流式临床应用 ,南方临床流式联盟高峰论坛桂林举行
    广西新闻网桂林 (通讯员 李金戈)为加强基础与流式临床应用,提高临床流式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和推进流式临床应用前沿技术发展,10月9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广西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联合协办的“南方临床流式联盟高峰论坛(桂林站)暨2021年广西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学习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成功举办,这也是该院“检验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年”系列活动之一。各大医院、单位的专家学者合影活动现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多位区内外临床检验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多位临床检验、科研及教学相关领域的同仁参会交流,就流式细胞在免疫、肿瘤、感染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南溪山医院副院长蒋广元致辞(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金戈 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专家在做介绍(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金戈 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分享相关经验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金戈 摄)南溪山医院检验科主任吴永彬发言。(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金戈 摄)论坛现场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副院长蒋广元表示:“本次南方临床流式联盟高峰论坛在桂林成功举办,将提高桂北甚至是两广地区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水平,将有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南方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据悉,流式细胞学的临床应用现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临着专业型人稀缺、应用领域局限、临床推广难度高等瓶颈、发展与难点问题。南方临床流式联盟致力于流式细胞技术的人才培养、技术规范化、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推广,有助于推动流式行业发展,服务临床诊疗工作,推动操作规范化、科研培训、应用转化研究、新技术新项目研发、临床沟通等方面得到持续发展。
  • 助力临床——SCIEX全力支持“质谱技术的创新开发及临床应用研讨会”
    SCIEX公司作为临床质谱技术的先行者,近日携手博纳艾杰尔一起鼎力支持并参加了由徐汇中心医院牵头主办的“质谱技术的创新开发及临床应用研讨会”,这是徐汇中心医院主办临床质谱研讨班的第6个年头,是上海乃至全国临床质谱应用的主要宣传阵地之一。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用户报名情况踊跃,共吸引了188名来自全国各地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学员参加。 一如继往,本次研讨会围绕临床质谱的开发与应用主题,演讲嘉宾有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王思合、北京同仁医院鲁辛辛、中山医院郭玮和王蓓丽、上海临床检验中心居漪、卫生部北京医院董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王惠民、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张玉荣、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卓先义等专家学者做了25场精彩报告,重点探讨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领域:自建方法(LDTs)开发验证、质量控制、诊断试剂的研发申报的规范流程、疼痛药物管理与检测、临床代谢组学等行业热点应用和研究的最新进展,给与会的专家和学员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来自SCIEX临床诊断部朱林经理做了“先进质谱技术与临床痕量检测”的演讲报告,对质谱在临床的最新热点---痕量激素检测、肿瘤标志物儿茶酚胺类,游离T3/T4等实际检测中的难点及注意事项做了分享,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加入SCIEX的博纳艾杰尔也精彩亮相了该次研讨会,博纳艾杰尔科技作为样品前处理领域的优秀企业,对生物临床样品前处理有丰富的经验。提供从Cleanert® PPT 96孔蛋白沉淀板、Cleanert® SLE 96孔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板、Cleanert® 96孔固相萃取板到Cleanert® M96位正压生物样品前处理仪和Cleanert® V96位氮气浓缩仪以及色谱柱等相关产品。 至此,SCIEX针对用户需求,逐步构架了从生物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时高效售后服务以及完善的线上线下教育系统,此整体解决方案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进一步奠定了SCIEX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质谱技术的创新开发及临床应用研讨会开幕 朱林经理“先进质谱技术与临床痕量检测” 参与代表来到SCIEX展台进行咨询和交流
  • 2017年北京临床质谱高端论坛:临床质谱前沿应用进展
    p   2017年8月18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质谱学组、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精准诊断与精准检测学组协办的“ABO联盟第五十期圆桌会暨2017年北京临床质谱高端论坛”在北京河南大厦召开。论坛以“临床质谱在精准医学的前沿应用进展”为主题,针对质谱临床应用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微生物、核酸、蛋白质临床鉴定等方面。会议邀请了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北京市质检总局、药监局及北京知名医院领导和检验领域专家参会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ae0cfc6-d250-4ce1-b3e5-1edf76f750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专业组肖盟在题为《临床质谱在微生物鉴定的应用进展》的报告中,向与会者介绍了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临床需求及北京协和医院近几年将临床质谱应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相关工作进展,并对不经菌株培养、纯化直接进行菌种鉴定进行了探讨。国外已有文章报道使用MALDI-TOF进行血培养阳性样本的直接鉴定,94%的病人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完整得到鉴定报告,并且其治疗方案可以得到有效调整。而使用传统方法鉴定并出具完整的鉴定报告需3天以上的时间。早在2012年,该方法就已经投入临床的使用了,至今尚未全面推广的原因在于,血培养阳性瓶里面存在一些杂质蛋白会干扰鉴定,而涉及到的前处理工作较为繁琐。目前,国际上做了大量前处理方法开发工作,协和医院也在和毅新博创公司合作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此外,协和医院正在进行利用MALDI-TOF进行病原物分型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19625de-a17e-4c53-9a10-5f7e60f8384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专业组 肖盟 /strong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崔巍带来了题为《质谱循环多肽组检测在恶性肿瘤中临床应用进展》的报告。循环多肽组是血液或体液中的蛋白质所产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活性多肽。目前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循环多肽组作为体内蛋白代谢产物或小分子蛋白,蕴含着丰富的疾病代谢及表型信息。有团队已经证明有61种具有肿瘤特征的肽状标志物,如C125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重要价值。还有一些循环多肽以组分形式存在,其临床意义和来源还没有完全被鉴定,但是其潜在的意义已经出现。对于这类成分,常规的检测方法有很大局限性。综合考虑,MALDI-TOF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崔巍介绍,她和团队正在申请该课题项目,项目团队10人全部来自医科院系统,项目周期4年,经费资助达1600万。目前,该课题项目已经通过多轮答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fe59ac7-83f0-4ec1-9c8e-b0c4cfdb11c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 崔巍 /strong /p p   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马庆伟作了题为《临床质谱在精准医学的研究进展》的报告。飞行时间质谱在精准医学中有广泛地应用,如感染、肿瘤早期诊断及用药指导、优生优育、保健、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治疗等。利用MALDI-TOF进行微生物鉴定正在成为一种全球的、主流的标准化技术。我国对于医用生物质谱仪的研究十分重视:201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别微生物方法通则》 国家发改委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文)中将医用生物质谱仪列为未来重点支持的十六个领域之一 国家科技部设立“2017精准医学临床质谱专项”。临床质谱仪器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有超过100亿的市场容量。马庆伟向与会者介绍了基于毅新质谱Clin-TOF系统开展的临床研究进展:自主采集菌株,建立了超过370属、2200种、7900株的谱库 血培养报阳直接鉴定,质谱技术能节省至少1天时间,置信度高,重复性好 此外,MALDI-TOF在药敏、溯源分析、病毒检测等方面研究均有相关论文发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5c016a2-9fc4-4859-870e-42bc2b8ca44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质谱学会理事 马庆伟 /strong /p p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志忠带来了题为《H型高血压精准用药的多基因关联分析研究》的报告。H型高血压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高血同(homocysteine,Hcy≥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因之一是与遗传基因有关,研究证实MTHFRC677TTT基因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CT/CC基因型的两倍。刘志忠课题组与毅新博创合作,正在开展利用毅新质谱Clin-TOF系统检测与降压药物相关的14个突变位点,进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98例H型高血压患者上述基因位点的检测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a1b9a08-0b10-4cdf-9b28-03a16068497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检验科主任 刘志忠 /strong /p p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陈琛作了题为《核酸质谱专家共识》的报告。核酸质谱是基于MALDI-TOF原理,从基质、靶板、仪器参数设置、原始数据处理及结果呈现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专门优化的检测核酸的质谱平台。陈琛介绍,核酸质谱主要应用方向有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基因突变检测、DNA甲基化检测、基因拷贝数鉴定等。在利用核酸质谱进行基因检测时要注意,引物长度范围多为20-35bp,PCR扩增产物长度为100-200bp,GC含量以40%-60%为宜。要格外注意引物间出现互补,避免出现非特异性延伸。此外,在检测时,要选取结晶均匀的位置检测。核酸质谱较其他方法的优势有:无需采用荧光标记,直接检测核酸分子量 精准,是SNP检测的金标准 多位点检测,可检测5-200位点 单个样本检测时间小于1min 高灵敏度,可达pmol级 分析简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befc040-c331-4070-97a3-4759d7e3e3a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 陈琛 /strong /p p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王成彬作了题为《质谱在临床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前景》的报告。他讲到,质谱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小分子检测(如维生素、激素、药物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蛋白质多肽检测、DNA检测等。临床实验室的许多领域可以受益于质谱的特异性和多组分分析。其中,LC-MS/MS为药物筛查和确认的金标准,可同时检测数十种药物。质谱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点有临床应用范围广,如药物、蛋白质多肽、代谢产物、基因的鉴定等 特异性高 高通量,可同时检测多种分析物。质谱在临床应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设备成本高 技术较为复杂 标准化困难 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灵活性欠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c1bef80-41af-4be2-b31c-551290f84de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 王成彬 /strong /p p   本次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就临床质谱在精准医学的前沿应用进展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最终,大会圆满落幕。 /p
  • 临床应用丨数字PCR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产前诊断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对可治性疾病可选择适当时机行宫内治疗;不可治疗的疾病做到知情选择。而产前诊断中胎儿组织取材,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时不可避免混入母体成分,容易影响胎儿遗传物质诊断的准确性;无创产前诊断虽可避免流产风险,但孕早期胎儿游离DNA(cfDNA)含量低,大量母体DNA的存在,对核酸提取技术及检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相较于普通荧光定量PCR及其他分子诊断技术,数字PCR 以其超高灵敏度、不受背景信号干扰、绝对定量等特点在产前诊断技术中占有一定优势。 数字PCR在无创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数字PCR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 新羿团队开发了一种实用的基于数字PCR的 NIPT 方法,选择 chr21 上的 20 个基因座和 chr18 上的 20 个基因座并设计了相应的引物对和探针,通过chr21 总拷贝数与chr18 总拷贝数的比值测定胎儿是否为非整倍体[1]。为了验证基于多重数字PCR的 NIPT 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测试来自 30 名孕妇的血浆 DNA 样本,其中包括 16 名男性胎儿和 14 名女性胎儿。使用 NGS 对所有样本进行三体风险状态分类,数字PCR检测结果与NGS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图 使用数字PCR检测30例临床样本结果 ┃基于重复片段用于无创产前诊断的新方法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庆阁教授团队与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苏州市立医院合作,基于新羿生物的微滴式数字PCR,提出了创新NIPT方案[2]。文章围绕人类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生物标记物——重复片段(segmental duplication,SD)开发了计算程序ChAPDes筛选靶点,使用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和数字PCR技术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及临床队列研究,其中,新羿生物数字PCR技术平台在评估SD片段和验证无创产前检测方法学中起到关键作用。 图A 数字PCR方法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 图B 数字PCR方法用于NIPT的理论模型分析与临床评价 收集孕周为 14-20 周的 NIPT 样本进行临床评价,使用基于数字PCR方法进行21三体综合征的无创检测和双盲分析,检测结果与 NGS 完全一致。本研究证实SD片段可作为人类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首选生物标记物,为大规模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结合数字PCR技术,类似的检测策略也可用于诊断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和遗传疾病。 数字PCR在单基因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是儿童最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目前用于SMA相关基因检测和拷贝数确定的方法复杂、耗时或无法同时检测多个靶标。新羿生物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5色荧光流式数字PCR技术,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够在单管检测,同时提供 SMN1 与 SMN2 拷贝数的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操作简单、样本用量少和适用于多种类型样本的优势[3]。与现有的检测方法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荧光定量PCR(qPCR)相比,本方法能精准检测更多靶标,且本方法对模板量要求低(≥ 1.5 ng);与金标准方法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相比,本方法检测周期更短(首次出结果由24 h缩短为2.5 h)、操作更简单、对模板量的要求低和适用于更多种类型样本(羊水、绒毛膜、外周血、口腔拭子、干血斑)。为SMA的分子诊断、大规模筛查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1] Tan, C. et al. (2019). A multiplex droplet digital PCR assay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of fetal aneuploidies. Analyst, 144(7):2239-2247.[2] Chen, X. et al. (2021). Segmental duplication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of aneuploidies. Ebiomedicine, 70, 103535.[3] Tan, C. et al. (2022). Single-tube multiplex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for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severity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Analytical Chemistry, 94(8), 3517-3525.新羿生物生殖遗传相关检测试剂盒目录
  •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与培训
    2010年6月3日-6月5日 (技术培训6月6日-6月10日) 上海   会议简介   干细胞技术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其理论的日臻完善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在疾病治疗、动物育种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产生划时代的成果,将是对传统医疗手段和医疗观念的一场重大革命。干细胞在医学应用上有着光辉的前景,国内外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也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   2010年10月,11月美国FDA分别批准杰龙生物,先进生物运用干细胞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预见干细胞在未来的几年里将是充满机遇与竞争的。   我国干细胞研究目前处于空前的好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批复关注干细胞发展,并且将干细胞列为重大研究计划的专项。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成果及研究量均已受到世界瞩目,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干细胞研究大国,并在许多领域几乎与世界同步,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通过加快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及应用对提升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创新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细胞是基础研究与临床联系十分紧密的领域,尤其是癌症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心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胰腺干细胞等)发现,为人类解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损伤与修复提供关键性的治疗手段。为此,特举办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推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帮助中国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寻觅合作机会,推动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将继续秉承“高水平,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加强交流,提高水平,为干细胞科研事业及临床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最有效的支持和交流平台,技术讲座将邀请国内外干细胞领域的顶级科研和临床研究专家,分享干细胞技术进展,临床研究技术及临床标准探索,内容涉及干细胞培养/分化/重排/调控/临床研究实例等各项技术,议题包括:干细胞维持和分化 、干细胞重编程研究、发育与模式动物研究、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胚胎与成体干细胞的应用、造血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干细胞与药物研发等。   为满足广大学员进一步了解临床级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标准和掌握扎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同期还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开展“胚胎干细胞技术培训班”。   为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讲座及培训!   2011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讲座组委会   会议时间:2011年6月3日~6月5日 地点:同济大学逸夫楼 会议规模:400人   培训时间:2011年6月6日-6月10日 地点:同济大学医学院   主办单位   华东干细胞库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学分会   中科院干细胞库   北方干细胞库   南方干细胞库   演讲嘉宾   徐国彤 同济大学医学院   金 颖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孙 毅 同济大学医学院   周琪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肖 磊 浙江大学   康九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曹谊林 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邓宏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卫立新 第二军医大学   沈晓骅 清华大学医学院   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长:   路建伟博士   E-mail:jwlu33@gmail.com   Tel: 86(21)65984257   报名咨询:   张依寒 Yihan.zhang   E-mail:Yihan.zhang@bioon.com   Tel: 86(21)54481353  Mt: 13681810839
  • 临床检测:质谱应用的星辰大海
    近年来,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领域的应用快速发展,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未来质谱应用的蓝海市场。据了解,2021年全球质谱临床检验应用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行业增速近20%。这其中,美国临床质谱检验市场规模约为55亿美元,已占据其整体医学检验市场15%左右;而中国质谱临床检验则刚刚起步,在整体医学检验市场占比仅为1-2%,渗透率较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尽管质谱技术在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分析速度、多指标同时检测等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并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及激素、治疗药物检测、微生物鉴定等领域已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临床质谱的推进之路却没那么好走。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免疫检测,质谱仪操作相对复杂、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对于传统临床检验从业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分析化学领域不同,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的技术不仅要能够满足对物质检测特异性的要求,还要能够满足临床检验对于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度等要求,这对于质谱仪器供应商也提出了新要求。但是,随着临床质谱的优势不断凸显,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及质谱制造商开始着眼于此。近期,仪器信息网就特别采访了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贾永娟及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北京区域经理姚建国及岛津分析计测技术部经理张新宇,探究在临床质谱这一新蓝海市场,质谱仪器厂商和临床质谱实验室是如何携手探索这一新路程。采访现场和合诊断——专注于临床质谱检验 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当下,国内临床检验的市场虽然以公立医院检验科为主,但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也在不断兴起。相对于传统,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在成本控制和专业化程度方面具有优势,很多大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在检验项目种类、效率和水平方面都要领先于医院检验科。在临床质谱兴起的这些年,很多第三方检验实验室走在了前面,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合诊断)就是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质谱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之一。和合诊断成立于2010年12月,尤以开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擅长,是国内以色谱、质谱分析技术为主的医学检验平台中的头部企业。目前,和合诊断可提供临床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检验专业的百余项检测项目,如与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维生素类定量测定、大分子、小分子精确测量测定、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定量检测,蛋白质、代谢组学产物分析以及生物等效性(BE)、药代动力学(PK)等。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000万,为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的2000余家二甲级以上,500家以上三甲级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检测服务。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贾永娟据贾永娟介绍,除了上述检测项目之外,和合诊断研发部以现有项目为基础,围绕大质谱平台的发展主题,全面开展新检测项目的开发与创新计划。包括丰富维生素检测、血药浓度检测、体内小分子代谢物检测、代谢组学、核酸质谱检测以及蛋白质谱检测等等。特别是在代谢组学方面,和合诊断引进串联质谱技术对氨基酸、脂肪酸等代谢紊乱相关的遗传代谢病进行临床研究。在大量临床检测的基础上拓展了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开发了同时检测血清中多种氨基酸及酰基肉碱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肺癌代谢组学研究,寻找到与肺癌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同时建立了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肺癌诊断模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提到临床质谱的未来发展前景,贾永娟表示,精确诊断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前提,作为生物样本内小分子分析的金标准方法,质谱技术是精准诊断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临床检验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精准医疗在逐步获得国际医疗机构认可和重视的同时,质谱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和合诊断也随着行业发展而飞速发展,从2010年公司成立至今,和合诊断已在全国布局21家子、分公司,拥有200多台套全球领先的实验室检测设备这其中液质联用仪占了很大的比例。作为和合诊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贾永娟也表示,目前和合诊断拥有岛津LCMS8030、8040、8045、8050等多种型号的液质联用仪多达40台,公司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岛津的支持。岛津中国——看好临床检测市场 三位一体全面布局作为知名的质谱仪器制造商,岛津也早早看到了临床质谱的市场前景。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北京区域经理姚建国表示,作为化学分析仪器中的“明珠”,质谱仪具有非常多的优点:高精度、高灵敏度、高通量、抗干扰能力强等。现在,医疗诊断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快、更有效检测生物标记物是临床检验的研究重点。而质谱相较于传统免疫等一对一检验手段,检测限更低、结果更准确,同时可一次性检测多个指标, 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过去,医生及临床检验人员对质谱技术了解比较有限,但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质谱技术跨界发展已经成了大趋势。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北京区域经理姚建国姚建国表示,岛津除了大家熟悉的分析仪器业务之外,还有医疗器械相关业务,面向传统医学领域,生产CT,X光机等设备。基于此,岛津对于分析仪器及医疗市场都很了解。为了应对交叉学科跨界的需求,早在数年前,就在岛津日本总部联合分析仪器及医疗部门成立了健康事业部,借助双方力量,开展临床及大健康领域的前沿性研究。2018年,岛津针对临床检测需求,还开发了一款为实现血液及其他生物样品的自动化前处理系统-- CLAM-2030。CLAM-2030是基于岛津的广泛血凝分析仪的技术,只需简单放置采血管或其他样品管,系统就会自动完成对血样或其他样品的前处理,然后自动输送至 LCMS 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误差和样品前处理的差异,有助于更安全性、更快、更简单的实现临床研究中高精度的工作流程。而针对国内的临床质谱市场,岛津围绕用户需求,制定了“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从同位素试剂到仪器硬件,再到分析方法包提供给用户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同时岛津还成立了面向临床的销售团队,来应对未来临床市场不一样的服务需求。“临床服务的需求和传统的化学分析是非常不同的。特别是医院,病人就在一旁等着结果,如果仪器出现问题,可能就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临床检验对于仪器公司能否快速响应并且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而岛津就针对此建立了一个相应的响应体系。”而正是早早建立的对临床质谱用户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使得岛津与和合诊断一拍即合,成为坚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在临床质谱领域共成长谈到双方的合作,贾永娟表示,和合诊断与岛津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早在2010年左右,双方就已经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姚建国回顾了双方合作的开始,最初和合诊断提出了一个仪器需求,在跟很多厂商交流后发现市面上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完全满足。而岛津在交流的过程中认真了解了和合诊断的想法,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发了一套专用的设备,最终完美契合了用户的需求。这种认真倾听用户需求,并千方百计设法去解决问题的做法,最终让双方成为深入的合作伙伴。贾永娟也提到,在多年合作中,岛津的维修工程师们给和合诊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质谱仪器进入实验室之后需要实验员悉心的维护更需要工程师的助攻。由于公司里仪器数量多,所以需要维修的概率也相应增加;而和合诊断属于医疗行业,出现问题需及时维修来确保患者检验报告的及时性,而岛津的工程师们则完美地解决了实验室遇到的种种困难。 “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的支持与付出!我以及我们实验室的小伙伴们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而岛津分析计测技术部经理张新宇也表示,在多年的合作中,已经与和合诊断的实验室人员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回忆说,在和合诊断刚刚采购岛津LCMS时,用户对仪器还相对陌生,在仪器参数、方法优化包括日常维护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再加上临床检测对仪器的高要求,几乎每周都要上门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说实话那时压力还是挺大的,但对于我们技术部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挺好的事儿,获得了很多提升。”岛津分析计测技术部经理张新宇不仅如此,随着岛津仪器在和合诊断安家落户,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合诊断已经可以自己解决。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张新宇又细心发现了和合诊断与其他用户不同的需求。由于和合诊断的主营业务是与全国各大医院合作,承接医院的检测项目。为了配合医院的工作日上班的时间,对于和合诊断来说,从周二到周六是业务的高峰期。对于这种特点,张新宇就会在周五或者周六的时候联系和合专断,询问仪器情况,尽量在周一前把发现的问题解决,最大程度保证其正常工作。随着和合诊断的不断发展,岛津的液质联用仪器也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的作用。贾永娟表示,目前和合诊断所用的岛津仪器能够满足我们大部分临床检测项目的检测需求,以维生素D的检测为例,众所周知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会受到其同分异构体的干扰影响检测准确度,我们应用岛津LC-MS/MS 8050CL可以将同分异构体进行分离并准确定量;而基于岛津LCMS-8040所开展的血清维生素A、D、E检测项目已连续五年通过美国CAP(美国病理学会认证)室间质评。临床质谱的应用对现有医学检验、医疗诊断都有巨大推动作用,将大大提高检验的速度、降低检验成本。不过,质谱检测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还需要更多努力。贾永娟也表示:“推动临床质谱发展,需要仪器厂商和用户共同努力,在临床诊断技术合作、临床检测上下游产业等方面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互补、互惠互利。”
  • 基因测序普遍应用仍待临床准入
    只需几毫升外周血,少量体液,甚至是唾液或漱口水,就可以捕捉、测量人体中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预知疾病风险或早期诊断疾病,甚至,发现癌症滋生的蛛丝马迹。作为生物科技前沿,基因测序技术尚未广泛临床应用,就因为安吉丽娜.朱莉、乔布斯等明星的追捧而赚足眼球。   在中国,基因测序技术的投资与应用,今年如同坐上&ldquo 过山车&rdquo ,2月被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以&ldquo 未经审批滥用&rdquo 为由,全面&ldquo 叫停&rdquo 临床使用 其后,国家食药总局又将酝酿多年刚刚出炉&ldquo 创新医疗器械的优先审评审批&rdquo 政策,优先用于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并于7月初宣布,批准华大基因两款基因测序仪及其检测试剂盒注册为医疗器械,允许上市。   就在上个月,国家食药总局明确表示,已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达成共识,&ldquo 用于临床基本诊断的基因测序产品,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后方可使用&rdquo 。   纵观市场,供给一方,已有多家基因测序企业整合优势技术与融资,希望效仿华大基因,快速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评审批的&ldquo 绿色通道&rdquo ,以抢占医疗服务市场先机 需求一方,仅 &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俗称&ldquo 无创产筛&rdquo )一项,&ldquo 单独二孩&rdquo 政策每年多带来的百余万高龄孕妇,已扩生出数以亿计的市场空间,更遑论公众对患癌风险的恐惧渴望。   但是,在基因与疾病的复杂关系中,基因测序技术如何能更规范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监测、辅助治疗某种特定疾病,而不会变成忽悠骗钱、甚至挑战伦理的&ldquo 神术&rdquo ?无论是监管部门、行业,还是普通公众,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已于6月30日批准华大基因两款基因测序仪及其检测试剂盒作为医疗器械注册。这距今年2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文叫停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还不到5个月。   即使在基因测序技术已因CLIA(临床试验室改进法案)制度已较普遍应用于临床的美国,基因测序诊断产品要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医疗器械认证,也并不容易,用时一般在两年左右甚至更长。   对此,国家食药总局的官方解释是,基因测序诊断产品,适用于今年3月起试行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国家食药总局将继续对申请医疗器械注册的其他基因测序仪产品,实施优先审评审批。   然而,利好政策,虽激活了曾因&ldquo 叫停令&rdquo 一度陷入停顿的中国基因测序业界,却也引发一些质疑声音。   7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任鲁风教授,在科学网上质疑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批过于仓促。   此前两天,任鲁风还以公民身份,向国家食药总局提起政务信息公开申请,希望该局详解对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审批的具体流程。   就在同时,国家食药总局也回复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问题,指出获得医疗器械注册只是一个开始,基因测序技术要想正式应用于临床,还须经过卫生计生部门的临床技术准入。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分类审批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研究试点。临床研究项目不仅包括此次获批的医疗器械适用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也包括之前有效性颇受争议的癌症早期风险检测。   释疑1   获医疗器械审批临床即可使用?   国家卫计委   仍将分类评估、准入测序技术临床应用   虽然已有两款二代基因测序仪作为医疗器械审批,但新京报记者获悉,国家卫计委仍将分类审批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研究试点。临床研究包括之前有效性颇受争议的癌症早期风险检测。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7月给新京报的书面采访答复称,3月以来开展的基因测序临床研究试点仍在审批中,正在对各地申报机构进行核实、分类,随后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试点单位,规范、有序开展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   华大基因技术负责人赵立见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基因测序临床研究试点将分四类审批,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单基因病检测 此前被夸大宣传、市场滥用的肿瘤早期风险检测和个体化用药 还有试管婴儿前,对胚胎进行遗传病检测。   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相关负责人已先后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正在协助一些三甲医院,积极接受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或研究的试点审批。   释疑2   基因测序如何规避伦理等风险?   国家食药总局   基因测序仪将作为高风险医疗器械监管   今年2月,两部委在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ldquo 叫停令&rdquo 中称,基因测序技术未经审批即广泛应用,缺乏安全性、有效性、伦理风险的评估和监管。   任鲁风等业内人士也曾公开发声,担忧在没有完善技术监管的现状下,&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很容易被应用于胎儿性别鉴定 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推广,存放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大量基因测序数据一旦泄露,不仅暴露公民个人隐私,也可能造成基因歧视。   国家食药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表示,刚刚获批的医疗测序诊断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中的三类医疗器械,即安全风险性较高的医疗器械。国家食药总局将据此对未来基因测序技术及相关诊断产品的临床使用开展监管。   童敏说,针对新获批作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国家食药总局正在组织相关的省级食药监管部门,对这种新产品的生产及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摸底和例行监督检测。   深圳拟聚拢基因测序企业   7月初,坐落于深圳国际生物谷的华大基因拿到我国首个针对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的官方批准文号后,深圳市市长许勤立即召开华大基因发展专题研究会议,部署充分发挥华大基因在全球基因测试分析领域的领军作用,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深圳国际生物谷为平台,聚集更多的优质创新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企业,打造生物产业高地。   实际上,去年年底公示实施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范(2013-2020)》,即明确要探索有利于生物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争取将生物谷上升为国家战略。   7月8日,深圳市市场与质量监管委员会巡视员王夏娜在北京向媒体介绍,深圳国际生物谷将建立以华大基因为依托的生物聚集地,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诊断平台,生物样品和细胞库。聚集10家以上高水平的医学机构,1到2家以上的特色学院,新建三家以上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中国生物科技联合高等研究院。   &ldquo 毫无疑问,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发展潜力和空间最大的,对经济社会影响最深刻的高技术领域,未来深圳将不断完善生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体系,在各方面提供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服务,支持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生物技术企业加快发展,让世界及国内有意落户深圳的生物技术企业,在深圳有长足的发展。&rdquo 王夏娜的一番话,足以显示深圳市聚拢基因测序企业的愿景。   现状   多家基因测序企业&ldquo 追赶&rdquo 申报   7月初,拿到医疗器械&ldquo 准生证&rdquo 的华大基因在京启动&ldquo 千万家庭远离遗传出生缺陷&rdquo 计划,宣布两款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的基因测序仪BGISEQ-1000和BGISEQ-100,将通过与医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第三方检测等形式,在临床大规模推广无创产前基因测序服务。   此前,和华大基因比肩竞争的国内其他基因测序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拿出自家的技术核心款基因测序仪,&ldquo 追赶&rdquo 向国家食药总局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7月22日,贝瑞和康与美国Illumina公司正式宣布合作,选择使用Illumina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作为贝瑞和康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提交临床检测项目的注册申请的核心技术平台,在中国提供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临床检测业务。&ldquo 叫停令&rdquo 前,在&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临床服务领域,贝瑞和康的市场份额,紧随华大基因。同期,贝瑞和康还高调宣布其自主研发的&ldquo 无创单基因疾病检测&rdquo 技术,称利用特定的引物和独特的扩增方法,能够将血浆中游离的碎片化目标DNA悉数捕捉、富集,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实现单基因病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7月底,另一家成立只有两年的基因测序企业&mdash &mdash 安诺优达CEO梁峻彬也向媒体表示,已就公司拥有的基因测序测序仪、试剂盒及配套软件向国家食药总局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同时,也在携核心技术申请由国家卫计委审批的临床研究试点。   安诺优达和贝瑞和康都位于北京,也是基因组技术出身的三家公司之一。   经过两年的发展,向来低调的安诺优达已获得两轮融资,目前占据国内市场份额10%。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安诺优达的定位,除无创产前外,还力图在试管婴儿、不孕不育等生育服务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等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   上个月,国家食药总局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公司也已就其生产的基因测序仪产品提出了注册申请。   对于合规申报医疗器械注册的其他基因测序仪产品,国家食药总局也将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要求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前景   基因技术或引发个性化医学革命   从PCR,到基因芯片,到近10年来崛起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可谓一边探索性地建立规则,一边又飞跃崛起式地打破规则。   生物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由于基因与人体生老病死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10-20年,可能会出现一场个性化医学的革命。&ldquo 这种革命不仅包括疾病的风险监测、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还有助于更多靶向药物的开发,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最合适的那种药&rdquo ,基因检测业内人士吴彬介绍,基因技术很早就被寄予厚望,从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但人们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早期。   &ldquo 基因测序只是健康服务的第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解读与针对性治疗。&rdquo 安诺优达CEO梁峻彬如是理解基因测序带给医疗界的颠覆作用。   深圳市市长许勤还曾公开提出,基因科技不仅是大科学、大数据、大产业,还要有大健康,要让科学发展能够惠及民生,深圳将利用基因检测诊断技术,在未来几年内有效地控制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等一系列致残、致疾等重大的遗传性疾病,就像当年消灭天花和血吸虫病一样。   无创产筛   个人体验   价格没变速度快了   记者采访到一位曾经进行过产前无创筛查的准妈妈,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今年5月份,即孕周16周时进行了基因产前无创产前检查,这位准妈妈介绍,自己在位于顺义的某家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测,&ldquo 过程很简单,医院的妇产科会代采血,现场完成采血后,与相应的检测机构签订合同并交款,收费为2500元。而且现场只接受POS机刷卡,不接受现金交易。7-10个工作日即可出结果,检测结果出来后,一般会先发短信通知我们,然后会将检测结果快递给我们。如果检测结果发现有问题,检测机构会补偿做羊水穿刺的花费&rdquo 。   至于为何选择产前无创的筛查方式,该女士介绍,&ldquo 我是通过做医生的朋友了解到羊水穿刺有一定的流产率,基因检测的准确率与羊水穿刺相当,而且是一种无创手段。我在两年前生育第一个孩子时也选用了同样的方式,当时是在一家私立医院做的,程序基本是类似的,但当时出结果比较慢,要15个工作日左右,价格与现在差不多,这次生二胎医生建议进行羊水穿刺,而且当时医生也告诉我基因检测已经被叫停了,后来我在一些妈妈群里看到有人讨论说还可以做,就找了相应机构。&rdquo   普及后价格能否更亲民   有望降至1000元以下   北大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张晓红介绍,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ldquo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rdquo ,是准确率较高的产前筛查技术,可以避免多数孕妇接受风险较高的产前诊断(俗称&ldquo 羊水穿刺&rdquo )。但从成本和可及性考虑,医院不推荐每个孕妇直接接受&ldquo 无创产筛&rdquo ,&ldquo 毕竟价格不菲,也不是医保报销项目&rdquo 。张晓红表示,羊水穿刺对孕周有所限制,由于所提取的为胎儿细胞,不宜太晚进行,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每天8个工作小时最多可分析3例,目前北京仅有6家医院可以进行,供需矛盾比较集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ldquo 叫停令&rdquo 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的价格由提供底三方检测的测序企业与医院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协定,一般在2000-3000人民币之间。华大基因总裁汪健表示,作为国家批准的医疗器械,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随着技术的普及,未来两三年内,&ldquo 无创产筛&rdquo 服务的价格,有望降至1000元以内。王夏娜此间表示,产前无创基因检测服务,在深圳已正式纳入生育保险报销范围,以减轻孕产妇家庭的负担。   &ldquo 无创产筛&rdquo ,只是基因测序技术的一个小应用。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已从2001年的9500万美元,降至2011年初的2万美元以下。目前,全球多家基因测序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加入&ldquo 1000美元一个人类基因组&rdquo 的目标竞赛。业界称,1000美元,接近于做一次核磁共振的费用,是可以被各国医疗保障体系接受的价格。
  • 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是沃特世的一项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质谱成像技术,可以对样品表面化合物组成、空间分布情况及相对丰度进行快速分析,通过DESI原位质谱成像可获得标志物的位置信息,帮助深入理解疾病机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与MALDI等传统质谱成像不同,DESI是一种大气压环境下的质谱成像技术。无需标记和基质辅助,只需要较少的前处理过程;而且其对组织的破坏性更小,同一组织切片可以反复多次成像或成像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成像,因此DESI质谱成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在临床应用的转化方面也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DESI的原理在大气压环境下,将DESI喷雾溶剂连接于毛细管上,施加一定的高电压,在氮气的辅助下形成带电喷雾液滴,轰击样品表面,使得带电溶剂与待分析物同时发生解析和电离,离子沿着传输毛细管进入质谱,进而完成化合物的检测。DESI的优势与传统质谱成像相比,DESI原理设计更为简洁,是更类似于ESI的软电离技术。除了可获得化合物全谱母离子信息外,还可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是使用正离子模式还是负离子模式采集,有助于发现更多类型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另外,作为软电离技术,DESI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样品的破坏性更小。同一片组织切片可进行多次成像,成像后依然能进行免疫组化等其他病理成像分析,并且可以将多种成像结果叠加分析,形成多维数据集,从而更加深入精确地揭示生理病理过程。DESI成像与HE染色结合HE染色作为临床病理学的金标准常被应用于临床组织分型。而由于DESI是一种无损技术,其成像分析后的样品可以直接做HE染色分析。Livia S. Eberlin,Xiaohui Liu,R.Graham Cooks等在《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的《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hen MALDI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of Lipid and Protein Distributions in Single Tissue Sections》中提到:同一个组织切片,可以先用DESI做小分子成像,再用MALDI做蛋白成像,最后洗掉基质做HE染色(Anal.Chem.2011, 83,8366 8371)。与代谢组学相结合,从标志物的定性、定量、定位三个角度去阐述科学问题Koshi Nagai等通过UPLC-QTOF-HDMS淌度非靶向的Global metabolomics/metabolic profiling G-Met方法和DESI-MSI的组合对38个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与72个非癌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Gs种类与肿瘤分布有关。这说明DESI可用于表征肿瘤细胞的进展并发现前瞻性生物标志物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20;PMID:31412144)。该分析首先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找到标志物TGs,然后用DESI对标志物TGs进行成像分析,并通过成像图找出癌组织、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等。该研究指出,DESI可进一步为标志物的功能分析提供定位信息,此外DESI还能更客观准确地提供组织病理分析。通过DESI对组织切片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和脂质进行空间组学研究,找出标志物Dehoog等采用DESI-MS技术对178例甲状腺组织标本进行分析(PNAS,2019, 116,43,p21401),获得了正常甲状腺、良性滤泡性腺瘤(FTA)、恶性滤泡性癌(FTC)和乳头状癌(PTC)组织的分子特征图谱(图B)。根据获得的正常和病变甲状腺组织的DESI-MS代谢谱图特征(图C)建立了检验统计分类模型,并用以预测甲状腺病变的疾病状态,包括良性甲状腺对PTC和良性甲状腺对FTC。预测模型随后被用来预测从临床FNA样本中提取的甲状腺细胞簇,并获得的DESI-MS成像数据(图D)。在一项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中,证实了这种方法在术前诊断来自FNA活检的不确定甲状腺结节方面的高性能,以及这种方法的潜力,进而可能减少诊断性甲状腺手术的次数。结果表明DESI-MS成像极有希望应用于临床实践,成为有价值的甲状腺肿瘤诊断工具。DESI样品制备流程非常简单,生物组织样品做冰冻切片即可,其他的样品也可直接进行分析。并且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无需喷涂基质,省去了基质选择、点靶、进靶等繁琐的操作;而且由于无基质干扰,DESI得到的数据也更为干净。因此,DESI可更方便地应用于各种复杂样品表面化学成分的原位成像分析,更有助于临床转化。综上,DESI作为新一代质谱成像技术,具有灵活、简便等诸多优势,这使得DESI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开展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DESI成像结果相互验证、补充,多角度发现与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SCIEX质谱检验专题聚焦临床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left"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2017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年6月3日,第九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NCCLab2017)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会议进入到第二日,多个分会场“好戏”不断,其中SCIEX质谱检验专题分会场更是精彩纷呈,反响热烈。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img title=" 2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ddd1cc99-00ca-4d0a-b833-0a7aaac604ef.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CIEX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质谱检验专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鉴于目前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领域热度的持续升温,可以说是当前质谱最热门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SCIEX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作相关报告,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2cd8ac8-acb0-4b25-9932-9872b464996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会议现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在报告《 strong LC-MS/MS在临床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strong 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strong 郭玮 /strong 博士不但向与会者介绍了质谱技术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更是聚焦质谱临床激素检测,讲解了激素检测的历史及质谱技术进入临床的驱动力,并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例,详细介绍了激素检测的特点,如高灵敏度、特异性、高效性等;报告里还提到,中山医院已经将质谱技术应用到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临床诊断治疗中,而且相关的专家共识也在起草中,会在九月的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进行发布。在报告《 strong 液相质谱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strong 中,迪安诊断-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执行总裁 strong 刘华芬 /strong 博士介绍了精准医疗涵盖的内容包括精准诊断、靶向药物研发和个性化给药,具体应用于临床检测、代谢组学、临床药物分析等方面,并以Quantose IR检测方法为例作进一步阐述。在报告 strong 《先进质谱技术与临床痕量检测》 /strong 中,SCIEX公司临床事业部经理 strong 朱林 /strong 首先回顾SCIEX公司历时40年的质谱技术革新之路,正是质谱灵敏度的大幅提升,使得质谱的痕量检测得以实现;报告中讲到质谱技术贯穿了从健康评估到基因研究再到精准诊疗的全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朱林认为,质谱技术是健康领域不可或缺的精准检测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389c28c-d4a0-415e-9b0d-31a6efee9a0f.jp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郭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12c3b9c-cef0-480b-b321-2f7c847d99da.jp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迪安诊断-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执行总裁刘华芬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img title=" 2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c804c19f-440f-45a3-a3bc-d948dea597e2.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CIEX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公司临床事业部经理朱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目前,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上仍有许多方面尚待提高改善。 strong 郭玮 /strong 博士在报告最后总结时指出,LC-MS/MS是检测小分子激素的重要方法,应建立更多、更敏感、更特异的临床检测项目,并提升软硬件使LC-MS/MS在临床上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strong 刘华芬 /strong 博士则指出,液相质谱应用于精准医学领域有许多苛刻条件,如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大数据统计学的支撑、产业化的试剂及耗材、专业人员的推动和国家法规的支持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2px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以上是今天SCIEX质谱检验专题的报告内容,想要了解到更多NCCLab2017的精彩报告,请继续关注仪器信息网从前方为您发回第一手新鲜资讯! /span br/ /p
  • 基因大数据如何走向临床应用?需克服哪些问题?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b7003af33a87e950c420af4214385343fbf2b4ed.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9d9bf8ea-d40a-4f9a-a2e2-7a2e655ed314.jpg" / /p p   为了推动基因组研究在临床中的应用,多个国家层面的大规模研究项目已经开启。2014年英国发起了10万人基因组计划,美国和中国也宣布了百万人基因组数据相关计划。许多区域性的大数据计划也在进行中。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盖辛格健康系统(GeisingerHealth System)和纽约的再生元制药公司合作,计划获取25万人的基因组测序数据。与此同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服务供应商也开始对那些癌症或罕见遗传病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 /p p   海量的数据会给计算分析和存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有分析估计,基因组学很快就能超过YouTube的数据量。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如今的大数据还不够丰富,不具有临床价值。盖辛格基因组医学研究院院长MarcWilliams说,“我不知道100万是否足够,但显然我们需要更多。” /p p    strong 变异数据应用到临床的挑战与实践 /strong /p p   单核苷酸层面的突变 /p p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主要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其相对于全基因组而言,可以减少近100倍的数据分析工作量。然而,仍有超过约1.3万个单核苷酸突变被鉴定。这其中大约有2%影响蛋白质的翻译,寻找其中的致病突变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p p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将他们发现的单核苷酸突变信息放入公共资源数据库中,如dbSNP数据库。然而,这些突变信息往往来源于细胞层面、动物模型甚至是理论预测,还不足以用于临床诊断。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突变与疾病相关性的证据等级很低。 /p p   结构变异 /p p   基因组序列的重复或缺失,这类结构变异使临床应用情况更为复杂。现有的测序技术很难检测到结构变异。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个体之间存在数百万个变异。其中许多变异位于非编码区,这一区域不编码蛋白但有调节基因活性的作用,仍然是可以致病的。由于非编码区的范围和功能难以界定,即使能够获得其中的变异信息,短期内也无法进行临床解读。 /p p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地去解决。例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建立了临床基因组资源库,这是一个与疾病相关的突变数据库,里面有可以指导医疗的突变信息和支持证据。GenomicsEngland公司通过建立“临床解读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推动这方面的进展,即:医生和研究人员合作,建立强大的疾病-基因型关联模型。 /p p   大队列的需求明显 /p p   一些“恶性”突变通常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往往十分罕见,需要大样本量来进行检测。因此,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与疾病弱相关性模型也需要大量的患者。 /p p   冰岛的deCODE Genetics公司将15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包括1.5万全基因组序列),与家谱和病史相结合,推断已知的遗传危险因素在全民中的分布情况,包括与乳腺癌、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突变。正如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á riStefá nsson所说,“我们建立了1万个有功能缺失突变的冰岛人数据库。我们正投入巨大的精力来弄清楚这些基因缺失对个体有什么影响。” /p p   对于deCODE Genetics公司开展这项工作的成功得益于冰岛人口的基因型同质性,然而,对于其他项目需要更广泛的基因谱。例如,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已经编目了一些遗传多样性数据,但大多数数据严重偏向高加索人,使这些数据对临床研究用处减弱。 /p p   此外,部分问题也源于参考基因组。第一个参考基因组版本是由几个不同种族的随机捐赠者基因拼凑而成的,但最新的版本GRCh38,整合了更多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信息。 /p p    strong 基因大数据的人才和计算能力 /strong /p p   对大规模人群进行基因组或外显子组测序每年产生高达40PB(4千万GB)的数据。相比之下,原始数据存储并不是首要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巨量突变数据的分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基因组学研究员Marylyn Ritchie 说,“计算量与人的数量呈线性关系,当变量和组合增多时,计算量就呈指数倍地增加。”如果增加的数据与临床症状或基因表达相关,那么分析会变得更加棘手。来自数千人的巨量数据的处理可能会使目前很多统计分析的工具瘫痪。Ritchie说,“像气象、金融和天文学领域,都在整合不同类型的数据上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谷歌及Facebook的人都交流过,尽管我们的大数据和他们的不同,但我们应该多交流,将他们的经验用于我们的领域中。” /p p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有大数据挖掘经验的优秀程序员都被硅谷吸引走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数据科学副主任Philip Bourne认为,科学界的论文评价体系不适合于这些人才。尽管这其中一些人真心想成为基因大数据领域的学者,但却得不到学者的职位。 /p p   除了人才,数据处理能力是另一个限制因素。基因大数据通常需要使用成百上千个大内存的CPU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为此,许多团队都开始转向“云端”来存放和分析大量数据。Genomics England公司生物信息学主管TimHubbard说,“人们逐渐有了这种想法:将算法应用到数据中去。” GenomicsEngland的云计算依靠政府的设施,其外部访问被严格控制。对于其他研究机构而言,基因大数据的分析渐渐转向了商业云系统,例如Amazon、Google以及阿里的云服务。 /p p    strong 如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作 /strong /p p   原则上,基于云计算的托管鼓励数据库间的共享和协作。但高度敏感的临床信息及患者同意权和隐私权牵扯到棘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p p   在欧盟,会员国间不同的数据处理规则阻碍了合作。与非欧盟国家共享数据需依赖繁琐的机制建立数据保护,与私人组织共享数据需签定限制性的双边协议。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全球基因组学与健康联盟(GlobalAlliance for Genomics and Health)制定了《基因组学与健康相关数据责任共享框架》(《Frameworkfor Responsible Sharing of Genomic and Health-Related Data》)。该框架包括隐私和知情同意指南,以及违反规则的组织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法律后果。 /p p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伦理学家、该联盟的监管和伦理工作组主席Bartha Knoppers说,“在签署数据传输协议时,如果签署方都同意遵守该框架,他们就省了很多工作。”该框架允许研究组织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分析共享的基因组数据。Knoppers解释,“我们希望在掩盖患者身份的情况下,能将这些数据与临床数据和医疗档案联系起来,否则我们无法实现精准医疗。” /p p   此外,在许多欧洲国家,将基因组学信息纳入电子医疗档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Hubbard说,“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整合到标准的全民医保制度中。”英国的“10万人基因组计划”在这方面走在最前端,但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例如,比利时最近宣布了一项探索医学基因组学的计划。 /p p   所有这些国家都受益于这种政府主导的公共医保制度。在美国,情况较为复杂,除了公共医保制度老年和残障健康保险(Medicare)和医疗援助(Medicaid)等外,美国的私人医保制度非常发达,不同的医保公司使用不同的医疗档案系统,这使基因组数据的整合变得困难。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建立了电子化病历与基因组学网络系统(eMERGE),以进行大数据整合与系统管理分析。 /p p    strong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从数据到诊治 /strong /p p   在医疗档案中整合基因组数据主要是为医生对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其中一个应用是药物基因组学。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分析了药物和基因的关系,将相关信息存储在 PharmGKB数据库中,并可供临床使用。例如,带有某些突变的人对某种抗凝药响应很差,导致心脏发作风险增加。 /p p   如何将基因研究成果用于临床是个耗时耗力的工作。然而, 把基因型和表型信息结合起来可以产生较大的价值。大多数临床相关的基因突变都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定出来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从医疗档案反向寻找,以确定什么样的临床表现与某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p p   当然,基因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组学也可能成为反映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p p    strong 最终,需要患者的参与 /strong /p p   在研究人员努力整合数据的同时,患者所发挥的作用也开始显现。例如,我们在进行行为、营养、运动、吸烟和饮酒相关的研究时,需要依赖于患者报告的数据。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FitBits,正在收集运动和心率数据。因为它的收集很容易,这种数据量在不断攀升。 /p p   因此,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普通人产生的数据将远远地超过临床中积累的数据。我们需要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用于患者的管理。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挖掘利用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患者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p
  • 【视频回放】质谱及新技术临床应用
    p   2019年8月1日-2日,由仪器信息网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strong 第二届体外诊断技术发展及应用网络会议(iConferenceonIVD,iCIVD2019) /strong ”圆满召开。 /p p   会议为期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 /span /strong 天,共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17 /span /strong 位资深临床检验科主任和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 /span /strong 位优秀的仪器企业技术人员,针对 strong 肿瘤诊断、分子诊断、质谱及新技术、临床POCT /strong 四个热门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 /p p   本篇为【 strong 质谱及新技术 /strong 】会场专家视频回放。 /p p   报告专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4cd320f7-548e-439d-b3ac-5246adce9c04.jpg" title=" 质谱及新技术.jpg" alt=" 质谱及新技术.jpg" width=" 600" height=" 40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rong 刘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strong :质谱技术能够实现化合物结构的定性分析,也能实现混合物组成的定量分析,功能极其强大。报告中,刘勇就质谱的原理、质谱仪的组成及分类作了详细介绍。单四极杆和离子阱等低分辨率质谱适合简单定性定量,已知化合物的确认 三重四极杆侧重于定量分析,提供最高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四极杆-飞行时间等高分辨质谱侧重定性分析,提供精确质量数及分辨率。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B9838A7741BBCF7D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strong 谭晓杰(沃特世公司) /strong :临床质谱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多通道检测、扩展性强等特点。质谱的临床检验项目包括异常代谢病、内分泌激素疾病、治疗药物监测、营养疾病相关、其他生物标记物五大类。沃特世的TQ-S micro超高灵敏度串联四极杆能够满足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量的多肽需求,并于今年6月获CFDA认证。沃特世特色的临床应用方案有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花生四烯酸、甘油三酯、胆汁酸等检测和氨基酸定量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高效的样品前处理耗材、多种键合相色谱柱、稳定的UPLC分离系统和成熟验证的方法等。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633DBA3B8556EA1C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strong 曹正(北京妇产医院) /strong :维生素A和维生素E是维持母亲和胎儿的必要微量营养素。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孕妇对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需求。目前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参考区间(RIs)主要基于非孕妇人群,而是否适合孕妇尚存疑问。Hoffmann方法是一种不需要招募健康受试者的间接RI建立方法。曹正采用Hoffmann法,对我院参与产前维生素A/E筛查项目的31301位门诊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孕期特异性RIs。为了探讨维生素A、E水平与CBC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1977位门诊孕妇在妊娠晚期7天内接受维生素A、E和CBC检测的结果。同时,建立并验证了LC-MS/MS测定血清维生素A/E的方法。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AA21D9971DF71960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strong 刘巧霞(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strong :近年来,质谱作为临床检测新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及精准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依托于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岛津公司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40 CL和LCMS-8050 CL已于2018年5月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针对临床医学检验领域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和类固醇激素检测、治疗药物监测(TDM)等方面开发了全面解决方案。除了临床质谱,岛津还推出一系列全自动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例如全自动液液萃取系统ATLAS-USIS以及全自动在线临床样本前处理系统CLAM-2030等。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1F9314DE24F1475D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strong 王占科(解放军第 908 医院) /strong :液态生物芯片流式荧光技术是在有色荧光微球、激光检测技术、应用流体学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分子诊断平台。液态生物芯片流式荧光技术是继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等固态芯片之后的新一代高通量生物芯片分子诊断平台。最突出优势在于仅需少量样本和更少时间同时对一份样本中多种不同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王占科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液态生物芯片流式荧光技术在优生优育中的临床应用。 /p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6142516E91249EA5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strong 蒋兴宇(南方科技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strong :微流控芯片在分析检测有诸多潜在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可以精确操纵微量液体,在检测小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有一系列优势,例如高通量、集成化等。在一些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中,微流控芯片可以让定量免疫检测在便携式系统完全实现。微流控芯片还可以用于精确操作细胞,并建立体外的组织和疾病模型,用于更好的分析细胞内信号转导并促进新的治疗方式的研发。 /p
  • 连续三年见证临床流式日新月异发展|临床流式应用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26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精准健康管理分会、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精准医学领域流式细胞技术应用的行业盛会“临床流式应用高峰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国内外多位血液、检验等领域专家领衔,与会分享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经验,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收获新知,推动流式在临床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中的不断发展,活动吸引约3000人次点击观看。流式细胞术(FCM)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客观,并同时检测单个细胞的多项特性技术。随着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日臻完善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临床医学各项学科几乎都涉及到流式分析技术应用,流式分析技术已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各项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为推动广东省流式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促进精准医学产业发展,自2020年开始至今,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指导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欧阳涓教授已连续3年牵头举办临床流式高峰论坛。一如欧阳涓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所说:“三年很短,不过是白驹过隙弹指间,三年也很长,流式细胞学的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大科副主任、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欧阳涓教授致辞为此,欧阳涓教授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的顶级流式专家、临床大咖,以及青年才俊就流式的LDT、实验室建设、CART治疗中的流式监测、共识解读、健康管理、复发性流产、儿童感染、HLH、肿瘤等应用做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进行分享并展开热烈讨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钟慧女士出席线上会议并致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致辞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钟慧女士致辞授课专家风采主持专家风采在认真听取与会专家详尽的专题汇报后,欧阳涓教授总结表示,十分感谢各位授课专家丰富的内容分享及主持专家的精彩点评,既有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也有各自日常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此次会议不仅解答了临床流式从业者平时的疑问,也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欧阳涓教授温情寄语“待到春暖花开日,相聚言欢味更长”。
  • 测序仪市场遭遇冬天 临床应用是希望所在
    DNA测序仪目前主要供研究之用,是生物学家们所能购买的最昂贵仪器之一,然而,在美国政府削减研究经费且未来的经费前景也不容乐观之际,许多研究机构正暂缓购置设备,仪器生产商受到重创。   据《自然》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在经历了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销售下滑后,许多测序仪制造商开始裁员和削减成本,同时寄希望于医学诊断需求的扩大能有助于市场的繁荣。   迄今为止,DNA测序仪制造商或测序服务在美国的主要用户是受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特别是获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研究人员。然而,尽管NIH在2011年的预算只比2010年少1%,分析家们预测政府在2012年和2013年的预算还会有更大幅削减,对测序仪市场产生冲击。   由于担心政府资金减少,研究机构将更谨慎地开销。日前由在线出版物基因组网和东京投资银行瑞穗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在接受调查的94位基因组科学家中,58%的人表示他们因经费紧缩而推迟购买仪器 42%的人表示在未来1年里不会购买新DNA测序仪。   市场已经受到影响。今年10月底公布的仪器公司新一轮财务报告令人忧心,比如,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荧光公司( Illumina )拥有测序市场最大的份额,公司在2011年第三季度的利润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43%,公司将原因归于高昂成本和超过预期的糟糕销售情况,计划裁员200人,约占公司全球员工数的8%。   位于加州卡尔斯巴德的生命技术公司表示,得益于离子洪流机器的强劲销售,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的销售比2010年同期增加7%,但考虑到未来的困难,公司仍计划裁员并削减成本。今年9月,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被迫裁减28%的员工,约130人,并降低其2011年的收益预测。   新一代基因组测序仪可应用于临床遗传风险的筛选和遗传疾病的诊断。在现实令人忧心、未来不容乐观的情形下,许多测序公司将目光对准了生物医学的新市场。比如,荧光公司设立了商业部,促进其工具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与此同时,生命技术公司宣布将推出一项帮助预测患者对一种新癌症药物个体反应的基因试验,该药由总部位于英国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研制,已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 生命技术公司还表示将在俄罗斯开展一个900万美元的医学分析仪器系统销售计划。   丹伦纳德是波士顿一家健康投入顾问公司的分析家,他认为走向临床应用是测序仪业界发展的希望所在。
  • Life Tech新一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
    Life Tech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写下新的篇章 2011年11月7日,香港养和医院为&rdquo 新一代测序技术&rdquo 在临床应用方面写下新的篇章。香港养和医院的临床与分子病理学系首次推出利用5500 SOLiDTM 测序仪进行临床诊断服务,为传染病、遗传性疾病和癌症患者,提供快速,准确和广泛诊断。 5500 SOLiDTM 测序仪,不单大大缩短分析样品的时间,同时医生可为大肠癌,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病患者进行一对一合适的治疗。 于同日晚上,香港养和医院假香港金钟JW 万豪酒店举行&ldquo 新一代测序和基因组医学&rdquo 的国际科学研讨会。在研讨会开始之前,观众对Ion Personal Genome MachineTM Sequencer和5500 SOLiDTM Sequencer的操作及应用均表现极大的兴趣。 3位学者(史丹佛大学的Hanlee JI博士, 香港大学的Herman Lee博士和埃默里大学的Madhuri Hegde博士)应邀与250多名医疗专家分享他们在下一代测序的研究突破。 三位学者(史丹佛大学的Hanlee JI博士, 香港大学的Herman Lee博士和埃默里大学的Madhuri Hegde博士)与医疗专家分享经验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home.html) (Nasdaq: LIFE) 是一家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的仪器、耗材和服务可协助研究人员加快推进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该公司的客户遍及生物学各个领域,包括筛选与转化研究、分子药物、干细胞治疗、食品安全和动物保健以及21世纪的法医鉴定等。该公司生产供分子诊断和仅供研究使用的产品。Life Technologies的业界领先品牌,包括创新型Applied Biosystems和Ion Torrent品牌仪器以及Invitrogen、Gibco、Ambion、Molecular Probes和Taqman等被全球各地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所广泛使用。该公司2010年的销售额为36亿美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约11,000人,公司持有将近3900项知识产权专利及专有许可证,堪称生命科学界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资产。如蒙垂询,请访问: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 大中华地区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我们的大中华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台湾设有办事处,生产设施及分销中心,雇员人数近800人。
  • 两部委联手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
    只需一滴血或一点唾液,就能预测罹患多种疾病,如癌症或白血病?日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   &ldquo 目前,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对此,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rdquo 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经过调查研究,正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   昨晚,国家食药总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现在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多出现于医疗机构和体检中心的高端体检,但其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及相关诊断试剂和软件,很多没有经过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   北京市健康管理协会会长杜兵昨晚表示,基因测序不在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准入的医疗技术项目之列,物价部门也没有收费标准。   ■ 释疑 何为&ldquo 基因测序&rdquo 体检?   基因测序,本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技术手段,近年来因&ldquo 名人效应&rdquo 应用于高端体检、产前诊断等领域,价格不菲。 史蒂夫· 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2011年患癌去世,曾接受过全基因测序。 安吉丽娜· 朱莉 影星,曾通过基因检测,选择手术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基因测序最广为人知的,是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通过基因检测,选择手术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2011年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 乔布斯患癌时,也曾接受过全基因测序。   百度搜索&ldquo 基因体检&rdquo 或&ldquo 基因测序&rdquo ,能看到多家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甚至公司提供的体检套餐,内容覆盖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基因检测,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坦言,如果国家确实下发了&ldquo 叫停&rdquo 的通知,慈铭体检将停止基因体检服务。
  • FDA对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相关问题讨论
    p   质谱技术是19世纪末发现的一项划时代技术,它通过测定物质的分子量而为探索物质的结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技术结合则是分离科学的一项突破性进步。比如采用质谱法作为气相色谱(GC)的检测器早已成为一项标准化的GC技术,但由于GC-MS不能分离不稳定和不挥发的物质,所以又逐渐发展出了液相色谱(LC)与质谱连用的技术。到现在,无论是GC-MS,CE-MS(毛细管电泳),还是LC-MS都已经成为了分析化学领域的常规技术。 /p p   与传统的分析化学领域不同,能够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的技术不仅要能够满足对物质检测特异性的要求,还要能够满足临床检验对于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度等要求。因此,任何一项能够被国家监管机构批准的临床检测,都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而更是一整套具有完备技术说明、工作流程和数据规范的工作系统。 /p p   在我国,截止到2016年4月30日,CFDA总共批准了与质谱技术相关的进口器械12项,国产器械8项。这一数量与诸如生化、免疫、化学发光等技术的大量批件相比实在比例甚微,说明在这一方面在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p p   在目前获批的质谱技术相关批件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于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比如应用于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的丙氨酸、甘氨酸、25-羟基维生素D,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的LC-MS、LC-MS/MS方法 另一类是采用MALDI-TOF(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于大分子(蛋白质)进行检测的质谱技术,这一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对微生物的鉴定。 /p p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针对于基因水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针对于蛋白的研究也正在不断的与临床检测具有越来越多的结合。除了现有的ELISA,免疫和化学发光技术,基于质谱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蛋白质、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领域成为对蛋白进行定量和监测的最重要技术,而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也将是下一个十年的检验领域的大事件。为此,美国FDA于5月初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政府-高校-厂家的多方会谈,旨在从监管-学术-生产等多个角度对LC-MS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管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下文将对此会议内容进行简述,为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生产企业以及政府监管机构提供最新进展。 /p p   即使在美国,LC-MS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也仅处于起始阶段。根据华盛顿大学教授Andy Hoofnagle提供的数据,在全美7700家获得CAP认证的实验室中,采用LC-MS技术的实验室大约只有不超过200家,比例不超过总实验室数量的2.6%。具体开展项目可参见下表1。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1& nbsp 采用LC-MS技术进行检测的CAP实验室数量一览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7c23756-b545-4ae3-82a1-57ae323d7b28.jpg" / /p p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美国能够采用LC-MS进行检测的蛋白/多肽临床项目有14项,如下表2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2 & nbsp 美国采用LC-MS技术进行检测的蛋白/多肽项目一览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902a8bc-ff10-4f09-bc64-0f06c6537212.jpg" / /p p   LC-MS技术是否能够与其他技术一样,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认可,我们可以从某一项具体的检测项目中稍作了解。以25-羟基维生素D为例,可进行此项检测的方法和仪器都有很多种,所以可以从CAP的能力验证测试结果对LC-MS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解,如下表3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3& nbsp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能力验证结果 /strong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42379a9-39b0-49e4-865d-347513581119.jpg" / /p p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LC-MS技术可以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是可以应用于临床检验领域的。 /p p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药物监管单位,FDA在此次会谈中也派出了多名官员,从产品分类、注册流程、技术参数等方面对LC-MS的临床注册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p p   在美国,早在1976年的医疗器械修正案就要求所有医疗器械必须合法进入市场,因此1976年之后的所有医疗器械必须全部经过FDA审批,才能进入市场。 /p p   至于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体外诊断试剂相关产品(In Vitro Diagnostics,IVD),根据美国联邦法规21 CFR 809.3条款,可理解为是医疗器械的一个亚类,其是旨在用于诊断疾病或其他不适的试剂,仪器和系统,包括对于健康状态的判读,从而用来治愈、缓解、治疗或预防疾病或其后遗症。FDA根据风险,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低风险,一般性控制就可以 第二类为中度风险,一般性控制通常还不足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控制 第三类为高风险,可对患者或使用者造成过度的伤害或疾病风险,以及对生命维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损伤。目前要通过FDA批准才能进入市场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上市前通告,也就是常说的510(k),另一种是重新审批De novo,还有一种是上市前申请PMA(Pre-Market Application)。 /p p   510(k)包括部分I类产品(绝大多数还可以豁免)以及大部分的II类产品(极少数能豁免),FDA根据其是否与之前的上市产品具有“实质性等同”来进行许可,目前,进行此类申请需要先找到一个与申请标的类似的产品(包括计算参数)并有类似的预期使用范围(即,前置产品Predicate)。FDA需要90天来给出答复。最终的决定书概要会公布在官网上。 /p p   De novo类别是针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前置产品的低风险到中等风险设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I类或II类的划分,需要120天给出答复,De novo产品会成为以后具有相同预期用途产品类型的前置产品。 /p p   PMA类别是针对于III类产品的,其不需要前置产品,需要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要求在进行批准前征求顾问委员会的决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SSED)会在官网上公开,需要180天给出答复。 /p p   从FDA的角度出发,其职能在于要确保医疗器械、包括IVD产品,能够合理地安全且有效地实现其预期使用目的。所以,对其进行分析性验证是实现注册审批的第一步。具体到LC-MS相关设备及IVD产品时,则主要包括以下关键内容:(1)需要明确阐述何种被检物是通过IVD进行度量或检测的,(2)需要进行IVD检测的样品或样本类型,(3)所申报IVD产品的底层技术,(4)所实施检测的类型(定量检测、定型检测、半定量检测等),(5)适用于所申报测试的患者人群,(6)检测结果的临床目的,包括所提供设备能够检测的疾病/不适(比如,可辅助于(某种疾病/不适)的诊断),(7)所实施检测的参数设置,以及(8)最有可能获得检测结果的参数设置。 /p p   分管医疗器械审批的具体部门CDRH(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及其下属分支中最重要的两个办公室ODE(Office of Device Evaluation)和OIR(Office of In Vitro Diagnostic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在本次会谈中特别指出,建议各申报单位在进行涉及基于蛋白和多肽的LC-MS相关产品申报之前,最好先提交一份预申报申请,从而能够与FDA进行关于充分交流,以免在开始审批程序之后再对相关申报方案进行修改。这些建议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1.准确度和重复性 /strong /span /p p   就LC-MS相关产品而言,因为其涉及的工作流程通常比较复杂,所以必须特别加以重视。需要考虑到的步骤包括了从样品收集直到最终的数据输出和分析,以及其中的某些特殊环节。 /p p   考虑到质谱技术可以一次对多种物质进行检测,因此,从一次质谱测量得到的针对于多个被检物的分析结果,可以被用作多重分析或可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可接受的结果。但是,如果是多重分析,则要求所有被检物都需要在一个测试中被全部检测出来,而且每一种被检物都要被单独进行评价和报告。例如,来自于患者样本中的一种或多种蛋白,即若干的不同被检物,可作为单独因素合并于某一算法中,从而提供一个最终的、可接受的结果,例如预测某种疾病风险的分数。而FDA通常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说明每一种被检物对于最终分数的贡献,以及每一种组分在各种浓度组合中对于最终分数的贡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2.线形度和回收率 /strong /span /p p   对于测量多种被检物LC-MS相关产品而言,无论是单独(通过多种不同的样板,每次测量一个)或者组合(以IVDMIA方式)进行测量,申请人都需要对每一种被检物(独立于其它被检物)进行线形度和回收率的评估。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3.样本的结转 /span /strong /p p   根据某项分析的工作流程不同,有可能存在前序样本中含有新的样本,而对申请人而言,则需要对所述工作流程中有可能产生结转的每一步骤都进行鉴定和评价。在FDA之前的受理过程中,的确接到过这样的结转研究,即在包括所述设备的一系列全部工作流程中,在阴性或弱阳性样本中出现了强阳性的情况。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4.检测限/分析灵敏度:空白限、检测限和定量限 /span /strong /p p   LC-MS相关产品依赖于质谱仪对于峰值的检测与定量,或液相色谱中随洗脱时间对离子流的测量。这两种测量都离不开对高于系统中化学与电子噪声的峰的检测。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缺乏可靠的空白样本,以及LC-MS技术的较低背景噪声,要想确定空白限(LoB,limit of blank)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然而,如果某些临床检测的判定点接近于一起的灵敏度极限时,LoB就显得至关重要了。LC-MS产品的检测限(LoD,limit of detection)是采用信噪比的低值计算出来的。在不同的设备中,信噪比往往是不一样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5.分析特异性与干扰 /strong /span /p p   对LC-MS产品而言,主要有两类干扰物会影响对被检物的测量与定量。一类是存在于样本中的同重离子或近同重离子(isobaric or near isobaric ions),此类离子能够在质谱仪中被同时检测到,从 /p p   而对正确离子的检测和定量造成干扰。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干扰物的存在与否进行评估,从而阐明是否这些干扰物的存在会影响到所述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考虑到在标准操作条件下质谱仪的分子量分辨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6.样品制备 /strong /span /p p   对于LC-MS相关设备而言,其样品制备、尤其是涉及到蛋白和多肽的样品制备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在相关分析检测中产生不精确和不可重复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操作人员、仪器、地点等各种变量进行控制的能力,都会对LC-MS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挑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7.内标 /strong /span /p p   对那些需要进行大量样品制备的LC-MS相关产品而言,内标的加入可以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对不同步骤进行监控,从而了解被检物的鉴定和定量信息。一般而言,内标的加入时间在整个分析流程中越早越好。内标的加入还可以实现在不同样本、校准品和对照品中对被检物值进行规范化。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8.校准品和对照品 /span /strong /p p   校准品是用来将设备的原始输出值转化成被检物浓度的参考,这样的浓度可用于形成具有临床判断价值的数据。除了已知浓度的被检物之外,对照品通常需要含有固定数量的内标,从而能够在校准品和患者样本之间提供相对定量。在本文中,对照品是指对整个体系表现进行验证的材料,即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这样的对照品并非是用于LC-MS相关产品流程控制中的标准品或内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9.对比方法 /strong /span /p p   通常,FDA都会以WHO和/或NIBSC的方法作为某一具体被检物的“金标准”。标准参考方法也通常是指为了获知目标条件有无二采用的最易获得的方法。很多时候,在针对同一种被检物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当某一方法具有与提交申请具有相同的预期使用目的时,通常被称为前置方法(Predicate)。考虑到LC-MS设备的输出结果与大多数仪器,例如免疫分析的输出结果不同,因此要想直接对两种仪器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要解决这一难题,且目前还没有金标准或者参考方法的情况下,FDA也可以考虑接受经由与临床“真实”(即,根据目前的各项标准,对某一患者状态的临床全面评估)的仪器性能进行过对比和证实的申请。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10.蛋白/多肽的选择 /span /strong /p p   除了少数不需要经过蛋白裂解就能够被轻易检测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之外,绝大多数的多肽都是作为完整蛋白的代表。申请人可自行选择最适合于其申报检测项目的多肽,当然这些多肽的生物物理性质会影响其检测项目的表现,包括体内或在工作流程中对于翻译后修饰的敏感性,胰酶水解的速率和效率,多肽在样本和工作流程中的稳定性等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11.峰选择 /strong /span /p p   峰的选择与评价对LC-MS产品的表现而言至关重要。影响液相色谱洗脱峰分辨率和重复性的因素包括色谱柱的选择,缓冲液,流速和温度等等。FDA之前就曾要求过申请人提交相关数据,证明在临床实验室可能碰到的各种操作条件下,色谱峰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可以满足审批要求。即使目前缺乏某些内标,FDA也可要求申请人提供数据,确保正确的峰和离子可以被检测和定量。 /p p   对挑选色谱峰的软件进行选择和评价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在那些被检物接近于最低定量限的样本中,申请人需要对选峰软件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理解其重要性。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12.核心IVD组件 /strong /span /p p   对LC-MS相关的产品而言,有很多耗材和组件都是必须的,例如色谱柱,胰酶的来源和类型,免疫亲和抗体,免疫耗竭柱等。根据FDA之前的经验,对核心组件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更换,都会导致分析过程中某种成分的改变,甚至需要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重新验证。 /p p   申报文件需要参考的相关标准文件如下表4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4 FDA申报过程中的CLIA和CLSI指导性文件一览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02f63d0-7ae3-412a-99f9-b0266684a45e.jpg" /    /p p   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Mark Lowerthal也就在临床质谱实验室中实施标准化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需要建立一个参考检测体系,第二是需要使用科学的标准体系,第三是需要建立可追溯的数据链,如下图1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8d955ab-9251-4c34-93c4-cfbc5a78adf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从标准物质到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可追溯数据链 /strong p   Mark博士也就蛋白/多肽标准品的制备与分析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比如最适合于作为氨基酸分析标准品的氨基酸可选自,但不限于,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等,以及如何采用LC-UV,即NMR方法进行纯度分析。 /p p   利用LC-MS技术对蛋白/多肽进行检测,最大的难题是来自于对样本的预处理,即对蛋白/多肽进行消化、分离和提取的步骤。来自美国实验室集团(LabCorp)的Christopher Shuford博士通过计算机分析与计算,提出了根据对蛋白序列进行N-连接糖基化、O-连接糖基化、碘化、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位点分析等方法,进而能够在胰酶水解之前对目的蛋白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目的蛋白的富集,进而提高最后的质谱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p p   无论是在LC层析的过程,还是MS检测过程中,每一个峰的产生都是根据检测器对光电信号的响应而得到的,而当样本中的物质较多时,相邻的峰往往会出现叠加或者干扰的情况,这一直都是仪器分析中的难题。来自Indigo BioAutomation的科学家特别就这一问题提供了最新的专业建议。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处理了超过10亿张色谱图,针对于LC-MS在临床中的应用,该公司建议首先要避免对原始数据进行修饰,从而能够降低验证的风险,即提供稳定的基线以及采集完整的峰 其次要避免对数据进行调整,从而能进行校正,即能够对某个模型进行验证,并可在有效线性范围之外进行稀释 第三对校正过程进行设计,从而获得最好的统计学效果,即如果所得曲线是线性的,则可采用随机的、可重复的水平来测量变异,并据此来表征仪器的状态,或者使用间隔的区间来测量非线性的情况。 /p p   质谱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测量技术,能够提供相关仪器的厂家主要有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安捷伦(Agilent)、沃特世(Waters)、布鲁克(Brucker)、爱博才思(Sciex)和岛津(Shimadzu)公司。但每家制造商对于其设备都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就导致在信号采集,数据格式、结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不尽相同,很难将其进行比较,更不用说能够进行标准化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华盛顿大学的Jarrett Egertson教授带领其团队与上述六家公司进行了长期的沟通、谈判,最终与所有公司都达成了共识,并在NIH的资助下,经过8年时间,开发出了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够将各种不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的软件-skyline,使得不同类型质谱之间的数据可以相互比对和验证,大大方便了LC-MS的使用者。该软件现在已包括了400,000开发源代码的峰,还有60,000峰在检测过程中,全球已有超过7000个注册用户。 /p p   当然,我们也知道在LC-MS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样本中的内源和外源干扰物。除了诸如血红蛋白的内源干扰物,来自于患者服用的药物,采血管内的化学成分,以及从干血片上洗脱下来的物质等外源干扰物也都能产生峰,从而在分析和解读过程中对目标被检物峰造成干扰。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干扰因素,比如自然界中的同位素,C-13( 1 Da),Cl-37( 2 Da),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容易区别开的 有些同(等)重分子,C19H28O2(m/z=288.21)和C18H24O3(m/z=288.17),大多数四级杆质谱仪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区分 还有一些多电荷的状态,如CHARGESTATE 3(m/z=387.84)和PEPTIDC 2(m/z=387.67)等,也很难通过常规的LC-MS方法得以有效区分。 /p p   而且,相对于现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化、免疫和化学发光等方法,LC-MS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我国的开展还需要循序渐进。 /p p   但从技术的进步来看,质谱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准确的对蛋白/多肽进行检测和定量,而蛋白/多肽相关生物标志物必将成为未来的临床检测新增长点,所以LC-MS技术将会很快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也将对这一领域进行持续关注。 /p /p
  • LIFE推动研究领域 造福临床应用
    推动研究领域,造福临床应用——Life Technologies赞助第28届MSB研讨会 由上海生命科学院和中科院联合主办的2012年第28届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与分析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Bioseparations and Analyses,MSB)在上海顺利举行。MSB是全球最权威的生物分析研讨会,Life Technologies作为主要赞助商参加了此次会议。 MSB旨在推动微尺度科学的思维创新,为学科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今年的主题为MSB in MSB(分子系统生物学中的微尺度生物分离与分析),内容涵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会场中,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济济一堂,发言包含了从理论假设到实践操作,理论、方法、设备、技术等各个方面。 Life Technologies为此次会议带来了Ion ProtonTM基因测序仪及QuantStudioTM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Ion ProtonTM是基于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高通量台式测序仪,以其低成本、高速度和准确性著称。QuantStudioTM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则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灵活的通量、简单的工作流程以及直观的操作软件。由于产品卓越的性能和人性化的设计,Life Technologies的展台吸引了大批专家的眼光,相信Life Technologies研发团队的努力能够为生物分离与分析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更准确更便捷的产品。 会议期间,来自主办方生物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李亦学教授莅临Life Technologies展台,与Life Technologies的技术人员交流了仪器的使用心得,并对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分析。李教授认为,MSB的会议旨在不断促进生物分析科学的发展,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临床肿瘤诊断、生物标志发现等等的基础研究的推进最终将会造福于临床,推动社会发展。 Life Technologies长期服务于生物分析领域,拥有不同层次的应用产品和服务。参加此次会议,Life Technologies通过聆听科学家的反馈,了解研究者的需求,会在未来投入更多的努力,带来更优越的产品。 李亦学教授与Life Technologies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李亦学教授莅临Life Technologies展台Life Technologies展台
  • 国产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成功应用于临床
    1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布:由该院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等共同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于11月6日在西安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  ECMO被誉为“人工心肺”“救命神器”,是常规治疗无效时挽救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必要措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是国内从事ECMO临床应用与研究骨干科研力量。2017年,该研究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兴栋院士、王云兵主任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庄健教授团队及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基本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幷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新冠疫情暴发后,研发团队充分分析比较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针对国内临床需求的国产化ECMO。研发中采用多目标优化和数值仿真方法获得离心泵流道最优设计方案,采用芯片化控制模式保证ECMO控制的精准性和长时间工作的安全性,采用仿生涂层新技术获得了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优异的长效循环抗凝血效果。
  • 国产首个细菌检验质谱仪进入临床应用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 张克 通讯员 陈捷)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通过北京协和医院的论证,已正式进入该医院检验科开始临床使用。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的实验对比,这款国产质谱仪在革兰阴性菌方面的检测与国际领先的布鲁克质谱系统鉴定效能相当。对此,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表示,这说明在一些特定的细菌检测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质谱仪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这款可对细菌蛋白质组、基因组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先进质谱仪由毅新博创公司研发,于2012年通过了欧盟CEIVD认证,2014年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它能够快速检测识别革兰氏阴性菌,而这类细菌是常见的引发人体腹泻、肺炎、伤口感染等病症的病原微生物。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大夫表示,呼吸科、皮肤科、消化科、骨科、妇科等诸多科室有超过40%的疾病与细菌有关,而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其接收病人的特殊性,也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而快速准确检测细菌可以正确指导医生用药,避免使用无效抗生素引发的药物滥用问题,同时也能提高救治因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的效率。据协和医院检验科专家介绍说,北京协和医院本次使用这款国产质谱仪评估了该院1999年—2000年、2014年—2016年间所保存的1025株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同时利用国外先进的布鲁克质谱系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这款国产质谱仪(Clin-ToF)鉴定的准确率达98.05%,在革兰氏阴性菌方面的鉴定能力和效率方面,与国际领先技术相当。根据该评估实验所撰写的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据介绍,革兰氏阴性菌是多种细菌的统称,包括痢疾杆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等致病细菌,而运用质谱仪来检验细菌是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这种检测设备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定患者体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通过对质谱分析,可以判断对细菌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准确判断出其对哪一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从而帮助医生拟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能准确判断时,可能要尝试多种抗生素才能找到有效药物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并遏制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滥用。然而,此前很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都面临着标本检测周期过长的问题,运用质谱检测技术则可缩短至少1天的鉴定时间,而有研究证实,在重症监护室(ICU)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如果晚一小时准确治疗,病人存活率下降8%。因此,这种技术也被认为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革命,而我国此前在该领域尚无自主产品。此次检测可以说是国产医学检验质谱仪的一大突破,北京协和医院已将该仪器应用于临床检测。实际上, 除了在医疗领域之外,微生物检测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毅新博创公司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的支持下,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已经建立了包含2200种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的数据库,可以实现以蛋白指纹图谱对微生物进行管理。据介绍,蛋白指纹图谱是每种微生物的标志物,类似于人类的指纹一样,建立这个数据库就如同给细菌一个身份证,据此可以准确辨别它们,从而为防止微生物危害人体健康筑好屏障。
  • 干式生化分析仪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干式生化分析仪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生化分析是临床诊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样品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是否为固相化学反应,可以将生化分析分为湿化学法(普通)和干化学式生化分析。随着临床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在报告时间上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快递发展,急诊生化检验技术逐渐从传统的湿化学向干式生化发展。湿化学,即普通的化学反应,则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液态试剂和样品,混合后发生的化学反应。干化学,采用多层薄膜的固相试剂技术,只要把液体样品直接加到已固化于特殊结构的试剂载体,即干式化的试剂中,以样品中的水为溶剂,将固化在载体上的试剂溶解后,再与样品中的待测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分析测定。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因其检验快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各种场合的生化检测,广泛适用于小型医院,大、中型医院的门急诊,体检中心、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都某公司的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在这次武汉的疫情中,曾上榜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的新冠肺炎急需医疗设备目录。其具有智能便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样本量小、测试准确、免维护等优点,可在12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杜绝交叉污染,高效助力隔离病区以及急诊病例的诊断。 干式生化分析仪中的冻干试剂,有效期长达一年。保存温度为2-8摄氏度,方便保存运输。冻干珠分装的体积一般在1-100μl之间。现阶段,对于冻干珠生产的一大技术难点在于点液:1、微量点液:常见的点液量从1微升到100微升。人们平常所熟悉使用的普通泵,很难在这么微量的范围持续稳定点液且保证一致性。2、高精量点液:冻干珠小球对点液的精度及形状要求较高。实验室进行操作时,由于人工一致性问题及设备简单,往往在精度和一致性方面难以掌控。如果采用普通泵,在微量点液时,泵的可控性及精度不好,极易造成小球形状大小不一,成球形状不好,或者小球落到液氮表面时炸开变成多个微球。液体量少时不能成形状一致的圆球,量多时容易分离变成多个小球。如果最终产品冻干珠的成球形状不一致,大小不一,会影响到后续分装到试剂盘/卡、检测工艺及检测结果。为解决上述微量流体高精准点液问题,广州飞升精密设备有限公司(www.ascendgz.com) 的技术团队自2010年开始专注研发微量(微升级别及纳升级别)流体控制系统, 重点在微升级别及纳升级别的微量点液,以领先的微量流体泵技术为基础,推出ds228桌面式液氮冻干珠系统,最小点液量可到1微升。 DS228液氮冻干珠系统DS228系统具有微量(1微升),高精度(0.5%),高效率,高度的圆球一致性,及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技术优势,是生化制药公司冻干珠小球的首选系统。广州飞升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流体精量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其专业技术团队,服务了台湾地区, 深圳,成都,天津,宁波,珠海,上海,厦门等地区的生物工程、制药、医疗器械领域的知名公司或大学研究院, 为中国及亚洲地区客户提供了行业技术领先的点液、划线、喷涂、灌装等微量流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 岛津并购法国临床软件试剂公司Biomaneo,加强临床质谱销售与应用
    2年前,2021年的5月31日,岛津使法国Biomaneo成为其全资子公司,Biomaneo是一家在临床领域具有优势的软件和试剂盒企业。自2020年以来,岛津的欧洲子公司Shimadzu Europa GmbH(SEG)一直与Biomaneo合作,推广新生儿筛查测试(NBS)的软件。21年收购的目的是获得临床使用的软件产品,并确保具备符合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规定(IVDR)合规专业知识的软件人才。  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在临床化学应用,主要是血液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此外,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在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将测试结果、测试时间等信息与患者的电子病历关联起来,因此需要将LCMS等测试设备的数据与LIS进行关联。过去,如果设备无法直接连接到LIS,用户就必须手动将数据传输到LIS,或者通过购买定制软件来处理。  Biomaneo的产品是将LIS与各种检测设备连接起来的软件。岛津将Biomaneo软件纳入产品线,使得岛津的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自动将数据传输到LIS。Biomaneo的软件人员还将负责开发适用于各种测试的IVDR兼容软件,包括对调查性药物监测(TDM)的软件,以及岛津子公司Alsachim生产的专用试剂的软件。  迄今为止,岛津通过收购法国的试剂公司Alsachim和日本的Shimadzu Diagnostics Corporation(原Nissui Pharmaceutical),不断扩大了其临床使用的分析产品线。未来,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在新生儿筛查(NBS)和调查性药物监测(TDM)等实验室测试市场预计将会扩大。在岛津的中期经营计划(2023年至2025年)中,其们将此业务定位为医疗技术(Medtech)业务。为加强医疗技术业务,岛津将提供使用LCMS的全套解决方案,包括CLAM-2040全自动LCMS预处理设备、MALDI-8020/8030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来自Alsachim和ShDiagnostics的试剂。+
  • 日程公布|临床质谱技术应用进展网络会6.13日召开
    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检验技术的代表之一,质谱检测平台因其快速、准确、特异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不断出台的政策也导向了LDT试点、POCT质谱、多组学、呼气检测、国产质谱仪器等关注度迅速上升,临床质谱市场热度持续,上自诊断试剂、设备厂商、仪器新秀、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产业多方密切关注质谱在临床更大范围应用的机会。  为了促进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仪器信息网计划组织召开“临床质谱技术及应用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2024年6月13日),就质谱在临床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应用进展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共同探讨,为用户、专家和厂商搭建优质、有效的交流平台。此次网络会议通过报告专家与参会者的深入交流,为参会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精彩报告。  本次大会聚焦临床质谱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质谱检测技术应用进展两大主题,邀请了近10位行业专家进行精彩的报告分享。质谱在临床研究的新进展专场中,将邀请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信息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专家进行“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与临床应用”、“代谢组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等精彩报告内容分享,在“质谱在临床检测的新进展”专场中,将邀请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多位专家进行“儿茶酚胺及代谢物临床质谱检测及应用”“质谱技术在临床检测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实践进展”以及“MALDI-TOF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等精彩报告。  报告嘉宾阵容:会议日程如下:
  • AB SCIEX质谱技术临床研究应用研讨会举办成功
    2012年7月30日下午两点,北京潇湘大厦5楼会议室座无虚席,AB SCIEX质谱技术在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研讨会在此成功举办,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副会长,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主持,以“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第二届系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的技术讲座的形式召开。   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近几年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得到快速扩展。在维生素D、固醇类激素、氨基酸、脂肪酸、肉碱的检测,治疗药物监测,毒物鉴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使国内广大临床工作者了解质谱技术,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B SCIEX 公司特邀请美国资深专家刘华芬博士做有关质谱技术临床研究应用的专题报告。   会议得到了临床检验界的各位老师的积极关注,参会的有北京妇产医院赵娟副院长,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鲁辛辛主任,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张曼主任,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苏建荣主任,北京宣武医院检验科王培昌主任,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袁慧主任,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宋文琪主任等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28家医院的检验科主任及8位主任秘书,以及从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的两位老师,参会人数接近40人。    会上,各位老师对质谱技术在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表现出极大兴趣,如质谱在维生素D研究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研究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各位老师都向刘华芬博士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融洽。     会后,我们在潇湘大厦宴会厅举办了答谢晚宴,与各位与会老师亲切畅谈,各位老师都高度肯定了这次会议,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对于质谱技术在临床研究的应用增加了了解,对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打开了思路,很有帮助,并建议公司能多办几次这样的研讨会。
  • 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为医学迈入精准时代安上精准导航仪  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规范满足临床诊疗要求的NGS技术标准与应用,提高肿瘤精准诊疗水平  当今,肿瘤诊治已迈入个体化及精准医学的时代,从“一刀切”向“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地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发展,这对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节约医疗支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肿瘤的精准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管理多个环节,均以精准的肿瘤基因检测为基础。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探索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异常变得可能等。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这一规划或将被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这预示着在中国,精准医学正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精准医学时代的早期阶段,规范满足临床诊疗要求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的标准与应用,提高准入门槛,确保这部行业发展“导航仪”的精准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同时出台首部《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二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下称《共识》),帮助指导基因检测及NGS技术规范合理应用,给我国患者切实带来治疗和生存获益。  “临床肿瘤学实践中,基因检测已成为精准诊治的前提和核心之一。《共识》的出台,将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公认规范指导,提高肿瘤诊治的检测质量和结果准确性”,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表示:“随着高通量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的发展, NGS在开展靶向精准诊治实践与试验研究中有着广阔前景,能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在实际临床患者诊疗中,提升诊断水平,做出合理正确决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上图:吴一龙教授)  “共识”由实验室癌症遗传学家、临床肿瘤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病理学家和其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起草,包含了NGS的技术应用现状、临床多个瘤种的NGS检测内容、样本处理、测序流程、数据管理、信息学分析、结果报告解释和咨询等多个方面内容的阐述。CSCO计划通过在基因检测方面进行三个步骤全面提升精准医学:形成和发布NGS临床应用共识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后是通过一系列标本检测验证共识是否可行、准确,并做相应的修正。第三步是和药物研发公司联合检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某个特别的基因,或完全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靶点,帮助药物研发公司对此靶点开展研究,这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用非常重大。  在此基础上,CSCO还计划针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包括白血病在内的造血系统等六种恶性实体瘤开展以NGS 技术为主的驱动基因谱分析,提出适合我国临床肿瘤学实践的一系列肿瘤的 NGS检测技术、分析内容、诊治模式的共识、流程、标准和规范。  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张绪超教授指出:“准确是NGS体现临床价值的前提。我国之前一直未形成NGS的相关规范。事实上,临床上对NGS的实际需求非常大,仅仅肺癌一年就有超过65万的新发病例。通过‘共识’规范从样本的取得到报告的给出每个环节,高标准、严管理,确保结果准确,应用于患者全程病程管理当中。”(上图:张绪超教授)  这与燃石医学始终致力于用国际前沿生物技术、基因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的愿景不谋而合。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共识’的出台,随着行业规范化的深入,一些优秀的企业和产品将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作为第一家将NGS肿瘤临床化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司,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动基因组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与在测序和芯片技术上全球领先的Illumina公司开展合作,促进更多高品质分子诊断解决方案应用于肿瘤临床领域,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与国内110家三甲医院进行合作。我们与全国顶尖的肺癌专家合作,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成果及数据,这些成果将为未来肿瘤的精准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推进NGS在肿瘤领域的标准化、普及化。”  据汉雨生透露,2016年燃石医学还将获得几个含金量高的资质证书,而这些证书会有利于燃石医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上图: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  现场采访实录(一):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  精准医学是利用现有技术来检测人类基因,通过基因改变情况使治疗更精准、有效和安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利用现有的基因学知识,通过测序方法获取基因学知识。  早在2004年精准医学工作就已开始,但当时并未形成产业,中国NGS之所以大热,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要追溯到去年初美国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这股风吹到中国以后,国家科技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开始重视起来,不断学习、研究精准医学,与此同时,很多市场嗅觉敏感的企业也已有所行动。  美国精准医学的发展路径是先制定标准规范,再开始实践,而我国是测序工作先进行,伴随着各类宣传工作,随后在实践中认识到需要有标准、规范来定义如何去做,应遵循怎样的标准,避免争执。  2015年9月,我们首先成立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CAGC把制定共识这项工作纳入了联盟起始的第一步。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并参照国际上的标准,2016年3月举办了第一次研讨会,邀请了临床肿瘤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专家以及有影响力的检测企业的技术官一起讨制定共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着手起草共识。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共识出炉。  问:您刚才提及,研讨会上临床肿瘤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专家一起讨论了NGS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指的是哪些问题?  吴一龙:其中牵涉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基因测序的提取组织究竟是肿瘤组织,还是正常组织?共识明确:组织提取物必须由病理学专家确认是肿瘤组织时才能进行测序。其次,这些送检肿瘤组织中,如何提取出用来做分析的成分?组织提取后送去检测,检测技术是怎样的?其中很复杂,如检测多少个基因,测序深度多少层,此时必须要达成共识。最后,检测报告应该怎样撰写、如何发放?不是所有医生都能看得懂检测报告,很多医生要从头学。  问:在临床应用上,在众多的NGS技术平台中进行选择时,应重点注意哪些方面?  吴一龙:我们今年的共识主要是在技术方面进行了规定作为第一步,如果要检测单个基因是否发生了变异,目前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就是“杀鸡用牛刀”。现在针对单个基因检测,我们有很多更便宜的方法来用,国家已经批准了很多。但是,假如想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推荐使用NGS。  在讨论共识的过程中,CSCO要求很多NGS检测公司提供检测数据,供CSCO测算和测评。包括燃石医学就提供了相关数据,这些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是比较自信的,也经得起推敲 也有公司不敢提供,那就要打个问号了。其实,可以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监督。  问: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规范发展起来之后,对后续药物研发和选择有什么帮助?  吴一龙:帮助会非常大,这也是CSCO/CAGC接下来相关工作的第二步和第三步。CSCO计划通过在基因检测方面进行三个步骤全面提升精准医学:形成和发布NGS临床应用共识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后是通过一系列标本检测验证共识是否可行、准确,并做相应的修正。第三步是和药物研发公司联合检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某个特别的基因,或完全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靶点,帮助药物研发公司对此靶点开展研究,这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用非常重大。  现场采访实录(二):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秘书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张绪超教授  问:我国NGS发展存在哪些不规范现象?《共识》的出台对NGS规范有什么好处?  张绪超教授:我国之前一直未形成NGS的相关规范。但我国现实临床对NGS的需求非常大,仅肺癌一年就有超过65万新发病例。理论上来讲,分子诊断应该应用于患者全程病程管理当中。此外,NGS是由多个检测技术组成的系统工具,只有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临床使用数据是有效的,临床学家才能提出准确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真获益。基于此, CSCO出台《共识》,规定每个特定的NGS测试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合格后才可以用于临床肿瘤检测,并强烈建议各实验室参加卫计委组织的“NGS相关的室间质量评估项目”来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NGS检测规范具有现实意义,对检测方、患者都有好处。  问:目前,对于预防性检测领域,即癌症早期筛查诊断检测,NGS有何帮助?  张绪超教授:从靶向治疗角度来看,我们还没有办法将靶向治疗推向早期筛查诊断,缺乏相关临床数据。但是,NGS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对患者有一定帮助。早期进行分子分型诊断,帮助患者后续全程管理,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基因亚型,对于后续疾病复发、耐药等策略制订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在早期检测后马上就能用靶向药物。对于NGS的应用一定要明确其应用目的。  问:《共识》从各个环节是怎么规范NGS的?  张绪超教授:在NGS的检测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样本采集、处理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共识》将NGS应用中的样本处理作为一个单独内容进行详细解说的原因。举个例子,一个没有做详细质控评估的样本,如果肿瘤细胞含量只有1%甚至没有,检测结果就不能真正反映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技术特征。因此,我们要求做样本规范,在NGS技术条件下,至少有20%的细胞是肿瘤细胞才有可能探测到临床所需的靶点是否正确。  当然样本评估不仅包括肿瘤细胞含量的多少,还包括不同样本类型应该如何处理等。比如,对于新鲜标本需要做冰冻评估 而对已经做好石蜡包埋标本,需要进一步进行形态学评估。对于不同样本类型,《共识》做了详细界定,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NGS检测非常重要的环节。  问:目前,对于临床上已确认的可控基因有多少?  张绪超教授:根据瘤种不同,基因也不同。过去十年肺癌发展非常快,2004年发现了有药、靶点以及检测技术的第一个可控基因EGFR。目前,肺癌里面有EGFR、ALK等8个基因必须检测。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基因发现,基因数量会明显上升,如果考虑其他瘤种,基因数量会更多。  问: NGS需求在临床应用方面需要符合什么样的质量?  张绪超教授:《共识》规定了NGS在临床肿瘤诊断中的质量需求,规定每个特定测试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合格后才可以用于临床肿瘤检测,所有CAGC项目都要满足共识中的NGS评价体系。一个好的NGS分析技术能否真正应用到临床,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分析技术满足要求,临床检测能力符合要求,临床应用一定给患者带来好处。再好的技术如果在临床上对患者没有用处,也是无用的。  问:《共识》出台后,对二代基因测序的产业,包括二代测序公司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绪超教授:从我们角度来讲,一定是推动而非阻碍,是正确推动方向的作用。这次共识出台,我们邀请了很多NGS公司的技术专家参与进来,他们会意识到只有NGS规范化,整个行业才能正常发展。患者检测量大了,才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多方获益的事情。  CAGC下一步的NGS可行性验证和临床试验,会邀请一些好的技术公司参与,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信息,这些公司也通过这种形式知道哪些是真正对患者带来好处的。所有这些都忠于一个理念,就是患者利益高于一切,能够让患者生命延长,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核心目标。  现场采访实录(三):  主题:肺癌临床治疗前沿趋势与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访人:燃石医学CEO、创始人汉雨生先生  燃石医学成立于2014年,目前在产品研发、学术推广以及市场教育方面在国内做得都非常领先,公司目前已获得将近2亿元投资。在北上广建立了超过1万平米实验室和GMP生产车间,合作医院有110多家。  和其他医疗子行业发展比较缓慢所不同,精准医疗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引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肿瘤精准医疗行业是新兴的多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交叉的行业。精准医疗检测先行,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从发现、监控到治疗等各个步骤中不可或缺的。基于此,燃石医学在医学、生物信息学各方面都汇集了超过200名业内顶尖人才,用强大的资金和人才发展这个行业。  问:燃石参与CSCO/CAGC首部NGS共识指定相关的工作中吗?  汉雨生先生:是的。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高屋建瓴地设计了此部《共识》,涉及医务人员的想法,还涉及商业公司实际经验和理念。吴教授细心倾听了很多公司的意见,燃石也是其中主要公司成员,提供了自身经验和知识积累。  吴教授推动的《共识》,对测序深度、分析流程,以及实验规范性有了具体的技术标准。燃石医学的除了产品达到世界领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外,公司还获得很多重量级的认证——今年5月份燃石医学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肿瘤NGS检测CLIA核心认证的公司。CLIA认证不仅代表燃石的产品达到了国际的标准,而且代表燃石检测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的认可。  问:燃石成立迄今为止我们上市了哪些产品,包括仪器和设备吗?  汉雨生先生:燃石医学的上市产品涉及8个瘤种,21款产品,涉及到基于组织的重要检测、基于血液的重要检测,还包括监控产品。在建库、捕获、生物信息学分析层面等自主研发的部分,燃石医学已申请13个专利。  从产品的研发设计之初,我们就秉持燃石的产品一定要满足临床实际使用和患者最终获益。因此,我们不做大一统的产品,而是根据临床精准检测和治疗的需要,分不同的瘤种和临床治疗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发和推出不同的产品。比如:燃石是唯一一个开发临床NGS临床应用共识所强调的肺癌8个基因的检测产品,我们不让患者过度检测。  问:国内NGS领域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商业化趋势非常明显。燃石作为操作规范的公司,对NGS共识出台帮助规范这个行业有怎样的期待?  汉雨生先生:燃石一直大力支持CSCO/CAGC出台NGS共识。现在国内有200多家NGS公司,有些很好的公司会在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但更多的公司其实是鱼目混珠。在精准医疗的行业,最后只会剩下几家经得起时间考验和NGS共识考验而发展起来的NGS公司。在早期行业混乱时,燃石愿意帮助协会或政府来做正本清源的事情,帮助确定怎样的技术是市场上真正需要的、合格的。CSCO目前确立的标准,燃石医学早已达标,但我们志存高远,拥有远高于行业要求的标准。  问:共识中是否有对基因测序第三方检测企业的直接推广和销售的对象、形式进行了规定?那么,我们是不是更推荐由医生建议适合的患者进行检测?  汉雨生先生:从对患者负责的角度来讲,患者、甚至是健康人直接从一个公司购买一款没有经过认证或者没有标准的产品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比如现在为数不少的二代测序公司连临检所的资质都没有,就直接向患者出售,甚至有的越过医生直接出售给患者群,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这也是吴一龙院长提及的有70%检测数据匹配不上的重要原因。  问:燃石有参加卫计委组织的室间质评吗?  汉雨生先生:我们每年都会参加,每次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 之前是比较简单的组织基因检测,随后还会参加更复杂的ctDNA评选。  EGFR的室间质评很早就有,而NGS室间质评去年才开始有。卫生部临检中心也看到NGS需要规范化,从临检中心的角度,第一点是做市场技术摸底,看看哪些公司合格/不合格,或哪些医院合格/不合格。
  • 卫健委:监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随着肿瘤逐渐成为人们常见的一种重大疾病,全球各医疗、政府机构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肿瘤带给民众的影响。我国近几年加大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力度,相应的政策法规也逐步推行,目的是为了使国内民众更好的去应对肿瘤疾病,这也是重大的民生举措。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也是民众关心的问题,因此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的开展是必要的。若能做到全面监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该类药物在市场的健康流通以及临床的有效应用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加快落实抗肿瘤药物的降价,提高抗肿瘤药物可及性也很重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决定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并开发与之对应的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实施。该举措目的是为了掌握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原文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15b7da8-b6de-4143-a5c7-e5093776cb85.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开展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的通知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卫办医函〔2018〕1108号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掌握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我委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开发了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决定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高度重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肿瘤患者健康权益,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督促抗肿瘤药物加快降价,减轻肿瘤患者用药负担,提高抗肿瘤药物可及性。开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掌握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对于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加强组织管理,按照要求做好监测工作,为调整完善抗肿瘤药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做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组织管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辖区内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相关医疗机构要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本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的上报工作。请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于2018年12月15日前将有关信息表(见附件1、2)发送至我委医政医管局和国家癌症中心,统一分配并开通“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账号和密码。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相关责任人可凭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网址(http://59.110.235.21),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三、做好监测数据上报和日常管理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监测医院范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登记肿瘤科的三级综合医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肿瘤专科医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二)监测主要内容。恶性肿瘤患者的门诊、住院、诊断、治疗、检查检验、随访等相关数据,抗肿瘤药物采购和使用清单数据等,共计19张监测表。具体监测内容请登录监测网,按照要求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三)分阶段上报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自2019年2月10日起,每月10—20日完成上个月的数据上报(监测表1—19)。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对于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数据按年上报,对于2018年1月之后的数据按月上报,具体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2019年1月15日前,完成抗肿瘤药物采购清单、使用清单(监测表1—2)上报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2019年1月16日—2月14日,完成其他数据(监测表3—19)上报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四)数据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加强监测工作管理,确保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完整。我委将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对上报数据开展质量控制和核查,并定期将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填报单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五)数据上报和使用。各医疗机构要按照监测表要求及时调整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上报数据人工抓取。监测数据的使用管理参照《全国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办医发〔2016〕23号)执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开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联系我委医政医管局和国家癌症中心。我委将继续加强监测网络建设,逐步扩大监测医院范围,推动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上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系人:孙超、王曼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联系电话:010—68792995、68792733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传  真:010—68792206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电子邮箱:yzygjyhc@nhc.gov.c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国家癌症中心联系人:郭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联系电话:010—87787399、13911278099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电子邮箱:natdss@cicams.ac.c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附件 1.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医疗机构责任人和数据上报工作人员信息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2月11日 /p
  • 岛津先进医疗保健案例临床科研探究丨使用质谱探索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前景研究
    随着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如何延长健康寿命成为了迫切的课题。岛津长期致力于X射线成像诊断和质谱分析技术,以医疗、成像技术的可视化、以及使用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为基础,在可显著改善医疗保健未来的研发最前线,与合作伙伴一起,日日探索。通过预防、超早期诊断,进行身心负担较少的治疗,妥善管理预后,尽可能地延长健康的生活。岛津的先进医疗保健事业愿与大家共创未来。使用质谱探索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研究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进一步了解疾病发病率和各种疾病的进展提供信息。判断是否罹患癌症或某些疾病及其进展程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极为重要。因此,探索研究有效反映病情和疗效的新生物标志物是近年来兴起的临床科研领域。在这些临床应用的各种研究中,高灵敏度的质谱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有望开发体外诊断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什么是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是对疾病相关化合物,如尿液、血液和组织中所含的代谢物或蛋白质等物质的生物学鉴定和分析测量。这些标记物可作为定量掌握某些病情和体内生理变化的指标。联合研究合作伙伴方“我的研究重点是了解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质谱作为主要工具来发现与心脏病发病相关的化学特征。最近,利用质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我们发现了一种叫做三甲基胺-N-氧化物(TMAO)的物质与心脏病的发生有关。补充功能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中,TMAO既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并且人体和动物模型均确认其为肠内细菌所产生的代谢物。我坚信,未来质谱分析技术将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监测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涉及的仪器仅限医学科研使用,不得用于诊疗及其相关流程。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开闸 行业将迎爆发期
    2014年2月份被叫停的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近一年之后终于有了开闸的迹象。   继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后,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了通知及入选单位名单,这被业界解读为二代基因测序临床放开的信号。根据通知,可以开展NIPT的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全国31个省市地区共有108家机构入选。   昨日(1月21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证实,这份文件确实属实,&ldquo 在试点单位中,产前筛查与诊断已经放开,但是医疗机构什么时候开始业务都是不一样的。&rdquo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通知确保医疗机构具备条件开展测序技术临床应用,使得二代基因测序从学术研发扩展至临床,二代测序在今年将出现新的爆发。   108家机构入选试点名单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和卫计委联合发布通知,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已经应用的,必须立即停止。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可以看到,文件不仅公布了试点医疗机构的名单,同时对于二代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进行了规定。   《通知》中提到试点内容是:产前筛查与诊断前咨询、适用范围、知情同意书签署、临床资料收集和标本采集要求、检测报告审核使用,检测后临床咨询、高风险孕妇的后续临床服务、追踪随访、信息统计上报以及为规范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服务工作需要试点的其他相关内容。   &ldquo 这次的《通知》内容比较详细,医疗机构要注意什么、进行哪些步骤、信息上报等都比较详细。&rdquo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ldquo 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医疗机构能够大量开始业务,各家医疗机构的情况还不同。&rdquo   当然,或许市场重新启动还没那么快。记者致电试点名单上的一家上海医院时,被告知该院利用二代基因测序做产检已停止多日,暂时还没有相关服务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医疗机构开展相关临床应用必须使用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已批准上市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但是目前上述108家企业并不是每家都有相关设备,可能只有自行购买设备或者与检验机构合作。   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2014年7月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始批准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上市,包括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两家企业的产品。其中,达安基因获批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是公司与LifeTech合作申报的。   据统计,利用无创产前检测,针对30岁以上的高危孕妇100%渗透率,将带来76亿元市场容量 针对全部孕妇50%渗透率,将带来140亿元市场容量。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达安基因在全国有8个临床检验中心,过去几年由于尚处于布局和投入期,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研报预计,自2015年开始,临床检验中心有望逐步为公司贡献利润。就其举措来看,公司采取与大型医院共建实验室以及平台下沉的方式来布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政策松绑将大大加速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爆发,抢占先机的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有望率先分享基因检测的大蛋糕。&ldquo 现在不少公司都在加强基因测序,并且也在密切关注相关的政策,相信未来还有更多公司加入到二代基因测序这个市场来。&rdquo 前述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二代基因测序使用仅限于学术科研,临床应用游走在灰色地带,《通知》发布意味着给二代基因测序放闸,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基因检测行业并购潮起   从2010年开始,国内基因测序市场逐渐起势,在一些分析机构的预测报告中,中国基因测序市场的规模已从百亿级别攀升至千亿,全球市场更是一块庞大的蛋糕。   但发展至今,中国的基因测序市场主体仍以中小型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主,这些机构和企业大多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rdquo 一位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ldquo 即使没有政策限制,面向公众的检测项目也是少之又少,缺乏市场运作经验,但是对这方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了。&rdquo   去年下半年,华大基因收购了Illumina的竞争对手美国完整基因公司,随着行业的发展,基因测序行业的并购也日趋频繁。就在10天前,药明康德在官网上称,公司以6500万美元现金收购NextCODE公司,并计划将其与药明康德基因中心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   &ldquo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的仪器设备商们不再满足于硬件销售,也逐渐向基因检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伸手分羹。&rdquo 一位检测机构人士告诉记者,&ldquo 下游的企业也希望能拥有相关设备或者与设备商合作,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未来相关行业并购机会还会增多。&rdquo
  • 高分辨离子迁移谱仪(IMS)进入临床示范应用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快速分离与检测研究组(102组)李海洋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简单快速分析一滴血中麻醉剂血药浓度的检测新方法和新设备。此方法没有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一滴血直接滴在分析器表面,通过分层热解析和快速高分辨离子迁移谱联用,直接获得丙泊酚麻醉剂的血药浓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旗下科学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DOI: 10.1038/srep3752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49223d24-05a9-43e1-a6b4-4dc91952651f.jpg" title=" 1.jpg" / /p p   丙泊酚是目前医学界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临床麻醉多凭经验通过靶控输注给药模型完成麻醉过程,无法满足个性化医疗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因其前处理复杂、费时,响应时间滞后,难于指导临床。因此,迫切需要动态在线监护仪实时掌握患者的麻醉深度,对麻醉药物的输注量进行精确调控,最终实现精准麻醉。 /p p   近年来,李海洋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高分辨离子迁移谱(IMS)的创新和应用。随着IMS仪器分辨率和选择性以及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推进了其在临床实践的应用。通过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年来的合作,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滴血对人体血液中麻醉剂的快速分析检测。该研究方法的血浆样本没有复杂的预处理过程,1分钟内实现一个样本的分析 将低成本的医用滤纸与IMS梯度热解析技术结合,实现了血药复杂混合物的分层动态热解析。研究还发现临床浓度范围内其他联合用药无交叉信号干扰 该方法在丙泊酚临床血药浓度1-12μg/mL范围内可实现准确定量分析,分析灵敏度为0.1μg/mL。该研究成果为临床医师调整麻醉剂用量、制定合理的麻醉给药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可有效减少麻醉过浅或麻醉过深导致的术中知晓或发生意外医疗事故。 /p p   目前,该研究方法已在医院开展临床示范应用,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和技术装置有望应用于麻醉监测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p p br/ /p
  • 生命科学 | 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参与生命的几乎所有过程,包括遗传、发育、生殖、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应激等,因此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异常就可以获得机体的受损或病变情况。但蛋白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复杂多样,如何有效的分离和分析生物体中的各个蛋白质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毛细管电泳(ce)技术的出现,给解决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途径,它能够从电荷、分子量等不同维度对蛋白分子进行高效的分离分析,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原理毛细管电泳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图1)。图1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原理毛细管两端分别浸入在电泳缓冲液中,并且两端连接着高压电源。当高压电源施加稳定的高压时,毛细管内产生了电渗流,使得毛细管内液体整体向负极移动。同时由于进入到毛细管中样本所含组分的荷质比不同,不同物质在毛细管中的迁移速度则不同。不同片段依次经过检测窗时被光检测模块所检测,从而实现了不同组分的分离以及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优势相比于hplc等传统的分析分离手段,毛细管电泳技术拥有如下的主要优点(图2):1.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由于毛细管能抑制溶液对流,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允许在很高的电场下(可达400v/cm以上)进行电泳,因此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高效分离。2.操作模式多,分析方法开发灵活:只要更换毛细管填充溶液的种类、浓度、酸度或添加剂等,就可以用同一台仪器实现多种分离模式。3.适合于微量样品的分析:毛细管内径极小(20-75um),进样为纳升级或纳克级,非常适合于稀少样品的检测分析。4.应用范围广:毛细管电泳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在核酸检测方面,可用于一代测序或基因片段分析;而在蛋白质检测方面,可应用药物分析和临床诊断。图2 毛细管电泳的主要优势毛细管电泳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在临床诊断领域的主要应用如下:1.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分型的检测,是多发性骨髓瘤筛查和诊断的重要依据。2.地中海贫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是地中海贫血筛查的重要手段。3.糖尿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相比传统hplc等方法,能够排除异常血红蛋白的干扰。 聚拓生物聚拓生物为聚光科技集团成员企业,其自主研发的clincap 1000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是专门为临床检验而设计的,具有全自动、高分辨的毛细管电泳仪可满足多种临床蛋白分析项目,为临床提供精准可靠的检测结果。系首款获得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同类产品。
  • 表面增强拉曼(SERS)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目前,对很多应用来说,拉曼光谱已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表征技术。但如果要使其在临床分析中更有效,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随着激光的发现,以及后续激光器和探测器技术的进步,以前发展缓慢的拉曼光谱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证明了拉曼光谱在生物大分子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包括蛋白质、DNA、活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的检测和诊断。  然而,拉曼散射是一个很弱的过程,只有一百万分之一的光子才会发生弹性散射现象。另外一个问题,自体荧光也阻碍了拉曼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幸运的是,70年代早期,一个新颖的现象被发现,分子接触(或非常接近)贵金属表面,如银和金,拉曼散射信号就会增加了1011倍,由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也就发展起来了。除了散射增强之外,SERS还可以有效淬灭自体荧光。  尽管现在SERS在生物结构的分析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但在我看来,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此外,如果没弄明白临床应用的需求和流程,这种技术也不可能转化为真正的应用。  例如,对于从一个生物SERS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仔细考虑,以得到清晰的解释。首先,对于感兴趣的样品的SERS衬底类型需要仔细的选择。它应该是一个纳米结构的表面或胶体纳米颗粒,如金纳米颗粒(AuNP)或银纳米颗粒(AgNP)。如果样品是活细胞,AuNPs或AgNPs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样品是微生物,表面或胶体纳米颗粒衬底是最好的。  选择最合适的衬底之后,再现性和适用性的测试也是很重要的。评估获得的光谱信息时应该考虑官能团和贵金属表面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如SH、NH2,因为这些交互作用定义了环境。  十年来,我们对这项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到临床决策中进行了评估。我们利用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样品制备方法和检测技术分析了活细胞和死细胞、组织和微生物样本。我们认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来探索该技术的潜力,因为生物样品不仅非常复杂,而且不同样本之间也存在产异性。  临床中,快速识别传染性微生物在疾病干预方面至关重要。虽然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利用SERS可以快速识别微生物,但是从临床样本中识别它们的能力尚不清楚。  生物样品的复杂性,如血液和尿液,是减少了解样品状态所需时间的一个主要的障碍。例如,尿液样本中可能有许多化学物质,包括尿素和肌酸酐、溶解的离子、白色和红色的血细胞、蛋白质连同传染性病原体。如果没有完全的清洗或分离,这些成分可能会干扰或阻碍SERS的检测,同时也势必增加分析时间。当然,其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以确定尿样的感染状况。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样品是否感染? 1毫升尿样中细菌的数量决定了答案,尿液样本包含细菌数大于105cfu /ml被认为感染。然后,我们必须问哪种病原体存在?然后再问是否有一个SERS可以识别的标识物来显示尿液是否感染?这项技术是否可以用于细菌样本的定量分析?这项技术能识别病原体吗?  我们已经知道, SERS可以识别细菌,但从复杂样品中识别细菌仍需进一步的努力以加快这一进程。在我看来,对于以上的部分问题得到积极的答案并不是很远的事情,而且也将缩短SERS进入提高临床决策这个位置所需的时间。  作者:Mustafa Culha  Mustafa Culha的实验室在叶迪特佩大学遗传和生物工程系,该实验室持续进行光谱技术的实用研究,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揭示活细胞、死细胞相互作用,发展用于医学和生物医学的新颖的检测和诊断工具。他在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和几本书的章节中撰写了70多篇论文,拥有若干生物分析化学和纳米技术方面的专利。他是Nanotechnology杂志的SERS研究和Nanoparticle Research纳米生物的特刊编辑,同时他也是应用光谱学编委员会的成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