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欧美垄断

仪器信息网欧美垄断专题为您整合欧美垄断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欧美垄断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欧美垄断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欧美垄断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欧美垄断话题讨论。

欧美垄断相关的资讯

  • 丹东射线仪器进军高端市场 打破欧美垄断
    近日辽宁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监理工作推进会在丹东举行,丹东市首批列入该专项的&ldquo 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器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dquo 中子活化水泥多元素在线分析仪&rdquo 成功打破欧美国家对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垄断。   据介绍,中子活化水泥多元素在线分析仪仅是该项目第一阶段研发的产品,目前已申报了10项发明专利,经辽宁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该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三阶段还将针对国外垄断的有色金属和环保领域研发中子活化分析仪,预计今明两年可陆续投产,仅此一项年产值可达10亿元左右。   令人欣喜的是,致力于打破进口产品垄断&ldquo 坚冰&rdquo 的并非一家企业。从2012年至今,丹东市先后有7个企业承担的5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支持,累计得到国家专项经费上亿元。这些项目瞄准的无一例外都是由国外仪器垄断的顶级高端市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同时至少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据悉,这7家企业大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随着这些项目陆续投产见效,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将带动丹东射线仪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丹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丹东射线仪器基地的美誉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上,现在我市射线仪器产品将要进入最高端的进口垄断市场,说明我们有了与国外同行相抗衡的底气和能力,成为真正的全国&ldquo 射线仪器基地&rdquo 指日可待。
  • 青岛博士夫妻攻克固相微萃取 农残检测等打破欧美20年垄断
    一根根几厘米长的探针,一根根不起眼的小黑棒,不仅打破了外国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还能应用于环境、食安检测中。青岛博士创业园的博士靳钊与妻子共同协作,攻克固相微萃取技术,研制出全国首款性能优异、产品稳定性强的固相微萃取产品,“举个简单的例子,它可以通过吸附茶叶的味道来判断里面有没有农残,还能使农残最小检出浓度降低100倍。”靳钊表示。正在做研究的靳钊博士  农残检出浓度降低100倍  固相微萃取技术看起来是一个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好像离我们很远,甚至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实际上,早在10多年前,它就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与我们有过交集。而这一次的交集,也是促成靳钊博士想要攻克这一技术的契机。我们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而欧洲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有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出口欧盟茶叶量比“全盛时期”的1998年减少了34.5%。“使这一数字锐减的,是1999年应用于茶叶农残检测的固相微萃取技术。”靳钊博士表示,这一技术使得农残最小检出浓度降低了100倍,而当时国内分析检测技术尚不能检测如此低含量的农药残留,“没有先进的检测技术,在对外贸易中我们就会成为聋子、瞎子,就无法取得与对方平等对话的权利,已成为对外贸易中最大的制约条件。”因此,在大连理工大学主修高分子材料学靳钊誓做固相微萃取的中国先行者。  2003年,靳钊接受一位女博士的邀请,共同研究“固相微萃取”课题,进行科研攻关,而材料开发就是当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涂层,涂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这项技术的稳定性、效率等具有决定性意义。”当时国内虽然也有科研人员进行该技术的研究,但材料单一、性能不稳定,无法满足产业化应用的要求,“我们共同开发了几款材料,没想到效果很好。”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他们最终研制出了一款性能优异、产品稳定性强的固相微萃取产品——固相微萃取探针。固相微萃取搅拌棒  34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在过去的20年里,固相微萃取技术及产品始终被欧美国家垄断,靳钊的研究成果则彻底打破了技术和产品的国外垄断。2013年,靳钊成立青岛贞正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他和团队专注于新一代超微量物质检测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研发、推广与产业化,短短3年时间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推出固相微萃取探针的基础上,陆续研发出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固相微萃取吸附管等产品。  而相较欧美国家的类似产品,他们的固相微萃取产品取得了更优的性能。“以搅拌棒为例,我们的产品磨损率低,萃取效率高,品使用寿命更长,性能更好。德国产品平均一根棒能使用60~80次,而我们的能使用150~200次,大大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靳钊介绍说,此后他又与研发团队相继研发出多款固相微萃取产品,“目前一共有34款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监测、食品安全、香精香料等领域的快速、痕量检测,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而在固相微萃取技术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让靳钊收获了一次次科研突破的喜悦,也将那位与他共同攻关的女博士变成了他的人生伴侣。固相微萃取探针  “闻闻”味,就知有没有农残  据靳钊介绍,他们研发的产品除了性能更优,应用方面也更重实用性,还是以搅拌棒为例,“德国搅拌棒主要是实验室应用,更适用于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其市场规模较小。而我们将其作为环境在线监测仪器的核心部件,可显著提高传统环境监测仪器的性能,降低能耗。简单来说,他们用做科研,我们则更注重应用到民生当中去。”  那该如何应用到民生当中去呢?“以羊肉为例,现在大家都怕有假羊肉。目前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先把羊肉绞碎,再用溶剂萃取,泡出各种物质,再蒸干,浓缩,然后进仪器检测,操作程序特别复杂。”靳钊表示,而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只要通过味道来判断就行,“将羊肉放到密闭小瓶子里,把探针扎到小瓶里吸取挥发出的特定物质,再把探针拿出来后一加热,气味中的特定物质就检测出来了。”靳钊表示,这个味道我们可能闻不出来,但一到仪器上,所有味道成分就会被区分开,“只要跟真羊肉的色谱图比对就可以,羊肉破碎啊提取啊,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做了。”  此外,检测茶叶或者蔬菜农残,或是辨别鱼虾等新不新鲜,只要拿黑色的小棒——固相微萃取搅拌棒或探针“闻闻”味道,放在仪器里一查就真相大白了。  富集吸附,污染物“没跑儿”  “闻闻”味道,就能知道有没有农残,确实挺神奇,而事实上,固相微萃取的神奇可不止这一点。据靳钊介绍,通过固相微萃取产品,还能检测空气和水中有没有污染物,而能实现这些是因为“我们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其实就是一个富集类的材料,就说空气里或水里的污染物本来很少,但都被吸收到我们这产品上面了,我们叫富集,定向吸附。”靳钊表示,他们目前有34款产品,而构成他们高分子材料是不一样的,“要针对不同的物质选择用哪种产品,例如查除草剂,就得用急性很强的高分子材料,即定向吸附原理。”  采访中,靳钊举了一个海洋监测的例子来表现产品在富集污染物质方面的效果。监测人员出海做海洋监测,需要监测上百个点的海水,其中每个点都得带回1升海水,因为水少了根本检测不出来,这样要做完这上百个点的监测,可能得带了一船的样品回来 如果用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就不用带大瓶了,每个点只要 30毫升就行,因为本身搅拌棒有吸附能力,把搅拌棒放到水里吸附后直接进仪器检测就行,“可以少带很多样品,以前需要一船,现在只要一手提箱就够了” 而如果用探针,连海水都不需要带回来了,“他只要用密封小瓶取海水,现场将探针放进去,晃一晃,直接把针密封好后带回来进行检测就行”。当然,使用哪种产品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但不管选哪种,“对于海洋监测来说,都能减少很大的工作量。”固相微萃取吸附管  用于刑侦,分析火灾起火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固相微萃取吸附管是靳钊的团队在今年8月份刚刚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外形类似搅拌棒,“目前吸附管正在上海公安局试点应用。” 这怎么还跟公安局扯上关系了?面对记者的疑问,靳钊解释道,这款产品能应用于刑侦领域,“火灾现场火源分析还有毒品快速检测。”例如,有地方着火了,可以通过吸附管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燃了这起火灾。  首先,用一种气体采样器,吸取火灾现场的空气,“气体只要经过吸附管就会被吸附,之后再分析其中的物质就可以。”靳钊表示,测试阶段,上海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从某火灾现场提取了烧焦的衣服等物质,把它们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之后在从里面抽气,用吸附管提取,检测后查出是汽油引燃的,“那一般来说就是人为纵火。”谈到为何在上海试点而非青岛,靳钊解释,上海公安局在公安系统中是能够做科研的地方,“如果试点效果理想,上海公安局确定使用了,之后就可能会制定一个标准,在全国铺开使用,到时候青岛肯定也会用。”  将推新品检测黄曲霉毒素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靳钊告诉记者,明年他们团队有两个方向的目标,一是以固相微萃取技术作为核心,把环境监测仪器开发出来。再就是推出一款测黄曲霉毒素的产品。“像花生、大豆、玉米、茶叶等食品只要发霉了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高致癌物质。”靳钊表示,目前,国家标准采用“免疫亲和柱法” 来检测黄曲霉毒素,但该方法使用繁琐,且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质检部门的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一个柱价格在160元左右,而且只能用一次。”  而靳钊团队将要开发的产品,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使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对黄曲霉毒素有一个定向吸附,“只吸附黄曲霉毒素。”而且,高分子成本低很多,基本上80元左右就能搞定,还可以多次使用,且不需要专用的大型设备,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甚至可实现车载,检测人员可以对市场上的食用油进行实时的检测。此外,“他们的储存比较麻烦,得放在冰箱里,在4℃的环境里储存,我们开发的新产品对储存条件没有要求。”这些都将大大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成本,保障食品安全。
  • 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打破热分析与量热仪器欧美50余年垄断——访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青年创新奖获奖者、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丁炯
    导读:“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于2017年设立,宗旨是为纪念朱良漪同志矢志不渝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的精神,发现、鼓励、宣传分析仪器界在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加速推动我国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激发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促使科技人员投身于中国分析仪器研发、制造与应用工作,为发展我国分析仪器做出应有贡献。该奖共设立了“青年创新奖”和“创新成果奖”两个奖项。“青年创新奖”候选人要求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评选当年1月1日不超过40周岁的科技工作者,且作为主要完成人在分析仪器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工程化或产业化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这里的主要完成人是指为项目完成在技术上起决定性作用者,或解决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直接性重要贡献者。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共评选出创新成果奖3项、青年创新奖4名。仪器信息网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对获奖者进行了联合采访,本期的采访对象是“青年创新奖”获得者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丁炯。丁炯及其所在团队一直致力于量热技术与仪器研究,对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安全等领域的热测试需求开展量热方法创新、量热共性关键技术攻克、量热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突破热分析与量热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绝热加速量热仪、快速筛选量热仪等系列仪器。在中国计量大学将关键技术交给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仪器产业化的同时,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入驻企业,顺利实现相关仪器技术的产业化,其中绝热加速量热仪成功打破欧美长达50余年的垄断。首先恭喜您获得“2021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青年创新奖”,请向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您所在的单位?丁炯:实际上,我有教师和技术专家两个身份。我的第一身份是中国计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师。中国计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量测试技术与高端仪器自立自强为己任,是以测量、测试、计量、校准为研究特色的省一流学科。我的第二身份是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资深技术专家,负责热分析与量热产品线产品研发。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化工与新能源领域测试需求,以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 丁炯请介绍您进入热分析与量热仪器领域的机缘?您在热分析与量热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创新成果?丁炯:我本硕博就读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事医学分析仪器的学习和研究,自此与仪器研制结缘;进入中国计量大学工作以来,加入工业与商贸计量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从事热分析和量热技术研究和仪器研制。十三五期间,我们立足于化工安全生产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化工安全风险分析仪器被垄断的现状,通过量热原理方法的提升、传感器的自主设计制备、热学信号测控关键技术突破等研制了绝热加速量热仪等多款高端量热仪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仪器的产业化、系列化,解决了该类仪器完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并通过CE认证,实现了向法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出口,新增销售额超5000万。另外,我们还将绝热加速量热仪的应用扩展至锂离子电池热安全评估领域,研制并产业化了专门用于锂电池热安全和热管理测试的大型绝热加速量热仪,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绝热加速量热仪快速筛选量热仪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您所研制的仪器成果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仪器的主要用户有哪些?成果的市场前景如何?丁炯:我所研制的仪器主要面向三个方面的市场,分别是精细化工、锂离子电池、国防军工。在精细化工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提高了精细化工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已成为必须。我们的量热仪是实验室安全条件下开展化工过程安全评估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仪器被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精细化工及医药领军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客户的使用和认可。在新能源方面,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扮演者重要能源载体的角色,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评估也越发被国家、行业和企业重视。我们在原有的绝热加速量热技术上进行升级、应用拓展,将我们的仪器应用于锂电池安全评估领域,得到了各高校、央企的广泛认可。在国防军工方面,我们的仪器已应用于含能材料的开发、生产、研究过程的安全评估,致力于将国产仪器应用于国防建设,避免被“卡脖子”。我所在的仰仪科技作为国产自主仪器品牌,打破了面向化工过程安全、锂电池、含能材料领域高端量热仪器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现状,并以出色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为海内外市场提供了另一种可靠选择,得到了广大仪器用户的欢迎和信任。您所研制的仪器从研发阶段走向产业化这一过程有哪些经验或体会?丁炯:首先要感谢国家倡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横向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的形式委托中国计量大学开展所需研制仪器的测量原理、控温算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国计量大学在完成研究后,将关键技术交给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进行仪器的产业化。此外,我也积极响应《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鼓励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到企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意见》,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入驻企业,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指导企业工程师吸收新技术,实现技术转化。对于此次获奖您有何感受?您认为“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将给青年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丁炯:感谢朱良漪先生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设立了“青年创新奖”,这是对我们从事分析仪器科研创新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鼓励。此次获奖,是对我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更加坚定了我打破热分析仪器“卡脖子”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我将继承和发展老一辈创新精神,继续努力奋斗,产学研紧密结合,研制并产业化更多性能国际领先的热分析量热仪器,希望能为我国热分析仪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科技进步作点滴贡献。获奖证书和奖杯后续您还将开展哪些创新工作?丁炯:未来我们计划继续针对专业领域开展更深入的量热技术和仪器研制工作,围绕“卡脖子”仪器开展重点突破,例如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和TG热重分析仪的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有兴趣的专家同仁可以与我们的科研团队联系,也请关注和支持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后记:国产仪器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的设立就是为了鼓励更多像丁炯老师这样的青年人才投身到国产仪器研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更多国产仪器创新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仪器打破国外垄断,同时也期待丁炯老师和仰仪科技未来能够在国产量热仪研发和产业化道路上更进一步。
  • 以创新,质量和服务打破欧美色谱耗材品牌垄断地位 ——访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液相色谱柱产品高级经理 田海玉
    仪器信息网讯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于2023年7月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下帷幕。今年展会汇集超过1200家参展企业和50000+专业观众共襄盛举。在展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液相色谱柱产品高级经理田海玉博士,听听他对色谱耗材市场及行业发展的看法。就色谱耗材市场来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田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纳谱分析近期推出的新产品:在生物分离方面,最近有推出BioCore系列生物制备柱。按分离模式划分:包括体积排阻(SEC)、离子交换(IEX)和疏水作用(HIC),可以用于快速高效收集毫克(mg)级别聚集体或片段、电荷异质体和不同疏水性(DAR值)组分,加快生物药研发进度;在抗体轻重链片段分析方面,纳谱分析近期推出了BioCore RP-1000液相色谱柱,表现出良好的分离选择性;在小分子分析方面,有6款1.8μm UHPLC液相色谱柱,固定相种类包括2款C18:AR C18和BR C18,4款芳香型:苯基、苯己基、五氟苯基和联苯基,主要应用方向在于新药研发、中药配方颗粒、体外诊断和司法鉴定等;在手性化合物拆分方面,有推出键合型多糖衍生物手性柱Amy-iA和Cel-iC,可使用水和有机相等溶剂作为流动相,适用范围广。纳谱分析专注于液相色谱耗材包括液相色谱柱和样品前处理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推广。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和特点:1.技术先进:纳谱分析使用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分散微球基质和创新的表面键合与修饰技术,具备色谱分离材料顶层设计和制造能力;稳定成熟的色谱柱装填技术;深厚的液相色谱应用技术积累;2.本土化制造:纳谱分析扎根苏州,基质微球、表面键合与修饰、装柱等均自主完成,对于国内客户,供应链稳定性超强;产品对标国际先进品牌,性能优异,成交价是进口品牌的70%-80%,便于各行业降本增效;3.产品丰富度:提供自主研制的包括生物分离液相色谱柱、小分子分离液相色谱柱、手性拆分液相色谱柱和样品前处理在内的四大主打产品系列,约5000种品规;从液相色谱柱产品线角度来看,纳谱分析是国内唯一可以从生物分离和小分子分离两个方向,打破欧美品牌垄断地位;4.服务:纳谱分析具备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精益服务理念,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提供优质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生物)制药、临床诊断、食品检验、环境监测、化工化学和科学研究等,部分产品已经写入药典方法和行业标准方法;国内外客户数量超过4000家,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信达生物、复宏汉霖、恒瑞等国内大型CRO和制药企业;2022年销售额在5000万左右,液相色谱柱产品线销售数量在11000支左右;液相色谱柱产品线2023年上半年比2022年同期增长约60%,2023年全年预计销售液相色谱柱数量会在20000支左右。
  • 丹东“仪器小巨人”打破国际垄断
    由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ldquo 多模式X射线层析成像分析仪&rdquo 项目被列入我省2014年度&ldquo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rdquo 。至此,丹东市已先后有7个企业承担的5个项目列入该专项。 &ldquo 这些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研发的项目,瞄准的都是由国外仪器垄断的高端市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rdquo 3月27日,谈及丹东中小企业打破国际垄断&ldquo 坚冰&rdquo ,丹东市科技局计划处的孙英杰告诉记者,在该专项的研发中,丹东市交出的&ldquo 成绩单&rdquo 从数量到质量在全 省均名列首位。 丹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具备剑指国际高端市场的实力,在于其拥有坚实的研发基础和丰富的人才及产业链资源。丹东的射线仪器产业 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80%的射线仪器生产企业集中在丹东。长期以来,丹东的中小企业虽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但这也是厚积薄发的技术积累过程。 虽然这些企业的规模不大,但都有挑战国际高端市场的迫切愿望。 国外高端检测仪器只能用一种模式对单一形状物体进行检测,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仪器可以实现多模式的检测,对不同形 状被检测物体进行无损检测和无损测量。而且,国产仪器市场销售价格能降低30%以上,与进口仪器相比性价比更高。这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后,预计年产值可增加 1.2亿元。同时,还将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集聚和提升。 随着这些开发专项项目的陆续投产,研发企业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在项目的带动下进一步增强了实力。由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牵头的 &ldquo 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两年多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企业一步步壮大的过程。目前,第一阶段研发工作已经完成,陆续申报了10项发明专 利,形成了应用于水泥领域的中子活化在线多元素分析仪。该产品经我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垄断,并批量投放市 场。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还带动了丹东射线仪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正如丹东市科技局一位负责人所说:&ldquo 过去丹东射线仪器基地的美 誉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上,现在丹东市射线仪器产品已经向最高端的进口垄断市场迈出脚步,说明我们有了与国外同行相抗衡的底气和能力,成为真正的全国&lsquo 射 线仪器基地&rsquo 指日可待。&rdquo
  • 1.7亿元超分辨显微镜专项有望打破垄断
    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大小在50纳米左右,而国内目前的技术只能达到200纳米-300纳米之间。不过,这种被欧美垄断的高精尖技术壁垒有望在苏州被打破,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正在研制&ldquo 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rdquo 项目,未来3到5年内,将推出分辨率为50纳米的超分辨显微镜,填补该技术的国内空白。目前,该项目已成功获批&ldquo 国家重大仪器专项&rdquo ,将拿到国家专项研究经费1.7亿多元。   &ldquo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共聚焦显微镜也只能看到细胞,若能将分辨率推进到50纳米,便可清晰地看到细胞的活体结构、细胞内部的变化及其运动状态。打个比方来说,可以大约观察到一根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细胞内部的活体运动。&rdquo 江苏省医学光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ldquo 省双创人才&rdquo 、&ldquo 姑苏领军人才&rdquo 熊大曦向记者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高端显微光学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前沿科学研究和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运用的售价在2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高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全部依赖进口。而国外最先进的一台超分辨显微光学系统,报价要达到1000万元。   鉴于国内该行业的现状,2010年,苏州医工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研制专项,仅用两年多时间,现已完成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样机的研制。在此基础上,苏州医工所又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仪器专项&mdash &mdash &ldquo 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rdquo 。据悉,该项目将依靠苏州医工所在光学设计、激光技术以及精密光学机械加工、检测和装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分辨显微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50纳米、光谱检测范围400-800纳米。   &ldquo 该项目一旦投产运用,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高端显微光学仪器市场的垄断,为我国现代显微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lsquo 从关键部件到系统&rsquo 的全套解决方案,满足我国生物医学、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等前沿科学研究对先进科学仪器的迫切需求,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及结构,使我国一举走到世界高端光学显微镜研制的前列。而且,未来我们的产品售价将比进口仪器便宜一半以上,这将大大降低医疗等相关行业的成本。&rdquo 苏州医工所所长、国家&ldquo 973&rdquo 项目首席科学家唐玉国表示。
  • 两校合作助国产激光扫描仪破国外垄断
    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正在举行的第十一届学生科技节上,一台由北工大和清华博硕团队联合研发的格镭智图—双旋轴激光扫描仪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双旋轴激光扫描仪的核心器件做到了全国产化,一举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地位,实现国产激光扫描仪的“弯道超车”。双旋轴激光扫描仪及其效果图 北京工业大学供图 在三维测绘领域,激光扫描仪相当于人类的眼睛,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矿井、隧道工程、空域探测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17年国内三维重建市场规模突破千亿,预计在2025年突破3200亿,然而直到2021年,我国尖端激光扫描仪的研制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最尖端的双旋轴激光扫描仪的核心技术,以及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处于被英国和澳大利亚公司垄断的状态,中国企业大量依赖昂贵的进口设备。中国测绘领域要发展升级,必须解决这个“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维重建在众多领域中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国内尖端激光扫描仪大多是依赖国外进口,一方面市场被垄断,另一方面在国土数据安全等领域也存在隐患。”受访时,受访时,项目负责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王志举说。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生们组成研究团队,在北工大教授贾克斌、副教授严海,以及清华大学副研究员王子羲的指导下,开启了联合攻关。  在研发中,在同步定位与建图新技术的基础上,项目团队采用的偏心轴结构设计大幅提高了扫描的有效视界,产品的有效视界高达95%,远超欧美同类产品,并且提供与之配套的技术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设备,以适应现代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应用需求。该项目先后获得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第三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第十五届iCAN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高规格奖项,目前的意向采购订单超过2000万。
  • 永新光学:打破垄断向光而行
    高分辨率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近年来,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透露,该公司研发的重大科学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首套销售,打破了外国品牌34年的市场垄断,将带动我国光学仪器技术和制造升级,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这不是永新光学在这一领域的首个突破。2019年3月,由该公司主导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打破了一向由德日等发达国家领跑的显微光学精密仪器产业的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让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立志向光而行1954年,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学显微镜。但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均比较落后,当时生产的显微镜精度不高,与德国、日本等国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差距较大。20世纪8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显微光学精密仪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大批科研工作者踏上了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之路。20世纪90年代,毛磊前往日本研修学习先进技术。1997年,宁波籍港商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这一年,毛磊成为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于2008年控股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以工匠精神为企业灵魂永新光学的突围之路是把工匠精神当作企业的灵魂。据毛磊介绍,1995年,他曾接到日本尼康的一个订单,可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始终无法达标,一台台退回来的显微镜,让他寝食难安。“仅仅修改显微镜机架就有近20次,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受益匪浅。”毛磊说,这次让他认识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奠定了双方长达27年的合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蔡司、奥林巴斯那样的光学仪器?”要想缩小差距,毛磊深知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为把工匠精神树立成企业的灵魂,毛磊把曾在江南光学工厂服役的机床搬到了企业博物馆里。他说,这个机床是瑞士肖柏林在上世纪40年代制造的,至今,它的精度还能达到0.01mm。“我希望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毛磊说,正是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文化,让永新光学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向着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毛磊说,为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卫星的光学镜头,研发团队耐着性子做了100多只镜头比对,记录下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的详细数据,积累了几尺高的资料,这才让人们看到了从“嫦娥”卫星上传回的照片。“为了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的太空显微实验仪能够在加速度和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灵敏度等,研发团队做了上百个核心零部件实验… … ”毛磊说。“打造高质量的企业,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非规模的膨胀。”毛磊坦言,这是他一直的追求。未来目标比肩世界最高水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才是我们存活的‘氧气’,必须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毛磊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以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态势。比如,永新光学引进国际光学专家,集中培养了一批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这个离生产线最近的研究院,直接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有效转化。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毛磊说,这也是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我是20多年前到宁波,当时我们的厂址还在望京路。我们公司能打破国外垄断一步步填补国内空白,也得益于这座‘冠军之城’。”毛磊说,宁波高新区的产业很全面,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科技研发项目有很多补贴政策,并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大院大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光学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永新光学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年产10多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展望未来,毛磊说,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显微科学仪器、条码扫描部件等产品世界领先的目标。“我希望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49年,在中国的科学仪器版图中,永新光学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技术比肩世界最高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齐头并进。”
  • 谁说中国无“芯”,中国厂商RIGOL早已打破国际垄断
    芯片是数字示波器的核心技术,此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对数字示波器的芯片进行过自主研发。而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示波器采样芯片最高只有5GSa/s,这些芯片品牌均来自欧美,这也限制了中国品牌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而这一垄断,已被RIGOL苏州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其于2017年6月发布的凤凰座芯片组,成功打破了最高采样率5GSa/s的限制,最高带宽达4GHz。这一突破性的研发成果,也使得RIGOL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成为了仅有的有自主研发芯片能力的中国厂商。RIGOL的芯片研发成果,突破核心芯片技术,对行业、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 RIGOL专注于电子测试测量领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唯有创新”的工匠精神,终于打破高端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技术垄断,实现了核心芯片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电子测量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电子测试测量步入全球先进行列迈出了第一步。经过10年潜心研发,RIGOL带来了由三颗芯片组成的“Phoenix”(凤凰座)数字示波器芯片组。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示波器模拟前端芯片,代号“βPhoenicis”(以凤凰座中一颗星命名)。“凤凰座”是RIGOL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组。标志着中国数字示波器领域突破了核心芯片技术。 “βPhoenicis”芯片最高带宽达4GHz,集成了数字示波器模拟前端所需的所有功能模块,还包括了1MΩ通路的输入电子衰减器,能够实现快速且真正“安静”的无声档位切换 由于芯片使用了独特的电路设计,其1MΩ模式的过载恢复时间缩短到了现有产品的0.5%。该芯片只需要增加少量外围元件即可组成一个示波器模拟前端通道,透出“简单即是美”的系统设计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示波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以说“βPhoenicis”是数字示波器行业的“Dream Chip”(梦想之芯)。 RIGOL追寻民族电子测试测量崛起的梦想,愿景是成为一家卓越的国际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而凤凰座数字示波器芯片组的研发成功,打开了RIGOL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全新局面,其最新款使用该芯片的示波器即将于5月18日正式发布,其也是首款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数字示波器,完全拥有一颗中国“芯”。
  • “破垄断”教授:研发测试仪器助力航天事业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我国陶瓷制作工艺中,软软的陶泥在高温烧制之后,就会变成硬度较高的精美陶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塑料勺炒菜,遇到高温塑料会慢慢变软。这可能是我们对温度会影响材料力学性征最朴素的认知,但是什么类型的材料在什么温度和强度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我们似乎还一知半解。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重庆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卫国眼里,这些材料力学行为随温度的演化都可以用理论模型进行预测。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在明确温度这一单一变量的状况之下,就可以预测出相关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强度性能,其成果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及核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作出了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创造性提出无拟合参数的“温度相关性理论模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拓展服役条件的需求愈发强烈,材料在超常条件下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拿航空航天领域来讲,飞行器在高速运行时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以上,那么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满足这么苛刻的使役需求,以及其力学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一直困扰着科研工作者,也制约着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卫国自2005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起,便开始从事超高温极端条件下固体力学行为与强度理论的研究。“那时候,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材料性能和相关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要测试一个材料在什么温度下会发生断裂或者变形,只能靠实验。”李卫国说,实验不仅耗时耗力,最为关键的是成本太高。之后,建立基于物理机理的高温强度理论预测模型成了李卫国最大的课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卫国搜集整理了各类实验数据,夜以继日地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经过不懈努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材料性能温度相关性建模思想,突破了温度对现有强度理论模型的禁锢,并首次针对超高温陶瓷材料建立了不包含任何拟合参数的温度相关性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无拟合参数意味着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列夫· 达维多维奇· 朗道说过:“一个模型的价值随它包含的拟合参数的数目成指数级下降”。李卫国教授提出的模型,不需要任何拟合参数,突破了原有高温理论模型对于拟合参数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研究高温力学行为的实验难度,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自主研发测试仪器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说起全世界的航天事业,总是不能忽略伟大而悲怆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首次发射,揭开了世界航天史上新的一页。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经过大气层时产生了高达1400摄氏度的热空气,致使机翼出现裂隙,超高温气体进入机体,最终在空中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使用的热防护材料正是由陶瓷材料构成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对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强度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欧美等国家的技术垄断,让我们更加迫切希望在这一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为此,李卫国开始了漫漫“取经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诸如航空航天、能源勘测等领域,材料所经受的超长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可能是高温状态,也可能是极寒温度,可能氧气富足,也可能氧气稀薄。鉴于此,在之前提出的“温度相关性强度模型”的基础上,李卫国研制了一种测试仪器,通过建立三个不同的环境模块,让试件在不同的环境模块间切换,以此来模拟复杂热冲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现在,在李卫国团队的努力下,测试版仪器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对设备进行完善改进,希望研制出能够测试各种复杂环境的仪器,助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李卫国表示,这一设备的研制,将会广泛应用于对热障材料、环境障涂层的性能检测,相当于为高温材料应用又增加了一道保障。“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这样高标准的测试检测能保持原有性能的高温材料,才能经得住现实复杂冲击环境的考验,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提供安全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和学生讨论到深夜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卫国不仅仅是一名在高温固体力学领域优秀的研究者,同时也是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在平时指导教育学生时,言传身教,用自己对待科研严谨的态度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李老师以身作则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学术研究上,李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在保质保量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成为这一领域的全国优秀人才。”2017级在读博士邓勇说,李教授对待科研工作满腔热忱,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和学生讨论到深夜,这种执着的精神也影响着学生们,全身心地跟随导师投身科研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除了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李卫国还参与了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雏鹰计划”,积极启发培养高中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据了解,李卫国已经指导了四期来自南开中学“雏鹰计划”学员,正在准备申报下一期的志愿者导师,在所教授的高中生学员中,有5人参与发表了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李卫国认真严谨,开拓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卫国甘为人梯,传道、授业、解惑,为我国科研创新培养人才。他说,自己将一直坚守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用创造性的思维和严谨求实的态度迎接下一项科研挑战。 /p
  • 厉害了教授!——破垄断仪器助飞航天事业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我国陶瓷制作工艺中,软软的陶泥在高温烧制之后,就会变成硬度较高的精美陶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塑料勺炒菜,遇到高温塑料会慢慢变软。这可能是我们对温度会影响材料力学性征最朴素的认知,但是什么类型的材料在什么温度和强度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我们似乎还一知半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重庆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卫国眼里,这些材料力学行为随温度的演化都可以用理论模型进行预测。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在明确温度这一单一变量的状况之下,就可以预测出相关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强度性能,其成果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及核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作出了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创造性提出无拟合参数的“温度相关性理论模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拓展服役条件的需求愈发强烈,材料在超常条件下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拿航空航天领域来讲,飞行器在高速运行时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以上,那么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满足这么苛刻的使役需求,以及其力学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一直困扰着科研工作者,也制约着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卫国自2005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起,便开始从事超高温极端条件下固体力学行为与强度理论的研究。“那时候,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材料性能和相关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要测试一个材料在什么温度下会发生断裂或者变形,只能靠实验。”李卫国说,实验不仅耗时耗力,最为关键的是成本太高。之后,建立基于物理机理的高温强度理论预测模型成了李卫国最大的课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卫国搜集整理了各类实验数据,夜以继日地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经过不懈努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材料性能温度相关性建模思想,突破了温度对现有强度理论模型的禁锢,并首次针对超高温陶瓷材料建立了不包含任何拟合参数的温度相关性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无拟合参数意味着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列夫· 达维多维奇· 朗道说过:“一个模型的价值随它包含的拟合参数的数目成指数级下降”。李卫国教授提出的模型,不需要任何拟合参数,突破了原有高温理论模型对于拟合参数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研究高温力学行为的实验难度,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自主研发测试仪器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说起全世界的航天事业,总是不能忽略伟大而悲怆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首次发射,揭开了世界航天史上新的一页。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经过大气层时产生了高达1400摄氏度的热空气,致使机翼出现裂隙,超高温气体进入机体,最终在空中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使用的热防护材料正是由陶瓷材料构成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对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强度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欧美等国家的技术垄断,让我们更加迫切希望在这一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为此,李卫国开始了漫漫“取经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诸如航空航天、能源勘测等领域,材料所经受的超长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可能是高温状态,也可能是极寒温度,可能氧气富足,也可能氧气稀薄。鉴于此,在之前提出的“温度相关性强度模型”的基础上,李卫国研制了一种测试仪器,通过建立三个不同的环境模块,让试件在不同的环境模块间切换,以此来模拟复杂热冲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现在,在李卫国团队的努力下,测试版仪器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对设备进行完善改进,希望研制出能够测试各种复杂环境的仪器,助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李卫国表示,这一设备的研制,将会广泛应用于对热障材料、环境障涂层的性能检测,相当于为高温材料应用又增加了一道保障。“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这样高标准的测试检测能保持原有性能的高温材料,才能经得住现实复杂冲击环境的考验,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提供安全保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和学生讨论到深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卫国不仅仅是一名在高温固体力学领域优秀的研究者,同时也是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在平时指导教育学生时,言传身教,用自己对待科研严谨的态度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李老师以身作则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学术研究上,李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在保质保量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成为这一领域的全国优秀人才。”2017级在读博士邓勇说,李教授对待科研工作满腔热忱,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和学生讨论到深夜,这种执着的精神也影响着学生们,全身心地跟随导师投身科研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除了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李卫国还参与了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雏鹰计划”,积极启发培养高中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据了解,李卫国已经指导了四期来自南开中学“雏鹰计划”学员,正在准备申报下一期的志愿者导师,在所教授的高中生学员中,有5人参与发表了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李卫国认真严谨,开拓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卫国甘为人梯,传道、授业、解惑,为我国科研创新培养人才。他说,自己将一直坚守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用创造性的思维和严谨求实的态度迎接下一项科研挑战。 /p
  • 禾赛科技签约法国燃气设备巨头Gazomat,携手共进欧美市场
    p   2018年1月,法国Gazomat公司宣布与禾赛科技正式签约,成为其独家的欧洲和北美地区手持式激光甲烷遥测仪的市场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开发欧美市场,打破美国和日本品牌长期垄断激光甲烷遥测仪市场的现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295f488c-8c3f-4fa8-b962-ccc8f9f586d2.jpg" title=" 图1.webp.jpg" / /p p   强强联手,梦幻组合 /p p   法国Gazomat公司总部位于Illkirch-Graffenstaden,在天然气行业具有超过25年的经验,是欧洲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天然气设备公司(北美市场占有率第三),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Gazomat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巴西等国家均设有分支机构,销售网络遍及全球。 /p p   Gazomat公司作为全球天然气设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一直是禾赛科技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 在与Gazomat结盟之前,禾赛科技把主要的销售精力都放在了推广国内市场,而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壁垒和分散程度,我们没有去主动推广,而是“谁找上门就卖给谁”。“酒香不怕巷子深”, 禾赛科技的HS4000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了各种国际展会和各国能源大客户面前,获得一致好评,终于成功吸引到了Gazomat的注意。 /p p   法国伯乐远赴万里追寻中国千里马 /p p   Gazomat的销售总监和其母公司Ecotec的CEO出现在禾赛科技总部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过去两三年一直在寻找全球最好的激光甲烷遥测仪,民间流传你们的设备得到了我们世界各地客户的一致认可,所以我们决定直接从法国飞来找你们,以体现我们的诚意。” /p p   之后的事情进展非常地快,Gazomat决定一次性买下禾赛科技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全部产能,将其列为Gazomat旗下最重要的一款激光产品,通过这款拳头产品共同开发欧美市场。可以预见,海外激光甲烷遥测仪市场必将突破美日垄断局面,形成中日美三足鼎立格局,而禾赛科技的激光甲烷遥测仪则是中方的中坚力量。 /p p   HS4000:禾赛撬动海外市场支点 /p p   禾赛科技自主研发的HS4000手持式激光甲烷遥测仪是禾赛2012年创立以来推出的第一款量产产品。自2015年正式发布以来,HS4000以其超高灵敏度、超远测量距离、低误报率和高可靠性,获得了国内和国际客户的一致认可,其产品已经被分布在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以及国内主要省市等地区的客户广泛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noimg/d24dae4b-f36d-40e4-9880-3d9aa2ffb622.jpg" title=" 图2.webp.jpg" / /p p   激光甲烷遥测仪是禾赛科技5年前“起家”做的第一款产品,历经了多次迭代,终于在各项技术指标上达到了极致。如果单纯看研发的难度,激光甲烷遥测仪比激光雷达其实更有挑战,因为它不仅需要接收到远处的激光反射信号,还要能够准确分析其光谱成分,才能实现百万分之五的检测精度。同时,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能够做到在强光下实现200米10%反射率的业界领先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多年在极致优化开放光路的激光遥测技术方面的积累。积跬步以至千里,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与科学精神,禾赛科技才能一直在行业内担当着领跑者的角色。 /p p   携手并进,展望未来 /p p   此次禾赛科技携手Gazomat公司,将创造一个共赢盛况。Gazomat公司具有丰富的海外销售渠道,双方的合作可以让海外客户更方便地使用到禾赛科技的手持式激光甲烷遥测仪。同时,Gazomat公司对禾赛科技HS4000产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赞赏,对于携手共进海外市场有着巨大的信心。 /p
  • 打破垄断 中科院企业共制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问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978f6695-5ee9-4c47-a7f8-755a789d2daa.jpg" title=" 0.jpg" / /p p   从2013年8月份开始启动研发计划,到2018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产品,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这款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见证了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过程。 /p p   “5、4、3、2、1”,3月17日,伴随着现场倒计时,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苏州鼎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鼎实)共同研发的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在第十五届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上顺利亮相。 /p p   从2013年8月份开始启动研发计划,到2018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产品,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这款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见证了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过程。 /p p   strong  “市场牵引 双轮驱动”下的合作 /strong /p p   “我们的研发起源于一次巧合”,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副研究员程文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2012年前后我们针对免疫分析仪申报了一项技术专利,当时也没有更多的后续计划。没想到苏州鼎实通过网络搜索,看到了这项专利,他们主动找到所里,认为可以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做文章。” /p p   就是这样一次机缘,让“技术”和“市场”擦出了火花。 /p p   干式免疫分析检测技术作为体外诊断技术之一,在免疫指标检测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希望可以结合干式免疫分析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研制出一款可单人份检测的、避免交叉污染,并且高度智能化的检测产品。”苏州鼎实总经理席秋子说。 /p p   2013年,所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投入资金900万元。 /p p   程文播表示,双方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在人员团队方面,苏州医工所所领导极其重视,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苏州医工所先后投入了20余位科研人员负责产品的原理验证、关键技术攻关、整机研发,同时,苏州鼎实也投入20余人负责产品的工艺改进、注册检验等。 /p p   程文播说:“项目在2015年就设计完成了第一代样机,可以实现预期功能。但经过自我评估后,我们觉得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经过艰难的抉择,团队决定对第一代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最终在2018年完成了第二代样机的设计。” /p p   对于一项新产品,研发过程既不易又烦琐。程文播掰着指头告诉记者:“我们先后经历了研发、工程化、产品注册、批量生产等多个阶段,最终推出了目前的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 /p p   strong  自主创新打破欧美市场垄断 /strong /p p   据记者了解,产品的核心技术来源于“CRP侧向流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配套用全自动荧光免疫检测仪器”项目,由苏州医工所研究员王弼陡、尹焕才和程文播带领三个团队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产生了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软件著作权1项。以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和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项目为牵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技术。 /p p   席秋子说:“我们将自动化控制、微量液体加样、互联网远程数据分析、无线测量分析控制、免疫荧光侧向层析技术、标准化试剂溯源流程控制等科技手段相融合,研制出可快速定量检测人体内特定蛋白的体外诊断产品,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判读依据。” /p p   据了解,这台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可以用于感染因子、心脏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传染性疾病、微生物病原体等指标检测,通过自主创新,成功打破了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垄断全自动临床检验分析类仪器中高端市场的格局。 /p p   在产品发布现场,记者看到每个仪器都连接了一个平板电脑。程文播说:“我们研制了专门的软件系统。通过PAD与机器无线连接,使检验人员摆脱了物理空间约束,未来还支持结果的远程传输,一台终端同时控制多台机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效率。”他表示整机体积是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在保持每小时60个通量的同时,集成了多个自动化部件,实现了从样本进样到最终检测的全过程的顺利运行。 /p p   与此同时,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采用了纯干式解决方案,通过一次性吸头,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彻底避免了检测样本交叉污染的困扰 独创的样品自动摇匀系统,可有效避免全血样本凝血的产生。通过国内最小检测卡机弹夹机构的设计,大大缩小了检测卡厚度。 /p p   席秋子告诉记者,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是国内首家实现自动脱帽功能的产品,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XYZ机械臂配合自动微量移液器,配合小型耗材、圆盘式的结构以及脱帽结构,实现了移动灵活、精度高、取样加样精准和检测准确的需求。 /p p strong   未来市场大有可为 /strong /p p   现在,通过科研团队的努力,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已取得了产品注册证,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试剂盒已取得临床报告,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以及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联合等8种定量检测试剂盒已取得型检报告。 /p p   席秋子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精准诊断”已成为未来整个健康和检验行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p p   体外诊断产品行业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给检验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现场快速检验设备因为可以在床旁检测、所需样本量少、结果报告时间短以及易于实现智能化等优势,已经成为检验领域的一颗新星。 /p p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空白,苏州医工所和苏州鼎实也有了新的合作计划和目标。未来五年,苏州医工所还将努力构建“人才、科技、产业、资本、市场”五位一体的集团式新型研发机构,为“健康中国”战略和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奋勇拼搏。 /p p   席秋子说:“现在产品已经投入河北、江苏等省市,未来我们将制定目标销售计划,有计划兼并同行细分龙头企业,并参股控股同类有特点的中小型上下游关联企业或区域经销公司,进行生态圈的建设。” /p
  • 欧盟延长安捷伦收购瓦里安反垄断评估期限
    据《华尔街日报》12月22日报道,在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Inc.)作出承诺的前提下,欧盟委员会周二将该公司针对同类企业瓦里安(Varian Inc.)的收购提议的反垄断评估期限延长10个工作日。欧委会没有透露安捷伦承诺的具体内容,但此类承诺通常与放弃高度饱和的市场有关。欧委会将于2010年1月20日决定是批准该交易,还是启动全面的反垄断调查。
  • Illumina在欧盟反垄断调查中败诉 涉80亿美元收购案
    美国生命科学公司Illumina(ILMN.US)当地时间周三在欧盟对其8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Grail(GRAL.US)的审查中败诉,欧洲最高法院同意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有权采取适当举措干预并购。  此案对欧盟反垄断事务负责人Margrethe Vestager来说相当重要,她希望扩大欧盟委员会的权力,以审查大公司对初创企业的收购,尤其是在科技和制药领域,这些收购可能试图扼杀新生竞争对手。然而,她的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夺权行为,已经在一些国家的竞争机构敲响了警钟。  Illumina则表示将向欧洲最高法院——欧盟法院提起上诉。“欧盟委员会有权审查不属于欧洲层面的集中度,或属于欧盟成员国或《欧洲经济区域协定》缔约国的国家并购控制规则范围内的集中度,”欧盟一般法院表示。  法官驳回了Illumina的申诉,即欧盟竞争执法机构的行动破坏并购过程中的法律确定性和合理预期的申诉。他们表示:“该公司未能证明它得到了准确、无条件和一致性保证,这些保证来自授权的且可靠的来源,比如引导他或她抱有理由充分的预期。”  据了解,Illumina公司于2020年9月宣布了这项并购协议,并购完成后Illumina将获得Grail公司旗舰产品Galleri血液测试的使用权,该测试用于诊断早期癌症,在早期癌症更容易治疗。  该公司在没有等待欧盟方面批准的情况下于2021年8月完成了收购,随后被告知保持Grail公司的独立性,并由独立的管理者管理Grail公司,直到监管机构以另一种程序完成调查。
  • 区位优势可依托,自主创新破垄断 粤产仪器从“制造”走向“创造”
    禾信仪器研发的环境监测质谱仪器,两次跟随雪龙号前往南北极地科考,实现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仪在全球累计销售装机数量已超过4500台……在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制造业血脉根基深厚,目前,广东省已经初步构建了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研发应用能力、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的精密仪器设备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创新成果迸发。到2025年,广东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将达到约2700亿元。从专利布局来看,广东省生命科学仪器专利申请量排名全国首位,质谱仪、光谱仪、几何量与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器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列。从0到1,做“中国创造”的质谱仪当前,科学仪器行业的国产替代浪潮进程加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当我们把时针拨回到十年前,那时,一家广州企业刚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国际质谱仪研发领域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质谱仪于20世纪20年代问世。长期以来,我国商品质谱仪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年进口额达上百亿元。目前,其在国防、核工业等领域受国外严格禁运,是一项典型的“卡脖子”工程技术。直到2014年,一则消息石破天惊——实时、快速弄清PM2.5污染物来源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被我国攻克。这一成果被生动地称作“PM2.5照妖镜”“测霾神器”,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者是2004年成立于广州的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每一个部件,都靠自己一个个跑市场。”禾信仪器时任董事长周振如今已成为行业领头人,他回忆,当时供应商没有做过相关零件,人才缺失,一切都需要自己从“0”开始指导、培养。同时,资金困难,那时几乎没有高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更没有天使基金。整个社会包括很多名气很大的科技工作者,都认为中国人做不出质谱仪器。周振是厦门大学和德国吉森大学的双料博士,他读大学时就立下做质谱仪的志向。凭一腔热血,奔走于二手材料市场,四人初始团队缩衣减食,制造出第一个可批量生产品,用了8年。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研发的环境监测质谱仪已实现全面进口替代,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禾信开发全球首个“PM2.5在线源解析质谱系统”“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质谱系统”,解决PM2.5在线来源实时解析、PM2.5和臭氧污染精细化协同防控、VOCs在线监测溯源等环保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在小时级别精准锁定污染源,有效防止了“环保一刀切”粗放管控,为国家避免千亿级经济损失。此外,公司在实验室、生物医疗领域也已陆续推出通用产品。此外,禾信仪器研制的环境监测质谱仪器,成为我国首个大气超级监测站、东方红Ⅱ号黄渤海科考的核心装备之一,两次跟随雪龙号前往南北极地科考,为验证CLAW假说提供在线基础研究数据,实现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出口欧美发达国家。目前,禾信仪器已成为集质谱仪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质谱领域第一个科创板上市公司。“希望广州能下定决心,打造质谱产业聚集平台。”对于未来,周振如此展望。从1到万,基因测序仪出海正当时近年来,“科技之城”深圳发力探索生命科学行业前沿,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持续耕耘。华大智造不仅实现了从0到1突破,而且构建了高中低通量全覆盖的测序仪“王国”。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强大的专利支撑,是华大智造捷报频传的秘诀。华大智造于2016年成立,通过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在深圳组建起自己的测序仪研发团队,并通过国产技术转化,成功研发出高通量桌面型基因测序仪,打响了国产基因测序仪的“进口替代战”。技术和研发,最核心的是人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为Radoje Drmanac、倪鸣、蒋慧以及刘健。其中后三人分别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公司的2860名现有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33.4%。同期,华大智造拥有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数量781项,其中境内专利423项,境外专利358项,对后续进入市场的竞争者构筑了技术及专利壁垒。此外,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9.1亿元,同比增长11.74%,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26%。华大集团副总裁李斌表示,20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时,6国科学家用了13年时间、花了38亿美元才完成1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而今天,华大智造的超高通量测序仪完成1例人全基因组测序的试剂成本低于100美元,一套测序仪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的人全基因组测序。华大智造的业务主要由基因测序仪、实验室自动化与新业务板块三大板块构成。其基因测序仪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在提高测序质量和降低测序成本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目前,华大智造是在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覆盖高中低通量产品线的公司,并紧跟基因测序仪“超高通量”“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全系列多型号产品矩阵。同时,公司已建立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核心技术体系,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华大智造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成立以来,华大智造以每年至少一款新品的推出速度,已成为当前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截至去年12月31日,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在全球累计销售装机数量已超过4500台。今年,华大智造发布新一代StandardMPS 2.0测序试剂,开启基因测序质量的Q40时代,相较于Q30的准确度提升了十倍,意味着DNBSEQ平台将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可能,如更准确地检测低丰度碱基,促进肿瘤学研究中的低频突变、液体活检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等。当前,华大智造不仅作为国产基因测序设备第一股登陆科创板,助力精准医学等行业发展,而且已从深圳走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超过7个研产销综合性基地和超过10个客户体验中心,在全球服务超过2800个用户。打开欧美市场、承接多国大项目,华大智造正凭“硬核”技术,扬帆出海。专家建议实施锻长补短发展策略要进一步打破进口垄断产业加速集聚,企业释放强大内生动能。“广东企业不仅在质谱仪、基因测序仪领域掌握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在透射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光谱仪、POCT分子分析仪等细分方向也形成了重大突破和优势力量。”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精密仪器设备产业专家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年1月,广东省相关企业成功研制并发布我国首台国产商业120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太行”,打破国内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的局面。广东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主导咨询机构——广东省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专家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地缘优势来看,广东依托其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塑造了良好营商创新环境,且区域跨境贸易便利,这也是广东精密仪器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专家介绍,当前,广东省培育了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例如禾信仪器、华大智造已掌握飞行时间质谱、基因测序仪等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广州慧炬科技成功研制发布我国首台国产商业120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太行”。细分拳头产品优势显著,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从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到弯道超车的自主创新,以科学仪器为代表的精密仪器设备技术创新水平与能力正持续提升。当前,广东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一,这也是广东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重大机遇。下一步,广东的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还要不断锤炼核心竞争力,对此,专家建议,要实施锻长补短产业发展策略,密切跟踪广东省科学仪器创新态势,加强细分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引导优势领域培育布局市场效益突出的“强链”专利,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 欧美克携新品隆重亮相IPB 2021 首谈中国颗粒测试市场
    2021年7月28-30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粉体加工/散料输送展览会(IPB 2021)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召开。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携Topsizer激光粒度仪、LS-609型激光粒度仪、NS-90 纳米粒度仪三大王牌产品,以及今年最新面市的TD-02粉体振实密度测试仪隆重亮相,为广大粉体客户提供颗粒表征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欧美克市场部经理王焘,探究中国颗粒表征技术的发展态势与欧美克的“致胜法宝”。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焘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Topsizer干湿法两用激光粒度仪采用红蓝双光源设计,弥补了常规设计散射光角度的盲区,提高了对纳米级颗粒及少量大颗粒的分辨力。该仪器可提供多款高性能进样装置以满足不同样品的检测需求,配置符合GMP要求的分析软件,可帮助用户实现分级管理和数据追溯等功能。借助思百吉集团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Topsizer激光粒度仪在生物制药和新能源电池领域有着广泛应用。LS-609型激光粒度仪LS-609为一款全自动湿法激光粒度仪,采用进口氦氖气体激光光源,保证了仪器测试的稳定性和分辨能力;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测量控制分析软件和全自动进样测量系统,使得粒度测试流程更加简洁高效,在粉末冶金、非金属矿、涂料和陶瓷行业广受用户欢迎。NS-90纳米粒度仪NS-90纳米粒度仪的问世是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纳米材料领域检测需求。该仪器采用与激光粒度仪不同的动态光散射法原理,配备高效率的的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在检测和分辨难度较高的1纳米及以下粒径样品的测量中,均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测试数据,深受精细化工行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的青睐。TD-02粉体振实密度测试仪TD-02粉体振实密度测试仪则是欧美克今年最新面市的粉体特性测试仪,主要用于测量粉体的振实密度,即粉体被机械轻叩紧实后的密度数值。该仪器参照中国、美国药典测试要求设计研发,并含盖相应国标中的各项指标,可实现单管、双管和三管同时测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粉体密度测试需求,适用于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和粉末冶金等行业。王焘谈到,颗粒表征技术与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明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未来五年,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投入的领域,该举措也将势必推动颗粒表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内颗粒测试领域,激光法和图像法粒度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与纳米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纳米颗粒尺寸表征的需求不断涌现,纳米粒度仪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工业自动化在经过多年的摸索期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应的在线粒度仪需求应运而生,但目前市场上的在线粒度仪和用户的自动化产线契合度仍需进一步提升,否则将影响其需求的释放。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颗粒测试仪器市场跌宕起伏。2021年,随着全球防疫常态化及货币政策的支持,全球贸易同步复苏;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粉体加工全产业链的国家,在上半年呈现出比全球经济更加喜人的增长态势。欧美克在此期间,一直通过远程在线或线下交流的方式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及时、优良的服务,用户口碑持续升级,从而为欧美克近两年业绩的迅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由于制造成本的提高和出口的受限,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受全球疫情催化,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加之席卷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浪潮,势必会给生物医药、电池材料行业带来持续强劲的推动力;欧美克也将持续关注布局这两大热门赛道。此外,面对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欧美克将一如既往地秉承集团的诚信经营理念,坚持以“诚信”、“尽责”、“卓越”为核心内容的“赢之有道”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结合集团先进的研发管理理念与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将提供优质的粒度检测产品与服务放在首位,这就是欧美克近30年的“致胜法宝”。欧美克IPB 2021参会团队合影
  • 打破美企垄断?国内仪器制造厂商正式宣布,倪光南说得果然很对
    打破美企垄断众所周知,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却集成了上百万晶体管和上千道制作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芯片产品不合格。尤其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检测环节,是保障芯片良品率的关键。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发展早期又高度依赖进口,再加上,以老美为主的西方关键签订了《瓦森纳协定》,导致我们无法购买到高精度设备,像ASML的EUV光刻机、高端检测设备等都遭到“禁运”。就拿EUV光刻机来说,当我们集合全国之力准备攻克的时候,ASML却泼来冷水,称就算把图纸给中国,我们也不造不来。但是,不要忘了再高端的设备也是人造的,而不是神造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该领域的自主研发,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像光刻机光源、物镜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不过,就在近日,随着一条消息传来,似乎意味着这种“卡脖子”的情况正在一点点被扭转,情况是这样的。国内仪器制造厂商正式宣布因为就在3月17日,有消息称,国内仪器制造厂商致真精密仪器研制出的中国首台产业级晶圆磁光克尔测量仪正式上市,打破了美企在该领域的垄断,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磁性芯片量产过程中所需的光学检测设备实现了自主可控。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磁性芯片?据了解,磁性芯片是众多芯片中的一种,由于其具有高灵敏性和高可靠性,被应用于飞机、卫星的操作系统,可以在雷电、太阳风等极端环境下确保信息储存不受影响。那么这次青岛致真精密仪器上市的产业级晶圆磁光克尔测量仪,在芯片制造领域有什么作用?大家都知道,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而芯片上的元器件都是纳米级的,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使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很难观察到细微的变化。但是,现在我们有了自研的磁光克尔测量仪,就能直观地识别到元器件是否存在缺陷,从而提高芯片良品率。虽然这次上市的高精度磁光克尔测量仪暂时还足以完全解开国内市场的芯片困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技术的积累和市场体系的完善才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只有把第三产业的基础夯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努力,才能有更高的突破。只要国内科技惬企业保持活力和积极性,那么EUV光刻机还会远吗?如今看来,倪光南院士说得很对。在海外一些企业向我们抛出橄榄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过于依赖海外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关键时刻不受制于人。正如倪光南说的那样,“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换不来的,我们必须放弃幻想。”而事实也证明了海外企业是靠不住的,最近我们邻居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对于国产芯片来说,只有依靠中国科研学者的智慧和努力,别无他法。不管怎么说,如今青岛致真精密仪器研制出的中国首台产业级晶圆磁光克尔测量仪正式上市,也给国产企业带了一个好头,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早晚会真正完成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实现国产化制造。
  • 借收购“灭”对手 外资医疗器械被指垄断
    医疗器械行业再次陷入风波之中。   近日,外媒报道中国正在对医疗器械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继国家对葛兰素史克公司行贿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以来,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绝对控制地位也成为各方舆论关注的焦点。   一位行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技术先进,外资医疗器械企业长期占据中国的高端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排除这些世界制造业巨头会利用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来控制产品价格。而它们能保证价格不跌落,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经销中的行贿行为。   外资占据70%市场   此前,外媒曾报道,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一位人士表示,受商务部反垄断局委托,协会正在向3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中外企业的定价和业务情况。   对此,商务部新闻处人士和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关人士都表示,没进行此类调查。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也声明表示,报道中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协会向各会员企业所发的征求意见稿,是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关于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是企业是否在进入市场时遇到地区封锁问题,不涉及报道中提到的&ldquo 商品进口价格、卖给分销商的价格及生产成本&rdquo 等内容。   &ldquo 不管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在进行这类调查或者是否愿意公开这类调查,有一个事实是明显的,外资品牌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拥有强大的掌控力。&rdquo 一位长期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人士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已经达到1565亿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21.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樊瑜波教授曾表示,目前中国高端医疗器械7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高端膝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几乎100%依赖进口。   而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数据统计,仅在CT设备领域,西门子、东芝等五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就高达90%。   纵向垄断   8月1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被认定纵向垄断,赔偿经销商锐邦公司53万元。自此,历经两级法院、审理长达3年的全国首例纵向垄断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落幕。   行业人士认为,纵向垄断成为外资医疗器械企业最常采用的垄断手法。纵向垄断协议,又被称作垂直限制协议、垂直协议等等,是指在同一产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层次、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是有买卖关系的经营者,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   强生案件也是我国自《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由法院审结且原告胜诉的纵向垄断案件。既然市场存在不同产品的竞争,那么某个品牌单方面控制经销商的最低转售价格,虽然保证了该品牌产品的利润率,但是也会导致市场占有率的损失,这种做法为什么会被判定为垄断呢?   &ldquo 这是为了保护市场的竞争,要让市场来决定价格,而不是厂家来决定价格,&rdquo 政法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吴景明说,&ldquo 企业这样做被惩罚,是因为它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rdquo   实际上,外资企业能够实施纵向垄断的同时保持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在营销渠道上的灰色支出,也就是其庞大的营销费用。   &ldquo 对于医院来说,他们宁可买贵数倍乃至10倍的外资产品,也不愿意买价格只有几分之一的国产产品,中间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着层层的灰色交易。&rdquo 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公司董事长柏煜说,他认为家用医疗器械的竞争已经完全市场化,而医院设备采购的竞争则黑幕重重。   一位在医院医疗器械行业从事工作多年的人士表示,大型医疗器械毛利在40%到50%,而用来回扣打点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   吞并对手抢夺市场   去年11月16日,美国大型医疗企业美敦力公司宣布完成以8.16亿美元收购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康辉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dquo 康辉&rdquo )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   &ldquo 康辉在国内骨科领域做得很好,占领了不少中低端市场,没想到被收购了。&rdquo 北京某医疗器械商会一位负责人说,&ldquo 足以看到外资企业的市场敏感性。&rdquo   无独有偶,今年1月17日,美国史赛克公司宣布收购位于常州的骨科产品生产商创生控股。创生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同康辉一样,这也是一家业绩优异,给外资产品造成威胁的公司。史塞克公司收购创生控股的总代价是59亿港元,全部以现金支付。短短3个月时间,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排名第一、第二位的企业全数被外企收入囊中。   &ldquo 外资收购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一个是为了消除竞争对手,另外一个目的是借助国内竞争对手的渠道,渗入还没有控制的基层市场,&rdquo 方正证券分析师刘亚明分析,&ldquo 它们能这样做,一方面是其高价诱惑,另一方面,也和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没有形成足够规模有关系。&rdquo
  • 他山之石可攻玉,盛美半导体抓住中国市场机遇突破清洗设备寡头垄断格局之路
    p 集微网消息,随着集成电路制程工艺节点越来越先进,对实际制造的几个环节也提出了新要求,清洗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线宽微缩,晶圆制造的良率随着线宽缩小而下降,而提高良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增加清洗工艺,在80-60nm制程中,清洗工艺大约100多个步骤,而到了20-10nm制程,清洗工艺上升到200多个步骤以上。/pp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laoyaoba.com/jwImg/news/2020/07/01/15935879448673.jpeg"//pp 对于未来的先进产线而言,为了避免利润损失,增加清洗设备的数量是必然选择。strong众所周知,全球清洗设备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但是有一家来自中国的本土设备企业,凭借着差异化技术优势正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甚至有望打破现有清洗设备市场格局,它便是盛美半导体。/strong/ph3国产清洗设备市场机遇/h3p 近年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持续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也正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据SEMI预计,2019-2020年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将分列世界前三大设备市场,2020年中国大陆有望升至全球最大设备市场。/pp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laoyaoba.com/jwImg/news/2020/07/08/15941727255385.jpe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晖/pp strong“这几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新建产线方面,包括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中芯国际、华虹华力都有多个晶圆厂正在扩建中,同时还有积塔半导体、士兰微、粤芯等也在新建产线中,所以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市场环境特别好。尤其是对于已经有十几年技术储备的盛美半导体来说,我们正赶上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期。”/strong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晖博士在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说道。/pp 实际上,除了全球半导体整体市场增长的带动,清洗机设备市场规模增长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芯片的制程逐渐缩小,清洗成为生产芯片过程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步骤;另一方面是随着存储器从2D向3D转变,此时清洗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在无损情况下清洗内部聚合物残留、污染物及颗粒。/pp 根据TMR统计数据,预计2020年全球清洗机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5-40亿美元,2015-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6.8%。毫无疑问,国内的清洗设备市场必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会。/pp strong正如王晖博士所说,国内设备企业一定要牢牢抓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不仅要将市场做大,也要将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做强,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水平,同时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敢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strong/ph3差异化路线打开市场/h3p 由于半导体设备行业具有高资本密集、高专利壁垒、初期高投入低回报的特点,使得新玩家很难切入其中。尤其是在全球清洗设备市场中,前三名日本Screen(迪恩士)、日本Tokyo Electron(东京电子)和美国Lam Research(泛林)合计占据着近80%的市场份额。此时,新玩家要想打破寡头垄断格局,必须要有独一无二差异化的技术和市场优势。/pp 为此,strong盛美半导体从一开始切入清洗设备市场便决定要走差异化路线,从而与国际厂商竞争/strong。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如今的盛美半导体已成长为国内清洗设备的“领头羊”,公司研发团队先后开发出了SAPS、TEBO、Tahoe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清洗技术及设备。/pp 据王晖介绍,2009年,盛美半导体第一个兆声波清洗技术SAPS取得突破后,便进入SK海力士无锡生产线测试,而这也是国产设备第一次进入国际知名厂商;2015年,公司研发团队又开发出TEBO无损伤兆声波清洗技术;2018年,盛美半导体再下一城,发布了Tahoe高温硫酸清洗设备。/pp strong“目前在国内的国产清洗设备市场中,盛美半导体占据着80%左右的市场份额,我们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产品最全的清洗设备企业。”/strong王晖告诉集微网记者。/pp 值得一提的是,盛美半导体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发展脚步,除了相继研发出SPAS、TEBO、Tahoe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清洗技术以外,还推出了三款半关键清洗设备:单片背面清洗设备、槽式自动清洗设备、单片刷洗设备。另外研制出的镀铜设备也已进入产业链前道和后道,抛光设备已进入后道,未来会切入前道,并继续向5nm、3nm等先进制程工艺探索。/pp 与此同时,由湿法设备切入干法设备已从王晖的规划变为现实。他表示,盛美半导体刚刚发布了一款干法设备——立式LPCVD炉管设备。目前立式炉管设备全球市场规模有将近17亿美元,且只有东京电子、日立国际、北方华创等极少数国内外厂商有能力生产这一设备。/ph3进军全球市场寻求突破/h3p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世界上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一条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即便是美日韩等半导体强国。/pp strong“之所以说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全球化产业,是因为整个设备和生产线的体量是有限的,如果只能局限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一个国家,那它的产量和利润就都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去支撑企业庞大的研发费用。”/strong王晖解释道。/pp 王晖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不论是国内的设备企业还是国外的设备企业,都需要共同维护全球化的概念。只有将国内的设备市场开放给国外的设备企业,同时国内的设备企业也有机会进军国外市场,才能保证全球设备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pp 而strong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中,针对国内设备企业,王晖建议一定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尊重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IP),同时也要发展和保护自己的核心IP;二是要保证企业的毛利率在40%-45%之间,如果能够在45%以上更好,但如果毛利率低于30%,则意味着企业基本没有研发能力。/strong/pp 对于盛美半导体而言,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一定是向国际市场进军。据集微网了解,2019年年底,盛美半导体宣布上海临港研发及生产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而临港项目也是盛美半导体全球化发展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strong预计到2022年左右,临港项目能正式建成,届时它将提供盛美半导体未来接近100亿元设备生产的能力。/strong/pp 2017年,盛美半导体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成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现在,盛美半导体正推动公司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王晖表示,进军科创板将使盛美半导体更加深植于中国市场,与中国半导体业共同成长,未来也会保持在中美双边的上市架构,服务好中国及全球客户,为他们提供差异化半导体加工工艺解决方案,也为科创板及纳斯达克的盛美股民创造长期的回报价值。/p
  • 三十而励共期致远|欧美克仪器隆重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
    三十而励共期致远|欧美克仪器隆重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三十而立,履践致远。从1993年到2023年,欧美克仪器砥砺深耕颗粒表征领域三十个风雨春秋。9月22日,珠海欧美克仪器30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格兰云天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颗粒学会王体壮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委会周素红秘书长、全国颗粒表征及分检与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侯长革秘书长、全国颗粒表征及分检与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颗粒分委会李兆军秘书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范东升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梁广川教授、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吴小缓副所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文阁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陈胜利教授、海岸鸿蒙董事长李力、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自动化装备部徐心波总经理、武汉科技大学李建平教授、北京中粉网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付信涛总经理、卞丽萍总经理、石墨时讯孙慧杰总经理、仪器信息网运营总监石水华、北京贝仕徳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殷小安副总经理、马尔文帕纳科全球销售及商务运营副总裁 Mr. Peter John LaPuma、马尔文帕纳科中国区业务总监董继鑫先生、马尔文帕纳科亚太区人力资源经理曾宇瑛女士以及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媒体、友商、客户代表等150人相聚北京,共贺欧美克仪器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得到了多家行业媒体的大力支持,并在百科网视频号、欧美克仪器bilibili账号、欧美克仪器抖音账号平台同步直播。庆典活动以线下活动结合线上形式进行,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近万人次。筚路蓝缕孜孜不倦,风雨兼程累累硕果三十年恪尽职守,守正创新!欧美克仪器作为国内起步最早的颗粒表征仪器品牌之一,自1993年成立并发布首款激光粒度仪LS-302后,不断丰富激光粒度仪和颗粒计数器产品线,先后入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多项大奖。2010年欧美克仪器加入英国思百吉集团,成为马尔文帕纳科子品牌,推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激光粒度仪Topsizer,为高精尖产业用户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带来真正的价值。同时,欧美克仪器加大应用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实力,参与编制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并主编《粒度分析 动态光散射法》国家标准,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广东省粒度粒形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筚路蓝缕孜孜不倦,欧美克仪器以“成就微观无限潜能”为宗旨,恪守“诚信”、“尽责”、“卓越”的企业价值观,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多拥有独特优势的产品及粒度粒形检测解决方案。在30周年庆典技术交流会上,欧美克仪器产品总监傅晓伟博士带来了《全新欧美克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产品介绍》报告,为行业嘉宾客户展示了欧美克仪器新一代的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NS-90Z Plus。欧美克仪器产品总监傅晓伟博士作《全新欧美克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产品介绍》报告NS-90Z Plus在上一代NS-90Z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光学电子测量技术和分析性能,具有更优越的粒度和电位分析功能,能满足广大纳米材料、制剂开发和生产用户的颗粒粒度和Zeta电位的测试需求。同时,NS-90Z Plus融合马尔文帕纳科恒流模式下的M3-PALS快慢场混合相位检测分析技术,提升了仪器的电位分析性能,升级了兼容多种样品池 (选配) 功能,可分析样品浓度和粒度范围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仪器广泛采用全球化供应链的优质光电部件及Scrum软件迭代升级开发模式,使其具有高品质并能随用户需求变化升级管理和报表功能。进口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He-Ne气体激光器光源和高性能相关器等优质硬件,加上精确的内部温控装置、密闭光纤光路设计以及先进的软件算法,共同保障了数据的高重现性、准确性和灵敏度。NS-90Z Plus支持SOP标准化操作,具有兼容CFDA GMP《计算机化系统和确认与验证》要求的审计、权限管理及电子签名功能以及具有测试数据质量智能反馈和优化建议,方便用户使用。NS-90Z Plus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结合傅博士的报告内容,欧美克仪器应用经理吴瑾女士现场操作NS-90Z Plus测试蔗糖等典型样品,展示了完整测试流程和结果。并由产品经理官泽贵做操作细节讲解,测试基本在5分钟全部完成,结果准确且清晰,仪器操控简便,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NS-90Z Plus的优异性能。欧美克仪器应用经理吴瑾、产品经理官泽贵现场演示NS-90Z Plus典型样品测试操作随后,应用经理吴瑾女士作《光散射法表征粒度及电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报告,详细讲解了激光衍射测试的各种方法,充分展示和对比了干法测量和湿法测量在各方面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势。欧美克仪器应用经理吴瑾作《光散射法表征粒度及电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报告产品经理沈兴志作《欧美克颗粒表征系列产品的产业应用》报告,通过分享欧美克系列产品在不同工业颗粒表征领域的痛点所做的一些工作的案例展示,例如医药、电极材料、水泥在线检测、非金属矿行业以及电池导电浆料评价等领域的质控应用实践,并重点介绍了欧美克对于颗粒企业内及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的表征分析质控体系的建设、维护和质量信息的流转等的丰富的经验,助力企业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风险并减少产业链中不同主体对质量信息认知的偏差。30年来,欧美克不断提升并积极推广颗粒测试技术和应用并不断改进创新产品和方法的解决方案应对国民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颗粒相关难点痛点问题,不负通过精准的分析技术力量让世界变得更清洁、更健康、更高效的伟大使命。欧美克产品经理沈兴志作《欧美克颗粒表征系列产品的产业应用》报告而后,欧美克仪器售后服务经理黄峻峰作《粒度分析技术支持体系》报告。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欧美克仪器在北京、上海、郑州、淄博、成都设立了5个办事处,在沈阳、杭州和苏州设立3个技术支持与服务联络点,在珠海、上海、北京设立应用技术实验室,以专业的技术团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和不同层次的快捷、有效技术服务支持。欧美克仪器售后服务经理黄峻峰作《粒度分析技术支持体系》报告砥砺深耕赓续初心,共期致远向新而生庆典晚宴上,英国思百吉集团CEO Andrew Heath先生通过视频为欧美克仪器30周年庆典送上祝福。他表示欧美克仪器一直在为新的行业应用拓展技术,提高产品性能,以提供最优解决方法来帮助客户改善业务。未来,欧美克仪器也将继续通过专业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技术解决方案。英国思百吉集团CEO Andrew Heath视频致辞马尔文帕纳科全球销售及商务运营副总裁Mr. Peter John LaPuma第一次到访中国,他激动地表达了对欧美克30年专注技术、提升业绩、并保持同客户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的赞美,预祝欧美克在下一个30年取得更大的进步!马尔文帕纳科全球销售及商务运营副总裁Peter John LaPuma 致辞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吴汉平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现场与会所有嘉宾的感谢以及对全体员工30年来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的感谢。吴总表示,欧美克仪器将继续秉承“诚信、尽责、卓越”的价值观,以“成就微观无限潜能”的崭新形象,在颗粒表征行业发掘无限潜能,促进颗粒表征技术发展更上一层楼,为客户带来创新不断的技术和更加美好的体验。欧美克仪器营销总监吴汉平致辞随后,王体壮秘书长代表中国颗粒学会向珠海欧美克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祝贺!他表示,作为中国颗粒学会的一员,欧美克仪器不仅在行业应用所需的技术和产品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还利用自身在颗粒表征领域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行业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为中国颗粒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配合协会进一步推动中国颗粒表征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中国颗粒学会期待与欧美克仪器携手并肩,共同探索颗粒表征领域的星辰大海!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亦发来贺信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王体壮致辞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贺信晚宴上,欧美克仪器通过沙画艺术家的手法,用一沙一粒一点一滴绘制了三十年砥砺深耕的企业历程和企业价值观,让与会的嘉宾们深切感受到欧美克一路走来的璀璨与辉煌!三十载步履前行,欧美克仪器的持续创新和增长离不开多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正是这么多朋友及伙伴的参与和帮助,才使得欧美克得以锐意进取,蓄力登峰。借此30周年的重要时刻,欧美克仪器也向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营口航盛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分公司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颁发了战略协作伙伴荣誉奖杯以致谢合作伙伴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沙画表演战略协作伙伴获奖单位合影而作为晚宴的压轴环节,欧美克仪器现场隆重揭牌了联合中国机械总院雁栖湖基础制造技术研究院共建的颗粒表征联合实验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共建的农药粒径及雾化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以及联合武汉科技大学共建的先进材料研发与测试中心。三大科研联合实验室的隆重揭牌,也是继中国农业大学-欧美克仪器飞防助剂性质药效研究联合实验之后,欧美克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又一重大里程碑。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为期一天的庆典活动中,欧美克仪器为来宾们准备了精美的甜点、丰富的游玩项目以及精彩刺激的抽奖环节……于细微处见真情,庆典活动中精心策划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欧美克对于新老客户的一片赤诚之心。抽奖活动掠影游玩活动精彩剪影孜孜追梦30载,欧美克仪器初心不改、蓄力向上,坚定不移地秉承“诚信”、“尽责”、“卓越”的企业价值观,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价值。在质造强国的大背景下,欧美克仪器始终致力于以粒度检测技术推进国家产业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时刻肩负着让微观更可知,让用户更进步,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三十而励,共期致远!欧美克仪器的美好征途,继续启程!欧美克仪器郑重承诺将一如既往为全球用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一同探索颗粒表征领域的星辰大海,引领可持续业务,成就微观无限潜能!
  • 【新品】欧美克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隆重上市!
    11月8日,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美克”)隆重推出新产品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新品成功引进和吸收了马尔文帕纳科纳米颗粒表征技术,在NS-90纳米粒度分析仪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zeta电位测试功能。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NS-90Z在一种紧凑型装置仪器中集成了动态光散射技术、静态光散射技术、电泳光散射技术三种技术,具有优越的粒度和电位分析功能,能满足广大纳米材料、制剂开发和生产用户的颗粒粒度和表面电位的测试需求。NS-90Z融合马尔文帕纳科M3-PALS相位分析检测技术,并广泛采用全球化供应链的优质光电部件,例如进口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和He-Ne气体激光器等,加上精确的内部温控技术、密闭光纤光路以及先进软件算法,保障了数据的高重复性、准确性和灵敏度,使该型号仪器可以分析宽广的粒径、浓度及电位范围的样品。NS-90Z同时支持SOP标准操作,以及测量数据智能评估,方便用户使用。技术指标【粒径】测量范围:0.3nm – 5000nm(以样品为准)测量原理:动态光散射法重复性误差:<1%(NIST可追溯胶乳标样)最小样品容积:20µL最小样品浓度:0.1mg/mL (以样品为准)【分子量】分子量测量范围:342 Da – 2×107 Da , 由流体动力学直径估算(动态光散射)分子量测量范围:9800 Da – 2×107 Da , 由德拜图计算 (静态光散射)测量原理: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最小样品容积:20µL(需要3-5种样品浓度)【Zeta电位】测量原理:电泳光散射灵敏度:10mg/mL 66kDa 蛋白质Zeta 电位范围:>+500mV / <-500mV电泳速度范围:>+20μ.cm/V.s / <-20μ.cm/V.s最高样品浓度:40% w/v (以样品为准)最小样品容积:20μL最高电导率:200mS/cm检测技术:M3-PALS【系统参数】检测角度:90。+13。激光光源:高稳定He-Ne 激光器,波长633nm,功率 4mW。激光安全:1类,符合CDRH 和 CE 标准检测器: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QE50%相关器:采样时间25ns – 8000s,4000通道,1011动态线性范围冷凝控制方法:干燥空气吹扫(需外接气源)温度控制范围:0° – 90°C温度控制精度:± 0.1°C电源:AC 90 – 240V, 50 – 60Hz功率:50W典型应用胶体和乳液表征药物分散体和乳液脂质体和囊泡粒子和表面的 Zeta 电位墨水、碳粉和颜料性能改进优化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用量以降低水处理成本缩短稳定分散体和蛋白质溶液的开发时间了解产品稳定或不稳定的原因,提高产品保质期防止形成蛋白质聚集体增加蛋白质浓度时保持稳定性
  • Illumina收购GRAIL波折不断:反垄断诉讼获胜,欧盟禁止交易
    近期,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以80亿美元收购GRAIL的事件进展可谓跌宕起伏,先是行政法官裁定Illumina胜诉,随后欧洲竞争监管机构(EC)决定禁止其收购GRAIL。但从该公司本月保持稳定的股价来看,Illumina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当地时间9月1日,Illumina表示收到了监督机构对于其收购GRAIL有利的初步决定。主审这一案件的行政法官Michael Chappell裁定Illumina胜诉,并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反对Illumina计划收购GRAIL的关键论点:该交易将减少美国市场对多种癌症早期检测(MCED)的创新,对MCED的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FTC竞争局局长Holly Vedova表示:“FTC对这一决定感到失望,我们正在审查意见,评估我们的选择。”FTC方面曾表示,Illumina是美国唯一的DNA测序提供商,DNA测序是MCED液体活检的一个可行选择。如果收购案完成,Illumina可以通过提高NGS测序仪和试剂的价格来阻碍GRAIL竞争对手的研发,或拒绝/延迟执行所有MCED开发者所需要的第三方实验室的许可协议。因此,FTC认为,Illumina的收购将会造成垄断,对整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造成严重打击。GRAIL的Galleri产品可以检测所有阶段的50多种癌症,其中超过45种在美国没有推荐的筛查指南,并且Galleri在93%的阳性结果中正确识别了癌症起源组织,特异性超过99%。在收到这一有利裁定消息5天后,9月6日,Illumina收到了EC禁止其收购GRAIL的决定。与FTC反对该交易的原因一样,EC得出结论称,Illumina是开发和处理Galleri检测的唯一测序技术供应商。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将扼杀相关创新,减少新兴市场对基于血液的早期癌症检测的选择。EC竞争政策负责人、执行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这笔交易,Illumina将有机会切断GRAIL竞争对手获取其技术的渠道,或者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保持早期癌症检测开发者之间的竞争至关重要。由于Illumina没有提出可以解决以上担忧的补救措施,我们禁止了该交易。”对于该决定,Illumina宣布将提起上诉。“Illumina可以让GRAIL的多种癌症早期检测更容易获得、更实惠,以挽救生命并降低医疗成本,”Illumina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表示。“这次合并有利于良性竞争,将加速领域创新。”同时,Illumina也将开始评估GRAIL的战略替代方案,以便为未来几个月可能发布的欧盟剥离令做好准备。在近期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Illumina表示,被迫剥离GRAIL“将给Illumina带来巨大成本和额外负债,包括巨额顾问费和额外费用,并可能导致收入损失和其他对Illumina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的不利影响。”Illumina可能被要求出售GRAIL,这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税收负担”,并可能“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和公司资源,使其远离现有业务和其他可能对Illumina有利的机会。”Cowen分析师Dan Brennan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对Illumina来说,收购GRAIL的交易受阻是个坏消息,但对Illumina的投资者来说却是个好消息。SVB证券高级研究分析师Puneet Soud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GRAIL的剥离可能会对Illumina的股票产生积极影响,因为Illumina将不再承受GRAIL的每股收益稀释。Illumina最终可能会从剥离GRAIL中受益,方法是从FTC和EC等监管机构那里获得让步,例如减少对未来其并购交易的审查。”此前,在FTC和EC的压力下,Illumina于2020年1月宣布放弃收购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在Illumina将目光投向其参与投资成立的液体活检明星公司GRAIL时,该交易又遭到了FTC和EC的反对,主要原因就是担心Illumina的收购将会造成垄断,使多种癌症早期检测的发展创新受阻。除此之外,目前癌症早筛早检领域的竞争态势也将对该交易的进行产生影响。近年来,华大智造在内的多家新兴测序仪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将打破Illumina的竞争壁垒。同时,Guardant、Natera、燃石医学等国内外多家肿瘤早筛公司不断推出创新的多癌种早筛早检技术及产品,也将对GRAIL在液体活检领域地位产生影响。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交易无论结果如何,加速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更快、更便宜的多种癌症早期检测方法,对于推动精准医学领域发展而言,都是拯救更多生命的一个重要选择。 事件梳理:2020年9月21日,Illumina和GRAIL共同表示已达成了最终的收购协议,Illumina将以8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GRAIL。2021年3月3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表声明,表示反对Illumina收购GRAIL的计划。2021年4月,欧洲竞争监管机构(EC)表示将审查该交易,随后将审查扩大为深入调查。2021年5月20日,FTC宣布计划8月24日开始审查该交易。面对重重阻挠,Illumina选择继续进行收购。2021年8月18日,Illumina宣布完成对GRAIL的80亿美元收购,并保证在法律程序解决之前保持GRAIL的独立运营。参考资料:1.Illumina Bounces Back After FTC Win, EU Losshttps://www.genengnews.com/companies/illumina/stockwatch-illumina-bouces-back-after-ftc-win-eu-loss/2.Illumina Says Judge Issued Favorable Decision in FTC Challenge to Grail Acquisitionhttps://www.genomeweb.com/business-news/illumina-says-judge-issued-favorable-decision-ftc-challenge-grail-acquisition#.Yyl-fYt36M83.EU to Disallow Illumina' s Grail Purchasehttps://www.genomeweb.com/business-news/eu-disallow-illuminas-grail-purchase#.Yyl-fIt36M8END
  • 专家共话“科研用试剂”,探讨打破国外垄断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18日,由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办,《化学试剂》编辑部、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承办的&ldquo 第八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暨学术报告会&rdquo 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吸引50多家单位共2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ldquo 科研用试剂&rdquo 这一主题,分析了科研试剂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并围绕科研创新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探讨。会议现场进行了&ldquo 十强企业&rdquo 、&ldquo 优秀品牌&rdquo 和&ldquo 优秀论文&rdquo 的颁奖仪式。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先生、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顺昌教授、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龙先生、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王峰教授分别致辞,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开幕致辞中,如何加强研究机构与试剂企业的交流,共同推动我国试剂行业的发展,打破外国企业在高端试剂的垄断地位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主题。王夔院士指出,&ldquo 一是国家的政策支持 二是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由小变大,国营企业由弱变强 三是国内成立了众多联盟、平台、基地等交流平台,因此我们现在有条件研究,未来三十年我们的试剂企业如何满足国内需求,如何实现出口全球等问题&rdquo 。王顺昌教授介绍了&ldquo 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rdquo 的基本情况,指出试剂联盟是&ldquo 推动试剂产业化的基地,试剂研发的推动平台,试剂研究的人才中心&ldquo 。刘清龙先生和王峰教授分别介绍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在试剂研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欢迎有更多相关人士探讨合作。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根据自己多年统计的数据,评选出&ldquo 2012~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rdquo ,分别为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广州化学试剂厂、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安徽时联特种溶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先生主持了颁奖仪式。 2012~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颁奖仪式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根据数千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评选出&ldquo 2011~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品牌调查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rdquo ,分别为沪试、百灵威、科密欧、京试和阿拉丁。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任、《化学试剂》期刊主编刘舫女士主持了颁奖仪式。 2011~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品牌调查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颁奖仪式   此次会议共11个主题报告,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刘舫主任进行了&ldquo 行业分析报告&rdquo ,解读了2012~2013年度中国试剂的需求与发展环境,介绍了2012~2013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提出电商网站的发展和新媒体营销,为我国试剂销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任、《化学试剂》期刊主编刘舫 报告题目:行业分析报告   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ldquo 科研用试剂的发展与学术进展&rdquo ,北京牛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牛刚总经理、中国农业大学李重九教授、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庆总裁、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咨询调查专员张玮航女士分别从国产科研用试剂的发展、试剂的研发、销售模式的创新和我国科研用试剂的市场调查等角度进行了主题报告。   其它单位的代表也纷纷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磺酰氯、黄曲霉菌素、提纯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展,为参会人员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最后,与会专家共同对此次会议收到的42篇论文稿件进行了评审,并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5名,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主持了&ldquo 国药杯&rdquo 论文墙报评比颁奖典礼。   会议总结上提到,下届会议举办时间定为2015年9月下旬,地点为浙江杭州,承办单位为《化学试剂》编辑部和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此外,会议还吸引了国药集团、泰坦科技、哈希、上海晶纯等厂商参展,展示了公司的相关产品。(编撰:李学雷)   展会现场 会议合影
  • 重罚1.18亿!在华搞价格垄断 困住发改委人员6个多小时
    p   对于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和医生来说,来自美国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美敦力(Medtronic)并不陌生。在诸如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等医疗器械市场,美敦力的占有率颇为可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7ca00e41-5f49-4ad1-9e2f-1bc363ad52e8.jpg" title=" 1.jpg" height=" 292"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不过,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对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的价格垄断行为做出行政处罚,罚款1.185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00b3ad7-dbf3-4acf-a673-091b2664d8d3.jpg" title=" 1.jpg" height=" 294"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rong “被美敦力中国总部困了6个多小时” /strong /p p   根据12月7日国家发改委消息,对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敦力”)与其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心脏血管、恢复性疗法和糖尿病业务领域医疗器械产品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185亿元。 /p p   至少自2014年起,美敦力通过经销协议、邮件通知、口头协商等方式,与其经销商达成垄断协议,限定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转售价格、投标价格和到医院的最低销售价格,并通过制定下发各经销环节的产品价格表、内部考核、撤销经销商低价中标产品等措施,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美敦力还采取了纵向限制销售对象和销售区域、限制经销竞争品牌产品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实施效果。 /p p    strong 央视在12月7日也对此事做出了报道。 /strong /p p   对美敦力的调查过程似乎颇为坎坷。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处长徐新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发改委对美敦力的反垄断调查研究是从2013年开始的。徐新宇说: /p p   “一开始突袭并不顺利,我们40多人被美敦力中国总部困了6个多小时,9点半进去到下午4点钟,一直就是对抗。后来我们就依据法律,进入它的相关场所和营业场所进行搜查,发现它的负责人就躲在办公室里喝咖啡。” /p p   记者试图向美敦力求证此事,因采访时未处于美敦力工作时间,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p p   不过,按照国家发改委消息,调查期间美敦力主动制定了整改措施,全面取消转售价格限制,允许平台商直接向终端销售,不再限制经销商向跨区购买者进行销售,在具有市场力量的产品经销中取消排他销售限制,修订经销协议、招投标管理制度、经销商管理政策有关规定,加强员工反垄断培训,完善公司反垄断合规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行持续跟踪监管,督促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p p    strong 限制转售价格违法 /strong /p p   由于我国高值耗材和可植入医用设备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并且厂商主要采取转售的销售方式,因此经销商之间的公平竞争是促进产品竞争、形成合理市场价格的重要方面。 /p p   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美敦力在中国境内市场采用转售的方式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其交易相对人包括平台商和一级经销商。 /p p   美敦力与其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固定向第三人转售涉案产品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涉案产品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且不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豁免情形和豁免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责令美敦力立即停止实施价格垄断行为,并处2015年度涉案产品销售额4%的罚款,计1.1852亿元。也就是说,相关销售额为超过29亿元。 /p p   “这件事取决于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每日经济新闻的对外销售,则可能触碰反垄断法。 /p p   根据央广网的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处长吴东美透露,“直接告诉他的二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你应该卖多少钱,把价格表发给他们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固定毛利率,来间接限制价格,比如某一个产品它的毛利率是百分之五或者百分之十。有时候是限制最低价,有时候是直接固定,你必须卖这个价。都是《反垄断法》十四条明确禁止的。” /p p    strong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截自中国政府网 /strong /p p   “一个医院只有一家经销商。本来他设定一个价格,如果区域是不限定的,那可能经销商还想比如卖到更多地方去,还可能有一些竞争。既限定价格又限定区域,这样的话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价格控制效果。经销商就好像他摆好的一个个牵线木偶。”吴东美对央广网说。 /p p   王智斌表示,在商品转卖之后,买方是可以自由的进行市场销售的,如果企业进一步限制买方的销售价格和对象,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宗旨。 /p p    strong 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反垄断第一案” /strong /p p   “对垄断行为进行处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是肯定的。” 王智斌同时解释道,日常生活中这类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例如汽车厂商通过4S店销售汽车,其实每个型号或多或少也会存在限制价格的行为,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医疗器械或个别企业中。不过,若汽车厂商未达到垄断地位,只是对产品做出限价,没有被认定为垄断 如果足够“寡头”的话,也有可能面临同样的局面。 /p p   也就是说,美敦力受到处罚,是由于其达到垄断地位且限制转售价格造成的。这起事件也被称为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反垄断第一案”。 /p p   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查询国产医疗器械注册信息,心脏起搏器仅有两条记录,分别为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和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秦明医学”)。秦明医学在2012年被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乐普医疗(300003,股吧)收购,后者的目的即在于进军心脏起搏器市场。乐普医疗2015 年年报对起搏器产品的描述亦可反映这一市场的现状,“国内起搏器市场几乎被国外进口产品所垄断”。 /p p   据了解,美敦力1960年制造出第一台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从此奠定了在全球起搏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p p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进口美敦力器械种类繁多,集中在心脏病、糖尿病等领域。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记者以注册人“Medtronic”为关键字查询进口医疗器械注册信息,得到42页、总计625条记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1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88fc525-8578-4617-bbb4-494ab5d3e434.jpg" title=" 2.jpg" height=" 31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事实上,美敦力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该公司已在美股上市,股票简称MDT。来自Bloomberg数据显示,2015年美敦力公司的心血管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46%。在不断的并购和外延式扩张下,近年来公司年度营收不断攀升,根据2016年4月数据,该公司毛利率为 68.3%,高于我国同领域医疗器械公司的毛利率。 /p p   美敦力1996年进入中国,美敦力中国官网亦坦陈“中国业务飞速发展”。随着美敦力全面取消转售价格限制,允许平台商直接向终端销售等整改措施的推进,相关器械价格下降以及同领域国产企业的公平竞争或将实现。 /p
  • 国有机构垄断检测行业的局面将破
    检测行业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有望改变,第三方检测市场或将迎来重大机会。   &ldquo 检测体系将走向市场,现在70%的检测机构都是国有的,要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集团,引入资本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rdquo 昨日,有国家质检总局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ldquo 以后要营造出一个充分竞争的检测机制,但是国家会留一点检测机构,以备最终裁决。&rdquo   上述质检官员还表示,对检测机构的改制,也将改变过去的游戏规则,只要是国家认证过的检测机构,检测报告都会被认可 民营的检测机构,只要符合国家规定,也都可以进行认证。   在千亿规模的检验检测市场中,非国有检测机构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0%,上述检测机构改革及市场放开无疑令其迎来机遇。但对于观望中的资本来说,这块蛋糕到底如何分,往后会否出现新型的垄断,还需要细化的改革措施打消忧虑。   千亿市场待整合   其实早在3月11日,上述检测机构改革便已正式开启。当日,中央编办、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国务院同意的《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称,在明确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功能定位,推进部门或行业内部整合的同时,也将推进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 此外,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也将推进,并支持、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并购重组,做强做大。   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此次发布的《意见》正是对中央精神的细化和实施,同时契合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意见》还称,到2015年,要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整合,工作基本到位,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检测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改革意味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事业发展模式,也将转变为产业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两类机构:一是公益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二是盈利性社会检验检测机构。   公益性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将为政府监管和政策法规建设提供支撑,为重大国计民生检验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对社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盈利性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则将研究先进的测量科学技术,依据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对商品性能进行市场化检验检测,根据数据对商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公正的合格评定。   当前,70%-80%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拥有政府背景,其资源配置主导权在政府手里。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检测机构,但是检测行业的大蛋糕基本被政府主导的检测机构控制,非国有检测机构所占份额约为10%。   但同时,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正在超速发展。据国家认监委统计和预计,2013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为2105亿元、2015年为2574亿元。   &ldquo 改革之后,一些被政府强制指定的检测项目可以通过采购的模式,让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不再是被垄断。&rdquo 上海质检协会的一名周姓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   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最近将启动的检验机构改革就要准备试点,先进行检验机构的整合,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介入。   改革之后,未来的检测市场对于非国有检测机构来说,有三大利多:首先是企业不再依赖政府部门的检测机构,可以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这块市场会变大 第二是政府部门可以购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服务,需求也会变大 最后则是个人可以送检。   &ldquo 整合检验检测机构一年前就说过,前几天质检和中编办刚开了一个会,政府部门可以购买检测服务,检测体系将放开&mdash 将有更多的高校检测机构、民营和外资机构,是一个开放的状态 但是监管要跟上,需要细化制度。&rdquo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颖廉说。   另有国家质检总局下设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ldquo 原来检测机构一直不开放,在加入WTO之后是部分开放,允许外资以合资的身份进入,在2015年要完全开放,这是为了完成WTO的承诺。目前我们已经提交了股份制改制的方案,但是还没有被批准。&rdquo   市场的担心   &ldquo 目前很多检测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吃大锅饭,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年年核算,年年亏本,整个质检体系有超过11万检测人员,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做事业单位改革,而第一个动手的对象便是检测机构。&rdquo 上述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说。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以后事业单位性质的检测机构不会太多,但可以参股,为混合所有制状态。但是国家还是希望检测机构能够抱团,希望出现检测机构的&ldquo 航母&rdquo ,用来和国际检测机构抗衡,在分支机构中也可以有股份制结构存在。   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另一面,则来自外资检测机构的担心。   有外资背景检测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行政权力被剥离,剥离后的检测机构被吸入到另外一种由政府部门控制的集团中,这个市场将仍然被垄断,甚至比现在的垄断更甚。   &ldquo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对这一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破坏力极大,其结果可能是使行政改革本身成为牺牲品。一个以行政手段扶持的、在一个由垄断性国企控制的垄断市场上,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是不能起作用的。这是业界更为关心的一个趋向。&rdquo 上述外资检测机构负责人说。   另据中国欧盟商会相关人士介绍,检测实验室的监管机构通过中国计量认证,对同一公司在全国不同实验室的每一项检测方法与检测产品逐项进行行政审批,因此所有外资竞争者都必须向各省地方质检部门申请获得中国计量认证体系的认证。流程不透明、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实施政策不明确、申请过程耗时过长等,加重了外资质量与安全检测机构的运营负担。   与此同时,业界还担心,相关监管机构通常会借机对新产品开展强制性检测和认证,并拟定一份允许从事相关检测的&ldquo 推荐&rdquo 的检测实验室名单 而选择实验室的过程和入选标准缺乏透明度,独立的提供商往往被排除在推荐实验室清单之外。
  • 中国转基因240亿经费或因国外专利垄断打水漂
    2008年,中国批准了总金额高达200多亿人民币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资金,旨在发展本国的转基因技术。然而,面对着跨国公司的专利垄断,这些投入或许将“打水漂”。   根据绿色和平近日发布的调研报告,目前我国的转基因研究都是基于孟山都等国外企业核心专利的基础之上,而孟山都每两、三年就会对其核心专利进行专利保护延长。   “专利的问题是无解的。类似于孟山都这样的机构是转基因的绝对控制者,包括学术和政治上的操控。”绿色和平农业项目部主任俞江丽向21世纪网表示。   这意味着,无论外界做怎样的努力,转基因的专利壁垒都难以被攻破,而一旦商业化之后,我国要交给国外企业与机构巨额的专利使用费。   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机构的监管不力,转基因作物已经被有意无意的使用在食品当中(详情见21世纪网独家报道《南方食品豆粉被爆含转基因政策滞后知情权受阻》。更重要的是,在国家未批准商业化的前提下,本应在实验室环节存在的转基因大米已经在市场的流通渠道中出现,悄然威胁人们的餐桌。2009年10月到2010年4月,浙江省出口欧盟米制品中的转基因阳性检出率高达17.2%。   专利之网   在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2008年,我国批准了总金额高达200多亿人民币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资金,旨在发展本国的转基因技术。   但是,目前我们所有的转基因研究都是建立在国外核心专利的基础之上,如果想要使转基因商业化,国外掌握的“专利使用权”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一旦转基因作物涉及到国外专利,将逃不开“专利网络”的控制,其影响将远远超出20年的专利保护期。   以我国最著名的转基因产品“克螟稻”为例。“克螟稻”研究是由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系,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化系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共同完成,对二化螟、三化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抗性。   不过,根据绿色和平的报告,有10项国外专利与“克螟稻”相关,此外还有文献中没有提到的研发过程中所用方法等。因此,如将所有相关的基因、元件、技术和方法等都列出,那么该转基因水稻涉及到的专利可能达12项以上,均被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包括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持有。   根据在转基因研究中广泛认可的《材料转移协议》的规定,基因或者转基因植物用于科研时可无偿使用,若希望用于商业目的,则需在商业化之前进行一次谈判并签署一份特别的协议以确保材料提供方能够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是说,如果将“克螟稻”转为商用,那么最大受益者之一将是国外专利持有机构。   更重要的是,所谓的“20年专利使用期”在转基因领域得到了规避。   据悉,孟山都每两、三年就会对其核心专利进行专利保护延长,而延长的手段主要是对基因序列进行小范围改动和修饰,变为“新”专利。以核心专利US6,017,534为例,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核心专利US6,017,534所涉及的5个Bt蛋白,而要实现对该专利所有权的延期,孟山都只需在“新”专利中使用略微更改甚至完全一样的蛋白即可。   绿色和平的研报表示:专利保护的有效期远远不止20年,每一粒转基因水稻种子,也远远不只涉及到一两项专利,期待以专利过期来保障自主知识产权只能是一厢情愿。对于中国来说,一旦受到了国外专利的控制,就会逃不出专利的陷阱,将长期受制与人。   “专利的问题是无解的,类似于孟山都这样的机构是转基因的绝对控制者。”俞江丽对21世纪网表示。   地下流通   花费巨资研发的转基因技术尚未突破国外的专利枷锁,然而研发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却已在流通环节显现。   目前大量的非法转基因稻种、水稻和转基因大米已在种子市场、田间和产品中出现。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薛达元表示:“前几年曾经在湖北进行过转基因水稻的实验性种植,当时管理没有跟上,像转基因种子就没有限制,什么人都可以买到。   由于涉及转基因技术的科研单位监管不力,操作规程控制松懈、后续监管不到位,转基因大米开始威胁人们的餐桌。   2009年初,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动植检实验室就曾在浙江省出口欧盟米制品中多次检出转基因成分。当时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到2010年4月份的转基因阳性检出率高达17.2%,检出的转基因成分为克螟稻的可能性较高。   2011年的12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中国出口大米制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采取紧急措施的决定》。根据该决定欧盟27国将对中国25种米制品采取强制性转基因成分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采取退货和销毁处理措施。   而根据绿色和平2012年的食品转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大米产地多集中在安徽省,尤其是六安市寿县。其中,六安寿县的散称丰良优大米,安徽省寿县周寨米面有限公司的周寨精制大米,安徽省寿县周寨米面有限公司的丝苗米均被检测出含转基因成分。   对于目前种植和流通环节中的乱象,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仍显不足。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了多部门合作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不过,当具体到各地方农业厅之后,其效果便大打折扣。   “各省农业厅是转基因的主要监管单位,不过由于资源有限或重视程度不够,监管就显得不足,这也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问题存在。”俞江丽对21世纪网表示。
  • 打破垄断 宁波天生拒绝6亿元收购
    励行根在介绍他们公司的产品   宁波慈溪白沙彭民路,有一家名叫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小公司。据附近的居民反映,这段时间,总看见有外国人信心满满地走进去,又万分失落地走出来。   “他们是来自全球著名密封领域公司的负责人,想收购我们公司的股份,但我没答应。”该公司董事长励行根这样解释。   这家公司总共只有100多名员工,它究竟有何魅力让这些密封件巨头如此钟情?   这家小公司其实真的很不简单。相关报道显示,在今年初,我市总共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励行根率领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核电站密封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小圆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昨天上午,笔者专程前去采访了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励行根。初见励行根,感觉普普通通。但当他拿起他们公司的产品介绍时,整个人就变得魅力十足。   “看,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核级密封垫片!”励行根拿着一个貌似手镯的银色小环,直径约10厘米,厚度在0.5厘米左右。他介绍说,别小看它只有薄薄一片,是用石墨做的,核电站就是靠它将核反应堆与外界彻底隔离。   一座核反应堆通常需要三四千块密封垫。长期以来,在中国营运的核电装备90%依靠进口,垄断这一技术的几家国外企业不仅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而且将一块小小的密封垫卖到万元以上。而在励行根的率领下,宁波天生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团队,成功地将该密封垫的技术难题攻克,打破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所有运行的核电站核Ⅰ级(最高等级)设备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既能生产核Ⅰ级密封产品,又能制造核Ⅰ级石墨基材的国家。   除此之外,天生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技术。“我们通过一种特殊的传感器技术,能够提前知道工作中的密封垫片什么时候会发生渗漏,实现密封垫片的可控性。”励行根说,他们生产的每一个垫片都有“身份证”,能够实现“可追溯系统”,有预防功能,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实际上,宁波天生的产品有很多方面超越了国外产品。关键的密封性能方面,在严格测试条件下,国外产品是一年后开始渗漏,而天生的产品是三年还未渗漏。“在使用寿命方面,国外产品一般是一年到两年,而天生的产品可以达到三到四年。”励行根自豪地说。   十年磨一“件”   凭着这个小小的密封垫片,如今的励行根和他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除了众多创新型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外,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入选“企业创新奖”的30名优秀浙商,励行根就榜上有名。目前,励行根和他们公司研制的新型石墨密封垫片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看到这些光环,很难想象,以前的天生却连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有。“核密封技术是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掌握的技术,对外高度保密,要想获得国际的技术资料根本不可能。要掌握核电站的密封技术,必须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谈起当年,励行根连叹不容易。   原来,早在1990年,励行根就已经开始研发核电站密封技术。当时,前期投入就达1000多万元,励行根历尽艰险,最后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在核级密封垫片领域唯一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带领团队埋头开展技术攻关。为了获得宝贵的试验参数,他几乎天天吃住在实验室,经过10年的艰苦摸索,试验过1万多个垫片以后,终于掌握了密封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天生耍“大牌” 6亿元也不卖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天生公司根本不用自己出去找客户,而是别人慕名后,主动找上门来。近几年,天生的发展以每年两倍的速度增长,今年的订单已经超过1.5亿元。   天生的“横空出世”,让外国同行倍感压力。一些外国公司纷纷派人前来慈溪,找励行根谈。一家外国公司更是抛出了6亿元的“重磅炸弹”,再“返还”励行根部分股份,铁了心地想收购天生。但是,都被励行根断然拒绝。“如果被国外公司买走的话,又会回到重新垄断的地步。作为我们小企业,我们应该把社会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励行根表示,人一定要有“家”的观念。“就世界而言,中国是我的家 就中国而言,浙江是我的家 就浙江而言,宁波就是我的家。作为一个人,必须爱自己的家。”他说。
  • 2011欧美克仪器迎新春晚会成功举行
    载歌载舞、欢声笑语……2011年1月21日晚的珠海西藏大厦,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的气息,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2011迎新春联欢晚会暨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欧美克仪器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是欧美克仪器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欧美克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这一年,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大幅上升 这一年,仪器的销售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量同比2009年增长49%,销售额同比增长60%!   为了庆祝公司在2010年取得的辉煌业绩,并为员工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在四星级大酒店珠海西藏大厦举行了此次迎新春联欢晚会。晚会在公司总经理张福根博士的宣布下正式开始,接着公司高管为2010年优秀管理干部和优秀员工颁奖,表彰他们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勉励他们及全体员工为欧美克仪器的美好未来继续努力,然后是公司为员工精心准备的晚宴,期间穿插进行员工自创的歌舞表演、诙谐幽默的小品、好玩的游戏、紧张的抽奖等节目,这些不断引来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整个场面精彩纷呈、气氛活泼,处处体现着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不仅是科技的欧美克,也是人文的欧美克。晚会最后在员工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     晚会正式开始     济济一堂的欧美克仪器大家庭     表彰优秀员工     这才是真功夫
  • 欧美克十余年飞速发展的原因探析——访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张福根董事长
    前言 欧美克创立于1993年,是以粒度检测和控制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是中国粒度检测仪器第一大制造企业;凭借自主研制、世界首创的磨料粒度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欧美克已成为国内唯一的质量上足以媲美国际同类产品的磨料微粉生产企业;粒度检测仪器和高精度磨料微粉构成了欧美克两大产业主体,2008年全年实现2亿元销售收入。 目前,欧美克的国内用户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区,目前正朝着国际化方向蓬勃发展,其海外用户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包含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应用领域涵盖了建材、化工、能源、冶金等多个行业。 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根博士 从创立之初的“3名员工、30万元资产、100 m2办公和生产面积”到今天的“300名员工、2亿多元资产、35000m2的研发基地和67000 m2的生产基地”,欧美克只用15年的时间;为探询欧美克的“跨越发展”、“脱颖而出”背后之经验,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采访了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根博士… 战略发展观:产品经营与资产经营交互组合,实现公司规模快速扩张 立志于自己创办高科技企业,1990年的张福根博士辞去了仅工作一年时间的天津大学讲师职务,南下珠海经济特区寻求创业机会;1993年,张福根博士和好友李兆斌先生合作,找到30万元投资,并得到他的博士生导师、著名光学仪器专家张以谟教授的全力支持,创办了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一项产品就是激光粒度仪。 风景如画的“欧美克(OMEC)科技园区” 之所以叫欧美克,缘于光学(Optics)、机械(Machinery)、电子(Electronic)和计算机(Computer)的一体化(OMEC)作为公司长期立足的技术领域,欧美克是“OMEC”的中文谐音,也意在表达了创业者在高科技领域赶超欧美的决心和气势。 张福根博士说:“创业之初,国内的粒度测试仪器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那时欧美克每年也只能卖几台仪器,为了企业的生存,我们在1994年初开发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短平快’产品——微电脑时控开关;从创业初期到2001年,正是微电脑时控开关的收入支撑着欧美克的发展,为公司在粒度仪的研发积累和市场领先奠定基础,尤其为欧美克能够在1995年推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LS601型激光粒度仪(测量下限0.1微米)赢得了时间。” 2000年,随着欧美克业务规模的扩大,急需1000 m2工业厂房,可是当时欧美克自有资产不足100万元,然而欧美克却外借30万元支付定金、购买35000 m2土地;然后通过进一步增资扩股,筹集现金350万元,迅速建起了公司的办公大楼;2004年,在中央限制开发区热的前夕,欧美克又在郊区买下66700 m2土地,作为磨料项目的生产基地。 “目前,这两块150亩的土地增值都达到了10倍以上,工业用地虽不能买卖,但可以大大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为公司规模的扩张奠定基础,尤其为资金需求量较大的磨料微粉项目的投产奠定了财务基础。” 张福根博士评价到。 生产车间 近几年,欧美克重点投资的高精度磨料微粉,“我们在给磨料微粉的生产企业推销在线检测仪器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磨料行业的很多企业因为自身技术能力只生产中、低端微粉产品,利用欧美克的技术优势把国内的中、低端微粉加工成高端微粉,将会有巨大收益,因此欧美克决定自己生产高精度磨料微粉;在磨料项目,我们一期投资就达3000万元,其月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 “目前,磨料微粉的销售收入已经远远大于仪器收入,成为欧美克从中小型企业转变为大中型企业的支撑产品,同时,公司实力的增强又反过来促进欧美克粒度仪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欧美克在粒度仪的销量上与国内同行之间只有量的领先的话,那么在资产规模上,相对于同行则有质的超越。” 谈到欧美克的2008年时,张福根博士说到:“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国际背景下,欧美克依靠自身实力与员工努力,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影响,各项业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粒度仪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某些行业应用方面及样品检测解决方案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磨料微粉业务更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销售总额增长了150%之多。” 人才创新观:构建卓越、稳定的人才队伍,进行积极的技术创新 张福根博士指出:“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以首席科学家张福根博士为首的135人研发团队,专业涉及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等,形成了欧美克独具特色、富有效率的科技人才队伍;欧美克还与境内外著名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有着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先进技术信息,得到最有力的智力外援。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稳定,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用感情留人才、用待遇留人才、用事业留人才,除了宽松明亮的办公环境,先后修建了技术专家楼、员工宿舍楼等;我们还对员工进行一系列诸如企业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培训;另外,通过增资扩股,欧美克早期员工都拥有了公司股份,进而增强了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技术创新,是将科学理论转化成产品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欧美克的科技人才队伍创造了多项创新成果,主要有: 散射光的球面接收技术:提出了大角探测器的球面布置方案,用相当简单的光学结构,解决了大角散射光的精确聚焦问题。 双向偏振光补偿技术:提出了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散射面上接收散射光,用两个面上接收的同样散射角的散射光的平均值代表该散射角上的光强;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偏振模式竞争引起的散射光强的涨落。 梯形测量窗口:该技术将传统的平行平板测量窗口玻璃改为梯形玻璃,克服了全反射的限制,使液体介质中的最大理论散射角可达90°。 激光粒度在线检测技术在磨料微粉分级中的应用:把激光粒度检测技术应用在磨料微粉分级中的在线检测中,使磨料微粉的分级精度发生了质的飞跃。 微粉超大粒检测技术:磨料微粉中的超大粒是微粉质量的大敌,其存在的几率极低,世界上还没有公开的测量手段,已知的唯一方法是通过试磨,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定量;欧美克发明的方法可以定量测量超大粒的含量,测量灵敏度10-12。 欧美克激光粒度分析仪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 欧美克的创新活动,得到了多项奖励和认可:激光粒度分析仪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被科技部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先后获得20多项技术专利、6种软件版权和文字著作权,参与制定多项粉体产品(如水泥、磨料等)粒度相关国家标准等。 粒度测量“红宝书”:《粒度测量基础理论与研究论文集》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欧美克还对一系列测试基础问题开展较系统的创新研究,取得了大批理论成果,在各种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的11篇重要论文编入《粒度测量基础理论与研究论文集》,该《论文集》先后4次印刷,发行量超过15000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家的好评,并被多次被教科书和工程手册所引用。 产品研发观:激光粒度仪原理臻于完善,但应用发展空间还很大 张福根博士认为:“当前粒度测量的主流仪器-激光粒度仪在原理上已经臻于完善,可进一步改善的东西已经很少了,但是应用方面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截止目前,粉体相关的几十个行业中,尽管激光粒度仪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主要粒度测试仪器,但只有极少数行业制定了粒度测量的标准,有的行业虽然制定了标准,但标准的推广或配套工作(如标准样)还没有到位,没有办法很好的贯彻执行。” “另外,一些疑难样品的测量还需要粒度仪器制造企业与用户的共同努力,比如难分散材料(如磁性材料粉体)、特轻材料、特种材料、强腐蚀性介质中分散的材料、易燃易爆材料、各种喷雾样品材料等粉体的测量。” “从细分市场中发现新的需求,根据客户的应用需要,设计更加可靠方便的粒度仪,让仪器更加耐用、更低故障率、适应更恶劣的环境、允许更多的误操作、更便于用户自行修复等,这是需要我们去做的。” 目前,欧美克的粒度检测仪器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激光粒度仪、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颗粒图像处理仪三大类;其中,激光粒度仪又可分为湿法进样、干法进样、干湿二合一、雾滴测量等多种型号,可分别满足不同特征的固体粉末、乳液、液体雾滴的测试需要。 “自2001年到现在,欧美克不断调查和收集用户的需求和国际同行的技术进步信息,一方面持续改进产品的结构和操作,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和易于使用;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产品的性能指标保持领先水平。” 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 LS908(A)型激光粒度分析仪 “例如,成功研制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高度自动化、实现粒度测量的单键操作,只需1分钟培训就可正确操作,自2006年上市以来,市场反映良好;而我们的LS908(A)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下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国产品牌亚微米微粉测量的唯一选择,还配备自动对中和内置超声系统。” RC-3000电阻法(库尔特)颗粒计数器 PIP9.1颗粒图像处理仪 谈到粒度仪器选型时,张福根博士强调:“实事求是地说,世界上没有一种仪器是万能的。每种仪器都有自己最适合的应用场合,也都有局限性。合理选用仪器,是用户投资取得应有回报的基础。” 另外,学者出身的张福根博士也非常清楚:高质量的产品源自严格的质量管理,因此欧美克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知识和质量意识培训。为了搞好售后服务和质量追溯,欧美克的粒度仪产品从生产开始就建立独立的技术档案,内容涵盖产品图纸、软件、用户样品资料、安装和维修记录,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有完整的记录,使技术支持有充分、准确的依据。 市场拓展观:做到“三认真三及时”、实现“服务流程五步走” 论及售后服务,张福根博士说:“急用户所急,力求各方满意,加强与用户沟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欧美克的服务宗旨,并严格做到‘三认真三及时’、‘服务流程五步走’。” “三认真三及时” 认真对待用户意见、认真记录用户问题、认真查实用户需求 及时处理用户问题、及时有效与用户沟通、及时向公司反映产品的改进意见 “服务流程五步走” 第一步:多渠道接收用户使用信息 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若有意见或问题,用户可通过直接拨打服务热线、发送电子邮件、通过熟人转述等多种方式与我们联系,收到信息后,所有意见或问题均会作为具体服务事项来处理。 第二步:集中处理用户使用信息 通过多渠道接收到的用户使用信息,会统一由公司驻守服务人员进行分类、跟进。如需与用户进行进一步沟通,我们会及时、主动再次与用户联系并确认用户要求。 第三步:专人负责跟进 对需要跟进的用户信息,会派专人负责;如需上门服务,也由专人负责到底。 第四步:后期质量跟踪 每处理完单个服务,会定期安排专人进行质量跟踪并评估服务质量。 第五步:综合反馈信息 将用户提出的意见或问题综合,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另外,为了更好的对客户负责,欧美克建立了特有的“巡回服务体系”,各个用户相对集中的网点都有欧美克的服务人员,在收到客户在仪器使用方面反馈的信息,根据就近原则指派工程师,快速高效地帮客户解决问题。 最后,张福根博士在总结我国的颗粒测试技术发展时说到:“总体而言,中国的粒度测试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测量技术的基础研究上,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先进国家都明显超过国内;(2)粒度仪器的种类、完善程度、附件品种等都明显地胜过我国;(3)在创新能力上,我国显得信心不足;(4)在样品测试上,国内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系统研究。” “对颗粒仪器而言,未来几年将是关键时期,我们应做好如下几件事:(1)尽快完善国家标准和配套的标准样品,规范仪器技术性能指标;(2)建立各应用行业的粒度测试标准;(3)积极走向国际市场;(4)澄清和宣传粒度测量的基本知识,提高用户认识仪器和使用仪器的水平;(5)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密切注意国外的需求动向和技术发展。” 在谈到欧美克的未来发展时,张福根博士表示:“欧美克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一种规模化、集团化经营的阶段;总体来说,目前我们要把现有核心业务——粒度仪器和磨料业务做精做好的同时,将积极寻求市场容量更大、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政策、与颗粒技术相关的项目,资本运作也将配合新项目发展,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 编者手记 “高科技改造传统粉体产业”,欧美克生产车间外墙上的苍劲大字,彰显着欧美克人的不凡志向与梦想;注重信誉、质量、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企业核心的加强和运用,十余年间的风雨兼程,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 欧美克早在创业之初的1994年就提出“崛起神州、逐鹿环球”宏伟战略目标,历经二次跨越式的发展,欧美克在粒度仪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尊重与关注,我们期待欧美克演绎下一站跨越式发展的精彩。 采访编辑:王海 附录1: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展位:http://omec.instrument.com.cn 公司网站:http://www.omec-tech.com/ 附录2:张福根董事长简介.doc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