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有机产业

仪器信息网有机产业专题为您整合有机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有机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有机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有机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有机产业话题讨论。

有机产业相关的论坛

  • 【转帖】英国长达50年研究结果冲击产业神话 有机食品未必更健康

    [center][color=#00FFFF][size=4]英国长达50年研究结果冲击产业神话有机食品未必更健康[/size][/color][/center] 据《新闻晨报》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食品走上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跟传统食品相比,有机食品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种植或培育,不仅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还要经过专业机构的质量认证才能走入市场。有不少消费者因此认为,有机蔬菜的营养成分要比传统蔬菜高出不少。但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30日报道,在经过一项长达50年的研究后,科学家们发现这样的结论并不成立,有机食品未必有更多营养成分或健康益处。 [color=#DC143C]更高营养价值无证据[/color] 1958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委托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对有机食品的营养性进行研究。 在随后的50年里,科学家先是进行了160次独立试验,对比有机食品和传统食品在营养成分上的差异,但最后发现两者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类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随后进行的50次试验则聚焦在有机食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上,但也没有找到充分证据说明它们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这项研究的总负责人、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艾伦当古博士将最新出炉的报告形容为“迄今为止对有机食品营养价值最全面的分析”。他说:“我们的工作表明,有机食品更有营养的说法在目前还没有得到更充分的证据支持。” [color=#DC143C]有机农场主表示不满[/color] 英国食品标准局负责引导消费选择和健康饮食事务的高级官员吉尔法恩表示,这项研究也意味着消费者没有必要因为营养方面的考虑专门去购买那些昂贵的有机食物。在英国的超市里,有机食品的价格要比一般产品明显高出一截。比方说有机牛奶要贵10%,而有机鸡肉的价格是普通鸡肉的3倍。据悉,英国人每年在有机食品上的消费超过了20亿英镑(约220亿人民币)。 《金融时报》此前曾报道称,英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从1993年到2008年年均增长26%,相当令人瞩目,但在2009年因经济衰退消费者转向低价食品,增长率估计只有7.5%。而这份报告的出炉更是对困难重重的有机食品行业的打击。不少有机农场主和明星厨师们已经表达了不满。 英国著名厨师安东尼汤姆森称过去14年里坚持食用有机食品让自己越来越健康,“也许有机食品跟非有机食品的营养成分一样,但研究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非有机食品上残留农药的问题”。 而英国土地协会的政策顾问劳德梅尔切特则辩称,有机食品的口感要比普通食物好,应该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

  • 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

    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

    [align=center][b][size=16px]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size][/b][/align][size=15px][color=var(--weui-FG-2)]关注→→[/color][/size] [size=15px]沅简计量科技有限公司[/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2-19 05:00[/color][/size]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发表于江苏[/color][/size][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back=#ffffff] [/back][/size][size=15px][color=#222222]将计量测试服务有机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深入了解产业、企业实际需求,着力解决计量测试瓶颈问题,[/color][/size][/font][b]将计量测试活动嵌入产业的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中,以量值的准确应用为核心,努力实现计量的精准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有效新动能,[/b][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size=16px]成为新形势下产业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img=,690,5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2053956_4407_1626275_3.png!w690x536.jpg[/img][b]产业计量工作重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提供产业专用的量值传递服务。[/b]主要是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建立标准,开展量传工作,而不是根据计量专业需要建立标准,着力提高产业的量值传递能力,解决企业急需的综合参数校准、在线实时校准、动态校准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难题。[b]②提供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服务。[/b]根据产业需求梳理出影响产业关键产品关键性能指标的关键参数,确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计量测试服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开展相关计量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制定和完善产业急需的技术规范。[img=,690,3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4474662_2730_1626275_3.png!w690x382.jpg[/img][/size][/size][/font][b]③提供产业专用测试设备研制服务。[/b]开展大型试验系统(含综合设施)以及专用试验、测试设备等技术装备的研制服务,尤其是满足产品和关键零部件要求的专用测量测试系统、自动测量测试系统等,建立大型试验系统和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测试监督管理机制和性能综合评价手段,提高现代产业测量测试装备研制能力。————————————————————————————[b]④提供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服务。[/b]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综合保障角度,明确产品从研发到使用维护各个阶段实现计量测试技术保障活动一体化的组织工作模式与关键控制节点,明确关键测量参数及计量评价手段。[img=,690,4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6279996_8895_1626275_3.png!w690x458.jpg[/img][b] 在产业过程中,精确测量的需求是非常普遍的,需要将计量标准充分融合进产业过程中,量化过程参数,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产品品质。[/b]然而人们对产业过程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反映在我国产品质量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上。其实计量融入产业不仅是方法也是理念,必须破除计量研究对象是计量标准这一边界条件的限制,将计量的对象扩充到产品和过程,围绕产品的计量性进行研究,围绕产品实现过程,提升产品生产控制能力,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进步。[img=,690,49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8281878_8408_1626275_3.png!w690x491.jpg[/img][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6px][color=#222222] 总之,产业计量的研究重点是产品实现过程的计量性,对象是产品及产品类,作用是解决产业过程中没能量化的控制难题,将复杂的产品性能测量问题转化为简单量值测量问题,方法是[/color][/size][/font][b]将计量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融进产业过程,完成产业过程中参数量化、优化、固化的过程,保证系统输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b]

  • 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关于发布《化工废盐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有机污染土壤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公告(鲁环协[2022]23号)

    各有关单位: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工作组组织审查通过,现批准发布《化工废盐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T/SDEPI 027-2022)、《有机污染土壤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url=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12/124098.html]T/SDEPI 028-2022[/url])两项团体标准,标准自2022年8月8日发布,2022年8月8日起实施。标准内容可在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网(http://www.sdepi.org.cn/)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查询。现予公告。专家委员会电话:0531-67808302联系人:李 敏 17605314322邮 箱:xhzjwyhkj@163.com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业南路44号丁豪广场4号楼3楼附件一:《化工废盐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T/SDEPI 027-2022)发布稿附件二:《有机污染土壤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T/SDEPI 028-2022)发布稿[align=right]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align][align=right]2022年8月8日[/align][url=http://file2.foodmate.net/wenku2022/wfx202208110832.pdf]化工废盐微波热解处理技术规范 有机污染土壤微波热解析修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公告.pdf[/url]

  • 三中全会的阳光能否照耀“检测产业”

    前晚央视大量节目解读本届三中全会精神,厉以宁说改革要着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第三方检测产业逆势上扬,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如果能被三中全会的阳光普照,发展将更加值得期待。 检测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国有部分,应依赖于机制的调整。占有我国检测产业半壁江山的国有检测机构,得天独厚,拥有至少80%以上的检测资源。即使近年来随着检测行业逐步开放带来的商机,众多国有机构纷纷改革,拓展社会检测市场,然而绝大部分检测收入仍然来自政府强制性检测业务。与之对应的优势资源并不匹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机制制约了市场化,尤其明显的是国有机构的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 检测产业要发展,很大程度上应依赖于检测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应以“监管”为主,能交给市场处理的应交给市场来处理。该放的要放得开,该管得要管得紧。隶属于政府性质的检测机构应以影响国计民生的项目为主,市场不愿做的政府来做,市场不敢做的政府来做,其它的交给市场上的民营检测机构、外资检测机构或者改制的国有机构。 检测产业要发展,要有效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一哄而上。近两年来,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某某地方又兴建了一个国家级检测平台,某某地区又花巨资上马一个大型检测中心。笔者从事检测行业十来年,在外企、民企检测机构,上百万的设备常常被企业大力宣传,以彰显其检测实力。去了很多国有性质的实验室发现上百万的设备处处皆是,还有大量闲置,价值千万的设备也常能见到。检测产业虽然发展趋势良好,但不应重滔覆辙,走我国很多产业发展初期的弯路,应加强规划,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营能力,而不是拼着花纳税人的钱去盲目投资。推荐阅读:检测及独立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 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关于《土壤有机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等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各有关单位和专家:[/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山东大学等单位起草的《土壤有机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方法指南》两项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欢迎社会各界对标准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于2024年1月12日前将《反馈意见表》(附件5)通过邮件反馈至我会专家委员会处。[/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逾期未回复将按无异议处理,感谢您的支持![/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 [/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电 话:0531-67808302 [/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联系人:王东芳 13678815131[/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 李 敏 17605314322[/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邮 箱:xhzjwyhkj@163.com[/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丁豪广场4号楼[/size][/font][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size][/font][/align][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2023年12月13日[/size][/font][/align][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一:[/size][/font][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213/6383806424505510683020520.pdf]《土壤有机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pdf[/url][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二:[/size][/font][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213/6383806426275711935056620.pdf]《土壤有机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编制说明.pdf[/url][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三:[/size][/font][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213/6383806428814957175377960.pdf]《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方法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pdf[/url][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四:[/size][/font][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213/6383806430303542312979692.pdf]《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方法指南》编制说明.pdf[/url][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五:[/size][/font][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213/6383806431434006978652423.docx]反馈意见表.docx[/url]

  • 土壤健康产业的三驾马车:政策、科技与合作

    [size=16px]土壤健康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关键。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地球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引导和农民意识的提升,土壤健康产业正逐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size][size=16px]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建议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土壤健康产业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这包括制定更为严格的土壤保护法规,提供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以及支持土壤健康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政策制定者应当推动国际合作,建立统一的土壤健康标准,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土壤退化的挑战。[/size][size=16px]对于企业,建议积极拥抱技术创新,投资研发,开发出更多高效、环保的土壤修复和改良产品。企业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将土壤健康管理纳入企业战略,通过绿色生产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土壤健康产业的发展。[/size][size=16px]对于农民,建议提高对土壤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到土壤保护的行动中来。农民可以通过践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方式,为改善土壤健康做出贡献。同时,农民应当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通过意见反馈和公共参与,推动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土壤健康。[/size][size=16px]总之,土壤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驱动和公众参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土壤生态系统。这不仅将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宜居的地球,也将为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动力。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绘制出一个繁荣、健康、可持续的土壤健康产业版图。[/size]

  • 【转帖】兴业银行进军节能环保产业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8-2-29 9:59:28 来源:信息时报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围绕这一目标,再次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近日,该行与其境外股东之一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能效融资项目合作协议,宣布进军节能、环保产业。  根据此次协议,兴业银行〔股吧 行情〕与国际金融公司将把双方的市场化融资优势和公用事业服务优势、风险 管理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大程度、最高效率地推动中国节能和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兴业银行将以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按照自身的信贷审批流程,向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国际金融公司将对相关贷款提供本金损失分担、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

  • 正大环保参加2015年陕西省环保产业技术展览会

    正大环保参加2015年陕西省环保产业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西安)环保产业博览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陕西正大环保科技应邀参加了此次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由省环保厅、发改委、住建厅、工信厅联合主办,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共分为六大板块:陕西省“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展 公众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图片展 “美丽陕西”生态环保摄影作品展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图片展 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获奖作品展 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展。近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涵盖了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以及环卫装备等。 会上,公司展出的广泛应用于油田石化行业的防爆型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及表面浮油在线监测设备吸引了众多客户前来公司展区进行洽谈,对我公司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希望有机会能与公司合作。 [align=center] [img=,720,96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221108_578980_2892436_3.jpg[/img][/align]

  • 【建设新闻】江苏省新兴产业首家省部共建实验室获批进入

    [color=#f10b00]江苏省新兴产业首家省部共建实验室获批进入[/color]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新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名单,江苏省科技厅组织南京邮电大学申报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实验室”位列其中,顺利进入规划建设期,这是江苏新兴产业首家省部共建实验室。 江苏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要依托江苏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组建,面向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前沿、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及江苏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用。目前,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省部共建实验室是继南京医科大学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省部共建实验室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研究省部共建实验室之后落户江苏的第三家省部共建实验室。

  • 2012年光学元件及仪器产业论坛

    各光学相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光学元件与仪器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安排,将于2012年北京中国国际光电周期间举办“全国光学元件及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本次产业发展论坛拟邀请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从业者就光学行业技术和最新产业发展作报告,组织特邀报告、大会交流报告和产品、样品宣展等活动。热忱欢迎广大光学行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教授专家积极撰写论文,到会交流,展示最新产品以及研究成果和在光学元器件应用、开发及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成绩。 本次论坛将出版论坛文集,由协会负责将投稿文章编辑并出版(版面及印刷等相关费用由协会承担)。论坛文集将从中外光学技术最新动向、产业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反映近年光学产业的发展情况。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范围:(1)光学晶体、光学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工艺;(2)平面镜、棱镜、球面镜等光学零件的加工工艺、技术;(3)非球面加工技术及工艺;(4)光学加工、光学检测仪器设备等的制造、使用、技术、工艺;(5)光学镀膜工艺及技术;(6)望远镜、显微镜、投影机等光学下游产品制造技术及产业现状;(7)目前光学行业存在问题及对政策的建议;(8)光学各行业上中下游的发展动态、预测及展望。2、征文要求:要求使用WORD格式,标明题目和作者,不能带有广告倾向。论文内容力求反映光学行业的最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产业、市场发展等新动态。3、截稿日期:2012年9月20日4、征文范围:1)全国范围内从事光学相关业务及研发的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外企机构等均可投稿。2)※要求光学元件与光学仪器分会现任理事单位每家至少提交一篇论文。5、论坛文集编辑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0日(论坛开幕前)。6、论文邮寄方式:用电子邮件邮寄到以下邮箱地址:coema@coema.org.cn.请在论文后面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以便联络。7、协会为每位论文作者免费寄送论坛文集一本。8、将从投稿论文中精选十篇左右反映光学元件、光学仪器以及光学上游等产业发展情况的综述性论文在2012年全国光学元件及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做报告交流。论坛活动的相关安排如下:时 间:2012年10月16日 上午10:00~下午16:30地 点: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学元件与光学仪器分会协办单位:拟设协办单位若干,欢迎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参与协办支持单位:拟设支持单位若干,欢迎理事单位、会员单位支持本次论坛听众免费。论坛设立多种赞助方式,赞助标准见附件一。附件一:2012年全国光学元件及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赞助方式一、协办单位 赞助费用:四万元人民币-提供2012年全国光学元件及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30分钟的演讲时段;-提供产业发展论坛文集内彩色内页广告一页;-论坛宣传册、论坛背板、论坛文集等资料上列出协办单位名称;-论坛会场摆放企业宣传册及产品样品;协会网站放置企业广告图片。二、支持单位赞助费用:三万元人民币-论坛宣传册、论坛背板、论坛文集等资料上列出支持单位名称;-提供产业发展论坛文集内彩色内页广告一页;-论坛会场可发放企业宣传册。三、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发布:一万元人民币(提供15分钟ppt报告时间)四、论坛文集广告:(最大尺寸:210×285mm)封底: 6000元人民币封二、封三:4000元人民币彩色内页: 3000元人民币五、论坛会场摆放公司宣传册以及易拉宝等宣传资料:5000元人民币有关事宜可与中国光协光学元件与仪器分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程先生 电 话:010-84321499 E-mail:coema@coema.org.cn 网 址:www.coema.org.cn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学元件与仪器分会二○一二年七月

  • 多位院士专家提出:石化产业变革离不开材料创新

    在近日举行的弘扬闵恩泽科学家精神学术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认为,材料革命是[b]新一轮石化产业变革的充要条件,石化产业应结合材料发展格局、短板等,有所侧重地加速材料科技创新。[/b][color=#ff0000][b]科技突破加速产业变革[/b][/color]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表示,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新材料“卡脖子”。他认为,[b]针对有机材料,实现材料结构精准调控是重点;针对无机材料,实现材料高性能化是重点[/b]。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期,新材料将成为产业变革的引擎。科技竞争、社会进步等对我国面向未来发展战略的材料提出要求。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洪流中,我国必须把新材料摆在产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以材料科技的突破加速产业变革。[color=#ff0000][b]产业布局应有所侧重[/b][/color]“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初显,各国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徐南平指出,[b]中国的优势在于稀土功能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先进储能材料[/b]等。对于材料领域未来布局方向,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发展战略各有侧重。到本世纪中叶,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国必须解决国家安全(生存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权)、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制高点(未来主导权)这“三权”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表示,国内新能源行业高端石化材料涉及50种左右,自给率为60%至70%,需求规模近300万吨。他指出,材料变革重点布局高端高值及其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基材料以及塑料循环。[color=#ff0000][b]需加快相关技术创新[/b][/color]对以上问题,行业该如何做?谢在库建议:对于高分子材料,应注重材料性能、碳基结构、生产工艺,根据市场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和结构与性能的科学认识,合理设计碳基结构;对于节能分离材料,应通过对材料组成、结构的科学设计与优化,构建快速、精准的传质通道;对于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应加强生态设计、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提升合成材料的性能,从而减少塑料使用量或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丰表示,石科院攻克了功能性尼龙聚合材料等技术,打通了己内酰胺—尼龙6/66、环氧丙烷—聚醚、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产业链,实现了新聚合材料技术、聚合材料新单体的高值化发展。未来,[b]石科院将致力于构建高端碳材料库,打造电化学高端碳材料技术平台,实现国产替代[/b]。[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align=right][/align]

  • 怎么看生物产业排名新兴产业第三?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节能环保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较高。(应排名第二)(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大,竞争厉害,民生第二重要。(应排名第三)(三)生物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高!(应重点发展,应排名第一)(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民生首要啊!所以生物产业,跟健康、工业、农业都十分相关,理应排名第一!

  • 【产业政策】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 一、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呈现“四快”特征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值448亿元,增长27.42%。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其中,全国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超过610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5%,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增强,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生物能源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投资以及国际合作的重点。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近140万吨。生物基材料经济性正不断增强,品种开发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已近10万吨。 二是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世界上第一个、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重大创新药物获得生产许可。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基因重组病毒灭活疫苗、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等一批动物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生物农业技术与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水稻新品种“协优107”创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杀蝗绿僵菌COMa102、阿维菌素等一批生物农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技术产业化示范快速推进。若干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筹建,千吨级以上、以纤维质为原料生产酒精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球第一套生物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工业化装置(设计能力2万吨/年)在我国建成并开工试生产。 三是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生物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生物制品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7.78亿元,同比增长30.61%。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产品出口154.61亿元,增长43.16%。生物农药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跨国公司向我国的产业转移,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从29家快速增加到42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生物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中德签署了生物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贵州以小油桐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等一批中德合作项目签约。一批中古生物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开始实施。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美国PATH(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签订了乙型脑炎项目国际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2006-2025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将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省市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初具影响。目前,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有40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入园。北京亦庄医药园聚集了80多家医药企业,2006年产业规模占全市生物产业的30%左右。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葛兰素、强生、施贵宝、罗氏、扬子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综合性研发机构数量不断扩大。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高档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检测仪器及诊断试剂五大产业链。广州科学城聚集了115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 继文化传媒行业。环保产业也将变成支柱型产业

    8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看来保增长。将不再依赖房地产开发。。去年国务院推出的是文化传媒。。。今年推出的是环保。。。预计环保类的股票会飞涨吧

  • “十二五”期间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国土部网站7日消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日前签署国土资源部第56号令,发布《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办法》经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产建设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就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办法》要求,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要求,与损毁土地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双方约定的银行建立土地复垦费用专门账户,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资金数额,在土地复垦费用专门账户中足额预存土地复垦费用。预存的土地复垦费用遵循“土地复垦义务人所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使用”的原则。  就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办法》明确,《土地复垦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资金来源包括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可以用于土地复垦的耕地占用税地方留成部分以及其他可以用于土地复垦的资金。  《办法》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退还耕地占用税手续;由社会投资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为耕地的,除依照《土地复垦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外,对属于将非耕地复垦为耕地的,经验收合格并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复核同意后,可以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耕地指标,市、县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指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经验收合格并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复核同意后,依照《土地复垦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可以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耕地指标,但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复垦的耕地除外。  据介绍,目前涉足土壤修复领域的上市公司有永清环保、铁汉生态、维尔利、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等。其中,永清环保、铁汉生态已正式开展土壤修复业务;维尔利、桑德环境和东江环保正积极进行相关技术储备。而华测检测在土壤修复的第三方检测上已有涉足。  土壤修复步伐加快环保板块商机无限  日前举行的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工作会传出消息,未来5年里湖南将对耕地进行全面修复。湖南耕地修复工程的启动,有望给土壤修复等环保板块带来利好。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最保守的测算在“十二五”期间土壤修复产业将达到千亿规模的市场,而预计整个市场到2020年可能达到上万亿。继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之后,土壤修复正成为环保产业的又一个金矿。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敏认为,与大气、水和垃圾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滞后性,使得土地污染问题在过去受到的关注很少。但随着近年来土壤污染事故的频发,土壤污染治理开始成为热点,由此土壤污染修复市场逐渐被引爆。  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我国2000万公顷左右约占全国20%的耕地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目前,国内已出台多项环保政策为土壤修复产业保驾护航,包括最近印发的《“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也涉及到对土壤的重金属、有机物污染防治,特别是将出台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直接的资金支持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郭敏表示,作为环保行业的后起之秀,土壤修复成为环保产业中的又一个金矿。按照最保守的测算,“十二五”期间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中国工程院还曾初步预计整个土壤修复的市场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上万亿。  而根据已通过专家论证的《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拨付300亿元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针对城市历史遗留污染土地,中央财政将给予30%-45%的财政补助。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财政资金也将达数千亿元,其中,仅仅是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投入就达595亿元。土壤修复包括污染场地修复、矿山土地修复和耕地修复三个类型。  郭敏介绍,目前最为热门的是污染场地修复,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容,以前的工矿企业用地也逐步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但工矿企业用地当年遗留的污染亟待治理,场地修复成为行业焦点。而耕地修复市场随着国家对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视逐步转化为落实,也开始壮大。土壤修复完整的产业链上,郭敏称包括调查评估、修复工程和咨询,以及第三方检测。土壤修复企业中,“全能型”企业可进行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施工等,业务基本覆盖土壤修复各个环节,更具有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 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之路

    化学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新时期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受欧美经济疲软的影响,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增长乏力,行业利润显著下滑。与此同时,国内外环保压力持续加大、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双双面临巨大的挑战,多年来粗放式发展累积的各种矛盾日趋凸显,行业发展正在陷入困境。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下滑。2003—2011年,化学原料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从750家增加到1075家,在整个医药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约为19%左右。同期,化学原料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三倍,但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的比重却由27.6%降至21%,利润总额占全行业比重也呈逐年下降之势。化学原料药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6.9%,为七大子行业中的最低。 二是主要产品产能过剩,价格低位运行。我国大部分化学原料药长期处于“量增价跌”的窘境。2010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品种中有7个品种均价同比下降,其中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心血管系统用药价格跌幅达96%。另一优势产品维生素C情况也不例外,2010—2012年,我国维生素C的出口量一直保持在5000—13000吨之间,但是价格却从10000美元/吨下降到3500美元/吨,降幅也达到了65%。 三是生产过程污染较大,能源消耗较高。据环保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占所有行业总排放量的14.6%,仅次于造纸与纸制品业。特别是合成型原料药,因其使用的原料种类较多且多是有机溶剂,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处理工作量相当于纺织业、造纸业等行业的5—8倍。此外,化学原料药工业生产工序多,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较高。以青霉素生产为例,每生产青霉素工业盐5吨,需要耗水大约200吨。 作为世界化学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年产值占整个医药制造业比近20%,出口占比超过50%。就产品种类看,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种类丰富,抗感染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激素等大宗原料药和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等特色原料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能源价格、物流成本不断攀升,带动化学原料药行业成本急剧上涨,长期支撑化学原料药企业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出口价格优势明显下降。此外,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化学原料药企业面临不断加大的环保压力,环保费用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压力越来越大。 当前全球医药产业加速整合为产业升级带来空前机遇。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医药企业为应对专利到期和低下的研发效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纷纷推行成本控制,积极将生产和研发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通用名药生产企业为规避价格竞争,应对专利纠纷,纷纷发展生物仿制药、通过合同生产来增强竞争力。我国化学原料药较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水平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制药跨国公司的眼光。目前,全球35%的制药企业将亚洲作为外包首选,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临床资源丰富、研发和制造业基础好、综合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合同研发(CRO)和合同生产(CMO)的重要基地。2006—2010年期间,全球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96亿美元增长到3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42%,超过了全球医药公司每年研发费用的增长率。在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30亿元增长到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4%。其中,临床试验CRO的市场规模从17亿元增长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72%。 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产业升级意味着向产业分工价值链的高端迈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产业升级的路径还是有所不同。 路径之一:大宗原料药→优化品种结构→多元化发展 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大宗化学原料药企业而言,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就是通过多途径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鉴于化学原料药品种繁多,企业在优化品种结构时既要考虑品种收益率,也要考虑自身的资源能力。实践中,将企业对某一品种拥有的主导权和优势用“屏障点拥有度”(CPH)表示,构成CPH的因素可以是品种核心专有知识或技术、政府管制和顾客界面以及独特高效的经营模式、品牌、质量、规模等。企业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必须从品种的收益率和该品种的CPH两个角度来考虑。当品种的收益率和企业对该品种的CPH均高时,可以集中资源于该品种的发展;当品种收益率高,但CPH低时,可选择以并购或合作的方式形成较高的CPH,以规避企业该品种CPH较低的劣势;当品种的收益率低,但CPH高时,可以对该项业务进行再分解,挖掘和创造出高收益率的业务;当品种的收益率低,且企业的CPH也较低时,企业必须放弃该品种,或将此品种外包给其他企业。 路径之二:代工生产→制剂转移生产→合作开发 对于一些生产经验丰富,但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化学原料药企业而言,承担研发和生产外包是现有技术水平下实现升级的最佳途径。实践中,首选的策略就是积极寻求与国际大型企业的广泛合作。国内企业可以借助合作方的技术、政府关系、销售网络等各种资源谋求合作方在认证、管理能力、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为最终实现制剂独立出口做准备。具体到合作方式,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代工生产(OEM),即由委托企业提供原料药和制剂生产技术,国内企业负责制剂加工,赚取相对较少的加工费;二是制剂转移生产,即依托国内原料药基础,外方提供制剂研发,国内企业进行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赚取按规范市场价格销售带来的利润,以及制剂研发和加工费;三是合作开发,即双方共同研发原料药和制剂,进行联合申报,国内企业提供生产,外方企业负责销售,国内企业在赚取按规范市场价格销售带来的利润和制剂加工费的同时,实现销售利润分成。 路径之三:制剂独立出口→仿制药海外上市 对于部分资金雄厚、研发能力较强、制剂生产经验丰富的原料药企而言,以制剂独立出口为突破、积极争取通用名药海外上市是实现升级的合适路径。一是专利挑战,即通过对跨国企业的药品专利进行研究,找出漏洞诉其专利无效,或通过避开专利保护范围合成药物;二是加速简化新药申请(ANDA)注册申请,即在专利药到期之前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药物分子,化合物专利一到期就马上上市自己的非专利产品;三是获得原研药生产商“授权首仿药”,即专利到期前以合同形式获得专利药企授权生产销售该专利药的首仿药,并可获得180天的市场独占权。 路径之四:创新药研发→新药海外上市 对于极少数大型原料药企业而言,凭借自身在行业中强大的技术、人才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创新药在海外上市,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其他升级路径相比,该路径对企业的要求很高。以在美国上市为例,创新药(专利药)进入市场必须获得FDA审批,这一审批过程非常复杂,费时很长(一般为10年),耗资也在十亿美元以上。但是,一旦成功后利润非常可观。 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是严格抑制产能过剩。对首次在国内生产的优秀原料药品种实行鼓励政策,给予一年以上的市场独占权(类似欧美首仿药的180天的市场独占权)及一定时间内的税收优惠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等相关优惠政策。对于产能已经过剩的品种,制订过剩产能的年度淘汰目标、计划并分解落实,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甚至可以考虑实行生产配额制。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印度和日本原料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情况看来,政府的高额科技投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对原料药的科研投入不足,未来增加投入非常必要。要加大对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力度,促进企业开发、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投入化学原料药的科技创新。 三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原料药和制剂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股、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从而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共同发展。进一步放开行业并购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并购提供资金支持。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行业重点发展的、规模效应明显的产品,鼓励商业银行给与并购贷款的支持,在放开行业并购贷款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提升原料药的战略地位。制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原料药的研发和生产,积极鼓励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外包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转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原料药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加强对抗感染类等各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原料药的战略储备。 五是强化行业管理和引导。建立和完善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咨询服务、金融服务、产品注册和认证服务、产品研发服务外包、教育培训、产品对外注册等。充分发挥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问题以及企业诉求。配合开展原料药行业信息和数据库建设,行业统计及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为企业产品注册认证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代晓霞 作

  • 生物产业规模将超过信息技术产业10倍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生物经济”必将超过“信息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信息技术产业的10倍以上,有望在未来10年到15年内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不过,这并不表示生物技术将成为每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只有那些肯花大力气投入的国家,才有可能使生物技术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在9月15日举行的“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的“政府分论坛”上,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提出:生物技术领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我国发展生物经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生物经济将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100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在生物技术上有着各自的优势,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也初具规模,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   不过,盯着生物经济这块蛋糕的人太多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领导人甚至亲自挂帅,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美国将基础研究经费的49%用于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欧盟第六研究框架计划中46%用于生物技术和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2000年就发表了“生物技术制胜———2005年的预案和展望”战略报告,力求保住生物技术世界第二的水平。即使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也纷纷制订了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规划和计划。泰国是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输出国,也将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定为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采取了多种优惠措施,刺激生物经济的发展。   在世界各国逐渐重视生物技术的时候,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学科地位也不断上升。早在1981年,邓小平就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986年,中国政府启动863计划,将生物技术作为优先领域予以支持。过去5年中,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研发总经费达120亿元,超过了前15年的总和。   但我国信息技术和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缺乏核心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是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培养人才就成为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重要任务。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在论坛上表示:我国要从培养、使用、吸引三个方面建设人才队伍,在高技术人才数量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目前,国务院已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促进产业化领导小组”,同时还将制定“中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纲要”,制定“生物安全法”,组建中国生物技术行业协会,并将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支持力度。在科技部《中国的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蓝皮书中,确立了农业、医药、工业、环境、能源、海洋、中医药7个生物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进行技术积累。   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我国的生物技术与产业必将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 仪器仪表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发展

    关于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显示出进入新轨道的迹象。仪器仪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正在不断推进中,新兴行业和高端行业更多的被孕育与开拓。  仪器仪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推动科技科研、工业制造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十分重视仪器仪表发展,并将其列入各项规划和政策扶持中,重点发展大型、智能、创新仪器仪表。未来仪器仪表更将紧贴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等时代诉求发展,呈现出更健康发展态势。  近些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对仪器仪表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此外,智能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向高端发展,加速了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仪器仪表正在步入新轨道发展,也将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助推力。转自塑料问答

  •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生物医药类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 年第6 号公告,以下简称《指南(2007 年度)》),对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一步发挥“指南”的指导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在充分分析国内外高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以下简称《指南(2011 年度)》)。  《指南(2011 年度)》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 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信息15 项,生物17 项,航空航天6 项,新材料24 项,先进能源13 项,现代农业18 项,先进制造21 项,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9 项,海洋6项,高技术服务8 项。重点内容体现了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需求。与《指南(2007 年度)》相比,《指南(2011年度)》新增了高技术服务产业和15 项重点领域,删除了8 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并对各领域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其中生物类的包括:16、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技术,佐剂、悬浮培养、发酵培养等生物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  17、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  新型高效工业、食品、医药和环保等专用酶制剂,酶制剂质量评价技术及标准,以动植物为原料深加工药物中间体,功能性淀粉糖(醇),小品种高附加值的氨基酸和有机酸、生物防腐剂、生物絮凝剂等新型微生物制造的食品和大宗发酵制品,生物反应废液生物酶分解技术,抗生素和维生素的绿色生产技术。  18、新型疫苗  预防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结核病、布氏菌病、出血热、疟疾、钩虫病、血吸虫病、手足口病、肠道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传染病和治疗肿瘤等慢病的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口服疫苗、新型佐剂等,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细胞基质。  19、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及关键技术  新型抗恶性肿瘤疾病、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抗肝炎、艾滋、结核等抗感染类疾病,抗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类疾病、非成瘾性镇痛、戒毒类等的创新药物、通用名大品种药物、特色药物。药物生产的绿色合成、手性拆分、晶型制备技术,药物生产在线质量控制技术,药物信息技术。  20、生物技术药物及关键技术  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的规模化制备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聚乙二醇化学修饰技术,干细胞治疗相关技术,多肽药物大规模合成技术,治疗性抗体生产技术,科研用试剂关键技术及产品,医学实验动物。  21、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传染病早期检测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病毒细菌感染鉴别诊断试剂及试剂盒,新型系列肿瘤标记物检测试剂及试剂盒,出生缺陷早期筛查试剂及试剂盒,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及试剂盒,动植物疫病检测试剂及试剂盒。  22、新型给药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新型释药系统,包括缓释、控释、靶向给药技术,蛋白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给药技术及制剂,药物控释纳米材料和药物新晶型制备技术,新型给药技术、装备和辅料,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  23、计划生育药具(略)  24、中药材及饮片(略)  25、中药制品(略)  26、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略)  27、生物医学材料(略)  28、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  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新型诊疗设备,新型便携式诊疗设备,新型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设备,CT、彩超、磁共振、X 射线等大型设备及成像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新型血液净化处理设备,新型急救、诊断、康复设备。  29、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略)  30、生物芯片  重大疾病、传染病、遗传病、地方病等诊断用芯片,食品安全、生物安全检测用芯片,研究用芯片,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设备及软件。  31、生物材料及产品  利用生物质生产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聚氨基酸和聚有机酸等可降解材料,生物可降解聚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与淀粉共混的环境友好材料,新型炭质吸附材料,新型绿色生态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多元醇纤维,生物乙烯、1,3-丙二醇、丁醇系列产品,乳酸、丁二酸、琥珀酸以及各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酸产品和医药中间体。  32、功能性食品  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功能食品,抗氧化与抗缺氧功能食品,减肥功能食品,特殊人群功能食品等,功能因子的绿色高效制备技术及生物活性稳态化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安全评价技术。

  • 【转帖】欧盟禁用PFOS对我国纺织产业等的影响

    欧盟禁用PFOS对我国纺织产业等的影响 欧盟议会最近通过决议,全面禁止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PFOS学名叫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主要用途是防油、防水、防污,广泛用于我省的纺织品、地毯、皮鞋、造纸、包装、印染、洗涤、化妆品、农药、消防剂及液压油等众多领域,为此我们紧急组织了纺织化学和染整等有关方面专家,组织研讨对策,本材料介绍何为PFOS及其特性、检测技术、以及对浙江纺织产业等的影响和对策建议。一、PFOS及其特性、功能和应用范围PFOS的学名叫做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是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的简称。这是一种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也是其他许多全氟化合物的重要前体。PFOS[CF3(CF2)7SO-3]分子是由17个氟原子和8个碳原子组成烃链(所以又称C8),烃链末端碳原子上连接一个磺酰基,碳原子原本连接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又称为全氟化合物。PFOS与PFOA密切相关。PFOA(Perfluorooctanoic acid)中文名为全氟辛酸,在其商业应用方面有多个名称。PFOA主要用于泡沫灭火剂、纺织品和纸张的拒水拒污处理。当用于泡沫灭火剂常称作AFFF(Aqueous film forming foam),当用作纺织品和纸张的拒水拒污整理时称为PFOA。但PFOA这一缩写词不仅仅指全氟辛酸本身,也指它的盐。例如:它的铵盐(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 )可称为PFOA或APFO。另一个例子就是全氟辛烷磺酸盐/酯(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英文缩写为PFOS,但有时也称为PFOA。狭义地讲,PFOS指的是生产拒水拒油整理剂的原料全氟辛烷磺酸盐/酯。而广义地讲,PFOS指的是与全氟辛烷磺酸盐/酯相关的一类化合物。作为氟化有机物的代表性化合物,PFOS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化合物,因其同时具备疏油、疏水(即拒水、拒油和拒污)等特性,作为表面防污处理剂大量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纸张和家具等,主要应用的纺织品有:滑雪衣、领带、羊毛衫、 衬衣、帐篷、雨伞布和地毯等,涂层材料应用也是一大类;作为中间体用于生产泡沫灭火剂、地板上光剂、农药和灭白蚁药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洗发香波等表面活性剂产品。在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及电子零配件生产领域,含有PFOS的特殊洗涤剂也得到广泛使用。PFOS被用作纸制食品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以及光盘表面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电化学氟化反应方法应用于PFOS等全氟化合物的生产以来,已有上百种含有磺酰基的全氟有机化合物系列产品被开发生产并获得大量应用,美国3M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PFOS生产厂家,还有美国的杜邦和日本的大金公司等。

  • 北京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促进建构“大健康产业工程”

    [align=center][/align] 21世纪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这将是一个大健康产业获得极大发展的时代,也将是21世纪经济的核心产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医改更是进入关键时段,并促使健康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主办的“[b]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b]”为大健康产业整体创新与升级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支持。 据悉“[b]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b]”将于2017年11月17日—19日在中国(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盛大开幕,本次展会展示面积达35000㎡,将吸引近600家企业参展。这里将是中国大健康产业企业的集聚地;这里有行业顶尖的健康产品与养生健康方案;推动国家全民健康事业发展,打造中国最具价值的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北京康博会(LCIHE)、注重展商利益的国际盛会,每年5月和11月定期在北京举办; 本届全球首个为采购企业设置展位的博览会;邀请国内地方养老事业发展办公室、大型实体连锁营销机构和知名行业电商现场对接洽谈。同期举办多场对接洽谈会,使展与销无缝对接;提升参展商的现场收益。[b]同期举办:[/b]第五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中国中医药健康发展峰会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探索与研究 “智慧医疗技术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

  • 首批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

    为集中展现近年来产业计量工作成果,加强产业计量成果共享和应用,更好发挥产业计量成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计量司组织开展了“产业计量成果”征集活动,拟建立产业计量成果库。现将拟入选产业计量成果库的产业计量优秀成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对入选成果有异议,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jlscyc@samr.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市场监管总局安外办公区计量司产业处(邮编:10001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3.通过传真将意见发送至:010-82260132。4.请在电子邮件、信函、传真中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3年8月23日-2023年8月29日,过期不予受理。附件:产业计量成果库首批入库成果名单[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23年8月23日[/font][align=center][font=方正小标宋简体]首批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为集中展现近年来产业计量工作成果,加强产业计量成果共享和应用,更好发挥产业计量成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font][font=仿宋_GB2312],计量司组织[/font][font=仿宋_GB2312]开展[/font][font=仿宋_GB2312]了[/font][font=仿宋_GB2312]“产业计量成果”征集活动[/font][font=仿宋_GB2312],拟[/font][font=仿宋_GB2312]建立产业计量成果库[/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现将拟入选产业计量成果库的产业计量优秀成果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对入选专家有异议,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反馈意见:[/font][font=仿宋_GB2312]1.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font='Times New Roman']jlscyc@samr.gov.cn[/font],邮件主题请注明“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font][font=仿宋_GB2312]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font='Times New Roman']56[/font]号市场监管总局安外办公区计量司产业处(邮编:[font='Times New Roman']100011[/font]),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产业计量优秀成果公示”。[/font][font=仿宋_GB2312]3.通过传真将意见发送至:[font='Times New Roman']010-82260132[/font]。[/font][font=仿宋_GB2312]4.请在电子邮件、信函、传真中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font][font=仿宋_GB2312] 公示时间:2023年[font='Times New Roman']8[/font]月[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日[font='Times New Roman']-2023[/font]年[font='Times New Roman']3[/font]月[font='Times New Roman']29[/font]日,过期不予受理。[/font][font=仿宋_GB2312]附件:[/font][font=仿宋_GB2312]产业计量成果库[/font][font=仿宋_GB2312]首批入库成果名单[/font][font=仿宋_GB2312]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font][font=仿宋_GB2312]2023年[font='Times New Roman']8[/font]月[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日[/font][list][*]附件下载[/list][list][*][url=https://www.samr.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647978232/attach/20238/bca3063ec21f44b5b254879ff9de5b59.docx?fileName=%E9%99%84%E4%BB%B6%20%E4%BA%A7%E4%B8%9A%E8%AE%A1%E9%87%8F%E6%88%90%E6%9E%9C%E5%BA%93%E9%A6%96%E6%89%B9%E5%85%A5%E5%BA%93%E6%88%90%E6%9E%9C%E5%90%8D%E5%8D%95.docx]附件 产业计量成果库首批入库成果名单.docx[/url][/list]

  • 对产业计量应该如何做个人理解

    [b]产业计量概念的提出:[/b] 产业计量最早在《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性服务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服务体系。 "。[b]发展产业计量的根本目的:[/b] 1、聚焦产业发展短板、瓶颈,查找“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明确符合产业方向的计量测试需求。 2、密切跟踪当前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开展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产业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 3、加强产业测试方法和专用设备的研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开展现场计量、在线计量、远程计量、嵌入式计量以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相关测试方法研究,制订一批产业急需的校准方法或测试技术规范,推动产业技术标准升级。 4、参与过程计量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5、围绕产品计量测试需求,开展从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到系统方案集成的全过程计量测试服务,提升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能力。 6、聚焦产业发展中的计量测试难题,加强计量科研联合攻关和技术交流,促进计量科研成果在产业的转化应用。 7、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创新计量服务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计量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对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b]产业计量的实施主体:[/b] 各个研发和生产企业。[b]产业计量的支撑机构:[/b] 各计量技术机构、测试中心。[b]开展产业计量的基本思路:[/b]1.突破传统计量领域,计量溯源仅关注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局限性;2.查找企业在计量测试方面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围绕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制、试验、生产和使用等全过程,开展相关的关键参数测量;3.研讨、分析企业计量器具配备、量值溯源以及标准物质研制及应用情况;4.挖掘企业在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专用测试设备研发等方面的产业计量共性需求;5.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环保净化、工业洁净、工艺控制能力进行测评。

  • 产业计量的主要范畴

    目下,产业计量较为热门。但让我弄不明白的是,所谓产业计量主要侧重于产品的检测,还是侧重检测产品的仪器的校准呢?

  • 河南发文大力发展新材料,目标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b]《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b],提出把[b]“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b]突破作为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标志,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b]《方案》提到,要大力发展新材料。[/b]将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品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体系安全化。[b]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b],实现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为实现1万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目标,将开展以下三大措施:[b](一)提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1. 先进钢铁材料。[/b]推进先进钢铁材料产业精品化、优特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EP防爆钢、超高强钢等高品质特殊钢,重点开发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高端装备用钢,突破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用特种棒线材、板材、管材以及高强度汽车钢等尖端产品,加快发展高端轴承钢、齿轮钢等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依托河南钢铁集团打造全国一流大型钢铁企业,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引领先进钢铁材料全产业链提升。[b]2.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b]推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延伸高端产品链条,实现从材料向器件、装备跃升。突破铝基复合材料、高端工业型材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高端铝材,推动铝合金向高端精品铝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精度铜板带、高端铜箔等铜基新材料,推进高端铜基材料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推进研发低成本高纯镁提纯精炼、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和镁铝复合材料等制备及精密成型技术,拓展轻量化高强度镁合金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应用。发展超宽高纯度高密度钨钼溅射靶材、电子功能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加强铅锌冶炼伴生有价金属提取、提纯等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b]3. 先进化工材料。[/b]推进先进化工材料产业向功能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发展,延伸发展下游高端产品,实现从关键基础原料到高端化工新材料跨越。大力发展特种尼龙纤维、尼龙切片等尼龙新材料,发展尼龙注塑、聚氨酯精深加工,打造国内领先的尼龙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推动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先进膜材料、氟基新材料、盐化新材料向终端及制成品方向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b]4.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b]推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向绿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提升,实现从耐材、建材等传统领域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重点发展芯片制造、油气钻探等领域用复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关键装备,扩大应用领域,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聚焦细分领域,加快发展吸附分离、高效催化分子筛材料,空心玻璃微珠材料,气凝胶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功能耐火材料、高效隔热材料、氢冶金用关键耐火材料等,积极发展优质浮法玻璃、超薄玻璃等新型玻璃和特种水泥、绝缘及介质陶瓷等新型建材。[b](二)培育壮大关键战略材料1. 电子功能材料。[/b]加快发展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打造全国新兴先进电子材料基地。加快布局发展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开发Micro—LED(微米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新型发光材料,薄膜电容、聚合物铝电解电容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级高纯试剂和靶材、封装用键合线、电子级保护及结构胶水等工艺辅助及封装材料。加快湿电子化学品、高纯特种气体、高纯金属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b]2. 高性能纤维材料。[/b]重点研发48K以上大丝束、T11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重点发展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推动碳纤维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建设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重点突破对位芳纶原料高效溶解等关键技术和大容量连续聚合、高速纺丝等制备技术,推动产业链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延伸。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薄膜、纤维等制品,拓展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光致变色纤维、温感变色纤维等功能化、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差别化氨纶纤维,推动氨纶产业发展壮大。[b]3. 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b]大力发展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金属离子电池材料,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全(半)固态电池产业。突破发展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和扩散层等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建设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晶体硅光伏电池材料和化合物薄膜,开发大尺寸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硅材料、多晶硅薄膜等,研发新型高效钙钛矿电池材料和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材料,打造“硅烷—颗粒硅—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产业链。[b]4. 生物医用材料。[/b]重点研发体外膜肺氧合机用中空纤维膜、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用弥散强化金属及合金等医疗装备材料,打造一批医疗装备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用于心血管、人工关节等临床治疗的功能性植/介入医用材料,推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在医用领域应用。突破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墨水、医用级聚砜/聚醚砜材料等先进材料,推动医疗耗材产业高端化发展。[b]5. 节能降碳环保材料。[/b]加快发展基于溶剂、膜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等碳捕集材料,重点研发CO2(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烯烃、芳烃、醇酯等碳利用技术,加快发展结构装饰一体化保温板材、节能自保温型墙体及材料,推动珍珠岩保温材料、超高保温节能玻璃等产品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催化剂材料、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研发推广有害物质含量低的涂料、油墨等材料,减少有害物质源头使用。[b](三)抢滩占先前沿新材料1. 纳米材料。[/b]积极发展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领域纳米材料,开发电子级球形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产品,前瞻布局发展量子点发光材料、球形氧化铝氮化硼导热材料等先进纳米材料,加快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支持碳纳米管、分子筛等细分领域持续壮大。[b]2. 石墨烯材料。[/b]重点发展石墨烯储能器件、功能涂料等特种功能产品,拓展在防腐涂料、触摸屏等领域应用,开发基于石墨烯的散热、传感器材料等,研发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关键技术,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计量检测仪器,加快建设一批石墨烯产业基地。[b]3. 增材制造材料。[/b]加快发展3D打印专用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粉末,开发高性能稳定性光敏树脂、粘结剂、工程塑料与弹性体和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研发金属球形粉末、纳米改性球形粉体等材料成形与制备技术,加快培育增材制造材料产业。[b]4. 先进复合材料。[/b]大力发展超导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增强体和先进树脂、合金、陶瓷等基体材料,开展高熵合金、液态金属等先进合金研究,打造“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功能部件”产业链。[b]附件:河南省新材料重点事项清单[/b][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1bf06f0a-369b-426b-bb53-13ec5194555d.jpg[/img][/align][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转帖】新材料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1、信息材料:信息材料是最活跃的新材料领域,微电子材料在未来10~15年仍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将以硅材料为主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高温半导体材料共同发展。光电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主要集中在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等领域。2004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加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蓝光功率型LED芯片发光效率达到90m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封装的功率型白光LED发光效率超过30lm/W,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上海、大连、厦门、南昌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民营资本投资近37亿元人民币,我国LED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我国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激光显示DPL晶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例如,全固态激光材料的生长、后加工和镀膜技术,高功率光学元件的镀膜技术,镀膜的直接检测技术等。 2.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是发展新能源的核心和基础,发展方向是开发绿色二次电池、氢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核能的关键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2004年,我国在高性能锂电池材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锂电池产业更大发展,特别是锂电池动力电池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破了日本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我国自主开发的钴镍锰酸锂成本仅为钴酸锂的一半,高温稳定性也大幅度改善,改性天然石墨球负极材料已研制开发并投入批量生产。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池发展很快,纳晶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本估算0.5-1$/pW。如果效率达到5%,性能价格比将超过非晶硅,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3.生物医用材料 随着生物技术、医药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交互融合,新型和新概念生物医用材料层出不穷。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介入诊断和治疗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新型人造器官、人造血液等代表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方. 在国家科技政策和计划资助下,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集中在骨科修复材料、药物控释材料、介入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我国组织工程材料以骨材料研究为主,形成了以四川、上海、武汉、北京等多家单位为代表的格局。随着安泰科技股份、法尔胜等一些上市公司的介入及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活动,我国介入诊疗材料与器械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年产值达到25―30亿人民币,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有了较大提升,其中非血管和心血管介入治疗产品国内市场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4.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材料与技术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开展纳米加工、纳米电子、纳米医疗以及机器人等未来能形成新兴主导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一方面是对现在的信息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纳米产业主要包括特种纳米碳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改性的纺织品及医疗保健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纳米粉体材料的功能特性,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在纺织行业,纳米材料改性的功能纤维产品相继问世;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和防水防静电产品已进入市场;纳米涂料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最新的纳米技术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我国研制出高稳定、可擦写的有机分子纳米存储材料,存储点尺寸为2个纳米,存储密度在1013比特/厘米2,是传统存储密度的105倍;在国际上首次创新提出GaAsSb/InGaAs非对称双量子阱结构,并在实验上获得室温1.3微米发光纳米材料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性能良好的1.21-1.28微米室温工作边发射激光器。 5.超导材料与技术: 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探求更高温度超导体,实现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技术在能源、电力、移动通讯、国防领域的应用。从目前国际上高温超导产业化应用的趋势来看,在继续改善BSCCO带材(也称为第一代带材)的同时,各国正在努力研究开发一种在柔性金属基带上涂以YBCO厚膜的涂层导体(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目前已实现商品化,主要产业化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铋系高温超导线材已实现了产业化,在超导材料的应用方面如超导电缆、超导滤波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4年7月,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的三相交流33.5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在云南昆明普吉变电站挂网运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超导电缆实用化的关键技术。这是全球第三组并网运行的超导电缆系统,综合性能优于前两组,多方面拥有自主关键技术。 2004年3月,清华大学研制的超导滤波器系统在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基站上现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高温超导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首次实际应用,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实用核心技术的国家。6.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生产全球化、工艺无害化、装置大型化、应用普及化、创新持续化、竞争激烈化方向发展。随着催化剂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技术人员对于微观化学合成领域的控制能力,使得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的合成更为灵活,速度不断加快,效率也大为提高。专用性、功能性产品日益成为化工新材料领域中发展最快、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化工新材料由于涉及面广,与下游应用结合紧密,因而成为边缘学科活跃的领域。如纳米技术与材料技术的结合,生物技术、医疗技术与材料技术的结合,膜材料技术与过程控制的结合等等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提供了机会。 7.高性能结构材料: 从世界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看,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的生产一直在向短流程、高效率、节能降耗、洁净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结构陶瓷在保持原有耐高温、高强度的前提下向强韧化、易成形加工方向发展;高分子材料向材料的微观设计、多层次结构调控、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复合材料以高性能、低成本制造技术为发展重点,向材料设计-制造-评价一体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分享】【特别调查】肮脏的狗肉产业链

    一天,邻居家的大黑狗狂叫几声,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奄奄一息。邻居说:他家的狗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一转眼的功夫就变成这样,不用问是偷狗贼作的孽。另一位邻居也说,刚才看见两个骑摩托车的人在附近转悠,见狗的主人及时出来,没有得手。又问问其他邻居,都说偷狗的很多。由于传统观念,老百姓认为偷狗偷猫不是贼,既便丢了狗,也是自认倒霉,很少有报案的。 偷狗贼用的是一种自制的药丸,这种药丸里含有氰化物,再凶猛的狗,只要吃了这种药丸没有不在一分钟之内倒下的。资料显示:氰化物为机体呼吸链抑制剂, 氰化物的剧毒性可使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中止,妨碍组织细胞正常呼吸,从而导致有机体发生内窒息,重者可招致“闪电式”死亡,即突然狂叫,随即昏倒、抽搐而死亡。氰化钠和氰化钾的口服致死量约为0.15至1.25克,偷狗贼用的氰化药物能将狗药死,说明用的量不会太少,而残留在狗体内的药物成份也一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既然偷狗贼这样猖獗,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十分肮脏的产业链,于是,笔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据知情人介绍,偷狗贼并不直接卖狗肉,而是将偷来的狗悄悄销售给狗肉店。活狗每斤6至7元不等,死狗每斤3元左右。所以偷狗贼发现狗中毒后,一般都会迅速将狗带到作案汽车里或隐蔽处,向狗胃里注入肥皂水冲洗,尽量把狗救活。偷狗贼一般呈团伙性质,最低两个人,每天少则二、三条,多则十几条。 笔者调查了几家狗肉店,店老板说:他们只负责收购、加工、销售,至于狗的来源他们不清楚。在另一家狗肉店,笔者询问规模养殖的肉狗什么价格,店老板说,他们不收养殖的肉狗,这种狗肉肉质不好,不好销售,现在他们只收家养的狗。现在狗肉的销路很好,不仅普通市民喜欢吃,一些宾馆、饭店也常常上狗肉凉盘。这些狗肉有多少源自偷狗贼,不能不令人联想。 笔 者又走访了附近的派出所,公安人员讲他们很少接到失窃狗的报案,即使一些名贵的宠物狗失窃,追查下来也很难。现在基层警力有限,他们只能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刑事治安案件上,而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偷狗贼的嚣张气焰,促成了偷狗产业链的形成, 据悉,目前执法部门对狗肉店进行检查时,只是从普通的卫生角度进行检查,有的只是检查店员是不是进行了健康体检,是不是添加了违禁药品,肉店的卫生是不是达标,而狗肉中是不是含有对顾客有害的药物成份,往往被执法人员忽略了。 偷狗问题由来已久,甚至让群众见怪不怪,这是十分可怕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群众思想重视,及时进行报案、举报外,公安部门也要加大惩治力度,让偷狗者望而生畏。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增强执法的敏感性,见微知著,善于发现、排除危及食品安全的潜在因素,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问题:1、在国家监测肉产品中,是不会检测氰化物的,主要是一些微生物指标及抗生素、重金属、激素等违禁添加物,我们如何来预防吃狗肉,氰化物中毒?2、狗肉中氰化物如何测定?

  •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仪器信息网 2013/1/16 9:30:15 点击27次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31/201311692758867.jpg图片来源:platform.innovateda.org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变革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无疑是生物技术企业谋划发展的重要指南。近日,业界盼望许久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在涉及医药、农业、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依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信息产业与之相融合、向个体化医疗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服务业成为国家支持的新业态跃然纸上,其中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成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对于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生物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替代作用成为诸多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生物服务新业态在“十一五”期间还未被国家重视的生物服务业,在本次《规划》中已跃升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规划》指出:“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拥有优势专有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向国内外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单项或整合化服务。”业内将提供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服务的公司分别称为CRO和CMO,前者承担客户的部分研发任务,后者则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部分公司则兼具这两者的功能。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创办的CRO,也是率先进入CMO领域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高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越来越多的药企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将一部分研发和生产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可有效节约成本、分担风险和提高效率。在《规划》出台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曾对本报表示,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类似,随着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服务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内在需求和外力推动作用下,我国CRO企业整体规模不断膨胀,当前企业有300多家。”中投顾问研究员蒋华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现在国内CRO越来越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领域已开始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高峰对行业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亦直言不讳。此外,国际领先CRO的运作模式或可成为国内同行的重要参照。据世界最大CRO——昆泰医药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向本报介绍,该公司正从传统收费模式转变为一种与制药公司共同平衡风险/回报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时,已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临床研发拓展至商业、咨询和资本领域,形成四大支柱。而对于CMO,根据国内现有规定,本土企业可承担国外药企的委托制造任务,但不能为国内药企代工。高峰表示,监管部门可能是担心,若允许国内药企和CMO之间的委托制造,会影响药品质量,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逐步给这一领域“松绑”。重中出新从《规划》七大重点领域构成来看,医药相关部分占据其三,可谓重中之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和25.1%,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7.5%。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快速扩张,而且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0亿美元。《启航2012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和医药融合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虚拟研发促使研发更加灵活高效;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多元化;药品流通监管实现信息化。在医药产业变革过程中,另一大发展趋势便是个体化医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2010~2012)、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人们认识到疾病与不同的遗传和生活背景有关,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敏感度和响应是不一样的,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化医疗’。”它可针对不同患者独特的个体特征,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方案和一系列健康医疗服务。市场调研机构BB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个体化医疗的技术市场将从2009年的11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92亿美元。顺应上述趋势,个体化医疗和生物信息服务相关内容在本次《规划》中都有明显体现。产业替代新机遇在《规划》中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紧随生物医药之后,这两大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渐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据统计,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其中污染严重的比率达40%,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型集约化植保技术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表示,生物防治植保技术主要是运用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增大原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病虫草害有相克作用的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故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其中,生物农药正在兴起,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正逐渐被各国政府重视。《规划》指出:“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在生物制造方面,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晏中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此次《规划》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体现,大部分生物制造产品用于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最近,许多大的传统化学品公司,包括杜邦、帝斯曼、巴斯夫等大型化学品公司,也都开始转型生物技术,就是要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传统化工品的替代。”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发总监吴文平说。而另一方面,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在各国都在纷纷制定规划或路线图,争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地位的局面下,我国若要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契机,则亟须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防止《规划》仅停留在原则和方向层面。

  • 未来五年是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关键时期

    来源:中研网随着2013年中国七大水系干流污染监控体系的基本建成,中国水污染治理和监测体系建设也随之全面铺开,预计到“十二五”末,水环境检监测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不足100亿元,将上升到200亿元左右。但是,国产设备商却难以分食这块蛋糕。据调查显示,2008年至今,国产水环境检测设备市场占有率增长尚不足十个百分点。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以来,水环境监测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五年来市场扩大了近两倍,但几乎都被国外品牌占据。环境监测设备是整个环保产业的基础。水环境监测作为公共服务,监测设备主要由政府采购。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齐文启对此评价是,“贪大求洋,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b]“指定”进口[/b]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表示,水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是水污染治理监测体系的核心设备,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从2000年前后开始,中国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发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除少数高端设备外,国产化设备水平有大幅提高,终结了进口产品的暴利时代。2013年进口化学需氧量(COD)、综合毒性自动监测仪等设备的平均价格已下降到不足2009年时的一半。在相关国家重点水系、流域监测、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央政府采购项目中,已陆续开始采用国产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产水质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和质量已经得到了市场和中央重大工程的认可。”齐文启表示,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国产设备并没有得到一些地方政府采购部门的认可。查阅设备招标文件发现,2012-2013年安徽、浙江、贵州、江西四省近百余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仪器招标中,无一例外明确要求采用进口设备,价值上亿元。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中,只有经专家论证在境内产品无法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才能经财政部门批准,采购进口产品。在明知对方只采购进口设备的情况下,国产监测设备厂商以此为据,去参加地方政府的招标,期望有意外出现。“国产设备很快就碰了软钉子。”国内某水质监测设备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2013年11月,安徽合肥环巢湖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DBO招标,一家国产设备投标书的商务标甚至在尚未开封的情况下就被做了废标处理。这显然违反了财政部《关于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门即使审核同意购买进口产品后,如果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仍有满足需求的国内产品要求参与采购竞争的,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对其加以限制,应当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实施采购。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市政府的做法合乎程序。最终,另一家国产设备龙头企业,以其代理进口产品中标巢湖河流检测项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他们希望用其自己生产的国产设备投标,未被采纳。“作为国产水质监测设备的龙头企业,要靠代理进口品牌中标,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赚了小钱,却亏了市场。”[b]高指标背后[/b]人为设置过高的设备采购指标,成为阻拦国产设备竞标的又一道门槛。中国水质监测方面的权威专家齐文启表示,“水环境监测设备政府采购招标超出国家标准,甚至是为某企业量身定做的评标标准,已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在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交界断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运行项目投标中,要求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中重复性“0-20mg/l:分析仪中重复性”,该要求已经严重高于中国环境行业保护标准针对此仪器该技术指标的要求。在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招标中,铁分析仪的最低检出限被规定为0.001mg/L、锰分析仪的最低检出限被规定为0.0001mg/L。根据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针对铁、锰的要求,仪器的最低检出限不需要达到招标要求就能满足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管理要求;且招标要求铁分析仪、锰分析仪采用国家行业标准的水质分析方法,其规定的检出限却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实际上采用同样分析原理的仪器最低检出限难以达到此次招标规定的技术指标。除了少数国外高端的实验室设备能够满足这么高的指标外,目前国内没有相关部门或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够证明所提供的设备具备如此高的检测精度。但“这些高指标在实际的环境管理中几乎没有意义。制定超过国家标准100倍,甚至上千倍的技术要求,用意何在?”齐文启说,“水质监测设备对污染物每提高10倍的分辨率,采购成本就要上升50%—70%,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则要上升90%左右。盲目的贪大求洋将造成了对政府资金的极大浪费,并为实际水污染监测埋下隐患。”而洋品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也遭遇了“水土不服”。2013年9月,太湖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监测仪器的采购中,由于过分追求监测的灵敏性,就出现了选定的美国进口氨氮监测设备不符合中国污染实际情况的问题。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进口设备则是针对美国无机铵污染为主的水质环境设计的,太湖流域污染构成复杂,有机胺在强碱作用下,同样析出氨气,进口设备竟然出现了排污企业氨氮监测数据100%超标的窘境,致使对太湖氨氮污染的监测严重失真。[b]危险的关键期[/b]“未来五年是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王家廉表示,国有品牌的监测设备有了较快发展,但中国的环境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企业规模偏小,市场集中度不高、单一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大等也是不争的事实。“半渡而击,这是中国环保企业最危险的时期。”齐文启表示,国内自主研发生产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已有二十多年,国家也通过水专项、863计划、重大仪器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系列项目,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目前,中国水环境监测产业,正面临着转向市场化的关键时期。中国环保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环保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为此,国外品牌一方面加快在中国的代理合作,目前仅代理国外水环境监测设备的国内代理商,从不足100家迅速增加到200余家,一些国内环境设备制造的企业也为暂时利益加入了代理国外品牌行列。同时,国外公司还加快了对中国具备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的收购。2012年,美国哈希公司就以收购杭州鼎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跳板,进军中国环保市场。王家廉表示,公共服务作为环保市场的主要需求之一,政府采购的风向标将直接决定中国环保产业的走向。有专家指出,贪大求洋的采购理念和难以公开、透明、缺乏监督的采购流程,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不利于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威胁国家环保数据安全。王家廉建议,尽快启动基于市场化的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市场化管理服务机制,形成对政府环境治理和设备采购的监督,及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招采模式,完善、加强《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执行。只有这样,政府采购才能逃出各种潜规则的桎梏,中国水环境监测产业,乃至整个环保产业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