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原酒标准

仪器信息网原酒标准专题为您整合原酒标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原酒标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原酒标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原酒标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原酒标准话题讨论。

原酒标准相关的论坛

  • 山葡萄酒标准、露酒标准

    山葡萄酒标准GB/T27586--2011、露酒标准GB/T27588--2011两个国家标准2012年6月1日实施,那位能上传一下,不胜感激!

  • GB/T27586--2011山葡萄酒标准

    【求助】标题: GB/T27586--2011山葡萄酒标准内容:山葡萄酒标准【序号】27586【标准号(含年号)】27586--2011【标准全称】GB/T27586--2011山葡萄酒标准有这份标准的请您帮忙!

  • 【讨论】白酒标准--新型

    求:DB14/T80-1996新型白酒标准[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7558]白酒[/url]

  • 【简讯】剑南春,启动中国白酒标准化

    近日传出,剑南春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的方法”已经取得国家专利局的专利受理申请,并将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推荐标准。  标准化,破解年份酒“谎言”  2006年,年份酒大行其道。茅台、五粮液推出了自己的年份酒,即使如酒鬼等二线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年份酒。年份酒的诞生原因之一是白酒业竞争激烈性与消费潜在升级性的双重作用的结果。面临白酒消费向高端消费化趋势,为保持业内领军品牌地位,茅台和五粮液推出年份酒,依此保持自身的品牌优势。这本无可厚非,但其他品牌,尤其是一些二线品牌,如区域性品牌,并不想失去这样的机会,于是,蜂拥而上开发年份酒。但到底具有什么样标准的酒才能称之为年份酒呢?当消费者还没有醒悟过来时,大家只是闷头儿赚钱。一旦当消费者开始思考,到底这些年份酒是否名副其实,市场对年份酒的负面反应开始显现时。年份酒标准化已经开始呼之欲出了。  作为传统名酒企业,剑南春有义务为年份酒标准的推出出谋划策,这是领军品牌应负的行业责任。国家年份酒标准的诞生,可以让酒民喝的放心、花钱安心。  标准化,与剑南春旺季销售相得益彰  2006年年份酒大潮轰轰烈烈,但剑南春始终没有开发自己的年份酒。2007年,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年份酒。但剑南春年份酒已经落后于五粮液、茅台等老对手一大步,如何才能弥补自己的后发劣势呢?答案就是标准化。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的方法”对外发布的时间是2007年12月份,发布单位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众所周知,12月份是白酒消费旺季,要想吸引消费者,就得有市场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来自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这保证了声音所具有得权威性。从营销上说,剑南春此举与其旺季销售相得益彰。  表面上看来,这个事件似乎只是一个学术性信息发布,但从其效果来看,这个事件对剑南春品牌建设起到一定宣传作用。剑南春用自己的标准化成就了自己行业领导地位。  标准化,启动白酒业竞争新篇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核心竞争力。这个定律似乎与中国白酒业现状并不完全相符合,喝得不好喝得酒照样可以卖得很好。长期以来,白酒业从产品到营销手法一定程度上是同质化的。很多白酒企业在忙着赚钱的同时对科研的投入并不多,甚至一些区域性品牌依靠区域保护可以获取一定的市场空间,吃体制遗留所带来的老本儿。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白酒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是相对弱化的。  剑南春高调推出“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的方法”显示出中国白酒企业对白酒业未来一种思考,是对白酒企业回归竞争核心,即科研技术的一种表现。或许,年份酒标准化只是针对年份酒而已。但他对整个白酒也是一个启示,那就是标准化经营,标准背后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市场话语权。

  • 需要白酒标准样的气相色谱图

    生产证重审的时候,被那几个专家抓着问怎么确定那几个峰就是那种物质.,要找白酒标准样的色谱图没有找到,谁有这色谱图的标准样请发下,好人一生平安

  • 【讨论】我国冰酒标准的建立 有力促进冰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就在不停的探索高端甜型酒——冰葡萄酒的从种植、采摘、加工以及生产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引进葡萄品种的适应性和本土葡萄生产冰酒的可操作性。通过多年的摸索,终于在2002年研制开发并成功上市了冰酒。成为最早在国内将冰酒推向市场的厂家之一。几年来,冰酒以其馥郁芳香,甜蜜优美的独特品质,成为了冰酒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  冰酒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对冰葡萄酒的研制开发、生产投入的热情。2005年公司又开发了利用本地资源和外埠资源相结合的宝石红冰酒、珍珠白冰酒。以下内容,有很多是我们在冰酒酿造实践中的一些总结和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冰酒标准建立的紧迫性  1、 市场发展的需要  冰酒的生产近十年内陆续出现的,并且于近几年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打着冰酒幌子低档甜酒充斥在市场,严重的影响了冰酒的市场的定位和形象。面对这种不规范的、甚至是混乱的市场秩序。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迫切需要  消费者以及相应得检测机构相对来讲更信任国家标准。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冰酒标准的早日出台也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QS认证过程当中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对于特种葡萄酒产品标准的认识产生分歧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异性的指标由于没有国家标准这些特定的法律文本的支持,而使得认证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 冰酒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地域的特色和差异性  在标准的制定中要正确处理好规范和特色的辩证关系。既要按照科学、严格地制定严谨的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应的酿制规范;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地域的特点,保留相应的特色,而不是生搬硬套。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的葡萄种植区包括加拿大、德国、和中国,是很难使用统一的生产标准的。葡萄品种的差异、葡萄的含糖量、浓缩度、浆果成熟度、风味物质等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比如:加拿大VQA要求最低采摘糖份是35度,而在德国则要求的最低采摘浓度是25.3度。而其他规定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葡萄酒产区一定要基于自身的现状,制订了不同的葡萄酒生产标准。这样就会使冰酒的生产在一定的严谨、规范的高度上 ,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 VQA、国标、企标三者的对比  在冰酒开发的同时,我们根据加拿大VQA的冰酒标准以及OIV的有关规定和规范,制定了企业标准Q/TPGY03-2002;VQA加拿大酒商质量联盟,被认为是冰酒界较为完整和严谨的标准系统,世界葡萄酒组织OIV也对冰酒有详尽的规定;它分为葡萄的种植和采摘的规定规范和化学物质限量部分。  在葡萄的种植和采摘规范方面:一会儿我们的加拿大酿酒师还要具体讲到。在这里我就不做详细地介绍了。  以下我就化学限量物质指标方面,将我们目前所执行的企业冰酒标准、国标GB15037、以及加拿大VQA 冰酒标准作一对比分析。来说明冰酒理化指标标准的特异性。2、三标准理化要求对照分析:(见附件)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7840]冰酒.doc[/url]

  • 白酒标准,国标不能“醉无语”

    日前,一则酒鬼酒含塑化剂超标达260%的报道引发了白酒行业的争议。前晚,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中也说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当白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超标时,中国酒协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辩护,并驳斥媒体“不负责任”。然而,在去年5月台湾地区曝出塑化剂风波后,酒协6月份就全面清查白酒中的塑化剂,结果是白酒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可令人不解的是,酒协却向公众隐瞒了这一消息。倘若不是现在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剂超标,那么这个结论是否仍然不为公众所知?为何会有这般截然相反的态度?公众有理由怀疑,某些协会已经成为行业的利益代言人。 酒协还声称,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尚未制定,且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这种说辞很容易让人想起三聚氰胺事件。在三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后,权威检测部门和食品专家都表示,在奶粉正常检验标准中,没有三聚氰胺的检测项目,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检测方法;在毒胶囊事件中,铬含量的检测也是标准缺失。然而事实证明,当时检验标准中没有的并不等于是安全的。因而,以标准尚未制定来为白酒中的塑化剂开脱,是难以站住脚的。至于白酒塑化剂含量远低于国外的指标,很遗憾的是,酒协并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 而且酒协还说,塑料制品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首先用这种逻辑来推断产品是否安全,本身就值得商榷。何况在台湾塑化剂风波后,卫生部已紧急将塑化剂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这足以表明塑化剂的危害性所在。 有意思的是,酒业协会于去年12月曾向酒企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在今年4月和7月中国酒业协会的相关会议上,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两度被提及。何以到了现在,却推翻自己的立场,为白酒中塑化剂的含量辩护呢? 白酒基本都含塑化剂,而且酒越高档含量越高,这一事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不担心,毕竟塑化剂是有“前科”的,并被列入了“黑名单”。因而,尽管中国酒协表示“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等”,但本着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酒协也应规范酒企在“塑化剂特定迁移”上的管理,而不是明知白酒都含有塑化剂,却有意隐瞒不报。 更重要的是,既然眼下的白酒国标中还没有塑化剂含量的标准限定,那么中国酒协当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尽快在白酒国标中补上这个漏洞。而不能以“没有标准就推断超标是不负责任”的不负责式表态,为酒企开脱。至于酒企也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别光顾着赚钱,然后在广告招标中大把撒钱。 而应严加管理,把塑化剂用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酒越高档,塑化剂含量却越高,这何尝不是对中国白酒业的一大警示! 当然,眼下还只是听到酒协的一面之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消协也应主动出声,而不是坐视不管。

  • 【分享】年份酒标准缺失无法辨别 含量多少厂家说了算

    近日,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对外公布近期对白酒的检测结果,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生产的杜康酒、北京香山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京州派二锅头、安徽元生堂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饮相思酒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泸州红高粱等4种白酒上了黑名单。  目前市场上白酒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往往是慕名购买,对于如何鉴别白酒的品质并不了解。本期记者请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的专家为消费者支支招。  倒置气泡消失慢是好酒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白酒产品,如何快速准确地辨别出真伪优劣,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甘权提醒消费者,由于购买瓶装白酒时,不可能打开盖先品尝,所以在挑选时更要认真观察鉴别。  首先要看酒色是否清澈透亮。挑选时,可以拿同一牌子的两瓶酒迅速地同时倒置,然后选择气泡消失得较慢的那瓶酒。气泡消失得慢,说明酒的浓度高,存放时间长,喝时味道醇香。这是因为酒中乙醇与水反应成酯,酒存放时间越长,酒也就越香。  其次要看酒中是否有悬浮物或沉淀。可以把酒瓶颠倒过来,朝着光亮处观察,如果瓶内有杂物、沉淀物,就说明酒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在酒买回家后,打开饮用前,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是否是好酒。取一滴酒置于手心中,然后使两手手心接触摩擦一会儿,如果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是上等酒;如果气味发甜,是中等酒;如果发出臭苦的气味,则肯定是劣质酒。  另外一个方法是将酒瓶倒置,观察瓶中酒花的变化。如果酒花分布均匀,上翻密度间隙明显,且缓慢消失,酒液清澈,则为优质酒,反之则是劣质酒。  年份酒鉴别无标准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近年来,市场上标榜“陈年佳酿”的白酒多了许多,白酒生产厂家纷纷打出陈酿的招牌。各大商场超市充斥着标注“5年”、“10年”、“百年”等字样的年份酒,每瓶酒也因此价值不菲。到底什么样的酒是年份酒,消费者一头雾水。甘权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年份酒并无标准,也就缺乏辨别的可能。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年份酒也就是“良心酒”,因为所谓的年份酒大多都是用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兑,标签标注的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一些带有“十年陈酿”甚至“三十年陈酿”标志的白酒,大多只是一个概念。比如包装上写的陈酿三十年,并不是说这瓶酒里面所有的内容物都是储存三十年,而只是指在这瓶酒中勾兑有部分陈酿三十年的酒。由于国家还没有通用的检测标准,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检测酒中的陈酿比例以及检测陈酿的年份,所以各酒厂在产品包装上并没有注明陈酿的含量。至于陈酿原酒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就要看厂家的良心了”。  开瓶白酒需密封冷藏  很多人喜欢喝白酒,但一瓶酒打开后常常喝不完。因此怎样存放剩下的酒,并使之不改变口味,就成了一个问题。  其实,不论是哪一种酒,从酒瓶开启的那一刻起,空气就开始和酒发生反应,虽然这种反应不一定就会导致酒变质,但酒最好、最新鲜的时候,是在其第一次被打开的时候。如果打开后不能一次性喝完,就要尽快密封,并将其冷藏,这样可以让酒的口味尽量保持原样。  开盖后的白酒不宜放置太久,因为放置时间长了,酒精挥发过多,影响酒的质量和味道。一般来讲,打开后的白酒在两天内口感不会有明显改变,因此最好在开启后两天内将其喝完。  低度白酒宜选两年内造  并非所有的白酒都是“越陈越香”。甘权告诉记者,酒精度在40°以下的低度白酒是目前白酒业的主流产品,因为低度白酒更有利于人体的口感。适量饮用低度白酒,可使饮用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致太高,减少对机体的刺激性。同时在对低度白酒生产中,经过对原酒的吸附、过滤等处理,还可减少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  伴随白酒低度化的趋势发展过程,人们也逐步发现,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酯类物质水解,导致口味寡淡。目前这一问题已逐步成为白酒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选择生产时间在两年以内的白酒。  ■爱心提示:白酒热饮爽口又养身  空腹时不要饮酒,可以一边吃菜,一边饮用白酒,这样会使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不易醉酒。尽可能地热饮白酒。白酒加热后,既芳香适口,又可以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可以减少有害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饮酒后切不要洗澡。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也不要把药酒当作宴会用酒,因为药酒里面的某些药物成分,可能会跟食物中一些成分发生矛盾,或者起化学变化,喝后会令人恶心、呕吐和不适。(

  • 【转帖】集安加强葡萄原酒质量整治

    日前,《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到,集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葡萄原酒生产加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制定了《集安市葡萄原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逐项予以审核登记;对企业的基础设施、工艺能力、管理状况逐项进行考核;查验企业各项法定记录填写状况;帮助企业建立企业进货验收及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建立原辅材料进货验货记录、产品检验记录、食品添加剂备案登记台帐、产品加工配料原始记录、产品销售台账等各项法定记录;逐一核验企业的产品标识,对企业产品标识实行登记备案;依照《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发现企业在基础设施、工艺环境以及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经确认后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取缔。  方案还明确了整治措施和目标,即以葡萄原酒产品生产加工集中区为重点,突出打击产品质量欺诈、地下黑工厂问题。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要以帮扶指导为主,要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企业帮扶联系卡。要充分发挥各监管部门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为企业做强做大出计献力,在产品销售旺季要积极主动组织地方企业参加各类产品推介活动。通过整治杜绝集安市葡萄原酒无证产品加工行为,企业生产条件必须全部符合市场准入审查细则规范要求,企业生产记录必须达到法定要求。坚决遏止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 【分享】关于《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关于对《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各有关单位、专家: 根据发改办工业1242号文件下达的行业标准计划任务,《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列入行标计划,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管理。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组织完成了《黄酒中氨基酸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有关行业部门、协会以及相关生产、销售、科研、检测和用户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通知如下:1.相关附件可以从http://www.cnif.cn/上下载。2.按照附表格式填写意见反馈表,若没有意见也请返回。3.请于2011年3月25日前反馈至秘书处。秘书处联系人: 钟其顶 郭新光 电话:010-64647778,64666533 传 真: 010-64677607 邮箱: TC471@scff.org.cn附: 1.《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2.《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3.《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相关附件下载

  • 建议取消GB/T 20821-2007液态法白酒标准

    [font=Gotham-Book,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6px][color=#333333]GB\T20821-2007就基本上是纯酒精勾出来的酒的执行标准,有此标准的基本上说明完全是由酒精勾兑而成。这和直接喝消毒酒精有什么本质区别。[/color][/size][/font]

  • 苹果原酒的发酵技术工艺

    1.果汁前期处理:可选择低温浸渍,8-10℃,加入果胶酶CL,30-50ppm,快速水解分解果胶,作用时间不超过48小时。2.待发酵原汁回温到22℃左右,活化酵母F33或VL1都可(推荐VL1专用白兰地酵母),添加量200ppm,推荐使用发酵助剂SuperstartBlanc200ppm吨,同时跟酵母活化,20倍纯净水恒定38℃,酵母投入搅拌均匀,静置25分钟后接种,注意温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3.酒精发酵启动后注意温度变化,如果设备允许,可以控制温度在26-28左右即可,注意前期每天循环通氧1-2次。4.若要发酵结束后酒体快速澄清,可在酒精发酵启动24小时后添加植物蛋白VEGEfine,150ppm,使酒体更加干净清爽、增加出酒率,快速下胶。5.酒精发酵启动48小时后开始第一次补充营养剂Thiazote,100ppm即可。6.酒精发酵中期,以目标11°为例,酒精度大概在7-8°左右再次添加营养剂150ppm左右。7.酒精发酵末期观察发酵速率,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营养剂。8.酒精发酵结束后,可以进行皂土下胶,酒体澄清度较好对于后期蒸馏的指标、香气、口感等大有帮助。9.蒸馏后原酒需要进行陈化、降度调整,终端产品要根据市场需要调配,我司提供专业白兰地天然香精、焦糖色、橡木制品、橡木桶等,针对不同终端市场,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成本方案。

  • 山葡萄酒 葡萄酒家族中的一颗明珠

    山葡萄酒是世界葡萄酒家族中的一颗明珠,以其浓郁的山葡萄果香、红宝石般的色泽,晶莹剔透的酒体,以及回味悠长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金秋九月,正是山葡萄成熟的季节。在山葡萄园中,赛珍珠似玛瑙的山葡萄散发出醉人的果香,令人心旷神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山葡萄的酿酒过程。山葡萄酿酒分为山葡萄采摘——分选——脱梗、压碎——发酵。 发酵是利用微小的单细胞酵母菌,把山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变成酒精和其它副产物。在这个过程里,抗癌的白藜芦醇、软化血管的黄酮类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也存在其中。 从天然果实到玉液琼浆,酵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酿酒的山葡萄不能清洗的原因:刚摘下来的山葡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膜是齐墩果酸和甾醇,它是酵母和酵母的营养物质。如果发酵之前作了清洗,发酵起来会特别的困难。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技术人员随时地采用品尝或者实验室分析的手段来检测糖分、酒精、酸质以及协调情况,来准确把握山葡萄酒的品质。这时的酿酒人既扮演科学家的角色,又扮演富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家的角色。看似其貌不扬的大池中,正在塑造着山葡萄酒的酒体结构、滋味、神韵和特点,出产的既是产品又是酒文化的艺术佳作。 经过7—10天的发酵周期,需及时分离去除山葡萄皮、籽,这时产生的原酒是混浊不清的。那是因为原酒与胶状物、酒石酸盐类等沉淀物还没有分开,若要使酒变得清澈而稳定。就要进入下一生产步骤——冷冻。 冷冻的温度一般在零下6℃,要求原酒只可以结冰碴,但不可以结成真冰。冷冻的作用除了澄清、稳定之外,还能起到杀菌、降酸的作用。12天后,处在上层的清酒就是我们需要的山葡萄酒了。这时的酒就像初生儿一样稚嫩。 品酒人常说:体验山葡萄酒像回味人生。这是“陈酿”的诱惑。陈酿其实就是贮存,它对于山葡萄酒更加重要,因为陈酿可以降低山葡萄酒酸度,使山葡萄单宁协调,酒体趋于平衡,是山葡萄酒酿造的重要环节。 而橡木桶对山葡萄酒来说则是非常好的储存工具。这种木材的皮孔致密程度刚好适合葡萄酒的呼吸,酒在桶中培养时也在被微微氧化,变得更圆润细腻;同时吸取橡木中的单宁和香味,增加了立体味觉和香气复杂度。所以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做葡萄酒老牌国家,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时候,仍然使用橡木桶来进行陈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需要常年保持在零上13℃左右,空气湿度70%左右。地面、空气、墙壁等要定期消毒,以保证山葡萄酒不受感染。根据山葡萄酒品种、潜质、风格、希望饮用的时间的不同,酒在桶中“休息”的时间也不相同。待到足够的时间后,再经过一次杀菌,带着它的品质装入玻璃瓶内,贴上酒标,就可以和广大的葡萄酒爱好者见面了。 酒香流转,葡萄酒象征的是幽雅与高贵。酒香的鉴赏、饮食的搭配、端杯的姿态,背后蕴藏更多的是关于它的文化……

  • 关于对《葡萄酒中水的氧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方法》等两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专家: 根据工业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11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165号),《葡萄酒中水的18O/16O比值测定方法》和《起泡葡萄酒中二氧化碳的C12和C13比值测定方法》(计划号分别为2011-2433T-QB、2011-2434T-QB)等两项行业标准列入轻工行业标准计划。两项标准由全国酿酒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起草工作组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组织完成了上述两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向有关行业部门、协会以及相关生产、销售、科研、检测和用户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请按照附表格式填写意见反馈表,若没有意见也请返回,并于2013年10月07日前反馈至秘书处。 秘书处联系人:钟其顶、孟镇 电话:010-64647778,64666533 传真:010-64677607 邮箱:TC471@scff.org.cn 二〇一三年九月一日

  • 寻找标准样品

    酒标准比对样(含锰) 果蔬饮料标准比对样(含锌、铜)这两个产品哪里有卖呢

  • 食品生活—白酒勾兑

    食品生活—白酒勾兑

    [align=left] 白酒是一种酒精饮料,属于食品的范畴,食品存在着色、香、味的问题,白酒也不例外。我们一般将白酒的这些食品特性描述为色、香、味、格,其中格就是风格的意思。勾兑是白酒色、香、味、格的加工过程,是白酒生产不可或缺的工艺,如果没有勾兑,批次间的质量差就会很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align] 白酒企业为了对产品进行分类,采用量质摘酒的办法摘取新酒,故新产酒的度数是有不同要求的,如酱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一般要求入库原酒酒度不低于57度,浓香型白酒入库酒度不得低于60度,凤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入库酒度不得低于65度,豉香型白酒入库酒度不得低于30.5度。工艺规定的原酒酒度和企业市售产品的酒度差距较大,所以需要勾兑。 另外,原酒酿造生产过程都要经历不同的工艺阶段,如凤香型白酒生产要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六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酒质不同;茅台酒2次投粮,8次发酵,7次取酒,虽然每次发酵周期基本一致,都为30~35天,但每次蒸馏所得的酒,其质量是不同的;浓香型白酒中,按多粮浓香工艺和单粮浓香工艺所生产的酒是不同的;白酒生产中不同季节所产的酒是不同的;同一季节,不同窖池所产的酒也是不同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白酒必须进行勾兑。 勾兑,就是为了使样品酒达到成品酒标准而进行的配方设计、组合、调味、品评、混合搅拌、吸附、沉淀、(冷冻)过滤等一系列工作过程。 一般来说,白酒勾兑可分为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就是小样勾兑,或者称作配方制作,包含酒库管理、并坛、酒库普查、品评、配方设计、取样、组合、调味、分析检测等等,一般在实验室或勾兑室就可完成。小样勾兑是一个充满挑战色彩的创新性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很多企业将小样勾兑视作是自己的秘密武器,不对外开放,勾兑人才的待遇相对比较高。国内对小样勾兑的研究,多停留在风味化学方面,对其它相关方面研究较少;国内所开展的勾兑品评培训班,多注重品评的培训,对具体的勾兑方法涉及甚少,很多知识尚处于摸索阶段,在目前白酒勾兑教材或书籍中,所描述的内容也多为第一部分,很不完善。 小样是勾兑员按照预先设计出的一组配方勾兑出的样品。小样勾兑是对这组配方进行反复品评、筛选、调整的过程。小样品评是指公司评酒委员会对酒体设计中心小样勾兑班组选出的一组小样进行品评的过程。通过品评、筛选、调整,确定出一个配方,作为小样勾兑配方。 小样勾兑配方确定后,需要放大勾兑以验证小样配方的准确性和再现性,原则上是按照确定好的小样勾兑配方扩大勾兑,此项工作仍然在酒体设计中心进行。通过扩大勾兑还要验证配方的可操作性、理化指标的相符性、感官指标的再现性,经过公司评酒委员会确认,扩大勾兑样品感官特性若能与小样相一致,理化指标若能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标准就可被认定为大样勾兑配方。 在白酒勾兑过程中,常常需要并坛,并坛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使组合单元变大,减少组合样本数,以便于组织配方。并坛实际上就是正式勾兑前的“预勾兑”。并坛后,组合相对简单一些。并坛的主要原则有分类合并、按质合并、酒龄合并、搭配合并等等。 分类合并就是按照相同工艺特点进行的合并;按质合并就是在分类合并基础上按照品质特点进行合并;酒龄合并就是在分类合并的基础上按照贮存年限进行合并;搭配合并就是将一些质量一般或没有显著特点的酒与优质酒进行搭配合并。 在白酒勾兑过程中,无论是组合基础酒,还是调味,都需要品评。品评一直都贯穿于勾兑过程的始终,离开了品评,就谈不上勾兑。 白酒勾兑的第二部分工作是大样勾兑。大样勾兑包括混合配料、搅拌、吸附、沉淀、过滤、品评等工艺过程,混合配料包括配料的顺序、时间、温度等;搅拌工艺包括搅拌方式的选择、搅拌器的选择、搅拌时间的确定等;吸附工艺包括吸附剂的类型、吸附剂添加量的多少、吸附时间的确定及影响吸附的因素等;沉淀工艺包括容器的选择、沉淀方式、沉淀时间的确定及影响因素等;过滤工艺包括过滤方式的选择、过滤设备的选择、过滤速率的控制等等。大样勾兑前,酒体设计中心必须给出各项勾兑参数作为大样勾兑操作指令,大样勾兑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建立作业记录,落实到位。 在白酒勾兑方面,不仅要注重小样勾兑,更要夯实生产工艺基础,搞好大样勾兑,用先进的手段保障配方的展开和配方意志的实现。如果在勾兑生产上工艺措施无法落实或难以保障,再好的勾兑配方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白酒勾兑工作的独特性对白酒勾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勾兑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懂得白酒品评、熟悉生产工艺、明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机械原理等一系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配方、厘定配方、展开配方、落实配方主旨。[img=,244,45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201731440699_9014_2911392_3.png!w244x454.jpg[/img]

  • 【分享】喜欢喝酒的朋友进来喝一杯!!!

    国家浓香型白酒标准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目前,白酒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是各白酒企业发展的根本。随着科技和服务技术的迅猛发展,顾客的期望不断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企业不得不更加强烈地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追求产品多元化创新,但现有的国家标准涵盖却局限了白酒领域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局限了产品的延伸,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现有的 GB10781.1-89 《浓香型白酒》和 GB11859.1-89 《低度浓香型白酒》,前者适用于酒精度在 41.0 度至 59.0 度的所有白酒产品,而 GB11859.1-89 适用于 40.0 度以下的白酒产品。客商急需的,具有一定市场的 40 度、 59 度以上、 36 度以下产品无标准可依。面对国家标准的不完善,某些指标制定的局限性,内容涵盖不广泛等等如此尴尬的情景,白酒生产企业不得不“违标”操作,有的企业执行 GB10781.1-89 ,有的执行 GB11859.1-89 ,这对实施产品监督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从中医角度来讲,用高度酒泡制中药材和补品,对许多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但市场一般很难购到在 59 度以上的白酒,而作为生产企业,因无标准可依,也无法生产高度白酒,满足市场需求,对于企业来讲,这一市场就无法占领。 三是 40 度以下白酒,标准定义欠妥。浓香型低度酒标准规定在 39-36 度、 35 度以下无标准可依,为此许多企业自定企业标准来应对,但不能不说许多企业自定的标准缺少合理性、科学性,技术监督部门在审批企业标准时,也只能被动地一一通过,不能有效监督产品质量。 众多企业都知道, 28 度白酒有着广泛的市场,但在生产过程中,酒度调制在 28 度后,口感一般较淡薄、味短,企业可以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开发 28 度白酒,以满足市场需求,但依据 GB11859.1-89 许多指标无法达到,为此许多企业不得不勾调许多非发酵性物质,以达到标准要求,这一行为,也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是无常规性营养型国家白酒标准。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性要求也不断升级,白酒生产企业开发具有一定营养功效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已迫在眉捷。因此,对几种常规性的营养型白酒标准应制定国家标准。所谓常规性国家标准是指:具有一定开发生产可行性,对人体不可能产生危害的异型白酒产品。所谓营养型国家标准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白酒产品。以上两种产品往往企业在开发研制中都是两者合一,即满足于常规性又满足营养性的产品主要有:枸杞子、鹿茸等营养产品。 五是酒精勾制酒与纯粮粮食酒执行标准无异。目前酒业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低成本的酒精制品充斥市场和低“门槛”的行业准入制度。 近年,许多国家大、中型白酒生产厂家和白酒生产消费者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是白酒产品,产品 A 卖不过产品 B ,但产品 A 的利润远远高于产品 B ,原因是产品 A 成本远远低于产品 B 成本,再深究其内幕,方可了解其中奥秘。两者有其天壤之别:酒精勾制酒与纯粮粮食酒、无烟工厂与正规公司;但也有共同之处,即执行标准相同。 目前,白酒业发展日新月异,白酒技术日臻成熟,任何一个只要能跨入白酒生产许可证门槛的企业(白酒生产许可证由于种种原因门槛很低),都可以低成本、低价格、高提成占领和扩充中高档白酒市场,其法宝就是购低档酒精勾制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高、中、低档白酒产品,开发各种名目繁多的白酒新品,因其低廉的成本低价位的“纯粮生产”促销,许多消费者又没有能力辨别,再因酒精酒味纯,没有一定品尝功底的专业人士,是很难辨出真伪,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待日后才能隐隐约约感觉有异,但低廉的价格诱惑和名目繁多的促销金却难以抗御。 国家浓香型白酒标准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具有一定延续性。 新制定的标准在延续 GB10781.1-89 和 GB11859.1-89 标准规定的同时,拓展了酒精度含量范围,即能满足我国广大消费者对白酒现有独特风格嗜好,又能扩大白酒消费用途和消费群体。 具有一定涵盖性。 新标准增加了 65 至 59 度范围和 35 度以下白酒产品标准,一是有效拓展了消费领域,给企业和消费者一个可供选择的广阔空间,二是对广大白酒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效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新、延伸性。 新制定的营养型白酒标准,对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营养保健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修订后的标准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和生理需求,即能满足口感需求外,又能满足以下几项现代特性的需要: 具有绿色、环保性; 具有有益人身健康性,特别是理化性能、卫生指标的制定上,力争做到合理、科学; 具有营养保健功效。 出台科学、合理的酒精制品白酒标准,并有相配套的执行制度。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白酒专业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是中国白酒标准制定的最高权威部门,在制订国家白酒产品标准时,在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规范白酒生产标准,区分纯粮酿制酒与酒精勾制酒,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修订白酒类国家标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如何修订,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验证,同时应广泛征求意见,力争做到合理、科学。

  • 探秘山葡萄酒

    [align=center]探秘山葡萄酒[/align][align=center] 龙韵酒庄 于江深[/align] 山葡萄酒是世界葡萄酒家族中的一颗明珠,以其浓郁的山葡萄果香、红宝石般的色泽,晶莹剔透的酒体,以及回味悠长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每年的金秋,正是山葡萄成熟的季节。在山葡萄园中,赛珍珠似玛瑙的山葡萄散发出醉人的果香,令人心旷神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山葡萄的酿酒过程。 适时采摘下来的山葡萄,首先要接受制酒的第一道工序——验质。这是决定下一步发酵工艺的关键,也是山葡萄酒最终产品定位的依据。? 每年九月份二十日左右,将成熟的山葡萄按等级分选出来,进行脱梗。接下来分批破碎榨汁。这是一个精巧而慎重的过程:只可以把山葡萄皮挤破,把山葡萄梗去除,却不能把山葡萄籽压碎。因为山葡萄籽中含有的葡萄籽油会影响到酒的感官质量。 由山葡萄皮、山葡萄汁、果肉、山葡萄籽等构成的混合物通过管道,来到现代化的不锈钢发酵罐中,就进入了酿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发酵。 发酵是利用微小的单细胞酵母菌,把山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变成酒精和其它副产物。在这个过程里,抗癌的白藜芦醇、软化血管的黄酮类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也存在其中。 从天然果实到玉液琼浆,酵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酿酒的山葡萄不能清洗的原因:刚摘下来的山葡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膜是齐墩果酸和甾醇,它是酵母和酵母的营养物质。如果发酵之前作了清洗,发酵起来会特别的困难。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技术人员随时地采用品尝或者实验室分析的手段来检测糖分、酒精、酸质以及协调情况,来准确把握山葡萄酒的品质。这时的酿酒人既扮演科学家的角色,又扮演富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家的角色。看似其貌不扬的大池中,正在塑造着山葡萄酒的酒体结构、滋味、神韵和特点,出产的既是产品又是酒文化的艺术佳作。 经过7—10天的发酵周期,需及时分离去除山葡萄皮、籽,这时产生的原酒是混浊不清的。那是因为原酒与胶状物、酒石酸盐类等沉淀物还没有分开,若要使酒变得清澈而稳定。就要进入下一生产步骤——冷冻。 冷冻的温度一般在零下6℃,要求原酒只可以结冰碴,但不可以结成真冰。冷冻的作用除了澄清、稳定之外,还能起到杀菌、降酸的作用。12天后,处在上层的清酒就是我们需要的山葡萄酒了。这时的酒就像初生儿一样稚嫩。 品酒人常说:体验山葡萄酒像回味人生。这是“陈酿”的诱惑。陈酿其实就是贮存,它对于山葡萄酒更加重要,因为陈酿可以降低山葡萄酒酸度,使山葡萄单宁协调,酒体趋于平衡,是山葡萄酒酿造的重要环节。 而橡木桶对山葡萄酒来说则是非常好的储存工具。这种木材的皮孔致密程度刚好适合葡萄酒的呼吸,酒在桶中培养时也在被微微氧化,变得更圆润细腻;同时吸取橡木中的单宁和香味,增加了立体味觉和香气复杂度。所以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做葡萄酒老牌国家,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时候,仍然使用橡木桶来进行陈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需要常年保持在零上13℃左右,空气湿度70%左右。地面、空气、墙壁等要定期消毒,以保证山葡萄酒不受感染。根据山葡萄酒品种、潜质、风格、希望饮用的时间的不同,酒在桶中“休息”的时间也不相同。待到足够的时间后,再经过一次杀菌,带着它的品质装入玻璃瓶内,贴上酒标,就可以和广大的葡萄酒爱好者见面了。 酒香流转,葡萄酒象征的是幽雅与高贵。酒香的鉴赏、饮食的搭配、端杯的姿态,背后蕴藏更多的是关于它的文化……

  • 【资料】新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明年1月1日起实施

    经过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次修订新增加了按含糖量对葡萄酒进行的分类。   据介绍,这项标准修订时,我国葡萄酒市场很不规范。根据行业的普遍要求,修订后的标准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以规范葡萄酒产品市场,提高此类产品质量水平。  对于业界普遍关注的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和产地葡萄酒,新标准即《葡萄酒》(GB15037-2006)给出了定义,并按色泽将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将葡萄酒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按二氧化碳含量将葡萄酒分为平静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  根据标准,干葡萄酒是指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每升4克,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2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9克的葡萄酒;半干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干葡萄酒,最高为每升12克,或者当总糖与总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每升2克时含糖最高为每升18克的葡萄酒。半甜葡萄酒是指含糖大于半干葡萄酒,最高为每升45克的葡萄酒;甜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大于45克的葡萄酒。平静葡萄酒是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小于0.05兆帕的葡萄酒;起泡葡萄酒是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05兆帕的葡萄酒。新标准还将特种葡萄酒纳入规范之列,特种葡萄酒是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包括利口葡萄酒、葡萄汽酒、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产膜葡萄酒、加香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和山葡萄酒9种。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属强制性条款,其含义如年份葡萄酒的年份必须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甜葡萄酒必须是每升含糖大于45克的葡萄酒等。  据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康永璞介绍,原葡萄酒标准为1994年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新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并增加了根据含糖量进行的分类和感官分级评价的描述。卫生指标按强制性国家标准《发酵酒卫生标准》执行,总酸以实测值表示,还增加了柠檬酸、铜、甲醇、防腐剂限量指标以及净含量的要求。新标准要求,所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的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理化指标属强制性条款,共有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挥发酸、柠檬酸、二氧化碳、铁、铜、甲醇、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山梨酸或山梨酸钾11项指标。  新标准将葡萄酒分为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质品5个等级,分级的要求在资料性附录中,不属于强制性条款。  有关人士还表示,2008年1月1日后,凡在保质期以内的葡萄酒,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