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原始创新

仪器信息网原始创新专题为您整合原始创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原始创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原始创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原始创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原始创新话题讨论。

原始创新相关的资讯

  • 多名院士谈我国原始创新成果为何还比较少
    p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p p   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依旧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对中国在原始创新上“老是差口气”的症结,其实都如鲠在喉。 /p p   那么,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要实现原始创新,我们该怎么做?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邀请了多位院士,谈谈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p p strong   声音 /strong /p p strong   远离“指挥棒”与外部诱惑 /strong /p p strong   ■刘中民 /strong /p p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p p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题,使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物质环境、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p p   当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文化提供的丰富财富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创新的制度有待完善,人们创新潜力和个性还有待开发,创新的管理有待强化。因此,我们需要从创新的政策、体制、人文精神、物质环境、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培育,使其成为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创新成果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p p   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作支撑、科学的思维方法作武器、合理的知识结构作储备、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才有可能在原始性创新中有所作为。 /p p   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指挥棒和外部诱惑也比较多。一些人发几篇追逐热点的文章,便获得奖励,进而获得比较高的收入,导致一些科技工作者不再愿意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科研工作。回头再看刊发的论文,与真正需要的突破性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相距甚远,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再引用其前期研究,转身又追求新的热点去了。 /p p   核心技术可以诞生新的需求,发明创造可以改变市场格局,成功的产品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创新管理举措可以提升运营能效。这些都是创新裂变出来的力量,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 /p p   我国正处在从投资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引导创新的方式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过去政府引导创新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不适应市场导向的产业技术发展,而今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实现转变。 /p p   科研领域的原始创新除了需要国家政策指导,还需要宽泛的环境和充足的经费。尤其是可以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基础研究,需要给一群科学家高度的精神自由,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不急功近利,不赶国外的时髦,开展我国的原始创新。 /p p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原始创新成果加大保护力度。我们要做创新型国家,如果创新不被保护,那就没有人创新了。创新技术被侵权,存在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宁愿选择更新技术,也不愿意去维权。 /p p   原始创新除了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还要倡导做真正实用的、能直接用到工厂的技术。这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理分工与通力合力,共同发挥各自优势,开发能促进产业进步的技术。这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制度和政策符合科技与产业发展实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含义应有正确的认识,切不可由此衍生出企业对国家科技资源的垄断。 /p p   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带动经济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们要抢抓这一历史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p p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沈春蕾、廖洋采访整理) /p p strong   既要看清远处的灯 /strong /p p strong   也要走对脚下的路 /strong /p p strong   ■王家骐 /strong /p p   创新是逼出来的。老一辈科学家开始踏上科研路的时候,没有前人的经验或技术可以借鉴。当年,我们研制“两弹一星”、航天飞船的时候,国外不仅对我们禁运仪器设备,还封锁了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 /p p   科研势在必行,现实逼迫我们想方设法去创新。我们团队最早是做光学仪器的,要自己想办法制造刻编码的设备,再研制检测仪进行检测。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我们只能靠自己去研究分析,最后把作出的成果和国外比较,发现我们的方案比国外还要好。 /p p   我常常告诉学生,课题刚开始的时候查文献是必要的,参考前人经验可以少走弯路,一旦进入中长期研究后,就该有自己的思路,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逼迫出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意志。 /p p   创新要肯吃苦。以做科研为例,有时候需要十年磨一剑,必须把剑磨锋利了,少磨一下都不行,所以要有个好身体,更要有好心态。身体和心态都好,才能在艰苦的科研工作中坚持下来。 /p p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要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走过了一定的路程,自然就能有所创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创新工作也是这样。 /p p   196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亲历了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过程。过去作研究,一会儿原材料不行了,一会儿核心元器件出现问题,有了想法也实现不了。现在很多原材料、核心元器件,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p p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日本出差,当地人很自豪地邀我去坐新干线。现在呢,我国的高铁,不仅技术引领全球,还出口很多国家。这表明,我国正在从科技创新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作为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只要自己还能干,就会一直把科研工作做下去,为创新性国家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 /p p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还要解决原动力不足、创新文化缺位、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科技工作者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胸怀全局,百折不挠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积极弘扬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大力提倡创新教育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做到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国防建设紧密结合,与基础研究、人文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 /p p   总而言之,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天天想着“我要创新”“我要搞发明”就能作出成果,创新的灵感和理念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创新,要安心本职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中去,从道理本身入手,把它根源上的东西挖掘出来,才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创新不能好高骛远,“看清了远处的灯,走错了脚下的路”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p p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报记者沈春蕾采访整理) /p p strong   圆桌会议 /strong /p p strong   我国原始创新成果为何还比较少? /strong /p p strong   特邀嘉宾 /strong /p p strong   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strong /p p strong   沈树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strong /p p strong   向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strong /p p strong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strong /p p strong   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健康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strong /p p   康乐:原始创新成果少的原因之一是历史短。我国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引进现代科学,至今才一百多年。我国真正现代意义的科学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我国改革开放40年,科研工作才逐步走向正轨。我们真正能够专注地做科研,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支持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近30年来我国科学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进步是巨大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成绩非常巨大,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二百多年走过的道路。 /p p   第二,我们的文化习惯讲究中庸,不太鼓励标新立异。许多人更多地希望证明一个大师提出的理论或工作,或者紧跟别人的发现作出类似的发现,或者别人主要的突破都有了,我们在一些重要的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原始创新需要我们发现不同的东西,需要一种自信和主动精神,这是我们目前比较欠缺的。在科学上应该鼓励不同的想法,敢于证伪,不盲从权威。 /p p   第三,中国的科学研究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个别领域甚至走到了国际前列。但我们的原始创新为什么还是不多,这与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仍在西方科学家手中有关。一个概念性创新、发现往往要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得到发表。 /p p   第四,在技术的创新上,保护和奖励创新还有待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处罚较轻。 /p p   最后一点,我国要想提升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科学家、管理部门和资助机构应该着眼长远,有很大的耐心去孕育、培养、支持创新思想。一个原始创新要在科学家的头脑中孕育,要在实验中加以证明和完善,还要在其他系统中进一步拓展,所以整个过程是非常长的,需要耐心和定力。不要总是催促出短平快的成果,要出对一个领域有重要影响,或者改变人们原有认识的创新成果。 /p p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积累了重要的人才基础、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我们的研究条件也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要沉下心来,想一些深远的,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的工作要有很大的宽容和理解,要有一个长期的支持。科学家自己也要长期坚守重要的科学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培养的科学家要长期坚守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长期不懈坚持下去。 /p p   沈树忠: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是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扎实程度密切相关的。 /p p   加强原始创新,就要加强基础研究。做科研一定要抱以平常心,就好像学功夫一样,基础没打好,就不容易出成果。现在很多评价体系促使年轻人着重追求虚的、浮夸的成果和奖励,而不是真正为了做好基础科学练“内功”。功底没练好,想要做出高水平的东西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长期有效地鼓励和激励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p p   企业的原始创新水平也较低,这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国本身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问题,这个问题要长年累月地积累才能达到一定高度。而不是靠几项发明、几篇高端文章,或者是一两项高水平技术就能解决的。 /p p   国家原始创新的底子厚不厚,还是要看国家的基础科学积累的水平如何。即使我们的技术遇到难题,只要我们的功底足够扎实,很快就会发挥作用。 /p p   年轻人目前的原始创新动力不足,与科研评价体制等都是相关的。做好研究要真正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浮躁的学风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 /p p   向涛:目前来看,我国创新成果比较少,但这不是说我国的科研出现了大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因为我国的积累时间比较短。 /p p   从发展速度上说,也不能说创新成果少,跟10年前相比,我们的创新成果更多了,也在增长。这是积累的问题。 /p p   第二,与教育制度相关。我国的教育同质化程度太高。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从大众的角度讲,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础。 /p p   第三,与我国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简单说就是“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严重。 /p p   刘忠范:相对科学原发国家而言,我们的积累还不够。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而我们真正特别关注基础研究也就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事,相对而言时间还比较短。真正的原始创新工作需要长期的积淀。这是我国目前创新成果较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p p   此外,我们在做科研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比较急躁的。我们总是在喊口号,“做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做变革性创新”,但这需要慢功夫,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踏踏实实,而且还要路子走对,才有可能出现原始创新。 /p p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原始创新少与浮躁的学风也不无关系。我们现在的评价机制导致了大家特别浮躁,而科学研究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p p   俞梦孙:原始创新来自于需求,我们如果把需求背后的规律搞清楚了,原始创新成果就会涌现。需求背后的规律是根本,本身就蕴含着重大发现。而我国的很多所谓“创新”工作是追随西方的,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导致我们的很多工作是在别人设计好的圈圈里做来做去。 /p p   需求指的是当前最需要的东西,代表着当前没有被解决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需求的解决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探讨需求背后的规律。 /p p   企业创新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目光短浅,常常只看到眼前。需求背后的创新常常不是孤立的,可以举一反三。解决这些需求的过程就是原始创新的过程,一定要按照科研规律安排科研工作。(本报记者韩天琪采访整理) /p p strong   热点热议 /strong /p p strong   原始创新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 /strong /p p strong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strong /p p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经过多年的追赶,已经成为科技大国,“墨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地传信,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高铁奔驰在祖国大地上……中国创新正处在由量变向质变的进程中。 /p p   然而,前不久的中兴事件折射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方面主要以模仿和跟踪为主的短板,为中国敲响了警钟。 /p p   2000年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增长一直高于GDP的增长,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虽然科技投入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较低。 /p p   “原始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坚持和投入,只看论文发表数量是一种短视行为。2017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为920亿元,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5.3%,与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其实这个比例还远远不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表示。 /p p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大幅增加,但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高。据统计,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但2017年,最能衡量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不到40%和20%。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改革开放时期,包产到户及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面对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解放科技生产力和重大目标牵引是中国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所在。” /p p   江雷表示,必须将影响国民生活、推动国家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作为当前科研的第一目标。“目前存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科技生产力不匹配的矛盾,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要实现一条龙操作,尤其倡导企业主导科学研究。”江雷说。 /p p   那么如何解放科研人员、释放科技生产力呢?在江雷看来,最关键的是要给科研人员自由,解决好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让科研人员在做产业化时没有后顾之忧。“例如,涉及国防建设重要方向、能源、资源等科研领域,需要集中国家力量进行攻关,但是关于民生的科技研究,要全部放开,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力,产生出更多就业机会和利税。高手在民间!看看美国的微软、苹果以及谷歌等民营公司的产值就知道了。” /p p   丁奎岭也表示,在制药工业方面,发达国家有百年的积累,基础科研能力很强,但中国在制药产业方面利润很薄,“维持企业运转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很难拿出更多的经费做原始创新研究”。 /p p   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虽然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改善,但仍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p p   丁奎岭说:“国家发展要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作支撑,自己具备了原始创新能力,在国际谈判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高水平基础研究还是要抓人才,让科研人员能在岗位上真正发挥作用。” /p p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的原始创新已经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科技水平从跟踪为主转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创新方式从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为主转向原始创新,从相对封闭走向更加开放。 /p p   江雷说:“中国还要以未来发展目标为牵引,抓住知识产权,用原创科学带动原创技术,这样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工业强国、国防强国。” /p p strong   院士观点 /strong /p p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既是世界科技创新的必然过程,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必然需求。我国科学家要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立足祖国大地、谙熟我国国情、放眼国际前沿、瞄准重大成果,做科技强国的践行者。 /p p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 /p p   ●我国的科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在一些关键领域可与国际同行一竞高低的阶段。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在于创新,而科技创新需要一支拥有全球视野、熟稔领域发展、瞄准世界前沿的战略科技力量。这样的科技队伍是具备深厚科学积淀、优秀科研人才和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力量,只有这样的科技队伍才能够在全球科技风云变幻中把握发展趋势、汇聚科研力量、引领科技发展。 /p p   ——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p p   ●对核心技术不应抱着从国外引进的幻想,而应当从自身发展中寻找根本性的解决办法。“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我国科技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p p   ——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p p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大国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全社会也应当有统一而清晰的认识。全社会应当加强对这一目标的高度认同,进而形成切实有效的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p p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 p   ●作为科技工作者,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以自身的知识为基础,利用科研平台所能提供的支持,作出更多更前沿的成果。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切实响应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以解决行业、领域中的难点问题作为自身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关注基础科研问题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技术难题,以科技手段推动行业进步。在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中。 /p p   ——都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p p   ●回顾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基础科学研究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必将引发前沿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在国际竞争中,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并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首先要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要把握时代脉搏。 /p p   ——吴岳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p p   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也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强大的号召。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勇攀高峰的信心,不畏惧科学探索的艰难险阻,勇于挑战世界科技前沿,力争在科技竞争的赛场上独领风骚、拔得头筹 需要国家不断深化科技改革,形成契合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与运行体制,为科学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系统” 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培育出一支符合科学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科学队伍,真正落实科技创新的要求,从而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 /p p   ——管华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沙森整理) /p p strong   政策集锦 /strong /p p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系列依靠原始创新“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 /p p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投入到原始创新中。 /p p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p p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创新之重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p p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 /p p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p p   在创新激励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 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p p   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 3月,国务院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明确了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p p   在科技创新“加速度”的道路上,中国正在奋勇向前,汇聚各方力量,大步迈进世界前列。 /p
  • 多名院士谈中国原始创新:评价机制让大家特别浮躁
    p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p p   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依旧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对中国在原始创新上“老是差口气”的症结,其实都如鲠在喉。 /p p   那么,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要实现原始创新,我们该怎么做?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邀请了多位院士,谈谈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声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远离“指挥棒”与外部诱惑 /strong /span /p p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p p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题,使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物质环境、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p p   当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文化提供的丰富财富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创新的制度有待完善,人们创新潜力和个性还有待开发,创新的管理有待强化。因此,我们需要从创新的政策、体制、人文精神、物质环境、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培育,使其成为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创新成果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p p   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作支撑、科学的思维方法作武器、合理的知识结构作储备、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才有可能在原始性创新中有所作为。 /p p   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指挥棒和外部诱惑也比较多。一些人发几篇追逐热点的文章,便获得奖励,进而获得比较高的收入,导致一些科技工作者不再愿意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科研工作。回头再看刊发的论文,与真正需要的突破性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相距甚远,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再引用其前期研究,转身又追求新的热点去了。 /p p   核心技术可以诞生新的需求,发明创造可以改变市场格局,成功的产品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创新管理举措可以提升运营能效。这些都是创新裂变出来的力量,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 /p p   我国正处在从投资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引导创新的方式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过去政府引导创新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不适应市场导向的产业技术发展,而今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实现转变。 /p p   科研领域的原始创新除了需要国家政策指导,还需要宽泛的环境和充足的经费。尤其是可以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基础研究,需要给一群科学家高度的精神自由,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不急功近利,不赶国外的时髦,开展我国的原始创新。 /p p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原始创新成果加大保护力度。我们要做创新型国家,如果创新不被保护,那就没有人创新了。创新技术被侵权,存在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宁愿选择更新技术,也不愿意去维权。 /p p   原始创新除了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还要倡导做真正实用的、能直接用到工厂的技术。这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理分工与通力合力,共同发挥各自优势,开发能促进产业进步的技术。这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制度和政策符合科技与产业发展实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含义应有正确的认识,切不可由此衍生出企业对国家科技资源的垄断。 /p p   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带动经济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们要抢抓这一历史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沈春蕾、廖洋采访整理)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既要看清远处的灯 也要走对脚下的路 /strong /span /p p   创新是逼出来的。老一辈科学家开始踏上科研路的时候,没有前人的经验或技术可以借鉴。当年,我们研制“两弹一星”、航天飞船的时候,国外不仅对我们禁运仪器设备,还封锁了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 /p p   科研势在必行,现实逼迫我们想方设法去创新。我们团队最早是做光学仪器的,要自己想办法制造刻编码的设备,再研制检测仪进行检测。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我们只能靠自己去研究分析,最后把作出的成果和国外比较,发现我们的方案比国外还要好。 /p p   我常常告诉学生,课题刚开始的时候查文献是必要的,参考前人经验可以少走弯路,一旦进入中长期研究后,就该有自己的思路,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逼迫出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意志。 /p p   创新要肯吃苦。以做科研为例,有时候需要十年磨一剑,必须把剑磨锋利了,少磨一下都不行,所以要有个好身体,更要有好心态。身体和心态都好,才能在艰苦的科研工作中坚持下来。 /p p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要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走过了一定的路程,自然就能有所创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创新工作也是这样。 /p p   196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亲历了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过程。过去作研究,一会儿原材料不行了,一会儿核心元器件出现问题,有了想法也实现不了。现在很多原材料、核心元器件,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p p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日本出差,当地人很自豪地邀我去坐新干线。现在呢,我国的高铁,不仅技术引领全球,还出口很多国家。这表明,我国正在从科技创新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作为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只要自己还能干,就会一直把科研工作做下去,为创新性国家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 /p p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还要解决原动力不足、创新文化缺位、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科技工作者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胸怀全局,百折不挠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积极弘扬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大力提倡创新教育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做到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国防建设紧密结合,与基础研究、人文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 /p p   总而言之,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天天想着“我要创新”“我要搞发明”就能作出成果,创新的灵感和理念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创新,要安心本职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中去,从道理本身入手,把它根源上的东西挖掘出来,才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创新不能好高骛远,“看清了远处的灯,走错了脚下的路”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报记者沈春蕾采访整理)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圆桌会议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我国原始创新成果为何还比较少?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特邀嘉宾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沈树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向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健康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 /span /p p    strong 康乐: /strong 原始创新成果少的原因之一是历史短。我国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引进现代科学,至今才一百多年。我国真正现代意义的科学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我国改革开放40年,科研工作才逐步走向正轨。我们真正能够专注地做科研,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支持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近30年来我国科学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进步是巨大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成绩非常巨大,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二百多年走过的道路。 /p p   第二,我们的文化习惯讲究中庸,不太鼓励标新立异。许多人更多地希望证明一个大师提出的理论或工作,或者紧跟别人的发现作出类似的发现,或者别人主要的突破都有了,我们在一些重要的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原始创新需要我们发现不同的东西,需要一种自信和主动精神,这是我们目前比较欠缺的。在科学上应该鼓励不同的想法,敢于证伪,不盲从权威。 /p p   第三,中国的科学研究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个别领域甚至走到了国际前列。但我们的原始创新为什么还是不多,这与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仍在西方科学家手中有关。一个概念性创新、发现往往要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得到发表。 /p p   第四,在技术的创新上,保护和奖励创新还有待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处罚较轻。 /p p   最后一点,我国要想提升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科学家、管理部门和资助机构应该着眼长远,有很大的耐心去孕育、培养、支持创新思想。一个原始创新要在科学家的头脑中孕育,要在实验中加以证明和完善,还要在其他系统中进一步拓展,所以整个过程是非常长的,需要耐心和定力。不要总是催促出短平快的成果,要出对一个领域有重要影响,或者改变人们原有认识的创新成果。 /p p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积累了重要的人才基础、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我们的研究条件也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越要沉下心来,想一些深远的,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的工作要有很大的宽容和理解,要有一个长期的支持。科学家自己也要长期坚守重要的科学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培养的科学家要长期坚守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长期不懈坚持下去。 /p p    strong 沈树忠: /strong 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是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扎实程度密切相关的。 /p p   加强原始创新,就要加强基础研究。做科研一定要抱以平常心,就好像学功夫一样,基础没打好,就不容易出成果。现在很多评价体系促使年轻人着重追求虚的、浮夸的成果和奖励,而不是真正为了做好基础科学练“内功”。功底没练好,想要做出高水平的东西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长期有效地鼓励和激励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p p   企业的原始创新水平也较低,这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国本身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问题,这个问题要长年累月地积累才能达到一定高度。而不是靠几项发明、几篇高端文章,或者是一两项高水平技术就能解决的。 /p p   国家原始创新的底子厚不厚,还是要看国家的基础科学积累的水平如何。即使我们的技术遇到难题,只要我们的功底足够扎实,很快就会发挥作用。 /p p   年轻人目前的原始创新动力不足,与科研评价体制等都是相关的。做好研究要真正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浮躁的学风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 /p p    strong 向涛: /strong 目前来看,我国创新成果比较少,但这不是说我国的科研出现了大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因为我国的积累时间比较短。 /p p   从发展速度上说,也不能说创新成果少,跟10年前相比,我们的创新成果更多了,也在增长。这是积累的问题。 /p p   第二,与教育制度相关。我国的教育同质化程度太高。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从大众的角度讲,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础。 /p p   第三,与我国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简单说就是“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严重。 /p p    strong 刘忠范: /strong 相对科学原发国家而言,我们的积累还不够。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而我们真正特别关注基础研究也就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事,相对而言时间还比较短。真正的原始创新工作需要长期的积淀。这是我国目前创新成果较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p p   此外,我们在做科研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比较急躁的。我们总是在喊口号,“做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做变革性创新”,但这需要慢功夫,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踏踏实实,而且还要路子走对,才有可能出现原始创新。 /p p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原始创新少与浮躁的学风也不无关系。我们现在的评价机制导致了大家特别浮躁,而科学研究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p p    strong 俞梦孙: /strong 原始创新来自于需求,我们如果把需求背后的规律搞清楚了,原始创新成果就会涌现。需求背后的规律是根本,本身就蕴含着重大发现。而我国的很多所谓“创新”工作是追随西方的,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导致我们的很多工作是在别人设计好的圈圈里做来做去。 /p p   需求指的是当前最需要的东西,代表着当前没有被解决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需求的解决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探讨需求背后的规律。 /p p   企业创新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目光短浅,常常只看到眼前。需求背后的创新常常不是孤立的,可以举一反三。解决这些需求的过程就是原始创新的过程,一定要按照科研规律安排科研工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院士观点 /strong /span /p p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既是世界科技创新的必然过程,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必然需求。我国科学家要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立足祖国大地、谙熟我国国情、放眼国际前沿、瞄准重大成果,做科技强国的践行者。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 /span /p p   ●我国的科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在一些关键领域可与国际同行一竞高低的阶段。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在于创新,而科技创新需要一支拥有全球视野、熟稔领域发展、瞄准世界前沿的战略科技力量。这样的科技队伍是具备深厚科学积淀、优秀科研人才和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力量,只有这样的科技队伍才能够在全球科技风云变幻中把握发展趋势、汇聚科研力量、引领科技发展。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span /p p   ●对核心技术不应抱着从国外引进的幻想,而应当从自身发展中寻找根本性的解决办法。“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我国科技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span /p p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大国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全社会也应当有统一而清晰的认识。全社会应当加强对这一目标的高度认同,进而形成切实有效的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span /p p   ●作为科技工作者,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以自身的知识为基础,利用科研平台所能提供的支持,作出更多更前沿的成果。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切实响应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以解决行业、领域中的难点问题作为自身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关注基础科研问题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技术难题,以科技手段推动行业进步。在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中。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都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span /p p   ●回顾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基础科学研究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必将引发前沿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在国际竞争中,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并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首先要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要把握时代脉搏。 /p p   ——吴岳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p p   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也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强大的号召。拥抱这一科技创新的“春天”,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勇攀高峰的信心,不畏惧科学探索的艰难险阻,勇于挑战世界科技前沿,力争在科技竞争的赛场上独领风骚、拔得头筹 需要国家不断深化科技改革,形成契合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与运行体制,为科学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系统” 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培育出一支符合科学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科学队伍,真正落实科技创新的要求,从而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管华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政策集锦 /strong /span /p p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系列依靠原始创新“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 /p p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投入到原始创新中。 /p p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p p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创新之重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p p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 /p p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p p   在创新激励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 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p p   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 3月,国务院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明确了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p p   在科技创新“加速度”的道路上,中国正在奋勇向前,汇聚各方力量,大步迈进世界前列。 /p
  • 生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和原始创新的现状和未来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局势动荡变革,黑天鹅(新冠病毒变异)、灰犀牛(全球产业链调整)和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并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的行政命令等事件不期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要呼唤生命科学硬科技的突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作为技术创新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要想在研发和生产环节不被“卡脖子”,不受制于人,在关键的产业链上尤其是用于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仪器设备以及原材料和试剂耗材等领域就要取得突破。自中美贸易冲突以来,美国一方面将中国部分大学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另一方面以立法形式限制关键核心技术对华出口。受此影响,我国科学仪器领域尤其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形势不容乐观。截至目前,美国出台的针对中国的《商业管制清单》(CCL)全部条款4510条,其中涉及科学仪器管制的占比超过42%,约为2000条。一、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现状生命科学仪器是生命科学产业供应链中的基石,包括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开发生产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分子生物学、蛋白工程学、细胞组学和成体组学仪器设备,应用于实验室、医疗诊断和药物生产等药物开发全过程场景,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应用,一切研究生产都要依赖工具进行。遗憾的是,贯穿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整条产业链的生命科学仪器产品矩阵,几乎都被国际巨头生命科学仪器公司(例如丹纳赫、赛默飞、安捷伦、赛多利斯等)垄断,国外品牌尤其美国品牌在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行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国产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最新统计,由于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拥有全球第三的高端生命科学分析仪器设备市场 ,但是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历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科研仪器的进口率超过80%,其中色谱仪、质谱仪等高端分析仪器进口率超过90%。数据来源:SDI、中商产业研究院二、生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相较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我国生命科学仪器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积累、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端的精密生命科学仪器领域还有很多空白。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的“进口替代”已经刻不容缓,急需在关键技术突破和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奋起直追。1、 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应用创新转变模仿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跟随性。这种跟随一是体现在技术性,二是体现在市场性。目前进行国产替代研发生产的生命科学仪器公司基本都是出于模仿创新的阶段。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是,在基因测序仪,数字PCR仪,色谱质谱分析仪等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现在国产都有替代产品出现,但是在技术方面,模仿创新不做新技术的开拓创新者和率先使用者,在开辟新市场和激发新需求这一块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要与国际生命科学仪器巨头同台竞争,下一步从事国产替代的生命仪器公司在研发资源投入方面需要从模仿创新(” 看中学”,Learning-by-watching)向原始创新(” 干中学”,Learning-by-doing)积极转变,要在创新链的前期(即研究开发阶段)和后期(即市场开发阶段)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2、 政策赋能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综合仪器信息网近年来发布的国家对生命科学仪器和试剂耗材行业制定的产业政策,拟定并组织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来看,我国在生命科学重大仪器设备和关键试剂耗材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全社会在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究,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的资金在迅猛增长,预计2022年投入资金将超过1200亿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对生物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出明确目标,提出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随着国家层面对生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被“卡脖子“风险的日益重视,各省市也陆续推出扶持国产仪器公司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政策赋能将大大加速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速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科技部3、培育更多生命科学仪器行业专精特新公司成长“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生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的创新行业,市场不是很大,但对一个国家的生物经济产业供应链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内生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小,产品种类繁多而复杂,本身又属于多学科交叉类型,行业技术壁垒非常高,需要从事国产替代的企业沉下心来,加强技术沉淀和市场沉淀,坚定的坚持“专精特新”的定位,突破国外专利壁垒,吸引资本关注度,增加行业IPO热度。立足国内市场,拓展企业能力边界,勇敢的进行国际化探索。作者简介章保平,上海萌薇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中共党员,上海市宝山区人大代表,2013年开始创新创业。上海萌薇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研发智造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已经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产品为包括生物制药市场在内的广大生命科学领域客户所欢迎,逐渐成为中国高端生命科学仪器领域进口替代品牌的领军企业。
  • 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背后差距仍在 “国之重器”期待原始创新
    p   由西安北站驶出的列车经过西成高铁横跨西宝高铁特大桥。“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历史性跨越背后,蕴含着中国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高度自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noimg/208ba026-1e58-43e0-a9bf-a68564db9b06.jpg" title=" 003.jpg" / /p p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先进制造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基础存在短板、高端人才短缺、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等方面。 /p p   当前,我国科研方面主要以模仿和跟踪为主,原创性成果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仍然稀缺。 /p p   中兴事件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现在必须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p p   近日,美国商务部禁止美企向中兴通讯公司出口产品,引发了人们对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注。业内人士称,“禁售令”既透露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的焦虑,也警示我们要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 /p p   经济学家张连起认为,中国“缺芯”困境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制造够大而不够强的现状。其实,无论是芯片,还是被视为飞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都折射出了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今后要破解“缺芯少心”之痛,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加快突破核心技术,铸就“国之重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1.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数据】 /span /p p   据统计,2017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达1.7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占GDP的比重达2.12%,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2017年,源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已近八成。“华为去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达800多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华为企业业务全球营销总裁邱恒说。 /p p   360度柔性屏、C919飞机模拟舱、5G网路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快递平台、智能诊疗系统、无人超市、虚拟现实智慧教室??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让参观者赞叹不已。 /p p   峰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 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9%,大数据应用正在从互联网、电信、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向传统领域拓展。 /p p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p p   专家表示,如今,我国在平台、应用创新以及集成创新方面能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创新的中国,正在给世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p p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动能新产业茁壮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发展作用更加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兴动能茁壮成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10%。移动终端、数字消费、线上支付等技术日臻成熟,有效带动了平台经济、智能经济发展。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核心技术能力仍存短板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现状】 /span /p p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热闹”的背后,也面临着“高端产业低端化”等问题,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也逐步显现,小、散、弱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认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弱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 /p p   其实,不只是机器人产业。有专家指出,在高端数控机床产业,我国同样仍未掌握一些真正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部件对进口依赖严重??这是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面临矛盾和困境的缩影。 /p p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坦言:“我们在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确实存在短板,特别是制造环节相对较弱,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没有完全掌握。”在近日举行的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一位中国参展商也表示,在制造业上,我们还存在短板,一些核心部件的研发技术并没有掌握。 /p p   先进制造,是制造业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有研究显示,美国先进制造领域年人均产出是非先进制造领域的2倍,每个先进制造岗位可带动供应链上3.5个工作岗位。 /p p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先进制造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基础存在短板、高端人才短缺、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等方面。加之国外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掌控价值链高端环节,我国先进制造发展面临被“低端锁定”的风险。 /p p   “我国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高端传感器等技术领域明显落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表示,当前,我国企业创新观念需要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未来,应加大创新生态链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具备原始创新实力。 /p p   宁吉喆指出,当前,我国科研方面主要以模仿和跟踪为主,原创性成果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仍然稀缺。2017年,最能衡量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的比重不到40%和20% 目前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1000人左右,远低于高收入国家4000人左右的水平。要转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全方位创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3.原创成果期待重大突破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案例】 /span /p p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新大陆集团发布了全球首颗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和数字公民安全码。据介绍,数字公民安全码是在通用二维码上创新“复合赋码”技术研发的防篡改、防伪造、防抵赖的安全二维码,它与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一起,为数字公民技术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p p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与学生、企业家对话时表示,美国抢占了芯片研发的先机,芯片市场完全由美国人控制,“如果他们突然停止销售芯片,意味着什么,你们心里清楚”。中国、日本等国家需要开发自主半导体技术,以摆脱美国对全球芯片市场的控制。 /p p   “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阿里云副总裁李津说,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自主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加速打造芯片竞争力。 /p p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叶甜春表示,中兴事件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现在必须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会持续受制于人。 /p p   “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说。马云认为,核心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大企业要有大担当,掌握核心技术也是大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 /p p   那么,应如何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p p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我国有规模雄厚的产业优势,制造业需求潜力大,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人才资源优势,“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办法应对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冲击和干扰”。 /p p   罗文表示,当前要突出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解决行业反映突出的专用设备、材料、工艺等共性问题,跨越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p p br/ /p
  • 提升中医药“从0到1”原始创新研究能力!浙江启动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申报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度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的通知》,将全面启动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高能级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生命健康科学高地,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通知》指出,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将按照“优化建设布局,明确领域方向,择优遴选支持”的原则,围绕浙江省中医药科创高地建设和经济社会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升中医药“从0到1”原始创新研究能力,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重大疾病诊治技术、中医药服务以及浙江中医药先进产业集群等,并择优纳入局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通知》提出四项建设目标:一是集聚科技要素。集聚整合依托单位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成为浙江本领域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基地。二是组织科技攻关。围绕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研发活动,支撑中医药相关领域技术进步,保持浙江优势中医药科研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注重引进和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成为浙江科技创新的人才高地。四是加强社会服务。面向社会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建立开放基金,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功能,为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条件,成为浙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基地。  《通知》明确申报对象和条件,拟申报的中医药重点实验室需在所属研究领域居省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任务 实验室人员在20人左右,其中博士学位人员不少于10人、专职科技人员不少于5人、中医药人员占人员总数30%以上等。实验室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完成后将从研究水平和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
  • 北裕仪器与上海大学开始创新合作新征程
    北裕仪器与上海大学开始创新合作新征程2020年9月18日主题为“深化合作,共谋未来,推动宝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20宝山知音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隆重召开。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市委统战部无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处副处长王杰弘,宝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继渭,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为民副部长谭婷,中国宝武统战部高级专员李天韵,宝山区科委副主任方天明,宝山区知联会理事、区经委副主任王春艳,市知联会社会发展专委会秘书长童麟,宝山区知联会会长、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雁,中国宝武风险控制总监、宝钢知联会会长刘新宇,嘉善县知联会会长徐煜、上海大学知联会会长焦正等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公司董事长陈凡应邀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交流发言及现场签约。 本次知音论坛以“深化合作,共谋未来”为主题,会议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创新发展情况”、“依托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投资促进工作增强竞争力”、“推动产城融合”以及“建设环上大创新科技圈”等进行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以及合作签约。在签约与交流环节,公司董事长陈凡分享了他与公司的成长经历,充满激情的谈了创业的初心、历程和感悟,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谋求进一步合作与发展,在前期充分沟通基础上,公司董事长陈凡和上海大学知联会会长焦正代表北裕仪器与上海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本次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合作共建,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所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着力于打开校企合作的新空间,构建“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董事长陈凡交流发言签约仪式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上海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发言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代表上海市委统战部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进一步围绕中心大局,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优势作用;要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凝练特色,擦亮品牌。通过知联会的对接共建,进一步发挥“智库”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在地方落地,发挥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加强联情联谊,借助合作平台,共谋发展新作为,全力参与推动、扩大合作范围,将几方的战略协作关系向更深层次、更远方向推进。
  • 原始创新仍是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基础研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仪器信息网讯 7月26-28日,2023世界光子大会暨第十四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大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详细内容请点击视频:
  • 总书记谈科技创新 院士们语“说到心坎里”
    p   走进人民大会堂,72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院士心潮澎湃。 /p p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两院院士、全国科技界代表、各省领导、科技管理人员近4000人参会。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盛会。 /p p   1978年,年轻的陈宜瑜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成立了白鳍豚研究组。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随后几年,国家科技政策初步框架基本完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开始布局,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p p   陈宜瑜亲历此后的每一次科技大会。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p p   “今天的会议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陈宜瑜说,这是对全社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动员和部署。 /p p   这是因为,当下的中国再次走到一个关键节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p p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创新鼓与呼。 /p p   “可以感觉到,总书记的话透露出中央的紧迫感,以及对创新的期待。”陈宜瑜说。 /p p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总书记说,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p p   如何变?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amp #823& amp #823总书记的五点要求指明方向。 /p p   “总书记没有就科技论科技,而是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中系统考虑,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企业、体制、人才的关系,同时还把中国的科技创新放到世界发展的格局中去考量。”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坚信,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会,中国将迎来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p p   “我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这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源动力。”陈宜瑜说。 /p p   可能没有几个人比华为总裁任正非对此的感受更加深刻。“华为每年研发投入约为100亿美元,未来仍将增加。”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华为有8万员工,其中2万人负责科研。 /p p   对基础研究“下血本”让华为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张名片。就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前夕,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成功的基因和秘诀是,坚定不移28年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每年总投资近100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600亿元“弹药”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让华为在大数据传送上世界领先。 /p p   在讲到深化改革创新、强调弘扬创新精神,培养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等问题时,总书记的讲话频频被掌声打断。 /p p   “都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了。”总书记谈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程鹏飞倍感振奋,“这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正在修订新的促进成果转化的办法。这说明中央对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掌握得非常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p p   “这些都是科技界反映了很多年的问题,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我认为接下来一定会出台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加以解决。”陈宜瑜说。 /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全程认真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并做了记录。“总书记的话讲到大家的心坎里了。”他说,“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创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 /p p   让陈宜瑜印象深刻的还有总书记一再强调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来自上海港湾集团的徐士龙则表示,约50%的GDP、80%的再就业由民营企业创造,他呼吁国家在科研经费和科技评价体系能向民企倾斜。“如果民营企业能更多参与国家创新活动,将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作用。”他说。 /p p   “让我们扬起13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风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汇聚全社会的创新力量,中国将继续昂首前行。 /p p br/ /p
  • 两院院士谈: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本期特刊邀请两院院士撰文,畅谈学习体会,并分享他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各自科研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培养世界一流的遥感人才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更为我的教学和科研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和团队策划参与了不少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在诸多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数学和过程控制方法,产出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0年,我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45颗,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导航服务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了北斗产业应用体系。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从无到有、从好用到用好,可以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特别是无人机遥感、地面移动测量遥感,为国家服务。接下来,我们要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推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一体化”组网,把人工智能送上天,让天上有对地观测的“大脑”“慧眼”。下一步我国计划发射的“珞珈二号”“珞珈三号”卫星就要做相关测试,随后我们还将发射“东方慧眼”系列卫星。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5G或6G网络,拿着手机“玩”卫星。所以,遥感作为一门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是世界各大国争夺全球乃至太空信息控制权的战略性制高点,已成为顶尖科技的竞技场。我国遥感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独立、安全、可控的原则,其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全链路遥感知识、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遥感人才。武汉大学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创新并实践了面向国家需求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自主设置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于今年正式列入国家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目录。我和团队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遥感科技报国、造福人民和服务社会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创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师资队伍、引领示范的课程体系、填补空白的教材体系、科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五位一体”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们依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和两个卫星定标场,以遥感的理论、方法、应用为主线,构建涉及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从传感器制造、卫星设计,到快准灵、智能化的遥感应用系统研制,全面支持全链路遥感教学、多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培养,创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模式。武汉大学遥感团队将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砥砺前行,不断创新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世界一流遥感人才,为把我国建成遥感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吴纯新整理)让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强国引擎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事业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根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国际先导性科研布局、坚持颠覆性原始创新。以颠覆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长期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引擎。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之一,然而基于电子计算的算力发展速度受限于摩尔规律,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算力需要。团队研制的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在国际上首次以光速完成人工智能任务,突破了传统电子计算长时延、高功耗等瓶颈,样片算力相对于顶级电子芯片提升10倍,能耗降低10倍。未来,该芯片算力有望提升3个数量级,能耗下降6个数量级,带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实现颠覆性突破,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赋能万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从2017年第一代介观全脑显微仪器RUSH诞生,到2018年第二代RUSH仪器优化,再到2021年自主研制的扫描光场显微镜DAOSLIMIT,为生命科学观测打开了全新视野。不久前,团队研发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相关成果在《自然》发表,该成果攻克了超精细光场感知与超精细光场融合两大核心技术,为解决光学像差这一百年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也将应用于天文观测、生物成像、医疗诊断、移动终端、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团队始终以颠覆性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必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团队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并基于片上非相干光孔径合成原理研制了“时—空—角”自适应融合的光场智能成像芯片,该芯片有望实现大规模高速高分辨率巡天观测和低轨高速运动卫星跟踪监视,服务于“边海空天”安防事业。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团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雄关跃马过,劲风正起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为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记者华凌整理)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我也特别关注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报告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我们党对于在能源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在电力能源领域长期从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使命在身,责任重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无论是输电系统还是配电系统,其结构形态、运行方式、市场机制都将发生深刻变革,我们电力系统研究者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使研究成果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镇,也承担着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重大使命。组织好多学科协同攻关,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以下三方面,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一是以高水平科研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天津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其目的就是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储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平台建设中,我们汇聚了天津大学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了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希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同时培养一批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二是以新理念新机制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在能源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机制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三驾马车”。智慧能源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按能源类型独立建设、运营能源电力系统的模式,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梯级互补利用、智慧化运行,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天津大学在电气、环境、建筑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正在新理念带动下,形成能源领域的“大团队”,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在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三是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天津大学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积极倡导者,2017年提出新工科“天大行动”,实施“产联学”和“跨中融”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国家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利用专业科研优势,首先根据我们学院的学科特点,将信息类学科与能源电力类学科融合,2019年成立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该专业已经被教育部认定为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面对储能产业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结合电力、化工、材料、机械等相关学科的特色,成立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也获批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希望通过产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未来能源领域的优秀人才。(记者陈曦整理)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饶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南方电网公司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路,在推进能源强国建设中奋勇前行,先后建成投运了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从±500kV到±800kV、从直流、柔性直流,再到推动直流技术进入特高压柔性直流新阶段,我们不断攀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各项运行指标走在前列,牢牢站在了世界直流技术和工程实践发展的前沿。发展不停,创新不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方面,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我们将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新型储能、电碳耦合等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重点关注新能源全面可观可测可控技术、多时间尺度电力电量平衡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惯量评估及频率运行控制技术、高度电力电子化系统的谐波及振荡抑制技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全景仿真技术、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构网型控制技术、规模化储能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成为产业链“链主”、创新链“链长”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领军企业。另一方面,要培养集聚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建成能源领域一流创新人才高地。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方电网正处于勇立时代潮头,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期,我们必须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和机制双峰并立,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人才发展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电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行业关键技术及业务领域打造网省两级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参与创新的人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需要我们大批的科技人员百折不挠、十年磨一剑,需要一代代人以“国之大者”为引领,真正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用创新实践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新华社发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方向,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又有了新论断、新阐释、新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再次提升到新高度。报告在论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时,提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一直以来,我们牢记科研使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勇担当、善作为,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破难题、攀高峰,在民族种业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上补短板、强优势。过去十年,我们在种业重大技术创新和重点科研平台上取得一系列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实现第四期每公顷15.0吨目标;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603.9公斤的世界纪录,入选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镉低积累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三个率先”,系列品种有望明年通过国家审定。过去十年,我们的平台建设更加夯实。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我们正在建设的聚焦种业创新的岳麓山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农业领域全体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奋斗。以我研究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有害生物防控领域为例,过去十年,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丰富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农药使用量下降了20%。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比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未来,立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我们要着力培育一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研创一流农业科技成果,打造一流农业科研单位,坚决扛牢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提高“粮头食尾”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把根扎在试验田,把心用在科研创新上,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我们计划,着力健全人才竞争协作机制,力争在5年内培育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200人左右;耐盐碱水稻大面积示范田稳定在亩产300公斤以上,释放全国1亿亩左右宜稻盐碱地粮食产能3000万吨;再生稻和稻油协同核心品种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湖南粮油产能提升20%以上。在优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上,我们将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数字院所,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争取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投入上取得较大突破。我们还将在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洞庭湖生态区综合试验基地,加快市州分院和地方特色产业研究院建设,全力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建成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多,服务产业好,体制机制优的一流农业科研机构。(记者俞慧友整理)
  •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两院院士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培养世界一流的遥感人才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更为我的教学和科研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我和团队策划参与了不少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在诸多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数学和过程控制方法,产出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0年,我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45颗,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导航服务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了北斗产业应用体系。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从无到有、从好用到用好,可以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特别是无人机遥感、地面移动测量遥感,为国家服务。接下来,我们要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推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一体化”组网,把人工智能送上天,让天上有对地观测的“大脑”“慧眼”。下一步我国计划发射的“珞珈二号”“珞珈三号”卫星就要做相关测试,随后我们还将发射“东方慧眼”系列卫星。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5G或6G网络,拿着手机“玩”卫星。所以,遥感作为一门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是世界各大国争夺全球乃至太空信息控制权的战略性制高点,已成为顶尖科技的竞技场。我国遥感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独立、安全、可控的原则,其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全链路遥感知识、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遥感人才。武汉大学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创新并实践了面向国家需求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自主设置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于今年正式列入国家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目录。我和团队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遥感科技报国、造福人民和服务社会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创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师资队伍、引领示范的课程体系、填补空白的教材体系、科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五位一体”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们依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和两个卫星定标场,以遥感的理论、方法、应用为主线,构建涉及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从传感器制造、卫星设计,到快准灵、智能化的遥感应用系统研制,全面支持全链路遥感教学、多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培养,创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模式。武汉大学遥感团队将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砥砺前行,不断创新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世界一流遥感人才,为把我国建成遥感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让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强国引擎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报告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事业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根基,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国际先导性科研布局、坚持颠覆性原始创新。以颠覆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长期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引擎。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之一,然而基于电子计算的算力发展速度受限于摩尔规律,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算力需要。团队研制的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在国际上首次以光速完成人工智能任务,突破了传统电子计算长时延、高功耗等瓶颈,样片算力相对于顶级电子芯片提升10倍,能耗降低10倍。未来,该芯片算力有望提升3个数量级,能耗下降6个数量级,带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实现颠覆性突破,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赋能万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从2017年第一代介观全脑显微仪器RUSH诞生,到2018年第二代RUSH仪器优化,再到2021年自主研制的扫描光场显微镜DAOSLIMIT,为生命科学观测打开了全新视野。不久前,团队研发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相关成果在《自然》发表,该成果攻克了超精细光场感知与超精细光场融合两大核心技术,为解决光学像差这一百年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元成像超级像感器也将应用于天文观测、生物成像、医疗诊断、移动终端、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团队始终以颠覆性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必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团队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并基于片上非相干光孔径合成原理研制了“时—空—角”自适应融合的光场智能成像芯片,该芯片有望实现大规模高速高分辨率巡天观测和低轨高速运动卫星跟踪监视,服务于“边海空天”安防事业。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团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雄关跃马过,劲风正起帆。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为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记者华凌整理)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我也特别关注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报告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我们党对于在能源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在电力能源领域长期从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使命在身,责任重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无论是输电系统还是配电系统,其结构形态、运行方式、市场机制都将发生深刻变革,我们电力系统研究者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使研究成果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镇,也承担着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重大使命。组织好多学科协同攻关,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以下三方面,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力量。一是以高水平科研推动能源技术革新。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天津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其目的就是支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储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平台建设中,我们汇聚了天津大学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了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希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同时培养一批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二是以新理念新机制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在能源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机制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三驾马车”。智慧能源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按能源类型独立建设、运营能源电力系统的模式,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梯级互补利用、智慧化运行,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天津大学在电气、环境、建筑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正在新理念带动下,形成能源领域的“大团队”,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在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三是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天津大学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积极倡导者,2017年提出新工科“天大行动”,实施“产联学”和“跨中融”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国家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利用专业科研优势,首先根据我们学院的学科特点,将信息类学科与能源电力类学科融合,2019年成立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该专业已经被教育部认定为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面对储能产业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结合电力、化工、材料、机械等相关学科的特色,成立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也获批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希望通过产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未来能源领域的优秀人才。(记者陈曦整理)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饶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南方电网公司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路,在推进能源强国建设中奋勇前行,先后建成投运了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等。从±500kV到±800kV、从直流、柔性直流,再到推动直流技术进入特高压柔性直流新阶段,我们不断攀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各项运行指标走在前列,牢牢站在了世界直流技术和工程实践发展的前沿。发展不停,创新不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方面,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我们将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新型储能、电碳耦合等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重点关注新能源全面可观可测可控技术、多时间尺度电力电量平衡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惯量评估及频率运行控制技术、高度电力电子化系统的谐波及振荡抑制技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全景仿真技术、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构网型控制技术、规模化储能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成为产业链“链主”、创新链“链长”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领军企业。另一方面,要培养集聚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加快建成能源领域一流创新人才高地。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方电网正处于勇立时代潮头,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期,我们必须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和机制双峰并立,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人才发展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电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行业关键技术及业务领域打造网省两级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参与创新的人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需要我们大批的科技人员百折不挠、十年磨一剑,需要一代代人以“国之大者”为引领,真正把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结合起来,用创新实践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新华社发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方向,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又有了新论断、新阐释、新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再次提升到新高度。报告在论述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时,提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一直以来,我们牢记科研使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勇担当、善作为,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破难题、攀高峰,在民族种业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上补短板、强优势。过去十年,我们在种业重大技术创新和重点科研平台上取得一系列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实现第四期每公顷15.0吨目标;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603.9公斤的世界纪录,入选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镉低积累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三个率先”,系列品种有望明年通过国家审定。过去十年,我们的平台建设更加夯实。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我们正在建设的聚焦种业创新的岳麓山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农业领域全体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奋斗。以我研究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有害生物防控领域为例,过去十年,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丰富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农药使用量下降了20%。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比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未来,立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我们要着力培育一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研创一流农业科技成果,打造一流农业科研单位,坚决扛牢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提高“粮头食尾”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把根扎在试验田,把心用在科研创新上,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我们计划,着力健全人才竞争协作机制,力争在5年内培育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200人左右;耐盐碱水稻大面积示范田稳定在亩产300公斤以上,释放全国1亿亩左右宜稻盐碱地粮食产能3000万吨;再生稻和稻油协同核心品种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湖南粮油产能提升20%以上。在优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上,我们将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数字院所,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争取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投入上取得较大突破。我们还将在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洞庭湖生态区综合试验基地,加快市州分院和地方特色产业研究院建设,全力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建成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多,服务产业好,体制机制优的一流农业科研机构。
  • 王贻芳院士: 建设大科学装置要有创新性和领先性
    可以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享这样的科学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称为“大科学装置”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  近年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应用捷报频传——“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应用,成为获取原创成果、突破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为了全面认识大科学装置这一“国之重器”,科技日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他多年参与设计、建设、运行和使用大科学装置,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记者: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贻芳: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需要的科学仪器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要想扩展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边界,就需要提升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科学仪器的复杂程度会越来越高,发展到最后自然就是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仪器设备,它的核心仪器一般通过自主研发完成。建设大科学装置可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  由于大科学装置规模大、复杂程度高,其建造成本也会很高。这种装置既不能仅供一个人用,也不能供某个实验室里的几个人用,而是要大家共享。可以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享这样的科学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记者: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装置。您觉得,这些大科学装置在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贻芳:最近几十年,我国从无到有、逐渐建造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具有鲜明的科学和工程双重属性。一方面,这些大科学装置奠定了我们整个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利用这些设施,很多科学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建设这些装置的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建设大型科学设施、科学仪器的技术和能力。  有了这些大科学装置的支撑,我们未来才可能在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地位和影响。具体来看,我们的设施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先进,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  但是,跟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独创性,还是科研人员利用大科学装置取得领先科技成果的能力,都需要逐步提高。未来,我国肯定还将继续建设大科学装置,科技事业也将因此发展得越来越好。  最核心的还是创新  记者:这些年,各地纷纷上马建设大科学装置。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贻芳:一哄而上建设大科学装置,这可能导致不少大科学装置建设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我就跟着照做,这种同质化竞争,背离了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初衷。  大科学装置建设必须强调创新性、独创性,不能一窝蜂上,也不能“撒胡椒面”,得一步一步走,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各地都上马同质化的大科学装置,都希望做同样的事情,是一个非常不科学的现象,也是浪费资源。  记者:那么,您觉得该如何优化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布局?  王贻芳: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布局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重点要考虑其用户需求和国际领先性。  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非常重要的,是要保证正在规划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能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得到国际认可,要站在整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高度,来规划、选择、评价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可实施性和重要性。  记者:高能所建设运行了多个大科学装置,请您结合建设运行这些大科学装置的经验,谈谈如何才能让大科学装置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王贻芳:谈不上经验,我们在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的时候,会慎重考虑刚才我强调的那几点,也就是它的学科重要性、领先性、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家需求。我们希望自己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够走在国内前列,而且要走在国际前列。  在项目选择上,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最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即使不是国际上最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先性。我们不会考虑去“复制”别人的大科学装置,也不会纯粹为了建而建。  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创新。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是大科学装置本身的技术创新,还包括它将来能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与国际同类装置相比,我国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要有创新性和领先性。要让国际同行认可并承认,咱们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跟他们的不一样,咱们的装置至少在某些方面比他们的好,不能只是跟跑。  当然,有些大科学装置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用户需求。但是在考虑用户需求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不能因为用户不够领先,我们就跟着走。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程度的提前量,刚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如果用户很快发现装置不够先进,显然是不行的。建设方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甚至建设完成之后的若干年,确保装置的领先性。  项目选择一定要精准  记者: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存在哪些不足?  王贻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投入规模不够。经费不足就无法保证大科学装置的先进性、领先性、创新性。事实上,相比国外,我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总投资规模偏小,限制了装置的领先性和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进而限制了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是从单个装置来看,国际领先性不够。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在起步相对较晚、财力相对有限、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大多以跟踪、模仿和追赶发达国家为主,具备原创科学思想和科学设计、世界领先甚至独创独有的大科学装置数量还很少。  记者:既然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存在差距,那么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您有哪些建议?  王贻芳: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要优化顶层设计,做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项目选择。项目选择一定要精准,要选择真正在学科领域具有领先性的大科学装置。这个领域应该是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的,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其次,在设计大科学装置时,技术指标的设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国家要鼓励科研人员去“摸”技术的天花板,即使有些指标最后没达到,国家也要允许。不然,在定指标时,项目负责人就会留有余地,这不利于发展更先进的大科学装置。  最后,设计和建造大科学装置涉及许多研究试验和技术攻关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工程和科研双重性。建议制定适应大科学装置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建设管理制度,充分考虑这类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与需求。要根据大科学装置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论文发表、独立成果研发上的特点,考虑项目、人才的一体化资源配置方式,培养设施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复合型领军人才,重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
  • 院士关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挥智库作用,促进科技决策
    p   5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分学部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技大师荟萃之地,要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科技创新发展全局和长远问题,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纷纷表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更需要大家踏实下来认真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想一想什么样的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才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让科技成为国家、企业、人民可依赖的利器。 /p p   这里,记者选择几位院士的观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0c047f93-3717-4bca-8dd6-ca7ea0b1831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朱作言&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福&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金力 /p p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 /strong /p p strong   不能把国家实验室当“蛋糕” /strong /p p   “这次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让我感受到‘科学春天’的又一次到来,相信能在中国掀起创新的新高潮。”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说,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想了很多办法,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有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 /p p   他特别关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本意,是要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凝聚一只高水平、学科交叉的科研队伍,集中力量办大事。”朱作言说,“但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都把国家实验室当成一块‘大蛋糕’,当作一种资源,而不是考虑是否能够解决某个科学问题。” /p p   朱作言认为,建设国家实验室不能都“另起炉灶”“推倒重来”。“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整编、调整和提升,比如已经有深厚学科根基、人才优势比较明显、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国立科研院所,再比如前期已经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只有在那些我们确实没有基础的领域,或者需要新建的大科学工程,才适合新建。”朱作言说,“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慎重,否则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 /p p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strong /p p strong   科技智库要对争议问题进行科学回应 /strong /p p   中科院院士高福认为,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的价值与作用不应仅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还应该向社会发声,当好智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科技创新发展全局和长远问题,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高福认为这十分及时。 /p p   今年发生的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在网络发酵后引起很大的恐慌。“我参与了此次事件的调查,在公众恐慌的时候接受媒体采访,从科学角度回应了疫苗安全问题。”高福说,在一些重要的事件上,科学家应该发声,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应该发挥智库的作用。“比如转基因安全问题,美国科学院出来说话,英国皇家学会也出来说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逐渐站出来?” /p p   他认为,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智库作用不仅是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参考,而且是对越来越多的敏感和争议问题的一种社会关切。“当没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应该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那些争议问题进行科学回应,使老百姓不再无所适从,这是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p p    strong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 /strong /p p strong   科研行政管理要“放权” /strong /p p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听到这里,我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忧虑,我们的行政管理体系太刚性。”中科院院士金力说。 /p p   “我们从上到下一直在呼吁,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减少对科学研究的管理、要放权,但很多管理部门目前还是在‘用力’。”金力指出,行政部门的“用力”在一些需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进行创新的方面容易见成效,但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自由探索等,很可能适得其反。 /p p   金力说:“科学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政策环境,需要刚柔相济的科研行政管理方式,才能让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p p   金力强调,只有当管理部门真正意识到“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要少管”时,科技工作者才能充分施展才华和智慧。 /p p /p
  • 科技创新“双循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融入全球科技创新
    结合党中央近期系列文件精神,可以认为科技创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双循环”)中居于核心地位。自 2018 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无理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美国在经贸摩擦中频频利用其科技优势对我国进行科技封锁,导致“卡脖子”问题凸显。  可见,要实现科技创新对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动作用,就首先要实现科技创新“双循环”。即,在开放、共享的国际大环境中,既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又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格局,进而将科技创新“双循环”作为经济“双循环”的内生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实现推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进程。  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内涵  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时代背景  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提出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1. 近年来美国商务部频频发布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制裁中国的企业与科研机构。除华为公司首当其冲之外,美国商务部的触角已经扩大到我国的高等学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已被列入制裁名单范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已被禁止使用 MATLAB 软件。  2. 多年来中美经贸摩擦的核心其实是高科技竞争。美国多次禁止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中国,意图造成实际上的“高科技脱钩”。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看,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初步具备打破美国科技封锁的潜力与条件。  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基本内容  按照经济“双循环”的基本逻辑,可将科技创新“双循环”基本内容归纳为以下 3 个方面。  1. 国内大循环建设为主体  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从 0 到 1”的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多元主体融通创新,打通科技创新的全过程链条,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进而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研究支持和更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话题,实现本土化的知识生产、流动、扩散、应用、再生产。  2.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学习和利用全世界范围内一切优秀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重大原创性科技发明、颠覆性科技产品,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许可、企业并购等形式将外部知识资源引入国内大循环。通过本土化知识和外部知识的融会贯通、汇聚交叉,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市场的需求。  3. 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  “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从来不等同于自我封闭,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自然而然会成为被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融入国际大循环。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也应通过科技成果的产出和推广应用,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鸿沟,提升全球科技整体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关键难点  按照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基本内容,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来看,存在着 3 个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难点。  1. 国内大循环中,基础科学研究的源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在科技创新中起着源头活水的作用。但源头活水自由流动到工程技术段,浇灌出累累的科技创新硕果的前提是,中间的各个“涵洞”“闸门”需要畅通。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 10 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所蕴含的就是对基础科学成果尽快转化为原始创新的殷切希望。  2. 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卡脖子”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全局  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大量学习、引用国外经典文献,产出了数量上世界第一的科学论文,质量也在逐年升高。可是对于“从 0 到 1”原始创新和“卡脖子”问题的解决,成效不够明显。在工程技术领域,多年来我国局限于对国外先进产品进行引进、改造,但始终无法产生原理性突破和质的飞跃,只能跟在国际前沿后边走,处于“跟跑”位置,处处被动、无法掌握竞争先机。  3. 在国际大循环中,对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贡献仍显不足  我国虽然已经产出了高铁、5G 网络、电子支付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但对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贡献仍显不足,缺乏更多类似吴仲华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屠呦呦的“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等重大科技成果。要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影响力,还需要从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科技发明、原创型重要专利等节点发力,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更多高质量成果。  基于技术科学的科技创新“双循环”实现路径  从本文 1.3 节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科技创新存在的 3 个难点,可以根据笔者之前的研究,基于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来提供解决方案。基础科学不能直接作用于技术创新,停留在工程技术本身又很难获得原始创新,唯有技术科学才具有丰富的创新功能,对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形成具有关键核心作用。技术科学的创新功能,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原始创新功能、二次创新功能和潜在创新功能 3 个方面。此功能定位,可为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  科技创新的国内大循环  依据技术科学的 3 个创新功能提出以技术科学为核心建构的科技创新国内大循环思路(图 1)。如图 1 所示,国内大循环由 3 条路径构成。  图1 科技创新国内大循环建构思路  国内大循环路径 1——“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技术科学”,表达的是技术科学的原始创新过程。  分为 2 个部分:  1. 经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路径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本土化流动,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2. “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即从工程技术中凝练问题引发技术科学研究,进而实现工程技术创新。  国内大循环路径 1 充分展示了技术科学的原始创新功能,即理论导向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原创发明与原始创新。为更清晰地阐述国内大循环路径 1,将其内部知识活动和主体活动进行深入刻画绘制成图 2。图 2 展示了 2 个部分知识活动和主体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与整体链条:  1. 从纯基础科学出发,将科学原理和科学发现转化为新的技术原理,制作出样机、模型或者提出原创性发明方案,最后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产品创新或者工艺创新。  2. 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出发,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基础研究,改变原有的从基础研究段发起的创新路径,面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开展知识创新。  这一段路径的主要特点是增加了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的知识供给链条,补充了原有线性模型的不足。国内大循环路径 1 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 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 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准确、深入阐释。  国内大循环路径 2——“技术科学—基础科学”,表达的是技术科学反哺基础科学的过程  钱学森早就前瞻性地指出:技术科学研究的成果再加以分析,再加以提高就有可能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这里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的内容就是从自动控制实践总结出来的,在自然界里,则演变为生物控制论。控制论作为一门技术科学,能够深刻地推动生物学这门基础科学学科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技术科学对基础科学的反哺功能。  国内大循环路径 3——“工程技术—基础科学”,表达的是工程技术对基础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在天文学领域望远镜、引力探测装置的出现催生了更多的新天文现象的发现,加速了天文学的进展。在原子物理领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使得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更加深刻。医学领域,医疗设备的不断升级加深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基础医学的进步由此不断产生。  图 1 描述的 3 条路径,阐释了科技创新国内大循环的总体建构思路:从基础科学端和工程技术端两端发力,在技术科学这一关键环节形成新的技术原理、模型、样机、原创发明等成果形式,最终实现工程技术创新这一终极目标。同时,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都能够反过来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由此形成新一轮循环的动力源。上述路径如果由我国自主完成,通过专利申请、技术秘密、产业对接等产学研协作活动,就能够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利用各种天然存在的反馈关系(图 2),持续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并通过市场需求导向的加强,使得科技创新的国内大循环能够源源不断运行下去。  图2 以技术科学为核心的国内大循环主体活动图  科技创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图 1 和 2 是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阐述“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这一创新链条。将视野拓展至国际视角,可根据技术科学的二次创新功能,绘制出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建构思路,这里同样包含 3 条路径(图 3)。  图3 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建构思路  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 1——“国外工程技术—国内技术科学—国内工程技术”,提供了基于技术科学的二次创新功能对国外先进工程技术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思路。  以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经常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这多数是因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技术原理没有搞清楚,所以无法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入改进和再创新。未来应在技术科学的层次上,要弄清国外先进技术的技术原理,争取在技术原理上进行升级,从而在新的技术轨道上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水平。  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 2——“国外技术科学—国内工程技术”,提供了基于国外技术科学成果推动我国工程技术创新水平的新思路。  以马可尼的无线通信技术为例,最初是在意大利和英国做出的,但最终在美国成为现实。再如青霉素,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源自英国,最终也是由美国的制药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虽然技术科学的成果会被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保护,但由于其处于萌芽期,专利丛林尚未形成,为我们提供了可观的、可加以利用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反面例证,我国吴仲华和屠呦呦的技术科学成果由于当时缺乏专利保护,已经被国外无偿使用多年。  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3——“国外基础科学—国内技术科学—国内工程技术”,提供了全方位利用国外基础科学成果以从源头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水平的新思路  由于基础科学具备公开和共享的天然特征,学习和利用的障碍不大。例如,爱因斯坦在 1916 年提出的受激辐射理论,于 1958 年被汤斯和肖洛转化为技术科学成果,又在 1960 年指导梅曼成功地制造出红宝石激光器,成为基础科学成果转化为工程技术的典范。在国外同行工作的启示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在 1961 年就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激光器,充分展现出基础科学成果的广泛而又无差别的源头作用。  融入科技创新国际大循环  将图 3 中国内与国外的位置做一调换形成图 4,就能够将知识的流动方向做一逆转,展现我国积极融入科技创新国际大循环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这意味着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 2 种资源的同时,我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也被视为资源进而成为国外主体创新活动的知识基础。这既能体现我国对全球科技创新的贡献,也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必然结果。  图4 科技创新融入国际大循环建构思路  对策建议  为推动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建构思路框架能够落地实施,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 3 点对策建议 。  重视技术科学在科技创新“双循环”中的作用  1.加强对技术科学思想的宣传,明确技术科学对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作用,提高科学界、政府、企业界等相关人员对技术科学思想内涵的认识   2.加大技术科学思想对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深化有关发展技术科学的政策、技术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的特殊性认识   3.廓清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技术科学思想缺位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危害   4.将重视程度落实到文件层次,基于技术科学思想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精神。  加强技术科学专门政策与组织建设的力度  要从宏观管理层面为科技创新“双循环”建设的指引和管理服务,确保以技术科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知识供应链的畅通,以及创新主体行为的积极性、规范性、协同性。  1.在“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指导文件中重新确立技术科学之于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地位   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中明确列出支持技术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和课题指南,从经费投入上加大对技术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3.集合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高新技术司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等相关部门的优势资源,加强对技术科学发展的指导与管理。  以技术科学家为桥梁推动多元主体的融通创新  配合知识创新供应链的运行,应构建以技术科学家(与科学家、工程师对应)培养和使用为中心的科技创新行为主体协同机制。  1.以技术科学家的培养和使用为抓手,带动科学家和发明家乃至企业家协同合作   2.要推动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等行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发现和鼓励“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风格集于一身的帅才型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出现   3.积极促进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研究院,招揽高层次人才,给予优厚待遇甚至股权   4.依托科学技术部正在积极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担负起支持技术科学发展的责任,深入地开展综合类和区域类技术科学研究。  结论与展望  回顾历史,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曾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被张劲夫同志称为“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在以基础科学为源头的创新链条中,技术科学作为桥梁和中介,使得基础研究成果(基础科学)能够最终转化为原始创新成果(工程技术),科技创新的全链条由此得以贯通。以此为主要逻辑,辅之以技术科学为核心的对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学习吸收,构成了我国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总体框架。可以看到,时至今日技术科学思想仍然具备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科技创新“双循环”格局的建设提供本土化的思想支撑。  当然,本文所提供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建构思路还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思路,虽配合思路框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具体化,摸索提炼出可操作、可执行的政策手段,以保障我国科技创新“双循环”的顺畅运行,最终为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  杨中楷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知识产权。累计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等 8 项课题,曾参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关于重视技术科学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的建议”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刊》等期刊累计发表论文 90 余篇。  梁永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编审。2009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期刊评价与管理等。出版专著 2 部,参编书籍 4 部 主持与参与 6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科学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
  • 从克隆猴的成功谈中国的科研创新
    p 克隆猴诞生的消息让媒体蜂拥而上,可爱的“中中”“华华”萌态不断刷屏,让2018年新春多了一道创新大礼。 /p p 这一成果所体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活动正在不断深入,尽管仍然缺乏具有领军性质的原始创新,通俗地讲就是具有潜力问鼎诺奖的成果,但结合不断取得的成绩,我们可能也要转变一下——对科学本身而言,问鼎诺奖一定是最重要的目标吗? /p p 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探讨工业界的创新路径。今日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了高技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电信设备等领域在国际上已一言九鼎,但很多创新政策学者仍然认为我们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界创新与“中中”“华华”的成功诞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背后的逻辑可能一致,中国社会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也高度相似。 /p p strong 丰收克隆猴 /strong /p p 克隆猴这一重大成功得益于中国在科研方面的优势,那就是跟踪、模仿和利用后发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实现超越。克隆技术发展了20年,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进展不顺利。中国科学家通过持续努力和技术攻关突破了细胞遗传物质植入、分离、被植入的卵细胞的遗传机制启动等重大难题,不能不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但还不能像率先提出克隆理论或者将皮肤细胞分离为多能干细胞那样被称为划时代的科学成果,因为其中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原创思想。 /p p 但这一成果仍然让人非常兴奋。这主要在于,这个工作的团队负责人孙强博士没有海外留学或博士后经历,甚至本科和硕士都不是985高校,本科更是地方院校。此外,论文的主要工作由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实施。刘真跟随导师开展体细胞克隆猴项目,放弃了去美国顶尖研究所的机会。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说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技术手段,在中国科学家群体中,已经深入到很多努力、执着和刻苦的科研人员了。这才是一个更加值得祝贺的进步。 /p p strong 后发优势与大国路径 /strong /p p “中中”“华华”成功克隆的背后有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国体制特点决定的资金投入优势。按照介绍,克隆猴项目研究持续了5年甚至更长,投入一定不少。 /p p 这与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基金使用经历形成一个鲜明对照。君不见,科学界坊间对基金使用抱怨很多,基金尤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大课题,从开题到申报截止时间短暂,基金的执行期也非常僵硬,课题费到账慢,到了之后又有很多报销限制。 /p p 诸如此类各种困难,为何能让若干需要持续多年,大量投入的项目仍然取得成果呢? /p p 这其实是在抱怨由行政官员主导的国家课题。但这种行政主导型的课题管理也并非完全乏善可陈。首先,对于大项目来说,对资金使用的产出需要有更大的把握,跟踪世界先进方向的追踪研究无疑是最保险的。 /p p 的确,发挥高投入、注重工艺与细节以及团队作战等优势,可以取得很多成就,这些成就不是没有可能构成新的科研方向或二次原始创新。 /p p 大课题的追踪式研究的第二个既往被忽视的亮点,与科研的分包不无关系。大课题不可能由中标的大科学家一个人的实验室完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分包成很多子课题甚至更小的单元。相比于自由竞争,这种分包过程往往是承担者和发包者彼此都很熟悉,都相对清楚对方能做到什么地步。当科研压力很大而又不可能草率交差时,这种“小作坊”做法反而有可能诞生新的创新。 /p p 最近有人问我,2017年诺奖化学奖颁发给了冷冻电镜的研发者,施一公团队还能拿诺奖么? /p p 提问者显然比较熟悉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的蛋白结构解析研究,知道其研究对冷冻电镜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显然也知道,诺奖是奖给重大原创成果的,所以该问题的逻辑就清楚了:施一公的研究严重依赖冷冻电镜,冷冻电镜获奖,施一公的研究拿诺奖就很难了。 /p p 但这个逻辑仍然是有待澄清的。诺奖的获奖研究应该是对整个科学发展具有方向性指引或者起到颠覆性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发表多篇CNS(Cell、Nature、Science)论文的施一公及团队的研究,也许仍然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跟跑。但这样的研究并不必然被诺奖“淘汰出局”,因为科学的进步是环环相嵌的。冷冻电镜促进了蛋白质结构的解析研究,但突破性的、经典的蛋白质结构的解析研究,有可能为我们认识生命世界的其他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南,为新的研究方向开启大门。所以以冷冻电镜拿奖来否定施一公蛋白质结构解析研究获得诺奖的可能性,这本身是不成立的。 /p p 另外,中国在这个路径上又有了一个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大国体量。这种大国体量可以在被领导人认可的研究方向上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 /p p strong 产业界的高歌猛进 /strong /p p 大国优势在产业界可能体现得更淋漓尽致。在我们对中国企业缺乏原创技术的担忧和埋怨还没有一点好转的时候,中国企业突然开始雄起兼并拥有诸多原创技术的西方企业,最近的例子包括海信对东芝家电的兼并,如当时不看好但目前进展顺利的吉利汽车对沃尔沃的兼并。 /p p strong 到底发生了什么? /strong /p p 如果按照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的以核心专利持有为标准的世界创新百强的划分,中国企业除了华为外,还一直没有上榜者。但与拥有技术相比,中国的杰出企业已经拥有了市场和庞大的并可以随时升级换代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电子、通讯等高科技行业。按照最近比较有名的宁南山的强国专栏所述,现在中国企业只剩下汽车和能源行业还没有一统江湖。 /p p 宁南山专栏的说法从技术层面来看可能过于乐观,中国企业目前确实单纯从技术上讲,还没有原创到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地步。但是,早在2011年,当时的佐治亚理工的科技政策教授Dan Breznitz就在其著作中提到,中国已经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上体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并不需要格外担忧原创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如今,有两方面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中国优势的强化,让中国虽然仍然没有走到原创技术的领导者层面,但已经依靠大国优势在攻城略地。 /p p 首先,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发展,研发越来越与生产分离,经过时日,生产能力拥有者也不断发展出自己的排他性壁垒。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大国优势又让制造基地可以通过内迁等冲销成本上涨。而作为大国使得中国企业拥有的市场议价能力,又让任何原创技术拥有者不能肆意定价。 /p p 其次,研发本身也在不断分化,不断分包。这就让拥有市场和统一研发能力的中国大企业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并且随着资本流动,可以将兼并作为一种议价选项。 /p p 在本质上,这种大国国情决定的利用后发优势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与基础科研并无不同。只是传统上,基础研究更加强调高度原创的那个部分,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 /p p strong 颠覆式创新,颠覆了谁? /strong /p p 在肯定创新成绩的同时,也要仔细思考时下很多流行的表述,比如用“颠覆式创新”这样的词汇来表明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已经“领跑”。取得了成绩不假,但这些都不能用来证明我们“颠覆式地”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p p 先从产业界的技术谈起。在中国,跟跑仍然是压倒性主流。只是跟跑速度加快,而且经常不屑于在常规跑道上跟,在生产和市场占有上的大国优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底气。 /p p 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导向仍然是如何从跟跑到领跑,但以是否拥有原始创新为主要衡量手段的跟跑到领跑的研发创新战略经常失效。具体表现为,投入巨资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或科技重大专项的攻关结果,与企业需求相差较远。但好在企业的技术升级在不断加速,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而不断扩展技术版图,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领跑对企业并不重要。 /p p 换句话说,时下比较流行的词汇“颠覆式创新”,其实不是在取代领跑者的原始创新能力,而是在颠覆这些原始创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在颠覆科技政策领域专家们的认知。 /p p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基础科研。当把能否领跑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主要评判标准时,决策者实际上依赖的是跟跑路线。CNS和牛刊发表记录往往是跟跑路线的最典型体现,但跟跑事实上产生的各种可能对将来科研起到领跑作用的研究成果反而被忽视了,至少不如CNS和其他牛刊的发表记录含金量高。 /p p 在这些跟跑出来的成果中,也许会孕育出将来领跑的种子。但种子最终能否生根发芽,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反过来,如果全部研发战略的设计核心就是实现所谓领跑,那我们不但不能颠覆领跑者,最终颠覆的恐怕还是自己。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系康奈尔大学博士研究生) /p p br/ /p
  • 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9月6日,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是在中央明确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北京市对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动员和部署。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会议认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部署,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是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紧贴国家战略,注重搞好服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北京未来科技创新发展,要在三个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是在深化科技改革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协调各方科技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二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在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据介绍,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第一,积极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第二,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第三,扎实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第四,深入抓好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从9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获悉,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将分“三步走”: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2020年,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国 2030年,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也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聚焦科研人员最为关注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北京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取消预算财政评审环节,提高人员激励支出,松绑科研类差旅、会议、出国经费限制,保障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扩大市属公益性院所、高衅研定额经费支持规模,拓展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增强科研结余结转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等八个方面推出“松绑+激励”的科技经费管理措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郭金龙指出,要充分尊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规律,给予广大科研人员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给予他们更大的资源支配权和技术决定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自由探索、专心攻关。要深入推进落实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各项改革举措,真正做到让科研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大会全体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指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着力构筑开放创新新格局,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来自北京市相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研人员代表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作了交流发言。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畅谈认识体会。
  •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日趋成型
    p   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也进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官网获悉,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p p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必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日趋成型,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 /p p strong   瞄前沿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strong /p p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p p   这是科技领域又一项发展规划。今年以来,仅从科技部口径便已公布了25个与科技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中,17个专项规划与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关。有关医疗健康领域就有3个。 /p p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赶超引领的步伐。”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此前向记者表示。他透露,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将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和谋划: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万钢表示。 /p p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各个专项规划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以农业专项规划为例,它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的详细规划与部署,与科技创新规划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p p   “粮食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育种和种业工程,它必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例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在内的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在2030年需要实施的15个重大项目中,种业自主创新为9个重大工程之首。从单个品种培育到整个种业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自有种业的重视。”在谈到公布的专项规划超半数涉民生、高新重点领域时,李红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时称。 /p p strong   补短板 引创新源头“活水” /strong /p p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原始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 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 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等。 /p p   为此,6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明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具体来看,主要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六大举措。 /p p   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是引入“活水”的捷径。为此,《“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要求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p p   事实上,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明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在服务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与2015版本相比,新增6条,删除7条。新增的鼓励类条目包括智能化紧急医学救援设备、水文监测传感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加氢站、城市停车设施等。 /p p strong   促改革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 /strong /p p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p p   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在“十三五”规划中也自然成为了热词。“‘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体平台建设呈现新格局。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6月29日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p p   “未来将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许倞说,从金融创新来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从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而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等。 /p p   另外,我国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比如,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p p   不过,在许倞看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规划体系中的亮点之一。这不仅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也要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p p /p
  • 【新征程开局“十四五”】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创新高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面向“十四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速,正在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5个大科学装置、11个科教基础设施和13个交叉研究平台都正在抓紧建设中。作为首个集超高压、极低温、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于一体的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将极大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十四五”期间,怀柔科学城5个大科学装置将全部建成。计划今年率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为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已经共同批复成立了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十四五”期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按照“建成运行一批、加快建设一批、适时启动一批”的思路,完善科学设施平台体系化布局,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在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上,稳态强磁场装置这两天也迎来了新一批实验用户。近年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迅速,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术等7个学科领域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型,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达到23个,投入运行的27个大科学装置也在不断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
  • 农业农村部:支持新基因、新技术等创新性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
    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促进和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应用相关活动。通知内容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生物育种创新在塑造农业科技竞争新优势中的核心作用,根据《生物安全法》《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应用相关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支持从事新基因、新性状、新技术、新产品等创新性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活动,新研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比同类已获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不支持低水平、同质化研发活动。  二、强化产品迭代,支持高水平育种。以生产中的主推品种为基准衡量生物育种水平,鼓励已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向优良品种转育,转育的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应不低于当地主推品种。  三、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发成果由市场检验。积极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配套性、市场成熟度、产品竞争力、技术创新性等综合评估,遴选出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符合市场需求、引领未来趋势的重大成果,打通由研发到应用的关键环节,加速成果推广应用。  四、加强主体培育,发挥企业主导作用。落实企业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推广应用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资源互融互促。引导院所高校的优质农业转基因研发成果按照市场机制向企业集聚。推进转基因研发科企合作,鼓励企业、企业与院所高校联合申报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应用和贸易的主体力量。  五、规范生物材料流动,强化溯源管理。生产性试验以上阶段农业转基因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法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书面报告,提供去向、用途、溯源管理、责任义务等相关情况及双方拟定的协议文本(格式见附件)。转移转让转育报告纳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中安全管理措施审查范围。   六、明确全程责任,压实责任主体。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所有者承担该农业转基因生物从研发、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营销、作物生产贸易到产品退市等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发生转移转让转育等活动的,应明确并落实相关方责任义务,确保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   附件:农业转基因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报告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1年2月4日
  • 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
    关于启动“2012年度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企业研发机构:   为进一步加大对我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活动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现启动“2012年度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12年8月1日至8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支持范围   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企业类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三、专项支持方向   围绕企业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支持一批面向产业化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一批面向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开发能力强的企业研发机构。   四、专项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作为引导性科技经费,采取“点面结合、择优支持”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五、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依据自身研发和创新情况,可选择A类或B类任一类进行申报。   A类:面向产业化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机构   申报单位是指将原始创新或战略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集于一体,从产业技术源头创新起步,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创新机制,具有高科研投入、高强度研发、高水平创新,掌握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话语权的领军型新兴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   具体申报条件:   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取得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原创精神和源头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   其中表征“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要素包括并不限于:上年度获得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 近三年参与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或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专项(如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973计划等) 近三年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国际奖项,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入选2009-2011年度中关村示范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及示范项目等。   申报单位符合以上条件即可申报专项。   B类: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开发的企业研发机构   1. 申报单位上年度有自主创新成果产出,包括:国家技术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动植物新品种、国家一类新药、国家秘密技术等成果   2. 独立法人研发机构2011年度总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20%,经济效益良好 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其母公司2011年度总收入在1亿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5%,经济效益良好(研发投入强度为2011年度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须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出具相关证明)。   申报单位必须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条件方可申报专项。   六、申报材料   1. 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   2.申报书附件清单   注:以上申报材料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分支机构须加盖母公司公章)。   七、申报流程   1. 网上填报。登陆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网站(http://124.207.102.86:8080/identify/)首页“北京市科技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网上填写《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并下载打印。   2. 报送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使用A4纸张打印并签字盖章(分支机构须加盖母公司公章),一式六套,胶粘装订,同时将所有原件一并提交至受理机构查验。   八、受理机构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联系人:房晓丽 徐亮   咨询电话:62611720/62619925-809/811 13681034379   E-mail:yfjg2011@126.com   地址:海淀区苏州街甲49号(北京市工商局对面)   附件   1.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A类).doc   2. 2012年度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申报书(B类).doc   3.申报书附件清单.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年7月31日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1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潘教峰、吴建国带队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和科研进展汇报,并与该中心一线科研骨干座谈,针对该中心提出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办公。   会上,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技大学。蒲慕明院士担任中心主任,郭爱克院士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   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的5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该中心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已凝聚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和中科院&ldquo 百人计划&rdquo 入选者等在内的杰出人才队伍。未来该中心将进一步聚焦脑科学的重要前沿方向,力争在脑科学前沿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继续凝聚并稳定支持脑科学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优秀人才,形成创新团队,成为我国脑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 充分发挥脑科学研究的建制化集群优势,通过建立符合未来脑科学研究发展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尽早建成国际一流的脑科学研究中心。   卓越创新中心作为重大任务的载体、重大成果的发源地、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科院将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激励措施予以支持。例如,赋予卓越创新中心必要的科研管理自主权 试行&ldquo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rdquo 计划 在人员经费、考核与激励、人才计划、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将对卓越创新中心实行严格的周期性评估,以独立第三方专家、国际评估为主,每2-3年进行中期检查,每5年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合格的继续支持,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将被摘牌。   中科院前沿局、规划局、条财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生科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上述活动。 成立仪式现场
  • 院士讲科技创新技术路线——钟南山院士疫情与创新讲座总结(下)
    近日,钟南山院士受曹雪涛院士邀请,面向南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的师生作了一场讲座。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徐亮教授全程听课并将讲座总结和感悟整理成文。本文为第二篇总结,主题词:创新。南山院士科技创新技术路线图,我被这页ppt“击穿”了!总被教育要创新,何为创新呢?搞个发明(invention)或有个发现(discovery),申请了专利或发表了文章,这仅仅是创新的起点;发明或发现只有转化成产品,并创造了经济(社会)效益才称得上是创新!南山院士给出的创新路线图,你学会了吗?我们一起照着做吧!这是南山院士从心理学或哲学层面给出的创新路线图。对待工作和生活,要先找到使命感,使命感!感恩我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成为学生们走向社会最后一站的卫士、教练、同学和朋友;感恩能成为四位老人的儿子、一个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爸爸,成为影响他们幸福、平安、健康、悲喜的最重要的人...有了使命感,就会产生兴趣、机会和热爱,就会去追求,就会产生创新。南山院士给的创新路线图,工作和生活同样适用。南山院士引用“万世师表”孔子的一句话作为课程的结尾,这也是他的工作观、事业观、创新观......一位陶醉于医教工作、充满使命感的人,岁月仿佛会帮助有这种特质的人,将那些被蹉跎岁月补给到具有这种特质的人的身上......本文作者:徐亮,博士,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药学和药物分析方向),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临床质谱方向),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课题20多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一千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发表文章61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文章21篇。受邀为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Electrophoresis,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等十余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近年来,从事临床体外诊断(IVD)技术的中国智造,并致力于IVD领域匠人(大国工匠)的培养,支撑我国IVD的长足发展。自主研发了均相化学发光技术(SMILE技术)和临床质谱样品前处理技术,相关仪器、试剂盒与核心原材料已实现产业化。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渝举行
    12月15日,以&ldquo 深化改革、协同创新、转型发展&rdquo 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重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出席大会。   路甬祥指出,今后5年正值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进步、产业升级结合起来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知识、技术、人才、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集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要注重原始创意和创新设计,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创新,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增强 要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扩大产学研国际交流合作,搭建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   黄奇帆表示,重庆将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用科技实力的提升带动经济实力的提升,并将重点在五个方向努力:一是增加科研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围绕电子信息、汽车、云计算、机器人、新材料、页岩气等重点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三是搭建投融资平台,健全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步伐 四是要着力完善科技成果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产学研各方在成果与利益分配上的合法权益 五是要创建产学研公共平台,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开放共享。   此次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重庆市政府共同主办,并对2013年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
  • 我国修改科技进步法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
    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17日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据了解,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于1993年制定,2007年修订,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技术进步法需要作出修改完善。通过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按照“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加强统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运用法治力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本次科技进步法修改,在现行法律八章七十五条的基础上,对法律框架和内容作出部分调整,其中新增“基础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三章,共计十一章一百零六条。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草案提出,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中的比例;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科学技术的源头创新能力;完善学科和知识体系布局,支持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等。本次科技进步法修改,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草案明确,构建和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实施体现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技任务等。为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草案在总则中增加了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受到全社会尊重的内容,强调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投入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草案规定,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实行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制度,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草案还对完善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扩大科学技术开放与合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 第二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在溧阳启动
    6月19日,第二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在溧阳启动。第二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大赛专委会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等院士专家获聘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沙南生,副主任李进忠,专项三处处长张景波,专项三处副处长刘嘉,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溧阳市领导叶明华、朱威、李仁杰出席大赛启动会。据了解,第二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溧阳市人民政府承办,这也是该项赛事第二次在溧阳举办。本届挑战赛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先进储能”,按照技术成熟度设置创新创意类、科研样品类及标杆产品类三项赛道,并在主体赛道的基础上,新设置了寿命预测和安全集成两项专业赛道。近年来,溧阳以“十年磨一剑”的前瞻布局和代代接力,从零起步,锻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成功牵手宁德时代、上汽集团两大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80余家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一举推动动力电池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整体质效全国县域第一;坚持更大范围“走出去”,更大力度“请进来”,先后促成13家高端平台接连落地,吸引了以陈立泉院士领衔的20余位院士“目光集聚”,并凭借完备的人才新政年均引才聚才超3万名,健全了从原始创新、技术培育、工程放大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在致辞中表示,溧阳将以同比更优的宜居环境、力度更大的产业政策、实力更强的创新体系,精准滴灌、精心培育更多的“产业硕果”,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全国储能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溧阳力量。以赛促创,以赛促研,工信部产促中心一直致力于加快提升储能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储能技术加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进忠在致辞中表示,举办“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储能技术原始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而推出的针对储能行业的专业赛事。此次大赛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智库”作用,加强关键技术和研发水平提升,助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储能创新挑战赛这个平台,将聚集来自各界的智慧和创新力量,促成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参赛团队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彼此借鉴、碰撞思想,共同促进储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为了保证大赛的权威性、专业性、严谨性,本次大赛组委会邀请51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包含顾问委员以及专家委员,启动仪式现场,大赛专委会成立并举行受聘仪式。本次大赛旨在打造汇聚储能行业精英同场竞技、相互交流、促进发展、创新提升的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促中心专项三处副处长刘嘉现场介绍了第二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赛制。本届挑战赛延续第一届挑战赛的整体赛制,按照技术成熟度设置创新创意类、科研样品类及标杆产品类三项赛道。其中,创新创意类比赛主要针对储能技术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以及面向未来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寻找创新创意构想;科研样品类比赛主要面向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研发样品,发掘先进的、具备较好产业化基础的储能研发技术;标杆产品类比赛主要面向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的不同类别的应用场景,标定产业化储能产品最高水平。为加强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和市场对接,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举行先进储能创新发展沙龙。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专项专家委主任刘建明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来小康、南方电网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技术专家郑耀东、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彦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解决方案部总裁许金梅、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昊、中科海钠执行董事长唐堃碰撞前沿观点,共话储能未来。据悉,第二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将从6月持续到12月。参赛团队报名截止于7月31日。8月31日前,报名参赛的各团队应根据通知要求提交相应赛道的参赛申报书,并根据不同赛道的评比要求提交相关的方案、模型、报告、电池样品等。
  • 汉赞迪荣获2023未来医疗100强年度创新企业并上榜创新医疗商业及供应链服务榜TOP100
    2023年5月5日-5月7日第七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召开,并于2023年5月6日晚隆重举行了第八届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奖项发布仪式。汉赞迪BioHandler经过评选审核,荣登动脉网2023未来医疗100强创新医疗商业及供应链服务榜 TOP100,并且获得2023未来医疗100强澎橙奖年度创新企业殊荣。本次大会汉赞迪CEO Gloria Li 李广梅女士和CMO何丹博士分别出席了“智慧实验室”论坛和“加速智能自动化 承载生命健康新未来”论坛并参与了圆桌对话, CTO张思源先生也在“智慧实验室”论坛上以"汉赞迪智慧实验室的实现路径"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一同交流智慧实验室的技术迭代与创新,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同致力于让智慧实验室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领域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圆桌对话和演讲报告精彩照片创新医疗商业及供应链服务榜 2023未来医疗100强创新医疗商业及供应链服务榜TOP100 评选是面向医疗健康领域非上市企业展开的。评选以VB100价值评估模型为基础,通过企业自主申报、VB100评审会评审、支持机构交叉评审、专家委员会终审的流程,从五大领域(医疗服务/医疗商业及供应链服务/数字医疗/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中分别评选出估值排名TOP100的创新企业。除估值之外,还会考察候选企业在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重要合作伙伴资源、市场表现四大一级指标,共17项二级指标数据上的成长性与年度表现。 澎橙奖年度创新企业 2023未来医疗100强澎橙奖年度创新企业 “澎橙”寓意鹏程万里,奖项专属色为橙色。橙色是繁荣、力量、智慧、活力的象征,代表着拼搏革新的医疗健康领域参与主体的风貌与姿态。未来医疗100强澎橙奖是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企业、园区展开评选的,重点考察的是候选单位在评审期内的年度表现与突破。 获奖照片创立于2015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单是由VB100、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的国内第一个针对非上市企业的创新医疗领域榜单,旨在遴选真正代表未来医疗的中国创新医疗者,发现我国未来医疗产业的核心力量,推动健康医疗产业的创新变革进程。七年来,未来医疗100强评选体系不断丰富,逐步构建形成面向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的全球性创新医疗健康评选生态,并逐渐向创新产品、创新技术拓展。经过7年的实践与探索,“未来医疗100强系列榜单及奖项”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已经成为医健领域的投资风向标,引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医健创新领域的发展与投资风向,为创新企业后续融资提供借鉴与参考。汉赞迪秉持“生命科学全流程智能化引领者”的愿景,积极把握生物经济蓬勃发展机遇,多渠道多模式地吸引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加盟,用统一的生命科学语言对话科学家,精准地翻译和转化生命科学的需求。汉赞迪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科创报国”之路,将生物工艺转录成工程自动化语言,架起生物科学家与自动化工程师之间完美对话的桥梁。通过“优化研发、转化翻译、模块设计、原始创新”将生命科学应用场景非标标准化,在“多组学研究、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类器官、脑科学”七大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深耕细作。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主流细分领域,方案设计、产品制造、项目实施、陪产交付、服务总包的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交钥匙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汉赞迪将继续在行业深耕,以专业技术服务于生命科学领域,为人类健康贡献出一份力量。加快在核心标准化单机,智能自动化整合,以及仪器及系统个性化定制OEM/ODM等业务的深度布局,与生命科学国产化大势共同前行。
  • 显示玻璃:打开世界的“多彩视窗”
    0.12毫米,一张A4纸的厚度,这是玻璃吗?  1000多项技术瓶颈,逐一突破!2018年,这个厚度创造了世界最薄触控玻璃的纪录!  当这块玻璃被轻轻地弯曲成一道彩虹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的演示,让周围人惊叹不已!  可别小看随处可见的玻璃,它已有6000多年历史。过去数百年中,玻璃支撑了显微镜、望远镜、试管的诞生,掀起世界光学和生物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科技进步。  进入21世纪,随着玻璃组分、制备工艺等的不断创新,玻璃成为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新兴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  今天,显示玻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神器”。当指尖在手机触摸屏上自由滑动,世界和远方,便在你眼前;这触碰,仿佛打开一扇“多彩视窗”。  触摸屏越薄,用户体验越炫酷。“这是我们运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也就是熔融的玻璃液自由流淌到锡液上进行展薄、拉伸的成形方法。”彭寿介绍,在突破原料提纯、玻璃组分及配方、新型熔化、超薄成形等系列技术瓶颈后,我国拥有了这一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  既然超薄玻璃能卷曲,那么能否像A4纸一样近乎折叠呢?彭寿在思考、探索。  2020年,彭寿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再创一项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成果,形成了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30微米,也就是0.03毫米,这是目前工业化最薄的可折叠玻璃!日夜不休的弯折测试,折叠100万次后没有一丝裂纹!  “这一成果解决了关键原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保障了信息显示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彭寿说,柔性可折叠玻璃,因其极薄、柔韧性强、耐用性高和出色的折痕控制等特点,成为折叠屏手机盖板玻璃的首选。还有液晶电脑、液晶电视、车载显示屏,玻璃同样在“大显身手”。  其实,每块显示屏背后,都有3种显示玻璃作为支撑并发挥不同作用——由上往下分别为高强盖板玻璃、超薄触控玻璃以及显示玻璃基板。其中,第三层显示玻璃基板是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也是显示终端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玻璃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下一步,我们要把显示玻璃向大尺寸化、复合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希望研发出10微米的极薄玻璃,作为半导体、柔性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新型基底材料,其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彭寿团队开始攻克下一个目标。
  • “十三五”开局:科技创新 下一程如何发力
    p   2016年如期而至。“十三五”迎来开局之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发展的五个关键词,为下一个五年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出了施工图。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快马加鞭、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历经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已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一程,科技创新必将成为经济航程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p p   由此,科技创新要如何聚力、借力、发力,让巨轮迎风破浪? /p p   strong  “十二五”:让科技普惠百姓 /strong /p p   过去五年,众多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前沿。中科院物理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特别是铁基超导体和拓扑绝缘体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便是典型的案例。 /p p   2015年5月,中科院物理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调研中,李克强表示,一个国家需要一批甘于寂寞、枯坐冷板凳、投身高精尖的大科学家。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体面有尊严。科学家受尊重,创新才会蔚然成风。 /p p   聆听了总理的论述后,物理所“80后”研究员孟胜说:“作为年轻科研人员,我深感我们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国家对基础科学持续投入,我国科技力量也处在量变到质变的关口。由我国科学家作出重大科学突破,可以期待。” /p p   更多的科研成果则悄无声息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1343亿元,而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术。 /p p   “要让高科技普惠百姓。”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参与了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该院院长相里斌如是说。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带动了一批技术创新,包括航天用CPU、国产星载原子钟、大功率行波管等,都已成功投入了航天应用。 /p p   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科院率先积极思变,担负起科技体制改革“火车头”的重任。 /p p   2014年起,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陆续开展科研管理改革和研究所分类改革。要求研究所在此前“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的基础上,开展分类改革,调整优化科研布局,为我国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p p   “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2013年,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再次强调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总结“十二五”我国科技进步时说:“‘十二五’以来,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整体水平加速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阶段迈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p p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p p   strong  “新引擎”:基础科学须发力 /strong /p p   站在“十三五”的门口,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最大的看点莫过于科技如何为经济新常态装上“新引擎”。 /p p   众所周知,当前,不仅在中国,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指出,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p p   2015年9月,出席“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管理学院教授霍国庆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历经资源要素、资本要素阶段,正在向科技驱动转型。在这样的情形下,要促进增长,就必须以科技为手段,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需求。 /p p   5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中科院物理所时强调:“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只有夯实这个‘地基’,才能矗起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厦’。” /p p   未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将是增加科技这台“新引擎”最给力的部分,基础科学研究者已经作好了准备。 /p p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潘建伟的心中,有一个宏伟的规划:要用量子信息技术“颠覆”传统的通信和计算方式。 /p p   按计划,2016年底,潘建伟团队研发的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将建成,同时“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也将于当年发射,以期实现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 /p p   在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之际,这项半个世纪前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给予了我国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启发。2015年11月7日,在纪念该成果50周年的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强调,要营造鼓励探索、科学诚信、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潜心研究。 /p p   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也表示,“挑战重大科学问题,提出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开辟新方向,构建新理论”将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 /p p strong   “双创潮”:营造创新氛围 /strong /p p   在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走红。 /p p   “十二五”期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加强了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了服务体系、加强了科技与金融融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这些措施也有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双创”成为今年的国家主题词。 /p p   中科创客学院是一家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造的创客平台。作为创客学院的创业者代表之一,“生毛豆”研发团队负责人汤洋深刻地感受到中科创客学院特别的学院氛围。 /p p   “他们不浮躁,有自己的理想,也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大家在一起合作,考虑更多的是产品如何实现,而不是一味想着盈利。”汤洋说。 /p p   而出自中科院的“硬科技”,也让创业者们心里感到踏实。汤洋的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中科院研究人员的支持。此外,他们还可以免费使用中科院的实验室来完成涉及专业标准的产品开发。 /p p   2015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郑念领导团队成员开展了科技部“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在实地走访了大量创新创业机构后,研究人员提出,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打破部门和单位壁垒,畅通成果转化通道,以此激励科学共同体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创新驱动发展。 /p p   国家主席习近平更将创业提升到文化和精神层面,从更加长远的战略视角谋划创业。他说:“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有利于激励更多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p p   2016年,“十三五”蓝图已经展开。在经济新常态下,有了强有力的科技作支撑,未来的五年,将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每一个创业者和每一个普通人翘首期盼又俯身耕耘的五年。 /p
  • 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强调高端科学仪器自主研发与创新
    p   日前,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方案中特别指出,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0到1”原创性突破,既需要长期厚重的知识积累与沉淀,也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 既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p p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方法创新,优化学术环境,强化稳定支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工作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详细部署。 /p p   工作方案中特别强调,要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 strong 注重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和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高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strong 。 /p p   在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方面,工作方案指出国家科技计划要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 strong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 /strong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在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方面,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空间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新材料、工程技术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设施的集聚作用,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国际顶尖科研队伍。 strong 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strong /p p   详细内容请查看下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切实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p p   一、总体考虑 /p p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0到1”原创性突破,既需要长期厚重的知识积累与沉淀,也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 既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p p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人为本、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稳定支持、创新管理,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和前瞻引领。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强化重点领域部署,鼓励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 /p p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注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不唯帽子、不唯名气、不唯团队大小。 /p p   注重方法创新。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注重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和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高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p p   优化学术环境。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与特点,推动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探索支持非共识项目的机制。鼓励自由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更多学术自主权。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和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p p   强化稳定支持。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科技计划等,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二、优化原始创新环境 /p p   (三)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一是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对人和创新团队的评价,注重评价代表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贡献,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二是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的评价制度。坚持定期评估和分类考核制度。将完成国家任务情况和创新效能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制度。三是建立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评价试点。 /p p   (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遵循科研活动规律,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科布局和科研选题自主权。鼓励科学家围绕重要方向开展长期研究,不追热点,把冷板凳坐热。鼓励和支持科学家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推动科教融合,围绕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研育人。 /p p   (五)改革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根据改革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的有关要求,完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在指南编制方式、有效竞争、开放性、项目评审机制、评审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重视科学研究过程的灵感瞬间性,对原创性课题开通项目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建立随时申报的机制。对于在重大原创性突破研究过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实行滚动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港澳机构开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一步研究向港澳特区科研人员开放基金项目申请的具体方案并逐步实施。 /p p   (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鼓励国际科研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p p   (七)加强学风建设。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坚持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力戒浮躁张扬之风,树立诚信、严谨的正确导向,弘扬爱国奉献、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责任人开展失信惩戒,加大对科研造假等学术不端的惩治力度。 /p p   三、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 /p p   (八)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原创导向。稳定支持各学科领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稳定支持一批基础数学领域科研人员围绕数学学科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发展基础。坚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创,科学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并重,引导科学家将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对科学前沿的引领和拓展,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坚持学科建设的主方向,推进跨学科研究,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稳定支持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鼓励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为原创项目开辟单独渠道,采取专家或项目主任署名推荐、不设时间窗口接收申请,探索实施非常规评审和决策模式,着重关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弱化对项目前期工作基础、可行性等要求,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实施机制。 /p p   (九)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重要原创方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前瞻部署。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持续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全球变化及应对、蛋白质机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等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加强应用数学和交叉研究,加强引力波、极端制造、催化科学、物态调控、地球系统科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领域部署,抢占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创新“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的组织模式和机制,加强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支持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原型,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的支持,推动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 /p p   (十)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p p   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p p   (十一)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真正选对人、用好人。加快培养一批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赋予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重视培养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重点支持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推动教育创新,改革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重视素质教育养成,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引才引智,广聚天下英才。 /p p   (十二)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统筹利用现有渠道,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准备支持一批30—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纳米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和农业、能源、材料、信息、生物、医药、制造与工程等应用基础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按方向选人,按人定项目。青年科学家人选由一线科学家推荐。被推荐人根据确定的重点方向提出项目。项目负责人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承担单位对项目团队成员可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分配方式。 /p p   (十三)在国家科技计划中支持青年科学家。抓住中青年时期这一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峰值年龄,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培养青年人才。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计划的支持,鼓励青年科学家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构建分阶段、全谱系、资助强度与规模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加大力度持续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加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在国内从事博士后研究。 /p p   五、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 /p p   (十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空间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新材料、工程技术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设施的集聚作用,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国际顶尖科研队伍。培育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的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p p   (十五)大力支持科研手段自主研发与创新。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平台、科研手段、方法工具的创新,提升开展原创研究的能力,大力加强实验材料、数据资源、技术方法、工具软件等方面的创新。着力开展高端检测试剂、高纯试剂、高附加值专用试剂研发和科研用试剂研究,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完善科研用试剂质量体系。完善科技资源库(馆)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科技基础资源整理加工、保藏鉴定以及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鼓励研发国产高端设计分析工具软件,保证研发设计过程自主安全可控。在重大研发任务中加大对高端试剂、可控软件研发和基础方法创新的支持。 /p p   六、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 /p p   (十六)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提出者和组织者,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力量,发挥集群优势,开展协同攻关,承担起行业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独立责任主体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机制。 /p p   (十七)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积累。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问题,在特定优势领域长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学科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要领域开展前沿探索,提出新方向,发展新领域。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聚焦前沿、长期积累、突出原创。 /p p   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p p   (十八)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企业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紧密衔接和实质性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重视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论证和实施过程中,组织企业家、产业专家和科技专家共同凝练来自生产一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大科学问题,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p p   (十九)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按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等财税优惠政策。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衔接基础研究和应用需求。做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推动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p p   八、加强管理服务 /p p   (二十)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实施。组建基础研究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研判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凝练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在推进重大工作部署中发挥战略咨询作用。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与管理机制。强化中央和地方协作联动。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作用,推动知识产权权属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p p   (二十一)加大中央财政的稳定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探索实施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 /p p   (二十二)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制定出台加强地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p p   (二十三)改进管理部门工作作风。科技管理部门要提高站位、做好统筹,坚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全面提升微观管理服务水平,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努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科研生态。 /p p br/ /p
  • 清华领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签约共建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永定河投资公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副主任郝一龙、吕冬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党委书记刘书明,永定河投资公司董事长孙国升,总经理彭增亮,副总经理马建伟、方彦,董事会秘书李闽峰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作为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出席会议。王茤祥、彭增亮、刘毅分别代表共建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前沿实验室(简称“环境前沿实验室”)以国家生态文明和重大环境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原始创新,旨在培育未来环境新兴产业,打造京津冀环境治理标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支撑。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指出,环境前沿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平台,要构建开放的平台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技术和经验,为国家的大江大河治理提供永定河方案。据介绍,合作三方目前已完成前沿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组建,确定了近期主要任务。根据共建协议,实验室将以永定河投资公司和流域治理为应用场景、验证基地和成果应用基地,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与低碳长期观测基地,建立绿色流域构建理论、方法与标准体系,将技术研发与永定河综合治理相结合,打造一批前沿应用场景,落地一批示范项目,支撑永定河全流域水质达标与水生态恢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曲久辉建议,环境前沿实验室的定位可凝练为“面向需求、立足前沿、持续创新、满足现实、应对未来的生态环境基本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要提供新思路、新平台,为永定河流域科技赋能;要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创造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以永定河为起点,打造“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四水融合的示范样板,向全国其他流域推广。
  • 投资15亿元 “滨海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
    昨日,“滨海创新实验室”揭牌暨第一批入驻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出席仪式,并会见国务院参事、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燕华一行。副区长郭景平致辞。区有关部门、轻纺经济区管委会、有关高校、相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   宗国英对实验室揭牌和项目签约表示祝贺,对客人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双翼齐飞。特别是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迅速聚集,已成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和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发挥了科技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具备了创新实验的基础和条件。在今后发展中,滨海新区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将全力支持创新实验室建设,定时跟踪,全力服务,使实验室能够真正出亮点,出方法,见效果。   刘燕华说,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创新实验室,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对于全国的自主创新将有极大的借鉴作用。非常感谢新区对项目的支持和帮助。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实验室会走出中国自己的道路,为新区的科技创新,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闯出一条新路。   郭景平在致辞中说,滨海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和项目的签约将会对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希望轻纺经济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要继续努力为落户项目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力争实现项目早日正常投入运营。   滨海创新实验室是在新区试点建设的全国首家创新实验室,由科技部创新方法研究会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以滨海新区原动力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该实验室初期将以轻纺产业为主要方向,建设面向未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储备及转化基地,企业家与科技职业经纪人培养基地。该实验室将注册成立发展专项基金,在轻纺经济区计划投资15亿元建立创新实验室大厦及滨海创新管理研究生院,打造整合全国范围内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服务平台,获取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一期已引进鼎力联合自平衡车研发生产和东软环保监测分析软件推广两个项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