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原始创新

仪器信息网原始创新专题为您整合原始创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原始创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原始创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原始创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原始创新话题讨论。

原始创新相关的论坛

  •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原始创新,而不是跟随性创新

    虽然边学边思也能产生创新,但这都是失去了原始主见的跟随性创新,这就是学就不能思的原因,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原始创新,而不是跟随性创新。假如前人的认识要是错误的,也就是所谓根基性错误,这样的学习先人知识还要意义吗?这样的跟随性创新还有意义吗?在物质(宇宙)的认识方面更是如此。

  • 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是不需要基础苗的。是另起炉灶,是重新播种

    在物质(宇宙)的认识方面更是如此。我们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而非节节生支式创新。民科基础太差不是缺点,反而还是原始创新的优点,节节生支式创新才需要基础巩固。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是不需要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是不需要基础苗的。是另起炉灶,是重新播种。

  • 【讨论】很兴奋,我们国家有原始创新项目!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开合式大型热处理设备 世界首创属原始创新》,虽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具体内容,但是看过之后很兴奋,“世界首创”“原始创新”,这是多么珍贵的事情啊!大家有何想法?

  • 【特稿】仪器创新:实现原始创新的捷径

    5月31至6月1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总结交流会上,《科学时报》记者就科学仪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科学基金怎样更好地促进科学仪器研究等内容,采访了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陈洪渊。 《科学时报》: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洪渊:科学仪器既是工具,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基础研究是科学仪器发展的源泉,是原始性创新的摇篮。当然,用摇篮来比喻科学仪器专项的作用似乎还不够,其意义还不仅仅是摇篮的作用,但我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比喻更合适。我本人是学化学的,还在学生时代就装过测量放射性剂量的仪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参加工作后曾搞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仪器研制,近年因工作需要又搞了起来。所以,对仪器研究的重要性有较深入的认识。这是项很重要的工作,我非常赞成基金委的这一专项。 元素周期表发明人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rnst也说过,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钱学森院士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测量技术是建立在仪器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些都是非常精辟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谁掌握或者拥有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有可能作出最先进、最杰出的科研成果;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学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创新。100多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事实表明,约有三分之一是奖给那些在发展科学仪器或测量方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 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原始创新的出发点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我国已经明确的有七大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特点?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的障碍如何突破?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特点是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占比很小,截止到去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在4%左右。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呈现“大而不强”的发展格局,尚不具备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的能力,面对国际市场越来越严峻形势,发达国家领跑在前,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追赶阶段。 据了解,美国在今年最新版的《国家创新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六个新兴产业,欧盟在2009年出台了《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也明确了类似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日本在其《2020迈向光辉日本新增长战略》中,也提出类似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技术目标。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显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支,近几年发展迅猛,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也日渐成熟,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促进了行业不断改革,但仍面临着几个制约点,需要突破。 首先,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很多核心技术依赖国外,这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遇到最大瓶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保护发展民族品牌的道路,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其次,体制机制需要改革,目前体制很难适应新兴产业。探索新吉博力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另外,市场的不畅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点,这是有高端制造业的特点决定的:一是产品成本高,像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常规火电的3—4倍;二是对服务设施要求高,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没有相应的充电设施,有了车也跑不起来;三是市场信任瓶颈,即国产的新东西出来后,消费者不信任。 近日出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中国机械电动葫芦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应着眼于产业优化升级,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夯实产业基础,解决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问题、培育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由大到强”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所持理念,同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只有发挥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的国际化道路。   科技:创新之源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有人说“从挖掘机、装载机到推土机,每一台工程机械设备就是一台超精密的仪器”,因此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原始创新的出发点。  “十几年前我就提出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概念,我们已经为之奋斗了十来年。”谈到科技创新,xx集团董事长詹纯新深有感触。“像混凝土泵车和输送泵技术,过去中国人可以说不敢问津。那时候,一辆钢丝绳葫芦混凝土泵车的制造成本大约在三万美元,而外商则以二三十万美金的高价卖给我们,他们从中国赚了多少钱可想而知。”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xx集团选择混凝土泵车产品作为突破口,并在1993年推出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泵车产品。在xx集团的带动下,国内生产混凝土机械的厂家已达上百家,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实现了15%的产品销往海外。  像xx研究混凝土泵车一样,中国的很多工程机械企业都在技术创新领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xxxx集团公司从最初引进日本TCB公司的叉车技术,到完全自主制造512个品种叉车产品,靠的是“以我为主,自主开发”;xx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引进日本小松220马力的推土机制造技术,到自主研发出80多种规格和型号的环链葫芦推土机产品,目前山推公司的推土机产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三;xx集团引进卡特xx公司装载机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装载机产品,2007年中国装载机出口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  “自主创新必须过基础研究这一关,在自己的原创性产品上如果没有很好的投入,没有长期不懈的坚持,这个企业就很难成功。”xx总经理杨安国说,“尤其是企业快速发展,走向国际化的阶段,更会发现欧美社会对环保和能耗的‘软性标准’要求在日益提高,没有现成的能达到这些标准的技术可供你使用,只有自己研究。”

  • 【转帖】邓子新院士:实验室要营造利于创新的文化

    【转帖】邓子新院士:实验室要营造利于创新的文化

    5月29日下午,上海交大生命学院召开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动员会。学院院长邓子新院士在讲话中,就如何开展实验室文化建设和学院教师分享了他多年的心得。邓院士认为,学校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生命学院应趁势而上,积极推进学院精神文化建设,无论把这个活动纳入全国的大框架,还是小到一个研究组,一个办公室,都是一个及时、适时、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工作。他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国人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和汶川大地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大及小,向大家阐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实验室文化建设谈了四点成功经验:第一、实验室一定要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文化。实验室首先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执著追求的精神, 尤其是创新的激情。其次,实验室的文化应是一种互动交往的团队文化,师生之间好的一些方面能够相互影响,从实验室整体来说,大家来自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每个人在实验能力、创造能力、灵感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每个人都可以并应该学习别人某一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成就自己。第二、培养人才重在过程。实验室要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发文章,更应培养学生会学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能把一些抽象的、支离破碎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归纳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科学层面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自己要学会使自己所做的工作具备系统性、严谨性,学会设计足够的对照实验,进行严密的分析,能够一环扣一环,最后就像写章回小说一样能够组织出环环紧扣的科学“情节”,也就是所谓的论文。第三、做科研不能做追星族,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科研不能盲目地追风、赶时髦,不能做追星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科研工作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做深入细致的、有板有眼的、扎扎实实的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努力做出好东西 不要把目光仅仅盯住所发论文影响因子的高低,对科研的评价,学术界是“有眼睛的”,只要做出好的东西就会被认可,科学家看重但不会机械地去比较论文影响因子的高低。第四、实验室科研文化的真谛是创新。邓院士以自己实验室“DNA硫修饰的发现”和“井冈霉素”连续两年的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例,说明实验室科研文化的真谛就是创新。他说,科学就是一座爬不到顶的山,它没有顶峰。科研人员就要在各个不同环节里睁大眼睛去找还没有研究到位的东西,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在讲话的最后,邓院士回顾自己20多年的科研历程,深有体会地说,“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自己的脑袋,不能总是被一些社会导向影响,按照科学规律,潜心把工作作深、做透、做系统、做扎实,力求做出学科上真正有影响,有突破的成果!”[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181112_93587_1632583_3.jpg[/img][B]邓子新教授[/B]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微生物专业,留校任教,1984年2月被选派到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在英国东英大学注册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5月获博士学位,然后在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做博士后一年,于1988年6 月回国。1990年至2000年,每年赴英国John Innes中心从事三个月的合作研究。1988年任讲师, 1991年12月任副教授,1992年8月任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1、1994、1997年三次获得美国洛氏基金会"生物技术生涯奖" 1997年获"瑞典国王奖" 200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首届Tang-Cornell 中国学者奖并于2001年选聘为康乃尔大学微生物学系客座教授。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转贴文章 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陈 洪 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 210093  “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的一点思考和浅见,与同仁们一起探讨。1.理念上更新促进原始性创新 毫无疑问,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将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变革;分析化学的发展又将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分析化学在20世纪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如今已进入分析科学时代。有识之士早就预言:“未来的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在信息、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和健康领域中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而解决这些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将是分析科学。” 这一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分析化学在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个世纪末“人类基因测序”被认为是一项像人类登月一样的伟大工程,在该工程面临进展缓慢的困难时,是分析化学家对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重大革新,使这项伟大的工程得以提前完成,从而揭开了后基因时代的序幕。当前,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登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制高点, 生命科学则成为主导科学。199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的饲料二恶英污染中毒事件引起全球消费者的恐慌,导致比利时内阁被迫集体辞职,当时也是分析化学家拯救了比利时。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都是因为率先建立了新的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方法而获此殊荣。化学和物理学等诺贝尔奖的得主,约有1/3~1/4是提出创新测试方法的科学家。由此足见分析测试在人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1世纪的四大科学领域,即: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向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尽管分析化学面对的门类繁多,分析方法千差万别,分析的对象五花八门,但总是要求:测定的方法更灵敏、更有选择性和专一性,获得的数据更准确、更快速,涉及的时空尺度更广阔,得到的信息更多维,测定的体系、环境更微小,所用的样品更微量等等;而且还要求遥感遥测、或在极端条件下或现场、在体、在线、无损检测等等。而其中灵敏、准确、快速、自动、智能则是任何时候都追求的永恒主题。当代分析化学吸收了现代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质性质,用来改进老方法,创造新方法,使分析化学不断向时空延伸,扩大了人类的视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建设提供了有力武器。回顾分析化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每当一种新原理的应用或一种新方法的引入,诸如新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界面现象、胶囊介质、固定化方法、吸附与脱附、萃取与反萃取、免疫反应、色谱、电化学、光谱(现象学)、传感器与传感技术、联用技术、专家系统、化学计量学、过程控制、图象检测、成像技术、软件平台、自动化技术、纳米科技、生化技术、PCR、激光和等离子体等等都导致了新方法的出现,为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分析化学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然而,一般方法的改进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分析问题,但这种适用面有限的个案,还只能说“旧瓶装新酒”、“老树开新花”。而基于新原理而建立和发展的新方法,则将形成新的生长点,推广应用到一大片,新理论也随之产生。这种创新才是源头的创新。如20世纪后期,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微流控全分析系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从而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生长点,这是一种源头的创新。随后提出的“Lab-on-a-chip”,即“芯片实验室”,乃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带来一片蓬勃发展的生机!当今,基于“Lab-on-a-chip”这一理念,国际上已经创办了新的杂志,并已定期举行了几届国际会议。这一研究领域在全世界迅速展开,它将分析化学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将又掀起一场巨大的革命。回顾分析化学引起巨大变革的历史,莫不是因新方法导入引起整个理念的变化而形成的。要创新,首先还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在我国的科学界有时也会出现一种重科学轻技术的现象。科学与技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固然这二者各有侧重,科学重在发现自然规律;技术重在利用自然规律来发明创造新手段、新工具,以解决生产、科技和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问题。但两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分析化学既包含科学又包含技术,它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内涵,但它又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本来,技术性强有什么不好?我国为了赶上先进国家的行列,1987年国家不是拿出巨额资金设立“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吗?后来为了基础研究能紧紧跟上,在十年后又设立‘973’计划。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在20世纪作为核心科学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自然包含了分析化学的贡献。就以当今被认为是带头学科的物理学,也是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计算物理,三分天下各居一。科学与技术互相依存、渗透、关联,各司其职,本来就不能分所谓谁重要谁不重要,谁高谁低的!其实,这一点谁都承认。可是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往往就有倚重倚轻之分了。以往,分析化学就因为手中不掌握产品而常受“冷遇”。事实上,世界上科技、生产越是发达的国家,越看得清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在执行“人类基因组计划”过程中发现进展缓慢的原因时,有识之士立即加大对分析方法研究的投资力度,结果分析化学家引进阵列毛细管电泳而创造了基因测序大大提前的奇迹,这给人类带来何等的福音!被认为科技超级强国的美国,当今大约20万化学家中就有1/5为分析化学家,在各个技术部门尤其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和日本也如此。我国的分析化学应当为科教兴国、奔赴小康,努力挑起重担,为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分析化学的创新任务特别艰难而繁重!分析化学家更需要敬业、执著,冲破禁锢,解放思想,自强不息,大胆创新。“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长期潜心、执着研究的积累在特定情况下的闪光,掀翻束缚而在目标方向上的突破,使科学和技术有了跳跃式的前进。创新既不凭空想象也不靠运气,而必然孕育于积累,而后才能产生灵感和跃进。当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必须付出极为辛勤的劳动,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甚至要花毕生的精力。总而言之,分析化学尤其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分析化学是大有“创新”可为的;加大对分析化学的支持力度是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以满足客观需要的必要条件。然而分析化学家更新观念亦非常重要,从理念上创新走向源头创新,这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关键。我们相信,基金委对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视正是基于战略上的思考。

  • ACCSI 2012技术论坛: “敢问”国产仪器技术创新路在何方?

    近年来,在急迫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支持下,科学仪器在新颖分析检测方法、分析仪器设计新思想、新方法、新型科学仪器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ACCSI 2012技术论坛”特别邀请了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对分析仪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论坛主持人:魏开华研究员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多肽组实验室负责人出席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陈江韩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主任董亮研究员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POPs研究室 主任林金明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主任刘明钟教授级高工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春胜博士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袁洪福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分析与评价中心 主任 请您和专家一起来讨论:科学仪器的发展要靠技术创新,没有自己创新出来的仪器设备,很难获得世界一流的突破性、变革性的成果。 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有哪些道路或模式? 中国国产科学仪器技术创新应该走哪条道路呢? 当前国产科学仪器创新应走集成创新,还是原始创新之路呢?基础理论研发与应用层面研发,哪个更重要?

  • 计量科学的演进和创新

    计量科学的演进和创新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可靠的活动,而计量学是研究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对测量及其应用的研究是计量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计量科学不断创新的基础。因而把握计量科学的前进方向对于计量科学的不断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 从历史上看,人类对基本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主要以度量衡为主。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对基本量的再认识,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基本量由原来的度量衡发展为目前的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七个基本量。以这七个基本量为主的计量科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显然人类对基本量的认识是历史的,渐进的和发展的。因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推动人类对基本量的再认识,必将成为计量科学再次演进和创新的一个切入点。 计量科学演进和创新的第二个切入点是在现有基本量的条件下,将“不可测”的变为可测。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兰德(David J. Wineland),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就是推动计量科学再次演进和创新的典型例证。 计量科学演进和创新的第三个切入点是在现有基本量的条件下,将量值复现的更准。这是目前我国计量学研究创新的主要方向。例如张钟华院士研制的用量子化霍尔效应建立国家电阻标准;李天初院士主持完成的世界第个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和在此基础上研制的NIM5和NIM5-M 2台第二型铯喷泉钟。 计量科学演进和创新的第四个切入点是在现有基本量的条件下,将人类主观感受转换为量值作为评价标准。例如电视机的清晰度、亮度、色度、分辨率、网络宽带速率、防止欺骗性使用计量器具等等其评价指标都与人类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关系。 计量科学演进和创新的第五个切入点是在现有基本量的条件下,更科学地评价测量结果。这是因为在现有条件下无法更准确地给出被测量的真值时,如何更科学地评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成为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计量人员对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对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而不仅仅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计量学是一门科学,而一门科学的建立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自洽性,其发展必然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技术规律,其创新必然有其自身切入点。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计量科学的演进和创新。

  • 高低温测试箱定制制冷时玻璃视窗怎么是热的,守正创新

    高低温测试箱定制制冷时玻璃视窗怎么是热的,守正创新

    用过[b]高低温测试箱定制[/b]我们都知道,该设备是于检测产品是不是耐高低温的,此款设备是环试行业使用广泛的主打设备之一,在交机过程中有很多客户会问设备做低温为什么视窗玻璃会发热。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设备观察窗为什么是热的。[align=center][img=,469,46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0/202110201033132082_4157_1037_3.jpg!w469x469.jpg[/img][/align]  1、高低温测试箱定制的在中国早已是完善商品,关键有操纵、加温、致冷、感应器和环境湿度系统软件构成。这好多个构件是考评设备特性的关键主要参数。  2、可是,除开好多个关键的零配件外,一些小的零配件也不可忽视。如:万向轮、门拉手、照明灯具、视窗灯。有关视窗,自然环境实验设备一般都留出视窗便于于清晰见到试验室内的实验情况。在做低温检测(-40°C)时,设备的全部箱体全是冷的,唯有放置机舱门上的视玻璃窗是热的,便是还有点发烫。  3、由于高低温测试箱定制里边面冷,外边热会产生寒霜,设备视窗一般选用两层空心钢化夹胶玻璃,具賄耐热和低温的优势。并组周边装有19V的导电膜控温,这一设计方案特别是在做低温时就反映出了优点。  4、当高低温测试箱定制做低温时,将会由于试验室内的低温而造成视窗表层冰凉,视窗会起霜,出现看不清楚试验室的状况。因此设备的视窗选用的全是发热器嵌入式钢化夹胶玻璃,防雾视玻璃窗能使顾客随时随地都可以晰的观查试验箱里边的试件情况。

  • 【年会专题报告】关于“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思考

    [b][color=#0000ff][size=3]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状况分析[/size][/color][/b]  孙增奇处长在报告中介绍了近20年来,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初步构建国家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专项支持和引导,形成了以规划布局、政策保障、科技立项为基础,专家咨询服务队伍、激励团队以及企业构成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东北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的活跃地区。并且认识上也有很大改变,科学仪器不仅仅是科研的支撑条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一批科学仪器。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color=#0162f4]已经攻克了金属原位分析技术等近百项核心技术,成功开发了深紫外能谱等重大科学装置。[/color]  3、[u]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推进科学仪器的产业化。如,北分瑞利集团、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普析通用等十几家产值超亿元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正不断成长壮大,并且组建了以企业为龙头的科学仪器技术战略联盟,搭建了仪器技术公共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发展。[/u]  4、支撑科技发展,服务民生,为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提供支撑。如,[color=#0162f4]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已经突破了150米直接找水的技术,已经在内蒙、吉林等找到了优质水源,现正在云南、贵州等地协助进行抗旱救灾。[/color]  5、一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彰显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如长春激光所研制的全息光栅已经和国外的公司进行了合作;金属原位分析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b] [/b]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孙增奇处长认为其中存在的[b][size=3]主要问题[/size][/b]有如下几方面: [color=#f10b00] 1、有效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产学研结合都是在比较浅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机制,研发脱离用户的需求。  2、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据报道,近些年来,我国每年购置进口科学仪器的金额达近千亿元,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自然基金会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功能改进上的投入占科技经费的25%,而我国在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  3、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只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且一批成果只停留在文章和专利上,成果转化率不高。  4、科学仪器企业数量多,小而全,核心竞争力弱。据统计,我国科学仪器生产厂家近一千家,大部分产值都低于一千万元;分析仪器厂家达二百多家,产值超一亿元的却不多,并且自主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单一。  5、高端科学仪器基本空白,中档产品性能不稳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并且制造原材料以及相关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中档仪器方面,我国虽然有一些产品,但性能还不够稳定,试剂、软件等配套设备还不全面,市场占有率不高;中高档仪器方面我国基本空白。[/color][size=3] [color=#0000ff] [b]“十二五”期间,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b][/color][/size]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可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针对这种可能的的转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应如何发展呢?孙增奇处长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大投入、创新观念模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力保证我国科研、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民生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国在2015年希望达到以下发展目标:[b]  [/b]创新机制、体制和管理,构建完善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研发一批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科学仪器,实现产业化;攻克一批科学仪器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核心部件,提升重要领域科学仪器整体水平;强化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实现国产科学仪器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科学仪器企业集团。  最后,孙增奇处长指出,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根据国家技术创新的整体部署,结合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特点,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联盟。  2、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首先加大中央财政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增加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银行对科学仪器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仪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对科学仪器企业的投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企业进入创业板、中小企业版等融资市场;通过科技担保,建立对自主创新科学仪器首台/套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仪器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3、开展科学仪器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鼓励科研人员利用国产科学仪器开展方法的研究、应用,不断拓展仪器的使用功能和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提高国产科学仪器的质量。通过组织用户示范等方式,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科学仪器,推进科学仪器的政府采购,大力培养国产科学仪器市场。  4、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的基础作用;重点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建立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部件研发平台;通过精密加工中心的建设,提高科学仪器关键部件的制造水平。  5、加强方法研究,从源头上,增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测试技术和方法是科学仪器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创新性往往决定着科学仪器的创新水平,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测试技术和方法以及新产品、新原理、新工艺的研究力度,推动我国中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

  • 多位院士专家提出:石化产业变革离不开材料创新

    在近日举行的弘扬闵恩泽科学家精神学术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认为,材料革命是[b]新一轮石化产业变革的充要条件,石化产业应结合材料发展格局、短板等,有所侧重地加速材料科技创新。[/b][color=#ff0000][b]科技突破加速产业变革[/b][/color]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表示,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新材料“卡脖子”。他认为,[b]针对有机材料,实现材料结构精准调控是重点;针对无机材料,实现材料高性能化是重点[/b]。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期,新材料将成为产业变革的引擎。科技竞争、社会进步等对我国面向未来发展战略的材料提出要求。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洪流中,我国必须把新材料摆在产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以材料科技的突破加速产业变革。[color=#ff0000][b]产业布局应有所侧重[/b][/color]“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初显,各国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徐南平指出,[b]中国的优势在于稀土功能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先进储能材料[/b]等。对于材料领域未来布局方向,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发展战略各有侧重。到本世纪中叶,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国必须解决国家安全(生存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权)、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制高点(未来主导权)这“三权”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表示,国内新能源行业高端石化材料涉及50种左右,自给率为60%至70%,需求规模近300万吨。他指出,材料变革重点布局高端高值及其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基材料以及塑料循环。[color=#ff0000][b]需加快相关技术创新[/b][/color]对以上问题,行业该如何做?谢在库建议:对于高分子材料,应注重材料性能、碳基结构、生产工艺,根据市场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和结构与性能的科学认识,合理设计碳基结构;对于节能分离材料,应通过对材料组成、结构的科学设计与优化,构建快速、精准的传质通道;对于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应加强生态设计、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提升合成材料的性能,从而减少塑料使用量或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丰表示,石科院攻克了功能性尼龙聚合材料等技术,打通了己内酰胺—尼龙6/66、环氧丙烷—聚醚、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产业链,实现了新聚合材料技术、聚合材料新单体的高值化发展。未来,[b]石科院将致力于构建高端碳材料库,打造电化学高端碳材料技术平台,实现国产替代[/b]。[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align=right][/align]

  • 【转帖】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总结科研创新16条方法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多年探索科研如何创新,并通过讲座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后辈  ●知识创新都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故而勤奋学习,建立知识框架,积累深厚基础;加上追根到底,万事逼问为什么的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源泉。前者是学,后者是问。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学则茫。学而问,问而思,思而行,行而果,这就是创新。  ●如果你梦想要做一个科学家,那么勤奋学习就是实现你的梦想之“舟”。但舟有快如宇航飞机,慢如蜗牛。所以勤奋必须是高效率的勤奋,不要去做“磨擦生热”的“无用功”,更不要做“负功”。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粗心大意的人很容易放过这种机遇。只有具有敏锐眼光和扎实基础的科学家才能抓住它,取得重大的突破。●实际的学科基础是金字塔,有比较广的知识,但是又要有塔尖,有高度,也就是你的专业知识高度。但是一条竹竿是站不直的,所以你除了“高”,还要有一些“宽”。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科研如何创新的方法,总结了16条。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天赋很平常,但“天道酬勤”,只要依靠勤奋,是可以取得科学成就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98%的汗水+2%的灵感。而2%的灵感也可用勤奋来培养。各位同学只要勤奋努力,相信都能成为出色的科学家。  1、创新与知识积累:中药铺的抽屉和知识框架  创新必须先有知识积累,这是创新和继承的关系。我幼年时常生病,生了病去看中医,到中药铺去抓药,看到中药分类归档,放在上百个抽屉里。从那时起就模糊认识到要把学到的东西放在脑中的抽屉里,并把众多抽屉有序排列,才能记住。以后就慢慢形成要在自已的头脑里建立知识框架的概念。知识框架即知识文档树,建立知识文档树便于知识存贮检索、记忆、联系比较、分析归纳和创新。  2、创新链和创新树  科学研究是接力赛跑,起跑点要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要把前人的有关知识接过来。研究生的导师很重要,他把接力赛跑的棒交给你,你就可以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起跑。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远一些”。这是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科学研究既然是接力赛跑,所以每一项科学创新都有前因后果。把这些前因后果串联起来,就构成一条“创新链”。创新链常有分支,于是构成“创新树”。建立创新树的方法,可以启发你的创新灵感,活跃你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分枝点上,可以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新路可走?  3、分类研究法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科学(Science)原来的含义就是分科之学。例(1)动植物的宏观分类法——门,纲,目,类,科,亚科等。例(2)生物的微观分类法——基因分类法。例(3)萃取机理的分类。例(4)经济模式的分类——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如美国),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世界上的事物是非常复杂的巨系统,要探索这个巨系统,先要把它进行分类,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学科越分越细。例如1900年是500门学科,2000年是5000门。100年增加10倍。2100年可能到50000门,2050年到20000门,50年中创建15000门新学科,我们中国人至少创建3000门。你们要有创建3000门新学科的雄心壮志。  4、学科交叉法  学科交叉法就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比较”、“类比”和“移植”的研究方法,从而产生新的研究领域或新的学科。  “比较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逻辑方法。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一分支,叫做“比较语言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异同。在生物学中有“比较生物学”。学科交叉的无人区是创新的生长点。  在比较语言学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本门语言学的发展。例如英文的Crisis,中文是“危机”。危机有危险和机遇两层意思。处理得当可以把危险化为机遇,而Crisis只有危险的意思。中文有“做学问”一词,通常翻译为Learning,但后者只有学习的意思,没有问的含义。做学问要既学又问,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学则茫。  5、移花接木法  “移花可以接木,杂交可以创新”,这是科学创新的“移植法”。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中、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是下游。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移上游科学之花,可以接下游科学之木”。  例(1)量子化学是把量子力学的理论和数学方法移植到化学中来,因而产生的交叉学科。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恩和英国数学家波普尔,把量子力学的理论和计算数学的方法移到化学中来,解决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难题,因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  例(2)把数学方法移植到经济学中来,可以实现经济学的突破。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奖授予纳什,他把数学中概率论之花,移到经济学中来,提出预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博弈论”。  例(3)移花接木创新法的另一例子是仿生学。例如第一架飞机就是模仿蜻蜓制造出来的。流线型的喷气飞机和高速火车的造型是模仿鱼类的,特别是海豚的皮肤表面有一种可吸收能量的弹性结构,借以消除流体的阻力,使湍流变为平流。  例(4)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产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等。现在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生物学与化学之间又有一个新的交叉学科——蛋白质组学已经形成。  6、四两拨千斤法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四两拨千斤”,这就是“力的放大”。例如杠杆、齿轮、千斤顶等,在搬运东西和机械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把一种已知的方法尽量推广拓展到未知的领域,这就是“创新”。  例(1)三极管的发明可以实现电流的放大,上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是电子管的鼎盛时期,它曾为无线电、雷达、电子计算机和V型导弹的发明作出了贡献。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同样可以放大电流,但体积、重量、耗电量均比电子管减少100-1000倍。1959年又发明集成电路,从而产生了微电子学和微电子工业,导致20世纪的信息革命。  例(2)激光器的发明。电流的放大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于是人们联想到光是不是也能放大呢?1954年汤斯首先实现了微波的受激辐射放大。1960年从事红宝石微波量子放大器研究的年轻人梅曼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光波的受激辐射放大。  例(3)化学合成的自动组装放大,例如用K.Ziegler和G.Natta催化剂,可使单体自动定向聚合为高分子。又如自组装化学,也是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例(4)生命的放大——从卵细胞到生命的发育成长,发展成为现代的克隆技术。 7、逆向思维法  在飞机的设计中,要试验飞机的外型和材料在高速飞行中与空气阻力的关系。这种试验很难在空中飞行时进行。于是创造出“风筒”来模拟飞行。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方法,即把飞机固定,让高速空气流向飞机,其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在空气动力学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常用的“风洞”实验室方法。又如在轮船的设计中,可以做一个缩小的模型,放在一个缩小的水槽中,用各种流速来试验船体的阻力。  8、柳暗花明法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粗心大意的人很容易放过这种机遇。只有具有敏锐眼光和扎实基础的科学家才能抓住它,取得重大的突破。  例(1)按照经典遗传学的观点,水稻是自花授粉,不能杂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相信这一点。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田间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水稻,第二年他把它种下去,结果大失所望,跟上年选的植株完全不同,高的高,矮的矮,生长期长的长,短的短。就在失望之余,他突然产生了震撼:为什么遗传会有这样大的分离呢?只有杂种才会有分离,纯种不会有分离。他于是大胆提出假设:他选的这株是天然杂交稻,推翻了经典遗传学认为水稻不能杂交的结论。当然这只是大胆的初步假设,还有待做艰苦的研究工作,培养出人工杂交水稻来证实。为避免自花授粉,他选择雄性不育植株来受粉,取得了很大成功,使我国水稻由亩产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例(2)光的本质是什么?是波动还是微粒?这个问题争执了200多年,互有胜负,不得解决,在20世纪初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受形式逻辑的限制,形式逻辑回答问题,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爱因斯坦跳出了形式逻辑的框框,认为问题的答案可以“亦此亦彼”,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达到了完美的创新境界。这就是他在1905年提出的光子学说。

  • 【讨论】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

    [table=100%][tr][td]徐冠华:三原因致我国科技成果缺乏国际竞争力[/td][/tr][tr][td][b]技术导向多,市场导向少;模仿多,创新少;短平快多,反映积累少[/b][/td][/tr][/table][font=黑体]2010年3月6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首场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font]科技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徐冠华院士的。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量超过10万篇,我国的全球专利超过了六千件,与此同时,大家也感觉到,我国的原始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方面还很缺乏,科技竞争力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请问徐委员,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徐冠华:正像你所讲的,在过去这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像你说的,国际入选的科学技术论文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申请全球专利的国际申请量已经超过了六千件,也是居世界第六位。而且还有其他一些数据,比如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像科技人员的从业数,科技论文的引用数,还有世界顶尖的刊物刊登的中国科学家论文的数目等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确实也像你说的,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没有像论文数这些标志的那样居于世界前列。我想,要对我们国家的研究成果做一下分析,我的感觉,还有几个方面有待于我们改进,有待于提高。第一方面的问题,我们技术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少。我们研发的一些技术,虽然可能技术指标很先进,但是它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不强,比如它的成本很高,卖不出去,再比如,可能做出来了样机,但是不能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问题,我们模仿、跟踪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专利数目不少,增加得很快,但是核心专利比较少。如果我们没有核心专利,我们就很难越过大公司,在一些重要产品上所设置的专利壁垒,成果虽然有了,但是进入不了市场。第三方面的问题,我感觉,我们“短、平、快”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反映长期科学积累的成果比较少。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比,我们的时间还短,科学还要在于积累,但是现在我感觉我们有的同志还缺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比较过分地注意论文的数量,注意专利的数量。当然,我觉得我们的科学家是很好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了长期的努力,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成果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还存在着这些问题?核心是我们政府政策怎么样更好地引导。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重视,引导制定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现在又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我想有些问题是非常明确了。

  • 【原创】国产创新型分析仪器路在何方?

    本帖引述以下片段:“在我国,受一些名人的影响,人们对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的认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偏见,把分析化学看成一门纯服务的学科,把分析化学定义为“分析和表征的科学”,以致把分析化学的科学研究局限于具体样品分析方法的研究,更不把分析仪器的创新研究看作是分析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科学研究管理方面,也把分析仪器仅仅看作是一种科研条件。有的人甚至说,“咱们现在有钱,需要仪器,向国外买好了,何必都自己费事”。好像买来了仪器,我们就能够不断创新,一切也就“搞定”。美国能源部杰出科学家R. F. Hirsch不久前曾经指出“由新工具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远比由新概念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要多得多。由概念驱动的革命的影响是用新概念去阐明旧事物。而由工具驱动的革命的影响是去发现需要阐明的新事物”。也就是说,在科学创新研究上,新工具很重要,如果把这个新工具比喻成开启未知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则新科学仪器(或者装置)就是这样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对于原始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一性”。  许多搞重要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在获得经费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会是让助手们填单子买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而没有认识到要想在你认为重大的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打开你所要研究的未知世界的“钥匙”其实只能由你自己最先研究出来,研究好这把“钥匙”,实际上是研究好你所面对的未知世界的前提,或者说第一步!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前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否则,难免不陷入捡别人残羹剩饭的处境。因为科研与日常生产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前者完全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供采用。可惜的是,上述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分析化学界,以致长期来我国在分析仪器的创新方面几乎很少建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除了五、六十年代有过一段相对较好的时期外,这种情况直到90年代后期才开始改变,分析仪器的创新研究才被相继列入国家各项重要科学研究计划。虽然总的投入仍然不大,但是人们的认识和态度显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带动下,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研究已逐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如果这种状况能够继续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分析仪器一定会有大的起色。” 看完后,我们不禁会问:国产分析仪器的未来是什么,中国制造的分析仪器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的作为?

  • 专家解读中药如何创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研究起草《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指导原则》和《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以鼓励中药创新。”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专员杨威日前在吉林通化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科学监管通化交流峰会”上透露的。 对于中药如何创新?他建议,没有好的科学理论依据,或改良剂型以及低水平仿制的中药,企业应慎重开发。复方中药制剂应先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方,验证为安全有效后再进行研发。此外,对于企业的中药拳头产品,也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其基本原则是有效物质相对清楚,治病机理相对清晰,适应症相对明确,这样新药研发才会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丁健则在报告中说:“目前,全球天然药物、药用植物及其制品市场约为600亿美元,其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明显高于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我国药物创新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应着力培育创新引领、依托科技发展的骨干医药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 首都科技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的福音

    创新、创业将变得更加简单,首都科技创新券的出现将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丰富、优质的实验室资源和宝贵的资金支持,解决在创新研发活动中面临的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两大瓶颈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 【转帖】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

    黄伯云、张立同:创新英雄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 张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2005年3月,黄伯云、张立同因各自在新材料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荣获连续六年无人问鼎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们研究开发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将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同时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从去年初春起,黄伯云、张立同这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因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而被各式媒体热烈地宣传。他们的儒雅形象,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辉耀闪烁在社会大众面前。 得奖,对于黄伯云和张立同固然是一个秋天的收获,尽管他们愿意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尽管他们的科研成果对材料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尽管他们的人格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伯云和张立同还是分别带着科研团队淡出了社会大众的视线,在冬雪尚未积覆之前,就又回到了宁静校园的深处,默默准备着下一次可能更加艰苦的科研行军。 在黄伯云、张立同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接过一等奖奖励证书之前,曾有6年,这个奖项无人能够问津。一方面,说明这个代表国家实力的奖项的评审制度异常严格,宁缺毋滥。另一方面,也说明夺取这个技术发明一等奖确实具有相当难度:不但要有技术创新,而且要将创新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透过这样的评奖要求,我们会发现,黄伯云和张立同这两位工程院院士,在走过那一段至少花费他们十年以上时光的科技创新之路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在实验室里做文章的大学教授,而是名副其实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团队的领军人物。 自然科学研究,特别是工程类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仅仅把研究目标定在得个什么“大奖”之上,这会使得科学研究有流入“庸俗”之嫌。而真正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科学家,他们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总是以自己的创新思想能够转变成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现实成果为自豪。作为炎黄子孙的优秀代表,作为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学科带头人,黄伯云、张立同的科研目标,应该说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材料科学是重要桩基之一。分别在中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任教的黄伯云和张立同都是材料科学家。2004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评选揭晓,两位材料科学家独领风骚,可能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又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对新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 黄伯云和张立同分别从事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制备技术、工艺装备的研究。黄伯云研究的炭/炭复合材料、张立同研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都属于世界级的尖端课题,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国家堪称凤毛麟角。 黄伯云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高性能炭/炭刹车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及装置实现了炭刹车副的工业化生产,突破了以前因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而形成的国际市场垄断和严密的技术封锁,使中国飞机解决了“上得了天而下不了地”的问题,其材料还比世界上同类产品在强度和耐磨性方面都有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确保了我国数百架进口大型干线飞机炭/炭刹车材料国产化和国家航空战略安全。 张立同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走出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此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 对黄伯云和张立同研究的新材料投射关注目光的,还有更多的产业界人士。 在我国,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GDP的1/7左右,追求技术和手段的创新,追求材料的低成本、高效能和高附加值,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目标。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上看,传统材料的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对水就有严重污染。开发新型材料,将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飞机制造技术的提升,有2/3的项目要靠解决材料问题来改进,而汽车制造成本的50%则消耗在材料方面。汽车生产要轻量化,就必须发展强度高、承重性能佳的新材料。生产技术上得到广泛推广的新材料,往往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一旦用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其产品往往又会产生极高的附加值。 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需要在诸多方面历经考验的艰苦过程。为了提升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使重要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央政府对科学家们将技术发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寄予殷切希望。在过去的6年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空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这三项条件不能全部符合是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材料开发,很多项目仅是在实验室的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配套,使新材料开发出来便存入了“资料库”,“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产业界又急需新材料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但因为与科研单位的研究脱节,使得“求贤无门”。而事实上,据统计,我国在材料科研方面,发表的文章仅次于美国,国防上所用的材料几乎全部立足于国内。 最特殊的事物往往也最具普遍意义。黄伯云和张立同在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其首先的用途是国防工业,但是,正如发明了半导体才有今天的信息时代那样,新材料的广泛推广,屡屡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军工高新技术一旦在民用工业得到普遍应用,都会使民用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甚至产业结构发生大幅度的飞跃。 黄伯云和张立同的创新技术成果,其价值首先在国防与国家战略安全方面得到了体现,然而,黄伯云、张立同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无疑将在广泛的用途上促进以新材料取代传统材料,使国防工业生产、民用工业生产对材料的选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对航天、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材料产业更加有效地朝着低成本、低消耗、可持续、具有高附加值的方向前进。黄伯云和张立同的科研成果,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推动经济发展从片面追求总量增长转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产业结构在质的方面得到改变的新动力。他们的贡献,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黄伯云简历 黄伯云,1945年出生,湖南省南县人。1980年留学美国,在衣阿华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6至1988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88年偕家眷回到母校中南大学。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习回国的留学人员。现任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立同简历 张立同,著名航空材料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38年出生于重庆,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任教于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1992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1993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杂志

  • 【原创大赛】科研故事,感悟科学事业————俞汝勤院士的精彩报告

    2011年10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召开。在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中,俞汝勤院士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题目是《化学生物传感研究与探索浅议》。本报告从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些演化历程,从影响本领域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结合近期学术界某些动态,漫谈与本领域研究及创新相关的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很专业的学术报告,但又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报告,其内容之广、意义之大让在座的每一位代表切实感受到了一位七十六岁学者的渊博学识及学术激情,俞院士将中国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学术融会贯通。整个会场在俞院士的感染下激情澎湃,掌声经久不息。笔者记录下俞院士报告的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在这里,我们撇开专业,和大家共享俞院士带来的学术及科研感悟。一、科研在于精而不在于多。30年前,被R.Buck教授誉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奠基之父”的J.Ross博士来华访问,国内学术界同行云集长沙。Ross在湖南大学的长篇演讲,对当年快速兴起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oss发表的论文数很少,但是质量很高,谈到此,俞院士说,学术成果能否“流芳百世”往往在于其“精度”,而不是数量。比如,2011年诺内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3首诗;高产作家唐·洛普·菲利克斯·德·维加·卡皮奥创作了2000多部文学作品和470部歌剧,但人们仍记只得他的名字,只因为他曾轻蔑地对待只创作了一部作品《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科研和文学作品的产出是一个道理,也许不需要太多,一件精品足以撼动世人。二、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法国人Dr Lehn J.M,曾与美国化学家Dr Cram D.J和Dr Peterson C.J.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内尔化学奖。Dr Lehn在一次报告中曾引用中国古代哲学家韩愈的名言“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A man sittin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 is looking at the sky. He says ‘the sky is rather small, but the sky is not really so small”。Dr Lehn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同时这种观点在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考虑分子本身的性质,还要考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其实科研如同世事百态,以“长远”的“大”眼光来看待问题才可以“看透”,进而提升,创造。三、原始创新铸就科技成果中国的青蒿比西方的金鸡纳早得多,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所指之物即为青蒿。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植物青蒿有所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从青蒿到青蒿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低温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五二三项目”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随后科学家又合成了一系列已作为正式抗疟药物的青蒿素的衍生物。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项国家大奖的获得给了我们很深远的启示:我国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的制药及学术研究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培育,长期跟踪外国文献包括抢先追风很难做出很好的成绩,源头创新才能核心创造。屠呦呦用的是我们祖先的原始创新,她还创造性德避开了重要煎煮对化合物的破坏,所以她的成绩让“世人瞩目”。四、中国错过拿奖,但未错过学术前沿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材料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以表彰他对准晶的发现。中国郭可信院士的研究生王大能1984年在某些合金的纳米畴中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张泽在1985年春发现了Ti-V-Ni二十面体准晶。Shechtman等与郭可信院士团队做的是同一类实验室,Shechtman用的是Al-Mn合金,郭院士用的是Ti-V-Ni合金,Shechtman发表在前,郭院士发表在后。郭院士团队的Ti-V-Ni二十面准晶体是独立的发现,并且是首次在Ti合金中的发现。“中国科学家镇的离这次诺贝尔奖很近,这是历史的遗憾吧.”曾师从郭可信先生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董闯表示,“不能说郭先生没有抓住机遇,而是整个历史造成的”。奇迹的创造绝非偶然,郭可信院士曾经用“四十年前播下的种子,四十年后才收成”来描述创造奇迹的艰难历程,这就是踏实的、不浮躁的科学精神。最后,俞院士还强调了学术环境及氛围的重要性,俞院士还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思想强调发展科学的3个条件:“闲暇”、学术“自由”、“惊异”。俞院士说科研成果并不是整天闷在实验室中就能做出来的,其实处处都能撞击出科研的灵感,所以大家要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多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你正在从事的或者你周围发生的事情,“苹果”也许就落在了你的头上!

  • 创新驱动,仍需整体发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综述

    本报记者 陈磊 编者按 2012年年底,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软科学计划资助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正式对外公布,本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报道(2012年12月24日一版)。稿件见报后,有很多读者表示想进一步了解该报告的研究背景、工作重点及分析结果。为此,本报特推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综述》一文,深入解读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变化及特点、创新驱动理论以及创新型地区的评价模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体系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形成与发达国家不同,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如何看待区域创新发展的基本模式,对其创新能力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1999年开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承担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研究工作,至今已推出13年。 2012年报告仍延续过去的指标体系,将综合指标分解为实力指标、效率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方面,并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进行测度。 2012年报告对各地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与往年相比,增加了对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四地创新能力的10年回顾与分析,同时在专题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一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提出了创新型地区的评价模型,对各省市区建设创新型地区的进展阶段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浙江与意大利的创新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我国地方推动区域创新提出建议。 区域创新能力领先地区排名稳定 研究显示,2012年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排名稳定。与2011年相比,2012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总体格局略有变动,但前8名的地区排名没有任何变化,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和辽宁;安徽由2011年的第15名上升到第9名,湖南位列第10名。其中,江苏连续4年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创新优势明显。 这些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也各有优势,北京的知识创造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体现了其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特点;上海的知识获取能力排名第一,体现了其开放性、国际化以及长三角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江苏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排名第一,体现了其良好创新环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广东的创新绩效排名第一,体现其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本次排名结果显示的另一大特点是,与2011年相比,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排名上升的省市较多。相比2011年,2012年排名上升的地区包括安徽、湖南、湖北、河北、青海、西藏。研究者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创新能力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经济外向程度较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东部产业向中部的梯度转移;创新观念的增强,科技投入加大。 沪京津苏粤浙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成为各地方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有所差异,这一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什么是创新驱动的内涵?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该报告试图作答。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不同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即创新驱动指数的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个对创新驱动阶段进行量化分析的报告。 创新驱动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他以钻石理论为研究工具,以竞争优势来考察经济表现,从竞争现象中分析经济的发展过程,从而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般伴随着经济上的繁荣,而第四个阶段则是个转折点,可能由此开始衰退。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借鉴了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并认为,在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时,既要考虑人均GDP等经济指标,还应关注产业结构及其科技内涵。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在要素驱动阶段,以煤炭开采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投资驱动阶段,以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创新驱动阶段,以医药、ICT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为此,课题组将经济发展阶段划为要素驱动、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投资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创新驱动5个阶段。 课题组通过分析,将各省市分成四类: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浙江6个地区已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山东、湖北、辽宁、福建、四川5个地区正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以重庆市为代表的13个省(区、市)基本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新疆、山西、海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6个地区还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过渡阶段。 报告认为,我国总体而言还没有进入创新型国家阶段,但不排除一些省(区、市)率先成为创新型地区。目前,有19个省(区、市)仍然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的阶段,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 该报告借鉴国际上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尝试提出了一个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模型,并依此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创新驱动水平作出量化分析。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监测、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技日报》(2013-02-18 一版)

  • 【分享】实验与创新

    小学科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特别的优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永恒的主题。根据科学课的特点,如何结合实践教学,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游戏中激发创新 “单纯的劳力,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思考和语言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如《磁铁游戏》,该课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磁铁能吸铁的知识。授课时,出了完成课文所要求的实验外,总觉得意忧未尽。我将纸鱼、回形针、小磁铁、竹竿、绳子等向学生出示后,问:“谁能将放在底墒的鱼钓起来?”同学们一下子跃跃欲试,分别将回形针扣在鱼的尾、脊、口等处,将小磁铁用绳子绑着套在竹竿上,用小磁铁接触回形针,鱼儿就被钓起来了。通过讨论、比较、回形针套在鱼口为最理想。接着在规定时间内,看谁钓的鱼最多。这样,使学生在兴高采烈地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在兴趣中带动创新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低年级同学富于好奇和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动力,如果善于引导,有总结地培养训练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摩擦起电》一课,目的是使学生从小接触一些“电”的知识——物体经摩擦而产生电。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了课文中所做的实验外,我要求将摩擦过的两个气球分别放在脸上,两个气球会贴在皮肤上,很久不会掉下来,气球也像被挂在钩子上一样。同学们都说觉得很奇怪,我因势利导说:“看看将气球摩擦后,是否还可以放在物体上会被‘挂着’”?同学们分别将摩擦的气球"挂"在桌边,衣服,凳边……这时学习气氛很浓。

  • 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HORIBA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

    [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f5adec08-16f3-46b6-b76f-d78cbdc0c884.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刘忠范院士出席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SP)的开幕典礼并致辞,同时为战略合作伙伴揭牌[/i][/color][/size][/align]2023年4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eijing Graphene Institute, 简称BGI)与HORIBA前沿应用开发中心(Analytical Solution Plaza, 简称ASP)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依托BGI的尖端产研技术与HORIBA在分析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合作建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旨在共同推进石墨烯产业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实现双方在产品解决方案共建、技术革新和市场机会探索方面互利共赢。 [align=center][img=图片4.png,600,44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eda2b34d-f583-4fb1-bcc6-6887374c840f.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门廊处悬挂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铭牌[/i][/color][/size][font=等线][size=14px] [/size][/font][/align]BGI是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刘忠范院士担任创始院长。截至2023年12月,BGI人员规模超过400人,是一家集新材料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于一身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正因其独特的“全链路”模式,BGI的多个业务环节都离不开先进的光谱分析检测技术。[align=center][img=图片6.png,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23cb1a81-9564-4672-9607-321dd3a040b5.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 位于BGI实验室的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i][color=#7f7f7f](现已升级为 HORIBA 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color][/i][/size][/align]ASP内设有多台先进的光学光谱分析测试仪器,这些仪器为石墨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诸多可能性,如:CN-300离心式纳米粒度分析仪,其对大小颗粒的超高分辨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各种碳材料的分散状态;LabRAM Odyssey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具备超低波数和12寸晶圆检测能力,能满足石墨烯层间堆垛方式及大晶圆的检测需求。而XploRA PLUS高性能全自动拉曼光谱仪联用AFM,则不仅可以获取同区域的化学和物理信息,还可以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Raman/PL检测。在创新中心,双方专家可以深度交流沟通,使BGI强大的研发实力与HORIBA前沿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加速创新成果产出。目前,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BGI与HORIBA已建立了对石墨烯薄膜和单晶石墨烯晶圆系列产品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石墨烯的产品质控保驾护航。未来,双方将继续努力,力图打破传统手段对片层样品尺寸分析的局限性,将新一代颗粒分析技术与粉体石墨烯尺寸及层数研究相结合,建立全新的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优势技术互补,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带来突破性的创新成果。[align=center][img=图片1.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d8f94426-67d1-49f3-ab1a-981fa7d22b2b.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color=#7f7f7f][i]△ ASP中设有多台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可充分匹配石墨烯相关研究测试需求[/i][/color][/size][/align]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制胜有道。在双方内部实现技术联合后,如何面向外部实现市场价值是创新中心的另一探索重任。作为新兴“石墨烯基材料”产业孵化器,BGI提供了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代工”平台,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工作,以解决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针对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HORIBA将予以光学光谱检测技术的支持。同时,通过BGI“研发代工”平台赋予的触点,HORIBA ASP还可以与各中小企业建立联系,探讨潜在的机会点,这样可以为企业在行业内的提前布局、开拓市场及扩大影响力方面打下基础,让未来发展更加清晰、美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并济,价值创新共融。BGI与HORIBA ASP共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领域内企业强强联合的又一标志。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主动作为,彼此融入,同频共振,为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出卓越贡献。[来源:HORIBA][align=right][/align]

  • 【转帖】程津培:创新当自主 为人当自强

    程津培:创新当自主 为人当自强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的自主创新观              走上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的岗位之前,留美归来的程津培的身份是南开大学副校长。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带领研究小组从事“离子基键能”和“一氧化氮键能”的研究,并且是该领域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小组之一。他曾简单直观地将“键”形容为两个小球中间的“拉链”,要想把小球分开,就要用力扯断拉链,而需要的力的大小就是键能。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力的表现正如博奕双方在综合实力上的较量。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正确的战略战术,也需要实力、信心,更需要毅力。在程津培看来,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对于国家制定的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程津培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理解为发展中的里程碑,是一种宣言,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的一个亮点。”    《孙子兵法》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就是战略运筹,“庙算胜”就是说在战前要做出胜人一筹的决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中国面对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一个重大战略的制定,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并不会毫无争议地形成,“自主创新”之路的选择同样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2004年,我国GDP增长达到9.5%,总值超过了15.98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欧盟。有专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待开发的国内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因此,未来20~30年,我们仍然可以延续市场换技术这样一种过去20 年来采用的主打战略,来支撑中国经济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发展。    2003年,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科技部开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并为此专门组织了一个2000多人的庞大队伍,包括专家、学者、经济界、企业界人士、各个部门的管理专家等。在《规划》的战略研究中,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到底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还是继续依赖引进技术,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颇有争论。经济学界、企业界,甚至行业部门的一些同志认为,现阶段投入研发,成本太高,对中国来说不适合。这种观点在科技界内部也有反映,而且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    对此,程津培的态度十分鲜明,他坚信,中国和平发展的命运必须由自己来把握,中国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才能形成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采访时,程津培算了这样一笔帐:“2003年,我国总计支付专利费350亿美元,大大超过当年全国研发投入的总和。我们卖给国外的销售商一台DVD,32美元,成本18美元。还有13美元是付人家专利费,剩下的1美元才是我们中国人赚的。其他像电视、手机、mp3等白色家电都是类似情况。德国大众公司仅在中国生产它全世界轿车产量中的14%,但它80%的全球利润却是从中国拿去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为它偿付研发的费用,而技术能力的沉淀却不在我国……”    近年来,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轿车的国产品牌仅占市场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事实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来自于发达国家,他们凭着科技优势以及建立在这种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使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的高度垄断,从而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    有人曾对比了当初韩国政府制定的“产业技术创新5年规划”和同时期的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发现两国在发展领域有70%的内容相同,但同“途”殊“归”。如今,原本在汽车、半导体、高速铁路、核电等重大科技领域比我们晚起步10年的韩国,现在却在这些领域全面领先了中国将近10年,韩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目前已经跻身全球前5强。    程津培坦言:“要素拉动型经济也是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但是我们头脑中必须十分清楚的是,必须靠自主创新,使我们传统的产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长为制造业的主流。目前,我们许多产业技术仍然主要是靠从国外引进,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达50%,而美国还不到10%,日本仅为5%。我国要想实现中央提出的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就必须使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降到30%以下。而且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都高于70%,但我国目前只有40%左右。所以,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 令人惊艳的创新表现,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再创新高!这事儿你怎么看??

    令人惊艳的创新表现,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再创新高!这事儿你怎么看??

    [b][color=#ff0000]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创历史新高,这事儿大家怎么看?[/color][color=#ff0000] [/color][/b][color=#444444] [/color][align=center][color=#444444][img=,378,30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6/201706191339_01_3237657_3.jpg[/img] [/color][/align][color=#44444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color][color=#444444]专家表示,这一成绩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导向的结果,显示出中国“令人惊艳的创新表现”。[/color][color=#444444][color=#444444] [/color][/color][color=#444444] [/color][color=#444444]报告显示,中国是唯一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创新差距不断缩小的中等收入国家,已经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在7大类指标中,中国在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color][color=#444444]设施、知识与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五大类均[/color][color=#444444]有所提升。[/color][color=#444444]资讯链接:[b][b]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再创新高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619/222316.shtml[/url][/b][/b][/color][color=#444444] [/color]

  • 实验室里如何创新?

    在总理的政府报告里,自始至终贯穿着‘创新’二字,创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对于在实验室工作的我们来说,更是如此。有困难,但并非不可能。大家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创新点子?希望能在此分享。

  • 【原创大赛】“创新”纵横谈

    [align=center][font=黑体]“创新”纵横谈[/font][/align][align=center]李学哲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测设备分会[/align][align=center] [/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下多次谈到创新与发展,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前日,在知网专业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font][font=宋体]“创新”,[/font][/font][font=宋体]检索范围为篇名,其结果就有一百多万条,是名副其实的热搜榜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榜单是名至实归的。那么,什么是创新?其内涵有哪些?有些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普及的,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获取相关知识,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以便更好的去创新、去发展、去进步。[/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记叙的[/font][font=宋体]“创新”有两条:①[/font][/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动词。[/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抛开旧的,创造新的;[/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创新型国家:以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形成具有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辞海》(第六版)记叙的[/font][font=宋体]“创新”有六条之多,其中对于“创新”的描述是与《现代汉语词典》一致,“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他词汇有创新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双螺旋线学说、创新型国家。其中在词汇中记述了的创新型国家的四个特征:[/font][/font][font=宋体]①[/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font][font=宋体]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 以上;[/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font][font=宋体]70% 以上;[/font][font=宋体]③[/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font][font=宋体]30% 以下;[/font][/font][font=宋体]④[/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创新产出高。[/font][/font][font=宋体] 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创新型国家。[/font][font=宋体] 发布日期为[/font][font=宋体] [font=宋体]2019[/font][/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的[/font][i][font=宋体]Innovation management —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Guidance[/font][/i][font=宋体]([/font][font=宋体]ISO 56002[/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2019[/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际标准是这样描述创新的,实现或重新分配价值的、新的或变化的实体。在这个术语(概念)下同时也附加了这样描述,对组织及相关方来说,创新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与其认识能力有关,并由其决定。创新可能是产品、服务、过程、模式、方法等。创新是一种结果。[/font][font=宋体]“创新” 有时特指产生创新的创新活动或创新过程。[/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 从以上的不同的来源的创新概念来讲,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创新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我们工作特点,站的角度去看问题。[/font][font=宋体]“创”是过程,“新”是目的,这个“新”就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理解,去挖掘、去开拓。[/font][/font][font=宋体] 知网检索的资料汇总:[/font][font=宋体]文献类型[/font][font=宋体]主要有三种[/font][font=宋体]综述[/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资讯[/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研究论文[/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相关搜索[/font][font=宋体]到的[/font][font=宋体]主题[/font][font=宋体]词有[/font][font=宋体]创新思路[/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理念[/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理论[/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研究[/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动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策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方法[/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机制[/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创新模式[/font][font=宋体]、创新创业、创新驱动、创新能力、[/font][font=宋体]创新管理[/font][font=宋体]、创新教育、[/font][font=宋体]创新发展[/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从科技、研发的学科门类来分析,主要研究发表的专业分布情况,其中较前的学科情况有[/font][font=宋体]学科教育教学[/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507[/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技术开发[/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958[/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技术研究[/font][font=宋体]专题[/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889[/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工程与项目管理[/font][font=Calibri]1560[/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以及[/font][font=宋体]应用基础研究[/font][font=宋体]有[/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20[/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从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来分析,主要研究发表的专业文章分布情况,其中四大学科情况有[/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应用研究[/font][font=Calibri]7795[/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开发研究[/font][font=Calibri]4442[/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学科教育教学[/font][font=Calibri]2316[/font][/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宋体]实践发展[/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29[/font][font=宋体]篇文章。[/font][/font][font=宋体]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数据,如年发表文章情况的[/font][font=宋体]近五年来的统计:[/font][font=宋体]2020年8.16万篇;2019年9.26万篇;2018年9.11万篇;2017年8.56万篇;2016年8.31万篇;其余年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03万篇到2015年的7.3万篇。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机构发表文章前五名情况,[/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中国人民大学[/font][font=宋体]334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武汉大学[/font][font=宋体]310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清华大学[/font][font=宋体]3040[/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浙江大学[/font][font=宋体]3014[/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北京大学[/font][font=宋体]2552[/font][/font][font=宋体]篇。发表的文章与[/font][font=宋体]基金[/font][font=宋体]资助情况的前五位统计:[/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ont][font=Calibri]1.51[/font][font=宋体]万[/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font][font=Calibri]1.39[/font][font=宋体]万[/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font][font=Calibri]1641[/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font][font=Calibri]1576[/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font][font=Calibri]1422[/font][/font][font=宋体]篇,[/font][font=宋体]江苏省教育厅[/font][font=宋体]的地方上榜也可以折射出江苏省的创新发展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font][font=宋体][font=宋体] 在创新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标准化领域。标准化对于创新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标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加速创新科技进步。标准化涉及到的创新机制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创新基础标准的词汇、术语,创新指南,创新品牌培育,创新评价,创新教育等都需要标准化。但是我们在标准检索时你会发现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是落后了,若输入[/font][font=宋体]“创新管理”检索词时,出现的结果可能是五个国际标准化组织[/font][font=Calibri]ISO[/font][font=宋体]起草的五个标准。最早是[/font][font=Calibri]2015[/font][font=宋体]年的涉及纳米研究的标准,[/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ISO/TS 18110-2015 [/font][/font][i][font=宋体][font=Calibri]Nanotechnologies - Vocabularie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font][/font][/i][font=宋体];近期的是[/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发布日期[/font] [font=宋体]2020年11月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ISO 56005[/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020 [/font][/font][i][font=宋体][font=Calibri]Innovation management - Tools and methods for innovation partnership - Guidance [/font][/font][/i][font=宋体][font=宋体]的标准。同时在检索标准名称涉及关键词[/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创新[/font][font=宋体]”的国家标准时的结果不足十个。而行业标准涉及的只有金融业的三个标准。需要注意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已走在前面,特别是团体标准已突破二十个,有独领业界风骚的感觉,[/font][font=宋体]这些团体包括[/font][font=宋体]中国质量协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商业联合会[/font][font=宋体]以及地方的[/font][font=宋体]黑龙江省标准技术创新协会[/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柳州市电气行业协会[/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 技术创新任重道远,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创新发展已是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发展是硬道理,我们相信,在我们国家体制优势的前提下,一定会在创新领域厚积薄发,走在世界的前面。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愤图强,让中华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之巅。[/font]

  • 引入管理创新的几个原则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似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觉得其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我们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是却依然保持原来的步速、方向。还有一个意义是我们又多了一个可以“兜售”的学问,尤其是向那些还没有看过此电影的人。事实上,这或许是人生的一个切面,而又何尝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概述”呢?自从“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以来,各种管理方法、手段、工具层出不穷,有不少企业不断的引进这些管理方法、手段、工具,甚至有企业将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管理方法都试个遍……遗憾的是,很多企业依然问题重重,入不得“优秀企业”之列。毋庸置疑的是,有些管理创新能让企业质变,攀上业绩高峰,如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就曾在提升质量、削减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效力。但引入新理念也有风险,如果企业运营未达到一定水准,看似最有用的管理实践也会失灵。某个管理理念的价值在哪里,它将把企业引向何处?答案通常无法一望即知。对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企业,实验精神能带来巨大回报;但盲目追随潮流可能使企业自毁长城。我们认为,评估和引入管理创新时,企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一、谋定后动。听闻其他企业管理创新试验后(尤其是道听途说,或“大师”的点石成金),不要急着行动。即使只是局部借鉴新理念,最好也先等上一段时间再做决定,这就好像我们尽量不要买最新款的电子设备一样(因为它往往技术不稳定,漏洞百出)。创新成功与否需要时间来检验,而喧嚣太多会随时间退去,所以等待几乎总是上策。一项创新或多或少有值得借鉴之处,对新思路既不能迷信,也不要全盘否定。二、寻根问底。如果你考虑引入某项创新,首先要对新理念寻根问底。把握管理理念的本质需要超凡的洞察力,管理者却因受限于经验和认知习惯,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说,海底捞的经营模式很多餐馆都去学,但人家明确告诉你——你学不会,事实证明你的确也学不会,很多学习海底捞的企业始终达到不海底捞的管理效果,因为它往往忽略了海底捞管理体系的核心:对员工解决问题能力的充分信任。再比如,谷歌给员工20%自由时间用于创新的政策引起了模仿热潮(谷歌现已增加了限制条件,防止创新项目过于分散)。“20%”规定看似简单易行,很多企业管理者希望借此激发突破性创新,但结果通常令人失望。管理层态度是一个重要因素:谷歌高层至少一开始对这项新政满怀热情,而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支持力度不足。此外,谷歌技术精英云集,习惯开放性探究,没达到相同境界的程序员只会对“自由思考”感到茫然。因此,大多数企业往往等不到创新项目出成果就终止了“20%”政策。三、找到前提。一项管理创新可能仅以一到两项假设为前提。比如,很多企业试图引进“阿米巴”管理模式,前提是要有完善、细致的基础财务数据;再比如允许员工在家工作,前提是员工会更投入、高效。管理者需要分析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四、注重结果。接下来要全面分析已经发起创新的企业(学习对象)是否达成目标。首先,验证理论假设。比如,阿米巴管理是否真实提高了所有参与者的工作积极性?这项新举措有何副作用?询问该公司员工:管理者是否有隐性对抗行为?进一步思考:民主选择小组组长是否对整个阿米巴的管理有好处?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尽量客观地考虑:你的企业与目前已经发起创新的企业有何异同?你的企业对激进创新理念接受度有多高?现行组织结构、体系等对是否对创新构成重大阻碍。五、勇于实验。进行以上四步的分析后如果发现问题,甚至感觉不对,都请不要冒险。仔细思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求稳比求快更为重要。但如果你充分调查后仍对新理念充满兴趣,那么不妨一试,并明确实验的假设、方法和预期结果。比如,“我们预期,阿米巴管理的结果,会在一定时间内充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收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合格率”。然后收集数据,验证实验是否给你的企业带来价值。据我的观察,企业有时候很容易被管理的一些新概念、新思想所魅惑,尤其是领导者在听过某位“专家”、“大师”的激情演说后,常常把引入创新的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事实上,成功实施管理创新的企业往往经历过多年艰苦努力、不断尝试、改进,才将理念转化为现实;将成功经验移植到你的企业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相信一点,企业管理者的目标与媒体或学者截然不同:追逐时尚毫无意义;管理者须在舆论喧嚣中抓住新概念的实质,跟随真正的趋势。有些管理实践早已过时,但背后的理念基石依然坚不可摧。同样,就如我们都知道很多大道理一样,企业常常也是引进了太多的管理工具。很多存在的问题不是管理不够,而是管理过度。而每一个管理工具事实上都做得不到位、半桶水,看似都做过了,实则没有一项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无论计划引入何种管理创新,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有自知之明的企业对管理新思想、理念更有判断力,能有效筹划和实施变革,并更具学习能力:即使某项实验最终被认为不成功,它也能促使企业反思现行模式,优化现有管理流程。——王荣增

  • 政府大笔资金投入走自主创新

    2011年12月21日,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闭幕,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要统筹协调推进转型、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将扩大内需与发展环保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关键之一在于坚持自主创新和机制创新。 [b]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b] 环保产业是联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选择。 环保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要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减排8%,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均减排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能耗下降16%,部分地区还将实施重金属限排,都对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环保产业是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并对钢铁、机械等基础行业发展产生8—10倍放大效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正在编制的《现代环境服务业发展规划》将对鼓励第三方环境服务发展作出部署,预计到2015年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规模,2020年规模可达5万亿元。 环保产业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被确定为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议题之一。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提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为环保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在环境清洁技术研发上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有望在绿色发展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发展潜力,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需求和全球环保市场竞争的前沿,推动环保产业由要素驱动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b]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保产业发展形势[/b] 当前全球环保市场保持年均7.5%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球环保市场总值达1.6万亿美元。欧美等国家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牢牢占据了环保产业全球市场的主导权,控制了90%以上全球市场份额。随着全球绿色发展的兴起,欧美等国家环境保护重心已转向“预防与修复”为主,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已从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调整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需求。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扶植政策和引导性投入,更多侧重于支持新能源、清洁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致力于产业链整体竞争,推动绿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环保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顾全球环保市场发展历程,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首先,环保产业具有时代特征,不同时期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是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目前环保产业正从以公益性为主过渡到经济属性为主,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次,产业发展要符合国情要求,要具备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统筹政策、资金、技术、市场、公众意识等驱动因素是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三,环保产业升级转型取决于创新驱动,加快环境技术与信息、生物、制造等高新技术的融合,促进多领域团队创新与协同创新,将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的提前爆发。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特别警惕发达国家“苹果手机效应”的影响。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决策,然后像在全球推广苹果手机一样,利用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攫取更大的利润。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道路。“十五”以来,环保产业规模保持在20%以上增速,2010年产业规模已达1万亿元,环保企业3.5万家,安排从业人员300多万人。按照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环境高新技术研发与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模式由单纯规模扩张、低端数量竞争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统筹传统环保产业与新能源、环境清洁技术、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发展,科学把握环保产业内涵,加快现代环保产业体系发展,提高环保产业对全过程污染控制与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持能力;三是培育以创新型环保企业、环保产业集群、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等为核心的环保产业发展主体,引导环保企业按市场规律优化重组,增强产业创新链竞争力,全面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具有较好基础和竞争力传统产业领域,在全球竞争中提升我国传统环保产业的战斗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积极开拓全球新兴环保市场。 [b]三、科技创新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b] 自主创新对环保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我国环保产品已达到3000多个品种,在城市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等方面已具备成套设备研制与工程建设能力,部分新技术领域已处于产业爆发性增长的前期,某些单项技术研发居于世界前列。同时,国内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环保企业快速发展,环保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在环保装备研制及产业发展方面。自“十五”以来,通过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连续3个五年的支持,自主研制的225—5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炉实现系列化、成套化,并成为国家垃圾焚烧处理规划推荐的主流装备,处理效率、二次污染控制及自动控制系统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自主研制的电除尘器是我国参与国际环保市场竞争最具实力的环保产品,行业发展集中度高,产业链上的重大设备、自动控制、振打装置等关键环节全部实现国产化,不仅可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处理技术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5—5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常规水处理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要常规设备已实现出口。通过“九五”以来持续支持,自主研制的聚合氯化铝净水剂及其复合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聚合氯化铝净水剂产量50%以上,成为国内饮用水行业净水剂的主要供应商。 在环境清洁技术、环境物联网技术等新兴环保产业领域。环境清洁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对于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自主研发的清洁制革技术已在全行业推广300余家企业,对于皮革行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苎麻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污染排放,将环洞庭湖区域苎麻行业的环保风险大幅降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快速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多物种生物传感器,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智能环境感知节点,形成年千台以上产业化能力。总体上,我国环保产业新兴领域技术储备与产业潜力形势喜人,但受到本领域核心技术和环境科学问题研究进展的限制,新兴产业领域自主创新的征途才刚刚起步。 [b]四、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任务[/b]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环境领域提出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按照规划纲要部署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环境科技工作需要把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领域,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与共同创新,催生新兴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实现环保产业体系从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延伸到具有减少污染和受损环境修复等效应的领域,构建和完善现代环保产业体系,从而为实现“支撑节能减排、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惠及百姓民生”环境科技发展目标提供物质基础。 新形势下,提高环境技术创新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应突出“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研究,把握全球环保产业竞争前移态势,加强重大生态环境科学问题研究,力争重大原始技术创新突破,获取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格局的有力条件;二是注重促进多学科、科学与技术融合,推动重大需求导向下的多领域共同创新与协调创新,抢占全球环保市场技术发展前沿;三是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统筹管理、科研、工程、产业等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国家战略导向型科技创新团队,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四是注重科技产业化工程,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政策及市场模式的融合,缩短技术产业化的市场培育期,快速形成生产力;五是注重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筑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平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高技术转化服务能力。 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安排,实现上述环境科技发展任务,在科技工作管理中应在“六个需要”方面下工夫:一是需要深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顶层设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将环境科技重大任务聚焦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重大决策与环保产业关键领域;二是需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估机制,健全科技立项—后评估—持续支持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效益;三是需要集中科技资源,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优化环保产业体系布局,实施环境技术创新重点工程;四是需要创新思维模式,构筑开发共享创新平台,引导新理论、新思想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及再创新,构筑高新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桥梁;五是需要加强创新环境建设,构筑创新基地,提高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六是需要发挥军民科技融合作用,发挥国防科工业在装备、信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环境保护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与环保工程精细化水平。 (马燕合 黄圣彪) (作者单位: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 化妆品原料亟需创新

    “国产化妆品原料整体水平在全球基本处在市场中的价值链低端,且创新性不强。”全国政协委员陈海佳说,由此导致了我国化妆品在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消费成熟的化妆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他认为,需要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监管体制上,对于新原料的监管重事前审批,且申报要求较高、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压抑了企业创新开发新原料的热情;创新机制上,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和经费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科研与应用,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不高。他谈到,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各界征求《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意见建议已过去近4年时间,社会各界关于加快立法修订的呼声越来越大。“建议针对送审稿中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集中反映的问题点进行专项立法研讨,广泛听取行业相关协会、商会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推动立法修订,指导行业发展。”另外,他提出,将在国外上市化妆品中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不列作新原料监管,但可设置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来保持跟踪和监测,留予企业宽松创新空间的同时控制安全风险。“针对全球化妆品原料研发的热门领域,通过实施一批相关的科技攻关项目,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的研发热情,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化妆品方面的转化应用。”他建议,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与企业“联姻”的媒介作用,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进企业等方式,为化妆品原料企业提供科技革新等科技资源支持。

  • 【转帖】美国持续创新能力来自何处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20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历史同期还是现在,美国的科技贡献率在全球都首屈一指。2008年美国GDP为14.33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远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即便发生了金融危机,2009年GDP仍达到14.27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美国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4.53%),创造了全世界24%的财富(按GDP占全球总量计算)和40%的高科技产品。  美国里奇蒙德储备银行(Richmond FED)主席莱克(Jeffrey Lacker)说:“近年来,推动美国薪资和就业趋势的幕后因素是科技进步,而非贸易。”1900年美国人均收入超过了欧洲各国,迈入了富裕国的行列。1929年至1941年,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8%;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科技贡献率高达80%。  人们不禁会问,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来自何处?中国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对此有过一番探讨。  美国会聚了世界上最多、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截至2009年,全球40%的诺贝尔奖得主来自美国。美国在全球科技进步中的主导地位,还体现在论文及专利的高产出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8年,三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ISTP共收录美国作者论文62.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26.6%,其中SCI论文40.6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8.3%,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美国作者论文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I)的统计,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以4192万多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从专利产出来看,美国的专利产出数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申请的PCT专利53500多件,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32.7%,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和排名第三的德国。  根据兰德公司2008年报告,美国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支出占全球总量的40%,工业化国家所有专利发明的38%。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美国保持着国际竞争力的领导者地位。从“科技创新与成熟度”因素的排名来看,美国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创新”子因素名列第一,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