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增选名单

仪器信息网增选名单专题为您整合增选名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增选名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增选名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增选名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增选名单话题讨论。

增选名单相关的资讯

  • 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增选院士8人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增选院士8人。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笪良龙、南京师范大学黄和、江南大学金征宇、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颖、东华大学孙以泽、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北京师范大学余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汉青。
  • 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约提前20天泄密
    这件事情,时间是最好的逻辑。11月12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在这份广泛流传的名单中,增选院士为24人。   记住这个时间点。   11月18日,《东方早报》报道,中科院新闻处就网上流传的“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表示,真正的名单将于下月公布,网上的名单应该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   3天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胜利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   也记住这个时间点。   揭开谜底的日子是12月4日。这一天,中科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从296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   时间的纵坐标外,让我们再看横坐标。网络版第一份名单的24人,全部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35人之列。网络版第二份名单的35人,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唯一细小的差别是,排序不同,官方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   看来,网络发帖者的确“很强大”,“猜测和推断”竟这般准确无误。小道消息“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结果命中10环。   “愤怒!”一位负责平面媒体科学版的编辑找不出第二个词,形容当时看到官方名单的心情。   有数学爱好者计算着:以候选人数做分母,当选人数做分子,以学部为独立单位计算吻合概率,最终可得到泄密的P值。   P值,100%。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届不超过60人,增选程序分推荐、资格审查、学部评审和院士选举4个阶段。如此程序不可谓不合理,章程不可谓不严密。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中科院为院士增选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保密守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等文件,严禁院士向候选人、亲友、同事以及与增选工作无关人员谈论和泄露评审、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表决等情况。   但锁定今年,各种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风里蒲公英一般飘飘洒洒,且至今无一个部门,或一个相关人士作出解释和道歉。   没办法,不明真相的群众只能作出种种猜测:   猜测一,往好处想,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泄密事件。新院士增选完成在11月21日前,有人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把名单透露出去了,反正这是大喜事。   猜测二,往深处想,如果没等正式公布,就泄露了消息,说明评审选举过程很容易被“走后门”,这样就毫无公正和公信可言,也许背后有不为人知的一些内幕。   猜测三,为什么“网络完全版”与“官方版”有细微差别,很大的可能是:“网络完全版”按得票排序,而“官方版”按姓氏笔画排序。   猜测四,秘密在哪个阶段泄出?“内鬼”是院士,还是行政工作人员?按照增选程序,最后一轮是院士不记名投票,最先知道结果的一定是参与投票的院士。可能的链条是:院士A告诉了B,B告诉了C,C告诉了D……末了,圈内人任博士发布,让网友先睹为快。   猜测五……猜测六……这可真像缠人的填字游戏。   中科院路院长一直表示:院士选举是严肃的事情,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让过程公开,才能使结果公正。   我们比在任何领域都更渴望见到在科学界的公正选举。因为对于公众而言,没有比科学的名义更天经地义的理由了。   我们希望赋予科技塔尖的这群人“最高学术称号”时,每一步都公平公正,不要有种种荒诞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干扰。伽利略早就说过: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不难想象,当名单最后揭晓的一刻,当选者在那个瞬间喜悦、惊讶的表情,是对一场公正的选举最好的赞赏。“一切都是秘密!”那正是诺贝尔奖长盛不衰的最大秘密之一。   时间是最好的除臭剂。我们期待两年后与新院士的相逢。那时,中科院62岁,能更成熟些吗?
  • 2009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产生了145名初步候选人。候选人名单今天在中科院网站向社会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2位,化学部23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位,地学部25位,信息技术科学部18位,技术科学部27位。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布的名单中,每个学部都出现了多位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候选人。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院士增选有助于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和年龄结构,院士们和各归口初选部门都更加关注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学风正派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据了解,这是自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的第九次院士增选。与往年相比,本次院士增选作了一些修订,要求各部门在推荐院士时进一步客观公正地反映候选人的实质性科技成就和贡献,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获奖次数、等级和文章数目。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院士增选过程包括推荐候选人、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有效候选人和初步候选人名单要向全社会公布,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都要进行公示,全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附: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45位,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共22位)     化学部(共23位)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30位)   地学部(共25位)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18位)   技术科学部(共27位)
  •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名单,426人通过!
    近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公开了2021年度两院院士第一轮评审结果,共有426名专家进入第二轮院士候选人名单,按照最终161增选为院士计算,第二轮院士获选比例仅为37.8%,可见难度之大。具体介绍如下:  1、中国工程院  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  4月,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 6月,公布了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附后)。按照最终88人增选为院士计算,院士获选比例仅为37.4%。  2、中国科学院  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73名增选总名额中,除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6个特别名额须待特推小组评审推荐后再划归相关学部使用外,其余67个名额分配如下:数学物理学部12名、化学部11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名、地学部11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2名。  今年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共191人。按照最终73人增选为院士计算,院士获选比例仅为38.2%。426名院士候选人名单如下:
  •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拟推荐候选人名单(204名)
    2021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同时启动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  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学术团体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现整理各学术团体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共204名。名单如下:
  • 茅台总工王莉入围增选工程院院士名单引热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了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这是我国科学院最受关注的一件大事,能够入选两院院士,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也是对他们过去为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根据相关通知, 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73名增选总名额中,除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6个特别名额须待特推小组评审推荐后再划归相关学部使用外,其余67个名额分配如下: 数学物理学部12名、化学部11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名、地学部11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2名。其中,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网络热议,网友戏称“酱香型科技”。网络热议18日,贵州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王莉是由贵州轻工业协会推荐,根据她的获奖的情况、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科技奖项等方面,作为她的评审资格条件,由贵州科协组织的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同意推荐,“她完全有这个条件,主要是因为‘茅台’是热点,使该事件成为热点。”据了解,王莉,1972年出生, 1994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茅台酒厂工作。现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目前的荣誉有: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以下为其部分成果,
  • 重磅!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予公布。中国科学院2021年11月18日
  • 共46人!2023年两院外籍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继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后,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名单,共46人当选。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3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共30人,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序号姓名国籍学科领域1迈克巴蒂Michael Batty英国地学领域2彼得布鲁斯 Peter G.Bruce英国技术科学领域3安德鲁库伯Andrew I.Cooper英国化学领域4唐纳德布鲁斯丁威尔 Donald Bruce Dingwell德国、加拿大地学领域5让皮埃尔加图索Jean-Piere Gattuso法国地学领域6约翰哈迪 John Hardy英国、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7切纳帕蒂贾格迪什 Chennupati Jagadish澳大利亚技术科学领域8穆罕默德卡西姆简 Mohammad Qasim .lan巴基斯坦地学领域9伯纳德麦利森 Bernard Malissen法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10奇利齐马瓦拉 Tshilidzi Marwala南非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1古姆麦克唐纳 Jim McDonald英国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2克劳斯缪伦 Klaus Müllen德国化学领域13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S. Novoselov英国、俄罗斯化学领域14安德烈奥昆科夫Andrei Okounkov俄罗斯、美国数学物理领域15黄铭钧 Beng Chin Ooi马来西亚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6斯万特帕博 Svante Pääbo瑞典地学领域17米歇尔帕里内洛 Michele Parrinello瑞士、意大利数学物理领域18马丁波利亚科夫Martyn Poliakoff英国化学领域19安吉卢比奥 Angel Rubio西班牙数学物理领域20菲利普¥约翰罗素Philip St.John Russell爱尔兰、英国数学物理领域21乐思伊瓦装姆尔森 Lars Ivar Samuelson瑞典数学物理领域22戴尔桑德斯 Dale Sanders英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23乔纳森塞斯乐 Jonathan L.Sessler美国化学领域24凯伦司徒 Karen C.Scto美国地学领域25索鲁习索鲁习安 Soroosh Sorooshian美国、伊朗地学领域26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 Nils Cristian Stenseth挪威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27盖博约瑟夫施德潘 Gabor Jozsef Stepan匈牙利技术科学领域28锁志刚 Zhigang Suo美国技术科学领域29劳埃德尼古拉斯特雷弗森 Lloyd Nicholas Trefethen美国、英国数学物理领域30袁钧瑛 Junying Yuan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国工程院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16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共16人,按学部排序)序号姓名国籍研究方向1张建伟德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2常瑞华美国信息光电子3KiNam Kim(金奇南)韩国电子工程4王江舟英国信息与通信工程5S. Ravi Pradip Silva(拉维席尔瓦)英国材料科学6Sang Yup Lee(李相燁)韩国合成生物学7张久俊加拿大电化学能源8Abbas Firoozabadi(阿巴斯费若扎巴迪)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工程9Derek Elsworth(德里克埃尔斯沃斯)美国非常规岩石力学10Ranjith Pathegama Gamage(兰吉特帕伽玛加米奇)澳大利亚矿业工程11王仰华英国应用地球物理12郝洪澳大利亚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13康健英国建筑声学14Seeram Ramakrishna(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新加坡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15Eric Daniel Jacques Gilson(埃里克丹尼尔雅克吉尔森)法国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与衰老科学16Norbert Claude Gorin(高汉)法国血液学
  • 173人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名单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   2013年7月1日 (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4人)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1人)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5人) 农业学部(18人) 医药卫生学部(22人) 工程管理学部(15人)
  • 583人!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近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其中,公布的名单中数学物理学部有89人,化学部9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9人,地学部83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2人,技术科学部96人,另有特别推荐领域有效候选人45人。
  • 多名光谱、分析化学学者入选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中科院学部7月31日公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地学部2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技术科学部30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大学徐红星(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刘买利(分析化学)、厦门大学孙世刚(电化学)、国家纳米中心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赵宇亮(分析化学、放射化学)、湖南大学潭蔚泓(分析化学)等也赫然在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的研究领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科学仪器范畴。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是于今年1月1日开始启动的,本次增选不超过65名。 按照2014年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 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 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学部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产生本学部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审查确认后,由学部主席团确定终选候选人。
  • 2023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58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89人,化学部9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9人,地学部83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2人,技术科学部96人,另有特别推荐领域有效候选人45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55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6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3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3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5人,农业学部89人,医药卫生学部85人,另有特别通道有效候选人34人。公告如下: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将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中国科学院2023年8月31日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提名工作已经结束。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有效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中国工程院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共655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6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提名人/提名渠道1陈建敏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协2陈善广1962年1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协3陈学东196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林忠钦4陈勇1967年8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吴光辉5崔平远1961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6丁水汀1967年11月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协7丁希仑1967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8董瑶海1966年3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中国科协9冯军1966年10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唐长红10高仕斌1964年11月西南交通大学田红旗11高自友1963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协12何清华1946年3月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王振国、项昌乐13赫晓东1961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学东14黄田1953年7月天津大学金东寒、王树新15姜春兰(女)1962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邹汝平16焦宗夏1963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华勇17柯映林1963年2月浙江大学中国科协18匡光力1961年9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19雷丙旺1966年6月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20李春明1964年3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杨树兴21李德才1965年12月清华大学李克强22李涤尘1964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协23李东1967年6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王国庆24李建斌1962年10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25廉玉波1964年4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李骏26凌文辉196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朱坤27刘成良196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协28刘春跃1962年3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〇试验场中国科协29刘飞香1962年4月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曹喜滨30刘永泉1963年6月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尹泽勇31龙伟民1966年9月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王华明/中国科协32梅雪松1963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协33孟光196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协34宋保维1963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邱志明35孙立宁1964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36谭家华194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李培根、何琳37谭永华1963年6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侯晓38唐涛1963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协39童水光1960年9月浙江大学单忠德/中国科协40王彬文1974年10月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科协41王成勇1964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协42王海峰1964年10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樊会涛43王建华195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丁烈云44王军1963年11月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丁荣军45王克鸿1963年2月南京理工大学付梦印46王黎钦1964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47王时龙1966年8月重庆大学黄庆学48吴凯1968年11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49吴希明1964年9月中国航空研究院中国科协50吴晓光1960年7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王向明51武春风1975年3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科协52夏桂华1962年4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53叶聪1979年11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徐青54于志坚1960年3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朱广生55苑世剑1963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郭东明56张崇峰1968年11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协57张熇(女)1970年12月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协58张弘1962年9月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晓华59张俊智1969年12月清华大学中国科协60张新国1958年11月中国航空研究院孙聪61张奕群1962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协62赵祥模1966年8月西安工业大学严新平63朱衍波1970年12月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王云鹏64祝小平1963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向锦武65邹恒光1969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周志成66邹继斌1957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夏长亮、郑津洋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8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提名人/提名渠道1安建平1965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黄殿中2蔡树军1964年11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蓝羽石3曹先彬1969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4陈钱1964年11月中北大学张宝东5陈卫标1969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协6陈占胜1970年8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卢锡城/中国科协7程承旗1961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科协8程学旗1971年2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孙凝晖9邓中亮1965年9月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10董胜波1960年11月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二十五所中国科协11窦强1973年5月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沙飞12樊仲维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姜会林13方向1963年12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谭久彬14冯丹(女)197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王恩东/中国科协15付琨1974年6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伟仁16过敏意196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协17洪伟1962年10月东南大学中国科协18华更新1965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二研究所中国科协19黄卡玛1964年6月四川大学于全20黄铁军1970年11月北京大学丁文华21季向阳1976年9月清华大学陈纯/中国科协22季新生196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吴曼青23姜秋喜196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戴浩24江涛197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邬江兴25蒋亚东1964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吕跃广26金振中1965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中国科协27李波1966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毅寅28李建东1962年10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平/中国科协29李肯立1971年10月湖南大学张尧学30李立1976年10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杨宏31李晓维1964年9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蒋昌俊32廖建新1965年2月北京邮电大学邬贺铨33林学春1978年4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刘玠34刘国友1966年3月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35刘清宇196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陈志杰36马建峰1963年10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协37尼玛扎西1964年5月西藏大学廖湘科38年夫顺1962年8月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剑旗39潘成胜1962年1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小牛40乔俊飞1968年11月北京工业大学戴琼海41沈向洋1966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徐扬生42时龙兴1964年8月东南大学中国科协43史元春(女)1967年1月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王坚44宋爱国1968年11月东南大学中国科协45宋志坚1960年10月复旦大学中国科协46田捷1960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47童小华1971年2月同济大学孔志印48王国玉196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苏东林49王海峰1971年11月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高文50王建民1968年5月清华大学桂卫华51王密1974年7月武汉大学邓中翰/中国科协52王文海1967年8月浙江大学王耀南53王晓云(女)1968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余少华54王岩飞1963年5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樊邦奎55王涌天1957年8月北京理工大学赵沁平、龙腾56王跃林1959年4月绍兴文理学院中国科协57王振常196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得天58蔚保国1966年10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科协59谢军1959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杨长风60谢胜利1956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19李红斌(女)1967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周刚20李鹏1973
  • 思仪科技首席科学家年夫顺入选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8月31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消息,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提名工作已经结束,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经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认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值得关注的是,国产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龙头中国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仪科技)首席科学家年夫顺成功入选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年夫顺入选的是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年夫顺是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先进个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作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带头人,从事电子测量仪器科研工作超过30年,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风云”卫星、北斗二代导航卫星、5G宽带移动通信、新型人体安检仪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 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名单里却少了2个最重要的人!
    p   11月28日上午,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新增选院士61人。 /p p   可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觉着这份名单中少了两个最重要、最应该入选的人!? /p p    strong 他,是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却不是院士。 /strong /p p   有人会问,是他资历不够,还是能力不够,抑或是贡献不够? /p p   都不是! /p p    strong 是时间不够! /strong /p p   同事和领导都劝他申报院士,他却说“我没有时间,评院士要花很多时间整理东西,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先做好。” /p p   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始终代表着全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p p   面对国外公司开出的“尽管开口,绝不还价”诱惑,他选择了回国! /p p   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有祖国的人”,也始终记得毕业时写下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p p   甚至,为了回国,他“逼着”妻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卖掉了两个诊所! /p p   “如果你不回去,咱们就散伙!” /p p    strong 回国后,他成为了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整个人的工作状态就一个字:“急”! /strong /p p   因为,他知道国外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也知道我们的落后程度! /p p   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有时出差回来就直接赶回办公室工作。传达室的大爷深夜总被叫醒,开始时还跟其他人抱怨,可后来,传达室的大爷也对他产生了深深敬意,说:您无论多晚进出,喊一声就行! /p p   加班时候,经常叫人帮他带一根烤玉米,对付吃一顿 午饭常常是面包和咖啡,简单省时! /p p   除了加班,他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而且乘坐的大都是午夜航班,因为这样可以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但代价是,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p p    strong 他总觉得,自己在国外那么长时间,回来了要“为国家把失去的20年追回来”! /strong /p p   2016年,他连续多次出现昏迷状况,可是,他毫不在意,继续工作! /p p   12月4日,他被强制做了体检。 /p p   可,就是等结果的那两天,他居然又去北京出了趟差! /p p   检查结果出来了:胆管癌。 /p p   肿瘤已蔓延到胃部和肝部...... /p p   12月8日,他被强制住进了医院。 /p p   可,第二天,他又有计划地叫一些学生来病房,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工作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7493919-11f2-429f-ae5b-afe5b4d3c53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1130103234_副本.jpg" / /p p   别人说他是“科研疯子”,叫他“拼命黄郎”,他却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p p   他回国短短7年,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就实现弯道超车,“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 /p p   ——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技术空白! /p p   ——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 /p p   ——成功研制出被称为“入地望远镜”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在创下了地下6000米钻探的亚洲纪录以后,还在向地心继续进发。中国也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 /p p   ...... /p p    strong 这个让我国的巡天、探地、潜海技术从跟跑进入并跑,部分领跑的人叫黄大年,世界顶尖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strong /p p   一个归国消息传开后,令美国演习的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 /p p   一个去世之后,令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人! /p p   一个“玩命去干,哪天倒下,就地掩埋”的人! /p p   strong  终于,2017年1月8日,他倒下了! /strong /p p   这个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却不是院士的人, strong 距离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只有324天! /strong /p p strong br/ /strong /p p   他,一生就干了一件事! /p p   而,这一件事,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 /p p   也让他成为了今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 /p p   上个世纪90年代,他已经是国际天文界的风云人物,受到外国天文界的青睐,给他开出的工资,一天就等于国内一年! /p p   可他,舍弃了国外百倍高薪,毅然回国! /p p   当时,外国的天文科学家正在筹划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他知道后坐不住了,他不能忍受中国在这一领域再被别人甩下! /p p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p p    strong 这一试,就是直径500米、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strong /p p strong   这一试,用去了他人生中最后的20多年! /strong /p p   最初,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所以,起步艰难! /p p   他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用了11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西南大山里所有的洼地,只为寻找一处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电磁波的建设地址! /p p   一些从未有人踏足的荒野,他去了! /p p   一些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的地方,他去了! /p p   终于,他从几百个洼地中选好了建设射电望远镜的地方! /p p   可是,没有资金! /p p   他开始满中国跑,寻求合作单位。因为没钱,他出差就坐火车,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 /p p   他变成了一名“推销员”,不论是什么会,在国内还是国外,他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 /p p   终于,在合作单位的名单上,多出了20多个名字! /p p   开始建设了! /p p   但是,他怕“造不好,怎么对的起人家”! /p p   所以,他付出了他的所有! /p p   这个项目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工程,甚至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参与项目的人基本都是“术业有专攻”, strong 只有他,几乎什么都懂,还什么都精! /strong /p p   因为他知道,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 /p p   有时候,碰到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他的办公室,干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p p   有时候,碰到难题,他会沉默,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进他的办公室得戴防毒面具! /p p   从1994年到2017年,他生命中最后的23年,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年! /p p   期间,连双亲辞世,他都没能及时赶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cad01b5-ce2a-4001-b496-d6b1cdff937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1130103239_副本.jpg" / /p p   2015年,他检查出肺癌,但是,他谁也没告诉,包括他的骨肉亲人都不知道! /p p   因为,项目马上就要建成了! /p p   直到2016年9月15日,他参加完项目落成典礼,才安心就医。 /p p    strong 这个人,就是南仁东! /strong /p p strong   这个项目,就是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 /strong /p p   它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最先进的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让中国天文科学迎来了10至20年的黄金期,领先世界至少20年! /p p   可惜,他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p p   这一天,是2017年9月15日! /p p   这一天,距离10月10日“FAST”首次“开眼”,探测两颗新脉冲星,只有25天! /p p   这一天,距离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只有74天! /p p   试问! /p p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带领中国实现巡天、探地、潜海弯道超车的黄大年有没有资格、应不应该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一生只做一件事,用生命睁开中国天眼,仰望星空的南仁东有没有资格、应不应该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strong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脊梁! /strong /p p strong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 /strong /p p   幸运的是,我们从不缺少脊梁和英雄! /p p   从钱学森、邓稼先,到现在的黄大年、南仁东,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耗尽了自己的一切,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树立起了英雄的标杆! /p p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p p   他们,不应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我们淡忘! /p p   今天,在我们向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表示祝贺的同时,请不要忘记黄大年和南仁东! /p p   请一起向他们深深的鞠上一躬! /p
  • 重磅!食品领域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点击查看)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经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审议,中国工程院党组审定,确认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其中,食品领域 |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如下:姓名工作单位提名人/提名渠道主要研究方向卞科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农产品储藏与加工郜海燕(女)浙省农业科学院谢明勇农产品和食品采后生物学、衰老代谢与品质调控;农产品物流保鲜加工与品质控制顾青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协益生菌基因组与功能、天然安全抗菌素的研究、食品微生物新资源及其功能与安全性、食品级微生物安全高效表达系统 顾正彪江南大学中国科协食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和南京师范大学王琪生物可再生资源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江正强中国农业大学谢剑平食品科学、食品酶与发酵工程金征宇江南大学庞国芳碳水化合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李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起葡萄与葡萄酒廖小军中国农业大学单杨果蔬加工和食品非热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刘东红(女)浙江大学朱利中绿色智能食品装备研发盛军云南农业大学朱蓓薇茶叶功能成分王兴国江南大学陈坚油脂加工与营养安全 功能性油脂吴敬(女)江南大学中国科协酶制剂发酵工程徐虹(女)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协微生物菌种筛选、发酵调控与优化、酶工程张名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吴清平特种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植物活性物质赵谋明华南理工大学陈卫蛋白质生物催化与转化、发酵食品代谢调控以及功能性食品加工关键技术曹有龙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枸杞营养与质量评价 枸杞资源开发利用 呙于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协家禽营养代谢与调控、营养与免疫、微量营养素营养、饲料添加剂及应用技术研究焦新安扬州大学张洪程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预防兽医学、免疫学及应用生物技术刘景圣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粮食精深加工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科技应用与推广彭彦昆中国农业大学吴义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无损高通量检测的新方法、关键技术、智能装备的前沿研究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刘仲华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次生代谢、茶叶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和食品化学王红宁(女)四川大学沈建忠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和应用王加启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唐华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研究王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协花生原料特性与品质评价、加工过程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机制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薛长湖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水产化学与水产品加工技术方向的研究张德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协肉品科学与超临界非热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标准与检测技术张和平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协乳酸菌及发酵乳制品研究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肉品加工及质量控制,维生素吸收代谢机制
  •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中国科学院在公告中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数学物理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3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4 向 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6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8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9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10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11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12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3 郑伟谋 65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4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1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19 黄 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1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4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6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8 刘 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9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0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2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13 张洪杰 57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15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7 杨 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18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2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3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2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3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4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5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6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8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9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1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12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1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14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1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16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17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8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19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20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21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2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3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24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25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26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27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28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9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0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2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8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杨树峰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11 陈 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12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13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5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6 侯增谦 50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7 郝 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8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9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 崔 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1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22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23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4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25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 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田 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7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1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12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13 郝 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15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6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17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18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共2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2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3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4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5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6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2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13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14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5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16 金红光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7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18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1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20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1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22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23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24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5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26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27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28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相关新闻: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
  • 235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6月2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的通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现予公布。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按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9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1陈新1960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广东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陈学东1963年04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提名3陈勇1967年08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冯江华1964年11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付梦印1964年11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6黄强1965年07月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7李春明1964年03月军用车辆工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院士提名8李东1967年06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院士提名9李克强1963年01月车辆设计与制造清华大学院士提名10刘宏1966年12月机械电子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1刘永泉1963年06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院士提名12马玉山1968年12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协13聂海涛1964年12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14沈功田1963年10月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5宋保维1963年07月水下兵器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6谭家华1946年04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17王国庆1966年04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18王海福1966年11月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19王建华1954年02月电器设计制造西安交通大学院士提名20王树新1966年09月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天津大学院士提名21王向明1962年12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院士提名22王云鹏1966年12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23苑世剑1963年01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4苑伟政1961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通信与网络技术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
  • 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最新名单网络版,目前56人入选!
    p   据悉,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昨天已经结束,但最新的名单还没有完全产生。综合各类消息,得到了当前各个学部的最新名单,这份名单应该还不是最终版,但和最终版差距不会太大,最终名单以中国科学院最终公布名单为准。 br/ /p p & nbsp & nbsp 除数理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名单不全外,其余四个学部应该名单完整了。这份名单目前有56人,根据往年院士增选的结果,应该还会在数理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产生5人。 /p p & nbsp & nbsp 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最新名单,详情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fda588c-1b16-49e1-a4ca-4050e767373c.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b31a497-0752-449b-a20c-aad40805e312.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6dde679-b1b4-4883-ac45-9f59d31daf19.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9d7ca37-cfdc-449e-bb5e-50c2b6a2a27f.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 191人!2021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19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为序)(数学物理学部35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1陈松蹊59数学地球物理、数学北京大学院士小组2戴子高56天体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景琇、景益鹏、崔向群、武向平3樊 菁55稀薄气体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士小组4封东来48实验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龚新高、潘建伟5黑东炜51实验核物理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院士小组6胡江平49凝聚态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 涛、谢心澄、陈仙辉7金奎娟(女)56光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郑厚植、徐红星、方 忠、李儒新8李存标58流体力学北京大学陈十一、张维岩、邓小刚9李嘉禹58基础数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邦河、田 刚、陈恕行、叶向东10李 骏60数学复旦大学洪家兴、陈恕行、席南华、田 刚11梁作堂56理论物理山东大学马余刚、赵红卫、高原宁12刘仓理59武器物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小组13马琰铭48高压物理吉林大学徐红星、谢心澄、龚新高14马余强56软物质物理南京大学邢定钰、谢心澄、林海青15彭联刚63基础数学四川大学李安民、陈永川、文 兰16阮勇斌58基础数学浙江大学励建书、李安民、王诗宬、龙以明17沈 健53凝聚态物理和磁学复旦大学马余刚、郑厚植、沈文庆、龚新高18史生才56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汪景琇、景益鹏、杜江峰、武向平19苏 刚55凝聚态理论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昌璞、高鸿钧、吴岳良、常 凯20唐梓洲58基础数学南开大学鄂维南、王诗宬、周向宇、张伟平21田 野49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洪家兴、莫毅明、孙斌勇、周向宇 中国科协22万宝年59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欧阳钟灿、张 杰、詹文龙、武向平23王楠林57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赵忠贤、汤 超、王恩哥24王雪华57光学中山大学蔡荣根、解思深、罗 俊25王亚愚46凝聚态物理清华大学陈仙辉、朱邦芬、薛其坤26王玉鹏56凝聚态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 涛、王恩哥、李家明、欧阳钟灿27魏苏淮63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孙昌璞、朱邦芬、林海青28夏克青63流体力学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陆夕云、何国威29杨 彤55数学香港城市大学李邦河、江 松、莫毅明30尤建功58数学南开大学叶向东、龙以明、文 兰、张伟平31张 平51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恕行、陈志明、周向宇、汤 涛32张 旭52数学四川大学马志明、陈志明、袁亚湘、李安民、 彭实戈33周兴江55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王恩哥、赵忠贤34朱小华52基础数学北京大学洪家兴、汤 涛、张继平35邹冰松57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政国、孙昌璞、陈和生、蔡荣根(化学部29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1卜显和56无机化学南开大学赵宇亮、程津培、严纯华、陈 军、 洪茂椿、陈小明2曹 荣54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俞书宏、陈新滋、洪茂椿、樊春海3陈春英(女)52分析化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白春礼、李景虹、马大为、樊春海、 赵宇亮4陈永胜5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南开大学陈 军、周其林、杨玉良、安立佳、 包信和5迟力峰(女)63物理化学苏州大学刘忠范、侯建国、孙世刚、李永舫6方晓红(女)52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詠华、白春礼、赵宇亮、谭蔚泓7房 喻64物理化学陕西师范大学田 禾、曹 镛、李 灿、张 涛8郭 林56无机化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玉良、张洪杰、于吉红、江 雷9李 隽59物理化学清华大学张洪杰、李亚栋、杨金龙、方维海、 张东辉、张 涛10李峻柏56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 锦、安立佳、姚建年、赵东元 韩布兴11刘买利62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柴之芳、张玉奎、江桂斌、叶朝辉12刘 育67有机化学南开大学丁奎岭、田 禾、赵进才、吴骊珠 陈 军、岳建民13路建美(女)60化工(分离工程)苏州大学柴之芳、段 雪、徐春明、张 锦14马光辉(女)56生物化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谢在库、李静海、李洪钟15马於光5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华南理工大学曹 镛、支志明、李永舫、高 松16毛兰群54分析化学北京师范大学柴之芳、施剑林、赵进才、李亚栋、 杨秀荣17乔金樑6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谢在库、吴 奇、杨玉良、杨万泰18帅志刚58物理化学清华大学朱道本、李 灿、曹 镛、方维海、 周其凤19田 阳(女)52分析化学华东师范大学杨秀荣、施剑林、谢 毅、韩布兴20王梅祥60有机化学清华大学唐 勇、黄乃正、周其林、冯小明、 李景虹、张 希、席振峰、程津培、 麻生明21谢素原53无机化学厦门大学郑兰荪、孙世刚、谢 毅、于吉红22邢献然57无机化学北京科技大学李玉良、钱逸泰、冯守华23杨 震61有机化学北京大学谢作伟、涂永强、吴骊珠、程津培、 吴云东、黄乃正、席振峰24俞 飚53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丁奎岭、黄乃正、麻生明、 马大为25元英进57生物化工(合成生物学)天津大学彭孝军、段 雪、姚建年林圣彩57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厦门大学程和平、孟安明、韩家淮15鲁友明
  •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饶毅落选事件回放   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然而,饶毅的落选还是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2007年9月全时回国。   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饶毅名列其中。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饶毅未进入名单。   当天,在得知自己未进入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之后,饶毅一大早便在科学网发表博文,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随后,《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介入报道,并引发网上舆论关注。(陆琦)   饶毅回应本报专访:科研兴趣不因是否院士而变   目前,很多中国科学界的人可能把做院士作为目标,而不是他们的兴趣。如果能让一些学生看到,永远不能做院士而做科学,也许是更有趣的人生——把被颠倒的关系重新扶正过来,也许更有意义。   我正在做科学史的工作,有些材料还没写完。所以,我知道国内其他人受的冤枉比我大多了,我不能算很大的事情,充其量是给我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是否做中国的院士,对我的影响太小,而对国内其他人,包括一些成就大于我的人影响较大。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没有国内认可的情况下,国际也不知道、或不充分认识他们。而我的工作,都是英文发表,国内的评价对我几乎毫无影响。   我从来说话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存在因为个人得失而改变。如果改变,我早就不说话了。我认为自设牢笼的人,要么没有自由,要么另有所图。   做科研和教学是我的兴趣,不可能因为是否院士而改变。 (饶毅)  声音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   ——刘少华(新华网)   院士增选,某大牌教授第二轮出局,舆论“哗然”,指责声一片,许多中央级新闻媒体也参乎其中,何尝不是一种浮躁与语言暴力干涉。候选人是院士一人一票投出来的,这种玩法都不公正难道要任命?愿赌服输,出局就出局了,想玩下次接着来,不想玩拉倒,当事人没必要煽情,围观者也没必有激愤。院士其实和绝大多数愤青无关,倒是污染、黑牢、动车和我们绝大多数人有关。   ——曹俊兴(个人博客)   注意到饶毅教授在申报2011年中科院增选院士中途遭遇淘汰之后,在博客上声明自此不再候选,颇感意外。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如此声明,合情合法。但对饶教授本人以及传媒对其被中途出局原因的思想,本博暂不敢苟同。科学院的一个学部,总是由一定人数的院士组成的,若是只有个别院士发表反对意见而其他大多院士由衷地赞赏一位候选人,则每位投票人可以决定自己投给谁的票怎么会是否决的结果呢?   ——陈龙珠(个人博客)   我不同意一些网友全盘否定中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也不赞成一些网友说的中国的院士评选应请美国科学院来评或按美国的方式来评。毫无疑问,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整体学术水平高于中国的院士,但正因为如此,中国院士的评选要基于中国的国情。——文双春(个人博客)   并非说公众不该质疑院士评选,而是说我们更需要有含金量的质疑 也不是说落选者不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说,作为公众科学家应该头脑冷静地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否则,受到伤害的可能只是当事人。至于那些隔靴连痒都搔不到的谴责、质疑,对谴责、质疑者来说只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当然你说我就是要消耗它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黎在珣(个人博客)   美国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Bruce Albert   美国科学院院长(现任《科学》总编)   KennethR. Fulton   美国科学院执行主任、PNAS出版人   每年春天,也就是4月底、5月初的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都要增选新院士。要成为候选人,首先从提名开始。尽管非正式的方式会提出很多候选人,不过正式提名只能由院士提交。每份提名材料应当包括候选人的简历、一份250字左右的概述候选人学术成就的说明——也就是当选理由——以及数量不超过12篇的代表性论文和著作。之所以作出篇数限制,是为了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旦获得提名,这份候选材料就会送到科学院31个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专业委员会主席手里,例如化学、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或者数学。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遴选候选人的流程,由该专业的院士多轮投票筛选候选人。有些专业的流程相对简单,直截了当,有些则比较复杂,颇费周折,包括召开选举协调会、核心委员会选举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环节。如果候选人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专业领域获得提名的话,情况就更复杂了。不过正如图所示,所有专业领域的选举最终都要经过两次选举——也就是所谓的“非正式选举”和“正式选举”,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已经无可考据了。候选人一旦顺利通过这两轮选举,就有机会被更广专业的院士们来评选了。31个小专业被归为六个大领域,候选人要首先通过这六个大领域的选举。   此外,候选人也可以由多位院士联名提名,也就是组成“自愿提名小组”(VNG),或者由国家科学院成立的“临时提名小组”(TNG),专门提名某个或者某些领域中的候选人。2003年,在“21世纪提名与选举特别委员会”的提议下,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就组建了六个这样的临时提名小组——每个领域一个小组:数理科学、生物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生物医学、行为与社会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农学和环境学。这些临时小组负责提名较年轻的男女候选人,他们的工作促使各专业提名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和年轻候选人。   科学院章程规定了每年新增选院士的人数(目前不超过72人),每年科学院委员会都会分配各领域名额,在分配名额的时候,委员会会考虑目前科学院的规模以及增长较快的领域。   每年2月,这六个领域的院士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由本领域的院士代表组成——会召开各自领域的会议,讨论所有已通过各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候选人的资格。如图所示,自愿提名小组和临时提名小组提出的候选人也会被加进来。   六大领域最终要提出自己的名单,人数为本领域名额的150%,并且按照得票多少排序,因为名额限制问题未能进入这个名单的候选人将在下一年选举中自动获得相关小专业的提名。   这六份大名单组成一份所谓的“优先名单”(Preference Ballot),连同每位候选人的简历以及在“正式选举”名单上的排名,在每年3月初提交给所有院士,院士们必须给所有六个领域投票,而不仅仅是投自己的领域,而且选出的人数要达到最低要求,投票才算有效。投票结果经过统计整理制成图表,在每年4月底年度大会的院务讨论会上展示,参会的院士就“最终名单”进行表决,“最终名单”由得票最高的72名候选人组成,其中每个大领域的人数不得超过该领域的上限。其余候选人组成第二份名单,同那些在前期投票过程中未能通过各领域院士委员会的候选人一样,将自动获得下一年度相关专业提名的机会。
  • 2015中科院院士增选官方名单公布 孙世刚、谭蔚泓、俞大鹏当选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日前,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其中化学部共有9人当选,包括厦门大学孙世刚、湖南大学谭蔚泓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strong /p p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现予公布。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科学院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5年12月7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共6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数学物理学部(11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61" title=" 0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6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6de7d3d3-186b-4a81-82b0-4757e3baa503.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化学部(9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21" title=" 02.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2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ae48be11-4282-44a7-af7d-44fc308d51b4.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87" title=" 0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678ab5de-03d7-4375-9014-4cace55402f0.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地学部(10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44" title=" 04.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4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2f553c02-1f6b-4eef-9bcd-918ad527214f.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19" title=" 6fd6c231-055a-4958-9f99-52489328cd0e.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1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ad5d4ac8-ca86-4fd2-b17c-0f4e77040ba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技术科学部(11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67" title=" 06.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6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4634073e-3f78-4c82-9a76-49e0a557b5d1.jpg" border="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共12人,按英文姓氏字母为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632" title=" 1d4d7d25-162e-4852-b960-a297f2c429d6.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63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39714147-d63e-492c-9460-7d43c8719a0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3年5月20日,中科院公布了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于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位。   据了解,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计划增选院士的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53.7岁。有效候选人产生后,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如下: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现予公布。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按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9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1陈新1960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广东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陈学东1963年04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提名3陈勇1967年08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4冯江华1964年11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付梦印1964年11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6黄强1965年07月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7李春明1964年03月军用车辆工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院士提名8李东1967年06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院士提名9李克强1963年01月车辆设计与制造清华大学院士提名10刘宏1966年12月机械电子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1刘永泉1963年06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院士提名12马玉山1968年12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协13聂海涛1964年12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14沈功田1963年10月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15宋保维1963年07月水下兵器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6谭家华1946年04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17王国庆1966年04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18王海福1966年11月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19王建华1954年02月电器设计制造西安交通大学院士提名20王树新1966年09月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天津大学院士提名21王向明1962年12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院士提名22王云鹏1966年12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23苑世剑1963年01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4苑伟政1961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5张弘1962年09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26张锦岚1963年12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院士提名27郑津洋1964年11月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浙江大学院士提名28朱坤1966年02月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院士提名29邹汝平1962年09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31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1曹必松1946年10月电子技术清华大学院士提名2陈钱1964年11月光电子技术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3陈山枝1969年02月通信与网络技术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方向1963年12月测试计量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5贾焰(女)1960年04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6江碧涛(女)1967年08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院士提名7姜秋喜1960年07月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院士提名8蒋昌俊1962年05月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济大学院士提名9蒋亚东1964年02月传感器与遥感技术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10孔志印1964年08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央军委办公厅某研究所院士提名11蓝羽石1954年09月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协13院士提名14龙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8
  •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其中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背景学部进行评审),从485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6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8月15日,匿名投诉信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 2011年6月30日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笪良龙 44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部委遴选 2 丁荣军 49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 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甘晓华 5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4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5 何正嘉 6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黄庆学 5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7 姜澄宇 6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8 蒋庄德 5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9 李德群 65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10 林忠钦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11 刘连元 6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2 芮筱亭 54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孙 聪 50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14 唐长红 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5 田红旗(女) 51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16 吴光辉 51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17 肖龙旭 49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18 熊诗波 72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9 杨绍卿7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张 军 4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21 朱英富 69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志杰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褚 健 48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段宝岩 56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4 高 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何 友 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6 姜会林 65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7 李天初 65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8 刘泽金 47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9 吕跃广 47 信号处理技术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马佳光 69 光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11 苏 毅 69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12 孙凝晖 43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3 王清月 72 激光技术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14 王耀南 53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5 吾守尔斯拉木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新疆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6 杨秉新 71 光电子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〇八所 院士提名 17 杨小牛 50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三十六研究所 部委遴选 18 姚富强 54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9 余少华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0 张广军 46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21 赵沁平 6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育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2 郑纬民 6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祥宝 55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丁建生56 有机化工 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3 丁文江 58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4 韩恩厚 49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部委遴选 5 介万奇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李 卫 53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7 李言荣 48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8 李元元 52 粉末冶金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9 龙 军 54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0 钱旭红 49 有机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11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谭天伟 47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3 王海舟 71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4 吴 锋 60 功能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5 徐惠彬 51 功能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6 张宝砚(女) 68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17 张建春 53 高分子化工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8 张新明 65 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蔡美峰 68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蔡希源 5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程树康 65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4 邓运华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郭剑波 51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6 何学秋 49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7 李 阳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8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9 毛景文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缪协兴 51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1 倪明江 62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部委遴选 12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3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4 王双明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15 武 强 51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16 夏佳文 4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7 徐 銤 74 核能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8 张伯明 62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9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0 赵宪庚 57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部委遴选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明宪 60 桥梁工程 湖南省人民政府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 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2 崔 愷 53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3 杜修力 4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4 杜彦良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5 范期锦 6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6 龚晓南 66 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7 蒋树屏 5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 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8 李建成 4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9 李决龙 52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技术室 部委遴选 10 刘加平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11 吕西林 56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2 缪昌文 53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13 钮新强 48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4 王 超 52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5 肖绪文 58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16 张喜刚 49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7 周绪红 54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立奇 66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2 董超华(女) 66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3 段 宁 6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洁生产中心 部委遴选 4 贺克斌 48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 5 瞿金平 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6 陆汉城 66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7 施楣梧 54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 8 陶肖明(女) 53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9 王如松 63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谢剑平 51 烟草科学与工程 中国烟草总公司 郑州烟草研究院 部委遴选 11 曾光明 48 固本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张远航 53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3 朱蓓薇(女) 54 食品科学 大连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4 朱利中 5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农业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曹卫星 5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剑平 48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3 陈如凯 70 作物遗传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 院士提名 4 高焕文 72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康绍忠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6 李 坚 68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7 李德发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李景富 67 蔬菜学 东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9 李天来 55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0 万建民 51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1 吴孔明 46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2 吴普特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3 印遇龙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部委遴选 14 喻树迅 57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部委遴选15 张国范 57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部委遴选 16 张守攻 53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7 赵振东 68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18 朱有勇 55 植物病理学 云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医药卫生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丛 斌 53 法医学 河北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2 樊 嘉 53 肿瘤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韩德民 60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4 韩雅玲(女) 58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黄从新 60 心血管病 湖北省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6 黄璐琦 43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7 黄跃生 53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8 郎景和 71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 9 李兆申 54 消化系统病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0 罗永章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1 马 丁 54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院士提名 12 钱忠明 60 药理学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沈祖尧 51 消化系统病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14 田志刚 54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5 王广基 58 药理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16 王学浩 69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17 徐建国 59 医学微生物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院士提名 18 于金明 53 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19 詹启敏 52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张志愿 60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 自治区遴选 21 赵春华 48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工程管理学部(1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曹耀峰 57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范如玉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 部委遴选 3 凤懋润 6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中国科协遴选 4 胡文瑞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金智新 5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6 刘正光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艾奕康有限公司 AECOM 院士提名 7 邱菀华(女) 6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8 吴启迪(女) 63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9 于康震51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部 部委遴选 10 张晓鲁(女)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11 赵晓哲 47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部委遴选 12 郑静晨 51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武警部队总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 59+74!2023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当选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共74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陈学东59华中科技大学2赫晓东61哈尔滨工业大学3焦宗夏5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李春明5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5李  东5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6刘永泉59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7宋保维59西北工业大学8谭家华76上海交通大学9王海峰58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0王海福56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李劲东5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2刘清宇5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3尼玛扎西58西藏大学4童小华51同济大学5王岩飞59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6王振常5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7吴世忠60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8于海斌58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9张学军54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10郑庆华53同济大学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冯志海57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2高雄厚5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3韩恩厚61华南理工大学4黄  辉6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5刘日平59燕山大学6吕  剑59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7张福成58华北理工大学8赵跃民61中国矿业大学9赵中伟56中南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杜时贵60宁波大学2胡石林5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吕俊复55清华大学4潘一山58辽宁大学5唐菊兴58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6吴爱祥59北京科技大学7吴  强5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8杨勇平55华北电力大学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何  川58西南交通大学2李清泉57深圳大学3李兴钢5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刘汉龙58重庆大学5邢  锋57广州大学6殷跃平6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7曾  滨54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8周创兵60南昌大学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笪良龙5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2黄  和48南京师范大学3金征宇62江南大学4沈学顺55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5孙以泽64东华大学6汪华林54华东理工大学7余  刚57北京师范大学8俞汉青5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农业学部10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杜官本59西南林业大学2金梅林(女)68华中农业大学3康相涛60河南农业大学4刘世荣6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5孙其信60中国农业大学6徐明岗61山西农业大学7薛长湖58中国海洋大学8张绍铃61南京农业大学9张献龙59华中农业大学10朱教君5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医药卫生学部11人序号姓名年龄工作单位1陈士林61成都中医药大学2黄晓军58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吉训明52首都医科大学4江  涛5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5刘  超59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6唐佩福5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7吴玉章60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8夏宁邵58厦门大学9夏  强5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0张  强64北京大学11朱立国6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203人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名单
    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4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学东 50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02 笪良龙 48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03 邓宗全 58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04 付梦印 50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05 高峰 58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06 何琳 57 船舶海洋工程力学 海军工程大学 07 侯晓 51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08 姜澄宇 6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09 李崇坚 62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 李德群 69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1 李魁武 71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2 李圣怡 69 机械电子工程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3 邱志明 53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14 孙聪 54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5 孙逢春 57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16 田红旗(女) 55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17 王华明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王振国 55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 肖龙旭 53 控制理论与工程 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20 许波 4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21 杨德森 58 水声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2 易小刚 51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23 张卫华 54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24 周志成 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纯 5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02 陈杰 49 控制理论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03 戴琼海 50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04 樊邦奎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05 姜会林 69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06 姜秋喜 54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07 蒋亚东 51 传感器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8 蓝羽石 60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09 廖湘科 5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 刘永坚 53 雷达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11 马晶 5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宁滨 56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13 孙凝晖 47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4 谭久彬 6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田捷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6 王恩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7 王沙飞 50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8 王耀南 57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19 吴汉明 63 微电子技术 灿芯创智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20 吴建平 61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21 吴剑旗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2 吴伟仁 61 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23 杨知行 69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24 余少华 52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5 张平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26 张雨东 51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7 郑辉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3人)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芬儿 57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02 陈建峰 49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03 顾松青 68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04 黄小卫(女) 53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05 李贺军 57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06 李卫 57 功能材料钢铁研究总院 07 刘中民 50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08 龙军 5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9 吕剑 51 有机化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0 毛新平 50 金属压力加工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1 潘峰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12 潘复生 52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13彭金辉 50 冶金工程与技术 云南民族大学 14 钱锋 54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5 沈政昌 55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6 王富耻 66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17 王迎军(女) 60 生物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 18 王玉忠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19 吴锋 64 功能材料北京理工大学 20 谢建新 57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21 张联盟 60 功能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22 张新明 69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23 郑裕国 53 生物化学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7人)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程树康 69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02 邓建军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03 邓运华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04 葛世荣 52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05 顾大钊 57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6 康红普 49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07 雷增光 5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08 李根生 53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09 李建刚 53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0 李宁 56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1 李文昌 5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12 刘池阳 62 油气资源与勘探 西北大学 13 刘吉臻 63 热能动力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14 刘扬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15 罗安 57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16 倪明江 66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17 潘一山 51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8 饶宏 54 电气工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9 汤广福 48 电气工程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20 唐立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1 王成山 52 电气工程 天津大学 22 王双明 60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23 王运敏 59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24 武强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 25 杨春和 53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6 赵振堂 54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7 朱伟林 59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2人)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军 5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02 陈政清 67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03 邓铭江 55 水利水电工程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04 冯夏庭 50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05 孔宪京 63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06 吕西林 60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07 孟建民 57 建筑学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08 彭永臻 66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09 任辉启 6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0 谭述森 73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1 田军仓 57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12 王复明 58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13 王建国 57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东南大学 14 王炜 55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东南大学 15 吴志强 54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16 吴智深 54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17 谢先启 54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8 岳清瑞 53 结构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9 曾光明 52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20 张建民 55 岩土工程 清华大学 21 张喜刚 53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2 郑健龙 61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6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贺泓 50 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2 贺克斌 52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03 李家彪 54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04 任发政 52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05 任洪强 51 水污染防治 南京大学 06 单杨 52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07 施楣梧 58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解放军总后勤部 08 汪华林 46 环境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09 王琪(女) 65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10 王桥 57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11 吴丰昌 50 环境基准与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2 吴清平 52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3 杨志峰 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 14 岳国君 5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5 张远航 57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16 赵谋明 50 食品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学部(23人) 农业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工作单位 01 包振民 53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02 曹福亮 57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03 陈松林 54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04 陈志 60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05 程式华 56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06 金宁一 59 预防兽医学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07康振生 57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8 李天来 59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09 刘孟军 50 林木遗传育种 河北农业大学 10 沈建忠 52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1 沈其荣 57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12 宋宝安 52 农药学 贵州大学 13 唐华俊 54 土地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14 田克恭 51 预防兽医学 河南农业大学 15 童光志 52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16 万建民 55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17 王保海 63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8 王汉中 51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19 张福锁 54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 张洪程6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扬州大学 21 张新友 51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2 朱明 57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3 邹学校 51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27人) 医药卫生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董家鸿 55 普通外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2 付丽(女) 5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03 高天明 54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04 高长青 55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05 顾晓松 61 医学组织工程学 南通大学 06 黄从新 64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07 黄璐琦 4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08 贾伟平(女) 58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9 蒋建东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蒋建新 52 野战外科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1 李松 51 药物化学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2 李校堃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13 李兆申 58 消化系统病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14 刘良 57中医内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 15 宁光 52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6 钱忠明 6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复旦大学 17 乔杰(女) 51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8 尚红(女) 54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19 石炳毅 64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20 石远凯 54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1 孙颖浩 54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2 王军志 59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3 王小宁 57 基础医学 解放军总医院 24 张学 50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5 张英泽 62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6 张志愿 64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7 赵铱民 58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14人) 工程管理学部(1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柴洪峰 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02 陈晓红(女) 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湖南商学院 03 丁烈云 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04 耿汝光 5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05 胡晓峰 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06金会庆 58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7 金智新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8 凌文 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9 刘合 54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0 卢春房 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 11 邱菀华(女) 6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邵安林 51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钢矿业集团 13 汪寿阳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4 向巧(女) 52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人民网科技7月8日电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消息: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从449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6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公布。投诉受理截止日期8月15日。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2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坚 47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陈立奇 64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部委遴选 侯立安 51 环境工程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蒋兴伟 50 海洋技术工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孟伟 52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曲久辉 51 水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石 碧 51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四川大学 部委遴选 孙宝国 48 食品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奚旦立 70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谢剑平 49 烟草科学与工程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部委遴选 徐祥德 66 气象科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嗣良 68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8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祥宝 53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付贤智 51无机化工 福州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李言荣 46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元元 50 粉末冶金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刘炯天 46 矿物加工 中国矿业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钱旭红 47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邱冠周 60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谭天伟 45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海舟 69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王耀华 59 材料合成与加工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翁宇庆 69 金属材料 中国金属学会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徐惠彬 49 功能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张宝砚 (女) 66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张建春 51 高分子化工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生勇 69 精细化工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周玉 53 无机非金属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周克崧 68 材料合成与加工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宗保宁 46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9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董春鹏 66 水下兵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段正澄 7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樊会涛 46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甘晓华 5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郭东明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侯世明 71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院士提名 黄松 61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金东寒 48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崇坚 56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林忠钦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刘永才 66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陆俭国 72 电器设计制造 河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孙聪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孙逢春 51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田红旗 (女) 49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杨绍卿 6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 中国科协遴选 杨兆升 7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张卫华 4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朱英富 67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部委遴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志杰 46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邓中翰 40 微电子技术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丁晓青 (女)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段宝岩 54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军电)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桂卫华 58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黄永勤 (女) 53 计算机系统结构 总参谋部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世鹤 6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刘泽金 45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吕跃广 45 信号处理技术 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马佳光 67 光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彭翰生 72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耀南 51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魏钟铨 71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吴建平 5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吴曼青 43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于 全 43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沁平 6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育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郑纬民 63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周万幸 47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部委遴选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蔡美峰 66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程树康 63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李阳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李夕兵 46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李晓红 50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林集明 68 电气工程 中囯电力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马永生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毛景文 52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欧阳晓平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沈平平 6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万元熙 6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武 强 49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于俊崇 68 核能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袁 亮 49 煤炭开发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岳光溪 63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伯明 60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赵文智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宪庚 55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周守为 5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庄灿涛 66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程良奎 73 岩土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崔 愷 51 建筑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杜彦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石家庄铁道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郭仁忠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院士提名 何华武 53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部委遴选 李建成 44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吕西林 54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聂建国 50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秦顺全 45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全永燊 67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任辉启 56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 部委遴选 任南琪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超 50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杨永斌 54 结构工程 云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张建云 51 水文学与水资源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泽明 6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张正宇 71 岩土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院士提名 钟登华 45 水利水电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周绪红 52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部委遴选 农业学部( 21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曹福亮 51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曹卫星 5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剑平 46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陈温福 53 作物栽培与作物育种 沈阳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何启伟 68 蔬菜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康绍忠 46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 玉 65 微生物工程 吉林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李德发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 旭 55 作物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部委遴选 刘务林 56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罗锡文 63 农业机械化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麦康森 50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南志标 57 草业科学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 王保海 57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省、自治区、市遴选 熊范纶 68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于康震 49 预防兽医学 农业部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改平 48 预防兽医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张守攻 51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赵匀 65 农业机械化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周定国 59 木材科学与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邹学校 45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医药卫生学部(21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程京 45 医学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丁健 56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部委遴选 付小兵 48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韩德民 58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黄璐琦 4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蒋国梁 6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部委遴选 郎景和 69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廖万清 70 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院士提名 林东昕 53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又宁 63 呼吸系统病 解放军总医院 部委遴选 钱忠明 58 药理学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田志刚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 辰 46 呼吸系统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王学浩 67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王振宇 44 消化系统病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吴以岭 59 中医内科学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夏照帆 (女) 55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徐建国 57 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院士提名 杨宝峰 51 药理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周良辅 67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科协遴选 朱宝泉 62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工程管理学部(14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凤懋润 6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胡文瑞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花禄森 6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栾恩杰 6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部委遴选 王安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陇德 62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中华预防医学会 院士提名 王天义 62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河北钢铁集团 省、自治区、市遴选 夏国洪 69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杨善林 60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叶天竺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部委遴选 袁家军 4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基尧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晓哲 4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部委遴选 郑 健 4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部委遴选
  •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启动
    日前从中国工程院获悉,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网站公布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等10份相关文件。  根据院士增选工作日程安排,2017年增选报送材料将在3月31日截止。经过资格审查和形式验收,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6月第1周,各学部第一轮评审,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并组织候选人材料公示。7月31日,受理投诉信截止,对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进行投诉调查。10月最后1周,各学部组织第二轮评审。再经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投票终选、主席团审议,确定当选院士名单。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候选人可单独通过院士(包括院士组成的特别提名小组)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也可以同时通过以上两种渠道提名 不受理个人申请。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院士可单独或联名提名。候选人获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2位。文件明确,“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  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被提名次数仅限1次。凡已合计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  候选人专业范围包括工程科学技术(含农、医)的各专业学科。各学部所涵盖的专业领域,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确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依据各自的标准和程序交叉当选的原则,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候选人材料存在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科技成果,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部门为候选人当选进行助选、拉票,干扰增选工作的,终止其当次候选人资格,在相关学部范围内进行通报 情节严重的,除终止其当次候选人资格外,还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资格,直至取消其终身被提名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与增选相关文件同时发布的还有《致全体院士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工程院党组号召全体院士共同守护院士称号的荣誉性,共同把好院士“入口关”,共同做全面从严治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研究决定。
  • 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
    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信息的通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相关单位对有关候选人的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陆续将公示的方式、时间和具体地点等信息具函并邮寄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现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网页上公布汇总的上述信息。   附件:各单位公示信息汇总.xls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原文链接: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信息的通告   更多阅读: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2010年12月5日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了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第一条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 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 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 或重大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 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第二章 增选名额、增选程序及对候选人的有关要求   第二条 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决定。   第三条 增选程序:提名院士候选人(以下简称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选举。   第四条 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以增选当年6月30日为计算的截止日期)。凡已合计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   第五条 候选人专业范围包括工程科学技术(含农、医)的各专业学科。各学部所涵盖的专业领域,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确定。   第六条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依据各自的标准和程序交叉当选的原则,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第三章 提名候选人   第七条 候选人只能通过院士提名、单位提名和全国性学会提名三种渠道进行,不受理个人申请。   第八条 院士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2位候选人,院士可单独或联名提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本学部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提名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至少要有2位是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另有1位所在学部与候选人工程科技背景所属学部相同。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   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只能由院士提名。   年龄超过70周岁的被提名人,须经其专业所属学部至少6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至少要有4位工程管理学部院士提名,另有2位提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工程科技背景所属学部相同。这样的提名对候选人仅限1次。   第九条 单位提名: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所属范围和地区内的设计、研究、建造、运行单位和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可按组织系统提名候选人。   第十条 全国性学会提名: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性学会可按学术团体组织系统提名候选人。   第十一条 有关要求   (一)各单位提名候选人要做到公开透明。对拟提名的候选人,应在本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同行专家的意见。为保证被提名人材料的真实客观,各提名单位要成立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材料审查委员会,负责对被提名人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提名书》及有关材料,必须报送归口部门进行遴选。   (二)各渠道提名候选人,应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科技专家,尤其是优秀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三)提名候选人时,必须按规定和不涉密的要求填写《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以下简称《提名书》)内容,并附有被提名者有代表性的成果、著作、论文(重大工程勘探、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方面的重要报告和总结)等,以及重要奖项获奖证书,实施的发明专利证书及其实施情况的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四)院士提名的候选人《提名书》及有关材料,按当年增选通知规定,直接寄送中国工程院。若被提名人为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须提交其中国籍身份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候选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别行政区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对于台湾地区候选人,必须提供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申明。   第四章 归口部门遴选   第十二条 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分别对其所属范围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负责组织遴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其所属范围和地区内的单位(不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在地方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负责组织遴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由总政治部负责组织遴选。   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性学会提名的候选人,由中国科协负责组织遴选。   上述负责组织遴选的部门为候选人归口遴选部门。   第十三条 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归口遴选部门负责对中央管理企业提名的候选人组织遴选。具体归口方案以当年增选通知为准。   第十四条 为了保证遴选工作的质量,控制候选人的数量,中国工程院可根据每次院士增选的名额,对归口遴选部门报送候选人的名额做出规定。   第十五条 有双重领导的单位提名的候选人,由其主管的一方负责组织遴选,非主管部门报送的候选人无效。   第十六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应组成遴选委员会,对所属范围和地区内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进行遴选。遴选委员会的组成不少于9人,其中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正高级专家不少于80%。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遴选结果。委员会成员名单、投票结果应如实填入候选人《提名书》,并须有遴选委员会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十七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在规定的报送名额之内,获得赞成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方可报送中国工程院,报送的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归口遴选部门应在《提名书》中填写“推荐意见”,按当年增选通知要求,将《提名书》及有关材料报送中国工程院。   除了提名候选人外,各归口遴选部门还需提供其他所有参加遴选的候选人名单。   第五章 材料验收与公示   第十八条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负责对候选人的材料进行形式验收,经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审查,合格者报主席团审议通过后为有效候选人。   第十九条 在中国工程院网站和有关媒体上公布全部有效候选人名单(姓名、工作单位、专业专长、遴选部门、提名人)。归口遴选部门负责组织本系统有效候选人(包括院士和中国科协提名的有效候选人)《提名书》材料的公示,公示材料需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基层工作单位展示,同时在单位内网上公布,接受同事、同行的监督。具体要求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执行。公示情况和反映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中国工程院。   第六章 院士评审与选举   第二十条 评审原则   (一)参加评审的院士必须准确把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从国家科技事业的全局出发,超脱本部门、本地区、本专业的局限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分析候选人的工作及获奖等情况 发扬民主,充分讨论,科学评价候选人的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   (二)在坚持院士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始终注意候选人的年龄结构,在各个阶段的候选人名单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应特别注意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 加强对交叉、边缘和新兴学科以及尚无院士的学科、地区、部门的候选人的了解和重视,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三)评审中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候选人有直系亲属或主要旁系亲属关系的院士(如:父母、夫妻、子女、岳父母、婿媳、兄弟、姊妹、叔侄、甥舅等),评审时应回避。回避的办法是:当小组和大会介绍、讨论某候选人情况时,凡属与该候选人有以上关系的院士,应暂时离席,待对该候选人介绍、讨论完毕,再进入会场参加对其他候选人的评审,投票时不回避。   (四)评审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及讨论情况,对外必须严格保密。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评审和选举保密规定》。   (五)对候选人的投诉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处理。受理投诉信的截止日期为增选年的8月15日,逾期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第二十一条 评审程序:各学部常委会负责组织本学部院士对属于本学部专业学科范围内的全部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   学部常委会组织各专业组和学部全体会议,采取审阅材料、介绍情况、酝酿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两轮评审,分别产生本学部进入第二轮评审和选举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对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的第一轮评审,按其专业背景在相关学部进行。   第一、二轮评审会议由全院组织,一般分别安排在增选年6月份和10月份的最后一周进行。第一轮评审是否采用通信评审方式,由学部常委会研究确定,报主席团批准。无论采取何种评审方式应符合本《办法》的规程。   第二十二条 第一轮评审:本轮评审的任务是从全部有效候选人中,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一)审阅材料:候选人的材料是评审的基本依据,与会院士除重点审阅本专业组候选人材料外,还应认真审阅本学部其他候选人的材料。   (二)专业组评审:专业组对本组候选人充分讨论评议,投票产生进入学部评审会介绍的候选人名单,各组进入学部评审的名额由学部常委会决定。   (三)学部评审:学部召开全体会议,介绍各专业组进入学部评审的候选人情况,充分讨论评议。   (四)产生第二轮候选人:学部投票,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限额为学部增选名额的2—3倍,具体人数由学部常委会研究决定。   (五)第一轮评审会后,在中国工程院网站和有关媒体上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并通知本人届时到会介绍情况。   第二十三条 各学部常委会对本学部第二轮候选人中受到投诉以及有疑点的问题组织调查核实,对本学部第二轮候选人考察对象、考察方式和内容由学部常委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 第二轮评审:通过本轮评审,从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中,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为了对候选人更直接地考察了解,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须到会自我介绍、回答问题。除此之外,评审程序和办法与第一轮评审基本相同,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在评审会上进行自我介绍,围绕《提名书》主要成就贡献的范围,实事求是地介绍本人在完成重要工程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解决的工程技术难点、创新之处等。候选人应严格按通知时间准时到会,及时离会。   (二)对被投诉候选人的调查核实材料连同其投诉信和对候选人的考察意见,一并提交评审会议参考。有关院士应将投诉调查结果或考察意见向评审会议进行说明。   (三)学部评审会要对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全部候选人进行评审。经学部评审会认真、全面评议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增选名额120%的比例,依得分顺序,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   (四)工程管理学部有跨学部院士,由学部常委会统筹安排适当时间,组织本学部院士集中评审。   第二十五条 院士选举   (一)各学部根据确定的增选名额,对正式候选人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20%。各学部在遵守《章程》和本《办法》的前提下,为提高增选质量,可采取预投票等选举操作措施。   (二)各学部必须用工程院统一印制的选举票进行预投票和正式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必须不少于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方为有效。   (三)获得赞同票达到《章程》规定三分之二票数的候选人,按学部增选名额,根据获得票数多少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足额时空缺。   (四)选举结果经主席团会议审定报国务院备案。中国工程院向新当选院士和归口遴选部门发出通知,并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   第七章 增选工作行为规范   第二十六条 在增选的全过程中,院士、被提名人、提名单位和归口遴选部门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度重视道德和学风问题。   第二十七条 院士要严格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院士提名候选人时,必须对所提名的候选人的工程科学技术成就和科学道德等方面情况有确切的了解,要对所提供的候选人材料负责,并有责任在评审会中答复提问和对有关投诉信件做出回答与澄清。   第二十八条 被提名人必须向提名人或提名单位实事求是地提供本人的有关情况,并对《提名书》中签名确认的内容负责。一旦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经审核后以学风和道德问题做出处理,终止该被提名人的评审与选举。   第二十九条 提名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特别是对候选人成就、贡献的介绍和评价,必须依据充分,如实说明该候选人所起的实际作用。一旦发现材料有严重不实、弄虚作假等情况,经审查审核,将终止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取消下一次提名的资格。   第三十条 各归口遴选部门在组织对候选人遴选时,应保证遴选的公正性、客观性,切实根据工程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严格把关。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   第三十二条 对发生本章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之一的问题,由学部常委会提出处理意见,院常务会议审定后作出相应的决定,列入诚信记录。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负责解释。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