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检工作

仪器信息网质检工作专题为您整合质检工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检工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检工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检工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检工作话题讨论。

质检工作相关的资讯

  • 质检总局印发《2018年质检科技工作要点》
    p 近日,质检总局印发《2018年质检科技工作要点》《2018年质检科技工作要点》要求,坚持协同创新,全方位推进质量基础科研攻关。强化能力建设,多举措支持产业质量提升。加强平台建设,多维度营造质检科技创新环境。突出技术优势,强有力扩大质检技术服务供给。完善工作体系,整体性释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效能。贯彻从严治党,高标准打造质检科技人才队伍。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2018年质检科技工作要点 /span /strong /p p 2018年质检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科技质检建设,着力提升质检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建设质量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新贡献。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一、坚持协同创新,全方位推进质量基础科研攻关 /span /strong /p p 1. 扎实做好国家质量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加强NQI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研究,谋划新的重点专项,深入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科学研究。组织实施好NQI重点专项,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和专项产出成果质量,加强成果的集成、应用和宣传。 /p p 2. 积极推动地方开展NQI科技创新。抓好《质检总局 科技部关于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加强工作督导;各地要积极争取科技部门支持,出台相应措施,明确支持重点,促进地方加强NQI统筹建设与综合应用,构建中央和地方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新格局。 /p p 3. 持续抓好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组织实施2018年度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和应急技术保障专项项目。继续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在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验收工作。 /p p 4. 认真开展质检科研成果评定。做好全国质检系统科研成果评定工作,集中宣传展示一批优秀质检科研成果,推荐申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充分调动质检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二、强化能力建设,多举措支持产业质量提升 /span /strong /p p 5. 深入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创新发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质检中心,做好质量技术监督能力提升专项组织实施。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动态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管理的意见,更好地发挥国家质检中心支撑履职把关和加强公共技术服务的作用。 /p p 6. 持续优化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布局。围绕保障国门安全的需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区域性中心实验室。根据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动态调整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规划布局,抓好《检验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考核管理办法》实施,更好地支撑质检履职把关和服务新兴产业发展。 /p p 7. 努力打造数字化实验室。推进智慧实验室建设,继续完善e-CIQ Lab系统,促进检验检疫实验室检测数据大集中,提升检验检疫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p p 8. 继续推进口岸技术查验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基本要求》,加强航空、水运、公路、铁路和寄递物五类口岸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建设,加大重点设备设施投入,带动口岸快速查验和安全把关能力的整体提升。 /p p 9. 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国家质检中心技术联盟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检测联盟建设。依托联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采用飞行检查等方式进行实验室检测数据比对,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校准管理,提升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能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三、加强平台建设,多维度营造质检科技创新环境 /span /strong /p p 10. 全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质量基础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加强质检系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质检系统公益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p p 11. 加快建设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质检总局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落实,继续加强质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强与国家各类成果转化基金的对接,促进更多优秀的质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p p 12. 不断加大质检科普宣传力度。举办第五届质检科技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大力推进质检科普基地建设,推出一批优秀质检科普作品,培养一支专业化科普队伍,打造具有质检特色的科普品牌。 /p p 13. 继续深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与中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国计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部际协调机制,拓展质检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NQI技术交流。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四、突出技术优势,强有力扩大质检技术服务供给 /span /strong /p p 14. 深入开展“双零”活动。围绕“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主题,持续推动质检技术机构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树立服务典型,开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更广泛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委专家企业行活动常态化,更好地服务“双创”。 /p p 15. 稳步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配合中央编办加强工作调研,研究整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做好协调推动,进一步推进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 /p p 16. 积极推动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按照《质检总局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支持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通知》要求,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发展,服务区域质量提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五、完善工作体系,整体性释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效能 /strong /span /p p 17. 不断提高保护水平。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保护一批地理特征明显、人文特色鲜明、质量特性突出的重点产品。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 br/ /p p 18. 积极助力扶贫攻坚。推动贫困地区挖掘地理标志产品潜在资源,加强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增加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 /p p 19. 持续推动地理标志国际合作。继续推进“中欧100+100”、“中日10+10”、“中泰3+3”等地理标志产品国际互认互保。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更多优秀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六、贯彻从严治党,高标准打造质检科技人才队伍 /strong /span /p p 20.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要求和总局党组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增强“四个自信”,自觉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br/ /p p 21.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切实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廉洁自律,深化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党建与科技工作紧密结合。 /p p 22. 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总局科技委作用,开展战略性研究,提出咨询建议。培育质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举办质检科技创新培训班,切实提高质检科技人员能力和水平。加强质检科技统计工作。 /p
  • 梅克保在上海调研质检工作时指出站在质检看质检 跳出质检看质检 面向未来看质检
    12月13日至14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梅克保在上海调研质检工作。他强调,要站在质检看质检,跳出质检看质检,面向未来看质检,全力推进质检改革发展。   梅克保察看了上海市质检院、上海检验检疫局有关重点实验室,调研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听取了上海质检两局工作情况汇报。他指出,上海是全国经济贸易中心,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试验田,上海质检两局在上海发展战略和自贸区建设中积极主动作为,工作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在全国质检系统中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梅克保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明年是质检部门的“改革年”,全系统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站在质检看质检,跳出质检看质检,面向未来看质检,全力推进质检改革发展。一要站在质检看质检,看到质检工作的成绩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不能妄自菲薄,要增强光荣感。二要跳出质检看质检,看到质检工作当前的困难和在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差距,不能盲目乐观,要增强危机感。三要面向未来看质检,看到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不能坐失良机,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增强使命感。他要求,上海质检两局要认真抓好质量强市工作,切实加强国门安全、消费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积极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高度重视质检宏观战略问题研究,全力推进总局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善始善终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为全系统创造经验、作出贡献。
  • 质检总局: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的部署,提高质检系统推动全社会参与质量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要达到5大目标,即不断提升质检工作水平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履行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 促进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形成紧密衔接、协调配合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 促进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提升质量和保障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促进全社会不断提高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方案》要求各地质检部门要从4方面着手,加强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   第一,要依靠地方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质量兴省、质量兴市活动 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 研究建立宏观质量评价指标 推动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 推动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第二,要联合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加强对质量工作的指导 加强对外贸易质量安全应对合作 加强具体工作的合作。   第三,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发挥提升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认真履行质量安全责任 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加强企业和产品质量监管 推动企业提升技术和标准水平 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水平 推动企业建立严格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 充分利用质检系统技术资源,在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或中小企业密集区,搭建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水平 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促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第四,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工作。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氛围 鼓励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积极参与质量工作,为提高质量建言献策 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协会、学会和专家学者的作用 积极推动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
  • 质检总局确定检测机构整合工作方案
    4月10日,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组长、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做了重要讲话。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组长、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做工作部署,并宣读了《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组2014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今年2月26日正式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中央编办会同质检总局组织召开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座谈会。整合工作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任务的33个中央部门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组建方案》和《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工作规则》,正式成立了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工作组由10个中央部门组成,中央编办、质检总局为组长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为副组长单位。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质检总局科技司(中央编办事改司)。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6个部门介绍了整合工作相关情况。   会议强调,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强做大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客观要求,是检验检测认证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会议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办(2014)8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科学界定功能定位,从4个方面大力推进整合工作。一是大力推进部门内、系统内整合,要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结合分类明确定位,多种方式推进整合,释放活力转企改制 二是大力推进跨部门、跨行业整合,打破部门所有格局,着力解决重复建设、重复检测等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跨地区、跨层级整合,打破地方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体系 四是大力推进一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强做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着力提升一批、壮大一批、扶持一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吃透文件,协同配套,大胆探索,真正把整合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 全国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6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讲话中要求,质检系统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魏传忠、刘平均,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主持。   王勇指出,质检系统承担着节能减排的重要职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着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 强化认证认可工作,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能源计量措施,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测试基础 加大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力度,促进了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降耗 严格行政许可把关,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节能执法检查,规范了节能产品市场秩序 严格口岸检验把关,严格查处了高耗能设备和产品进出口。   王勇强调,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质检系统要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发挥技术、标准、信息等优势,积极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节能减排工作上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基础性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王勇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促进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要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快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关的标准制定、修订速度,进一步拓展节能减排认证领域,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要夯实能源计量及节能检测技术基础,从配备、记录、分析、使用4个环节入手,增强计量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效性,积极开展能效达标活动,加强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要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在全国继续推进“四个一”节能工程,加快建立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要强化节能产品监管工作,强化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加大对节能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加大对淘汰落后产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生产“地条钢”等高耗能产品违法行为,打击“土锅炉”等非法制造和使用高耗能设备的行为 组织开展能效标识产品、节能建材产品、家电下乡产品、过度包装商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打击违反《节约能源法》的行为。要加强口岸检验把关,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品出口的检验把关,严格查验进口产品的能效标识,加强对进口旧机电等产品的节能评估。质检系统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明确分工,严格督察,并结合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协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要加强质检系统内部日常生活、办公的节能减排。   总局有关部门、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及总局直属机构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参会。地方质监局、直属检验检疫局代表在各地方分会场参会。
  • 国家质检总局研究“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专题研究“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1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要求,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使之成为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蓝图。   国家质检总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了起草班子,开展了专题调研,组织了封闭写作,形成了“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规划初稿。9月份,规划稿第一次征求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各司局意见,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115条,研究采纳96条。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召集部分地方两局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规划稿于近日在两委和各司局再次征求意见。   会议听取了办公厅关于“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支树平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规划初稿指导思想明确、框架结构合理,规划起草小组做了大量工作、下了很大工夫。   支树平强调,“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事关质检事业长远发展,编制规划就是加强宏观战略研究。他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静下心来,全面系统地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思考,认真谋划。规划编制工作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研究制定“十二五”质检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重大工程、重大指标和重要举措。要坚持以质取胜、保国安民,建设法治质检、和谐质检,推动科技兴检、人才强检,做到宏观上把得准、微观上好操作。要做好质检事业发展规划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编制的《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衔接,与国家质检总局编制的13个专项规划相衔接,形成统一协调、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刘平均、孙大伟、党组成员纪正昆、张沁荣,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各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话会议
    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确保所有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9月14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质检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和近期有关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总局局长李长江作重要讲话,副局长支树平主持会议,副局长蒲长城、魏传忠、刘平均,党组成员郭汝斌、孙大伟、纪正昆、宋明昌、张沁荣出席会议。   李长江在讲话中指出,各级质检系统必须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I级响应启动应急机制。要切实把解决三鹿婴幼儿奶粉问题和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举一反三,彻底检查,深入整治,全面加强各个环节的工作。他要求各级质检部门对监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所有的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要严格落实问责制,对相关企业和直接责任人,必须严肃查处。   会议紧急部署派出4个工作组到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督促检查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和机构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重点检验三聚氰胺等卫生安全指标。凡是不合格的,要立即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查封成品。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要立即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下架、退回、召回等措施,绝不能继续造成新的危害。要加快有关标准制修订和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服务水平和把关能力。   总局机关副司级以上干部、两委副主任、在京直属挂靠单位党政一把手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 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把科技兴检口号喊得更响 把科技兴检旗帜举得更高 ——支树平在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新闻解读   解读之一   质检系统五年共获   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十一五”期间,质检系统共荣获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支树平在讲话中透露的消息。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的“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研究”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成果使我国时间频率计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由该院完成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电阻计量领域从此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碘稳频532nm固体激光频标”、“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小型质谱仪关键技术创新及整机研制”、“交流高频大电流国家基准的建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完成的“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的“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37项国际国家标准研究”,湖南出入境检验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商品包装、储运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质检系统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000多项,其中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项目5项,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000余项,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605项,省部级课题4400多项。422个项目获得总局“科技兴检奖”,130个项目获得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404个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实施“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科技专项研究,开展了2000多项重要标准研究,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比率达到68%。我国主导制定国际计量标准345项,参加计量国际关键比对231项,获得国际互认测量能力735项。   近年来,质检系统在“科技兴检、人才兴检”战略推动下,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凝聚、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解读之二   能耗限额标准为我国   淘汰20%落后产能奠定基础   记者从支树平的讲话中获悉,22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淘汰20%落后产能奠定了基础。   22项能耗限额标准包括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五大高耗能行业,涉及粗钢、焦炭、烧碱、玻璃、水泥、常规燃煤发电机组等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提高了高耗能行业企业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并为企业节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参数,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切实的指导。   “十一五”时期,质检系统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质量安全科技项目,质检科技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通过能源效率标识研究,推动我国节能技术进步 通过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标准研究,为第三代通信产业规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为钢铁、汽车等十大重点产业振兴提供支持 通过创新风电设备认证模式,有效发挥认证认可科技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通过节能量评价课题成果应用,实现2789个项目的节能量第三方审核,为发放100多亿元财政节能奖励资金提供了科学依据。   解读之三   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目前已达389个   支树平在讲话中透露,目前,我国国家质检中心已经达到180个,其中在建148个,建成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209个、在建100个。快速发展的技术机构,不断增加的技术装备,有效提高的检测手段,使质检科技实力大大增强。   这些国家质检中心由国家授权、具有第三方公正性地位,承担国家各类产品质量检验任务,向社会提供公正检验测试服务,开展检测技术研究开发,承担有关标准规程的试验验证及制修订等工作。另外,全系统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提升了检验检疫行政执法技术支撑水平,增强了把关能力,对促进国家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产业成本、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国家产业健康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124万平方米,检测仪器设备价值140多亿元。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线性离子阱/电场回旋轨道组合质谱系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设备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整合资源,质检系统初步形成了以质检总局直属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省市级技术机构和区域性中心实验室为骨干,以县级技术机构和常规实验室为基础的质检技术机构网络体系。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筹规划,建立了科研项目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科技奖励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等基本管理制度,强化了科技管理信息化手段。在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食品检测能力提升、重点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到了科学有序、推进有力。同时,积极开展检测技术机构外引内联,构建技术服务平台,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实验室能力国际比对、国际标准制修订、实验室互认等活动,质检科技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解读之四   在突发事件和国家重大项目中   质检科技发挥保障作用   支树平在讲话中披露,“十一五”期间,质检科技在突发事件和国家重大项目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一五”时期,依靠科技严把国门,不合格进出口商品检出率、疫病疫情检出率、有害生物截获率明显提高。江苏检验检疫局以令人信服的科研成果,准确有力地驳斥了光星肩天牛来源于中国的不实论调 中国检科院开展风险分析、疫情监测研究,为防控非洲猪瘟、舞毒蛾等外来疫病疫情传入提供了技术支撑 北京检验检疫局研发的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为我国活禽和禽肉顺利出口提供了保障。   在应对非典重大疫情、参与抗震救灾伟大斗争、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防控甲型H1N1流感以及处理禽流感、苏丹红、二甘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中,质检科技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质检部门应急反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国家重大项目工程中,质检科技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质检科技为北京奥运会深入开展计量测试、食品检测、动植物疫病检测、信息导向标准研究和检测兴奋剂用标准物质研究 为三峡工程准确测定水流量及发电量 为西气东输工程流量计进行准确标定 为神舟飞船航天员操作力测量系统进行最终测试 为嫦娥奔月计划中运载火箭推力测量装置中的容量标准器进行量值传递 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新一代航天服材料提供测试数据 为我国载人飞船的空间辐射测试仪器检定校准提供关键技术服务。   解读之五   支树平提出质检科技的职责定位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支树平在讲话中提出,质检科技要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技术保障,为履行质检职能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在6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要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作用。支树平要求质检科技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科研攻关,积极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研究,真正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着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技术、质谱技术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方面,真正有所作为 切实加快国产检测设备研发,让品质卓越、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国字号科技设备和检测仪器早日问世、多多问世。   其次,要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作用。支树平提出,质检科技要紧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工作大局,努力发挥作用。要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认真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和质检科技措施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优势领域开展前沿科技研究 围绕促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提高对高耗能产品和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的技术措施。   第三,要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发挥作用。支树平指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依靠科技。他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技术研究,增加质量监管的科技含量 加强执法打假科技运用,特别是要真正把12365举报投诉系统建成功能完善、作用多元、科技含量高、富有生命力的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个品牌 加强质量监管软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要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中发挥作用。支树平提出,建设质检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质检科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在建设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充分发挥质检技术机构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 在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方面,促进质检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成果转化,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紧密跟踪国内外前沿科技,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质检科技的需求,建设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科研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第五,要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中发挥作用。支树平要求,大力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电子检验检疫平台 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增强贸易壁垒的技术应对能力 积极开展质检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区域经济振兴与发展战略,加强质检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检测结果比对试验,增强质检科技国际话语权。   第六,要在提升质检工作效能中发挥作用。支树平提出,加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检测仪器的研制,研制一批快速检测仪器,推出一批快速检测方法,满足质检一线行政执法的迫切需要 加强质检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加强信息化综合运用系统建设,提高质检工作效能。   解读之六   支树平提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新标准   能力过硬 特色突出 布局合理 层次分明   支树平在讲话中提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新标准,即能力过硬、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他要求全系统按照四条标准,大力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首先要加强总局直属科研机构的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为代表的总局直属科研机构,是带动质检科技进步的“火车头”,“四大院”和其他承担全系统科技任务的单位,要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 面向国家科技需求,紧跟国际科技前沿,积极承担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研项目 着力构建人才培训和交流机制,带动全系统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着力加快实验基地建设进度,提升实验环境条件水平。   其次要加强系统内国家级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着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质检中心 着重在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机械电器、轻工产品、纺织与原料、化工矿产、金属材料、危险货物与包装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 着重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和质检工作需求,积极承担具有实用性、应急性和培育性科研项目,加快培养质检科技创新人才。   三是加强一线执法技术机构的技术保障能力建设。着眼于提高一线执法部门履职把关能力,大力加强省、市、县质监局技术机构和检验检疫区域、常规实验室的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在“十二五”期末,形成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服务质检一线执法的检验检测网络,充分发挥质检执法的技术保障作用。   支树平还要求质检科技围绕基础性、突破性、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实现“八个创新突破”:   一是在计量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开展计量研究,实现计量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和计量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   二是在标准化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推动我国优势特色产业和技术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在以我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三是在认证认可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完善我国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在国家重点领域实现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突破。   四是在进出口商品检验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完善进出口商品风险评估、分类分级管理和合格评定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实现进出口商品检验关键支撑技术突破。   五是在出入境检疫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加快口岸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构建功能齐全、科学有效、国际先进的口岸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国家生物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六是在食品安全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管理、干预和快速处置食品安全事件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按国家统一规划,参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突破。   七是在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重点开展产品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质量信用监管与评价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宏观质量管理、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与预警、检测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八是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监管科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在特种设备诊断评价、检测监测、应急救援、节能降耗、法规标准支撑和科学监管方面实现突破。   解读之七   支树平强调推动科技兴检必须抓好落实   重点突出五个关键环节   支树平在讲话中强调,质检系统进一步推动科技兴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完善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环境。   支树平要求首先必须落实领导责任。他说,抓好质检科技工作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应尽职责,领导的思想必须重视。不重视科技工作、不抓科技工作的领导,就是不称职的领导。抓科技工作还必须责任明确,必须有人抓、有人管,而且要有重要的人来抓、来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领导抓科技,措施要到位,着重是要出思路、出政策、出人、出钱、出力、创造环境,要像邓小平同志那样,当好科技工作的“后勤部长”。   其次是要落实科技管理。要抓好规划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地方两局要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使规划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力争最大限度地得到地方支持。规划一旦确定,全系统都要全力以赴地加快实施 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科技管理机制。在技术机构运转、科技人员管理、检测仪器设备使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绩效考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成龙配套的一系列科技管理规章制度 要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狠抓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应急技术研究,一方面要加快做好成果转化的对接工作,切实做到为用而研、以用促研。   第三,要落实技术机构改革。支树平要求总局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技术机构改革的问题。要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质检技术机构的定位,优化质检技术机构的资源配置。鼓励技术机构在完成法定检测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同时,技术机构要深化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技术机构的生机与活力。鼓励有条件的技术机构整合资源,联合起来做大做强、形成品牌。鼓励地方两局建立技术机构交流协作机制,做到工作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互认。   第四,要落实科技投入。支树平要求,多方努力,调动多方积极性,形成国家、地方、联营、自有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同时建立科学的经费使用制度,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保证“十二五”期间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要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联合攻关,引导社会资金有效进入质检科技领域。   第五,要落实科技队伍建设。支树平指出,要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管理,加强对科技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设,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他还提出,总局将研究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启动海外人才培养计划。要在全系统努力形成科技要素有效整合、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科技活力竞相迸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   解读之八   支树平希望质检科技工作者做到“四有”   高尚品格 创新勇气 扎实作风 合作精神   支树平在讲话中要求质检科技工作者不负重望,自强不息,努力做到“四有”。   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支树平说,广大质检科技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品格,要有报效祖国、献身质检事业的理想抱负,努力创造一流的科研成就和工作业绩,在为祖国质检事业拼搏的实践中书写瑰丽的人生。   其次,要有创新的勇气。真正的科学家总是站在创新第一线,广大质检科技工作者要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第三,要有扎实的作风。支树平指出,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既来不得半点虚假,也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希望质检科技工作者要弘扬务实求真的作风,培养执著专注的韧性,锲而不舍,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修成正果。   第四,要有合作的精神。支树平要求广大质检科技工作者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以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系统内外、质量监督与检验检疫之间、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课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 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将开展工作整顿活动
    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为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部署,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质检通[2010]184号)的部署,国家认监委将组织对所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落实检测工作整顿活动的要求,加强对授权的质检中心的监督管理。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各质检中心进一步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检测工作整顿的要求,运作更加规范,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强质检中心的社会责任感。   请各质检中心按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从国家认监委网站(www.cnca.gov.cn)下载《2010年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工作整顿自查记录表》及附件,认真进行填写,并于2010年8月15日前,以书面及电子邮件形式同时上报到认监委实验室部。   根据安排,我委还将组织对100家左右质检中心进行现场检查。   联系人:王鼎 王婧   联系电话:010-82262672 82260343   电子邮箱:sysb@cnca.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邮编:100088   附件: 1.2010年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工作整顿自查记录表    2.自查记录统计表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 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工作会在郑州召开
    曾被评为中国名牌的“三鹿奶粉”,成为阻碍重启中国名牌评选的一大障碍(资料图片)   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工作会议昨日召开,会议透露全国质量工作多项重大走向:计划每半年向国务院提交全国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建立宏观质量水平评价体系考核地方政府、研究并重新启动中国名牌战略、整顿质检系统官方检测机构提升检测水平……   质检系统将每半年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统计部门每年都有统计公报,财政部门也都有财政收入的详细数据,制作和掌握这些数据,目的是为了了解经济和财务状况。   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过宏观的质量分析报告,来详细、整体描述我国的质量状况,从而研究分析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昨天的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介绍,质检部门去年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但这份报告的很多内容,都缺乏数据支撑。   换言之,这样一份报告,显然连质检系统自身都难以满意。   张纲说:“如果发改部门说不清宏观经济状况,这个部门叫什么部门?如果财政部门说不清中国的财政收入状况,这个部门叫什么部门?如果质量部门说不清全国的质量状况,又该叫什么部门?”   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的质量状况,把有些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系统性的、潜规则的、大面积的质量安全事故”,今年,质检系统将建立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国家质检总局每季度都将召开质量状况分析会,每半年向国务院提交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质量评价体系”纳入统计公报 这还是考核地方政府的指标   会议还透露,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加快建立宏观质量水平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怎样的体系?   据了解,这是一个关于质量的指标,就如同GDP是一个数量的指标一样。在此前的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追求数量的积累,于是GDP几乎无人不知。然而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所以或许,这个以考核质量水平为目的的指标,将成为下一个30年的“新明星”。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昨日透露,质检总局正在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并且还要加强这种合作,以期将这个质量评价体系纳入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如此,在这个指标做出来之后,质检总局还将提议国务院把它列入政府考核指标——其目的,就是矫正以前的唯GDP论。   刘平均介绍,目前该体系正在抓紧研究中,争取上半年有个“初步意见”,然后会选择几个省率先开展试点。   中国名牌战略还会重新启动 将更多倾听消费者声音   众所周知,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接连发布公告,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去年,河南省又重新启动了名牌战略,并重新修订了《河南省名牌产品认定准则》,重新开启对河南名牌的认定。   像河南一样,国内不少省市也都重新启动地方名牌的推选。如今,各地已经相继推进,为何国家质检总局层面一直没有动静?   然而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昨日透露,全国层面上,还一直在研究,一直没有重新启动中国名牌战略工作。   业内专家评述道:因为国家质检总局一直担心,如果重启之后,在众多中国名牌中一旦再次出现一两个“三鹿奶粉”一样的产品,那就麻烦了。   所以,国家质检总局称,中国名牌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据透露,目前达成两点共识:其一是中国名牌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要得到消费者认可;其二是食品类产品暂时不能进行评选。
  • 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
    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   明年将着力提升质量管理效能   刘平均出席并讲话 张纲主持   12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质量提升”工作座谈会,通报全国质检系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有关情况,听取了各行业协会、重点联系的中央企业今年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成效和对明年质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工程师张纲主持会议。   刘平均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今年全国质检系统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指导明年的工作。针对明年的工作,他提出要在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质量提升”活动的基础上,把质量管理效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在企业层面,要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确保质量安全 利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的一次检验合格率。在政府层面,要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引导消费、规范市场、扩大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质量风险监测与分析报告,确保质量安全 把质量指标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升全社会对质量安全的重视。在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方面,要加强检测核心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要加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在联合行业和协会方面,要重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据了解,在“质量提升”活动中,质检总局突出重要活动载体作用,加大部门合作力度,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建立了中央企业重点联系制度,推动中央企业发挥“质量提升”骨干和带头引领作用。全国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质量兴(强)省活动,80%以上的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将质量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质检服务发展水平、科学监管水平和基础保障水平。   国资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8个行业协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16家中央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表示,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企业应与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 岛津将自研水质检测仪配合省厅工作
    岛津将自研水质检测仪配合省厅工作岛津将自研水质检测仪配合省厅工作 省农业厅印发的《关于开展10大主要河流农业部门河长制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川农业函[2017]576号),聚焦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药农膜化肥科学使用,加强水资源及河湖水域岸线的管理保护。 成都岛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仪器研发生产企业,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厅的政策方针,加强对水域检测仪器的研发,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时作出贡献,解决我国的水安全,维护河湖的健康生命。 成都岛津公司于今日,召开了自主研发水质检测仪的准备会议,确定了以乔威廉斯和安德技术总监为主要负责人的岛津公司水质检测仪研发团队;其主要针对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并且制定相应的饮用水水源治理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并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岛津将自研水质检测仪配合省厅工作
  • 质检总局印发《2018年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要点》
    p 2018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质检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科学务实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着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提升质量发展总体水平,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水平,提升质检改革创新水平,提升质检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水平,开启质量强国建设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三个转变”,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一、提升质量发展总体水平 /strong /span /p p (一)狠抓标准引领。推进全面标准化建设,以全面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全面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聚焦重要产品、服务和产业、区域,增加个性化、高端化、高品质标准供给。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标准化+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全生产链标准体系,强化农业标准化推广和服务。探索制定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标准,健全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节能等标准体系。扎实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对照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对标达标,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推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和支持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有效实施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建立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新兴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直通车”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在行政许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公共就业、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p p (二)狠抓质量管理。督促认证机构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换版,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模式宣讲和推广活动,打造和树立质量标杆。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质量信用水平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管理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办好省部级干部建设质量强国专题研讨班和市(地)级领导干部建设质量强国专题研究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管理质量”的水平。 /p p (三)狠抓质量攻关。选取主打产业、主打产品,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查、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推出一批质量攻关示范工程,联合各地各部门,抓住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产品,一个一个行业抓。深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大调研活动,制定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有针对性提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引导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加大质量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更加注重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实施中小企业质量援助,加大质量培训和现场指导力度,落实中小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p p (四)狠抓质量创新。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着力推动质量与教育联盟建设,推动质量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开展质量分级试点,倡导优质优价。建立新型质量统计评价体系,鼓励开展产品质量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强化企业的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围绕新业态发展,注重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再造,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法创新,推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p p (五)狠抓品牌建设。研究制定品牌发展长期规划,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把生产经营能力和质量优势转化为自主品牌。探索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扩大“三同”工程实施范围,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原产地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实施优质服务创建工程,推动企业作出优质服务承诺,推进新型优质服务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品牌,打造一批中国标准海外应用示范工程,扩大中国标准的品牌效应。加强区域品牌培育,将各类质量安全示范区整合为质量提升示范区,放大质量品牌效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做好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及知名品牌发布工作,探索开展国际品牌展示展览,显著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二、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span /strong /p p (六)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突出儿童用品、家具等重点领域,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全面提升安全指标。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消费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无证生产销售进口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p p (七)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扩大抽查覆盖面。突出抽查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家具家装产品、家用电器、食品相关产品等日用消费品,智能家居、健康环保等新兴消费品,以及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领域,突出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电气安全、信息安全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加大抽查频次,加大曝光力度。参照国家监督抽查经费增长情况,各地质监局努力争取地方财政大幅增加监督抽查经费。 /p p (八)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聚焦重点产品、行业和地区,着力加强消费品执法打假,加强电商领域执法。全面应用12365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广泛搜集质量违法线索,研究破解违法“潜规则”,推进技术执法,健全执法督查制度,对质量问题较多的生产集聚区、案件多发区、媒体曝光区,组织开展区域整治,加强综合执法、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加快将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全面纳入召回范围,加大缺陷调查和对企业的行政约谈力度,严厉查处隐瞒缺陷、不履行召回义务等行为。 /p p (九)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持续完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病媒生物及重大传染病监测、国际旅行健康服务、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等体系,加快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积极推动卫生检疫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核心能力,积极推动国际卫生港创建工作。推进卫生检疫关口前移,加强境外传染病监测哨点的全球化布局和常态化建设,统筹应对传染病和核生化涉恐事件等口岸非传统安全威胁。 /p p (十)服务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深化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及指定口岸建设,探索生态安全港建设,强化动植检岗位资质管理,加强国际动植物疫情实时跟踪和动态分析信息化管理,严格口岸查验和疫情防控,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公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绿蕾”专项行动,强化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检疫监管。健全动植物疫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进口不合格农产品信息公布制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生物入侵。 /p p (十一)加强进口消费品、妇幼用品、机动车、医疗器械等敏感商品监管,加大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力度,扩大跨境电商监督抽查覆盖范围。持续开展“清风行动”,重点打击边贸互市、市场采购以及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假冒伪劣行为。配合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控制劣质煤炭进口,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加严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监管,做到“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开展“口岸天平”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p p (十二)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认真落实国家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规范进口食品准入评估审查机制,完善进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进进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全面推动境外企业实施注册管理,加强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加强进口食品源头监管和进口商责任落实。深化进口食品标签检验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出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进出口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规范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监管,推动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出台支持食品企业“走出去”的检验检疫措施。 /p p (十三)加快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进一步厘清各方责任边界,完善安全技术规范,推动行政许可改革和检验工作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和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改革综合试点,推动构建锅炉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继续推进电梯、气瓶等特种设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压力容器等典型设备质量水平,提升检验检测、电梯维保等服务水平。研究梳理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因素,以电梯为突破口,加强研发、技改,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 /p p (十四)加强全面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事前预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抓好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监测点,建设统一的风险信息平台、风险评估中心,畅通消费者投诉和企业报告渠道,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动报告风险信息,用足用好风险管理成果。加强航空、水运、公路、铁路和寄递物五类口岸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三、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水平 /strong /span /p p (十五)积极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深入研究、广泛宣传国际计量单位制量子变革,启动“量子计量变革优先传递计划”,加强量子计量和传感等先进测量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编制量子化变革时代的中国计量发展战略,开展计量基标准提升工程。加快国家标准物质管理和计量强制检定制度改革,加强民用水电气表等计量器具和量值溯源的法制管理,完善“互联网+计量”监管模式,推动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 /p p (十六)加快建设国家新型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推进推荐性标准的结构优化和体系配套,支持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市场急需、技术领先的团体标准,多措并举调动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标准总体水平,推动我国标准体系向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稳妥过渡。 /p p (十七)完善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强制性、自愿性认证供给质量,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体化、协同化运作,建立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次采信机制。持续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引入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推动整合、改制,做优做强做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p p (十八)推动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扎实组织实施NQI重点专项,积极谋划新的专项,撬动地方加大投入。推动中央、省、市、县四级质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动、共建共享。会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推动质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挥质检总局军民融合领导小组作用,指导各地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质检领域军民融合顶层设计,落实中央有关文件及规划中相关精神和任务,推动计量军民融合相关规划发布,推进质检军民融合相关重大示范工程的落实。 /p p (十九)深入开展“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活动,引导质量技术机构沉到生产一线,确保企业随时随地获得即用即有、可靠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加快培育计量测试、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积极推进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p p (二十)创建“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打造质量服务综合体,推进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设施向全社会开放。创新“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做到一个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一个对外服务窗口、一个质量信息平台、一个合格评定结果。 /p p (二十一)继续做好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推动纤维质量提升。主动发挥技术优势,服务我国食品农产品质量提升、疫情疫病防控、残留监控。积极联合环保等部门,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开展锅炉节能环保监督检查。 /p p (二十二)搭建质量基础设施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对接,积极实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落实《“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 /p p (二十三)积极实施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互认证书制度,推进国内外标准互认工程,在重点计量器具、食品农产品、消费品等领域拓展多双边互认范围,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海外投资、产能合作项目紧密对接。 /p p (二十四)积极参加国家间高层对话,不断完善双边质检合作机制。做好第83届IEC大会筹备工作,办好第六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第三届中国-中东欧质检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跨境动物疫病联合防控国际会议、第六届中美欧三方消费品安全峰会、2018年APEC食品安全论坛系列活动、2018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I)杭州全会,会同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举办质量基础设施圆桌会议。在国家自贸协定中编制好TBT和SPS章节,合理设计质检合作制度,实质性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建立国际标准化孵化库、中国标准化海外应用数据库和主要产品性能指标国际标准对比数据库,推动我国更多关键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p p (二十五)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和企业建立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和技术力量。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通报评议、研究解析及应对措施研发。加强检验检疫谈判交涉,妥善化解贸易摩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倒逼作用,引导企业按照更高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四、提升质检改革创新水平 /strong /span /p p (二十六)继续减少生产许可证实施范围。对目前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再进行深入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一步取消生产许可的产品种类。取消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加强许可证取消后与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的衔接,研究提出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改革建议和方案,加强计量器具型式批准信息统计和查询。 /p p (二十七)全面简化生产许可证办证程序。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发证,逐步以电子生产许可证书替代纸质证书。全面推行“一企一证”,逐步实现“一证一号”。进一步扩大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地区和产品范围,全面推行申报材料“一单一书一照一报告”,取消发证机关发证前产品检验,后置现场审查。 /p p (二十八)加快改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抓紧修订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注重统筹管理,实行国抽和省抽统一抽查计划、统一产品代码、统一抽查规范、统一工作程序、统一信息归集、统一结果处理。注重过程管理,深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全面实行“抽检分离”,加大市场买样力度,以公开招标方式遴选检验机构,推动视频监控技术应用。注重监管实效,定期公布监督抽查不合格率,加大不合格产品曝光力度,严格不合格产品后处理。 /p p (二十九)完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监测计划,实施分级分类预警,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全国一体化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国家级风险评估中心和验证评价实验室,设立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p p (三十)全面优化检验检疫监管方式。以产品风险、企业诚信、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构建“风险分析+抽批检验+审单放行”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加强各级审单布控中心建设,优化审单作业流程,完善审单放行机制,提高审单放行工作质量。 /p p (三十一)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智慧监管和快速通关方面的作用。优化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抓紧建设智慧卫生检疫、智慧农产品食品监管、智慧工业品监管和智慧实验室管理4个子系统。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全面推进从无纸化报检到无纸化通关全流程无纸化作业,建立符合业务管理实际的检验检疫通关效率评估体系。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 /p p (三十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重点,鼓励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配合有条件的省市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服务和保障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p p (三十三)推进质量认证制度改革。抓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产业成熟度,推动“目录瘦身、简化程序、减轻负担”。积极推行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采用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广联盟认证形式,完善合格评定“工具箱”。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推行从业机构公开承诺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失信惩戒、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机制。优化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环境。健全市场化运行和政策保障机制,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推动认证结果互认通用。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对重点产业的支撑服务能力。 /p p (三十四)推进质检信息化改革发展。完善总局政务内网系统。向外延伸,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实现总局与中办国办、中央部委、地方党委政府网上办文办事功能;向内延伸,推动全系统综合行政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全系统行政办公和综合管理一体化。加速推进中国电子质量监督(e-CQS)系统建设。建设质检大数据中心,搭建公共服务门户、业务协同门户、移动应用门户(掌上质检),建立涵盖核心业务的应用平台,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业务一体化管理。 /p p (三十五)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广浙江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推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免费公开,大幅提升标准制修订效率。深入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和监督。 /p p (三十六)深化法治质检建设。推进计量法、产品质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加快质量促进法研究,做好“放管服”所涉规章修改。优化审批流程,精减许可材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和防范执法风险,加强法治监督。加强业务督察,防范检验检疫工作风险,促进依法行政。创新普法方式,强化法治保障。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地质检两局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 /p p (三十七)深化科技质检建设。加强质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鼓励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加快基础性、公益性、产业共性的质检关键技术研发,做好质检系统科研成果评定和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规划建设和动态管理。加强质检科普工作。 /p p (三十八)深化和谐质检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质检文化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和政务公开。加大政务信息工作力度。推动质检智库建设。做好质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基层质检业务指导和能力培训。狠抓体系管理、绩效考核和督查督办。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督查。进一步提高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协学会、工青妇和离退休干部工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五、提升质检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水平 /strong /span /p p (三十九)坚持和加强党对质检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保障。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定期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各地质检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汇报,积极作为,推动党委、政府切实把质量工作、质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推动成立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质量发展委员会或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建立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 /p p (四十)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思想保障。各级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定学习计划,带头组织研讨。把党章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的学习内容,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重要内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发挥总局党校的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p p (四十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保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进党务公开,畅通民主渠道。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推进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推动党建标准化和党建品牌的实践运用。强化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质检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协学会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p p (四十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着眼于质检事业长远发展,培养各方面人才,把对党忠诚、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心思和精力都在干事创业上的干部培养选拔出来。 /p p (四十三)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全系统各级党组织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纪检部门履行监督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问责条例和总局实施办法,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p p (四十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强化作风和纪律保障。持续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党风廉政谈话实施办法。注重标本兼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看住人盯住事,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把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的工作见诸日常。对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依纪依规严肃查处。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深化政治巡视,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强化审计监督,加强“一审双查”,推动遵守财经法纪,切实防范风险。 /p p (四十五)扎实改进作风,强化作风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对标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总局实施办法,开展纠正“四风”问题专项检查。各级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作风改作风情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及中办通知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情况,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质检系统存在的问题搞清搞透,把对策找准找实。进一步狠抓落实,更好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p p (四十六)总局、省局组织党员干部沉到基层,督导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抓典型、抓试点,以点带面,切实抓好中央质量提升行动指导意见的落实。 /p
  • 中国质检部门将加强标准化工作
    中国质检部门将加强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有望颁布实施   记者七日从北京召开的中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获悉,二0一0年,中国质检部门将加强标准化工作,有望颁布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推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   据了解,中国将加快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国家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十大振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消费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等重要领域的国家标准 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国家重点工程等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 同时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推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整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信息资源,建立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信息系统,为全社会提供标准化动态信息服务 加强组织结构代码和物品编码信息化工作并推进国家法人库建设。   据悉,二00九年,中国质检系统加快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的修订,共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三千一百五十八项。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服务业、良好行为企业、国家重大工程等标准化示范试点全面推进 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大幅提高,承担六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结构秘书处工作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新提交三十三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标准提案。   相关新闻:王勇:2009年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158项
  • 全国质检系统检测工作整顿视频会议召开
    4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检测工作整顿视频会议。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讲话,副局长刘平均主持,党组成员孙大伟进行了动员部署,总工程师张纲出席。   支树平说,在“质量提升”活动中着重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是总局党组审时度势、认真研究决定的。检测质量问题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质量,因为质检部门有别于其他的执法机关,是一支“以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的部门,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更要下大力气抓好检测这一基础性的工作。   支树平要求,要把“质量提升”作为今年的主题活动来抓 以“质量提升”为主题,就是要掀起高潮、齐抓质量 就是要盯住产品、提升质量 就是要提高自己,保证质量,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监管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   支树平强调,要把检测工作整顿作为“质量提升”活动的重大行动来抓。要有针对性地抓整顿,敲响警钟,解决问题 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部署抓整顿,不折不扣,务求实效。   支树平指出,要把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这“两大”建设与“质量提升”活动及检测工作整顿结合起来抓。要吃准“两大”建设的内涵,强化合力意识 要让企业、政府、社会各界动起来,共同推动质量提升 要让质检系统内部进一步动起来,同心协力抓整顿、抓提升。在检测工作整顿活动中,要注意摸清底数,整合资源,推动合作,鼓励检测机构之间在设备、人员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通过能力验证、量值比对、检测技术比武等形式,加大在管理经验、专家流动、分包检测项目、检测数据互认、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口指导帮扶,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支树平还对全国质检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提出了3点具体要求:要统筹兼顾,精心组织 要认真负责,狠抓落实 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孙大伟代表质检总局党组,对全国质检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的活动背景、指导思想、主要内容、阶段安排、工作要求5个方面进行了动员部署。他指出,进行检测工作整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质检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提升质检保障能力的重要保证。全国质检系统尤其是各级检测机构,要提高对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检测工作管理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加强各项制度落实,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让检测工作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全国质检系统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是质检总局党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及当前质检工作的总体部署,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定。各级质检部门和各检测机构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这次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一项事关质检事业长期发展的大事来抓。力求通过整顿,让检测工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检测工作是质检工作的执法基础和技术保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质检工作的现实效果,因此,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质检工作的命根子。然而,就当前检测工作的现状来看,其作为“命根子”的生命力却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个别检测机构存在的不能正确处理把关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和不落实、检测工作不规范和不严谨等问题,更是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反倒给质检事业的生命机体造成损害。因此,必须找准检测工作存在的病因,对症施治,使其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整顿深入各方面、各环节,务求实效。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不搞一刀切。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注重保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要善于听取意见,引导每一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注意发现、培养和宣传整顿工作中的典型,充分运用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自查、考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及时整改、完善和提高,决不能走过场,务使整顿工作收到实效。   要创造性地开展整顿工作,边整边改,着眼建立检测长效机制。检测工作整顿活动本身既可看作是一次治病过程,也可视为一项长期健康行动的开始。这就要求各部门不能只局限于做好总局要求的阶段性的规定动作,还要在整顿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做一些难度更高的和着眼长远的自选动作。比如,从提升检测执行力、提高检测水平出发,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 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既要不断提高检测硬件水平,也要提高检测技术科研能力、人员素质等软件水平。
  • 绍兴质检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
    10月27日下午,在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会议室,上虞籍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专家曹春晓与绍兴市质检院院长张弘共同签署院士进站协议,这意味着,市质检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   名士之乡绍兴拥有绍兴籍两院院士64位,数量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第三。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绍兴巨大的优势和财富。建立工作站就是为绍兴企业和院士专家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绍兴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绍兴经济转型升级。   据了解,有色金属工业是绍兴市规划的区域特色产业之一,绍兴市质检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曹春晓院士将负责指导有色金属及其检测分析技术,为绍兴市有色金属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推进成熟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在绍期间,曹春晓院士还到绍兴冶金企业进行技术对接。
  • 2017年水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拟开展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水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的通知  为提高水产品质检机构技术水平,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农业部决定2017年继续对水产品质检机构开展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重金属及贝类毒素等项目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涉液相色谱、液质联用等仪器检测方法。  为提高水产品质检机构技术水平,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部决定2017年继续对水产品质检机构开展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重金属及贝类毒素等项目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以下简称“检测能力验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及任务分工  本年度水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由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统一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科院质标中心”)具体实施,有关水产品质检机构参与实施。水科院质标中心负责检测能力验证技术方案制定、报名、结果收集汇总,并形成能力验证结果报告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为本年度检测能力验证的技术支持单位,配合水科院质标中心开展检测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发放等工作。  二、验证项目、检测方法及参加单位  (一)验证项目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镉。  贝类毒素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  (二)检测方法  氯霉素:《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C/T 3018-2004)或《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781号公告-2-2006)等。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  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5-2014)。  麻痹性贝类毒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小鼠生物法》(GB 5009.213-2016)。  (三)参加单位  承担2017年国家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任务的质检机构必须参加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承担2017年贝类、重点水产品等监测任务的单位必须参加水产品中重金属及贝类毒素检测能力验证,其他相关水产品质检机构可自愿选项参加检测能力验证。  三、进度安排  (一)验证报名。参加2017年检测能力验证的水产品质检机构要及时填写《2017年水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报名表》(见附件1),明确本单位参加的检测能力验证项目和样品领取方式及地点,于3月15日前报名至水科院质标中心。  (二)样品领取。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验证样品于3月19日发放,请参加检测能力验证的单位根据报名情况自行前往北京、上海、青岛3个验证样品发放点领取样品 镉和麻痹性贝类毒素验证样品于5月23日发放,请参加检测能力验证的单位根据报名情况选择邮寄或自行前往验证样品发放地点(上海)领取样品。  (三)样品检测。参加单位须在领取样品后96小时内完成检测工作,并按规定格式(见附件2)填报检测结果。加盖公章的检测结果传真至水科院质标中心 检测结果原始记录和相关谱图等以特快专递形式寄至水科院质标中心(以寄出的邮戳为准)。  (四)补验工作。对于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不合格的质检机构,经过书面申请允许补验一次。补验申请应在接到检测能力验证结果通报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水科院质标中心提交。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补验在8月底前完成,镉和麻痹性贝类毒素补验在9月底前完成。  (五)结果报告。水科院质标中心应在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和补验工作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会商、评审,将形成的检测能力验证结果报告报送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四、有关要求  (一)水科院质标中心及技术支撑单位要高度重视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并根据本通知要求和进度安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准确制备和发放样品,认真研判检测结果,按时完成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二)各水产品质检机构要认真对待本年度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部将取消其承担我部相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资格:一是不参加或未通过本年度检测能力验证(含补验)的 二是检测能力验证样品未在本单位检测,或进行分包检测的 三是在检测过程中相互询问检测结果、伪造检测结果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检测能力验证过程中有关组织工作问题请与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系,有关技术问题请与水科院质标中心联系。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质量监管处 刘莎莎,电话:(010)59192950,传真:(010)5919299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 刘欢、李晋成,电话:(010)68690715,传真:(010)68672898, 邮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路南青塔150号(邮编:100141)。农业部办公厅2017年3月7日
  • 国家纺织质检中心福建工作站落户石狮
    为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质量和标准问题,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工作站近日正式入驻石狮市科技孵化基地。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独立的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与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及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签订了互认协议,其出具的检验报告可实现国际互认。   该中心通过认可的检测产品和项目500余项,涵盖了国内外标准近2000项,是国内唯一具有这种全面能力和水平的国家级纺织质检机构。   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国家纺织制品质检中心将福建工作站设立在石狮,正是看好了石狮活跃的经济环境和众多高品质的纺织服装企业,该工作站的设立,将加速石狮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提升,进一步培育知名品牌和明星企业。
  • 认监委部署2013年度国家质检中心监查工作
    近日,国家认监委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3年度国家产品质检中心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通知要求,全国获得授权的500余家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查,认监委将从中抽取150家进行现场检查,其中50家由天津、广东、浙江、陕西等四省市质监局组织完成。这也是国家认监委首次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辖区内的国家产品质检中心进行监督检查。   为了部署监督检查工作,6月7日,国家认监委在天津召开“国家产品质检中心专项监督检查-区域监督部署”现场会议,副主任谢军出席会议并讲话。谢军指出,加强国家产品质检中心授权“事中”和“事后”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转变工作职能要求的重要举措。开展区域监督试点,是围绕转变监管职能进行的创新探索。
  • 质检总局印发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导意见
    今后,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中消费品的种类、企业和批次数要占总量50%以上 社会需求强烈、民意要求高的消费品将优先纳入监管计划 消费品生产企业将开展质量自我声明试点工作&hellip &hellip 日前,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多项&ldquo 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强化处置为核心,以保障安全为底线&rdquo 的新举措。   作为今年全国质检系统聚焦的&ldquo 三大安全&rdquo 之首,消费品安全既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考验着质检工作的改革创新能力。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以保障消费安全,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出发点,突出民生导向、底线思维、风险管理、多元共治4项原则。在民生导向上,要以消费者关注的产品为重点监管对象,以消费者热议的问题为重点监管内容,以消费者反映集中的诉求为重点监管方向 在底线思维上,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努力防止发生行业性、系统性和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 在风险管理上,要注重风险信息采集分析,建立健全风险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多元共治上,要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   《指导意见》要求质检系统通过突出监管重点、创新监管方式、推动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等10个方面来提升消费品安全水平,并提出了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办法,包括逐步建立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清单 加快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市场反溯监管机制 在监管工作中试行购买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 建立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 加快构建&ldquo 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rdquo 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 组织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ldquo 筑篱&rdquo 行动 加强消费品生产聚集区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中小企业检验检测认证的便利化服务能力等。
  • 青海省狠抓畜禽屠宰产品品质检验工作
    7月7日,青海省畜禽屠宰肉品品质检验培训班在西宁举办,来自全省八市州农牧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定点屠宰企业的近60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主要介绍了畜禽屠宰法律法规和定点许可管理规定、肉品品质检验知识和规程、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使用管理等,拉开了我省狠抓畜禽屠宰肉品品质检验工作的帷幕。  为切实抓好畜禽屠宰产品品质检验工作,省农牧厅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制定了《青海省畜禽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管理办法》,建立牛羊、生猪、家禽等畜禽统一标准、同步实施屠宰肉品品质检验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品质检验证章标志职责分工、发放、使用和监督管理等 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整合生猪、牛羊、家禽等畜种,统一了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识并进行了配发 系统开展了品质检验人员培训 加大了屠宰企业质检实验室建设力度,分别为25家屠宰企业配置价值40万元的仪器设备,促进企业质检环境改善和质检队伍建设,发挥了仪器检测作用。  同时,强化抽检服务监管的作用,计划年内抽检100份定点屠宰企业牛羊屠宰产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检项的检验,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 全国质检系统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现场   7月20日,全国质检系统召开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讲话中要求,全国质检系统要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进一步研判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会议由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主持,质检总局党组成员魏传忠、刘平均、王炜、孙大伟、纪正昆、张沁荣和总工程师张纲、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会议。   在北京主会场,来自天津、上海、宁波检验检疫局和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质监局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总局机关及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处以上干部和在京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北京主会场会议。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质监局处以上干部及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听取了会议。
  • 京津冀辽豫协同推进饲料质检工作
    为落实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日前,京津冀辽豫五省市饲料质量安全质检机构在京签订了《京津冀辽豫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协同发展意向书》,五省市饲料质检机构将通过采取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组织人员合作交流、开展检测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同推进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协同发展。  记者从北京市饲料监察所了解到,今后,京津冀辽豫五省市饲料质检机构将紧密合作,共同促进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长效发展,主要合作方式和内容有:一是建立省级协商机制,及时通报本辖区内新出台的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与措施、相关重大饲料质量安全事件等情况 二是推进五省市饲料生产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创建五省市饲料采样共享系统,在检测过程的样品采集、分析过程统一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区域检测结果互认 三是构建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创新共同体,建立跨省市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和产品的推广机制,推动五省市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协调发展 四是在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各省市利用自身人才和大型仪器设备优势,重点在未知和已知风险物质筛查、重大风险隐患分析开展合作研究,促进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研究工作 五是开展五省市饲料质检机构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建立五省市饲料质检机构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为饲料行业健康发展做好人才和技术支撑。
  • 关于开展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督办工作的通知
    质检科函[2009]112号   各相关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相关直属检验检疫局、认监委、标准委 各相关直属单位、挂靠单位 各项目承担单位: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简称公益科研专项)正在稳步推进。目前,2007年立项的公益项目已经陆续进入验收阶段,部分项目也已超出了任务规定期限,请你单位按照《关于组织开展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质检科函[2009]72号,简称《验收通知》)要求,组织做好项目验收督办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自行下载并研读《验收通知》,下载地址http://kjs.aqsiq.gov.cn/xwdt/tzgg/认真做好项目的验收督办工作。   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3个月内,未按照《验收通知》要求执行的,视不同情节,对该项目的承担单位或其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如下处理:   (一)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直接取消该项目承担单位3年申报质检公益专项项目、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   (三)面向质检系统、科技部、财政部乃至社会予以通报批评。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 质检总局十大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十大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制订和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的重大举措。标准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应发挥加快产业调整和振兴的积极作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发挥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就加强十大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做出部署,本文对其中的要点进行摘编。   加大标准研制3个力度   根据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要求,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立足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大标准研制的工作力度,提高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和技术水平。   一、突出标准研制工作重点。围绕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适时调整“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相关内容,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着力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标准的研制 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着力加强安全、健康、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 围绕开拓市场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着力加强服务领域、国际贸易相关标准的研制。   二、优先安排重点产业急需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在今后三年中,大力支持重点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优先将十大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列入年度标准化工作要点,作为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标准化研究项目等立项依据 并根据重点产业规划实施进展,及时调整标准化工作重点。   三、适时启动标准制修订快速程序和标准快速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快速程序和标准快速应急机制,及时满足重点产业的标准化需求。   加强标准化发展3大规划   按照科学、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加强重点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工作,加快更新和完善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重点产业标准化战略研究。将十大重点产业标准化纳入《国家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纲要》,明确重点产业标准化发展方向,从战略层面推进重点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将十大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纳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和协调性,完善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做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互补 加快完善以重点产品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研制 按照重点产业区域优化布局,围绕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区域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标准化水平。   三、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启动《高新技术标准化发展规划》、《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抓好《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部分工业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和《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 做好《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工作。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适时编制和落实相关的标准化发展规划。   国际标准化3项工作   紧密结合重点产业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积极推动重点产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重点产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加快重点产业采标步伐。对于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尽快采用和转化,优先立项 国家标准复审、修订时,应考虑采用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鼓励采标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申报制定为国家标准。   二、推进重点产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在国际标准化专家培养、国际国外标准跟踪和比对研究、国际标准化交流活动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争取以我为主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将我国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支持企业承担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增加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话语权。   三、建立重点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密切跟踪我国重点产业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等要求的变化,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研究评议体系,对可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实时监测和发布预警,加快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为促进进出口贸易服务。   强化标准实施3个重点   推动重点产业标准的实施工作,增强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一、组织重点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根据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向,在服务业标准化、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等方面开展示范试点,加强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引导示范企业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二、开展重点产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加强重点产业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组织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完善标准实施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反馈和收集标准实施情况。   三、采取多种手段推动重点产业标准实施。推动将重点产业标准纳入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产业政策 加强重点产业标准与认证、执法监督等工作之间的联动,通过认证、执法监督等工作推动标准的实施。推进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统筹资源建设,有针对性地整合、加工有关十大振兴产业的标准文献资源,为产业振兴提供支撑和服务。   狠抓落实树立3个观念   各有关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树立服务观念,强化标准化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服务,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树立科学观念,加快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确保标准的质量 树立法治观念,加强重点产业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监督,增强标准的有效性。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贯彻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标准化工作措施,明确重点和着力点,确定工作进度,落实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以务求实效。
  • 质检总局正式启动“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用于指导“十二五”期间全国的计量工作。   “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是质检领域“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既要体现计量事业自身科学发展的需求,更要体现计量为全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重要理念 既要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本单位发展的实际,又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正确分析社会改革的大环境,准确把握社会进步的大方向 规划要把加强基础建设和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作为工作中心,把民生计量和能源计量作为工作重点,把能力建设和人才培训作为技术保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主攻关键点。   据悉,各地的计量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于5月初结束,并汇总到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
  • 国家羊绒产品质检中心禹城工作站揭牌
    7月23日, 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禹城工作站揭牌仪式在禹城宾馆举行。国家质监中心主任李俊海同志、毛检测室杨素英同志、许琳同志,德州市质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颖同志,禹城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林春元同志,禹城市质监局局长刘俊哲同志参加了揭牌仪式。刘春祥副市长主持了仪式。   禹城是山东精梳毛纱名城,有从事羊绒加工的规模以上企业24家,羊绒加工点300多家。为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羊绒纺织行业的科学发展,禹城市质监局积极协商、争取并批准于2009年4月份在禹城设立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禹城工作站,地点设在禹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禹城工作站主要承揽本行政管辖区域及周边地区内中心资质认定范围内的各种委托检验、验货检验、定期监督检验、提供技术服务等业务,涉及范围: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及成品等的全面业务服务。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禹城工作站的设立为禹城羊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标志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禹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参观了德信羊绒有限公司、福田药业有限公司、鲁银集团有限公司、保龄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禹花市、社会发展成就展厅,切实感受禹城的发展环境和社会发展成就。
  • 质检总局派工作组重点检验乳制品卫生安全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十四日晚紧急部署派出四个工作组到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督促检查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记者9月15日晚9时获悉,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会。   会议要求各级质检系统必须认真按照中国国务院的部署,按照一级响应启动应急机制,切实把解决三鹿婴幼儿奶粉问题和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举一反三,彻底检查、深入整治,全面加强各个环节的工作。   会议紧急部署派出四个工作组到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督促检查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和机构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重点检验三聚氰胺等卫生安全指标。凡是不合格的,要立即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查封成品。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要立即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下架、退回、召回等措施,绝不能继续造成新的危害,加快有关标准制修订和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服务水平和把关能力。   会议还要求各级质检部门对监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所有的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要严格落实问责制,对相关企业和直接责任人,必须严肃查处。
  • 各地质检部门开展资质认定实验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按照国家认监委通知要求,近日,重庆市、上海市、甘肃省、江西省质监局,重庆检验检疫局开展资质认定实验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重庆市质监局 采取“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实验室自查,要求全市资质认定实验室100%地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第二步是基层质监局跟踪督查,要求区县质监局对辖区内的资质认定实验室100%进行跟踪督查 第三步是市局重点抽查,组织全市实验室不定期监督,重点检查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质量提升”活动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情况以及区县质监局日常监督管理情况。   上海市质监局 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在实验室自查基础上,计划于6月-7月抽取150余家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从事妇女儿童用品、建材、家电、纺织产品涉及安全、环保、民生的检测项目,以及近年来有投诉举报记录的获证实验室。二是开展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在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检测领域组织开展食品中镉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插头放电检测、婴幼儿乳粉中硒和碘的检测等8个项目的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   甘肃省质监局 组织对全省509家获证实验室自查和重点抽查工作。抽查重点是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有效性的情况等三个方面共42项内容。要求获证实验室严格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对照实验室管理法规、技术规范实施自查。自查结束后,甘肃省质监局将集中组织对部分实验室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质监局 召开2013年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会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格落实执行廉洁自律要求和监督检查的工作纪律 二是要坚持工作标准,严格要求,不放宽,不迁就,不走过场 三是要改变观念,寓服务于检查之中,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重庆检验检疫局 一是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对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查找资质认定管理和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制定《重庆检验检疫局区域性中心实验室达标验收方案》,严格督察督办,确保2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顺利完成考核验收。三是加强实验室CNAS监督和扩项评审管理工作,将企业的建议落到实处,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持续跟进各实验室检测扩项的后续检查工作。四是根据各实验室上报国家认监委的23个能力验证计划,对各个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年有关质量工作情况
    本报讯 1月28日,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2年有关质量工作情况。   在国内制造业产品质量方面,2012年共抽查18791家企业生产的20355种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9.8%,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本年度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3.3%、21.1%和65.6%,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6.7%、93%和87.2%,同比基本持平。   在特种设备方面,2012年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为0.517,与2011年相比,下降13.11%。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受伤354人,与2011年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47起,下降17.09% 死亡人数减少8人,下降2.67%。事故原因主要是特种设备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落实和违章作业。   在执法打假和12365投诉举报方面,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57万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7万起,涉案货值金额达68亿元,查办大案要案2347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716起,端掉制假窝点9660个 2012年,12365系统共受理业务110余万件,其中有效业务68.63万件。有效业务中,咨询62.77万件,占91.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