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检体系

仪器信息网质检体系专题为您整合质检体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检体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检体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检体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检体系话题讨论。

质检体系相关的资讯

  • 淮安召开“全市粮食质检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
    近日,淮安市粮食局在洪泽区召开了“全市粮食质检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区粮食局分管局长、质检工作负责人、重点粮库负责人和市粮油质量监测所工作人员,市粮食局副局长张新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与会全体人员首先到洪泽区粮油质量监测中心进行观摩,实地参观了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随后,洪泽区粮食局负责人汇报了关于构建完善区域粮油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经验:有组织、有牌子、有阵地、有职责、有队伍、有经费、有创新。各县区粮食局分管负责人就质检体系建设和今年稻谷质量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市粮油质量监测所工作人员就2016年淮安市收获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的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市粮油质量监测所所长陶维春提出我市粮食质检体系建设思路和具体要求,即采取“库所合一”、“站所合一”等多种方式,加强质检能力建设,提升现场快检能力,保证库、站、所具备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的常规质量指标检测。  张新民对洪泽区质检体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我市质检体系建设要在洪泽区七有的基础上再加一有:有设备,并提出四方面具体要求:一是质检工作非常重要,加强建设势在必行,是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是控制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二是加快推进县区粮食质检体系建设。要把洪泽区质检体系建设作为典范加强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快推进质检体系建设 要有经费保障,开动脑筋,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有关政策资金支持,建立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力争我市明年基本完成质检体系建设 三是要全面落实省粮局在我市召开的全省监督检查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秋粮质量安全调查、品质测报工作。克服人力不足问题,创新全省粮食质量体系建设,加强领导,采用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质检体系建设。做好粮食安全考核工作。四是要强化责任,全面做好秋收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关于2016年秋粮收购文件要求,落实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管,确保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 安徽亿元资金建农产品质检体系
    近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达了安徽省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430万元。   除继续安排6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项目外,还启动了芜湖、安庆、黄山等3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此前,国家共安排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央投资1.63亿元,建设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51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   去年,安徽省出台了《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意见》,全面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安徽省将重点推进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尽快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的农产品质检网络体系。
  • 坛墨质检顺利通过ISO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
    近日,坛墨质检正式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坛墨质检标准物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获得严格的标准化审查,产品已达到了2015年最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认可。1认证期间,认证机构委派高级审核员分两阶段对坛墨质检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审核过程中,审核组通过现场询问、查看和抽样等方式对坛墨质检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各部门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在执行《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的有效性、适应性、充分性方面进行了审核,并抽查各部门的工作记录、阶段工作报告、内审结论、整改措施及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等相关资料。6月10日,坛墨质检召开体系审核会议,审核组对坛墨质检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研发部门的质量把控、记录完整、过程可追溯性给予高度评价。此次顺利通过ISO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坛墨质检在质量管理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是实力的彰显,也是十年严谨严苛、高标准要求、执着专注技术研发的倾力体现,预示着坛墨质检在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市场信誉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 国家产品质检中心诚信体系建设启动
    8月3日,首期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诚信体系建设培训班在京召开,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对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检测数据诚信与否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国内市场经济机制尚不完善、诚信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各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不诚信行为。启动诚信体系建设将促进我国整个检测市场规范化进程,带动我国整个检测行业不出假报告、不出假证明、不做假账、不做失信承诺,从而促进整个检测行业诚信体系的确立,提高我国检测行业的公信力。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及时组织专家开始针对国家检测机构和乳制品企业的特点,在大量社会调查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要求》准则。本次培训活动,主要是对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该准则的宣传。
  • 海南:3729万元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资金下达
    据海南省人民政府网报道: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下达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398万元,安排我省7个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55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399万元,地方配套1160万元)。在此之前,国家已安排2008年中央投资2331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对建立健全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按照无公害、绿色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全省共有省、市(县)两级检测机构36个。主要承担农药残留与质量监测、肥料质量监测、土壤检测、种子质量监测和兽药残留与饲料、兽药质量监测工作。其中:省级检测机构有4个,分别为省农药残留与质量监测中心、省土壤农化监测中心、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市县级检测机构有32个,主要分布在市县农业局和农技中心。
  • 山东省质检院:推进油品快检技术发展 建立快检技术标准体系
    山东省质检院:推进油品快检技术发展 建立快检技术标准体系2020-06-03 11:25:38 中国质量报本报讯 (王 洁)为充分发挥成品油质量抽检在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质检院在全省开展推广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快速检测工作,探索成品油监管新模式,逐步完善油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为构建成品油长效监管机制,自2015年起,山东省成品油流通领域质量抽检实现100%全覆盖,确保全省油品质量合格稳定,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变化和成品油标准的频繁升级,以往抽检工作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制约了油品质量监管效能提升。通过反复摸索实践和大量实验验证,山东省质检院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销售公司以及京博石化、东明石化等20余家炼油企业,制定发布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筛查技术规范等6项车用汽油、柴油、乙醇汽油快速检测山东省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油品质量快速检测标准体系。标准规定的检测指标覆盖了硫含量、烯烃、芳烃等环保、安全、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同时规定了采样及快速筛查的明确方法。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快速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可靠性能够达到常规实验室检测水平。油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山东省质检院率先在油品检测领域将近红外光谱法上升为技术标准,率先在国内开展油品质量快速筛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油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进步,为成品油快检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中国质量报》
  • 珀金埃尔默助力河北省粮油质检体系检测能力提升
    5月10日-13日,为提高全省粮食检验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加强粮油质检体系建设,由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主办的“河北省粮油质检技术人员培训班”在石家庄召开,包括全省11个市级粮油质检中心、78个县级粮油质检站的17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珀金埃尔默有幸受邀作为设备供应商参加此次会议,并借此平台向领域内专家交流学习。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荷香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她指出,这次培训是河北省加强粮油质检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市县粮油质检机构是粮油质检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力量,粮油质检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苦练本领,努力提升技术能力,为保障全省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本次培训采取基础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实验室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讲解主要粮食品种质量检验标准、检测方法和对应仪器使用操作,使县级粮油质检人员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技术能力。珀金埃尔默食品部门技术工程师和销售经理参加了此次会议,针对近红外分析仪、降落数值仪、面筋仪,做技术讲解与分享。讲解环节,两位技术服务工程师介绍了仪器的技术原理,还分享了模型评价维护、建模技术、定量应用与开发介绍、现有曲线共享等内容。实际操作环节,工程师就不同仪器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基础维护、故障判断、解决与注意事项等向大家做了讲解和分享;并且由技术工程师现场进行上机演示,针对常见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和实操培训。讲解得到现场老师和专家的高度点评与认可。
  • 质检总局食品安全体系6600万仪器采购大单揭晓
    2011年01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发布,涉及金额超过6600万人民币,采购仪器种类、采购金额、中标企业如下表所示: 招标编号 仪器种类 成交金额 中标公司 0722-1061-FE1510WZP 高解析快速光学成像系统 欧元13.5万 香港万国通用发展集团 OITC-G10026266-2 高灵敏度核磁共振波谱仪 USD 234.5万 瑞士布鲁克拜厄斯宾有限公司 OITC-G10026266-2 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仪 USD 80.5万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OITC-G10026266-1 一体化ESI/MALDI电离源 USD29.8万 美国布鲁克• 道尔顿公司 OITC-G10026266-1 X-光电子能谱 USD96.3583万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多重基因表达仪 USD 30.48万 香港伊诺科集团有限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指纹图谱分型系统 USD 15.43万 德泉国际贸易(香港)有限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蛋白相互作用系统 USD 33.35万 百邁有限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专用气相色谱仪联用 欧元23.9万 德国元素分析系统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高分辨磁质谱仪1 USD 60.6万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0722-1061-FE1372WZP 高分辨磁质谱仪2 USD 60.2万 沃特斯中国有限公司 10CNIC01-2001/02 高压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仪 USD63.7万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CNIC01-2001/07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USD17.5万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0CNIC01-2001/06 全二维气相高分辨质谱 USD47.98万 朗迪森技术有限公司10CNIC01-2001/04 凝胶色谱-质谱联用仪 USD36.2万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CNIC01-2001/09 自动固相萃取液相串联质谱仪 USD97.6万 Agilent Technologies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10CNIC01-2001/10 全二维气质联用仪 USD18.3万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CNIC01-2001/08 多维GC/GC MS系统 USD18.38万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722-1061-FE1509WZP MALDI BioTyper-微生物快速鉴定与分类系统 USD33.6万 博扬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是详细中标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高解析快速光学成像系统成交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高解析快速光学成像系统   项目编号: 0722-1061-FE1510WZP   采购人名称:国家质检总局   设备名称:高解析快速光学成像系统   代理机构名称: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确定成交的方法和标准: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最终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人。   谈判日期:2011年1月11日   谈判小组成员:吴金凤、王平、郑红艳   谈判小组评审结果如下:   成交供应商:香港万国通用发展集团   成交金额:欧元135,000.00   项目联系人: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尹先生   联系方式:010-64204200   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2011年1月18日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成交结果公告   采购项目名称: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   项目编号:OITC-G10026266-2   采购人名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5层(100142)   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确定成交的日期:2011年1月18日   成交结果: 包号 产品名称 成交供应商名称 成交金额 1 高灵敏度核磁共振波谱仪 瑞士布鲁克拜厄斯宾有限公司 234.5万美元 2 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仪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80.5万美元   项目联系人:徐薇薇   联系方式:电话:010-68729913 传真:010-68458922   感谢各供应商对于本项目的积极参与,并请未获成交的供应商于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来我公司办理保证金退回事宜(来前请先电话联系)。   采购项目名称: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   采购人名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编号:OITC-G10026266-1   招标公告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定标日期:2011年1月18日   中标结果如下: 包号 货物名称 数量 (台/套) 中标供应商名称 中标金额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1 一体化ESI/MALDI电离源 1 美国布鲁克• 道尔顿公司 USD298000.00 张德添、庞思勤、田佩瑶、吴金凤、陈大舟 2 X-光电子能谱 1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USD963583.00 张德添、庞思勤、田佩瑶、吴金凤、王海   项目联系人:徐薇薇、窦志超   联系方式:电话:010-68729913 传真:010-68458922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   招标编号: 0722-1061-FE1372WZP   招标人名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招标代理机构名称: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   确定中标的方法和标准:综合评分法   开标日期:2011年1月13日   经评标委员会评审,中标结果如下: 品目号 设备名称 中标人 中标金额 评委名单 3-1 多重基因表达仪 香港伊诺科集团有限公司 美元304,800.00 赵春玲、胡岳风、吕慧敏、李雅君、吴亚君 5-1 指纹图谱分型系统 德泉国际贸易(香港)有限公司 美元154,300.00 8-1 蛋白相互作用系统 百邁有限公司 美元333,500.00 10-1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专用气相色谱仪联用 德国元素分析系统公司 欧元239,000.00 邵曼君、章小麟、王少亭、吕阳、范春林 11-1 高分辨磁质谱仪1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美元606,000.00 邵曼君、章小麟、王少亭、吕阳、丁罡斗 11-2 高分辨磁质谱仪2 沃特斯中国有限公司 美元602,000.00   项目联系人: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尹先生   联系电话:010-64204200、010-64291720转625   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2011年1月18日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中标公告   1. 招标采购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 招标代理机构: 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   3. 招标公告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24日   4. 本项目开标日期: 2011年1月13日   5. 中标结果:   1) 招标编号 产品名称 中标供应商 中标金额 10CNIC01-2001/02 高压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仪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USD637,000.00 10CNIC01-2001/07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USD175,000.00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赵晓光,郝秀云,李淑娟,鄂学礼,陈大舟   2) 招标编号 产品名称 中标供应商 中标金额 10CNIC01-2001/06 全二维气相高分辨质谱 朗迪森技术有限公司 USD479,800.00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赵晓光,郝秀云,李淑娟,鄂学礼,马康   3) 招标编号 产品名称 中标供应商 中标金额 10CNIC01-2001/04 凝胶色谱-质谱联用仪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USD362,000.00 10CNIC01-2001/09 自动固相萃取液相串联质谱仪 Agilent Technologies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USD976,000.00 10CNIC01-2001/10 全二维气质联用仪 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USD183,000.00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乐正友,王平,蒋鸿文,宋泉声,冯峰   4) 招标编号 产品名称 中标供应商 中标金额 10CNIC01-2001/08 多维GC/GC MS系统超越未来(香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USD183,800.00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乐正友,王平,蒋鸿文,宋泉声,王德发   6. 本项目联系人: 孙伟   联系电话: 010-88316785   传真:010-88316611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6号中仪大厦612室   中国仪器进出口 (集团) 公司   日期: 2011年1月18 日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MALDIBioTyper-微生物快速鉴定与分类系统成交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MALDI BioTyper-微生物快速鉴定与分类系统   项目编号: 0722-1061-FE1509WZP   采购人名称:国家质检总局   设备名称:MALDI BioTyper-微生物快速鉴定与分类系统   代理机构名称: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   确定成交的方法和标准: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最终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人。   谈判日期:2011年1月11日   谈判小组成员:王京京、何少商、赵贵明   谈判小组评审结果如下:   成交供应商:博扬科技有限公司   成交金额:美元336,000.00   项目联系人: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尹先生   联系方式:010-64204200   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   2011年1月18日
  • “十一五”国家投资46亿元建农产品质检体系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爆发,让相关监管部门被一一“聚焦”。农业部新闻办发布消息称,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各项行政推动和依法监管措施快速推进。   除了国庆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还有与老百姓关系更密切的数字和细节:   2009年和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稳定在96%以上,保持稳中有升态势,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保持100% 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和消除隐患,确保公众消费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2010年查处问题6.3万起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食品安全的基础。明了这一点,当2006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时,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者,已经预感到责任非同小可。   坦诚讲,比起质监、工商、卫生、食药等监管部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起步较晚、力量较弱。   但上述消息显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消费安全,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突出抓好专项整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从生产源头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首先是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据介绍,针对部分地区、个别品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硝基呋喃等突出问题,各级农业部门相继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等专项整治活动。规范了投入品管理和农产品生产行为,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   仅2010年,全国农业系统围绕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79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62万家,查处问题6.3万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亿元。   例行监测品种从10余种扩大到80多种   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建立例行监测制度,最近两年大幅度扩大了监测的品种和覆盖面,以消除风险隐患。针对各行业和各环节生产质量控制实际,还相继启动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以及农兽药残留、水产品药残、饲料质量安全等监控计划。   据介绍,例行监测品种从原有的10余种扩大到目前的80多种,监测参数从原有1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90多种,监测范围从原有的3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扩大到目前全国130多个主要大中城市,形成了涵盖主要农产品品种、覆盖主要消费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不少农药、兽药残留标准比国际标准严格   推进标准化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农业部专门启动实施了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财政专项,加快了对已有标准的清理修订步伐和新标准的制定进程。现已清理和修订完成农兽药残留标准1254项,新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余项。   农业部表示,目前涉及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限量的标准总数已超过4800项。绝大多数标准做到了与国际标准(CAC)的对接和一致,不少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标准比国际标准还严格。   在强化标准制修订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场)90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819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示范场1555个、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00个。   全程标准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快速发展,产品超过8万个,已占农产品商品量的30%以上。   质检体系基本建立 制度规范不断健全   据介绍,2008年农业部新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目前全国省级农口厅局基本上均已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处、办),三分之二的地市级农业部门和将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科、办)。   目前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检验检测工作的质检体系已基本建立,检测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国家已投资46亿元,在全国已建成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49个、省质检中心30个和县级质检站936个,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加强。   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执法监管需要,近年相继修订了《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配套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制度,对农兽药实施了科学严格的休药期和间隔期,大力推行生产档案记录和包装标识制度,建立了协调配合、检打联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 五部委发文调整省级以下质监管理体系
    我要测网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对近期质监行政管理体制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关于质监行政管理体系调整,意见要求: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质监部门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体制调整中的困难和问题,取得党委和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各地要紧紧围绕加强质监工作和完善质监部门自身建设,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稳妥解决调整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质监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确保质量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监管不软,确保不因体制调整影响各项工作。体制调整工作在2014年年内基本结束。 关于检测机构整合,意见要求:保持质监系统技术机构体系相对完整。已经完成质监技术机构整合的,要巩固成果;尚未完成技术机构整合的,要继续推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省级质监部门要依法统一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技术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统一规范检验检测行为。设在市(地)、县(区)的国家级、省级质监技术机构管理体制,由省级质监部门提出建议,报省级政府决定。各级质监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要逐步与行政机关脱钩。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探索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检验检测集团。逐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区域结构合理化、检验服务市场化。鼓励和促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附:相关文件原文 国家质检总局 中央编办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国质检法联(2014)1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48号]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推动改革的基本要求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提质增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质监部门作为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作出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决策,既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落实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目标要求,完善市县政府功能,理顺条块关系,抓紧完成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mdash &mdash 坚持依法调整、科学调整、分类调整,保证质监系统技术机构体系相对完整,保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保证干部职工队伍基本稳定。 &mdash &mdash 坚持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支持地方政府及质监部门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mdash &mdash 加强质监部门建设,提升质监工作水平。推动质监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消费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mdash &mdash 维护全国市场开放统一,避免出现新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二、坚持依法行政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领导质监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省级质监部门要加强相关法规实施的统筹协调。市、县质监部门标准化、认证认可、纤维检验等相关业务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省级质监部门依法管理。对食品相关产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行政审批事项,已下放到市、县质监部门核发许可证的,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清理,划清职能责任边界;对需要委托市、县质监部门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须依法完善相关程序。省级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市、县质监部门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要统一执法人员资格准入条件,统一执法证件,统一规范执法程序。要加强对专项执法、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大案要案查处和跨区域案件行动的组织协调,严格执行督察督办、通报协查、稽查建议书等制度,制止地方保护行为,维护市场统一,促进公平竞争。&ldquo 12365&rdquo 投诉举报处置系统体制不变,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申诉、投诉、举报处置机制。执法信息化系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三、加强干部管理和机构编制市辖区及各类开发区、直辖市所辖县、边远地区是否实行分级管理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确定。市、县质监部门作为同级政府工作部门的,机构规格保持不变,编制总数、领导职数、直属机构、事业单位机构等保持相对稳定。市、县质监部门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均纳入市、县编制总额。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安置工作。 省、市、县质监部门领导干部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其任免程序按照中央组织部有关规定执行。因工作需要异地交流安排的干部,经征求本人意见,愿意回调交流前所在单位的,允许调回原单位工作,并妥善安置;涉及人员编制和职数的,由机构编制部门、公务员主管部门商质监部门妥善解决。 依据有关规定,市、县质监部门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各项待遇低于地方政府同职级人员的,按照地方政府同职级人员标准执行;高于地方政府同职级人员的,暂维持现有水平不变。今后,随所在地地方政府同职级人员收入的调整,逐步执行相同的标准。 市、县质监部门招录公务员,职位资格条件设置、录用计划制定以及考试录用的组织实施等,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省级质监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培训,由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管理,省级质监部门统筹规划,具体指导。 四、保障经费投入,促进事业发展 要确保质监部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支出水平不低于调整前水平,并建立经费逐步增长机制。考虑行政执法的特殊性,质监部门公用经费要按照高于当地一般行政机关的标准安排。因工作需要长期聘用人员费用,不低于调整前的水平。省级财政部门应加大统筹支持力度,对省级质监部门部署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事项给予支持;对省级以下质监部门的执法装备建设、技术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大案要案办案经费、监管业务经费以及体制调整前遗留债务给予支持,特别要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质监部门给予支持。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同级质监部门的能力建设和业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质监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费。质监部门执收的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全部上缴同级财政部门,实行&ldquo 收支两条线&rdquo 管理。严禁将年度预算与质监部门执收的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挂钩。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质监部门正常履职所需经费。 要做好实行分级管理过程中的资产和债务清理划转工作。组织市、县质监部门开展清产核资,特别是对资产存量、债权债务及潜在债务的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随机构一并下划。要严格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为进一步改善质监部门的执法办案条件,提高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能力,中央财政现有支持政策不变,并随财力增强。地方各级质监部门要积极协调发展改革部门,将质量工作列入发展规划,特别是做好&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调整、衔接工作。要将列入规划的相关重点项目纳入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规划和计划,予以保障。 五、推进技术机构管理整合和改革 保持质监系统技术机构体系相对完整。已经完成质监技术机构整合的,要巩固成果;尚未完成技术机构整合的,要继续推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省级质监部门要依法统一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技术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统一规范检验检测行为。设在市(地)、县(区)的国家级、省级质监技术机构管理体制,由省级质监部门提出建议,报省级政府决定。各级质监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要逐步与行政机关脱钩。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探索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检验检测集团。逐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区域结构合理化、检验服务市场化。鼓励和促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六、加强管理体制调整的领导 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质监部门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体制调整中的困难和问题,取得党委和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各地要紧紧围绕加强质监工作和完善质监部门自身建设,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稳妥解决调整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质监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确保质量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监管不软,确保不因体制调整影响各项工作。体制调整工作在2014年年内基本结束。
  • 安徽质监局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的检验检测体系
    安徽质监局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的检验检测体系 “技术航母”为质检工作保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这是日前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安徽“质检技术航母”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近年来,安徽省质监局不断加强各级质检中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技术航母”,构建覆盖全省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多元化、集约化、专业化检验检测体系。 据了解,作为安徽省政府“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之一的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涵盖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7个直属院(所)、8个省级质检中心和24个重点实验室,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集政府公共实验室、经济技术发展支撑、科技创新研发基地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入驻中心检验检测功能区的7家技术机构,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位于安徽合肥的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是国家级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液相色谱多级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多级质谱等大型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在农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参数检测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承担了安徽及周边8个省、市的供奥食品检测任务。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中,圆满完成了乳制品出厂批批检验任务,为政府妥善应对食品安全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安徽省分别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铜陵市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芜湖市国家汽车零配件质检中心已经竣工,马鞍山市国家钢铁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至此安徽省已有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此外,安徽省还在市、县特色产业区、主导产业区建设了15个省级质检中心,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技术机构为主干、县区和企业技术机构为补充的相对完善的检验检测网络。 据了解,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还将建设40个省级质检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争取在“十一五”末建成10个国家级质检中心。
  • 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完善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肉品质检测将受关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需求正从“量”向“质”转变。牛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代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市场上牛肉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对于如何选购优质牛肉缺乏明确的指导。为了规范市场,提升消费者体验,农业农村部近日表示,将加快完善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这一举措预示着肉品检测或将成为行业关注的新焦点。牛肉市场的新挑战当前,我国牛肉市场存在多个分级标准,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牛肉品质的优劣。此外,国产牛肉与进口牛肉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进口牛肉以价格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进口牛肉多以冷冻肉形态进入中国市场,近些年在总量上持续飙升。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肉牛分会和海关总署数据,我国进口牛肉总量已经实现十一连增,由2012年的7.05万吨升至2023年的273.74万吨,接近国内供给量的30%。这对国产牛肉产业构成了挑战。国内市场上流通销售的牛肉产品主要分为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等三种形态。有研究表明,前两者食用品质更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莺莺团队曾以安格斯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同一品种内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三种形态牛肉的营养品质、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形态牛肉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热鲜肉和冷鲜肉营养成分保存较完整、食用品质较好。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生产和消费实际的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分类分级标准的完善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提到,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通知》,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的实施推广。截至2024年6月,我国先后发布了《鲜、冻分割牛肉》、《畜禽肉质量分级 牛肉》、《鲜(冻)畜、禽产品》、《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牛肉等级规格》、《牛肉分级》等农业行业标准。内蒙古、河北等省份也因地制宜地发布了20多项相关地方标准,为提升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牛肉分等分级、促进特色化差异化消费提供了标准支撑。将加快制定和推广一套适用于我国肉牛产业和牛肉消费需求的分类分级标准。这套标准将有助于明确牛肉的品质等级,使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购牛肉的质量,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同时,标准的实施也将纳入肉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整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农业农村部还提出,将因地制宜发展热鲜牛肉经营模式,打造牛肉“中国热链”。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将更加注重热鲜牛肉的生产和销售,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和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特色肉牛养殖,提升牛肉的食用品质,增强国产牛肉的市场竞争力。肉品品质检测的重要性在新的标准体系下,肉品品质检测将成为确保牛肉品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牛肉的口感、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即使有国标,没有仪器设备,也无法实现大批量的分级分类,其标准也只能限于科研实验室,给标准推广和实施带来难度,通过仪器对牛肉的色泽、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判断牛肉的新鲜程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购买依据。建议由肉品采购企业、肉品检测仪器厂商和肉牛养殖产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标准。市面上已有肉品检测仪器可供参考(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参考资料: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完善牛肉分类分级标准体系.中国经营报,2024年8月3日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433号建议的答复.农业农村部官网,2024年07月29日
  • 马克华菲遭遇“误标门” 服装质检体系受拷问
    2010年1月25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部分在上海销售的羊绒羊毛制品监测报告,知名品牌马克华菲的名字出现在了不合格商品“黑名单”中。   上海马克华菲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品牌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承认,上海工商局所公布的该公司不合格商品确实存在实际成分与标示不符问题,将12.8%涤纶误标为腈纶。   近两年,服装鞋帽产品成为各地消费者协会投诉量最多的商品类别之一,马克华菲的“误标门”事件将平时不被关注的服装质量检测问题推向了前台。   时隔三年后风波再起   据马克华菲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涉及监测报告的不合格商品为马克华菲公司旗下创意都市女装2009年一款长袖针织衫,货号为7294040086-092。   “可能是在采购或某个流程中出现了失误,导致了标签上的成分误标。但该商品面料及成衣各安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对正常穿着没有任何影响。”该公司品牌部门陈许蓉对《华夏时报》解释,此次出现问题的是女装。“女装2004年进入市场后,销售额和铺货量一直不是很大。但女装的品牌定位较高,以后还是要尽力避免这种工作失误。”   陈许蓉还表示,早在2009年11月17日,马克华菲企业接到市工商局通知当天,该款商品已从各店铺全部召回停止销售。   同时,马克华菲创意都市女装已做出承诺,若有任何消费者购买该款商品,可无条件退回相应柜台,并给予全额退款。   “马克华菲此举有虚假宣传的嫌疑,误导了消费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郎丹柯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服装鞋帽类产品的侵害程度、伤害程度一般不大,但因为此类产品的基数大,社会影响面就更广。“人们可以不买手机、不买汽车,但每个人都要穿衣服。”   “现在的服装企业把竞争的重点锁定为服务和品牌,对于质地往往不再重视。”郎丹柯告诉记者,对于服装成分含量等“安全性”指标,消费者无法用肉眼分辨,只能依据相关部门的检验报告判断是否购买。   马克华菲的“误标门”仅是偶发事件吗?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围绕马克华菲的服装质量就曾爆发过一场风波,焦点也是关于商品成分构成。   2006年11月,广州市工商质量监督局在抽检中发现,马克华菲JEANS男装的一款休闲裤中可分解芳香胺超标。   随后,马克华菲将此款休闲裤送往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重新检测。检测结果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符合国家质检标准规定。   面对两地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检测结果的差异,当时不少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此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谁为服装质检负责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是一家国家授权的第三方纺织品服装质量检验机构。针对刚刚发生的“误标”事件,该中心一位不便透露名字的工作人员舒小姐告诉本报记者,经过系统的初步查询,马克华菲2009年到该中心送检商品约100批次。   “像马克华菲这样的大品牌,一个月就应该有近百批次的送检,它们来我们这边的送检量是很小的。估计马克华菲应该在其他第三方监测机构也有送检。”舒小姐说。   陈许蓉告诉本报记者,在官方、中资和外资这三类第三方质检机构中,马克华菲选择的是一家外资质检机构。“由于产量非常大,我们会选择最合适的机构送检。公司的QC部门(质量控制部门)会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各环节。”但何为“最合适的机构”,陈许蓉没有解释。   舒小姐介绍,服装质量的监控,主要是由企业经营运作中的自我质量监控、国家强制性抽检及工商抽检构成。一些大商场也会要求进场品牌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但最基础的监控环节还是企业的“主动送检”。“一些自我要求比较严格的品牌,通常会将每一款服装都进行送检,也就是按款检,但并非是每个厂家、每个品牌都能做到。检测是需要成本付出的。”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服装检测中,大致有面料送检和成衣送检两个环节。成衣送检关注的是外部质量,比如缝制做工等,其中的一些问题消费者在购买时或使用后就可以判断。而面料送检环节所对应的内在质量,则是消费者判断上的难点甚至是盲点。比如面料成分、色牢固度、强力等。如果送检面料不符合标准,通常厂家会更换后再次送检。   在各种检测完成后,厂家就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服装标签,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吊牌”。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5296.4《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规定,服装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或规格 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 洗涤方法 使用和贮藏条件的注意事项 产品使用期限 产品标准编号 产品质量等级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安全技术类别等。   但主要由企业自检和主动送检数据构成的“吊牌”具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舒小姐介绍:“严格说来,‘吊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注明,就表示企业承认了符合相关标准,承认了‘吊牌’上注明的内容符合相关指标。执法部门就可以按照此标准做抽检。”而此次马克华菲的不合格商品正是标签与实际含量不符。   “对于服装商品,消费者可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作为证据,提出退货或赔偿。”郎丹柯说。   链接   关于服装质检报告书的真伪辨别   问:在百货商场里怎么辨别服装厂商提供的质检报告书是真是假?   答:如果怀疑厂商提供的质检报告的真实度,可以将质检报告上的编号记下来,拿去质检部门查阅、核对。   问:如果厂商专柜提供的货品成分与其水洗标上的成分不一样(厂商提供的质检报告书上成分与水洗标成分一致),被顾客投诉后,责任该谁承担?   答:如果厂商专柜提供的货品成分与其水洗标上的成分不一样,被投诉的话,商场和厂商都应承担相应责任。但因为商场强势,目前的情况是,商场除了名誉上有些损失外,赔偿及善后等事宜事实上都由厂商负责。   问:按规定,都有哪些服装品类应该接受质检?   答:主要接受检测的服装品类包括:男西服大衣、女西服大衣、男女西裤、衬衫、连衣裙、儿童服装、学生服、风雨衣、单夹服装、牛仔服装、夹克衫、棉服装、人造毛皮服装、棉针织内衣、针织T恤衫、针织运动服、文胸、领带、丝绸服装、针织保暖内衣、针织休闲服装、针织学生服、针织腹带、袜子、羽绒服装、羽绒被等。
  • 农业部批准1169万元仪器购置费用于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农业部公布“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依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原则上同意以上三个建设项目。  批复显示,以上三个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项目总投资分别为364万元、646万元和594万元,其中明确的仪器购置费用为1169万元,采购仪器涉及气质、液质、自动测汞仪等仪器。项目投资及建设目标详情如下:项目 投资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 东北农业大学承担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64万元。 新建气象观测场30平方米,新建温室200平方米,新建旱棚480平方米;购置快速细胞破碎仪等观测实验仪器设备15台(套),皮卡车等农机具5台(辆)。显著提高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在寒地作物生长发育、田间小气候、土壤肥力等领域科学观测和数据收集的设施条件,年观测气象数据3000个,土壤水分、温度、养分数据2000个,植物光合、蒸腾、淀粉含量、品质等指标数据600个。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建设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46万元,仪器购置费用609万元;购置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多维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全自动测汞仪、全自动样品消化系统各1台(套),氮气发生器1套。,检测中心对污染物高通量快速检测及有害代谢物精准痕量检测速度提高1倍,时间缩短一半,检测灵敏度提高1-2个数量级;对新型、潜在未知危害物质确证检测能力提高50%以上;对粮油及制品中汞元素含量检测速度提高1-2倍;风险监测数据信息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力和效率提高1倍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设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594万元,仪器购置费用为560万元;购置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各1台(套)。质检中心对果蔬中目标和未知危害因子多残留的快速定性筛查能力,以及果蔬中痕量污染物、未知化合物和代谢物的确证能力提高50%以上,检测精度由0.1mg/kg提高到0.005mg/kg,检测产品由7000份/年提高到12000份/年。
  • 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合规相关的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么什么是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以及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一下。食品合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规定的全部要求和承诺。食品合规管理:以实现食品合规为目的,以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经营行为为对象,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合规审查、合规培训、持续改进等有组织、有计划的协调活动。食品合规管理体系:为保证食品合规,在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架构、职责、策划、运行、规则、目标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完整要素。包括为食品合规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建立与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闭环的系统化管理活动。备注:1.合规风险:因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能遵守食品合规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等风险。2.食品合规管理体系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企业、餐饮服务企业等。以上定义来自:Q/FMT 0002S-2021《食品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实施指南》。合规管理体系:是一个框架,该框架是基本结构、方针、过程和程序的有机组合,其目的是实现预期的合规结果,并发挥作用以预防﹑发现和响应不合规。备注:合规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不论其类型,规模,性质,也不论其是公共的,私营的或非营利性的。以上定义来自:GB/T 35770-2022/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食品伙伴网针对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如图一所示:图一:食品合规、食品合规管理、食品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体系的关系食品合规管理体系,是一套预防式的管理体系,可以系统地识别出企业所有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合规义务及风险,从而实施有效的预防式管理。食品企业要想做好食品合规管理,避免“亡羊补牢”,需提前做好预防,避免不合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 吉林农产品质检体系1065万元仪器采购大标揭晓
    2010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设备(第二批)采购招标评标结果公示   2010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设备(第二批)采购招标工作已于2011年4月21日在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结束评标工作,依据评标委员会评审结果,确定预中标人如下:   一标:原子荧光光谱仪;   中标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8.97分,投标报价:180.00万元   二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中标公司:吉林省渠道科教仪器有限公司,综合得分80.71分,投标报价:65.66万元   三标:电子分析天平;   中标公司:吉林圣邦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得分72.00分,投标报价:18.547万元   四标:微波消解仪;   中标公司:吉林省威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6.13分,投标报价:142.05万元   五标:色谱配套设备;   中标公司:长春市同兴贸易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6.07分,投标报价:179.40万元   六标:常规小型设备;   中标公司:吉林省科宇商贸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1.16分,投标报价:49.968万元   七标:快速检测设备;   中标公司:深圳市安鑫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6.43分,投标报价:95.40万元   八标:样品检测运输车;   中标公司:吉林省瑞德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8.03分,投标报价:334.44万元。   公示日期为2011年4月22日~26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向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农委反映。反映情况者(须署名)要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   监督电话:0431-88904551、88906017   招标代理机构:吉林省建设项目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高爽、杨利红   电话:0431-88566701   传真:0431-88581835   地址:长春市长庆街4号 2011年4月22日
  • 永安市农产品质检体系投入运行 总投资280万元
    记者从永安市药监局获悉,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项目投入运行,该项目总投资280余万元。   该项目2009年10月由永安市农业局检测中心负责兴建。该项目建成后,检测检验实验室达500平方米,可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日常性检测。以往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仅限于蔬菜高毒农药的速测、土壤元素的常规检测、畜禽产品及生猪“瘦肉精”等药物残留检测,该项目新增农产品有机磷、重金属、抗生素残留检测,检测能力将增加至3000项次左右,检验水平大幅度提升。
  • 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访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庞国芳院士
    早在2005年,仪器信息网曾就破解蜂产品国外技术壁垒相关问题对庞国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3年的时间过去了,庞国芳研究员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主持完成的36项农兽药残留测定方法已作为国家标准发布… 不久前,来自质检总局的一则新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08年11月12日-13日北京,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79项农产品食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通过了审定。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 庞国芳院士 2008年12月12日上午,庞国芳院士亲临仪器信息网,就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与意义、实施与推广等问题接受了专访。 构建我国农产品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提到2008年底通过审定的79项国家标准时,庞国芳院士说到:“由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组成的30余人的评审组对79项标准的评价是: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居国际领先地位,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居国际先进水平。” “这次79项国家标准的研究是2006年36项标准的继续,也可说是我们10多年研究的结晶。我们目标是打造一个残留检测技术平台,使检测的品种再提高一个档次,使标准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只有把技术和标准做得无可挑剔、近乎完美才能得到同行认可,标准是科研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神圣的科研工作。标准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一句话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庞国芳院士在30多年科研攻关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也是在技术创新、科技兴检工作中一贯奉行的工作态度。 1、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的背景 庞国芳院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科研工作的目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破解国外技术壁垒。”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食品出口遇到一些先进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都与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相关,相关行业中有近90%的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有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被挤出了市场。每年受国外技术壁垒带来的经济损失由2001年约70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1000亿美元。 庞国芳院士说到:“2006年,美国涉及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万多项,欧盟2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本系列标准发布前,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足500项。” 如日本2006年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中800多种农兽药规定了限量指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管理法规。 “在检测技术水平方面,以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农药品种数量为例,美国可以测试300多种,欧盟以德国为准可以测试300多种,日本可以测试260种;然而,2006年本系列标准问世以前,我国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测试的种类不足50种。所以,不论是检测技术标准还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尽快迎头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我们的技术标准体系,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 2、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多残留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研究 如何实现超痕量农药残留多组分高通量的检测,庞国芳院士说到:“必须彻底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第一,采用什么样的萃取技术,能把数百种亿分之几的多类化学残留物从基质千差万别的农产品中完全提取出来。第二,采用什么分离技术和富集技术把共萃取的大量干扰物分离出去,使目标化合物得到富集。第三,采用什么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数百种农药残留,并能准确的定量分析,使方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所规定的限量要求。” “科学研究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切忌浅尝辄止。”庞国芳和他的科研团队对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主持设计了化学、物理学、微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案,先后组织13个省市检验检疫局,以及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20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历经四个研究阶段,突破了这些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28项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水果、蔬菜、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蘑菇)、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农产品食品中80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使我国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接轨,在同时检测的品种数量上,居国际领先地位。 这项研究实现了三方面的创新: (1)对1000多种农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三个分析参数数据库,奠定了高通量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2)集成加速溶剂萃取、高速匀质提取、固相萃取和凝胶渗透等先进前处理技术,攻克了800多种含量十亿分之几的农药残留从50余种农产品中有效提取出来,并将大量共萃干扰物有效分离掉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 (3)突破靠更换检测器或色谱柱增加检测品种的传统技术,研究开发了色谱质谱按时段分组检测新技术,将化学性质和保留时间相近的农药分成若干组,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将每组农药按出峰顺序,细分时段检测,提高了方法灵敏度;对检测农药选择离子进行优化,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了方法的分辨率,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样品检测技术,实现了500种农药残留可同时检测,比传统单残留方法提高工效上千倍,形成了一个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3、世界常用200多种兽药等化学物质的分离、富集与检测技术研究 庞国芳院士还主持研究了牛羊猪鸡兔等畜牧业和渔业、蜂业、乳业产品中26类200多种兽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荟萃当代先进的酶化学、衍生化、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免疫亲和色谱等20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集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色谱-质谱串联技术等10多种检测新技术,开发了26类200多种兽药按门类提取分离与富集技术。建立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同步的有前瞻性的国家标准72项,可应用于牛羊猪鸡兔等畜产品,鱼虾等海产品中200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 据统计,庞国芳院士在农药兽药残留分析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139项。这些标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一些检测技术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破解了世界先进国家这些领域的技术壁垒。 在谈到这些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意义时,庞国芳院士说到: 第一,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俗话说,得标准者得天下,羸得技术标准研究的优先权,就有了优先的话语权。比如,在进出口某种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外商要检测300种农残,外商问你们有这种检测技术吗?如果我们没有,他会说,那就按我们标准做,主动权就在对方手中,如果我们说我们有能测400种的标准,外商马上哑口无言,并投以尊畏的目光,主动权就掌握在我方。从这个角度讲,“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有重要破解技术壁垒的意义。在国际竞争中,世界先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已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我国因先进国家技术壁垒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国外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产品食品是我国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比较多的部门,所以这些技术标准的研究,将成为破解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这也反映出发展中的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俗话说“强者面前无壁垒”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兽药残留限量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准入门槛,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面对农产品食品国际贸易残留限量门槛越设越多,越设越严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贸易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必然对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些多残留检测技术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农药多组分同时检测技术是当前各国同行热点研究课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同时检测的品种方面,超过了先进国家的同类标准。研究论文在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的报告也得到同行赞许,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残留分析和食品痕量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促进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 破解我国蜂产品世界三大主销市场技术壁垒 20世纪90年代起,庞国芳院士对我国蜂产品在欧洲、美洲和日本世界三大主销市场遭遇的300多项农用化学品技术壁垒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31项检测技术标准,初步构建了蜂产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改写了我国蜂产品先进检测技术空白的历史,一跃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这些检测技术标准破解了我国蜂产品在欧盟、美国和日本世界3大主销市场所遇到的369种贸易技术壁垒,得到国际蜂产品界认可;彻底摆脱了我国蜂产品出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为我国争得了在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权;有力地促进蜂产品的出口,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些标准也满足了我国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迫切要求,对促进我国蜂业发展、提高蜂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这项新技术在促进我国蜂蜜质量的提高中发挥作用,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四次走出去,四次请进来”向全国推介蜂产品检测新技术,并向广大用户承诺:“蜂蜜真假鉴别,收到样品后24小时报出结果;全年无节假日,一天24小时提供服务”。由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服务快速周到,从1998年起到目前,在开发新技术的项目、送检样品的厂家和受检样品的数量三个方面,翻了四五番。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技术实力,很快在国内外传开。国外的一些客商,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在签订购买中国蜂蜜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某某项目送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2000年6月16日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馆在“综合与调研”第5期(总第10期)发回国内的一份报告中,对秦皇岛局蜂蜜检测实力和水平在德国客户中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谈及秦皇岛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庞国芳院士说到:“不是养蜂大省、蜂产品出口仅占全国0.2~0.5%的河北,港口不出口蜂蜜、也没有较大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秦皇岛,我们却在这里创建了‘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直接受益,每年出口蜂蜜检验量已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出口多达40多个国家,每年促创汇0.5亿美元,可以说,我们的实验室为我国‘蜂产品出口大国’的美名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研究国家标准,国际接轨与实际应用并重 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检测技术标准中采取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占据绝大多数,对此庞国芳院士说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处的位置特别,不容有失,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快速。在对外贸易谈判、对外交流中,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能够达到经济效益所达不到的意义。正因为我们的这些标准研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尽量与国际接轨,方便沟通,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且达到与国际贸易接轨的目的。”因此,这些标准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将LC-MS/MS引入国家标准之初,并没有被一些专家所赞同,普遍认为:LC-MS/MS仪器价格较高,大量企事业检验单位没有这种设备,标准普及时会有困难。但庞国芳院士站在国家标准研究的角度仍坚持:“第一,国家标准研究不能迁就落后,迁就落后则永远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国家标准研究要追赶国际先进,与国际接轨;第三,国产仪器厂商必须忍受阵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其乐无穷’在后。” “其实,标准研究中不但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也考虑了实际应用。多残留方法与单残留方法一样简单,方法程序灵活可调,所测定的品种数量可变;新的品种只要适合这些方法的技术体系,就可以用这些标准进行测定,方法测定范围可无限扩大;这些标准采用的色谱柱、试剂等都是商品化、通用的产品,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在中国省级以上的质检、检验检疫机构都具备这样的仪器设备,也在使用着这些标准。” 我国分析仪器技术和工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国家对分析测试领域越来越重视,分析仪器行业方兴未艾,其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国产仪器厂商需做的工作很多,仪器、耗材等各个方面都急需提高。我们实验室与某公司合作研发的两种净化材料已在新通过的国家标准中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扬起风帆,再次启航 自80年代初进入秦皇岛检验检疫局工作,至今20多年来,庞国芳院士长期工作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质量检测第一线;每天面对的都是试管、瓶子、样品和检测仪器,对这种单调又枯燥的试验,庞国芳院士却是乐此不疲,经常微笑着说:“兴趣和责任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 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着检验检疫“国门卫士”的神圣使命,发扬技术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庞国芳院士为我国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 (1)研究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141项国际国家标准,为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提供了一系列与先进国家接轨的技术标准保障。 (2)破解中国蜂产品欧美日世界三大主销市场370多项农用化学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受益。 (3)对企业实施风险分析残留监控15年,促秦皇岛正大跻身我国外资企业500强,年销售达12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4)两次领导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两项国际AOAC标准,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200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22次国际AOAC年会上, 应邀做了“动植物源性食品中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报告,将其中一个课题列入了AOAC先进标准研究计划。 在谈到今后3年的工作计划时,庞国芳院士表示,团队的工作重点转换为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的大面积推广、宣传、普及,“同行有兴趣可到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来参观、学习,我们保证学员以最短时间掌握标准方法、仪器操作;如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到同行的实验室进行指导。同时,调研这些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 最让庞国芳院士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作为科技带头人,他以老带新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朝气蓬勃的专家队伍;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名、国家质检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研究员4名、破格高级工程师2人。庞国芳院士说到:“我们为了相同的兴趣、责任而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后记 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团组在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政治家的英明决策,纵观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远到太空技术,近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科学,都是如此。 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脉搏跳动,时刻要保持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需要、国际接轨一脉相通,这就是科研选题立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一个科技工作者对事业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有执著追求的激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在科学探索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庞国芳院士简介 庞国芳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20多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建立了141项国际、国家技术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外贸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文论著80多篇(部)500万字。担任《分析化学》、《色谱》、《中国养蜂》杂志编委,是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美国)、TALANTA(美国)和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荷兰)3个国际权威杂志的审稿专家。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和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附录2: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证书 附录3:“本土技术 破解蜂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访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庞国芳研究员”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60614/011376.shtml
  • 湖北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截至2023年年底,湖北省共获批国家级质检中心34家,建成32家,在全国排第10名,中部地区第2名;批筹省级质检中心82家,建成62家。湖北省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十四五’以来,为更好地服务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产业为主导,以需求为导向,重点从规划布局、产业引领、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优做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湖北省以“产业引领、市场标杆、社会公信”为目标,鼓励相关部门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区域协同方面,湖北省推动武汉“1+8”“襄十随神”“宜荆荆恩”三大都市圈检验检测集聚发展。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湖北)武汉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心多园”“三级推进”格局。该园区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标准认证、智能制造等领域,成立检验检测联盟,会员机构70多家,从业人员超3000人,产值近30亿元,仪器设备原值10亿多元,每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60万份。为探索认证检验检测做大做强新路径,2022年9月,湖北成立“宜荆荆恩”公检机构一体化发展技术联盟,标志着该省检验检测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开实质性步伐。在重点突破方面,湖北省强化质检中心技术高地作用,加大已批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攻坚力度,建成一大批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区域性重要质检中心。湖北省重点聚焦现代产业集群,统筹质量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质量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助力现代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光电子领域,以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为代表的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服务该省100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为光电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湖北省推动建设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等15家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及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北斗产业领域,该省布局推动筹建国家北斗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北斗导航产品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北斗产业的平台建设,积极破解北斗产品工艺、器件、装备、产品领域质量与测试检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北斗和5G、大数据、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检验检测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是湖北省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湖北省计量院承担的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光电模块电磁兼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预期可降低50%电磁兼容检测成本,满足产品快速、准确、灵活的检测需求。湖北省标质院建立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潜江龙虾》等系列标准,依托标准规范小龙虾相关产品分级分类、检验检测;帮助制定《小龙虾尾肉中兽残及有机危害物的快速检测》等5项快速检测相关团体标准,突破检测方法领域空白,有效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湖北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797家,营业收入约152.49亿元,共有从业人员52917人。全省检验检测机构总面积1345.24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363.84万平方米,设备35.34万台(套),仪器设备资产原值约181.66亿元,共出具检验报告2595.76万份。
  • 安徽检验检疫局及其下属机构整体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
    11月29日,安徽检验检疫局及其下属10家分支机构整体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中央国家机关驻皖单位首家整体通过ISO9001认证。   安徽检验检疫局自2009年8月开始启动以质量管理为基础、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能级管理为落脚点的“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贯彻标证认证。自2010年2月体系试运行以来,该局更加注重对体系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不间断的评估、整改和完善。10月中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组对该局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证现场审核,一致认为“安徽检验检疫局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适宜、有效”,标志着该局在系统内部初步建立起以文件化为载体、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系统,也标志着该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该局此次整体通过ISO9001认证,是该局对国家质检总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质检系统规范化管理,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在全国质检系统推行“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重大决策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行动,它对安徽检验检疫系统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自我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 江苏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江苏省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依托全省60余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大力开展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工作,不断拓展检测能力,在农产品质量精准监管上发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一、将发现问题作为衡量各地检测工作的主要依据,不断推动检测机构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发现问题、查处问题的积极性。将“1.5批次/千人”检测量和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作为重要指标,并将其纳入省级政府食品安全专项考核、质量工作专项考核和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完善省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的监测方案,采用“异地交叉抽检”和追溯平台“双随机”的方式,全面真实掌握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专项风险监测,除监测主要粮食品种外,还先后对茶叶、水生蔬菜、草莓、蜂蜜、鸭蛋、螃蟹、小龙虾等地方特色品种及韭菜、芹菜、豇豆等小散户种植较多、用药复杂的产品开展风险监测。针对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先后印发了《鳊鱼质量安全风险提示》《水稻质量安全风险需要重视》《草莓质量安全风险提示》等风险监测快报。及时开展部门会商,协调产业部门开展水稻、鳊鱼等专项整治,约谈问题较多的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对2512家水产养殖户开展了执法检查,对4家违法水产养殖单位进行了查处。 二、发挥快检“雷达”作用,在全省扩大运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 针对基层快检技术“检不出、检不准”问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农业科学院开展胶体金免疫快检技术在农产品监测中使用的筛选、验证和试点应用工作,该技术可行性得到国内权威专家充分认可。常州市发挥监测技术优势,在检测经费中划出800多万元,支持基层快检建设,并制定了6个快检地方标准,形成了市级为龙头、区县级为骨干,镇为基础的“三级”检测体系,连续多年举办快检技能竞赛。苏州市以“农安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与涉农企业结对,定点提供快检技术指导,形成定量检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的联动检测机制,培训快检人员1000余人次。常熟、铜山区等县市区借助农产品快速检测车,对时令蔬菜、果品等地产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 三、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机构编制部门对农产品质检机构的重视和支持,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江苏省将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加快应急监测和风险筛查能力建设列入《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同时,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农产品检测机构定位不变、职能不弱、任务不减、效率不降、能力不退。省农业农村厅分管同志带队到检测体系薄弱的市县开展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问题。2021年,淮安市编办发文明确,农产品检测机构从以前的挂靠变为正式挂牌单设。南通市财政拨付500万元,专门用于农畜水产品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开展实验室智能系统配置。截至目前,全省13个地级市实现了市级农、畜、水农产品检测机构全覆盖,资质认定和检测机构考核全覆盖。 四、规范开展农产品检测机构考核发证和证后监管,实现检测机构能力跨越式提升 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将近2年未参加能力验证或者能力验证不合格机构纳入重点检查范围。7月中旬,组织对12家检测机构进行飞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机构除督促整改外,还推动检测机构结对帮扶,不断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9月组织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验证工作,能力验证参数达80项,能力验证结果合格率97.5%。对承担省级例行监测任务的检测机构采用随机抽取留样复检的方式,促进检测机构自查和检测能力的提升。建立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提升队伍检测能力的同时,激励农产品检测人员服务三农,扎根基层,推动乡村振兴,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作贡献。
  • 国内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初步形成
    草业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大产业,但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草业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农业经济、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战略意义。   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农业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将积极推进草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草种业、牧草种植业、草地畜牧业、草产品加工业等草业主体产业的快速发展。草业产品(包括草种和草产品等相关产品),既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出品,在发展草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草种是发展草业的基础,草产品是发展畜牧业的一类重要饲料。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是以挖掘牧草和其他绿色饲料的潜力并突出发展草食畜禽生产为前提的,欧美发达国家其畜产品60%以上是由牧草转换来的。在国内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草产品占饲料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监管草业产品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也相继建立。   目前,我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截至2010年3月,国内共建有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7个。其中,部级检验机构5个[包括农业部全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呼和浩特)、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省级检验机构18个,地市级检验机构13个,县级检验机构11个。全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人员素质较高。质检机构技术人员共有462人,其中,部级检验机构84人,省级检验机构219人,地级检验机构135人,县级检验机构24人。高级职称以上的职工143人,中级职称173人,初级职称82人。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68.4%。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技术人员共386人,占83.5%。检验人员大都接受过农业部、有关院校、研究所、相关检测机构等多次专题培训,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硬件设施齐全。全国草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固定资产价值达8819.85万元,实验室面积达到20080m2,仪器设备有1111台(套),仪器设备价值3541.27万元。对应于检测项目,仪器设备配备齐全。草种设计检验能力为44562批次/年,草产品设计检验能力为16160批次/年。其中,部级、省级质检机构草种设计检验能力为34062批次/年,草产品设计检验能力为11760批次/年。   积极开展工作。各级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在加强草种和草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依法规范草业产品市场,推进草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保障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用种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5-2009年间,各级质检机构共检验草种22881批次(委托检验占90.2%,监督检验占9.7%)。其中,部级质检机构共检验草种12059个批次,占52.7%,省级质检机构共检验草种8522批次,占37.2%。5年间,各级质检机构共检验草产品885个批次(委托检验占94.8%,监督检验占5.2%),其中,部级质检机构共检验草产品307个批次,占34.7%,省级质检机构检验147批次,占16.6%,市级质检机构检验385批次,占43.5%。   除了开展监督抽查、接受委托检验外,还开展田间检验、草种生产许可证审核发放、草种市场专项检查及打假整治工作,有效地规范生产,整顿经营市场。   目前,各级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促进草业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质检机构部分仪器设备使用时间长,需要更新。二是检验经费不足,检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三是草种和草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市场不规范。这些因素制约了草业的发展。为保障草业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充分发挥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草种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规,如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标签管理办法。同时,也要理顺机构职能并启动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项目。
  • 72亿完善农产品安检体系 华测检测或受益
    9月25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该规划总投资达72.02亿元,华测检测有望参与其中。   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新建1个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16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960个县(场)级综合质检站。   华测检测证券代表曾静表示,72亿元投资可能主要由政府落实,如果政府把项目外包给第三方,则对公司非常有利,因为华测检测在农产品检测方面有较大优势。公司会争取与政府合作。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也认为,作为首家检测行业上市公司,如政府将业务外包或公开招标,华测检测可能收获大单。
  •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将统一评价体系
    p   12月7日,质检总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部门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体系,有效减少重复评审,减轻机构负担,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p p   据董乐群介绍,自2015年8月1日《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新批准认证机构共计9家,已经受理正在审批过程中的认证机构25家。而从2001年8月国家认监委成立至2014年11月底,国家认监委共批准设立认证机构184家。2014年11月底至2015年11月底,国家认监委新批准认证机构31家,累计批准认证机构共计215家。 /p p   同时,认证机构批准书和检验检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分别由4年和3年统一延长为6年,减轻了从业机构频繁评审、频繁换证的负担。 /p p   “通过优化审批程序,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根据164号令的规定,认证机构设立的审批时限由以前规定的90个工作日,缩短为4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了1倍。”董乐群称,随着相关部门规章的“立、改、废”,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截至今年11月底,认证机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6%,检验检测认证领域呈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日益活跃。 /p p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也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认监委陆续制定了近20件配套文件。下一步,国家认监委将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基础,以不同行业要求为补充,逐步建立我国统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价体系,有效减少重复评审,减轻机构负担 还将加快制定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新领域的认证认可制度,形成更加完善的认证认可体系。 /p p   董乐群同时介绍了我国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的发展方向。11月起实施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是我国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依据,国家认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实施我国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尽快确定和发布国家统一的节能产品认证目录、认证依据、认证结果采信等有关事项,推进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全面实施。 /p p   据介绍,在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方面,国家认监委正在研究和制定我国低碳认证的产品目录体系、技术规范体系和认证实施体系,同时,也在着手建立国家低碳认证网络平台。 /p p   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超过140万张,认证证书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年产值达1700多亿元,从业机构主体约2.9万家,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增长点。 /p
  • 国家认证委来公司检查指导质量体系工作
    国家认证委来公司检查指导质量体系工作 国家质检监督管理局2011.09.23由闫玉芳、郑智、陈锦平三位专家来我公司指导国家ISO 9000质量体系工作,对我公司进行了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公司领导向专家全面汇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专家们在生产线上视察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系列、直读光谱仪系列、金属材料多元素分析仪系列等多种产品,检查核实体系运行落实情况;查阅了相关质量和新产品研发的文件;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交流,专家门对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状况表示满意,希望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保持成为分析仪器行业的领导企业。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定期监督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公司各职能部门在认真贯彻体系文件相关条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条线管理功能,加强横向及纵向的监督检查以及自我约束。同时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切实做到有&ldquo 法&rdquo 必依,执&ldquo 法&rdquo 必严,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更要突出&ldquo 加强学习&rdquo 的思想。贯标工作是多个体系要素管理状况的体现,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理解标准,不断提高熟知程度及自身素质,才能拓展贯标深度,持续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3日
  •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发布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各有关质检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和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 [2012]2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36号)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列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建设工程。各级农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把规划实施作为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采取有效组织方式,建立必要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工作。   二、明确要求,科学谋划各类建设项目   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按区域布局和选项条件严格把关,科学谋划相关项目建设。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建设,应以现有部级质检中心为基础,优先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检测技术研发基础和实验条件,具有较强的检测队伍和技术力量,内部管理规范,经费保障有力,已承担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的质检中心进行改扩建,原则上不支持新建。地市和县级综合质检中心(站)建设必须坚持整合资源、综合建设、填平补齐和建管并重,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每个地市和县(区、市)只建设一个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对因行政隶属关系种植、畜牧、水产检测机构分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检测工作实际确定建设主体,统筹检测需求,加强业务整合,推动建设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对机构整合到位、技术力量雄厚、建设基础较好、运行管理规范的地市级和县级质检机构,中央将予以优先支持。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能力提升原则上应选择“十一五”期间已投资建设,研究能力较强、工作基础较好的部级或省级质检中心进行改扩建,并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预警网络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功能要求,科学确定建设内容与目标。   三、严格程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有关农业部门要依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指导项目单位有序开展项目建设工作。要认真开展前期调研论证,有效落实项目建设条件,扎实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及报批等前期工作。部级质检中心建设项目及部级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功能完善建设项目应报我部审批 省级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功能完善建设项目应先报我部审查同意后再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省级农业部门分设的应联合报送 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县级综合质检站建设项目应先经省级农业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对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批等前期工作的项目,省级农业和发展改革部门可根据建设进度需要联合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对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有关项目,要抓紧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完成开工手续办理和施工准备等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将投资转化成实物工作量。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组织实施,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严格遵守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家财经纪律,做好投资控制并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关农业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保障,努力确保规划实施成效   各级农业部门作为规划实施的责任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努力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地方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日常工作经费,为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宣传培训,在总结“十一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成效与经验基础上,做好“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预期效果的宣传贯彻,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质检机构的认证考核工作,为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提供智力支持。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建设促改革,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整合、提升检测效率、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我国农产品质检体系的整体水平。以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带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农业部   2012年9月11日
  • 广东构建亚运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生产溯源体系
    日前,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亚运会和亚残会的顺利举行。广东省各级质监部门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构建亚运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生产溯源体系,不仅确保了自亚运会开幕以来的食品质量安全,而且也为亚残会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基础。   在亚运会之前,广东省质监局就制定了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供亚运会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检验工作要求。一方面明确了食品监管的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明确了对供亚运食品的监管工作要求以及检验机构、抽样程序、抽样频率、检验项目和判定依据。根据要求,各地质监部门通过夜间执法、交叉执法、飞行检查等方式,深入开展食品行业整顿,消除了一些行业性质量问题,提高了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   在构建亚运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方面,广州市质监局根据亚组委明确的供亚运会食品安全要求,制定发布了亚运会食品标准清单688项以及《亚运会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等13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填补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空白。其中包括亚运会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包装、贮运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等6项通用标准,以及植物饮料、生食海水产品、代用茶等卫生要求和调味品卫生规范等7项专用标准,为遴选供亚运会食品生产企业,以及供亚运会食品生产、检验及监管提供了标准依据。   在建立亚运会食品生产溯源体系方面,广州市质监局还制定发布了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食品生产溯源系统管理要求》,从标准的高度规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检验到产品出货各个环节的数据记录,确立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生产链管理,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两个体系为开展供亚运会食品生产企业遴选和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广州市质监局根据亚运会餐饮原材料需求,按照《亚运会食品生产企业备选条件》,组织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分组分行业对有关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溯源召回能力为考察重点,综合考虑后确定行业排名靠前的67家企业作为供亚运会食品企业。   为确保供亚运会食品安全,广东省质监局按照要求,首先对直接供应亚运会食品生产企业加大监督检查频次,督促企业落实原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产品批批检验等各项保障措施,同时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对订单产品实施批批监测,对动物源性食品批批检验食源性兴奋剂 要求企业确定专门场地、设备、人员进行供亚运会食品的生产,在关键生产环节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施全程录像,对生产过程全程记录,对原辅材料、成品仓库实施“双人双锁”等措施。其次是对产品销往广州、佛山、东莞和汕尾等亚运会赛区食品生产企业,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在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证销往赛区的食品安全和产品可追溯性。   为切实做好亚运会和亚残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广东省质监局按照当地政府负总责、定点供亚运会食品企业负主体责任、主管部门负监管职责的原则,对食品生产企业采取分类分级监管的措施,提高了对亚运会和亚残运会食品安全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安徽:聚焦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近年来,安徽聚焦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抓弱项”,一手抓机构管理,一手抓重点环节,不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逐步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和水平。目前全省有部、省、市、县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92家,快速检测室1494个,共有3754名检测人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初一公里”建设已见成效。   一、抓机构管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健康运行   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检测网络,形成以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牵头,省农检中心技术负总责,市县级农检机构固根本,乡镇监管机构保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把推进基层检测机构的“双认证”工作作为强化基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印发《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及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将“双认证”工作纳入对各市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推动加强各地检测机构建设管理、落实人员设备、明晰功能定位、强化运行保障。预计2021年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全部通过“双认证”,县区级农产品质检机构通过“双认证”比例不低于40%。截至目前,十一五、十二五两期规划建设的89家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 “双认证”数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12%。   二、 抓事后监管,提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水平   一方面,扎实开展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是强化行政审批证后监管,提升检测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2021年全省共有22家农检机构参加省级能力验证考核,合格率73.3%。坚持问题导向,指出样品编号、原始记录填写、实时记录、检测报告等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检测机构飞行检查工作。根据“谁发证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检验检测获证机构开展监督管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要求,组织“合肥组”“皖南组”“皖北组”三个专家组,对全省39家获证机构开展飞行检查,全面了解获证机构的运行情况,督促机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对未按规定对人员、仪器设备、检测工作等实施有效管理的,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考核机关要求参加能力验证或不接受、不配合监督检查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不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三、抓能力培训,切实提高监管质量和水平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320万元,补助各地开展基层监管和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市县级农产品监管检测人员培训覆盖率100%、乡镇农产品监管检测人员培训覆盖率近半数。举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会,对基层监管人员开展质量监管、检验检测、农产品合格证等集中培训,基层监管和监测人员能力水平得到稳步提升。2021年,依托基层骨干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展了3期共500多名县乡级检测人员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骨干人才培训班。   四、抓监测预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控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四位一体”的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监测“雷达”作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监测方式突出随机性,现场随机确定监测地点;突出普遍性,加大对产地小农户的抽样比例;突出“三前”环节和禁用药物的抽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隐患。截至2021年11月,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抽检累计130余万批次;全省乡镇快检平台共上传样本数量122万批次。
  • 河南省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初步建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粮食局获悉,目前河南省已有13个省辖市和3个县(市)粮油检验机构被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河南省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初步建立。   据悉,省粮食局去年共争取国家支持河南省粮食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资2610万元,许昌、周口两市粮油质检中心先后被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鹤壁市粮食质检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粮食局专家组的现场考核验收,至此全省共有13个省辖市和3个县(市)粮油检验机构获得国家粮食局挂牌。同时,省粮食局编制完成了《2012年河南省收获小麦质量品质报告》,为粮食生产企业采购优质原料提供了参考。   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南省150家重点主食产业化企业全部具有常规监测能力,91.3%的企业具备品质监测能力,重点企业共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419万亩,带动农户94万户,有力地保障了主食产品的原料营养安全。
  • 国家认监委机关将全面导入质量管理体系
    日前,国家认监委召开机关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动员大会,标志着认监委机关全面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正式启动。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认监委机关全体干部、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动员会上,孙大伟就国家认监委机关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质内涵和关键环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体系建设,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确保体系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孙大伟指出,当前形势下,在国家认监委机关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既有普遍的意义,又有特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 二是提高认证认可监管水平,促进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认监委机关自身建设的需要 四是发挥表率作用,努力提高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需要。孙大伟强调,认监委机关推行ISO9000管理,要在引入上下工夫,关键是吸取精髓,要在适应上做文章,关键是符合实际 要在转化上出成效,关键是推动工作。   据介绍,国家认监委决定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管理,是结合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国家认监委机关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具体举措。通过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要求统一、程序规范、质量达标,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国家认监委机关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将分为五个阶段进行,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验收。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2000多个政府部门通过了ISO9001认证,涵盖了从公检法、质检、税务、卫生、体育、水利、海关到最基层的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ISO9000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工作质量实行“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建立和运行ISO9000,可以使执法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每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避免差错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从而最终保证执法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对行政部门规范管理、提高办事效率、防止腐败、改善政府形象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