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发展

仪器信息网质量发展专题为您整合质量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量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量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量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量发展话题讨论。

质量发展相关的资讯

  •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
    为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9日发布《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包括工业产品质量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六部分,旨在指导 “十二五”工业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提升。   附件: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主要任务,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为了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能力日益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钢铁、有色、石化和建材等主要原材料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 航天、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研发生产实现自主化,工程机械、通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轻工、纺织、家电等消费类产品实现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新产品层出不穷,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是标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贯彻实施不力 三是产业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四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质量信誉不高 五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六是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质量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薄弱。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呈现加速态势,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迫切要求我国建立更加坚实的质量基础,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其次,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市场竞争,迫切要求我国工业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再次,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诉求更加强烈,迫切要求我国不断研发生产出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服务更有保障的新一代工业产品,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需求。最后,全面完成“十二五”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迫切要求加快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这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指出了明确目标。   “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品质量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第一,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质量法制建设滞后依然是产品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第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抢夺市场机遇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常态,大量新产品在未经充分试验验证的情况下仓促投放市场,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不断聚集甚至集中爆发的趋势性特征日益凸显。第三,新一代工业产品呈现集成化、智能化、复杂化特征,研发生产日趋全球化与网络化,加之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大量应用,致使产品质量问题的诱发因素越来越多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内在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四,全社会对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基础作用的认识仍然不高,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面对机遇与挑战,走出一条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互统一、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破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和难点在质量。“十二五”时期,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科学发展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统筹规划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切实加强行业指导,着力改善品种质量,努力保障消费安全,全力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遵循“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创新形象,支撑发展”的方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强化基础。围绕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对产品质量的内生需要,加强标准贯彻、质量检测、技术评价、人才培养与公共服务等基础能力,以及公共质量资源与通用数据平台建设,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   ——提升能力。通过加强技术改造与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与管理升级,推动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集成应用,突破制约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基础性、瓶颈性质量技术问题和系统性、全局性、机制性质量管理难题,大幅提升质量设计、保证与服务能力,推动质量技术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与服务质量水平实现同步提高。   ——创新形象。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花色品种,提升质量档次,带动我国工业从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格局为主,向以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格局为主转型升级。接轨国际先进标准,研制生产出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产品,提升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形象。   ——支撑发展。抓住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有利时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积极治标与稳健治本相结合   围绕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急需,找准加快产品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加强技术改造、标准贯彻与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提升。同时,着眼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围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快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构建质量工作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推动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2.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加强政府监管相结合   加强法制建设、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发挥质量主体作用,切实履行质量发展与质量保证责任。同时,加强政府监管,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质量欺诈、不实宣传、虚假声明等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3.坚持扶持先进与限制落后相结合   建立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激励机制,通过典型示范与政策扶持,引导和带动全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发展。同时,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与升级,营造供需基本平衡且竞争适度的市场环境,重建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良性选择机制,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4.坚持立足国情与接轨国际相结合   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需要,立足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与消费热点等领域的品种开发、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同时,跟踪全球市场动态,接轨国际先进标准,满足不断升级的国际消费需求,以质量拓市场、谋发展。   (三)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到2015年,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档次结构更趋合理,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依法淘汰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不达标的产品。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高端高档工业产品和关键核心零部件自给能力明显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国内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检测能力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率达到100%,质量损失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主导产业中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50%。   ——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全面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自主品牌的质量信誉与品牌形象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行业内的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出口产品产值比重达到30%。培育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2.重点行业目标   ——原材料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接轨。特殊、关键与高端产品的质量水平与技术性能明显改善,国内配套满足率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下游产业与重大科技工程发展需要。化工、建材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大幅提升。   ——装备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本世纪初的平均水平,售后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重要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和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主要通用装备和大型成套装备的整机可靠性大幅提升,农机、汽车、船舶和民用飞机的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航天、发电和轨道交通的尖端产品质量达到或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国内配套满足率和高端基础制造装备的国内保障程度明显提高,高技术关键装备的产品质量实现大幅跃升。   ——消费品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新兴消费品与重点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技术、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显著改善。高端高档纺织和服装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家电出口中,自主品牌产品的产值达到30%。食品、药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电子信息工业。主要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及技术性能、环保与能耗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通用元器件、集成电路和软件等基础产品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下游及关联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消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与保障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重大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和维护性水平显著提高,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质量与可靠性取得明显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改善产品质量发展环境   ——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在修订完善已有产业政策、部门规章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形成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内容协调、措施配套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体系,打造政策透明、措施有效、管理得力的质量发展政策与制度环境,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明确、稳定、持久的政策预期与制度约束,保障工业产品质量的良性发展。   ——推动工业标准贯彻实施。结合地方、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组织行业协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开展工业标准的培训与宣贯,促进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围绕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能耗等领域,检查、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防范和杜绝无标、违标、降标生产。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严格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加强对关系安全、卫生、环保以及国计民生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在产业政策中,将质量要求列为行业准入条件与考核重点,在严格审查申请企业的行业准入资质与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已获得准入资格的企业实际运营绩效的动态监控与考核,对不能持续满足质量要求的企业实施强制退出。进一步加强市场退出管理与制度建设,落实企业退出市场后的产品售后服务责任,有效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地方主管部门履行质量管理职责。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落实产业政策监管和质量管理指导职责。鼓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地方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本地区“十二五”时期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保障措施。   (二)加快工业产品质量提升   ——依靠技术进步带动品种开发与质量提升。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计划中,加大对产品品种开发和质量提升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安排新产品开发、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提升,以及增加产品知识产权含量等项目。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步伐,积极研发、引进和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种更新换代。鼓励企业加强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大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深化推进质量示范工程。推动各地区、各行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特点和产品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实施地方质量振兴和行业质量兴业活动。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针对本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品质量瓶颈问题,实施质量振兴示范工程 组织行业协会针对制约行业整体质量提升的产品质量瓶颈问题,实施质量兴业示范工程。   ——开展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围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的共性、关键和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组织产学研用各方资源,联合开展设计、工艺、制造、检验、检测、试验等产品质量形成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验证与评价技术、方法与设备的研发与攻关。   ——促进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围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汽车、船舶、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备案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达标率大幅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进品牌培育与发展。大力推进国家品牌、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优先安排与品牌建设有关的技术改造、质量攻关、标准制修订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企业针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同特点和消费需求差异,制定实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战略,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加快产品开发和品种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   ——扶持中小企业质量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引导与帮扶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鼓励具有行业经验、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检验、检测、试验设备和设施的第三方为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试验服务和质量技术支撑。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带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自主品牌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三)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探索应用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建立工业企业质量信誉社会评价机制,形成以企业为本、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质量信誉建设格局。围绕有效保障消费安全和切实改善民生,突出抓好消费品工业和食品行业的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工业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发挥社会性组织的自律作用。支持区域性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企业联盟等社会性组织建立健全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承诺为基础、面向组织内全体成员单位的自律性规范或公约,约束企业质量经营行为。鼓励区域性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企业联盟建立针对全体成员单位的质量安全预警信息披露、报告与共享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营造质量诚信的文化氛围。协调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消费者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引导、教育、培训与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奖励诚实经营、守信用、信誉好的优秀企业,及时曝光、制约和惩戒虚假经营、不讲诚信、信誉差的不良企业,营造崇尚诚信经营、追求质量卓越、尊重顾客利益的市场环境与文化氛围。   (四)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规范企业自我声明行为。推行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协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我声明内容真实性、格式规范性的监督、评价与管理,防范和杜绝企业自我声明中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覆盖研发、采购、制造、运输、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加强班组建设和现场质量知识培训,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建立最高管理者对产品质量负总责的质量工作推进机制。鼓励企业依靠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技术与质量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对产品供应链和全寿命期的质量控制。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批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加强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员培养与使用。推行全行业质量教育,进一步普及质量知识。支持企业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加强质量应知应会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检验、检测、试验、评审、验收等关键岗位的持证上岗与绩效考核。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引导企业积极培养和使用注册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   ——强化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风险、能源以及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标准。加快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其配套标准的贯彻实施,重点在汽车行业贯彻实施ISO/TS16949,在通信行业贯彻实施TL9000,在航空、航天行业贯彻实施AS9100,在医疗器械行业贯彻实施 ISO13485,在食品行业贯彻实施ISO22000和HACCP,在药品行业贯彻实施GAP/GMP/GSP。鼓励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和供应链结构,建立覆盖各级供应商的管理体系贯彻实施模式,推动各级供应商同步贯彻实施相关管理体系标准及其配套标准,全面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   ——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结合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共性或瓶颈质量问题,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示范应用。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统计过程控制、实验设计、质量功能展开、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及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引导企业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的先进理念,建立注重学习与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企业文化。到2015年,累计完成500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应用示范项目。   (五)提高质量公共管理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针对新兴的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孵化基地以及中小企业聚集区,继续规划建设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质量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广泛覆盖和便利使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选择和设立一批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突出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专业机构 建立完善行业计量技术服务体系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业领域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做好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培育和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建成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及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孵化基地和中小企业聚集区的覆盖率达到80%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质量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100%。   ——建立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立自主品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整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消费者投诉、出口商品检验等质量信息,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现有检测机构、消费者组织等渠道,吸纳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建立国家、地方和行业两级的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告,有效防范和应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支持质量管理公共政策与法规研究。支持有关科研院所,结合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指导以及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等需要,开展质量管理政策、法规与基础理论方法研究。重点开展质量法律、法规研究与制定,市场准入政策研究,社会监督机制研究,产品质量行政许可机制研究,工业标准贯彻与标准化政策研究,以及检测能力建设与合格评定政策研究。   ——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国际交流。组织开展质量建设与工业发展、技术评价与质量控制、技术壁垒与工业标准、自我声明与合格评定、消费安全与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国际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国际性质量管理与发展论坛、参观访问国外工业企业、引进国外质量专家、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不断提升质量公共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一)质量基础能力发展工程   ——关键领域标准建设。围绕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与消费安全保障需要,加快关键领域的工业标准制定实施,带动质量、安全、卫生、环保与能耗要求与国际接轨。重点制定实施航空、航天、船舶、通信等支柱产业以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技术与管理标准,家电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与能耗标准,农机、工程机械、农药、纺织、服装、涂料等产品的安全标准,以及软件产品
  • 质量认证助力国产仪器高质量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日,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华中国际认证检验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质量认证助力国产仪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成功召开。目前,促进国产仪器设备发,提升国产仪器设备质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科学仪器“卡脖子”问题,推动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和“进口替代”,已成为国产重要发展战略。开展国产仪器设备质量认证评价工作,实施国产仪器品牌质量认证服务,对国产仪器设备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会议旨在探讨质量认证助力国产仪器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学仪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原司长、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卫军,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先德,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章志键,以及各认证机构代表、检测机构、研究机构、上海仪电、北分瑞利、谱育、奥普乐、莱伯泰科、磐诺、丹东百特、吉天等仪器企业代表、信立方相关人员等近60人。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科技委秘书长、检测分会副会长周琦主持研讨会。江西省监管总局二级巡视员章志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科技委秘书长、检测分会副会长周琦会议伊始,首先由江西省监管总局二级巡视员章志键致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小师、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装备所副所长刘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华中国际认证检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文瓒、江西省天钊色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发、江西华中检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顾问程昔恩、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李喜俊分别做专题报告。同时,与会仪器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围 绕“质量认证助力国产仪器设备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唱响中国好仪器”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质量认证对国产仪器质量 提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建议。代表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质量认证在仪器行业的应用和推广,为国产仪器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卫军围绕会议主题从宏观 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议。在宏观方面,他提出“四要” :一是要 有责任和能力,国务院 2018 年 3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 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里,明确把质量认证定 位为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质量认证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治理层面的工具之一。我们从业者要有责任,利用质 量认证去助推国产仪器设备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要有高质量的认 证供给,真正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三是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对质量认证助力仪器设备高质量发展有一个详细的推进计划;四是对具体的认证项目要重点突破。在微观方面,建议对工作方案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并就认证项目和目前的主要任务等 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将此项工作做深做实,行以致远。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先德充分肯定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五个方面建议。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权 威合理的认证制度;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国产仪器认证评价技术支撑;三是发布评价结果,打造权威品牌;四是加强媒体宣传,推动政府采信;五是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国产仪器质量提升及行业健康发展。 周琦副会长在进行会议总结时提出,科学仪器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具 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中,进口仪器设备占比仍然很大。作为从业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仪器设备国产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去落实,结合新型工业化进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入质量认证的国际通行做法,积极推进国产设备发展,建立国产仪器品牌质量认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国产仪器品牌认证工作,对国产仪器设备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张义珍在苏州走访调研: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更好落地落实,4月12日至14日,江苏省政协主席张义珍一行来苏州就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度走访调研。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江苏省政协秘书长诸纪录,苏州市政协主席朱民参加调研。在苏州期间,张义珍先后赴昆山市、吴江区走访调研,走进杰士德精密、萨驰智能装备、中科可控、吴江变压器、江苏凯伦建材等企业实地察看生产经营情况,与江苏网进科技、卫圣康医学、江苏亿友慧云软件、绿控传动科技等企业开展一对一访谈,并分别主持召开民企座谈会、政府和部门座谈会,深入探讨、把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江苏汇先医药、迈胜医疗设备、苏州清越光电、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昆山书豪仪器、昆山松田电子科技等企业,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其中昆山书豪仪器作为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表演讲。在调研中,张义珍充分肯定了苏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展望新征程,对标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任务要求,苏州民营经济要发挥更大作用。苏州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学思悟深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多的努力,加强规范引领和政策支持,树牢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生态,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继续艰苦创业的热情和再创辉煌的信心,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多的民营企业力量。张义珍强调,政协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紧扣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增强信心,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要突出“深实细准效”,聚焦重点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务实管用、有价值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做好成果转化落实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不断彰显政协作为、贡献智慧力量。在苏州期间,张义珍一行还调研了费孝通纪念馆、开弦弓村、震泽镇齐心村等。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潘国强参加调研。苏州市副市长张桥在座谈会上作情况汇报。苏州市政协秘书长吴炜参加调研。
  • 首届中国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12年9月25日上午,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交通运输部等15个部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并致辞。他强调,追求质量永无止境,要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准入退出、评价考核、信息公开、激励约束等质量监管制度,夯实质量发展基础。要营造公平竞争、鼓励创新、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维护我国进出口企业权益。当前,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等领域以及部分地区和市场的质量问题,搞好集中整治,加强源头治理。对于涉及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的质量问题,必须“零容忍”,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论坛并发言。他指出,落实《质量发展纲要》,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增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会上,他用几组数据简要介绍了我部近年来在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快工业标准制修订、推进技术能力建设、指导企业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推动地方和行业全面开展质量工作等五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情况。
  • 万亿美业经济高速发展 推动高质量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美业已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化妆品市场正向万亿体量迸发。化妆品全产业链条的成熟伴随着化妆品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美妆产业蓬勃的发展大势,将中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带入“下半场”。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市监浦处〔2022〕152021002636号)。上海蝶翠诗商业有限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14.66万元,没收违法产品。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不断提高及民众对生活高品质的需求,仪器信息网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海关技术中心、化妆品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策划组织“化妆品质量安全分析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旨在有效提升化妆品检测及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等相关行业人员的检测能力及仪器应用水平,会议将围绕化妆品安全及功效评价、微生物及禁限用物质检测、样品前处理、原料分析及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组织有代表性的专家报告,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在线技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化妆品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会议时间:2022年8月31日 9:00—18:00主要参会目标对象:政府检测部门海关检测中心、各地/级食药监、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实验室技术人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化妆品生产/加工企业研发、质检实验室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等分析检测人员。会议日程{持续更新中):报告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专家日程9:00—9:30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马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副所长9:30—10:00新条例下,应对化妆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方案申玲玲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经理10:00—10:30新规下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陈云霞中检科(北京)化妆品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 高级工程师10:30--11:00沃特世化妆品化学安全性评价解决方案钟丹丹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11:00—11:30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法规要求和人体功效评价方法汪凤毅苏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工程师13:30—14:00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孙姗姗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14:00—14:30微波消解在化妆品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于学雷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产品部经理14:30—15:00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吴卫玲苏州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工程师15:00—15:30待定PE15:30—16:00化妆品中香精香料现代分析技术朱建设朱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16:00—16:30待定SICEX16:30—17:00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的开发思路及质量安全郑立波植然天成(北京)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会议链接:“化妆品质量安全分析技术”主题研讨会扫码报名:会议赞助:刘老师15718850776(微信同号)
  •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附全文)
    两部委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统筹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塑造优势。坚持创新在化纤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消费升级、面向重大需求,完善创新体系,塑造纺织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优化结构,开放合作。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坚持节能降碳优先,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纺织,服务前沿。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优化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体系,培育纤维知名品牌,拓展纤维应用领域,从原料端引领纺织价值提升,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二、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一)筑牢创新基础。打通理论研究、工程研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主力军作用,开展前瞻性纤维材料研究。增强国家级、省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服务能力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加强关键装备、关键原辅料技术攻关,推动生物基化纤原料、煤制化纤原料工艺路线研究和技术储备,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性。(二)优化区域布局。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在符合产业、能源、环保等政策前提下,鼓励龙头企业在广西、贵州、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化纤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高效协同供应链体系。引导化纤企业参与跨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鼓励企业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三)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支持龙头企业集聚技术、品牌、渠道、人才等优质资源,增强供应链主导力,为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提供共性技术输出和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三、推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一)提高常规纤维附加值。实现常规纤维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开发超仿真、原液着色等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提升功能纤维性能和品质稳定性,拓展功能性纤维应用领域,推进生物医用纤维产业化、高端化应用。加强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促进优质产品供给,满足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专栏1 纤维高效柔性制备和品质提升1.纤维高效柔性制备技术装备提升。突破功能纤维原位聚合、多组分高比例共聚、在线添加及高效柔性化纺丝以及锦纶6熔体直接纺丝成形等技术,提升纳米纤维宏量制备、智能纤维设计制备水平。2.差别化、功能性品种开发。开发新型功能性聚酯、高品质化学单体及超仿真、阻燃、抗菌抗病毒、导电、相变储能、温控、光致变色、原液着色、吸附与分离、生物医用等功能性纤维品种。3.关键材料辅料助剂研发。研发功能纤维用关键材料、辅料以及阻燃剂、改性剂、母粒、催化剂、油剂等添加剂。 (二)提升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水平。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生产与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专栏2 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效低成本生产1.高性能碳纤维。攻克48K以上大丝束、高强高模高延伸、T1100级、M65J级碳纤维制备技术,突破高精度计量泵、喷丝板、牵伸机、收丝机、宽幅预氧化炉、高低温碳化炉、宽口径石墨化炉等装备制造技术,研发自动铺放成型和自动模压成型等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修补及再利用技术。2.芳纶。研发对位芳纶原料高效溶解、纺丝稳定控制、高温热处理、溶剂回收等关键技术,大容量连续聚合、高速纺丝、高稳定高速牵引、牵伸等设备制造技术。攻克间位芳纶纤维溶剂体系、纺丝原液高效脱泡、高速纺丝等关键技术,开发高强、高伸长间位芳纶产业化技术。3.其他高性能纤维。提升耐热、抗蠕变、高强度、高耐切割、耐腐蚀、耐辐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细旦、异形截面聚苯硫醚纤维,细旦、防火防核用聚酰亚胺纤维等生产技术水平。突破芳香族聚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聚醚醚酮纤维等单体合成与提纯、高速稳定纺丝等关键技术。开发玄武岩纤维规模化池窑、多品种差异化浸润剂等技术装备,研发第三代连续碳化硅纤维制备技术,突破氧化铝纤维、硅硼氮纤维、氧化锆纤维等制备关键技术。4.高性能纤维创新平台。推进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问题,形成基础化工原材料-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成型加工-产品检测及评价-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三)加快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发展。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单体及原料纯度,加快稳定、高效、低能耗成套技术与装备集成,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支持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纤维等可降解纤维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原料制备和高效聚合反应技术瓶颈,加强纤维可降解性能评价,引导下游应用。专栏3 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技术攻关与产业化1.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料。突破莱赛尔纤维专用浆粕、溶剂、交联剂以及纤维级1,3-丙二醇、丁二酸、1,4-丁二醇、呋喃二甲酸、高光纯丙交酯等生物基单体和原料高效制备技术。2.生物基化学纤维。提升莱赛尔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离子液体溶剂法(ILS法)、低温尿素法等纤维素纤维绿色制造技术。3.可降解纤维材料。攻克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聚丁二酸丁二酯)、PHBV(聚羟基丁酸戊酸酯)、FDCA基聚酯(呋喃二甲酸基聚酯)、PHA(聚羟基脂肪酸酯)、PCL(聚己内酯)等制备技术。有序开展聚3-羟基烷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等材料产业化推广应用。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一)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推进大集成、低能耗智能物流、自动落筒、自动包装等装备研发及应用,提升纤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加快涤纶加弹设备自动生头装置及在线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及应用,提高涤纶、氨纶、锦纶的纺丝、卷绕装备智能化水平。(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在化纤企业的应用,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应用数字技术打通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供应链数据,实现组织架构优化、动态精准服务、辅助管理决策等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三)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重点企业打造主数据、实时数据、应用程序、标识解析、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一体化集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加强供需对接,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开发和应用。专栏4 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与系统化解决方案1.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化纤工业智能装备、互联互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标准研究制定,优先在涤纶、锦纶、氨纶、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涤纶等行业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2.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水平。提升智能原料配送、智能丝饼管理、生产数据分析、智能立体仓库等技术水平。提升三维设计与建模、数值分析、工艺仿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集散式控制(DCS)、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管理(ERP)、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SCADA)等工业控制软件和系统水平。3.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采用云服务、智能分析等技术,收集分析客户反馈信息,在解决客户问题的同时,反馈并指导企业改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提高客户满意度。五、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一)促进节能低碳发展。鼓励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扩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比例,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热炉。制定化纤行业碳达峰路线图,明确行业降碳实施路径,加大绿色工艺及装备研发,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及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加快化纤工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建设,开展水效和能效领跑者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二)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实现化学法再生涤纶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推进再生锦纶、再生丙纶、再生氨纶、再生腈纶、再生粘胶纤维、再生高性能纤维等品种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加大对废旧军服、校服、警服、工装等制服的回收利用力度,鼓励相关生产企业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三)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严格能效约束,完善化纤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依法依规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为优化供给结构提供空间。加大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行业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的落实力度,开展规范公告,严格能耗、物耗、环保、质量和安全等要求。专栏5 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1.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推广聚酯装置余热利用技术,PTA余热发电技术,再生纤维素纤维生物法低浓度废气处理技术,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回收碱液及提取半纤维素技术,锦纶-6、锦纶长丝、干法氨纶节能减排技术。推进生产技术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有机溶剂减量化。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提升污染治理水平。2.突破循环利用技术。开展废旧纺织品成分识别及分离研究,提升丙纶、高性能纤维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突破涤纶、锦纶化学法再生技术,腈纶、氨纶再生技术,棉/再生纤维素纤维废旧纺织品回收和绿色制浆产业化技术。推进瓶片直纺再生涤纶长丝高品质规模化生产。3.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鼓励纺纱、织造、服装、家纺等产业链下游企业参与绿色纤维制品认证,推进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供给数量和质量。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工厂标杆企业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一)优化供给结构。以技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性能和品质优异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开展纤维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推广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纤维新品种。推广再生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等绿色纤维,引导绿色消费。(二)强化标准支撑。加快功能性、智能化、高技术纤维材料领域的标准制定,支撑行业品种、品质和品牌提升。完善国标、行标、团标、企标协调发展的化纤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的作用。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企业从纤维到面料(复合材料)直至终端制品的标准研制和检测能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国际合作与互认。(三)推进品牌建设。利用国际纺织纱线展等平台,借助发布会、新媒体网络等手段,扩大“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和“绿色纤维”等工作影响力,提升消费者对中国纤维和企业的认知度。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管理团队建设,培育功能性纤维品牌,发挥纤维品牌在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中的增值作用。七、保障措施(一)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准确定位化纤工业鼓励和限制领域,加大对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再生化学纤维及可降解纤维材料等领域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申报国家专项,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统筹现有渠道,加大对化纤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化纤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构建产业信息对接合作服务网络。推进高技术型化纤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化纤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集群、企业、协会等机构合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培育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试验检测、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支撑能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依托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培养学术、技术和经营管理领军人物。支持行业开展杰出人才评选等活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行业培养具备技术、经贸、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化纤人才智库,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合作。(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协调推动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开展实施效果评估,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撑。鼓励行业协会加强信息发布,引导企业资金投向,促进行业规范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平台建设、品牌培育、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4月12日
  • 国务院发布2011-2020年质量发展纲要
    质 量 发 展 纲 要 (2011-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以来,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我国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对质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   ――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质量水平,促进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把诚信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完善质量诚信体系,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发展先进的质量文化。   ――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深化理论研究,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加强质量人才培养,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实现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推动质量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全面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靠质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1.产品质量:到2020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15年,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失率逐步下降,质量竞争力逐步提高,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品牌价值和效益明显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由我主导的国际标准,主要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2.工程质量: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到2015年,工程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重要工程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增加。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住宅性能改善明显。   3.服务质量:到2020年,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服务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大幅提升,推动实现服务业大发展。   到2015年,服务业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重点提升外包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形成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模式,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 专栏1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01 产品质量(2015年)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02 工程质量(2015年)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 03 服务质量(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   三、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一)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企业要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积极应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三)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质量的抓手,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专利化,扭转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努力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四)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努力推动中央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主体,将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带动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发挥优势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提升作用,鼓励制定企业联盟标准,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带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增强质量竞争力。   (五)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一)加快质量法治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健全质量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完善质量安全和质量责任追究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保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实施国家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设备、重点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妇女儿童老人用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重要消费品、应急物资的监督检查,完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重大设备监理、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登记管理等监管制度。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建立质量安全联系点制度,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三)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外来有害生物防御体系、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国境卫生检疫风险监控体系,有效降低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传出风险,保障进出口农产品、食品和工业品质量安全,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制定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加强风险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专栏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01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组织实施集中、高效、针对性强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风险监测、预警通报等功能。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02 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质检、卫生等部门共同建立产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统计、分析与产品相关的伤害信息,评估产品安全的潜在风险,及时发出产品伤害预警,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等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0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搭建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网络,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舆情监控系统,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公共技术服务,加强高危行业、重点产品及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效能。 04 健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疫情风险监控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疫情风险信息收集网络,做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标准法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疫情信息、检疫截获信息等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增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能力。   (四)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顾客满意指数以及质量损失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各地方、各行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五)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行业质量信用建设,实现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工业、农业、保险、统计等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与共享。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鼓励发展质量信用服务机构,规范发展质量信用评价机构,促进质量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信用服务市场。   (六)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产品打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五、创新质量发展机制   (一)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宏观管理体制。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质量安全,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在促进质量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加大政府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投入,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强化质量工作基础建设,提升质量监管部门的履职能力,逐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功能区以及产业集中的乡镇建立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广泛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行业质量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依据。严格质量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严肃查处质量事故涉及的渎职腐败行为。   (三)强化质量准入退出机制。发挥质量监管职能作用,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及资源浪费的行业和产品,严格市场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对涉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和重要敏感进出口商品,进一步严格质量准入条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不能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取缔。   (四)创新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通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攻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争创质量管理先进班组和质量标兵活动,鼓励质量工作者争创“五一”劳动奖。   (五)创建品牌培育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制定并实施培育品牌发展的制度措施,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支持企业依托技术标准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品牌经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建立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和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增强品牌价值评价国际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及地方名牌产品等工作。 专栏3品牌建设重点措施 01 建立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围绕质量核心,加强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价方法研究,制定品牌的术语、要素、评价要求和建设指南等国家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 02 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制度以消费者认可、市场竞争中产生为原则,参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以品牌货币价值评价为主要内容,以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旅游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和制度,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水平。 03 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创建条件和配套政策措施,以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区、旅游景区等为重点,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规范产业发展,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六)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完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以及评估机构加强合作,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一)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实施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社会、广大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各类企业依法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把优质安全作为扩大市场需求的积极要素,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社会资源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聚集。打击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树立我国企业、产品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健全质量投诉处理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65、12315等投诉热线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更好地维护用户和消费者权益。   (四)发挥社会中介服务作用。加强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校准、合格评定、信用评价等社会中介组织建设,推动质量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对质量服务市场的监管与指导,鼓励整合重组,推进质量服务机构规模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我国质量服务品牌。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要积极提供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时反映企业及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加强质量舆论宣传。深入开展全国“质量月”、“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深入企业、机关、社区、乡村普及质量基础知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加强质量舆论监督,加大对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各类媒体客观发布质量问题信息。   (六)深化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和主办国际质量大会,交流质量管理和技术成果,开展务实合作。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一致性,建立双边、多边质量合作磋商机制,参与质量相关国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制定,促进我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鼓励国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开展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   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一)推进质量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质量科技投入,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形成分层级的质量人才培养格局,培育一批质量科技领军人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加大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优势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推动实施重大质
  • “双碳”目标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中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双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形成了“双碳”工作管长远、管根本的顶层设计。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双碳”工作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我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通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新认识减排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以下六个方面中,“双碳”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其底色必然是绿色。一方面,绿色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合,在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诸多细分领域,我国已经建立起后发优势,其在经济中的比重必然进一步扩大,成为支持中国打造低碳经济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减排降碳的约束性目标,必然要求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持续开展深度变革,在巩固去产能成果的同时,实现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进程中,要将碳排放控制作为强制标准纳入转移企业引进标准之中,促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在实现空间重组的同时,稳步降低碳排放。  第二,加速能源低碳转型。“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禀赋的基本国情,必须先立后破,持续推进能源革命。一方面,要稳步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在煤炭生产洗选、燃煤发电、工业用煤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推动煤炭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同新能源的特征,根据不同地区的新能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要促进存储消纳,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促进就近消纳和外送消纳,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要积极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利用体系。  第三,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力,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关键领域的“卡脖子”环节实现自主绿色技术创新突破。要建立健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断释放绿色技术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效能。  第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要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把“双碳”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之中,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耕地保护与利用,提升耕地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倡导集约紧凑的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强化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用好存量建设用地,探索低碳的街区形态和建筑形态,促进国土空间利用向绿色低碳转型。  第五,重塑人民生活方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引导民众形成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第六,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通过开展“双碳”工作,跳出传统工业文明视角,从生态文明视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减排和发展就可以做到相互促进,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起飞的可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解决之道。中国将秉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 理加联合参加2023年国际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3年5月12-13日,2023年国际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主办,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绿色矿山专委会、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绿色混凝土专委会、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绿色产业促进专委会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共同联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会长吴丰昌院士进行开幕式致辞。整场会议包含了5个主旨报告,9个特邀报告,另设3个分会场,并围绕碳中和产业最新发展举办了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的成果展示活动。与会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气候治理进展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7共识和展望以及能源、粮食、数字、协同、交易、生物多样性、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探讨。应主办方邀请,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在会场设立了展台,展示相关产品并提供技术咨询,销售工程师们为用户详细介绍了产品的最新应用以及操作技巧,赢得了广泛好评。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搭建了一个探讨碳中和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高端共享平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 五部门联合发文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轻工业“三品”战略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指导意见》提出未来四年轻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六项具体目标。一是行业经济稳定运行。增加值增速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重点行业利润率和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二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较快增长,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每年增加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提升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四是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费引领能力强的轻工产品品牌。造就一批百亿元以上品牌价值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五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六是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指导意见》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供给、产业链现代化、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5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标准体系建设;二是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增加升级创新产品,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强化品牌培育服务,推广新型商业模式;三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四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安全发展,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引导绿色产品消费;五是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提高企业差异化发展水平,建设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为推动重点任务顺利落地实施,《指导意见》部署了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等5大工程,以及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实施等5项保障措施。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 计量技术规范助推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
    标准物质是指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性的物质,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其研制和生产均离不开可靠的质量管理与保证措施。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标准物质的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纯度标准物质定值计量技术规范 高纯金属纯度标准物质》等4项标准物质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是我国在标准物质共性技术和高纯物质等计量技术规范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规范的正式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促进标准物质领域技术进步和创新升级。国际接轨的研发和生产管理体系是取得国际互认、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JJF 1342-202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替代JJF 1342-2012)实现与现行ISO 17034:2016《标准物质研制(生产)者能力的通用要求》的接轨,涵盖了该国际标准在结构、资源、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全部要求。其发布与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运行,确保标准物质的研发、生产和服务质量。标准物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估、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是标准物质研制和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定级鉴定评审的重点内容。JJF 1343-2022《标准物质的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替代JJF 1343-2012)修改采用ISO指南35:2017《标准物质—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指南》,针对标准物质研制方案策划、均匀性与稳定性实验方案设计、不同定值模式下的技术要求、新型统计学方法与不确定度评估等方面,给出更为详细和完善的规定。该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指导意义,有利于规范标准物质的研制和生产过程,确保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准确性与可靠性。随着标准物质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同标准物质量值之间的一致性日益受到关注。计量比对作为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手段,在标准物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首次制定发布的《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将为标准物质领域开展计量比对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可为标准物质量值核查等活动提供技术参考。纯物质是各领域成分量测量结果实现向SI单位摩尔溯源的基础物质,涉及冶金、材料、食品、环境、生物、卫生等关键领域。首次制定发布的《纯度标准物质定值计量技术规范 高纯金属纯度标准物质》,对有关纯度定值技术、不确定度评估、溯源性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将更好指导我国高纯金属纯度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研制,推动以纯物质为基础的国家化学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加快构建。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标准物质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7项,被广泛应用到标准物质的研制生产、技术评审、监督管理和国际互认等领域。计量技术规范在指导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支撑标准物质定级鉴定评审与量值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从研发到应用:中国天气雷达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显著增强。应对多发重发的灾害性天气,离不了扫描速度快、时空分辨率高的天气“捕手”——天气雷达。经过20余年跨越式发展,气象部门建立健全由天气雷达装备技术研发、运行保障、资料应用、监测预警等组成的雷达气象业务体系,持续推进雷达气象业务形成“研、建、用、管”可持续循环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立定“标尺”、磨利“兵刃”、发挥效益,雷达气象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研”为先,全力推动装备技术的升级与发展。采用“实体机构+联合体”方式组建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攻关雷达标准化技术、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制标准X波段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等装备。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以“建”为基,保障天气雷达高效稳定运行。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创新性建立“动静态”相结合的天气雷达标校方法,填补国内天气雷达天线关键参数远场实测这一空白,使天气雷达标校参数从21项提升至54项,并具备多维互检能力。天津气象雷达研究试验中心开展算法中试业务,推动全链条雷达质量控制;建立5大类13项雷达性能在线评估方法;实现强对流核心算法自主可控;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优化完善天气雷达质量控制算法,建立多层级质量控制业务流程。2018年至2023年,质量控制准确率由77%提升至90%以上。以“用”为本,最大限度发挥天气雷达资料价值。天气雷达拼图系统持续发展,拼图技术不断优化,产品时间分辨率由6分钟提升至3分钟,并成功研制双偏振量组网产品和多波段雷达组网拼图产品,其中多波段组网拼图产品在成都大运会首次亮相,支撑了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雷圣-P系统6月24日00时雷达反射率拼图叠加强对流识别产品。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自7月15日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升级版(ROSE3.0)在全国123个雷达站开展为期3个月的业务试运行,持续提升气象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产品以及冰雹、龙卷、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四种强对流自动报警产品的准确率和识别率。作为推动气象预报预警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的重要抓手,ROSE3.0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复杂天气时的重要作用——7月26日1时,台风“格美”螺旋雨带逼近江西省赣州市。为更好监测预报“格美”路径演变及其风雨影响,江西气象部门应用ROSE3.0,将雷达切换至强降水观测模式,精细呈现“格美”复杂回波结构,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8月7日13时,陕西省关中西部出现较强降水回波,随着回波逐渐东移,西安北部部分县区出现较强的分散性短时强降水,准确捕捉到降水回波的变化趋势。“根据雷达回波并结合天气发展形势,省气象台发布的橙色预警信号平均提前量达49分钟、平均命中率达97.6%。”陕西省气象台值班预报员何娟说。ROSE3.0是中国气象局雷达工程项目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业务应用开发的软件。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致力于改进定量估测降水和四类强对流报警产品算法,构建天气雷达产品体系,通过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2023年,天气雷达1小时估测降水准确率提升5%;冰雹、龙卷、10级以上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四类强对流产品平均识别率均提升5%至8%以上。
  • 安东帕助力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20日,第十二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暨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省民权县隆重开幕。大会以“强化风格、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为主题,旨在讨论交流国内外葡萄与葡萄酒新思路、新成果、新举措以及新技术。奥地利安东帕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理事会理事单位之一,受邀参加此论坛,面向葡萄酒行业的用户介绍了安东帕的葡萄酒酿造全流程质控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了实验室分析仪器,还包含了在线过程分析仪器,而这种实验室与在线仪器相互联动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参会专家与企业用户的充分肯定。安东帕精彩一览作为关键原料的葡萄,是酿造出优质葡萄酒的基础。由于葡萄的成熟会极大地受到种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葡萄收获季,对于葡萄中的糖含量(°Brix)和相应的酸含量都需要进行测试。安东帕葡萄酒解决方案DMA 35 + Abbemat 3100安东帕为葡萄糖含量(°Brix)的测量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U型振荡管的便携式手持密度计DMA35,另一种是基于折光原理的Abbemat 3X00系列折光仪。无论使用哪种设备,均可以在现场快速测定葡萄汁中的糖含量,以确保酿酒师在最何时的时刻收获葡萄,并且对葡萄汁的发酵过程进行监控。 Lyza 5000 Wine安东帕的Lyza 5000 Wine葡萄酒分析仪作为一款能够涵盖葡萄酒酿造全流程链的仪器,不仅能够对葡萄中的糖含量(°Brix)和苹果酸、酒石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可以分析葡萄汁压榨过程中的pH,酚类化合物、酵母可吸收氮,乃至成品的密度、酒精度、可挥发酸等累计达到17种参数。可以说通过一台Lyza 5000 Wine葡萄酒分析仪,几乎可以同时得出葡萄酒酿造酿造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性质量参数。同时,配合安东帕在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分析方面的成熟应用方案,可以轻松实现整个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精确测量,在有效改善葡萄酒口感的同时,也进一步确保了合适的投入产出比。在线饮料分析仪:Wine Monitor 5500/5600安东帕Wine Monitor 5500/5600在线饮料分析仪,可用于连续监测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以及葡萄酒混合饮料)的酒精含量、浸出物、密度以及 CO2 浓度。检查您的标准或低热量香槟、含气葡萄酒、普洛赛克酒、起泡酒或卡瓦酒的起泡情况。也可以选择测定色度和溶解氧含量。Wine Monitor在线红酒监测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和新的机械设计以提供稳定、无漂移的测量结果,同时帮助您保持高生产效率。安东帕将持续助力国内葡萄酒行业的振兴与发展,为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提供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多种精密测量仪器与解决方案,量化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关键性参数,以保障最终的葡萄酒具有良好的口感与稳定的品质!
  • 《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印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到2024年底,启动低空场景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试点,加速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引进先进的低空装备制造技术,推动首批重点项目落地,初步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到2025年底,在空域条件优越、基础良好的城市先行先试,建成一批标杆性示范应用场景,完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深化低空装备技术研发与合作,低空装备产业链初步形成,低空经济规模显著扩大。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指导支持。争取打造低空经济示范点。依托空域、气象等优势,积极争取将我区纳入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赋予我区更多低空空域审批管理权限。政策推动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地方积极布局的背景下,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保障服务等细分行业均将受益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9月29日(此件公开发布)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决策部署,推动我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我区空域、区位等优势,以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为牵引,统筹推动低空装备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培育发展低空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高地。到2024年底,启动低空场景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试点,加速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引进先进的低空装备制造技术,推动首批重点项目落地,初步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到2025年底,在空域条件优越、基础良好的城市先行先试,建成一批标杆性示范应用场景,完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深化低空装备技术研发与合作,低空装备产业链初步形成,低空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到2026年底,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场景规模化运营,低空装备产业链基本形成,低空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我区成为面向东盟的低空场景服务方案供给地和低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二、重点任务(一)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指导支持1.争取打造低空经济示范点。依托空域、气象等优势,积极争取将我区纳入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省份,赋予我区更多低空空域审批管理权限。(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民航广西监管局)2.提升适航审定服务能力。争取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支持在我区设立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或分中心,推动开展适航审定、验证试飞等业务。(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民航广西监管局)3.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争取将我区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纳入国家产业支持类目录;争取国家层面指导无人机头部企业布局广西;争取将我区谋划的重点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范畴,加大资金、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力度。(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园区办)(二)推动低空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4.招引落地重大产业项目。梳理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上企业和基础设施清单,绘制产业链图谱,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会展活动招商效能。着重招引一批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关键系统研制重点企业、商业化场景应用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补链强链工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城市建设我区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园区办;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各相关市人民政府)5.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聚焦大中型无人机、轻型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产品的整机研制与规模化组装,集中力量培育大中型无人机整机企业,壮大一批深耕细分领域、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上企业200家以上,其中力争民营企业数量不少于100家,力争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打造低空装备制造整装基地,形成集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试飞、检验检测、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园区办,各相关市人民政府)6.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围绕动力系统、航空材料、元器件、航空电池、飞控系统、装备维修维护等领域,加快形成系统完善、富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低空经济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支持梧州、贺州、玉林市依托当地支线机场,布局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专业人员全体系培训和维修产业。支持南宁、贺州市建设航空器适航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柳州、玉林、贵港市依托服装纺织产业开展降落伞等飞行安全装备研发制造。支持河池市依托稀散金属特色优势推动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各相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管局,民航广西监管局)7.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托各有关市临空(空港)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打造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保障等多业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区产业协作,推动建设低空“飞地经济”园区。(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园区办、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广西博览局)(三)探索低空应用场景8.挖掘公共服务应用场景。鼓励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深度挖掘本领域、本行业低空应用场景,形成一批低空应用示范场景和应用案例。按照财权、事权相适应原则,统筹各行业低空政务应用需求,列入各级政府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实行联合采购。(牵头单位:自治区数据局、财政厅;配合单位: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其他相关部门)9.打造低空应急体系场景应用。深化低空航空器在空中侦察勘测、指挥调度、消防灭火、紧急输送、搜寻救助、特殊吊载、应急通信、医疗救护等领域的场景应用。积极推进航空医疗救护工作融入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构建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牵头单位: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自治区公安厅、水利厅、林业局、通信管理局、气象局,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民航广西监管局、桂林监管局)10.促进农林生产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我区农林产业优势,积极开展无人机农业植保、农情监测、航空护林、渔情监测等场景应用。融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智联网等技术开展无人机高质量作业示范、智慧农林示范,落实购置与应用补贴。(牵头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林业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农科院、农机中心)11.激发低空消费应用场景。依托我区丰富旅游资源,开展空中游览、航拍摄影、低空飞行赛事、航空嘉年华等低空活动,形成流量破圈的“小而美”细分消费场景清单。鼓励旅游与航空运动等行业融合发展,成立与航空相关的协会和飞行俱乐部,支持建设飞行营地、航空航天(无人机)科普教学基地、航空体育飞行圈。探索建设标准化低空旅游试验区。(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教育厅、民政厅、体育局、市场监管局,民航广西监管局、桂林监管局,各相关市人民政府)12.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应用场景。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以eVTOL为重点开展飞行应用示范,鼓励探索建立城市低空航线,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牵头单位:各相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民航广西监管局、桂林监管局)13.开展低空物流运输应用场景。聚焦需求,探索跨省(区)、城际及海岛、山区等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布局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鼓励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慧物流新模式。(牵头单位:各相关市人民政府,广西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供销社,广西机场管理集团)14.创建应用场景试点。争取创建1个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培育2—3个低空经济发展试点市、10个低空经济应用试点县(区);招引培育一批低空产品和服务优质供应商,建设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各相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园区办)(四)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15.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军地民”三方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航路航线划设、飞行活动监管、气象探测频率等低空飞行管理事项。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加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完善管理措施。(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各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国动办、气象局,民航广西空管分局、桂林空管站,广西机场管理集团)16.构建低空智联网。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布局低空智联网和地理信息底座系统。完善城市低空飞行监视、气象保障、电磁环境监测等设施,支持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北斗数据链、卫星互联网、5G及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5G-A)通信感知一体、无人机远程识别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建设完善多层次的算力供给体系,满足规模化低空飞行中的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的感知需求。鼓励通信运营商和相关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低空通信设施网,探索相关服务收益模式。(牵头单位: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数据局、国动办、气象局,民航广西监管局、桂林监管局,广西机场管理集团)17.构建地面起降设施网。支持河池机场、梧州机场、玉林机场完善通航功能,新增5个通用机场,鼓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通用机场、起降场地或设施。支持南宁、柳州、贺州、河池等市以及平陆运河沿线区域优先建设低空智能基础设施,测试验证低空产品和服务。鼓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养护站、公交场站、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楼宇、通信杆塔、机房、基站等区域建设300个以上起降场地或设施,并完善相关配套功能。(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通信管理局,广西机场管理集团)18.完善低空监管服务平台。搭建自治区级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完善网格化无人机监测管控体系,实现飞行计划申请与审批、航空情报服务、气象保障服务、航空器及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支持各市建设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自治区级平台实现数据和服务对接。(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公安厅、国动办、气象局,民航广西空管分局、桂林空管站,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各市人民政府)(五)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19.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行动,组织实施科技“尖锋”攻关项目,加大支持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航空器总体、系统、软件、元器件、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瞄准无人化、智能化方向,聚焦精准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无人机智能管控、灾害性天气飞行安全评估技术、天空地水一体化泛低空智联网等领域,打造我区低空智联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无人机柴油动力、混合动力等技术。(牵头单位:自治区科技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气象局,各市人民政府)20.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支持区内外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应用中心和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并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在南宁、桂林等市培育一批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和孵化器。(牵头单位:自治区科技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广西科学院,广西社科院)21.夯实低空产业人才基础。支持区内有条件的高校加强低空装备制造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低空特色学院,开展“中—高—本”一体化多层次低空产业人才培养。围绕低空前沿新兴交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育才,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开展航空全体系人才培养。(牵头单位: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技厅,各相关市人民政府)(六)促进低空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22.打造中国—东盟低空经济宣传窗口。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的区位优势,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开展低空经济交流活动,推广新产品、新场景。积极开展面向东盟的低空经济培训交流。(牵头单位:广西博览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外事办)23.积极开拓东盟市场。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抱团开拓东盟市场,积极支持不受国家出口管制政策限制的低空产品出口。支持南宁、桂林市成立面向东盟的低空经济研究机构,力争将我区打造成为东盟国家低空场景服务方案主要供给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商务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博览局,南宁海关,各市人民政府)24.健全产业服务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院校、龙头企业带动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加快建立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各类装备、安全应急管理等内容的标准体系。争取在低空智造、通信、导航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专利。(牵头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25.搭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广西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鼓励各类合格投资者和有条件的各市平台公司按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科创投资基金,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着力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引导期资本、耐心资本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推动组建多元化股权的低空装备托管和租赁公司,鼓励保险公司为低空装备“研产销用”全产业链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覆盖广泛的无人机保险服务体系。(牵头单位:自治区党委金融办;配合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国资委,广西金融监管局,广西证监局)三、保障措施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高效推进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大自治区财政资金统筹和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强安全和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低空经济统计监测制度。组建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为低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低空经济重大项目落地。(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财政厅、国资委、统计局、数据局,中直驻桂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开拓科技创新,撬动橡塑业高质量发展——国际橡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及各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压力,橡塑业亦不例外。应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及需求的变化,橡塑行业迎难而上,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步伐节奏,期待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之时,抢抓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新一轮机遇。“CHINAPLAS 2023国际橡塑展”抢时间、抓机遇,定档2023年4月17 - 2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首个在中国举行的世界级橡塑工业展览会,致力为行业搭建覆盖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发布及交流、开拓商贸合作的大舞台。开幕在即,展会主办方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于3月29日在深圳举办“CHINAPLAS 2023国际橡塑展”线上线下中外新闻发布会。雅式总经理梁雅琪在会上表示:“在过去一年当中,大环境的不明朗及不确定性增大了筹备办展的难度,但今届展会规模仍然创下新高,展会总面积达380,000平方米,相比2021年展会增长8.6%。我们首次启用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全馆共18个展厅,这个成绩令人鼓舞,折射出业界对市场的信心提升及满怀期待。展会携手3,900多家全球展商,紧扣高质量发展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题,与业界共同迈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以及绿色制造。”△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家媒体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新闻发布会抢占先机,发力先进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聚焦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推出高质量的橡塑创新解决方案与高品质的同期活动。高质量展商+高规格活动,推动橡塑业高端化。展会云集3,900多家中外优质展商,包括巴斯夫、杜邦、LG化学、赢创、三菱化学、宝理塑料、利安德巴赛尔、博禄、科莱恩、中国石化、万华化学、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化塑料、金发、沃特、阿博格、布鲁克纳、恩格尔、震雄、海天国际、伊之密、金纬、博创、陕西北人、联塑、泰瑞等龙头企业,推出海量创新解决方案,其中有超过200件为全球/亚洲首发技术项目。预计有1,400多家材料供应商及3,000台机械同台竞技,助力智能、高效、降本、减碳。“专精特新”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突破“卡脖子”技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今届参展商当中,超过400家荣获“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其中超过100家获得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认定。展会首日将举办首届“专精特新橡塑‘星势力’助力橡塑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授牌仪式”。站上CHINAPLAS世界舞台,聚光灯下专精特新这股“星”势力将更加熠熠生辉。突破性技术的诞生往往源于精益求精的研发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展会同期推出“科学家论坛”,链接高分子科学与应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的院士、业界知名科学家以及业内品牌企业高层,将分享在高分子及应用领域上的学术成果、前沿观点、一线产业经验,共同探讨橡塑行业的升级转型,聚新思向未来。此外,“科技讲台”将发布30多项创新科技,而“设计 x 创新”更透过设计大咖的分享及作品激发参与者的创意灵感。智能化、绿色化成橡塑业关键词。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低污染和低能耗是众多生产企业的诉求。展会设立注塑成型及智能制造专区,近330家优秀参展商在此全方位展示先进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观众亦可以在3D技术专区接触到先进的3D打印新材料、技术和硬件,深入了解此技术在加快产品开发生产及降低成本的优势。此外,观众可在多个主题专区,包括再生塑料专区、生物塑料专区、回收再生科技专区和新设立的创新科技制品专区等,寻找到最新的环保材料、加工技术和制成品等全方位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展会前一天举行的“第四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邀请中外政府官员、行业组织、品牌商、材料及机械供应商等,畅谈全球塑料循环经济政策进展与市场变局。△拍摄于“CHINAPLAS 2021 国际橡塑展”畅通外贸,加快加深连接世界看重东南亚的综合要素成本优势,为了取得原产地认证、规避关税壁垒,以及布局供应链,不少品牌企业在东南亚设厂投资。而来自中国的橡塑机械与材料,以其媲美国际水准的技术、出色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及高性价比,颇受东南亚市场青睐,缔造了展会邀请海外观众的有利条件。时隔三年,对于前来中国寻找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买家积攒了大量的需求与热情。今年开春以来,预登记参观展会的海外观众数字一路狂飙;参观团的反馈同样喜人,目前已有30多个海外单位表示有意组织参观团来观展,它们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及地区,当中不乏塑料协会和终端用户协会,例如印度尼西亚包装联合会、泰国塑料工业协会、泰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印度塑料联合会、越南塑料协会、越南电子工业协会、马来西亚瓶装水制造商协会、马来西亚制造商联盟、马来西亚塑料回收协会、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商协会、菲律宾塑料工业协会、巴基斯坦塑料制造商协会等。主办方预计“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的海外观众数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一半以上水平,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带着订单和采购需求,海外观众正计划前来深圳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以期抓住黄金采购季进行采购及商务洽谈。越南电子工业协会执行董事Do Thi Thuy Huong表示,将组织由越南主要电子行业制造商组成的参观团到CHINAPLAS,以期了解合作伙伴以及中越两国的商业和投资机会。泰国汽车零部件协会主席Sompol Tanadumrongsak在谈及即将参与的CHINAPLAS时表示,期待在相隔三至四年之后,可以在泰国和中国之间创造商机。菲律宾塑料工业协会会长Aaron Timothy Lao谈到,已有超过60位会员将参观展会,大家对CHINAPLAS上中国和世界各地参展商所展示的新趋势新技术相当期待。△海外塑料协会和终端用户协会对即将开幕的展会报以热切期望“迎进来”“走出去”,一进一出间外贸回暖向好,中外人员往来也逐步走向正常化。2月6日起,中国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3月15日起,中国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包括旅游签证),而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安排亦同时恢复。“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蓄势待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五湖四海的观众。展商方面,今届展会依然受到全球展商的追捧,其中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台湾等9个国家及地区展团。展商当中,海外展商约占25%。与全球橡塑业一起“启新程塑未来创新共赢”会上,展会主办单位与多位协办单位的领导以多维度解读了当前塑料行业现状,并作出预测和建议。2022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完成产量7771.6万吨,同比下降4.3%;中国塑料机械行业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下滑7%、11%;利润率则保持10%,高于同期机械工业6%的利润率水平。进入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各行各业吹响了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塑料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即将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占杰在会上指出,政府密集出台各种鼓励、支持政策,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多项行业建议,包括:坚持功能化、轻量化、精密化、生态化、智能化的“五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绿色、可持续、双碳工作不断深入等。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粟东平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大健康领域蕴藏机遇,中国塑机“走出去”前景广阔。重点投资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相继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从市场层面为行业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表示,广东省塑料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显现:行业利润总量大幅增加,增幅高于产量和营业收入增幅。2022年广东汽车产量增长22%,为近年最高增幅。广东高性能塑料应用产业消费需求,有利支撑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等等。在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看来,这将带动塑料行业在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与发展,亦为整个塑料上下游的复苏注入强心针。会上,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睿博亦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杜塞尔多夫市市长Stephan Keller博士将以杜塞尔多夫市市长的身份首次访问中国,参观“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这清楚地表明对这场展会以及与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视。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与雅式于2005年结盟,成为“CHINAPLAS国际橡塑展”的协办单位之一。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属于杜塞尔多夫市所有。杜塞尔多夫市市长同时也是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的监事会主席。△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占杰△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粟东平△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睿博 春回大地,神州一片生机盎然。在稳经济促发展中,会展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以来,展会密集登场,人流物流高效融通。对于即将到来的“CHINAPLAS 2023国际橡塑展”这一重量级年度盛会,无论是展商、观众,还是协会、媒体等业界人士,都寄予厚望。展会将于4月中旬举行,正值新财政年度之始,是买家重启与海内外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面对面高质量交流的关键时机。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塑料和橡胶工业展览会,“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将“踩下油门”、开足马力,全力以赴迎接五洲展客商。△拍摄于“CHINAPLAS 2021 国际橡塑展”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会展行业的新模式与新常态。除了实体的展会,展会主办方全力推出“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帮助橡塑上下游企业在线上高效沟通,为线下见面做好准备。下游买家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橡塑供应商,解决采购和生产上的疑难。点击这里立即进行“CHINAPLAS国际橡塑展”观众预登记!想了解更多详情,请浏览展会官网 www.ChinaplasOnline.com 或电邮至Chinaplas.pr@adsale.com.hk。
  • 解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全系统“结合各地实际,及时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阐明了质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质检部门的行动纲领,是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规划》共2.3万字。在框架结构上,分为序言和6个部分,涉及8个专栏。序言阐明了《规划》编制的依据,简要总结了质检事业发展“十一五”取得的成效,概要分析了“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是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第三部分是切实维护质检领域公共安全,第四部分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第五部分是大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第六部分从6个方面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   为了编制好《规划》,质检总局成立了以支树平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厅牵头具体负责,组织了专门的起草班子。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问卷调查、开展征文、观点论证等基础上,历时1年5个月,10易其稿,历经总局机关五下五上、全系统两下两上反复征求意见,经过系统内外质量专家论证、提请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征求意见,使规划不断成熟和完善。   《规划》具有以下5个方面特点:一是战略定位准,体现前瞻性。《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作为贯穿全篇的灵魂和精髓,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都有体现,并设置专栏详细阐述质量强国理论、内涵、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二是发展思路明,体现创新性。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质检工作的要求,围绕总局党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突出质量和安全,把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和创新要求贯穿始终。三是政策措施实,体现可操作性。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清晰地描述未来5年各项业务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和实现途径,做到能量化的尽量量化,能细化的尽量细化,增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涵盖内容全,体现综合性。在宏观上,注意做好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总局牵头编制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衔接,与有关司局牵头编制的专项规划相对应。在内容上,涵盖了全部质检职能,包含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全面业务,既照顾到面,又关注到点,做到统筹兼顾。五是表述方式活,体现直观性。除文字表述、定性描述外,还设置了8个专栏图表,力求形式活泼,简洁明了,提高《规划》的直观性。   质检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也是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质检事业发展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大好机遇与严峻挑战同在。首先是具有良好基础。质检总局成立10年来,完成了“十五”、“十一五”两个5年规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质量工作得到加强,质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质检职能有效发挥,质检事业健康发展,质检系统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质检工作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第二是面临良好机遇。“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质检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关心支持质检工作,为质检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5年规划纲要》强调质量、标准、认证认可、品牌、检验检测,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关注和表述前所未有,对质检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三是面临严峻挑战。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质检部门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维护质量安全、守住安全底线,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规划》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准确把握质检工作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开创质检事业发展新局面。   质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规划》紧扣“十二五”主题和主线,紧密围绕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紧密结合质检职能,提出了质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为引领,以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为己任,以从严治检、强化监管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提出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工作方针:   抓质量。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综合发挥质量监管和质量基础作用,大力推进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保安全。坚持人民质检、为民服务,坚持从严监管、防范在先,以质量为基础,以安全为底线,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严格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努力维护产品质量安全和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   促发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主题主线作为质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国家外交外贸大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依照科学发展目标确定质检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质检政策,运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质检工作成效。   强质检。深入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推动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不断夯实质检基层基础,提升质检系统履职能力,始终保持质检事业发展生机与活力。   质检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产品质量监管和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得到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口岸疫病疫情防控更加有力,质量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质检工作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成效。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设质量强国成为广泛共识,以质取胜理念深入人心,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质量安全监管更加严密,质量诚信建设不断加强,质量违法行为有效遏制,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改善,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三是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更加有力,口岸疫病疫情防控更加严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更加有效,维护国门安全作用更加突出。四是质检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疫检测、质检科技和信息化等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质检工作有效性进一步发挥。五是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成效显著,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质检基层能力不断提升。   《规划》还特别提出,“十二五”时期,质检系统牵头制定并积极推动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大力建设质量水平提升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主题主线服务工程、基础能力强化工程、规划实施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   《规划》首次提出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并以设立专栏的方式进行了明确表述,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时期质检工作的重点:建设质量强国,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把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本途径,树立科学质量观,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格局。加强全社会质量诚信建设,推动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质量竞争力,建设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大、质量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集群,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以质量引擎经济社会发展,以质量提升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质量保障。   《规划》第二至第五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质检工作4个领域的重点任务,即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切实维护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这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在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方面,提出要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建设质量诚信体系、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科学实施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与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在切实维护质检相关领域公共安全方面,提出要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全力维护食品安全、维护口岸卫生安全和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传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方面,提出要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大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方面,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强化计量基础、提升质检科技实力、加强质检信息化建设。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了创造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凝聚整体合力,推动各项任务如期完成,《规划》提出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质检工作体系。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完善适应质检工作现阶段特征、有利于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着力解决制约质检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质检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完善决策科学、管理有序、运转高效、服务到位、保障有力的质检行政管理体制。加强质检事业发展宏观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质检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增强质检事业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二是加强质检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健全竞争择优机制,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强、作风硬、讲团结、有水平的各级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活动,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开拓创新之风、团结和谐之风。坚持从严治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三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坚持重心向下、强化基层,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总结推广基层建设经验。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基层分类建设标准,明确基层建设目标,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推进分类指导,加强分类管理。开展基层能力达标活动,建立基层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基础设施、技术手段、执法装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科学编制预算,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质检工作的支持。加强计财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确保重点项目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履行质检职责、提升检测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资金最大效用。   五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外协调配合,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质检工作最大合力,为质检部门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自觉将质检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支持和帮助。密切与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共同构筑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质量安全防线。推进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广大企业以质取胜、恪守诚信,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讲诚信、重质量风尚。   六是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各级质检部门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推进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结合每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总结规划推进实施情况,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任务。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强督促检查,定期进行考评,促进规划实施。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十分明确。《规划》号召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 江西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提供“江西方案”
    今年7月22日-23日,江西召开了省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江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努力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提升民生共建共享水平上奋勇争先,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青山巍巍,溪水潺潺,鸟鸣啁啾,入秋的赣鄱大地,宛若一幅幅山水画,目之所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立足在“十三五”以来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江西正大步迈向追梦“绿富美”的进程。守护绿水青山见证高质量发展历程 近期,江西经济发展利好消息频传。“十三五”以来,江西全省GDP年均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GDP增长12.9%、总量居全国第14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9%、25.7%… … 数据充分说明了江西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态势愈加强劲。与此同时,江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的78.7%上升到2020年的96.0%,提高17.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西段Ⅱ类水质由2015年的66.7%上升到2020年的100%;鄱阳湖点位水质优良比例由2017年的0上升到41.2%,总磷浓度由2017年的0.078毫克/升下降到0.058 毫克/升。全省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前所未有、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力度前所未有、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进展前所未有、人民群众的感受满意程度前所未有。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江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2.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4.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长江干流10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 7月22日,江西省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要求,今后继续在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上奋勇争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升产业优势力促高质量发展进程 一段时期以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陆续接受新华社等媒体的专访,在如何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加快崛起上擘画了江西产业发展前景。 江西将努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做优做实做强做大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重塑“江西制造”辉煌。同时,加快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商务法务咨询、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以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升级发展。 江西将用心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壮大VR、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着力建设“物联江西”“智联江西”。 江西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不断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同时,江西将充分利用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的“江西风景独好”名片,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倒逼形成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使“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构筑生态屏障护航高质量发展过程 “江西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今年1月份验收完成,为让这些新建站发挥有效作用,我们对长江经济带水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有效,发挥水质自动监控预警作用。”日前,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综合技术科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2020年江西省建成了119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数量居全国第三,与国家有效联网率居全国第一。 这是江西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代表。 截至目前,江西建成由64个国控站、122个省控站组成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由76个国家地表水、10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9个长江经济带水站组成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由12140个点位组成的声环境监测网,建成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9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531座,危废处置能力达到48.45万吨/年。 江西在形成水、气、土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预警功能的同时,一批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也加快形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被列入国家清单在全国推广。 江西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全流域生态补偿、国土空间规划、环境治理体系、绿色金融改革、生态价值转化、河湖林长制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发展“靖安模式”、废弃矿山修复“寻乌经验”、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景德镇“城市双修”等成为全国典型。 绿色是江西的底色,在从“生态佳”到“生态+”的行程中,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江西路径”越走越宽,进而把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 广东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发展纪实
    扬帆逐浪正其时   ——广东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发展纪实    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检中心的检测人员正在做热水器性能测试    电器检测人员正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光束光谱分析系统2米光球上做电光源产品性能测试。   5年来,注重资金投入,经多方筹集资金达2亿多元,发展成为拥有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质检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5年来,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使一个装备落后的技术检验机构,发展为可以对电子电器、金属材料等42大类2898个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检测服务的大型综合机构,基本覆盖了日常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   5年来,注重“科技兴检”,先后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达52个 申报取得10项国家专利,已成为集检测与科研于一体的技术机构。   三组数据显示,广东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质计中心)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以当地产业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积极配合全省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国家质检中心等技术机构建设,建起了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以省级质检站为基础的技术机构网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内引外联 助推产业   佛山,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级城市。   工业的强力发展,推动着地方经济发展的浪潮永不停歇,培育、造就了全国为之瞩目的家电、陶瓷、燃气具、铝型材等产业。   家电产量占广东省的60% 建筑陶瓷占全国的60% 微波炉占世界的50% 铝合金型材、不锈钢建材产量占全国的40%。正是这种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使佛山“产业集聚”的特点十分突出。   为此,质计中心围绕产业结构上档次、质量上台阶、产业上规模做文章,成为佛山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多年来,质计中心根据当地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不断加强技术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以当地产业资源为依托,以服务地方企业为宗旨,积极配合全市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行业性和区域性质检中心,努力构建以国家级检测中心为支撑,以省级检测站和市质计检测中心为基础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品质量技术检测平台。   早在2004年6月,“以专业化为根本、以制度化循规范、以市场化创效益、以国际化促腾飞”为理念的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佛山狮山检测基地成立。   经过不懈努力,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检中心的检验场地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而且拥有了更为齐全、先进的燃气具检测设备。其中自主开发的燃气配送系统、燃气具模拟风雨实验设备、热工性能测试设备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燃气具整机方面的检测能力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长期以来,佛山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了国家、省、市、行业委托的各类检验任务,及时发现了燃气具产品存在的多种质量问题,并组成专家组论证分析,进行解决,促进了燃气具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目前,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能力认可和授权项目达161项,其中国内标准58项,国外标准118项,覆盖了北美、欧洲、日本、中东等燃气使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燃气产品标准,体现出该中心国际化发展的水平。   尤其是燃气具产品走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该中心牢牢把握机遇,大力拓展国际检测市场,加强同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认证机构进行合作。北美的CSA、UL,欧洲的GASTEC、IMQ、TUV,日本的JIA,澳洲的AGA等国际著名燃气具认证检测机构与佛山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或合作实验室,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声誉和地位。   通过“内引外联”,使国内特别是广东省燃气具产品出口认证企业享受到本地化服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近年来,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检中心在为广大企业提供国家级检测报告的同时,通过与欧盟和北美燃气具行业最权威的认证机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使产品出口认证企业享受到本地化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进入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通行证”,而且也使国内企业的国际认证费用和认证周期大幅缩减。近年来,该中心还通过举办出口产品国际认证研讨会,帮助企业了解国外对出口产品的要求和出口认证程序,极大地促进了燃气用具行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为广东省燃气具行业的发展壮大、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出口创汇额的迅速增长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广东省燃气具产业已由10年前占全国份额的40%跃居为66% 出口企业的数量从几家发展到了现在的50多家,出口量占全国的75%。   目前,该中心已构建起了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平台和技术标准研制平台,不仅具有组织牵头、指导和引导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而且也为当地产业在行业标准、质量检测、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安全保证、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培育名牌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技兴检 提升能力   为了更好地、全方位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引领行业健康发展,该中心非常重视科研能力的建设,通过科研来带动业务,通过科研来提升检验能力,通过科研来提高地位、树立品牌,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集检测与科研于一体的机构,以便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5年来,质计中心通过“科技兴检”,投入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和引进高技术人才,使科研、检测、标准制定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企业为得到有用的产品质量检测数据而主动要求上门花钱买“服务”的转变。   过去,质计中心的主要业务收入是靠到企业检测服务收费。那时,由于重检测轻科研、检测手段和项目不全,使得检测能力不强,企业对一些检测服务项目并不需要。因此,给企业造成的印象是服务为收费而来。几年前,质计中心认识到,只有通过“科技兴检”才是提高质检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质检系统综合实力、支撑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为此,质计中心将科研和人才引进作为技术机构的发展方向。3年来,引进了多名博士、硕士和一批本科毕业生,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相对稳定、整体优势明显、梯队结构日趋合理的技术骨干队伍。中心还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博士4名、硕士33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多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近百名,具有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提高科研能力,一方面,质计中心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致力成为产业发展提升的技术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通过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与国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始终瞄准国际水平,站在行业的前沿。质计中心燃气检测部及时跟踪掌握国际燃气用具行业质检科技、产品质量技术壁垒信息,在科研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中心逐步向科研型检测机构转型。开发的热水器模拟风雨综合检测和热水器性能综合检测系统等30多台(套)设备,以及检测数据采集、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6项国家专利。同时,质计中心积极发挥与企业的互动作用,将所掌握的检测方法和研制的新型检测设备介绍给企业,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使一些企业开发的燃气快速热水器热效率比普通燃气热水器提高15%~20%。针对吸油烟机性能国家标准中油脂分离度检测方法与老百姓实际厨房使用情况不一致,气味降低度检测方法重复性较差的情况,质计中心结合国际标准,自行研制符合国情、重复性高的检测装置,为吸油烟机性能国家标准的修订进行基础性试验,提供第一手数据,该“吸油烟机气味降低度及油脂分离度检测装置”项目鉴定,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性,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检测技术领先水平,对提高我国吸油烟机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有重要的意义。正是检测能力和检测技术的提高,在行业内树立起了权威性,一些燃气具企业为得到自己产品开发的真实数据,纷纷上门花钱买“服务”的业务量占了全年的70%,并且经常处于预约等候状态。   将科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依托自身人才与技术优势,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多年努力,质计中心的检验能力、人才队伍、实验室规模、国际交流得到了快速发展。多年来,质计中心电器检测部一直跟踪产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把握电器行业技术标准动态和国家电器产品节能政策,尤其是该部门发挥自身人才与技术优势,自行承担的“高效节能灯具的产业化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的制定”项目小组的课题设计、产品研发、标准编制等工作。通过技术攻关获得2×36W“高效节能荧光灯灯具”专利技术,从嵌入式灯具的生产工艺入手,设计并研制一种2×36W“高效节能荧光灯灯具”,能效因数达到节能评价值水平,将管形荧光灯灯具只有45%左右的效率提高到了65%,代替目前的3×36W灯盘,一年就可以节省105千瓦时电。按本地某照明企业年产量2亿支计算,一年可省电21亿千瓦时电,节省电费约10亿元。此成果不仅在行业内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使质计中心成为照明企业的检测平台和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他们围绕地方产业特色,致力打造公正权威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产业是佛山市的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质计中心金属材料检测部发挥技术优势,助力产业集群调整、优化、提升。在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从原材料进货到产品出厂全过程、更加快捷贴身的检验检测服务之外,一方面通过指导企业创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助有条件的企业兴建实验室,帮助企业选购仪器设备、确定检测方法,致力成为企业的科研试验平台。另一方面针对产品存在的多发性、共性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攻关,深入企业查找症结,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目前,100多家铝型材生产企业主动与质计中心签订长期产品检测技术服务协议,从而引导和推动铝型材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目前,已有国家燃气用具、陶瓷及水暖卫浴、汽车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电光源、铝型材等11个省检验站落户质计中心。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名博士和33名硕士及3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带动下,先后参与制(修)订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达52个 在国家级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0篇以上,申报取得10项国家专利。几年来,质计中心在“科技兴检”的带动下,通过科研带动了业务,通过科研提升了检验能力,通过科研树立了品牌,已成为集检测与科研于一体的技术机构。   擦亮“眼睛” 当好“耳目”   5年来,质计中心从一个装备落后不起眼的技术检验机构,发展成为拥有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质检中心,不仅可以对电子电器、金属材料等42大类2898个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检测服务,基本覆盖了日常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而且还取得欧美等十几个国际知名实验室认可,实现了当地产品“一次检测、50多个发达国家认可”的国际多边互认。被当地政府和企业誉为政府观察产品质量的“眼睛”,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耳目”。   在当好政府部门产品质量监管的助手方面,充分发挥“眼睛”作用。质计中心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的同时,通过完成定期和委托的质量监督抽查和专项检查,将相关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为政府监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质量信息。   建筑陶瓷产业是佛山的支柱产业,出口量占全国的50%。几年来,质计中心发挥“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佛山)检验中心”的作用,在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调查等任务后,对相关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交报告。根据分析的问题,一方面对抽查发现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整改 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和实验室规划建设,培训检验人员,使企业能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产品质量。3年来,质计中心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和技术,跟踪国际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技术贸易壁垒,为当地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了符合进口国技术要求的检验报告,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检验技术手段。去年,国家监督抽查陶瓷砖产品364个批次,合格率为73.4%,其中广东产品80个批次,合格率为9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产业是佛山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有规模以上企业1300多家、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方面绝大多数铝型材生产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缺乏技术改革、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产品质量不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不少企业以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碰到的众多关于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质计中心一直承担着省、市质监和工商部门下达的监督检验、市场抽查等检验检测任务,并为社会各界,尤其是生产企业、销售商提供各类质量鉴定、仲裁、采标等产品委托测试试验业务,每年出具检验报告5000多份,有效改善了当地铝材企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在提升铝材行业产品质量、打造和提升佛山铝材区域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当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服务员方面,充分发挥“耳目”作用。在当地产业发展中,质计中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质计中心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签署了《ILAC-MRA/CNAS国际互认联合标识使用协议》,意味着凡是本中心出具的使用ILAC-MRA/CNAS联合标志的检测报告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一方面,通过建立相互同行评审制度,形成国际多边互认机制,并通过多边协议促进对认可的实验室结果的利用,从而减少技术壁垒。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检测结果互认,促进企业出口,帮助企业降低测试成本,减少测试周期,使企业能快速地获得出口证书。通过这种合作,不但可以提高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了解国外技术机构的运作流程,而且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国际标准及指令的变化,从而更快地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   每年质计中心为佛山、广东省内乃至国内企业出具各类产品检验检测、计量检定/校准报告数以十万计,为政府护航产品安全、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进一步确立了质计中心作为区域检验检测权威机构的优势地位。   发挥作用 服务经济   佛山,也是一个名牌产品林立的地方。   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山产业集群正朝着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区域布局越来越广的方向发展。   为配合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质计中心的建设也围绕着产业集群与时俱进,为企业搭建起良好的公共性的科技服务平台。   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做“同行的龙头,监管的助手”成为质计中心的定位为理念。   目前,构建高水平的公共产品检测和创新平台,其目的就是促使企业更快地提高水平,让产业更快地升级,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拼价格的低级竞争,走上拼核心技术的市场竞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质计中心建设的更大作用是促进传统产业的更快升级。   质计中心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不断促进当地企业自身进行技术创新,成为广东支柱产业的领跑者。为全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全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发挥重要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质计中心建设的更大作用是促进产业的更快升级。   一是发挥中心平台作用,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几年来,质计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佛山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对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扶持企业创名牌作为开展质监工作的主线,推动企业做强做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真诚服务取信于企业、以创名牌成绩取信于政府。   二是发挥中心服务作用,加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构筑和完善全市产品质量和计量检测体系,将质计中心建设成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产品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及建立一批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权威检验机构的交流,开展国际间的互认与合作,开展名牌产品与国内外同行业名牌产品的比对试验,通过对产品标准、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比对,及时发现不足,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名牌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出口。鼓励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技术指标先进的企业标准,积极予以推荐升格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鼓励名牌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质量改进和质量攻关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三是发挥中心推动引导作用,将优势产业质量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广东名牌产品企业以大中型企业居多,规模优势明显,产品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较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省产业结构特点和总体竞争力。质计中心在名牌带动战略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是发挥中心技术保障作用,促进了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名牌带动战略实施几年来,反馈结果显示,企业在获得名牌后综合实力呈持续上升趋势。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对象,不仅是已获得名牌的企业,也包括正在为争创名牌而继续努力的企业,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就如同“领头羊”,在家用电器等产业制造业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质计中心将极大地带动行业和配套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以质计中心为支撑的技术机构不断发展,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质监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且也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质监技术机构,贴近产业升级,在提供国际、国内产业信息,协同企业科研开发,配套公共检测服务,推动产业转移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支撑作用。
  • 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检测装备是以工业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为基础,围绕制造工艺实施、生产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与制造工艺强耦合,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用来实现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等目标的在线检测装备。当前,智能检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各行业。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具有重大意义2023年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智能检测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补齐短板弱项、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在制造业检测领域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其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产业数字化,装备要先行。发展智能检测装备将为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装备支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根本保障。再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检测装备,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检测精度、质量稳定性,实现装备性能、效能和价值的提升,有利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窗口期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指导性文件,支持以智能检测装备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做大做强,智能检测装备技术、产品和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的窗口期。一方面,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检测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智能检测装备的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被赋能跃升,正在推动制造业检测方式、产线运行模式甚至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将倒逼智能检测装备提质增效。终端产品的定制化、集成化、智能化需求快速增长,将倒逼企业以更短周期调整产能、更新产品。智能化产品也相应要求必须配备生产过程检测,而且要求智能检测装备具备更高精密度、更快速的检测性能。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认识到,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部分重点行业及应用场景“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大量存在,成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随着智能检测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为抓住发展机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从标准引领、场景驱动、平台服务、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快建设智能检测装备标准体系。要定位好技术指标要求的时代属性,针对国产产品“能用但不好用”问题,突出“三性两化”(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性指标,强化环境适应性等装备应用性能技术要求,推动标准体系成为用户“敢用”“愿用”国产检测装备的有力保障。二是要注重智能检测装备与场景结合、与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当前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的环境参数往往趋向极端化,原位实时检测需求迫切,需要推动检测装备与制造场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检测装备向高精准、高可靠、高环境适应等方向不断发展。要突破高精度传感器、工业相机、光学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三是要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智能检测装备与工艺结合深度不够、用户不愿用不敢用等问题,要建立公益服务机构,支撑政府,联合引导制造商和用户牵手,打通供需链条两端,促进政产学研协同,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验证,以共性平台强化中试验证能力,尽快推动新型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与产业化。四是要推动智能检测装备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价值链的拆解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变现,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同时要注重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促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五是要强化人才培养、支持打造人才团队。人才是竞争焦点,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企业需求端出发,依托高校院所定向培养专业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加速构建创新能力强、产教结合紧密、培养机制灵活的人才创新环境,稳固打造具有行业优势的应用型团队,实现智能检测技术的可持续供给。
  • 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仪器如何“乘势而上”?
    近年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潜行。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石化化工行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全面升级,协同能源低碳转型,积极利用氢能、光伏、锂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主要目标。仪器信息网邀请了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广通、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员分析表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慧峰以及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气相色谱和化工能源行业经理吴建涛,就“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看科学仪器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广通表示,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的概念。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助力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应对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快速扩大,而传统的汽柴油市场和炼化企业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因此,油转化、油转特、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和化学品的研发,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关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将基本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结构布局、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在自主创新方面,油品分子水平、催化剂研发等领域在科研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超高分辨质谱技术、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原子分辨透射电镜、球差电镜等超高端分析仪器发挥了关键作用。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员分析表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慧峰补充道,我国自主创新不仅在科研实验室取得突破,还在生产装备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国产分析仪器逐渐配套炼化企业各工艺流程,快检/在线分析仪器在数字电厂、智能制造等领域需求旺盛。在节能减碳方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气相色谱和化工能源行业经理吴建涛从仪器生产企业角度阐述了科学仪器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科学仪器本身能耗较高,例如气相色谱的功率可达2000-3000W,但Agilent 8850气相色谱仪能够降低能耗30%,并通过自动载气切换系统实现氦气80%的节约。未来,智能实验室和关灯实验室的创新发展也将助力低碳高效发展。总结来说,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从多个层面发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仪器企业应紧抓发展机遇,在绿色低碳仪器、高端分析仪器、在线/快检仪器等领域加快布局,为行业自主创新、节能降碳提供了有力支撑。
  • 计量现状与展望:夯实计量科技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和《“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发展,《“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对于“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有序、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下面我着重对《规划》中计量领域的内容谈一下现状与展望。   一、计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础   计量是测量的科学及其应用,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计量是创造质量和控制质量的重要物质手段,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计量准确度的每一次提升,对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毫无疑问,计量支撑发展,质量成就未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计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将在市场监督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规划》充分体现了市场监管总局对计量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从计量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和挑战出发,明确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推动计量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提升经济全球化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十三五”计量科技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计量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建成国家计量基准185项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6.2万余项。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从“十三五”开始时的1266项,增长到目前的1805项,增幅43%,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成为全球有能力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的八个国家之一。拥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建成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下设12个技术委员会中,担任主席和候任主席数量居首位。“温度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测量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高铁、大飞机和海洋装备等重点产业的研发与生产,促进了电子、生物和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十四五”计量科技面临新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计量科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5月20日,新的国际单位制(SI)正式生效。这是计量史上的重要变革和里程碑式事件,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比尔菲利普斯所说:“这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测量科学最伟大的革命”。计量迈入量子化新时代,国际计量格局面临历史性重构。我们应该迎头赶上,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多极计量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前期,我国在计量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满足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计量支撑能力缺失、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与发达国家计量技术机构相比,在发挥计量作用、提升计量地位、优化科技发展布局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前沿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跟跑阶段、重点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有待突破、新型量传技术和计量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应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进一步推进计量科技发展的自立自强,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重大变革,跻身世界计量科技前沿。   四、“十四五”计量科技重要攻关方向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国际形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变”字。为此,应当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规划》准确分析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生态,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要求,提出“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研究,助力提升质量竞争优势”,部署“量子计量基标准和新型量传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开展量子计量基标准、量子传感、芯片尺度计量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生命科学与健康、绿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进制造、新材料、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的计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计量仪器和标准器,提升计量支撑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力。   这里我主要选两个方面展开说一下:第一个是绿色低碳领域研究。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将开展碳计量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生态环境监测、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发电、储能及并网领域的计量测试技术,建立覆盖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溯源体系,提升碳排放计量监测能力,加速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支撑相关行业的 绿色低碳发展。第二个是生命健康领域研究。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生命健康与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进一步强化了提升生命健康计量能力的迫切性。“十四五”时期,将加快特征生物分子多维度智能识别与表征精密计量技术,新兴生物功能性物质结构、分子诊断与细胞诊疗等的质量控制技术,重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及性能评价量值溯源技术,医学诊疗设备计量技术等研究,持续提升生命健康领域的计量支撑能力。
  • “十四五”外贸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明确: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
    商务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财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国际发展合作署、银保监会、证监会、邮政局、外汇局、知识产权局,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将《“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各地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规划》细化落实政策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请国务院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按照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完善配套措施,指导并支持各地方做好《规划》落实工作。三、商务部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商务部2021年11月18日《规划》部分内容涉及检测认证领域,认证君为您摘编如下:1. 建立绿色低碳贸易标准和认证体系。完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支持认证机构加快拓展绿色低碳贸易认证服务,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推动国内国际绿色低碳贸易规则、机制对接。探索建立外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鼓励引导外贸企业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转型,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2. 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进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培育云外包、众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研发、设计、 维修、咨询、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对外发包, 助力构建稳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服务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利用 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数字制造外包。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优化示范城市布局,开展综合评价和动态调整。3. 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进一步健全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国内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推动国内标准走出去。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推动国内国际质量认证结果互认,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 4.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完善配套产业,打造一批以产业链为纽带, 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外贸企业集群。指导各地建立多种形式的基地管理服务机构,支持营造有利于创新要素聚集的环境,搭建研发、检测、营销、 信息、培训、物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动态管理,提升发展质量。5.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推广产业链“链长制”,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研发、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外贸产业从东部地区积极有序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家级经开区转移。6. 国际营销体系建设行动。重点推动汽车等行业品牌企业建设国际营销服务网 点,探索建设备品备件库、检测维修平台、技术服务中心等。实现境外营销服务 网点覆盖全球100个主要市场。国家级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5家左右。指导地方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工作交流,推广好经验 好做法。
  • 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强化高光谱技术
    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关键目标中提到要尽快实现气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应强化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及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应用。以下为通知全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22年4月28日(本文有删减)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纲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二、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国家气象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气象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予以重点支持。加强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暴雨、强对流天气、季风、台风、青藏高原和海洋等大气科学试验。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国际气象科技深度合作,探索牵头组织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海洋、青藏高原、沙漠等区域气象研究能力建设,做强做优灾害性天气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探索统筹重大气象装备、气象卫星、暴雨、台风等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推进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在关键区域建设一批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强化气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探索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气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实施气象科技力量倍增计划。(五)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数值预报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气象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揭榜挂帅”制度。深化气象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健全气象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气象科研诚信体系。三、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六)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观测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持续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体系,强化遥感综合应用,做好频率使用需求分析和相关论证。加强全球气象监测,提升全球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发展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推进国产化和迭代更新,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和试验验证体系。科学加密建设各类气象探测设施。健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七)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能力建设,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完善台风、海洋、环境等专业气象预报模式,健全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提高全球重要城市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重要气候事件预测水平。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分析平台。(八)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九)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在确保气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开放和共建共享。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监管制度,研制高质量气象数据集,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适度超前升级迭代气象超级计算机系统。研究建设固移融合、高速泛在的气象通信网络。构建数字孪生大气,提升大气仿真模拟和分析能力。制定气象数据产权保护政策。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十)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鉴定评估制度。发展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能力建设。(十一)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根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基础设施标准、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小区广播等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十二)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编制和实施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加强国家、区域、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国家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建设。发展安全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和高性能增雨飞机等新型作业装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国家重大活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十三)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预警信息制作、发布规范。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评估,督促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五、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十四)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强化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及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应用,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和粮食产量预报能力。面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开展种子生产气象服务。建立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探索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十五)实施海洋强国气象保障行动。加强海洋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实施远洋船舶、大型风电场等平台气象观测设备搭载计划,推进海洋和气象资料共享共用。加强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全力保障海洋生态保护、海上交通安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强化全球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能力,为海上运输重要航路和重要支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十六)实施交通强国气象保障行动。探索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分灾种、分路段、分航道、分水域、分铁路线路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强化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和部分重点水域交通气象服务。加强危险天气咨询服务。建立多式联运物流气象服务体系,开展全球商贸物流气象保障服务。(十七)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升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建设运行和调配储运气象服务水平。强化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健全相关制度政策,促进和规范气象产业有序发展,激发气象市场主体活力。(十八)实施气象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行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加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地区气象发展取得新突破,支持中西部地区气象加快发展,构建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六、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十九)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增强农村、山区、海岛、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二十)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等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二十一)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按照有关规划加密城市气象观测站点,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将气象服务全面接入城市数据大脑,探索推广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洪排涝、交通出行、建筑节能等智能管理的气象服务系统。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二十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强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等气候承载力脆弱区影响的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强化气候承载力评估,建立气候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在重点区域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预警和智能决策能力建设。加强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动态跟踪研究。建立气候变化监测发布制度。加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增强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科技支撑能力。(二十三)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建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和信息统一发布制度,研究加快相关监测网建设。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开发资源量评估,对全国可利用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进行全面勘查评价。研究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提高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探索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气象服务基地,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二十四)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实施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气象服务。建立“三区四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及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生态气象服务机制。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象公园、天然氧吧、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八、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二十五)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国家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支持力度。实施专项人才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气象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深化气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二十六)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加强大气科学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拔尖学生培养。鼓励和引导高校设置气象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气象跨学科人才培养,促进气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高水平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将气象人才纳入国家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人才队伍转型发展和素质提升。(二十七)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好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有关规定。统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人才发展,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地方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气象工作,优化基层岗位设置,在基层台站专业技术人才中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夯实基层气象人才基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九、强化组织实施(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统筹做好资金、用地等保障。中国气象局要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开展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示范。(二十九)统筹规划布局。科学编制实施气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推进气象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气象服务供需适配、主体多元。建立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和监督协调。(三十)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健全气象标准体系。(三十一)推进开放合作。深化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强风云气象卫星全球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气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气象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在世界气象组织等框架下积极参与国际气象事务规则、标准制修订。(三十二)加强投入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支持气象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项目建设。完善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机制,支持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按规定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 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成功召开:开启血液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021年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向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盛大的中国顶级血液学高质量学术大会。本次大会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开启血液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主题,邀请了血液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和同仁,系统总结和客观分析了国内外血液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交流我国血液学“十四五”发展新方向、新布局,凝聚共识,共同绘制中国血液学科建设与发展宏伟蓝图,开启血液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会议采取线上交流的形式进行。本次大会得到了国内众多一线媒体的大力支持,通过CCMTV临床频道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总计突破30万人次线上观看量,体现了大会强大的影响力和血液学科的魅力。CCMTV临床频道将为您带来一系列的会议报道及专家采访,精彩内容,持续呈现。盛会开幕,全新征程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天津市人民政府王卫东副市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顾金辉副司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分别为大会致辞。陆道培院士、曾溢滔院士、刘德培院士、郝玉书教授、韩忠朝院士(法国)、裴正康院士、曹义海院士为大会送上寄语。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各个领域都将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吴远彬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孙瑞娟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聚焦“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学科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路径等话题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吴远彬司长:吴远彬司长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生命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布局和重点目标。他指出,科技进步是带动医学实现革命性进步和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是大幅提升人类疾病防控和治疗水平的根本性支撑力量,要把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摆在科技创新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此次大会的召开,可以助力血液学科“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开辟血液学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孙瑞娟常务副主任:孙瑞娟常务副主任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医疗发展》为题做报告,系统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特别强调了加强临床基础研究的相关举措,提出要设立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的探索研究,为血液学领域如何开展高质量基础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王辰院士:王辰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列为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之一,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鲜明理念,也把医学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医学研究机构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的目标要求”,他从院内研究体系和院外研究体系两个方面,解析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架,系统阐述了核心基地的基本涵义,提出要不断健全学科布局,不断完善体系架构,按照“三步走”阶段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开放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域专家“话”未来血液学是前沿生物学渗透最广泛和深入的学科之一,在领域专家“话”未来专题,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赛娟院士、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军教授和王建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所院长程涛教授及领域内多位专家围绕血液学的未来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血液学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陈赛娟院士:结合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经验,陈赛娟院士讲解了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布局及中心的基本运行方针,三纵三横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特别提到了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等的临床转化研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黄晓军教授:黄晓军教授回顾了血液学发展的历程以及丰富的内涵、现状,分享了血液学国家级中心的建设目标等,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报告了如何凝心聚力,构建中国血液学共同体。王建祥教授:王建祥教授介绍了我国血液学发展概况、血液学临床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分享了血研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血液病精准诊断体系、优化血液病治疗体系并推动新药应用、推进血液病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建立我国血液病监测网络和发现预警标志、建立规模化和高质量血液病临床样本库等五方面的战略目标,希望整体提升我国血液学诊疗研究水平,最终惠及更多血液病患者。胡豫教授:胡豫教授结合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报告了新冠病毒对血液指标的影响,疫情常态化下如何更好的开展血液病诊疗实践工作。程涛教授:程涛教授对血液学科定义与特点首先进行了讲解,对“十三五”期间我国血液学科蓬勃发展情况、我国血液学科现状等重要数据进行了详细汇报,结合造血调控基础研究、血液相关疾病研究、细胞免疫和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样本资源与临床队列研究、关键新技术研究、血液病临床研究等7大急需突破的重点领域的发展现状对血液学科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随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任瑞宝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程临钊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血液学科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高屋建瓴,为未来血液学科的提升及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血液学共享资源信息发布大会持续推动血液学领域共建共享,集中优势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在血液学共享资源信息发布环节,以血液病知识发现、临床研究与实践进展和诊疗规范与路径推广为内容,为血液学领域贡献多部重量级著作;发布了具有多时点、多维度特点的大型血液病专病队列,增加血液学研究的维度和深度;发布标准化、规模化的综合性血液系统疾病活细胞资源库,推进血液学领域的合作共享和跨领域融合;共享血细胞图谱研究成果,打造血液学研究大数据平台,推动基于血液系统各类疾病的精准诊疗。聚焦专题,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聚焦话题,加强深度研讨,大会开设了精准诊断、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护理、儿童血液病、血液肿瘤、骨髓衰竭、出凝血疾病、血液生态、新药研发、免疫治疗、再生医学、运营管理、科普健康等13个专题论坛,围绕血液学发展新方向、新布局及血液病亚专科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各个分论坛的精彩报道欢迎关注CCMTV临床频道“血液科”公众号后续报道。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会议最后,揭晓了2020年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评选结果。大会组委会经情报信息机构全面检索和多轮组织专家广泛推荐,遴选出了25项候选成果。经血液领域相关两院院士、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领域专家进行网上投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早期命运选择等最新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 党建引领科学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松江举办
    7月30日下午,“做强产业链 为集群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学仪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活动在上海启迪漕河泾科技园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得到上海市海关各检测技术中心、松江区疾控中心、区食药检所、区公安物证鉴定中心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包括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企业代表等80多人出席活动,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活动承担单位,携手仪器信息网10余家优秀科学仪器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委书记胡文辉出席并为活动致辞,她强调,为建设好松江科学仪器产业集群,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以强大的组织优势促进企业“同向发力”。要发挥好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让党建成为助力企业发展、行业发展、产业发展的红色动能。二是抓实“店小二”服务,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企业“破壁增能”。要切实以精准的政策、优越的环境、贴心的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的服务生态。三是聚焦人才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构筑企业“发展潜能”。要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构筑人才软实力,激发企业发展强劲动能。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委书记胡文辉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 为推动科学仪器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创新链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企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松江中山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党总支书记、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发布“2024年度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产品、服务、合作清单”。 为强化集群企业与行业部门单位之间的联动效应,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松江区中山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党总支与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党支部、松江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党总支第四党支部、松江海关物控查检二科党支部、松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签约。松江食药检所党支部书记陈睿、上海仪电分析党总支代表分别进行交流发言。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汪曣以“党建引领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与集群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下的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战略发展总监张小师主持,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汪曣、睿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亮、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钧三位嘉宾,分别就科学仪器产业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并有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产学研用等各方如何助力中国分析仪器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科学仪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对政府政策支持、产业链集群服务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为推动科学仪器集群企业与各政府背景的检测机构的深度合作,还在活动现场设置对接环节,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物证鉴定中心等部门与集群企业现场互动交流,探讨业务合作
  • 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p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如何保证其“质”和“量”的重要性并未能真正认识。“靠天吃饭”的中药资源的“质”和“量”常常因受到天然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中药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也反映到中药资源需求和供给越来越突显的矛盾,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个瓶颈。野生中药资源的无序采挖,带来的不仅仅是药用植物本身濒临灭绝,更会导致与之共生的生态系统走向消失的境地。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15~30个物种的危机,中药材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毁灭。2011年以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院士领导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弄清中药资源的家底做出了巨大的重要贡献。本文基于前期有关质量标志物研究的基础,结合笔者在2016年8月召开的中国首届中药资源大会上的题为“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的报告和对分子生药学的一些体会,探讨从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认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p p   1中药资源是发展基础 /p p   中药资源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作为传统中药、民族药及民间草药使用的植物、动物及矿物资源的总和。《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到了42%。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资源量急剧下降,人参、杜仲、天麻、黄连等野生个体濒临灭绝。目前无序而过度的索取,情况很可能已比当时更加危殆。野生中药资源的无序采挖,带来的不仅仅是药用植物本身濒临灭绝,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导致15-30个物种的危机,更会导致与之共生的生态系统走向消失的境地。 /p p   道地药材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生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其具有质优、疗效好的特点。道地药材的质量又与地域性、多样性、可变性和人文性“四性”的特点密不可分,决定了中药资源发展中所占有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p p   1.1 地域性 /p p   地域性是道地药材维系其道地性的基础。中药资源与其所分布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药资源的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均受着地域自然条件的制约。适宜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传统的道地药材。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复制的适宜的自然条件是道地药材的自然基础,否则成不了道地药材!如果过度依赖地域性药材,大产业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深入探讨。 /p p   1.2 多样性 /p p   中药资源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特点,是维持持续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应很好地保护这种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种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新品种。如何保护这种生物多样性,创造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新品种,能否到达新品种替代性目的值得研究。 /p p   1.3 可变性 /p p   可变性是提出资源保护的基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度或不合理的利用,使资源逐渐枯竭甚至消失。若保护得当,使有生命的药用动、植物物种通过繁衍再生,使资源得到发展和扩大(再生性)。为了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利用,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资源消失,促进资源再生。目前基础研究如何与质量研究相结合值得深思,通过基础研究与质量研究来认识其关联性。 /p p   1.4 人文性 /p p   中药资源是中国人民长期与自然及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因而其既有中药本身的物质基础,又有如何使用它们的经验基础,其中物质基础研究需要以人文性来认真整理、总结、发展、提高。但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点需要去发现和证实。无视中药资源的“四性”而盲目栽培引种,或不适当连作,出现品种衰退、自毒化,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土壤肥力改变,将影响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无视质量的无序利用中药资源和扩大利用范围,也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p p   2中药质量是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的核心 /p p   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中药质量的核心问题,质量标准是衡量中药质量的技术体系。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要求,为今后完善中药、民族药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指明了方向。然而现行的中药质量问题、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尚存在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内存在质量的问题,质量标准中测定及鉴别的成分尚不能和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联。 /p p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2016年1-6月公布的1500多批药品检查结果可以看出,90%以上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是中药,其中90%以上又是中药饮片不合格。特别反映出中药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而质量存在问题既反映资源危机问题,更损害了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p p   由于中药材多来源、多产地等复杂情况,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差异悬殊,特别是有效成分的量差异明显。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中药材中,来源于2种或3种,甚至4种或5种的多基原情况较普遍(约占《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品种的三分之一),给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带来许多难题。当前中药质量控制的思路是控制中药中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以及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当用这类药材制成复方制剂时,如果基于测定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来进行质量评价,通常难以真正反映该中药的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p p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及人力、物力的限制,很多中药成分的检测并不是十分合理,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大多数中药的基础研究还十分薄弱,并不完全清楚其成分组成,甚至不明确成分类型。据统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含饮片和提取物)665种,但其中210余种既没有指标成分的定性鉴别,也没有定量测定,而且已经进行过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的品种不超过20%,这也是导致中药难以被外国接受的原因之一。具体品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如冬虫夏草测定腺苷的量、铁皮石斛测定甘露糖的量、板蓝根检测精氨酸的量、九香虫检测油酸的量等,而这些成分既不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也不是专属性成分,检测它们对其质量控制没有实际意义。又如桑叶和一枝黄花等检测芦丁、蒲公英测定咖啡酸等,虽然是有效成分,但缺乏特征性,它们广泛存在各种中药材及植物中,势必会给这些药材的质量控制带来很多漏洞。上述问题削弱了国家药典的科学性和国家法典的权威性。 /p p   在这次资源大会上,黄璐琦院士在题为“分子生药学20年”的报告中指出药材质量因产地、植物年龄、采集时间、加工炮制而异,导致指纹成分相似度低、有效成分量差异大。因此如何从次生代谢物的分析保证临床有效物质是与特有的化学组成的相关性,为研究质量标准及其标志物研究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子生药学的发展,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鉴定、生产和成分的一门科学,所依据的主要是生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学科,在药用植物系统进化与应用研究、生药的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功能基因的发现、药用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及有效成分生产、道地药材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等问题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p p   天津药物研究院张铁军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基于质量标志物的元胡止痛滴丸的“性-效-物”的三元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确定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等5种有效成分为其制剂的质量标志物。陕西中医药大学颜永刚教授的报告强调炮制方法对质量的重要性,指出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大黄的10种化学成分的影响明显。史顺敏等研究证明安徽野生丹参性状特征对脂溶性成分与不同环境下生长条件有相关性。因此要求建立多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炮制程序以及产地差异的质量标准相关研究,以保证药材质量的一致性。因此,希望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为规范道地中药材及其产品质量研究和标准建立提供新思路,通过新质量标准概念研究克服现有质量标准多种不足,提高质量一致性、可控性和朔源性,特别有利于以道地药材为原料的全产业链的中药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 /p p   3中药质量标志物新概念 /p p   3.1 中药质量物质基础的确定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出的依据 /p p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关联性,Q-marker提出的依据: /p p   (1)中药含有多类化学成分且结构类型复杂,它们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关,当具备了一定条件,中药成分就能成为反映中药质量的标志物。药用植物是中药的主要来源,受生物学因素或非生物学因素所形成的植物次生代谢物是其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也是发现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发现新药的重要来源。许多次生代谢物是由初生代谢物衍生而来,其结构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常见的次生代谢物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蒽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而且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类群(如科、属、种、亚种、变种等)的特异性,也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和医疗用途。 /p p   (2)中药化学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生源途径)是化学生物学基础和亲缘学的依据,常见的次生代谢物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蒽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而且不同类型化合物具有类群(如科、属、种、亚种、变种等)的差异,形成不同骨架的亚结构,从而奠定了受多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形成的、存在于不同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这些化合物在植物体内通过乙酸-丙二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等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和合成机制,形成具有千变万化的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并赋予其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治疗用途。 /p p   (3)中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研究和制定标准存在不同方法和不同意见。目前被业界认同的系统的质量标准都在研究或争议之中。在《中国药典》中以1种或几种指标成分量的高低去评价中药优劣的颇多,但是中药的临床疗效并不一定就是某一种或几种成分的作用结果。 /p p   3.2 重申Q-marker的4个基本条件 /p p   为反映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与功效有关物质与质量的关系,重申定义Q-marker的4个条件:(1)中药质量标志物是存在于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与功效有关的物质 (2)Q-marker是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物质 (3)Q-marker具有生物学效应的特异性和来源的溯源性 (4)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体现组方配伍原则(如以君药为主,臣、佐、使药兼顾的原则)。 /p p   中药Q-marker新概念的价值在于回答2个问题:一是Q-marker是用作什么的?是控制药材质量、药品成品质量的,从而保障了临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所以非常有意义。二是提出这些标志物的来源及寻找方法,回答为什么这几个特异性的标志性成分就能反映中药质量。中药质量是关系民生的大事,Q-marker概念和研究理念以及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对中药标准化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药标准化研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Q-marker研究理念的方向,共同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通过“深入”研究、“浅出”标准,才能切实把中药标准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更多的中药标准走向世界。 /p p   3.3 通过质量标准和Q-marker研究提高药材品种鉴别水平 /p p   从《中国药典》2010/2015年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系统分析了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当前中药产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质量的物质基础的确定及Q-marker的提出依据及其对中药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中药Q-marker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次生代谢物来源的生物学属性、制造过程有效物质传递和从药材-中间产品-成药的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及中医药理论(如药性的物质基础)、中药配伍理论(如君-臣-佐-使)等中医药理论体系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以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p p   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此次资源大会上发布的研究信息表明山茱萸的标志成分为山茱萸碱、山茱萸次碱、甲基山茱萸碱和羟基山茱萸碱。湖南中医药大学在该会议上报道了有关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分析信息,发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指纹具有高度等效性,比较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双黄连片和银翘解毒片也具有高度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这2种药材的产业应用奠定了质量基础,也为相关中成药制剂与疗效相关的标志物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p p   3.4 提高国家药典的科学性和国家法典的权威性必须用科学的质量标准予以完善 /p p   由于中药材多来源、多产地等复杂情况,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差异悬殊,特别是有效成分的量差异明显。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的中药材中,来源于2种或3种,甚至4种或5种的多基原情况较普遍,给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带来许多难题。特别是当用这类药材制成复方制剂时,如果基于测定1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量来进行质量评价,通常难以真正反映该中药的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p p   目前建立中药的评价标准是从中药真假、优劣的质量标准的基本点出发。这就与基原的鉴别和确定直接有关。建立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获得具有多个特征成分分析方法、指纹图谱,使之具有特异性和可控性,是质量标准的基础。笔者考虑中药传统理论、遣药组方、成药制备、剂型和用法等复杂性,提出中药Q-marker的概念,为规范中药质量研究和标准建立奠定基础,以克服现有质量标准的多种不足,提高质量一致性、可控性和朔源性,有利于中药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 /p p   4推进“中药资源-质量-质量标志物”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p p   中药Q-marker的提出密切中药从“资源-物质基础-有效性和安全性-质量控制”的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手段、质量评价指标及质量标准与中药的有效性关联性不强,缺少能反映中药有效性的核心质量概念的统领,在药材、饮片、中成药质量研究中存在碎片化的倾向。中药Q-marker概念的提出,针对中药生物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中医药体系的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 /p p   中药Q-marker的提出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中药Q-marker源自中药基原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经历采收加工、炮制及制药工艺过程的物质传递及化学变化,最终以复方制剂的形式通过药物传输过程发挥临床疗效,其以物质-功能为核心贯穿中药形成及生产全过程,以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为研究的核心范本进行质量研究,确定质量标志物,并向药材和饮片(及炮制品)溯源,并向复方制剂和中成药延伸,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性、差异性、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p p   为了落实2016年3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为今后完善中药、民族药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为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供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策略,通过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质量的传递性和溯源性,有利于建设质量创新质量体系和提升产品质量标准,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p p br/ /p
  •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夯实质量基础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下旬,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与粮食检验技术研究所要完成933个批次的食品检测任务,该所综合业务科负责人尚强胜说:“研究所由三家检验机构整合而成,这三家检验机构以前分属于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机构改革合并后,不仅人员、技术、资源可以共享,好多项目做起来也容易多了。”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自2020年12月31日组建成立以来,立足公益性、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定位,以夯实四大质量基础为抓手,扎实推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深入实施“1234”工程,即“搭建一个平台”,搭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两个能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做好三个服务”,全力服务政府监管、安全底线和产业发展;“实现四个转化”,产品实验室向产业实验室转化,检验实验室向学术实验室转化,综合实验室向专业实验室转化,常规实验室向智慧实验室转化。同时,坚持党建引领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重塑性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高效转型与创新驱动相结合、突破瓶颈与补齐短板相结合,以技术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为内容,不断提升引领型技术平台、保障型技术平台、支撑型技术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溯源链现代质量公用技术体系。由于同类型产品的检验检测具有相似性,仪器设备相近,但因隶属不同,同一区域内同类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并存,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2020年12月,我省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粮食和物资储备、药品监管等部门的22个省、市级技术机构整合成13个专业研究所,并将标准、计量、认证纳入改革范畴,组建成立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整合组建的省检中心打破行业壁垒,将22个独立运行的机构根据专业和职责进行结构性重塑,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根据各专业所任务情况,合理调配设备资源,解决设备使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了人才、装备、技术、经费、场所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在满足自身检验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向社会开放大型高端设备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目前,省检中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08万余台件,业务范围涵盖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涉及工业产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粮食、特种设备、纤维制品、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领域。计量方面建有10大类298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00余项检测校准能力;标准方面拥有文献馆藏16万件,标准题录库数据60万条;特种设备检验方面具有8大类68个品种的全项检验能力;产品检验方面具有118大类、2092种产品、13634个参数的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是我省整体规模最大、技术能力最强、业务领域最广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围绕“六大安全”监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省检中心统筹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和资质优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创新“清单式”“点餐式”技术服务,推动实现了机构改革“1+1>2”的整合效果,为行政监管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保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技术服务。在能力建设方面,新申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近30项,新增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产品等30类75种产品251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显著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水平。在服务保障方面,围绕我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年均完成各类监督抽检任务近2万批次,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超17万份。在服务模式方面,进一步统筹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资源优势,大力推行实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以“打包式”服务精准发力,高标准打造19个“一领域一策”和“一站式”惠企组合服务包,进一步缩减检测时限、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整合前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较小,各机构专家型、研究型人才较少,分布零散,难以形成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成果不够。省检中心组建以后,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兴检,出台系列科技创新奖励激励办法,推动国家质检中心、各类重点实验室创建,各级课题项目、发明专利、科技论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以国家级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牵引培育科技创新。目前,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兽药质量及兽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国家药监局“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实验室”已完成建设;新获批食品药品安全防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顺利批筹,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食醋)已通过现场核查,之后将在氢能及储运装备、中药注射剂等方面积极申报国家级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经过3年的改革发展,省检中心综合管理效能初现,学科体系初步形成,资源互补成为优势,逐步构建起学科鲜明、技术精湛、服务高质、支撑有力的省级综合性质量公共技术平台。
  • 环保产业的发展关键要提升质量和实现良性竞争
    新闻背景   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ldquo 十二五&rdquo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圈定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   《规划》预计&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规划》从财税支持、土地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的支持措施。《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如果没有质量的提升,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只是&ldquo 虚胖&rdquo 。   ●纵观世界经济,在公开竞争的市场领域,没有哪个产业是依靠政府振兴扶持出来的。而优秀的企业也一定是在需求导向下经过良性竞争&ldquo 搏杀&rdquo 出来的。   ●首先对环保要有必要的足够投入,然后政府要为行业内所有企业建立公开、公平的平台,建立起没有非市场因素干预和间隔的市场空间。   ●完善环保产业的市场规制,首先要使需求、供给双方回归到对环境效果的关注上来。我们要购买能够真正实现治理效果的产品和服务,选择能够提供这样产品和服务的优秀企业。   &ldquo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号召振兴环保产业,我深信,政策可以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但要培育出健康强大的产业和企业,还要从符合产业、市场特点的客观规律入手。&rdquo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个供给特征明显的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市场需求的规模,二是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而后者恰恰是现在产业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王世汶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基因的产业,不是政策扶持出来的,也不是振兴出来的,而是从规范良性的市场竞争中而来。从这点上说,尽管环保产业已经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但其未来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恶性竞争产生了哪些危害?   企业不能真正比质量、比工艺、比运营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公开的市场,秩序混乱,缺乏公平竞争   问:环保产业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您觉得它已经拥有担当支柱型产业的条件了吗?   王世汶: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环保问题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对环保产业市场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未来规模的扩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对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并没有转化为信心。   当前的国内环保产业依旧要用小而散、多而弱来描述,发展了几十年的环保产业依然弱小,这是不争的事实。产业发展、企业表现与我们巨大的环保投入、市场规模是不相称的。   如此大的治理市场中,经过多年发展,应该可以形成比较好的产业链梯队,能够培养出几个&ldquo 身强力壮&rdquo 的环保企业,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但现实却是数量多、规模实力弱小的企业成为主流。   如果没有质量的提升,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只是&ldquo 虚胖&rdquo 。当前,环保产业市场规模不小,但经过人为因素的分割和介入,没有形成统一公开的市场,秩序混乱,缺乏公平竞争,难以孕育大而强的企业。而企业发展的质量同样令人堪忧。   在恶性竞争和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能真正比质量、比工艺、比运营管理。非市场因素比市场因素起的作用更大,而且操作起来更加容易,不少企业往往采取走捷径的竞争方式。   问:在您的设想中,环保产业未来的产业格局应是怎样的?   王世汶:从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充足的投入和良性的竞争将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污染治理效果和效率的优化,环境质量得到切实改善;二是较高的产业发展质量和优秀企业的成长,其中不乏在国际上富于竞争力的跨国巨头。   如果我们的环保产业未来也能走上这样的道路,那么产业格局将会呈现出一个标准化的分布,我称之为未来环保产业理想中的金字塔。其中,稳坐于塔尖的是分领域分区域的、领先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具有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综合实力;第二层是投资运营管理商和大型EPC总包商,它们各有专业特质和品牌号召力;第三层是产业链上各个专业企业,构成&ldquo 基座&rdquo ,如设计、咨询、技术、服务提供商等,独特的技术和局部领域的高端性成为其存在的价值。   在这种格局下,由位于塔尖的大企业发挥系统集成和品质把控作用,从而引领一系列优秀专业企业,很多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的企业形成产业链梯队和企业集群。通过贴近实际需求的充分的市场竞争,在我国巨大的治理需求条件下,我国环保产业未来有可能呈现这样的产业结构。而这才真正能够代表环保产业的大而强。 未来环保产业理想分布   振兴扶持政策到底怎样中命门?   优惠到底给谁很难决定。市场规则制度的建立、遵守和监督,良性竞争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   问:从环保产业的特点来看,其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因素?   王世汶:环保产业是典型的供给型产业,决定其发展的形态、阶段的首要因素是需求。因此,环保产业的成长首先要从需求引导开始。什么样的需求推动力、需求模式、需求秩序就会导致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模式和秩序。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政策层推出的各项振兴扶持政策忽略了这一点。   其次,就是市场规制的建立。中国要想培育出大而强的环保产业,市场规则制度的建立、遵守和监督,良性竞争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这是能够产生强大产业体系和个体的前提条件。   纵观世界经济,在公开竞争的市场领域,没有哪个产业是依靠政府振兴扶持出来的。而优秀的企业也一定是在需求导向下经过良性竞争&ldquo 搏杀&rdquo 出来的。这些企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经过了市场的锻炼,技术竞争力、经济实力都经过了考验。   而反之,一个没有实力和眼光的企业,再给多少优惠政策,也不能帮助其从根本上提升和改变,成为不了优秀的企业。而没有优秀的企业群,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也无从谈起。   问:一提及振兴发展某个产业,有关部门就开始研究优惠政策,您觉得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哪些政策?   王世汶:一说对扶持就是给土地优惠、奖励资金、税收减免等,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对环保产业发展还采用这样的扶持套路。上世纪90年代,我曾经参与过类似的政策研究工作,当时就觉得这种思路的操作性值得商榷。   一个很大的难点在于,优惠到底给谁?我们认为,环保企业并没有特别的道德优势,他们只是提供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用于改善和防治污染,而不能改变其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共同属性。从市场经济公平性的角度,对环保企业给予特殊待遇的合理性本身就值得探讨。   其次,环保产业、企业的边界很难划分,因为具有横向的产业特性,涉及国民经济产业门类非常广泛,哪些领域、企业应该纳入并得到支持,这个决定也很困难。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对供给型产业的扶持大多投向需求方,通过拉动需求给予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扶持节能灯产业事实上也是这个思路,补贴是直接给消费者的。同理,对环保产业的资金投入、政策优惠应该给市场,给那些采购环保服务的用户,有能力去购买优质服务和产品,充分拉动良性的市场需求;而环保企业要为此去公开竞争,好的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事实上不需要刻意的帮扶。   问:如何看待政府在其中的角色?   王世汶:政府在环保产业中的位置和角色非常重要,但要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准确定位。从某种意义上,我国环保产业最大的买单人是各级政府,无论是采购治污基础设施,还是通过环保监管的倒逼机制推动生产企业治理污染,政府都代表公众直接或间接购买环境治理的产品、工程和服务,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改善。   政府作为环保产业最大的&ldquo 买单人&rdquo ,要理清自己的角色,总体的思路应该是监管多一些,直接插手少一些。从国外经验看,尽管产业发育的形态各有不同,但总体特点是首先对环保要有必要的足够投入,然后政府要为行业内所有企业建立公开、公平的平台,建立起没有非市场因素干预和间隔的市场空间。   如何摆脱低质低价顽疾?   要给环境效果真正的关注,从这点出发,着手完善环保产业市场规制   问:低质低价竞争是环保产业多年发展的一个顽疾,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质量,为何久治不愈?   王世汶:首先,没有哪个正常发展的企业愿意陷入低价恶性竞争。其次,如前所述,需求的模式和规制决定了供给的模式。行业乱象事实上反映了需求方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不少地方政府在治理设施建设上容易陷入对数量的追求,而忽视对环境效果的要求。设施建成后是否或者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取得预期的环境效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环境下,无论是用户还是企业对于前端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设备工程的可靠性的要求自然不高。   如果用户满足于完成任务,而对治理效果不关心,对施工、设备、工艺质量不关心,成本就会成为关键甚至是唯一考量的因素。客户愿意买便宜货,怎么可能不导致低价低质竞争,而企业又何来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事实上直接导致了小而杂、小而破的环保企业状况。   长期的低质低价竞争导致的是环境投资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停滞不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工业治污设施常年稳定达标运行率,目前的情况都是不容乐观的。   问:您反复强调市场规制的重要性,那么应该从何入手?   王世汶:早前有一个调查显示,只有1/3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正常运行,这其中有客观上的不能、主观上的不想等多种原因。而曾有外国同行在参观过我们的治理设施后指出,中国的环境投资至少有10%因为设施、设备质量低下而被浪费了。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产出效率背后,很难出现一个优质强大的环保产业。   我认为,环保产业要成长为地方的支柱型产业,让环保从只花钱到产生正的GDP,除了给予环保真正的重视以及相应的足够投入外,最关键的一点,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要能保障这些环保投入转化成有价值的市场需求,环保投入能切实成为青山绿水,而不是形象工程。   完善环保产业的市场规制,首先要使需求、供给双方回归到对环境效果的关注上来。我们要购买能够真正实现治理效果的产品和服务,选择能够提供这样产品和服务的优秀企业。   其次,以治理效果为导向,建立起对环保产业有效的质量监管,建立起对治理效果负责的一整套规制和监管体系,从而保证环境投资,无论来自于污染企业还是政府,都能发挥出应有的环境效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两会之声|代表建议建言 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对如何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和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执行董事唐纯玉均对中成药集采的推进提出有关建议。卢庆国认为,湖北等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的成功,为更多的中成药实行集采打开了通道。随着中成药集采的推广普及,必将对中成药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成药企业想在集采中中标,必须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形成激烈的价格竞争,所以集采将倒逼中成药行业放弃原来重营销、轻科研、轻管理的模式,大幅削减营销费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管理提升大幅度降低药品的加工成本,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唐纯玉则建议,稳妥推进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鉴于目前中成药质量和疗效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建议稳妥推进中成药集采。尤其是对日均费用较低的品种,一则该类品种价格低廉,难以承受降价压力;二则该类产品的使用,本身也是对医保基金的一种保护。”根据年度需求量测算,湖北省牵头的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卢庆国认为,目前中成药集采刚刚在部分省、市启动,所覆盖的省份还不够多、药品品种还比较少。“过去一段时间,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成药企业花大力气在药品销售上,具有庞大的销售队伍,产生高昂的销售费用,同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提升反而被忽视。这样下去,将对中成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很大的威胁。”卢庆国建议,扩大中成药集采的品种范围,加快推进各地中成药集采进程,尽快实现中成药集采的最大化,助推中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中药产业中的创新产品,中药配方颗粒因服用方便逐步受到市场认可,并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模近300亿元。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过去要求试点企业研制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必须超出400个,随后各省审批的几十家试点企业也沿用过去的每家均超出400个以上的品种。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每家企业生产数百种配方颗粒,在形成竞争格局的同时,行业争抢原料、重复研发、重复生产的散乱局面正在形成。卢庆国建议,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实行集采,可以单品种进入集采,充分发挥专业化的竞争优势,助推中药配方颗粒的健康发展。同时,明确中药配方颗粒可单品种流通组方,审批资质不受品种数量限制,鼓励企业做一种或几种最擅长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很重要。唐纯玉在《关于充分发挥中成药临床优势作用,解决关键瓶颈的建议》中提及,中医药尤其是中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中药工业在整个医药产业所占比重也从29%下降到22%。唐纯玉表示,必须从国家层面集中解决影响中成药临床使用的两个关键性瓶颈,一是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真正确定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优势;二是进行中医药的系统卫生经济学研究,建立符合我国两套医疗体系独特优势的医保支付相关政策及措施。“如不能解决关键瓶颈,即使在集采中能够中标,中成药肯定会持续被从综合医院的临床使用中挤出,中成药临床治疗优势病种的作用将无从发挥,中药产业发展将会持续低迷,势必将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唐纯玉说道。对此,唐纯玉建议,在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的研究。卫健委应会同中医局制定政策与措施,进行全面部署,对各企业和有关学会、协会已开展的研究,纳入统筹安排,给予肯定与支持。同时开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与目前所开展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形成互补与借鉴。
  • CIMTE助力质量检验检测市场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食品、生活用品、生活环境等质量问题频出,检测对生活质量的保证越来越重要。质量检测关系到各行各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行业,而是成为每一个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据悉,国资背景的检验机构改制年后将尽快启动,整改完成后将推向市场,与民营实验室同台竞争。另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务院将下发《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至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检测机构整合,推进检测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至2020年,建立起定位明细,治理完善、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   顺应市场经济趋势,为促进我国质量检验检测行业的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峰会暨国际质量检验检测与测量测试展览会(简称CIMTE)将于2014年5月21-23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CIMTE以&ldquo 科技兴检、创新服务&rdquo 为主题,突出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致力于为国内外行业企业全力搭建一个拓展海内外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的行业交流平台,打造一个集设备展示、商务洽谈、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质量检验监测国际盛会和国内最权威的质检科技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现代科技与质检工作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质检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   CIMTE正在火热招商中,欢迎登陆www.qualitytest-china.com官方网站进行展会预登记或拨打010-62930809详询展会信息。组委会将结合您的要求,提供全程优质服务。CIMTE 2014热烈欢迎您的支持与参与!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