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排名

仪器信息网质量排名专题为您整合质量排名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量排名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量排名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量排名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量排名话题讨论。

质量排名相关的资讯

  • 环保部公布空气质量排名新玩法—变化程度排名方案(附全文)
    为督促各省市重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环保部每月都会对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排名,广大网友和媒体对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城市也会各种花样的宣传,极大提高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公众参与感。  但也有人对此名单存在质疑。空气质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城市做了大量工作,空气质量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基数比较大,排名仍然靠后。为了能充分展现工作成果,有人提出对空气质量变化进行排名。日前,环保部发布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这些城市终于得偿所愿。文件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强化公众监督,推动地方政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客观状况排名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公平的原则,我部制定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7年2月12日  附件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半年度和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的排名。  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的排名,以及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排名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   (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环办〔2014〕64号)。  三、排名方法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率作为指标进行排名,方法如下:  (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按照相关要求,首先利用各参与排名城市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所有评价点位数据,计算排名时段(半年、年)及上年同期内各项污染物浓度(其中,SO2、NO2、PM10、PM2.5为24小时平均浓度,CO为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O3为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再根据污染物浓度计算单项指数,最后计算得出各城市排名时段及上年同期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二)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计算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以百分数计,保留1位小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综合指数变化率,以百分数计,保留1位小数 R大于0代表恶化,R小于0代表改善,R等于0代表持平   I排名时段——排名时段综合指数   I上年同期——上年同期综合指数。  (三)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  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率作为变化程度排名指标进行排序,若不同城市综合指数变化率相同以并列计 若城市当前评价年各项污染物浓度在排名时段均已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则不参与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程度排名。  四、信息发布内容  国家公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情况内容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度相对较大的前10个城市名单和恶化程度相对较大的前10个城市名单,当改善或恶化城市数量不足10个时,列出全部改善或恶化城市名单。在公布城市名单时,同时公布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变化率。  对于数据量不满足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的城市,公布其数据缺失情况。  五、其他要求  排名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统计方法、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数据修约等要求均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规定。
  •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
    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 lt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gt 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将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为检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标准之一,对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全文如下: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0f8b7b22-f5f2-4d0c-9fbc-87696c43f716.pdf"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pdf /a /p p br/ /p
  •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
    p   今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了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的有关情况。 /p 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以下简称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组织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 /p p   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以改善全国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p p   一是通过排名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将水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p p   二是通过排名客观反映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环境管理从过去主要抓污染物总量减排向主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转型 /p p   三是通过排名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公众参与,强化舆论监督,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落实地方水污染防治责任 /p p   四是通过排名客观反映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全国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p p   本次排名的城市范围为设置有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参加排名的断面为《“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环监测〔2016〕30号)设置的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其中,1940个为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110个为入海控制断面),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等三大片区的主要河流和重点湖库。排名不涉及城市地下水、黑臭水体,以及未设置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较小河流、湖泊或水库。排名指标按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要求,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环境质量排名和变化程度排名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粪大肠菌群和总氮以外的21项指标,与地表水评价、考核指标保持一致。 /p p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和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据《技术规定》,采用统一的指标和方法计算城市水质综合指数(CWQI)及变化程度(△CWQI),并进行排名: /p p   一是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采用排名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采测分离监测数据,计算城市水质综合指数(CWQI)。按照城市水质综合指数(CWQI)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名,排名越靠前说明该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越好。 /p p   二是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计算排名时段城市水质综合指数与去年同期水质综合指数变化率(△CWQI),△CWQI为负值,说明该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好 △CWQI为正值,说明该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差。按照△CWQI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名,排名越靠前,表明该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改善程度越高。 /p p   为确保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报名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生态环境部组织对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统一实施采测分离,从运行机制上实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监测与考核对象脱钩,确保监测数据独立、客观、公正,并实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监测全过程、各环节留痕质控,全面提高数据质量,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准确,为排名提供真实、可靠数据支撑。 /p p   从2019年第一季度起,生态环境部将每季度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排名,公开发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对较差的后30位城市名单、与上年同期相比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对较差的后30位城市名单,以及该城市相对应的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所在水体的名称。通过排名进一步推动地方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抓两头、促中间”,有利于形成城市间地表水环境质量“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区域、流域内城市间水环境质量相互比较分析、水污染治理经验的相互学习借鉴,提升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全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60a88fe-fc2d-4e3f-8b6b-5d3cc12b5665.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环境监测精彩资讯! /span /p
  • 五大豪华品牌车型车内空气质量排名PK
    在今年北京开始实施实时公布空气质量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数值以来,空气质量问题开始渐渐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而在汽车室内也存在着空气质量好坏的问题。近日,全国22家城市消协及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在报告中共公布了5大豪华品牌相应车型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其中包括对甲醛、苯、苯乙烯等有害化合物的检测,本期就为大家介绍下豪华品牌车型在室内空气质量的把控如何。   沃尔沃S60室内空气质量达五星 好于其他车型     【5大豪华品牌相应车型车内空气质量排名】   在全国22家城市消协及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中,共涉及了5大汽车豪华品牌的6款车型。如上表所示,沃尔沃旗下的S60车型获得了5星(星数越多空气质量越好)的空气质量表现,好于其他品牌车型。虽然雷克萨斯ES240、奔驰C200等车型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中均获得了4星的成绩,但由于综合不同检测物含量的检测结果得出了如上表所示的排名。   6款车型检测化合物含量均低于标准值   【检测物中含醛类化合物检测结果】    【检测物中含苯类化合物检测结果】   如上表所示,在检测项目中共分为对两大类化学物质的检测,一类是醛类化合物一类是苯类化合物,总共针对包括苯、甲醛、乙醛、甲苯、乙苯等8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公布数据显示,沃尔沃S60、雷克萨斯ES240、奔驰C200、宝马5系、奥迪Q5和A4L虽然在检测的化学物质含量有所不同,但检测坚果均低于标准值。   内饰材料使用的化合物对人身体危害    【8种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在《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中针对苯、醛类化合物的检测,这两类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中毒,如乙醛在低浓度时可引起对眼、鼻、上呼吸道的刺激和支气管炎,而甲苯在长期接触后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等症状。   消费者购车时应如何选择   新车在出厂后一般都带有&ldquo 新车&rdquo 所特有的味道,气味较为难闻,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最好先打开车门闻闻味道,选择无异味或异味较轻的车型。   新车购买后需要注意事项   在购买新车初期,上车前先打开车门让车内的空气进行流通,行驶中常开窗通风(车窗、天窗均可有效保持车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多采用外循环模式。另外,尽量不要增添或改装车内饰,吸烟、放置劣质香水也会加重&ldquo 毒气&rdquo 浓度。  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广大消费者中逐渐引起共鸣。现如今汽车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车内空间较为局限并且经常处于闭合状态,所以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乘员的身体健康,而在豪华品牌车型中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整体水平的把控也相对较高。
  • 生态环境部印发《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
    p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的函,文件中指出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现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p p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曹侃、王东 /p p   电话:(010)66556816、66556815 /p p   传真:(010)66556808 /p p   邮箱:quality@mee.gov.cn /p p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p p   2019年5月5日 /p p   抄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公布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工作,推动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制定本方案。 /p p    strong 一、指导思想 /strong /p p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推动全民参与,为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提供有力保障。 /p p    strong 二、工作目标 /strong /p p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的倒逼作用,加强舆论监督,加快推进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地方水污染防治责任,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度减少污染严重水体,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环境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攻坚战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推动全国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p p    strong 三、排名城市 /strong /p p   设置有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p p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共2050个,详见《“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环监测〔2016〕30号)。 /p p    strong 四、排名方法 /strong /p p   依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环办监测〔2017〕51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具体如下: /p p   (一)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计算各城市水质综合指数(CWQI),再将城市水质综合指数由小到大排序,得出各城市排名。 /p p   (二)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计算各城市水质综合指数变化程度(△CWQI,负值说明水质变好,正值说明水质变差),再将变化程度由小到大(由负至正)排列,得到各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排名时段内城市所有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城市,或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由好到差排名在前20%的城市,不纳入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差的后30个城市排名。 /p p    strong 五、排名指标 /strong /p p   按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环办监测〔2017〕51号)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和变化情况排名,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粪大肠菌群和总氮以外的21项指标进行计算。具体包括: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铬(六价)、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 /p p    strong 六、排名周期 /strong /p p   每季度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排名,发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对较差的后30位城市名单、与上年同期相比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对较差的后30位城市名单,以及该城市相对应的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所在水体的名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c8f0a54-1303-4ffb-852a-fb5a30fed963.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环境监测精彩资讯! /span br/ /p
  • 新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即将实施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新一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并于2024年第一季度实施。新方案保持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不变,优化了变化情况的排名方法,补充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和存在人为干扰行为的数据处理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支撑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调整排名对象: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由城市调整为断面,具体为当前排名时段或去年同期,水质较差的断面(即水质为Ⅳ类、Ⅴ类或劣Ⅴ类)。明确具体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每个断面的水质指数变化程度(△CWQI断面,负值说明水质变好,正值说明水质变差),再将△CWQI断面由小到大(由负至正)排列,得到全部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序。其中,当前排名时段水质为Ⅰ—Ⅱ类的断面,在前30名中优先排序;当前排名时段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在后30名中优先排序。规定排名周期:仍然按照每季度进行发布,包括变化情况相对较好的30个断面和相对较差的30个断面。增加受自然因素影响的情形处理:(一)认定为受环境本底影响的指标,当超过Ⅲ类标准限值时,采用Ⅲ类标准限值作为当月浓度值计算水质指数;当指标水环境质量目标为Ⅰ类或Ⅱ类时,以目标对应的标准限值作为当月浓度值计算水质指数。(二)认定为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断面,在剔除相关时段的水质监测数据后,计算水质指数。(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本底判定技术规定(暂行)》,并完成六批次环境本底论证,合理区分人为活动和环境本底影响,有力支撑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加存在人为干扰行为的情形处理:发生严重人为干扰行为的国控断面,对相关月份的各项指标采用该月(含当月)倒推一年最差月代表值计算水质指数;若当月指标为最差月代表值的,采用差于当月水质一个类别的标准限值参与计算。其中,发生严重人为干扰行为的断面及城市均不纳入质量和变化排名前30名清单。调整后,变化情况排名更加聚焦城市中质量差、波动大、改善慢的“问题”断面,鼓励通过努力实现水质好转,服务引导精准治污。
  • 2022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公布!
    自然指数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1.7.1-2022.6.30)。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哈佛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3,内地高校第1位。截自自然指数官网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是依托于全球顶级期刊(《自然》系列、《科学》《细胞》等8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目前,自然指数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前10的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以上10所高校加上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全球高校排名前50。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扬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湖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常州大学、青岛大学同样表现优异,位居全球高校前300。2022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TOP200名单(2021.7.1-2022.6.30)如下:
  • 前1%论文排名,中国首超美国!
    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几十年后,一项新的评价标准显示,中国在衡量国家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上超过了美国。这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在被引排名前1%的科学研究中,中国研究的排名甚至略微高于美国研究的排名。这项新研究由美国、欧洲和中国的3名研究人员完成。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同于传统测量方法,更适合相关研究。“在比较国家间的产出时,我们认为这个新方法能更好地衡量科学研究在其中的影响。”研究合著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政策和研发投资专家Caroline Wagner说,“根据我们的衡量,中国现在在科学影响力方面略高于美国。”由于没有客观的方法可以衡量科研质量,传统上科学家使用“被引量”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指标。也就是说,一篇论文被其他研究人员在随后的论文中提及或引用的次数越多,该研究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就越大,质量就越高。但是某些科学领域论文的引用频率会比其他领域的论文高得多。例如,病毒学领域的顶级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就高于社会学领域的顶级论文。因此,研究人员传统上采用“领域标准化”弥补上述缺陷,即以一种方式平均引文数据,从而允许两个领域并排比较,同时考虑到每个领域中引文使用的统计差异。当使用这种测量方法时,在被引前1%的论文中,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Wagner等人认为,在比较各国的研究产出时,按科学领域衡量论文的不同是没有意义的。“当你对两个科学领域进行比较时,按领域加权是有意义的。但当你衡量两个国家间科学的总体影响时,这便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这种加权会导致错误的结果。”Wagner说。Wagner等人没有对不同领域的论文进行不同的加权,而是简单地将所有领域的论文合并,然后用原始引用数据计算比较各国的情况。研究人员使用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各种科学学科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引用数据。使用新的测量方法后,Wagner等人发现,中国继2015年超过欧盟后,在2019年超越了美国。2019年,中国作者发表的科学论文中有1.67%的文章处于论文高被引排名前1%,美国的这一比例为1.62%。而2018年则是美国略微领先。即便使用传统的“领域标准化”方法测量也显示,尽管未领先美国,但中国论文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例如,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1.77%的论文在被引排名的前1%中,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0.37%。但到2016年,该领域的标准化统计数据显示,上述差距已经大大缩小——那一年,1.88%的美国论文排名前1%,而中国则以1.12%的比例紧随其后。Wagner说,总体而言,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的总研究产出在过去10年或更长时间里一直在快速增长。“但许多专家一直在说,中国论文在质量上仍然落后。我们认为这种差距已经不存在了。”Wagner说。
  • 重磅!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公布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于10月9日北京时间早上7点正式揭晓。今年,参与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的高校数量再创纪录。本次世界大学排名共有来自全球的2092所高校入榜,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过去五年来上榜大学数量的最大增幅。代表的国家/地区数量也从108个增加到115个。在过去五年中,亚洲为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入榜高校最多的大洲。自2021年以来新入榜的211所大学中,60%来自亚洲,17%来自欧洲,10%来自非洲,10%来自南美洲。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更加多元化。进入前200名高校的国家/地区数量已升至30个。世界前100名高校在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牛津大学排名第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排名世界前五。此外,有7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94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94所大学上榜,比去年的86所有所增加。与去年相比,有26所院校的排名有所上升,使中国内地整体的排名上升了21%。中国内地有2所大学进入前20名,4所大学进入前50名,7所大学进入前100名,13所大学进入前200名。而在七年前的2018年,中国仅有两所院校进入前100名。中国内地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稳居世界第12名,排名中国内地第二的北京大学从世界第14名上升至世界第13名。清华大学连续第七年稳居榜首,同时,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在本次排名中表现亮眼,复旦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44名上升至第36名,浙江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55名上升至世界第47名,复旦大学成为中国内地排名第三的高校。这也是浙江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50名。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57名上升至世界第53名,南京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73名上升至世界第65名,以及武汉大学134名、北京师范大学14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152名,它们共同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前10名。如需获取全文数据,请在【青塔Pro】后台回复【25泰晤士】。中国港澳台高校在中国港澳台中,中国台湾共有47所高校上榜,中国香港共有6所高校上榜,中国澳门共有2所高校上榜。在中国香港,香港大学保持在世界第35名,是排名最高的香港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则从世界第53名上升到世界第44名,进入世界前50强。中国澳门部分,澳门大学在本次排名中表现亮眼,从去年的并列世界第193名上升至世界并列第180。澳门科技大学保持了其位置,排名在世界第251-300排名区间。在中国台湾,台湾大学保持了其在中国台湾榜首的位置,位列世界并列第172名。排名方法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唯一一个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这些核心任务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移和国际展望。使用18经过仔细校准的绩效指标,从而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较,深受学生、学者、大学领导、行业和政府的信赖。 “出境交换生”是其中一项新指标,虽然目前其权重为零,但将来会被纳入计算中。排名的绩效指标仍然分为5个方面,但命名有所更改,分别为: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
  • 《自然》杂志公布科研机构排名
    《自然出版指数》(Nature Publishing Index)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13年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前100名中占据50个席位。在其公布的亚太地区科研机构排名中,中国科学院首次取代日本东京大学,排名亚太地区第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跑全球前200家科学研究机构。作为《自然》的增刊,《自然出版指数》是以国家和机构为单位,根据其2013年在18本《自然》和《自然》子刊上发表的研究型科研论文数量进行排名。   在《自然》编辑看来,许多亚太地区国家把提高科研产出量作为提升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知识型经济的基础。报告显示,尽管日本多年来一直主导亚太地区的科研,但亚太地区高质量的研究正在转向中国、新加坡等国。《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负责人尼克· 坎贝尔认为,中国政府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加大,使得中国在亚太地区科研机构中的排名不断上升。   澳大利亚凭借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强大优势在亚太地区排行榜中列第3位。与2012年相比,2013年澳大利亚在每项指标上都有所提高,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国际合作国,其科研机构对《自然》期刊的贡献率比2012年提高了50%。亚太地区排名前200位的科研机构中,澳大利亚占29个席位,其中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排名第8位。
  • 最新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90所高校的30242个专业上榜。“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于2021年首次发布。“双一流”高校优势明显,单科性大学精度突出以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作为A+专业的标准,得益于学校强劲的综合实力,“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在249所拥有A+专业的学校中,125所为“双一流”高校,且“双一流”高校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5%。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44个)、中国人民大学(43个)、南京大学(39个)、上海交通大学(38个)、武汉大学(34个)、北京外国语大学(31个)。非“双一流”高校中,单科性大学A+专业表现不俗。A+专业数位列前三的高校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1个)、北京电影学院(10个)、南京艺术学院(8个),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则以7个A+专业并列第四。此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的A+专业数也达到5个以上。以艺术类、语言类、财经类、医药类、政法类等院校为代表的单科性大学特色专业优势显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型人才。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A+专业数可以反映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数量,但A+专业总数有限且受限于学校的规模。A+专业精度(本校A+专业数占本校参评专业总数的比例)则是评价不同规模的高校专业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单科性大学A+专业精度表现突出,A+专业精度全国十强中有6所为单科性大学,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100%)、中央音乐学院(10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85.7%)、中国音乐学院(80.0%)、中国刑事警察学院(58.3%)、北京舞蹈学院(57.1%)。单科性大学A+专业精度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80.3%和78.6%的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冠亚军。其他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前十强的依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5%)、复旦大学(55.0%)、中国人民大学(52.4%)、上海交通大学(48.7%)、哈尔滨工业大学(45.5%)、南京大学(43.3%)、浙江大学(37.6%)、北京师范大学(37.0%)。综合性大学A+专业精度川大、吉大蝉联上榜专业冠亚军按照上榜专业数统计,四川大学有142个专业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吉林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以137个和136个上榜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名。其他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十的高校分别为苏州大学(135个)、浙江大学(131个)、武汉大学(128个)、北京大学(127个)、南昌大学(126个)、山东大学(125个)、贵州大学(124个)。“双一流”高校中,郑州大学(112个)、华中科技大学(111个)、哈尔滨工业大学(108个)、南京师范大学(107个)、西南大学(107个)、重庆大学(106个)、兰州大学(103个)、暨南大学(102个)、厦门大学(101个)、中南大学(100个)、武汉理工大学(100个)的上榜专业数也都超过100个。非“双一流”高校中,扬州大学以121个上榜专业领先,青岛大学以100个上榜专业位列第二,昆明理工大学和长江大学则以98个上榜专业并列第三名。京沪顶尖专业占优,江苏上榜总数最多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来看,北京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据绝对优势,顶尖专业实力强劲。上海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名,顶尖专业数量优势明显。江苏的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第一,专业整体实力雄厚。山东、湖北、广东的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五,仅次于江苏和北京,且上榜专业数均超过1700个。其他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十的省市还包括浙江、四川、辽宁、陕西。地区上榜专业统计图
  • 安徽首次公布61县(市)PM2.5浓度排名
    p   4月20日,省环保厅召开大气环境质量新闻通气会,会上首次公布了全省61个县(市)的PM2.5浓度排名。 /p p   从排名上看,空气质量前四名被黄山下辖四市包揽,其中,黟县全省空气质量最好。五河县是唯一进入空气质量前十的皖北县,而濉溪县的PM2.5浓度排名最高。 /p p   五河成唯一进入空气质量前十的皖北县 /p p   通气会还首次公布了全省61个县(市)的PM2.5浓度排名。在PM2.5平均浓度最低、空气质量最好的10个县中,排名前四的县都来自黄山。 /p p   其中,黟县PM2.5平均浓度仅为22微克/立方米,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县。五河是唯一进入空气质量前十的皖北县。而濉溪县的PM2.5平均浓度达到93微克/立方米,排名最高。据贺泽群介绍,此前,我省只公布省辖市的空气监测数据,县(市)的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是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今年起,环保厅将每季度公布全省61个县(市)的PM2.5浓度排名。 /p p   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有望出台 /p p   今年起,“水质对赌”生态补偿模式在安徽全省推行,空气质量的生态补偿也有望出台。据贺泽群透露,为进一步完善全省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省环保厅正抓紧提请省政府印发《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构建跨区域、跨流域的多种环境质量要素生态补偿体系。目前该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流程。 /p p   同时,省大气办还制定印发了《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提请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为了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省大气办正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成立16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包干一个市。随着督查工作不断深入,各类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曝光。(记者 彭旖旎) /p p   全省61个县(市)PM2.5浓度排名 /p p   今年一季度,全省PM2.5平均浓度最低、空气质量最好的10个县(市)依次是: /p p   第一:黟县,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 /p p   第二:祁门县,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 /p p   第三:歙县,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 /p p   第四:休宁县,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 /p p   第五:绩溪县,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 /p p   第六:旌德县,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 /p p   第七:宁国市,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 /p p   第八:石台县,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 /p p   第九:泾县,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 /p p   第十:五河县,PM2.5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 /p p   一季度全省PM2.5平均浓度最高的10个县(市)依次是: /p p   濉溪县,PM2.5平均浓度93微克/立方米 /p p   来安县,PM2.5平均浓度88微克/立方米 /p p   涡阳县和利辛县并列,PM2.5平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 /p p   凤阳县,PM2.5平均浓度82微克/立方米 /p p   泗县和明光市并列,PM2.5平均浓度81微克/立方米 /p p   宿松县,PM2.5平均浓度80微克/立方米 /p p   蒙城县和临泉县并列,PM2.5平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 /p
  • 各省水质排名 看看你的家乡怎么样
    p   自《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发布以来,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乡水质排名成为众多朋友的期待。虽然国家整体城市水质排名还未公布,但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公布省内排名,让我们先一解心头之惑吧!!! /p p   不同城市公布排名的时期不同,有的按照月度公布,有的按照季度公布,有的按照月度累计公布,也有按照季度累计公布,本文数据为各省公布的最新一期数据,如有多组数据,则选择时间跨度较长的数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天津(2018年1月): /strong /span /p p   根据《天津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津政办发〔2018〕3号),情况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3febb375-784c-44b6-9e6f-a23bb6e753a4.jpg" title=" 11.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山西(2017年第四季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f569f74d-1b40-4c66-b956-0b0fd2e15a82.jpg" title=" 山西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9af688bb-e36f-47a4-a2dd-7a5c5510ae9b.jpg" title=" 山西2.pn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内蒙古(2017年): /strong /span /p p   参照环保部发布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2017年排名结果如下: /p p   2017年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由好至差)分别为阿拉善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 /p p   2017年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由好至差)分别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乌海市。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吉林(2017年第四季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年第四季度吉林省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08d2f74-9144-4f7b-803e-e8d543757fd6.jpg" title=" 吉林.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黑龙江(2017年12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统计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8fd315b-b68d-4da8-9d01-af7be96544fe.jpg" title=" 黑龙江.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浙江(2017年前三季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设区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d801cbe-bd8e-460e-ac81-767422b6f343.jpg" title=" 浙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设区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44607ba-ed0b-4a07-9cbd-ae07b8db50a1.jpg" title=" 浙江2.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安徽(2018年1-2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安徽省16个地级市地表水质量排名(2018年1-2月)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3faa6ef-45d6-4a2e-ad9e-3acc683d8398.jpg" title=" 安徽.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江西(2018年12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西2018年12月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a803c88-a46c-46e5-b991-d4b66a90e2cb.jpg" title=" 江西.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广西(2018年第四季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广西2018年第四季度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8bbdc49-1565-48f2-a561-9af0fedbce78.jpg" title=" 广西.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贵州(2017年第四季度):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贵州2018年第四季度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78790da-f28c-4d67-88fb-4e7dd8151eb4.jpg" title=" 贵州.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陕西(2017年):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陕西2017年1-12月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累计排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b5456ad-457a-402a-a9ec-8d1f260699d8.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陕西.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陕西2017年1-12月城市水环境质量累计改善排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ae80569-fe3d-4987-bb3a-d3b882391597.jpg" title=" shanxi.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甘肃(2017年):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7年1-12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排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2b063c08-4bea-4ce6-b8ad-477cf7a1b832.jpg" title=" gansu.jpg" / /p
  • 重磅!最新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
    2024年6月25日U.S. News & World Report时隔两年发布了2024-2025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此次最新的排名中,共有来自全球104个国家的2,250所高校上榜,区别与不同国家的高校存量不同,位居排名数量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已包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相较往年的U.S. News全球最佳院校排名,国内高校的入榜数量显著增加,逐步体现中国大学对于学术质量的重视,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学术表现的提升。最佳大学排名TOP 200最新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美国老牌名校仍然霸榜TOP10。前10名的高校分别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在前50名高校中,清华大学位列第16位,北京大学位列第31位,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42位,香港大学位居第44位。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进入全球前200。中国地区排名(含港澳台)本次,中国共有445所高校参与排名(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排名全国前十。全部上榜高校如下:排名方法本次排名共涵盖来自104个国家的2,250所顶尖学府,较上次排名的国家数和学校数均有增加。首先,从全球声誉调查中筛选出的2,271所大学中,最终排出前2,250名。此排名池的构建结合了全球声誉调查的前250名大学及满足在2018年至2022年间至少发表1,250篇论文门槛的其他院校,而排名方法与权重未作重大调整。
  • 2024年泰晤士世界年轻大学排名,出炉!
    5月14日,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年轻大学排名发布。该排名揭晓了建校 50 年或以下的最佳大学,来自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于1991年,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名列前茅,位列世界第32位。本次排名最高的中国内地高校是成立于2011年的南方科技大学,排名并列世界第24名。深圳大学与扬州大学表现优异,均进入了世界百强:深圳大学从去年的世界并列87名跃升至今年的世界第67名。扬州大学则从去年的第201-250排名区间跃升至世界第94名。除此以外,上榜的大陆高校还有广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汕头大学、成都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华大学以及江汉大学。与2023年相比,2024年泰晤士世界年轻大学排名采用的指标从13项增加至18项(1个出境交换生指标尚未赋予权重)经仔细校准的绩效指标,以提供最全面而平衡的比较。绩效指标可分为5个领域,分别是:研究质量、教学(学习环境)、研究(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国际展望和产业收入(知识转化)。2024泰晤士世界年轻大学中国内地上榜高校如下:
  • 前进两名 中国创新排名上升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第12位,处于全球创新领先集团,仍然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并且排名首次进入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地区的前三甲。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云杰说,中国创新排名由第14位升至第12位,超过了中国香港(第14位)和以色列(第15位),进一步巩固了创新领先者地位。其中,中国“创新产出”指标排名第7位,“创新投入”指标排名第25位。  创新排名提升为哪般  “中国创新排名的提升,得益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优势,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集群发展、知识传播等方面创新排名的迅速提升。”孙云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具体到中国的创新优势,她分析说,在创新投入方面,中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位居世界第13位,企业R&D经费在全社会R&D经费中的占比、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前三位中国公司的平均研发支出额排名位居世界前列;在人才培养方面,表征基础教育质量的“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国际评估量表得分”指标排名连年位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中国在知识创造能力、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指标排名均居前列,单位GDP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集群发展、知识传播等方面的创新排名提升迅速,成为《报告》的一大亮点。比如,信息通信技术排名提升11个位次,政府网络服务提升22个位次。知识传播指标排名提升12个位次,主要得益于知识产权收入在贸易总额中占比指标的提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创新集群发展状况指标排名由去年第25位大幅提升至第3位。“从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百强榜单来看,中国有19个创新集群入围,数量较上年增加2个,仅次于美国(24个)。”孙云杰说,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稳居世界第2位,北京上升1个位次至第3位,超过了首尔。此外,青岛、沈阳和大连创新集群排名提升迅速。  但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中国在海外创新资源吸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研发投入中海外资金占比、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海外留学生占比等指标排名较为靠后。  世界创新格局稳中有变  《报告》显示,排名前10位的经济体依次为瑞士、瑞典、美国、英国、韩国、荷兰、芬兰、新加坡、丹麦和德国。其中,瑞士自2011年以来稳居榜首。  “世界创新格局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北美洲、欧洲仍是全球主要的创新聚集区域。”孙云杰指出,亚洲经济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世界创新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与去年排名相比,韩国排名从第10位大幅提升至第5位,主要得益于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排名的提升。中国排名从第14位提升至第12位,日本排名从第16位提升至第13位,新加坡则保持在第8位。  谈及中美创新表现的异同,在孙云杰看来,美国在人力资本、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三个方面更具创新优势。同时,美国在高等教育、研发、信息通信技术、信贷、投资、创新集群、网络创意等方面较中国有显著领先优势。
  • 重磅!2024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
    10月26日,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公布。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涵盖艺术与人文学、商业与经济学、临床与健康 、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工学、法学、生命科学、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11个学科领域。学科排名采用与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相同的18项表现指标,并汇总了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产业、国际展望五个类别下的分数。但整体方法论针对每个学科都进行了仔细的重新校准,并更改了权重以适应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对研究指标进行了更改,以更贴近每个学科的研究。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2024年度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数据显示,中国内地87所高校共有499个学科入围榜单。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高校共有3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0: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商业与经济学(世界第8名)和教育学(世界第7名);北京大学的商业与经济学(世界第10名)。中国内地高校共有8所高校37个学科排名世界前50,其中北京大学10个,清华大学10个,上海交通大学5个,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各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各1个学科。从总上榜学科数来看,浙江大学上榜11个,是上榜学科总数最多的内地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各上榜10个学科。中国内地高校详细上榜名单 艺术与人文学商业与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计算机科学临床与健康生命科学
  • 安徽首次发布降尘监测结果及排名情况
    p   为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推动降尘治理,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生态环境部制订的《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城市环境空气降尘监测方案》,安徽省首次发布降尘监测结果及排名情况。 /p p   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降尘可以产生更小的颗粒物,成为环境空气中各类二次反应的载体。降尘量与工地、道路、堆场等尘源的对应关系非常明确。安徽省自2019年起开展环境空气降尘监测工作。降尘监测范围为全省16个市141个点(含16个对照点),降尘监测为每月一次,降尘量排名采用降尘量大小来确定,排名越小表明降尘量越小,降尘量相同的城市以并列计。开展降尘监测,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升很有帮助。减少降尘,同样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 /p p   安徽《全省16个地级市降尘量排名(2020年1月)》显示:池州、黄山、合肥市排名前三位,其中池州市降尘量最小(0.8吨/平方千米· 月) 淮北、安庆市降尘量相同(3.9吨/平方千米· 月)并列13位 排名最后的六安市降尘量为4.2吨/平方千米· 月。芜湖市1月份未按时开展降尘监测工作。 /p p   降尘量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p p   很多北方城市居民有这样的感受:一天不清理,桌面、窗台就是一层灰。即便蓝天在增多,“灰大”也让人烦恼。 /p p   习惯了PM2.5等空气监测常见指标,公众对新的降尘监测结果难免有点好奇。其实,这个监测由来已久。 /p p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唐桂刚告诉记者,大气粉尘自然沉降量监测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后来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发布,大家更关注PM2.5、PM10等污染物,但有些地方降尘监测并没有停。“比如在容易遭受沙尘侵害的新疆,降尘监测就非常有意义,所以这项工作一直在持续。” /p p   从全国面上讲,既然已经有PM2.5、PM10等六项主要污染物监测,为什么还要把降尘监测重新纳入视野? /p p   唐桂刚说,降尘量与工地、道路、堆场等尘源的对应关系非常明确,也就是说,降尘量直接反映城市扬尘管理做得怎么样。“虽然尘是可沉降的,对人体伤害没有那么大,但降尘量对城市管理的意义非常重要。监测并发布这些数据,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升很有帮助。” /p p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程麟钧告诉记者,PM2.5来源复杂,有一次生成也有二次生成的,研究表明,降尘可以产生更小的颗粒物,成为环境空气中各类二次反应的载体。因此,减少降尘,同样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 /p
  •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6月22日,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首次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59个和49个A+专业数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则以40个A+专业数并列第四名。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此次,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共有925所高校的28550个专业上榜。  聚焦学校、学科、专业,为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设计了独具特色的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19项测量指标。  “学校条件”考察一所大学的经费收入、师资规模、师资结构、教授授课等学校层面的培养条件,结果用于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 “学科支撑”考察专业关联学科的水平和实力,一个学科对与其关联密切的专业均有支撑作用 “专业生源”即专业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反映了该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专业就业”体现了专业的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和接纳的情况 “专业条件”考察本专业的平台、名师、课程、教材等专业层面的培养条件以及本专业获得的各种认证和重点建设情况。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旨在为学生和家长选择本科专业提供客观参考,也为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与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双一流”高校A+专业优势明显  “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232所有A+专业的学校中,118所为“双一流”高校,且“双一流”高校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5%。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59个和49个A+专业数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则以40个A+专业数并列第四名。  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39个)、上海交通大学(35个)、武汉大学(34个)、哈尔滨工业大学(32个)、北京外国语大学(31个)。  非“双一流”高校中,A+专业数排名前五的高校是南京艺术学院(11个)、北京电影学院(10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个)、东北财经大学(8个)、首都医科大学(7个),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的A+专业数也达到5个。以艺术类、语言类、财经类、医药类、政法类等院校为代表的单科性大学特色专业优势显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型人才。  单科性大学专业精度表现突出  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A+专业数可以反映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数量,但A+专业总数有限且受限于学校的规模,A+专业精度则是评价不同规模的高校专业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单科性大学A+专业精度表现突出,A+专业精度全国十强中有7所为单科性大学,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其中,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A+专业精度达到100%,体现了两校专业建设的极高水准。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81.0%和75.6%的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冠亚军,其他A+专业精度位列综合性大学前十强的依次为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所高校上榜专业数过百,川大上榜专业最多  四川大学有138个专业上榜,领先国内其它高校 吉林大学排名第二,拥有135个上榜专业。浙江大学和苏州大学则以130个上榜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其他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十的高校为中山大学(129个)、北京大学(126个)、南昌大学(125个)、武汉大学(122个)、山东大学(121个)、贵州大学(119个)。“双一流”高校中,郑州大学、西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的上榜专业数也都超过100个。  非“双一流”高校中,扬州大学以117个上榜专业位列“双非”之首,青岛大学和深圳大学紧随其后,上榜专业数分别为98个和97个。其他上榜专业数超过90个的非“双一流”高校包括昆明理工大学(96个)、华南农业大学(93个)、江苏大学(92个)、南通大学(91个)、广东工业大学(90个)、广州大学(90个)。其中,广东工业大学上榜专业数占本校参评专业数的比例为100%,专业整体实力突出。  北京顶尖专业占优,江苏上榜总数最多  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来看,北京地区高校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据绝对优势,顶尖专业实力强劲。上海地区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名,顶尖专业数量优势明显。  江苏的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第一,专业整体实力雄厚。湖北、山东、广东的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五,仅次于江苏和北京,且上榜专业数均超过1500个。其他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十的省市还包括浙江、辽宁、陕西、四川。
  • 生命科学领域博士后最佳雇主排名
    2012年生命科学领域博士后最佳雇主排名公布 美国《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近日评出了2012年生命科学领域博士后最佳工作地点排行榜。 其中,美国范围内排名前10的分别为: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戴维• 格拉斯通研究所(J. David Gladstone Institutes, San Francisco, CA)、福克斯• 蔡斯癌症中心(Fox Chase Cancer Center, Philadelphia, PA)、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Baton Rouge, Louisiana)、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Oklahoma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Oklahoma City, OK)、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IL)、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La Jolla Institute for Allergy & Immunology, La Jolla, CA)、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Donald Danforth Plant Science Center, Saint Louis, MO)、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Cambridge, MA)、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Kansas City, MO)。 国际方面(美国除外),排名前5的分别为:葡萄牙尚帕利莫基金会(Champalimaud Foundation Lisbon, Portugal)、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Vienna, Austria)、奥地利分子医学中心(Center for Molecular Medicine,Vienna, Austria)、弗雷德里希• 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Basel, Switzerland)、英国霍舍姆—瑞士巴塞尔—中国上海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ovartis Institute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multinational)。 《科学家》杂志已经连续10年制作这一排名。在今年的排名中,主要关注研究机构的九大方面:博士后训练和指导质量、职业发展机会和人际网络、实验室成员间沟通效果、博士后经历的价值、仪器设备的质量、经费情况、博士后培养的平等性、薪水和福利、博士后家庭和个人生活。
  • Nature公布亚太区高校与科研院所最新排名
    自然出版指数(NPI)根据高校与科研院所在《自然》及其他17本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出版的文章数计算,是衡量高质量基础性研究的新指标。该指数每月更新一次,记录过去12个月内发表的文章数据。   三月二十五日,Nature根据2014年的论文发表情况,做出了亚太地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在这份榜单中中科院(CAS)雄踞第一位,论文数量和WFC评分(加权分值计数)都远超位居第二的东京大学。(延伸阅读:Nature特别文章:聚焦中国)   亚太地区高校与科研院所排名   在总榜单中,中国有五家高校与科研院所闯入了亚太地区的十强。它们分别是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   另外中国还有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进入了这份榜单的前五十名,它们依次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国立台湾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香港大学。   生命科学领域排名   不过可惜的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只有中科院和北京大学进入了前十:   Nature和Science发表论文排名   根据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排名在前十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   位列前五十名的中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还包括:浙江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台湾)、华中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国家基因库CNGB和第二军医大。   中国十大高校与科研院所   Nature还根据2014年的WFC值,评出了自然指数排名最高的中国十大高校与科研院所:
  • 全球105个国家食品安全指数 中国排名39位
    7月10日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对105个国家食品安全进行测量和排名,结果显示,美国、丹麦、挪威和法国食品最安全,原因是供应充足、国民收入高、食品开支相对其它开销成本低以及大力进行食品生产研发。食品安全指数最低的国家主要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中国在105个参评国家里排名第39位,总得分62.5分(满分100分)。   该报告由杜邦公司(DuPont)委托经济学人信息部撰写,以便确认最急需改革的地区。报告主要关注指标包括对食品的购买力、获取食物的容易程度、质量与安全三个指标。中国在这三项上的得分分别为58.1分、65.4分、65.4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的权重显示该报告更关注粮食安全以及温饱问题。报告赋予“对食品的购买力”以及“获取食物的容易程度”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均比较高,前者权重为40%,后者权重高达44%,而“质量与安全”这一指标权重只有16%,因此排名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单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7月14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食品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称,由于担心瘦肉精,中国的女子排球队甚至变成了严格的素食者。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多是因为无意而加入了一些有毒的化学元素,而中国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商追求盈利润而故意非法地把有毒元素注入到食物链中。首先是中国的食品生产商琳琅满目,其次这些生产商大多数都是小公司,这就让所有的产品都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安全标准很困难。另外,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非常错综复杂,分成国家一级,省一级以及地区一级,而在国家一级又有很多不同的部门介入其中。第三点,由于很多食品商在地方一级进行运作,当地政府缺乏监督和实施规定的能力或者动力。
  • 重磅: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8年2月26日,软科正式发布了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到10名。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三所大学分别是苏州大学(27名)、上海大学(41名)和南方科技大学(43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引入了“社会捐赠收入”指标,用来测量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排名创始人程莹博士介绍:“一所大学的校友捐赠数额,与这所大学校友的职业成就以及求学期间的满意度都有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考虑到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明确区分来自校友的捐赠和来自非校友的捐赠,所以我们采用口径统一的捐赠总收入作为人才培养的又一项评价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e9bc3968-e412-49af-b927-07dd9b48a146.jpg" title=" 1519607324891088418.jpg" width=" 600" height=" 494"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94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详细排名方法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双一流”高校在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排名前30位的全部是“双一流”高校,其中28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强大学中,“双一流”高校有88所。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与此同时,也有13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过硬的指标表现跻身百强,这13所学校主要是医科院校以及地处江苏(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华侨大学)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由于今年达到综合排名门槛标准的学校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发布名单也从去年的500所增加到今年的600所。这600所高校完整覆盖了我国内地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除军事、艺术以外的所有院校类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结果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be5a970e-112f-4c2c-845c-f3173f43c877.jpg" title=" 15196073250680476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ac8e9622-3a32-445f-bbe1-8fe47a6b09b5.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49021084-f386-42b7-ad58-659600464fef.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880a78fa-8f08-41d4-b428-e828c460e966.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eefcb95a-c35c-4fe3-ab7a-99ed7583db56.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f5ddeac5-0c07-4f92-a021-0d8c185b7eda.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38a88b1c-60f2-485a-9b7a-5c878d025bd5.jpg" style=" float:none " title=" 1519607326486038757.jpg" / /p p & nbsp & nbsp br/ /p
  • 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排名中上游
    新华舆情北京7月11日电 历尽风波的中国食品到底安全程度几何?恐怕在不少国人心目中,国产食品早已贴上了质量没有保障、安全问题严重的标签。其实换个角度再看,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远没有想象得不堪,甚至领先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简称EIU)近日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等3方面27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报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通过动态基准模型综合评估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并给出总排名和分类排名。   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继续占据排名的前25%,美国、挪威、法国分列前三位。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其中:食品价格承受力排名47,食品供应能力排名41,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排名43。   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处于世界中上游、发展中国家前列。   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Good Performance)一档,并将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归为中国得分较高的7个指标之一予以特别提示。而另一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排名则在70位,远落后于中国。   食品安全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从附表中不难看出,指数排名与各国人均GDP构成非常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品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此外,报告指出,希腊成为排名下降最多的发达国家(下降6位),主要原因就是受累于经济不景气(GDP下跌20%),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食品安全保障脱离不开经济基础。   个别事件不足以影响总体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死亡数十人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甚至引发严重的贸易纠纷,但对衡量一国食品安全长期综合保障能力并不构成实质影响。说明食品安全个别事件虽然引起的国际影响和舆论风波很大,但最终并不能、也不应掩盖食品安全保障的真实水平。   城市化提高新兴经济体的食品安全水平。   报告特别指出,不少新兴经济体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城市化促使政府加强保障工作以满足城市扩张带来的需求变化,同时相对集中的人口也带来食品供给模式的改变。中国目前正在推动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这也有望成为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契机。   注1:《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创办于1843年,隶属于英国伦敦经济学人集团,其办刊宗旨为“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   EIU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注2:关于《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详情,请查询报告官方网站:http://foodsecurityindex.eiu.com/   附表: 总排名 人均GDP排名 国家 总排名 人均GDP排名 国家 1 3 美国 55 45 多米尼加 2 1 挪威 56 61 埃及 3 15 法国 57 54 厄瓜多尔 4 6 奥地利 58 40 哈萨克斯坦 =5 2 瑞士 59 66 摩洛哥 =5 5 荷兰 =60 64 斯里兰卡 7 12 比利时 =60 72 越南 8 8 加拿大 62 71 洪都拉斯 9 21 新西兰 63 60 萨尔瓦多 10 11 丹麦 64 69 菲律宾 =11 9 爱尔兰 65 65 玻利维亚 =11 13 德国 66 67 印度尼西亚 13 14 芬兰 67 75 加纳 14 10 瑞典 =68 56 阿尔及利亚 15 7 澳大利亚 =68 58 危地马拉 16 4 新加坡 70 70 印度 17 20 以色列 71 42 阿塞拜疆 18 16 日本 72 74 尼加拉瓜 19 19 西班牙 73 73 乌兹别克斯坦 20 17 英国 74 76 缅甸 21 25 葡萄牙 75 77 巴基斯坦 22 18 意大利 76 84 科特迪瓦 23 24 捷克 77 92 乌干达 24 22 韩国 78 81 喀麦隆 25 26 希腊 79 68 叙利亚 26 31 智利 80 88 肯尼亚 27 28 波兰 81 86 孟加拉国 28 29 匈牙利 82 83 塞内加尔 29 46 巴西 83 82 塔吉克斯坦 30 33 墨西哥 84 94 尼泊尔 31 23 沙特阿拉伯 85 89 贝宁 32 37 乌拉圭 86 84 尼日利亚 33 44 罗马尼亚 87 99 几内亚 34 35 马来西亚 88 59 安哥拉 35 32 阿根廷 89 80 柬埔寨 36 48 哥斯达黎加 90 97 埃塞俄比亚 37 27 斯洛伐克 91 105 尼日尔 38 39 土耳其 92 94 布基纳法索 39 47 南非 =93 78 也门 40 34 俄罗斯 =93 100 莫桑比克 41 41 委内瑞拉 95 92 坦桑尼亚 42 52 中国 =96 103 马达加斯加 43 36 博茨瓦纳 =96 94 卢旺达 44 30 巴拿马 98 97 塞拉利昂 45 52 泰国 99 103 马拉维 46 38 白俄罗斯 100 89 赞比亚 =47 57 乌克兰 101 87 海地 =47 55 突尼斯 102 100 马里 49 49 塞尔维亚 103 106 布隆迪 50 50 秘鲁 104 79 苏丹 51 43 保加利亚 105 100 多哥 52 51 哥伦比亚 106 91 乍得 53 62 巴拉圭 107 107 刚果 54 63 约旦
  • 中国科研排名排第二,仪器却排不进前二十
    2021年初,Nature指数公布了最新的一期:2020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大学/机构排名。在本次全球排名中, 中国科学院连续8年位居榜首 ,哈佛大学及马克思普朗克协会紧随其后。所谓Nature指数,就是计算各个国家在顶级世界科研期刊中发表论文数量,再根据文章具体情况加权计算后得到的一个指数。指数越高,就意味着这个大学、机构、国家在过去一年中为人类自然科学文明推进贡献越多。而去年一年里, 美国排名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二。总体来看,大陆院校表现也都非常不错。本次共有11所大陆院校进入全球Top50,19所进入全球大学Top100。北京大学在学术领域蝉联高校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2、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14、南京大学排名第15名、清华大学排名第17。至于Nature指数的公信力,假设CNS(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上面2017年文章每篇都来自不同课题组的话,一篇论文的入选率比率大概是0.018%,也就是平均一万名研究人员里能有1.8个人发CNS。2018年清华北大河南录取405人,考生98.3万人,录取率0.041%。从数字概念来说,在CNS上发表一篇论文可比在2018拥有近百万高考考生的河南考上清华北大的难读还要大两倍。某大学鼓励学者发表CNS论文,直接给出了一篇50(100)万人民币的丰厚汇报。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单纯从Nature指数来看,我们的生产力那是杠杠滴!但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尽管我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可在科研仪器上,我们却长期受制于人。国内科研,国外仪器先来看一组来自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试验分析仪国产化率小于23%,生物化学试剂国产化率小于20%,一次性实验室耗材国产化率小于6%。而实验室常用设备中的纯水器、离心机、微波消解仪、超低温冰箱的平均国产化率为 48%-68%(按数量计)或 23%-45%(按金额计)。这也就意味着,不仅国产科研仪器市场被进口设备大面积占领,国产科研仪器能打下来的也仅限于低端(低价)产品。局长在清华大学主攻生物化学领域的一位朋友也跟局长表示: “实验室几乎见不到国产科研仪器,比例大概也就1:299。”几乎整个高端科研仪器市场见不到了国产的身影, 撑起国产科研一片天的全都是外国仪器。外国的少数几家科研仪器厂商垄断了整个市场。而当一个企业在某个市场中形成了行业垄断,那么十分恐怖的事情就发生了。顾客不再是上帝了,而是任由这些仪器厂商宰割的“羔羊”。2018年底,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的十台总价值2亿元核磁共振设备发生严重故障,负责人随即联系了设备生产商布鲁克公司要求调查原因并给予维修,而布鲁克公司则表态:先拿23万人工费。就好比一台电脑坏了,你送去修,对方先报出一个添加的人工费,要是最后检测结果无法维修,这些钱就打了水漂。北京大学核磁中心在同类型科研中心里排名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而且也是布鲁克公司的头号“VIP”。北京大学面对23万人工费,要求布鲁克公司一周内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拒绝支付人工费。然而十天过去了,布鲁克公司仍毫无动静。随后,北大发布声明,终止与德国布鲁克的合作。从这篇声明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北大核磁共振中心对布鲁克公司的一个评价: 核磁共振波普仪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垄断。而实际上,科研仪器的垄断远不止于此。巨头垄断,受制于人事实上,科研仪器巨头的垄断其实在国内已经渗透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深。国家市监局曾经做过调查, 在31个省级生态环境检测机构中,86.8%的仪器来自国外,国产化率不足15%。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发布的全球仪器公司榜单,在前20家公司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公司位于日本。资料来源:东兴证券中国企业没有一家入选。前五大仪器制造商占去年前 20 家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仅赛默飞世尔就占前 20 名仪器销售额的 23%。排名前 10 位的公司占销售额的 78%。排名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只有约 24%是分析和生命科学实验室工具。有些还销售工业测量设备和其他非研究设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销售是实验室耗材,软件和服务。垄断的原因也很简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点来谈:技术壁垒、科研生态和公司经营策略。说道技术壁垒这方面,拿生化实验室常见的质谱分析仪来谈。质谱分析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体重秤,世界中的粒子在重量足够精确的情况下都有唯一质量,比如质子质量是1.007276466621(53)u(u是原子质量单位,1u=1.660538921(73)x10^(-27)kg),而通过测算粒子质量与所带电荷比值则可以推算出被检测物质中各类原子所占比例,进而分析物质构成。也就是说,科研仪器在某些领域精度是要求达到小数点后面20多位的。不仅如此, 科研仪器的技术壁垒绝大多数都是诺奖级别的。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约翰芬恩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也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半的奖金。别的不说,开创性的科研仪器发明(改进测算方法)最起码都是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技术这个门槛还真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当然除了技术本身,学术氛围也是影响科研仪器市场配比的重要因素。IVD资讯中的生命科学领域网友“陈小澄”就曾表示:一个是本身国产和进口仪器有差距,另一个原因我觉得还是“人”有问题。之前呆的实验室老板在国内生化圈子还是比较有名的,文章质量很高,设备也全是进口的,除了超重离心机,不喝别的实验室公用仪器,也不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缺什么买什么,只挑进口。用老板的话说,做这个领域(国外实验室)的人都用这种仪器,你不用,然后重复不出来别人的试验,又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肯定会考虑是不是自己仪器没用对、酶的活性有问题等等,和别人公用仪器就会思考是不是别人污染了仪器。与其到时候花时间纠结这些,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直接购买同样的进口设备,实验做不出来就直接找自己原因重做,没有其他原因。究竟是买设备时候心疼钱重要还是最后文章发不出来毕不了业,被其他实验室抢先发重要,对于成果就是一切的实验室而言,多花几个钱根本是洒洒水。说白了其实也就一点:实验室买仪器是为了实验发论文的,买国产仪器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实验做出来数据不对,最后发不了论文,不仅仅费钱,还耽误事。科研仪器本身的高精尖特性让行业准入门槛极高、学术氛围的限制又将国外科研仪器公司捧上了神坛,二者相互作用让外国科研仪器公司转了个盆满钵满。国外的科研仪器公司自己也没有闲着。以丹纳赫、赛默飞世尔为代表的的科研仪器厂商 开始了 疯狂的科研仪器公司收购计划 。丹纳赫成立30多年以来,累计进行了超400次并购重组。在过去的7年中,丹纳赫超过50%的收入是通过并购得来。赛默飞世尔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前身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和飞世尔( Fisher Scientific)在2007年合并成为赛默飞世尔科技。据不完全统计,赛默飞世尔的并购数量也超70次。在密集的收购案背后,整个科研仪器市场形成了“一家亲”局面。高端科研仪器公司大多来自美国、欧洲、日本,你不制裁我,我不制裁你,即便垄断大家也都玩得都很开心。退一万步来讲,买卖这事都是你情我愿的, 这仪器都是发国际期刊的仪器,你用不用吧。国产代替,其路漫漫说了这么多, 那么国产科研仪器有没有优势呢?其实有,而且很多,就比如货期短、价格低、维修快。国产仪器的生产维修在都在国内,速度和服务态度不是外国公司能比的。而产品价格上,根据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学院某教授的说法: 进口科研仪器毛利最高能达到80%,产品溢价十分严重。液相色谱质谱仪既然便宜,又快,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国产科研仪器却始终没有成为学术界的主流?理由很简单,国产仪器的这些优势在稳定性和认可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小红书式电商都有耳闻,走的是“KOL”带货的路子。其实科研界也一样,重点学术期刊就是小红书本书,主要用来展示各大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知名学者成了“KOL”,当这些学者拿着某某公司生产的科研仪器又成功做出了某重大试验,得出了最新数据,为全人类的知识累积又添了一块砖之后。各个实验室会紧接着开始了疯狂抢购,在“大V”的试验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想着用国产设备平替,做出相同试验?可一旦最终数据出现了偏差,是你操作不当还是设备货不对版,导致数据有误,这事谁也说不清。试验讲究控制变量,别人用进口设备,你用国产,那就不能叫严格的控制变量。行业认可度提不上来,国产仪器就走不进学术主流。在实验室以外,一些国家级检测/监测中心更熟对仪器的数据精度与设备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2018年,全国共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一家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国产的仅有50台。而核磁共振仪除了科研院所有使用需求之外,使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而医院的设备精准程度很大程度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国外设备经过长时间市场认证,产品稳定性相对较高,自然更容易被医院选择。西门子核磁共振仪拿自己的甚生命健康支持国产仪器,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决心和勇气。而国产厂商支棱不起来,我觉得有三个原因:起步晚、资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起步晚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近代科学就是在西方国家起步的。高端科研仪器的生产起步比起国内也早了接近100年。起步早也就意味着国外科研仪器有着更多的时间去在市场上印证自己的产品,产品稳定性也就越高,一边是等着你去帮他们做印证的国产设备,一边是国外实验室已经帮你印证完了的进口设备,大多数国内实验室没那么多时间经历去陪跑国产设备。毕竟论文还是要发的,Nature指数还是要争的。资金少资本这阵风其实一直很看重“国产替代”四个字。但是这风左吹到芯片,右吹到新能源,却始终没有关注过科研仪器。毕竟科研仪器的市场份额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吊不起资本的胃口。前面提到了世界巨头赛默飞,年产品销售额也只有60亿美元而已,拿前不久被罚了34亿人民币的美团来说,34亿占了美团中国地区销售额的3%,也就是年销售额在千亿以上,约等于3~4个科研仪器世界超级巨头。拿前面提到的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为例,设备共计十台,总价值2亿元,而根据布鲁克公司2019年所发财报显示,年营业收入仅为1.177亿美元。作为一家能做到行业垄断的科研仪器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换算成核磁共振波谱仪也就只有40台,这已经是全球的领军企业。而反过来看美团,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甚至排不上前三。
  • 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正式发布
    p   11月23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了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是该排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七次发布,排名展示了我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领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学。 /p p   三甲高校与去年保持不变,清华大学(北京)蝉联两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学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香港中文大学跃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学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学(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8),复旦大学(9)和台湾大学(9)。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结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aa0264d-8122-4ed4-ae33-630f401ac58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5eb5add-3d47-4ce9-a240-d69b99211c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bc83296e-0e75-4b70-a022-ba1b9719bad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e1c8085a-e304-470c-b343-e78a9c36e8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e9b1eb8-812c-4062-bd12-5ea05a36f383.jpg" / /p p   据悉,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两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地招生的大学。2017年排名的对象有152所,其中内地103所、台湾40所、香港7所、澳门2所。 /p p   与去年相比,大陆高校中,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今年均有超过10个位次的排名提升,展示了内地高校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矿业大学首次入榜百强高校,今年排在86位。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和高雄医学大学排名有显著提升。香港各高校表现趋于稳定。澳门地区上榜的两所高校均位列50强,排名均有提升,澳门科技大学从去年的32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澳门大学上升三位排在42位。 /p p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采用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4大类13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两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体指标表现上也各具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6.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cad0af32-4fd1-412a-b330-9623338152bc.jpg" / /p p   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比例”单指标表现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一 “留学生比例”上,澳门科技大学居于首位,港澳高校整体优势明显 “师生比”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得分最高。“博士学位授予数”上,北京大学名列榜首。“校友获奖”上,北京师范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分别在总量和生均表现上脱颖而出。 /p p   科学研究方面,“科研经费”指标表现上,清华大学在总量上领先一众高校 香港大学在科研经费的师均值上居于首位。“顶尖论文”指标总量得分以及师均得分最高的均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论文”指标总量排名第一,台湾阳明大学在师均表现上得分最高。“国际专利”指标上,清华大学总量得分第一,台湾清华大学师均得分第一。 /p p   师资质量方面,“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指标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和中正大学并列第一 “教师获奖”方面,香港中文大学仍是两岸四地唯一有教师在本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成为今年“高被引科学家”总量和师均表现最好的高校。 /p p   学校资源方面,清华大学在“办学经费”总量上居于两岸四地大学首位 香港中文大学在生均办学经费上名列榜首。 /p p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完整名单和详细指标得分请登陆官方网站最好大学网获取: http://www.zuihaodaxue.cn/ /p p   关于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p p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ShanghaiRanking& #39 s Ranking of Top Universities in Greater China)排名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地招生的大学。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等方面。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结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个学校的总得分以外,还提供了每个单项指标的得分,允许他人了解、核实每所大学在单个具体指标上的表现和排名情况。 /p p   关于软科 /p p   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校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软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开始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排名方法的客观稳定著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制定战略目标和相关政策时的参考标准。软科每年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坚持从大学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精选指向明确的核心办学指标,以完全公开的原始数据成为洞悉中国大学竞争力的权威参考。由软科开发并每年定期发布的排名还包括“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等。 /p p & nbsp /p
  •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出炉 中国排名持续攀升
    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继续攀升,从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在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中位列第一。“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较上年提升1位,与2012年相比跃升了23位。”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这十年,得益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产出多项指标领先全球此次报告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全社会R&D经费中企业资金占比全球排名第3位,较上年提升1位。与此同时,高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连年入围“QS全球教育集团高校排名”前50强,这三所大学平均得分保持在世界第3位;高校与产业研发合作排名第5位,较2012年提升4位。“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扎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持续深化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邢怀滨解释说,而今,科技体制改革143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各类主体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全国科技界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转化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产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表示,聚焦“四个面向”,中国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多项指标全球领先,一如报告评价所示,在制度、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市场成熟度等7个维度中,中国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表现最好,居世界第6位。此外,我国单位GDP的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商标数量均居世界第1位;产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品净出口占贸易总额比重排名第4位,等等。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达21个中国商业环境综合得分排名第13位,创业政策与文化指标居第9位;国内市场规模排名保持世界首位,为私营部门提供信贷金额占GDP比重排名第4位,较2012年上升16位;为初创和成长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排名第9位… … “数字上升的背后,是我国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各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邢怀滨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在132个经济体中,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1个,较2017年增加14个,数量首次与美国持平,居全球首位。“区域创新发展成效显著,21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成为此次报告的一大亮点。”张旭说,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展中关村新一轮政策先行先试,建设雄安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推进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创新格局。报告还提到,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突出,科技实力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2位,北京居第3位,上海-苏州排名第6位。这些地区PCT专利申请量占世界份额达到13%,科学论文产出占世界份额的7.7%。不仅如此,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加强,南京和杭州排名第13位和第14位,比上年分别提升2位和4位;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推进,黄河流域主要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郑州较上年上升15位至83位,青岛和厦门各上升12位,分别是第34位和第91位,在‘全球百大科技集群’榜单中上升幅度最大。”张旭说,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首次成功进入百强行列,排名第100位。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的表现同样不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4个城市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报告显示,瑞士、美国、瑞典、英国和荷兰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五,新兴经济体保持强劲表现。在邢怀滨看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
  • Nature Index 2019全球榜中岛津排名大幅上升
    —持续大力度投入研发,成果显现— 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是统计高水平论文发表信息的数据库,收录了82本独立评选出的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的作者及所属科研机构的信息。该数据库由Nature Research编制。Nature Index提供了接近实时的机构、国家和地区层面的优质研究和合作成果,反映了一个公司或机构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 在最新的Nature Index 2019全球榜中,岛津在全球企业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97位提升至第47位,在日本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分析测试领域企业的排名也名列前茅。 日本岛津制作所自1875年创业以来,始终继承创始人岛津源藏的创业宗旨“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并以此为公司宗旨,不断钻研领先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为社会开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分析测试仪器、医疗仪器、航空产业机械等领域,以光技术、X射线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这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更加广泛的市场需求,使岛津的高科技产品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岛津公司田中耕一先生曾因MALDI-TOF技术获得诺贝尔奖。一年前,权威国际科技期刊《NATURE》发表了田中研究室的突破性成果:“能提前30年,从几滴血中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征兆”。中国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这一重大发明。近年来岛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并与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在新技术/新应用研发方面高速前行,获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附录 2019年Nature Index排名表:机构 企业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9/institution/corporate/all
  • 2023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揭晓!清华北大双双进入前20
    10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中国大陆高校继续稳步攀升,动摇美国的主导地位。今年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37所,是此排名19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英国的牛津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通过对 1550 万份研究出版物和 1.21 亿次引用该出版物的分析,以及对年度学术声誉调查的 40,000 多份回复和数以万计的额外数据点的分析,提供了对大学质量的严格的概述,涵盖了大学的教学环境、国际展望和行业联系。此排名通过13个独立的绩效指标,综合衡量了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卓越表现。排名亮点:• 清华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亚洲第一,同时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 中国大陆再创记录,共有7所中国大陆的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相较于去年的6所,及5年前(2018年)的仅2所进入百强榜单中有所增加。• 中国香港共有5所大学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 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位列第95名。复旦大学(第51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第52位)排名均有所上升,进一步逼近世界50强。• 在2023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高校共有95所上榜,上榜数量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177所)、日本(117所)与英国(103所)。• 2023年共有13所中国大陆的大高校首次上榜,其中长沙理工大学(第501-600名)为今年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新上榜高校。• 中国大陆再创历史纪录,共有11所高校跻身世界排名前200名。•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 2023年的排名中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较去年增加了137所,创历史新高。• 进入世界百强的美国大学数量持续下降,从2018年最高峰的43所降至今年的34所。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入榜世界前1000名中国大陆高校附件:1.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点击查看)2.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点击查看)
  • 菲力尔 ✖ 品牌直通车:提升品牌排名,实现流量增长57%
    一、客户背景介绍菲力尔(FLIR)是全球热成像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可靠的热成像解决方案。其产品范围涉及红外热像仪、CMOS相机、CCD相机等,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工业测试测量、航空摄像和机械检测等领域。作为美国菲力尔公司的在华全资子公司, 前视红外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与仪器信息网合作9年,于2023年7月在仪器信息网旗下选型平台“仪器优选”栏目,合作品牌排名广告服务(即品牌直通车广告)。二、客户需求阐述菲力尔作为全球热红外成像仪的领导者,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垂类平台中脱颖而出,彰显品牌领导力,提升品牌曝光度,并获取更多销售线索,是客户比较关注的问题。营销目标:1、提升品牌在垂类平台中的排名,巩固行业领导地位。2、增加热红外成像仪产品的页面浏览量(PV),提高品牌曝光度。3、获取更多高质量销售线索,促进业绩增长。三、合作成果展示经过一年的深入合作,菲力尔的营销成果显著:1、品牌排名:在25个品牌中,品牌排名提升至第1名,彰显了菲力尔在热红外成像仪领域的领导地位。“红外热成像仪”用户选型界面↑↑:合作前(左)VS合作后(右)2、产品排名:红外热像仪品类下产品排名平均提升8-10名,三级类首页,菲力尔品牌产品占比提升38%。3、月度热榜:提升产品上榜概率,以6月红外热像仪榜单为例,菲力尔产品占比六成,排名TOP1的产品为FLIR E52高级红外热像仪。4、产品浏览量(PV):菲力尔红外热像仪品类产品PV同比提升57%,品牌曝光度得到显著提高。5、询盘:红外热像仪品类询盘数量提升14%,为菲力尔带来了更多高质量的销售线索,助力业绩增长。四、总结菲力尔通过在用户选型界面中的精准营销,成功提升了品牌领导力、曝光度和销售线索。该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品牌影响力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未来,我们将继续丰富完善“仪器优选”这一用户选型平台,为用户提供快捷选型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助力厂商营销提质增效。合作推广,请扫码添加客服企业微信咨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