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强国

仪器信息网质量强国专题为您整合质量强国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量强国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量强国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量强国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量强国话题讨论。

质量强国相关的资讯

  • 质检总局:中国将提出质量强国战略
    12月18日上午消息,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清远开幕,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国务院准备制定新一轮的《质量发展标准和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同时我国统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质量指标数据并定期发布。   张纲表示,今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0万亿,位列世界第二位。但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国企业至今榜上无名;英国品牌价值咨询机构发布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名牌,中国只有19个。“如此大的经济总量,如此少的知名品牌,在一多一少的反差中足以说明经济结构转变、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纲表示。   张纲透露,国务院准备制定新一轮的《质量发展标准和质量发展纲要》,以加快制定转型时期新一轮国家和地方质量发展纲领。“经国务院同意《纲要》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并且由质检总局等九个部门共同起草,在重大工程等上将提出新的政策措施。”他还透露,新的《纲要》和正在实施的《质量振兴纲要》相比,最大的突破是提出“质量强国”的战略。   同时,中国正在研究建立国家质量评价体系,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未来将把质量指标纳入国家法定的统计制度。“不仅有具体的CPI、PPI,还要有质量指标数据,两个局现在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推进国家质量统计指标的进程。”张纲表示。
  • “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海克斯康2023‘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成功举办
    5月19日,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青岛市高新区管委支持,海克斯康集团主办的“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海克斯康2023‘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成功举办。来自计量业、制造业和智能制造生态圈的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围绕计量和质量,共话前沿创新技术、行业热点解决方案和计量生态场景应用。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在大会欢迎致辞中讲到:计量是海克斯康的根基,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与根植中国30多年的丰富经验,海克斯康已经实现从工业领域到空间领域全领域测量,提供面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等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覆盖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大型风能风机等重点产业。海克斯康将以本次“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为契机,展开计量和产业融合的全新视角,围绕国家战略,提升计量视野高度,打造“以质量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本次大会由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史日安致开幕词。史局长表示,质量强国建设中,计量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青岛市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助力以海克斯康为代表的优秀精密仪器仪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产企业,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史日安专题演讲于连栋中国石油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带来干货满满的《关节类坐标测量方法与技术》技术讲座。从专业理论和实践技巧多维度为计量从业人员进行知识解读。郑顺义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博士生导师、智能光学领域专家通过关于《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的主题演讲,为大家带来数字时代的工业摄影测量技术及前沿趋势的专业解读。隋占疆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围绕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分享《数字时代精密计量如何助力企业数转智改》精彩演讲。张海峰发那科市场拓展部副部长通过《发那科机器人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报告为大家带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刘德强潍坊职业学院副院长《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探索》为大家分享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以及如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等。现场聚焦国家标准启动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标准所所长、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康华,现场启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滤波第29部分:线性轮廓滤波器小波》国家标准。QMS新品重磅发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质量管理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针对企业质量管理的痛点,海克斯康以产品技术创新与本土自主可控等能力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重磅发布QMS新品海克斯康数字化质量平台。全新一代数字化质量平台拥有30年积累的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与灵活的低代码平台融合,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执行无缝连接闭环,涵盖从质量管理到企业风险预防的全流程管理方案。比武大赛颁奖计量人才是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活水”。在本次“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中,第五届“海克斯康杯”测量工程师比武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隆重举办,现场为获奖人员颁发多重奖励,让真正有能力、技能水平高的计量人才脱颖而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职业能力发展部主任、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迎春为第五届“海克斯康杯”测量工程师比武大赛总决赛做赛后总结。相关活动现场嘉宾深度参观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参与健步行互动打卡活动,近距离感受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两大领域的战略布局。区域分会场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期间,海克斯康走遍全国各地,全国14场主题活动将前沿的计量理念与技术与更多计量人、制造人分享,内容涉及计量相关的培训、主题演讲、新方案中心开业等。计量夯基 质量强国520对情侣是特殊的日子,对我们计量人更是意义非凡,未来海克斯康将坚持以国家使命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中国智造,以计量夯基质量强国,提升计量科技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计量精准保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加强仪器仪表等技术研发和质量攻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等八大重点任务与二十七条具体举措。其中,多项举措与仪器仪表与检验检测等领域息息相关。在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方面,《纲要》提出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在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方面,《纲要》提出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纲要》还提出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推进特种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量精确控制技术攻关,加强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运用质量工程技术,缩短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周期,提升制造质量水平。针对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强化通用型基础零部件质量攻关,加快发展核心元器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标准完善,提升零部件及元器件精确性、耐久性、通用性。针对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基础共性技术和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品质性能升级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质量可靠性,加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等领域关键部件及整机装备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开展关键承压类特种设备技术攻关,提升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可靠性。在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方面,《纲要》提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打造质量技术机构能力升级版。加强计量、标准化、检验检疫、合格评定等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推动专业技术能力升级和研究领域拓展,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规划建设,加快重大科研装备和实验室设施更新改造,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实现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等质量技术机构的科研实力、装备水平、管理效能、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质检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标准验证点和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承担质量标准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质量共性技术攻关,研究解决质量创新、安全风险管控、质量治理重要问题,培养质量标准领军人才,加快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纲要》全文如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一、形势背景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发布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不断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上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好地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四大品牌”建设持续深化,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预期达到36万元/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4%;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6万家,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9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保持在94以上,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进一步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四大品牌”建设整体效能进一步强化,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机制更加健全,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竞争优势明显的上海品牌,推动一批行业标杆企业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通过“上海品牌”认证,培育发布“上海标准”50项。——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新建若干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打造50个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筑牢;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100个以上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成果;质量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求。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二、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推进质量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开展质量攻关工程,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健全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推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推进碳相关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工作,开展绿色低碳标准研制、计量技术研究,全面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实施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落实工业污染物近零排放措施,不断提高产业链节能与资源再生利用能力。(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促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发挥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商业零售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长效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完善质量多元保障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增强重点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六)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质量高地。充分发挥长三角质量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开展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建立长三角标杆企业质量管理经验和质量创新成果共享平台。加快长三角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推动统一制定区域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实行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充分发挥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作用,共同提升区域国际标准化能力水平。加强基于长三角产业集群、重点行业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指数体系研究,提升长三角质量管理水平。(七)强化重点产业基础质量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布局,不断提升高端和新兴产业集群质量优势。聚焦重点产业基础板块,加强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分行业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检验检测认证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八)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九)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形成数字化转型与质量管理融合交互的“路线图”,建设质量管理领域数字新基建和数据枢纽,建立高质量数据集和质量知识图谱。支持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高标准打造一批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场景的上海质量标杆。(十)提升区域质量引领力。打造区域特色质量品牌,开展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质量强国标杆城市、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一镇一品”项目。在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大质量创新力度,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布局。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探索建立高端服务经济的质量标准体系,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围绕五个新城建设,加强质量发展总体谋划,推动区域建设与质量发展融合共进。围绕南北转型,将宝山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将金山区建设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一)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打造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示范样板。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批签发能力,加快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二)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十三)推动工业品质量提升。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品质升级。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积极参与“中国首台(套)”评定工作,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落实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五、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四)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与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十五)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鼓励采购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十六)打造上海建造新样板。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自主研发和集成应用。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加强智能化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通过实施“两旧一村”改造、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和增加公共停车泊位,进一步提升城镇住宅品质。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七)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构建国际化高端专业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上海服务”品牌全球影响力。大力提升工业设计、广告创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服务水平。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可获得性。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物流,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十八)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创新丰富家政服务,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行业规范发展,推进轨道交通标准化建设。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体育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十九)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提高政务服务功能和质量,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级,拓展“随申办”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加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文化、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便捷化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深入推进健康上海行动,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七、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战略,推动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推进先进质量技术研发应用,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二十一)增强中小微企业质量发展能力。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精准帮扶,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上游企业供应链质量管控,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装备改造、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引导中小微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培育一批质量标杆,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二十二)加快培育企业质量品牌优势。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能力、价值评价研究,探索发布地区性、行业性品牌价值评价指数。统筹开展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深化振兴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完善“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打造对标国际水平、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高标准集群。推动“上海品牌”认证。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支持企业开展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和境外维权活动。八、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标准化平台,建立和升级改造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深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单抗类药品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建设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平台。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程、电线电网、新能源设施等智能化检测和风险管控平台。(二十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持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融合性研究,推动上海更多重点领域的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力助推具有国际水准的质量基础设施高地建设。(二十五)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通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加快构建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趋势研究和应对分析,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九、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二十六)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加强质量地方立法研究,推动完善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依法实施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二十七)完善质量政策体系。强化对质量发展的激励引导,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加强质量统计和状况分析,探索建立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质量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二十八)增加高水平质量人才供给。加强质量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推进社会化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加大高端质量人才引进力度,扩大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队伍;落实食品安全总监、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探索建立企业标准化总监制度,培养专业型质量人才梯队。加强中小学质量教育,加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质量工程、标准化专业与学科建设,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加大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在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中提高一线技能型员工比例,推动培养更多“上海工匠”。(二十九)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开展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试点,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实施靶向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三十)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质量治理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质量诚信自律。支持企业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三十一)加强质量国际交流。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加大引进、消化、吸收质量管理新技术力度,不断增强质量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国际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组织落户上海,引导我市优势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引导外资企业、在沪国际标准化机构参与上海标准化工作。开展国际计量比对,鼓励主导或参与国际计量技术规范、国际计量规则的制定修订工作。积极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积极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展示上海质量成就。十、强化组织保障(三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整体有序推进落实本实施方案。(三十三)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市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十四)开展考核督导。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方案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 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时撤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质量强国建设工作,研究解决质量强国建设重大问题,部署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督促检查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二、组成人员组 长:王 勇 国务委员副组长:罗 文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王志清 国务院副秘书长林念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 员:毛定之 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赵泽良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郑富芝 教育部副部长 张雨东 科技部副部长 徐晓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杜航伟 公安部副部长张春生 民政部副部长 左 力 司法部副部长朱忠明 财政部副部长 凌月明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英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张小宏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徐成光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伟平 水利部副部长马有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盛秋平 商务部副部长杜 江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李 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元明 应急部副部长 范一飞 人民银行副行长彭华岗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张际文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道树 税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盛来运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邓波清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吴曼青 工程院副院长周 亮 银保监会副主席胡文辉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 伟 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黄 荣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三、其他事项(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总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办公室主任由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兼任,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按程序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二)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会议制度,工作会议由组长或其委托的副组长召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参加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必要时可邀请其他有关单位人员及专家参加。(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本地区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本地区质量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8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
  • 东湖评论: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 推进质量强国行稳致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中国贸促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共同举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世界认可日中国主题活动。奋进新征程,重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加强该领域能力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所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由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对产品、服务或企业组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证实,作为其进行市场经济活动的“信用证”。我国合格评定体系互认范围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也就是说有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个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国内产品才能在海外“畅通无阻”,“走出去”战略得以顺利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同时也是进口产品的“体检证”,在实施进口贸易管制时,通过认证认可制度来提高进口产品的准入“门槛”,最终形成以限制进口为目的非关税壁垒,可见其重要性。生产生活中也离不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来指导消费者识别优劣,避免遭受不合格产品的侵害,并且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改进产品和服务,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品质的作用。譬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商品包装是否有经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标志,有标志说明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可放心购买使用。可见,商品经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保障,提高了产品价值,促进了商品流通。因此,要继续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能力建设。深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改革,在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面迈出更大步伐,运用告知承诺、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为机构资质认定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便利服务。譬如,宜昌市夷陵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首次创新采用告知承诺程序实施增项资质认定,也就是“先批后审”新办法,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拿到的证从申报到获批仅2个工作日,为检验检测行业增添新的动力,促进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与企业合作,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今年,武汉市将实施2023年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将选取重点行业,匹配相应的认证机构,相当于“考官帮带制度”,指导企业及相关方逐一分析解决质量管理上面临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质量认证认可的“磨刀石”作用,为中小微企业“造血纾困”,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配合国家外交外贸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贸易底气,产生较好经济效益。譬如,福建省晋江豪山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通过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后,受到市场青睐,产品售价每立方米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不仅成为多个实力雄厚建筑公司的供应商,国际贸易更是增长显著。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企业建设、产品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重视并提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意识,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中国智造提供坚实保障,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 北京丰台: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
    6月9日是第16个“世界认可日”,今年国际主题是“认可:支持全球贸易的未来”,国内主题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 促进全球贸易”。6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共同开展 “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活动。认证、检验检测机构参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董芳忠/摄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辖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活动。董芳忠/摄丰台区120余家认证、检验检测机构经过前期线上初赛,共15支队伍晋级参加本次比赛,涵盖3C认证、有机认证、体系认证等认证领域,以及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机动车检测等检测领域。经过激烈比拼,北京市二清机动车检测场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获得前三名。本次比赛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向辖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同步展示。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获得前三名的选手颁奖。董芳忠/摄参与活动的各方代表参观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详细了解该中心在帮扶中小微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服务全国近10万家企业。在首席质量官、中小微企业帮扶、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等项目中,该中心也发挥着头部企业的担当与带动作用。各方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全球贸易”进行了交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贸易畅通的重要作用。通过此次比赛,进一步检验了丰台区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搭建了交流平台,增强了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宣传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助力丰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一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将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为核心,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积极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质量”潜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统一大市场贡献丰台智慧。
  • 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加强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数据质量管理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数据质量管理,保障全国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业务开展,持续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监测能力。通知从五个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一要升级完善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软件功能,确保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格式标准统一。二要狠抓温室气体观测业务管理,分析评估台站观测业务中的探测环境、观测系统、标准溯源、业务运行、数据质量等,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三要充分发挥国家级业务单位技术专家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业务检查员作用,统筹开展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运行情况专项抽查工作。四要加强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数据质量监控和通报,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做好观测业务技术支撑、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和监测评估应用工作。五要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标准气体配置、标校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规范和标准,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优化温室气体观测标校工作。根据安排,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将把国家温室气体观测业务纳入实时监控和数据质量评估,并从今年9月起逐月发布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站数据质量月报。
  • CNAS发布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十项措施
    第十六个世界认可日的国内主题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 促进全球贸易”。6月9日,在第十六个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朝华发布“认可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   十项措施聚焦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绿色发展、新兴智能、质量提升五个领域。一是围绕国际互认领域,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探讨加入国际认可组织新增互认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围绕国际贸易领域,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跟踪、研判和应对,提供更广泛地国际市场准入;三是围绕一带一路领域,积极为沿线经贸投资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围绕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领域,加强认可管理,深化认可信任传递机制,提高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围绕“双碳”领域,丰富审定与核查机构认可制度供给;六是围绕环境、能源、低碳、有机、绿色产品、温室气体、森林、能源之星、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环境检测、EPA复合木制品领域,加快构建节能环保认可体系,促进供应链提升价值。七是围绕供应链安全、资产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电子商务、服务业、物流安全、商品检验、校准领域,深化技术研究,提供高质量认可服务;八是围绕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领域,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认可支持。九是围绕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展下沉式认可服务可行性研究,通过细化需求、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集成效能;十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促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为政府监管和贸易各方提供信任证明。   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行的促进贸易便利化手段。CNAS一直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使命,为改善质量供给、提振消费信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3年5月底,CNAS 累计认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1.6万余家,包括认证机构245家,检测机构15275家,检验机构873家,审定与核查机构8家。很多是行业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和大型集团,涉及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签署了15项国际多边互认协议,协议范围覆盖116个国家/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6%以上。
  • 院士成果在穗转化精典案例:质谱强国 自主研发EIT质量分析器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质谱仪作为国际上最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是直接测量物质原子量、分子量的唯一手段,被誉称为“科学仪器皇冠上的明珠”。 十多年前,质谱技术在国内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海归博士周振把“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他创办了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带领公司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质谱仪器正向研发平台,实现了我国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仪国产化和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2021年11月,在同一梦想与追求的驱动下,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把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在禾信仪器。禾信仪器正联合院士团队向质谱仪的关键核心技术发起攻关。他们的目标是自主研制一款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EIT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正是质谱仪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打响国产质谱仪“突围战”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新工具的发明与使用。相比于天文望远镜与显微镜,大众对于质谱仪却是陌生的。质谱仪便是最精密、最灵敏的科学分析仪器之一,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分子量以及根据碎片特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曾有一句名言:“要做更多仪器,要多加测量。” 阿斯顿便是质谱仪的发明者。质谱仪让阿斯顿在同位素的研究如虎添翼,他先后发现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212种,提出同位素的普遍存在性,证实“自然界中某元素实际上是该元素的几种同位素的混合体,因此元素的原子量是依据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占比而得到的平均原子量。” 鉴于质谱技术对引领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是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欧内斯特劳伦斯、沃尔夫冈保罗等多位科学家都曾因对质谱技术作出贡献而获得过诺贝尔奖。 高端科研仪器的创新、制造和应用水平,往往考验着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质谱仪涉及精密电子、精密机械、高真空、软件工程、自动化控制、电子离子光学等多项技术及学科,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而中国每年对质谱仪进口额达到上百亿元,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怀抱着质谱强国梦,海归博士周振2004年来到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质谱仪器公司一一禾信仪器。“质谱仪是一项对国家科学水平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尖端技术,中国发展自己质谱仪刻不容缓,这就是我创办禾信的原因。” 周振说。 禾信创立之时,基本没有人相信中国人能造出质谱仪。但是周振带领团队逐步攻克了单颗粒气溶胶在线电离源、双极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真空紫外光电离源、膜进样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VOCs在线监测飞行时间质谱仪、微生物鉴定质谱仪等多款产品。禾信已经成为少数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继续向关键核心技术发起冲击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禾信仪器已经构建了质谱研发、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品质控制及应用开发的整套技术创新链条,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包括技术顶层设计能力、产品规划设计能力、产品创新优化能力等。质谱强国梦正逐渐照入现实,但是禾信仪器也面临着挑战。目前国内质谱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不成熟,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特殊材料等上游产业的支撑能力还不足。沃特世、丹纳赫、布鲁克、安捷伦、赛默飞、岛津、生物梅里埃等巨头依然合计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约90%的份额。“我头脑从来没有发热膨胀的时候。” 周振心里深知,禾信仪器只是打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要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推动国内质谱仪器行业良性发展,还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为了在这场长跑中实现“反超”,周振正带领团队培育与发展整个质谱产业链,打造质谱生态圈。在2019年于广州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禾信及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有关单位联合发起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促进会进入筹备阶段,禾信更宏大的愿景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的建立。“我们希望创新中心十年内实现每年培育四五十家仪器制造企业,二三十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周振说,这是一条覆盖“政产学研用金”的完整链条。同样是在这场论坛上,包括柴之芳院士在内的一批行业专家与禾信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一同发起《关于支持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建议书》,共同呼吁将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列入广东省各级政府“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建立完整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制定切实有效的国产科学仪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建设。2021年8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相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同样一直是柴之芳院士的梦想。在2011年和2017年,禾信曾牵头承担2项国家专项,柴之芳院士担任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及用户委员会专家,为项目的应用研究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柴之芳院士看来,没有先进的仪器和方法,是无法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我国的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国外仪器的情况现在虽然正在改变,但仍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攀登科学顶峰的一个瓶颈。自主研发EIT质量分析器柴之芳是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核分析研究专家,曾在2005年摘得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一一乔治冯海维希奖。他将核技术、核分析和放射化学方法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试验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质谱技术起源于同位素的发现,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核工业领域同位素丰度比值的测定要求,并伴随着物质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完善。随着核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质谱技术被应用于核燃料与核材料中杂质分析、核燃料燃耗的测定以及核反应过程中的裂变产额测定等。质谱测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工业的发展也对质谱技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铀资源勘查、铀矿治、铀同位素分离、同位素应用、核医学、乏燃料后处理和长寿命核素分离嬗变、核保障监督等都离不开先进的质谱测量技术。柴之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研究项目是《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制》。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是决定质谱仪检测精度和准度的关键,但高端质量分析器仍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而院士专家工作站要自主研发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EIT质量分析器) 便是一种具备超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等特点的通用型质量分析器。该项目结合柴之芳院士在放射化学、核化学等研究方向中丰富的质谱应用经验,实现EIT质量分析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核物理、放射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开发以EIT质量分析器为核心的有超高分辨率、高精度质量分析需求领域的定制产品,也可以开发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通用在线超高分辨率大气压电离质谱产品。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已完成EIT质量分析器的原理研究、质谱整机各模块的设计与制造,研制出原理样机,申请发明专利3项,与院士团队联合发表论文1篇。柴之芳院士常教导弟子,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要安心,要清净,要踏实。周振率领的禾信同样是一家愿意“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企业。如今两支有共同梦想的团队聚在一起,正在以共同步调向质谱强国梦继续进发。
  • 深度剖析: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68db3d6-1a7a-4b3d-98f2-f5ef0a028954.jpg" style=" " title=" 2019-05-04_1353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1d1fcf4-a2c6-4432-ade0-c04bd3ab2345.jpg" style=" "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4135333_副本.jpg" / /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提升各界对建设科技强国意义的认识,人民出版社约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00多名院士编写了《百名院士谈建设科技强国》一书,将广大院士的重要思想和建议汇集起来,作为推进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 /p p   谭久彬院士在其中撰写了“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一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作为全文的主要论点。谭久彬院士最早提出并论述了该观点。该文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建设世界仪器强国面临的三大挑战,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必须完成的四大任务等。 /p p   注:《百名院士谈建设科技强国》一书出版于2019年2月,“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一文刊登在该书的第447页-458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使命与任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 谭久彬 /p p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备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将面临三大挑战,即: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 仪器体系呈现碎片化 全民性质量意识差,对测量与仪器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认识不清。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必须完成四大重点任务,即:建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培育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高精尖仪器企业 建立国家级高精尖仪器研发基地 建立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统一规划与指导计量测试体系与仪器体系建设发展 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培育专精精神。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1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strong /span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在我国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以强大的整体仪器创新能力为支撑,仪器创新必然引领科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p p strong   (一)重大仪器发明会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研究突破 /strong /p p   世界科技强国一定是基础研究强国,基础研究强国一定是测量与仪器强国。门捷列夫说:“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至少是没有精确的科学、真正的科学”,“测量是科学的基础”。仪器是测量的载体,是实现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突破的手段。截至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总数为371项,获奖总人数为594人 直接因测量科学研究成果或直接发明新原理仪器而获奖的项目总数为42项(占11.3%),总人数为64人(占10.8%) ,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扫描隧道显微镜、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冷冻电镜、激光干涉仪等 同时,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于相关尖端仪器完成的。 /p p   因发明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器而获诺贝尔奖的理查德· 恩斯特(R.R.Ernst)说:“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 /p p strong   (二)高端精密仪器是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strong /p p   仪器科学与技术对现代科技产业、国家安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序进行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仪器技术与工程支撑的是整个现代科技产业、国家经济和社会管理。王大珩院士对测量仪器的作用曾有过高度概括:“仪器仪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上的战斗力,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务部所属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统计数据表明:为保证产品制造质量和实施有效控制,每天要进行2.5亿次测量。在制造领域,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产品哪里不合格 只有通过大量测量数据的积累,才能找到产品不合格的根源 只有建立起基于在线传感与仪器的工业互联网,才能建立起智能装备和智能工厂,才能实现智能制造 只有建立起面向先进制造的完整的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几十年的“四基问题”(即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质量技术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形成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在国防领域,没有侦测仪器,就不能发现和准确定位敌方目标 没有精准的导航制导仪器,就无法实施精确打击。在医疗领域,没有精准的诊疗仪器,就无法实施精准医疗。在环保领域,没有成千上万的分布式传感器,就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环保监测息。同样,没有遍布于城市水、电、气、交通等设施和千家万户的各类网络化传感器,就无法实时获取海量监测信息,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和智慧城市就无法实现。 /p p strong   (三)高端精密仪器的创新是驱动和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strong /p p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对相关技术领域具有引领与推动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高端精密装备制造领域为例,高端精密装备的精度水平取决于工作母机的精度,按照精度分配原则,工作母机的精度要比高端精密装备的精度高三分之一至一个数量级 而工作母机的精度水平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按照精度分配原则,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比工作母机的精度高三分之一至一个数量级。从精度角度看,测量仪器处于精度的最顶级,是高端中的高端 从技术角度看,测量仪器使用的共性核心技术更先进、更前沿、更具有先导性,因而更具有技术引领作用。在高端精密装备领域,测量仪器技术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聂荣臻元帅在经历了“两弹一星”发展后,形成的重要认识之一是,“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从另一方面看,仪器产业对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美国国内仪器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拉动作用则达到了66% ”。仪器技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映了仪器的内在价值在产业链中具有放大效应。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2 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 /strong /span /p p   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相关科技的积累作为基础。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仪器科学与技术,起步很晚,经历了初创期,即1949年至1969年的20年间,建立起初步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即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前20年我国因基础薄弱而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缓慢,后20年我国因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较快,仪器科学与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期间取得了一大批前沿仪器技术成果,支撑和引领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高新技术工程的发展,如以自主研制的銫原子喷泉钟、光钟、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和约瑟夫森电压基准等为代表的一批尖端计量仪器,支撑了我国北斗系统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发展 以自主研制的超精密工程测量仪器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高端专用测量仪器,支撑了我国战略导弹、核潜艇、航空发动机和航天高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发展。 /p p   从总体上看,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科技强国,而且落后的幅度较大,但在一些专用仪器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个别方向上已经处于国际前列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追赶速度在加快,差距在逐渐减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3 建设仪器强国面临的三大挑战 /strong /span /p p   回顾我国现代工业和仪器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利于认清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殊性与不平衡性,有利于明确我国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p p   1949—1969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建起了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等几个仪器生产厂,可生产量具和中低端测量仪器 在几所大学里设置了精密仪器专业,在一些专业领域,逐渐进入精密级测量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但精密测量手段并没有跟上,在精密级测量能力上发展不平衡,不成体系,没有形成整体能力,因而没能保证产品质量同步提升。而在航天和国防领域,虽然部分形成超精密测量能力,但也不成体系。总体状况是,精密级测量能力需要整体补齐,超精密级测量能力需要大范围追赶。要想整体上追齐德国工业4.0,将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p p strong   (一)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 /strong /p p   尽管我国建立起以国家计量院为核心的国家法定计量体系,形成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程计量能力。但从国家级、中间级、一直到工厂车间级对产品实现全部参数测量能力的角度考察,会发现我国的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以几何量测量为例,我国国家计量院现有工程参量计量标准80个,而德国有123个。若考虑到德国是有选择的发展制造业,而我国是全面发展制造业,我国缺少的计量标准就更多了。从纵向看,因计量手段不足,使很多参量的量值传递链出现断裂,量值传不到工厂的计量仪器上 即便是有些量值传递到了工厂的计量仪器上,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年检和周期校准制度,量值不能实时的传递到产品上,测量仪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处于失控状态。实际上,我国计量测试体系,从顶级的基准级和标准级仪器到产品级测量仪器的量值传递链上,存在“中间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盲区。在产品质量的层次上,我国的计量测试体系,在很多量值上,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准确一致。 /p p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计量测试体系无法支撑起庞大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的发展。 /p p strong   (二)仪器体系呈现碎片化 /strong /p p   高质量产品是如何完成的?从工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即必须对制造全过程进行严格精密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包括材料加工工艺、零件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谁的测量数据更精准、更全面,谁在各个工艺环节上做得更扎实,做得更精益求精,谁的产品质量就更胜一筹。在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阶段,由于主要依赖更加精准、更加全面的长期积累的大数据,以实现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和更多变的个性化,因而具有完整性和充分性特征的超精密测量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p p   王大珩院士曾总结美、德、日等先进制造国的成功经验,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对测量仪器的投入占总装备投入的三分之一。而我国既缺乏这种经验,也缺乏对别人经验的认识。 /p p   考察高端装备制造,其精密制造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环节,即零件加工、部件装配、整机装配和整机性能测试实验。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被测参数,需要一批测量仪器。以大型精密回转装备为例,共有约2.5万个零件,其中65%是超精密零件,有20多万个测量参数,加上部件装配中的测量、部件工作特性的测量、整机装配中的测量和整机性能测量与试验,共需要至少500多种专用测量仪器。而实际上,我国现有生产线上的仪器尚不足十分之一,而且测量仪器配置的内在关联性很差,不成体系,表现出严重的碎片化。如考虑到智能制造阶段,制造上升到超精密级,具有精度完整性和充分性特征的超精密测量所需要的参数被细化,被测参数成倍数,或成数量级增加,生产线上缺失的仪器数量就更多了,测量仪器更不成体系,即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将更严重。 /p p   导致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真正懂得测量需求和测量技术的专家与工程师非常少 二是对测量仪器体系缺乏整体规划 三是国内对高端测量仪器的研发整体上能力较差,缺少长期系统地研发高精尖仪器的团队与基地,很多项目不是最有优势的人在做,几乎没有生产高端测量仪器的企业,只有少量的科研院所能研发一些专用测量仪器,高端测量仪器95%以上依赖进口。 /p p   可见,测量仪器体系碎片化导致无法构成整体测量能力。没有整体测量能力,就不能支撑产品质量提升,就不能支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的发展。 /p p strong   (三)质量意识淡薄,缺乏专精精神 /strong /p p   质量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二是能否掌握提高质量的方法与手段。质量意识淡薄是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一方面,人们追求快速成功,快速扩张,心浮气躁,不愿意埋头于需要大量基本功、成效慢的质量提升工作 另一方面,重视产品质量的人又说不清楚产品质量为什么做不上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习。 /p p   德国质量与德国品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历过浴火重生的蜕变过程。 /p p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技术领先,产品质量最有竞争力。德国处于追赶和仿制阶段,此时“德国制造”是价低质劣的代名词。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明确标注“德国制造& quot ,以此将劣质的德国产品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英国这一侮辱性做法使德国举国震动,引起全民性反思,认识到:不提高产品质量,德国工业就没有出路。强烈的质量意识成为德国全民族的共同认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那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呢?专家们认识到,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密的产品。西门子公司创始人出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德国由此起步,逐渐建起严格完整的工业标准体系、计量测试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支持发展起以蔡司、莱卡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密仪器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测量仪器体系。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德国由“德国制造”成功转向“德国质量”和“德国品牌”。 /p p   相比之下,我们的质量意识和对测量作用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人的水平上。 /p p   专精精神的本质是: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p p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家群体,却没有研究出相应数量的世界级基础研究成果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各类专家群体,却没有研制出相应数量的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装备 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和技师群体,却没有制造出相应数量的世界品牌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缺乏专精精神,低水平重复,浅尝辄止,不断跟踪热点,终其生也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来。 /p p   要想实现由”中国制造“向& quot 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全民族的质量意识“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 ”的意识要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要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仪器强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no.4 建设仪器强国必须完成的五大任务 /strong /span /p p   要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就必须应对上述三大挑战,完成如下五大重点任务。 /p p strong   (一)建立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 /strong /p p   基于国际计量科技和仪器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基于未来30年我国科技、工业、国防等各个行业的整体需求,应及时规划国家计量测试体系,该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七个基本量,要完善与提升量子化和扁平化量值传递能力与水平,确保在全国范围内的准确一致 在国际比对中处于国际前列地位。对工程计量标准,在向下传递量值时,要与科学实验仪器和工程测量仪器无缝对接,确保量值准确传递到科研院所的科学实验仪器上和企业工程测量仪器上,并通过工程测量仪器准确传递到产品上。该体系可使国家计量体系与科研院所科学实验测量体系和企业工程测量及测试体系融为有机整体,统称为国家计量测试体系。该体系既满足“国家质量基础’框架(国际测量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又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解决中国问题。该体系没有工程参量量的缺失,没有“中间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盲区。该体系可有效支撑科学实验测量体系和企业工程测量体系高效率,高性能运行,可有效支撑各个行业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高效率高性能运行。该体系是“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的基石。 /p p strong   (二)建立完整的仪器体系 /strong /p p   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必须有完整的仪器体系支撑。面向各个行业,系统规划,培育体系完整的各类科学仪器、各类工程测量仪器、各类专用高精尖仪器和医疗仪器等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整治仪器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阻碍高质量自主品牌仪器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 /p p   没有完整的仪器体系,就无法支撑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建设,就没有手段和能力支撑“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的实现。 /p p strong   (三)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 /strong /p p   建立完整的仪器体系不能全靠从国外买,必须主要依靠自主研发和生产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仪器,而创新研发高精尖仪器是关键,必须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每个基地面向一个领域,系统规划,组织系列攻关,成体系地研发高精尖仪器。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企业提供成体系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解决方案,支撑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强基工程能力与水平可持续提高。 /p p strong   (四)建立统一规划与指导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建设发展的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 /strong /p p   建立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和完整的仪器体系,首先必须要做出一个系统完整、科学合理、适合国情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完整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指导完整的仪器体系建设和指导国家级重大仪器技术创新研发基地建设。该规划应该由一个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组织完成。该规划应该最大限度地集中我国战略科学家、仪器专家、计量科学家、测量科学家和相关领城的专家的集体智慧,使其真正起到建设世界仪器强国高水平蓝图的作用。 /p p strong   (五)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专精精神 /strong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最重要的是人,是千千万万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世界仪器强国为已任的科学家、专家、工程师、工匠、企业家和领导者。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能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产生世界上最大的创新能力和最强有力的质量提升能力,创造出世界上最多的世界品牌.是新时代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p p   因此,不仅要树立全民创新意识,还要树立全民质量意识。“ 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的认识必须成为每一位科学家 、专家、工程师、工匠、企业家和领导者的共同理念和工作准则。 /p p   专精精神要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世界一流,而且,这件事要代代相传。如果每个人都以专精精神做事,最大资源的累积效应就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就一定会实现!世界仪器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会实现! /p p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首先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世界仪器强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 /p p   建设世界仪器强国是一项十分艰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建设世界仪器强国中最大的难题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自觉坚持“质量第一测量数据第一”必须成为一种民族素质 “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必须成为一种民族秉性。 /p p   世界仪器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理清思路。既要规划好近期,又要规划好远期。远期规划要重点放在仪器科学基础研究和高端创新性仪器人才培养上。没有仪器科学的重大原始创新,就不会有未来的仪器技术领先 加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适度扩大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规模,以适应世界仪器强国建设的需求。 /p p   世界仪器强国建设进展缓慢,不是别人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主要是我们自己不争气,是自己卡住了自己。对测量与仪器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认识不清 对我国计量测试体系和仪器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差距认识不清 对我国测量与仪器领域巨大的智力和人力资源调动、使用不利,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只要深刻认清制约仪器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和正确发展的途径,建设仪器强国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p
  • 谭久彬院士:传承使命担当,加快仪器强国建设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院士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仪器信息网特别召开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忆与王大珩先生的交集点滴和传承王大珩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到谭久彬院士,共话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探讨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建设和仪器强国建设之路。弘扬报国情怀,传承使命担当,恪守严谨的科学精神中国著名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生前对我国高端仪器的发展非常关注,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加快发展高端仪器技术,特别鼓励和支持仪器领域青年专家学者向国际前沿和尖端发起挑战。王老在90岁高龄时注意到,谭久彬教授带领哈工大项目组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新原理超精密级圆柱度测量仪器,并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圆柱度计量标准装置。为了验证该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准确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该装置与德国联邦技术研究院(PTB)的同类计量标准装置进行测试比对。王老认为,PTB一直是国际上圆柱度测量技术与仪器水平最高的权威计量机构,中国自主研发的顶尖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到了可以与PTB的同类顶尖测量仪器进行比较的阶段,意义重大。“王老对此事高度重视,经常询问测试比对的进展。”谭久彬院士回忆了当时的情况,王老当得知德国PTB方面3个月还没报出测量数据时,就多次让我到他家里去汇报,询问为什么?我告诉王老,我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准确发现和完全分离仪器原理误差的新方法,并依据该新方法设计研制成功了新原理仪器。该仪器具有自校准能力,即只要对同一标准器进行特征相关的两次测量,并用我们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就可准确发现这台仪器的原理误差,并把它完全分离掉,使仪器测量准确度显著提高。我们提出的测试比对方法要求德国PTB也提供相应的两次测量的测试报告,后经了解,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两次测量结果对不上了,又找不出原因,所以过了三个月仍给不出测量最终测量结果,最后只能给出一个测量结果,这表明他们的仪器不能分离仪器原理误差。在这期间,王老不断与我讨论该类仪器原理误差产生的根源、误差传递规律、仪器设计方法和比对测试方法等细节。他逐一推敲,最终认可了仪器原理和比对测试方法。后来中德双方连续四次的测试比对数据验证了中方哈工大仪器新原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王老非常高兴,欣然题词:“努力发展超精密光机电一体化仪器与装备”。这期间,经过与王老的深入交流,深深感受到王老强烈的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提携后人的师者风范。这些都深深感染和教育了我,王老成为我一生学习的楷模。”谭久彬院士认为,科学家精神有三层内涵:第一层是强烈的科技报国情怀。比如在王老身上体现出的一生投身于科技报国事业的强烈爱国情怀。哈工大超精密仪器创新研究团队在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国家长远发展需求,提出了“挑战尖端,仪器报国”奋斗口号,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使命。第二层即使命担当。谭久彬院士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上一代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这一代人要敢于挑战尖端,赶超世界一流,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仪器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第三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不盲从任何权威,只遵循科学规律与技术原理,尊重实验验证。建设仪器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名具有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仪器科技工作者、仪器工程专家和仪器企业家们共同努力。提升精密测量技术,突破高端装备“卡脖子”问题谭久彬院士认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低精度和中等精度制造”阶段,尚未建成精密测量能力体系,而超精密测量能力只具有初级能力。从现象上看,现在“卡脖子”问题主要都卡在高端装备上,究其根本,实际上是卡在超精密测量能力上。因为就高端装备制造而言,测量不出来,就制造不出来;测量不精准,就制造不精准。高端精密仪器与装备最集中的表现特征就是“高精尖”,即高精度、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高端精密仪器原理十分复杂,包括光、机、电、控、算和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等等。高端精密仪器与相关学科必须深度交叉,相关技术必须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利用这些新规律,才能建立新的测量原理,设计出新原理仪器;只有这类新原理仪器才能产生出更优越的仪器性能和测量准确度。谭久彬院士认为,要想支撑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尽快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质量,就必须加快建立起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如果不能形成并不断提高整体超精密测量能力,那么就难以支撑高端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能力。尽管我国在仪器领域的一些点上实现了超精密级测量能力,但是还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整体能力,在这条路上我国仪器科技工作者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扎根中国仪器科技事业,建设中国仪器强国“专、精、特、新”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发展的特征之一。精密仪器领域门类繁多,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短时间内突破一个仪器的核心技术并不现实。仪器科技事业与产业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行业工作者埋下头来,做好长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要有‘一干就是一辈子’的精神!只有长期坚持,才能产生重大突破!谭久彬院士强调:“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能够做到,而且一定能做的更好!”同时,谭久彬院士寄语广大仪器科技工作者:我们仪器人要一直秉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产学研结合,为把我国建成仪器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做出重要贡献!更多内容请观看视频:
  • 科技部副秘书长: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2022年新春伊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二次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1月1日正式施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此次修法备受关注、满载期待。  新版科技进步法不仅为实现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还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为制度主线。  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认为,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总则第4条进行专门表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其功能更加关注。当前,国家创新体系能力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全球科技发展环境变化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再只是抢占点上的优势,而是赢得系统性、全面性、结构性的领先。  不仅如此,国家创新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打赢抗疫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都需要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体系整体效能,通过科技提供有力支撑。”贺德方说道。  数据说话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绩亮眼  2021年,我国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44%,比上年增加14.2%。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2021年,我国技术交易成交额达3.73万亿元。截至去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32.8万家… …   这两组最新数据,亮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贺德方表示,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各类创新主体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创新制度环境日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创新体系更深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这背后,离不开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实施的一系列推进方案及举措。  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目标,将国家创新体系表述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贺德方说,党中央对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系统部署,通过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日趋健全,效能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直面难题 完善创新体系要强弱项  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面对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  对此,贺德方并不避讳,从多个方面指出了尚待补齐的短板。比如,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还不够,科技力量动员组织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不强,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存在一定交叉重复,科研院所国家使命导向还不够,高校科研组织的体系化水平有待提高。”他直言,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的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攻关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亟待破解的又一个难题。具体而言,科技支撑国家安全和战略急需的长期积累和应变能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投入总量和结构均存在不足,尚未形成适应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进入“无人区”的机制。  “激励科技人才竞相涌现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我国科技人才存在一定结构性矛盾,战略科学家仍然缺乏,青年人才后备军的培养使用措施还不完善。”贺德方坦承,人才评价改革和作风学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持续深化。  正因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明确,国家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统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 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伴随改革深化和创新趋势,新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具备什么鲜明特质?  “要有创新能力突出、形态多样的创新主体,拥有一支可依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明确,科研院所坚持国家使命导向,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强,能够产出有效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科技成果。”长期研究科技政策法规的贺德方剖析,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亦是关键。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政府科研组织效率高,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人才、技术、资金等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有序流动。  他还认为,一个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不可或缺,良好的创新生态则是最为深厚的土壤,创新体系也要高度开放。  强体系增效能 多措并举促落实  那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整体效能,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科技部又有哪些部署落实的举措?  “要以更健全的创新能力体系和更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整体效能,以强大的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治理效能。”贺德方解释说,创新能力包括国家重大任务、创新主体、要素投入等硬科技能力,保障科技成果产出;创新政策则由法律、政策等构成,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影响创新体系运行效率。  着眼于新时期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贺德方在划重点的同时给出了观点,“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完善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形成科学决策、执行、监督评估的组织管理体系。”他强调,构建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的科技力量体系,健全原创导向、一体化发展的科研体系,完善内外联动、协同高效的融通创新机制,构建尊重创造、释放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面向’,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题,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发展相关规划和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作风、深化改革。”贺德方透露。  谈及如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贺德方将其概括为七个“着力”: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开展技术攻坚,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着力扩大开放合作。
  •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p   中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以上,先进精密仪器几乎被国外垄断。科研仪器何时才能实现“中国造”? /p p   根据 strong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6)》 /strong 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所用的众多科研仪器尤其是先进精密仪器几乎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7)》即将在4月15日“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18/"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span /a ”上发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6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b9b74d0-c561-4690-9f01-05e34a7237ba.jpg" title=" 1.jpg" height=" 6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放眼世界,现在的科技强国几乎都是科研仪器制造强国。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加强先进科研仪器的研发是绕不开的道路。 strong 只有实现大量先进精密科研仪器的“中国造”,中国科技的发展才能够获得更为强劲的动力。 /strong /p p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68px " title=" " alt="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src="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2029847306c9160ac32" height=" 26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科研仪器嘛!只要国外有制造,我们的科研人员想法设法买过来使用就得了!科研仪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我们的确没有理由拒之门外。合理采购还能大大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避免走很多弯路,在部分领域甚至还能实现弯道超车。但先进的精密科研仪器完全依赖进口则会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p p   我们暂且不说一些国家出于先进技术出口的限制,不会卖给我们一些最先进的科研仪器,就是单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多科研仪器的制造本身就和一些科学技术的原创性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要么是原创性科学原理、科学方法推动了相应科研仪器的诞生,要么是最新发明制造的科研仪器,开启了科学研究一个全新的时代。 /p p   这不管是上个世纪中叶DNA技术的突破,还是最近一些年在生命科学领域被热捧的冷冻电镜技术都是如此。2017年度,来自美国、英国和瑞士三个国家的三位科学家甚至还凭借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叶的冷冻电镜技术突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p p   在其他众多科技领域,往往也是这样的发展轨迹。也就是说, strong 很多时候,科研仪器研发与科学基础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科研仪器对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strong /p p   实际上,这些年中国科技的发展已经存在这样的一些隐忧,尽管中国科技发展速度快,但是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放到国际平台上依旧还是跟随性研究、模仿性研究,甚至有大量的成果是水平不高的重复性研究,这样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在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方面,中国的突破受到严重羁绊。这些年,世界上众多划时代的科技突破,常常难以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78px " title=" " alt=" 科研强国首先应是科学仪器强国" src="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22029847355307fe1589" height=" 27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源自网络) /p p    strong 目前,我们的国产科研仪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strong /p p   其一,由于研究制造能力不足,中国还没有形成供应链完善的先进精密仪器供应产业链,先进仪器严重匮乏,进行有关研究科研人员不得不花高价钱国外采购。就是国内已经能够生产的很多仪器,有相当一部分也都存在原创性不足的问题,因为大量模仿制造,有时就会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困扰。 /p p   其二,就是我们能够制造的众多科研仪器,有很多耐用性、精密程度不够也常常让研究人员大伤脑筋。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工匠精神”的匮乏,精工制造没有被仪器制造人员当成不二的法则。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我国其他众多工业产品这些年一个共同的毛病。 /p p   其三,科研人员过于迷恋进口科研设备,以采购进口科研仪器为荣,很多国内已经很普遍的普通科研仪器,也常常被进口取代。由于国产仪器的需求受到限制,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p p   毋庸置疑,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不断加大的科研经费投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大量的费用都被用来买了设备,针对科研人员的投入就必然减少,这就会影响科技发展前景的步伐。如果采购的仪器中,大量能够通过国产化采购解决,大量节省的科研经费就可以用到科技人员身上。 /p p   现在和未来,我们暂时自己搞不了的尖端科研仪器,还是要通过进口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些例子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来证明中国科研人员只要购买国外科研仪器就够了。 /p p   当前,国产科研仪器落后羁绊中国科技发展,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还是普遍依赖于进口采购,中国的原创科技发展整体走向世界前沿就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p
  • 王新哲:产业金融合作 建设制造强国
    p   2018年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产业金融合作 建设制造强国》,就深入开展产融合作,促进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p p br/ /p p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实现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p p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畅则实体兴。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一方面需要金融回归本源,增强服务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保障支持。 /p p   strong  1、根源何在 /strong /p p   制造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 /p p   【现状】 /p p   数据显示,2006—2016年的十年间,我国制造业的贷款比重从25%下降到16.2%。受此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增幅从2012年起持续下滑,一直下降到2016年的4.2%,五年时间下降了27.4个百分点,持续时间之长、降幅之大,前所未有。2017年虽然止跌回升,但仅有4.8%。 /p p   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p p   2006—2016年的十年间,我国制造业的贷款比重从25%下降到16.2%。受此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增幅从2012年起持续下滑。投资不仅关系当期经济增长,而且关系新动能的培育生成,对优化供给结构起着关键性作用。投资的疲弱低迷,对我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了严重制约。 /p p   这一问题的形成,首先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不适应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结构的不适应。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速度效益型”特征,经济增长达到10%以上,所有产业、行业、企业都会取得利润 一旦经济增长低于8%,很多行业又会出现全行业亏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企业效益开始持续下滑。研究表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从2010年起不断下降,从12.9%降到了2015年的6.8%,而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则由2010年的58.2%上升到2015年的60.1%。2016年企业部门杠杆率仍高达165%,远高于90%的国际警戒线。 /p p   从金融结构看,当前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占到实体经济融资额的80%以上。这三种融资方式都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效益也好,银行乐于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也比较容易 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效益下滑,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会惜贷、压贷甚至断贷、抽贷,发行债券和股票也变得困难。2012年之前,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的投资发展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经济增速有降低的时候,但属于高速增长中的短期波动,不用多久又会恢复高速增长。或者换句话说,我国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之前的高速增长阶段,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样也需要改革优化、创新发展。 /p p   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短期看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期看是国家经济命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畅则实体兴。面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着力消除制造业发展的融资制约,引导促进金融提升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p p strong   2、怎么支持 /strong /p p   制造强国对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p p   【趋势】 /p p   新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也需要金融提供包括咨询、投资、财务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从“融资”向“融智”的转变。 /p p   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必须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p p   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第一,要大力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占到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2/3以上。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改进优化信贷条件,支持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发挥好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严禁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进行脱离实体经济的所谓创新。事实上,“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今天我国的状况。为加快制造业升级发展,两国政府也都采取了结构性的信贷支持政策。 /p p   第二,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与产业直接结合的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依托,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它服务性更强,更具针对性。而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且减少了一次性资金支付的压力,为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装备升级换代。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渗透率保持50%以上,而我国尚未达到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p p   第三,积极发展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基金(PE)等融资品种,探索股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VC是面向未来的,看重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收益,对过去的经营状况不作要求,也不要求企业提供融资抵押。PE则集融资与融智为一体,除了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同时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如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完善治理结构等,是可以跨越经济周期的资本,是智慧资本。VC和PE在我国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p p   第四,要着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实施者,制造业“走出去”势所必然。但“一带一路”沿线65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制度差异巨大。有关研究表明,其中有33个国家股票交易额占GDP比例低于10%,直接融资几近缺失 有24个国家实际利率高于我国,信贷供给严重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统筹协调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银行与非银行等金融支持方式,金融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为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p p strong   3、探索实践 /strong /p p   实现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 /p p   【部署】 /p p   为推动金融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从2016年起联合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探索实践。 /p p   金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一方面需要金融回归本源,增强服务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保障支持。 /p p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国办发〔2017〕90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建立产融信息对接平台,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和效率”。所谓产融合作,是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企业,为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效率和水平而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其中,政府部门主要为金融机构和行业企业互动协同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同时对相关政策规定、体制机制进行必要完善改革,支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不干预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决策。 /p p   产融合作开展一年多来,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取得明显成效。仅以银企对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参与产融合作的5000多家银行机构为95000多家企业实际发放贷款超过3万亿元。能有这样的成效,究其根源,在于产融合作通过建立产业与金融信息对接工作协调机制和银企直接对接,实现了金融机构和行业企业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联通互动,化解了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财政资金贴息、奖励、补偿、入股等方式,解决了金融部门不愿投、企业投不起的问题 通过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为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改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p p   目前,产融合作只是开了个头。下一步,将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深入开展: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 二是拓展产融合作领域,支持企业有效运用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行业布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带动金融资本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发展 四是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建设 五是对试点城市产融合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提出改革建议,推动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六是推动企业将产融合作内容纳入战略规划、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构建新时期的工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p p br/ /p
  • 柴之芳院士:用奋斗托举质谱强国梦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质谱仪作为国际上最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是直接测量物质原子量、分子量的唯一手段,被誉为“科学仪器皇冠上的明珠”。柴之芳院士质谱质量分析器质谱整机十多年前,质谱技术在国内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海归博士周振把“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他创办了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带领公司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质谱仪器正向研发平台,实现了我国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国产化和产业化,使我国成为掌握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2021年11月,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在禾信仪器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禾信仪器正联合院士团队向质谱仪的关键核心技术发起攻关。他们的目标是自主研制一款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EIT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正是质谱仪的关键核心零部件。  打响国产质谱仪“突围战”  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新工具的发明与使用。质谱仪便是最精密、最灵敏的科学分析仪器之一,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分子量以及根据碎片特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当前,质谱测量技术以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能力正备受青睐,质谱仪器则作为一种高端科研装备,广泛应用在原子能、航空、航天、半导体、微电子、激光科技、医药、生物学、食品科学、法医学、刑侦学等领域。  比如就半导体领域而言,只有“二次离子质谱仪器”能精确检测纳米尺度上痕量杂质离子,以保证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在掺杂、刻蚀、曝光等工艺制程中的良品率和一致性。在生命科学领域,质谱仪则可以实现百万种蛋白和代谢物形态的精确测定,临床诊疗质谱检测项目达400余项。  高端科研仪器的创新、制造和应用水平,往往考验着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作为“科学仪器皇冠上的明珠”,质谱仪涉及精密电子、精密机械、高真空、软件工程、自动化控制、电子离子光学等多项技术及学科,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而中国每年对质谱仪进口额达到上百亿元,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怀抱着质谱强国梦,海归博士周振2004年来到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质谱仪器公司——禾信仪器。“质谱仪是一项对国家科学水平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尖端技术,中国发展自己的质谱仪刻不容缓,这就是我创办禾信的原因。”周振说。周振带领团队逐步攻克了单颗粒气溶胶在线电离源、双极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真空紫外光电离源、膜进样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VOCs在线监测飞行时间质谱仪、微生物鉴定质谱仪等多款产品。禾信已经成为少数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继续向关键核心技术发起冲击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禾信仪器已经构建了质谱研发、生产、测试、售后服务、品质控制及应用开发的整套技术创新链条,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包括技术顶层设计能力、产品规划设计能力、产品创新优化能力等。  质谱强国梦正逐渐照入现实,但是禾信仪器也面临着挑战。目前国内质谱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不成熟,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特殊材料等上游产业的支撑能力还不足。沃特世、丹纳赫等巨头依然合计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约90%的份额。  为了在这场长跑中实现“反超”,周振带领团队培育与发展整个质谱产业链,打造质谱生态圈。在2019年于广州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禾信联合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有关单位发起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促进会进入筹备阶段,禾信更宏大的愿景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  “我们希望创新中心十年内实现每年培育四五十家仪器制造企业,二三十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周振说,这是一条覆盖“政产学研用金”的完整链条。  同样是在这场论坛上,包括柴之芳院士在内的一批行业专家与禾信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一同发起《关于支持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建议书》,共同呼吁将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列入广东省各级政府“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建立完整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制定切实有效的国产科学仪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建设。  2021年8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相关关键核心技术。  攻克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同样一直是柴之芳院士的梦想。在2011年和2017年,禾信曾牵头承担2项国家专项,柴之芳院士担任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及用户委员会专家,为项目的应用研究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柴之芳院士看来,没有先进的仪器和方法,是无法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我国的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国外仪器的情况现在虽然正在改变,但仍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攀登科学顶峰的一个瓶颈。  2021年11月,在同一梦想与追求的驱动下,柴之芳把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在禾信仪器。  志在自主研发EIT质量分析器  柴之芳是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核分析研究专家,曾在2005年摘得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乔治冯海维希奖。他将核技术、核分析和放射化学方法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试验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质谱技术起源于同位素的发现,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核工业领域同位素丰度比值的测定要求,并伴随着物质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完善。随着核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质谱技术被应用于核燃料与核材料中杂质分析、核燃料燃耗的测定以及核反应过程中的裂变产额测定等。  质谱测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工业的发展也对质谱技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铀资源勘查、铀矿冶、铀同位素分离、同位素应用、核医学、乏燃料后处理和长寿命核素分离嬗变、核保障监督等都离不开先进的质谱测量技术。  柴之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研究项目是《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制》。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是决定质谱仪检测精度和准确的关键,但高端质量分析器仍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而院士专家工作站要自主研发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EIT质量分析器)便是一种具备超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等特点的通用型质量分析器。  该项目结合柴之芳院士在放射化学、核化学等研究方向中丰富的质谱应用经验,实现EIT质量分析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核物理、放射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开发以EIT质量分析器为核心的有超高分辨率、高精度质量分析需求领域的定制产品,也可以开发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通用在线超高分辨率大气压电离质谱产品。  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已完成EIT质量分析器的原理研究、质谱整机各模块的设计与制造,已达到第一阶段技术指标考核要求,申请发明专利3项,与院士团队联合发表论文1篇。  柴之芳院士常教导学生,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要安心,要清净,要踏实。周振率领的禾信同样是一家愿意“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企业。如今两支有共同梦想的团队聚在一起,正在以共同步调向质谱强国梦继续进发。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强国
    p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过去五年来,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同时,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未来必将产生极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6年,全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超过1.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过半 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各项科技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和前沿技术,对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作出了统筹部署。推进北京、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p p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整体势头良好,科技队伍逐渐成熟,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逐步提升,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好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对于重大项目,要做到前瞻性规划,应该想清楚未来的10年甚至50年我们需要什么,要具备超前眼光,长远看待科学研究。在基础科学领域,有一些“基础中的基础”,它一旦发挥作用,对其他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将非常强大。在这些关键领域关键方面要能够取得领先地位,更需要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高能物理实验的设计、规划、实施动辄需要30年或50年,所以,前期的前瞻性规划极其重要。 /p p   但同时也应看到,与世界最顶尖的创新强国相比,中国在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是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比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科研项目的遴选、规划、组织实施还应该更加国际化。要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评审制度,使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虽然国家目前引进了大批国际人才,但是总体来说科研人才还有所欠缺。要通过重大项目吸引更多人才,不但要吸引我们自己的科研工作者留在国内,还要把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保证足够的国际参与。此外,科学研究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热点,一方面要跟国际接轨,另外一方面也要立足中国实际。 /p p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科技领域,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们要有重大的国际性成果,需要在某些领域成为国际的前沿和领导者,而不只是在某一个点、某一个项目上。要努力成为国际的科学中心,汇聚国际科研人才到中国来做实验,需要规划和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项目,使我们能在科学和技术上领先国际。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p
  • 周琪院士: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p & nbsp & nbsp & nbs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strong   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建立科研自信 /strong /p p   建设科技强国的首要一点是要建立科研自信。多年来中国在科研创新能力的累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跟进国际科技前沿的过程中,部分科研人员也逐渐形成了研究的惰性,缺乏科研定力和科研判断能力,对开展前瞻性工作缺乏自信,跟风式科研方式盛行,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科研自信不足。 /p p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周琪在接受《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个进步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突破产生的,干细胞和再生这个领域我们前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要在一个完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一条路,这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更大,但我们完全可以去引领世界的科学方向与技术潮流”。 /p p    strong 勇闯“无人区”,真正的创新从科技规划开始 /strong /p p   面对重大科技创新推进上的诸多困难,当主要聚焦点还集中在对体制机制问题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时候,科技如何在一个创新的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应该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首要问题。 /p p   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科技成果至多会取得“点”上的突破,不可能产生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立足国情,解决现实困难 /strong /p p    strong 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 /strong /p p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规划上,必须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解决困扰中国的现实困难,不能人云亦云。 /p p   现阶段我国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导致的人口安全和健康问题,创新发展的路径应该紧密围绕解决上述矛盾开展。 /p p strong   “小”——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strong /p p   多年来,中国已经历了人口爆炸、“独生子女”& nbsp 和“全面二孩”等政策的调整,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后,“& nbsp 70后”“& nbsp 80后”加入再育的行列,高龄孕妇井喷式增加。 /p p   我国高龄孕妇的比例,1995年为0.9%,2005年为4%,2015年为10%。数据显示,全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9000万左右家庭中,60%的女方年龄在35岁以上,50%在40岁以上。 /p p   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报告:中国出生缺陷率达5.6%,是发达国家的2倍;而近年来符合二孩政策的高龄产妇井喷式的增加据信会导致生殖障碍和出生缺陷比例大幅上升,我国人口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没有在科学研究和诊疗技术上的重点布局和突破,有可能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中带来人口安全与健康的巨大风险。 /p p strong   “老”——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 /strong /p p   除了出生人口质量与安全问题外,老龄化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p p strong   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 /strong /p p   另外,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到2014年全产业销售额接近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p p    strong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研发布局上,应该着重加强技术预测能力,建立科学自信。 /strong /p p   中国在生命健康领域规划方面应该坚持把重心放在一“小”一“老”、& nbsp 一“生”一“死”上,重点解决困扰中国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加速布局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前瞻性科学研究,重点布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研究,开发新的诊疗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改革科技管理,激发创新活力 /strong /p p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建立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的、新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有挑战性的项目有风险、有难度,应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评估评价机制应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在于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而现行的管理和评价系统显然和推动创新研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p p    strong 科技管理应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strong /p p   科技管理应该以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能够鼓励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创造力,完成使命为宗旨,对那些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考核不应僵化地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而应考核他们解决实际需求,解决瓶颈问题,解决关键技术障碍的完成情况。 /p p   对成果的考核也不应该以奖励的级别、专利的数量为主体,而应该以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最终收益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和据。 /p p   对技术支撑人员应该以服务的质量和任务完成的数量作为考核的指标。 /p p   只有做到分级分类的指标的细化,才会激发不同类型人员的创造力。 /p p    strong 科研管理改革如何做? /strong /p p   科研管理改革应该有助于推动科学家把科学研究的重心投放到加强科研攻关、强化服务民生、聚焦医疗健康等社会关切的方向上。 /p p   改革应以实现科学、协同、规范、高效的管理为目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动态调整科研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改革举措,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发挥先导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实力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变,并进一步形成“领跑”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重视成果转移转化 /strong /p p strong   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 /strong /p p   中科院要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要强化高端引领,加强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预判,全面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必须着力解决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大文章”,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 /p p   科学研究应该考虑国计民生,应该符合人民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应该促进和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遴选核心人才 /strong /p p strong   科学创新,遴选核心人才是重要环节 /strong /p p   科研创新的主体任何时候都是人,而不是物,跨越式发展应该建立差异化的人才政策。创新是人的心智投入的创造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照方抓药,在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应该把遴选核心人才作为重要的一环。 /p p   按照论文指数、考核指标、经费预算的设计可以完成科研流程,但不能保证科研创新。如何发挥科学家,尤其是领军科学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p p   中国的科研创新需要的是忘记小我、实现大我、创新为民、敢为人先、有情怀的科学家。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长期坚忍,可能会失败、可能没有功名和回报的创新过程;一个没有情怀、没有精神、没有信仰的群体也无法胜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科学创新的路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给心有梦想、心有大爱、情系国家的科学家以信任和发展的空间。 /p p   路径、管理和制度体系只是一个正常运行社会里规范个人行为的条款,制度设计里面过于强化功名的牵引、利益的诱惑,过于强调局部利益和团体的成就,而忽略了对爱国敬业、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重要指标,忽略掉精神而仅仅靠制度设计的各种指标遴选的团队难以承载建设科技强国的梦想,可能和创新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p p   除了支持那些引领科技革命的天才科学家之外,更应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为崇高目标舍弃自我,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p p   能够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伟业中大展宏图、在科技无人区里面冲锋陷阵的主体必定是那些怀着赤诚报国热情,怀着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伟业融为一体的科学家,要减少对他们创造力的束缚,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支撑,支持他们投身于创新的发展实践。 /p p   创新的最核心要素是人,要逐步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支撑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图伟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作者: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p p /p
  •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
    p   2018年5月28日-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8日上午,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p p    strong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strong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凝心聚智,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p p    strong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 /strong 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讲话和报告 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 听取并审议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 各学部院士听取并审议本学部常委会工作报告 举办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 颁发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 颁发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讨论学部工作等。 /p p    strong 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 /strong 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作主席团工作报告,组织院士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报告,修订《中国工程院章程》,选举中国工程院院长、副院长、主席团成员,听取各学部常委会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学部常委会,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颁发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p p   据了解,中科院现设有6个学部,现有院士796人,外籍院士91人,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将有600余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现有院士872人,外籍院士65位,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将有700余位院士和34位外籍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p p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 /p p   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表示,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p p   习近平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p p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p p   习近平指出,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p p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p p   习近平指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p p   习近平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p p   习近平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要继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同全国科技力量一道,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方向,大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要继续发挥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p p   习近平强调,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p p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服务好科技创新。 /p p   习近平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e6408e34-893d-4495-bc6b-442ce81792f5.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1952752c-aad9-447e-9d40-70c708228a3a.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47eb508-7a0b-41f2-b785-cfb6b7aa2e32.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8a23c29-bc16-48c3-81ec-b13e8c8cb61d.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c595f2f-0d23-40e9-91f9-3a1e6f904824.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c62d09a-1454-49cc-8f49-319335b54a76.jpg" style=" "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cad03cbe-ce20-40fb-a193-b0a1c9a4705d.jpg" style=" "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fed5655-c138-4055-b200-6d8a8c14295f.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921eaef-e62a-4d6c-8daa-b2a9a2e2eb77.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d97f63f-e38e-4b49-923c-d3a72966316c.jpg" style=" "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de3f367-c679-4904-860e-c4de345fcc3c.jpg" style=" "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历届两院院士大会回眸 /span /strong /p p   2012年12月初,担任总书记后的首次出京考察中,习近平就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科技创新在诸多领域中位居前列。他表示,“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p p   2014年6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强国之路。” /p p   习近平: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p p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p p   习近平: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p p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间表,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p p   习近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p p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会上,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的重要论断。 /p p   习近平:现在,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 /p p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他勉励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p p   习近平: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108cf93-27d6-413f-b720-1ef1536d5c7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529104247.jp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2016年9月24日摄) /span /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p p   习近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p
  • 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基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2014年7月8-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ldquo 制造强国&rdquo 和&ldquo 工业强基&rdquo 之&ldquo 仪器仪表项目&rdquo 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究报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近70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就项目组初步提交的&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仪器组报告&rdquo 和&ldquo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报告&rdquo (以下简称&ldquo 制造强国&rdquo 和&ldquo 工业强基&rdquo )进行了讨论,广泛听取来自企业代表和一线专家的意见,仪器信息网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分组讨论会   此次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基研讨会分为分组讨论和总报告讨论。分组讨论由智能传感器及仪表组、科学仪器及环保仪器组和医疗仪器组构成。制造强国项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朱险峰汇报,工业强基项目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开先负责汇报,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振山副所长汇报了仪器仪表制造强国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中国仪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主持总报告研讨会。中国工程院尤政院士和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分别进行了项目介绍和总体要求。参会代表就研究报告提出了各自意见和建议。   科学仪器及环保仪器组前期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仪器企业如普析通用、北京吉天、北京海光、东西分析、济南海能、上海舜宇恒平、聚光科技、湖南力合、武汉天虹、长沙开元、湘仪离心机、汉威电子等进行实地调研或函调工作,并邀请企业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企业代表就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应该支持的重点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总报告讨论会   目前,我国中高端仪器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如工业用变送器EJA中的传感器、光电倍增管、离子源、四极杆以及大容量X射线管等几乎是全部依赖进口,从提高国家整体制造业水平,加强国家安全等方面考虑,国家层面支持这些基础关键器件的研究十分必要。   核心部件研发的主要特点是市场需求量少、涉及种类多、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以及需要高端人才,导致国内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很少有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这方面的投入,在项目初期,国家的介入尤为必要。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如何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有效地使用资金来支持这些项目?如何使研究成果顺利产业化并能够使承接这些研究成果的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在仪器企业发展方面,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其产品可以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 但是,也不得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模糊不清等问题,导致整体水平难以快速提升,未来几年大规模的整合、并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政策,为国内优秀的仪器企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避免通过低质产品进行恶性竞争,导致&ldquo 劣币逐良币&rdquo 现象出现。   背景介绍   1、制造强国项目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2013年重大战略咨询项目&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rdquo 启动。项目下设&ldquo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rdquo 、&ldquo 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rdquo 和&ldquo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rdquo 3个综合课题组,机械、运载、能源、冶金化工、信息电子、轻工纺织、仪器和制造服务业8个领域课题组和总体组,共计140余人,其中院士30人。   项目研究工作将重视以下四点:第一,要注重战略性、前瞻性和工程性 第二,要注重科学方法,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开展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充分讨论,并结合科学分析 第三,要加强对咨询队伍的建设,构筑&ldquo 强核心、大协作、开放式&rdquo 的咨询队伍体系 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常态化战略研究机制,加强对制造业各类数据的统计,结合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建立制造业数据库,并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展长期、持续性的研究。   2、工业强基项目   2014年1月,工信部委托工程院开展&ldquo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我国工业&ldquo 四基&rdquo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质量技术基础)发展滞后、关键产品(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2013年,工业信息化部在财政部支持下,正式启动实施&ldquo 工业强基专项行动&rdquo ,支持了15个方向的24个示范项目,为强化工业基础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尽快扭转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有必要重新认识加强工业基础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战略, 进行政策设计,制定行动计划,并将加强工业基础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对企业有引导作用,为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涉及5个专项课题组、13个领域课题组。其中,&ldquo 课题13: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由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担任组长。
  • 筑梦科技强国——海光仪器原子荧光四十年自主创新路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精准掌握“卡脖子”关键部件和整机情况,落实国家支持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助力中国创新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推进,2020年9月25日,由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峰会以“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研发痛点分析和市场化销售机制新突破”为主题,来自政府机构、仪器研发机构、国产仪器厂商、仪器使用单位的专家代表共聚一堂,交流探讨搭建“研发企业-重点用户-管理专家”协作机制新模式,全面推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整体发展。 海光公司总经理刘海涛先生在大会上做了《我国原子荧光四十年自主创新之路》的主题发言,系统阐述了我国原子荧光技术的起源、发展痛点、标准建设、创新之路与未来发展。同时刘总还介绍了公司新推出的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该仪器集成了高度一体化设计的三维集成流路系统、顺序注射进样系统、免维护水冷式自溢流三级气液分离系统、双区温控原子化器、免维护点火技术、高稳定度汞灯漂移校准系统等创新技术。刘总表示原子荧光自主创新技术发展无参考、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技术突破在于建立国家或行业标准,依靠国家支持和企业坚持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想成为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仪器强国。海光公司坚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有效需求确定研发方向,公司各部门联动起来,不断开发更可靠、更智能的产品,满足客户更高需求,为国产仪器的振兴以及光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海光原子荧光成长史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1983年地矿部物化探局责成北京地质仪器厂(海光公司前身)对原子荧光进行产业化,随后推出了商用型XDY-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从此揭开了原子荧光发展的历史篇章。随后的几十年里,海光在仪器研发和方法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产品实现系列化、多样化,累计推出不同型号不同配置光度计几十款,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屡次获得BCEIA金奖、CISILE自主创新金奖、优秀新产品等奖项。依托产品优势、借助良好政策,原子荧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日臻成熟,已成为我国分析实验室检测利器。如今,海光新款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在传统之上进行颠覆与创新,采用40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传统原子荧光痛点问题,推动原子荧光进入4.0时代。
  • 我国力争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7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提出,力争经过15年努力,使中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化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正在天津举行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发布的这一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物技术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中国成为生物产业大国 大幅度加速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安全,大幅度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为实现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力争2010年前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6位,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6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论文和专利总数均达到世界前3至4位,农业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3至4位,医药生物产业进入世界前6至8位。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顶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万至3万亿元,占当时GDP的7%-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由科学技术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国际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发展生物经济,应对金融危机”。
  • 广电计量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 服务制造强国建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公布拟入选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广电计量一站式计量检测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示范平台名单。该平台能够快速响应战略性行业企业的需求,配置新的技术能力为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2020年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新遴选培育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0家示范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100个示范项目、20个示范城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决策部署,今年3月,工信部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的通知》。经过严谨的遴选评定,最终评选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8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48个。广电计量一站式计量检测综合服务平台入选示范平台名单,成为广东省本批入选的三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之一。广电计量由一家老牌国企内部实验室发展而来,2002年成立并开始市场化运作,于2019年登陆A股市场。广电计量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持续改进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打造出涵盖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失效分析与元器件筛选、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食品农产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在内的“一站式”计量检测技术服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并建有技术研究院,是“广东省院士工作站”,集结培养了一支以院士专家和硕博人才为引领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聚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5G通信、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软件工程等战略性高端产业进行能力布局和技术攻关,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广电计量先后参与了动车组空气质量管控的相关标准、汽车电瞬态传导骚扰模拟器校准规范等50多项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承接了国家工信部“面向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面向高端工程机械的数字液压技术”以及“面向典型行业的生产网络IPv6互通及融合技术”等多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参与了国产大飞机试验平台打造、为国产高速互联网飞机提供相关试验服务等,助力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战略性行业技术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广电计量将持续提升平台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拓展服务型制造模式,为我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 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国家卫健委解读仿制药管理新政四大看点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快速发展,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部分国外原研药价格高、国产高质量仿制药短缺仍是百姓用药难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通过完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仿制药研发、提升质量疗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width=" 600" height=" 385" title=" "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85px "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e/8a/201804041430145329.jpe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有何意义?老百姓用药需求将如何进一步满足?如何完善仿制药全流程管理?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加快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当前,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意见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有何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品种不断丰富,在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也要看到,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乱差”的局面仍然存在,药品质量差异较大,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与现行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完善仿制药相关政策,对于推动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这对于让老百姓及时用上经济、安全、有效的仿制药有何帮助?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2012年—2016年,全球共有631个原研药专利到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难度大以及一些罕见病药品市场规模较小等原因,国内仿制跟进的速度还很慢,许多专利到期药,没有企业提出仿制注册申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及时发布供求关系,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对列入目录内的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审评审批,以鼓励引导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有序研发、注册和生产,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的仿制药尽快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原研药价格过高问题,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药品在我国短缺的问题,大力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供应保障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平衡药品创新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完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药品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好药品创新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意见提出哪些原则?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意见提出,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新药创制,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药品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带来的垄断必然抬高药品的价格,降低药品的可及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因此,在我国,应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科学、系统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健康权与药品知识产权间取得平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还明确提出要依法分类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以在国家出现重特大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常情况时维护公共健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全链条监管让用药安全更有保障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提高药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这对于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具有怎样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危。在过往发生的药害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其质量和一些关键的理化性质是决定制剂质量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辅料可影响制剂的生产以及活性成分从制剂中的释放、吸收,也可影响活性成分和制剂的稳定性等,进而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提高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p
  • 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之本,是基础产业,是凝聚一种情感和追求的行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相比,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需要勇气和实力,更需要一种对民族工业的情结。 美国表面上制造业在衰退,但主要都是利润下降,即使转移出去也动摇不了其根本。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几个大的变化,特别是逐步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以2000年左右的网络经济为代表,使得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非实体经济的结果和弊端突出和放大了。在真正决定国本的信息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美国目前依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华尔街垮台了,美国会受到重创,但不会没落。可是如果这些领域完蛋,美国必定成为二流国家。 再看看日德两国,长期稳居世界第二、三经济大国,从来都是以制造业为本,在汽车、机械、造船、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牢牢占据着高端。另两个老牌强国英法,看似没落,但在制造业上丝毫没有放松。例如法国,不过数千万人口,但能独立自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航母、运载火箭、大型客机、导弹和核电设备,巴黎中央理工学院(É cole centrale Paris)更是世界闻名。其他欧洲富国,也多以制造业闻名,如瑞士,几乎把机械、钟表发展成艺术。瑞典不过是一个不到千万人口的撮尔小国,却在通信、军工和汽车行业表现极为杰出。 中国的问题是,80年代改革开放,把大量的金钱投放到引进外来技术,搞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像50-70年代自力更生搞自主成套技术开发的很少,以为靠引进搞市场换技术就能得到一切,这在80-90年代被忽悠吃了太多的亏。典型的例子包括&ldquo 中美和平典范计划&rdquo 、&ldquo 运十飞机下马&rdquo 等。当然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也获得一些好处,攒了一些钱。 直到1999年被美国炸弹炸醒,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的,GDP再高,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要挨打。从那时起,中国开始醒悟,知道自有技术标准,自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国家也开始投入巨资搞一些大项目。当然,最初是以学习甚至逆向国外已有技术为主,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自主创新还谈不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清华大学为例:近些年来,该校负责研制成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技术装备,包括10兆瓦高温气冷堆(另在山东荣成兴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清华机械系颜永年教授主持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个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第一个3.6万吨垂直挤压机;热能系在R0110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精仪系和各个机床厂合作设计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数控车床;化工系在煤化工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实现部分替代石油;化学系在OLED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电机系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 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工业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无须妄自菲薄。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8个百分点,在外贸总量和增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7.6%和62.4%,机电产品已连续18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通讯 设备、汽车、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同时,中国目前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中下游水平。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如果能挤上去,把各产业高端的部分吃掉,中国就能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否则即使把房地产、金融炒得再热,也不过是华尔街的提款机。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过早的染上富贵病,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忽略了制造业,那么很可能就正中某些西方国家的下怀。 后记:科学仪器行业一向被誉为制造工业的&ldquo 眼睛&rdquo ,而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媒体网站,仪器信息网愿意为振兴中国的制造工业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但&ldquo 位卑未敢忘忧国&rdquo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我们的路。(主编当班)
  • 为了仪器强国 他们够拼够燃
    今年11月的一天,记者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玉微相识。当晚8时30分,因为还有一些实验没有做完,张玉微必须回到实验室加班,这引发了记者的好奇,想知道她所在的这支团队拥有的“拼劲”从何而来。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通过自主研发新型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并与分析仪器化集成设计相结合,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仪器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衍生与掺杂,化学传感芯片的制备及筛选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展现的拼搏状态,正是他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的具体体现。   她在“暗房”工作十余年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理科教学楼北楼,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牛利教授领衔的团队上下班时间从不固定。牛利原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他率领团队加入广州大学。“来到广州,我们还保持着在中科院搞研究的拼劲。大家的工作节奏很紧张,团队里不分上班和下班,不分平时和工作日。”张玉微笑着对记者说。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深耕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可谓科学技术的眼睛,任何一个分支学科都少不了使用分析化学去对物质进行分析和表征。简而言之,这门学科的价值就在于对物质的含量、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供分析方法。张玉微的科研主阵地在界面表征实验室的一间暗房里。在进行实验时,室内的灯光必须全部关闭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环境。为此,她的实验室还常备着黑色胶条和布料,仪器的指示灯也需要全部被盖上。在由自己搭建的一套仪器平台上,张玉微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放在反应台上。在激光器的作用下,材料释放出光学信号。张玉微就在显微镜下观测并进行图像的捕捉。图像中,材料的粒子像星辰一样绚烂,展现出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形态。“我们的研究就是分析材料或能源的化学活性,提供相关物质在微观上的信息。”张玉微说。因为十余年在暗房里工作,张玉微的QQ名叫做“小黑屋”。有时候,她从早上8时就来到暗房,一直待到晚上12时,其间没有人和她说话。等到她走出实验室才发现已是深夜,常常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张玉微告诉记者,她觉得目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还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还要拼命努力。她说,这种满意不在于发论文和拿什么奖,而在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认同:希望真正做出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科学贡献。要想成为科研强国 先要成为仪器强国分析化学除了建立分析方法外,传感器件和仪器装备也是该学科极有价值的科研产出。化学传感器是融电子科学、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一体的高技术器件,可将物理量、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并提供给集成的科学仪器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化学传感器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公共安全、工业过程控制、临床等领域,在基础研究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由于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组装后的宏观纳米复合体的化学传感特性,并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所以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中国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宇教授告诉记者,在国内从事科研仪器研发难度高、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但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要想成为科研强国,先要成为仪器强国。包宇向记者展示了目前在研发的超灵敏触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如同成年人的一节小拇指般大小,质地柔软,上方包裹着软薄特质的特制材料可以感受毫牛、微牛的力。包宇希望这款传感器既可以具备极高的灵敏度,也能在较强压力下不损坏,无限接近人体皮肤的特质。记者也在现场看到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科研仪器——电化学工作站。经过化学反应后的材料与电路相连通,化学活性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输出,电脑屏幕前便显现化学活性的信息。这套仪器最关键的器件便是内置的化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捕捉毫安、微安级别的电信息,并反映电流、阻抗等参数的变化。在接受采访前,包宇先是从腋下掏出了一个体温计。这几天降温让他感到身体不适,确定自己没有发烧后,他才放心地与记者交谈。“我们做科研,就是希望好的成果能尽可能用在生产生活中。这种自觉不需要上级或者合作伙伴给予压力。”当谈到为何身体不适仍然坚持工作时,包宇如此回答。
  • 固体密度助力“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跨越
    小贴士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路以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水泥和沥青是公路建设的两个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固体密度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特性,可以用来控制从原料粉末到形成最终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材料质量。水泥和沥青等建筑材料的密度对于其生产及性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使用Ultrapyc 系列仪器测试骨架密度,结合Autotap测试振实密度,可以提供建筑材料的一些重要属性参数,比如粉末纯度、密度和板材孔隙率。Ultrapyc 5000 Autotap建筑材料纯度用Ultrapyc 5000 来测试商用水泥修补剂和白云石的骨架密度。水泥修补剂的主要成分是石英(2.67 g/cm3)和白云石(2.85 g/cm3),如样品密度和这两者的理论密度不同,说明样品中含有不同的杂质。由于材料是粉末,所以选择Ultrapyc 5000的PowderProtect模式,即从参考池投气到样品池,以防止粉末的扬尘,并可以设置高的目标压力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见表1、表2,可以看到数据重复性很好。结果表明,白云石纯度在误差范围内为100%。由于水泥是由多种组分混合形成,因此很难确定其纯度。如果测量的骨架密度大于纯石英的密度,说明杂质是密度较高的成分,比如生石灰(CaO)。振实密度有些材料在制造业中用作润滑剂。可以通过密度测试评估材料的流动性,用下方的公式计算得到Hausner比值(HR)和压缩指数(CI):HR=Vo/VfCI=100*(Vo-Vf)/Vf其中,V0是振动之前的初始体积,Vf是振动后不再具有压缩性的最终体积。用Autotap测试商用水泥修补剂的振实密度,取样量为136.07 g。测试结果见表3,这些结果也说明水泥修补剂的流动性比较差。沥青密度沥青/柏油的密度可用于在销售产品时,将体积换算为质量。当开发强力的新产品或检测沥青蒸馏样品时,密度值被作为将沥青/柏油分类的依据。以前的测试遵循ASTM D70表征,过程长且容易弄脏实验区域。安东帕康塔的Ultrapyc系列仪器使测试过程快速、简单、整洁。测试温度为25℃,样品选取了一种商用沥青替代品(一种沥青填充物)。为了高效干净的测试沥青替代品的密度,测试过程使用了一次性铝杯。如图1所示。图1 (a)一次性铝杯和样品池,(b)一次性铝杯放入样品池,(c)装入样品首先,测试空的一次性铝杯体积。然后,将沥青替代品装满铝杯,并一同放入样品池。按照参考池优先模式测试,以减少蒸汽压的影响,并且确保没有材料污染仪器。整个测试包括,将样品倒入铝杯中,输入测试参数,进行测试,准备仪器进行下一次的测试(处理一次性铝杯/样品)。整个过程在30分钟内可以完成,见表4、表5。水泥块开孔率板材的强度和溶解性可以通过骨架密度计算的开孔率来评估。取水泥和沥青替代品按照包装的方式进行准备并硬化。将硬化的固块材料在Ultrapyc 5000上测试,温度控制在25℃。从表6、表7,可以看到数据良好的重复性。结合体积利用下面公式可以计算孔隙率结果,水泥为31.3%,沥青替代品为37.6%。%porosity=100*(VB-VS)/VB其中,VB是几何体积,VS是骨架体积。Ultrapyc 5000是建筑材料密度测试的最佳选择。其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和易重复测量确保整个测试过程更加便捷简单。而且如上面所说的,对于水泥和沥青这类建筑材料,可以进一步表征纯度和孔隙率等特性。精准的骨架密度测量可以使研究人员快速评估并筛选新型材料。此外,对于沥青测试,与ASTM D70和EN 15326等传统方法相比,气体比重法更快、更清洁、更准确。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两会声音)中国大洋科考首位女首席科学家:加强自主创新 助力海洋强国
    “我从事深海资源和环境调查研究30年。18年前,我成为中国第一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学家;8年前,我担任‘蛟龙’号载人深潜试验性应用航次首席科学家,下潜印度洋洋底揭秘海底黑烟囱和黑暗生态系统;目前,正领衔一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聚焦深海热液成矿系统开展地学和微生物学交叉研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兼)韩喜球在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这一段“开场白”,迅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紧接着拿出的一张照片更是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兼)韩喜球。屠轶钦 摄“这是我们在西北印度洋3500米水深的洋中脊上发现的活动热液区照片。那里‘烟囱’林立,虾蟹螺贝成群,周围都是多金属硫化物矿,富铜锌含金银。”韩喜球说,“这30年一路走来,我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海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洋科研实力和水平的不断增强。作为来自海洋科研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想围绕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和高水平建设海洋强国提建议。”最近22年间,韩喜球19次出海科考,带领团队在国际海底区域发现了12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命名了20处海底地理实体。丰富的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经验,让她对这一主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当韩喜球发言时,代表们高度专注,会场鸦雀无声,记者提笔记录的速度在加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我听后深受鼓舞。”在韩喜球看来,“创新是答题的关键”。韩喜球认为,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中国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所需的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常规的海洋探测观测仪器,如温盐深剖面仪仍依赖进口。这一方面因为海洋调查成本较高,为确保调查数据资料可靠,用户宁愿花高价购买国外的成熟产品,而不愿意试错新研制的国产仪器装备。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敢直面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得到转化和应用,‘造不如买’观念盛行,新研制的国产海洋仪器装备缺乏市场。”韩喜球介绍。基于新兴海洋产业投资大、风险高、市场尚需培育的现状,她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自主创新的沃土需要一系列举措来培育。韩喜球同时建议,要建立完善的认证和监管体系,提高国产海洋装备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优化创新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宣传等措施,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热情,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和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
  • 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托普云农为建设农业强国注智赋能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近日,作者在某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用创新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新质生产力”正在中国农业领域掀起一股强劲的新浪潮,为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农”)聚焦数字种业、现代农机装备与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打造了一批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01智能装备,重塑农业生产模式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作为国内先行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商、全国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托普云农始终坚持“信息技术与农业专业深度融合,硬件与软件双向协同”的双轮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农业“双强”行动,积极引进行业尖端人才,推动农业智能装备国产化替代。当前,托普云农已自主研发气象环境、土壤、植物生理等多领域农业传感器30余种,创新升级技术,研发、迭代智能硬件装备200余种,赋能农业科研、种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应用场景。同时,托普云农成立智能实验室,开展智能识别、农业行业预测等一系列农业AI算法深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生产力落地转化。02创新驱动种业未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托普云农在种业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发力,围绕种业监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种业企业等群体,创新研发育种、制种、种子检验智能仪器以及种业管理服务平台,打造育种信息化、种子检验实验室数字化、制种基地现代化提升、数字种业综合监管实时化等多场景解决方案。①智能装备托普云农从育种科研精密仪器出发,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传统育种、制种、种子检验等环节相结合,研发种业科研全流程的智能装备。在智能人工环境方面,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养虫室、组培室、智能光照培养箱、智能人工气候箱等智能装备,以科技力量构建起涵盖种质资源保护、植物生长全过程、病理性研究等多场景的智能化环境调控体系,全方位满足种业科研、教学、生产等多元需求;在数字育种方面,托普云农创新研发了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可实现从植物器官、单株到群体的全生育期高通量、高精度、无损数据采集和多维度表型数据解析。100%国产化,120+表型指标高精度、高效率解析,经科技成果鉴定,托普云农“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逐步向国际前沿技术水平迈进。该产品荣获CISILE 2024“自主创新金奖”。托普云农还自主研发了系列手持式智能装备和智慧应用,涵盖种子的根、茎、叶、花、果实全流程,为现代育种工作提供新利器;在种子检验方面,托普云农配套全流程种子质量检验实验室建设方案,可实现实验室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培训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助力提高区域种子监督检验能力。②数字种业综合解决方案聚焦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托普云农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通过布设墒情、苗情、虫情、灾情、农机及绿色防控智能装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数据可视化;打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将生育期与气候生长季、作物长势与灌溉液位对比分析,实现作物的生长适应性评估。基于区域种业信息化发展需求,打造智慧种业服务平台,平台可汇聚多方数据资源,打造全域资源一张图、种子供需交易专题、投入品监管专题、种子检测管理专题、园区数字生产场景和园区智能管理场景,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平台还导入数字化改革理念,将管理端和应用端数据打通,实现制种大户补贴线上一键办理,为种植户和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湘东区智慧服务平台03数智赋能,激发数字乡村新动能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提升数字应用新效能,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顺利转化。多年来,托普云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紧密结合,打造出浙江乡村大脑、兰溪杨梅产业大脑、浦江葡萄产业大脑等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以“农业大脑”为支撑的技术能力体系,打造“乡村大脑+行业监管”、“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应用模式,赋能传统农业农事农服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生产智能化、运营可视化以及管理数字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在数字生产方向,为探索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让水稻种植高效高产且高质,托普云农携多家单位利用古林土地规模化流转的优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优质高效水稻精准化种植技术体系。作为国家首批、华东地区唯一的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宁波海曙古林数字大田以“农机可视化、种植信息化、灌溉智能化”等三化为核心,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育、耕、种、管、收、烘”全流程智能化的水稻优质高效精准化种植技术体系,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宁波海曙古林数字大田在乡村数据汇集方向,围绕政务平台的数字化改革,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作为“浙江乡村大脑”技术支持单位,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大战略目标,搭建起“一仓一图一码五库三能力”的核心架构,支撑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应用,提升农业智能、乡村智治、农民智富能力。迭代升级至今,“浙江乡村大脑”已成为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浙江乡村大脑在产业融合促富方向,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发展模式,实现业务全闭环、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服务全集成的数字农业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出杨梅产业大脑、葡萄产业大脑等多个卓有成效的产业案例。兰溪杨梅产业大脑展望未来,托普云农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加大农业装备自主研发力度和机械化水平,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新技术动力、提供新要素动能、夯实新产业支撑。
  • 关于加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管理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管理的通知国科金办计〔2023〕1号各依托单位: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下简称重大科研仪器项目)是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资助强度较大、科技界关注度较高的项目类型。为进一步做好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管理工作,保障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准确把握资助定位,科学组织项目申请  重大科研仪器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依托单位在组织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申请时,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资助定位,避免盲目动员科研人员申请项目,避免提交不符合资助定位的项目申请。  二、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严格做好项目管理  依托单位应切实履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管理责任,避免产生“重申请、轻管理”的情况。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资助项目计划书组织开展仪器研制工作,并对研制进度、技术指标、资金使用等负责。项目负责人要认真撰写年度进展报告,经依托单位审核后按时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于部门推荐类重大科研仪器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配合监理工作组的监理工作。  依托单位要配合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好项目中期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如实提供管理规章制度、财务支出凭证、项目档案等文件材料,并为现场测试、检查等提供便利条件。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验收前,依托单位要委托专家组或者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仪器技术指标测试报告,委托具有科技审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资金决算审计报告。依托单位要对验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查。  三、及时跟踪研制进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具有科学性和工程性双重属性,实施难度较大。依托单位要加强对资助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协调和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按照项目申请书、资助项目计划书中的承诺和约定,充分落实项目实施所需的工作条件,保障项目负责人和本单位主要参与者投入仪器研制工作的时间。要注意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支出规范、执行进度科学合理。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逐步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  四、规范做好后续管理,提升仪器使用效益  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结题后形成的科研仪器设备应纳入依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按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依托单位应将研制的科研仪器设备信息报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并对社会开放共享,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曾获批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的依托单位要对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本《通知》要求,认真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举一反三,切实提升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实施和管理质量。依托单位未按规定履行管理责任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1月10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