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危机

仪器信息网质量危机专题为您整合质量危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量危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量危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量危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量危机话题讨论。

质量危机相关的论坛

  • 中药品牌频陷质量危机的讨论

    自上周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出汞超标后,公司方面并未正式向公众交出合理解释。此前有报道称该产品并非同仁堂科技生产。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同仁堂正在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调查,产品已进入复检程序,目前仍没有结论。  5月13日,据同仁堂集团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赵先生透露:“我们正在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的调查,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卫生署当天(5月7日)又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正在复检,大概2周至3周会有结果。”  水银超标是何原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5月7日公告显示:“卫生署人员从恒常市场监测中购得同仁堂健体五补丸后,将样本交由政府化验所化验,结果显示该中成药样本的水银含量为上限标准的约五倍,故此指令回收。”  公告显示,该批健体五补丸注册编号为HKP-08760,批次编号为1033946,在内地制造并经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管理有限公司进口香港销售。该中成药用于成人调理身体,但其成分不应含有水银。  “公司对这件事挺重视的,” 同仁堂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赵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据他介绍,接受复检的亦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人员随机抽样购买的产品,目前公司对汞超标健体五补丸是否为假冒、汞超标的可能原因、复检结果是否乐观,都尚无结论。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分析道,如果同仁堂健体五补丸汞超标属实,那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可能,“一是生产过程中出现汞,二是原材料本身有汞,三是生产机械中带汞。”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5个月内,同仁堂遭遇质量门已是第三次。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以使食品达到药品的功效,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黄在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下半年基本药物品种药品抽检结果中,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这次又被检出健体五补丸汞超标。  重金属含量难控制  业内人士认为,老字号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为中药生产安全性敲响了警钟,其中尤以重金属超标问题最为令人担忧。近年来,云南白药、同仁堂等不约而同纷纷“中招”,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  国家药典委员会曾发布有关中药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的限量标准草案, 其中明确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汞不得过1mg/kg。”然而,真正到落实阶段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  “对重金属含量有硬性标准要求是最近2、3年才开始的,”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对《证券日报》表示,“虽然国家对重金属含量有相应的要求,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很多地方还做不到位,目前正在完善的过程中。”  史立臣认为,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首先是原材料必须反复检验,避免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和不良商贩掺入重金属增重等;其次是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没有重金属,但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很多中药材都含有重金属,像汞本身其实也是一味配方。他建议中成药企业应重新对主销品种进行四期临床检验,包括毒性检测和不良反应等,避免主销品种可能遭遇的风险,对以后的营销也大有好处。而不是主销品种的药品在被检出质量问题后,一般影响不大,企业也不会特别重视。百年老字号,可靠吗?

  • 【分享】国外奶粉也危机?!

    国外奶粉也危机?!当媒体逐渐强化对行业的监督、大众消费日趋理性的时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质量事件,就显得倍加敏感。每次负面信息被曝光和批判,人们总是对外资品牌的好感增添几分。而事实上,国外的食品是否也爆发过大规模的产品危机呢?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和欧盟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美国甚至出现了致使儿童中毒的大规模牛奶污染事件。洋品牌“奶粉危机名单”纵观国际上,像美国、德国等婴儿奶粉的生产大国,不少拥有很高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大企业都曾出现过奶粉安全事件: 2002年9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发言人呼吁当地市民立即停止食用德国出产的“美乐宝hn25”婴儿特别配方奶粉。因该奶粉样本被验出含有一种可能导致初生婴儿肠脏及脑膜发炎的“阪崎氏肠杆菌”。 2004年11月10日,世界著名食品制造商美国亨氏集团的一种配方奶粉在以色列被强制召回。该奶粉引起了3名婴儿死亡和10名婴儿生病,分析结果是奶粉中未添加维生素b1,导致婴儿大脑发育受损。 2005年4月下旬,浙江省工商局抽查发现,某批次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41.6微克。事故原因是商家没有对原料以及出厂前奶粉的碘含量进行检测。 2006年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召回约4.1万罐美赞臣公司的gentilease婴儿奶粉,原因是这批产品被检出含有金属颗粒,容易导致婴儿体内呼吸系统和咽喉严重受损。……而最近的一次事件发生在2010年8月17日,日本明治乳业株式会社宣布将召回23万件奶酪,原因是金属片可能被混入到这些产品当中。据悉,受影响产品全部为日本当地出产。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揭露了美国牲畜生长条件恶劣的状况:美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养殖场,成千上万的牛在粪便池里生活,被机械化喂养,它们的脚下没有一点绿草,牛成了产奶和造肉的工具。这不只是奶牛的悲哀,因为它造成的严重后果恐怕需要人类去承受。奶粉安全是世界性问题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化的一个产物,很多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在食品安全危机的过度中,形成一定的质量监察制度。近期我国“问题奶粉”事件引起的广泛关注,也让美国媒体回忆起150年前发生在纽约的“泔水奶”丑闻,在这一事件曝光48年后,美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不得不说,奶粉安全是全球难题。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负责人陈春明表示,奶粉制造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行业。因为奶粉加工从奶源收集到加工成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而且由于奶制品本身的特性,制造商需要对很多环节进行监控,其掌控难度非常之大。由于近几年国内乳业经历了较多的奶粉安全事件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受到重创,不少人将目光投向进口奶粉。有关专家表示,即使是进口的乳品原料,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激素残留。奶粉安全问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国外产品,是非常不科学的态度。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失误与纠正,探索和发展的进程。我们的媒体和专家其实不必急切地为国内的质量事故声辩,而民众却也切实需要正确对待客观事实,了解国外同行业的现实状况和处理方法。该重视的毫不含糊,该借鉴的深刻铭记,对于不该惊慌失措的,广大国民也丞须保持必要的警惕与镇静

  • 【讨论】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了吗? 这次危机对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华尔街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不能幸免。你和你身边的人是否受到危机的影响?你生活工作的地方社会治安情况有何变化?1 、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2 、有些影响,身边有很少人被裁员,有部分公司停产或倒闭!3 、有很大影响,本人已经裁员了,停产、减产、倒闭的公司达到本地企业一半左右4 、影响非常大,大部分公司停产或倒闭。

  • 生化危机来了

    生化危机来了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301546_579945_1611705_3.jpg室内外差别如此巨大,室外简直是生化危机啊

  • 【转帖】2006年十大危机品牌

    回顾2006年,无论在消费品牌的体验,还是在对生活方式的认知上,人们实践了更为宽泛的经验,无所不在的经济样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一切拜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所赐,让我们懂得奖优罚劣。   俗话说,危机亦即是转机,在无情的市场浪潮中,既让我们看到了成功品牌的瞬间蒸发,也见证了知名商誉的穷途末路,或许可以窥探这些危机背后的成因,但更应期待的是重生。   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消费理念的急速变化正在毫无保留地旋转出清晰的痕迹,身边的一切如走马灯般流逝,留下的只有岁月的细沙;过去一年中,那些曾经得来不易的闪亮,有的正在变得黯淡;幸运的是,另一些会更明亮。   2006年十大“危机”品牌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   ■东风本田:如何召回人心?   2006年3月,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车主连续在网上发布东风本田CRV“尾部下沉”的消息,一些车后轮呈“外八字”导致轮胎与车体摩擦,车主集体要求东风本田召回,然而这却没能得到汽车生产商的回应,东风本田始终不承认汽车质量有问题,最终导致在成都爆发了60多辆东本CRV汽车排成长队进行“游行”的事件,东风本田“塌陷门”事件终于公诸天下。承受巨大压力的东风本田,遂于2006年12月28日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召回49500辆国产东风本田CRV车型。在合资品牌不断分享国内汽车消费成长同时,品牌维护能否与国际接轨?去年发生的丰田漏油事件、现代食言降价等均带给我们思考。   ■和黄:深陷内地质量漩涡   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内地的房地产项目,可谓有口皆碑,北京东方广场、上海汇贤居等项目因保持了与香港同样的品质而受到内地人士追捧,然而随着李嘉诚旗下国内地产品牌和黄的不断拓展,其在北京开发的首个住宅项目逸翠园正陷入一场房屋质量纠纷。2006年年底,近百户业主在验收逸翠园一期时发现,地面墙面不平、空调管道铺设不合理、室内管线偷工减料、建材品质低劣,“简直连经济适用房品质也不如!”愤怒的业主拒绝收房,并联名公开致信李嘉诚,和黄公司也从最初拒绝业主要求,转而软化同意整改。随着项目不断扩增,如何保持一贯的高品质,对品牌公司来讲,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家乐福:不断流失的信任   作为在全球仅次于沃尔玛的法国零售业龙头老大家乐福,2006年一连串售假新闻使这家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超级卖场光环日趋黯淡。去年世界杯期间,家乐福在北京、上海等地售卖仿冒的“团队之星”曝光,市场一片哗然。而这并不是家乐福第一次被曝售卖仿冒产品,2006年5月,家乐福因“售卖假路易威登侵权案”被上海法院判赔30万元;2006年6月,消费者王女士购买的“A级翡翠手镯”,经鉴定为“翡翠(处理)手镯”,双方对簿公堂;此外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家乐福都有不同程度存在。资料显示,2005年起家乐福从韩国和日本节节败退,即被认为与其品牌信任度降低有关。专家认为,这反映了国际零售巨头自恃规模优势的自大心理,更凸现了相关法规缺位、处罚不严的尴尬。   ■富士康:备受道德争议的强势品牌   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品牌的危机不是来自于消费领域,而是一家业务不断扩张中的企业品牌,富士康就是这样一个范例。去年6月,国内媒体转载了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苹果中国代工厂富士康员工过度加班的文章,称女工日工作15小时月薪300元;随后《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国内媒体跟进报道;7月,富士康公司遂向深圳中级法院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位记者,要求赔偿3000万元,并冻结两人所有资产。最后在舆论压力下,富士康撤诉。该案例不仅真实再现了品牌企业为实现资本扩张背后的员工状态,更让人了解这些品牌的生存理念,那就是悍然使用一切强势力量对付弱势。   ■上海协和:民营医院失落的翅膀   曾几何时,民营医院沦为不孕不育者的“希望”。今年1月,31岁的未婚女士王洪艳到上海协和医院去做检查,结果被医生诊断为“不孕症”,入院不到24小时花去医药费近4万元。其妹妹王洪波在上海协和医院经历了同样的遭遇,姐妹俩一共花去了近8万元。一周后,她们去其他医院做检查时,均被告知“无妇科疾病”。一个月后,上海协和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被吊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向公安机关移交上海协和医院一案。事实上,在上海协和的身后还有众多类似的熟悉品牌,在这些失去信任的品牌中,是什么导致了民营医院今天的发展结果,医疗领域中如何定位民营品牌的位置,或许才是消费者需要的答案。

  • 【分享】婴幼儿求解“奶粉危机”方程式

    (8月10日消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性早熟”事件,对食用奶粉的婴幼儿无疑是场地震。想到此前“大头奶粉”、“结石奶粉”事件,对已经是草木皆兵的家长们,这次无疑是加剧了妈妈们的恐惧感,甚至广东的一些妈妈表示不再饮用任何乳制品。经历一系列的“奶粉危机”,婴幼儿该向谁求一个解?“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后,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对激素的检测、监控是国内奶粉业的一个盲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侯彩云介绍,按照现在的奶粉国家标准,激素这一项是没有纳入检测范围的,这应该是属于药物类的检测。关于激素的检测方法农业部已向湖北省提供,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技术部门尹主任表示:“激素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没有检验办法。像三聚氰胺事情刚出来也没有检测方法,随后国家出台检测标准才能检测。”据悉,国内从事化学医学类的知名高科技公司[b][url=http://www.jkchemical.com]百灵威(J&K)[/url][/b]可提供GB/T 21981-2008动物源食品中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专用标样及配套分析试剂。激素的出现,主要问题可能出现在于奶源供应环节,但生产商和监管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应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检测一一排除,找出源头。而政府层面也应将食品的激素项目纳入检测范围,设定指标,制定统一的检测手段。希望相关单位能够给婴幼儿一个“奶粉危机”方程式的解,让其远离奶粉危害。

  • 【讨论】食品及饮料中惊现“黑心起云剂” DEHP酿台湾食品安全危机

    近期,堪称台湾30年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的“黑心起云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基)酯)风波已引起全球公众的极大关注,其严峻形势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截至本月29日,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已超过500项。另据《联合晚报》报道,由于问题产品、原料曾经被运往香港、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台湾卫生署自24日起,固定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台湾食品遭塑化剂污染事件的最新进度。据悉,台湾卫生署已设定5月31日为终止“黑心起云剂”的“大限”,届时使用起云剂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5大类食品,都须提供检验安全证明,否则将一律下架回收,违者将受重罚。之前,台湾已将其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事件发生后,有立委提议,将塑化剂列为第二类毒性化学物质。在这场危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字眼莫过于“起云剂”、“塑化剂”DEHP,虽然这段日子人们已经渐渐熟悉了这些名词,但对它们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此次食品安全危机的“罪魁祸首”,使人们对“起云剂”、“塑化剂”DEHP有更深刻的认识,笔者走访了国内在食品检测领域声名卓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PONY谱尼测试的专家对笔者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了细致的解答:PONY谱尼测试的专家指出,起云剂(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即人们常说的乳化稳定剂,是复方食品添加物,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主要应用于果汁、果酱、饮料和奶类制品中。而塑化剂DEHP则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台湾法令明确公告食品中不得添加。但因起云剂配方中的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某些生产企业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作为“起云剂”。本次塑化剂事件,即是不良企业将塑化剂的一种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PONY谱尼测试的专家进一步指出,塑化剂DEHP用于食品,其毒性比三聚氰胺毒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体摄入DEHP后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台湾许多饮料食品中的起云剂配方里,都人为加入了塑化剂,这可能是导致台湾生育率低、不孕症增加等的直接原因。此次“黑心起云剂”事件又一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如果不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密切把关,受损的是企业形象和国家利益,危害的是人类健康。由此,PONY谱尼测试的专家建议相关生产企业,保障产品质量是实现更好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有效地保障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产品原料的进口管理,严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积极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联系,进行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做好细节,才能把握好整体,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 【讨论】乳业会迎来第二波危机吗?

    三聚氰胺为中国乳业的超高速发展踩下刹车,而“特仑苏”事件则对蒙牛超高速的发展路径是一次巨大冲击。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蒙牛销售恢复了约70%,但OMP事件令蒙牛再次陷入形象危机。 11日,因旗下高端产品特仑苏牛奶身陷添加未审批物质丑闻而股价一度狂泻超过20%的蒙牛乳业(H02319),昨日再次低开3.37%至9.76港元;截止收盘,蒙牛乳业下跌3.17%,报收9.78港元。 而在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检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牛乳乳蛋白)物质安全性后,大华继显(UOB:安全质量研究机构)发表报告称,维持该股的卖出评级,把目标价从12.95港元下调至7.05港元。 蒙牛利润主渠道折戟 “特仑苏OMP事件对蒙牛的影响,并可与三聚氰胺危机相提并论。”一位乳业资深人士昨天称。 特仑苏在蒙语中意为“金牌牛奶”。事实上,“特仑苏”不仅是蒙牛的销售金牌,还是利润的一个主要来源。中国乳业资深人士透露,据业内人士对蒙牛的成本测算,蒙牛“特仑苏”的原料、加工、包装的综合成本大约在1.7——1.8元/盒,即使加上税收和中间销售成本,仍离“特仑苏”市场零售价4.5元/盒很远。“估计"特仑苏"的销售利润高达100%,目前市场上一般售价在2.5元/盒左右的普通液态奶销售利润仅在5%左右。” “蒙牛2007年度销售额213亿元,纯利9.4亿元。其中"特仑苏"的销售额在30——40亿元左右,约占20%。”一位食品行业证券分析师向记者称。“按30——40亿元的销售额,"特仑苏"毛利接近20亿元。"特仑苏"不但能赚大钱,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般常温奶的巨大广告投入。”成都资深乳业人士称。 2005年底上市后不到1年,在上海——一个蒙牛并不占据优势的市场,特仑苏销量就达日均1万箱。有消息称,当时特仑苏毛利润大约是10%,这意味着蒙牛每天在上海市场就能赚到至少4.5万元。这是一个足以刺痛光明的数字。 2006年3月底,特仑苏再接再厉,又推出OMP“造骨牛奶蛋白”概念,以高科技烘托出品牌价值。此后,特仑苏势如破竹。蒙牛特仑苏牛奶的成功,也促使了对手的奋发。进入2007年,国内各大乳品品牌纷纷推出高端液态奶产品,伊利金典、光明优倍迅速跟进,乳业战火从大众产品直接蔓延到高端市场。而特仑苏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开拓者身份引领着高端液态奶市场。 公众担心食品安全 然而,特仑苏的一路高歌猛进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致命攻击点,网上不断出现关于蒙牛独创的“造骨牛奶蛋白”这一高科技物质的质疑,蒙牛开始并未对此争论进行太多纠缠。“金牌牛奶,特仑苏人生”是特仑苏第二阶段的传播主题,这句广告语将特仑苏提升到一种文化高度,同时也将OMP悄然淡化。 “虽然OMP是否有不良作用目前未有权威定性,但"特仑苏"OMP事件与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性质是相近的,违背了"纯牛奶"本身无添加的意义。因此这对品牌的打击同样是非常致命的。”成都知名乳企负责人称,三聚氰胺为中国乳业的超高速发展踩下刹车,而“特仑苏”事件则对蒙牛超高速的发展路径是一次巨大冲击。“蒙牛以前产品扩张以概念为主导,过度提升产品焦点,三聚氰胺事件后又出OMP事件,将令蒙牛陷入信任危机,今后企业的风格要作出重大改变。” “据证券行业分析师的估计,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蒙牛销售恢复了约70%,但OMP事件令蒙牛再次陷入形象危机。蒙牛之前预测2008年亏损9亿元,但4月份左右才正式出来的年报情况可能更不理想。”一位食品业证券分析师称。 这个OMP究竟是不是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有多大的健康风险还有待论证,但没有“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卫生部提供相关材料”申请允许使用,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个OMP不要紧,但是,食品安全领域究竟还有多少OMP的“兄弟姐妹”,我们的食品里究竟还有多少自家添加的特殊物质?这个问题更让公众担心。 乳品企业难以独善其身

  • 【转帖】可口可乐的危机公关

    可口可乐的危机公关来源:食品添加剂市场网 ★缘由 1999年6月9日,比利时120人(其中有40人是学生)在饮用可口可乐之后发生中毒,呕吐、头昏眼花及头痛,法国也有80人出现同样症状。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大危机。 ★对策 可口可乐公司立即着手调查中毒原因、中毒人数,同时部分收回某些品牌的可口可乐产品,包括可口可乐、芬达和雪碧。 一周后,中毒原因基本查清:比利时的中毒事件是在安特卫普的工厂发现包装瓶内有二氧化碳,法国的中毒事件是因为敦克尔克工厂的杀真菌剂洒在了储藏室的木托盘上而造成的污染。 但问题是,从一开始,这一事件就由美国亚特兰大的公司总部来负责对外沟通。近一个星期,亚特兰大公司总部得到的消息都是因为气味不好而引起的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公司认为这对公众健康没有任何危险,因而并没有启动危机管理方案,只是在公司网站上粘贴了一份相关报道,报道中充斥着没人看得懂的专业词汇。 此举触怒了公众,结果,消费者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没有人情味。很快,消费者不再购买可口可乐软饮料,而且比利时和法国政府还坚持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收回所有产品。公司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事发后第10天,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伊维斯特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记者招待会,并随后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 在记者招待会当天,会场的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一瓶可口可乐。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伊维斯特这位两年前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出现了眼下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它还要继续为消费者生产一流的饮料。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记者没有饮用那瓶摆放在面前的可乐。 后来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攻势表明,记者招待会只是他们危机公关工作的一个序幕。 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比利时的各家报纸上便出现了由伊维斯特亲笔签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信中详细解释了事故的原因,并作出种种保证,提出要向比利时每户家庭赠送一瓶可乐,以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歉意。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比利时国内同期上市的可乐全部收回,尽快宣布调查化验结果,说明事故的影响范围,并向消费者退赔。可口可乐公司还表示要为所有中毒的顾客报销医疗费用。可口可乐其他地区的主管,如中国公司也宣布其产品与比利时事件无关,市场销售正常,从而稳定了事故地区外的人心,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设立了专线电话,并在因特网上为比利时的消费者开设了专门网页,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 【分享】金融危机十项注意事项!

    金融危机十项注意: 1 :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不要创业 2 :多备份几个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职位 3 :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 4 :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介绍,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 5 :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 6 :每月给父母寄钱,经济不好,越穷的人越不好过; 7 :别买车; 8 :危机的后期最难过,现在还没开始,别觉得自己很强; 9 :别离婚,别生孩子; 10 :就算还没感觉危机,也应该日子紧着过,用以前 70% 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 【分享】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 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 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 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 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 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 【原创】经济危机-国产仪器的挑战和机遇

    现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挑战!!! 我想现在是我国产仪器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最好时机. 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企业越来越多的考虑生产的成本,而国产仪器有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因此对于一些仪器生产企业来说就有了 让以前习惯于外国一线品牌公司的巧门砖! 以前的电池大王比亚迪就是9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创造了这个奇迹! 所以让我们一起呼唤国产仪器来创造奇迹!

  • 【华山论剑第二十九集】经济危机,影响到你了吗?

    经济危机,如暴风骤雨般袭来,你准备好了吗?你遭受的影响大吗?因为经济危机,项目少了,自然工资就会降低;经济危机,我们平常使用的试剂比原来贵了,像进口乙腈都贵了一倍……大家都讨论一下经济危机对我们[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行业分析造成如何的冲击?用自己身边的实例告诉大家是怎样一种情况。

  • 强生深陷质量危机,你还会继续使用么?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4日公布报告说,该机构调查人员在美国制药巨头强生公司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堡的一家药厂发现了大量灰尘和受污染成分。强生公司4月底宣布召回的40多种婴幼儿药品正是由该厂生产的。  报告称,调查人员发现,这家药厂的部分设备上有厚厚的灰尘和污垢,一处天花板上露着大洞,部分药品的原材料受到细菌污染,该厂还缺乏质量控制程序,对顾客投诉也处理不力。  报告显示,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这家药厂共收到46起消费者有关婴幼儿液体药品含有黑色物质的投诉。  强生公司当天表示,这家工厂的质量问题“不可接受”,该公司将与美国药管局密切合作处理这一问题。这家药厂现已停产。  美国药管局当天还敦促美国父母为孩子选用其他品牌非处方药,并表示将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  “消费者不要再使用这些(被召回的)药品,”美国药管局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官员德博拉奥托当天对媒体表示。  强生公司4月30日夜发表声明,以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为由,宣布在12个国家和地区召回婴幼儿用感冒退烧药泰诺林、美林、抗过敏药仙特明及可他敏等40多种非处方药。强生公司称,这些药品均在美国生产,在美国、关岛地区、加拿大、多米尼加、斐济、危地马拉、牙买加、波多黎各、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科威特销售。

  • 【讨论】金融危机对您有影响吗?

    [size=4]举个例子,我们太原双塔东街上都是卖化玻仪器和试剂的,金融危机后,好多经销商都说业务少了。毕竟俺们山西是煤炭大省。不知道金融危机是否对您的单位有什么影响吗?最好是生动的例子,呵呵。大家随便聊聊,怎么样。[/size]

  • 【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您或贵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color=#DC143C][size=4]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出现了部分倒闭或者停产的企业。即使仍在正常经营的企业也如履薄冰,想尽办法,以求渡过难关;当然,这也相应的影响到了广大从业者。请您参与:您或贵公司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可以从您个人角度或者您所在公司采取的措施参悟讨论。[/size][/color]

  • 同仁堂再陷汞超标危机 40种药品被曝含有朱砂

    百年老店同仁堂近来可谓麻烦不断。继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召回后,日前又被爆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  事实上,陷入重金属超标漩涡的远不止同仁堂一家。此前,“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四磨汤等均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业内人士表示,老字号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为中药生产安全性敲响了警钟,其中尤以重金属超标问题最为令人担忧。近年来,云南白药、同仁堂等不约而同纷纷“中招”,则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

  • 食品企业信任危机,还需科学化解

    食品企业信任危机,还需科学化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5月30日公布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换证审查及再审核工作情况显示,全国共82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企业51家,这51家企业将停止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一直以来,多、小、散、差的行业状况,被认为是造成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困难和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成为推动奶粉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自从2008年发生“三鹿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以来,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采取了果断措施,并从立法角度于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而且,根据经过几年的贯彻落实情况,正在对这部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正在依法加以科学规范;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将更加注重依法实施监管。根据全国先进企业和国际食品行业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去追求进步和创新,只有相信科学技术和科学发展,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食品生产企业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权。如果某些食品企业对于51家即将停产的婴幼儿奶粉企业无动于衷,甚至是幸灾乐祸的心态,那必定是对自己致命的打击。食品安全的警示钟已经敲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希望更多食品生产企业能够引以为戒,敬畏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而且更应敬畏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与尊严。2014年8月27-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展览会(雅森食安展,FIE),是国内首个只关注食品安全的专业展会,它比食品展更细分,比分析仪器设备更精准。展会展示范围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和实验检测分析设备等。了解食品安全检测行业首选平台。(微信关注“yasnsaz”,回复“[si

  • 【转帖】中国人的八大危机!

    http://www.51xuewen.com/Blog/B_aShow.aspx?blog=fanxiang&ID=1724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转载) 2008-6-16 20:54:01 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    时间:2007年11月16日下午 地点:上海衡山路小红楼  现场:中国日报五强联盟2007总裁年会    郎咸平:今天做这个演讲和以往不一样,今天特意准备了一份提纲,打破了传统。原因是,我很怕媒体报道这么重大问题的时候给我写错,所以把正确的提纲发给每个人,给你们一个提纲而提出我的看法。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我按照我们议程的要求谈一谈大家最关切的话题,也就是2007年我们的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此我提出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在我谈这个话题之前我认为这个话题对我们传媒业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这么讲,传媒在做报道的时候有没有把握住一个中心思想,我们对国家政策的推行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与其做一个纯粹的报道,不如集思广益尽采各家说法,这就是一个客观媒体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配合我这个讲话,我今天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我想对我们中国经济的现状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结论。今天对于大家所关切的宏观调控做个课题,我对于今天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我有一个总结性的发言。我想利用一个中医的知识来解答,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就像得了肺炎一样,按中医的理论,治疗肺炎要用大凉,如果我们真用大凉很可能把这个病人治死掉,因为他体质是虚弱的,最好的方法先温补、固本,体质提上去之后最后才能用大凉来治疗肺炎。我们今天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金融政策本身,为什么解决不了泡沫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前面讲的他在用大凉治疗肺炎。而我提出的方案是先固本,为了我阐释我的想法,我要根据八大危机一一来讨论。    第一大危机  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我认为是错误的,我们目前看到的股市楼市泡沫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政府讲的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吗?我认为是错的!      今天的中国整体情况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流动性过剩,我认为最有冲击力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整个国家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因此我们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打入楼市。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第一笔资金——虚拟资金。第二笔资金就是在目前大面积腐败之下的腐败款大量进入楼市和股市,第三笔资金就是各位熟知的国际热钱,第四个资金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储蓄款。目前所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所针对的资金基本上是第三项和第四项。我举个例子,外国人不得买房的规定是针对第三项资金,第二套房贷的问题是针对第四项资金,我不能说针对第三第四项是无效的,但是你的目标是错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有没有针对第一项,那就是因为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挤压出虚拟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和楼市呢?我们有没有针对腐败款进入楼市股市的现象进行调控呢?目前并没有对这两大资金进行调控,所以我们宏观调控的力道是不足,因为你所针对的资金方向是错误的。这就是我所提出的第一个危机。

  • 【讨论】“垃圾危机”是面镜子

    如果不能尽快跳出把垃圾一埋了之、一烧了之的思路,不重视垃圾的全程减量,“垃圾危机”很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垃圾不收拾,影响有多大?不久前,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爆发“垃圾危机”,堆在街头的2400吨垃圾发出恶臭。事件的起因,不是环卫工人拒绝清理垃圾,而是当地居民抗议政府修建垃圾处理场,“故意”不让清理垃圾,并且大规模游行示威,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问题。  这件事似乎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认真想一想中国城乡越来越严重的垃圾状况,那不勒斯的“垃圾危机”应该成为一面让我们明得失的镜子。  据报道,那不勒斯目前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在火山山体中挖个大坑,然后把垃圾填进去。随着城市垃圾日益增多,政府想在国家公园内建设第四个垃圾场,结果招致居民的强烈抗议——“我们不想让后代生活在垃圾场内”。  据分析,造成当地“垃圾危机”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在局外人看来,“垃圾危机”突出地反映了垃圾与居民争地、环境污染与保护家园的矛盾,这一点恐怕谁也否认不了。  垃圾填埋场与周边居民的矛盾,加上同类性质的垃圾焚烧厂与周边居民的矛盾,近些年在国内也屡有发生。因为填埋和焚烧,是现阶段国内处理终端垃圾的主要方式,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终端垃圾的总量不断增长,填埋、焚烧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有的场地和设施满足不了需要,只能建新的。新的填埋场、焚烧厂,即使技术上更先进,环保性能更好,也难免要占用土地,也难以打消人们对于填埋可能产生渗滤液和臭味、焚烧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顾虑。  难道只能靠不断地修建填埋场、焚烧厂,来处理越来越多的垃圾?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反思人类大量制造垃圾的生活方式是否可持续,其次在于全社会要从生产、消费、废弃的全过程来考虑垃圾的减量。“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要把垃圾放对地方,首先要正确地分类,然后回收、再利用。这样的减量,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给人们带来新的收益,而且大大减轻填埋、焚烧带来的各种压力。  一些企业已经注意到工业废气、废渣、废水以及烟尘的利用价值,懂得从废弃物中淘金。湖南省长沙县的许多农民也注意到60%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沤肥,30%可以送到废品公司作资源化处理,最后只需填埋10%。在城市中,许多拾荒者瞄着社区和街道上的垃圾箱,早早就把能回收的东西挑走了。这些图景,正是垃圾减量由末端向前端延伸的生动例证。  问题在于,许多人还没把垃圾的全过程减量当回事。比如说城乡居民每天产生的垃圾中还有许多东西能够回收、再利用,可人们总是把所有垃圾塞到塑料袋里一扔了事。之所以不把它当回事,是因为许多人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在内,还是想着垃圾桶里的东西就应该送到填埋场、焚烧厂。  如果不能尽快跳出把垃圾一埋了之、一烧了之的思路,不重视垃圾的全程减量,“垃圾危机”很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

  • 光明乳业近期频陷质量危机

    据广州市工商局抽检结果显示,由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200g/包,2012-02-23)及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牌奶油(125g/盒,2012-04-23)均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目前问题产品已下架。2012年6月15日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光明乳业公告称,涉及产品目前正在送检过程中,出事产品的同批次产品均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2012年6月27日有消费者爆料称其购买的光明乳业产品“优倍”出现质量问题。光明乳业声明称,6月25日生产、26日上市的批号为I17:15(E)的光明优倍奶混入了烧碱成分。已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产品全部召回。2012年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光明乳业产品上黑榜。

  • 【讨论】金融危机冲击到你了吗?你认为它过去了吗?

    这是我在一个论坛发布的话题原题如下:金融危机冲击到你了吗?你认为它过去了吗?正方: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要持续较长时间反方:金融危机很快要过去了(或已经过去了)水王们赶紧参与吧[color=#DC143C]警告:下次再发类似的带有宣传自己网站的广告帖子一律删除并且扣分!----疯子哥2009.5.25[/color]

  • 【转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谁能免受威胁

    面对食品安全危机,谁能免受威胁 作者:张田勘 文章来源:ISOYES收集 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正在威胁着所有国人的健康,也在考验着中国人的智慧。迄今,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似乎处于一种失控和无力监管的状态。苏丹红喂鸭生产的红心蛋还没有消停,又出现了多宝鱼含致癌物的消息。  监管部门的反应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17日向山东、江苏、河北、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天津等沿海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特急通知,要求渔业监管等部门开展对水产养殖的专项督查工作,督查结果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让人疑问的不仅仅是,这种督查能否在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解决问题,而且在于处理食品安全危机的一些做法。比如,有的地方长官带头吃咸鸭蛋,以示这样的食品是安全的。还有的地方媒体刊登一些专家的话或访谈,认为食物中发现的致癌、有毒物量太小,不足于让人生病患癌和中毒等等。  然而,对这种做法公众似乎并不领情,因为这并不能根本解决食品和药物的安全问题。今天出现了有毒鸭蛋,明天出现了致癌多宝鱼,后天还会出现有毒烹调油,甚至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大米、麦面等都会出现有毒致癌物。  人们不仅对于食品安全感到没有信心,更担心食品安全会越演越烈。甚至一些缓解食品安全危机的做法也将成为造假者的护身符和灵感。比如,当专家在解释食品中所含的致癌物量少,不足以危害健康之时(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食用1200多个“涉红鸭蛋”,才有可能达到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会不会又给造假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只要吃不死人或短期内不让人致癌生病,含有毒物、致癌物的食品就可以大量制造和大行其道?  不过,当所有的监管都不起作用,造假者在暗自庆幸,一些没有吃到有毒、致癌物食品的人也在庆幸时,下一个危机就已经不请而来,造假者最终会通过造假的循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结果是全社会所有人都无一能幸免。制造红心蛋和含致癌物多宝鱼的人是不会吃这样的红心蛋和多宝鱼的,但是他们要不要吃粮食,会不会生病而用药,要不要使用机动车运输他们的产品,他们的孩子吃不吃巧克力等等?如果制造销售这些产品的人也是以“我们是不吃不用这些产品”的心态来制假售劣,类似的灾祸不也同样会降临他们的头上么?  社会学中早就有一个六度分离理论,即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陌生人,只需经过6个环节就可以如愿。这个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所有人都可能陷入的食品或产品安全危机,只要一定量的人和一定量的行业造假售假,且屡禁不绝,就完全不需要6个环节,所有人都可能只经过一两个环节就会身受其害,比如造红心蛋的只要一个环节就可能吃到造假的有毒粮食。  难道中国人的所有智慧都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而要到最后靠人人皆输的方法才能扭转食品安全的危机吗?(张田勘)

  • 【转帖】经济危机能带来环境转机吗?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目前已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近期,世界各国政治家们频繁聚会,商讨应对之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场经济金融危机可以说来势汹涌,愈演愈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于难,也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自然也概莫能外。 那么,这场经济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笔者以为,两相权衡,是利多弊少。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二: 其一,伴随经济转冷,中国高耗能产业扩张已急剧减速,“两高”行业开始收缩,从2003年启航的中国“重化工时代”或告一段落,其对环境的冲击力将不可避免地减弱。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以来,高耗能产品产量开始下降,粗钢、乙烯、塑料、化纤、烧碱、纸等产品产量同比出现负增长。水泥、玻璃的产量虽未下降,但增速明显降低。与此相应,今年3月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增幅一路走低,已从3月份的两位数降至9月份的一位数。 对于这种现象,虽然目前还看不出是一个短期现象,抑或是一个长期趋势;也难以断言中国从 2003年开启的“重化工时代”已经嘎然而止,重化工产业走到了尽头。但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绝好时机。我们可以放手来做多年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化不利为有利,变坏事为好事,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使经济增长不再单纯依赖重化工业扩张,那么就有可能把这场经济危机推演为环境转机,“经济寒冬”或许能催生出一个明媚的“环保春天”。 其二,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掀起新一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大大弥补多年来积累的“环境赤字”。 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稳健”、“从紧”到“积极”和“适度宽松”,彰显出中国政府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决心。对环境保护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国家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有一项明确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体包括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落实这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今年四季度中央先增加安排投资1000亿元。国家发改委已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新增1000亿元的投资,明确其投向为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以形成有效需求、有效拉动。 这次出手不可谓不快,出拳不可谓不重。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急迫性,显示出战胜经济金融危机的坚强信念。  对环境保护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我们还记得,1998年那场金融危机,作为应对之举,中国政府掀起了第一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1998-2004年短短7年间,国家安排了581亿元的国债资金,拉动了1927亿元的投资规模,支持了1200多个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此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也有数千亿元的投入。应该说,1998-2008年的十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黄金期”。 多年来,中国积累的“环境赤字”太多,环境投资缺口太大,以致于每个五年计划都难以完成规划目标。这次国家继续把环境作为一个投资热点,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则不仅可收拉动内需之效,也可达到改善环境之目的。果真如此,中国的环境保护就有可能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对国内分析仪器产业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对国内分析仪器产业的影响2008年一个以金融危机收尾的特别年份。在此的影响下,不同的商业领域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冬感觉各不相同。以证券,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最先遭到波及,紧接着扩散到家具,服装等相关制造业。相对来说,由于我国经济的特殊结构,出口贸易在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夹击下,损失惨重。作为高科技行业之一的分析仪器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09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笔者试图从基本面分析,带来大家的共同思考。 2008,在其他行业纷纷感受严寒的同时,却因为一个特殊的事件“三聚氰胺”而使分析仪器界的同志们暂时忘却了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式 三氰胺事件使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分析仪器公司和消耗品厂家顿时销售额以倍数提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在三聚氰胺事件慢慢成为历史的今天,分析仪器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表现出什么样的市场状态?暂时还离我们较远的金融危机会影响脆弱的国内分析仪器制造业吗?就笔者看来,可以分这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整机和消耗品两个方面来看;整机仪器价格较高,尤其是质谱等昂贵仪器来说,由于土地 价格下跌,政府财政不足,再加上企业现金流吃紧等原因,市场容量势必萎缩。相反,消耗品市场不会有较大影响。虽然整机销售量下降,使消耗品市场扩大容量收到限制,但是因为没有大型仪器的预算,相反补贴了消耗品的采购项目。第二,从进口与国产来看;进口仪器与消耗品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国产较低。在钱包不鼓的情况下,相信大多采购单位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都会不同程度的上升。这给国内一部分,拥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优良,起步较晚的企业提供了机会。第三,从目标客户,企业和政府机关来看:今年印染作为服装行业的上游产业收到重大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相对来说,食品,医药,化工受到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由于国家刺激经济计划,为保持经济和就业稳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空前加大。这将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发生倾斜,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遏制了企业的扩张步伐。而且,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程度下降,想必为应对风险,扩大产能的动力会被大幅削弱。所以,企业这一块增长幅度相对往年会有所下降。相反,一批与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相关的检测仪器,如在基础建设用到的相关产品也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政府层面来看,由于财政紧张,大规模采购设备将有所缓和。尤其是下面二线城市和县级单位,靠地方财政拨款的部门,将紧缩地更加厉害。因为未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没有缓解的迹象,靠土地为财政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想必钱袋也会更紧。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将怎么去应对呢?第一: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力度,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仓储,销售终端,加强信息沟通,降低成本;第二:加强行业内合作,拓宽产品线,注意用户和政府层面需求动态,做一个全部外包式供应商。一来薄利多销,再者,也可降低客户采购成本。第三:优势互补,看重应用技术合作。想必谁能为客户提供最节约的解决方案,那么对客户 引力也会越大,赢得市场的机会也就越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什么事,不管金融危机对分析仪器行业有没有影响或者是有多大影响,还是早打算,早准备为好。因为机遇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危机,危机,别人的危险,你的机会! Leo Ji 上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