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陈十一

仪器信息网陈十一专题为您整合陈十一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陈十一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陈十一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陈十一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陈十一话题讨论。

陈十一相关的资讯

  • 陈十一、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奖杰出科学家”
    p   9月16日晚,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等知名科学家云集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研究湍流的流体力学家陈十一和应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使几百名新生儿免除遗传疾病困扰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p p   “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复旦大学校领导、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典礼。颁奖典礼由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和查懋声主席致辞开始,至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演讲落幕,揭晓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花落谁家。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分别由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上台颁奖,并介绍两位获奖人在其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杰出贡献。 /p p   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作为流体力学家,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贡献。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数值模拟中雷诺数的世界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 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 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 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 提出了湍流中的约束大涡模拟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离流的精准计算结果。陈十一教授亦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领域的基础,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陈十一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此项研究在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流动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p p   另一位获奖人谢晓亮教授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p p   2017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韩启德教授为其颁奖。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组建,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其团队始终瞄准水稻生物学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密切合作,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水稻资源发掘利用、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作物分子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引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跟踪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集体还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率先提出并实践“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切实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中,开拓性地建立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示范性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刘毅、林一瀚、杨玉超,清华大学单芃,复旦大学王熠华、包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赵纯,华中科技大学甘泉,中国医学科学院李平平等十位青年学者。 /p p   1995至2001年间,基金会设立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为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安心科研、迅速成长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支持国内高校与海外机构竞争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以及扶持刚开展独立科研事业之优秀青年学者,求是科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致力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聚焦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展现巨大潜力的青年学者,结合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的配套支持条件。在评奖机制上,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也引进了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p p   自2013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求是颁奖典礼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会,同时也是求是之家成员聚会的重要时刻。基金会希望一是通过对杰出科学家的颁奖,向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倡导科学精神 二是通过颁奖活动加强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有效地将这种思想交流传播到社会。 /p p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1994至2017年,共有310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8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69位、以及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12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 /p
  • 十一种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盘点
    CVD(化学气相沉积)是半导体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用来沉积多种材料的技术,包括大范围的绝缘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金属合金材料。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很简单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到晶片表面上。淀积氮化硅膜(Si3N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硅烷和氮反应形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传统的制备薄膜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气态的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使得气态前驱体中的某些成分分解,而在基体上形成薄膜。化学气相沉积包括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沉积、激光辅助化学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等。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CVD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很多针对某几种用途的专门技术,在此特为大家盘点介绍一些CVD技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是在化学气相沉积中,激发气体,使其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增强反应物质的化学活性,从而进行外延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固体膜。例如在一个反应室内将基体材料置于阴极上,通入反应气体至较低气压(1~600Pa),基体保持一定温度,以某种方式产生辉光放电,基体表面附近气体电离,反应气体得到活化,同时基体表面产生阴极溅射,从而提高了表面活性。在表面上不仅存在着通常的热化学反应,还存在着复杂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沉积膜就是在这两种化学反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激发辉光放电的方法主要有:射频激发,直流高压激发,脉冲激发和微波激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主要优点是沉积温度低,对基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影响小;膜的厚度及成分均匀性好;膜组织致密、针孔少;膜层的附着力强;应用范围广,可制备各种金属膜、无机膜和有机膜。【市场分析】上海市采购量独占鳌头——半导体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盘点系列之CVD篇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HDP CVD)HDP-CVD 是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ICP) 源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等离子体沉积设备。HDP-CVD(也称为ICP-CVD)能够在较低的沉积温度下产生比传统PECVD设备更高的等离子体密度和质量。此外,HDP-CVD 提供几乎独立的离子通量和能量控制,提高了沟槽或孔填充能力。但是,HDP-CVD 配置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它可以转换为用于等离子体刻蚀的 ICP-RIE。 在预算或系统占用空间受限时,优势明显。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工艺确实可以在同一个系统中运行。虽然存在一些内部差异,例如额外的气体入口,但两种设备的核心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在HDP CVD工艺问世之前,大多数芯片厂普遍采用PECVD进行绝缘介质的填充。这种工艺对于大于0.8微米的间隔具有良好的填孔效果,然而对于小于0.8微米的间隙,PECVD工艺一步填充具有高的深宽比的间隔时会在间隔中部产生夹断和空洞。在探索如何同时满足高深宽比间隙的填充和控制成本的过程中诞生了HDP CVD工艺,它的突破创新之处在于,在同一个反应腔中同步地进行沉积和刻蚀工艺。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MPCVD)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适合制备面积大、均匀性好、纯度高、结晶形态好的高质量硬质薄膜和晶体。MPCVD是制备大尺寸单晶金刚石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利用电磁波能量来激发反应气体。由于是无极放电,等离子体纯净,同时微波的放电区集中而不扩展,能激活产生各种原子基团如原子氢等,产生的离子的最大动能低,不会腐蚀已生成的金刚石。通过对MPCVD沉积反应室结构的结构调整,可以在沉积腔中产生大面积而又稳定的等离子体球,因而有利于大面积、均匀地沉积金刚石膜,这一点又是火焰法所难以达到的,因而微波等离子体法制备金刚石膜的优越性在所有制备法中显得十分的突出。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ECR-MPCVD)在MPCVD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又出现了电子回旋共振MPCVD(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CVD,简称ECR-MPCVD)。由于微波CVD在制备金刚石膜中的独有优势,使得研究人员普遍使用该方法制备金刚石膜,通过大量的研究,不仅在MPCVD制备金刚石膜的机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用CVD法制备的金刚石膜也广泛的用于工具、热沉、光学、高温电子等领域的工业研究与应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是制备优质亚微米晶体薄膜、纳米结构材料、研制硅基高速高频器件和纳电子器件的关键的先进薄膜技术。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指在低于10-6 Pa (10-8 Torr) 的超高真空反应器中进行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特别适合于在化学活性高的衬底表面沉积单晶薄膜。石墨烯就是可以通过UHV/CVD生产的材料之一。与传统的气相外延不同,UHV/CVD技术采用低压和低温生长,能够有效地减少掺杂源的固态扩散,抑制外延薄膜的三维生长。UHV/CVD系统反应器的超高真空避免了Si衬底表面的氧化,并有效地减少了反应气体所产生的杂质掺入到生长的薄膜中。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反应气分子能够直接传输到衬底表面,不存在反应气体的扩散及分子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沉积过程主要取决于气-固界面的反应。传统的气相外延中,气相前驱物通过边界层向衬底表面的扩散决定了外延薄膜的生长速率。超高真空使得气相前驱物分子直接冲击衬底表面,薄膜的生长主要由表面的化学反应控制。因此,在支撑座上的所有基片(衬底)表面的气相前驱物硅烷或锗烷分子流量都是相同的,这使得同时在多基片上实现外延生长成为可能。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ow-pressure CVD,LPCVD)的设计就是将反应气体在反应器内进行沉积反应时的操作压力,降低到大约133Pa以下的一种CVD反应。LPCVD压强下降到约133Pa以下,与此相应,分子的自由程与气体扩散系数增大,使气态反应物和副产物的质量传输速率加快,形成薄膜的反应速率增加,即使平行垂直放置片子片子的片距减小到5~10mm,质量传输限制同片子表面化学反应速率相比仍可不予考虑,这就为直立密排装片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每批装片量。以LPCVD法来沉积的薄膜,将具备较佳的阶梯覆盖能力,很好的组成成份和结构控制、很高的沉积速率及输出量。再者LPCVD并不需要载子气体,因此大大降低了颗粒污染源,被广泛地应用在高附加价值的半导体产业中,用以作薄膜的沉积。LPCVD广泛用于二氧化硅(LTO TEOS)、氮化硅(低应力)(Si3N4)、多晶硅(LP-POLY)、磷硅玻璃(BSG)、硼磷硅玻璃(BPSG)、掺杂多晶硅、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多种薄膜。热化学气相沉积(TCVD)热化学气相沉积(TCVD)是指利用高温激活化学反应进行气相生长的方法。广泛应用的TCVD技术如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氯化物化学气相沉积、氢化物化学气相沉积等均属于热化学气相沉积的范围。热化学气相沉积按其化学反应形式可分成几大类:(1)化学输运法:构成薄膜物质在源区与另一种固体或液体物质反应生成气体.然后输运到一定温度下的生长区,通过相反的热反应生成所需材料,正反应为输运过程的热反应,逆反应为晶体生长过程的热反应。(2)热解法:将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某种易挥发物质,输运到生长区,通过热分解反应生成所需物质,它的生长温度为1000-1050摄氏度。(3)合成反应法:几种气体物质在生长区内反应生成所生长物质的过程,上述三种方法中,化学输运法一般用于块状晶体生长,分解反应法通常用于薄膜材料生长,合成反应法则两种情况都用。热化学气相沉积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如Si,GaAs,InP等各种氧化物和其它材料。高温化学气相沉积(HTCVD)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是碳化硅晶体生长的重要方法。HTCVD生长碳化硅晶体是在密闭的反应器中,外部加热使反应室保持所需要的反应温度(2000℃~2300℃)。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是在衬底材料表面上产生的组合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热力学、气体输送及膜层生长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反应气体、排出气体分析和光谱分析,其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混合反应气体到达衬底材料表面;反应气体在高温分解并在衬底材料表面上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晶体膜;固体生成物在衬底表面脱离移开,不断地通入反应气体,晶体膜层材料不断生长。中温化学气相沉积(MTCVD)MTCVD硬质涂层工艺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问世,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主要硬质合金工具生产公司,利用HTCVD和MTCVD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出新型的超级硬质合金涂层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在高速、高效切削、合金钢重切削、干切削等机械加工领域中,刀具使用寿命低的难高强度题才引起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投入生产应用,效果十分显著。MTCVD技术沉积工艺如下。沉积温度:700~ 900℃;沉积反应压力:2X103~2X104Pa;主要反应气体配比: CH3CN:TiCl4:H2=0.01:0.02:1;沉积时间:1一4h。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MOCVD是在气相外延生长(V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MOCVD是以Ⅲ族、Ⅱ族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和V、Ⅵ族元素的氢化物等作为晶体生长源材料,以热分解反应方式在衬底上进行气相外延,生长各种Ⅲ-V主族、Ⅱ-Ⅵ副族化合物半导体以及它们的多元固溶体的薄层单晶材料。通常MOCVD系统中的晶体生长都是在常压或低压(10-100Torr)下通H2的冷壁石英(不锈钢)反应室中进行,衬底温度为500-1200℃,用直流加热石墨基座(衬底基片在石墨基座上方),H2通过温度可控的液体源鼓泡携带金属有机物到生长区。MOCVD适用范围广泛,几乎可以生长所有化合物及合金半导体,非常适合于生长各种异质结构材料,还可以生长超薄外延层,并能获得很陡的界面过渡,生长易于控制,可以生长纯度很高的材料,外延层大面积均匀性良好,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LCVD)LCVD是利用激光束的光子能量激发和促进化学气相反应的沉积薄膜方法。在光子的作用下,气相中的分子发生分解,原子被激活,在衬底上形成薄膜。这种方法与常规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相比,可以大大降低衬底的温度,防止衬底中杂质分布截面受到破坏,可在不能承受高温的衬底上合成薄膜。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相比,可以避免高能粒子辐照在薄膜中造成损伤。根据激光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LCVD分为光LCVD和热LCVD,它们的反应机理也不尽相同。光LCVD是利用反应气体分子或催化分子对特定波长的激光共振吸收,反应分子气体收到激光加热被诱导发生离解的化学反应,在合适的制备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反应室压力与气氛的比例、气体流量以及反应区温度等条件下形成薄膜。光LCVD原理与常规CVD主要不同在于激光参与了源分子的化学分解反应,反应区附近极陡的温度梯度可精确控制,能够制备组分可控、粒度可控的超微粒子。热LCVD主要利用基体吸收激光的能量后在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场,反应气体流经基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基体表面形成薄膜。热LCVD过程是一种急热急冷的成膜过程,基材发生固态相变时,快速加热会造成大量形核,激光辐照后,成膜区快速冷却,过冷度急剧增大,形核密度增大。同时,快速冷却使晶界的迁移率降低,反应时间缩短,可以形成细小的纳米晶粒。除以上提到的薄膜沉积方法外,还有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等分类技术。
  • 展会预告 | 力辰科技诚邀您参加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力辰科技诚挚邀请您于2023年7月11-13日,莅临参加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我们将在2.2号馆 2.2C119展位等您,我们将为您呈现各类实验室通用仪器,现场还有玩偶互动、小游戏赢奖品等众多精彩活动!礼品多多,福利满满,期待您的参与!【力辰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从事科学实验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多个省份设立10几家分子公司。公司以自主品牌运营及多个一线品牌合作的模式,为化学化工、生命科学、机械材料、采矿冶金、日化食品、农业环保、分析检测等领域的实验室提供全方位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 会议邀请 I 瀚辰光翼邀您参加第十一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泰山学术论坛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会决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9月20-23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召开,同期举办山东省“泰山学术论坛”。会议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承办。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并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会议信息大会时间:9月20日 报到9月21日-23日 学术报告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承办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大会地点:青岛黄海饭店会议议题大会组委会将诚邀各位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莅临本次大会,围绕“面向人类健康的动物生物技术”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当今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动物生物技术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成果。1动物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 2动物基因组与生物育种3动物生殖机理与调控技术
  • 【赛纳斯】首席科学家李剑锋教授沉潜“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十一年又磨一剑
    赛纳斯首席科学家李剑锋教授第二次在Nature上发表文章。2010年,正是李剑锋攻读博士学位的最 后一年,当年他在田中群教授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并将成果刊发于Nature。那是李剑锋教授科研生涯中的第 一篇Nature,也是厦门大学作为第 一单位登上Nature的首篇文章。凌晨四点的厦大是我独爱的风景时隔11年,李剑锋率领自己的团队再次在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回顾这些年的科研生涯,李剑锋谈到了传承二字。此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根植于十一年前发明的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而研究的对象——单晶电极界面水分子,也是李剑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开始刻苦钻研的课题。当年实验设备简陋,机时紧张,为了争取多做实验的机会,李剑锋与同学错峰而行,日夜颠倒地熬在实验室里,凌晨四点的厦大是他独爱的风景。“那几年的努力和坚持总算熬出了成果,但我变成了一个胖子。”李剑锋自我调侃道。不论是当年那个每天在实验室熬到凌晨四点的李剑锋,还是现在常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工作到深夜、“走得比学生更晚”的李剑锋,他总是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才,而99%的努力更重要,努力、坚持、积累,必能成。传承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当年李剑锋的博士导师、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院士的言传身教。忆起当年,李剑锋非常感谢导师田中群对他的培养,尤其是教导他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入学后,田中群教授很快便让他参与大量的论文撰写和检查工作,但是针对的不是正文内容,而是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在文献管理软件并不普及的年代,李剑锋只能耐着性子,一篇篇查验参考文献的出处是否属实、一处处核对行文格式是否规范、一句句检查标点符号是否准确… … 当年的李剑锋有些不思其解,但随着科研之路的深入,他也渐渐明白了导师的“良苦用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无不需要对科学严谨认真的钻研和对细节无微不至的把控。而今,李剑锋作为导师也同样以此要求自己的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关注每一个细节。学生王耀辉对此深有感悟,在本篇文章的工作中,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合成制备,到单晶电极的制备与预处理,再到界面水分子拉曼信号的采集,每个细节都需要投入万分的小心。“光是实验的准备往往就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了差错,实验就要前功尽弃。”人前是三千余字的论文,看不到的背后,却是数年无数个细节的往复交织与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没有“想不到”,只有“敢不敢”“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李剑锋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学院高包容、高活力的科研文化氛围的理解。他敢想敢拼,敢于挑战做“别人没做过的、做不到的事情”。11年前在Nature上发表的那篇论文,其实来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在一次实验中,李剑锋想探究金纳米粒子增强水分子拉曼信号的效果,但当时手头并没有配套的金电极,只有一根铂电极可供使用。根据以往的“常识”,样品吸附在光亮铂电极表面时不会产生增强的拉曼信号。由此,他判断更换成光亮的铂电极并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便使用铂电极开展了实验。让李剑锋惊讶的是,这一个“错误”的实验却让他发现了来自铂电极表面吸附氢的拉曼信号。原来,金纳米粒子产生的极强局域电磁场也可以增强附近铂电极表面的拉曼信号。一个新的设想由此迸发——他将样品分子支撑基底和拉曼信号放大器在空间上进行分离,由此发明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表面增强拉曼无法用于非金银铜材料和原子级平滑单晶表面的瓶颈问题,开辟了光谱学分析新方向,使得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 先地位。2020年1月,由我校田中群院士领衔,任斌教授、李剑锋教授、吴德印教授、刘国坤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失败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它能告诉你,这条路走不通。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一种成功。”李剑锋以此勉励学生。从错误中发现新的方向、从失败中汲取新的灵感,李剑锋总是在追求突破与创新,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是这三个心脏支架延续了我的生命,也带来了新的科研灵感。”李剑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提及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竟也与科研密不可分。2018年李剑锋在长春出差时,零下二十多度的极寒天气让他突发心梗。在这次“死里逃生”后,李剑锋开始思考,将自己的科研技术更多地运用在公共安全和生命健康方面。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数十分钟,而在救治前首先需要检测判断患者是否为心梗,目前最快的检测手段需要15至20分钟,但李剑锋团队将拉曼光谱技术与心梗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加快辨别判断,将检测时间缩短至6分钟,可以为患者留出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危机中寻新机,在李剑锋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想不到”,只有“敢不敢”。用处多多的“拉曼光谱”在旁人看来,李剑锋研究的拉曼光谱是用于科学问题研究的高端表征技术。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用处多多。鉴珠宝、验农药、测毒 品… … 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拉曼光谱都可以做到。由莫桑钻、锆石,甚至是玻璃仿制的“钻石”在市场上涌现,仅凭肉眼观察,它们和天然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只需把未知成分的‘钻石’放到拉曼光谱仪前,点击扫描… … ”数秒后,真伪便显示在屏幕上。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滑,还可以看到样品的拉曼光谱图。“波长位于1333 cm^-1处的单峰是属于金刚石的的拉曼特征峰,也是钻石唯一的特征峰。我们的仪器不仅可以鉴别钻石,还可以检测翡翠的真伪和品质。但凡翡翠或者其他珠宝玉石里存在微小杂质,或经过人工优化处理填补过裂缝,我们都可以在谱图中发现杂峰或是荧光背景。珠宝玉石质量的优劣也就显而易见了。”“我讲课的时候,经常会带着我们研制的手持拉曼仪和翡翠珠宝,给同学们演示如何快速鉴别珠宝的真假。”同时,李剑锋还开设了拉曼光谱的本科实验课程,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拉曼现场检测。在暑期学校的课堂上,他也试图用简单平实的语言,为大家生动地科普拉曼光谱。“让大家亲身感受到拉曼光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就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只需通过一根简单的棉签,在疑似吸毒者接触过的桌面、茶杯擦拭,再将样品转移到我们的毒 品拉曼快检仪上,简单几个步骤,便可在十秒钟快速识别有无毒 品残留。基于拉曼技术的快速指纹识别能力,以及配上增强拉曼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让毒 品无处遁形。李剑锋课题组推出的毒 品快检仪已应用在深圳海关、南宁海关等单位,数秒内便可以快速筛查出跨境包裹中是否夹杂毒 品。“这款仪器搭载了拉曼增强芯片,该芯片能将分子的拉曼信号放大百万倍。相比于其他技术,我们的产品的检测灵敏度非常高,样品低至百万分之一(ppm)甚至亿万分之一(ppb)的浓度时,我们仍可以在几秒内指纹识别出多种毒 品。”李剑锋介绍道,“我们还在继续研究毒驾自动化检测设备。在未来,交警只需要取一些驾驶员的唾液,在几十秒内就可以判断其是否有吸毒,吸了什么毒。”俯身做科研,放眼看天下,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国家和社会需求,让科研走出实验室、走进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让成果在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不同领域落地生花。
  • 会议邀请 | 十一月参会集锦
    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建会60周年庆祝大会11月1-4日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建会60周年庆祝大会将于2023年11月1日-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将邀请我国作物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并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同行及企业界人士参会,同庆中国作物学会六十华诞,共享作物学学术盛宴。大会主题:作物科学与种业创新大会时间:2023年11月1-4日(1日报到,2-3日开会,4日离会)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承办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岳麓山实验室协办单位:大北农集团、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作物学会大会地点:湖南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携旗下重磅产品亮相,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展位号:7第29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11月7-9日2023年11月7-9日,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第29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 (HSIE) 震撼来袭!同期还将举办2023哈尔滨农资博览会、哈尔滨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展。汇聚1300+领军企业、50+同期活动本次展会以“赋能种芯,聚势同行”为主题,设置了展品展览、开幕式、主题论坛等内容,汇集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搭建全产业链对接合作平台,助力行业快速发展。大会主题:赋能种芯,聚势同行大会时间:2023 年11月7-9日主办单位:智奥会展(哈尔滨)有限公司、哈尔滨种业博览会组委会大会地点: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瀚辰光翼展位:CE009基因大数据助力品种培优与品牌打造研讨会11月8-10日本次会议是在基因大数据产业快速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基因大数据在农业特别是动植物品种培优和区域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专门策划的一个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组委会全体成员诚挚的邀请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同行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拨冗参会,共同研讨和推动基因大数据在动植物品种培优和品牌打造等领域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大会主题:筑基因大数据底座护区域农产品品牌大会时间:2023年11月8日-10日(8日报到,9日-10日全天报告)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欧美同学会北欧科创委员会聚焦领域:动植物品种培育、植物品种保护、动植物基因溯源、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大会地点:北京国际温泉酒店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瀚辰光翼展位:4号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博览会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 11月11-12日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博览会定于2023年11月11日—12日在河南新乡举办,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本届高博会聚焦中原农谷建设,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中原农谷论坛、第二届全国智慧灌溉大会、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智慧农业论坛、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等。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集中展示河南省建设种业自主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成就,全面展现省内外涉农高校院所、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成果等。大会时间:2023年11月11-12日大会主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主办单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教育厅、新乡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新乡市科学技术局、新乡市教育局、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管委会、新乡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大会地点:新乡平原体育中心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第一届亚热带作物种植创新与物育种大会 11月11-12日为了展示亚热带作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亚热带作物研究领域学术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亚热带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定于2023年11月17-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一届亚热带作物种质创新与物育种大会”。大会将邀请近年来在亚热带作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大会时间:2023年11月17-20日(17日报到,18-19日会议,20日离会)主办单位: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大会主席:刘耀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大会地点:广西南宁沃笙酒店(江南店)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瀚辰光翼展位:13号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11月27-30日为促进我国遗传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遗传学学科的发展,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将于2023年11月27日-30日在湖北武汉举办。本次会议大会主题为"遗传学:解码生命、赋能经济、引领未来"。大会内容涉及人类与医学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参会者可在学术、产业、教育、科普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会议规模2000人,为参展企业提供一个新产品发布、新技术展示、品牌推广和深耕市场的理想平台。欢迎全国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工作者踊跃参加!大会主题:遗传学:解码生命、赋能经济、引领未来大会时间:2023年11月27-30日(27日报到,28-30日会议)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湖北省遗传学会承办单位: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大会主席:杨维才、薛勇彪大会地点:湖北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
  • 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第二轮通知
    各相关单位:药物分析学是分析科学在药学中的应用,并在与化学、生物学、医学及药学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为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提供关键的技术平台和方法学支撑。药物分析学于 2008 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正式列入学科方向目录(代码 H341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药物学与药理学处领导支持下,由罗国安教授、贺浪冲教授、曾苏教授作为发起人,于 2011、2012、2013 年分别在西安、杭州和北京召开了三届“药物分析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2013 年起由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武汉大学等作为发起单位成立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并每年召开全国药物分析大 会,至今已成功召开 10 届,得到了广大同行的充分认可和支持。2018 年 10 月,以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为使我国广大药物分析工作者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获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信息,为从事药物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药物分析学学科的发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决定于 2021 年 12月 10 日-12 日在广州市珠江宾馆召开“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办,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承办。届时将邀请药学领域专家与药物分析同行就新技术、新方法进展及其最新应用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并为药物分析学科青年人才成长和基金项目申请提供指导。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及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承办单位: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协办单位: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医药分析专业委员会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二、会议组织结构大会主席:罗国安副主席:贺浪冲 曾苏 毕开顺 再帕尔阿不力孜张尊建 陈子林 江正瑾执行主席:江正瑾 谢智勇 梁琼麟学术委员会:见附件 1组委会:组长:江正瑾 谢智勇委员:王嗣岑 梁琼麟 余露山 许风国 姚美村 张婷婷 王启钦 郭嘉亮 李敏一 洪燕君 丁鑫 李浩 聂林 周海波 张元庆三、部分参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中)陈新滋、罗国安、贺浪冲、曾苏、吴镭、再帕尔阿不力孜、柴逸峰、林金明、陈子林、顾景凯、范国荣、黄承志、卢建忠、杭太俊、王璇、梁琼麟、王嗣岑、余露山、许风国、 狄斌、洪战英、付志锋、田瑞军、董钰明、李清、白钢、康经武、罗茜、肖玉秀、邸欣、李敏勇、凌笑梅、王琰、张金兰、贺玖明、赵新锋、胡泽平、柯博文、邱洪灯、葛广波、洪学传、吴志生、徐丽、姜宏梁、吕海涛、陆峰、张真庆、伍建林、陈啸飞、蔡圣、蔡容、朱栋、张群林、赵龙山、付海燕、闵俊哲、赖长江生、宋凤瑞、刘利红、 李迎春、李惠琳、林玲、刘万卉、曾湖烈、钱玲慧、吴彩胜、程妍、万建波、杨晓明、黄新异、沈报春、徐亮、叶慧、 谭光国、向铮、杨功俊、赵先恩、王超展、周婷婷、李新春、杨帆、王蔚芝、冯军、宋月林、钟国平四、会议主题及论文投稿1. 会议主题:创新驱动、交叉融合、智慧药分2. 征文内容:会议按学科组设 10 个分会场,包括:药物分析新方法、生物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分析药理学、交叉药分、智慧药分、产学研论坛及青年学者论坛。征文内容包括:药物分析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与新应用各个方面。3. 论文摘要投稿要求(附件 2):论文摘要应包括: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3)正文和关键词(6 个以内)稿件格式:word 文档,A4 纸一页,中文,宋体,小四号字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行距 1.5 倍。投稿文件请按以下格式命名:中文姓名-单位全称交流方式:采用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和墙报三种形式交流论文评奖:本次会议将进行优秀 Poster 评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金。投稿方式:请将论文电子稿发送至邮箱ywfxtech_2018@163.com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1 年 9 月 30 日4. 墙报(Poster)尺寸要求墙报的规定尺寸要求:90 cm(宽)× 120 cm(高)。参展者自己设计墙报,彩色打印。会议期间,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到组委会提供的 Poster 场地张贴海报,会务组将为您提供必要的工具(胶带、图钉等)。五、会议注册1. 会议注册:请填写附件 3 的参会回执表,并按以下格式命名:参会回 执 - 中 文 姓 名 - 单 位 全 称 , 发 送 至 邮 箱 : ywfxtech_2018@163.com。 2. 会务费用: 2021 年 10 月 15 日前(优惠日期结束后,只接受现场缴费)注册并完成缴费的正式代表缴纳 1300 元,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缴纳 800 元;现场注册的正式代表缴纳 1600 元,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缴纳 1100 元。注册费汇款账户信息如下: 户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港澳中心支行账号:324656017253汇款时务必备注“姓名+单位+药分 2021”,并拍照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会务组邮箱 ywfxtec h_2018@163.com3. 会议联系:总负责:江正瑾,13928781219,jz jjackson@hotmail.com谢智勇:18620761811,xiezhy@mail.sysu.edu.cn 梁琼麟:13683328687,liangq l@tsinghua.edu.cn (1)注册、论文摘要提交及报告联系人 王启钦:15625090475,qiqinxtu@163.com 洪燕君:15068827681,ho ngyj7@mail.sysu.edu.cn (2)会务及住宿联系人李敏一:13430224488,liminyi_jnu@163.com (3)会议赞助联系人郭嘉亮:13826476717,janalguo@126.com 聂林:18024583361,nielin 5@mail.sysu.edu.cn 六、报到及会议地点会议时间安排:2021 年 11 月 19 日报到,11 月 20 日-21 日学术会议。会议举办酒店:珠江宾馆(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 2 号,020-87379988-10133)注意:会务组将根据参会代表回执中住宿信息进行酒店安排。七、交通信息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组委会2021 年 08 月 26 日附件 1: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学术委员会主 席:罗国安副主席:贺浪冲 曾苏 毕开顺 再帕尔阿不力孜 张尊建 陈子林 江正瑾秘书长:梁琼麟副秘书长:王嗣岑 余露山 许风国学术委员会成员:(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王 璇 王振中 王海彬 王嗣岑 王新宏 文红梅 卢建忠 叶正良 付志锋 白 钢 再帕尔阿不力孜 毕开顺 刘志强刘绍勇 江正瑾 许风国 李 川 李绍平 吕海涛 李 清 李敏勇 伍建林 肖 伟 肖红斌 肖玉秀 余露山 吴永江杜斌 邸欣 狄斌 张金兰 张真庆 张铁军 张尊建 陈万生 陈子林 陈钟 陈缵光 陆峰 张敏 罗国安 季 申 周祥山 孟宪生 杭太俊 练鸿振 胡泽平 胡坪 饶毅 姜志宏 姜宏梁 洪战英 贺浪冲 贺玖明 顾景凯 凌笑梅 高建胜 徐丽黄承志 曹进 梁琼麟 梁鑫淼 董亚琳 董钰明 曾苏 傅强 谢智勇 葛广波附件2-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摘要模板.docx附件3-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参会回执).docx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第二轮通知)最终版.pdf
  • 宁夏十一五2.8亿元购置3000套环保仪器
    记者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宁夏共投入各类环保能力建设资金超过2.8亿元,其中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两亿多元,宁夏地方投入近8000万元,先后建成自治区环境预警应急中心、自治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等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宁夏共增加环境执法车辆110余辆、各类环保设备仪器近3000台(套)。建成19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1个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并实现了全区联网,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启动了平罗、同心等11个县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了黄河宁夏段出入境水质自动监测、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及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分析特定项目监测能力建设,沙尘暴、酸沉降监测网建设。配备了应急监测车辆12台,显著提升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同时,在银川、中卫、固原3市分别建成1个标准型、两个基本型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子站 建成了6个污染源监控中心,开通了自治区及各市县“12369”环保举报热线。覆盖全区的重点污染源监控和环保举报网络初步形成,全区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 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第一轮通知各有关单位及个人: “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将于 2022 年 8 月 下旬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疲劳与断裂是材料服役的主要失效形 式。疲劳与断裂的研究涉及材料研发、机械制造、现代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始于 1977 年召开的“中国金属学 会断裂学科讨论会”和 1982 年召开的“全国疲劳学术大会”, 在各自举办八届以后,1998 年合并举办“第九届全国疲劳与断裂 学术会议”。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力学 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 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六家学会轮流主办。 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为解决材料与结构的安全设计、评 价和寿命预测问题,推动我国材料疲劳与断裂领域的理论研究和 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相关科技人员积极投 稿并参会。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腐蚀与防 护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航空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 大会顾问:刘正义 李鹤林 杨 卫 张统一 陈学东 陈祥宝 赵振业 柯 伟 翁宇庆 郭万林 涂善东 曹春晓 魏悦广 大会主席:张 跃 副主席:冯西桥 刘昌奎 孙 军 李晓刚 韩恩厚 学术委员会 主 任:尚成嘉 副主任:王清远 刘智勇 张哲峰 赵明皞 陶春虎 董 瀚 委 员:于培师 马显锋 王 宠 王建山 王晓钢 王清远 卢 鹉 吉玲康 巩秀芳 有移亮 朱明亮 朱顺鹏 乔利杰 仲 政 任学冲 刘礼华 孙成奇 苏 彬 李小武 李玉龙 李 劲 李金许 李振环 李 博 杨志南 轩福贞 吴圣川 吴林志 吴欣强 何玉怀 张广平 张东方 张显程 张 峥 张 涛 张 鹏 张福成 张聪惠 陈长风 陈 刚 陈 旭 降向冬 赵子华 施惠基 姜 澜 洪友士 姚卫星 栗付平 钱桂安 高存法 高克玮 郭 翔 唐海军 曹文泉 康国政 宿彦京 董超芳 惠卫军 曾德长 温建锋 谢里阳 蔡力勋 廖庆亮 组织委员会 主 任:王新江副主任:左晓卫 汤亚南 杜翠薇 余 策 庞建超 赵 晶 委 员:丁 波 于宏丽 王学敏 刘 辉 李学达 杨 帆 邹成路 张小红 张艳红 张 雷 林伯阳 罗光敏 周冬冬 段慧玲 骆 鸿 魏振伟 注:以上均按姓氏笔画排序 二、会议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 三、会议时间 2022 年 8 月下旬 四、征文主题 1. 疲劳与断裂力学; 2. 先进材料疲劳与断裂微观机制; 3. 典型材料与结构的破坏理论研究; 4. 基础零部件用钢的疲劳; 5. 装备全寿命周期损伤失效与寿命预测; 6. 关键行业的疲劳与断裂工程应用; 7. 疲劳-化学耦合失效机理与防控 8. 其他 本次会议接收大摘要投稿,凡与疲劳和断裂领域相关的研究 成果、学术观点、工程经验、应用范例、技术设想及建议等均可 以投大摘要,字数 1000 字以内(格式详见附件),文字简练、 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计量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 单位》中的有关规定。论文内容的保密性由论文作者自行负责。 请访问中国金属学会会议系统(http://hy.csm.org.cn),通 过会议查询找到本会议网站提交摘要。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 2022 年 4 月 30 日。会议将提供摘要集,供与会者交流。 五、联系方式 罗光敏 010-65133925 15011512686 丁 波 010-65133925 13911128844 李东迟 010-65126576 18610877620 刘 辉 13671329595 会议网址:http://hy.csm.org.cn?mid=520&sid=1949 会议网站二维码中国金属学会2021年12月15日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pdf
  • 十一五: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五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一、污染治理投资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资金渠道,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五项投资增长幅度分别是27.9%、67.4%、98.3%、122.4%和114.1% 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见附表1)。2009年营林固定资产投资13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 其中国家投资710亿元,增长101.4%。   附表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注: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是指当年建成投产的实际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实际投资额。其中“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1.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 分别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亿吨、6860万吨、3.3亿吨、9300万吨和720万吨。全国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   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均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2.工业三废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废水治理设施77018套,比2005年多7787套 有废气治理设施176489套,多31446套,其中脱硫设施26995套,多4347套。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2890万吨,比2005年增长1.7倍 工业烟尘去除量32848万吨,增长59.6%。2009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4.2%,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达1321.3万吨,增加21.4% 工业废水中氨氮去除量64.1万吨,增加32.6%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1.0%,提高11.6个百分点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0.3%,提高7.4个百分点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9.9%,提高14.8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提高10.9个百分点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608.2亿元,增长1.1倍(见附表2)。   附表2:工业“三废”治理效率     3.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60% 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05年的27%降低到16%,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上持续好转。   4.城市空气质量稳中趋好。2009年,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35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17% 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46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4.6% 地级以上城市达到或优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比例达到79.6%,比2005年明显提升。   5.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2009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9052万立方米,比2005年提高58.1% 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0%提高到2009年的75.3%。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734万吨,比2005年增长1.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1.4%,增加19.7个百分点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2.6%提高到2009年的38.2%。2009年全国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35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城市占5.9%,较好的占68.7%,轻度污染的占24.3%,中度污染的占1.1%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334个城市中,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占67.1%,较好的占27.5%,轻度污染的占4.2%,中度污染的占0.9%,重度污染的占0.3%。   三、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措施,全面加强了生态保护。   1.造林步伐继续加快,森林面积保持增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资料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增长11.7% 森林覆盖率为20.36%,增长2.15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为137.2亿立方米,增长10.2%。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9.6%。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4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4%。   2.湿地保护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网络初步形成。国家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2010年)》,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5万多公顷湿地得到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00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较“十五”时期末增加5个百分点。   3.防沙治沙建设扎实推进,沙化土地面积继续缩减。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2009年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53万公顷。   4.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加强,重点物种保护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4万公顷。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面积1652.50万公顷。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继续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得到加强。大熊猫等50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等千余种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基本建立,野马等物种回归自然进展顺利,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有序推进。   5.水土流失治理稳步实施,治理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我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扎实开展,重点流域生态保护稳步推进。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0454万公顷,比2005年增加了989万公顷。   6.自然保护区继续增加。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41个,比2005年增加192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比2005年增加76个。   “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增加 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目标任重道远。为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2022 年第一轮通知
    各相关单位:药物分析学是分析科学在药学中的应用,并在与化学、生物学、医学及药学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为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提供关键的技术平台和方法学支撑。药物分析学于 2008 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列入学科方向目录(代码 H341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药物学与药理学处领导支持下,由罗国安教授、贺浪冲教授、曾苏教授作为发起人,于 2011、2012、2013 年分别在西安、杭州和北京召开了三届“药物分析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2013 年起由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武汉大学等作为发起单位成立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并每年召开全国药物分析大会,至今已成功召开 10 届,得到了广大同行的充分认可和支持。2018 年 10 月,以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理事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为使我国广大药物分析工作者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获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信息,为从事药物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药物分析学学科的发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决定于 2022 年7月29日-31日在广州市珠江宾馆(线下)召开“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办,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承办。届时将邀请药学领域专家与药物分析同行就新技术、新方法进展及其最新应用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并为药物分析学科青年人才成长和基金项目申请提供指导。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办及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承办单位: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协办单位: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医药分析专业委员会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二、会议组织结构1. 大会主席:罗国安副主席:贺浪冲 曾苏 毕开顺 再帕尔阿不力孜 张尊建 陈子林 江正瑾执行主席:江正瑾 谢智勇 梁琼麟2. 学术委员会:见附件 13. 组委会:组长:江正瑾 谢智勇委员:王嗣岑 梁琼麟 余露山 许风国 姚美村 张婷婷王启钦 郭嘉亮 李敏一 洪燕君 丁鑫 李浩 聂林 周海波张元庆三、会议主题及论文投稿1. 会议主题:创新驱动、交叉融合、智慧药分2. 征文内容:会议按学科组设 10 个分会场,包括:药物分析新方法、生物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分析药理学、交叉药分、智慧药分及青年学者论坛。征文内容包括:药物分析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与新应用各个方面。3. 论文摘要投稿要求(附件 2):论文摘要应包括:1) 论文题目2) 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3) 正文和关键词(6 个以内)稿件格式:word 文档,A4 纸一页,中文,宋体,小四号字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行距 1.5 倍。投稿文件请按以下格式命名:中文姓名-单位全称交流方式:采用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和墙报三种形式交流论文评奖:本次会议将进行优秀 Poster 评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金。投 稿 方 式 : 请 将 论 文 电 子 稿 发 送 至 邮 箱ywfxtech_2018@163.com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2 年 6 月 30 日4. 墙报(Poster)尺寸要求墙报的规定尺寸要求:90 cm(宽)× 120 cm(高)。参展者自己设计墙报,彩色打印。会议期间,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到组委会提供的 Poster 场地张贴海报,会务组将为您提供必要的工具(胶带、图钉等)。四、会议注册1. 会议注册:请填写附件3的参会回执表,并按以下格式命名:参会 回 执 - 中 文 姓 名 - 单 位 全 称 , 发 送 至 邮 箱 : ywfxtech_2018@163.com 。2. 会务费用:目前只接受现场缴费(已经成功注册缴费的参会代表,只需联系会务组调整住宿日期即可),正式代表缴纳 1600 元,学生代表(凭有效证件)缴纳 1100 元。注册费汇款账户信息如下:户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港澳中心支行账号:324656017253汇款时务必备注“姓名+单位+药分 2022”,并拍照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会务组邮箱 ywfxtech_2018@163.com 3. 会议联系: 总负责:江正瑾:13928781219,jzjjackson@hotmail.com 谢智勇:18620761811,xiezhy@mail.sysu.edu.cn 梁琼麟:13683328687,liangql@tsinghua.edu.cn (1)注册、论文摘要提交及报告联系人 王启钦:15625090475,qiqinxtu@163.com 洪燕君:15068827681,hongyj7@mail.sysu.edu.cn (2)会务及住宿联系人李敏一:13430224488,liminyi_jnu@163.com (3)会议赞助联系人郭嘉亮:13826476717,janalguo@126.com 聂林:18024583361,nielin5@mail.sysu.edu.cn 五、报到及会议地点会议时间安排:2022 年 7 月 29 日报到,7 月 30 日-31 日学术会议。会议举办酒店:珠江宾馆(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 2号,020-87379988-10133)房型原价协议价(含单早/双早)标准双人间589 元/间460 元/间单间647 元/间490 元/间高级套间1076 元/间820 元/间注意:会务组将根据参会代表回执中住宿信息进行酒店安排。六、交通信息路线预计路程预计时间预计费用白云机场-珠江宾馆43 km60 min150 元(高德打车)地铁70 min8 元(3 号线转 5 号线)广州南站-珠江宾馆25 km45 min90 元(高德打车)地铁54 min6 元(7 转 3 转 5 号线)广州东站-珠江宾馆7 km25 min30 元(高德打车)地铁32 min3 元(1 号线转 5 号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组委会2022 年 06 月 07 日附件 1: 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学术委员会主 席:罗国安副主席:贺浪冲 曾苏 毕开顺 再帕尔阿不力孜 张尊建陈子林 江正瑾秘书长:梁琼麟副秘书长:王嗣岑 余露山 许风国学术委员会成员:(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王 璇 王振中 王海彬 王嗣岑 王新宏 文红梅 卢建忠叶正良 付志锋 白 钢 再帕尔阿不力孜 毕开顺 刘志强 刘绍勇 江正瑾 许风国 李 川 李绍平 吕海涛 李 清 李敏勇 伍建林 肖伟 肖红斌 肖玉秀 余露山 吴永江 杜斌 邸欣 狄斌 张金兰 张真庆 张铁军 张尊建 陈万生 陈子林 陈钟 陈缵光 陆峰 张敏 罗国安 季申 周祥山 孟宪生 杭太俊 练鸿振 胡泽平 胡坪 饶毅 姜志宏 姜宏梁 洪战英 贺浪冲 贺玖明 顾景凯 凌笑梅 高建胜 徐丽 黄承志 曹进 梁琼麟 梁鑫淼 董亚琳 董钰明 曾苏 傅强 谢智勇 葛广波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2022年第一轮通知)(1).pdf
  • 陈锡文称:国家从未批准生产转基因水稻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主题记者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委员结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就当前“三农”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稳定粮食产量重在提高单产   “粮食产量‘八连增’来之不易。从2003年的8614亿斤,到2011年的1.142万亿斤,八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2810亿斤,这个增量中40%来自于面积的扩大,60%来自于单产的提高,而且靠单产提高的趋势越往后越明显。”陈锡文说,“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适当提高价格,使粮食生产有一个合理的回报。”陈锡文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要比上一年每斤提高7.4分钱,稻谷每斤提高1.6毛钱,这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非常慎重   国家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政策是清晰的。陈锡文说,农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作为一个大国,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不能落后,所以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应努力站在这项技术的最前沿。但转基因农产品特别是人直接食用的产品,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国家对此非常慎重,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都不能生产商品性的转基因农产品,并严禁销售 即使科学家能够证明有些转基因产品没有危害,但毕竟是让百姓消费的,因此一定要让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出售产品中如果含有转基因物质,一定要在商品的商标上注明,由百姓选择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基本政策。”   “一些传言说,有些地方生产了转基因水稻,据我所知这是绝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一些实验室从事转基因水稻培育这种现象有,但是没有进入市场,为了让社会更加放心,所以在这次新修改的粮食流通法中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不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主粮上。”陈锡文说,之所以强调主粮,是因为百姓作为口粮消费的主要是小麦和稻谷,这两个品种在我国现在都没有批准可以生产转基因的品种。而就另一大作物玉米来说,国际上有转基因玉米品种,但我国自己并没有生产,进口的一些玉米中如果有转基因物质,都是被用来作生产饲料和其他工业用品的。   农业科技地位必须强化   一些农业基层工作者反映目前我国农机和农艺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对此,陈锡文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包括农机和农艺在内的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11年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占53.5%,而我国农业机械的综合运用率达54.5%。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当前,农机和农艺相脱节问题确实存在,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何通过农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更好的运用,这确实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陈锡文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农业进步除了研究良种和先进的植保技术外,还提出农业机械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提高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水平,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农艺设计目标。
  •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二轮通知)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2016年4月26~29日(井冈山)  (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北京色谱学会主办,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定于2016年4月26–29日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  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是两年一届的系列学术会议,为广大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厂商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本次会议将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食品及环境等相关领域中的色谱理论与技术应用进行广泛研讨。  会议已邀请到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就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开展学术交流。  热诚欢迎全国从事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工作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与会交流。热诚欢迎国内外分析仪器公司和厂商到会介绍和展出产品,有关具体事宜,请与会务组联系。  本次会议安排详见网站:  http://meeting.lab.org.cn/default.php?hyid=84  期待您的光临!  一、会议名誉主席:张玉奎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会议主席:刘虎威教授 北京大学  二、学术委员会  主 任:江桂斌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委 员:蔡宗苇、曹学丽、陈建民、陈 义、陈国南、陈焕文、储晓刚、邓玉林、丁明玉、冯钰锜、耿信笃、关亚风、郭良宏、胡春华、黄岩谊、江桂斌、康经武、李攻科、李红梅、李喜来、李晓东、李智立、练鸿振、梁鑫淼、梁逸曾、廖 杰、林金明、刘国诠、刘虎威、刘 震、牟世芬、潘远江、钱小红、屈 锋、任吉存、师彦平、汪海林、汪正范、王 静、武 杰、吴永宁、夏之宁、谢剑炜、许国旺、阎 超、严秀平、余 斌、于忠山、袁黎明、张经华、张丽华、张书胜、张祥民、张新祥、张玉奎、赵 睿、庄乾坤、邹汉法(拼音序)  三、会议议题  色谱及相关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技术、联用技术等,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物分析、临床分析、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中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会议设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墙报,供学者和科研人员研讨、交流。同时设仪器展区供仪器公司和厂商展出、宣讲新产品。  四、征文要求  (1)符合议题范围、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均可应征 应征论文摘要为A4纸1-2页   (2)摘要格式:页边距均2.5cm,题目三号黑体,作者、单位、地址以及摘要内容五号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行距16磅。图标、表格及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单被行距。请注明参会报告者(用下画线标出)及论文通讯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 (论文摘要模板可从网站下载)  (3)论文摘要请于2016年3月20日前通过会议网站投稿   (4)会议设立优秀青年报告奖   (5)请在投稿时注明拟采取的交流方式:口头报告、墙报等。  五、会议地点  江西中信井冈山会议中心(江西省井冈山市莰坪镇中信梨坪,319国道旁)  六、会议日程日期上午下午4月26日会议报到4月27日开幕式、大会报告分会报告4月28日分会报告大会报告、闭幕式4月29日会议结束、代表离会   七、会议注册  请于2016年4月10日前在会议网站完成网上注册,请务必在线填写会议回执,注册费(不含交通费、住宿费等)。2016年3月20日前2016年3月20日后正式代表1200元/人1400元/人学生代表(不含博士后和在职博士生,报到时需出示学生证)800元/人1000元/人  注册费可通过银行汇款,请在汇款备注里标明“汇款单位、与会学者姓名”,并将存根扫描后,务必以电子版形式E-mail至会务组(ECUT2016@163.com)。会议期间统一开具发票。  汇入银行:中国银行井冈山市茨坪支行  户名:井冈山市红色信仰文化培训中心  账号:203729587604  八、会议住宿  请于2016年4月10日前通过会议网站“住宿预定”栏目进行住宿预订(住宿费用自理)。酒店名称房间类型房间价格江西中信井冈山会议中心单人间400元/天(含早)江西中信井冈山会议中心标准间360元/天(含双早)江西井冈山江山酒店单人间300元/天(含早)江西井冈山江山酒店标准间300元/天(含双早)  九、会议重要日期  2015年12月10日,会议第一轮通知  2016年01月30日,会议第二轮通知  2016年03月20日,论文摘要投稿截止,会议第三轮通知  2016年04月20日,会议详细安排  十、组织委员会  主 任:陈焕文  委 员:白 玉、桂三刚、武杰、赵 睿(拼音序)  十一、联系方式  会议网站:http://meeting.lab.org.cn/default.php?hyid=84  会务组邮箱:ECUT2016@163.com  会务组电话:0791-83896370  联系人:余斌(13732993761) 张兴磊(13870646139) 晏润寒(18701639982)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技楼908  邮编:330013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组织委员会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代章)  2016年01月30日
  • 科威尔电磁流量计|流量开关,推出“双十一”特价优惠活动
    一年一度的&ldquo 双十一&rdquo 购物狂欢节又要来临,&ldquo 双十一&rdquo 的出现真的是电子商务的又一次新的革命,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低廉的商品价格,堆积成山的客户订单,一度使整个物流快递系统瘫痪,仅一天的时间,创造出几百亿的销售利润。 高准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看到了这一商机,推出了&ldquo 双十一&rdquo 特价优惠活动,感谢客户对科威尔(kewill)品牌进口电磁流量计,流量开关等等流量仪器仪表的支持,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021-54430662. 进口电磁流量计的优势:   ●在测量导电液体介质时,只要合理选择内衬和电极材料,就能正常计量,并不受流体的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故测量准确度高   ●具有累计重量清零功能   ●可测量正向/反向流量   ●自动调零功能,空管状态无流量显示   ●可选配&ldquo 定量控制&rdquo 可对流量批量控制 ●可插拔EPROM存储配置参数以及检测数据 德国科威尔(kewill)品牌历久弥新,享誉世界,值得客户信赖! 更多流量计信息:www.kewill-auto.cn
  •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会议简介:本届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大会将邀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出席盛会并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就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构修饰和全合成、生物合成和化学生物学以及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新反应,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天然有机化学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会议详情:会议主题:天然产物的发现、合成及其功能会议时间:2016年9月25-28日会议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茸悦路208弄上海富悦大酒店大会主席:林国强院士 组织委员会主席:陈芬儿院士会议流程: 微反应器:深圳市一正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会议期间设立展台,欢迎前来探讨微反应器在流动合成方面的应用,微通道流动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传质传热效率高◆副产物少◆操作性好、安全性高◆快速直接放大等优点同时反应物质与产物微量化,温度、压力等反应条件可精确控制,相比传统的批量反应(间歇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和更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深圳市一正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建立合作实验室,为广大伙伴提供试验平台,如有意向请联系:电话:0755-83549661 邮箱:info@e-zheng.com
  • 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 享年80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2日8时09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达院士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7年至1963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院士是中共十七大代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曾任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在苏院士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江苏省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达院士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 项。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1年3月,陈达院士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将核科学与材料学、医学等其它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作为发展方向,创建了“核科学与技术”新学科。经过不断拓展,由陈达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南航核科学与工程系逐步发展壮大,建成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十几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人才。2013年9月,由陈达院士领衔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顺利获批,该项目的立项对南航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陈达院士对我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并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他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光明磊落、襟怀坦荡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潜心育人、百世之师 他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品德高尚、意志坚强 他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率先垂范。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  陈达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对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挚诚态度,对苦难和病魔勇于抗争的坚毅品格,以及他的科学精神和学者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  陈达院士永垂不朽!
  • 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第三轮通知)
    p /p p   strong  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 /strong /p p strong   2017全国粉体测试技术应用研讨会 /strong /p p strong   最新动态: /strong /p p   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年会论文延期至10月25 /p p   注册费缴费优惠截止日期延长至2017年10月25日 /p p   会议将设立优秀论文奖 最佳墙报奖 /p p   其他详见会议通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7全国粉体测试技术应用研讨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三轮通知) /strong /p p   为促进我国颗粒行业发展,提高颗粒行业中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加强交流学习,研讨“十三五”期间的新动态、新思路,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7年11月15日-17日在广州召开“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颗粒测试的专家在大会作学术报告,总结交流颗粒测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探讨颗粒测试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交流新思想、切磋新技术的舞台。热诚欢迎国内外颗粒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界代表及研究生踊跃投稿,积极参会,同时欢迎公司、企事业单位到会展示技术成果,洽谈产、学、研合作。 /p p   三、会议日程: /p p   2017年11月15日:全天报到 晚7点召开专委会扩大会议 /p p   2017年11月16日:全天大会,特邀报告、专题研讨会、分会场报告 /p p   2017年11月17日:上午青年学者论文交流会,能力验证总结交流会,颗粒团体标准交流会 下午颗粒测试热点问题交流(答疑),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颁奖。 /p p   四、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p p   1. 微米、纳米颗粒测试理论及新进展 /p p   2. 颗粒测试新技术 /p p   3. 颗粒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如矿冶、化工、医药、农药、电池等领域) /p p   4. 大气颗粒物的测试技术及仪器 /p p   5. 石墨烯制备、应用及表征 /p p   6. 颗粒标准化 /p p   7. 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开发 /p p   8. 粒度比对及能力验证 /p p   9. 颗粒比表面及孔径的测试 /p p   10. 粒度测试热点问题的探讨 /p p   11. 其他 /p p   五、会议安排 /p p   1. 本次大会时间为期两天,将以大会特邀报告、专题研讨会、分会场报告、墙报张贴等形式进行交流。 /p p   2. 安排国内外颗粒领域的知名专家与企业互动,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 /p p   3. 召开颗粒测试专业委会委员扩大会议。 /p p   4. 召开学会团体标准“光散射原理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性能测试方法”研讨会。 /p p   5. 召开CNASZ0127“纳米颗粒的粒度分析”能力验证工作总结讲评会。 /p p   6. 会议将启动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并将在大会闭幕式上组织颁奖。 /p p   六、投稿须知 /p p   会议出版论文集。论文要求为详细摘要或全文投稿,稿件请采用Word排版并直接投稿至: /p p   klxh863@163.com,投稿格式请参照《中国粉体技术》的论文格式。 /p p   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10月25日。 /p p   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必须提供论文全文。会后将推荐未发表的优秀论文至《中国粉体技术》(核心期刊),或《颗粒学报》(英文)(SCI与EI收录,IF=2.110)。 /p p   投稿时务请指定论文希望的交流形式(口头报告或/及墙报交流),同时请附上计划的论文宣读人(或墙报交流人)的简单个人信息。 /p p   七、会议费用 /p p   大会注册费:1800元/人 学生(凭学生证):1500元/人。食宿费自理。会议无接送站。 /p p   在大会报名截止日期前交大会注册费:1500元/人 学生(凭学生证):1200元/人。 /p p   大会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0月25日。 /p p   会议欢迎企业以多种形式赞助本次会议。 /p p   八、会议地点 /p p   地点:广州宾馆 /p p   地址:广州越秀区起义路2号 /p p   联系人:陈小健(13728000209) 广州宾馆总机:020-83338168-总台 /p p   需提前邮寄物品者,请联系:彭力(13480208185),陈小健(13728000209) /p p   住宿:广州宾馆 /p p   九、联系方式 /p p   邮 箱:klxh863@163.com /p p   注册缴费:韩秀芝:010-62647647 高原:13910812410, /p p & nbsp /p
  • “十一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由科技部社发司和条件财务司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验收会于近日在京召开。根据支撑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验收专家对照项目任务合同书,在审阅项目相关材料、听取该项目组汇报并进行质询的基础上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收。   该项目通过三年的攻关,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与检测前沿技术、溯源与预警、控制技术和综合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强化了食品安全科技与生物、信息等前沿高新科技的交叉和融合研究,初步构建了化学污染物点评估和随机暴露评估模型及农药、细菌耐药性、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新资源食品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溯源、食品污染物溯源体系和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草案)203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35项以及企业标准和规范141项,参加制订国际标准7项,提出动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等的安全限量值780个,研发出165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相关技术,制备出15种我国急需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开发出胶体金试纸条25种及试剂盒116种,研制出34种相关检测设备 形成了15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和130余个示范基地,辐射近150个基地和门店,开发出相关软件34套,建立了抗生素耐药基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基于症状查询的毒物、未知毒物筛查、农药与兽药残留等数据库18套,申请专利32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7篇,出版著作51部。   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示范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并建议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科技部社发司、科技部风险中心、卫生部科教司,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科技部生物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汇总 课题 编号 项目/课题名称 课题牵头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资助金额(万) 1 化学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2 农药及内分泌干扰物的复合效应评估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彭双清 3 抗生素残留引起细菌耐药性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4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王运浩 5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竹天 180 6 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王利兵 7 食品新资源与功能食品的安全利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李 宁 8 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储晓刚 9 化学残留物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志贤 10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赵云峰 11 食品中有害残留集成检测设备的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志锋 12 残留标示物高通量表征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黄志强 13 食品中微生物高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曹际娟 14 食品中病原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汪琳 15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溯源与预警技术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刘秀梅 16 食品污染溯源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魏益民 18 粮油、蔬果等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朱 诚 19 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四川大学 王红宁 20 重要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张志强 27 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 兵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
    为展示我国青年分析工作者在分析测试领域的新成就、新进展,促进我国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青年分析工作者的作用,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托,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将由复旦大学测试中心承办,定于2010年10月15-18日在上海召开。热忱欢迎青年朋友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现将会议征文要求通知如下:   1、征文内容   涉及分析测试科学各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或报告。   2、征文要求   (1)论文的主要完成人为4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   (2)论文应突出工作的创新性,文字简练、准确,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及在全国性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不予受理。   (3)论文须经作者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加盖公章。   (4)先交论文的详细摘要,字数(包括图表)≤1500字,规格请参阅《分析科学学报》来稿要求。   (5)截稿日期:2010年8月30日。   (6)论文请寄:200433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任庆广 收   电话:(021)65643011,E-mail: qgren2010@gmail.com   (7)寄交论文一式三份,并e-mail电子版文件。来信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单位及详细地址,以便联系。请自留底稿,录用与否一律不退稿。   (8) 鼓励作者通过本次会议网页( YA11.instrument.com.cn)进行在线投稿,注册。在线投稿后,不需要邮寄论文。   (9)有关会议具体事宜,请见下一轮通知。   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 任:张新祥   副主任:孔继烈   委 员:(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陈 建 丁明玉 甘 露 蒋文全 鞠熀先 李红梅 刘宝红 廖 杰 练鸿振 莫祥银 彭旭红 任庆广 孙 玮 汤跃庆 屠一锋 王军芝 王晓红 吴 丹 王献 杨福全 张金兰 周继红 周 平 庄乾坤 朱 立 朱永法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 任:任庆广   副主任:甘露 王晓红   委 员:(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陈燕 吕新春 刘新刚 宋国新 王利 王荔 王静梅 王义 朱丽娜 张人   会议组织委员会顾问   周亚明 严小敏 胡耀铭   联系方式: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组委会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邮编:200433   联系人:任庆广   电话:021-65643011 传真:021-65643014   电子邮件: qgren2010@gmail.com
  • 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日程安排公布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与仪器展览会”,将于2012年10月26日—10月2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每三年举办一届盛会,是中国化学会重要会议之一。会议将就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及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本次大会同期邀请国内外各大分析仪器、实验设备及试剂耗材等厂商参与,交流展示新技术、新成果,为参会代表提供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同时可以直接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促进我国分析仪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详细大会日程安排如下:   大会报告 地 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2号厅 序号 报告人 题 目 单 位 时 间 主持人 1 汪尔康 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生物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9:30 - 10:05 陈洪渊 2 俞汝勤 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应对“数据海啸”挑战的强力手段 湖南大学 10:05-10:40 10:40-10:50 茶歇 3 陈洪渊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法研究 南京大学 10:50-11:25 汪尔康 4 姚守拙 基于核酸与多肽的新型传感器研究 湖南大学 11:25-12:00 12:00-14:00 午餐 5 董绍俊 分子计算逻辑体系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4:00-14:35 赵进才 6 庄乾坤 分析化学创新研究与基金申请 国家基金委 14:35-15:10 15:10-15:20 茶歇 7 张新荣 无机质谱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15:20-15:40 庄乾坤 8 邵元华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及其在软界面电分析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 15:40-16:00 9 陈国南 基于工具酶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应用 福州大学 16:00-16:2010 杨芃原 糖蛋白的定量鉴定新技术 复旦大学 16:20-16:40 16:40-16:50 茶歇 11 王柯敏 纳米生物探针在复杂生命体系中的应用新进展 湖南大学 16:50-17:10 12 庞代文 病毒单颗粒动态示踪新方法 武汉大学 17:10-17:30 13 杨秀荣 食品毒素赭曲霉素A和违禁食用添加剂瘦肉精的分析检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30-17:50 18:30晚宴分会场详细日程安排见附件2012分析化学年会会议日程.pdf
  • 药明康德聘陈民章博士为联席首席执行官
    8月2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2021年8月2日,本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以及《关于聘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的议案》,同意就联席首席执行官设置的相关条款对《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并且同意在本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前述《公司章程》修订的前提下,聘任Minzhang Chen(陈民章)博士为联席首席执行官,任期自前述《公司章程》修订事宜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Minzhang Chen(陈民章)1969年6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于1996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自1997年起至今拥有超过20年新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曾任先灵葆雅研究所化学部首席研究员、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技术运营部主任。2008年加入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8月至今担任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于2020年3月担任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领导本公司化学业务板块,整合合全药业、化学服务部等化学业务相关的资源和能力。
  • 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公示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消息: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选出第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项目15项,优秀奖项目170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09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专利奖评审办公室提出。   联系电话:010—62083316 62083612   传 真:010—62086569   电子邮箱:zhuanlijiang@sipo.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专利奖评审办公室   邮 编:100088   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金奖项目 序号 申请号 专利名称 专利权人 发明人 1 01132074.5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溶部分的重组基因,及其融合基因与产物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 郭亚军、王皓、马菁、徐身东 2 200510132289.3 应用于分组网络的基于H.323协议的终端接入方法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卢忱、张亮、李广峰、禹忠、权炜 3 200610127652.7 一种用射线对液态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设备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胡海峰、李元景、康克军、陈志强、刘以农、李玉兰、张丽、吴万龙、赵自然、罗希雷、桑斌 4 200630101181.3 轿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王跃建、于彦颖、张旭、戴大力、孙军、郭茂林、张晓明、宋子利 5 200510064688.0 一种可控串联补偿晶闸管的电子触发系统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任孟干、汤广福、武守远、蓝元良、燕翚、柴斌 6 200510020003.2 提高含铜取向硅钢电磁性能和底层质量的生产方法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应宏、邓崎琳、毛炯辉、徐慧英、张翔、黄煊官、钟光明、曹阳、方泽民、骆忠汉、傅连春、曾武、鲁军、石生德、周涛、梁宗仁、王雄奎、裴大荣、肖敏、魏京桥 7 200510063255.3 一种产生调频网点的方法和装置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刘志红、陈峰、杨斌 8 200610049158.3 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的标定方法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顾海涛、王健、李鹰 9 00245222.7 半连续离心纺丝机每锭多离心缸及其控制结构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冯涛、廖周荣、段太刚、谢增颖 10 02139929.8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柯雅珠、窦建武、续斌 11 200510034435.9 一种基于服务器端\客户端结构远程显示处理方法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卢如西、潘远雄、白宝国 12 01114785.7 可直接焊漆包线的点电焊机 杨仕桐 杨仕桐 13 02146699.8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技术中的水解方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周云霞、刘福民、张跃虎、杨洪孝、秦学峰、云飞、金龙渊 14 200410049491.5 一种特大抗挠变梳型桥梁伸缩缝装置 徐斌 徐斌 15 03115270.8 毒死蜱的生产方法 浙江工业大学 徐振元、许丹倩、戴金贵 详情请见: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公示
  • 第十一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能源岩土专场) 会议通知
    " _ue_custom_node_="true"第十一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能源岩土专场) 会议通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原位、在线等特点,已在能源岩土、生命科学、食品农业、高分子材料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每年举办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为相关领域的同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对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为了更便于同行交流,自去年第十届开始以应用领域专场形式进行,突出技术应用特点,增强交流效果。今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能源岩土专场)由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承办,于2019年11月14日—16日在成都举行,将秉承该系列会议的宗旨,继续为能源岩土工程领域内专家、学者搭建交流新科技成果的平台。本届会议主题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能源岩土中的应用一、会议时间与地点1.会议时间:2019年 11月14日-16日,14日报到。2.会议地点成都新都假日酒店,地址:(新都区)马超东路280号。二、会议论文现在开始征集摘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并注明是口头报告还是海报。我们将根据内容相关性与内容先进性做出是口头报告还是海报的决定并提前通知大家。有意者请于2019年9月30日前将论文摘要(300字以内)通过电子邮箱方式提交会务组邮箱:l_peng@niumag.com或ll_he@niumag.com 1.论文摘要截止日期:2019年9月30日;2.论文全文截止日期:2019年10月31日;*论文投稿格式要求见附件二。 三、会议主要议程安排四、会议注册及住宿安排1.会议注册费:注:(1)注册时请提供开票信息: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和电话、开户行及账号。 (2)请参会者尽量提前转账汇款,如在报到现场缴纳注册费,每人将额外收取10%的手续费。2. 会务公司:本次会议由“成都鑫之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汇款信息:户 名:成都鑫之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账 号:4402238009100021533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成都东电支行开户行地址:成都市武侯区蜀汉路33号3. 住宿安排:本次会议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住宿酒店:成都新都假日酒店,酒店房间有高级双床间及高级大床间两种房型,均为420元/晚。五、联系信息 何蕾蕾:联系电话:18939912673,邮箱:ll_he@niumag.com彭磊:联系电话:18516712251,邮箱: l_peng@niumag.com 陈波:联系电话:18939866651,邮箱:b_chen@niumag.com会议官网http://cis-nmr.org/ 会议报名1.网站报名:https://www.wenjuan.com/s/aIbyyeT/2.手机快速报名:
  •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联合主办,山东省化学会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5月12-15日在山东聊城市召开,我们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相聚美丽的“江北水城”,共同探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承办单位   聊城大学   山东省化学会协办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 席:汪尔康院士 陈洪渊院士   副主席:俞汝勤院士 姚守拙院士 张玉奎院士 董绍俊院士 江桂斌院士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毛兰群 王怀生 孔继烈 卢小泉 刘长宽 朱俊杰 庄乾坤   张成孝 沈国励 何品刚 李根喜 李景虹 逯乐慧 宋俊峰   邵元华 陆天虹 金利通 金文睿 庞代文 林金明 林祥钦   杨秀荣 陈国南 胡乃非 胡胜水 胡效亚 夏兴华 袁 若   袁倬斌 屠一峰 崔 华 焦 奎 蔡沛祥 鞠熀先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席: 窦建民教授,聊城大学副校长 王怀生教授 刘继锋教授 尹汉东教授   秘书长:刘继锋(兼)   委 员:柳仁民,王术皓,傅崇岗,赵金生,崔庆新,王蕾,贾文丽,李爱峰,岳巧丽,贾丽萍,李海   波,徐树玲   征文范围   1)电分析化学基础理论与发展综述 2)生物电分析化学   3)电化学传感器与电化学免疫分析 4)化学修饰电极与微电极   5)电位法、伏安法及其它电分析技术 6)电分析化学联用技术   7)界面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 8)纳米电分析化学   9)电分析化学仪器的新发展及其应用 10)电化学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它相关研究   电子版征文通知可在会议主页下载   重要通知   投稿截止日期:2011年3月31日   论文接收或拒稿日期:接到稿件后10天之内   修改稿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会议时间:2011年5月12-15日   产品展示   本次会议为非赢利性学术会议,会议赞助收入除少量支持会议秘书处日常工作外,绝大部分将回馈本届会议,会议承办方也将投入一定资金支持本届会议。欢迎国内外分析仪器公司、厂商赞助会议的召开并到会介绍和展出产品。产品展示包括“大会介绍”、“会议摘要集插页介绍”、“展台展示”和“分发广告”四种类型。赞助厂商可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展示与介绍产品,组织委员会按不同类型分别收赞助费。   会议日程   5月12日 全天报到   5月13日 上午会议开幕、大会报告,下午大会报告,晚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   5月14日 上午大会报告,下午邀请报告,晚上“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会议   5月15日 上午邀请报告,下午Poster展示,仪器公司产品介绍 闭幕式   5月16--17日 会议考察(泰山文化和曲阜孔子文化),费用自理(5月份为旅游旺季,680元/人左右,最后以旅行社报价为准),同时组委会将协助旅行社安排其它考察活动。   友情提醒:泰山文化和曲阜孔子文化考察两天可以结束,一般是先泰山后曲阜,17日晚上7点左右可以回到聊城,如有乘客回程也可以在兖州(离曲阜13公里左右)乘火车,如果只考察泰山,16日晚也可以在泰山站乘车。有学生证的门票可能会优惠,希望想参加的学生带好学生证。   会议事项   1)会议地点:聊城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南路。   2)报到地点: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大厅   3)会议注册费:代表1000元/人,在读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件,不含博士后)700元/人。注册时现场交费,注册代表每人赠送一本论文集(电子版),会议免收论文摘要版面费,未注册代表可以向会务组购买论文集   4)住宿:将以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为主,标准间(含标准单人房)房价每天398-458元(具体价格将根据包房数量确定)。组委会将根据参会代表数量的变化,另外选择位于聊城大学东校区的东湖宾馆(准三星级)以及中银大酒店(三星级)作为住宿地点,房价每天200-300元。会议将按预订或报到先后统一安排房间,请将回执以Email形式寄会务组   5)会议报告:为提高本次会议的报告质量,本次会议只设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其余为Poster交流,报告使用多媒体,PPT文件/放映格式 本次会议邀请20位左右专家在5月13-14日作大会报告, 每位大会报告30分钟,讨论5分钟,邀请60位左右专家于5月14-15日分别在三个分会场作特邀报告,每位特邀报告20分钟   6)会议论文的出版:录用论文全部收入论文摘要集(论文集出版待定)   7)会议相关事宜请与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继锋教授或王蕾老师联系,组委会电话18606359675,13869562141,15563503369 Email: 11neac.liaocheng@gmail.com。会议第三轮通知将在4月25日左右向投稿者Email发送,并在会议网站上发布。盖有公章的会议通知将在会议期间发放,如会议之前需要,请与组委会联系!   会议组委会在聊城欢迎您的到来!   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筹备组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回执 姓名 性别 教师/学生 单 位 电话 住宿 是否会后考察 否( ) A.标准间 B.单人间 是( ),可选1项或2项 1.泰山 2.曲阜                                                                                   点此下载回执表格,填写完成后请发送至11neac.liaocheng@gmail.com   联系信息   投稿邮箱:11neac.liaocheng@gmail.com   刘继锋: 0635-8239001, 18606359675, 13869562141   王 蕾: 15563503369   王怀生: 0635-8239860, 13606350126, hswang@lcu.edu.cn
  • 邀请函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与您相约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将于2021年10月20-24日在山东青岛黄海饭店 (山东省青岛市延安一路75号)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承办、山东大学(威海)协办。本次会议旨在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集中展示两年来在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会议内容主要包括自由生活和寄生原生动物的分类与系统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多样性与进化、生态学、基因组学、发育与分化,以及寄生原生动物的流行病学、防治以及致病性等。我们将携相关产品恭候您的参观咨询。展示产品naica® 全自动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法国Stilla Technologies公司naica® 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源于Crystal微滴芯片式数字PCR技术,自动化微滴生成和扩增,每个样本孔可实现6荧光通道的检测,智能化识别微滴并进行质控,3小时内即可获得至少6个靶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浓度。▲ naica® 六通道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兼具正置和倒置显微镜的功能,方便小巧,一机多能,可以非常便利地通过旋转实现正倒置配置的切换;无传统目镜设计,拥有明场,相衬,荧光,偏光等观察方式,可兼容活细胞观察,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等。▲ ECHO正倒置一体显微镜▲ ECHO全自动正倒置一体荧光显微成像系统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来自于美国Azure Biosystems公司,配备高品质温度模块,采用光纤和CMOS的检测系统,高能LED的激发,提供高灵敏和可靠的数据。▲ Azure Cielo™ 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深蓝云基因检测--解决方案
  •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通知
    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食品科技成果展通知(第一轮)2021年11月20~21日 中国 江苏 南京 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  主 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EI收录)   中国食品杂志社《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SCI收录)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  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支持协办: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   华美食品学会(CAFS)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SCI收录)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SCI收录)   《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  赞助单位: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食品科技对产业支撑作用效果明显。我国食品产业在食品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精准营养、食品安全检测、风险评估、追溯预警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法律法规也不断修订和出台,为加快产业升级、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然而此时,面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形势,全球食品产业也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更为频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趋势更加多元,产品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科技创新驱动全球食品产业向精准营养、高科技、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还不足,食品科学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产业核心技术与装备尚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面对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需求,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明显不足,产品低值化和同质化问题严重,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会议同期将举办“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和“第五届中国食品科技成果展”。  本次会议继续得到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华美食品学会(CAFS)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本届年会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将针对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就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食品企业、仪器商提供展览。  一、 组织委员会  荣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丛 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总编  陈 坚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  陈 卫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管华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  郭培宣教授:国际RNA纳米技术和国际纳米医学学会主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首席讲座教授  李培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李 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  刘仲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庞国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任发政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孙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张改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朱蓓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 席(按主办协办单位排序):  王守伟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薛 凤 冠: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筹)主任  Charles Brennan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主席、新西兰林肯大学葡萄酒、食品和分子生物科学系  周光宏教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IFT Fellow、南京农业大学前校长  邱伟芬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  孙洪武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陈奎庆教授:徐州工程学院校长  Michaela Pichler博士: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秘书长兼副主席  潘忠礼教授:华美食品学会(CAFS)主席、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与农业工程系教授  Marta S. Izydorczyk教授: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主席、加拿大谷物委员会研究科学家  Thomas F. Hofmann教授:《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主编  孙大文院士:欧洲科学(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iAABE)院士、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前主席、《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杂志创刊者、总编,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瑞海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创刊总编、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何其傥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杰出教授  Fereidoon Shahidi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科学委员会成员、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主要创始人、《Journal of Food Bioactives》杂志总编、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  熊幼翎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科研部主任、《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科学主编、《Food Bioscience》副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孙东晓教授: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科学主编、《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王进崑教授: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前校长、杰出教授  颜国钦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主编、《Journal of Food Science》杂志副主编  副主席:  赵 燕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执行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  刘 人 祥: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党组成员、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筹)副主任  杨 兵:江苏省南京白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徐幸莲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胡秋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王冉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所长  沈奇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刘恩岐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陈振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及营养学部主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  潘敏雄教授: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  Klaus W. Lange教授: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主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实验心理学系主任、《Movement and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李士明教授: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百人计划”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科学主编  委员:  孙勇研究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食品科学》杂志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执行主编  陈源斌: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春保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辛志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金 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方 勇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唐培安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杨文建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李大婧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王道营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陈宏伟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侯进慧副教授: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 宁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景 浩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吴建平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副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王惠民教授:台湾中兴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沈清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Alexander M. Gosslau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命科学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生物学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徐宝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康文艺教授: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张 岩教授: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  二、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Dominic W. S. Wong教授: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西部地区研究中心  Fidel Toldrá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欧洲主编、西班牙皇家农业化学与食品技术研究所  Hamit Köksel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主席、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  Perry K.W. Ng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系副主任  Takaharu Sakiyama教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食品科技系  Thierry Astruc教授:法国农业科学院  Donghyun Kang教授:韩国首尔大学  Geoffrey Ivan Neil Waterhouse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化学系  艾连中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白卫滨教授: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白艳红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毕 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  曹敏杰教授:集美大学副校长  陈 峰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陈 峰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食品营养与包装科学系  陈国勋副教授: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会长、美国田纳西大学营养系  陈建设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庆森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陈颖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陈永胜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陈运中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邓放明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邓尚贵教授: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院长  邓泽元教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董海洲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堵国成教授: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杜 明教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范大明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方亚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  傅玲琳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扶 雄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高丽萍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郜海燕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  葛长荣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关文强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  郭 宏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韩剑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郝利民教授: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装备研究所  何东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 强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副院长  何元顺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侯冬岩教授: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黄庆荣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贾英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江连洲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江正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姜绍通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  金昌海教授: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靳 烨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征宇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鞠兴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康怀彬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匡 华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雷红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李 斌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李 斌教授: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从发教授: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 东教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所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  李冬生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李洪军教授:西南大学食品学院  李 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李建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李绍平教授: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主编  李元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新加坡微生物学和生物学会会长、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杂志副主编  李兆丰教授: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学鹏教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励建荣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  连 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廖小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林 洪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亲录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宝林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  刘成梅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  刘春泉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刘东红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宏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 健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刘景圣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  刘静波教授: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敬泽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校长  刘 箐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刘 贺教授:渤海大学科研处处长  刘书成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刘 文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刘新旗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人类营养与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刘兴泉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刘学波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刘元法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登勇教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 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系主任  卢晓黎教授: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路福平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校长  路 勇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陆兆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罗 杰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副书记  罗云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吕 欣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毛相朝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缪 松教授:爱尔兰农业与食品部Teagasc食品研究中心  莫焕镳教授: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营养学系、《Nutrition & Metabolism》 副主编  马海乐教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长  聂少平教授: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欧竑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潘道东教授: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执行院长  潘思轶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庞广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裴世春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彭文君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  蒲 彪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邱树毅教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  饶平凡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桑亚新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单杨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邵兴锋教授: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副院长  石 磊教授: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院长  石贤权教授: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与食品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Food Review International》  石彦国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孙桂菊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孙培龙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孙庆杰教授: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孙万成教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孙远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唐善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田怀香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田 洋教授: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涂宗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大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凤成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前任主席、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  王宏勋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王 颉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王 静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  王强研究员:g  1)青年科学家专场 2)博士生专场 3)硕士生专场。  注:本届年会将计划按照以上议题举办7场大会综合报告、28场分论坛报告,共计安排近400个口头报告,同时安排论文海报张贴。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老师、研究生申请,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  四、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合作方案  (一)大会赞助:费用50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大会网络直播冠名  2、大会主会场第一天报告  3、分会场冠名专场报告  4、提供8名参会资格(包括:4个标间、会议资料8份、精美礼品8份、会议期间提供8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5、提供标准展位2个(6米×3米)  6、在大会会刊及《食品科学》杂志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7、在论坛背景板、会刊上标注赞助单位(或logo)字样  8、企业资料入袋一份(大约2000份左右)  (二)分会场赞助:费用8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分会场报告  2、提供4名参会资格(包括:2个标间、会议资料4份、精美礼品4份、会议期间提供4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3、提供标准展位一个(3米×3米)  4、在大会会刊及《食品科学》杂志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5、在论坛背景板、会刊上标注赞助单位(或logo)字样  6、企业资料入袋一份(大约2000份左右)  (三)论坛参展商赞助:费用2万元 回报内容包括:  1、提供标准展位一个(3米×3米)  2、提供2名参会资格(包括:会议资料2份、精美礼品2份、会议期间提供2人餐券、大会招待晚宴)  3、在大会会刊中刊登一页彩色广告  中国食品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联系人:杨 红  手 机:13522179918  电 话:010-83155446/47/48转8040  传 真:010-83152138  电子信箱:hongy025@163.com  会议网站:www.chnfood.cn
  • 第二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日程公布
    冬藏春发,傲雪凌霜,十二月的长春是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由于疫情原因,第二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将以线上会议方式举办。会议受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托,由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于2021年12月24至28日召开。本届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就光散射和相关光谱原理和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会并作报告,共收到400余篇摘要与论文投稿,注册参会600余人,分别来自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会议主题涵盖了SERS/TERS、材料物理、生物医药等方面,将开展7场大会报告、58场分会邀请报告、67场分会口头报告、12场仪器展商报告、线上参评优秀青年论文8份、优秀墙报投稿74份。报告全程使用“腾讯会议”,我们诚挚的欢迎各位同仁参会与交流,共同办好这场两年一度的光散射学术盛会。会前特邀讲座时间12月24日主持人14:00-15:00会前特邀讲座1:刘玉龙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布里渊散射原理和技术发展在研究中的应用与它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张韫宏15:00-16:00会前特邀讲座2:程光煦 教授 (南京大学)从三本书封面说起(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与物质的作用)16:00-17:00会前特邀讲座3:王爽 副教授 (西北大学)多元拉曼光谱与图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实例第二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大会报告时间12月25日主持人8:30-9:00开幕式刘冰冰9:00-9:45大会报告1:张锦 院士(北京大学)二维材料的偏振拉曼光谱研究谭平恒9:45-10:30大会报告2:Prof. Zexiang She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Enhancing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s with High Pressure 10:30-10:40合影;茶歇10:40-11:25大会报告3:郭林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晶半导体微、纳米材料SERS活性的研究与进展赵冰11:25-12:10大会报告4:徐健 研究员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高通量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FlowRACS)的研制与应用时间12月28日主持人8:30-9:15大会报告5:Prof. Jorio Ado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Minas Gerais, Brazil)Nano-Raman Spectroscopy in Graphene Systems任斌9:15-10:00大会报告6:李剑锋 教授 (厦门大学)增强拉曼光谱原位研究表界面反应过程10:00-10:10茶歇10:10-10:55大会报告7:王兵 教授 (中国科技大学)单化学键精度的分子多重特异性综合表征陈建10:55-12:00闭幕式第二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12月25日 邀请报告 口头报告第一分会场:SERS/TERS 时间报告人单位题目主持人吴德印13:30-13:55方吉祥西安交通大学邀请报告:浓缩富集与分子空间定位型SERS关键技术及应用13:55-14:20杨良保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邀请报告:A General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 for Actively Capturing Target Molecules in Small Gaps14:20-14:35胡艳芳南开大学一种双功能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普适性制备方法14:35-14:50万福重庆大学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糠醛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原位检测研究14:50-15:05董军西安邮电大学自组装制备金属纳米结构衬底及其表面增强拉曼特性研究15:05-15:15茶歇主持人尤静林15:15-15:40赵志刚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邀请报告:以纳米形貌为驱动力增强半导体材料的SERS活性及应用探索15:40-16:05邱腾东南大学邀请报告: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缺陷与界面增强拉曼散射16:05-16:20李安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markabl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ity of Amorphous Zn(OH)2 Nanocages16:20-16:35王丰上海师范大学QSS@AuNPs动态SERS基底的制备与应用第二分会场:材料物理及仪器时间报告人单位题目主持人钟海政13:30-13:55刘玉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邀请报告:时间门控拉曼光谱原理及在纳米与发光材料中的应用13:55-14:20徐伟高南京大学邀请报告:二维异质界面的耦合结构与功能14:20-14:45李兆芬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仪器公司:雷尼绍拉曼光谱产品及技术最新进展14:45-15:00黄保坤江苏海洋大学拉曼积分球光谱仪研究进展15:00-15:10茶歇主持人王玉芳15:10-15:35林妙玲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邀请报告:转角二维材料中声子重整化的拉曼光谱研究15:35-16:00彭波电子科技大学邀请报告:铁磁二维材料非互易磁光拉曼效应16:00-16:25石磊中山大学邀请报告:一维碳链的拉曼光谱研究16:25-16:50马书荣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仪器公司:赛默飞拉曼光谱仪新技术和应用介绍16:50-17:05徐宗伟天津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原子尺度缺陷加工与光谱表征第三分会场:分析医药及其他时间报告人单位题目主持人龙亿涛13:30-13:55沈爱国武汉大学邀请报告:叁键拉曼散射的光学标记技术13:55-14:20高婷娟华中师范大学邀请报告:偶氮增强拉曼散射与超灵敏拉曼光谱成像14:20-14:35王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贝塞尔光拉曼光谱仪的散射介质中药物检测及定量分析14:35-14:50赵婷婷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Structure-gelati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Relationships for Starches with Different Amylose Content by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14:50-15:05李洋哈尔滨医科大学拉曼光谱在生物样品分析领域的应用15:05-15:15茶歇主持人叶坚15:15-15:40傅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邀请报告:Combination of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and Laser Tweezers Raman Spectroscopy for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15:40-16:05崔丽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邀请报告:单细胞拉曼研究环境功能微生物和生命过程16:05-16:20李天宇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仪器公司:拉曼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全流程解决方案16:20-16:35孔宪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分子衍生化TLC-SERS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的快检研究16:35-16:50余东武汉大学印刷驱动的拉曼模拟指纹加密研究12月26日 邀请报告 口头报告第一分会场:SERS/TERS时间报告人单位题目主持人王培杰8:30-8:55谢微南开大学邀请报告:基于等离激元“核-卫星”纳米结构的表界面化学分析8:55-9:20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邀请报告:等离激元调控发光和催化研究9:20-9:35刘皓吉林大学基于SERS传感的增强纳米酶催化体系用于有机汞的全去除9:35-9:50欧阳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等离子体多普勒光栅的表面增强光谱增强机理研究9:50-10:05钟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对氨基苯硫酚偶联反应与电催化CO2还原反应10:05-10:15茶歇主持人张洁10:15-10:40吴德印厦门大学邀请报告:电位调控SPR光电化学反应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10:40-11:05江林苏州大学邀请报告: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设计及应用11:05-11:30王晓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邀请报告:非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11:30-1
  • 天骑公司TQ-24自动离心涂片机等亮相国家“十一五”成就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3月7日至14日,湖南怀化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的TQ-24自动离心涂片机、JZ-20细菌接种仪等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TQ-24自动离心涂片机 TQ-24用彭氏杯、抗酸染色液、标本消化液   夹层杯法抗酸杆菌检验技术分为沉降式和滤过式,TQ-24自动离心涂片机属于沉降式夹层杯法抗酸杆菌检验技术的分离涂片的专用设备及耗材。其主要的技术优势是利用离心力,将彻底消化后的标本中的抗酸杆菌均匀分散在特异性吸附膜上,并直接在膜上染色镜检,显著提高抗酸杆菌的检出率及安全性,可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医疗机构。 JZ-20细菌接种仪   本仪器为结核杆菌快速药敏专用设备,拥有6项专利技术 利用液体培养基快速增菌和固体培养基药物纸片扩散技术测定菌环的特点,进行固液相转换,从而获取标本在10~15天的报告结果,方法简单、安全,结果准确,可适用于基层医院,对解决耐药结核病的诊治提供了先进手段。   关于湖南怀化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怀化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正式成立,是一家经国家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医疗仪器生产企业,2003年由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几年来,天骑公司在董事长彭钧的带领下坚决走自主技术创新之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市科技局和药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成功研发了医疗器械产品20个(全部获得国家准字认证),软件产品5个,电子产品2个,公益性文化网站一个,产品遍及23个省市400多家医院,同时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专利10项。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均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 华师生命科学学院第十一届实验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2023年4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了第十一届实验技能竞赛。本次比赛不仅是对学生实验技能的一次考核,更是对他们综合实践能力的全方位锻炼。左六为李冰院长,左七为王朋总经理第十一届实验技能竞赛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各项比赛项目。其中,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等多个项目都涉及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选手们在实验室中熟练操作、沉着应变,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比赛得到了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作为协助单位,上海金鹏为本次比赛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指导,为选手们提供了更加上等的竞赛环境。同时,上海金鹏的专业人员也为选手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知识和技巧,让选手们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意识。 此次实验技能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保持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为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感谢上海金鹏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参与,期待未来双方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促进科技**和人才培养。
  •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二轮)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好消息!金秋时节的10月22-2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将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召开。这是我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将为我国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   会议恰逢国际化学盛年,也是我国高校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之际。会议将特别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分析研讨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向。与会科技人员将交流展示各自在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工作中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会议期间将颁发大会优秀论文奖及学生优秀墙报奖。欢迎作者将会议论文投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 《化学传感器》 杂志。   一、 会议主题   1.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评述 2. 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理论研究   3. 纳米技术与化学传感器 4. 新型化学传感器研究   5. 化学传感器的微型化、系统集成及产业化 6. 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   7. 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及远端传输   8. 化学传感器在生命、环境、食品、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新应用   9. 其它   二、 会议学术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顾问:汪尔康院士、姚守拙院士、陈洪渊院士、董绍俊院士、马立人教授、谭蔚泓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席: 俞汝勤 院士   副主席: 章宗穰 王柯敏 沈国励 吴海龙 杨秀荣 庞代文鞠熀先   委员:(以拼音为序):   范世福 方群 何品刚 胡效亚 胡乃非 黄杉生蒋健晖 金利通 晋卫军 鞠熀先 孔继烈 李根喜 李景虹 刘宝红 卢小泉 陆君涛 陆祖宏 毛兰群 牛林 庞代文 邵元华 申大忠 沈国励 屠一峰 王柯敏 吴国梁 吴海龙 吴荣坤 吴霞琴 夏善红 夏兴华 鲜跃仲谢青季 邢婉丽 肖丹 徐维轸 杨秀荣殷学锋 余瑞宝 袁若 张国雄 章宗穰 章竹君 郑建斌 周性尧 朱俊杰 庄乾坤   组织委员会   主 席:吴海龙 蒋健晖   副主席:沈国励 吴霞琴 吴荣坤 王玉枝杨荣华   委 员:陈金华 何晓晓 羊小海 蔡青云 吴朝阳 聂舟 常旭晋   秘 书:张晓兵 庞新宇   三、征文内容   征文范围、要求及格式请见会议第一轮通知(可访问http://www.huiyi114.cn 查阅)。论文摘要请用word2003或word2007文件存盘,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发送至:cbsc@hnu.cn ,请在信件的主题栏中标明“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投稿”字样。同时通过会议专用网站: http://www.huiyi114.cn 注册上传。截稿日期为2011年8月20日。会议将对投稿进行审查、编号及寄发接受通知。   四. 会议日程: 时间 会议安排 2011年10月22日 全天报到,晚上召开会议学术委员会预备会议 2011年10月23日 开幕式、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会议墙报、晚宴 21:00 举行专业委员会和刊物编委会联席会议。 2011年10月24日 分会报告、会议墙报、大会报告、闭幕式 2011年10月25日 市内考察及返程或会后考察(1:韶山;2:凤凰;3:张家界)   五、厂商赞助及产品陈列   为成功地召开本次会议,欢迎国内外分析仪器公司、厂商赞助会议的召开并到会介绍和展出产品。产品展示包括“大会介绍”、“会议摘要集插页介绍”、“展台展示”和“分发资料”四种类型。赞助厂商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展示与介绍产品。组织委员会按金牌、银牌、铜牌等不同赞助商类型收取赞助费并发牌鼓励。请拟赞助的国内外厂商早日与会议组织委员会吴海龙老师等联系或在会议网站http://www.huiyi114.cn 登记。   六、会议注册、版面、赞助等费用及汇款   请参加会议的代表于2011年8月20日之前从会议网站http://www.huiyi114.cn 注册填写回执并上传论文摘要后,可从邮局或银行汇款会议注册费、论文版面费等。请务必在附言中注明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等字样。   注册费:2011年9月20日前进行会议注册的会议代表每位800元(在读研究生代表每位500元,注册时请出示学生证件)。9月20日后进行会议注册的会议代表每位900元(在读研究生代表每位600元,注册时请出示学生证件)。   论文版面费:每篇100元。也请于9月20日前汇出。   邮局汇款地址:湖南大学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收款人:庞新宇,邮政编码:410082,附言中注明会议费或赞助费或论文版面费(注明论文编号)和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等内容。   银行汇款:   单位(户名): 湖南大学   开户行: 中国银行长沙市湖南大学支行   账号: 841 312 018 108 091 001   用途栏里注明(1)单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用途:会议费或赞助费或论文版面费(注明论文编号)和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等内容。   会议住宿统一安排。食宿费用及会后考察活动费用自理。   七.会议相关事宜   请访问网页http://www.huiyi114.cn 及http://cbsc.hnu.cn,或与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海龙教授 (13808423842)、王玉枝教授(18674880285)及张晓兵教授(13100314138)、庞新宇主任(15073158118)联系。组委会办公电话0731-88821848、0731-88821903,0731-88821818 Email:cbsc@hnu.cn 。   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组委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